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 健康课堂模式 符合学生实际

所谓构建有效的课堂模式,即探求一种较为稳定的、有特色的、易操作的、高效的课堂模式。对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言,一般没有异议;但对于构建课堂模式的必要性,却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模式也是一种特色,构建一种较稳定的有效教学模式,更便于操作,这本身就是有效教学的一种体现;但也有人担心这样是否与创新相悖,扼杀课堂的灵性和特色,还有人觉得这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而已,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在作秀。根据教学体会,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教师定位,要做什么样的人?

试想:一个很阳光、很有魅力的老师,一个很热爱自己工作的老师,一个很幸福的老师,一个很热爱生活的老师,学生会先入为主的喜欢你,进而喜欢你讲的课。也就是说,你的开头已经赢了。如果没有活力,也不修边幅,满脸愁容,学生怎么想去听你的课。

教师不能受情绪的影响,不能老一副严肃的神情,要大气、博爱、有朝气、要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老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状态,来激发学生不断消退的学习兴趣。比如:仪容仪表、语速、音量、音质、节奏、方法、内容等

二、教师心目中的学生定位,你的学生是否有能力提高

90后学生的特点与原先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老师来说,学生会成就你的业绩,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博得老师的青睐,通过一次次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这样,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表现对自己的能力怀疑,进而放弃。对此,我觉得北京十一中的副校长曾军良讲的非常好,学生成绩好坏要决定老师对他的评价。成绩低的我们不能放弃,要鼓励、要相信他们有能力、有实力。我教的一位学生,也是我的科代表,就因为我发现他爱回答问题选他当了,其实,他的入学成绩很低。这样,他觉得自己被重视了,所以,他在化学课上有了兴趣,特别爱学,结果每次考得很好。但令老师们不解的是,别的科很抵触。原因就是他平时听课时的状态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坐老斜坐,并且老师话音刚落爱打岔,其他老师就训他上课故意捣乱,不认真听讲,结果干脆更不想听了。所以教学中的相互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堂气氛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影响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课堂40分钟,怎样在这40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真正使40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课堂气氛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影响。

四、模式课有策略的渗透

1、明确课堂所要实现的目标

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我们要心中要有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目标又不要太多或者难度太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降低教学的重心。既要避免教师自己因未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产生失落和烦躁的心理,又要避免丧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师对教案的实施能力也非常重要,有一个好的设计,不一定就能教得好。很显然,如果你的设计中所创设的环境不能吸引学生,或学生不感兴趣,那一定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流畅性也很重要,要符合学生的思考、探索、求知过程,逐层诱导深入,理解巩固,深入浅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出发点,实现教学目标是终点。这个实现的过程如何进行是由学生现有知识和兴趣以及教师的实施水平综合决定的,这便需要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之外对学生还应有比较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如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来。一旦课堂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保障。

3、“讲授”的有效性

符合学科特点、科学严谨的讲述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讲述过程中,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充满激情。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注重提问、讨论及课堂活动有效性

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讨论及课堂活动的组织更要注意有效性,克服随意性。如果课堂提问、讨论及其他课堂活动,我们事先准备不充分、设计不精当,就很容易出现课堂秩序失控、出现随意性,导致无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5、重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字: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培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9-02

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

(一)做好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中,深刻论述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时常受到利益矛盾体的撞击,使得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撞击,自觉抵制消极的价值观,而培养一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可以在学生中形成政治思想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管理,是保证高校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党员的比例逐步提高,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亦与之俱增。作为党的重要培养对象和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对其引导、培养和考察工作是党建的基础工作,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因此,做好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一个合格学生党员的培养始于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我们只有精心做好每一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并动态管理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那么我们的党员培养才能取得长效性的成果,我们的高校才能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党员。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问题

(一)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扎实

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不够。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学习任务较重,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先天不足,在我们对发展前入党答辩中发现有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对学习不够,对党的认识比较浅显,对党的历史了解甚少。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有多样性

入党为了什么?是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很重要、关键的内容。同样也是每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应该严肃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从我们问卷调查中,也明显的反映出大学生入党动机有多样性,更有个别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不够纯正。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方式过于简单

进党校学习,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党校学习在形式上,通常是定期授课,采用“讲座式”授课方式,不论培养对象是否有兴趣,是否对其行之有效,一律“满堂灌”。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远远滞后于理论培养。培养方式单一化,给一些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对提高培养对象的思想觉悟和能力并无实质性的帮助。虽然有的高校已经为入党积极分子设有入党培养人,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

(四)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缺乏连续性

1、在对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很大,造成组织的考察培养不连续。在新生中,有很多在高中就参加过培训学习,但因为介绍人或考察人是原学校的,使培训工作出现了“断层”。

2、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党校和一定范围内的高年级党员的引领作用。党校培养,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是一学期,党校结业,事实上意味着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养阶段的结束。联系人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有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处于真空状态,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培养不连续的现象。

(五)普通积极分子的考察表面化

由于学生党员少,积极分子很多,往往是一比几十、甚至几百,积极分子的培养人又要求必须为正式党员,这就使每个培养人要面对几十个积极分子,每个正式党员的责任区内积极分子偏多,势必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又由于多数培养人均不是本班级内党员,与培养对象接触的时间又较少,因此,培养人对积极分子的考察难流于表面。

三、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1、我们邀请关工委老师、老党员与学生通过一对一交流、座谈,通过共同学习相关理论文章等形式,引导学生畅谈理想、信念,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党的认识,逐步使学生们端正入党动机,并通过谈心、写心得体会、思想汇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启迪和教育。如,在报刊上剪取一些有关党的优良传统,党员的模范事迹和党的理论文章,供同学们学习,并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写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理论作为支撑,文化提供载体。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使入党积极分子在政治上坚定,在思想中自觉,在行动中主动。入党积极分子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基本理论知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党校作用,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3、文化是思想的展现,只有文化上重视,才能在思想上纯洁、态度上端正。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学校通过相对稳定的管理和教学形式所形成的,对学生的态度、思维及活动方式具有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因此,学院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融入到这些文化之中,使文化成为党建工作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有效载体。

(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努力端正学生入党动机

正确的入党动机,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思想觉悟,纯洁学生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激励人们争取入党的主观原因。由于入党动机不同,所以入党后在党内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对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进行培养和考察十分必要。纯洁每位学生的入党动机,我们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入手,在新生入学伊始,结合学生入学教育、新生军训、日常学生管理、每周例会、学团干部培训班、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一系列的教育途径,对全体学生进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再教育,进一步巩固青年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正确的思想基础,抵御各种带着欺骗外衣思潮的诱惑。

2、加强党性教育,历练学生先进品行,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结合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通过党性专题教育讲座、党史知识竞赛,唱红歌,诗朗诵、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多渠道的党性教育、以及全方位的正面典型引导。通过系统的教育引导,我们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分子明确什么党性,一个普通学生如何做才能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一个积极分子要怎样做才能算是具备了党性。人的正确思想从社会实践中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也只能在学生工作的实践中进行培养。我们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同时,给机会、创平台,让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院与班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每年选派学生积极分子到城市社区和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锻炼,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服务广大同学的平台,在工作中历练他们的先进品行,逐步培养积极分子的先进性。

