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

中小学学生教育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第一;安全;损伤;安全至上

全国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造成了师生重大伤亡,使学生、教师家庭遭受严重创伤,给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教训惨痛,影响恶劣。现在不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高的位置。在此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运动技巧和安全防范意识,而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身、心又要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在日常体育课中学生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就一些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地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跃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要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和使用,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而不得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对小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好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6.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垫子类运动项目。在投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安全问题。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2篇

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比如,我们所说的晶体就是数学中的多面体;蜜蜂的蜂巢其实是一个六面体;在切西瓜的时候,要想把西瓜平均切开就要用到数学;上街买东西计算价钱要用到数学;期末统计学生的成绩,进行班级的排名还要用到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可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数学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这就为我们把课堂上的数学教育同步到生活当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仅限于成绩的高低。如果学生只接受书本的知识,缺乏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数学教育也应当与生活相结合。

《新课程理论》对课程的要求是要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课堂上枯燥的数学教育,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数学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排斥数学课程。书本上冷冰冰的数字,无聊的运算符号,很难调动起学生动脑的热情。如果不把数学教育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会数学的魅力,那么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数学教育,首先要调动他们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动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奥秘,比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器具中大多数都是圆的,如喝水用的杯子、吃饭用的碗、水桶、瓶子上的盖子等。为什么这些用具都是圆的呢?又如,我们体检时候称体重,农民伯伯卖蔬菜,妈妈带我们去买水果,这些情况下用的称为什么不一样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其次,我们要注重生活中数学的应用。生活经验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们智慧的源泉,也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大动力,所以在生活中,老师与家长都要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比如,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在购买孩子爱吃的糖果时,让他们比较一下散称的糖果与包装好的糖果哪个价格更合适,引导他们去探索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教育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 德育 品德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人才竞争的社会,教育也顺应时势,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于是我们的家长,学校,老师都在不遗余力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各种课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就在我们窃喜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达到美国高中生的水平时,孩子们的厌学情绪却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学生伤害父母,老师的报道频频见诸报刊。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我们要的素质教育吗?为什学生的幸福感越来越少,为什么辛苦付出的老师和家长却得不到孩子们的尊重?为什么教育的尊严丢了?在教育中缺失了什么?答案也许就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中:“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的大树。”先做人,再做学问,只有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能体验到幸福,并把幸福回报给社会的人。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体会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时工作中,总结出了三点德育方法:

一.关爱孩子,宽严相济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对于儿童,就对待一株刚出土的小苗,小心呵护,要用慈爱的心去关心爱护他们。耐心教导,循循善诱。用讲道理的方法去教育,感化儿童。

孩子六七岁入学读书,刚开始不大适应。这时老师绝不可一味训斥,责骂,这样,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这个阶段孩子的思想单纯的像一面镜子,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映照在孩子的心里。有时我们会听到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训斥别人,甚至有一个老师一次在课堂里扔了一个不听话孩子的书本,就是这样一个有些粗暴的动作,却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影像,下课后,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孩子们模仿纷纷把书本抛向空中。这些都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到八九岁年级时,孩子渐渐懂事,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惩罚,但也只能是偶尔用一下,才会有用。如果经常使用,就会失去了老师的威严,孩子们习以为常,就会丧失羞耻感。变得顽固不化,反而更难教育了。如果有了点滴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可以鼓励其上进之心,帮助其进步。

到了十四五六,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见解。根据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对天资聪颖,上进心强的孩子,用友好和善的语气去提醒,使他们能不断的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对于缺乏自制力,学习不主动的孩子,可给与适当责罚,但惩罚后仍然要与其沟通,耐心劝导,使之明白为什么要责罚他,使之“知悔而知新”,从心理上认同老师的责罚。否则在心里上产生抵触情绪,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对学生有爱心,就要对学生负责。就必须严格要求。然而还必须宽严相济,才能取的教育的成功。老师应当对学生的态度宽厚一些,如表情和蔼,语言温和。但在学习上则从严要求,不能有一点马虎。对于幼小的孩子,在其刚离父母入学之时,若老师要求过严,则必然害怕,他们表面虽不说,内心却受到伤害,害怕上学之心便油然而生。所以要求可适当放宽一些。加入有的孩子太过于放纵,也只用脸色严厉一点,决不能大声斥责。但年龄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思想,这种方法则难以见效。所以此时对他们要求应当严格一些。使其走上正道。

