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

合同管理概念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篇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关键。但是,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得到普遍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目的,得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支持”。在此基础上,用国外两种支持理论进行了证明,并探讨了“支持”的内涵,进而分析了支持理论的基本元素和基础框架,设计了基于支持理论的人力资源支持管理模型。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核心概念 支持 支持理论

一、引言

世界著名的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一门学科应该有一个核心概念(Core Concept)。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稀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权力”,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文化”,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群体”,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是“交换”。论语的核心概念是“仁”。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二、学科概念体系与核心概念的标准

概念是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素。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概念体系。概念体系由多层次的概念组成。概念分为核心概念和普通概念。核心概念处于知识领域的中心位置,而普通概念是附着于核心概念而存在的、为核心概念服务的。

 

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列出选择核心概念的标准如下:⑴展现了当代科学的主要观点和思维结构;⑵足以能够组织和解释大量的现象和数据;⑶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内容,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解释、概括、推论等;⑷在教学中可以用上各类情境下的例子,并可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和环境;⑸可以提供许多机会,用以发展与本学科特色相关的认知技能和逻辑思维过程;⑹可以用于组建更高阶的概念,而且可望与其他学科的概念结构建立联系;⑺表达了科学在人类智力成果中所占有的地位。

 

三、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概念的确定

1.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概念分析其核心概念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有三种模块之分:六大模块、八大模块、十大模块。十大模块包括八大模块的内容,八大模块包括六大模块的内容。每个模块包含的主要概念见表1。基于核心概念的标准进行分析,表1中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

 

2.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分析其核心概念

(1)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支持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图1)。企业的活动可分为增值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类,增值活动包括来料储运、生产作业、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而支持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支持”。

(2) 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 80 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该模式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2004年8月30日,中国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将“组织的过程分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图2)人力资源管理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所起的作用依然是“支持”。

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看,人力资源的核心概念应该是“支持”。

3.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常用概念分析其核心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有三个常用的概念。

常用概念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直观框架见图3。

 

常用概念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其直观框架见图4。

 

图3、图4虽有差异,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支持”员工的发展“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常用概念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该概念可以简化为:“通过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实现组织的而目标。”简化概念中的关键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支持”。

 

4.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分析其核心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一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即“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二是有效利用劳动者的技能,即“支持”员工充分发挥技能;三是为组织提供训练有素和动机良好的员工,即提升员工素质,“支持”组织发展;四是使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实现最大化,即“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五是与所有的员工交流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即让员工了解相关政策,“支持”员工开展工作;六是提倡符合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的行为,即“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七是管理对个人、团队、企业及公众都有利的变革,即消除障碍,“支持”个人和组织更好地发展。

上述七个方面都隐含着“支持”。综合上述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支持”。

四、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概念的证明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相互支持”关系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1.支持关系理论的证明

伦西斯·利克特(Rensis Likert,1903-1981),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支持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所谓支持关系理论是指领导者要考虑下属员工的处境、想法和希望,支持员工努力实现其目标,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领导者对职工的这种支持能激发起职工对领导者采取合作和信任的态度,支持领导者的工作(图5)。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概念框架; 逻辑起点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006-04

一、绪论

现代会计大致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其中,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在内的各单位的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相关信息,将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在规划、控制、决策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现象[1],在会计标准、会计实务甚至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更多地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而忽略了内部的管理决策,以至于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2014年10月27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研究、调研座谈、公开征求意见等工作基础上,财政部作为我国会计工作主管部门,顺时应势,制定并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3],明确了管理会计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并从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和信息与报告四个方面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业内一致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管理会计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管理会计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虽然总体而言,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不断有所进步,但仍滞后于实践需要,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全面推进。

因此,要大力发展管理会计,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被各界广泛认可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形成关于管理会计公认的“话语基础”,这既是《指导意见》[2]中所规划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中基本指引的基础。

概念框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构建概念框架,首先要确定其逻辑起点,在该起点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出系统合理、完整严密的整体框架。逻辑起点是概念框架搭建的出发点,是概念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前提理论。

基于此,本文对已有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辨析,指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应以目标为起点,并对管理会计基本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管理会计发展有所借鉴。

二、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解释、指导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管理会计、指导并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和解决现有的管理会计未曾涉及到的新问题。

综观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多数学者都是从管理会计的历史发展回顾开始,来归纳演绎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及其层次和内容。

(一) 管理会计发展阶段的探讨

管理会计始于19世纪的工业成本会计。工业革命不仅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也大大增加了管理费用和折旧金额,为了更准确地核算成本,会计人员开始使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记录成本账户。20世纪20年代后,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成本信息在企业决策、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性,使得成本会计从单纯的计算逐步发展到成本计算与控制相结合,并最后与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剥离,形成了以服务于内部管理为导向的管理会计。从发展历程来看,管理会计大致经历了成本确定与财务控制、管理规划与控制、流程优化与资源节约、资源利用与价值创造四个阶段(IFAC,1998)。财政部会计司[2]认为管理会计发展阶段也可以划分为成本与财务控制、管理控制与决策、强调价值创造三个A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管理者责任等息息相关。

(二)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综述

西方学术界对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研究并不多。西方管理会计的教科书除涉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属性等理论问题外,很少涉及其他理论研究,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将各种专门技术应用于实践的学科。我国的会计学者已围绕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管理会计逻辑起点的主要研究,列示在表1中。

三、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评价

本文认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其必须能够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虽然本文在建立逻辑起点时主要采用的是规范演绎法,但它还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验证。实践可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论证,才能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其是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管理会计是一个发展的系统,逻辑起点应成为联系管理会计系统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满足这样的条件,管理会计才能根据社会发展做出适时调整,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第三,其能够对其他抽象范围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这是对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最起码要求。

根据前述三个条件,表1中关于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的各项观点虽然都有合理之处,但本文认为以管理会计的目标起点论更加符合上述条件。

本文对其他的管理会计逻辑起点按照前述条件逐一进行评价。

Atkinson et al.[4]在《管理会计》一书中将管理会计定位于:为决策和战略的顺利执行提供信息,并着重解释和讨论了管理者如何估计和管理产品、成本和盈利,如何利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提高业绩。这种典型的西方观点将管理会计定位于一门实践的学科,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根源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无法解决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

有学者根据管理会计发展中成本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成本起点论[5],不过,从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成本起点论根本无法涵盖目前管理会计的范畴(例如综合绩效评价、战略管理会计等),因此,成本起点论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其次,成本起点论中的成本,并非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从实践中可以归纳出来,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应该是价值创造,只不过不同阶段、不同企业其价值创造的重点不同而已,成本只是价值创造的一个方面。最后,由于上述原因,根据成本起点论很难建立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

部分学者鉴于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和重点内容,提出应当以环境和动因作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6-7]。诚然这一逻辑起点可以解决管理会计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但同时可以推理出的一个结论是: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环境和动因并非管理会计的最本源问题,也不是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以此为出发点建立概念框架显然会与概念框架“评估现有的管理会计、指导并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和解决现有的管理会计未曾涉及到的新问题”的定义相违背。本文认为,概念框架应该具有持久的解释、评估、指导作用,否则就不是概念框架。因此,以环境和动因为起点,由于环境和动因的不断变化,也很难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整概念框架。

有学者提出,应当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8-9]。这一逻辑起点的好处是可以探讨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因为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由于本质过于抽象而很难很好地进行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在实践中也很难对管理会计的本质进行验证。在建立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到底是本质决定目标,还是目标决定本质,这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从而陷入无休止的争议之中。

有学者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0],虽然符合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可以将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较好的结合,但是本文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并非管理会计的最本源问题,如果将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很容易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的其他专业管理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管理等混淆,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应该是价值,具体到企业核心能力问题,管理会计与其他专业管理的不同之处是可以将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价值量化从而正确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还有,企业核心能力起点其实只是环境和动因逻辑起点在现阶段的具体化,因此,具有与环境和动因起点相同的缺陷。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尽相同,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核心能力可能也不一样,比如宝钢股份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核心能力是生产效率,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核心能力可能是研究开发带来的产品差异化。因此,以核心能力为起点构建管理会计框架很难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作用。

有学者提出以管理会计假设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1],首先,会计假设难以满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条件,此外,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并不是管理会计假设,并非是管理会计假设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反管理会计假设是从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因此管理会计假设无法满足管理会计逻辑起点的要求。

有学者提出了层次理论起点论[12],认为企业的管理具有层次性,因此管理会计也具有层次性,按照这一理论,则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建立多个不同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虽然这貌似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用于指导不同层次的管理实践,但是层次理论显然不是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而且由于要同时建立多个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很难做到逻辑严密、内容完整。

有学者提出以管理会计目标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3-14]。本文比较赞成以管理会计的目标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因为不论哪一个发展阶段,也不论处于什么具体环境,管理会计的意义在于帮助一个单位实现其目标,否则管理会计将失去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本文前述的条件来看,管理会计目标可以很好地联系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并不断推动管理会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调整;此外,以管理会计目标为起点,可以将上述学者所提到的管理会计的环境与动因、管理会计的假设和管理会计的本质相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从而可以解释、指导并应用于管理会计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作用。

四、管理会计目标分析

既然以管理会计目标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的目标进行明确。从已有文献看,管理会计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管理会计目标的内部观,这种观点将企业管理者作为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实用管理工具,其主要职责是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罗伯特(Robert)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目标是帮助管理者决策和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二是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认为除了企业管理者之外,管理会计还应该服务于外部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如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前身)在1981年的首个管理会计公告――《管理会计定义》中,指出管理会计包括为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和税务机构等非管理群体编制财务报告。

本文认为,无论是管理会计目标的内部观,还是综合观,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提升企业的价值。内部观倾向于一组织内部价值,而综合观则倾向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显然其范围过于扩大,显得无所不包,很难开展理论研究,在实务中也很难指导实践;而且不论从管理会计的实践还是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都有失偏颇。此外,IMA也在2008年版的《管理会计定义》中重新修订了对管理会计的表述,由管理会计的综合观转向内部观。因此,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应当采用内部观,落脚到推动单位实现战略,为单位创造价值服务。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回顾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总结梳理了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各项研究,并对成本起点论、环境动因起点论、本质起点论、核心能力起点论、假设起点论、层次理论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等各种研究观点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认为,以管理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更能体现管理会计的意义所在,也更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是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最佳选择。

本文的研究为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形成关于管理会计公认的“话语基础”,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系统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政府对管理会计的大力推动,管理会计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建议抓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2],以管理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参考借鉴财政部于2016年6月27日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3],以推动单位实现战略为落脚,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推动管理会计的系统发展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 13-20.