(三)建立全面的培养考察制度

1、坚持团组织的“推优”制度。各级团组织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学习小组学习,讲授的基本内容和党的光辉历史,强化党的意识教育,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热情。在此基础上,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确定为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教育。

2、坚持联系人培养制度和考察纪实制度,积极分子确定后,党支部对每个积极分子及时确定1-2名联系人,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工作统一要求,规范培养程序。培养人对培养对象要每季度进行一次考察纪实,定期找培养对象谈话,听取他们的汇报,同时,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有意识地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现实表现,并且及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3、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党支部定期听取培养联系人的情况汇报,每季度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依据考察情况,及时调整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

4、严格考察制度。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对他们的考察是十分重要的,要全面科学地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四项制度。

(1)定期了解制度,就是利用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工作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成长的总体情况作定性分析;同时通过日常表现、民主测评、阶段考核等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思想认识、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等方面情况作具体深入的了解。

(2)定期分析制度。由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还有变化发展的一面,我们既要重视从静态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更要重视从变化发展的观点出发,定期分析他们的进步程度和成熟程度。

(3)定期评议制度。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党内同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评价,更要重视党外群众的意见,要通过召开座谈会、民意测验、个别征求意见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

(4)入党答辩制度,对于最后重点的发展对象我们进行入党答辩制,有总支副书记,关工委老师,学生正式党员等组成答辩小组,对答辩人的内容和时政问题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总之,做好高校学生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历史性任务。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不断总结培养学生人党积极分子的经验,探索学生人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路子,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中把握好“质”和“量”的统一,搞好高校的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莲华.打造高校学生党员集聚示范团队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3\]庄少英,丁丽娟,李晓雪.加强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管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4\]田建安.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字: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培养教育

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

(一)做好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中,深刻论述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时常受到利益矛盾体的撞击,使得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撞击,自觉抵制消极的价值观,而培养一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可以在学生中形成政治思想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管理,是保证高校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党员的比例逐步提高,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亦与之俱增。作为党的重要培养对象和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对其引导、培养和考察工作是党建的基础工作,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因此,做好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一个合格学生党员的培养始于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我们只有精心做好每一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并动态管理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那么我们的党员培养才能取得长效性的成果,我们的高校才能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党员。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问题

(一)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扎实

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不够。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学习任务较重,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先天不足,在我们对发展前入党答辩中发现有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章学习不够,对党的认识比较浅显,对党的历史了解甚少。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有多样性

入党为了什么?是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很重要、关键的内容。同样也是每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应该严肃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从我们问卷调查中,也明显的反映出大学生入党动机有多样性,更有个别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不够纯正。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方式过于简单

进党校学习,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党校学习在形式上,通常是定期授课,采用“讲座式”授课方式,不论培养对象是否有兴趣,是否对其行之有效,一律“满堂灌”。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远远滞后于理论培养。培养方式单一化,给一些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对提高培养对象的思想觉悟和能力并无实质性的帮助。虽然有的高校已经为入党积极分子设有入党培养人,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

(四)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缺乏连续性

1、在对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很大,造成组织的考察培养不连续。在新生中,有很多在高中就参加过培训学习,但因为介绍人或考察人是原学校的,使培训工作出现了“断层”。

2、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党校和一定范围内的高年级党员的引领作用。党校培养,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是一学期,党校结业,事实上意味着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养阶段的结束。联系人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有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处于真空状态,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培养不连续的现象。

(五)普通积极分子的考察表面化

由于学生党员少,积极分子很多,往往是一比几十、甚至几百,积极分子的培养人又要求必须为正式党员,这就使每个培养人要面对几十个积极分子,每个正式党员的责任区内积极分子偏多,势必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又由于多数培养人均不是本班级内党员,与培养对象接触的时间又较少,因此,培养人对积极分子的考察难流于表面。

三、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1、我们邀请关工委老师、老党员与学生通过一对一交流、座谈,通过共同学习相关理论文章等形式,引导学生畅谈理想、信念,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党的认识,逐步使学生们端正入党动机,并通过谈心、写心得体会、思想汇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启迪和教育。如,在报刊上剪取一些有关党的优良传统,党员的模范事迹和党的理论文章,供同学们学习,并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写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理论作为支撑,文化提供载体。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使入党积极分子在政治上坚定,在思想中自觉,在行动中主动。入党积极分子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基本理论知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党校作用,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3、文化是思想的展现,只有文化上重视,才能在思想上纯洁、态度上端正。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学校通过相对稳定的管理和教学形式所形成的,对学生的态度、思维及活动方式具有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因此,学院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融入到这些文化之中,使文化成为党建工作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有效载体。

(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努力端正学生入党动机

正确的入党动机,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思想觉悟,纯洁学生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激励人们争取入党的主观原因。由于入党动机不同,所以入党后在党内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对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进行培养和考察十分必要。纯洁每位学生的入党动机,我们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入手,在新生入学伊始,结合学生入学教育、新生军训、日常学生管理、每周例会、学团干部培训班、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一系列的教育途径,对全体学生进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再教育,进一步巩固青年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正确的思想基础,抵御各种带着欺骗外衣思潮的诱惑。

2、加强党性教育,历练学生先进品行,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结合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通过党性专题教育讲座、党史知识竞赛,唱红歌,诗朗诵、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多渠道的党性教育、以及全方位的正面典型引导。通过系统的教育引导,我们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分子明确什么党性,一个普通学生如何做才能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一个积极分子要怎样做才能算是具备了党性。人的正确思想从社会实践中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也只能在学生工作的实践中进行培养。我们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同时,给机会、创平台,让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院与班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每年选派学生积极分子到城市社区和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锻炼,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服务广大同学的平台,在工作中历练他们的先进品行,逐步培养积极分子的先进性。

(三)建立全面的培养考察制度

1、坚持团组织的“推优”制度。各级团组织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学习,讲授党章的基本内容和党的光辉历史,强化党的意识教育,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热情。在此基础上,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确定为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教育。

2、坚持联系人培养制度和考察纪实制度,积极分子确定后,党支部对每个积极分子及时确定1-2名联系人,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工作统一要求,规范培养程序。培养人对培养对象要每季度进行一次考察纪实,定期找培养对象谈话,听取他们的汇报,同时,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有意识地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现实表现,并且及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3、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党支部定期听取培养联系人的情况汇报,每季度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依据考察情况,及时调整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

4、严格考察制度。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对他们的考察是十分重要的,要全面科学地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四项制度。

(1)定期了解制度,就是利用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工作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成长的总体情况作定性分析;同时通过日常表现、民主测评、阶段考核等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思想认识、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等方面情况作具体深入的了解。

(2)定期分析制度。由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还有变化发展的一面,我们既要重视从静态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更要重视从变化发展的观点出发,定期分析他们的进步程度和成熟程度。

(3)定期评议制度。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党内同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评价,更要重视党外群众的意见,要通过召开座谈会、民意测验、个别征求意见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开放式提问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很快地抓住高中生物的学习重点,增强教学的连贯性。但这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难免会产生“等靠”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提问环节,教师应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在提问的过程中要设置趣味性的问题

