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1篇

一、传统音乐研究专家主旨发言

赵宋光的《有关岭南文化的若干思考》从岭南音乐文化研究现象出发,观照岭南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清晰地勾勒出岭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田青的《民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当下民歌挖掘、传承、保护中的种种现象为切入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冯明洋的《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回顾了多元一体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在现阶段全球性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需要大音乐观、大文化观、大岭南观等理念引领。周凯模的《岭南音乐研究的方法学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音乐人类学视角的岭南音乐研究方法学理论。蓝雪霏的《地缘亲缘剪不断,闽粤音乐理还乱》从闽粤地理关系到闽粤历史民俗关系,以丰富详实的田野工作资料,分析论证了闽粤传统民歌的内在关系。李幼平的《广州南越王墓的音乐考古学观察》提出了“将音乐文化遗物归置于相关遗迹中进行综合考证研究”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基本原则。罗艺峰的《“汉藏——南岛文化丛”与华南玎族乐器起源的拟测》以人类学对“汉藏——南岛文化丛”的研究成果为理论认识基点,考证了由这种乐器演奏的萨佩音乐与中国疍民疍歌的内在关系。陈雅先的《探索中前行——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阐述了以地域传统音乐舞蹈研究为切入点,树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引领学科发展理念,并形成了学科研究特色及教育特色。

二、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主题交流

(一)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陈天国、苏妙筝的《潮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介绍了多年潜心研究“潮州音乐”的成果,认为潮州音乐不只是地方性乐种,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仲立斌的《“延续传统”还是“开拓创新”——粤剧“申遗”后的思考》,刘泽梅的《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等,均对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遗产传承中关于“延续传统”或“开拓创新”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在探索岭南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显示出近年来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研究者扎实有效的田野工作方法,陈雅先的《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声音景观探究——基于景观生态学视野的田野与案头》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解读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提出建立于潮汕民间民俗活动所形成的音乐声音景观是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珍贵声音景观。潘妍娜的《民俗空间中的当代潮州大锣鼓——对于潮州市意溪镇下地段和磷溪镇埔涵村“营老爷”活动的比较性考察》,李萍的《潮州民间音乐“传统”与“传承”一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2潮州民间音乐考察纪行》,黄燕的《民间客家山歌主体音乐行为的考察与分析》等田野调研报告,蕴藏了丰富的岭南民间音乐活态存在信息,不仅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资料,还提出了岭南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有益见解。

(三)岭南传统音乐美学研究

刘瑾的《世俗与超越——论广东音乐的休闲文化特征与价值》从休闲文化理论的视角,提出广东音乐所具有的诗性文化特质。万钟如的《论广东音乐的非民间音乐属性》研究表明,成熟期的广东音乐具有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大众流行文化的所有特征,即它的商品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巫宇军的《“客家筝”美学思想探微》通过对罗九香等老一辈“客家筝”演奏家的演奏意识分析中,得出了“客家筝”由演奏向审美意境进行理论归纳和提升,并反过来用以指导实践的客家筝派风格。郭永青的《泷州歌艺术特征略论》解析了泷州歌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四)岭南传统音乐历史及其流变研究

孔义龙、曾美英的《从单件青铜乐器看岭南早期文化传播》从岭南青铜乐钟的编制和性能上对岭南地区早期乐钟展开研究,认为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礼乐文化至少经历了岭外传入、吸收融合与独立发展三个阶段,并初步探索了先秦时期岭南、岭北的文化异步的发展态势。李英的《外江戏在粤东的生发与演进》,刘德波的《广东传统乐舞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范晓君、李琳的《赣南传统采茶戏音乐对现代粤东采茶戏的影响——以〈乌云下的歌声〉为例》,董学民的《潮剧音乐的融合及变异——以对高腔的吸收为例》,杨艳的《东莞沙田疍民与咸水歌探究》,李维路的《沙湾广东音乐发源地的历史渊源及保护措施》,均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不同乐种发源的历史渊源考证、音乐特点分析,解析岭南传统音乐结构的发生变化,由此引申出岭南传统音乐融合、变异的特点。

(五)岭南传统音乐资源的课程转换研究

居文郁的《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开拓粤乐文化空间——回顾开设〈广东音乐〉选修课25周年》提出“传承”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乐种传承人,并根据传承人的演奏,整理出科学、准确、简便、实用的专业演奏谱。同时,将“无形化”的活态遗产通过“有形化”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使之成为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邓兰的《职业院校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刘宏伟、陈秀清的《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研究报告》,施绍春的《潮州大锣鼓锣鼓经鼓垒教学探索》,魏石成的《广西艺术学院本土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考察》均立足音乐课堂,以提高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为出发点,在探索课堂教学实践如何渗透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三、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

“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是吸引与会代表眼球的一个亮点。

(一)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私伙局”展示

会议邀请了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汉乐、潮乐、粤乐)的三个“私伙局”(民间乐社)到研讨会现场,展示“私伙局”活动。这三个乐社分别是:“羊城广东汉乐团”、“黄埔区潮乐社”、“番禺区沙湾镇翠园乐社”(粤乐)。这三个乐社成员的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大多是退休人员,“羊城广东汉乐团”由广东客家人组成,演奏了《迎宾客》(中军乐)、《怀古》(弦丝乐)等传统汉乐;“黄埔区潮乐社”以潮籍潮乐爱好者组成,演奏了《柳青娘》、《寒鸦戏水》等传统经典潮乐;“翠园乐社”以广州当地人为主,演奏了《娱乐升平》、《旱天雷》、《雨打芭蕉》等经典粤乐。这些乐社每周聚会,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演奏岭南传统音乐,每个乐社均掌握了大量的岭南传统音乐曲目。工作坊演出不仅彰显岭南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也创造了使与会代表近距离接触民间乐社的机会。

(二)硕士研究生田野工作成果“潮州大锣鼓”游行锣鼓表演

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倡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应深入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由该院研究生袁静静司鼓表演了潮州大锣鼓。研究生通过向潮州民间音乐传承人采集、学习锣鼓经,产生了有社会文化价值的毕业论文选题,为岭南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做出了贡献。

结 语

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围绕“传承创新”的思想碰撞,产生了丰硕成果,体现在:

(一)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

历史是起点,其被研究和认识的意义就在于它有待于被超越和延伸,掌握和梳理前人积累下来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使我们在“传承创新”时不会忘记应立足于传统,只有在立足于传统的同时开创新意,才能使岭南传统音乐得以更广泛传承。

(二)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也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消化和利用,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音乐教育应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研究,守望民族精神,坚持自身的文化主导权,保持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三)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高校传承研究

通过本次研讨会,建立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师生及与会代表能够通过学术研究引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创新,并且利用岭南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契合新的时代精神和学科要求。

(四)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活态存在现状采取辨析的态度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传统文化 生命力 标志设计 民族特色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格,并具有特定丰富的民族语言。传统优秀图形源远流长,体现着本民族的精神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堆积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宝库,是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现代标志设计中,通过学习、借鉴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体现出鲜明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民族个性,体现出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生命力,也是标志设计开拓民族设计风格进而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

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就是一个最常见最具有传统风格的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太极图反映了宇宙的普遍规律,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一明一暗……是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的矛盾对立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表现。太极图这一S形图案,在民间又称为“喜相逢”,在民间美术剪纸、蓝印花布上也常常运用这种构图,如一对鱼、一对蝴蝶、一对鸾凤等。一对蝴蝶就是两枝花用一根S形线串在一起,联成一体,构成飞舞的蝴蝶,难分难舍、你追我赶,形成和谐运动的图案,这种构图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徽,运用“喜相逢”这种构图形式,用一对中国特有的吉祥图案凤凰鸟的形象,恰当地体现出民族个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国现代图案学奠基人雷圭元先生这样说:“由于S形是从太极图演变而成的,它代表了‘生生不息’的宇宙规律,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所以,人们给它一个美名:‘喜相逢’……它也正代表了相反相成,运行不息的宇宙之美。因此,这个美的法则是中国图案设计中最根本的法则,如果能善于应用,可以变化无穷。”

