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

国内电力行业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1篇

2003年,在英国政府所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出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由此成为了各国政府、学者及普通的焦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该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各国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进而达到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环境的作用。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力度,从而达到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取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

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采取支持和赞同的态度,这与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能源和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传统的高能源消耗模式已无力承载经济的飞速增长,大气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息息相关的。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未来十年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决心和信心。而就电力行业而言,由于在低碳经济下新能源及节能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电力来实现的,因此其必定会对建立在传统的高碳经济下的电力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电力行业如何予以应对并借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低碳经济成败的关键,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的讨论。

二、低碳经济下电力行业所面临的发展与改革

1. 优化现有的能源和电力结构

从理论上说,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能源和电力结构的再优化,通过该过程来确定和选择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能源电力结构。在低碳经济条件下,电力的需求量和节能量要与电能的生产量相对应,不同的生产量决定不同的碳排放量,不同的碳排放量决定不同的电力结构,从而最终决定电力的总成本或单位成本。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碳排放量越低的电力结构,越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电力结构,其所产生的电力成本也就越高,研究表明两者大体上呈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各电力企业需要对不同电力结构所对应的相关成本进行分析,并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在某种碳排放量约束下,其电力结构所决定的电力成本是否可以接受,以及会对经济、社会等因素产生的影响,从而确定和选择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合理电力结构。

2. 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定价政策

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普及率是极为关键的,其决定了前者发展的成败。就目前而言,影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是其成本过高,而收益较低,因此在市场中的推广效果不佳,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从国外来看,许多欧美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与尝试,其已经逐步推行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定价政策,并且运行得十分成功。因此我国应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定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应如何予以定价。此外,在定价政策的制定上,政府应适当施行补贴政策,并根据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对其确立单独的定价机制,以保护该产业的初期发展。

3. 加强对西部电力设施的建设

相对于传统的高碳能源,低碳能源的成本较高,这其中很大成分是由于高额的运输成本,以及所需配套的高额维护成本所致。就我国而言,作为低碳能源主要产出形式,水电和风电主要分布在其西南和西北区域,距离中东部地区较远,因此所需的传输成本以及相关的电网配套成本极高,而中东部所需的发电量占全国电力需求的近四分之三,这就造成了上述两种能源很难被大规模利用。为此,首先应从当前电网建设发展的现状出发,在短期内对低碳能源的使用实行政府补贴或市场买单的形式,以弥补低碳能源与普通能源所产生的成本差额;而从长期来看,则应通过对能源运输及发展模式的改革,并网和长距离输送中相关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大规模智能电网、传输所需配套设施的建立,来逐步推广低碳能源的使用,从而使低碳经济真正为市场所接受。

4. 强化对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尾声,经济开始逐步复苏的大环境下,从低碳经济发展入手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新手段。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广泛的、深层次的政策支持,这是由电力行业自身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源的主要特性包括外部性、不确定性和公平性;为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通过对经济手段的使用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充分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其次要注意保持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存度,充分估计能源短缺、价格上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后要保证能源的公平性,这包括能源和环境的地域公平、代际公平,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兼顾等等。总之,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电力行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支持政府确立及有效的执行政策。

三、结语

从历史上看,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电力需求的增长都比任何能源需求的增长要快,因此客观的把握经济增长与能源电力增长的关系,这既是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起点。而鉴于电力行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政府应从财政、税收等角度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以促进低碳经济早日步入市场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基于体制、政策、法律上的原因,与国外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电力行业在低碳经济下实施的改革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并努力遵循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的争取政策的相关支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以实现电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2篇

摘要:电力事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电力资源的生产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也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考核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事关我国电力企业能否顺应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也是检验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具有完善科学的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这套系统在监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电力行业发展总体情况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为了保持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当尽快构建和完善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

关键词:电力经济;效果评估

电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衡量电力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需要一套完善科学的评估系统,这套系统不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能够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晴雨表”[1]。

对于我国电力企业来说,现阶段正是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内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模式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笔者认为,在逐步提高国内电力企业市场化程度的同时,我们应当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电力行业来说,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有助于国内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是一个多领域和系统化的工程,包括了电力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电力能源生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内容。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既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国内电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变化,而且能够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与转变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

对于许多大型的跨区域电力企业来说,在对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数据进行精确系统地分析基础上,就能够对国内不同区域的电力资源供求状况、本地区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各行业对于电力资源消费潜在需求状况等等进行判断,进而及时修订和完善本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经营战略。

2.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能够有效地防范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性风险。由于电力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投入行业,因此在行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性风险也相对较高[2]。对于我国电力行业来说,潜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市场形势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冲击和影响,电力资源的供求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过度依赖电力资源的高耗能行业会逐步淡出,这就极大地影响到国内电力企业的总体生产情况。二是国外资本进入我国后会对电力行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与境外大型电力企业相比,国内电力企业无论从资本总量还是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通过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国内电力企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监测出国内市场供需变化趋势,进而尽快将营销活动重点进行及时转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测算出境外资本对于国内电力市场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3.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也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各级政府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过程中,势必要凭借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而通过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首先,政府可以根据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本地区产业布局,尽快完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淘汰落后产能和陈旧的生产方式。其次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挥电力资源配置的辅作用,通过大型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立项和审批等方式,达到电力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化的目标。

二、如何有效地构建我国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还不够充分,国内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在构建过程中还存在着主体不明确、系统各部分之间联系不紧密、评估结果方式单一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的预期目标,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笔者认为,在我国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而政府主导性作用的发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不断优化国内电力市场发展环境,促进国内电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政府应当承担起优化国内电力市场发展环境的职责,摒弃一切可能影响到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为国内电力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二是要发挥资源配置的辅作用,在坚持市场资源配置主体作用的前提下,运用宏观调控职能,将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布局进行合理地引导和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

2.完善效果评估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政府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系统内其他部分也要相应地保持密切地沟通和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专业的监测机构也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定期及时地各项监测数据信息。电力企业也要充分利用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并根据机制反馈数据,对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外部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策略进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策略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手段,对于保证电力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护电力企业资的完整性和推进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等,都有着相对积极的作用。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要维持我国电力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就必须从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着手进行必要的优化与完善。以下首先对我国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进行简单介绍,再次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及完善策略。

一、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是一项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以及内部控制监督在内的系统性的管理体系。近年来,基于市场环境的转变,在部分违法事件屡屡发生的情况下,电力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质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性问题。结合现有的市场环境、电力行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以及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质量来看,电力企业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完善的必要性主要可归纳为四点:

第一,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国际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要在资本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是电力企业顺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需求;

第二,我国电力企业从本质上属于国有企业,企业建设基本依靠国家投资,因此,要保证国有资产投运后的有效保值与增值,电力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期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推进企业运营目标的实现。所以说,电力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是对我国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三,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制度体系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要素,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进行内部改革的方向性指标。因而,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性建设,是电力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完善自身运营体制的必要环节;

第四,在经济市场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的条件下,电力企业的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普遍存在。要避免因企业运营失效而造成各种损失,电力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调整与完善,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来满足企业管理的基本需要,并为自身运营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总体来看,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不管是从电力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发展方面来看,还是基于对整个电力行业甚至是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问题进行考虑,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可谓意义重大。那么,实践中,电力企业应如何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呢?

二、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策略

结合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现状,在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性考虑的条件下,要对电气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下几点建议与策略可供借鉴和选择。

(一)在完善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内部控制新体系

要在对现有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构建起系统性的内部控制新体系,电力企业应分三步进行调整:

第一,要建立起事前监控的防线。对电力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的基本任务则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通过适当的监督手段和系统性的部门不相容分离制度对内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内部次啊无的整体安全,并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建立起事前的监控防线;

第二,确立事中监督控制防线。事中监督防线要求电力企业在传统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会计部门日常的业务核算工作进行强化,建立起以堵为主的有效防线;

第三,组建事后核查的防线。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电力企业应通过管理人员的带头作用,通过部门的业务精英以及责任心相对较强的人员的选择构建起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核查与评价。

(二)推进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电力企业还必须推进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具体来看,电力企业应当从采购环节着手,对各种生产材料的采购、入库、管理、使用、销售等不同环节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并根据不同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银行存款的日记账、现金量、财务责任人签章、连续编号以及会计出纳责任的区分实现对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保证所有的付款业务都必须经过会计人员的审核,并在获取主管人员签章之后才能允许出纳人员进行付款。

