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

智慧课堂的特点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智慧课堂

一、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层次化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而且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教学情境,在智慧课堂的英语教学中,预设每一学生不论其学习水平的高低,都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新的知识生成,学到发现问题,分析并处理问题的不同方法,并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改善。如笔者在教学中播放的视频、音乐、展示的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观察,体验、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知识能力以及改善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环节设置具有多样化、灵活性、选择性、有序性。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不同的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并可以随时调整以有利于教学,因此它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学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可更具课堂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课堂时间的有限,选择适当的教学设计的活动,并可进行跳跃式教学把相关的知识链接起来。由于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进行教学,就可以避免因教师的备课不充分而导致遗忘教学内容现象,这样以来整个教学流程就比较有序完整。如笔者在进行本节课设计时,就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如skimming 、sanning 、careful reanding、 discussion等其中有问题情境,推理判断和辩论等活动。

(三)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活动还是学生的活动都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更明显,只是扮演着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辅助者等,而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通过智慧课堂下课堂中的观察、认知、分析、理解、处理问题,并参与课堂的讨论,自主、自觉的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学习,使得英语教学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此外,在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拜托讲台的束缚,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只是局限在有限的讲台,教室,而是更加广阔、自由的网络平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更加充分,教学活动已发展为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模式,因此教学活动呈现交互性强的特点。

在本节课中,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体验成功。

二、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智慧课堂下英语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由于智慧课堂下英语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所以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课堂的知识的容量大,延展性强,有利于丰富课堂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大量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中,知识的展现一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而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体,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不同媒体的展示知识的途径获取新知识,而且在视觉和感官上都有新的认识,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如笔者在进行Unit 2 Puzzles in Geography 这一教学中,融入了许多知识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顺利开展。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及的。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地位,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融洽的师生交互的环境。笔者这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交流和成长。所设计的活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合作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多媒体技术智慧课堂又为师生活动的互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使得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谈论、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新知识,提高自我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钻研教材;检查预习

在生本智慧大课堂的整体构建中,智慧课堂的建设是核心,特别是教师在新课堂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用智慧的心灵去培育学生智慧的头脑。本文试图从剖析智慧课堂的特点阐述新课堂建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智慧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简而言之,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其实,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与智慧教育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二、智慧课堂

1.布疑的课堂――充满疑问的课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展示的课堂――凸显探究的课堂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展示探究成果,点评探究思绪,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3.质疑的课堂――引导争辩的课堂

通过质疑,引发争辩,产生思维的共鸣,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学生的灵性、个性飞扬,争辩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4.生命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智慧的课堂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生成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生成新的课堂。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众多智慧的心灵。

三、智慧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课前,教师是智慧课堂的设计者、策划者和指导者

(1)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材

精心准备教学资源,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积极创设课堂的引入情境,提炼课堂问题,精心编制导学案,用心备好课。

(2)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批阅学生预习案,总结预习情况,运用班级评价机制做好课前预习评价。

(3)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辅导

对预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予以指导,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互助作用,帮助组内待优生自主完成预习。

2.课堂中,教师是智慧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领者

(1)课题引入

在课堂引入基础上,组织问题讨论与探究,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形成,这一阶段课题的引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2)展示与点评

在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同时,进一步呈现问题、挖掘问题,通过小组展示与点评,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形成新思路,促使新一波的知识链的形成。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较深层次的思考,在小组展示和点评中,师生、生生思维互动,产生智慧的火花,形成智慧的气场,师生是平等的,心理是安全的,课堂是幸福的。

(3)质疑与释疑

通过小组点评,产生新的思考,引发学生对结论、对评价的质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拓展的思考,对问题的质疑,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阐述同一问题时,往往会引发师生的思维共振,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3.课后,教师是课堂总结的指导者、课后评价的组织者

在完成上述三波知识链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组织课堂检测,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对学生总结的及时点评,对学生检测的及时评价与反馈,把握课堂的脉搏,以利于下一课堂的可持续学习。

在智慧课堂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紧紧把握智慧课堂的“动态生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随机、巧妙、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涌动师生心灵的对话,激起思维火花的碰撞,成就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参考文献:

[1]沈洪.教育智慧点亮教育生命[J].上海教育,2007(Z2).

[2]薛瑞萍.教育的召唤: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8).

[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21-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在中国大陆的热销,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智慧型教师也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热门话语。我们高等职业教育也在探讨这个话题。本论文以高职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构建智慧型课堂,提升教学改革,使课堂从知识技能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技能人”转为培养“智慧者”。带领学生和老师一起追求智慧、体验智慧,最后拥有智慧。因此,针对高职学生,基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智慧型课堂的探讨和构建研究颇具价值。

一、智慧型课堂研究的意义

1.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课堂的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智慧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更关注差异,张扬个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智慧型课堂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但又要超越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智慧型学生。

而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集知识、技能、素质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性,真正能为社会服务的优质人才。因此,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智慧型课堂的实施理念更适合在专业基础课中构建和推广

在课程中,教师要对基本理论进行有重点、有逻辑的点拨讲授,学生也只有把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夯实,才谈得上真正的智慧成长。此时,知识不再是零星的知识点,而是连贯有意义的系统知识点。《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面向大一的学生开设。课程主要涉及电工电子技术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在基础课程中构建智慧课堂,尽可能早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且引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关注未知世界,关注学生生命的智慧。

3.智慧型课堂的特征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相吻合

智慧型课堂的特征是体现“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有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用语言也很难讲述,有的定律学生难以掌握,另外还有许多概念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部分还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特殊情况。

基于以上特点,通过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等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智慧型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IBM全球教育产业副总裁Michael D.king表示,与土地对农耕社会、资本投资对产业经济一样,教育是21世纪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IBM认为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为技术融合、个性化学习路径、知识技能、全球整合和经济联合。它们正在快速聚合,形成全新的变革模式――教育连续统一体。

图1 IBM智慧教育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智慧课堂教育始于马来西亚的智慧学校计划(Smart School)。早在1996年初,马来西亚教育部把智能学校确定为 “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简称MSC)的旗舰项目之一。正如智能学校旗舰计划的负责人Norrizan Razall博士所认为的,智能学校计划是一项为信息时代的学生而准备的整体性教育改革计划,其目标直指马来西亚学校制度的整体性变革。

2006 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IDA)联合新加坡教育部发起了一项为期10 年的新加坡信息计划――“智慧国 2015”(Intelligent Nation 2015),2007 年,新加坡教育部选出5 所“未来学校”以实施“未来学校”计划(Future Schools)。计划指出“未来学校”不仅要适时开发形式各异的教育样本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而且要成为使用类似交互式数字媒体等资讯技术的示范学校。

2011年10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全面推行智能课堂教育,实现人才强国之梦。

在我国,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已有所体现,一些地方已将智慧教育纳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例如,宁波市镇海区正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建设。还有上海、苏州、无锡、武汉等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三、智慧型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文件精神,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主线,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切入点,打造智慧课堂,促进课堂教学品质内涵发展,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智慧课堂体系。

1.构建真实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智慧课堂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有效的教学十分关键。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基于“真实问题”将不同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去挖掘知识更广、更深的意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发展和锻造自己的智慧。

例如:在讲“了解异地控制电路”时,可以结合“两地控制同一灯”这一实例,并配以实际操作,这样既能将课堂知识直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引领他们去独立思考新的问题。

2.营造动静结合、宽松和谐的智慧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前进和深入的过程,相对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以及“独角戏”,智慧教学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课堂气氛追求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主体动心、动手、动口、动脑,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作为课堂环境建设的主导角色,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课堂的智慧应当从动与静的平衡中来,学生在动中实践和体验,在静中思考和提炼,然后再获得提升。既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至于使他们过多受制于外界的干扰和牵制,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空间,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创设民主、自由的智慧课堂管理体制

民主、自由的课堂管理为教师教学创新,学生智慧生成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发挥教学智慧的空间,学生的智慧火花才能够得以真正的释放。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本的课堂管理观。以近年来,国外在课堂管理中特别强调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主张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生活”。另外,在课堂管理策略上,由注重教师外在控制向注重学生内在发展转变,让学生承担他们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采用引导学生智慧生成的策略和方法

