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

会计记账教学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会计账簿登记” “零距离上岗” 教学策略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要求刚毕业的会计人员能够“零距离上岗”。可见在会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即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不再需要专门的上岗培训,直接就可以上岗,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的零距离。教材上关于分类账簿登记方法仅简单的一句话:会计人员直接根据记载经纪业务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学生怎么能从中领悟出登记账簿的具体方法?而会计账簿的登记又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会计基本技能之一。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关于“会计账簿登记”教学策略。

一、设计“文字+图表+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由此可见预习是很重要的。如何让学生预习会计账簿的登记呢?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文字、观察图片、习题测试三种方式结合进行课前预习。

1.文字表达准确,但枯燥难懂。

2.习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会计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实务技能。

3.在记忆的过程中,借助形象材料形成的无意识记忆,具有深刻、持久的特点。图形、图片可以把形、态等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时接受多种信息。它以极鲜明的形象性和极高的刺激强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为深化学生的记忆注入了兴奋剂。

让学生将文字、图表、习题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预习会计账簿登记时把握重点难点。

例:某企业2009年3月初现金日记账余额为500元,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978000元。本月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3月1日,职工张三预借差旅费200元,经审核以现金付讫。

文字:“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每一项会计事项,一方面要记入有关的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明细账。

习题:1.会计账簿的日期栏、凭证的字号、摘要与会计凭证上的日期、凭证的字号、摘要是否相同?

2.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摇?摇?摇?摇上的日期;以自制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等,作为记账依据的,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按?摇?摇?摇?摇上的日期填列。

学生用上述方法进行预习,明确了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带着不懂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到讲台上找出不符合账簿登记规则之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课堂自主探索精神与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预习时会对会计理论感到认识模糊与不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说预习时遇到的一些难题。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利于老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和黑板同步教学

在很多人眼中,黑板就是教师板书的地方。在黑板上,画图表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会不清楚重点难点。因此,会计账簿在实践教学中被许多老师遗忘,老师们却忘了黑板也是学生的学习反馈之处。会计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的多媒体信息符号,给了学生更多的感观刺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觉材料,可以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时,我们利用多媒体与黑板同步教学,既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容量大、形象直观,又可充分利用黑板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黑板与多媒体同步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利用多媒体演示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登记方法。

第二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从每一个小组抽出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填写账簿。

例如:在讲解总分类账户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如何根据期初余额表平行登记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帐。

第三步,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记账凭证,一边让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每一小组上黑板的学生遇到难题可向本小组其他成员求救;每一项内容登记完,各个小组作出总结。黑板上和讲台下的同学填写账簿有错的扣分,总结不完整的扣分;黑板上和讲台下的同学填写账簿正确的加分,总结完整并且正确的加分。

我在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时,碰到这样一个案例:在讲解原材料的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时,刚开始甲小组认为这是很简单的,在讲解的时候,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甲组同学在登记账簿时,忘记根据原材料的期初余额表登记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的期初余额,结果被扣分。接下来在讲解账簿登记方法时,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生怕错过了什么。黑板上的同学登记完账簿,忘记在记账凭证上注明符号,表明已经登记入账,下面的学生大声地说:“记账凭证上打√。”黑板上的同学一时反应不过来在哪里注明符号,下面有个学生一个箭步跑上去,画上“√”。

利用多媒体和黑板同步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精神,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及时让学生实战模拟登记账簿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理解登记会计账簿的理论知识。但是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要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必须让学生实战模拟。在传统会计教学中,通常理论教学在前,而会计模拟实习和技能训练安排在一个学期末或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开进行的,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讲解登记会计账簿之后,我们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可以通过真实的凭证和账簿,以及财务会计软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实践训练。这就能避免单一讲授理论的枯燥无味,同时能满足学生急于实践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进行仿真教学,即在计算机上模拟经济业务、会计工作流程,模仿账、证、表等各种会计资料,避免教学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并提高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直观,身临其境。这种“学”“用”结合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会大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仿真模拟登记账簿的时候,我们应该走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还存在那些疑惑,再及时帮助他们解答。

要想让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备受企业青睐,我们就必须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进行技能训练。在教学中还要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如:故意停顿、故意出错、注重课堂提问等,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丽萍.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构想[J].南平师专学报,2006,(02).

[2]杨步刚.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

[3]高健.完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5).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 会计基础 快速记账 教学法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记账是指在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

为使中职学校初学会计基础的学生容易读懂,易于理解,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较快掌握记账操作的技能,笔者在多年的会计基础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探索出一套通俗易懂的快速记账教学法,现分析论述如下。

一、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类。

1.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除了有关债权、债务的现金收付业务以外,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它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能对记账的正确性加以核实检查,故目前已被淘汰。

2.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即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如果涉及两个账户,那么计入这两个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如果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则记入一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另一方账户的金额相等。

复式记账法,按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的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三种。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各行各业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因此在教学中只学习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1.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用以登记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用“借”表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权益的减少。也就是说,在资产类账户中,用“借”表示增加数,“贷”表示减少数。在负债权益类账户中,用“借”表示减少数,用“贷”表示增加数。

在一定时期内,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所登记的金额合计数,叫“本期发生额”。借方金额合计数,叫“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金额合计数,叫“贷方本期发生额”。在一定时期末结出的账户余额,称为期末余额,用来反映某一账户本期资金增减变动结果。期末余额分为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两种。资产类账户,一般为借方余额;负债权益类账户,一般为贷方余额。其计算公式是: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原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联等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账时,对各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入借方账户与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下面举例说明。

例1.用银行存款200,000元购买原材料。属资产类账户,在丁字形账户中,记录如下:

三、借贷记账法运用实例

甲企业8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例2.8月4日将现金30 000元存入银行。

这项业务,现金与银行存款均属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现金减少记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库存现金 30000

例3.8月5日以银行存款500,000元购买乙企业股票50000股,其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取的股息8,000元。

这项业务,银行存款减少,股票增加,尚未支取股息8000元,应在增加股票内,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92000

其他应收款 8000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3篇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全面、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二、熟悉借贷复式记账法理论的基本内容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历史最悠久、最复杂、当今流行最广、国际通用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其原理包括了五项基本内容

(一)记账符号

以“借”“贷”为符合,用来标志经济业务记入账户的方向。一切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二)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科学体系的基本要素,也是建立借贷记账法的客观依据。

(三)账户、账户的设置、分类、账户结构

1.账户,是对会计具体对象按经济内容进行归类并反映、控制它们的日常动态和静态的工具。设置和运用账户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内容的具体类别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控制,从而提供系统的动态、静态指标的专门方法。2.账户的设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与会计科目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账户的设置以平衡公式等号两端的具体类别为依据,因此应分别设置资产(包括费用成本)类账户和负责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成果)类账户。3.账户分类。这是深刻认识、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账户的最有效方法。按经济内容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费用五类账户。4.账户结构及其登记的业务内容增(用+表示)减(用符号-表示)变化情况。账户基本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账户的名称、账户的借方(左方)和贷方(右方)。账户的性质决定了借方、贷方的使用方法。(1)资产(含费用成本)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结余额在借方。(2)权益(收入成果)类户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结余额在贷方。(3)归纳起来来讲,账户的结构可以简记为: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在借方;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在贷方。

(四)记帐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按照复式的要求和帐户的使用方法,对每笔经济业务在两个以上帐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登记所出现的必然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是指导编制会计分录的规范,又是检查入帐正确与否的依据。

