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

现代文学专题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1篇

教师教法依然以传统讲授为主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很长一段时期强调“史”的教学,因而教学上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除开老师讲得神采飞扬的情形,我们的现当代文学课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些讲解过于重视作品的史性与社会性,阐释过于注重“理”而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特性,使本该生动活跃的文学课堂变得毫无生气,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对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课时减少,学生不阅读的困境下,如何搞好现当代文学教学呢?笔者认为要根据现状来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文学课的学必须以读为基础,高职高专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重视文本阅读。与本科院校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同的是,高职高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高职高专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也应与本科院校的有所区别。与本科院校注重“史”的勾勒与理论的阐释不同的是我们应该弱化史的教学,而重视文本阅读的教学。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听几节课便可以获得,而是在一天天阅读的积累中提升而来。因而,高职高专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重视文本阅读,文本阅读是中文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注重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多阅读,以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热爱。另外,在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现当代文学是离我们最近的文学,它的审美经验和规范尚未成熟,需要在大量的文本阅读实践中建立和完善。现当代文学的现有评价有许多受到与之相随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在评价上存在误区,需要在阅读中重新认识。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某些政治色彩强烈的作品被高度认可,而很多艺术价值与文学成就更突出的作品则被忽视,对这些作家作品的重新理解、认识与评价需要充分而又稳固的阅读。大量的阅读能提高他们对文本最直接的感悟能力和辨析能力,学生能够借助文本进行深刻的形象记忆,通过读懂作品,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从而根据自己的直观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判断出作品的优劣,优在哪些地方,不足和缺陷在哪里,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教学目标,实现文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是在师生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在互动的情境下,发生情感、认识的交流,随着学期进展,阅读与讨论次数的增加,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学生在阅读、表达和写作各方面能力都会有整体提升。

文本阅读教学途径

高职高专现当代文学如何做好文本阅读的教学呢?以文本阅读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以文本阅读为中心的前提下,我们探索读文本、说文本、演文本“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读文本

读文本,即对文本的阅读。因为对任何文学作品的理解,都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作为文学的阅读者,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升华的实现,教师是无法替代的,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哲学解释学认为,“经典阅读就是在主体间对话活动中把历史引入文本,通过移情、体验、理解实现视野的不断融合和意义的持续构建与生成,使阅读和对话进入扩展主体自我认识和建构意义世界的良性解释循环之中。”[1]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读者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在对话中了解作品,净化人格,升华情感。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读原著。当然,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很多,很丰富,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而言,要进行选择就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我们的方法是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便列出要阅读的书目以明确阅读目标,分体裁同,分年代,分阶段地列出阅读书目,用以引导学生读书的实践,同时,还提出了泛读与精读的读书方法,有些作品要求精读,对有些作品要求泛读,就这就让学生有了阅读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方法。在确定了阅读目标与方法后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分三步走。第一步,直观文本。在感觉和知觉中初步接触文学形象、意境,并开始有情感体验的初级阶段。就小说的阅读来说,从感受人物的形体外貌、言谈举止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阅读时产生的情感与心灵波动等。就诗歌来说,则从对其音韵、色彩、景物的感受获得整体印象,并了解它借什么样的情景寄托什么样的感情。第二步,观看影像资料;在对文本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辅以“影视观赏”。作为阅读的补充方法,给学生提供一种相对比较直观而又轻松愉悦的理解作品的方式。现当代的许多作家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比如《阿Q正传》、《伤逝》、《家》、《边城》、《死水微澜》、《四世同堂》、《陈奂生上城》、《红高梁》等。在影视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动感的画面等带给学生一种直观而又轻松愉悦的理解作品的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文学作品,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验到原著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悟。第三步,查看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在引导学生第一二步阅读时我们认为让学生无任务地原生态地去阅读,让他们找到阅读时带给自己心灵冲击的第一感觉,在此基础上的第三轮阅读,便是要更深入地思考。这时,老师把有关作家作品的相关材料、问题包括相关参考教材和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选读,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数据库、专业网站等途径大量阅读作家作品的相关资料,从而形成对作家作品的更全面了解和更深理解。以对鲁迅《阿Q正传》的阅读为例。第一遍,初读文本,给学生印象最深的便是阿Q。瘦骨伶仃的阿Q,没有姓,没有职业,住在土谷祠里,有着很多可笑的言行:“我先前比你阔多啦!”“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儿子打老子”;了解了阿Q与王胡捉虱子比赛,捏小尼姑的脸,向王妈求爱的恋爱悲剧,“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革命”的观念到被杀等故事情节。在对阿Q言行了解的基础上,获得了关于阿Q的整体印象,是一个愚昧无知而又自欺欺人的无业游民,从而产生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影片《阿Q正传》,更加深了学生对阿Q言行的印象,比如阿Q摸小尼姑脸时的无赖,向王妈求爱时的落魄,到被杀前的懵懂,学生在感到这些可笑言行的同时,会产生一种沉重的心情,从而去更深地思考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话题“你如何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它在当时和现在给人们什么启示?”由此引导学生在自我有了初步感知和思考的基础上查找相关评论与资料,从而更全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解读阿Q。