1.加强高中生物与现实的联系性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提问环节,平白无实的提问难以激起学生对问题的重视及兴趣。因此,要注重把握高中生物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高中生物来源于生活,才能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如在讲解到《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时,教师首先应该做好课程的备课工作,掌握这篇课程的知识点,将课程内容与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讲解前抛出一个颇具话题性是贴近生活的问题,通过这类问题提高学生对提问的重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2.要鼓励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学生在回答开放式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人会发胖”这个开放式问题下,学生可能会得出“吃得多”“运动较少”等常规答案。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与《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的相关知识的练习。最终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将人体发胖的关键点落在“新陈代谢”等生物知识上,然后教师予以详细的讲解,进而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知识点。

二、在提问的过程中要运用启发技巧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新课程的讲解前,学生对新课程的知识点理解较浅,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运用启发技巧,学生很有可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偏差。鉴于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在提问环节,教师要注重运用启发技巧,通过启发式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重点及所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如在讲解《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时,教师在设置开放式的问题,如“人体会发胖”时,要将学生思索的重点引导在“新陈代谢”上,如人体日常排便、农村地区牛在吃东西的时候的咀嚼等,通过现实例子的引导,既能够通过丰富而生动的现实例子,强化学生对新陈代谢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陈代谢”的知识点,同时还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实践证明,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开放式问题的引导,容易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出现“走弯路”等问题,不利于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难以保障高中生物的整体教学进度。此外,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时,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逐层地帮助学生分解知识点,从而提升高中生物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

1.多采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减闭合性问题的设置,多采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高中生物的学习主动性,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性思维。

2.给予学生适当时间思考与讨论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的讨论,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以此来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进度,有效地保障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设置相对疑难的问题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开放性的问题本身就应该是通过积极的讨论而获得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每个人都应该扮演好讨论者的角色。如在《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陈代谢”这个概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简短的自由讨论来列举人体和动物的新陈代谢,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新知识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提问时,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分析高中生物的知识点,从而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玉华.新课程下的开放式生物课堂教学[J].广西教育,2011(5).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积极分子,培育

一、民族高校培育积极分子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因学生民族成份、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民族高校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是一项需顾及多方面、权衡利弊并谨慎处理的工作。我国56个民族,有56种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56个民族各有特点民族高校不仅需要面临普通高校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时所需面临的问题,还要面临多民族不同学生的特点,保证各民族同学和谐相处,确保能吸收各民族的优秀同学入党,提高自己院校党员队伍素质的同时,为国家民族的和谐和共同繁荣出一份力,民族高校培育积极分子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由此可见。

二、民族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入党积极分子考评体系尚需建设

1.民族高校积极分子选拔确定的条件和比例不够科学合理

在民族院校的党建工作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由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相较而言学生成分更复杂。我国地域广、民族多、地区教育水平差异明显,所以现有的选拔条件、制度不够完善、全面,不能很好地平衡各民族学生,重点培育。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比例上,尚不够科学合理。缺乏系统性的工作,条件标准不完善,难免忽视了群众基础、入党动机、积极分子自身政治修养和思想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量。

2.学生对发展积极分子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对发展积极分子重要性的认识尚浅,由于对学生积极分子各方面的考察存在着“思想考察靠感觉、工作要求靠自觉、先不先锋难察觉”的状况,导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政治素养不够高,对发展积极分子不够重视。

(二)教育管理工作仍需健全

1.党课学习培训实效性

入党积极分子党课较少,缺少系统性,授课形式单一,较难调动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知识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导致党课学习后,许多积极分子的党课心得材料不真实,较空洞,积极分子对党的知识没有一个更直接、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所以说,党课学习培训缺乏实效性。

2.培训方法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民族高校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培训与党员的党课培训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但是,积极分子相较于党员来说,思想还是不够成熟,政治修养也不够高。积极分子的学习内容应以《》、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政治时事为主,应侧重于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但民族高校的党课培训忽视了这一点,未能将积极分子和党员做一个有效的区分,做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培训。

(三)入党积极分子自身规范性有待加强

1.对党和自身认识模糊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在高校全体大学生中筛选出的一部分优秀模范群体。对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大学生对于入党的认知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他们所具有的入党动机也比较正确可观,但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不够成熟,其对入党的思考、党的认识程度、以及自身未来发展有所迷茫,而结合于当今时代背景,不难发现这一问题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关系于社会的未来发展走向。

2.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引领带头作用不显著

成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起到先锋模范大带头作用。对于大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来说,他们能做到学习优异、工作认真、帮助同学,由实际观察和同学评价、推优机制等层面观察,他们的模范作用能全面发展,保证各方面优异的确又为数不多,这一问题在健全党风、党的未来发展上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模范作用的意义不单是学习上位列翘楚,而是在思想上,不仅要树立远大的思想抱负,更要坚定社会主义的信仰与理念,在自身修养上,树立成熟的思想价值观,并积极参与到党内活动中去,接受党的思想深入,并把这种思想以身作则,传递给身边的人。

三、建立全面的积极分子培育制度体系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更是优秀力量中的佼佼者,是党员队伍的后续力量和党的未来发展。而随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对入党的想法更加复杂,以及国家政策的新走向,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的日益增加,构建一个完整、全面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育体系是高校党组织的关键工作,结合我校的民族成分,科学选拔工作、坚定基本性培育与管理原则、加强自身规范、健全社会实践,这四方面的完善是促进民族高等院校培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必要保障,更能使培育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引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

(一)科学合理地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选拔确定工作

一是加强学生对发展积极分子重要性的认识。初入大学的新生们是与社会接触的初期,他们虽然在国家的义务教育背景下接受了多年的共青团思想教育,但对于党的教育引导在以前的教育体系中是不完善的,在这一时期,他们对与社会接轨的事物存在着新鲜感,高校此时的入党教育就能成为其客观思维中的固有认知,这样的正确引导与正确认识更好地教育了大学生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的意识,势必引导更多的青年成为党组织的后备力量。

二是多层面测评,使选拔条件更加合理化。首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反映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掌握的层面不仅是通过其自述,其组成的宏观体系由学院党委、系党支部以及学生党支部进行层次化的体系考核,另一组成体系则通过其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及同学代表进行考察。这样形成的选拔体系不仅可以洞悉学生入党的动机,与此同时更保证了党性的纯洁度。

(二)完善校、院(系)两级党课学习培训管理工作体系

一是深化教学内容 ,使培训工作具有层次性、实效性。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工作的现状,在强化高校对入党的启蒙教育工作上应有侧重部署,使学生明白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明确入党规程,强化入党的重要意义,以及个人后续发展。构建合理化的学生党组织是符合民族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育的必要途径。党支部应组织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活动,其成员不断健全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以及明确工作职责。党支部的合理建立与组织结构能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育、教育、管理、监督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的建设。

