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

化学的常见公式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物理化学;线性关系;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88-02

Linearization of Common Formulas of Physical Chemistry//Tong Yan, Li Xiaofei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ual formulas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ake them easy to understand and memorized, the forms of some basic linear formulas and their usages after linearization we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s of dilute solution, the effect of the temperature,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the decision of the reaction order. The linearization of the formulas is a simple method for fin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different physical variables. In addition, it is easy to find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which are hard to obtain from experiments.

Key words physical chemistry; linear relationship; experiment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China 450008

物理化学实验常常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数据间的关系,探求变化的规律和本质,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同时,物理化学教材中公式繁多,但不同公式却有很多的相似性,如何探求公式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式的记忆,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线性化的函数关系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所需要的物理量。因此,物理化学工作者对公式的推导非常注重线性化[1],他们总是试图找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或者对已有公式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给科学研究和教学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若能把这种思想传授给学生,使其能熟练应用到科学研究中,无疑会对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本文通过总结物理化学教材[2-3]中常见的线性化的公式,以期对物理化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1 三个和温度有关的公式

众所周知,标准平衡常数、饱和蒸汽压、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受温度的影响均比较大,温度升高,其值减小。从表1可以看出,3个公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通过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出3个重要的物理化学量标准摩尔反应热、相变潜热以及反应的实验活化能。例如,阿伦尼乌斯经验式为,本身反应速率常数和温度并无线性关系,但是通过取对数并积分,则可以得到线性关系。这种取对数积分的方法是很多线性关系推导的常用方法。

2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浓度和时间关系的线性化

在讲述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特征时,总是试图推导出具有线性关系的积分速率方程。其目的可以使读者能更好地区别不同级数的化学反应的特征,做到一目了然。另外,在判断一个未知反应的级数时,反应物浓度和时间的线性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判定法则。利用微分法和半衰期法确定化学反应的级数时,也可以通过线性化的处理找出,见表2。

3 稀溶液中存在的线性关系

在溶液较稀或理想液体下,由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很多物理量和浓度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如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以及依数性;另外电化学中,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和浓度的关系,平均活度系数和离子强度之间都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线性关系;大分子溶液的粘度和浓度之间同样存在线性关系。以上线性关系均只能在溶液比较稀的情况下适用,当溶液浓度增加时,则出现比较明显的偏差。对于大分子溶液来说,在溶液浓度不大时,可以利用大分子溶液的粘度和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实验,求算大分子的摩尔质量,见表3。对于强电解质溶液来说,科尔劳乌斯公式和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分别给出摩尔电导率以及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和浓度以及离子强度的线性关系。巧合的是,二者分别和浓度与离子强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

4 其他线性关系

在表面吸附的几个公式中,虽然最初它们的形式并非线性的,但通过数学运算,均可以转变为一定的线性关系,例如取对数、取倒数、调整变量关系,见表4。类似的公式还有大分子的光散射公式以及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以上公式通过斜率和截距,可以很准确地求得一些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如摩尔质量、固体的比表面积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等。

5 结论

物理化学公式的线性化可以使实验数据的处理更可靠,对于一些重要的物理量的实验测定更加合理。正确理解公式的线性化,并把其理念应用到数据的整理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处理数据能力以及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探索真理的精神将会大有益处。而借助于计算机,虽然可以通过拟合的方法得出多种规律,但是线性化方法仍然是一种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盘良.科学方法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3):7-8.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一元二次方程 解法 探析

一、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的重要性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其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不胜枚举,且在中考中占据大量分值。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一元二次方程更多的是以解题工具的形式出现,如在应用题、取值题等题型中的运用。因此,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往往成为判定解题准确与否关键。由此可见,既快又准的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就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见解法进行分析,力图建立特定的解方程思维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此类题之效率。

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与关键在于其解法。常用的解法主要有: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直接开方法和公式法。为更直观展现解法特点,本文选取本分题型加以归类分析:

(一)直接开方法

适用此法的方程多以x2=p或(ax+b)2=p的形式出现。观察此类方程特征发现,其中一次项系数为0。

例7.解方程x2=225 例8.(x+3)2=9

直接开方得x1=15, x2= -15 直接开方得x+3=±3

x1= 0,x2= -6

该方法较为简单,仅能决部分一元二次方程。且在考试中多出现在解题的某一环节中,而较少单独作为大题来命题。

(二)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是运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其特点在于分解后的因式中至少一个为零。具体原则:(1)将方程式右边化为0,且始终为0;(2)将等式左边尽可能化简成为两个因式的成绩;(3)令各因式结果为0;(4)解化简后的多个因式。因式分解法具体包括: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1.提公因式法。特有模式:ax2+bx=0(其中a,b为系数),此方法的特点在于等式右边值为0,等式左边存在公因式。

例1.解方程5x2+15x=0 例2.解方程(2x+3(2=4x+6

因式分解得: 5x(x+3) =0 移项得(2x+3)2-2(2x+3)=0

x1=0, x2= -3 因式分解得(2x+3)(2x+3-2)=0

x1= -3/2, x2= -1/2

例1是提取公因式法较为直接的使用。但在考试中,例2更为常见。通过例2可知,在使用提取公因式法时,不能仅限于观察未知项,需从整体进行分析。

2.公式法。直接利用常见公式解方程求根的方法。在此法中较为常见的公式有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具体表现形式如下:(1)平方差:(a2-b2)=(a+b)(a-b);(2)完全平方:(a±b)2=a2±2ab+b2。此方法特点在于已知方程与上述公式形式一致。

例3.解方程4x2-9=0 例4.解方程9x2+6x+1=0

因式分解得(2x-3)(2x+3)=0 因式分解得(3x+1)2=0

x1= -3/2, x2=3/2 x= -1/3

公式法的使用可以大幅提高解题速度,但其关键在于必须熟记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

3、十字相乘法。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特有模式:x2+(a+b)x+ab=0。通常在方程既有常数项,又无上述公式可使用时,惯用此法。该法可以快速的解出跟,提高学生自信心。

例5.解方程3x2+11x+10=0 例6.解方程3x2-x-10=0

分析:x 2 分析:x -2

3x 5 3x 5

6x+5x=11x -6x+5x= -x

因式分解得(x+2)(3x+5)=0 因式分解得(x-2)(3x+5)=0

x1= -2, x2= -5/3 x1=2,x2= -5/3

使用十字相乘法的关键在于两点:(1)在运算过程中,务必注意系数项的符号;(2)当首项系数不为1时,需多次试验。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使用因式分解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解部分有特定关系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配方法

配方法是将已知方程配成完全平方公式,而此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究其根本即是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x2=P来加以解答。

例9.x2+10x+9=0 例10.2x2+3x+1=0

移项得x2+10x= -9 化首项系数为1得x2+3 x /2+1/2=0

配方得x2+10x+25=-9+25 配方得x2+3x/2+9/16= -1/2+9/16

即(x+5)2+16 即(x+3/4)2=1/16

直接开方得x+5=±4 直接开方得x+3/4=±1/4

即x1= -1 ,x2= -9 即x1= -1/2 ,x2= -1

通过例题9和例题10对比发现,虽配方法可解任何一元二次方程,但当已知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时,该方法的使用可大幅减少计算量。而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或一次项系数不为偶数时,使用该方法计算量将增大。如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首先需将其系数转化为1,然后再用配方法计算。总结配方法口诀:“二次系数化为一,常数要往右边移,一次系数一半方,两边加减最相当

(四)公式法

此公式法与分解因式法中提及的公式法略有差异。该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跟的方法。其可解任何ax2+bx+c=0(a≠0)的方程。其步骤有:(1)将已知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分别确定a、b、c的值;(3)求出b2-4ac的值;(4)当b2-4ac≥0时,将其带入原方程式,求出两根;当b2-4ac

1.当ax2+bx+c=0(a≠0)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较多采用该法。

例11.解方程3x2-x= 2

移项得3x2-x-2=0

确定各项系数:a=3,b=-1,c=-2

Δ=b2-4ac=1-4×3×(-2)=25>0

x1= -2/3 ,x2=1

2、当ax2+bx+c=0(a≠0)的各项系数均为无理数,且较难使用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时,可使用该法。

例12.解方程x2-5x+4=0 例13.解方程x2-x+4=0

确定各项系数:a=1,b=-5,c=4 确定各项系数:a=1,b=-1,c=4

Δ=b2-4ac=25-4×1×4=9>0 Δ=b2-4ac=1-4×1×4=-15

x= 所以,次方程无解。

x1=3 ,x2=1

公式法与配方法一样,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但其在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在确定a、b、c时,需注意其各自的符号;(2)求出b2-4ac值后,可能存在三种情况:①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根;②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相等;③当b2-4ac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善于观察已知方程的特点。同一方程有时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法解答。因而在方法选择上,要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即在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时,首先观察该题是否可采用直接开方法解答,如若不行则依次考虑提取公因式法、配方法、公式法。总之解法之选必为最简单、快捷、准确之道。

参考文献:

[1]唐宗康.一元二次方程几种常见解法的选择之我见[J].教育研究.2010(2)

[2]孙致义.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02)

[3]吕超,刘永刚.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培育发展型教学文化[J].学周刊.2012(2)

[4]赵庆福.中学数学解题反思的案例分析[D].2012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构造法;转化;化归

给出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此类问题中,转化与化归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贯穿在数列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转化是解决递推数列问题的实质所在,所以,培养学生明确的“转化”意识,深刻理解这种思想方法的内涵,并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甚至是考察学生数学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是数列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两类特征数列,也是高中阶段数列内容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但在平时的习题中,往往碰到的不是这两类数列,所以有时需要用构造法将其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这种方法就是求数列通项公式时经常使用的构造法,体现的正是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将非等差和非等比数列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进而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此类题通常较难,但使用构造法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构造的方法很多,可根据递推公式的特征而定,现将几种常见类型的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类:构造等差数列