(二)论文本

论文本,即围绕文本展开讨论。“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是教育过程中应当关注的。”[2]作为文学教育者,应该精心组织课堂讨论,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可以在课堂中采取讨论的方式。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志趣、知识储备不同,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讨论就是让学生就作家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同学将个人化的理解借助课堂讨论这一平台,进行交流。在发言时,发言者本身会因为发言而印象深刻,而不同的同学从不同角度的发言,则会使学生在彼此思维的撞击中将对作品解读向纵深发展,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既有感性的直观了解,也有深度的把握与理解。这不但能激发学生探求文学的热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当然,课堂讨论不是无序的,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很重要。讨论通常可采取两种方式:随堂讨论与专题讨论。随堂讨论即教师在上课时有准备地抛出一些话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即兴发言发表意见。如当分析到《沉沦》时提出来思考“你认为《沉沦》结尾主人公跳海如何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了一起?给你什么启示?”当讲到徐志摩诗歌时,学生朗诵后即问“这首诗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收获?”当讲到骆驼祥子时给学生提出这样的话题:“你认为祥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虎妞这个人”等等。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总是看到学生思想的火花,经常会让我们想到一句话:“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就是要创造发现人才的氛围与机会。专题讨论法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同一问题的好方法,专题讨论会要有鲜明主题,主题过大过深或过易过浅都激不起他们思考的最大兴趣与热情。教师需提前布置难度适当有思考价值的专题,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信息,以分小组的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启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探究。讨论时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推荐一人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为该小组代表补充发言。这样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每个人的智慧与思想在有效的课堂里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如在《阿Q正传》的教学中,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对作品的创作环境、创作的影响作了介绍,然后给学生提出讨论的话题:“你如何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给你什么启示?”在这次的专题讨论中,大家争先恐后,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我们身上还有阿Q“精神胜利法”的影子,这是国民的劣根性,我们要以此警醒,去努力克服它,不在自我欺骗中沉沦;有人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虽然有它的不足,但他在困境中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天的环境下,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雨挫折,在困苦挫折中我们要学会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不至被困难磨掉了前进的锐气;还有的人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精神胜利法”,要学习他乐观的心态,同时又正面现实,只有在挫折中正面现实并永保一颗昂扬向上的心我们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讨论中大家争论激烈,甚至针锋相对,不时闪出思想的火花。“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尊重学生个人见解,及时点评,并引导学生穿透社会文化习俗层面触及个体生命的存在层面。这样,学生在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深化了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拓宽了思路。”[3]就笔者的经验来说,学生对每一个要讨论的专题都非常认真,每次都会让他们自己发现自身原来还有诸多潜能。引导学生一个个专题深究下去,积累一学期,一年下来,他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至表达与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是有限的,一学期我们只能选取教材中的几个问题来做专题讨论,但这样讨论带来的却是激发了学生对文学探究的热情,从而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了无限的课外。

(三)演文本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2篇

1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考导向】

1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的考查

近年来高考主要以考查基本知识为主,涉及内容基本是某项科技成就的价值、意义、影响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偶尔涉及分值较大的主观题,内容局限在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方面。如选择题多次把考点选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经典力学、近代物理学的巨大成就,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影响等;至于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内容,不仅在每年各地的高考选择题中出现,而且也时有材料解析题或者问答题,涉及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工业革命发生的因素,蒸汽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古今中外科技差异等内容。

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考查

对于本部分知识,近年来高考主要考查文学艺术方面的背景、流派和影响等内容,以选择题为唯一形式。今后高考仍将考查的主干知识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及成就,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与工业革命的关系、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等。

【整合解读】

一、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及巨大作用

(1)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②中国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西传。③手工工场技术的进步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④广大人民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⑤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着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维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好的外部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由此蓬勃兴起。

(2)作用:①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杠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相应变革,于是导致思想变革和社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②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使竞争力不断提高,即提高一个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大大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工具,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两次飞跃。二战末期产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2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阶段(15~16世纪)

(1)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手工工场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2)标志: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第二阶段: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2)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第三阶段: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1)原因: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学理论的进步又引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标志: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确立等。

