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

科研课题创新点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科前沿;创新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不过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办委托高校进行的多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最集中、最普遍的问题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差。[1]作为研究生培养基础环节的课程教学,其教学质量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塑造和培养。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研究生课程前沿性知识缺乏、前沿性课程开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课程内容质量的突出问题,也无法满足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前沿性课程需求。[2] 因此,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既有助于科研与教学互动,且能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参与性及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发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作用。

二、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的必要性

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旨在介绍学科研究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等,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主要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前沿性,体现学术上的前端性和创新性,当然,由于是学科最新的或前沿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些理论知识不一定都是成熟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也因为是该学科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中表现出的新动向或是新问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能够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还能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3]但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存在教学本科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浅显。“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对我国6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调查显示,我国研究生课程尚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精深度需求,课程内容浅显;硕士生课程“本科化”倾向、博士生课程“硕士化”倾向仍较严重。[2]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内容陈旧,一定程度上与本科生课程内容没有质的区别,很多报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研究生课程阶段收获不大;也存在有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未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的衔接关系,课程开设随意性极大的现象。[4,5]

二是课程内容前沿性较弱,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学术前沿成果或新问题。“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调查数据显示,约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一般”、“较弱”或“很弱”。[2]课程前沿性学术内容不足,缺乏引领学术方向的内容。研究生的课程应体现学术研究的探究性,体现知识的学术性特征,它与本科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内容的深刻度和前瞻性,应该是值得研究生去质疑、探索和创新的课程内容。

三是教学方式本科化。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研究生课堂从小班课变成了大班课,教学方式变成了满堂灌,研究生课程还停留在灌输、知识讲授为中心,而缺少了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独立性思考、批判性讨论、创新性建构、复杂性研究等方法论很难融入课程教学中,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根本得不到激发。[4]即使有学科开设seminar课程以促进研究生参与讨论,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教师的课堂组织不力,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表现出重教学组织形式,轻教学效果的现象。从考核形式来看也存在本科化倾向,研究式课程还在采用本科生常用的单一的笔试或期末论文,也难以体现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看,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关键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前沿性、创新性和研究性,自然就会在精深度上与本科生区分开来,而教学方式与内容相统一,就需根据内容的研讨性质,相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及探索式等研究式教学。

三、研究式教学设计

目前在研究生学科前沿课程教学模式上比较多的高校是采用学科前沿讲座的形式,邀请本校知名教授或校外知名学者通过做报告讲座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能够使研究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了解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开阔学术视野,培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不过这种学术讲座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这种教学活动由若干专家学者组成,由于主讲人研究兴趣各不相同,讲座主题可能跨度很大,系统性明显不够;二是主讲人非本学科教师,除了讲座期间,研究生难以与其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和探讨;三是学习效果难以衡量,主要是主讲人单向传授,与学生间很少存在教学互动环节,研究生们听完讲座后吸收消化的程度无法检验;最后就是难以考核,如何对学科讲座活动构成的课程单元进行考核,目前有的学校是要求学生撰写听取所有讲座后的心得体会或总结,很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因此,在开展前沿讲座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探索更为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科教师为主体的理论专题课程设计。

1、教师的要求。专题式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论内容,不仅要告诉学生理论的内容,还要告诉他们理论产生的背景,在现实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未来应用前景的预测、探究等。对一些热点、焦点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不仅要描述其产生、发展,还要分析其根源,揭示蕴涵在其中的规律性。[6]因此,对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教师的学术水平具有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所在学科领域前沿理论与技术有深刻的了解,也要能够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且本身也要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对于各学科研究生培养而言,一方面根据本学科学生需求设计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可能更具有针对性,更易产生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以学科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设计,也有助于学科的发展和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2、专题的选择。实行学科前沿理论专题研究式教学,教师固然重要,但专题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好的理论专题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培养目标,更要反映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还要体现学术性、前沿性、系统性、连贯性、精深度甚至趣味性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紧密联系实际,一些实际问题可融入相应的专题。以学科教师为主体,根据学科设置的研究方向、学科研究进展、学科研究热点、难点或疑点、焦点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研究方法等进行集体讨论,选择设计和组织专题内容。

3、教学的方式。与专题内容匹配适宜的教学方式应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由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式教学方式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前沿文献选读专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所在学科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分析论文的创新性,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和学术鉴赏力。或者将专题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结合,由学生自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课下研读后到课堂进行汇报;教师组织学生逐一讨论论文的结构、写作思路、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等问题。经讨论过后,可针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问由学生自行继续查找资料,就某些观点和见解进行充分论证后,到下次课堂上继续汇报和讨论,这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还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以及学术鉴别等能力,也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过渡到毕业论文写作环节。

当然,由教师主讲的前沿专题也同样可以组织讨论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资料查阅和论证过程,使学生成为进行科研的主体。另外,教师也可将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作为专题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

4、考核的方式。既然是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考核就不能采用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应着重考察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和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专题课程学习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重在考核平时,如课堂汇报的质量、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问题论证的深度等,在总评中的比重可以达到50%,期末考核中则可灵活安排,如就平时课堂上提出的某一问题,做出研究计划,或撰写文献综述,或开展一项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等,可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也可分组合作完成。

[参考文献]

[1]燕京晶. 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以现代创造力理论为视角[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2]张广斌, 陈向明. 研究生课程内容研究:价值、选择与组织——基于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研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10): 23-30.

[3]张乐勇, 王学彩, 殷述广. 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的必要性与组织实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S1): 54-56.

[4]于忠海, 赵玮芳. 研究生课程“研究性”弱化归因及其改进理念和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4):34-38.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实现途径包括课堂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由于专业属性和研究方法不同,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并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本文对以教学科研互动为着眼点、旨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文科研究生培养方式作一探讨。

一、以专题讨论为载体的文科研究型课堂教学

(一)专题讨论的内涵

作为一种探究型的教学方法,专题讨论是指导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按照“拓宽基础,追踪前沿”的要求,设计若干个专题。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在课前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形成个人见解。每一个专题可以是个人独立承担,也可以组成专题小组共同承担。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师生围绕专题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时,首先由一个或几个研究生担任主讲人,介绍最新研究动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然后,研究生可以自由发言,发表见解,进行分析、讨论,甚至争辩。最后,导师作课堂小结,对讨论情况加以评价说明。课程结束后,研究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和课堂讨论的意见,撰写论文作为考查的依据。

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专题讨论既是研究探讨,又是教学活动的深入和相互学习。它把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掌握知识和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机结合,目的是通过激发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锻炼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题讨论的特点

1.强化文科研究生学习的探究性

专题讨论把静态的传授转变为动态的科学研究和自我学习,要求文科研究生不能单纯追求方案和结果,而要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专题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信息资源的收集、筛选、理解、归类、加工、重新构建,以及研究策略的选择和确定,掌握、发现新的知识,熟悉研究步骤和方法,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探索研究的过程。

2.强调文科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

同理工科研究生相比,文科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理解和研究现有的知识,并运用它去探求未知的领域。专题讨论注重个体自主学习,要求研究生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泛阅读、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自学过程中,文科研究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激发他们发现新事物的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体现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开放性

开展专题讨论,其教学内容打破了凝固、完整的学科逻辑,立足于研究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地点不受课堂限制,延伸至图书馆、实践基地、实验室、宿舍、网络;教学过程不是预先设定,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研究内容;教学形式灵活,可以是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可以是两者相结合。

4.突出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参与性

相对而言,文科研究生比理工科研究生更强调个体学习和研究。专题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抛砖引玉、指导方法和督促评价,而研究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是课堂上真正的主角。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克服书本知识教学中研究生消极应付的弊端,同时也使文科研究生的个体研究与群体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文科研究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5.增强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实践性

任何一门科学都同社会实践有着紧密联系。知识经济大大缩短了知识创新与应用之间的周期,研究生的应用价值日益显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扩大课程的内涵和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现代课程观的一个共同主张。如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英国大学的课程即经历了从基于理论到重视实践和向行动世界的转化。[1]专题讨论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课堂讨论检验文科研究生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无疑有益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专题讨论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同其他层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研究生创造性研究的基础。由于教育的功能是由课程活动承担、并通过课程实践表现出来的,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活动,就必须在课程观上实现三个转向,即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从预成论转向生成论、从简单化转向复杂化[2]。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专题讨论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式,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的环境中实现教学相长,其目标和过程符合现代课程观的要求,因而是提高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保障。

2.满足了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客观需要

当前文科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失调,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实际上处于放任状态;二是为了鼓励和督促研究生在学期间多发论文,各校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规定,这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科研、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出现了研究生忽视课程学习的现象。

专题讨论体现了文科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特征,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文科研究生必须在较高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完成专题讨论,这就促使其不能在做课题的借口下放弃系统知识的学习,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

