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

课外文学知识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1篇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愈发稳固,成为各大高校要求学时最长、学生投入时间与精力最多的非专业必修课。然而随着其受瞩目的程度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暴露的问题也逐渐明显:教师教学过程中无法摆脱教学定式,过分注重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群体主动“妖魔化”四六级,将大学英语教育与应试教育画等号,依然强调死记硬背,未学前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得成为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焦点,本文也试图加入这场具有积极意义的讨论,着重分析将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

2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由此看出,大学英语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还应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这些要求都使将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必须。

2.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中载教授在2006英国文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曾指出:“英美文学课程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文学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人文素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2]将外国文学知识尤其是英美文学知识有意识地渗透进大学英语课堂中,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了解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西方哲学家蒙田提出“,文学教育被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3]通过引入文学知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其审美能力、优化谈吐、修身养性,有助于未来将成为社会主流栋梁的高校学生在日渐浮躁的社会中沉淀心神、树立正确的三观、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反作用力。

2.2适应全球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为了更好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掌握其语言以及熟悉相关风土人情和行为习惯等都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学知识,对“培养大学生对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的感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学生通过对文学知识的吸收,能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为今后在职业道路中与国际间可能发生的交流合作扫清障碍,拥有更为光明的职业前景。

2.3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倾向,它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考虑的问题。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依然习惯专注教材,机械地将课本中大量的知识点,包括单词、词组、语法、句型、写作等满堂灌给学生,使英语课堂索然无味,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若能将丰富多彩的文学知识恰当地引入课堂讲解中,势必能为原本令人昏昏欲睡的课堂增添一抹亮色,使学生耳目一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提高其综合素养,还能拓宽知识面及词汇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3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方法与实践

3.1课文内容引申法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尤其是每单元的精读课文多以议论文为主,这就为在讲授课文中引入文学知识增加了难度,但是只要教师留心,还是会发现不少切入点可供选择。如“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1-TextA“HowIGotSmart”中出现的一句“Cupidaimedhisarrowandstruckmerightintheheart.”教师可从罗马神话中手拿金弓金剑的小爱神Cupid出发,给学生介绍围绕他的一系列有趣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地描绘一个调皮的孩子任性地射出金剑、铅剑却能主导世间一切人神的爱恨情仇,讲解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太阳神Apollo和月桂女神Daphne的故事:Apollo被Cupid的金剑射中疯狂地爱上了Daphne,而被铅剑射中的Daphne却对英明神武的太阳神的追求不厌其烦,宁可变成湖边的月桂树。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介绍中更清楚地明白原文所表达的含义,还能了解一些西方社会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教师也可以由此引发学生阅读西方文学的起源希腊罗马神话的兴趣。再比如“21世纪大学英语”第四册Unit1-TextA“WhoIsGreat?”中提到了美国传奇女诗人Emi-lyDickinson,教师可从这位现代诗歌先驱一生未婚的隐居生活入手,向学生介绍这位生前默默无闻,却由于去世后被亲友发现了藏于阁楼之上闺房中的1700余首细腻精湛的现代派诗歌而名声大噪,也可与学生分享记录了她隐秘感情生活的诗歌,由此激发学生通过试读其诗歌探索这位伟大女诗人神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

3.2单词引申法

除了从课文内容出发,从教材所涉及的课文、单词表、甚至是练习中出现的单词着手,引出文学知识都能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例如课文中出现了“narcissus”水仙花一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如“我们在中文表达中有时会将“水仙”名词形容词化来形容一个人,是形容他有何特质?”之类的问题引出我们用narcissus表示一个人很自恋是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个名为Narcissus的俊美少年:少年由于过于美貌而爱上了自己在湖中的倒影,而后因相思不得郁郁而终,变成了湖边的一株水仙。类似的故事经教师丰富的表达讲述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本来沉闷地课堂增添活力。再例如单词表中出现了“Feminism”一词,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何为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的发展及派别等文学常识,引出相关词汇如“Feministcriticism”、“genderdiscrimination”、“hierar-chy”以扩充学生词汇量,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女权主义倾向明显的名家名篇供学生选读,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文学鉴赏水品。

3.3经典文学作品短剧编演

如果只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引申教学,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文学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为学生安排“groupwork”小组活动,以八到十人为一组,自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片段,将其改编创造成为英语短剧小品在课堂上呈现。在笔者进行的实践中,学生对此活动积极性高,而经典童话、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戏剧、欧亨利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深受青睐,改编出的作品也往往剑走偏锋体现出改编者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也展现出现代年轻人思维的活跃与发散。此类活动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本,学生自主改编剧本还可锻炼其英语写作能力,而由于要求学生全英演绎作品,还能通过学生课下的排练、课上的表演锻炼其口语听说表达能力,实践意义显著。

3.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网络系统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使大学英语课堂上外国文学知识的引入不再必须依托教材,教师可以借鉴与引用的是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资源。多媒体技术可将文学作品以声音、影像的形式将以往文本中枯燥乏味的内容较为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教师可选择故事性强、内涵丰富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如《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等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学生进行鉴赏,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原著的自觉性。此外教师还可从作品内容、电影版本间差异以及影视与文字表达手法的不同等方面设计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或是布置观后感、影评等作业旨在提高学生听、说、写等方面的能力。

4结语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2篇

小学语文帮助学生打开了语文学习之旅的大门,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开始!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在为初中语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语文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的影子!因此,学生应该从小加强对语文学科全方面的学习,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语文,还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入哪些方面的课外知识来对语文进行扩展跟延伸,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硕果累累呢?笔者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文学常识的引入

文学常识广义上指涵盖文化的各类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球、历史的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在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中,了解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文学常识是必要的!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知背景、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等,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根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规定,文学常识首次作为高考考试知识点。由此可见,文学常识越来越受到教育教学的重视!因此,学生从小养成了解文学常识的好习惯必定会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益处!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小学生在年纪跟思想上的不成熟,扩展的文学常识需要附和小学生的接受跟理解能力,尽量避免引入一些陌生或难理解的名词!

二、小故事的引入

故事,即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其具有生动性和连贯性!它是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文学体裁!把小故事进入课堂教学有何意义呢?首先,听故事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头脑,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其次,故事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提升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再者,我们知道,小学生是一群单纯快乐的儿童,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他们又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因此,把带有趣味性的“讲小故事情节”引进课堂,相信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提升儿童的知识面!

故事的种类分为很多种,例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老师课堂教学时,可以从这多个方面把适合学生学习的小故事引入课堂来帮助扩展学生课外知识。

三、经典名著的引入

经典名著是经历史的沉淀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广义的经典名著不仅仅包括文学名著,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其中的文学名著来源于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业离不开语文知识以及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著作,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跟学习!通过阅读名著,学生能够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吸收其文学精华以及学习大师们的创作要领。通过名著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创作的兴趣,进一步爱上文字作,从而学会将语文知识学以致用!从古到今,名著的种类跟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在小学生理解跟接受范围内的加以推荐,例如《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名著的引入是扩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生活中语文的引入

从公园、广场草坪上的公示牌“爱护花草,人人有责”是语文对人们爱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提示;公路上“开车莫喝酒,喝酒莫开车”,是语文庄重地告诫人们珍爱生命,远离酒精;“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语文对考生激情澎湃的鼓励。语文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勾勒出健硕的形体,为我们起到表率了的作用。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看,语文是一本敞开的“百科全书”!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语文”,没有语文你很难与别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把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引入课堂,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前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3篇

小学语文帮助学生打开了语文学习之旅的大门,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开始!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在为初中语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语文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的影子!因此,学生应该从小加强对语文学科全方面的学习,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语文,还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入哪些方面的课外知识来对语文进行扩展跟延伸,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硕果累累呢?笔者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文学常识的引入

文学常识广义上指涵盖文化的各类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球、历史的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在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中,了解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文学常识是必要的!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知背景、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等,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根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规定,文学常识首次作为高考考试知识点。由此可见,文学常识越来越受到教育教学的重视!因此,学生从小养成了解文学常识的好习惯必定会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益处!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小学生在年纪跟思想上的不成熟,扩展的文学常识需要附和小学生的接受跟理解能力,尽量避免引入一些陌生或难理解的名词!