标志是具有象征性的造型符号,是人类社会具有识别和传达信息作用的象征性视觉符号,由经过设计的特殊图形或文字构成,是用象征性的语言和特定的造型、图案来传达信息,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和事物的视觉语言。标志作为一种视觉识别符号,它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初期,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需,产品没有使用识别性的商业符号。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有了交换、销售,逐渐出现了带有商业性标记的产品,使用各种商业标志符号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辨认、识别,以便招揽生意、提高知名度,商品的消费者也逐渐地养成了认牌购买的习惯。

我国最早的商标“白兔儿为记”产生于北宋时期,是山东济南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在针的包装纸上印有兔子的形象和文字组成的标记符号。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的开放交流,企业才开始了解、认识到塑造品牌、设计标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80年代末广东的太阳神率先引入了CI策划,并成功地塑造了企业形象,打响了太阳神品牌,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一举动也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推动了中国企业导入实施CI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CI热潮。CI策划中视觉识别VI是设计的重点,标志是VI设计的核心,也是大众心目中企业和品牌的象征。成功的标志设计能准确地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内涵以及产品的品质等,消费者透过标志能感受并认知企业的内在力量。

标志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递着大量的信息和特定的内涵。以汉字为母体的标志设计,是标志设计的一种重要设计形式。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民族智慧。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具有象形、象意、象声等特点。汉字的这种形态与结构特点,使汉字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创造性,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传统图形中最富想象力、最具概括性的抽象图形。汉字既是一种抽象图形又是一种抽象符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人们凭借对汉字“形”的理解转化为对“义”的认知,汉字作为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具有简单方便、交流迅速、直接明了的特点。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的过程,经历几千年的锤炼,汉字已经摆脱自然形态的束缚,形成了以横竖为主要框架结构的方块图形,并形成了汉字特有的书法、印章、篆刻等艺术。汉字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高度艺术化的信息符号的代表,这种符号以形表意、以意传情,具有视觉感召力。

现代的标志以汉字为载体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中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所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以中国古代钱币与汉字“中”字相结合,巧妙地运用对称形式反映中国银行的特征和个性。以中国印章作为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内涵。印章是中国传统特有的一种文化,带有“承诺”“信誉”的含义,印章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如拍卖会的标志以汉字“拍”作为主体,整个标志形式以圆形印章为外形,拍的一撇用一锤子,点明了拍卖会一锤定音的诚信内涵。中国申奥标志就是运用汉字结合中国传统印章的一个典型例子,以篆书书写出“京”字,经过设计处理后像一个舞动向前奔跑的人形,体现了奥运的运动特征。整个申奥标志除了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涵,标志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得以升华。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新材料、新技术、新媒介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外国的各种设计浪潮也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设计,标志设计应加强运用传统文化,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入到标志设计当中,形成具有现代感和带有中华民族文化风格特色的标志设计。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可见文化血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任何一种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一个有着五千余年文化历史的大国,中华民族在其演进历史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伴随着中华民族延续与发展。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充分展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信,也充分给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强盛的现代生命力。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现代国家的根本要素,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传统国家理念的继续与升华,尽管表述不同,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素, 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富强始于先秦时期某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关于富国强兵的思想;民主观念是现代的价值观念。但中国古代以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又与现代民主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文明,在中国古代便有明确的论说。《周易》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本质上与现代文明相通,尽管并非完全同等;和谐思想与古时“和而不同”的理念,同样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内心的渴望。结合传统文化的思维习惯,将其称为国家公德。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把这些内容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又何尝不是普通群众和进步知识分子以及开明的政治家的愿景。《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忧患意识,等贵贱、均贫富的理想,可谓是古代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思想与现代平等思想有着价值追求方面的某种联系,尽管前者属于农业文明的范畴而后者属于工业文明的产物。这的层面被称为国家大德。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相连。从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看,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是对古代中国的爱国主义的创新性发展。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敬业,《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诚信,更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相连。“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至于友善,那更是我国传统文化最为基本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等,都是倡导友善的体现,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个人层面则被称为个人私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从国家的大德、公德,个人的私德三个角度,将以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生命力燃烧的更加旺盛了。

(2016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6052)

参考文献

[1] 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

[2] 崔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J].道德与文明(上半年刊),2014(05).

[3] 孔宪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上半年刊),2015(01).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革命传统文化;中国梦;文化形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05-02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先进文化形态。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态势,传承革命传统文化,挖掘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革命传统文化:坚持中国道路的力量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命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最终奋斗目标为核心精神,见证了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有助于坚定人们马克思主义信仰

革命传统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西方思想文化之优长有机融合而创造形成的一种民族新文化形态,本质上是我们党倡导和推动建设的先进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的实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在革命传统文化引领下,我们党以思想文化的新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民族的思想基础。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加剧,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错误言论,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而,利用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挥其现实批判功能,加强对全党和广大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武装,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筑牢思想基础。

2.有助于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革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昭示着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探索,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但也证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封建主义不能保全中国的道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才有了出路,并逐渐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革命传统文化见证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宝贵记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路,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传承革命传统文化,加强革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引导人们回顾历史,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对中国梦的追逐建立在社情民意、历史规律的正确理解上,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革命传统文化:激发精神动力的重要载体

革命传统文化作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一体,其核心是革命精神。挖掘革命传统文化中的革命精神,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正能量,引导人们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

1.有助于培养人们爱国情怀

爱国是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红色标语、漫画、革命戏剧等文艺运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比如,刊登在《红色中华》上的漫画《大家起来取消辛丑条约》、《帝国主义统治》等作品,体现了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恶、对爱国志士的敬仰之情,激励人民的爱国情怀。抗战期间涌现具有艺术性和感染性的歌曲,如《松花江上》,反映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恨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爱国主义精神为革命传统文化注入了灵性,而革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又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爱国与否已经成为检验公民行为得失的基本标尺。出生在新时期的青少年享受着富裕的物质生活,无法体会前辈和先烈的艰苦奋斗史。运用革命传统文化中体现爱国精神的德育素材,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自觉继承前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觉贡献力量。

2.有助于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革命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革命传统文化发展壮大的价值引领和原则指导。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提出“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口号,鼓励无数中华儿女舍小家、为大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针对当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当时党员大多数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由主义倾向,强调要加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坚决反对自由主义的不良影响。我们党从来不否认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只有满足个人利益,集体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利己主义可使一切美德的幼芽枯死,而个人主义首先会使公德的源泉干涸。”[2]625当前,人们的价值取向保持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急功近利、价值目标短期化等问题,利己之风愈演愈烈,个人主义思想悄然盛行。我们要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让集体主义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动力支撑作用。

3.有助于人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革命传统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创新型思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许多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并迎来新的曙光。从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到抗战期间提出以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为中心的战略思想;从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合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原则,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党善于创新的结果。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强弱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兴衰成败。今天,我们仍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人们创新热情,用创新活力建设文化强国,用创新精神增强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创新思想,有助于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铸就鲜明创造性的人才,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

三、革命传统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资源

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必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凝聚民族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革命传统文化是具有显著人民性的先进文化,开发利用革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人们践行中国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民族凝聚力。

1.有助于提升人们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但“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这就明确了中国梦的主体力量。革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4]。始终面向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并服务人民群众,是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性。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工人运动;土地革命期间,共产党不断进行土地革命;抗战期间,人们和知识分子支持共产党是因为我们党坚持团结抗日,并从党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实现了民族独立,让人们切身体会到新中国的诸多实惠举措,这样,人民群众才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活动中。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追求中国梦、争取民族独立的实践证明,如果不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景只是昙花一现,无论多么英明的政治人物都无法实现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对于发挥个体积极性,引导人们在践行个人梦的活动中实现中国梦,达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增强人们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共同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政治解放,成为革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的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凝聚民众力量的重要资源。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恰当处理民族团结问题,与苗族、瑶族、僮族、羌族、藏族、回族同胞以及佛教徒、回教徒、天主教徒、耶稣教徒友好相处。广大红军指战员认真执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充分尊重、关心、爱好各民族兄弟,以实际行动感化群众、消除隔阂,演绎着民族情深的华彩乐章。这些是对人民群众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教材。当下,境外利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歧视心理、、民族风俗等现实或历史问题,支持“东突厥斯坦”、“达赖集团”、“”等民族分裂势力进行分裂民族、破坏民族繁荣发展的活动,进而分化瓦解我国,导致民族问题日渐国际化。所以,我们要通过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引人们化解民族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意识,深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族凝聚力,进而推动全民族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5篇

