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

精益思想的原则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物质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4日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物质激励长期被忽视的原因分析

(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任何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无不是在历史与现实双重作用的结果,现存的思想观念总是带有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思想政治工作中长期忽视物质激励从文化根源上可以追溯到传统观念中对“义、利”的看法,尤其受到“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如,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传统义利观的长期作用和影响下,直到现在中国人“重义轻利”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建国后强调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重精神鼓励轻物质鼓励。时期强调“精神万能论”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传统伦理道德以及现实对利益的不正确看法的影响下自然不敢公开宣扬物质激励。

(二)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对人们进行道德上的教化,最终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而物质激励强调物质鼓励,试图从物质方面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二者一是精神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在传统观念中认为是对立的。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只与精神有关,当然就要忽视甚至排斥物质激励。由于没有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点,致使人们在物质激励时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三)对物质激励的消极后果担忧。物质激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恰当的话事半功倍,运用不当的话就会出现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等现象。当前,我国出现了利益差别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一些人走向了另外一端,随着国门的打开也开始泛滥起来。人们对物质激励在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物质激励在使用方法上的不恰当,人们行动的原因不是因为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后的自觉行动,而是单纯地为了物质激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处于以上几方面的担心,忽视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一)要处理好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均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原则与方法,实际工作中要二者兼顾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的话正如邓小平所说:“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但如果只重视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的话往往又会导致人们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使思想政治教育庸俗化,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初衷,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总之,单纯的物质激励或者单纯的精神激励调动起来的积极性都是不持久、不稳固的。正如所说:“物质利益是一个重要原则,但不是唯一的原则”。事实证明物质激励不是万能的,精神激励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物质激励与艰苦奋斗的关系。在“八荣八耻”中指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他还指出:“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国历来的优良传统,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能丢弃的。当前,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生活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世界排名仍然很落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物质激励而且也时刻不能忽视艰苦奋斗。

(三)物质激励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物质激励过程中,要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切实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物质激励标准的制定必须公平,如果不公平的话就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情绪。其次,物质激励的兑现必须公开化、透明化。因此,在运用物质激励时要对不理解和误会及时进行沟通,对出现的问题耐心地解释与说明。

(四)物质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原则与方法。人们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物质激励原则历来存有巨大分歧,然而物质激励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从这层意义上说,物质利益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物质利益有关。”马克思还指出“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对于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以政治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当前,我国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组织方式多样化,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建立在解决人们的切身物质利益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物质激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与方法。此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人类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它也遵循管理学的某些规律,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也可以印证物质激励具有巨大的效果。

总的来说,物质激励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重大帮助,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运用物质激励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将会产生莫大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汤荣光.“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评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4.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eal estate market and the source of lean thinking, then the derivation lean thinking of the meaning and principle, And the successful cases analysis, finally puts forward lean thinking in the cost manag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enlightenment.

关键词: 精益思想;房地产;成本管理

Key words: lean thinking;real estate;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173-02

1 论文选题背景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来临,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各家公司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不断的拉近,但是客户对建筑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的房地产开发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例如,我国大陆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是万科,但是让万科与香港最小的会德丰房地产公司来对比,万科也仅仅是会德丰的四分之一,主营收入和利润都比万科多得多。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公司的管理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的,这不仅需要企业加强管理水平,同样也需要政府努力优化市场环境。这些客观形势都在提醒我们,房地产成本管理将会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的(Lean Manufacturing)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拥有了质量和成本的双重优势,并且曾经一段时间内超越美国汽车制造业,占据世界汽车工业的中心地位。精益思想的内容主要就是需要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甚至场地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并且生产出的东西,正是客户需要的东西,达到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保证。精益思想从理论的高度上对精益生产中的新型的管理思想进行了归纳,而且将这种模式进行了扩展,从制造业扩展到了其他几乎所有的领域,比如第三产业,将精益的思想运用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限于生产的层次,要从企业的管理人员入手,将精益思想运用在企业的管理中去,拒绝浪费,提升价值。

2 精益思想的内涵和原则

从字面上来解释的话,“精”主要是讲的质量,有精益求精的意思;“益”就是体现在了成本的节约上,只有控制成本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因此,精益思想并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成本最低以及企业眼中的高质量。而是追求客户和企业都能够满意的成本和质量,追求的是产品的性价比。

精确思想的第一步首先要对价值进行精确的定义;精益思想的第二步是确定各个产品的价值流;接下来就需要每一个步骤都流动起来,并创造价值;最后一点是要紧跟顾客的需求变化,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产品。精益建造在具体运用中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1]。

2.1 指定的价值(Specify Value) 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包括价格管理,质量功能展开以及仿真的方法,产品由最终的用户需求来决定,这样将产品集中的顾客的要求,并满足客户的需求,避免浪费。

2.2 识别和绘制价值流(Identify and Map The Value Stream) 价值流指的是原料转变为建筑产品,并赋予它价值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的贯穿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识别价值流的意义主要是在价值流中寻找增值的活动,而将不增值的活动可以直接免掉。

2.3 流动(Flow) 流动原则是精益思想的一个重点。时间,成本以及价值是流动的特性,精益思想的基本单元是资源流和信息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可控制的,一种是不可控制的。可控制的包括材料和设备等设施,不可控制的是一些供应商的供应信息和设计方案等。

2.4 拉动式(Pull) 以顾客需求为起点,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并顺利的按时完成工作。精益思想中的拉动式是其特色之一,同样拉动性也是精益思想的核心[2]。

2.5 完美(Perfection) 完美即零缺陷,精益思想以零缺陷为工作目标,不断地追求完美。精益思想要消除浪费,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来实现零缺陷,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立即停工,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从而尽可能地实现零缺陷建筑。零缺陷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才能使得建筑产品永远保持进步。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以达到为顾客提供完美价值的目的。

3 成功案例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精益管理;IT竞争力;IT绩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58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18- 03

0 引 言

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在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供金融竞争力的关键之一。金融企业信息技术部门承受了越来越多来自业务需求的压力。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如何利用新技术快速高品质地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已经成为信息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采用精益管理思想打造一支高效、有活力、高绩效的创新型IT组织,实现企业IT转型升级,满足金融企业业务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力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 精益思想的发展

“精益”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丰田公司发展出来的“丰田生产系统”,其核心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检讨改善,以最有效的流程、最少的成本、最及时的工期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进而使企业获利并达成企业的成长目标。经过多年来的大力推动和奉行不渝,不但使丰田公司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汽车制造业领导者,更因相关书籍的出版,让更多国际企业了解精益的理念以及“精益”的效益,而纷纷设法导入,获得显著的成效。

“精益”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一系列思想。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致力消除浪费,创造价值”。而所谓“浪费”,就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凡是客户不愿付费或没有加值的作业,对企业而言都是“浪费”;必须检视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或非加值的作业而加以改善消除。

2 运用精益思想指导提升组织IT绩效

结合精益管理思想,以精益管理原则为指导,将精益管理思想运用到金融企业IT组织转型和创新中,为组织和客户持续交付出高价值高质量的产品,使IT变成企业的竞争性优势,具体措施和方法有:

2.1 识别IT产品价值,加速价值流动

传统的金融企业由于历史积淀原因,历史遗留系统较多,IT部门在大量超负荷的工作中维护遗留系统,但这些工作很多却不能给客户带来多大价值。同时,由于遗留系统多,耦合大,IT部门积压的待实现的特性需求非常多,IT部门已经没有能力能够识别每个特性的实现优先级,导致IT组织无法向组织和客户交付最有价值的特性。

根据精益管理原则,IT组织在面对此种情况时需要准确地描述特定产品的价值,识别每种产品的价值流,使价值顺畅流动而不被中断,让客户价值最大化。对于待实现特性列表优先级,可以基于时分延迟成本进行定量评估。具体如下:识别出每个特性如果延迟交付给企业带来的定量损失,即延时成本。再用延时成本除以开发和交付该特性所需的时间得到时分延迟成本。这种做法一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实现特性的业务价值,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了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业务需求提出方尽量将特性拆分成更小单元,提高时分延迟成本。通过基于价值的特性评估,IT部门能够优先将最有价值的特付给组织或者客户,提升企业竞争力。

2.2 采用迭代替换的方式演进系统架构

传统金融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业务复杂性,企业里有成百上千个紧密耦合的系统,IT部门很难对其中某个系统进行修改的同时却不牵扯到一大片依赖。企业IT部门在面对如此复杂架构时,其交付IT服务的质量和速度必然受到企业需求部门的诟病。

为了提升IT组织绩效,提升IT交付能力,有些企业通过投入资金,启动一个大规模的系统替换项目。但是这种项目往往耗时几年的时间才能让企业或者客户看到真正的价值。根据精益的“持续改善,创造价值”的原则,IT部门可以采用一种迭代替换、持续演进的原则改善企业IT系统架构。通过渐进式的方式迈向面向服务架构,同时持续交付新功能。这种模式通过在新的应用交付新的特性,同时和现有系统保持松耦合,仅在必要的时候将现有功能从原系统剥离。按照迭代演进的方式改善系统架构,一方面避免了长期投入企业难以短期见成效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了一种合理的方式改善系统架构,提升了组织交付能力。

2.3 利用精益工程实践提升IT交付效率

精益管理思想和精益工程实践相辅相成,利用精益管理思想指导团队协作和价值流动,指导组织发现并消除协作中的浪费行为。精益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套实践工具,包括持续集成、持续交付、部署流水线、自动部署、自动等。它使组织能够快速地把IT价值交付给最终用户和客户。同时IT组织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客户反馈促使组织利用精益思想持续进行改善。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利用精益工程实践工具能够加速IT组织交付效率,提升IT组织绩效。

