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篇

一、关于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缺乏的愿意与表现的研究

(一)比赛管理者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理念

由于我国体育比赛中大都由当地政府或体育主管部门主管,体育项目发展的好坏与领导者密不可分,这种关系不仅与比赛取得胜利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有关,也与物质利益有一定的关系。2010年覃远楷、鲁志庆、荣文学的《从打击“风暴”看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伦理道德的失范问题》,认为随着体育赛事项目的商业化、市场化的加强,使大多数管理者集中在了高额利益的回报上,引发了体育比赛与体育伦理道德的向偏离。2004年杨干在《体育竞赛中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体育伦理道德建设》中指出应加强体育竞赛的管理,还需要管理者着远考虑,强调体育管理者更不能为了政绩而粉饰过去或掩盖虚假现象。从阅读的文献来看,各种描述分析聚焦于消极性或中性违规行为,很少涉及积极性的违规行为。

(二)裁判员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因与表现

裁判和比赛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构成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规范化标准,裁判员水平的高低(包括在执法过程中伦理道德的表现)有时候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中水平的发挥和观众的情绪,直接决定整个比赛的质量。但是现代体育中商品意味日益浓厚。如2004年,郭科明在对《我国目前体育竞赛裁判“执法”探析》中指出我国体育比赛中裁判“执法”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裁判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裁判员自身素质和裁判队伍整体水平,保证“执法”过程的严肃性、公正性。2010年覃远楷、鲁志庆、荣文学的《从打击“风暴”看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伦理道德的失范问题》,指出现代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对体育赛事的冲击,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使得裁判“执法”变得异化,例如在足球职业联赛中的“龚建平受贿案”等等。由此可见,体育比赛中有相关规定,但是在规定的执行上大打折扣。

(三)观众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表现

一场高质量的体育比赛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技艺,同时也要有观众的文明观看。但由于体育比赛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成为观众发泄不满情绪的导火索,也是体育道德丧失的表现。如2006年,屈东华、史友宽在《全国排球联赛部分俱乐部主场经营状况调查研究》论文中,对2005-2006全国排球联赛的调查发现,观看比赛过程中选择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时,有14.3%的观众会喊教练下课或给客队起哄,有1.4%的观众甚至表示会往场内扔东西;2007年,石岩等指出,从发展历史看,我国体育比赛中观众暴力的行为的多样性表现在由场内向场外,赛中向赛前、赛后蔓延的趋势。很显然,由于对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的认识比较肤浅,同时考虑到调查的难度,因此对该现象的现状调查还比较缺乏,只能从文献的列举中大概了解现实的存在状况。

(四)关于高科技对体育伦理的相关研究

科学技术应用于体育比赛中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体育比赛巨大发展和活力的同时,由于人类的操作不当,使体育比赛陷入了一个道德困境。如李艳翎,刘湘溶,龚正伟在《对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中,提出了合理解决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问题的途径在于:建立合理的体育道德评价机制,对技术使用进行伦理界定。刘煜,龚正伟,刘周敏在《竞技体育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及其化解》中指出高新科技在体育比赛领域中的深入开发和广泛运用的同时,也使公平公正的原则收到了严重的挑战。对体育比赛中科技运用的伦理上的反思,有利于认识和化解科技带给体育的道德风险。

二、有关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问题分析的研究

2004年,熊文在《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意蕴》中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指出体育领域内的各种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表现:运动员资格作弊、裁判徇私(情)舞弊、假赛和消极比赛等。2009年,龚正伟在《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中从社会发展对体育伦理构成的挑战角度,提出当代体育伦理所面临的典型性问题,即全球化所导致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体育之间的伦理冲突、体育市场化职业所导致的不当逐利、科技发展对体育产生的双面性作用等,2004年,熊文在《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意蕴》中指出其产生的理论和现实原因,即不道德行为更有利的诱发机制,使其有机可趁的体育管理体制,以及缺失的约束机制和报答机制。

三、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由于本主题的相关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特别是对高科技的运用对运动员主体地位的降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伦理道德问题情况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比较缺乏,使我们无法对该领域的存在状况达到全面理解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未来有必要大力加强对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表现和原因分析以及实际发生状况的全面调查。其次,有关道德外在规范与道德主体精神的切实结合研究尊在脱离现象。我个人认为未来还需要在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问题原因分析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为实际干预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任海,王泽应.论体育伦理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7(6).

[2] 熊文.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意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3] 李艳翎,刘湘溶,龚正伟.对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6(4):822-824.

[4] 徐建清.国内体育竞赛违规行为研究综述[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1):11¬-14.

[5] 覃远楷,鲁志庆,荣文学.从打击“风暴”看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伦理道德的失范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01.29(4):419-421.

[6] 杨干.体育竞赛中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体育伦理道德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2):96-98.

[7] 沈克印,周学荣,周丽萍.体育科技与体育伦理理性整合的支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5-8.

[8] 尹长源,何行.现代科技对体育伦理的影响研究[J].文教资料.2007.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文体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深远。本文从体育赛事基本理论研究、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研究、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研究、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四个方面,对部分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简单综述,初步探讨了体育赛事管理的方法及重要性,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体育赛事管理 志愿者管理 风险管理

一、体育赛事的定义及基本理论研究

黄海燕、张林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体育赛事的英文词汇“Sport Event”出发,运用逻辑学中邻近属概念+种差的下定义方法对体育赛事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将体育赛事定义为“以体育竞技为主题的、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的且具有一定期限的活动。它不仅能够推动举办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举办地知名度、改善城市形象,还能够对举办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产生影响”。

体育赛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体育赛事的内容、形式、功能以及赛事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关于体育赛事的起源问题,肖林鹏等学者们一致认为,体育赛事起源于祭祀活动,萌芽于体育游戏,并从运动竞赛的传统表现形式发展成为现代的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

关于体育赛事的性质、特征以及体育赛事的资源、功能、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刘琴、李燕燕、叶庆晖、黄海燕等人也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尽管关于体育赛事基本理论的探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是对我国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的发展发挥了一定基础性作用。

二、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外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的经验介绍与借鉴;二是对我国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前者主要揭示了国外具有代表性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的特点和规律,从管理主体、管理职责、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归纳;后者以国内赛事为落脚点,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在研究共识方面,学者普遍认为政府在赛事管理中应发挥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但政府职能的定位、作用的范围以及政府介入的方式却成为学者们产生分歧的主要来源。

事实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的赛事类别,均是制约政府与体育赛事之间关系的重要变量。因此,深入探讨这些变量约束条件下政府体育赛事管理体制的问题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

三、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研究

志愿者是体育赛事能够成功举办的重要力量,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管理是一项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巨大挑战性的工作。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志愿者群体及志愿者岗位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赛事志愿者的作用,从志愿者管理的各个角度探究其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形成志愿者管理的研究体系。

学术界对于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研究视角较为多元,成果较为丰富。近年来,志愿者管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志愿者管理模式问题;二是志愿者激励问题;三是志愿者地位及培训问题。

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与应用特征。作为体育赛事运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志愿者的管理至关重要。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研究要紧密结合赛事及志愿者特点,凸显研究的应用性。从研究范围和数量上看,虽然已有成果对赛事志愿者管理模式、志愿者激励及培训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的深度和推广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

人们在谈到体育赛事风险时,常常会将风险与不确定性事件等同起来,其实这两者并不相同。体育赛事风险的含义要与体育赛事的既定目标联系起来,即只有那些一旦发生会延误体育赛事或者导致体育赛事损失、甚至失败的不确定事件,才是体育赛事风险。也就是说,如果某些不确定性与体育赛事的目标并不相关,它们就不属于体育赛事风险范围。体育赛事常见风险事件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流行疾病、暴力犯罪、体育骚乱、重大火灾、食物中毒、政治事件、恐怖主义等。

赛事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是以赛事的安全为首要前提,体育赛事的风险涵盖了赛事运行的各个方面,既贯穿赛事的申办、筹办、实施与结束等各个环节,同时又包括了种类繁复的风险类别。

五、小结

(一)体育赛事,一般指比较有规模有级别的正规比赛,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如今也同样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体育赛事基本理论的探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二)体育赛事管理体制决定了体育赛事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对赛事自身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国家、地域以及赛事类别等会产生不同的赛事管理体制。

(三)体育赛事中志愿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管理问题的研究需要从志愿者群体及志愿者岗位的特点等问题出发,不断探究其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形成志愿者管理的有效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海燕,张林.体育赛事的基本理论研究――论体育赛事的历史沿革、定义、分类及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2):22-27.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赛事旅游;西安市;影响力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体育赛事的研究一般依存在事件旅游的范畴下。事件旅游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宗教典礼、传统仪式、文艺表演、宴会、展览会等和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David C Catt在《休闲和旅游事件管理》中对事件的描述是“事件是任何发生的不同于任何存在的事情,或是发生的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事件的范围可以从当地村庄事件到有来自全世界参加者的国际事件。

我国学者对于赛事旅游的研究一般集中在由体育竞技引起的社会学关系的范畴下。对于体育竞技和体育赛事的概念,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内涵趋向于一致。田麦久认为:体育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生活全面渗透进入社会的各环节中,体育竞技的外延越来越宽泛,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基于体育赛事产生的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新型业态,一般认为它是伴随着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之后才出现的,是旅游业和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交叉领域。李亚青(2009)认为赛事旅游产业是赛事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要素交叉,产业优化布局和资源空间要素的现状而组建产生的新业态。孙海英(2004)指出,大型竞技运动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带动旅游六要素相关产业收入的迅速增加。宋书楠(2002)撰文也专门就赛事旅游做出了定义。赛事旅游时组织到异地参与或观看比赛而引发的旅游活动。

基于重大体育赛事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我国的研究一般局限在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上。赵泽群(2007)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的现代化都有推进作用。而这无疑为城市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契机。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在事实上向我们展示了体育赛事对于旅游影响力的迅速拉动。根据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预算,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有16.25亿美元的预算收入,支出为16.09亿美元,收支相抵后可盈利1600万美元。而最终因为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和旅游业相关的总收入会超过45亿美元。而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的城市风貌、绿地面积和地铁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也开始着眼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于旅游软实力的提升。吴元文(2006)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为举办地吸引大量的游客,大大提升举办地知名度等。

二、体育赛事的举办对西安产生的旅游影响力分析

1、极大丰富了西安的旅游产品

西安作为我国知名的旅游资源地,素来以文物古迹众多闻名,但在为数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大多是人文旅游资源,尤其以古建筑、古墓、古寺居多。长期以来西安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给游客留下的印象就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缺乏具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是西安旅游长足发展的瓶颈因素,而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刚好可以解决西安目前旅游产品单一的问题,通过引入多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或者赛会,吸引大量年轻游客,提高重游率,提振旅游经济。

2、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毋庸置疑,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接待地,已经成功接待了海内外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但由于地方整体经济欠发达,所以很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与国际接轨,对于接待水平和接待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比如构建无障碍通道,增加公厕数量,改善交通环境等。

3、提升本地旅游营销水平和管理水平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不仅仅要看资源和设施等硬件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旅游活动中充当主体的从业者对于旅游活动的管理水平和推介能力。而大型体育赛事恰恰能够在这一层面起到示范作用,大型体育赛事涉及人员数量众多,牵涉的部门庞杂,需要甚为周密的组织安排和活动计划,这些都会为举办地的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学习的范本和锻炼的机会。西安市作为老牌旅游强市,曾经在旅游管理和营销上取得过良好的成绩,但随着周边省份旅游业的强势发展,近些年,西安的旅游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已经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借助体育赛事旅游来提升本地旅游管理水平是较好的手段。

三、西安市发展体育赛事旅游存在的不利因素

1、西安的经济实力一般,举办大型赛事的能力有限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一般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政府拨款,二是企业赞助。以西安目前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来看,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和沿海一些大中型城市比起来,无论是政府财力还是知名企业的数量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很多赛会、赛事出于经济的原因很难在西安举办。CBA职业联赛中的陕西队和中超足球联赛的陕西队都是出于经济的原因最后不得不放弃西安的主场的。

2、西安地处中西部地区,体育赛事的政策支持有限

我国众多综合性赛事是行政主导型赛事,比如全运会、城运会等有影响力的综合型体育赛会,多是由体育总局牵头,最终确定申办城市。而西安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这些重要体育赛事的申办上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到目前为止,西安举办过的最大的体育赛事是中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但实际上,城运会的规格和参赛队伍,和我国最重要的综合体育赛事——全运会相差甚远,,更不要说和国际赛事相比较了。

3、受地方政府的行政理念影响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观念陈旧,中西部地区政府的理念正在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轨,这一过程尚未完成。所以地方政府认为举办体育赛事对于当地政府是件麻烦事,涉及安保、财政、市政建设、城市管理多方面的压力,不愿意下大力气承办体育赛事。这也是导致西安难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营销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峰山.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6.