类型1.an+1=■类型

针对这种递推关系中存在分式的问题,经常需两边取倒数,得到关系式■=■+■,构造出等差数列{■},通过求{■}的通项公式,进而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例如:已知数列{an}中,a1=1,a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an+1=■,■=■+1,又a1≠0,an≠0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n-1=n,an=■.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类型2.an=pan-1+pn+k类型(其中k为常数)

这种类型可以采取等式两边同除以pn,得到关系式■=■+■,构造出等差数列{■},进而得到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第二类:构造等比数列

在数列求通项的有关问题中,经常遇到即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求通项问题,特别是给出的数列相邻两项是线性关系的题型,可以通过构造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

类型3.an+1=pan+q类型(其中p、q为常数,且p≠1,q≠0)

这类问题可用构造法化归为等比数列{an+x},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x,通过求出等比数列{an+x}的通项公式,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这种类型的递推公式比较常见,也很重要,下面类型4、类型5的问题往往需要变形成这种类型来解决。

类型4.an+1=■类型(其中p,q为常数,且p≠0,q≠0)

此种类型需先将等式两边同时取倒数,得到■=■・■+■化归为类型3的问题来解决。

类型5.an+1=pan+f(n)型(其中p为常数,且p≠1)

当f(n)=kn+b时,可设an+1+An+B=k[an+A(n-1)+B],展开之后与给出的递推公式相同求出A、B,化归为等比数列{an+An+B};当f(n)=qn+k时,可等式两边同除以qn,得到■=■.■+■,化归为类型3的问题来解决。

类型6.an+1=pann型(其中p为常数)

此种类型需要两边取同底对数,如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到lgan+1=nlgan+lgp,转化为类型3来解决。

【总结】

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根据递推关系,分析结构特征,善于合理变形,最终的目的是构造出一个与之相关的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的形式。这种化归的思想在这类问题中随处可见。化归思想有着它的风趣描述和理论基础,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我们其它的各种思想相互联系着。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挖掘知识发生过程的化归思想,渗透知识应用过程中的化归思想,加强解题教学,突出化归思想。“授之以鱼,不如传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数学思想对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发展,思想在更新,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化归到学生的身上去。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通讯(高考数学).2008年第3期.《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

[2]中学生数学报.张永侠.《升华教材-习题 解决一类大问题》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公寓 辅导员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居住之地,也是他们学习、交流与娱乐的重要场所。现在,学生公寓已成为稳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秩序的“三个支点”之一,更是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及转换思想、学习生活模式的环境领域。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与激情,同时也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他们入校之初在各方面的不适应均会首先在公寓中表现出来,因此加强新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新生教育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其中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

本研究为“独立学院新生教育中公寓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实施途径”课题的分支课题,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为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检验问卷调查的可靠性和工作实践的有效性,采取了同一调查总体、同一问卷进行两次调查的方式。课题先期对57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生占54.9%、女生占45.1%,理工科生占54.4%、文管及艺术类学生占45.6%,基本保持1:1的比例)进行了第1次问卷调查;并在课题组开展多项活动与实践工作后对其中的406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1%、女生占39.4%,理工科生占79.8%、文管及艺术类学生占19.7%)进行了第2次跟踪性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明晰了辅导员队伍在新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应起和可以起到的作用,包括辅导员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程度、辅导员在新生教育工作中的侧重点及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的有效形式等,从而指导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如何进公寓、如何深入到学生当中“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实现新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前移”。

1辅导员在新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第1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3.9%的新生已认为辅导员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49.6%的新生认为辅导员的这一作用是“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的。课题组开展多项活动与实践工作之后,认为辅导员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生比例增至86.7%,其中51.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这一作用是“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可见,辅导员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不可忽视,且随着学生的成长变得日益重要与突出。辅导员队伍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新生公寓文化建设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定位

关于“辅导员在新生教育工作中的侧重点”,37.4%的新生认为应体现在思想教育中,分别有27.6%和25.2%的新生认为应侧重于素质培养或生活指导,仅有9.9%的新生认为辅导员应注重学习管理。课题组开展多项活动与实践工作之后,37.2%的学生仍认为应体现在思想教育中,分别有22.9%和15.8%的学生认为应侧重于素质培养或生活指导,认为辅导员应注重学习管理的学生比例依然较低(11.6%)。可见高校新生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应定位于“思政教育及日常素质培养与指导”的认识比较明确,他们希望辅导员能承担起教育、指导、服务、管理的多重职责。大学生公寓是新生们学习和实践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场所,因此,辅导员在新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工作定位也应与其新生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在思政教育及日常素质培养与指导中发挥重要的引导性作用。

3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的有效形式

目前高校中常见的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要求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公寓,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另一种是辅导员在公寓中与学生同吃同住,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相对于入住公寓的管理形式,新生们更期待辅导员定期到公寓中进行交流(40.2%)、或不定期对公寓进行走访(44.7%)。课题组开展多项活动与实践工作之后,学生的上述比例也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定期到公寓中进行交流(36.0%)、或不定期对公寓进行走访(48.0%)。无论新生、老生,高校学生均不太接受辅导员入住公寓的过于约束的管理形式。从调查结果看,辅导员定期到公寓中进行交流或不定期对公寓进行走访的进公寓方式不仅可以保障良好的管理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由度和自主性的发挥,因而为学生们所赞同。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5篇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3年多来,广东省人大网立法专网对24项条例30份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中“0”意见的8份,约占总量的26 .7%,20条法规征求意见稿仅有1人发表意见,占总数六成。意见最多的《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也只有2人参与,发表了135条意见。据透露,通过其他方式收到的来自普通市民意见也并不多。不单是鲜有老百姓问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称,即使“走出去”“上门”请代表发表意见也请不来,每一次法规征求意见稿都发电邮给947名代表,每次收到的反馈仅有1%[1]。事实上,开门立法遇冷并不是广东一省独有的尴尬。就拿安徽省合肥市2013年以来的8项立法来说,近一半在征求意见的环节,参与的市民人数达不到100人。值得注意的是,这8个立法项目,涉及房屋租赁、户外广告设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城市绿化管理、修改失业保险条例……可以说,每一项立法都与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2]。那么,开门立法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尴尬,使之名副其实呢?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的“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入开展立法协商”“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等内容,为推进开门立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新契机、新思维和新路径。

二、开门立法:原理、规范与实践

开门立法,就是在立法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实现立法民主化。具体而言,就是采用公开征求立法建议、立法听证等方式,让民众的利益诉求和意愿从立法之初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提高立法的公开透明度,使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作为立法民主的重要体现,开门立法不仅是现代民主国家在立法程序、立法形式上的客观要求,也是宪法的人民原则在立法领域的具体落实。

人民,意味着人民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最终掌控者,“人民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凡事皆出自人民,并用于人民。”[3]当代哲学大师哈贝马斯认为,人民指的是这样一种不可侵犯的:公民有权要求相关的行为规范(包括伦理的、道德的以及法律的行为规范)对他们而言都是公正的,公民有权要求任何一种行为规范都应获得他们的同意。“在这个原则中,既包含机会平等地参与民主的意志形成过程这种主观权利,也包含公民自决的建制化实践这种客观法的创造可能性作用。”[4]通过强调将法律合法性重新建立在自由和平等的“所有人的重合的和联合的意志”的商谈基础上,法律可以成为改造经济系统和行政系统的工具,并由此成为沟通系统和生活世界的基本途径,具有系统整合和社会整合的双重功能。在整合人民与人权原则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得出结论,民主原则是商谈原则和法律形式相互交叠的结果,法律规则必须在立法的起草和讨论过程中通过所有相关的人员的协商辩论获得同意方能合法有效,民主的实质是宪法的建制化机构能够随时随地关心公民的利益诉求和真实意愿,并给予其争论以充分对话交流的机会和空间。这要求国家的立法活动除了应当从道德层面考虑作为主体的个人的自由权利之外,还必须考虑公民的自我价值追求、伦理和政治意愿;国家的立法首先应当确保公民公开表达观点和意愿的权利,这是立法获得规范层面合法性基础的前提。换言之,“民主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当影响到他们的集体生活和利益的事态发生时,人民有权自己统治自己”[5]。在这个意义上,每个公民都是法律的服从者和创制者,作为创制者,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和平等的;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合法性来自于所有受法律约束的当事人的同意,来自于所有公民的共识,而这种同意和共识产生于民主的立法过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立法工作还是比较注重公众参与,强调走群众路线的。现行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立法民主原则: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力争做到立法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立法为民,以人为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立法质量不断提高,立法民主化迈出新步伐”;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继续推进,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是做好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新途径”。这些都表明了作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民主立法工作的重视,也是地方各级人大在以后的立法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人大立法民主化的具体指导思想。

近年来,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积极推进开门立法,如全国人大在婚姻法、物权法、个人所得税法的起草修改中,都注重广泛听取、吸收社会公众的意见,坚持面向公民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和对法律法规起草修改的意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上刊登法规草案,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和专家咨询会,开设网上论坛等形式,拓宽公民参与立法活动的方式和途径,确保公民的立法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开上网征求意见、向全国人大代表及省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向地级市人大征求意见、向省直部门征求意见、立法专家征求意见5个立法基地征求意见以及下基层调研听取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征求民意。广东省人大常委要求,每个法规草案在立项、起草、审议的全过程,都要书面征求各地级以上市人大常委会、各有关部门、30名人大代表和部分立法顾问的意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规或者重大的立法活动,采用公开登报征求意见的方式。对专业性比较强的法规,通过专家论证会、立法论坛等形式听取意见。此外,还建立了专门的立法网,向社会公众公开法规草案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并征求意见。特别是对于情况复杂、各方面意见分歧比较大的法规,还专门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对涉及特殊群体利益的法规,召开专门的立法座谈会听取意见[6]。应当说,这些做法对于推进开门立法是非常必要的,缘何依然出现遇冷的结果呢?或许,澳门商议式民调的实践可以给我们提供些许启示。

