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

电子汇票的风险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银行经营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于2009年10月,其颁布对票据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且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和齐备,电子商业汇票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以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汇票业务的调整、经营收益的降低、风险管理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来探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颁布的意义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的颁布能充分发挥商业汇票的结算和短期融资功能,提升商业汇票业务处理流程的电子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支付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费用,防范假票、伪造变造票据等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支付服务效率、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丰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手段。

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1.促进银行加快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

《办法》的颁布要求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重视网上业务的拓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的网上银行系统,尽快实现与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对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服务,增加自身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一个稳定、安全、可靠、便捷的网上银行系统,可以提高银行在业界的竞争力。在建设网上银行系统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新的技术,保证与企业的资源计划系统完美结合,提高管理手段和水平,加快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共享。在建设完善网上银行系统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销手段运用[1]。《办法》颁布必然会促进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繁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大,闷头搞建设容易丧失战略发展机遇,所以,银行在扩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时应注重营销手段的运用,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广,吸引在交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成为我们的客户。这是因为交易核心企业的选择将会促使周边企业选择同一家银行办理电子汇票业务,继而减少接收、转发、存储电子商业汇票的流程。

2.促使银行对汇票业务进行调整

相对于纸质商业汇票,电子商业汇票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电子商业汇票可以节省大量的的印刷、登记保管、远距离交付等成本,并且唯一的票据号码和严格认证的电子签名使得电子汇票更加的安全,减轻了管理负担,缩小了业务成本,从这一方面来看,银行有足够的动力开展电子汇票业务,引导企业减少对纸质商业汇票的使用。对于企业而言,电子商业汇票更容易申请,申请材料和成本少,能有效地避免损毁、遗失、被盗、被抢等意外状况的发生,电子商业汇票的手续费更低,尤其是《办法》把电子商业汇票延长至1年后,电子商业汇票更加实用,从这一方面来看,企业对电子商业汇票持开放态度,能有意识、主动地减少纸质商业汇票的使用,增加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综合这两方面,商业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所以银行应对自身的汇票业务构成进行调整,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及时规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3.对银行的经营收益提出了挑战

《办法》把财务公司承兑的电子汇票调整为银行承兑汇票,这一调整很大程度地释放了财务公司的功能和作用,对整个金融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利用电子商业汇票,财务公司可以克服没有分支机构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财务公司系统能直接接入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为电子票据市场的直接参与者,签开银行承兑汇票,使得财务公司有能力取代商业银行向其所属集团下的各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开票、承兑、贴现和集中结算等服务。在这之前,这些集团企业都是银行优质客户,大量电子票据流动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且,财务公司所属的集团公司为了降低内部融资成本和财务管理成本确定会逐步减少对商业银行贴现和贷款、结算等业务的依赖,建立自身内部金融系统。所以说,银行的承兑、贴现、贷款、结算等业务将会有所减低,银行相关的经营收益会有所下降。

4.引导银行强化风向管理

随着电子票据市场的发展,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的业务将会逐步增加,尽管电子商业汇票本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从整体业务上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相对于企业金融业务,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说,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的理念。首先,应培养银行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严格执行现有的电子票据的规整和流程外,还应有计划有目标地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建立对应的风险及评价体系,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其次,构建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对各个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提升银行资金的流动能力,拓展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调控的能力[2]。再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待用资产负债的流通程度,加强与理财、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进行合作,扩展中间业务。最后,积极引进风险管理人才,随着电子票据的市场细化和分工,该领域的风险管理人才将非常紧缺,除了积极从外部引进风险管理人才外,还应注重对银行内部人才的培养,因为原有员工更熟悉银行现有的业务,对内部的风险认识的也更加深刻。

三、结束语

随着《办法》的颁布,票据市场更加的成熟规范,金融体系更加的完备,银行在迎来一个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严峻的挑战。银行只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有可能抓住电子商业汇票市场快速发展的良机,才能尽量避免风险的影响。

参考文献: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2篇

1.促进银行加快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

《办法》的颁布要求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重视网上业务的拓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的网上银行系统,尽快实现与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对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服务,增加自身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一个稳定、安全、可靠、便捷的网上银行系统,可以提高银行在业界的竞争力。在建设网上银行系统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新的技术,保证与企业的资源计划系统完美结合,提高管理手段和水平,加快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共享。在建设完善网上银行系统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销手段运用[1]。《办法》颁布必然会促进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繁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大,闷头搞建设容易丧失战略发展机遇,所以,银行在扩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时应注重营销手段的运用,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广,吸引在交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成为我们的客户。这是因为交易核心企业的选择将会促使周边企业选择同一家银行办理电子汇票业务,继而减少接收、转发、存储电子商业汇票的流程。

2.促使银行对汇票业务进行调整

相对于纸质商业汇票,电子商业汇票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电子商业汇票可以节省大量的的印刷、登记保管、远距离交付等成本,并且唯一的票据号码和严格认证的电子签名使得电子汇票更加的安全,减轻了管理负担,缩小了业务成本,从这一方面来看,银行有足够的动力开展电子汇票业务,引导企业减少对纸质商业汇票的使用。对于企业而言,电子商业汇票更容易申请,申请材料和成本少,能有效地避免损毁、遗失、被盗、被抢等意外状况的发生,电子商业汇票的手续费更低,尤其是《办法》把电子商业汇票延长至1年后,电子商业汇票更加实用,从这一方面来看,企业对电子商业汇票持开放态度,能有意识、主动地减少纸质商业汇票的使用,增加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综合这两方面,商业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所以银行应对自身的汇票业务构成进行调整,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及时规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3.对银行的经营收益提出了挑战

《办法》把财务公司承兑的电子汇票调整为银行承兑汇票,这一调整很大程度地释放了财务公司的功能和作用,对整个金融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利用电子商业汇票,财务公司可以克服没有分支机构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财务公司系统能直接接入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为电子票据市场的直接参与者,签开银行承兑汇票,使得财务公司有能力取代商业银行向其所属集团下的各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开票、承兑、贴现和集中结算等服务。在这之前,这些集团企业都是银行优质客户,大量电子票据流动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且,财务公司所属的集团公司为了降低内部融资成本和财务管理成本确定会逐步减少对商业银行贴现和贷款、结算等业务的依赖,建立自身内部金融系统。所以说,银行的承兑、贴现、贷款、结算等业务将会有所减低,银行相关的经营收益会有所下降。

4.引导银行强化风向管理

随着电子票据市场的发展,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的业务将会逐步增加,尽管电子商业汇票本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从整体业务上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相对于企业金融业务,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说,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的理念。首先,应培养银行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严格执行现有的电子票据的规整和流程外,还应有计划有目标地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建立对应的风险及评价体系,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其次,构建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对各个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提升银行资金的流动能力,拓展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调控的能力[2]。再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待用资产负债的流通程度,加强与理财、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进行合作,扩展中间业务。最后,积极引进风险管理人才,随着电子票据的市场细化和分工,该领域的风险管理人才将非常紧缺,除了积极从外部引进风险管理人才外,还应注重对银行内部人才的培养,因为原有员工更熟悉银行现有的业务,对内部的风险认识的也更加深刻。

二、结束语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3篇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于2009年10月,其颁布对票据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且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和齐备,电子商业汇票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以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汇票业务的调整、经营收益的降低、风险管理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来探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颁布的意义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的颁布能充分发挥商业汇票的结算和短期融资功能,提升商业汇票业务处理流程的电子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支付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费用,防范假票、伪造变造票据等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支付服务效率、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丰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手段。

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1.促进银行加快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

《办法》的颁布要求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重视网上业务的拓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的网上银行系统,尽快实现与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对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服务,增加自身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一个稳定、安全、可靠、便捷的网上银行系统,可以提高银行在业界的竞争力。在建设网上银行系统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新的技术,保证与企业的资源计划系统完美结合,提高管理手段和水平,加快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共享。在建设完善网上银行系统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销手段运用[1]。《办法》颁布必然会促进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繁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大,闷头搞建设容易丧失战略发展机遇,所以,银行在扩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时应注重营销手段的运用,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广,吸引在交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成为我们的客户。这是因为交易核心企业的选择将会促使周边企业选择同一家银行办理电子汇票业务,继而减少接收、转发、存储电子商业汇票的流程。

2.促使银行对汇票业务进行调整

相对于纸质商业汇票,电子商业汇票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电子商业汇票可以节省大量的的印刷、登记保管、远距离交付等成本,并且唯一的票据号码和严格认证的电子签名使得电子汇票更加的安全,减轻了管理负担,缩小了业务成本,从这一方面来看,银行有足够的动力开展电子汇票业务,引导企业减少对纸质商业汇票的使用。对于企业而言,电子商业汇票更容易申请,申请材料和成本少,能有效地避免损毁、遗失、被盗、被抢等意外状况的发生,电子商业汇票的手续费更低,尤其是《办法》把电子商业汇票延长至1年后,电子商业汇票更加实用,从这一方面来看,企业对电子商业汇票持开放态度,能有意识、主动地减少纸质商业汇票的使用,增加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综合这两方面,商业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所以银行应对自身的汇票业务构成进行调整,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及时规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3.对银行的经营收益提出了挑战

《办法》把财务公司承兑的电子汇票调整为银行承兑汇票,这一调整很大程度地释放了财务公司的功能和作用,对整个金融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利用电子商业汇票,财务公司可以克服没有分支机构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财务公司系统能直接接入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为电子票据市场的直接参与者,签开银行承兑汇票,使得财务公司有能力取代商业银行向其所属集团下的各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开票、承兑、贴现和集中结算等服务。在这之前,这些集团企业都是银行优质客户,大量电子票据流动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且,财务公司所属的集团公司为了降低内部融资成本和财务管理成本确定会逐步减少对商业银行贴现和贷款、结算等业务的依赖,建立自身内部金融系统。所以说,银行的承兑、贴现、贷款、结算等业务将会有所减低,银行相关的经营收益会有所下降。

4.引导银行强化风向管理

随着电子票据市场的发展,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的业务将会逐步增加,尽管电子商业汇票本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从整体业务上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相对于企业金融业务,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说,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的理念。首先,应培养银行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严格执行现有的电子票据的规整和流程外,还应有计划有目标地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建立对应的风险及评价体系,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其次,构建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对各个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提升银行资金的流动能力,拓展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调控的能力[2]。再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待用资产负债的流通程度,加强与理财、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进行合作,扩展中间业务。最后,积极引进风险管理人才,随着电子票据的市场细化和分工,该领域的风险管理人才将非常紧缺,除了积极从外部引进风险管理人才外,还应注重对银行内部人才的培养,因为原有员工更熟悉银行现有的业务,对内部的风险认识的也更加深刻。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4篇

一、电子商业汇票对票据市场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对市场交易主体的影响

1、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一是大大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交易资金在途时间大大缩短,资金周转效率明显提高。二是降低票据欺诈风险。电子商业汇票以数据电文代替纸质票据,以电子签名取代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代替人工传递,确保了电子商业汇票使用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票据业务的欺诈风险。三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电子商业汇票最长付款期延长至1年,票面金额最大可达10亿元,企业签发票据时更具灵活性。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票据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条件比较宽松、手续比较简便、费用比较低廉,吸引力更大。四是进一步促进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合规性、合法性。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规定市场参与主体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如必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内部管理完善、经其法人授权,同时要求在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电子商业汇票。

2、创新商业银行业务,防范金融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的推出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服务和拓展中间业务将产生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业务成本。电子票据实现实时、跨地区流通使用,节省了纸质票据业务的人工成本,节约票据印制成本,降低票据保管成本。二是增强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克服了纸质票据书写、签章不规范、理解各异而带来的纠纷和兑付风险,并能够较好地规避票据遗失、损坏和被盗风险,彻底杜绝伪造、变造和克隆票据,增强业务的安全性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汇票业务处理流程带来质的飞跃,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加大票据创新力度,更好的满足客户需要,从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付款期限的延长,也将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有利于中央银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一是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市场能力。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将使中央银行成为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一个经常性的交易主体,未来可能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主要手段,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弹性和力度,提高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二是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央银行能够全面监测商业汇票各种票据行为,准确把握资金流量流向,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对改善票据市场信用结构的影响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票据市场的信用基础一直以银行信用为主,银行承兑汇票始终占据商业汇票总量的绝对优势。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立,将改变过去票据市场信用结构单一发展的状态,企业将从效率、便利、信用、计费等各方面考虑商业汇票的使用,有助于化解目前企业主要利用银行信用融资,票据业务发展完全依赖银行信用的状况,企业信用将和银行信用呈均衡发展的态势。

