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

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来水;经济效益;思路和措施一、从客户服务角度采取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改革下,自来水公司要想取得更大经济效益,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在加强企业体制改革,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观念,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找准方向,占据发展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自来水公司的发展要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同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公司发展效率,为公司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企业效益。

其次,自来水公司需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健全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再次,建立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及时的对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自来水公司服务角度看,定期的开展监督会议,提高公司整体的服务质量,增加外界对公司的好感度。

最后,自来水公司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的开展有效的文化、学习活动,为员工提供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平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自来水公司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阻碍公司的发展,这就要求自来水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市场经济下公司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提高公司的对外形象,为自来水公司的发展提供基础。

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自来水公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来水公司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切实的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真正意义上做到位政府分忧,从整体上把握好公司发展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员工对公司的认识,按照公司要求,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当员工对公司形象和性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员工就会更加自主的把握好自身形象和明白自身的职责,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自然的体现出公司思想,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矛盾时能够从二者之间综合考虑,维护好企业的社会效益。

自来水公司在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将优质服务贯彻到整个公司运营中,努力做好全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供给,使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提高对市场的影响力,从而更加高效的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公司的发展和进步。

二、从健全自来水价格形成角度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健全自来水价格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公共事业价格决策模式,在市场环境模式下对价格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改革,把原有的单一的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优化事业单位价格决策体系,提高对价格的调整和管理,保障价格的合理化和科学性,从而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价格调整对于自来水公司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合理的分析自来水的价格,以科学的价格标准对自来水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自来水经济效益。自来水价格的调整步骤主要几个程序如下:

第一,提出申请。自来水公司价格的调整需要经济主管部门的同意,所以需要将调价和定价向主管部门进行申请。同时还要对调价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资料分析和说明都要有明确的指出,结合市场经济下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公司调价的必要性。

第二,审核。价格主管部门对公司提出的申请进进行具体的审核,并且通知相关的部门,如审计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对公司提出调价的申请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确定是否调价以及调价定价。

第三,召开听证会议。自来水公司在申请调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和标准,价格主管部门在调价的过程中也要按照自来水的规则和原则开展工作,价格的调整在符合公司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满足市场的需求,综合考虑公司与社会效益,最终得到合理的、科学的调价实施方案。在得到最终的定价方案后还需要将方案提交到决策符合主体,最招召开价格调整听证会,得出各个部分相对统一的定价方案和修改意见。

第四,递交政府相关部门审批。价格主管部门对方案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给提价决策主体召开听证会,得到最后的统一结论后,将调价方案,递交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然后按照规定进行颁布和实施。

自来水价格调整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能够有效维护自来水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符合自来水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标准,有效的促进了自来水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合理的、规范的按照价格调整流程进行操作对于维护好自来水公司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从技术服务角度提高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措施

(一)优化供水管网,提高供水管网的技术化水平

自来水公司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服务水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在技术上加强创新和改进,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供水管网技术,优化城市自来水管网系统,选择最合适的路径,提高自来水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对管网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形成管网最优设计模型,降低施工成本。

成本往往是一个公司降低效益的重要的环节,加强对管网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坚持科学的管理和优化调度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布置和优化的选择,减少管网实施成本,从而提高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

(三)科学的评估网管工作状况。泵站优化方案需要在具体实际中依靠经验总结和技术进行优化,对泵站设备和系统要进行全面的维修和诊断,避免其中出现故障引起设备工作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优化自来水设备技术环境,提高自来水工作的经济效益。

优化技术对于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公司长远的发展剧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加强对自来水网管的改造,能够有效的应用与地下水群,提高对水质净化方案的优化,为自来水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合理、正确的选择管径,在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城市给水建设的成本,在提高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自来水公司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坚持开源节流增效益模式,只有按照为节能增效益的模式,企业的各项事业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提升过程中需要抓管理促效益,通过对当前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增加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提升过程中需要树立主动服务的良好形象,不断细化服务承诺,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内部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的促使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班显秀,王吉宏,胡伟,李帅彬. 辽宁人工增雨量对年水资源量贡献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

[2]徐晓进,黄蕴.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9)[3] 麻林,许健. 甘肃引大入秦工程供水区需水量预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21)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供水;系统

水是城市建设及生产发展,人们生存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而自来水就是人们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获得水资源的重要来源。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建设及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对自来水的需求量直线上升,同时,持续上涨的物价导致了供水成本大大增加,自来水公司资金难以累积。近年来,自来水的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出现了不少的矛盾。

一、自来水供求矛盾

1.自来水的供应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这无一不对自来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尤其的近年来工业企业不断扩建,城市居民增加,供水范围扩大,对自来水的需求量急速递增。

2.自来水成本上升

自来水的定价一向较低,但是自来水的成本却大幅度上升,导致自来水公司没有多余的运转资金,供水能力难以提高。自来水公司不仅是生产企业,更是服务企业,拥有双重性质,需要的投资很大,收效很慢,产品单一,主要以为社会服务为主,以建设城市健全的供水系统为中心,没有办法转户,又没有办法开发自来水其他系列的新产品或实施优质优价原则 ,成本无法转移。

3.水价偏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现在,由于自来水的价格偏低,水费在工业企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中的成本里面占的比例很小,导致了人们节约用水的观念不强,节约用水的措施不力,节约用水的效果不好。并且,在各项调查中发现,水资源的的再利用率很低,大量的浪费使得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自来水的价值与价格严重不合,节约用水对于企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几乎没有影响,这是导致水资源严重流失的重要原因。

4.水价低影响了自来水公司内部的调动积极性

最近几年,物价飞速上涨,然而自来水的价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自来水的价格低,企业的资金难以积累,没有能力去开发新的水资源 ,并且供水的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供水成本大大增加,企业的收益严重下降,员工福利、奖励减少,导致员工积极性严重受挫,客观上激化了急需解决的供求矛盾。

二、影响自来水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原因

1.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需要不断改善原本的设施,这样所需要的投入成本就不断增加,导致了自来水企业的效益下降。而且,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水资源的质量越来越恶化,同时,输出水的质量标准也在提高,这样,自来水的成本就进一步增加了。

2.自来水公司是经济效益持续低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费拖欠。这个是几乎所有自来水公司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尤其是企业的水费拖欠,情况更为严重,虽然不少的自来水企业都专门组织了部门负责追缴企业拖欠的水费,但是实际效果不大。

3.水价的构成机制不够完善是影响自来水公司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一个自来水企业来说,水费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一般的生产企业,是按照其生产成本及市场需求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虑之后再来定制出自己的价格标准。然而,我国的自来水公司没有办法可以完全自主决定水价,这样自来水公司的效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如何提高自来水公司的效益

1.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为了提高自来水公司的经济效益,企业不但要制定目标责任制,将目标一层一层地分解,目标要和每个员工的个人经济利益挂钩,提高员工的达成目标的积极性及行动力。另一方面,企业加大力度来改造技术,从成本上下手,严抓狠抓,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2.提高水费实收率

设立专门的收费小组,尤其那些大笔的水费和企业大户,必须要有专人保持跟踪、抄表和追缴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的稽查管理工作,禁止乱用水及用户盗窃水的行为,对那些违约使用水的用户,需要缴纳违约金;对那些欠费的用户,需要加收滞纳金;对某些顽固的钉子户,必要时要采用法律手段。

3.建立水费合理的价格机制

《城市供水管理方法》规定:“城市的供水价格应遵循补偿水成本、供水企业有合理收益、用水企业能够节约用水、用水费用应该由相关各方公平负担的原则来制定。”自来水供水应该按《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规定,总结出在企业管理出现的问题。

4.加强水价监管

城市的供水一般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垄断的,它的价格也是国家直接制定或批准的。政府在制定水价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成本的浮动,确保自来水供应企业可以获得合理的利益,来保证自来水的顺利供给;又要考虑水价的浮动对其他部门的获得,行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的影响。很多的生产企业,在政府提出水价上调的建议时,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向政府提出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所以每次调价都要变成企业和政府部门间的讨价还价。

5.改革企业内部机制,改变经营方式

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建立以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等三层组成的内部决策、管理及监督的中心。在会计主管方面,要实现委派制度,加强内部成本核算的监督,杜绝不合理的开销,做好每个季度的水费收缴分析情况,及时处理好存在的问题;在劳动力方面,要做好岗位的定编工作,实行公平竞争的机制,对于管理岗位的竞争做到公平、公开、合理。

四、提高供水技术来降低成本

1.引进让自来水管网经济合理运行的高新技术,优化自来水管网。这个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要优化计算及合理分析城市自来水管网系统设施的扩建和新建项目的技术。例如自来水供水系统的流量最优化、每个管道口径的最优化、各个管中加压泵站和自来水厂的二级泵站的最优化设计。(2)优化调度和科学管理自来水供水系统。例如配置自来水管网系统测压点、测试自来水管网的工作状态和维修更换自来水管网的设施。

2.计算自来水供水管道的经济流量。在优化自来水管网的同时,也要注意自来水的流速,因为在同样的条件下,选择的管径的不同会影响流速和压力的变化。当选择流量过大,起端管道的压力就会增大,这样会导致管道的漏水及破裂;当选择的流量过小,这时就必须选择较大的管道口径,大口径管道的运行费用减少,但是基本建设的费用却增加。所以,自来水公司在实际建设中,必须综合各个因素考虑及选择管道口径。

3.更新改进自来水的供水管网,这个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水力因素,影响输水能力及服务压力;(2)水质因素,影响自来水净化及质量;(3)结构因素:影响管材的寿命及接口的损坏率。更新改造自来水管网系统是提高自来水供水安全性,降低自来水漏失量及改善自来水水质的重要方法。对自来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应该要合理选用、因地制宜,对于那些结构比较好的管道,特别是大口径的管道,应该要采用涂衬、刮管的方法;对于那些漏水和爆管所带来的损失高于更换新管道的,应该更换新管道;对于那些是由水质而引起的因素,应该采用刮管及冲洗的方法来处理。

4.把侧漏技术应用到自来水供水管道中。(1)控损指标:漏失率、未收费率及单位管道长度单位时间的漏水量都是控损指标的表达方式。同一管道长度在同一时间内的漏水量和每个用户平均漏水量都是经常用漏失率和未收费来表达。因为,在每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及工业发展水平的不同,所以会导致相同的管道长度而漏水量不同。(2)管道侧漏所需的常用设备:由于自来水管道的材质、接口寿命等因素的会导致在管道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漏水的情况。以前我们都是采用我国生产的检漏仪器,检漏的准确性和稳定型都比较差,所以推广使用效果不好。现在,引进了国外的漏电确认仪、管道定位仪和相关分析仪等检漏仪器。

5.把GIS应用到自来水供水系统中

GIS的优点:(1)能够迅速并且直观地对发生爆管的位置进行确认分析;(2)能够对自来水供水管网的设计及计算进行优化;(3)对城市的自来水供水系统提供科学详实的管理信息;(4)对自来水供水系统的规划提供方案及支持,采用CIS系统,能够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5)GIS能够对特殊地区及灾区提供应急的供水方案。目前,CIS的应用使得自来水公司在供水系统的实践中获得很大的收益,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它的通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壳扩展醒的及维护方便等优点,已经让它在自来水供水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来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我们要对症下药,找对办法,肯定能提高公司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合农 冯义东:衡东供水公司节能创新路[J].可再生能源,2003.3.

