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证券投资学 证券市场 体验式教学 证券投资模拟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证券市场已成为人们便利地可以观察到的市场,特别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产品的交易数量和价格信息,以及反映证券市场变动和走势的各类价格指数信息,更是可以借助相关分析软件即时、精确地观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各项教学内容已可以便利和快捷地通过现实证券市场得以呈现、再现、还原,对其进行体验式教学具备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技术条件。有基于此,本文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现实作用,在实施中应具备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和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进行粗略探讨,以期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1 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现实作用

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就是根据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条件,通过即时展现实际证券市场环境,构建实时模拟交易机会,或重复证券市场历史进程,以现实证券市场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投资过程中强化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具有以下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利用社会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其教学价值。在网络时代,现实的证券市场可随时观察和观测,而现实证券市场具有能够充分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通过体验式教学即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证券投资理论的理解。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但相关理论数学模型复杂,不易为学生直观理解,如有关风险与现代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通过模拟投资借助分析工具进行体验式教学,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投资风险和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的作用,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三是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证券投资即可成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或工作领域,也可实现今后的个人理财,如能在课程学习期间使其亲历投资相关过程取得经验,其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会进一步得到激发,从而与教学效果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另外,体验式教学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 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条件构建

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客观环境和技术条件优越。如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获得证券市场的各种信息,感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出现或投资者预期改变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取得对证券投资的感性认识。但要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并取得实效,除学校已有的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直接利用外,还需要课程教师、教学院系和学校相关部门在软硬件方面创建所需条件。

课程教师方面。作为担任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体验式教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改革创新精神,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技术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分析技术;需要围绕体验式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系统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案。教学院系方面。制定的金融人才培养方案要与体验式教学相适应,应建立起鼓励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取学校有关部门项目资金和实验场地支持,建立专门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购置专业性的证券投资模拟分析软件,保障软件正常使用,为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提供基础性的技术平台和硬件条件。学校教务、实验、网络管理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硬件支持,把证券投资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列为不同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校园网络不仅是进教室和实验室,也要低成本进学生寝室,以方便学生能即时随地获取证券市场相关信息和进行模拟交易;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络、实验室和供电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与外网的联结通畅,提高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硬件保障水平。

3 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系统实践

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体验式教学,要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拥有的优势教学资源和现实条件进行系统性设计,不能局限在证券投资模拟,应从多个方面开展,从而构建出能够体现证券投资学课程特点,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实现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有机对接的体验式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性地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

(1)科学设计和全过程实施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对证券市场的切身体验。虽然开展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已普遍成为各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当前模拟实验与理论教学在时间段上的分离,使得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设计。由于模拟实验在技术上可以是开放式的,即模拟实验即可在实验室完成,也可在学生寝室或其它地点通过校园网络完成,因此对模拟实验应进行开放式设计。在实验方式设计上,除了实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和内容可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外,在开学第一次上课,就可给每一个学生一个模拟证券账号,教师给予指导,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能全天候在校园网内自行开展模拟实验。在实验内容设计上,除了安排股票、期货、权证等证券品种的交易实验外,按照证券投资“准备、了解、分析、决策、管理”等五个阶段对相关理论、知识、方法的要求,实验的重点应引导到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上。在实验指导设计上,除以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作为实验指导的基本依据外,对开放式实验应有适时进行跟踪、监控的机制,根据实验进展情况和发生的问题及时引导、调整。在实验进程设计上,应尽力保持实验与理论教学的同步。

(2)指导学生对影响证券市场重大信息和证券市场走势的观测,组织课堂分析讨论,使学生切实感受重大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投资是遵从统计规律的风险投资,由于风险来源于宏观环境、行业因素、企业层面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性需要可观测到的信息,因此对证券投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证券投资价值的判断,对证券市场趋势的预测,这些都离不开对公开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读。作为体验式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每次课后都应该有目的地指定几名学生,由其对相邻两次课堂教学期间市场发生的重大信息进行收集观测,在下次课堂上向其他同学报告观测结果,在K线图上观察和感受现实市场或特定证券对此信息的反应,获得经验。另外,每次课前还可以结合拟讲授的内容,组织学生观看证券市场的长、中、短期价格K线趋势,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共同查找K线图背后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课堂分析讨论效果的评价,其标准不应是分析结论与市场走势的吻合程度,而是分析方法的科学性,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任何期望对证券市场或品种的短期走势进行准确预测都是徒劳的。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2篇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各财经类院都逐渐认识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设置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但是实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大部分院校仅仅依靠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开展集中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事实上,短短一周或两周的集中模拟交易无法全面培养学生在投资中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模拟交易只是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后实现方式,不能作为唯一的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依靠多种实践教学手段,设计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整合的完整教学体系。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证券投资学》课程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效果要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是该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通过多年的授课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得出了《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实践教学要贯穿于整个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紧跟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模拟交易来实践演练应用技能;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检验实践教学成果。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理论教学始终

《证券投资学》课程理论知识点众多,涉及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市场运行、证券投资工具及证券投资分析等多个方面,尤其是该门课程理论知识与现实资本市场联系紧密,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因此理论教学不能孤立的展开,必须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了集中实训环节的单一性,更可以为随后展开的集中实训奠定基础。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案例教学”、“课后网上实训”和“讨论式教学”三项实践内容。

1.案例教学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无法紧跟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案例教学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最及时的资本市场信息和价格行情要在每节课内容之前向学生讲解,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最即时的市场运行情况,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分析证券市场的诸多影响因素;同时还要遴选一系列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对应不同的理论教学内容汇编为案例集放置于网络课程平台,安排为学生的课后阅读材料,例如在证券市场的理论教学中,可选取的案例有“聚焦中国农业银行IPO”、“一天时间820元变成56万,市价委托成就1天700倍神话”等经典案例;在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理论教学中,可选取的案例有“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途径”等。

2.课后网上实训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证券投资方式的变革,互联网委托及行情分析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证券投资交易的主要方式,网络也成为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安排课后网上实训内容,如“证券信息的采集”、“ 行情分析软件的使用”、“关注网上路演”等具体的实训任务,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获取和投资分析的能力,掌握行情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为日后的集中实训做好前期准备,奠定操作技能基础。

3.讨论式教学

通常理论教学后的集中模拟交易环节实训时间过短,较难全面培养学生对宏微观环境的价值分析能力,而这种能力不管对于证券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都尤为重要,决定了投资者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理性化发展。因此在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讨论式教学环节,以弥补模拟教学的不足。该教学环节主要采用撰写分析报告和课堂阐述观点这两种主要手段,贯穿于“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这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之中。该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堂理论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或针对某行业和公司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分析报告,并要求在课堂上阐述其核心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通过模拟交易和学科竞赛来实践、检验教学效果

模拟交易是理论课程教学后专门开设的集中实训环节,该实训环节结合真实的证券交易所交易行情,学生通过行情分析软件和网上自助委托系统利用虚拟资金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模拟交易是学生对前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具体实践。通过亲身参与投资,学生既能够真实的感受投资过程,同时也在投资过程中实践了理论知识,巩固了前期的实践教学内容,是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后,将学科竞赛作为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证券投资交易大赛”,检验《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模拟交易虽然可以实现对投资过程的模拟,但由于资金的虚拟性,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投资的风险,因此无法模拟出真实的投资心态,而学科竞赛的比赛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模拟交易的这种缺憾;同时在与其他学校的竞赛过程中,可以增进相互的交流,推广好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总结

金融学学科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对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是这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故对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完善,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8.

[2]李晓莉.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的文献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92-95.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演示教学法;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金融证券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证券投资理财知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些需求推动了《证券投资学》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也使这门课程成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诸多教师同行已经就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多方研究论证。笔者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仅就如何应用演示法进行《证券投资学》课堂理论教学,谈一点心得体会。

1.演示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1 演示教学法的含义

演示教学法即教师借助某种道具或多媒体,把生活中一些具体事例通过简单明了的演示方法展示给学生,从而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原理简明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演示教学法直观、鲜明、生动、真实,集合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诸多优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很有帮助,因此在物理、化学、体育、信息等学科教学上被广泛采用。它同样也可以适用于《证券投资学》的课堂理论教学。

1.2 演示法在《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金融学专业课,其教学内容包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如CAPM模型)、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一些技术分析工具的使用与理解(如K线及其组合分析、波浪理论、KDJ、RSI、PSY等技术分析指标的应用)等等。对于没有股票、期货等证券投资实战经验的大多数本科学生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而他们对这些知识又有很强的求知欲。

我们当前使用的PPT教学软件信息容量相对有限,其教学内容、信息多是静态的、过去式的,与证券投资实时、动态的特征很不相适应。这使得传统的《证券投资学》PPT教学法很难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厄运,教学内容还是理论对理论,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还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演示教学法则是通过证券公司的网上交易系统,把实时的股票、期货行情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涨跌、盈亏一目了然。教师再把本课程的相关知识点逐一落实在当前的行情中进行讲解,给学生演示银证转账、选股择时、委托下单、操作查询、投资分析查看等交易流程,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根据笔者本人的教学经验看,演示教学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与单一的PPT教学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经管类专业报名参加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很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实际上也是一项职业技能培训。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这门课程的教学应更多的引入职业培训的教学元素,应更多的侧重于实践、使理论具体化,而演示教学法则很好的适应了这些要求。同时,由于经费原因,许多高校不具备建设金融模拟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则教师的演示法教学就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2.《证券投资学》采取演示法教学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

演示法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对课堂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网络、模拟软件等软硬件条件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还要对课堂的节奏、场景、气氛进行系统的安排、设计和把握,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1 提高授课教师在证券投资上的实战经验