(五)平帐方法

按照借贷记账法要求记账的结果,在所设置、运用的账户中必然出现三组对等关系。1.Σ账户期初借方余额=Σ账户期初贷方余额。2.Σ账户借方发生额=Σ账户贷方发生额。3.Σ账户期末借方余额=Σ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备注:Σ求和符号,表示全部之意。以上这三组对等关系,是判断记账、算账正确与否的依据。上述检查,通常是借助于编制“对照表”来实现的。以上五个方面,既反映出借贷记账法的特征,也描绘出借贷复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严密、完善的方法体系。

三、熟知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对企业经济业务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准确、熟练地在账户体系中的有关账户中全面、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编制记账凭证在教学与考试中多为编制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所谓会计分录,就是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

(二)会计分录的要素。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应记金额。

(三)会计分录的种类与形式。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复合分录:包括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三种。

(四)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

上借下贷,左右错开。先借后贷,即借方在前,贷方在后;借贷符号下与账户名称文字间用冒号“:”隔开;贷方的账户名称文字和数字都要比借方后退两格书写;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金额也应对齐。

(五)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与方法

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根据“账户核算内容”涉及哪些账户;确定涉及的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根据“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确定涉及账户的记账方向;计算涉及账户的记账金额,有时需要借助“记账规则”。

(六)编制会计分录需要熟悉的技巧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在我国当代会计实践中,曾使用过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由于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而被借贷记账法替代。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工作的专用术语和基本记账方法,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纽带。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能透彻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真正含义,而始终不能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即便是干了好多年的老会计,也仅仅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领会会计这门工作,不能对会计有准确的定位,阻碍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会计基础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在此谈谈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对借贷记账法的一些讲解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是刚刚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或者没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外行,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学好以后的会计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借贷记账法”概念讲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符号”的意思,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可以问学生,是不是水星上面都是水、金星上面都是金子,或者火星上面都是火,学生都会踊跃回答不是,这时再将学生引导到借贷记账法上面来,学生就能接受“借”“贷”就是符号这一事实。进而理解“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在学生领会掌握基本会计等式以后,可以将等式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际(或会计期初),既无收入,也无费用,这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关系可用上面那个基本等式表示;在开始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费用,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就形成利润,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就可以将六个会计要素的关系在同一等式中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将费用移项继续推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好多学生在学习借贷记账法之初,对到底哪些要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记入贷方总是不太明白,总想追究个为什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借贷就是个记账符号,是世界通用做法,是会计制度硬性规定的。要提醒学生,记住“借”和“贷”的规定使用方法,既然是硬性规定,就应当记牢。

为了帮助学生将会计要素与记账符号很快结合起来记准,可以将会计等式与T型会计账户结合起来记忆。在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结合图形中,等式的左边要素增加记“借”,等式的右边要素增加记“贷”,正好和T型账户是一个方向;等式的左边要素减少记“贷”,等式的右边要素减少记“借”,记入T型账户相反的方向。通过这样直观的图形讲解,学生就能很快记忆哪些要素增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增加记入贷方,为进一步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强调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进行分析,说明“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提醒学生有些账户是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是资产,如果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应退还给对方的款项,变为负债了,所以“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同样道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为了记牢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口诀是“收对收,付对付;资产对债务。”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都有一个“收”字,“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都有一个“付”字,而且其中一个是资产类账户,另外一个肯定是负债类账户。在讲解中要提请学生注意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学习中应明白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通过对借贷记账法概念、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原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记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处理开始充满期待,跃跃欲试,在同学们兴趣来临之时,适时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账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账方法体系科学严谨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通过以上内容的全面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就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在我国当代会计实践中,曾使用过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由于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而被借贷记账法替代。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工作的专用术语和基本记账方法,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纽带。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能透彻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真正含义,而始终不能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即便是干了好多年的老会计,也仅仅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领会会计这门工作,不能对会计有准确的定位,阻碍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会计基础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在此谈谈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对借贷记账法的一些讲解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是刚刚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或者没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外行,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学好以后的会计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借贷记账法”概念讲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符号”的意思,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可以问学生,是不是水星上面都是水、金星上面都是金子,或者火星上面都是火,学生都会踊跃回答不是,这时再将学生引导到借贷记账法上面来,学生就能接受“借”“贷”就是符号这一事实。进而理解“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在学生领会掌握基本会计等式以后,可以将等式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际(或会计期初),既无收入,也无费用,这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关系可用上面那个基本等式表示;在开始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费用,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就形成利润,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就可以将六个会计要素的关系在同一等式中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将费用移项继续推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好多学生在学习借贷记账法之初,对到底哪些要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记入贷方总是不太明白,总想追究个为什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借贷就是个记账符号,是世界通用做法,是会计制度硬性规定的。要提醒学生,记住“借”和“贷”的规定使用方法,既然是硬性规定,就应当记牢。

为了帮助学生将会计要素与记账符号很快结合起来记准,可以将会计等式与T型会计账户结合起来记忆。在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结合图形中,等式的左边要素增加记“借”,等式的右边要素增加记“贷”,正好和T型账户是一个方向;等式的左边要素减少记“贷”,等式的右边要素减少记“借”,记入T型账户相反的方向。通过这样直观的图形讲解,学生就能很快记忆哪些要素增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增加记入贷方,为进一步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强调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进行分析,说明“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提醒学生有些账户是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是资产,如果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应退还给对方的款项,变为负债了,所以“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同样道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为了记牢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口诀是“收对收,付对付;资产对债务。”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都有一个“收”字,“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都有一个“付”字,而且其中一个是资产类账户,另外一个肯定是负债类账户。在讲解中要提请学生注意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学习中应明白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通过对借贷记账法概念、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原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记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处理开始充满期待,跃跃欲试,在同学们兴趣来临之时,适时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账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账方法体系科学严谨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通过以上内容的全面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就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

参考文献: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学习模式;中专会计;复式记账;教学实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72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22- 02

中专会计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而复式记账又是会计基础的重要内容,涉及复式记账的原理、账户结构、会计分录、登记账户、试算平衡等内容。对于刚入校门的中专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学好该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如何适应学生,并使每一个学生完全掌握复式记账法的有关知识,以利于今后的学习呢?本文认为,把掌握学习模式应用于复式记账法的教学实践,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1 设计单元掌握学习计划

设计掌握学习计划的目的,在于使教师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周到地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达到单元教学目标,主动而有效地控制教学。

1.1 设计好单元教学目标,制定掌握的标准

为了识别学生是否达到掌握学习的水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合理清晰地明确教学目标,从而确立教与学的方向和检测标准。

根据布卢姆分类原理,将复式记账法教学目标在掌握水平上分为知识、领会、运用3个层次。各层含义及要求是:

知识:(1)复式记账定义与特点;(2)借贷记账法定义;(3)会计分录含义及种类。

这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1)复式记账的科学性;(2)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运用:(1)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2)运用借贷记账法的步骤。

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以上各层教学目标是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增,后一类目标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步目标的基础上,前一类低层次目标应积极向后一类高层次目标发展。

