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

工厂供电论文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1篇

1工厂供电系统节能的作用

节能技术是指以技术手段为基础,投入合理的资金,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为理念所开展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很好的控制工厂电能的消耗,从而节约一定的成本,提高用电的质量和用电的效率,真正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供电系统中采用节能技术,能够减少电网建设的费用,还可以减少整个工业生产中煤炭的消耗,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中造成的环境问题,都会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最佳的供电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生产企业没有重视用电的管理,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水平较低,这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如果进行节能技术的改造,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技术应用

2.1管理性节能

由于工厂用电的部分较多,包括照明用电、生产设备用电等,建立完善的用电管理措施,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用电管理的平台,对工厂用电的每个部分,进行节能用电责任的划分,将用电管理平台纳入到企业管理系统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节能意识,通过这个平台,让管理者直观的看到节能的效果。还可以在厂部和车间等建立专业的节能管理队伍,帮助普通工人形成节能意识,在实际的生产中,充分的利用各种节能技巧,同时监督生产中的节能,确保工厂供电系统的高校和稳定。为了将供电系统节能的效果最大化,工厂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如节能技术的宣传海报等,结合相应的节点奖励制度,将工厂用电控制在最佳的水平。

2.2技术性节能

在实际的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改造中,技术性节能是主要的内容,由于我国工厂使用的供电系统,设备大多比较陈旧,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会消耗较大的电能,没有足够的可靠性,在实际的生产中,经常会出现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维修和养护。节能技术的应用,首先要从工厂供电系统的基础设备着手,对低性能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结合工厂的实际需要,选择比较先进的设备,如智能马达和联动装置等,以此来提高工厂用电质量和用电效率,达到供电系统节能的目的。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风机和水泵是常用的设备,传统的风机和水泵耗电量较低,用电的效率较低,如果能够充分的重视节能技术,用微阻缓闭止回阀来改造低效率的风机,就可以控制风机电能的消耗,从而实现供电系统节能的效果,这样的节能技术还有很多,如以交流变频调速代替直流变频调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节能技术在不断的出现,工厂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的了解先进技术的动态,不断的升级节能技术,采取最新的节能措施,提高供电系统的用电效率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3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

3.1变频器节能

变频器的使用,可以实现机器设备的软启动,正常情况下,交流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为工作电流的6倍左右,如果采用变频调速启动,那么就可以将启动电流控制在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内。电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稳定运行,都会留有一定的冗余,使得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造成了电能的浪费,而变频调速的应用,可以让电动机随着负载的变化,输出功率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节省了冗余部分消耗的电量。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通过变频调速速装置的使用,电能的节省可以达到50%上下,而且电动机输出的功率越低,节能的效果越好,目前我国的一些工厂,都开始使用变频器代替传统的电磁调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节能电能的同时,还能够简化工艺。

3.2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照明系统消耗的电量,在工厂中占用的比例较大,照明系统的节能,需要建立在作业视觉的基础上,不影响照明的质量,最大程度上减少光能的损失,充分的利用电能,在传统的照明系统应用中,白炽灯由于价格较低、安装和维护比较简单,在工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发光率较低,已经开始逐渐的被各种新光源代替。金属卤化物灯的发光率很高,可以利用其代替现有的白炽灯,而在办公室等小空间中,可以利用节能荧光灯,这样取消白炽灯的使用,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镇流器作为照明用灯的附件,其耗电量很高,实际的调查表明,很多镇流器的功率为灯具的20%左右,功率因数只有0.5左右,无用功率的损耗很大,因此在照明系统中,应该尽量采用优质的节能电子镇流器,控制镇流器消耗的电能。现有的工厂照明系统控制器,大多是传统的手动控制器,在不需要使用时,需要人为操作进行开启,为了保证生产的效率,通常会在需要开灯之前,先开灯一段时间,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如果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灵活的设置开关时间,合理采用光控、时空、手控等多种控制方式,最大程度的保证照明系统工作时间时间,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4结语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电项目;可研;报告

1、概述

核能是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日本“311”核事故后,国家核电高速发展的态势有所暂缓,国家正制定核安全规划和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国家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变化,所以应高度重视核电的安全有序发展。

本文从拟采用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工作的经验出发,简要介绍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可研工作,对可研专题进行具体描述,详细介绍各专题主要内容和开展的必要性,希望能对从事核电新项目的前期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可行性研究

可研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步骤,其基本任务是在初可研所确定的厂址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核电厂工程建设的方案和条件,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做详尽、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与工程方案进行充分的比较论证,对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论证其在安全上、技术上、经济上和商务上的可行性,是项目评估和决策的依据,也是下阶段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可研的范围、内容和深度须按照我国相关管理部门《核电厂可研报告内容深度规定》(NB/T 20034-2010)、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厂可研阶段厂址安全分析报告的格式和内容》(HAFJ0067)以及环保部《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NEPA-RG1)等规定执行。

在可研阶段,业主需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编制《核电站厂址安全分析报告》,上报国家核安全局并取得《核电厂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编制《选址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国家环保部并取得批准意见;编制《可研报告》,并取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复文件,然后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审查;编制《项目申请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项目核准。

3、可研专题

3.1 陆域地形测量

对核电厂址区域的陆域部分进行1:1000、1:10000地形测量,为核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四通一平”设计及地质勘察等专题提供相关的地形图资料。

3.2 水域地形测量

对核电厂址区域的海域部分进行1:2000、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为核电厂取排水口的布置,循环水排水及低放废水排放以及泥沙模型试验提供地形图资料。

3.3 海洋水文站设测

在厂址附近建站观测水文资料,掌握厂址海洋水文状况及海洋水文要素变化规律,为水工、水文等专题数、物模提供基本资料,为水工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3.4 冬、夏季全潮水文同步测验

分析核电厂工程海域和各工程点的调查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水文泥沙运动规律,为水工、水文等专题提供海域水文、泥沙、水质等特性的基本资料。

3.5 厂址气象观测

在厂址区域建站观测气象资料,为开展大气扩散试验提供基础气象参数,为工程设计和厂址总平面布置设计提供厂址所在区域的气象参数。

3.6 大气扩散特性试验

分析厂址所在地的大气弥散特性,推荐适用于厂址的大气扩散模式与参数及大气弥散因子计算模式及相关参数,作为剂量评价的依据;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厂址安全评价报告提供基础数据和剂量评价程序。

3.7 厂址邻近海域水生生态调查

综合调查厂址邻近海域海洋水文生态,评估核电厂建设和运行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提供依据。

3.8 地质调查

调查主要断裂构造、新构造、第四季地层及重要不良地质条件,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近区域和厂址附近范围内1:10万和1:2.5万基础地质图件和资料。

3.9 海域地球物理勘查

针对性地对厂址区域(150km)、近区域(25km)和厂址附近范围(5km)海域断层进行调查,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海域地质基础资料。

3.10 地震安全性评价

调查和研究厂址区域、近区域和厂址附近范围的地质地震环境,分析论述厂址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确定、厂址附近范围能动断层鉴定、厂址区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所涉及的主要地震和地质依据、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给出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结论。

3.11 岩土工程勘查

勘查厂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岩土适宜性、不良地质作用发育规模,评价其对厂址稳定性的影响;为总平面布置、水工方案设计及报告编制提供依据。

3.12 厂址附近水文地质调查

查明厂址附近范围及厂址区的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及与地表水体、周围环境等关系,为报告编制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3.1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对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预测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其成果报告作为提交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程建设用地审批的依据。

3.14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

调查建设项目及其附近压覆矿产资源及矿权等情况,评价建设项目对矿产资源的影响程度,为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本项目是否压覆矿产资源的证明文件提供依据。

3.15 海洋水文

搜集和调查厂址海洋水文特征,分析计算设计基准洪水位和低水位,工程设计潮位、波浪和水温等海洋水文要素,为确定厂坪标高、取排水工程等的勘测设计提供依据。

3.16 岸滩稳定性分析及泥沙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论证取排水水域潮流、泥沙及海床条件,分析工程海域水文特征、泥沙分布及迁移特征,分析工程建设前后的冲淤变化的趋势和淤积形态、范围、强度等,研究减淤、清淤措施,为核电厂的取排水、码头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3.17 泥沙物理模型试验

在泥沙数模基础上,建立泥沙物理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以优化取排水工程等的布置方案,论证工程方案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提出技术措施,为核电厂水工构筑物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依据。

3.18 温排水、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预测冬、夏季典型大、中、小潮工况条件下,温排水、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厂址海域及取、排水口附近温度场和浓度场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分布规律,为核电厂规划容量的可行性论证及对海域环境的影响评价提供依据,为优化取排水方案提供资料,为物理模型试验提供边界条件。

3.19 温排水、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物理模拟试验

在温排水、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数模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提出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程度,优化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取排水口附近海域增大扩散、稀释和输送能力的方法,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程度,使其满足环保要求,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3.20 环境调查

对核电厂址半径5km、20km、80km范围内人口资料、居民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分布、城镇发展规划、居民饮食、工业企业、军事设施、交通运输、名胜古迹和旅游风景区、农牧渔业、生态环境、农田和养殖场、事故应急等情况进行调查。

3.21 环境辐射本底概况初步调查

了解厂址所在地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和电磁辐射水平,判断厂址目前的放射性本底水平情况;为以后编制“放射性本底调查大纲”和开展厂址环境放射性本底监测积累数据和提供经验。

3.22 环境辐射本底概况初步调查

了解厂址所在地非放射性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的本底值,为正确评估施工期环境影响提供相关依据。

3.23 可能最大降雨分析计算

分析厂址和邻近地区的暴雨特性,计算可能最大降水(PMP)和可能最大洪水(PMF),进而估算可能最大降雨量,为核电厂址防洪和安全论证提供依据,为厂区排水设计等提供可靠参数。

3.24 常规气象、极端气象和工程气象分析

调查厂址区域气象特征和极端气象事件,设计基准风、气温、降水和降雪等极端气象参数,对厂址气象特征,工程气象参数等进行评价和计算,从气象角度对厂址的适应性进行总结评价。

3.25 海冰调查观测研究

针对北方沿海厂址,收集和观测厂址附近海域海冰情况,分析研究附近海域浮冰和固定冰的形成、运动特点,及对核电厂取、排水口和水工建筑物的影响,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并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数、科学依据。

3.26 淡水水资源论证

分析核电厂淡水水源的可靠性、供水方案的可行性,合理确定淡水水源和供水方案,为淡水水源取水设计提供依据;并论证取水可行性和用水的合理性,分析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他用户可能产生的影响,编制并上报水资源论证报告,以取得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核电厂用水的批复文件。

3.27 水土保持方案

对核电厂场地平整涉及到的工程活动的水土保持进行调查、分析,对区域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治对策,制定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28 取排水工程方案设计

根据厂址条件,提出核电厂海水冷却水取排水量,进行取排水工程的方案设计;在数值模拟计算成果基础上,进行取排水工程多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本工程取排水方案的推荐意见。

3.29 大件运输规划(含码头)

调查核电厂厂址附近现有交通运输条件,确定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方案,对大件设备运输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同时对运输设施的设置提出建议。