(三)对内部控制监督手段进行必要的强化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基本都归于电力营销部门或者是下属的供电所或营业部所用,用电结构、用电量、应收电费以及实收电费等这些信息也都由营销部门进行集中的掌控。这种操作模式具备交稿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但却并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无法发挥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的管理目的,内部控制的效果与水平受到限制。因此,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必须对内部控制监督的手段进行强化,建立起独立、权威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对企业营销的状况进行系统性的监督与控制,并做好审计报告的及时上报,切实做好对企业营销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三、结论

当然,除了以上分析中提到的三点优化策略和建议之外,要在实践中切实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信体系,电力企业还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应的财会工作考核和评价体制,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必要的完善,并通过对内部财会团队的优化建设,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效果,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控制保障。

参考文献:

[1]许爱田.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2]周鹏鹏.关于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1,(20)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发展

一、何谓电力企业,电力企业运营方式

在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富裕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者是贫穷落后的国家,谁都不能没有电。电力企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大型输电网络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将动力带至各个城市中的每个角落。保障电力供应是国家最重要的课题。电气工业只有不足200年的历史,但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文明对电力的依赖只会是有增无减。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产业,自2000年以来我国便开始对电力体制进行了改革,并按政企分开、厂网分开、输配分开、主辅分开、社企分开方式,逐步将电力企业原有的行政职权收回,建立了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部分行政职权;同时,实行发电厂与电网分开,成立了中国华能发电公司、中国华电发电公司等发电企业,将电网资产进行重新整合,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两大供电企业。电力企业有其非常特殊的一些方面,因为电力商品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产供销瞬间完成的特性,而且电力企业的销售行为是具有飞雪明显的特殊性的,电量发行统一由电网垄断控制,售电价格政策性强,由国家统一制定,种类繁多,且经常变化;电价以外同时征收各项附加费和基金。由于电力企业面对千家万户,技术要求高,性能复杂,有些电力系统直属各单位电费计费信息管理系统尚未统一,缺乏规范的管理。系统的容量随着业务的发展日趋滞后,科学性不强,安全性不高,数据资料保存缺乏制度规定,以致几年前的部分有关资料保存不完整,尤其是审查某一时点的应收电费、已收电费、未收电费和销售电量时,往往提供不出资料,没有留下审计痕迹,造成管理上的缺陷。所以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二、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对审计人员来说,审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素质,良好的审计素质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通业务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政策法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具备经济活动分析能力,还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如一般商业知识、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等。一个审计项目往往是一个公司、多个行业、多个项目,非常广泛,情况也是相对比较复杂,如果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就仓促上阵,内部审计就非常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应该花足够长的时间了解单位的总体情况、业务流程,掌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员应了解电力企业的政策,充分利用电力企业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审计,因为部分电力企业已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审计员充分利用该系统提供的信息,使审计人员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审计的同时也应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应着重从“人、事、钱、物”四方面考量,企业必须强化对人的管理和监督。通过了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同时审计员也应关注电力企业普遍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落实企业理念,促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和稳定发展,提高企业全员风险防范意识。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到国民生计的基础产业,“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已是各方的共识。建国以来,我国电力企业更是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发展,电力企业在走过几十年充满荣耀的风雨历程以后,其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在国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电力企业很早就建立了一套从上至下较为完备的内部审计体系,并一直在开展着富有成效的工作。

三、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与发展

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很好地胜任内部审计工作。而内部审计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取决于内审人员的胜任能力。公司的内部审计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公司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支持力度、公司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和配合程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一般都可以得到公司领导层的大力支持,但是很难得到公司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当失控的管理行为涉及公司领导层时,内部审计工作就变得无能为力,内部审计质量也就更加成为了空谈。内部审计环境中,除了人的因素,审计制度相对缺乏也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要想使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只有大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提高内审能力。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除了要有制度和环境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内审队伍。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业务能力,从各个方面吸纳业务精英加入内部审计的队伍,实现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多样性。

电力企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而要想使电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做好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不断完善,使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走向良好的轨道,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电力;咨询;风险;对策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国内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内电力也呈现工程建设速度骤降,工程咨询能力总体过剩,清洁化、智慧化需求强烈的“新常态”,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依赖资源消耗的超规模经济不可持续

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民生得到极大幅度的改善。但中低端产业规模过大、资源消耗高、能耗大,环境难以承受,部分行业发展已经进入顶窗期,特别是一些高耗能产业,产量长期处于全球遥遥领先的位置,一些产品产能超过全球总产能的50%,如钢铁、原铝、水泥、多晶硅等,已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中低端产品的超规模发展,已难以持续。部分产品产量情况见下表:国内电力工业同步高速发展,根据中电联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6亿千瓦,同样是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根据全球煤炭研究网络的数据,全球300MW以上的燃煤电厂,在运行装机总容量为19.64亿千瓦,我国在运行装机总容量为9.21亿千瓦,占全球总量的46.89%。当前国内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回落,甚至负增长,电力产能出现地区性、结构性过剩,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进入下降通道,整个行业规模扩张型已停止,转而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优化结构布局。同时,国家开始限制电力建设,特别是火力发电。2016年4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565号),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调控煤电规划建设的通知》(国能电力[2016]275号),吹响了大范围缓建、停建煤电的号角,煤电前期工程咨询开始出现断涯式下滑,后续工程勘测设计业务量也将迅速减少。

二、电力工程咨询企业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国内电力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内电力工程咨询服务企业也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和庞大的工程咨询服务队伍。目前,全国拥有电力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咨询企业约有40余家,加上数量众多的乙级、丙级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形成了庞大的技术服务队伍。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电力行业的深化改革和调整,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一)未来煤电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2020年煤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考虑目前在建及已核准数量,以及环保成本上升,全国发电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煤电电价下调和向清洁能源提供补贴,除个别项目外,煤电已经基本没有发展空间,新建煤电业务已接近顶窗。

(二)节能减排需求上升

国家对在运行发电机组,估计将持续提高排污和能耗标准,对超低排放出台政策支持。在运行机组改造业务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

(三)跨区域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难以持续

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开展“四交五直”工程,可能将持续3~5年的时间,但随着各地区供电量的饱和,跨区域特高压输电业务也将锐减。

(四)清洁能源比重将持续提升

受环境压力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在国内电力比重中将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技术也将持续发展,并有可能实现跃变式突破。

(五)智慧化发展提出新的需求

以“互联网+”、“大数据”和高度自动化为特点的智慧能源将加快发展,掌上电厂、智能电网、冷热电联产、多能互补等新型电力业务将不断涌现。

(六)行业总体利润将持续下滑

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配网市场的逐步放开,有可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发电、供电、咨询服务等行业竞争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电力行业利润将持续下滑。

(七)国际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全球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力发展相对落后,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风险、机遇和对策

聚焦到电力工程咨询行业,常规业务量锐减、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将是最大风险。借鉴国内化工工程咨询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认为,整个电力工程咨询行业将逐步进入业态分化、市场重整的洗牌期,大浪淘沙,少量企业有可能逆市上扬、升级发展,技术领先、效益显著、国际化发展第一梯队将进一步拉大与其它企业的差距,部分企业将不得不收缩业务、分流人员,一些企业也可能将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窘地。如化工行业的寰球工程公司、成达工程公司,在上世纪国内化工业务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成长成为了真正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也有很多省市的化工设计院,目前仅能勉强生存。2014年以来,国内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已经开始分化,个别企业在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新签合同额持续增长并再创新高。为应对当前的电力新形势,分析认为,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应加大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调整业态结构,优化布局,寻找逆市发展的契机。

(一)深度分析外部环境

从企业战略调整的角度,对外部环境开展深入的分析和预测。包括使用一些成熟的分析工作,如PESTEL分析模型。整个企业从主要负责人到大部分员工,认清形势,压力感和使命感到位,是企业转型的基础和前提。

(二)梳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选择的加强

业界习语“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一个企业,一定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由那些有机要素组合而成,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如何加强和保护。成体系的技术服务能力是工程咨询企业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形势下,企业需要有选择的加强提供清洁能源、在运行机组改造和智慧能源技术服务的能力,只有形成独特的技术实力,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壮大。

(三)围绕核心竞争力,拓展和调整业态分布

在电力行业整体市场萎缩的情况下,立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业务相关多元化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国内一些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已经开始成规模的进入市政、交通、建筑、水利等业务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四)国际化发展是必要选择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内部控制 作用 完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企业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我国电力企业而言,投资较大,资金非常密集,这位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下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就如何完善其内部控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电企内部控制上的问题

(一)经济上

我国目前大多数国企(包括供电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高层独断经营,缺乏对市场的有效把握,同时在财务审计和控制上方面也缺乏透明度。对于财务控制而言,分为会计和审计两种。内部财务控制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辅助。因此由于电企内部审计的监督不完善,造成了国有企业的资源浪费,也使得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由此而影响了我国与电企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组织上