二、小故事的引入

故事,即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其具有生动性和连贯性!它是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文学体裁!把小故事进入课堂教学有何意义呢?首先,听故事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头脑,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其次,故事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提升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再者,我们知道,小学生是一群单纯快乐的儿童,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他们又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因此,把带有趣味性的“讲小故事情节”引进课堂,相信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提升儿童的知识面!

故事的种类分为很多种,例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老师课堂教学时,可以从这多个方面把适合学生学习的小故事引入课堂来帮助扩展学生课外知识。

三、经典名著的引入

经典名著是经历史的沉淀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广义的经典名著不仅仅包括文学名著,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其中的文学名著来源于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业离不开语文知识以及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著作,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跟学习!通过阅读名著,学生能够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吸收其文学精华以及学师们的创作要领。通过名著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创作的兴趣,进一步爱上文字作,从而学会将语文知识学以致用!从古到今,名著的种类跟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在小学生理解跟接受范围内的加以推荐,例如《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名著的引入是扩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生活中语文的引入

从公园、广场草坪上的公示牌“爱护花草,人人有责”是语文对人们爱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提示;公路上“开车莫喝酒,喝酒莫开车”,是语文庄重地告诫人们珍爱生命,远离酒精;“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语文对考生激情澎湃的鼓励。语文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勾勒出健硕的形体,为我们起到表率了的作用。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看,语文是一本敞开的“百科全书”!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语文”,没有语文你很难与别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把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引入课堂,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前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4篇

1.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描述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个重任自然由各高校英语专业承担起来了。

何其莘等(2008)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英语专业教育情况,从英语专业教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胡文仲(2008)则主要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角度,回顾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英语教育改革。王雪梅(2008,2009)是从课程设置与学术能力的角度对研究生英语专业进行了述评。

以往关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文献只是从宏观上整体对外语教育进行综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从英语专业知识课角度出发,结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和学术能力对我国英语专业教学进行评述。本文从英语专业知识课这一层面,通过具体的英语专业知识课,对我国英语教学动态进行评述,目的是为了:了解英语专业各知识课在相关文献中所占的比重及趋势;通过对英语专业各知识课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方法;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进行展望。

2.英语专业知识课的界定

《新大纲》把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划分成三大板块: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其中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主要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开设。

《新大纲》还给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见图一)。考虑到除了“学术论文写作”之外,其余的都可归纳为“语言学类、文学类、文化类”课程,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予考虑“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

3.研究设计及方法

我在中国知网(期刊网)上,以“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国家概况、英美国家文化”等具体专业知识课程名称作为关键词或标题,对1980―2009年的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将通过检索的结果,分析隐藏在结果背后英语专业知识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一一展开讨论。整个研究采用定量加定性的研究方法。

4.研究发现

4.1英语专业知识课研究的总体趋势

我以《新大纲》中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名称作为关键词或标题,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上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见图二、图三。

知识课课程相关文献数量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的相关文献研究有299篇,但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文化类课程的相关文献研究偏少,只有14篇。相对而言,语言学类和文学类相关文献数量比较多,达到285篇。

图三则从内部看出了每门知识课课程相关文献的发展趋势,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三类课程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文学类最快。英语语言学在我国发展已数十年,发展相对稳定。文化类课程上世纪变化缓慢,但进入21世纪后也迅速发展。

4.2研究方法上特点

图四反映了所收集的相关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知识课相关文献研究偏重综述型(185篇),其次是理论应用型(84篇),实证研究占较少比重(30篇)。但我在文献收集过程中发现实证型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呈明显发展趋势。

图五则体现了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相关文献的研究绝大部分是针对本科生英语专业的(245篇),研究生只占到很小一部分(54篇)。

4.3相关知识课课程研究

随后,我为了看出课程的发展趋势,又根据年份对每类型知识课程进行了分类,结果见下面的三个表格:

从上述三个表中,我发现只有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知识课三大类必修课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多,它们的选修课的相关文献数量却寥寥无几。相对来说,语言学类选修课相关文献数量比文学和文化类选修课相关文献要多,但比起其必修课来,又显得少了。

以上是我以最近关于英语专业改革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后,“学术能力、批判思维、任务型教学、研究型教学”等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这些词也反映出了21世纪英语专业改革的方向、趋势和特点,或者至少指引了改革的方向。

5.英语专业知识课教学研究改革刍议

5.1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是英语专业的核心内涵,规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是实现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根据2000年3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界定,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三方面的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就下文的数据分析及全国范围内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设置存在两大方面的不足。

从微观角度看,多数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概况等5门专业必修课程,以及《大纲》所规定的14门专业选修课中的多数课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许多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课表上已经安排了《大纲》所规定的专业知识课程,但还存在专业师资短缺、课程课时不足、质量意识不强等问题。除此之外,《大纲》没有对英语专业自身的学科内涵做出详尽的描述,偏重人文、缺少社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宏观角度看,不同类型的院校(如师范类、理工类、农林类、综合类、外语类等)在制订学科规划时与本校的层次定位不相符,在课程的设置上“普遍雷同”“千校一面”,没有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5.2人才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逐渐趋同。而我国目前有900多个英语专业点,分布在条件差异很大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同地区对于英语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是否都能按同一模式培养外语人才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关键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现行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往往是外语作为一种工具被加载在其他专业知识中去,学校往往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急功近利,绞尽脑汁为了“复合”而复合,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效果。胡文仲教授(2006)认为,我国外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外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框架中,合理解决英语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之间的课时冲突,并实现不同院校之间相关专业知识的合理分布和一定的区分度。

5.3教学模式

从4.3分析中看到,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不尽如人意,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其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涉及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教学管理等构成要素,各类学校可在既定的培养目标下,针对不同要素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记”、“满堂灌”等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流。21世纪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老师的产品,而是顾客。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采取多元教学模式来适应这种需求。近年来,不同类型学校的英语专业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如交际教学、任务型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元教学模式,以及自主学习、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多元学习模式。

5.4学术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求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学生发展学术能力对于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外语院校学生作为外语学术能力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独立人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而我国外语专业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喜好或就业来学外语,忽视了对外语学术能力的培养。

外语类高校应当建立宽松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一方面,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学术传统和专业特色,合理进行学科定位、专业规划,并科学地拟定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要求和学术评估,不进行“一刀切”的定量要求。另一方面,要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气,切实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研究。

一个学生的学术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又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首先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六、结语

本文结合对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的动态研究,尝试剖析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热点。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5]戴炜栋,王雪梅.学术环境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J].中国外语,2009.

[6]李美霞.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探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7]揣铁梅.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

[8]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9]谢友福,孙飞凤.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的构想[J].外语界,2008.

[10]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2008.

[11]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于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2009.

[12]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

[13]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

[14]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

[15]张秀梅,马春兰.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

[16]胡笑瑛.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

[17]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5篇

语文教育的范围相当广泛,课内、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围绕小学语文的多层次、多维度教学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内、课外拓展方法,是重要而现实的。笔者通过长期实践,总结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外拓展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现状分析

1.课堂语文知识拓展远远不够

课堂上的讲问教学,只是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预习提示的问题,机械地列出问1、问2、问3等等,设计好各种各样的“圈套”,让学生钻进去,问题解决,时间到,下课。语文知识被残忍地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综合地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更谈不上语文知识的拓展了,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为考试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如:《鸟的天堂》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了如下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然后在教学中教师就机械的一一达成目标,看起来很完整,但深思一下,这棵大榕树就是那棵大榕树,鸟的天堂为什么又会是鸟的天堂?没有知识的拓展,学生收获很少,只是肤浅的知道,鸟的天堂真的很漂亮!如果稍微拓展一下,就很容易知道鸟的天堂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典型例子,说明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才能使地球成为人的天堂。所以说语文知识拓展远远不够的课堂,学生语文素养的收获也大打折扣。