(三)对促进商业汇票价格机制形成的影响

过去传统商业汇票办理中,为抢占票据市场份额,套利行为等存在市场恶性竞争和票据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票据市场价格机制难以形成,加大了市场潜在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实现商业汇票签发、流转和结算等业务的电子化处理,能够在未来较短的时间里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汇票价格曲线,有利于票据资金价格发现,并对基准利率形成机制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为市场各参与主体达成交易和准确判断票据价格趋势提供直接参考依据,推动票据市场健康,理性发展。

(四)对推动区域性和全国性票据市场的建立,促进票据业务创新的影响

一是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在设计中坚持以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坚持真实交易关系有利于把握信贷资金的流量流向,有利于优化社会信用总量和信用结构,对控制信用膨胀、化解信贷风险也具有现实意义。二是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票据市场,促进票据业务创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支付服务需求,促进货币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延长至一年,将增加票据市场中可交易的票据数量,大大活跃票据市场,有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和创新。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对短期资金贷款冲击问题

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延长至一年,对短期贷款(期限一年以下的贷款)市场具有明显的冲击。因为目前信贷资产票据化、证券化现象已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价格差异的结果。票据融资成本较低,加上标准化的平台操作,因此,从银行自身利益看,银行会更加倾向做票据融资业务,从而改变银行的贷款结构,减少短期贷款的业务量。从企业角度看,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成本核算的精细化,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资金营运,注重资金成本,企业在贷款价格与票据贴现价格的差距寻找更佳的融资方式,票据融资利率较低,企业就更倾向于票据融资。

(二)新的业务处理模式,有待实践及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从目前看,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只是提示付款期延长,业务处理全程电子化,但从今后业务发展的趋势看,商业银行可能衍生出更多业务处理模式。此外,电子商业汇票收费机制等问题也有待于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

(三)安全风险防范问题

电子商业汇票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系统运行风险和信息技术的风险,如数据文件丢失、系统运行瘫痪、网络遭遇攻击,各种病毒入侵等。因此,安全风险防范是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应引以关注。

(四)相关法律制度建设问题

目前票据交易主要依据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都是从支付结算角度对票据进行的规范,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运行后,《票据法》尚未对电子票据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票据法本身的不完善性就显现出来。

一是电子签名是否真正产生法律效力,在《票据法》中并未严格规定。目前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并不承认经过电子签名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由于电子签名在法律规定上的缺失,将影响到电子票据支付和结算的效力及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票据的发展。

二是对票据贴现业务的定位与管理处于模糊与矛盾状态,也使商业银行对票据贴现业务的管理定位不准。《贷款通则》中将票据贴现明确为一种贷款业务,应视同贷款进行管理,但实际上贴现与贷款即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点,虽然都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票据贴现是将企业已经实现的销售收入进行变现,贷款是银行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通过增加企业负债而增加企业资产,两者完全不同。

(五)业务培训和宣传工作值得重视

尽管电子商业汇票所体现的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传统纸质商业汇票完全一致,但由于表现形式不同,保管和传递方式不同,签章形式不同等诸多差异,也使得电子商业汇票各当事人,特别是企业对其需要有一个逐步了解,认识,接受的过程。对于商业银行业务人员来说也需要对业务处理和对客户解释有一个学习、熟知的过程,因此这些方面的业务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值得重视。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内部制约机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电子商业汇票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人民银行作为系统的开发建设者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详细周密的技术论证,做了大量应急预案,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商业银行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制定行内安全运行措施和应急方案,从岗位管理、操作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安全管理、机房管理、设备管理、文档管理、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定,切实防范系统运行和操作中的风险。

(二)规范票据行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补充修订有关票据的法律法规,完善关于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的相关内容,加强业务处理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完善各类实施细则,使票据市场在更为合理完善的法律框架下健康发展。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强社会认知度

一是各金融机构要从强化业务培训入手,操作人员要从熟练掌握操作程序,熟悉系统特有功能,熟知系统的会计理论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只有业务人员具备了深厚的业务知识底蕴和高超的业务技能,才能有效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子商业汇票对经济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5篇

一、电子商业汇票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业汇票即出票人依托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将数据电文式作为主要制作方法,委托付款人无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向持票人或者收款人提供确定金额的票据。在电子商业汇票过程中可结合具体承兑人将其分为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与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这两种。

二、电子商业汇票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1.可减少短期融资成本

央行对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时间进行了延长,期限为一年,这会影响煤炭企业在一年内的短期贷款,主要表现为全部或者部分短期贷款会遭到票据融资的替代或者挤出。由于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被延长至一年,其贴现周期也相应地变为一年,而结合央行公布的数据可知,对于票据贴现而言其加权平均利率是1.95%,而一年期短期融资的加权平均利率则为5.7%,前者远远低于后者。由于贴现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存在差异,作为融资工具的一种,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承兑成本低的优势,会影响短期贷款,且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为流动资金贷款被票据贴现替代提供了契机。故而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视为一种短期融资工具具有便利性,不但可促使煤炭企业拥有更优的短期融资能力,还可促使其短期融资成本下降,避免企业财务出现浪费现象,节约资金。

2.可减少票据管理成本

对于大型煤炭企业而言,其银行承兑汇票库存金额通常数以亿计,且流动性极强,在日常实务管理中通常将其等同于现金。在传统商业汇票中通常为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其有较繁琐的交易手续,且工作效率低,资金花费多,需经过一系列环节,例如对票面进行审核、查询真伪、书写背书、手工签章、邮寄托收以及入库储存保管等。此外,纸质票据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其不便与风险与生俱来,经常会出现假票诈骗案件,例如变造或者伪造商业汇票等。在电子商业汇票出现以前,煤炭企业多使用传统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故而时常出现遗失、造价、克隆票、损坏、票有瑕疵等问题,进而产生诸项风险,比如传递风险、保管风险、诈骗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导致煤炭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且风险隐患较大,不利于开展安全管理。

当前属于ECDS电子票据时代,上述困扰煤炭企业的问题将会被解决干净。在纸质商业汇票这种传统汇票中虽然研究出了诸多措施以防伪,但是凭肉眼还是难以辨别汇票真伪。当电子商业汇票被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收录后,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票据号码,且具有唯一性,而在对票据予以转让或者签发时主要是使用实名制,在对票据真伪予以识别时则主要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联网查询功能。当前我国电子票据只于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存在,这样可为汇票的唯一性提供保障,且基于法律法规层面也保证汇票具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克隆与造假事件不可能出现,可对票据欺诈事件予以防止。基于业务流程发现电子商业汇票经历了一系列的环节,首先是签发承兑,再是背书转让,最终环节为托收入账,每个环节均为电子化操作。同时还具有实时传递性能,主要经由电子报文,保证可在瞬间到达。票据在系统中的存储形式主要为电子数据,这样也会杜绝由于书写签章缺乏规范性导致的退票、票据遗失、伪造票据以及票据被盗等事件。由此可知,电子商业汇票可为煤炭企业节省诸多管理成本,例如时间成本、保管成本、查询成本以及传递成本等。

3.可增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当前煤炭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均为集中管理,但是未实行电子商业汇票之前要想集中管理票据其难度较大。电子商业汇票的实行实现了对票据的集中化管理。煤炭企业开展现金管理应该是全面的现金管理,需包含营运资金。不管哪种类型的企业,其关注的资产与负债重点均应是采用票据形态进行反映的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它们属于财务指标内容,对于企业现金管理效果与水平有着直接影响。目前诸多煤炭企业均意识到应该注重对票据的合理优化使用以及票据资源的管理,若煤炭集团有较高的资金集中化管理水平,则集中化管理票据迫在眉睫,主要有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信息管理这两点内容。在推出ECDS票据并将其投入使用后,煤炭企业开始全面电子化管理票据活动与票据信息。票据信息具有电子化特点,相较于传统管理方式不需要转移实物,故而促使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且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煤炭企业也可对风险予以有效控制,推动了集中管理票据信息的进程。此外,煤炭企业可电子化流转管理票据,且具有全国性,有利于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进行区域化配置。基于全面管理与提升利用效率的前提下,煤炭企业也可更好开展现金管理工作。由此可知,电子商业汇票有利于增强煤炭企业的票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现金管理水平,尤其是一些有较大票据使用量以及票据使用次数较多的煤炭企业,上述影响更加明显。

三、推动电子商业汇票发展的途径

1.对法律制度予以完善

一方面,完善优化原有法律法规,并迅速扩大司法解释范围,明确法律上电子票据的地位,由此促使法律更好保护票据业务,且其保护范围也逐渐扩大,由传统纸质票据向电子支付结算工具转化,进而扩大基于数据电文的支付结算。另一方面,赋予手工、电子签名法律效益。

2.建设好基础设施

人民银行需为电子商业票据提供扶持,需对相关政策予以制定,在金融机构欠发达地区开展票据业务。提升发展积极性,加快中小银行信息化步伐与建设步伐,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与资金投入,进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为该地区煤炭企业提供便利。

3.加大宣传力度

切实发挥银行结构个体优势,细分客户市场,开展差异化服务。利用已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煤炭企业树立示范效应,针对性推广产品至其上下游客户,确立发展对象,以对煤炭企业在使用电子商业汇票出现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进而扩大电子票据使用范围与增加签约客户数量。

4.对体制予以完善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6篇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诈骗 防范措施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 纸质银行承兑汇票

一、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例分析

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票据”)以其流动性强、收益较稳定、具有信贷和资金的双重属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商业银行的青睐。票据创新模式也层出不穷,票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这其中的利益,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面包的香味”,票据诈骗案件日益增多,已经遍布整个金融行业。

2012年2月9日,龙湾一位坐拥3家贸易公司的女老板管某利用伪造的购销合同,骗取银行承兑汇票1 000万元并贴现使用。之后管某还清银行贷款1 000万元并要求该银行给予续贷。为了顺利办理贷款,管某利用与浙江某金属有限公司业务往来时留存的已盖好该公司印章的空白合同,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填报虚假的购销合同,送交银行。银行顺利为她办出共计1 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期限半年。后因经营不善,投资失败,贷款到期后无法归还银行的借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

该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对申请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资信情况等进行深入的调查,没有了解申请人在所属的行业中的口碑及资信情况,不确定其是否有良好的还款意愿,也没有对其交易背景和业务的真实性进行调查,该银行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该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做到尽职调查的义务,忽视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信贷审批部门也没有做到尽职审核复查的义务。也许各部门是为了完成任务指标,但决不能为了任务指标而损害银行的利益。当然,这当中也不排除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贷款的可能。

2013年9月10日,朱某伙同李某预谋用变造银行承兑汇票后质押借款的方式诈骗。朱某将3张小面额的银行承兑汇票交给李某,李某在广州将3张小面额的银行承兑汇票变造成一张金额为45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随后李某指示陈某从广州将变造好的银行承兑汇票交给朱某。2013年9月22日,朱某将其中一张变造的银行承兑汇票交给老何等人,老何等人在明知银行承兑汇票是变造的情况下,通过银行的熟客小翠到银行办理贴现业务,骗得赃款4 321 520元。

案例中,银行在办理贴现业务时未按规定进行票据的查询查复,票据鉴别过程也流于形式,银行也许是操作不慎,也许是审查不严,也许是新手上柜业务不熟悉,也许是对熟客的过于信任,不管是哪种原因,该银行最终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管是伪造的票据、变造的票据还是克隆的票据,依靠现代先进的票据鉴别仪器,按照鉴别要求,该类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近年来,不法分子的票据诈骗行为愈演愈烈,涉案金额甚为巨大,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跨省跨地区作案,链条非常复杂,再加上一些案件内外勾结,使其隐藏很深,不易被发现。2016年以来,票据风险案件集体爆发,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天津银行均出现重大风险案件,3家银行涉案金额合计超过50亿元,最近又爆出工商银行的票据被骗案,涉案金额以亿元为单位。不法分子的猖獗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破坏了经济运行的基础,给商业银行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商业银行票据诈骗案件的发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迫切任务。笔者结合银行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二、建议

