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1篇

1理论回顾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的一种有效创新网络,体现了核心企业与集群内包括供应商、客户、高校和科研院所、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其他成员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充分证实了核心企业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有效促进作用[4]。核心企业通过有效构建和治理集群产业价值链关系,推动产业集群顺利地实现阶梯式的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功能创新[5]。集群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不同分工形成了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特征。杜龙政和刘友金从产业集群价值链的角度入手,提出产业活动的模块化分工是实现集群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集群内的核心企业需要发挥整合各功能模块的作用[6]。魏江和朱海燕通过对杭州软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得出模块化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有利于实现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7]。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影响集群的知识共享和创新行为,进而影响到集群的创新能力高低[8]。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和集群创新能力紧密相关。Arnaldo通过对意大利眼镜产业集群的研究表明,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适度层级化的集群结构更富有竞争力和创新力[9]。

产业集群内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集群知识溢出和相互学习。学习效应和知识扩散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基础[10]。核心企业处于集群创新网络中的知识集散点位置,能有效吸收集群内外的知识,并通过知识溢出带动中小企业的成长[11]和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魏江和魏勇从三个层次上分析了集群创新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包括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集群公共服务机构、集群机构向集群成员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支持;集群网络向集群核心网络之间的知识流入等[12]。Car-bonara指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学习机制,相比其他形式的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主导下产业集群较多采用“以研发为基础的学习”和“互动学习”[13]。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大致遵循集群的结构-行为-创新绩效的分析逻辑,揭示了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行为的一些规律,但是已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忽略了集群产业差异带来的影响。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两者之间的产业差异特性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影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Carrincazeaux等学者认为技术的复杂程度与产业的集聚程度正相关[14]。根据知识溢出的思想,高技术产业集群之所以形成是因为高技术产业具有的较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不便于远距离传播,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有利于加快知识的溢出,从而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步伐。

2案例研究的设计

2.1研究方法由于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需要收集这两类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因此采用多案例研究法,以提炼出更具说服力的理论观点。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关于这两种类型集群协同创新的比较研究,因此不预先形成假设,而是尝试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15],主要采用分析归纳法,通过比较每个案例间的异同,找到一个与所有案例的数据相匹配的理论框架,并得出相关推论。

2.2案例比较的MSI框架如前所言,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指相关的各主体在创新活动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分工合作,形成相应的网络结构,产生彼此间的联系和互动行为,从而形成创新的集聚效应。因此,要认识协同创新,必然要关注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网络主体成员、网络结构和主体成员间的互动行为方式。网络主体成员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网络结构则是形成协同创新的基础,而互动行为体现了协同创新是如何开展的。由此,本文提出网络主体成员(Mem-bers)、网络结构(Structure)、互动行为(Interaction)三个维度的框架(简称MSI框架)来对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行比较。

2.3案例选择和数据收集根据Eisenhardt的观点,多案例研究的案例数目最好为4~10个[16],本文采用4个案例,其中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各2个,即张江生物制药和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作为传统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选择上述案例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并且属于同一类型产业集群的两个案例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二是选取的案例成立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是案例选择兼顾了信息的可获得性,以便收集到更为丰富的信息。

3基于MSI框架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剖析

3.1网络主体成员(Members)产业集群内的协同创新无法离开集群中的主体成员的参与,这些主体成员即是协同创新的行动者,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研发和创新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中都有着规模大、影响力强的核心企业,在核心企业的周围又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配套企业。集群内和周围聚集着数量不等的各类研发和服务机构等网络主体成员。高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网络主体成员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集群中的公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数量上

3.2网络结构(Structure)本文分析的产业集群是由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与其他中小企业、各类机构形成的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工的生产协作和创新网络。不同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反映了核心企业与其他网络主体成员在产业链上的分工状况。对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和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掌握关键技术,倾向于将临床试验、软件开发等产业价值链前端业务外包给中小高科技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更多集中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从事产业价值链前期的研发阶段,集群内的许多公共服务平台、研发测评中心同时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也已经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零配件制造、装配等环节在内的产业价值链。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专注于研发设计、核心零配件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而将产业价值链的零配件生产制造环节外包给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这种外包特点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向产业链下游聚集,尤其是向零配件生产制造环节聚集。通过上述的案例比较,发现高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结构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上所聚集的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高校的数量有所差异。如图1所示,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大量聚集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聚集在下游的成员数量有限,其网络结构犹如一柄撑开的雨伞。而传统产业集群中,位于产业价值链上游的主体较少,大部分企业都分布在产业价值链的下游环节,而价值链末端的销售环节则又为少数几个核心企业所把持,传统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呈陀螺状。二是两类集群的组织化程度不同。传统产业集群分工明确,合作伙伴相对固定,信息集成能力较差;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集群组织松散,体现的是虚拟运作特征,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能力[17]。在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有着较强的控制力,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又是长期和稳定的,中小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交易对象,这种长期和较为稳定的交易关系体现的不仅仅是完全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18]。而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会根据自己以及客户的需求,在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中灵活选择合作伙伴,企业间合作的关系变化较大。

3.3互动行为(Interaction)

3.3.1纵向联系产业集群内的纵向联系是指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与处于不同产业价值链环节上的中小配套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由表2可知,4个产业集群的纵向联系都十分紧密,由于企业间的外包关系、集群内人才流动、员工间的非正式交流等都加强了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企业间的技术学习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集群中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两类产业集群的纵向联系有所不同。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纵向联系中单向学习和双向学习并存,而传统产业集群中的纵向联系以单向学习为主。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中小科技企业有能力承接核心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研发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和学习,优势互补,知识和技术在两者之间双向流动。而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所需的资金和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始终由核心企业带着走,以中小企业吸取核心企业知识的单向技术学习为主。

3.3.2横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研发服务机构等的互动、交流和学习。由表2可见,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横向联系要强于传统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有着大量公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近年来,适应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集群核心企业针对集群内公共研发机构和高校相对缺乏的状况,跳出产业集群的地域限制,积极向集群外的技术源寻求合作,集群的横向联系程度不断提高。综上所述,根据MSI框架,分别代表高技术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的4个产业集群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4案例讨论前面从网络主体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行为三个方面对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进行了比较,集群协同创新的行为实质上是体现在网络成员的交互过程中,本文从协同创新的范围和程度两个方面来探究协同创新行为的特点和差异。

4.1集群协同创新的范围对比通常创新活动链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产业化—商业化这五个环节[19]。如表4所示,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张江生物制药集群和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其新药、新产品的研发项目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往往将研发业务的部分环节外包给集群中的配套企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发生在创新链前端的应用研究环节与试验发展环节。其原因与高技术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创新网络的特点有关,高技术产业集群能衍生出大量高技术的中小企业,大量高科技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聚集在创新链前端,各方彼此之间交流合作频繁,有利于开展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研发。相比之下,作为传统产业集群的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由于其核心企业与大量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是基于生产制造环节的外包,因此协同创新的活动主要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即集群内的协同创新活动较多集中在创新链的后端。随着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升级,传统产业集群不断加强与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合作,这意味着传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范围也开始向创新链的前端转移。由此,提出以下推论。推论1: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倾向于发生在创新链的前端。而传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范围逐步由创新链的后端向创新链的前后端并举转变。

4.2集群协同创新的程度对比如前所述,集群内主体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可以分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事实上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就是在创新过程中围绕这两个维度开展,通过纵向联系形成纵向协同,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横向协同,并表现出不同的协同程度高低。在纵向方面,主体成员间由单向学习向双向学习转变,可以认为纵向协同程度不断提高。而横向协同程度的高低主要视其集群企业与集群内外各类机构的交流合作程度的高低。如前所述,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与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这两个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程度都较高。相比之下,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与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内虽然也有少量的科研机构,但两个集群与集群内科研机构的联系没有前面两个高技术产业集群那样紧密。参与其协同创新过程的主体为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纵向联系也以单向学习为主,因此,这两个传统产业集群的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传统产业集群面临着转型升级,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纵向协同对集群创新的作用程度有所降低,与高校、科研院所、公共服务机构之间的横向协同不断加强,推动集群创新活动不断发展。由此,提出以下推论:推论2:高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呈现为高纵向协同和高横向协同,相比之下传统产业集群的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程度较低,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集群的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的程度不断提高。

4.3解释传统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差异的理论框架从前面对案例的比较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行为上的差异,与各自不同的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关系有关,如图2。对于张江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集群,具有多样化的协同创新主体成员和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创新服务网络。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在集群良好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持下,降低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的技术位差,可以很好地与核心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同时也使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愿意将产业价值链上游的研发环节外包给中小配套企业,使得创新链的前端成为协同创新的重点。同时,集群内拥有大量的技术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使得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有更多的机会与之互动,集群的横向协同程度也较高。相比之下,传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关系以制造分工和外包为主,集群内公共创新服务网络不太完善,使得集群内的大量中小企业得不到更多技术支援和帮助,受到自身技术层次和水平的限制,只能根据核心企业的整体产品和创新活动要求,对自己所负责的部件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因此集群协同创新的重点主要放在创新链的后端。同时,本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的背后必定包含着集群追求的创新目标。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对于产业集群而言,产业集群的创新主要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和传递[20]。

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就是通过产业集群内拥有各自知识的主体,通过相互间的知识共享、转移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创新成果。这涉及两方面的目标:一是寻求创新知识的多样化来源,实现尽可能多的知识组合,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新成果;二是以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组合和创造,降低知识整合的成本,从而降低创新的成本和提高创新的效率。在降低知识整合成本、加快创新的速度和提高创新效率方面,对于张江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集群而言,其集群内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重点较多集中在创新链前端,核心企业通过把一些研发任务外包给中小企业来加快创新速度,降低创新成本。对于柳市低压电器集群等传统产业集群,核心企业通过把大量零部件生产外包给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来实现协同创新,根据核心企业提出的主导设计规则,承担部件的生产和创新,以此来推动提高创新速度和降低创新成本。尽管两类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重点不一样,但都通过模块化的分工来实现纵向的协同创新,核心企业负责系统的设计和规则的制定,中小企业承担各模块的设计和生产,从而降低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协调成本,提高集群的创新效率。在寻求多样化的创新知识来源方面主要依赖横向协同。在产业集群的纵向协同创新上,其关键的知识源来自于核心企业,因此,为了推进集群的创新发展,核心企业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整合集群内外部的创新资源,来提高集群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得到推论3: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的差异,是其集群协同创新追求的目标和集群网络成员、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2篇

    1理论回顾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的一种有效创新网络,体现了核心企业与集群内包括供应商、客户、高校和科研院所、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其他成员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充分证实了核心企业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有效促进作用[4]。核心企业通过有效构建和治理集群产业价值链关系,推动产业集群顺利地实现阶梯式的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功能创新[5]。集群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不同分工形成了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特征。杜龙政和刘友金从产业集群价值链的角度入手,提出产业活动的模块化分工是实现集群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集群内的核心企业需要发挥整合各功能模块的作用[6]。魏江和朱海燕通过对杭州软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得出模块化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有利于实现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7]。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影响集群的知识共享和创新行为,进而影响到集群的创新能力高低[8]。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和集群创新能力紧密相关。Arnaldo通过对意大利眼镜产业集群的研究表明,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适度层级化的集群结构更富有竞争力和创新力[9]。

