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

加强合同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1篇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交通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尤其是公路工程项目,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合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包含了工程进度计划,工程造价,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变更与索赔,建设方与承包方,承包方与协作方等多项内容。加强合同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对质量、进度和造价的控制和规范,为此,本文以合同的执行为侧重点对公路工程合同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规范性

在公路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合同管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合同的签订到合同的执行,其中涉及到项目的图纸、施工方案、工程造价、工程变更、工程计量与支付、交竣工验收等多项内容,当就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时,合同是以上诸多内容实施的重要依据。在本次研究中,以合同履行相关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就合同管理工作予以分析。

1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概述

通常条件下,公路工程项目规模大,工期长,对技术的要求高,其中质量、进度和造价问题备受关注。为了强化对以上三要素的控制,加强对工程合同内容的控制与管理具有必要性[1]。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以工程变更与索赔、工程计量与支付为核心内容。以一个企业来说,除去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那么利润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源泉。由于工程变更与工程计量是工程实体转化为工程价款的扭带,关系到资金的回笼,下一期工程进度的进行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在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乃至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2.1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

(1)合同内容繁杂,信息量大。公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其所花费的工期相对较长,公路工程修筑的规模大,涉及面广,其中包含了通用合同条款,专项合同条款,已报价的工程量清单,施工技术方案等相关内容,为了保证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规范性,应借助合同来予以约束和规范。在合同中,合同的内容相对较多,条款问题最为重要,包含一些特殊性的条款、保险税收问题、专利等[2];合同是支撑公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是保证项目健康有序开展的法律凭证,一旦签订完毕后即刻生效,其就已具备法律效力[3]。因此,合同签定前应认真审核每条合同条款,以避免后续发生一系列不必要的纠纷。(2)合同的变更性。公路工程项目所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规模大[4]、地质情况复杂,其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原本所设定的施工方案不适用,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新的方案设计,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变更工程。例如,在现实公路施工现场中,由于受到地域环境、自然等要素的威胁,使得原本的公路设计图纸、方案不适用于现实的工程进展情况,进而需要进行工程变更设计、工程变更立项申请、工程变更审核、工程变更实施等,为后期的工程计量支付、工程验收等提供有效的凭证。

2.2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来看,合同的签订已经受到了各家企业的重视与关注,签订前的审核与谈判,多家企业都引进了专业的法律顾问、合同人员对合同中相关的法律、条款等问题进行审定,利于后期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从合同的履行来说,合同管理的执行能力相对较弱,项目经理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项目合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合同人员流动性大,平时的合同管理工作未进行跟踪管理,出现工程实体发生改变,工程变更索赔滞后,工程计量严重滞后等断链现象,而工程变更的审签滞后又恰恰是当前各个建设项目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严重影响了承包方的工程资金回笼,下阶段工程进度。因此仅仅重视合同的签订,而轻视合同的过程管理,当发生变更索赔等问题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相关人员的执行、配合能力不强,相互协作的能力欠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3加强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强化合同相关的法律意识,以维护合同签订双方的权益

加强对工程合同的重视是首要任务,完善合同中关于经济类的法律体系,应从本质上意识到合同对工程项目的价值[5]。合同与法律应保持同步,合同生效后就具备法律效力,应处理好合同与法律的关系,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充分利用合同来维护各自的法律权益与经济利益,以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合同签订前,双方都要对合同内容中关于条款的相关知识予以研究与分析,对合同条款进行逐一分析,对于合同中规定的各项经济纠纷予以重视,对合同中出现的类似“定金”、“订金”等问题,若用错词语则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纠纷。

3.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增强合同管理团队的执行力

为了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应在遵循合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解决合同的相关执行性问题,增强人员的合同管理能力与执行能力,针对合同条款中关于项目费用的内容予以严格的核对,对公路工程项目的材料规格、材料采购定额、项目预算、项目成本与支出等予以严格规定,提升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分别建立已完工程台账、工程计量台账、工程变更台账等合同管理台账,对工程进度、变更实施进度、计量进度等进行一系列的把控。在工程变更的处理方面,应严格按照合同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时间之内提出变更申请、变更立项、变更令等,工程量清单中无相关子目单价则需进行工程造价,新增单价由业主审批,形成正式文件存档作为合同文件的补充。

3.3打造专业性的合同管理团队,为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提供前提

为了实现对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的有效管理,应打造专业性的合同管理团队,制定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平台。从企业高层至中层,再由中层管理人员到合同管理实施人员,全面提高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合同管理规范与法律知识普及,以及合同管理培训,专员专岗,轮岗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运用,加强各岗位人员的协调配合,实现合同管理人员素养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也应对项目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变更索赔知识普及,提高技术人员与合同人员工作的工作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同对于公路工程项目而言至关重要,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宽泛全面,强化对合同的管理,有利于施工进度、质量、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的控制。因此,应加强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意识,培养专业性的合同管理人才等等,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合同管理水平,为公路工程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动力。

作者:田晓云 单位: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永亮,王维平.试述如何有效加强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管理[J].科技风,2014,22∶167.

[2]寇颖.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索赔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31.

[3]周刚.加强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130.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市场经济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market economy and managemen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tract management, market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和工程建设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工程项目的建筑过程中,其主体的行为必定会形成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诸如政府建筑管理机关、项目法人单位(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其中除了政府管理机关是依据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主体行使行政监督管理外,其他各方面社会关系却是通过“合同”这一契约关系来完成的。工程建设活动的质量、投资和进度都是在合同管理的调整、保护和制约下进行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其重要性和意义表现在:

1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发挥要靠契约和法律。施工合同作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主要法律依据,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其对建筑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作用不言而喻。

(2)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 交易行为来看,工程建设的参与和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发合同自律行为较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十分必要。

(3)由于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不深和理解不透,将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以避免不遵循市场规则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严重后果。

2当前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执行力度不够。

一方面合同双发当事人不习惯按合同办事,且又不进行及时、必要的经济技术签证,造成双发均违约,致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工程款不能按时拨付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可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即使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致使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2)缺乏有效的分包合同管理

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总承包商和各专业分包商之间及各分包商之间因合同界定不清,责、权、利不明确,而互相推诿,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土建和水电、设备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3)不重视合同文本分析

合同订立时缺乏预见性,缺少对合同文本的分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因为缺少某些重要的条款,导致缺陷和漏洞较多,双方就会因为对条款的理解有差异以及对合同风险预估不足等问题而发生争执。

(4)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匮乏。

合同管理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同时也是涉及全局、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建筑行业对合同管理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实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组织网络。

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配备以法律顾问为核心,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的合同管理人员,使建筑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并接受负责管理合同的管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工作制度。

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作小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内容,并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一是选好合同管理人员。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精通合同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实施全过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三是抓好合同管理人员警醒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4)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当事人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使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避免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维护建设市场序。

(5)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看各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督促各方严格履约。二是要看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合同数量、工期、设计等方面的变更情况,如有变更应履行变更签证手续,以合同形式明确变更情况。三是要看是否存在违约情况。合同综合管理部门对此过程应重点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各方的往来函件、通知等文书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发生纠纷,也是区分责任的重要证据,所以对合同履行的每一环节形成的书面材料都应注意完整保存。

(6)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体现建筑企业经营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做好合同管理是整个建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一、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发挥要靠契约和法律。施工合同作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主要法律依据,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其对建筑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作用不言而喻。

2、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来看,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十分必要。

