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

历史知识大全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1篇

试题如下: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制订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又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从试题引言、材料情境、问题设置到总体构成可以看出,本题以全球史观为统领和理论依托,不刻意和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简单再现与罗列复述,而着力于以宏观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综合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要求,既体现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下历史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要求及学科测试特点,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意蕴。

全球史观是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历史学界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之一。它既是当代史家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理解过去、思考当下的科学方法,当然也应是历史教师实施中学历史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全球史观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而形成的观点。①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超越每个社会个体而考察更广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背景,强调跨越文明、跨越民族、跨越地区的“社会空间”的历史发展,关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相对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核心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共性”、统一性,以此“重新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历史长时段、大范围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既强调局部地区(小地方)的发展乃是与之关联的外部世界(大世界)变迁的结果,又指出局部地区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②等等。本试题的总体立意,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这些理念。

试题整体依托于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取当今国内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内容,编辑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欧洲)相互对应的6个历史时期有关王朝更替、政治变迁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状态的表格材料,据此创设宏观纵横对比的历史情境,并按历史时段分层设置富于梯度和逻辑层次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训练、积累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比较探究性的解题。

试题体现了历史时空的大跨越和构架设计的纵横大综合。通过整合相关历史材料,搭建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以全球史观宏观透视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的历史,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认知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宏观纵、横比较探究,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或共性――这是全球史观的核心,也是本题立意的核心与重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东西相距上万里,对应王朝更替沧桑变化上千年,而两大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趋势竟是如此的相近,这不是用简单的机缘巧合能说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质,由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共通节律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试题和解题过程,可使考生从纷乱繁复的微观知识点中抽身出来,站在历史认知的高点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小题设计,与前两小题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相对,从反向考察和探究两者在公元6世纪后发展的差异性。须知,本题涉及的宏观比较探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程式化的“比较”,即既要找出相同,又得找出“相异”,以示辩证唯物主义下看待事物的客观和辨证(其实这常有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嫌疑)。这里的“差异”比较探究与上述全球史观下强调考察历史事物的相关性、共通性探究的立意不是矛盾的,“差异”属于全球史观下大历史“社会空间”中历史事物的“相对性”探讨,是全球视野下对个性社会“传统”的“透视”,而不是孤立地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与“个别”,将中华文明与罗马(欧洲)文明截然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全球整体的意义上,也才显现出中国古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有属性和魅力。

关于本试题的“理论认知”设计,也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本题所涉及历史事物的针对性思考与解读。如前所述,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须“辩证”“全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半斤八两,以示公允平衡。而本题在全球史观视域下,突出强调和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宏观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因而,依据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罗马的千年历史发展轮廓,得出的是鲜明的共通性、相似性,据此生成的理论,也自然是历史发展的相同性认知。

试题体现的全球史观立意,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也大体吻合。新课程的设计及教育目标蕴含着、渗透着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若干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譬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开拓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①等;高中历史的专题模块编排,尽管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基本意图和初衷也在于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其“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思路也在于适应整体理解、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宏观特征,客观对比理解和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的特征和规律的需要。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也有相关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学习延伸”中,引述“相处于同一时代而远隔万里”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雅典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妇女评价的大致相同的观点,设计两者“为什么会如此相近?你怎样理解?”的探究问题,其基本思路、设计立意,都明确体现出全球史观的意蕴和特征――着意于引领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宏观眺望中外历史走势,触摸中外伟人相关、相似的思想脉动和智慧的光芒,从中生成对历史的深层感悟与认知。

本试题依托于全球史观的理念立意构思,挂靠于高中历史必修Ⅰ古代政治史的内容背景,直接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很少,显然是突出和强调了能力素养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层次分明、梯度性强,大体涉及由基本到核心、由低端到高端、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1.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包括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要求的能力考查。试题提供了选摘后比较简明的表格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历史时间、空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状态等信息,并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比对,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别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求一定要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能否正确理解试题的题意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思考、解答,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中的“答题要求”,包括:其一,试题引言信息,已经给出全球史观的信息与提示,如“二者相距遥远……可做一些比较”,其中“比较”一词,已经明确了本题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其二,第(1)题的答题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分别展开,各说各自的“特征”;二是对所得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做出比较后,合并概括出共性的特征,并加以说明和阐释。依据对试题引言信息的理解,阅读相应材料,应判知试题要求的是后一种答法。至于答题的层次,要弄明白①至⑤时期为一个考察段,⑥时期为另一个考察段。其三,第(2)题的第一问是在解读第一小题基础上的纵向综合概括;第二问则是对第一问宏观概括的历史发展“曲线”特征的具体描述。只有准确审清这些要求,才能准确严谨地解答相关问题。

2.宏观比较概括(归纳)及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考查。这应为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试题通过呈现相应的情境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经过感悟、提炼、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起信息与问题情境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历史特征(以共性为主)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突出的要求是,能区分出比较思考的不同向度、不同层次,要求有宽阔的宏观视野,缜密的思维素养,通过比较,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思维品质、逻辑思维水平,包括思维过程的缜密性、思维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抽象、判断等思维素养。第(1)题,是简单的分段横向比较,分别比较归纳五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较低层次的思维要求;第(2)题的第一问,是对五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纵向总体归纳比较,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认识,即“发现1”,这是对第一小题比较的综合,属于深一层次的比较,即五个分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综合“现象”、共性特征;第(2)题的第二问,即“发现2”,是对“发现1”共性特征具体演变“轨迹”的比较,考查对同一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不同向度思考的思维水平,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3.史学理论认识生成、升华的学科素养考查。试题依托全球史观构思立意,本身就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理论性。试题以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各个问题情境,也都渗透着不同程度的史学理论的意境和要求。而试题第(3)题的第三问,则是专项的“理论认识”考查,涉及的理论认知难度尽管不大,但从认知思维上看,属于本题最高的能力层次要求。该小题涉及的理论,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的照搬运用,如相同与不同、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这个理论表达,看似是前面几个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简单重复(如“相近”“相似”“相同”“共同”等),而实际上是对具体历史现象、事实、特征,进行个别的、直观的归纳认知,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规律性本质与内涵的揭示与升华。就是说,前面的几个“相同”“相似”“相近”等是属于外在的、表象的,而最后的“共同性”则是揭示本质的、升华到理论的。这个理论认识,不属于强记的陈述性的具体历史知识,非靠简单记忆、复述、背诵所能解决,而是一种内涵的历史素养,需要长期历史学习的积淀和养成。

4.符合逻辑的规范表达与阐释能力考查。“规范表达与阐释”是特定学科表述与呈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包括运用规范的历史逻辑思维阐述说明特定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使用特定的历史概念和术语,恰当而准确地叙述历史问题等。本试题没涉及太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再认陈述,几乎所有问题都需运用概括的语言做简洁的表达,对表达、阐释的规范性要求应该更高些。例如:“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强盛期”,“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等。“规范的阐释、表达”应以上述规范、科学的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思维素养密切相关。没有规范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规范表达与阐释”就无从谈起。

5.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印证已有历史结论或者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和认识,也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这个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第(3)题,由第⑥时期的材料,得出第一问中中国再度统一的走向,并运用所学古代政治制度史知识,加以论证说明。

试题各小题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答题要求的准确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表格中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可分别概括、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罗马各自的历史特征,依据对试题要求的理解,对各时期两国的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归纳出两者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如第①时期,“两者都制订了法律”,第②时期,“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第③时期,“两者都进入强盛期”等。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历史材料信息及答题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包括横向的综合比较归纳和纵向的综合比较归纳)、规范的历史阐释、表达能力,以及透过历史表象,生成理论认识的能力。依据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及上一小题所作概括、归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发现”: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依据试题要求,再从纵向梳理描绘5个时期的“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进一步进行逻辑思考,并以历史语言进行规范表述,可“发现”二者历史“都呈现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以及“十分相近的变化节奏”。依据上述理解、思维和抽象概括,调动相关史学理论认知或素养,可得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理论认识。

第(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得出准确结论的能力等。通过比较表格材料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状态,可得出中国从分裂再度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的不同走向,调动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再度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