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打破把学生束缚在预定的行为及知识、技能框架内,将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对象与材科,将所谓有用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的局面,开放的智慧教学方法虽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对知识的认同性掌握,而是在帮助学生掌握人类知识成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的高度,通过启发式的教和探究式的学促进学生的智慧成长。

采用“学生参与式”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地位,使他们参与实践、参与创新并在能力的成长中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采用 “头脑风暴法”。在讨论、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暂缓判断,而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观点呈现出来。就像“风暴”刮过大脑一样,这样就能激活参与者的思维,使其智慧得以极大地迸发。图2为基于智慧课堂的互动设计。

图2 智慧型课堂的互动设计

5.探索科学、合理的智慧课堂形成性评价机制

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科学、合理的激励性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激励性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要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兴趣自然就浓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智慧型课堂开展的效果与成果分析

1.学生评价该智慧型课堂是一个“引导争辩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学生认为受益匪浅。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美术教学;自主学习

近年来,社会上对“智慧课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适应当前课堂教学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提高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的全新挑战。因此,如何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成了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使命,也是课堂教学由此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契机。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表现特征

智慧课堂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指的是将高科技引入现代教学中,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的智慧汇集于整个课堂。具体来说,智慧课堂具备以下几个表现特征:

其一,从学生角度来看,智慧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

智慧课堂必须从学生角度来衡量,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开展有效的、自主、合作的学习。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应该在智慧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细节,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其二,从教师角度来看,智慧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智慧课堂的重要引导者,主要承担着以下几个任务: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和提出问题,引导一个富有争辩性的活跃课堂,让师生之间充满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交汇,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飞扬。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二、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

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课程,小学美术课堂在寻求课堂教学改革时也应该以智慧课堂为目标,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的融合。那么,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而创作是建立在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之上的。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更新材料、尝试使用新方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向学生介绍一些艺术大师运用新材料和特殊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游戏中进行独特的创造。

2.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

美术教育本身和想象意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想象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通过想象活动,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有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创设艺术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为适应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教练员”“促进者”的身份进行美术教学。首先,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应该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活用教材,将教材与具体的艺术形象结合起来,使艺术形象更加直观、可见。其次,要创设富有艺术情调的教学情境,不仅要在美术教室的布置装饰上做一些创新和改变,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情境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环境对他们的熏陶。最后,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尝试艺术创作,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某位艺术家作品的想法和意见,同时鼓励大家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唯有如此,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智慧课堂的真正效果。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需要,找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课堂的“整合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官,从而降低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的难度。例如,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声、形方面的材料,强化教学中的视听效果,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能通过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优势来扩大教学素材,整合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则可以运用计算机对水平不同的学生展开因材施教。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绘画工具等。

参考文献: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31-05

智慧课堂呼唤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不仅是教师专业特性的重要表现,更是当今教师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不但要努力发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而且要善于将自己的这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智慧启迪、开发、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智慧和创造智慧。

一、教学实践智慧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教学本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文本、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反思,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深刻理解教学文本、敏锐把握教学情境,灵活应对教学事件,自如驾驭教学课堂,始终彰显道德德性和生命意义的一种综合实践能力。其基本特征为:

1.实践性。教学实践智慧是一项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它既不同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也不同于实践技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形成,它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情境的不断建构,依托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即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智慧对话才能真正获得。如此看来,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必定是在实践中体现,必须是在实践中养成,必然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动态性。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有赖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又是动态生成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实践智慧也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它需要教师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并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和内容,从而让实践智慧得到充分而自然的生成。

3.真理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直觉认识”。[1]其真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和具体应用;第二,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淀和升华,是教师运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灵活而恰当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4.独创性。教学实践智慧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体独创性。这是因为,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性别、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教学的感悟、对情景的敏感度就会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其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职业生涯的不同,必定会对相同的问题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实践智慧。

5.缄默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体面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它以行动为导向,综合体现了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特点,是逻辑推理所不能解释的,也很难通过语言进行传递的。[2]这正与波兰尼所勾画的缄默性相吻合。

二、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原则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而生成的一种教育智慧,它体现了教师灵动的教学机智和随机应变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的经验智慧。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立足整体原则。教学实践智慧体现在教师进行着的、真正发生的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全面、动态地体现教师的教学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45分钟的师生对话,还要把教学视角向前延伸到前置课堂(准确解读教材、准确判断学情、有效教学设计等),向后拓展到后置课堂(主动的教学反思、学习效果的客观分析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其实践智慧。

2.理论积淀原则。先进的教育理论是人们对教学现象的能动反映,对教学实践活动理性思考的产物,对教学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夯实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底蕴。

3.合作共享原则。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和行为方式,它不仅需要教师个体兀兀穷年的探索和追求,还需要依靠团队的互助合作,汇聚集体的智慧结晶,才能渐次形成。学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组建具有较强团队意识的教师共同体,让全体教师学会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问题,体验研究收获,分享成功喜悦,逐步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4.持续关注原则。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教师个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撞击中实现着动态的发展和和谐发展。鉴于此,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自觉地把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谐融通起来,使自身的教学实践知识、经验,和教育的知性、理性、情感等有效嫁接、整合、融化,才能升华为教学实践智慧。

三、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策略

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彰显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致力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现、积淀和生成。

(一)科学设计,绘制智慧蓝图

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这就充分说明,科学地、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是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基石。

1.智慧解读文本,把握教学核心。谈到课堂教学的原点,一般老师都认为是教学设计;其实不然,课堂教学的真正原点是文本解读。这是因为,教者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深刻解读文本,才能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要义,才能对文本价值进行二度开发,把文本的“原生价值”转换、生成为“教学价值”,实现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对接。也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学实践智慧的“显山露水”搭建好平台。

第一,品读文本,敏感感知。在解读文本时,教者要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感悟,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对文本的敏感,一种初进文本时所特有的感觉: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灵光一现、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一脸茫然、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深刻印记……从而由表及里,诠释出隐藏于敏感背后的东西——极为珍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价值。第二,吸纳精华,弥补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原始阅读,难以把握文本的深度;依托教学参考用书这个“拐杖”,也往往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就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弥补个体阅读的不足,使文本解读得更深刻更到位。第三,扬长避短,批判吸收。文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虽然凝聚了作者和编者的心血和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方面出现瑕疵。这样,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带着批判的目光,深入研读,发现文本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并加以灵动“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凸显课堂教学实践智慧。

2.智慧设计蓝图,彰显实践智慧。教师之文本解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智慧设计和智慧教学。因此,教师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必须围绕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这一核心设计“教学蓝图”,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及各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一,设计起点,凸现学生的“学”。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紧紧突出“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设计,为赋予学习以学生的意义而设计,为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而设计,为建立学习共同体而设计,为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而设计,为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设计……

第二,设计理念,围绕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是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在设计价值取向上,要从追求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转向培养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设计价值取向;在设计思路上,要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主体上,要从教师作为既定教学设计的被动执行者,转向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

第三,设计要素,体现学生的“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需要考虑诸多要素(如教学目标、教法学法、问题设计等),但学生之“学”是核心要素,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情;编制教学问题时,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逻辑思维特点;设计课堂观察和评价时,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尊重关爱学生,启发诱导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之学”为根本,统领其他诸要素,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态,自主地学习,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二)有效教学,收获智慧硕果

具有智慧性的教学设计,只有置身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气息和活力,才能彰显其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智慧。

1.智慧理答,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师要能让课堂平静的思想荡起无数的涟漪,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对话高潮中不断地抚平和掀起,使整个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张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理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形式,正是彰显课堂张力的智慧快车。[3]

第一,激励性理答,点燃学生激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激励性理答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鼓励方式,但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善意的、恰到好处的激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有效回答,迅速捕捉、找准极具激励性的支点、亮点和美点,用富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话语加以表扬和鞭策,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点燃起他们心中的求知火花,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正能量。

第二,发展性理答,提升思维品质。建构有效的对话教学,是发展性理答的基本特点,它包括追问、转问、探问、反问四种理答行为。追问,就是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教师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故意来个“回马枪”,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措手不及,而是让学生由“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探问,就是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时,教师智慧地变换角度,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进而让学生透彻理解,真正掌握。转问,与探问同中有异。当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把问题抛向其他学生(或学生自己把问题转问同伴),其目的是让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形式,实际上表达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能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形象,探索文本的核心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彰显学生的学习智慧。