3.30 输电系统规划论证

主要根据电网电力市场空间情况对电厂合理的建设进度和投产时间进行分析和建议,分析电网的电力流向,得出电厂的供电范围和供电方向,为下阶段接入系统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3.31 一期工程接入系统设计

按照输电系统规划,设计本工程与电网的接入方案,以明确输电线路的走线路径、出线回路、接入位置等。

3.32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

对使用海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核电厂运行期间温排水和放射性废液排放对受纳水域的实际影响,核电厂取水设施的卷吸效应和机械碰撞对水生生物的损伤影响,及运行期间对厂址附近海域的环境影响。

3.3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分析核电厂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和人员接触情况,预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论证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合理性,提出相关补充措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治对策,使项目建成投产后能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要求,最终达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的目的。

3.34 职业安全预评价

辨识建设项目所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其危险等级及可接受程度,并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职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决策参与和职业安全设计的依据。

4、经验总结

4.1 长周期和获取基础资料的专题要尽早开展

部分专题的周期跨度较长,如厂址气象观测需两年,水文站设测、海域生态调查等需一年,这类专题应尽早开展,为后续相关专题的开展及相关报告的编制创造条件。

提供基础资料的专题是开展各相关专题的基础,如陆域、水域的地形测量,地震、地质情况的勘测,水文气象观测等获取基础资料的这类专题应尽早开展。

4.2 明确专题间相互关系,合理安排专题开展计划

了解专题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专题开展计划,可提高核电前期工作开展效率。如水文站设测资料是开展海洋水文、泥沙数模、温排水和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数模专题的基础,而这三个专题又是开展取排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基础;地质调查、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是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专题的前提条件等等。

4.3 做好沟通协调,确保各相关专题成果的一致性

为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厂址安全分析报告、可研报告的顺利编制及报告合理,在专题开展过程中须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相关专题成果的一致性。如厂址区域岩土工程勘查和地质调查的岩性、水文站设测与海洋水文专题计算的理论深度基准面等。

4.4 严格控制外委专题的质量

专题由总体设计院完成专题任务书的编制,业主确定有资质的承接单位来实施,并要求专题承接单位应按照核电厂质保要求编写工作大纲和质保大纲,并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完善大纲,最终专题报告也应通过专家评审。另外,在专题开展期间定期跟踪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工作进度;对有外业的工作,应不定期地去外业现场巡查;同时加强与承接单位、总体设计院的沟通,确保专题工作开展质量。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措施;供电设计

国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水平较以前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民工业的发展状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在工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刻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工业发展的缺陷。目前来看,我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加工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其他的行业我国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是高能低效的产业逐渐朝着我国内地发展,这些工业的发展给本来就紧张的电力供应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本文主要是通过谈论工厂的供电消耗来降低配电系统的线损实现节能。

一、工厂供电系统节能的意义

工厂供电系统要实现节能主要是通过采取技术来实现的,我们在进行供电节能必须要满足经济合理以及环保这几点。之所以讨论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措施,就是要尽量来消除用电的浪费现象实现最终的节能目的。节约电能一方面可以是来进行用电节约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提高用电的效率。节约用电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的电能节约研究能给工厂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从我们的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工厂的供配电系统对电能的节约就是对工厂经济的提升,通过对供电系统的技术改革,工厂可以省掉一大部分用于工厂电网建设的资金,同时配电系统的节约改革能控制供电资源的需求状况。工厂供电会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发电方式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煤炭资源的消耗会产生附带的负面影响-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工厂供配电的技术改革实现节约的目的,不仅能降低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了煤炭资源的运输投资,能很好地控制整个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同时还能解决在煤炭供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改善能极大提升工厂的电力应用效率,实现工厂经济利益的提高。第一点是针对工厂的供电社会影响因素说的,这一点主要关注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毕竟,企业的长足发展才是节约电力应用的最终目的。一个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当前的很多工厂企业等等在用电的管理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因为国家部经济的发展背景和当前的经济现状,我国的很多企业在供电设备上都比较落后,这也给供配电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企业供电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的投资都要用在用电的经营管理上了。所以,及时对我国的供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实现节能应用,不仅能改善电力供给紧张的局面,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工厂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的探讨

工厂开展节约用电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寻求内部发展的共同需要,工厂的供电系统是技术与管理的统一,开展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工作要围绕着这个主线进行。从某个角度上说,工厂配电系统的措施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节能不仅是技术上的节能,管理节能也是实现工厂配电系统节能必不可少的环节。

(1)对工厂配供电系统的管理节能措施的研究

首先,加大对工厂电力系统的建设力度,尽量实现工厂用电系统的形成健全的供电管理机构。现代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在运行方式上有了新的改革,而且在管理方面的革新也是层出不穷。各种新时期的管理理论和思想不断涌现,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管理的影响,管理层面的改革也是企业也寻求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工业企业要想在当今的社会里赢取生存发展的空间,就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的用电管理机构的建立,最好是能建立一个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的用电网络平台,实现现代用电系统的信息化。工业企业要尽量将用电的管理逐渐纳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机制上去,使用电管理真正受到企业的重视,工业企业的各部门之间要形成权责分明的状态,建立专门的节能管理队伍和监督小组,以保证节能措施的实施。

其次,用电的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共同意识才能完成。工厂的领导要重视电能节约,积极开展电能节约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整个管理部门的自上而下的共同重视,逐渐将节能这个观念贯彻到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为了加大节能的改革,可以建立跟进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员工的节能建设。

最后,工业企业要想完成节能目的,要通过车间到班组和机台的共同严格执行和遵守,才能实现用电额度的控制,我们还要尽量将电能消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造成浪费。

(2)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技术性节能措施分析

首先,更新企业的老旧供配电设备,由于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是经过长期的经济改革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当今大部分的工厂所用的供配电设备都还是比较落后,工厂的正常供配电要消耗要高于同等条件下电能的消耗,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机器的运行能量的消耗。要想确保节能环保的供配电系统,我们就要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等来降低能耗,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

其次,从技术材料的角度来观察供配电系统,我们发现工业企业要想实现节能环保必须要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把握,具体到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研究就是:改造现有的落后的风机水泵,引入微阻缓闭阻缓阀进行对低效风机的改造,风机和水泵是供配电系统工作效率快慢的两个重要的影响方面,企业需要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调速技术的改进。

最后,降低供配电工业企业的用电设备的功率。一部分的工作需要,使得需要大限度提高变压器和电装机设备的负荷系数,以此来实现供电运行的稳定。我们要对这部分的设备进行技术调整,从调整负荷功率入手,对变压器和电机设备进行周密的比较选择,选择合理节能的低功率设备,但是也要保证运行的稳定,配合设备的改进,进来降低风机和变电器的功率,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也就是对电能消耗的减少,最终实现对整个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目的。

三、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的春天,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也在加快,而随之而来的压力是能源使用紧张的局面。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关键,但是现代工业对于电能的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电能的供需矛盾是当前能源危机的一部分。本文讨论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希望能给我国工厂的电力节约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李冬冬.浅论工厂供配电系统中节电的意义及措施[j].科技资讯2012(7).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厂供电系统;升压改造;节能降耗;电动机

1.工厂供电系统概述

工厂供电系统一般就是指由电源系统和电力输送系统结合组成的能够产生电能,并且通过电力线路输送给用电设备的整个系统。一般中小型工厂的供电系统电源进线电压在6-10KV之间,笔者所在工作单位供电系统电压即为6KV。电能在高压配电所内先经过集中,再通过高压配电系统的电力输送系统将电能分别输送到不同车间内部的变电所,高压配电设备的电能可以不通过车间变电所而由高压配电线路直接提供。电能在输送到车间变电所后,变电所利用其内部的电力变压器,将6kv-10kv的高压电降到适合低压用电设备的幅度,然后通过电力输送系统将电能传送给各用电设备,这便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工厂供电系统。

2.工厂供电系统以升压改造的方式实现节能降耗的理论分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总量是不会改变的。假定工厂生产制造所用的电能总量是一定不变的,如果将供电系统中输送电压由6kv提高到10kv,根据P(功率)=U(电压)I(电流)可以得到,供电系统中的电流将会较小。然后再根据损耗公式P=I2R可得,电流减少,电阻不变,电路上的电能损耗将减少。[1]由此可以得出,如果能够提高供电系电压,并且进行有效安全管理,工厂就能够实现有效的节能降耗目的。

当然,上述分析只是从理论出发,为了真正的节能降耗,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很多问题。比如,实际在对工厂的6kv供电系统升压改造时,首先一定要做好前期勘察和资料准备工作,根据相应的电力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认真分析和研究工厂现有供电系统,同时仔细考究现存系统的优缺点,争取使升压改造后的系统在继承现存系统优点摒弃缺点的基础上再实现大的跳跃,使得改造方案更加科学、实用。

3.工厂供电系统以升压改造的方式实现节能降耗主要改造点

工厂供电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电力系统,其升压改造也是比较繁琐复杂的,所以在进行升压改造时要分步骤进行,提前做好计划和时间安排。[2]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现有的6kv供电系统进行升压改造,可以从电动机的选用,电压等级简化一集对现有供电系统某些部分的调整三个步骤进行。

3.1 电动机的选用

供电系统升压改造的第一步是对电动机进行选择和改造。目前,我国国产10kv电动机技术越来越成熟,所以在电动机选择上可以用10kv电动机代替现有的6kv电动机,减少10000v/6000v之间的变压器转换环环节,并且更换电动机以后利用总降压变配电所的10kv电源母线进行直接供电非常容易实现。因此,通过更换6kv电压等级电动机为10kv电压等级电动机能够有效降低供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同时减少了变压器的投资成本。

3.2 电压等级的简化

确定了电动机电压等级后,需要对电压等级进行简化。由于工厂生产制造的产品不同,所需设备也就不同,从而也就需要不同的电压等级,长久以往,工厂内部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线路非常多,这就为供电系统的升压改造提供了条件和空间。以笔者所在单位的6kv电动机来说,如果要将其电压等级升到10kv电压等级,必须要考虑电动机的效率及电动机的节能因素,在正式实施改造之前,要从理论出发,不断对相关计算数据和设备材料的选取进行优化,争取取得最优结果。例如,在绝缘材料的选取上尽量使用新型F级绝缘材料;适当增加电机绕组导线的截面积,即选取较粗的导线;槽楔要选择具有优质磁性的。这样在对电动机进行升压改造后其额定功率、功率因数以及效率、转速和启动性能才能不发生改变,甚至会变得更好。

3.3 工厂现有供电系统改造

工厂供电系统的升压改造最后就是要对供电系统内部现有的一些机器设备进行改造,以期达到升压改造的要求标准,有效降低电能损耗。由于工厂供电线路复杂、繁琐,其构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且投资相对较高,所以对于建成的供电系统没有特殊原因工厂不会随意改动,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电系统变得愈来愈复杂,设备和线路也愈来愈多,系统内部的一些老型设备和线路设计已经不适合要求的高电压等级系统,因此就需要对起进行技术改造。[3]比如低于笔者所在的6kv供电系统,其长久采用的迂回配电线路不能适合升压后的供电系统,需要将其改建成直配线路;电动机绕组导线截面积较小,需要换成截面积较大的;由于导线使用时间较长,需要进行重新全面检修,对于破损、泄露严重的导线进行更换;变压器位置设计也发生变化,需要靠近负荷中心进行分散安装。在符合升压标准的要求下对现有的供电系统进行技术性改造,使其设备、线路适合升压改造后的电力系统,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4.效益分析

4.1 提高线路供电能力

供电系统进行升压改造后能够有效提高线路的供电能力。供电系统进行改造后,在导线截面和电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输送相同符合的电能,高电压等级线路的送点距离要远远大于低电压等级线路;另外,将相同总量的电能输送相同的距离时,改造后的高压线路负载电流要远远小于低压线路负载电流,从而其电压降就相对更小,线路的电能损耗就小;最后,在导线一致的情况下,高压线路输电容量远远大于低压线路,从而能够降低配电线路的线路适量,减少电能损耗。[4]因此,改造升压后,线路的供电能力大幅提升,节能降耗明显。

4.2 提高电动机效率

在供电系统升压改造过程中需要对电动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电动机采用新的线圈制造工艺和新材料,改造后的电动机性能稳定,自身载荷和过载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因此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笔者从多年的时间工作中可得出,6kv的电动机效率约为92.5%-93%,改造后效率可达94%。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工厂供电系统的实际改造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理论,对供电系统进行研究,使通过升压改造来节能降耗的技术更加成熟,争取提高工厂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明刚.浅析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1(15).