2.语文知识拓展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在课堂中,有的教师还是在有意识的进行知识拓展,但是苦于没有目标,盲目的拓展,目的性不明确,收效甚微。就再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有的教师也知道要拓展,就鸟的天堂来说一说保护环境,可是没有拓展的示例说明,没有明确的目标,仅仅文章结束时,生拉硬拽的说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学生也口号式的跟说:“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多热闹!可学生心中又能有几分理解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含义,脑子里又有几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下课照样乱扔果皮纸屑,因为只有在鸟的天堂才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3.拓展知识面窄,没有进行横向、纵向拓展

拓展知识面窄,不仅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有关,也和教师的知识面有关,如在教学《童年的发现》一文中,学生苦于不能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历史上的科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来说明,可教师就没有举出相关材料,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这个时候拓展一下知识: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句子了,而且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的熏陶。

教师在知识拓展时,没有注意语文本身知识前后的纵向联系,也没有注意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导致了知识的单调、枯燥无味。

4.形式单调,实效差

教师在语文知识拓展时,只是简单的收集一些资料,单调的给学生讲解,强迫学生接受,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形式的单调使学生收到的效果极差。

那么,如何拓宽语文知识,使学生学习不再单调,知识不再单一、贫乏?学生才能学得生动活泼呢?如果进行语文知识的课内外拓展,能在提高师生语文知识认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文知识拓展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拓展知识中存在的联系,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内容

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内容分为两大板块:课内拓展研究和课外拓展研究。

1.课内拓展。(1)语文课内深度纵向(2)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3)语文与学生品德的拓展。

2.课外拓展。(1)在雏鹰电视台拓展语文知识(2)在红领巾广播站拓展语文知识(3)在课外读物中拓展语文知识(4)在生活中拓展语文知识(5)通过网络拓展语文知识(6)通过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7)通过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拓展内容可以从:字词――语音、汉字、同义词、反义词;语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各种类型句子修辞;文――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古诗、中外诗歌、中外名著、童谣、文言文、现代文、新课标作文等方面入手。

三、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措施

1.新教材知识量大,体现在识字量大,课文数量多,课文篇幅、语句都显长。加上一些孩子学习慢,遗忘快,又再加上学前教育不充分或者家里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于是对于语文知识拓展有很大的困难,但首先教师应坚定决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而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就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 文化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外开放的策略是按照由临海到大陆、由都市到乡下的形式进行的,对外汉语授课的实施途径和它是一样。从根本的情况上来看,临海大都市的对外汉语授课的实施阶段还不不晚,进步的也不缓慢,但大陆不太大的都市里对外汉语授课的实施就不是很早,进步的也还不够快。在我国迈进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项目也跟着它走向了不同的历史进步阶段。汉语授课教育制造组织与日俱增的在我国各个地方成立起来,特别是于临海部位贸易先进的都市和对外经济、沟通较多的部位。我国的高校都逐步创办了对外汉语授课的学科,以此处理慢慢进步的对外汉语授课对有联系的专职型的人的要求。对外汉语教育早就变成相对受欢迎的业务让不少同学持续专注于此。

以近况来看,我国的对外汉语授课项目现在是猛烈上升的初期,还可以得知,紧跟我国贸易上升,我国的对外开放项目会有更明显的增强,对外汉语授课也一定会有迅速的增高和进步。于对外汉语授课行为里,若不存在相应的通晓知识的入口,便会让国外同学沉浸于此还不能抽离于此。认清知晓知识的入口,是知晓我国固有知识的相对关键的渠道。即使我国早就专有特意讲授我国固有知识的课程授课,而且始终抱有“文化当成知识”的知识指导思想,将推荐非主观的、通俗的我国固有文化学问当主体,还借助课本---授课---研究的固有授课方法。而于此类授课方法里,老师是授课行为的关键核心,同学们即为老师授课的非主动承担人。此类固有的授课形式是同学们变为文化的非主动承担人,因此无法合理调控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踊跃性,还阻碍激发同学们学习我国知识的爱好,减轻了课程授课成绩。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策略

(一)以教学对象为基础

将被授课人放首位的授课法,就是挑选授课形式时应按照同学们的根本,学习处境。实施对外汉语学习的同学们,因为其并非一个国家的人,所以他们的语言、习俗风貌和学习过程有差异,所以面对汉语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差异。和我国接壤的日本、韩国他们国家知识和我国知识比较像的地方不少,所以他们的留学生理解汉语的能力比欧美和非洲等地域的同学强很多,可知,应依照不一样的留学生的知识处境去实施各种方法、深度的授课,于此才会有效的实现授课成绩。对于同学们来说,其了解汉语的宗旨也大不相同,有人是由于特别喜欢汉语和我国知识,有人是想逐步深入的学习我国优良的固有知识。因此应按照同学们想了解的宗旨的差异,去开创不一样的授课模式。

(二)围绕语言教学

非本国同学对汉语的了解应不同层次的实施,应该按部就班的进行。所以汉语知识授课里也需要符合此标准。于学习的第一个层次,同学们对学习汉语存在丰富的热情和激情,可是其可以理解的文字少之又少,所以于此层次,知识授课需将辅导同学们了解汉字最基础的发音、下笔顺序等做关键本质,用容易理解的方法给同学们解释字词,再现象和它有联系的中国文化学问,能够经由许多平日中能遇见的知识实质实施解读。但于理解的第二层次、就关键是吧我国语言及和它对立的文化学问实施精巧的结合,尽可能借助同学们了解了的字、词、句,去对与其呼应的历史知识典故实施解读,更加深入的体现它所涵盖的中国知识于有联系的生活哲理观念。

(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展开教学

紧跟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于对外汉语讲堂授课里,老师能够创建与其呼应的幻灯片,借助PowerPoint对同学们实施授课,可以让同学们的学习比较直接,辅导同学们有效的掌握所学本质。但于民俗知识的授课里,能够插播与之呼应的中国民俗的专项影视,让同学们清楚、明确的掌握相应的民俗知识,以此再推广有联系的授课本质。期间,老师还能够想同学们介绍点富含我国知识特点的映画,辅助同学们有效掌握中国知识,稳定讲堂授课。

(四)将文化进行科学准确分类的教学法

我国固有知识包罗万象、积厚流光,富含相应的多样性,所以与知识授课的实践里需把知识授课的本质实施分级和分段。能够把我国知识划分成饮食知识、礼仪知识、酒知识、茶知识等。老师还能够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底子和他们的个体要求,对其实施我国知识专门一种知识的授课。以此辅助同学们深入对我国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三、结语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活动 开展

小学语文活动课即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以往只是强调注重课堂质量,忽视了语文教学活动课的辅导与实施。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应体现在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内容,采用议、演、画、唱等形式,以活动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语文素养,进行交流与探究。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去认识语言课外活动,进而去组织、指导好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呢?

一、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

语文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语言课外活动时,要认真体悟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认清语文课外活动的本质意义,遵循开展语言课外活动的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来组织课外活动,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让其自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2)、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特点,这是由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在设计、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要尽量采用生动直观形象的指导方法,设计出形式新鲜有趣,内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语言课外活动。由此不断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语文课外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3)、实践性原则

在语言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动脑、动手、动口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将课堂上学习到知识运用到语文实践活动中,让他们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开放性原则

语文课外活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需要众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使活动具有开放性,让学生从不同人群、不同知识领域的相互碰撞中汲取知识,开拓视眼。

(5)、层次性原则

在组织语言课外活动时,要体现层次性,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来决定活动的规模、时间、内容和形式,而不能“一刀切”。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能力有限,活动应多安排一些浅近、生动的游戏、儿歌、故事之类。中高年级学生兴趣广,知识较为丰富,能力有所发展,个性渐渐形成,因而活动的形式、内容也要随之发展。

二、课外活动的实施策略

(1)、将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要提高语文课外活动的质量,就必须与语文课堂教学紧紧相扣,使之紧密结合。所以在组织课外活动时,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实现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将学习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来,而不能脱离语文教学,以语文教学为中心,并为其服务。

(2)、将语文课外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语文课外活动同语文课堂教学一样,也要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语文课外活动除了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外,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只有如此,开展课外活动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学生才会对语文课外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将语文课外活动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进行语文感知。为此,老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观察、了解、分析他们的生活,抓住时机开展相关的语文课外活动:

A、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展活动。

B、发现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C、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

D、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知识的科学方法。

(3)、将语文课外活动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三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主张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故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结合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激情饱满、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活动中。对于此,教师可这样操作:

A.创造机会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语文主题集会、语文智能竞赛、语文游戏活动、语文说唱表演、语文作品展览等。

发挥学生的不同个性,开展语文阅读兴趣小组、写作兴趣小组等活动,形成兴趣爱好,发展个性。

B.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改变活动的方式,使活动富有新鲜感。

C.因人施教,在活动中注意对后进生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我发展的自信心。

(4)老师要加强对活动的指导。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8篇

一、加强小学语文课堂课内外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小学生由于受到地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各种因素的牵掣,难以适应新知识涌现的课堂教学;课堂的效率现状令人担忧:

(1)教师习惯将课内的知识作为唯一的重点来强调,以教科书和试卷的内容作为课堂授课重点,重复、单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生也就难以提起读书的兴趣。如《悯农》一诗,很多教师讲到诗含义的时候,基本都会强调农民伯伯很辛苦,每一颗大米都凝结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我们都不应该浪费。笔者认为这个思路无可厚非,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实例分析,因此显得呆板。如果此诗讲解的时候能够结合地震灾区、洪水灾区和非洲难民区等课外生活实例,强调粮食的重要性,则能够使得诗的意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学生家长教育思想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内外知识概念的理解方面过于狭窄,很多家长会认为课内的知识就是能够让自己孩子考试满分的知识,而课外的知识则是优秀作文书、习题等。而能够扩展孩子视野的经典,被认为是“闲书”,鲜有愿意让孩子接触的。再加上学校的教师在家长面前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家长在教育思想方面形成严重的误区。

(3)学校没有全面发挥图书馆等的应有功能,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图书馆等只是课外休闲的地方,而没有认识到这些其实是课内教程不可或缺的补充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将小学语文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融合,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通过课堂内外融合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方法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出击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渗透课外知识。《赶海》一文讲的是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的情景。教师在让学生掌握识别生字的方法之余,还要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理解“东逃西窜”“大螯”“武将”等词语的意思,结合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浪花、沙滩、螃蟹等,让学生在视觉角度上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同时学习体会“赶海”的乐趣,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而在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大自然的美丽之余,影响大自然的一个严峻因素——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也应该成为授课的一个侧重点进行讲解。从日常生活污染到其他污染,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的真正意义和方法。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接受一些诗句、格言、诗歌等的课外知识,而不能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教师要尽快摆脱固步自封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课内知识转变成主动结合课外知识、积极思考的角色,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效率。

2.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相比于学校教育而言,虽然处于次要地位,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起到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的。对多个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对孩子具有不同学习要求的家庭教育,其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笔者建议要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支持自己的孩子涉猎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一方面,在家长会上或者进行家访的时候,教师不要过分表扬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要结合每个学生课内外的综合知识学习情况,重点对家长说明课外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多买有益的课外书籍给自己的孩子阅读。另一方面,对家长们解释何为课外知识。据了解,很多家长都认为课外书籍就是各种优秀的习题、作文选和练习册等,这样只会给学生增添学习负担,让学生曲解课外知识的含义。在这一点上,教师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列举一些课外书籍、影像作品等的名称,建议家长们适当购买给自己的孩子学习,以刺激孩子学习课外知识和理解课内知识的积极性。

3.利用学校各种学习条件,拓展课外知识学习的范围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课外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62-02

1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各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长期以来受到很大的重视。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对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作了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作为非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课时往往多于其它基础课,并且很多高校将学生能否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跟其学位证的获取挂钩,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在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一方面是各院校如此重视大学英语课程,另一方面却是广大的大学生(这里指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漠视大学英语课,往往是过了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后,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呈现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一片寂静,曲高和寡的现象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很多学生认为未来的工作可能用不上英语,所以没有必要学好英语。由于缺乏学习动力,自然而然,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消极。其次,对英语教材不感兴趣。由于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令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再次,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授课方式单调也是影响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学生抱怨:大学英语课堂,学的仅仅是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这跟高中课堂有什么区别!不可否认,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信息传递和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大学生对课本之外的知识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具备国际视野和广博的知识面是当今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作为一名大学英语的任课教师,笔者认为,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扩充课外知识应当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授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补充课外知识的重要性

首先,课外知识的补充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自主、自觉、自愿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显的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课外知识往往比对课本内的知识更感兴趣,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不是作为主要内容讲述的课外知识常会引起学生格外的关注。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被动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盼望着早点下课而已。倘若课堂中多了课外知识的刺激,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呈现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的调动并且专注于老师讲的每个内容的话,那么相信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煎熬,而可以转变成一种享受。

其次,课外知识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部分难点。难道我们一定要将自己和学生束缚在有限的文本研究里而回避无限宽广的课外知识带来的轻松和便捷吗?当然不能!所以我们应该适当的结合课文内容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来多途径地解决学生理解课文部分难点时的困难。通过补充课外知识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课内的知识点,比教师一味的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要好的多!既然是这样,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课外知识的补充能够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在课后主动地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得到充分地强调。基于这一目标,笔者认为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任课教师,应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形式,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我们的课本能够传递给学生的知识真的是少的可怜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去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无限而广阔的课外阅读。这种课外阅读是与课本紧密联系的,但是却不受课本的束缚,学生可以自由的,尽情的却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样的阅读不会让学生感觉到这是一种负担,那么他们就会坚持下去。教师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不可能一直跟随着学生走完求学之路,况且求学之路用无止尽,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受之以渔”呢?通过自主扩充课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自信心,相信这种收益定是无穷的。这么大的功德只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导、点拨,用自身课堂上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用正确的、有效的方式给学生抛砖引玉就可以做到。

3如何有效补充课外知识

既然我们意识到课堂上扩充课外知识的必要性,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效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在此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获取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3.1课外知识的内容该如何确定

一直以来,笔者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这场戏的主角不应该是老师,老师绝对不应该是一个照读剧本的人,这场戏中,老师应该扮演总设计者和总导演的角色,学生才应该是戏中的主角。主角应该负责读懂剧本,讨论剧本,增删剧本和演绎剧本。因此,作为总导演的教师,首先要跟学生一起研读教材内容,然后就教材中的不足和漏洞加以相关知识补充。如笔者在教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九单元时,单元主题是“欧洲迪士尼乐园”。笔者先对迪士尼公司做了简单介绍,然后侧重迪士尼乐园对其所在国家的文化的影响。再对课文进行结构分析,讨论出课文主题其实是通过迪士尼乐园入住欧洲,给欧洲人们的休闲方式带来改变,社会各界人士对迪士尼持不同态度。针对这样的主题,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分析课文-讲解词汇-讲解练习的话,学生立马就会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而且几堂课下来,学生不过是学了几个课文单词,记住几部迪士尼动画片的名字以及世界上几大迪士尼乐园在哪些国家而已。笔者的做法是在学生吃透课文之后,让学生就迪士尼这个主题反提教师问题。比如有学生问道: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为什么受全世界人们的欢迎?还有学生提问:迪士尼乐园的进驻如果是一种文化入侵,为什么法国政府还执意将它引进家门呢?就是因为学生有了解这些知识的需要,教师才应该根据需要补充相关知识。笔者即让学生分小组查找资料。一组同学查找相关迪士尼动画片的影评,并分析比较迪斯尼动画片与国产动画片在故事内容,人物角色,配音和特效,主题传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一组学生负责查找时下热门新闻:上海迪士尼项目获中央政府批准。并收集围绕该新闻各界人士对其的反应。并对上海迪士尼项目作简单介绍,预测上海迪斯尼的发展前景。最后,将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以PPT做相关介绍,即presentation.这种做法,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补充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知识补充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更用心学习这些内容,加深理解。

3.2该以何种方式来呈现要补充的课外知识

补充课外知识的方式除了平铺直入的讲述,其实还有很多其它的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方式。还是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为例,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主题,笔者对这五个单元的课外知识的补充方式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呈现课外知识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我们应该根据需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将最丰富的课外内容补充给学生,让他们吸取更多的营养。

