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

粮食问题研究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Grain Issues Research

主管单位:四川省粮食局

主办单位:四川省粮食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2576

国内刊号:51-1058/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字:粮价上涨粮食安全

引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全球粮价飙升,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显示截止今年二月底,过去三年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仅2007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目前新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已达成共识,面对粮食危机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二、世界粮食问题的现状

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自2008年3月27日,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随后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吨的天价。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

三、粮食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角度来分析,这一轮全球粮价上涨的实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条:

一是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严重。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近年来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减产量更多。

二是全球粮食消费量因经济复苏而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人口增加,各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三是燃料乙醇异军突起消耗大批粮食资源。出于应对“石油价格暴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备受青睐。燃料乙醇是生物清洁能源的一大品种,一些国家利用大量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上涨。

四是生物柴油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资源。生物柴油是生物清洁能源的另一大品种。欧盟是利用菜子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产和消费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生物柴油生产的投资迅速增加,因而生产能力迅猛扩大。这自然会导致植物油料供应紧张。

五是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一方面,全球粮食总产量下降;另一方面,粮食消费量增长。两种相反的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迄今,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阴影。

四、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面对世界性质的粮食危机,中国在开放市场条件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一)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根据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二)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努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

(三)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

(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五)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六)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健全粮食期货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J),财会研究,2008(3)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CGE模型GTAP数据库

1.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粮食产出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增长。同时,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贸易额的迅速提高,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潜在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笔者研究①发现,目前中国粮食政策所导致的产出增长主要来源于中间产品投入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忽略了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随着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必然提高粮食产业的成本,进而影响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中国粮食产业的高成本、低效率和农民低收入等问题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中外学者密切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其分析框架和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互相连接构成一个经济系统,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所有产业部门;反之其它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反作用到农业部门的产出、就业和收入分配等。因此,目前国内学者基本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方法分析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并具体分析了粮食价格、产量和农民收入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但是,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个线形体系的模型,而在现实社会中非线形却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同时投入-产出模型还是一个价格固定和需求驱动的模型,这就暗示投入-产出模型忽略了生产供给能力的限制。因此,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克服投入-产出模型的上述弊端,需要寻求一个更加全面、优化的分析框架。为此,本文在采用最新GTAP(GlobalTradeAnalysisProject)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分析中国粮食问题的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CGE)模型。CGE模型具有如下主要优点:①经济范围内协调一致的相互作用机制。CGE模型能够按照协调方式同时考虑整个经济范围内的相互作用机制,且定量解释所有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②替代可能和非线形关系。CGE模型使国内产品和进出口产品之间的不完全替代、国内销售和出口之间的不完全转换等替代成为可能。③价格内生和混合经济体制。CGE模型包含了通过价格激励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工具,可以刻划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的相互依赖性。

这样当经济受到冲击时,运用CGE模型就可以全面考察该冲击对经济总量、结构、相对价格等方面的影响,而不局限于局部。

2.建立一个适用分析中国粮食问题的CGE模型

2.1粮食CGE模型具有的新特色:粮食CGE模型是在新古典CGE模型(Dervisetal.1982)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进一步扩展形成的。本文模型具有如下新的特色:首先在政府预算账户中引入一个外生变量-政府补贴,主要用于分析生产补贴是如何影响粮食成本、产出和农民收入。

其次,本模型的数据库是笔者依据最新GATP相关数据编制而成,包含六个农业产业及六个非农业产业③,一方面可以用于分析农业产业内部及非农业产业对农业部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非常重要,但常常被一些农业政策的局部分析所忽略;另一方面主要用于分析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间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农民福利的影响。

再次,劳动力被进一步细分为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主要用于分析外部冲击对非技术劳动者在农业产业内、农业和非农业产业间的流动效果,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产出和收入的影响。

最后,进一步细分制度部门。在粮食CGE模型中,制度部门分为三部分:居民户、企业和政府。其中,居民户和企业又进一步细分为农村和城市两种类型。主要目的用于分析外部冲击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和收入变化引起的对农产品和非农产品消费变化的间接影响。

2.2粮食CGE模型的数据库和方程式体系。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建立一个最新的包含六个农业部门的中国粮食社会核算矩阵(SocialAccountingMatrix,SAM)。这个SAM的建立是把来源于GTAP数据库以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通过RAS的方法编制而成的,它构成CGE模型的基础数据库。

粮食CGE模型的方程式体系中,用CES生产函数代替C-D生产函数,剔除了C-D生产函数中存在的不完善成分。另外,在国际贸易部分,采用了CET函数形式。

3.模拟分析

针对目前粮食产业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本文提出三套解决方案即:增加粮食部门的生产补贴,提高粮食品种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贸易的自由化。由于CGE模型具有经济范围内协调一致的相互作用机制,CGE模型能够考虑整个经济范围内的相互作用,定量分析所有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

在模拟方案1中,政府给粮食部门增加20%的生产补贴,导致较高的粮食产出。这是由于此项措施通过有效地消减成本进而降低粮食生产价格,从而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扩大出口,同时也相应地刺激并增加了国内的粮食消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0.7%,这主要是由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了2.57%拉动的。另外,政府给粮食部门增加20%的生产补贴,此项措施对农民收入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农户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其工资水平的提高。相对来说,相同收入增长水平下的农村居民户消费量会高于城市居民户,因此,农村居民户收入的增加有效地刺激了消费的增长,明显地支持了非农产品的产出。

相应地,生产补贴也产生了一些间接影响。首先,在政府账户方面,为了支付生产补贴,政府不得不提高借入额。虽然,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税率在模型中保持不变,但是增加的居民户收入和消费需求可以使政府收入通过直接税和间接税有所增加。其次,在投资方面,由于政府补贴的增加,导致政府帐户支出的增加。在政府其他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政府投资的减少。这样对资本密集型的投资产业比如说建筑业,机器设备业等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生产补贴这一方案在短期内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投资增长的降低将直接减少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资本存量,从而影响经济系统长期的增长潜力。

3.2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效果(方案2)。本文假定模型中技术变化是中性的,我们通过改变CES函数中的参数值评价各个粮食品种由于TFP改进对粮食产出和收入的影响。这个模拟结果如表3所示。

描述了生产率增长对粮食产出和收入的影响。由于农业部门内部以及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的相互关联,TFP增长对粮食部门以及非农业部门的产出增加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其中唯一例外的是建筑部门和采矿部门,这是因为二者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消费间的关联程度很小的缘故。

另外,粮食部门TFP增长引发了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由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高于农业部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移动。一方面,导致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下降趋势,其中在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相对于资本密集型部门需求更多的转移劳动力,从而引起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的产出明显增加。从非农业部门整体而言,由于整体产出的扩张效果,由此引起的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另一方面,在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移出,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两方面综合效果导致农业部门及非农业部门的总体工资水平上升。值得指出的是,通过对TFP改善促进了总体的收入水平,但针对于农业户及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却有所不同,其中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更高一些。综上所述,此方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现存的高度不平衡的城乡收入差距。

通过对TFP改善促进了GDP的增长,五种谷物的TFP同时增长的综合效果引起GDP增长19%。

3.3粮食部门TFP增长和贸易部分自由化的效果(方案3)。这一部分,主要运用粮食CGE模型分析在未来贸易进一步自由化背景下,模拟和评价粮食部门TFP增长的经济效果。

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这一部分模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50%的综合影响。在生产部门中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受益者是贸易出口部门和进口依赖部门(例如能源、机器设备产业等),粮食产出明显增加。

(只模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情况)的模拟结果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其中,要素收入相对增加,并且收入分配趋于改善。这是因为根据目前的经济结构,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有利于农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只模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情况),非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相对于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有较大比例的增长,这个结果暗示着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收入在不同居民组中的变化表明贸易自由化具有较强的促进“平等”的效果。其中,农户收入增长最大,这种情况和模拟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农村居民收入的改善程度优于城市居民的。可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受益于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贸易进一步的自由化(关税消减50%),而目前的贸易政策格局对城市居民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由于关税消减政府收入下降5.8%。这意味着关税消减带来的收入损失大于由于进一步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贸易税的税基扩大及企业、居民收入增加带来的收入盈余。

贸易自由化对GDP的影响相对明显。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50%的情况下,GDP上升2.55(只考虑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情况)GDP上升1.96%。

上述的模拟结果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贸易自由化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在目前阶段,一个主要的影响是能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背景下,有效地促进和协调“增长和平等”两个目标。

4.结论

目前国内学者基本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方法分析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并具体分析了粮食价格、产量和农民收入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但是,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个线形体系的模型;同时投入-产出模型还是一个价格固定和需求驱动的模型,这就暗示投入-产出模型忽略了生产供给能力的限制。为了克服投入-产出模型的上述弊端,本文在采用最新GTAP(GlobalTradeAnalysisProject)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粮食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CGE)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定量分析和评价解决粮食潜在问题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本文研究发现:

4.1增加粮食部门生产补贴的政策可以通过消减成本有效地降低粮食产品的生产价格,从而增强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扩大出口,同时也相应地刺激并增加了国内粮食产品的消费量;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7%,农民收入增加,国内的整体消费需求增加2.57%;可见,生产补贴这一政策方案的短期效果比较明显。但从中长期角度分析,由于投资下降会直接导致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资本存量的减少,从而影响经济系统的长期增长潜力。