1.2 再设计出有效的“反馈—矫正”计划

为了了解学生对上述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根据“三级目标”设计出一份“三级测验题”,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掌握水平。充分利用形成性测验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提供可供选择的教学材料以及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有再次学习的机会并帮助他们矫正学习中的差错。必须强调的是:矫正的方法不同于最初的课堂教学的方法,矫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由教师个别辅导、做练习、学生进行讨论或相互帮助等。如果一种方法对解决一个特定的学习问题效果不佳,便鼓励学生试用另一种方法,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予矫正,以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2 为掌握而教

由于事先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而为掌握而教基本上是将预订计划实施的工作。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应使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学习策略的基本思想和具体程序,讲明掌握学习旨在帮助绝大多数学生达到规定的掌握标准。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以及形成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2.1 了解并改变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使之具备学习新课程的必需条件

认知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已完成并掌握已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接受新课程的准备程度,同时也是教师教授新课并使学生掌握的重要条件。

在讲到“会计分录”这一内容时,必须使学生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等内容,因为会计分录是建立在对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的。所以,在讲授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等内容时,应强调掌握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指出该知识是学习会计分录的基础,引导学员认真学习并力求掌握其内容,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准备良好的认知状态;否则,前面内容没有掌握,就会影响对后面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积重难返,影响后面的学习,甚至影响整门课的掌握。

2.2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情感准备状态

就中专学生而言,由于他们首次接受到会计知识,对会计原理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能否学好心中无底,有畏难情绪,学习信心不足,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不利条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传授该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帮助学员树立自信心,着重指出只要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会学好该门课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多启发诱导,提出相对简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多给予鼓励,少批评指责,在每次作业批改后,对于做得较好的学员给与“优”“良”等成绩,最后,对学习较差、作业不太认真的学员采取帮助鞭策的方针,使他们克服困难,消除自卑心理,激发其学习潜能。

3 对掌握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矫正

反馈方法一般由每一个学习任务结束时的形成性评价测验构成。形成性评价测验不同于传统的总结性测验,它不是用来给分数、分等级,而是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形成性评价测验有如下作用:对教师而言,可使教师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资料,了解每个学生在某一章节达到何种目标,未达到目标及原因,发现学生共同的学习难点,提出教师改进教学及教学补救措施;对学生来讲,由4个方面的好处:诊断学习上的问题,强化学习效果,调整学习活动,获得来自教师、学生或其他方面的矫正学习信息。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仿真;记账;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1年高校省级优秀人才基金项目(编号:2011SQRW18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2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备受青睐,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育在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仿真”记账实践教学模式能实现在学校内部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随时都有机会参与真刀真枪式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会计岗位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有助于学生对企业全过程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训练,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并处理好经济业务与会计核算业务之间的关系;这也有助于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技能,使专业教师及时把握财政、税务以及会计核算准则制度方面变化的要求;还有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保持紧密联系。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采用“专业课程+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的组合模式。首先,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如《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等课程中,通过手工模拟实训来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其次,在专业核心课程结束时,通过一套系统软件用以反映会计技术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来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借此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最后,通过顶岗实习进入企业接触实务,提高业务反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确实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以下三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一,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性和整体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内模拟实训,虽然具有仿真性可弥补校外实训的某些不足,但模拟实训中所提供的具体会计环境,使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没有给学生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另外,课程之间、各种校内外实训形式之间联系过少,使得单个会计基本技术掌握较好,但对会计综合技术运用较差,而在会计实务中各项基本技术的结合应用是高级会计人才必备的素质;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教师忽视学生的能动要求,实践教学仍停留在课堂上,只是变换了方式而已,造成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便不知所措;第三,顶岗实习流于形式,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具有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各实习单位(基地)每次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实习单位(实训基地)不愿意让学生过多地接触单位的实际财务资料,往往只安排做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诸如账簿装订,不能涉及会计本质内涵的操作训练,使会计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二、“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设想

“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是由学校提供办公场地,联系实际从事会计记账的公司进驻学校设立准公司或记账点,专业教师和记账公司职员共同指导会计专业学生参与记账公司的会计业务操作。为当地中小企业进行记账,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项有益补充,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全方位发展。

(一)可行性分析

1、记账点的业务量问题。在记账业务过程中应积极争取财政、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商业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娴熟的业务技能,保守商业秘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档案质量管理制度,势必会争取适当的业务量与业务类型。

2、学院、系部的大力支持。对高职院校来说,凭借其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和人力资源,争取到布点合理、性能全面、功能明确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记账业务是可能的,如果一年能几十家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的记账业务,满足各类中小型企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处理各种形式下的会计核算和日常财务管理业务,相当于学校增加几十个实习基地,将是双赢合作。

3、学生的组织问题。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在记账过程中,把会计专业学生分组,利用学生每天下午或其他课余时间参与记账业务,每组学生参与记账的连续时间为3个月,对所有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轮番实训。“双师型”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记账操作,学生还可跟随记账公司业务人员外出办理纳税申报等业务。

(二)改革设想。会计专业使用记账这种实训模式也并无先例,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摸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第一学年度侧重专业基础课学习,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使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同时,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使学生系统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等专业技能,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第二学年度侧重专业主干课及专业相关课程学习,如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使一部分学生通过初级会计师考试;第三学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通过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合作设立准公司,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为当地中小企业进行记账。

2、记账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是做好记账的第一步。首先,选择依法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符合条件的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学校与记账公司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建立记账有关的规章制度。会计专业所在系部设计拟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计业务的顺利进行。如,成立一个会计科,并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保密制度等等;最后,做好记账人员的培训。会计科相关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记账业务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会计科人员的职业水平,必须开展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专业教师帮助下,进行系统的记账业务的培训。如中小企业如何建账、中小企业日常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何为中小企业办理纳税申报,等等。

3、记账组织实施方法方面。在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过程中,把会计专业学生按一定数量分组,参与记账公司职员的记账业务,依次让学生参与记账,并对所有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轮岗实训。专业教师和记账公司职员指导学生记账操作,学生还可跟随记账公司职员外出办理纳税申报等业务。

三、“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及成效

(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训平台。在以往的实训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处于中心地位,教师经常忽视学生的能动要求,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所措。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真正参与会计业务核算。记账公司核算会计业务形成的会计凭证和账册又随时可以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核算实例,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际操作,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参与记账公司的记账工作,丰富了指导教师企业工作经验,提高评价能力和教育能力,及时更新了知识结构,及时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技术,准确把握本专业的最新动向,随时与社会企业、公司保持同步,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三)有利于促进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合作。会计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是双赢的校企合作形式。学校提供办公场地免费给会计记账公司使用,这能使会计记账公司减少租赁场地的租金,在校内办公过程中还可享受到学校的相关资源,降低成本,在记账过程中的某些业务也可以安排给学生办理。会计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能使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可随时与实际相联系,学校分批组织学生参与记账公司的全过程会计业务核算,有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

在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各种环境的模拟实习,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综合运用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会计知识,提高核算会计业务的能力,还能使师生及时掌握实际会计业务的发展动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林英法,杨瑾淑.基于“双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2]汪榜江.“记账”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1.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教学;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账务处理程序

对于初学者而言,基础会计属一门全新的课程,其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甚至语言表述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迥异,从而导致入门难;而且基础会计讲述的内容较多且分散,使得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为使初学者学好基础会计学这门课,首先应了解这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结构、主要框架,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内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就如是,当我们认识了它的基本框架和内在规律以后,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所以初学者应从其切身的实际入手先学习这一课程的内容体系、体系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课程内容体系中重点、难点等。简言之,应使学习者脑中搭建一个这门课程的整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再添加相关课程内容,将各知识点内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一、基础会计课程各章的相互联系