3、加强合同管理是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将全面开放。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不深和和理解不透,将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以避免不遵循市场规则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严重后果。

二、当前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执行力度不够。一方面合同双方当事人不习惯按合同办事,且又不进行及时、必要的经济技术签证,造成双方均违约,致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工程款不能按时拨付。由此,对于承包商来讲,即使是正当的索赔也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另一方面大多数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可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致使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2、缺乏有效的分包合同管理。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总承包商和各专业分包商之间及各分包商之间因合同界定不清,责、权、利不明确,而互相推诿,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土建和水电、设备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3、不重视合同文本分析。合同订立时缺乏预见性,缺少对合同文本的分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因为缺少某些重要的条款,导致缺陷和漏洞较多,双方就会因为对条款的理解有差异以及对合同风险预估不足等问题而发生争执。

4、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匮乏。合同管理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同时也是涉及全局、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建筑行业对合同管理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组织网络。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配备以法律顾问为核心,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的合同管理人员,使建筑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并接受负责管理合同的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建筑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检查监督本企业各类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履行;宣传贯彻有关合同法律、法规,培训合同管理人员;审查合同,防止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参与解决合同纠纷;总结推广合同管理经验,等等。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工作制度。(1)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作小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内容,并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2)责任分解制度。合同管理人员应负责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小组或分包商,使他们对各自的工作范围、责任等有详细地了解。通过层层合同责任分解,层层合同责任落实到人,使各工程小组都能尽职尽责,共同实施合同;(3)每日工作报送制度。信息是合同管理人员的眼睛。建立每日工作报送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必须将其工作情况及未来一周的工作计划报送到合同管理相关部门,使其及时掌握工程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种种问题作出决定;(4)进度款审批制度。目前工程进度款的申报通常都是由成本核算部门提出的,成本核算人员往往对现场及合同情况不很熟悉,不能将费用索赔的全部项目及时纳入当月付款要求中。而能否及时要求索赔,是索赔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建议建立工程进度款的审批制度,由合同管理人员从合同的角度对进度款进行审查。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一是选好合同管理人员。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精通合同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实施全过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员才能胜任合同管理的工作;二是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合同管理人员,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取得从业资格后方能上岗;三是抓好合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取得从业资格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4、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当事人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使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避免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维护建设市场秩序。

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结合我国建筑业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编写出的示范文本,具有全面、准确、严谨的特点,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份很好的合同示范文本。另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于2007年11月1日联合了《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不再分行业而是按施工合同的性质和特点编制招标文件,而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通用合同条款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今后,要加强推行合同示范文本以提高合同质量。

5、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要看各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督促各方严格履约;二要看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合同数量、工期、设计等方面的变更情况,如有变更应履行变更签证手续,以合同形式明确变更情况;三要看是否存在违约情况,这是精度检查的主要工作,合同当事人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任何一项义务,都会导致违约情况发生。合同综合管理部门对此过程应重点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各方的往来函件、通知等文书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发生纠纷,也是区分责任的重要证据,所以对合同履行的每一环节形成的书面材料都应注意完整保存。

总之,从招投标到工程竣工的过程中,合同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合同目标的实现,又使技术和经济相结合,从而使建设项目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市场经济

一、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一定的目标条件下,关于企业投资、融资以及利润的管理。其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财经法律法规,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原则,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来处理企业的财务关系,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顾名思义,其以合同为形式对企业进行管理。我认为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和企业合同管理的质量存在密切的关系。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企业内部的合同依据法律进行签订、履行、解除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做好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开展经济活动,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之间联系密切,财务管理是实现合同管理的重要保障,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使实现高效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财务管理和合同管理又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共同构成企业内部行为规范准则,促进企业实现预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目前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的时期合同管理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合同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调查分析之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合同管理的相关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合同管理相关制度逐渐完善,但是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内部人员对于合同管理的相关意识树立仍然不到位,对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不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导致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效率比较低。

(二)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企业合同管理涉及到的内容知识十分丰富,需要有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保障。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对于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仍然处于滞后状态,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大多都是因为企业内部缺乏合同管理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合同管理的相关专业内容含糊不清,影响了企业合同管理的效率,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问题。

(三)目前合同管理具体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合同管理工作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大致有先施工后签订合同;而且随意接触合同,不经过法定程序解除合同的现象十分普遍;合同的变更不规范。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中,为了追逐利益,合同管理工作往往受到忽视,导致出现了各种经济纠纷,增加企业的成本,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财务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的相关策略

合同管理对于企业来讲十分重要,其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于合同管理工作高度重要,其中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成为企业目前完善合同管理的重要策略。我认为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相关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逐步规范行为。树立意识,首先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时期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合同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其重要性进行全面的宣传,使合同管理的每个工作人员可以对合同管理工作有全新的认识,从而不断端正工作态度,从而在工作实践中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完善选拔培训活动,提高人员素质

在企业内部要定期进行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工作人员可以保持先进性,不断更新合同管理的相关专业素质。同时在选拔人才时,要提高选拔标准,聘用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此外,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定期进行业务交流,使工作人员之间相互交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在企业内部要形成终身学习的风尚,促使员工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扩展知识层面,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合同管理全面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在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合同管理工作需要财务管理部分的全面管理。在签订合同之前,首先要进行风险预测,对合同签订双方进行深入的了解,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要对企业资金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在合同结束后,要进行工作的验收,看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同时要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监督,保障合同管理程序的良好运行,实现对合同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监管,促使企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管理的行为,促使企业在新时期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小结

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十分重要。虽然在新时期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在新时期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新.浅谈如何加强采购合同的日常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2]亢雅瑞.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9(08).

[3]王会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8)

[4]王爱东,付代红.以价值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教材内容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审核 风险 筹划

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的报销、成本核算及经营成本的统计编报工作,监督控制职能薄弱,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合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财务人员要如何参与合同的管理,如何审查合同,发现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涉税风险呢?现本文就将如何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展开讨论。

1、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管理的步骤

众所周知,合同往往会涉及质量、标准、规格、功能、价款报酬,运输等诸多环节,一个人难以逐一通晓,因此需要企业各部门参与制定合同的条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合同的签订过程,是业务部门、企管部、财务部、供应部等多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合同管理对企业职能部门要求分工合作。财务作为合同管理中的监督审核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发票、税款、税负等财务与税务相关的问题,将合同要素与税法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将财务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因注意的事项作如下总结:

1.1调查阶段

在调查阶段,谈判人员首先要对合同的标的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即要了解上游市场也要了解下游市场需求。积极与已使用过的企业沟通,对标的的性能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准确地把握市场价格,在合同招标的过程中积极的争取主动权。财务部要对纳税人的身份行审查,看其是否具有相关的纳税资质;审查对方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相关信息。

1.2谈判阶段

谈判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首先要测算风险,要作好相关税负的测算,若税负风险大,则要改变交易的方式,若采用分期付款,或委托代销的方式销售则可以起延迟纳税的作用。

1.3文本的拟定阶段

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优先使用格式条款,因为格式条款是经过官方公布的,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总结出来的,便于双方的阅读和理解。不要签订歧义条款,要避免歧议、避免多音字,更不允许条款中有与税法相违背的约定。如合同中不能规定由某一方负责全部的税款,因为税法中对纳税义务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税法中没有规定税款的资金来源,虽然纳税义务不能转移,但是却可以在资金的来源中做出具体规定。