[2]杨柳.工厂供电以升压改造的方式实现节能降耗[J].科技风,2012(02).

[3]荆有艳.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方法研究[J].机电信息,2010(12).

[4]付茂林.工厂供电升压实现就能降耗[J].科技创业家,2014(01).

作者简介: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热电厂;优化;运行

中图分类号:TU271.1文献标识码:A

1热电厂热负荷分配的研究

我国传统的热量分配法,其特点是热电联产的好处全部归电,结果是热电联产中热化发电部分的热力循环效率为“1”,且大大低于凝汽发电热耗,所以进行热电厂热负荷分配的实质就是要保证一定热负荷下的热化发电为最大。热电厂中可以进行热负荷分配的机组的类型一般有背压机和抽凝机两种,热负荷分配就是确定所有供热机组间的供热量大小。首先讨论热电厂只对外供一种热负荷的分配方法。

如果热电厂只对外供一种热负荷,由于机组的进汽参数恒定,同时热用户也要求供汽参数一定,如不考虑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变化,则各机组的发电功率为

Nd(j)=K(j)Dn(j)(1)

式中Nd(j)-j#机组的热化发电功率KW

K(j)-热化做功系数,根据各机组的参数计算得出的常数KWh/kg

Dn(j)-j#机组的供热蒸汽量Kg/h

热化做功系数K(j)为

式中h0-汽轮机进汽焓KJ/Kg;hn-汽轮机供汽焓KJ/Kg;hi-第i级抽汽焓KJ/Kg;a(j)-第j级抽汽系数;m-从第1级到供汽的抽汽级数。

抽凝机组的供热量是由旋转隔板或调节阀维持其抽汽参数的,如果只考虑从进汽到抽汽供热段的供热汽流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当背压机处理,于是得出其热化发电功Nd(j)与供热汽量Dn(j)关系与(1)式相同。如图2所示的抽凝机组,其热化作功系数K(j)的计算式与背压的式(2)相同。

根据热电厂各种能供热的机组参数进行额定工况和各种变工况的计算结果,从而可以得出各个机组的热化作功系数K(j)(表示Kg供热蒸汽的联产发电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热电厂的热负荷分配,其分配方法是依热化作功系数K(j)的大小顺序来确定各机组带热负荷的顺序,即让热化作功系数K(j)最大的机组先带到该机的最大热负荷,然后让K(j)次之的机组带,最后由K(j)最小的机组带。以上讨论了热电厂只有1种热负荷的分配方法,如果热电厂需对外供多种品质的热负荷,其热负荷的最佳分配方法是:

(1)针对每一种品质的热负荷,将能带该品质热负荷的机组按上述式(2)计算该品质热负荷的热化作功系数;(2)利用线性规划求极小值的方法对式;(3)进行各机组各种热负荷的分配。

式中Nd-全厂的总热化发电功率 KW;K(i,j)-第j#机组第i种品质热负荷的热化作功系数KWh/kg;Dn(i,j)-第j#机组所带第i种品质热负荷的蒸气量kg/h;m-全厂的机组台数;n-全厂需对外的热负荷种数。

2热电厂电负荷分配方法的研究

热电厂电负荷分配方法是先将其热负荷分配完之后再进行的,由于进行热电厂负荷分配时其全厂的总电荷是一定的,在其热负荷分配完之后,热化发电总功率已确定,所以电负荷分配的实质就是确定各个机组的凝汽发电功率,以确保全厂热耗为最小。根据式(1)可以得出各个机组各种热负荷品质的热化发电功率。在热电厂的总功率中扣除其所有热化发电功率即可得到凝汽发电的总功率,即

式中Nc-热电厂凝汽发电的总功率 KW;Nd-热电厂的总发电功率KW;Nj-j#机组所带各种品质热负荷的热化发电总功率KW;m-热电厂的机组台数。

对凝汽机组,其热耗量是发电功率的单值函数,可以经过机组的变工况计算后得出如图2所示的分段直线。

对抽凝机组,其热耗量是凝汽发电功率和热负荷的单值函数,经过机组的变工况计算得出如图3所示的多条分段直线。

由于凝汽机组和供热机组的凝汽发电热耗与凝汽发电功率的关系都是分段直线,可以用式(5)来表达

Qj=αjNdj+Cj(5)

Qj=αjNdj+Cj (5)

Qj-j#机组凝汽发电热耗量 KJ/h;Ndj-j#机组凝汽发电功率 KW;αj、Cj-与j#机组性能有关的常数(对抽凝机组,与热负荷有关)。

由于进行凝汽发电负荷分配时各供热机组的热负荷已分配完毕,所以各抽凝机组的凝汽发电热耗与凝汽发电功率关系式(5)中的αj、Cj也可随之确定。这样,各个可带凝汽发电机组的各段直线的斜率αj就已确定为定值,根据线性规划理论可以得出凝汽发电功率的分配方法为:首先由所有各机组αj最小的机组带,带到该机组出现αj转折点(该机αj有变化)或最大凝汽功率(如该机的αj无变化)时,再比较其它的所有αj值,又让这些αj值中最小的机组带,依此类推,最后由αj最大的机组带。

利用上述方法完成凝汽发电功率的分配后,各个机组所带的电负荷就等于其热化发电功率和凝汽发电功率之和。

3 热电厂负荷的最佳分配方法

根据前面的热负荷分配方法和电负荷分配方法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出热电厂的最佳负荷分配方法如下:

3.1 按简捷计算方法 整理热电厂各台机组的热力系统参数,并进行额定工况下的热力系统计算,得出各机组各种品质热负荷下的热化作功系数。

3.2 利用变工况计算方法计算各个机组凝汽发电的热耗与凝汽发电功率的分段函数关系。

3.2.1 根据热网要求的各种品质热负荷数量,按热负荷分配方法进行热电厂的热负荷最佳分配确定各个机组的热负荷。

3.2.2 根据热负荷最佳分配结果确定全厂的总热化发电功率。

3.2.3 根据电网要求的电负荷,利用式(4)确定全厂的总凝汽发电功率。

3.2.4 按电负荷分配方法进行凝汽发电的最佳分配,从而确定各机组的凝汽发电功率。

3.2.5 将各个机组的热化发电功率与其凝汽发电功率相加,得出该机组的实际电功率。

4 结语

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例验算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热电厂负荷分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且分配过程简捷、快速,可以大大缩小进行分配的工作量,对确定热电厂的最佳运行工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厂供配电系统节点意义管理措施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电能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能源,支持着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据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工业用电在整个经济社会总用电量当中占据着近70%的比例,而供配电系统作为工业用电中的关键系统,对其进行一定的节能改造也因此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那么,节电在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有着怎样的应用意义?工厂供配电系统应当如何开展电能节约改造工作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意义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节约用电是指以可行性的技术为手段,以合理的经济投入为基础,以整个生态及自然环境的无污染发展为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基础措施。高质量的节约用电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的不合理用电现象以及高损耗的用电问题,并不断提升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的有效用电质量与用电效率。详细来说,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的节约用电有着几下几方面的意义。

(1)从经济性角度来说,工厂供配电系统电能的节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厂建设,进而减少电厂相应的电网建设费用。不仅如此,工厂供配电系统电能的节约还能够大量的控制整个工业行业的煤炭资源需求。这种煤炭资源的合理控制不仅减少了相应煤炭资源的开采与运输投资,同时也减少了煤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投入。

(2)从工业企业角度上来说,合理的工厂供配电系统用电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我国而言,当前大部分工业企业在用电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落后的技术设备会给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用电效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也正是当前大部分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中居高不下的最关键原因。合理的用电方式不仅能够为整个工业企业用电设备及用电工艺的改进提供必要性保障,同时它也能够从能源投资成本控制的角度入手合理控制整个工业企业的成本开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实现整个企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性发展。

2 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节电措施分析

针对上文所述,工业企业开展节约用电是管理与技术的统一。这对于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工作而言同样如此。可以说,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管理性节能与技术性节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笔者现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在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开展用电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1)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管理性节电措施分析。首先,工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于用电管理机构的健全力度。工业企业需要加大用电管理机构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力度,以信息化的用电管理网络平台明确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各方参与者的节能责任。与此同时,工业企业需要将网络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当中,在工业企业厂部、车间以及班组之间构建起一种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通过在厂部成立专门能源管理部门,在工业生产车间成立专门的节能队伍,在工业企业生产班组中配备相应的节能监督人员,以此确保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高效与稳定运行;其次,工业企业相关领导部门需要自上而下将节电意识深入至全体员工当中,通过各种节电活动的开展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使节电意识成为企业文化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最后,工业企业需要由车间至班组到机台,严格执行用电定额管理制度,将工业企业各部分的电能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技术性节电措施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技术性节电措施是整个工业企业节电工作的重点,需要我们对其加以特别关注。一般来说,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技术性节电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就我国现阶段的工业企业而言,大部分工厂供配电系统所使用的用电设备与装置均比较陈旧,其正常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比较大且运行可靠性未能够得到可靠性保障。要想确保工厂供配电系统节电工作的正常开展,就需要从工业企业的基础设备改革方面入手,对整个工业生产系统当中的低性能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各种智能马达及联动装置引入工业生产系统当中,通过提升整个工业生产系统的用电质量与用电效率,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目的。

2.从技术材料角度入手,工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工厂供配电系统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发及使用力度。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工业企业需要对现有的风机水泵进行系统改造,将微阻缓闭止回阀引入工业生产系统的低效风机改造当中,通过控制风机及水泵的电能损耗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目的;工业企业需要对整个供配电系统当中的调速技术加以改进,以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直流变频调速技术,通过供配电系统电能利用效率的提升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目的。

3.从工厂供配电系统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角度来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工厂生产系统当中变压器设备以及电动机装置的负荷系数,进而确保其运行状态与周期的稳定性。在对这一部分用电设备进行节电改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功率入手,对变压器与电动机的容量进行合理选取,并配合这部分设备的改用接法,达到变压器及电动机装置运行电压的合理降低,以此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最终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目的。

3 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现代工业在推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与完善的同时也使得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节电的意义及其实施措施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申明勇.浅谈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J].科技资讯.2011.(13).