为方便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体系作系统介绍,笔者先将结合目前各学校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归入相关的篇章: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会计报表;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

(一)从账务处理程序的简略图(图1),看相关各章之间的彼此关系

会计工作的起点是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真实、完整和合法的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为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查;根据核对的会计账簿定期编制报表。

(二)分步骤演示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

1.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如图2所示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办理业务手续的书面证明,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如收据、发货票、借款单、车票、收料单等。记账凭证需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

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这一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从图2中可知,这一过程需要四章知识内容的铺垫。下面通过一实例说明。

例1,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给B公司(商品已发出),货款10 000元(不考虑税金),收到一张经承兑的商业汇票。作为A公司来说,收到的是商业汇票,并未收到货币资金,是一项应收而未收款的权利的增加,即一项资产增加;作为B公司来讲,并未付出货币资金,是增加了一项应付而未付款的义务,是负债的增加。可见这一笔经济业务对于A公司和B公司两个会计主体来说,产生出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需要对会计主体加以认识;作为A公司,虽然在销售当期没有收到货款,但能否在当期确认收入,这涉及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权责发生制。而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基础上的,狭义的确认是解决了入账的时间,而入账的金额为多少,这关系到计量属性。具体到计量属性,一般要考虑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计量单位,同时需要会计人员具有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素质。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这一流程涉及到的内容有: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的基本前提(如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等相关的会计基础理论,这些在第一章中进行阐述。

例2,接上例,A公司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确认了当期收入时,接下来应如何记录呢?此笔业务假定不考虑税金,A公司应作如下处理:

借:应收票据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

这是通过会计分录的形式对这笔经济业务所作的反映,会计分录中的“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是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要素是密切相关的,即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而为什么运用这两个会计账户反映此笔经济业务?“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各自核算的内容是什么?这需要学习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内容;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符号,为什么要在借方反映应收票据,贷方反映主营业务收入,这是第三章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学习的相关内容。一种方法的学习,尤其是记录经济活动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经济业务方能进一步理解并正确使用。所以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对前三章内容深刻领会的过程。

会计分录这种记录经济业务的方式一般常在教学中采用,在实际工作中,是将会计分录上所反映的内容体现在记账凭证上(教学中可参看记账凭证的格式),当然记账凭证上除反映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即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外,还需填列日期、摘要、编号等相关内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在第五章会计凭证中讲解的。

2.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如图3所示

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反映和监督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每张会计凭证所记载的只是个别经济业务的内容,它们所提供的核算资料是零散的,不能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类经济业务和全部经济活动情况,且不便于日后查阅,为此需将分散在会计凭证中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提供系统、完整的核算资料。因此就必须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这是第六章应讲述的内容。

3.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财产物资进行核对即进行财产清查,如图4所示

由于账簿记录各项财产物资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会产生差异,如在会计记录中出现漏记、重记或计算错误,而财产在保管过程中由于受自然和其他原因的影响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等情况,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查明各项财产的账存数额与实存数额的差异以及发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措施寻找防止差错的有效办法。这样做,也便于对发生的差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调整有关账面记录,做到账实相符,这是第七章的财产清查。

4.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如图5所示

企业、事业等单位对经济业务的日常核算是通过账簿进行连续、系统的登记和计算,这些账簿记录可以提供丰富的会计信息,对于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和实行会计监督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账簿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状况不够概括,且账簿资料也不便为其他职能部门使用,更不便为企业外部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使用。因此,为充分利用会计信息,需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会计报表。这是第八章会计报表要讲述的内容。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由于各核算单位的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经济业务量多少存在差异,可以选用不同的核算形式,它融汇前面各章节的内容于其中,这是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工作方法的比较

(一)教学手段与实际工作方法的迥异

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之处。为了教学方便,在会计教材中,讲述复式记账法时,有会计分录和“丁字账”,初学者往往弄不清楚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以及“丁字账”与会计账簿的关系,或者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会计分录和“丁字账”是教学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在企业中就是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通过比较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使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提高今后的学习针对性。下面对比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的方法举例说明(表1)。

(二)案例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而不会应用是不行的。根据认识的规律,在认识的过程中,要完成两次质的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会计的学习和教学必须很好地完成这两次飞跃,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真正掌握,针对各种业务进行准确而独立的账务处理,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下面通过实例说明两者的差异。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7 000元这笔经济业务。

1.原始凭证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此笔业务的原始凭证为现金支票的存根,见表2。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语言文字表述:原始凭证――现金支票的内容,即从银行提取现金7 000元。

2.记账凭证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这笔经济业务需通过填制付款凭证来记录,见表3。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会计分录替代记账凭证,即:

借:库存现金 7 000

贷:银行存款7 000

3.会计账簿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需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账簿,下面以现金日记账为例说明(表4)。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T”型账。

注:在手工记账时,空白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比较容易获取,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必要时可准备些车票等原始凭证),这样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使教学更为直观,便于理解。

三、结论

总体框架体系的搭建可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为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会计的实用性很强, 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各种业务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处理特殊及较复杂的工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其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尽管会计环境等诸要素会影响到这门学科的内容,教学中面临的教学对象层次也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为学习该课程或其他学科提供一种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顺莉.《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07.34.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

对于初学者而言,基础会计属一门全新的课程,其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甚至语言表述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迥异,从而导致入门难;而且基础会计讲述的内容较多且分散,使得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为使初学者学好基础会计学这门课,首先应了解这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结构、主要框架,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内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就如是,当我们认识了它的基本框架和内在规律以后,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所以初学者应从其切身的实际入手先学习这一课程的内容体系、体系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课程内容体系中重点、难点等。简言之,应使学习者脑中搭建一个这门课程的整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再添加相关课程内容,将各知识点内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一、基础会计课程各章的相互联系

为方便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体系作系统介绍,笔者先将结合目前各学校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归入相关的篇章: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会计报表;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

(一)从账务处理程序的简略图(图1),看相关各章之间的彼此关系

会计工作的起点是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真实、完整和合法的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为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查;根据核对的会计账簿定期编制报表。

(二)分步骤演示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

1.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如图2所示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办理业务手续的书面证明,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如收据、发货票、借款单、车票、收料单等。记账凭证需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

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这一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从图2中可知,这一过程需要四章知识内容的铺垫。下面通过一实例说明。

例1,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给B公司(商品已发出),货款10000元(不考虑税金),收到一张经承兑的商业汇票。作为A公司来说,收到的是商业汇票,并未收到货币资金,是一项应收而未收款的权利的增加,即一项资产增加;作为B公司来讲,并未付出货币资金,是增加了一项应付而未付款的义务,是负债的增加。可见这一笔经济业务对于A公司和B公司两个会计主体来说,产生出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需要对会计主体加以认识;作为A公司,虽然在销售当期没有收到货款,但能否在当期确认收入,这涉及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权责发生制。而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基础上的,狭义的确认是解决了入账的时间,而入账的金额为多少,这关系到计量属性。具体到计量属性,一般要考虑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计量单位,同时需要会计人员具有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素质。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这一流程涉及到的内容有: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的基本前提(如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等相关的会计基础理论,这些在第一章中进行阐述。

例2,接上例,A公司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确认了当期收入时,接下来应如何记录呢?此笔业务假定不考虑税金,A公司应作如下处理:

借:应收票据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这是通过会计分录的形式对这笔经济业务所作的反映,会计分录中的“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是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要素是密切相关的,即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而为什么运用这两个会计账户反映此笔经济业务?“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各自核算的内容是什么?这需要学习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内容;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符号,为什么要在借方反映应收票据,贷方反映主营业务收入,这是第三章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学习的相关内容。一种方法的学习,尤其是记录经济活动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经济业务方能进一步理解并正确使用。所以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对前三章内容深刻领会的过程。

会计分录这种记录经济业务的方式一般常在教学中采用,在实际工作中,是将会计分录上所反映的内容体现在记账凭证上(教学中可参看记账凭证的格式),当然记账凭证上除反映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即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外,还需填列日期、摘要、编号等相关内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在第五章会计凭证中讲解的。

2.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如图3所示

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反映和监督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每张会计凭证所记载的只是个别经济业务的内容,它们所提供的核算资料是零散的,不能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类经济业务和全部经济活动情况,且不便于日后查阅,为此需将分散在会计凭证中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提供系统、完整的核算资料。因此就必须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这是第六章应讲述的内容。

3.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财产物资进行核对即进行财产清查,如图4所示

由于账簿记录各项财产物资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会产生差异,如在会计记录中出现漏记、重记或计算错误,而财产在保管过程中由于受自然和其他原因的影响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等情况,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查明各项财产的账存数额与实存数额的差异以及发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措施寻找防止差错的有效办法。这样做,也便于对发生的差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调整有关账面记录,做到账实相符,这是第七章的财产清查。

4.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如图5所示

企业、事业等单位对经济业务的日常核算是通过账簿进行连续、系统的登记和计算,这些账簿记录可以提供丰富的会计信息,对于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和实行会计监督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账簿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状况不够概括,且账簿资料也不便为其他职能部门使用,更不便为企业外部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使用。因此,为充分利用会计信息,需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会计报表。这是第八章会计报表要讲述的内容。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由于各核算单位的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经济业务量多少存在差异,可以选用不同的核算形式,它融汇前面各章节的内容于其中,这是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二、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工作方法的比较

(一)教学手段与实际工作方法的迥异

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之处。为了教学方便,在会计教材中,讲述复式记账法时,有会计分录和“丁字账”,初学者往往弄不清楚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以及“丁字账”与会计账簿的关系,或者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会计分录和“丁字账”是教学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在企业中就是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通过比较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使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提高今后的学习针对性。下面对比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的方法举例说明(表1)。

(二)案例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而不会应用是不行的。根据认识的规律,在认识的过程中,要完成两次质的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会计的学习和教学必须很好地完成这两次飞跃,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真正掌握,针对各种业务进行准确而独立的账务处理,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下面通过实例说明两者的差异。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7000元这笔经济业务。

1.原始凭证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此笔业务的原始凭证为现金支票的存根,见表2。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语言文字表述:原始凭证——现金支票的内容,即从银行提取现金7000元。

2.记账凭证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这笔经济业务需通过填制付款凭证来记录,见表3。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会计分录替代记账凭证,即:

借:库存现金7000

贷:银行存款7000

3.会计账簿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需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账簿,下面以现金日记账为例说明(表4)。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T”型账。

注:在手工记账时,空白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比较容易获取,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必要时可准备些车票等原始凭证),这样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使教学更为直观,便于理解。

三、结论

总体框架体系的搭建可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为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会计的实用性很强,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各种业务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处理特殊及较复杂的工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其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尽管会计环境等诸要素会影响到这门学科的内容,教学中面临的教学对象层次也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为学习该课程或其他学科提供一种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唐顺莉.《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07.34.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手工,结合

随着云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大量增加,如何实现会计专业学生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实现在校学习知识与岗位工作环境无缝对接是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会计软件有很多,诸如用友、金蝶、管家婆、速达等等,会计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一台电脑、几个档案柜以及几个资料夹就可以满足全部会计核算的需要了,即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财务部门里面一大摞的账本的景象正在消失。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为了帮助会计专业的学生建立会计思维,做好会计专业入门知识的传授,账本又必不可少,即手工记账对于学生来讲是学好会计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所以,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手工记账密不可分,学好会计手工记账是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知识的基础,会计电算化是对会计手工记账的简约化和集成化,实现二者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对于有效提升会计专业知识教学效果,充分实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大有裨益。

我们假设的教学前提如下:

[1]教学对象:大一新入学的会计专业学生

[2]会计电算化教学基础:(1)教学软件:用友ERP-U8(V8.61),据以进行会计电算化核算。(2)主要教学项目:系统管理、总账系统、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购与应付系统、销售与应收系统、库存与存货系统、期末会计事项处理、UFO报表系统。

[3]会计手工记账教学基础:(1)《基础会计》教材一本,据以进行手工核算。(2)主要教学项目: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基本核算认知、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日常业务处理(包括筹资业务、供应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利润分配业务、资金退出企业业务、财产清查业务)、账簿登记、编制会计报表和会计档案管理。

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思路实现“会计电算化核算”与“会计手工核算”的结合:

一、会计基础理论铺垫:对于新生来说,教师必须先将诸如“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等基础知识讲授给学生,为会计账务处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主要知识结合讲解:

1、引入一个工业制造企业的完整案例,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项目与《基础会计》中的“建账”项目结合讲解。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依照现实企业当中企业内部管理的规则,引导学生完成会计手工账本的“建账”工作。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系统管理和初始设置”,为后续明细账的登记、部分原始凭证的编制提供便利。

2、会计电算化中的“总账系统”的“录入期初余额” 项目与《基础会计》中的“建账”的“填制账簿期初余额”项目相结合讲解。需要强调的是,手工账本的建账项目每一个总账账户和与其所属的明细账或日记账户均要手工填制期初余额,会计电算化的期初余额在填制的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过程中,总账会直接生成。

3、《基础会计》中部分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与会计电算化中的“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购与应付系统、销售与应收系统、库存与存货系统”结合讲解。原始凭证“工资表”、“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采购入库单”、“销售出库单”、“材料出库单”、“产品入库单”等均为工业制造企业非常重要的原始凭证,在手工核算过程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制单交由财务部门审核,有的需要会计人员自己编制,但计算量很大。教师应重点给学生讲清楚上述原始凭证的由来以及重要性,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的各模块中利用其集成性、模块化共享的特点,完成相关经济交易或事项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任务。

4、会计电算化中的“总账系统”与《基础会计》中的“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日常业务处理”结合讲解。要求学生学会在电算化系统中通过“点击生成”的方式完成所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任务;要求学生学会手工完成所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任务。

5、会计电算化中的“总账系统”与《基础会计》中的“账簿登记”结合讲解。要求学生学会在电算化系统中通过“点击”的方式完成所有账簿,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要求学生完成所有账目手工记账工作。

6、会计电算化中的“期末会计事项处理”与《基础会计》“期末手工账务处理”结合讲解

7、会计电算化中的“对账、结账和反结账”与《基础会计》“期末手工对账、结账”结合讲解。

8、会计电算化中的“UFO报表系统”与《基础会计》“编制会计报表”结合讲解。

9、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手工的会计档案管理讲解。我们把以上教学思路归结为“一铺垫、九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实现以手工核算为基础,更加深刻地理解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的来龙去脉,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很好。

当然,此种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师资要求较高,要求授课教师既要熟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会计类专业课程,又要会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

2、对教学资料要求较高,尤其是教学案例必须完整,即既能满足会计手工核算的需要,又能满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需要。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11篇

Abstract: Project course,as a more advanced mode of education,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of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But the question how to organize teaching for the teachers has been placed in front of teaching workers. Combined scenario teaching methods with projects course and through creating the accounting environment and accounting scenarios,the paper implemented scenarios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project.