近些年,由于西方日备受追捧,导致我们的传统节日被符号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知道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的由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正日渐隐退。我们要重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生命价值,以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性的立场,重述民族节日的生命史,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提供理论智慧。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古老的生命厚度。人类文化史已证明,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惟一延续不断而兴旺至今的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的文化密码之一,就是丰富的传统节日系统。包括复杂的节日类型:岁时节日的应时而生、天人合一,纪念节日的崇德尚礼、血脉相承,宗教节日的精神皈依、省察世俗,人生节日的关爱生命、亲邻友好,等等,都与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的互动作用,滋养着文化主体的成长,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坚实的生命厚度。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饱满的生命浓度。起源于大江大河的中华农耕文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血缘亲情,这一文明特质,决定了我们传统节日的基本品格:亲情与友情的文化取向。中华民族的所有节日都有一个融化亲情与友情的生命维度,并在仪式化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其生命浓度,将文化认同的内核置入每个主体的心灵之中。它使生活充满诗意,让生命远离恐惧,让人生的成长获得其乐融融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度。国家的法定假日所涉及的四大节日,无一不是穿透历史烟云而来的力量坚韧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的内容和形式,由于贴近自然、富于乐观进取又恬淡冲和的生命品质,使得民族整体与生命个体有机融合,成就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力度。

传统节日的生命厚度让孩子们理解悠久的历史,生命深度增进孩子们的认同情感,生命力度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实践意志。今天,我们的德育可以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来育人。在已经淡化的文化体系中,引导孩子们主动去体验各类节日的丰富性,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还能逐渐认同自己的文化,最终建立起优秀的道德品性。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6篇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中小学生认知红色文化、革命传统,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感情,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二、活动对象

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革命传统美德教育

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感受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革命传统,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观向上、谦虚谨慎、排除万难的精神和品质。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和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系列节日教育

1.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思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一学党史、知党思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积极挖掘革命传统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利用六一儿童节、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革命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1,构建红色经典诵读体系。各学校要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有的人》《可爱的中国》等红色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搭建红色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红色经典、写红色经典、唱红色经典、演红色经典、展红色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十分钟”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书写红色经典十分钟”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调窗要有一定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红色经典情景剧展演活动等

3、深化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忠于党、为人民、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红色经典美文、红色经典诗词表现出来。成立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革命传统、热爱诵读

(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1,加强革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地方革命先驱先烈的英雄故事、革命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革命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

2.培育地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利用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活动、重要革命历史遗迹、革命历史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工作。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结合开展教育活动

四、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各学校要细化活动方案,明确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等。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橱窗、校园网络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革命传统文化和活动开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军队革命传统 创新发展 先进军事文化

我军革命传统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及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具有行为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集中体现了我军忠诚、智慧与特有政治优势的统一。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革命传统是保持我军性质宗旨、不断提升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发扬就必须有创新有发展,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发展我军革命传统,使之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值得认真研究探索。

一、全面科学认识我军革命传统,增强创新发展的理性自觉

要实现我军革命传统的创新发展,首先就必须对我军革命传统形成的基础、内涵、特征以及作用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我军革命传统的创新发展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就其形成基础来看,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长期军事斗争实践中,我军革命传统主要立足于以下三个基础。其一,文化基础。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是我军革命传统形成的文化基础。“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1](P2)传统和文化关系密切,任何传统都集成了现有文化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我军革命传统正是借鉴了这些具有想象力的文化传统积淀而形成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兵学文化,外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文化以及以《战争论》为代表的近现代西方军事文化,五四以来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是我军革命传统赖以形成的重要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在精神和道德层面上规定了革命军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一个革命军人必备的现代意识的基本内容,对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其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创新理论为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观念都有它产生的现实基础或客观条件,同时又有它得以形成的思想渊源。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表明,要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就首先必须造就一支具有先进精神武装的人民军队。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只有强大的军魂才能铸就强大的国魂,军魂销尽国魂空,1899年他撰文指出:“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中国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2]但是,包括湘军、淮军以及近代北洋新军乃至的军队,都缺乏现代精神的武装,缺乏近现代中国军队应有的兵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灌注于军队建设以及军事斗争的伟大实践,从而为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武装斗争指明了光明前途,而我军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则把一支以农民为主的军队从思想上、组织上锻造成了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军队。我军在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传统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历史表明,军队革命传统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国特殊历史背景及战争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道德伦理规范以及军事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其三,实践基础。建军以来我军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实践是我军革命传统形成的实践基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战争面对的敌人是异常残酷凶狠的,人民军队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进攻下成长的。异常残酷的斗争环境,使军事斗争多次面临严重失败和挫折,但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其革命传统精神逐渐得到升华。从井冈山到长征,从延安到西柏坡,我军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其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练就的。考察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还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我军革命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这主要是由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处的地位和任务决定的。当时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依靠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因此,其主要精力集中于武装斗争,党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主要也来源于和武装斗争紧密联系的领域,在此过程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使党的先进性融入和带动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形成,党对军队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则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军队斗争的实践相融合。从具体形态上看,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我军“忠诚于党、热爱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方法上具有内核的一致性。总之,军队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长期军事斗争实践的精神凝聚,是中外优秀文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军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8篇

一、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何谓革命传统教育,即学习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者的英勇事迹,继承和发展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作风、纪律以及制度等各个方面,将其作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研究来指导我们认真思考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红色教育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应用,有利于我们生动活泼开展少先队活动,有利于充分利用身边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人文资源提高少先队活动的教育实效性。但是,我国革命传统教育在发展历程中依旧出现阻碍,并且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

第一、当代人们对于革命传统教育容易产生误解,导致革命传统教育的宣传和传播受到了阻拦;第二、革命传统教育自身缺乏深厚的力量,无法使得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更多的传播活动;第三、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单调又缺乏新意,无法与时俱进,使其无法在少先队活动中起到较为主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少先队员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仍旧属于难以得到实际的开展。从而致使,需要将强当代少先队员对于革命传统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则要对该方面进行相关的拓展和研究,从而实现革命传统教育工作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相结合,并且体现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二、少先队员品牌活动的意义

少先队品牌活动,即少先队组织向少先队员进行传授知识,对其进行教育,并达到育人目的的一项活动,也是少先队中的物价之宝。少先队品牌活动的开展对于少先队员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影响重大,积极效应高,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少先队员品牌活动主要为七种,分别为:“手拉手”互助活动、“体验教育”活动、“少年军校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活动、中国少年科学院活、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以及“雏鹰争章”活动。少先队员品牌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少先队工作得到有效的推动和发展,并且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使得少先队员能够得到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并且功能多种多样,比如教育功能、凝聚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了品牌化的时代,品牌已经作为了企业和活动的发展代言形象,当前不仅企业拥有品牌,城市甚至是国家都创立了属于自身的品牌。品牌不仅是一个战略选择,也是时展的首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少先队也与时俱进,开启了品牌活动。有利于少先队组织能够提高地位、增强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得到有效的扩大,并且能够实施可持续发展。少先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其为发展方向。同时需要利用革命传统教育打造少先队员品牌活动,使少先队员品牌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和实施。

三、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应用

1.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挖掘

对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挖掘和开发,能够得到多种多样的资料和数据,都可以为少先队员提高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时需要这些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并且采取适合的形式将其进行贮存。根据我国当前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选择适合的技术使其得到保存也是十分方便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为了使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得到更好的利用,则是建立健全数据库,并配备一个相适应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网络平台,使革命传统教育的资源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阅读。[3]

2.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整合

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在经过挖掘和开发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整合,使革命传统教育资源能够为少先队员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源,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推动少先队员的品牌活动能够提高效率。并且结合信息技术将其采用科学化设置,从而实现为少先队员进行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比如少先队员只需要在网上进行简单的注册方式就可以创建属于不同人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料,这样的做法为社会为少先队员不仅提供了信息的便捷化,还使得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得到良好的整合和传播。[4]