[2]李 杰:关于如何提高供水企业的效益的探讨[J].实践与探索.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4―0079―05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然而,我国现有的旅游企业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在竞争力方面,都无法跻身于世界的前列,这就对我国旅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重新界定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依据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评价旅游企业,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高旅游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提供参考。

1 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综述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也显著上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和投资者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评价法,是由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Stem &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的。EVA是指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地说就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之和)成本之间的差额。EVA是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其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业绩以企业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增值为衡量标准。

EVA评价方法在计算之前要对会计信息来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尽量剔除会计失真对评价的影响,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和难度;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上要求所有者将其决策权下放给经理层,而在中国这种管理理论、技术、市场、竞争环境均发展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问题[1]。由美国的詹姆斯・都德(James Dodd)和陈世民(Shimin Chen)对1983―1992年间的566家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能证明EVA提供比其他指标更多的信息,也就是难于证明EVA强于其他指标[2]。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Norton)创建了用于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balanee score card),简称为BSC。该方法是站在企业战略规划管理的立场上,从企业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4大方面来综合衡量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是平衡计分卡法的致命缺陷;平衡计分卡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构建了一种理论框架,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评价体系。企业在应用时都须根据自身战略管理的要求及外部环境的特点来选取不同的角度和指标进行平衡计分卡的设计,确定指标权重和业绩评价标准;4个方面的评价标准缺乏共同的尺度;指标不仅需要收集大量信息,还要经过充分的加工后才有实用价值,对企业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平衡计分卡只具有相对的准确性[3]。

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方面,目前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是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合作推出的“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排序”,该排序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在《中国证券报》公布。其评价方法为:选择“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和“全部资本化比率”作为评价指标,每家公司的每项指标的评分乘以该指标的权数后相加则得到总得分。加权加法评分合成法是综合评价中常用的一类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数选择的主观性;同时这种方法未能考虑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即各指标提供信息的重复程度,而实际中的各种指标间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众多关系复杂的观测变量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最终归结为少数几个主因子(不相关)的高效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或主因子。

设p个可观测的指标为x1,x2,…,xp,m个不可观测的因子为F1,F2,…,Fm。则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Fj(J=1,2,…,m)是公共因子,且两两之间正交。

εi(i=1,2,…,p)是特殊因子,只对xi起作用。

aij是公共因子的荷载,是第i个指标在第j个因子上的荷载,或者说是相关系数。荷载较大,说明第i个指标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密切;荷载较小,则说明第i个指标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疏远。因子分析法的目标就是要求能够控制原始指标的因子变量Fij,让其尽可能多地包含原始指标的信息,从而达到明确观测内容、简化观测系统的目的,从而来克服传统评价分析中存在的指标相关性和人为赋权等缺陷。

因子分析法利用数据本身得到各个指标在综合评分中的权重,很好地体现了经营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允性。虽然,选取时期的不同、样本的不同以及样本所处行业的不同会影响到最后的综合评价函数,但却不会降低在同一样本或时期公司经营业绩的可比性,这也是对传统评价方法中“权重一旦确定便很少变动”缺陷的克服。因此,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评价,无论作为单独的评价方法还是作为其他评价方法的参考和补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4,5]。

2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范围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相关部门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统一的行业分类,上海、深圳交易所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分别对上市公司进行了简单划分:上海交易所将上市公司分为工业、商业、公用事业和综合等四类;深圳交易所则分为工业、商业、公用事业、金融和综合等5类。沪深两市过于简单的划分结果

3.2 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了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样本容量上来看,样本数(共32家)远超过指标数(10家),符合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此外,由于是同行业的公司,没有行业因素的影响,也使得业绩评价更加科学、可靠。所有指标来源于各公司2004年年报。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除了资产负债率为成本型(即越小越好)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因此,需要进行趋同化。为了保持数据间的线性结构,以资产负债率的相反数代替原有指标,其他指标不变,由此得到趋同化后的原始指标矩阵。

3.2.1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各项指标由于量纲单位不同所带来的不可比性,利用公式 成分线性表达式,得到各主成分的得分,再根据综合评价指数表达式(*),得到综合评价指数。显然指数越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相反,越低则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差,将其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从得分分布来看,最高为丽江旅游,最低为S*ST一投,业绩基本上是呈正态分布的。从排名情况来看,一些效益好、财务结构合理、运营稳定的企业明显排在前列。

4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我国旅游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资产整合从而增加企业价值的能力尚不成熟。规范旅游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改善财务状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重组介入利润高增长行业,完善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是实现旅游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游憩地空间特征研究》(400-2006092380)

[收稿日期]2006―10―11;[修订日期]2007―02―09

[作者简介]刘立秋(1965―),女,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分析,E-mail:;赵黎明(1951―),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市场研究;段二丽(1982―),女,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白华.EVA评价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3,(2):44―45.

[2]Chen S,Dodd J L.Economic value added(EVA TM):an empiricalexamination of a new corporate performance measure[J].Journal ofManagerial,Issues,1997,(9):318―333.

[3]董理.民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因子分析评价法及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6―12.

[4]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8―172.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经济效益;提升策略

企业信息化简单来说就是指企业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最终推进企业发展并且获得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企业从传统企业过渡到信息化的产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企业只有把信息化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本文将主要从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意义、目前企业信息化与经济效益提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经济效益提高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推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1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所以掌握了商业信息也就掌握了经营利润。如果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商业信息,那么企业的生产投资就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首先,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的投入成本降低。例如,当企业需要对某一产业进行投资的时候,必须要对这个产业的信息进行搜集和管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网络信息的使用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从而选择投资成本较低的方案,这样企业的投资成本降低,那么利润相对来说就会间接提高。其次,企业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还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商业信息,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2目前企业信息化与经济效益提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说,它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必须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如果跳跃任何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对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在目前部分企业中存在对信息化建设要求过快、急于求成的现象,这样就会使信息化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不利于企业进行信息的获取。

2.2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

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言,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既需要结合当下的发展实际,又需要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许多企业的领导人对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只将焦点放在企业的经营利益上,根本就不会去认真对待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问题。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领导人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这样虽然短期的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有所提升,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提升,而且还会对以后的信息技术的开拓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3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如果没有人才的作用,任何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都难以得到提高。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企业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但是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就不能离开技术人才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把握好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团队的建设,这样就使得大量的科技人才得不到合理的使用,从而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危机之中,难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3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经济效益提高的策略

3.1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保障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的负责人必须要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保障体系。首先,企业的领导人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通过提高大家的关注,通过团结企业所有人的力量来推进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只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重视这个项目,那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其次,企业还要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部门,通过设置专有部门来进行建设,这样就可以集规划、建设、维修与管理于一体,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加得规范、科学。因为有了部门的集中规划,就可以更好地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科学保障;最后,企业还可以建立一个严格的质量监督部门,借助这个部门来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一个系统的质量监督,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

3.2做好短中长期规划,实现对全局的掌控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进行一个长远的规划,做到一个全局的把握。因为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提前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通过这个规划的制定就可以把一些要发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个科学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科学建设;其次,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时候,不仅仅要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还要做出一个短期的规划,通过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结合,设置阶段性的建设目标,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最后,企业要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全局的把握,通过掌控全局来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可以更好地推进企业对信息化的使用,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3组建专业的信息化团队

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就必须要组建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此,企业需要组建专业的信息化团队,引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团队建设的时候,还要注意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和指导,提高内部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保证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基本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4结论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细节问题不仅会阻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与变革,因此在文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可以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从而推动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桂湘.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6):23-28.

[2]丁大勇.面向中小建筑企业的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23-26.