[2] 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会专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3] 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A].2016.

[4] ATKINSON A A,KAPLAN R S,MATSUMURA E M, et 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and Strategy Execution[M].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PTR,2011.

[5] 李玉周,聂巧明. 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J].会计研究,2005(8): 82-85.

[6] 卢恩平,邢于仓. 管理会计逻辑起点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10):100-101.

[7] 刘爱东.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6(8下):4-7.

[8] 利特尔顿. 会计理论结构[M].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9] 王棣华.试论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2): 6-9.

[10]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42-48.

[11]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M].2版.北京: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 劳秦汉.论管理会计[J].财会审计论坛,1995(4): 16-18.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所谓社会转型期,主要是指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促使了企业管理的不断改革与转变,在这一时期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基础,这主要是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管理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的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管理模型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理念

企业管理创新与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主要是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和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为基础,在当前企业管理制度背景下创建的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实质上它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一般而言,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即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机制创新,进而又可以细化为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运作过程创新以及相关制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等。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而言,它主要融合了决策层、操作层和执行层的共同创新,其核心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相关代表人士就提出了双重核心的管理创新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整体创新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同时,还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将管理人员的组织学习能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发展的基础。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他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一文中提出,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不仅是对资源整合及利用的全方位管理,而且也是具体资源利用和目标整合的细节管理。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建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要素。管理组织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本体;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及其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动机来源;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资源整合及其利用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间接目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长期坚持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全部参与者的影响能力,同时还包括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与执行力,从而更好的实现其管理目标。

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可能性

第一,加强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认识,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从实践来看,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都是广大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通常会以人性论为基础,对如何使管理工作有效地满足人性之需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若该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理想目标,则管理人员就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若是不能满足以上需求,则管理人员应当对人性关系进行全面的探索,从中找到不合理的因素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新的、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人性与管理相协调的过程中,将会促进管理实效与人际关系更加的和谐,对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非常重大作用。一般而言,人性化管理创新理论关注的是人性之需求,对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人性发展及其变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因此,基于人性化的思考,管理模式创新将成为顺应管理理念和管理逻辑要求的有效管理模式。

第二,将把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去。一般而言,社会文化既包括存在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又将管理纳入到了社会文化的范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的注入实际上就是管理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融合。根据西方管理模式之特点,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很早就对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加强注意,而且多数企业管理中通常都会有本企业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实践中只有对企业进而全面的资源调整与生产劳动关系改善,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前的资本市场文化进行统一,以此为契机来加强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价值观与制度的融合,管理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念认可及其自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三,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是同一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形态就会随着而改变,即社会来使发展转型。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就是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客体、行为、组织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改变与完善。一般而言,社会形态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的,生产关系又决定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形式与特征,对上层建筑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实际上就是管理精神和文化的一种创新,管理文化滞后必然对管理创新造成消极的影响;相反,社会转型会对精神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企业管理创新创造新的条件。企业管理创新,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管理思想创新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的转变通常会带动思想认识的进步,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变得多元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3、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在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意义在于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当前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优胜劣汰式的选择与应用。对于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科学的管理研究课题,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建立成为该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与核心。从实践来看,当前企业管理创新概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概念模型的提出与管理情景的发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交易费用的降低与经济效应的创新。虽然看上去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企业的管理创新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企业管理模式是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改进的,它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企业管理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在该种模式条件下,一定要实现技术与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将管理理念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制度和文化机制之中。在当前的新社会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通常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只有根据市场发展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管理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对当前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尤其是企业目标与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一般而言,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情况构成:新管理理念的产生与应用;管理机构的创新与新管理理念的适应;新型管理模式的配套适用以及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改变与完善。所谓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人为的油画布置使企业管理系统中各项工作更加的协调,提高其积极性,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通常情况下,管理创新主要是指手段、任务以及目标上的创新,一个合理的可供选择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包括创新基础、手段的创新、任务的创新以及管理目创新等内容,其中创新基础又可以分为管理基本形式分析、思想出发点分析以及人性论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种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遵循传统理性。所谓理性,主要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所蕴含的能力及其所遵循的准则,而传统理性则是利用传统作为诠释各种事物及其发展模式的道理或者根据。根据传统理性的要求,以人治人的管理;理念与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促使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形成。这一概念模型的提出,无论是普通的管理普适性要求、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管理特色性确立,还是将该种要求归结于四个要求,其本身均带有非常强的经验论特色。

其次,根据经验方法获得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从形式上看,虽然该种模型源于传统理性,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让这种传统理性与当前的实用性理性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理性认同。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实际上就是在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承认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根据管理活动的普适性、特色性要求确定下来的,而这两种要求都是根据经验分析所得,同时也是对传统理性的一种客观反映。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似乎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合理的原始属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际应用也将成为实用理性的有效支撑,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被不断地证明实用理性的科学性,才能认为该种模型确实具有实用价值的真理性与规范性。以上仅是对概念模型的理论分析,实践中仍需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应用对其进行验证。社会转型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发掘,实际上就是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共融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再次,将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若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与创新模型内容相一致,则应当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针对这一问题,通常我们可以认为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已经对企业具备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真理性与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按照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四个基本维度对企业管理创新属性进行深挖掘。从而找到企业建立在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基础之上的有效模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若企业管理创新与概念模型的内容不相符,则企业概念模型及其管理之间也是不相贴合的,那么再继续使用这一概念模型将难以确立企业管理创模式。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发掘已不再具有实用性,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进或选择其他的管理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只有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身的整体创新。因此,应当不断地加强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洪林.基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中国经贸,2012(18).

[2]孟胡勋.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管理观察,2012(27).

[3]陆园园 薛镭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

[4]卢国源.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分析[J].大观周刊,2012(12).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4篇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wWW.133229.cOM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owl:classrdf:id=“功能知识”>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名称”/>

<owl:cardinality>1</owl: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产品”/>

<owl:mincardinality>1</owl:min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owl:classrdf:id=“功能技术原理解”>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知识”/></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技术原理解简图”/></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5篇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owl:Classrdf:ID=“功能知识”>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名称”/>

<owl:cardinality>1</owl: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产品”/>

<owl:mincardinality>1</owl:min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owl:Classrdf:ID=“功能技术原理解”>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知识”/></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技术原理解简图”/></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6篇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owl:classrdf:id=“功能知识”>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名称”/>

<owl:cardinality>1</owl: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产品”/>

<owl:mincardinality>1</owl:min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owl:classrdf:id=“功能技术原理解”>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知识”/></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技术原理解简图”/></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概念转变 ;PEODE策略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06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多与科学的化学概念有所偏差。学生可能记住了化学概念的定义,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些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称为“迷思概念”[1]。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概念”是指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迷思概念,将科学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学效果却总是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的迷思概念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仅依靠简单的科学概念灌输并不能有效地促使迷思概念发生转变。因此,优化化学概念转变教学已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2 PEODE策略的探索

2.1 概念转变与POE策略

近年来, 研究者对迷思概念的转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1982年,波斯纳(Posner)等人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库恩的“范式更替”理论, 提出了著名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并总结出影响迷思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对原有概念感到不满;新的概念必须是可理解的;新的概念必须是合理的;新的概念必须能够适用更大的范围[1]。该理论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就是学生原有的迷思概念通过发展、改变和重建为科学概念的过程, 其基本策略就是在了解学生迷思概念的前提下,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实现概念转变学习。Gunstone和White于1992年在DOE(demonstrate-observeexplain的缩写,即演示―观察―解释)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POE(predict-observe-explain的缩写,即预测―观察―解释)的教学策略。POE是一种以“观察渗透理论”的哲学观念和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概念转变等理论为基础的新型演示策略[2]。相对于灌输式的DOE策略,POE策略重视学生的预测,因此能有效地揭示学生的迷思概念,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概念学习以及科学学习兴趣[3];POE策略在承认学生具有迷思概念的前提下,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被不断否定的过程,预测为学生迷思概念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平台,实验演示为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提供了机会,解释为实现学生的概念转变提供了条件[3]。