[2] 张小林,孙玮.“绿色营销”战略与我国西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3] 魏彪,林少娜.试论奥运会的商业运作[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

[4] 张世满,梁波.山西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08.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体育经济学;综合性场馆群;场馆赛后运营;平衡计分卡;广州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6-0051-04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广州留下一笔丰厚的场馆遗产[1]。但亚运场馆资源赛后如何有效转变成人们进行体育消费的场所,使体育场馆资源成为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平台,如何对体育场馆资源进行功能开发、定位,如何有效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是亚运会后亟需解决的难题和热门研究课题。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与基于有形资产的产品驱动经济不同,基于无形资产的知识和服务经济趋势在数十年前已初露端倪。有关研究显示:那些不能为财务系统衡量的无形资产占到组织价值的75%以上,组织的平均有形资产只代表了不到25%的市场价值[2]。而战略地图就是有效链接战略描述、战略评价和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不但关注短期财务指标,而且更关注造就未来财务成功的无形资产投资和管理,有效地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它描述了组织如何创造价值,用统一的方法描绘战略,以链接管理目标和指标,提供了战略组成部分的标准清单和相互间的关联,弥补了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之间缺失的一环[3]。在实际操作中,“战略地图”的构成文件是“图、卡、表”,即“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和“战略行动计划表”[3],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于1990年提出,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4]。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到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

本研究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引入战略地图工具,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场一馆一方案”的战略构想,根据亚运会综合性场馆群的功能和发展定位,构建出综合性场馆群的“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旨在为亚运会综合性场馆群的战略执行提供直观、可视化的通用指标体系(战略评价)和地图(战略执行工具),使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战略和国内优秀研究成果能够在综合性场馆群实际运营中真正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为亚运会场馆赛后的有效运营提供战略评价和战略执行的有效模式,同时,为后继相关研究和场馆运营战略转移到重点关注场馆无形资产的投资与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1 综合性场馆群战略地图的构建

根据对广州亚运会场馆资源进行分类和功能定位,分为综合性场馆群、大型场馆和中小型场馆3大类[5]。其中,综合性场馆群是指场馆类型多样、功能较完善、开展项目较丰富的场馆群,分为社会场馆群(包括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场馆群、天河体育中心场馆群、亚运综合馆和高校场馆群(广州大学城场馆群)。综合性场馆是广州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是广州的城市名片,是广州市民休闲娱乐的胜地。如将天河体育中心打造成为体育休闲公园,开展高端赛事、全民健身、体育培训、文体汇演等多功能服务;将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打造成集专业训练、全民健身、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运动基地和时尚体育公园[6]。

亚运会综合性场馆群均已不同程度地实现对社会开放,广州大学城场馆群开放程度不高,仅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大学城体育中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对社会开放,其它8所高校仅仅进行了一些尝试性对社会开放。目前,这些场馆群对社会开放的场馆运营效率普遍低下,基本上是“入不敷出”,还达不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初期目标。而战略地图是从平衡计分卡简单的4层面模型发展而来,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检查清单。

1)财务构面。综合性场馆群有两个战略性主题:政府支持和财务成长。第1,政府支持。对处于成长期的综合性场馆群来说,初期的发展有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战略目标最好是获得政府逐年增长稳定的财政拨款,并在税收方面减少收费种类和必须收取税收的比重,以及成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7],基金可以由场馆收入、政府拨款、体育收入、社会捐赠等组成。第2,财务成长。主要从提高生产力(节流)和提高经营收益(开源)两方面入手。提高生产力方面,其战略性目标有:降低成本和提高现有资产利用率。提高经营收益方面,战略目标有:增加销售量。战略目标是藉由优良的品牌形象,提高经营收入,重点是吸引对价格不敏感的中高端客户的比例;以顾客导向思维来扑捉商机,扩大经营收入,战略目标是增加收费场馆租赁费的经营收益,同时创造新的品牌价值。

2)顾客构面。首先,确定目标客户群为周边社区居民、中高端价格不敏感客户、团体客户,战略性主题是“让顾客有愉悦的消费体验”,战略目标是以为顾客提供优良的消费体验来凸显品牌的价值和集中差异化战略,重点是选择价格不敏感目标客户群,为他们提品和服务时做到:服务迅速,能够享受VIP服务;环境安全洁净优雅,员工友善;奖励忠诚的顾客。其次,突破传统客户模式,把利益相关者和合作者也看作“顾客”,战略主题是满足他们的价值主张。对于社会体育场馆,利益相关者主要指上级主管行政部门,而对于大学城体育场馆群来说,利益相关部门还包括学校及有关职能部门。对于合作者,主要指将来参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企业,他们或者直接投资经营,或者购买股份等来参与场馆运营。其战略主题是: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做到针对中高端客户群提高营收,依靠品牌提高目标市场占有率,提供非租赁费的营收来源(如前述业务组合、餐饮、娱乐、商店等业务),以此来提高合作者的投资回报率。此外,为了在顾客构面细分市场,提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业务组合”,战略目标是承办高水平综合性赛事活动;组建各类体育俱乐部;发展青少年健康体适能培训;以体为主,多元化经营;大力开发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如冠名、广告招商等),以便逐渐开拓此类业务组合的市场,这也和综合性场馆群的多功能服务是一致的。

3)内部流程构面。有6个战略性主题:第1,通过有效卓越运营,能够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如场馆正常高效运营、全民健身、承办大型综合性赛事活动任务、专业队训练等;对于大学城场馆群,则需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如场地、器材、设备、环境、服务等),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第2,包含两个战略性主题,为了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价值主张,更好的运营场馆,还要优化供应商与采购管理,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因为这两个方面都是上级主管部门测评的主要指标内容。第3,持续的运营创新,主要针对今后重点发展的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业务组合。第4,提供高品质客户服务,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售后服务),主要是针对中高端客户群,为他们提供优良的消费体验。第5,建立合作优势,主要针对将来的合作方,组建业内最佳的合作团队。

4)学习与成长构面。此构面的综合战略主题是组建一支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的工作团队。包括4个战略性主题。第1,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目前亚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的关键环节就是专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也是学习与成长构面需要优先解决的难题,战略目标有: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开展定岗定编工作、加强关键人才管理和建立人员培训体系。第2,提高员工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帮助鼓励员工能够对整个场馆运营的各个环节有更广泛的了解,员工掌握和达成组织目标的核心能力与技能,开发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沟通阐述战略,落实业务整合及团队运作的理念等。第3,提高场馆运营的信息化水平:突破过去的缺乏战略信息困境,改变目前人工操作的模式,改善信息的传播流程,发展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第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使全体员工能够对战略有清楚的认识,并创造一个让全体成员能被激励被授权,愿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积极贡献思想、贡献能力的组织气氛,并帮助员工个人成长。

综上所述,综合性场馆群的平衡计分卡涵盖4个构面,16个战略主题,39个战略性任务目标,46个测量指标;其最大的特点是设计精练、准确、简洁易懂,便于沟通,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场馆发展战略的关键信息传播开来。根据以上数据材料,按照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模版,分别描绘出综合性场馆群的平衡记分卡和战略地图(见图1,图2)。

2 结论

1)在广州亚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的战略制定时,应同时关注战略的管理与战略的执行。应借助于成功的优秀战略管理工具——战略地图(或平衡记分卡体系),用直观的可视化战略语言代替传统长篇大论的“规划”,使自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者、职能部门到员工,能够在执行战略时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一致性,从而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同时,战略地图不是关注所有的主题、目标和指标,只是遴选出能够使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而使股东或利益相关者获得长期价值和利益的战略主题、目标和具体指标,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从而使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

2)在广州亚运会综合性场馆群的具体运营上,应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构面全面考虑,并形成具有显著因果关系的战略管理、执行体系。第1,在财务层面,因为是公共体育场馆,首先应争取政府支持,包括在财政、政策和发展基金3个方面;同时,还要保持财务成长,应关注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加强资产运用和减少风险这些财务主题。第2,在客户层面,首先应满足利益相关者(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价值主张;还应关注竞争的客户群体和细分市场,以满足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的价值主张为运营核心。第3,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应确定一套完整的内部流程价值链,即创新流程、经营流程和售后服务。第4,在学习与成长层面,组织要想达到宏大的长期财务增长目标,就必须对组织的基础框架——员工、系统和程序进行投资,包括3个主要的范畴:员工能力、信息系统能力和激励、授权与协作。

参考文献:

[1] 欧阳静仁. 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研究[Z]. 广东:华南农业大学,2009.

[2] 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 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

[3] 秦杨勇. 战略地图规划——平衡记分卡案例、方法、工具[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 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 平衡记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

[5] 广州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总体方案[EB/OL]. http:///public/content.jsp?catid=296&id=20674,2011-07-26.

[6] 广州市体育局. 广州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 http:///public/content.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5篇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体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受委托研究起草有关体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经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研究制订全市的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二)研究制订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体育产业政策,协调体育产业发展。

(三)研究、指导全市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体育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推进系统内人事制度的改革。

(四)综合管理全市体育事业,统筹规划竞技体育发展工作,指导开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组织、指导具有示范性的重大体育活动。

(五)综合管理全市体育科技工作。

(六)负责全市体育市场的行政执法;研究制订全市体育市场的政策和发展规划;负责办理体育行政复议案件。

(七)研究制订本市对外体育交流的发展规划,归口管理对外体育工作及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体育交流工作;按规定权限申报和实施全市对外体育交流计划和项目。

(八)制订全市体育事业基本建设规划,指导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运动学校、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和体育设施建设。

(九)指导体育行业协会、学会的业务活动。

(十)承办市政府及上级体育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体育局设3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体育市场管理处)

协助局领导对有关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督促和检查;负责拟订全市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制订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全市体育产业工作;负责文秘、文书档案、宣传报道、组织人事、信息、保密及有关事务工作;指导、监督市级体育系统各单位内部治安管理。编制和管理市级体育系统事业经费;负责局财务管理工作;负责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财务工作的指导、监督;指导全市体育系统基本建设工作,管理市级体育系统基本建设;负责全市体育统计工作。

研究制订全市体育人才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全市体育事业体制改革和市级体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负责局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工作;管理全市对外和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体育交流工作,负责出国出境人员政审工作。

研究制订全市体育市场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管理全市体育市场及其他体育经营活动和项目;负责审批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活动及其他体育经营活动;负责审批全市经营性体育场所和经营项目;负责体育市场法律法规宣传和经营负责人上岗培训;负责县区体育市场行政复议工作。

(二)群众体育处

研究起草全市群众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和有关制度,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指导、推动学校体育,农村、城市及其它社会体育发展。对社会健身气功进行业务管理。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工作,管理和指导市级体育社团。

负责体育市场稽查工作。

(三)竞赛训练处

研究起草和组织实施全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竞赛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管理、协调参加省级以上的各项体育比赛的组队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全市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各单项运动会赛事工作,负责全市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省、市体育竞赛的资格审核和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各运动项目裁判员的管理、培训、考核工作;负责和协调全市教练员、运动员及业务干部的业务培训、学历教育、档案工作;负责审核、申办省以上各项体育竞赛;负责审定各运动项目的市记录;负责管理**体育运动学校及全市体育训练工作、体育科技工作,协调和监督全市各级业余体校、市直业余训练点的日常训练工作。

三、人员编制

市体育局事业编制10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4名。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马拉松赛;赛事效益与管理;研究现状;前景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和相关马拉松赛产业链越来越成熟,马拉松赛作为大众主导型、参与型、互动型体育赛事,它促进体育产业、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尽管城市马拉松赛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日趋明显。当前诸多城市马拉松赛事存在赛事组织与管理混乱、赛事综合效益研究不明晰、赛事举办目标模糊、软硬件设施滞后性凸显等问题。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重视和研究城市马拉松赛事带来的综合效益、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管理运行,不但可以形成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发展为“体育强国”的发展策略,而且可以为我国全民健身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途经和方式。

二、城市马拉松赛事效益与管理研究现状

(一)从全民健身的国家政策视角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刘国永指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系统文化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对体育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的认同,是“新常态”的必然选择。面对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转变观念认识;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方法;转变管理方式;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法治体,推进体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函待解决的是全民健身公平。全民健身公平是指政府在公平价值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显而易见。邬凤研究指出全民健身运动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全民健身为体育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促进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全民健身的需求促使了体育产业的创新及多元化发展等。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从大型体育赛事效益与管理运行研究

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双向推动,成为一种时展的必然。胡乔,陶玉流等学者研究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竞争力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经济实力竞争力的提升、对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的提升、对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升、对城市国际化竞争力的提升、对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研究应涉及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等研究。

(三)对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研究

韦霞,张俊斌指出城市马拉松赛事具有强大的社会资源整合功能,是城市发展的名片,是融竞技与全民健身为一体的城市节日。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2011年为22场,2012年为33场,2013年为39场,2014年为53场,2015年达到120场以上。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群众对体育的消费,已经从产品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和参与互动型转变,参与和互动是群众喜欢的形式,因此参与门槛低、参与度高、互动性好、体验系数强的马拉松赛成为越来越多的群众追逐的目标。