2.4 采用实验性方法进行新产品开发,提升组织创新能力

传统金融企业在启动新IT项目或者开发新产品时,一般会有一个非常冗长的立项申请流程。在这个立项申请材料中,IT部门需要提交详细的项目论证、产品需求,技术架构等信息。立项通过后开发部门经过详细的前期分析、系统设计、任务估算后再进行编码实现。这一过程往往历时数月,IT部门在交付产品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或者对用户需求的无法准确把握,产品投入使用后往往不如预期。

根据精益价值流动的原则,IT部门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可以采用一种实验性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以小批量方式产生 “价值流”并对产品进行持续改善。通过增量实现的方式将产品构想或者产品原型转化为可以交付的软件,并将软件投向用户以获取用户的反馈。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验证产品的实际效果。

采用实验性方式进行新产品开发,一方面提升了IT组织交付IT服务的速度,另一方面提高了IT组织的创新效益,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3 结 语

在追求速度、追求快速响应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传统金融企业通过变革提升IT组织绩效,提升IT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精益思想起源于制造业但不止于传统行业。利用精益管理思想实施IT管理变更必然会面对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设定目标并采用迭代、渐进式方式的进行变革将有利于减少变革的阻力。同时,在企业更大范围内实施精益变革将更有利于提升企业IT竞争力,如果仅限于在IT部门实施精益管理思想,IT组织绩效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

主要参考文献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经济伦理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总结了历史经脸,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经济伦理思想。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重温两位伟人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规范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伦理思想中有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二者都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集体主义原则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以及经济体制等方面的不同,二者对一些经济问题有不同的认识。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对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重温两位伟人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规范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利益—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

毛泽东根据“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谙道德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政治经济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观都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最伟大的阶级,它以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这就决定了它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忠实代表者,从而也决定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必然从本质上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一切道德。所以毛择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毛泽东从人民立场出发,率先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

在义利关系上,毛泽东从义利统一观出发,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思想,提出了利是义的基础,不存在着超利益的道德观念,不存在超阶级的功利主义。他提倡的是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这种无产阶级功利主义是以广大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强调人民利益至上为目标。毛泽东说:“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大和最长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的和目前的狭隘功利主义者。”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是基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基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为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而奋斗的宗旨,主张把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统一起来,既考虑照顾群众的目前利益,也不能损害群众的未来利益,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毛泽东指出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此,为广大群众谋取最大的利益并为每一个人获得公正的社会待遇,这就是无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经常教育共产党员,要为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改造社会,为“人民自由幸福”而战斗,要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重心转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艰苦奋斗,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但必须指出的是,毛泽东决不是用“小恩小惠”去换取对他自身的“有用”,而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种杠杆,也是作为最终的目的。给人民以福利(眼前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争取实现更大的利益(长远利益),这就是毛泽东“功能性利益思想”的公式。在这里,毛泽东指出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归根到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经济伦理思想的各个侧面也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

(二)集体主义—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是一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来调节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反映。因此,毛泽东多次强调集体主义,并把它看作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革命集体主义的原则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并把这一原则看作共产党员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出发点。进人社会主义时期,他把革命集体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此“反对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毛泽东在对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上,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强调统筹兼顾各种利益。他认为在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做到“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集体幸福同个人幸福是基本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同时,集体是由个人组成,整体利益不能脱离个人利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间应统筹兼顾。毛泽东在讲到抗美援朝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时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放在大仁政上。毛泽东对集体主义原则的这些论述使共产主义道德范畴更加丰满和完备。

(三)勤俭节约—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消费原则

消费是社会生产、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人们的消费既受生产的制约,也受道德观念的影响。在消费伦理上,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时期,他与战士同甘共苦,并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1952年,针对一些人蜕化变质,他领导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毛泽东的勤俭节约思想贯串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他在1955年《勤俭办社》一文的按语中指出:“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严重不足。为了集中力量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专门讲到:“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共同富裕—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目标原则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实践,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使其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目标更加明确和具有实践性。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经济和道德统一的基础上的,他没有就经济讲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讲道德。在他看来,主体的经济活动既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也要符合人的发展目的性;道德的提升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没有经济支撑的道德是不现实的道德。经济与道德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融和统一的。在他讲到社会主义政治领导的成果时强调,“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在谈到思想道德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可以说,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求善的伦理学,最鲜明地体现邓小平伦理思想这一特点的就是他的共同富裕思想。在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中,共同富裕并不是为一般道德目标或伦理道德要求来论述的,而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来论述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对经济伦理的根本问题—经济与道德关系的科学解答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道德特征。可以说,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落脚点和归宿。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对普遍贫穷进行道德反思和道德批判的基础上所确立起来的道德目标,它所包容的首要内容是对致富行为的充分肯定,是对“富起来光荣的大张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社会主义要站得住,从伦理的优越性体现在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富裕幸福”生活的提高上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把合理、正当求富、致富视为伦理道德上的应当,并以此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确立“富即德”的道德观。但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富德”的内涵,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合理、正当的致富,还必须把“富德”由个人致富的层面升华到“共同富裕”的层面上来,共同富裕是这种要求的集中体现。它以个人致富为基础,以共同致富为归宿。

显然,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伦理目标。怎样实现这一伦理目标,邓小平也作出了明确的论述,一方面他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指出了人们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正当性,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他又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邓小平“共同富裕论”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本质。

(二)“三者兼顾”—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利益原则

针对过去对集体主义和个人利益的片面理解,邓小平在关注人民集体利益的同时,又重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他在鼓励和支持人们关注个人利益的同时,总是提倡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他认为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绝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休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那么,结果势必两头都受损失。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宜传这种高尚的道德。

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的错误思想,同时也必须反对抛开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而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在经济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三者兼顾,动态统一。 转贴于

(三)物质精神并重—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激励原则

在毛泽东时期,推行的是平均主义,通过平均主义来建立一个平等、富裕、合理的新社会。但是要想实现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靠平均主义是不行的。邓小平修正了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中的平均主义,实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并重的政策。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利益既是目标,也是手段。“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谋生的手段,作为“利益型”的劳动者,追求物质利益是劳动的重要目的。列宁也曾经指出:“国家不仅要进行说服教育,而且要用较好的生活条件来奖励优秀的工作人员。”客观地说,在战争年代,精神激励对取得革命胜利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毛泽东也并不排斥和拒绝物质鼓励。邓小平纠正了我国长期以来激励观中的片面性,主张辩证地处理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他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要进行物质鼓励。20世纪70年代,他指出:“物质鼓励也不能缺少,在这方面,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各种措施都要恢复,奖金制度也要恢复。”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采取多种措施,实行物质鼓励。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改革;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建立市场经济,以利益为杠杆,通过市场规律的作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等。在邓小平的激励理论中,强调物质鼓励并不意味着不重视精神激励,他多次指出:“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激励,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这是必要的。”精神激励运用得当,较之物质鼓励更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近年来,这一原则已被许多企业家运用在经济管理之中,并取得了成功,成为培育企业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效率原则

公平与效率原则,历来被经济学家们作为评判经济行为的道德标准。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长期以来是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不少西方经济学家更是认为,效率和公平不能兼顾。

邓小平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结合中国实际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把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容。其中共同富裕思想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首先,社会主义要讲效率,也要讲公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讲的是效率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公平问题。其次,效率与公平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生产力发展了难免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能够防止或缩小贫富差距,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而保障效率的不断提高。第三,先富带后富大政策的提出,是以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基本依据的。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共同富裕绝不等于社会成员完全平均或同步富裕。只有允许部分先富,才能促进效率的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社会财富增多了,就要着手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先富起来的再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最终就能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利益取向,冲破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头脑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真正统一起来,从而赋予效率与公平以新的时代含义,这对社会主义公平观是一个极大的创新。三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准确把握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所作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创新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说。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从伦理角度分析经济问题,用道德手段调节经济矛盾,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发挥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调节作用,开创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说和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说。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质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军队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79-03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是物质的;后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属于意识的范畴。自然属性决定社会属性,社会属性以自然属性为基础,并随着自然属性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没有健康的生命,崇高的道德就没有了现实的物质载体。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就个体而言,自身的生存需要,决定了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满足人类精神需要,帮助人树立正确的精神追求的重要方式,应尊重和理解人的物质追求。事实上,早在1999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讨论形成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对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进行了明确阐述。《决定》中强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与对物质利益的合理要求都是官兵的正常需要”。正确认识物质利益因素,是不断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相适应、与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相一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发挥凝聚人心、平衡心态、化解矛盾、鼓舞斗志的作用,就必须在管理教育和指导帮助官兵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和需要。

一、从物质利益动因分析官兵的思想状态

把握官兵的思想状态,号准思想脉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本要求。要学会从问题的现象发现本质,充分考虑物质利益因素和个人思想变化的关系,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为最终的解决打好基础。

在市场经济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的今天,社会新思潮不断涌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官兵在文化层次、能力素质上也有了很大提高,思想认识空前活跃。以往只谈大我,不谈小我的情况转变为在满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注重自我发展进步,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再讳莫如深。由此带来的实现个人利益与发扬牺牲奉献精神、改善物质生活与保持艰苦奋斗本色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和复杂。官兵的思想状态更多地受到物质利益因素的影响,正确把握思想状态,就要充分分析物质利益需要。

这就要从官兵来源、家庭成员、经济状况、驻地环境和现实困难等实际出发,准确判断官兵的物质利益需要究竟是什么。物质利益需要与思想状态有以下联动效应:物质利益需要不同,则思想状态各异;物质利益变化发展,则思想状态也发生变化;利益距离越近,其关注程度越高,实现与否的结果对其思想的影响越大。利益争夺者间排斥他人对利益目标的分享和占有,因而可以通过观察利益争夺者之间的关系,透视官兵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利益预期越久,在无法实现时思想波动越大。