4.2提高粮食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促进了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研究发现,由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高于农业部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移动。一方面,导致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下降趋势,其中在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相对于资本密集型部门需求更多的转移劳动力,从而引起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的产出明显增加。从非农业部门整体而言,由于整体产出的扩张,导致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最终引发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另一方面,在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移出,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两方面的综合效果导致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整体工资水平上升。值得指出的是,TFP的改善虽然提高了整体收入水平,但对于农业户及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却有所不同,其中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更高一些。这个结果暗示,此方案会加剧我国现存的高度不平衡的城乡收入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论与局部模型得出的分析结果相反。

4.3在提高粮食部门TFP的情况下,模拟部分贸易自由化政策的结果表明,要素收入相对增加,并且收入分配趋于改善。这是因为根据目前的经济结构,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有利于农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同时对比第二套政策方案(只提高粮食部门TFP的情形),非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相对于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有较大比例的增长,这个结果暗示着在当前的经济结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limeng(2006)

②由于根据目前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投入产出表》尚没有对农业部门中的种植业进行细化,因此本文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来源于GATP数据库

③12个产业部门分别是:大米、大麦、其他谷物、蔬菜和水果、其他种植业、其他农产品、能源和矿产品、食品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贸易和流通业、服务业

④目前的粮食政策所导致的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间产品投入的增加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随着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逐渐上升,必然推高粮食产业的成本,进而影响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概括地说,目前我国粮食产业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和农民低收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善同、翟凡、徐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2002,2:21~26

[2]Arrow,K.J.andIntriligatior,M.D.(1985),HandbookofMathematicalEconomics.North-Holland

[3]Dervis,K.,DeMelo,J.andRobinson,S.(1982),GeneralEquilibriumModel-ANewApproach.London:OxfordPress

[4]Ezaki,Mitsuo(2001),“AsianEconomyinFuture:AnEconometricAnalysisofGrowthPerspectives”,EconomicAchievementinAsia,Tokyo:Toyo-Keizai:171~196.(inJapanese)

[5]Fisher,F.M.(1966),TheIdentificationProbleminEconometrics.NewYork:McGraw-HillBookCompany

[6]Gunning,J.WandKeyser,M.(1993),AppliedGeneralEquilibriumModelsForPolicyAnalysis.HandbookofDevelopmentEconomics

[7]Jorgenson,Dale.W.andGriliches,Z.(1995),TheExplanationofProductivityChange.TheMITPress

[8]Limeng.2006.Grant-in-AidforScientificResearch(B)(No.16330037),“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andgrowth,incomedistributionandpovertyalleviationineastAsia”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有粮食企业;税收政策;增值税;问题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59

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流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支撑国有粮食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新的税制环境、新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对税种涉税优惠进行梳理,是进一步规范税收筹划、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营改增”的改革背景之下,国有粮食企业收税政策的调整,国有粮食企业增值税征纳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规范并引导国有粮食企业的健康发展。

1 资格认定

2015年5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免征增值税审批事项取消前后有关管理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正式施行,国有粮食企业在销售粮食中享受免税的优惠;审核工作程序取消,改为备案管理。在公告中还明确指出,享受免税政策的国有粮食企业,应向所在地粮食管理部门、国税局进行备案。新的税务制度、新的政策背景,强调国有粮食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做好资格认定等工作。

2 免税范围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免征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循“顺价”原则。对于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销售中享受免增值税的政策优惠。具体而言,国有粮食企业除了“军队用粮”、“救灾救济用粮”等销售领域,一律征收增值税。梳理国有粮食企I免税范围,对于企业核算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企业在税务筹划、经营管理中,应强化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有效运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1 军队用粮

军队用粮具有特殊性,对于凭军粮供应证、军用粮票供应的粮食,免征增值税。这一方面说明,国有粮食企业在国家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国有粮食企业按《军粮供应与管理办法》填报“军粮销货证明单”和“军粮出库差价报单”等,按要求专账核算,用好国家优惠政策,提高业务经营效率。

2.2 救灾救济粮

救灾救济粮是一定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的重要物资保障。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按照规定销售价格,面向受灾群众供应的粮食。对于这部分粮食,实行增值税免征政策。

2.3 植物油业务的税收问题

2014年5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免征储备大豆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免税政策范畴进一步扩大,由传统粮食领域,延伸至大豆等油料领域。在食用植物油业务中,对于除“政府储备植物油销售”以外的业务,一律需要征收增值税。因此,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若在经营中有免征税收范畴的“粮油品种”,可依法办理相关的免税手续。

3 企业核算

企业核算是税收政策落实的关键,也是强化税收筹划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于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为此,国有粮食企业应切实做好核算等工作,进而确保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地。

为了说明国有粮食企业核算这一工作,本文举例进行说明。X国有粮食企业是经粮食部门设立、税务部门核定的享有免税资格的国有企业。在2016年7月,该公司主要发生的经营业务有:

(1)顺价销售粮食,销售额107.5万元;(2)救灾救济粮销售,销售额215.93万元;(3)杂粮销售,具体销售情况为:①红豆3.0千斤,销售额1.8万元(不含税),平均收购价4.25元/斤(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②绿豆5.0千斤,销售额2.5万元(不含税),平均收购价3.5元/斤(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进项税额可基于以下方法进行核定扣除。(1)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凭专用发票开具的税额抵扣。(2)进口农产品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凭缴款书开具的税额抵扣。(3)从小规模纳税人(包括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取得农产品销售发票的,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1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进项税额抵扣。(4)从农业生产者(农民)收购农产品,自行开具农产品销售收购发票的,也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1的计算公式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对于X国有粮食企业7月份的业务情况而言,(1)、(2)业务在国家免征增值税范畴,应当享受免税优惠政策。但是,对于(3)的业务,当月所销售的红豆、大豆则不在国家免税政策范畴,则依照相关的税收政策,应依据13%的税率,对该部分业务征收增值税。

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农产品平均购买价×13%。为此,X公司在7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具体为:5000×3.5×13%+3000×4.25×13%=3932.50元;销项税额:(18000+25000)×13%=5590元。假设X公司期初无留抵税额,X企业7月应缴纳增值税:5590-3932.50=1657.50(元)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面临新的制度与经营环境。这一是强调国有粮食企业要梳理税收政策,充分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二是适应新的税制环境、新的制度要求,不断地优化与调整经营管理活动,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前行;三是关注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变化调整理,依据税收政策切实做好核算等工作。

参考文献

[1]蔡正融.论新形势下江苏粮食流通政策的创新与发展[D].南京:南京大学,2016.

[2]高文刚.国家收储政策改革后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粮食,2016,(09).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政策性粮食销售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在先后多次对全市粮食系统开展的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少数单位存在违反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规定现象。一是个别企业销售的政策性粮食,没有列为“三重一大”事项,由企业少数领导做出决定而不是集体做出决策;二是存在承储库点购买本库竞价销售的政策性粮食,出现“转圈粮”的违规行为;三是存在政策性粮食交易规定的有关费用之外,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其他费用;四是存在违反规定人为设置障碍阻挠购粮企业竞买粮食;五是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六是存在以各种借口干扰、拖延出库进度等问题。

影响政策性粮食出库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有企业改制原因、有粮食保管方面的问题、有物价上涨问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一是由于有些仓库建于五、六十年代,保管条件很难达到要求,造成粮食水份增减量、自然损耗;这部分的损耗要由企业来负担,企业又负担不起,要求买方补偿,引起纠纷。二是通往仓库的道路大部分要经过乡村,道路承载能力差,现在出库时使用大吨位车辆造成库区道路损坏,群众意见大要求赔偿,出现拖延出库、阻挠出库等行为;或要求人工搬运、小吨位车辆搬运,增加了买方成本,引起纠纷。三是因政策性粮食出库后,导致仓库闲置而没有保管费用,有的出现干扰交易,做买方的工作不要竟拍,造成流拍。四是粮食质量因起纠纷,同一批粮不同仓库,同一仓库不同廒因仓库保管条件,出现质量问题。 五是因企业改制效益差,个别单位把政策性粮食通过拍买变自营粮,以营利为目的影响宏观调控。

我们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及时出库投放市场,是保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严格遵守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的各项规定。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我们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印发的《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暂行办法》和省粮食局《关于规范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交易的意见》,研究制定了《上饶市政策性粮食出库规定》:一是严禁违反销售程序和不按手续出库;二是严禁违反销售合同和出库通知单的各项规定;三是严禁在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四是严禁乱收费用,乱摊损耗;五是严禁吃拿卡要,收受或索取财物。为确保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营造规范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6篇

摘要: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当前,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粮食形势不容乐观。黑龙江省是粮食主产区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我省粮食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的对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对策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粮食安全是全世界各国政府与机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2]。我国应尽快扶持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和积极性,以避免世界粮食危机的困扰和影响。

1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全省耕地1151.6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10亩;水资源总量810亿立方米,平均亩耕地水量468立方米;天然草原面积约433.3万公顷[3-6]。

其中,主要耕作土壤为黑土,典型的黑土面积约为7万平方公里[7],属世界性的稀有资源,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全;地势平坦,并且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优势。2007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92.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2%,农民人均纯收入4132元,比上年增长16.3%,再创历史新高。

1.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我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2007年,粮食总产量为396.55亿公斤,夺得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7]。

我省2007年粮食生产具有五个突出特点:

一是面积扩大。

二是高产作物增加。

三是投入增多。

四是标准提升。

五是品质提高[8]。

1.2粮食人均占有量提高

我省的粮食人均占有量提高,2007年达到1037公斤[8-10]。黑龙江省的部分农业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布见表1[9]。

1.3农业种植结构优化

省级各部门以扩大粮食种植规模、发展高效作物为重点,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099万公顷。

2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困扰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以温度上升为主要特征,与气候变暖相伴发生的气候变率的增大,则明显增加了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及病虫害和杂草等灾害的发生几率,致使我省成为我国粮食单产波动最大的区域之一。

2.2水资源缺乏,威胁粮食安全

据权威气候变化专家警告,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世纪我国农业的最大威胁。民政部最新统计,截至5月27日,黑龙江省受旱面积已达到9254万亩,为耕地面积的53%。干旱将严重影响我省粮食产量。

2.3土壤退化加剧,影响粮食安全

我省土地开发过度,耕地扩大过多侵占了湿地、林地与草地。另外,开发方式不合理,如顺坡承包、顺坡耕种等加速土壤侵蚀。此外,有机肥施用量普遍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土壤养分亏缺严重。

2.4龙头企业缺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我省龙头企业少,数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的稻米质量优良,除“五常大米”“方正绿宝石优质米业”已形成品牌外,其他水稻加工企业小而分散,经济效益差。

2.5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粮食安全的隐患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32元,绝对差距达到611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2.48:1。

2.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制约粮食安全

目前,生产资料上涨和相关利润被流通环节攫取,这种状况倘若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来源于/

据统计,黑龙江部分地区种一亩大豆的成本已涨到143元,按亩产150公斤,每公斤售价2.4元计算,毛利只有360元,除去人工费几乎无钱可赚。

3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3.1提高对粮食安全的认识程度

近年来不少干部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已过关,“粮荒”是很久远的事。从国际经验观察,日本政府宁愿让农田抛荒,给农民补贴,也不愿将土地挪作他用。从国际上进口粮食,就相当于进口一部分稀缺的土地资源,还可缓解国内耕地和房地产开发之间的矛盾。

3.2重视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

我省要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土壤培肥技术体系,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民科技和农机合作社。还应引入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3.3发展物理农业,实行环保补贴

发展物理农业是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即以物理的技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减少化肥使用量,达到保持作物稳产、增产,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实现农业的长久、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粮食增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3.4提高水资源利用,构建节水战略

我省首先应制定防治水土流失政策。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政策体系。其次,增加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另外,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广中水灌溉。

3.5政府调整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

为了适应农村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另外,应完善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同时,还应调整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3.6鼓励龙头企业,加快物流建设

政府应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等各环节的产业链进行规划,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建立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最终构建面向全球的粮食市场竞争体系。

3.7建立预警系统,关注市场动态

粮食安全预警是指跟踪监控粮食运行态势,在发现粮食不安全运行状态下,政府能根据预先预案,采取相应干预粮食运行的手段和措施。据预测,东北地区提供的粮食可满足中国50%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11],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的耕地进行预警研究。

总之,粮食安全——后危机时代,黑龙江省应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我省粮食安全生产和加工,促进我省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明建,叶文琴.发达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6):74-78.

[2]宁哲,王兰,韩微.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4).

[3]黑龙江省统计局.2005黑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内蒙古统计局.2005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吉林省统计局.2005吉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辽宁省统计局.2004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7]刘兴土,阎百兴.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粮食安全[J].中国水土保持,2009,1:17-19.

[8]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2008:168.

[9]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哈尔滨:黑龙江省统计局,2005.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物流;发展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一直是各级政府工作的焦点,与此同时如何做到粮食安全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做到粮食产量满足民众需求,而且要严格控制粮食消耗量,其中就包括粮食物流所产生的成本。据近期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在粮食物流体系领域,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因此加强粮食物流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相关概念综述

1.粮食物流与粮食物流安全简介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生产过程中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变革,以满足现代化生产专业化、一体化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粮食物流应用而生,并且不断发展。所谓的粮食物流是指粮食生产成品从运输,加工,到销售期间所产生的一切增值活动,简而言之粮食物流就是指商家为达到售出后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而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以及最为科学的运输体系。它囊括了粮食运输过程中包装、装卸、配送、售后等环节。

根据权威机构解释,所谓的粮食安全就是指国家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的起他所需要的粮食产品。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的实现不仅要保证粮食供给充足,而且消费者有支付能力购买自己的需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使得大多数民众可以摆脱贫困,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在口粮方面仍然存有困难。因此加强粮食安全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造成粮食安全存在隐患的因素不仅来自于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力缺乏等,而粮食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高成本导致利润降低,从而导致粮食需求无法满足,这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2.发展粮食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需要物流的支撑,为此物流企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粮食物流最为物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粮食物流发展状况直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成功与否。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辽阔,粮食自给成为基本国情,但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粮食产量不均匀,导致部分地区粮食短缺,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对粮食物流的合理规划来解决粮食产量不平衡的问题,这期间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对部分粮食物流进行集中操控。另一方面粮食物流的科学、现代化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局面,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粮食物流解决部分地区粮食短缺的问题,缩短城乡发展差距,平衡东西发展,为促进国家中西东地区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二、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现状分析

1.黑龙江粮食物流基本特征

黑龙江作为我国的大型粮仓,粮食资源丰富,粮食物流量大是其基本特征。据统计黑龙江耕地面积达到990万公顷,1200亿斤的粮食产量为各地区提供丰厚的粮食,与此同时这一庞大的粮食产量使得粮食物流快速发展,并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进驻黑龙江。除此之外黑龙江粮食物流有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支撑,水路便捷,公路众多,铁路更是贯通全国,横贯黑龙江的铁路高达67条。

2.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

粮食基地只有在促进其现代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商品粮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以及企业更多的是加强对粮食产量的重视度,而忽略了粮食物流的重要性。黑龙江地区粮食物流在管理模式方面较为传统,缺乏创新理念,这就使得在粮食物流过程中各流通节点沟通不畅,运输成本较高。现如今粮食物流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科学管理的知识资源与体制资源,促进粮食物流的快速发展。

(2)专业人才的缺乏

现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粮食物流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型的经济领域,对于人才的专业化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无论是黑龙江还是全国的粮食物流企业,都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来满足行业的需要。黑龙江粮食物流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导致人才缺乏,管理方面缺乏科学体制。更多粮食物流企业的人才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的。粮食物流的发展需要更多有思想、有创新能力、有专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为之服务,因此培育此方面的人才仍然任重道远。

(3)粮食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行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粮食物流的发展仍然需要基础设施为其发展提供动力。但是黑龙江地区粮食物流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落后仍是突出问题。现如今黑龙江粮食物流主要采用的是包粮流通与散粮流通,包粮流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作为基础,散粮流通则在多次卸装过程中降低粮食质量。与此同时黑龙江粮食物流企业仍然采用以前陈旧仓库,且仓库点不足造成粮食露天存储,对粮食安全问题造成隐患。且机械化设备缺乏,自动化设备少,增加了粮食物流的成本,制约粮食物流的发展。

(4)粮食物流成本高

在粮食销售方面一直受到政府政策的制约,在特定阶段,粮食储存过剩,导致粮食质量受到影响,从而降低粮食销售利润。另一方面,粮食运输过程中由于机械化设备缺乏,技术水平降低,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在粮食物流发展过程中,在粮食加工方面缺乏创新,采用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产品滞销,使得粮食物流在高成本的情况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粮食安全视角下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发展策略研究

1.整合资源,促进粮食物流一体化发展

面对黑龙江粮食物流出现管理模式落后的现状,我们不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譬如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气力输送与提升输送等方式。并且在运输方面尽可能的采用散装、散卸,实现粮食运输过程自动化、高效率化的目标。

2.优化专业人才队伍

21世纪,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点。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增加高校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生点,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高校设置粮食物流的实践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确保对复杂的环境做出灵敏的反应。与此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在显示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按需施教。并能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促进粮食物流的规范化发展。

3.注重现代物流信息发展

当前以信息化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正在席卷全球,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现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为此在粮食物流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促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譬如建立电子交易系统,电子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并能够促进机械化设备的完善。与此同时,在信息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得人们可以更大程度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4.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粮食物流成本的降低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扶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鼓励粮食在黑龙江地区进行直销,减少粮食流通的环节,并且在此基础上减少粮食流通的附加费用,降低粮食物流的成本。另一方面促进粮食物流领域的创新,且不断升级转型,建立粮食仓库、粮食加工厂、粮食配送中心在内的整体链条,在一体化、规范化、机械化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

5.加强粮食物流安全方面的工作

据统计粮食物流所产生的成本占据总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为此构建科学、安全的粮食物流体系,为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黑龙江省目前的粮食物流安全工作的总体情况来看,要想使其粮食物流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首先必须注重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管理者要加大对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确保每位员工在粮食运输等过程中的安全。其次,粮食物流的安全工作要普及到相关的各个领域,制定安全、合理的价格等,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安全、合理的享受自己的所需之物。基于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必须确保在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民的扶贫力度,加强对粮食物流安全工作方面的管理,使人们尽快摆脱贫穷,缩小中国的整体贫富差距。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将有关粮食物流安全性的工作作为发展粮食基地的首要任务,将制定的安全性条例付诸于实际行动,为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小结

黑龙江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基地,为满足广大民众对粮食的需求,加强对粮食物流的忠实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粮食物流管理体系,培养更多专业型的粮食物流管理人才,与此同时信息化背景下,农业物流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为粮食物流一体化、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基础。现如今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背景,对粮食物流的发展不仅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为粮食物流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相信在政府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物流将取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高巍,韩玉静.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5年.