第三,再组织理答,升华学生智慧。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加以组织或概括。此时的理答,充满睿智和精妙,或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认识的精度和清度;或推波助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或理性提升,催生学生情感的浓度和厚度。简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智慧理答,收获到的是学生更有深度和宽度的回答,回报的是学生更为精彩、更为精辟的回答。

2.智慧生成,让课堂教学更灵动。如果说预设是教学实践智慧的孵化器,那么,生成就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成果库。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让“生成”之花在课堂绽放,让凝聚着智慧的火花熊熊燃烧起来。

生成,分为两类:精心预设的生成,未曾预设的生成。课堂教学,不仅要“精雕细琢”,重视预设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更有实效;还要“高瞻远瞩”动态的课堂生成,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资源(如错误、疑问、创见等),把其中有价值的新问题、新信息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巧妙地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播撒智慧的火种;同时,对没有价值的“节外生枝”,也要恰当处理,使之同预设的轨道“无缝对接”,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殿堂。

3.智慧过渡,让课堂教学更自如。无论是传统课堂的线性教学,还是现代课堂的块状教学,其内部结构都是有几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能力)系统组合而成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借助睿智的过渡语,激活、、衔接各个子系统,才能建构一个完善的认知系统。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过渡语,讲究过渡语的起承转合,让过渡语随教学自然催生,随学习灵活生成。

第一,饱蘸情感,拨动学生心弦。用充满感情、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沉浸在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之中。主要方法有:一是以情动人。根据文本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场景,用富有变化的情感语言作为过渡语,感染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激昂时,高亢激越,令人肃然;悲壮时,慷慨陈情,为之动容;委婉时,细雨霏霏,使人感怀;凄凉时,悲哀宛转,让人揪心……二是悬念诱惑。创设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去主动解开诱惑力极强的疑团。三是幽默风趣。用适宜的幽默语作为过渡语,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带着轻松愉悦的情绪进入下面环节的学习。四是智慧点评。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给予积极鼓励、友情提醒或善意纠错,自然引起下一环节的教学。

第二,设问质疑,点燃思维火花。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其显著特点就是把教学内容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块”,然后组织对话教学。那么,如何把这些“各自为政”的板块有机地衔接起来呢?通过巧妙设问和睿智质疑来过渡,就能架起板块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贯通并深入发展,自然地从前一个教学板块“”到后一个教学板块的学习。主要方法有:行文并行,并列句过渡;逐层推进,递进句过渡;前后对照,对比句过渡;花开两支,转折句过渡;事理抽象,比喻句过渡……

第三,总结示范,提升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归纳,教师如能用过渡语加以总结和示范,并导入到后续学习之中,不失为一种良策。这种过渡语,既带有总结性,对学习方法有系统的归纳和提炼,使学生对所学方法有整体的把握;又凸现示范性,对学生的指导、借鉴和运用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为下一环节的展开起到铺垫和引领作用。如此过渡,融总结和示范为一体,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好,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智慧板书,让课堂教学更精美。充满智慧的板书设计,不仅是教师教学意图的体现,教学重点的呈现,教法和学法的一种指导,更是教师对文本细读后的概括,对文本咀嚼后的提炼。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务必精巧设计板书,让课堂教学因板书设计而彰显智慧——主题鲜明,闪耀思想美;目标明确,彰显点睛美;内容紧凑,凸显简约美;精巧安排,展现格式美;图文并茂,体验和谐美……

(三)理性反思,走进智慧殿堂

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要对精心编制的教学设计和用心经营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评判,加以理性反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使自己逐步拥有更丰富的、更睿智的教学实践智慧。

1.求真崇是,客观审视教学得失。面对精心设计后实施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用百分之百的真诚理性解剖,实事求是,客观审视教学的优劣得失: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反思合作探究是否流于形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批判性反思,不仅直观具体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善于将教学经验系统化,使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拥有更丰硕的教学实践智慧。

2.向善崇德,努力完善自我人格。康德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之反思,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思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合理性,还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是否得到真正的凸现,从而将教学实践智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第一,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反思。提升教学实践智慧,从本质上看,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智慧发展。所以,基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反思,就是要反思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课标要求,并获得成功;反思课堂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反思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是否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体验、困惑和疑难等因素……

第二,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服务自觉反思。教师是一名教育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同时,教师又是一名特殊服务者,与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员一样,“每个人都成为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尽力给他的顾客(学生)带来愉悦,这就要求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动地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自主建构。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之教学反思,必须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如下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其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重视其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励其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发展性,促进其多元发展。

3.唯美崇研,不断追求艺术境界。熊川武教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4]反思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此看来,教学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不断追求教学艺术、不断提升实践智慧的审美过程,就是积极探寻适合学生和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步实现从“搬运工”向“研究者”角色转换的过程。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不断追求教学艺术过程,不断攀登教学实践智慧这一神圣殿堂的过程。

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是一方个性张扬的思维场,是一棵心心相印的思想树……教者只要浸润于课堂教学实践,致力于实践智慧的开发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就会在智慧课堂的大熔炉里得到不断锻造、显扬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彦杰.教师的实践智慧及生成途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2).

[2]刘雪梅,祝成林.教学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构建方法;教学模式;学习变革和创新

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十年以来,笔者发现厌学一直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部分学生无法专心听讲,也无法按时完成课堂任务,他们以玩手机、睡觉、玩游戏等方式消磨课堂上的无聊时光。尽管中职的教育目标已经在传统的“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掌握相关技能和操作方法”这一内容,提高了对操作和实践目标的重视,但这样仍然很难促进学生主动、发自内心地学习。虽然我国近些年大力提倡教育信息化,并努力尝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却依然停留在支持原有教学模式的浅层次、辅层面上,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仍然陈旧,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够,显得枯燥无味,显然不符合职校生的实际学情。信息技术的介入并没有使课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消除,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1智慧课堂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1.1智慧课堂的概念

本人结合多年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立足当前大环境下智慧教育视角,认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应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主动、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智慧,增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以培养现代智慧型人才。智慧的培养作为最终目标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智慧,使学生能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本文将智慧课堂定义为:以智慧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的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效、主动、有趣的新型课堂。其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

1.2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

智慧课堂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在于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与传统课堂存在本质性差别。在智慧课堂中,需要教师更多地以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学生学情进行智慧分析与判断,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为学生创建真正实现主动学习、个性学习、互动学习、移动学习的智慧化环境,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辅以积极反馈和情感激励,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建构和智慧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者在老师创设的智慧化学习环境下,摒弃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在老师创建的学习情境下,大胆地去发现、构想、探索、协作以解决某一个问题,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能力,积累了思维经验,从而成长为具备智慧能力的新型人才。

2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及实践探究

2.1构建智慧课堂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对智慧课堂概念的界定和主要特征的剖析,笔者认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必须做到以下几步:(1)让学生主动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给学生设置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或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而解决该问题或完成该任务则正好需要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2)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新知识中的疑难点,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一定的努力刚好能够找到有效破解的方法和手段;(3)让学生会发现、会构想、会创造:必须把这个作为教学目标,体现在学习任务的设置中,必须设置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任务;(4)让学生成为心智丰富,富有灵性,具备完善人格,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将这一德育培养目标在智慧型课堂的学科教学中内化完成;(5)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动态掌握学习的动向:方法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科学的智慧化的测试方法,智慧、动态地获取学生动态学习数据,并做出智慧化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选择并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模式。

2.2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在确定思路的前提下,笔者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突破,尝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中实践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本文列举了我们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三个不同学科的课堂中,对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探究案例(见下表),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改进后的智慧型课堂的对比来实践我们对智慧课堂构建的思路和探究结果。案例点评:培养智慧型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前提是教学者脑海中具备这样的思路。创造性思维能力绝对不是学会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培养出来的,而是创设环境,在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构想、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通过经历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经验,从而达到高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参与、去投入才能对课堂感兴趣,而这正是传统中职课堂教学所缺乏的,如案例二中教师直接将拍摄的思维导图模型提供给学生,只在模型中给学生留了几个空,让学生来填空,这样学生就失去了通过大胆探索、验证构想的过程。智慧课堂的构建,不着急把最终结果呈现,而是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环境及相关资源都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硬件、软件和环境支持,从本质上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革命性应用。

3结语

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智慧教育实践永无止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应仅定位在支持原有教学模式的浅层次、辅层面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恰如其分地融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支持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工具和资源有哪些,如何建设和提供这些工具和资源等等仍然成为我们对智慧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笔者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周迨琛.以人为本视角下新时代智慧教育的发展理念[N].中国青年报,2020.