三、城市马拉松赛事效益与管理研究前景探析

城市马拉松赛事的逐渐增多是一种城市市民的自觉行为,是一种社会良性发展的社会现象,政府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这种社会行为,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使这项运动可持续发展,是城市马拉松赛事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一)研究马拉松赛事与全民健身的战略目标趋同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诸多利好,基于全民健身把公共参与作为主要目标,研究和分析马拉松赛举办与全民健身目标的契合度,从而促进全民健身、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使马拉松赛成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主要实施路径之一,这是城市马拉松赛事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研究城市马拉松赛事举办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体育赛事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在发展中以城市为区域特征的竞争优势表现得愈加明显,城市马拉松赛举办对城市(区域)的影响并促进该城市(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探讨城市(区域)马拉松赛事机制,分析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区域)的契合度,城市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结果变量。2、未来的研究可以将马拉松赛事举办影响城市的发展过程上升为:城市化进程中体育如何发挥作用的高度。3、从举办城市马拉松赛事对该城市(区域)的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通过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树立城市形象和提升政府能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口素养与塑造城市品牌,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等方面研究。

(三)系统研究城市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综合效益

对城市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综合效益研究可以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系统研究:社会效益研究、经济效益研究、文化效益研究。社会效益方面,从社会治安、公众权利、公众健康、生活环境、休闲娱乐等方面对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社会效益进行多维、深层的剖析:1、从实现全民健身公平,保障公民平等的体育权利视角探究,使城市马拉松赛的举办能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2、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视角,并有效选择一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模式探究,使公共体育服务模式选择与城市马拉松赛资源互补并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3、从社会运行角度: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控制方向研究,探究满足各种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参与主流体育的诉求。经济效益方面,可以1、研究城市马拉松赛为地区和城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2、随着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和相关马拉松赛产业链的成熟,探究马拉松赛如何促进、如何更好促进体育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3、探究城市马拉松赛宣传城市、打造城市名片创新发展的路径。文化效益方面,可以研究1、基于当前体育消费从产品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和参与互动型转变,对城市马拉松赛事举办提高生活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的探究;2、对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社会文化融合性,并促进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的探究。

(四)全面研究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管理运行

城市马拉松赛赛事发展迅速,但缺乏相应理论赛事管理经验,对城市马拉松赛事管理研究涉及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探讨马拉松赛运行模式。城市马拉松赛事运动的模式应该是:政府指导、社会主导、市民参与的市场与社会合作共同推进的模式,这里需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出台政策,指导规范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有序发展和渐进推进。杜绝为市场利益牺牲赛事秩序,牺牲社会环境和社会和谐的做法。对马拉松赛事的市场与社会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第二,急需更多高水平理论研究来建立城市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区域)发展的影响指标体系。

第三,进一步研究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安全预警机制。城市马拉松赛的举办既是城市社会和谐的安全阀,也是社会问题爆发的引线或场所。因此必须建立城市马拉松赛事预警机制。这一机制包括赛前安全检测,安全预设,赛事管理审查;赛中突发事件预先处置与应急防范体系构建;赛后应急处置等问题。(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国永.机遇和挑战: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03:1-6.

[2]刘国永.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5,08:3-7+51.

[3]钟秉枢.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与体育休闲健身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2015,11:19-23.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7篇

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培养规模、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的研究 韩冬,张盛荣,潘力平,邢日光,王娟

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李新建

当代中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兼谈我国当代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不足 潘凌云,王健

整合学校体育思想的一个思路——培养体育学科能力的取向 鲁长芬,王健

普通高校体育课教材项目研究 陈红霞,王赤兵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新认识 王颖

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赵云龙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发展对策 鲍勇,王元丰,杨正华

试论设置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的紧迫性 俞爱玲

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及管理 王向东,李梦义,马宝玲,茹洪利

普通高校足球专项课教材建设刍议 周雷,董海宇

实施新规则后世界高水平排球比赛特点的分析 李俊铭

九运会武术套路预赛太极拳全能指定动作扣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崔志强,穆宁,崔永胜,刁传霞

足球连锁式防守战术探究 顾伟杰,赵勇,顾民杰,顾人杰,马健

抗阻伞用于400 m跑训练效果的研究 张铁雄,文红梅,谷旭辉,万勇

利用腾起高度越过理想高度的横杆 张建民

普通高校高水平中长跑运动员冬训期运动负荷的探讨 邵进科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蒋玉跃,张孔军,廉俊颖,鞠成军

世界足球与文化根源及其对我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李林

我国排球联赛市场现状探析 韩振勇,王玉清

体育比赛中的客场劣势及其对策 祝大鹏

陈鑫太极拳理论中之"无极"、"太极"与"虚灵"臆解 景扶明

运动与红细胞免疫(综述) 任士伟,郭志禹,鹿道叶

箭的水洞实验研究 李樑

动作记忆研究综述 陈玲丽,吴家舵

每球得分制给中国男排带来的契机 刘伟春,许军

对每球得分制排球比赛节奏控制的再认识 王燕

从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和锦标赛看女排的发球 李美娜

假动作在篮球进攻技术中的运用特点及其防守对策 李爱民

乒乓球战术训练图示引导法的实验研究 陈德林,孙景立

山东省第二十届运动会竞走比赛技术统计分析 孙铁民

当今男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趋向 韩华

太极拳训练的时空观 张广华

南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汤剑文,常生

体育教学中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 郭兆霞,任杰

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周立

体育教材的"人本化"改造 舒盛芳,沈建华,周乐其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王爱华,张俊英

体育课堂结构改进尝试 尹向勇,张丽梅,鲍婕

基于小康社会小康体育内涵的研究 张玉超,曾庆涛

体育社团的民间性、营利性刍议 崔丽丽

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综述 王美,牟燕,戴俭慧

关于体育活动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孟庆方,林勇虎

我国城市女性体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学分析 丁秀娟,吴超

老龄体育的价值定位 周涛

入世后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对策研究 沈国琴,李建设,叶东惠,邱亚君

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余暇体育文化建设构想 赵军,王小美

陕西职业足球赛场秩序的德治与法治分析 王飞雄,张鲲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信息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汪伯容,王会寨,卢石,邱旭东

柏拉图体育哲学思想探讨 邵伟德,汪超

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看定向运动的发展 何晓知

运动性疲劳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潘红英

急性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郑松波,吴纪饶,杨宏,陈栋

艺术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方法研究 胡效芳,庞亚俊

根据解剖结构对鹅掌滑囊炎的治疗研究 何伟,郭勇力,沈东颖,王明燕,于岱峰

我国排球运动员的损伤研究(综述) 李银芳,安兵

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调查量表的编制与质量检测 荣敦国,刘一民

体育教学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 邓文才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探析 林芹芳

构建定向运动技术训练体系的研究 秦玲莉,彭光辉

国内优秀U-17少年足球守门员接扑球技术运用与存在问题分析 张强,沈培森,杨磊,董向荣

CBA中锋队员获球方式的研究 黄林,田文学,刘薇

中国青年男篮第7届世青赛技术统计分析 李正贤,邱海枝

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决赛阶段中国女篮比赛能力的综合评价 吕玉军

2002-2003年WCBA联赛福建队与前7名队技战术比较分析 王占坤,代玉军

从第15届世联赛和第13届世锦赛看中国男排的差距及发展对策 王燕

论羽毛球双打项目的制胜规律及男双竞技能力的核心 程勇民,CHENG Yong-Min

国家空中技巧滑雪运动员程爽bFdF水池动作运动特点分析 闫红光,徐威,YAN Hong-guang,XU-wei

奥运女子举重冠军唐功红的抓举技术特征分析 单信海,SHAN Xin-hai

世界高水平足球队个人防守行为与局部防守战术特征研究 张智,周毅,王君,ZHANG Zhi,ZHOU Yi,WANG Jun

中外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空中击球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马成顺,MA Cheng-shun

排球比赛临场统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孙健,陶利,卢朝霞,龚大力,宋昶,李新红,王娟,党立英,王庆华

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的区别及其防治机制 颜中杰,张博,YAN Zhong-jie,ZHANG Bo

二十年来中长跑运动技术与训练理论的创新 岳新坡,惠振宇,李兴艳,YUE Xin-po,HUI Zhen-yu,LI Xing-yan

现代篮球运动创新理论综述 张勍,ZHANG Qing

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英,杨爱华,LI Ying,YANG Ai-hua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陶干臣,龙晓东,陈元平,TAO Gan-chen,LONG Xiao-dong,CHEN Yuan-ping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新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宋杰,刘佳,SONG Jie,LIU Jia

论体育选项课教学理念与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朱建国,ZHU Jian-guo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 吴健,常生,WU Jian,CHANG Sheng

中国奥林匹克域名的法律保护 张玉超,孙思哲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 田雨

健康理念与大学生体育保险市场的开拓 连桂红,刘建刚

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杨弢,姜付高

关于社区体育服务概念与几个关系的再认识 包雪鸣

梅花桩拳派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崔志强,崔永胜,刘长军

颜之推不附时流的养生观 谢惠蓉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熊正英,刘军

运动及衰老过程中线粒体ROS机制的探讨 王平远,高丽,许豪文

间歇性低氧与骨骼肌中的氧代谢适应 王晖,毕永锋

针刺第二掌骨桡侧全息心穴对运动中血压的影响 李骁君,王明燕,张晓东,路光,胡斌,孟宪峰

太极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王晓军

我国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特点分析 张荃,王进,陈楠

我国开展女子十项全能运动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赵鲁南

世界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特征分析 何耀昕,詹晓梅,严伟

对散打比赛中无效抱缠现象的分析及判罚建议 汝安,许立群

球的后旋与投篮命中率(摘登) 张新青

学校体育的理论出发点 张建新,段爱明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校体育观念的创新 王艳荣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8篇

“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座纪实张乐心 (7)

风格、个性、主题——关于戏曲音乐创作刘正维 (11)

《纹》与“揉音”权吉浩 (14)

关于建立培养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机制的建议蔡良玉 (16)

乐海钩沉

一生谦谦 百年安和——曹安和先生一个世纪的音乐生涯乔建中 (18)

如何正确评价吴伯超——致向延生学兄黄旭东 (23)

音乐学探索

音乐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回眸——“2004年中国当代音乐学研究论坛”综述卿菁 (27)

声乐审美评价的量化思考——从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谈起王跃萍 (30)

音教园地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三边合力论”王耀华 (32)

“中国音乐史教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八届年会、中国律学会第四届年会”综述国华 (36)

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扩招的几点思考陈朝汉 (38)

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改意见》一文的几点不同看法杨丽霞 (39)

音乐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徐湘 (42)

全国音乐院校二胡教学论坛综述清津 (44)

高师声乐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定位赵震民 (45)

更正 (46)

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通知 (48)

中国首都警官乐队将在日本世界博览会上演出国华 (48)

马德里阿尔科文达斯现代音乐演奏比赛李玉龙 (49)

2005澳大利亚国际手风琴冠军杯比赛暨艺术节李玉龙 (49)

贝藏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亚洲预选赛将在京举行张锡海 (50)

首届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在中国拉开序幕 (50)

《独角兽、蛇发女怪和人头狮身龙尾怪兽》——从一部作品看吉安·卡洛·梅诺蒂王新华 (57)

乐事短评

话说“女子十二乐坊”余文博 (47)

对孙焕英先生《对“美女奏家”评判的误区》一文的认识田可文 (48)

中国音协管乐学会成立暨首届全国管乐大赛将办 (48)

表演艺术

我们的音色与西方人不太一样——与张立萍谈歌唱田玉斌 (51)

书林漫步

乐种学理论与方法的阐示——对四篇重要文献的综述张伯瑜 (54)

评王莉莉《少儿二胡集体课初级教程》刘建辉 (55)

社会音乐生活

论用音乐来关怀“三农”问题王爱琴 (61)

让美的瞬间永恒——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舞台回顾·关益全艺苑拾影纪实作品展侧记赵薇薇 (4)

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于润洋 (5)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改革开放30年中国音乐发展回顾与反思”研讨会张宁 (12)

让历史告诉今天朱践耳 (14)

时代的呼唤——为“中国交响乐2008·上海论坛”而作卞祖善 (15)

华夏乐章 百感交集——写在“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上海展演周与“中国交响乐论坛”之后孙慧 李忠 (18)

无疆界的漩涡——“2008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述评杨和平 (21)

太阳出来喜洋洋——从大型新创交响音乐《太阳之子》谈起赵琳宇 (24)

小调大韵——《阿塞调》(为二胡与钢琴而作)评析周长征 胡静成 (26)

观琴识女人 谁能辨经纶——古琴艺术家赵家珍印象姜长河 (29)

“走中西交融之路”盛宗亮的音乐风格张明坚 (31)

充满人性魅力的巴赫——听赫维特钢琴独奏音乐会有感段召旭 (40)

音乐表演的本质在于“二度创造”吗?——对音乐表演艺术理论中的一点反思吴慧娟 (42)

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深度探求——记中央音乐学院“世界音乐周2008-中国·芬兰音乐国际研讨会”王先艳 (45)

由《典藏中国音乐大系》系列唱片的出版而想到——简论国内学术性原生态民间音乐唱片的出版张睿婷 (49)

f共鸣和谐乐章 振动世界心弦——首届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落幕林毅 穆利峰 (51)

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拓荒者——钱君匋刘建东 (52)

没有终点的民间音乐研究之路——深切缅怀民间音乐研究专家张仲樵先生板俊荣 (56)

论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发展中传统音乐思维的丢失张伯瑜 (60)

丝竹遗响迤沙拉伍国栋 (62)