二是开拓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其一,当前的教学授课模式仍是较单一的集体授课形势,而授课时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授课的同时,可以与学生在言语、思维、行动上有所接触,这一形势不仅可以通过他们的表现直接的了解他们的想法,学生特征等条件,还可以通过课堂的互动与课下的交流教育,使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尽快成长起来,做到早发现、早培育的教学目的。其二,利用竞争机制与合作机制的教育开拓方法。多方面的通过各培训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使小组间产生竞争力,并利用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力互相推动从而形成自我激励。其三,就当前网络科技的发展趋势而言,网络教学的这一先进载体不仅有着吸引学生兴趣的创新教育理念,网络教育更具有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正面的积极学习效应,而利用这项综合的教学体制,可以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掌握校园、社会的各项信息。

三是加强其针对性,注重教学效果的达成。民族院校是培育少数民族人才和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者的重要人才来源单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的重要组成单位。教学过程中抓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注重积极分子的知识积累、社会实践技能的锻炼以及综合素质的多样性教育,使其紧密结合我国多民族全面发展的基本国情。而对于民族高校来说,在培训教育上不仅要开展大学生的党的思想教育,更应传承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知识的吸收弘扬,让每一位民族学子在继承的同时,积极开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民族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内容。

(三)加强入党积极分子自身规范性

一是加强对党和自身认识,规划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参与首先本着自愿的原则,需要入党积极分子能真正有着对共产党的内在需求,在明确、纯化其入党目的的同时,认清自身发展的政治素质和其他条件是否吻合。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对自身的管理规划认知,依据自身条件计划自己对党的知识及其相关素质的培育。以及自我批评意识,如何在自身条件基础上制定出切实的自我约束措施,如何更加有效的培育自己。

二是培育积极分子活动积极性和引领带头的责任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活动积极性是入党积极分子具备的基本要求,其积极的活动参与不仅反映了其对党的热爱,更表现出党对人才的需求。而承担起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一分子,就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的修养品格与其所具备的理论水平。

(四)健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制度

一方面,要贯彻人才培育的全方位理念。民族高校要在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下,将实践环节贯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实践的环节上,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可以增设学生内部模拟职位,承担起党内的组织活动,也可以展开统筹指导,综合性管理等管理内容,在过程教育中紧抓每一环节,落实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从而完成人才全面的合格工程标准。

另一方面,要落实人才培育过程的完善性。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活动制度,不仅要达到人才培育的全方位,而且要有效结合时代主题,呼应时代背景。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党内信息动态、正确认识最新理论,通过与社会背景结合的红色主题活动,参与社区、农村党支部学习实习交流,将理论与专业实践相呼应,使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成为校园里一支积极健康的正能量队伍,从而达到其先锋模范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军利,王学宏.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党建工作的实践省略以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02).

[2] 师晓婧.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育教育浅议[J].创新导报,2010(18).

[3] 陈洁.新时期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4] 程伟.论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人员的特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4).

[5] 庞有祝.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育的新模式[J].中国林业教育,2009(09).

[6] 王瑞丹.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的工作重点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7).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摘 要 从教师角度研究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文章较多,站在学生角度探讨如何配合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发挥主动性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拟从体育舞蹈技术课堂的教学特点出发,探讨学生积极性思维的特征,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供可操作性的高效率学习方法。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学生 思维特征

一、前言

所谓思维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舞蹈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一方面依靠多次反复的练习,另一方面需要动脑,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想与练”的高度结合,才能提高掌握动作技能的效率。

二、积极性思维应具备的特征

(一)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思维能力是区分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重要界限,人因为具有思维能力,从而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正确琢磨动作要领,善于调动大脑去思考,反复去练习,才能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只在某个特定时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还不能称为积极性思维。积极思维的概念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坚持不懈的积极思维习惯。就体育舞蹈技术课堂而言,积极思维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前心理准备要充分,要及时了解上课内容,预习教材,课前对不懂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课中要全面关注教师传授的多种信息,及时记忆,反复琢磨,善于思考,对于自身疑惑积极探索,寻求解决方法;第三,注重课后回顾与总结,做好课后复习工作,进一步反思与记忆学习内容。

积极思维的表现形式可用简要图形表示(见图1):

图1 积极思维的表现形式

(二)形成积极思维的方法

1.充分的课前准备。俗话讲,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思想准备得好,上课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前思想准备包含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了解、对新授动作内容要有基本理论知识的预习,遇到自身认为的难点要做标识,上课对难点问题重点解决;同时回顾上次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准备本次课中拟解决的问题;课外应大量阅读专业书籍,搞懂技术原理,消化理论知识。

2.及时记忆关键要领。讲解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应仔细聆听,做到边听边记。对于教师指导的自身不足问题,更要加强领会与消化,积极思考探索。不懂的问题,特别是关键的技术要领,要及时提出,主动取得教师的帮助与辅导。要完整听取教师的教授后再进行动作练习,切不可断章取义,达到事倍功半效果。

3.仔细琢磨错误原因。正确舞蹈动作技能的形成其实就是不断消除错误动作的过程。动作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影响技能形成的重要原因。舞蹈动作难度越大,学生接受能力越慢,其动作技能形成的周期越长。不论学习什么动作,学生都应该首先在心中领会动作要领,通常把心中的领会简称为“琢磨”,这对于舞蹈动作技能的形成十分重要。当然,心里领会了,并不等于就能正确完成动作,还要综合地、深入分析身体素质、舞伴配合、技术、音乐控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例如,如果身体素质跟不上,理解要领再到位,同样不能保证正确完成动作。

4.练习前应意念动作要领。《简易经》里所述:“德化情,情生意,意恒动。”按要领完成舞蹈动作是舞蹈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训练前大脑皮层的心智系统对舞蹈动作要领理解与记忆的程度关系密切,所以,练习前意念动作要领十分必要。意念有助于动作要领在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形成,也有助于正确控制身体运动。

5.观摩后要思考。观摩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观摩的目的就是为了思考,许多学生往往忽视观摩后的深入思考,常常出现“看后就忘”的不良现象。学生有很多观摩舞蹈动作的途径:观摩教师的示范,用心领会教师正确动作的关键讲解;观摩同伴练习的情况,分析对比,找出不足与可取之处,加强记忆;观摩视频与图解等。在观摩后,学生本人要联系自己的动作体验,分析与寻找自己在往后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使感觉与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落实观摩的目的。

6.课后及时做笔记。课后笔记是对课堂学习情况的回顾与小结。用笔记方式再次记忆自己的学习体会,不仅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课堂笔记的内容不限,可结合教师的要求与自己的兴趣来撰写,课后进行课堂知识的回顾与课堂笔记的补充,只要长期坚持撰写,必将促进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效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9-02

《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四门必修课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重视知识的讲授,不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原理理论的理解不深,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实效。作为新教学手段的案例教学法与《原理》课教学相结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在《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就是源于《原理》课程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矛盾,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矛盾。在《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方法通过“以案说理”的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辩证思考,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实效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原理》课程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案例是从当今社会的实践中精选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典型性、时代性等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学生对其分析与总结,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其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成为更重要和更必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通过精选案例的讲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思并重,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重在讨论过程,寓理论于讨论之中,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各种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判断的能力。

最后,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深入简出地讲解,吸引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是以往课堂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

