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

工业发展论文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一)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企业日常经营的主要工作就是生产工作,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是由企业员工负责的,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承担生产任务的主要还是企业员工。因此,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也能够促使企业员工发挥最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做出贡献,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便利;企业员工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能够使其更加富有责任心,从而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有助于优化企业内部管理

组成企业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企业员工,没有企业员工的付出,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的政工工作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包括企业文化等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内容,对于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具有促进作用,并会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以此来适应不断发展的企业环境。另外,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通过落实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指导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企业跟随国家的方针政策去发展,并且越来越好。

二、充分发挥政工工作作用的对策

(一)兼顾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经济建设

在我国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以及生产经营影响越来越大,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方法,不得盲目开展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否则政工工作就不会发挥其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企业发展也起不到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在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作用,以思想政治工作带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一,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要注意企业的经济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确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并指导日常的工作;第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可以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要确定自身的发展重心,并将政工工作纳入企业重心当中,实现政工工作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发挥价值,进而利用政工工作对企业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企业生产,不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深入开展企业的政工工作。

(二)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政工工作

随着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企业员工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的各种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并将自身的观念与日常工作紧密相联,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工作行为相结合。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推动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就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注重企业员工的政工工作与企业经济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企业顺利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当着手运用利益手段刺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并在经济手段的推动下,顺利开展企业的政工工作。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企业就要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用到工作中,要注重促进企业管理者以及先进个人、楷模发挥榜样作用,让企业其他员工都能够认可政工工作的必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政工工作中来,企业可以举办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对表现优异的个人进行奖励,并公开表扬,促使更多企业员工加入到政工工作中来。

三、结论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

㈠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相当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

㈡设计人员从业者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发达经济地区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属于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且创意设计人群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经济区域,从业者比例分别是24%、22%和20%,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分别占总量的8%和8%,而西北地区的从业者最少,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关。

㈢中国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多样化的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

(1)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的开始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广州和深圳。部分设计公司将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模具制造等整个过程联合起来,其人员规模超过150人。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善于紧密的将设计与生产制造相结合,以设计的市场实现和销售状态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时间把握上具有优势。他们所主要客户对象涉及到家电、信息、通讯、医疗等产业领域。

(2)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

这类设计机构以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为代表。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是政府实施“工业设计科技促进”专项计划、推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开展国际设计交流合作、承办设计论坛展览会议、举办设计技能专业培训。同时,为企业进行设计实务示范。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是由政府投资股份方式建立的设计机构。这些机构的客户对象包括政府机构、信息产业、家具制造业、家电业、医疗业等。

(3)院校工作室模式

在北京和广州、上海等地,以院校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或公司在专业素质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偏重于企业设计课题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注重设计概念的创新。院校模式由于集中了教授、研究生和大学中的不同研究部门和人员,更注重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企业的文化性。其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信息、家电、通讯、医疗、交通工具制造业等范围。

(4)企业设计部门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信息产业领域主导企业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还委托国外的大型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迅速提升了设计的质量和层次。

二、中国工业设计存在问题

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在引进外资中大量OEM生产虽然使我国产品出口总量大幅度上升,GDP迅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形成对国外的依赖。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核心设计仍然是从国外购买的,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其次,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政策。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政府缺乏对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既没有专项拨款,也没有建立设计基金,在工业设计并没有被引起广泛重视,仅仅凭借个别企业的资金推动是不够的。第一个部级工业设计园区——2004年兴建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区,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国家工业设计园区,起步阶段是民营资本。但设计园在二期工程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国家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育政策,对设计公司、设计园区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工业设计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许多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设计公司有数百家,但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四、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机遇

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

高新技术产品凝聚着最大的生产率增长潜力,是中国未来人均收入可持续提高最有力的发动机。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避免外商只把那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的低技术环节放在中国,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含金量大大降低的问题,中国需要更多自主创新的产品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形成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由2003年的逆差90.7亿美元转变为去年实现顺差41.1亿美元。

㈡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将努力培育国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形成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同时利用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以相对较少的出口量创造较多的外贸收益。

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致需求增加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首先,通过确定无约束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构来判断最大滞后期。表2为0—5阶VAR模型LR检验统计量、最终预测误差FPE、AIC、SC和HQ信息准则值[4],*标记出依据相应准则选择出来的滞后阶数。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为2阶,可判定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2。第二步,确定协整检验的滞后期。由于协整检验模型实际上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后得到的,其滞后期是无约束模型一阶差分变量的滞后期,所以协整检验的滞后期应为1;最后,通过模型选择的联合检验,确定没有确定性趋势且协整方程无截距作为最合适的协整检验方程(表2)。滞后期为1,加*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3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0个、至少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接受至少两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说明LNPI、LNIND和LNUR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农民收入与工业化、城镇化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

2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协整分析给出了农民收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这种长期稳定关系实在短期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得到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反映时间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还可以反映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估计结果如下。上述模型描述了均衡误差对农民收入增长短期动态的影响,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表明通过误差修正项的调节,可以使短期内的偏差在较短时间内向长期趋势调整,符合相反修正机制。从模型结果来看,两者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是,工业化每变动1个单位,农民收入将同方向变动0.4499个单位;城镇化水平每变动1个单位,农民收入将同方向变动0.3491个单位。说明工业化较城镇化来讲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Granger[6]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解决此类问题,该检验是确定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为了保证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文章对1至3的滞后期分别做因果检验,然后对结果做统计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避免简单一次判断所得出结论的武断性。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我们可以观察到:滞后期数分别为1至3的工业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滞后期数分别为1和2的城镇化水平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农民收入增长不是城镇化水平的Granger原因。由此说明河南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对城镇化发展没有影响。

4方差分解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浙江继续稳定发展尽管市场波动起伏,但浙江的有色金属工业继续稳定发展。2007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为185.4亿元,主营业务收人为1389.3亿元,利润总额为41.9亿元,利税总额为68.7亿元,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浙江铜加工的竞争优势比较突出。全省现有铜加工企业超过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产能和产量均占全国三分之一多,是浙江省有色金属工业的支柱。主要特点有:一是总量规模大,产品种类较为齐全;二是区域特色明显,并呈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三是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现有企业以股份制和民营企业为主;四是一批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行业龙头雏形初步显现;

五是企业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浙江省现已经形成了电解铝及合金生产、铝材加工、再生回收等相对齐全的铝工业体系。铝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均居全国前列。浙江具有发展铝工业的良好产业环境,与铝工业密切相关的轻工、机械、房地产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浙江的汽车、摩托车及自行车配件、

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品生产规模大,需要为其提供高质量的铝锭及铝合金做原料。浙江铝制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对铝板带片产品的需求量大。其金属家具类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需要大量型材、管、棒等铝合金材料。房地产业需要铝合金门窗、装饰材、铝塑板、铝塑管等建筑型材和铝箔等产品。相关产业为浙江省发展铝工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河南总量规模跃居全国第一在政府政策主导下,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利税总额连续几年在全省各行业中保持第一位。

2007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为585.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l668.2亿元,利润总额为250.0亿元,利税总额为343.0亿元,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均居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首位。

为了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河南省政府提出加强调控引导,促进资源优化配置t加快推进战略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河南省铝工业核心竞争力;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铝工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铝加工项目建设等具体措施。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国内外对社会管理的统筹机制研究首先主要集中在城乡发展统筹机制的研究方面。如高焕喜等(2007)指出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存在,城乡统筹将是一个长期的推动过程,为确保城乡统筹的有效推进,构建形成城乡统筹的有效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带有根本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机制设计理论以及演化博弈论是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的两条主要思路。其次,是对城乡发展统筹研究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如郭怡(2010)指出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着生态城市的构建和规划,可是在全民生态建设意识的提高和普及中人们却疏忽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往往是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如何打造灵活的城乡边缘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是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极矛盾的方法之一,也是贯彻落实党的统筹城乡发展精神的具体措施。再其次,则是对城乡统筹在具体方面的应用研究。如张风等(2010)在分析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机制形成的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来评价我国目前城乡金融统筹发展的状况。最后,城乡统筹机制在现实中的障碍,使研究又回到了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上来。如袁建伟等(2013)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指出在关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关注地方政府改革与城乡社会统筹机制建设,提出地方政府在探索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要努力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我国在生态环境统筹机制方面也有成功的例子。如福建省通过建立上下游横向补偿与省级财政纵向补助相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所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就是按照“受益者补偿”的原则,把上下游横向补偿与省级财政纵向补助相结合,下游受益地区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上中游地区每年配套一部分资金,再加上省财政每年安排的一部分资金组成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用于上中游流域环境的生态整治。同时在生态环境的计量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温作民(2008)等编著的《森林生态会计》一书中,提出了采用系统抽样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的计量方法,使环境会计信息计量的可靠性显著增加,使我国在森林生态计量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在生态环境补偿和计量的社会管理方面,主要着眼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还没有学者提出整个区域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机制的设想,本研究正要从这一设想出发,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以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为标准,以区域经济最大化为目标,以广东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为研究对象,来验证在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处于类似“二元经济”条件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消除要素流动性壁垒,探索广东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的统筹机制。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的假设

在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类似于“二元经济”条件是进行统筹机制研究的基础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由于资源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经济基础等原因,导致其工业经济效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这里假设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的广东存在类似于“二元经济”条件。

(二)研究指标的构建

我们需要验证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类似于“二元经济”的条件。其表现形式定义为不同地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存在着效率差异,地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表达形式等于工业总产值除以区域总面积。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相对数指标作为效率差异的指标,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虽然经济总量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标志,但是人均经济总量则更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程度。如美国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位的,但是人均经济总量美国并不是世界最高的,像欧洲的卢森堡人均经济总量就比美国高;第二,用区域总面积来求该指标,而没有采用市辖区的面积,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实施地可以在全区域范围内进行,而适合工业发展的区域则要求相应地理、交通和人文等条件,由此,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的高低就可以综合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发达状况。考虑到实证研究的需要,为构造地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这个关键指标,并对这个指标进行相应的分析,设置以下指标:工业总产值、区域面积、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是否达到全省平均和归入分组。对以上的指标逐一说明一下:工业总产值是指市辖区的工业总产值,区域面积则是区域总面积,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除以区域面积。是否达到全省平均是一个是非选项,主要是衡量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是否达到平均水平。归入分组是一个聚类分析项,就是根据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的各项分为不同的组别。

(三)数据指标的时间说明

根据研究的需要,归类分析一般要采用三年以上的数据,因此我们采用2009—2011年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的要求,进行了数据收集工作,对数据的来源说明如下:以上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统计数据网和广东省统计网等相关网站。

四、实证研究的经济分析

根据经济学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原理,绝对优势是指个人、企业或国家使用相同数量的资源生产出比竞争者更多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比较优势是指个人、企业或国家以低于竞争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在这里绝对优势就是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高;比较优势则是欠发达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补偿的机会成本比经济发达地区的低。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交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也就是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环境补偿活动上存在比较优势。综上分析,可持续发展下的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补偿由于效率上的差别,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统筹需求就显现出来,从地区发展经济发展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将工业效率高的组1城市群体的部分生态环境补偿义务,有偿转让给工业效率低的组2城市群体,既可以让广东全省的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工作得到落实,又可以充分发挥工业效率高的组1城市群体发展经济的优势,需要广东省形成极具可操作性的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机制或法案以消除要素生态补偿资金在区域流动的壁垒,各城市群在因地制宜结构转变中实现经济增长,从而可以实现区域经济最大化的目标。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类似于“二元经济”的现实,凸显了广东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的必要性。那么进行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就是将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量化,计算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成本,按照工业产值的一定的比率,提取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在全省范围内统筹使用。对于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征收的理论分析,我们作如下的阐述。先谈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征收主体。从理论上讲,征税主体是国家,国家享有征税权,征税权是国家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征税活动中,国家授权有关的政府机关来具体行使征税权。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的作用是为公共生态利益服务的,其性质与税收的性质大体相同,所以,对于广东省生态环境补偿税的征税主体应是相应的政府机关,最好由税务机关征收或代收,这是由两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一是从法理学的角度来说,存在公共发展中的社会利益,社会利益在法律上早已得到认可并以许多方式保护,而公众生态权益的保护就是需要国家授权的有关机关通过征税或费的方式进行保护,这是因为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是工业企业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生产的外部性影响,生态环境的服务价值游离在市场之外,工业企业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没有被有效补偿。著名经济学家阿瑟•C.庇古(Arthur C.Pigou)把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分析后,发现非生产性环境资源的功能并不在市场交换关系中,也就是市场价格无法反映这部分资源的稀缺程度,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同时庇古认为政府有责任通过补贴、赋税或法规使得个人边际净成本与社会边际净成本趋于相等。