电企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它的发展也时刻影响着其他行业,如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等等。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如煤炭、森林、土地,但是由于电企在组织上的内部控制不足,规避风险意识淡薄,造成了经济发展上的投入较高,产出却很低的现象。

(三)政策上

我们国家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虽然近年来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体系整体上看来,还不够完善。随着西方企业的传入,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国家电力企业经营也越来越面临大的挑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企业内部股权问题上都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如今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经济迅猛发展,电企的作用不可磨灭。然而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电企的发展却显得滞后。这与电力企业的奖惩不严、政策规范偏颇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内部控制不到位也是很主要的因素。

(四)人才培养方面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家的竞争往往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许多地方电企存在着观念落后、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到位等问题。有些电力企业管理层在战略意识上不够重视,有时只是注重短期利益,由此错过了内部控制的长远发展。有时管理层只是将内部控制当成了查错、防作弊的工具。而且,内部控制实施目标也不够明确。而内部控制的真正有效利用在于权力制衡、优化企业发展,也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自我约束。同时也能够使企业更有效合理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因此电企的长远发展需要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对内部控制进行更好的实施。然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却过于重视理论,缺乏实际经验,由此而限制了电企的发展。

(五)制度因素

制度是使一个企业的各种规范能够有效执行的良好保障。由于电企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不力,从而陷入人员分离不到位、决策无标准的怪圈。当企业自身出问题时,没有制度可查,也没有制度可以依据,处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够得当。一旦企业出现财务问题,各节点反馈不及时,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也是在组织上出现的问题。

(六)企业宣传力度问题

电企作为大型国企,电企的各个部门一应俱全,而在众多部门当中,宣传部门是重中之重。宣传部门起着宣传电力企业文化、传达政策等作用。电企的口号“地球一小时”,最终却只是成了口号。知道的人非常少,执行上也是很不到位。在企业方面,节省电力资源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而对于广大居民来说,电企的宣传口号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在内部控制的实践中,我们知道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还能够对企业的资产及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管控,从而提高企业运行,以保证企业长远发展。而供电企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国家作为供电企业的最大股东,对电力企业有着殷勤的期待。因此电企内部控制的作用不可小觑。电企内部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电企作为国有企业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上面也已经提到,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电企的资产中,国家资产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国家每年向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许多大型国企注入资金,作为电企的股东,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求电企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上有所进步。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企业自身文化建设上,国家设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而电企的内部控制在完成这些指标过程中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电企的内部控制对于防止企业资源浪费,避免经济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很重要的影响[4]。

(二)有助于电企在新型经济条件下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全球化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自2000年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电力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对于电力企业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在适应电企的发展需要。自此,电企完善内部控制作用,以加快企业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步伐,从而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是现代化企业对电力企业的必然要求

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因此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对我国的国有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内部控制对我国电力企业的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较好较快发展,同时对企业的自身约束和激励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此外,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表明,没有制度的约束,会造成经济犯罪高发。因此,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对防范经济犯罪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电企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对电力企业进行结构改革

国家“十五”规划指出,国家要逐渐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现象,通过自由市场竞争来实现电企在产权方面的改革。因此,电企应该对产权进行改革,明确企业所有者。改变电企现状,从而促使有效制度的建立。此外,电力企业应明确公司为法人治理结构,从而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只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让电力企业各司其职,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强化企业风险意识

电企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有着坚实的后盾,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电企的发展不应该但但仅限于眼前,而应该考虑长远方面的发展。通过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自身做大做强。如今,市场份额已经越做越小,单纯依靠规模已经行不通了。电力企业自身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对内控体系进行良好完善,在执行上也需要加大力度。电企自身内控核心不仅仅包括规范,还应该涉及到一系列指标,以及完善和监督等措施,从而保障电力企业自身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电企在防范风险方面,还需要树立防范风险意识。这需要企业自身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电力企业还要进行企业的经常性检查,从而确保风险防范意识文化在整个行业的渗透。

(三)加强企业自身有效监督

在一个企业当中,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能够确保企业对个人的职务、任务的全方位了解,同样对组织上的有效沟通也非常重要。电企要完善并加强内部控制,需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从而能够保证才、管理等方面信息能及时到达员工的手中。类似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引用,来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加强自身内外监督,强化常规管理,建立有效责任制等等,从而保障监督和信息的有效实施和利用。

四、结束语

电企的长远发展靠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反过来讲,则可能会不利于企业发展,例如像企业的经济方面、管理方面等等。所以当电力企业内控不足时,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则变得特别重要。本文从电企自身问题、内部控制改善措施入手,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规划,以期待我国电力企业能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栋梁.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

[2]徐红梅.蓝田供电局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王霞.浅议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

[4]梁美霞.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完善[J].现代商业,2013(08)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7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有关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研究的课题逐渐被提了上来。我国在借鉴国外这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行业竞争法律机制,正是在此种背景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以期为电力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也希望课题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探究

电力行业主要生产、传输及销售电力,是公共事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基础性地位。因为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多重因素,世界范围内以往的电力行业大推行的模式都是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同时接受政府的严格管理。事实上,该经营模式也产生了一种结果,即“投资高度政治化;技术、建设具有较低的维护效率;不便于监管,定价”难等。所以,为提升效率、促进技术发展,及优化消费者福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智利等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电力行业,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这种改革尚未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国内电力行业要紧随时代变革潮流。2002年初,电力行业竞争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也引入到我国。课题研究便是在上述背景下,针对电力行业把竞争机制与竞争机制引入后,分析运行出现的重大与特殊法律问题。

一、由垄断经营至引入竞争机制

因为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而言,要求技术性与重要性,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了国有化经营+政府监管的形式[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在传统电力行业中,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因素,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因素等,事实上,此种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产生的效率并不高,妨碍了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福利造成极大损失。为解决上述问题弊端,世界范围内的电力行业开始转变了传统电力行业的经营模式,将竞争机制引了进来。此外,我国在实证考察电力行业的典型国家,如美国、日本和英国等的基础上。最终在次基础之上,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电力行业,同时分析了竞争机制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其中的理论背景有可竞争市场理论与规制失败理论等;现实背景的构成部分包括有关区域的示范效应、政府的政治需求和电力技术发展。

二、由竞争机制至竞争法律机制

竞争机制与竞争法律机制二者存有一定关系,其中,竞争机制的功能包括淘汰、引导与创新,此外,竞争机制本身存有缺陷,包括不可克服的盲目性、容易产生垄断与诱导不公平的竞争。借助发挥创制与抑制功能,法律确保竞争机制体现自身效能。再者,法律论述了竞争法律机制追求的四类价值目标,有对效率、秩序、公平和安全的追求,为逐步建立具体化的竞争法律机制发挥了价值引导作用。最终,初次建构了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内部存在的逻辑体系。笔者认为,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塑造了市场主体,法律控制市场主体行为及追究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三、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塑造

面对传统电力行业中的国家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企业,企业向市场转型的问题引起了关注。针对这种问题,找到切入点,以此构建合适的竞争机制,在电力市场中,成为新的主体。具体说来,对电力行业主体结果塑造时,首先按照有效竞争理论与贝尔理论,指出,国内电力行业的主体结构应当要在发电与售电过程中产生各种类型的张斌立宁波富仕达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宁波315800竞争性主体,于输配电网过程中变成垄断性主体。再者,基于产权理论,重新塑造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产权,先要分析国内原有电力企业国有产权主导模式产生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产权塑造途径与手段。最终,以电力行业市场主体权责配置为视角,探究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塑造中的特殊法律制度,其中内容有交叉经营限制制度与普遍服务主体制度等。

四、电力行业多元竞争性主体公平交易法律机制

电力行业进入市场后,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多,电力行业主体开始呈现多元化,这就迫切需要一套公平交易法律机制,因此来市场交易行为。限制电力公平交易包含两种主要因素,有价格与信息,电力行业存在多元竞争性主体,其中像电力交易信息法律控制与价格歧视法律控制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存有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不断完善。

五、输配电网垄断性主体公平开放法律机制

随着输配电网竞争主体规模的变大,垄断性主体开始出现,公平开放法律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基础设施理论与核心设施理论构成了输配电网垄断性主体公平开放的理论,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世界各国及区域范围内输配电网公平开放需要按照两种法律途径,其一是反垄断法路径,其二是电力法路径,于此同时,我国在选择时,还要以电力法为主,辅采用反垄断法[2]。此外,对输配电网垄断性主体公平开放行为控制,其有两个基本法律制度:一个是强制缔约制度,另一个是电价制度,要重新建构二者。

