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

汉字演变的方法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声唱法;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歌唱水平

中图分类号:J61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79-01

在利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咬字吐字方面的问题,使歌唱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更好地解决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中的咬字吐字问题,成为了当前众多学者和研究者所思考的重点,本文就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存在的问题

(一)字头不准问题。字头的咬字问题能够直接影响后续歌曲的演唱效果。字头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做到短促而轻巧。汉字中的发音多数是以辅音开头,在歌唱中,字头首先要“咬准”[1]。但是目前在利用美声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很多演唱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字头“喷口”现象,即咬字没有力量,字头着力点不准、出声字音含糊不清等问题。

(二)字尾不清问题。字尾即归韵收声,是字腹的归宿,又是下一个字头的准备,是咬字吐字发音中即将结束的阶段。在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字尾不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将字腹唱得较为饱满,但是字尾收音不能与之对应或者太早进入字尾、字尾音过重等问题[2]。

(三)声调不正问题。声调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所在,声调的变化展现着曲谱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但是在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声调不正的问题,这种现象使得歌曲的整体性失衡,音乐效果较差[3]。

二、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的改善措施

(一)加强发声练习,克服“发声障碍”。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找到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感觉,将美声唱法与汉语歌曲唱法相融合,更加清晰、流畅地进行演唱,表达演唱者的真实情感[4]。

在练习的过程中,演唱者不能将美声唱法和汉语歌曲的唱法视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歌唱者应该认识到,歌曲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歌曲是不能脱离歌词和音调而存在的。在演唱之前,要首先清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在掌握歌词内涵、了解歌曲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加强练习歌曲中每一个字词的读音。根据汉语歌唱的特点,对演唱中的咬字吐字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不能用改变字音来迁就歌唱中的发声。

(二)借鉴民族唱法,讲究“以字行腔”。我国传统的戏剧和民族唱法中,对咬字吐字的问题十分重视,歌唱者必须在演唱前,经过大量的发声训练和检验才能够登台演唱。在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的“四呼”、“五音”等方法,帮助歌唱者更好地调整呼吸,克服在咬字吐字中的问题。

比如在字头的演唱过程中,可以借鉴“五音”的方法,就是在咬字的过程中,利用人体的喉咙、舌头、齿、牙以及唇部五个部位阻气,以此来产生不同的辅音。在字腹的演唱过程中,可以利用“四呼”的方法,使演唱者的吐字能够更加精确而流畅。演唱者可以根据歌曲的中心思想和整体表达效果,灵活呼吸,保证字腹和字尾的呼吸,扩大腔体的空间,使歌唱者的声音能够更加圆润而清晰,达到最佳演唱效果。

(三)掌握声调技巧,保持“正静舒缓”。声调是汉语区别语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声调的掌握程度能够直接影响整首歌曲的表达效果。在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演唱者要做到“正静舒缓”,保持气息的匀和。在阳平字的开口中,要似音平字,注意字头漏半时,在保持气息匀和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上挑;在唱上声字时,要注意先降低,后渐渐地上升。根据歌曲的整体结构和声调特点,结合汉语中的辅音等发声方式,进行歌唱练习,不断掌握声调的发声技巧,使歌唱能够发声自如,温润饱满而咬字吐字清晰。

三、结语

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咬字吐字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歌唱者和学者,在明确演唱中咬字吐字问题的根本因素和原因的基础上,利用不断地发声练习、借鉴民族唱法等方式,提升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告别咬字吐字不清晰的问题,能更好地表达歌唱者的心声,使更多的人能够沉浸在演唱者所表达的歌声情境当中。

参考文献:

[1]张钰曦.“字”与“韵”的完美结合――戏曲演唱方式融入到美声唱法的咬字问题[J].四川戏剧,2012,(09):102-104.

[2]朱敏.试析美声唱法演唱作品“中西兼顾”的可行性――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早期美声作品为例[D].西安音乐学院,2011,(04):1-26.

[3]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以张权声乐艺术理论和实践为例[D].西安音乐学院,2011,(04):1-25.

[4]倪瑞霖.美声唱法,它的发展轨迹及嗓音科学对其发声机理的若干重要阐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3):123-124.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文字构造法;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六书理论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图到字,从少到多,从抽象到具体的漫长历程。古人研究文字,有“六书”之说,就是将汉字的形、音、义三者统一考虑。

什么是“六书”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又作《说文解字序》)中提到: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文将以六书理论为依据,结合甲骨文、金文字例分析汉字的基本构造模式。(转注和假借虽在“六书”之列,现一般认为其实为用字方法,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造字法。在此将不作列举。)

一、指事字

汉字中一小部分是由象形字和一个指事符号构成,而这个指示符号表达汉字的本义。这类汉字称为指事字。指事字中常见的基础汉字有“上”“下”“一”“十”“本”“末”等。

以“中”为例:

甲骨文和金文中()为旗形,代表两军部队,中间部件为两军中间不偏不倚中立地位的非军事地带。又作空旷地面的中央地带,由旗杆标出位置,方便部族聚集。

在讲解汉字“中”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原”(中国)、“中央”以及中国国旗等文化知识给学生予以介绍。在汉语教学课堂中,积极适量地加入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里面,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欲望,还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象形字

汉字源于物形。物,本身有其音,据此物所造之字也就被赋予了读音,由此产生的汉字便是象形字。此类汉字教学中,应该抓住象形表意的特点,用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由于造字规律所限,常用的汉字中,象形字大概有仅两百个左右。但是这二百多个象形字对于提高汉字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常见汉字如“日”“月”均是象形字。

以“牛”字为例。

甲骨文,以牛头代表牛,突出牛角这个主要特征。文字表达牛这个物的含义。

金文,仍是以牛头为象形。因为金文是浇铸而成,浑厚的笔画使牛头的额形象更完美。

其它类似用于表动物名称的汉字有“马”“猪”“龙”“鸟”“羊”“鱼”“虎”

“象”“鹿”等。实际教学中,可以如上图所示范,结合动物图片演示汉字的出现和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印象。

具体的汉字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画”汉字。每个学生选择可不同的汉字进行演示,然后根据画出的“汉字模型”在班级上跟所有师生一起分享其中的故事,故事中可以再次穿插图画把汉字作出进一步演绎。通过“画”汉字和“讲”故事,用编写绘本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课堂展示所学汉字,表达各自的见解,对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含进一步探讨学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以及汉字学习的兴趣。

三、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形声”以其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结构模式,适应了记录汉语的需要,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式,成为创造汉字的主要方法,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然而,由于汉语发展历史久远,古音与现代汉语发音有说不同;古语有云“十里不同音”,区域汉语方言发音有出入,我们在看待形声字声符时,不要纠结于其在汉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

以下是汉字的声符(音符)举例。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芳、坊、纺、放、仿等。

金文常见汉字以“平”为声符的如:苹、砰、评、坪等。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俘、孵、浮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声符发声,意符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可以采用现有的教学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视频短片,语音文件,小型话剧表演等方式演绎、诠释汉字含义。抓住汉字读音演变规律,使教学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传统上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四、会意字

由两个以上不同物形符号组合在一起,可以从中领会其意思的字,简称会意字。会意字是象形字的发展,不同的象形符号用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表达不同的含义。会意造字法产生的汉字数量更多,使用更广泛。会意字造字法演变出的常用汉字用“家”“休”“朋”“友”“明”“从”

“森”“胖”“多”等。

以“福”字为例。

甲骨文中,左边“T”形部件意为祭祀用的供台;右边部件意为双手举起酒器。会意为祈福。文献记录中显示“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多钟不同但是类似的写法,归根于古人汉字书写还没有统一规范。但是,“福”字的根源和演变在上面完全可以体现。

教学中,可以将福字在现在汉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入,介绍春节以及春节有关的传统。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加入书法入门课。

五、结语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对于母语是表音文字的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来说在认知书写上必然是困难的。如何让汉字学习更加有趣,吸引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闻汉字色变”是汉语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分析汉字的造字模型,探讨汉字衍变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

汉字发展至今,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以及近代的汉字繁简字改革,基本上已经定型。汉字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汉字教学、演示汉字演化规律过程中,适量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文化知识的引入也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

汉字教学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汉字学习对于了解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诗词作品的重要意义。音、形、意兼备的汉字在诗词中可以传达深厚的文学意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汉字课程,融入书法、绘画等中国元素,让学生欣赏汉字美,才能真正体会中华文化及文学最品种蕴藏的深厚美学。

【参考文献】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汉字演变规律 文言文教学 作用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意理解不透彻,很多文字、词语都无法准确领会其含义,这对文言文的学习极为不利。将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内涵引入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字的本质,进而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一、汉字的字形演变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通过对汉字字形演变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区别文言文中汉字的古今含义。汉字从创始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经过多次的演变,在不断的演变中汉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很难通过变化后的汉字理解其古代的含义及想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在文言文的理解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通过对字意的反复背诵记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使汉字失去特有的文化魅力。

在现代的汉字结构中,很多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省略了部首,而很多汉字的部首恰好存在表意作用,这就使得现代人很难通过汉字的字形理解其表达的意思。以汉字“生”为例,生的本意是“万物复苏,草木生长”的意思,大多以“生”为部首的字都与“生长”有关。比如,“产”的繁体字为“b”,其表达的意思就是“生长”,但是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b”字的部首被省略掉,使现代人很难通过字形来理解其真实含义[1]。

一些汉字的部首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现代人无法通过对字形的观察,领会其原始意义,从而影响其组成汉字的意义。比如,在学习中经常接触到“书页”的“页”,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人只知道其与书搭配的含义,却不知道它在古代汉语中的原始意义。“页”的繁体写法为“”,追溯到甲骨文,其字体形态表现的是人体,这是用整体映衬局部的形象表达方式,以身体形象映衬头部特征。现代一些与头部特征有关的字仍以“页”为部首,比如“颈”、“项”、“领”等都是指脖子。还有一个经常被人们误解的“颜”字,很多人都只知道“颜色”二字的搭配,并不知道“颜”字的原始意义与头有关,“颜”字最原始的意义是指人两眉之间的位置,这就是现代汉语中将“颜面”二字组合在一起的原因。

有些汉字的部首相同但是含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从汉字形体的原始形态来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相同部首的字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耳刀”旁为例,在汉字的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耳刀”可以在汉字的左边也可以在汉字的右边,左右位置的不同就会导致汉字含义存在差别。“耳刀”在左边其最原始的汉字形态是“阜”字,“耳刀”在右边其最原始的形态是“邑”字。“阜”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土山”,“邑”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城镇”,这就使得由它们组成的字含义差别较大。比如“陂”“阡”“陌”“陡”“隧”等字都是与山体有关,而“都”“郊”“邸”“郡”“邦”等字都与城市有关。

二、汉字造字法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古人在造字过程中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主要包括六种造字方法,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和象形[2]。通过对造字法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对汉字构造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的含义。接下来将举几个例子分析造字法对文字含义的理解。

会意字中是将两个或多个独体字,根据意思之间的相互关系合成一个字,将这些字的意思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意思。比如“休”是由一个“人”和一个“木”组成,意为人靠在树上休息。“休”字在以后的发展中拓展了单纯的休息之意,也指在高级阶层或者植物、建筑的庇护下,保护弱小的意思,比如当代汉语中的“休战”、“休止”等。