1.4审核阶段

合同在审核阶段注意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核对数量、价款、金额及相关的结算方式 ;确保相关附件资料齐全,手续完善;确保合同的价格政策、采购政策符合企业有关规定。合同的审核还包括许多的细节问题,都要逐一审查。

2、合同变更的应对措施

合同签订后,企业偶尔会因为不可抵抗力因素制约,或实现合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要对原先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这便涉及到了合同的变更。变更的合同可分为未履行的合同和已开始履行但是没有履行完必的合同。对待这两种合同,财务人员首先要明确的是变更前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该合同已经发生了法律效率,但是却没有形成法律事实。合同变更后,要与最终签订的变更协议为主。随着变更协议的签订,原合同对应的相关部分将失效。其次,财务人员要认真的审核合同变更的内容,通常情况合同的变更只会对标的的数量、交货期限或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合同的变更除了对合同内容的变更外,还变更了合同的主体,即施工方或者是供货方发生了改变,这实质上是合同的转让,这已经超出了合同变更的范围。对于这种新合同,财务人员要重新审核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于变更主体的合同,相关资质要重新审核,并与变更主体建立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此外,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转变角度看问题,通过改变经济业务的性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作好事前筹化,加强合同管理的案例分析

现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讨论财务人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如何转变业务的性质,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大华公司是一家物资供应公司,2013年5月大华公司悉知,木材厂每月都有2000吨的木材欲出售,同时一家造纸厂每月都有收购木材的意愿,于是大华公司希望自己联系这两家公司来扩展自己的业务。方案选择,方案一:大华公司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每月收取中介费并按5%的税费交纳营业税;方案二:大华公司以中间商的角色进入,并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如何进行分析呢,在审核相关资质后,首先我们要判断业务的类型,了解相关的政策,再进行税负的测算,最终对纳税情况进行事先筹划。公司想赚的无非是1万元的手续费,若以中介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属于,则流转税为收入5%的营业税,则税费为500元;但是若与中间商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则是购销业务,则流转税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则税费为10000/1.17*17%=1453元。两者的税负差=1453-500=953元,很显然我们将选择与方案一,即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此事。随着市场的变化,若是木材厂在8月份的时候,因为资金困难,无法提前向造纸厂支付资金,我们将如何处理呢?显然税法在判断业务性质的过程中反复的强调的是三流合一,即货物流,发票流和资金流的方向必须要统一。也就是说案例中如果由大华公司代付资金,那么从税法的角度上,则不符合的要求,即不能以判断业务性质按5%的税率交营业税。随着业务的变化,税务人员要如何化解此项业务危险呢?还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却因为资金流问题而改变了税务处理。此时我们应回归原点――赚1万元手续费就是我们的目标,那只要我们将业务转变成借贷业务,借给木材厂货款,1万元的报酬作为利息改入,且还是按借款业务交5%的营业税。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转变企业的业务类型(由业务转变成借款业务),减少税负,实现了企业经营目标。

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并不是所有的合同在签订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筹划的。相反了,筹划往往发生在事前,且在筹划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更应该注意筹划的合理性。在保证合理性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税收征管的模式有所了解。税务机关是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也就是说税务人员通过各单位上报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将主要指标与系统进行纳税评估,一旦数据异常,将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相关因素,避免数据异常波动。

4、合同纠纷的应对措施

不可避免的,合同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企业还可能会遇到合同纠纷。解决纠纷的途径可分为双方协商、仲裁、法律诉讼。双方协商是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法,在发生纠纷后,企业应当首先选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法律诉讼是程序最复杂,成本最高,期限最长的解决办法,但是法律诉讼的执行效果以法律为依托,执行效果最好;仲裁是介于两者之者。财务管理者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应当提前作好相关的风险预测,一旦发生的纠纷,能够及时的提供相关经济业务资料,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的方式挽回企业的损失,提高纠纷索赔意识,使得监督索赔贯穿于合同的履行全过程。做到事事有监督、事事有章可循、事事定责任,事事照章办。在合同的纠纷解决过程中,财务人应积极的发挥监督检查职能。

5、合同的归档

合同签订后,由业务部门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合同文本相关的材料归档工作,并及时将一份合同原件送至财务部保存,财务部应建立合同台账以备查。其合同的台账中要明确的登记签订单位、合同的有限期、合同的履行情况、付款情况等相关信息,作好合同全过程监督,由合同台账中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合同已执行到什么地步,资金的支付情况,以便对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作提前的风险评估。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财务要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业务核算,凡未符合合同条款要求的,拒绝验收付款。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积极的参与到合同的管理中,因为一旦财务人员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在财务与涉税问题上不把关,也不提出合理建议,不参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审核,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话语权、参与权,这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缺失,也将制约着企业经营发展。

总之,合同管理是公司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作好合同管理对公司经济利益的取得有着积极的作用。财务人员应将合同管理及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起合,根据业务的性质作好税务筹划工作。

参考文献:

赵斌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 中国学术期刊网 2014年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6篇

1、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管理的步骤

众所周知,合同往往会涉及质量、标准、规格、功能、价款报酬,运输等诸多环节,一个人难以逐一通晓,因此需要企业各部门参与制定合同的条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合同的签订过程,是业务部门、企管部、财务部、供应部等多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合同管理对企业职能部门要求分工合作。财务作为合同管理中的监督审核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发票、税款、税负等财务与税务相关的问题,将合同要素与税法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将财务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因注意的事项作如下总结:

1.1调查阶段

在调查阶段,谈判人员首先要对合同的标的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即要了解上游市场也要了解下游市场需求。积极与已使用过的企业沟通,对标的的性能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准确地把握市场价格,在合同招标的过程中积极的争取主动权。财务部要对纳税人的身份行审查,看其是否具有相关的纳税资质;审查对方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相关信息。

1.2谈判阶段

谈判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首先要测算风险,要作好相关税负的测算,若税负风险大,则要改变交易的方式,若采用分期付款,或委托代销的方式销售则可以起延迟纳税的作用。

1.3文本的拟定阶段

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优先使用格式条款,因为格式条款是经过官方公布的,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总结出来的,便于双方的阅读和理解。不要签订歧义条款,要避免歧议、避免多音字,更不允许条款中有与税法相违背的约定。如合同中不能规定由某一方负责全部的税款,因为税法中对纳税义务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税法中没有规定税款的资金来源,虽然纳税义务不能转移,但是却可以在资金的来源中做出具体规定。

1.4审核阶段

合同在审核阶段注意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核对数量、价款、金额及相关的结算方式 ;确保相关附件资料齐全,手续完善;确保合同的价格政策、采购政策符合企业有关规定。合同的审核还包括许多的细节问题,都要逐一审查。

2、合同变更的应对措施

合同签订后,企业偶尔会因为不可抵抗力因素制约,或实现合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要对原先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这便涉及到了合同的变更。变更的合同可分为未履行的合同和已开始履行但是没有履行完必的合同。对待这两种合同,财务人员首先要明确的是变更前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该合同已经发生了法律效率,但是却没有形成法律事实。合同变更后,要与最终签订的变更协议为主。随着变更协议的签订,原合同对应的相关部分将失效。其次,财务人员要认真的审核合同变更的内容,通常情况合同的变更只会对标的的数量、交货期限或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合同的变更除了对合同内容的变更外,还变更了合同的主体,即施工方或者是供货方发生了改变,这实质上是合同的转让,这已经超出了合同变更的范围。对于这种新合同,财务人员要重新审核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于变更主体的合同,相关资质要重新审核,并与变更主体建立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此外,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转变角度看问题,通过改变经济业务的性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作好事前筹化,加强合同管理的案例分析