[2]刘小琴.以“移动终端”模式构筑智慧教育新生态[J].教师博览,2020,10(33):12-13.

[3]付小华.“智”用信息技术,“慧”见课堂变革——以“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展示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29):54-58.

[4]马媛媛.利用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J].学苑教育,2020(25):13-14.

[5]朱荣,赵磊.智慧教育视域下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94-97.

[6]黄丹华.开展“互联网+”教育打造智慧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115.

[7]王忠东,隋晓红,谢永盛.智慧教育对教育改革的功能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8):1-5.

[8]潘竹.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智慧课堂发展路径[J].教育现代化,2020,7(51):5-7.

[9]张西宁.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案例分析[J].电子技术,2020,49(6):88-89.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实践性智慧;智慧课堂实验室;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109-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22

一.研究背景

时代呼唤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由智慧教师和智慧教室这两个构成要素,并且以智慧教师为主要内容。历史已表明,智慧课堂可以不特定于智慧教室中,但不能没有教师的智慧,因此发展教师的智慧是智慧教育的逻辑需要。然而,智慧教室先行一步如雨后春笋,从工具性,教育容量等方面为智慧教育发展助力,使得智慧课堂标准和要求提高,智慧课堂变得更为复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智慧性要求。具体到一线中小学教师,智慧发展的核心是实践性智慧的发展,很多国家将其作为新世纪各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能力本位的发展”,还应是“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在诸多的教师专业发展细节性问题中,实践性智慧是“教师角色所拥有的独特范畴中的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任何方面都应当围绕着它来建构”,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基础点和生长点。专家学者对教师的实践性智慧进行的研究,多停留在生长、原则、路径等“应然”讨论,具有文献起点的“指导意义”。到头来,中小学教师实践性智慧到底怎么发展,没有一个可供借鉴和操作的有效方法。

嘉信西山小学近十年的研究,始终将理论落到实践,以技术促进教师发展为研究思路,在已形成的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模式和区域教研模式下卓有成效地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自始至终将教师的课堂表现力(教学能力)作为研究的重心。同时,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化和研究经验的丰富,反观研究,既然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又何必过多在课前备课和课后总结进行“旁敲侧击”,大可直面课堂教学。延续一贯研究思路,我们利用技术尝试“实践价值”的关于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解决方法。

二.智慧课堂实验室的提出与设计

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生成性、缄默性和情境化。它渗透内化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发展须以课堂作为基点。然而实际课堂过于个人化、情境性,教师的行为在时空上表现的单向和瞬时,不能有效支撑教师反思和实践性智慧的生成,这也成为制约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研究的重要难点。使用技术手段赋予课堂实践的“重复性”、“再生性”便是化解问题的一个思路。这个技术封装的课堂就是本文要着重阐释的智慧课堂实验室。

1.理论构基

智慧课堂实验室何以能够在促进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中发挥作用,也即其存在的根本理论基础和逻辑合法的理由。

(1)智慧说

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对智慧进行过阐释,共同的观点是智慧为“人在活动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能力系统往往又表征为知识。怀特海说,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问题时知识的选择和运用。知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具有价值倾向,而智慧指向实践,是主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伴随有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冯契说,人就是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获得了身心、德性和人格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言下之意,人在获得知识并且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智慧的发展。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主体知识的智慧化。

可见,智慧与知识经验有着内在的联系,同属一个范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既然智慧可以通过知识实现获得,那么理论上它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被他人获得。反过来说,要实现智慧“迁移”的目的,须将智慧进行知识化。即智慧抽离情境变为知识,知识在个体间迁移,在类似情境下知识附着主体的价值取向再以智慧表现出来。往往以一种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的各种机智行为都是智慧的外在表现。可以想见,没有外在行为,智慧只是知识内部的状态,无形无影。实际生活情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人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其聪明与否。在教师教学情境中,也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分析实现对人的智慧的间接把握和评价。

“智慧说”在研究中的作用,第一,作为理论基础。智慧与知识关系辩证统一,智慧通过知识化的方式转移,智慧课堂实验室借助知识形态的相应动作在教师智慧生成,迁移和发展上有所作用。第二,具有方法性质的指导作用。智慧以外在行为的方式被表征,指导我们在研究时借助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来把握其实践性智慧,研究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2)概念转变理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质是对教学的更高层次的认知及相应概念的转变。多个概念转变理论从不同角度和背景对概念转变的过程和机制进行解释。就教育领域而言,具体概念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性替代,另一种进化性发展。无论是变革性替代还是进化性发展,概念转变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认知冲突的产生,对当前所掌握概念的适用性产生质疑,萌生不满,或受到新刺激,直接产生认知的冲突。然后是创建新概念,通过理解和顺应或者在新认知过程中创建。就教师教学层面能力发展来说,通过差异引起教师的认知冲突产生改变的内驱力,差异的来源既可以是教师自身也可以是外界,通过新信息或是概念的补充实现新概念和新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实践对教学认识进行“丰富”和“修订”。

(3)反思说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反思是一个人重要的内省认识活动。它的思维功能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和实践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反思,实施,再反思一再实施的行动框架。人有效的反思行为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自我反思素质高和反思的刺激信号强。

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反思已成为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参差不齐,个人反思存在力不从心。通过群体的参与,集群体的反思力量,屏蔽一己之力的单薄。反思是零散的、经验性的、不可重复的,借助多媒体影像技术让教师基于证据进行反思,证据反复重复,教师和同伴选择针对性事件进行强刺激的实用性反思。教师通过有效反思,概念认识发生转变,在实际的践行中智慧逐步得以提高。当然,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有问题”的部分,教学中有价值意义的信息同样是反思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同伴来说更有意义,启发作用明显。

2.设计思路

智慧课堂实验室是合理应用现代技术有效干预课堂实践,从课堂情境出发回归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应着重关注课堂情境的有效还原,教师反思的针对性资源和智慧发展的实践方案。因此,’它首先是一个技术化的硬件环境,其次是资源化的解决方案。

(1)实验室的环境设计

智慧课堂实验室整体上分为教学区和观察区。为避免教师教学和同伴评价相互干扰,达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提高教学评价的自由度,教学区和观察区通过特定技术隔开,两个区域之间的信息只是单向流动,即观察区可以获得教学区的信息,而身处教学区的人并不能察觉到观察区的存在。

教学区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它是一间教师和学生非常熟悉的课室,配备有现代教学设备比如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智能录播设备,以及适配套的软件系统等。观察区与教学区紧连一起,供教师观课,实时评课。观察区配备有功放设备和闭路电视实时播放教学区录播视频,观课教师既可以透过玻璃实际观察教学区教学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电视补充教学区实时教学信息。使得教师近距离近观感的接触教学情境,全面掌握教学信息,置身于课堂场域之中。观课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不仅实时,还很真实,更切中问题。课堂实践的真实以及教研反馈的实时为后续研究的提供保障性的支持。

摄像的空间布局,分别设置四路摄像头,记录教学区学生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观察区教研共同体成员的讨论,并且这四个独立视频流构成一组记录节。教学区摄像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调控,自动是特写的电脑桌面,全景的教师及讲台,重点选择的学生,优先级是电脑,学生,教师及讲台。此外,在输出设备的交互界面中全保留这四个视频内容的同时可以实现四个视频画面的任意切换。全面捕捉教师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的课堂状态和反馈行为。通过对课堂各种行为的捕捉,可以间接的获得关于授课教师智慧的信息和评价。通过全程录像,细节捕捉,形成一个可供全面反思的资源性“材料”。弥补实际教学中,教师反思实践时材料不足依据不强的缺点。

