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与特点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经营方式包括了商品出口、劳务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直接投资等方式。据统计,到1998年底,中方海外投资存量63.3亿美元,在全球的比重微不足道。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呈现出以下特点:

1、行业与区域分布

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涉足16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式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餐饮旅游以及咨询服务等领域。从行业分布看,中国在海外投资的行业依次为贸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大量涉外企业集中在港澳、东南亚、独联体等相邻国家和地区。原因是地理位置和人文的相近,相对而言风险较小,开拓市场比较容易。其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二是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长,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也反映出发达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地位重要性日益增强。(见下表)

1998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区域分布(含港澳地区)

地区投资额(亿美元)比例(%)

我国港澳地区35.959

北美洲8.914

大洋洲4.57

亚洲3.76

欧洲3.25

非洲3.15

拉丁美洲2.54

2、跨国投资的主体结构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有四类。

(1)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直属的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这些贸易大公司的优势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市场网络,掌握熟练的营销技巧,有灵通的信息系统,稳定的业务渠道,融资便利。这类贸易性大公司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主力

(2)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如首钢集团、海尔集团公司、格兰仕集团等著名企业。此类大型生产性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优势是,有外贸经营权,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这些大企业跨国投资一般都是避开国际大跨国公司的锋芒,在国际市场的不同部分,技术的不同层次,生产的不同工序,产品的不同类型上向国际市场渗透。这些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并逐步实施的。由于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这类生产性企业集团的海外经营起步虽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

(3)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包括中国银行等五大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等。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

(4)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但在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近年来发展迅速。

二、中国公司国际化的路径和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上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林立,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并不平坦,以什么方式发展壮大自己?与国外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共舞,出发前,该如何寻找好切入点?出征后,应怎样不断调整,在竞争中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需要不断思索的问题。

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经营扩展的区域也是从一个国家到几个国家再到全球的过程,在跨国经营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虽然跨国经营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选择,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在国际市场的长期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基础。战略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追求在理想状况下,是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市场与消费者或者客户相匹配,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即使规模达不到,但先有目标与战略规划,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失误不仅会导致国际成长目标难于实现,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陷入重围。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始位置,基本决定了该企业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形成的路线、策略和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初始位置不同,基本决定了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在路线、策略、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企业国际化经营与跨国发展的位置是由企业所处行业国际竞争状况和企业自身技术自主程度所决定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晚,我国的跨国公司开始国际化时,其行业的国际市场中已充满了跨国公司,并且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基本属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动机方面,普遍重视技术和信息的获取;在组织形式方面,较多的采用部分股权;在跨国经营的区域选择方面,往往优先选择与本国的“相近性”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相近性”包括地理上的和经济文化等方面。

1、进入国际市场的地区选择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目前已经有两种模式凸现出来: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另一种则是以TCL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

海尔是国内最早开始国际化的企业之一,也是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家电企业。海尔一开始即把目标对准了美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试图以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来锻炼自己并得到成长,并希冀这些高难度市场的成功能够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的成功。海尔的国际化策略对它的品牌形象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尔模式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力,因为只有品牌和产品才是支撑市场的最锐利武器。另外,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往往是品牌意识非常强的群体,新品牌进入之初很难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这就决定了发达国家市场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要能承受得起暂时的挫折乃至一定时间内的亏损。

日前有证券分析人士对海尔国际市场的资本研究后发现,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现金流可能是负数,这也就更加确认了对于一个采用“先难后易”模式进入国际化的企业来说,它必须承受得起“阵痛”。美国的《商业周刊》曾刊文《海尔的艰难国际化之旅》,对海尔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上的艰难探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海尔,较索尼、松下、惠而浦、GE等国际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仅仅是占据了发达国家的低端市场的一部分份额;另一点是,海尔的研发还有一定距离,这些国家的市场是一种成熟的市场,对于市场的细分需求是很关键的,这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个性化的市场群体。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采用海尔模式的投入巨大风险也相对较大。因为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技术力与产品力都远远超过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最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与产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也是这样,中国企业真正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还不多。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像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这样的市场也有其便利的一面:这些国家的市场秩序非常成熟,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干扰很少,只要企业具备真正的实力,这样的市场开发起来反而相对容易一些。

TCL模式与海尔模式恰恰相反,是典型的“先易后难”模式。TCL先从与中国文化背景比较相近的东南亚国家着手,比如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扩张和渗透。TCL彩电经过3年的拼搏,在越南市场已经做到第二位,仅次于索尼。在菲律宾市场,TCL彩电成长也很快。联系最近TCL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一事,表明TCL向更大范围扩张已经初显端倪。

像TCL这样模式的企业在国内家电业比较多,比如说海信、荣事达等。这种模式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而益处显而易见:第一,释放了其强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加突出规模经济,弥补国内市场的相对需求不足。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国际化人才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这种方式能够使中国企业积累国际化经验,储备在全球经营的国际化人才,熟知国际化规则等。第三,进退方便。避免其大规模的投资和企业资源的浪费。从目前TCL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理想。2001年,TCL出口创汇达到7.16亿美元,2002年前7个月达到5.69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0亿美元,成为国内国际化效益最显著的企业。这种模式有点像爬楼梯,一步一步往上攀,越攀越高。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一,对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说,日本产品占据着其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这些国家里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其二,由于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有望进入国际品牌的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弱化影响。不管是这些市场的不发达还是在这些市场所占据的位置来说,不利于其今后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仔细研究这两种国际化之路,结合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特点可以看出:像索尼、松下、惠而浦等企业跟海尔的国际化模式很类似,都是先入主发达国家市场,而一些处于成长性的企业则跟TCL的模式很类似。也就是说,海尔模式更适合于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战略,而TCL模式则更适合于准备打持久战的企业。

2、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低成本扩张,境外收购、合资、独资建厂,进行境外加工贸易是当今世界上跨国公司盛行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方式,也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变产地为销地,有利于突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迅速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直接开拓目标市场。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获取优势的最基本战略有两种:低成本和差异化。我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一般都不掌握核心技术而难以搞产品差别化,因而大多数都会选择低成本战略以成长。当企业以规模经济行为基础实现低成本优势时,往往会选择海外发展,以进一步实现规模经济性,在我国的企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如电子、食品、纺织服装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这种模式成长为跨国公司的。所以先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优势,在跨国发展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成长的主要模式。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应当是海尔集团,1984年组建时规模很小并亏损,90年代中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具备了低成本优势。1996年起在海外建厂,东南亚、美国、西亚、北非、欧洲都有海尔的足迹。规模和范围是相辅相成的,规模是产品的规模,范围是经营的范围,这两个在战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双方都带来各自的积极性,也就是能带来规模经济,范围能带来范围经济。追求规模目的,主要是通过大的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更好的降低成本。海尔就因此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增强了低成本优势,也使原在国内的售后服务和品牌优势扩展到国际范围。但是低成本扩张的战略并不一定是和所有的中国企业,这个模式的特征是必须在全球获得规模上的优势,要远远大于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整合全球市场。但是不同的行业,其成本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电器行业60%是制造成本,还有品牌、渠道等方面的成本,所以只有像海尔这样得大公司才比较容易利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而对于产品差别性比较小,品牌要求比较低的行业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作为集装箱行业的中集集团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的成本优势,然后再整合这个行业,进军国际市场。现在已经占有全球集装箱市场的46%。另外东道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内环境也会对跨国公司的成本造成影响。所以中国企业在利用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更大的把握实现扩张。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收购与兼并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动的最主要的方式。这也将是中国企业打通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收购与兼并比新建自己的企业能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收购现成的企业通常意味着收购合格的员工,当地的管理人员,得到当地市场知识和同当地顾客和政府的关系。在一些市场上,如果当地的工业已饱和,容不下更多的竞争对手,收购与兼并也许是唯一的进入方式。中国企业在利用收购与兼并的途径进军国际市场,在选择行业时,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行业结构,还有就是进入壁垒比较高。不仅获得成本上的优势,而且也能获得进入的价值。中国企业通过收购进入一个行业,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成本结构,就不能排除竞争对手用同样的方式跑到中国来,对中国企业进行收购,改变它的成本结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最终被人家以牙还牙。同低成本战略一样,收购和兼并也要根据行业的不同做出适当的选择对于品牌、技术、进入壁垒比较高,同时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高,不仅仅在组装上的成本优势,而且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都很高的行业就具有比较好的并购基础。比如那些有品牌或专利上进入壁垒的制造行业,虽然现在行业利润可能很低,但如果放到中国可能还有30%-40%的成本下降空间,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这样的企业,在美国或欧洲,可能是相对比较小的、本地化的企业,因为很大的企业,可能早就跑到中国来了。由于长期的竞争已经提高了进入门槛,通过收购和兼并来进入这些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中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案例已经有很多。今年11月4号TCL和汤姆逊正式签订协议,双方合并DVD和彩电的资产及业务,成立TCL汤姆逊电子公司,其中TCL国际控股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股东,占67%的股份,汤姆逊则占33%的股份,TCL汤姆逊因此将一举成为全球彩电行业最大的制造商。TCL认为欧美市场更为成熟并且已经被其它品牌所垄断。在这些地方发展自己的品牌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和更多的风险。采取兼并当地企业的方式降低了自己的成本和风险。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方法

(1)把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管理型公司研究制定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文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确立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决策机构,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为企业文化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把企业文化与创建学习型企业相结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型公司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倡导全员学习,引导职工把学习当成人生的乐趣,践行“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公司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成立了读书学习小组,同时在公司内部网上建立了“读书学习交流园地”,设置读书心得、好书推荐和阅读书目汇总等专栏,方便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和读书收获。这些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有效引导和激励广大员工积极读书求知,不断提升素养。

(3)把企业文化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及时丰富企业文化内涵。通过及时总结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等措施,提炼适应管理型公司发展的企业精神,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4)把企业文化与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相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员工参加义务植树、向灾区捐款、结对帮扶贫困农村等各类公益活动,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组织开展“胸怀发展锐意创新”活动、“我为公司添光彩、我为公司献良策”征文比赛等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的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员工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通过组织开展登山比赛、迎新春联欢会、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增强了员工热爱企业和互助协作的意识,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5)把企业文化和宣传工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公司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宣传工作的主线,将公司的内部期刊打造成展现公司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和进行上下级、内外部沟通的重要平台,为公司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企业文化建设成效

企业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有效提升了管理型公司软实力。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全体员工充分发扬“敬事而信,精韧不怠”的企业精神,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基础管理,上市公司及所管发电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持续改善,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司等效可用系数和非计划停运系数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资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近年来,该公司多次获得电监办年度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河南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等。