三、澳门的经验:商议式民调的启示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公众对于参与立法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民生议题。而且,民众有多种渠道参与立法表达意见,而立法机关往往更主动地为公众建言献策提供多种途径,促进公众参与。其中,商议式民调是诸多征求民意方式中效果最为突出的一种,受到了广泛关注。

以2011年12月4日澳门特区政府就是否修改《出版法》《视听广播法》举办“商议日”活动为例,在此次活动中,共有277名被随机抽样的市民代表和29名新闻工作者代表参与。此次民调分成公众组和专业组,其中由新闻工作者组成的专业组来自本地多个传媒机构。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大会提问等形式进行,整体运作畅顺,参与者积极发表意见和观点,达到商议式民调充分讨论交流的目的。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和大组问答时,商议参与者围绕“互联网纳入出版法监督范围的讨论”“有关成立出版委员会的讨论”“有关订立新闻工作者通则的讨论”等话题进行讨论,不少参与者都提及澳门基本法对于公民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及监督权的保障。由此可见,公民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和保障是商议式民调顺利进行的前提。澳门行政程序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与私人发生关系时,公共行政当局应当遵循平等原则,不得因被管理者之血统、性别、种族、语言、原居地、宗教、政治信仰或意识形态信仰、教育、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而使之享有特权、受惠、受损害、或剥夺其任何权利或免除其任何义务。”这就为民众平等地参与立法过程中的商议讨论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商议式民意调查作为澳门特区开门立法民众咨询活动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出版法》《视听广播法》修订程序的基本环节,也是特区政府收集业界和社会意见的重要途径。其实,自2010年3月澳门特区政府施政方针中提出启动修订《出版法》《视听广播法》程序后,澳门新闻局就与本地传媒业界保持定期的沟通会晤,先后五次会见本地传媒机构及组织代表,介绍工作进度并听取意见,希望广泛征集社会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相关法律,确保澳门民众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此外,为收集社会大众及传媒业界对《出版法》《视听广播法》的意见,澳门新闻局于2011年初进行了修订《出版法》和《视听广播法》的民意调查和分析服务的公开招标,这引起了业界和社会对“两法”内容的关注。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局长还表示,调查结束后,负责民调工作的科研团队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全面分析后将提交详尽的报告供政府参考,相关结果将通过媒体向全体市民公布[7]。由是观之,澳门特区在推进开门立法过程中,能够及时公开相关立法信息、对立法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及时反馈公众意见,并委托相关顾问公司撰写报告,对所有收集的意见进行数据统计、整体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真正影响立法决策。“协商最适合形成和检验法律、政治原则和公共政策问题。”[8]实践表明,通过平等的协商辩论,不仅能够促进公共理性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参与各方都能尊重和理解彼此的立场,将分歧转化为凝聚共识的强大动力。

四、期待立法民主:商谈制度化是关键

“民主的合法性并不单纯建立在偏好聚合的代议制基础之上,也不仅仅依赖公民对公共决策的协商参与。正式的制度与非正式的制度都是需要的,协商的程序与决策的程序同样重要。只有完美的代议和理性协商的结合才能够保证民主的合法性。”[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现当家作利的重要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体现的是选举民主,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的主要渠道和制度保证,但要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表达民意,就必须充分吸收协商的优势,特别是针对目前开门立法中很难见到各方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相关者与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之间的意见交流和交锋,在立法过程中借鉴商谈理论,强调商谈原则非常重要。党的十报告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这就要求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沟通、商谈机制,以促进人大的立法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体说来,推进开门立法,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沟通、商谈机制至少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完善立法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深入开展立法协商提供规范依据。如立法法第三十四条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对人民参与立法的途径只作了概括性、原则性规定,即只规定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这里的“可以”只是个准用性规范,而不是强制性规范,立法机构或部门完全可以自主地决定是否采取这些方式。另外,立法法对这些途径的适用条件也没有进行具体规定,也没有从法律的角度对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各自的含义进行说明,以及在什么时候采用,按照什么程序采用。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是开展有效商谈的规范基础。

第二,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是深入开展立法协商的前提。信息公开是保障各方商谈参与者就某个议题进行充分的审议、辩论与开展合作的前提,也是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在立法活动中,立法机关应当提前、主动公开相关立法信息,通过门户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或者通过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等设置立法信息查阅场所,为立法协商参与者及广大民众获取立法信息提供便利。同时,立法机关可以编制公布立法信息公开指南和立法规划目录,并及时更新,以提升民众对立法活动的认同感。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法律法规,普通群众难以理解条文的专业术语及含义,更需要立法机关事先的主动公开和广泛宣传。在立法之前,最好通过立法信息公开指南和立法规划等向社会公开,说明立法目的,收到反馈意见后,应明确规定一个回应期限,对归纳整理后的反馈意见进行说明,向社会公开采纳和不采纳的理由。

第三,构建立法商谈机制,是深入开展立法协商的制度载体。世界各国的协商实践表明,规则对商谈的内容和程序将产生实质性影响,良好商谈的先决条件就是商谈程序的施行,即用一套规则和体制来规范商谈以保证商谈的有序和有效。商谈规则能够规范和保证参与者能够获得充足的信息,决定发言的规则及每个问题的可能性决策,说明商谈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的处理办法,以及保证商谈过程中足够的公开性以促进理性说服。同时,有效的商谈机制可以针对不同主题创设不同的商谈程序,避免时间拖延,提高商谈效率,限制暴力威胁及金钱贿赂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智慧可能是一种贵族式的美德,所以建议在代议机构中确保协商民主的良好运作是十分明智的。”[10]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就立法领域而言,建立有效的立法商谈机制,不仅应注重开门立法的制度化[11],通过现有法律框架实现商谈参与者间的联合与自决,而且应强调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商谈机制的系统构建,使立法协商在一种互惠合作的氛围中进行,从而提高立法质量,促进立法民主。

注释:

[1]薛冰妮:《官方开门立法为何频频遇冷》,载《南方都市报》2013年9月2日;练洪祥:《开门立法遇冷 尴尬值得思考》,载《广州日报》2013年9月2日。

[2]堂吉伟德:《开门立法遇冷缘于参与动力不足》,载《法制日报》2013年9月3日。

[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4页。

[4]【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7页。

[5]【美】伊安·夏皮罗:《政治的道德基础》,姚建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27页。

[6]辛均庆:《科学、民主、开门立法 为国家立法摸索道路》,载《南方日报》2013年1月22日。

[7]傅旭:《澳门首次举办商议式民调》,载《人民日报》2011年12月6日。

[8]【爱尔兰】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个观点》,王文玉译,载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4页。

[9]E.O.Eriksen,The question of Deliberative Supranat

ionalism in the EU, ARENA Working Paper, 1999, p.24.

[10]Ethan J. Leib,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America:

A Proposal for a Popular Branch of Government, Univer

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29.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6篇

在中文传统中,舆论出自“舆人之论”,一般指老百姓的言论,或曰民意。尽管

在西文传统中,舆论的概念也经历了被颠覆和再颠覆的过程。西文中“舆论”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opinio,是指“众人的、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不确定的判断”,带有贬义。因为在色诺芬尼(xenophanes)、巴门尼德(parmenides)以及柏拉图(plato)等古希腊 哲学 家们看来,所谓舆论,其实是一些变化无常的判断,介乎有知和无知之间,不能和知识相提并论。真理更是超出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力。一个统治者如果不去致力于自身品质的提升,而去迎合民意,声称以民意为依归,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而是蛊惑家(demagogue)。

随着社会的 发展 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宪政民主思想开始逐渐形成并广为传播。洛克(locke)在《政府论》中提出:“人们判断行为的邪正时所常依据的那些 法律 ,可以分为三种:一为神法(divine law)、二为民法(civil law)、三为舆论法(the law of opinion or reputation)。”[2]神法作为第一种法律关系,构成了 政治 权力的合法基础。民法作为第二种法律关系,可使统治者支配人民行动。而舆论作为第三种法律,则以历史积淀而成的民俗风尚为尺度,判断一切个人和国家行为的好坏及合法性。在此,洛克使舆论从语意上摆脱了最初的“不可靠的判断”这一略带贬义的含义,而承认公众舆论是一种合法标准,可以用来衡量法律和政府行为。WWw.133229.COM但是洛克在这里所谓的舆论,主要是指历史积淀而成的民俗风尚,也包括道德传统,但并非今天一般所认为的普通民众的批评性意见表达。

洛克等人的思想,经由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传到法国,使天赋权利思想在社会普及,也使法国成为18世纪政治思辨的中心。但是在当时,除了孟德斯鸠等人对英国自由主义和宪政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外,真正最有特色和影响的,却是卢梭的民主思想。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不仅突出了洛克所谓的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而且还进一步强调其立法功能。他提出,在一切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他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取代权威的力量。我说的就是风尚、习俗,而尤其是舆论”。[3]

卢梭所强调的舆论,有“公意”和“众意”之分。“众意与公意之间经常总是有很大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总和仍然是公意。”[4]卢梭反复声称,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这不过是不言自明之理,因为公意代表社会幸福,它本身就是公理的标准。凡不正确的就说不上是公意。公意同时也构成了对社会团体的所有成员都具有效力的道德标准。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公意是至高无上的,是主权的所在,而政府仅仅是公意的仆人,是执行公意的工具。“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他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6]卢梭的所谓 “众意”,在今天可以说主要体现为以抽样统计为基础的民意调查,而他所谓的“公意”却成为一种至高无上、具有约束性但本身却不受约束的抽象理念,因此在 英语 中被翻译为“公众精神(public spirit)[7]。