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证券投资(如炒股)实战经历的授课教师,是很难上好这门课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在早期学院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的学习实践大多在学校完成,这使得许多老师在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实战经验却不足。受证券投资高风险、以及资金、时间、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证券投资学》的授课教师甚至连炒股的经历都没有,或参与很少,这必然会影响演示法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解释PSY(心理线)技术指标的运用法则时,教科书上的理论解释是PSY指标在25-75之间为常态分布;>75时进入超买区,应提高警惕,少买多卖;<25时进入超卖区,是很好的买入时机。但这种解释很显然不适合实战投资中风格不同的投资者,会对他们形成误导,因为PSY指标也反映了整个市场或某只股票某一时点的人气状况。有长期实战经验的教师在解释这个技术指标会这么说,PSY指标>75时,虽然进入了超买的高风险区,但也反映了该股现阶段人气旺,所以也存在短线的投机机会,适合于习惯快进快出的短线投资者;而当PSY指标<25时,虽然进入超卖的低风险区,但缺乏人气,短线机会不大,只适合耐得住寂寞的中长线投资者。授课老师还可通过实时行情系统,选择若干只股票的PSY指标及其对应的股价和趋势来验证他的观点。显然后一种的解释与演示,比前一种干巴巴理论讲解的效果要好的多,而只有有着长期实战经历的老师才具备这种能力。

所以,授课教师有无证券投资的实战经验,对于本学科演示法教学的展开很重要。要提高老师的实战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授课教师要有意识的去“炒股”,去研究股票、研究投资。这不仅是老师个人的投资理财行为,也是搞好《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二是“走出去”策略,学校可以讲一些青年教师送到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实践性学习,使其在较短时间里完成理论与实务的对接;使用证券投资模拟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学校,要对授课老师进行前期的软件使用培训。

2.2 为授课老师提供流畅的网络环境

在《证券投资学》课堂理论教学中,演示法教学所需的道具主要是畅通的网络环境、证券公司的网上交易系统或证券交易模拟软件、以及多媒体教学平台。其中,畅通的网络环境最重要。如果上课用电脑不联网,则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网上交易系统无法下载,股票、期货等实时行情就没法向学生展示,投资交易模拟、投资分析演示也就没法进行。多媒体的教学平台目前国内的所有高校都已具备,而金融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和相关的证券交易模拟软件,由于其高昂的建设费用,许多院系望而却步,这更需要为授课老师提供成本低廉的教学网络环境。

3.《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具体内容

演示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让学生能直观的了解证券投资交易的一般流程,掌握基本的交易规则和买卖技巧;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证券投资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其通过有效的投资分析去把握短期买卖时机和股市中长期发展趋势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敬畏心理,使其未来从事该职业或个人理财时少走弯路。因此,结合《证券投资学》课堂演示法教学的目的,根据该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际运用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演示法教学。

3.1 证券交易的演示

下载证券公司网上交易系统,授课教师可专门为教学开一个证券账户并存入少量资金,以满足教学演示的需要。然后通过该账户进行各种交易操作的演示,让学生熟悉证券交易从开户、委托、竞价成交、清算交割到过户的整个流程,熟悉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了解现阶段国内证券市场已经提供的证券种类、交易品种以及它们的盈利模式(如权证、融资融券、股指期货、ETF基金、债券等),熟练掌握各种证券的交易方式和买卖技巧。

3.2 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法的演示

通常所说的证券投资分析,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投资者,不外乎是基本面分析与技术面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分析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两种:(1)基本分析法;(2)技术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的演示,侧重于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敏感性,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来把握证券市场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同时,课堂基本面分析演示的目的还在于提高学生的行业敏感性和对上市公司微观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观察在学习期内宏观、行业、公司这三方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大盘和个股的变化。特别关注国家重大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利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根据经济、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和我国浓厚的区域经济特征,来掌握证券市场的板块轮动效应,及时把握当前市场的热点行业和热点区域;使学生学会通过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高管素质、创新能力、分红能力等基本信息,来选择个股并判断其走势。

3.3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法的演示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股票市场的当前行为或过去循环的轨迹来分析股票价格未来变动趋势的方法。它实际上是趋势分析和经验分析法的综合体。该分析法课堂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识别、运用主要的技术分析图形(如K线及其组合、各种整理和反转形态)、技术指标,掌握看盘技巧,能对个股或大盘的短期行情做出基本判断。例如波浪理论的技术分析演示,教师可调出上证指数2005年6月998.23点―2007年7月6124.03点―2008年9月1664.93点的K线图,这一阶段的大盘走势就较充分的显示了证券市场中长期走势八浪循环的特点。

《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具体内容还有很多,如风险管理的演示、组合投资的演示等等。授课老师应根据金融证券市场不断发展、金融理论、工具不断创新的需要,经常性的调整和更新课堂演示的对象与内容,设计出更为合理的课堂演示过程。当然,演示教学法只是《证券投资学》多元教学方法中的其中一个,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还需要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的很好配合,还需要教师同仁的继续实践、创新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霍文文.证券投资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焦霖,焦萍.关于模拟股市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09(1).

[3]于丽红,兰庆高.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4]梁朝晖.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业板 IPO融资 超募

一、引言

自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推出以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额”三高现象将创业板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引发了市场隐忧。截止2012年6月1号,已有322家企业顺利登陆创业板,整体募集资金总额达到2225.5亿元,募集资金净额达到1594.08亿元,而整体拟募集资金额仅为631.47亿元,致使超额募集资金额达962.61亿元,平均超募1.54倍。我国创业板超募程度更加严重。 从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来看,影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融资超募的因素必然是多层次的。本文从我国创业板新股发行制度出发,结合新股发行链条上的重要参与方即券商(证券承销商、保荐商)、询价机构投资者、公众投资者三个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下一阶段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Cater和Manaster(1990)研究显示,声誉好的券商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发行公司价值判断的一致性,降低发行风险,提高发行价格。郭海星等(2011)研究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不高的背景下,不完善的声誉机制无法制约券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券商的第三方认证功能弱化,券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发行人和券商的利益趋同。高声誉券商会降低企业发行失败的风险,帮助企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额,作为回报发行人在明知道高声誉券商收费高的前提下依然愿意支付高额承销保荐费用。券商机会主义行为可以为券商带来收益,企业募集资金额越多,券商收益就会越高。企业募集资金总额的多与寡,取决于发行价格与发行股数的乘积。新股发行价格的制定便成为企业获取高额募集资金的关键因素,券商在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则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可见,券商在我国股票IPO定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券商声誉机制还无法有效约束券商机会主义行为时,券商便会利用其在IPO定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自利行为,推高发行价,与发行人利益一致。而发行方为补偿券商可能丧失声誉资本的唯一方式,就是支付券商更高额承销保荐费用。在承销服务费用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管制时,券商收取的承销服务费被局限在一定的比例里,很难调动券商推动超募的积极性。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原则的推行,承销服务费用的价格管制也被逐步放开。券商佣金的市场化原则推行,增加了券商服务收费的议价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券商推动超募的利益之心。券商和发行人的利益趋同是导致券商声誉机制无法有效约束其机会主义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券商声誉越高,服务收费越高;

假设2:券商服务收费越高,企业获取超募资金额越多

作为询价对象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市场准入不严,执业能力参差不齐。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机构投资者为获得配售额进而高报价热情。由于机构投资者在询价过程中的非理,导致询价结果背离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询价对象的高报价热情加剧了企业获取超募资金程度。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超募资金额越多

公众投资者大多是非理性投资者,缺乏一定的投资分析能力,他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很难客观评价企业真实情况,更多的是盲目“打新”、“炒新”等跟风行为。虽然公众投资者不参与网下定价过程,但网上申购不足或者网上申购不足向网下回拨后仍然申购不足,可以中止发行,最终导致发行失败,所以公众投资者的热情也是决定企业发行成功与否、募集资金额多与寡的重要因素,投资者情绪越高涨,越会加剧企业获取更多超募资金额。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公众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超募资金额越多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年6月1日前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32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发行公司拟募集资金额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而券商承销金额及排名数据则来自于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使用Excel2007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整理,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变量及其定义如下:(1)超募资金额。超募资金额(Oamount)是以发行人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超过拟募集资金额的部分作为企业超募资金指标的测试变量。

超募资金额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 - 拟募集资金额=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 - 发行费用 - 拟募集资金额= 发行价格 × 发行股数 - 发行费用 - 拟募集资金额

(2)券商服务收费。券商承销保荐费(Fee)是以券商承销保荐费用总额作为券商服务收费指标的测试变量。每股承销保荐费用(Pf)是以券商承销保荐费总额与企业发行股数之比作为券商服务收费变量的稳健性测试变量。(3)券商声誉。券商声誉(Undwr)是券商声誉指标的测试变量。本文借鉴国外M-W法排名原则,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09年至2011年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之和排列名次作为声誉指标的测试变量,名次越靠前,券商声誉越高;同时根据三年各券商承销金额之和取自然对数作为券商声誉指标的稳健性测试变量。(4)机构投资者情绪。网下有效申购户数(Hs)是指网下有效认购机构投资者的家数,作为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测试变量。网下累计超额认购倍数(Rgbs)是指网下机构有效认购数量与网下配售数量的比值,作为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的稳健性测试变量。(5)公众投资者情绪。上网发行中签率(Lwr)是指上网发行有效配售量与上网发行有效申购量的比值,作为公众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测试变量。网上累计超额认购倍数(Ogbs)是指网上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数量与网上配售数量的比值,作为公众投资者情绪指标稳健性测试变量。(6)控制变量。考虑到超募现象还会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此处还考虑在模型中加入其他控制变量。这些控制变量如下:发行规模(Size);发行价格(Ip);发行前全面摊薄市盈率(Pe);资产规模(Ast),以企业发行上市前三年资产总额平均值取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ev),取企业发行上市前三年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资产收益率(Roa),取企业发行上市前三年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股权制衡度(Ob),定义为第二名至第十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大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如果属于股权制衡类公司,则取值1,否则,取值0;经营年限(Year),即公司创立到上市前存续的时间。基于上述变量定义,为实证检验券商声誉与券商收费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Fee = α0 + α1Undwr + α2 Size + α3 Ip + α4Pe + α5Ast + α6Lev + α7Roa + α8Share + α9 Year +ε (模型1)

为了实证检验企业IPO融资超募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Oamount =β0 + β1Xi + β2 Size + β3Ip + β4Pe + β5Ast + β6Lev + β7Roa +β8Share + β9Ob+ β10Year +ε (模型2)