2.2 PEODE策略的探索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而课堂讨论就是一种改变封闭状态的重要教学形式。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交流、创新思维与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而在对POE策略相关文献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SavanderRanne. C.和Kolari. S.(2003)[4]提出的PDEODE策略已经重视了学生的讨论,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对学生的预测和实验演示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对学生的解释和实验前后的讨论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两个环节的忽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对于学生的预测要给他们解释的空间,这样就能牵出更多的迷思概念;对于某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与讨论,这样叙述者就可以借着口头表达的过程重新整理自己原有的认知,而听者则能将其与自身的理解结合并进一步调和矛盾。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加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感到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这时学生就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丹瑟里恩(Danswerrean,1993)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通过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丰富的了解,有助于克服学生的迷思概念[5]。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尝试了更重视学生的解释和讨论的PEODE策略(predictexplain-observe-discuss-explain的缩写,即预测―解释―观察―讨论―解释),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3 PEODE策略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3.1 P-预测阶段

教师陈述问题或展示实验设备并说明流程,学生预测实验现象。此阶段要求教师能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文献研究等方法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可能存在的迷思概念,以此为依据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3.2 E-解释预测阶段

学生向全班对自己的预测做出解释。为了使学生通过解释暴露出更多的迷思概念,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3]。教师应以称赞、鼓励为主,不要过早地评价学生的观点,也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讽刺或挖苦。对于学生暴露出的各种迷思概念,教师应能准确地判断出其实质、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为学生认知发生冲突创造条件。

3.3 O-观察阶段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和观察之间的差异。在观察实验现象时,由于学生很想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因此注意力会很集中。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现象[6]。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从而增强PEODE策略的教学效果。

3.4 D-讨论

当实验现象和学生的预测有明显差异时,学生会因认知失衡而产生“紧张感”。为了消除这种“紧张感”,学生就会努力寻求答案,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和老师或同学交流的愿望。这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通过问题中介,营造全员交流、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使学生的错误概念在思维的相互碰撞过程中不断地被瓦解。此阶段教师切忌急于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标准答案上去,切忌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迷思概念,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识[7]。在这种冲突、商讨和交流的过程中,讨论后的解释也就呼之欲出了。

3.5 E-实验后的解释阶段

经过交流和讨论, 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思考、调和观察与预测之间的不一致性并试图加以解释。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发言往往还是比较零碎和粗糙的,缺乏系统性。而许多倾听的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很可能还会产生迷思概念。因此,最后教师有必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分析、加工和总结,这将有助于建立稳固且正确的科学概念。

4 PEODE策略的运用例举

现以“浓硝酸的性质”的教学片段为例[8],具体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PEODE策略。

4.1 预测

[教师提示]现有两支相同的试管甲和乙,甲试管中放入已去除氧化膜的铝片,乙试管中放入铜片。根据你学过的金属和酸的性质,预测将浓硝酸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如果都反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程度较剧烈?说出预测的理由。

[学生预测]学生的预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甲试管中的铝片逐渐溶解,反应剧烈,产生气泡,而乙试管中没有现象;②两支试管中金属都溶解,均有气泡产生;甲试管中的反应更剧烈一些;③两支试管中都没有明显现象。

4.2 解释

[学生解释]预测①的解释:因为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所以只有甲试管中的铝片可以置换出H2;预测②的解释:初中老师提过,硝酸可以和很多不活泼的金属反应,只是不产生氢气。又因为铝比铜活泼,所以甲试管中反应更剧烈些;预测③的解释:我记得好像浓硝酸可以储存在铝桶里,所以铝应该不会和浓硝酸反应;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后,当然不会和硝酸反应。

[学生表现]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紧锁眉头,有的在翻书,还有同学说:“做个实验瞧瞧。”

通过上面两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笔者发现了学生原来存在各种迷思概念: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金属活性顺序表和酸的通性,但对硝酸的性质了解得很少;部分学生已经将“铝常温下能被浓硝酸钝化”的知识遗忘了……

4.3 观察

[实验演示]为了使后排的学生也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我在实物投影仪前演示了上述实验。

[学生表现]教室里非常安静,每个同学都屏气凝神地观察着。当学生看到铜片与浓硝酸剧烈地反应且产生了红棕色的气体,而铝片表面却没有现象时,他们都露出了惊讶和疑惑的表情,并自发地展开了讨论。

可以看出,当实验现象和学生的预测有明显差异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

4.4 讨论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经过讨论,学生从已学过的铜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的事实推测:浓硝酸也可能具有强氧化性;通过查阅教材,他们了解到浓硝酸常温下使铝钝化的原因。通过思维交流和碰撞,大部分学生能从气体的颜色和元素种类去推测红棕色的气体不是无色的氢气、氧气、氮气或氨气,而可能是含氮元素的某种化合物。

4.5 实验后的解释

[教师解释]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能与除金、铂等少数金属以外的金属反应。但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

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将放有铝片试管加热或加水稀释后会有什么现象呢?”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浓硝酸性质的理解。

总之,PEODE策略可以有效探测学生的迷思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引发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和解释促使学生反思、调和认知冲突,构建科学概念。PEODE策略下的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表明它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概念学习和科学态度。因此,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营造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任英杰.促进中小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的POE策略及案例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7,(12).

[2]翁伟彬. POE策略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

[3]顾江鸿,史小梅,李春密.预测―观察―解释―一种基于现代教育研究的演示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9,(5).

[4] Savander-Ranne, C. & Kolari, S. Promoting th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through visualization[J]. Glob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3,7(2):189~199.

[5]邹蓁,宋君.中学生常见生物迷思概念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EB/OL]. ,2011-7-24.

[6]林雪梅,张军朋.“POE”教学策略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1,(4).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合作教学;概念转变

在日常教学中,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是学生获得知识、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过程,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学前就已经存在许多能解释自然世界的概念,也就是所谓前概念,或称迷思概念。

学生在建构自身知识和概念的过程中,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认知能力和生活环境的差异, 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因此,科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教师就要尽量针对学生的迷思概念设计安排教学,实现学生的概念转变。本文以初中科学《大气的压强》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利用合作教学,使概念转变更有效地进行。

一、通过访谈 弄清学生已有概念

通过访谈及问卷等多种形式,得知学生对初中科学《大气的压强》的概念已有一定了解,但都属于一知半解,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应用,对用大气压强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还存在比较多的疑惑。

如:在一个玻璃杯里盛满水,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片。用手托住纸片,把杯子倒转过来,即“覆杯实验”,学生会认为是杯中的水吸住了硬纸片。

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苍蝇在玻璃上爬行不会掉下来。学生会认为是苍蝇的弯曲的爪很尖,抓住了光滑的玻璃表面。

如:离心式水泵(如图1)在动力机的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的水会随叶轮一起旋转。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学生对“底阀”“滤网”的功能不清晰,有部分学生认为水是靠水泵吸上来的。

有一些错误的概念是在新课上完后才形成的。

如:学生在学习了液体压强之后可能会在学气压强时,认为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是相同的,而用液体压强计算式计算大气压强。

如图2所示,部分学生认为用打气筒向封闭烧瓶里充气是为了研究大气压与沸点之间的关系。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图2实验研究的是气压与沸点之间的关系。之间相差一个“大”字,但是反应出对概念的理解存在问题。大气压是指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而气压是指任意气体对物体产生的压强。

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时发生的迷思概念是由于日常生活对概念理解的要求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要求不一致引起的。日常生活概念对现象的解释要求以满意为主,允许概念的模糊、不准确或不一致,而科学概念追求的是对现象的完美解释和预测。

要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先要了解他们形成了哪些迷思概念,以及这些迷思概念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教师可以对这些迷思概念进行有的放矢地解构,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二、任务驱动 解构已有迷思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

戴维・梅瑞尔提出了“首要教学原理”,他认为,“学习只有在学习者从事解决真实世界里发生的问题时,只有当学习者能够通过论证或应用而激活已知知识、并将其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基础时,新知识才会被整合到学习者的世界当中”[1]。

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梅瑞尔提出了“首要教学原理”,我们对《大气的压强》这节课设计了典型任务,在任务驱动中激活已知知识,获得新知识,并解决真实世界里发生的问题。《大气的压强》中的“典型任务”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任务中有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点;任务中蕴含着科学学科的学习方法;任务是根据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进行设计的。

【典型任务一】:用教师提供的在“拐弯”处扎过小孔的吸管吸饮料(如图3),要求学生用此吸管吸饮料,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吸管吸不起饮料?②吸管如何改进可以吸起饮料?