从物质利益需要角度出发,根据以上规律,分析及预测官兵的思想状态,就能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思想问题。

二、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利益需要虽然取决于客观条件,但个人的认识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同一条件下的官兵会产生不同的利益需求,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本质上具有贪婪性,需求的无限性,但其实现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如果需求得不到实现,就可能引起思想问题。所以,要预先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也就是合理的利益目标。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凸现,人们不再羞于表达个人对利益的追求。一些人打着尊重个人利益的旗号,片面强调个人利益,鼓吹理想虚无主义。这与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是不相容的。在我国,军人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应包含于国家利益之中。教育官兵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个人利益同国家、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把国家的、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弘扬牺牲奉献精神,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坚决反对个人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想。在深化改革和推进部队建设中,时刻牢记我军宗旨,不断发扬光荣传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对因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从国情、军情的限制方面讲清道理,引导官兵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应融入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之中,在谋取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贡献。要让官兵在实现我军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寻找到正确的利益目标和实现的合理途径。对不切实际的物质要求和错误的利益观点,要理直气壮地批评教育,不能迎合迁就,防止错误思想和消极情绪滋长蔓延。

运用政策制度进行引导和约束。政策制度的制定要切实体现官兵利益。对党和国家解决军人物质利益问题的各项政策,要结合国情、军情搞好宣传教育,使官兵切身感受到党和人民的关心厚爱。这样,只要严格履职尽责,就能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国家利益。

三、理想信念教育与关心切身利益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官兵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和精神激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激励官兵的精神支柱。“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说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坚定,前进的动力就越强。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让官兵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但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只讲牺牲奉献,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始终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军队有政治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和职业属性。军人也是人,他们有多种利益需求,离开他们的切身利益泛泛空谈理想信念,必然事与愿违。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行的基本物质需要后,才会有精神需求。在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官兵作为个体的人,同样有着吃穿住用行等基本需求,也同样要面对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实际困难。因此,应当尊重每名官兵正当的物质利益要求,不能把追求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看成是斤斤计较、风格不高,甚至是个人主义。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对官兵进行精神牵引和灵魂塑造,更要切实关心官兵的物质利益需要。

四、精神激励与物质鼓励结合

精神激励,主要是指运用宣传、舆论等工具表彰先进,包括表扬、嘉奖、立功、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等。物质鼓励,则是指给予实物奖励,包括给予特定的福利待遇、颁发奖金和奖品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价值的高低由金钱来衡量,不少官兵认为物质奖励更实用。但是,军人视荣誉高于生命,更看重精神激励,因此,在物质奖励的运用上,要注意:

一是要防止对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产生片面的理解,既要看到二者的矛盾性,更不能忽视二者的统一性。认为坚持精神激励就应当摒弃物质奖励和过分看重物质奖励作用,忽视精神激励都是把二者对立、分割开来的错误认识。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要充分考虑到我军的特殊要求,又要始终着眼于激发和调动官兵积极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使用物质奖励是在适当范围内的措施,不是照搬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不是不讲精神激励,而是要有机统一起来,切实防止简单的“唱高调”和狭隘的极端利己主义。

二是物质鼓励多寡要与精神鼓励相符。在进行精神激励的同时,设置相应数额的物质鼓励,不能只有物质奖励。当前,对一部分有特殊贡献的军人给予重奖和对高级专门人才给予特殊津贴的做法,就体现了这一精神。但要在宣传中,注意突出荣誉、威望等精神鼓励。

三是要坚持精神激励为主。从军事职业的特点看,军人的劳动成本是难以用金钱计量的,他们随时要做好打仗负伤甚至为国捐躯的准备,没有任何物质奖励能换来这种奉献,再多的奖金也难以补偿。军人视荣誉重于生命,而物质鼓励即便再多,也难以满足军人的精神需要。在国家和多数人民还不富裕的情况下,精神激励最具实现可能性,而且再多的物质奖励也无法满足军人精神需要。对贡献重大、事迹突出和服役期间表现优良的官兵进行表彰和宣传,营造崇尚荣誉、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以及军人荣誉的自觉性。

四是要适当实施必要的物质奖励。军人的牺牲奉献是先天性的、无条件的,也是社会上其他集团都无法比拟的。金钱造就不了牺牲精神,但金钱中赋予了精神的元素后,也可以强化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要作为精神激励的辅助手段,切实体现官兵贡献价值,增强精神激励效果,并将这种效果真正转化为完成使命任务的作用力。

五、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问题,是指在世界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的总称,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是否实事求是,是否符合辩证法,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实际问题,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矛盾,大多是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灌输、引导、激励、净化等职能,就是要针对官兵的思想,进行正面的灌输、净化,就是对反面的思想进行批驳,解决思想问题。但要看到,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于人的思想问题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外部世界在头脑中反映的结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些思想问题就是由实际问题引发的。因而,不能就思想问题解决思想问题。要卓有成效地解决思想问题,就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工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官兵提高思想境界。

首先,要客观地分析思想问题,真正搞清是错误思想造成的,还是实际问题引起的。对因实际问题引起的思想问题,就要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对单纯的思想问题,就要理直气壮地对其进行教育批驳。既不能把因实际问题引起的思想问题,不加分析地说是思想觉悟问题,对官兵漠不关心;也不能把由错误思想引起的思想问题看做实际问题,一味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新形势下军队中许多思想问题是由实际利益问题引起的,看不到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脱离实际。实际问题引发并加重思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实际问题,多办实事,为官兵排忧解难,就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官兵的立场去看事情,想问题。细心体察、积极反映基层官兵合理的利益要求,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据政策制度,从实际条件出发,努力为广大官兵办实事,办好事。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官兵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深入基层,深入到官兵中去,切实摸清官兵之所想,官兵之所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早发现早解决,把实际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因此引起思想问题。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使人们感到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真正代表,并不是空口说白话,开空头支票,这就增强了思想工作的可信度和实效。

再次,要以解决思想问题为导向。实际问题只是引发思想问题的外因。人人都有实际问题,但未必都会因此产生思想问题。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实际问题总是存在的,而且限于实际条件,也是难以全部解决的。因此,要引导官兵能够正确对待实际问题,解决思想问题,这才是根本。任何时候都要相信思想工作的威力,相信广大官兵的基本觉悟,始终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纠正思想工作对解决利益问题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78-79.

[2].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J].新闻战线,1948,(5).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4]印进宝,刘正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出版社,2004,(5).

[5]尹莅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物质利益原则的思考[J].求实,2009,(1).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精益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一、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理念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美国麻省理土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基于“国际汽车计划(IMVP)”,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全世界17个国家90余家汽车制造厂的管理过程而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力式。实现价值最大化。精益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从需求出发,彻底杜绝浪费,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所谓精益,借用企业的术语:“‘精’,包含精品、精制、精确、精准之义,质量为其最核心的内容,以追求产品的‘零缺陷’为终极目标。”“‘益’,则指效益。”精益化,就是按一定的运行规则,使管理系统化、程序化,投入少效益高。精益化管理,就是理顺工作关系,提高运转效率,树立节省观念,精确负责,人人崇尚成果完美的价值追求。

二、军队院校引入精益化管理的意义

(一)激发军队院校的创新意识。精益化管理是一种指导思想,其价值取向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不断进取,开拓发展。军队院校肩负教育和科研双重使命,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必将采取创新的态度,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只有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才会有创新方法的运用,只有使创新的方法得到运用,军队院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增强军队院校的责任感。精益化管理追求“零缺陷”,要求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这其中反映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降低和消除浪费是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它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人力资源成本、物质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是精益化管理控制的范畴,成本增加而没有创造价值的活动和过程都是精益化管理消除的对象。军队院校引入精益化管理,其核心目标是消除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的浪费,这是院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责任,责任是推进军队院校各方面建设的内在动力,是提高管理效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体现军队院校的人本精神。精益化管理强调人是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能动因素,体现的是一种关注双重主体的精神和文化。军队院校管理带有军队特有的行政风格,然而过于注重命令式的管理并不利于管理环境的优化。精益化管理非常重视人对过程的干预作用,被管理者不仅是管理措施的执行者,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并发挥参与决策和辅助决策作用的主体。军队院校引入精益化管理,应重视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其各种潜能,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此作为提高院校管理效益的原动力。

三、军队院校精益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精益化管理的原则。军队院校实行精益化管理,首先应以精益化管理的原则为指导,使精益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和谐性原则。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的实施都必须以良好的管理环境作为依托,军队院校应营造一种团结一致的氛围,上下齐心,形成合力,使院校全员都意识到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备了和谐的环境,才能更好地支持管理工作的开展。

导向性原则。在军队院校的管理机制中,院校办学方针的制定、科研项目的规划、对行政和技术人员的奖惩、对各类学员的教育方案等,都要从精益化管理的前提出发,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使各级各类人员在精益化管理秩序中合理谋划教学、积极科研攻关,时时处处以精益化管理为己任。

实践性原则。精益化管理对军队院校来讲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应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修正不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精益化管理工作的拓展。

创造性原则。军队院校实施精益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机制的创新,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不断创新,总结取得的成绩,形成系统的理论,便于下一步更好地开展院校管理工作。

长效性原则。精益化管理理念在军队院校的运用,要坚持长效机制,任何理论都有一个认可、吸收、运用的过程,精益化管理在教学和科研的管理中也是如此,应着眼长远进行规划。

军队院校的精益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院校管理者不仅应注重精益化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完善,而且还应把握关节重视既定方案的落实情况,做好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评估,收集和分析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为进一步优化精益化管理流程做好准备。实施精益化管理应注重科学性,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效益是管理者创新的成果,也是精益化管理价值的体现。精益化管理应得到院校各类各层次人员的认可,并成为每个成员的责任,成为人人自觉追求的行动。