[2]李维刚,赵书婷.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与粮食物流体系的完善[J].现代化农业,2013,07:38-40.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发行;信贷支持;粮食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30-02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和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作为农业这一弱质产业重要的产物,其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保护,而其中的资金支持程度是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发行,从其成立之日起,就与粮食建立了不解之缘,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发行开展粮食信贷业务的重要意义

粮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资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粮食的重要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显得突出。中国是世界上典型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是广大农民获取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内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七大把粮食安全问题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粮食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大,商业性金融不愿介入,而农发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财政支农职能的延伸,肩负着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在支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发行成立十五年的经验表明,支持好粮食收购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只有在坚持做好粮食信贷工作的前提下,农发行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农发行通过实际操作将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变成了农民手中真正的实惠,保证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通过加大对粮食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资金投入,有效解决了粮食价格低,农民收入下降的问题,保护了种粮农民积极性,保护了中国粮食安全,农发行已成为支持粮食生产的金融骨干和支柱。

二、农发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1. 1994―1998年,粮食信贷业务初步建立阶段。1994年农发行成立后,主要办理由国务院确定、人民银行安排资金并由财政部予以贴息的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储备贷款;粮、棉、油、肉等农副产品的收购贷款;粮油调销、批发贷款;国家粮、油等产品政策性加工任务企业贷款等业务,这个阶段农发行的粮食信贷业务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从事政策性任务的企业,这些粮食信贷业务依据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承贷主体执行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任务,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这一时期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得到全面发展,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2. 1998―2000年,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运行阶段。1998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重大调整,农发行的粮食信贷政策也出现了相应调整,农发行成为专司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调销、储备等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一时期农发行发放的粮食贷款全部都是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国家财政承担企业经营亏损的风险,贷款实行“钱随粮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维护了农村稳定,推动了农业发展。

3. 2000―2004年,粮食信贷业务市场化阶段。2000年开始,国家调整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范围,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先后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2001年上海、浙江等粮食主销区和山西、宁夏等粮食产销平衡区相继放开了粮食和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2002年湖北、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开始了粮食市场化改革。这一时期,农发行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市场定价,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收购,满足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资金需要。

4. 2004年至今,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新阶段。2004年5月,全国范围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所有粮食品种不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除了中央、地方储备及调控等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外,其余均由粮食企业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市场机制在粮食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最终确立。粮食信贷范围、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储备两贷款、粮食调控贷款为主的政策性贷款;以粮食收购贷款、粮食调销贷款为主的准政策性贷款;粮食加工企业贷款、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为主的商业性贷款并存的粮食信贷业务格局。

三、近十年中国粮食发展情况概述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保障粮食供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从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粮食生产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粮食生产从3亿吨,连续登上了3.5亿吨、4亿吨、4.5亿吨、5亿吨四个台阶。1998年达到51 23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中国粮食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粮食库存大幅增长。但从199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粮食连续减产,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发生了变化。2000年中国粮食产量跌破5亿吨,到2003年粮食产量为43 070万吨,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下滑,粮食供给小于需求局面明显,1998―2003年中国粮食消费从46 475万吨增加到48 800万吨,而这期间,只有1998年和1999年粮食供给大于粮食需求,累计多出8 359万吨;而2000―2003年粮食缺口不断扩大,4年累计粮食缺口9 532万吨,2003年粮食缺口达到5 730万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粮食产量又有所增长, 2006年达到49 746万吨,2007年攀升到50 150万吨,超出了1998年51 230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粮食生产实现了供给平衡。粮食人均占有量从2003年的334公斤上升为2007年380公斤,但仍没有恢复到1998 年412公斤的水平。尽管如此,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库存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达52 850万吨,超过1998年5 123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粮食稳产53 080万吨,成为21世纪后第一次连续6年粮食增产,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3年粮食稳产在50 000万吨以上的历史阶段。

2007年底至2008年世界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粮食消费量大大高于粮食生产量,部分粮食品种的库存数量远远低于安全警戒线,粮食供求失衡严重,国际粮价高位运行,粮价上涨到历史最高水平。出现全世界范围内的“粮荒”。这一状况也影响中国粮食供给问题,当前形势不乐观,保障粮食生产。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关注,特别是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农业连续6年增产的基础上,保持我粮食继续稳步增长任务艰巨,农发行在支持粮食发展方面作用应更为突出。

四、农发行支持粮食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全力支持粮食储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储备粮是国家或地方为保障粮食安全、调节粮食供求总量、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或地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效果,农发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在储备粮资金供应上,要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足额供应,努力促进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以确保储备粮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农发行要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力支持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的收储和轮换工作,保证储备粮资金供应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确保储备粮收购计划的顺利实施,有效发挥储备粮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市场方面的作用。

2.认真执行国家调控粮食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在粮食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国家会相应出台国家调控粮食收购计划,国家调控粮食政策作用明显,稳定了粮食市场价格、促进了粮食生产、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增强了中央政府对粮食供求的宏观调控能力。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末,为稳定中国粮食生产和解决农民收入,国家共下达了五次临时增储粮食的任务,计划增储大豆450万吨、稻谷2 250万吨、玉米4 000万吨。截至2009年4月末,农发行已累计支持收购大豆435.4万吨,完成临储计划的96.8%;稻谷1 436.4万吨,完成临储计划的63.8%;玉米3 565.7万吨,完成临储计划的89.1%。2009 年中国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预计临储计划在2010年4月底前完成。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中央政府实施的一种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中国于2004年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5年正式启动,2006年、2007年全面实施。2008年中国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效果显著,2009年中国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较大,农发行要继续加大政策性粮食的市场投放力度,切实做好国家调控粮食贷款发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粮食收储政策,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和稳定,充分发挥了农发行基本职能,有效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

3.继续做好市场性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农发行要积极适应粮食市场的变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企业,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理性入市的原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供应充足的粮食收购信贷资金,坚持支持多渠道收购;积极支持粮食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贸易企业自主经营,参与市场性收购。监督企业按贷款用途使用贷款,控制风险、把握节奏,稳定粮食市场,强化市场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促进市场性收购贷款业务的有效发展;同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国家制定的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4.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信贷支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都对粮食生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资金需求量大、经营风险高、经济效益低、商业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一般不愿介入,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其信贷支农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政策性贷款业务知识读本[R].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7:4.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9篇

1.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分析

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来看,短缺正在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全球食品价格自2002年以来持续攀升,到2009年已累计上涨65%。去年,全球谷物价格上涨42%。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2008年初169天的水平。世界银行最近的估算显示,国际大米价格2010上涨55%。另外,玉米价格也持续上涨。

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来看,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粮价异常波动给管理通胀预期带来巨大压力,也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玉米为例,由于我国粮食各品种间价格波动具有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性特征,玉米价格异常波动有可能引发粮价乃至整个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同时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将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打击农民养猪积极性。如此的结果也导致我国目前猪肉价格暴涨,由此推动新一轮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拉动CPI大幅上升,进一步加大通胀预期压力。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今年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4%,4月CPI同比上涨5.3% 。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正遭遇特大干旱,市场上对于粮食减产的担忧情绪逐渐升温,部分地区蔬菜价格已经显现大幅反弹。多家机构近日预测,5月CPI仍将维持高位,同比增长预计会在5%以上。反通胀已成为今年宏观调控主要目标,而粮价稳定与否,则关系到整个物价的走势,关系到宏观调控的成败。

2.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分析

目前,我国正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今后的10年甚至是50年里,人口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将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但耕地减少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在每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1万亿斤,到202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将达到790斤,需求总量将至少在11450亿斤。若按2020年的粮食需求11450亿斤来测算,要保持自给率在95%以上,即总产要达到10878亿斤,每年粮食产量至少要增产72亿斤。假定播种面积保持不变,要求单产在2007年633斤的基础上,每年提高0.7%以上。但是,多年以来,我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只有0.6%,单产增幅呈递减趋势,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加大。毕竟,科技进步赶不上社会对粮食生产的需要,所以快速城镇化时期土地减少的背景下,在有限的空间上,由于科技发展滞后,每亩地的单产就大打折扣,最后将会直接影响到粮食的总供给。事实上,在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之后,包括最近农业部统计显示,今年夏季小麦增产,长期积累形成的基础设施潜力已充分释放,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的空间已经很小。与此同时,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等根本性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尽管我国粮食已经实现了七连增,粮食产量稳定,储备充足,粮价也没有大起大落,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决定今年将在全国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会议决定,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地区,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和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采取七项措施确保粮食增产:保护耕地,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和规模化种植;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发展旱作农业,发展节水灌溉;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开展科技指导服务,推广增产增效技术;做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粮食生产用电需要;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为此,中央新增支农资金100亿元。以上举措表明,为了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从电力到水利、从科技到农资、从财政到金融,方方面面都必须立足大局,努力提供最大支持。