[3]陈舸.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45-49.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路桥公司;审计;经济效益;路径思考

从公司审计的一般职能来看,其不仅监督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还对公司整体运营状况进行考察和管控。可见,公司审计行为是基于整体视阈而实施的。长期以来,业界普遍将审计与财务管理作为对立形态来看待,试图通过公司审计的组织安排和制度设计来约束财务管理活动的失范行为。诚然,这在审计形式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从最终目的上应强调审计与公司经济效益提升间的契合关系。

以笔者所在的某路桥公司为例,该公司长期从事基建项目投资和建设,必然存在着单次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周转速度慢等特点。为此,如何实现公司的“产出/投入”最优化效果,则难度明显增大。正因如此,更需要借助公司审计的整体视阈优点,形成与财务管理的共生机制来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对二者契合形态的认识

经济效益是从价值层面所提出的概念,从而主要反映在公司的资金流通状态上。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公司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处于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和商品职能上。其中,货币职能在于物资采购且又依赖于公司的资金筹措计划;生产职能则体现为资金长期停留在基建建设阶段,故无法形成商品而进行市场交换;商品职能的关键在于资金回笼,且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利润。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二者契合态势的形成可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的逻辑结构:

1.1公司审计对资金循环的监管

仍然根据资本循环公式来认识这一监管行为:路桥公司在开展参股项目建设,以及实施其它基建项目时往往面临着寻求外源性资金支持。具体来说,就是借助商业贷款来筹措建设资金。这是就存在这样几个经济问题:(1)筹措资金的数量和偿还期限;(2)外源性资金与内源性资金的比例等。尽管依托财务管理能在内控环境下进行测算,但若缺少审计环节的整体视阈,将无法充分统筹公司资金的调配活动。当然,针对资金在生产领域的效益性问题,也需要依赖审计本身的职能定位。

1.2监管职能对经济效益的提升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经济效益是从价值层面来看待的。因此,所谓经济效益的提升则可理解为,“产出/投入”的价值最大化效应。在可度量的条件下,必然显现为“收益/预算资金”最大化效果。在“会计利润=总收益-总成本”的表达式中可得,随着公司审计职能的开展使得在资金筹措成本控制,以及生产环节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其共同决定了总成本控制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即使对于路桥公司的日常经费支出领域,通过审计职能对原始凭证的稽核也自然控制了运营成本的形成。

由此可见,公司审计―资金循环监管―经济效益提升的逻辑路径,便构成了二者契合的关系。

2.认识引导下的审计功能定位

在认识引导下不难发现,简化二者契合关系的逻辑结构,实则在于建立公司审计与财务管理间的融合态势。之所以强调“融合”意味着,应改变传统对二者对立形态的理解,而转变到审计为财务管理提供第三方信息支持的方面上来。正是基于这一思路,以下则继续讨论审计的功能定位问题。

2.1审计的监管功能

审计监管功能的提出,主要鉴于它在传统视角下的职能定位。那么它的监管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其主要体现在资金预算、资金使用和资金回笼上。实践表明,路桥公司的建设项目存在着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就使得资金在生产(建设)领域的使用监管成为了重点。另外,近年来所反映的某些收费站行为失范问题,也将资金回笼纳入到了审计监管的功能范畴。可见,这里的功能主要延续了公司审计的传统职能定位。

2.2审计的辅助功能

在遵循传统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公司审计还应创新自身的辅助功能。所谓辅助功能可以界定为,对财务管理的流程优化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这实则就改变了审计与财务管理间的对立形态,而转变为了一种融合态势。具体就辅助对象来看,主要应围绕着公司资金风险管控和资金优化配置来进行。毕竟,审计作为从公司整体经营着手的监管行为,自然能获得更多关于公司发展中的负面信息。而这又成为了优化财务管理的切入点。

3.功能定位下的路径构建

在功能定位下的路径构建,可围绕着审计的监管功能和辅助功能来展开。

3.1审计监管功能下的路径构建

(1)监管资金预算方面。公司需要根据项目进行资金预算,此时就成为内部审计的对象。在监管功能上所提到的融合,在这里便通过审核公司资金划分结构、预算明细表等方面体现出来。审计人员应协同财务管理人员,合理展开对资金结构的设计与划拨。

(2)监管资金使用方面。成本控制仍然是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而实现这一点则需要通过强化财务活动来达成。无论是人工成本和物资采购成本,都以资金支付的形式而发生。为此,审计人员便需要根据资金使用的原始凭证,针对表面的形式要件和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展开审计活动。这种约束机制,本身就推动了财务管理绩效的提升。

(3)监管资金回笼方面。审计环节还应监管公司的资金回笼状况,并及时给予管理层预警。

3.2审计辅助功能下的路径构建

(1)辅助公司资金风险管控方面。从动态的角度,考察资本循环G―W―G`可知:在这三个环节中,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依次呈现;而且,在空间维度上体现为同时存在。因此,这就对公司的资金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诸多公司都面临着提升资本有机构成的任务。公司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通过固定资本重置的方式来实现,必将增大公司的资金投入。从而,审计将为此提供安全屏障。

(2)辅助资金优化配置方面。公司的资金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存在要求。在以市场拉动为主要模式的商品销售形态,使得公司不仅要关注下游的需求方,还要面对上游生产要素的购进渠道。即:在货币功能(G)、生产功能(W)、商品功能(G`)环节中,公司须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若要最终实现“惊险的跳跃”,公司则须科学测算出各领域的资金预算。由此,会计审计功能又体现在:优化配置公司资金方面。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关于本文主题的讨论仍存在其它思路,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探索。

4.结论

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公司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处于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和商品职能上。因此,应建立公司审计―资金循环监管―经济效益提升的逻辑路径。具体而言,其路径构建应围绕着公司审计的监管功能和辅助功能来开展。最后强调,应改变传统对审计与财务管理二者对立形态的理解,而转变到二者融合的态势上来。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邵柏清.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3).

[2]刘建华.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与防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来水公司 经济效益 措施

一、自来水公司经营现状

自来水公司作为主导城镇供水命脉的企业,其供水保障为维持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自来水公司又是自主经营性质的企业,在保障城镇居民饮用水供应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也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就目前我国城镇供水政策而言,自来水公司并不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来进行经营,而是以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进行运营,但是由于水价的制定主要由政府主导而不是根据市场机制,这就决定了我国大部分供水企业的利润空间非常狭窄。

二、自来水公司面临的困境

(一)相关贫困县级城市供水普及率低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自来水公司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了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一些大中城市的供水企业无论是在内部管理上还是供水工艺上都达到了先进水平,相关供水企业无论是净资产还是供水能力都达到了相当规模,供水面积及供水普及率也达到了百分之百。但是在一些贫困县及偏远山区,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及当地经济状况影响,这些地区的供水企业普及率非常低,再加上供水企业本身成立较早,供水工艺差,相关基础设施也缺乏,这就导致了这些供水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日常供水需要。

(二)缺乏政策支持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保证自来水的供应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国家公共供水事业政策主要倾向于大中城市。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对于农村供水事业的大力投入,也使得农村供水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供水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诸多县级城市却没有得到国家供水事业政策的支持,或者说支持力度不大,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工艺投资上得不到充足资金,这就给这些供水企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供水质量得不到保障,供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供水成本太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给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供水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难以走出恶性循环。

(三)固定资产投资大

有些县级城市由于存在较大的财政困难,再加上供水企业的公益性质,相关县级政府往往优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对于供水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大,因此供水企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只能由企业自身承担,再加上城镇化的扩大,供水网管又要适度超前,这些问题势必会给供水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投入,然而供水企业只能靠收取水费来维持运营,所取得的经济利润甚至都不能维持企业管理成本费用,供水企业缺乏资金积累,然而又要面临巨额投资成本压力,这就给供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提升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控制供水成本

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与基础设施投资压力过大是造成供水企业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供水企业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将供水企业经济效益与目标责任紧紧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将目标分解至员工个人,保证员工各司其职,最重要的是要转变供水企业员工因效益差而带来的消极心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主动性。其次是要加强水费收缴效率,在实际收缴过程中,供水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水费欠缴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供水企业要成立专门机构专职进行收缴工作,同时,在收缴过程中还要注意方法,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二是要加强跟踪管理,保证收缴工作常态化。

(二)提高供水工艺水平

任何企业要想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要改进生产技术,这是任何企业都公认的一个生产原理,这一原理在供水企业中也同样适用,而供水企业中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供水工艺水平。一是要运用高新技术优化自来水管网,除此之外在对自来水管网进行规划时还要结合城镇化的推进情况使自来水管网更加经济合理,同时还要对各种供水设备及设施进行科学管理。二是要科学调度,保证日常测试到位,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设施维修管理制度,确保测试常态化。

(三)建立合理的水价及水费机制

自来水的价格通常是由政府来制定的,但政府在制定价格时还要充分考虑市民的承受能力,因此,自来水公共用品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在提升经济效益上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政府在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时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在进行自来水定价时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来保证供水企业运营的市场化。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供水企业投资成本大是供水企业经济效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加大供水企业扶持力度,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上要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在保证供水企业满足城镇供水需求量的同时还要保证供水需求的质,这就要求政府在供水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及工艺改进上给予资金支持,为供水企业减少成本负担。

参考文献: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7篇

集团是皖北地区商贸重点企业,现有员工名,预计××年实现销售亿元,税后利润近千万元。近年来,工会围绕公司重点工作,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为着力点,以增强职工创新能力为目标,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在促进发展中提升工作水平,在服务大局中强化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深受领导和职工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竞赛活动形式、强化员工培训教育,为企业发展做出新业绩。

多年来,公司两级工会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实际工作中开拓创新,在与时俱进中谋求发展。

⒈主动把工会工作融入经营中心,推动职工素质工程和创新工程向宽领域、多方位延伸。组织职工开展了第二届“争创一流企业,争当服务明星”的百日劳动竞赛活动,名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被制成图文并茂的板报,向社会广泛宣传,创新了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了“论服装流行趋势,赞购物顾客之美”、“商贸英语口语”,“看人拿鞋,看人拿衣”、“表带安装”竞赛,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我们组队参加全市“先模颂”演讲比赛,通过多场次、多层次的演讲,把全国商业服务业业务技术能手、省业务技术标兵、省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向全市传播;结合营销宣传活动开展业务技能、素质体能大比拼竞赛,百大选手们精湛娴熟的服务技能,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电视传向千家万户,再现了五十年百大的勃勃生机。

开展职工文体宣传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大职工活动室、图书室的投入,增加运动设施和新图书数目;举办了员工喜闻乐见的迎新春摸大奖活动,多名员工在欢乐中迎来了新的一年;“三八”节,组织女职工游园,召开女干部座谈会;组织职工参加全市“红五月”职工乒乓球比赛和彩弹射击比赛,分别获得女子团体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举办了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多名职工参与个比赛项目的角逐,达到了“健身强企,提素增效”的目的,受到职工普遍欢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亿万职工迎奥运健身月系列活动先进单位”。