现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讨论财务人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如何转变业务的性质,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大华公司是一家物资供应公司,2013年5月大华公司悉知,木材厂每月都有2000吨的木材欲出售,同时一家造纸厂每月都有收购木材的意愿,于是大华公司希望自己联系这两家公司来扩展自己的业务。方案选择,方案一:大华公司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每月收取中介费并按5%的税费交纳营业税;方案二:大华公司以中间商的角色进入,并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如何进行分析呢,在审核相关资质后,首先我们要判断业务的类型,了解相关的政策,再进行税负的测算,最终对纳税情况进行事先筹划。公司想赚的无非是1万元的手续费,若以中介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属于,则流转税为收入5%的营业税,则税费为500元;但是若与中间商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则是购销业务,则流转税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则税费为10000/1.17*17%=1453元。两者的税负差=1453-500=953元,很显然我们将选择与方案一,即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此事。随着市场的变化,若是木材厂在8月份的时候,因为资金困难,无法提前向造纸厂支付资金,我们将如何处理呢?显然税法在判断业务性质的过程中反复的强调的是三流合一,即货物流,发票流和资金流的方向必须要统一。也就是说案例中如果由大华公司代付资金,那么从税法的角度上,则不符合的要求,即不能以判断业务性质按5%的税率交营业税。随着业务的变化,税务人员要如何化解此项业务危险呢?还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却因为资金流问题而改变了税务处理。此时我们应回归原点――赚1万元手续费就是我们的目标,那只要我们将业务转变成借贷业务,借给木材厂货款,1万元的报酬作为利息改入,且还是按借款业务交5%的营业税。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转变企业的业务类型(由业务转变成借款业务),减少税负,实现了企业经营目标。

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并不是所有的合同在签订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筹划的。相反了,筹划往往发生在事前,且在筹划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更应该注意筹划的合理性。在保证合理性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税收征管的模式有所了解。税务机关是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也就是说税务人员通过各单位上报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将主要指标与系统进行纳税评估,一旦数据异常,将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相关因素,避免数据异常波动。

4、合同纠纷的应对措施

不可避免的,合同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企业还可能会遇到合同纠纷。解决纠纷的途径可分为双方协商、仲裁、法律诉讼。双方协商是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法,在发生纠纷后,企业应当首先选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法律诉讼是程序最复杂,成本最高,期限最长的解决办法,但是法律诉讼的执行效果以法律为依托,执行效果最好;仲裁是介于两者之者。财务管理者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应当提前作好相关的风险预测,一旦发生的纠纷,能够及时的提供相关经济业务资料,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的方式挽回企业的损失,提高纠纷索赔意识,使得监督索赔贯穿于合同的履行全过程。做到事事有监督、事事有章可循、事事定责任,事事照章办。在合同的纠纷解决过程中,财务人应积极的发挥监督检查职能。

5、合同的归档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7篇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施工企业面临建筑业市场化、工程管理国际化的形势,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对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4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韩风光,中小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依法经营;经济合同;经济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制度

一、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市场主体之间交流桥梁和纽带的经济合同,已经成为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实现社会价值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经济合同依法订立、全面履行的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避免和减少经济合同纠纷,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经济合同,其实质是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使企业签订的每一个经济合同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依法订立和及时发现、解决合同签订中的问题,促进资金技术资源高效运作,使企业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更好地获取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

(三)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依法经营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经济的调整手段也更加倾向于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企业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做到依法签订、履行经济合同,依法解决合同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将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纳入依法经营轨道,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企业才能持续兴旺发达。

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为适应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利益而达成的一项共识。但是鉴于我国的历史以及文化原因,个别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合同内容、合同档案的保管等方面,现将经济合同管理中常见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以便我们在订立合同时予以借鉴和避免。

(一)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关于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经济合同签订的双方有一方不具备主体资格,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签订合同.或者其本身就不具备签订合同所需要的资质,在这样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则会对企业带来不利的后果。

2.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对经济合同的认知度不够,缺乏对对方的合理调查了解,不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格式办理,草率签订,有的经济合同无书面依据,造成经济损失无法索赔,甚至还要向对方承担责任。

3.签订的经济合同内容不明确,条款不全,没有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对于履行的细节没有规定或者规定模糊,对违约责任规定不合理致使一方利益得不到保护等情况时有发生。

4.在经济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履行,造成不完全履行或者瑕疵履行的状态,进而承担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5.在发生纠纷时.法律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取得和保存有利的证据.使自己处于不利的状况。给动机不良利用合同诈骗者有机可乘。

(二)经济合同管理中有关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机构、人员不能落实到位,应付检查,没有把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也没有把经济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来抓,致使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无法渗透到企业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中去。

2.出于种种原因,人情关系、面子问题、怕麻烦等,经济合同的签订效率不高,往往是成为口头协议,基于对对方的信任而无书面协议。

3.经济合同签订把关不严.签约比较随便.没有经过经济合同管理部门的有效制约或虽然有合同会签流程,但对合同内容审查不够规范。变更或解除的经济合同,不能按照规范的程序、期限和形式办理,经济合同纠纷的隐患很大。

(三)在经济合同的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经济合同归档制度的缺乏使得很多企业签订的经济合同在履行完毕之后便无档可查,一旦日后发生合同纠纷,则使得企业处于被动的局面,对于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企业整体规划的实施。

三、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体系

企业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体系,是企业加强经济合同管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企业的必要工作。企业应当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管理体制上,可以采取归口管理和分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由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全面负责企业合同管理的各项工作,对本企业的合同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在企业各分部门,视需要设专职、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分类专项管理相关合同。此外,还应当设置监察、审计部门,审查监督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加强内部监控。

(二)明确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1.作为一个合格健全的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应做到:(1)制定完善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2)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工作。(3)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专业和法律常识的普及。(4)监督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对已签订的经济合同做到应尽的审查义务,并向本部门的负责人汇报。(5)在企业发生经济合同纠纷的时候能有效的解决纠纷并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6)代表企业参加有关经济合同的仲裁和诉讼活动。

2.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是:(1)在职责范围内,协助合同的签订人员进行合同的谈判,协商。(2)从法律的角度审查合同.防止合同中出现违法以及危害企业利益的内容。(3)对合同签订后的履行阶段进行监督.确保合同得到及时有效的履行,并对此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以合理的方式解决。(4)负责建立合同的保存档案,总结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5)制止非法的合同行为,同时在合理的范围内规避合同风险。适脓法参加对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三)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应实事求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1.经济合同综合管理制度由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对企业合同实行统一管理。确定合同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规定合同管理原则和基木内容,规定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的程序和要求,规定合同管理人员和合同承办人员的岗位资格要求,及对合同管理人员与合同承办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进行考核奖惩等。

2.经济合同分类专项管理制度由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应根据本企业合同的种类和特点,在合同综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各类合同的分类专项管理制度。包括确定专项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及其职责,规定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内容。

3.经济合同授权委托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的过程中,必须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或者法定代表人合法授权的人签订。被授权人签订合同,必须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书面委托书。在企业内部来说,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拥有所需的资质并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才能被授权,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的利益。人所持的授权书必须严格按照格式书写,应明确包括人姓名,单位名称、授权范围、期限,以及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名并加盖公章。人的授权范围应结合该业务人员的业务范围由合同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并报企业负责人批准,授权委托书的印制应由合同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人外出签订合同应携带授权委托书,无授权或者授权不明时合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可拒绝协助其工作。