(二)深刻理解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军队院校是为军队培养指挥和技术人才的摇篮,是为军队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的重要基地,履行这两项职能要求其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院校各类人员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形成精益化的管理思路是院校管理效益得到跃升的重要途径。

要深刻理解精益化管理的思想理念。做好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让精益化管理的理念深入院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头脑,成为他们提升教育和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追求。军队院校精益化管理,思想理念是基础,只有让院校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成员都深刻理解精益化管理的内涵,树立起其思想理念,院校精益化管理才能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

要深刻理解精益化管理的行为理念。精益化管理的思想理念是院校精益化管理的内在动力,精益化管理的行为理念则是对院校精益化管理的行为指向。院校首先应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制定精益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具体措施及实施细则。其次应针对这些方案进行有效的监督,尽管精益化管理是院校全员自觉的负责的行为,但合力的督促也是必要的。院校精益化管理的目标是精益求精,节约资源,因此精益化管理必须有严格的制度作为规范,必须有精细的态度作为支撑,必须有不断的创新作为动力,必须有全员的责任作为保障。总的来讲,精益化管理的行为理念就是严中求细,不断创新,人人参与,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7篇

[关键词]灾害救助 灾害伦理 基本伦理原则

灾害摧毁着人们的家园,给受灾群体和受灾地区带了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和精神苦痛,我国是世界上各种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的国家。建国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平均每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基本建设的年平均投资。 灾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和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抗灾救灾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灾害伦理文化”。我们有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有“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灾害的伟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灾害来临之即,在救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道德缺失和伦理失范,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在灾害面前我们是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是关心他们的财产?在救灾难度大、危险大,甚至有可能危及施救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放弃那些临危生命的救助?领导和群众同时受灾,我们应该先救谁?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取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我们在灾害救助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并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道德行为选择,“是指主体面临着多种道德上的可能时,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这里的道德价值标准即我们在行为选择时所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的根本要求和集中反映,是一定的道德体系在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的总的行为方针,是一定的道德体系用以衡量人们行为和品质的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不同的道德体系借以相互区别或对立的根本标志。” 而基本伦理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的道德体系中对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的总的回答,它在道德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是其他伦理原则的依据。灾害救助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道德行为选择,灾害救助的基本伦理原则就是在灾害救助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它是灾害救助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方向标。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取得最佳的救灾效果,本文认为,我们在灾害救助中应该坚持以下几项基本的伦理原则。

一、 以人为本的原则

灾害救助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灾害给人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尤其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以人为本的原则理应成为灾害救助的应有之义。天地万物唯有人是最可贵的,“唯有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因为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只有人才能创造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人类的存在,就不会有一切人类文明,没有人的生命存在,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价值追求的高度融合和创新的一个核心理念。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从孔子的天地人“三才”的人本思想到孟子的“民为贵” 的民贵思想;从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到文艺复兴高呼“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得到升华,也逐渐深入人心。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直接把“以人为本”放在核心地位,把尊重人民,关心人民,爱护人民,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给受灾地区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我国党和政府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美国《洛杉矶时报》在报道汶川地震时这样说道:“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 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应用到灾害救助中就是要首先确保人的生命优先权,一个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谈其他的一切。另外对于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帮助,对受灾群体不仅要从生理上援助还要施以必要的心理抚慰。

二、 团结互助的原则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害尤其是突发性重大灾害面前,所有有能力施以帮助的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贡献一份一份爱心,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那些袖手旁观,没有爱心的人理应受到社会的道德谴责。团结互助历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孔子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规范体系,墨子提倡的“兼相爱”就是要求人民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要爱自己周围的人。在今天,团结友善被写进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成为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同志在“八荣八耻”中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每一次对灾害的战胜对困难的克服无不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共同力量,团结互助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捐款捐物,“据民政部报告,截至1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2.73亿元,实际到账款物592.13亿元”。 这里的每一分钱,每一件衣物都凝聚着大家的爱心,它们都是爱心的体现也是团结互助的最好诠释。我们不止一次的听到看到,在灾害发生后,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畏艰险救助邻居,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在今年夏天发生的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时,一位外地的农民工在安顿好自己的妻儿之后,不顾个人安危,又投身暴雨中,抢救其他的受灾者。这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这就是团结互助的力量。

三、 公平正义的原则

公平正义即公正,它的本质含义是均衡与合理,其直接目的是以人们之间关系的某种程度的均衡、合理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早在古希腊时期,诗人赫西俄德在其作品《农作与时日》里就明确提出公正是人应该遵循的德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公正的含义,他认为公正就是“各安其职,各守其分”。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把公正提高了一个绝对的高度,认为“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无不高度重视社会的公共与正义。进入到新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建立一个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对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作了精辟的概括:“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总理在2010年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时,这样强调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灾害救助中的公平正义原则主要是指“在灾害的管理中坚持人与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同时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公平与正义原则应该体现在防灾措施的采取,救助中的机会公平和物资分配公平、灾后重建的措施等各个方面”。

四、 集体主义原则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在处理涉及公共利益问题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灾害救助是一项个人、社会、政府都有所参与的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行为活动,因此集体主义原则理应成为灾害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思想史上,比较系统地阐述集体主义思想的是卢梭,他认为公共利益是最高的道德目标,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公共利益。黑格尔虽然在政治上有保守的一面,但反对个人主义、反对地方自由主义,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第一个明确提出将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的是斯大林,他把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指出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伦理原则,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在伦理学领域,强调个人的集体性,关键是要强调个人客观上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强调个人的集体使命。在灾害救助中,“集体主义伦理原则要求我们,在与突发性灾害的斗争中,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地以国家、民族、集体的长远利益为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顾全大局,主动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以便集中一切力量与突发性灾害作斗争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以上我们主要讨论了灾害救助中的几条基本的伦理原则,这些基本的伦理原则是我们在灾害救助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在整个灾害救助的道德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是我们开展灾害救助的行动指南和方向标。以人为本是基础,一切救灾活动都要首先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为出发点,天地万物唯有人是最宝贵的;团结互助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艰苦奋斗的力量之源;公平正义原则是新时期灾害救助不得不重视的原则,也是我们在处理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时必须遵守的原则;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在处理灾害救助这种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时,集体主义原则理应成为应有之义。在灾害救助中,只有遵循基本的伦理原则,以科学的就在理论来武装自己,用实际有效的行动来参与到救灾活动中,才能战胜灾害,保护人民安居,国家富强。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 伦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57.

[2] 唐凯麟. 伦理学教程[M].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53.

[3] 艾有福.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审思[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05: 32.

[4] 人民网.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已确认69225人遇难[N/OL]. [2008—08—12].

[5] . 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OL]. [2005—02—19]. 人民网.

[6] . 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N/OL]. [2010—03—14].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7] 刘雪松,王晓琼. 灾害伦理文化对灾害管理制度的评价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9,18(6): 10.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整体主义;理论基础;历史形态;集体主义;超越

人类历史已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两大社会形态,正在走向或即将走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p104)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人的依赖关系”的传统社会,包括中西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维护群体、整体利益是人生主要价值取向,虽然这类思想在欧洲近现代被急剧张扬的“人的独立性”、“个人主义”呼声所奚落对抗,但整体主义思想并未销声匿迹,仍不绝于耳;在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集体主义原则是人生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把握传统社会甚或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主义思想的理论根源、社会历史意义及其与社会集体主义原则的联系和区别,将是我们理解、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思想基础。

一、整体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源

如果说直立行走、猿手变成人手、猿脑变成人脑是人猿揖别的重要生产特征,意识的萌芽、语言的出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心理、精神特征的话,则劳动和结群成族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和社会条件,马克思深刻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p18)中国古代思想家苟子对此也有所意识:“人,力不若牛,而牛马为用,何也,日:分;分何能情也,日:义;以义分则合,合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产生于与动物本能活动根本区别的劳动实践,更和人们结成群体以增强力量和智慧去征服自然、社会中的外在异己现象的社会形式不可分。中西思想家都殊途同归地颂扬和倡导克服一己之私,追求更大群体、整体的价值和利益,并把这种精神作为判定人性发展程度高低、人的思想觉悟程度高低的标准。总体而言,近代以前的文明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特别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个体脆弱与依附性,群体具有绝对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个体没有再也不可能真正从群体中分化出来,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仅仅被看成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无论在当时社会的一般群体意识还是作为高级精神产品的哲学中,整体主义都占有主导的地位,进入近现代,虽然个体至上的呼声甚嚣尘上,但整体主义思想还是据理力争,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消除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于克服“私”,自觉到物我彼此为一体,体现在人与人关系上强调人我一体,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群体价值重于个体价值,个体只有在社会中或群体那里才能展现和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因此把自我实现过程看做个体认同、归依群体的过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据说哲学的群(整)体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仁义礼智”观念中:“克己复礼”着眼于理性对感性的调控、群体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支配;“重义轻利”的“义”作为一道德理性范畴,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自我价值目标投向群体价值层面;孔子提倡“忠恕之道”,着眼于个人的情感在集体、社会领域的延伸与拓展,价值取向是对个体价值的超越与群体价值的实现。