所以说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是工业企业社会成本内部化的要求,是工业企业边际净成本与社会边际净成本趋于相等的有效途径。二是我国环境保护收费制度不合理。比如我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是通过各地地矿部门征收,财政部门兼管的。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省级以上基本是条条管理,市(地)级以下是块块管理,从而导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截流、挪用,矿产资源环境补偿费无论从管理体制和执行情况方面,都比税收的强制性弱,而税务部门的管理体制和税收的强制性正是解决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条块分割的有效手段。所以,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的收取最好依托现有的税收征管体系。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缴纳主体,是指按照税法或相关规定直接负有缴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由于工业企业是工业生产行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以工业生产获得利益的法人组织,负有纳税义务,因此工业企业是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缴纳主体。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征纳客体,也称征税费对象或课税费对象,是指征税费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它说明对什么征税费的问题,在现达国家,把征税费的客体定为物是普遍的做法,所以对于工业环境补偿税费的征纳客体应是工业产品。这是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因为工业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环境损失的唯一诱因,所以按照法理学认为的保护被认可的利益要求,使工业产品作为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的征纳客体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二是根据工业产品具有突出的收益性和营利性,就使工业产品具有了可征税性的因素,则使工业产品可以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或费)。对于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的计征依据,是从量定率征收还是从价定率征收,这几年在学者的探讨中从价定率征收的呼声较高,理由是随着这几年工业品价格的上涨,按量征收不能充分获取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维护生态权益的意愿上升,生态权益评估值会有一个递增的趋势,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也导致资源环境价格的上涨,从量征收可以反映出这种趋势的变化。再看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缴纳比率设计。我国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率测算的基本原则:一是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的测算应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顺利地衔接。二是考虑工业企业流转税负已经偏高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保证现行的国家财税框架大体保持不变。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缴纳比率测算方法,一是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通行的惯例,在测算时要确定影响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税率的因素。二是本着减少污染、对环境进行有效补偿,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工业区的具体特点,结合影响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因素,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理论上的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税率。三是在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上,通过调研,根据实际征收的状况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五、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补偿统筹机制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经济发达地区“搭便车”的心理,对生态环境这个“公共产品”不愿意支付相应的代价,因为,有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什么也不必做或者是停止某些行为,就是做了生态环境补偿工作;二是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经济利益外流,即使提取生态补偿基金,也不愿意进行统筹,我国养老金基金的运行中就存在类似的问题;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意被生态环境补偿的义务捆住手脚,虽然通过转移支付,得到一部分经济补偿,但是他们认为进行工业化建设,可能获益更多;四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手段单一,不能进行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开发,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具体的实施措施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钢铁工业绿色化环境

1引言

中国的钢铁工业历经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有了巨大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钢产量增加速度加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是,钢铁工业也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产业,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大户。目前,钢铁行业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0%以上,钢铁行业水耗占全国工业水耗的9%左右;而且,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水耗指标大大高于国外的先进水平。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中国钢铁绿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化迅速发展的状况

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我国钢产量一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2002年实现钢产量1.8亿吨,到2003年钢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万吨,2004年全国共产钢27279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生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创纪录的25185万吨与29723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下。在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能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从1991~2003年钢产量增加近2.13倍,总能源消耗量只增加1.84倍;吨钢耗新水量下降了75.2l%;吨钢废水排放量下降了82.56%。尤其是吨钢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去年我国重点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764.06kg/t,比1991年下降50.53%;吨钢可比能耗为741.48kg/t;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90.59%;废气处理率达到98.31%,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钢铁工业确实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发展着,但是,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日本的11.5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美国的4.3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

3我国钢铁工业环境危机的原因

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看,基本上是"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仍然是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有的企业甚至是只顾发展不管环境的治理,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与世界其它国家的钢铁企业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着很大环保差距。

3.1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装备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现有技术装备平均单机能力小、技术水平低、部分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不配套,使得生产消耗高、效率低、质量差。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总生产装备中仅10%~20%可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实施高效连铸的铸机只占总数的10%,相当一部分的普通钢材生产能力面临淘汰或改造,而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品种仅能满足约2/3的需求。我国钢铁企业有几千座高炉,大多规模较小,大型钢铁企业高炉平均容积为1600m3,这与国外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例如日本高炉平均容积3000m3以上。

3.2节能、环境保护的层次水平低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2003年增长15.2%。其中,煤炭消费量18.7亿吨,增长14.4%;原油2.9亿吨,增长16.8%;天然气415亿立方米,增长18.5%;水电3280亿千瓦小时,增长15.6%。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3.1亿吨,增长15.1%;氧化铝1284万吨,增长9.7%;水泥9.6亿吨,增长12.4%。万元GDP能耗1.58吨标准煤,上升5.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仍高出15%左右。

如下表所示,除宝钢的吨钢综合能耗已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外,其他大中型企业尽管有较大的进步,但仍然有相当差距。比较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综合能耗,在能耗大于100万吨标煤的45家企业中,综合能耗大于宝钢的有39家大型企业;全国73家大中型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介于宝钢与39家大型企业之间。

3.3能源循环利用率低下

目前我国废旧金属回收率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80%以上。我国每年平均约有200万~300万吨废钢铁、10万~15万吨废杂有色金属尚未被合理回收。据资料显示,高炉矿渣的利用率约50%,而钢渣的利用率还不到10%,这些废渣中实际上有做水泥的原料、可以轧钢的原料等;钢铁企业把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出去,实际上把二次能源水资源浪费掉了,如果把这些污水循环利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同时,粉尘经过处理也把它倒掉了;高炉的煤气向空中排放,如果把这些废气如二氧化碳、氮气等进行回收,也可以作为资源。

3.4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差,法制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一些钢铁企业尚未认识到实施绿色化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缺乏参与行动和采取有效的绿色生产措施,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少。

4钢铁工业绿色化的必要性

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实现"绿色制造"。绿色化是指企业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的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企业活动的全过程的各个方面,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实行清洁生产,使企业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绿色冶金"即符合环保要求,做到低能源消耗、低资源消耗、低排放再循环使用。绿色化钢铁制造的目标是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从世界范围看,绿色化是不可逆转的浪潮。现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全球的资源环境危机正日益加深,而企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规定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产品才准予进入本国市场。京都协议日标在气体散发物远远超过周围环境并且达到全球的维持的温室以上才被采用。欧盟钢铁工业已经有助于UNFCCC的目标了,因为它过去20年中已经降低几乎温室气体散发物的数量40%。

绿色化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形势的要求。我国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粗放,长期以来采用高投入来维持高增长速度的数量扩张型方式,实际上,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多年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生产能力过剩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到来,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市场与环境的双重严峻挑战。同时也说明了实施绿色化生产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4.1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钢铁工业绿色化对策的重要依托是绿色化技术,只有采用绿色化技术,才能保证绿色化对策的实施,最终实现绿色化的战略目标。建议普及、推广一批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如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及新能源开发、新型焦炉技术和处理废旧轮胎、垃圾焚烧炉等与社会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通过短流程研究,广泛应用高效单体熔炼精炼、连铸连轧、控温控轧等技术,实现低能耗、少物耗。深入研究冶金反应和凝固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不断催生新的生产工艺。投资开发一批有效的绿色化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为钢铁生产企业的绿色化制造流程。

4.2高效利用资源,使能源消耗最小

利用铁矿石及其他天然矿物资源,多用再生资源如废钢、钢厂粉尘等;少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油、天然气等,开发采用新的能源如氢、太阳能等,少用淡水资源,发展节水技术,强化水循环,减少废水排放。钢铁行业节水潜力巨大。宝钢等企业每吨钢耗水只有6m3,一般企业为20~30m3,个别企业为50m3甚至更高。通过技术改造,到2005年和2010年,钢铁行业吨钢耗水指标下降到16m3至12~14m3是完全可能的。其中,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下降到6~8m3。钢铁行业可以做到增产不增取水量。

4.3与相关工业链

钢厂不仅要质优、价廉、清洁地生产钢铁产品,而且还要发挥其能源转换功能。因为钢铁工业可向社会提供余热副产品,如煤气、高炉渣、钢渣等,还可消纳社会的废弃物,如废塑料、垃圾、废轮胎、废钢及各种合金返回料等,所以钢铁工业可与相关工业形成工业生态链。传统模式的钢厂没有充分利用能源,钢厂发挥能源转换功能是有希望的。比如钢、电、水泥集成,可以形成一个环境负荷低的生态工业过程。

4.4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通过建设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综合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进行,并对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了决策。其中,能源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能源计划的编制,能源的生产,供应供需平衡以及能耗考核等功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环保治理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在对投资较大的环保治理方案选择上从可行性及经济性上提出有力的依据,只有科研与管理并举,在环保治理上才会如虎添翼。

4.5增强环保意识,实现绿色化生产

企业应增强钢铁工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加强有关专业培训和普及环保知识,将IS01400l认证环境评价、年度环境报告纳入钢铁企业的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产业技术政策等,以约束和指导钢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状况并逐步向绿色化迈进。

5结语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钢铁工业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但是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生产的不文明表现日益突出,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如何才能既满足当代人对钢铁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生存环境的问题,亦即钢铁工业的绿色化问题,是钢铁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2l世纪初,如何把"绿色钢铁"这一概念变为现实,如何化解环境危机,如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承载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参考文献

l徐先养.走向未来之路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干守兰,武少华.清洁生产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1.1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水利工程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就是粮食,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2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可以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来保障农民的饮水,供水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减少或避免各种流行疾病的产生,因此,农业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人民增收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1.3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生态文明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或缺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为防洪、供水、生态等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要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农业节水抗旱技术

2.1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深耕深松技术指以土蓄水,进行深耕深松,以便加厚土层,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从增加土壤的蓄水量;选用抗旱的农作物品种,也可以达到节水抗旱的目的;在旱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5%左右,因此,要合理增施有机化肥,以肥补水,降低单位产量作物的用水量;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耕种技术保持和维护土壤的水分;地面覆盖保墒技术,可选用一些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覆盖,例如:薄膜、秸秆覆盖。

2.2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像田间地面灌水、管灌、波涌灌溉、畦灌技术等。其中,田间地面灌水技术可以节水20%,在习惯大水漫灌的的地区,可进行推广使用,长沟改成短沟,可以有效控制田间灌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水的利用效率;也可采用管灌,一般可节水40%左右;采用地面灌溉技术和微灌技术,可节水80%以上。

3发展策略

3.1加强整治要对农业水利工程和设施加强整治,对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田的灌排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3.2进行总体的规划为了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就要根据我国新增的粮食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规划,由市、县组织,各乡镇负责实施,编制灌溉区总体规划,增加灌溉渠道和配套设施等,保证不打乱自然排水流势,立足实际,合理布置灌溉区,例如:在资源充足的地区,科学选择沟、渠,新建一些灌区,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农田灌溉面积,也为农民灌溉农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灌溉农田投入的成本。

3.3改进、完善农业水利新机制对于完善农业水利工程新机制,需要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势,要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财力的支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议市、县将中小型水利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每年拨出专款,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另外,政府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建设水利工程对农民的好处,进而激发农民自动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去,有利于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问题,有利于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

3.4以重点县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其他水利建设为了扩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范围,就要加强重点县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拉动其他地区水利的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以保障农业正常生产,实现旱涝保收的目标。

3.5实施水利惠农政策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按照区域面积,实施惠农政策,例如:实施电费、水费的补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实施水库管护财政补贴,确保水库正常运转,避免大旱之年无水可用现象的发生。

3.6积极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加快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像小塘坝、小水池等。建设时,要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管道输水等,增强抗旱的范围和面积。

4结语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

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21世纪的近中期发展战略。近期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中期发展战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这一近中期发展战略,还必须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即不仅要看到经济的增长,而且要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发展内容尤其是新旧支撑科技、新旧主导产业的演变与更替。

此外,还有更深刻的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21世纪的整个百年发展战略(相对而言即长期发展战略)有一个完整的设想与把握。简单地讲,这就是正在兴起的世界范围的新工业革命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文明的演进与新工业革命》、《论新工业革命》、《关于新工业革命的对话》(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11日、5月11日、8月6日)等文章中,我已就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与历程、工业文明的危机与新工业文明的兴起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大量事实表明,工业生产方式已陷于严重危机之中,新工业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特别是新工业文明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将在21世纪实现向新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的,决不可忽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以,从新工业革命的视野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原则