实际上,舆论概念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思想家们的哲学思辨和逻辑推演,而取决于社会发展本身。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远程贸易的发展催生了现代新闻传播业,在英、法、德等国也相继出现的以咖啡馆、沙龙和读书会为场所、以讨论和批评为主要方式的文学公共领域,并逐渐转向政治公共领域。随着现代议会制的建立和出版审查制的取消,现代报刊成为形成公众舆论的主要手段。长期的斗争也使议会不仅要征询公众舆论,并且最终被逐渐改造成公众舆论的喉舌。到18世纪末期,对公众舆论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解,指的是“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活动。”[8]随着代议制民主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建立,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公众舆论被称为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基础。“现代国家把人民主权当作其自身存在的前提,而这种主权就是公众舆论。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如果没有将公众舆论作为一切权力(能够对所有人产生约束力的决定权力)的起源,那么,现代民主政体就缺少其存在的根据。”[9]

综上所述,舆论一词的含义至少经历了从区别于真理的“众人的、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不确定的判断”,到具有一定社会控制力的“民俗传统风尚”,再到成为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知晓型公众所从事的批评活动”这样三种意义的转变,而它所反映的是从原始的社会共同体到今天民主政治的制度变迁。

然而从古至今,对民主持批评和怀疑态度的从来不乏其人。苏格拉底对参加公民大会的人的评价是:“最愚昧无知、最微不足道、从未考虑过管理政务的擀毡工人,或补鞋匠,或铜匠,或批发商,或整天在市场上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的人。”[10]柏拉图全面继承其观点,认为公民不能理解政治的复杂性,因此统治者不必关心公民的要求。托克维尔在称赞美国民主制的同时,也很早就对民主制下可能出现的“多数的暴力”表示了深深地忧虑。美国的建国之父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等人对公众舆论也表示出强烈的否定和怀疑。捍卫言论自由的《权利法案》是在杰弗逊的强烈要求下,才以美国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予以通过。一次大战之后,在西方社会中怀疑主义盛行。李普曼用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囚徒概念和“拟态环境论”表达了对于大众舆论和大众媒介的怀疑。哈贝马斯则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更明确第指出,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以及新闻媒介的加速商业化和大众化,民主理论下公众舆论的基础和运行机制已然消失,以平等讨论、公开批判为表现形式的公众舆论,转化成各种社会组织凌驾于被剥夺了权利的公众头上,发挥展示或操纵功能。[11]德国女学者在《沉默的螺旋》一书中,从社会心 理学 的角度,将舆论定义为“对有争议的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或者“为使自己不陷于孤立而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并着重阐释了大众媒介引导和操纵舆论的机制。英国著名学者扎拉(j.r.zaller)也用大众舆论(mass opinion)替代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词,[12] 并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证研究。

二、对舆论的五种看法与研究取向

不同的学者对舆论概念的看法各有不同,从中也反应出不同的研究取向,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

最常见的一种看法是,舆论是个人意见的汇聚。这一定义使得民意调查具有合理合法性。 科学 的抽样调查方法,不仅可以及时测量社会大众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而且便利了学者进一步分析意见表达与人口特征、社会分化以及具体的社会互动情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可能对投票、消费以及危机公关等行为进行预测。各种民意调查技术的发展构成了当前西方舆论研究的主流。但需要强调的是,民意调查所重视的“个人意见的汇聚”,正是民主论者卢梭所反对的“众意”,与他所提倡的“公意”相对相否,因此民意调查研究从一般方法到特定结论,都不断遭致怀疑和否定。

第二种看法强调,舆论“是以多数人观点为基础的集体意见”。我国学者刘建明曾提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13]这一定义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支持,但笔者认为仍有可商榷之处。一是所谓“多数”,究竟是个人所感知的相对多数,还是必须借助于民意测验得知的绝对多数?如果以多数为界定舆论的标准,那么就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种 网络 舆论现象来说,鉴于中国网民总数在总人口中不占多数,那么网络舆论的参与者永远不可能是国家总人口中的多数,因此他们的意见是否就不构成舆论呢?二是“多数决定”是否具有天然的合理合法性?在人人享有天赋权利的思想下,多数决定原则是否会导致少数人权利的被忽视和被保护?

在笔者看来,这一定义实际所强调的,不只是多数的权威性,而是舆论的意见整合作用。正如库利所认为的,舆论不是分散的个人判断的汇聚,而是经由传播和相互影响所组织和协调的产物。托克维尔曾观察到,“在美国,多数拥有向个人提供大量的现成见解和减轻个人构思己见的负担的义务”。“公众不是用说服的办法,而是以全体精神大力压服个人智力的办法,将公众的意见强加于和渗入于人们的头脑的。”[14]因此从这一定义出发,舆论研究的重点,就不是简单的意见统计,而是对舆论主体的群体特征、意见整合过程以及舆论生发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包括对舆论的社会影响的考察。

第三种看法认为,舆论并非公民意见的全部反映,而只是媒体、政客以及其他精英思想的投射。根据1982年出版的英国斯库鲁顿《政治思想词典》中的定义,“公众舆论不是多数人的意见,而是在公共领域里活跃的意见。”[15]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李普曼提出,“在一种共同意志的形成过程中,总会有一位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发挥作用。”[16]他认为普通人不可能对国家一切事物都消息灵通,因此很难靠他们产生对所有公共事务的明智的意见,所以政府应当听专家建议而不是普通公民的意见。这样一来,李普曼实际上回到自苏格拉底以来许多保守思想家所主张的“精英政治”的传统轨道。

按照精英论的观点,社会成员在横向上被区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纵向上被区分为领袖和追随者,而公众舆论则成为一种通过各种方法影响和操纵社会成员的结果。有许多学者分析了政治家们如何操纵概念和符号,以在群众中形成共同意愿。媒介研究者热衷于寻找意见领袖。一些公关专家们称其工作为“使公众舆论结晶化”,实际上却意在有效地操控舆论。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在一些发展中地区,传统上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能建设性互动,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则缺乏舆论对话机制。如果能在政府内外建立和健全一些对话和舆论表达机制,就能增强国民对国家大事的共识和对政策的理解,从而减少社会冲突和反政府的极端行动。因此研究的重点,就在于社会如何借助于精英和媒介使用,来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意见表达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

第四种看法认为,舆论实质上并不是个人意见的反映,而是由利益集团所培养、固化和传播的意见。这一观点的前提假定是,社会生活是多元共存的,各种利益集团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力量,对社会权力资源的分配展开博弈,因此舆论的背后,是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表达。按照这一观点,舆论的重点不是个体的意见表达,而是社会的分化和利益集团的形成,是公众舆论的 政治 功能及其操作实践。在美国的政治现实中,很容易看到各种利益群体有组织地开展院外游说,参与政治选举,开展社会运动等。而在当今

最后,对公众舆论最为极端的一种看法是,公众舆论只是一种幻象,是一种被滥用从而毫无意义的修辞。法国学者布迪厄(bourdieu)认为,学者们偶尔会做出有用的调查,但他不认为这些调查必然会测量出一个叫“公共舆论”的东西。他们曾经在调查中询问,“您认为参加罢工、留长发,参加摇滚 音乐 节是否属于政治?”而回答的复杂多样让他们非常困惑。任何人都可以制造出公众及其舆论。问卷设计可以诱导出设计者想要的结果,而希望事事简单的记者们,常常把已经简单化的数据进一步简化,因此到达公众时,就常常变成“50%的公民同意停建铁路”之类的话语。一些公关专家可以通过一些公关手段和音像资料,造成在某一问题上的多数意见假象。而立法者以及利益集团发言人甚至可以简单地表述说“舆论认为——”。因此布迪厄等人认为,应当对问卷进行严格的解读,对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认识论上的审查。此外,还要从整个问题的系统出发讨论全部答案,从而了解什么是人们所认为的他们正在回答的问题。意见表达和测量过程是多维的,这些多维性需要被评估,以使研究者理解不同问题上公众舆论的特点。还有学者强调,民意调查所收集的,只不过是“人们在特定访问条件下对某种问题表述的反应”而非舆论。

以上对舆论概念的不同看法,表明的是学者们对舆论本质的理解差异,而并不意味着对舆论概念没有共识。为求得最一般意义上的概念统一,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简单定义——“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舆论的含义至少包括四个因素:1)必须有一个问题;2)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3)在这些意见中至少有某种一致性;4)这种一致的意见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17]这一定义提示我们,应当对从个人到群体的意见的形成和表达进行研究,应当对引发议论的话题的发生、 发展 过程及其产生条件进行研究,应当对舆论的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行研究。

三、舆论研究的实证方法举隅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李普曼曾综合运用了调查统计、心理实验、语词与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证明其观点,因此可以被视为舆论学实证研究的奠基者。在今天的舆论研究中,除以抽样统计为基础的民意调查性研究外,还有以焦点小组讨论、控制实验以及大众媒介的文本内容分析等实证方法为主的大量相关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尝试进行了一项研究。

本研究旨在考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实际聚焦于媒介讯息对群体环境下意见形成的影响,因此所采用的是以焦点小组讨论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焦点小组讨论经常被用于各种舆论研究,而研究的前提假设则是:舆论是动态的、复杂的,舆论是来自个人、社会以及媒介信息的综合作用,舆论的建构和再建构都不能脱离其发生的具体环境。除此之外,焦点小组研究还将公众假定为积极主动、理性而成熟,能进行批评性的深入思考,这和民意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完全不同。焦点小组研究力图通过对小组讨论的深入分析,揭示舆论的形成过程,揭露隐藏其中的舆论特点,并显示舆论的社会性。这就意味着,舆论并不像电脑数据那样,先被存储,然后被调用。而是说,舆论要通过一个包含无数复杂图式的认知过程来持续形成。

本研究以2005年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为实验案例,分别选择了2005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栏目的《天价住院费》节目和2006年3月《财经》第三期上《“天价医疗费事件”调查》的深度报道,将两种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作为新闻信息来源,考察特定人群在接受特定新闻来源后的意见反映。我们借用了北京勺海调查公司的单面镜室,分别组织了两次焦点小组讨论,讨论时间分别为一小时。