二、以课题研究为手段的文科研究生培养途径

实践证明,吸收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为研究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是培养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如美国的大学,大都非常重视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三年制的研究生至少有一年时间参加科研活动,许多研究生一入学便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有的还吸收研究生参加国家需要的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研究生已经成为许多科研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3]

(一)吸收文科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优化文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即是对知识的再学习、再提高。

一定的知识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变化发展的。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科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广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文科研究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为了完成课题研究,文科研究生必须占有、分析、选择资料,进一步加强学习,使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这一过程也就是其知识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

2.有助于提升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不仅要在学习期间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通过当前的学习获得有助于其规划职业生涯的源动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文科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必然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能力,而研究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通过课题研究这一再创造的过程,文科研究生不但可以使知识得到深化,还可以使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使信息收集和选择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正寓于其中。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要从课题本身的内容、课题研究的组织入手。

1.课题的选择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选择既有利于能力的综合训练,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课题,有利于提高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性和融合性是选题的基础。文科研究生主要通过阅读或调研积累知识,归纳、总结已有的知识理论和研究结果,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新的观点,以此求得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在本学科领域内呈现出相互借鉴与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还受到自然科学研究进展的影响。而且课题内容是由知识信息构成的,不同知识同其它学科相互作用而形成结合点和生长点的程度是不同,选择融合力强的知识作为课题内容,可以使课题研究成为文科研究生掌握系统知识和养成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前沿性和实践性是选题的依据。导师应掌握国内外学术、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方向,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引导文科研究生以现实生活和时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心,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观的学术空间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研能力。

因才施教性和可行性是选题的前提。在课题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专长,突出研究生的自身特点。既有一定难度、需要研究生努力,又是研究生力所能及的,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最新的进展和动态,同时又符合研究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题,才能激起研究生的求知欲和研究热情。

2.课题研究的组织

一方面,要对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做到数字正确、论据可靠、推导有据、引文规范,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促使研究生秉承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坚持科学作风,在实践中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大胆创新。

另一方面,要为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以探索真理为目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以宽松的文化环境,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成功的重要经验。[4]对我国习惯于“师授学录”的文科研究生来说,倡导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尤为重要,这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8

[2]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 .江苏高教,2003,1:33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3篇

工科博士生博士生导师“软”“硬”创新特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博士生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博士生教育规模以每年平均超过20%的速度递增。随着数量的增长,博士生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有关博士生质量提高,学界提出了各种观点、思考、建议,包括从“软”“硬”两方面提高,既要有规律、理论分析,又要联系实际,并指出导师在对学生指导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工科类博士生科研创新现状分析

博士生与硕士生、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我国在1992年《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也指出“博士教育的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位条列》第6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标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不难看出,博士教育中,具备科研和实践技术创新能力是获取博士学位条件之一。

作为工科博士生,其科研创新又具独特性。(1)应具有理论意义;

(2)应具有工程或技术研发创新意义。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者交流中,一些导师反映目前博士生研究有偏“软”、偏“硬”倾向,偏“软”是研究缺乏与实际联系,偏“硬”是缺乏规律、理论分析。从软的方面看,一些博士生愿搞模型、算式,不愿动手实验,不愿联系实际进行研究。从“硬”的方面看,现在工科院校中,博士生普遍存在做研究逻辑思维能力不高问题,博士生论文像科技报告,工程味道太浓,科学研究不足,高水平创新性学术论文难出现。

为培养这种“软”“硬”兼顾的科学品质,许多导师强调工科博士生首先要有理论上的创见、研究,再者还要具有重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素质。目前我国工科博士生在这两方面都不足,特别是实践创新远不够。浙江大学在“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中指出,我们有着庞大的博士生队伍,但原创性科研成果少,与企业联系的、现实效应强的创新成果更少。

改变这一情况,涉及方面很多,其中导师作为博士生创新的第一负责人,将对博士生的创新有直接影响。为此研究工科博士生创新,必须研究导师如何发挥作用。

二、导师对工科博士生“软”“硬”特质的培养

1.加强对博士生课题选择导控

选题方面突显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谈自己培养理工科博士经验时,指出“将自己考虑的一些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解决时机基本成熟、有初步方案可以动手研究的课题,或者是已经着手尚未展开的课题,或者是有想法的前沿课题,提供给博士生去做。这样的课题,目标和意图比较明确,突破口也找的比较准,起点比较高,工作量比较有底。”导师在长期研究中,对本学科的理论、技术进展有清楚的了解,博士生做导师的课题可在“软”“硬”两方面取得进展。还有的导师,则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洪义导师强调对思维敏捷又有钻劲的学生放手鼓励,让其自己找到理论、技术突破点,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其建立信心。这样迅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预见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科研的道路上较早地独立开步走。

2.导师营造学术创新氛围和条件

导师营造科研的氛围和条件,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方面,导师需要起带头作用,用于承担重大课题。同时积极改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在物质方面,丰富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正常开展的保障,是博士创新性研究必不可少的平台。对比中美博士生研究条件可知,我们博士生的实验室条件需大力改进。此外,需保证博士生的生活质量。如果仅加强师生间良好创新气氛建设,没有相应的物质支持,博士生为生活、为科研奔波,则很难出创新成果。

三、导师培养工科博士生“软”“硬”创新特质应抓关键环节

导师指导博士生“软”“硬”创新应贯穿培养各方面,包括生源选拔,课程设置,论文开题、写作,中期考核及论文答辩等方面。

1.抓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为博士生在未来研究领域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奠定知识基础。美国大学及研究机构,导师对课程精心设置,提供博士生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成就。专业课注意与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另外设立专题课程,围绕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导师可以根据科技发展需要,增加、删减或变换课程,课程更新较快。因此,导师们可以向这种模式进行学习,在课程建设上多加关注。

2.抓论文写作三环节

目前不少导师不重视学生理论培养和创新,不重视博士论文的写作,造成博士生研究重复多,理论、技术创新性低问题。导师和博士生必须处理好学位论文与科研工作关系,使博士生论文与科技攻关课题相结合,出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在研究阶段,导师要给学生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提一些建设性意见,组织学生攻关,参与研究过程,针对性指导学生开展课题,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在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学生成果过程中,导师也要对研究、写作规范加以指导。同时还要检阅学生论文,考察文章研究原创性、独立性,与学生一起总结重点突出的问题,“软”“硬”创新点以及何以为创新等,并指出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深入方向。只有把好论文选题、写作每一环节,才能确保创新成果出现及被认同。

3.抓科研活动

在博士生学习研究过程中,导师要引导博士生参与科研创新课题。调研显示,博士生普遍希望参加导师的纵向课题研究,能够有所发明创造,理论突破,对于横向课题,虽不排斥,但最好能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理论实例论证提供方便。在引导博士生参与课题中,导师要避免将博士生看作简单劳动力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特别是与国家、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纵向课题,在研究中,根据学生承担任务的情况,给以相应的薪酬或基金,从承担课题重任、经费保障方面促进学生调研、实践,理论研究,出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互动创新课程体系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论文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干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脚、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本课程选择推出“一个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为全程教学案例,围绕该案例,实施“三个模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展开一个个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 李小冰,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171-04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是本科毕业生基本能力之一。《高等教育法》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培养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责任。

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主席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因为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大学生通过接受各种科研训练,形成基本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因为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善于思考、敏于观察、勇于探索,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大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社会舞台。

一、我国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不少国家的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国外,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究型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起思考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开始设置研究性课程内容。如1991年国防科技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2003年北京大学制定了《北京大学本科生研究课程相关管理规定(试行)》,决定在本科课程中增加“教师指导下的独立研究”课程和“教师指导下的小组研究”课程;清华大学近几年开设了新生研讨课;2007年4月,清华大学率先开出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全校有22个院系的5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开课。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使本科生尽早形成开阔的科学视野和开拓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还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学分才能合格。此外这些研究型大学还加大了对本科生科研的扶持力度,浙江大学从1998年起每年投入20万~50万元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北京大学每年拨款30万元支持本科生科研。

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本科生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大学做得相对较好,而一些非重点大学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本科生科研尚未进人正轨。多数举措还处于摸索阶段,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训练项目开发等方面与美国的大学相比,差距甚远。

二、我国本科生科研存在问题的成因

我国本科生科研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来定位,没有形成制度,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科研能力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要全面完成科研任务,必须具备几种主要能力:立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集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关键。要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必须要开设与上述能力相关的课程,做相关能力的训练,必须对本科生做系统的、连续性的培养。而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除了普遍开设写作课与信息检索课外,其他课程,特别是涉及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素质的课程几乎没有涉及。由于这些课程的缺失,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构成科研能力的主要素质不全,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教学方法不得当