第一,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大自然的进化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进化,物质形态的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场、基本粒子及其群体形式弥漫物质的物理物质;二是原子、分子及其群体形式恒星、行星的化学物质;三是细胞、机体及其群体形式生物圈的生命物质;四是人及其群体形式社会的人类。物理物质、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和人类,形成了物质世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四个物质层次。人类直接诞生在生物层面,并直接依赖于生物层面而生存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按照唯物史观来思考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大体要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即生物文明阶段、化学文明阶段和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在初级阶段,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形态(层次)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级阶段,人类则能够生产该类物质形态,这时人类活动主要是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形态。这样一来,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或小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我们把这六个时代的文明演进线索与通常讲的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照时就可发现: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文明则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理所当然的就是“人工化学时代”即“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由于从大时代的划分看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学文明”,因此,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又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表1)。事实表明,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才能深入地认识当代工业文明的危机及其内在演变趋势,也才能合理地揭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本质和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附图

附图

第二,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从新工业革命的视角把握中国21世纪发展的大方向。目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只看到工业化而看不到新工业化,只看到工业文明的量变而看不到工业文明的质变,意识不到新的文明革命正在到来,因而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囿于工业化之中。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战略的正确抉择。

第三,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统一的战略抉择方针。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不能忽略实现工业化的艰难任务。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为实现工业化的重任尚未完成而忽略新工业革命的世纪大方向,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探索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有机统一,能动地处理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乃是正确制定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

(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相统一的复合型分阶段总体发展战略

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二个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就是: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中国21世纪的目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从“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的21世纪之初的现状出发,走向“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的21世纪的目标,这就基本决定了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构架。这个总体发展战略构架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两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两个层次”,指的是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包括初级与高级两套战略,初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高级战略是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工业文明开始出现危机,又由于新工业文明已在兴起,我们工业化战略需要适应形势加以调整,因而本文提出了“适度工业化战略”以代替传统工业化战略。“三个阶段”,指的是工业化的初级战略与新工业化的高级战略在统一实施中要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详见第四节)。

二、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适度工业化战略

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首先要完成工业化,其次还要实现新工业化。相比较而言,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

(一)中国不可能也不需要建设最发达(即过度)的工业化

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不可能建设最发达亦即过度的工业化。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事实上是过度发展的工业化,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中国是一个后发展人口大国,它的工业化遇到了两重困难:一是发达起来的工业强国已经大比例地占用着世界上有限的资源,二是中国人口总量太大(等于10个日本或6个美国),满足中国高度工业化而需要的资源也是巨大的。工业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像我们这样的后发展人口大国是不可能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持久。

其次,必须明白: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实际上也不再需要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由于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这为中国的腾飞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其主流不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新工业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已不能只追求工业化而必须追求新工业化。

但是,中国至今还未实现工业化,仍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然而,这时的工业化由于自身已逐渐陷于危机之中并且新工业化已在兴起,因而工业化进程应该是发生调整、改革了工业化,是一种“适度工业化”。只有走适度工业化道路,中国才不至于陷于过度工业化所形成的危机与困境之中,才能顺利地向新工业化转移、开拓和发展。

(二)“适度工业化”的原则

1、抑制化原则。抑制化原则是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没有抑制化原则就不会有“适度工业化”。抑制化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人口、生产、消费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速率,也就是人口规模要适度,生产规模要适度,消费规模要适度,经济增长要适度,对资源的消耗要适度,等等。

2、生态化原则。工业化发展已成为大自然进化的最大破坏力量,如不及早控制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成果将会毁于工业化进程之中。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吸取西方传统工业化的教训,坚决纠正生态恶化的态势,把生态化原则贯彻到工业化进程之中,使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相协调。这就是生态化原则所要求的“适度工业化”,即生态文明的工业化。

3、信息化原则。信息化并不是比工业化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而是工业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信息化,中国的工业化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信息化了的工业固然提高了工业生产率因而也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但同时信息化也能提高贯彻抑制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避免过度工业化带来的各种弊端。

4、对接化原则。工业化已不再是最高目标,而只是一个初级目标。工业化的初级目标也不应独立于新工业化,而需要与新工业化相适应、相连接,这就是工业化建设中的对接化原则。首先,对接化原则要求必须从新工业化的更长远目标适度地变革工业化,使之向新工业化要求趋近,这就使工业化“适度”地变成了新型工业化。其次,对接化原则要求工业化发展要为新工业化的拓展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体系

中国的“适度工业化”既是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发展过程,从时间上讲它是21世纪20年代基本实现工业化之后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的中国工业化模式。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明显的不同。

1、价值特征。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追求工业经济的无限增长和享乐至上的消费方式,这内含着追求消耗资源的无限增长。“适度工业化”则以工业经济增长有限、节约资源、适量消费为价值特征,并积极地向新工业文明的创造为本价值观转变,这内含着保护自然、维护大自然总体进化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内核,决定着“适度工业化”体系的其他特征。

2、经济特征。其一,突出综合国力和经济质量而不过分强调GNP,尤其认为工业化框架内的GNP增长是有限度的,也是应该适度加以限制的。其二,强调各产业间的平衡和结构合理。农业的比重要下降,工业的比重要上升,但需要探索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新类型和生产新方法。服务业的比重要上升,但不能试图无限发展工业生产基础之上的服务业。其三,农业劳动力比重要下降和城市化比重要提高,这要与产业结构相对应,但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新工业革命的因素。

3、文化特征。教育和科技投入要逐步提高,与物质再生产投入同等重视。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研发人员的比重、经费投入比重都要有一个较高水平。

4、生态特征。首先是人口规模要稳定,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尤其要控制人口增长,努力实现人口零增长。其次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倡导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同时应提出“自然未开发率”的发展新指标。

三、中国21世纪的高级发展战略:新工业化战略

21世纪的中国,最终是要建设和实现新工业化。相对适度工业化战略而言,新工业化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高级发展战略。

(一)中国建设新工业化的条件

虽然中国目前还未实现工业化,但已经具备了建设新工业化的条件,中国不能等到完全实现工业化之后(即20年或50年后)再开展新工业化建设。

第一,历史的启示。历史上新旧文明断裂和交替的时期,往往正是原本较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后来居上的历史契机。中国应该充分认识工业文明的危机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避免过度工业化必然带来的困境,率先开拓新工业文明。

第二,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兴起了新工业革命的浪潮,这个历史大背景已为中国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谁(尤其是世界大国或地区)能自觉认识到工业文明的危机和新工业文明的必然到来并积极开拓它,谁就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并能在新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

第三,中国自身也具备了开拓新工业化的条件。首先,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必备的经济条件。其次,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为开拓新工业化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储备。再次,中国在新兴科技的许多领域居于世界前列,这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关键性的要素。(二)中国的新工业化体系

建设新工业化要有一个基本目标即新工业化体系,目前我们还不可能细致地描绘中国的未来新工业化体系,而只能从原则上就其主要特点做一些初步探索(表2)。

附图

1、智能化微制造化。第一,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成为社会的关键科技支撑和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产逐步由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资源转变为利用多次再生产中已作为废弃物质的小分子、原子材料来人工生产和利用化学物质,即从天然化学生产转变为人工化学生产。第二,能源开发进入更深层次。工业化生产主要利用天然矿物能源即化学能源。新工业化则把一次能源定位在物理能源上,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等。第三,材料开发也会进入更深层次,即不断开发利用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材料,以人工生成具有全新性能的宏观新材料并进一步加工制造出用途无比丰富的新产品。第四,信息化发展为智能化,社会生产社会生活都高度智能化。中国在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等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必须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以确保在新工业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

2、循环化生态化。智能化微制造化科技及其产业化,在社会的宏观总生产过程上引导出一场大变革,即从工业化的“资源-生产-废弃物”的单向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生产-废弃物(再生产资源)-再生产”的循环式生产过程。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形成了循环经济,新工业社会也成为循环型社会。这种循环生产、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又带来了更大的变革:(1)物质资源消耗由于循环利用而不再增长,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有限生产生活圈;(2)人口增长停止;(3)不再过多干扰自然演化,形成了真正的生态社会,同时又在不断开拓更深层次的自然和文明;(4)生活资料短缺现象逐渐得到克服,生产资料占有制度逐渐衰退。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而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建设新工业化中更必须把循环化生态化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3、太空化。新工业时代的物质生产一方面深入到小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层次,另方面则扩展到地球之外的太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工业社会也是太空化的社会。中国的太空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推进新工业化的太空开发奠定了基础。在21世纪的新工业化战略中,中国必须把发展太空科技和太空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是,必须同时认识到太空活动的高度智能化特点,即太空开发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人-机”组合活动,主要依赖于高智能化的太空自动探测装备和太空机器人,主要是建立太空信息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要注意把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与太空科技结合起来,以达到太空开发的高化学化、生命化和生态化。

4、创造为本化。从“生产-生活-享乐”为轴心的传统价值观转向创造为本、以类为本的新价值观。新工业社会的宏观产业结构主要有四个层次,即(1)农业工业的传统物质生产业、(2)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和深层循环式生产为主体的新工业、(3)生活服务业、(4)科技教育文化业,物质生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科技含量都很高,这是一个走向创造的产业结构。人们熟悉的三次产业分层变为四次产业分层,农业和工业合为一个层次,科技教育文化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层次,这是新工业社会产业组合的新变化。中国在21世纪的新工业发展战略中,必须重视民族的创新意识、创造为本、以人类为本价值观的培育,不断加大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教育事业。

新工业化在经济比重和产业结构上,在劳动力结构上,甚至在新的社会评估体系上,都会有一个数量上的体现。可初步提出如下一个新工业化的主要指标体系:(1)资源深层循环利用率>50%;(2)一次能源中物理能源(如核能、太阳能)使用率>50%;(3)新工业产值与农工业产值比>1;(4)物质生产业、生活服务业、科教文化业的劳动力各占社会总劳动力的1/3或物质生产业劳动力<33%(表3)。

表3新工业化主要指标

序号标准

1资源深层循环利用率>50%

2物理能源使用率>50%

3新工业产值与农工业产值比>1

4物质生产业、生活服务业、科教文化业的劳动力各占社会总

劳动力的1/3或物质生产业劳动力<33%

建设新工业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从新工业化演进的机制与中国的实际出发,应主要考虑如下三项措施:第一,转移式发展;第二,分层式发展;第三,跨越式发展。

(三)建设新工业化必须实行一场文明形态的革命

建设新工业化是一场人类文明形态的大革命、大飞跃,文明形态的革命不仅需要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生产方式的革命),而且需要社会体制革命、社会观念革命。所以,中国在21世纪要建设新工业化,就必须进行一场文明形态的大变革。

经济体制的变革。其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各种产业制度、经济制度,尤其是要形成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其二,新工业化将推动国家经济体制从生活主导型向科教主导型转变。其三,新工业化生产使生产生活资料的稀缺性大大降低,将更注重共享性财富的创造,这将大大淡化物质个体占有制即占有制的社会化大大加强。

政治体制的变革。其一,高度民主化,个体意志与社会意志的一体化。其二,高度社会化、全面社会化,这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内涵的应有之义。

社会观念的变革。新工业文明的社会观念是更加重视宇宙演化与人类作用的类价值观,从个人的狭隘观念中走出来,从人类生活的小圈子走出来,走向更深层的物质探索与生产,走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语)。在新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十分重要的,这是21世纪中华文化重新崛起的大好历史机遇。

四、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实施

实施21世纪的总体复合型发展战略,首先要处理好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其次要在百年发展中分阶段地有所侧重地予以实施(表4)。

附图

(一)21世纪前20年:工业化实现期与新工业化开拓期

1、实现适度工业化。在21世纪的前20年时间里,要努力建设并实现“适度工业化”。主要目标和措施是:国民经济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大大优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高中教育并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调控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战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控制人口规模;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到生活服务业中来。

2、重点开拓新工业化。在21世纪前20年,新工业化还不可能全面展开,而只是处于开拓时期。其开拓的任务和措施主要有:(1)自觉制定新工业化的宏观发展战略,协调好继续推进工业化与开拓新工业化的关系;(2)集中力量进行关键科技的攻关,力争在新工业化的关键科技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3)努力运用高新科技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工业,使传统工业发生“适度”转变;(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新工业化领域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努力形成新工业化的产业,使传统工业获得向新工业化转移的空间;(5)要大力倡导创造为本价值观,明确提出“建立学习创造型社会”的发展战略;(6)广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二)2021年到2050年:工业化持续期与新工业化发展期

1、持续推进工业化。21世纪前20年虽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工业化仍需一段时期来完善和成熟。持续推进工业化的任务和措施主要是:(1)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必需的工业部门,并且注重提高其科技含量;(2)对工业的产业总体进行全面分析,限制那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工业发展调控机制,避免过度工业化及其带来的危机;(3)努力运用新工业化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工业,使之向新工业化转移。到21世纪中叶,传统工业经济的比重保持与新工业经济持平或略低。