二、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目前,该公司所属电力行业面临政策和市场方面诸多挑战,经营形势颇为严峻。一是资源环境约束推高经营成本。国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保标准越来越高,考核越来越严,资源环境补偿费用越来越多,将增加电力企业经营发展成本。资源税费和土地制度改革也将增加电企的资源获取难度并加大建设成本。此外,国家收紧银根加速金融改革,将加大电企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二是电价下调预期高。电价政策对发电业务收益影响较大。最近一次发改委下调火电电价预计将使全行业2014年减利550亿元。业内分析,国家利用煤电联动政策下调火电电价的预期较高。三是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今年各行业能耗将进一步降低,“用电大户”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增速将持续放缓,而电力新增装机预计将继续较快增长,使得全国电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继续突出。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竞争将更加激烈。四是煤价筑底企稳。2015年煤炭供应总体宽松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但煤价经过两年的下调之后开始筑底企稳,资源税费和铁路市场化改革等因素也可能推高电煤价格。电煤成本降低贡献的利润将减少。五是该公司所管发电企业资产负债率仍居高位,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相当艰巨。六是该公司2014年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成功运作给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对公司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复杂性。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该公司可以从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入手,把企业文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转化为挖潜增效的不竭动力,转化为促进和谐的精神力量,赢得更高层次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思路的探讨

1.制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和地位

一是准确理解和把握核心理念体系的思想内涵以及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总体思路,在继承该企业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制定与发展战略相对应且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二是在建设目的上,要放到推进该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和促进生产经营任务圆满完成上来,建设企业文化不能光是“从文化到文化,从精神到精神”,而是要把战略实施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覆盖点。三是在建设机制上,要做到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靠党政领导来推进、过分依赖政工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使企业文化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冲突与融合的关系,积极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该公司目前所管理的发电企业,一方面包涵了电力系统多年来形成的艰苦奋斗、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加之电力是自然垄断产业、自我封闭经营和保守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不可避免地带有观念落后、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的烙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电力市场竞争的形成,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经营环境和角色定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组织结构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创新。该公司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应对所管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规范和整合,既要善于总结各发电企业已经形成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充分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同时又要着眼于新形势下体制变革的实际和企业未来发展,在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的指导下,把各发电企业的共性和个性有机融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更加有利于推动发电企业的效益和整体协调发展。

3.引导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员工资质和潜能,提高员工忠诚度、归属感和自律能力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运行,中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央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将会加快进度,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中央企业公司制改革现状

由于中央企业大多数是原各部委投资形成的,因此产权结构大多是国有独资。尽管从1993年开始,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多次发文要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真正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并不多。

中央企业的注册登记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按照《公司法》注册的,中央企业中有小部分经由国务院授权的国家单独投资设立或改制而成的有限责任公司,或产权多元化但由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这部分公司名称中都具有“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样;另一类是在1994年7月1日《公司法》施行前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简称《企业法》)登记的,顾名思义,按照《企业法》登记的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肯定是国有独资,按照《企业法》登记的这部分企业名称中都不具有“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样。

对196家中央企业名称进行检索,发现只有20家中央企业是有限公司或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革,而其余中央企业都是未经公司制改革的国有独资企业。由此说明,需要进行公司制改革的中央企业数量多,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中央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必要性

中央企业大多数还是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的组织制度,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旧的组织制度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效率低下,缺乏约束与激励机制,经营困难,需要尽快进行彻底的改革。

规范的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

从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一九九九年九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对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多次的要求和强调,原国家经贸委在2001年初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收效不大,或者说雷声大,雨点小。主要原因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现代公司制的范畴内实施的,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在资本结构多元化、资本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等制度上进行重构,国有独资企业不是现代公司制,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与公司制改革同时进行,这是关键所在。

公司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产权多元化,虽然产权多元化不是万能的,但如果没有产权多元化,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往往有很大缺陷。

公司制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后,有明确的投资主体,建立权责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结构与功能,增强外部股东、合资者、合作者及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制约和监督,明确董事长与总经理的权利、义务、责任及相应的聘任、解聘机制,建立公司事务决策规则、程序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

在公司制改革后,产权的代表人(董事或董事长)和经营者(总经理)分开设立,产权的代表人由国资委及其他股东委派,主要对产权所有者(国资委或其他投资主体)负责,经营者是产权代表人选择来完成经营目标任务的经理人选,两者权责明确,有利于约束和激励。

公司制改革也解决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的通病。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经营者缺乏必要的产权约束,导致经营者享有所有者的权力,两者分不清,权责不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公司改制后可望解决长期存在的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公司制明确了国有公司的有限责任,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方式

公司制改革后,国有企业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有限责任对国有公司具有重要的深刻的含义。

有限责任对国有公司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减少债务风险,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后,仅以其独立的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二是投资风险减少,如果是无限公司,公司在资不抵债而破产后,债权人可直接对股东进行追索,直至倾家荡产,而有限公司的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及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三是促进国有资本流动及投资风险转移,国有资本转化为股权或股票后,可以按照经营资本的要求去运作,转让、交易给其他投资者,既可获益,也可转移风险,促进了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盘活了国有资产。

中央企业公司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对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来说,公司制改革实质上是制度创新,应是下一步的改革重点。中央企业中的176家国有独资企业,在公司制改革中应区别对待,分类实施。

(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国防军事工业)、基础设施、重要自然资源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应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这类企业也大多是非竞争性、垄断性的,应该是指十六大报告中说的极少数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

(二)分布于各个竞争性行业的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如贸易、轻工、化工、纺织、外贸、旅游、机械、电子、通讯、交通运输、建筑、煤炭、冶金及各类科研设计单位等,种类繁多,数量较多,在中央企业中占多数,这些中央企业应该都要实行产权多元化,公司制改革的任务较重,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改制的困难较多。

上述中央企业,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总资产规模从几亿一直分布到几百亿人民币,净资产从1亿多一直分布到几十亿人民币,资产规模大小不一,条件不一,但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方向都是一样的。

在产权多元化过程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入股,由其他投资主体向改制后的公司注入资金或资产,在其中占有一定的股份,这一种改制适合于急需资金的中央企业;另一种是转让股权,改制后把一定比例的国有股转让给其他投资主体,国资委可收回一部分资金,改作他用,这一种改制适合于国有经济要逐步退出这个行业的中央企业。当然,这两种方式适用的范围是相对的。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下面的途径可作为选择:

员工持股和经营者持股。让职工和经理人员购买企业的部分或大部分股权,这种做法对小型国有企业是一个好办法,但对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来讲,由于资产规模大,购买大部分股权不现实,购买小部分股权是可行的,它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和积极性,也可以对经营者采取期权激励办法,同时,要引进其他投资主体。

让民营企业参股或控股。这种方式在法律上、市场上没有任何障碍,但民营企业是否愿意进来,进来后职工能否接受,或进来后多数职工是否下岗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而且目前民营资本的成长空间有限,资本积累一般比较薄弱,民营资本有没有实力大规模接手国有企业的股权,也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是方向之一。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相互持股。此举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相互支持,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但在治理结构的建设上会有缺陷。企业相互持股在日本比较普遍,也比较成功,这与日本的群体意识,强调集体主义,追求长期利益是分不开的。在国内中央企业下一步公司制改革中是否可以采取相互持股的做法,可以探讨和试验。

国内其它经济主体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较可行的是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及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公司持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三大保险基金缺口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历史欠账,如果从中央企业中把一部分股权划拨给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基金,弥补社保基金的不足,由社会保障基金作为股东参与国有企业的管理与利益分配,是国有资产的再分配,真正体现了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的性质,是一种可行的尝试。

由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基金及信托公司持股国有企业,在国外也是有先例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这些基金和信托公司会计算投资回报,真正参与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监督中来。

吸引外商投资,或与外商建立合资企业。利用国外的物质与人力资源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类似做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展开。但在中央企业的范围内,吸引外商投资及入股的工作进展相对缓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思想观念上要更解放。

上市。多数中央企业直接或间接拥有上市公司,但往往采取剥离部分资产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办法来上市,这种改革只能是国有企业的一部分完成改制,而另一部分也许是大部分还是在原体制内运行,改革不够彻底。整体改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最彻底的改制,但困难很大。

在进行公司制改革时,要防止“一卖了之”的倾向,认为全卖掉就解决了问题,这种思路肯定是不对的,否则,会造成比较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失业问题,给政府和社会造成压力,不利于目前稳定、团结的局面。

我们还要防止“惜售”的错误观念,认为有些中央企业盈利水平还不错,日子还过得去,没有必要进行产权多元化,舍不得把国有股转让,不愿意让民营资本或外资进入,可是我们换一个思路想一想,如果等到国有企业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没有价值了,谁还会来入股或接手这个国有企业?到这个时候,只有破产了;还有一种观念,认为把国有股转让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这两种想法存在的范围不小,这也是造成目前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制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总之,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是刻不容缓、大势所趋,是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的国企改革方向,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虽然困难比较多,但这一步必须走,这一步走好了,国有企业中的许多问题相对就比较容易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中央党校教材,2003年。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局编:《现行企业登记管理法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3.高程德:《现代公司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李维安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宁向东:《国有资产管理与公司治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基础管理是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是实现供电企业战略目标的根本。营销业务基础管理涉及营销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业扩报装、线损管理、抄核收、客户服务、电能计量、用电检查及稽查等方面,通过营销业务核对、“每月解决一个突出问题”、“遇问题即改善”以及严格执行良性的内部考核、奖励规定等主要方法,形成营销基础业务闭环管理,将营销人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到能够为公司创造效益、提升形象的关键业务上来,要以“防止老问题重复发生”为重点,从基本制度管理和基础资料入手,扭转“前面整改、后面照犯”的恶性循环怪圈,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描述方法一:建立“每月解决一个突出问题”的常态机制。通过细化目标、责任、程序和措施,抓住营销业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每月选定一个专项治理项目,加强过程管理,以流程控制促进质量改进,取得成效后转入常态管理。在已相继开展的报修超时限、业扩报装超时限、抄表质量、供用电合同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都取得了实效。目前已杜绝了报修、业扩报装超时限问题,抄表质量明显提升,供用电合同存在的问题逐步减少。方法二:坚持开展业务核对。结合乡镇供电营业所管理问题排查和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工作,定期对营销重要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核对,确保各级营销员工的学习、掌握和执行到位。对每月归档的客户报装资料、客户业务变更情况进行核对,继续坚持分级核查、及时考核、良性循环、常态运行的内部管控机制,在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陆续对封印钳、营业用章领用、登记情况等各项基础业务开展核对工作,并留存核对纸质资料,实现营销业务闭环管理,并逐步向营销各项关键业务延伸,真正能够对本单位营销基础业务做到心中有数。方法三:建立“遇问题即改善”的管控机制。县公司各级营销员工结合岗位实际,将自己最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提炼、概括,选定一个主题,从现状分析、改善目标和预期效果、改善措施、实施时限四个方面制定《营销重要问题改善任务书》,由县公司主管领导按照目标要求按期组织对完善、效果、整改情况进行点评并监督直至完成。方法四:严格执行良性的内部考核、奖励规定。将以上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大通县供电公司营销工作质量内部考核、奖励规定》,采取高频次、低额度的奖罚方法,并在每月营销例会上进行通报,通过长期坚持,力促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三、效果的评价

实践证明,措施不在多,而在于管用、有效。2011年以来,我们以供电检查专项治理、审计检查工作为契机,结合县供电企业和乡镇供电营业所管理提升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源头入手,悉心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开始推行依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建立扎实的基础管理常态监督和管控机制。实践证明,大通县公司在供电服务,高、低压新装报装资料,供用电合同,业务费收费,故障报修服务,行业分类及电价执行等业务方面的工作日趋规范。业扩报装业务进一步规范。杜绝了报修和业扩工单超时限问题。台区线损精细化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合理台区占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营配贯通和数据整治工作得到加强,基础数据和信息一致性逐步完善,费控客户已达5万余户,占所辖11万客户的50%。通过我们长期坚持运用正确的基础管理方法,大通县公司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对实践过程的思考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金融政策和市场不完善