创新人才应该如何培养?有专家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同。中国传统教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根本目的,局限于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的培养。这种教法只能培养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不能引导学生去创新。而美国的学校则注重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特别强调多看、多问、多想、多干;强调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这就难怪乎我们中国学生虽然学得比美国学生多和深,但是发展后劲不如美国人。改革开放后,我国不少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就读或工作,一般地说,在上课和考试中,中国学生往往好过美国学生,但是做研究和进一步办产业时,情况正好相反。在国内,情况就更突出了。近年来,中国的SCI论文数已居世界前八名,但其中原创性内容极少;中国的发明专利就更少,中国所拥有的高新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是空白。这些情况,暴露出了中国学生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这不能不说与我们落后的教学方法有关。

(三)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虽然《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培养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很多高校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培养目标,没有形成培养实施方案,科研能力培养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大学四年少有针对科研能力培养的专门训练,到了第四学年,直接布置毕业论文写作。不少学校虽设有本科生的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环节,但是都没有进行必要的安排与组织,科研能力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我们之所以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持续的科研训练,一方面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够一蹴而就,科研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如果缺乏系统、持续的培训,这些相关的能力,无法自然形成,科研能力也就无法提升。如果有了教师循序渐进的培训,学生就能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培养起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获得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并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正研究中的错误,逐步形成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对策

(一) 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培养目标,建立起校级培养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

题上普遍没有形成体系和制度,基本还属于个人或个别院系的自发行为。要整体提高我国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必须像美国那样重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并逐步形成体系和制度。

1998年美国卡耐基教育促进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以下简称《博耶报告》)。报告批评研究型大学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为聪慧、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最大的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机会”,报告建议大学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报告发表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积极采纳建议,基本上都已开展了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各种活动,很多学校正式启动新的本科生课程改革,把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设立了富有特色的本科生训练计划,形成了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校内校外培养系统。其做法是:(1)校内是由一年级研讨课和中高年级的科研经验计划、顶点计划等组成的连续的层级培养体系,同时开展前期培训,设有一些导入的科研讲座和方法论课程。(2)校外则形成了一些由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构成的支持系统,他们提供资金和研究机会支持本科生科研。我国虽然无法完全照搬美国模式,但是建立起校内培养体系应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有了明确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才能使我们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 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的培养方式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美国一些大学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美国的做法是:

1.围绕科研核心素质设置课程。首先开设讨论课和方法论课程,要求学生在本科前两年必须完成一门通识教育或主修专业研究能力培养的课程。然后,在高年级中开设专门研究课程,如加州大学伊文分校的“大学生独立研究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特别研究课程:“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旨在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和科研思维方式。

2.训练方法上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美国大学一般分两步走:

(1)课程学习、模拟研究阶段。针对大一新生,开设讨论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科研的第一步。如美国伊利诺斯大学1998年设置“发现课程”,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1999年启动“一年级探究计划”。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高级研讨课程。最著名的有顶点课程,如达特茅斯学院的顶点课程“高级顶点课程计划”,顶点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创新研究的方法。最后开设专门研究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特别研究课程:“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下一步进入正式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2)实战研究阶段。首先,组织学生进入课题项目组参与研究生或教师的科研活动。比较著名的有麻省理工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大学荣誉计划”、“大学学者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等。活动目的是让本科生更深入地进行科研训练,与教师一起进行前沿问题研究,在研究中激发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技能。其次,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增多和研究机会的扩大,更多学生选择了独立研究或小组研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监督下,学生全程参与,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如拟定科研计划、提交申请、数据分析、成果汇报等。加州理工的“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划”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最后,学生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实践和科研训练。美国的一些社会组织非常关心大学的人才培养,纷纷出资和提供研究机会支持本科生科研。如1978年成立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面向科学、数学和工程学领域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1987年成立的“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弥补了“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在活动领域方面的局限性,让所有学科本科生都有机会参与科研;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立了“本科生研究经验项目”,以工作站的方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于2001年对全美国123所研究型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3所研究型大学都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在被调查的大学中,有16%的大学,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占75%以上;有26%的大学,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一半左右。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套用美国模式。笔者认为:在我国可大致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一年级,以培养发现问题、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课堂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把教材中有关的学术观点、争论性问题、学术动态及参考文献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并给学生提出挑战性的课题,让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二阶段为二年级,可以开设“学习与创新”、“图书资料查询”等研究性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信息的收集、资料的分析、论文摘要的撰写等科研步骤和方法。第三阶段为本科三、四年级,以实践创新为重点,突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若条件允许,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课题,或在导师指导下申请学生科研课题。

(三)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探究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其中探究性学习则集中体现了这一点。1998年发表的《博耶报告》建议大学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并认为这种探究越早开展越好,最好在一年级时就开始。具体来说,探究性学习包括这样一些方面:研讨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课题的学习、高峰体验以及探究性课程等。其中基于课题较具有普遍性,其核心内涵则强调把学习放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来把握隐含问题背后的概念和原理。该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近年来,一些在京高校和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类似美国探究式学习法的研讨课。如清华大学每周定期举行一次的研讨课,教师根据学生研究课题的不同将学生分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就本组课题共同展开讨论、积累材料、进行调研,分工合作完成课题。北京联合大学也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基于课题的学习法”、“基于项目的学习法”、“基于行业的学习法”。这些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高校采用,表明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探究式教学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

(四)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保健学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21世纪,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一代新人是现代大学追求的教育理念。其中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以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核心要素[1]。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重点推进的内容[3][4],高等院校各专业、各课程和每一位教师都应具体对其进行落实。体育保健学是高等师范学院体育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本课程在学科上有诸多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体育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效果。为了实现这种目标和效果,我们对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体育保健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1.学科优势 体育保健学课程突出的学科优势是课程内容与运动实践关系密切,实用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强,理论和实际技能一体。它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及人体对体育运动的积极适应,包含了人体形态机能、生理病理和监督检查等专业知识,涉及各种保健手段、运动性伤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的理论、方法、技术,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比赛和工作生活等关系非常密切。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体疗康复等必备的专业知识。因此,体育大学生对本课程普遍感兴趣,投入教学活动的热情高,对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方法接受情况好,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教学实践能真正实行和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本课程阐释和应用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或技能是体育科学与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科研信息量大,具有更新快、观点新、紧跟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前沿,是启迪教师进行开拓性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素材,便于教师进行创新教育设计。

2.开课时间有利 本课程开课于大二或大三,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人体科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该时期学生正特别需要将所学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使创新能力得到激发,为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撰写打基础。事实上,此时很多学生开始有焦虑、紧迫和困惑感,不知如何应对。体育保健学课程的开课能使学生开拓思路,应用已有知识、技能于教学和研究实践,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课程逐渐凸现出的学科特殊性,能启发和吸引学生,教师有意识营造可供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条件,使用适合于本课程教学和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能最大可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起到比其他课程更有效的创新教育效果。

二、实现目标的要素

1.突出学生主体特点和作用 在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树立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教学中废除灌输式,推行研讨式、交互式、启发式和评论式等已被实践证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促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设问、学生自学、思考与教师释疑相结合,课内外探究性问题的解答、师生相互交流的应用和情境的创造,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勤于思索、学会提问和敢于提问,促使学生建立自主探索的信心、愿望、需要和勇气,进入追求创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突出,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体育大学生的特点,采用与之适应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掘优势和有效激发其主动学习、追求创新。体育大学生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具有突出的专业特点:教学过程中常表现为动手和模仿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又大方、勇敢、豪爽、激情,协作精神好;师生在课内外、理论或实践教学活动中易于产生互动;由于术科课存在明显的体力消耗,大多数学生有好动难静的习惯。体育保健学教学中应注意他们兴趣大、参与积极性高和教学训练中易于遇到的体育保健学问题(如:疲劳的消除、运动损伤的防治、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他们自身形态机能变化特点等),精心设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和对策。体育大学生乐于动手和易于互动,动脑、动手、发言、讨论等可以适当在教学中多应用,消除体力消耗疲劳给课堂学习状态带来的干扰。安排课外阅读和查询资料,督促自觉积极学习和主动获得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研究进展非常重要,能使学生从知识掌握到研究动态了解,促使创新思维萌发。而核心是组织安排好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使创新思维变成实际活动过程,实现创新能力培养。

2.任课教师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 学生是教学 “主动”性主体,教师是教学“引导”性主体,合格的“师导”促成有效的“生动”,师生交互作用才是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前题。因此,体育保健学教师应符合以下要求:有雄厚的专业理论、技术基础和相关学科知识,便于深入分析教材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肯动脑、花费时间、投入精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计和实践,这是不计个人得失的教师才可能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最大发展,课程知识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只有通过精湛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甚至是幽默风趣的谈吐向学生信息和进行指导,才会引起学生对创新教育活动过程的兴趣;本人应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部分,俗话说“要当先生、先当学生”,教师自身经历和深刻了解创新过程,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创新过程、培养创新能力;此外,思想指导行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