[2] 刘凌燕.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

[3] 彭超尘.浅谈无功补偿及消谐装置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J].科技资讯.2010.(30).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7篇

建设的必要性

惠小和

一、提出论点:

热电联供项目,需要此时加强上湾热电厂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二、说明什么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及其重要作用。

三、论证一,上湾热电厂的复杂历史背景及其三年来初步建设取得成效说明其必要性。

四、论证二,上湾热电厂的现状特点决定有必要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五、论证三,先进的行业标准要求上湾热电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六、结论:在上湾热电厂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其建设才能积极促进上湾热电厂新的三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试论上湾热电厂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惠小和

发展公司上湾热电厂热电联供建设项目获批的喜讯,不仅给上湾热电厂的所有职工以无比的鼓舞,更为发展公司的发展战略实施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途径。热电联供不但可以减轻发展公司人员安置的困难,而且将成为发展公司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发展公司良性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效益与管理相依,如何能使热电联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赶超行业先进水平,我认为,此时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非常必要,正如春风春雨,适逢其时。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人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升华,其建设情况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古人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行军打仗如此,管理企业亦然。日本三菱企业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在牢里认识了一位神奇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和”,他很受启发,并把企业象征物由三个菱形组成,蕴含着“人和”的理念。海尔员工收入并不高,但员工们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却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也是张瑞敏最为津津乐道的,张瑞敏说:“人的素质是海尔过去成功的根本,今后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人的素质问题,你能把许多人的力量聚合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上湾热电厂的复杂历史背景及其三年来建设的初步成效说明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可行的、必要的。

上湾热电厂1991年筹建以来,缓建了八年,职工放假,只给职工发放生活费致使人心涣散,各谋其业,稍有关系或技术的都陆续调往其它单位,其它有做生意的、种地卖菜的,跑出租车的,还有部分纯粹呆在家中,翘首以盼收假的。直到1999年初上级才批准集中供暖项目建设,给上湾热电厂的职工们带来了希望,广大员工积极投入到一期建设及生产运行中去,三年来在领导的正确决策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三个采暖期的安全供暖,基本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同时围绕“团结奋进,开拓务实”的企业精神,为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开展了六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引进送出,结合实践加强职工专业技能培训,使全体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有信心干好。二是狠抓脏、乱、差现象,使全厂旧貌换新颜,获得了旗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全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一体化管理受到发展公司表彰。使全体职工适应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标准职工的原则要求。三是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鼓励合理化建议及小改小革。共采纳七条,奖励1500元,创效约二十万元/年,使全体职工增强了主人翁的思想观念。五是围绕安全供暖开展各种劳动竞赛,促进了生产运行安全顺利,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爱厂敬业、追求卓越的思想。六是加强了企业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倡导向“四有新人”学习。提高了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塑造了新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湾热电厂的现状特点要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上湾热电厂的现状特点有三,一是女职工比例较大,全厂职工140人,女性占65人。这在半军事化式的电力行业是少有的,因为热电厂的工作紧张、劳累,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女人一般体力比男人差。但是女人也有她的细心优点,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安置,使他们彻底脱离封建思想,真正顶起半边天的作用,这就要求她们首先树立起自强、自重的新时代女强人精神;不怕吃苦,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主人翁态度。让男同志都刮目相看电厂女将的风采,使她们能够自信‘谁说女儿不如男’,这就要求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加强。二是员工文化层次差异大,整体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学历方面大专以上的只有25人,其余还有部分是文盲。技术方面特别是检修人员,我感觉到还需要有很大的提高,去年公司职工技能签定时参加的电焊、钳工工种中,只有一人过了中级,而电工班三人也只有班长一人能独立完成各项电工工作,热工仪表班四人全部没有经过一次正规专业培训,运行方面汽机发电专业至今还是空缺。这样的员工队伍怎能适应上电的要求呢?三是按电力规范要求,工作作风仍有懒、散、慢、粗的现象。眼看就要上电了,部分职工思想上仍没有紧张感,工作标准仍停留在原来的供热基础上。到各车间看看,职工们看书学习,力求上进的不多;干工作认真严谨,追求更高标准的不多;不遵守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的还有;酒后上岗,脱岗睡岗现象还未杜绝;工作扯皮,不协调的现象还有;吃大锅饭,平均分配的思想,说大话,不务实的作风还普遍存在。这等等问题在目前还存在,这就要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先进的行业标准要求上湾热电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热电联供项目的上马,圆了上湾热电厂十二年三任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集中供热工程;供配电系统;蓄水池泵房;移动;检修电源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02-02

1 热源厂变电所

1.1 变电所变配电方案选择(以设计过的某热源厂用电负荷为例)

热源厂用电负荷为二级用电负荷,由两路10kV市电线路供给。两路电源同时工作(均应满足热源厂全部电力负荷),互为备用。

1.1.1 热源厂负荷计算及低压变压器的选择:

用电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0.85;功率因数:0.80

工程计算负荷:

其中:10kV有功功率:7395kW

10kV无功功率:5546.3kVAR

10kV视在功率:9243.8kVA

0.4kV有功功率:2572kW

0.4kV无功功率:1929kVAR

0.4kV视在功率:3215kVA

1.1.2 变压器的选择:

方案一:

根据计算,共设置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和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

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购买费用大约为15

万元;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购买费用大约为38万元。

方案一总购买费用约为53万元。

方案二:

根据计算,共设置两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两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购买费用大约为50万元。

由于热源厂供热不是全年供热,沈阳地区供热天数为151天,仅占全年41%天,其他均为非采暖期,非采暖期变电所供配电主要用于日常供电及设备维护和检修。

方案一在供热时,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和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均全部投入运行。非采暖期两台10/0.4/0.23kV1600kVA变压器停止运行,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投入运行,供给热源厂照明、检修设备及厂区内蓄水池泵房、厂区道路照明等电力负荷。此方案两台10/0.4/0.23kV400kVA变压器基本能达到非采暖期满负荷运行,其中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变压器能满足主要用电设备供电,保证非采暖期用电的可靠性。此方案其缺点是变电所占地面积比方案二要大些,初投资也比方案二要高些。

方案二在供热时,两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均全部投入运行。非采暖期一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停止运行,另一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投入运行,供给热源厂照明、检修设备及厂区内蓄水池泵房、厂区道路照明等电力负荷。由于非采暖期没有太多的用电负荷,所以一台10/0.4/0.23kV2000kVA变压器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行。其缺点是运行不经济,非采暖期变压器出现故障,热源厂内将全部停电,不能保证用电的可靠性。同时变压器的年运行费用还比方案一要高。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一更适合热源厂供配电的要求。从配电变压器经济使用期20年来看,方案一不论从供配电可靠性,还是从长远运行费用上将更优于方案二。

1.2 变电所供配电系统选择

10kV高压配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路10kV高压电源引入并同时工作,互为备用。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高压母线联络柜联络。高压母线联络柜二次操作线作电气闭锁,双路10kV电源正常情况下,保证不能合上高压母联断路器,两段母线分别由两个工作电源供电。当一路工作电源发生故障被切除后,高压母联断路器自动合闸,由另一路工作电源供给变配电所的全部负荷。当停电电源恢复供电时,手动断开高压母联断路器,然后使恢复供电的高压进线断路器合闸,高压配电系统恢复两路电源供电。高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0.4kV低压配电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非采暖配电系统与采暖配电系统分开自成体系。两个配电系统均采用按本系统变压器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低压母线联络柜联络。正常时低压母联断路器分闸,变压器分列运行。当其中某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或停电时,手动切除系统部分不重要负荷后,合闸低压母联断路器,不停电或不故障的变压器负载主要负荷用电。当停电电源恢复供电时,手动使低压母联断路器分闸,然后使恢复供电的低压进线断路器合闸,低压配电系统恢复两路电源供电。低压侧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1.3 变电所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分为交流操作和直流操作,虽然直流操作比交流操作要增加一些投资,但对于建设整个热源厂投资是非常少的。所以笔者认为操作系统宜采用直流操作,提供可靠直流电源。这样将为控制、保护装置、分合闸回路提供可靠保证。

2 热源厂主厂房配电系统

10kV、0.4kV电源均以电缆方式由变电所高低压配电室引至主厂房电气控制室,经电气控制柜再分配至用电

设备。

(1)热源厂循环水泵一般都在3台以上,从工作经验来看,每台循环水泵的供电电源应由变电所不同段的高低压段引来,这样变电所高低压段不论哪一段有故障,都不能影响其他段供电的循环水泵正常运行,为循环水泵可靠运行提供保证。

(2)热源厂锅炉系统有引风机、鼓风机、炉排电机和分层给煤电机组成。锅炉系统用电设备的电源宜由变电所同一段的高低压段引来,这样变电所高低压段不论哪一段有故障,热源厂内本段供电的锅炉系统的引风机、鼓风机、炉排电机和分层给煤电机停止运行。不影响其他锅炉系统的引风机、鼓风机、炉排电机和分层给煤电机的正常运行,为城市供热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3)热源厂内移动检修电源一般都设置一台HH3-100/3开关,真正用电设备检修和维护时,对检修人员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对热源厂锅炉本体和有地面下除渣沟的移动检修电源。需要设置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内应有:12V的电源、供移动照明使用,还需要有三相电源及单相电源,单相电源电源还需有三孔插座和二孔插座(见图1);对热源厂普通移动检修电源也应设置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内应有:三相电源及单相电源、单相电源电源,还需有三孔插座和二孔插座(见图2)。

3 热源厂内蓄水池泵房配电系统

一般蓄水池泵房都不设置柴油发电机。笔者认为由于热源厂的生产用水是由设置于厂区蓄水池泵房内的生产给水泵供给,热源厂的突然停电会造成热水锅炉的汽化,为了保证热水锅炉的安全运行,需在蓄水池泵房设置一台柴油发电机,以保证生产给水泵的正常运行。同时为了保证蓄水池泵房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蓄水池泵房进户电源应由不同变压器低压段引来,再设置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见图3)。这样才能确保蓄水池泵房供配电系统可靠

运行。

以上就是作者在设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仅供同行们参考。

4 结语

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向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热源厂供配电设计工程师,我们应本着安全、可靠、实用、经济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并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智能控制;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

热工就是热力工质的简称,一般而言,热工就是指热力工质自动控制的应用。而电厂热工就是电厂中的热力工质自动控制的应用,包括仪表控制系统和检修等。随着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需求。而智能控制的出现,对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更为安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定的意义。

1 智能控制的发展概况以及研究内容

智能控制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智能控制理论首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将智能控制应用于电厂热工自动化中,使得电厂热工自动化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随后,自动控制逐渐传入我国,我国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应用这项控制方法,极大的推动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