象形字是能够从字形结构上就可以理解其含义,通过对象形字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古今含义的差别。比如“步”字,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脚趾朝上的左脚,下部是脚趾朝下的右脚[3]。古代中的“步”与现代中的“步”存在一定的差别,古代的一步是指左右脚各迈一步,相对于古代来说,现代的一步只是古代的半步。这也是“步”字结构的依据。学生在学习《劝学》时涉及“跬步”,是指古代的半步,现代的一步。教师通过对“步”字象形意义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古今含义,解决学生对文言文字意的疑惑。

假借字的使用,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但是假借字的使用为现代人对文言文的理解带来了很多困难。被假借的字具有本身的含义,还具有表达同音或近音假借字的含义,这就使得在阅读文言文时,很难确定其具体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整篇文章或者整段文章的语境具体分析,比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中的“距”字,现代汉语意思中是“距离”的意思,但是这里是“拒”的假借字,意为“把守”,学生通过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形声字在我国的造字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造字法比较,略有不同,形声字既有表音的声旁又有表意的形旁,同时,有些字的声旁也兼具表意的作用。比如“缨”字,“缨”的绞丝旁表示绳子,“婴”表示读音。在古代“缨”指帽子上的带子,其含义的来源是古代人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在孩子的脖子上挂上长命锁等饰物以求平安,所以刚出生的孩子称之为“婴儿”,这也是“婴”表声的含义。

指事字是抽象的造字法,是指在没有或者无法用具体形象来进行描绘时,就采用一种能够有所指向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比如“上”、“下”,这两个字是用“一”进行分割的“一”上面有“Ⅰ”的指引表示向上,“一”下面用“Ⅰ”指引表示向下。同时“凶”字也是典型的指事字,「ㄩ表示坑,而「×表示掉到坑里遇到的危险。指事字可以分为独体指事字、合体指事字和变体指事字。独体指事字是指形体上没有出现变更,只是用来表示抽象事物的字。一般都是以线条符号来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指事,比如“一”“二”“爻”等。合体指事字是指当已有的符号或者文字不能够准确表达抽象概念时,在原有的抽象符号或者文字形象上通过添加线条来引出概念,将成文的文字与不成文的符号组合而成的文字就称为合体指事字,比如“元”、“中”等。变体指事字是指为了能够准确地表示抽象事物,将成形的文字形象进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文字形象,通过变化为人们展现另一层概念,通常变体指事字都是在已成形的文字上进行位置变化。比如,“幻”“世”等。

三、汉字的文化内涵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很多演变历程都与民间风俗有关。比如“箸”的本意是“筷子”的意思,但是在古代造字时并没有“筷子”这个词,而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由于风俗的忌讳而演变过来的[4]。古代行船中忌讳说“住”,而“箸”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为了避讳,行船人将“箸”称之为“快”,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筷子”。

一些汉字在现代汉语表达中可以通用,但是在古代的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侵”、“伐”,在现代汉语中都表示战争、侵略,但是在古代中,这两个字却有本质的区别。“侵”是指直接侵犯他国领土,不需要正当的理由,具有贬义的色彩[5]。“伐”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征讨,需要在战争前,先公布对方的罪行,然后以正当的名义展开战争,用于褒义。了解了两字的区别,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季氏将伐颛臾”。

古人往往将自然作为崇拜对象,特别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事物,古人会将其视为最高的地位。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涉及的“社稷”一词,在古代中指土神和谷神[6]。土神和谷神都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人们视它们为最高的崇拜者,最后把“社稷”引申为国家,主要是因为土地和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二者兼备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文字的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字演化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文字的意思,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文字演变的引入为枯燥、困难的文言文学习注入了新的学习元素,使学生在对文字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了文字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学习兴趣,打破了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从而使文言文的学习更加轻松,同时也为我国文字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合适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蔡红林,何平.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对高中文言文汉字教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218,221.

[2]贺群.形体学视阈下的汉字演变研究[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0(4):49-53.

[3]彭万勇.对外汉字字源教学法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王少凤.宋明时期汉字部首法的演变――比较《类篇》、《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字汇》的部首法[D].天津师范大学,2014.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字;字体;演变

中国字体就是汉字的书写体态,即:汉字的外行和体式。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他是根据各种兽蹄印,鸟爪痕而创造的文字。不过,有据可查的是:汉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其形成大约是在我国夏商相交的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古文字阶段。这个阶段汉字的特点是形象化,比较接近摹写的对象,秦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等都是这种字体。第二阶段是今文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汉字的特点是符号化,象形的线条变成了笔画,形象性减弱而符号性增强,秦以后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都是这种字体。汉字的字体演变有三次大的变革:商代甲骨文——秦代小篆;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汉代隶书——魏晋以后的草书、楷书、行书。

一、汉字的雏形——象形文字

原始时期的一些图画、图纹、图符等,虽能够表达人的一些意思,但它们没有和语言建立稳固的关系,与语言的音节和词没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它们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文字。

1、真正称得上文字的图符——甲骨文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最早的能真正称得上文字的图符应是甲骨文,是因为它的每一个符号基本上能找到一个与现代汉语相对应的字。①甲骨文是从殷商遗址中发现的刻在龟兽骨上的文字,所以被称之为“甲骨文”。其特点是象形图画性很强,大多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占到了总数的60﹪,由于显字的书写材料是坚硬的龟甲兽骨,书写的工具是契刻的刀,所以甲骨文的笔画特点是线条细瘦,圆转与方折相间,方笔画居多,字形瘦长,且大小形态参差不齐。甲骨文是汉字的雏形,堪称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2、铸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金文

金文是在殷商、周、春秋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的总称。②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因为当时用青铜器铸造的器物主要有两类:礼器和乐器。礼器多以鼎的形式铸造,乐器则多以钟的形式铸造。于是“钟鼎”就成了商周青铜器的代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自然就被称之为“钟鼎文”。后来则把凡刻在石碑和其他器物上的文字统称为“铭文”。商代金文的字体特征有渊源于甲骨文的明显痕迹,许多字仍似简化的图画。周代的金文较商代的金文有了明显的进步,字体结构趋向紧凑,结构已基本定形,开始摆脱了象形图画的面貌。

二、首次统一规范定型的汉字——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统一全国文字,推行小篆,将原来的籀文称为大篆,于是有了大小篆之分。秦统一规范汉字消除了同一汉字的众多异体字,实现了汉字新的统一和规范。篆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受到政治干预最强烈的字体。

③大篆和小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笔画匀称,线条粗细一样;不像甲骨文和金文那么多的异体了;字形呈长方;大小划一;文字的图画意味在很大的程度上消失了。秦代统一汉字,从大篆到小篆其实就是字体的一个简化过程。首先在笔画结构上有所简省,在形体风格上较原来大篆方正、典雅、笔画多弧形圆转。从小篆开始,走出了汉字不规则、不稳定的图画风格时代,进入了汉字规范、统一、定型阶段。这是汉字产生以来的第一次通过官方行政和法令手段的正式定型,称得上汉字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

三、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

隶书的兴起是因为秦统一中国后,由于政务繁忙,官府里经办普通文书的“徒隶”们为了应急求快,便采用了民间草写惯了的俗体字,即快速简写的小篆字。因为这种简体字首先兴起于“徒隶”之手,于是后来便称为“隶书”。

汉字字体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作“隶变”,其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④一是隶书从小篆的圆转绵长的线条演变成为平直方折的笔画;二是隶书的字形从小篆的竖长方形变为扁方形;三是古文字属于线条文字,隶书已经演变成为初期的笔画文字,已具有横、竖、撇、捺、点、钩、折等笔画;四是隶书的笔画,从小篆的粗细一律演变成为粗细不一;五是隶书的字形比小篆的简省;六

是隶书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字象形的特征,象形的特征在隶书中已经完全消失。

篆书发展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飞跃。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走向正式定型的标志,是现代汉字的开端,堪称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四、速写的字体——草书

草书是一种比规范体写得潦草一些的字体,是由于“救速”、“赴急”而产生的。⑤ (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48页)草书的书写之所以可以迅速完成,效率极高,其技术性因素有三:一是损隶书之规矩,存字形之梗概;二是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自如;三是笔划简捷,线条活泼,纵任奔逸。

草书主要的是章草、今草、狂草三种。最早的草书是章草,从汉隶演变而来。章草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西晋,延续至东晋中叶。其形体的特征是保留隶书的“波磔”,笔画有连笔,略带草意,有点类似于楷书为基础的行书,实际上是隶书的简捷书体。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这种字体,随书写方便的需要,笔画相连,一气呵成,给人以自由奔放之感。狂草比今草还要放纵肆意,狂妄不羁。

五、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体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最初兴起于汉末,东晋时大发展,唐时大盛。楷书继承了隶书和章草的优点,将隶书的“波磔”的笔画改为平直,把原来扁平的形体改为方正,纠正了隶书之难写和章草之难识的不足,并适当吸取草书的简化规律加以简化。

楷书自汉末兴起,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成为历代正规使用的一种典范文字。楷书之所以能在这么长的时期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就在于楷书字体方正、横平竖直、笔划清楚、准确易识、便于书写。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形式和方块字形,均已基本定型。

六、亦楷亦草的中间体——行书

行书始于楷书之后,在晋代开始流行。此字体简化楷体笔画,兼采用草书连绵笔画,是介于楷体、草体之间的一种亦楷亦草的中间体。行书分行楷和行草两种。写得稍微规矩些,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的,接近草书的叫行草。

行书比楷书易写,比草书易认。一千多年来,行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字体,现今人们的手写体基本上是行书字体。而篆、隶、草不适宜于时代所要求的简洁的需要,因此,已经被楷、行所代替。篆、隶、草作为书法艺术,仍然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

总之,中国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几千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历程。字体的演变和官方标准文字的替代是同步进行的。然而由于唐宋以来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汉字几千年来自然的演化进程才被大大延缓乃至停滞了。新形势下的电脑打字的普及,更进一步地延缓或改变了汉字几千年来自然演化的进程。总的来说,中国汉字的字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由繁趋简。中国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字体简化易写的过程。

注释:

①②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42,52.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字;偏旁;演变;表意性;变化

一、灬

(一)表示火的简写:这是“然”的小篆字形。字形的左上部为月,代表肉;右上部为犬;下部为火。合起来表示在火上烤狗肉,这应当是“然”的本义。

(二)表示动物尾部的形状:鱼:小篆的“鱼”如同一幅简笔画,有鱼头,鱼身上还有鳞片,鱼的尾部描摹得也很传神。隶书的鱼写成了“~”,草书的“鱼”成为最后的字形,鱼尾的形象已经没有了。

(三)表示动物蹄或爪的形状:为:这是“为”的小篆字形。字体的上部为“爪”,即手的变形。中间的纵撇表示象鼻。字体的中部如同象耳。字体的下部是四个象蹄。整个字合起来表示人牵着一头大象的鼻子向前走去,引申为“作为”之义。