(一)审批环节。严格把好客户资格准入关,防范信用风险。部分商业银行认为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低风险业务,从而没有遵守信贷业务相关管理规定,放松警惕,加大了银行承兑汇票审批环节的风险,容易增加承兑垫款,形成不良资产。因此,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时必须全方位评估出票人,客观评价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真实有效。这就要求银行在给客户批准银行承兑汇票额度之前,应该尽职调查,合同、发票、会计报表都有可能不真实,都有可能是虚构的、虚增的,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加强交易背景和业务需求真实性的审查,重点审查交易合同和发票的真实性,必要时可以调查其真实的交易流水,询问相关部门的员工,甚至可以走访上下游企业进行调查,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生产状况等信息的真实有效,再缜密的诈骗也经不起事实的推敲。如果没有真实的商品交易,那么商业银行就相当于在发放“信用贷款”,一旦企业出现困境,风险被转嫁给了银行。

(二)流通环节。一方面尽量完善票据查询查复的相关管理规定。银行承兑汇票主要流通方式有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等,这些环节几乎都需要到签发行所进行查询查复。因此可以加快建立查询查复的约束监督体制,规定各项业务的回复时间,避免相互之间推诿扯皮。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大额支付系统中的“查询查复”功能,加快查询查复速度,并且可以与签发行直接建立联系,为辨别票据真伪提供有利条件。同时,银行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查询查复制度,不能仅凭业务员的电话和传真就办理相关业务,不能以信任代替制度。另一方面要重视贷后调查工作,定期对企业票据用途、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商品交易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特别是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风险敞口(保证金比例低于100%)的企业。加强对企业的监控,抽查企业销售货款的资金回笼情况。贷后人员可以通过银行“查询查复登记簿”来追踪票据的主要去向,若发现可疑账户,则需要审查资金用途的合理合规性。应重点关注:(1)交易流水是否正常。交易对手是否是合同约定的购销方,有无利用关联企业、皮包公司做掩护,有无内外勾结违规骗取银行资金,有无工作人员收取回扣、好处费等。(2)资金用途是否合规。贴现资金有无流入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国家限制或禁止的行业,有无将贴现资金作为保证金继续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有无将款项用于归还贷款等。

(三)承兑解付环节。办理票据解付手续时,要重点审查票据纸张、油墨、水印、花纹、防伪暗记、金额等,降低票据解付风险。加强对每一张票据的审核,无论其金额大小。某些工作人员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自认为在银行工作这么多年,经手的票据无数,出现风险的都是大金额的票据,从而忽视了对小金额票据的审核,或者自认为经验丰富,凭借眼力来辨别真伪,视票据鉴别仪为摆设。一定要牢记票据之事无大小。有些银行票据的签发和解付都是在同一部门进行的,工作人员在签发票据时会在票面上做一些暗记,解付时作为辨别票据的依据,这当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或者为减少工作量或者太过自信,而省去辨别票据这一项,大大加大了票据的解付风险。这些银行应当尽快完善票据处理流程,将其签发和解付这两个环节分开分别由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来完成。

(四)大力推广应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是在传统的纸质银行承兑汇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纸质银行承兑汇票的一般特征。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在流通和支付的各个环节都是通过电脑来进行电子化处理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取代纸质票据是金融市场成熟的体现,因为取消了纸质的载体从而更能规范票据市场,减少票据诈骗案件的发生。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以电子信号为载体,以电子密钥为手段,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纸质票据被伪造、变造、克隆等情形的发生。同时,纸质票据一旦丢失,必须进行挂失止付、公示催告等复杂的法律程序,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形,因为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保证、背书、质押、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承兑等一切票据行为都是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进行的。目前,我国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最长期限为1年,而纸质票据为6个月,最大票面金额也从纸质的1亿元放大到电子的10亿元,提高了票据的使用效率。显而易见,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大大高于纸质票据,从而可以降低支付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电子银行承痘闫弊钪毡亟取代纸质票据,这也是资本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律。目前央行正在大力推广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会,完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系统,健全网上银行安全防范体系,加强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营销,提高企业的认知度,可以召开银企座谈会,通过模拟系统,让客户体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办理的全过程,从而抢占市场先机。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银行的内控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风险隐患。从案件中可以看出,案件的发生与工作人员密切相关。一方面,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另一方面,银行内控不严密,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因此,一定要严把相关岗位人员的配置,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熟练、风险意识高、专业素质强的人员担任,切不可任人唯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上岗后的定期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加强高管人员的交流。同时,严格各环节操作程序,避免一人包办所有事务,杜绝“一手清”现象的发生,责任到人,各个岗位要权责分明,决策、执行、监督部门相分离,相互制约,力争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牟静丰.电子票据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周蕊.关于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6).

[3]钱莉萍,朱丹平.加强企业银行承兑汇票的内控管理[J].商业会计,2015,(22).

[4]范敏.当前我国票据案件的形势与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3,(6).

[5]任晓艳.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及审计方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5).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7篇

一、金融科技的提升、政策给力使电票业务的优势日趋凸显

电子商业汇票对短期商业贷款具有替代效应: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全球性难题。《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银行承兑金额不得超过1亿元,央行出台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将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延长到了1年,银行承兑金额扩大到10亿元,这一特点为企业一年内的融资需求提供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电子商业汇票可以跨行、跨区域流通,且流通效率高,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利息支出。同样,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延长为一年,相应的贴现周期也将延长为一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持票企业可以直接将票据用于货款支付,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融资,且央行224号文已经明确了电子商业汇票贴现环节可以不审查增值税发票等,电票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金融产品,可实现信贷资产的可进可退,目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工具。

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实现银企双赢:传统的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流程,企业存入开票保证金,向银行提出开票申请,经银行审核、承兑、出票,到开票人取得纸票传递给供应商,一般需时3-5天。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短缺,服务半径受限,电票的开立企业不用跑银行,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即可快速开票,电票直联后,客户在银行一经开出电子汇票,瞬间便可到达交易企业银行账户。同时,票据付款期限从半年延长到1年,金额从1亿到10亿,可以免去企业间因交易金额过大需要到银行签发多张票据的困扰,无疑会吸引企业开具电票的积极性,加速资金流转,促进贸易往来,减少对现金流的依赖。电票与短期贷款相比,票据贴现的利率更低,企业还可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票据除了作为支付结算手段,还具有融资和投资功能,票据业务既有利息收入又有非利息收入(票据贴现、转贴现、买入返售和手续费收入),还具有“创造存款”等功能,同时电票业务还节约了票据印制成本,降低票据保管成本,规避票据遗失风险,在一定程度提升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电子商业汇票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电子商业汇票比传统纸票有四大突出特点,以数据电文代替纸质凭证、以计算机设备录入代替手工书写、以电子签名代替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代替人工传递,有效提高了商业汇票业务的透明度和时效性,节省了传递、查询成本,丰富了票据市场的业务形态,弥补了传统票据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电票需求的缺失,为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有助于打通线上线下、电票、纸票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形成。传统的纸质票据背书付款,需要票据加盖公章或票据专用章、邮寄需耗时2-3天,因背书不规范如票据盖章不清晰、操作人员将公章变成“营业用章”、“工程专用章”,单位名称填写不全或者简写、背书不连续等还有可能造成供应商退票。电子商业汇票背书仅需登录网上银行提交背书申请,经过银行处理后,接收票据的企业就可以即时登录网银签收电票,或继续背书给下一家企业,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

电子票据有效克服了纸质票据的操作风险:票据业务一直是我国案件高发的金融产品,除了操作上内外勾结,随着造假技术的提升,纸质汇票在真伪辨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容易发生伪造、变造和克隆票据。常见的“母票”进行变造,如小票变大票且纸票查询收到的回复均是真假自辩,甚至此票据已被多次查询等字样。电子商业汇票依托于央行电子商业票据系统平台,票据的每一笔转让系统都会在ECDS上实时更新记载,全流程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防范克隆票、变造票风险,有效解决了票据在流转过程中或保管过程中被挪用的问题,避免了资金损失。商业银行或企业在办理贴现转贴现业务时免去了审核票据要素、检验票据真伪、尽职调查等环节降低了相应的操作成本,杜绝了操作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的风险基本上只与电脑系统运行有关,相对于纸票的易被仿制、变造等风险而言,各个环节的“电脑”监控比“人脑”更有保障,在疫情期间除了银行贷款,协同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等多元模式解决中小企业千差万别的需求和痛点。

电子商业汇票为支付结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传统的纸票托收流程,需提前7天委托银行收款,银行工作人员首先要进行票面审核、邮寄托收、入库保管等一系列手续繁琐,如有票据书写和签章错误还需补充证明或退票,票据回笼主要通过邮寄,为防止丢失或损毁,大额票据一些企业还专人携带,一些票据经理也戏称自己为“票据的快递员”,不但成本高、速度慢,还要承担票据遗失、损坏、诈骗等风险,耗时耗力甚至无法及时回笼资金。电票省去了纸票的传递、保管等环节,可以在票据到期日当天通过银行票据系统完成线上提示付款,不存在瑕疵票据,无退票可能,当天款项即可到账,有效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往纸质票据居多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不接受纸质票据作为支付工具,电票流转和资金划付就象是支付宝与余额宝的关系,即使是非工作日也可以通过网银客户端进行申请,其安全性、便捷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持有的电子票据支付给上下游企业,票据的支付功能更加突显。

二、制约电子商业汇票推广的深层次分析

缺乏法律规范,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还存在许多短板:目前,电子商业汇票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尽管央行2018年6月修订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等,但为部门规章层级较低。与转账支付、工资等一般网上银行产品相比,电票业务涉及环节较多,(签发、承兑、贴现、转帖、再贴现等),操作更为复杂,现行的《票据法》未将电子票据纳入调整范畴,票据电子化交易的效力未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一旦出现票据纠纷,对于电子证据如何采信、票据各方应承担何种举证责任不尽清晰,如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我国现有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支付和结算方式。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上线,电子票据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从2010年至2017年全国电子商业汇票交易平均以每年60亿元的增长额稳步发展,由于具有法律效力的纸质票据已使用几十年了,交易流通渠道和贴现融资渠道均已成熟,加之,各家银行电票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对接,票据不能跨行流转,因此,加快票据业务电子化转型,尽快推动电票、纸票系统功能整合势在必行。

操作模块不统一,电票业务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由于各商业银行自身资源和科技实力、业务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电票系统是基于各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功能自行开发的个性化模块,客户端操作界面、录入要素、流程顺序、相差较大,客户体验较差。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客户端设计繁琐,客户登录系统操作步骤多、手续麻烦;有的网上银行界面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流程操作提示、对于待处理业务缺乏提醒功能,甚至时有发生系统不通畅现象,尤其是各银行间不能实现已开通电票系统银行网点机构共享,跨行的银行网点在推广电票业务时不能自主查询其它银行哪些网点可以办理电票业务,当出票人使用不同网上银行签发电子商业汇票时无论是开立、签收、背书转让、贴现需要掌握不同的操作界面、录入要素,由此给出票人带来较多的困扰,互联网时代接触成本(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产品的选择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银行不同的模式,且相互独立,客户在短时间难以完全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使用电子商票的积极性。