2、大力发展新工业化。21世纪上半叶的后30年,新工业化进入了大力发展时期。大力发展新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1)制定大力发展新工业化的具体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工业化;(2)建立完善的新工业化科技体系;(3)分层发展新工业化,注重发展渗透力大、主导性强的新工业领域;(4)大力推进新工业科技的产业化,从改造传统工业为主转向新产业化为主,努力形成社会规模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体系;(5)进行相关的社会体制与观念变革,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深入建设“学习创造型社会”。(6)积极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努力建立东北亚新工业产业带。到21世纪中叶,中国所实现的现代化应是新工业化得到较大发展的现代化。

(三)21世纪后50年:工业化转变期与新工业化实现期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1.1重工业

重工业是工业经济的支撑,对生产科技改造及工业产业收益都有很大的影响。

1.2轻工业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相比于重工业,轻工业生产规模及工作强度较低,主要向市场供应生活类手工产品。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轻工业对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是一种保障,借助工业生产体系满足了社会群体的产品需求,扩大了工业产业链的经营范围[1]。

2工业发展与农村饮水的矛盾

随着工业化生产水平的快速提升,企业生产与制造产品的类别更加复杂,实际生产所用水资源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产生的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调查显示,我国工业发展与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2.1水质矛盾

农村是国民经济最早的产业基地,农业经济在三大产业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产业对象。自从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之后,农村饮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水质标准下降是饮水矛盾的主要问题,这与工业生产废弃物排放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扰乱了农村地区水供应系统的质量标准。

2.2污染矛盾

污染是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工业污水排放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无疑激化了工业发展与农村饮水之间的矛盾。例如,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当农村饮用水遭受工业污水破坏之后,其在短时间内能够扩散开来,形成大面积的农村饮水污染。

2.3健康矛盾

饮用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人每天都要摄入不同量的标准饮用水。相反,若饮用水存在污染、病毒、细菌等问题时,人们的健康状况必将受到破坏。工业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收益水平的快速提升,满足了工业科技改革的创新要求,但其引发的水质污染又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饮用水在工业污水干预下,整体饮用水水质标准大大下降。例如,工业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不利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3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综合措施

不可否认,工业经济发展标志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促进了三大产业结构层次的优化调整,大大促进了国民产业经济收益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企业多数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地区,郊区或农村地区是生产型企业的主要基地,这些都给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鉴于工业发展对饮用水产生的污染、质量、健康等问题,必须要正确处理工业经济与农村饮水之间的关系,拟定有效策略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

3.1依法治理

坚持有法必依,尤其要做到“三同时”和限期治理。①坚持污染防治设施与生产企业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也就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三同时”;②对原有污染进行治理,对于污染严重的,要依法进行限期治理,对限期治理不达标或拒不进行治理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法律是保护水资源的强制性措施,也是维护农村饮水安全的基本保障。

3.2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清洁生产是国内外20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的总结,它着眼于全过程的控制,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推行清洁生产,是深化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企业建立完整的绿色生产体系,对产品工艺及加工流程实施调度。比如,编制一套绿化型的生产工艺,加快工业用水净化系统建设,有效处理各种污染问题。

3.3优化控制

企业日常生产要注重废水、污水的综合治理,坚持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不受工业生产影响。这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又有很大区别,如造纸废水和电镀废水就大不一样。因此,采用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实现了针对性处理,提升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系数。

3.4技术改良

面对不断提升的工业科技水平,我国也要对污水处理采取先进的技术方案,以技术改良为支撑扩大农村饮水安全控制力度,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工业废水处理正向设备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用以进行沉淀和曝气的大型混凝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气浮、高梯度电磁过滤、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技术,都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3.5倡导节水

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还要注重节约意识。无论是企业或农村用户,都应当在生产和生活中大力提倡节约用水。①厂矿企业要不断提高节水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②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都要增强节水观念,千方百计节约水资源;③做好水资源质量监测与管理,避免水质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

4结论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项目实施运用代建制在美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且代建方式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根据美国“设计一建造”学会2000年的报告,采用设计一建造总承包合同方式的比例已达到30%,并预计2005年将上升到45%。国际上项目代建制的运用已十分普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型工程公司主要业务形式均为项目代建服务,其中工程总承包业务占60—85%,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占5—15%,项目组织实施委托专业性公司运作已是一种通行的做法。我国在1999年4月,专务项目管理的上海浦东咨询公司受上海市计委委托组建上海市收教收治综合基地筹建处,全过程项目实施,开始了上海市财政投资项目运用代建制的试点。2000年3月,上海重大市政工程代建制项目管理研究通过鉴定。2001年4月,由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组建上海大连路隧道发展有限公司,按照BOT的方式负责对大连路隧道项目的实施。2000年上海市正式向境内外投资人开放高速公路投资领域,到目前已完成招商项目11个,总投资达268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投资占50%左右,这些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管理运用代建制,由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项目公司承担,大大提高了建设管理水平,有力地保证了投资人的利益和项目效益的充分发挥。2002年5月,宁波市政府公布了《宁波市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暂行规定》。2003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政府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制暂行办法》。由此可见,项目代建制在我国作为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新起点,已经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正在不断完善,逐步推广。项目代建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模式为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委托管理两种。发达国家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有:1、设计—建造总承包(Design—Build),即(D—B):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D—B模式是一种项目组织方式。业主和设计—建造承包商密切合作,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进度安排等工作,甚至负责土地购买和项目融资。使用一个承包商对整个项目负责,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可显著降低项目的成本和缩短工期。同时,在选定承包商时,把设计方案的优劣作为主要的评标因素,可保证业主得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2、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Turnkey,即EPC/Turnkey):EPC/Turnkey方式是指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服务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配合,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全面负责。这种方式的总承包商在试运行阶段仅承担技术服务,而不象交钥匙总承包(Turnkey)那样对试运行承担全部责任。设计—建造或EPC交钥匙的合同结构是业主首先招聘一家专业咨询公司研究拟建项目的基本要求,业主只需以总价合同为基础,选定一个设计建造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他选择咨询设计公司和分包商。如果是政府的公共项目,则必须采用资格预审,用公开竞争性招标办法。采用设计—建造或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的优点是:使用一个承包商对整个项目负责,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减少项目的成本和工期。在选定承包商时,把设计方案的优劣作为主要的评标因素,保证业主得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业主可得到早期的成本保证。其缺点是:业主无法选择设计人员;设计可能会受到施工者利益的影响,由于主要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因而可能工程的造价较高。为了帮助工程监督、检测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第二种模式为工程项目委托管理(托管),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按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与服务。工程项目委托管理的主要方式有:1、项目管理服务(PM),即工程项目公司按合同约定,在项目的决策、实施阶段为业主编制相关文件,提供招标、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的管理和服务。英国建筑师协会将项目管理(PM)的定义为“从项目的开始到项目的完成,通过项目策划(PP)和项目控制(PC)以达到项目的费用目标(投资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即PM=PP+PC。项目管理(PM)分为业主方的PM、设计方的PM、承包方的PM和供货方的PM四种类型。其中业主方的PM起主导作用,本文所指为业主方的PM。项目策划(PP)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目标论证、目标分解、组织结构策划、工作流程策划、合同结构策划、风险管理策划等。项目策划以时间划分包括决策期的策划、实施期的策划(又分为进度策划、投资策划、质量策划)及经营策划。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项目控制(PC)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具体来说,项目管理服务(PM)是指工程咨询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进行项目策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工程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并按照合同约定收取一定的报酬和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服务方式。2、项目管理承包(PMC),即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总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进行全面管理。PMC是受业主委托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的项目管理承包商,PMC管理模式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为定义阶段,第二阶段为执行阶段。在定义阶段,PMC要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完成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提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根据有关标准、类似项目的成本资料与经验做出投资预算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参考;在此基础上,编制出工程设计、采购和建造的招标书,确定工程中各个项目的总承包商,视不同的项目总承包商可以是EPC或设计—建造。在执行阶段,由中标的总承包商负责执行详细设计、采购和建造工作,PMC在业主的委托管理合同授权下,进行全部项目的管理协调工作,直到项目完成。在PMC介入的各阶段,PMC要及时向业主报告工作,业主则派出少量人员对PMC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PMC的报价组成多数为工时费用部分、利润部分和风险金部分之和。项目的最终决算要同在定义阶段结束时批准的预算相比较,若节约了则按PMC约定的分成办法就节约部分初步计算,再按项目的可用性、性能、工期三个方面的指标考核而得最终奖励额;若超支了,则要按协议约定承担罚款,直至罚没PMC的全部担保金。由以上可知,仅仅是节约了,PMC并不一定能拿到应分成比例的节约奖,还同时必须满足其它要求,否则仍存在风险。可见与PM模式相比,PMC服务方式除完成项目管理服务(PM)的全部工作内容外,还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风险和经济责任,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服务。总之,PM/PMC是指咨询公司代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对设计、施工、监理是处于管理者和协调者的地位,咨询公司与业主之间具有更密切的关系,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和贯彻业主的意图,并且使业主接收到合理的建议和决策信息,更有利于业主做出合理和正确的决策。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链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评价标准:对顾客是否有价值,与竞争对手比是否有优势,是否很难被模仿和复制。市场开发、技术资源、先进设备、项目管理能力应是矿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分析内容。只有充分分析了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以后,才能有的放矢,努力实现竞争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矿建施工企业因为产品的特殊性,价值链分析相对较为简单,对基本活动、辅助活动的分析,能够使企业领导人更好的看清企业获得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进行必要的改进,更好的创造竞争优势,降低经营成本,不要出现企业扩张一倍,成本增加一倍现象,规模效应很难实现。

2战略选择和实施

2.1在进行战略选择前

企业领导层应进行差距分析,以充分认识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继而按层级确定公司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和职能战略,在这里只讨论公司总体战略。如果矿建施工企业目前在行业中已处于领先或相对有优势的地位,应选择以成长型战略,以发展壮大企业为目标;如果企业已经处于行业落后或不利地位,则应选择维持或收缩战略。

2.2成长型战略有三种选择

一体化战略、密集型战略和多元化战略。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不同时期共同实施。

2.2.1一体化战略一体化战略指的是对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和产品在纵向和横向上扩大深度和广度,扩大经营规模。横向一体化,矿建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合并、联合的方法,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纵向一体化,则分为前向和后向一体化。目前国内大的施工企业都设有自己的机修厂、机电设备公司、可他们只能为企业提供很少一部分施工设备、配件,原因是先天基础不足,后天发展不够。矿建施工企业每年利润中约一半的钱用于新购设备、配件。前向一体化控制市场的能力,有条件的矿建集团,完全可以通过调研、对承建的生产煤矿予以参股、入股,以建设工程服务投资,可能获得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几个高风险的施工项目。

2.2.2密集型战略密集型战略是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强化现有市场或竞争的战略。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技术开发。市场渗透主要依靠企业目前占领的市场,通过强化服务、工程质量,增加一期工程结束后的后续工程承包力度,实现项目的二次开发,认真实现“干一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宗旨。努力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和潜力。市场开发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多数煤矿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可是在投入方面却与想法相差甚远。技术开发就是矿建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也是建立竞争优势,拉开与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差距的主要手段。

2.2.3多元化战略许多矿建施工企业都通过对金属、非煤、隧道、地铁行业的进入,来实现相关多元化。而通过投资房地产、市政工程、医药、化工等行业的投资来实现非相关多元化。这些多元化战略的使用,对于分散企业风险作用,将会在未来市场波动中一一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高层过分的关注,可能影响支柱产业的管理质量。

2.3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对于一些企业目标定位在保持现状,不愿意冒较大风险,或者已经在市场中已处于劣势的企业,只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近的利润期望,可以考虑选择稳定型战略。而对于已经遇到打击,寻找风险降低的公司来说,努力减少施工项目数量、对一些子公司进行剥离、转产将是最好的选择。

2.4战略实施与控制

2.4.1战略实施需要进行组织结构与企业构型设计典型的矿建施工企业中,大型集团公司最近似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中M型,优点是有利于企业成长,可以降低总公司的管理难度,职权被分配到各分公司,有利于责任义务的划分。缺点是各分公司都想要获得最好的资源,之间可能会产生职能失调性的竞争和磨擦,分配的管理成本不均且带主观性。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集团公司管理来统筹协调,不要变成自相拆台,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公司信誉。各工程施工公司则是典型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一个含有两条命令线和通道的结构。优点是可以项目经理对项目更加认真负责,更加有效的对项目实施管理,缺点是权力线划分不明晰,职能工作会和项目工作之间产生冲突,协调成本增加。部分项目经理没有大局意识。这两种组织结构下的集权和分权范围的划分尤为重要,权力集中使管理难度增大,项目管理体制缺乏灵活,分散范围过大,会造成项目各自为政,项目经理只顾及本项目小利益,损失整个公司大利益。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1.世界涂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1生产、消费现状