隶变后,该字形变成“椤保现在的字形是草书楷化的结果,字体本初的表意性已经基本丧失。

二、

(一)表示气息:在《说文解字》中,对“四”的古文有所提及,如同鼻子所出气息之象,后来用以指称数字的概念。

(二)表示网的含义:买:我们根据字形可以看出,古人用网捕贝,贝是很珍贵的,因此可以买卖营利。

隶变后的“买”为“I”,简化字遵循书写简化的方法,字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字义的联系也就无从考究了。

三、人及相关偏旁

(一)“人”的演变:亻:保字的小篆字形,像一人引领、怀抱一个小儿的形状,从而引申出养育、保护的含义。

隶变后,保字的右半部变成了“呆”,依稀可见小儿状,表意性基本不变。

(二)“儿”的演变:弃:弃字的小篆字形,下部是一双手,上部是一个脚朝前的婴儿,总体表达把婴儿抛弃之义。隶变后的“弃”字,上半部已看不出是婴儿状,下半部保留了双手大概的轮廓,该字的形体与含义相去甚远。

(三)“大”的演变:夷:夷字是少数民族的意思。大代表人形,中间的曲线表示环绕在人身上的D,即带有丝绳的短箭,这正是少数民族的象征。该字简化前后字形变化甚微,表意性不变。

四、手

(一)演变为“寸”:这是“对”的小篆字形。字的左半部分为烛台状,烛台上还有燃烧、跳跃的火苗。右半部分为“寸”,手也。此字表示在黑暗中,拿着点燃的蜡烛去看某种事物,所朝向的方向就是“对着”的意思。

简化后,字的左半部分由于过于复杂,而替之以符号“又”,即使寸的含义不变,该字也难以表示原本的字义了。

(二)演变为“又”:此为反也,是攀的本字。此字的原为“厂”,是山岩的意思。内部为一只放大的手。两部分合起来表示攀登之义。

简化字“反”,偏旁“厂”发生变形,手变为“又”,再加上字义的变化,其表意性流失了。

(三)演变为“”:左图是“受”的金文字形,右图是其小篆字形。该字上部分为爪,下部分为手,中间是“舟”的形状,整体表示用船运送物品,从一处人到另一处,因此就有了授予、接受的含义。

(四)演变为“”:这是羞的小篆字形,从羊从手,即用手抓羊肉进食,表示美味,是“馐”的本字。“手”形上有一纵笔,应当是指事性符号。该字简化前后表意性基本不变。

(五)演变为“尹”:尹,像手持棍状。在小篆“君”中,是用手持权杖表示权力,用口形表示君王的言语的重要。由于简化后字形变化不大,该字表意性基本不变。

(六)演变为“”:兵的本义是武器,如同小篆字形所示的那样,双手持着武器(或为斤)。隶变后的“兵”中看不出手的形状,表意性受到了损害。

(七)演变为“”:弄有把玩的意思。其小篆字形表示的是用双手把玩美玉。隶变后的“弄”中看不出手的形状,表意性受到了损害。

(八)演变为“”:舆,从小篆字形来看,是合力造车的意思,在车的四周环绕着四只手。隶变后,这四只手都发生了变形,表意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九)演变后难以辨认:贵:这是贵的小篆字形,上部分为双手捧起土,下部分为贝。土地与贝壳在古代都是很珍贵的。隶变后,手形与土形合为一体,难以辨认。

五、火

(一)演变为“灬”:此偏旁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此处举“羔”为例字:

该字从羊从火,表示炙烤羊肉,因小羊肉味鲜美,故常烤羔羊,羔字由此而来。

(二)演变为“山”:幽也。该字形本为火上有双糸,以丝线的形状比喻火苗的微弱,后引申为细微、昏暗等义。简化后“火”变成了“山”,如果不明就里、妄加解释,岂不笑哉?

(三)演变后难以辨认:赤,本从大从火,用火的颜色指代赤,即红色。隶变后,“大”变成“土”,火也发生了变形,难以辨认。

总的来看,偏旁的演变,使汉字的表意性破坏较大或较小,或基本没有影响。

作为汉字的组成部件,偏旁长期以来不断变迁;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在形体方面还是在意义方面,偏旁的演变使汉字的表意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往往把汉字当做简单的符号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只会书写简体字,而不懂得去分析汉字蕴含的表意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传统的漠视和对简化字的过分推崇,汉文字学可悲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断层。

事实上,汉字的演变就是偏旁的演变,很多偏旁的演变遵循汉字简化的方法,汉字简化的方法也是从偏旁的演变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待这一批简化字,必须追根溯源,依据其本有的形体,才能和它们要表达的含义一一对应起来。

汉字学不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却是打开传统宝库大门的钥匙。故传统文化之衰,根在汉字学之衰;欲振兴传统文化并为现代所用,必先振兴汉文字学。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杨树达.文字形义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识字教学 文化局限 探究形义识字法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已经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比如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随文识字和生活识字;自读识字、字典识字与多媒体识字等,约三十余种,这些方法在识字教学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这些识字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如下:

1.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字的形与义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将语言的声音信号变为符形信号,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上,成为记录语言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汉民族用于记录语言和思想的符号便是汉字,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还被使用的表义文字。所谓表义文字,就是集文字的音、形、义于一体的特殊的语言符号,或依形生义,或依义生形,形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教师在教学时本应该或依义探形,或依形探义,让学生通过探究形义的依存关系和形义的演变过程学习汉字,这才符合学习表义文字的特点。但现在的小学识字教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字形义之间的关系,使识字教学成为单纯记忆符号的教学。

2.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学习汉字与学习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文化的表义文字,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记录。汉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古老的汉字是三千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现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由象形变为象征,由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义到形声。遗憾的是,现在的小学识字教学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只强调汉字的字音和字的现代意义,没有或基本没有探究汉字的本源意义,从而忽视了汉字的形义演变的探究,忽视了汉字的形与义一体以及在不断的演变中发展起来的汉字的自身特点,忽视了汉字本身富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

基于上述两点考虑,我们提出了探究形义识字法,旨在打破当前小学识字教学的文化局限,拓展小学识字教学的文化性。

探究形义识字法以“六书”作为汉字的分类依据,它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入手,通过分析汉字最原始的形与义的关系组织识字教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价值性三大特性。

一、科学性

1.尊重文化历史,立足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探究形义识字法从汉字的造字法入手,在探究汉字形义演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究汉字、学习汉字,并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尽量把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学习“女”字,“女”字的甲骨文写作“”[1],是一个双手被捆绑着跪在地上的女子,这形象地表明了中国最古老的抢婚习俗。在古代,男人把女人的双手捆绑起来,扛回家里,从此,这个女人便成为必须一切服从男人的家庭主妇,这表明了古代女人受男性歧视的历史事实。学生在认识这个汉字的同时,既理解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又习得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2.形象直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探究形义识字法要求我们依据汉字的形与义的相互依存关系指导学生识字,要形象而直观,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直观形状的认识远比对抽象的符号的认识速度快得多,探究形义识字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依据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形指导学生识字,这种方法形象直观,能够使学生学而不厌,能够极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日(),一轮圆圆的太阳和一个圆点的指示符号构成;月(),由一勾弯弯的月亮和两个短横的指示符号构成;山(),是一座由三个山峰构成的山;而“水()”[2]则是流动的波浪。学生在识字中,先从汉字所代表的物的形状入手,认识了物则会写汉字,这不仅减轻了认识教学的负担,而且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先们的超群智慧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

3.形义相依,体现了汉字的演变规律。

探究形义识字法能够指导学生依据汉字的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符合表义文字的学习规律。表义文字的形与义相互依存,大多数汉字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基本决定汉字的字形;依据汉字的字形来识别汉字,又能体现汉字形与义相一致的特点。如“本()”[3]字,由木()和其根部的指示符号构成,其本义就是树根;由此而派生出“根本”、“本来”、“以人为本”等常用意义。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甲骨文的写法能非常容易地记住简化字的写法,并且在记住字形的同时理解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同音字的混淆。

4.举一反三,突出了汉字的派生性规律。

学习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所识得的汉字,并不全部来自于老师的教授,很多都是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学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至关重要。探究形义识字法尤其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它突出了汉字的派生性的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至关重要。如知道了“足”是人的脚,那么和“足”有关的字的意义就表示“脚”发出的动作或与“脚”发出的动作有关的运动,如跑、跳、踩、踏等。

二、实用性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别,但语法结构和词汇变化不大。3500年前殷商时代的某些汉字的读音与今天的读音可能不同,但其语义与今天的语义却基本一样。例如,《新华字典》所收词汇的含意,约有一半与两千年前成书的许慎的《说文解字》所收词汇的含意基本相同。这为探究形义识字法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可能。探究形义识字法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形象直观,化难为易。

探究形义识字法将由笔划组成的汉字与汉字所代表的实物紧密结合起来,使实物成为识字的辅助手段,使抽象的汉字教学变得直观而具体,使学生对汉字符号的抽象记忆变成了对实物的形象记忆,再通过形象记忆的演变,进一步强化抽象的符号记忆,从而降低了汉字记忆的难度。如木()、禾()、竹()、日()、月()、山()、水()[4]等字,都是典型的象形字,因物赋形,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画的观察记住这些字的写法。

2.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探究形义识字法依据汉字间的派生关系进行识字,通过独体字的学习促进合体字的学习,通过一个字的学习促进了对一类汉字的掌握。如:与“火”有关的字均是火字旁;与“水”有关的字都是三点水旁;与“眼”有关的字都是目字旁;与“手”有关的字都是提手旁等。探究形义识字法对形声字的教学,最能够体现其融会贯通的特点。如“方”做声旁的字:访、防、仿等,类似的字的韵母都是ang;“口”做形旁的字:吵、吃、喝等,类似的字的意义都与口有关。

小学1-4年级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其中913个是形声字,这为探究形义识字法的实施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3.运用媒体,形象鲜活。

发达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探究形义识字法提供了条件,可以运用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形象而直观地将汉字的构成与形义演变的过程演示出来,为汉字的学习提供最便利的条件。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探究汉字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和对汉字的记忆,另一方面,能使识字教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4.与其它识字法穿插使用,提高识字功效。

目前,小学识字教学法已有30余种,这30余种识字教学法各有千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单纯地使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所教汉字的需要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在现在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探究形义识字法引进教学中,尤其是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的教学,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价值性

1.文化价值。

汉字作为表义文字,和其他民族所使用的表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自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每一个汉字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从象形文字的演变来说明这一点。许多汉字的结构都显示了先民们的生活和意识。例如:“驭()”[5],甲骨文形如一个人手拿树枝,抽打在马的身上,向马发出指令,使其前进或后退,向左或向右,让其为人所用,反映了我国古代把马作为役畜来驱使这一现象。“执()”[6],甲骨文形如一个人的双手被带上了枷锁,表示把俘虏或罪犯的手铐起来。“刑()”[7]字,小篆左边是个井,右边是一手执刀,有人执刀守井,目的是防止来井边取水的人因争水而落井;持刀者守护在井旁,人们畏惧,便排队取水,从而建立起了秩序。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载体之一汉字的字型与字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探究形义识字法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历史文化世界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汉字的文化价值,也发挥了识字教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

2.应用价值。

探究形义识字法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运用该法教授学生识字,学生记得准记得牢,这能帮助学生识别许多容易忘记和容易混淆的汉字,从而减少错别字。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法学习汉字,既能依形识字,又能依义识字。依形识字能够避免汉字字形的混淆;依义识字能够避免汉字的字义混淆,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出现错别字的三个问题:第一,混淆字形;第二,不理解字义;第三,同音字替代(亦可认为是不理解字义)。如“瓜”和“爪”是一组形近字,“瓜()”[8],是一株藤上结着一个瓜的象形;而“爪()”[9]则是禽类爪之象形。这样,从字的象形义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这两个汉字,学生就不会混淆这两个汉字。

总之,探究形义识字法是一种科学实用的识字教学法。实践证明,这种识字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突破现行的小学识字教学的文化局限,还能够在识字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

参考文献:

[1]王仲杰.探究形义识字法.线装出版社,2008.4:12.