    产业集群内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集群知识溢出和相互学习。学习效应和知识扩散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基础[10]。核心企业处于集群创新网络中的知识集散点位置,能有效吸收集群内外的知识,并通过知识溢出带动中小企业的成长[11]和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魏江和魏勇从三个层次上分析了集群创新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包括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集群公共服务机构、集群机构向集群成员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支持;集群网络向集群核心网络之间的知识流入等[12]。Car-bonara指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学习机制,相比其他形式的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主导下产业集群较多采用“以研发为基础的学习”和“互动学习”[13]。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大致遵循集群的结构-行为-创新绩效的分析逻辑,揭示了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行为的一些规律,但是已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忽略了集群产业差异带来的影响。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两者之间的产业差异特性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影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Carrincazeaux等学者认为技术的复杂程度与产业的集聚程度正相关[14]。根据知识溢出的思想,高技术产业集群之所以形成是因为高技术产业具有的较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不便于远距离传播,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有利于加快知识的溢出,从而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步伐。

    2案例研究的设计

    2.1研究方法由于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需要收集这两类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因此采用多案例研究法,以提炼出更具说服力的理论观点。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关于这两种类型集群协同创新的比较研究,因此不预先形成假设,而是尝试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15],主要采用分析归纳法,通过比较每个案例间的异同,找到一个与所有案例的数据相匹配的理论框架,并得出相关推论。

    2.2案例比较的MSI框架如前所言,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指相关的各主体在创新活动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分工合作,形成相应的网络结构,产生彼此间的联系和互动行为,从而形成创新的集聚效应。因此,要认识协同创新,必然要关注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网络主体成员、网络结构和主体成员间的互动行为方式。网络主体成员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网络结构则是形成协同创新的基础,而互动行为体现了协同创新是如何开展的。由此,本文提出网络主体成员(Mem-bers)、网络结构(Structure)、互动行为(Interaction)三个维度的框架(简称MSI框架)来对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行比较。

    2.3案例选择和数据收集根据Eisenhardt的观点,多案例研究的案例数目最好为4~10个[16],本文采用4个案例,其中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各2个,即张江生物制药和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作为传统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选择上述案例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并且属于同一类型产业集群的两个案例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二是选取的案例成立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是案例选择兼顾了信息的可获得性,以便收集到更为丰富的信息。

    3基于MSI框架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剖析

    3.1网络主体成员(Members)产业集群内的协同创新无法离开集群中的主体成员的参与,这些主体成员即是协同创新的行动者,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研发和创新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中都有着规模大、影响力强的核心企业,在核心企业的周围又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配套企业。集群内和周围聚集着数量不等的各类研发和服务机构等网络主体成员。高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网络主体成员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集群中的公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数量上

    3.2网络结构(Structure)本文分析的产业集群是由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与其他中小企业、各类机构形成的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工的生产协作和创新网络。不同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反映了核心企业与其他网络主体成员在产业链上的分工状况。对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和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掌握关键技术,倾向于将临床试验、软件开发等产业价值链前端业务外包给中小高科技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更多集中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从事产业价值链前期的研发阶段,集群内的许多公共服务平台、研发测评中心同时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也已经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零配件制造、装配等环节在内的产业价值链。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专注于研发设计、核心零配件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而将产业价值链的零配件生产制造环节外包给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这种外包特点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向产业链下游聚集,尤其是向零配件生产制造环节聚集。通过上述的案例比较,发现高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结构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上所聚集的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高校的数量有所差异。如图1所示,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大量聚集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聚集在下游的成员数量有限,其网络结构犹如一柄撑开的雨伞。而传统产业集群中,位于产业价值链上游的主体较少,大部分企业都分布在产业价值链的下游环节,而价值链末端的销售环节则又为少数几个核心企业所把持,传统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呈陀螺状。二是两类集群的组织化程度不同。传统产业集群分工明确,合作伙伴相对固定,信息集成能力较差;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集群组织松散,体现的是虚拟运作特征,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能力[17]。在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有着较强的控制力,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又是长期和稳定的,中小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交易对象,这种长期和较为稳定的交易关系体现的不仅仅是完全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18]。而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会根据自己以及客户的需求,在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中灵活选择合作伙伴,企业间合作的关系变化较大。

    3.3互动行为(Interaction)

    3.3.1纵向联系产业集群内的纵向联系是指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与处于不同产业价值链环节上的中小配套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由表2可知,4个产业集群的纵向联系都十分紧密,由于企业间的外包关系、集群内人才流动、员工间的非正式交流等都加强了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企业间的技术学习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集群中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两类产业集群的纵向联系有所不同。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纵向联系中单向学习和双向学习并存,而传统产业集群中的纵向联系以单向学习为主。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中小科技企业有能力承接核心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研发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和学习,优势互补,知识和技术在两者之间双向流动。而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所需的资金和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始终由核心企业带着走,以中小企业吸取核心企业知识的单向技术学习为主。

    3.3.2横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研发服务机构等的互动、交流和学习。由表2可见,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横向联系要强于传统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有着大量公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近年来,适应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集群核心企业针对集群内公共研发机构和高校相对缺乏的状况,跳出产业集群的地域限制,积极向集群外的技术源寻求合作,集群的横向联系程度不断提高。综上所述,根据MSI框架,分别代表高技术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的4个产业集群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聚集经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精神。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问题。而产业集群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国内外大量的事实证明,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往往可以有效地产生创新,获得集群创新优势。本文就从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来说明: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同时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阐述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以期给我们探求实现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提供重要的启示。

集群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原理是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思想。区域经济理论的创始人韦伯最早提出要加强对经济凝集作用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他对聚集经济下的定义是:聚集经济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根据韦伯的理论,聚集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低级阶段,单纯是由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生产聚集。高级阶段主要是扩充大规模经营的利益,将聚集经济视为规模经济利益,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聚集效应。韦伯把产业聚集归结为: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之间的依存会促使企业地方集中化;劳动力组织的发展。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可以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它也十分专业化;市场化因素。这主要是购买和出售的集中;经常性开支成本。这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利用的规模效应。从中揭示了聚集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即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相同的产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的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马歇尔、克鲁格曼、宾治、迈克尔·波特都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歇尔认为,产业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建立在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企业群落有利于技术、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之间的传播与应用。认为产业聚集本质就是把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马歇尔还认为产生聚集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好处。这种好处包括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工业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平衡劳动力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等。

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教授,以研究竞争战略而闻名于世。他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在《国家竞争战略》一书中,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也即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都与产业集群的形成分不开,产业集群在产业区域竞争优势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国内一些产业集聚区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看,在起步阶段也曾经历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到一定阶段后,才向特定区域集中,分工协作体系逐步深化。就同类产品而言,采取产业集聚方式的那些地方的竞争力,显著地强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而且出现了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地区转移的势头。

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技术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按照熊比特创新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他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发明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具体说来,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引入新的产品或提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开辟新的市场(市场创新);获得新的供给来源(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体制和管理的创新)。与技术直接相关的创新即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是熊比特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产业集群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而且体现在增长速度、生产率、结构转化方面,尤其是在创新能力方面。波特从技术创新维度探讨了集群经济的竞争优势,认为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企业之间的持续联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来改进技术、机器及部件的适用性以及服务与市场观念;产业集群的柔韧性及迅速行动的能力,集群中的企业拥有认识创新机会的良好“窗口”,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并采取创新行动;发生在企业群落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波特的解释符合现代技术创新的特征,其中不仅包含了无意识的知识外部性,也考虑了有意识的创新协调和合作,同时强调了竞争的作用。

集群内有效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从波特的集群理论可知,企业集群竞争环境因素的集中作用有利于集群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增强集群的竞争能力。可见,要发挥集群竞争优势,促进集群技术创新,关键就是要注重竞争环境因素的作用。波特认为,竞争环境有四个组成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波特强调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因而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中是必要条件。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中造成的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中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将使四个基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这就是波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

一项技术创新是源于对问题或需要的研究,通过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方法与手段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而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当它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时,常常以技术转让与模仿等方式而扩散,成为一种被公认的新技术,完成了一项新技术的创新过程。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能够大大增加“公共参与”,弥补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不足,获得集群外部企业无法得到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增加企业创新的成功率。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集群内的企业相互比较,通常将竞争对手的产品、费用的构成及技术状态作为其比较的标准,由此形成巨大的区内竞争压力。对竞争对手动向的了解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改进产品和服务以保持领先地位,创新企业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表现差的企业会不断谋求创新,否则只有遭受淘汰的命运。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消化、吸收与模仿,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产业集群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聚创造了相互信任的条件,从而降低了组织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的深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规模可以很小。这样实施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少。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日益专精于某一项技术,使得每个企业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创新活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动的交易成本。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比集群外的要低。

信任是产业集群的特征之一。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的接近,产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同一性,正式与非正式交往的频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起稳定和持续的关系。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类似硅谷“酒馆谈话中的技术转移”现象,在产业聚集区也普遍存在。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不在某家企业干了,可方便进入同类的另一家企业,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创新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一种合作进程,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依赖于广大社会群体(包括员工、供应商、顾客、技术协会、培训团体等)的知识交流与碰撞,而不是主要依靠个别人的想象。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便了“集体学习过程”,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在集群内快速传播,为知识和信息在企业之间的迅速流动和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创新并提高创新的速度,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创造能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实施。创新通常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把不同团体的创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使之健全完善到可以进入市场。本地化的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一种外部经济性以促使这种创新过程的实施。由于是本地化的深化的分工,企业可以专注于非常细小的领域,这样,任何细小的技术创新都可以以独立的企业方式进行实施。由于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技术工人可以就地解决;专业化的供应商解决投入品问题;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协助创新实施;还有集群内适合于特定行业的特殊的基础设施,如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物流中心等,都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实施。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培育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一些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都是以科技创新系统为基础的。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借助于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良好的技术创新系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或者技术断层,产业集群就会衰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存在的劣势,并不是因为它们“小”而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孤立和分离所致。如果在一定的环境下,那些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能够形成空间集群,实现集群式创新,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因此,集群式创新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要使产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就需要把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成创新网络。按照高起点、高集成、高关联的需求,选好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链,作为带动全地区经济增长和腾飞的切入点,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大容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优势产品为龙头,集中实施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知识系统,内部各部门要素尤其是专业性知识与人才的流动会促使工业园区内企业间的学习和创新,同时也会促进创新中心(比如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创新。

创新网络中,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源泉。熊比特强调,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和经济发展的组织者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发明与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新风尚,组织企业家沙龙,鼓励企业家交流和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使创新意识贯穿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受知识溢出的影响,集群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模仿和应用可能会挫伤创新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对这类问题应进行政策干预,建立风险投资、技术共享、信息交流等支撑体系,并建立创新补偿机制。

创新网络还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保持创新网络与外界资源的互动,尤其是对国内外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才能保证创新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最新变化。

提高与市场的对接能力。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马歇尔在研究英国原生态工业区时发现,市场的自发力量可以促成产业集群,即消费者对消费品和劳务的需求通过市场刺激了生产的集聚。集群的发展与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高度相关。因此,集群内企业必须保持与市场的良好对接。这种对接不仅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正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署前秘书长加梅尼·科里亚说所说的:“全球化是一列飞驰的火车,乘上者能达到新的境界,而误点者只能靠边站”。我们必须顺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走出国门,大力实施国际化营销战略,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参考资料:

1.田英华编著,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最经典的学说[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3.(英国)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65