焦点小组的成员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名在读本科生。参加焦点小组讨论的同学,事先都不太清楚“天价 医院 ”事件,没有看过相关电视节目和报道,因此,安排他们在特定时间接受特定的媒介信息,比较有助于考察媒介讯息对其意见形成的影响。之所以选择北大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参与焦点小组讨论,除了邀请的便利性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所具有的传播学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媒介素养,有助于他们主动地表达意见,从而能使研究者较为清楚地看到通常只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意见过程。但是这样的焦点小组的弱点则是,他们可能不是央视《新闻调查》和《财经》杂志的目标受众,而他们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局限于他们特定的人口特征和态度。尽管如此,但由于当时这两家报道引起了社会轰动,也就是说媒介影响具有普遍性而非特殊性,而本研究的关注重点不是特定人群的特定反应,而是造成普遍关注和社会影响的媒介特征,因此选择这样的焦点小组成员构成具有可行性。

我们借用认知心 理学 中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作为研究的基础。所谓图式,简单地来说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对事物的某些品质特征的 自然 分类,具体可以包括事实与概念图式、人格与角色图式、情境与策略图式等。图式化认知是人类认知的一个基本过程,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以焦点小组讨论的结果为基础,反向分析两种媒介报道中的媒介图式建构,然后再进一步考察媒介图式如何进入焦点小组讨论的图式化过程,从而影响群体意见的形成。这其中,我们又运用了媒介文本分析方法,并对电视节目主创人员和《财经》相关报道的记者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以更充分地考察媒介图式的意义和建构过程。

研究的基本发现是,具体而言,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对多种叙事手段的运用,如叙事结构冲突化,新闻人物角色化,情境背景镜头化,细节暗喻化以及封闭式结论等,使其对观众意见形成的影响功能主要表现为情绪鼓动、认知定向和意见聚合。其表达简单明确,效果直接而有力。相比而言,《财经》杂志的深度报道以竞争性叙事策略,形成了更为复杂、多元和开放的媒介文本。通过主题扩展、双重质疑和权威偏向的方式,显示其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并对受众的一般认知图式提出了挑战。然而在相关的焦点小组讨论中,媒介报道没有激起受众一致的特别是情绪上的反应,而是造成明显意见的分歧,一些媒介图式在讨论群体中也没有引起令人期待的反应。 总结 起来,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媒介文本的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会影响群体的图式化认知,从而导致相似群体产生不同意见。媒介图式建构作用于具有特定认知图式的受众群体的方式包括植入、共振、修正、抵制等。借助于图式化认知,受众在信息重构的基础上形成意见。

在 现代 社会中,从政治选举到 企业 公关,从大众消费到媒体选秀,被泛称为舆论的社会群体意见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相关研究。本文试图强调,对舆论概念本身,中西方都经历过社会语言学意义上的语义变迁,而对舆论性质的不同看法则导致了研究取向和研究重点的不同。无论如何,从单纯的 哲学 思辨,到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媒介研究取向的实证研究,应为舆论学发展方向。

[注释]

[1]梁启超:《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九册第二十五卷(上),第19页。

[2]【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29页。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0页。

[4]同上书,第35页。

[5]同上书,第20页。

[6]同上书,第24页。

[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8]同上书,第108页。

[9]同上书,第285页。

[10]【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伍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1-112页。

[1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64页。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7篇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征

一、实用性

俄国形式主义者们把人类的语言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虽然在词汇、语法上没有太大区别,表面看起来是一种语言,但它们实际上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实用语言只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人们在使用和接受它的时候,依靠平时养成的习惯,自动地认识它的指向物,而对语言本身并无太多的注意。而文学语言不限于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施加暴力”后“反常化”了的语言。作者之所以要采取反常化的手段,是为了消除读者的习惯性,使读者不得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流连忘返地去感受语言本身,从而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知过程。对此,著名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就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作为石头被感受。艺术的目的就是把对事物的感觉作为视象,而不是作为认知提供出来;艺术和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和予以其复杂形式的程序,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创造之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散文理论》,苏联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我们摘引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实用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是表现感觉的语言,那么实用语言是表达认知的语言。必须分清了这两种语言,写作中才不会出现用文学语言写公文的荒唐现象。

二、规范性

公文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循规蹈矩的语言。在词汇上,公文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在造句上,公文语言严格遵循语法规则;在修辞上,公文语言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诘等常规修辞格,而对夸张、通感、暗示等可使事物有较大变形的或曲折达意的修辞格一般不用。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不同读者在理解上能够趋向一致,不会因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规范性是公文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和保障。

三、模式性

在公文写作中,沿用一些固定的模式化语句和语词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公文用语甚至在关键之处必须使用。模式化语言对于别的文体来说可能是失败,而对于公文来说却是一种必需。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8篇

一要搭建"互联网",畅通信息渠道。知情知政是有效监督的前提,公开透明是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途径,要提高审议工作质量,就必须把搭建信息互联互通网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实践中,我们注意加强与审议议题有关的各责任单位的联系,深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调研、问卷调查、媒体公告、网上征求意见等形式,加强与代表和选民的联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在审议前充分了解有关情况。通过寄送《人民权利报》、《德州人大》刊物等形式,使审议工作从准备到跟踪监督,全程接受代表的监督,并根据代表提出的意见及时改进相关工作,有效促进了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互动,扩大了审议监督的民主化、公开化程度,提升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要培育"思想库",广纳不同见解。宪法、组织法、代表法都有代表言论免责的相应条款,既为代表畅所欲言提供了必要保障,也是营造开放式民主氛围的重要标志。要提高审议质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注意发扬民主,营造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良好氛围,充分吸纳各种不同见解和观点,力求使常委会形成蕴藏丰富的思想宝库。实践中,我们注意结合审议议题,科学安排年度学习计划,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时"充电",加强相关法律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采取咨询专家,邀请相关委员会兼职委员、人大代表列席,公民旁听,分组审议和综合审议交叉进行以及提出询问与解答问题等形式结合运用等方式,使综合性的审议逐步转向专题性发言和交互式讨论相结合。大家围绕同一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研究和探讨专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其中既有共通之处,就有关问题达成了共识,也有争议焦点,汇聚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讨论氛围,从而使审议质量逐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

三要打造"助力器",推动工作进展。人大监督既应该是政府工作的"检验仪",也应该是政府工作的"助力器",能否"议出问题"、"议出措施"、"议出成果",真正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是评判审议质量的根本标准。实践中,我们实行了常委会审议意见对口跟踪督办和办理结果限期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常委会审议意见的交办、督办和落实反馈机制。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将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布,联系新闻媒体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接受代表和群众监督。并根据"一府两院"的答复反馈情况,适时组织"回头看",结合视察、执法检查、跟踪检查、征求意见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办理落实情况。认为必要时,还安排在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听取落实情况汇报,就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从而使意见得到了较好落实,进一步增强了审议监督实效。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9篇

俄国形式主义者们把人类的语言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虽然在词汇、语法上没有太大区别,表面看起来是一种语言,但它们实际上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实用语言只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人们在使用和接受它的时候,依靠平时养成的习惯,自动地认识它的指向物,而对语言本身并无太多的注意。而文学语言不限于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施加暴力”后“反常化”了的语言。作者之所以要采取反常化的手段,是为了消除读者的习惯性,使读者不得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流连忘返地去感受语言本身,从而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知过程。对此,著名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就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作为石头被感受。艺术的目的就是把对事物的感觉作为视象,而不是作为认知提供出来;艺术和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和予以其复杂形式的程序,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创造之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散文理论》,苏联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我们摘引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实用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是表现感觉的语言,那么实用语言是表达认知的语言。必须分清了这两种语言,写作中才不会出现用文学语言写公文的荒唐现象。

二、规范性

公文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循规蹈矩的语言。在词汇上,公文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在造句上,公文语言严格遵循语法规则;在修辞上,公文语言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诘等常规修辞格,而对夸张、通感、暗示等可使事物有较大变形的或曲折达意的修辞格一般不用。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不同读者在理解上能够趋向一致,不会因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规范性是公文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和保障。

三、模式性

在公文写作中,沿用一些固定的模式化语句和语词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公文用语甚至在关键之处必须使用。模式化语言对于别的文体来说可能是失败,而对于公文来说却是一种必需。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公益类国有企业; PPP模式

【中图分类号】 F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4-0075-04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5月,视察河南的行程中,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以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重申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可以理解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从时间跨度来看,经济新常态体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首先提出混合经济理论,成为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基础。混合经济是私有经济和公有经济的共同体。而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在确保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在国有经济中引入私有经济等非国有成分,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2014年国家发改委表示,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行业发展上没有,工业、金融、医疗、服务、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均存在。本文仅就经济新常态下公益类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PPP模式进行探讨,以便促进公益类国有企业的发展,使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二、关于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一)不同的学术观点

关于经济新常态,学术界有多种观点。观点之一:经济新常态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是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增长。观点之二:将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用于经济新常态,认为经济新常态是人类经济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的成果。观点之三: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经济调整之后出现的一个过渡阶段经济运行态势,是一种改变粗放型、数量型、扩张型的状态到集约、质量型的状态。观点之四:经济新常态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趋势性和不可逆转性,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阶段。以上观点只是众多观点中的几个代表,还有许多未列出的观点。

(二)本文的内涵界定

笔者通过查阅百度百科词典,对“新”、“经济”、“常态”等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新”是与“旧”相比较而言的,意为刚有的、刚经验得到的、初始的、性质变得更好的、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经济”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与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是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的活动。“常态”是指事物时常发生的状态,固有的姿态或形态或本来的状态。“新常态”可以理解为事物刚有的状态、性质变得更好的状态。而“经济新常态”则可以理解为使社会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变得比以往更好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改革过去的不足与弊端,使得经济更加繁荣、高效、公平,社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具有可持续性等。