二、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支农政策取向与涉农银行业机构经营目标差异,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但是,由于支农惠农政策强调更多的是对粮食生产作为弱势产业的帮扶和保护,大多带有强烈的计划性色彩,而商业金融机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作为风险偏高、收益偏低的弱势产业必然难以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因此,政策支农“扶贫”的目标定位与金融机构“逐富”的商业运作原则之间出现了错位,支农政策的计划性与金融机构经营的市场性难以目标同向。即便国家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承担起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的政策性金融职能,但当作为其社会责任的弹性政策性金融职能与刚性的逐利性内在需求发生冲突时,涉农金融机构多会舍弃社会责任,最终导致信贷资金流向“非农”领域。

2.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现象并存,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但量少、点多、线长,涉及金融领域的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明显偏低,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现象并存且互为表里。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对银行信贷资金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救火式”的财政补贴政策不能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长期安全保障。一份以1987年至2007年为时间段对中国财政支农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的报告(彭克强,2008)表明,20年间,农业综合开发中银行贷款占比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占比仅有6年呈弱正相关关系,财政与金融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上的两级分化格局直观地反映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持资金未能有效地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

3.贷款对象无法提供风险补偿与信贷资金自身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并存,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一是贷款对象无法提供风险补偿。当前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其潜在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言而喻。而目前农村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导致保险公司在商业化经营中对农村种植业开办的品种极少、保额较低,且有日趋萎缩的趋向,部分农户虽然参加了保险,但第一收益人并非金融机构。二是支农信贷资金自身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作为潜在违约风险高的支农贷款,一旦发生违约,除了金融机构自身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外,无其他补偿方式。虽然各级政府建立了农业贷款的担保基金,但额度较小,真正发生风险弥补也较困难。

4.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严格的支农信贷准入条件不匹配,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一是粮食生产的分户式经营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信贷需求。全国产粮主产区户均种植夏粮、秋粮的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户经营规模也较小,农村耕地经营权的细碎化使得种粮所需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资金额较小、弱化了粮食传统种植模式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致使金融对粮食生产的支持进一步萎缩。二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严格的支农信贷准入条件。当前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户可提供的抵押财产有限,抵押物本身价值较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影响,收入难以保证,这些与银行业渐趋完善的经营管理、日益强化的信贷管理和严格的信贷准入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增大了农户贷款的风险,也增加了农户贷款的难度。

5.支农信贷人员贷款责任追究与业绩考核不科学性,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实行严格的贷款回收个人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基层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却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对于其他信贷业务,涉农贷款面对的主要对象――农户居住较为分散,而农户贷款额度小、笔数多、放贷风险高、管理成本高,且贷款发放假如形成不良,将严格追究信贷人员责任,加之,银行机构考核信贷人员,只考核存款多寡和不良贷款收回率、不考核发放贷款的多少。因此,现在从事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多数人面对涉农贷款风险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惜贷”和“慎贷”,致使部分支农信贷人员宁可放弃涉农贷款高额利润回报,将存款上存,也不愿承担放贷风险。

三、强化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建议

1.建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而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该认识到,保证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金融要在服务于现代农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发展多层次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既应注重发展面向农村特定产业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也应鼓励不同类型金融服务机构针对农业生产链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互相配合并提供互为补充的服务。特别是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链拉长,在产业化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中,在土地投资、水利设施、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产品开发,需要根据风险大小和融资期限长短,提供专业而全面的农村金融服务。同时,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入中低产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等现代农业基础开发领域,通过开发适合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农业生产转型,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2.解决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我国应通过创新促进土地流转和利用外部资源,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人多地少、分散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一是应引入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机制,解决城镇化发展与土地约束的矛盾,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农村基础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借助金融市场,以经济手段促使各地增加对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以市场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二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涉农贸易和跨国农业投资。针对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环境的变化,需要把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政策联系起来,更加有效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注意实质性保护食品安全,保护农产品供给能力和提高粮食产量。三是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在确保农地规模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以市场化的方式流转,鼓励农业生产的国际合作。

3.发挥金融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纽带作用

国际经验证明,金融手段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甚至可以放在产业链的核心。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指导农户的行为,到收获的季节,金融企业可以把农户和下游企业结合起来,同时金融企业还可以把产业链贸易公司、农资公司、铁路、港口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简言之,借助金融的力量,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望彼此连通。一是发挥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方面的作用。应加强信贷政策指导,积极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发挥金融在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开展与订单农业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因此,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长行动的成功,各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首先应以增加涉农贷款为主线,不断创新并增加对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信贷供给。

4.集中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

对现行财政支农资金“政出多门”的分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财政补贴“单干”的直接支农模式,建立政府扶持和财政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奖励促进、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将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捆绑起来运用,发挥金融资本与财政资金的联动作用,通过有效激励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财政支农杠杆效率,从而形成财政支农实现社会效益目标和金融支农实现经济利益目标双赢的局面。同时,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特别是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涉农领域,集中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

5.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增强粮食生产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解决信贷资金的收益问题。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稳定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预期,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进一步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等措施,使得种粮收入高于投入成本,在完成农户自身积累的同时,提高粮食生产收益;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使得种粮投资收益率不低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吸引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向农业投资转化,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6.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的作用,以此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的稳定增产。一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化解因自然灾害造成涉农贷款的损失。二是规范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运作,解决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担保难问题。三是建立农业风险投资基金,发挥政府风险担保金的代偿作用,对已经出现的信贷风险给予必要的补偿。四是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开发农业贷款补偿保险品种,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设置保障线,提高银行持续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五是鼓励发展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7.完善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调整信贷投向,确保稳健货币政策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资金供应。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要求,把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信贷工作重点。二是继续加大信贷投放,着力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比例、投资地域、融资渠道实行三放宽,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入股,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实力。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拓宽资本补充渠道。鼓励实力较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跨区域兼并重组,拓宽支农服务工作面。三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大中型商业银行现有县域机构网点保持稳定。建立绿色通道,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对县域以下增设具有有效贷款功能的分支机构。不断拓展政策性业务范围,有效提升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四是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进度,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面。基于解决农村信贷融资需求的视角,重点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大力培育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引导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放宽粮食主产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机构,确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发展非正式金融,为粮食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8.引导农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115-04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的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就目前而言,世界范围内仍然同时存在着三种农业——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转型期,从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城市化的水平正在逐年提高,粮食等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已达到75%以上,由此可见中国已经具备了快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条件。

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4—2011年,又连续八年以三农为主题,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九年聚焦三农,可见中国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二)粮食物流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粮食是作为维持人类生命的重要农产品,其物流活动和物流方式与人类共存,并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对物流的认识起步较晚,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入中国,知识的普及和粮食行业的发展需要,逐渐让人们开始对“物流”这个新兴概念有了一定的重视。粮食物流起着沟通主产区和主销区的重要作用,是粮食产业链的枢纽,居于先导地位。粮食物流的畅通无阻有助于解决全国粮食大市场和本文所选研究对象——黑龙江垦区小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国家政策支持粮食物流的快速发展

为了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政府一直关注并高度重视粮食物流发展及其流通体系的建立,多次发表声明,下发文件支持和改善粮食物流的发展,并提出诸多有利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2008年,国家发改委员会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把粮食生产安全中长期定义为:生产水平在 2010 年时达到 5 000 亿公斤以上、2020 年突破5 400亿公斤;粮食自给率稳定在 95%以上;粮食“四散化”率(“四散”即散储、散运、散装、散卸)2010 年达到 30%,2020 年上升为55%。2009年的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都为粮食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也意味着国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销区粮食储备规模,适时采取玉米、大豆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健全国家收储农产品的拍卖机制;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4.黑龙江垦区客观上需求发展粮食物流体系

2012年,垦区生产总值496.5亿元,人均达到3.1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98.2亿元;粮食种植面积4 250万亩,粮食总产量432.6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407.28亿斤,商品化率达到94.1%。日益增长的粮食产量,无疑提高了对粮食物流的要求。诸如粮食物流的成本过高、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滞后、社会化和市场化及标准化程度低,都是影响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基本现状

(一)黑龙江垦区粮食的生产现状

截至2012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32.6亿斤,是2005年产量的2.1倍,粮食的交售量达到407.28亿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现在垦区每户的平均经营土地面积是200亩,计算比较,约为35%的家庭经营了垦区约82%的耕地,垦区人均生产粮食35.4吨,规模化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业劳动平均生产率,现垦区的劳动生产率为29%,不仅是全国的较高水平,而且还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力人均产粮的28%;作为黑龙江省的产粮大户,黑龙江农垦区的份额占将近一半,在全省粮食生产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1949年,垦区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省的0.27%,2012年上升到22.8%;“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这是2004年,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总理到黑龙江代表团听取审议时的第一句话,这充分证明了黑龙江垦区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之重。

(二)黑龙江垦区粮食的加工现状

世界上主要的粮食有稻谷、小麦、黑麦、高粱、玉米和粟,中国除黑麦之外,这些粮食都有生产,其中产量较大的是稻谷、小麦、高粱和玉米。中国是农业大国,我省又是产粮大省,因此,对原粮的加工转化能力强弱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的粮食加工就是将原粮经过加工处理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一个经营活动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稻谷的碾米、小麦的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脂的提取和精炼、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等。在加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化就是粮食的深加工。黑龙江垦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了九三集团、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北大荒麦芽集团等15家部级和省级农业企业。

(三)黑龙江垦区粮食的储运现状

粮食的仓储工作在粮食物流的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连接粮食的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它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如下图所示):