六、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追究

结合竞争性主体和垄断性主体的各自不同的特点,从正面出发,控制二类主体的竞争与交易行为,然而本文重点从侧面入手论述,当两类主体的竞争出现违法行为,要进行问题的控制。针对两类主体的竞争违法行为,先要详尽描述违法行为;再者,上述竞争违法行为要担负一定的民事、行政与刑事等责任,健全国内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要建立相应的立法予以完善;最终,针对世界各国范围内电力行业出现的竞争违法行为,要担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普遍存在着两种追究的模式,其一是司法主导模式,其二是行政主导模式。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现状,所以我国要选用行政主导模式,并以这种模式为主导,深入研讨行政权力配置。

七、结束语

电力行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之一,行业之间存有竞争是非常普遍的。国外有关的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相对较为成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刚刚引入这一机制。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发展,相关机制会更加完善。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的研究内容远远不止上述一些内容,其中涵盖的内容较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这就需要有关研究者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所做研究多有不足,其中观点仅从自身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出发,以期研究内容更为健全。

参考文献

[1]刘利.论电力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D].贵州大学,2007.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主辅分离;电力施工企业;改革;发展

作者简介:高斯(1981-),男,湖北宜昌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经济师。(广东 广州 510730)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71-02

一、电力施工行业概况及趋势

1.电力施工行业概况

电力行业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产业。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用电的需求不断加大,电力施工企业作为电力产业链的最基础的一环对我国电力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GDP高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未来若干年我国对电力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目前,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分析,我国近五年中火电装机容量占71%,水电装机容量占19%,核电装机容量占10%。如图1所示。从动态变化上观察,我国水电的装机容量虽然大幅增加,但现阶段我国电能主要还是通过火电的方式提供,电力施工企业的主体业务也是集中在火电方面,因此,电力施工企业的重要业务主要是燃煤机和燃油机组建设、投入及使用,这些机组的建设能力也是反映电力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电力施工企业特点

(1)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相近。我国主要的电建企业施工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的有59%,最大的前十家电建企业仅仅占据30%的市场份额,整个行业没有绝对的领跑者。

(2)施工企业产品无差异,同质竞争,竞争程度高,利润低。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内企业分散;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企业产品无差异,基本都是围绕火电工程的土建、安装、调试、检维开展,竞争程度高。因此,直接导致施工行业竞争恶化,市场地位不高,利润率平均不足1%。

(3)国内电力施工行业市场环境逐步恶化,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未来国内的电力市场虽还有一定的市场,但火电建设将适度放缓,市场容量逐步下滑,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2008年,58家企业产值近615亿元,解决就业24.7万余人,今后要保持稳定,每年需达到600多亿的产值,而2011~2020年十年间我国火电每年新增容量平均为3500万千瓦,施工产值约350多亿元,远远不能满足生存需要。

3.未来电力施工行业市场

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国家主席郑重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当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到15%。国内电力施工规划整体路线是: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在近年有关环保政策不断出台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电力工业迎来了结构调整优化、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巨大产业空间。表1为国家电力“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电力发展规划,未来电力施工行业将呈现高速发展。为实现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的要求,未来的电力结构将较之前有较大的转变。

由表1可以看出,水电、火电、核电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国内电力市场的主要份额。未来几年火电发电需求增长将放缓,国内主业市场将呈现相对平衡的饱和状态,新开工项目减少,并且大多以“上大压小”的方式出现。而新能源装机容量,特别是核电和风电的装机容量将飞速增长。目前,核电、风电、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正处于成长期,市场空间增长较大;海洋能、氢能、地源热泵等还处于萌芽期,大部分技术都处于研发阶段或小规模推广阶段。新能源建设将会是未来电力施工的主要方向。

二、主辅分离的机遇与挑战

2011年,电力行业主辅分离诞生了两家大型集团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改革重组后的两家新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业务链,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集中了中国优秀的电力建设专家和技术人才,掌握着前沿的电力建设技术,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实力大大增强,在中央企业中的地位将明显提升,在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显著增强。

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电力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重组的一件大事,对未来电力施工企业的战略改革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改革重组,组建规模更大、资源更集中、优势更明显、产业链更合理、综合实力更强的电力建设队伍,有利于提高重组企业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在投标中的话语权、避免恶性竞争、实现集团内部的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主辅分离后电力施工企业由以往的辅业变为集团主业,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在国内有助于形成规范有序的竞争态势,对外则以大型集团的身份代表我国电力施工的实力参与国际工程的竞争,于内于外各方面相比利大于弊。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集团公司内部来讲,以往各单位单纯的竞争对手关系则可能随着划入同一集团而消除,实力强的单位可能得到集团公司的重点扶持而加快发展,市场份额相对较少的单位则可能面临被兼并或内部重组的危险。外看集而成团皆大欢喜,实则药味十足、竞争加剧,同一集团内部比业绩、比市场、比实力,在当前电力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从“幕后”到“台前”角色的转变确实为不少企业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三、电力施工企业的改革及发展

设立两大电力建设集团一方面是出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通过有序竞争发掘出适应市场的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电力施工单位划归新的集团公司之后要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竞争,加上由辅业到主业的变化,要想在内外部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根据集团定位进行战略的改革和目标的调整。

1.确定企业的定位及战略发展方向

电力施工企业建立战略发展方向是提高电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有发展的指导性,是企业行动的指南,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施工企业向战略目标迈进的过程,也是企业各项管理水平提升的过程。

通过分析集团内部、集团外部同类企业的优劣势制订自己的规划,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分析找出自身能力建设的突破点,明确自身的不足,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订详细的战略规划并付诸实施。只有自身战略及定位与集团定位吻合才能得到集团的扶持,只有战略及定位准确才能使企业走上长远发展之路。

2.强化技术、强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电力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了解电力市场的新技术、新要求、新变化,要及时应对变化所带来的企业内部资源的不足,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合作交流、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大规模的人员培训,在资源利用上提供有效支撑,适应新环境下新工艺、新管理带来的新变化。

电力施工企业要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形成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业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制订科技奖励办法,成立攻关小组,组织力量针对电力施工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形成以论文、工法、标准、专利等为形式的企业技术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以“专”制胜,打造独特竞争力

电力施工企业的主要市场大多都在土建、安装等领域,但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点所在,如果没有独特之处则很容易被兼并或淘汰。电力施工企业制订发展方向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及所属集团的情况,在强化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尽量从“补缺”方面着手确定自身在某一领域的核心地位。企业的发展也适用“点、线、面”的原理,企业必须明确自身在竞争中的闪光点,必须要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被市场认可。

4.多管齐下,努力拓宽业务范围

电力施工企业的优势何在?长期的火电建设使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力量、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在管理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是电力施工企业进入相关行业的法宝和优势,尤其是在火电建设市场萎缩、竞争压力加大的当今,拓展企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大规模的火电建设将被核电、水电、太阳能、风能等环保清洁电力能源建设所取代。随着电力能源结构的扩张,大量的新建电厂导致技术力量短缺,需要大量的有经验的电力技术人才,这给电力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电力施工企业应立足火电建设向设备制造、吊装运输、建筑工程、核电安装、电力检修、脱硫环保、电厂运行和维护、输变电工程以及相关电力新能源建设方向发展,通过人才和技术的交流输送、与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任何企业必须先生存、后发展,生存的关键在于市场份额。在市场方面,不能仅仅立足于局部,而应该放眼国内外。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市场竞争较激烈,而国外如东南亚一些国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海外战略也将成为企业市场份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5.强强联合,合作谋求广阔空间

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科技含量的提高,电力施工企业仅靠单打独斗已远不能立足于市场。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赢得市场先机、拓宽市场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施工企业首先要认清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研究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处于行业的竞争状态。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出企业市场竞争的战略,要根据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制订市场战略规划,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作为市场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加强与同行业、相关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对话,同时注重双方情感方面的交流,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在科技、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企业间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

6.重视人才,强化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任何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电力施工企业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加之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缩减,人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企业的重大损失。企业战略规划中必须明确重视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选人、用人、企业文化、培训发展、团队建设、激励措施等方面执行详细的制度并确保落到实处。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力建设行业 走出去

1.电力企业“走出去”的背景和意

我国的电力建设每年的产能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电力设备制造上,我国总的产能每年也达到了1.5亿千瓦以上。而现在连续从2010年、2011年,每年新增电力的容量,基本上在4千万千瓦到5千万千瓦之间,那么在国内形成了超过5千万千瓦以上的产能过剩,就是说,无论从电力施工还是设备制造方面讲,可以说有一半的产能是过剩,在国内电力建设能力过剩的情况下,国内业务呈现经营收益偏低甚至亏损局面。电力企业实力不断提升成为“走出去”的必然。在更广阔的舞台参与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1.1我国电力企业规模不断加大,已具备“走出去”的技术、管理和资金实力