其中,模型2中的Xi(i=1,2,3)作为解释变量。当验证假设2时,X1 = Fee;当验证假设3时,X2 = Hs;当验证假设4时,X3 = Lwr。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创业板整体超募远高于我国股市的平均超募倍数,由此可见创业板超募程度之严重。创业板公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平均支付承销保荐费用为3803万元,最高支付金额达14700万元,最低金额仅为800万元,不同企业支付的承销保荐费用不同,由此可见券商佣金市场化以后,市场为券商支付的服务费用差异性明显。券商排名均值为20.2,说明创业板拟上市公司为降低发行风险,在选择券商进行股票承销业务时,偏向于选择排名靠前的券商。网下有效申购户数平均值为57.6家,上网发行中签率平均值为1.16倍,说明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的认购情绪比较高。

(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所示。

(1)券商声誉与券商服务收费关系模型的回归分析。模型1的多元回归结果见表(2)。在对假设1进行回归分析前,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共线性检验,发现模型1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772,说明模型1中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1中方程拟合度很好;F值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1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模型1中所得出的实证结果基本上一致,假设1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在表(2)中券商服务收费额(Fee)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中,券商声誉指标(Undwr1)系数为负并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排名越靠前,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券商声誉指标(Undwr2)系数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承销金额越多,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由此证实了假设1;企业发行股票规模(Size)和IPO上市发行价格(Ip)与Fee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发行规模越大,IPO上市发行价格越高,券商承担的风险越大,收取的承销保荐费用就越高;其他控制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表(3)中为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以每股承销保荐费用(Pf)作为Fee的替代变量再一次进行回归分析,券商声誉指标(Undwr1)系数为负并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排名越靠前,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券商声誉指标(Undwr2)系数为正并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承销金额越多,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说明模型1是稳健的;Size与Pe系数均为负分别在1%和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IPO上市发行规模越小,发行前市盈率越低,每股承销保荐费用越高;Ip系数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IPO上市发行价格越高,券商承担的风险越大,收取的每股承销保荐费用就越高;其他控制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企业IPO上市融资超募因素模型的回归分析。模型2的多元回归结果见表(3)。在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前,首先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共线性检验,发现模型2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2.804,说明模型2中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2中方程拟合度很好;F值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2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模型2中所得出的实证结果基本上一致,从表3可以得出假设2、假设3及假设4分别得到了很好的证实。Fee变量在表(3)中第二列和第五列中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收费越高,企业获取的超募资金额越多;Hs变量在表(3)中第三列和第五列中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的超募资金额越多;Lwr变量在表(3)中第四列和第五列中系数均为负,并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上网发行中签率越低,公众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的超募资金额越多,由此可以看出假设2、假设3及假设4分别得到了很好的证实;Size和Ip变量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发行规模越大、发行价格越高,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对IPO企业越关注,市场前景越看好,企业越容易获取高额超募资金;Lev变量在模型2中系数均为负并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投资者认为企业经营越稳健,购买风险就越小,企业越容易获取高额超募资金,其他变量统计上水平不显著、不稳定。为进一步检验模型2的稳健性,在对主要研究变量分别使用不同的替代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选用每股承销保荐费用变量替代Fee变量,网下累计超额认购倍数变量替代Hs变量,网上累计超额认购倍数变量替代Lwr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所得实证结果与表(3)中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有网上累计超额认购倍数变量没有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券商声誉机制无法有效约束券商机会主义行为,券商排名越靠前,券商服务收费越高,企业获得融资超募资金越多,高额承销保荐费用是保证发行成功并进而激励券商推动企业资金超募的深层次原因;(2)由于机构投资者在询价过程中的非理,导致询价结果背离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融资超募资金越多;(3)公众投资者虽然不参与新股定价,但盲目“打新”、“炒新”等非理性投资行为,会加剧二级市场的波动,公众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得超募资金额越多。结合以上研究,建议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进一步深化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完善券商声誉机制,实现第三方认证功能,加强对券商的监管与惩治,尝试改革券商收费机制,切断券商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利益驱动,对于超募资金额不收取服务收费;进一步完善询价机构投资者的询价机制,扩大机构投资者询价对象的范围和异质性,提高询价机构投资者执业水准和市场准入,实现机构投资者的合理报价和理性询价;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证券监管部门可以定期开展证券投资知识讲座和网络视频宣传,引导公众投资者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方军雄、方芳:《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与融资超募现象》,《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12期。

[2]蒋欣、李全:《创业板超募现象解析》,《中国金融》2010年第2期。

[3]郭海星、万迪昉:《吴祖光.券商值得信任吗——来自创业板的证据》,《南开管理评论》 2011年第3期。

[4]刘志远、郑凯、何亚南:《询价对象之间是竞争还是合谋——基于IPO网下配售特征的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第3期。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5篇

证券电子商务的概念

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行业以互联网络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它是一种信息无偿、交易有偿的网络服务。其基本内容包括:1.证券电子商务能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的全方位服务;2.证券电子商务所需条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货币电子化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微观、宏观)等。证券电子商务比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因此证券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3.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国际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证券板块分析、证券静态动态分析等方面的服务;4.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以每日国内外经济信息、证券行情、证券买卖、投资咨询、服务对象的辅助决策分析及提供特别专题报告等方式来为投资者服务;同时也提供外汇、期货等方面的辅助服务方式。

特点与典型模式

证券电子商务就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证券公司原有业务体系中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用户与内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语音就可开展业务与提供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所有的交易与服务均通过WEB或电话呼叫中心自动进行,不许借助店面或工作人员的帮助;由于是虚拟的,服务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个性化:所有服务可精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也可是被动服务。

3、成本低:由于服务的虚拟性,对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场地及人工不再有要求,加上技术进步对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改进,因而有效降低了证券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

4、优质服务更为重要:由于硬件不再重要,网络的竞争只能依靠软性的服务。并且网络跨越时空的能力会将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制放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模式下更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

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技术的创新便可意味着服务与业务的创新。

证券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E——Trade模式:完全以WEB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其特点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对价格在意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价格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竞争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E——Trade,Ameritrade等。

2,Schwab模式:同时以店面,电话,WEB向投资者提供服务,客户可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服务价格,不会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通过有效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供创新的业务模式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特色。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Schwab,TDWaterhouse等。

3,MerrillLynch模式:美林证券是美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由于有庞大的客户托管资产作为后盾,美林对于90年代兴起的网上经纪浪潮反应迟钝,迟至99年六月一日才其在线交易系统。

问题和应对策略

1、证券投资主体不合理。我国目前证券投资不是以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纪为主,而是民众广泛介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这是不可取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投资的主要操作者应该是基金管理者、证券经纪人、投资银行管理者等,证券营业部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也将有较大的改变。随着证券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证券电子商务前景将更加明朗。

2、证券电子商务成本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两方面成本:计算机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消费状况,要付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购置费和电话初装费、月租费、通话费,以及网络运行费等等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证券商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成本:网络设备成本、通讯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对于证券商来说,发展电子商务并不增加太多的投入,与现在的交易方式来比有增有减。因为互联网在线交易多了,证券营业部的数量、经营面积、计算机LAN工作站数量、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数量都将减少,服务器容量和性能将要增加和提高,通讯带宽、稳定性等方面要有大的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减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顾问人员将增加。

3、证券电子商务的网络问题。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的网络问题:互联网的安全、网络稳定可靠性、网络速度。互联网的安全不仅是证券电子商务所关心的,它更是整个国家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象金融证券业这类国家支柱产业的互联网络,更要严格使用国产关键技术,以确保安全性。所幸的是,最近中科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获重要进展,该项目包括:实用非否认协议、智能卡软件安全规范、智能卡安全集成平台、Internet安全集成系统、Internet网络安全监视器、防火墙系列产品、计算机网络安全产品评测、″黑客″入侵防范软件、安全引擎工具包、网络安全教育等。网络稳定可靠性和网络速度问题有赖于我国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提高,我国证券交易多次发生过交易笔数太大导致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计算机及通信系统阻塞事件。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6篇

证券电子商务的概念

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行业以互联网络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它是一种信息无偿、交易有偿的网络服务。其基本内容包括:1.证券电子商务能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的全方位服务;2.证券电子商务所需条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货币电子化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微观、宏观)等。证券电子商务比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因此证券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3.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国际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证券板论文块分析、证券静态动态分析等方面的服务;4.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以每日国内外经济信息、证券行情、证券买卖、投资咨询、服务对象的辅助决策分析及提供特别专题报告等方式来为投资者服务;同时也提供外汇、期货等方面的辅助服务方式。

特点与典型模式

证券电子商务就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证券公司原有业务体系中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用户与内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语音就可开展业务与提供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所有的交易与服务均通过WEB或电话呼叫中心自动进行,不许借助店面或工作人员的帮助;由于是虚拟的,服务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个性化:所有服务可精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也可是被动服务。

3、成本低:由于服务的虚拟性,对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场地及人工不再有要求,加上技术进步对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改进,因而有效降低了证券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

4、优质服务更为重要:由于硬件不再重要,网络的竞争只能依靠软性的服务。并且网络跨越时空的能力会将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制放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模式下更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

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技术的创新便可意味着服务与业务的创新。

证券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E——Trade模式:完全以WEB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其特点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对价格在意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价格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竞争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E——Trade,Ameritrade等。

2,Schwab模式:同时以店面,电话,WEB向投资者提供服务,客户可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服务价格,不会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通过有效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供创新的业务模式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特色。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Schwab,TDWaterhouse等。

3,MerrillLynch模式:美林证券是美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由于有庞大的客户托管资产作为后盾,美林对于90年代兴起的网上经纪浪潮反应迟钝,迟至99年六月一日才其在线交易系统。

问题和应对策略

1、证券投资主体不合理。我国目前证券投资不是以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纪为主,而是民众广泛介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这是不可取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投资的主要操作者应该是基金管理者、证券经纪人、投资银行管理者等,证券营业部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也将有较大的改变。随着证券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证券电子商务前景将更加明朗。