⒉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推进员工素质全面提高。邀请专家学者传授知识技巧,举办视觉营销讲座、化妆美容商品销售技巧讲座、赞美顾客语言艺术提升培训、员工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下岗职工培训、儿童商品知识业务技巧讲座、黄金珠宝、手机促销员培训。年举办各种培训班期,培训员工多人次。购买业务类、法律类、励志类图书十余种,发给各商场员工早班学习,其中《你为谁打工》一书在广大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端正态度,踏实做事,认真做人,明白了我们不是在为合肥百大打工,而是在为自己打工。去年有名员工通过自学、成人教育取得了大中专文凭;有名员工参加了全国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其中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人取得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员工综合素质在学习中得以升华和提高。版权所有

在创新实践中,公司、工会荣获市组织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省财贸工会工作创新一等奖、一楼商场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超市配送中心荣获市模范班组称号;四楼商场、百大超市分别荣获市“十佳服务标兵”、“服务明星”,充分展示了百大员工的时代风采。

二、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调研活动,掀起学习贯彻“工会法”、“劳动法”的新高潮。

根据市总工会和劳动保障部门的部署要求,我们组织员工积极配合上级搞好“维权”调研;参加“维权”知识竞赛,制作劳动保障维权知识板报,在大楼内外广泛宣传,召开座谈会收集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发放《全国职工普法知识读本》,参加市四五普法培训班,先后组织人次参加《女职工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纪念全总周年全国职工知识竞赛、全总××年职工收入分配情况调研、中国财贸工会关于促销员经济权利及加入工会情况调查、省总关于职工思想状况调查、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问卷调研、省总四五普法知识竞赛、全国工伤保险知识竞赛等。在调研、竞赛工作的推动下,广大干部职工对什么是侵权行为、怎样维护职工权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了合理准确地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上半年,出现了两起供应商拖欠促销员工资、加班费现象,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楼两级工会同时出面追回了供应商拖欠的工资和加班费。在月日公司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总经理和常务副总分别要求各商场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杜绝供应商拖欠促销员工资现象,在公司内部营造了支持工会工作的法制环境。

三、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促进民主管理取得新进展。

改制后,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思想,不断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的民利、劳动权益和身体健康权利。

⒈注重源头参与,坚持职代会审议通过新制度。召开一届二次职代会,顺利通过改制后第一次修订的《百货楼现场管理及员行为过失处罚办法》、《薪酬分配办法》等项制度,两次召开职代会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年度员工竞争上岗方案”和“百货大楼员工调配方案”,让广大员工知企情、明企事,大事心中有数。新制度实施后,企业解除违纪员工人,末位淘汰下岗人,收回企业未出勤人员垫付的各项保险费用万元,推动了劳动关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⒉开展企务公开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通过职代会、公开栏、早班会、广播板报等多种有效形式,督促涉及企业规章制度、员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及时公开。首先,公开各项制度。一届二次职代会通过的四项制度全部在公开栏内张贴公布,早班会反复宣读解释,员工学习后自觉履行;其次,岗位选人用人公开。各种招聘信息向员工公布,符合条件者都可报名应聘。广播员、微机操作、主管、保管员、经警、会计、收银员、促销员、驾驶员、水电工等十个工种共个职位,全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上岗。

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扩大民主评议范围,为集团公司全面了解掌握中高层管理人员情况提供依据。通过四条渠道征求职工意见,一是考核,二是测评,三是,召开员工座谈会,四是个别谈心,详细了解相关情况。通过上述方式考核,使各级管理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群众给的,明确当干部就是要为公司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有效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建设。

⒊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企业发展出谋献计。首先,结合职代会代表提案征集工作,在企业内部发动员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广大员工纷纷把自己对经营管理、员工培训、收入分配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中交给职工代表,形成代表议案。大楼领导对职工提出的每项建议都做了认真研究,的建议得到落实,为企业规范运作,依法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结合全员竞争上岗考试,发动群众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对员工提出的条意见和建议,归纳整理为十大类。党政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并结合党员保先教育活动,把群众意见相对集中的经营、培训、干部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建议落实到相关部门,责成限期整改,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四、坚持对员工送温暖、献爱心,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使维护职工权益形成新格局。

精心组织实施送温暖活动,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年慰问探望生活困难职工、生病住院职工人次,送去慰问品、慰问金万余元。开展“一日捐”活动,向市困难职工捐款万元;积极争取,多方筹措,借助社会力量帮扶特困职工、退休劳模和单亲职工子女就学,共得到省、市工会、市教育学院援助资金元,解决了十六户职工的部分困难。多方帮扶、互相捐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员工特殊情况五必访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员工过生日送蛋糕和祝福贺卡,员工结婚退休均送纪念品;为患重病及因工受伤的员工申报劳动能力鉴定或工伤认定,为名受意外伤害的员工及时办理意外险赔付;积极帮助伤残员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使名员工顺利办理了伤残证,为他们日后就业拓宽了道路。一点一滴看似不大的事情,但只要为员工做了,员工都会给企业以回报。××年企业实现销售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受到集团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五、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工会会员队伍,最大限度地组织促销员加入工会。

××年企业改制后,我们及时组建了新的工会和职代会,把多名愿意留在企业的员工重新纳入工会管理,建立会员档案、发放新的会员证。××年初,我们根据省市工会要求以文件形式下发了《依法组织促销员参加工会的通知》,理顺了促销员加入工会的程序和渠道,明确了切实维权的有效途径,从劳动关系确定、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工会活动、参与民主管理、评先评模等方面设立绿色维权通道,使入会促销员在政治上、生活上与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此举吸引了名促销员踊跃报名加入工会组织,入会率达,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促销员入会后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在公司开展的各类岗位技能比赛和双争竞赛活动中,有名促销员被评为服务明星、服务能手,其事迹在员工中广泛宣传;有名促销员因表现突出、业绩显著被公司破格吸纳为正式员工,这些不仅有利于工会组织建设,有利于会员团结,更有利于劳动关系协调和社会稳定。近期,我们又受到市政府表彰,被评为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单位。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8篇

集团是皖北地区商贸重点企业,现有员工名,预计××年实现销售亿元,税后利润近千万元。近年来,工会围绕公司重点工作,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为着力点,以增强职工创新能力为目标,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在促进发展中提升工作水平,在服务大局中强化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深受领导和职工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竞赛活动形式、强化员工培训教育,为企业发展做出新业绩。

多年来,公司两级工会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实际工作中开拓创新,在与时俱进中谋求发展。

⒈主动把工会工作融入经营中心,推动职工素质工程和创新工程向宽领域、多方位延伸。组织职工开展了第二届“争创一流企业,争当服务明星”的百日劳动竞赛活动,名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被制成图文并茂的板报,向社会广泛宣传,创新了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了“论服装流行趋势,赞购物顾客之美”、“商贸英语口语”,“看人拿鞋,看人拿衣”、“表带安装”竞赛,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我们组队参加全市“先模颂”演讲比赛,通过多场次、多层次的演讲,把全国商业服务业业务技术能手、省业务技术标兵、省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向全市传播;结合营销宣传活动开展业务技能、素质体能大比拼竞赛,百大选手们精湛娴熟的服务技能,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电视传向千家万户,再现了五十年百大的勃勃生机。

开展职工文体宣传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大职工活动室、图书室的投入,增加运动设施和新图书数目;举办了员工喜闻乐见的迎新春摸大奖活动,多名员工在欢乐中迎来了新的一年;“三八”节,组织女职工游园,召开女干部座谈会;组织职工参加全市“红五月”职工乒乓球比赛和彩弹射击比赛,分别获得女子团体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举办了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多名职工参与个比赛项目的角逐,达到了“健身强企,提素增效”的目的,受到职工普遍欢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亿万职工迎奥运健身月系列活动先进单位”。

⒉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推进员工素质全面提高。邀请专家学者传授知识技巧,举办视觉营销讲座、化妆美容商品销售技巧讲座、赞美顾客语言艺术提升培训、员工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下岗职工培训、儿童商品知识业务技巧讲座、黄金珠宝、手机促销员培训。年举办各种培训班期,培训员工多人次。购买业务类、法律类、励志类图书十余种,发给各商场员工早班学习,其中《你为谁打工》一书在广大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端正态度,踏实做事,认真做人,明白了我们不是在为合肥百大打工,而是在为自己打工。去年有名员工通过自学、成人教育取得了大中专文凭;有名员工参加了全国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其中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人取得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员工综合素质在学习中得以升华和提高。版权所有

在创新实践中,公司、工会荣获市组织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省财贸工会工作创新一等奖、一楼商场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超市配送中心荣获市模范班组称号;四楼商场、百大超市分别荣获市“十佳服务标兵”、“服务明星”,充分展示了百大员工的时代风采。

二、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调研活动,掀起学习贯彻“工会法”、“劳动法”的新高潮。

根据市总工会和劳动保障部门的部署要求,我们组织员工积极配合上级搞好“维权”调研;参加“维权”知识竞赛,制作劳动保障维权知识板报,在大楼内外广泛宣传,召开座谈会收集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发放《全国职工普法知识读本》,参加市四五普法培训班,先后组织人次参加《女职工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纪念全总周年全国职工知识竞赛、全总××年职工收入分配情况调研、中国财贸工会关于促销员经济权利及加入工会情况调查、省总关于职工思想状况调查、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问卷调研、省总四五普法知识竞赛、全国工伤保险知识竞赛等。在调研、竞赛工作的推动下,广大干部职工对什么是侵权行为、怎样维护职工权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了合理准确地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上半年,出现了两起供应商拖欠促销员工资、加班费现象,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楼两级工会同时出面追回了供应商拖欠的工资和加班费。在月日公司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总经理和常务副总分别要求各商场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杜绝供应商拖欠促销员工资现象,在公司内部营造了支持工会工作的法制环境。

三、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促进民主管理取得新进展。

改制后,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思想,不断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的民利、劳动权益和身体健康权利。