3.理论和实验课侧重点明确 理论课应以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为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在课内进行本学科新知识、新动态的介绍,启迪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课外查阅研究资料,对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产生探索、解决的要求和自主积极的思索,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宽松、和谐活跃、研究探索的氛围,教师的授课与学生自学查阅、师生问答、小组讨论与归纳相结合。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在创新思维教育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性评价,使学生对本学科知识和科研动态形成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如运动性贫血常规预防处理方法的学习和最新研究资料中的低氧防治方法,运动性疲劳的一般知识和抗疲劳的中医药科研动态,医务监督常用方法和特殊运动项目的人体科学研究等对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具有良好启迪作用。

实验课应以营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重点。传统的体育保健学实验,是单一的某种急救、防治手段和医务监督方法等技能训练,其实用价值能吸引学生,但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实验课安排一定的实训内容后,进行课内综合设计和课外研究型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突出作用,是应当重点抓好的部分。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进入实验设计过程,学生能呈现新思想、新举措,对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获得理想效果的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保持,尝试失败的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科学活动的严谨和创新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同样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如:医务监督部分的心肺功能指标检测,将实训开设为学生自己选择检测指标、设计实验步骤的运动者心肺功能的保健学分析,就能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动手创新能力。课外研究型实验适合于素质较高、动手能力强、学有余力、具有浓厚科研兴趣、主动性和求知欲强的学生,主要是给其提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机会,在教师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大幅度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合理安排研究式、设计型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设计 课外研究型实验是一种超越性教学,问题存在于课题内,应要求学生对课题内容,解决本课题问题的理论、技术方法深入了解,并进行资料查新。同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性见解,给课题负责老师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新思维和能力大幅度发展。课内综合设计型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认识和探讨拟研究问题的动态,依据已有研究报道和所学知识、技能,选择指标和落实实验,使学生形成细致严谨的科研思维及动手能力。教师不仅应强调课题研究前沿和现状的重要性和实验研究的切入点,在学生完成实验感到困惑时,教师应及时有效给以指点,如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实验设备、思路与方法等,使学生能沿着研究、设计这一路径彻底落实,促使创新思维和能力前所未有的增长。

2.落实实验进行能力培养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合适地选择和检查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好有关材料和练习操作技能。需要协作完成的实验,在实验设计和准备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作到群策群力。实验准备中要求学生任务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配合和共同预先演练,保证正式实验无误,使课题组成员和同一实验组同学的创新思维互相启迪,科学研究中的协作精神得到培养。在实验具体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当强调技术和技能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和客观性,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时时反映创新求实的科学精神。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

跨学科研究生属于符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强弱体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由于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学科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怎样提高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机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机制。

1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内涵

从研究生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将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教学环节、科研环节和管理环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监控机制等方面;科研环节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科研环境和导师指导等方面;管理环节主要包括助学方式、考评体系等方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内涵就是从以上三个环节出发,通过安排创新课程、讲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跟教师搞科研、帮助导师助课、参与考评体系设计等方面加强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心理素质。教学是处于中心地位,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要把创新课程设置合理,禁止泛泛地教学,要让跨学科研究生自己多思考,勤动手,参与教学中来,开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使跨学科研究生开阔眼界,放宽思路,勤于律己,从而培养出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以科研为重点,让跨学科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宽容的科研创新环境、规范的论文管理制度、精干的导师队伍及规范的导师指导制度,对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是保障,科学的考评体系可以从外部刺激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而有效的助学方式则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使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无后顾之忧。三个环节互相作用,互为补充。

2现阶段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安排不合理很多高校将跨学科研究生看成是本科的延续,是大五年级的学生,因此重视理论教学,安排了很多理论课程,甚至还会抓补考,理论讲述的多,让学生实际动手和参与的机会少,课程安排涉及理论前沿的内容少,没有考虑跨学科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使得跨学科研究生每天都很忙碌,没有时间自己思考问题,虽然有选修课程,但学生能自己选择的机会也较少,基本是指定的课程去学习。2.2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教学内容仍旧偏重于对理论的记忆,甚至还有一些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学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已有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思考,这样的本科形式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不用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接收的惯性,不愿意主动去探究知识,主动去获取知识,完全失去了创新的激情。2.3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仍然是照着教材讲授,没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很好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少组织课堂讨论。当前我国中小生都已开始提倡讨论式教学,但研究生的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都是机械的。老师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部分好坏,最后使跨学科研究生的完全失去了创新思维。2.4科研氛围不好跨学科研究生在参与教师的课题过程中,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和领取任务,老师布置什么我就干什么,告诉我的任务必须明确,指明整个路径,否则就不知道如何做,缺乏创新的冲动,习惯按照传统思维,上传下达去做事,去思考和面对问题,而不愿意从课题中自己主动去寻找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导致跨学科变成了教师课题的整理者和工具,模仿别人设计一个模型等等,不考虑为什么去设计这个模型,有什么用。最后培养出了较强的模仿能力,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收和承认别人的观点比较容易,提出质疑的情况很少。2.5导师指导制度不规范有的导师由于要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和承担课题,因此对研究生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已经是研究生了,上课已经不是主要的,不进行教学设计,上课比较随意,忽视培养制度的执行。还有的导师对跨学科研究生指导不上心,忙于自己的课题任务和本科教学工作,对跨学科研究生指导没有详细的指导规划,没有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各个培养环节是否达到标准。2.6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考试成绩仍然是占考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德育水平、社会实践等还没有系统纳入考评体系,或占得比重很小。考评体系由于只重视死记硬背得理论内容,学生为了考取好的成绩,往往将基本概念和理论学的很好,而没有考虑如何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结果是,学生对于高分沾沾自喜,认为这就是好学生,对考试特别重视,对于课后的思考和问题的挖掘不屑一顾,这样培养出的研究生一旦步入社会,面对现场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2.7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合理目前高校都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大部分院校招生仍然有“在职”和“在校生”之分。,研究生在入学时国家按照公费下拨研究生培养经费。在校学生无论入学后如何努力,学业如何突出,待遇和在职学生没有差别。而对于在职学生,入学时就已经有了就业单位,即使入学后如何不思进取、荒废学业,他们依然可以各门课程合格。不引入竞争,使研究生产生学业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不会激发他们拼搏进取和锐意创新的潜能。

3完善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建议

3.1调整课程设置首先是要对跨学科研究生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选有课题经验的教师讲授,选取现实中实际的科研问题,举例讲解,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其次要开设综述类课程。跨学科研究生往往在本科阶段只是被动接受了一些理论的学习,至于这个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当今有多少人在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都有哪些著名的观点和理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生是很茫然的,缺少对学科前沿的综述能力。因此,讲授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课题成果最为案例拿出来,让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文献综述,怎样收集别人的成果内容,怎样进行归纳总结,怎样通过整理别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确立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最后,再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学习研究论文的撰写,懂得学术规范,这对训练跨学科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3.2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导师在授课时,应该采取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和引导式等方法。任课导师应该结合自己做课题的亲身体会来讲授,积极组织和协调学生在课堂上就本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讨论,积极引导款学科研究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去听课,建立研讨机制,每个学生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的问题,提倡和鼓励解决复杂的问题,鼓励跨学科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教师还应不断将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活灵活现展示科学研究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兴趣和勇气,鼓励学生用外语讲述简单的专业问题。3.3完善教学监控机制对授课教师要成立督导委员会,定期监督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杜绝教师随意调串课程,要求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对一些讨论式的课程应该有专门的宏观规范,不应该和理论授课是一个规范,可以采取过程管理,最后累计计算和评价的方法。对学生,也要指定要求和加强管理,制定考核标准,应建立末尾淘汰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4创设创新能力培养环境首先要鼓励研究生不仅要尊重权威还要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他们懂得学术自由,无政治立场和派别之分。同时任课导师还要对学生的质疑给予解答,并积极引导,不能误入歧途,帮助跨学科研究生知道自己的观点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去的,对跨学科研究生可取的部分要给予肯定。其次,要让学生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特别是学术性较强的国际性会议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再次,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鼓励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建立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涛,陈哲.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7)

2程萍,魏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

3常宝英.关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9)

4何植民,黄挂花,黄霞.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 数学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48-02

一 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能力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工科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后续的科研过程中能否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该说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是:

1.数学系列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差、灵活性不够

目前,多数工科院校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了《数理统计》、《泛函分析》、《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图论》、《模糊数学》、《数学物理方程》、《随机过程》等课程,其中只有1门或者2门为必修课程,其余为选修课程,学时为30~40学时不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后续学习储备了知识。但是,由于设置的课程稳定、研究生专业的限制、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又单一,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知识的先进性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和共性,又由于教师的知识限制,难以在有限学时内讲出学科的共性问题,必然影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