二.在孩子心里播种爱的种子

老师教育学生要以正面开导为主。通过故事儿歌形式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刚加入少先队,老师讲一些国旗和红领巾的故事,使学生明白红领巾是国旗的一部分,自己戴上了红领巾,就不能给他抹黑,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我的好妈妈”,从表演的动作活动中体验关爱别人时所产生的愉悦。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将各种好的书籍,当做每日学习的功课,与学生讲说。还可以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每天朗诵一些励志的话。这样,即使再愚钝的孩子,每天都能听到有益身心的“嘉言”。自然会逐渐产生上进心。

三.正身端品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生存教育;生存技能;心理素质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让百度在夜空中自由地搜索,我见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突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即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校体育功能的角度对在体育教学如何实施生存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化。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例如,在 “走跑交替”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情境――“过马路”。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发言后,教师可以适时灌输“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社会化发展。又例如,在跑步练习中,体育教师可以制作红绿灯的卡片,自己充当交警,指导学生在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让体育委员带头领跑,自己站在“十字路口”,间断性地更换红绿灯,以此来训练学生“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生存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对红绿灯的反映,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也给枯燥单调的跑步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有效的生存训练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对生存训练内容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的校园群死群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鞋子被踩掉了或随身物品掉落了,弯腰去捡;火灾发生后,慌乱逃生导致互相践踏;面对意外伤害者,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求助于专业救护机构,结果白白丧失抢救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将生存技能的培训融入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国内生存教育的空白,更是对新时期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全新诠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如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运动损伤、运动休克、晕厥、中暑等情况的处理和护理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应急状况下能自我保护,逆境下能自我心理调节。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炼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受点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耐力跑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耐力跑比赛。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耐力跑成绩,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自强自制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了学校体育进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而参加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性格、气质、能力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而是把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其对生存教育的意义将是其他任何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教师要通过情境性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都伴随不同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各个环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形成情知平衡、和谐、互促、并茂的教学格局,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真谛,体验各种感情,感受生命的存在、跳动、自强、不息、美好、伟大、幸福。帮助学生了解人生价值、目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自然、社会,努力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参考文献]

[1] 常勇超,浅议小学体育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11).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生存教育;生存技能;心理素质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让百度在夜空中自由地搜索,我见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突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即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校体育功能的角度对在体育教学如何实施生存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化。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例如,在 “走跑交替”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情境——“过马路”。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发言后,教师可以适时灌输“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社会化发展。又例如,在跑步练习中,体育教师可以制作红绿灯的卡片,自己充当交警,指导学生在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让体育委员带头领跑,自己站在“十字路口”,间断性地更换红绿灯,以此来训练学生“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生存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对红绿灯的反映,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也给枯燥单调的跑步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有效的生存训练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对生存训练内容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的校园群死群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鞋子被踩掉了或随身物品掉落了,弯腰去捡;火灾发生后,慌乱逃生导致互相践踏;面对意外伤害者,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求助于专业救护机构,结果白白丧失抢救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将生存技能的培训融入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国内生存教育的空白,更是对新时期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全新诠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如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运动损伤、运动休克、晕厥、中暑等情况的处理和护理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应急状况下能自我保护,逆境下能自我心理调节。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炼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受点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耐力跑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耐力跑比赛。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耐力跑成绩,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自强自制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了学校体育进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而参加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性格、气质、能力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而是把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其对生存教育的意义将是其他任何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教师要通过情境性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都伴随不同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各个环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形成情知平衡、和谐、互促、并茂的教学格局,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真谛,体验各种感情,感受生命的存在、跳动、自强、不息、美好、伟大、幸福。帮助学生了解人生价值、目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自然、社会,努力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参考文献]

[1] 常勇超,浅议小学体育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11).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6篇