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出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其整个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的金融政策也深刻影响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的金融相关政策和市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在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中也做了许多调整,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时,也必须以国家政策为基准。但是现在我国的许多金融相关政策仍然很不完善,财务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时又必须在这种金融市场中进行,加上当今货币交易中许多主体规模都不大等问题,都影响了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正常运行。

(二)企业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现在的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资产负债状况都十分不合理,由于集团负债是企业集团大部分来源,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来自于投资者。而企业集团负债中大部分又来源于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等资产,大多数是流动负债,这种负债结构是十分不合理的,急需调整。企业集团的融资主要是来自于子企业的存款,也就是常说的内源性融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短期内负债过多,长期情况下十分缺乏使用资金。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也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没有很强的偿还能力,这也成为我国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重点问题。国际的最佳财务公司流动比率是200%左右,但是我国实际的财务公司流动比率大多还都不足100%,说明我国财务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非常差。同时我国许多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比正常值也偏高,甚至高达90%,这个数据说明了我国财务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也非常差。另外,现在的财务公司经营范围也都非常狭窄,大多局限于企业集团的内部,如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贷款业务等,缺乏多样化的业务方式来提高财务公司的竞争能力,阻碍了财务公司更深入的发展。

(三)资金风险管理水平偏低

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业务在不断拓展,因此财务公司现在随时面临着混合经营下很大的资金经营管理风险。对于这些风险,有些管理者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财务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注重短期的利益,不惜进行各种违规操作,无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另外一些管理者面对风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将规避风险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样虽然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但同时也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两种应对风险的态度都是财务公司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低的表现。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改进策略

(一)完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

改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现状,首先需要对当前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应机制进行完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对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进行大力支持,鼓励多种金融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融入到金融体系中。在颁布相应金融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金融监督体制,主要是信息披露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保证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健全相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在制定相应制度时,需要将国民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提供与国有经济均等的机会,对于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经济管理不应当过多干涉,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保证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更加顺利。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还需要增强市场化运作的意识,改善传统的服务方式。财务公司相比商业类银行,在专家技术、相关政策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客户群只限于集团内部的各企业成员,数量十分有限。但财务公司可以利用这一的特点,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商业银行不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因此,财务公司需要认真研究自己负责企业的具体金融服务需求,尽量满足每个客户的需求,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最终牢牢绑定所有成员企业。

(二)改进财务公司的融资模式

除了完善相应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财务公司现有的融资模式也应当得到及时的改进。只有构建全新的融资管理模式,才能够完善资金管理活动。财务公司应当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企业内部融资方式,通过并购其他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获得运营资金。发行债券和股票是我国财务公司长期融资的方式,由于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上市融资的许可,债券发行就成为财务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另外财务公司也可以通过商业票据、债券交易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财务公司必须保证盈利,才能够保证整个公司的发展。可以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优化,财务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进行投放和收回,保证其利润的稳定,从而保证财务公司的偿债能力。财务公司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的管理和零营运资金的管理。资产负债的管理主要指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总量的平衡,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盈利。零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指降低流动资金的比例,重点考虑资金的盈利情况。在实际情况中应当充分运用好这两种思路,在最低的风险下保证资金的最大利用率。

(三)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构建财务公司资金管理体系。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员工的防范风险意识。另外,公司本身内部也应当加强监控力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对于资金结算中心也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在操作和信用方面都尽量降低风险。运用多种手段如外部审计、岗位牵制等,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在风险识别、评估个监控等环节加强风险识别,最大限度地分散或规避风险。同时,财务企业可以搭建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金融管理过程中,高效管理财务公司的资金。财务公司可以将现代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建立起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利用网上银行向客户提供更全面快捷的服务。网络银行相比传统银行,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财务公司更好地发展。财务公司应当冲破传统的与银行竞争关系,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应当充分抓住网上银行飞速发展的时机,发展相应的网上业务。为所负责的集团所属企业提供网上贷款、网上支付、财务管理咨询和网上资金委托等多方面网上服务。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客户信息进行搜集和掌握,深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成员提供合适的服务。财务公司还应当创建全新的资金集中管理形式,保证资金管理的高效率,集中管理集团的账户、票据和资金。

三、结束语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公司治理从产生和发展角度来分析,其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公司治理概念,主要是说上市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采取的监督和平衡措施。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地对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进行划分和调整来,使得两者之间权责明确。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上市公司股东最大化利益,避免经营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出现利益背离现象。公司治理主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1]。 广义的公司治理概念,主要是说上市公司为了协调上市公司和相关人员(股东、经营管理者、职工和投资意向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正是制度、非正式制度、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使得上市公司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最终实现上市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处理好经营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利益、权责问题,并促进双方积极努力为公司服务,防止权责不明导致的治理混乱。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以合理的股权结构为前提的。股权集中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有效实行监管,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都存在国有股权的主体地位不明确的问题,很难保证国有股权人格化的形成。这就导致上市公司中的国有产权闲置。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从管理机制方面到管理力度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样不利于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有效约束,进而经常发生道德风险,造假、侵吞资产等腐败现象。这种内部治理主要依靠经营管理者进行控制的现象,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聘用和评估等竞争机制来实现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监督和制约,这些竞争机制的评定标准主要是外部市场对公司控制权和价值的影响。这样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上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竞争机制也代表了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国家所占股份比重过大,而且这些股份又不能在股市上流通。上市公司由于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股的买卖不足而发生了控制权的实质性转变,这直接影响了敌意收购机制和竞争机制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力度。

国有股所占比例大的股权结构保证了上市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充分实现独立自主。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其将部分资产改组上市以后,就会产生两套法人体系,这就会造成部分控股股东在市场圈钱的现象,给上市公司的资产造成影响,甚至损害了股份公司职工的个人能利益。两套法人体会对上市公司在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下发生了价值扭曲,并且误导了投资者,间接的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例如,湖北兴化的一个尿素企业,其生产的尿素一直被某集团公司以高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进行收购。但是某公司不在对其产品进行收购,该尿素企业的业绩就出现大幅度下滑。在1996和1997年,该企业发行的股票每股收益为1元至3元,然而在1999年上半年,该公司发行的股票就出现大幅下跌,每股股票收益为-0.243元,发行股票在价格1至4元的落差。这无形中对公司中小股票持有者造成不小的损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盈利主要是靠中小散户来实现的。因此,我国股票市场应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

目前,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本受到美国经济因素的影响供给比较充足。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国际资本市场来说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国际资本逐渐加大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入力度。我国目前逐渐减少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投入,将以前的国有控股转变为外资控股,并将以前的国有股票逐渐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和销售,甚至直接转让给国外投资者。为了让从国有控股向外资控股的转变变的更加平稳,就需要依靠被誉为中国“蓄水池”的基金,逐渐将这些国有股份消化掉。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 公司业绩 贸易类上市公司 行为金融

引言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均以“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前提,即经济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前提的理性决策者。然而经过近三十年的大量实证检验,学者们发现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资本市场中存在的“异象”。随着“行为金融”的兴起,西方的经济学家们逐渐将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到传统经济学中,以此来解释资本市场中的“异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公司治理、宏观经济状况、制度环境、股权结构、企业成长性、盈利能力等方面对公司业绩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鲜有从过度自信等行为金融的视角来研究公司业绩的文献。如何从理论层面来完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研究成为理论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管理者自信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实例。例如,“中国内地首富”宗庆后将一个严重亏损的杭州罐头食品厂打造成了我国食品零售业的巨头—娃哈哈。但是,如何防止管理者过度自信给企业带来危害也成了实务界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行为金融的视角,重点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贸易类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期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说

陈其安和刘星(2005)认为,过度自信是一种人们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水平或者自身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的心理现象。贸易类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融资、并购决策等方面:Glaser等(2008)研究发现,管理过度自信的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进而诱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过度投资程度就越高,对企业业绩的损害就越大;Shefrin(2001)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低估融资项目的风险,偏好采用激进的财务政策。其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采用激进的财务政策,无法科学合理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和税收收益,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业绩;Liu和Taffler(2008)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后短期和长期的股票收益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企业规模越大的公司,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并购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会直接损害企业的业绩。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企业的业绩就越差。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信行业分类中的30家贸易类上市公司2000-2010年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最终获取330个有效观测值。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于锐思数据库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网站,宏观经济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国内外学者对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一是股票。郝颖等(2005)以管理者持股数量的变化来衡量过度自信的程度,他们认为三年内增持本公司股票的管理者均有过度自信的倾向。二是消费者情绪指数。Oliver(2005)通过定期的电话访谈,汇总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最终以消费者消费指数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的变量。三是企业景气指数。余明桂等(2006)以我国统计局统计的企业景气指数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

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以我国贸易行业的发展情况为参照系,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贸易总额增长率的差额来衡量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宏观经济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理性的经理人应根据宏观经济情况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本文认为当贸易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率高于我国宏观贸易总额的增长率时,根据“优于平均效应”理论,则说明管理者应该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本文借鉴国内外现有文献,设定检验模型如下:

GPGt(Qt,EVt)=α0+α1OCt+α2ACt+α3Sizet+α4FCFt+α5Levt+α6ROAt+ΣYear+εt

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检验

表2为模型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发现,公司业绩的变量GPG、Q、EV与管理者过度自信OC均在0.0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的假设。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未超过0.5,说明本文的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二)回归分析

本文对前文设计的三个回归模型进行了OLS检验,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回归模型的Adj-R2分别为0.49、0.648和0.662,而F统计量则分别为21.012、38.815和41.278,同时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本文的模型总体设定是有效的,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有较强的解释力度。

从表3中可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OC与公司业绩的变量GPG相关系数为-0.461,且在0.01的水平下显著相关,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企业的业绩就越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同时,以托宾Q和企业价值EV作为公司业绩变量的模型回归结果也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分别在0.01和0.0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结论及启示

本文基于30家贸易类上市2000-2010年的数据,以行为金融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贸易类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成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企业的业绩就越差。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行为金融的理论引入公司财务实证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第二,新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计量方法。本文基于“优于平均效应”理论,以我国贸易行业为参照系,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贸易总额增长率的差额作为衡量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股票、消费者情绪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和薪酬为基准的计量方法的不足;第三,为实务界提供了新的参考。企业在选择管理者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不存在过度自信的候选人,同时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适当地培养管理者的个人修为,以降低管理者出现过度自信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陈其安,刘星.基于过度自信和外部监督的团队合作均衡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6)

2.Glaser M,Philipp S,Martin W.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Is the CEO Alone Responsible for the Relation.Working Paper,2008

3.Shefrin H.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1(14)

4.Liu Y,Richard T.CEO Overconfidence in M&A Decision Making and Its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Working Papers,2008

5.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5)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股权结构;公司绩效;相关关系