(2)实验室的资源设计

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和评价记录资源。在教研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教师教学视频进行切片,可以按照视频逐帧流向的线性切片和依据不同内容的非线性切片,建立切片库。为达到目标视频的快速且准确定位,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切片进行逐一的详细标记,然后依据标记实现快捷检索。同时将教研共同体同伴的评价实时记录,与相应的教学行为视频相匹配。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实现对课堂的精细化聚焦,教师可通过此细致地分析具体的教学行为和进行全面的反思,同伴互评的记录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有针对性的反思。此外,教研共同体同伴在分析教师教学进行实时评价时,大脑亦出现类似情境的连续性反思,引起原有认识的冲突产生新的认识,丰富自己关于该类问题的认知,促进自身反思和提高。

优质课例资源。通过智慧课堂实验室中课例研究的不断开展,丰富且富有特色的课例研究不仅直接产生有意义的结论,还会为实践性智慧课题的研究走向纵深提供资源的支持。进行优质课例资源的筛选,建立优质资源库。就个体教师自我发展而言,不断地课例研究,可以形成内部互动机制,在优质课例资源的开发中促进教师提高,在教师提高的过程中促成优质课例资源的产生,双向促进形成研究与教师发展良性互动,而在教师之间智慧发展方面,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智慧通过课例资源实现知识化,客观化,以知识的形式在不同对象教师之间流动。教师借助优质课例资源实现知识的学习,反思自身课堂教学,发展自身教学认识,尝试在实践情境下的知识的智慧化。实现优质实践性智慧的再生成。

(3)实践性智慧发展方案设计

实践性智慧发展必定发生在实践性的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实验室以实际教学为抓手,它是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核心着力点。备课为了教学,反思为了更好的教学。智慧课堂实验室专门针对教学情境而设计,需要将wiki协作备课和课后反思黏合在一起,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及资源的对接和贯穿(如图5所示)。通过串联,各环节的资源达到通式化无缝衔接,而课前课中课后关注的教学问题也达到高度一致,教学问题过程中的保真性,不会随教学情境,教研环境以及研究突况等的变化有所发酵。从而使得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有效性和研究的针对性。

以智慧课堂实验室为核心的教研,有效提升同伴互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促进个体教师反思资源的生成,因为教研情境的高度一致,生成的反思性资源具有高度聚合性,针对性强。有力地影响教师的反思,深度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高。另一方面,教研中各环节优质的教学设计、视频切片、研讨记录等资源生成资源库,是为其他教师反思和借鉴的资源,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

三.实验室应用原则和方法

1.应用原则

凡事有原则,问题解决不够理想有时并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对工具的使用不合理。为了有效使用智慧课堂实验室实现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也要遵循几点应用原则。

真实性课堂是前提。智慧课堂实验室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空间上保证课堂及教学的独立性完整性,课堂不受干扰保持原生态。教师实践性智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和生成,课堂的真实性可以从源头确保实践性智慧的真实,从而使教研有意义。不是真实的课堂就不是真实的实践,实践性智慧也就不是真实的教学智慧,这种伪实践性智慧没有价值,对其的研究会干扰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研究更无必要。

研究对象和主题选择的合理性。一方面,教师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研究表明,新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是教师自我快速成长期,而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是困难期,瓶颈期。而有经验教师又是教师团队中最活跃的群体,学校的主力军,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智慧课堂实验室将其作为对象更具有广泛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案例选择的合理性,所选主题能反映教师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符合教师自身,学校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扩大受益面,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事实上,智慧课堂实验室资源有限理应关注较普遍和广泛的教师群和研究主题。

群体参与是保障。不论是课前备课,课中或课后的评议,教师是以一个成员角色存在而不是独立个体,在教研共同体成员共同参与下完成整个教学及其反思,有效改善同伴程式化事务性的听评课,换为理解式的时常换位思考来关注课堂及课堂事件,为组内每个人提高提供形式可能。群策群力不仅能屏蔽单人教学及反思过程中的诸多不足,比如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在场不充分,教学反思乏力等,还能够在“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下有效提高群体内每个人的教学智慧。它是智慧课堂实验室中教学实施的效果和研究质量的保证。根据具体需要,教研共同体的人员构成课进行适度调整,但无论如何,整个过程都不能将群体的参与进行简化和简单化。

2.应用方法和策略:行动学习

顾泠沅等人在对国际上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结合课例的同事互助指导和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较一般性的校本“行动教育”模式。模式的流程分为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可以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向课堂的转移问题。

该模式的重点是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转化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转化过程中教师获得专业的发展。智慧课堂实验室的应用目的是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它是立足实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中,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其中有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诉求。因此,在“行动教育”思想下,借鉴该模式的“行动”思想,为了体现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主体性,智慧课堂实验室实际操作时采用“行动学习”方法策略。案例是行动学习的基础,它是教师实践性智慧的载体,作为研究的基点。群体是行动学习的基本单位,实践共同体成员共享经验,激发反思,合作开展教学设计,行动反思和改进再实施的行动。行动过程是行动学习的循环过程,行动到反思到更新的行动这么一个过程,是一个行为不断跟进的循环过程。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教材处理 问题设计 难点突破 课堂生成

智慧课堂,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点燃学生探究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智慧的闸门。教育是一种唤醒,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是一种引导,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个性与智慧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素质。因此,构建智慧课堂是课程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方面。

课程教学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或智慧课堂的生长点在哪里?我认为,智慧课堂的生长点主要为教材处理、情境设计、难点突破与处理课堂生成四个方面。

一、教材处理――优化智慧

教材处理,指教师依据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变更或调整,能否做到最优化,取决于教师处理教材时的优化智慧。

教学内容的优化处理,首先在于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因为生活化的课堂可以彰显数学课程的生活价值,更主要的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启迪学生的生活智慧。如《比》的课题,在引导学生构建“比”概念的学习活动中,教材(人教版)选用杨利伟在“神五飞船”里展示的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的长宽比值作为教学素材。当然,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渗透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它确实是一种优秀资源,然而,其在体现“生活化”的要求方面尚有所欠缺。因此,教学中可以增设下面系列活动:首先让全班同学推选出身材最美但不同身高的三位男同学,然后让这三位男同学分别量出其身高与肚脐离地的高度,并计算:肚脐高÷身高=?其中比值近似等于0.6定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领悟人体美的奥秘,在此基础上启迪学生利用“黄金比”创造生活的智慧。

以智慧启迪智慧是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据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处理重点在于教学内容智慧化。所谓智慧化内容,它可以是教师的教学智慧策略,也可以是蕴含智慧的素材内容。如在《圆的周长》课题中,教学中可以讲述圆周率的故事:鲁柏是数学家伽罗华的好友。一天,鲁柏被刺,伽罗华从鲁柏手里紧捏着半块没有吃完的苹果馅饼而推知凶手为314房间的房客。他的逻辑推理为:馅饼英语叫Pie,而希腊语Pie就是π,即通常说的圆周率。人们计算时常取π的近似值3.14,死者手捏苹果馅饼即暗示凶手为314房客。上面推理充分显示了数学家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智慧。另外,“伽罗华推理破案”故事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9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与科技学院重庆400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日益成为教育人士关注的重点。而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智慧的运用。本文阐释了教学智慧、高效课堂的内涵以及高效课堂和教师智慧的联系,教师智慧在平时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布置中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智慧;高效课堂;联系;体现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减负”的诉求下,教学开始追求“高效课堂”。教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人物,在备课、授课、课后巩固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合理安排,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新课改也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精进专业技能。

一、教学智慧的内涵

什么是智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智慧”被解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1]《辞海》上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2]

教学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3]

教学智慧有“复杂性”“情境性”和“实践性”。教学智慧的“复杂性”在于“教学实践领域具有两重性:它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它是客体的又是观念性的,它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它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4]第二,教学智慧强调“教学情境”。教学智慧大都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活动。前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我们所学的教学理论,后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并成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5]第三,教学智慧同时强调教学情境中的“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所做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最终体现于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平时教师无论是直接经验或是间接经验的获得,以及知识技巧的积累都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磨合、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随时出现,教学实践者需要“当机立断”、“急中生智”,才有可能避免教学实践活动的混乱或不协调。[6]

综上所诉,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已生成的智慧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对学生的各种状况,并且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快速吸收的目的。

二、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实现课堂效益最大;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候对整堂课进行精细设计,使学生逻辑清晰得到接受知识。

2.改变传统授受式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转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角色定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融洽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良好有利于相互间的交流、沟通老师能对学生的各类问题及时作出引导。