4.经济合同的审查制度。鉴于经济合同签订关系到企业诸方面的利益,且其签订的专业性以及法律性都很强,所以经济合同的审查制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一些关乎企业重大事项的经济合同,更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因此就要求经济合同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经济审查制度,一个完善的经济合同审查制度包括企业各有关部门在合同审查中的职责、审查程序、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时限等。

5.经济合同的公证制度。我国公证制度日益完善,作为市场经济主题的企业应充分利用公证制度,在签汀一些重要的经济合同的时候进行公证,会使得合同的履行得到有效的保证,且一旦合同条款发生争议或者纠纷,则可以有确切的维权依据。因此,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公证工作的管理。

6.经济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及经济合同统计报表制度。经济合同专用章作为企业对外签订经济合同时的重要依据,应由专人保管、使用,建立经济合同专用章的使用档案,并定期整理向主管领导回报,对滥用合同专用章的行为进行处罚。

建立合同统计报表,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详细登记,以便在合同的履行阶段可以随时掌握履行进度,及时把握合同对方的动向。主要有合同执行情况进度表、合同签订情况进度表。

7.经济合同归档制度。要制定严格的归档制度,妥善保管经济合同。合同依法签订后,合同承办人员应将合同正本交单位合同管理人员保管,合同副本留承办人员备用,必要时抄送、抄报有关部门。合同管理人员对已生效的合同要编号登记,逐个建立档案,与合同有关的文件也要附在合同卷内归档。履行完毕的合同,按档案保管期限保管。

(四)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监督检查

自我监督和控制是国有企业的一个强大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纪检监察和审计、法律顾问等手段加强内部监控,使经济合同始终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始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1.加强自我监督。专业部门和人员应关注国家经济合同方面立法的最新进展,及时把握政策的动向,审视企业内部经济合同的实施状况,并定期进行考核,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及时的处理,保障企业的权益。

2.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企业内部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经济合同全过程的监督,特别是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业的视角,建立物资供应商、施工队伍和相关人员廉洁档案制度,对不正当竞争、商业受贿等不良行为设立黑名单制度,确保经济合同合法合规,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制度的准确把握和运用保持对合同主体和相关责任人的强力威慑。

3.加强审计监督。审计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事前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有关文件,审查设计、监理、施工、物资供应等承建单位的资质等级、资信能力、技术服务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审查建设资金的筹措与保障,保证资金筹措方式科学、来源合法、运作经济。事中对建设合同、项目变更、物质采购、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保证资金落实,按规定使用,没有被转移、侵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事后按照"先审计、后决算、再转资"的审计原则,对项目的真实性、效益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跟踪审计,检验经济合同实施的效果。

4.加强法律顾问监督。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基础的、主体的地位,加强全社会的信用管理,必须首先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法律顾问要帮助企业把脉法律事务,提供决策参考法律意见,进而预防、控制和避免法律风险。让法律顾问从应诉、合同审查的幕后工作中走出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去,让法律顾问凭借其企业法律知识与经验,为企业完善各项制度、防范各类风险,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法律环境中一路走好。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合同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因经济关系产生的合同进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监督审查等一些系列行为。煤炭行业现在基本上都是产销分离的,所以现在一般煤炭生产企业极少销售业务,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煤炭企业采购合同的管理。煤炭企业合同管理具体可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合同订立前对合同当事人的资格、价格、商品质量、履约能力等进行审核;二是在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并采用规范的合同范本;三是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执行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为货物的验收、入库以及支付,并定期对供应商履约能力进行评估。

现代经济活动大多通过合同的形式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进行约定,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往往与其合同管理密切相关。煤炭企业大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其每年签订的采供合同金额高达几十亿元,因此煤炭企业重视采购合同的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良好的合同管理能有效树立企业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彰显企业的品牌信誉度。其次,通过加强煤炭企业采购合同管理,能够保障其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材料价格公道合理、质量符合技术要求,保障煤炭企业的顺利生产。再次,通过加强煤炭企业采购合同的管理,能够在后续的合同执行过程中,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便在合同发生纠纷时,能够依法维护煤炭企业的合法利益,减少或控制合同执行过程中风险因素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二、煤炭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但是由于受“生产为主,经营为辅”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部分企业存在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合同当事人资格以及合同条款的审查不足,合同签订后缺乏有效的合同执行监督机制等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一是企业管理人员单纯重视企业生产指标与生产安全方面,忽视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合同管理在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合法经济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二是虽然各煤炭企业已建立合同管理机构或规章制度,然而由于对合同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在合同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足、人员兼任其它岗位而无暇顾及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等现象,造成煤炭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三是落后的合同管理理念。煤炭企业往往只注重合同的签订,认为合同的签订即为合同管理工作的结束,错误的合同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忽略了供应商执行合同能力的动态监测,往往出现供应商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无力执行合同的现象,对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煤炭企业大多已建立一系列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然而由于某些规章制度过于强调原则而缺乏一定的操作性、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等原因,造成合同的审查、签订、执行与监督的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合同签订前缺乏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人情合同或关系合同比例较大;同时,由于缺乏对供应商的事前考核,造成采购合同的无效或无法履行。二是合同的签订程序不规范,合同法律意识不强,出现合同的补签倒签等不规范操作。三是对合同的履行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3、合同签订前,对合同当事人资格审查不足

一是,大多数煤炭企业在签订采购合同前,缺乏对该类商品市场价格区间及其趋势的把握,同时缺乏对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与商品质量的审核,无法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合理公道,给煤炭企业经营带来经济损失。二是,缺乏供应商的资质的审查,且存在部分企业采购未通过正规的招标程序进行,造成煤炭企业采购的商品质量难以达标或者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等不合理现象,或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面临供应商无力执行合同而造成的合同违约风险。

4、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不足,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

一是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不力。部分合同存在对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与权利约定不明确、表述不清等问题,造成煤炭企业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保障自身权益。二是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部分交易操作不规范,仅凭口头预定即实现交易,没有书面签订合同。同时,也存在合同的制定不规范,造成合同对权利与义务约定不明确等合同漏洞,给煤炭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5、合同签订后,缺乏对合同履约的有效监督以及纠纷处理机制

由于缺乏正确的合同管理意识,多数煤炭企业认为合同签订后即完成了合同管理的全部内容,而忽略了对合同履行的动态监督。一是由于煤炭企业支付延期造成的违约责任,主要原因为煤炭企业在对货物验收入库后,财务部门忽略合同约定,未在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货款。二是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保证金退还的延误造成企业违约责任。三是对供应商的履约能力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当供应商经营状况恶化时不能采取积极措施防范违约风险;同时,合同出现纠纷时,不能通过有效合法的渠道维护企业经济利益。不能及时向债务人提出债券追索或贻误诉讼时期,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

1、转变经营观念,强化合同管理意识

针对煤炭企业在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首先,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强化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强调合同管理对企业经营效益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定期通报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相关人员合同管理的操作,明确合同管理流程。其次,强化合同关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合同法律基础。当发生合同纠纷时,能够根据合同条款、法律规定予以及时处理,尽量降低煤炭企业的经济损失与经营风险。