[2]月,水,同上第42页.

[3]本,木,同上第57页.

[4]禾,竹,草,刑,同上第26,65,23页.

[5]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98.

[6]同上.

[7]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11:99.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汉字;性质;表意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9—0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汉字起源时,它同古埃及文字、玛雅文字等一起被称作表意文字。几千年来,汉语从比较原始、比较简单的氏族语言发展到比较复杂、比较发达的民族共同语;汉字也由表意字为主的原始文字逐渐演变成以象形符号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方块字。虽然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其由文字画脱胎到线条过程中,它的主体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表意性就是汉字最基本的性质。

文字的表意性,指文字的形体结构能够直观的显示一定意义的属性。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所谓的图画文字阶段,就像圣书字、楔形文字,还有苏美尔文字、赫梯文字等。这说明表意性是早期文字的共同属性。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淘洗中,许多民族的文字都变成拼音文字,失去了其表意性。汉字系统是否也正在逐渐失去其表意属性,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论。 一方面,汉字的表意性为语言文字学者充分认识。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曾说:“只有两种文字体系:(1)表意体系。(2)‘表音’体系”。高名凯在《普通语言学》中写到:“中国的文字(汉字)……自殷商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方块字为止,都脱不了表意文字的阶段。”

另一方面,曾汉字属表意体系文字的观点虽被普遍接受,但由于形声和假借结构方式的大量存在,现在提出不同看法的学者越来越多。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中:“……所谓表意文字,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名称。文字的重要特点恰恰就是,字并不是代表实际世界的观念,而是代表写字人的语言的特征:所以不如叫左表词文字或言词文字。”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对文字性质的定性中也曾表明观点:

“近代研究世界文字发展史的学者,起初把汉字、圣书字、楔形文字这种类型的文字称为表意文字。这一类型的文字都包含大量的表音成分,把它们简单的称为表意文字,显然是不妥当的。”

一时间,汉字的性质有了“表词文字”说、“词—音节文字”说、“语素文字”说、“词素文字”说和“语素—音节文字”说等等。这些说法都有它们的合理之处,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其实都包含了汉字作为表意系统文字的基本特点。下面本文就关于汉字为表意体系文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汉字字形的演变情况来看

《说文解字》叙中如此描述文字的起源: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可见,汉字脱胎于图画,并冲破图画发展成了记录语言的笔画符号系统。由包羲氏作《八卦》、神农氏结绳记事、仓颉初造书契直到甲骨文字的出现,“盖依类象形”,这里的象形,透露出文字与表意的图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古文字的表意性是不容置疑的。

甲骨文的出现到现今通行楷书的确定,文字发展的轨迹源远流长。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到秦代的小篆

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字被统称为“古文字”。商周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作为契刻于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许慎总结的“六书”除转注外,在甲骨文中都已经相当发达。其次,汉字作为方块字的格局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基本定型。这些都是甲骨文成熟得很好证明。但是,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有很重的象形成分在内。另外,除了象形字之外,会意、指事和形声字也都有很强的绘图性。金文主要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随着绘图性的逐渐减弱,偏旁意识逐渐增强,由于认识到六国文字不统一造成的不便,秦国便以秦系篆书为基础,统一文字为小篆。小篆线条化、减省化、定型化的特点在文字的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古文字演进的过程中,形体随趋于简易,笔画渐趋平直,形体结构渐渐繁复,但高度象形,随体诘诎,表意性很强却是古文字的突出特点。

(二)秦汉的隶书

文字字形的演变都是渐进的不是突变的,在以小篆为“正体”的秦代,已经出现了隶书作为“俗体”辅助书写。在秦隶的基础上,汉隶逐渐成形。小篆到隶书是汉字形体的第一次巨变,笔画的方折使得汉字在逐渐简化的基础上向符号化的发展道路上迈进了一个大步。这样的变化好像使得汉字不能察其形而知其意了。但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这并没有瓦解汉字的表意性,汉字形义间约定俗成的内涵并没有随着字形的渐变而改变。在字形的演进中,汉字音义的结合也一脉相承。所以汉字的表意性并没有在隶书的出现后就戛然而止。而是随着汉字形体的演进延续着。

(三)魏晋以后的正楷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故又称作“楷隶”。其萌芽于汉,盛行于魏晋,到了唐以后,楷书一直是正宗字体。汉字发展到楷书,已经变成完全的方块字。楷书作为现代汉字对古文字“象形”的猛烈冲击,以全面的符号笔画化将“随体诘诎”的象形字彻底变成了若干笔画积累而成的抽象符号。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里说“图画文字和记号文字本是衔接起来的,图画演化的过于简单,就只是一个记号”这是很正确的,所以说这个猛烈的冲击只是在字形本身,每个符号化的部件背后仍旧背负着其创造时的一定意义,由这些符号组成的汉字无论形体如何,表意的成分是弃之不去的。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8篇

一、注意象形识字,感知形象美

在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中,象形字是重要特点之一,也称为绘画文字。在古时候,人们常常运用一些简单线条描绘出自然界中的物体形象,这些图画符号约定俗成变成了地域文字,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如今的汉字。正所谓“书画同源”。若细细观察象形字,我们则会发现这些汉字有着实物影像与画画的痕迹,融现实性、抽象性于一体的象形美。正是由于汉字在图形、表意方面的凝练、概括、美观的特点,汉字也是美术设计的重要元素,富有艺术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发掘汉字蕴含的形象美,结合绘画形式巧妙组织识字与写字教学,既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也遵循了语文本身特点,给字词教学增添趣味与美感,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热情融入到字词学习中,在美的氛围中既学习汉字,也提高鉴赏与审美能力。

如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学生最早接触的通常是象形字,比如“土、田、火、水、石、月、日”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字词特征来组织教学,并渗透审美教育。首先,教师可展示汉字的原始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和字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教师简单介绍从图到字的演变过程,说明图形和字形之间的关联,而后综合讲解字义、字形、图形的关系。最后,还可指导学生将这些象形字还原为图画。这样,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中体悟汉字形象美,形成审美意识。比如教学汉字“日”字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呈现“圆圆的红日”图画,诱导学生们形象感知“日”的字义,而后教授字音。然后,教师可出示古时“日”的卡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告诉学生们在古代时根据太阳特点――圆圆的,在天空高高挂起,发光发热,因此,人们将“日”简画成圆形,并在中间加上一点,又经过漫长演变则变成了今天的“日”字。最后,可让学生们动手画画,动手写写。这样,既让学生轻松学习汉字,也感受到了汉字的艺术感与美感。可见,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充分发掘象形文字蕴含的美育因素,既可激活学生积极情感,也可让他们在识字学习中熏陶美感,热爱汉字。

二、运用字理识字,体验字义美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字理识字法是有效方法之一,即运用造字原理与构形规律,结合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关系展开汉字识字教学。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可将抽象复杂的汉字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有助于学生们把握汉字结构,认识汉字的读音、字形与字义,让他们初步感知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汉字文化的自然熏陶,从而提高汉字学习兴趣,并有效记忆汉字。同时,字理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过程,由汉字外在形象入手,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形象美,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在“字理识字法”中,教学指事字或象形字时,通常采取“溯源――对照”教学模式,先找出汉字的所指或所像事物,而后分析字形演变过程。而教学形声字与会意字时,其教学模式一般是:分解+溯源+组合。具体而言,即把汉字分为若干基本意义,而后找出其代表的读音或本来意义,接着分析结合而成的新读音与新意义。

比如“灾”字的教学,语文教师可向学生分析与讲解:“灾”属于会意字,繁体是“”,其中巛同川,代表水,因此“”可表示火灾或水灾,简化为“灾”,其中, “宀”代表房子,屋中起火则是灾害。

再如 “雨”字的教学,语文教师可先在黑板上画图,而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像什么呢?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学生会初步认识到“像天空下雨。”师:同学们真聪明,回答对了,刚才老师所画的正是古时候人们通过图画形式而写下的“雨”字,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变成了如今的“雨”字,补充:“雨”属于象形字,古义是像天上下着雨,以“雨”作汉字偏旁时代表所有大气层的变化现象,比如霜、雷、雾等。思考:那古时候的“雨”字与如今的“雨”字有何区别呢?这样,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雨”字的字形与字义,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字体美。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汉字;图形表现

一、相关概念

1.1平面设计的概念

平面设计的英文翻译Graphic Design, “graphic” 直译是“绘画的”意思,但称其为“图”更为准确。“图”“文”在平面设计中尤为重要。

1.2字体设计的概念

标准字体是指经过设计的专用以表现企业名称或品牌的字体,标准字体的设计可划分为书法标准字体、装饰标准字体和英文标准字体的设计。装饰字体是在基本字形的基础进行装饰、变化加工而成的。它的特征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印刷字体的字形和笔划的约束。

二、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2.1文字的信息传达功能

文字的创造是为了记录比较抽象的思想,担当起信息传达的功能。字的开始形成,是为了表达己意,使它能够传承作者的思想。

2.2文字的视觉识别符号特征

文字是视觉传播体系中一个基本的元素,具有地域文化的限制,但在这个范围内,它的传播方式是直接有效的。对文字进行不同层面的了解是做好平面设计的基础,也是做好信息传播工作的基础。

三、汉字的图形表意性

3.1汉字起源及演变过程

3.1.1汉字的起源

文字源于图画---人类文字演变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宜昌杨家湾遗址中170余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是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直到3300年前,商朝晚期遗留下的甲骨文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3.1.2汉字总体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几个主要字形阶段。汉字的演变可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汉字字体的变化。由不规则字形到统一方块字形的变化(甲骨文到小篆);笔画线条粗细、由圆转绵长转为平直方折的变化,线条文字变为多笔画文字(小篆到隶书);汉字的图画意味则完全消失,更加简洁化,符号化。

第二方面,汉字结构的变化。有以下几种方式:字体删繁就简、结构简化、变换部位、由同而异、由异而同。

3.2汉字的象形表现

3.2.1汉字的图式表现与启发

春秋战国时期刻画在祭祀青铜器上的极富装饰感的鸟虫书,以及民间的图案文字相结合的文字,其趣味性以及巧妙的构思给当代平面设计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另外“殷周古文”的直观性和显著的象形特征,能表达出复杂的情绪和故事,传播效率高。对现代的视觉图形化和情绪性表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2.2汉字的书法表现与图章表现