4.仇保兴,中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汪少华、周景春,浙江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及其绩效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0(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劣势,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更复杂一些,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该问题做一些深入回顾和思考,对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技术创新的研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出发,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增长的主要源泉。”从那时期,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外管理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很多,主要的观点有:

索罗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度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搜集了多篇论文,并做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就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的变革。而熊彼特则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卡米恩(Kamien.M);施瓦茨(Schwartz.M)、谢勒尔(Scherer)等提出两个假设:①大企业会促进创新而小企业则会妨碍创新;②不完善竞争的市场比近乎完善竞争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变革。此后,各国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支持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观点,另一种则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即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能最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1967年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纳尔逊(Nelson)也得出同样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实现,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要素的总和。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企业传统的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成四类: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

①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实际上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AbernathyandClark(1985)把企业创新能力分为11项能力,即技术的设计与实施、生产系统与组织、(劳动、管理与技术)技能、供应商关系、资金设备、知识与经验基础、客户关系、市场声誉、销售与服务渠道、用户知识和用户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事前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②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是一种宏观的创新能力,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法为代表(Scheirer,Mansfield,1980;Bound,1982;OECD,1993)。这种方法强调输入和输出指标,而不是创新内部过程的描述,是对企业创新进行宏观绩效分析的较好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③企业创新的过程能力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对象,测量和收集创新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调整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以Chiesa等(1996)为代表,其创新能力模型包括二个维度,即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绩效,其中核心过程有四个: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并通过计分卡和深度审计二个层次进行评估。

④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是集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于一体(陈劲,耿雪松,RichardSmith,1997),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的当前实际能力和绩效。

(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潘旭明(2002)从网络环境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传统条件下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基础、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在网络环境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因素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能力。徐晟(2005)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灰关联的静态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企业资金占经费筹集比重等。

池仁勇(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主要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如企业制度、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创新方式的选择等。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宏观市场环境,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扶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究经费、创新意识、研发人员决策、领导重视等内外因素。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两条:一是文化因素;二是国民收入。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对私有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西方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事物的细节、严谨认真的风格,这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里的有些因素严重阻碍创新思想,比如中庸之道让人平凡;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打击个人创造积极性;不重视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利益受损;不求细节、急功近利导致粗制滥造等。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因素的影响。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前四名,中国名列第48位。这四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民收入都很高、社会福利制度都很好,说明高工资和高社会福利不会阻碍创新和竞争力,相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以及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国家在要素禀赋、需求状况方面都不占优势,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相关行业和公司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解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企业由于用人成本较高,无法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带来的恶果是,一方面导致大量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不愿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就面临困境。今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不利因素,东部沿海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短缺,科技人才匮乏,研发条件简陋,技术薄弱,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只有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李时椿(2001)对美日技术创新机制比较认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礼贸(1999)研究了韩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对R&D的支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硕士论文,2002.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常朝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管理,2002,(9):102-104

[5]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6]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管理,1998.11

[7]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

[8]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60~63

[9]潘旭明: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13):14~16

[10]徐晟:基于灰色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8):849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档案 ; 创新体系 ; 价值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企业科技档案往往多是企业内部在生产实验和科研开发,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小改小革,因此其作用长期以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久而久之,科技档案的管理也因此常常演变成仅仅是档案的归拢与存放,许多存在着价值的档案因此最终被人淡忘,科技档案故而有“尘封的故纸堆”之称。

本文仅就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对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1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就其本质而言,科技档案管理包括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音像资料等科技文件材料。

1.1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表现形式。按照档案管理的基本规程,首先收集工作,即把企业在生产、科研中形成的各类文件(包括实验过程、试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结论或者已发表的文章等等)收集起来,其形式既有收集、整理的上交文件,也有指定上交文件,还有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的主动提交文件。这项工作有利于使各类生产、科研活动的成果以书面的方式加以保存,为实现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1.2及时归纳整理是有效进行科技档案管理的基础。档案整理,顾名思义是将集中起来的科技档案按其形成规律和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科学分类、系统排列和基本编目,实现库藏科技档案的科学组织和系统化。

1.3科技档案的鉴定是未来科技活动的动力和诱因。科技档案鉴定工作是通过对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质量和保存价值的鉴别分析,决定其保管等级的科学划分及筛选存毁。

1.4良好的保管措施是未来科技档案再次激活的保障。保管工作是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保护科技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保证科技档案在质量上的准确,维护库藏科技档案的科学序列,为最大限度地延长科技档案的自然寿命和保证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条件,并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延长科技档案的生命周期。

1.5科学的统计为科技档案未来发挥最大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统计工作是通过统计数字的积累和分析,掌握库藏科技档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科技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的基本状况,既是保护科技档案对其实行监督的基本手段,也为科学地组织和管理科技档案提供了数字依据。

2科技档案管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1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2科技档案管理在企业是一项技术性基础工作,为企业生产与科研开发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条件,同时也为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参考依据,是生产技术管理、科研、设计管理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3科技档案管理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实现企业产业升级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企业在构建企业技术创体系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表明,利用好科技档案,将使企业更加有效的整合企业的创新资源,进一步赢得丰硕的创新成果。

3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对构建区域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产生衍射作用。

科技档案管理不仅对档案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良好的促进影响和作用,同时也对区域性共性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生衍射作用。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区域内行业的共性特点,纷纷建立起区域内的同行业技术创新协同机构,有的发动同行业企业组成创新战略联盟,为区域内行业创建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创新成果的应用,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吉林省为例,即在国务院1999年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后,率先建立了省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依托这一体系逐渐形成了吉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形成,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国企科技档案管理内在价值

4.1国企科技档案是企业多年技术经验的总结与沉淀。

作为“国家队”,国企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技术进步的时代重任,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典型缩影。而以企业科技经验的总结为主形成的企业科技档案不可忽视的成为企业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即知识产权(这个知识产权包含了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和企业的特有技术包括技术机密和工艺秘密及工艺配方等)。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科技档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企业的技术资产,是国有企业宝贵的也是重要的企业财富。

4.2强化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为国企增效显著。以吉林通化矿业集团公司为例,作为大型国企的吉煤集团下属企业,通化矿业集团把科技档案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知识产权矿藏,始终在企业综合档案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通矿集团科技档案管理积极改善科技档案的归档率,遏制了归档率下降的势头,有力地提高了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强化了科技档案管理能力,使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通矿集团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项目资源数据库。

4.3科技档案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生产科研的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2008年,从科技档案管理中尝到甜头的通化矿业集团继续强化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其八宝矿改扩建工程的成功,在将煤炭年产量提高到300万吨的良好经济形势下,同时兴建了洗煤厂、煤矸石发电和粉煤灰砖厂,形成了集煤炭开采、洗煤加工、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制砖为一体的闭合式循环经济产业发展链条,实现污染零排放和资源的再利用,真正做到资源充分利用。八宝煤炭循环工业园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22.2亿元,每年上缴税金3亿元,企业可实现利润3.5亿元。在这个项目实施中,科技档案发挥了的重要作用。

结语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的推进,企业对科技档案需求日益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技档案工作者只有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及时调整档案工作方向,踏准企业发展的节拍,想企业所想,做企业所做,将科技档案工作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抓好重要领域的档案工作,切实增强与企业发展的互动能力,紧密配合,与企业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发挥科技档案资源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与企业的和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档案法[Z].1987年.

[2]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档案局、国家经委、国家计委[Z].

[3]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档案信息资源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财政部,1988.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6篇

平台企业主导能力及其演化:理论构架与研究逻辑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与核心能力:研究进展、思路和方法

组织学习外空间、远程创新搜寻与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

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来自中国的证据

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企业包容性创新策略

势科学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机制

中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零售企业的管理学习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产品模块化组织与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升级

大数据商业模式与传统企业的转型创新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

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风险及其管理

页岩气开发的技术之困:基于大数据的专利分析

我国项目稳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多元化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方正为例

性别、动机与创业绩效:来自淘宝网店创业的证据

文化产业创业者胜任特征的跨案例研究

创业企业的实力与潜力:组织学习类型与新企业成长

创业种群成长动力学模型:建构与分析

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家创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及启示

“夹在中间”的中小企业——基于企业绩效和成长性的视角

企业环境知识管理评价与分析

国外女性创业研究:基于发展阶段的综述

网络效应视角下技术标准的共存均衡与兼容性技术研发创新策略

社会资本、交互学习与创新网络绩效的关系:理论分析

IT使能的业务创新过程中CIO的关键活动

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案例

技术源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路径

组织双元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以华为公司为例

已有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基于创业警觉性的中介作用

我国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三个关键——来自义乌式创新的启示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创新与追赶:“以我为主”的全球市场导向模式

创业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倾向研究

中国创新管理研究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生命周期初探

重大科学技术工程综合集成决策机制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

中国科技创新管理与政策研究进展——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计量分析

制度环境、结社活动与国际创业水平——基于国别数据的实证研究

移动互联网平台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实证研究

初创弱性与新创企业失败——基于资源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组织学习、知识转移与技术创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

主动性、创造性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感知合意性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调节作用

基于战略柔性的能力与资源协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例

中国研发网络自组织演化的涌现性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7篇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1.1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陈劲等(1999)通过比较归纳管理审计、高标准定位、技术创新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审计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其理论来源进行推理,作者认为技术创新审计包含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模型、关联问题和应用过程。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1.2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8篇

投资方向:筛选高新科技成果进行培育(孵化) ,进行商品化和产业化,使之成为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选择进入扩张期的中小型创新企业,改善股本结构。使企业在产品技术结构、企业经营结构、资本运营结构三个层面上优化,促其迅速发展。

选择已进入稳定成熟期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实施高效率的运营管理,培育辅导上市资本运作,使企业整体效益大幅提升。建立各种类型的创新科技孵化器及创

业基地。

没有严格的行业领域限制。主要投资于成长性好、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较大潜在市场的项目。

投资地域:广东省内

投资规模:单笔投资额度在人民币1000-3000万元左右

采用股权投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股权比例较小的参股投资项目,主要适用于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的成长期或成熟期企业,投资目的以资产保值、增值、获取稳定收益为主;股权比例较高的控股投资项目,主要适用于初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目的以高成长性、高回报,以出售转让股权获取高额收益为主。

投资案例:广东鸿图科技、广西玉林玉柴工程机械、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深圳市唯特偶化工开发实业、广州秀珀化工有限公司

松禾资本(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方向:高成长创新型企业

投资方式:以普通股股权投资为主,辅之以优先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等形式。

重点关注领域:移动互联网、生命科学、绿色经济、新制造新服务投资案例:深圳市同洲电子、荣信电力电子、A8音乐集团、深圳市齐心文具、西陇化工

鼎辉投资(上海鼎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直接投资:鼎辉目前投资集中于中医药产业、房地产、金融服务业和绿色环保产业。

委托投资管理:鼎辉接受客户和合作者的投资,以基金模式投资于公司已成型

的项目。

理财服务:鼎辉理财是专注于为家庭/个人顾客提供理财规划咨询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接受机构客户的金融产品发行委托,为其推广和销售金融产品。 融资服务:服务包括融资顾问、财务规划、融资培训,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解决方案。

投资案例:三林世博家园、中国长白山药谷产业园、中国资金网、宁波国家高新区金融服务集团

博润投资(上海博润投资有限公司 )