一、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的界定。股东的权利被统称为股权,股权是指在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前提下,股东因向公司投入资本而具有与公司相关的各种权利,包括公司会议中的各种决策参与权利及选举投票的权利、按投资比例获取公司盈利的权利、公司倒闭进行财务清算时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的权利等等。股权结构是指企业所有股本中的不同性质的股本所占的比重关系,包括股权的属性、流通性和集中度三个方面,股权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公司的绩效水平根据最大持股人持股比例可以将公司的股权结构分为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以及股权分散三中模式。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集中度就成了股权结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是指公司的各个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是集中还是分散的状况,是判断一家公司股份分布合理性及公司发展稳定性的重要标准。

2.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相关的基本理论。(1)两权分离理论。两权是指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两权分离是指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是指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各自行驶自己的权利。管理经营者负责公司的具体管理和经营等各项政策的制定和事物的处理,所有者不负责具体操作,只负责监督管理经营者,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关于两权分离理论,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后来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国的股份制公司不同与国外股份制公司,有着我国特有的特点,我国股份制企业在刚开始创建时就已经具备了两权分离的特征,这是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下,大部分公司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国家并不直接管理经营公司,而是委托其他机构对公司进行管理经营,自我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上市后虽也吸收了大量社会资金,产生了众多股东,但国家仍是公司最大的股东,但国家依然将管理经营权委托给其他机构,因此很多企业存在着所有者缺失,使得公司的管理经营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绩效产生影响。

(2)委托理论。委托理论是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理论,主要论述的是企业所有者与管理经营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机制问题,委托人给予人一定的权利和报酬,雇佣人为其管理企业,并通过设置一定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来使人更好的为委托人服务。在现实情况下,委托人与人的利益并不一致,委托人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人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人在其管理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并不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管理目的,而委托人又无法实时直接进行控制,委托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人往往存在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委托人为使人更好的为其服务,不使自身利益受损,就需要设计一个机制,促使人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更好的为委托人服务,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是工资福利,也可以是人入股企业,只要激励带来的收益超过激励付出的成本,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否则则是无效的。企业除了需要设计激励机制,还要设计一种约束机制,制定严格的内控机制和业务操作规程,控制人的权限,只给予人一定的权限,对于违规运营或者越权管理的人给予惩罚,从而约束人的行为,减少成本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二、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以2011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的绩效,因此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解释变量X,公司绩效是被解释变量Y。衡量解释变量的指标有股权结构指标和股权集中度指标,股权结构指标包括国有股比例(GYG)和流通股比例(LTG);股权集中度指标包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S)和第2大、第3大、第4大及第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制衡度指标(Z2345)。衡量被解释变量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ROE)和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除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外,还有其他影响公司绩效但不作为此次研究解释变量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杠杆指标(Leverage)和成长性(Growth)。下表列示了各变量的定义。

2.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为去除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异常的公司,提出上市的A股公司中 的ST, *ST和PT类公司以;为去除所选行业的影响,本文选取实施多元化传略的涉及多个行业的综合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2011年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73家。本文中的各变量数值均是通过巨潮资讯网、上交所、深交所等网站披露的财务数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acel和SPSS软件计算得来的。得到2011年这173家企业的各变量数值统计表如下:

标变量描国有股比例GYG和流通股比例LTG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国有股比例与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公司和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股权集中度CR1和股权制衡度Z2345的P值均大于0.05,且t的绝对值大于1.895,说明股权集中度CR1和股权制衡度Z2345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公司和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股权集中度CR1的系数为正值,说明股权集中度CR1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公司、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呈正相关关系,即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公司和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越高;股权制衡度Z2345的系数为负值,说明股权制衡度Z2345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公司和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呈负相关关系,即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公司和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越低。

三、结论

由于两权分离制度及委托关系的建立,股权结构在激励机制、外部接管市场、权竞争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影响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公司行为,最终影响公司绩效。本文以173家上市A股综合类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企业股份中的国有股所占比重、流通股所占比重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它们与企业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而股权集中度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它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变动方向相同股权制衡度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又一重要因素,但它与公司绩效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变动方向相反。

参考文献:

[1]顾广贤,王珂.股权结构、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基于公司成长性的差异化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0(06).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1、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3、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市场实力、产品差异化与公司盈余管理

5、市场实力、产品差异化与企业社会责任

6、文化差异、财务背景与公司盈余管理

7、会计人员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8、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识别和披露问题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9、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研究

10、我国增值税会计问题研究

1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12、碳排放权及其交易会计问题研究

13、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建立我国绿色会计体系的研究

14、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谨慎性影响的研究

15、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会计问题研究

16、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与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17、××行业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比较分析

18、XXX(存货、应收账款等)审计程序研究

19、公允价值计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20、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探讨

21、环境会计的XXXX问题研究

22、基于新修订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变化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23、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解读与准则经济后果分析

24、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25、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建议

26、内部控制审计——基于XX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27、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28、新三板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9、浅析新三板的现状及发展

30、关于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思考

31、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研究

32、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5题

33、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34、北京市高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35、企业首次执行《会计准则》的调整事项以及工作流程研究;

36、新闻出版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工作流程研究;

37、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状况调查分析;

38、企业会计制度体系构成以及应用分析研究;

39、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企业所得税调整事项以及筹划对策研究;

40、北京市进出口行业外资企业税收构成以及筹划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41、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

4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探讨

43、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性的探讨

44、不同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探讨

45、财务共享服务的探讨

46、创业板上市前后盈利能力差异探讨

47、上市公司**行业盈余管理的分析

48、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探讨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4题

49、工业企业资金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0、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51、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2、工业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3、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54、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5、我国券商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研究

56、企业竞争力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7、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研究

58、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

59、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问题研究

60、关于或有事项相关问题的研究

6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问题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6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63、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64、企业现金流与利润协调增长的方式探析

65、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66、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分析

67、我国乳业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分析

68、浅谈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法中的思想方法

69、企业产品的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70、企业并购重组的财务分析

71、新版COSO报告的解析与启示

72、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研究

73、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

74、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7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76、上市公司年报评比与评级的思考与建议

77、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与启示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下限选6题

78、中小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79、 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80、中小企业财务杠杆应用状况分析

81、 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82、EVA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83、民间非营利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2.91 [文献标识码] B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含义以及意义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定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主要是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管理而言的,它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报告中对企业的原来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以及根据过去、现在的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指导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信息需求者及时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情况。

(二)研究目的

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作为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重要一部分,它的作用已经得到世界会计界的普遍认识,尤其是在国外相对发达国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已经得以普遍的推广与发展。相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作用是充当会计信息公布的补充,因为它所包含的会计信息不仅具有企业基本会计披露信息,还具有分析的价值。通过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的推广,可以帮助企业投资者及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基本是依据企业的财务信息报告进行的,这样的投资信息来源具有局限性,他们缺乏对于企业的规则性了解,而通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进一步获取企业的未来发展价值。因此,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方面的意义,还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具有现实作用。

2.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各方面还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愿对不利于企业在外形象的破坏。同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的内容还没有实质性的规定,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影响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原因

(一)制度缺位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因为社会的规则制定对于促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所以在进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时需要联系我国的各项制度。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本身存在许多的不足,进而导致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质量下降。

1.缺少统一且正式的系统规定。当前,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规范主要集中在我国几部法律中,比如:《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等。通过这几部法律可以发现,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缺乏统一性,法律对其的规定也只是停留在片面化的法律分化中,这样的法律规章会缺失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全面保护,影响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建设。

2.缺少可以参考的样本。上市公司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披露只是依据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对于思想层面的我们很难对它进行控制。再者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方面也可能不全面,并且有的细节不在其包括之中。

3.缺乏安全港规则。安全港制度是在美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中形成并且发展的,它为预测性信息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障,为信息披露者解决后顾之忧。但是我国没有制定与安全港相似或者相同的制度,这就无法为管理层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不利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最终导致“无过即是德”的心理形成。

(二)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1.公司效益。企业的效益好坏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具有直接的关系,比如企业的效益好时,它的社会影响就比较大,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益情况,这样的社会要求以及企业的内在发展促使企业提高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质量以及信息的时间速度。相反,如果企业的效率高企业就会增加他们乐于进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的披露,促进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同样,业绩差的公司管理层由于担心过多的披露不利于企业的价值,所以他们会采用回避不利信息来保证企业的价值稳定。

2.公司规模。如果企业的规模越大,它就越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同样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就相对的比较完善,可以说健全的公司结构治理是信息披露的基本保障。通过实践证明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就会越全。如果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股权结构安排不合理、董事会运作等原因都会影响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质量。

3.公司的融资需求。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可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作为一项公开透明的信息,对外公布了传统财务报表所没有给予的非财务性信息或者预测性信息,所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信息不同步的程度,以此使得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现状,进而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总之,潜在公司融资需求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市场上潜在的融资需求越大,那么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就会倾向于完全暴露。

4.市场行业特点和竞争环境。企业的管理层时刻在关注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竞争环境。如果企业所处的环境存在价格波动大或者主营业收入对外部因素变化及其敏感,这样就会加大企业对于市场预测的难度,就会使企业不愿意公布企业的预测性信息。同样,如果过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可能会使上市公司泄露机密信息,企业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处于劣势。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企业就会减少对某些方面的信息披露,特别是来自外部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

三、提高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措施

(一)制定系统规范的法律文件

规范的法律文件是各项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法文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的规范法律文件,进行总结,进而建立与我国市场相统一的系统规范法律文件。首先,就是我国的行政部门要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格式等书面内容进行规范化规定,使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章可循。其次,证监部门也要对于非财务信息进行评价,尤其明确提高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通过规范的法律文件可以引导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保证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同时也要加强我国法律对于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具体的法律责任制度是:刑事责任,它的目的就是对于违反者进行严惩;行政责任,它的目的就是保护投资者以及证券市场的信誉;民事责任,它是对于受害者的经济赔偿。可以说对于上市公司任何形式的处罚都不如对其进行民事处罚,因为通过民事处罚可以增强社会阶层对于此企业的谴责,进而破坏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融资以及接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二)制定行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规范

我们要依据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法律规定,避免同一种信息披露标准来规制所有的上市公司。实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可以避免出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片面性。对此依据行业特点制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规范可以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一个参考依据,为其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提供判断信息是否有效的工具。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机制

当前上市公司对于会计的信息披露由于自身私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关系到企业的观念利益的信息他们不愿意进行披露,害怕因为会计信息的披露导致企业机密的泄露等。根据信息不对等原理,这些信息往往会不被除管理层之外的其他信息需求者了解,这样就会造成企业价值降低。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信息披露激励制度,对于主动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相关部门要在某些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和优惠;同时也要建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事后追究体制,对于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法律的制裁。

(四)引入安全港制度

在加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建设的同时,引入安全港规则,要在各种制度中积极地保护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保护他们可能因为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而导致的与实际效果的不符,而被使用虚假信息者行驶追求权利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以及激发企业的管理层积极的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

(五)加大民间机构的鉴定功能

对于会计信息的鉴定主要依靠的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要根据企业相关的财务报告等材料进行鉴定,并且做出相应的评价,可以说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会计信息的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具有未来前瞻的信息,会计师就不能做出科学真实的判断,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民间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只有保持了他们的独立性,才能更加注重注册会计师在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公正关系,使他们做出的审计意见具有公正、公平、合法性。再则也要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技能水平的培训,通过制度形式确定他们定期接受培训和参加考核,进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建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机制中要积极的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强化会计师的权利,完善它的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审计技能以及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的判断能力。