4.生动有趣、旁征博引的教学语言。第斯多惠曾经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当有严密的逻辑性,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旁征博引,内涵丰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高效课堂与教师智慧

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传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学方法要开拓创新,让学生乐于接受。所谓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一个头脑机敏内涵丰富的老师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率,对学生的一生求知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石,一个充满智慧型的老师在其教学设计中会充分展露自己的高瞻远瞩。课前精心的准备才能宏观把控整个知识点。无论是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还是板书的构思无不展现着教师的匠心独运。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实际课堂中有学生会有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问题,更加考验教师综合能力。如对整个教学节奏的把控、反应、逻辑、观察、表达等等。具有教学智慧的老师懂得在小知识点上少讲,在重点知识上精讲。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上,教师要以更加敏锐的观察,攻克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扩充知识。

(三)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课后作业不仅起着温故知新作用,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通过作业让学生夯实基础,也要让学生触类旁通。一个传统类型的老师只会机械训练,而一个智慧型教师,他拥有全新的视角,布置有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到“学而不厌”。

四、总结

在面对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点,教师必须靠“智慧”去统率、处理知识信息,用教师智慧去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25、92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209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4]徐继存.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8―32.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10篇

随着智慧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不断应用和发展,很多学校和教师将智慧教育理念作为教学方针来教育学生,以网络学习为基础的小W数学智慧课堂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智慧课堂教学

智慧课堂以教育智慧的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智慧,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借助科学技术和网络的优势创造出智慧学习的环境。智慧课堂具备创造性、自主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智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为目标,结合科学技术的教学方式,创造出智慧的学习环境,达到教学课堂的最佳效果。

二、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设计不合理

目前,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网络学习空间,但是只是单纯地将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让学生自己下载学习。当前,我国网络学习空间还尚未普及,很多教师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这样就会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时间。

(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施中,网络学习空间过于形式化,如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学习中,有些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习题复制到网络空间,这样就会让网络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学没有很大区别,另外,网络学习空间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活动也没有结合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教师不善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其他教学功能,对网络空间的使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三)反思和评价工作存在不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应该有教学反馈和评价工作,但是一些教师虽然会对自己的教学有相应的评价和反思,但是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的分析、理解,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原因。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习中,老师首先会将练习题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在下节课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在上次课的基础上增加学习资料,但是没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其他功能。另外,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记录不够关注,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方案

教育改革提出小学教育应加强与信息技术的交流与结合,而网络学习空间正是信息技术和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种方案:

(一)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1.建立以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要目标

智慧型学习人才的要求是可以创造性学习,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网络学习空间为培养智慧型人才提供了有利平台,网络学习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之间不受到时间和地域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五年级《圆柱和圆锥》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讲解相应知识点,介绍计算方法,学生最后根据这些知识点计算出圆柱和圆锥的相关面积。但是借助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再让学生向里面倒入液体,更好的理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2.利用问题启发学生学习

采用问题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智慧课堂的优势,但是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问题难度应该适宜,不宜过难,不然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简单的话,则会使学生骄傲自满,失去学习动力。教师应根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问题。设置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具有开放性,不应该太单一和死板,这样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关注学生情感

小学生虽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但是心思敏感,情感丰富,在智慧课堂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从而使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1.合理使用网络空间实施教学方案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一种方式,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但是教师不能盲目跟风,要将网络空间学习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章节中,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首先通过网络学习对平行四边形有一个了解,然后教师再将网络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课前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图片,加入容易混淆的梯形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平行四边形特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灵活处理课堂上的网络学习空间技术故障

网络教学经常会出现网页打不开或是其他技术故障,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应对,先把网络学习放一边,先讲解其他学习内容,等待网络恢复时在进行。这也提醒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况合理灵活应对。

(三)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多注意观察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学习档案,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要对自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在课后,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真客观地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11篇

教育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的需求,教师需要尊重、引导、完善学生,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只有合理利用好每一个教育资源,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技巧,适应各教育阶段。文章分析了实用智慧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中的重要性,以鼓励教师合理运用实用智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

实用智慧;高效课堂教学;重要性

实用智慧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与学习有效联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针对性地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这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意识到实用智慧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并为其提供强大的保障。实用智慧的实施,能够有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加速“高效课堂”的推广进程。

一、实用智慧及高效课堂的内涵

实用智慧是指教师把概念知识和教学技巧结合在一起,使知识可以在具体的场合或情景下得到适当运用的能力。它来源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决定目标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及智慧”的讨论。亚里士多德按人类行动的种类把知识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决定目标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及智慧(实用智慧)就是指在具体情况下做出与其他人相关的明智的决定的能力。作为行动的起点,实用智慧关注的是对价值的分析———对人而言哪些东西是好或坏。实用智慧就是与实践息息相关的智力活动。它侧重于变量,即不能被通用的规则所阐释的特殊案例。实用智慧要求在一般和具体之间互动,要求考虑、判断和选择。更重要的是,实用智慧要求经验,在运用它时,具体的和依赖于情景的东西得到强调,被置于一般的总体的规则之上。实用智慧指的是教师总是对儿童需要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得最好而做出决定。因此,教师除了要有充足的知识,还需考虑、探究应如何针对具体的儿童在具体的环境下使用这种知识。因此,做出好的教学判断这一环节就被列入教学日程。高效课堂指的是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现代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时,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情来制定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班级中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学生的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的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培养其责任感与独立性,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实用智慧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实用智慧是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的必然条件

高效课堂,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调控手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前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概念知识和教学技巧有效地结合起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也就是实用智慧是否得以充分利用。因此,要使高效课堂真正发挥优势,教师就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将知识与教学技巧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即实用智慧。

(二)实用智慧是学生探究式学习获得成功的必然保障

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获得知识,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将教学知识与教学技巧进行有效调控。在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甚至消失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大大增加,所以高效课堂对教师的最终要求是高效合理地调控教学知识和教学技巧,也就是要有较高的实用智慧。

(三)实用智慧可以加速高效课堂推广的进程

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新教育理念的真正贯彻还只停留在表面,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理念尤其是高效课堂的运用实施产生了错误认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实用智慧不强,对课堂调控不力,使高效课堂教学法难以取得实效,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成绩可能会降低,从而对高效课堂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如果教师注重实用智慧的提高,有效地进行课堂调控,在适应了高效课堂以后,学生会对高效课堂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它的推广进程也会加速。

三、结语

教学知识与教学技巧的结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实用智慧的能力,才能落实新课改的探究式学习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知识的无穷魅力,从而不断探索、创新,进而推动高校课堂的发展,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效果。

作者:马宁 单位:宁夏西吉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12篇

一、阳光物理课堂源于灵动的生成

有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基于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学生的现场性,使课堂生成事件真实地存在于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不应预设太多“圈套”,而应播下种子.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播下种子,收获的可能是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情感的升华……而这一切,教师却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实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理想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课堂.也唯有“生成”,物理课堂才能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探究实验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使物理课堂充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趣.动态生成能够激活课堂,而物理课堂的精彩也源自生成.理想的物理课堂,教师应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只有这样,才能撑起一片精彩纷呈、智慧飞扬的物理天地.

二、阳光物理课堂源于永恒的真实

有位教授对于“什么样的物理课是一堂好课”概括了五个“实”.其中有两点为:平实的课――课堂真实无伪,不是表演;真实的课――课堂有缺憾,值得反思,需要去重建.有些教师为了“公开课”或“观摩示范课”,让学生根据课堂设计的问题进行预习.多次“彩排”,使课堂格外完美,完美得让人无懈可击.这样的物理课堂,一旦背离了真实,那些所谓的“观摩”“示范”也就失去了价值,只会留给听课教师深不可测的疑惑.物理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那种省略复杂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的物理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完美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物理课……失去了真实与深刻.于是,学生对物理课渐渐地厌倦,教师也慢慢地变得庸俗,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没有了本真的激情与奔放.一堂理想的物理课,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更需要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科学的追寻在于沉着、理性和真实地默默坚守.理想的物理课堂必须远离暗示、演练、彩排.或许,真实的物理课堂不是完美的课堂,但不真实的物理课堂绝对不可能是完美而理想的课堂.从这一角度来说,理想的物理课堂需要永恒的真实.