学科、学术和学人的薪火相传——记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音乐人类学专家讲习班洛秦 (66)

1978—2008:历史的跨越——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三十年王安国 (68)

浅议当代少儿歌曲的“崇古”倾向杨瑞庆 (75)

探索音乐表演学科发展之路——记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全国表演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陈婷婷 (76)

英国高等艺术教育音乐学科基准解析张小敏 (78)

乐海短波 (82)

乐坛吹起云南流行风——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综述李菊 (84)

我爱上了贝多芬——从《贝多芬论》成书谈起黎章民 (87)

历史的记忆 艺术的诉说——读《红色土地上的陕北民歌》景月亲 (90)

多元音乐文化的和谐共存——《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读后丁成梅 (92)

忆缪天瑞教授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中的治学思想和方法管谨义 (11)

勤奋好学的一生 笔耕不辍的一生——怀念父亲缪天瑞林剑 (15)

深切的怀念——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与河南省越调剧团的情缘罗云 (48)

舞台巨人——彭修文和他的民族管弦乐艺术陈音 (51)

创作研究·乐海撷英

走进音乐分析学的时代——“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述评张巍 (18)

新思维 新感知——从“200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看电子音乐发展的新趋势秦毅 (22)

第四届京、沪、闽音乐创作研讨会述要曾宪林 (24)

论王建民筝曲旋律的创造性张珊 (26)

从《茶》、《门》和《秦始皇》看谭盾的歌剧创作理念杨正君 (29)

东方中乐团首场民族交响音乐会述评王艺 (32)

为当代作证——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当代音乐周”述评杨和平 (34)

表演艺术

大气开放 响亮南昌——2009第三届中国·南昌国际军乐节综述于海 (37)

纵意驰骋 推陈出新——“戴亚笛子协奏曲音乐会”述评何宽钊 (41)

谈歌唱的“管道”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张莉 玛莎·诺[美] (45)

民族音乐

艺术之花 两岸共赏——海峡传统文化·北管音乐研讨会综述任飞 (54)

海南临高渔歌的社会生态及音乐特点李群山 (56)

山西汾阳田村圣母庙壁画音乐图像考姚振华 武丽敏 (60)

音教园地

音乐教育哲学的跨文化对话——“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陈雅先 (63)

音乐特长班与普通班学生音乐认知的差异比较江娟娟 (66)

音乐学探索

活虎 巨象 钝龟——科研成果三种类型特性慨说蒲亨建 (69)

中国音乐批评需要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杨民康 (72)

认知美学理论视角下的音乐美学原理解读胡晓伟 (76)

简论音乐的隐喻价值王炳社 (80)

环球采风

多样性,民主,对话:ISME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主题——玛丽·麦卡锡(Marie Mccarthy)教授访谈录蔡丽红 (82)

书林漫步

“时空重组”小议——从一本不期而遇的书谈赵晓生《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丁好 (86)

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模式的当代意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随感陈培刚 (88)

一部具有多重学术价值的“合唱经典”——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合唱曲选》陈林 (90)

寻本溯理 传续基因——评刘正维先生著《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张维刚 (92)

乐海短波

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将于8月在京召开于庆新 (87)

春华秋实——马秋华师生音乐会将办张萌 (87)

中国音乐学院举办“民族音乐活态教学汇报”演出涛 (87)

评敖昌群《生命》交响曲陈启云 (12)

关于音乐分析意义、方法、人才培养和文献引进的探讨杜晓十 (25)

品味不尽的红色经典故事——听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有感左霞 (28)

聆听和谐之音 感受华夏巨变——“我爱你中华——敖昌群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有感玄音 (30)

关于在院校常规教学中融入“立日乐分析学”理念的思考吴春福 (32)

2009“帕拉天奴杯”第四届合唱及艺术歌曲比赛研讨会综述陈晶 (34)

简单的悖论斯特凡诺·爵瓦索尼[意] 黄建清(译) 温德青(译) (37)

表演艺术

“相约台中——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纪行曹国梁 (16)

春华秋实——观声乐教授、歌唱家马秋华教授从教30年学生音乐会有感曾彤 (20)

“回归”精神与“谈话”意识——观美国TCU室内乐团沈阳音乐会有感姜珊 (40)

整体计算与局部计算的时间素描——电子音乐作品《阵》之时间逻辑与材料布局李小兵 (42)

音教园地

延展鲁艺传统 彰显沈音精神——评沈阳音乐学院“华彩金秋”音乐会桑海波 (22)

观赛随笔——有感于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器乐专场金奇 (54)

音乐教育审美体验探析刘安乐 (56)

高师钢琴教学法课弹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的重组王昌逵 (59)

民族音乐

箜篌的新生崔君芝 (45)

陕北民歌研究:问题意识与文化视野胡友笋 (48)

刀郎木卡姆的变异形态探析滕祯 (51)

环球采风

从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印度电影音乐的文化认同宋蕾 (62)

承载历史 回溯辉煌——记意大利博洛尼亚爱乐学院对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刘欣 尹爱青 (66)

成就斐然 仍需努力——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研究述评王岩 (68)

理查·施特劳斯《四首最后的歌》创作特征解析马玉峰 (71)

音乐学探索

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沟通问题项阳 (74)

汉魏六朝琴赋的音乐美学思想万志全 (78)

社会音乐生活

花开两枝:流行歌曲和新诗关系试论王丽慧 (81)

原生态民歌的生存悖论朱婷 (86)

书林漫步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9篇

摘 要 体育赛事旅游正在迅速发展,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还远远没跟上实际发展的脚步。从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上看,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概念比较混乱。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旅游业发展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近年来,旅游业渐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方式的不断创新,单纯的重复性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各国正不断寻求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点,使旅游业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国务院2009年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加速旅游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成为新亮点,各大城市逐渐有意识地争夺各项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权,利用赛事发展体育旅游。有一定影响力的有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柳州F1摩托艇世锦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

二、体育赛事旅游相关概念界定

(一)体育赛事

陈松(2006)在《体育赛事旅游研究》中提出,“体育赛事是指事先经过策划,在一定时间、地域所发生的有组织的一定规模的运动竞赛”。从规模、影响等角度的不同,体育赛事可以分为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性体育赛事、社区体育赛事。

(二)大型体育赛事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规模、知名度及影响均较大的全球或洲际性赛事。其中的“大型”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赛事的规模庞大;二是指赛事的影响巨大。大型体育赛事按比赛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性赛事与单项体育赛事。前者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后者如世界杯足球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等。

(三)体育赛事旅游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体育赛事旅游”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界定,但从现有资料可知体育赛事旅游是属于体育旅游框架下的一种旅游形式。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的宋书楠(2002)曾经提出:赛事旅游是组织到异地参与或观看比赛而引发的旅游活动。学者戴光全、杨丽娟(2005)等认为,“体育赛事旅游是以体育赛事为基础产生的旅游活动,它是指旅游者从异地进入体育赛事举办地而进行的所有来旅游活动的过程。体育赛事是体育赛事旅游的吸引物,是其产生的根本基础”。

借鉴不同专家和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体育赛事旅游可以界定为: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到赛事举办地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城市旅游景点观光、游览、休闲及购物等活动的各种现象关系的总和。

三、国内外体育赛事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体育赛事最初兴起于19世纪初,在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地盛行诸多民间赛事。到了20世纪,随着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先后涌现,举办地开始利用赛事吸引游客前来观看并在当地进行短时间的游览,至此体育和旅游初步结合。由于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游客、繁荣经济,到了20世纪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积极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以此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例如,1991年英国的谢菲尔德举行了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期间加大城市形象宣传的力度,赛后利用场馆发展会展旅游,一座满目疮痍的重工业城市通过这项赛事华丽转身成为朝气蓬勃的旅游城市。澳大利亚在1993年至1997年间举行了一系列的旅游专题活动,并率先发起“体育旅游年”的口号,更是通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果地打造旅游品牌,扩大了澳大利亚的入境旅游市场。

在1921年时,《体育社会学》杂志第一次提到了“体育旅游”一词。到1996年,Mr.Anthony发表了最早研究体育与旅游的关系的论文――《体育与旅游》,它是体育旅游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到了20世纪末,相继出现“休闲体育旅游”“生态体育旅游”以及“体育赛事旅游”等概念,部分学者开始将“体育赛事旅游”归于体育旅游框架下进行研究,而后不断有关于体育赛事对举办地影响的文献涌现。

我国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为发展体育赛事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近几年才开始将体育赛事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而且对于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也比较晚。从这个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和质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萌芽阶段,国内学者逐渐进入体育旅游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体育旅游”的概念、内容和特征;2001年至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2001年的“中国体育健身游”旅游口号的提出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诸多城市开始争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权,采取相关措施打造城市旅游形象。学者们也开始积极的投身于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中,将体育赛事和旅游结合起来,提出与“体育赛事旅游”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体育赛事对举办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属于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范畴,而体育赛事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相关概念和理论在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一部分学者将其归属于体育旅游研究的领域,一部分学者又将其归属于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范畴,所以概念体系比较混乱。不光有诸如“体育旅游”“体育赛事旅游”“事件及事件旅游”以及“体育休闲旅游”等繁杂和零乱的概念划分,对同一个概念也有不同定义。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0篇

摘 要 文章主要针对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运作理念进行深入分析,以北京奥运会为例,由此来探究北京奥运会理念系统当中所包含的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等理念。并针对此类理念进行讨论,总结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大学体育赛事运作理念造成的影响。为此进行简要论述,期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 运作理念 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开展,就充分体现出了现代化的先进运作理念,直接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以及人文奥运的三大先进性理念,正是在此类理念的引导之下,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真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由此必须对北京奥运会的运作理念体系展开有效的归纳和总结,期望能够由此找出具备借鉴和应用价值内涵,从而对我国大学综合性体育赛事运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我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理念分析

以往我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理念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坚持政治利益至上的理念,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初期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都是政治利益至上。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采取的是举国体制,直接经由体育最高性质部门领导,因此将相应的政治手段作为其主要的管理手段。历年来,尽管许多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的差异非常明显,但是结合整体的角度来分析,通常都是以政治外交目的为主,政府方面采取计划的手段来针对体育赛事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政治利益为目标,促使运动员通过优异的成绩来为国争光,从而满足政府投资的需求。

(二)坚持以竞赛结果至上的理念,当前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的发掘和培养出优秀的体育运行人员,由此借助层层竞赛和选拔的形式来不断的促进体育竞技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奥运训练的目的,因此竞赛成绩直接成为当前唯一的目标[1]。不过,这种情况很容易助长相应的不正之风,尽管多数大型体育赛事都持续处于狠抓赛纪赛风,但为了切实追去成绩,此类不正之风始终屡禁不止。这种情况直接违背了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初衷理念。

(三)坚持政府办赛的理念,国内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论是进行城市的举办还是体育赛事本身的运作,政府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否获得政府的支持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政府的投入直接成为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通常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都对政府的营销起到了极为重视的表现,政府由此渗入到赛事举办市场当中,直接造成相应赛事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当中呈现出较多政府影子。因此我国体育赛事在市场经营、科学管理、服务管理及赛事工程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北奥会对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运作理念造成的影响

(一)强化了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市场营销理念

体育赛事市场营销时保障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因为奥运会本身的运营经费则主要可通过市场营销的形式来筹集。所以,体育赛事市场应用不仅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物资以及服务能,同时还将有效促进其和合作企业间关系的发展。比如08年北京奥运会市场营销主要就是有特许计划和赞助计划两部分组合而成。其通过电视转播商业计划、奥组委市场开发计划等等直接为奥运会赛事运行筹集了非常充足的资金、技术及物资等,也充分借助奥运会这一内涵丰富的品牌,直接为多种不同级别的赞助商提供了赞助计划和服务,有效的维护了赞助企业的权益。通过奥组委的总结、借鉴和归纳,深刻的体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发展特色,有效的强化了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市场营销的理念。

(二)完善了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知识管理理念

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资产具体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方面,其中显性知识具体指奥运会的数据库、环境知识、政策以及组织文化等等。而隐性知识则主要包括奥组委雇员们头脑当中的知识、专长及其具体的实践工作经历等[2]。像北京奥运会的具备就非常重视对奥运会知识的管理,甚至为此开设了相应的奥运会知识管理运行培训班的课程。在北奥会之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专门为此创建了名为奥运会知识管理的知识库,专门用于往后主办城市学习和借鉴之用。因此北奥会的成功举办直接给我给大型体育赛事知识管理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完善了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服务理念

有相关学者直接将北奥会的组织人员作为巨型企业来看待,其将奥运会当作北奥会组委会所提供的一个具体的产品及服务,而那些世界范围内的运动员、教练、裁判、官员、赞助商以及游客等都属于奥运会的顾客。让顾客满意是奥运会运作的主要宗旨,为此北奥会组委会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服务团队,在赛前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演练,真正有效的降低了运行风险,从而极大提升观众服务团的应变能力,为奥运观众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及保障。具体将服务工作划分为赛事运行、步行人流规划、公共信息协调、赛时支援、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以及人力资源招募等六个板块,针对每个细节制定相应计划,这种全方位、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大学体育赛事的服务理念。