总之,我们要积极地研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补充,完善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胡静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外部价值链; 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9-0068-04

一、引言

2015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引起人们对“三农”的高度关注。农业上市公司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总体水平。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显得越来越重要。利用管理会计的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理念,根据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将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纳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体系,能更加准确地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目前,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的文章较多,且大多集中于财务角度,张东方[1]在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绩效排名,从研究中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出现“背农”现象,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绩效不理想。闫本宗[2]从财务柔性管理角度对双汇发展和雨润食品两家企业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财务柔性管理水平与企业绩效同向变动,企业的财务柔性管理越好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邱应倩[3]以34家在沪深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不平衡,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水平不高[4]。陆添超和康凯[5]分别探讨了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中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问题,得出了熵值法比层次分析法更加客观的结论。

价值链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理论之一,自1985年被波特教授提出后,就被广泛应用到公司管理中。价值链理论根据公司对内对外的业务,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本文则主要根据外部价值链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权重,进一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业绩,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将价值链理论运用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中,但大多基于其他行业,同时很少有学者从内外部价值链的角度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殷裕品和杜凯[6]结合价值链理论,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家电行业进行绩效排名,结果表明从价值链视角对家电行业进行绩效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认识到公司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宋双双[7]在《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一文中,分别基于内外部价值链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利用EVA这一指标表示企业的价值,结合平衡计分卡综合分析企业的绩效水平。

研究发现,目前学者对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研究较多,但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并结合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理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研究并不多。本文则从外部价值链角度出发,结合柔性管理理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的大小,确定各因素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而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

二、评价方法选择

目前,对于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因子分析法、DEA两阶段模型法、层次分析法、经济附加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所以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而层次分析法具有主观性较强的缺点,为克服这一缺点,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同时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修正,从而使其结果更加客观。

三、模型建立

(一)指标的选取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分层方法,本文将企业绩效作为目标层,根据价值链理论将外部价值链分为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同时结合柔性管理理论对指标进行设计。纵向价值链是将公司当做上下不同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是整个市场运作的一个环节,从生产上游到生产下游这一个过程构成了一个价值链。企业通过与上下游的协调来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柔性管理理论和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将纵向价值链分为供应商因子、顾客因子、服务因子、环境影响因子四个方面。横向价值链主要是在同行业中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和同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比较,从而发现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优势,通过保持和完善自己的优势与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来促进公司的发展。在横向价值链因子层指标设定上,主要从竞争能力因子与合作能力因子两方面对其进行设计,具体指标见表1。其中反映柔性管理的指标有供应商替换率、顾客满意度、交货期弹性、市场应变能力、柔性信息系统、绿色产品销售率网络平台建设等指标。

(二)权重的确定

首先根据多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利用yaahp软件对所选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经过对相同层级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两两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分析,其所构造的各个矩阵的CR

(三)利用熵值法修正指标权重

熵值法是评价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客观赋值法,正好弥补了AHP法的主观性缺点,因此本文利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所计算的权重进行修正,使权重更加客观、合理,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运用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进一步修正,第一,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矩阵正规化处理后得到矩阵yij,并得到特征向量Xj;第二,运用熵值法获得信息权重Uj,(四)结果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纵向价值链要比横向价值链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影响大,纵向价值链联系着企业的上下游,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在纵向价值链下,对农业上市公司影响因素最大的是供应商这一维度的指标,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生产的原材料,影响着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横向价值链角度下,竞争能力比较重要,只有竞争能力提高了,其他公司才会愿意与其结盟、合作,因此合作能力是建立在竞争能力基础之上的。

从所计算的最终数据可以看出,对企业绩效水平影响最大的是顾客满意度(A21)这一因素,其权重为0.0845。顾客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只有顾客满意度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才会提高,企业绩效也因此而增加。顾客满意度作为柔性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重要指标,企业应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排名第二位的是市场应变能力(A34),其所占比重为0.0829,农业上市公司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农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强化市场观念、提高科研能力以及转变经营管理方式等方法来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占比0.0803的市场占有率(B15)这一指标,市场占有率代表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才会获得较多利润,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绩效。农业上市公司应首先从以上三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根据数据可知,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率(A42)、从业人数(B14)、社会捐赠率(A44)和产品退货率(A36)四个指标,指标权重分别为0.0008、0.0036、0.0041和0.0041,社会捐赠率与产品退货率所占比重相同。

从柔性管理的指标来看,其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较大,其中顾客满意度以及市场应变能力是所有指标中比重最大的,交货期弹性指标和柔性信息管理比重分别为0.0614和0.0657,所占比重都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柔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虽然供应商替换率、绿色产品销售率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等指标的比重相对较小,但随着管理会计以及柔性管理的发展,这些指标的衡量会逐渐被重视起来,农业上市公司要注重对这些指标的提高,进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将外部价值链和企业柔性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增加了交货期弹性、柔性信息系统、绿色产品销售率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柔性管理指标,使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更加全面,农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管理决策来提高公司绩效。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克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利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更加客观。

研究结果表明,反映柔性管理的指标总体上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大,农业上市公司应充分了解并运用柔性绩效管理,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运用,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对公司绩效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5):99-106.

[2] 闫本宗.企业财务柔性管理策略实证分析――以双汇发展和雨润食品为例[J].财会月刊,2015,13(5):76-79.

[3] 邱应倩.基于“三重绩效”理论视角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申志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审计研究,2013(2):106-112.

[5]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开发,2009(9):19-20.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兴起,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企业尤其是公司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也必然要求企业在其公司治理的架构中实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从而带来公司治理的转变。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最初是经济学的概念,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20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在西方发展起来,80年代后开始影响企业管理方式及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作为其两大理论基础的产权理论和契约理论,本是“股东至上”理论最坚实的思想根基,却在历史发展中成了批判“股东至上”理论的靶子,从而证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正确。目前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还存在争议,但要旨不外乎:在现代社会中,公司不应仅仅作为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而应视为最大限度顾及和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组织体系或制度安排;公司的权力来源于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委托,而非之根植于股东的授予;公司的管理者应对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限于惟对股东负责。(注:卢代富:《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载于《公司法评论》2002年卷。)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下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的“单边治理”,现代企业中,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散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在其经营决策和治理架构中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发言权,否则他们就会威胁撤出其投资,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转引自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利益相关者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利益集合体”。全球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密切相关,迫切需要企业界和学术界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注:任海云、李丽:《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必然性的分析》,载于《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4月。)实例证明,在这些方面处理得当的企业,往往在赢得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赢得社会价值,而且后者较之前者来说,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石。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公司治理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传统的“所有与控制框架”的突破。现代企业中,公司的股票往往分散掌握在众多股东手中,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分离,经营者实际控制公司运作,债权人、职工、社会也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并承担公司运营的风险。这些主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甚至经常存在冲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等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甚至还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恶意收购。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的目标也应考虑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供应商、顾客、政府和社区等,公司治理应当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平衡协调利益冲突,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公司治理广泛关系到各相关者的利益,公司的存在和运行需要股东、职工、债权人、供应商等相关利益人的投入和支持。尽管他们的投入在法律性质上不同,支持的出发点也有异,但他们的共同投入和支持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公司。缺少任何一方,公司都难以正常运转。玛格丽特·M·布莱尔认为,公司应该承认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并吸收其参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主体已不局限于股东,而是越来越多元化。虽然如何确定相关利益主体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远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许多实践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职工持股计划、职工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结构的重构以及发挥机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作用等等。有些措施也已得到立法上的认同与重视。比如德国的“主银行制”,日本企业的“交叉持股”。

(三)公司权力在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中重新分配

现代公司的特点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公司的经营者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但是二者利益并不一致,而且经营者由于 “内部人”的地位,往往会,损害股东利益。这样就必须建立一种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随之又产生了 “成本”问题。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既有效地监督和制衡经理人员,又使成本最小化。传统的方式有调整董事会的维度结构,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提高股东的控制权,加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发展机构投资者,从而有效行使股东权利。(注: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但这些主张只能从一个方面部分地解决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治理的现状,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另觅他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改革的要点在于:不应把更多的权利和控制权交给股东,相反,公司管理层应从股东的压力中分离出来,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职工、债权人。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案就是增加职工的所有权和职工对公司资产的控制权,赋予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利。(注:②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公司实际上是每个利益主体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正是这种利益驱动机制的存在,才使公司有了直接的发展动力,各利益主体都试图在公司治理中掌握“话语权”,从而在博弈中达到一种力量的均衡,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

(四)人力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传统理论认为,向公司提供资本进行投资的人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的目标是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这里所说的“资本”仅限于物质资本,而不包括人力资本。如果说这种“资本强权观”在早期的机器大工业时代还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无论是经营者掌握的经营企业的才能,还是工人掌握的先进生产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的立法不仅允许投资者以技术入股,而且管制日趋放松,在高科技企业,技术等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更是远远超过物质资本。公司治理中表现在经营者地位的提升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

二、如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绝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将目光停留在主流企业理论的框架之中。“股东至上主义”实际上支配了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有学者称这种改革思路“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注:转引自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任何制度安排,包括公司治理制度的安排,都是特定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产物。各种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共存,正是它们能最好地适应各自的环境,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选择合适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像我国这样正处在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更有现实意义。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公司治理外部市场还很不发达,证券市场、经理人市场、劳动力市场、接管市场的发育情况都存在多种问题。与此同时,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从我国企业外部市场的发育程度、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立法传统与社会文化习俗、转轨经济的路径依赖程度等维度来看,日本和德国的利益相关者模式也许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一)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在政府扮演所有者角色条件下,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形成了“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这使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是由于政府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当由政府对企业实施所有权约束时便会陷入“管”则干预过多,“不管”则失去控制的两难之中;二是行使监督权的政府官员可能与经营者“合谋”,侵蚀国有资产;三是职工和小股东难以行使监督权,其利益易受到损害。为此须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其核心是扬弃“股东至上主义”的逻辑,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潮流的“共同冶理”逻辑。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仅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防止国有股“一股独大”,充分保护小股东的权益,给予他们更多“话语权”。第二,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重视和加强工会和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第三,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经理选任机制,减少行政委派,聘任职业经理人,完善对其的激励约束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财务、审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严格,存在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对于上市公司的治理,应注意:首先,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对于违反规定的公司给予严惩。第二,加强中小股东的“话语权”,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第三,完善经理人市场,改善经理选聘机制,减少和防止内部人控制,完善经理激励及约束机制。第四,建立和完善职工参与制度,由立法规定职工进入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第五,重视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建立“主银行制”。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近年来,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增大。民营企业大多以家族企业的形式进行运作。因此这些民营企业涉及的相关者并不多,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很多民营企业也采取了公司甚至上市公司的形式,这些企业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本身,在公司治理中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第一,由于民营家族企业的股东与实际管理者基本上一致,或者两者之间具有血缘关系,因此大股东和经营者利益的实现不存在太大问题。可能受到侵害的是小股东利益,在公司治理中应当防止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侵害小股东利益,所以应赋予小股东权利行使与救济机制。第二,现代企业对经营者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因此民营企业应引进职业经理人,以克服家族经营的不足。第三,应当建立职工参与制度及银行监管制度,此原理同上市公司,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

〔2〕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3〕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薪酬差距 管理层自利行为 公司业绩