本试题对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现行文理分科下的文科班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也引发我们对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微观知识教学与宏观历史认知的关系。本题教学内容背景是依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但试题除去提供的材料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所挂靠,考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影响之外,几乎没涉及其他具体知识。很可能有教师会提出类似的质疑:“我们费劲讲了那么多东西,但没考到多少,以后我们该怎么教?”这恰恰暴露出当今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相对陈旧,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也滞后于高考改革的要求。他们往往以为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知识,就知识讲知识(由单个知识点到所谓知识的线、知识的面,形成知识结构图)。我们当然不是否定知识教学,而是反对狭隘的、单一的、简单的知识教学。过于关注微观知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宏观历史、整体历史的把握,教学的着力点就会局限于海量微观知识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强化和重复知识细节的熟练识记。本试题绝不是说,课标、教材的具体历史知识不再重要了,可以淡化处理,而是启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认知的关系,不能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形成严谨而灵活的历史素养与能力。同时须知,历史知识既包括具体的、微观的、具象的内容,也包括整体的、宏观的、抽象的内容(含特定的历史思维逻辑认知的方法)。考试测评,既可以依托具体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迁移运用,以之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等能力,也可以宏观依托整体的历史结构框架背景、线索,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具体知识点,考查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阐释等大历史的能力素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性,更适合于像高考这样以选拔功能为主的测试要求。笔者以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宏观视角审视和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又能从具体历史知识提炼生成宏观的历史认识与理解,乃至上升到理论认识。用个俗语比喻,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所谓“出得来”,是说在学习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知识之外、之上的宏观思考和整体认知;所谓“进得去”,是说能从宏观认知高度去解读具体的史实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就本试题而言,学生苦苦背诵了不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知识,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知识,但就是不能整体认识和理解古代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清楚他们存在哪些共通的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认知和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拼命记忆的那些可能转瞬即忘的海量知识点,又有何用?

其次,在史观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上,需矫正某些偏差和错误。史观理论之于中学历史课堂,核心是借用科学的史观理论来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审视历史,认识历史,开拓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切实弄懂相关的史观理论,建立起科学准确的史观认知,然后再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于学生的课堂。但不无遗憾的是,现在历史课堂上存在教师随便滥用史观理论,甚至错误解读和认识史观理论,或者将史观理论与历史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两张皮”等偏差和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貌似也在使用全球史观教学,但常常又不自觉的出现与全球史观相悖的教学理念:有意无意地“以国家(民族)为单元”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过度强调民族或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①把历史上各个文化、文明绝对化、对立化起来,尤其是“把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民族自身的视角,不认为人类存在共识……对周围的国家或更远的民族都怀有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陷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忽略了多文明共存的史实”。②这显然与全球史观的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努力“彰显人类共识,追寻属于共识的基础价值,这些价值有很多都植根于各民族的传统之中”。③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包括高三教学,需要通过改革冲破某些传统“定势”的束缚。由上述问题看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转变观念”也喊了十多年,但当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需要更新史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仍迫切需要不断迈开步伐,逐步走出僵硬而固执的框架,突破一些守旧的定势,如“思维定势”“学科定势”“教材定势”等,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及新成果,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的和片面的观念,以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情景、新视角。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整合创设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高三年级教师。

第四,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本史学规范和学科素质的培养。重要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领指导,加强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和养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还要注意以规范的阐释与表达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质的训练和养成,不论是笔头还是口头,都能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2篇

一、史实的掌握:要全面、准确掌握基本历史史实,为充实、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奠定知识基础。

史实,即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中学历史教材知识包括两类,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如性质、意义、成败原因等。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备考复习的基础。

1.全面复习掌握教材各部分的知识。

(1)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定性),属宏观知识,对形成历史结构框架极为有利,要多加了解。

(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要“记”。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理解不能替代记忆,还是要“强记”、“死记”。其次,理解要深。要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特别要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翔实,可视情况掌握。高考已无所谓大小字,多次涉及小字的内容。

(3)图表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表格中具体年代、繁琐数字不需要机械记忆,但要从年代、数字的变化中探寻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地图插图的掌握要注意两点,一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相联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历史演变趋势的地图;二是对图中内容,首先要掌握教材述及的内容。文献资料是考生复习时易忽略的内容,高考对教材文献资料的命题技术不断提高。对教材文献资料,一要读懂,二要分析与正文的关系,三要能说明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4)注释、课本前面的目录、课后作业和大事年表也是要复习的内容。

2.要全面掌握教材每一个主干知识的内涵。如洋务运动要掌握兴起的历史背景、目标口号、主要活动、企业特点、效果、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

二、史观的掌握:要掌握多元史观,为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奠定史观基础。

史观就是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历史基本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渗透多元史观和历史基本理论。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史观已成为高考历史试题之魂,几乎已是脱离史观不成题了。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新史观。下面主要介绍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是近年来我国史学研究的一大成就,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过分强调不同意识形态对立斗争的史学观。持文明史观的学者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做文明发展演进的历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文明史观。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思路及参考答案亦充分体现了以文明史观为引领。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和理解文明史观对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总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研究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中是如何体现文明史观的,在高三总复习阶段以文明史观为主线归纳构建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的主干知识体系。注意探索人类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多样性。

2.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延续至今,世界近现代历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世界各大洲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全球化不断加强。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三、史法的掌握,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阐释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为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奠定方法基础。同时史法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法就是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不可能在简单的历史背诵中获得,只能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辨过程中逐步提高。史法从逻辑的角度分类主要有二,即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法和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法。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类,主要有历史分析法,即将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分析它的发展变化;阶级分析法,是对阶级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确定历史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方法,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衍生出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

四、史识方面,提高历史学习的境界和水平。

史识就是对历史的见解认识能力,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用今天的话来说,“史识”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洞察底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史识的最高追求是看是否具有预见性。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莫不如此。比如太史公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孟之“昭明好恶”,“光扬大汉”,就是他们对“史识”的追求和认识。

以上历史复习的四要素虽然各有所指,但它们又相互依托,相互渗透,既分工又合作,缺一不可,是一个整体。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3篇

记忆文科知识,也像折筷子一样,一双筷子容易折断,但是一整把筷子就很难被折断。这个道理应用到知识的识记方面也是这样,一个知识点也许暂时可以被学生记住,但是不出多长时间就会随着知识的遗忘规律忘却!零散的知识点就相当于一双筷子,而知识面的整体记忆则相当于将多个筷子集中成把,知识的连带性就强,知识点连接紧密、强记于心,便很难被遗忘。

所以,用这种方法记忆历史知识,一旦牢记,即使若干年不复习,也不会被遗忘。

因为历史知识都是处在一个历史整体中的,我们要考试的大纲知识也在这个整体中,一旦识记住了知识整体,把准知识整体的脉络,再去记大纲要求的零散知识,就相当于拿折断一把筷子的劲儿去折一双筷子,简直游刃有余。

好的历史教师会指引学生先学习知识整体,再将这整体中的单个知识点个个击破。

很多的文科生会有这样的学习体会。那就是,我们学习了四五年的历史了,可是对于家乡的历史却仍不了解。只记得大纲上要求我们这样记忆,这样的历史知识,终归是从书本上来的,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有的还很抽象,所以学起来会索然无味儿,所以,很多文科生的历史,从书本上来,最终又回到书本中去,只是应付应付考试,于生活无益,过后便不会形成历史知识在脑中的条件反射,学不学它,之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于是乎历史学便像书柜上的花瓶一样,美观而不实用了… …

其实,历史学并不是不实用,而是我们并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历史本就是一门十分智慧的学问。只是应试教育将历史学刻板化了!刻板化的应试教育,不仅麻木了学生,更麻木了历史教育、历史教师。

为了考试而背记的历史知识,永远没有用处,只怕一参加工作便彻底忘却了上学时所记忆的知识点,更别提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了。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试而让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这种知识除下拿来应考,别无它用,也不会被学生记忆的时间太长,更与社会实践无益,多显得有些浪费我们的脑细胞。

多数文科生学完历史学后,知道的全是些夸夸其谈的大历史观,至于说自己家族的历史,甚至于自己所在县、所在省的历史着实也没有学清楚,恰恰相反的是,这些历史恰恰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这些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的有用的、有启发意义的历史,别说学生不清楚,恐怕教历史的老师也不尽然全知。给学生一瓢水的前提是自己得拥有一桶水,教育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在学生心中形成整体思考,整体记忆,除此之外,;历史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明晰并对一个历史知识点记忆深刻,就必须用一系列的历史知识去诠释这个知识,只有教师懂得的多一些,学生了解过去的眼光才能更深邃些。如果让学生强行记忆的历史知识,离他(她)们的生活很远,那又怎么让历史学深入到学生心中并应用到学生生活领域?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学习历史的那段岁月,我们只记得二战时,日本在1931年开始侵华,1937年全面侵华,至于说日本人哪天打到了我们的家乡,我在当时就很疑惑,老师只是整天让我们死记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过去。我承认当时我们记忆的所有日军侵华史都必识、必记,但是我们恐怕更想了解的还是自己生长的、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这片热土上的历史。学了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历史,也许不能当饭吃,但是在高中、大学毕业后,我们至少可以将这段历史作为故事,讲给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不至于让以后我们的儿孙们问到故去的一切时,哑口无言,让我们这些上过大学的爷爷、奶奶情何以堪?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6-02