投资策略:博润投资重点关注新能源、消费品、服务业、IT、信息系统、文化娱乐、新型制造业等领域的拥有一流品牌的领先企业,覆盖成熟期、Pre-IPO阶段,

投资规模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

投资案例:兴业太阳能、武汉力源信息

弘信资本(上海弘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策略:没有设定行业限制,但对消费品、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尤其是其中的关键零部件等行业的投资机会有特殊偏好。

投资对象是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未上市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我们不谋求对所投资企业的控股地位,原则上,我们对单个企业的投资以30%的股权比例为上限。我们将在投后通过增值服务,为所投资企业价值的提升和上市目标的达成提供重要帮助。

要求目标企业:管理团队拥有优秀的品德、踏实的作风、较强的业务能力并富有创业激情;所处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拥有较大的市场容量;产品和/或经营方面拥有明显、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具备两年以上经营记录、具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并已经开始盈利等。

投资案例:奈瑞儿塑身美颜连锁、广州昊志机电、郑州新开普电子、海南中化联合制药

德同资本(德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策略:德同资本针对消费、科技、传统行业和能源/清洁能源领域里的不同阶段进行投资,着重搜寻有巨大市场机遇,优秀管理团队和清晰运营模式的高成长公司。

投资案例:重庆川仪、华丽环保、百泰传媒集团、妈妈说、乐淘

弘毅投资(弘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

投资策略:弘毅投资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公司。弘毅投资专注于中国市场以“增值服务,价值创造”为核心理念,重点关注规模大、成长空间广阔的行业。2003年1月至今,弘毅投资已先后在建材、医药、装备制造、消费品、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连锁、文化传媒、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进行了投资。

投资案例:、科宝博洛尼、石家庄制药、神州数码、中软国际

诚信创投(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领域及方向: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政策的行业,主要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方面。

投资案例:智光电气、国星光电、香雪制药、东材科技、北京高盟经纬中国

投资方向:经纬中国关注对于高科技、媒体、通讯(TMT)、无线、医疗健康以及消费者服务和清洁能源领域内的早期或扩张期企业的投资机会。

投资案例:陌陌、世纪互联、安居客、金山网络、博纳影业集团

联创策源(联创策源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投资策略:联创策源专注于投资早期的高科技企业和成长型的企业。强调优秀的创业团队、先进的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投资案例:豆瓣、凡客诚品、钻石小鸟、世纪佳缘点石投资(深圳市点石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

投资风格:点石投资主要投资方向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领域。

投资案例:杭州真趣网络、上海移云信息科技、深圳深讯和科技金沙江

创投(北京金沙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9篇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创投企业管理办法》)后,按照国务院领导“要抓紧制定配套政策”的批示要求,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于2007年2月15日联合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税收政策通知》)。《税收政策通知》由于较好地体现了以下五大原则,其贯彻实施将对中国创业投资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抵扣

基金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核定应纳税所得抵扣额,因而有利于基金从事相对长期的投资。

创业投资基金具有投资项目失败概率高的特点,平均概率是1/3失败,1/3持平,1/3获得成功。一旦投资项目失败,创业投资基金将得不到收益。如果采取传统的所得税减免方式,创业投资基金并不能得到实际好处。创业投资的周期通常较长,要等到产生收益才对所实现收益进行税收减免,投资者往往缺乏耐心。所以,《税收政策通知》明确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核定应纳税所得抵扣额的优惠方式。这样,即使是投资于可能失败的项目,也可以在投资后申请核定一定的应纳税所得抵扣额度,用于抵扣创投企业所投盈利项目的应纳税所得。由于申请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度不必等到基金从投资项目获得收益之时,因而也有利于基金从事相对长期的投资。

创业投资的年收益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尤其是在尚未有高收益投资项目成功退出前的相当长时期里,往往处于亏损状态或收益较低的状况。因此,《税收政策通知》规定: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所计算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额,在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延续抵扣。与目前税法对其他企业亏损弥补的期限为5年相比较,这项政策是一项针对创投企业特点的有益突破。

环节

当企业从事股权投资的收益在上一个收益主体已经足额缴纳所得税的,企业就无需再缴纳所得税。

在国外,对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虽然主要针对通过创业投资基金间接从事创业投资,但也有一些国家对个人和非专业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提供优惠。考虑到后者具有分散性和变动性等特点,在现行税收征管体制下对其实施税收激励的操作难度大,《税收政策通知》仅对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企业间接从事创业投资提供优惠。

在按照收益主体确定征税主体的国家,通过创业投资基金间接从事创业投资,要涉及创业投资基金所得税和投资者所得税两个环节的税负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者这两个环节都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在我国,根据2000年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实际上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对企业从事股权投资收益的双重征税问题。按照该通知第一条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规定,只有当“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投资方企业才需要补缴不足部分的企业所得税。换言之,当企业从事股权投资的收益在上一个收益主体已经足额缴纳所得税的,企业就无需再缴纳所得税。考虑到创业投资基金的主要投资者是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企业,《税收政策通知》就不再涉及投资者环节,而是集中在创业投资基金环节,允许创业投资基金按对外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申报应纳税所得抵扣额。

收益

创业投资企业将资金全部投资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且平均投资周期为3年的,年均内部收益率不超过19.35%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其整个存续期内不用缴纳任何所得税。

按照《税收政策通知》第一条,创业投资企业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税收政策通知》第三条,“创业投资企业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其他所得税事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而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二条关于“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和损失的所得税处理”规定的第三项,“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创业投资企业可用于抵扣的应纳税所得实际上是减去“股权投资成本(含亏损和管理成本)”后的净收益。如果创业投资企业将资金全部投资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且平均投资周期为3年的话,按投资额的70%申报应纳税所得抵扣额度,实质上可以使年均内部收益率(而且是扣除亏损和管理成本后的年均内部收益率)不超过19.35%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其整个存续期内不用缴纳任何所得税。而且,如果投资者是企业的话,其来自于创业投资基金的所得也无需缴税。

标准

基金所投资企业的规模和科技含量为双重标准,作为创业投资企业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必备条件。

为了体现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国外对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的创业投资基金,通常要求其主要投资于最需要国家扶持的处于创业前期的中小企业。由于国外通常是在投资者环节,按投资者对整个创业投资基金的持股金额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所得税抵扣额度,因此,从公平享受税收优惠角度考虑,还统一要求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中小企业的资金不低于一定比例(通常为70%)。但由于政策法律都要讲究可操作性,而科技含量是一个无法准确界定的特质,所以,国外通常并不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的创业投资基金必须将一定比例资金投资于科技型企业,而是通过规定创业投资基金只能以股权投资等形式,投资中小企业来间接促进创业投资基金,增加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由于以股权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财务性的创业投资势必具有高风险性,所以创业投资基金自然会选择具有高收益的成长性科技企业进行投资)。

《税收政策通知》要求创业投资企业统一按“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来申报应纳税所得抵扣额度,而且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期限应达到达两年及以上。用所投资企业的规模和科技含量双重标准作为创业投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其政策导向更为鲜明。此外,为了促进创业投资品牌的形成,避免非专业性机构也备案成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政策通知》还要求创业投资企业在按前述条件申报应纳税所得抵扣额度时,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性条件:(1)经营范围符合《创投企业管理办法》规定,且工商登记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性创业投资企业。(2)遵照《创投企业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完成备案程序,经备案管理部门核实,投资运作符合《创投企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鉴于按照《创投企业管理办法》,备案管理部门必须对备案创业投资企业进行年中不定期检查和年后定期年检,备案管理部门的核实材料应该能够保证只有真正按照《创投企业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运作的专业性创业投资企业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导向

不再要求创业投资企业必须将多高比例资金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国外一些国家在创业投资基金环节规定其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比例的做法,虽然较好地体现了政策导向,但实践证明也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制约了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空间。毕竟创业投资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投资方式,既不必只投资创业早期企业,更不必仅投资科技型企业。由于创新创业浪潮具有周期性,对投资比例限制过死,在创新创业浪潮的低谷时期,创业投资基金就必然会因为缺乏合适的投资案源而人为萎缩,从而导致创业投资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波动起伏。特别是在中国台湾地区,按照《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和有关税收政策,创业投资基金只有将70%以上的资金投资于符合科技型企业标准的创业企业才可获得税收抵扣。在台湾创业投资业起步之初,这种投资比例限制并不成为问题。但随着台湾创业投资业的不断壮大,台湾创业投资界普遍要求取消对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比例限制,允许投资所有未上市企业。

吸取中国台湾地区的教训,加之考虑到已经在创业投资基金环节,统一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来计算应纳税所得抵扣额度,《税收政策通知》不再要求创业投资企业必须将多高比例资金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这样,在科技革命和创业浪潮的上升时期,创业投资基金为了获得较多的所得税抵扣,将增加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在科技革命和创业浪潮的低谷时期,创业投资基金还可以在传统行业寻找规模较大的未上市企业进行投资,以维持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咨询;服务平台

作者:吴建港(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宁波315041)

1背景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之后,在全国质量领域引起极大反响。《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创新‘互联网+质量服务’模式,推进质量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设施向社会共享开放”,“加快培育产业计量测试、标准化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品牌咨询等新兴质量服务业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优质公共技术服务”。[1]当前很多城市都在着力打造“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力推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2现状分析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一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产品以中低端为主、模仿和重复生产较为严重等问题,对外部竞争环境的反应能力较弱,对先进质量工具及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缓慢,多数企业存在闭门造车的管理思维。另一方面,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还不足,各级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服务,存在服务机构少、服务范围窄、服务水平低、服务市场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当前,部分城市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已根据《指导意见》精神,探索建立了相关“互联网+质量服务”模式,陆续建设并推出了一批平台和应用,如黑龙江省质量公共服务平台[2]、宁波市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3]、宁波市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但国内尚未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品牌咨询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服务内容分散在不同机构和不同网站栏目中。

3必要性

为更好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发展目标,切实做好“质量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大战略工作的抓手和推手,积极推进质量管理创新,建设一个以质量管理咨询服务为主体、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既可行又非常有必要。因此,本文提议建立“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咨询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对平台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4总体目标

平台将组织带动社会服务资源,开展公益性、定制化服务。有效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质量咨询、品牌建设等相关服务,并为有质量管理提升需求的企业提供渠道与媒介,使平台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骨干力量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通过3~5年的努力,将平台打造成普及质量管理知识的线上工具,企业诊断自身管理病灶的网上诊所,质量大数据分析成果展示的网络窗口。

5建设原则

5.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从质量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出发,实施整体推进,分功能模块建设,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5.2整合集成,资源共享

激活质量管理知识资源,通过整合优化,大幅提升资源潜能,实现资源案例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5.3因地制宜,同步发展

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适用性为标准,以应用促建设,并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进行拓展,形成线上和线下相互推动、同步发展。

5.4政府引导,多方共建

政府负责平台建设的前期开发和运营资金的投入,并引入企业、科研技术组织、管理咨询机构等参与平台的具体功能模块建设与日常运营。平台运营步入正轨并形成规模效应后,可通过相关的增值服务维持日常运营成本,保持平台公益性属性,不过于追求商业效益。

6基本思路

以建设集知识工具体系、管理案例、质量信息、政策资源等为核心,借助高效率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为中小企业质量发展提供有效资源和公共服务,协同为企业质量管理提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按照“建设、统筹、提升、再造”的基本思路,不断提高集聚服务资源的能力,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基本建成信息畅通、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具有较大覆盖面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平台网络,从而促进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为“质量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7主要功能