在对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电力企业应当从智能控制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内容入手,对智能控制模式和智能控制技术方法的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企业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并促进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应用与推广,从而对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智能控制在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对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时,主要的研究方向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上:(1)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2)模糊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控制方法;(3)复杂性数学模型及集团性结构框架;(4)自动化任务规划与实时控制系统集成优化生产计划;(5)傅立叶变换理论的故障诊断系统;(6)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自动化不确定性的识别、建模与控制;(7)智能控制技术的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在对智能控制内容的研究中,可以了解到智能控制之所以能够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发挥作用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专业理论的支持,将理论与实际的电力工业的生产环境相结合,在理论与技术融合的基础上,使得智能控制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对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改进,使得自动化控制得到了优化。

2 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智能控制的应用,使得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安全有了保障,为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打好了基础。电力工业在应用智能控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发展对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进行改进,提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使得自动化控制的方法得到优化,进而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而对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对给水加药控制

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应用智能控制,可以采取模糊控制来对电厂的变频器进行调节,使得电力的输出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对电力输出进行控制的同时,可以使得给水加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的实现,使得传统电厂热工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也使得电厂热工管理中的不足得到了改善,如给水质量的提高、供应不足的改善等。另外,将模糊控制应用到火电厂的自动化技术当中,可以使得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多的体现,从而实现电力工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过热温度控制

锅炉的过热温度是电厂热工自动化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电厂锅炉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当过热温度发生改变时,智能控制可以对热量的控制系统进行操作,从而做到减少热量,并加强对其自身的惯性和滞后时间的控制,从而增强了系统对过热温度的适应能力、在采用了基于智能控制的电厂自动化模糊模式后,可以保持过热温度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高性能的热负荷控制、从而保证在达到过热温度时单元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在根本上对电厂过热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加以提升,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过热温度出现而给电厂造成的经济损失。

2.3 锅炉燃烧过程的控制

在锅里的燃烧过程中,利用智能控制,可以使得锅炉燃烧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锅炉中的能源得到充分的燃烧,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而且还能够使得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精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在锅炉的燃烧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锅炉燃烧过程出现问题。因此,企业应当对电厂自动化中锅炉燃烧过程的应用模式和智能控制系统及数据驱动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实践,从而有助于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的发展。

2.4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装置

智能控制方式在电厂热工自动化机组负荷控制装置的实际应用中,具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基于这一特性,企业在电厂热工自动化过程中应当安装单元机组负荷控制装置,从而更好的提高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工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度、在智能控制单元的测试结果中,单元机组负荷控制装置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高度的技术适应性,从而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2.5 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控制

在控制系统在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中储式制粉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火电厂的自动化热工程智能控制需要以复杂的数学模型为基础,从而做到更好的接收控制信号电厂热工自动化智能控制需要减少模糊语言元素对线性规则数据的影响,从而促进热工程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电厂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控制的应用,解决了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电厂热工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方向。智能控制对于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促进自动化控制方法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使得电厂自动化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挖掘,同时,对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锦.预测控制技术在电厂热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力设备,2006,3(5):31.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实习地点和时间

金堂发电厂 20xx年1月7日~1月10日

二、实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电能生产的全过程及主要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对电厂生产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熟悉该电厂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初步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对具体实习项目的分析,理论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

三、实习任务

(一)安全培训,全厂介绍、参观

1、大家都知道,电厂是一个关系民生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细节的不注意都会造成人身伤害,重则导致电厂停机,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每一个进入电厂的人都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安全以预防为主,比如,进入电厂必须带安全帽,袖口扎紧,不准随意跨越管道等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实的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

2、全厂介绍。金堂发电厂是热电联产的火电厂,始建于1988年,由一期两台220MW机组及二期两台300MW机组组成。一期保证胜利油田电能供应,二期机组并入山东省电网。胜利发电厂先后被认定为无泄漏工厂、国家达标电厂、全国一流火力发电厂、国际一流电厂,是全国第三家国际一流电厂。

3、进行全厂参观。

(二)对于火电厂热力过程,输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电厂的工程师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并带着我们进行了参观。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内完成;接着在汽轮机中通过过热蒸汽推转叶片为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的端电压分别为15.75KV和20KV,经过变电器变压为110KV及220KV,110KV为油田专用,220KV为油田及省网共用。同时厂用变压器输出6KV电压,供整个电厂自用,厂耗约占约占总功率的6~8%。

金堂发电厂的设计燃料为晋中贫煤,煤用火车送到发电厂,然后由翻煤机进行翻煤。翻到地下的煤由皮带送到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原煤从煤斗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送入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经过排粉机送入粉煤仓(一期)或者直接送到输粉管(二期),通过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

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粉之外(一次风),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二次风)。

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 “U” 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过脱硫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锅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

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作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高压缸中的蒸汽经过再热器变成再热蒸汽进入中压缸及低压缸再次做功。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通

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由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通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由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由高性能冷却水塔进行降温冷却。

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接着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冬天为广大单位及用户供暖,金堂发电厂一二期工程都进行了热电联产改造,冬天可抽出部分蒸汽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同时供暖。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熟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企业,主要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系统及其布置。本次参观的地点是电厂模型室。目的旨在让学生在短暂的认识实习期间,切实对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等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并未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和基础知识。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产出电能的工厂,即为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轮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辅助三大主机的设备称为辅助设备简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

我们在电气部进行了3天的实习,依次在试验照明班、高压班、低压班、电机班、继电保护班进行。通过跟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气专业,拓宽了视野,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增加了知识储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跟随师傅工作以及聊天等,巩固了课本并且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现将主要实习情况报告如下: 师傅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电厂的基本历史,还有就是发电的基本原理。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几个重要的场所----如外部变压设备、高压间和主控室等。外部变压设备分为主变压设备和高压备用变压设备。高备变在全厂失电的情况下启用,保证电厂的安全。由于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很大,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保证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温度,每台变压器上都装有很多散热片,同时还有散热风扇工作。变压器的主体中充满了变压器油,在主体上面装有一个油枕,可随时向主体中供油,补充消耗。瓦斯计电器用来防止主体内产生的瓦斯气体过多及时向管理员报警,防止变压器损坏。

我们在运行实习了两天,分别为集控与网控。集控负责监视控制整个轮汽电系统运行,网控负责监视控制电网情况。电厂基本都是自动化控制,集控中心的几台计算机就是对他进行控制的,而工作人员的人数只需要几个了,只要控制计算机就可以确保机器的正常安全运行,比起原来的旧电厂,现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电厂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了。一期每台机组都需要六个人值班,而二期每台机组只要三个人值班就可以了。

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直接带来的就是效益的越来越好了。在主控室里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故障进行预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闭锁,显示和制表打印,时间顺序记录,事故追忆,信息的远传,运行、操作、事故处理指导,人机联系,运行的技术管理,自诊断、自恢复和自动切换。

我们多次穿过了电厂的厂房,其中除了只看到机器设备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很难看到操作的工人,偶尔看到的是几台可控机器。据介绍,只需设置好程序就可以不管了,机器的控制全部在集控室可以观测。所以只要电厂运行出了问题,就可以马上得知,一个电话过去,维修的就马上过去,使之尽快得到解决。控制中心的建设实施实现了提高操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等方面的经济效益。

现在电厂的自动化程度都很高,人员数量必然就会减少,使得对工作的质量就会提高。据了解,电厂的职工一般是五班四倒,每次只要是上班就是连续6个小时,在集控室工作的就必须严密注视着计算机,确保异常情况的出现能够被立即发觉;对于维修方面的,几乎都是随叫随到,没有双休日。

总之,在电厂工作的时间概念与一般的有些不同,典型的就是不会按照正常的星期计算,也不会有正常的“黄金周”,人家最闲的时候就是电厂最忙的时候,工人很是辛苦。当代的中国正在崛起,经济正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电力就是其中的最根本的基础保障,作为电力的源泉,电厂肯定是扮演着大佬的角色。对国家的贡献无人能替,还有着巨大的发展!

电厂采取双票制,以此来避免事故发生。处理事故时必须做到稳(沉着)、准(准确)、敏(迅速),且要根据以下原则采取措施:尽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设备安全的威胁;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送电;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运行;事故时和事故后的联系汇报制度和汇报内容。

值班人员的汇报必须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误报和漏报,会对处理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紧急情况可先处理后汇报.如果事故时变电站与调度联系中断,则值班人员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通讯恢复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过程详细汇报,并应做好事做记录。

但是,我们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年利用小时逐年下降。其次是我国的人均用电水平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约是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4,法国的1/8,全国至今还有上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而且近几年中国电力供需十分紧张,不少地区拉闸限电,可见,电力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五.发电厂个别设备的认识

发电机,共四台,均为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速为3000转,一期采用三级励磁方式,二期采用剩磁自励整流方式。

盘车装置,每台发电机组配一个,在停机时进行盘车,维持一个较低转速,保障安全。

汽轮机,公四台,都由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组成,带能抽汽进行热交换供暖。

汽包,是汽水分离的设备,对于锅炉系统非常重要。

主变压器,共有四台,其中1#、2#是三绕组三电压等级,3#、4#是双绕组双电压等级

厂用变,共有四台,出线电压均为6KV,保证厂内用电。

直流系统,由整流装置及蓄电池组成,带动直流电器并且保证在失电情况下紧急停机,保证电厂设备安全。

脱硫装置,为使烟气含硫量达标,保护环境,电厂建成脱硫装置,进行湿法脱硫,由石灰浆喷淋生成石膏的方法进行脱硫。

六、金堂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电厂取得的成绩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在胜利发电厂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三大亮点格外吸引人的眼球。找准承载文化的载体:一只名叫“亮亮”的吉祥物小鹿走进了职工生活。电厂将“亮亮”制成毛绒绒的玩具和工艺品,建设“企业文化从娃娃抓起”的亲情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对电力行业“电老虎”的负面认识。

“洋理论”的本土化:为了让艰涩难懂的学习型组织“洋理论”真正落地,电厂借鉴宋朝话本宣扬佛教的形式,编辑了《新话本》。把高深理论变成一个个通俗的小故事,让职工深刻领会学习型组织的精髓,从而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本土化。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贯标认证,创新性地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的行为规范中,并取得了全国首张思想政治工作认证证书。这三方面都围绕一个目标:统一人的思想,“燃烧”人的激情,锻造企业之魂。

胜电将“以电兴油,强企报国”作为企业使命,以“绿色电厂,国际一流”为企业愿景,以“忠诚敬业,卓越创新”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以“燃烧激情,铸就胜利”为企业精神,并通过多种生动具体的形式,让这些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日常行动之中。

通过持之以恒的和风细雨式宣贯和有的放矢的暴风骤雨式的强力推进,在许多企业为企业文化如何落地而困惑之时,胜利发电厂的企业文化早已落地生根了。在电厂的每一刻,耳闻目睹的所有一切,都弥漫着胜电文化沁人心脾的芳香。胜电的企业文化,已实实在在扎根人心,随手可以触摸,随时可以感知。

总之,这次实习是有收获的,自己也有许多心得体会。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会计人员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但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

最后,还要感谢在实习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大帮助并进行指导的带队老师,学会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学院为大家实习付出非常多,实习完成后,大家有了沉甸甸的收获。