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优化合同管理流程

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是煤炭企业提升其合同管理的制度基础与保障,煤炭企业应该严格遵照《合同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责的明确界定;合同签订前的供应商资格、价格、质量与履约能力审查;合同签订的程序、权限设定、法人授权委托书办法、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的处理等具体内容。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本着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原则,保障合同的签订、执行以及纠纷处理都有章可循。

3、合同签订前,加强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

首先,合同管理部门在采购前要对所需采购的物料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该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区间以及价格走向,以为后续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作对比。其次,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商品价格与质量、履约能力的审核。合同管理部门要认真审核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材料与证明,并讲该类文件的出具作为招标条件之一。最后,合同管理部门在对供应商材料进行审核并形成审核意见后,要将审核报告上报主管部门,只有在合同管理部门与部门领导都审核通过后,才能与该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4、合同签订过程中,加强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推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首先,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清晰。要求合同条款要对合同各方当事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职责与权利进行充分界定,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可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协调。其次,统一合同文本是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有力保障,便于消除由于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造成的各种漏洞,同时有利于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积极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参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合同范本,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煤炭企业的合同示范文本。

5、建立合同执行监督机制与纠纷应对机制

构建实时动态的合同执行监督管理机制。合同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保障合同的如约履行,同时积极有效防范合同纠纷的发生。首先,合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合同周期长、标的金额大的合同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形成定期对其进行考察与检测的报告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并形成有效的应对措施。其次,要求仓储部门加强对采购商品的质量、数量把关,对于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一律拒绝验收。同时加强财务部门与仓储部门的交流,对于验收合格的商品要及时向供应商付款,杜绝煤炭企业违约的发生。再次,加强供应商履约能力的检测,及时发现出现的不利于供应商履约的风险因素,适时运用撤销权、变更权等有效的法律手段,防止违约事件的发生。

建立及时的合同纠纷应对机制,保证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煤炭企业能够快速反应。首先,合同签订时应注重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情况,充分分析意外情况发生时对合同签订双方的影响,并细致界定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次,合同产生纠纷时,法律顾问部门要充分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合同条款,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纠纷的协商调节。与供应商协商不成时,企业要向法律机构提出仲裁或诉讼来解决,通过法律手段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在合同产生纠纷时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敬义:加强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3).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完善管理

一、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 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 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 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将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将造成我国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二、 目前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建设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 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其主要表现在:

1、少数合同有失公正。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分非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2、合同文本不规范。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3、“阴阳合同”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有些业主以各种理由、客观原因,除按招标文件签订“阳合同”,供建设行政主管部分审查备案外,私下与承包商再签订一份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的 “阴合同”,在内容上与原合同相违背,形成了一份违法的合同。为合同履行埋下了隐患,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进而给业主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4、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有些工程合同的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在工程建设中业主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发包人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以种种理由拒付工程款,形成建设市场严重拖欠工程款的顽症;承包商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不按规范施工,形成延期工程、劣质工程,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市场。

5、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

6、违法承包人利用其它承包商名义签订合同或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不法承包商在自己不具备相应建设项目施工资质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借用他人资质参加工程投标。并以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格,签订无效合同。一些不法承包商利用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质,专门从事资质证件租用业务,非法谋取私利。严重破坏了建筑市场的秩序。

7、违法签订转包、分包合同情况普遍存在。一些承包商为了获得建设项目承包资格,不惜以低价中标。在中标之后又将工程肢解后以更低价格非法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小的施工队伍。这些承包商缺乏对承包工程的基本控制步骤和监督手段,进而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三)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影响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四)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

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伽工和维护手段落后,合同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三、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加强对承包商的资质管理。

通过严把建筑承包商资质管理关,从总量上控制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解决目前建筑市场上供求失衡与过度竞争问题。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承包商参与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对承包商的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正常的建设市场环境,确保建筑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国家已经出台了招投标法,并全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体制。建议研究相应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健全体制,完善操作。

(三) 借鉴国际经验,推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合同示范文本。

在合同管理方面,我们要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较以往合同文本有较大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严格执行。

(四) 推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

(五)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约。

为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把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列为整顿规范市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严把审查关的基础上,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

(六) 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产生。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要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七) 加强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八) 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

提高索赔意识是承包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以合理履行合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生存能力。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11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越来越成为企业对外经济活动的载体。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最大化,财产的流转主要依靠合同,特别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合同管理尤为重要,标的大,履行时间长,协调关系多,涉及方方面面,参与项目管理和施工的各方,都是通过合同来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和享有权利的。如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与材料供应商签订的材料供应合同,与机械设备承租人签订的机械设备租赁合同,与分包方签订的施工劳务合同,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与下级责任主体签订的承包合同等等。因此,依靠合同措施是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

合同既是承揽任务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对内经营的主要媒体。国家大力开展建筑市场的秩序整顿,加大建筑市场的法制建设,都说明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为合同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就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进行简单的论述。

二、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谈薄。由于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对合同效果不显著而产生的怀疑而淡化的消板意识,从而使合同意识淡薄。往往不习惯按合同办事,出现问题不找合同而是习惯性的找领导。对于索赔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同时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及操作流程,合同管理机制、组织设置不科学,管理思想、制度不系统、不完善。各基层单位合同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导致合同管理仅是少数人的管理职责行为,很难提高合同的综合管理水平,适应现行合同管理的需要合同归档制度及信息分析管理相当薄弱,合同的预测,分析水平偏低。

2、业主行为不规范。对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状况,承包商迫于生计不得不接受业主的苛刻条件,使合同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合同管理的相关制度

1、建立合同交底制度

―对新签施工合同,首先由市场部对合同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报价采取的措施,如不平衡报价、多方案报价法等,对合同部门进行交底,使合同部门充分了解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构成,采取的措施及采取的何种施工方案。再由合同部门与技术部门协商,分析研究施工方案是否可以优化,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合同部门应重点分析研究合同条款,对商务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详细分哳合同条款中没有专门的文字叙述,但可以根据该合同的某些毒敷的含义,推论出承包人有索赔权,这种索赔要求同样有法律效力,有权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这种经济补含义的条欺,在合同管理中被橡为“默示条款”,或称“隐含条款”,它包含合同明示条款中没有写入,但符哈双方签订合同时设想的愿望和当时环境条款的一切条敖,或者从明示条款所表述的设想愿望中引伸出来,或者从合同双方在法律上的合同关系引伸出来,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或被法律和法规所指明,都成为合同文件的有效条款,要求合同双方遵照执行。在此基础上,对项目;都的合同管理部门进行详细的合同交底,为以后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的会审制度。通过会审,不但掌握了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还可以对合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点保证合同中的关键工序,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的施工,把合同对施工过程中的有利影响发挥最大,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合同中的一些苛刻条款、加大了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要对这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根据企业的风险清单建立项目的风险清单,进而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尽量改变苛刻条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发挥最大的优势。

3、加强合伺审批制度

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应进行审查,批准制度,即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送交合同专门管理机构或法律顾问审查,再报请法人代表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经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设立合同管理机构,优化人吸构成,培养合同管理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建立精简商效的组织形式,在部门内部可以实施直线制的管理形式,制定岗位职责。相关人员按岗位职责及任务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做到信息,共享.所有人员对部门领导负责,这样可以保证信息传递快,人员构成简单,便于管理。部门领导要在人员安排上量才录用,工作委任上要职责分明,这是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成绩评价要实事求是,这是调动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可以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保证工程有序的开展。