这个实验和两个提问尝试解构 “水是靠水泵吸上来的”这个迷思概念。

实验中学生用力对吸管吸气,但不能将水吸上来,已经很好地证明这观点的错误。

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水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而不能简单地说水是被吸上淼幕蛘咚凳潜谎股侠吹摹

吸管开了孔和大气相通,形成不了低压区,吸管顶端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水不能流动。如果要让水流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嘴里制造了一个低压区,大气压将水压向嘴里;在饮料上方制造一个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区,水也可流动到嘴里。

这个实验及讲评可以很好地解构学生“水是靠水泵吸上来的”这一迷思概念,并建立相对正确的科学概念:水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

核心知识是每个教学活动单元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是一个单元教学、一节课教学的主体内容与知识主干,是整个教学活动链条中的关键链环。在这个实验中,“水为什么会流动”是一个核心知识,抓住了核心知识就等于抓住了教学主线。

【典型任务二】:动手做覆杯实验并判断大气压的方向

用放在你面前的实验材料(水、玻璃杯、塑料片),做一次覆杯实验。学生产生了这样两个迷思问题:覆杯实验中没有让杯子横过来(如图4),学生认为大气压只是向上的;纸片不掉下是因为水把硬纸片弄湿后沾在杯口了。

覆杯实验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力学实验,在实验中应要求学生将杯子横过来并指向四面八方,指导学生观察硬纸片都没有掉下来,让学生能体会到周围存在大气压,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对照组实验,将硬纸片弄湿后看看能否沾在空杯的杯口。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并用任务驱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在成功中享受喜悦。

【典型任务三】: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设计

在课堂上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小型真空收纳袋、迷你抽气装置、吸盘、一杯水、胶头滴管、吸管、瓶子、保鲜袋、橡皮筋等。利用实验器材要求学生设计一个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并解释实验的原理。

学生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①用迷你抽气装置抽走小型真空收纳袋中的空气,发现真空收纳袋变扁了;②用胶头滴管吸取杯中的水;③两个吸盘吸在一起、吸盘吸在玻璃上;④用吸管吸水;⑤瓶里放保r袋,瓶口用橡皮筋系紧,尝试将保鲜袋取出。

上课时教师邀请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的实验方案和实验原理,并给予补充和评价。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的核心概念并加以运用。”学生在设计验证大气压强存在并解释实验的原理的过程中解构原有的迷思概念。对自己设计的装置进行自圆其说,试图说服同学和老师,这个过程很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驾驭能力。

三、合作学习 重新建构科学概念

在任务驱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的教学来获取知识”[2]。儿童认知的发展,除了成人的指导作用外,儿童与同伴之间相互探讨问题,共同完成任务,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比个体单独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优越性,它可以加速认知水平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课堂实践,提出以下几个合作策略。

(一)制定目标 明确任务

要让合作学习有实效,教师要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在本课的典型任务三中,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有了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就更容易发生:有的小组设计用迷你抽气装置抽走小型真空收纳袋中的空气,发现真空收纳袋变扁了;有的小组设计用胶头滴管吸取杯中的水,用吸管吸水;还有的小组设计出让两个吸盘吸在一起或者让吸盘吸在玻璃上的实验。组内有了共同需要完成的任务,大家的思维、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讨论也会更有效率。

(二)组内分工 人人有责

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是小组合作完成,所以必须要进行组内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课堂上每个小组6人,我们进行如下安排。

组长:负责分配任务;记录员:根据要求记录实验数据,画图;汇报员:进行语言组织、负责得出结论,组间交流;实验员:负责动手实验;观察员:负责实验观察、指导。合理的组内分工,将提高每一位同学的实验积极性,使整个实验过程有条不紊,有序展开。在课堂上,我们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最佳组长、最佳实验员、最佳记录员等,以提高学生对这些角色的认可。

(三)师生对话 启发点拨

合作学习主要是围绕一定的任务来展开的,合作学习的任务一般是讨论或者探究的问题。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果学生之间的合作不能很好地解答,就要进行师生对话,依靠教师的启发点拨,建立科学概念。

学生经常可以看到苍蝇倒立在天花板上爬行,从而有了苍蝇的弯曲的爪很尖,抓住了天花板这样的迷思概念。用师生对话可以比学生合作更顺利地解构这个迷思概念。

师:我们可以看到苍蝇倒立在天花板上爬行,苍蝇也不会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为什么?

生:苍蝇的弯曲的爪很尖,抓住了天花板。

师:为什么弯曲的爪很尖就能抓住了天花板?

生:天花板凹凸不平。

师:玻璃有凹凸么?

生:玻璃是平整、光滑的。

师:我们看到过苍蝇停在竖直的玻璃上么?

师:再小组讨论苍蝇为什么不会从玻璃板上掉下来。

本文以初中科学《大气的压强》教学为例,探讨科学概念的转变策略。教师通过在教学设计前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弄清学生已有概念,针对学生的迷思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并使用了两个策略:任务驱动,解构迷思概念;合作学习,重建科学概念。任务驱动的合作教学法在大气压强的课堂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科学概念的转变研究提供又一研究案例。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77-0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今天.全球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创新则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载体,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其存在的理由和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落脚点。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促发了我国企业现代化历程的加速。当前,我国企业现代化的历程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从适应计划经济走向

一、理论背景

在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和常泽修等人。芮明杰于1994年在其出版的著作《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中,最早提出管理创新的概念。管理创新就是由管理主体对组织系统中的人们施加影响,使组织系统中的人们能积极和协调地工作,以实现组织系统预定的目标。该定义包含4层含义:①管理创新的基础包括:管理创新的前提假设、相关依据和基本观念:②管理手段创新是指企业为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③管理任务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做怎样的事情"来促使组织系统中的人们积极和协调地工作.以保证实现其目标;④管理目的创新就是实现组织系统的目标.包括经济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

二、研究假设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开放的社会需要管理的开放,不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互动与融合促使管理的深层变革,也引起了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关系的讨论。

(一)基本假设1: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社会转型即社会形态的转变。而管理转型是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管理转型必然涉及管理的目的、任务、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根本改变。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充足的创新知识资源。另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有效的创新方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国管理转型所要求的管理创新,决不是对某种管理思想的选择、认同所导致的管理思想一元化。恰恰相反,它应该是适应不同管理客体、管理环境需要的多种形态的管理思想的并存共荣。因此,要顺应社会转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

(二)基本假设2:管理嵌入社会文化管理是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管理嵌入社会文化即管理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管理总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价值观、习惯和信念、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愈是能运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它就愈能取得成功。

(三)基本假设3:"创新人"假设是管理创新的逻辑前提。

"创新人"指企业中参与创新的所有创新主体,如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及操作层的员工、企业的供应商与用户等。"创新人"假设作为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发展结果.以往的"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复杂人"及"文化人"假设都只是"创新人"假设的某一侧,"创新人"综合了以前各种假设的合理部分。既反映了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发展趋势.又反映了人性的创新本质,是人性假设在创新时代的新发展。因此.把"创新人"假设作为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点。

三、概念模型

发掘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科学的管理研究。选择建立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是这项研究的基础。对正在孕育的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主要有两项:提出概念模型和发掘管理情景。

概念模型由西方管理理论的普适性要求和我国社会转型背景的特色性要求所决定。一个可供选择的概念模型将由"管理创新的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任务创新"和"管理目的创新"组成。其中,管理创新的基础包括:"管理基本形式分析"、"管理思想出发点分析"和"人性论分析"。具体说明如下:第一.这是遵循传统理性,且使用经验方法而得到的一种概念模型。按传统理性."以人治人"管理基本形式、"人性应善"人性论等这些传统管理的逻辑延续,促使我们能够提出上述概念模型。然而这个概念模型的得出,无论是一般性管理的普适性要求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管理的特色性要求的确立.还是把这种要求归结为4个方面组成概念模型.都带有极强的经验论倾向。第二.由经验方法而得到的概念模型,虽根植于传统理性,但在当今管理研究中.只有让其自身所具有的传统理性能与实用理性相结合,才可能获得人们对其可供使用的真理性的认同。因此,上述概念模型是否有用,必须通过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才能验证,概念模型的作用是为发掘管理创新属性提供分析研究的途径、手段。第三.用这个概念模型研究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如果结论显示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符合模型的内容.我们便认为概念模型与企业的管理相贴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概念模型对企业来说.具有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可使用真理性,由此最终寻找出企业建立在上述概念模型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模式。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治理;网络治理;善治;公-私伙伴关系;新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2-0052-05

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治理”一词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治理似乎成了一种潮流。但是治理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治理可以指很多事情,它可以是一个流行词汇,一种时尚,一种框架设计,一个联结各学科的、伞状的、描述性的并且模糊的概念,一个空洞的符号,……”。[1]治理似乎是万能标签,可以贴在任何地方。概念的模糊性已然成为治理正统性的严重障碍,Sartori指出:无法否定的概念是万能的,可以指任何事物,没有清晰的边界,就无法确定它的种类,由此容易导致混淆和难以捉摸。[2]为了规范治理的概念,使学术界在研究它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梳理了相关的治理概念,归纳了治理理论所包含的关键要素,分析了目前治理概念之所以泛滥的四种可能原因,最后归纳了治理的内涵。

一、治理概念的演变

治理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概念,它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治理与新治理两个阶段。治理概念最早起源于希腊语(Kybernan)与拉丁语(Gubernare),都包含着领航、掌舵或指导的意思。我国“治理”一词的词源学历史悠久,西汉的司马迁就提出了“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治国理论。总而言之,传统的治理(我们称之为旧治理)是“统治”的同义词,两者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一种新的治理机制诞生。一般认为,新旧治理的分水岭是1989年的世界银行报告。世界银行在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问题的报告中,把非洲当时的情况称之为“治理危机”。新旧治理的区别在于:旧治理一般是指“政府以及它的行为”,新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3]

治理概念的丰富与发展表现在治理概念频频出现在不同学科的文献中。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学科解读治理及其理论,以应对目前普遍出现的范式危机。不同学科间治理的研究虽然丰富了治理的内涵,但也出现了包罗万象的局面,治理似乎成了什么都可以指向的东西,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因此迫切需要对治理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以规范其研究途径。