火力电厂实习报告总结【二】

一、实习地点和时间

xx发电厂 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二、实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电能生产的全过程及主要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对电厂生产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熟悉该电厂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初步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对具体实习项目的分析,理论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

三、实习任务

(一)安全培训,全厂介绍、参观

1、大家都知道,电厂是一个关系民生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细节的不注意都会造成人身伤害,重则导致电厂停机,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每一个进入电厂的人都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安全以预防为主,比如,进入电厂必须带安全帽,袖口扎紧,不准随意跨越管道等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实的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

2、全厂介绍。xx发电厂是热电联产的火电厂,始建于1988年,由一期两台220MW机组及二期两台300MW机组组成。一期保证胜利油田电能供应,二期机组并入山东省电网。胜利发电厂先后被认定为无泄漏工厂、国家达标电厂、全国一流火力发电厂、国际一流电厂,是全国第三家国际一流电厂。

3、进行全厂参观。

(二)对于火电厂热力过程,输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电厂的工程师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并带着我们进行了参观。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内完成;接着在汽轮机中通过过热蒸汽推转叶片为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的端电压分别为15.75KV和20KV,经过变电器变压为110KV及220KV,110KV为油田专用,220KV为油田及省网共用。同时厂用变压器输出6KV电压,供整个电厂自用,厂耗约占约占总功率的6~8%。

xx发电厂的设计燃料为晋中贫煤,煤用火车送到发电厂,然后由翻煤机进行翻煤。翻到地下的煤由皮带送到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原煤从煤斗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送入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经过排粉机送入粉煤仓(一期)或者直接送到输粉管(二期),通过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

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粉之外(一次风),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二次风)。

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 “U” 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过脱硫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锅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

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作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高压缸中的蒸汽经过再热器变成再热蒸汽进入中压缸及低压缸再次做功。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通

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由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通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由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由高性能冷却水塔进行降温冷却。

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接着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冬天为广大单位及用户供暖,xx发电厂一二期工程都进行了热电联产改造,冬天可抽出部分蒸汽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同时供暖。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熟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企业,主要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系统及其布置。本次参观的地点是电厂模型室。目的旨在让学生在短暂的认识实习期间,切实对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等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并未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和基础知识。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产出电能的工厂,即为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轮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辅助三大主机的设备称为辅助设备简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

我们在电气部进行了3天的实习,依次在试验照明班、高压班、低压班、电机班、继电保护班进行。通过跟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气专业,拓宽了视野,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增加了知识储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跟随师傅工作以及聊天等,巩固了课本并且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现将主要实习情况报告如下: 师傅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电厂的基本历史,还有就是发电的基本原理。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几个重要的场所----如外部变压设备、高压间和主控室等。外部变压设备分为主变压设备和高压备用变压设备。高备变在全厂失电的情况下启用,保证电厂的安全。

由于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很大,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保证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温度,每台变压器上都装有很多散热片,同时还有散热风扇工作。变压器的主体中充满了变压器油,在主体上面装有一个油枕,可随时向主体中供油,补充消耗。瓦斯计电器用来防止主体内产生的瓦斯气体过多及时向管理员报警,防止变压器损坏。

我们在运行实习了两天,分别为集控与网控。集控负责监视控制整个轮汽电系统运行,网控负责监视控制电网情况。电厂基本都是自动化控制,集控中心的几台计算机就是对他进行控制的,而工作人员的人数只需要几个了,只要控制计算机就可以确保机器的正常安全运行,比起原来的旧电厂,现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电厂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了。一期每台机组都需要六个人值班,而二期每台机组只要三个人值班就可以了。

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直接带来的就是效益的越来越好了。在主控室里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故障进行预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闭锁,显示和制表打印,时间顺序记录,事故追忆,信息的远传,运行、操作、事故处理指导,人机联系,运行的技术管理,自诊断、自恢复和自动切换。

我们多次穿过了电厂的厂房,其中除了只看到机器设备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很难看到操作的工人,偶尔看到的是几台可控机器。据介绍,只需设置好程序就可以不管了,机器的控制全部在集控室可以观测。所以只要电厂运行出了问题,就可以马上得知,一个电话过去,维修的就马上过去,使之尽快得到解决。控制中心的建设实施实现了提高操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等方面的经济效益。

现在电厂的自动化程度都很高,人员数量必然就会减少,使得对工作的质量就会提高。据了解,电厂的职工一般是五班四倒,每次只要是上班就是连续6个小时,在集控室工作的就必须严密注视着计算机,确保异常情况的出现能够被立即发觉;对于维修方面的,几乎都是随叫随到,没有双休日。

总之,在电厂工作的时间概念与一般的有些不同,典型的就是不会按照正常的星期计算,也不会有正常的“黄金周”,人家最闲的时候就是电厂最忙的时候,工人很是辛苦。当代的中国正在崛起,经济正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电力就是其中的最根本的基础保障,作为电力的源泉,电厂肯定是扮演着大佬的角色。对国家的贡献无人能替,还有着巨大的发展!

电厂采取双票制,以此来避免事故发生。处理事故时必须做到稳(沉着)、准(准确)、敏(迅速),且要根据以下原则采取措施:尽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设备安全的威胁;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送电;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运行;事故时和事故后的联系汇报制度和汇报内容。值班人员的汇报必须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误报和漏报,会对处理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紧急情况可先处理后汇报.如果事故时变电站与调度联系中断,则值班人员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通讯恢复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过程详细汇报,并应做好事做记录。

但是,我们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年利用小时逐年下降。其次是我国的人均用电水平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约是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4,法国的1/8,全国至今还有上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而且近几年中国电力供需十分紧张,不少地区拉闸限电,可见,电力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五.发电厂个别设备的认识

发电机,共四台,均为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速为3000转,一期采用三级励磁方式,二期采用剩磁自励整流方式。

盘车装置,每台发电机组配一个,在停机时进行盘车,维持一个较低转速,保障安全。

汽轮机,公四台,都由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组成,带能抽汽进行热交换供暖。

汽包,是汽水分离的设备,对于锅炉系统非常重要。

主变压器,共有四台,其中1#、2#是三绕组三电压等级,3#、4#是双绕组双电压等级厂用变,共有四台,出线电压均为6KV,保证厂内用电。

直流系统,由整流装置及蓄电池组成,带动直流电器并且保证在失电情况下紧急停机,保证电厂设备安全。

脱硫装置,为使烟气含硫量达标,保护环境,电厂建成脱硫装置,进行湿法脱硫,由石灰浆喷淋生成石膏的方法进行脱硫。

六、xx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电厂取得的成绩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在胜利发电厂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三大亮点格外吸引人的眼球。找准承载文化的载体:一只名叫“亮亮”的吉祥物小鹿走进了职工生活。电厂将“亮亮”制成毛绒绒的玩具和工艺品,建设“企业文化从娃娃抓起”的亲情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对电力行业“电老虎”的负面认识。 “洋理论”的本土化:为了让艰涩难懂的学习型组织“洋理论”真正落地,电厂借鉴宋朝话本宣扬佛教的形式,编辑了《新话本》。

把高深理论变成一个个通俗的小故事,让职工深刻领会学习型组织的精髓,从而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本土化。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贯标认证,创新性地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的行为规范中,并取得了全国首张思想政治工作认证证书。这三方面都围绕一个目标:统一人的思想,“燃烧”人的激情,锻造企业之魂。

胜电将“以电兴油,强企报国”作为企业使命,以“绿色电厂,国际一流”为企业愿景,以“忠诚敬业,卓越创新”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以“燃烧激情,铸就胜利”为企业精神,并通过多种生动具体的形式,让这些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日常行动之中。

通过持之以恒的和风细雨式宣贯和有的放矢的暴风骤雨式的强力推进,在许多企业为企业文化如何落地而困惑之时,胜利发电厂的企业文化早已落地生根了。在电厂的每一刻,耳闻目睹的所有一切,都弥漫着胜电文化沁人心脾的芳香。胜电的企业文化,已实实在在扎根人心,随手可以触摸,随时可以感知。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300MW机组 用电率 对比研究

1 综合厂用电率情况

A电厂1-3月平均为5.74%(含原灰场对外供电),扣除灰场对外供电后综合厂用电率为5.58%,B厂2010年12月、2011年1月、3月平均为6.47%,B厂较高。A电厂与B厂对比如下:

说明:B厂对外供电(即厂东、厂南变)占比与A厂对外供电占比相近,A厂为0.163%,B厂为0.165%。

2 线路损耗情况

2.1 A电厂线损列表如下:

A电厂一月、二月、三月线路损耗,平均线损率为0.15%。

2.2 B厂线损列表如下:2009年12月-2010年1月、3月线路损耗统计分析列表如下:

B厂12月、1月、3月平均线损107万度,线损率为0.58%。

B厂实际线路损耗与理论计算是相符的,具体计算另见分析线损对比报告附件。

对比说明:①A电厂线损值和B厂接近,均为107万度左右(A电厂取一、三两月平均,因二月三台机有停机),但A厂4台机组,B厂一台,线路损耗B厂为A电厂4倍,B厂3个月平均为0.58%,A电厂为0.15%。B厂线损比A电厂高0.43%。

②A电厂线损低原因:线路近,线径大,送出线多。以三月为例:其中38,846.115 万度电(占54%)送到杨御线(2×630线至厂外一公里内变电所),无线损。其余32,806.5628 万度电(占46%)经2×400线路7条线送出,现用最远最多的线路为杨淮线10.833公里,到上河的杨上线最远38.56公里,一到三月总和为受进负荷,无线损,此线仅供联络。

3 B厂用电率情况

B厂实际发电厂用电率(含对外供热、厂东、厂南变)远高于统计发电厂用电率,以高厂变用电表计量值为数据,计算列表如下:

扣除厂东变、厂南变对外供电后发电厂用电率(含供热)列表如下:

4 主变损耗情况

A电厂不计算各台主变变损情况,只统计总损耗。

方法一:总变损除以各台机实际利用小时率。经对数据分析计算后得出A电厂变损与B厂对比如下:

说明:B电厂2011年2月二台机检修,按时间折算后数值相比后存在偏差较大。A电厂主变损耗空载169 KW,负载为699KW,合计为868KW,B厂主变损耗为空载166.9,负载为768.4KW,合计为935.3KW,损耗多67.3KW,约占平均负荷=0.025%。B厂主变损耗比A电厂略高,占平均负荷0.025%。

方法二:利用A电厂变损与B厂变损之比,利用系数计算A电厂变损。具体如下:

再推算A电厂与B厂同负荷下的A电厂主变损耗:

经与A电厂核实:其励磁电压运行在260-230V之间,电流在1600-1700A,功率因素在0.98-1之间。说明推算与事实相符。

变损分析结论:A电厂变损在0.4%左右,比B厂低0.05%。主要是励磁功率低,无功损耗造成。主要差别在B厂没有220kV母线,A厂有母线,出线电压较低。

本厂解除AVC后进行试验研究,数据列表如下:

试验说明:B厂励磁在解除AVC后可以做到A厂的变损,但同时厂用母线电压下降5%,厂用损耗加大。如何做到两方面最合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5 总结分析