书法早已发展为一门艺术,不同的书法字体有着各自的风格,审美意味和形式构造,吸收书法中的艺术成果可以丰富字体内涵,提高字体本身的艺术效果。

印章中的文字字形变化多样,布局朴实自然。在篆刻中,构图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印文的安排要求均称协调,并注意文字间的繁简、疏密、欹正以及相互之间的虚实呼应关系。这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构图与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而在现代设计中篆刻也作为常用的元素出现。陈绍华的北京奥运标识“京”以印章为载体进行的字体设计,单纯有力,同时又不乏图形感,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

3.3汉字的意象表现

3.3.1汉字造字的形声阶段

指示、会意方法的造字法,对汉字的创作进行了很大的补充。指事是汉字从具象向抽象表现的关键,它通过抽象的符号的表示意义,或者在已有的象形母体上添加抽象的符号表示意义。

3.3.2汉字的文化映射

汉字的表意,受到了社会、时代、政治、宗教、艺术、观念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其发展演变中,观念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汉字的构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田力为男”、“女在室内为安”等,许多汉字被添加了既定的道德内容,汉字在统治者传播的思想下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

四、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汉字的图形应用

4.1.1添加具象图形

添加图像的手法要把握好字和画之间的分寸,不要因为图画而失去了字的抽象性,这点在标志设计中尤为重要。同时要求传达效果清晰明了,在视觉形式上达到图形与文字的均衡。

4.1.2汉字图形化

与添加具象图形手法不同的是,汉字图形化是把文字本身当作图案来设计,图案可抽象可具象,同样也是设计中的常用手法。

4.2汉字的结构应用

4.2.1从笔画上来讲

汉字的形体由笔画构成,因此改变笔画的形体样式或调整变动笔画都可以达到改变造型的目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改变笔画的形体样;二是改变笔画的大小粗细;三是改变笔画的质地。

从字形结构入手也是设计方法之一,寻找形态和概念间的关系,对其形态和特殊笔画进行分析,利用有力因素进行创作。例如在靳埭强先生的韩朝统一招贴中利用“朝”,“韩”共有的偏旁进行设计,巧妙的表达朝韩两国的关系,一目了然,视觉效果简洁明了。

4.2.2从空间上来讲

通过改变单个文字的空间布局,以及字与字间的空间位置,以达到创作目的。笔画的重叠,字体的连接、断裂都可以对原有的平面空间进行分割整合,使之纵深化或成为视觉焦点;汉字的立体变化,将平面造型转为立体图像,形成了浮雕效果,波浪效果等,在许多标志设计的案例中也有不少使用立体造型的,比较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

五、汉字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在数码、网络空间中,汉字设计不只是静态的出现。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动态的字体设计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它的运用要兼顾汉字的易读性,其易读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字体类型、笔画粗细和多少,字体点数大小、跳动闪烁的速率和时间、出现位置和移动方向。这些都需要高要求的技术性和强有力的设计表现力。

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可从多角度进行设计,把汉字的演变历史及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或是把现代的新媒介、新材料、新角度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断地创新和拓展汉字设计运用的领域。

【参考文献】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美声唱法 中国声乐作品 教学与演唱 咬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孕育了华夏各族儿女,同时也产生了具有很高价值的音乐艺术。加之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进一步加深,使得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加大了,同时在艺术方面也是不断的相互促进,我国正在以更开放的态度积极容纳外来的优秀艺术,各种艺术之间的融合,为世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各国间的文化差异还是非常大,所以要想让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各个国家发展,就应该包容和接纳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同时要努力的克服在艺术沟通、交流、融合中出现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谈谈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与演唱中的咬字问题。

一、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与演唱中的咬字问题

(一)字头不准确

在我国的汉字中,字头就是一个字起首的字母,在汉语中它主要充当着辅音的部分,所以它是一个字发音准确的关键所在。字头在具体的歌唱中被咬清楚了,那么后面唱出来的音才是正的,而字的意思才是准确的,同时有了好的字头演唱,也为字腹的发音打好基础。所以说字头的准确性是汉语歌曲演唱的最基本保证。然而用美声唱法来演绎中国声乐作品时,却存在不小的问题,往往是歌手在演唱过程中出现了字头模糊不清的现象,大部分都出现了字头咬字不清也没有力量和喷口,最终导致了发音不准,只能听到演唱者的声音却很难听清字,直接影响了中国声乐作品的教学与演唱的效果。

(二)字尾归韵不清

众所周知,中国的汉语语音中,字的韵母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即韵头、韵腹和韵尾,所谓的韵尾就是字尾的意思,它是汉字发音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然而要想将一个字交代的准确到位,整体连贯,那么字尾一定要收好,只有这样才能将字的意思完整的表现出来。在汉语的发音要求中,结束字尾时只能在最后一拍不到四分之一的长度,同时要求在收音时一定要干净,并且要求力度适中,如果一个字的收尾含糊不清就会导致歌词的意思受到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声歌手在演唱中国声乐过程中经常出现字尾的收尾含糊不清,导致观众搞不清歌词的意思,字与字之间整体缺少连贯性,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汉字原有的美感。

(三)声调不正

我们从小学习汉语拼音时都知道,汉语是一个声调的语言,也是通过声调来区分相互汉字的意思的。在汉语中其声调主要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同样的声母和韵母,通过改变声调就会使得字的意思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演唱中把声调唱的正确,不仅能够让观众明白歌词的意思,还可以很好的呈现出歌词的感情内容,同时也是作曲家在谱写旋律时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歌曲的协调统一。然而在练习中,一些美声歌手在演唱汉语歌曲时往往会出现声调不准的现象,出现字音不正的情况,很难把一首歌曲中歌词想表达的含义完整准确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二、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与演唱中咬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一)加强汉语声乐作品吐字归韵的练习与实践

要想让美声唱法将中国声乐作品完美的展示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训练,特别是对中国声乐作品咬字和吐字环节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对汉字的吐字归韵进行练习和实践,同时还要结合美声唱法的发声训练,对演唱者的训练不能只是浮于表面,要用心到每一个环节,在规范唱法时要完全按照汉语本身的吐字归韵规律来进行发声,同时还要结合民族声乐的特点把整个发音的状态调到最佳。

(二)借鉴和学习传统民族声乐咬字吐字的方法

要想快速的提高美声唱法在演绎我国声乐作品时的咬字能力,就必须要借鉴和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咬字和吐字的方法。比如我国古代在演唱一句歌词时一定要做到声韵要有一声平、一声背和一声圆的特点,声音要圆熟而且腔调要圆满,在字音之间的转换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有很多的赘音,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汉语的圆润饱满,所以老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着我国传统的咬字方法,做好这方面的训练,。

(三)学习我国优秀歌唱家在咬字吐字方面的成功经验

在向学生们讲授中国声乐作品时,更多的结合实际,根据课堂内容的要求将我国优秀歌唱家在咬字吐字方面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或者是录音,让学生通过观看或者是收听我国声乐名家在演唱作品时,是如何处理咬字和吐字方面的问题,之后让美声唱法的学生模仿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方法以及在演唱中的咬字技巧,在演唱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自己改正的同时老师要在一旁加以指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美声唱法在演唱中国声乐作品中出现的咬字问题。

参考文献: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顾炎武;《唐韵正》;古韵研究;阳部庚韵字

[中图分类号]H1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77-03

在《唐韵正》中,顾炎武根据不同时代的韵文资料和《说文》谐声材料,将《广韵》的下平声十二庚离析为两部,其中“庚、更、p、羹、l、坑、盲、{、m、横、蝗、、拧㈠、、a、p、、y、觥、铩⑴怼榜、U、s、蒡、亨、瞠、、j、铛、枪、、A、英、瑛、磅、烹、京、、、明、盟、■、、■、兵、兄、l、鲸、迎、行、t、桁、衡、蘅、珩”等字,顾氏归入其阳唐部;平、苹、@、鸣、荣、莹、生、笙、牲、甥等字,顾氏归入其耕清青部。在结合诗文用韵实际,离析庚韵的同时,顾氏还对庚韵中个别字所在韵部的历史演变作了探索和分析,下文将着重对此进行讨论。

笔者对《唐韵正》中《广韵》下平声十二庚韵的音变材料作了广泛的搜集,现摘录如下:

横 陈第曰:“横音黄。《说文》:‘横,从木黄声。’”按,横字自汉傅毅《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始与倾声并@轻清冥为韵。?q?

p 按,p字自魏王粲《思亲诗》“咨于靡及,退守祧p”,始与宁征婴为韵。?r?

亨 按,亨字自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荷天衢以元亨”,始与精宁为韵。?s?

英 《说文》:“英,从H,央声。”按,英字自班固《西都赋》“轶埃怪混浊,鲜颢气之清英”,始与荣生嵘茎刑庭宁为韵。《白雉诗》“发皓羽兮奋翘英”,与精成为韵。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骈密石与琅\,齐玉与璧英”,与嵘冷@精为韵。《琴操・处女吟》“变化垂枝,含蕤英兮”,与荣名并清生为韵。袁山松《后汉书》“天下忠贞魏少英”、“天下才英赵仲经”,此为变韵之始。?t?

烹 按,烹字自魏陈思王《矫志诗》“芝桂虽芳,难以饵烹”,始与名为韵。?u?

京 按,京字自汉韦孟《讽谏诗》“乃眷南顾,授汉于京”,始与宁征平为韵。韦玄成《自劾诗》“致我小子,越留于京”,与形声为韵。班固《西都赋》“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与情为韵。“乃眷西顾,惟作京”,与灵成为韵。《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与灵声为韵。崔S《河南尹箴》“茫茫天区,画冀为京”,与营为韵。?v?

明 按,明字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始杂入平清等字为韵。然古文中亦有一二不拘者,此篇明兴二字亦可不入韵。《六韬・奇兵篇》“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乃音之始变也。汉世之文,自王褒《四子讲德论》“天符既章,人瑞又明”,与精灵为韵。班婕妤《自悼赋》“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与灵庭成为韵……蔡琰《胡笳十八拍》“@鼓喧兮,从夜达明”,与城生惊情营成平为韵。自此以后,庚耕清青四韵中字杂然同用矣。?w?

兵 按,兵字自魏王粲《刀铭》“相时阴阳,制兹利兵”,始与清呈形灵为韵。陈思王《孟冬篇》“武官诫田,讲旅统兵”,与清停为韵。《赠丁仪王粲诗》“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与清城名声营经为韵。明帝《苦寒行》“虽有吴蜀寇,春秋足耀兵”,与龄缨为韵。?x?

兄 按,兄字自汉韦玄成《自劾诗》“茅土之继,在我俊兄”,始与形声为韵。?y?

卿 按,卿字自魏陈思王《精微篇》“关东有贤女,自字苏来卿”,始与倾生零名颈为韵。???

行 《释名》:“两脚进曰行。行,伉也。伉足而前也。”按,行字汉以上唯《淮南子・说林训》“兔丝无根而生,蛇无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入后人清青韵。后汉则曹昭《东征赋》“维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兮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其始变也。???