初、高中历史教学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在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更是如此。按照新课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最初的设想和规划,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要求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但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量减少“难繁偏旧”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和积累的历史基础知识,往往无法满足和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需要,再加上中考历史又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一步降低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的要求,这些都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不良后遗症。没有历史基础知识作为载体,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就迫切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对历史基础知识要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

一、做好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和整合

初、高中历史在教材编写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高中历史教学时建立在初中已有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想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落实好历史基础知识,就必须把初、高中历史课标和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清楚地掌握哪些是初中已经学过的,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基础知识,那些是全新的需要重点突出的。在此基础上对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做好两者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比如在高中必修一中关于二战的教学内容,作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破坏性空前的人类战争,严格来说课本没有专门安排课时,这样的设计乍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对初中教材熟悉的话,便知道初中已用了整整一个单元的课时安排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初中已有的知识量,理清基本的线索,补充一些学生不知道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三维教学目标中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构成了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时很多老师更多的关注后两者,似乎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新课改的宗旨,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殊不知新课改是抛弃了知识本位观。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新课改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获得更多的知识。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因此,在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落实什么样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在于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这个整体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关于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基础知识非常庞杂,知识本身都很重要,那么在教学到底落实什么基础知识,就由教学中达到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庞杂的历史知识里大胆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三、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组织实施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群。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组织,这些知识将非常零散和混乱,更无法决定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专题史的体例组织编写的,每一册书是一个大专题,每个单元又是一个小专题。在这样的专题史教学中落实基础知识必须要围绕特定的教学专题来组织,每个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必须是为了达到为某个专题服务的功能。比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时,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体系庞杂,可以选择的历史知识非常广泛。在组织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只有牢牢抓住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西方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侵略、追求民主化。在这两大主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知识才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选择和落实的。围绕教学主题组织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四、“活”化历史基础知识,调动高中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历史知识都是已发生的史实,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交代基本的史实和现成的结论,学生对这些“死”的历史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学生在整个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把“死”的历史基础知识“活”化,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知识,再从这些“活”的历史知识的体验过程中自然生成历史结论。这样的基础知识才是学生更主动、更自觉的参与其中,更好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比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中,可以用历史小故事《帕帕迪: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激活二千多年前存在于雅典的民主政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参与课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的起点,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要想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求缩短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能力的最佳结合点,赋予历史教学生命,真正让历史学科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5篇

一、编纂历史教学参考书

新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时以点带面,知识的概括与抽象程度较高,对于一些知识点往往是点到为止,由于篇幅所限而没有对历史事实进行详细全面的描述,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不全面,从而影响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因而有必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编纂一套教学参考书,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其编写方式可以按照教材的课程目录顺序,以课为单位,每课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对每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与此课有关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扩充编写,力求对每一课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在编写一课前,先要按照时间先后或课本逻辑顺序列出该课书本里涉及到的名词,然后再考虑添加与本课知识有关、利于掌握本课知识的名词。在每个名词的编写时,要尽量选择与课本知识关系密切、语言通俗易懂的历史资料。

由于教学参考用书是严格按照课本知识点进行编写,因而,该书既可作为教师的参考用书,用于备课和上课;亦可作为学生的课外历史读物,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面,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补充课本内容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学历史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教材的认识,一些中学历史教师认为教材就是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惟一依据,学习就是学教科书的观念普遍存在,使得中学生的历史视野十分狭窄;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一些历史教师还是以讲书法为主,照本宣科,上课枯燥无味,只强调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了解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情况,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厌倦以及对历史知识学习和理解得不到位和不深刻。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办法来解决,即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视觉或听觉的影像、图像和声音所论述或叙述的有关历史知识以及学者对历史的见解和认识传达给学习主体,是相对于传统的“书面教学”而言的。

1. 多媒体资料的存储、携带和视听十分方便,不受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学生只需拥有一部视听设备,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利用各种课外时间学习历史;三是摆脱教科书的束缚,扩大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历史教科书受到种种限制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历史知识,而多媒体资料却可以跳出历史课本的束缚,进一步对历史课本知识进行丰富,让学生在巩固掌握历史课本知识的同时,扩大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 而今我国的历史影视作品数量增长迅速,为历史多媒体资料的编辑制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大量的历史多媒体资料涉及历史知识面广、量大、点多,中学生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部收集和视听,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对大量的历史多媒体资料先行收集整理、择优收录、剪辑制作、合理编排,制成相应的成品,以切合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需求。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6篇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编撰普通历史著作或学术论文,它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及教科书的体裁形式、内容取舍、行文格式、插图选用、习题设计等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作了严格的规范,使我国的历史教科书既体例严肃,又结构严谨,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编写者对历史的认识,包含着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特别是编写原则明确要求历史教科书应内容线索清楚、问题头绪集中、教学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思想教育充分、能力培养全面。但因受课时及字数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又显得过于简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用十几句甚至于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学生读后很难体会出它的整体轮廓,也很难回味出当时的历史氛围,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场景的潜象,难以使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引起兴趣。即使是有头有尾地叙述某一历史过程,也因渗透着多重教育目标而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不少内容偏深偏难,脱离了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需求,如要年仅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废井田、开阡陌”等概念就十分困难,它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奴隶社会”、“奴隶制度”、“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理论性极强的抽象概念中学生更难理解。教科书知识概念的成人化根本无法引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读性,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历史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撰写一般历史论著的最大差异是必须时刻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缺乏认识复杂历史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而不是对历史过程有较强分辨认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把历史研究成果中最能反映历史过程又较为浅显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考虑它的知识性、教育性,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各项要求作进一步加工,使之变成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叙述性文字,把复杂深奥的历史过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普及性历史知识。即利用历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来编排出最基本的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研究历史问题。后者是把不可认知的历史材料经研究加工成可认知的历史材料,它的工作主体是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材料来揭示历史的原来面貌,恢复历史的真象;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则是把经历史学家加工过的已可认知的历史材料重新搭配组合成更宜被人们接受、简明通俗的历史知识。在一般情况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需重新研究考证历史过程,只是把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通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各种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实质上都是在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普及科学历史知识和推广历史研究新成果的双重作用。

过去编写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传授史学研究重心观念和旧历史教科书撰写习惯的影响,在内容上都是以王朝政权的更迭为基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斗争,轻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教科书始终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徘徊,多以政治史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且编写时过分强调历史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把知识的完整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使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脱离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多次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摆脱不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只是在具体编写原则与内容结构体例、文字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修改或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对历史教育将会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精心编写能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已势在必行。首先,要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历史教科书赋予过高过多教育目标的传统观念,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从课程论原理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教育目标与政治需求的具体反映,因此,就应当根据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更新编写指导思想,以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出阶级斗争史的编写指导思想已显得陈旧而滞后了。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编写指导思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保留行之有效的精华部分,准确认识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作用,不要单方面强调或不切实际地突出历史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功能作用。同时大胆参照、借鉴、吸收教育发达、社会道德好、国民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取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以形成全新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

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的教育目标。几十年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始终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通过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及运用这些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历史教育目标是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据初步了解,在全国十几万所中学里真正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学校不是很多,数以百万计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绪很难提到这样高的层次。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与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无论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绪教育要求,还是能力培养,均难度偏大,要求过高,且教科书内容标题繁杂而不精练,课文内容分量过重。据此进行教育很难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制定新的历史教育目标时,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考虑并严格区分出历史学的不同层次,历史知识的不同层次,历史教育的不同层次,历史教科书的不同层次,搞清楚中学历史教育的层次以及与之对应的教育功能层次和教科书编写层次,逐步建立起历史知识教育的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地编制出不同层次人员所需历史知识的信息量,合理地构成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知识量,使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真正达到既教育学生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也可以说,正确地把握好历史知识层次,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是编好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条件。

第三,要改进与完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编写原则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科书编写的具体要求,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文化教育状况。不同的编写原则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要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全面总结几十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的原则继续坚持,同时还应本着改革精神大胆提出一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编写原则。既要增加历史教科书的知识面,又要降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难度;既要全面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种知识,又要保持中学历史教学知识的相对稳定;既要保证历史教科书的质量,又要方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如何使历史教科书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7篇

【关键词】2015年高考 试题特点 备考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7-01

2015年全国高考已渐大幕落下,综观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凸显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也为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一名从事高考研究的工作者,指引了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即“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逐步找到了在中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合适位置。这种连续性与稳定性,对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复习备考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2015年试题的几大特点:

1.去学术性倾向,取平易近人倾向。纵观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选择题,大多运用原始文字材料,材料文字内容阅读量大,信息难以提取,面对这样的材料型选择题,需要考生花费一定时间来分析这些材料本身,给考生增加了人为的阅读障碍,使考生产生畏惧感。2015年选择题试题,大多数题干材料简短有力,特别是非选择题部分文字阅读量更加少,适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继承过去的短文字命题方式,全部采用短文字材料,不追求材料的形式,而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给考生产生平易近人的感觉,有利于考生答题和考出信心,这是指的点赞的地方。

2.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新高考多围绕大纲重点主干知识命题,今年也不例外。古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选择题的主要考点。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各阶段的主流思想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材料题的主要考点。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能够使考生在纷乱复杂的历史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历史学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中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历史试题注重阐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遗产的现代意义,提倡传承文明,崇尚科学的精神。如第24题,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明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又如第30题,考查了“侵华日军的罪行”,涉及了2015年重大时政热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揭示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

2015年高考题对今后备考的提示:

一、夯实双基,优化历史思维

在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点透指历史事件知识点分析透彻和全面。如时代背景,原因分析、主要目的、方法措施、性质意义、作用影响等。从高考试题来看,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理解考查较突出。实现点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线通指某知识点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连成一线。以知识纵向归纳为主,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的分析并形成小专题。面全指同一时期社会各方面的概括并形成历史阶段特征。如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等。以某一历史阶段为例按章节顺序理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概括出阶段特征。然后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制作图示图表、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

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通史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弱化了通史时序,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点分布于多本教科书中,使得学生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关联性有一定难度。以31题为例,题目涉及外交政策转变――“一边倒”、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国家发展战略――“一五”计划等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布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只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才能理解与把握相关知识点,进而作出正确判断。这样的高考试题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候要有贯通意识,在充分研究教科书,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有意识第将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联系起来,并择机适当补充重点知识以及其他版本教科书的不同表述。

三、活用历史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以后,考虑到“一标多本”的现状,专家学者一再强调历史教学应提倡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把学科教材当成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觉得“教教材”的观念似乎已与课程改革理念不太合拍了,挖掘大量的史料,来补充教材内容的缺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从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而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理解教材来实现的。知识是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充实的历史课堂无法产生生命的律动。高三历史教学,重新回归教材,提升教材知识的深度认知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当然,“回归教材”绝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粗浅、机械地重复和再现,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知识。而应该强调在“读懂”、“读精”、“读深”教材上狠下功夫。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8篇

一、中学历史知识的性质及特点 什么是历史知识?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时难免被忽略或误解。比如,常有人以为历史知识就是指历史本身所发生的事,从而把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混为一谈。从认识论的角度上去考察,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的关系,是客观实在与主观认识的关系。所谓历史知识,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正是历史认识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性质与特点。因此,人们在论述历史知识时,实际上是在论述对历史的认识;历史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实际上是在传授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在学习对历史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这一概念。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西文中,“历史”这一概念至少含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了解及认识。平时我们在用“历史”这个词时,常常是从比较泛指的意义上使用的,也就是把“历史”的这两种含义混用,比如大学的“历史系”,并不是指“过去”的系,而是指对过去进行研究的“历史学”的系。“历史”这一概念的两种含义,后一种是更为主要的,这是因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只有被人们了解和认识才有意义。马克思认为:“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②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所谓“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是对过去的主观认识。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知识。对“知识”的定义,比对“历史”的定义要更为单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由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③我国学者对知识的界定亦是如此,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所谓知识,就它所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④这就是说,知识源于客观存在,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但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简单重复。所以说,知识是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

现在,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历史知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人类过去的客观存在(即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反映。它以人类的过去为认识对象,是对这一特定的认识对象的主观认识。如果说有客观的历史知识,实际上是指客观地对历史发展过程所进行认识的结果,而不是说历史知识本身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知识的这种性质,正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是史与论的科学统一,这也决定了我们所说的历史知识的性质。

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实际上还是泛指历史学科的知识。作为学校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的知识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但又不能完全绝对地等同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因为,学校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还要从学生学习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国外的课程学专家认为,要从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角度上研究知识是什么,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知识应包含基本的工具;

(2)知识应便于学会任何学习;

(3)知识应适用于现实世界;

(4)知识应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认识的技能以及个人完善的观念;

(5)知识应由许多形式和方法构成;

(6)知识应使个人为科技世界作准备;

(7)知识应使个人为政治世界作准备;

(8)知识应容许个人重新获得旧的信息;

(9)知识的获得应是终生的过程;

(10)要在原本的价值上教知识。⑤

这就是说,教学中的知识要具有使学生能够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和性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某一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与相应的科学或学科的知识,往往是被等同看待的,“因而造成了由于知识和次要材料太多,致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过分繁重的情况”⑥,从而因知识的过于系统、严密和繁多,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就削弱了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对此,国外的教学论专家指出:“不能把学科视为‘适于儿童而剪裁的科学的概要的复写’那样的东西,它不是科学内容的简略化、淡薄化或缩约。学科内容是从科学中,遵照教学的目标、课题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选取那些可以传递各门科学、技术、艺术的基本概念的事实、知识与方法。”⑦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也要具有能使学生进行学习、认识的性质。

关于历史知识的特点,我国的历史教学工作者已有很多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看法,诸如过去性、具体性、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时序性、因果性,等等。这些都对我们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这些特点中有些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具有的(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等),但基本上是属于科学的历史认识所具有的特点,或者说是历史科学的知识所具有的特点,这是符合我们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是对历史的认识这一观点的。然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既然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不仅具有历史学科的认识属性,而且要有使学生进行学习和认识的属性,那么,也就应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时空的确定性。历史知识既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曾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发生和存在的,而现在则不存在或只留下痕迹。要对这种历史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要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进行,这是历史认识的首要条件,正如列宁所说的“

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虑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⑧这就是说,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历史知识必定会是错误的。对于已经发生并过去了的人类活动,只能根据现存的历史信息(例如史料)进行间接的认识。历史知识的这种时空的确定性,同时也反映出其认识对象的特征和认识方法的特征。相对的系统性。历史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广泛的,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历史知识的内容所具有的这种广泛性和综合性,在认识上必然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内在关系。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每一个单独的知识必须置于整体知识的结构体系中才具有意义。但是,反映历史实际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系统性又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认识是有不同层次的,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也不可能是绝对完整的,只能是相对的完整。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体系就具有这种相对的系统性特点。

广泛的社会性。“人的个体的认识及其发展,是在正常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人际交往,没有言语交流,没有文化影响等社会因素,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⑨历史知识也具有这种认识上的社会性特点,它是源于社会历史,反映社会历史,认识社会历史的,并且受着现实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就知识的来源、途径、方式等方面说,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也都反映出这种社会性特点。

潜在的发展性。虽然过往的历史是特定的,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历史知识就其内容和形式来说,都不是完全封闭的和绝对固定的,而是具有潜在的发展性。一方面,历史学科的发展会促使历史知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说,历史认识本身是活动着的,具有开放性、能动性,因此,历史知识的建构不可能是一次完成又终久不变的,历史知识可以逐步地扩展、深入,可以不断地修定、调整,可以进一步地充实、完善。

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历史知识特点,是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决定了的。这些特点对于历史课程的编制、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历史学习的指导等,都具有参考意义。

二、传授历史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如何看待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怎样理解知识学习的意义,这些是教学理论中反复研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授受被看作是教育的中心,甚至把教育等同于知识的授受。这样,传统教育中的智育,不过是知识的灌输。在新的教育中,不仅要考虑知识本身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知识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学习者的意义。”①0