⒈注重源头参与,坚持职代会审议通过新制度。召开一届二次职代会,顺利通过改制后第一次修订的《百货楼现场管理及员行为过失处罚办法》、《薪酬分配办法》等项制度,两次召开职代会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年度员工竞争上岗方案”和“百货大楼员工调配方案”,让广大员工知企情、明企事,大事心中有数。新制度实施后,企业解除违纪员工人,末位淘汰下岗人,收回企业未出勤人员垫付的各项保险费用万元,推动了劳动关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⒉开展企务公开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通过职代会、公开栏、早班会、广播板报等多种有效形式,督促涉及企业规章制度、员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及时公开。首先,公开各项制度。一届二次职代会通过的四项制度全部在公开栏内张贴公布,早班会反复宣读解释,员工学习后自觉履行;其次,岗位选人用人公开。各种招聘信息向员工公布,符合条件者都可报名应聘。广播员、微机操作、主管、保管员、经警、会计、收银员、促销员、驾驶员、水电工等十个工种共个职位,全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上岗。

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扩大民主评议范围,为集团公司全面了解掌握中高层管理人员情况提供依据。通过四条渠道征求职工意见,一是考核,二是测评,三是,召开员工座谈会,四是个别谈心,详细了解相关情况。通过上述方式考核,使各级管理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群众给的,明确当干部就是要为公司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有效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建设。

⒊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企业发展出谋献计。首先,结合职代会代表提案征集工作,在企业内部发动员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广大员工纷纷把自己对经营管理、员工培训、收入分配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中交给职工代表,形成代表议案。大楼领导对职工提出的每项建议都做了认真研究,的建议得到落实,为企业规范运作,依法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结合全员竞争上岗考试,发动群众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对员工提出的条意见和建议,归纳整理为十大类。党政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并结合党员保先教育活动,把群众意见相对集中的经营、培训、干部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建议落实到相关部门,责成限期整改,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四、坚持对员工送温暖、献爱心,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使维护职工权益形成新格局。

精心组织实施送温暖活动,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年慰问探望生活困难职工、生病住院职工人次,送去慰问品、慰问金万余元。开展“一日捐”活动,向市困难职工捐款万元;积极争取,多方筹措,借助社会力量帮扶特困职工、退休劳模和单亲职工子女就学,共得到省、市工会、市教育学院援助资金元,解决了十六户职工的部分困难。多方帮扶、互相捐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员工特殊情况五必访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员工过生日送蛋糕和祝福贺卡,员工结婚退休均送纪念品;为患重病及因工受伤的员工申报劳动能力鉴定或工伤认定,为名受意外伤害的员工及时办理意外险赔付;积极帮助伤残员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使名员工顺利办理了伤残证,为他们日后就业拓宽了道路。一点一滴看似不大的事情,但只要为员工做了,员工都会给企业以回报。××年企业实现销售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受到集团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五、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工会会员队伍,最大限度地组织促销员加入工会。

××年企业改制后,我们及时组建了新的工会和职代会,把多名愿意留在企业的员工重新纳入工会管理,建立会员档案、发放新的会员证。××年初,我们根据省市工会要求以文件形式下发了《依法组织促销员参加工会的通知》,理顺了促销员加入工会的程序和渠道,明确了切实维权的有效途径,从劳动关系确定、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工会活动、参与民主管理、评先评模等方面设立绿色维权通道,使入会促销员在政治上、生活上与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此举吸引了名促销员踊跃报名加入工会组织,入会率达,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促销员入会后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在公司开展的各类岗位技能比赛和双争竞赛活动中,有名促销员被评为服务明星、服务能手,其事迹在员工中广泛宣传;有名促销员因表现突出、业绩显著被公司破格吸纳为正式员工,这些不仅有利于工会组织建设,有利于会员团结,更有利于劳动关系协调和社会稳定。近期,我们又受到市政府表彰,被评为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单位。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一、引言

近几年,作为世界上水果罐头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我国水果罐头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而且反映在品种、技术、企业和市场等方面的变化中。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安全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对水果深加工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消费量更是增长迅猛,而我国的相关产业发展及技术水平仍然较为落后,产量及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M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拟对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扩建,提出了24000吨水果和蔬菜深加工项目,新引进罐头生产主要工艺设备190台(套/组),年加工能力将由原来的14000吨增加到24000吨。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风险水平等做出判断,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为此,本人将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理论体系与M公司24000吨水果和蔬菜深加工项目实际密切结合,从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对本项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位于S镇的经济开发小区,选址区域内自然条件适宜,交通便利,公共配套设施齐全,适宜项目建设。本项目总的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其中,将建设一座库容量为5000吨的冷库(含速冻间),建筑面积为4300平方米;气调库1100平方米;冷库配套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扩建800立方米污水处理池,购置安装制冷和气调设备,并根据生产产品的需要购置罐头生产设备、包装设备及检测设备等。

本项目冷库设计高9米,层高2层,框架结构,外饰面采用高档自洁净墙涂料,内墙采用瓷砖饰面,达到卫生标准。保温层采用熔重40公斤/立方米聚氨酯保温,内墙保温层厚度120毫米,外墙保温层厚度180毫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设防。污水处理池有效容积800立方米,采用厌氧工艺,砼浇筑,内壁刚性防水。冷库制冷设备使用某冰山集团活塞式氨制冷设备,低温冷藏库温-18~-21℃,气调库库温1~3℃,确保贮藏后果品硬度、口感、外观等综合指标符合国际市场标准。

三、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根据现行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本项目实际,本文将选取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动态指标,以及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等静态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的计算对本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做出分析和判断[2]~[3]。所选取的各项指标汇总详见表1。

经估算,本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税前净现金流量第1年为-4530.0万元,第2年为-301.8万元,第3~11年为2694.8万元,第12年为6563.9万元;本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税后净现金流量第1年为-4530.0万元,第2年为-593.1万元,第3~6年为2403.4万元,第7~11年为2401.8万元,第12年为6218.0万元。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及相关数据计算可得,本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2%,税后为30.6%,均大于规定的基准收益率10%;本项目的税前财务净现值为9227.8万元,税后为7466.2万元,均远大于0;本项目的税前投资回收期为4.05年,税后为4.50年,均短于同行业类似项目的平均投资回收期水平。由此可见,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经济效益状况良好。

经估算,本项目计算期内的年均息税前利润总额及年均利润总额均为1980.28万元,年均净利润为1683.2万元,年均利税总额为2118.88万元;本项目总投资5420万元,项目资本金为2420万元。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及相关数据计算可得,本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为36.54%,资本金净利润率为69.55%,项目投资利税率为39.09%,均明显高于本地区类似项目的盈利水平,由此可见,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经济效益状况良好。

表1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汇总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说 明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正指标,只有当指标值大于或等于规定的基准收益率时,项目才可行。

财务净现值FNPV 正指标,只有当指标值大于或等于零时,项目才可行。

投资回收期 反指标,只有当指标值短于行业平均值时,才可行。

总投资收益率 正指标,只有当指标值大于等于行业平均值,才可行。

资本金净利润率 正指标,只有当指标值大于等于行业平均值时,才可行。

投资利税率 正指标,只有当指标值大于等于行业平均值时,才可行。

注:上表中CI表示现金流入量,CO表示现金流出量,i为基准折现率。反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大,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越差;正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大,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越好。

四、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主要是根据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销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销售收入和税金等计算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该盈亏平衡点一般用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4]~[5]: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越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越强,抗风险能力越强。

本项目计算期内的年均固定成本为3173.86万元,年产品销售收入为16390.0万元,年均可变成本为11097.2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138.6万元,则本项目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由此可见,只要当本项目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61.58%,项目即可实现盈亏平衡,项目具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整体风险程度较低。

(2)项目敏感性分析

项目敏感性分析主要考察项目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对项目的投资、成本、价格、产量等主要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项目对某种因素的敏感程度,一般敏感性系数来反映,其计算公式具体如下[6]:

本文对本项目的敏感性分析主要针对项目基本数据中的销售收入(产量或价格)、经营成本及固定资产投资这三项不确定性因素,分别考察这三项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或降低5%幅度时对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以判断其单因素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敏感程度。项目敏感性分析结果详见表2。

表2 项目敏感性分析结果表

序号 不确定性因素 变化率(%) FIRR(%) 敏感性系数

基本方案 30.6%

1 销售收入 5% 43.9% 8.69

-5% 17.3% -8.69

2 经营成本 5% 19.6% -7.19

-5% 41.6% 7.19

3 建设投资 5% 29.5% -0.72

-5% 31.7% 0.72

综上分析可得,当这三种不确定性因素变化幅度为±5%时,项目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最低为17.3%,仍然高于规定的基准收益率10%,由此可见,本项目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项目整体风险较小。

在这三种不确定性因素中,本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对销售收入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经营成本,最后为建设投资,这就要求M公司必须密切关注水果罐头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的未来走向做出正确的预测,并以此指导项目改扩建及以后的经营管理,以切实增强本项目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同时,M公司还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成本管理,降低人、财、物等方面的成本消耗,以提高项目最终的经济效益状况。

五、结语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人通过对M公司24000吨水果和蔬菜深加工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对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知识体系及实践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可以通过指标分析全面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通过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反映项目的风险状况等,从而为相关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4.

[2]崔淑梅,滕玉波,门晓杰,等.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进一步研究[J].技术经济管理与研究,2004(5):38-39.

[3]赫丛喜,薛红艳.投资项目论证中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00.

[4]周亚力.投资项目评价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5 (10):141-142.