衡 按,衡字自《庄子・l箧篇》“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始入耕清韵。???

(以上为庚韵演变材料)

永 按,永、景二字自晋潘岳《秋兴赋》,始与冷屏省领骋炯静为韵。???

(以上为庚韵之上声梗韵演变材料)

庆 按,庆字自汉韦玄成《戒子孙诗》“群公百僚,我嘉我庆”,始与盛为韵。班固《白雉诗》“永延长兮膺天庆”,与精成为韵。《汉书・叙传》“景十三王,承文之庆”,与轻k声盈为韵。宋黄震《日抄》曰:“韩退之铭刘昌裔之墓云‘维德不爽,后人之庆’,爽音霜,庆音羌。今江西人呼庆字作羌音,《礼部韵》平声十阳中有羌爽二字。???

(以上为庚韵之去声敬韵演变材料)

经笔者统计,在庚韵中,顾炎武明确指出某字演变时间的材料凡11条。其中,最早的材料当属“蘅”字,演变时代较早,约在战国末年。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事实,即《l箧篇》属于外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时间晚于内篇,创作者为庄子后学,???创作时间大约在秦统一前。所以我们只把它当做个别现象去看待,或者从方音的角度去看待,此处暂阙疑。最晚的则在魏时,如上述材料中的“p”、“烹”、“兵”等字。其余7条的演变时间大多为汉代(其中多为东汉)。顾氏还在此韵末总结说:

按,以上诸字及耕清青三韵,古人无与阳唐同用者。《易》、《诗》之文固已截然不紊。又如《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春为发生,下为长赢,秋为收成,冬为安宁”,尤可见二韵之不相入也。西京以下则杂矣。然若《汉・郊祀歌・景星篇》“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百末旨酒布兰生,春尊柘浆析朝酲。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穰穰复正直往甯,冯P切和疏写平。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魏鼓吹曲・初之平篇》“初之平,义兵征。神武奋,金鼓鸣。迈武德,扬洪名。汉室微,社稷倾。皇道失,桓与灵。阉宦炽,群雄争。边韩起,乱金城。中国扰,无纪经。赫武皇,起旗旌。麾天下,天下平。济九州,九州宁。创武功,武功成”,二篇用韵最多,而无一杂。又如李陵《h别诗》用生鸣等凡一十字,蔡邕《王子乔碑辞》用灵贞等凡一十六字,《胡根碑铭》用灵莹等字凡一十四字,蔡琰《悲愤诗》用精零等凡二十七字,苦县《老子铭》用清营等凡二十七字,魏陈思王《弃妇篇》用青荣等字凡一十七字,亦无一杂。其它用韵少者,不能具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顾炎武认为,在汉代,阳部庚韵字开始演变。详考上述材料,其中以东汉时代的诗文居多。由此可以认为,顾氏所说“西京以下始杂然矣”,只是个别现象,我们可以从合韵的角度予以理解。顾氏在“明”条下,又追引道:

蔡琰《胡笳十八拍》“@鼓喧兮,从夜达明”,与城生惊情营成平为韵。自此以后,庚耕清青四韵中字杂然同用矣。???

顾氏认为,阳部庚韵字开始与耕清青韵合韵较早,最早始于战国末年,后又在西汉开始“杂用”,到了东汉以后与耕部字同用。自此庚耕清青同用,经过魏晋一直到《切韵》时代又分为四韵,但仍与耕清青同用。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阳部庚韵字的演变轨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即为(古韵)阳部―庚耕清青(东汉)―(广韵)庚部。

罗常培、周祖谟两位先生在《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之《两汉韵部分论》一章中论及汉代阳部的演变时说:“西汉韵文本部字(阳部)都在一起押韵,是和《诗经》一样的。惟有庚韵一类字,像京、明、行、兄等字偶尔和耕部字押韵。到了东汉,这一类字大半都转入耕部,惟有‘行’字或跟本部字叶,或跟耕部叶,没有一定的属类,只可两部兼收。这种转变正是东汉音和西汉音不同的一点。不过在东汉一个时期内也还有少数用阳唐韵字和这一类庚韵字在一起通押的例子,甚至于同一个人的作品有时这样押,有时那样押,没有一定,这正代表转变时期不规律的现象,等到三国以后这种现象就很少了。”???两位先生还认为:“魏晋宋时期这两部跟东汉相同,没有什么变化……这一时期之内,晋代还有少数作家,如傅玄、张华、陆云、左思等人间或把庚部‘明京庆衡横兄羹景’一类字和阳部字押韵,这种现象跟东汉时相似。这说明‘明京兄’等字的韵母读音和阳部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到了宋代(刘宋),除颜之推把‘衡’字和阳部字押韵以外,再也看不到这种现象了。”???王力先生在谈及古韵阳部庚韵字在汉代的演变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汉代“阳部的范围缩小。先秦阳部‘英京兵明萌庚兄行卿衡横庆亨羹迎彭趴遇《p竟病景’等字转入耕部”。???相比之下,顾炎武对古韵阳部庚韵字演变的考证,显得有些笼统,不太精确,但对于这类字演变时间的考证,大体上是可信的。

综上所述,顾炎武在继承陈第古今音变观念的基础上,结合《诗》、《易》等韵文材料,《说文》谐声、经传异文等材料,就唐韵以求古韵,将《广韵》下平声十二庚韵离析为阳唐部和耕清青部,结论基本正确,也为后来研究者所接受和继承。就古韵阳部庚韵字的演变情况而言,如果我们对比顾氏和后人的研究成果,会发现顾氏对此类字所在韵部演变的研究,尤其从先秦到两汉时期这一阶段的演变考证分析,基本上和后来者的研究情况相合,符合当时的韵文押韵实际,得出的结论也基本正确。当然,相对后来者研究的逐步转精,顾氏对此类字演变的考证还只是初步结论,其考证过程也相对简单,结论还比较粗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顾氏所引材料虽然已经很翔实、丰富,但由于他在处理材料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所以在结论的精确度上受到了影响。另外,由于顾氏著述此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就唐韵以求古韵,对韵部演变的研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也可以看作是他在考证阳部庚韵字演变时未能更进一步的一个原因。总之,顾氏对于《广韵》下平声十二庚韵的离析,以及他对古韵阳部庚韵字演变的研究,无论在结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借鉴,为我们全面考证汉语韵类系统及其古今韵类系统间的演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注 释]

?q??r??s??t??u??v??w??y??????????????????????顾炎武:《音学五书・唐韵正》,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6页。

?x?《音学五书・唐韵正》第286~287页。张民权先生考证过此字的演变,并加按语指出,兵字,傅毅《窦将军北征赋》与“旌形廷”为韵,不始于王粲。见《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页、第329页。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参考文献]

[1]顾炎武.音学五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王力.清代古音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曾运乾.音韵学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12篇

1.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完成本专题的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认识汉字的特点,通过汉字游戏感受汉字的趣味性,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感受汉字的魅力。

3.使学生享受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增强维护汉字纯洁性的责任感。

二、研究过程

1.资料收集:汉字起源传说,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造字法;书法作品(名家的或自己的毛笔或硬笔书法);关于汉字的故事、趣闻轶事,字谜、成语、古诗词若干;2008年奥运会徽的含义;调查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

2.资料分析:研究汉字的演变发展,分析汉字独特的发展规律;研究汉字与欧美表音文字的区别,分析汉字的奇特之处;研究如何鉴赏书法作品,分析汉字的构造美;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分析汉字在民族凝聚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分析汉字的未来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3.成果展示:通过PPT、实物展示、演讲、小品等方式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4.总结报告:反思本次研究性学习,撰写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组课题研究意义、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以及尚待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问题等。

三、分组安排

全班学生按照五个选题分成五组,每一组成员8~10人,其中(1)资料收集员两三名,负责各种资料的收集、调查、整理工作;(2)资料分析员2名,负责资料统计处理、结果分析工作;(3)成果展示员两三名,负责整个探究的组织安排和成果的展示工作;(4)总结汇报员2名,负责撰写总结报告。

四、教学流程

1.教师导入。师: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一件令所有中国人都为之振奋的事情。那么奥运会徽也就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对2008年的奥运会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能否从这个会徽中看出汉字的美和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呢?我们先来欣赏一个短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边看边考虑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观看完毕,谈感受。教师从汉字美的角度进行引导,使学生从奥运会徽中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的确,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智慧的浓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其形状之丰润、结构之精美、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遨游汉字王国,走进“汉字”专题。

2.版块一:汉字之史。师: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那么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着怎样的传说呢?汉字又是怎样发展演变呢?

(1)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种说法,最常见的是黄帝史官仓颉造字,所以仓颉被称为“中华文字始祖”。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2)演变发展:教师将不同时间段的汉字打乱顺序,让学生按从古至今的顺序重新排列,并指明朝代。

师:从这个演变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在没有语言或语言还不完善时,人们常用画画交流思想,后来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逐渐改为似画非画的符号,这些符号约定俗成就成为某个地域的文字,经过漫长的多个区域的演变,才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文字。)

3.版块二:汉字之奇。师: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能使人产生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汉字是拼形文字,学了汉字能使人变得更聪明。”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汉字的奇特之处在哪里呢?这恐怕要从汉字的造字法中找原因。

(1)四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教师出示汉字,学生说出体现了哪种造字法,并阐述理由。

(2)汉字区别于欧美表音文字的特点。

①由学生自由发言,举例说说汉字和英文单词的区别。

②教师出示英文单词(ram),再出示汉字(羝),让学生比较得出汉字既能表音又能表意的特点,而英文单词只能表音。类似的字还有渔、雹、煲等。

教师出示两排汉语拼音,学生读出是两句唐诗;再出示汉字形式的唐诗,让学生与前相比,得出结论:汉字具有形象性特点,能引人联想。(从“日”字、“依”字、“山”字我们仿佛看到一轮红日在山头慢慢下沉的画面,从“河、入、海、流”字中,我们仿佛看到黄河奔腾咆哮着汇入大海的壮阔景象。而从拼音文字很难看出诗中表达的意境。)

4.版块三:汉字之美。师:汉字同书法、诗文、绘画、音乐乃至舞蹈都有密切联系,巧夺天工,极富艺术魅力。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准备的书法作品,欣赏一下汉字的美。希望上台的同学能进行一定的赏析性评价。

(学生展示书法作品,并评价。教师最后展示“马”字书法作品。)

5.版块四:汉字之趣。师:到现在为止,相信同学们已经领略到汉字的魅力了,如果我们继续研究汉字的趣味性,也许,你会更喜欢汉字。

(出示“藏头诗”。)

师:藏头诗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隐藏在每句的第一个字中,也就是说每句的第一个字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看出来了吗,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唐伯虎送给秋香的一首诗,意思是“我为秋香屈居童仆”。)

出示“析字联”。

师:相传在一次宴会上,一客人出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意思是说,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有两点,西边有三点。它妙就妙在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的。在座客人冥思苦想,这时,仆人送上糕点来,有一个人即景生情,对出下联,大家能猜出是什么吗?“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一语既出,满座惊叹。

6.版块五:汉字的未来。师:我们可以感觉到汉字是如此富有魅力,所以如今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那你知道汉语在世界上有着怎样的影响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世界各地热情学汉语的文字资料。)