票据的流通性是影响票据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电子商业汇票推出,尚未形成有效的流通环境,对银行来说,电票系统升级改造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要求商业银行内部电子商票系统与人民银行电子商票系统对接科技水平要求更高。目前,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尚未加入电票系统。对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业汇票开出后,伴随着交易的发生,常常需要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多个环节,经过多次转手才能最终解付。只有企业自身及其上下游客户同时具备使用电票的能力和意愿时,该企业才可能签发或接受电票,否则,票据就会在流转中受阻,影响电子商业汇票的正常使用。如出票人愿意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而其交易对手作为不使用网上银行或即使使用网上银行但没有开通电子商业汇票功能,则出票人只能被迫放弃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而去选择纸质商业汇票。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开户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企业网上银行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开通率低,同时,包括一些财务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是大额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还无法实现电子商票的线上清算,受中小银行和企业尚未完全开通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双重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票业务的拓展。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并未真正实现全部过程电子化:有些银行企业在申请办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时,和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一样,需要向承兑银行机构提交向办理纸质票据需要的相关材料,如真实、有效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在申请贴现时,要提供证明其与前手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等,且几乎全部是书面纸质的,这部分线下资料,不能实现利用电子设备无纸化传输和网上审核批准,导致电子票据与实物资料脱钩,企业没有感受到票据电子化所能带来的高效率。同时,与转账支付、工资等一般网上银行产品相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涉及环节众多,操作复杂,一旦填错,需联系贴入行退回。尤其是有的银行系统电票差错解决流程过长,需逐级向上反馈,得到省分行后台技术支持后才能查找原因,影响了客户的资金使用。电子商业汇票是无纸化的支付工具,部分企业对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没有实体介质的电子商业汇票其安全性存有疑虑,同时,电票系统的运行,使企业商业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客户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等商业机密容易外泄。

票据定位缺乏差异性银企都缺乏积极性:电子商票为银行贡献的利润较少,除了手续费收入,短期贷款利息收入远高于票据贴现利息收入,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所以一些商业银行仅认可在已经其自身银行系统内建立信贷关系且信用评价等级较高的企业,在授权、授信方面设置较为严格的标准和条件,对于纸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转贴现业务转移贷款规模等,激励机制不到位,客户经理受利益驱动,对推广电子商票的积极性不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电子商业汇票和纸质商业汇票的承兑申请人都需向承兑银行缴纳票面金额万分之五的承兑手续费,在承兑手续费上没有价格优势,不少银行对开通电子商业汇票功能还要收取一定的年费。与纸质商业汇票相比,电子商业汇票最长付款期限为一年,因此贴现率也相对较高,所以需要短期资金需求的出票人没有很强的动力去选择使用电子商业汇票。同时,电子商业汇票的业务实现方式是通过企业网上银行操作,需要依靠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和认证证书完成相关操作,企业不掌握电子数据的管理权,对电子汇票的虚拟性信赖度不高。

三、推进中小企业电票业务发展的几点务实思考

加强电子商业汇票顶层制度设计,提升服务质效:电票业务是一个认知和实践循环推动的过程,立足我国的现有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一、建议由人民银行牵头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高效的票据交易平台,按照票据全生命周期统一业务流程和自动化服务界面,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网点电票业务机构的开通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扶植经济不发达地区和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尽快接入ECDS系统,帮助其开展电票业务,打破科技成果传化“最后一公里”,保障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电子商业汇票再贴现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诉求与偏好。二、扶持和建立中小企业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发展基金,解决中小企业增信难,开辟中小企业电票业务绿色通道,中小企业要积极增强自身“体质”,对于无理拒付、拖延支付、超限额签票的企业,定期向社会通报,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和欺诈行为,加大企业失信成本。三、强化业务培训,完善客户经理业务考核体系,在日常营销中从客户开户时就引导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并实现电子商票签约,对涉及电票业务较少,未开通电子渠道的客户,可考虑由柜台临时接收和代办电票业务,黏住用户连接,最后,依托票据交易所的大数据平台,加强各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互通,提升风险把控的主动性与前瞻性,不断降低电票业务的交易成本,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8篇

一、金融科技的提升、政策给力使电票业务的优势日趋凸显

电子商业汇票对短期商业贷款具有替代效应: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全球性难题。《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银行承兑金额不得超过1亿元,央行出台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将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延长到了1年,银行承兑金额扩大到10亿元,这一特点为企业一年内的融资需求提供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电子商业汇票可以跨行、跨区域流通,且流通效率高,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利息支出。同样,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延长为一年,相应的贴现周期也将延长为一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持票企业可以直接将票据用于货款支付,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融资,且央行224号文已经明确了电子商业汇票贴现环节可以不审查增值税发票等,电票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金融产品,可实现信贷资产的可进可退,目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工具。

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实现银企双赢:传统的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流程,企业存入开票保证金,向银行提出开票申请,经银行审核、承兑、出票,到开票人取得纸票传递给供应商,一般需时3-5天。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短缺,服务半径受限,电票的开立企业不用跑银行,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即可快速开票,电票直联后,客户在银行一经开出电子汇票,瞬间便可到达交易企业银行账户。同时,票据付款期限从半年延长到1年,金额从1亿到10亿,可以免去企业间因交易金额过大需要到银行签发多张票据的困扰,无疑会吸引企业开具电票的积极性,加速资金流转,促进贸易往来,减少对现金流的依赖。电票与短期贷款相比,票据贴现的利率更低,企业还可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票据除了作为支付结算手段,还具有融资和投资功能,票据业务既有利息收入又有非利息收入(票据贴现、转贴现、买入返售和手续费收入),还具有“创造存款”等功能,同时电票业务还节约了票据印制成本,降低票据保管成本,规避票据遗失风险,在一定程度提升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电子商业汇票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电子商业汇票比传统纸票有四大突出特点,以数据电文代替纸质凭证、以计算机设备录入代替手工书写、以电子签名代替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代替人工传递,有效提高了商业汇票业务的透明度和时效性,节省了传递、查询成本,丰富了票据市场的业务形态,弥补了传统票据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电票需求的缺失,为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有助于打通线上线下、电票、纸票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形成。传统的纸质票据背书付款,需要票据加盖公章或票据专用章、邮寄需耗时2-3天,因背书不规范如票据盖章不清晰、操作人员将公章变成“营业用章”、“工程专用章”,单位名称填写不全或者简写、背书不连续等还有可能造成供应商退票。电子商业汇票背书仅需登录网上银行提交背书申请,经过银行处理后,接收票据的企业就可以即时登录网银签收电票,或继续背书给下一家企业,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

电子票据有效克服了纸质票据的操作风险:票据业务一直是我国案件高发的金融产品,除了操作上内外勾结,随着造假技术的提升,纸质汇票在真伪辨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容易发生伪造、变造和克隆票据。常见的“母票”进行变造,如小票变大票且纸票查询收到的回复均是真假自辩,甚至此票据已被多次查询等字样。电子商业汇票依托于央行电子商业票据系统平台,票据的每一笔转让系统都会在ECDS上实时更新记载,全流程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防范克隆票、变造票风险,有效解决了票据在流转过程中或保管过程中被挪用的问题,避免了资金损失。商业银行或企业在办理贴现转贴现业务时免去了审核票据要素、检验票据真伪、尽职调查等环节降低了相应的操作成本,杜绝了操作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的风险基本上只与电脑系统运行有关,相对于纸票的易被仿制、变造等风险而言,各个环节的“电脑”监控比“人脑”更有保障,在疫情期间除了银行贷款,协同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等多元模式解决中小企业千差万别的需求和痛点。

电子商业汇票为支付结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传统的纸票托收流程,需提前7天委托银行收款,银行工作人员首先要进行票面审核、邮寄托收、入库保管等一系列手续繁琐,如有票据书写和签章错误还需补充证明或退票,票据回笼主要通过邮寄,为防止丢失或损毁,大额票据一些企业还专人携带,一些票据经理也戏称自己为“票据的快递员”,不但成本高、速度慢,还要承担票据遗失、损坏、诈骗等风险,耗时耗力甚至无法及时回笼资金。电票省去了纸票的传递、保管等环节,可以在票据到期日当天通过银行票据系统完成线上提示付款,不存在瑕疵票据,无退票可能,当天款项即可到账,有效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往纸质票据居多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不接受纸质票据作为支付工具,电票流转和资金划付就象是支付宝与余额宝的关系,即使是非工作日也可以通过网银客户端进行申请,其安全性、便捷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持有的电子票据支付给上下游企业,票据的支付功能更加突显。

二、制约电子商业汇票推广的深层次分析

缺乏法律规范,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还存在许多短板:目前,电子商业汇票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尽管央行2018年6月修订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等,但为部门规章层级较低。与转账支付、工资等一般网上银行产品相比,电票业务涉及环节较多,(签发、承兑、贴现、转帖、再贴现等),操作更为复杂,现行的《票据法》未将电子票据纳入调整范畴,票据电子化交易的效力未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一旦出现票据纠纷,对于电子证据如何采信、票据各方应承担何种举证责任不尽清晰,如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我国现有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支付和结算方式。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上线,电子票据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从2010年至2017年全国电子商业汇票交易平均以每年60亿元的增长额稳步发展,由于具有法律效力的纸质票据已使用几十年了,交易流通渠道和贴现融资渠道均已成熟,加之,各家银行电票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对接,票据不能跨行流转,因此,加快票据业务电子化转型,尽快推动电票、纸票系统功能整合势在必行。

操作模块不统一,电票业务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由于各商业银行自身资源和科技实力、业务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电票系统是基于各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功能自行开发的个性化模块,客户端操作界面、录入要素、流程顺序、相差较大,客户体验较差。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客户端设计繁琐,客户登录系统操作步骤多、手续麻烦;有的网上银行界面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流程操作提示、对于待处理业务缺乏提醒功能,甚至时有发生系统不通畅现象,尤其是各银行间不能实现已开通电票系统银行网点机构共享,跨行的银行网点在推广电票业务时不能自主查询其它银行哪些网点可以办理电票业务,当出票人使用不同网上银行签发电子商业汇票时无论是开立、签收、背书转让、贴现需要掌握不同的操作界面、录入要素,由此给出票人带来较多的困扰,互联网时代接触成本(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产品的选择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银行不同的模式,且相互独立,客户在短时间难以完全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使用电子商票的积极性。

票据的流通性是影响票据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电子商业汇票推出,尚未形成有效的流通环境,对银行来说,电票系统升级改造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要求商业银行内部电子商票系统与人民银行电子商票系统对接科技水平要求更高。目前,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尚未加入电票系统。对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业汇票开出后,伴随着交易的发生,常常需要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多个环节,经过多次转手才能最终解付。只有企业自身及其上下游客户同时具备使用电票的能力和意愿时,该企业才可能签发或接受电票,否则,票据就会在流转中受阻,影响电子商业汇票的正常使用。如出票人愿意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而其交易对手作为不使用网上银行或即使使用网上银行但没有开通电子商业汇票功能,则出票人只能被迫放弃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而去选择纸质商业汇票。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开户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企业网上银行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开通率低,同时,包括一些财务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是大额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还无法实现电子商票的线上清算,受中小银行和企业尚未完全开通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双重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票业务的拓展。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并未真正实现全部过程电子化:有些银行企业在申请办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时,和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一样,需要向承兑银行机构提交向办理纸质票据需要的相关材料,如真实、有效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在申请贴现时,要提供证明其与前手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等,且几乎全部是书面纸质的,这部分线下资料,不能实现利用电子设备无纸化传输和网上审核批准,导致电子票据与实物资料脱钩,企业没有感受到票据电子化所能带来的高效率。同时,与转账支付、工资等一般网上银行产品相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涉及环节众多,操作复杂,一旦填错,需联系贴入行退回。尤其是有的银行系统电票差错解决流程过长,需逐级向上反馈,得到省分行后台技术支持后才能查找原因,影响了客户的资金使用。电子商业汇票是无纸化的支付工具,部分企业对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没有实体介质的电子商业汇票其安全性存有疑虑,同时,电票系统的运行,使企业商业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客户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等商业机密容易外泄。