本文对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基于词汇的本质涵义,剖析其内涵,与不少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可谓异曲同工。如“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也就是说,我国经济更加讲求高效而不是高速;经济的发展改变粗放型,不能依靠无序地开采资源、破坏环境来换得经济的发展;发展动力更加依靠创新,发展服务产业,降低农业及制造业生产。

可见,提高服务、降低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是经济新常态的标志之一。服务包括公共服务,也包括私人服务,而公共服务是最重要的部分,表现为城市基础建设及公用事业,如水、电、交运等,这些公共服务主要由公益类国有企业提供。公益类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运营,满足人民公共服务的需要,这正是PPP模式的用武之地。目前,我国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预算相对不足,许多方面需要建设、提升、维修与保养等,如城市排水设施、城市电网、安全系统、消防等方面,只有在天灾人祸时才惊讶地感到其力量不足、缺失或落后。许多偏僻地区的饮水、照明灯系统非常缺乏,但政府财政却力不能及。因此,我国公益类国有企业迫切需要引入PPP模式,加快改革步伐,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优化建设基础设施,更加高质、高效地提高、完善公共服务。

三、PPP模式的内涵、特征与实践

(一)PPP模式的内涵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即公私合作、公私合伙或合营,也称公私协力。英国政府于1982年最早提出PPP,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在我国政府层面更多的表述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即〔2015〕第42号指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即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行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 1 ]。PPP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旨在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全程参与,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实现“1+1>2”的效果。

从各国和国际组织对PPP的理解来看,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括BOT、BOO、TOT、ROT、DBFO等。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2 ]。BOO:Build-Own-Operate,即建设―拥有―运营,指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但并不将此项基础产业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通常是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约定的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双方合约期满之后,投资人再将该项目交还政府部门或原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ROT:Rebuild-Operate-Transfer,即重构―运营―移交,民营机构负责既有设施的运营管理以及改扩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及其运营管理,期满将全部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DBFO: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即设计一建设一融资一经营,是指从项目的设计开始就特许给某一机构进行,直到项目经营期收回投资和取得投资效益。其中,BOT是最重要的方式,它很容易受到政府扶持,享受到优惠政策,是一种优势的融资渠道。

(二)PPP模式的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显著标志。PPP模式具有三大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伙伴关系是其首要特征,表现为合作双方目标一致、相互体贴,从而长久合作。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是后续特征,也是伙伴关系特征的延伸。利益共享是指在政府监督私人部门避免攫取超额利润、共享社会成果外,体现PPP项目公益性的特点,取得合理、长久而稳定的投资回报。显然,利益共享是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利益共享,也不会有可持续的PPP类型的伙伴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与风险共存,风险不可避免。PPP模式的风险,每种都由最善于应对该风险的合作方承担,使整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成本最小化。公共部门尽可能大地承担自己有优势的伴生风险,而让对方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私营部门会按其相对优势承担较多的甚至全部的具体管理职责,而这正是政府管理层“低效风险”甚至滋生腐败的易发领域。由此,风险得以有效规避。

(三)PPP模式的国内外实践

1.国际实践

从国际应用PPP来看,欧洲最先出现,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有成功案例。世界上第一个BOT项目是20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政府提出的水电建设项目,第一个比较成功的BOT项目是菲律宾的NOVATASI发电项目。此外,马来西亚的南北高速公路、澳大利亚的港口隧道等都是通过BOT投资建设。英国于1992年采用PPP模式,其75%的管理者认为PPP模式下的工程达到和超过了价格与质量要求,节省了17%的资金。其中80%的工程项目按规定完成,80%的工程耗资在预算之内。智利于1994年采用PPP模式。葡萄牙于1997年采用PPP用于公路网建设。巴西于2004年通过PPP相关法案,2006年正式获批首批PPP项目,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灌溉等领域建设。

2.国内实践

PPP在发展中国家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建设方面深受欢迎。我国成功应用PPP模式是广西来宾电厂B厂项目,这是我国第一个PPP项目[ 2 ]。该项目于1988年正式国家立项,1995年申请采用BOT融资方式建设,已经于2015年9月3日成功移交广西政府。广西投资集团代表广西政府承担该项目的权益和义务。法国电力公司和通用阿尔斯通联合体合作中标。法国、英国等银行牵头组成19家银团联合承贷,建成后由法国公司负责经营15年。后续成功的PPP模式项目诸多,如大理市生活垃圾处置城乡一体化系统工程、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资产权益转让项目、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酒泉市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深圳大运中心项目、苏州市吴中静脉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天津市北水业公司部分股权转让项目、渭南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张家界市杨家溪污水处理厂项目和重庆涪陵至丰都高速公路项目、重庆的垃圾焚烧项目等。

上述国内外实践表明,PPP模式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够节省政府财政资金,提高项目建设效益,解决地方政府的融资困难,提供高效、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公益类国有企业及相关领域

公益类国有企业的分类见于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全文共10 127个字,30条,包括总体要求、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四部分内容。关于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部分提出,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涉及的领域有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如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卫生(医院)、教育(学校)、文化等。该《意见》指出,公益类国有企业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3 ],既可以采用国有独资,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将市场机制引入公益类国有企业,其实质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市场化,加快市政设施(交运、通讯、水、电、暖、燃气、垃圾处理等)等建设。

前述PPP模式理论及国内外实践表明,PPP模式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运作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公益类国有企业的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效能。

五、引入PPP模式,加快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

上已述及,PPP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融资,是我国公益类国有企业加快发展与改革的明智选择。但目前我国PPP模式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完善及诸多弊端。因此,引入PPP模式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政府全程参与、立法先行及人才培养。

(一)政府全程参与

PPP技术有别于其他模式之一是政府全程参与,政府既是合作者,也是监督指导者和服务者。项目的申请立项、招投标、建设、验收、运营、转让等各环节都需要政府工作到位,全方位参与,全程主导、扶持与监管。PPP主要用于公用设施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好的效益、效果及效率,这正是政府职能所在。可以说,哪里有PPP项目,哪里就有政府作为。如果政府缺位,PPP项目的某一环节出问题,如合同签订、资金、项目工期、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都会影响项目的顺利进展,违背PPP项目的初衷。如20世纪90年代北京的鸟巢、北京地铁4号线等,后续政府监管缺位,扭曲了BOT的特征。

(二)立法先行

PPP从提出至今不过二十几年,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国家已经重视并大力推行PPP模式,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指导性文件。如针对PPP项目的〔2015〕42号《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围绕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具有战略意义。另外,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2015〕37号《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在地方政府融资方面,〔2015〕40号《关于妥善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的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4 ];在民间投资方面,了国发〔2010〕1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都不同程度提到了利用社会资本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但是,这些还不属于法律层面的规范,针对PPP模式的立法尚处于空白。目前财政部正在主导加紧研究制定《政府和社会企业合作法》,财政部、发改委和人民银行联合起草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也在加紧制定、修改和完善中。后者2014年2月开始起草,已经过多轮修改,但仍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与现有法律的冲突,如与政府采购法、土地管理法等的矛盾;二是相关部委行政权力的划分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如巴西2004年12月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法案,从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两个层面着眼,就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系列环节加以规范,加快PPP模式的立法,使得PPP模式有法可依。同时,注意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确保PPP模式依法、市场化规范运作,真正发挥PPP模式特有的功效。

(三)培养专门人才

PPP的专业性很强,相关人员需要管理、投融资、财会等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加强PPP专业人才的培养。可考虑从培训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着手。

1.加强相关人员的在职培训

在职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学习PPP模式,掌握其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自2013年以来,财政部多次召开PPP研讨会、培训班,积极推行PPP模式。此外,北京、上海、厦门三所国家会计学院也举办多期PPP培训班,还有学术组织、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对经常收到的有关PPP培训的邮件信息,可选择其一进行学习并学以致用。

2.从高校专业教育做起

PPP模式涉及管理、投融资、财会等相关知识,要求专业水平较高。目前大学教材中缺乏相关内容或处于浅层次。随着PPP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发展PPP模式的教育成为必然。建议将PPP项目引进高校与课堂,纳入教材与培养方案,从高校培养教育做起,储备后续力量。

六、结束语

PPP模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动,2014年10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汇集社会力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财政部通过多种形式力推PPP模式,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到,要切实把PPP模式落到实处。相关指导性意见已经出台,相关立法正在制定中,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总体来看,发展PPP模式,基本政策已经明确,下一步需制定具体的发展细则,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确保PPP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

[2] 张月玲,马其华.实施BOT促进西部基础设施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01(2):26-27.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11篇

推进党务公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和步骤:

1、准备环节

做好公开的准备工作是做好党务公开工作的基础性工

作,是党务公开能否取得效果的基础。把握好准备环节可分为三个步骤:

(1)收集列出清单。乡镇村党务公开首先由乡镇村党组

织组织委员收集党组织上一个季度中党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各项需要公开的固定内容、定期内容和随时内容,及上个季度需答复和整改的问题,并按规范的格式列出本次公开的清单。

(2)党务公开监督组审核。把列出的清单交党务公开监督组进行审核,听取监督组的意见,由监督组确定公开的初步意见并形成记录,再由监督组长签字后送党组织审定。

(3)党组织委员会审定。监督组审核的初步方案送交党组织逐项审定,形成最好的方案,最后由党组织书记签字后交党组织委员公布。

2、公布环节

公布是党务公开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党务公开是否规范有效的体现,把握好公布环节可分三个步骤:

(1)确定公开形式。党务公开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要“规范、实用、明了、方便”,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确定公开的形式,可以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党员学习培训活动、定期通报、公开栏、明白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公开形式,但主要以设置固定的党务公开栏为公开的主要形式。