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感觉到汉字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的,汉字的道路会越走越远。我们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学生,应该为祖国语言文字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13篇

中国文明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要求史官仓颉把这些文字符号统一起来,就形成了最初的文字。即使此说法确凿,文字的创造也不是仓颉一个人的功劳。他只不过是把原来分散不同的文字符号归拢统一起来,只能算是文字整理者。

除仓颉造字说之外,还有结绳契画说、八卦易符等,这些说法均无法提供可靠的有力的证据来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有一个说法却是绝对可信的,那就是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的需要创造的,由最初简单的符号,不断地发展进化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汉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与国家差不多同时形成。商代时期已形成相当系统的文字体系。这说明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开端。

中国老一辈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于省吾曾认为中国文字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郭沫若认为半坡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但由于这些符号发现较少而且分散,难以形成体系,所以在河南殷墟发现的大量的甲骨文被看作汉字的正式形成。

汉字里的中国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几百名演员扮演的活字印刷字模通过不断变幻,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展现了同一个汉字——“和”。

这一幕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而这个包含“和谐”“和平”“和睦”等意义的汉字,被评选为“最中国”的汉字。

汉字从起源之时起,就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随着人们的使用而不断地推广演变,笔画进一步流畅,汉字以其极强的表意功能而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媒介。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翻开汉语字典,汉字种类之丰富、涵义之深邃、表达之透彻让世界所有文字黯然失色,汉字以特有的味道与魅力涵养中国文化几千年,向世界说明着中国。

中国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地发展演进,生生不息,以其旺盛生命力承载着中华灿烂文明的发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其璀璨的文明和文字,例如埃及的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的象形文字,而这些文字都随着历史的前进慢慢泯灭于尘埃之中,唯独汉字以其独特的生命力依旧在不断地发展,一直到了今天仍旺盛不衰。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就文字系统来讲,不外乎表形文字、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三种。汉字却超然独立于上述三种文字系统之上,这在世界古文字系统中是非常罕见的。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汉字能够经受历史的检验,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能够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古希腊的拉丁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相比,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起来的象形文字,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跟埃及文走着不同的道路。埃及的象形文字最终变成了拼音字母,而发展成为一种拼音文字。汉字却以象形文字为基础,以其部首偏旁为拼符,按照一定的规律,像神奇的魔方一样千变万化,拼成数以万计的方块形构形,每一个方块字都是形、音、义的三位一体,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字体系。

追究汉字的生命力,不难发现其结构的巧妙。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六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是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字典。他所归纳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对汉字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其中,象形、会意、形声无疑是汉字表意的精髓。象形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如日、月、山、水4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会意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义。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田”与“力”组合起来,就成了在田里劳作的“男”;女子执帚就是“婦”(简化字为“妇”)。

汉字的发展,可以说是形声字不断壮大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里,形声字的比例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在《说文》小篆里,形声字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现代汉字中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性,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有而丰富的含义,这是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所以汉字不仅在中国本土南腔北调、方言丛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而且就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甚至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彼此语言不通,毋须通过翻译,仅用汉字“笔谈”就能互相交流和沟通。

汉字的思想内涵也是它与其他文字最大的不同之处。汉字把中华民族的思想融入其间,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故事,里面包含了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理念,这是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忠”字,是把心放在中间,意思就是教育人要把心放正,心若不正,就成了口是心非、欺下媚上,就谈不上忠诚。再比如“信”字,《说文解字》解释:“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就是做人要讲信誉、讲真话。“信”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孔子主张信义,他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箴言。老子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哲语。从古至今,“信”成为品行端正之人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演化中的美丽褪变

与中国历史的跌宕起伏一起,汉字在历史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书。由于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彼此之间来往交流极为不便,都希望有种统的文字共同遵守使用。随着秦统一六国,文字的统一变为了现实。秦始皇就在思想文化上推行统一的政策,实行“书同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虽然后来又出现了便于书写的隶书、楷书、行书,但只是字体的变化,字形相对固定下来。不管是怎样的割据局面,汉字的写法始终是不变的,这有利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凝聚作用。

中国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把汉字的运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由楷书变化而来“宋体字”在活字印刷中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汉字的传播速度。与此同时,“黑体字”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不但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而且使汉字的使用更加方便。

新中国成立后,诞生了更多的字体,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计算机字库里的字体更为丰富多样,不仅有宋、仿、黑、楷、隶书等传统印刷字体,还可以见到行楷、姚体、舒体等一大批风格各异、特点突出的新字体,让汉字更具艺术色彩。据了解,北大方正已经开发出72种简繁体字库。

汉字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在遭受着时代的考验。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字必然面临着改革和简化的趋势,以适应使用方便的需要。胡朴安先生说:“文字是时代的产物。文字的作用,是记录事物,替代言语。时代是息息演进的,事物和言语也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变化,文字当然也要随着事物和言语的变化而增加废弃。”而在周有光先生看来:“文化符号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是简化。”简化是和汉字的演变相始终的。金甲文、古籀和小篆的笔划繁多,等到了楷书、行书的时候笔划变少了,这是汉字简化的实证。简化不但决定了文字的演变,并且决定了文字改进的途径。

可以说,汉字在发展中始终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汉字改革包括减省汉字笔画、减少汉字字数两种含义。前者指把笔画繁复的字,变成笔画少的字;后者指一个字原来可能有几种写法,包括正体、俗体、异体等,经过简化后,确定一个为正体,其余均废除。简化字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简体字,简化字从中国殷商时代就开始了。以后几乎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产生过相应的简化字。秦始皇下令的“书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由官方做的汉字简化工作。以后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每一次书体变革,都是一次汉字简化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不断进行改革,虽然汉字由繁化简使之失去了表意功能,但是却有利于汉字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普通大众的学习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语言文字改革工作的深入,汉字在适合大众的需求下不断地发展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正如一位外国人士所说:“世界上有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字,都是一首优美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可见汉字的魅力之强。

不能弄丢了汉字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历经几千年始终不散,许多研究者把稳固统一的功劳归于汉字。同是中国人,上百种方言之间的差距,远远超过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差异。当罗马帝国的属地国用拉丁字母拼写自己的方言时,就出现了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语言,随后罗马帝国解体,拉丁语渐渐死亡了。这种情况没在中国发生,语言学家把这归功于独特的方块文字。5000年来汉字的形态在变,但汉字表意的特性没有变。统一的汉字有效地维持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惟一连续的文明。

所以,中国已故文化大师任继愈先生指出:“汉字问题,不只是文字学的课题,而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全局性的问题。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统一方面,功莫大焉。”

2009年的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标志着中国文字保护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里,你体会汉字的无穷魅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这样的思考——我们该如何保护和传承汉字?

在自豪于汉字文化精彩与荣耀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汉字受轻视这样一个现实。由于电脑的普及,现代社会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忽视传统的书写。很多家长习惯让孩子上奥数班、英语班,但很少给孩子写字的时间。学校的老师也不再强调写字,甚至自己都不再写板书,改用电子课件,这让学生失去了学写字的榜样。如此一来,写一手好字正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专家建议,要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考核标准,用考核的方式,让学生们重视书写。

而对于社会来讲,又将如何重视汉字?近年来,街头巷尾、公共场所错别字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人甚至为了哗众取宠而故意使用错别字。不少城市鼓励市民为公共场所汉字挑错,可最后却因为没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大多不了了之,错别字仍是大行其道。作为大众文化传播一个重要途径,影视剧在文字上的轻率同样令人担忧。有的电视剧每集都会在字幕中出现错别字,连长度不过2个小时的电影也有错别字的身影。最近看了被赞为大片的《一九四二》,如此的严肃题材,如此高规格的制作,还配以英文字幕,不曾想汉字字幕竟也不能得满分。是这些影视剧制作者的文字水平不够?这可都是文化圈里的人,文字水平肯定过关。仔细看过才发现,影视剧末尾的演职人员名单中,连做饭的、开车的、美发的人员都名列其中,唯独不见文字统筹人的名字。原来是没把文字当回事!到底谁来管管这些轻视汉字的现象?或许解决了这个问题,汉字的保护与传承会迈出坚实的一步。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14篇

一、象形字的字理识字教学

1.字理图识字

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的“舟”“竹”“石”“泉”“川”,学生了解一些现代字由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如教“川”字,先看实物彩图,再看抽象图,依据它的主要笔画线条与小篆文字对照,在此基础上学习楷体的“川”字,此时的“川”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 “川”了,孩子们发现了三者的相似之处,就很快记住了这个字。

2.丰富想象感受象形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为此我把那些独体字形象地写出来。如在教学“寒”字时,看字理图: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铺的是冰,盖的是草,会觉得怎么样?岂有不寒之理!学生会感到汉字很有趣。

二、指事字的字理识字教学

对于指事字的学习,可以借助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使抽象的意义形象化和具体化,利用图画、简笔画,追本溯源,增加对字义的理解与把握,最终认识记住这个字。如“木”字是个象形字,在古代,“木”字就是“树”的意思,在它下面加一短横,就成了“本”字,问学生:“树木的下端是什么呢?”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即这一短横特指“木”之根部所在,从而知道这一横有“指事”的作用。

三、会意字的字理识字教学

1.意义合成法

(1)同体会意字“品”是用相同的字组成三个口,表示多的意思,类似字有很多,“磊”三石相垒,“森”表示树多。“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林”两木并立,表树木丛生。

(2)异体会意字“采”是由不同字组成的,由“爪”和“木”组合而成。“尖”上小下大为尖。

2.字谜猜测法

会意字非常有趣,可以让学生猜猜这些分别是什么字。学生动脑猜到了,自然记得很牢固,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道理,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3.图画明晰法

因为会意字也是表意的字,我们也可以用图画明晰法去感知字原本的意思。教《月亮和云彩》这一课,教“明”字,课件先演示出“红日图”“明月图”,日月交相辉映,让学生看着课件中的图画以及字理图,表示白天与黑夜发光的两个天体(古人以为月亮在夜里发光)。日月同辉,说出“明”字的由来。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理解了字义。“暗”是会意字。“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黯”的省略,表示颜色深黑。暗,篆文 = (日,代白昼的天色)+ (音,即“黯”,完全无光)。

4.实物演示法

实物演示法就是在教学中,按照汉字的构形理据恰当运用实物演示,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印象,轻松愉快地掌握汉字。如教“笔”字时,出示一支毛笔,“笔”字上面是竹字头,是竹子做的,下面是动物的毛做的,所以是“毛”字,这样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笔”字。

5.动作演示法

在识字教学中表示动作的字,教师可选择形象活泼的演示法,通过体态语言再现动作,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养他们洞察汉字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动作演示再现情景。

如会意字“拿”“掰”等,这类字动感十足,用动作演示十分形象。拿“合、手”会意,表示双手牢牢对握,掌控、掌握。如“开” 像一双手抽拉门栓。

四、形声字的字理识字教学

第一,以声符为中心。例如“狻笔歉錾旁,与不同的形旁,会组成许多字,如“峰、锋、锋、烽、蜂、汀保而我们一见形旁便可知道该字与什么有关,如“蜂”形旁是“虫”,则该是蜜蜂的“蜂”了。