古希腊罗马哲学思考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原则虽然也包含着个人主义因素,但总的倾向是整体主义。本体论的自然哲学家通过对字宙本原秩序的探索,强调城邦秩序、国家生活的正义性和重要意义,主张个人生活遵循宇宙共同秩序和规律,其伦理精神是城邦主义、国家主义。雅典执政将军伯里克利告诫:“每一个人在整个国家顺利前进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比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整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毁坏了的话,也一定会牵人普遍的毁灭中。但是如果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 德谟克利特指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把伟大的事业和战争引导到好结果,否则就不可能”,“国家利益应该放在超乎一切之上的地位,以使国家治理得很好。不应该争吵过度以至于失去公道,也不应该让暴力损害公共的善。因为一个治理得很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庇护,其中有着一切。如果它安全就一切都安全,如果它被毁坏,就一切都被毁坏了”。针对智者学派一度导致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泛滥,苏格拉底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感觉、利欲和意见,而在于灵魂,灵魂的任务就在于摆脱肉体物欲的纠缠,去追求那普遍和绝对的善,这样才能确立起公共的秩序,从而维持城邦的团结。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其哲学无论是对理念世界的论证还是对理想国的描述,都体现了一种整体主义的取向,他强调:正义存在于这样一种原则中,整体的所有部分各居其位并为整体的善服务。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个人隶属于城邦,离开城邦集体,个人也就不成其为个人,他通过伦理学指导人们在城邦生活中寻求“善的行为”,即出于明智中确立中道,并形成于习惯的行为。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思想体系贯穿着整体主义实质,教父哲学、经院哲学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社会、国家的权威性。基督教提倡顺从原则不仅是要人们做上天之神的仆人,同时也要服从人世间的君主,因为后者权威来自于神,是神的旨意的体现,教义中的禁欲主张和仁爱说教为整体主义提供了基础。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人天生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的命题,以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离不开社会为由,极力贬低个人利益、个人幸福和自由。正如布克哈特分析指出,在中世纪“人类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家族或团体的一员,只是通过一般的范畴而意识到自己”。

文艺复兴起,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神学及世俗仪力埘个人的奴役,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自我实现,住思忠和作品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但整体主义思想主张仍未偃旗息鼓,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哲学思想领域中的斗争。}泉德把人二重化,有双重本性即自然人性和道德人性,正如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一样,作为族类存在的人的道德人性.高于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自然人性,甚至提出人的个体存在应为族类的道德理想的实现作出牺牲。黑格尔批判了近代以来自由主义的社会原子论倾向,认为其错误主要在于把社会整体放在个人愿望和个人利益等既不确定也不可靠的因素的基础上,为此他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放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中加以讨论,把国家看成是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个人不仅要服国家.而且有义务为国家作出牺牲,这种牺牲所放弃的是个人“偶然的个体性”,获得的则是对“个人的实体性的个体性”在现代社会政治哲学和道德层面,孔德立足于实证主义哲学立场,在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上提出社会有机体观点。在他看来,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与其构成要素或部分之问有着功能的一致关系,这种一致并不是说整体由部分决定,相反整体的各部分就其单独来看,并无所谓本性,其作为系统要素之本性正是由系统决定的;他以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比附社会,提出所谓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分工与合作理论,主张人们各司其职、各安其分、互相友爱,道德奉行利他主义才能求得社会的秩序进步。布拉德雷则把社会有机体论作为人应当履行在社会中“岗位及义务”的根据,强调个人对社会整体的服从。

二、整体主义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态

原始社会,人类自然科学知识极其贫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外在、内在世界常常处于极度恐惧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迷茫状态,生存欲望和实践经验使人们结伴成群以增强力量和智慧去征服外在世界,逐渐形成氏族、部落等稳定的生产生活群体,“我们越往前追溯,个体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体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情感、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一方面,各氏族之间因为与大自然的斗争和经常争夺猎场、牧地及食物等引起的相互冲突和攻杀,直接危害着个人利益和氏族利益,氏族成员为了维护个人、家族的安全与经济利益,必须依靠和依附于氏族和部族;另一方面,为了维护氏族和部族共同利益,又必须依靠它的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集体,这种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原始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纯朴的道德观念,氏族和部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服从和维护其共同利益是系统每个成员的最高义务和神圣职责。维护氏族和部落共同利益成为整体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

受“重义轻利”、“明明德于天下”思想的影响和激励,人类文明社会追求和颂扬整体利益至上的观念精神,但囿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呈现出多层次多形态:

(一)宗族、家族整体主义和地区、集团整体主义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对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整体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首先是种伦理型文化,“尊尊”“亲亲”是人们最基本也是非常强烈的情感,尊从家长、族长意志,实现家庭、宗族利益,“修身齐家”、“光宗耀祖”是个体成员的最起码的生存责任;其次,传统社会结构相对稳定静止,人们作为类、社会存在物,必然属于一定地区、集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及维护所属集体、地区的整体利益是个体更高的价值追求。但其也容易并曾经被不恰当地放大为地区、集团保护主义,以邻为壑、不惜损害其他地区、集团甚至国家集体利益去实现、扩充本地区、集团利益。

(二)民族、国家整体主义是文明社会占主导和最高形态的整体主义精神。阶级社会的社会结构系统中王权至上,“君为臣纲”、“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服从、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表——王权是人们不可抗拒的至上归附,同时治国平天下是志士仁人人生最高追求,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居天子之近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思想部表达了当时历史条件下至高无私的民族、国家整体主义精神。

(三)地球、人类整体主义。近现代以来,国际交往频繁,生产领域国际分工贸易、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使世界经济、文化、政治日益融为一体,人们愈益重视民族、国家间利益的相关性、一致性,反对殖民主义、沙文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共同对付环境污染、黄毒泛滥等问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愈显强烈,并成为整体主义的最高历史形态。

整体主义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凝结人类社会以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并为无产阶级所推崇,成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但纵览整体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形态,特别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宗族整体主义、民族、国家整体主义都存在认识、阶级基础等历史狭隘性,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所超越。

三、集体主义原则的形成及其对整体主义思想的超越

无产阶级及其先进代表共产党人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意识到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与他人利益的关联一致性,真诚地把个人利益置身于社会利益发展中,把他人的发展看做自身利益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从而确立起先进的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原则。集体主义作为一种认识个人与社会的方法原则,意味着不能仅仅从社会出发来说明个人或者仅仅从个人出发来说明社会,而必须坚持两者的统一,即持一种解释学的循环原则}作为一种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意味着集体必须是真实的即不是与每个个人相对立的,而个人应当是独立的同时又是有社会责任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互为目的和双向还原,而非片面强调一极。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是从无产阶级集体利益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思想体系和行动原则,其基本内容和原则包括:(1)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出发点;(2)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应作出必要的牺牲。

集体主义原则的确立和实现由其在历史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决定,并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一是先进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大公无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的阶级历史使命使他们必然在行动中包括道德实践领域把代表着人类正确发展方面的先进、真实集体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个人利益自觉融于这崇高的事业和奋斗中;二是经济基础保障,公有制经济占主导,保证“他们的共同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而且“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为集体利益的实现和发展有了可靠的现实基础,从而为个人全面发展、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实现广泛开辟了道路;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民主为集体利益也为个人利益实现有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人们参政议政,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制度、法律的健全,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促进切身利益的实现。

集体主义原则与整体主义特别是作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奴隶封建社会的整体主义(包括家族整体主义、地区整体主义、国家整体主义等)相比,基于后者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个人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等的差别,从而在思想、现实上有明显的差别,表现出超越性、先进性:

(一)古代人对人的理解是狭隘的,表现在就外部来说,人们只限于把本民族、本部落、本家族等看做主体,没有把人看做是普遍的,意味着“非我族者,其心必异”、“非我族者其类必异”;就内部来说,人们只限于从有机整体角度看待人,没有把个体看做独立的个性;综合起来说,当时人们保有狭隘的人群观念,而不存在普遍的“人类”和独立的“个人”观念,这样的整体主义必然是局部、狭隘的整体主义,也是泯灭个人利益的抽象整体。而无产阶级的集体是从全人类的角度作最先进理解,个人也是全面发展的主体,是扬弃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所造成的对个人的两度异化,成为真正的人。这样的集体主义必然是最广泛、最彻底的整体主义,也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真实统一的整体主义。

(二)奴隶封建整体主义是经济与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政治与君主、贵族专制统治的产物或思想工具,这样的整体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或利益代表,而是统治阶级、剥削者集团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是种虚幻集体,对劳动人民来说整体主义是虚幻的、扩大、公开倡导的集团利己主义。国家“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体现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产生,以组织有序性、根本利益一致性、集体和组成集体的个体相互服务的双向性为其基本规定,是真实的集体,因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最先进、最革命的整体主义。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整体主义;理论基础;历史形态;集体主义;超越

人类历史已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两大社会形态,正在走向或即将走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p104)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人的依赖关系”的传统社会,包括中西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维护群体、整体利益是人生主要价值取向,虽然这类思想在欧洲近现代被急剧张扬的“人的独立性”、“个人主义”呼声所奚落对抗,但整体主义思想并未销声匿迹,仍不绝于耳;在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集体主义原则是人生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把握传统社会甚或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主义思想的理论根源、社会历史意义及其与社会集体主义原则的联系和区别,将是我们理解、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思想基础。

一、整体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根源

如果说直立行走、猿手变成人手、猿脑变成人脑是人猿揖别的重要生产特征,意识的萌芽、语言的出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心理、精神特征的话,则劳动和结群成族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和社会条件,马克思深刻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p18)中国古代思想家苟子对此也有所意识:“人,力不若牛,而牛马为用,何也,日:分;分何能情也,日:义;以义分则合,合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产生于与动物本能活动根本区别的劳动实践,更和人们结成群体以增强力量和智慧去征服自然、社会中的外在异己现象的社会形式不可分。中西思想家都殊途同归地颂扬和倡导克服一己之私,追求更大群体、整体的价值和利益,并把这种精神作为判定人性发展程度高低、人的思想觉悟程度高低的标准。总体而言,近代以前的文明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特别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个体脆弱与依附性,群体具有绝对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个体没有再也不可能真正从群体中分化出来,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仅仅被看成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无论在当时社会的一般群体意识还是作为高级精神产品的哲学中,整体主义都占有主导的地位,进入近现代,虽然个体至上的呼声甚嚣尘上,但整体主义思想还是据理力争,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消除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于克服“私”,自觉到物我彼此为一体,体现在人与人关系上强调人我一体,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群体价值重于个体价值,个体只有在社会中或群体那里才能展现和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因此把自我实现过程看做个体认同、归依群体的过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据说哲学的群(整)体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仁义礼智”观念中:“克己复礼”着眼于理性对感性的调控、群体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支配;“重义轻利”的“义”作为一道德理性范畴,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自我价值目标投向群体价值层面;孔子提倡“忠恕之道”,着眼于个人的情感在集体、社会领域的延伸与拓展,价值取向是对个体价值的超越与群体价值的实现。