(2)确定公布内容。用党务公开栏公布要做到栏目设计规范,公布内容可以分为固定内容、定期内容、随时内容三个栏目。公开栏可为橱窗式、黑板式,面积一般要达到乡镇12平方米,村6平方米以上,要有防雨设施。公开栏要有专人负责公布,公开栏旁要设立征求意见箱。

(3)明确公开时限。组织设置、工作计划、目标任务、人员分工等固定内容,要全年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要定期公开,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要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确保公开内容不流于形式,常换常新,体现经常性、动态性和及时性。

3、反馈整改环节

反馈整改环节是党委公开的最终体现,也是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党务公开使党员群众了解掌握党的工作,就是要使党的工作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更好地促进党务公开的完善规范。因此,反馈整改环节必不可少,不能流于形式。要抓好此环节,要把握以下三个步骤:

(1)收集反馈意见。在公开的过程中,党组织和党务公开信息员要及时收集党员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可以采取信息员收集、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征求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并及时向党组织反馈,党组织根据收集到的意见梳理出整改的清单。

(2)整改答复。党组织根据梳理出的意见,召开有关会议,认真研究解答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制定出整改意见,最后将解答情况和整改情况向党员群众反馈和在公开栏内公示本文来源:文秘站 。

(3)立卷归档。对整个公开的过程要做好记录,向上级党组织上报公开反馈单,对此次公开情况总结经验,尤其是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的公开中更加完善规范。

总结近些年我县党务公开的经验,我认为,我县党务公开不仅仅在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上更加规范,在党务公开的范围上,已由镇村党组织向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拓展延伸;在内容上,已由事后公开向事前公开,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拓展延伸;已向更高层次推进。

下面就推行党务公开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1、党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党务公开要常抓不懈,要健全党务公开的各项制度,不能抓抓停停,流于形式。

2、党务公开应明确目标职责。各级党组织书记要亲自抓,成立组织,抽调专人具体抓,把党务公开纳入农组工作“三级联创”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评来抓。

3、党务公开应规范化。要制定党务公开具体的操作程序、内容、范围、形式及目标要求,规范党务公开工作。

4、党务公开要全覆盖。只要有党组织的地方都应该推行党务公开,不仅仅是党政机关,要向企业、事业、学校、社区街道、单位拓展覆盖。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12篇

关键词:kindeditor;网络化教学;在线数学公式;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6-3775-0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而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化教育已经渐渐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如何快速、高效的实现理工科教学中数理公式的录入与显示,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点。目前,对于在Web上录入和显示数学公式的解决方案基本有如下几种[1]

1) 图片法。 Web者先通过MathType、offic等客户端公式编辑器来编辑公式并将其转换为图片格式(一般是GIF或者JPG),然后嵌入到HTML网页中,最后,客户端的浏览器通过显示图片方式来表达数学公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制作公式和调用公式不是在同一页面进行,需要额外生成公式图片的步骤,增加了录入公式的难度;更改公式则必须重新绘制公式的图片,增大了工作量。

2) 基于MathML标记语言的应用。 MathML是W3C组织制定的一种基于XML语言标准的数学标记语言(Mathemaical Markup Language, MathML)。 MathML语言主要从表现(Presentation)和内容(Content)两个维度来定义各种数学符号和公式。表现标记是从数学表达式的显示形式来描述数学公式;而内容标记是从数学表达式本身的内在含义进行描述数学公式的 。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MathML数学标记语言相对复杂,不便于普通用户输入,无法实现“所见即所得”的用户体验。基于该缺点,目前较为常用的解决方案有MathML+WebEQ、ASCIIMathML转换程序,前者的设计思想是基于插件WebEQ开发包提供的编辑动态数学应用程序进行解析,后者的设计思想是在网页上插入一段JavaScript代码,将网页中的TeX指令自动转换成MathML表现标记语言,再返回给支持MathML标准的网络浏览器识别和显示。这两种方式的缺点主要有:WebEQ的显示是基于javaApplet技术,故在显示数学公式的浏览器必须先装载javaApplet插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页面的显示速度,同时安全性不高,易被木马植入;ASCIIMathML则需要用户在本地保留js文件,同样会限制页面加载速度,同时对于不同浏览器支持的程度不一。

3) 专用的数学公式的浏览器插件。 有些公式为了配合本公司数学软件或者数学网站,自己定义了数学公式的表示方式,通常使用一些简单的标记语言。访问者要观看这些数学公式,必须下载和安装该公式的浏览器插件才能正常观看。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公式复用性差;软件独立性差;安全性不高。

4) 使用LaTex。 LaTex是一套基于习惯性书写四维的数学公式表示方式,一些大的软件公司开发出一些专用的LaTex浏览器插件,通过这种方式,浏览器可以直接观看嵌入在HTML中的公式符号。这种方式的优点是LaTex文档的操作简单,复用性好,用户体验好。缺点是必须基于插件的方式,对于用户而言存在安全思考。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对比可以发现,用户体验和安全性是我们在设计时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而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网络化教学数学公式输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1 Kindeditor与LaTex

KindEditor是一套开源的HTML可视化编辑器,主要用于让用户在网站上获得所见即所得编辑效果,兼容IE、Firefox、Chrome、Safari、Opera等主流浏览器。KindEditor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可以无缝的与Java、.NET、PHP、ASP等程序接合,Kindeditor是基于功能插件的设计理念,所有功能都是插件,可根据需求增减功能,因此,KindEditor非常适合在网络教学平台、CMS、商城、论坛、博客、Wiki、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应用上使用,2006年7月首次2.0以来,KindEditor依靠出色的用户体验和领先的技术不断扩大编辑器市场占有率,目前在国内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编辑器之一。

1.2 LaTeX

LaTex是一种基于TEX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利用LaTex可以使没有任何排版经验和编程知识的人快速构建出高质量的科技或者数学文档。由于其对复杂数学符号等的完善支持,成为当今最主流的复杂公式的一种实现方式。该文正是基于LaTex的图形化输入而实现的在线公式编辑器。

2 在线数学公式输入的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

LaTex公式编辑器强大的“所见即所得”公式编辑能力,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Tex语言的普通用户都能实现快速的输入公式,其简便性不言而喻;而Kindeditor在线编辑器以其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便捷的功能插件接口,为二次开发者设计自定义功能提供了方便。而要实现文本编辑器便捷输入公式的目的,必须将这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这样一个编辑器,该文的设计思路是:1)在工具栏上设计一个插入公式的自定义图标,使其作为公式编辑和插入的接口;2)设计一个页面加载LaTex编辑器,使其能完成所见即所得的公式输入功能,自动获取公式图片的HTML代码并能传递该值。

网络化教学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系统都采用一般的文本编辑器来供用户进行文本编辑,这样的编辑器在完成一些简单的文字输入固然没有大碍,但是无法满足数理学科的基本需求。在此,笔者将Kindeditor进行公式输入的改进,使其能够基本满足数理学科领域中对公式输入的要求。加之Kindeditor的可移植性强,只需简单修改就可以将该编辑器应用到数学论坛、作业系统等需要在线编辑公式的场所。此外,基于Kindeditor的设计理念,还可以作如下的改进:以Kindeditor为平台的公式编辑器可根据用户自身工作特点、便捷等需求定制带有个人特色的公式编辑器。一方面可以方便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可适当减小公式编辑器的大小以进一步提高加载速度。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线输入数理公式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该文在综合比较了当下几种常用的公式输入方法的优缺点后提出了以kindeditor在线编辑器为平台的基于latex的数学公式编辑的在线实 现方法,为解决复杂公式的在线编辑提供了相对简便的实现方法,与其他几种方式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在页面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而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丰富编辑器功能以及提高性能依旧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13篇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1公司领导:

经与(部门)工作人员核实,***于20XX年*月*日至*日连续*日未至(部门)报到,此情况已属旷工*日。根据公司考勤制度的规定:每月累计旷工三天(含三天)以上者,扣发当月薪酬并视为自动离职。具体处理办法,请领导批示!

人力资源部

20XX年*月*日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2市财政局:

根据20XX年4月12日至7月16日市审计局对我局党组书记、局长龙富国同志自20XX年7月任职以来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对我局财务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客观地指出我局系统财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局财务状况做出了《兰州市审计局审计报告》(兰审经责报〔20XX〕60号)和《兰州市审计局审计决定书》(兰审经责决〔20XX〕35号)。现将整改相关问题上报,请财政审核批示。

一、拆迁账户垫付建设款项问题

兰州体育公园二期工程经20XX年4月2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市发改委批复立项。当年9月正式动工,20XX年7月5日全面竣工。

自该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在市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市财政当年拨付专项款200万元(市财政原计划安排资金750万元),后续资金一直未安排落实。为进一步推动该项目按期完工,我局利用原红山根体育场土地出让金先期垫付工程款7394617.81元。其中体育公园垫付5669517.81 元,市体校支付土地有偿使用费1725100元。应长期挂暂存款,无法收回,我局意见将账户挂暂存款作为支付处理。

二、亚高原训练基地账户收回上缴结余资金问题

亚高原训练基地已经20XX年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规划定点于榆中县城关镇峡口村,建设亚高原训练基地占地502市亩,总投资2.3 亿元。截止20XX年,该项目已通过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和设计等工作。项目已投资3800万元,垫付体育公园建设1072669.31元,市体校暂借1500000元,结余7628069.12元。一切手续已办理完毕等待开工,后因各种原因无法开工建设。

根据20XX年7月兰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纪要(第二次)明确收回亚高原训练基地用地。榆中县人民政府、兰州市国土资源局、我局于榆中县人民政府、兰州市国土资源局20XX年9月30日签订解除协议。我局意见将原亚高原训练基地账户结余资金、亚高原训练基地前期投资返还资金上缴财政开设账户由财政监管,做为发展体育事业经费。

兰州市体育局

20XX年3月5日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3会议时间:20XX年7月2日

会议地点:武塘村村部

参会人员:镇党政领导李国栋,武塘村支部全体党员,应到195,实到138

会议主题:关于章杰、杨政、王小武三位党员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处分

会议决议:

1、支部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党员经常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增强法律意识,学习党的章程,增强组织观念,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提高支部的战斗力。

2、对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的章杰、杨政、王小武三位党员根据支委和支部大会的讨论决定,报请上级党委和纪律检察部门给予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3、为严肃党的纪律,维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政令畅通,杜绝党员违纪违规的案例重发,今后凡出现类似情况的,按党的纪律处分作最高开除党籍的处分。

4、以上纪要经支委扩大会和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实施。

武塘村党支部

20XX年7月2日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4市、县档案局:

县镇人民政府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在市、县档案局的帮助指导下,于20XX年通过北京市档案管理工作二级标准验收,并于20XX年、20XX 年、20XX年通过了满三年复查。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更好地为镇各项事业发展、领导决策以及社会提供服务。我镇于今年初提出了档案管理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晋升北京市档案管理工作一级的奋斗目标,同时开始了升级的准备工作。

镇领导对档案升级工作十分重视,邀请县档案局领导来指导工作,他们对镇档案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北京市档案定级、升级试行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档案升级工作方案。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镇购置了档案装具及档案专用设备,并配有电脑和系统软件等。撰写了多本编研材料并在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形成了比较科学严谨的档案管理体系,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目前,镇机关的档案升级准备工作已经开始,我们认为能达到《北京市区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一级考核标准》。镇政府特向市、县档案局申请档案管理工作晋升为北京市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标准。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14篇

随着我国立法事业的发展和立法观念的更新,立法听证对于地方立法而言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舶来品”。自2000年《立法法》颁布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共对39件地方性法规草案举行过38次立法听证会。立法听证的内容涵盖了市场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资源保护、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拆迁管理和见义勇为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立法听证在我国地方立法过程中已经普遍开展起来。然而,一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没有就全国性立法举行过立法听证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就个税法举行听证会,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实际行动积极拓展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形式,彰显立法民主价值的重大举措。它对于真正落实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宪法权力,推进民主立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进行国家立法过程中,以往听取意见的常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中央有关部门、有关教学科研机构等征求相关草案的书面意见;二是召开座谈会征求有关人士的意见;三是对一些重大法律草案在报刊上,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立法听证会不同于以往的这些方式,它源于英美普通法的“自然公正”原则,是指立法机关在进行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立法过程中,为了直接、公开听取社会意见,邀请草案起草人代表、专家学者、当事人、与议案有关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听证人或陈述人到会,就相关立法焦点问题充分表达意见和展开辩论,并以此作为审议法律草案的重要依据和参考的一项立法制度。立法听证作为立法机关经常运用的一种颇具实效的程序性民主形式,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立法民主化程度和广泛获取相关立法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国情为立法机关实行立法听证制度创造了条件。《立法法》专门就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过程中引进立法听证做法作出如下明确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这可以看作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实行立法听证制度的明确规定。实行立法听证会制度,其本身所具有的制度价值和社会意义在于:

首先,立法听证制度有利于实现立法过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是保障公民对国家和社会重大立法事务知情权的重要方式。立法听证会完全向社会公开,进行听证的事项和焦点问题事先一般以公告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符合报名条件的公民可以按规定方式自愿报名作为陈述人或旁听人。立法听证会对新闻媒体开放,也可以使更多未亲自到会的公众了解草案的情况和各方面意见。

其次,立法听证制度为民众提供一个公开陈述、辩论和举证的论坛,为立法者、执法者与守法者之间搭起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反映民意和集中民智,实现立法民主化的有效环节。通过听证会,不同观点的代表能够直接陈述自己的希冀与要求,立法机关也能够全面了解各方利益和矛盾所在,从而使立法更好地反映社会主体的合理心声,使法律这一“公共产品”更好地为民众服务,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第三,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立法听证制度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进行民主训练、民主宣传和民主教育的活生生的“课堂”。听证会不同于座谈会、论证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严格的程序性和规范性。为了保证陈述人的广泛代表性和平等的发言机会,每次听证会一般都制定有严格的听证规则,对陈述人的遴选、参加人数、听证会的发言顺序、发言内容、发言时间和主持人、记录人等都有明确规定。普通群众通过这样的方式实质参与立法过程,可以直接获得在一个规范化的场所,以程序化的手段表达各自诉求的机会,真正享受民主的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间接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第15篇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三角函数知识一、见“给角求值”问题,运用“新兴”诱导公式

一步到位转换到区间(-90o,90o)的公式.

1.sin(kπ+α)=(-1)ksinα(k∈Z);2.cos(kπ+α)=(-1)kcosα(k∈Z);

3.tan(kπ+α)=(-1)ktanα(k∈Z);4.cot(kπ+α)=(-1)kcotα(k∈Z).

二、见“sinα±cosα”问题,运用三角“八卦图”

1.sinα+cosα>0(或

2.sinα-cosα>0(或

3.|sinα|>|cosα|óα的终边在Ⅱ、Ⅲ的区域内;

4.|sinα|

三、见“知1求5”问题,造Rt,用勾股定理,熟记常用勾股数(3,4,5),(5,12,13),(7,24,25),仍然注意“符号看象限”。

四、见“切割”问题,转换成“弦”的问题。

五、“见齐思弦”=>“化弦为一”:已知tanα,求sinα与cosα的齐次式,有些整式情形还可以视其分母为1,转化为sin2α+cos2α.

六、见“正弦值或角的平方差”形式,启用“平方差”公式:

1.sin(α+β)sin(α-β)=

sin2α-sin2β;2.cos(α+β)cos(α-β)= cos2α-sin2β.

七、见“sinα±cosα与sinαcosα”问题,起用平方法则:

(sinα±cosα)2=1±2sinαcosα=1±sin2α,故

1.若sinα+cosα=t,(且t2≤2),则2sinαcosα=t2-1=sin2α;

2.若sinα-cosα=t,(且t2≤2),则2sinαcosα=1-t2=sin2α.

八、见“tanα+tanβ与tanαtanβ”问题,启用变形公式:

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思考:tanα-tanβ=???

九、见三角函数“对称”问题,启用图象特征代数关系:(A≠0)

1.函数y=Asin(wx+φ)和函数y=Acos(wx+φ)的图象,关于过最值点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分别成轴对称;

2.函数y=Asin(wx+φ)和函数y=Acos(wx+φ)的图象,关于其中间零点分别成中心对称;

3.同样,利用图象也可以得到函数y=Atan(wx+φ)和函数

y=Acot(wx+φ)的对称性质。

十、见“求最值、值域”问题,启用有界性,或者辅助角公式:

1.|sinx|≤1,|cosx|≤1;

2.(asinx+bcosx)2=(a2+b2)sin2(x+φ)≤(a2+b2);

3.asinx+bcosx=c有解的充要条件是a2+b2≥c2.

十一、见“高次”,用降幂,见“复角”,用转化.

1.cos2x=1-2sin2x=2cos2x-1.

2.2x=(x+y)+(x-y);

2y=(x+y)-(x-y);x-w=(x+y)-(y+w)等。

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1.做高中数学题的时候千万不能怕难题!有很多人数学分数提不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畏惧心理。

有的人看到圆锥曲线和导数,看到稍微长一点的复杂一点的叙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经开始退却了。这部分的分数,如果你不去努力,永远都不会挣到的,所以第一个建议,就是大胆的去做。前面亏欠数学这门学科太多,就算让它打肿了又怎样,后面一点一点的强大起来,总有那么一天你去打它的脸。

2.错题本怎么用。

和记笔记一样,整理错题不是誊写不是照抄,而是摘抄。你只顾着去采撷问题,就失去了理解和挑选题目的过程,笔记同理,如果老师说什么记什么,那只能说明你这节课根本没听,真正有效率的人,是会把知识简化,把书本读薄的。先学学你能思考到答案的哪一步,学着去偷分。当然,因人而异,如果你觉得还有哪些题需要整理也可以记下来。

3.高中数学试卷怎么做?我的习惯是模拟题做专题练习,即我复习三角函数,我就一天做五套卷子的函数,练选择题,我就刷选择题。

高考卷子则是完全模拟,而且优先挑自己省的以及和自己省相似的卷子模拟,时间的跨度以三年内的为准,因为我当年是课改的第二年,所以第一年的卷子我做的特别细致。

高中数学常用解题方法一、熟悉化方法

所谓熟悉化方法,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陌生题目时,要设法把它化为曾经解过的或比较熟悉的题目,以便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解题模式,顺利地解出原题。

一般说来,对于题目的熟悉程度,取决于对题目自身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从结构上来分析,任何一道解答题,都包含条件和结论或问题两个方面。因此,要把陌生题转化为熟悉题,可以在变换题目的条件、结论或问题以及它们的联系方式上多下功夫。

常用的途径有:

一、充分联想回忆基本知识和题型:

按照波利亚的观点,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充分联想和回忆与原有问题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点和题型,充分利用相似问题中的方式、方法和结论,从而解决现有的问题。

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题意:

对于同一道数学题,常常可以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因此,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适时调整分析问题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题意,找到自己熟悉的解题方向。

三恰当构造辅助元素:

数学中,同一素材的题目,常常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条件与结论或问题之间,也存在着多种联系方式。因此,恰当构造辅助元素,有助于改变题目的形式,沟通条件与结论或条件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把陌生题转化为熟悉题。

数学解题中,构造的辅助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构造图形点、线、面、体,构造算法,构造多项式,构造方程组,构造坐标系,构造数列,构造行列式,构造等价性命题,构造反例,构造数学模型等等。

二、简单化方法

所谓简单化方法,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结构复杂、难以入手的题目时,要设法把转化为一道或几道比较简单、易于解答的新题,以便通过对新题的考察,启迪解题思路,以简驭繁,解出原题。

简单化是熟悉化的补充和发挥。一般说来,我们对于简单问题往往比较熟悉或容易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