在创建数据库的同时,则需要对数据库搜索的主线进行确认,从而才能够展开相关的分支,使数据库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的完善。围绕少先队员开展核查活动,建立信息数据库主要是为了少先队员,所以针对少先队员的相关信息都需要进行一一核查。这也属于少先队员品牌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也是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力量。随着二维码的发展和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可以将其作为生成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元素和形式,最后采用邮件或者信息的方式向每位少先队员进行传达和告知。

四、运用革命传统教育打造少先队品牌活动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革命传统教育需要结合当前先进的教育方式和科技手段向少先队员进行相应的传播,使其能够认识到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同样这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教授,表明了当前需要加强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使学生能够从教师的传授下得到关于革命传统教育的启发,增长兴趣。并且少先队员品牌活动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和完善之后,应该带动学校的品牌活动,使两者能够得到共同进步,并且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和发展。通过研究,打造一些具有延安特色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队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从而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为培养“五爱”、“四有”,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少先队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另外,这样的做法还能够推动少先队员革命传统教育使用率得到提高。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少先队员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技术相结合,带领着纸质文化和电子文化也开始结合和进行统一,从而为人们提供方便、快速以及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减少了采用人工方式所需要浪费的时间。

五、借助革命传统教育打造少先队员品牌活动的作用

想要让少先队员得到良好的教育,这离不开少先队员是否得到思想政治意?R的保护。在我国当代的社会当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以及实际综合能力都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意识得到有效的体现。

因此,少先队员革命传统教育若想要得到良好的结果,则需要维持思想政治意识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确保其能够真实有效,受得起推敲和研究。同时革命传统教育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革命传统教育,并完善其在构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中的要求细则;第二、对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加强和完善,使其坚持自身的理性和根本属性,不会受到外界的同化;第三、对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的完善和推广,属于我国当前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基本要求。

以少年军校为例,少年军校集军事化教育、文化教育以及少先队品牌活动为一体的一所特殊学校,并且围绕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的少先队员品牌活动。能够使少先队员学习军人习惯、军事知识、培养军事理念以及相关的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积极性,培养优良品质等等。少年军校在少先队员品牌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以少年军校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少年军校和家庭以及校园的环境不同,让少先队员进行军事化训练,能够激发少先队员的潜能,锻炼少先队员的优良品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形成其良好的习惯。其次,少年军校是雏鹰争章教育的有效载体。根据少先队员在少年军校的行为表现,并且通过相关的测试考察从而对其进行评级,最后根据等级向少先队员进行雏鹰奖章的颁发。雏鹰争章,促使少先队员对于奖章具有追求欲,激发了对雏鹰奖章的兴趣和向往,使雏鹰争章活动的实际意义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并且,少年军校还是培养少先队员集体主义精神的摇篮。军校训练,不仅训练个人能力,还有培养的集体主义精神。若是出现队员生病的情况,队员之间轮流对他进行照顾;队员遇到挫折,其他队员和他相互扶持等等。在少年军校当中,少先队员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互助,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集体主义精神。最后少年军校还是少先队员增长知识的新课堂。少年军校同样采取军事化管理,让学生收获军事理论、自理能力、锻炼能力等宝贵财富。同时,少先队员还可以从项目中得到军事内容的分支,使其能够学到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内容。不仅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内涵,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5]

六、立足于延安文化研究革命传统教育,打造少先队员品牌活动

延安文化拥有不一样的延安精神,对我国的建立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发扬延安精神,是全国人们的共同任务。想要对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全面的认识,需要立足于延安文化,一起为中心点,并展开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1.设立机构,搭建平台,研究并挖掘延安文化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索革命传统教育与打造少先队员品牌活动的新途径

设立与延安文化相关的图书机构,为少先队员品牌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通过图书机构从而得到关于延安文化的具体内容,从而促使革命传统教育得到完善。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展览,作为少先队员品牌活动之一。比如对我国工农红军由诞生到发展、逐渐壮大的整个过程进行展览式学习,可以将其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并且配合相应的讲解。从而让少先队员对我国工农红军建立和发展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体会和感受工农红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减产意志,即便是贫瘠的土地、还是寒冷的雪山,都无法阻拦他们前进的步伐。

2.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空间,把延安文化作为重要内容

学校是孕育少先队员的最佳场所,应当将其充分利用,让少先队员可以得到延安文化的熏陶。不仅可以在课堂和校园空间内,以张贴、黑板报以及手抄报等形式向学生传播延安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文化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相关的活动。从而促使少先队员能够对延安文化有足够的认识,以便在开展少先队员品牌活动时充分结合延安文化。

立足于延安文化研究革命传统教育,打造少先队员品牌活动,需要以活动为纽带,使其实质内涵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能够通过活动的形式对外进行传播和扩散。比如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延安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活动,感受当年红军的艰辛和不易,并且树立对红军的敬重和佩服之情。将红军先烈作为优秀榜样,不断朝着榜样学习和努力。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9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革命传统教育;青年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在艰辛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国家建设过程中不断积淀的宝贵财富。四平市,曾因解放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四战四平”而名传内外,其特殊的历史也被人们赋予了一个刚强的名字――英雄城。剖析四平的历史,整理四平的历史资源,不难发现四平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翔实而丰富的。曾指出“可以通过传统教育带动旅游业,但不能失去红色旅游的底色。只有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苦,才能使人们真正受到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同样也是共产党人革命传统精神的真实写照,是数以万计的优秀共产党人勇于革命,敢于献身、甘于奉献的精神铭刻。以四平红色资源为载体做好青年革命传统教育是让青年铭记历史、培养爱国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鲜活而写实并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

一、四平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英雄人物。红色文化资源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勇于开拓的革命史、可颂可泣的英雄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是我们党留给当代青年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促进青年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培养爱国精神、坚定意志信念的作用。翻开四平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四平的红色文化资丰厚,爱国人士辈出。清朝末年著名的满族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将军、指挥中华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首要战役――江桥抗战的马占山将军、投身抗日救亡的民族企业家杜重远先生等等他们都出生或生活在四平这片沃土。他们的事迹被历史铭刻,他们的名字被后人相传,他们的精神被一代代青年人所传承。

(二)英雄事迹。不少人了解四平是因为在战争纪实栏目中听到或看到了四平这个城市的名字。许多人对它记忆犹新是源于那次残酷卓绝的战役。在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和最后的四平收复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军队在四次战役中投入的人数之多、作战时间之长、伤亡人数之大、影响规模之广是这场战役的鲜明特点。伟大领袖主席曾电告指挥四平战役的,“化四平为马德里”,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这场战役也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之战”。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牺牲的英雄们,四平市修建了马仁兴将军雕像。向后人展示了榜样,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留下了生动写实的榜样。

(三)英雄建筑。四平的解放,不仅对东北的解放产生了重要意义,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也深刻地影响着全中国的解放。在四平战役胜利后,辽北省政府决定在四平大街中心位置修建“烈士纪念碑”以缅怀在四平战役中及多次作战中牺牲的英雄烈士。时任中国人民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在纪念碑正面题词“为解放人民而奋斗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今日矗立在四平的烈士英雄纪念碑,昭示着四平人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见证着这座英雄城的岁月沧桑。为了纪念这次战役,四平人民修建了英雄广场、“四平战役纪念馆”、在“塔子山”等曾经英雄战斗过的地方修建复原了一系列战斗遗址。还原写实的记录下了四战四平的战争惨烈。为了怀念在那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烈士,铭记这次战役,四平人民修建了“烈士陵园”,这些纪念场所的修建,正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让青年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真实案例。

二、红色资源孕育红色文化

四平人拼搏进取、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中国的迅速发展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大发展大繁荣中,英雄城不断续写着自己光辉的历程。“部级园林城”、“部级卫生城”等等一个个称号抚亮个这座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一次次奖励激励着这个城市的前进,展示着它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魅力。

挖掘四平的红色文化资源,寻找其所孕育的红色文化,让广大青年感受红色文化,感悟红色文化中重要的革命传统精神,继承革命传统精神,让青年朋友们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革命传统道德情操,让青年在红色文化的氛围中学习优良的革命传统。