三、结语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体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我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运作理念应当紧跟时展潮流,不可始终停留在政府服务、竞赛成绩为主和简单营销策略的范围,需做出跨时代性的科学行为。通过对北京奥运会运行理念的归纳,总结出全新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运作理念。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1篇

摘要: 本文总结了福州大学的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即学生首先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学习基本的公司管理知识,培养团队管理能力,之后利用社团互助平台,获取人力资源,组建团队,随之在赛事训练平台开展虚拟和实体的创业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形成成熟创业计划的团队,可申请孵化,进入创业孵化平台。该平台体系系统上具有有序性,运作上又具有系统性,可供有关同行参考。

关键词: 模拟创业平台;创业教育;社团互助;赛事训练;孵化器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现状自美国1947年哈佛商学院Myles Mace 教授率先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主要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正式起步。20世纪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校创业平台体系不断构建并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创业教育方面,西方国家形成各具特色的体系,德国在1999年提出“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口号,并计划在此后不到10年里,每届有20%至30%的毕业生能够独立创业。英国政府从中学开始就开设商业课程。日本在1998年提出从中小学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

除了创业教育外,国外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发展也是比较早的,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形成了较好的影响效果。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两名MBA学生于1983年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此后美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始举办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大赛,其中以麻省理工大学的“五万美金创业计划竞赛"最为成功。1983年,为了解决渐趋严重的青年失业问题,促进青年实现自我就业,英国王子基金(The Princes)启动了青年创业计划。在1986年法国政府部长理事会决定发起青年挑战计划(Deft Jeunes),目标是建立一个帮助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机制。

从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外大学生创业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并且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政策都比较到位,创业教育起步较早,为后续的学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业实践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这些都有助于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1.2 国内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现状在我国,“创业”一词最早出现于1997年,由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而后,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也陆续在各大高校展开,近几年更是如火如荼。目前国内知名的创业计划大赛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校园创业大赛,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开始)等,参赛的大学已经超过100所。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较为强有力的影响,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整个创业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有专家认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像中国那样有这么多的创业机会,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却不足毕业人数的1%,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缺少创业教育和完善的创业平台体系是其重要原因。另外,我国关于创业平台体系的研究还未受到重视,研究理论也存在缺陷。

2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概述及构建的必要性

2.1 创业概述创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在二十一世纪以前就已出现。但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想要挑战自我的年轻人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创业”这一概念才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国外的研究基本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将创业定义为一种经济功能。该观点强调创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18世纪理查德·康蒂隆,他提出“创业隐含了承担以确定价格买进而以不确定价格卖出的风险”。第二类根据创业者的个人特质而定义,或称之为“个人特质观点”,持这个观点的学者重视对创业精神特征的研究和描述。第三类将创业定义为一种方式或方法。美国著名创业学教授Jeffry A.Timons在《New Venture Creation》中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的行动的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在国内,有学者从经济功能的角度定义创业是“通过寻找和把握机遇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市场创建成企业或产业,从而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其他学者则认为创业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上的创业,泛指人类一切带有开拓意义的社会变革活动。狭义上的创业,是指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自己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2 构建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危机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环境与挑战。来自教育部的信息显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巨大的就业压力不仅给个人也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部下达了“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本文认为,构建经管类在校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是时代的需求:

2.2.1 知识经济呼唤创业精神,就业竟争需要创业品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培养创新性人才,在这样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时代,创业成为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之一。

2.2.2 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是配合教育部加强创业教育实训的要求而全新推出的产品,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全程模拟创业实战,为各高校提供一个教学、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全新创业教育模式。

2.2.3 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落实创业实践,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

2.2.4 有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主动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理论、实践活动的技术支持,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

3福州大学在校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的构建

3.1 背景分析2008年年初,福州大学首次提出了构建创业型大学的口号。 “十五”以来,福州大学以创业教育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显著,科研服务教学的深度、广度、开放度和共享度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相互结合日益紧密,“预创业模式”、“新型创业助力工程”已在全校范围推广,“紫金模式”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教育新形式,大学生创业计划活动开展已近10年,大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立项活动、科研训练计划、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日益普遍,成绩斐然。

由于校方的引导和支持,福州大学在校生创业活动颇具规模。目前运作较为成熟的有关创业的或创业活动有创业讲座、创业选修课和创业大赛,其中创业大赛较具影响力,如各种营销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以及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等;创业指导性机构和扶持性竞购有团委创业实践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提供资金和设施上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刚刚决定建立创业型大学才两年多的大学来说,我们还在探索期,取得的成就是可喜的。

3.2 福州大学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建设机制如图1所示,学生首先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学习基本的公司管理知识,培养团队管理能力,之后利用社团互助平台,获取人力资源,组建团队,随之在赛事训练平台开展虚拟和实体的创业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形成成熟创业计划的团队,可申请孵化,进入创业孵化平台。该平台体系系统上具有有序性,运作上又具有系统性。各平台的具体作用不同,却彼此承接,某一个平台出现问题,整个体系就是运行不畅,体系即会瘫痪。但每个平台的特点又赋予该平台一定的独立性,主要是因为,与实体性创业不同,模拟创业可以存在于该平台体系的某一个平台,也可能贯穿于整个体系的运作过程。正是具有这些特点,模拟创业平台体系才可以既具有层次性有具有广泛性。

3.2.1 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平台由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和创业课程三个部分组成。创业讲座可以分为创业基本知识介绍型讲座、成功案例分析型讲座和创业励志型讲座。创业基本知识介绍型讲座主要的功能是阐述创业概念,明确创业内涵。成功案例型讲座由学校邀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向同学阐述创业的历程,创业所需具备的素质,创业可能遇到的挫折,以及规避风险的办法等。预创业辅导型讲座主要面向有志于创业或已经着手开始创业的团队。

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众化培训,另一种是专业培训。所谓的大众化培训是指在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术方面给予一般性的培训,其受众范围较广,只要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而专业化培训则主要是面向已经着手创业的团队,对其所需,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创业课程的开设主要包括财会类,公司管理类,团队经营类,法律类,计算机基础类等,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自身特点,以院选或者校选的形式出现。

3.2.2 社团互助平台社团互助平台是基于学生自觉性的平台构建,之所以依附于创业管理机构运行,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该平台的作用。该平台不止一个相关社团存在,而是以一个社团为中心,或者成立相关社团的联席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整合资源和孕育创业团队。首先,社团吸纳对创业有兴趣的学生,聚集人力资源,营建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之后的团队构建也在此基础上产生;其次,社团所吸收的人员提供互动流、专业性培训或其他所需资源;另外,社团因其自身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可以使其作用进行进一步延伸,比如,社团提供相关培训和讲座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一部分,社团承办某些企业在校内的宣传性比赛,则是赛事训练平台的重要内容,从而达到与其他平台的结合,也是社团互助平台最终形成。

据了解,福州大学现有相关社团如KAB俱乐部,沙盘协会、四海营销协会等等,其中,四海营销协会每年不同季节都会举办或承办一些中小型的营销比赛;沙盘协会是福州大学较为成功的社团,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应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概括起来就是内部培训,外部赛训,每年举行的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商道比赛和GMC大赛,影响范围很大,其培训的成员亦有不少人在全省甚至全国取得不错的成绩。

3.2.3 赛事模拟平台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中的赛事模拟平台包括了理论性赛事与实战性赛事两大部分。理论性赛事主要有ERP赛前训练与商道赛前训练等基础性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些训练不仅是另一综合性理论赛事——创业大赛的基础,更是后面实战性比赛的基石。理论性赛事中,除去一些理论培训与演练之外,创业大赛作为赛事模拟平台中最为综合,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赛事模式与赛事流程成为整个赛事模拟平台的核心。它注重的是培养参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素质,以便选出好的队伍与参赛者,帮助真正有能力的对象发展起来。

结合现在福大的现状,我校在赛事创业模拟方面有着极大地热情,诸多赛事开展的也很好。但是,我校的赛事种类繁多且较为杂乱,我们应该在现有赛事的基础上加以分类,并将其系统化、程序化。此外,适当的增加更为有效的赛事,删减重复类型的赛事,这样我们的赛事模拟平台才能逐渐成熟起来。

3.2.4 孵化器模拟平台

①孵化模式。当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模拟平台以创业园和孵化基地为主要模式,这里以孵化基地为例。其组织模式可以分为宏观指导层、中间管理层及基础运作层。宏观指导层主要负责制定相关的战略计划和运营计划,并对其做相应的评估;制定创业孵化基地企业进出的政策和程序;批准主要资金支出事项;批准转贷款和投资事项;对创业团队进行绩效评估等。中间管理层下设各种职能部门,如专家评审委员会、项目服务部、人力资源部、信息咨询部、综合指导部等。主要负责按照相关的政策对申请入驻的创业团队进行审核,为已经在孵的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员等服务,对在园的所有创业团队进行管理等。基层运作层则根据需要设置各种机构,如研发机构、培训机构、咨询机构、法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为在孵企业提供实战所需的各种具体服务。

②孵化实践流程。学生自主构思创意方案或形成创业成果,然后通过创业社团等渠道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创业团队;以策划书或计划书的形式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将计划书交由孵化基地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批。获批入驻的创业团队首先进入初级孵化的实践,开始“模拟全真环境下”的创业。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经营活动,由孵化基地给与辅导和资金支持,同时负责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创业团队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可从各职能部门获得相应的帮助。由于创业团队并不是公司法人,因此不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但其他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广、市场营销等工作都必须全部由创业团队承担;同时,创业团队所能申请的资金也比较有限,财务管理由孵化基地与创业团队联合承担。当创业团队达到收支平衡并且能返还初期基金投资而同时能占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时,可视为初级孵化成功,进入高级孵化阶段。高级孵化阶段,创业团队将不再受创业平台的保护和限制,而是进入全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创业活动。创业团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经营,依法纳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真正实现校园创业团队向社会创业团队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陈朝晖,张德民.学生创业及其法律保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4).

[2][3][7][8]李时椿,常建坤,杨怡编著.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4]Patricja B.Gray.创业可以学到吗.省略.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管理理论优化

一、体育赛事优化项目管理理论的背景

(一)赛事项目管理概念

赛事项目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项目是指为完成某一特定体育活动目标而作的一次性工作。赛事项目管理主要指赛事组织者、管理者运用合理手段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功能,从而实现预定赛事目标的过程。

(二)赛事优化项目管理理论的国外背景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在“曼哈顿计划”、关键路线方法和评审技术当中运用了项目管理方法,到了 60 年代在“阿波罗”号载人登陆月球成功之后,项目管理方法逐渐成熟并形成系统方法。项目管理首次在体育赛事中开始运用是 1984 年在美国举办的洛杉矶奥运会,本次奥运会利用赛事项目管理理论,通过商业化运作使得奥运会第一次成为盈利的赛事。洛杉矶奥运会可以说开创了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的先河,促使体育赛事项目管理进入快速发展和规范发展阶段。

(三)赛事优化项目管理理论的国内背景

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的运用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一开始主要应用于国防和航空领域。后来到了90年代,在各行各业开始广泛运用。而在体育赛事中运用项目管理方法最早开始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 2005 年我国第十届全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都与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项目管理理论在大型赛事中运用的丰富经验。可以说正是以北京奥运会为转折点,我国的体育赛事项目管理才开始被广泛应用。

二、当前体育赛事与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其内涵解释相对模糊

研究发现,多数学者仅结合项目管理理论的特点,生硬地运用到体育赛事的运作管理之中,而对于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的内涵解释不够清楚。笔者认为体育赛事项目管理是指体育赛事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体育赛事资源,以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体育赛事项目目标的活动过程。为实现体育赛事项目的目标,体育赛事项目的管理者要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方法、手段及策略、措施等管理方式,将体育赛事项目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进行整合,以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最终为实现体育赛事的目标服务。

(二)部分学者忽视对体育赛事项目的过程管理研究

根据项目周期理论与体育赛事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其基本过程可划分体育赛事的启动、体育赛事的计划、体育赛事的组织与实施、体育赛事的控制与体育赛事的收尾和评价等几大部分。体育赛事项目的过程管理也就是项目的实施与发展阶段本身涉及的问题很多,这些都对项目能否顺利运作起关键作用,如项目计划、组织、控制、质量和风险等。对体育赛事项目进行过程管理,根据监督报告采取措施改进赛事运作,通过对赛事进行过程管理才能保证赛事质量的提高。

(三)大型体育赛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评估研究不够全面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体育赛事过程评估的研究并没有开展开来,承办方或者外界对于一项赛事的评估,更多地是通过收视率、广告收入、转播收入等财务数据,或者媒体的报道,公众的大体反响来衡量一场赛事的成功与否,而缺乏对体育赛事过程进行评估。目前,国内体育赛事对于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评估应用的比较广泛,而赛事项目评估也主要是集中在赛前评估和赛后评估。对于赛事项目管理的过程评估还不够。

三、赛事项目管理优化理论研究与展望

单一赛事运作研究内容虽然较为广泛,但基础性研究尚显薄弱,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仍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近年来,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在体育赛事基本理论、体育赛事管理体制、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体育赛事运作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有关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的一般理论问题,如体育赛事的内涵、外延,体育赛事管理体系,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等研究,除了引进个别的国外研究成果外,国内进展不大,另外,有关体育赛事的志愿者管理、体育赛事运作实务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证阶段,理论高度还尚嫌不够,由于国内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的实践起步较晚,学术研究历史也不长,因此,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还需相当长的时间。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3篇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外援文献的研究与分析,重点论述了在中国篮球联赛中外援的使用情况与研究现状,并且针对我国篮球联赛中外籍球员的使用历史,以下现实政策、法规以及弊端等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服务于当前我国蓬勃发展的篮球事业.