7.1知识云图

质量管理知识云图是解决企业遇到实际问题的理论源泉。以知识点串联成知识云图,实现知识点在多维度上的拓展,并通过知识云图,在网上输送质量管理的知识、工具、方法和应用,如基本质量管理体系、三体系、6S、流程优化、卓越绩效等,为企业管理者获取相关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深度展示质量管理知识,让企业掌握管理方法及精髓。

知识云图的重点是不以枯燥的文字来呈现知识点,而是通过互动图形界面,打破单纯的视觉呈现,允许用户对所呈现内容进行拖拽、挖掘和延伸;以知识云图形式,让知识体系化、拓扑层次化、互动可视化成为辅助用户进行管理理念思考的方式。

7.2案例诊断

按不同行业、规模、类型等对企业进行分类,将企业所存在的质量管理的病症点进行网络展示,深度揭示企业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现场管理、成本问题、流程问题、战略方向及供应链管理问题等,进而总结经验教训并探求解决方案。平台在不断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积累企业实际案例并将其数据化,通过深入剖析案例,找出企业管理病灶,如家族企业、土地政策受限、环境保护压力、人力资源贫乏、缺少专业管理团队等,并将这些病灶作为众多案例的共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取。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以案例反映的深层次管理优化线索对企业进行诊断,开出质量管理提升的药方,并通过望闻切诊的方法,再次深入剖析原有众多案例,找出企业病灶及其形成规律,形成“咨询实践——案例分析——经验积累——数据挖掘——诊断模型——咨询实践”的螺旋上升通道。

案例诊断展示的核心是将案例中反馈的企业管理问题,离散、细分形成众多的管理影响因子或病灶点;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和深入挖掘,找出各病灶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之形成网络;分析企业实际案例,计算病灶点的权重值,以权重值的大小反映病灶点形成的几率。

7.3服务流程

制定服务流程是为了优化平台组织内部、外部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是平台自我完善、提升的关键。沿着“企业——咨询——客服引导——线上线下结合——解决问题”的基本服务路线图,对服务各个环节进行梳理、整合,同时吸纳各种服务手段、推广模式等,打通“企业——平台——咨询机构——咨询专家”渠道,使之有机衔接起来。通过服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使平台能够更便捷、及时、有效地服务于中小企业。

建设平台的根本目的是以平台为中介,一头链接有质量管理提升需求的企业,另一头链接服务机构和咨询专家。为达到这一目的,畅通信息渠道必不可少,因此,既要整合上门咨询、电话、邮件等传统通讯模式,也要积极应用或开发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的信息传播工具。

服务流程示例参考见图3。

pagenumber_ebook=91,pagenumber_book=89

图3服务流程图

7.4平台互动

(1)咨询机构。选择有质量管理体系、现场管理、卓越绩效、专项模块咨询经验及专业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撑团队的机构,以及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和服务口碑的咨询机构入驻平台。入驻机构需通过相关备案手续,且实行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平台应制定好相关备案、统计、分析、考核等标准化作业流程。

(2)质量互动。企业以会员注册方式进入,根据会员分类,针对性展示平台相关的关键核心内容,如对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点进行的汇集、聚焦及全面剖析等,会员分类随着网站运营的成熟而逐步细化。入驻的咨询机构、管理专家可以与企业进行互动解答。

(3)服务评价反馈。企业用户可对咨询服务提供机构进行评价反馈,形成的相关信息由平台用以对咨询机构进行分级管理和考核管理,建立起自然淘汰、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通过评价反馈机制,也可调动咨询机构和咨询专家的积极性。

(4)学习交流。将案例、知识点有机结合,为企业提供社区化学习、讨论、共享的园地。企业还可报名参与平台组织的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分享、交流活动。咨询机构、专家可共享(免费)或者提供视频教程版权(平台、会员购买),供咨询机构自我宣传和平台会员学习。

7.5数据分析

(1)质量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信息技术手段,汇聚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数据,如管理知识点与案例分析,设计大数据分析数学模型,通过大数据的技术和思维,输出具备战略性、全局性、指导性的可视化结论,以此展示质量工作在大数据视角下的成果。

(2)后台智能AI。通过管理后台可对平台展示内容、数据等进行管理,并实现“知识——案例——流程”之间的融合。可借助自动化及智能程序设计,实现案例分析、权重值提取、知识点扩充、互动问答等方面的智能AI功能。

7.6信息资源

(1)新闻信息。及时汇集、整理并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及行业发展普遍关注的信息,如质量新闻、质量动态、质量活动等信息。

(2)政策资源。围绕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的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梳理分类,将科技、人才、经济、税务等政务信息进行汇聚与解读。

(3)经典案例。介绍具有成功典型案例的标杆企业及经典的质量提升案例,传递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助力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4)专家智库。集聚卓越绩效、现场管理、六西格玛等相关质量领域的咨询专家、企业家、行业权威等,建立专家信息库,形成质量管理咨询的智囊团。

7.7其他功能

(1)信息推送。将企业关心的内容,比如最新的政策、培训通知、交流活动、平台的相关功能调整等,通过短信、微信、邮件、APP、平台内消息等途径,及时、有效、点对点地推送给相关人员。

(2)搜索引擎。提供平台全站内容的综合查询,汇集各类新闻信息、政策资讯、管理知识、案例分析、咨询机构、专家信息等平台的所有资源。

(3)用户界面。为知识云图、案例诊断展示等开发图形化用户界面,便于平台受众可视定位到所关心的资源和内容关键点。

8服务平台开发及运营前景

通过3~5年的运营,平台将在中小企业范围内具备一定影响力,成为提升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抓手。具体而言,即1年的开发测试,确保平台顺利上线、良好运行;2年左右的初期运营,引入相关咨询机构,扩大中小企业受众;再经过2~3年的宣传推广,开创服务品牌新模式。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导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有人称中小企业遭遇“寒冬”。

在广东省召开的“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暨2008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经济论坛”会上,经济学家把中小企业倒闭的原因归结为“融资难、成本攀升、人民币升值”。是的,这三个原因目前对中小企业影响确实很大,但这仅仅是外部因素,中小企业不可能改变经济环境,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只有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市场冲击能力相对较弱,在新的复杂环境下,既要应对国内大企业、跨国公司和同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又要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它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不但要生存,而且还要发展壮大,这就必须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并非某项单一的能力,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既可以表现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上,也可以表现在生产经营、营销和财务上。对于占大多数的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新产品的研发,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的自主创新无疑是核心内容,起着骨干的作用。

同志在党的十七提出:我国目前“生产能力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的高低,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里,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牢牢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产品高度垄断,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而我国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一些产业领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国内中小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低端,赚取的只是劳务加工费,以知识产权为标志的高附加值,高利润则被外商获取,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承担巨大的生态代价。比如我国DVD生产企业出口一台DVD,由于解码芯片、机芯等核心元器件靠国外进口,交给外国企业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是13美元,企业只能赚取一美元的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我们辛辛苦苦干活的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元。创新能力弱,导致我国企业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低,导致我们只能处于经济链条中的未端,“双低”使得我们只能靠数量和价格与别人竞争,从而使得我们中小企业在“融资难,成本攀升,人民币升值”的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纷纷倒闭。如果企业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又结合不好,使本土的创新成果不能很好转换,企业就不得不依赖国外引进,而且越是高新技术设备就越依靠进口。有关专家统计,韩国和日本对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费用比例是1:10,而我国则是10:1。就是说,人家拿1块钱引进,10块钱用于自主创新,而我们刚好相反。10:1导致的不仅仅是多花钱买技术,关键是要重复多花钱。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大多数中小企业对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创新的技术严重不足,以致出现了无休止的“引进、引进、再引进”,有的甚至陷入“引进一落伍一再引进一再陷入”的恶性循环。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与现实已反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大批的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把握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动权。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生力军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支持其做大做强并参与国际竞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中小企业自动承担起自主创新的主体这一角色,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机遇,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广大中小企业,要千方百计突破资金和人才这两大软肋的限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资金是企业创新的一大瓶颈,特别是对于实力比较弱小的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有这样的观点:国外企业研发投入动辄数亿美元,我们企业的销售收入还没人家的研发经费多,怎么和人家拼研发?言外之意,拼不过干脆放弃。这是一种悲观和保守的论调,国内也有不少经济实力并不很强的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的观点是:不做,永远也不可能突破,最终形成的是恶性循环。自主创新要先从点滴做起。我们虽然资金的绝对最小,但是只要“不撒胡椒面”,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于某一点,寻求点上突破,并非一点优势都没有。海信公司在电机机芯片上的突破就是成功的例子。论集成电路,海信与别人比没有优势,但是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电视机芯片上发力,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说,资金对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同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都进行原始创新是做不到的。创新应当是分层次、有分工的,有的企业有能力进行原始创新,更多的企业只能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大多数企业需要借势登高,实现产学研合作,通过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获取具有先进实用技术的项目成果,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面临的难题,从而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项目、人才和资本的结合。

人才匮乏是困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头疼事,根治好象很难,但解决起来并非没有药方。江苏的一家化工厂,产品质量长期达不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直接引进技术,价格太高无法接受,靠自己的科技人员机关,时间又不赶趟。后来,他们在“宁交会”上与一位“海归”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3个月后,“海归”解决了技术难题,公司为此仅支付了12万元。这说明,要解决人才企业不能仅仅着眼于内部,要走出公司的围墙,利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多渠道、多方面地利用人才,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不拘一格不仅仅指人才的不同类别、国家,还指不同的使用方法。有的是招人麾下,有的是合作,有的是委托开发。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实践基地 校企共建 工程实践 产学研基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95-01

高校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很强的学科。由于实践教学受到教学条件、实习经费、人员素质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很多实验项目都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很多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内容也是小规模的简单的设计,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江汉大学软件技术产学研基地”实行校企互动、产学结合的方式,使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学生通过在实践基地学习可获得最佳的实训条件,这种真刀真枪的规范化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耐心、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素质,并为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水平建立了的一条捷径。

1 江汉大学软件技术基地建设

1.1 项目背景

为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职业素质,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为江汉大学“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条件。江汉大学数计学院与深圳易思博公司从2009年开始就软件大学生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在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上引入易思博公司企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0年7月双方共建“江汉大学软件技术产学研基地”,引入企业化的项目库及知识学习系统、丰富实验室的项目及教学资源,使“产学研基地”一方面可以作为开放式实验室使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实验平台;另一方面作为校企合作平台能有力推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用相结合。

1.2 江汉大学软件技术“产学研基地”特点

“产学研基地”分为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两个部分。

硬件建设包括现有机房改造、企业化氛围布置等。模拟目前主流软件公司办公、开发环境,让学生能在校内感受到企业氛围,更好的适应毕业后的工作。

软件体系建设包括软酷实训平台、特定案例库等的采购,通过易思博为江汉大学数计学院定制的实训平台及案例库让学生快速提升软件开发能力及与企业工作无缝接轨。

1.3 江汉大学软件技术“产学研基地”主要功能

(1)校企共建的平台。

“产学研基地”是一个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平台。该平台需要充分借助企业的技术与资源优势,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和企业交替、企业化工程实践的形式在平台上实现产学研融合

(2)基于工程实践的开放性自主学习平台。

“产学研基地”将提供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工程实践自主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课外时间在开放实验室里,在可以不用老师全程指导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去开发项目、学习知识,培养自己实践动手的能力、增加自己的项目经验。