二、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效性的方法

1.精选案例的重要性。案例的选取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所选案例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提问题是否是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社会或人生的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原理》课教学来说,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应具有较强时代性、明确针对性和深刻启发性。①针对性。由于一个主题的案例可能涉及多个主题的内容,这就要求在精选案例时应注意案例的目的性,以达到对相关知识点的融会贯通。②现实性。所选案例应取材于社会实践,与时俱进,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③启发性。所选案例应该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增强案例的借鉴意义。④可读性。案例尽可能有故事性和可读性,以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比如让学生思考讨论:网络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案例就达到了精选案例的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中必须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独白”式被动教学强调灌输说教,重以老师主讲为核心的单项注入式教学,轻师生双方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教师教学积极性,轻学生学习自主性;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缺少互动与交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取得一定的教学实效。现在大多数《原理》课的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少主动积极的交流。虽然教师课前准备较为充分,上课时理论阐述也很透彻明晰,还补充一些典型有趣的案例,但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很少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而老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授课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案例教学法也不能是单纯的案例讲授法,把案例教学理解为案例讲授。应该改革目前的单项式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增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这要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必须做到真正的“互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彼此交替,相互启发,才能显现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实效。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原理》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因为它可以把抽象深刻的理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理解,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用矛盾分析法,提高分析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案例,注重教学互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仕伟.试论中的案例教学法[J].高教研究》,2011,(3).

[2]周发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的辩证分析[J].重庆与世界,2011,(13).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高校;培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59-02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入党热情的不断高涨,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些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与修养,尽快地使他们中的一些优秀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一下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途径。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

1.学生党员发展不平衡。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只注重在高年级大学生中发展党员,而忽视了在大学低年级中发展党员,这样势必会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入党热情,认为在低年级学生中入党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而集中在高年级发展党员也有诸多弊端,高年级学生党员忙于考研、找工作、实习等,对低年级的学弟、学妹的关心较少,思想交流也就更少,因此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明显,带头作用也不突出。

2.入党动机考查工作不够细致。入党动机体现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关系到党员质量,所以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考查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保证我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战斗力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大学生中发展学生党员,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是否担任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只注重当前的考查,对入党后是否还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考查不够。由于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考查工作不够细致,就难以做到严把入口关,以致有些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学生进入了党组织,出现了入党前革命化,入党后群众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这些学生入党前学习努力,工作主动,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尊敬老师;入党后这种积极性逐渐消失,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工作责任心不够,更有甚者会出现违纪、违法的事情,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对党员标准把握不准确。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往往只考查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方面,而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考查不够。在学生党员标准量化考核指标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要求学生党员必须英语通过六级,成绩必须是班级前三名,还要担任班干部或学生会的主要干部等等。如何正确运用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去吸收一些进步的青年学生到党员队伍中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教育形式单调。在党性教育内容方面,内容单调,没有及时将党的一系列新理论补充到课堂讲授中,讲授的内容与实际社会和生活相脱节;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说教式的方式,缺乏新思路、新举措,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缺乏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导致教学效果差,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收效甚微[1-3]。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措施

1.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教育的关键措施。我们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入手,在新生入学开始,我们结合学生入学教育、新生军训、班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党课、就业指导课等一系列的教育途径,对全体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入党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终身。

2.加强党性教育。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我们结合党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通过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结合学习如感动中国的人物、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党性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选派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到工厂、社区、农村开展社会实践,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一个服务社会的平台,在实践中锻练他们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逐步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

3.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举办讲座、学习编写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使他们初步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二是加强学生的自律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除了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外,还要在平常的学习、操行中起到监督和带头作用;三是加强学生的业务水平的培养,挑选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如演讲、辩论、义务劳动等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实施入党积极分子综合考核制度。我们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注重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查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态度;二是考查工作能力;三是考查工作态度;四是考查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五是考查能否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六是考查组织纪律性。最后我们还把对积极分子平常表现的考查和关键时刻表现的考查相结合,一个人只有入党动机端正,在关键时刻才能经受住考验,才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如果入党动机不端正,在关键时刻就会当逃兵。因此考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是否端正,不仅要看平时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看关键时刻的表现[4-6]。

在近几年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实践过程中,严格培训制度,严肃考试纪律,对入党积极分子做到党校教育和经常教育相结合,提高党性觉悟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保证我们发展的大学生党员真正成为一名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参考文献:

[1]龚建林.浅谈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12-15.

[2]吕刚.关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思考[J].煤炭技术,2007,(9):51-52.

[3]潘文利.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长效机制初探[J].党史文苑,2100,(11):52-53.

[4]黄斐斐.新时期下对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3):24-25.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新时期大学生 党员发展 质量保证

建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证机制是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前提。概括来看,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性,能够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执政基础,确保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当然,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靠高校党组织积极地探索和扎实地工作,是一个较长期的持续培养和教育管理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任务重,大学生处于思想成熟期,培养周期短。因此,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在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把握、发展过程的培养把关和发展后的再教育等环节中开展工作,以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一、从源头上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证机制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思想处于逐渐的成熟期,上进心强,要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需要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考察与培养、教育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构筑起全方面的系统性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证机制。

1.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是保证学生党员发展的第一步。

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学生党员发展来说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党员发展的第一步。同时确定好入党积极分子也解决了我们未来学生党员队伍的来源问题。因此入党积极分子的筛选和选拔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重点是早选苗、早培养,打牢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思想基础。在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开始就着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信念,进一步加深大学生要求加入党组织的热情和决心,进而从源头上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据我支部的统计表明,新生在入学后第一个月内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比例在94.3%以上,我系党总支平均在90.8%以上。

2.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教育,是培养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环节。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应以党的基本知识为重点,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培训,开设各类培训班、辅导班,使他们了解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和纪律等,培养正确的入党动机。

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党组织的教育形式融于多样的活动之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锻炼。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但要注意理论学习教育,而且要十分重视使他们在实践中进行党性锻炼。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班级管理工作,启发他们自觉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3.做好发展对象推优工作,是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的关键。

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推优,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政治思想关、学习成绩关、组织纪律关、民主推优关。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培养考察期,然后推优发展成为发展对象,一般考察期至少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于那些表现突出、思想上过硬、已经初步具备党员条件的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组织程序最终确定为入党发展对象。这些必要的程序和过程,都是组织发展过程中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质量的关键,能够从源头上保障发展对象的质量。

二、强化履行入党程序教育作用,注重党员发展后教育管理

发展对象推优后,特别要重视履行入党程序的教育作用,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重点,重视入党后的培养教育,注重思想引导教育、程序感化教育、带头模范教育等,确保党员的先进性。认真而隆重地组织支部接受新党员大会,上级党组织与发展对象学生谈话,新党员入党宣誓活动等重要环节。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还必须始终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按照要求,与学校考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根据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特点,择优发展学生党员,并且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后的考察与培养工作。

1.主动担当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党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所在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中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其班级状况应与学生党员的年度考核情况挂钩。

2.建立发展对象考察档案,包括思想汇报、学习成绩、组织纪律、班级活动、群众关系等。按照季度顺序按时上报系学生党支部,力求真实全面反映发展对象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对存在问题的发展对象及时提出和纠正。