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委托-关系”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关系,由此引发了对于委托人和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思考。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委托人必然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引导人为了股东利益而努力工作。为了使激励措施更加有效,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差异性薪酬,即薪酬差距,以此影响管理层行为,从而影响公司业绩。显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薪酬差距、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高管薪酬研究理论基础

( 一 )“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 通过对筛选出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整理可以发现,学者对于薪酬差距、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各种方面的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存在差异:当学者在研究薪酬差距时,往往采用“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锦标赛理论”的出现是为了解答传统理论中的一个无法解释现象,即Lazear、Rosen(1981)所指出的“一旦某人从副总经理晋升为总经理,他的薪酬水平可能会在一天之内成倍增加,但我们很难说(这是因为)这个人的能力在一天内就翻番了”。“锦标赛理论”认为,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当根据工作强度来制定奖励计划,更多的依靠合理的“额外奖励”或“加大薪酬差距”来鼓励高管的内部竞争,即增加薪酬差距可以改善高管工作态度,提高公司绩效。与此观点不同,“行为理论”则认为较小的薪酬差距在利于改善高管之间协作的同时,也更利于减少高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提高制定薪酬者的权威性。总的来说,行为理论强调的是通过提供“更少的额外奖励”或“缩小薪酬差距”,使薪酬分配趋近于均衡,以此鼓励高管人员间更多的合作,从而提高公司绩效。

( 二 )“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 “最优契约理论”认为,在委托关系下,为了使人的行为与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委托人可以通过有效的契约安排将管理者薪酬与股东财富紧密联系起来,以激励管理者为提高股东利益而努力工作,并假定负责制定高管薪酬计划的董事会及其薪酬委员会具有完全的缔约权力,对于董事会开出的薪酬合约,管理者没有议价能力,因此只能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并另谋高就。与“最优契约理论”相反,Bebchuk等(2002)的“管理者权力理论”则指出:因为存在内部人控制,内生性很可能存在于高管薪酬契约的制定中,即高管人员有能力借助控制董事会来影响其自身薪酬的制定。而现实中,经理人市场并不太关心管理层从企业抽取了多少租金,而更多的关注管理层曾经的经营业绩;产品市场也不太关心管理者薪酬的多少,而是更多的关注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和业务量。这两方面的关注层面直接导致难以形成市场有效的约束,而信息不对称的干扰又使得股东难以有效行使自身权利。上述理论除了合理性以外,也有各自的局限性。“锦标赛理论”对于不同行政层级的巨大薪酬差异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同级不同酬现象却无法解释,该理论对于“按序排位”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人之间为了达到获胜的目的不惜抑制合作、相互拆台,从而导致效率的缺失;“行为理论”虽然对于高管薪酬制定过程的互动性和薪酬合理与否的公平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对于现实中的高管薪酬制定目的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最优契约理论”对于管理层激励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该理论成立的前提假设是董事会的有效谈判、市场的有效约束和股东可以行使权力,理论的适用性与现实有一定差距;“管理者权力理论”认为高管人员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制定对自己最有利的薪酬组合与薪酬水平,众所周知,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形式存在额外的风险,依照管理者权力理论的逻辑,风险相对较小的短期激励形式在高管薪酬中所占比重应该更大,而近年来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形式在高管薪酬中所占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实际就与管理者权力理论的分析有所差异。

二、薪酬差距、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 一 )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1)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关系 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呈现正相关关系。林浚清等人(2003)采用1999年至2000年的年报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异程度与公司业绩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发现,薪酬差距和公司未来业绩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大的薪酬差距可以提升公司业绩,该结果直接为锦标赛理论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作者指出,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才是影响我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公司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面临的外界市场环境等因素。我国上市公司应该通过适度降低国有股比例、改善股权过于集中的现状等举措,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适度改革,在此基础上提高公司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从而为锦标赛激励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来源。Lin等人(2005)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异程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也发现公司高管薪酬差距越大,给公司带来的业绩越好。由此作者指出,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已采纳了近似于锦标赛理论的薪酬结构。陈震、张鸣 (2006)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数据,并按成长性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以研究薪酬差距问题。研究发现,成长性低的公司中薪酬差异与EPS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成长性高的公司中薪酬差异与公司年末股价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作者由此指出,锦标赛理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成立。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呈现负相关关系或无相关关系。根据行为理论和竞赛理论,张正堂和李欣(2007)提出了高管团队内核心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竞争性假说,并在衡量高管团队内核心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时采用了相对薪酬差距和绝对薪酬差距两个指标。研究显示,采用的两个薪酬差距的衡量指标均对公司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果为行为理论提供了支持。张正堂(2007)利用2001年至2004年国内264家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异程度与公司业绩负相关,但技术复杂性、企业规模与薪酬差异程度交乘项却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但张正堂(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异程度对公司下一期业绩的影响的研究中则发现高管/员工薪酬差异程度与公司未来绩效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其他结果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但作者并未解释为何部分结果符合锦标赛理论而另一部分却支持提倡公平的行为理论。(2)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关系。吴联生等(2010)以2005年后国内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管理层薪酬为背景,将2005年和2006年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公司股权性质考察薪酬外部公平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发现,管理层薪酬具体信息披露后,正向额外薪酬与非国有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而没有发现其与国有企业业绩存在相关性,也没有发现负向额外薪酬与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业绩存在相关性。

( 二 )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目前对于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研究主要反映在管理层自利行为中的某个侧面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国内不同学者对在职消费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大都认为在职消费具有负面效应,会降低企业的经营业绩。张仁德和韩晶(2003)从我国国有经济特征的实际出发,将其委托关系演绎为政府作为人、全民作为委托人的第一等级委托关系和国企经理作为人,政府作为委托人的第二等级委托关系,并认为后者在国有经济发展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陈冬华等人(2005)指出,作为第二等级委托人的政府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实施管制,从事实上剥夺了国有企业管理者进行薪酬谈判的权力,并在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薪酬管制背景下,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职消费成为了国有企业管理者在薪酬管制出现后的替代选择,同时这种在职消费与国有企业的业绩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罗宏和黄文华(2008)对国有企业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与最终控制方非国有时不同,最终控制方为国有时,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时证明了在显性激励不足的情况下,增加以在职消费为主要载体的隐性自我激励必然成为管理层的优先选择,以最大限度的弥补显性激励的不足。周仁俊等(2010)基于产权基础不同的视角对国有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高管在职消费程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时发现,二者为负相关,尤其在上市公司为国有控股时体现的更明显。这些证据表明管理层自利行为中的在职消费作为管理层自我激励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代价,甚至抵消了其对公司业绩的正面影响。(2)资本投资与公司业绩。辛清泉等人(2007)以国内上市公司2000至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在企业资本投资决策方面经理薪酬发挥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有更多的证据显示:过低的高管薪酬导致了投资过度现象的产生,但与私有产权和中央国企控制的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只有在地方国企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制的公司中才存在此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如果管理层的经营才能和努力工作不能通过薪酬契约的实施得到有效激励和补偿时,就极易诱发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其后果以管理层的资本投资行为表现出来,通常表现为“过度投资”或“卸责”,管理层在这种情况下的自利行为,必将对股东财富造成损害,对公司业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 三 )薪酬差距与管理层自利行为关系研究 根据研究样本可以发现,国内直接研究薪酬差距与管理层自利行为的文献极少,个别文献间接提到了薪酬差距与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影响,也有文献从管理层自利行为的角度研究高管薪酬,相对应的有以下观点:陈冬华等人(2005)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在职消费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发现,非国有企业中,高管相对薪酬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说明非国有企业中相对薪酬对高管人员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但国有企业中的发现与此不同,在国有企业中相对薪酬对高管人员的激励作用可能不明显,表现为国有企业高管的相对薪酬对企业业绩无显著影响。吴联生等人(2010)在对薪酬外部公平性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对于自身政治前途更为关注的缘故,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正向额外薪酬的激励作用才成立;而在现实中,负向额外薪酬的抑制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重要的抑制或激励工具,薪酬作用的发挥要受到股权性质、外部公平性等因素的影响。吴育辉和吴世农(2010)通过从管理层自利行为的角度对高管薪酬进行的研究发现,高管控制权越大,其薪酬水平越高。这一研究结果支持管理者权力理论;同时也发现,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高管凭借其自身的控制权提高自己的薪酬比国有控股的上市高管更容易。作者还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管理层的自利动机确实会导致其在提高自身薪酬水平的同时降低或消除薪酬的激励效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现今文献中主要还是研究管理层自利行为与高管薪酬的整体关系,对于能否从高管薪酬整体中剥离出薪酬差距,从而探讨其与管理层自利行为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结论

上述研究形成了三个方向,其一研究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体现为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其二研究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体现为管理层自利行为的选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其三研究薪酬差距与管理层自利行为,体现为不同的薪酬差距对管理层自利行为选择的影响。独立来看,每一个方向都有理可循,但是以第一个方向为例,在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的制定时,公司业绩是必须考虑的,但换位思考后发现,公司业绩并不独立于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这也是激励高管的目的,因此两者是双向的因果关系;再看第二个方向,管理层自利行为作为公司业绩的影响因素之一又会影响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这就将第三个方向纳入体系,同理,就可以发现三个方向之间两两之间的联系。按照计量经济学的逻辑,当多个单方程估计的随机误差项之间相关时,表明这多个单方程存在密切的关系,需要建立联立方程组进行估计,只有这样得到的系数才是准确的,否则,以任何单一估计的回归分析都可能得到的是伪回归。所以我们需要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三者联合起来进行分析。但同时可以注意到,目前直接研究薪酬差距与管理层自利行为的文献极少,直接研究的难度较大。而众所周知,管理者权力不仅直接影响薪酬,还会通过管理层自利行为达到自身目的。基于管理者权力不同的视角,吕长江和赵宇恒(2008)研究了国有企业高管的货币性补偿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弱,为了达到薪酬考核的目标,其只有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虚构利润,即其更看重货币性补偿;而管理者权力越大,其没有必要必须通过盈余管理达到薪酬考核的目标,却可以通过自身的权力设计相应的激励组合,从而在获取权力收益的同时也得到了高额的货币性补偿。类似的,基于管理者权力理论的角度,权小锋等人(2010)对我国国企高管凭借其自身权力影响私有收益的获得和进行薪酬操纵的行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发现,国企高管获得的私有收益随着权力的增大而增多,但与地方国企的高管更看重显性的货币私有收益不同的是,中央国企的高管对于隐性的非货币私有收益更情有独钟;而从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角度,随着自身权利的增长,高管更偏好于通过盈余操纵获得绩效薪酬,即高管薪酬与操纵性业绩间的敏感性随着高管权力的增大而增大;作者还将高管的实际薪酬分解为激励薪酬和操纵性薪酬,并在研究中发现前者具有正面的价值效应,而后者具有负面的价值效应。这也就给我们提供了融合薪酬差距、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的研究思路。换个角度思考,既然高管能运用其管理者权力影响自身薪酬的制定,那么这种影响就会涉及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各个方面;同时,单纯的两两分析属于比较静态的二维分析,而基于管理者权力角度下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管理层自利行为与公司业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与思考,就会变成动态的立体分析,利于研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期待对完善我国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和治理机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2]陈震、张鸣:《高管层内部的级差报酬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第4卷第1期)》2006年第6期。

[3]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4]罗宏、黄文华:《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管理世界(月刊)》2008年第9期。

[5]吕长江、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管理世界(月刊)》2008年第11期。

[6]鲁海帆:《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纳超洪:《管理权力、自由裁量性投资与高管薪酬——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9]覃予:《公平偏好、企业内部薪酬不公平与企业业绩》,《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0]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管理世界(月刊)》2010年第3期。

[11]吴育辉、吴世农:《高管薪酬:激励还是自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12]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3]张正堂、李欣:《高层管理团队核心成员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经济管理(新管理)》2007年第2期。

[14]张正堂:《高层管理团队协作需要、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竞赛理论的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第2期。

[15]张正堂:《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组织未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8年第9期。

[16]张仁德、韩晶:《国有经济腐败的委托因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

[17]周仁俊等:《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比较》,《会计研究》2010年第12期。

[18]Bebchuk,L.A.;Fried,J.M.;Walker,D.I., 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2002.