近年来,小学生运动猝死事件频发,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在网上通过百度搜索,仅在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的5年时间里,全国有关小学生运动猝死的报道就达35例。例如,2009年6月22日,浙江省宁波市某小学四年级11岁的小女孩小琪(化名),在学校参加体育集训,跑完800米后猝死;2010年6月29日,广东省深圳市某小学一名二年级名叫小王(化名)的男生在上体育课时猝死,后经查实该男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些小学生运动猝死的事例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小学生运动猝死的原因很复杂,有来自学生先天性疾病的原因(而家长在关注孩子健康方面的意识不足),也有来自学校管理不善、体育教师教学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其中以体育课疏忽造成猝死居事故之首,共有21例;课间活动5例,体育竞赛3例,其他原因6例。在这35例运动猝死事件中,已知学生有病史的8例,未知病史的27例。可见,对学生已有病史不了解的占到了77%。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针对小学生运动猝死频发现象,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加以深入的思考。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体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让他们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进身心健康,而且还要在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珍惜生命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健身的安全意识和部分生存技能与方法。同时,教师还应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病情档案管理和体育教学管理,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学会科学健身,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1.建立班级学生伤病情档案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小王猝死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的病状是突发性的,教师毫不知情。如果该学生家长已知孩子的病情并预先告知体育教师,任课的体育教师就会在体育课中尽量让其少参加或不参加比较剧烈的活动,可能就不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也完全可以避免这一悲剧的上演。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每年必须请正规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体检,或者结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组织体检,体检结果学校不仅要存档,而且要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对生命具有潜在威胁的病症的学生进行专门建档,并告知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有了这些学生的健康档案,就能建立相应的预防方案,就能在上课中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2.要唤起家长对孩子具有潜在威胁生命病症的重视

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是不均衡的,有少数学生患有严重疾病(比如心脑血管方面的),或刚刚动过手术、身体还没有痊愈等各种状况。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不能和其他正常健康的学生一样参加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部分家长对这些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向教师说明,再加上体育教师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上体育课时很可能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学校和班级要向家长宣传孩子潜在病症的危害,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提高家长防范孩子潜在的威胁生命病症的能力。

3.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体育教师平常的教学都是对健康学生实施的,较少考虑有身体疾病学生的具体情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关注体质较弱或特殊体质的学生,合理安排他们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于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做全盘、细致的安排。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对学生“察言观色”,及时发现有体质问题的学生的身体反应情况,经常提醒这些学生注意中场休息或中途退出。切不可因“一视同仁”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体育教学的课堂在室外、在操场,这给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了挑战。因为既要把运动相对激烈的体育课上得有趣、有效,又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的确不容易。为此,体育课必须建立良好的、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如点名制度、课前有无生病请假制度、见习制度、着装制度、考核制度、使用器材制度、游戏规则、组织纪律教育等),使这些常规制度人人遵守,并成为体育课的上课习惯。同时,教师还应该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切不可把课上成“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课;要通过课堂常规,让学生上安全的体育课,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4.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

首先,是生命意识的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体验独特的生命的过程。在体育课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纪录片《 生命的起源 》,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还可以播放有关唐山大地震、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等纪录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其次,是生存技能的教育。体育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一些生存技能,比如创设游戏情境,开展“抗洪抢险”游戏:让学生滚过海绵垫,快速跑一段距离,再跨越一个障碍到达终点……学生在紧张、愉悦的游戏中学会了滚翻、快速奔跑、跨越障碍等基本生存技能。再比如,在进行各种姿势跑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弯腰捂住鼻子前进,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遇到火灾时学会逃生。又比如进行攀爬技能的教学,可以在学生进行爬杆练习过程中,告诉他们遇到洪水袭击时可以立刻爬上树,再想办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在“急停”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掌握听到哨声后双手抱头蜷着身体蹲下,模拟地震发生时可以用这个动作躲在桌子的三角地带自救。这些技能的教学,既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又是学生的生活技能,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体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在体育课中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技能(如学生在跑、跳、投的过程中受伤的应急处理),使学生学会一些应急自救的生存技能,学会关心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比如,有人身体擦伤,如果是轻度擦伤,并且伤口干净,一般只要涂上碘酒即可。如果有人流鼻血,可先让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并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如果有人骨折或脱臼,救助者的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高年级的体育教学还可以开展“支援前线”游戏,模拟抢救伤员的情景,从而教给学生遇到伤员时的应急处理方法。通过相关游戏,可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提高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

5.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从学生运动猝死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多数是因为学生患有先天性疾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对于身体正常无疾病的学生,我们应该指导他们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科学健身,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因此,体育教学应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在体育课上要坚持有目标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心肺功能,提高锻炼的综合效果。体育课堂教学应有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不能只教而不练,也不能只练而不教。一定要通过良好的组织、科学的安排,让学生有目标加以锻炼。通过有一定负荷运动量的锻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培养合作、互助、平等、宽容的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吸引学生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