票据定位缺乏差异性银企都缺乏积极性:电子商票为银行贡献的利润较少,除了手续费收入,短期贷款利息收入远高于票据贴现利息收入,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所以一些商业银行仅认可在已经其自身银行系统内建立信贷关系且信用评价等级较高的企业,在授权、授信方面设置较为严格的标准和条件,对于纸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转贴现业务转移贷款规模等,激励机制不到位,客户经理受利益驱动,对推广电子商票的积极性不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电子商业汇票和纸质商业汇票的承兑申请人都需向承兑银行缴纳票面金额万分之五的承兑手续费,在承兑手续费上没有价格优势,不少银行对开通电子商业汇票功能还要收取一定的年费。与纸质商业汇票相比,电子商业汇票最长付款期限为一年,因此贴现率也相对较高,所以需要短期资金需求的出票人没有很强的动力去选择使用电子商业汇票。同时,电子商业汇票的业务实现方式是通过企业网上银行操作,需要依靠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和认证证书完成相关操作,企业不掌握电子数据的管理权,对电子汇票的虚拟性信赖度不高。

三、推进中小企业电票业务发展的几点务实思考

加强电子商业汇票顶层制度设计,提升服务质效:电票业务是一个认知和实践循环推动的过程,立足我国的现有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一、建议由人民银行牵头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高效的票据交易平台,按照票据全生命周期统一业务流程和自动化服务界面,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网点电票业务机构的开通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扶植经济不发达地区和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尽快接入ECDS系统,帮助其开展电票业务,打破科技成果传化“最后一公里”,保障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电子商业汇票再贴现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诉求与偏好。二、扶持和建立中小企业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发展基金,解决中小企业增信难,开辟中小企业电票业务绿色通道,中小企业要积极增强自身“体质”,对于无理拒付、拖延支付、超限额签票的企业,定期向社会通报,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和欺诈行为,加大企业失信成本。三、强化业务培训,完善客户经理业务考核体系,在日常营销中从客户开户时就引导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并实现电子商票签约,对涉及电票业务较少,未开通电子渠道的客户,可考虑由柜台临时接收和代办电票业务,黏住用户连接,最后,依托票据交易所的大数据平台,加强各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互通,提升风险把控的主动性与前瞻性,不断降低电票业务的交易成本,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9篇

一、金融科技的提升、政策给力使电票业务的优势日趋凸显

电子商业汇票对短期商业贷款具有替代效应: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全球性难题。《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银行承兑金额不得超过1亿元,央行出台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将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延长到了1年,银行承兑金额扩大到10亿元,这一特点为企业一年内的融资需求提供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电子商业汇票可以跨行、跨区域流通,且流通效率高,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利息支出。同样,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延长为一年,相应的贴现周期也将延长为一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持票企业可以直接将票据用于货款支付,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融资,且央行224号文已经明确了电子商业汇票贴现环节可以不审查增值税发票等,电票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金融产品,可实现信贷资产的可进可退,目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工具。

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实现银企双赢:传统的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流程,企业存入开票保证金,向银行提出开票申请,经银行审核、承兑、出票,到开票人取得纸票传递给供应商,一般需时3-5天。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短缺,服务半径受限,电票的开立企业不用跑银行,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即可快速开票,电票直联后,客户在银行一经开出电子汇票,瞬间便可到达交易企业银行账户。同时,票据付款期限从半年延长到1年,金额从1亿到10亿,可以免去企业间因交易金额过大需要到银行签发多张票据的困扰,无疑会吸引企业开具电票的积极性,加速资金流转,促进贸易往来,减少对现金流的依赖。电票与短期贷款相比,票据贴现的利率更低,企业还可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票据除了作为支付结算手段,还具有融资和投资功能,票据业务既有利息收入又有非利息收入(票据贴现、转贴现、买入返售和手续费收入),还具有“创造存款”等功能,同时电票业务还节约了票据印制成本,降低票据保管成本,规避票据遗失风险,在一定程度提升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电子商业汇票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电子商业汇票比传统纸票有四大突出特点,以数据电文代替纸质凭证、以计算机设备录入代替手工书写、以电子签名代替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代替人工传递,有效提高了商业汇票业务的透明度和时效性,节省了传递、查询成本,丰富了票据市场的业务形态,弥补了传统票据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电票需求的缺失,为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有助于打通线上线下、电票、纸票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形成。传统的纸质票据背书付款,需要票据加盖公章或票据专用章、邮寄需耗时2-3天,因背书不规范如票据盖章不清晰、操作人员将公章变成“营业用章”、“工程专用章”,单位名称填写不全或者简写、背书不连续等还有可能造成供应商退票。电子商业汇票背书仅需登录网上银行提交背书申请,经过银行处理后,接收票据的企业就可以即时登录网银签收电票,或继续背书给下一家企业,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

电子票据有效克服了纸质票据的操作风险:票据业务一直是我国案件高发的金融产品,除了操作上内外勾结,随着造假技术的提升,纸质汇票在真伪辨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容易发生伪造、变造和克隆票据。常见的“母票”进行变造,如小票变大票且纸票查询收到的回复均是真假自辩,甚至此票据已被多次查询等字样。电子商业汇票依托于央行电子商业票据系统平台,票据的每一笔转让系统都会在ECDS上实时更新记载,全流程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防范克隆票、变造票风险,有效解决了票据在流转过程中或保管过程中被挪用的问题,避免了资金损失。商业银行或企业在办理贴现转贴现业务时免去了审核票据要素、检验票据真伪、尽职调查等环节降低了相应的操作成本,杜绝了操作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的风险基本上只与电脑系统运行有关,相对于纸票的易被仿制、变造等风险而言,各个环节的“电脑”监控比“人脑”更有保障,在疫情期间除了银行贷款,协同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等多元模式解决中小企业千差万别的需求和痛点。

电子商业汇票为支付结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传统的纸票托收流程,需提前7天委托银行收款,银行工作人员首先要进行票面审核、邮寄托收、入库保管等一系列手续繁琐,如有票据书写和签章错误还需补充证明或退票,票据回笼主要通过邮寄,为防止丢失或损毁,大额票据一些企业还专人携带,一些票据经理也戏称自己为“票据的快递员”,不但成本高、速度慢,还要承担票据遗失、损坏、诈骗等风险,耗时耗力甚至无法及时回笼资金。电票省去了纸票的传递、保管等环节,可以在票据到期日当天通过银行票据系统完成线上提示付款,不存在瑕疵票据,无退票可能,当天款项即可到账,有效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往纸质票据居多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不接受纸质票据作为支付工具,电票流转和资金划付就象是支付宝与余额宝的关系,即使是非工作日也可以通过网银客户端进行申请,其安全性、便捷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持有的电子票据支付给上下游企业,票据的支付功能更加突显。

二、制约电子商业汇票推广的深层次分析

缺乏法律规范,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还存在许多短板:目前,电子商业汇票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尽管央行2018年6月修订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等,但为部门规章层级较低。与转账支付、工资等一般网上银行产品相比,电票业务涉及环节较多,(签发、承兑、贴现、转帖、再贴现等),操作更为复杂,现行的《票据法》未将电子票据纳入调整范畴,票据电子化交易的效力未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一旦出现票据纠纷,对于电子证据如何采信、票据各方应承担何种举证责任不尽清晰,如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我国现有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支付和结算方式。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上线,电子票据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从2010年至2017年全国电子商业汇票交易平均以每年60亿元的增长额稳步发展,由于具有法律效力的纸质票据已使用几十年了,交易流通渠道和贴现融资渠道均已成熟,加之,各家银行电票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对接,票据不能跨行流转,因此,加快票据业务电子化转型,尽快推动电票、纸票系统功能整合势在必行。

操作模块不统一,电票业务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由于各商业银行自身资源和科技实力、业务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电票系统是基于各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功能自行开发的个性化模块,客户端操作界面、录入要素、流程顺序、相差较大,客户体验较差。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客户端设计繁琐,客户登录系统操作步骤多、手续麻烦;有的网上银行界面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流程操作提示、对于待处理业务缺乏提醒功能,甚至时有发生系统不通畅现象,尤其是各银行间不能实现已开通电票系统银行网点机构共享,跨行的银行网点在推广电票业务时不能自主查询其它银行哪些网点可以办理电票业务,当出票人使用不同网上银行签发电子商业汇票时无论是开立、签收、背书转让、贴现需要掌握不同的操作界面、录入要素,由此给出票人带来较多的困扰,互联网时代接触成本(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产品的选择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银行不同的模式,且相互独立,客户在短时间难以完全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使用电子商票的积极性。

票据的流通性是影响票据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电子商业汇票推出,尚未形成有效的流通环境,对银行来说,电票系统升级改造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要求商业银行内部电子商票系统与人民银行电子商票系统对接科技水平要求更高。目前,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尚未加入电票系统。对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业汇票开出后,伴随着交易的发生,常常需要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多个环节,经过多次转手才能最终解付。只有企业自身及其上下游客户同时具备使用电票的能力和意愿时,该企业才可能签发或接受电票,否则,票据就会在流转中受阻,影响电子商业汇票的正常使用。如出票人愿意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而其交易对手作为不使用网上银行或即使使用网上银行但没有开通电子商业汇票功能,则出票人只能被迫放弃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而去选择纸质商业汇票。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开户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企业网上银行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开通率低,同时,包括一些财务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是大额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还无法实现电子商票的线上清算,受中小银行和企业尚未完全开通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双重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票业务的拓展。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并未真正实现全部过程电子化:有些银行企业在申请办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时,和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一样,需要向承兑银行机构提交向办理纸质票据需要的相关材料,如真实、有效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在申请贴现时,要提供证明其与前手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等,且几乎全部是书面纸质的,这部分线下资料,不能实现利用电子设备无纸化传输和网上审核批准,导致电子票据与实物资料脱钩,企业没有感受到票据电子化所能带来的高效率。同时,与转账支付、工资等一般网上银行产品相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涉及环节众多,操作复杂,一旦填错,需联系贴入行退回。尤其是有的银行系统电票差错解决流程过长,需逐级向上反馈,得到省分行后台技术支持后才能查找原因,影响了客户的资金使用。电子商业汇票是无纸化的支付工具,部分企业对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没有实体介质的电子商业汇票其安全性存有疑虑,同时,电票系统的运行,使企业商业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客户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等商业机密容易外泄。

票据定位缺乏差异性银企都缺乏积极性:电子商票为银行贡献的利润较少,除了手续费收入,短期贷款利息收入远高于票据贴现利息收入,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所以一些商业银行仅认可在已经其自身银行系统内建立信贷关系且信用评价等级较高的企业,在授权、授信方面设置较为严格的标准和条件,对于纸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转贴现业务转移贷款规模等,激励机制不到位,客户经理受利益驱动,对推广电子商票的积极性不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电子商业汇票和纸质商业汇票的承兑申请人都需向承兑银行缴纳票面金额万分之五的承兑手续费,在承兑手续费上没有价格优势,不少银行对开通电子商业汇票功能还要收取一定的年费。与纸质商业汇票相比,电子商业汇票最长付款期限为一年,因此贴现率也相对较高,所以需要短期资金需求的出票人没有很强的动力去选择使用电子商业汇票。同时,电子商业汇票的业务实现方式是通过企业网上银行操作,需要依靠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和认证证书完成相关操作,企业不掌握电子数据的管理权,对电子汇票的虚拟性信赖度不高。

三、推进中小企业电票业务发展的几点务实思考

加强电子商业汇票顶层制度设计,提升服务质效:电票业务是一个认知和实践循环推动的过程,立足我国的现有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一、建议由人民银行牵头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高效的票据交易平台,按照票据全生命周期统一业务流程和自动化服务界面,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网点电票业务机构的开通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扶植经济不发达地区和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尽快接入ECDS系统,帮助其开展电票业务,打破科技成果传化“最后一公里”,保障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电子商业汇票再贴现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诉求与偏好。二、扶持和建立中小企业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发展基金,解决中小企业增信难,开辟中小企业电票业务绿色通道,中小企业要积极增强自身“体质”,对于无理拒付、拖延支付、超限额签票的企业,定期向社会通报,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和欺诈行为,加大企业失信成本。三、强化业务培训,完善客户经理业务考核体系,在日常营销中从客户开户时就引导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并实现电子商票签约,对涉及电票业务较少,未开通电子渠道的客户,可考虑由柜台临时接收和代办电票业务,黏住用户连接,最后,依托票据交易所的大数据平台,加强各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互通,提升风险把控的主动性与前瞻性,不断降低电票业务的交易成本,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10篇