(3)基于项目的工程实践体系学习资源库。

“产学研基地”会根据学校的特点及项目实践的需要配置案例库。同时根据案例库的类型及技术要求,平台将提供丰富的基于项目开发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文档、视频、测试习题等内容,并且该学习资源库会根据项目需要及时更新及扩充。

(4)真实的企业项目案例库。

“产学研基地”所用案例来自企业级项目,经过一定的整理、加工后形成可以让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开发的模块。项目案例涉及金融、通信、网络、企业管理、物流、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多行业多领域,同时也涵盖了目前国际IT项目开发的主流技术方向,使学生在校就能提前接触企业项目及技术。

(5)双师型师资培养校内基地。

“产学研基地”作为学校与企业交流的平台,将具有双师型师资培养的职责,提高教师的项目经验及实践教学水平。

(6)实时的项目及平台更新服务。

“产学研基地”将会随时关注目前项目开发的主流技术及方向,并对项目及平台进行实时更新,让目前所进行的项目案例能保持与社会主流技术接轨,让学生所接触的技术方向永远都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技术。

2 结语

实践教学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高等学校孵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抓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通过江汉大学软件技术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深入地合作,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融为一体,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学校培养具有明显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金秀,范新南,朱昌平,等.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29~13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13篇

【题目】新经济下中小科技企业发展问题探究

【第一章】新经济环境下科技型企业成长研究导论

【第二章】企业发展模式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4.1  4.2】山寨的说明及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4.3】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4.4 - 4.6】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结论/参考文献】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方式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 要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通过实施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实现了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长的一次经济高速增长,其具体表现是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胀水平的偏低、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财政的改善,《2001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将这种发展奇迹总结为新经济。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新经济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发展模式是与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紧密相连的,我国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能照搬其他。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给出了本文对于企业发展模式的认识,接着对文章写作所运用到的各种理论进行梳理,并将虚拟企业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核心理论加以详细论述,然后以文献综述的方式选取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企业发展模式进行对比,说明企业发展模式主要受政府、教育、资本和文化四种因素的制约。

第二部分,作者在全面阐述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深圳华强北手机产业以及三家典型手机厂商为案例,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比,说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对于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第三部分,本文通过对华强北手机产业及典型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从组织模式、营销模式、创新模式和融资模式四方面进行分析,创新性的总结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模式--华强北模式,并通过与其他现有典型模式的对比,说明此模式的优点与适用范围。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基于华强北模式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经济 中小科技企业 华强北模式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研究基本框架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一、核心理论综述

(一)虚拟企业理论

(二)坏性创新理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模式研究

(二)国内相关模式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模式研究总结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定义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二)科技企业的定义

(三)本文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定义

二、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二)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特点

三、我国中小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外部困境

(二)内部困境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强北手机厂商的案例分析

一、关于山寨的说明

(一)"山寨"的定义

(二)"山寨手机"的说明

二、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一)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华强北手机产业运行流程

三、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案例研究对象选取依据

(二)研究指标的选取

(三)三家企业的比较研究

四、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

(一)产业分工明确

(二)产业集聚明显

(三)市场定位明确

(四)产品优势独特

五、华强北手机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法律的风险大

(二)持续创新能力弱小

(三)产品服务质量堪忧

(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一、华强北手机产业特点的理论分析

(一)组织模式分析

(二)营销模式分析

(三)创新模式分析

(四)融资模式分析

二、华强北模式的提炼与相关比较

(一)华强北模式的提炼

(二)与国内外相关模式的比较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产业分工,培养核心能力

(二)注重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三)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品牌

(四)注重创新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14篇

(一)政府采购的类型和特点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按照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政府采购的类型分为四种:一种是常规性采购,公共部门购买非研发要求的产品,但是,在招投标过程中考虑创新标准,属于“温和促进型”。第二种是战略型采购,公共部门规定采购的具体技术或服务,此种技术采购与部门政策联系紧密,将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研发。第三种类型不同于采购商品和服务,公共部门直接购买研发以支持政府活动及相关决策。也是一种商业化前研发采购,政府并不一定要购买研发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跨部门的中小企业创新计划(SBIR)就是充分运用了此种方式。这种以创新为导向的公共采购方式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阶段的金融风险。第四种政府不仅完成采购任务,同时支持私营部门对创新产品的购买。当创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私营部门时,政府可采取直接补贴采购者的方式促进新产品的应用,此种方式有利于鼓励国家战略性行业科技型企业发展。政府部门可同时采用多种方式采购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其他创新过程。

(二)政府采购的时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Galbraith(1982)首次提出六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分别为第一阶段,原始证明阶段(proof-of-principlestage);第二阶段,原型阶段(prototypestage);第三阶段,模型工厂阶段(model-shopstage);第四阶段,启动阶段(start-upstage);第五阶段,自然成长阶段(naturalgrowthstage);第六阶段,战略动机阶段(strate-gicmaneuver-ring)。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内,技术创新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都需要外部的相关支持,但是,也有发展的瓶颈和关注点的差异,[1]更容易受到发展限制,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在原始证明、原型、模型工厂和启动阶段,以供给类如公共科技投入、示范工程等政策干预为主,也可以采用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方式,以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和成本,提高公众对此类技术的认知度,初步试探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为种子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提供市场检验。在自然成长阶段和战略动机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关键技术已突破,并产生了主导技术设计,也经受住了前期市场的考验,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将极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程序及服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中小企业申请政府采购的程序是否便利,影响企业的参与成本。二是中小企业在申请政府采购过程中是否有相关部门的协助和指导。三是中小企业参与采购过程中信息是否对称。四是是否有更便捷的咨询等服务。因此,可通过制定便利的程序,降低参与成本;提供协助指导与咨询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及相关法规,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四)政府采购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供给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主要矛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采购所指向的产品需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采购法的质量及性能标准。三是《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法规及实施细则之间的矛盾,阻碍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应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适当倾斜,解决上述矛盾,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良好的环境与通道,消除政府采购政策、法规中对中小企业参与采购的阻碍因素。

二、发达国家利用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和英国等国纷纷制定“创新导向的政府采购计划”,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效力,利用政府采购促进创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达国家在制定政府采购规划时,根据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功能,将创新标准引入具体的采购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从为公共部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着手,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用户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例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中小企业市场验证项目(MVP),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旨在为公共部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主要目标是将创新性采购文化融入政府部门,刺激和支持国内企业创新活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MVP通过研发投入和市场验证推进政府与商业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研发项目的商业化和用户导向的应用型创新。此项目包括三个阶段:技术需求分解细化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概念论证阶段,涉及两个利益主体:政府部门和中小企业。MVP要求政府部门明确其技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征集具体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优先享有承担项目的机会。MVP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于项目是非强制政府部门给予中小企业保留采购份额,公共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可能会过于考虑成本,采购人员也因风险规避而不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因此,项目一方面要求采购部门明确技术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创新、奖金激励(必要的时候使用)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二是项目的核心是充分激发公共部门和中小企业的参与兴趣,因此项目主要采用技术拉动机制,参与主体对特定研发创新的需求将拉动新技术的市场化。第三,中小企业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他们可以将相应的技术进行商业化,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保留使用解决方案的权利。

(二)从公共部门采购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的障碍着手,制定并调整项目和政策方案例如,韩国自从1996年就开始实施《中小企业科技产品公共采购的新技术采购保障项目》,2005年项目作了相关修订。最初政府从中小企业购买科技产品的比例还不到采购总量的3%,项目实施效果不佳。韩国相关部门调查总结,项目实施不力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缺乏立法约束,②新技术认证才实施两三年,缺乏产品性能认证,中小企业很难从中获得认证。③审计监察署主要关心项目采购是否符合相应的采购程序。采购部门更倾向于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以避免可能出现问题,中小企业很难从招标中获得采购合同。2005~2006年项目基于以上问题进行了修正,如表1所示,修正的内容主要体现在:①为中小企业产品引入保险机制。②调整性能认证系统。③建立推进中小企业技术产品采购的相关部门。④通过提高政府采购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的目标比例体系,规定新产品的20%必须从中小企业购买,提高公共采购的有效性,具体如表1所示。2005年政府采购达到9.3%,2010年已超过10%,金额达到约19亿美元,是项目修正前的3倍,项目实施效果显著。

(三)利用商业化前采购培育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英国小企业研究促进计划(SBRI)等都运用商业化前采购(pre-commercialprocurement)方式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例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都分别给予10万美元、15万美元和10万澳元的资助。在企业发展阶段,针对具有商业化潜力的项目,在美国获得1~2年最高75万美元的资助,在英国可获得39万美元~160万美元的资助,在澳大利亚高达上千万澳元。企业进入发展期后转向采购计划或从其他投资者获得另外资金。

(四)确定新兴技术及战略发展领域,制定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研发促进采购项目(Procurement-conditionalSMER&Dprogramme)例如,韩国政府确定政府扶持的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等,若特定组织机构(包括政府、公共机构或私营机构)购买中小企业新技术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韩国中小企业署(TheKoreaSmallandMediumBusinessAdministra-tion,SMBA)将提供内部研发(domesticR&D)费用资助。根据项目参与主体差异,政府承担不同比例的资助,对于私营项目政府提供55%研发费用资金,采购机构20%,公司承担25%;合作项目,政府承担50%,采购机构25%,公司承担25%。由国内买方例如大集团或者公共机构发起的先导项目,并通过认证程序,将获得5亿韩元,发展期必须不长于2年。如果是较高的经济可行性且成功率高的先导项目可以获得相关部门的联合资助。实用价值强的项目,如果新产品开发是由国外买方订购,将获得优惠信贷,政府也会资助成本的50%,但上限是1.5亿韩元,发展期在一年以内。2002~2009年间,韩国政府共资助1499亿韩元(约合1.4亿美元),共计889个项目。项目支持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技术差距不断缩小。

(五)强制性保留从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美国制定《小企业法》资助和保护小企业,相关法律专门规定政府的整体目标是小企业每年获取的政府采购主合同金额不少于总合同金额的23%,联邦政府1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必须从中小企业采购。法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预留15%的公共采购基金,也就是说,如果每年有100万欧元的公共采购资金,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预留15万欧元。2006年韩国相关法律规定,政府从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要达到10%。

(六)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公共采购便利和法律保障美国政府制定长效的实施保障体系促进小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制定并修订《小企业法》等专门法律,保障小企业每年获取的政府采购份额,并为小企业提供一系列便利措施。1994年颁布《联邦采购简化法》简化政府采购程序,将政府可使用简化采购程序的上限由2.5万美元提高到10万美元。二是制定详细的联邦采购条例(FederalAcquisitionRegulation),对联邦政府采购产品提供实施指导。三是设立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直属的联邦政府机构,各州设立小企业办公室,帮助小企业获得法律规定的政府采购份额。[2]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MVP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合同、法律咨询等服务。

(七)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小企业市场验证项目(MVP)实施过程中,2/3进入项目提议阶段(proposalstage)的中小企业都有与其他中小企业、大学及研发机构合作的意愿。在调查的20家承担可行性研究项目的中小企业中,有12家企业与其他研发组织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此,维多利亚州创新、产业和区域发展署专门建立中小企业数据库,构建创新网络平台,鼓励中小企业找到与项目研发匹配的合作伙伴,共同促进具体领域的研发和战略制定。MVP是全程资助项目,对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信息平台的构建不仅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促进了公共部门、企业与学术界的交流。