黑龙江垦区水稻收纳库主要位于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分局、红兴隆分局、宝泉岭分局和建三江分局;玉米的收纳库主要位于哈尔滨、牡丹江分局、红兴隆分局、建三江分局和九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大豆的收纳库主要位于其主产区的哈尔滨和垦区的牡丹江分局、红兴隆分局、宝泉岭分局、建三江分局、九三和北安分局。收纳节点位于粮食主产区公路和铁路附近,以便于粮食的收纳,我省垦区按照国家三类粮库的标准建设,仓容规模2.5~5万吨,但如果是产量密集的主产区,可以将仓容规模扩大到10万吨;粮食物流中转节点的粮库都是位于距离粮食集散地较近的公路、铁路和水路的枢纽,年中转量均在40万吨以上。黑龙江垦区一般使用筒仓和砖圆仓完成粮食的仓储;大型粮食物流节点也可成为粮食物流中心,其大型规模在于不仅可以对上游粮食的供应商来源的大量粮食进行集中的加工储存等工作,并可以处理下游粮食需求用户的不同订单信息,并提供批量的粮食仓储、配送等服务,也可以说具有粮食交易市场的功能。

黑龙江垦区现有总地坪面积为758.7万平米,以现有水平无法赶上粮食连年递增生产的趋势,地坪缺口普遍很大,粮食收获后往往直接在压硬的天地上进行处理和储存,所以垦区对地坪面积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省内现有10条公路线路为粮食运输通道,粮食运输的公路总里程为638公里,主要用于粮食的收纳、中转、短途运输和成品粮的运输;黑龙江的粮食铁路运输通道同样也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东部通道构成,包括两条区域性的主要通道、12条次级通道、48个物流中转节点和5个省级大型粮食物流节点。中部:中部地区有3条主要通道(绥北线、通让线、滨洲线),两条次级通道(汤林线、北黑线),42个物流中转接点和3个省级大型粮食物流中心。西部:有主要运输通道1条,次级运输通道3条,粮食物流中转节点13个,省级大型粮食物流节点两个。跨省的粮食通道主要有4条,分别是经过哈尔滨的哈长线和拉滨线,经过大庆的通让线,经过齐齐哈尔的平齐线。还有两条次级通道:经由牡丹江图佳线出省走辽宁的东边道入海,经同江入海出省通道。

每到运输旺季,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都会头疼,虽然黑龙江省是“中华大粮仓”,但却处于铁路线的末端,粮食外运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外运设备主要缺乏专用汽车、火车专列以及相应的专业设备。输送机、清理设备、散粮发放设施、汽车衡、钢罩棚等设备远远不足。

三、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黑龙江垦区粮食库存大、流通成本高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率超过70%,享有 “北大仓” 的美誉。黑龙江垦区近些年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商品量的增加,粮食库存逐年加大,居高不下,全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局部、相对过剩状态,到 2012 年粮食年度末,黑龙江省垦区粮食库存达到500 万吨。如此之大的粮食库存,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库存量造成粮食陈化降等问题,而且这些粮食的储存、管理费用、银行利息等,造成了财政包袱沉重、 新粮接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个别粮食购销企业出现了为保补贴储粮不愿卖的苗头。

(二)垦区粮食储运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效率低

虽然经过几年建设,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仓储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按粮食现代物流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如粮食散装机数量较少,烘干机效果不好、烘干能力不足、仓房老化陈旧破损严重等,导致粮食流通不畅导,影响了粮食物流整体功能的发挥。散粮装运和接卸设备缺乏,使许多粮食得不到及时中转,运输设施简陋引发粮食在途时间长、 途中损耗大、 运输费用高等问题。包散结合、 公铁水路运输共存的多式联运还没有开始应用。

解决粮食物流的核心问题,主要是解决“北粮南运”的问题。粮食物流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目前是铁路运力受瓶颈限制,海上运输比例偏低。但受铁路运输能力整体不足、运输瓶颈限制以及煤炭等原材料运输需求增加的影响,北粮南运的铁路运量难以增加,而水运价格偏高及港口中转设施不足导致粮食海上运输比例偏低。

(三)垦区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落后

物流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模式比较原始,导致不能支持粮食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有效运作。目前黑龙江垦区物流技术较落后,这严重阻碍了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体系的发展。一是粮食物流的包、加、储、运技术落后。包装技术落后,不仅使粮食产品易潮易腐,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巨大,而且显得粮食的档次低,阻碍粮食的销售。二是黑龙江垦区粮食加工技术落后,大量粮食增值部分被其他一些企业抢先争夺而去。包括储藏技术、运输技术等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高水平高素质物流人才的短缺

人才是垦区粮食物流发展的关键战略资源,是建立健全粮食物流体系的关键因素。目前来讲黑龙江垦区仍然存在着物流人才的短缺现象,就现有的物流人员来讲,普遍的素质和水平偏低,很多人员的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跟不上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这将会导致垦区粮食物流发展速度缓慢、不能实现粮食物流高效快速的发展。

(五)粮食物流相关主体的整合程度不高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各主体之间,存在大型的粮食生产企业与农户、粮食中间商及物流产业的对接组织管理与设施资源整合问题,物流服务业和粮食的相关企业联动机制不强。建设大型的粮食物流中心、规划粮食物流中转节、完善粮食物流的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各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等的不完善,致使粮食物流相关主题间的整合程度呈较低水平。

四、针对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降低粮食物流运输成本

要提高火车的运输能力,错开运输高峰期间等手段适当降低火车的粮食物流成本,原粮通过散粮火车,散粮船舶,到关内各省及东南沿海城市;品粮和精粮要逐步推广集装箱、托盘和成组的运输方式。要积极与北良港、营口港合作,发挥它们散粮运输和陆海联运的绝对优势;要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统一标准,完成公路、铁路、水路的无缝化连接;要构建畅通、快速、高效的垦区粮食物流供应链,完成大粮食、大流通、大市场的规划。最终实现年储备粮食200万吨,销售300万吨,通过粮食的无缝化运输方式,减小库存储备,降低物流成本。扩大铁海联运规模,使黑龙江垦区的外运仓储位置前移,以平衡粮食的生产运输问题。

(二)完善粮食物流储运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储运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粮食物流运作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加大对粮食储运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粮食储运条件,提高粮食“四散”流通水平。根据黑龙江省垦区粮食流通的具体特点,粮库建设布局重点应放在粮食主产区和交通枢纽地带,并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及粮库的功能作用的不同,确定建设不同类型的粮食仓库,形成大中小型结合、 各种形态不同、 的粮食仓储体系。增加散粮自动装卸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做到从粮食散储、中转库装卸到车站码头进出有一系列环节的设施配套。

合理调整粮食购销企业布局,切实增加粮食中转库数量,以适应粮食配送的需要。健全粮食购销企业基础设施,完善粮食物流功能。主要是增加散粮自动装卸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做到从粮食散储、中转库装卸到车站码头进出有一系列环节的设施配套;从长期发展看,应适当开展粮食集装运输。目前,应把重点放在对现有承载工具的改进上,特别是要对箱体进行改装,使其成为专用运输工具。

(三)搞好垦区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将信息技术与发展垦区粮食物流相结合,建立垦区的现代信息平台,达到与全国相关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有效衔接的目标,最终使粮食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成为垦区现代粮食物流的神经中枢。注重垦区“六大”物流园区、百个重要物流节点,省外“五大”配送中心及配送网点的网络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设施、健全物流信息平台,形成保管、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的紧密连接,建立起适应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代物流体系。

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快研制粮食物流关键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开发,尽快研制通用的散粮火车、散粮集装箱和散粮汽车。推广散粮运输技术设备,提高粮食物流的技术装备水平。制定和推广粮食物流标准,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信息编码、品质检测的标准化。

(四)建立高水平的物流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粮食物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物流企业人员变动较大,粮食物流业的发展还很不完善,缺少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等。因此要加快物流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黑龙江垦区应注重中青年人才的培养,聘请国外专家参与垦区粮食物流体系的经营和管理,在与国外专家交流、合作中提高垦区内部专业人员的水平,使粮食物流体系较快走上正轨。只有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上去了,才能真正的降低粮食物流的成本。同时,考虑以外包的形式,把粮食物流外包给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从而节省粮食物流成本。

(五)粮食物流体系的完善整合

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省级物流圈;以牡丹江分局为半径,以密山、虎林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地方的兴凯湖物流圈;以建三江、红兴隆分局为半径,以佳木斯为中心带动周边地方的三江经济物流圈;以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北安分局为半径带动周边地方的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圈。

加强粮食产销地区合作,按照销地的粮食调运需求,加强产地的粮源组织和铁路专列、海运班轮的发运工作,建立稳定的粮食运输通道,实现产销区的有效对接。鼓励大型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集粮食收购、储存、中转、加工、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粮食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提高粮食市场信息服务水平。发展粮食网上交易。建立全国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和全国粮食物流配货、交易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粮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粮食物流的组织化程度。

五、结论

粮食是作为维持人类生命的重要农产品,其物流活动和物流方式与人类共存,并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本文在对垦区粮食物流发展的研究时,进行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力求做到详尽地掌握各方面关于粮食物流的信息,从而对结论获得的正确性和完善性有所帮助。现将结论叙述如下:(1)中国的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对于粮食物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作为有着“中华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农垦地区,更是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粮食物流单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多元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布局已成为新的形势要求,黑龙江垦区建立完善的粮食物流体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2)针对垦区粮食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对应的对策建议:通过降低粮食物流运输成本、完善粮食物流储运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粮食物流系统的完善整合,做好自身发展,当好黑龙江省的领头羊,成为全国的典范,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发展,实现粮食物流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刘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 张平.改善和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思考[J].物流技术,2008,(1).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九年关注于农业,也是首次将科技创新列为主题。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工程,给中部地区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三个基地”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明确指出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因此,本文围绕粮食科技创新和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的现状