本文回顾了汇率风险管理基本理论,通过量化模型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实证研究制造业企业的股票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力图通过这种研究,显示汇率风险已经对我国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应该引起各类企业对汇率风险及其管理的充分重视。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且国际化程度高,故以中国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

国内外学者对汇率风险暴露的研究

汇率风险,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换算风险,而汇率风险暴露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暴露、经济风险暴露和换算风险暴露。其中,经济风险暴露包括资产风险暴露和经营风险暴露。Adler and Dumas(1984)在其奠基之作《货币风险的暴露:定义和度量》中把汇率风险暴露定义为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企业股票收益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汇率风险暴露的度量方法,在这个定义和研究框架下,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汇率风险暴露理论问题。

学者们认为影响汇率风险暴露的因素主要有三点:汇率风险暴露的滞后性,风险暴露的行业差异性和公司是否采取套期保值进行风险规避。

汇率风险暴露具有滞后性是由于汇率变化主要作用于未来现金流的变化。Chow et al(1993)发现企业汇率风险暴露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化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是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短期内数据不能充分显现汇率风险的暴露。Martin and Mauer(2003)用股票收益法和企业现金流量法两种方法研究了美国105家银行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情况,研究发现长期的现金流汇率风险暴露是普遍存在的。Sohnke M.Bartram(2007)用股票收益法和企业现金流法研究了美国非金融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情况,认为从长期来看,存在明显的风险暴露。

在实证检验中,汇率风险暴露具有行业特征。Jorion(1990)研究了287个美国跨国公司样本,发现美国的跨国出口型企业和制造业的股票价值受到汇率的变化影响并不非常明显,并通过实证证明跨国公司的对外出口率是影响汇率风险暴露的决定因素。Bodnar and Gentry(1993)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行业板块为例,来评估汇率风险暴露对行业回报率的冲击。研究发现,汇率变化因素对三个国家的行业回报率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跨行业企业受到汇率的变化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He J.and Ng,L.(1998)以日本的171家跨国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指出汇率风险暴露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精密装备和运输等行业。Rohan Williamson(2001)以美国和日本的汽车行业为例,研究名义汇率变化对跨国公司产生的效应,认为汽车行业的跨国公司具有明显的汇率风险暴露,并证明出口比率是汇率风险暴露的主要决定因素。

是否采取套期保值方法也影响汇率风险暴露程度的因素。Bartram(2005)在独家获取大量非金融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本市场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些非金融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情况,分析表明,这些企业通过现金流量法或股票价值法衡量的汇率风险暴露不明显,主要原因是企业层面使用了套期保值方法。

从搜集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汇率风险暴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方面,而对汇率风险暴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微观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及其管理的研究涉足较少,主要停留在经济风险暴露控制的机理层面。

样本、模型和实证分析

――样本和模型。本文选取制造业8个子行业――电器制造业、机械造船业、汽车制造业、煤炭石油业、电子产品制造业、有色金属、钢铁、纺织服装业,共119家企业,以2005年7月1日到2008年7月共751天为研究区间,对每一个子行业以及每一子行业有代表性上市公司,分别获取股票收益率。其次,计算每天资本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和人民币汇率变化率。人民币汇率用直接标价法,即人民币/美元。这里有两种方法计算人民币汇率变化率,第一种方法是相对于前一天的汇率变化率,第二种方法是以2005年7月1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基期,获得人民币汇率相对于基期的变动率。本文分别采用了两种计算方法及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国际学者广泛接受的股票收益率研究框架,借助Jorion(1990)运用的股票收益法模型,把原来对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的测度改为对制造业的子行业汇率风险暴露的测度:

Rjt=β0t+β1jRmt+β2jRst+εjt

Rjt表示在t时间,j子行业的平均股票收益率;Rmt表示t时间段整个资本市场回报率;Rst表示t时间段货币的变化率;通过回归子行业股票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测度在汇率变化时,企业的股票收益受到影响的程度,从而判定汇率风险暴露情况,β2即反映子行业的汇率风险暴露程度。

――实证检验和分析。本文运用EViwe3s.1软件分别对8个子行业119公司的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到各行业相应的β2值即汇率风险。如果某公司的β2值为正,则人民币升值使该行业的股票收益率减少,反之人民币的升值使该行业股票收益率上升,并且β2的绝对值越大,影响幅度越大。结果显示,各行业的β2值较均匀地分布于0的两侧,但行业间的差别比较大。

基于汇率相对于前一期的变动率,分别以日、周和月为单位时间,进行行业平均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的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整体上各子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相关性不显著。只有电子产品基于周和月的行业平均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呈现一定的显著性,β2系数分别为-2.421和-6.636,信度分别达到90%和88%。

基于汇率对基期的变动率,进行行业平均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的相

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整体上各子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相关性仍不显著。但是β2系数变得比较平稳,而且,随着检验周期的扩大,β2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可以认为,检验周期越长,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条件下,汇率变化幅度越大,因此,各子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受到汇率变化率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基于周和月的行业平均收益率与汇率变化率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电器、煤炭石油和钢铁行业呈现相对较强的相关性,基于周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电器、煤炭石油和钢铁的β2系数分别为-0.187、-0.180、-0.194,信度分别为97%、96%、97%。基于月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电器、煤炭石油和钢铁的β2系数分别为-0.716、-0.642、-0.750,信度分别为85%、76%、91%。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制造业子行业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三点结论:首先,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化并不能立即引起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11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银行承兑汇票作为重要的支付工具在经济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在流转中面临的风险种类也不断增加。银行承兑汇票的恶意公示催告以危害性高,难以防范,经济损失大的特点成为票据风险的一块顽疾。本文通过对恶意公示催告成因的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恶意挂失止付;风险防范措施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简洁有效的支付方式对加速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银企双方的共同青睐。但是,随着银行承兑汇票的广泛应用,持票人面临的票据风险也越来越大。不仅有票据真伪的风险,而且还面临着利用真实票据进行票据诈骗的风险。在票据诈骗风险中,其中的恶意挂失止付的风险在票据经济中日益突出。

一、银行承兑汇票恶意挂失止付的定义及形式

(一)定义。所谓银行承兑汇票恶意挂失是指,持票人没有丢失承兑汇票,谎称丢失,然后向银行挂失、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票据在被盗、被抢、被毁、丧失的时候才可以向银行申请公示止付、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二)形式。实践中最常见的恶意挂失止付主要有如下情形:

①将银行承兑汇票交付给他人用于贴现,由于没有获得贴现款,于是谎称票据丢失恶意挂失;

②将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后手之后,与后手发生纠纷,于是谎称丢失恶意挂失。

③纯粹基于骗钱的目的,故意转让银行承兑汇票后恶意挂失支付,试图通过挂失再次取得票款。

以上三种形式中以第三种恶意挂失止付最为常见。如某化肥生产企业甲公司收回货款时收取了一张于2013 年1 月15 日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收取此票据时,票据尚未到期。票据到期日甲公司到银行要求支付票面金额15万元,但是却被银行告知该汇票已被出票人于2012 年10 月10 日向法院申请挂失,后经法院公示催告,最终法院作出除权判决的裁定书,宣告该承兑汇票丧失了票据权利,也就是说汇票成了一张废票,银行由此拒绝给甲公司承兑。出票人通过恶意挂失的手段非法获取了15万元。

二、恶意挂失止付的成因

(一)公告催示程序存在漏洞,导致票据恶意挂失得逞。根据《票据法解释》第33条规定,催告期间是从公告之日起计算不少于60 日。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32 条规定:“公示催告申请人应自申报权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一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根据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法院作出除权判决的生效日期如果早于汇票到期日,申请人在汇票到期日前就可以依据判决请求付款人付款。如果票据被人恶意挂失,而持票人在公示催告期间并未看到相关的公告,也无从得知其票据权利已被宣告无效。而票据的恶意挂失人则可以在公示催告期满后,根据法院的除权判决要求支付人付款。由于相关法律规范的不健全,使恶意挂失的成功有了可乘之机。

(二)公告的公开化程度不高,致使票据合法持有人不能及时获知票据的公示催告状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2 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请后的公告应当在全国性的报刊上登载”。此规定并未对刊物作出具体的规定,致使现在公示催告的报刊和杂志相对较多。虽然主要是通过全国性的报刊人民法院报予以公布。但由于该报刊专业性强,流通面相对较窄,从事票据管理的财务人员一般很少涉猎此类报刊,致使在合理的公告期内申报权利已无可能。

(三)票据管理人没有在票据到期日前提示承兑。由于票据管理人对票据管理的混乱,在票据到期日后才向付款银行提示付款,虽然《票据法》第17 条第1 款规定,“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但如果所持票据被恶意挂失,票据持有人没有及时提示付款,就会使公告期间晚于票据到期日的恶意挂失实现其诈骗目的。尽管相关法律对依法追究恶意公示催告申请人的法律责任已作出规定,但这种事后补救方法收效甚微。

三、降低银行承兑汇票恶意挂失风险的措施

(一)收到票据时到银行查询验票。银行查询验票不仅可以让银行帮助辨别真伪还可以查询到票据是否已经挂失止付。持票人到当地开户银行查询验票,票据的签发行会回复给查询人查复书,根据查复书可得知签发行是否签发过被查询的银行承兑汇票以及此票有无挂失止付冻结等情况。

(二)建立票据备查簿,并按月查询所持票据的挂失止付状况。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应将票据相关信息详细登记在备查账中包括但不限于票据到期日、出票人、金额、承兑编号等。每月月末在百度网、承兑信息网、法院网等相关网站逐一查询所持票据中有无被公示催告的票据,如有及时向法院申报权利,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三)按银行承兑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及时提示付款。银行承兑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从到期日起10 天内。持票人可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前10 天便可将承兑汇票交付委托收款银行,向出票行提示付款。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持票人是票据到期日后才向银行提示付款,但到期日后提示付款就有可能使恶意挂失的诈骗得逞。

此措施可以防范公示催告的公告期间晚于票据到期日的恶意挂失风险。

(四)收取银行承兑汇票时应加盖与公司发生真实交易的购买方的背书印鉴,以便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被拒付款对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根据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到期被拒绝付款或者在到期前被拒绝承兑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票据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在票据恶意挂失,银行拒绝付款后,我们可以对背书的企业行使追索权,减轻因票据恶意挂失带来的经济损失。

(五)签订购销合同时对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支付货款的,可以约定一旦遇到恶意挂失等可以向货物购买方追回货款等相关条款。

(六)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定严格的银行承兑汇票从收票到背书转让或到期提示承兑整个流程中的细节规范。避免因自身原因让恶意挂失的行为有可乘之机。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电子汇票 优点 竞争力

一、前言

自电子商业汇票系统2009年正式上线以来,平稳运行,业务量环比攀升。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末,全国范围内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机构共有316家。第三季度,完成出票25675笔,金额753.16亿元;承兑26959笔,金额790.54亿元。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国共签发电子商业汇票6.6万笔,金额2014亿元,分别占纸质商业汇票的0.6%和1.7%。系统上线以来,电子票据业务量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月平均增幅达38%。

这是一种以计算机和现在通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电文形式存储资金信息于计算机系统之中,并通过网络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传统有纸化票据的功能的新型汇票。可分为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前者是由银行或财务公司承兑;后者则是通过银行、财务公司以外的法人或其他机构承兑。电子商业汇票是纸质商业汇票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出票、流转、兑付等票据业务过程的完全电子化,有效降低了票据业务风险,显著提高了票据结算效率。

二、我行电子汇票业务发展情况

在信贷规模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江西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创新求变,积极寻找贴现市场新的增长点,积极开拓不占用信贷规模的资金市场新领域,加大营销力度,跨区域发展同业客户群体。4月8日,新版的商业汇票新系统上线后,江西省建行公司业务部成功营销办理了江西省江铜―耶兹铜箔有限公司的电子商业汇票贴现业务,实现了我分行新版商业汇票系统上线后,电子票据贴现业务零的突破,为日后实现了电子商业汇票跨区域流转,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也为我分行进一步开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日后实现电子票据的承兑、贴现、再贴现等业务全流程无纸化操作提供依据。