3.3如何将课外知识与教材互补

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之上开展。以教材为纲,教材外知识为辅,有步骤、有主次地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才能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呢。笔者对此有以下建议:第一,补充的课本外知识不可偏离课本单元主题。补充的知识点应当具有必要性,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单元主题和课本知识点。补充的内容不当,补充的知识点也只是个摆设,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第二,补充的课本外知识量不宜过多,知识深度要跟学生的接受水平相适宜。如果抛开课本,过多补充课外知识,那就成了喧宾夺主;补充的知识点太深,不宜学生理解和消化,都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严格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主,适当、适量地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让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地开展起来。

五个单元的课外知识的补充方式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引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小学语文所呈现的文字好坏直接与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挂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了解、对思维的模拟、对语言的组织从而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些都需要语文的综合实际应用来实践。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知识的匮乏而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组织,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鼓励学生、要求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视野[1]。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学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在小学语文作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

小学生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在实际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周边事物了解并不够,导致在语言组织的过程中常常词不达意,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常常要挠头搔耳才仅仅只能够挤出几个字而来,语言组织能力差。小学生因日常涉猎不够,知识面较窄,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表现为没有创意,小学生在实际的写作练习过程中往往都是停留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小明小红”等写作内容上,这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批阅过程中如同嚼蜡,所有的作文都是大同小异。小学生在语文课本中所学习的知识过于狭隘,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能形成合理的理解,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发呆等,导致在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表现为拖泥带水、纠结的情况,从而容易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对作文写作失去兴趣[2]。

2.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1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扩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对小学生的知识框架进行补充,比如在《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文的学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气候、天气的谚语,同时收集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诗句,让学生做好在写景方面的知识积累。通过将知识理论进行细化,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自己所收集的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看云识天气》的学后感,这样既通过课外知识的积累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通过有效地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反馈能力。通过将课外知识对课内知识的扩充填补,可以让学生知道不一样的语文世界,通过对前人知识的积累达到自身知识积累的深化了解,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解决写作过程中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好词好句能够让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对课外文章有着初步的了解,形成大概映象,能够让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好词好句的用法。

2.2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充足、精力旺盛的阶段,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像海绵一般吸收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的过程中更喜欢这些新鲜好奇能够调动自己求知欲的知识内容,而对课堂上的刻板知识并没有表现太大兴趣。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尽力地陪伴,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培养学生的文字兴趣。有效的课外阅读引导能够有效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对文字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认真听讲,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习惯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

2.3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力求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小学生通过不断地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将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文字练习组织,加强了学生对文字的组织能力,对写作的能力进行不断地熟练联系。通过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摆脱荧屏的诱惑,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书籍之中。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对词语诗句的实用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现有课本上的生词学习。通过有效地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形成学生的作文素养,让学生学习“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多种写作手段,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简单的叙述模式上。这种丰富的课外阅读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达到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并不是一件短时间就能见效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的方法。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课外阅读,达到对知识的积累,达到对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通过长时间坚持课外阅读才能达到对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闫秀凤.“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6):90-91.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11篇

一、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原因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改的形势下,大多数的小学生阅读量还是普遍得不到提高。阅读能力较差、阅读兴趣不佳、阅读意识缺乏等原因,都导致小学生作文的创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高度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拓宽学生的眼界,为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而课外阅读的质量和知识的储备能够直接通过学生的作文反映出来,使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所以,小学生作文的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决定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的掌握程度。同时,在作文中也能够体现学生的理解能力、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中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考验,更多地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的接受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在我国当前提倡的新课改教育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去进行阅读,通过课外的阅读去获取新的知识和作文素材,使作文能够更加丰富,通过合理的课外阅读使学生能够对小学语文作文产生兴趣,从而养成自觉阅读课外读物和独立创作作文的良好习惯。

所以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的兴趣。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物选择范围较广,内容大多丰富有趣,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和实际生活,这样的课外读物更加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对语文作文的热爱。

2.有利于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文的内容是否丰富和学生自身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学的语文作文写作时,学生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素材作为支撑本篇文章的内容。这些内容和素材都是在小学生日常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课外的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使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然后把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摘抄到作文素材本上,形成自己的“小知识库”。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从中选出素材e累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此鼓励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对作文素材积累的热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而且还能使教师有效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情况,最终使学生热爱课外阅读和作文的写作。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之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课外的阅读和学生的成绩没有关系,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在新课标的提倡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课外的阅读对人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作文课堂就是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支持,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能够合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从而使教师在写作的课堂上丰富课堂内容,使学习氛围更加融洽。课外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知识储备,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加上之前素材的积累,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4.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效果

几年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就把“应试教育”转移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中心的国民基础教育上。各个学科都在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语文作为中小学各学科中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整个素质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新课标越来越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课外阅读篇目也纳入了中考范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认识到,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发展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应用能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我在探索语文课堂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多方面指导。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谈谈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做法:

一、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尤其注意课外阅读的方法。我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抽出固定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讲授课,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使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会阅读,在课外自己也会阅读。在指导中,我有侧重地讲授了一些阅读法,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慢读与速读等方法,并设计了一些阅读训练。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知识需要寻找阅读内容,然后确定相应的阅读方法。在读课外书籍的同时,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这样一来,学生阅读了《水浒》、《西游记》、《鲁宾逊漂流记》、《繁星春水》等新课标目录里的名著名篇,并且学会了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我还鼓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写读后感、评论、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

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在班中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此外,还组织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展示给自己的同学们,既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又都感到了很高的成就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进行。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爱读书变成喜欢读书,一些以前被动学习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开始主动学习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三、参加各种形式的语文比赛

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多少,他们或许不清楚。那么,有意识地带他们去参加一些语文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应用语文知识;另外,也可以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为下一步进行课外阅读,学会应用作准备。比如魏书生老师就曾经让他初二的学生参加高中的作文竞赛。因为有比较才能看到差距,才能激起多读书多积累的欲望,更加主动地去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学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课堂上的学习风气有了明显改善,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语文成绩大大提高,班级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与学风。由此可见,好的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生活中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13篇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校外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以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在节假日和周末组织的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和衔接,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异同,其中最重要的差异则源于活动内容和活动组织方式的不同,而这些又都体现在课程实践上的迥异。本研究将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在探讨两种课程实践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问题与视角

从课程实践的视角探讨问题,首先要明确概念的所指和能指。本研究所涉及的课程实践,是指围绕着知识的传递而展开的实际活动。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涉及“教什么和学什么”,即课程编制,所揭示的是知识选择的过程;其二,“怎么教和怎么学”,即课程的实施,也就是知识的组织过程。课程实践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而展开的知识选择和实施过程。关于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课程实践的差异,可以有不同的分析视角,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探讨课程实践的核心问题———知识。透过这扇窗子,可以深入地了解课程知识的社会基础、课程知识的表现形式,以此为基础深入地理解两种课程实践的差异。由马克思•舍勒首创的知识社会学研究,[1]在其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传统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三个阶段,分别建构了以曼海姆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知识社会学理论,以墨顿为代表的“精神物质”科学社会学理论和以布鲁尔为代表的“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2](p.13)虽然各个阶段的理论取向不尽相同,但作为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knowledge),其探讨的核心问题都是知识与其他社会或文化存在的关系。[1]学者们认定知识具有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于是知识的社会基础、知识的存在形态和知识存在形态与社会基础的关系便成了知识社会学研究的三个重要主题。本文以部分实证材料为依据,对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中知识的选择和组织过程进行研究,并从知识的存在形态(国家知识或个体知识)、知识存在的社会基础(知识控制主体及其权力与利益)、知识存在形态与其社会基础的关系(知识存在基础如何影响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并最终影响知识存在形态)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与解释。最后将尝试在人的发展上寻求对两种课程实践差异的共存与互补进行理论探讨。

二、课程编制与知识选择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积累起来的全部知识纳入教育场域,而是进行了选择。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课程中,被选择出的知识在内容和地位上不尽相同。而这种不同不是知识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于其选择主体和选择原则及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不同造成的。