第二,以义符为中心。义符相同的字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相同义符的可以比较识记。如“口”作义符的字有“吃、喊、呼、吭、喝、喘”等,均表示人或动物的口部动作。

第三,以部件为中心。当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后,知道了它们的表义,就能学会这一类字了。

在教学“领”字时,明白这个“页”字旁是由“首”字变化而来的。“首”是头部的意思,因此,“页”字旁与头部有关。学生再练习给这个字“找朋友”,还有哪些字有“页”字旁?学习“烦”字有“页”字旁,之所以这样写可理解为脑袋发烧时很热,像火一样,很难受、烦躁。学习“顶”字,因为人的顶部是头,所以是“页”字旁。学到“项”“顶”“须”等字时就能与“人头”联系起来理解。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第15篇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摘 要:“娘”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挺高。“娘”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通过查找古今的字典、词典来了解“娘”的词义演变情况,从而分析“娘”的词义演变的结果,并进一步探索词义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 :“娘”;词义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96-03

一、词义演变理论及研究成果

“娘”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挺高,比如以前称母亲为“娘”,还有2011年的热播大剧《甄嬛传》刮起的一阵“娘娘”风,以及2011年百度年会上HR刘冬的惊艳亮相被人们称为“度娘”等。“娘”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既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洗礼,“娘”的词义自然也会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而逐渐演变。

(一)词义演变的理论简述

1.词义的类型

“词义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例如,从派生关系上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从词义在现实的作用上可以分为基本义、常用义、生僻义等,从传达的信息内容的性质上可以分为概念义、附属色彩”(主要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

2.词义演变的概念

词义演变具体可以分为词义的历史演变和词义在语境中的共时变化。词义的历史演变是指词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这是不受某一个语境或者时间点制约的,是词义系统性的、长久性的变化。但是,词义的历史演变正是从词义在语境中的临时性变化开始的。这种临时性的词义变化反复出现,被人们所接受、认同,渐渐固定下来,就有可能成为长久的、固定的词义演变。

(二)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前人在词义演变的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成果是丰硕的,无论是在词义演变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词义演变在实际中应用研究方面,都已经有了大量相关论文和书籍的发表。我们可以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大致归纳为两大类。

1.理论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包括对词义演变的性质、类型、途径、效果、原因等的探索,是在对大量的语料分析后所归纳出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书籍方面比如有《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书中在专门的章节有词义演变的理论知识介绍。学术期刊方面,像张绍全的《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和李云龙和王玉兰的《词义演变原因刍探》都是专注探究词义演变原因的。探析词义演变方面的有郭伏良、白云霜的《词义构成视角下的当代汉语词义演变类型研究》,梁鲜、符其武的《从语义场看词义演变的类型》等。更多的是系统地分析词义演变的情况,比如李行健的《词义演变漫议》,夏继先的《词义演变探析》等。

2.应用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就是分析具体词义的演变情况。有探究某一个词的,例如徐俊霞的《“闻”的词义演变》,刘国明、齐湘燕的《“小姐”一词的词义演变》。还有探究某一类词的,像孙影、成晓光的《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解析》,涂朝莲的《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趋势》,孙光莹的《戏曲行业语的词义演变探析》。

(三)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娘”的词义在历史中演变的情况,包括有哪些词义义项,词义演变的途径,词义演变的结果以及词义演变的原因。

二、“娘”的词义探源和演变

要探究“娘”的词义演变,必须知道“娘”在历史发展中有哪些词义义项。我按照历史时间的远近顺序,查找了相关的字典、词典,看看“娘”的词义义项的具体情况。

(一)《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可以说是中国字典的奠基之作。“娘”也被收录在《说文解字》中,不过当时的字型是“孃”(孃,烦扰也,一曰肥大也,从女,襄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这样注释的:“烦,热头痛也。扰,烦也。今人用扰,攘字,古用孃。贾谊传作抢攘。庄子在宥作伧囊。楚词作恇攘。俗作劻勷。皆用叚借字耳。今攘行耳孃废矣。又按广韵,孃,女良切,母称,娘亦女良切,少女之号。唐人此二字分用尽然。故耶孃字断无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

由此可见,“娘”在汉朝的时候虽然写作“孃”,但“母亲”的义项是有的。

(二)《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30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娘”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如下:[唐韵]汝阳切。[集韵]如阳切,夶音穰。[说文]烦扰也。一曰肥大。又[集韵]奴当切,音囊。又汝两切,音壤。义夶同。又同娘。[古乐府]不闻耶孃哭子声。

(三)《辞源》中的解释

《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词书。在《辞源》中,分别有对“娘”和“孃”的解释。对“娘”的解释是:女良切,平,阳韵,娘。①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年妇女,乐府诗集四四子夜歌之六:“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又四七黄竹子歌:“一船使两桨,得娘还故乡。”参阅明陶宗仪辍耕録十四妇女曰娘。②母亲。太平广记九九刘公信妻引法苑珠林:‘母语女言:‘汝还努力为吾写经。’女云:‘娘欲为写何经?’”也作“孃”。参见“孃”。

“娘”的词义此时增加到了两个,除了“母亲”这一个义项,还指“青年妇女”。不过在“娘”的词义解释最后有一句话“参见‘孃’”,可以推断“娘”和“孃”此时虽然字型已经区分开,但词义上还是有联系的。那么就来看看“孃”的解释:女良切,平,阳韵,娘。母亲。通“娘”。乐府诗集二五木兰诗之一:“旦辞耶孃去,暮宿黄河边。”

由上面可以看出,在“母亲”这一义项中,“孃”和“娘”是通假字中的古今字,古时写作“孃”,今写作“娘”。“娘”在《辞源》中有了自己独立的条目,并且有两个义项,这跟之前的字典、词典的记录对比来说,是“娘”的词义演变巨大变化的具体体现。

(四)《古今汉语字典》中的解释

《古今汉语字典》是一部兼收古今汉字的中型字典。在这本字典中,“孃”被归为“娘”的异体字,词义是同“娘”的“母亲”义项。“娘”成为规范汉字,该字典对“娘”的释义如下:①少女,年轻女子。例见~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②母亲。例母语女言……女云:“~欲写何经?”(《太平广记》)③已婚妇女的通称。例~养花蚕郎种田(元·陆泳)。④称长一辈或年纪大的妇女。

《古汉语字典》中对“娘”的释义共有四个义项。除了“母亲”这一个固有的义项,剩下的三个义项都是释义不同年纪的“女子”,可以看出是对《辞源》中“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年妇女”义项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

(五)《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是我们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娘”的释义是这样的:①名母亲:爹~—亲~。②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③年轻妇女:渔~—新~。

“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三个义项,比《古今汉语字典》所释义的四个义项少了一项。但仔细一看,其实内容并没有减少,只是《现代汉语词典》把《古今汉语字典》中的③④义项整合成为一项——“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六)《古汉语字典》【新一版】中的解释

《古汉语字典》是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阅读古籍的得力工具书。“娘”在该字典中记录的是三个义项:①母亲。②称长一辈的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如:师娘;婶娘。③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如:新娘;娇娘。《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上面是列举了古今六部汉语字典、词典对“娘”(“孃”)词义的解释情况,大体来说,“娘”的词义是逐渐增多和细化的。

三、“娘”的词义演变结果

(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词所指概念的外延扩大”;“二是词由单个义项变为多个义项”。“娘”的词义扩大都属于这两种类型。

首先是“词所指概念的外延扩大”。“娘”最早只是指“母亲”这一类女性,后来慢慢扩大到指“青年妇女”、“少女”、“已婚妇女”以及“长一辈的或年长的妇女”,有了对妇女的“通称”、“泛称”。

接着是“由单个义项变为多个义项”。“娘”在早期只有一个义项,就是“母亲”,后来由这一个本义慢慢派生,增加到了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义项。

(二)词义附属色彩的变化

词义的附属色彩是从词义“传达的信息内容的性质上”分出来的类型,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

1.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义的感情色彩可以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感情色彩的变化就是这三种色彩互相转变。“娘”的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型的,即不是非要从褒到贬或者从贬到褒,只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感情色彩逐渐丰富。

最开始“娘”的词义是“母亲”这一个单义,所指的是家庭成员中的一个角色、一个称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色彩,所以是中性的。接下来“娘”的词义增多,有了“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妇女”的义项。《辞源》中在“娘”的条目下还列举了与“娘”有关的词语,比如“娘子”一词,其中就有“主妇的尊称”的义项。还有“娘娘”一词,释义为“妇女尊属的敬称”。由此来看,“娘”在此时增加了褒义的色彩。到了现代,我们在说一个男人说话或者举止像女人一样时,会叫他们“娘娘腔”,或者说“这个男人很娘”。按照常理来说,所有男人都希望别人用“男子汉”、“硬汉”等词语来描述自己,不会有人喜欢“娘娘腔”这样的称谓。所以“娘”的词义在这个时候又多了贬义的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的变化

语体色彩分为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娘”一直以来都有“母亲”这一个义项,但最初是书面语和口语都会用“娘”来称呼“母亲”。到后来,大约是新中国成立后,用“娘”称呼“母亲”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妈妈”和“母亲”这两个词。用“娘”来称呼就只有在部分方言口语中,所以书面语色彩大大减弱,口语色彩成为主导。

(三)词义语法功能的变化

从前文对字典、词典中“娘”的释义的探索可以看出,“娘”一直是作为名词来发挥其语法功能的。无论是指称“母亲”的“娘”,还是指称“年轻少女”的“姑娘”,抑或是指称“已婚妇女”的“婶娘”等,“娘”都是名词。

但是“娘”的词义演变到现在,除了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又多了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之前我就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这个男人很娘”,句子里面的“娘”就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词义则是“说话、举止等像女性一样”。

四、“娘”的词义演变原因

词义演变一般有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即社会的影响;二是内部原因,即语言内部单位的结构调整。

(一)外部原因——社会因素影响

比如人们需要一个词来表示“妇女”或者“少女”,就会尽量从已有的词当中选取有联系来指称。当选取到“娘”这个词,那么“娘”的词义就会从单义的“母亲”演变成多个义项。只有找不到合适的词才会造新词,但一般都会考虑用已有的词来代替,以减少人们造新词和学新词的精力耗费。

又如“娘”产生“说话、举止像女性一样”的贬义感情色彩也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现实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群体,生理上是属于男性,但是心理或者行为举止上却像女性。要称呼和描述他们成为了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有相应的词汇。“娘”就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增加了描述性状的语法功能。

(二)内部原因——语言内部调整

语言体系是个整体,有哪些词,各个词表示什么意思、有哪些语法功能等都不是随意定的,而是各司其职的。一个词要增加或者减少词义都必须受着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如果随意变动,就会造成词义不够或者词义重复等混乱现象,从而不能够满足人们交际的需求。

“娘”的词义发生演变,同样也受着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语言要不断发展,就得不断更新和调整。当现时的语言不能够很好描述当下社会的时候,语言系统就会开始自我调节,需要对某些词的词义增加或者减少,甚至创造新词等。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语言体系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中华书局,2012.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4〕(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古汉语字典(新一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