1997年世界涂料总产量约2200万乙价值600亿美元。产量分布见表1。

表11997年世界涂料产量分布

国家或地区产量/(万t)比例/%西欧620.828.2北美610.527.7亚大地区609.227.2拉美130.05.9东欧109.05.0中东54.52.5其它地区66.03.0合计2200100.0

世界各国按1997年涂料产量排序,美国第一,为517万t;日本第二,为208.2万t;德国第三,为198.7万t;我国第四,为165.8万t。

按销售业绩排序,1999年占全球涂料业务60%的前十位涂料生产商依次为:AkzoNobel;ICI;Sherwin-Williams;DuPont;PPG;BASF;关西涂料;日本涂料;Valspar;RPM。

1998年全球共约销售涂料2218万t,预计到2003年将增长到2445万t。市场容量以美洲最大,占36.7%;其次是欧洲,占29.4%;亚大地区居第三,占24.1%。就1998~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而论,亚大地区居首,为2.5%;美洲为2%;欧洲为1.5%。世界涂料市场分布及其增长情况见表2。

1.2技术进展

在世纪之交,国外涂料工业正处于一个技术进步的重要时期。环保法规的强化,推动了涂料产品结构的调整: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渐减少,高性能、低污染涂料快速增长;限制铅、铬、锌等重金属颜料在涂料中的应用,促进了低毒性颜料的开发;有机锡防污剂的限制使用,促进了无锡低毒长效防污涂料的开发;激烈的军备竞赛又刺激了隐形涂料等特殊性能专用产品的发展。

表2世界涂料市场分布及其增长情况

1998年市场分布2003年市场分布1998~2003年年均地区需求量/万t占有率%需求量/万t占有率%增长率%美洲813.636.7898.736.72.0欧洲652.729.4700.028.61.5亚大地区534.524.1605.424.82.5其它地区217.69.8241.29.92.0合计2218.4100.02445.3100.02.0

所谓高性能涂料,是指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施工注能更好的涂料品种。其中包括:要求装饰性、鲜映性接近工艺品的轿车面漆;耐腐蚀性极优,具有10年以上保护期的重防腐蚀涂料;耐候性、耐久性达15年的氟碳树脂外墙涂料;电子产业、高新技术要求配套的各种涂料;塑料及橡胶制品涂料;各种功能性涂料如无锡自清洗防污涂料;防静电涂料、防火涂料、大气净化用光催化涂料、零VOC水乳胶涂料、幻觉色彩涂料;等等。

低污染涂料主要指环境适应性好的涂料,包括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其中,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已占涂料总量的55%,水性工业涂料已占工业涂料总量的26%,而且仍呈增长之势。为适应高性能低污染的发展方向,国外通过各种方法对树脂改性,不断推出水性树脂,氟碳树脂,硅树脂,高固体分树脂,超细无机填料,各种低毒高装饰耐候性颜料,水性涂料专用原材料等。

国外涂料生产企业不仅致力于涂料技术本身的提高,还特别重视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尤其对于OEM涂料施工(在线涂料涂装)的研究投入了巨额经费,远远超过对涂料产品生产本身的投入,做到了涂料技术开发与施工技术研究的紧密结合。如日本关西涂料公司研究所,就装备有能实车涂装的电泳槽(容积20m3),可大大缩短产业研发的周期,但运行费用是很可观的。

1.3发展趋势

1.3.1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涂料工业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通过相互收购、合资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使涂料生产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强化其在某一产品市场领域的竞争能力,从而达到全球化、合理化经营的目的。荷兰阿克苏公司与瑞典Nobel公司合并组建的Akzo一Nobel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涂料公司之一,最引人注目。阿克苏公司美国部分为集中力量发展其优势产品卷钢涂料(占世界市场的25%)和木器涂料等,将其汽车涂料业务转让给巴斯夫公司。日本涂料公司也一直想在卷钢涂料方面争取霸主地位,首先于1993年与英国Courtaulds集团以1:1股份合资建了一家卷钢涂料公司。该公司已购买了德国Mehnert&Veeck公司(其卷钢涂料占德国卷钢涂料市场的40%)和瑞典卷钢涂料生产企业InternationaIFarg公司,并正计划进入法国和西班牙市场,希望在2000年前获得整个西欧卷钢涂料市场20%的份额。1996年全球涂料行业最大的兼并举动是美国Sherwin一Williams用8.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ThpmpsonMinwaxHoldings。此举扩大了其在美国和英国的市场份额。1997年该公司又一连吃进智利(建筑涂料)和巴西(工业涂料)各一家涂料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南美的事业。1997年,产销均居世界之首的ICI公司收购了波多黎各的SuperiorPaint。PPG也不甘示弱,一连收购了BASF的罐用涂料、美国一家高尔夫用品涂料/汽车修补涂料、意大利在南美的汽车涂

料、ICI公司在德国的特种涂料等业务。另外,该公司还以5.12亿美元购买了AkzoNobel公司在美国加州的PRCDesoto国际宇航涂料厂,同时购买了中等规模的意大利Bellaria粉未涂料制造公司。1998年,产量排名世界第二的AkzoNobel(荷兰)再创兼并之壮举,把排名世界第十的英国Courtaulds集团吃进,一跃而居世界首

位。1999年,DuPont公司以19亿美元购买了德国Hoechst公司下属的Herberts子公司,使其涂料业务的销售额增加了15亿美元,达到38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第四大涂料公司和最大的汽车涂料供应商。

1.3.2重视环保,发展“绿色涂料”

传统的低固含量溶剂型涂料约含50%的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在涂料的制造及施工阶段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要求保护自我生存空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环保法规也越来越严格。美国已从“66法规”发展到现在的“1113法规”。该法规规定:建筑平光涂料的VOC在2001年降至100g/L,2008年降到50g/L;工业涂料的VOC已从1990年的420g/L降至1993年的340g/L,2000年将继续降至250g/L以下。日本也于1997年由日本涂料工业协会首次出台了室内建筑涂料标准(见表3)。

表3日本室内建筑涂料标准

涂料设计条件乳液涂料溶剂型涂料TVOC1%以下-芳香族溶剂0.1%以下1%以下醛类0.01%以下0.01%以下重金属类(铅、铬等)0.05%以下0.05以下致癌性物质0.1%以下0.1%以下生殖毒性物质变异原性物质敏化性物质0.1%以下0.1%以下

环保法规的加强,迫使世界各大涂料公司纷纷致力于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开发应用。建筑涂料水性化已成必然趋势。工业涂料也正在向着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可由表4看出。

表4世界工业涂料总体技术的发展%

工艺技术1995年2000年2005年2015年低固体溶剂型涂料39.530.515.07.0高固体溶剂型涂料12.512.010.08.5水性电泳涂料8.510.015.517.0其它水性涂料14.016.019.022.5活性体系涂料14.015.016.517.5粉未涂料8.012.017.520.0辐射固化涂料3.54.56.57.5

2.我国涂料工业现状

2.1生产、贸易及消费

据1995年工业普查,我国现有涂料生产企业4500多家,分属化工、轻工、建材、建筑、机械、交通、煤炭、文教等各部门,构筑了国有、三资、乡镇、个体等各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生产组织结构,形成我国涂料工业的“三足鼎立”之势:一是原化工部所属约110家涂料生产厂,年生产能力共计100万t;二是独资、合资企业200多家,年生产能力约100万t;三是4000多家分属建材、建筑、轻工、农业、交通、煤炭、文教等行业的涂料生产企业,以及个体、乡镇涂料企业,年生产能力共计约100多万t。独资、合资企业和国内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市场定位为中高档产品;个体、乡镇等小企业一般以生产低档产品为主。

1998年,根据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涂料企业的统计,18大类涂料的产量为121.82万乙建筑涂料产量为46.47万乙两项合计,总产量为168.29万6比1997年增长了1.5%。我国涂料总产量已脐身世界四强。18大类涂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是醇酸树脂漆,其次是酚醛树脂漆。高档合成树脂涂料的比例达到70%左右。节能低污染涂料(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的比例约为26%。涂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地区。华东地区涂料产量最大,占全国总产量的43%,中南地区占25%,华北地区占12%,而东北、西南、西北地区所占比例不足20%。

1998年涂料进出口量分别为15.7万t(1.27亿美元)和7.4万t(1.18亿美元),进出口均以溶剂型涂料为主,但进口涂料水性比例高于出口涂料的水性比例。进口涂料溶剂型与水性比例分别为56.3%和43.7%,出口涂料溶剂型与水性比例分别为61.8%和38.2%。出口的主要品种是酚醛树脂涂料和化学改性天然树脂涂料等。出口去向主要是香港、朝鲜、俄罗斯、蒙古、缅甸、哈萨克斯但、吉尔吉斯等。进口的主要品种有聚酯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和其他合成树脂涂料等。进口来源主要是香港、台湾、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等。

1998年我国涂料表观消费量为176.6万t比1997年增长了0.7%。其中,建筑涂料约占45%,其余为工业涂料和特种涂料。建筑涂料中的高档乳胶漆用于大城市居民住宅内装修已成为时尚,功能性防火涂料和工业地坪涂料成为后起之秀。国内涂料消费市场正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产品质量因素优质、高指标、功能性产品受欢迎。

②价格因素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价格不是影响涂料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及其使用性能。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价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

③环保因素环保意识加强,民用(主要是室内用)环保型产品更受欢迎。

④广告、媒体的宣传因素广告对生活水平较高的消费群体有较大的引导作用。立邦漆就是最好的印证。

⑤企业信誉和名牌效应因素人们普遍认同信誉较好的国营大企业及其名牌产品。

2.2存在问题

2.2.1生产企业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

涂料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各地中小型涂料厂蜂拥而上,全国涂料生产企业已达4000多家。大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生产,但什么都不精,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差,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企业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很难与相关工业同步发展,更谈不上引导用户的消费需求。

2.2.2原料不配套

涂料生产涉及溶剂、树脂、颜料、助剂等数百种原料。涂料生产所用的一些大宗原料如金红石型钛白、甲醚化氨基树脂、叔碳酸乙烯酯、高档颜料及各种专用助剂等长期短缺。一些涂料专用原料规格少,质量差,严重影响引进装置的正常生产,也影响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2.2.3重复建设严重

以汽车涂料为例,仅在1994~1996年的三年间,日本关西涂料公司在我国沈阳、天津、湖南、重庆等四地,以相同的技术建立了四家汽车涂料合资生产厂。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外国公司受益,我们国家受损。

2.2.4科研开发投入少

国外对涂料用树脂的研究非常重视,而我国涂料工业基础研究力量则很弱,往往只局限于配方的研究,对科研开发的投入仅占产品销售额的1.2%(国外一般为占5%~10%)。而且,国内涂料行业还存在着只重视生产环节而忽视施工应用研究的不良倾向,使得好产品得不到好的应用效果。产品售后技术服务也比较薄弱。

2.2.5涂料产品标准滞后

涂料产品标准的制定滞后于涂料品种的发展。我国涂料产品标准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给假冒伪劣产品以可乘之机,扰乱了国内涂料市场,损害了国有涂料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民族工业形象。

2.2.6三废治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涂料行业三废主要来自涂料原料的生产、涂料的生产及涂料涂装过程。

在涂料用树脂的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挥发性有机物逃逸到大气中。如在生产氨基树脂时,有一定量的甲醛(3%左右)挥发;在生产酚醛、环氧等树脂时,要产生一定量的废水。

涂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含大量有机溶剂的产品还很多,必然会有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传统防锈涂料含有铅、铬、锌等重金属盐,如使用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涂料施工中,特别是涂料烘烤固化过程中,有数十万吨有机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另外,市场上销售的聚氨酯涂料,游离单体异氰酸酯含量严重超标,施工时散发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3.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工业的发展要求,并借鉴世界涂料工业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21世纪,我国涂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大力发展高性能、低污染的涂料品种,并促进涂料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1调整产品结构

一是逐渐淘汰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和品质低劣的产品如低档建筑涂料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聚乙烯醇缩甲醛涂料(107)、淀粉涂料、纤维素改性淀粉涂料等产品。

二是大力发展高档合成树脂涂料,使高档合成树脂涂料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2005年的80%。