综合厂用电率B厂比A电厂高0.7%=6.44%-5.74%,其中线损占0.43%,B厂主变损耗比A电厂略高0.04%-0.05%。B厂实际厂用电率(含对外供热用电、厂东变电、厂南变电)为5.56%。若按A厂统计报表12月、1月、3月发电厂用电率平均为4.88%,则12月、1月、3月三个月对外供热厂用电率平均=5.56%-4.88%=0.68%,扣除对外供电0.165%后仍有0.51%。可见,供热厂用电率占综合厂用电率较多。

对B厂供热厂用电,利用12月、1月、3月各具有代表性的一天进行理论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统计报表进行对比后,列表如下:

上表供热理论分析说明:①报表值以月报表为准,本人计算值按《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04标准计算,两者供热厂用电率基本一致,最大误差在0.12,没有多折算供热厂用电。②每次对供热、发电厂用电进行精确理论计算,没有严密的标准,人工计算很复杂,只有实现计算机化,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汽水焓熵自动取值,自动计算才行,人工计算采用固定系数法比较简易。③手工近似计算建议取值:以供热量与主蒸汽流量之比进行厂用电分割,并不符合2004标准,若考虑再热因素,可将再热焓增量考虑进系数,对系数重新计算设定为=3.393/(1+(688/878)(3537-3021)/3393)=3,这样计算要全面一些,与2004标准思路基本一致,纯发电厂用电率名义上可下调0.1%,更低一些。

综上所述,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向省调协调AVC使B厂低力率运行。②进一步调整#1高厂变分接头至第五档即最低档,进一步调高厂用电压,但有一定风险,调后厂用电压可能超过6.6kV。③建议省调将B厂建成城中变电所。如在B厂出线侧加装与110kV的联络变或更改其它设计方法,对110kV母线供电,同时省局必须将B厂出线侧作为结算点,这样B厂将成城中变电所,这样省局线损未增加(一加一减),B厂线损可全省,这是一个双赢的举动。④将手工供热、纯发电厂用电率系数3.393改为3,这样计算要全面一些,与2004标准思路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2004.

[2]贺云鹏.降低发电厂厂用电率的探索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0(33).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工厂供电》 项目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工厂供电》就是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与分配,《工厂供电》这门课程就是研究如何向工厂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并保证其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一门科学,该课程的特点是:先修课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要求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为今后从事供配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为实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对《工厂供电》课程进行改革,由传统教学改革为项目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达到教学为生产服务的目的。

2.高职高专《工厂供电》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工厂供电》是高职高专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与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对知识的需求有差距,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为了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对《工厂供电》课程进行改革。

3.高职高专《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1对《工厂供电》课程理念、思路进行重新设计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等五个对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参照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岗位调研,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按岗位能力确定岗位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配置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按典型工作任务需求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反映职业标准。

针对工矿企业变电所电气运行、维护、检修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其工作过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务群,对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重构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按工作流程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学习情景(学习任务)。深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按照专业岗位定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提炼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思路进行课程开发。重视教学过程监控,将过程考核与任务抽查考核有机结合,且在过程考核中增加理论环节考查,加强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与总结提高,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同步达标的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3.2对《工厂供电》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本课程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将课程内容设计为概述、高压电气设备、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及接地装置、二次回路等五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划分为多个学习子项目。

3.3对《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3.3.1仿真教学法

工矿企业变电所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操作事故带来的后果严重,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极高。为培养学习的操作技能,充分发挥仿真实训的优势,积极运用仿真教学。在仿真机上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对工矿企业变电所电气设备进行运行操作、故障模拟与处理,获得工矿企业变电所安全运行操作的知识与技能。仿真控制室与现场控制室实现全范围模拟,具有真实的现场氛围,仿真机上的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仿真教学提供了多次重复训练的机会并能进行过程评价。

3.3.2四阶段技能训练法

技能训练教学主要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

(1)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讲解任务要求,讲授必需的专业知识。

(2)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边示范操作过程边讲解工作要求与操作程序,告诉学生怎么做,学生模仿操作进行练习,通过理解操作过程。

(3)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并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得到反馈信息,纠正错误。

(4)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后,完成项目报告,师生共同对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并归纳总结。

3.3.3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中引入来自工程实际的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学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案例讲解分析,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如提供生产实际中发生过的事故或缺陷,描述事故发生过程的现象,组织学生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讨论、提出预防、处理事故的方法,然后在仿真机上进行验证,学会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应用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了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3.3.4任务驱动教学法

本课程有五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设计了与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的学习子任务,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布置任务、问题,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深入到课程中,针对任务通过学习、实施、实践体验等环节,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习得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5角色扮演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10KV/0.4KV变电所为课程学习的载体,模拟工矿企业的真实场景和工作任务,学生3-5人分为一小组,每一小组为一个实际岗位,按照工矿企业变电所的实际岗位,学生和指导教师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站长、班长、普通电工等,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任务。“角色扮演法”使学生体验了工矿企业变电所的真实岗位和生产任务,在学校学到了企业的工作方法,并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岗位责任意识。

4.结语

《工厂供电》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其特点是内容涉及面广,工程实践性强。为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供电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达到高职高专课程标准要求,几年来,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加强了课程教学环节的工程实际训练,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供配电电气接线设备选择供配电

1、前言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全面地影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出切合实际、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综合效益好的设计,有效的为电力建设服务[1]。

2、主接线的确定

2.1厂用电负荷分类

厂用负荷包括机组本体负荷和全厂公用负荷。按负荷的重要性一般分为以下四类[2]:

2.1.1 事故保安负荷

在事故停机过程中几停机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应保证供电,否则可能引起主设备损坏、重要的自动控制失灵或危及人身安全的负荷。根据对电源要求的不同有可分为:直流保安负荷;交流不停电保安负荷;允许短时停电的交流保安符合

2.1.2 Ⅰ类负荷

短时(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的停电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的安全,使生产停顿或发电量大量下降的负荷。对Ⅰ类负荷,必须保证自起动,并应由2个独立电源的母线供电,当失去一个电源后,另一个电源应立即自动投入

2.1.3 Ⅱ类负荷

允许短时停电,但停电时间过长,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正常生产的负荷。该类负荷应有2个独立的母线供电,一般采用手动切换。

2.1.4 Ⅲ类负荷

长时间停电不会直接影响生产的负荷,一般由1个电源供电。

厂用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厂用电率是发电厂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降低厂用电率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同时相应地增大了对电力系统的供电量,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

2.2接线方式

大型工厂(总容量为1000MW及以上、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一般距负荷较远,电能需要较高电压送,故宜采用简单可靠的单元接线方式。中型工厂(总容量为200MW~1000MW、安装的单机容量为50~125MW)和小型工厂(总容量在200MW以下,安装的单机容量一般不超过50MW),一般靠近负荷中心,常带有6~10kV电压级的近区负荷,发电机电压超过19kV时,一般不设机压母线而以升高电压直接供电。

对于6~220kV电压配电装置的接线,一般分为母线类和无母线类两大类【4】。对于330~500kV超高压配电装置接线,首先要满足可靠性要求。常用接线有:3~5角形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双母线多分段接线、变压器―母线接线、环形母线多分段接线。

2.3工厂供电设计

工厂在启动、运转、检修过程中,有大量由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用电设备等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3】。

2.4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

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与主接线的接线原则基本相同【3】,主要有:厂用电接线应保证对厂用负荷可靠和连续供电,使工厂主机安全运转;接线应能灵活的适应正常、事故、检修等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厂用电源的对应供电性,本机、炉的厂用负荷由本机组供电,这样,当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只会影响一台发电机组的运行,缩小了故障范围,接线也简单;设计时还应适当注意其经济性和其发展的可能性,并积极慎重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厂用电接线具有可行性和先进性;在设计厂用电系统接线时,还应对厂用电的电压等级、中性点接地方式、厂用电源及其引接和厂用电接线形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5]。

1)求计算电抗

是将各电源和短路点之间的转移电抗归算到以各供电电源容量为基准的电抗标幺值。即:

式中:―工厂的额定容量;

―全网的基准容量;

―各电源的转移电抗。

2)无限大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

当供电电源为无穷大或计算电抗≥3时,不考虑短路电流周期性分量的衰减。此时:

3)有限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

通常使用实用运算曲线法。运算曲线是一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与计算电抗、短路时间t的变化关系曲线。所以,根据查相应的运算曲线可分别查出对应于任何时间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并由下式求出有名值:

=

式中:―周期电流有名值

―电源等值发电机容量

3、电气设备选择

3.1 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断路器型式的选择,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应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断路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简述如下[6]:

1)电压:允许电压最高工作电压

在设计与运行合理时不超过电网额定电压的10%,即1.1电器设备长期工作的电压条件写为:

2)电流:允许电流最高持续工作电流

式中

允许电流的温度修正系数。

我国目前电气设备(电容器除外)的设计规范规定=75oC,=40 oC,导体=70oC,=25 oC。电器设备在环境温度低于时,其允许电流大雨额定电流,但不得超过20%。电容器不允许过电流运行。

3)热稳定性【5】

式中:―断路器t秒热稳定电流;―短路电流稳态值;―假想(等效)发热时间,与实际短路持续时间及短路电流的变化情况有关,且有=+0.05,由和短路时间t,可查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从而求出。

4)动稳定性【25】

一般电气设备的动稳固性条件为:

其中,―电气设备的动稳定性电流;―流过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冲击值。

5)开断能力

在工程上一般取:,式中:―短路零秒有效值,―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根据以上条件选择、校验断路器。

3.2 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断路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6]:

1)电压: ---电网工作电压

2)电流:---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动稳定: ---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

4)热稳定:---稳态三相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发热等值时间

---断路器t秒热稳定电流

隔离开关一般与断路器配套使用【5】,其选用的最大工作持续电流可以参照断路器选择时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4、配电装置

在工厂和变电所中,根据电能生产、转换和分配等各环节的需要,配置了各种配电设备。根据它们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通常将他们分为一次配电设备和二次配电设备。

4.1 设计原则与要求

配电装置型式的选择应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情况及环境条件,其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四点原则:节约用地;运行安全和操作巡视方便;便于检修和安装;节约三材,降低造价。配电装置的确定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满足安全净距的要求;满足施工、运行和检修的要求;噪声的允许标准及限制措施;静电感应的场强水平和限制措施;电晕无线电干扰的特性和控制。

4.2 屋内配电装置

屋内配电装置的结构除与电气主接线及电气设备的型式有密切关系外,还与施工、检修和运行有关。工厂和变电所中6~10kV屋内配电装置,按其布置型式不同有单层、双层和三层之分。35~220kV的屋内配电装置,只有单层和两层型式[5]。

屋内配电装置设备的布置原则为:同一回路的电器和导体应布置在一个间隔内以保证检修安全,并限制故障范围;尽量将电源布置在中部,使母线通过较小的电流;较重的设备(如电抗器)布置在下层;布置对称,便于操作并不易误操作;有利扩建。屋内配电装置不受外界诸因素影响,所以具有以下特点:占地面积小;维护、巡视和操作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污秽、腐蚀气体对电气设备影响小,维护方便;房屋建筑投资大。