2、证券电子商务成本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两方面成本:计算机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消费状况,要付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购置费和电话初装费、月租费、通话费,以及网络运行费等等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证券商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成本:网络设备成本、通讯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对于证券商来说,发展电子商务并不增加太多的投入,与现在的交易方式来比有增有减。因为互联网在线交易多了,证券营业部的数量、经营面积、计算机LAN工作站数量、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数量都将减少,服务器容量和性能将要增加和提高,通讯带宽、稳定性等方面要有大的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减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顾问人员将增加。

3、证券电子商务的网络问题。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的网络问题:互联网的安全、网络稳定可靠性、网络速度。互联网的安全不仅是证券电子商务所关心的,它更是整个国家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象金融证券业这类国家支柱产业的互联网络,更要严格使用国产关键技术,以确保安全性。所幸的是,最近中科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获重要进展,该项目包括:实用非否认协议、智能卡软件安全规范、智能卡安全集成平台、Internet安全集成系统、Internet网络安全监视器、防火墙系列产品、计算机网络安全产品评测、″黑客″入侵防范软件、安全引擎工具包、网络安全教育等。网络稳定可靠性和网络速度问题有赖于我国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提高,我国证券交易多次发生过交易笔数太大导致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计算机及通信系统阻塞事件。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7篇

证券商务的概念

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行业以互联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它是一种信息无偿、交易有偿的网络服务。其基本包括:1.证券电子商务能为及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的全方位服务;2.证券电子商务所需条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货币电子化和解决网络安全(微观、宏观)等。证券电子商务比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因此证券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3.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国际、政府政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证券板块分析、证券静态动态分析等方面的服务;4.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以每日国内外经济信息、证券行情、证券买卖、投资咨询、服务对象的辅助决策分析及提供特别专题报告等方式来为投资者服务;同时也提供外汇、期货等方面的辅助服务方式。

特点与典型模式

证券电子商务就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证券公司原有业务体系中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用户与内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语音就可开展业务与提供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所有的交易与服务均通过WEB或电话呼叫中心自动进行,不许借助店面或工作人员的帮助;由于是虚拟的,服务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个性化:所有服务可精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也可是被动服务。

3、成本低:由于服务的虚拟性,对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场地及人工不再有要求,加上技术进步对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改进,因而有效降低了证券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

4、优质服务更为重要:由于硬件不再重要,网络的竞争只能依靠软性的服务。并且网络跨越时空的能力会将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制放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模式下更是一条不变的。

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

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技术的创新便可意味着服务与业务的创新。

证券商务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E——Trade模式:完全以WEB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其特点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对价格在意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价格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竞争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E——Trade,Ameritrade等。

2,Schwab模式:同时以店面,电话,WEB向投资者提供服务,客户可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服务价格,不会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通过有效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供创新的业务模式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特色。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Schwab,TDWaterhouse等。

3,MerrillLynch模式:美林证券是美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由于有庞大的客户托管资产作为后盾,美林对于90年代兴起的网上经纪浪潮反应迟钝,迟至99年六月一日才其在线交易系统。

和应对策略

1、证券投资主体不合理。我国证券投资不是以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纪为主,而是民众广泛介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这是不可取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投资的主要操作者应该是基金管理者、证券经纪人、投资银行管理者等,证券营业部的机系统和也将有较大的改变。随着证券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证券电子商务前景将更加明朗。

2、证券电子商务成本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两方面成本:计算机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消费状况,要付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购置费和电话初装费、月租费、通话费,以及网络运行费等等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证券商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成本:网络设备成本、通讯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对于证券商来说,电子商务并不增加太多的投入,与现在的交易方式来比有增有减。因为互联网在线交易多了,证券营业部的数量、经营面积、计算机LAN工作站数量、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数量都将减少,服务器容量和性能将要增加和提高,通讯带宽、稳定性等方面要有大的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减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顾问人员将增加。

3、证券电子商务的网络问题。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的网络问题:互联网的安全、网络稳定可靠性、网络速度。互联网的安全不仅是证券电子商务所关心的,它更是整个国家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象证券业这类国家支柱产业的互联网络,更要严格使用国产关键技术,以确保安全性。所幸的是,最近中科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获重要进展,该项目包括:实用非否认协议、智能卡软件安全规范、智能卡安全集成平台、Internet安全集成系统、Internet网络安全监视器、防火墙系列产品、计算机网络安全产品评测、″黑客″入侵防范软件、安全引擎工具包、网络安全等。网络稳定可靠性和网络速度问题有赖于我国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提高,我国证券交易多次发生过交易笔数太大导致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计算机及通信系统阻塞事件。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上证券;交易模式;发展趋势

1.引言

在早期的证券交易活动中,各项工作都是依靠人工操作的,尤其是通信技术的落后使得证券交易弊端连连,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世纪中后期,虽然电话、报价器、电报等电子手段运用到了证券交易中,但是委托、交易执行、清算交割等一系列过程依然是人工操作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电子交易系统的创造,才实现了证券交易的自动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证券行业的深化融合,证券交易进入了具有里程碑的时代——网络交易时代。

传统证券交易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资者通过柜台委托、热自助、小键盘等设备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内部交易,是现场交易;另一类是是投资者通过电话委托、远程大户室等远程交易手段进行证券交易,是交易手段的延伸。传统证券交易的主要特点是交易指令直接传递给证券公司,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靠方面有所保证。而网上证券交易是通过互联网传输交易指令的。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传递方式的差异。对于证券公司来说,网上交易意味着投资者证券交易的全过程都可以以虚拟方式实现,证券公司的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决策管理可以智能化,由于网络技术功能的强大,传统证券交易的很多硬性资源不再具有价值了,软性的资源需要新的平台来定义,这会给证券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理念、服务模式带来极大地变化。

2.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现状

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信息网络,既是网上证券交易业务最早开展的国家,也是是网上证券交易业务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美国经济的发展等因素。根据美国国际证券业信息中心数据统计,全球网上证券交易用户:2001年为2860万户,2002年为4090万户,2003年为5850万户,2004年为7135万户,增长了22%,2007年为1.6亿户,2008年为2.2亿户,2009年为2.99亿户,2010年为4.1亿户,全球网上证券交易用户在以34.6%的平均增长速度增加,到了2011年为5.6亿户。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起步晚于美国,而且主要是由IT技术厂商和中小型券商的营业部推动发展的,网上交易可以降低券商的成本、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全国甚至全球拓展客户,但投资者从一开始并不像券商那样积极投入;1997年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湛江营业部推出“视聆通”多媒体公众信息网网上交易系统,标志着中国证券网上交易的开始。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1996-1997年),部分证券公司与IT公司开始最基本的合作,因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介入少、上网专线费用高等),导致了只有极少数券商为极少数客户提供网上交易服务,这个时期的网上交易系统一般只能提供简单的行情浏览和股票交易等服务。

(2)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0年),网上证券交易开始注重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并采用了PKI、X509等标准电子商务安全体系,部分证券公司已采用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安全技术的发展为网上证券交易提供安全保障;随后2000年4月份证监会《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的发行,对网上证券交易做出政策规范;1999年底,国内有25万证券投资者使用互联网交易,网上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1%。

(3)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8),2001年开始,我国网上证券交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网上证券交易量占沪深两市总成交量的比重在逐年增长,2001年,已有200多家证券经营机构实验性开展了网上委托业务,网上开户数达到40万;2001年证监会正式批准首批23家证券公司开展网上证券交易;2002年4月,证监会联合国家计委和国家税务局制定颁布了《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进一步促进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2003年已有73家证券公司获得网上证券交易资格。

(4)调整阶段(2009至今),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上证指数大跌,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下,网上证券交易也面临结构性的调整。

3.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模式的分析

我国从1996年开始出现网上交易以来,经历了观望、开发、试用和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初期网络的普及和相关条例的颁布,网上交易资格和运作方式得以明确下来,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才开始迅速发展;网上证券交易模式或多或少是向网上证券交易业务最发达的美国学习的,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也形成了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如下几种交易模式:

(1)通过IT公司网站或者财经网站提供服务的交易模式。这是IT公司参与发起的模式,IT公司包括网上服务公司、资讯公司和软件系统开发商等负责开设网络站点,为客户提供资讯服务,券商则在后台为客户提供网上证券交易服务。这种模式开始于1997年,这个时期的网上证券交易方式是以营业部为中心,以IT厂商软件产品开发为依托的初级网上交易方式,虽然提供实时行情、委托交易等服务,但是没有服务的概念只是作为一种新渠道的开发,所以很少有增值服务。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利用现有的Browser/server的SSL平台,交易数据在券商内部传输,安全性好;2)无需下载软件,便可实现网上委托交易、行情服务、信息查询等功能,快捷便利;3)通过ISP拔号上网,节省通讯费用。

(2)券商自建网站提供服务的模式。这是一种券商占网上证券交易主导的模式,券商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网上证券交易系统,通过与互联网的链接,券商在网站上开发出各种如网上模拟操作、国内外宏观信息报道、证券分析等各种特色化功能,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客户可以通过券商网站上的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直接进行下单、委托交易、行情查询分析等相关活动。这种模式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券商拥有自己的网站,并开发自己网站的网上交易系统;2)券商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投资者不同的服务需求;3)券商提供自己机构研究成果,增值服务能力有所提高。

(3)券商与银行合作方式模式。券商与银行之间建立专线,在银行设立转账服务器,可用于网上证券交易资金查询,资金账户与储蓄账户合二为一,实现银行账户与证券保证金之间的及时划转;采用这种方式,投资者只要持有关证件到银行就可办理开户手续,通过银行柜台、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方式进行交易。

(4)银行+证券+证券网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使投资者一次交易由三方合作完成,银行负责与资金相关的事务,证券商负责证券网上交易委托交易、信息服务等与股票有关的事务,证券网负责信息传递和交易服务等事务。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三个独立系统:资金在银行系统流动,股票在券商那里流动,信息在网站上流动。例如建设银行+西南证券+飞虎证券网,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证券交易对安全性的要求。

4.网上证券交易模式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各个行业提供了网上发展的可能性。证券行业作为资金、技术以及知识密集型行业,网上证券交易的快速发使网上证券交易模式也得到了提炼和肯定;但是不同的国情、技术条件、市场制度、政策体质等因素影响,发展趋势也不一样,从2000年后我国主要存在券商自建网站提供服务、券商与银行、证券网站结合提供服务等网上交易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网上用户的增加、投资者知识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变化,未来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下:

(1)有形营业部与虚拟证券部网上网下融合的服务模式。机构投资的发展和个人投资者知识水平提高使得网上证券交易变得越加成熟理性,对证券交易的差异化要求也变得越高,越来越偏向对信息质量和增值服务的高要求。一方面,券商将有形营业部与虚拟证券部整合混合运营,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研究资源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通过网上网下资源的融合,网上资源的运用可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信息服务,直面的服务可以增加信任感真实感;对于中国处于目前缺乏信用机制的时代,网上网下的结合既符合了网络经济的潮流又照顾了现实利益的需要。

(2)证券商+银行+财经网站+保险的联盟发展模式。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上证券交易需要考虑信息快捷、咨询服务质量高、交易安全以及资金管理等各方面要素:证券商负责证券交易和咨询服务;银行负责第三方支付和资金的管理;财经网站负责信息快速提供;保险为资金以及交易提供风险保障;四个系统独立运行,形成航空母舰式的网上证券交易模式,在网络经济大潮中将会是平稳运行的存在。

5.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网上证券交易成为主要的证券交易方式,与外国发达国家的网上证券交易相比,我国也形成和发展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网上证券交易,未来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模式将形成两种:一种是有形营业部与无形证券部结合,网上网下融合的发展模式;另一种是券商、银行、财经网站和保险合作,形成联盟朝金融综合化发展。国内券商在网上证券交易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资源,希望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能够抓住机遇,在网上证券交易市场占得份额,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克强.电子交易与支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沈晓平.网络金融[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吕露.网上证券交易模式研究[D].中国知网,2005.

[4]陈增圭.建设金融网络 促进金融发展[J].金融电子化,2003(3).

[5]谭艺曲.证券业的未来趋势[J].财经贸易,2000,3:17-18.

[6]兰涌.券商发展网上证券交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4).

[7]梁冰,李琪.中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J].武汉金融,2006(3).

作者简介: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9篇

本文以阿里小贷为案例,阐述其交易结构、风险收益及风险管理措施,发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2013年3月在时任国家总理的大力推行下才有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阿里小贷联合上海东方证券推出了国内首单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道路。然而该创新性的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缺乏、各项制度的不完善、整个经济环境和投资者落后的经营观念,都给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放缓了该创新项目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阿里小贷案例,为我国其他行业或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为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用评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开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

(一)必要性分析

我国资产证券化在2014年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并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势推进下,资产证券化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升温,存在着巨大的创新性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开展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必要性分析非常有必要。

(1)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有效盘活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优质小微资产。近年来,我国的电商平台在所有交易平台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的龙头企业有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和腾讯等。仅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国际在2015年11月11日当天的总成交额就达到500亿元人民币。这些电商平台上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其小额贷款的需求非常大。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则以互联网的大数据为依托平台,为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充分盘活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优质小额资产。

(2)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杠杆。中国现阶段的企业中有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但由于自身资质的影响获得融资的难度很大,难以从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获得融资,限制了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恰恰能为中小企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有利于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中的中小企业由于各种监管政策的融资规模的限制难以发展壮大,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但这样的融资方式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且入门标准较高。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为这些企业提供一种直接融资的渠道,有效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展现状

2013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在两会上首次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成功揭开了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大幕。2014年,国家正式大力推进经济体制转型,金融财富重点由原先的房地产开发逐渐转向金融市场领域,“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利率的市场化也传来了利好消息。这些都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不断增长,且涉及更多非传统的领域。同时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体制改革,进一步使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且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能将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充分保证小额投资者的利益。

(1)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于2005年被确定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试点,并分别开展了住房抵押贷款和信贷两方面的资产证券化。该阶段我国主要应用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为银行、证监会合作并主导的部分企业,但由于监管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曾停止过一段时间。直至2012年《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的颁布,资产证券化项目才由试点转变为常规业务。2015年起,国家层面对资产证券化项目大力扶持,各种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刺激了国内该项业务的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项目1386个,涉及金额近6000亿元。

(2)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发展现状。政策方面:2005年确定建行和开发银行为第一批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发展试点;2014年颁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为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提供充足有力的法律依据。市场发行方面:2013年7月,阿里小贷与上海东方证券联合推出国内首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产品“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首次将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进行有效的融合;2015年9月,京东京东白条,成为国内首例以个人消费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2015年12月,新兴电商发行“嘉实资本分期乐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证券,为国内首单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面向年轻群体。

三、案例分析

(一)项目简介

“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由阿里小贷和上海东方证券于2013年7月份联合推出的国内首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产品,是响应同志“互联网金融”的领先企业。该项目共注资16亿元人民币,但因国家证监部门的融资杠杆不得高于金资产一半的规定,特利用证券化项目进行了五十亿元的融资,解决了资金的缺口问题。截止2014年7月,该项目累计循环贷款额达400亿元,参与接待人员数量超过160万人。

(二)阿里小贷资产证化的收益分析

(1)优先劣后的分层收益分析。根据资产风险和利益的不同,专项管理者采取优先劣后的利益分配模式,并将投资者分为优先级、次优先级和次级投资者,其认购分配比例为0.75:0.15:0.1。在这种利益和风险均分层级的分配机制下,当回收资产只达到总发行量的六成时,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本金将得不到保证;回收资产达到总发行量的110%时,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本金与利益均能得到保证,并能保证阿里小贷的本金支出。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阿里小贷选择的证券化项目一般要将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从中也可以看出,阿里小贷和投资者双方保证共同利益的关键是获得稳定且高质量的基础资产。在20%-50%的借贷利率环境下,所有收益中要有6.5%和11.5%的利益优先分配给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再加上3%左右的管理等其他费用支出,会使得资金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阿里小贷的资产证券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阿里小贷的资金周转率和循环利用率,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

(2)不良率的压力测试。根据前文所述,不良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基础资产分别在理想和悲观两种极端状态下对不良率进行压力测试。其中,理想状态是指资金的使用率为98%,利率为18%;悲观状态是指60%的资金使用率和10%的利率。理想状态下,当不良率达到9.2%时,次级投资者的收益将得不到保证;达到40%以上,次优先级投资者的利益才会受到损害。在悲观状态下,即使不良率为0,次级投资者的本金也不会得到保证,不良率达到8%时,其本金将全部损失;当不良率超过36%时,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收益会见损;不良率达到54%时,次优先及投资者的本金将全部损失,同时优先级的收益也得不到保证。但在实际的项目发行中,这两种极端状态出现的几率很小。阿里小贷通过对基础资产不良率的动态监控,会随时对基础资产进行调整。当不良率超过5.5%时,会及时调整项目的入池最低标准;当不良率超过8.5%时,将进行不良基础资产的催收工作;当不良率超过10.5%时,将停止项目的发行,并提前回收款项并进行利益的分配。

(3)相应的风险管理举措。资产证券化运行中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因素主要有信用风险、现金流预测风险和利率波动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阿里小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一是严格审核基础资产,对平台上的阿里巴巴、天猫和淘宝等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检测,充分了解借款人的资金动向,详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程度,从源头上遏制风险。二是信用的双重增级,该项目在内部采取优先劣后的层级制度,次级投资者只能进行最大10%比例的投资,且只能是阿里小贷定向发行,从源头开始注重基础资产的高质量性和稳定性;在外部由专业担保公司作为担保和资金的补充支付方,优先保证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的利益。三是基础资产的实时监控,阿里小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对超出设置的预警的部分进行资产的重新整理,同时还有充足的风险拨备资金作为预备保障。四是投资者准入门槛的逐步提高,优先级、次优先级和次级投资者分别对应不同的证券投资认购的起点,优先级的认购起点为500万元人民币,次优先级投资者的认购起点是2000万元人民币,次级投资者的投资只能由阿里小贷进行定向发行,不同层级的投资者匹配不同的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

(4)阿里小贷成功实施的意义。阿里小贷实施的意义总结起来有四点:有利于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融资困难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充分发挥了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以及盘活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优质的个体和小微企业的沉淀资金。

四、案例揭示的问题及创新启示

(一)揭示的问题

(1)监管制度尚未完善。阿里小贷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依据是《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中将资产的证券化正式转为常规业务,而不再只是试点业务。但是该项管理规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下的资产证券化并没有较为完善的详尽规定,同时阿里小贷作为国内第一单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试点,是以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由于小额贷款存在极大的特殊性,监管制度更应完善。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进,资产的证券化项目会越来越多,更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资产证券化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信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现阶段的资产证券化项目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企业,他们的信用评价对基础资产的质量有关键影响。但是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起步晚,并且不完善,这使主要的目标群体在传统的融资领域中很难获得发展。而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则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信用的评价机制。

(3)基础资产的“数据+客户”化程度较弱。数据及其分析运用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内容,对互联网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了解基础资产的信用等级,完成高质量的融资网络模式。对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其自身发展相对较晚,并且受众范围较小,缺乏足够的基础资产,合适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工作很难开展。但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数据+客户”的模式指日可待。

(4)产品流动性不足。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创新性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的未知风险。阿里小贷优先级投资者仅为国内信用良好的投资者,且只能在深交所进行业务交易,产品的流动性大大降低。这就需要投资者不断更新互联网金融风险意识,理性投资。

(二)阿里小贷成功的创新启示

(1)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我国传统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大多由信贷资产组成,如信用卡业务、住房抵押贷款及高速路回收款项等,其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率和使用率都较低。而阿里小贷则开创了以小额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先河,其资金周转率和使用率相对较高,能有效盘活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优质的小额贷款。

(2)交易结构为循环购买模式。阿里小额贷款为债权性资产,其周期相对较短,为方便客户随借随还,和传统的长期性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很难匹配。因此阿里小贷的交易结构为循环购买模式,即有回款时再经审核通过后继续为基础资产进行循环使用,以此来保证基础资产总额的相对平衡,方便投资者的频繁交易。以小微个体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互联网金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单位量小和流动性较强,因此互联网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中会产生限期错配的现象,阿里小贷的循环购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证券周期长而还款周期短的错配现象。从另一方面讲,同质性的基础资产有利于标准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3)业务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阿里小贷通过自动资产筛选系统进行常规管理,对不良资产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充分保证了基础资产的安全性,并通过支付宝平台进行归集和支持服务。此外,“互联网+大数据”也应用到基础资产的信用评价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方便快捷地列示出借款人的订单情况,诸如历史交易记录、资金使用记录和信用评价等信息,对借款人的借款信用和还款能力有着较为直观的感受。阿里小贷的成功也对风险管理有所启示,例如应将参与项目的基础资产的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应对投资人和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具体详细的评价;必须重视整个环境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平衡的重要影响力。