关键词:项目课程;财务会计;情景教学

Key words: project course;financial accounting;situation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94-02

0引言

项目课程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育模式在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的推行,这种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为中心组织而成的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依然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笔者认为,通过创设会计工作环境和会计业务情景,构建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解决当前项目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使项目课程改革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会计工作环境的创设――“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建立

会计课程要进行情景教学,首先要通过创设会计工作环境,模拟真实环境及企业现实状况,学生进行会计模拟能感受到真实的会计岗位工作,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会计岗位工作的认识;同时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并参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掌握对会计资料在各岗位之间的获取、传递等过程。

“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建立要求实验环境尽可能仿真。笔者认为“会计仿真实验室”可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设置,企业内部应设置“财务与会计部门”,其他根据需要可设置“行政管理部”、“采购部”、“资产管理部”、“生产部”、“市场营销部”等部门;企业外部可设置政府职能部门的对外窗口(如“国税”、“地税”)、银行服务窗口以及供应商区、客户区等窗口。各部门、各窗口根据需要可灵活多变,随时更改,各部门之间可用移动屏障或其它方式隔开分区,以体现各部门的相互独立性。

“会计仿真实验室”应突出“财务与会计部门”的建设,该部门负责整个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纳税申报、会计资料报送等。考虑到不同的单位规模大小不同,不能按大中单位设置太多的会计岗位,也不同小单位只设一名会计、一名出纳,人员太少不便于讲清会计工作的内部牵制制度。所以笔者认为可设置一名财务经理、一名会计主管、一名制单会计、一名记账会计和一名出纳员。

同时,会计核算会涉及到需要核算的实物资产,可用印有其图片的不同卡片、硬纸板、木制品等模拟代替,并用贴纸标上名称、价值等信息。另外,“会计仿真实验室”还应具备模拟业务印章、模拟公章,印制模拟文件资料、模拟单据,模拟现金券等会计用具和材料。

2《财务会计》课程情景教学法的实施

下面以材料采购业务和产品销售业务核算为例,介绍情景教学法是如何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的。

2.1 教学组织

考虑本项目涉及到买卖双方,全班学生分为A、B两组,分别担任购货方和销货方,购货方和销货方成员以6人一组分别扮演购货方和销货方的业务员、保管员、会计主管、记账会计、制单会计和出纳等角色。这样组合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他们不仅学会会计处理,还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而且学生以组为单位,团队互动,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2 教学过程

本例是一个项目的两个任务,即:材料采购业务和产品销售业务核算,把两个任务放在一起学习,便于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任务1 签订买卖合同。

A组和B组的业务员手里都有一份买卖合同,其中数量、价格、质量等都需要双方讨论协商一致达成的条款。这时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让双方的业务员协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合同书成立。

教师:多媒体展示买卖合同,并简单介绍买卖合同的格式,必须具备的条款,什么时候合同生效?违约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任务2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B组供货方业务员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式四联。其中发票联和抵扣联给A组购货方业务员,记账联和存根联由B组供货方自己留用。

教师:多媒体展示增值税专用发票,简单介绍发票应具备的要素。

任务3 签发转账支票。

A组购货方出纳收到业务员交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抵扣联,审核无误后,签发转账支票,加盖单位法人代表印章送会计主管;会计主管审核后,在支票上加盖财务专用章,把支票交给出纳员;注意:加盖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名章或签字要和银行预留印鉴相符,并且由会计主管和出纳员分别保管。出纳员把支票沿虚线剪开,存根联交制单会计(也可由出纳员);支票联给B组购货方。

教师:多媒体展示转账支票,并介绍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的区别及支票的填写方法,填错了该怎么处理?

任务4 填写进账单。

B组供货方出纳收到转账支票和单据,审核无误后,填写进账单,连同支票存入银行,并根据退回的进账单回单,交制单会计(也可由出纳员)。

教师:多媒体展示进账单,并介绍进账单的填写。

任务5 填制记账凭证。

A组购货方(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制单会计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支票存根填制材料采购业务的记账凭证,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的价款,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转账支票存根上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并在记账凭证的“制单”处盖本人名章,并将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支票存根用回形针别好交给会计主管审核;B组供货方,制单会计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账联、进账单填制销售业务的记账凭证,按照进账单上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的价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并在记账凭证的“制单”处盖本人名章,并将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和进账单用回形针别好交给会计主管审核;

教师:多媒体展示记账凭证,并介绍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和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任务6 填写“收料单”。

A组购货方保管员填写“收料单”。

教师:多媒体展示“收料单”,并介绍收料单是自制原始凭证,企业根据实际收到的原材料进行记录,最后由相关人员进行签字或盖章。“收料单” 一式三联,一联留仓库,其中一联转财务部或月末经汇总后转财务部据以进行总分类核算。

任务7 填写“出库单”。

B组供货方填写“出库单”。

教师:多媒体展示“出库单”,并介绍出库单是自制原始凭证,一式三联,一联存根联,留仓库联,一联领料联,一联转财务部或月末经汇总后转财务部据以进行总分类核算。

任务8 填制记账凭证。

A组购货方,根据收料单,填制记账凭证。按收料单上的金额,借记“原材料”,贷记“在途物资”;并在记账凭证的“制单”处盖本人名章,并将记账凭证及所附收料单用回形针别好交给会计主管审核;B组供货方,根据出库单,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出库单上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并在记账凭证的“制单”处盖本人名章,并将记账凭证及所附出库单用回形针别好交给会计主管审核;

教师:多媒体展示记账凭证,并介绍材料入库的会计处理和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处理。

任务9 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A组购货方和B组供货方的出纳员接受制单会计转来的并经会计主管审核无误后的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据此登记 “银行存款日记账”完成登记后,在记账凭证的“出纳”处签名或盖章;再将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转给记账会计。

任务10 登记明细账。

A组购货方记账会计接受传递来的记账凭证,据此登记在途物资明细账和原材料明细账。完成登账工作后,在记账凭证的“√”栏内注明入账符号,并且在“记账”处签名或盖章。将已经完成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的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转给会计主管。B组供货方记账会计接受传递来的记账凭证,据此登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完成登账工作后,在记账凭证的“√”栏内注明入账符号,并且在“记账”处签名或盖章。将已经完成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的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转给会计主管。

教师:多媒体展示在途物资、原材料、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明细账,并介绍其登记方法。

任务11 登记总分类账。

当所有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后,都传到会计主管处;会计主管按期进行科目汇总,登记总分类账。

任务12 教师小结(略)。

总之,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但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还需要有相应的会计工作环境,否则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梅.高职财务会计情景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193.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基础会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47-02

0 引言

基础会计学科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好它非常重要。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是中职院校,会计学一直是该校的主打专业,而且该校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各工业企业单位都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但中职院校的学生有他们独特的特点,比如没上过高中,年龄也小,所以理解能力稍差一些。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探讨一套适合中职专学生学习,并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