三、为进一步发展电子票、提高我行竞争力而采取的措施

(一)开展电子票据培训、抢占电子票据客户和市场

由于电子汇票是一项新兴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各商业银行要认真开展培训,让员工掌握电子汇票的基本知识、、操纵技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培养出一支“懂业务、擅操作、善营销、促发展”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队伍,为内部管理和客户营销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基础;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能够熟练、规范地处理相关交易。在刚开始开展电子汇票业务时,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认真研究落实客户宣传和营销方案,要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介绍,让跟多的客户了解电子汇票业务,并乐意使用该项业务。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票据业务,继续坚持全员营销策略,增强议价能力,提高业务收益。

(二)加快流程改造、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电子汇票系统正式运营后,处理业务的速度大大加强,银行内部操纵流程的问题就成为了提高效率的制约因素,所以银行要加快业务流程改造,尝试设立票据贴现专柜。实行专人办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三)细化准入标准,强化电子汇票业务管理

1、严格挑选客户、防范信用风险

电子汇票业务首先要满足优质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和全额保证金承兑业务的需求。对一些信用等级低的,对银行经济效益贡献低的客户要慎重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银行在办理电子汇票是也要遵守《票据业务风险政策底线》及承兑业务其他管理政策的规定。

2、明确条件,强化信用风险缓释措施

客户在申请办理电子商业银行汇票兑换业务时,要满足《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操作规程》关于承兑申请人的条件。同时要能提供符合《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缓释条件》要求的保证金及其他担保。

3、对区别对待,严格控制单张票面金额

为了降低电子汇票业务中的风险,在制定单张电子汇票的最够限额要充分考虑到信用等级和不同用户的特点。

(四)区分产品期限,细化贴现价格管理

六个月以上的电子汇票业务有较强的流动资金贷款替代作用,商业银行要设法提高对该期限贴现业务价格谈判能力,同时通过了解和分析根据当地市场价格水平、客户贡献度、同业竞争、信贷规模等因素,对定位策略进行细化,尽可能地提高贴现利息收入。

(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支持电子票据业务发展

一方面加大对电子汇票业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客户对业务的了解度,让更多的人知道电子汇票的优越性,使其原意主动使用电子票据业务;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优惠贴现利率,降低电子票据结算费率水平等措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加快对电子票据的推广应用。

(六)制度相应的法律制度,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明确电子票据的法律界定,赋予电子签名法律地位,保证该业务的合法地位,促进其健康发展。首先通过制定法律,给电子汇票一个明确的定义、详细的分类、规范的格式等。为电子汇票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要扩充《票据法》的法律条文,使其成为既保护以纸质汇票为工具的支付结算,又是以数据电文为基础的电子票据支付结算的法律规范。其次要给予电子签名一个合法的地位。由于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通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使用的是无纸质的电子交易方式,票据的签名和盖章也是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的,电子签名在电子票据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法律效力直接关系到电子票据的发展命运。所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定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

(七)推动电子商业汇票应用成为我行支付结算重点任务

一是建立和完善新型支付业务管理制度,加强对银行卡收单业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业务的规范和管理;二是开展支付结算执法检查,规范支付结算秩序,维护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三是抓紧做好第二代支付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建设,加强支付清算系统应急管理;四是加强票据风险管理,继续推动电子商业汇票应用;五是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大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力度;六是加强和完善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监督管理;七是组织建设全国集中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八是全国支付体系发展规划,完善支付信息分析和披露机制。

(八)举办电子商业汇票(ECDS)推介会

日前,建设银行东莞分行会同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举办了电子商业汇票(ECDS)推介会,包括理文造纸、建晖纸业、徐记食品、生益科技等40余家知名企业参加会议。通过给企业的介绍,银行与银行间可直接通过人民银行所搭建的平成交易,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结算效率。

(九)建设银行电子商业汇票在原系统功能的完善

在原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扩展,新增柜面功能、纸质商业汇票登记信息的柜面查询功能、联动收费功能、贴现还款入账凭证、批量出票、批量背书、批量贴现等亮点功能。

四、结语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银行原有的手工处理纸质汇票这种繁琐的、效率极度低下的方法,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客户对银行的支付服务和要求,所以银行应大力发展电子汇票这一新兴的汇票形式,它能够提升国内贸易结算及融资效率;也必将对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运营水平、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双梅.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J];南方金融;2010;05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电网物资采购 结算手续 资金安全风险

一、 电网物资集中采购有关资金结算手续办理的现状

省级电网公司的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分为物资计划管理、物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含供应商关系管理)、仓储及物资配送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废旧物资管理、物资资金收付管理等7个环节。物资集中采购有关资金的结算主要伴随物资合同管理环节与质量监督管理环节同时办理。如果这两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引发电网物资结算资金不安全的隐患。

(一)合同管理与资金结算手续办理的现状

物资采购到货款的结算、物资预付款的支付、质保金的支付均是依据合同履行,因此合同管理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资结算资金支付的质量。对于到货款的核算,首先各地市物资公司各项目单位为供应商办理进度支付证明,办理验收、入库等手续,出具质保期满合格证明,然后由供应商提供这些证明票据到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的供应商大厅办理核算程序,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收集汇总付款凭证、进行发票效验、制作付款申请,通过ERP系统,完成基本的核算流程,由省电网公司物资部审核付款计划,然后由省级电网公司财务部审批物资资金预算,最后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的财务部门支付集中采购物资的货款。对于预付物资款的核算,在合同签订后,供应商依采购合同进行保函登记,并进行预付款申请,由省级电网公司物资公司审核预付款申请,并报省电网公司物资部和财务部审核预付款资金预算,由省级电网公司物资公司支付。如果合同管理按这两个流程进行,合同管理是适应资金结算支付预算需求的。但是,目前合同管理存在不适应物资结算资金管理工作的方面,如ERP系统中采购订单与合同要求一一对应,但在实际的集中采购物资环节,会出现一张发票对应多个采购订单与多个采购合同,如合同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认真,就可能导致集中采购资金重复支付的可能。

(二)质量监督管理与资金结算手续办理的现状

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在进行集中采购物资监督管理的各项工作时,会发生各种质量检测费用与监督管理费用,这些均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财务部门支付,各地市物资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本地市公司管辖范围内的质量检测费用报销。对于集中采购物资的质保金结算,是供应商在走完质保金期满验收流程后,填写质保单,由地市物资公司各项目单位签字,供应商进行质保款的申请,省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审核质保款申请,并报省级电网公司物资部和财务部审核质保款资金预算,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支付。

在质量检测各环节中,如发现物资质量问题应及时督促供应商进行消除;如果物资质量问题已发生,又无法协调供应商解决,各地市物资公司的管理部门应将质保单妥善保管,不能提前交到供应商手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地市物资公司各项目单位在进行签发投运单时不核对合同的质保期限,凭经验和与供应商的关系,存在提前签发投运单的情况,而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财务部门又无法在ERP系统中核查投运记录,只能凭纸质的手续办理支付质保金,这将会造成质保金提前支付的财务风险。

二、电网物资采购结算手续不健全引发的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授权书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存在资金安全风险

根据某省电网公司2012年末的统计资料,2012年支付集中采购物资款约46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达16亿元,占支付集中采购物资款的34%。目前省级物资供应公司用于支付集中采购物资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来源于各市电网公司电费口径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收取电费款的这些银行承兑汇票由地市电网公司的财务部门交给省电网公司财务部,省电网公司财务部进行背书登记交给省物资公司财务部,省物资公司财务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二次背书手续,用于支付各供应商的集中采购物资款。

目前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以下资金安全风险:(1)市级电网公司在ERP财务管控系统中对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票面信息审核不严,增加复核工作量。(2)财务公司实行银行承兑汇票不过夜的管理方式,导致省物资供应公司没有时间行使审核职能,增加银行承兑汇票在途的保管风险。(3)由省级物资供应公司审核供应商领用银行承兑汇票手续,因业务水平有限,未能高质量地审核供应商授权书等资料的真实性,增加票据管理的风险。(4)银行承兑汇票电子流转和纸质流转不同步,往往电子流转晚于纸质流转,影响票面信息真实性的审核。

(二)质保金申请单审核不严,存在质保金提前支付风险

质保金是省级电网公司与供应商对采购物资进行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些项目物资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未严格审批质保金支付申请单,存在物资的投运时间还没有达到质保期限,就在质保金支付申请单上签章的情况;另外还存在部分供应商业务员伪造物资需求单位的相关物资主管部门和人员的签章,自行修改设备投运时间的现象。由于项目多、合同多,涉及的物资需求单位业务部门和人员也多,且物资需求单位的签字人员未预留印鉴章,无法全面、严格审查合同,在相关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办理了质保金的支付,导致提前支付供应商质保金,给公司物资质量保证增加了风险,也给财务部门带来了较大的资金风险。

(三)ERP系统资金支付“取数”有缺陷,存在合同款多付的隐患

目前电网ERP财务子系统中资金支付申请单中所支付的物资集中采购到货款,是通过ERP财务子系统后台抓取发票校验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集中采购物资货款的申请。供应商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如果两个合同金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物资管理部门在ERP物资管理子系统中完成发票校验后,发起其中一个合同到货款支付申请时,ERP物资管理系统抓取本张发票的全部金额,但这个合同到货款支付金额是两个合同金额之和,存在财务管理ERP系统对此合同到货款多支付的隐患。

三、增加资金安全的审核手续以确保财务管理适应物资管理

(一)增加项目单位与财务部在ERP中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审验手续

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的银行承兑汇票经过市物资供应分公司、省财务公司、省物资供应公司、物资供应商等多个单位,在项目单位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其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难以判断,会造成省物资供应公司支付资金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其一,增加市公司在ERP财务管控系统中对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信息进行审核的责任。在收取银行承兑汇票时,市公司财务部门应配备相关人员进行详细审验,并在审验处盖章签字,其银行承兑汇票原始凭据的真实性由市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然后再将审验结果录入财务管控系统,以供省财务公司与省物资供应公司核对银行承兑汇票的票面信息。其二,在省财务公司背书给省物资供应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时,应在ERP系统中预留其审核的时间,实行其再审职能。其三,在省物资供应公司将省财务公司背书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第二次背书给供应商时,应在供应商大厅配备专职的人员审核物资采购供应商授权书的真实性,以确保第二次背书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了真正的物资供应者,降低票据管理的风险。其四,各业务部门要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的当日及时办理电子流转手续,使电子流转手续早于或同时于纸质流转,另一方面,如果ERP系统中无电子审核流转手续,其纸质流转不能往下一程序进行,确保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真实有效,增加资金支付的安全性。

(二)规范物资与基建部门对纸质质保单与ERP系统的审核手续

为防止质保金的提前支付,应规定物资与基建部门在纸质的质保单上签字时,查核安装运行的记录,在纸质质保单上的付款单据上明确签署:“投运一年,无违反合同规定的质量问题”等规范性语言,并附签字人的名字与签字日期,且在省物资供应公司要预留有权在质保单签字人员的印鉴,以查核其质保单上签字的真实性。另外还应在ERP系统中对质保单上所签署的投运时间通过相应的关键字段查找,物资与基建部门的电子签字也应通过ERP系统走质保单的审核流程,以保证质保单从最基层运行单位传递至省物资供应公司时,纸质的质保单与ERP系统的电子签字记录能进行适时比对,省物资供应公司的财务部要认真审核原始签字的真实性及与预留的印鉴比对,并与ERP系统质保单电子手续进行第二次审核程序,在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具质保金的支付凭单,确保质保金的支付安全。

(三)完善ERP物资与财务子系统,以优化采购合同、发票的对应关系

针对多支付合同到货款的情况,在ERP财务子系统中应设置预警功能,当一张发票对应多个合同时,在进行发票校验时,设为“不通过”,由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在ERP系统中采取人工(手动)核对措施,在ERP财务子系统中将发起付款的合同不按发票金额进行到货款申请,而按发起付款合同上的金额进行到货款资金的处理,将另一个合同的取值金额在ERP系统中约定为零。这样集中采购物资到货款的申请就与支付的合同金额达成了一一对应,防范了资金重复支付的风险。X