红色文化曾因经济的迅猛发展被慢慢淡去,但是近些年来我们会发现,大众在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文化的诉求也不断上升品味。那些真真能够在历史的洪流沉淀下来的经典是不容置疑,不怕忽视的。无论是电视荧屏上播放怎样的古装剧、穿越剧、青春偶吧剧,但最让大众接受的是像《亮剑》一样的影视作品,耐人寻味,也经得起咀嚼。人们耳熟能详的也不是那些街头烂尾、昙花一现的“口水歌”,而是像《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等等这些往日的红色经典。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热情并不是偶然,是因为源自于内心对于经典的召唤,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中的东西是不可抹去的。

经典红色文化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蜕变,其更是激励后人不断拼搏、积极进取、分发向上“正能量”的源泉所在。四平红色文化资源同样也孕育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财富。四平市当前正处于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红色文化折射出的革命传统精神,正是这座“英雄城”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支撑。因为四平精神,四平人在战后的废墟上白手起家建立属于自己的城市,创造了这里曾经的辉煌;因为“敢于奉献、敢于胜利”的四平精神,四平人不灭希望;因为“四平精神”,四平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建设家乡,以期在此辉煌。那数以万计的四平青年人正是四平在此辉煌的创造者和见证者,让他们感受四平红色文化,传承革命传统精神,以高涨的热情投身于四平的建设,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潮中去。

三、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做好青年革命传统教育途径

(一)精准红色文化宣传,传播革命传统精神。

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是保障继承、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发挥其价值及功效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参观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史馆时曾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精准宣传,方可让革命传统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主流社会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覆盖范围广,普及率高。但还没有达到精准宣传,所传播的革命传统精神效果力度不够。在对广大青年进行红色文化宣传,传播革命传统精神时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防止红色文化宣传的形式化。红色文化的宣传者、教育者没有将红色文化真正的内化于心,而是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说教,没有以身作则,造成了接受者学一说一的效果,对其真正的内涵没有感悟,也谈不上传播和继承革命传统精神。教育者与接受者缺乏相应的沟通,造成了只是停于表面的现象。其次,防止红色文化宣传被商业驱使所左右。当前“红色文化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红色旅游,还是商业演出都附有红色文化的烙印。但是,怎么让红色文化真正得到宣传,并产生传播革命传统精神的效果,我们需思考。其一,有些本不是红色文化领域的内容被滥竽充数冠以红色文化的帽子,最后让接受者感到不自然的感觉,甚至是产生反感;其二,某些红色旅游景点门票收费过高,造成了人们有心参观而无钱进门的现象;其三,为了吸引群众,在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过度的编造一些查无根据的“传说故事”和“红色传说”,让本是红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蒙上了一层封建迷信色彩。这样过度的商业化行为,与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产生了背离,弱化了革命传统精神的感召力及道德教化的效果。

(二)红色文化融教材、进课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对于青年人来说,求知是处于这个年龄人的重要任务。将红色文化融于学生的教材中,进入学生的课堂上,让红色文化在青年求知的主渠道上进行添加,可以让青年人在对红色文化达到逐识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中渗透红色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所学、所做、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返回到课堂中,青年学生可将自己的不惑与师长、同学进行探讨,解其不惑,学思深入,内化于心,主动继承革命传统精神,在同辈中分享继承后的快乐。红色文化融入于教材、课堂,可以让革命传统精神深植与广大青年的内心,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成功产生精神动力。

(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践行革命传统精神。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23-02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共同文化,它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并非都是可取的,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修养品格,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正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

一、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师在讲授这些传统文化中有弊病或有歧义的部分时,应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通透。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在思想领域,主要以儒、释、道为内核。钱穆认为,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受它们共同的影响,儒、释、道,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反映。它们各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学生在对传统文化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之前,仅凭自己的印象,通常对其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有崇古倾向,认为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经典、精髓,二是认为相较于现今的科技文化来说,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对它持否定态度。这两种态度无疑都是偏颇的,老师在进行讲解时,有必要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观念,可以追根溯源,从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其好坏。

例如,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讲解儒学时,可以追溯到它的创始人孔子,分析孔子的生平经历,儒学诞生的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儒学的影响,董仲舒对儒学的建议等,向学生讲解儒学的多方面影响,一方面,它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关爱社会的观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解决社会问题来说,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后世出于某种原因(比如说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建议是为了实现统治的目的)对它的过度扭曲,较为单一的价值观,对成败结果的过度重视,都致使它忽略了人本身的完善和发展。

二、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文化只是近现代之前的文化,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田广林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指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应过于狭隘。老师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心胸。时间是一条不断流淌的长河,而传统文化是在这条长河中形成的,它必然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老师更有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

在东西方交流逐渐加强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价值观不同而造成文化冲撞。在这冲撞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价值观的塑造期,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甄别,保持足够的理性,取长补短,加速成长。顾友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中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它应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创新。在看到西方经济大国在世界的强势地位的同时,要理性地分辨,有选择性地接受,承认西方文化的可取之处,也要认识到他的某些不足之处,更要认识到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的独特之处。

比如,在教学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放眼国际经济与经济》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探究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影响以及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例如,美国是西方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上,也占有霸主地位。其好莱坞电影、服装、化妆品等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有很多的粉丝。但是,很多人(包括学生)根本不知道它们与国产产品到底有哪些不同,只是盲目追随。教师在思想教育中,应结合学生身边实例,让学生正确看待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并汲取其中的可取之处。

三、理论联系实际

光有理论还是不够的。理论的作用是指导实践。书本上的东西,如果没有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那么那就是一堆方块字,进不了学生的头脑里。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书本内容,另一方面,让理论服务实际,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教师在讲授课本的时候,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阐释理论;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展开学生间的讨论。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创造生命的价值》时,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创造生命的价值,学生年龄虽小,可想的却不少,很多时候他们就像一个小小的哲学家,很多学生都困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一课里,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很好的答案:生命的意义就是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传统文化里,道家和释家都致力于追寻生命的意义。道家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也就是生命创造的价值。在这一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如果一个人碌碌无为,就算他生命很长,实际上,只是重复着没有价值的、相同的每一天,而有的人虽然生命很短,却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他的生命价值就比前者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和学生就社会上某些享乐主义不思上进者和司马迁、张衡、李时珍、任长霞之类的人物进行对比,对什么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展开探讨。司马迁的《史记》,为我们展开了历史的画卷;张衡的地球仪作为世界地震仪之祖,超越世界科技1800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中国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历史人物虽然都早已作古,但他们的成就却影响至今。《史记》今天我们还在看,地震仪预防地震,今天我们还在用,《本草纲目》上的中医方子,也让我们受惠多多,所以,他们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么,如果我们虚度生命,不好好学习,在课堂上开小差之类的,是不是在那一刻,我们是“虽然活着,但却死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如果我们每天都认真学习,充实自己,就是在创造生命的价值。教师通过这种与身边的实事联系起来、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11篇

人类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有了文化就有了道德,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步入新世纪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治国方略的精神,投身于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建设,努力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决定,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的社会意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因而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同以往时代的思想意识具有历史继承关系,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与道德,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经济发展影响下形成的,并且受以前历史时代形成的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和诞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必须以华夏5000年文明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为根基,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同志说:“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教育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生命机制。加强对21世纪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当代中小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它为中小学生所认识、理解、接受,并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生命链才能得以世代继承、延续、光大,才能使这一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从而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当代中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质就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它对于抵御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政策的影响、防止和消除中小学生的信仰危机,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定义、内容与关系

所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从历史长河流淌的轨迹来看,它不仅包涵5000年古代传统美德,亦包涵“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美德。关于传统美德内容结构,国内外学者都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各有其说,没有统一的定论和界说,有的学者概括为忠—尽已报国的责任;诚—求真务实的品质;礼—人际文明的规范;廉—清白正气的根基;孝—生生不息的爱心,信—立身兴业的基点;义—人间正道的向导;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有的学者概括强调整体精神,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等。依据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德育目标,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笔者比较赞同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分解、提炼为12个德目。即:孝敬父母、尊师敬业、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先人后己、整洁健身、勤劳节俭、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弘扬革命文化、革命传统是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工作,“革命文化”的概念是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来的。他当时所讲的“革命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同志的这一思想,是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和把握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基本依据。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这五种革命精神为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作了很好的诠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就是革命传统的具体表现。我们今天所说的革命传统是指“五四”以来,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分子,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是对古代优良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与超越。其核心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这也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弘扬的主旋律。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革命传统的根基和底蕴,而革命传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二者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重要的文化来源。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主旋律的今天,同志说:“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应遵循的原则