3.组织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增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督促预备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是提高新党员质量的保证。因此,学生党支部应经常组织有意义的党日活动。学生党员宿舍评比活动、学生党员示范岗活动、学生党员志愿者活动、学生党员一帮一活动,等等,都很好地显示出党员学生处处为群众作表率的精神。学生党员在此类活动中都能树立形象,找到差距,增强党员意识。

三、深入考察和培养学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的再教育

学生入党以后,往往都存在浮躁、褪化的现象。只有真正端正了入党动机,才是真正意义的入党,才能切实发挥党员应发挥的作用,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的战斗力。

1.坚持长效的党员活动机制,定时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党支部定期召开每月党员大会或季度党员大会,专门讨论近期党员入党动机问题、党员综合素质问题、培养发展工作问题和当前社会存在的党员腐败等问题。

2.上好预备党员、党员培训课。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政策结合社会热点、听课结合影视欣赏、讲授结合讨论、作业结合演讲等使党课培训内容生动丰富,以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

3.抓好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环节。开展丰富的党员实践活动,检验、修正学生党员入党动机。把党的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延伸到社会,特别是农村、工厂、企业中去,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增强对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提高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学习实践中端正入党动机,真正从思想上入党。

参考文献:

[1]陈英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2]王永利.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

[3]孙静.正确把握党员标准,确保学生党员质量[J].北京教育(高教),2007,(5).

[4]欧洪湛.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5]李飞.关于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30.为什么党组织要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搞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基础。党组织下大力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势和任务要求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以适应发展党员工作的需要。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不能平时不做细致的工作,到发展时搞“临时”培养,“浓缩”教育,这样做就很难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从而贻误党的事业。

31.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党小组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党小组的主要责任是:

(1)发现并向党支部推荐申请入党的人为入党积极分子。

(2)落实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计划和措施。

(3)协助党支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学习情况,并及时向党支部汇报。

(4)根据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情况,向党支部提出其能否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32.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申请入党的人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组织要针对他们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对他们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以及怎样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教育等。

33.为什么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确立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解决好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2)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有益于入党积极分子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志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对如何搞好党的建设,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行战略思考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历史任务的概括。它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只有认真学习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才能自觉地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挥一个党员应起的作用。

(5)党的基本知识是做—名合格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不懂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和宗旨,不了解作为一个党员的权利、义务和历史责任,就不可能在实际行动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34.为什么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

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作风,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能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党、了解党,激励他们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35.为什么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有关活动?

党 组织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列席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参加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以及参加党内其他有关活动,能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和熟悉党内生活,培养他们的组织观念,亲身体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增强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光荣感。同时,党组织也可以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活动,了解和考察他们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思想觉悟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有计划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

36.为什么要给入党积极分子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

党组织给入党积极分子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考察、了解他们的一个重要途径。党组织有意识地给入党积极分子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并要求他们在工作中像共产党员那样起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观,在联系群众中懂得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增强党员意识,锻炼工作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37.入党积极分子为什么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对党组织来说,是培养、教育他们的需要。党组织可以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工作情况,采取具体的培养、教育措施,并衡量其政治上成熟的程度。对入党积极分子来说,则是增强组织观念的需要。入党积极分子可以通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得到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要实事求是,忠诚老实,一分为二,这样,有利于党组织全面真实地了解自己。

38.为什么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定期进行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只是向党组织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入党愿望。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既要看他向党组织表示的愿望和态度,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真实思想和实际行动。这就需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进行定期考察。因此,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定期考察,就是对他的声明和行动是否统一的检验。这是保证发展新党员的质量,防止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的重要措施。

党支部每半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一次,考察结果要有记载,作为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重要依据。

39.定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入党动机和本职工作表现等。看他们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能否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能否严守党的秘密,遵守党的纪律以及他们的工作、学习表现和完成党组织交给任务的情况。

40.入党积极分子如何正确对待党组织的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要正确对待党组织的考察。首先,态度要端正。对党组织指出的缺点或提出的批评,要认真考虑,在实践中改正。相信党组织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其次,要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社会工作和其他任务,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的忠诚。第三,要自觉地接受并主动地配合党组织对自己进行政治审查。如实地向党组织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汇报个人历史、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的社会情况,主动提供需要证明或调查的线索,协助党组织搞清问题。

41.哪些人可以担任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应当由经过一定时间党内生活的锻炼,能够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正式党员担任。

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

(1)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上进,端正入党动机。

(2)经常向党小组、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有关情况,提出加强培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3)在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向党小组、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

42.预备党员能不能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要由经过一定时间党内生活的锻炼,严格要求自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正式党员担任。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43.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有何要求?

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流动快,在校时间短的特点进行培养教育。工作要注意抓早,从新生入学就要积极做好工作,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中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考入大学以后,其中学党组织要负责把教育培养的有关材料转给大学的党组织。这些学生的培养教育时间可以从中学时算起。对其中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在大学低年级时就可以发展。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发展党员 考察制度量化

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则是党员发展的源头。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存在入党动机不端正、对党的理论知识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有自身原因,另一方面有积极分子培养管理制度、考察制度的问题。怎样发展大学生党员,提出了“严把入口”,杜绝“带病入党”的总要求。因此,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过程的反思与再设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情况的现状研究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党组织建立了严格的考察制度,包括指定考察人、建立考察表格、记录考察内容、定期递交思想汇报、对实际表现进行考评、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等。在实践过程中,考察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与现实困难。

(一)评价方法主观性强、无层次、评价具有很大含糊性。以往考察评价多由培养考察人直接评价,主观性太强。另外由于评价缺乏定量指标,多为文字定性评价,难以评判差异及层次,容易产生评价的含糊性。

(二)评价形式化、模式化严重,针对性和真实性不足。考察表格填写多采用文字描述,考察人填写考察表容易流于形式,未能真实且有针对性地反映实际情况。

(三)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学而优则“仕”,导致入党名额奖品化。考察方式多以成绩排名或学生工作为重点,忽视了对发展对象思想成熟度的教育与培养,容易给未能入党的同学造成入党就是一种奖励的错觉。

二、构建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察制度

列宁曾经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同志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严把入口、加强教育、强化监督、畅通出口;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这是我们开展积极分子考察工作的总体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量化新制度要求在学生入党前为学生“体检”出存在的“病”,治好“病”才能入党,以及利用这样的“检查单”去引导其他对于入党有要求的同学,及时自我检查、自我发现、自我清除自身存在的“病菌”,最终实现自我提高。

(一)量化考察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1、目的性引导原则。考察不仅要有总的目的,而且要具体化,目的越明确越具体,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引导教育效果越好。并以此目的指标来加强引导积极分子提高个人全面素质。

2、客观性测评原则。确保获得准确的感性材料,并进而做出合乎事实的结论。一方面要求考察者自身必须排除主观因素,如偏见、成见、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采取多人按照相同的模块对同一个积极分子进行评价,更重要的一个制度创新措施是引入“入党积极分子”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确保测评客观、公平。

3、全面性关注原则。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持续地去了解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空间上,要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不同活动的参与程度、人际交往;在时间上,一方面考察其在时间点、时间段的所作所为,观察其能否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考虑到现阶段学生可塑性很强,要考察其进步程度,既要坚持基数,又要考虑变量。

(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量化制度设计过程

为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察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有必要针对考察制度、指标权重对辅导员、班委、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进行广泛调研。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5份,回收率97.5%。

调查结果显示,师生普遍认为基本素质(包括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在培养考察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在“不应列为考察指标”选项中,约占30%的同学选择了考察时间、超过20%的同学选择了所获得荣誉奖励。在百分制量化考核中,75%地调查者认为学习成绩比重应设计在30%-50%之间。

总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实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察制度,可以较为直观的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优缺点,有效把握入党积极分子是否达到了党员标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健康开展。但是面对学生思想变化多样、重大或突发事件日益多元、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逐步扩大的新形势,仍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实践和深入研究,不断修订和改进量化考核指标,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明月,王涛,顾宇,陈鹏. 构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6):40-41.