三是大力发展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未涂料、无溶剂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在建筑涂料中,提高乳胶涂料比例,到2005年达到50%~60%。在工业制品涂料中,扩大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粉未涂料的应用,到2005年,使水性涂料的比例达到15%,粉未涂料所占比例达到10%。实现这一目标,将使节能低污染涂料占涂料总产量的比例从目前的近30%,提高到2005年的40%。

四是改变我国国有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建议国家制定鼓励提高专用涂料技术水平、淘汰性能低劣涂料产品的政策,使汽车、航空、集装箱、重防腐、高档家具等各类专用涂料和功能性涂料都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加强专业化生产,以此推动涂料工业产品结构的优化。

五是重视解决高档涂料用原料的供应问题。通过自主开发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通用树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无机颜料、关键助剂实现国产化;提高原材料自给率,为改善涂料行业的产品结构创造条件。

3.2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逐步改造现有生产装置,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大宗产品生产实现设备大型化,高温树脂全面采用热媒加热系统。

3.3加强科研开发

重点突破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专用涂料的研究开发。

重点开发超耐候性(10年以上)建筑涂料,如有机硅、有机氟及其改性的丙烯酸酯类乳胶涂料;加快汽车涂料水性化、系列化研究,以轿车漆为重点,主攻高装饰、低污染轿车漆,发展水性化、高固体分、无溶剂以及金属闪光漆和高鲜映度等品种;开发防腐时效在15年以上的桥梁和船舶用防腐蚀涂料;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防火涂料、隔音涂料、耐高温涂料、隔热涂料等;开发低能耗高性能的各类脂肪族和芳香族聚氨酯涂料及环氧树脂涂料。使汽车涂料、船舶涂料、集装箱涂料、建筑涂料、防腐涂料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的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要求。

3.4环境保护并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涂料在施工时,有数十万吨的溶剂挥发到大气中。溶剂挥发是继汽车尾气排放及烟雾漂尘之后的第三大空气污染源。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涂料生产及施工环境保护法规”,限制挥发性有机物在涂料中的使用量,并禁止生产和使用VOC含量较高的涂料品种。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制定VOC限量法规,在民用涂料中,VOC含量不得超过250g/L。

(2)大力开发应用无重金属的防锈颜料,如三聚磷酸铝、磷酸锌、云母氧化铁等防锈颜料,替代传统有毒的红丹、铬黄等铅铬系防锈颜料,并逐步制定和实施重金属颜料的限定法规。

(3)高度重视聚氨酯涂料中游离异氰酸酯单体严重超标问题,加紧研究开发降低游离单体含量的技术。

3.5优化企业结构,加强专业化生产

为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稳定产品质量,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树脂生产专业化、涂料生产专业化、色浆生产专业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规模化生产。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为确保民族工业的兴盛,增强国内产品的竞争力,要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并通过必要的和有益的优化重组,使各类专用涂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在规模、品种、质量等方面形成行业优势,带动行业向前发展,并与国外产品相抗衡。

3.6改进、完善涂料统计方法

多年来我国涂料一直沿袭只按成膜物统计的方法,不利于掌握技术发展水平和产品流向。国外涂料工业普遍采用按用途及产品状态(粉未、溶剂、水性等)并结合成膜物类型统计的方法,仅凭涂料统计表,就能了解涂料的消费构成和技术发展水平。我国涂料统计也要向这个方向转变。具体实施方法是先由国家制定产品分类标准,再引导企业据此统计并上报本厂涂料产品。

3.7修订涂料产品质量标准

建议修订我国涂料产品质量标准,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秩序,避免资源浪费,有效地促进涂料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3.8继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还将继续贯彻下去。国家为逐渐扭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将制定出外商在华投资地区导向性政策,鼓励外商到中西部投资。

这也将成为我国政府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涂料行业要与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保持一致,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吸收投资,并向中西部倾斜,推动我国涂料工业的平衡发展。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其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并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从而抓住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率先进入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而与此相对,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还存在着众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传统农区就是这一类地区的主体。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如果这种区域发展失调的状况不能及时得到改善,势必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动态均衡,进而制约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根据传统农区的自身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选择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以加快这类区域的工业化进程,进而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上的全面转型,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1选题意义

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我国现阶段传统农区的发展路径问题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大都以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模型为基础,将资本与技术视为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极力推崇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作用;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出发,竭力强调制度(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将市场经济制度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此外,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给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通过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得经济增长的途径,但它在如何发现这种比较优势方面,以及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较优势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发展问题方面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此外,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大部分研究二元经济转型的学者都是从整个国家出发来研究转型与增长问题,缺乏对国家内部不同类型区域之间的对比研究,即使有也很少能站在欠发达区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不容易发现影响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型与发展的真正原因,自然也就很难为这些地区寻找到一条具有较大实际操作价值的具体发展路径。因此,本文认为,如果能在综合利用这些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有关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工业化与转型发展的分析框架,从而给传统农区如何启动工业化、如何转型,两者的步骤与次序以及整个过程中的动力机制问题都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应该说在理论上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1.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工业化与农业关系问题的阐述,刘易斯在((二元经济轮))中认为,农业是被动的、附属的部门,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工业,农业部门只是起着输送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之后,美国的拉尼斯和费景汉对此作了补充,海亚密和拉坦则全面地分析论证了工业化对农业的各方面影响,他们认为,工业化对要素市场的影响也许比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工业发展增加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工业专业化和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新知识应用的结果,使工业部门生产的现代农业投入,如化肥、机械的成本不断降低。不断发展的工业经济还通过提高支持农业研究的能力,扶持农村普通教育和生产技能教育的能力,支持发展更有效的交通和通讯系统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农村服务的自然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能力,从而对农业生产率提高作出贡献。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城乡分割的工业化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带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在农村单一经营条件下,工业的发展也未获得稳定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支持。在整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屏弱的传统农业与高速推进的工业化之间的矛盾,成为整个工业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矛盾。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村工业化之路。因为,农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农业的稳定发展有巨大作用。农村工业是从农业里土生土长出来的,农业是农村工业的母体,而农村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推动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物质等方面支持农业,成了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关于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阐述,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切实可行的路子应该是走自然资源节约,技术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的道路,采取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以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距与城乡差距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为支柱,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工业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在国家对农业实施有效保护政策和协调工农业顺利发展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分阶段、分地区、分类型,逐步把传统农业建设成为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加农村工业化,其发展道路应该是走集约持续农业、即集约农作、高效增收和持续发展的路子。关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问题的阐述,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即城市的外延扩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就是非农化、即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的过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出路在于城镇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除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运用现代常规技术、尖端技术与我国传统优秀技术相结合外,特别强调要采取工程建设的方式,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同时,应在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则对中国的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提出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的提倡与推行,不仅在20世纪末、而且在21世纪都是不可能、不必要的。其原因在于,中国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市化所需巨额资金难以落实,现有城市吸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市隐蔽失业较为严重。因此,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与中国的国情难以相符,超前性太大,可操作性太小。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在实现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向生产技术、经营体制、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转移。中国农业现代化应是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综合考虑、全面发展。因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利,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联动,同步推进,互相促进。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农村工业化是动力,农村城市化是载体。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阐述,国内理论界一致认为,其内涵和实质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1.3研究框架与方法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传统农区概念的界定含糊不清,本文首先运用了经济学及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指标,对传统农区的区域特征及地域分布作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本文所确定的研究方法,就是为达到研究目的所采取的基本手段的复杂性,本文准备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2传统农区农业人口压力现状评估

2.1研究区域的选择与界定

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传统农区的概念。简单地讲,本文所要研究的传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主要为种植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这些地区大都身处内陆,缺乏可供开采加工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人口众多但思想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从具体地理位置上看,根据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河北和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大别山和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苏北和淮北地区;山东省境内京沪铁路以西地区以及纵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中部的广大地区。实际上也就是东北、华北和黄淮三大平原的全部”。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实际使用时常以行政区划界限为界线”。

2.2传统农区农业人口压力评估

现阶段,传统农区要想顺利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社会的转型,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卓有成效的发展道路。就目前来讲,通过劳动力外向转移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失为一条这样的道路。正如前文所述,传统农区人多地少,农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且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自然经济时期,再加上这些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一般都严重滞后,无法有效地就地消化、吸收农业领域大量冗余的劳动力,这就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劳动力剩余问题是传统农区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归根到底,一切发展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农民增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目标。为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传统农区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状有一个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我们下面利用数学建模中的常用方法之一—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对传统农区(以河南为例)当前的农业人口压力程度作出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估,这样在后面的分析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才能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在人口自身压力的衡量方面,我们选取农业人口比重、文盲率以及近几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等三项指标作为代表,这些指标虽不能立即对改变当地人口压力的大小,但却有着一定的滞后效应,因此也列入考察行列

3博弈因素分析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跨区域的劳动力流动渐成规模。诚然,这种域际间的流动给落后地区的农民带来了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劳动力输出区并没有由此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进而走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道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劳动力转移带动工业化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这种发展机制的前后阶段很好地衔接起来,通俗地讲,也就是没有将“富民”成功地转化为“富区”。那么,制约这种转化得以实现的障碍因素都有哪些呢?

3.1思维方式与理念

思维模式过于保守,小富即安,是很多传统农区农民的共同特征之一。一般来讲,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抛妻别子地出去打工;而一旦被迫外出之后,又通常会满足于每月的几百元钱,不思图作更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务工收入的绝大部分一般也都是用于建房等传统的家庭支出项目上,这就对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生不了多大的带动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最终目标。因此,改造传统农区劳动者的思维固式是推行整个发展机制的关键所在。这一方面需要农民自身解放思想,敢于走出两亩薄田去谋生,敢于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接受冲击和洗礼,敢于有意识地积累创业的资金与经验,敢于把有限的务工收入投入到创业、扩大再生产中去,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尤其是通过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民将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观念和小农意识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观念并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归根到底,一个地区的发展还是要靠人的发展,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传统经济社会的转型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此外,对那些劳动力大量流入的发达地区来讲,也需要改变自己长久以来的固定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上,即很多岗位都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现象,大部分农民工只能从事那些苦、脏、累的工作,而很难有机会进入有前途的职位空间,这对务工者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劳动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3.2制度环境与交易成本

如前所述,传统农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员思想观念保守,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小富即安,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县市年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外出招商引资,签订的投资协议也不少,但往往能落到实处的不多,能在投资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就更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环境太差,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传统农区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虽说能够避免一部分交易成本的产生,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环境建设的问题,不能切实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不必要的协调成本,传统农区就无法真正走上拥有自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这方面,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是传统农区政府应该着重抓好的主要工作之一。其次,户籍制度也是限制“劳动力转移带动工业化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因素之一。所谓工业化、城镇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农村转向城镇,但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却并没有给这种转变创造多么有利的条件,相反还制约着它的顺利实现。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已经开始有所松动,并带来了明显的积极性效果,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渐成规模的“民工潮”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来说也是功不可没的。但也不可否认,户籍制度方面的改革还很不彻底,城市户口依旧还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融入现代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再次,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传统农区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我国目前实行的还是土地国有化政策,土地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据调查,由于在外务工的多为农户中的主要劳动力,剩余在家的则多是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之类,俗称“386061”部队,这些人的劳动能力较差,因此大量的农田只能以极低的价格转包给别人,还有的甚至干脆处于抛荒状态,从而给我国本来就比较紧张的耕地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但如果土地能够比较顺畅地合法交易流转的话,一来可以使外出农户免除后顾之忧,并获得一部分创业启动资金,二来也可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集中化与现代化经营。当然,土地制度的改革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政策法规、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农区工业化博弈的选择