2.知识性课程类型偏多,实践性课程类型偏少

创新型社会要求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需逐步提高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研究生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理论上过于追求严密,忽视了工科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数学作为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本质;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有真实案例的、符合相关专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问题,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知识与专业实际联系太少,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大力提高数学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生数学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全程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毫无思考余地,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接受知识的系统性来讲,这种授课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积极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惰性、依赖性、追随书本的习惯性思维难以改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讲,这种授课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

针对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我院从1995年以来,对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增加了研究生需要而又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如《数据融合》、《小波分析》;对管理学的研究生减少了重理论的课程,增加了《系统建模方法与数学模型》课程;增加了前沿性的讲座式课程,如《复杂网络》等。又如,针对部分研究生课程,提出了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基于研讨题目实践背景和应用背景,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答辩及讲评,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从而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讨论的方向,达到不但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会用好数学的目的。另外,通过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后续问题的研讨,增强了研究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为后续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成为研究生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实践。

二 构建合理的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创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关键。

1.优化基础课程设置,拓宽基础理论

数学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应多强调其应用前景,实现理论的拓宽和加深,加强对研究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增设反映当代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适应学科交叉的高水平课程。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数学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如增设场论、积分变换等工科常用的数学工具;优化课程设置,合并同一学科相近的课程,优化教学计划,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将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中部分重叠内容进行整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

2.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

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应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给研究生以更大的选择余地,鼓励研究生多选课但不一定都要考试。事实上,许多课程都是互为补充的,知识是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潜能和探索欲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动,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选修课应结合研究方向设置,内容要涉及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动态。

3.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产生的知识和科技成果总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在这个变化趋势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科数学化。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数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建模是各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各学科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要解决本学科大量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本学科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都不开数学模型,即使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尽管不同学科对数学建模的需求迫切程度有差异,但数学建模在各学科的需求都是巨大的,数学建模素质是各学科对人才的共同要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数学建模技术成了广大研究生提高其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另外,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与研究生的数学建模技术有很大的联系。在如今科学需要量化和向各学科交叉发展的阶段,数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工具,而且还是一门技术,掌握好这把钥匙,可以开启其他领域的智慧之门。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生数学建模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其学位论文的“瓶颈”。

三 改进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1.推行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要从传统的获取知识转变到培养能力,即加强对研究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评价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讲解与研讨相结合、专题研讨、学生主讲、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小论文等,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相互启发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倡导研讨式、参与式教学,由教师先给出讨论题目,研究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在课堂上由研究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该教学方式下,每个人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互补,知识面得到了充分的拓宽,研究生在大量了解最新前沿知识的同时,大大锻炼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选取因人而易,因课程而易,灵活多样。

2.增加专题讲座类课程,拓宽研究生视野

对部分新兴出现的交叉学科,也可采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讲座类课程是由本学科教师及邀请的本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任课教师将自己、课题组或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系列问题提出,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使研究生通过专题讲座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复杂网络等课程。

3.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考核

研究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独立探求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考核重点应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决定了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强化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可以是针对若干讨论题,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后,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课程论文,并在课堂上作读书报告,教师点评,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学科前沿,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研总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柱、周国标.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

[2]赵刚、阎大桂、刘志毅等.关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44~47

[3]冯良贵、杨文强.关于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若干探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72~74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研究生数学课程 课程模块 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54-02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1]。研究生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现这一过程首先须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1,2]。

数学课程在各类高等院校中都是研究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是各领域和生产实践不可或缺的手段。毋庸置疑,科学计算、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数学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数学课程已不再仅仅是工程计算的工具,而逐渐成为研究生理性思想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更是探索和创新的必备素养[3,4]。

但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研究生数学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墨守成规,课程层级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本科化等弊端[3,5,6]。研究生掌握的数学知识零散、浅显,难以对其逻辑思维及实践、创新能力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只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现研究生数学课程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才能实现数学教育在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激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本文结合研究生数学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论述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调整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途径与方法,为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

1 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项目组在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八所院校开展了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实地调研[5],共发放问卷1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715份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资料查询和专家访谈,对当前研究生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剖析如下。

1.1 课程数量和类别较少,层级划分和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研究生的多元化需求

首先,科目与类别较少,划一性特征明显。大多数农业院校研究生数学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工程数学”及“矩阵分析”等,一般为5~8门,课程门类较少;课程设置缺乏层级划分和针对性,难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也较少考虑研究生个人的专业基础、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需要,划一性特征明显,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需要。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编排,课程间相对独立、衔接和关联性较弱,缺乏横向扩展性和纵向连贯性,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零散、浅显,难以构建较为完备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交叉学科课程较少,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与综合性体现不够充分。

1.2 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新兴应用

数学课程内容往往注重经典,偏重知识灌输和理论推导,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对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涉及学科前沿、学科交叉的内容相对较少,一些体现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的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使得大多数研究生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前沿科学研究需要的现代数学方法和技术。

1.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本科化”

研究生数学课程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理论推导和演绎讲得过精过细,课堂信息量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主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对研究生数学建模、创新项目等课外教学拓展活动缺乏足够重视,教学形式单一、“本科化”特征明显,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应用的创造力。

1.4 一次性课程选择机制难以适应学生专业研究及个性化发展需求

调查分析还表明47%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数学课程学习计划不够理想。入学初对很多数学课程及专业研究需求了解甚少,往往直接按既定的课程计划或导师指导选课。由于现行一次性选课制度的制约,难以实现对既定课程学习计划的修改以适应专业学习和研究方向的实际需要,这也是制约数学课程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面向创新教育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2.1 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数学知识结构

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关键。首先,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精选和优化数学课程,依据课程类别、性质及内在衔接关系,集结成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课程模块(见图1)。包括数学基础课程,方法、工具类数学课程、应用数学课程及提高类数(近、现代数学)课程四大模块,供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及学术定位的研究生选择,以适应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

数学基础理论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是各类数学方法实践应用的基础[7,8]。基础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以研究生本科阶段数学基础为依据,在理论和应用层面进行拓宽和加深,更要重视在学科知识面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分工、互为补充,为此增设了计算方法、矩阵分析、文科通识数学等基础课程,并在基础课程中适当引入反映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启发性的应用实例强调理论的应用前景。

(2)增加方法类、应用类选修课,拓展应用领域。

缺乏科研方法和科研训练是导致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因素,加强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已迫在眉睫[9,11]。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增设了时间序列分析、最优化方法及建模与仿真等方法、工具类课程,以及生态数学、经济数学等与专业密切结合的应用类选修课程,鼓励研究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自由选课,不仅有助于研究生掌握更多先进的量化分析手段和技术,也有助于激发其在学习和科研中探索、创新的积极性,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数学实践应用平台。

2.2 实行硕博打通、阶段性数学课程选课机制

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改变“一次性选课机制”,采取“阶段性数学课程选择机制”,并根据研究生数学基础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科学规划基础课、选修课开设方案,协调各类课程开课学期和教学进度,以方便研究生按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数学课程学习计划。同时,实行硕博打通、统一规划的原则,根据与专业教师、专家的沟通与协商,针对各专业研究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硕博连通的“数学课程套餐”以指导研究生制定合理、科学的数学学习计划。

3 改革与创新课程实施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3.1 推行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研究生批判意识、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9,11]。教师首先要高屋建瓴,在整体把握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通过讲解与研讨结合、专题讲座、专家访谈以及学生主讲等开放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增强实践、实训教学,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构建研究生数学实践平台

实践与应用是激发研究生潜能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生创新课题、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构筑多元化数学实践应用平台。特别是在方法类、实践应用类课程教学中主动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引导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辅助他们通过创造性运用专业知识和数学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自我探索、自我创造等潜能的发挥。同时采用实验、实习报告、项目研究报告、结课论文或建模论文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4 加强微课、精品课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4.1 加强数学精品课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研究生数学精品课建设和课程创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我校已初步完成“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微课视频、实验指导、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增设了课外习题、拓展阅读以及实践应用等栏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以精品课程为载体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促进数学教育的信息化。

4.2 积极推进“微课”制作,构筑研究生自主学习环境

微课(程)通常指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是近一两年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结合研究生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课程内容整体架构和知识脉络,精心挑选出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设计并录制了多个微课视频,将数学知识点的讲述与阐释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提供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学习支持资源,为研究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构筑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辅助支持。

5 结语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调查研究为基础,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选课机制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与不合理因素,分析了各方面因素对研究生创新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面向创新教育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方案,并结合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论述了构建研究生数学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实践平台、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74-82.

[2] 章英才,王俊,梁文裕.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11(12):87-91.