第四阶段: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标志:电的发明与应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制定,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3牛顿的经典力学及其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经典力学:①背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实验科学的时代;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上的需要。②基本理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的比例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③显著特征之一是注重实验,之二是它的数学化。④地位和作用:牛顿力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其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力学和热学的应用,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他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4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主要内容: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基因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事实上,“物竞天择”,竞争的是“基因”。

(2)影响: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5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积极方面:①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推动了贸易电子化、政府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生活便捷化,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②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方便了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消极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问题,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还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会使一些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6三次工业革命

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和代表性国家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9世纪中期结束19世纪70年代从美国和德国开始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于美国

背景①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③劳动力:圈地运动。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的积累。⑤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①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③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④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①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②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③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④推动力:社会需要和军事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成就和新行业棉纺织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改良的蒸汽机;工厂的出现;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汽船和火车)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电讯事业的发展;化学工业的建立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

特点①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②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业)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③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①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②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扩大,发展迅速。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各个领域间科学技术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②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阶级,以武装斗争形式为主。③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④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⑤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

①极大地、更快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与扩展。②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③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在继续,城市化进程加快。④世界格局变化进一步明显,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⑤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①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更大更快的变化。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17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1)17世纪至18世纪30年代: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推动文学艺术的进步。政治上众多国家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其推行重商主义以扶持资产阶级。双方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特殊色彩:流行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确立,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风格发展起来。

(3)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文学艺术领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面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4)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及产生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推动了以反传统和反理性为特征、注重表现自我内在感受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②反对古典主义形式的束缚,在创作中采取夸张手法,富有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②具有批判性,以暴露现实社会的黑暗。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④追求人本主义理想,主张社会改良。⑤以长篇小说为主要表现形式。

(3)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①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明显的开头、结尾和情节。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描写某一固定的物。③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④语言不合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3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区别

(1)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其兴起并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萌芽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

(2)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特别是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4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

(1)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注重表现现实社会,特别是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

(3)印象画派的主要特点:善于捕捉光与色之下的“瞬间现象”;作品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等。

(4)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5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影视艺术的发展:

电影电视

诞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自制电影

20世纪20年代在伦敦诞生

发展无声电影(卓别林)有声电影(华纳电影公司)

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迅速发展

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宽银幕电影、立体声电影问世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通过卫星传播

影响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直接反映了人类在科技方面的进步;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2)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对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越来越大。

【复习方法】

一、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的复习

1重点掌握近代以来世界上的重大科技成就(内容、观点、影响及意义),把握这些成就与政治、经济的相互联系,与时政热点、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2运用列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将本部分知识中的物理学(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生物学、三次工业革命加以对比记忆,构建系统的网络化体系。

3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把科技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分析其功过利弊,概括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人类自身的摧残。注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注意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分析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动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注意中外的对比,特别是三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通过横向的联系,学会用全球史观看待历史。

5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现存较大争议,一般情况下可以回避。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复习

1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对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又有反作用的原理,分析和掌握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加深对人文主义产生、发展、成熟的演变历程的理解。

2运用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正确分析、概括人类重大科技成就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双重影响。运用阅读、记忆、体验、表达、列表、归纳、比较等方式,将本部分知识构建成系统、网络化的体系。

3分析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可以考虑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政策因素等。此外,要把握社会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2物理学从经典力学至量子理论、相对论的发展,说明

①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发现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③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④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要不断探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古代社会用“烽火狼烟”传递信息、用驿马信使传递书信;到了近代社会,人类发明了电报、电话;到了现代,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传递信息方式的变革折射出

A.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

B.古代信息闭塞、落后

C.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D.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4文学艺术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下列哪部作品对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进行这样的概括:“浪漫主义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立体主义(现代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浪漫主义 ②印象派 ③立体主义 ④现实主义

B.①浪漫主义 ②现实主义 ③印象派 ④立体主义

C.①浪漫主义 ②立体主义 ③印象派 ④现实主义

D.①印象派 ②浪漫主义 ③立体主义 ④现实主义

6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其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7有关印象派绘画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以青年画家为主 ②用光与色描绘外部世界

③前期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 ④塞尚抵制印象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8普罗米修斯冒险盗来天火,造福人类,也成为现代奥运会火炬接力最早的灵感。英国雪莱曾以一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享誉文坛。这部巨著反映了

A.时人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的失望

B.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C.作者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D.作者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二 18世纪60年查德•阿克莱特发明机器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上述材料均选自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四 1870年到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新兴工业,诸如电力工业等这些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

――欣斯利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在过去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电视、电脑、原子弹、太空飞船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科技两方面概括说明英国是如何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的。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蒸汽大王”主要解决了材料二中的什么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在“电力的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有哪些。

(4)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在技术进步方面有了什么新变化?新兴工业和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有何差异?