不管进行什么样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人才,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而现在从事合同管理的人员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而且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知识结构,要即懂法,还要有在丰富的施工经验,还必须熟悉掌握和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应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在相关的领域不断进取,拓宽视野,同时企业应该为人员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建立合同管理控制目标,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的文档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目标制度,是指合同管理活动应当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最终目标,合同管理控制目标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及投资目标。承包商应建立各目标的控制工作流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三大目标的实际。

合同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为具体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实施合同依据。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施工的质量、隐蔽工程与重新检验、进度管理、设计变更、工程量的确认及支付管理,不可抗力、施工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施工企业就要具体的研究相关方面的要求,加强合同管理,按合同要求保质、保量、保安全,保工期的:完成合同赋予的工程,防止出现不合格材料及设,备,施工质量不合格,拖延工期,擅自进行设计变更,防止工程超过设计图纸范围的超挖等工程量发生,及在不可抗力发生时由于不作为而增加钩不可索赔费用及不文明施工等由承包商承担的费用.并积极挖掘潜力,突破索赔目标,于合同中发现文字表达不一致或应由业主承担的风险等进行索赔,加大盈利空间。

应建立文档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变更、索赔管理制庹、责任成本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制定柑应的工作程序,把施工中的各种文字档案进行收集、分析、汇总。总结经验,找出教训。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合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做好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事,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12篇

关键字 建设工程 合同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设工程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完善有效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从实际工程建设中来看,工程招标阶段竞争激烈,为了取得建设工程的承包权,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导致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二、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述

建设工程合同是是承发包双方为实现建设工程目标而明确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也是承包人控制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进而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文件。建设工程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建设工程合同明确了承发包双方的职责和权利,是承发包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建设工程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工程承发包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发挥要靠契约和法律。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施工合同作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主要法律依据,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2、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十分必要。

3、加强合同管理是建筑企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将全面开放。由于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不深和和理解不透,将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以避免不遵循市场规则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严重后果。

三、我国建设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其合同管理的艰巨性。目前,我国建设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1、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方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粗放。

2、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少数合同有失公正,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因而,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合同双方当事人不习惯按合同办事,且又不进行及时、必要的经济技术签证,造成双方均违约,致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大多数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可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

3、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建设工程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而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但由于建筑行业对合同管理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合同,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管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四、实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管理体系和制度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建设企业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配备以法律顾问为核心,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的合同管理人员,并接受负责管理合同的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

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首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应当选用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精通合同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实施全过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员才能胜任合同管理的工作。其次,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取得从业资格后方能上岗。最后,抓好合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取得从业资格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合同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同属重要法律文件,发生之后应及时建帐并妥善保存。由于建设项目周期长、情况复杂,很多具体问题要依靠相应资料予以解决。为此,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决不是简单的文档管理问题,应专人负责,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根据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有助于当事人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使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避免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同时,也便于合同管理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

4、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首先要看各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督促各方严格履约。其次,要看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合同数量、工期、设计等方面的变更情况。最后,要看是否存在违约情况。合同当事人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任何一项义务都会导致违约情况发生,合同综合管理部门对此过程应重点监控,对合同履行的每一环节形成的书面材料都应注意完整保存。

四、结束语

在建设工程,从招投标到工程竣工的各个阶段,合同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但再完善的合同,都会有漏洞。这需要包括业主在内的建设工程相关人员积极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应用于合同的管理,妥善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化解矛盾,保持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有利于合同目标的实现,使建设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也能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忱,傅卓林,张兆弟. 论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J]. 工业技术经济,2006,09:29-30.

[2]朱秀凤. 试论如何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1:268-270.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施工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法》的顺利实施和《合同法》、《招投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我国建筑业的法律框架已初步建立,这对施工合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就施工合同管理的意义及通过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谈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施工合同的概念及管理特点

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协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市场主体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确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规范建筑市场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不同于其它合同管理,呈现出自身所独有的以下特征:

(1)施工合同管理周期长。因为现代工程体积大、结构复杂、技术和质量标准高、周期长,施工阶段及保修期施工合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2)施工合同管理与效益、风险密切相关。在过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价值量大,合同价格高,合同实施时间长、涉及面广,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自然条件等的影响较大,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事人的经济效益。同时,合同本身常常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3)施工合同的管理变量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内外干扰事件多、且具有不可预见性,使合同变更非常频繁。(4)施工合同管理是综合性的、全面的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信息管理已成为施工合同管理的核心。

二、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意义

1.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措施。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而合同则是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相互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具有法律的权威和强制性,违者必然受到法律和经济的制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包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必然要全力地去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合同是其在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要时时遵守的法律依据,必然要受到承包商的重视,把加强合同的有效管理作为争取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同时,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性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也促使企业认识到,在过程管理中自觉地加强合同管理并圆满地履行合同,这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工程管理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不仅使我国许多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承包工程,而且国外的许多承包商也将纷纷进入国内市场,抢占建筑工程的市场份额。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国际工程的惯例,也是工程监理制度的特点。因此,在国际工程承包中,都需要按国际惯例进行管理,使用FIDIC合同条件,实行工程监理制度。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承包国外工程中的很多失误都是由于合同和合同管理的失误造成的,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很多工程纠纷最终只得由政府出面解决。因此,合同管理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走向国际承包市场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也是我国施工企业致命的弱点。

3.施工企业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施工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合同确定工程的可控目标,涉及到工程在实施中的生产、供应、运输、协作等多方面的分工与协作关系,直接牵涉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支出和控制,与承包商的利益息息相关。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合在整个过程项目的管理中,也就是要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必须对全部项目、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以及项目的所有事件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能密切结合,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的监理系统。因此可以说作为企业,加强合同管理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

三、我国施工合同管理的现状

如上所述,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施工合同管理还相当薄弱,主要体现为:

一是不少项目签订的合同十分简单,不符合标准合同要求,更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合同文本的要求,仍然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二是施工合同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有法不依的现象非常普遍,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内容。如发包方往往不按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甚至恶意拖欠,造成承包方采取索赔措施。三是采用非规范合同文本。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四是合同发生纠纷时,大多采用行政手段解决,不采用法律手段解决,致使合同纠纷久拖不决,给合同履行方造成损失。五是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粗放。

以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对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程造价是指完成建筑工程而发生的工程实际费用。包括合同价款及变更调整、工程前期费用和其他可摊入的有关费用。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进行严格而有效的控制,使建筑方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签订的施工合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等为法律依据的。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一方面约定了承包方应完成一定的建筑工程任务,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发包方应提供的必要施工条件并支付工程价款。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必然会在许多领域引发新规则与原有模式的碰撞和摩擦,为了尽快适应新的运作模式,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也已发生了重大改革。入世后,随着造价体系改革的推进,工程造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并通过合同形式约定,将成为工程定价最基本的特征。在国际上应用很广的FIDIC合同条件,随着我国监理制的全面推行,和与国际接轨步伐的迈进,在我国已不陌生,现阶段已广泛地应用于世行贷款项目、国际援助项目,以及国际竞争性招投标工程。FIDIC合同条件中涉及费用管理的条款范围更广,包括有关工程计量的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结算与支付的规定,工程变更以及索赔的规定等。所以,施工合同是核定和控制工程造价必需的依据,是严格按工程已被批准的总概算标准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当然也就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通过施工合同管理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合同管理是实现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面对我国施工合同管理的现状,除应严格把施工合同管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外,为实现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具体的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审定工程预结算。认真审核工程预结算,剔除其中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合理的技术措施等增加的费用,使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这是控制工程造价不可忽视的环节。