4.1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现状与调整方向

传统农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北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大宗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传统农区具有明显的要素察赋、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特征。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内其功能表现为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中扮演着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角色。农区产业结构现状:以河南省为例,200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21:48:31,尽管第一产业比重在过去20多年中降低了20个百分点,但仍然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具有显著的农业大省特征;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61%,高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5.8%,比全国平均人口低10多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明显偏低。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一是工业经济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总量仍偏小;二是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三是工业化程度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滞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农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原则及农区实际,显然,目前农区产业结构调整仍处于资源导向阶段,亦即立足本地优势资源,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走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4.2工业化内涵辨析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所替代。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这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n”型变化。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工业化的理解,仅指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即与农业化时代相对的工业化时代。它是指18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历史性发展过程,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引起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一个新飞跃的开端;另一方面,工业化不仅是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即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就物质生产领域而言,工业化包括工业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工业化,正如张培刚同志所言:工业化“可以表明以往两个世纪中经济和社会的主要变化,而且将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都包括在内。简言之,工业化包括农业及工业两方面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国内外有关专家还根据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方面,提出了衡量工业化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工业化社会可用产值(或增加值)标准和劳动力标准来共同衡量。标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农业增加值比重;标准之二: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超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标准,称其己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如果两者都不满足,称其还处于农业化社会;如果满足其中之一,称其进入了半工业化社会。权威专家还认为,工业化不只是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事情。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工”,工业化的重点在“化”。化者,乃变革、改进、创新之意,是某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含义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国民经济中原来独立于工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纳入工业发展的轨道;使一切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适应工业发展。现代工业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将大部分农村居民“化”为市民,将传统农业文明“化”为现代工业文明,是工业化的真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早年曾提出了广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不但包括制造业、而且包括农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内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并认为农业的生产函数或要素组合方式的进步也是一种工业化进程的表现形式。这个定义的意义在于,对于传统农业大国而言,尤其是中国,单纯以非农业的份额大小来衡量工业化的进程,永远也不可能超过原有的工业化国家,而这个定义却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即使农业的份额偏大,但农业的技术水平很高,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国可以单纯的发展农业成忽视工业部门份额的扩大,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即恩格尔系数的下降等过程,工业部门的扩大是个必然的结果,但也不排除一些发展农业生产非常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和国家可以以农业为主。其实这个定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于政策的制定而言,追求工业化并不是单纯追求非农业或工业的比重的上升,非农业就业人口或工业就业人口的比重的上升,农业的工业化也是工业化过程是所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而其农业又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也曾撰文指出,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定义应该是把农村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大量地吸纳到工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中去。由于国民经济是高度复杂的整体,而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法完全认识经济发展内在的复杂联系,无法顾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比例关系,割裂了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使得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严重脱节,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形成了有“工”无“化”的格局。相比较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和贡献而言,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明显薄弱。众所周知,由于对工业化内涵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我国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战后工业化起步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始终推行以牺牲农业换取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从其推行的开始,就对发展中国家战后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起着强化和加固作用。从另一种意义而言,这种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又必须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前提和手段,由此形成了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工业化”一“城乡分割”与“工农对立”一“二元结构强化”的“累积性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说,不恰当的工业化战略,是我国“三农问题”得以产生、并形成并呈“积重难返”之势的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因此,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加以反思,为走出“三农困境”寻找出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4.3农区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论农业产业化》一文中,把农业产业化定义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以此为指导,我国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但理论与实践的结果也表明,农业产业化远非农村工业化,它着重解决的是如何使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而较少涉及产业升级问题。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一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通过利益纽带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二是在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三是在生产经营目的上,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得到提高,逐渐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农区工业化则是农区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为了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能充分发挥效能,使农民能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农业的同时,由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依托市场,依托农村小城镇,发展农村现代工业,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力占到农村总劳力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农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城市水平。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不等于实现了农区工业化。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组织形式、经营体制都还很不完善,还不能说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更低,即使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也不等于实现了农区工业化,离农区工业化也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路要走。就农业产业化自身而言,也只是仅仅强调了“产业化经营”这个微观层次概念的研究和实践,而距离宏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还相差甚远。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尽管存在着上述区别,但是,两者之间还有着重要的联系。首先,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具有相同的经营规则。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都是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

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都无从谈起。因此,农业产业化与农工业化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经营规则进行经营。其次,农业产业化是通向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样,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很难有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是通向农区工业化的重要途径。第三,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仅仅依靠农业产业化是不够的。其实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链条的拉长,农业产业化必然会走向农区工业化,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继续。总之,农业产业化和农区工业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区别,但更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和互动的。农业产业化是农区工业化的基础,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延续,农区经济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和农区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目的。离开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作用,试图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区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农区工业化的带动作用,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也是不可能的。由以上分析可知,传统农区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加快本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尽快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首要选择。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基础,传统农区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应使工业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甚至包括城镇化)相结合,以避免有“工”无“化”、工农割裂的局面再次出现。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前都曾有过一场农业革命,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在农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后者出现了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工业化难以为继。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来了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环境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分析,认为,传统农区在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工业化发展路径时,应着眼于工业化与推进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期达到用工业化解决农区农业比重过大问题,用城镇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用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的效益问题的结果。

5对策与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从前面的计量分析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不仅是现代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即使在所谓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这样,这就一方面对工业化的推进形成制约,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传统农区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空间与居住间的扩大。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从而为传统农区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社型创造有利的条件。

2、加大对传统农区的教育投入,尤其是要增加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是改造传统农区农民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民文化水平低下,导致思想不够开放,不敢轻易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几亩薄田外出闯荡谋生。一旦他们的文化素质上去了,了解的信息增多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在综合权衡利弊之后打消原先的顾虑,勇敢地离开土地到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中去谋生。此外,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知识、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传统农区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再次,转移后的劳动力究竟能否迅速积累起必要的资金与能力,从而实现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身份转变,最终带动整个传统农区的工业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也需要有非凡的魄力与开放的思想作保证,而这又是离不开对教育层次的要求。据统计,目前传统农区农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不到8年,而一个人的收入与其所受的教育是成幂指数增长的,这就导致了农民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窘困的生活,因此教育对传统农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因为教育收益滞后性的存在,农民往往不舍得大力投资,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合理加以引导。除了义务教育不可松懈之外,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也是提高传统农区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会有利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城市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3、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后期转变,引导整个发展机制逐步稳妥地推进

即使在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对称的现象依然存在,处于相对封闭、闭塞环境中的传统农区农民更是深刻感受到有效信息的匮乏。据调查,目前绝大部分外向流动的农民所利用的信息途径都是亲友、同乡等所谓“人带人”的传统信息机制,效率可想而知,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优势,及时将外界的有效信息传达给农民,并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以适当的教育培训,从而保证前期流转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引导外出劳动力“智力回流、返乡创业”阶段,也需要政府把握好合适的回流时机,选择好合适的回流对象,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要切实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从而为企业在传统农区的生存成长、发展壮大创造最适宜的制度环境。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工业工程作为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进行设计、改善、优化、实施和系统集成一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金融、咨询、交通运输、通讯、餐饮、医院、教育、公用事业以及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据调查显示,欧美3657家大中型企业中,有98%的企业设立了工业工程部作为实施IE的综合部门。中国自从80年代初引进工业工程以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众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应用着工业工程理论及技术进行优化,并取得了明显效果。1990年中国才开始正式的工业工程研究工作,从1993年才开始发展正式的工业工程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己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

(1)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109所高校开设IE专业。

(2)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型企业都不同程度采用工业工程技术优化生产过程,诸如:华为、中兴、一汽大众等企业,并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尤为明显的效果。

(3)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体现深层次特点。每年例行举办工业工程交流与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外著名教授为国内工业工程客座教授,提升工业工程竞争力。

1.1工业工程培养方向

1.1.1系统优化管理

工业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有的信息、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对系统进行抽象建模和求解,为系统决策者提供定量或定性优化方案,主要研究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系统建模方法、系统资源配置技术等。

1.1.2生产运作工程

生产运作是制造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制造顺利进行的基础,其内容涉及到生产的整个流程,包括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优选、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

1.1.3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是一门探讨人机交互的学问,包括生产生活中的人与机器使用的关系,如何去改善人们所常使用的器物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使人的能力、本能极限和需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主要研究包括有可用性研究、生产安全工程、人机界面研究等。

1.1.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是指从原材料到生产加工、销售、回收整个价值链上的实物流和信息流,物流管理是以优化为目标对实物流和信息流实施最优规划和控制,主要包括物料采购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库存管理、产品配送管理、物流信息化管理等。

1.1.5先进制造及其集成技术

研究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绿色制造、协同制造等先进的制造技术,同时研究这些技术在企业应用的集成体系、企业集成生产过程、企业集成控制等。

1.1.6质量工程

研究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并对实际质量进行控制与评价,包括加工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优化、方案改善与效能质量的评价、服务系统功能质量控制与评价、统计过程控制、职业安全与健康等。

1.2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

工业工程在发展和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规划、系统设计与实施、系统评价和系统创新四大功能。

1.2.1系统规划功能

系统规划分为宏观系统规划和微观系统规划两大部分。宏观规划是针对宏观层面做的未来发展构想,工业工程宏观规划包括行业政策、行业战略、行业技术发展规划等。微观规划,包括产品开发、生产经营或服务战略、技术更新规划、设备改造规划、资源成本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

1.2.2系统设计与实施功能

系统设计与实施是系统规划的后续阶段,包括系统设计、系统研究与实施、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重组与再造。系统设计是对工业工程研究相关领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诸如,生产制造系统设计包括生产产品种类、生产规模、产线布局等。系统研究与实施是对工业工程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施,诸如,生产流程设计、生产人员配置、作业方法和时间标准制订等。系统过程控制是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监控。系统重组与再造是根据系统过程控制的反馈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再造一个比原来系统性能更优的新系统。

1.2.3系统评价功能

系统评价是在以上两个功能实施以后,对新系统进行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主要借助各种评价分析工具对系统的效益和成果,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分析、质量与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各子系统运行效率评价、规程和技术评价等。

1.2.4系统创新功能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更是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工业工程研究领域的系统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新技术的开发。

2工业工程专业就业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学生就业状况,课题组以重庆大学2008-2011届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并结合“中国工业工程管理网”上“在线调查”到的数据以及“麦可思”研究报告中的公开数据,总结出了重庆大学近四年工业工程就业情况统计表。同时,对于某些数据还采取了在线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89份,回收76份,回收率85.4%。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学生从事制造、服务、事业单位和经贸金融的比例分别为93%、2%、3%和2%,其中,制造行业依然是工业工程专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业单位和经贸金融作为就业部门情况调查对象,偏离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范畴,因此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分析。

2.1工业工程面向行业分析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服务对象,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将工业工程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制造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被世人瞩目。统计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成为电子消费品、计算机硬件和电信设备方面的世界生产中心,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生产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70%的外汇收入。制造业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彼此耦合的复杂系统。经历多年的改革之路,制造业的运行机制已发生显著的变化,工业化带动着制造业向前发展,使制造业系统成为一个非平衡系统。产生了以下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2)劳动生产率低;(3)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强度高。目前中国制造业就是要不断地探寻与构建新的作用机制,在将生产资料转化成产品以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在制造业与外界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熵减”,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而促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实际制造过程可以抽象为:G=C-E*U其中,G表示制造业的生产目标;C表示固有人员、设备等生产资源下的生产能力,是积极因素;熵表示企业中制造资源相互作用关系无序度的量度,U表示企业生产中能源、物料等的消耗,E*U表示生产过程的阻碍因素。由此公式分析,要提高制造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实际生产能力,需要考虑以下的两种情况:(1)当C不变时,必须降低E*U,才能达到提高G的目的。其中,E与U相互关联,保持同增同减的同向变化,通过提高系统有序性可以明显降低E值,需要采取例如加强管理各职能之间的协调、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协调管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对人员进行分工、合理地使用设备等措施。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减少各种浪费明显降低U值。(2)只有当C的增量大于E与U乘积的增量时,企业才能持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资金等引进在促进生产能力C产生增量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各种结构和人员、机器的重新调整,只有不断优化这种调整,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E与U乘积的增量要小于固有生产能力的增量,从而使制造企业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服务业正在经历急速增长态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就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院服务研究,以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在美国纽约大约有4%的工业工程师直接服务于医院,另外还有大量的工业工程师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06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一些服务业陆续尝试使用工业工程技术进行管理优化,诸如,大型超市借鉴工业工程设施规划对商品分区和陈列进行布局优化;飞机公司借助工业工程中设备维护和可靠性技术对维护进行优化;银行通过工作研究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高满意度;此外还有标准化管理、现场管理、人因工程和价值工程等技术在服务业的运用。虽然,工业工程在不同服务业中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讲,服务业仍然存在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客户满意度低、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诸如,人们比较关注的医疗服务行业中,业务流程老化、服务意识淡薄、职业操守低等问题;餐饮业上,服务效率不强、标准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差;政府公共服务方面,办事审核流程繁琐、层层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服务业中流程冗余繁长就会造成等待时间过长,同时增加了物流、信息流,信息传递不顺畅,同样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这些浪费和损耗必然导致服务系统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服务业的长期发展。工业工程通过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对现有流程进行“5W1H”提问分析,找出原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采用“ECRS”改进原则进行优化,进而提升效率和质量。改善服务业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是关系社会经济各要素和谐发展的保障。在服务业中,生产是制造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其水平和效率影响着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竞争力;生活业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关系到社会消费结构和社会稳定。工业工程的核心是减少浪费、提高质量和效率,所以工业工程是实现服务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有效利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服务业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变革,可极大推动服务业内外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到真正有效高质地服务于市场。