(5)归纳材料五中提到的三次科技革命在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影响。你认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C 5B 6B 7B 8A

二、非选择题

9(1)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

(2)贡献:生产技术:发明水力纺纱机;经营管理:首创工厂制。

(3)“蒸汽大王”主要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动力问题。发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发明:发电机、电动机。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大 改革 文科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17-02

与电大其他专题类课程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也是一门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课程。该课程的研究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以前公认的一流作家及其作品,如鲁迅、郭沫若等作家及其作品;二是研究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之前没有得到重视但应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及其作品,如张爱玲、周作人等作家及其作品;三是研究一些有争议的文学现象及问题,如样板戏、朦胧诗等。通过对专题中某些方面的重点分析,引发对不同角度与方法的探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员的文学感悟力、文学鉴赏力和分析评判的能力。同时,还有一些作家,作品学员比较熟悉,教学时可以作为面上的知识予以补充,增强研究的深度。为此,笔者针对课程特点,按照重庆电大教学改革思路和巴南分校确定的教学模式,对点面结合式教学作一些探索。

一 点面结合式教学的依据

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事物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看到它们的区别。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的质的界限,陷入相对主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十六个专题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每个专题点上的知识与面上的知识有联系也有区别。

教学时要抓住重点专题、重点知识详细讲解,教授方法,以点带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员了解更多面上的知识,对促进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大有裨益。

电大属于远程教育,每门课程授课时间短,学员自学时间长,因此,面授时点面结合显得非常重要。

二 精心确定重点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共有十六个专题。面授时这些专题绝不能平均用力,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立重点专题。

1.旗帜式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是重点

所谓旗帜式的作家指的是以前公认的且经受了时间考验的文学大家。这些大家要么是新文学的奠基人;要么是文学语言大师;要么是其作品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如鲁迅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他在小说中创造的典型人物具有振聋发聩的影响,他的杂文的深刻思想性及犀利的文笔无人能及;而老舍精妙的文学语言及其塑造的旧北京市民形象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让人难以忘怀;郭沫若创作的《女神》至今无人能够比肩。深入研究这些大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能够提高学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认识能力。

2.一度被掩饰的明星作家及其作品是重点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批明星作家的光辉一度被掩饰,但他们理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作家要么是没有跟上当时的文学主流,要么是因政治历史原因而被冷落,但他们的作品自有独到之处,理应还他们以公正。如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其丈夫在汪伪政府做事而被冷落;沈从文的文学作品独树一帜,令人读后感觉余味无穷,但由于当时的时代环境而被打入冷宫。这些作家作品由于专科很少提及,学员不太了解,但他们理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也是重点。

三 认真选择面上的知识

由于面上的知识对掌握重点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面上的知识绝不能忽视。但面上的知识太多,都要求学员掌握并不现实。加上有些知识学员专科已经学过,所以怎样选择面上的知识值得认真考虑。

1.选择具有继承发展的知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各种文体、思潮、流派往往有继承发展关系,选择这些面上的知识作为补充,可以帮助学员掌握重点知识。例如,汪曾祺的散文小说是重点专题,但他早年师从沈从文,受其影响较大,而废名是散文小说的开山鼻祖,因此,学习这一重点专题时,必须选择废名和沈从文小说的特点作为面上的知识作为补充,让学员理清其发展脉络,以加深对这一重点专题的掌握。

2.选择具有开阔视野的知识

有些面上的知识可以开阔学员视野,对掌握重点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鲁迅研究四题是重点专题。该专题研究的是鲁迅的人文思想、对文学转型的思考以及忧患意识等,理论性强,学员掌握有难度。教学时选择当时的语境、鲁迅的个性、经历等面上的知识作为补充,可以开阔学员视野,深入到鲁迅的内心进行研究,效果自然好。

四 点面结合式教学的操作要点

1.以一点带多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继承发展关系,专题之间往往有联系,认真教好一个重点专题,可以带动多个专题的学习。如教学张爱玲专题,只要抓住其女性作品的特征,就可以带动后面的王安忆专题、冰心专题等女性文学的学习。

2.以重点带非重点

重点专题的教学,既要帮助学员掌握知识及其联系,更要教给学员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他们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教学郭沫若专题研究,除认真分析《女神》外,还要教给学员两极现象中的“三步阅读法”,让他们在学习后面的普通专题中发挥作用。