(一)治理概念在国外的演变

Van Kersbergen K.和Van Warden F.[4]分析了9种治理概念,是目前比较全面的分类。我们将这9种概念进一步概括为四大类。

1.善治

善治这一概念首先由世界银行提出,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善治可以将私人部门的善治(法人治理)和公共部门的善治(新公共管理)纳入进来。虽然这三种形式分属不同的学科,但其实质都是市场精神在不同领域的实施。

(1)一般意义的善治。世界银行所提出的善治,主要是指有效率的管理,最初只是一个“政治中性”的定义,但是后来这个概念不断丰富,逐步涵盖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善治。善治的主要理论主张包括:增加政府与公共事务的透明和责任,减少公共支出的浪费;增加基本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通过规制改革提升私人部门的力量。这些措施强调合法性与效率的政治、行政和经济价值。[5]

(2)私人部门的善治:法人治理。法人治理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它是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制度和激励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界定和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背离。

(3)公共部门的善治:新公共管理。虽然法人治理为商业部门产生了良好的治理实践,但新公共管理同样将善治引入公共部门组织。将私人的管理手段应用于政府部门达到了善治的结果,这些手段通常包括:顾客至上,增加回应性,加强绩效管理,服务外包与私有化,区别掌舵与划桨。

2.没有政府的治理

没有政府的治理,关注政府作为一个政策行动者的角色问题。政府在政策中的角色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政府中心视角。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政府完全主导政策;第二,社会中心视角。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政策制定完全由私人和非营利组织主导,形成了“没有政府的治理”体系;第三,政府、私人和半官方组织形成伙伴关系的治理,它是“有政府的治理”。需要说明的是,“没有政府的治理”并不等于“没有政府参与”的治理,而是没有政府权威的治理,是一种自愿的治理形式。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1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

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四,马克思曾经说过,会计“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9还指出价值决定仍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意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0所以社会主义会计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较之资本主义都有极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必需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要强调价值管理。因而,建立一个与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会计体系,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会计管理如何在核算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核算和监督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应该超出一个基层组织,成为社会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多层次的经济体制结构,带来社会上会计咨询服务的兴旺。所有这些都将丰富会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中我国的涉外会计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整个会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外国的经济交流增多,世界各国会计管理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吸收到我国会计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个。经过博采众长之后,需要融合提炼,加工改造,才能自成一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既然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概念,也应当不断地校正、改变和更新。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也应该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11我想,我国的会计学家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关于“会计管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由于和传统的会计观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误解。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需要澄清:

1.有人认为,提出“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会计的地位、鼓舞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决定的,概念的产生也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

2.有人说,不问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就从根本上抹煞了会计的特点。我认为不能这样推理。不同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并不等于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不具有提供经济信息的职能。本文前面已经阐明,如果把会计的本质用“信息系统”来概括,以提供信息作为会计的全部职能,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历来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正如同理解马克思关于“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一样,从职能的重要性来讲,控制是第一位,观念总结是第二位的;从工作的时间顺序来讲,观念总结是先于控制的,会计的监督是融合于核算过程之中的(核算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监督,不需要控制监督而进行核算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人把“会计管理”解释为“就是管会计”,这是极大的误会,也违反逻辑常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顺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的。例如,物资管理可以倒过来理解为管物资;但计划管理,就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管计划;审计监督,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监督审计。这位同志把“会计管理”的概念作了“管会计”的解释队后,就宣称这一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依此类推,那么“计划管理”这个名词岂不也应当取消。

4.有人说,会计和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捏到一起来,会计是一种整理和提供信息的方法、工具,会计管理是一种由会计人员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管理活动。他还举例说,正象企业和企业管理、生产和生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会计”和“管理”当然是两个概念,但“会计”和“会计管理 ”是同一概念,“会计管理”是“会计”这一概念内涵的深化,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的发展。如果把“会计”说成是一种工具,把会计管理说成是一种活动,把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会计管理”叫做会计工作,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会使人堕入五里雾中。按照这位同志的意见,逻辑地推论下去,计划和管理也不能捏到一起,是不是“计划管理”这个概念也应该取消。至于会计是管理,早已有人论述过。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l9l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把会计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的古利克(Luther Culjck)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也包括了会计。马克思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更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

5.有人说,会计本身就包含管理的意思,再加上管理一词,未免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会计的本来含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会计”的含义理解是—致的,都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一词本身就包含了管理的意思,不加“管理”两字也未始不可。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会计就是记帐、算帐,“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工具,至今仍广为存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概念,为了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突出会计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加上管理二字,十分必要,此其一。其次,当我们谈到经济管理时,可以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会计管理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会计”一词较之“会计管理”一词远为逊色,而且表达不了会计在微观经济中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其三,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审计就包含了监督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就没有“审计监督”这个专用辞。但在我国宪法和日常用语中,经常提到“审计监督”,而且这一用辞概括了审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审计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审计监督。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概括了会计的本质属性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管理。

6. 有人说,会计的概念加上“管理”以后,变得无限扩大、捉摸不走了。问题在于这种“扩大”是否符合实际,是原来会计概念的范围过窄了,还是现在的概念过头了。当然。这种“扩大”不.是人为的,不是无限的。会计管理的范围,只在价值运动范围之—内。所谓“过程控制”并非一切过程,只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过程,概念本身是抽象的,由会计管理各项工作体现的管理属性则是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如果现实中的会计是管理活动,而理论上的会计概念又不是管理活动,那倒真会使人捉摸不走,无所适从。这里且不涉及所管理的各种具体内容是否应划入会计的范围,仅就核算、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来说,是否应属于管理职能,如果承认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那么,“会计管理”的概念,既没有“无限扩大”,也不是“捉摸不定”的。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2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众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研究中,大多贯穿着一种思路: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监管模式为适应综合经营需要逐渐向统一监管模式转变,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需采取相应变革措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笔者并非绝对否认金融统一监管模式的合理性,但对上述思路的论证方式仍然存有疑虑。第一,按照法律移植和制度借鉴的基本原理,仅有国外法制变革的现实而缺少对该制度在中国本土适应性的论证,提出法制借鉴的理由充分性是不足的。第二,金融体系的统分,起码包括人员机构、经营业务、金融监管和法律规定等多个层面,并非是一项“统一”的理念或号召就能够瞬时解决的宏观问题,而应当选择合适时机和步骤逐步完成。[1]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国 1999 年制定《证券法》时选择美国式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按照金融产品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的基本分类,建立了“一行三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体制。如今面对金融产品功能混合、金融业务综合经营、金融集团机构发展的客观现实,在采取逐步改进金融监管体制的方式下,如何区分金融产品功能以及确定相应金融监管机构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此外,面对非正规金融的冲击,银行或证券监管部门是否应当介入、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如何对具体金融产品或行为定性管理等,也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解决,仅有金融监管的宏观理念和制度变迁描述是不足的,还必须深入到细节问题上,有必要从根本上扩张“证券”概念及范围,这样,才能对当下金融监管职责分工以及今后金融经营与监管的逐步融合,作出较为有力的回应。

    二、中国《证券法》中“证券”概念的不足

    按照 2005 年修改的《证券法》第 2 条对该法调整范围的界定,该法调整“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同时,“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1999 年《证券法》制定时,有一种观点认为,《证券法》应当调整所有证券(包含其衍生品种)的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另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证券法所调整的证券关系主要是股票、公司债券等基本证券的交易活动,而对股票、公司债券的发行活动在公司法已作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实践中的新情况作出补充性规范。此外的其他证券,即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投资基金券等,……需要另行制定法律、法规加以规范”。[2]立法者采用后一种调整范围的观点,称此举是基于“基本法理、立法惯例、现行体制和立法技术几方面的综合分析”。[3]这在学者看来属于一种“过渡阶段”立法。这种用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来解释立法或修改法律的意图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修改《证券法》过程中对“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的问题,已经成为执行《证券法》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在没有分散型法律、法规设计的情况下,统一型法律已经先期出台了,其调整对象‘宽’比‘窄’好”。[4]然而,在 2005 年该法修改时,对法律调整的证券种类仅增加了“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一种;关于“证券衍生品种”的法律适用,《证券法》原则规定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实践中,仅有中国银监会在部门规章的层次上于 2004 年《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 3 条中规定“衍生产品”是一种以“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为基本种类的金融合约,或者是包含上述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修改后的《证券法》实施以来,国务院并未根据法律授权认定过“其他证券”的种类。总体上,我国目前《证券法》中的证券概念是以股票、债券为基本类型,相关证券发行、交易中的审查批准、信息披露、不当交易控制、法律责任等制度也基于此种证券概念的界定而构建。

    面对以股票债券为基本证券形式而演化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新发展,现有立法中的证券概念显然偏窄而不利于法律对金融实践进行规制。国外法制经验是,“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法都对证券范围有所规定,但通常是按照‘功能标准’对证券种类进行不完全列举。功能标准,是指按照某种权利证书是否符合证券的基本属性和功能来判断其应否归属于证券,而不是按照该种证书是否被冠以证券之名而进行判断。所谓不完全列举,是指证券法只能列举证券的主要和常见类型,而无法全部列举各种证券形式”。[5]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需要扩大《证券法》中证券概念的建议,“在列举法定证券种类的基础上引入一般性的概念,为证券监管机关判断某种金融投资商品是否属于‘证券’提供判断标准”。[6]如此,学理上需要探究说明的问题是,如果从列举角度无法完整概括证券种类,是否可能设定兜底性条款或实质性标准来说明证券特征,以使监管执法及司法部门明确判断金融产品是否具有证券属性、是否适用证券法规范或比照相应原则进行规范管理。