在技术方面:发电和电网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技术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3MW及以上的直驱永磁风电设备技术、光伏发电设备全产业链生产技术、70万千瓦水电机组技术与世界领先技术同步;电力设备的制造能力占全球主要份额。目前,火电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约40%,输变电设备和光伏发电设备均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0%,风电设备约23%;同时,具有大型水电、火电和核电、各种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潮汐、风光储输设计)及大型电网的设计、建设、运营经验。随着电力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已经初步具备了海外运作的市场基础和经验,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电力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增加能源供应渠道,有利于国家能源供应、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还可以促进中国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国家外交。同时有利于培育电力跨国公司;扩大电力企业业务空间、规避风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优秀人才;对提高电力企业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1.2国外电力投资环境改善为“走出去”创造有利时机。

一是世界电力行业投资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速,需要大量投资电力等基础设施,而许多发达国家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后导致投资者投入不足,电力设施已经逐渐老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更新改造。二是中国机电设备日益受到欢迎。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三是中国设备具有成本优势。较采购西方传统供货商的产品,在我国采购电力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能够降低10%~30%的成本。 电力企业谋求自身发展是“走出去”的现实需要。电价机制不配套,由于燃料成本持续升高,导致国内电力企业难以维系。我国电力行业的国内净资产收益率(ROE)较许多国家低,火电处于亏损状态,电网也只有1%-2%。而国外电力市场监管及定价透明且合理,为企业带来合理的利润,以保证健康发展。

2.结论

诚然,一边是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一边是国外一些国家电力匮乏,国别之间不平衡的供电布局,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提供了市场商机。因此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电力发展国际化战略,为电力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和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电力企业的对外工程承包带动了资本的输出、技术的输出、设备材料的输出、人力资源的输出,从而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电力建设企业“走出去”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营管理;战略创新;企业制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X77 文献标识码:A

1 电力工程企业实施经营战略创新的有利条件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进行了西部大开发与西电东输的重要战略,给西部地区带去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使西部将自己的优势发展的淋漓尽致,不仅拓展了电力企业生存的空间,还为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经营战略等。(1)宏观环境是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基础条件。电网是电力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千伏的超高压输变电至城乡的配电网设施,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电力网络系统。并且随着近年来电力工程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电力工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电力网络建设的工程在电力工程中的投资比例持续增加,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电力工程企业的行业结构分析也是我国电力工程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投资较大,同时送变电的电力工程的任务相对也就比较多,甚至出现超负荷的现象。电力工程完成的任务量越大获取的经济利益就越多,电力工程经营较好的话就可以获取丰厚的企业利润,而且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电力工程企业的经营战略创新十分重要。

2 经济全球化对电力工程经营战略创新的影响

2.1 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设备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脚步,我国企业面临着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我国的电力工程企业中的设备行业进入市场比较早,因此,在市场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在市场经济机制发展合力的情况下,国内的价格将会受到国际价格的严重影响,促使电力工程企业必须按比较利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内版与国外的市场资源,来促进我国电力工程企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提高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水平等。

2.2 对电力工程中发电工程企业的影响

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电力工程的入世对发电工程企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问题。近年来,随着垄断市场的打破,发电工程企业面临的竞争市场日趋扩大,电价方面出现下降的现象,给发电工程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严重现象。因此,目前很多店里工程企业中的发电工程企业逐渐被淘汰。

3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策略

3.1 促使电力工程企业由适应环境逐步转向创造环境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电力工程企业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对电力工程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因此,电力工程企业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或者从新创造新的发展才能够保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力工程工程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环境变化多端,企业不可能完全适应于市场的发展需求,造成企业的发展滞后。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企业能够进行正常发展,必须主动去利用有效的社会经营资源作用于市场环境,进行积极创造,正确的引导消费等,不仅有利于保证电力工程企业的顺利发展,还能够为电力工程企业经营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2 正确确立电力工程企业经营创新的市场目标

根据我国今年来的市场调查分析,电力工程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十分必要。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应根据多年的线路施工经验进行创新。

3.3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

落实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究底是电力工程企业内部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电力工程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战略创新的第一重要资源。据调查分下发现,目前我国各大电力工程企业在进行经营战略创新策略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现象。电力工程企业内的技术职工人员在总企业中占据的比例只有16%,由此可见,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无法得到实现。因此,必须加强机电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在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过程中:(1)要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主体地位;(2)要强调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与竞争,促进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的团队精神。(3)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机电职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灌输具有创新性质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电力复合型的人才,为电力工程企业更好的进行经营战略创新策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等。

3.4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技术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电力工程企业发展的生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电力工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技术策略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进行创新或者通过自主的科技开发进行创新,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企业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经营和发展。另外,处于网络发达的经济时代,电力工程企业还需要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掌握,积极推进电力技术科技的进步,并确立以创新策略为主导的电力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等。

3.5 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精品工程的策略

随着电力工程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企业形象。在电力工程进行中必须坚持创造精品的原则,不可敷衍了事。电力工程企业以创造出的独特性精品占据广泛的市场领地,获取电力工程企业效益最大化。

3.6 优化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经营结构

电力工程企业在市场上运作必定要设计到市场、产品、产业以及资本等四个重要层次。在电力工程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四个层次逐渐形成了电力工程企业运作的市场、产品、产业以及资本等结构,对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如果想要促使电力工程企业经营结构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优化。

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为了使电力工程企业能够更加充分的适应和细化市场结构,从而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策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只有电力工程企业经营战略有所创新才能够促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宏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求索,2005(8).

[2]张学文,周浩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能源 风力发电 发展思路 探索

中图分类号:TM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94-02

相较于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具有能源可再生、无污染、单机容量小和可分散建设等多种特点。所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逐渐提高,风力发电逐渐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人们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风力发电的发展思路展开研究,从而为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1 我国新能源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1.1 各地的风力发展现状

从能源分布角度来看,我国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根据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陆地风能离地10 m高度的风能开发量达到了2.53亿kW,是世界五大风电国之一。而从国内的风能分布来看,风能资源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三北”地区和内陆局部地区分布。受到风能分布的影响,国内各地的风力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就目前来看,我国有10个省份的累计风力发电装机超过了100万kW。而在这些省份中,内蒙古地区的累计装机容量最多,位于全国第一。而在甘肃、河北、蒙东、吉林和江苏等8个地区,则建立了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早在2010年,我国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在甘肃投入运营。而中国的首座海上风电场则是在上海建立,是亚洲的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场[1]。此外,近几年来,各地政府都对国家的发展风电的政策进行了响应。而江苏、甘肃、宁夏和山东等地区则出台了发展新能源的计划,并出现了产业投资现象。

1.2 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风电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推动。一方面,国内的风电企业的装机容量得到了迅速提高。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投资风电的企业为国家电力企业。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政府要求企业按照火电投资的5%~10%配备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国内的大多数火电企业在风力发电方面进行了投资。而由于风力发电机的需求有所增长,所以国内的风力发电机制造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的风电整机制造技术相对落后。就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独立开发风电整机的能力,只能采用联合开发和合资生产的方式制造风电整机。但是,在功率较小的风力发电机的生产制造方面,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针对1000 W以下的小风力发电机的生产制造,国内风电行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出口能力。此外,在效益方面,国内的风电行业收益相对较低[2]。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则与风电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在近几年来,国内的风电行业出现了利润集体下滑的现象。

2 我国新能源风力发电的发展问题分析

2.1 风电入网问题

就实际情况而言,国内的风电发展之所以相对缓慢,与风电入网问题的存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很多风电场得以建立的情况下,却有不少的风电场处在闲置状态,继而导致了风电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实际上,国内有将近1/3的风电装机并网项目正处在空转状态,继而造成了大量投资的浪费。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则是因为风电上网难以实现。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要求电网企业无条件接纳风电入网。而由于风电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对电网形成冲击,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接纳风电入网。但是,如果电网运营商能够为风机配备相应的调峰电源,就可以解决风电的不稳定问题[3]。然而对于电网运营商来讲,这样的投资会使企业的发电成本增加。因此,风电入网问题成为了一直困扰电力企业的问题。