1 各章的相互联系

《基础会计》课程所包括的主要章节有:①总论;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③会计科目与账户;④复式记账;⑤主要经济业务核算;⑥会计凭证;⑦会计账簿;⑧账务处理程序;⑨财产清查;⑩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1}会计档案。

1.1 从账务处理程序的简略图(图1),看相关各章之间的彼此关系。

1.2 分步骤演示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如图2所示,我们不难看出,填制记帐凭证需要根据原始凭证进行。

在办理经济业务手续的时候需要书面证明――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帐凭证需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

②如图3所示,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薄。

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所发生和完成的情况,这就需要对每张会计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资料进行核算。经济业务核算资料很大一部分是零散的,不够全面,因此为了系统地、连续地对单位某一时期经济业务和全部的经济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反映,就需要我们对分散的会计凭证中的零散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便于日后核算资料能够系统地、完整地查阅。因此也需要我们对会计账薄进行登记和设置。

③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财产物资进行核对即进行财产清查,如图4所示。

账薄主要记录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会存在差异,为了保证记录时候不出现漏记、重记或计算的错误,保证会计账薄记录的真实和正确,保证财产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等,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进行清查。这样做,也便于做到账实相符,这是第九章的财产清查。

④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如图5所示。

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过程就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由于各核算单位的性质不同、规模大小的不同以及经济业务量的多少等不同,我们根据其差异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核算形式,融合前面的章节内容于其中,这也是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中的主要内容。

2 理论与实际工作方法的比较

2.1 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比较 为了使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存在的差异,就要教师比较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会计账薄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不同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不同方法,便于学生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如:原始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是以各种各样的单证、票据的形式出现的,记账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是具有固定格式的表格,具体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上面要登记借贷方向、会计科目及金额(即会计分录),还要登记日期、摘要,签章等内容;而在理论教学中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代替记账凭证。

2.2 案例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

通过实例说明两者的差异。

例1:从银行提取现金7000元这笔经济业务

2.2.1 记账凭证的不同

①实际工作中这笔经济业务需通过填制付款凭证来记录,见表1。

②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会计分录替代记账凭

证,即:

借:库存现金7000

贷:银行存款7000

2.2.2 会计账簿的不同

①实际工作中需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账簿,下面以现金日记账为例说明(表2)。

②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T”型账(图6)。

3 小结

虽然职专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面临的教学对象层次也会有所不同,当然也有会计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师可根据总体框架体系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现有的条件下,找到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玉森.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西方会计;会计分录;会计循环;日记账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交往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大量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能在专业领域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会计的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是一个现实的必然选择。而现实证明,会计双语教学能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外语运用能力,有助于国内企业顺利走出国门,顺应会计国际趋同的趋势,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会计双语教学的特点是集“会计课”与“英语课”于一体,它是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讲授会计学的一些知识。但又不是简单地讲英文版《会计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会计双语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如何在英文环境中来处理实际会计业务。其选用的教材一般要求是美、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原版教材或者影印版教材,或者一些出版社推出的对会计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了必要摘录和注释的系列英文原版改编教材。这类教材一般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纯正专业英语、典型案例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教材里面一般有纯英文环境下提供的案例以及某西方企业全部的经济业务资料,能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英文环境下西方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掌握如何登记原始分录簿、用英文记账、作分录、登记分类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等。

尽管目前我国顺应了各国会计国际趋同的趋势,早在2005年,我国就已经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mational fi-hansial report standard.IFRS)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自2007年起逐步在上市公司和其他大中型企业得到持续平稳有效实施。但中西方会计准则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的国情所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并不完善。因此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与掌握的不同也体现在会计教材上,其中的资料及案例分析都有所不同,在会计实务中一些程序、细节或者实施上,我国会计跟西方会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专业都没有开设《西方会计》这门课程,因此在进行会计的双语教学时只有对中西方会计理论与实务有深刻的理解,熟悉中西方会计教材中会计实务常见的差异,这样才能便于学生具备用英文处理涉外会计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加强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总体看在双语教学采用的教材跟我国会计教材中讲述的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处理主要存在如下差异。

一、中西方合计循环或程序的差异

在西方会计中,会计循环(Aocounting cycle)是按照如下步骤不断周转循环的:分析经济业务一将经济业务记录到日记账即作分录――将分录过入到分类账――编制试算平衡表――作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将结账分录记入到日记账并将其过入到分类账――再编制过账结账以后的试算平衡表。

在我国会计中,会计循环也称为会计账务处理程序(Book-keeping procedures),其最基本的步骤如下:分析并审核原始凭证(即分析经济业务)――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即作分录)――登记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分类账――核对账目――调整账项,计算成本和损益――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当然我国常见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面处理程序等。

从如上中西方会计循环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可以看出,总体上中西方会计循环是相似的,基本步骤都是从分析和记录经济业务开始,作会计分录,随后登记各类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试算平衡表在西方会计循环中非常重要,在作调整分录前后都分别编制了试算平衡表,而且在最后还编制了一个过账结账以后的试算平衡表;其次,我国一般把编制财务报表作为一个会计循环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西方会计中一般把编制过账结账以后的试算平衡表作为最后一个环节。

二、作分录与日记账设置方面的差异

在将经济业务作会计分录 (Meke entrles)以及登记日记账(Journel)方面,中西方会计有较大差异。西方会计对经济业务作分录是在普通日记账中完成的,而中国会计实务中是在记账凭证中完成的。日记账也称序时账,是按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西方会计中将日记账分别设置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普通日记账又称为分录簿,是用来序时地、全面地登记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并确定会计分录的账簿,后面再将日记账的数据转记到分类账即过账。特种日记账是指用来专门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日记账,它是在某一类经济业务繁多的情况下,需要由专门人员进行登记时设置的酒方会计中一般设置如下四类特种日记账:销售日记账、现金收入日记账、购货日记账和现金支出日记账(这里的现金相当于我国会计中定义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和)。

我国的记账凭证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两种,而专用记账凭证又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将经济业务在记账凭证中作分录以后,就可以根据它直接过入分类账,这样记账凭证就起到了西方会计中的普通日记账即原始分录簿的作用。如果经济业务复杂、逐笔过账工作量大,还可以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或者汇总记账凭证等。再根据汇总数过入分类账。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目前还保留有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表面看类似于西方会计种日记账中的现金日记账,但在我国会计处理上。一般不根据这两本日记账的数据过入分类账。所以它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日记账,仅是用来详细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进行核对,起序时明细账的作用而已。

三、讲述会计流程所用企业类型的差异

西方会计教材中一般讲述会计流程或操作采用业务比较简单的商品流通企业(Merchandising enterpnslnq),因而讲述的会计业务相对简单、易懂,而我国会计学教材不管是基础会计还是中级财务会计,都是采用业务相对复杂和充实的制造型企业即工业企业,讲述其会计流程和操作的。另外西方会计教材一般在讲述所有者权益核算时,将企业按照独资、合伙和公司制企业三种组织形式分别进行;而我国的初级和中级会计教材一般是按照公司制的企业讲述,而非公司制企业即独资、台伙企业的业务核算一般放在高级财务会计中讲述。