1.“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2.“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2.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多采用小型竞赛。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3.“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8篇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充分的调动左右大脑的使用,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身高在基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锻炼可以增加5~10cm,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体育活动可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加肌肉和关节、骨骼的功能,有氧运动的降糖降脂功效也有助于小学生身体的成长。但在最近几年的小学生体检中发现,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出现了肥胖、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等一些列身体问题,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更多垃圾食品和激素食品的冲击,这样的食品中还有大量的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更加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加新增代谢,以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在课堂中,教育孩子健康饮食,抵制垃圾食品,时刻关注体弱及肥胖儿童,设计调查表格,分析肥胖儿童的饮食结构,日常锻炼习惯。首先与家长沟通,改进饮食结构,再通过实施三个体育锻炼环节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1)每课5min素质练习。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制定运动处方,并形成成长档案纪录册。(2)家校联合促成长。家庭合理安排膳食,学校布置每天5min体育家庭作业,联系家长督促完成。(3)班内体育成绩挑战赛。每月1次跳绳、仰卧起坐、曲臂卧撑等挑战赛,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们遇到困境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2体育活动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是小学生理解生命内涵、尊重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基础,只有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才能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时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会造成小学生情感的封闭性和情绪的压抑,体育活动通过身体汗液和身体激素的发泄,是学生情绪释放的重要方式,通过身体的发泄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释放生活学习的压力,从而促进学生情绪的正迁移,促进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体育活动大多需要同伴的集体参与,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促进情感的交流,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可以找同伴倾诉,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找同伴解决,在同伴交往中可以增加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笔者非常关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共创编合作类游戏12个,如“赛龙舟、两人三足、顶球走、齐心协力”等,在游戏过程里孩子们从不断摩擦、教师介入调解,到学生学会彼此沟通,通力合作,完成竞赛。体育锻炼发挥了促进同伴感情的积极作用,也间接的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9篇

1. 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三年级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可以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四年级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

2.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准备课”、“5的认识”、“10的认识”时,教师可利用插图为媒体,将画面编成数学小故事,通过对画面的处理,使它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教育。中年级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中、高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3. 勾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 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途径;启示;反思

引言:

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一个人专业知识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人格上的缺陷将贻害一辈子。这意味着现代教育不仅要认知教育,而且更要重视人格教育。

一、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人格教育就是指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方面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是教育目标之一。

(一)重视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是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以创造性与竞争性为其主要发展特征的,这一特征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质,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重视中学生的人格培养,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重视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领域,面向全体中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其重要性已是不需论证的话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共识的问题。其一,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格,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的重视。美国公立学校重视人格教育,提出"恢复"20世纪初的道德规范教育。2002年,联邦预算中用于人格教育的投入增至2500万美元,比以往增加3倍。其二,从小确立健康人格,对个人成长,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三)重视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

改革开放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而进入我国校园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冲突,困扰之中。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中小学的人格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 。

(四)重视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波动,意志较为薄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的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发展,以至形成不健康人格。

二、目前中小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的缺陷

随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凸显,其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全社会的重视。

根据调查和日常生活中对中小学生的观察,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许多缺点,表现为:冷漠无理、平淡庸俗、浮躁冲动、不求上进、奢侈浪费、责任感差。

以上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很难想象,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没有创新能力的人会爱国吗?更不用说报效祖国了。因此,加强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三、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途径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应重视人格教育途径、方法的多样性。道德教育途径、方法的单一性自然很难保证人格教育的有效性。丰富人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是提高我国中小学人格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

(一)亲情教育

许多学生在填写学籍卡和毕业登记表时对着父母生日一栏发呆,而平常对那些明星的生日却熟记于心。还发现有些学生因为父母没有文化或没有金钱,无法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学生的亲情意识何其淡薄?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在德育教育中组织一些以"母爱,父爱,亲情"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去注意,观察,感受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深沉的爱,从而健全他们自身的人格。

(二)责任教育

每一个人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责任意识是一种内驱力,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非常重要。

(三)挫折教育

古人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艰难,困苦能催人立志,逼人自强,导人修德的教育规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起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说法,都说明了磨难成就英才。在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孩子们一遇到困难,稍微有一点挫折就丧气失望,打退堂鼓,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因此挫折教育应成为时代的教育。