作者:李佳珂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现场情景教学;模拟炒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5日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截至2013年2月中国股票有效账户数达13,495万户,比2008年的9,508.94万户增加3,986.06万户,增加比例是41.9%,而中国股票的日均股票成交金额由十年前2003年2月的108.06亿元增加到2013年2月的2,020.15亿元,增加比例是17倍多。中国股市经历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大熊市,2012年上证指数又重新回到2001年的2245点。但中国股市仍是发展的。在中国股市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证券投资》课程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经管类的重要课程,尤其是金融专业的必修课程。有关《证券投资》课程教学改革与方法的探讨研究已取得一定的共识,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模拟炒股,通过实训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如何进行模拟炒股进行了具体的梳理,同时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与现实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特点,在教室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事实追踪“现场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其生源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三校生:即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另一部分来源于普通高中生,但随着2011年、2012年近两年来高职院校的普高的录取分数越来越低,甚至出现100多分的学生时,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度和理解度都表现得更为薄弱。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对问题的思考程度和分析程度不尽相同,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的取舍

高职院校《证券投资》课程的架构大体包括以下四大块:证券市场概述、证券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分析和投资管理。而证券投资工具中又分为股票、基金、期货、期权等内容。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学情分析及有限的课时分配,在高职的教学中应以股票为主,即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股票为主线,其他投资工具为辅线进行课时的侧重安排。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在主教材的内容基础上,参考证券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用书进行教学重点的倾斜,以与学生的职业资格证考试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模拟炒股:高职院校《证券投资》课程的教学方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模拟炒股这一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对证券投资产生切身体会及增强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丰富和扩展书本知识”。此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效果确实较好。现在许多证券公司网站和专业财经网站都提供网上模拟炒股的程序。笔者曾接触三类模拟炒股网站:叩富网、金融界和。叩富网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推荐投资者教育专业训练网站,也是专业的模拟炒股网站。但它的使用对于一个教学班级来说存在两个难题:一是一个教学班级的学生数量少说也有40个学生左右,如果教完一个教学班级,再接新的教学班级如还想使用这个团队账号,需老师一个一个的把学生进行删除,不太方便,否则需重新申请新的团队账号;二是学生的信息是学生自己注册而成,叩富网是按盈利情况进行排名,老师需把学生的注册名称一一记录下来,大多数学生的注册都不会采用实名注册,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工作量。金融界号称投资者首选财经金融门户网站,但进入其模拟炒股网站,五花八门,不知从何处下手组织比赛。而网站专为高校开通一个高校专版模拟平台:高校金融实训室:.此平台就如其宣传的一样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它的学生模拟炒股界面与真正的用户炒股的界面基本一致,具有高仿性。如图1所示。(图1)

2、方便:教师可批量导入学生的账号,进行自主管理。学生也可进行密码的修改,但在教师管理平台,学生的姓名与学号是真实呈现的。在进行比赛及期末进行成绩的登录时非常方便。如其宣传的一样,是教师的强力助手,学生的成长平台。

(二)现场情景教学。《证券投资》课程具有与现实的时政、经济联系很密切的特点,因为这一课程特点,现在许多高职院校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把炒股软件直接装到教学电脑上,根据财经类股票如新浪股票、中国证券报等网站的即时新闻对股票市场进行实时分析,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证券投资》课程的现实性,可利用每次上课的时间先对各大财经股票主网站的股票信息进行浏览,再由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来对当日开盘情况及当天的走势进行分析。以锻炼学生的股票分析能力及培养关心时政、经济的兴趣。

一些知识点的讲授由炒股软件的真实演示也会变得更容易理解。如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竞价方式,集合竞价。集合竞价是在每个交易日上午9:15~9:25,由投资者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心理价格自由地进行买卖申报,电脑交易主机系统对全部有效委托进行一次集中撮合处理过程。这一概念的介绍如加上现场9:15~9:25在教室由炒股软件进行集合竞价的演示,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当然,有条件的院校直接在金融实训室授课是最好的。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由此《证券投资》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以测试学生的投资技能为主,“根据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内容,需将这门课的期末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务考核。”实务考核可以以学生模拟炒股的表现为主要依据,根据学生在实训室现场分析股票情况为辅,综合评定学生实务考核成绩。理论考核可采用学生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报告与开卷方式进行结合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的能力。

总之,每所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具有不同的差异,从教室的配置与实训室的安排,每位教师应在自己院校有限的条件下,从教学内容的侧重选取、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炒股与现场情景教学,在考核方式上以检查学生应用能力等方面为主要目标来进行教学的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监管对策

一、网上证券交易的含义和优势

网上证券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来进行证券买卖的一种方式,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不仅可以给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相关的各种信息,还可以帮助投资者顺利的完成证券交易的整个过程,实现真正的网络与现实的实时交易。网上证券交易与传统交易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证券投资者的交易指令是通过互联网而不是投资者本身来进行传送到证券营业部的。

近几年来,网上证券交易有取代传统证券交易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近些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证券交易与回联网的不断契合;另一方面是由于网上证券交易相对于传统的交易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1.网上证券交易通过分布世界各地的互联网,从根本上消除了网上证券交易的地域性限制,使我国券商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匀的矛盾得到了极大地缓和,将各地的证券投资者聚集在网上证券交易这一虚拟的市场中,使得证券投资者可以在全国甚至是世界上任何能上网的地方从事网上证券,并使那些渴望从事证券投资行业而又没有足够时间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创造了可能。

2.网上证券交易通过对互联网的充分利用,有效的突破了传统证券交易市场上信息不充分的缺陷,有利于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3.网上证券交易可以使证券交易的成本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网上证券交易的迅速扩张,促使传统的远程交易发生了极大地变革,不再需要极大地远程交易设备的投入,使得投资者呆在家中就可以对证券交易的所有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控。除此之外,网上证券交易囊括了证券交易活动的各个方面,使得证券投资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整个证券交易活动,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对于券商来说,网上证券交易的迅速发展,可以极大的降低其投入成本,增加其获利的可能性。

二、我国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监管的现状

我国的首批证券交易管理机构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于1992年成立,与此同时,《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确立了证券交易与监管委员会作为我国证券交易的法定主管部门,使证监会有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国的实体证券交易实行全局性的监督和管理。而我国的网上证券交易正式开始于1996年底,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国的网上证券交易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真正的迅速发展开始于1998年。1999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这给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监管的法律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0年,我国证监会又颁布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对网上证券交易的相关交易手续和监管首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监管机构自从1998年证券交易迅速发展以来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1998年颁布的《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2000年的《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调整证券交易监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2007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异常情况处理实施细则(试行)》、《证券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简称《准则》),2011年4月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2012年《关于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的通知》等等。

(二)我国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不健全

由于网上证券交易在我国兴起较晚同时发展迅速,致使我国相关的立法存在着严重的不健全。我国在网上证券交易监管方面的立法到目前为止还只停留在基础方面,在相关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立法空白,如当事人直接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法律责任问题的归属问题等。此外,我国关于网上证券交易监管的法律还存在着很严重的时滞,再加上网上证券交易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特性,我国目前还缺乏关于网上证券交易方面立法的专门性立法小组。

2网上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缺陷

到目前为止,与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里面还没有关于上市公司网站信息披露的系统性要求,只在部分条例上做了一些简单的规定,例如上市公司自己的信息不可以在证监会相关网站上的信息之后才可以进行。现在互联网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证券交易网站,这些网站或多或少的和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有直接的影响,甚至有些网上就是上市公司自己的下属网站。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网站的监管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陷,即现行的法律法规虽然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对公司的一些定期信息如年报、半年报、季报等进行披露,然而却没有对上市公司的一些临时性报告作出具体的要求。

3缺少适应网上证券交易特点的监管体系

虽然网上证券交易在我国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网上证券交易特点的监管体系。在这种理想的监管体系里,监管机构、组织部门、监管手段等都会发生重大的变革。这样一来由于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同时和国际上的相关国家和机构的合作也不充分,致使我国目前有关网上证券交易的体制都来自于我国相关行业监管机构的经验。这样就无法根据网上证券交易的特点来进行监管,不利于网上证券交易的健康发展。

4券商自身的监管存在漏洞

前段时间我国爆出了券商分析报告的“抄袭门”事件,虽然发生这种问题的一个原因是证券分析师存在绩效考核压力下在撰写报告时借鉴其他机构的报告,但是发生这种事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内部审查松懈,目前很多中小券商研究所在这一管理环节上执行存在着这样的漏洞。这样一来券商由于自身监管问题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此外,我国的一些中小券商由于网上证券交易监管体系的漏洞,会让券商违规的使用自身的资金,这样就会给券商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破产因而,我国的券商在迅速发展扩张的同时,要时刻关注自身的监管漏洞。

三、针对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监管的策略

仅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永远无法确保网上证券交易的绝对安全和无风险,只有把先进的技术、专业的管理、完善的法律和严格的监管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安全。因此,针对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存在的风险问题,我们要从加强技术改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等几个方面来协调进行。

(一)转变网上证券交易的监管理念和重点

监管机构进行网上证券交易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网上证券交易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因为担心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而来阻止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因为相比于传统的证券交易来说,网上证券交易存在着先天的优势。因此,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应该把推动网上证券交易的健康迅速发展作为其基本态度。此外,网上证券交易监管机构应该把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监管作为重点。网上证券交易的网络特性使得交易的风险和传统的证券交易有了很大的区别,且这类风险也更加的难以防范,这就必然要求投资者拥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然而,就我国目前有关网上证券交易监管的现状来说,我国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一般都放在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上,而不是放在对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防范上。所以为了更好的防御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网上证券交易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教育,争取把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加强券商的自身管理