关键词 :中国篮球;外援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84-02

“外援”一词多为现实中我们对体育赛事中部分球员的口语称呼,实际上外援一词所涵盖的范围相对较大,也包括外国对我国的经济或者物质方面的援助.严格来说或者官方场合多称体育竞赛中球队所引进的非本国球员定义为“外籍球员”.CBA常规赛中的外援严格来说或者官方场合多称体育竞赛中球队所引进的非本国球员定义为“外籍球员”.

1 中国篮球联赛外援的使用情况分析

CBA是英文名称为“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汉译为中国篮球协会,中国篮球协会是于1956年6月在北京成立,简称“中国篮协”,中国篮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篮球协会,各行业篮球协会及解放军相应的运动组织为团体会员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联合组织.中国篮球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奥运项目组织,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和亚洲篮球联合会的唯一合法组织.CBA联赛自每年的10月或11月开始至次年的4月左右结束,长度和美国的NBA相仿.联赛2005年从中国篮球甲级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联赛的规模、管理、运作和受关注程度都堪称是中国最好最规范的职业联赛,同时也是亚洲地区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1995年CBA联赛(甲A联赛)创办时为12支球队参加,每年联赛最后两名降入甲B,而甲B联赛的前两名升入甲A.2001年来自台湾的新浪狮加入CBA,2002年香港飞龙队也加入到CBA的行列.但一年之后这两支球队都退出CBA联赛.CBA从2004年开始取消升降级制,并在2005年开始转而采取准入制.之后先后有东莞新世纪(2005年)、浙江广厦(2006年)、天津荣钢、青岛双星(2008年)通过准入制进入CBA.2009-2010赛季,云南奔牛因未达到准入制度相关标准,该赛季参赛资格被取消.共17支球队参赛.2013-2014赛季,在经过了激烈的竞争以及严格的准入评估之后,四川金强正式成为联赛新成员.CBA的规模也就此扩大到了18支球队.

1995年,浙江中欣队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球队,球队聘请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身高2米05的米哈依尔·萨芬科夫(萨文科夫)担任球队的大前锋,这是CBA历史上首位外籍球员.1996年各队纷纷开始聘请外援,每支球队被允许拥有两名外援.2011-2012赛季是CBA历史外援引进水平最高的一年,那一年由于NBA的劳资谈判迟迟不能定论,致使很多在NBA的当打球星纷纷远投海外,去谋求更高的薪金,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浙江广厦俱乐部的钱德勒,浙江稠州银行俱乐部的JR-史密斯,新疆飞虎俱乐部的肯扬-马丁,加之以前外援的老面孔马布里,哈里斯等使得那一赛季的CBA备受关注.2012-2013赛季虽然史密斯以及钱德勒等球星重新返回NBA但麦蒂、阿里纳斯、韦弗等星的到来也给CBA增色不少.

2 中国篮球联赛外援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体育赛事外籍球员的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具有深厚体育文化底蕴,体育赛事运作比较成功的地区当属欧洲和美洲的部分体育赛事.欧洲和美洲的相对成熟的足球、篮球等赛事也对外援的使用与管理作出现实规定,具体如下: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欧洲五大联赛之一,按照赛事组织部分门的规定每一俱乐部理论上球队中必须有12名德国球员在此基础上可以注册最多不能超过五位欧盟以外的球员,且这五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最多只能出赛3人.2004年德国足协经过讨论又将非欧盟球员的数量由过去的5人减少为4人,并且这一数字在2006年的一次会议中删减为3人.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中,对于隶属于欧盟国家的球员不做太多限制,则欧盟以外的国家的球员每个俱乐部最多不能超过5人.联赛还规定对于曾是是法国前殖民地国家的球员不做限制.

在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中,对于外籍球员的管理相对宽泛,球队可以通过选秀或者引进等手段吸引外籍球员的加入,以提升球队的战斗力,对引进国家和引进人数不做任何限制,但不能超过球队的15人的大名单.

西班牙篮球职业联赛是除美国NBA外被证明最为成功的篮球联赛,其对于外籍球员或者非欧盟球员的引进和NBA一样不做任何限制.在西班牙的篮球联赛中每支球队只需要有5名本国球员,其他7人几乎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外援.

希腊近几年来在奥运会以及世锦赛中的篮球成绩相对出色,这与其本国职业联赛的开展具有一定关系,其篮球联赛中对于外籍球员的限制为每支球队可以使用三个非欧盟球员和三个欧盟名额,对于场上的外籍球员的比赛时间不做任何限制,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具有美国和希腊或者欧盟双重国籍的球员非常受青睐.

从以上世界上相对成熟的职业联赛来看,各国对于外籍球员的使用大概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限制外籍球员的数量与出场时间,另一类则完全放开,对于外籍球员的使用完全不进行任何限制.这两类对于外籍球员的使用与管理办法均具有一定意义,第一类对于外籍球员做出一定数量上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特色,势必对本国职业联赛的精彩程度受到一定影响,但却有利于本国年轻球员的成长与发展;另一类对于外籍球员不做任何限制的管理办法,则有利于增加本国联赛的精彩程度和关注度,但不利于本国球员的成长.

2.2 我国的篮球职业联赛外援的管理与使用政策研究

1995年中国篮球联赛职业化起始,在CBA开始之初国家体委关于外籍球员的使用情况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各俱乐部最多可以拥有两名外籍球员,但每节比赛只能有一名外籍球员上场比赛.

1998年篮协对于1995年下发的外籍球员使用规定做出修改,将原有规定调整为依然是每支球队外援人数为2人,沿用四节四人次的外援使用方法,但在关键节次将两名外援同时放在场上.

2001年篮协下发的关于外籍球员的使用规定中继续保持原有的没对两名外援的人数,但将外援的使用方法界定为常规赛四节四人次,但进入季后赛后可以使用四节五人次.

2002年篮协规定外援的人数依然为两人,但外籍球员的使用在第一阶段为四节五人次,第二阶段四节四人次.

2004年篮协将外籍球员的管理界定为球队依然沿用两人制外援的管理,在使用方面要求在比赛的第一、二阶段均可以使用四节四人次的外籍球员使用方法,但第四节要求只能使用单外援.

2009年篮协关于外籍球员的使用相比历届均有大尺度的放宽,要求各俱乐部可以使用四节六人次的外籍球员使用制度,亚洲球员的使用不做过多限制.但与八一对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应使用四节五人次的,亚洲球员等同于外援的规定.

时至今日CBA依然沿用以2009年为基准的外援使用与管理规定.

2.3 我国的篮球职业联赛外援对的管理研究

多壮志在《CBA联赛外援管理之我见》一文中分别从当前CBA联赛中外籍球员的管理现状及带来问题等角度进行论述分析,强调在CBA联赛的外籍球员引进过程中要,建立外籍球员的引入与管理的法规,完善管理制度,对于外籍球员要因人而议择优录取,缓和差异统一团队,建立保障制度避免短期行为并且还指出“外援加盟我国职业篮球联赛,是篮球项目发展的趋势,也是篮球项目发展的比要举措,更是中国篮球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篮球大家庭、与国际篮球接轨的需要.外籍球员的引入将推动我国篮球职业化进程,CBA联赛如此良性发展,对中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币要而深远的意义.”

李海燕在《CBA联赛外援引进与管理现状分析》中论述了CBA在引入外籍球员后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大篇幅的论述了外援的到来影响了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外援的引进制度仍需完善以及对外援的管理有待加强等几条管理措施.文中还指出“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俱乐部进行监督,必要时还要请国家政法部门介入,随时对俱乐部进行审核与监察,以保证对外援的合法管理和政策的顺利实施.”

2.4 我国的篮球职业联赛外援对的作用研究

李国岩在《2003-2004 CBA联赛国内球员与外援球员技术指标统计分析》一文中指出:在2003-2004赛季外籍球员无论是在助攻、篮板、扣篮、抢断等各方面指标中均独领风骚,其中外援盖茨以总篮板数380个在篮板球方面称王;罗德格里格尔抢断了82个称王,国内抢断数最多的是吕晓明仅有55个.并依此论述了在2003-2004赛季外籍球员在比赛中对球队的贡献,以及与国内球员的差距.

李彪龙在《2009-2010赛季CBA与NBA现役外援现状及效用的对比分析》一文通过对比分析了2009-2010赛季中CBA联赛与NBA联赛中外籍球员的在身高、体重等一般身体素质指标还具体分析了在比赛中首发次数、篮板球、助攻等技术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CBA联赛在外籍球员的使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向NBA联赛学习.并提出“CBA引进外援的目的,不应该是仅仅增加国际声誉和影响,更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取得几场比赛的胜利,而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本上球员和青少年学习先进篮球理念和技术的环境如果只过度地依赖外援赢得比赛,而不重视自身队伍的建设势必会影响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李成梁在《CBA联赛13年发展过程中外援引进及对联赛发展影响的研究》一文中对13年来CBA联赛外籍球员的引进、管理、技术发展以及对CBA联赛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分析,并指出在13年的CBA发展史中“外援在拼抢篮板球、封盖、扣篮三项技能上占绝对优势,抢断球、远投、助攻相对较差,得分能力在整体上逐步提高,引进的外援质量逐年提高”文章还指出“引进外援可以提高联赛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使比赛观赏性增强,比赛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使整个中国的篮球水平得到提高但外援的引进对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俱乐部对外援的管理等方而有一定的负而影响尚须进一步合理改进外援使用制度以及提高管理能力”

李海燕在《CBA联赛外援引进与管理现状分析》中论述了在CBA的引援过程中可以弥补球队不足提高整体实力;缩小各队差距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带来先进的篮球理念和较高的敬业精神;推动篮球产业化发展等作用.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外援文献的研究与分析,重点论述了在中国篮球联赛中外援的使用情况与研究现状,并且针对我国篮球联赛中外籍球员的使用历史,以下现实政策、法规以及弊端等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服务于当前我国蓬勃发展的篮球事业.

参考文献:

〔1〕于博远,折娜.对CBA国内优秀运动员与外援综合能力的对比研究[J].科技信息,2009(16).

〔2〕刘长江,王强.CBA联赛外援对中国篮球发展影响研究[J].教育科研,2011(4).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4篇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基本保证,在这一基础上,社会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体育作为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在近几年来,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对此,本文将立足于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其体育内容,并对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方式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 大众体育 赛事内容分析 组织与运作研究

大众体育是以社会群众为主体开展的体育项目,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群众可以实现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以及沟通交谈等多种目标。大众体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是现代社会群众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在大众体育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大众体育赛事,不以体育成绩为最终考察目的,重点在于提升社会群众综合素质,改善社会精神面貌。

一、大众体育综合概述

大众体育是指社会群众自愿参加的体育项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身体锻炼、改善生活方式,在长期发展之下而形成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大众体育可以按照区域、年龄、性别、职业、组织以及场所等分为多种体育形式。大众体育的显著特征是不限参与对象、不限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以娱乐为主、活动目的因人而异、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等。在当前社会中,大众体育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1]。

二、大众体育赛事现状及内容分析

(一)大众体育赛事现状

大众体育赛事是伴随大众体育而产生的附属品,比赛就有竞争,大众体育赛事的根本目的虽然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但是竞争也不可避免的贯穿其中。大众体育的主体虽然是社会群众,但是基于社会实际情况考察,大型的大众体育赛事对参赛人员的年龄以及体能素质仍有着一定要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众体育赛事一般集中在中东部沿海城市,且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与之相对而言的中西部则发展较为缓慢,其影响力也有一定限制[2]。

(二)大众体育赛事内容分析

不考虑具有特殊含义的综合性大众体育赛事,目前我国的大众体育赛事竞赛项目主要包括田径、篮球、游泳等较为常规的体育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这类体育项目便于组织、设施简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三、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研究

(一)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策划

大众体育赛事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型体育活动,因此,在进行赛事策划之前,可以参考相关的体育赛事策划章程,然后与大众体育赛事的特性相结合,以大众体育赛事的最终目的为依据,策划完整系统的组织计划。一般而言,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及运作首先要成立相关的体育组织,然后计划赛事。在计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赛事举办地点、赛事时间限制、赛事现场控制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组织规划之前,相关人员要与社会群众以及体育局进行适当沟通,整体把握宏观控制,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另外,除了由当地政府发起的大众体育赛事外,部分大众体育赛事的发起者则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群众,一般由群众自主发起的体育赛事不涉及任何商业目的,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强身健体、加强彼此间沟通交流,对此,在体育赛事中必须要主要人身安全防护,在决定参与体育项目之前,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由于意外而引发的意外事故[3]。

(二)大众体育赛事的运作流程

对当前的主要大众体育赛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体育局和体育总会系统主办、各单项体育协会所举办的单项体育活动、社区或者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大众体育管理处是主要的大众体育赛事组织形式。赛事的具体运作流程是决定大众体育赛事成功与否和现实意义的关键,因此在赛事运作流程中符合民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此,首先要进行相关的调查,调查内容一般为环境调查、民意调查与商业调查以及赛事预测调查。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最终的大众体育赛事运行流程并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完整的营销策略不仅要为大众体育赛事塑造良好的形象,还需要制定严密的赛事规程以及赛事前期活动举办策略。在赛事正式举办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随时沟通,注意对赛事全局的掌握控制,对于突发事件务必要紧急处理,不断完善相关的安全服务工作。此外,大众体育赛事并不是一时兴起而举办的体育活动,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活动意义与影响,因此,在大众体育赛事中要注意保持赛事的连续性,将它作为一个长期事业而发展下去[4]。

四、结语

大众体育赛事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由于涉及项目广泛,参与群众众多,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都需要进行系统合理的管理。大众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需要体育管理部门与相关赞助商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个人意识与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亚乒.商业性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417-418.