[5]崔淑梅,滕玉波,门晓杰,等.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进一步研究[J].技术经济管理与研究,2004(5):38-39.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电网建设项目作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的成功与否,投资产生的效益如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电网企业迫切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提升电网经济性、可靠性的建设项目中区。所以,电力企业将日益重视电网建设项目的经济性与社会性,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急迫而又崭新的课题。

一、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相关概念

冯为民和付晓灵(2006)指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都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核:一是在既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如何充分合理地使用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获得最大的产出,更好地满足既定的目标要求。二是在既定的目标下,如何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其消耗量最小。”

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是指项目新建、改造完成后的投资经济效益的再评价,是以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围绕项目管理及评价的目标,设计出各项反映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评价,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提高项目投资的实际经济效益和有助于决策者制定相关投资计划和政策等目的。

根据以上定义,所谓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是指按照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理论,由电力公司把已完成新建、改造的电网建设项目作为评价对象,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

二、电网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后评价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电网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未得到足够重视

一直以来电力公司将电网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国家电网公司对各级电力公司考核的同业对标体系中关于经济效益的指标多为一般企业中常用经济效益指标,没有针对电力行业设计适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相关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发展。

2.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是缺少一套完整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同业对标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体现电力公司对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但由于同业对标体系主要是从整体评价电网建设管理工作角度出发,这些指标不能直接用于评价单项工程,指标设计过于宽泛,不具有针对性。经济效益评价对标并不突出,并且不够完善,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二)原因分析

1.电力企业的性质对评价的制约

从企业性质来看,电网公司属于国有独资垄断企业,基本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也没有追求利润的动力。省公司是省级电网项目的筹资人,市(县)供电公司既是省公司的分公司,又是项目建设的具体负责管理单位,由于其不直接承担电网投资的筹资与还贷责任,缺乏与省公司共担风险的机制,上级公司存在的经营压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所属分公司,无法激励其真正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追求投资优化。

2.电网建设项目的准公共项目特征对评价的制约

对电网企业来说,由于其电网建设项目具有准公共项目的特点,主要以保障全社会的用电安全和持续供电为责任。客户的满意度对其至关重要,尤其是政府、重要的工业企业、大型活动和比赛(如奥运会、外事活动等)、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农业生产需要,各个方面都不容许出现一点的疏忽和问题,否则就会极大地影响到经济的平稳发展、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形象等。因此,电网系统经常以保障电力供应为最高目标,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是会不计成本地进行投入。所以,电力公司一直把电网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3.部分电网建设项目间的不可分离对评价的制约

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可以对其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很多电力工程项目不独立产生经济效益,很多情况下经济效益是由多个电力工程项目共同产生的,而输变电网络的连接使经济效益在电力工程项目之间分离是不可行的。这导致了在实践中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存在很大难度,给电力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提出了很大挑战。

三、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供热;节能;经济效益增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7701

在北方地区,集中供热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与百姓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笔者所在林业局总供热面积约40万㎡,受益用户约5500余户。由于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工程持续进行,供热住户正在持续增长,供热面积每年不断增加。每年冬天的保质保量供热都成为林业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供热公司的良好发展无论是对公司本身经济效益的增长,还是对林业局经济效益的增长,都十分重要。笔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引发了笔者对供热节能与经济效益增长的思考。针对笔者所在的林业局的实际情况,根据笔者在管理供热公司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供热中的节能,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只有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节能机制,才能保证供热公司的经济效益的增长,保证百姓满意的同时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优化供热设施, 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据数据统计,中国北方地区的全年供热能耗占到了北方地区总能耗的20%,然而,这其中的热能浪费高达15%-30%。这个数据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协调的,是供热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无论对公司的效益增长,还是对环境的影响,都是个重要的问题。

笔者所在供热公司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笔者所在供热公司共有20吨的锅炉两台,由于供热公司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问题,锅炉老化严重。笔者初到供热公司的第一个供暖期,由于锅炉的老化问题,加之已开始供热,无法停炉检修设备,只有大量用煤,才能勉强达到预定的温度。热水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热能被大量浪费,供热公司成本支出数额庞大。

针对这个问题,在这个供暖期结束后,供热公司试图更换先进设备,提高热能利用率,做到节能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对于缺乏林业局大力扶持的供热公司而言,单靠收取的供热费,只能简单维持供热公司的基本运营,完全没有资金去更换设备。供热公司只有转而从先进地区聘请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对锅炉进行检修和有限的改造,调整最适合流量的水泵,改造散热器,争取最大限度减少能耗。第二个供暖期到来的时候,供热公司的用煤量比上一个供暖期下降了约15%。供热设施维修、保养、优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果条件允许,实现全自动化控制集中供热系统将会加大节能水平,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进入到公司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中去。

2改造并维护供热管网,减少能耗,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供热管网状况的好坏对供热的效率有着十分大的影响。由于管网设计不合理、管道老化、杂质沉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大量损耗。每年定期检修、维护、清理供热管道,并且对不合理的供热管网进行改造,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供热的能耗影响不可小觑,对居民入户温度是否达标影响很大。因此,供热管网的改造与维护成为减少能耗、促进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一大重要任务。

3择优选择原材料,控制成本,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笔者所在公司每年用煤约2.5万吨左右,降低原材料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大关键性因素。由于煤炭价格在供热期到来时经常上涨,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供热公司就要最大程度压缩原材料成本的支出。然而,如果单从价格考虑原材料的采购,无论在节能上,还是在公司的经济利益考虑上,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煤炭的性价比至关重要。如果采购质优价廉的煤炭,煤炭燃烧更充分,损失的热能更低,排放的废气更少,整个一个供暖期计算下来,供热公司的成本支出就可被最大程度的压缩。针对这一点,供热公司应在每个取暖期做好数据的收集与比对,结合供热设施的实际情况,选择能耗最低、能源利用率最高、最大程度控制公司成本支出的原材料,达到节能与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4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笔者所在公司管理人员4人,其他员工17人。对于非全自动化供热设备的供热公司而言,由于各个环节都依赖于人工操作,员工的作用就格外重要。员工对设备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方法都会影响到能耗指数。因此,定期对员工进行节能操作、规范安全操作等培训必不可少。员工的素质提高,相当于公司无形资产的增长,从而进一步带来公司有形资产的增长。供热公司的工作相对较为辛苦,无论公司有多少困难,都要保证员工的利益。笔者到供热公司任职后,大幅提高了员工工资,并建立更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以此来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实现公司的和谐发展。

5结语

供热节能潜力巨大,通过优化供热设施、改造与维护供热管网、择优选择原材料、加强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一系列举措,将会在节能的同时,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并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现代公司、公司理财、理财观念、创新

现代公司理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以著名财务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的MM定理为标志。这一时期著名的公司理财理论还有威斯顿(Weston)模型,科普兰德(Copeland)的公司价值评估理论,马科维茨(Markowits)的资本组合理论,夏普(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等。这些公司理财理论的产生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发展,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理财观念,使公司理财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国外发达国家理财观念的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逐步升级,由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资本的运营,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把人们的理财观念引入一个新的境界,股票泡沫的神奇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大风险使人们增强了对理财观念的重视,以内部控制和风险导向为主体的公司理财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理财理念。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以及由此产生的观念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对增强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的迫切性。 一、现代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主要类型

现代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是公司内部条件改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司理财观念的进步和时展的客观要求。不同的公司由于各自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其理财观念的转变状况也有所不同,从公司发展的一般情况出发,现代公司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

1、从盲目追求权益资本筹集向合理筹资结构观念转变。从资本成本最低化的筹资原则出发,公司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权益资本特别是发行股票筹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筹资形式中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大股东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的舞弊等原因,使得众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向股东分配股息或因经营不善难以向股东进行分配,使得权益资本变相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随着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力度的加强、对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不分配、会计信息失真和大股东控制等弊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违规操作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已经难免退市的惩处,公司的筹资理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正在逐步由盲目追求权益筹资向讲求筹资成本的最低化和筹资结构的合理化转变。

2、从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向实现全面内部控制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公司存在对最低成本法的误解,把最低成本法归结为“公司内部节约、挖潜、改造等”,把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造成了不讲求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观念具有动态的含义,最低成本原则的本质内涵应是追求规模经济下的成本相对最低,不讲求规模经济和最大经济效益的成本最低是没有意义的。在公司的理财观念中,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中,公司内部控制应是全方位的控制,除成本控制外,还应包括:现金流控制、物流控制、商品流控制、人才流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过程控制、组织机构控制等等,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工程,而且最优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各种控制活动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实现最大控制效率的动态控制系统。

3、从不讲信用向不断提高诚信观念转变。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的信用观念相对比较低下,公司中为了短期利益不讲求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为规范市场行为,我国公司亟需增强信用观念,这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或避免三角债、偷漏税金等现象,促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公司信用观念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公司理财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不断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司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和高速发展。

4、从经验性理财决策向科学性理财决策观念转变。理财决策是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遴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理财决策停留在定性决策为主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理财决策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民主化的要求,把决策效果提高到了决策工作的首要位置。公司的理财决策不能再停留在低效率、高风险的状态,而是提高到战略决策的位置,使公司的全体人员都来重视理财决策,参与理财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理财决策的有效形。

5、从追求经营的安全性向风险导向经营的观念转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收益并存,呈现正比例的变化趋势。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但是,敢于承担风险并不等同于冒险,公司经营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是经营者自身素质与经验结合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多公司的风险意识淡薄,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我国开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公司的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对较差等。公司的经营长以安性为目标,追求无风险经营,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现代公司的经营者应面对市场的挑战,在经营中培养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面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过程求得高收益和快速发展。

6、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向重视人才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观念转变。在公司原有的理财观念中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使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明显地显露出来,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考虑风险的大小、不与投资进行比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为等弊端,使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人们已经认识到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会促进公司长期的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公司竞争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利润的多少,而是人才的竞争以及技术的进步,公司只要有了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才是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理财观念已经开始由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向争夺人才以及先进技术转移。

7、从负债经营观念向资本运营观念转变。我国公司理财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从国外引进了负债经营的观念,根据西方的理财理论公司负债率应保持在50%-70%之间为宜。公司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负债的节税效应和资本的规模效益加速资本的运营与扩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育成熟,公司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负债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转变,即把公司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均看作是可以增值的价值形态的资本进行经营,通过资本购并、控股、股权交易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资本的迅速膨胀,彻底改变了公司过去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积累发展公司规模的经营观念。目前资本运营已经成为现代公司规模扩张与发展的主要手段,资本运营的观念正在现代公司中形成和成长。

8、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讲求综合效益的转变。追求经济效益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公司在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开采效率,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在产品生产方面,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浪费,生产排放的“三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以及布局失衡、不讲求规模效益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现代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公司的效益观念应该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也应逐步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转变。