(四)创新教育

健康的人格应该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是超越自我,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是中学生健康人格的新要求。中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欲望,塑造他们的创造性品格。因此,我们必修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考试方式中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

(五)协作教育

健康的人格离不开协作与交往。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组织文娱联欢,体育竞赛,合作习惯,锻炼其协作能力,为形成良好的人格奠定基础。强调竞争意识,增强竞争能力,是个人,团体乃至国家和时代进步的动力。但一味的对学生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教育可能会造成学生心胸的狭窄,性格的偏僻,产生猜疑,妒忌和仇视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协作和竞争的关系,通过设置情境,观看电影,活动等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人乃至少数人的奋斗成就不了巨大的繁复工程,未来的竞争必须依靠全民族的携手协作和共同参与。因此既要勇敢竞争又要善于协作。

(六)自制教育

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品质,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制力强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节制。自制力差的人在做出决定时或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感情用事,喜怒无常。由于自制力属于意志的抑制功能,所以像容易冲动,意气用事,不能律己,知错不改等都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四、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和反思

人格使每个个体表现出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中小学教育已突破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旧框子,转而关注个体身体、智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一)人格是在教育的作用下和校园氛围中养成的不断优化的过程

对于一个中小学生而言,其人格完善需要两种知识,一种是知性知识,一种是体验性知识。作为知性知识,是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经验,告诉学生"什么是心理人格""健康人格是什么"等真理性判断,以往学校教育都是以此为重点内容。这也几乎成为传统学校人格教育的全部教育内容。我们知道,现代学校教育,分科和整体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学生们获得体验性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应该怎样才是健康人格","在具体道德操守时应该怎样"等等价值判断。因为这种知识很难进入人格教育内容,不被重视,结果造成使学生在实际人格操守上的手足无措。

(二)真正明晰开展人格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走出空洞说教的误区

反思某些空泛的学校的人格教育,面对某些根本没有实际效果的人格教育,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的学校进行人格教育,要敢于和善于教育学生,可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如何去做就足够了,要给他们必要,简明的理性提示。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可效仿的"模式"更主要的是引他们在生活,学习,个人独处,集体活动上,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独立判断,分析和选择,从中获得一次次鲜活的经历并上升为体验知识。这对于他们来说,既是成长中一个坚实的台阶,又是一笔受用终生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人格才能不断磨砺和完善。

只有在人才培养的根本上和教育的终级目标上,真正明晰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人格教育的战略价值和未来意义,并在此理性清醒和自觉自为的基础上,努力利用一切条件和尽可能创造条件,走出空洞说教的误区。确证和选择人格教育的观察取向,探索和选择既有可行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中小学人格教育才会有实效性。

本文从中小学生教育的意义方面指出了人格教育对学校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非常重要,重视中学生人格教育是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并且指出了现代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缺陷。强调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提出了一些教育方法,从而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吴皓,《现代教育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5,第一期.

[2] 张艳杰 ,《班主任》, 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第五期.

[3] 陈贵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89页~92页.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11篇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学生 人格 发展

一、激感,培养意志型人格

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自我培养数学学习情感的方法。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干预的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数学的学习。意志型人格的培养,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和求知欲。二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去经受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养成。三要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数学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展示自我,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主动、独立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不容易被困难吓倒,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张扬个性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一)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二)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展示自我。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主动型人格体现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显得缺乏灵气,考虑问题没有独特的见解。数学教育中要营造一个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气氛,对有独到见解要大力表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被充分认可与发展,奋进的火花才会迸发,使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型的人格。

三、自主探索,培养思考型人格

思考型人格表现为:喜欢独立自觉地思考问题,爱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地探索未知,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特征的把握程度,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主探索是培养思考型人格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思考型人格品质的形成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培养思考型人格品质。

四、合作学习,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与坏),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当今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作用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的的意见等,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合作时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完美形成合作学习与容纳型人格的和谐统一。

五、延伸思维,培养灵活型人格

灵活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反应敏捷,处事灵活,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随机应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数学课上,学生能敢于提高、敢于质疑,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表达”的质疑品质。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成功诱导,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延伸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起。

六、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学习态度、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和性格等。它在学生学习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使智力活动不断发展,成为学习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让学生在爱的活动中,理解爱,感悟爱,并把爱的行为上升到爱的情感。