[2] 苗华威.体育赛事媒体创意的策划与实施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5篇

陶卫宁(1970-),男,安徽安庆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赛事旅游与人文地理研究;高志洋(1990-),安徽淮南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2009级本科生。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71)、广东省高教厅高校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08065)、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教师出国进修项目(留金发[2009]3009号)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C10199)共同资助。

【摘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TDI)的影响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本文对国外体育事件与TDI研究文献从基于TDI感知的事前与事后对比分析、赛事TDI效应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其它重要的研究视角与观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综述。总体上来看,研究大致经历了一个由描述性统计分析,到一般性的量化研究,再到“体育事件语境”对基于TDI的“旅游者行为过程”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另外,近年来一些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学者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相比早期更为多维度和多元化的定性分析。

【关键词】体育事件;旅游目的地形象(TDI);国外研究;综述

一、引言

随着“符号资本(symbol capital)”功能越来越强大[1][2],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TDI,下同)效应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Rithce就强调了赛事旅游目的地形象等“无形”效应研究的重要性[3]。此后,许多学者和一些研究机构在对大型体育事件进行综合效应研究后都得出结论一致认为,相比短期经济效应的不确定性,长效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等效应则更为可靠,更应该得到研究[4-8]。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一般性的TDI感知变化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特点是,仅仅将事件看作是一个潜在的存在(Present)因素,将旅游市场关于某一地的TDI感知进行事前与事后的对比分析,以评价体育赛事的TDI效应。

这类最早的研究见于Kim等韩国学者于汉城奥运会期间和赛后,就韩国整体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变化情况对本国居民和和入境旅游者进行的“意见评估”和“意见调查”。结果表明赛事有效地改善了韩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作者强调了效应的无形、微妙和不能量化等特点,并指出“赛事”与“效应”之间存在很多中间变量,不能简单地运用刺激——反应方程式来进行简单的量化评估[9]。

Ritche与Smith等对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在城市知晓/识别(awareness/recognition)度影响方面的纵向(历时)研究(1986-1988)应是真正意义上的赛事旅游目的地形象效应研究的开始。他们采用无提示(独立)回忆和有提示回忆两种方式,分别就美国与欧洲两个客源市场对加拿大10个主要城市的知晓度各进行了四次调查。结果显示,赛事使举办城市的知晓度相比其它城市(阿尔贝塔省首府埃德蒙顿市)有了较大的提升,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形象特质(nature)方面的变化(作为一个奥林匹克城市)。作者指出了这种效应迅速衰退的可能性,并建议举办地采取相应策略予以应对。另外,他们还强调了“知名度”与“形象”的这两个概念(研究对象)的区别:前者只是知晓城市的人数占总数的比例,是定量的,无所谓正负;后者则是定性的,可能是正面或负面的[10]。前述Pruess等也强调过要注意区分这两个概念[6]。

Mossberg等人采用TDI评价的“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功能特征)——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心理特征)”、“Attributes(属性)——Holistic Image(整体)”与“Unique(特别)——Common(一般)”3“连续体(continua)”建立起综合评价象限,通过调查访谈,就入境旅游者在TDI和PCI的感知与态度变化情况进行了事件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赛事对两个形象的总体影响不明显。二者的受影响程度与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效应的形成与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体育事件的角色或地位、(境外)媒体和赞助商等的关注重点(是否在于赛事本身)以及既有形象感知的特点与程度等均有关[11-12]。

Shibili与Coleman列举出一系列城市形象的描述性词汇,就谢菲尔德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在城市形象方面的影响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调查。本地居民倾向于选择“钢铁与餐具”、“啤酒酿造”与“乡村”等传统的形象,而旅游者则多选择“草场”、“购物”、“斯诺克”、“黑马”等来描述城市形象。赛事很好地改变了旅游者对谢菲尔德市的城市映象,并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旅游意向 [13]。

张和赵等就北京市政府利用奥运会进行城市形象建设四个目标(国际化、文化性、宜居性和“伟大的奥运城市”)的效果,运用李克特态度量表,对本市居民和旅游者(国内和入境)进行了赛前和赛后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地方政府所标示的核心价值、城市身份等与居民及旅游者所意识到的实际之间并不一致[14]。

(二)赛事TDI效应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

1.体育赛事形象对TDI的影响

旅游者对体育事件形象(Sport Event Image-SEI,如事件的组织效率、赛事相关服务等)的感知也会影响到他们对TDI的感知。

Maria与Pedro等则就7个SEI因子(“球场建设”、“球迷接待”、“安保”、“媒体中心”、“组织”、“后勤”、“球场可达性”)和6个TDI因子(“机场”、“事件整体评价”、“服务质量”、“美食”、“安保”、“物价”)的感知以及各自在整体形象感知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李克特态度量表调查和主题式开放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SEI中的“美食”、“安保”与“球迷接待”三个因子对TDI有最重要的正面影响作用。该文的研究对象是媒体工作人员,他们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意见,对TDI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可信性与市场渗透力,值得举办地政府注意[15]。Kaplanidou等人认为,相比形象感知中的认知(Cognitive)维度,SEI与TDI中的情感(Affective)维度对赛事旅者的体验与旅游决策影响更大。形象的感知还会受事件旅游者的“先前旅游经历”、“先前的事件参与经历”、旅游目的以及一些人口统计因素的影响。他们首先以“旅游者特点”、“情感形象”以及“未来的奥运会旅游意向”三个方面的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下同)对这种相关性进行分析。其后,作者又将两个形象感知的内容扩充包括认知(Cognitive)维度,形成完整的SEI和TDI,并在模型中加入了“体验与评价(满意度)”因子,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16-17]。

Moon等运用SEM,专门就体育事件质量的感知与举办城市TDI感知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作者们将事件的质量感知因子分为无形的(Intangible)和有形的(Tangible)两类,将TDI的因子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动的(Conative)三部分,分别分析了两个方面的事件质量因子感知对三个方面TDI感知的作用。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消费者的事件质量感知对TDI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向作用。具体来看,无形的事件质量因子对三个维度的TDI感知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相关系数为0.76—0.81),相比之下,有形的事件质量因子对后者的影响很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01和0.05)[18]。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学者将某一城市(地区)视为体育旅游事件目的地(Sport Tourism Event),并专门分析了体育赛事旅游者对这一目的地形象的感知。Agrusa等在综合分析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理想的体育赛事目的地形象因子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作者以火奴鲁鲁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例,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imple T-test)等方法对日本与北美旅游者关于此地作为一个马拉松比赛目的地吸引力的感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与管理相关工作得出了建议[19]。

2.基于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旅游者行为过程”综合研究

赛事(尤其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由于在有限时空范围内聚集大量人流,容易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增加,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安全”感知,并进而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决策与行为过程。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Barker、Page与Meyer等基于特殊事件中“旅游——犯罪”关系(nexus),通过在赛事期间对不同区域(市区、比赛基地和运动员村等)旅游者的调查和利用地方警署的办案二手材料,对赛事旅游者安全感知、旅游体验及其与各旅游者自身变量(客源地、性别、交际语言等)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一系列的量化研究。犯罪率的上升与赛事所导致的短期人口密度上升有更为直接的关系。入境旅游者的犯罪受害率高于国内旅游者。种族与入住类型是较为重要的犯罪牺牲率影响因素。财产损失程度与各人口统计变量没有显著关系,而与客源地和地点有明显的相关性[20-21]。最后,作者以前期相关研究中的多个变量建立SEM,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量化总结性分析。研究得出了5个最主要的赛事旅游安全感知因子。整体安全感知水平较高与赛事对(家庭式)团体旅游有较大吸引力有关。各变量与安全感知及犯罪体验之间有较强相关性。国内与入境旅游者之间显著差异的原因在于犯罪风险方面的知识、媒体接触类型与时间、对安全需求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决定的犯罪防范行为不同[22]。

Toohey、Taylor与Lee等在“9·11”后,就旅游动机、旅游者对各个不同地点或安保措施(住宿地、交通设施、军队、警察、飞机场和球场)的感知与反应等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这些影响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23]。其后,他们又基于“评价——趋势(appraisal-tendency)”理论,就赛事旅游者关于安全问题的情感反应(愤怒、蔑视和担心)对风险判断(也即安全感知水平)与旅游体验这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安全感知受人口统计因素的影响不大,安全问题对旅游决策与旅游体验没有实质性影响(但是会更加紧张与小心),安防措施满意度较高。安保措施应以不牺牲旅游者体验为前提。安全感知因子中,“警察”与“军队”存在正相关,其它各项之间都呈较强的负相关性。情感反应与人口统计变量均对安全感知和旅游体验有较明显的影响。由于未能对未成行旅游者进行相关研究,所以作者认为结果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作者最后强调,研究中应该注意情感对旅游决策的影响、赛事旅游者的复杂性、媒体环境、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等[24-25]。

鉴于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对赛事本身和旅游体验的重要性,一些举办地政府在赛前就会进行一系列的安保预防措施,包括对旅游者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以获取信息并进行针对性的工作。Donaldson与Ferreira在南非(2010年世界杯)政府的授意下,将赛事的安全与安保政策情境化(contextualise,包括恐怖主义、战争与政治不稳定、健康、文化与语言以及犯罪),对入境旅游者就旅游目的地安全情况的行前感知、体验以及旅行后的安全形象感知变化与目的地推介意向等进行了调查分析[26-27]。Lepp与Gibson通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对2010年世界杯前与赛后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关于南非国家形象中的“安全”因子感知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的结果显示,2010的世界杯对于南非来说是一个解决负面形象感知并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相比以前更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的好机会[28]。

LEE Choong-Ki与TAYLOR等将韩日世界杯期间的入境旅游者分为“世界杯旅游者”和“非世界杯旅游者”两组,又依照“赛事在旅游决策中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将样本分为“适度影响(Mildly-influenced)旅游者”和“强烈影响(Strongly-influenced)旅游者”两组部分,就这些市场对韩国TDI的感知差异、旅游满意度、目的地形象评价(口碑)、再访意向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赛事关系密切的旅游者的TDI感知变化比关系不密切的旅游者更为明显和积极。原因在于前者旅游动机殊的体育情结和较少的形象预设(preconception) [29]。在此基础上,Lee等又在“形象感知—体验—满意度—行为意向”这个旅游者行为过程连续阶段(consecutive stages)框架中,以四个阶段共9个变量建立SEM,就2002足球世界杯对韩国TDI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和全面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维度(共4个)TDI感知对体验以及满意度有不同的影响,并进而影响旅游市场的后续旅游行为意向。作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应该作为对整个过程都有干扰作用的基础性先在(antecedent)因素;同时,每一个阶段的影响因素都应该重视,需要进行历时(过程)研究。另外,个人社会统计因素的影响以及情感因素的多维度性等,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注意[30]。与此类似的是,Kim与Morrsion也研究认为,“以前到访(目的地)次数”、“电视观赛情况(场次或时间长短等)”、“(体育赛事与目的地)两个方面的既有形象”等因素都会影响旅游者对赛事举办地的TDI感知。尤其是后两者,对赛事的TDI效应有则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另外,人口统计变量因素也会对赛事TDI效应的性质、内容及程度等产生一定的作用[31]。

Florek等采用前述的“三连续体”框架,对来自于未参赛国家(新西兰)的入境赛事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TDI感知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历时的(事前——事中——事后)调查研究,旨在分析旅游者的赛事消费体验以及其它因素对他们的TDI感知(态度)变化的作用[32]。

3.借用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

Smith借用符号资本、广告以及通信(Communications)等理论,建立了一个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再造作用的研究框架,通过对一般潜在旅游者和体育赛事观众两个群体就城市既有形象、体育事件策略的态度与意义认知、城市形象建设与体育事件策略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研究了体育赛事对英国伯明翰(申办1992年奥运会)、曼彻斯特(申办1996年和2000年奥运会,举办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与谢菲尔德(举办199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三个后工业化城市的形象再造作用。结果显示,事件可以通过提喻(Synecdoche)与隐喻(Connotation)两个过程对城市形象的更新与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体育事件所传达的信息具有更高的可信性(credibility)和可成象性(imageability),同时城市形象的改变也依赖于其既有形象,也即形象改变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受体育事件形象的难以控制、新近体育活动对于城市形象的难成象性以及新旧体育主题的混合与扰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城市建设的最终效果是复杂的,并因城市而异[33-35]。作者结合本项研究的缺陷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如运用三角测量法数据(Triangulating Data)来识别城市形象改变与体育事件的相关性、样本选择与访谈问题设置中先前的知识与体验的扰动问题以及历时研究的必要性等。Loftman与Nevin等也以这三个城市进行了类似的定性分析[36]。