二、现代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

根据西方国家的财务理论,公司理财以筹资、投资和现金流为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引起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同时也促进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从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践考虑,现代公司应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财手段的创新:

1、筹资手段的创新。公司传统的筹资以接受直接投资、公司留利、借款和商业信用为主要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外的许多新型筹资方式逐步引入我国,目前在国内公司中已经开始使用的新型筹资方式,主要有: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可转化债券、发行专项基金、BOT、补偿贸易等。这些筹资方式在改变着我国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理财观念,把资本运营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并且许多高新技术公司也在探索更加新型的筹资方式,如并购筹资、组合筹资、概念筹资等形式。

2、投资手段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司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投资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投入实务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和以项目投资为主要方式的投资理念受到冲击。公司生产经营投资已经不再是公司投资的唯一方式,以公司运作为投资对象的资本运营投资以及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等投资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在投资的形态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公司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投资的范围也有当地扩展到外地,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手段的创新是在公司理财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反过来使公司的理财理念进一步升级,从而使公司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扩展程度发生超常规发展。

3、分配手段的创新。长期以来,公司的剩余利润一般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来参与分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逐步成为公司总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凭借其评估价值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使公司的获利来源也由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多种渠道,并且使许多公司的非营业利润扩展到大于营业利润的程度。同时,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的对象也在不断随之发生着变化,其中以人力资本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公司未来利润分配的一种必然趋势。另外,在上市公司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非投资性的特种股票在限定的条件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也使公司利润分配超越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界限。总之,公司的剩余利润分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手段的创新目的在于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4、资本运营手段创新。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不能停留在单纯依赖资本积累扩大经营规模的时代,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资本运营,即把公司价值增值作为资本运营的主要目标。资本运营的对象也超出了产品的营销的范围,把公司整体或部分的资本作为增值运作的对象,充分运用资本扩张、收缩或内变等多种形式,并充分的利用资本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来促进公司资本的价值最大化。总之,资本运营的理念彻底改变了公司的理财行为,更加注重公司的整体发展和持续的价值增值,在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基础上,追求公司价值增值的最大化。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3篇

一、现代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主要类型

现代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是公司内部条件改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司理财观念的进步和时展的客观要求。不同的公司由于各自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其理财观念的转变状况也有所不同,从公司发展的一般情况出发,现代公司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

1、从盲目追求权益资本筹集向合理筹资结构观念转变。从资本成本最低化的筹资原则出发,公司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权益资本特别是发行股票筹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筹资形式中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大股东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的舞弊等原因,使得众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向股东分配股息或因经营不善难以向股东进行分配,使得权益资本变相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随着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力度的加强、对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不分配、会计信息失真和大股东控制等弊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违规操作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已经难免退市的惩处,公司的筹资理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正在逐步由盲目追求权益筹资向讲求筹资成本的最低化和筹资结构的合理化转变。

2、从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向实现全面内部控制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公司存在对最低成本法的误解,把最低成本法归结为“公司内部节约、挖潜、改造等”,把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造成了不讲求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观念具有动态的含义,最低成本原则的本质内涵应是追求规模经济下的成本相对最低,不讲求规模经济和最大经济效益的成本最低是没有意义的。在公司的理财观念中,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中,公司内部控制应是全方位的控制,除成本控制外,还应包括:现金流控制、物流控制、商品流控制、人才流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过程控制、组织机构控制等等,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工程,而且最优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各种控制活动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实现最大控制效率的动态控制系统。

3、从不讲信用向不断提高诚信观念转变。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的信用观念相对比较低下,公司中为了短期利益不讲求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为规范市场行为,我国公司亟需增强信用观念,这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或避免三角债、偷漏税金等现象,促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公司信用观念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公司理财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不断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司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和高速发展。

4、从经验性理财决策向科学性理财决策观念转变。理财决策是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遴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理财决策停留在定性决策为主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理财决策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民主化的要求,把决策效果提高到了决策工作的首要位置。公司的理财决策不能再停留在低效率、高风险的状态,而是提高到战略决策的位置,使公司的全体人员都来重视理财决策,参与理财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理财决策的有效形。

5、从追求经营的安全性向风险导向经营的观念转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收益并存,呈现正比例的变化趋势。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但是,敢于承担风险并不等同于冒险,公司经营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是经营者自身素质与经验结合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多公司的风险意识淡薄,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我国开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公司的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对较差等。公司的经营长以安性为目标,追求无风险经营,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现代公司的经营者应面对市场的挑战,在经营中培养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面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过程求得高收益和快速发展。

6、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向重视人才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观念转变。在公司原有的理财观念中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使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明显地显露出来,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考虑风险的大小、不与投资进行比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为等弊端,使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人们已经认识到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会促进公司长期的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公司竞争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利润的多少,而是人才的竞争以及技术的进步,公司只要有了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才是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理财观念已经开始由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向争夺人才以及先进技术转移。

7、从负债经营观念向资本运营观念转变。我国公司理财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从国外引进了负债经营的观念,根据西方的理财理论公司负债率应保持在50%-70%之间为宜。公司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负债的节税效应和资本的规模效益加速资本的运营与扩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育成熟,公司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负债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转变,即把公司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均看作是可以增值的价值形态的资本进行经营,通过资本购并、控股、股权交易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资本的迅速膨胀,彻底改变了公司过去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积累发展公司规模的经营观念。目前资本运营已经成为现代公司规模扩张与发展的主要手段,资本运营的观念正在现代公司中形成和成长。

8、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讲求综合效益的转变。追求经济效益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公司在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开采效率,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在产品生产方面,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浪费,生产排放的“三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以及布局失衡、不讲求规模效益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现代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公司的效益观念应该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也应逐步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转变。

二、现代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

根据西方国家的财务理论,公司理财以筹资、投资和现金流为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引起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同时也促进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从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践考虑,现代公司应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财手段的创新:

1、筹资手段的创新。公司传统的筹资以接受直接投资、公司留利、借款和商业信用为主要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外的许多新型筹资方式逐步引入我国,目前在国内公司中已经开始使用的新型筹资方式,主要有: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可转化债券、发行专项基金、BOT、补偿贸易等。这些筹资方式在改变着我国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理财观念,把资本运营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并且许多高新技术公司也在探索更加新型的筹资方式,如并购筹资、组合筹资、概念筹资等形式。

2、投资手段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司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投资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投入实务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和以项目投资为主要方式的投资理念受到冲击。公司生产经营投资已经不再是公司投资的唯一方式,以公司运作为投资对象的资本运营投资以及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等投资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在投资的形态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公司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投资的范围也有当地扩展到外地,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手段的创新是在公司理财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反过来使公司的理财理念进一步升级,从而使公司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扩展程度发生超常规发展。

3、分配手段的创新。长期以来,公司的剩余利润一般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来参与分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逐步成为公司总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凭借其评估价值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使公司的获利来源也由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多种渠道,并且使许多公司的非营业利润扩展到大于营业利润的程度。同时,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的对象也在不断随之发生着变化,其中以人力资本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公司未来利润分配的一种必然趋势。另外,在上市公司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非投资性的特种股票在限定的条件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也使公司利润分配超越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界限。总之,公司的剩余利润分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手段的创新目的在于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法律经济分析;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

一、引言

1960年科斯发表《社会成本问题》,奠定了法经济学的基础,“科斯定理”同时也被认为是法经济学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1973年波斯纳出版《法律的经济分析》,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几乎全部法律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标志着法经济学的形成。法经济学(LawandEconomics)是在经济学假设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分析法律制度形成、运用是否能有效配置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福利。

从理论上讲,凡是理性的东西都可以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分析、解释。分析解释需满足经济学的两点假设:(1)理人假设,即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即都是“自利的理性最大化者”;(2)资源是稀缺的,相对于个体的需求来说资源是有限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效率,有效配置资源。法律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为此法律制度的设立与运用是在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下追求某种程度上的效率。诺思认为,设立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创造交易秩序和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分析方法对法律制度规范和法律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考查法律制度的影响或结果是否满足“帕累托最优”或“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是否能够替代市场降低交易费用,从而验证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并在法律制度在取得预期目标无效率时,制定更有效率的规则来实现效率和目标价值。

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法律经济学分析,目的就在于研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和应用是否能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的效率,更有利于股东权益之间实现均衡。所谓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诉讼、衍生诉讼、传来诉讼),是指当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员等主体侵害了公司权益,而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其责任时,由具备法定条件的一个或多个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股东提起的诉讼。该诉讼制度首创于英国,1843年福斯诉哈波特尔(FossV.Harbottle)案和1864年东潘多铅矿公司诉麦瑞威泽案中的FossV.Harbottle规则及其“例外规则”标志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初步形成。之后各国纷纷效仿,日本20世纪40年代末引入,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其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该诉讼制度,而美国的该诉讼制度最为完善,股东发动派生诉讼追究责任者不单单限于公司董事,更是扩及到公司所有各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外部人。2005年我国修订的新《公司法》152条正式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

股东派生诉讼在法律上的意义以及公司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国内外已多有研究,普遍认为股东派生诉讼的应用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制衡优势股权地位的控股股东,调动中小股东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但就其经济分析甚少,而用“经济分析法学不是传统法学所讲的寻求法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或正确答案,而是一个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相互竞争的理论体系,通过比较、评价和选择意识形态界定法和经济学的对话过程,从而导致法的结构和内容方面的真正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试图从股东派生诉讼的有效利用程度与由此制度产生的最终保护程度出发,分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能达到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法律经济分析

股东派生诉讼的目的一是以法律的公平正义为前提,通过维护公司的利益,间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通过对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进行制裁,提高小股东的地位和影响,有效制约和监督大股东和公司管理人员,从而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法律经济学的规范经济效率标准非严格的帕累托最优,而是更为宽泛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主要原因在于,“帕累托最优”往往只能适用于市场中的自愿交易场合,而在许多社会活动中,法律规定的权利是无法在市场上交易的,或者是无法通过市场自愿交易来转换的。