古希腊罗马哲学思考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原则虽然也包含着个人主义因素,但总的倾向是整体主义。本体论的自然哲学家通过对字宙本原秩序的探索,强调城邦秩序、国家生活的正义性和重要意义,主张个人生活遵循宇宙共同秩序和规律,其伦理精神是城邦主义、国家主义。雅典执政将军伯里克利告诫:“每一个人在整个国家顺利前进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比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整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毁坏了的话,也一定会牵人普遍的毁灭中。但是如果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 德谟克利特指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把伟大的事业和战争引导到好结果,否则就不可能”,“国家利益应该放在超乎一切之上的地位,以使国家治理得很好。不应该争吵过度以至于失去公道,也不应该让暴力损害公共的善。因为一个治理得很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庇护,其中有着一切。如果它安全就一切都安全,如果它被毁坏,就一切都被毁坏了”。针对智者学派一度导致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泛滥,苏格拉底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感觉、利欲和意见,而在于灵魂,灵魂的任务就在于摆脱肉体物欲的纠缠,去追求那普遍和绝对的善,这样才能确立起公共的秩序,从而维持城邦的团结。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其哲学无论是对理念世界的论证还是对理想国的描述,都体现了一种整体主义的取向,他强调:正义存在于这样一种原则中,整体的所有部分各居其位并为整体的善服务。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个人隶属于城邦,离开城邦集体,个人也就不成其为个人,他通过伦理学指导人们在城邦生活中寻求“善的行为”,即出于明智中确立中道,并形成于习惯的行为。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思想体系贯穿着整体主义实质,教父哲学、经院哲学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社会、国家的权威性。基督教提倡顺从原则不仅是要人们做上天之神的仆人,同时也要服从人世间的君主,因为后者权威来自于神,是神的旨意的体现,教义中的禁欲主张和仁爱说教为整体主义提供了基础。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人天生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的命题,以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离不开社会为由,极力贬低个人利益、个人幸福和自由。正如布克哈特分析指出,在中世纪“人类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家族或团体的一员,只是通过一般的范畴而意识到自己”。

文艺复兴起,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神学及世俗仪力埘个人的奴役,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自我实现,住思忠和作品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但整体主义思想主张仍未偃旗息鼓,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哲学思想领域中的斗争。}泉德把人二重化,有双重本性即自然人性和道德人性,正如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一样,作为族类存在的人的道德人性.高于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自然人性,甚至提出人的个体存在应为族类的道德理想的实现作出牺牲。黑格尔批判了近代以来自由主义的社会原子论倾向,认为其错误主要在于把社会整体放在个人愿望和个人利益等既不确定也不可靠的因素的基础上,为此他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放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中加以讨论,把国家看成是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个人不仅要服国家.而且有义务为国家作出牺牲,这种牺牲所放弃的是个人“偶然的个体性”,获得的则是对“个人的实体性的个体性”在现代社会政治哲学和道德层面,孔德立足于实证主义哲学立场,在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上提出社会有机体观点。在他看来,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与其构成要素或部分之问有着功能的一致关系,这种一致并不是说整体由部分决定,相反整体的各部分就其单独来看,并无所谓本性,其作为系统要素之本性正是由系统决定的;他以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比附社会,提出所谓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分工与合作理论,主张人们各司其职、各安其分、互相友爱,道德奉行利他主义才能求得社会的秩序进步。布拉德雷则把社会有机体论作为人应当履行在社会中“岗位及义务”的根据,强调个人对社会整体的服从。

二、整体主义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态

原始社会,人类自然科学知识极其贫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外在、内在世界常常处于极度恐惧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迷茫状态,生存欲望和实践经验使人们结伴成群以增强力量和智慧去征服外在世界,逐渐形成氏族、部落等稳定的生产生活群体,“我们越往前追溯,个体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体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情感、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一方面,各氏族之间因为与大自然的斗争和经常争夺猎场、牧地及食物等引起的相互冲突和攻杀,直接危害着个人利益和氏族利益,氏族成员为了维护个人、家族的安全与经济利益,必须依靠和依附于氏族和部族;另一方面,为了维护氏族和部族共同利益,又必须依靠它的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集体,这种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原始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纯朴的道德观念,氏族和部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服从和维护其共同利益是系统每个成员的最高义务和神圣职责。维护氏族和部落共同利益成为整体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

受“重义轻利”、“明明德于天下”思想的影响和激励,人类文明社会追求和颂扬整体利益至上的观念精神,但囿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呈现出多层次多形态:

(一)宗族、家族整体主义和地区、集团整体主义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对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整体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首先是种伦理型文化,“尊尊”“亲亲”是人们最基本也是非常强烈的情感,尊从家长、族长意志,实现家庭、宗族利益,“修身齐家”、“光宗耀祖”是个体成员的最起码的生存责任;其次,传统社会结构相对稳定静止,人们作为类、社会存在物,必然属于一定地区、集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及维护所属集体、地区的整体利益是个体更高的价值追求。但其也容易并曾经被不恰当地放大为地区、集团保护主义,以邻为壑、不惜损害其他地区、集团甚至国家集体利益去实现、扩充本地区、集团利益。

(二)民族、国家整体主义是文明社会占主导和最高形态的整体主义精神。阶级社会的社会结构系统中王权至上,“君为臣纲”、“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服从、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表——王权是人们不可抗拒的至上归附,同时治国平天下是志士仁人人生最高追求,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居天子之近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思想部表达了当时历史条件下至高无私的民族、国家整体主义精神。

(三)地球、人类整体主义。近现代以来,国际交往频繁,生产领域国际分工贸易、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使世界经济、文化、政治日益融为一体,人们愈益重视民族、国家间利益的相关性、一致性,反对殖民主义、沙文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共同对付环境污染、黄毒泛滥等问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愈显强烈,并成为整体主义的最高历史形态。

整体主义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凝结人类社会以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并为无产阶级所推崇,成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但纵览整体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形态,特别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宗族整体主义、民族、国家整体主义都存在认识、阶级基础等历史狭隘性,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所超越。

三、集体主义原则的形成及其对整体主义思想的超越

无产阶级及其先进代表共产党人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意识到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与他人利益的关联一致性,真诚地把个人利益置身于社会利益发展中,把他人的发展看做自身利益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从而确立起先进的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原则。集体主义作为一种认识个人与社会的方法原则,意味着不能仅仅从社会出发来说明个人或者仅仅从个人出发来说明社会,而必须坚持两者的统一,即持一种解释学的循环原则}作为一种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意味着集体必须是真实的即不是与每个个人相对立的,而个人应当是独立的同时又是有社会责任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互为目的和双向还原,而非片面强调一极。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是从无产阶级集体利益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思想体系和行动原则,其基本内容和原则包括:(1)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出发点;(2)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应作出必要的牺牲。

集体主义原则的确立和实现由其在历史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决定,并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一是先进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大公无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的阶级历史使命使他们必然在行动中包括道德实践领域把代表着人类正确发展方面的先进、真实集体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个人利益自觉融于这崇高的事业和奋斗中;二是经济基础保障,公有制经济占主导,保证“他们的共同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而且“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为集体利益的实现和发展有了可靠的现实基础,从而为个人全面发展、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实现广泛开辟了道路;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民主为集体利益也为个人利益实现有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人们参政议政,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制度、法律的健全,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促进切身利益的实现。

集体主义原则与整体主义特别是作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奴隶封建社会的整体主义(包括家族整体主义、地区整体主义、国家整体主义等)相比,基于后者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个人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等的差别,从而在思想、现实上有明显的差别,表现出超越性、先进性:

(一)古代人对人的理解是狭隘的,表现在就外部来说,人们只限于把本民族、本部落、本家族等看做主体,没有把人看做是普遍的,意味着“非我族者,其心必异”、“非我族者其类必异”;就内部来说,人们只限于从有机整体角度看待人,没有把个体看做独立的个性;综合起来说,当时人们保有狭隘的人群观念,而不存在普遍的“人类”和独立的“个人”观念,这样的整体主义必然是局部、狭隘的整体主义,也是泯灭个人利益的抽象整体。而无产阶级的集体是从全人类的角度作最先进理解,个人也是全面发展的主体,是扬弃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所造成的对个人的两度异化,成为真正的人。这样的集体主义必然是最广泛、最彻底的整体主义,也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真实统一的整体主义。

(二)奴隶封建整体主义是经济与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政治与君主、贵族专制统治的产物或思想工具,这样的整体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或利益代表,而是统治阶级、剥削者集团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是种虚幻集体,对劳动人民来说整体主义是虚幻的、扩大、公开倡导的集团利己主义。国家“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体现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产生,以组织有序性、根本利益一致性、集体和组成集体的个体相互服务的双向性为其基本规定,是真实的集体,因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最先进、最革命的整体主义。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10篇