[19]Bebchuk,L.A.and Fried,J.M.,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s an agency problem,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3.

[20]Bebchuk,L.A.and Fried,J.M.,Pay without performance: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1]Jensen,M. C., 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1986.

[22]Lazear,E. P.and Rosen, S., 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

[23]Leventhal,G.S.,Karuza,J. & Fry,W.R. Beyond fairness:A theory of allocation references, In G. Mikula (Ed.),Justi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167218. New York:Springer-Verlag, 1980.

[24]Lin,Chen;Wei,Shen and Dongwei, Su,Corporate Tournament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a Transition Economy:Evidence from the Publicly Listed Firms in China,working paper,2005.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有赖于我国中小企业板的产生与发展,自从20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发展意味着我国的中小企业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在规模的扩大和外部融资方面都迫切地需要转化,另外在公司管理以及科技的投入方面也需要顺应经济地发展做出调整。这些改变为中小企业板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所以后来的这些中小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相应的公司制度还是齐全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年薪制等制度结构一应俱全。从2004年到2010年短短六年时间内,深圳证?交易所创立的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635家。对于一家中小上市公司来说,管理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委托―这个问题间接地决定着这个公司的运营。如何更好地完善挂牌上市的中小公司治理结构,提倡股权激励制度应用于这些中小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中,事实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办法确实可以在这些中小上市公司中获得相对较好的管理效果。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Berle和Means(1932)提出,公司股权结构分散,管理层只有少量的股权会促使他们牺牲公司利益而谋求自身的利益。但是随着他们股权比例的增加,这种情况会改变。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公司的股东,从而与广大股东利益一致,自利行为会减轻,对经理持股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相关性研究早期是得出一种线性相关,也就是说经理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成正比,持股比例越高,业绩越好。Jensen和Murphy(1990)研究结果表明,首席执行官的股票期权的价值会随着股东的财富发生变化。Mehran(1995)分析得出,CEO致力增加公司业绩的动力来自公司对其的激励报酬的结论,而且企业业绩与CEO持股比例是正相关关系。Chen等(2003)发现Tobin’s Q值与高管层持股比例呈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即高管层所持有股份能够促进公司业绩增长。Griffith(1999)研究CEO持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得出结论两者呈U型关系。Demesetz(1983)得出结论,股权结构和公司所有权结构,与企业获得利润的实力没有联系。同样的结论也可以通过超产权理论得出,公司所能接受的市场挑战程度才是和企业业绩有直接关联的,与管理层是否持股并没有相关关系。Demsetz(1985)研究得出股权集中度与账面利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Kole(1996)研究发现了业绩不是由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来决定的,反而是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可以决定业绩。Chung和Pruitt(1996)、Cho(1998)等运用联立方程来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发现两者互相决定。Cho(1998)研究发现,公司的价值与公司战略方向有一定关系,这个关系反应在高管层所持有的股份上;有一流投资机会的企业或Tobin’s Q值高的公司,管理层更希望增加持股的比例,但高管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难以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

(二)国内文献张晖明、陈志广(2002)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公司的业绩与管理层的报酬和所持股的比例成正比。徐承明和濮卫东(2003)研究发现企业的效益和CEO、总经理的占有股份比例呈正比。汪旭晖和徐健(2009)对国内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分析,认为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对企业绩效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内部人持股与公司绩效呈单一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并不多见。于东智、谷立日(2001)研究发现,公司绩效和高级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主要是呈相关关系,只是持股比例有不同,分阶段回归的相关系数都没有呈现显著性。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团队生产理论认为,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作为一种激励制度安排,可以激励管理人员积极工作,更有动力监督团队成员工作,减少团队成员偷懒与“搭便车”的风险,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率和业绩的提高;委托理论认为,人与委托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可能会导致人消极怠工,存在道德风险。这时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激励作为一种制衡机制,授予管理层一定股权让他们成为公司股东,两权分离而产生的矛盾一定程度得到缓解,经理人员与股东的行为行为目标一致,经营人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一定程度减轻,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发展都有正向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管理者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稀缺的人力资源。这一特征决定着企业应该通过某种机制激励管理者留在公司,并且尽其最大努力程度为公司创造效益。通过授予管理者公司股权让管理层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同时这也让管理层得到到企业所有者一种不可替代的认同,这些都激励着企业的管理层努力工作。这些关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对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的论点从这些理论也能分析得出来。但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掘壕自守假说认为管理层股权比例的提高多导致公司对其的约束和监督削弱,管理者发生自利行为的风险增大,损害公司的价值。本文认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会对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产生的两种相互抵消的激励作用,当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重波动时,公司的收益会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成正比,当然同样能使高管们滋生防御心理,假如双方发生效应,就会使得中小上市企业的绩效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持股的比例在一定段位内,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和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关系;而当高管层的持股比例足够高时,可或许会追求非价值的最大化目标,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价值,或者说,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高,企业的业绩可能高也可能低,也可能是先高后低。本文做出了以下的假设:

假设1: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企业的业绩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存在非线性关系

从内生性视角来看,高管层所持有股份的变化不是独立的,以公司周遭环境的波动来调整企业绩效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的关系,使管理层的持股权重达到合理化。以下为本文的假设:

假设2: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和企业业绩之间产生内生性

(二)研究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了自2008年至2010年中小企业板截面数据,这些数据全部来源于CCER(色诺芬)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巨灵数据库、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和上市公司在深交所网站公布的年报,运用了Excel2003和Spssl1.5两个数据处理软件来处理数据。为了保证数据是真实有效的,分析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时,争取减少样本数据的影响因素,并且保证统计度量标准是一样的,本文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的标准如下:无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公司不包括在内;不包含与金融相关的企业;不包含ST企业和已停止入市的企业;不包含数据残缺不全的企业,如某些企业在年报中隐瞒管理层的持股情况。根据以上原则,本文最终对2008年的213家、2009年的265家和2010年的350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样本进行了研究。

(三)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本文对研究变量进行定义见表(1)所示。本文构建以下研究模型:(1)假设1的实验模型 本文使用二次非线性模型来验证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和公司业绩的联系,这个模型可以标志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和公司业绩之间的联系,假定二次非线性模型开口向负Y,那么高管层单次方系数为正,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二次方系数为负。

Per=a0+a1MSR+a2MSA2+a3SIZE+a4DEBT+a5GROW+a6CEOD (1)

Per代表公司业绩,本文选用ROA来对应;MSR是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其他变量有公司规模(SIZE)、负债率(DEBT)和成长性(GROW)和CEO双重性(CEOD)。(2)假设2的检验模型。为了检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与公司业绩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公司业绩为解释变量对高管层所持有股份进行回归分析。

MSR=a0+a1PER+a2SIZE+a3DEBT+a4GROW+a5CEOD (2)

模型2的控制变量虽然与模型一的控制变量相同,但目的不一样,其内涵有所不同。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对样本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总资产收益率均值和最大值为6.25%和38.97%,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总体上是盈利的。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均值和最大值是19.23%和75.38%,因此可以看出在中小板上市企业中管理层大多数都持有股份,这也表明对中小企业板高管层所持有股份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现实意义。此外,企业规模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分别是21.02、24.51和19.24,其中标准差只有0.8,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之间规模相差不大。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是38.7%,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负债率大部分都不高,其主要融资方式是权益融资。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最大值为297.81%,最小值为-97.50%,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8.83% 和38.70%,意味着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显著差异。CEO双重性的均值是0.31,表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在中小板上市企业中的比例大概占31%,董事长和总经理互相不兼任的大概占69%。

(二)相关性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表(3)反映了总资产收益率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呈显著正比系,其证明了企业绩效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与之间是存在着相关关系的,只是不能因此判断出是公司业绩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之间到底是谁影响了谁,又或者是二者互相影响。其他的控制变量都与总资产收益率显者相关,表明在研究中采用的控制变量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中小板块公司的利润额产生影响。并且基本上是呈正相关关系,只有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与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企业规模与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正相关,与CEO双重性负相关。

(三)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总资产收益率衡量公司业绩,利用中小上市公司2008年至2010年的数据回归分析模型(1)。结果见表(4)。表(4)表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与总资产收益率呈正比,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重的平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两者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初步地说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和总资产收益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总资产收益率与企业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但是总资产收率与CEO双重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假设2进行验证,本文根据中小上市公司从2008至2010年的数据,分析模型(2),分析的结论见表(5)。除企业规模外,其他指标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之间的回归结果并无明显关系,因此证明假设2不成立。杜兴强和漆传金(2008)研究过我国主板上市企业,其结论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在我国主板上市企业中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呈现出来的是内生性特征,而与主板不同在中小板块反映出来明显的外生性。这种结果出现可能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有国内中小板块公司上市较晚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股权结构方面,中小板块公司和主板上市公司存在较大不同的因素。为了深入分析业绩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笔者将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重分成三个部分并进行了回归分析表(6)。可以看出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呈N形关系,且转折点为10%和50%。当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上升到10%至50%时,两者是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重的增加导致了管理者防御,成本增加,对企业业绩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管理层要想拥有绝对的控股权,持股比重大于50%,管理者经营行为也会受其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进而提升企业业绩。这说明了,总资产收益率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并且受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重的影响。对假设1的检验中,结果显示只有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他变量包括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公司规模、营业收增长率、CEO双重性都与总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在剔除了内生性总问题,本文利用分段回归模型得出高管层所持有股份比例在10%以内,与公司业绩是呈正相关关系,在10%-50%内,与公司业绩是呈负相关关系。而超过50%后,与公司业绩又呈正相关关系,总体呈N型关系,假设1成立。对假设2的检验,高管层所持有股份的内生性检验,利用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与企业业线绩和相关控制变量做了一个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企业规模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呈显著正相关以外,其他指标与高管层所持有股份之间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假设2不成立。

公司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CEO薪酬;CEO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