(一)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得到很大的发展,每年培养了大量的粮食科技人才,为中部地区的粮食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中部地区粮食良种覆盖率不断提升,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在粮食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部六省村内技术人员数量是171889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222540人,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合计是394429人。中部六省初级人员数量是129575人,中级人员数量是34589人,高级人员数量是7725人,村内农业技术人员合计是171889人。

(二)中部地区粮食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中部地区粮食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粮食技术装备与设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山西、安徽、河南省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超过50%,分别为56.81%、79.66%、86.37%;河南省的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50.03%,表现最为突出;安徽省喷灌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9.49%;江西省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0.80%;河南省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为48.43%;安徽省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为49.58%。中部六省农用地膜覆盖面积895849公顷,中小棚覆盖面积48403公顷,化肥购买量31374967吨,农药购买量548497吨。

三、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虽然目前科研人才相对以前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说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粮食科技创新毫不例外,也需要大量科技创新人才,目前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面临比较匮乏的困境。保证粮食的计划产量和供给安全,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粮食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但仍未打破传统格局。人才结构调整滞后,已经影响了粮食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服务的效果。总体来说,中部地区从事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二)粮食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目前粮食发展最致命的弱点是粮食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粮食科技投入仍然偏少,并缺乏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由于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粮食科技投入长期严重不足,特别是工业化试验与产业化生产的投入缺乏,致使一些先进成熟的技术、装备不能及时得到推广普及,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停留在试验阶段,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致使粮食新技术推广速度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支撑力量不足。

(三)粮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粮食科技自主创新是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最直接表现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粮食科技原始创新成果明显不足,低水平重复式科技研究还较多,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能力不够。粮食重点领域技术成果比较匮乏,真正能运用到粮食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还比较少。农机领域关键技术成果缺乏,在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大型农用机械、粮食加工成套设备等主要依赖进口,粮食科技自主创新总体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培养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大力培养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粮食科技创新人才到生产一线,解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将勤于实践,精于业务的科技创新精神融入到粮食生产中,为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科技创新项目中,要继续发挥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优势,发挥粮食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积极承担国家项目,在研究中培养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实践中促进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成长。

(二)加大建立粮食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中部六省加快落实粮食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推进各类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各级研究单位的科研经费投入比例,才能真正使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科技创新的内容应与中部各省的生产实际相符合,对当地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并带来经济效益。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购置成套的专业设备,以满足技术创新对设备的要求,在投资过程中应该对粮食创新技术进行科学分类,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设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投资,激发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科技创新效率,使资金投入得到回报。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城镇化;国家粮食安全;影响机制研究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有效的发展,人口数量随着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粮食的需求量也不可置否的不断增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探究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的作用机制,对于影响粮食的安全审查与布局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同时,能够帮助我国制定更加完善、更加有针对性的粮食政策和农业发展道路,改革粮食生产体制,保障粮食安全。

一、城镇化与粮食安全

(一)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所有产业劳动力维持生存的直接物质基础。因此,粮食供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充足的粮食供给可以为城镇化进程提供物质保障。

(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在城镇聚集,非农人口逐渐增多,对农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的逐渐发展能够刺激城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能大力提升农产品的供给和流通效率,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产品供给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影响机制分析

(一)城镇化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城镇化的逐渐增多使得农村的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之中,这样一来,粮食供给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的有力保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农业产值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却丝毫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粮食供给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城镇化会使得农业劳动力减少。

(二)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作用分析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今后城镇化建设及农业产业调整中,还是要保障一定的粮食播种面积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

三、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一)保障耕地数量

城镇化的进程中能够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因此,保障耕地的数量则显得至关重要。对耕地保护进行立法,严禁任何形式的耕地占用,禁止以流转形式占用耕地。城镇扩张和城市间道路交通建设绕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于己经占用的土地,有条件的复耕,没有条件的在其他地方补充耕地。对于补偿占用耕地的土地既要保证数量由要保证质量。健全完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落实好土地管理制度,农民对土地的流转只能用在农业用途中。做好对城市发展用地的规划,统一部署实施土地整治带动全村农民做好耕种。

(二)统筹城镇战略布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空间,合理规划发展路线,实现多元化发展。城镇的综合能力的相关调查对于城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人口的城镇化提供有利环境。因此,城镇化发展规划中要注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立优势互补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

(三)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城镇化对有效灌概面积、化肥施用量和粮食种植机械总动力这三条路径,发挥对粮食生产影响,归结起来都是对农业科技水平的影响。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治理耕地周边的环境污染,着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的质量。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建立防洪、灌概的多功能水利设施工程,增加大型灌区面积,减少自然条件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加大农业研发的技术力量,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农户对口的技术支援。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优良、高产的粮食新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农产品的速度。

总结

众所周知,由于粮食在国家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重中之重,因此,粮食问题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粮食是立国之本,粮食是否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由于粮食生产所受的影响因素众多,并且随着城镇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形式的改变,粮食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也发生着变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振远.中国粮食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0:41-45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户;土地流转;粮食核心区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05 -02

一、引言

中共中央在2008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国家这一重大决策,立足点是应对粮食危机,维护国家长期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农户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农村生活消费及活动的主体,更重要的是生产经营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确定和强化了农户的地位和作用。现在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更为深化的新时期,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特别是在粮食生产方面更是关系到中国改革的成果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合理引导和促进农户的发展,使传统农户向现代农户过渡,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农户生产要素现代化问题

从劳动要素来看,舒尔茨・波普金命题强调小农的理性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行为方式与“厂商”的行为方式相等,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关键着眼点在于农民的逐利性。我国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可以自由配置自己的劳动时间、劳动对象,对市场有了自由的反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的兼业化、离农化程度不断加深。从统计数据来看,东部兼业化比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虽然农业产值不断上升,但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却不断下降。首先,就土地收益来看,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国家全面废除农业税的因素影响,我国的土地单位产值不断上升。农用机械、农药、化肥的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农业的利润空间。仅仅化肥一项,2000年,用量为4146.4万吨;2004年为4636.6万吨;2008年为5239万吨;2013年为5911.9万吨,化肥成本占农业总产值的25%左右。同时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效益低下,农业产值增值缓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在缩小。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在逐渐上升,截止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5.9元,比2000年增加了四倍左右。农村居民收入在增加的同时,其收入结构也发生着变化。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在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也在不断提升,但工资性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2013年占纯收入的一半。相关数据也表明农民兼业化问题严重,一部分农民放弃耕种土地,进城务工;另一部分农民则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这也说明了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原因。从收入结构以及土地收益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户兼业化不断上升的原因。

从土地要素看,目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美国、日韩等国家在土地方面都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规模经营是实现集约化的有效手段。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适度的规模经营才能够发挥禀赋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结构,放开农业发展束缚,实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对比美、日韩等国家,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难以获得利润,其所耗成本可能高于产品市场价格,农民靠种田不能真正摆脱贫困。家庭农户的经营方式使土地形成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格局,土地使用上的细碎化使农业机械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土地的分散经营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效能。我国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转型,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应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农业经营主体,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企业(黄宗智,2010),与大规模机械化的农场企业相比,劳动和资本双重密集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农场)更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黄宗智、彭生玉,2007)。

从技术要素来看,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细碎化不利于投入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技术要素,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户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家庭关系的核心化却提高了对农业技术要素的投入水平。这是因为,劳动力使用成本的上升,使得机械替代劳动的经济性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非农就业收入的增长造成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使得用农业机械来节省劳动时间成为有效选择。

从资本要素来看,农业产业作为基础型产业,目前的弱势地位及其特殊性要求政府对农业的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从农业现代化国家的经验看,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要要发展配套的农业保险,农业承担来自于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不能全部让农民承担,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以帮助农民减轻和控制农业经营的风险,农业保险的发展有助于保全投保农户因为偶发性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稳定农业生产。

三、我国三大粮食核心区农户现代化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黑、吉、豫三省粮食生产现状

黑、吉、豫三省耕地面积及产出情况:

据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08年,黑龙江耕地面积为11830.1千公顷,占全国比重的9.72%;吉林省耕地面积为5534.6千公顷,占全国比重为4.55%;河南省耕地面积为7926.4千公顷,占全国比重为6.51%。这三大粮食核心区五年的每千公顷的单位产量表2,如下:

黑、吉、豫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从上图可以看出黑龙江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吉林基本保持平稳,河南的粮食产量则不断下降。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并已上升到全国第一,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却偏低,与其他两省吉林和河南进行比较,同为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上却均比其他两省低。而单位面积产量偏小,这与土地细碎化,农业技术利用程度低,农户投入资本较低相关,黑龙江的单位面积产量较吉林、河南偏低。与国外相比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有限。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但是就国内而言,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强。据国家发改委2008年11月预测,2010年全国粮食需求总量达到1.05万亿斤;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1.145万亿斤,与2008年相比,年均增加100亿斤。黑龙江2014年粮食耕种面积为11564.4千公顷,相比于其他两省其耕种面积最高,河南省次之,吉林较少。河南虽排在第二,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最多,其人均耕种面积为最低,因此,河南省土地细碎程度最高,其土地规模优势较其他两省最弱。