一、奉献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类世代延续的奉献精神。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不会有人类社会长足发展的今天。古往今来,奉献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但不论怎样,奉献精神却是永恒的。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以及文学艺术家们,以自己艰辛的劳动创造,作出了巨大的奉献,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与社会的进步,受到人们世世代代的景仰和崇敬。现实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脚踏实地、艰苦创业、默默耕耘的普通劳动者,同样为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奉献,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可见,奉献精神是人类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操,它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公而忘私的内在力量,反映与体现着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他人的一种应尽的道德义务。因此,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奉献精神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共产党人把人类伟大的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推向了新的时代高度。《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这决定了共产党人必然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也决定了共产党人必然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全部利益,此外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必然离不开奉献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80多年来,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始终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实践史。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何叔衡、、毛泽民、赵一曼、刘胡兰、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慷慨赴义,谱写了气势磅礴、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没有共产党人的伟大奉献和崇高牺牲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就不会有祖国的和平与安宁。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严格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为祖国的文明、富裕和昌盛,艰苦奋斗,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自己的汗水和生命。雷锋、时传祥、王进喜、李顺达、焦裕禄、蒋筑英等就是典型代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认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保持了应有的政治本色,继承和发扬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孔繁森、徐虎、李素丽、郑培民、叶欣等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无私奉献的模范。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和现实中时时处处体现着、实践着奉献精神。

正是在奉献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在实践中铸就了反映时代特色、闪耀奉献光华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以及“抗非典”精神等。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的优秀儿女与先进分子,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那么大的奉献与牺牲,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热爱和拥护,从而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坚持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的统一

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讲求无私奉献,并不是否定和漠视个人利益。这里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的关系,坚持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人的思想动机背后是人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谋取某种利益,取得并改善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毫无疑问,利益原则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合理地将人们的劳动付出同报酬联系起来,使人们的付出获得相应的利益。我们党正确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不仅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而且将个人利益实现的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邓小平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倡导奉献精神和大力开展讲奉献活动,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原则的背离,也不是对个人利益包括共产党员切身利益的否定,而是强调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这种统一,实质上就是正确处理个人同社会的辩证关系,这是促进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但是,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并不完全排除在某些方面、某些局部和某种特定场合的矛盾存在。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同社会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要自觉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坚持奉献第一,以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直至完全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不动摇。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正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对党员义务明确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同时强调:“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与行为,成为在实践中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符合党员标准的试金石。

当然,共产党人合理的个人利益要求是正常的,也是允许和应该支持的,党和国家要从各方面关心党员和干部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与成才环境,重视和依法保障其个人的正当利益。提倡奉献精神,并不是无视共产党人的个人利益,不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也不是要求大家完全放弃和无谓地牺牲个人利益,而是强调党员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要求党员自觉地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融于国家与人民利益之中,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多作奉献。如果一个党员借口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置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于不顾,把获取个人利益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追求,利欲熏心,唯利是图,那就背离了共产党员的素质要求,迟早要走到邪路上去。

三、领导干部要做无私奉献的模范

正确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的关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对领导干部尤为重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和国家的代表与精华,具有引导、感召、凝聚、组织协调和带头示范等特殊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与发展。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时期争做无私奉献的模范。

领导干部要做无私奉献的模范,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对领导干部来说,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才能真正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具备共产党人的优秀政治品格。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问题,使自己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效克服、形式主义和各种不正之风,成为无私奉献的模范。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精益思想;研发管理;软件研发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61

[中图分类号] F270.7;TP3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107- 02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传统企业纷纷提出要拥抱互联网,要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传统企业掀起一个信息化、互联网化的热潮。在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内部一般会设立自己的软件研发团队来承担企业内外部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但在当前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的研发模式在创新能力、交付速度等方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对IT服务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其软件研发管理模式,提升软件研发能力以应对内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笔者认为利用精益思想转变研发管理,提升企业软件研发能力,提升软件交付速度和软件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 精益思想的发展

精益生产源于日本丰田管理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20世纪90年代,MIT的James Womack、Daniel Jones和Daniel Roos研究考察了丰田生产系统,提出“精益(Lean)”这个术语。它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持续改善。它融合了单件生产方式及大规模生产方式各自的优点,并同时避免了前者高成本的不足及后者低柔性的缺点。丰田公司凭借着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取得骄人的业绩。2007年,丰田的产量已超过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年汽车销售量超过937万辆。精益生产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习和借鉴。1996年,James P. Womack和Daniel T. Jones在《改变世界的机器》的基础上,发表了《精益思想》一书,该书把精益生产进行理论化,并系统地描述了精益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了精益的思想体系。

2 精益思想在提升软件研发能力方面的应用

精益思想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制造管理,但应用于转变研发管理,提升软件研发能力的实践尚属不多见。软件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三要素:人、技术、流程。精益原则和精益思想在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将这三方面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系统,具体表现在:

2.1 利用精益思想提升软件研发人员创新能力

软件研发能力的核心在于发挥研发人员的创造力,将每个员工的能力发挥到极限。传统企业管理是基于科学管理创始人泰勒所提出的原则,管理者对工作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更小的较独立的任务。这些任务由专门的工人来进行,工人不需要理解任何东西,只需要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他们的具体任务。这种工业时代的管理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渐渐不适用。精益管理主张发挥人的作用,主张利用“使命式指挥”替代命令与控制。“使命式指挥”指的是通过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之间建立一致性以实现员工的自主性。

2.2 利用精益思想提升软件研发技术能力

精益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在精益生产中,精益理论指出不能在生产线的最后工序才检测产品的质量,在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应该能够进行错误验证和自检。映射到软件开发工程中,精益思想指导的精益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套实践工具,包括持续集成、持续交付、部署流水线、自动部署、自动等。利用精益工程实践将大幅提升软件研发技术能力,提升开发过程中各环节的反馈效率,聚焦预防,消除浪费,提升软件交付质量和交付速度。

2.3 利用精益思想提升软件研发流程管理能力

传统软件研发管理为了保证研发过程的可管理、可重复、可回溯,一般会有一套严格的配置管理、过程管理、研发测试流程、生产流程等。利用精益思想一方面可以通过价值流的角度去分析软件研发过程中的活动和流程,对价值流中存在的等待进行消除,对没有带来价值并且是不必要的活动进行摒弃,消灭其带来的浪费;另一方面利用精益工程方法可以将研发过程中手动的流程自动化,实现价值的快速流动,提升企业软件价值的交付速度和质量。

3 结 语

精益思想的产生主要是用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通过吸收精益思想的精髓,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文化,将其思想应用到企业软件研发管理过程中提升人、技术、流程的整合效率,必能提升软件研发效率,为企业内外部客户交付高质量、高价值的软件,使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时取得有利先机。

主要参考文献

[1][美]James Womack,Daniel Jones,Daniel Roos. 精益思想[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齐二石,张洪亮. 企业精益文化建设[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2):133-136.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12篇

精益思想起源于精益制造和丰田生产系统,其蕴含的思想为日本制造业赢得了广泛的信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传统软件研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转变研发管理模式,提升软件研发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利用精益思想提升企业软件研发能力的三个方面,对精益思想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精益思想;研发管理;软件研发能力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传统企业纷纷提出要拥抱互联网,要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传统企业掀起一个信息化、互联网化的热潮。在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内部一般会设立自己的软件研发团队来承担企业内外部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但在当前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的研发模式在创新能力、交付速度等方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对IT服务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其软件研发管理模式,提升软件研发能力以应对内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笔者认为利用精益思想转变研发管理,提升企业软件研发能力,提升软件交付速度和软件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精益思想的发展

精益生产源于日本丰田管理方式,20世纪90年代,MIT的JamesWomack、DanielJones和DanielRoos研究考察了丰田生产系统,提出“精益(Lean)”这个术语。它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持续改善。它融合了单件生产方式及大规模生产方式各自的优点,并同时避免了前者高成本的不足及后者低柔性的缺点。丰田公司凭借着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取得骄人的业绩。2007年,丰田的产量已超过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年汽车销售量超过937万辆。精益生产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习和借鉴。1996年,JamesP.Womack和DanielT.Jones在《改变世界的机器》的基础上,发表了《精益思想》一书,该书把精益生产进行理论化,并系统地描述了精益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了精益的思想体系。

2精益思想在提升软件研发能力方面的应用

精益思想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制造管理,但应用于转变研发管理,提升软件研发能力的实践尚属不多见。软件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三要素:人、技术、流程。精益原则和精益思想在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将这三方面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系统,具体表现在:

2.1利用精益思想提升软件研发人员创新能力

软件研发能力的核心在于发挥研发人员的创造力,将每个员工的能力发挥到极限。传统企业管理是基于科学管理创始人泰勒所提出的原则,管理者对工作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更小的较独立的任务。这些任务由专门的工人来进行,工人不需要理解任何东西,只需要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他们的具体任务。这种工业时代的管理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渐渐不适用。精益管理主张发挥人的作用,主张利用“使命式指挥”替代命令与控制。“使命式指挥”指的是通过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之间建立一致性以实现员工的自主性。

2.2利用精益思想提升软件研发技术能力

精益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在精益生产中,精益理论指出不能在生产线的最后工序才检测产品的质量,在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应该能够进行错误验证和自检。映射到软件开发工程中,精益思想指导的精益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套实践工具,包括持续集成、持续交付、部署流水线、自动部署、自动等。利用精益工程实践将大幅提升软件研发技术能力,提升开发过程中各环节的反馈效率,聚焦预防,消除浪费,提升软件交付质量和交付速度。

2.3利用精益思想提升软件研发流程管理能力

传统软件研发管理为了保证研发过程的可管理、可重复、可回溯,一般会有一套严格的配置管理、过程管理、研发测试流程、生产流程等。利用精益思想一方面可以通过价值流的角度去分析软件研发过程中的活动和流程,对价值流中存在的等待进行消除,对没有带来价值并且是不必要的活动进行摒弃,消灭其带来的浪费;另一方面利用精益工程方法可以将研发过程中手动的流程自动化,实现价值的快速流动,提升企业软件价值的交付速度和质量。

3结语

精益思想的产生主要是用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通过吸收精益思想的精髓,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文化,将其思想应用到企业软件研发管理过程中提升人、技术、流程的整合效率,必能提升软件研发效率,为企业内外部客户交付高质量、高价值的软件,使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时取得有利先机。

参考文献:

[1][美]JamesWomack,DanielJones,DanielRoos.精益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齐二石,张洪亮.企业精益文化建设[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2):133-136.