1.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知识学习中的被动接受、记忆、背诵和复述,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激烈抨击,甚至知识传授的意义也遭到否定。但从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看,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能轻易否定的,而是要从新的角度上去认识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最近,由于更多地强调智慧训练,从而便促进了把获得知识看作一种有重要意义的目的这样一种观点加以高度重视的趋势。”①1布卢姆也认为,应该把知识“作为学习该领域的方法论基础,作为解决该领域里各种问题的基幢,甚至认为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基础①2我们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传授知识的意义,尤其知识在教学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如果我们不把历史知识看作是死的知识,而是看作对历史的认识,如果我们不是把历史学习单纯地看成是对书本知识的记诵,而是要学习如何全面地、客观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历史的和社会的问题,那么,历史知识的学习就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历史知识的传授就是开展这种学习的基本条件。历史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和全面完成,是以历史知识的教学为基础的;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掌握知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条件;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历史教学方法的采用,都与历史知识的授受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历史知识教学的这种基础作用上,来认识在中学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关键要正确地理解历史知识教学的任务,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全面认识知识掌握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那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学生的基本职能,则是接受、认知、记忆和复现所传授的知识,教学过程形成着学生的复现认知活动,未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的思维”,①3传授知识就和灌输知识成了同义语,学习知识就成了被动接受的活动,从而使知识教学的意义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对知识了解的问题。当代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掌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知晓,指“由不知到知”,即晓得知识所反映的事物;二是理解,指“知其所以然”,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三是运用,指“行”,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从“学会学习”的角度上讲,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没有理解,历史就降为鹦鹉学舌式的学习和评论一种空谈记忆的游戏。……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必须是理解地获得知识”;①4没有运用,历史知识就会成为死知识而失去其价值,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也就不能成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任务的基矗所以,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不仅是指所掌握的知识要全面,而且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即从知晓、理解、运用等方面对知识全面地掌握,这是历史学习的关键所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中,理解和运用历史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注重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具体知识,所以在历史学习中,对史事的记忆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衡量标准。“在社会学科教育中,知识目标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长期以来,基本的知识目标是以历史事实和历史境况为基矗对重要史实知识的记忆,是社会学科课程,尤其是历史和政治课程的基矗随着行为科学的出现和在社会学科中对概念的重视,社会学科课程从强调史实,转变为强调作为教学基础的重要观点和重要概念。”①5这种转变,也反映出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历史的理论知识所起的关键作用。

3.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思维的条件对于掌握知识,列宁曾有过很精辟的论述:“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①6在这里,列宁不仅指出了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作用,而且提出了对知识的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当代教学理论所关注的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问题。在这一关系中,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使人们可以运用它来思考。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①7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知识是逻辑、直觉、分析、树立假设的思维发展过程的手段,也是个人发展的媒介。”①8历史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过程,这是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以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历史思维的培养上,历史知识构成了思维的基本内容,是历史思维展开的必要条件,只有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才具有可行性。

总之,我们应该全面地理解历史知识教学任务的地位,才能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9篇

什么是历史知识?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时难免被忽略或误解。比如,常有人以为历史知识就是指历史本身所发生的事,从而把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混为一谈。从认识论的角度上去考察,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的关系,是客观实在与主观认识的关系。所谓历史知识,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正是历史认识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性质与特点。因此,人们在论述历史知识时,实际上是在论述对历史的认识;历史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实际上是在传授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在学习对历史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这一概念。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西文中,“历史”这一概念至少含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了解及认识。平时我们在用“历史”这个词时,常常是从比较泛指的意义上使用的,也就是把“历史”的这两种含义混用,比如大学的“历史系”,并不是指“过去”的系,而是指对过去进行研究的“历史学”的系。“历史”这一概念的两种含义,后一种是更为主要的,这是因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只有被人们了解和认识才有意义。马克思认为:“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②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所谓“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是对过去的主观认识。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知识。对“知识”的定义,比对“历史”的定义要更为单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由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③我国学者对知识的界定亦是如此,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所谓知识,就它所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④这就是说,知识源于客观存在,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但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简单重复。所以说,知识是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

现在,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历史知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人类过去的客观存在(即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反映。它以人类的过去为认识对象,是对这一特定的认识对象的主观认识。如果说有客观的历史知识,实际上是指客观地对历史发展过程所进行认识的结果,而不是说历史知识本身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知识的这种性质,正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是史与论的科学统一,这也决定了我们所说的历史知识的性质。

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实际上还是泛指历史学科的知识。作为学校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的知识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但又不能完全绝对地等同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因为,学校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还要从学生学习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国外的课程学专家认为,要从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角度上研究知识是什么,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知识应包含基本的工具;

(2)知识应便于学会任何学习;

(3)知识应适用于现实世界;

(4)知识应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认识的技能以及个人完善的观念;

(5)知识应由许多形式和方法构成;

(6)知识应使个人为科技世界作准备;

(7)知识应使个人为政治世界作准备;

(8)知识应容许个人重新获得旧的信息;

(9)知识的获得应是终生的过程;

(10)要在原本的价值上教知识。⑤

这就是说,教学中的知识要具有使学生能够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和性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某一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与相应的科学或学科的知识,往往是被等同看待的,“因而造成了由于知识和次要材料太多,致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过分繁重的情况”⑥,从而因知识的过于系统、严密和繁多,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就削弱了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对此,国外的教学论专家指出:“不能把学科视为‘适于儿童而剪裁的科学的概要的复写’那样的东西,它不是科学内容的简略化、淡薄化或缩约。学科内容是从科学中,遵照教学的目标、课题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选取那些可以传递各门科学、技术、艺术的基本概念的事实、知识与方法。”⑦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也要具有能使学生进行学习、认识的性质。

关于历史知识的特点,我国的历史教学工作者已有很多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看法,诸如过去性、具体性、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时序性、因果性,等等。这些都对我们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这些特点中有些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具有的(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等),但基本上是属于科学的历史认识所具有的特点,或者说是历史科学的知识所具有的特点,这是符合我们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是对历史的认识这一观点的。然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既然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不仅具有历史学科的认识属性,而且要有使学生进行学习和认识的属性,那么,也就应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时空的确定性。历史知识既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曾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发生和存在的,而现在则不存在或只留下痕迹。要对这种历史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要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进行,这是历史认识的首要条件,正如列宁所说的“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虑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⑧这就是说,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历史知识必定会是错误的。对于已经发生并过去了的人类活动,只能根据现存的历史信息(例如史料)进行间接的认识。历史知识的这种时空的确定性,同时也反映出其认识对象的特征和认识方法的特征。

相对的系统性。历史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广泛的,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历史知识的内容所具有的这种广泛性和综合性,在认识上必然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内在关系。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每一个单独的知识必须置于整体知识的结构体系中才具有意义。但是,反映历史实际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系统性又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认识是有不同层次的,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也不可能是绝对完整的,只能是相对的完整。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体系就具有这种相对的系统性特点。

广泛的社会性。“人的个体的认识及其发展,是在正常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人际交往,没有言语交流,没有文化影响等社会因素,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⑨历史知识也具有这种认识上的社会性特点,它是源于社会历史,反映社会历史,认识社会历史的,并且受着现实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就知识的来源、途径、方式等方面说,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也都反映出这种社会性特点。

潜在的发展性。虽然过往的历史是特定的,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历史知识就其内容和形式来说,都不是完全封闭的和绝对固定的,而是具有潜在的发展性。一方面,历史学科的发展会促使历史知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说,历史认识本身是活动着的,具有开放性、能动性,因此,历史知识的建构不可能是一次完成又终久不变的,历史知识可以逐步地扩展、深入,可以不断地修定、调整,可以进一步地充实、完善。

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历史知识特点,是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决定了的。这些特点对于历史课程的编制、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历史学习的指导等,都具有参考意义。

二、传授历史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如何看待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怎样理解知识学习的意义,这些是教学理论中反复研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授受被看作是教育的中心,甚至把教育等同于知识的授受。这样,传统教育中的智育,不过是知识的灌输。在新的教育中,不仅要考虑知识本身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知识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学习者的意义。”①0

1.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知识学习中的被动接受、记忆、背诵和复述,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激烈抨击,甚至知识传授的意义也遭到否定。但从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看,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能轻易否定的,而是要从新的角度上去认识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最近,由于更多地强调智慧训练,从而便促进了把获得知识看作一种有重要意义的目的这样一种观点加以高度重视的趋势。”①1布卢姆也认为,应该把知识“作为学习该领域的方法论基础,作为解决该领域里各种问题的基幢,甚至认为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基础①2我们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传授知识的意义,尤其知识在教学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如果我们不把历史知识看作是死的知识,而是看作对历史的认识,如果我们不是把历史学习单纯地看成是对书本知识的记诵,而是要学习如何全面地、客观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历史的和社会的问题,那么,历史知识的学习就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历史知识的传授就是开展这种学习的基本条件。历史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和全面完成,是以历史知识的教学为基础的;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掌握知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条件;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历史教学方法的采用,都与历史知识的授受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历史知识教学的这种基础作用上,来认识在中学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关键