一、引言

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控制”变为“经营者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在必要的约束条件下激发企业经营者(CEO)的积极性和才能,对于企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国内的上市公司还是国外企业,首席执行官(CEO)的薪酬都似乎是一个敏感而神秘的数字。为了对CEO薪酬有更加全面的把握,本文从上市公司CEO薪酬水平的理论基础、上市公司CEO薪酬的决定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CEO薪酬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完整的综述,旨在陈述目前高层管理者薪酬研究的现状并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薪酬水平的决定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CEO薪酬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大多数有关CEO薪酬决定研究的理论基础。1931年Adolph Berle和Gardiner Means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人”(股东)和“人”(经理层)之间的利益背离作了经济学的分析,奠定了“人行为”的理论基础。他指出在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背离和信息成本过高而导致监控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的职业经理所作的管理决策可能偏离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在现代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人行为的不可观察性以及风险偏好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公司经营者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成本不可避免(Eisenhardt,1989;Jensen&Meckling,1976;Levinthal,1988;张维迎,1996)。为了克服道德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成本,委托人和人之间多次博弈,最终趋向于签订一种奖励性契约,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股东的目标函数尽可能达到内在的一致,减轻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所有者对其进行监督的负担(高尚全,2000)。这种委托人与人之间的报酬――绩效契约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使得经营者选择和实施可以增加股东财富的活动,最终实现股东和经营者的“双赢”。

(二)竞标赛理论

在由拉齐尔和罗森系统论述的竞赛理论中,总经理报酬被视为总经理的个人的奖金,这不是因为这些人的生产率与这种奖金等值,而是因为赢得这种奖金的竞争会使所有第二层管理人员更加努力。总经理的报酬并不一定反映了他的生产率,但是这种高报酬会驱使一个人或其他所有人努力去接近更高的位置。

(三)产权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的CEO的薪酬的,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的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Coarse,1937)。现代企业尤其是股份制公司是财务资本和经理能力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杂合约(Stigle and Friedman,1983),企业里的人力资本保证了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从产权的角度来讲,上市公司中存在两类权能完整的产权:股权和人力资本产权;两类性质不同的产权主体:股东和经营者;追逐两类不同目标:公司利润最大化和经营报酬最大化;承担两类不同风险:股东承担公司亏损和破产风险,管理者承担减薪、降职、失业风险。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两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交易关系,以及围绕交易价格――利润和收入报酬的相互博弈,这种博弈贯穿于公司活动的始终(张广柱,2000)。

三、国内外对上市公司CEO薪酬决定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对CEO薪酬的研究

1、CEO薪酬的决定因素

Smith和Watts(1983)认为管理者薪酬计划的设计是为了达到两个非相互排斥的目标:减少成本和减少税收。基于1964-1973年的49个制造业公司的一个样本,Lewellen、Loderer和Martin(1987)得出了税收和假说的可检验的含义,推断不同公司之间的薪酬差异由因素解释比由税收因素解释更好。

Reilly、Mainhe和Crystal(1988)基于对1984年的105个公司薪酬的分析,检验了CEO的薪酬水平是由竞赛理论解释较好还是由社会比较理论解释较好。他们对作为其他公司管理者的薪酬委员会成员进行了分析,发现CEO薪酬与委员会成员任职的公司中的管理者薪酬正相关,他们将此解释为对社会比较理论的支持。此外,他们发现CEO的薪酬独立于CEO的副手的人数,他们认为这与拉齐尔和罗森提出的竞赛理论相矛盾。但是,Leonarrd(1990)使用439个公司中20000多个管理者的个人数据,发现管理者薪酬与公司的层级数有正相关性。他还发现两个连续层级间的薪酬差距在组织的较高层级中扩大了。他将这些发现解释为对竞赛假说的支持。理论与管理者薪酬结构相关的许多含义反映了风险和激励之间的基本冲突。事实上,这一冲突是公司的核心问题,因为组织的公司化形式的比较优势在于分散的股东比管理者更有能力承担风险。Lambert、Larcher和Verrechia(1991)计算了“确定等值”,他们认为给予风险厌恶的管理者的薪酬组合的价值通常远小于薪酬契约的“期望价值”。他们的结论对于研究将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的各种成分整合为“总薪酬”进行单一度量具有重要意义。

2、CEO薪酬的效应

关注CEO薪酬与绩效的关系的研究多是以委托-理论为出发点的,在委托-模型下,所有者为降低由于经营者自利行为产生的成本,会将经营绩效与激励薪酬挂钩。由此可以逻辑地推出,最优经营者薪酬契约应该是薪酬与绩效密切关联。在这一假设下,国外的有关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来检验该假设。

Rosen(1992)回顾和评论了有关薪酬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此外,他还分析了管理者薪酬文献中“最典型的现象”:CEO现金薪酬对企业规模的弹性在不同的时期、企业和国家之间的一致性。特别是像Baker、Jensen和Murphy(1988)、Kostiuk (1990)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CEO薪酬对企业规模的弹性处于0.25-0.35,这意味着10%的大规模的公司将多给予其CEO约3%的薪酬。Lewellen和Huntsman(1970)使用1942-1963年公司委托授权书的数据分析了财富100强中的50个公司,推断在决定管理者薪酬上会计利润至少同企业销售收入一样重要。Ciscel和Carrol(1980)综述了相关文献,研究了用于处理销售额与利润之间内在多共线性的可供选择的方式。有关管理者薪酬的早期研究大多数关注于管理者薪酬是与企业规模的相关性大还是与利润的相关性大,检验了Baumol(1959)提出的企业最大化的是规模而不是利润的假说。但是,当理论(表明CEO的薪酬应当与委托人的目标相联系)与现代财务理论(表明委托人的目标是增加股东的收益,而这不一定增加利润或销售收入)出现之后,这个问题上的研究兴趣就消失了。

Murphy(1985)基于1964-1981年美国73个大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薪酬与股东收益(包括股票溢价和股利)之间的关系。Murphy发现管理者薪酬对股价绩效的弹性是强的,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他考虑了薪酬的几个不同度量,包括工资和资金(现金薪酬)、期权薪酬和总的薪酬,发现现金和总薪酬对于公司价值的弹性β近似为0.1。此外,他还发现管理者薪酬随营业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股东的收益保持不变。Coughlaan和Schmidt(1985)基于1978-1982年的149个公司的数据,研究了CEO现金薪酬的变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与Murphy (1985)相一致的是,他们发现薪酬变化与股票价格绩效正相关。Coughlaan和Schmidt(1985)还首次提供证据表明在差的绩效之后更有可能更换CEO。此外,他们是最早使用《福布斯》公布的CEO薪酬数据的研究者之一,这些数据在随后许多管理者薪酬的研究中广泛使用。

如果管理者薪酬被设计为减少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么可以预测这样的管理者薪酬将改善管理激励与企业绩效。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较高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导致了较好的企业绩效。第一个试图确立薪酬绩效敏感度与公司绩效之间联系的是Masson (1971),他分析了在航空、化学、电子行业中39个公司的薪酬数据。Masson使用两阶段回归,提供了弱的证据表明对于有较高的薪酬绩效相关性的企业,其绩效在将来会更好。

(二)国内对CEO薪酬的相关研究

1、国内关于高管薪酬的理论研究

(1)高管薪酬决定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CEO薪酬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介绍和评价国外学者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监督、约束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的经验做法;二是对目前我国企业高管人员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作评述;三是就有关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设计、构成方法及一般原则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

(2)关于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虽然对高层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非常活跃,但是专门从理论和实证上深入研究管理者报酬决定问题的却不多,而对管理者报酬的研究多集中在管理者报酬确定的基本原则、管理者报酬的支付形式、管理者报酬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田志龙教授在其研究中分析了制定企业家报酬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性质、企业经济效率、经理市场、经营者自身业绩等因素。刘洪、赵曙明指出企业家的行为成本、贡献、承担风险、机会成本、企业效益、整体激励以及政策法规都是影响企业家报酬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更加透明化,实证研究的数据较易取得,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的学者、专门机构也开始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进行实证性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决定和影响经营者薪酬的真正因素。

2、国内高管薪酬的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的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CEO的二重性等分析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但研究结论并不能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的实证研究有Agency Theory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The Case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对我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薪酬进行的实证研究,目的是为了检验在我国背景下,理论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他们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研究发现了对理论的支持: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CEO的报酬敏感性随着绩效的变化而降低。

国内许多学者更多的是关注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决定和影响管理者薪酬的真正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魏刚、李增泉等人。魏刚以1999年81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后发现: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公司的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持股数量与公司的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报酬水平受企业规模、管理层持股和行业影响。李增泉以1999年4月30日前披露年报的848家上市公司中的799家、748家公司为样本,对经理人持股情况、经理人的年度报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年度报酬并不与公司绩效相关联,持股制度虽然有利于提高公司业绩,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公司经理持股比例都较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张正堂以我国1999年和200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家报酬与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发现:1999年和2000年,企业业绩、企业规模和公司控制强度三类因素对企业家报酬水平的总体解释率分别为8.9%和30.66%,同时,两年相比,企业业绩和企业规模对企业家报酬的决定作用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国内也有管理咨询机构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如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上市公司1999-2003公开披露的年报数据每年研究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和持股状况,在其2004年公布的《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2004》中分析结论为:一是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势头,但是高管总体报酬水平仍然偏低;并且高管薪酬水平受行业、地域影响较大;二是高管的年薪与公司业绩是紧密相关的;高管持股市值与公司业绩为弱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不显著;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三是相对于股权激励,我国更多的上市公司还停留在现金激励阶段,形式比较单一,激励作用不大。

国内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效果不显著,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对高管报酬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等。杨瑞龙、刘江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家电行业的41个样本对经理报酬、企业绩效与股权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家电行业中,经理报酬与企业股权无关,与企业绩效也无关。通过实证考察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发现,高管人员年度报酬偏低,其报酬水平与持股数量只与公司规模正相关,而与经营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行的CEO激励机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四、对CEO薪酬研究的建议

(一)目前研究主要是把CEO的外在薪酬中的直接薪酬作为研究对象的,对CEO的内在薪酬关注不够

薪酬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两大类,前者是指个体从企业生产劳动和工作过程本身获得的收益,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工作的丰富化或重新设计工作来增强个体在工作中的个人价值感,可能会使工作的内在薪酬增强。后者是指个体从生产劳动和工作过程之外获得的报酬。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对CEO的外在薪酬进行了论述,对于CEO的内在薪酬关注的程度不够。

(二)相关的实证研究多集中在CEO的薪酬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上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大量的学者试图检验出CEO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这方面的失败导致学者们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国内对经营者薪酬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共积累了二十余篇(实证)文献。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营者薪酬进行了研究,但从国内文献的理论分析、样本选取以及实证结论来看,我国在管理者薪酬方面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要将这一研究推向前进,要求分析和检验管理者薪酬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全面分析高层管理薪酬确定的标准及其权变影响因素,对经营者薪酬激励进行全面、系统的模型设计和实证检验。

(三)对CEO薪酬体系设计的研究理论没有为实践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于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体系的系统设计,以往的实证由于没有全面系统地考虑经营者薪酬激励体系及其权变影响因素,也很少有实证对研究样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因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

参考文献:

1、John E Core,Wayne R Cuay and Randall S Thoms.Is US CEO Compensation inefficient pay without performance?[Z].Michigan Law Review,2005.

2、Marianne,Mullainathan.Agents with and without principals[Z].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

3、John L.Fizel,Kenneth K.T.Louie.CEO Retention,Firm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Z].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1990.

4、杨瑞龙,刘江.经理报酬、企业绩效与股权结构的实证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