“体育事件传媒”(体育事件相关的报道、赛事转播、事件广告等)是体育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影响的一个最为主要的途径。Chalip等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汽车大奖赛为例,运用“事件广告”、“事件转播”与“目的地广告”三种不同传媒内容为组合要素,设计了8个媒体环境(media conditions),对新西兰与美国两个客源市场上244名在校大学生就观后的TDI感知与旅游动机两方面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传媒内容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各维度感知的影响性质与程度均有所不同,且存在不同性别市场间的差异和受媒体个人适合性(personal relevance)影响;同时,对旅游动机有重要影响的形象感知维度也因市场不同而有差异。赛事传媒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广告相比,缺乏市场针对性,作用效果单一同时具有较大偶然性。另外,体育赛事的TDI效应还与旅游目的地在不同市场上既有(事前)广告强度有关[37][38]。Chalip与Xing基于品牌合作(Co-branding)理论,以具有强或弱两种(体育)活动性水平(activity levels)的芝加哥(强)与得梅茵(弱)两个城市以及全美汽车赛(强)和高尔夫精英赛(弱)两个赛事为广告对象,组合形成6个不同的配对旅游目的地广告,进行投放实验。对不同广告观后所形成的TDI感知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赛事可以提高城市的活动性等级,也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这与事件与城市的匹配情况相关,也与样本的体育参与性(involvement,协变量)有关。两种形象的感知是否匹配受既有的形象感知影响更大,与二者在广告中所占的份额大小关系不大。形象熟悉程度还决定匹配双方的特点是相互吸收还是形成一种反差语境(a context for contrast)[39]。

Getz等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五个体育事件为案例,通过对事件关键利益相关者代表的访谈,分析了媒体报道与旅游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事件与目的地品牌之间合作的途径以及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0]。

Ramshaw与Hinch等以加拿大埃德蒙顿市一个基于怀旧情结(nostalgia-based)建设TDI为主要目的“遗产杰作(Heritage Classic)”户外职业冰球赛事为个案,通过对各个不同层次(地方、国家和国际)事件传媒内容的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方式,研究事件传媒构建地方身份的方式及其效果。研究显示,所有媒体都认同怀旧主题,但是在具体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总体上来看,事件对地方形象的尺度与解释并不是很清晰的,将TDI(或地方身份)建立于这种情结之上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冒险行为(tricky venture)[41]。

Marie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法,就2004年奥运会传媒对潜在客源市场(澳大利亚)的TDI(希腊)感知、目的地兴趣水平与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路径分析。观看赛事传媒的程度(以观看电视时间的长短为评价指标)与目的地兴趣水平对旅游意向均只有边际性的影响,同时二者又有协同的(synergestic)作用[42]。其后,作者又利用集群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依据旅游目的地态度将样本分为 “非常积极”、“高度积极”、“积极”与“消极”四个不同特征的群组。综合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态度的变化与集群之间的相关性具有很高的统计意义 [43]。

Preuss借用委托理论、市场信号理论和符号资本理论等的概念与理论,对北京奥运会之于北京市的城市形象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赛事传媒所传达的信息类型、强度与媒体和举办地都有一定的关系并且难以控制。与赛事的经济效应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反向选择和赛事产品主体集合性特征所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影响而出现不确定结果相比,赛事对一些著名场馆的巨大投资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城市符号资本的积累[44]。

(三) 其它重要的研究视角与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在一些综合性的研究中也专门提出了体育事件旅游目的地形象效应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效应的机会成本与负面效应(如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申办行贿丑闻与慕尼黑和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暴力事件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以及效应量化评价难度 [45]、效应的短期性及应对策略(后赛事阶段的续营销活动与投资)[46]、城市形象与事件形象之的兼容性[47]、城市类型(已经具有明确的既成城市形象的城市如雅典、巴黎、罗马等和没有明确的既成形象的城市如亚特兰大等)的差异[48]、赛事举办时间和赛事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形象之间的关系(是否冲突)[49]、事件在地方形象提升(如将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图上的“化”或“边缘化”的城市与地区中心化)和城市形象再造过程中当地居民利益考量[50]、效应形成过程中“时间”变量与城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等的影响[51],等等。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三、小结

综上所述,近三十年以来,国外学者对体育赛事与TDI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学术发展路径:从研究内容来看,从单一的TDI感知(或态度)扩展到重视SEI及其因子对TDI的影响,到最后发展为基于TDI感知的“旅游者行为过程”综合语境下的整体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则由早期以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为主发展到后来的定量分析为主,再到最后以SEM为主要手段的更为系统和综合的分析,预示了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研究趋向。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鉴于TDI是一个多元化和层级化的系统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构成非常丰富和复杂。越来越多的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学者尝试着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比早期更为深入的定性分析,显示出了研究手段上的多维度和多元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Essex S, Chalkley B. Olympic Games: Catalyst of Urban Change [J]. Leisure Studies, 1998, (17): 187–206.

[2] Smith A. Reimaging the City: the Value of Sport Initiativ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 (1): 217–236.

[3] Ritchie J B.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Hallmark Events: Conceptual and Research Issu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4, 22(1):2–11.

[4] Pyo S, Cook R, Howell H L. Summer Olympic Tourist Market: Learning from the Past [J]. Tourism management, 1988 (9):137-144.

[5] Spiling O R. Beyond Intermezzo? On the long-term Industrial Impacts of Mega Events:the Impact of Lillehammer 1994 [J]. Festival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1998 (5) : 101–122.

[6] Preuss H. 2004. Aspects of Olympic Games Tourism [EB/OL]. http://sete.gr/files/Ekdiloseis/041012_HolgerPreuss.pdf, 2008-11-29.

[7] Preuss H. Signaling Growth: China’s Major Benefit from Staging the Olympics in Beijing 2008 [J]. Harvard Asia Pacific Review, 2007, 9 (1): 41–45.

[8] Pricewaterhouse Coopers. 2002. Busines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Sydney 2000 Games: A Collation of Evidence[EB/OL].http://pandora.nla.gov.au/pan/13323/20020919-0000/.au/pdf/PWC_RPT_8_Final_4jul02_Tourism_Retail.pdf.

[9] Kim Jong-gie, Rhee Sang-woo, Yu Jae-cheon, Koo Kwang-mo, Hong Jong-duck. 1989. Impact of The Seoul Olympic Games on National Development. Korea Development [EB/OL] .http://kdi.re.kr/data/download/pub_open/2714_4.pdf.

[10] Ritchie J B, Smith B. The Impact of a Mega Event on Host Region Awareness: A Longitudinal Study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1, 30 (1): 3–9.

[11] Mossberg L. The event market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3),:748–751.

[12] Mossberg L., A. Hallberg. The Presence of a Mega-Event: Effects on Destination Image and Product-Country Images [J]. Pacific Tourism Review, 199 (3): 213-225.

[13] Shibli S, Coleman R. Economic Impact and Place Marketing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ld Snooker Championshi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ent Management Research, 2005,1(1):13-29.

[14] Zhang Li., Zhao S. X., City Branding and the Olympic Effect: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ities, 2009 (26): 245-254.

[15] Maria J, Ferreira C, Pedro M, Gouveia B. Evaluation of the Cognitive Image of a Country/Destination by the Media during the Coverage of Mega-Events: the Case of UEFA EURO 2004TM in Portugal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 9 ( 4): 285-296.

[16] Kaplanidou K. Affective Event and Destination Image: Their Influence on Olympic Traveler's Behaviour Intentions [J]. Event Management, 2007 (10): 159-173.

[17] Kaplanidou K., Vogt C.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 Event and Destination Image and Sport Tourists’ Behaviours [J].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2007, 12,(3–4):183–206.

[18] Moon K. S., Kim M., Ko Y. J.,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s event quality perception on destination image[J].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2011, 21(3): 287-303.

[19] Agrusa J., Kim S. S.,Lema J. D.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North American Runners of the Ideal Marathon Competition Destination[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16(2): 183-207.

[20] Barker M, Page S J. Visitor Safety in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J]. Cities, 2002, 19(4): 273–282.

[21] Barker M, Page S J, Meyer D. Modeling Tourism Crime: the 2002 American Cup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 (3): 762-782.

[22] Barker M, Page S J, Meyer D. Urban Visitor Perceptions of Safety during a Special Event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3,41 (4): 355-361.

[23] Toohey K, Taylor T, Lee Choong-Ki. The FIFA World Cup 2002: the Effects of Terrorism on Sport Tourists [J].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2003, 8 (3): 186 – 196.

[24] Taylor T., Toohey K. Impacts of Terrorism-Related Safety and Security Measures at a Major Sport Event [J] Event Management, 2006, 9 (4), pp. 199-209

[25] Taylor T, Toohey K. Perceptions of Terrorism Threats at the 2004 Olympic Games: Implications for Sport Events [J].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2007,12 (2): 99 – 114.

[26] Donaldson R., Ferreira S. Crime Perceptions and Touristic Decision-making: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Prospects for the 2010 World Cup [J]. Politikon, 2007, 34 (3): 352-371.

[27] Donaldson R.,Ferreira S. (Re-)creating Urban Destination Image: Opinions of Foreign Visitors to South Africa on Safety and Security?[J]. Urban Forum, 2009, 20(1): 1-18.

[28] Lepp A.,Gibson H. Tourism and World Cup Football amidst Perceptions of Risk: The Case of South Africa[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11, 11(3): 286-305.

[29] LEE Choong-Ki, TAYLOR T, LEE Yong-Ki, LEE Bongkoo. The Impact of Sport-Event on Destination Image: The Case of 2002 World Cup Korea/Japa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 2005, 6 (3): 27-45.

[30] Choong-Ki Lee, Yong-Ki Lee, BongKoo Lee. Korea’s Destination Image Formed by The 2002 World Cup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 (4): 839–858.

[31] Kim S S, Morrsion A M. Change of Images of South Korea among Foreign Tourists after the 2002 FIFA World Cup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 233–247.

[32] Florek M., Breitbarth T., Conejo, F. Travelling Fan’s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s of the 2006 FIFA World Cup Host Nation [J]. Journal of Sport and Tourism, 2008, 13 (3): 199-219.

[33] Smith A. Conceptualizing City Image Change: The Reimaging of Barcelona [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5, 7 (4): 398–423.

[34] Smith A. Reimaging the City: the Value of Sport Initiativ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 (1): 217–236.

[35] Smith A. Tourists' Consum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port Event Imagery [J].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2006, 11 (1): 77 – 100.

[36] Loftman P, Nevin B. Going for Growth: Prestige Projects in Three British Cities [J]. Urban Studies, 1996, 33: 991-1019.

[37] Chalip L., Green B C, Hill B. Effects of Sport Event Media on Destination Image and Intention to Visit [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03, 17: 214-234.

[38] Chalip L., Costa C. A. Sport Event Tourism and the Destination Brand: Towards to General Theory. Sport in Society, 2005, 8 (2): 218-237.

[39] Xing X Y, Chalip L. Effects of Hosting a Sport Event on Destination Brand: a Test of Co-Branding and Match-up Model [J].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2006, 9: 49-78.

[40] Getz D., Fairley S. Media Management at Sport Events for Destination Promotion: Case Studies and Concept [J]. Event Management, 2004 (8): 127-139.

[41] Ramshaw G, Hinch T. Place Identity and Sport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Heritage Classic Ice Hockey Event [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06, 9 (4): 399-418.

[42] Marie H A. Mega-events and the “Showcase” Effect: Investigating 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Exposure to the 2004 Olympic Games Telecast and Interests in the Olympic Movement: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J]. Tourism Review International, 2006, 10 (4): 241-255.

[43] Marie, H. A. Sports-events, Tourism and Destin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of Athens 2004 and its Media Telecast [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2005, 10 (3): 187-200.

[44] Preuss H. Signaling Growth: China Major Benefit from Staging the Olympic Games in 2008 [J]. Harvard Asia Pacific Review, 2007, 9 (1): 41-45.

[45] Matheson V A. 2006. Mega-Events: The effect of the world’s biggest sporting events on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es [EB/OL].

http://holycross.edu/departments/economics/RePEc/Matheson_MegaEvents.pdf.

[46] Solberg H A, Preuss H. Major Sport Events and Long-Term Tourism Impacts [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07, 21: 213-234.

[47] Higham J. Commentary — Sport as an Avenu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Sport Tourism [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1999, 2 (1): 82-90.

[48] Whitelegg D. Going for Gold: Atlanta’s Bid for Fam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0 (24):801-817.

[49] Jones C. Mega-events and Host-region Impacts:Determining the True Worth of the 1999 Rugby World Cu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3:24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