(二)黑、吉、豫三省农户要素投入影响因素

土地产权因素。我国土地产权虽然有了明确主体,但各项权能的分割不清。第一收益权的不合理界定,使农户土地经营收益过低,降低了土地在流转过程中的价值,第二是农户缺乏土地物权性让渡权。承包经营权限制了农户土地使用权及其流转预期,农户缺乏对土地长期投入的激励,同时降低了土地在流转中的价值,提高了土地的交易成本。

粮补政策。我国的粮食直补并未与农民是否种粮或者生产粮食多少挂钩,使得直补并未发挥应有作用。我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大都采用以计税面积进行补贴,一部分种粮的农户没有得到补贴的真正实惠。

金融政策。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其贷款受自然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农村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贷款信用度低,还贷意识差,造成随意违约,恶意贷款不归还信用社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农村担保资源不足,担保机构不完善。

四、促进核心区农户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我国现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制度,造成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加快完成土地确权工作,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为下一步土地流转打下基础,使农民的土地权利不受侵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减少阻力。

(二)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有利于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日益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农业的规模经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农业规模经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农业机械等科技手段的运用更加经济。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无论是从理论逻辑上看,还是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实现规模化经营都将是中国未来农业的现代化必走之路。

(三)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服务的范围也扩大到金融、技术、销售和法律等方面。我国的农业服务体系较为薄弱,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通过政策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到实现农业及农户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史清华,张慧林.农户家庭经非农化进程与历程研究[J].经济问题,2000,(04): 45-48.

[2]林毅夫.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出版社,1993: 78.

[3]董帮应.基于规模经营视角的农户经营主体的变迁[D]合肥:安徽大学,2014.

[4]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J].管理世界,2002,(05):76-87.

[5]杜培华,欧名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02):53-56.

[6]胡初枝,黄贤金,张立军.农户农地流转的福利经济效果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01):184-186.

[7]黄宗智,彭生玉.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04).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粮食区;金融支持;经济主体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现状

西峡县境内的地形较为复杂,但温度适宜,雨量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该县形成了以菌类、水果、药材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在我省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范,成为核心粮食生产区。

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菌、果、药的产量,增加农户收入,增强涉农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该县规模农产品企业达到42家,其中部级重点企业一家,省级重点企业一家。这些企业带动个体农户在生产链条上进行种植、加工与生产,促进该县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西峡市粮食区金融支持程度

西峡县政府十分重视对涉农企业,尤其是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企业,并给予他们宽松的信贷条件。西峡在之前短短几年时间里,以宛药为重心,在信贷链条上进行了一连串系列开发,先后申办了4900万中药材提取生产线项目,5000万中药材基地项目,1.5亿续贷项目。2009年又将仲景大厨房香菇酱项目和太圣药品包装项目纳入发展规划。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西峡县鼓励和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积极组织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周边地区考察学习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等,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办好合作经济组织信念。二是积极争取为专业农民合作社申报示范社项目,通过示范社项目的引进,对西峡县合作社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合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7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带动3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二、西峡市粮食核心区金融支持面临的问题

根据西峡某农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如下:

(一) 缺乏规范的政策性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农民未参与过政府组织的关于农村金融的培训,仅有5%的农民参加过且认为收获很大,其余15%虽然参加过培训,但成效甚微。除此之外,超过75%的农户对西峡的信贷政策不了解。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并未有效的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引,最终导致村民对金融政策的不敏感甚至是误解。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政府政策上传下达不到位,缺乏规范和政策引导。

(二)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对该村金融计划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近90%的村民拥有自己的存款。但保险发展程度有限,村民对保险十分抵触,害怕被骗,因而习惯性拒绝。除此之外,借贷业务一般,并没有很多人从事借贷项目。综上,保险、信贷产品的短板决定了当地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三)金融创新不足

大部分村民并未听说过金融创新产品,这首先是由村民自己的文化水平决定的,其次是由于当地政府缺乏政策指引,也导致当地金融创新严重不足,长时间停留在从农信社、银行借贷款上,既不了解现在的金融政策,也对如何利用政策为自己牟利而不感兴趣。

三、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构建中金融支持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配套机制

统一财政部门对农村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得所有扶农资金达到有效配置,促使的正规金融部门以低利率帮扶农村经济发展所产成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以此来刺激正规金融部门的支农积极性。同时,建立农村内源资金回流机制。正规金融部门放弃在农村支行只存不贷的职能,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使民间资本在监管体系内正常运转的同时刺激其对民间资本投融资的积极性,提高对农村经济投融资的规模。

(二)构建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城市金融体系的发展。因此,应逐步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商业银行农村服务,提高想农业发放贷款的比例,针对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差异化改革,以此根据不同经济主体的需求不同,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增加金融服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为粮食核心区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利用创新型金融工具服务农村经济主体

对于我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农村经济主体可充分利用新型互联网金融工具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个体农户而言,央行应加快农户信用评级的实施,将农户的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贷款审核与优惠政策等相挂钩,促使农户更严格的管理自己农作物的同时,降低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压力。大部分涉农企业属于小微企业,它不仅具有农业经济的不足之处,还具备小微企业的各种缺陷,而我省粮食核心区的“宽带工程”已初步得到实现,互联网网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涉农企业可利用众筹互联网金融工具来满足自身的大量资金需求,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的极大的可能性与空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我省粮食核心区应积极倡导民营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晓明 刘静..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经济研 究导刊,2009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结构 调整 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存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整个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的稳定。保证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必须注意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就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需要的基本食品”。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粮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程度。“粮食安全”概念包括三项具体要求:①确保粮食生产总量;②通过进出口调剂,最大限度地保证粮食市场供求平衡;③保障低收入贫困人口的食品安全。而我国“粮食安全”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家庭粮食安全是基础,粮食营养安全是最高目标,国家粮食安全则是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的保证。

一、提出“粮食安全”的必要性

早在党的“十五”规划中就提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建立我国粮食安全体系问题,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同志、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2003年10月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

二、农业结构调整与实现粮食安全的意义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起到稳定和促进作用,但盲目的农业结构调整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我国一旦出现了粮食的不安全情况,必然要制约和影响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战略方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以粮食安全为前提。

中国经济基础弱,人口多,地域广,交通欠发达,粮食安全必须以本国生产为主,靠大量进口粮食满足中国粮食需求,不可能、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另外,粮食是生活必需品,中国的粮食供给完全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治发生动荡,我国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从战略意义上讲,中国的粮食问题,主要还是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

(二)丰富的粮食资源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物质保证。

粮食是最重要的饲料来源。粮食生产发展了,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三)调整农业结构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高收入地区,农村非农化程度较高,而低收入地区,农村非农化程度则相对较低。

(四)调整农业结构,能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后,有利于农民增加农业投入。调整结构加速了土地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调整结构有利于加快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调整农业结构与实现粮食安全也存在着矛盾。

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非粮食生产,这将影响到粮食安全。这主要表现为争资源的问题。由于人均耕地少,既要考虑吃的问题,又要考虑增加收入,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增加一种作物的种植,必须要以减少另一种作物的种植为代价。

三、太谷县粮食生产形势及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从1985年到2010年这二十五年来看,粮食总产增长幅度大于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幅度。并且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了蔬菜、油料经济作物的发展。2、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生产的同时,加快了林牧渔各业的发展,但粮食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充分显示。3、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快了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

四、太谷县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

(一)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1.单产提高困难

在遗传育种理论和应用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要想把粮食单产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是相当困难的。从我县的粮食生产能力综合分析,单产的提高虽尚有潜力,但即使年年“风调雨顺”,也会随着单产的逐年提高,递增速度将越来越小,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2.种粮效益低

农民种地成本加大,粮食价格低,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近年来,国家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内粮食价格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虽说国家对粮食进行直补,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急剧增大,农民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农民对农田的投入减少,有的弃田撂荒,良田沃土“退耕还草”,使粮食生产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3.政策调控的两难

既要稳定粮价平抑通胀,又要保持粮食价格具有一定的涨幅,以此来调动农民种的粮积极性,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一味地控制粮价,难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如果粮价大幅上涨,势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使通胀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粮食生产发展潜力

1.土地资源的潜力

从战略上看,解决我县的粮食问题,必须跳出耕地和粮食的圈子,仅就耕地论耕地和粮食论粮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整体的食物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护生态环境因素协调的前提下,向山地开辟多种多样的食物资源,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劳动力的潜力

长期以来,农村近半的劳动力局限在第一产业,应当进一步发展农业加工企业,解决劳动力大量闲置问题,稳步推进小康建设。

3.科学技术的潜力

太谷县粮食作物单产与产粮大省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它反映了我县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增加总产的潜力。

4.资源深度开发的潜力

通过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可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稳产高产。

五、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应懂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稳定农村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

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科学地制定土地使用规划,严格维持耕地占补平衡,控制耕地的锐减速度。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法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占用基本农田。加强土地法实施监管力度,对越权批地、非法占地或占而不用、用而不当的,要坚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还耕。

(三)要进一步增加投入,不断完善农村的金融体制

调整农业结构,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坚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保持农业和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广开筹资渠道:(1)积极招商引资,开发农业;(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3)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4)鼓励农民发展股份制经济,扩大粮食生产资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