(一)公共性知识与选择性知识: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的特点两种课程实践中的知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校课程中的知识具有公共性知识的特点,这种知识是每个学校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知识,而进入校外教育课程实践的知识则与之不同,校外课程中的知识是允许选择的,同时是具有表现力的个体知识。如果参照体育比赛的规定来分析问题的话,进入学校教育实践的知识是一种规定性动作要求,那么进入校外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则相当于自选动作要求①。1.普及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在校外教育机构中,教师对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知识的差别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普教(即学校教育)里面主要就是知识普及。到这(少年宫)就不是,到这就是知识的提高。(访谈记录:mwds01)少年宫的课专业性更强一些。少年宫本来应该做一个专业性的指导,指导到什么程度另说,起码做一个引领,可能他一辈子不做这个事,可能他就这一段时间对这个有兴趣,但定位是基础教育里的一个专业性指导。(访谈记录:mwyq01)可见,就范围来说,学校教育中的知识更加宽泛,它涉及到一个合格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而就程度来说,校外教育中的知识更精深,它将学校中体育、科学、美术、音乐等每一大类知识都细分为若干个小专业知识,从而使每一种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化表现。2.陈述性知识与应用性知识一位校外教师以音乐课为例,具体解释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中知识的差异。普教就是掌握一种音乐风格。比如说江苏民歌什么风格。主要是这些方面的,并没有说你要把这些民歌唱出来,而且唱得有滋有味。到少年宫来,无论是器乐也好,声乐也好,你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你还要用你的手弹,用你的嗓子唱,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它的差别。(访谈记录:mwds02)学校教育的知识关注的是“是什么”,它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掌握或记忆”,而校外教育中的知识更加关注“如何做”,并且要求学生“做”出来。3.高地位知识与低地位知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知识在地位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现有教育评价体制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体育、音乐、科学和美术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被称之为副科,是“非主流”的科目。而这些副科在校外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如老师们所说:他(学校)认为音乐不重要,音乐不是主科,从学校也好,从学生也好,从家长也好,都有这种心理。(访谈记录:mwds03)知识社会学通常将这种地位的差异称作知识的阶层性,即存在“高地位知识”和“低地位知识”[3](p.61)。在学校中,这些副科从制度上和实践上都处于边缘的地位,是低地位的知识。在课程安排中,体音美等课本来就很少,通常一周只有一到两节,且在实践中还常常被主科占用;而在校外教育中,科技、体育、艺术知识却是主流,是高地位的知识。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的差异与其选择者和选择的依据有关,而其深层原因在于它们背后不同的利益体现和权力操控。

(二)国家选择与教师选择: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选择的主体与依据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的差别并非是知识“自为”的,而是“人为”的,这与知识选择的主体和依据的原则有关。1.国家作为选择主体与教师作为选择主体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4]国家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教育知识的选择权。在校外教育中,什么样的知识进入到课程之中,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校外教育,少年宫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师资配置为依据,要看有什么样的老师,擅长教什么课,根据这个来安排开什么课。每次开课都会略有不同。(访谈记录:mwgq03)与学校教育不同,校外教育中开什么样的课并不是国家安排的,而是有什么专业的教师才会开什么样的课。作为选择主体,国家必然要使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主流的意识形态,以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因此其选择的知识是具有公共性、便于识记的陈述性知识,并且使这种知识具有较高的地位,造成了知识分层。在校外课程中,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但相对于学校教师来说,这是间接的。在不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可以在选择知识时融入专业文化和个人特质。2.以制度文本为选择依据与以个体特质为选择依据国家对于学校知识选择的控制依赖于课程标准、教材等“法定文本”的制定和实施。如国家对“课程标准”的定位是:“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5]课标规定着什么可以是进入学校的知识,什么知识不可以进入。而制定课标的原则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5]在这个表述中,对思想、态度等方面要求极多。课程标准向上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诉求,向下控制了学校知识的选择。而在校外教育的知识选择中,不存在一个像课程标准这样的中介。校外教育中没有国家出台的大纲,也没有国家或地方统一编写的教材,而它们的缺失则将校外教育知识的选择权留给了教师。以前(少年宫)也出过一本美术的教材,(他起身给我拿,那本教材被放到书柜的顶上了,是真正的束之高阁)你看,书上写的很全,各方面都有,这还和学校里的教材有什么区别?我们根本就不用。(访谈记录:mwgq04)在没有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等的规定下,校外教师在知识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他们在知识的选择上除了要依据本专业知识的特色,更加重注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的知识选择都要考虑本专业的特点,按照专业的逻辑线索进行选择。但不同的是校外课程中知识的选择更加注重作为个体的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关注怎样能让学生在这个领域内有所提高。阿普尔认为:“在整个可获得的知识领域中,只是有限的法定知识和值得传递给下一代的知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意识形态的建构,两者都体现了与文化控制有关的权力关系的复杂连结。”[6]学校作为符号控制的重要场所,其知识选择自然会受到国家意志的支配。统治阶级必然将符合其意识形态的知识选入课程,以保持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因此,凡能够更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知识便被选入学校课程并具有较高的地位,知识在未遇到学生之前就已经被分层了。在校外,作为知识选择主体的教师更关心的是每个学生的“特长”,而非“公共的平常”,因此,凡能促进并展现学生特长的知识就被引入校外教育活动。

三、课程实施与知识

组织在知识的组织过程中,“哪些知识,甚至是知识的表达方式与呈现方式被认为是合理的,不同知识确立其地位的合法化过程,体现的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7]学校教育中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组织,使公共知识在“授”与“受”的传递方式中得以合法化;而校外教育中则以小组教学(包括一个人的小组,即个别教学)的方式进行知识组织,使个体化的知识在建构中得以生成。

(一)知识传递与知识建构: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组织的特征在知识的传递方式上两种课程实践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学校中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校外中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1.固定的班级与流动的小组班级授课制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8](p.270)校外教育中虽然有些课也是教师同时对学生群体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但这个群体并不能组成班级,也称不上班级授课,而是小组教学。因为,这个组并非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的,而是按照兴趣,并且人数也是不固定的。这儿的学生完全是自愿来的,没有约束。我今天想学这班就学这班,明天想学那班就学那班。(访谈记录:mwgq05)学生喜欢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他们没有什么压力,完全凭兴趣。(记谈记录:mwgq06)可见,校外教育中学生凭兴趣选择小组进行学习,来去自由,因而小组的人数也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它不能形成学校中的教学班。在班级中,学生相同的年龄、相近的知识水平、相同的地域等因素,很容易形成一种同一性班级文化,这种同一性的文化有利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同的社会价值和规范;而在校外的小组中,除了兴趣以外的诸多差异性因素,很难使小组形成统一的文化,但它从根本上彰显了一种个性文化。2.统一的安排与差异的进度班级授课制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生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作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8](p.270)在校外教育中,特别是一对一的课程,每个人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不同的。如在笔者所调查的少年宫中,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色彩课中,教师统一讲解只有十三分钟,其它时间都是个别指导。班级授课制中的按“课”教学有利于把公共知识按步骤地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同一性,但难以因材施教;而校外课程的小组教学则能够通过让学生自己掌握不同进度而培养他们的个性。3.固定的授课时间与灵活的学习时间学校的班级授课制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8](P.270)众所周知,学校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而在校外教育中则不同。本研究中的少年宫,没有铃声,每种课的活动时间都不同。即使是同一种课,每次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对此,校外教师是这样解释的:这个时间我觉得不是特别死的。他毕竟是小家伙儿,教学任务完成了,我觉得就可以了。为什么呢,你得根据他的年龄特点。这么点小孩儿你让他坐这儿坐烦了,下次他不爱来了,对少年宫,对这个课,心理有抵触,是不是?他不愿意来,他还愿意练琴吗?(访谈记录:mwds06)校外教育中,知识的组织与实施的时间相对灵活了,“课”与“课”的隔阂相对打通了。