好的数学教材总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我们在强调教材工具性时,不要忘记对教材人文资源的开发。据了解,即将推出的新教材,在方面非常突出。我们在使用中,千万不能以老观念,老办法用新教材,不要满堂课只是干巴巴的阿拉伯数字。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舍得花时间,充分挖掘新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讲课中自然地融入人文知识,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命教育 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常常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的学科,又与学生认识世界,健康成长关系密切,因此,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给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从细节入手,让学生体会生命教育就在身边

小学阶段的孩子不论心理还是生理都不成熟,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如果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只会让学生感觉到不切实际,假大空,也就不能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从细节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身边的生命教育,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讲解《水与动物》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脱离生活的实际,而是结合一个班级的一次事件展开,我任课的一个班级,在布置教室的时候有一个小鱼缸里面养了几条鱼。有一次,不知道是学生无意还是有意,鱼缸里落下了一个彩色粉笔头,让人感觉一切是那么不和谐。上课时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就以这个事情为切入点,给学生讲了“水与动物”这种共生共存的关系。鱼缸是小鱼生活的空间,水是小鱼赖以生存的资源,当粉笔落入鱼缸,无疑影响了小鱼的生长,而且水源也被污染。

虽然丢粉笔的同学可能是无意的行为,但是影响到了小鱼的生存,如果江河湖海中的鱼都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捞与环境污染而消失殆尽,那么最终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因此,我们要从热爱身边的小生物开始。从这个例子入手,学生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当这节课上完以后,我和几个学生一起给小鱼换了新鲜干净的水,又给了学生一次启发,让生命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也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生命教育要灵活多样,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丰富多彩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贯彻到小学科学教学的始终,而且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论采取哪种形式,教师都力求做到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接受,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生命教育才能够“润物细无声”,才能够更加有效。

例如,在讲解《神奇的蛋》这一内容时,我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而是搜集了市面上的一些“蛋”,诸如鸡蛋、鸭蛋、鹅蛋等,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了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让学生对神奇的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如果到此为止,那么生命教育便无从体现。笔者结合了市场上经常看到一些五颜六色的小鸡仔在售卖,许多小朋友买来这些小鸡仔作为耍物,导致小鸡仔很快死亡。通过这个事情,教育孩子应该珍惜小鸡的生命,杜绝购买这种作为宠物的小鸡仔。

在讲解《身体的结构》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亲身体会的办法,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不要轻言放弃生命,也不要自残自己的身体。主要是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让做体验的孩子蒙住双眼,在一个小范围进行行走,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眼睛。然后让学生用一只手进行操作,学生体会到了一只手的不方便。

空洞的说教,枯燥地讲解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生命教育流于一句空话,最好地办法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悟与体验,这样生命教育才是有血有肉的教育,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生命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教师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无疑有说教之嫌,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丰富课堂,但是也让生命教育不是那么有说服力。因此,科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给学生创造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机会,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不局限与课堂,而是要走出课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这即使教材内容之一,也是比较容易的接近自然的机会。利用春暖花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田野,观察在万物复苏的时刻,身边的各种生物,不管是叫得上名字的,还是叫不上名字的,都可以让学生去观察,也可以选取部分植物的茎叶做成标本,或者仅仅是夹在书的某一页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离开生命的自然,仅仅剩下人类的自然都是可悲的。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巧妙地给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生命,要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做到把自然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热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热爱自然。

参考文献:

[1]邓太平.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14篇

一、重视心理辅导,树立学习信心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一般来说,“学困生”不求上进、自暴自弃,往往是由于他们多年来被忽视、冷落的结果,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要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对他们进行辅导,要特别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唤起他们对生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针对“学困生”怕受斥责,怕受冷遇的心理,教师要在各种场合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不挖苦、不讽刺。班上学生龚雪梅、牟炳熔、彭世雄,学习基础知识不扎实,意志薄弱,反应迟钝,针对这些状况,我能耐着性子开导他们“没关系,慢慢来”“你再想一想,或许答案就能做出来了”。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哪怕只是一丁点,我就及时表扬,毫不吝啬地给他们一个“你真行,你真棒!”的评价。一个亲切的微笑,都能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学的束缚,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仍采用“注入式”方法,数学公式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繁琐的计算、单调的解法将会使学生远离数学。刚接五年级班时,我通过深入了解,发现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好学生有之,差学生更有之。怎么办呢?我首先根据教科研课题提出的“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学、会学”在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了体会速度的快慢,我和学生一同去操场,数学课成了“体育课”;为了体验“千米”有多长,我带着学生一起步行到泥南大酒店,数学课上也能传出歌声。生动、形象的实践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三、开展帮困活动,分享合作快乐