四、会计科目的详细程度的差异

西方会计中不少会计科目都比较明细,并不像我国会计实务中那样,一般按照较大的类型设置科目,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营业费用等科目。西方会计会将一些详细的机器设备、厂场设备、建筑物等直接作为会计科目记录在分录里面,而我国作分录时把它们直接计入固定资产这个一级科目,在明细科目中才会写清楚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具体科目。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将接受更多来自国际化的挑战,会计国际化是必然的,但我们确实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会计的双语教学可以让会计专业学生接触到西方优秀会计教材与案例分析,熟悉与掌握西方会计与我国会计实务的一些异同点,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运用英语处理涉外企业会计实务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趋同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14篇

记账凭证的作用在于对多种多样格式繁杂的原始凭证的归类与整理,即将发生的经济业务所确定使用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的理论编制成会计分录,作为下一步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始,因此如何选择记账凭证格式、怎样填制记账凭证就显的格外重要。现所有的基础会计教材中,均介绍专用记账凭证格式和填写方法,就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需要分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且要分别进行编号,登记总分类账簿时,甚至还要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及汇总转账凭证。从反映经济业务的详尽程度来看,似乎很细致,但纵观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及资金运动贯穿会计核算的始终,是个完整的过程,如果采用专用记账对其进行记录,即将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经济业务分别记录,主观上将连续的经济业务分为了三部分,其对应关系也显得模糊,凭证的装订也有难度。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如今采用微机记账的单位居多,专用记账凭证(收、付、转记账凭证)已明显落后,取而代之的是通用记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的格式清晰合理,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时可统一编号,就手工记账而言,登记账簿时也不易漏记。对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掌握,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因此笔者认为在编写教材和制作教学课件时,结合实用与便捷考虑,应将“专用记账凭证”的相关内容予以删减,统一记账凭证,以减少多类记账凭证并存而干扰学生的学习,使初学者有更多的时间专注学习掌握社会实践中普遍使用的记账凭证知识,让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二、删除普通日记账凭证,直接介绍三栏式特种日记账

日记账又称序时账,按其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又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但现行的教材中所介绍的普通日记账陈旧过时,已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对日记账这部分内容进行更新。

1普通日记账应删除普通日记账是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在普通日记账里编制会计分录,作为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根据。在这种会计核算形式下,普通日记账代替了记账凭证。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已没有单位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使用普通日记账来记录。因为普通日记账没有起到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作用,只是一个流水账的记录形式,而且普通日记账又不能完全替代记账凭证而存在,它只是一个会计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产物。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普通日记账本身作为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记录的会计资料,其最大缺陷是对原始凭证的保存难度很大。因为采用普通日记账是在账簿中编制会计分录,要求原始凭证单独装订,容易造成会计记账依据的丢失,并且对会计对账、审计及查账都带来一定的难度。普通日记账的另一个缺点是作为订本式账簿,不便于分工记账。而采用会计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其对应的原始凭证可及时粘贴到记账凭证的背面,依据其登记明细分类账簿时,也可直接依据记账凭证及后附的原始凭证登记,即方便又能进行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相关内容核对一次,以减少记录、记账过程中的差错。当这种会计工作流程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日记账,并又优于普通日记账的记账形式时,普通日记账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3]。另外,此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不采用,那么,作为一个过时了的记账形式,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删除。

2特种日记账的删减实际工作中的特种日记账一般专指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其格式也都选择“借、贷、余”三栏式。此三栏式的特种日记账,格式清晰、内容简洁且准确、登记容易、结账方便、适用性强,对初学者也容易掌握,有利于教学,更便于实际操作,并且已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实行。反观多栏式特种日记账,登记时分“现金收入日记账”、“现金支出日记账”、“银行存款收入日记账”、“银行存款支出日记账”,对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处理是在不同的账簿中登记,余额的处理需将“支出合计”从“支出日记账”过账到“收入日记账”的“支出栏”内,再结出当日余额,看似分类较细,但对登记账簿及对账比较繁琐、复杂,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实用性较差,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很少被采用。笔者认为,为统一会计核算,规范日记账管理,对多栏式特种日记账内容可以删除,使特种日记账能完全统一起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实际操作,有利于统计工作,更有利于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管理工作。

三、结论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 会计科目 会计等式 账户结构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各门后续课程的先导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学习。而借贷记账法的掌握,又是学好基础会计的关键。因此,借贷记账法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该课程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一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借贷记账法学与教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熟练的掌握会计科目

会计专业科程是文理兼收的课程,有很多专业知识是与制度和法规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很强的刚性。会计专业教学不象语言教学那样生动活泼,语言教学可以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个含义,或者说用不同的语言来形容同一个事物,而会计专业教学要求语句表达精确、用词规范。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比如,收回某单位前欠货款存入银行的业务处理时,借方记的科目只能是“银行存款”,而不能任意说成“存在银行里面的钱”;贷方只能记“应收账款”,而不能随便写成“某单位前欠的货款”。这就要求初学者应熟练的掌握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有很多,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部掌握,教师可在书中提供的会计科目表中挑选一些目前学生需要了解的科目。要掌握会计科目,除强记外,还需要巧记。

1、采用“我设问——你回答”的方式强化记忆。为让学生在日后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时,能够立刻判断该业务引起了哪些会计科目发生变化、该科目归属哪个要素,对基础会计的业务中经常出现的词汇与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制作成卡片。如“应向某单位收回的销货款”是资产中“应收账款”、“企业开出的商业汇票”是资产中的“应收票据”等等。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做这种如“企业开出的商业汇票用哪个科目?、属于哪个要素?”的小游戏。这种“我设问——你回答”的小游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对经常容易搞错的科目,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思考,进行“自问自答”。初学者容易将“预收账款”这个科目错把它纳入资产类,而“预付账款”则容易错纳入负债类。例如,业务中设及“预收的货款”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思考:

预收他人的款项要不要偿还?要还!是我欠他人的款项还是他人欠我的款项?我欠他人的!“预收账款”是负债。

二、利用会计等式,巧记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将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账户的借贷两方必须做相反的记录。究竟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登记减少额,则取决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性质。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容易让人搞混乱。如果再把它们以会计等式的形式和几句话来归纳,学生更容易接受。(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文中其它地方出现时相同)

1、 账户如果有余额,一般在记增加的一方(即资产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

2、 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账后无余额。

三、以填表的方式,作为编制会计分录前的过度

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功,也是一切业务处理的起点。在会计科目和账户结构都掌握的基础上,编制会计分录应该说不是太难。但还是有很多学生科目写对了,借贷方向却是反的。对任何一笔业务,都要启发学生考虑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该业务引起了哪几个科目发生变化?各属于哪个要素?二是怎样变化?增(或减)的金额是多少?三是记借方还是记贷方?将这些问题在草稿纸上用表格的形式记下来。例如:

1、 从银行借入3个月的借款300 000元,存入银行。

2、 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A公司的货款20 000元。

3、 从D公司购入甲材料共计50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其中:有30 000元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支付,余款在下月再付(不考虑增值税)。

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短期借款 300 000

2、借:应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3、借:原材料 50 000

贷:应付票据 30 000

应付账款 20 000

分录编制后,看是否符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上述表格的填写,看似多余,但实际上却大有必要。笔者曾经做过此试验:让刚学习借贷记账法的学生,一部分不填写上表直接编制分录,一部分按上述方式填表后再编制分录。结果是填表的学生正确率比不填表的高得多。当然,并不是要一直用这种方式。经过反复练习,非常熟练后,可慢慢将这种过度表甩开。

把握好了上述三个关键点,借贷记账法这一难关也就被攻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