2.2 风电企业竞争问题

在巨大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大批企业进入到了风电行业。在竞争的初期,为了得到更高的市场份额,一些风电企业通过将技术拿到国外卖来实现迅速生产,继而造成了市场产能过剩,并导致了技术的流失。因为,风力发电机的生产相对容易,只需要按照图纸将配件组装就可以获得风力发电机。但是,这样组装出的风力发电机难以达成生产标准,继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很多厂家没有掌握风力发电机生产的核心技术,所以难以完成机械维修。在这种情况下,聘请国外的专家到国内维修,则使企业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此外,由产能过剩引发的行业价格战,则直接导致风电行业内出现了恶性的竞争[4]。因此,近年来,国内的风电行业的整体利润出现了下滑的发展趋势。

2.3 政策障碍的存在

实际上,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发展,但是风电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体制性的障碍。在国内的多个地区,风电产业入不敷出的问题普遍存在,继而导致了风电的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我国虽然有发展新能源的概念,但是风力发电却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尚没有形成风电发展目标,也没有进行战略规划的制定。而在经济激励机制和体制保障都没有形成的条件下,国内的投资者很难对风力发电产生投资热情。另一方面,政府尚没有提出风电技术和设备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投融资体制和政府的指导,国民对风电等新能源的认识不深,所以导致了风电的市场十分有限[5]。此外,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风电的发展提供支持。

2.4 技术发展的制约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制约风电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为发电设备的国产化水平低。而在我国,这一问题也一直制约着国内发电行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国内市场仍然被进口设备垄断,而国内的风力发电设备厂家则存在着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继而难以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由于发电设备较贵,风力发电的造价比火力发电要高。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则是因为我国的风电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从发电机的设计制造角度来看,国内仅能生产最大单机容量为750 kW的风力发电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发电机生产企业只能与外商合作,继而难以发展风力发电的核心技术。此外,在电网建设方面,国内的电网较为薄弱,风电最大只能占到电网比重的12%以下[6]。因此,想要促进风电的发展,就需要解决风电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

3 风力发电的发展思路

3.1 遵循新能源的发展原则

在发展风力发电方面,需要遵循着新能源的发展原则。首先,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实现风力发电。具体来讲,就是要使风力发电装置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而随着负荷的变化,风力发电电源还需要与各类电源相互调剂,继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要遵循鼓励性原则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发展。具体来讲,发展新能源的目的就是利用新能源发电的清洁和可再生的优势。所以,可以从减少电力企业资源消耗的角度为促进风力发电提供支持,继而为电力企业的节能减排做出一定的贡献。再者,为了促进风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发展风电。具体来讲,就是以新能源发电总量为指导,研究风力发电的技术经济特性,继而实现风力发电结构比重的优化。此外,需要遵循协调性原则促进风力发电的发展[7]。一方面,需要加强风力发电与常规电源发展的相互协调,继而使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需要使风力发电与电网建设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继而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2 合理发展风电

在风电的开发方面,应该合理的完成各地风电的发展。首先,需要按照大中小、分散与集中和陆地与海上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风电基地的开发,继而完成国内千万瓦级风电基地的有序建设。其次,需要促进内陆地区的风电发展,继而使分散的风电资源得以有效利用。针对河谷和丘陵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需要鼓励地方政府发展风电。而这样一来,中小型风电项目将得以发展,继而使内陆地区发展风电的电力负荷近和电网接入条件好的优势得以发挥。最后,针对海上风电项目,需要充分完成对海上资源的评估和实地勘探。同时,在对示范项目进行总结评估后,则可以有计划的完成海上风电的建设工作,继而推动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

3.3 实现产业化的发展

风力发电的产业化发展,还需要从发展风电市场开始。首先,相关部门除了为风电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还需要求风电企业采购一定的风电。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政府则需要实行多购奖励和少购买处罚的办法,继而督促风电企业为促进风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其次,为了解决风电入网问题,发电行业需要同步完成风电厂和电网的建设。同时,为了实现风电上网,风电的上网电价应实行网内补贴。最后,政府需要完成对风电产业结构的调整,并督促其他企业进入到风电产业。而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继而带动风电产业的发展。

3.4 加强对行业市场的监管

为了促进国内风电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风电行业市场的监管。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以便为国内的投资者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而为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完成对风电体制的改革,继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同时,政府应该进行市场竞争主体的培养,并鼓励多元化的投资,继而使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规范风电市场秩序,并加强对风电建设的管理。而这样一来,就可以使风电投资风险得以防范,并促进风电市场的有序发展[8]。在风电项目的管理上,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全省电力发展规划进行统一管理。针对违规项目,则需要及时完成项目的清理工作,继而使风能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3.5 获得政府的扶持

就目前来看,想要促进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还需要获得政府的扶持。一方面,在风力发电上网价格上,为了使风力发电能够与常规能源竞争,政府需要为电网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在增值税方面,风力发电产品不需要使用燃料和其他材料,所以不应该收取增值税。而解决风力发电的税负问题,则可以更好的促进风力发电的发展。最后,政府应该实行优惠信贷政策,以便使风力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3.6 促进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

在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方面,首先应该使风力发电设备向着国产化的方向发展。在设备和技术引进方面,企业应该通过收购国外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等方式获得先进的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设计技术。而在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时,则需要采取技术入股和出资购买等方式缩短技术差距。在国产化发展方面,风力发电企业则需要致力于开发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并做好样机设备的制造和试验,继而获得风力发电的核心技术[9]。同时,为了使风力发电机组向着国产化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和标准化。此外,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风力发电企业应该尽量提高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质量,并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4 结论

总之,国内的风力发电已经逐步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从该文的研究来看,为了促进风力发电的发展,政府应该为风电行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并在加强风电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快风电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风电企业也需要致力于科学技术的开发,继而使我国的风力发电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海燕.低碳经济背景下风力发电布局与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 黄加明.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探讨[J].应用能源技术,2015(4):47-50.

[3] 雅睿.风力发电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4] 高剑.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

[5] 胡卡.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6] 李雪凯.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风,2015(5):49.

[7] 周超,朱呵铮魏杰,等.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2(2):69-75.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12篇

一、我国电力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和内部电耗现状

根据中电联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14.7亿千瓦和6.6万亿千瓦时,火电,火电机组的排放集中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其中,2015年全年烟尘排放量1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68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700万吨,从2010至2014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共60亿吨。中国目前的总体能源利用率只有33%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据统计,去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虽然煤炭消费量下降3%,但是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5%,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2%。

二、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对策分析

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可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

(一)国家加大电力行业污染物治理并加强监管

一方面,国家重视电力行业污染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加大电力行业污染物的治理。在电力行业发展区域,建立相应工程,综合治理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保证这些气体排放之时已经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电力行业自身要重视污染物监测和弱化工作,注意防泄漏,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国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加强监管,一旦发生乱排乱放或者排放标准不合格的情况,要严肃处理,这里也可以与环保部门共同工作[1]。同时,国家要鼓励发电行业积极参加环保活动,推动技术创新。

(二)根据需求制定电价,促进电价改革

在加大对电力行业污染物治理和监管的同时,国家和电力行业要积极推行电价改革。电价制定标准和调整都要有完整的系统,要在保证人们用电质量的同时,通过价格上下浮动,让人们意识到节约用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电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国家一定要加强管理,避免电力行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从而保证电价的公平。

(三)推动设备创新,为发展环保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一方面,电力行业设备和理念朝着节能减排方向创新是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的重要措施。国家方面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电力行业设备创新奠定技术基础。电力企业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论,推动发电设备创新。推广燃气机组,减少燃煤机组,从而减少煤炭使用量,那么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都会大幅度减少。推动各个设备运用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天然气,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监管。另一方面,电力行业加大对设备的投入,推动设备更加节能减排,并发展环保产业链。通过电力行业设备不断环保,推动其他领域也朝着环保的方向变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可以提高我国创新水平[2]。这里强调一点,环保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公共努力,为我国环保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三、控制电力行业内部电耗的对策分析

通过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控制电力行业的污染,可以有效控制电力行业的内部电耗,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反过来促进电力行业技术创新。

(一)合理规划电网,不断扩宽智能电网的范围

国家重视电网设计工作,做好前期规划,通过技术改革减少配电线运输电的损耗,加快电网改革,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和人口密集度,合理规划电网。首先,运用技术支持,降低电力企业设备和电网线的电耗,及时更换老化电线和电压器,保证低损耗的同时保证安全,这里需要电力行业加强维修工作管理;其次,合理规划电压变换点,改变电压的同时降低损耗,这样可以减少电力行业能源消耗,目前先进的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最后,电力行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智能电网的建立,不断扩大智能电网的范围,实现自动化监管和配电,智能控制从而减少内部电耗[3]。