[2] 陈健,梁思影. 高校考察入党积极分子量化的探索[J].党史博采,2011(3):28-30.

[3] 邱冠.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方式的存在问题与对策[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6):102-105.

[4] 匡晋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81-182.

[5] 高永平,高鹏. 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先进性考察评价新形式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32-34.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12-01

课堂提问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对话的主要方式,其核心及宗旨应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领会数学知识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还充斥着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缺乏探究,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上,不少教师常以“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懂不懂”等这些属于单纯性判断字眼发问,没有思维的价值,不能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

2.提问表达不明,造成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有的教师提问时,叙述过快,或者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词,学生难以领会致使课堂长时间没人举手发言,即使指名发言,学生也是答非所问,课堂出现“休克”状态。

3.教师控制提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尽管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提问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更有甚者,对学生新颖的问题或对问题的见解,教师也往往中途打断。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也无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数学思维往往就是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应从有效提问开始,教师应精心设计并有效实施课堂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提问要有目的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使问题能问到点上,问到学生心里,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通过问题的有效切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易感知的对象,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

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能被2整除的数》一课教学重点是掌握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难点是能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2的倍数。”此时笔者进一步追问:“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学生不难总结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这样一步一步、有目的地提问,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目的明确,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提问要有层次性,唤醒学生探究欲望。学生认知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提问设计时要有坡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不仅能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逐步进入思考的过程,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1)求一个的几分之分是多少,怎样计算?(2)100米铁丝剪去一段后,还剩■,还剩多少米?(3)100米铁丝剪去■后,还剩多少米?(4)第(2)、(3)两题有何异同之处?这样的提问深入浅出,知识点做到环环紧扣,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意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实效。

3.提问要有开放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灵感”,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лr2时,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还能拼成你们熟悉的别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引发了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学生们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推测、合作交流和积极思考,有的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有的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有的拼成一个近似梯形……同样也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策略;反馈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数学教师会经常在讲解数学题、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且用到的课堂提问方式多种多样。不过数学教师虽然通过使用课堂提问,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师生交流,对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扫除教学障碍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少数学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大多为记忆性问题,提问的主要目的也仅在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提出问题后,经常让学生齐声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其实不具有有效性,且不利于学生思考,没有将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小学数学教师又应当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这一问题加以阐述。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注重让学生根据问题给出完整的相关回答,要能够借此将学生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且可以通过学生回答而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此外,有效的课堂提问不应当是希望学生给予特定的回答,且不应当总是用“什么”“为什么”作为提问的开头,应当通过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学情、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且需要注意:(1)严格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若问题过于简单,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若问题太难,则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造成打击。因此,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最好确保提出的问题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2)课堂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只有问题具有指向性,才可以促使学生按照某一方向正确地思考,避免学生产生歧义或者错误地理解提出的问题,降低提问的有效性。(3)课堂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上面已经提到有效的提问不能仅仅让学生给出某一个特定的答案,而是应该注重给予学生积极思考的机会,使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达到这样效果的提问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2.注重问题的实施

(1)有效发问:数学教师不仅要采用清晰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还要能够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以确保问题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发问时机,最好在学生“想知道却未知道,想说却未说出”的时候发问,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积极思维加以刺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耐心候答: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便学生给出更加详细、准确的答案。当提出问题后指定回答这个问题的学生没有马上给予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重复问题或者让其他学生回答,而是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只有教师适时耐心地候答,才能使学生经积极思考后给出更加准确、更有深度的答案,才能减少学生说“我不知道”的次数,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3)注重叫答:数学教师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总是局限于叫一些肯定能够回答出问题的学生,而是应当随机叫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均有所得、有所获。

3.注重问题的反馈

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不能因学生回答正确就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也不能因学生回答错误或者对答案有些犹豫就马上叫另外一个学生回答。而是应当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时,给予其表扬,调动其提问积极性。在学生对答案有些犹豫时,教师要通过提出更多的问题帮助学生肯定答案的正确性,坚定学生的信心。在学生给予错误答案时,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表现,并尝试通过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或者耐心地对学生回答中存在的不足加以纠正。

总之,有效、恰当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提问水平,对课堂提问加以优化,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发挥提问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一、初中化学课堂有效“问点”设置的意义

课堂提问环节是教师有效进展教学计划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得以开发.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之路上,更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更贴近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师在整个课堂的进行过程中运用合理的设问,可以有力地操控整个课堂,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问点”的设置在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过程中,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力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可以在平等和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思考,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大提高.

二、有效“问点”设置的有效途径

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有效提问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点”的选择具有目的性

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要紧紧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而如何进行有效“问点”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问点的选择要明确、合理、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问点的选择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在课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常见的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有哪些?不同的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什么现象?哪些金属反应更加剧烈?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在讲课过程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在本节课结束时,再次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它们的哪些化学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而且与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在“问点”的选择上要注意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运用合理的提问,使得学生在问题的循循善诱下更容易地理解教学难点.将课堂的重难点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更高效地掌握本节学习的重难点.

2.“问点”的选择应具有层次性

化学与其它学科相比,知识量繁琐复杂,学生在刚接触化学时,会感到迷惑,没有系统、全面的化学思维,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因此,教师在设置问点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化学模型.例如,教师在讲解《水的组成》一课时,可以这样设置问点:同学们,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水随处可见,我们所看到的是宏观意义上的水,但是,从微观角度看,“水”又是什么样的呢?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从微观角度重新认识水.这样设置问点,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了教学重点,而且贴近生活,循序渐进,深化了学生的理解,为学生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思维.在比如在讲解《溶解度》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提问,首先提问“什么叫溶液?”以及“溶液由什么组成?”进行课堂引入,以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进行知识的复习巩固任务,而且以此种方式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有层次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初中化学的基本框架.

3.“问点”的选择要具有思考性

初中化学是一门极具思维型的课程,在课堂中有效的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的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教师的“问点”进行有效思考,充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日常中的燃烧和灭火的现象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分别是什么?”,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且可以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思维发生碰撞,形成更加完整更加完美的思想.