    三、证券概念的比较法研究

    大陆法国家的法律传统习惯于从上而下的体系构建和相关概念种属确定或比较鉴别,以此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者通常从两个层面提炼证券概念的特性。其一,证券是一种记载于某类介质上的权利凭证,由此其属于法律中书证的范畴。由于证券法上证券通常表彰的是财产权利,并且按照该财产权利与证券介质之间的关系,证券概念被缩限在有价证券的范畴中。其二,证券是财产权利的凭证,其与民法上的物的概念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的区别是证券被等额划分或标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是份额的自由转让,因此证券被认为具有标准化及流通性的特点。在大陆法学理中总结证券的特征为:证券是一种投资收益权凭证、是一种占有凭证、具有流通性和风险性。[7]学者进一步将有价证券区分为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并认为证券法中的证券为资本证券,而货币证券为票据法的调整对象。[8]

    此种证券概念界定方式能够勾画出证券法上证券在民法书证或广义证券体系中的地位,便于从形式上定位证券概念。然而,此种方法注重形式比较,没有解释出区分商品证券、货币证券或资本证券的实质,在足智多谋的金融投资者面前这种证券概念可能被突破。例如,美国 SEC V. W.J Howey Co.案[9](以下简称“Howey 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认为该案中交易对象以果园和果树等实物资产为表现形式,并不能排除法院对事实上存在证券的实质性的司法认定;而在 Reves V. Ernst & Young[10]案(以下简称“雷维斯案”)中,作为投资工具的表现形式是农业合作社签发的见票即付的本票,但在案件具体情境中美国最高法院依然将该案中的本票认定为证券。

    以上述案件为例,笔者明显感到,如果以大陆法惯常使用的证券形式概念和种类列举方式,将会出现法律规制漏洞的问题。相较而言,以美国法为代表的证券法制较为注重法律关系的实质性,“联邦最高法院采取了重经济现实轻法律术语、重内容轻形式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说,不管你在形式上叫什么名字,是‘服务合同’还是‘买卖合同’,只要在经济现实上与证券一致,就按证券论,要求登记披露,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反过来,即使其名字叫‘股票’,如果不具备股票的基本特征,还是不能按股票论”。[11]

    美国证券法制中对证券的概念界定,实质上是采用双层认定体制。首先,美国 1933年《证券法》第 2 条 a 款及 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3 条 a 款第 10 项都有对“证券”种类的列举式规定。其次,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中可以裁判认定证券的情形。尽管美国联邦及州立法中对证券概念进行了颇为详尽的列举式规定,但实践中具有证券性质的金融工具种类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因此,司法机构承担了在具体案件中判断金融工具是否属于证券以及是否需要接受证券法律规制的任务。美国联邦法院通过判例,确立了几项证券判断的重要规则[12]:第一,尽管股票作为证券的一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明确的,即股票的特征是按一定比例分享收益并享有投票权及承担责任;但如果案件中金融工具不符合上述股票的基本特征,法院还应当判断其是否属于投资合同(investment contract)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证券概念;第二,投资合同成为法院认定证券法列举证券种类之外的金融工具,或是对金融工具证券定性存在争议情形下的基本概念。事实上,美国借助投资合同这一含义不甚明确的概念,实现了法的稳定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平衡,由司法机构承担了面对实践不断产生、花样翻新迅速的证券类金融工具性质的认定工作。

    受美国证券法的影响,日本《证券交易法》第 2 条也采用列举方式规定所调整证券的种类。[13]该条在详尽列举各种类有价证券之后,还概括性规定可适用证券交易法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因公益或保护投资者认为必要且适当,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规定的其他证券或证书”情形。为应对交易商品多样化趋势、重构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秩序,特别是吸收证券化关联商品的法律规制需要,日本 1998 年修改《证券交易法》时增加了第 2 条第 18 项,即在列举第 1-17 项之外,法律概括性规定“斟酌流通性以及其他因素,为确保公益或保护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政令(《证券交易法实施令》1 条)规定的证券或证书”。[14]2006 年,日本制定《金融商品交易法》时,将“证券”定义扩展为“金融商品”的概念。尽管立法并未对“金融商品”进行明确定义,但为适应各种基金实践需要而导入“集合投资计划”定义,即在《金融商品交易法》第 2 条第 2 款第 5 项规定“集合投资计划是指民法上的合伙、商法上的隐名合伙、投资实业有限责任合伙、有限责任事业合伙、社团法人的社员权以及其他权利,享有通过金钱出资进行的事业而产生的收益分配或该出资对象业务相关的财产分配的权利”。[15]尽管日本学者认为日本金融改革立法尚未最终完成,但从“集合投资计划”概念的导入,到对有价证券概念定位采用“经济实质性标准”的做法,显然是受到美国“Howey 案”判决的影响。这为日本《证券交易法》进行大幅度修改而变身为《金融商品交易法》,并使该法规制所有具有投资性金融商品,奠定了根基。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财务战略;企业战略;职能战略;相对独立性;整合视角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9-0087-05

曹玉珊(1973—),男,管理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会计学院副教授,理财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西南昌3300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逐渐走红,“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①的说法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更有学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已经进入了“财务战略管理”时代[1](p8)。但是,迄今为止,“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一词的含义仍然众说纷纭。争议的代表性观点集中在: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中的财务”还是“财务中的企业战略”?本研究拟针对该两大代表性的争议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财务与战略相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概念,并讨论以该概念为基础的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一、企业战略中的财务:传统概念及其困境

(一)“企业战略中的财务”概念解析

因为“财务战略”一词的产生源自“企业战略”一词的广泛运用,所以把财务战略视为企业战略的支持手段即“企业战略中的财务”,是较为自然的逻辑。它强调企业战略既定,而财务战略的主要目的与功能在于解决企业战略实施所导致的资金需求,即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典型的概念定义如:(1)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2](p25);(2)财务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使企业的资金长期有效均衡地流转和配置为衡量标准,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3](p7)。总而言之,传统概念有两大特点:第一,像定义“企业战略”一样定义“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管理的一些特征,比如,以环境分析或价值分析为基础、具有长期性与全局性、目的是维持竞争优势或长期盈利能力、重点在战略制定环节等;第二,认为财务战略是从属于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子战略,重点在于谋划资金流动的长期有效均衡。目前国内权威的相关教科书,如《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4](p60)即是按照传统概念来阐述财务战略问题的,认为:公司战略分为企业战略(总体战略)、业务单位(层)战略②与职能战略三个层次;财务战略是与生产战略、营销战略、研发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等并列的职能战略。

(二)传统概念的困境

把财务战略视为企业战略之支持战略的传统概念,有以下两个解释困境。

第一,财务战略与业务单位战略进而总体战略之间三级关系的衔接问题。财务战略的分类标准有总体战略标准(或企业生命周期标准)与财务活动领域标准,而后者比前者更为常见。按照总体战略标准可将财务战略分为成长型财务战略、稳定型财务战略、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三类战略;按照财务活动领域标准可将财务战略分为投资战略(或资金管理战略,包含成本管理战略)和筹资战略(含股利分配战略)等两类战略。由于已经认定财务战略从属于企业战略,并且可以从资金流的角度加以解释,所以上述两个分类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至于十分复杂。但是,在企业战略的三级架构中,我们必须关注的下一个重要问题在于:财务战略分类标准与业务单位战略分类标准如何衔接?因为无论是从组织关系还是从业务关系来看,财务战略与业务单位战略之间都是距离更为接近的两个概念。也就是说,财务战略的分类标准应该还有一种“业务单位战略标准”,或者退一步讲,财务战略至少应该可以得到业务单位战略的解释。但是较为遗憾,现有的文献中很少讨论财务战略分类标准与业务单位战略分类标准之间的逻辑联系。迈克•波特认为,业务单位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三种,企业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据此,可将以财务战略为代表的企业战略层级架构及其分类如图1。

图1显示,每一种业务单位战略都与一类财务战略相对应,而每一类财务战略已经按照企业战略标准进行了分类(即三种增长类型)。因此,对财务战略的分类而言,业务单位战略标准即使符合逻辑,也会显得有些多余——仅仅是加大了战略选择分类的复杂性。

第二,财务战略与一般财务决策的区分问题。一般财务决策是现有财务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此,将财务战略与一般财务决策区分开来,也有助于明确财务战略的概念并突出财务战略管理的意义。但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概念界定的“财务战略”,只是简单照搬“企业战略”概念形式来定义“财务战略”,并没有明显地区别于一般财务决策。

二、财务中的企业战略:“相对独立性”的延伸与难题

(一)“财务中的企业战略”的概念解析

从字面上看,“财务中的企业战略”有两种含义:(1)运用企业战略来支持财务管理行为;(2)在财务管理行为中融入战略管理思想。鉴于前述几乎已成定论的企业战略对财务战略的统领关系,第(1)种含义是难以被人接受的。因此,第(2)种含义才成为可能。这种含义往往通过强调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来解释。阎达五、陆正飞[5]从两个角度考察了财务战略相对独立的存在意义:从企业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进而财务战略因为货币的独立存在、资金的有限性、企业对现金流状况的关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四个方面原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同时由于企业活动的多重属性(很难区分财务活动与非财务活动)使得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之间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领域都同时存在着“战略性”(即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的方面和“策略及战术性”的方面,据此可以列出一些主要的、具备“战略性”的财务管理活动即财务战略。强调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的典型定义如:财务战略是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6](p7)。这种概念基本按照财务学概念的范式来定义“财务战略”,没有非常鲜明的“企业战略”一词的痕迹,而又有机地糅合了“企业战略”的基本特征,即全局性和长期性。