三、阳光物理课堂源于精彩的智慧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13篇

一节语文课包括这样一些要素:语文教师、语文课本、学生和教室环境氛围。我认为一名语文教师进课堂之前必须要搞清楚这四大要素及彼此的关系。否则,你就不能进课堂,即使你进了课堂,也很难实施有效的教学。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导,导的含义就是导演,指导演出,而不是自己演出。自己演出那叫一言堂,早就过时。科学的解释就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思考、记忆语文课本。

居于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语文课本。胡国源说过:教师应该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智慧的“课堂首席”,一个知识渊博、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必定能导演出一堂生动的、让学生流连驻足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的一项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智慧表现为教师在一定的教学实践场景下,现场的直觉反应能力和执教行为水平。可以说,教学智慧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及行动而形成的特殊智慧。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课堂教学智慧呢?

勤读书是前提。阅读是人类的本能,作为教书育人的语文教师当然更要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规律既适合学生,又适用老师。语文老师只有对所教的文本有了深入透彻的认识才有可能备好课上好课。当然仅仅局限于课文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大量地读书,多范围地涉猎,一个语文教师的思维和表达才会有穿透力。从这方面来说,语文教师要时刻要求严格自己,多花时间读书学习,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智慧生成的源泉。没有大量知识的储备,想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教育智慧,只会舍本逐末,事倍功半。以《岳阳楼记》为例,授课的开始,语文老师就给同学们有感情地熟练地背诵一遍全文,那全班同学对语文老师的感觉和没有背诵的就会完全不一样。据我的经验可知,本文篇幅较长,绝大部分学生在背诵本文上是有心理障碍的,教师的示范显然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多践行是核心。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要想增长教学智慧,持续的实践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智慧是关于教学践行的知识,更多地针对现实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个别的、偶然的、特殊的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知识。教师在语文课堂实践时要能根据受教育对象(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确定课堂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教学实践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积累起来的。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地来自长期、扎实的课堂教育实践,教学智慧是语文教师把握教学规律与自身实践结合的产物。课堂教学实践乃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营养之源、发展之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充满了语文教师发挥和增长教学智慧的空间和契机,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是否善于从课堂实践中学习,抓住机遇,增长智慧。如果这一点做到位了,那么语文课堂就一定在掌控之中了。带着语文教学智慧进课堂,是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呼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我高中语文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强调动手写的重要意义。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样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智慧,才能有主见,不随着语文课堂模式的改变而无所适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像李镇西等。语文教师勤于笔耕,一方面,是要进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学理论水平,坚持写语文教学论文;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写得更多的是他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点滴反思、心得和体会。语文教师要记录下自己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要及时反思并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14篇

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关乎大学的成长,必须重视大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专业课《网络营销》为对象实施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在主体间性教学理念下充分考量课程课堂教学中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两个智慧个体的有效协同,理实一体教学法推动课程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运用主体间性教学理念下的理实一体教学法探索一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益民服务;智慧个体;主体间性教学理念;理实一体教学法;网络营销课程

“互联网+”益民服务中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其实质就是以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实现公民的终身教育。现代教育就是为实现终身教育而对个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教育基本要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断探索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1主体间性教学理念与理实一体教学法

教学理念是教师和学生作为智慧个体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活动存在的内在规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形成的对日常的教学活动所秉承的基本思想。也因为如此,日常的教学行为受秉承的教学理念所影响,甚至是支配。作为智慧个体的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这两个智慧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目的是根本一致的——智慧个体的成长。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智慧个体在课堂教学到底哪一个才是主体,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智慧个体中的哪一个处于主导地位这个问题,教育理论大体经历了主体—主导论、双主体论和主体间性等发展阶段:

1.1主体—主导论这种理念是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智慧个体分别极端地视作课堂教学的唯一主体,赫尔巴特和杜威可以说是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随着社会和教育理念的发展,这种本质就是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极端地只强调其中的一个作为“单极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无法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匹配。

1.2双主体论这种理念与“主体-主导论”不同,双主体理念不是将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对立成“单极主体”,而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主体。在课堂教学通过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和激发学生这个智慧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理念更加注重的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教育行为以及智慧个体自身通过学习所达成的完善发展的目的。

1.3主体间性论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它是关键因素,是教与学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将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在协同交互的课堂教学作为切入点,深刻剖析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交互行为,这一教学理念有效地将单纯重视教师智慧个体教育行为的传统教学理念和单纯重视学生智慧个体学习行为的现代教育理念协同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念均无法全面系统描述教师和学生两个智慧个体在课堂教学关系的困局。

1.4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方法所谓理实一体化,是指在课程课堂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的讲授同通过各种方式或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达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形成理实有机体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教学法可以很好地体现了主体间性教学理念。本文探讨的是为了达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智慧个体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水平,提升《网络营销》课程课堂的教学效果,完善和提升其综合学习能力这一最终目标,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应用于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营销》,将网络营销课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组合,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效果。

2《网络营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现有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较为普遍地使用单纯的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的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2.1教学模式不合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教师这一智慧个体将大量的理论知识以课堂讲述的形式向学生这一智慧个体进行灌输,这一模式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被教师这一智慧个体所占用,学生这一智慧个体没有被充分重视,当然有机的主体间性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非但不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培养要求,也不符合现代人才作为智慧个体的成长需求。

2.2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对于高等院校学生这一智慧个体来说,教育的目的重点在于其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理论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智慧个体由于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被动接收上,没有学以致用,以至于其对于单纯的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2.3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方式,应该针对该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重点考核评价学生智慧个体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实践能力,而不应该单纯考核评价是学生智慧个体单纯的对掌握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3]。为此,要全面评价学生智慧个体对网络营销课程的理解掌握水平,就要将采用的单纯的期末笔试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变革为对学生智慧个体掌握网络营销知识的程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综合评价。

3对主体间性教学理念下理实一体教学法的实施与思考

3.1介绍教学目标由于学生智慧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对每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期望,所以教师智慧个体在《网络营销》上课之初非常有必要澄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教师智慧个体在讲授课程的首节课时要厘清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标,以体现主体间性的教学理念。通过这一过程来帮助学生智慧个体清楚了解《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3.2控制教学过程在特别讲求契约精神的现代社会,主体间性教学理念下的理实一体教学法要求在《网络营销》授课之初要制定一套大家共同遵守、共同监督的教学规则,这不仅可以维护教学秩序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契约精神的要求和体现。教师和同学这两个智慧个体达成共识已实现规则的制定,学生智慧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就会较好的遵守,以保证各教学小组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首先是对学生按学号分组,任命小组长一名,负责协调本组人员完成任务;然后提供有典型代表的内容,设置与小组数相当的题目,让学生智慧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任务布置时间的安排上要考虑学生有相同的准备时间,以保证公平性;每次学生讲授前须向教师提交该小组讲授人的个数,在课堂讲授时,具体讲授人由教师现场随机选出,这样可有效降低有的同学在完成任务时“搭便车”的概率;每次学生讲授完成后要进行教师和学生智慧个体提问并讨论,这时可以考虑禁止该小组的讲授人回答问题,这也是促进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为鼓励学生智慧个体的参与可根据提问的质量给予个人回答问题奖励,最后教师智慧个体在对学生智慧个体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点评和归纳,再将本章其余内容进行讲解,以保证授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考核时,依据课程教学要求按照构成比例编制小组对外评分以及教师评分构成,其他非讲授组的同学为讲授组同学给出百分制的总体分值;授课教师根据每组同学讲授、提问和讨论等环节的具体表现,给各组打出百分制的总体分值。讲授小组成员根据本组整体及小组各成员课堂出勤率及对小组贡献自行打分。大这个环节上就促使学生智慧个体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学生的主体间性教学理念下的理实一体教学法的最终成绩由(组间评价×50%+教师评价×50%)×组内评价%+个人奖励分值组成。

3.3改进教学管理主体间性教学理念理实一体教学法应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度。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法:首先,在《网络营销》课程的开课之初,为了让学生智慧个体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改革,教师智慧个体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相应的期末考核将涵盖课堂学生讲解的形式完成;其次,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的教学成绩应该取决于每名学生智慧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参与、个人作业及小组作业完成情况,而不应该是凭期末一张试卷单一的考试成绩来决定。总之,课程的期末考核重点是考核学生智慧个体对整个知识体系和理论理解和应用的综合情况。