(二)选择师生与师生选择: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组织的主体与依据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组织方式的不同源于不同的控制主体和组织原则,反映了不同主体的意志诉求。1.国家规定的教学程序与个体建构的教学情景学校课程中,知识的呈现方式是由国家安排好的,并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4]教师和学生要按照特定的“授”与“受”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算是合格的教师和合格的学生。校外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都有充分的权力选择知识的建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甚至随意选择是否进入教学场景。有的家长给报了一个半年的班,结果孩子上了两天就不想上了。这样学生就可以转班,或者不来了。(访谈记录:mwgq06)国家制定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在知识传递上是准确而高效的,但就知识分配而言,并非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同的知识,在班级授课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在知识分层的基础上,学校课程往往只将高地位的知识传递给了那些少数的“表现好”的学生,从而复制了社会阶层。在校外课程中对于大的教学组来说,这种知识分配不均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就小型组而言,特别是一对一的小组来说,这种不均等的知识分配是不存在的。2.以教材教法为教学依据与以个体经验为教学依据一位学校教师这样理解教学的依据:具体到一节课上,就是根据教材,我怎么样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把这一个知识点了解得更全面。(访谈记录:mwds07)学校教育知识的组织与实施实际上在选择着教师与学生。只有适应这种知识传递方式的教师与学生才能进入这个教学场景,才能在场景中表现得恰当自如。而在校外教育中,知识的组织与实施的依据主要是教师、学生和专业的特点。怎么教学,这就是个人性的东西了。因为每个老师的生活基础、学识、兴趣点不一样。我的课就喜欢和孩子逗,但你光逗不成,你得有教育意义。那么第二个就是背学生。什么喜洋洋与灰太狼呀,这是他们的语言,你得能和他们对接,例子也要和他们接近。第三个就是自己的教学风格了。这个我就受庞中华影响了。他把拉手风琴的音乐和字的笔画长短、节奏联合到一块儿,因为他原来拉手风琴。那我没有这乐器,但是我学画画的,我可以把画融进去。这就是个性化的东西了。(访谈记录:mwyq09)在这里,知识的组织与实施考虑到了教师个人的知识背景、性格、孩子的特点等,并以这些为依据,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知识社会学对知识的组织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探究有哪些因素参与了这一过程”。[7]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学校课程,使公共知识从国家到教师再到学生,有效而快速地传递了下来。这种方式体现了现代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要。在学校教学中,对学生来说,获得知识本身不仅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按照国家安排好的程序,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算是好的教与学。这一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同时也是知识传递内容、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合理化的过程。而在校外教育中,知识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没有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等的介入。教师不是单向的传递,学生也不是单向的接受,这一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与建构的过程。在这种互动与建构中,在师生的共同磋商下,使得知识组织与实施过程得以合理化。

四、课程实践的影响与人的发展

两种课程实践的特点源自选择与组织知识的不同主体与依据原则,体现了不同主体的意志,而不同主体意志诉求的着眼点在于人的塑造上。人的社会性与个性的存在与发展的二重性正呼应了两种课程实践的特点,也为两种课程实践得以并存、互补和衔接提供了根基。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批判性思维 课程文化 文化困境

[作者简介]张宁(1984- ),女,山东威海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理论。(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16-03

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二十余年已经步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合作的质量与特色,成为衡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存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根本体现,也是师生相互交流促进的核心载体,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不同国家的学校之间通过交流理念、互换教师、引进教材等方式相互合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去。那么,这种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产生的中外合作课程,其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地“为我所用”?会不会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达到原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笔者更关心的问题。就此,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存在的“文化多元”和“文化冲突”的特点,以及由此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进而认为,在这种特点下,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应形成一种具有批判性特色的课程文化,培养出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具有辩证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最终达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

一、文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课程,是一个包含价值选择的知识体系,是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现实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关于课程文化有学者认为“它是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于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①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应该说,课程文化是包含这两方面内容的。②它既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主体存在。

一方面,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由外在社会文化所决定,以外在社会文化为基本逻辑规则。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与外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条件和机遇,然而,“文化是人作用于自然的产物,不同的民族在其各不相同的生存条件、生存方式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特质,其中最根本的乃是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的差异由此产生。”另一方面,课程也作为中外文化的主体存在。它可以对外在的社会文化进行逆向反思,以知识的适用性与创新性为基本逻辑规则,旨在生成与建构。无论是传承文化还是创新文化,无论何者为本何者为体,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多元: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对外开放性办学,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其学科建设、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师资聘任等重大问题一般是由合作双方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共同审议协商的,在这种情况下其课程模式与传统高校相比形式多样、种类各异,而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合作双方课程的融合或衔接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性”。合作课程的目标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理论与技术,这样看来,课程学习的过程似乎仅是一个技术引进的过程,但实际上“技术性”的目标只是课程学习的一个方面,在强调知识、技能进步的要求的同时,也必然与“其应用环境的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处境相联系”③,因此,当我们在引进西方课程时,尽管我们是抱着一种科学普适的观念来进行价值中立的教育,但教育并不是纯粹的科学活动,它同时也使学生身处于一种文化的氛围之中。如果我们忽视了隐藏在课程中的“文化”与“价值”的目标,则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字、词、公式、定理的集合,这样“会使学生倾向于把知识看做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可探究、可分析、可切磋的东西,从而知识就脱离了人的意义和文化的底组,学生也更多地只会去‘符合’知识而非‘建构’知识”④。

“多元”是好事。中外合作办学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的世界公民,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理应是它最大的优势,然而多元并不等于杂乱无章,多元并不等于毫无目的,多元并不等于失去自我。目前,我国现有的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或是成套引入外方的课程与教材,或是零星地引入外方的优势课程,或是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引入外方的核心课程,但无论是哪种程度的引入或合作,办学方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强调“国外原版教材”“国际化无缝接轨”“原汁原味的国外教育”等来吸引生源,而这些课程往往是通过一些非正式的决定形成的,通常只是满足了对较先进技术的需求,甚至没有经过仔细考察,因而缺乏清晰的信念和统一的视角。这样的课程专注于短期计划,科目与科目之间没有连续性,如果经过几年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就不能清楚地展望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而实际上,所有学校的课程都应该在自身独特的价值、信念和权力关系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和人才培养目标,并从各个侧面展示进而实现自己的这种课程文化。

三、冲突: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面临的文化困境

第一,目标冲突。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首先要考虑的一个核心的要素,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教材或教学内容的选定等各个环节。当然,任何课程设计者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都不可能是完全的价值中立的,设计者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思考方式,并且任何课程目标的选择也都要通过国家文化的筛子来过滤。⑤西方社会倡导自由、民主,强调个人价值,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多样性、个性化发展的个体;而中国教育在集体主义至上的传统理念下,更倾向于培养善于合作、集体利益为重的公民。两种课程目标的冲突必然体现于教学的各个过程之中。

第二,内容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所开设的合作课程,其内容大多能够体现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这样的内容使学生所学与国际接轨,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地域特点,这种国际化的理论与技术若不加以更改就会与当地实际需求相脱节。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课程强调的是“原汁原味”,并没有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修改。以MBA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涉及解决雇员与组织的关系问题。但中西方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使得学生发现他们在课程中所学到的管理方法在本土并不适用,并由此产生对课程学习的排斥情绪。⑥

第三,过程冲突。这里所说的过程主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外合作的课程大多是以外教全程英语的方式授课,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外教师在授课方式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中外合作课程中最外显的、易见的冲突之一。在笔者与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并不适应外国教师“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甚至非常排斥,这也使得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使专业课程也仅仅成为了一种语言培训课。

第四,背景冲突。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才的使用。合作办学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的公民,但这种国际性人才依旧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知识技能只有在本土能够得到应用,符合我国实际需要,“英雄有用武之地”才具有价值。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客观差异,一些合作课程带来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往往失去了其研究的条件或缺少发挥其价值的工作岗位,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就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困惑。

以上各种课程文化的冲突是现实存在的,其根源在于中外社会传统文化的差异,这一差异是难以避免也难以消除的,它恰恰给中外合作办学带来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色之路。中外合作机构承担着培养国际适应性人才的重任,在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时,应体现我方的文化主体自觉性。