券商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保护投资者的个人数据资料,如美国的许多大公司在经历了数次影响巨大的资料丢失事件后,已经专门设立了数据和网络安全的专员负责数据库管理。券商不仅要设立紧急时刻的网络备用系统和安全预案,还必须加强对网络和投资者数据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同时,券商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如:加强员工的招聘工作,加强对员工关于法律法规和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实行明确到人的责任制,一旦出问题不仅可以及时的处理,还可以起到惩戒的作用等等。此外,券商也可以采用更加安全的措施(如指纹、虹膜等)来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安全进行。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活动刚处于发育阶段,有关网上证券交易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和不足。与我国的网上证券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针对网上证券交易的相关细节和死角依旧存在着法律空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网上证券交易的相关立法力度,来消除这些法律空白,例如一些网上证券交易责任的归属问题,进而来消除由这些法律“真空”所带来的的相关风险。

此外,我们要完善网上证券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这里的信息披露制度既包含券商也包括上市公司,其中最主要的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应该向网上证券交易的投资者说明网上证券投资的相关概念,使证券投资者对网上证券交易的相关流程、存在的风险等有个较为明确的了解。于此同时,上市公司应该及时的一些信息报告(如年报、季报、中期报告等)。所以,我国应该完善网上证券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而准确的信息,以此来减小投资者因信息虚假问题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四)引入保险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通过以上的一些方面加强了网上证券交易的安全性后,券商应该积极地和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开发相应的专门险,来保障投资者的切身权益,增强投资者对网上证券交易的信心,以争取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网上证券交易保险机制。例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网上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券商、保险公司和计算机网络安全公司三方联合起来提供如“黑客保险”等针对网上证券交易的专门险。

参考文献:

[1]黄益网上证券交易存在问题剖析与对策 [J]科园月刊,2011,1

[2]陈娟,贺小波.完善网上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的思考[J].新财经,2011,2.

[3]黄芳.网上证券交易存在的风险及监管制度研究[J].知识经济,2009,1.

[4]万江.美国网上证券交易监管机制及其启示[J].美中法律评论,2008,7.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12篇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满足《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要求,提高《证券投资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兼具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在《证券投资学》的实验教学中,将证券市场运作机制理论贯穿始终,以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为起点,以证券的模拟操作为实验内容,以国泰安、世华财讯等金融教学实验系统为手段,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结合起来,开展和课堂交叉进行的多层次多环节的模拟实训等,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且大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于多媒体技术开展《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解决“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金融实践活动愈发丰富,资本市场开放步伐逐渐加快,证券市场中出现了诸如股权分置、QFII、创业板和新三板、融资融券等许多新事物,在丰富《证券投资学》教学素材的同时,也对不断拓展《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的应用及其创新,证券市场的运作和管理,证券市场各种信息和制度的解读以及新的证券操作方法与技巧等。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的日益丰富,逐渐凸显出与学时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解决该矛盾的方法。一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有效节约传统教学中的板书、绘图等占用的课堂时间;二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够清楚地揭示出《证券投资学》的知识结构和逻辑顺序,从而便于学生掌握学科的整体框架;三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加强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化解了“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深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确保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摆脱传统理论教学与实时交易行情相脱节的困境

基于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和实时动态分析系统实施模拟股市操作,可以有效的化解传统理论教学与实时交易行情相脱节的尴尬。《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实时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较强,这需要不断地、及时地跟踪和了解现实的证券市场走势,实时的行情以及证券的涨跌波动状况等,而这是传统课堂上所无法实现的,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仅限于已经发生的历史行情,教学信息滞后、失真,影响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通过股票模拟操作软件,实现了与真实的股票交易行情相一致,学生能够亲自体验模拟证券市场的投资操作,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证券投资决策,在体验真实股市的氛围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操作中得以巩固和强化,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图像处理的不足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证券投资分析能够帮助投资者面对扑朔迷离的证券价格时拨开迷雾、认识真相,这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际案例和动手操作,因而成为《证券投资学》中最有特色、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然而,通过传统教学手段来实现熟练掌握和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是很难办到的,这是由传统教学手段的劣势所决定的。在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往往采用现场设计黑板,这种方法不能及时有效地描画技术图形进行K线分析、成交量分析、各项指标分析等,既耽误有效的课堂时间,也失去了证券投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可以结合学生要求,不但可以实现形状、大小、色彩、修饰等效果,而且能完成各种公式、图表、K线组合等图像处理,生动、形象地讲解和展示诸如证券投资决策、股票交易过程,在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力的同时增强证券投资的直观感受。

(四)深化《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与学

由于《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紧贴金融市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因特网等,不但将最新的经济信息带入课堂,增加了《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即时性、快捷性和生动性,并且通过多维的图形、表格、公式以及HTML网页制作技术和专业分析软件等,图文并茂、形象逼真地将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缺口理论的运用形象地展示出来,在实现板书与教师讲授同步进行的同时,便于学生了解教师讲授分析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对于证券投资操作的感性、直观的认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依托多媒体技术促进《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建议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

《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在《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中,要鼓励激发学生通过计算机、因特网等多媒体技术搜集宏观经济指标、即时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上市公司的基本资料以及动态的财务报告等基本面信息,网罗反映股价变化的技术指标、K线组合以及形态走势等技术面信息,独立进行分析,研判经济形势,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进而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等。

(二)通过多媒体技术搭建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因特网等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拓宽传统的课外师生交流途径,进而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建立公共邮箱、QQ群、博客、微信和微博等,搭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在实现《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理论基础、疑难问题、课后习题、现实行情、实时解盘和交易动态等各种资料共享的同时,更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逐步改进和完善网上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等。在素质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发展趋势下,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最优资源达到合理化的分配和利用,最大化实现教与学双方利益和需求。

(三)依靠多媒体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操作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金融教学实验软件

利用诸如国泰安、世华财讯等金融教学实验软件追踪实时行情,模拟股市操作,实现与现实股市行情的同步操盘。这些模拟操作软件在实现查询功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软件搜索最新股市消息与新闻、查询股票实例佐证经典技术图形、学习投资大师谈股论经的讲座、查询上市公司营运现状与财务报表等,从而及时把握当前大势。通过在现实的市场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实际操盘中各种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真正置身于证券公司进行证券投资操作,直观、形象地认识到证券投资领域里的K线、形态、指标等,更深入地了解证券投资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2.建立多媒体教学考核监督评价机制

(1)建立操盘业绩考核制

教师定期对每个学生的模拟操盘业绩进行比较和分析,考察资金的回报率,从而完成实践操作的任务。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证券的实时行情和模拟交易情况最终撰写出证券投资实验报告。

(2)建立实验报告评价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操盘业绩、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结论,对学生最终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与打分。认真总结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尝试创新性的实验教学

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内容不应仅仅停留在模拟交易环节上,而是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多的开展一些验证性和创新性的实验。例如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预测大盘、行业和公司的未来走势,并在未来验证自己当初的分析。再如,在反复进行证券实际操作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总结回顾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等。只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大量的实训操作,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现有理论和投资理念,探索和改善证券投资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适应时展要求的金融专业人才。

(五)在多媒体教学中实施配套教学改革措施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网上证券业务在我国已经经过了近六年的探索,在这期间,管理部门和投资者都对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券商更是对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趋之若鹜。但这种肯定态度并不代表业务的完善,在红火热闹的追逐后,网上证券业务处于发展的“瓶颐”阶段。作者探讨了形成这种“瓶颈”的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求对推进我国网上证券业务的发展有所禅益。

网上证券业务已经在一些国家获得巨大成功,如:美国网上投资者已占投资者总数的50%以上;韩国的网上业务交易量在2001年就已经达到了证券交易总量的63 %,瑞典预计到2003年末网上证券交易量占证券交易总量的比例将达到75 %。分析我国的情况:我国的网上证券业务于1997年起步,2001年得到初步发展,但2002年以来其发展谏度已经很缓慢。2002年下半年网上证券业务成效量一度出现了下降趋势(见图1, 2003年上半年网上交易额的快速增长主要因为受到了“非典”因素的影响,此期间非现场交易升温),而网上交易的开户数亦随我国证券市场开户数的萎缩而呈下降趋势。同时,通过对历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进行分析(表1)可以看出,对网上证券业前景看好的网上用户比率、以炒股需要为主要上网目的网上用户比率、以网上炒股为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的用户比率都从2002年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经过近六年的发展,网上证券业务并未如预期所愿—成为证券交易方式的主导,反而处于停滞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是什么因素抑制了这种新型证券交易方式的快速发展?

一、形成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瓶颈的原因分析

(一)准入约束

我国网上证券业务属特许项目,《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规定:“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任何机构不得开展网上委托业务”。“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不得开展或变相开展网上委托业务”。券商想获得网上证券交易的资格,就必须在网络建设上加大投人,但这样很难满足技术要求,容易形成安全隐患;而拥有先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设施的tt证券网站,却不能获得证券经纪资格。在政策制约的情况下,若券商和企业之间不能有效合作,必然会抑制网上证券交易的健康发展。

(二)投资者对网络交易的责任分担制度存在疑虑

虽然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对网上交易的准人和安全问题出台了一些规则,但尚缺乏严格的责任划分制度、客户纠纷处理程序来有效保护投资者在网上交易中的合法权益。目前普遍实行的责任分担方式是由投资者在阅读券商制定的《风险揭示书》和《服务免责条款》后签订委托合同,在这种委托合同中,对于发生交易失败、交易错误、信息被篡改或泄漏等情况,均规定责任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显然,这种不平衡的责任分担制度会抑制投资者改变交易方式。

(三)网上交易的投资者构成亦是制约因素之一

由于机构投资者和资金量较大的“大户”早就拥有券商提供的专用交易通道和资讯,这些投资人很少参与到这种新的交易方式中来。可以说网上证券业务的开展主要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而我国的中小投资者尚属于证券市场的弱势群体,拥有的资金量及网络知识亦有限,且已开通网上委托功能的客户,多数同时采用其它委托工具,纯粹采用网上委托的用户少;网民委托交易次数少,单笔交易金额小。这种投资者构成对券商网上业务发展的整体推动价格不高。