要正确地理解历史知识教学的任务,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全面认识知识掌握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那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学生的基本职能,则是接受、认知、记忆和复现所传授的知识,教学过程形成着学生的复现认知活动,未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的思维”,①3传授知识就和灌输知识成了同义语,学习知识就成了被动接受的活动,从而使知识教学的意义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对知识了解的问题。当代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掌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知晓,指“由不知到知”,即晓得知识所反映的事物;二是理解,指“知其所以然”,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三是运用,指“行”,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从“学会学习”的角度上讲,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没有理解,历史就降为鹦鹉学舌式的学习和评论一种空谈记忆的游戏。……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必须是理解地获得知识”;①4没有运用,历史知识就会成为死知识而失去其价值,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也就不能成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任务的基矗所以,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不仅是指所掌握的知识要全面,而且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即从知晓、理解、运用等方面对知识全面地掌握,这是历史学习的关键所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中,理解和运用历史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注重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具体知识,所以在历史学习中,对史事的记忆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衡量标准。“在社会学科教育中,知识目标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长期以来,基本的知识目标是以历史事实和历史境况为基矗对重要史实知识的记忆,是社会学科课程,尤其是历史和政治课程的基矗随着行为科学的出现和在社会学科中对概念的重视,社会学科课程从强调史实,转变为强调作为教学基础的重要观点和重要概念。”①5这种转变,也反映出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历史的理论知识所起的关键作用。

3.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思维的条件

对于掌握知识,列宁曾有过很精辟的论述:“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①6在这里,列宁不仅指出了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作用,而且提出了对知识的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当代教学理论所关注的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问题。在这一关系中,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使人们可以运用它来思考。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①7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知识是逻辑、直觉、分析、树立假设的思维发展过程的手段,也是个人发展的媒介。”①8历史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过程,这是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以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历史思维的培养上,历史知识构成了思维的基本内容,是历史思维展开的必要条件,只有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才具有可行性。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10篇

感悟历史,构建系统知识网

历史教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有助于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形成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分析。这个问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确定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要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就要优化培养目标,就要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历史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包括研究课标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研究教材与学生、研究历年高考题与当今世界热点,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针对性。

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熟悉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关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殊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做足自己,答出亮点

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11篇

自80年代以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通过讨论,不少人认为,认识已经清楚,问题基本解决。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已形成了这样一种定论: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培养上来。对这样一种观点的认可,甚至出现在某些地区的教育机构、教研部门指导历史教学的文件中,影响甚大。

这样的论点是否成立?换句话说,我们的历史教学改革能否建立在上述见解的基础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成败。笔者认为,上述见解表明,在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的认识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即,将忽视能力培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归结为是由于过于重视历史知识教学所造成的。这一误区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关系的深入研讨,而且对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这个认识上的误区是怎样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十分复杂。究其深层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二:

其一,是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与新中国的教育一起涎生、成长起来的。其间,经历了种种曲折和磨难。最初,我们全面吸收和借鉴了原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公正地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其过分的依赖,亦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对凯洛夫教育思想体系中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局限及存在的问题,在长时期里,我们缺乏冷静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5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左”的思潮又逐渐泛滥起来,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也毫不例外地深受其影响。

在上述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与影响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学历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一方面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又用打上鲜明极“左”烙印的“思想政治教育”,冲击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这样说,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缺乏足够的研究,因而,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片面性。主要有:机械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在历史知识中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的内容,其它不少内容被硬性砍掉或削减,从而造成历史基础知识体系的极不完整。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极“左”思潮影响的消除,经过调整,历史知识体系日趋完整,历史基础知识中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然而,机械强调书本知识重要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深入思考就被忽略,人们的注意力很快转入到了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大讨论之中。这样,不仅历史基础知识本身失去了一次从根本上研究、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机会,而且,使得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的探讨,从一开始就在许多方面显出了严重的先天不足。

从上所述,我们至少可以清楚地看到: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冲击;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把历史基础知识局限、封闭在教科书中;80年代以来,又将培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单、轻率地归结为是由过于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而造成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建国至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对其中的许多问题长期缺乏深入研究。而目前流行的一种观点却认为:以前,我们是过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了。可想而知,如果从这样一个基点出发,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以及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的研究和实践,将会陷入一个怎样的境地。

其二,是认识上的原因。在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重要、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们在主观上认识并在实践中处理这种关系时,却人为地将其分割、对立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比较复杂,但不能不承认,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各种事物的时候,注重从事物自身的矛盾性入手,一般说来,这没有错误,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则。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主要是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过于看重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忽视其统一性,片面地强调“不破不立”是事物的发展。直到今天,我们的一些同志仍习惯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来认识问题,其表现为,注重或强调事物的一方面时,就要否定或轻视事物的另一方面,不顾客观地随意夸大矛盾,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事物的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样的情况,屡出不鲜。如,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时候,就忽视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学,就轻视教师的教。在课堂上,各种形式的“满堂灌”、片面强调“学生活动”等,都是其必然产物。再如,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为了说明某些方法好,就不惜轻率地贬低另一些方法,以至在一定的时间里,使许多一线的老师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得不到要领,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和损失。

在认识和处理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问题时,亦是如此。在一些同志看来,二者之间的矛盾很大,重视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势必就会削弱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传授”多了,能力“培养”就会少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在课堂从形式上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进行读书、回答问题等“活动”;有的地区、学校甚至教条式地硬性规定出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超时即有“满堂灌”、不注重能力培养之嫌。这样一种状况的存在,使我们不能像注重培养能力那样,全面、深入地关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以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的片面认识,长期存在,危害甚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怎样端正认识,尽快消除误区呢?

首先,我们要对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构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如上所述,在过去的一个很长时期里,我们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片面、机械地认为历史教科书里所讲述的知识就是历史基础知识,在这方面不能越雷池一步。但是,我们在反思这方面问题时,又出现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要全面、正确认识历史基础知识,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必须正确认识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以及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在历史基础知识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教学中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教科书在历史基础知识中的定位是否准确,非常重要。

其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完整意义上的历史基础知识是由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及教师教和学生学三方面构成的,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点”,是衡量、确定历史基础知识的统一标准,它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至于这一标准、要求,是详是略,是具体还是笼统,都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但是不能缺少。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依据大纲的“内容要点”,具体设计出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其知识框架的式样,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能没有。同时,历史教科书还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作出了安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统一标准,以教科书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所作的安排为尺度,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这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最后落实。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学历史基础知识不同于其它类别和级别的历史知识,它明显带有一些特点:

一是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确定,不是任何个人行为,要体现国家的要求,不能带有随意性。

二是历史教科书内容只是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而不是全部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它,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宏观统一标准无法实现,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也失去了坚实的依托。

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形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最后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条理教科书内容的线索和脉络,为其补充史料和史实;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只听教师的讲。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师生双边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和学生要把教科书所设计的知识框架,最大限度地丰满起来,并使教科书中的文字知识“活”起来,“立体化”起来。教学中,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最后形成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在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中,越是对宏观的方面,要求越严格;对微观方面,则要求充分体现灵活性,教师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

从上述构成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以及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的特点,可以看出:历史教科书是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连接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纽带,缺其不可。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教科书就是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地说,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是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因而,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拔高或贬低历史教科书作用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其次,我们要自觉克服认识问题过程中的缺陷,使我们对教育的主观认识最大限度地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处理好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从而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法则,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正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即事物内部矛盾各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处理过程中,过分强调其内部矛盾各方的对立,忽视统一,在教育领域中亦是如此。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我们应引以为戒。

其实,在客观世界中,事物内部的矛盾既有对立又有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立是促进发展的催化剂,而最终实现发展要通过统一。只讲统一不讲对立是不能实现发展的;反之,只讲对立不讲统一亦不能真正实现发展。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是一对矛盾。如上所述,我们在认识这对矛盾时,不能只看到对立,不看到统一。在教学中处理这对矛盾时,特别不能人为地加深其对立,而应该积极促成二者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圆满完成。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呢?我们认为必须“取得以下几点共识:

(一)历史基础知识和能力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不能相互替代。在教学中,那种认为只要“培养了能力”,不需要花费多少气力,自然而然地就能教好、学好历史基础知识的观点,与认为只要“传授”好了历史基础知识,自然而然地就培养了能力的说法,同样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到目前,我们对二者各自的特性及其规律,还缺乏研究和认识。然而,在历史教学中,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又有统一性,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受教育者的认识活动之中,相互依存,不能分开。这与人类认识历史的活动是一致的。历史学家、历史工作者在认识某一问题时,既需要获取充分的史料,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展开思维,进行细致、深入的辨析,得出结论。二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而这些工作都统一在同一史学研究活动中。因此,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和认识,也一定要以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为基础和前提。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力培养对知识教学有很强的依存性,离开了历史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里,有一种说法须要澄清。在谈到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人曾经学习很差,但能力很强,很能干。并以此为据,来证明能力非常重要。其实,这种说法正说明本文所论及的误区的存在。即,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知识的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只看重书本知识,轻视书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不能将书本知识和书本以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有的人书本知识学得不够好,但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其能力也会得到相应训练和提高。这个例证,倒是提醒我们要注重研究,在历史教学中,什么样的历史知识能转化为历史能力,什么样的教与学的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能力对知识有很强的依存性,但能力一旦得到发展,就会转而为新知识的开发创造条件。因此,能力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在此必须明确的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那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能力培养当作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或把“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作为教学最终目标,而将能力培养简单看作是为“传授”知识服务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明显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的。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12篇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如何认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却思考得比较少,认识得很不够。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它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关于天文算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千金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高中教材则用三章的篇幅介绍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