(二)提高电力行业设备的能源转化率

首先,电力行业要改变变压器的负载率,上文已经提到,运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可以有效减少损耗,实现变压器无功损耗。电力行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适合运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提高能源转化率;其次,推动我国整体照明设备的创新,其中电力行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照明设备,推动照明设备既保证光照又减少损耗;最后,推动家用电器节能减排,减少消耗。

(三)电力行业加强管理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

一、前言

国有资本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国有资本的使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电力行业是我国国家垄断企业,在华能电力,南方电网这样的国企中国家投入了大量国有资产进行投融资和拓展业务,我国电力行业在国家与国际化接轨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注意对国际化先进经验的学习和把握,尤其是对待国有资本使用方面,国有资本使用的合理化需要制度来限制,需要资产预算部门进行严格的资产预算,还需要风险监督机构来控制风险范围。

二、电力企业内部国有资产运用概述

(一)近年电力企业发展概况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各方面要求的增加,国际化标准的引入,在技术和人员素质方面都落后于国际水准,在电力行业国际化发展的10年时间里,电力行业总体势头看好,从2001年的50亿产值到现在的1200亿产值,发展速度极快,但是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弊端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电力企业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和运用就是其中之一,电力企业经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面临着技术化和资本化的革新,为了在未来竞争中继续平稳发展,增强电力企业软实力是唯一捷径。

(二)电力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情况分析

我国电力企业每年利用国有资本进行技术更新、人员素质培训、业务拓展、海外资本整合、投融资业务等,在使用国有资本时因为缺乏监管机制和国有资本使用经验,所以造成了国有资本缩水,国有资本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等财务失当行为,我国面对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的发展态势,需要增强国有资本的运营方式,降低资本运行风险,增加资本运营收益,在未来发展中保持稳定。

三、电力企业内部运用国有资产的问题分析

(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几十年来,对于内部管理一直处于很混乱的状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适当的人员录用、考核机制;在企业文化方面永远都停留在表面;在企业战略方面永远都缺乏灵活应变性。在国有资本使用方面也相应缺乏管理,因为制度不完善对国有资本使用和操作的方法、规定、细则都没有详细成文化,降低了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力,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造成了资本使用无方向,无收益计算的尴尬。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电力行业中尚未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至于存在“财务管理难”的问题,因为不合理管理和制度完善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滞后,财务管理滞后为电力企业整体带来了资产损失。

(二)国有资产缺乏相应预算管理体系

国有资产的财务预算体制不健全是首要原因,其次就是国有资产的使用缺乏预算管理,电力企业内部国有资本审批下来后,对于审批前的核查算严格,但是对于审批后的使用并不能够严格把控,对国有资产的预算应该是财务人员的基本工作之一,但是国有资产缺乏相应的财务预算体系,电力企业内部现阶段缺乏精细化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这主要是体现在财务部门预算体系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

(三)缺乏相应国有资产风险监管机构

电力企业同行业在利用国有资产进行操作运营时对国有资产的风险防范并不到位,在财务内部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程序不明确、工作关系混乱、文件记录不全面这些因素导致了电力行业的国有资产运营风险加大,对损失项目的记录并不是很清晰,导致权限混乱的现象出现,内部没有严格的审计制度,账目资金使用前和使用后的监督管理都没有形成有计划的整体结合。

四、针对电力企业内部国有资产运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和重要性在于合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限定电力企业发展的行为规范,在财务方面有效的保证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考虑了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制度的健全是保证国有资金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对待企业内部的国有资产管理要设立相应的管理条例细则,将资产管理的报告按周制度和月制度上报。

(二)建立相对完善的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体系

国有资产在企业中的运用和管理需要专门的财务预算机构,为此设立国有资产预算机构非常有必要性。电力企业在资金使用时并不能做到专业性的财务预算和财务收益预测,而直接投资和运用资金,导致了风险无法预计,收益无法计量。我们现阶段应该采用美国的经验和操作方法,在企业内部加强对财务国有资金的预算分析,对投入的资金额度和可以收回的资金投资回报率进行计算和预测,以达到最优化的风险组合,选择风险较小的组合进行操作。

(三)加强国有资产控制,完善国有资产风险预警机制

电力企业内部需要以合理的风险控制预警系统来提醒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层做出反应,通过风险实时监控一旦超过预期就预警的办法来提高风险防范,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用,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用最大化,帮助国有资产合理发挥效用,在电力企业成长中起到助推作用。

五、 结束语

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以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有效利用、有效防范风险为主,保证利用资金可疑发挥效用最大化,帮助电力企业内部实现利润最大化,使国有资本使用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未来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莉.试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财经界.2009;04

[2]王金凤.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经营管理2008;05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14篇

创新及需求助推美的领衔产业升级

美的空调和微波炉等产品是中国家电行业最优秀的代表产品,也是中国家电行业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美的大白电业务多年来通过并购快速切入冰、洗领域,并进入行业前列。如在今年10月举行的“2012-2013年度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品牌评价结果会”上,作为家电领军企业,美的凭借综合过硬的实力及良好的口碑,荣膺“电冰箱行业十强品牌”。中报显示,美的电器上半年冰箱业务实现收入41亿,同比增长45%;洗衣机业务实现收入37亿,同比增长31%,增速远超过行业增长。而美的小家电业务是国内小家电行业的绝对龙头,是我国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且规模与全球领先的小家电制造商SEB并驾齐驱,在国内小家电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多个产品市场份额长期处于绝对领先。美的掌握强大的渠道及研发优势,能迅速抓住市场机遇并达到领先。美的小家电依托美的旗舰店等销售渠道,专卖店总数超过1万家,总销售网点超过3万家,一、二级市场100%覆盖,三、四级市场95%以上覆盖,上半年以来,美的小家电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对集团利润贡献加大。

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孙命阳在介绍美的厨房电器在国内市场的优势时表示,归纳起来,美的的优势就是“一多两大两新”:一多,品类多;“两大”一是产品大升级,二是提供大服务;“两新”是两个新价值:一是价值链的新价值,二是消费者的新价值。美的厨房电器经营的有16个品类产品,包括:微波炉、OTR、油烟机、灶具、消毒柜、整体家居、嵌微、嵌蒸、嵌烤、小烤箱、橱柜、水槽、吸尘器等,并中国市场的美的洗碗机产品业务,同时配套开发微波炊具和厨具炊具。16个品类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厨电”格局,涵盖了厨房的柜、电、槽三个大类,是全球最齐全的厨电企业。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的《关于批准61项国家标准的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变频空调、平板电视、洗衣机、空气能热水器和吸油烟机五类家电将开始执行新的能效标准。新标准的执行实施对于家电产业而言意味又一次产业技术爬坡,而美的等拥有强大研发实力和产业协同链优势的企业将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位置。根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预测,家电新标准执行后,五类家电平均效率整体会提高15%左右。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出时点或将与新能效标准同步。该举措只针对达到超高能效标准的少量产品,大概只有位于“金字塔顶端”约15%的产品才能获得相应的支持和补贴。由于未来消费者将更关注节能环保、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厨电中美的等品牌的高效节能产品或将受益。行业分析师认为,一线龙头厂商研发实力强大、市场份额越做越大,竞争优势很明显。二线品牌压力较大,不具备规模优势的中小品牌将逐步被洗牌,市场呈现寡头化趋势。

今后,厨电产品将呈现整体化、智能化、人性化、时尚化的“四化”趋势。孙命阳分析,未来3年,随着美的厨电整合完成,这个局面将发生巨大改变:将出现以美的为代表的超过200亿销售规模的厨电领导品牌,出现多个销售额50亿元左右的品牌,销售规模在2个亿以下的大部分品牌将会逐渐退出市场。中国厨电将迎来全面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新局面。

此外,城镇化建设有望助力厨电行业进一步发展普及。在十以及在全国两会上,城镇化成为焦点议题。按照国家规划,城镇化率将从2012年的52.57%,到2020年提升到60%以上,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8.5亿。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今年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将对燃气灶和抽油烟机的普及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城镇化将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发展机会,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3个农民的消费总和(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城镇化也将刺激居住层面的消费大大增加。厨电产品将是其中的刚性需求,美的产品及定价都非常符合这个群体的消费需求。