[3] 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J].江苏高教,2012(2):42-44.

[4] 岳建海,孙玉朋,商朋见.试论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9-123.

[5] 郭雅丽,任永泰,邓华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47-50.

[6] 魏航.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2):158-159.

[7] 罗尧成.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 知识领域 管理方法

On the Applying Project Management to Management of Science Project in Research Institute

Lan Wang, Xiaofeng LIU, Shuwen GUO

(Weapon Industry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Xi'an City, Shaanxi 710065)

Abstract:The fundamental factors measuring popularity of an institute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ar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t is an important work tha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departments should organize declare project and carry out research.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projects,extensive knowledge and high risks,at different stages of research projects,must take the appropriate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research tasks on time with high quality.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Knowledge areas, Management

目前在一些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着不少类似问题,如项目研究范畴雷同,经费核算不准,过程控制不够及时,评价验收不规范,技术推广滞后或者未推广等问题,结果造成很大浪费[1];再加上科研管理涉及知识领域广、受控因素多、工作量大,这一切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在科研课题管理中科学地运用项目管理的手段,使科研项目的管理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既出人才和成果,又创效益。

1 科研项目管理新特点

项目管理体系包含对进度、范围、质量、资金、人力资源、采购、风险、沟通、整体等九大管理领域,其中前四项属主体领域范畴,最后一项属综合管理,其余四项属辅助领域范畴[2]。就科研所科研课题管理而言,其内容涵盖一般项目管理框架外,还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1.1 创新性

创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人们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产品。科研项目创新既可以表现为一种新发现,体现出对新知识体系的贡献,即基础性研究,也可以表现为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体现出技术的先进性和潜在的效益,即开发研究。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创新是各类创新的源头,那么科研管理则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为使创新在复杂的智力系统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往往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灵活的反应机制,服务于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在管理上创新,即在课题管理中,找寻一种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最佳管理组织方式,将课题研究思维模式转化为创新性的课题管理思维模式,在科研课题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从理念上和行动上增强对课题管理的成功标准把握。因此科研管理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

1.2 知识性

科研所科研项目组研究成员是知识密集型群体,课题研究的结果是知识产品,因而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升其开发创新能力、转变和创新其管理思路及管理方式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在对项目组织所拥有的和能接触到的各种知识资源进行提取、判识、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管理过程就是科研管理中的知识管理。

1.3 不确定性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首先是辨识风险,查找它们的来源信息,一般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即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包括:对内部成员有效沟通失败,成本预测不全面,项目进度把握欠佳、评价体系不完整等;外部信息包括:该课题研究的前景瞻望不深远,市场预测偏移,外部因素干扰等。当获取信息渠道不通畅时,不确定性增加,风险随之增加,当信息能够充分获取时,未知因素减少,风险概率随之降低。针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风险,通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或者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综合研究不同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科研项目进行分析、建模,进行技术风险评估和市场风险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

2.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

既然科研课题管理有自身特点,属于一个特殊的管理范畴,那么从项目前期准备、申报立项、中期检查、评价结题到成果转化等各阶段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使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整个寿命周期。以下从科研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申报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及总结阶段谈谈如何开展全过程管理。

2.1申报准备阶段,强化长期科研的意识,为申报课题做铺垫

在项目申报通知前,一方面积极组织讲座及交流会,聘请有科研经验的专家讲解和宣传其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和谐宽松的科研氛围,增强职工和科研人员科研信心,发扬雷厉风行、协作配合的科研作风,鼓励大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以此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将来项目申报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提前开展系统论证和大体设计,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一个无结束的过程,一般项目从组织申报到上报申报材料往往半个月,仅依靠这么短的时间准备科研项目的申报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申报者在了解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时间的前提下,有一个长期的科研申报准备,需要从事科研的人员具有“长期科研”意识;最后在制度方面,科研管理部门应协调各部门在配套经费、试验设备、办公环境、成果奖励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引导科研人员积极申报课题。

2.2申报立项阶段,切实组织好科研选题和队伍组建工作

申报阶段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以往的的课题申报过程中,由于选题不当或填报表格时,没有认真研读吃透通知精神,导致申报的课题偏题、课题重点不够突出、研究思路不明晰、项目目标不明确等失误,导致申报的项目中标率偏低。因此该阶段须做好:

第一,选好课题,严把申报质量关和遴选关。科研管理部门接到申报通知后,要及时有力地进行动员,鼓励生产人员及科研人员认真填写科研申请书。申请书是专家评审时的唯一依据,填写申请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能否申报成功,这其中题目重要性可以达到50%~80%,所以说题目的选定又是重中之重。一个好题目首先要有新意。“新”不可能全新,可以老题新做,也可以“小题大做”,尽量使问题细化,从纵深挖掘,从内涵挖掘;其次要有有价值,能体现某个领域的创新或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最后要有竞争力。总之,选择科研课题既要考虑能够最佳发挥自己具有的知识贮存、知识结构和研究才能,又要遵循可创新性、合理性、实用性的原则。在填报申报表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要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邀请组织专家评议申请项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等,把好选题关、论证关、申报关,确保研究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得当、研究价值高的申请课题预选上报,从一开始就使课题的申报立足于高起点,提高立项成功率。

第二,组建好研究团队。对于一个研究所而言,科研实力的强弱并不是单个学科、单个部门或者单个项目成果的累加。对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进行有意识地引导,首先提倡勇于奉献、热爱集体的精神,其次整合优势,挖掘特色,将科研实力集中到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上来,全局统筹规划,以联合协调的科研格局,协调组织跨部门、跨单位联合申报,适时引入“外援”,当然课题负责人和研究主体必须是研究所本单位人员,并注意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有机结合,组成多学科的课题组联合攻关,避免个体的、单一学科的、分散的研究活动单打独斗。对于主要参加者人数不应太多,也不要太少,一般依课题的内容选择3~5人较为合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综合研究或应用对策研究,生产部门的人员最好有一些,与生产联系紧密的课题尤其应如此;在成员搭配时,尽可能合理,如分工、专业特长、学科特长等,使科研课题研究在一个团结、和谐、技术过硬的团队中开展。

2.3项目实施阶段,切实做好中期检查及进度、成本、技术统一协调

申报立项获准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给课题组转发科研管理办法,积极抓好研究计划、研究经费组织落实等科题启动工作。一旦课题研究实施,就必须在研究过程中,适时地对课题进行查促,避免过程管理失控或者由于管理不规范,致使经费超标和课题延期,出现弄虚作假甚至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科研项目能否按时结题及确保资助效果的关键环节是科学的中期管理工作。

第一,严格执行中期检查。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科研课题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定时实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节点进度控制管理。通常科研项目启动后3个月和结束前3个月必须各设定一个节点检查,检查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凡在科研计划书中明确的课题节点任务、目标执行情况应逐一检查,形成节点检查报告,将作为阶段性预算分割、产值分配和考核项目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的重要依据。目的在于对项目研究意义、进展程度、研究水平等进行阶段评估与考核,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解决,以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3]。

第二,加强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的自始至终,是反映项目研究状况最直接的指标,经费管理要实现专款专用,科学地管理。如果经费管理不当,不仅不能够有效约束项目研究人员遵守管理规定,而且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导致课题目标不能按期高质量地完成。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费管理模式并严格执行,切实发挥经费资助实效,这种在经费使用上先算后花,预先控制,可以有效避免项目超概算严重,对课题研究尤其重要,是科研所项目管理手段中最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手段。

第三,进度、成本、技术管理统一协调。项目进度计划、成本计划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控制结点,在以进度和技术为依据,以实现既定的技术性能、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 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注重预测性,从时间、经费、技术等各方面预判,做好应急预案,解决突发事件;二是注重均衡性,在进度、经费、技术这几个约束因素间寻找平衡,以获得整体上利益最大化;三是利用“矩阵管理”的特点,及时调整项目组,使项目管理在灵活运用人力资源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2.4 项目总结阶段, 做好项目结题验收和成果申报转化工作[3]

第一,严格执行项目结题验收。科研项目最终形成的是科研成果,按照项目结题程序,认真履行结题验收,既能鉴定项目完成的质量,也能衡量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3],因此科研结题验收对于促进科研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推动科研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很有意义。一般情况下,在把好项目申报关、中期检查关的前提下,课题研究都可以按时结题。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科研管理部门应督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各种材料,并认真初审提供的材料,对已达到预期研究目标的科研项目,再向立项单位提出结题申请并交结题验收评议组,以便检查验收,通过结题的项目及时移交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注重科研成果申报和转化。科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并不意味着项目就此结束,而是项目的另一个新的起点。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科研项目验收后的追踪管理,以此为契机,推动项目成果朝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加强科研档案归档意识,规范管理,做好备案工作,及时督促项目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结题的全部材料整理成册,报送并存档,并提供所有材料的电子版,这直接影响着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连续性;二是督促课题组在时机成熟时申报鉴定成果,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是指新发明、新产品、新技术转化成成品、样机、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等,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形式,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重视科研成果转化是世界竞争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人员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从优化政策环境、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机制等方面,保障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也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三是抓紧成果的报奖申请,通过科技奖励达到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认可和评价。

3. 结束语

总之,研究所科研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根本宗旨,就是通过符合科学研究自身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以及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与国际化、开放型、现代科研院所相适应、充满活力、高效精干的科研管理制度,达到提高科研水平、丰富科研成果、促进人才培养、增加科技收入、实现科技目标,从而整体提升科研所研究实力。在管理中应做到:

3.1针对科研人员的工作具有知识集成、学科集成的特点,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等特点,实施以柔性管理为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

3.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科研人员为原则,开创项目管理新思维。从服务的角度进行过程管理,管理过程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造科研氛围和科研条件,使研究所多出成果和多出人才[4]。

参考文献:

[1]徐敏.项目管理在设计院科研课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2):156-158.