四、批判: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特色文化之路

(一)批判性课程文化的内在机理

我们通常不清楚文化是如何通过课堂的知识学习被传递和内化的,实际上它就是我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不同的知识认识方式:是把知识看做是可靠的、神圣的,还是把知识看做是流动的、可以质疑的?是把知识看做是普适的,还是把知识看做是个体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取向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一成不变的接受者,还是勇于冒险的创新家。在课程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知识、学生、社会”三者关系需要被更清楚地理解。近代科学的产生使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成为一种普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然而,由于人们对科学的盲目崇拜,知识被看做是普遍的、确定的、客观的或绝对的,而且是价值中立的。这种传统的机械主义的知识观过度看重知识本身而忽略了人的发展,以为人的发展不过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⑦极端的科学主义观甚至主张“让我们将科学方法用于人,用于人类的社会结构,让我们像观察、预测和控制阿米巴菌的行为那样去观察、分析、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⑧,科学(知识)简直成了能普度众生的新上帝。这种机械的知识观使现在的大学课堂上,很多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所学的东西而不是学生本身,以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为目的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实际上,知识传授、课程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的成长,仅仅靠记住某些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是不可能达到教育之本意的,学校应通过课程教学培养独立思考、善于摸索的完整的人。

在一个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课程文化环境中,一方面,当学生汲取了一定知识后,有意无意地在他所处的大文化或小文化下进行理解,这时,课程是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按照自身已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如果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对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那么,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就会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正如开篇中所提到的,课程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也作为文化的主体存在。课程不仅仅传递文化,也要生成自身的特定文化。在一个缺乏批判性文化的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把知识看做是不可改变的真理,这些“真理”尽管并不完全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但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不易与现存社会产生激烈冲突,因而在传统课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似乎不那么重要且容易被忽视。然而,当目标、内容、过程和背景等种种文化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中显现出来时,学生对知识的吸纳就不像传统课程那么顺畅了。因此,学生需要在跨文化、多文化的背景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反思,这种反思并不意味着传统知识的丧失,而是更为广阔的知识的获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在目标、内容和实践等方面反映了不同文化间存在的不和谐的声音,这种矛盾如果能够得到较好处理,则可以帮助学生为适应全球性的竞争做好准备,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准备,为未来中国的创新战略做好准备。

(二)批判性课程文化的构建途径

1.课程目标取向——重视知识之外的人本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辟课程培养并非唯一途径,实际上各类课程的学习过程都可以为这一目标服务。正如批判课程理论所强调的“个体意识具有主动性、客观性及创造性,个体的认识过程是以意识为中介的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因此,所有的知识并非是绝对客观的观念,知识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主体对其创造性的解释性”⑨。对此,应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门课程中融入“批判意识培养”的要素,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反思、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感知和接受。如培养目标可以具体地表述为:善于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从实践中领悟;善于对多种想法或方案进行梳理、归纳,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开放的心态,愿意与人协作;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随情况改变策略或采用新的方法;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等。

2.课程内容选择——考虑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为达到某个目标而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考虑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时的满足感,如果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达不到这一要求,就应该考虑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选择哪些类型的知识进入课程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这些课程内容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力求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的基点上。比如,在中外合作课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用历史的、理性的、关联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仅仅把预设性的结论当做真理,就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一些工程项目或社会实践,从而通过这种真实的体验来自觉审视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价值选择,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课程形式安排——寻求更加灵活的调节机制。所谓灵活性,相对概念是呆板或僵化,主要指课程的设置和形式安排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主动调节,能够对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从僵化保守走向灵活多样是现代大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例如,美国圣劳伦斯大学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不同文化,开设了一门名为“文化的遭遇课”的课程,该课程采用了比较与历史的授课方法、国外实践经历、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以批判性的态度来理解、体验并表现不同的文化。⑩另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利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优势,与国外学校协商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短期的出国实习,了解所学知识的真实背景与应用环境。如可学习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做法,在伍斯特理工学院学生都必须完成9个学分的“交互式专业计划”后方可进入高年级的学习。这种“交互式专业计划”通过海外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举一反三,有所创新。11

4.课堂教学过程——以高阶能力培养为根本。任何教学观念的转变,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中外合作课程的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实践应用能力。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技能的学习,都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建构性,以促进学生的高阶能力发展为主。高阶能力是相对于以机械学习和机械接受为主的低阶能力(主要用于学习事实性知识或完成简单的任务)而言的,如批判性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等,其中,以批判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疑问的技巧,它是教育中的一种解放力量,也是每个人重要的智力资源,它要求学生敢于大胆发表个人的独立见解。批判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技能的综合运用,而不只是一两项思维技能的开发,也不受任何专业限制。因此,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的综合运用和人格品质的完美组合。12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所强调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离开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将是一句空话。13美国教育家保罗(Paul)认为,“批判性思维”应当是构成21世纪教育的本质性基础。他还提出了四种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发现、思考的机会;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指出证据与依据;确保探讨问题的时间。14

5.对教师的挑战——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引导者。教师是促进学生批判思维养成的重要因素,中外合作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需要指导学生实践、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并处理各种突况。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也成为“一个倾听者,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激活思想的对话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中方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分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没有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为此,学校一方面可倾向于招聘具有国际教育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应利用与国外合作的良好条件为中方教师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发展途径,鼓励中方与外方教师的交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如与合作院校的研讨会、网络合作课程、短期国外培训等方式)有效地发展教师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开阔教师的国际化视野。考察教师不应只看重论文、课题、项目、专利等科研内容,同时,还应该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多个侧面了解教师,包括他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如是否根据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处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关系,运用一些如原形启发、联想、头脑风暴等能够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是否在课内外都能对学生的实验、实践进行悉心指导;是否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能力等。

[注释]

①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

②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228

③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9-20.

④⑤李东.我国课程编制的文化性缺失——一种社会学视角的反思与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7):52,52.

⑥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3.

⑦刘旭.我国大学课程的知识化倾向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75.

⑧董毓.科学的自我反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123.

⑨吉布森.批判理论与教育[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1988:76.

⑩11陈小红.美国大学课程国际化的实践与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2):44.

课外文学知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西方文化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56

西方文化概论课作为通识课开设,与作为基础主干课在对外汉语专业开设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外文化类的知识和能力中,与“外”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其重要途径来源于西方文化概论课的教学。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西方历史知识的掌握古今不均衡,高中世界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化概论课不是历史课,但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纪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较大缺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

第二,从上古时期到当下,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西”的概念指向多个民族国家,课程内容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又包括物质层面,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困难;

第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外汉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西方文化知识与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了解西方思维模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消除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和差异,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第一,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体制的演变、宗教、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在了解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到汉语文化、汉语语言的教学中;

第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文化冲突,更好地传播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

第四,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中西文化对比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3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3.1 本体知识

搭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发展进程;西方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揭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精神;强调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西方文化变化的规律,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一学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阐释方法。

3.2 能力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能力培养极其重视,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一,文化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对文化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度和敏锐度,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探究,找寻其本质和规律。第二,文化教学的能力,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把握西方文化本质、西方思维特征的前提下,在今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播。第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实现,跨文化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便于中西交流和教学。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4.1 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的本体知识教学要突破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往往只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来进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某些教学内容简单、学生熟悉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只是指出该部分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课上课下给予学生答疑。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提供学生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的精品课程网站;针对每个章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提供课前预习知识;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课下巩固和拓展知识。

4.2 开展专题介绍和讨论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遵循时间线索、分历史阶段来展开讲授的,突出的是阶段性特点,缺乏对宗教、科技、哲学等专门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纵向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对各文化领域的横向对比;因此,教师可以开设西方宗教、西方科技、西方哲学、西方教育等多个专题,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撰写报告,最后再全部展开讨论。

4.3 强调中西文化对比

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通过“知彼”更好地“知己”,从而减少和消除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和冲突,更有利地推动对外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在西方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的知识点与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5 课程测试

本课程测试的重点是西方文化本体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考核方式可以把多种方式相结合,期末考试仍然以闭卷考试为主,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分析和论述等多种题型对学生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和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进行考查,约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可以通过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课堂表现等成绩来综合评定。

本文仅就对外汉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较为浅显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思考,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春颖.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言文字应用,2006,(4):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