积极思考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1]要增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难学的课程。探究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探索

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积极性不高既与大学生的错误认知有关,也与课程本身抽象难学有关,最重要的原因是考试容易过关。

(一)大学生的错误认知――马克思主义“无用论”

现在的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倾向非常强,实用主义,已经被大学生奉为至宝。笔者曾在自己所教班级第一堂《原理》课上做过调查:“如果《原理》课不是必修课,而是选修课,你们会选修这门课吗?”结果是四个班级中仅有两人会选。原因是“这门课没有什么用”。“无用论”在他们心中早已形成,上课学习时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逃课、旷课就比其他课程的概率高,上课的“抬头率”则更低。“无用论”的背后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背后则是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主体为了在市场上获得利益最大化,实用主义成了最好的选择。另外,在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情况下,尤其是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共产主义信仰出现危机,在西方所谓的民主人权的冲击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出现认知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原理》课抽象难学

前面已谈到,在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原理》课最难。因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近现代史纲要》,故事情节性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耳熟能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具有内容丰富、逻辑性强、基本原理多等特点。理论性和抽象性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带有感性化的课程,他们对信息的接受取向更倾向于直观和形象。《原理》课又是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后一门安排的课程。前面的这些课程容易学,导致学生不再愿意学难的课程。另外,各个专业的大学生接受抽象信息能力差异很大,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尤其是特殊专业,如音乐、美术、体育。如果采取统一的无差别的教育方法,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大学生考试容易过关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考试容易过关,是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考试考核制度不科学。目前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为开卷考试意味着上课不用听讲,考试时就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事实上,在前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考试中,的确如大学生们所料,但是《原理》课没弄懂,在课本上也难以找到相应的答案。大学生不知道他们现在学的《原理》课与以前学到的课程的差异。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成,大多数高校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比率的考核方式,学生认为只需要在考试那天的考试时间2小时用功就可以了,平时就可以不努力了。平时成绩很多高校主要是考勤和提问组成。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考勤过于频繁可能会耽搁上课时间,所以大多数教师考勤的次数不是太多,这给学生造成了侥幸投机心理,导致学生出勤率低。同样由于人数多的原因,提问也只能是在少数人当中进行,其他的同学就没有积极性。

二、提高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积极性的策略

提高大学生参与《原理》课堂的积极性,可以软硬兼施。“软”指改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知,教师深入浅出讲解《原理》和因材施教,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硬”指完善考试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严格公正透明的制度,打消学生投机心理。

(一)加强《原理》实用性的宣传

首先,针对那些想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同学,以实用主义对实用主义。学生的实用主义告诉我们,学生关心就业。明确告知学生《原理》是考研的必考项目。公务员考试也离不开对《原理》知识的考查。

其次,针对共产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想入党的大学生,明确告知学生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2]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3]

再次,针对不想当傻瓜的普通大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哲学是使人聪明,即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的科学。要想在今后学习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4]人确实很脆弱,人类的祖先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中能够生存下来,完全是依靠他们的思想,思想生出了智慧。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科学。

最后,针对爱国的大学生,宣传为什么苏联会解体、为什么出现中国“威胁论”而不出现印度威胁论等国际热点问题,激发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热情。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西方所谓的民主人权,最后导致超级大国的解体,沦落为西方阴谋绞杀社会主义国家的牺牲品。中国正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挫败了西方发动颜色革命的图谋,并且正日益走向强大。西方宣传的共产主义“终结论”失败后,又转而宣传中国“威胁论”,试图挑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什么不宣传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的印度“威胁论”呢,因为印度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可见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围剿,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觉。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长期坚持,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做到这三个自信,必须学好马克思主义,必须学好《原理》课。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难为易

首先,针对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倾向是直观和形象,可以在教学中采取视频放映。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

其次,针对《原理》概念多和难等特点,可以画出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脉络。例如《原理》课哲学的知识框架可列图表示,如图1:

图1 《原理》课哲学的知识框架

最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专业,合理安排好教材内容的讲解。针对文科生,由于他们的基础较好,可以适当拓宽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讲到某些原理时,可以加入这条原理形成的写作背景及这个原理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针对理科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可以试着让他们来讲知识脉络。既可以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针对特殊专业的学生,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就不能完全照搬《原理》内容来讲,而做一些调整,最后的二、三章可以不讲。对这些特殊专业的学生,上课的速度要慢些,让他们也能听懂,他们就会积极参与课堂。

(三)改革不科学的考核方式,建立严格公正透明的考核评价制度

完善的考试考核评定制度可以起到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目前我校采取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40分,期末成绩60分。总体上来说,比三七开有进步,但不够完善。最理想的是平时占70%,期末占30%。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谈一谈。实践已经证明,这套方法行之有效。

平时成绩40分可以分解成考勤20分,上课发言10分,主体性教学(学生实践课)10分。根据每个班级近100人之多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分成学习小组,每8~10人一个小组。为了防止有些小组都是积极分子,有些小组没有积极分子。小组长由教师随机指定,其他的同学可以和各小组长实行双向选择。每个班级可以分成10至12个小组。小组成员上课集中在一起,并且固定座位位置,不仅便于小组成员间学习和讨论,而且便于考勤。

考勤历来是教师的一个鸡肋。考勤次数多,耽搁学习时间;考勤次数少,学生就又经常旷课。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就选择一名学生助理,选择的原则是学生自我推荐。每个小组成员坐到一起,固定位置。助理不参与其他小组,他的工作是在每次上课前拿着小组名单逐个询问每个小组长其成员是否到齐,如果没有,则把旷课学生的名单交上来。这要求助理要客观公正,不偏袒学生。在课堂结束前两分钟,助理将考勤结果交给教师,教师当堂宣布考勤结果。

考勤20分,全勤的学生得20分。一次旷课,扣五分;四次扣20分;五次旷课,不论期末考多少分一律补考。迟到一次扣一分,早退一次扣一分,请事假一次扣一分,请病假和公假不扣分。每次上课都坚持考勤。助理如果表现称职可以给到平时的40分或39分,如果一旦发现隐瞒学生的旷课情况,立即取消助理资格,并直接宣布为补考,重新选择助理。这种严格公正透明的考勤制度使得学生不敢旷课和迟到,保证了学生的出勤率。

小组上课发言10分。学生上课发言是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教师提问时,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发一张扑克牌。课后,各小组长收集本小组得到的扑克牌,将牌交给助理,并登记好得牌数目。最后学期结束时,按得牌的多少来评定得分。如果小组得牌最多,小组得满分10分,其小组成员都是10分。得牌第二、第三分别给9分和8分,其他排名得分依次类推。为了防止学生作弊,学生自己买扑克牌滥竽充数。教师选择的扑克牌是有特殊标记的。由于教师每次上课前,会宣布各小组得牌排行榜,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为了防止少数积极分子垄断发言次数,规定每一节课,学生最多只能发言一次,有利于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主体性教学10分。每个学生小组有20至25分钟时间上讲台上课。教师评分,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美,教学效果好的,可以给满分10分。可以是多个小组获得满分。如果有些小组不认真准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得分可能是2~3分。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学生的讲课内容的选择可以是宽泛的,既可以是《原理》课本的内容,也可以运用原理来讲现实的生活内容,如学生关心的问题:就业、爱情、专业课学习方法、情绪处理或是社会热点问题。讲课形式多样,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拍DV剧的形式。一句话,学生喜欢哪种形式就用哪种形式,全面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