参考文献:

1.高路. 电力企业基于ERP系统财务集约化管理成效的评价[J].科技创业家,2012,(11).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14篇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指当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银行则向承兑人提示付款,当承兑人未予偿付时,银行对贴现申请人保留追索权。它是以承兑银行的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是客户较为容易取得的一种融资方式,操作上也较一般融资业务灵活、简便。

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市场分析

(一)银行承兑汇票票量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与银行贷款相比较,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更加快捷与便利,同时对于开票行来说,也有一笔不小的中间费用,因此,银行承兑汇票对企业与银行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融资工具。近年来,银行的开票量逐年成倍增加。2013年签票20.3万亿,承兑余额9万亿,增7000亿,贴现46万亿,同比增44%。2014年3季度末承兑余额9.7万亿,签发量16万亿,比2013年底增0.8万亿,9月末票据融资余额2.7万亿,增7000亿。累计交易量42.5万亿。平均增速30%。

2014年各银行出现资金紧缩,同时银行提高贷款风险控制防范,贷款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明显增加导致企业贷款需求下降,票据的调节作用更加突显,2014年1~4月份金融机构票据规模增长约1004亿,同比多增近4700亿,这是往年所没有的。特别是几大国有大行规模的增长,余额排序也恢复工农建中交的顺序。4月末比3月末增1361亿。

(二)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分析

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走势呈倒“V”形,整体的趋势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刺激,有时上午和下午的价格相差非常大,偶尔会出现价格突然上涨,偶尔还会出现资金紧张的现象,因此如果对市场行情走势不准确,票据转贴与回购市场还有出现前所未有的亏钱的现象,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2014年银监连续几次发文如127、140、250、48号文等,对于银行业务操作及票据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如127、140号文件主要是银行同业改革涉及票据回购审批及管理体制,250、48号主要涉及对票据体制改革情况及常规业务检查。多家银行将票据回购业务放到总行统一审批管理。部分小银行则在转贴、回购业务这块受到业务监管限制。

2.2014年陆续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对票据市场有些影响,如IPO重启,存款保险制度,非银同存纳入贷存比、降息等等。

3.2014年票据市场的另一大亮点则是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收费市场化改革,之前几十年开具承兑汇票手续费万分之五没变过,现在终于市场化了,进一步促进了承兑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存在的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操作风险

近几年随着我国票据市场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了。比如贴现业务违规操作方面,企业贴现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中介的违规操作,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一些假票、克隆票。

2012年润银公司由于违规经营票据业务,7月10日上午10时起,杭州市6个城区公安分局统一行动,出动警力600余名,对31个票据贴现点实施统一收网行动。据统计,截至7月11日上午11时,该次行动共抓捕涉案人员254余人,刑拘85人。林岗及其润银投资均在抓捕之列。近年全国票据案件较多,但此次杭州案件中,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长的意见出现分歧,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的态度在全国亦属少数。但在此类票据案件中,法院及央行的意见尚未明确。

2012年该案件对整个票据市场都是一个提醒,大家也都在分析与思考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及怎样规避业务操作的风险。

(二)银行承兑汇票利率风险

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了银行资金紧缩状况及票据利率剧烈波动的情况,带给票据业务操作及收益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条件下,由于利率的变动票据价值发生变化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损失,如同业转贴、回购业务;二是贴现银行为追求利息收入以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企业办理贴现业务;三是银行或企业为追求个人效益,利用利率的差价来进行利益个人的事情。

(三)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防范

为了规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及业务操作规范化,进一步促进票据市场的繁荣,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过程中需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操作风险防范。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在贴现过程做到有真实贸易背景,贴现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增值税票和合同及其他所需资料。

2.利率风险防范。对价格走势与市场有一定的判断,不会因为价差在不同的时间段造成损失。

3.票据真伪风险防范。规范扩大电子票据市场,一是能促进商业票据的流通和使用,提高信用度,使商业票据成为企业支付和融资理想工具,成为企业、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公众投资品。二是可通过在系统中设置人民银行的买入和卖出功能,结合再贴现率的调整,增加人民银行货款政策操作的弹性,提高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是通过对所有电子商业票据集中登记托管,能够通过对票据实际融资利率以及票据市场报价的统计监测,及时了解票据市场利率的走向,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4.加强监管责任。重点明晰央行和银监会的职责,建立央行宏观调控、支付清算系统规则制定并监督和银监会微观合规性监管的事前、事中管理体制,审计、纪检部门外部审计和违规查处的事后监督体制,公安部门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的法律惩治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票据诈骗和违规经营现象的发生。

5.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对于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可由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和银行进行信用评级,并对评定结果负连带责任,评定结果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征信系统,信用档案库,构建一个完善统一的全国性票据验证征信网络,动态记录企业或银行在票据市场的违约行为,并公布于众,以促其严格守信。

四、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未来展望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一直繁荣至今,当然离不开供需双方的均衡,曾经也创下了金融业的半边天。下一步票据电子化和交易互联网化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方向,票据交易将更加公开、规范、透明。

电子汇票的风险范文第15篇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55

市场竞争力的日益扩大与企业间结算方式的问题,促使企业应收票据逐渐增多,管理上的问题往往会带来较大风险。若企业管理者重视应收票据的管理,能够正确地使用票据并妥善处理票据结算中出现的问题,企业的资金成本将会减小,反之,则会影响企业向前发展。[1]加大票据管理,规避应收票据在管理上的风险,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当企业接受应收票据时,财务管理人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票据进行核查,保证票据的真实合法,防止伪票据情况发生,减少应收票据带来的风险。

1 应收票据概述

企业内部的应收票据主要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可以代替金钱的商业性质票据,在应收票据之上,主要有付款地点、付款金额、付款日期、付款人等信息,是一种可无条件支付、可背书转让的流通证券,在应收票据之中,主要包含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商业承兑汇票两种。由银行承兑的汇票是出票人以本身开户银行内部资金进行承兑而开具的票据,是银行信用的一种体现;商业承兑的汇票则是由付款人出票的承兑汇票或者由收款人签发后交由付款人的一种可兑现汇票,体现了商业信用,承担的财务风险相对偏高。[2]应收票据除上文分法外,根据其是否带息情况可分为带息应收票据与不带息应收票据。一般来讲,企业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

2 案例分析

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为寻求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江苏晶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逐渐由过去仅生产普通钢材的中低端市场逐渐转化为以生产耐火钢与销售耐火钢为主的高端市场,目前,企业发展态势良好。纵观我国钢铁市场,作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我国钢铁生产行业已趋于饱和状态,自2012年起,我国钢铁行业业绩逐年下滑,虽然,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拉动了钢铁市场需求,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放缓仍为钢铁企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自应收票据在我国各企业间普遍应用,应收票据也逐渐被应用在钢铁行业中,当应收票据出现管理风险时,极易造成钢铁企业的减产甚至停产状态,部分钢铁企业为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而降低价格,以此拉动钢铁的销量,也相应影响了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对此,加强钢铁企业的票据管理,降低风险带来的企业变动,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 企业应收票据在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3.1真假票据风险

随着汇票业务逐渐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商业间的结算中,某些不法人士为获取利益,各种假冒、伪造的承兑汇票逐渐在市场上猖獗,为汇票的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汇票多具有特定格式,是一种印刷型的票据,不法分子为伪造以假乱真的票据,多是依靠恶意串改、伪造印章,真假票据的难以分辨加大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为企业的票据资金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3.2票据保管不善风险

随着企业的钢铁销售逐渐增大规模,江苏晶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耐火钢上的销售客户遍布各地,在商品销售业务后期进行结款时,某些客户要求上门办理收款业务,在这一流程中,若财务管理人员未根据严格的程序进行交接并将责任明确分工,极易造成承兑汇票的遗失,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3.3应收票据在核算时的风险

在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或者劳务关系并收到商业汇票时,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应收票据进行核算,并将票据登记在册,避免应收票据出现错误,造成风险。在企业发展中,某些企业在应收票据上出现入账不及时,甚至票据不入账现象,为企业资金账户带来混乱,影响企业的生产发展,除此外,对应收票据的登记不准确甚至不登记现象是造成票据核算风险的主因,应收票据的种类、签收日期、到期日期等信息不清,会计信息不完整等均在激烈竞争的经济市场中,抑制了企业的发展。

3.4票据背书风险

在票据管理中,部分票据管理人员对票据背书转让的流程了解不够全面,在进行票据签章时,没有遵照票据的相关规定执行,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如:在某些企业进行票据转让时,往往仅在背书栏进行签名盖章,却忘记签上被背书人的名称,而被背书人则更重视票据真伪的审查,亦忽略了审查票据记载内容是否完整,最终导致运用此票据进行付款或者再次转让时的纠纷,导致持票人不得不根据法律或者寻找前持票人来收回欠款,票据背书的风险易造成票据回款艰难。

4 企业应收票据在管理中的风险规避

4.1加强票据管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在企业发展中,票据的管理多被分在财务管理部门中,然而,财务人员所精通的多是财务收付款、企业账面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对票据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或者稍有涉猎,难以做到票据的安全管理,对此,企业应加强财务部门人员对票据专业知识的学习,如:票据法、支付结算方法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在票据收取、承兑以及保管方面的专业水平。另外,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外,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人员在票据风险防范意识上的提高,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减少会计人员贪污、挪用等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的发生,提高应收票据的管理。

4.2企业内部应设置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

为规避票据管理中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逐渐完善内部的承兑授权机构以及承兑授信的业务管理,以此严格把守出票环节的关卡,并加强对承兑业务的审查管理。在票据审查中,相应管理人员应注重审查承兑申请人与票据收款人间的贸易关系是否真实,若确认商业承兑的汇票不具备贸易背景,则不得办理承兑业务。企业在应收票据的管理中,可成立独立的部门:信用风险的管理机构,增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管理机构在票据管理中应遵循对内严管应收票据在贸易上的关卡,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并合理监控会计人员在应收票据的手续办理,保证手续的合法性,在应收票据的管理中,应遵循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避免人为因素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乃至信誉损失。

4.3建立健全的企业应收票据的管理制度

如何加强企业在应收票据中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票据的安全,建立完善的企业应收票据中的管理制度是根本保障。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相应地,在票据上的各项管理制度也相对落后,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应收票据上的管理。为提高我国在应收票据上的管理,企业需要就传统的管理制度不断改善,使应收票据在管理上不断完善,促进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向前发展。另外,企业在应收票据的管理制度改革上可不断借鉴国外企业的相近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情况发展为适合企业的先进制度,规避企业在应收票据管理上的风险。

4.4严格控制票据收取环节,避免票据出现问题

在企业与客户完成交易之后,企业相应的票据管理者应对客户所出具的背书转让票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票据中记载的事项清晰、明确、内容完整、背书转让具有连续性。若票据在背书过程中存在瑕疵,则票据管理人员应要求客户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若票据内部存在严重问题,且处理艰难,则管理票据的相应人员应坚决将票据退回,避免接收此种可能带来较大麻烦的数据。在票据真伪审查中,接收票据人员可根据客户的信用度与收据的票据面额来判断其是否能够通过银行电子查询进行专业真伪票据鉴定,避免伪造票据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4.5规避电子承兑的风险

社会网络化的发展,电子承兑成为各企业间的主要交易模式,在电子商业汇票以及系统中,若电子承兑出现风险,则带来的损失更加严重。对此,银行应采取相应措施,如:保证接入ECDS系统中的各商业银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并为其安装故障恢复、重启能力、审计追踪等装置,保证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营,另外,在ECDS系统中设置加密加押、病毒防范等措施,规避电子承兑带来的风险。

5 结论

在企业发展管理中,应收票据的风险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风险,具有客观性原则。可以说,只要企业仍存在有赊销行为,应收票据中的风险就会存在,票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降低票据风险,企业亦可通过改革发展管理制度等降低风险,却难以将票据中的安全风险消除。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入,赊销比例不断提高,规避应收票据的风险措施越加重要。对于江苏晶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来讲,因宏观经济的波动对企业发展的较大影响,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起严格的票据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的规避措施,才能更好地在钢铁销售趋于饱和,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现在,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