“学困生”由于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他们在学习或活动中都可能受到限制。在同学的眼里,他们是“另类”,不属于自己的群体,因而受到排斥,被孤立起来了。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呢?作为教师首先要利用自身榜样优势,以身作则地带领他们参与正常活动。另一方面,还应帮他们建立“学困小组”,让他们相互之间合作学习,合作游戏,使“学困生”在心灵上不感到孤独、寂寞,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具体做法是安排2~3名优秀学生与一名“学困生”结成“帮困小组”,双方建立信任制度。优生有权督促“学困生”完成数学作业;而“学困生”对另一方不能尽到监督责任而可向教师投诉。教师在中间起调解作用,并尽量把“帮困小组”的成员调整到最优化,即相互之间关系融洽。当“学困生”取得成绩有进步时,帮困成员也将受到表扬和奖励。学生唐亚容期初曾被当作“学困生”,通过建立“帮困小组”,由副班长等三人与她结成对子,平时加强监督,适当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她的作业能按时完成了,成绩进步明显,由原来的不及格上升到优秀,可见进步不小,被学校评为“进步之星”,副班长也被评为“帮困之星”。在开展“帮困”的活动过程中,许多学生学会了交流沟通、体贴关心、谦让和负责,更从中享受到了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四、注重个别差异,采取“因人施教”

俗话说:“五个手指有常短。”每个班或多或少都存在“学困生”。作为教师既要顾及成绩好的学生,更要注意“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的教学设计、练习、提问要先易后难有梯度,注意因人施教,千方百计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中,我能有意无意地将眼光投向“学困生”,“网开一面”。在教学较易题目时,将机会更多地给予他们,做到: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学困生”普遍存在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的问题,迫切需要教师的指点。作业时,我总是对他们优先巡回辅导,及时指出错误,在让好学生吃“饱”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吃“了”。平时,总是开导他们:“行不行,努力就行!”“好不好,进步就好!”外地学生何泽根,年龄偏大,基础较差,平时数学单元测试多次不及格,感觉他非常自卑,在师生的鼓励下他也表示要努力。这一次测试还是不及格。批完之后,我分析了一下,若是直接公布成绩,可能会对他打击太大,从此一蹶不振。于是,我决定先将他找来,和他有个“约定”,先“借”给他20分,待今后考了好成绩再双倍奉还。他高兴地答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从这次的“借分”中找回了自信,在期末测试中,他考到了优秀,使全班的数学优生率居全乡第一。

中小学学生教育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本人的多年实践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悉心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语文课教师,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各年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中的位置及目标要求,明确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语言文字训练的作文方面,一年级,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二年级,能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并能写留言条;三年级能写出内容较具体的片断;四年级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五年级能写出有中心、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并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便达到了小学阶段的最高目标,教师要为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

语文课实践着素质教育,在智育中,语文课教学是主要阵地,在德育中,语文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语文课还渗透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语文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言,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和情境之中,教师去努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1.研究学生,准确放矢

研究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关键,因为语文课不仅要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信不信、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更着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接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不特点,了解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找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恰当地破题导入,不但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变式”导课,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习课好铺垫,为体会中心渲染气氛。我常采用启发谈话,实物图片演示,实际操作,讲故事,学格言,设疑等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好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时期是人的大脑容易疲劳的时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着力于美的课堂设计,创设一种动静结合,张弛相挤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学习佳境,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致。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景艺术,通过图像,画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渲染,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精力充沛,兴趣浓厚地接受教育。如九册课文《桂林山水》,我在讲授时,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录相,一边用优美的音乐配合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漓江畔,有好些小船在等着我们,现在我们一起承着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这就叫‘荡舟漓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舒缓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加上教师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像一涓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这些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4.善于组织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在语文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组织讨论。善于组织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等弊端;有利于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5.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我在教学中多给后进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通过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信心,逐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四、把期末成绩评价改为随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