[2]王悦,孙树栋等.科研项目管理的成功标准和风险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3):27-29.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采矿工程学科 研究生 创新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82-01

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各种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如何加强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使其适应新形势,已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河北联合大学正处于教学向研究型大学过渡阶段,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突显重要。培养出色的人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当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经常是被动式,缺乏主动性和批判性,部分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薄弱,后期扩展不积极,导致对论文课题进展困难,缺乏原创性。

目前对于创新能力的研究非常多,但对针对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鉴于此,该文基于河北联合大学采矿工程学科的特点,提出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导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1 培养要素

1)知识结构

知识的积累与沉淀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生合理创新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概括为具有基本的生活与社交知识,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广泛的交叉学科知识,熟练使用相关工具知识(如工程专业作图、数据分析、数值模拟软件等)和掌握实验与实践知识。

2)创新思维结构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其应具有基础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基础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从平时课程教学中对专业知识的吸收与消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在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其进行重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在前两种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对知识点和问题的升华。

2 培养途径与方法

(1)优选与专业特点匹配的矿山企业

根据河北联合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特点,与科研能力好的企业建立培养基地,企业现场设立专门的工作室,参与现场实际课题,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学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研究课题的确定

研究课题的确定是在导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后确定。以生产实际问题为主,也包括前期的技术积累基础性课题。研究的课题应具有理论与实用相互结合的特点,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3)建立学校与企业导师联合的指导模式

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课题,形成学校导师与企业副导师联合指导模式。学校导师侧重基础理论研究,企业导师侧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学生科研视角开阔,提高理论与实际能力。学生参与现场研究过程中,企业导师指导负责学生日常科研情况,听取汇报并提出建议,定期与学校导师沟通。

(4)构建定期协同工作模式

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知识特点和研究方向确定课题题目,选择匹配的企业单位,定期进行现场学习,参与现场项目,与课题相关专家协同工作。结合现场问题的负责性,扩展视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规范过程管理

构建科研定期参与制、定期汇报制、例会制、信息反馈制等管理制度,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良好运行提供保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6)建立理论创新环境

定期邀请高校、研究院、企业教授与技术人员进行学术讲座,使研究生了解科技前沿,掌握新技术动态。定期参加学术会议,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定期学习汇总。

3 结语

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其成为了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桥梁,双方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沟通,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适应采矿工程发展的需要,能为采矿工程领域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清,赵军.浅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创新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文汇,2012(3):1-2.

[2] 王培山,王永波.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实训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价值工程,2011(18):245.

[3] 巩守柳.山东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22-24.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儿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教学改革

医学研究生是目前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国家和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21世纪的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对医学研究生的能力和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创造价值。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医学院校研究生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随着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教育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将以重视知识传授的灌输式传统教育模式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对于医学高等院校是一个较大的挑战[1]。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都掀起了教学改革的高潮。

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自1979年开始面向社会招收第一批五年制儿科专业本科生,同年儿科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充分分析了国内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后,在虚心学习国内外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了儿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论坛课程,着重介绍各学科及儿科学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学科间知识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培养其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国内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缺陷

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存在较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教育理念陈旧,授课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质上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多数医学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及知识传授方式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延续,注重现有书本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对交叉学科知识和前沿学科的认识。此外,考试和考核也多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对知识容量、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的要求,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缺乏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1-4]。

1.2导师队伍建设薄弱传统的单一导师负责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国内各院校均已开展导师小组负责制。但导师小组负责制的施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校换汤不换药,实质上还是单一导师负责制。有的学校虽然有导师小组成员,但组成不合理,导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不能有效发挥导师小组的作用。比如有的导师组成员学历层次偏低,自身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没有国家课题,经费不充足,缺少国际学术研究背景和经验,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不活跃;有的扩招太多,或忙于临床工作,或兼职太多,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少。这些方面均影响到研究生选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1-4]。

1.3信息资源不丰富,学术交流不活跃,实践机会少,缺少创新的动力和平台大多数研究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强,但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主要的原因是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渗透很少,限制了学生的视野,缩小了研究生想象的空间和相互借鉴的机会,使研究生缺乏创新的动力。其次,普通医学院校在教学条件、培养经费、科研水平和条件等方面,均与综合大学及重点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国内外著名大学、顶尖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和交流、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方面均受到制约,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交流平台和创新平台,研究生动手实践机会少,加上建设经费有限,图书馆馆藏资源不足,信息沟通体制不畅,学术交流不活跃,也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4]。

1.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难以调动研究生学习和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以上三方面原因,多数研究生修满基础学分后,无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研究方向,或依靠导师指定论题、给出思路,甚至提供文献和前期成果,学生只要被动接受和完成实验就可以;或者重复国外的实验,只要国内没人做过即可,不从医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而是根据能否完成课题、发表文章、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考虑,害怕实验失败,不敢创新。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做出创新工作的研究生缺乏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1-4]。

2我校目前研究生培养现状

山西医科大学属于普通地方医学院校,与国内、国际其他重点医学院校比较,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且临床专业尤为突出。笔者在2005年9月-2008年7月期间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儿科学学术型硕士学位,参与上海市科委、教委资助项目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2011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攻读我校内科学学术型博士学位,参与三项省级课题。在两所学校就读的经历使笔者对普通地方医学院校和国内重点医学院校的差别有着深刻的感受。我校从导师能力、科研经费、实验室条件、学术交流、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和改进。

3儿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平台建设的实践

我校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但是这些课程更多还是课堂讲授,注重现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学术信息的交流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需要更开放的教学方式和交流平台,需要更积极主动的学习、讨论和交流。此外多数导师注重本专业内某个研究点,本身就缺少学科渗透和交叉,导致研究生教育缺乏学科前沿和学科间交叉渗透的课程,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的两大方向。当今医学界,有研究前途却仍然疑难的医学现象往往处于各个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在过去常常被忽略,而这恰恰是创新点所在[5]。因此,使研究生充分了解当前各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才可能去发现和提出有创新性的问题,为传统固有的专业内部研究带来新思路,提供新角度,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基于以上设想,我们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了儿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论坛的课程,以补充学校研究生课程内容的不足,着重向儿科专业研究生介绍各学科及儿科学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学科间知识的交叉和渗透。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1因儿科临床工作繁重,多数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和沟通较少,为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联系,院系要求导师与研究生每月至少谈话交流一次。研究生向导师汇报近一个月的学习、生活情况;导师向研究生传达近期专业相关的新进展、安排下个月的任务并对上个月的任务做出评价;最后,由学生填写《导师谈话表》,导师签字确认后,将谈话内容以书面形式上交院系存档保存。此外,我们将全系研究生分为若干小组,由系里青年骨干教师(均为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的高年资讲师及副高)担任组长及带教老师,协助其导师小组共同指导,既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协助导师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互赢。

3.2针对学生的科研兴趣点和需要,定期(每两周)邀请临床专业相关学科带头人或国内外校友以讲座或在线视频交流的形式,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相关或热门领域最新研究动态,鼓励学生大胆和积极提出问题,与讲者面对面交流;并与国内外校友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鼓励和推荐有能力的学生参与他们的研究。

3.3每月选择一个主题和关键词(可由每组学生根据兴趣自己提前选择并和组长商定),鼓励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检索文献资料,充分而深入地阅读文献,准备上台发言和讨论材料,通过“头脑风暴”发现问题及有研究价值的点,为其研究生课题做准备。带教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由学生和老师给予发言学生课堂表现分数,计入课程考核分数,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这些过程,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培养其文献检索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4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课题方向选择一个主题和关键词撰写综述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一方面让研究生掌握该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进展,了解他们的同行如何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如何解决和论证这些科学问题;另一方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并提高专业论文写作能力。