3.4简化教学工具基于课堂教学的场地及教学规模的现实有限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的现实,课堂教学改革可以使用辅材料和音像资料。学生智慧个体可以采用Flash、Dreamweaver、Power-Point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本组教学内容,这样能够使得展示效果更加生动,同时可移植性强,便于学生间更好地借鉴学习。

3.5理实一体课程课堂教学法的思考第一,如何在主体间性教学理念理实一体教学法下进一步激发和提升学生智慧个体对《网络营销》课程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其有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在教师智慧个体前期授课的演示下,通过学生智慧个体对讲授部分的准备和讲授,不仅给学生智慧个体提供了一次登台讲课的机会,体验讲授知识的经历;也是人生机会的历练,甚至可以帮格腼腆的学生突破自我性格,在课堂上获得自我的完善和提升;同时,学生智慧个体主动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可以通过把课堂讲授成绩与期末的课程成绩挂钩、激励学生智慧个体参与其中的方式得到实现。第二,如何在主体间性教学理念理实一体教学法下突出《网络营销》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智慧个体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网络营销》课程按照教学计划一般只有有限的学时,利用这有限的学时不可能把所有网络营销所涉及的知识全部详细讲授,而学生智慧个体也不必要学习每一章的详细内容。所以,应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理论和相应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智慧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其通过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主动学习,更加灵活高效地掌握并应用网络营销知识。第三,如何在主体间性教学理念理实一体教学法下加深学生智慧个体对所学网络营销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智慧个体的知识和案例讲授,让其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可以分小组或以个体为单位分别发表见解,从而打破僵硬的课堂氛围,变教师课堂上的简单灌输为在教师智慧个体引导下的学生智慧个体课堂内外的主动思考。在整个的过程中,学生智慧个体始终处于对所学知识的海洋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学生智慧个体对知识的理解都会在这一段时间里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吸收,起到海纳百川的作用,有效地增强学生智慧个体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结语

为达成“互联网+”益民服务理念下的智慧个体终身教育目标,我国当代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做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历史进程的改革。将主体间性教学理念和理实一体教学法运用到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当中,这不仅仅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从更高的层次改变我们课程课堂教学的思维方式。受当前的课堂教学总体环境的限制,主体间性教学理念和理实一体教学法还无法发挥到我们预期的理想作用。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性问题、学生智慧个体的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以及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等问题,努力完善理实一体教学法的各个实施细节,有效提升大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智钢,欧阳倍祥.高职公共英语全过程互动教学实验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2]王瑞红.高职汽车类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4,(5).

[3]万琼,周旭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2).

智慧课堂的特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智慧课堂智慧生成

当前我校提出的智慧课堂定义为:生长智慧,生成智慧的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高效、优质的课堂。这个概念是对性质进行描述,从教学模式中概括而来,其内涵外延还不够明确,有待完善。我们还从操作模式、实现条件方面对智慧课堂进行了研究。

操作模式包含了四个环节:揭示目标、激活智慧;自主学习、生长智慧;合作探究、碰撞智慧;拓展提升、生成智慧。

学校对智慧课堂几个需要的提出无疑是一种号角,在吹响的号角声我们一路前行,不致迷途。纵有千般险阻,有生动发展的团队力量也是无畏的。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从《智慧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下关注较好的实现路径,教师要充分实施个性化教学,丰富智慧课堂内涵。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实证磨砺中进一步建构智慧课堂,形成精彩纷呈的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专业性更强了,教师的智慧才更多,学生的智慧很好地发展了,教育智慧就彰显了。其一他们有相融共通性;其二个性化教学追求能铺垫智慧课堂实施的成功;其三可以兼顾局部与整体推进学校课改。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关乎教师的自我发展及教学技能的精湛和艺术性,关乎学校管理与教学评价机制,更关乎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师认清自我,进行个性化发展,并自觉追求个性化教学的教学过程;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特色;同时学校在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管理支撑,制定适宜的教学评价机制,推动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

一、首先要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我校教师大多处于高原期,高原期教师往往表现出这些状态:教学分心,神思紊乱;水平高高,可以无学;应试教育,桎梏发展;道德失范,精神颓丧。地音先生在《教师发展与学习力问题研究》中认为上述种种,皆因教师缺乏为人师表的道德力所致。另还有双重疲劳,积成“高原”的; 培训不得法,劲头难持久的;学习过滥,出现紊乱的。破解我们的“高原现象”,就要构建念力、愿力、动力的动力系统,加强“育己”,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所谓“育己”就是需要以学习力为基础,充分发展自身的道德力、知识力、执行力、领导力、洞察力、创新力、教研力,这力越强大,越能解决自身的“职业倦怠”。

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目的是做生命型智慧教师。追求个性化发展的生命型教师需要三个支撑:教育理念、教学自由、反思研究。

只有专业才能卓越。我们在以上三个支撑点上修炼本学科的专业能力,实现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智慧教师生长才有希望。

智慧课堂是生成性的而不是预定的,需要教师立足于教育情景的实际变化,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作出即时的判断、决策。教育情景的复杂性、生成性,决定了教学需要创造,创造必须理念的正确引导,不然将失去创造的方向。由此我们不懈地对学科前沿理论进行专业阅读与思考,并诉诸笔端,勤于写作,内化教育理论。

教学自由不是放任自流,“教师的教学自由是一种积极自由,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自主地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评价,以及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等”。

教学反思和教育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六龙”相伴的教师生涯必修的功课。教学反思沉积经验,厘清教育观念,形成成果雏形并判断在实证中检验的教育行为的科学性。教育科研并不是让所有人成为专家,他让我们教育人教得明白,活得明白,明明白白享受教育幸福。

我们做生命型的教师,他不再是教学“技工”和“工程师”,而是具有教育观念、教育信念,具有教育自由,善于进行反思和创造的“艺术家”、“研究者”,是独特的力量强大是教育生命个体。为此,教师专业成长须得走出单一追求技术化的迷障,重视提升教育观念,给教师以教育自由,使他们在创造和反思研究中得到成长。

二、其次在智慧课堂中进行个性化教学

尊重学科特性教学。尊重担任学科,也是重视及严肃对待自己的职业,那么得看清自己“碗”里装的什么,成色何如,营养几何。“碗”里的“本味”搞清楚,这样,每个科任教师才能细致入微,小心谨慎,手里才能出绝活,凸显学科专业性。

从学科内容和方法上把握好本学科特性是个性化教学实现的前提。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多数学生该学科的个性化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特性都是教师要了如指掌的,如同庖丁解牛,教学才能游刃有余,气魄淋漓,体现出特有的精气神。

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实施教学。教育生命环境中,师生、生生间差异性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差异,善待差异,这样才可能实现客观的平等教学关系。个性化教学显现着教育生命的个性和灵性,不仅仅是正确理解教学双边关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教学过程实施中做到真正的个性化。我们不仅需要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系统整合。在每一课时教学目标体现出个性化,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更需要在这种差异性的教学中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合作学习、个体学习与整体学习结合,小组合作带动不同层次的学习收获,调动全体学生心智发展。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利用教育机制,有效碰撞教育智慧,在课堂中蹦出源于教材、立足生活又高于生活和新知的智慧火花。诚然个性化教学中不光是激发碰撞教育生命智慧,还要尽力提供每个个体个性发展的机会,成功是大家的,不仅是优等生的。

三、最后努力达成智慧教育成果

个性化教学达到一定境界,最终走向智慧课堂的实现,努力达成智慧教育目的。一旦教师具备了“高尚的职业情怀,深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闲适的心里状态,独特的教学敏感”, 智慧教师就发展起来。一旦教学行为自然流淌着智慧,教材组织、教程设计、教学策略孕伏了智慧,教学观察酝酿了智慧,教学对话表现了智慧,智慧教学就发展起来。这两者的发展,智慧课堂的实现就成必然。

智慧课堂是生长师生智慧,生成师生智慧的场所,他展现着6个基本特征:“从教学方式看,教师重视启发与诱导,教学手段具有激发性;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智慧生成主要是在知识经验积累中经历直觉感悟的过程,因而具有顿悟性;从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看,智慧课堂教学具有体验性、生成性、创新性、道德性等特征。”⑧这生动愉悦的智慧课堂中,我们以教育智慧培育智慧学生,成就智慧人生。

参考文献:

①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