2.2工业工程就业情况反映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工业工程本科生就业满意度较低。对此,我们通过构建ISM模型来对影响学生就业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学科设置来说,有26.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相差太远,因而使得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很难第一时间就适应;有27.7%的学生认为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反映出教师讲授内容与实际生产和生活相脱节的情况,课堂教学内容没有紧密结合实际问题,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指导;24.2%的学生认为实践环节太少,反映了教学过程没有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环节;17.4%的学生认为学科特点不突出,反映了学科发展没有紧跟社会进步,教学内容相对老化。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和生活都发生着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知识结构,单纯以经典工业工程理论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要求工业工程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完成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3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及措施

创新是指产生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创新人才是能够打破常规,根据既有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经过分析、归纳及其他相应的实践活动,提出新发明、新发现的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必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的素质。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本素质,通过不断培养能够固化这种能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源动力,是创新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体现,展现一个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望;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目标实现的保证条件;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在这四个创新素质的指导下,实现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业工程从美国起源,经过日本发展,如今正悄然改变着世界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如果要全面提升制造和服务水平,就不能一味地引进。必须走创新之路。首先,消费者的需求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单一的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诉求,为此,必须不断创新。其次,世界各国都极力探索新的技术,以此推动经济航母的前行,如不创新必然落为人后。最后,先进的创新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只能借鉴,中国工业工程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发展之路。要实现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3.1树立创新化培养目标

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创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他们从社会发展的广阔视野去认识和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从培养方法到课程设置直到教学手段各阶段引导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及改变现有认识的思维习惯。

3.2引进资源,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发展日趋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于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引进资源,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很重要的途径。通过广泛引进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交流渠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培养学生从不同文化和不同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加强教师资源的国际化建设,建立工业工程领域教师的出国进修、交换互访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领路人作用。

3.3完善工业工程课程体系

按照国际工业工程师认证标准和要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业工程专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4积极推进科研活动

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是工业工程发展与应用的有效途径,企业需要工业工程理论的支持,学生需要实践场地以验证所学知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两者的结合既能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又可以实现生产力的快速转化。在此基础上积极申请横向和纵向科研课题,历练科研队伍,不断提升应用工业工程理论指导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不断丰富和创新工业工程理论体系。

3.5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大赛,诸如,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和全国范围的物流设计大赛,以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

3.6建立工业工程文化工业工程对世界的认识和改善涉及到五个意识层面,分别为: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专门化、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将这五个层面的意识灌输到每一个工业工程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工业工程意识指导工作过程,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此建立起工业工程人特有的文化情怀。

3.7加强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

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辅相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面向服务业的工业工程师。服务业生产过程与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服务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诸如,现有的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质量控制、产品库存管理等理论与方法,对许多服务业是不适用的。为改善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对服务业工业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4结束语

工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工业设计创新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发现用户需求,并设计合适的产品实现用户需求,达到用户对产品甚至对品牌的信赖。随着信息化技术高速的发展,生产技术、工程知识、制造材料等生产要素都很容易为现代农机制造企业所获得,生产出功能完备、安全性高、技术先进的产品己经不是难以达到的事情,现代农机制造企业想要让自己的农机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经济利润,必须重视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以最大限度并即时的满足用户需求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工业设计的力量。工业设计创新特别重视对用户需求包括用户心理、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详细研究,能准确的为企业确定产品开发方向,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另一方面,工业设计创新比传统产品设计考虑问题更全面,传统的产品设计只关注产品本身,而工业设计创新注重人(用户)的考虑,从人--机—环境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产品功能、人机、造型设计、生产制造等实际问题,能有效改善产品的生产工艺性、使用性能和操作环境,能大大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保证产品设计的准确性。多家世界著名农机制造企业能够迅速跟进国际市场变化,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品牌,除了历史因素和传统的工业制造技术差距外,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和有效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河北省的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占农机制造企业中的大多数,由于其资金有限,核心技术缺乏,没有科学的发展方式等客观原因,多数企业依靠模仿、拼接或组装、实施垂直化整合的生产模式,即将农机市场上游的供应链条环节中的供应商,最大程度地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配套车间。这种生产模式在企业产量和销售规模比较小的时候,确实可以节省产品成本,但会导致市场上严重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和价格战下的巨大的竞争压力。一个企业必须进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压力下生存,归纳起来,企业进行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七种:技术创新,思维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由于产品是联系社会与经济、科学与技术的桥梁,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同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所以说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新的农业机械产品是河北农机制造企业不断获得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新农机产品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从河北省农业机械结构来说,急需企业开发新的不同种类的农机产品来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河北省农业机械结构存在整地机械多而其他机械少、产前机械多产后机械少、粮食作物机械多经济作物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畜牧、水产、林果业机械少等不合理问题,这些不合理恰恰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然而,如何开发新产品、开发什么样的新产品,是决定企业能否真正利用新产品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这就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有效地运用工业设计创新手段,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避开同类产品的恶性竞争,发展企业经济。

2河北省农机制造业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高速的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以及人们生活情趣的多元化,农机市场也在发生变化,一是农机产品的同质化趋势,去年什么机型卖的好,来年会有更多大同小异的产品冲向市场。二是用户选择农机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价格诱惑渐渐失去威力,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款式单一、风格单调的农业机械已不能受和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市场变化促使农机企业开始关注在产品设计中注入工业设计元素的问题,由于企业对工业设计认知不足以及传统设计程序和工业设计创新程序间的“缝隙”,导致农机企业在运用工业设计创新时收获非常小。总的来说,河北省农机制造业工业设计创新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农机制造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意识有所增强但整体比较薄弱

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不足、以及自身实力和资源的限制,导致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不足,多依赖于低成本的模仿行为。只有极少数的大型企业尝试在产品设计时注入工业设计创新因素,工业设计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其原因主要有:

(1)多数河北农机企业对工业设计概念认识不足,对工业设计的需求几乎为零,在需求工业设计人才的河北企业中几乎没有一家是农机制造企业;

(2)工业设计创新存在沉没成本、溢出成本等因素,相对风险较大,中小企业无法像大公司那样建设一个完善的研发部门,同时也难以引进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与农机研究机构合作也不够紧密,更缺乏对设计行业的信息资源占有和利用的能力。(3)品牌意识仍未深入人心,多数企业对品牌内涵、品牌形象理解不清楚,导致其生产的产品形象模糊,不利于企业发展。

2.2农机制造企业运用工业设计创新中的不足之处

由于农机市场“仿造”现象的存在,使较大的农机企业将目光投向工业设计创新,渴望利用工业设计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心理,能够吸引顾客目光的创新产品,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在实际的产品开发操作中,由于设计人员的观念、传统的设计程序、技术比较落后,难以融合生产技术和设计之间的鸿沟,导致工业设计创新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农机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创新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河北农机制造业对工业设计创新认识不足,对于工业设计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重视工业设计的农机企业认为工业设计仅限于外观造型上,而不是把设计纳入“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宣传销售—售后服务”这样一个系统中。认为工业设计创新就是外观改良设计,有利于他们的“模仿”生产方式,将其他品牌先进的农机购买后,拆装后仿造,利用工业设计,将外观和原产品区分开,这样原本提倡自主创新的工业设计成了他们“模仿抄袭”的帮凶。

2)传统的产品设计程序不利于工业设计创新的开展。工业设计创新是建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基础上,多数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比较落后,传统的农机开发过程是针对设计任务进行方案设计,根据经验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产品定型生产前需经过“样机生产—样机测试—修改设计”的过程,且需反复多次,依赖物理样机试验的串行式开发设计流程会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和时间浪费,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

3)产品开发缺乏企业战略性的考量。多数农机企业的企业形象意识薄弱,同类产品形象不统一,没有系列性和连贯性,产品和企业文化之间联系性很小,这不利于企业的宣传。

2.3河北省工业设计基础及人才优势分析

河北有多所高校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已近几千人,但由于河北农机制造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忽视,致使本省工业设计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基本上转向京津和南方城市发展。工业设计人才集聚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河北省农机制造业运用工业设计创新受阻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河北省较雄厚的工业设计基础和资源是企业提高工业设计创新力度的保障,随着企业对工业设计认知的程度提高以及我省工业设计人才能力的提高,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工业设计人才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做出贡献。

3工业设计创新驱动河北农机企业创新的路径研究

3.1提高企业对工业设计创新手段的认识

对工业设计认识不足是企业运用工业设计创新手段收获不佳的主要原因,笔者走访几家农机制造公司发现,很多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有的是根本不理解,有的是怀疑工业设计创新的能力和作用。加强河北农机企业管理者对工业设计的正确认识是工业设计创新驱动河北农机企业发展的根本,从工业设计在其他制造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机制造企业正确对待工业设计、有效运用工业设计创新是一种必然趋势。

3.2基于工业设计差异化理论的农机产品开发策略

模仿、组装只能使企业短时间内获利,利用工业设计对产品进行外观美化,的确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短暂的获利维持不了企业的长久发展,绝对不是企业发展的好途径,新产品创新开发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出路。基于工业设计差异化理论的农机产品开发是指农机企业以工业设计创新理论为依据努力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形成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并且可持续的优势,真正将工业设计当作一种发展策略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基于工业设计差异化理论的农机产品开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避开同质化市场竞争。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往往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生产相关联,目前我省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因此与这些作物相关的农业机械,如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联合收获机、播种机等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如油葵、萝卜、甜菜等经济作物也需要灵活便利的农业机械产品以方便耕种、收获、加工;畜牧、水产、林果业等也需要自动化的农业机械来减轻农民的繁杂工作强度。农机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工业设计差异化理论,逐渐加强对用户研究的重视,挖掘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开发出与众不同的产品,避免同质化的激烈竞争。

2)塑造差异化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差异化是指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CI(CorporateIdentity)战略而产生的差异。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产品由于其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产品形象凸显出“农业化”、“机器化”、“粗糙”的倾向。农机企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运用成功的CI战略,并借助于媒体宣传等手段,使自己的农机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统一且独特的特征形象,从而促使消费者对整个企业的偏好。

3.3基于工业设计创新的农机产品开发流程

基于工业设计创新的农机产品开发流程主要有四个阶段。

1)产品开发定位阶段。这是设计前的必要工作,是设计依据。开发新产品,首先从产品、环境、人三方面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重点摸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潜在的需求趋势、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向、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本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和用户意见等等,并完成调研报告,由市场部、产品开发部、企业管理人员组成评审小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结合企业产品体系、差异化设计策略详细制定产品开发内容,以便使企业对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即确定企业要开发什么样的产品:什么功能、造型风格、价位多少、谁来使用、卖点是什么。

2)产品功能设计,是产品开发设计的核心部分,根据设计任务研究相关技术进行总体设计方案研讨,结合产品定位对设计方案评估筛选,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将最优方案三维仿真,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分析设计方案的运动、结构设计、装配关系等,验证其可行性。进行修改合格后,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分析制造,合格后,制造产品功能所需的零部件,产品装配调试。

3)产品外观造型设计,根据产品结构要求进行外观造型的方案设计,综合考虑壳体的结构设计要求、产品形象设计要求选择好的方案并细化,根据产品开发造型定位、企业产品体系对方案进行优化,计算机三维建模评价造型设计效果,方案修改通过后进行壳体的结构设计,壳体制造。

4)样机调试。整机装配,进行生产试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如图1所示,基于工业设计创新的农机产品开发流程中,有很多设计工作是互相干涉、影响,需要反复验证。例如产品开发定位是后续设计工作的依据和根本,总体设计方案和外观设计方案的选择都需要符合产品开发定位的要求。产品的结构设计会受到功能和制造的约束,也会影响到造型设计,进而影响后续壳体的结构设计,设计方案需要由市场部人员、工程设计师、造型设计师、企业管理层多人员进行评价筛选,协同设计进行。

3.4基于工业设计创新的农机产品开发关键技术

工业设计创新的重点是多学科的产品开发队伍共同合作,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全过程周全考虑,所以整个开发过程离不开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相比,基于工业设计创新的农机产品开发在产品的建模、设计、性能测试等开发全过程采用数字化,达到减少或避免采用实物模型目的,同时可避免使用实物模型进行开发导致的成本和时间浪费。在农机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把产品结构、零件用三维实体描述出来,并将各种技术要求、材料公差、各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表示清楚,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虚拟装配,检查零部件之间是否发生干涉,以及检查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排除某些设计的不合理性,最终形成数字样机。另外,以数字化模型表达的机械零件可以在各阶段共享数据,因此在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同时,也可进行CAE分析计算、工装设计、工艺设计、可制造性分析,并可借助于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化传递,为并行工程创造条件。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