3.5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申请学校和国家针对研究生创新的资助项目。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科学生一起合作申请,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问题讨论习惯和科研协作的能力,并初步学会撰写标书。各小组带教老师将全程参与并指导。

3.6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及其他创新性成果的研究生进行物质和精神鼓励、嘉奖,提高其积极性。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教学

改革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两种类型―――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硕士学位,两种类型学位培养模式不同,学术型偏重基础理论研究,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偏重于应用,以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为目标。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只是招生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学术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但是对于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结合本学院建立校内和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创新实践基地担负着实践训练职能,同时也是学校宣传展示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优秀平台。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实践课题的锻炼,这就需要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中企业参与进来,目前为止,高校与企业并未从根本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也缺少相应政策制度的支撑,没有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略显欠缺。针对于以上问题,结合我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如下改革:

一、培养模式建立

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创新培养模式,体现学科特色和学术前沿,突出个性化培养。我校研究生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应用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结合学院特色方向,与企业定期联合修订培养方案,结合企业的发展,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优化课程体系。结合培养目标调整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教研结合,加重对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着重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增加石墨烯方向的选修课程,同时增加学科实践与实训锻炼课程(28 学时),重点培养学生对重要实验仪器的操作。

二、教学方法内容改革

1.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研究生课程由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承担,我院研究生培养根据导师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题方向附加专题讲解,教学组按照每位老师研究方向的不同分配相应的授课内容,全面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动态,以科研促教学,从而保证讲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校和学院、学生组成教学三级监控,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2.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增加研究型课程的比例,以项目训练、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进行,选修课程数量增加,重点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如参与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进行,让学生参与研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在研究生教材选用,鼓励选用学术专著、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以及原版外文教材等优秀教材。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讲授内容在知网上查阅相关前沿文献,自编讲义进行讲解。以样品制备、组织结构分析和性能分析为主线进行引导研究生自主分析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和问题进行详细解答。3.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专业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基于大学生慕课、智慧树等在线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完成在线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编制和视频录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施方案。加强线上学习监控,充实线下课堂讨论内容,掌握研究生学习动态,开展线上线下辅导答疑,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打造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4.教研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为三年制,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学院规定,研究生一年级就应该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方向最新的动态。同时学校每年会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一生一年级学生必须参加,目的是锻炼学生撰写论文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研究生后续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建立开放的学术交流体制。建立兄弟院校间学术交流网络平台,与兄弟院校合力举办前沿学术报告会等,均可切实指导研究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对研究生来说,各学校间相互派遣研究生联合培养,或开展短期学术访问等方式,推进研究生学术交流走向深入和学术交流的广度。我院表面改性方向研究生经常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表面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两所学校组内学生做实验相互探讨,同时提供一些学术交流资源。

三、课题选择和专业技能培养

1.课题选择。研究课题选择首先依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具体要求依托国家、省部级等基础研究性项目,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对研究生的系统性科研能力培养,让研究生参与前瞻性、水平高的科学研究,力争取得原创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2.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开设研究生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课程,重点加强研究生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是外文文献,搜集最新的研究动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并能根据文献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深化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扎实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解决问题,提高其创新应用能力。我院已建立哈尔滨吉星机械有限公司,哈尔滨东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哈尔滨富莱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个校外实习基地,一个校内基地―――黑龙江科技大学材料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二年级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及管理,其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了学生的科研与职业能力。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地方院校如何构建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怎样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而实现的。

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划分为3大模块:①基础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②选择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要求,由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组织教学,以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现实性和研讨性;③动态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介绍各种实际应用案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

(2)实验技能培训课。这部分内容涵盖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原理,基本试剂、基本实验仪器的性能及其操作规范。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专业论文写作课。这部分内容涵盖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含义和类别、特点和作用、结构和写法例文与评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特点与基本要求、一般格式、例文与评析;毕业论文含义和类别、特点和功用、选题、写作步骤、通用格式、例文评析。目的是训练学生论文或课程论文写作能力。

(4)创造学课程。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创造、创造的一般规律、创造者、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创造的方法等。目的是训练学生眼力,培养创新能力。

(5)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课。这部分内容涵盖科学研究的体系与特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与开题;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文与著作及研究报告的写作、项目申报能力。

2.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2)自主性实验。自主性实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原则,根据专业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院科研成果,及时更新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训练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

(3)实习。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感性认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综合性独立作业,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选择某一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撰写出用以表现科研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文章。

(6)科研项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提出科研课题,也可由教师布置科研题目,介绍本课题研究思路,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查找资料、最终写出研究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科研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技能。

二、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少数几门课程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所有课程都应当为之做出贡献;也不是单纯地靠加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要科学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设计。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采取一讲、二讲、三带、四导模式

所谓“一讲”是指老师把专业课知识传授给学生,“二讲”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再进行反馈,“三带”是指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带动指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四导”是指老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开导学生,这种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2.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

如一年级上实验技能培训课;二年级上专业论文写作课;三年级上创造学课;四年级上科学研究方法论课。

3.创建一个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研究性实验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方案。技能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并行的方式;研究性实验采取自主选题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学科的单一性向多科性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开展行业、地方和学校全方位的密切合作,成立三方合作办公室;二是建立联合机构,加强长期合作;三是签订合作协议,逐步深化合作,主要模式是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

5.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本科生指导小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论文开题阶段,围绕科研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课题和实施方案;在科研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科研方法和创新方法的教育训练;在论文的撰写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主要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格式、方法和技巧。

6.师生科研一体化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两种模式:阵地模式和载体模式。“阵地模式”就是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生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载体模式”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作为载体,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讨论这一过程,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4).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 师本课程 ;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37-01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科技创新教育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科研项目孵化模式,拓展了科研项目的研究空间,师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在省、市乃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这得力于学校倡导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建构课堂核心发展目标,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鼓励教师结合学科实际和创新教育理念构建特色师本课程,拓宽教师的教科研思路和空间;鼓励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策划组织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体验、发现、创新,效果显著,有力的拓展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

一、长远规划,开拓教师专业成长空间

几年来,学校个别教师致力于科技创新教育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实现新的突破,逐步打造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制定三年的奋斗目标如下:

第一年:加强培训,实现“由点及面”的发展目标。彻底改变个别老师“单打独斗”的局面,筹建师生科研团队,展开系列活动探究;初步尝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而自主开发的系列课程――《创新与生活》课程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力争实现新突破。

第二年:整合资源,实现“项目延展”的发展目标。对学科课程进行二度开发,挖掘学科创新教育资源,建立以创新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体系,以创新型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组织实施学科课程,使科研项目渗透到各个学科。项目形式结合学校科技实践活动孵化模式,做好传统科技发明、科技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科幻绘画、英语微博、网页制作、科学影像等活动的拓展工作。

第三年:全面参与,实现“纵深提升”的发展目标。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仅要让它融进学校课堂教学和师生的心灵深处,还要让它融进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的每一棵花草树木、每一处墙壁角落都能彰显科技实践活动的育人理念,努力实现省市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教育名校。

二、组团建队,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了实现“由点及面”的发展目标,我们先后从中央教科所、省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邀请专家来学举办科技创新教育讲座,一方面培养师生的学科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师生学科与生活的融合意识,效果显著。为教师建构“学科与生活”创新课程打好了基础。学校设立“名师讲堂”,定期邀请县域内各科教学的名师来校讲课,交流创新教育心得。学校还结合活动育人项目建设,成立了“精工科技发明社团”“精艺科幻绘画社团”“精彩实践活动社团”“精灵电脑制作社团”“精巧七巧科技社团”等五个科技社团,学生参与人数达到90%。社团组建体现为自愿报名、自由组合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动全体教师结合自身所长,自愿报名加入社团活动指导教师,成立了学校的骨干科研团队,彻底改变了之前个别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有力的拓展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

三、建构特色科研模式,拓展教师的专业研究空间

为了做大做强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我们以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为主线,要求各科教师广泛征集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本学科实际展开系统研究,成效显著。譬如:在《探秘石门红叶》科技实践活动中,生物老师组织学生探究的“探秘红叶变红的原因”,化学老师组织学生探究的“石门坊土壤检测及对红叶黄栌的影响”历史老师组织学生探究的“探秘石门坊特色文化”地理老师组织学生探究的“石门坊独特小气候调查及对红叶形成的影响”等,让一项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为所有老师提供研究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科研水平

为了进一步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成功立项了与这项特色工程有关的全国课题2项,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创新课程价值教育的校本化研究》,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提升教师科技创新教育水平的研究》;省级课题2项,即: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主题性创新实践活动与学生创新力培养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子课题《初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结合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展开了细致的研究,成果显著,在中期成果展示中,受到课题组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创新师本课程建构,提升教师的专业探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