(四)券商收益与成本不对称

与传统证券交易方式相比,网上交易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者的时间成本、交易成本,也可以节约券商近80%的投人。但由于网上交易的规模小,券商通过网上业务获得的收益还不足以补偿网络投资和日常维护的支出,大部分券商并没有达到通过开展网上业务降低成本的目的,面临着收益与成本不对称的窘境。如:天同证券拆资1亿元、耗时两年构建的网上证券交易平台(天同在线)已不单独作为一个业务存在,它与营业部的传统业务合在一起,成为营业部的一种辅助交易手段,这种发展结果与预期截然相反。

(五)竟争主体多,刀民务创新少

截至2003年10月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批准89家券商开展网上委托业务,另有9家证券公司的资格申请还在审核之中。但我国大部分券商网站实际上只是为网上证券委托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证券电子商务有很大差距,缺乏像美国的美林、嘉信、e一trade等在规模和综合实力上均强大的网上券商,投资者无法体会到网上服务带来的投资收益与便利,这导致投资者还不能把网络投资当作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六)网上开户尚未开通

网上交易的一大优势便是打破时空限制,这意味着办理开户手续以及资金存取都只需到身边的银行即可完成。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网上开户受到制约,投资者开户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到证券营业部办理,这使广大农村居民以及所住地区证券营业网点少或根本就没有营业网点的城镇居民,难以通过网上交易能够带来的便利加人到股民队伍中来。

二、打破瓶颈制约.实现网上证券交易的快速发展

(一)建立与《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法规

管理部门理应确保相关法规的及时性与前瞻性,建立与《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法规,力争解决好以下问题:1.数字签名无法可依的问题。网上交易需要《数字签名法》来保证用电子签名代替书面签名的合法性,我国尚未制定这一法律。2.相关法律的冲突问题。我国的《合同法》已经承认电子合同的合法有效,且许多交易项目的结算也都是通过电子票据来完成的,而我国的《票据法》目前还不承认非书面的电子票据。3.网上信息披露问题。尽管我国《证券法》对有关信息披露作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对通过网络发送信息的合法性尚未加以严格确认,对通过网络谣言或其它扰乱证券市场秩序行为的制裁也缺少可操作的法律条文。4.法规上的国际协调问题。网络会使证券的跨国交易变得普遍,而各国的法律不同,发生纠纷时将存在着法律选择的冲突。5.市场准人问题。应逐步降低网上交易的行业进人壁垒,推动市场参与者开展竞争。6.部门间的合作问题。国家应尽快立法促成金融证券业与电信、通信等产业的技术与业务合作。

(二)加强对网上证券业务的监管

注意监管如下风险:1.网上证券业务的跨国风险。通过互联网,在某一区域发生的证券违规行为可以迅速传播到其它地区,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稳定。网上证券交易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监管规则,我国监管机构应加强与国际证券监管组织之间的合作,倡导制订全球统一的网上证券交易监管协议。2.加强对在线论坛及在线咨询的监管。对各证券公司在线论坛如果不加强监管,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虚假信息的传播行为;对于在线咨询环节,必须监督券商所邀专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严禁欺诈投资者。3.对网上交易责任分担的监管。在建立严格的责任划分制度和客户纠纷处理程序的基础上,监管交易双方责、权、利的分配,有效保护中小证券投资者的权益。

(三)引入保险机制

我国的保险公司以虚拟空间加大理赔风险为由,尚无一家保险公司备案登记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保险业务,也没有券商提出为投资人的利益担保。国外已经有保险公司为在网络交易中受损的用户提供保险服务,如:“黑客保险”业务。美国网上证券经纪商e一trade以高额免费保险吸引投资者参与,为每个账户免费提供1亿美元的保险(由于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不在保险的范围之内)。e一trade的这一举措,增强了投资者网上交易的信心。券商为自己的网上交易客户提供商业保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客户对网上业务安全性的后顾之优,也能够将券商网上业务的经营风险控制在有限范围内。我国券商应意识到开拓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重要性,在网上业务方面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开发对应险种,为投资者投保,树立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四)券商明确月民务定位,实现网上交易与传统交易并重

以单纯提供网上证券交易通道为主的业务模式不能适应券商业务发展的需要和投资者的需求,券商应不断开拓服务品种,立足将业务在某一领域内做强。如:定位于为初学的投资者服务—提供最基本的投资工具和常识的在线帮助;定位于为成熟的有经验的投资者服务—提供丰富的技术分析软件和全面的研究报告;定位于成为个人理财和投资的综合门户—在投资品种和个人理财方面提供定制的服务。

目前美国的网上券商开始致力于更贴近投资者的离线服务,这种将网上服务和传统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供我国券商借鉴。由于技术引进较晚,我国投资者对互联网的认识、运用及其交易习惯的改变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决定了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缓慢行进的轨迹。因此,实现网上交易与传统交易并重,依靠对客户的培训工作和售后服务,不断推进网上业务的开展是现阶段券商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案例 教学模拟 交易教学改革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案例部分和证券实验模拟交易三大部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出现了许多如复杂的股权结构(如股权分置)和多样化的资产重组等等金融现象,已经成为现有的《证券投资学》不能覆盖和尚未解答的前沿问题;为了让学生认真掌握这门功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势必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按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应该给学生提供实际应用性教学和实践性教育的

平台,教学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构想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介绍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所以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的能够全面理解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而不再像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2.认真挑选有代表性的动态案例

证券投资学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在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之后,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市场上的证券品种,进行对比,从而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要点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体分析某相关品种的区别和联系。

3.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从证券市场中精心选择证券投资案例,案例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认真设计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1)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进度相结合

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照《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和学习目的编写案例,便于根据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并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尽量选用比较新的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相一致。

首先,在案例之前应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在案例之后应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材料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构想

1.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目的及内容介绍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

(1)证券模拟交易的教学目的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由板书、投影、PPT到现代的多媒体,现代化的技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手段,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2)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内容介绍

证券实验模拟投资内容本部分课程以我系编制的《证券投资学实验指导书》为蓝本安排课程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①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实验目的与实验的基本内容;

②行情阅读与股票分析软件的使用,主要介绍行情阅读的各类指标与方法,世华财讯行情分析系统、恒泰证券分析系统的学习与使用;

③证券交易模拟,这部分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

(3)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全程跟踪

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股票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②证券投资模拟交易设计思路

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

结合单元和热点的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

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三、教学效果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通过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交易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学生通过课堂以及课下对教学案例的进一步研究和模拟操作,真正地开始理解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并且在研究中能够提出问题,具备讨论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真正地用所学知识了解和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诸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经济政策进入了应用性分析,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齐瑞宗.谈实践教学与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1,(11).

[2]王晓渝.案例教学法在证券投资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6.

网上证券投资分析范文第15篇

    (1)教学内容的选择。通过以往教学经验,在学习了“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等章节后,学生能基本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两门,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证券发行、证券投资分析可作选择性的讲解,特别是证券投资分析部分,引导学生利用基本面和证券的技术分析法;证券投资理论,像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证券市场的监管等基本可以不讲。另外诸如一些新品种、新规则、新名词,应鼓励学生多浏览证券类报纸,如《中国证券报》;多关注财经专业网站,如金融街、证券之星等以获得最新的消息。

    (2)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①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形象性和直观性。课余时间,开设证券投资学实验室,为每台电脑均安装大智慧、证券之星、等软件,结合实时行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沟通。②老师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一是邀请校内外的老师、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开拓事业;二是组织学生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和个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三是进行开展荐股擂台赛,让同学们当股评家,根据同学们各自推荐的股票的市场表现评分。通过这些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并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③结合自身或者周围人的炒股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配合自选股为学生讲解如何选择适当的股票来投资,在什么时间卖出股票,自己在某只股票上为何亏本,自己在某只股票上为何快速盈利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自身案例讲解,学生能较快地把握炒股需注意的要点。

    (3)加强实践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与课堂教学衔接的模拟实验,利用网络上或专业软件模拟证券的开户与发行,模拟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二是联系部分证券营业部,组织学生到营业部参观,使同学们对证券行业有感性的认识,接触一些实际问题,为进入证券业做好实践准备。三是在每年的固定时间(如每年的4月到5月)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股市大赛,要使模拟大赛与每年的篮球联赛、排球联赛一样,作为一个优良传统办下去。模拟股市大赛的构想是为每位参赛同学赋予等额的虚拟资金,保证模拟交易与实时行情同步,交易规则同实时行情一致,自动计算浮动盈亏,大赛结束后统计各位同学的收益率。通过定期举办这样的比赛,能广泛调动全院学生对证券投资的热情,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目前多媒体教室主要配备有:投影机、显示屏幕、电脑及扩音设备。这种教学平台能改变单一传统的粉笔、黑板课堂模式,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希望能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缓解“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随着证券市场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本门课程内容的增加与相对学时减少之间的矛盾凸显。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可以缓解上述矛盾,在课堂上只需投影、解说,既减少了板书、案例阐述的时间,又能将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能通过PPT课件将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清楚揭示,便于学生掌握该课整体框架和内在逻辑关系。

    (2)弥补了图表分析演示的不足。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可以将各种理论结合市场形态如K线图以及K线组合,通过形状、闪烁、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并利用PPT形象讲解葛兰碧法则;通过动画技术,展示股票交易全过程;通过证券交易软件,展示买卖股票的基本操作,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结合校园网和实时动态系统进行模拟股市操作。证券投资学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其现实的交易买卖、股价的涨跌波动、现实的成交量和行情走势瞬息万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信息失真,学生很难体验到真实股市的氛围。对此,首先建议开设证券投资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证券资讯软件和部分证券交易软件,通过股票实时行情系统,向学生们动态演示操盘中各种理论是如何运用和体现。其次,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财务报表分析与解读”这门课的相关知识,自己解读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公司资料,依据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状况的分析学会自行选股。再次,每年定期组织模拟股市大赛,为每个学生虚拟配备10万初始资金,在规定期限内模拟操盘,比赛末对学生的模拟操盘业绩进行分析,考察资金的收益率,从而完成实践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