历史学科教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是极好的教材;有多少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大家都知道,人的心理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智力因素通常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它们与智力活动的直接效果有密切关系;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余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信念等,这些因素虽然并不直接决定智力活动的成果,但它们的作用,却深刻地影响着智力活动的程度、效率,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指向与成败。

学校历史教育要明确地提出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任务。

对于发展智力,历史教学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量大。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光是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由此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把大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如遗忘规律等,并结合历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良好的记忆力,不仅是学习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二,学习历史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历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

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着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有利条件。历史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故事性、强烈的感染力,并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效尤前人,做个品德高尚和有作为的人无疑是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修养,是当务之急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革命者,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历史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恢弘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心有全史,胸存“底本”,这是对历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历史上的一切事件、人物,不是孤立的,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制约的。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心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讲活、讲准。否则,就会把历史讲成一些孤立的点的偶然聚合。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告诫学历史的人,不要自己跑到禁闭室中去。不通全史,只求专深,就是自我禁锢。学史者不可如此,教史者更不可以这样。胸存“底本”,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心有全史,不是靠东点西戳来拼凑“全史”的,要有一个扎实的“底本”。

熟读史籍,驾驭史料,这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要籍往往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原始记载,因此它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本材料。历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而应熟读一些中外历史的重要书籍,在熟读历史要籍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对各类基本史料的识断能力,通晓史籍、文献出自那种立场、观念的人之手,从而能驾驭史料,辨析真伪。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有改削,而每一次增删改补都引起一些历史教师的不适应。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一部分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他们心无全史,胸无“底本”,对史料不熟悉。

有人采取下述程序,进行进修,得到了实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以翦伯赞编的《中国史纲要》为主线,以范文澜,蔡美彪的《中国通史》或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为主教材,以东北师大编写的《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等断代史为第二教材,再选择几本近年来最新科研前沿专著,如赵恒烈、王铎全编的《历史教育学》,周发增、张显传等合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作为辅助读物,在此基础上,再究读中学教科书,一定会有更新更深的体会。

此外,如有余力,还可以先读断代史、通史参考资料,辅之港台专著;进而读通史纲要,辅之以各种史学期刊,最后多涉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论著,然后再回到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来,融汇贯通,启迪自己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就能使历史教学走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真正成为涵养素质,启动思路,展望未来的教学相长的生动课程。

第三,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改革开放时代,各类科学迅速发展,分支学科日益增多,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语言文学、艺术鉴赏、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学、历史统计学等等,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和讲授历史。

历史教师上课要讲话,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非常主要。历史教学强调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吸引人,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与专业方面的根底之外,语言文学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相应的哲学思想、政治学说、经济思想,历史教师要讲清每个时代的历史,要引导学生学懂弄通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各个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思想流派。这是很不容易的。不懂哲学,就很难讲清中国的“诸子百家”,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不懂经济学,也讲不清凯恩斯、罗斯福。历史教师要学哲学、学政治、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讲通一些专业史,才能将历史当科学来讲授。

历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学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史,势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也讲不清与生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反之,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的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准确。

如讲原始社会,在讲到尖底汲水瓶时,可说明虽然他们不懂是重心原理,但在实践中已在运用。又如讲述鉴真东渡日本六次未成功,教师可结合当时还未发明轴承,帆是固定的,不能随风向变动而改变帆的方向,所以才屡渡不成;依此推之,空海入唐的遭遇也就不言而喻了。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13篇

自有人类以来,历史与教育就如江河与水流一样地共存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成 为人们的共识。历史教育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历史教育的 功能,使历史教学对促进人材成长,素质形成起更大的作用,现就历史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 及紧密相关的问题,即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素质谈些个人的看法。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如何认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作 用,却思考得比较少,认识得很不够。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 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 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它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 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 关于天文算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 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 《千金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等科技巨著。高中教材则用三章的篇幅介绍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 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 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 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 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 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

历史学科教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政 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是极好的教材;有多少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他学科 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 至每个环节之中。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 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 ,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大家都知道,人的心理可以分为智力因 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智力因素通常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它们与智力活动的直接效果有密 切关系;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余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信念等,这些因素虽然 并不直接决定智力活动的成果,但它们的作用,却深刻地影响着智力活动的程度、效率,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指 向与成败。

学校历史教育要明确地提出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任务。

对于发展智力,历史教学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量大。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光是 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由此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 代无法比拟的,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 把大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如遗忘规律等,并结合历 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良好的记忆力,不仅是 学习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二,学习历史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 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 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历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

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着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有利条件。历史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故事性 、强烈的感染力,并

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效尤前人,做个品德高尚和有作为的人无 疑是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修养,是当务之急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革命者,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历 史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恢弘 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心有全史,胸存“底本”,这是对历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历史上的一切事件、人物,不是孤立的 ,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制约的。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心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 、讲活、讲准。否则,就会把历史讲成一些孤立的点的偶然聚合。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告诫学历史的人,不要自己跑到禁闭室中去。不通全史,只求专深,就是自我禁锢。学史者不可如此,教史者 更不可以这样。胸存“底本”,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心有全史,不是靠东点西戳来拼凑“全 史”的,要有一个扎实的“底本”。

熟读史籍,驾驭史料,这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要籍往往是对历史事件、历史 人物的原始记载,因此它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本材料。历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而 应熟读一些中外历史的重要书籍,在熟读历史要籍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对各类基本史料的识断能力,通晓史籍 、文献出自那种立场、观念的人之手,从而能驾驭史料,辨析真伪。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有改削,而每一次增删改补都引起一些历史教师的不适应。究其原因,最根本的 是由于一部分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他们心无全史,胸无“底本”,对史料不熟悉。

有人采取下述程序,进行进修,得到了实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以翦伯赞编的《中国史纲要》为主线, 以范文澜,蔡美彪的《中国通史》或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为主教材,以东北师大编写的《先秦史》、《秦汉 魏晋南北朝史》等断代史为第二教材,再选择几本近年来最新科研前沿专著,如赵恒烈、王铎全编的《历史教 育学》,周发增、张显传等合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作为辅助读物,在此基础上,再究读中学教科书,一定 会有更新更深的体会。

此外,如有余力,还可以先读断代史、通史参考资料,辅之港台专著;进而读通史纲要,辅之以各种史学 期刊,最后多涉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论著,然后再回到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来,融汇贯通,启迪自己的思想,激 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就能使历史教学走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真正成为涵养素质,启动思路 ,展望未来的教学相长的生动课程。

第三,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改革开放时代,各类科学迅速发展,分支学科 日益增多,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语言文学、艺术鉴赏、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 学、历史统计学等等,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和讲授历史。

历史教师上课要讲话,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非常主要。历史教学强调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 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吸引人,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 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与专业方面的根底之外,语言文学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相应的哲学思想、政治学说、经济思想,历史教师要讲清每个时代的历史,要引导学生 学懂弄通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各个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思想流派。这是很不容易的。不懂哲学,就很难 讲清中国的“诸子百家”,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不懂经济学,也讲不清凯恩斯、罗斯福。历史教师要学 哲学、学政治、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讲通一些专业史,才能将历史当科学来讲授。

历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学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史,势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也讲不清与生 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反之, 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的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准确。

如讲原始社会,在讲到尖底汲水瓶时,可说明虽然他们不懂是重心原理,但在实践中已在运用。又如讲述 鉴真东渡日本六次未成功,教师可结合当时还未发明轴承,帆是固定的,不能随风向变动而改变帆的方向,所 以才屡渡不成;依此推之,空海入唐的遭遇也就不言而喻了。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14篇

    自有人类以来,历史与教育就如江河与水流一样地共存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成 为人们的共识。历史教育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历史教育的 功能,使历史教学对促进人材成长,素质形成起更大的作用,现就历史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 及紧密相关的问题,即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素质谈些个人的看法。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如何认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作 用,却思考得比较少,认识得很不够。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 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 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它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 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 关于天文算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 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 《千金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等科技巨著。高中教材则用三章的篇幅介绍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 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 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 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 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 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