4.3 屋外配电装置

屋外配电装置按母线的高度分为中型、半高型和高型3种。如将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移至相邻的一组母线下方,则需将母线升高,则构成半高型配电装置;如将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移至旁路母线下方,同时将两组母线重叠布置,则构成高型配电装置。采用半高型、高型结构可以节约占地,但构架材料消耗较多,特别是检修、巡视不便,因此一般不采用。

屋外配电装置设备的布置与安装应注意以下问题:母线和构架;电力变压器;电气设备的基础;电缆沟和通路。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有:土建工程量及费用较小,建设周期短;扩建方便;相领设备间距大,便于带电作业;占地面积大;受外界气候影响,设备运行条件差。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规定,110kV及以上多为屋外配电装置,35kV以下的配电装置多采用屋内配电装置。选择配电装置,首先考虑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型,本设计对建筑面积没有特殊的要求,故500kV及220kV电压等级均采用普通中型配电装置【30】。若采用半高型、高型配电装置,虽占地面积较小,但检修不方便,操作条件差,耗钢量多。6kV及10.5kV电压等级采用屋内成套配电装置。

5、结论

本文主要从工厂的电气主接线、负荷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介绍了工厂用电的接线原则,同时,在保证设计工厂供配电可靠性的前提下,还要兼顾经济性、灵活性和灵敏性。

参考文献

[1] 王玉华.赵志英,工厂供配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2~107

[2] 熊信银.工厂电气部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27~130

[3] 刘柏青.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2~125

[4] 文锋,马振兴.现代工厂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55~59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热电冷三联供;溴化锂;节能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frigeration co-production of existing problem,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thermoelectric cooling joint production, and analyzes the cool co-generation energy sav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trigeneration supply; lithium bromide;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如果仅是热电联产.热负荷通常会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完全的热电联供,这会降低热电厂供能的热经济性.以热电厂的供热为能源,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集中制冷,从而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提高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而热经济性较高

一、现状概述:

滨海热电厂在非采暖期出现热负荷低谷,供热机组在非设计负荷下运行,偏离了最佳经济工况点,运行效率低下,供热系统的大量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发电量不稳定,联产系统运行的指标不能在全年内达到最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生产和学习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90年代起我国南方城市出现了空调热。从目前已普遍采用的空调设备来看,绝大部分都采用电空调,尽管电空调有许多优点,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耗电量高,大量使用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电空调以CFC为制冷剂,大量使用及排放破坏臭氧层,使地球表面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增强;另外电空调在夏季制冷时,向室外排出热浪,其结果是室内凉爽室外更热,给周围环境造成热污染和噪声污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热电联产和制冷现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改善。而热、电、冷三联供就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明显的节能和环保优势。热电冷三联供其核心就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配置吸收式制冷机。由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低位热能为动力,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热电厂供热机组的抽汽或排汽制冷,这对于背压式机组来说可以增大机组的负荷率,使机组热效率提高。对于抽汽式机组来说,在增加冷负荷以后,无论是维持发电量不变,还是保持进汽量不变,都会减少机组的凝汽量,降低发电煤耗率。近年来地球温度呈上升趋势,在北方地区出现了酷夏年,空调也日益进入北方家庭。同时,在剧场、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一般是装设集中空调设备,这就为热电冷三联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采取的节能方案:

在非采暖期发展制冷热负荷,可填补热电厂热负荷低谷,提高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扩大热电厂适用范围。采用制冷机实现热电冷三联产,其循环热效率可达65%以上,对于增加供热机组夏季供热量,提高机组热效率和全厂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三、效益分析:

1、发展热电冷三联产,提高热电厂经济效益

首先确定几个参数:天津地区室内每平方米用冷量按100W计算,假设油田有200万平方米的供冷面积,民用电价按0.49元/度计算,民用空调为1匹(制冷量2324W,制冷功率735.35W),煤价按900元/吨计算,夏季用冷时间按每天8小时总计4个月计算。利用电厂参数为1.27Mpa、300℃的蒸汽配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冷用户提供冷量。

1)通过初步计算得出冷用户用1匹空调制冷所耗的电能折合成人民币为2381.5万元;

2)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用户供冷所消耗的蒸汽量折合成人民币为338万元;

3)经过对比采用热电冷联供方式在每个夏季可节约2043万元。

4)我厂#2机组容量为25MW抽背式汽轮机,如果夏季能够满负荷发电,售出电价为0.3元/度计算,则夏季可带来的经济效益为2160万元。

5)初期投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价格为1200元/kW,则200万平方米的供冷面积初投资约2.4亿元。

经过计算应用热电冷联供技术需要6年即可收回成本。

2、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保护环境

以氟利昂(CFC)作为制冷剂的空调机组,会引起臭氧层破坏而导致温室效应,而现在采用的氢氧氟氢(HCFC)虽然对环境影响小些,仍对臭氧层有破坏。热电冷三联产(CCHP)在降低碳和污染空气的排放物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采用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无毒无害,对环境保护很有利。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从2005年起,每年25%的新建筑及从2010年起50%的新建筑均采用CCHP的话,到2020年的CO2的排放量将减少19%。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热电冷联产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的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

3 节电分析

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突出优点就是节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高沸点物质(溴化锂)为吸收剂,低沸点物质(水)为制冷剂,组成二元溶液,取代压缩式制冷,其制冷系统的能耗主要是热能,电耗量仅为压缩式制冷的25%~30%.(见下表),与压缩式相比,每制1163kw冷量,吸收式制冷机可节电250kw左右,节电是很明显的。另吸收式制冷机也可以直接利用工业生产的废热和余热,也有很好的效益。

4 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减少油田电网的沉重负担

根据初步估算夏季油区内部由于使用空调所消耗的电能约计为48600MW,而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缓解夏季用电矛盾,减少油田电网的沉重负担。

结论:

(1)经济效益:热、电、冷三联供解决了热电厂冬夏季热负荷不均造成的热经济性低的问题,降低了发电煤耗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2)环保效益: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取代压缩式制冷机,避免了9C9 类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和排泄,起到环保的作用。

(3)节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较压缩式有明显的节电效益,可以大大缓解夏季用电紧张的问题。

(4)投资少: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基建投资仅为压缩式制冷机的50%~60%左右,年运行费用也较压缩式少。由上述分析可见,热、电、冷三联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在现有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大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热、电、冷三联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在现有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大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海贵 采用天然气的小型斯特林冷热电三联供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邢黎军热电冷联供系统优化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4

[3]李静宜.臧杰立热电厂采用热电冷联供的适用性分析[期刊论文]-制冷与空调 2010(1)

[4]崔锦丹.荆玲.韦新东长春市住宅中分散型能源系统导入效果的评价[期刊论文]-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1)

[5]任华华.王森森燃气内燃发电机在"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和分析[期刊论文]-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9(1)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集中供热 节约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TU9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64-01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several main problems of The central heating,including compensation for laying compensator hidden danger,the thermoelectric(source)partition is unknown,no spare heat source and small boiler heating and then respectively.discusses the optimal solution.

Key words:The central heating saving of energy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现在各大城市均采用集中供热为居民供暖,很好的解决居民采暖的问题,但城市集中供热各个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时以下几个方面:(1)现直埋热水有供热管道(其中包括一级网,二级网)大部分采用有补偿敷设,其中补偿器为集中供热安全问题产生大的隐患。(2)各个热电厂和热源厂没有明显分区:现有供热区域相互重叠,这不仅仅是对供热管网投资上的浪费,而且极大造成管网散热损失。例如:沈阳的国电沈阳热电厂与张士热电厂就存在这个问题,张士热电厂供热区域已伸展到国电沈阳热电厂厂区附近。(3)各大热电厂或热源厂供热没有相互的联系:现在是各热电厂和热源厂各成系统,各个热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旦热源、热网发生故障,将导致大面积停止供热,热网安全性差。(4)现有热源中小锅炉太多:由于小型锅炉房热效率低、能耗高污、染物严重排放很难达到国家要求排放标准。

1 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研究背景中集中供热的各种问题,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直埋热水供热管道的敷设方法探讨;(2)热源供热半径的研究;(3)后备热源的必要性;(4)现有小热源改造方案。

2 供热管道敷设方法探讨

现有直埋供热管道(DN50~DN1200)敷设方案主要为有补偿敷设和无补偿敷设。其中无补偿敷设又包括预应力安装敷设和无补偿冷安装敷设两种。

补偿器泄漏是供热管道经常发生的问题,直接影响供热的质量。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在新闻上听到由于补偿器故障而影响百姓生活的供热的事情。鉴于这种情况在刚刚准备实施的城镇直埋供热管道设计规程中明显列出尽可能采用物补偿敷设。

预应力安装由于存在施工不便、需要一次补偿器、需要热源伴热等现在很少工程采用。

无补偿冷安装将管道受力分成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应用材料力学中的第三强度理论,认为剪切力是管道损坏的主要因素。进而计算管道受力情况。鉴于上述两种安装方法有诸多问题,建议直埋供热热水管道尽可能采用无补偿冷安装。

3 供热半径的研究

由于蒸汽管道存在散热损失较大和凝结水不宜回收的情况,蒸汽管道长度一般不宜超过6 km,个别情况技术和经济情况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延伸到7~8 km。

对于热水管道,由于我国现在绝大多数采用燃煤电厂热电联产,一般不在城市中心,一般供热半径不宜超过20 km。个别情况技术和经济情况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延伸到25 km。

管道距离输送过长,会浪费大量的能源,所以政府应该控制各个热源以及电厂供热半径:要求其蒸汽供热半径不应超过8 km,热水不应超过25 km。

4 备用热源的重要性

2012年,辽阳覆盖室内三区80%的用户,由于红阳热力公司供暖锅炉出现故障,约7万用户受到影响。2013年,郑州、石家庄等地均有由于供热故障抢修而使居民供暖受到影响的事情。2014,濮阳地区某公司由于供热故障抢修而使部分居民供热收到影响。以上种种情况,年年全国各地均在不时发生,这一件件发生足以证明要想保证供热的安全稳定,各大热源厂,热电厂必须相应的互为备用热源。

5 现有小热源改造方案

目前,全国各地仍存在部分小型采暖锅炉房,这些小锅炉基本上没有完善的节能、除尘、脱硫装置,热效率较低(分散小锅炉的热效率一般在40%~55%之间),烟尘大,噪声大,污染严重,锅炉房间歇供热多,能源浪费大,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加大了煤、灰、渣的运输量,并由此增加了市政交通压力,造成了运输车辆尾汽排放的二次污染,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建筑用地和城市绿地,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鉴于小热源有以上问题,全国各地应加快热电联产的步伐,有热电厂或大型热源厂代替小锅炉房供热。各供热公司禁止新建小型锅炉房,小型锅炉房改为大锅炉房或者热电联产供热。

6 结语

(1)由于无补偿冷安装在直埋热水供热管道中有点较多,直埋热水供热管道应优先采用无补偿冷安装;(2)各热电(源)厂应有供热半径:蒸汽供热不应超过8 km,热水供热不应超过25 km。(3)各热电(源)厂之间应形成互为备用之势,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供热的安全稳定。(4)小锅炉房供热效率低、污染严重等,应将其拆除并改为大锅炉房或热电厂集中供热。

参考文献

[1] 穆树芳.直埋供热管道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2] 贺平.供热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