(二)“相对独立性”的难题

强调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可能由于单方面突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进而间接挑战企业战略的强势地位。因此,站在学科定位或企业组织的角度③,“相对独立的”财务战略概念难以广泛流行,难以避免解释乏力与操作性欠缺等方面的问题。

1.“去业务战略化”问题。“战略”的概念,最初是以“业务战略”如成本领先战略的思想进入企业管理范畴的,然后才进一步形成“企业战略”的概念。因此,业务战略又称为“一般战略”。但是,强调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却存在“去业务战略化”的倾向。源自财务目标的财务战略自成体系,与企业战略、业务战略等之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去业务战略化”的财务战略体系有两种表现:第一,认为财务战略就是筹资战略(资金筹集战略),不包括投资战略,因为后者更像是业务战略,如实现成本领先的项目投资战略;第二,即使认为财务战略也包含投资战略,该投资战略也只是以资金的规模大小来解释,并不涉及资金规模所依托的实体业务特征,即不考虑实体业务能否消化既定规模的资金量,也不考虑实体业务能否在投资之后实现企业目标。

2.关于“战略”的内涵特征问题。强调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事实上是绕开“企业战略”概念的中介,直接将“战略”与“财务”相结合,分辨财务活动中的“战略性”方面以归类、定义财务战略。因此,挖掘“战略”一词的内涵特征并将其与“财务”相结合至关重要。但是,这种挖掘与结合的工作又将遭遇下列尚未捋清的问题:(1)“战略”的本质就是长期性和全局性两大特征吗?(2)如果承认“战略”是长期的和全局的,而“财务”注定只是短期的和局部的,那么将“战略”与“财务”相结合还有意义吗?(3)如果“财务”可以被赋予长期的和全局的职能,那么引导“财务”的财务目标就必须具备长期性和全局性的元素,如此,财务目标应该如何重新定义?财务目标与引导“战略”的企业目标之间又将如何区别与联系?(4)假设“战略”与“财务”相结合的基础障碍可以去除,那么“财务”的自身特征如可计量性等又将如何在“财务战略”中合理地体现?

三、财务与战略的共生相辅: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概念

综上所述,可知“财务战略”概念之争的实质是“战略”与“财务”的概念结合方式问题:(企业战略的)统领还是(战略向财务的)渗透,抑或其他?现存争议中的前述两种结合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统领方式即“企业战略中的财务”重战略轻财务,而渗透方式即“财务中的企业战略”则重财务轻战略。因此,一种“成本”较低的概念整合方式应运而生,即财务与战略的共生相辅性,比如认为: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价值的一面),而任何其他类型的企业战略都可以认为是企业财务战略的载体(物质的一面)[7](p24)。

(一)财务与战略之共生相辅的可能性

至少有以下四点理由, 可以论证财务战略与业务战略是共生相辅的。

1.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同质性。在西方,财务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目标和企业管理目标,这两组概念通常是不加区分的[7](p21)。如“企业价值最大化”既是企业目标或企业管理目标,又是财务目标或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目标引导企业战略,财务目标引导财务战略。

2.财务战略的可分辨性。基于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内容组成,可知财务战略实质是财务管理循环中的财务规划或预测环节,即资金“量”的决策(“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企业需要投放多少资金、需要筹集多少资金。而一般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循环中的(狭义)财务决策环节,即资金“质”的决策(“解决问题的第二步”)——企业投放的资金方向如何(资产结构与投资项目决策)、筹集的资金性质如何(资本结构与筹资方式决策)。资金“量”的决策需要考虑全局性、长期性以及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等因素,包含“战略”的元素,因此可被称为“财务战略”。资金“质”的决策则更为细致、务实,主要考虑战略目标的具体实现方式问题,是“战术”问题,因此可被称为“一般财务决策”。可见,财务活动中包含有战略性质的一面并且可将其分辨出来。

3.财务战略与业务战略的相互支持性。财务战略关注资金量的投放与筹集,业务战略关注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与维持。没有必要的资金注入,企业就无法从事具体的业务尤其是特定的业务,竞争优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财务战略对业务战略的支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辩证地看,业务战略对财务战略的支持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业务战略,财务战略就无法实施也没有意义。这是因为财务战略的价值管理核心要求即“价值创造”,必须通过业务战略的物质管理形式即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业务”来实现。比如,筹资战略中的增发配股或者债务调整在理论上和实务上都有利润率的要求④。

4.传统概念与“相对独立性”概念的思想准备。传统概念中,财务战略按照总体战略标准分类表明了财务战略与总体战略之间的亲缘性。“相对独立性”概念也认为财务战略涉及了企业战略的所有重大方面,因此是职能战略体系中最为特殊、最为重要的企业战略成分。这些观点都为财务与战略的共生相辅性做好了思想铺垫。

(二)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概念

财务与战略的共生相辅性表明财务战略与业务战略是内在相连而并存的,只不过外在的认知形式即分类标准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如此,可将“财务战略”定义并分类如下:财务战略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中为实现一定的财务目标,针对企业财务活动而进行的系统的、概括的并以明确的财务比率标识的财务决策活动,主要包括一般财务战略如筹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战略(含成本战略和营销战略)、分配战略等和特殊财务战略如并购战略(含剥离和分立战略)等分部财务战略[8](p47)。

图3为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分类体系,明确了财务与战略的共生相辅性。财务战略与业务战略之间存在内在逻辑联系,因此不必强调外在的具体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认可企业战略的两个方面性质即是认可依据该两个性质“相对独立地”分类。它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传统概念中“财务战略与业务单位战略进而总体战略之间三级关系的衔接问题”,以及“相对独立性”概念中“‘去业务战略化’问题”。至于前述两大类概念中另两个难题,“财务战略与一般财务决策的区分问题”和“关于‘战略’的内涵特征问题”,图3并没有明确体现,但是可以根据财务与战略的共生相辅性进行演绎。

四、整合视角下财务战略的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以上简要分析了关于财务战略概念界定的几种观点,并且认为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概念解释力更强。但是,财务战略作为一个新兴概念,从任何角度对其定义都可能具有一定的风险,整合视角也不例外。因此,以下对以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概念为基础的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再做一点简要的讨论。

(一)财务战略的性质

财务战略的性质是财务战略概念区别于其他战略概念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财务战略性质的界定是未来研究的首要问题。曹玉珊[8](p47)认为,整合视角下的财务战略特征性质包括全局性、系统性、时期性、可计量性、内源性和相对独立性及财务目标导向性等。在这些性质中:第一,全局性和系统性是公认的“战略”特性,而且均指企业整体,将其直接移植进入“财务战略”概念应无异议。第二,时期性和内源性与公认的“战略”之长期性和“内、外部环境分析或价值分析”相对应。这是因为财务报表信息是一定时期的唯一可供战略分析之用的信息。进一步来说,时期性和内源性使得长期性和“内、外部环境分析或价值分析”可以落实到可操作的层面上来,因此可将其视为财务战略性质对“战略”性质的重要发展。第三,可计量性是源自“财务”特性而将其直接移植进入“财务战略”的性质。从一定意义上讲,可计量性是财务战略区别于其他战略的唯一特性,也是财务战略在整个企业战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第四,相对独立性及财务目标导向性是对传统概念中“企业战略导向性”的一种变革。不过,由于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同质性,这种变革不如说是其本来面目的恢复。

但总而言之,这些性质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表达财务战略的本质特征却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释。

(二)企业目标的发展与财务战略的外延

所有企业战略都是企业目标导向的。因此,企业目标的界定对于财务战略概念界定进而财务战略研究而言至关重要。财务战略的概念也必然随着企业目标的发展而发展。在整合视角下,由于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同质性、财务与战略的共生相辅性,所以财务战略和企业战略(业务战略)是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共同引导的,只是鉴于侧重点不同,我们认为财务战略对应财务目标、企业战略对应企业目标。但是,就是这种侧重点不同的偏差,有可能在动态过程中导致财务战略概念的分歧。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发展与财务战略的外延问题。近年来,企业目标的概念有了许多显著的发展,比如在传统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观念之中加入了企业增长等利益相关者目标或者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责任的履行等等非财务的要求。作为企业目标直接引导的企业战略也许可以跟上企业目标由股东目标向利益相关者目标、由财务目标向非财务目标发展的步伐,然而财务目标及其直接引导的财务战略是否能够适应或者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趋势却还是一个不太明朗的问题。

(三)财务战略的制定方法与可持续增长模型

在明确了财务战略的概念之后,财务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财务战略的制定方法问题,因为如同企业战略,财务战略的重心也在于其制定或规划阶段。目前流行的财务战略制定方法有两类[4](p165-182):基于企业发展阶段或产品生命周期;基于价值创造/增长率矩阵。这两类方法都与企业增长状态及其效率的判断有关。企业增长状态及其效率应如何判断。目前,文献中的判断方法主要是可持续增长模型,包括“基于会计口径的”希金斯模型与范霍恩模型以及“基于现金流口径的”的拉巴波特模型与科雷模型等。但是,关于这些模型的假设是否合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其理论基础则更没有定论。因此,发展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并关注基于该模型来制定财务战略的操作性问题,是提升财务战略研究实用价值的当务之急。