    历史学科教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政 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是极好的教材;有多少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他学科 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 至每个环节之中。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 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 ,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大家都知道,人的心理可以分为智力因 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智力因素通常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它们与智力活动的直接效果有密 切关系;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余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信念等,这些因素虽然 并不直接决定智力活动的成果,但它们的作用,却深刻地影响着智力活动的程度、效率,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指 向与成败。

    学校历史教育要明确地提出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任务。

    对于发展智力,历史教学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量大。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光是 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由此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 代无法比拟的,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 把大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如遗忘规律等,并结合历 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良好的记忆力,不仅是 学习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二,学习历史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 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 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历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

    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着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有利条件。历史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故事性 、强烈的感染力,并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效尤前人,做个品德高尚和有作为的人无 疑是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修养,是当务之急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革命者,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历 史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恢弘 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心有全史,胸存“底本”,这是对历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历史上的一切事件、人物,不是孤立的 ,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制约的。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心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 、讲活、讲准。否则,就会把历史讲成一些孤立的点的偶然聚合。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告诫学历史的人,不要自己跑到禁闭室中去。不通全史,只求专深,就是自我禁锢。学史者不可如此,教史者 更不可以这样。胸存“底本”,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心有全史,不是靠东点西戳来拼凑“全 史”的,要有一个扎实的“底本”。

    熟读史籍,驾驭史料,这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要籍往往是对历史事件、历史 人物的原始记载,因此它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本材料。历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而 应熟读一些中外历史的重要书籍,在熟读历史要籍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对各类基本史料的识断能力,通晓史籍 、文献出自那种立场、观念的人之手,从而能驾驭史料,辨析真伪。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有改削,而每一次增删改补都引起一些历史教师的不适应。究其原因,最根本的 是由于一部分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他们心无全史,胸无“底本”,对史料不熟悉。

    有人采取下述程序,进行进修,得到了实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以翦伯赞编的《中国史纲要》为主线, 以范文澜,蔡美彪的《中国通史》或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为主教材,以东北师大编写的《先秦史》、《秦汉 魏晋南北朝史》等断代史为第二教材,再选择几本近年来最新科研前沿专著,如赵恒烈、王铎全编的《历史教 育学》,周发增、张显传等合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作为辅助读物,在此基础上,再究读中学教科书,一定 会有更新更深的体会。

    此外,如有余力,还可以先读断代史、通史参考资料,辅之港台专著;进而读通史纲要,辅之以各种史学 期刊,最后多涉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论著,然后再回到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来,融汇贯通,启迪自己的思想,激 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就能使历史教学走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真正成为涵养素质,启动思路 ,展望未来的教学相长的生动课程。

    第三,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改革开放时代,各类科学迅速发展,分支学科 日益增多,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语言文学、艺术鉴赏、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 学、历史统计学等等,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和讲授历史。

    历史教师上课要讲话,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非常主要。历史教学强调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 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吸引人,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 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与专业方面的根底之外,语言文学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相应的哲学思想、政治学说、经济思想,历史教师要讲清每个时代的历史,要引导学生 学懂弄通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各个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思想流派。这是很不容易的。不懂哲学,就很难 讲清中国的“诸子百家”,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不懂经济学,也讲不清凯恩斯、罗斯福。历史教师要学 哲学、学政治、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讲通一些专业史,才能将历史当科学来讲授。

    历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学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史,势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也讲不清与生 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反之, 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的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准确。

    如讲原始社会,在讲到尖底汲水瓶时,可说明虽然他们不懂是重心原理,但在实践中已在运用。又如讲述 鉴真东渡日本六次未成功,教师可结合当时还未发明轴承,帆是固定的,不能随风向变动而改变帆的方向,所 以才屡渡不成;依此推之,空海入唐的遭遇也就不言而喻了。

历史知识大全范文第15篇

一、试题呈现

例1 (2010年柳州市中考历史试题)17、18世纪,英国先后爆发了两场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前一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几经波折,最后终于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埋葬了一个旧社会,催生了一个新社会;后一场革命则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对生产技术进行革新,手段虽然温和,但结果却惠及全人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前一场革命以后,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2)后一场革命影响最重大的发明是什么?

(3)前一场革命与后一场革命的关系怎样?

(4)后一场革命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例2 (2011年柳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近年来,有的历史学家主张用全球史观看世界,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上发生的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将孤立、分散的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清朝后期,统治者正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等待“四方来朝”时,等来的却是英国的“坚船利炮”。请问英国的“坚船利炮”是哪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成果?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迅速增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对外扩张,再次给中国带来了灾难。请举出两例灾难性的历史事件。

(4)在科技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我国应如何应对?

例3 (2012年柳州市中考历史试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到马关就某一事件与日本进行谈判。谈判一开始,日本政府就将事前起草好的协议交给李鸿章,不容讨论,限期答复。李鸿章最后被迫在协议上签字。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基本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灵活务实地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我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被迫签订的是哪一个条约?

(2)材料二中“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哪一重大成就?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二、试题特点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三道主观性试题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1.以专题的形式设题,强调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突出历史学科的综合性。

近几年的中考历史主观性试题不再单纯考查零散的历史知识,而是注重将知识以体系的形式呈现出来,加以横向、纵向联系,考查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特征,体现历史学科的综合性。以专题形式设题的试题一般时空跨度非常大,知识的内在联系强,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例l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这一专题范畴;例2以“全球史观”为依托,考查新航路开辟、中国鸦片战争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等知识点,涉及的考点时空跨度大;例3以中国的外交为专题设置考题,考查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情况,涉及近代屈辱外交的史实、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知识,考查的知识时间跨度大。

2.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史学理论,彰显历史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

近年来的中考历史试题,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彰显历史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如例1在题干中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分别从政治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上给予肯定;例3将近代中国屈辱外交与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放在一起进行考查,让考生在对比中感受“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并在认识、理解我党外交政策以及处理外交事务方式的基础上,感受我党在外交斗争中表现出的高超智慧和卓越技巧。

上述三例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蕴藏着史学理论,体现了史学观念。如例1第(3)问隐含了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考查;例2在题干中直接表明全球史观,从“地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上发生的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观点出发,考查相关的历史知识,引导同学们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历史事件。

3.问题设计有梯度,考查辩证地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上述三例都是以一个相关专题为核心设计问题,这些问题注重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思考,一般前几问考查的是基本史实,体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后面的问题逐渐加大难度,或考查隐性知识,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放性,要求考生一分为二、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如例1第(4)问考查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影响,要求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回答;例2第(4)问要求从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两个角度来回答国家的应对策略;例3第(4)问要求同学们从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外交活动的实效性以及外交成就的基础——经济实力等角度回答问题。

三、复习策略

上述试题所呈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中考历史试题的考查方向。掌握这些特点,对我们进行中考复习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抓主干夯实基础。

历史主干知识、基础知识是初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形成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复习时考生要抓住主干知识,重视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掌握体现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以及重要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于个人知识掌握中的“三点”(盲点、易混点、易错点),考生要多加关注,做到扫清知识的盲点、分清知识的易混点、辨清知识的易错点。

2.设专题巧练综合。

主观题注重以专题为依托设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启示我们掌握的知识点要全面系统,要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较强的对比分析能力。因此,在复习时,考生要树立历史知识是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挖掘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正确理解历史对现实的可鉴之处。

考生提升自己的学科综合能力和备考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重视专题复习。通过专题复习,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打破册、单元、课的界限,进行知识归类,整合教材内容,有利于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进行专题复习之前,一定要系统复习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其次,要合理设置专题。以单元主题、史观、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某一领域知识、国别等设置常规专题,如侵略与抗争、近代化的探索、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演变、思想家及思想发展史、美国史等专题。还可以进行特殊领域专题设计:根据时事热点设计专题,如根据争端,可以设计日本历史及中日关系专题、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专题;根据周年纪念设计专题,如根据2013年诞辰120周年,可设计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专题。最后,要学会运用教材目录进行专题复习。目录是教材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利用教材目录进行历史专题复习,便于梳理和归纳专题知识,构建专题知识体系,宏观把握知识脉络。

3.以新史观看历史。

近几年的试题渗透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新的史观,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挖掘蕴藏在历史基础知识中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通过科学家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严谨治学态度、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近年来,中考历史试题对史观的考查,除了传统的唯物主义史观,对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新的史学观点也有所涉及。考生在复习备考中,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关注新史学观点,理解新史观的含义,以这些新史观为视角,链接相关史实,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

4.找方法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