[3]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50-52.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13篇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是办好农民日报的政治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

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直强调的重大问题。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坚持这一根本原则,对发挥新闻舆论的重要导向作用,对保持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对确保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志多次强调:“在坚持党性原则上,不允许有任何的含糊和动摇”。*3年9月23日,李长春同志在同中央党校新闻媒体总编辑、台长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座谈时强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定自觉地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好团结的工作、稳定的工作、鼓劲的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凝聚人心,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共产党的党性在其主办和领导的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我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新闻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新闻工作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党必须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农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党管舆论导向不能变。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报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推向深入,在新闻队伍中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广泛开展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开创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切实加强报社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新闻队伍的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的管理。要以提高报社中层干部综合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报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干部队伍。

(二)坚持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

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人民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新闻媒体既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呼声,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三)坚持党的新闻宣传纪律

新闻工作不仅要遵守宪法、法律,服从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而且必须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离开党的新闻纪律,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新闻的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大的方面包括: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为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遵守民主集中制,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报道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维护国家利益,不得刊登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报道;保守党和国家秘密,严禁在报道中泄密等。具体来说,包括各种报道口径、报道要求、报道注意事项等。近几年来,我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新闻法律、法规,没有出现过重大的、导向性的错误。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我社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促进农村报刊文化的繁荣昌盛

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反映“三农”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宣传抓住机遇,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和奋斗目标,帮农民致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不断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报刊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文明和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替农民说话;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要体察民情、依靠民智、关心民生、反映民意、谋好民利、顺应民心,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干群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提高农民日报社所属的4张报纸(农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畜牧报、中国渔业报)的品牌价值,报社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对报纸结构进行了调整,即以《农民日报》为旗帜,增强权威性、增加可读性、突出服务性,把报纸办成中央和农业部党组放心、广大农村干群欢迎的主流媒体。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畜牧报、中国渔业报走向市场,突出行业特色与实用服务,搞好经营,争取主副并进。当前,坚持党性原则,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以正确的导向、崭新的风貌、较强的实力代表农村先进报刊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发展先进的农村报刊文化,必须充分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农民日报》及3张子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增强了经济市场信息的服务,宣传了农村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报纸的“三农”财经特色进一步显露。“两社”合并前后,报社党委把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涉农财经新闻,注重创意、选题和策划,特别是一些经济建设方面的组合报道、系列评论,引起了社会关注。*2年4月19日,我们用28个版推出了《中国蔬菜特别报道》,在一版刊登了本报记者采写的《海外突围的蔬菜产业》和《绿色会展经济正在崛起》,配以大幅照片隆重推出。当天报纸成了读者抢手的权威资料。类似这些报道,既有农民声音,也有市场议论,又有专家观点,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对农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在注重科技知识推广和西部开发宣传的同时,报纸行业特刊稳步发展,报纸财经味越来越浓,特刊内容从农机拓展到产经资讯、农业科技、无公害食品、农资、园林等十几个门类。行业特刊凸显经济服务的专业权威性,成为我们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大特色。《农民日报》创办20多年来,始终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的办报宗旨。新时期,我们从市场分析、行情预测、科普知识、致富信息等方面入手,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二)发展先进的农村报刊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农民日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定位是“发言人”,即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同时也是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喉舌,角色定位是“代言人”,即表达“三农”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意志。发言人和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决定我们既要坚定地讲政治,又要立足群众之中,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诚如同志所要求的:“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为提高宣传艺术,我们精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倡导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作品文风朴实、贴近生活,报纸不迎合、不媚俗,坚决摒弃腐朽的、落后的、低级庸俗的文化,抵御境外一切文化糟粕的传播和侵害;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弘扬主旋律,刊登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统一的精品。如我们开辟的“三个代表在基层”栏目,*2年春节前分层面、图文并茂地展开了扶贫济困的报道,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报纸是精神生产力,报社事业本身的发展既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精神内涵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发展先进的农村报刊文化,要以广大农村干群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为进一步贴近读者,报社*2年在读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了报纸版面形式和内容改革研究小组,出台了《*3年报纸编辑工作改进意见》,提出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发挥优势,抓住新闻亮点和转变采编作风,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等一系列新闻改革思路。新闻实践中,我们较好地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农民心声统一起来,处理好了对党负责与对农民群众负责的关系,把握好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舆论监督的关系,把党和政府要说的与农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上年“两会”的报道,大家精心组织策划,选题推陈出新,使我们的报道社会效果看好。如“正确对待农民保障农民工权益”专栏发表的《直面农民增收》等文章,成为“两会”热门话题。我们刊发的舆论监督稿件《郧西县石头标语大得出奇》、《没了畜牧兽医站谁把动物防疫关》等,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一些违反中央政策、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进行了抨击,既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也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规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向主流强势媒体跨跃的精神动力。新时期,报社号召报社同仁要真学、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抓住新闻的党性原则这个根本,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任何情况下我们的报纸,我们报社的共产党员,都要和党中央、农业部党组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必须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穿到报社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报纸宣传服务艺术与热点引导的水平,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坚持党性原则,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最近十几年,新闻界甚至我们的各级党报同社会一样,“经济政治学”讲多了,处处追求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一词听得就少了。我们天天在小心翼翼、兢兢业业地守关把关,使舆论的声音不要走调,但那是被动地保持一致,还谈不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闻实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同志高度概括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舆论导向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农民日报长期以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政治家办报,把着眼点放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到新闻宣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新闻宣传的全过程。

(二)坚持党性原则,必须遵循新闻规律

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关系是一致的,紧密联系的,绝不能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一方面,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就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把握新闻规律;另一方面,遵循新闻规律,就能从新闻工作的特性和实际出发,增强舆论引导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当前,片面理解舆论导向和新闻规律关系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反映到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新闻宣传面貌改进不大,水平提高不快,效果显示不足等方面。因此强调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将舆论导向与新闻规律相结合,首先要求我们把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统一起来。我们的新闻工作就是要宣传党的主张,用党的主张去统一思想,引导舆论,但宣传一定要依靠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寻求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其次,要把正面灌输与信息传播统一起来。舆论导向要正面灌输,然而绝不能变样为空洞的说教、简单的演绎、一般的号召,而是要善于运用新闻手段,通过信息传播为载体来实现。最后,要把传者主导与受众需求统一起来。

(三)坚持党性原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也是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精神文化产品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重视社会效益。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农民日报是国家差额补贴事业单位,已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需要在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同时,力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融合 运用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面临新问题:如何将不同身份、不同收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素质、不同价值取向的员工思想统一起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面对新的企业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认真研究新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促使企业经营上水平增实效。这是企业改革赋予我们的责任。

1. 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是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实现。可见,企业文化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密切相关,内容又相互渗透。

企业的目标、精神、理念、使命和宗旨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更贴近于企业经营生产。具体的企业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实现了企业价值,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2.运用企业文化,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企业发展。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正是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价值观的确定、企业精神的培养、员工道德的养成、优良传统的发扬,这一切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主流意识,就会转化成企业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培塑,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塑造企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员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深入人心,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链接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正确方向。随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员工不再把企业当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需要企业提供有更多功能的多元化平台。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劳动环境,还要提供实现更大个人价值的舞台。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以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实现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体会到,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并将其融入企业文化中灵活应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服务大局的原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大局服务。具体地讲, 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务求实效的原则。讲实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务求实效,有的放矢,反对各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联系实际,营造和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第三、物质利益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中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的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但革命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不能只讲贡献、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样只能滑向唯心论。

精益思想的原则范文第15篇

党员干部要自觉地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

------湖北麻城开展党员道德修养倡议

夏元奎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时候就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自觉地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论哪个社会,人们要生存,要从事各种活动,如生产、交换、学习、娱乐等,人们相互之间就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否则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能生存。

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如:在生产中,有工人与工人之间、师徒之间、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在学校,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有父子、夫妻、兄妹之间的关系;还有亲友、同乡、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等。要正确处理好这许多关系,就要有一种衡量人们行为的规范,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不同的社会道德有不同的规范和基本原则。维护民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是奴隶主义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主义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行为规范。

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这是因为:第一,它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其基本内容是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像舍身炸碉堡;向秀丽舍身救工厂;20__年汶川大地震时,有的老师、同学警察、官兵、工人、农民等舍小家,顾大家,为灾民。这些都闪耀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光芒。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规范,它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其基本内容是: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同人民站在一起,向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作为一名共产主义党员必须要有这种精神,这是中的规定。有许多先人和同志,就已经作出了榜样。如、、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这样的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终身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有为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精神;就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精神;就要有公而忘私的精神;就要有甘为儒子牛的精神。

现在,有些共产党员忘记了,忘记了誓词,忘记了人民的利益,为了金钱、为了权力、为了一己私利,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更有甚者,拿人民的生命当儿戏。20__年的三聚氰氨奶粉事件,是一件与建设和谐社会多么不和谐的事情,让人心痛、让人震惊、让人深思。这样的事件,哪里还谈什么道德,简直就是丧尽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