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之获得民族的形式和特色,是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工作。但是,我们今天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并非只是把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简单地复制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而应该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出发,赋予它鲜明的时代性,才能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所以,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要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相适应。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决定的。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弘扬传统美德有着不同的政治动机和含义,其归宿是各异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所有制结构来讲,公有制居于主导地位,就上层建筑的性质来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弘扬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时必须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社会倡导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传统美德。具体地讲,就是要把“天下为公”的公而忘私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胸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先人后己精神等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全社会进行倡导和弘扬。

2、要用扬弃的态度加以批判继承。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道德规范体系,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和宗法等级关系上的伦理关系,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关系,协调社会关系为旨归,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和历史局限性,传统美德则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但糟粕与精华,互有你我,没有泾渭分明的界定。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实际,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传统道德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批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实现扬弃和超越,同时吸收外国优秀道德文明成果,发扬革命传统,结合时代精神,对传统美德加以改造、创新,继承、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构成要素。

3、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必将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时期弘扬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必须适应这一深刻的体制变革,使人民的道德观念尽快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些适应于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道德革命传统的内容,如中国古老的“诚、信、义、德”仍是当代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此外,在吸取“谦和”、“宽厚”、“克己”、“重义轻利”、“自我牺牲”等观念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居安思危”、“因穷而通”的忧患意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排除万难,克服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等,充实以新的时代内容,强调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尊重,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正当求利、合理利已、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合理性,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基本道德需要,逐步确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体现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精髓的价值观,竞争观、义利观和经济伦理观。

四、中小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按照“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对于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青少年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于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核心精神。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社会的嬗替和变更为爱国主义注入不同的时代内容,但它始终是全民族奉行不渝的崇高道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我们仍然要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同志指出:“在当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把热爱社会主义,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作为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主要道德规范,反对崇洋、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

2、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推崇整体观念、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是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现在公私关系问题上,强调个人对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要求人们“以公灭私”、“大公无私”;表现在义利关系上,强调“义”,要求人们“以义为上”。这与我们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是相通的。现代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应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在强调重视个人利益和欲望,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重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提倡一切以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发展为重,识大局、顾整体,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引导中小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由此推及,提倡把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行为,以及个人利益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

3、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根本立足点与政治优势,是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面对来自各领域的挑战,发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迎接挑战,这一点对当代青少年来讲尤为可贵。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因此,自觉地、始终不渝地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广大中小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在中小学生中要大力提倡勤劳节俭、百折不挠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享乐主义、浅尝辄止的生活作风和学风。

4、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原是传统文化中的成语,由、邓小平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依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意义,由此确定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革命传统的本质特征。老一辈革命家都十分重视把这一科学的思想路线引申为做人的道理,作为对革命者的品格、作风的根本要求。当代中小学生仍要大力倡导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态度和优良传统,把实事求是作为做人的根本道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反对爱慕虚荣、轻狂浮躁、好高骛远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此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存的模式可循。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弘扬革命传统,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才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5、推崇以德为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统的重德思想表现在道德修养上十分重视“自省”、“自律”,社会的用人之道,也是以道德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当代中国发展的先进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理性精神的支撑,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交换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是一种契约化即理性化的经济行为。它不仅需要竞争、效率、原则,还需要一种人文理性如正义、合作、奉献、良知等精神支持。因此,不仅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时代要求,也对人的德性品质,即思想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志也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要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倡导道德领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反对重能轻德的思想,才能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当前中小学生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状况

调查研究是有效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状,我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法,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杨浦区的在校高中生、职校(中专)生、初中生和小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740份,回收率92.5%。其中:男生占47%,女生占53%;高中生占18.6%,职校(中专)生占14.5%,初中生占50.1%,小学生占16.8%;中共党员占0.3%,共青团员占29.7%,少先队员占58.9%,群众占11.1%。与10余名中学团委书记、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进行了座谈和个别访谈。

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区中小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

1、主观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但主动性不够,在基本公德素养上存在着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淡漠的倾向。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共同性、群众性和传统性的特点,是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一般行为准则。“七不”规范作为当前社会提倡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有56.7%的学生都表示能够遵守,40.7%的学生表示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而且各年龄段学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别,这说明,广大中小学生的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关于“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及“是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方面,79.2%的学生都表示会主动让座,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比例呈递减趋势,小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最为热心,而年龄最大的职校(中专)学生和高中生反而对社会公益事业表现出较为冷淡的态度,且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时,表现出“学校组织才参加”占大多数,“经常主动参加”的不多,在“公交车上是否主动让座”“取决于心情好坏”的也大多为职校生和高中生。

2、崇尚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民主意识较强,但家长的观念相对滞后,影响了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虽然现在的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崇尚并愿意实施家庭美德,有90%的中小学生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73%的中小学生表示,父母老了以后,愿意与他们住在一起,照顾他们。63.4%的中小学生愿意经常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另外,中小学生的家庭民主参与意识较强,有50.2%的孩子对家庭中的事能主动参与并发表意见,有49.3%的中小学生经常与父母沟通,无话不谈。他们希望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愿意以朋友的身份与父母沟通。然而,有20.6%的中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但家长不让做;有15.5%的中小学生想参与家庭中事并发表意见但父母反对。这说明,有许多父母受封建的等级观念的影响比较大,习惯用专制式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孩子与自己“平起平坐”,或者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这影响了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长此以往,必将削弱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养成。

3、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生态度的务实性、理性化,但有时过于功利。调查显示,杨浦区的中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而务实,但有不少学生功利性较强,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事业有成,有经济、社会地位”、“家庭幸福、朋友众多”成为大多数中小学生的“人生奋斗目标”,而选择“将快乐幸福带给他人,把智慧青春献给国家”仅位少数,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递减。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无私奉献的思想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在“最理想职业”的选择上,无论是高中生、初中生还是职校生、小学生,无一例外把“三资企业或大公司白领”排在了第一位(24.5%),最后三位的选择分别是:法官、检察官(1.9%),军人(1.9%),政府部门(3.4%)。而“个人才能的发挥”则成为择业的首要因素,收入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也反映了当代中小学生十分重视自身价值的追求,倾向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生活。从择业途径上看,这种追求自由,自主择业的观念则更显突出,近2/3的中小学生选择了“通过自荐应聘”,近1/4的中小学生选择了“通过人才市场”,而只有不到7%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父母、朋友介绍”。比较特殊的是在选择“通过父母、朋友介绍”时,职校生的比例显得很突出(21.5%),这与他们即将踏上社会,就业前途并不光明等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

4、主观上对革命传统和主旋律人物的认同和肯定,但现实生活中的务实选择和革命传统知识缺乏的现状,表明了青少年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知行分离的现象仍很突出。调查显示,杨浦区中小学生比较认同和肯定革命传统和主旋律人物,75.2%的学生表示,“在当今社会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集体主义的观念”非常有必要,在“最崇拜的人”中,邓小平、孔繁森、徐虎这些革命家、好干部、劳模在当代青少年心中位列前三。这与前面所提到的中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务实选择大相径庭,且中小学生对党史知识了解甚少,只有13.1%中小学生认为自己“很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这说明当代中小学生知行分离的现象仍很突出。

六、现状的成因探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众多的不确定因素造成了当今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困惑,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而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也难以有效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问题。

1、多元的亚主流价值取向对传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强大冲击。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我国的传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国际上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而资本主义正步入强劲发展的“第四次浪潮”;西方敌对势力继续进行对我国青少年进行“西化”、“分化”政策;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更多的外国精神文化产品涌入我国,其中不可避免地搀杂着腐朽堕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更加凸显,精神文明建设让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在社会上有着一定市场,这些由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造成的多元亚主流价值取向对传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了强大冲击,助长了中小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滋生。

2、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内容上的差异性,导致受教育者思想的困惑。学校、家庭、社会是中小学生接受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重要的三个途径,三者理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的关系。但如果三者在教育内容上的存在差异,不仅不会互补,反而只能起到相互抵相的作用。当代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纯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家庭受到的是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在社会受到的是追求利益回报的商品教育,这种反差造成了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混乱,削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正面影响。