所谓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Kaldor-Hickseffi-ciency)是一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在社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只要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人所增加的利益足以补偿(并不要求必须实际补偿)在同一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受到损失的人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卡尔多一希克斯有效性标准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按照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个人之间的谈判可以保证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变成现实的帕累托效率。现实中交易成本为正,就可能使得潜在的帕累托改善无法成为现实的帕累托改善。所以实际上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即总财富最大化标准来思考现实问题。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设立与应用正是以此效率为标准,诉讼过程中原告前期担保、收集信息、诉讼以及公司自身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花费交易费用小于派生诉讼为公司长期带来的利益,经过合理诉讼后,将惩罚有碍公司利益方的行为,最终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公司相关利益方的境况都会因此而“自然而然地”获得补偿。为了充分说明该制度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本文将股东派生诉讼以诉讼有效程度和保护有效程度作为主因素展开分析,以股东使用派生诉讼制度的有效程度为横轴,股东派生诉讼最终起到保护作用的有效程度为纵轴构造直线坐标系,将该制度所达到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强有效、强无效、弱有效、弱无效,分布于直线坐标系的四个象限。

坐标横轴表示派生诉讼合理使用的有效程度,正方向表示合理诉讼的状态,即意味着股东具备提起资格(持股时间与数量满足条件),提起派生诉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遵从派生诉讼提起前置程序原则、善意公正原则、董事经营判断原则等原则。负方向表示派生诉讼制度被滥用的情形,具体有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形:(1)投机诉讼,原告股东与律师与董事串谋获取个人利益而提起;(2)骚扰性诉讼,股东提讼非以维护公司利益为目的,而是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而提起;(3)勒索诉讼,违背诉讼制度宗旨,利用此制度谋取非法利益而提讼提起。

纵轴正方向表示有效保护,即因对公司实施不正当行为而负有民事责任的当事人受到惩罚并为其不正当行为做出补救的情况。负方向表示无效保护。即派生诉讼未得到应得补救成果或滥诉未得逞的情况。

本文认为处于第一象限的情形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强有效,派生诉讼合理实施,诉讼结果得到应得救济,整体福利增进;而相对第二象限定义为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强无效,滥诉却保护得逞,保护了不正当的诉讼请求利益,最终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象限则为弱有效状态,也可定义为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假象,虽然最终结果滥诉未得逞,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滥诉本身浪费了资源,福利并未改进。而第四象限则意味着法律制度对合理诉讼的限制过分严格,导致诉讼符合基本要件,但最终利益未能得到保护,造成弱无效状态,相对强无效状态未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处于第一象限是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原则与经济效率均达到最优的状态。其他各象限在改进的情况下可最终转化到第一象限。虚箭头代表在诉讼有效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转化;实箭头代表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优化方向。

三、股东派生诉讼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改进

如上分析,得知只有在第一象限克尔多-希克斯效率强有效,法律的公平正义与经济学的理性效率均满足。而其他象限则未达到同时满足,强无效失去公平正义,最终激励滥诉,造成整体利益的损失。弱有效则维护公平正义,前期交易费用未得补偿,经济效率未达到。而弱无效合理的公平正义要求未满足,达到经济效率的范围缩小。所以要达到强有效状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改进经济效率;二是在有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公平正义,拓展经济效率的范围。总结国内学者对防止滥诉所提措施主要有对原股东资格做出适当限制、诉讼提起前“竭尽内部救济”、对原告诉讼设置合理的担保费用、以及被告责任的约束等,而在保护有效性方面也多从法律制度规范方面提出对策。超级秘书网

为了改进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除了从法律层面完善制度设定外,还应从节约交易费用,激励或惩罚角度采取措施。为此要从派生诉讼提起的原因即公司利益受到侵害这一状态采取措施,对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主体,如监事会、董事会以及公司外部人员或机构采取事前预防提高其做出不当行为的交易成本、做出不当行为后有效惩戒防范类型状态的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1]章晓洪,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12-19。91-93[2]2005年修订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z]

[2]2005年修订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z]

[3]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评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3):121-122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5篇

一、现有文献缺少对保险企业经营目标的普适性规定

目前国内的保险学教材,很少能找到对保险企业经营目标详细与明确的描述,至多在关于保险公司的分类时提及。如魏华林、林宝清主编的《保险学》第92页中写道,保险形态以保险经营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区分为营利保险与非营利保险,其中营利保险又称商业保险,是指保险经营者以营利为目的而经营的保险。另有学者提出保险企业管理目标之说,认为保险企业管理目标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又细分为自身的经济目标(即为企业的利润量)和社会经济目标(即保险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经济补偿量和给付量),而社会目标主要包括提高社会风险管理意识,防灾防损、降低经济损失,安定社会生活,以及为国家提供税金等。

邓大松主编的《保险经营与管理》对保险经营有比较全面的论述。从保险经营的性质、思想、目标、策略、环境、原则等方面对保险经营活动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认为社会主义保险企业的经营目标或总目标是保障社会再生产持续进行和人民生活安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具体内容而言,按企业发展角度有长远、中期、近期目标之分;按利益角度有社会贡献目标、企业利益目标、个人利益目标之分。这里的保险经营实质上是指保险企业经营保险业务。

从上面介绍的文献可以看出,对于保险企业的经营目标取向,缺乏明确的界定,不是没有讨论,就是有涉及的又过于宽泛,很难起到对保险经营实践的实际指导意义。似乎关于保险企业的经营目标问题,没有进行专门讨论的必要,因为它也遵循企业组织的一般性规范。

二、现代保险企业经营目标重构的理论分析

理论上,现代商业保险企业,从微观层面看其经营目的是盈利并借以获得生存和发展扩大的基础,但从全社会的宏观角度看,它是对减低风险进行组织、管理、计算、研究、赔付和监督的一种服务,体现出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管理功能。我们知道,保险是一种分散危险、消化损失的经济制度,也就是将不幸而集中于个人的意外危险以及由该意外危险而产生的意外损失,通过保险而分散于社会大众,使之消化于无形。保险企业作为专门经营这种具有社会功能的保险产品的经济组织,在其经营活动中自动地就有着社会责任,并且正是通过这些社会责任的实现而使保险公司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经济组织的特性。

就现代股份制企业而言,也有学者认为其经营目标并非仅仅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1960年第38期《哈佛商业评论》刊登安东尼的文章,指出:大多数公众持有的大公司并不试图寻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只是寻求利润的满意水平的实现。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种模式通常是指美国和英国的那些股份制公司。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是公司管理者们的一个合宜的行动指南。因为,衡量股东财富最常见的标准就是股票的价格,而不是会计利润。由于股票价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多种非基本因素,诸如投资心理、经济趋势等,因而股票价格的最大化并不等于实现了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柯尼尔(bradbrdcornell)和夏皮罗(alanc.shapiro)曾提出“扩展资产负债表”模式来衡量公司的目标,其主要观点就是:公司的价值不仅仅由它的财务状况组成,而且还由它的组织责任所组成。在美国的一些案例中,法院已经将公司的长期价值理解为包括雇员、顾客以及整个社会的各方价值,如1985年unocal公司与mesa石油公司的案件,1990派拉蒙与时代公司的案件等。因此,现代股份制企业(包括保险公司)的终极目标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社会整体财富的最大化。一旦企业的价值被认为是一种继续经营(即为社会创造财富,且能延续到将来一段时间的经营实体)的价值,管理者就必须要考虑公司组成各方的利益。管理者只有履行对公司所有组成各方的广泛义务,即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他才能真正为股东服务,也就是说公司管理者都在花费别人的钱来为一个广泛的社会利益服务。正如有人形象地描述道,既然我们能讲通用汽车公司有缴税的责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讲它有防治污染的责任呢?

归纳起来,本文认为,保险企业是专门从事组织保险基金,为社会提供保险保障,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人身伤亡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活动的经济组织。保险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不是一般物质生产和交换活动,而是一种具有经济保障性质的特殊的劳务活动。因此,保险企业的经营目标取向,可以概述为保险企业通过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来实现其对于个体、经济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保障。它是直接与间接、短期与长远、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没有保险企业的有效经营,无法履行保险企业固有的社会责任;不以社会经济保障为着眼点,自利的保险企业不可能立足于市场。经济效益是前提,缺乏利益驱动机制的保险公司无法履行其社会责任,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应该是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三、基于社会责任的新目标取向有利于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实现

长期以来,由于受僵化的、单一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保险企业的经营目标被严重扭曲,将保险社会效益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严重贬低保险经济效益。一方面承认保险公司是经济实体,有其自身的效益,另一方面又不允许其以利润为目标,造成实践中公司经营目标不明确,经营行为扭曲,企业没有活力。直到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理论界才提出反映保险企业经营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就是利润,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保险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从实践上看,由于体制改革进程的缓慢,管理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严重,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复杂性,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机制的不配套以及外部市场形成的不规范等种种原因,保险企业还远没有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它们没有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运行机制,没有建立以效益为核心、以偿付能力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

随着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逐步推进,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些股份制企业包括股份制保险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蓬勃发展和良好经济表现,激发了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在经济改革中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依据金融理论的一个基本信条,这些股份制保险公司的企业经营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这是由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所决定的。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则是间接通过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来达到的,这意味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企业经营目标的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模式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优先型”转变。这一方面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所要求的,另一方面也是近10年来保险企业在快速扩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教训所迫使的,是市场本身的无形之手驱动的。如果盲目追求短期规模效应,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计较经营风险的累积,不顾及中长期的经营战略,我国保险公司根本无法应对经济的波动,是极其脆弱的。人民币利率调整的历程及其对保险业产生的影响,给保险行业的经营管理者上了深刻的一课。许多为了占领市场、追求纯规模效应而推出的保险新产品,给那些保险公司留下了巨大的风险包袱。保险监管部门不得不连年强调经济效益观念,“保险业的发展,不仅是业务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结构的优化、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只有结构优化了,质量和效益提高了,保险业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才有后劲,才是健康的发展。”可喜的是,通过监管部门的外部推动和保险公司自身的内部调整,出现了良好的转型势头,各家保险公司都把转变保险经营理念作为实施战略转型的核心,把承保利润作为公司经营决策的出发点,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