领先技术支持美的打破国际壁垒

美的联合行业提出IEC国际新标准

1991年压力锅由中科院研究人员发明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弹性结构”压力锅一直被挡在IEC国际标准之外,相比于IEC国际标准认可的“刚性结构”特征,“中国创造”的“弹性结构”压力锅不仅节约原材料,还节约了电力,但由于国际标准的瓶颈,中国的电压力锅出口一直严重受阻。作为国内电压力锅行业的龙头企业,美的联合行业2010年在西雅图会议上提出并获通过“电压力锅国际标准修订提案”。2011年第83届IEC/TC61委员会会议上,美的集团代表提出的四项(弹性结构电压力锅、合盖安全性、泄压安全性和防堵安全性)标准提案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同与支持。2012年11月29日,IEC瑞士日内瓦总部正式IEC60335-2-15(Ed6.0)标准,美的联合行业冲刺国际标准修订圆满告捷,标志着中国市场主导的“弹性结构“压力锅产品突破国际标准的壁垒。

IEC国际新标准的,不仅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家电行业中的话语权和企业的影响力,也为中国电压力锅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大门,从此,中国市场主导的“弹性结构”电压力锅产品将以更低的成本优势冲击国际电压力锅市场,我国电压力锅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望大幅度提升,世界各国的消费者能够更多地使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压力锅。与国内市场迅猛增长相比,中国电压力锅的出口此前一直受制于国际标准,占比不足10%。此次标准的修订,将给国内电压力锅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外销量可能达到原来的6至7倍。而国内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电压力锅行业,因为行业标准的出现规范了行业发展,将会再延长3-5年。以42%的全国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的美的,借此机会预计五年内销售规模将突破50亿。

美的向日韩发出电饭煲专利申请

从机械电饭煲、电子电饭煲,到如今的智能电饭煲,行业经历了多次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今年美的自主研发的香甜系列电饭煲向日韩发出技术专利申请,一举创造了国内高端电饭煲国际专利“零”的突破。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总经理甄少强表示:“这是国产电饭煲在短短20年历史内,就实现独创的国际领先专利技术,相信香甜系列智能煲将成为中国电饭煲行业史上新的里程碑。”

尽管电饭煲是中国家庭使用最多的小家电产品,但中国的电饭煲产品却经历了一个“引进来”再“走出去”的过程。1994年,美的从日本引进电饭煲生产线,成为最早生产电饭煲的国产品牌。时至2009年,美的推出智能电饭煲,短短2年已经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今年,美的一举推出具有独创国际专利的“香甜系列”电饭煲,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香甜系列智能煲是美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成果,其核心‘涡轮动力沸腾技术’是中国电饭煲企业首次在日韩申请的发明专利。”甄少强表示,如今产业“智能化”升级和消费需求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家电市场发展的主线,美的在提升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加快中国的家电品牌走向世界步伐。

中国 60% 的人以米饭为主食,人体27%的热能、20%的蛋白质和3%的脂肪来自于米饭摄入。美的科研人员发现:中国消费者在快节奏生活下,对米饭提出了美味可口、时间快捷的更高要求。过去的电饭煲大多是底部电热盘加热,造成米饭夹生,耗时久。美的研发出的香甜系列智能煲,采用涡轮动力沸腾技术,智能控制加热系统,在沸腾阶段维持大火力,煮出的米饭更蓬松饱满,入口更香甜。值得一提的是,在同等功效下,香甜系列煮稀饭的时间缩短35%,急速煮粥功能将平常煲粥的时间缩短了50%,更加适应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美的香甜系列电饭煲滑动触摸和防溢技术应用相当出色,iphone式的触摸质感,让消费者充分体验新一代数码科技;表面采用韩国金属拉丝工艺,突出层次感以及质感;于此同时,常用的煮饭、煮粥设置为一键通,方便操作,人性化的设计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更轻松。

美的作为中国电饭煲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已经连续十二年市场销售领先。业内人士指出,美的香甜智能电饭煲与国际品牌高端产品水平一致,精准地把握并引领了产业发展的主方向,而价格方面则更实惠,必将成为国内电饭煲行业创新的标杆。

整体上市开启美的发展新纪元

9月18日,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同日美的电器终止上市。这是美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如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所说:“此次整体上市是美的未来稳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美的家电业务及配套的电机、物流业务在一个上市主体下,可最大化实现资源的共享,成为一个整合型的企业,并形成持续有效的治理管控机制。无论是从产业、组织、机制、文化方面,都可支撑美的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白色家电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国内电力行业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electricity marketing);销售(sales)

我国电力营销的管理模式细致化的管理运营模式为基础,对电力社会化营销进行合理化分工,保证我国电力营销服务内容与现代电力发展方向相互一致,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竞争中的合理化范围。细致的管理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合理化声场,优化企业管理的过程,完成企业科学化管理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结构组织化工作、提高企业员工职业化管理、提高企业制度管理制定的合理化完成。

一、我国电力营销的管理的目的

我国电力营销的管理方式通过对系统的细致管理过程和实际处理办法保证我国电力营销管理问题上整体和部分的分别处理,保证企业管理责任化制度、明确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保证我国电力企业的各个方面的管理。

(1)加强电力细致化管理保证企业持续性发展

从企业电力发展上看,人才上的管理需要有足够的管理和培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思想模式进行理念化管理,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深入化,加强我国电力薄弱环节的认识程度,及时处理和解决我国电力企业中各种因管理培训不良造成的企业管理发展不合理,不能对电力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2)加强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能力

加强企业管理自的管理力度,保证企业合理范围内的运作,提高企业管理的明确目标性,保证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保证企业更好的完成企业电力运行的经济效益和李颖,对有问题的企业进行合理化分配处理,细致的完成各种管理问题点,加强我国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处理能力,保证企业整体化能力的提高。

(3)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我国电力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为不断改革变化的电力企业市场,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机制下,加快我国电力细致的管理内容分析和处理,提高我国电力管理漏洞的排查和处理能力,提高我国电力生产和营销过程的各个细致部分内容,完成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过程、员工素质培养和企业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化市场产业能力的提升。

二、企业营销管理的相关方法

(1)企业形象的确立和更新

企业形象的确立对于企业在市场发展上建立自己的地位有重要作用。提高企业对于市场发展概念的树立、保证市场客户对于新形式能源用电的处理,提高电力企业优质高线的服务发展方向,保证企业整体实力的提高。

通过提高电能质量对电力企业中可以实现的优质服务方式进行分析和处理,保证企业形象与电力质量的双重保证;提高企业优质服务,保证企业面对客户合理窗口的沟通,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保证企业对于客户用电的合理宣传,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形象。

(2)加强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管理的培训

在实际的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合理的细致化管理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学习,对不同内容的管理部门进行相互沟通,保证电力企业的能力发展和提高,保证电力企业的合理化考核,保证电力管理人员的企业管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3)开拓企业的电力市场

电力企业的科学技术的医用可以提高我国电力计算机系统终端电力量的统计,加强我国电力系统设备的合理利用,提高我国电力资源的合理控制,降低电能资源的浪费,提高经济用电的使用效率,保证社会获得效果的合理实现,保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假加强电力企业基础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合理分析,提高电力营销能源的合理利用,完成电力资源的合理宣传和处理,保证电力经济管理、电力市场发展的合理有效性,完成电力资源管理供需的合理发展,提高电能运营的实际工作方式,保证电能经济适用效果,完成电力工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基础电力电网的建设

电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电力营销的基本方式方法。通过电力需求的控制,对电力电网进行设备合理化分配,提高电力客户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通过需求量分布的不通合理进行疏密分布,保证电力资源的合理化建设。

通过电力营销市场的合理扩大,保证电力资源建设的同步开通,完成电力建设网络设备的合理规划,从而改善我国电力网络结果,提高我国电能资源的可靠性和电能产品的质量性。

(5)宏观调控电力价格保证电力企业发展管理

电力企业的合理发展,合理的分析电能质量控制,加强我国电力工作的合理分配,加强我国电力费用的准确收取,保证电价的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电价控制手段,保证电价的有效控制,电费的合理收缴,加强电力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保证各大电能政府管理部门的合理监管,完成电力企业的合理化管理和控制。

(6)加强电能科学技术的引进,提高电力营销市场的管理

电力系统科技的营销管理可以提高我国电力营销管理水平的合理发展,完成我国电力电能制造和储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加强合理化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分析,提高科学技术设备的合理化进程,保证我国电力企业的合理化营销管理。对营销效果进行合理化考核,提高我国系统化管理分析的责任分工,完善我国电力系统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我国电力企业工程的合理化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合理化的电力营销管理可以提高我国电力电网的基础建设,提高我国技术的发展水平,保证我国电力营销管理的服务内容,组建合理的新型电力营销管理方案,保证我国电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中著.《电力营销业务技能与专业管理必读》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0101:5-97.

[2]朱秀文,刘东升,陈蕾著.《电力营销工作与管理技术》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08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