3、脱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忽视了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造成受教育者基本道德基础的薄弱。教育是一门施之于人的艺术,其实效性体现的重要环节就在于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身心需求的一致。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做法,习惯于宣传纯而又纯的空洞的政治口号,用深奥、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来教育和规范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超越了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忽视了对中小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和培养,这一弊端显露于当受教育者成人后,因基本道德的基础薄弱,缺乏自觉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意识,故会出现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与年龄大小成反比的不正常现象。

4、单调封闭的教育手段与受教育者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由于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和现代化,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素质的青少年的思想状态、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传统的注重从宏观上进行宣传,搞层层发动的,忽略微观上的启发说明、做具体人的工作的,进行自上而下灌输的单调封闭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的要求。

七、对策和建议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中小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需要从教育观念、内容、途径、目标、方法、队伍、机制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不断增强工作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教育观念上,要体现时代性。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用疏导方针,即由过去的强制性工作,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疏导性工作转变;由单纯灌输向形式多样、因人施教转变;由我打你通的被动型方式向引导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型方式转变,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情感人,以事明理,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需要(内化),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二是要树立效益意识。在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文山会海中脱离出来,深入青少年中间调查研究,做青少年的朋友,及时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2、教育内容上,要体现层次性。一是要根据年龄层次,开展分层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设置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比如,在小学生中讲故事,在中学生中讲规范,在大学生中讲理论,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逐步扎根于青少年的思想深处。二是要把握好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立足于“先做人、后成才”的德育观点,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对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等先进分子,强调“三观”、强调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注重中小学生的基本道德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道德品质教育,如尊重、责任、诚实、守信等观念和规范,把中小学生首先培养成为具备基本道德素质的合格的人,继而再以更高标准的道德规范要求之。三要分阶段。当前,要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情来明确现阶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目标,让大多数的普通中小学生都有爱国、正义、自立、创新的价值观念,有进取心和责任心,我们的社会就能稳定有序地发展。

3、教育途径上,要体现整体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立体网络模式,力求取得综合整体效应。一是要发挥学校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这是由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进行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各门学科的渗透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相互促进。要整合团队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团队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开展中小学生基本道德养成教育。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内容糅合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发挥中学生自动组织的独特作用,使社团活动成为团、队进行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又一辅助途径。二是要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教育是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养成。家长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勤劳节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意识,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共青团组织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梳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发挥家庭的辅助教育功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组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亲子内容的团队活动等形式,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家庭美德教育的效果。三是要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功能。社会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主要通过社区的途径来实施。以街道居民区为基本单元的社区,是中小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之余的主要生活空间,在中小学生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优势,协调各方面关系,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为中小学生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阵地资源、智力资源和经费。街道团(工)委、居民区团支部、青年干事要确立组织社区内中小学生开展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责任人的意识,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青少年社区文明行动、青少年志愿者行动,陶冶中小学生的情操,引导中小学生树立优良的道德意识。

此外,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形成,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青团组织要积极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加大对黄、赌、毒等影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不利因素打击力度,净化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

4、教育目标上,要体现一致性。学校、家庭、社会在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既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各司其职,同时又要强调三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才能真正互为补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不可否认,社会商品教育和家庭实惠教育确实存在消极的方面,但其中也不乏合理的一面。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化倾向,决定只有在对社会商品教育和家庭实惠教育进行“扬弃”的基础上,改革学校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才能取得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在家庭的实惠教育中要充实进商品生产、交换、分配等要素,强调公平交易、礼貌待客、勤劳节俭、讲究信誉等内容,这是时代赋予的崭新的家教内容。社会商品教育要强调商品社会属性的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了解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内涵、交换产品即交换劳动的法则,以及明确市场经济的属性和商品交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和法律,使中小学生在社会经济激烈变革中,稳妥地完成思想转型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发展自身提出了人才价值观和人才伦理观的标准,其中,人才伦理观又是前提条件。为造就各级各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要求学校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要奠定在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之上,这就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性的任务之所在。

5、教育方法上,要体现多样性。一是仍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正面教育是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科学、系统、持续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灌输”,使教育内容从无到有,逐步印记在中小学生头脑中。(此处的“灌输”是一种教育意识,并非“填鸭式”的空洞的政治说教。)其重点是解决中小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二是坚持实践育人的手段。通过组织中小学生投身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参观、访谈、社会实践等亲身参与的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增强中小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矛盾纠结中,吸收其中合理的部分,剔除消极的部分。三是要把解决中小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多为中小学生办实事、好事,加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解困”,使这部分中小学生感受到党、团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三是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解决中小学生思想深处的道德问题,从而达到“解惑”的目的。四是要运用影视、漫画等文化形式来增强工作的艺术性和吸引力。要把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通过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来,寓教于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要重视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教育手段的时代感,提高工作的效率。

6、教育队伍上,要体现示范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者队伍。教育者一是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汲取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始终保持和青少年之间的“共同语言”;二是要具备一定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会运用心理学等多种手段做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此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它不同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教育者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要身体力行地带头实践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以身立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中小学生自觉树立以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美的审美情趣。团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增强作为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带头学习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各种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以“示范群体”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小学生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道、佛;特点;影响;继承;发扬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优秀文化。它是上下五千年不断传承丰富发展的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与历史文明的文化。这种文化贯穿了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仍将对现在和未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走向更高文明的基础与源泉。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发展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革命文化,是指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包括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它的主要体现形式:一是革命理论,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思想等;二是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三是革命文艺。

中国当代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在内的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奉献;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和谐、奉献、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株大树”。

“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观点有: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五行生克,阴阳和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经典著作,代表作是《周易》等书。

“一块沃土”,是指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主要包括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陕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包括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等。

“三株大树”,是指儒、道、佛三个思想文化体系。

儒,就是儒学、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为孔子首创,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道,就是道学、道家思想、道学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佛,就是佛学、佛家思想、佛学文化,以释迦牟尼为代表。其发源地是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现在中国是世界上信奉佛教人口最多的国家,有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等。

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继往开来,浩浩荡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生命力,主要来自它的四大特点。

一是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古圣先贤大智慧的结晶,是客观规律的科学反映。

二是系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展开,而深化,是世界上最深刻、最准确、最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一。

三是实践性。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领域,涉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空间,与人类生存、社会和谐息息相关,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相当多的外国人所接受、所实践,并在实践中所验证,在实践中发展。

四是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几千年来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即使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几个朝代,其基本精神也都得到很好的传承。

古往今来,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及其他做研究工作的人,研究来研究去,无非是研究“三个关系”的问题。一是人与自我的关系,即人如何提高自我、丰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自我、控制自我、驾驭自我。二是人与他人的关系,即人如何与他人相处,根据什么原则相处,达到什么境界、什么目的。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如何适应自然,维护和建设自然生态,认识和运用客观存在的各种规律。

儒、道、佛三个学派,就是集中研究和回答这三大关系的学派。

儒家,主要研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侧重于第一、第二关系,涉及第三关系。

道家,主要研究如何提高认识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侧重于第三关系,涉及第一、第二关系。

佛家,主要研究宇宙人生真相,探讨因果关系以及如何摆脱“六道轮回”,侧重于第一关系,涉及第二、第三关系。

儒、道、佛三家中,道、佛两家早已发展为宗教,而儒家始终没有形成宗教,但它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最长远、最广泛、最深刻,因为它是靠汉朝以来历代政权的力量推广的。因此可以说,在儒、道、佛三株文化大树中,儒学思想是最高、最大、最根深叶茂的一株。同样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学思想是主导、精髓和灵魂。

曲阜孔庙明成化碑是这样赞颂儒学(主要是孔子)思想的:“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无焉。”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思想,如阳光,普照中华大地;如春风,吹拂中国社会的角角落落;如雨露,滋润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

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

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来自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

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灾荒、战乱而没有分裂、解体,主要因素不是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而是优秀传统文化。

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遍布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骨子里生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魂。

常言道:“砸断骨头连着筋”“精神不死,灵魂不散”。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筋”“神”“魂”。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影响到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有了自己的行为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注意,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升、科学的发展,原来比较先进的东西,现在也可能落后了。我们必须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析,有所取舍,不断创新。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想提升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创造力,就应以优秀文化、先进理念、崇高境界引导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提升国民素质和思想文化道德水平。要想真正贯彻落实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既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要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参考文献:

[1]刘金同.中国传统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金同.大学生文化修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13篇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沂蒙精神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必然具有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认识和把握沂蒙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它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条件。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沂蒙精神的地域性及其精神特质。沂蒙精神是诸多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些因素包括:沂蒙人特有的性格基因、民族精神的血脉、厚重的传统文化、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红色革命精神、伟大的革命实践等。从根本上讲,沂蒙精神诞生于伟大的革命实践。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性格和思想意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沂蒙地区人民长期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蒙阴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千山环其外,百流出其中……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3]艰苦的生存条件,造就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坚强性格,相对封闭的环境,形成了淳朴、善良、忠厚的民风。这些都是决定沂蒙精神特质的重要基因。沂蒙地区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剥削、反抗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革命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沂蒙地区的农民起义连绵不绝。进入近代社会以后,清廷腐败、列强入侵,不甘屈辱的沂蒙人民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与一切中外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斗争。鲁南幅军起义声势浩大,捻军在蒙山沂水间转战过十几个春秋,反“洋教”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沂蒙籍的爱国将领左宝贵率清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战斗到最后一息,壮烈殉国。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沂蒙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起而响应,护国、护法斗争一时轰轰烈烈。这些斗争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充分表现了沂蒙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觉悟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构成了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的血脉。社会意识形式具有历史继承性,同时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又相互影响。沂蒙精神作为一种进步的社会意识形式,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沂蒙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党组织就在沂蒙地区开展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建立党的组织,对沂蒙人民进行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使一批优秀沂蒙儿女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军队先后在沂蒙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使当时沂蒙地区成为我党在华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同时,沂蒙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汇融合,使沂蒙文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仁智敦厚、尽忠尽孝、崇文尚武、刚直重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独特文化性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影响下,沂蒙地区人民固有的优秀品质和朴素的阶级感情,转化为高度的政治热情,激发出为翻身解放、实现革命理想而敢于战斗、勇于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催生了伟大的沂蒙精神。从根本上讲,没有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伟大的革命战争,就不会有沂蒙精神的诞生。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沂蒙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特殊的历史时期铸就了特别的精神。20世纪30、40年代,面对亡国的危险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为了救亡图存、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肩负着历史重任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强大的敌人,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有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依靠人民群众,打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而沂蒙地区的人民群众也从自己亲身体验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才能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不做亡国奴,才能翻身得解放。因此,尽管条件艰苦战争惨烈,沂蒙地区的人民群众仍义无反顾拥军支前、参军参战,军民一家,同仇敌忾,生死与共,即使倾家荡产,牺牲生命,中断香火也在所不惜,“村村有红嫂,家家有烈士”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残酷的战争锻炼了党政军民,考验了党群关系、军民关系,铸就了沂蒙精神。

二、关于沂蒙精神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沂蒙精神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它属于一个地域,但又不限于一个地域;它属于沂蒙山人,但又不限于沂蒙山人;它属于一个时代,但又不限于一个时代。”[4]没有普遍性,沂蒙精神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会因为没有生机和活力而被尘封在博物馆中,正是沂蒙精神的普遍性为今天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前提;没有特殊性,沂蒙精神就没有灵魂,就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是沂蒙精神的特殊性使沂蒙精神的内涵富有时代价值。沂蒙精神具有普遍性。沂蒙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源于沂蒙革命老区、成长于齐鲁大地,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反映。作为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沂蒙精神的内涵中包含着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沂蒙精神包含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敢于牺牲、团结依靠群众等内容;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反映,沂蒙精神包含着严明的组织纪律、密切联系群众、为民爱民等内容。总之,沂蒙精神与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等同根同源、同宗同魂、一脉相承,正是这种普遍性,为沂蒙精神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赋予了沂蒙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没有普遍性,沂蒙精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沂蒙精神是一种特殊的“精气神”。“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斗争给予沂蒙精神成长的土壤;再加上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齐鲁传统文化,和山东人民自强不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民风,赋予沂蒙精神独有的特质。”[5]沂蒙精神同其他革命精神的区别在于其特殊性,这就是党一心为民、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水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和人们群众坚定跟党走、追求光明、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信念。沂蒙精神体现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爱憎分明的正义感;大义善良的高尚品德;不畏、勇于反抗的革命精神;敢于担当、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变革图强、执着理想的进取精神。特定的时间、地点,忠厚、朴实的百姓、先进的政党、军队,仁、义的传统文化,浩荡的历史潮流,诸多因素塑造了沂蒙精神的个性,使沂蒙精神具有不同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特质,同时也为沂蒙精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沂蒙精神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成为一种活着的、有生命的文化血脉,凝结为一种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恒久力量。

三、关于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14篇

实施方案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中小学生认知红色文化、革命传统,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感情,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二、活动对象

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革命传统美德教育

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感受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2. 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 等活动,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革命传统,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观向上、谦虛谨慎、排除万难的精神和品质。

3. 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和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系列节日教育

1.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1.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积极挖掘革命传统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利用六一儿童节、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 大师生缅怀革命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1.构建红色经典诵读体系。各学校要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有的人》 《可爱的中国》等红色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 搭建红色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红色开展不同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有的人》《可爱的中国》 等红色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即:每日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十分钟”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书写红色经典十分钟”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红色经典情景剧展演活动等。

3.深化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忠于党、为人民、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颍活泼的形式,把红色经典美文、红色经典诗词表现出来。成立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革命传统、热爱诵读。

(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1.加强革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地方革命先驱先烈的英雄故事、革命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革命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

2. 培育地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利用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活动、重要革命历史遗迹、革命历史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工作。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结合开展教育活动。

四、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各学校要细化活动方案,明确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等。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橱窗、校园网络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革命传统文化和活动开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第15篇

定性作用的是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也是根本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发展,是民间的动态文化,且依托于人而存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寄托于人而存在,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证明,通过人将非物质文化进行表演、复制和制作。传统戏剧没有实在的存在形式,也不是虚幻的存在,它需要依托于表演艺术者进行演绎。因此,传统戏剧与传承人互助共存、同存同亡,体现了表演艺术传承的本质特性。

二、传统戏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传

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人身上。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值得人们去传承,而应该选取有价值的,蕴含民族深厚文化内涵、民族精神的,并不断在民族文化滋养下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真正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延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体现,很明显的表现在传承人的文化价值上。因此,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传承人必须具备精湛的技艺,并且具备传承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被大部分艺术者所承认,才能成为传统戏剧传承的活标本。

三、传统戏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人是否能有效地进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的载体是传承人,比较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物,传承人可以进行培养,可以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亦或是传承结束而使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只有古代人可以创造,只要是有人的社会都将不断创造新文化,不断传承和培育文化传承人,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力不息。在之后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中,我们要尊重现有的传承人,并鼓励传承人去发挥自己才华,自觉承担起应尽的职责,让传统戏剧能长久的延续下去。

四、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

(一)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

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要传承文化遗产,还要创造文化产品。传统戏剧作为非文化物质遗产,依托于人,而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延续者和拥有者,由人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使得传统戏剧更加的精湛,不断地更新并具有生命力。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独特的文化功能使得戏剧传承人不断学习传统戏剧表演艺术文化,又不断地传承传统戏剧文化并创造新的戏剧文化,让传统戏剧不断发扬光大,被更多的人们接受和喜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再造者,发挥了继往开来的文化功能。

(二)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

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要熔铸文化心理,还要塑造文化品格。文化形态和文化品格在真正的艺术里面是超越时空的,传统戏剧的产生,是无数艺术家千百年来的倾心付出、精心创造并培育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凝聚多种艺术元素在其中,并承载着中华文明,代表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无数传承者对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品格,也继承了民族精神。

(三)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

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传承文化传统,还强化文化认同。传统戏剧传承的不仅仅是脸谱、服饰这些实物艺术构成元素,也不仅仅是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而是基于戏剧产生的具有传统性质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特质,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发扬,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脉流。传统戏剧中很多离奇曲折的情节设置、活泼有趣的对白、悲喜交加的场景、穿插变化的结构、行云流水的表演等,都让传统戏剧更加的引人注目,并构成了一种综合形式美,通过表演艺术传承人的表演使戏剧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