三、对我国利用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

(一)完善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的法规与制度我国在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体系还非常不健全,政府采购只是单纯的财政支出控制手段,需要向兼有财政支出治理和国家宏观调控双重功能转变,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功能。积极采购中小企业的产品还主要停留在目标、原则指导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没有相关说明,政府采购政策中没有明确的创新导向,也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指导操作层面。建议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的范围、优先次序、扶持力度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政府采购程序、方法、效果评价方法、审核和监督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3]建议增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条款,效仿美国制定详细的采购实施操作规则,确保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份额目标。尽快公布创新产品采购目录,明确国家创新导向和政府技术需求,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标。尽快制定《政府采购咨询专家管理办法》等配套法律法规,充分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诉求,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

(二)多样化采购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我国应积极采用多种采购形式,扩展采购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政府采购产品中优先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产品和服务项目。二是依据企业发展阶段划分,在原始证明、原型、模型工厂和启动阶段,采取商业化前采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给予支持。三是在新兴技术及重要的战略发展领域,制定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研发促进采购项目。效仿韩国根据采购主体的差异,政策给予不同比例的资助。

(三)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性能认证和保险制度我国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有两个倾向:购买国外厂商的产品和国内知名大企业产品,小企业产品常遭受品牌、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歧视而被拒之门外,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矫正政府的采购倾向:一是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标准,由当地科技部门组织相关机构认证,将符合条件企业纳入政府采购供应商数据库。例如,天津已先行先试,2011年开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和创新活跃的企业纳入其中,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二是积极制定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的性能认证和保险体系,对符合质量、性能标准的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优先考虑。三是制定买方免责条款,政府工作人员采购符合性能认证等条件的科技型产品给予免责。

(四)从单一支持企业扩展到重视产学研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需要,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完成复杂前沿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因此,在采购过程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等进行产学研合作,鼓励各方主体形成联合体,共同申请政府采购项目(在联合申报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政府采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议合同金额与联合体合同总金额占比需达到一定比例)。政府采购中充分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升级中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瓶颈,以及地方重点优势产业整个产业链条设计与关键配套技术需求,支持地方优势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研发创新活动。[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第15篇

文献提出了一种以多主体的顺序“接力”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模式,并称之为“接力创新”。文献[2]预测在生物制药业、生物农业、信息业、纳米业等新兴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其中,接力创新在生物制药产业的普适性已被文献[1,3-4]等证明。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也大量存在接力创新。那么,农业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是否也如预测的那样遵循接力创新呢?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为何会形成这种特性呢?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回答①。与生物制药产业相类似,生物农业产业同样建立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并且是除生物制药产业以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从理论层面看,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可以拓展接力创新的应用范围、深化和完善接力创新的相关理论。从实践层面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农业技术现代化、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揭示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的特性,为中国生物农业的产业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帮助相关创新主体明确定位、科学决策,指导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的接力创新进行对比,探索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②。下文安排如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变量;进行研究设计;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主要发现;探讨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总结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2文献回顾与研究变量

2.1文献回顾

接力创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Pavitt对“基于科学的高科技部门”的论述[6]以及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科学的体制”[7-8]。“模式2”等理论也强调了“后现代”社会中科学研究与创新的交互作用[9],并进而形成“三螺旋”模型所描述的大学承担企业功能、企业承担学术功能的现象[10]。这些经典研究(但不限于这些研究)事实上分离出一类基于科学的创新。例如:Pisano认为科学的深度参与导致生物制药是“基于科学的商业”[11];陈劲、赵晓婷和梁靓指出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是“基于科学的创新”[12];对纳米产业的研究也佐证了这种特性[13]。那么,这类基于科学的创新如何才能获得成功?生物制药创新研究逐步揭示出接力创新这一新型创新模式,给这个命题提供了较为完美的答案。①文献[3]提出:专家型公司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前端的小型生物技术企业;而核心公司是在新药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具有综合组织能力的大型一体化公司。生物制药源于20世纪70年明的DNA重组技术[14],当前已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组合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和纳米技术等众多科学技术的复杂体系[11]。文献[15]指出生物制药创新主要来自大学,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盈利性公司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建立联系、共同参与创新[16-18],大型制药公司与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的专业化企业之间是合作关系[19]。李天柱、银路和石忠国等最早提出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之间合作的本质是两者的接力创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常见的合作方式其实是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3]①。在此后的研究中,李天柱等进一步针对生物制药起源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性,将大学等公共研究机构纳入接力创新框架,提出了接力创新的完整概念,分析了“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之间的主要接力关系和接力方式[1],并探讨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和发生机理,比较了接力创新与合作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创新和二次创新等其他典型创新模式的异同及应用思路[2]。虽然接力创新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它对基于科学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且它具有自身的特性;有学者运用接力创新研究了区域创新平台、新兴产业载体等[3-4,20-21]。然而,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接力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物制药产业开展的,而生物农业产业等其他基于科学的产业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及其特性则尚无专门研究。

2.2研究变量

本文旨在验证前人对接力创新的推断,但是由于针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类似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实际上属于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针对这一研究目的,首先,本文将研究问题明确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以避免被海量数据所“淹没”[22];其次,除了可从研究问题直接推出的研究变量外,本文并未事前指定其他变量,以防止在研究过程中束缚思想、阻碍新理论的构建;最后,本文借鉴现有文献的逻辑,但尽量保持开放心态,以免限制研究发现和产生偏差[22]。基于上述思想,根据代表性文献[1-3]铺垫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如下变量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1)接力创新。接力创新的本质是:能力显著异质、优势明显互补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创新,但各主体加入创新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且它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创新过程中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各司其职、很少“越界”,主体间的顺序接力推动创新获得成功。也有文献指出,在新兴技术的创新中,能力互补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等组织间合作方式共同完成创新是一种普遍现象[23],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就属于接力创新。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24],针对接力创新变量,本文提出一个竞争性解释:农业生物技术不遵循接力创新,实际上只是采取了战略联盟等合作创新模式。2)接力关系。接力关系这一变量是参照当前接力创新最为典型的生物制药产业而提出的,其存在的前提是接力创新变量能够得到较好的解释。具体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如下接力关系:第一,以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第二,以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接力为实现手段;第三,以金融接力为支撑,即创新过程中存在不断有新的资金加入、原有资金退出的接力现象;第四,创新过程中政府支持政策也具有与金融支撑类似的接力现象。3)接力方式。接力方式是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参照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主要接力方式应包括授权许可、平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多种方式。与接力关系变量相类似,接力方式变量存在的前提也使接力创新变量得到较好的解释。

3研究设计

3.1研究边界

按照一般理解,农业生物技术是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的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的新技术[25]。该定义指出,农业生物技术建立在以DNA重组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而与其他农业技术区分开来。例如,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该技术没有利用DNA重组及其他现代生物技术,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农业生物技术①。

3.2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最适合于研究“怎么样”(how)和“为什么”(why)的问题[24]。案例研究以案例为基础,从中归纳产生理论,理论的产生完全根植并升华于案例内或案例间的构念之间的关系及这些关系所蕴含的逻辑论点[26]。案例研究可分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27],其中多案例研究在有效性和普适性方面比单案例研究更具优势[28-29],特别是当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时,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更会显著提高[24]。本文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正属于“how”和“why”的问题,适合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考虑到归纳理论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3.3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30],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作为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按照下面步骤进行:第一阶段,研读有关行业报告和资讯收集,找出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农业生物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编写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生物谷②等专业网站提供了最初的筛选范围。第二阶段,针对收集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名录,广泛收集其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获得大量零散的技术创新片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外,维基百科③、谷歌、果壳网④等网站也是丰富信息的重要来源⑤。第三阶段,使用三角验证法确认数据的质量,即研究者可利用多重证据来源和多重研究方法以减少偏见的影响[31]。第四阶段,将经过验证的创新案例片段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完整的案例。在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还建立了案例档案和证据链以保证案例质量。不可否认,诸如文献分析这种二手数据收集方法与访谈法、观察法等相比确实并非最优选择,这是在现有研究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一种满意决策。由于本文是从总体上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不以研究每个案例的微观过程为目的,因此通过上述过程收集的案例资料可以满足研究要求。待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利用一手资料验证本文研究。3.4案例简介多案例研究所需的案例一般以4~10个为宜[22],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极端性,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32]。本文选择表1中的8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案例选择主要基于3个标准:一是尽可能广泛覆盖生物农业的相关领域,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二是尽量针对典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及企业,以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在满足前两个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例,以增加对中国的指导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拼接案例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因此肯定还有其他典型案例无法得到,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的研究质量,但笔者认为表1中的案例已可以较好地满足研究需要。

4研究发现

4.1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特性

表1中的案例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一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先后加入创新过程,分别完成创新链上不同环节的任务,创新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接力传递而逐步推进的。这一特征与接力创新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可确定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创新模式。例如,NaturalIndustries公司在成功研发了生物抗虫害技术后于2012年被诺维信公司(Novozymes)收购,诺维信公司将此技术应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市场。在这项创新中,NaturalIndustries承担上游的研发任务,诺维信公司在NaturalIndustries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商业化,属于典型的接力创新;在诺维信公司和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联盟中,诺维信公司负责研究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生物土壤改良技术,孟山都公司在诺维信公司研发的基础上完成田间试验、注册与商品化,这也是典型的接力创新;孟山都公司收购Asgrow、Holden等公司的目的是利用这些公司的市场网络将其玉米、大豆等转基因育种技术推向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市场,本质上是孟山都公司完成上游的技术研发、Asgrow等公司完成下游的商业化,这也是接力创新的具体表现。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遵循类似的接力创新模式。事实上,笔者所收集的案例数量远超表1中的案例数量,只是很多案例因不够完整、不够具体或不够典型等而未被纳入分析,但其中很多案例也表现出上下游创新主体顺序接力的特性。必须承认,表1中的案例确实存在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并广泛运用联盟、并购等合作方式的事实,但本质上还是上游主体完成其承担的任务后,像接力赛跑那样传递给下游主体继续开展后续任务,因此属于接力创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创新,变量1的竞争性解释可以排除,对生物农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现象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但是,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相比,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表现出自身的显著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等领域,而在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等领域出现得较少。即便在转基因作物等接力创新的易发领域,接力创新也是最近10余年才逐步兴起的,一些生物农业巨头曾独自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功,如孟山都公司推出了保铃抗虫棉花等。因此,笔者认为,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新趋势,该发现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推测生物农业应像生物制药业那样普遍遵循接力创新模式。2)文献[1]和文献[2]指出,生物制药技术的创新基本上遵循“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如忽略掉大学,则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顺序接力的单一模式。但是,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明显分化为3类(如表1所示):第一类,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NaturalIndustries-诺维信”和“TJTechnologies-诺维信”,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基本一致;第二类,核心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诺维信—孟山都”、“孟山都—礼来(EliLilly)”及“孟山都—拜尔作物科学(Bayer)”,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有差异较大;第三类,核心公司与其他中小公司的接力,如“孟山都-Asgrow、Holden”、“孟山都—中国种子集团、河北中业集团”及“杜邦先锋(Dupont)—山东登海种业”,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恰好相反。3)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极少涉及大学,或者说鲜有直接利用大学科学发现的情况———这进一步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猜想,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创新应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同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相对较弱,很多重要技术都是核心公司研发的。理论上讲,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其前端研发工作最适合由专家型公司承担,但这一特性并未得到案例的支持。