(四)财务战略管理学科的构建

构建一个专门的财务战略管理学科无疑能够进一步推动财务战略的研究。鉴于财务战略的概念尚存争议,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发展对于财务战略概念发展的重大影响,以及财务战略的制定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重心阶段,专门的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主要内容应该就在于这三个方面。而其学科内容框架的“专门性”,还可以通过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比较区分来探讨。

1.财务战略管理学与财务管理学的关系。财务管理学内容基本是按财务管理循环来安排的。财务战略管理学的内容应集中在财务管理循环中的财务规划或预测环节,当然也应该包括财务分析环节,类似于企业战略制定中的战略分析阶段,主要是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潜力及其约束因素的分析。

2.财务战略管理学与战略管理会计学(含战略成本管理学)的关系。一般认为:财务管理学注重财务决策;管理会计学(含成本会计学)注重决策的执行即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含成本核算)。因此,根据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两个基础学科分立的现状或习惯,理论上整合的财务战略管理学与战略管理会计学(含战略成本管理学)也可以在形式上相互独立:财务战略管理学主要阐述财务战略的制定;战略管理会计学则主要阐述财务战略的实施与绩效评价,如将战略规划要求融入全面预算的战略预算管理、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⑤、运用平衡计分卡和经济附加值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等。

3.财务战略管理学与企业战略管理学的关系。因为业务战略与财务战略的共生相辅性,所以财务战略管理学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战略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应该把财务战略管理学作为介于财务管理学与企业战略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来看待。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学应次要阐述业务战略的内容,而在主要阐述财务战略内容的同时,重点阐述财务战略与业务战略的配合问题。

注释:

①学术界还有“企业财务战略”、“财务战略管理”、“财务战略”等多种提法,以下不加区别。

②业务单位(层)战略又称为“业务战略”、“一般战略”、“竞争战略”或“经营战略”等,以下不作区别。

③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是从属于制定企业战略的最高决策层的下一级组织机构,职责是为最高决策层的决策提供有用的“建议”。

④实务要求参见《证券法》中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相关规定。理论要求就是财务杠杆原理。

⑤财政部会计司联合5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以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均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是指导企业实施战略的规范性文件。其主要精神与战略管理会计学的思想相吻合。 整理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06-02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概念的复习尤为重要,因为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生物学中的许多规律、原理和方法都要借助生物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简洁的表述。现在学生学习生物概念时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容易遗忘。高中的生物概念多,学生理解和识记起来比较困难,在复习中往往是丢三落四。2??容易混淆。有些生物概念十分相似,且概念之间联系紧密,难以区分,例如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极核和极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这些概念就比较容易混淆。3??理解困难。生物概念多数都比较抽象,较难理解,例如多倍体和二倍体、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等。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高三生物概念复习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结合“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校本研究,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物学的概念、核心概念和教学的有效性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的反映。而生物学概念则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生物学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的反映。生物学概念作为生物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构成学生学习内容的基本“骨架”,是生物学知识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核心概念是这个“骨架”中的支点,是生物学知识的主干,是构成各个知识系统的关键和分析各类生物学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北师大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概念是基于整个课标某个主题的知识框架概括总结出来的,强调概念之间的关联与概念体系的结构”。因此,生物学核心概念是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学核心问题(生命实质问题)本质的认识,具有统领具体概念和事实概念的作用。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它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考量,即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体验。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花费的时间少则效率高。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它具体表现为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体验是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学生产生的心理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二、正确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

1??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特征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内涵所适应对象的范围,是概念反映对象的总和。如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其中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这涉及概念的内涵;而所有的蛋白质和RNA并不都是酶,这涉及概念的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建立概念体系,是掌握概念的先决条件。

2??明确概念的要点

在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概念的要点,这是概念复习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如在“酶”的概念中,“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有机物”是该概念的三个要点。又如在“内环境”这一概念中,要抓住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这一要点;在“单倍体”这一概念中,要抓住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这一要点。只有明确要点,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概念。

三、用类比法区分相近及易混淆的生物学概念

1??雷同式类比

生物学概念中有许多是非常相近、容易理解错误和混淆的,如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染色质和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细胞液与细胞内液、极核与极体等。这些概念极为相似,都有一定的雷同性,可以采用“雷同式类比”来区分。通常以表格、图解分析、结构示意图对比等方式将这些概念进行比较,明显突出它们的异同,学生印象就会深刻,就不易混淆。

如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区别:

2??对立式类比

有些概念差异很大,特别是在含义上彼此对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等。对这些概念可以采用“对立式类比”,用列表比较对比项,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四、用概念图构建概念知识网络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的,但概念图这一概念的确定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概念图作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根据概念、知识点间的联系,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点串联成核心知识导图。它主要适用于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主次地位、从属关系,形成知识网络。概念图是复习中最简单适用的整合知识的方法之一。

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步骤:

1??确定主题,列出与主题相关的概念。

2??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含义最广、最具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前面,其余概念按包容性往下依次排放。

3??用连接线把不同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注明概念间的关系。

4??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的交叉联结,并标明连接线。

例如,在复习免疫系统时,可以指导学生绘制特异性免疫中有关概念的概念图,如下图:

在复习课中,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在复习生物知识时,对不易理清的各种概念和原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使原来零乱、模糊的概念系统化、清晰化,同时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与创新等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采用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完成或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等方式构建概念图,从而提高生物概念复习的有效性。

五、强化训练,巩固运用

生物学概念复习的最终目标是灵活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精选和编制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复习“生长素”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又如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让学生做练习: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学生只有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才能掌握和巩固概念。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5篇

(一)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本人授课年级12级高职护理1班36名为试验组,其中男生1名,女35名,12级高职护理2班37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名,女35名,两组学生年龄在18-21岁,平均年龄为19.9岁。经比较,两个班的学生在年龄、户籍、性别、一年级成绩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1.授课阶段。授课时间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总课时44学时。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时间由同一教师合班完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共73人理论授课。教学重点、难点一致,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同步发放给学生。

2.作业阶段。(1)试验组:①认识概念图:课后时间约50min(第一次)。概念图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组成。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4个图表特征[2]。主要介绍有关概念图的基本概念、类别及绘制方法,用图像式辅助工具(KeystoneConceptMap软件)进行绘图的操作程序,同时告知学生一些可供参考的教材、文献与网站。最后老师以已学过的内容展示1-2例概念图。②分组协作:试验组共36名,根据自由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组,每组6名学生,各组经讨论后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负责将讨论、修改后的概念图提交。③安排任务:选择儿科基础的生长发育,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黄疸及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做为课后完成概念图作业,并要求在相应的理论授课后一周内完成。④过程评价:教师将批阅后的概念图返回给学生,组长负责组织组内同学再讨论、再修改。最后老师随机抽取每组一名护生讲解合作完成概念图的思路、过程、感受。其他组学生分别以组为单位打分,平均得分即为本组护生一次小测成绩。附图为小组再次讨论合作完成的VitD缺乏性佝偻病概念图。(2)对照组:①准备复习题,包括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病例题等。②布置作业,同步在生长发育、新生儿黄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后完成。③批阅作业。④反馈总结。

3.评价工具。(1)问卷调查:在该课程开课前和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均填写第二军医大学姜安丽教授的《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3]。本量表共28题,由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分量表构成。其中自我管理能力10题,信息能力11题,学习合作能力7题。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每题得分1-5分。课前和课后共发放问卷各73份,回收率100%。(2)知识考核:采用相同的试卷和评分标准,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实施理论考核。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录入,采用描述性统计(如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现况进行描述,检验水准a=0.05。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授课前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1)。试验组护生在授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06.92±9.56,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护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88.89%,不及格率2.78%,对照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78.38%,不及格率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学生有学习热情,但动力不足,自觉性不够,如果单纯听课,容易下课就走人,如果布置书面作业,也容易从书上照抄应付。老师将学习内容安排成课后作业:绘制概念图,让学生了解到“我有事做”,“我可以做”,“我必须做”,同时这项活动过程与内容无可复制,又激发学生思考“我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做得更好”。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考与话题有关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大脑中背景知识被激活的过程。在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学习中,通过概念图的制作,学生很容易把VitD的来源、VitD的代谢、VitD的生理作用、VitD缺乏的原因的背景知识理解和复习。概念图将背景知识可视化后,可以随时为学生复习、理解学习提供“信息”支持。

3.作业式概念图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忙于记笔记,少有时间听教师讲解,或忙于听讲而无暇记笔记。概念图使知识可视化,又简洁而直观。在掌握了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方法后,学生可以用来做笔记或用来整理笔记,从而抓住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书越读越薄。通过编写课后作业式概念图,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有效、高效学习。

4.作业式概念图能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概念图可以检测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完成的概念图“作业”可以作为教师“形成性”评价的工具。6次作业式概念图完成后,学生可以有6次“过程成绩”。教学改革不仅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应强调了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作业式概念图可以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5.作业式概念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达88.89%,授课后试验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概念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工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老师在批阅、点评概念图时可以更客观的评价、分析学生学习中有欠缺的地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