2.把好工程材料和设备价格关。建设工程的材料费是整个建筑工程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材料的费用支出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很关键的环境,建设单位有权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要求施工单位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来源。

3.工程变更的管理。事实上从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特别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成败中认识到压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始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难点,因其往往具有决策时间短,决策科学性差,监督薄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由项目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由施工进度变化引起的工程量变化等,因此,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处理工程变更及价款。当工程变更发生时,要求工程师及时处理并确认变更的合理性,对于施工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合同价款变化,主要是把握施工单价和施工工期的科学性、合理性,变更价款按合同价计算,无合同价的按类似合同价计算,无适用或类似合同价的由承包人提出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变更,无权要求追加合同款。

4.索赔管理。索赔是承包商依据合同权利向业主提出的补偿要求。为了控制工程造价,业主应尽量避免施工中索赔争端的发生,并积极开展反索赔工作。索赔争端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业主选择了不适当的合同模式,其次是低质量的合同文件及合同管理,其他的原因还有业主不能提供合同执行条件的前提,地质条件的变化和不可预见的情况等等。随着世界银行贷款和国际招标项目的增多,索赔管理与国际接轨越来越近,由于索赔管理的不善,有些国际招标项目造成了大量的索赔,极大地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一定要加强合同的管理,避免索赔条件的成立,如果发生要及时科学地处理,在合同实施阶段中的每一个施工索赔事项,都应按索赔管理和合同条件的具体规定,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索赔要求;报送索赔资料;会议协商解决;邀请中间人调解;提交仲裁诉讼。工程项目合同争端的仲裁机构地点应尽量在文件中明确在项目当地,但尽可能力争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不要轻易仲裁或诉讼,否则将耗资、耗时,提高工程造价。

总之,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和有效的措施,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方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余宜林,张海东.合同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重要地位[J].交通标准化,2004,(10).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明确承发包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控制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的依据,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施工合同管理从签订到履行,一直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影响到各种预期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甚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盈利状况。因此加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防范和规避市场风险已成为当前建筑企业管理的重点。

一、加强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施工合同实施的保障体系

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是为了保证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有序地进行,使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部合同事件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合同目标的实现。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合同管理。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合同管理时,要注意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和流程的控制。再次,合同管理机构还应做好设计变更、签证、会议纪要、索赔文件等工程相关文件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便发生合同纠纷时提供有力的证据。

(二)通过培训加强合同法制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市场有一个在运作过程中,逐渐规范、完善、渐进的过程,在推进完善、规范的建设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培训学习;尤其是施工企业的领导层、相关职能部门和员工必须熟悉《合同法》、《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建筑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理解和熟练运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运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等。也可外聘专家、知名人士进行内部培训,对全体人员普及合同法制知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合同内容,提高他们依法履行合同的意识,让其了解合同违约的严重后果,促进并落实到企业的施工合同管理中,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中的合同纠纷和诉讼风险。

(三)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须由专人管理,所以施工企业应通过教育培训来培养本企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应重点培养知识面宽广、应变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承担合同管理工作,注意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是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应熟悉各种法律、法规,具有较好的合同履行和工程索赔管理才能,精通施工合同业务。同时也应加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管理人员合同方面的培训,以便他们更好的从全局上围绕合同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二、强化合同履约过程的管理和风险防范

(一)要建立合同交底制度

为保证项目实施人员能够较好的按照合同进行施工,开工前一定要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应建立合同交底制度,让合同管理机构和人员对全体项目参与人员介绍合同情况,使他们明确了解工程项目的特殊技术和商务要求。可将合同责任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具体的个人,让他们承担其应有的合同责任及相应的违约风险。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图纸交底”工作,忽略“合同交底”工作,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合同交底更为重要,只有“按合同施工”才能在执行合同时不出或少出偏差。

(二)强化合同的过程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合同管理时,要注意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和流程的控制。包括:授权委托书的开具、招投标信息跟踪、中标情况的汇总、合同的草拟、商谈、合同评审、内部用印、履约过程的跟踪、变更、违约、解除、终止、台帐建立等进行全过程控制。考虑到建设施工合同持续时间较长,标的数额较大,而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多种因素,因此在合同管理过程控制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投标中标后,根据合约签订权的要求,企业内部必须作出相对应的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和流程。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合约条款,作逐步的综合评审。企业内部合同主管部门同相关职能部门就该合同涉及的预付款、进度、生产制作施工安装、材料要求、质保要求、负责条款、条文语句等进行严格审核或修改,尽力保护自己在合同规定范围内的合法权益。

2.在施工过程中,承建方会遇到诸如市场价格变化、工程合同变更、工程量的增补、增补合同及施工过程中签证频繁等,对于出现这些情况,施工企业要应用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指导工程项目部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加强签证管理,这样就可以减少工程合同日后纷争和施工企业经济的损失,也是合法合理转移合同风险的关键做法。

(三)要建立文档管理系统

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各种合同资料和相关的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在发生合同条件变化时,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双方来往文件、会议纪要、工程图片等资料,为施工索赔准备好证据,将索赔收益做得最大,将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小,确保企业的合法利益。

(四)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抱着可能要诉诸法律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防患于未然,对方才能无漏洞可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除了法务部员工全程跟踪外,还需要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注重以下几点:

1.全面熟悉合同及附件的内容,包括招投标文件;

2.建立严格的收发文制度,以保证所有文件(包括图纸)的收发时间、内容、经办人等相关信息清晰、完整;

3.谨慎自己的言行,避免被误导、录音或签署不利于承包方的文件;

4.遇事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不能越权做决定;

5.各个节点过程实施及完成后,要及时形成施工资料并找监理单位签字认可,满足验收条件的要及时报业主及相关方验收;

6.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填写变更通知书;需要发包人确认的文件,必须要有书面回复并存档。

三、结束语

施工合同管理从工程投标、发标开始直至质保期满收到最后的质量保证金为止,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包方充分利用承包人迫切承包项目的心理,在压低价格的基础上,还制定苛刻的合同条款,使很多承包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希望本文的一些经验能给众多建筑施工承包人一些启发,有效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加强合同管理范文第15篇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合同的管理工作突显其重要性,结合笔者几年来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1 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履约时间长、合同内容庞杂。因此,客观上要求在签订合同时要字字斟酌,力争合同条款细致严密,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在实际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作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1.2 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之分。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订的,在招标阶段合同条款已经写入招标文件,中标单位投标就视为认同招标文件的所有条款,投标单位处以弱势地位,这也就造成了合同条款大都仅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1.3 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组织、评审机构

一些建设单位、承包单位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1.4 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等,尤其是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

2 抓好合同管理的对策

2.1 把好合同签订关

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混不清词语。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合同是否合法,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合同双方责任和权利是否清楚,付款方式以及结算价款的确定是否明确、罚则等。

2.2 做好合同实施管理

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要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

2.3 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的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发现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

3 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3.1 采用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管理精细化

合同示范文本是针对当事人缺乏订立合同的经验和必要的法律常识,由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合同示范文本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陈列,以便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参考,它的作用是提醒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更好地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防止事后发生纠纷。由于合同示范文本内容完整,调控齐全,双方责权明确、平衡,从而风险较小,对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分担也比较公正合理。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2 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各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根据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总结以往合同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