4.2接力关系

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的接力关系大体上符合变量定义中对接力关系的陈述,但又有不同表现。1)以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接力创新的本质是通过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的顺序接力,逐步完成创新中最基本的知识创造过程[1]。已证明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遵循接力创新模式,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必然围绕知识创造及其顺利接力进行构建。例如,在“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案例中,诺维信公司将自己研发的土壤改良技术知识传递给孟山都公司,由孟山都公司继续创造田间试验、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的知识。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是如此,不再赘述。2)以知识产权接力为手段。在接力创新中,知识产权也是一个与知识创造协同发展的接力过程,知识产权转移成为创新主体实现接力的手段。在这一点上,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符合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1](具体的接力方式详见下文分析)。3)对金融支撑的接力需求不强。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通常有强烈的需求,如生物制药需要公共财政、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核心公司、资本市场等复杂资金接力支撑整个创新过程[1]。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位于创新链上游的专家型公司主要依靠风险投资和公共财政的资金,在创新任务被传递到核心公司后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整个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金融支撑接力性质。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接力创新中,整个创新过程都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金融支撑接力的特性并不显著。总体来看,虽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投入巨大、周期漫长,但是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却不强烈———这与接力创新的现有理论相比可谓大相径庭。4)强烈依赖政策支持接力。政府政策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转基因作物为例: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有利于转基因实验、动植物新品种专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育种研究阶段需要政府开放对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试验管制、大规模田间试验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更突出的是,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报审批、品种审定和证书发放、大规模种植许可及国际贸易管制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只有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分别配置合适的政策且各政策之间无缝衔接,才能为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任一环节上的政策变化都可能给创新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欧盟质疑孟山都公司的“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曾造成孟山都公司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面临被欧盟禁止的威胁。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创新普遍具有重要意义[33],但是像农业生物技术这样对政策支持接力的依赖如此之高是罕见的。

4.3接力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的3类接力创新具有相对稳定的接力方式,不像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方式那样动态复杂。下面针对3类接力创新分别论述。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主要是并购。通常是下游的核心公司并购上游的专家型农业生物技术公司,这与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整体出售这一接力方式的相似度较高。采用这种接力方式的一般情况是,上游企业提出创意且技术研发已成型,而下游企业拥有田间试验、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加速技术商业化的能力,且下游企业的营销网络和顾客基础规模较大,能使技术在商业化环节发挥更大价值。同时,上游的专家型公司大都是借助风险投资创办的,通过并购可获得较高的企业价值溢价,风险投资愿意推动这样的并购;而下游的核心供公司则拥有充足资金可为并购支付较高价格。诺维信公司收购NaturalIndus-tries和TJTechnologies都属于这种情形。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联盟、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这些方式的本质都是通过签订某种契约将知识产权从上游企业传递到下游企业,我们统称为协议合作。协议合作普遍发生在核心公司之间,一般是上游的核心公司提出研发创意且完成基础研究和实验开发,而下游的核心公司完成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商业化工作。其中,如果采用联盟方式,则会按照企业对创新的贡献预先约定好利益分配办法,上下游企业通过分割创新的终端收益获得各自的回报。“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联盟即是如此;如果采用技术转让或授权许可,那么上游企业通常事先划定下游企业使用技术的范围和条件,上游企业除了获得一笔技术转让费(或技术许可的门槛费)外,通常还能在未来创新成功后获得从创新收益中分成的权利。孟山都公司将其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技术许可给拜耳作物科学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第三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股权收购、合资等途径,我们统称为资产联结。使用资产联结这一名词是因为这种接力方式一般发生在上游企业为核心公司而下游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核心公司掌控全部技术研发及田间试验、申报审批等后期创新工作,但在最终拓展市场(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时面临较大障碍,因此以股权收购或合资方式控制下游企业,借助下游企业拥有的市场网络以及对特定市场熟悉等优势加速技术创新扩散。这种情形与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收购上游专家型公司的方向恰好相反、目的也不同,为区别方便称之为资产联结。杜邦先锋与山东登海种业合资成立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将其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向中国市场就是以资产联结方式实现创新接力的实际反映。此外,接力方式变量中包含的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接力方式并未在生物农业产业中发现相应的案例,这也反映出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不同之处。

4.4其他发现

除了上述基于3个变量得到的发现外,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中国企业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主要参与第三类接力创新,基本上是承接跨国公司已研发成功的技术并将之拓展至中国市场。从企业创新管理的角度看,中国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规避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且可获得相应的创新收益。然而,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生物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接力创新愈演愈烈可能使中国企业逐渐丧失自主研发的动力和热情,并使中国生物农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

以转基因作物为例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可抽象为图1。图1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过程(以转基因作物该过程由上游的实验室研究、中游的育种研究和下游的大规模生产与商业化3个序贯相连的阶段构成,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更多阶段。3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所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室研究的目标是克隆目的基因,创造转基因作物品系,因此基础研究能力在这一阶段最为关键②;育种研究的目标是开发育种工艺和方法,并通过小规模田间种植试验对工艺方法和安全性进行检验(试验面积约为100m2),这一阶段也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成分,但更接近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田间释放试验确定稳定的育种技术和工艺,并对试验成功的作物品系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商业推广,因此,除了研发能力外,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也至关重要。平均而言,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周期长达13年、投入超过1.3亿美元。其中,创新链上游的实验室研究能否成功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创新链下游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面临的风险同样惊人,尤其是能否通过品种审批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整个创新周期中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用于通过政府审批,平均审批费用超过3500万美元。此外,商业性推广还面临不同国家在政策、社会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严格壁垒[34]。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特点与接力创新发生的一般规律十分吻合[2]。具体而言,受规模、资金、公关能力和市场网络等因素的限制,专家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基本上不具备完成整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能力,也无力承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下游风险),因此通常聚焦于从事创新中前段的实验室研究或育种研究,或在创新后段的商业推广、大规模种植等环节参与进来,因此此时不确定性已很低。孟山都、诺维信这类核心公司拥有完成整个创新过程的能力,但创新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由核心公司独自完成创新仍是低效率的。特别是在实验室研究环节,核心公司的能力有时明显弱于专家型公司。而在创新后端,单独一家核心公司———不论其规模和影响力如何巨大———突破不同国家的政策、社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障碍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由优势能力各异的企业分别承担创新任务,通过接力合作推动创新成功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农业生物技术自身的特殊性又使其接力创新具有如下自身的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庞大、涉及领域较多,不同细分领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观察到,一些农业生物技术(如生物农药技术、兽药技术等)的研发难度不像转基因作物那样大,其创新风险相对较低,尤其是遭受的政府管制相对宽松。这些技术的创新可能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内部或采取其他合作创新方式即可完成,因此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发生范围不如生物制药技术那样普遍。同时,根据我们的不完全观察,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早期,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专家型公司相对较少,因此孟山都等核心公司只能自己开展技术研发并完成创新过程。近十几年来,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专家型公司的数量开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近10余年接力创新(尤其是第一类接力创新)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才大规模兴起的原因。2)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能力严格分布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中,只能采取“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的接力方式[1]。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严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的分化。有些技术研发专家型公司的能力突出,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第一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TJTechnologies—诺维信”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副总裁Videbk表示:“TJTech-nologies的生物解决方案提高了作物产量、业内领先,可与诺维信形成互补”。有些技术的研发能力掌握在一家核心公司手中,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另一家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第二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Nielsen认为,这“很好地将诺维信的微生物研发能力与孟山都的田间试验和商业化能力结合起来”,而孟山都公司的首席技术官Fraley认为,“这是技术推向成熟发展的催化剂”。还有一些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能力都掌握核心公司手中,但在技术扩散过程中运用其他公司的资源和网络更易克服市场拓展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形成了第三类接力创新。例如,山东登海种业的规模远小于杜邦先锋,但前者在开发中国市场时却具备杜邦先锋所没有的本土化优势。3)大学科研更热衷于针对人类健康医疗的研究(如干细胞等),直接满足生物农业创新需要的最新前沿科学成果相对较少。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只能更多地利用相对成熟的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大学主要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技术手段,所给予的是间接支持。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大学进入接力环节的案例较为罕见。而生物制药技术创新的前端离不开大学的参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物制药的研发不仅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而且大学也乐于为生物制药提供直接可用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大学科研更重视人类健康医疗,因此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聚焦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就相对较少。这可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性不强的现实,其实质是缺乏可以依赖的专家型公司。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农业的其他特点,可进一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其他特性。就接力关系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由于仅有一部分新技术是由专家型公司开发的,很多农业生物技术都是由核心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因此核心公司的资金实力、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完全可以支撑整个创新过程。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远低于生物制药技术。但是,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争议的焦点,更是政府严格监管的对象。针对转基因生物的政策法规不仅严格,而且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地分布于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的各个环节,政策变动对于创新进程而言可能是致命的,这种特性导致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高度依赖政府支持政策的接力。就接力方式而言,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理论上也可以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采取协议研究、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从专家型公司那里获得技术,但是表1中的案例全部采用并购方式。我们认为,这是核心公司出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在我们观察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案例中,核心公司并购的专家型公司均为已成功完成技术研发甚至开始初步商业化的公司,这使得核心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商业化的不确定性大为降低。虽然并购需要付出较高的溢价,但是可一并得到新技术和专家型公司的技术平台、研发团队等重要的创新资源,能够显著提高核心公司的吸收能力,给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提供技术保障。如果采用协议研究,那么核心公司一般需要在研发前期就介入,这不仅要支付给专家型公司一笔固定费用,而且要依据技术研发进程支付里程金,并可能需要在商业化成功后付给专家型公司以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更重要的是技术研发能否成功仍是不确定的。如果采用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核心公司除了要一次性付出固定费用及未来商业化成功后的利益分成外,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商业化过程中很难得到专家型公司的专有技术能力的保障。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为势均力敌的核心公司,并购这种接力方式很难被双方接受,协议合作自然成为更明智的选择。第三类接力创新采用资产联结实现接力,主要是因为核心公司要掌控商业化过程。中种迪卡公司总经理汪泓在谈到与孟山都公司的合资时曾表示:“商业育种企业必须保证从育种、制种到销售全过程不脱节,否则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大”。但是,下游的小公司本身不拥有核心技术,并购这类公司往往不符合核心公司的战略,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接力方式在控制方面又面临风险,此时资产联结就成为较好的折中选择。

6结语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其形成机理遵循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管理应以接力创新为理论指导,同时重点考虑本文所揭示的一些特性,主要包括:第一,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技术等领域,并分化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及“核心公司-其他小公司”3种类型,且接力链条的前端极少涉及大学,创新过程对专家型公司依赖不强,核心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很大作用;第二,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并不强烈,但高度依赖政策支持接力;第三,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采用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等方式实现接力,而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的接力方式则罕有出现。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之所以会形成自身特性的原因是:首先,农业生物技术的不同细分领域存在差异,即有些领域迫切需要接力创新,而有些领域的需求不大明显;其次,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严重,可根据创新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类型的分化;最后,大学科研中直接针对生物农业的最新前沿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将大学纳入接力创新链条,由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较少承担前端的技术研发任务。上述这些因素进一步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核心公司,而核心公司自身的能力决定了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不强。然而,由于转基因作物等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政府对之严格管制,这致使其创新过程非常依赖政策支持的接力。而在具体的接力过程中,为了规避技术研发、商业化等环节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成为主要的接力方式。

6.2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