3.以面促点

面上的知识虽然不是考试重点,但对学习重点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了解与重点知识相关的面上知识,不但能增加学员的知识储量,对深入研究文学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好处。在教学重点专题样板戏时,增加戏剧改革的背景,京剧、舞剧的基本知识等内容,可以促进学员对样板戏的艺术特点及其起落原因等重点知识的掌握。

事实上,由于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关系,在教学时既不能只顾重点,不计其余,也不能轻重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而应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让学员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不但适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教学,也适用于其他课程乃至学科的教学。

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4篇

贯穿专题思维,重编教学大纲,重设教学内容和要求,具体要体现几个要旨:

首先,以宏观线索为背景。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教学上需要贯穿一定的宏观线索来梳理内容,主要针对该阶段文学的源流、发展变迁过程以及重要影响因素、重要思潮、社团、流派、论争等予以专题介绍。具体可设置下述专题———专题一:“绪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源流、性质、分期发展概况和整体特征”;专题二:“重要文学运动与思潮”。涉及20世纪文学思潮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各时期标志性的文学运动、思潮,如“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兴起与发展过程、历史意义,建国初三大文艺运动及其影响,“时期”的“根本任务论”及“三突出”原则等创作理论及其影响、20世纪90年代、新世纪代表性文学思潮等;专题三:“20世纪主要文学社团、流派与论争”。涉及主要社团、流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活动、文学史意义及论争双方代表性观点及其影响。此外,需要学生宏观掌握的还有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四大文体———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的主要发展线索。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因其宏观、抽象而显得比较枯燥,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本着“文学是人学”的理念,贯穿适当比例的文学故事和细节,文、图、视频音频相结合,复原文学史以有血有肉的生动化面貌。

其次,注重人文内涵的挖掘。在对宏观线索予以梳理后,为了深化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人文内涵的理解,促使他们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将现当代文学与其他相邻课程如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进行有机衔接,不妨增设以下专题。如“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具体可以细化为这样几个内容———首先是“现当代作家与中国古代儒、道、释文化”。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师讲解基础上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予以开展,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相关论著指导学生加深理解,尤其要避免过于概念化、学理化、抽象化,要让学生切实把握到中国古代文化因素在现当代作家创作心态中的渗透表现、在具体作品中的微妙流露等;其次是“现当代作家与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对现当代作家的影响就可以生发出许多饶有意趣的内容;在这一专题中,“现当代诗歌中的古典意蕴”也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再如“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专题。具体可以衍生出若干视野更为细化的专题:如对现代文学影响较为显著的几种外来思潮及其影响下的现代文学创作(如现实主义之于茅盾创作、浪漫主义之于郭沫若诗作等),如外国文学名家与中国作家创作的比较研究等等。

第三,文体、文本唱主角。以上述宏观梳理为背景,进而可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各大文体的主要审美类型及其创作表现予以专题化介绍。比如,仅就现代小说领域而言,就可大致分为如下专题:“地域文化与现代小说:以浙东乡土作家群、老舍、京派、新感觉派为例”、“通俗小说:以赵树理、张恨水为例”、“青春书写与女性言说:以郁达夫、巴金、丁玲、张爱玲为例”;“社会历史与暴露讽喻”:了解茅盾所开创文学范式的历史意义,掌握《子夜》、《围城》的艺术成就。相应的,在对现代散文繁盛发展的基本线索予以简单梳理之后,也可根据不同风格以专题形式展开教学:首先,“鲁迅散文”(鲁迅独话风、闲语体和匕首投枪式样杂文的艺术特色、重要价值);其次,“幽默闲适与平和冲淡”(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艺术特色;林语堂等人的幽默闲适小品的艺术特色等)。经过这样的专题介绍,学生不仅掌握了个体作家的创作特色、成就,也对该作家、流派在整个文体发展历程中的大致地位有了初步认识,更使提炼、概括、综合能力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第四,适应时代环境和不同教学对象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比如,针对新世纪语境,就可以增设“80后作家创作”、“新世纪小说代表作选讲”“网络文学名家名作”等专题。针对中文系师范生和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等,则相应地可以设置包含如下几个专题的“儿童书写”系列专题———专题一:“现代文学名家的儿童观及其创作体现”。内容涉及中国近代以来儿童观的历史沿革、现代文学名家周氏兄弟、冰心、丰子恺、夏丏尊等的儿童观及其文学呈现等;专题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书写:视角、形象、意蕴”。要求学生了解儿童视角的叙事意义和审美价值,掌握现代文学作品中儿童视角的审美体现、儿童形象的多元化特点等;专题三:“中国当代小说、诗歌、散文中的儿童书写”。主要涉及中国当代诗歌中的童心咏叹、当代散文和小说中的儿童书写。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教学者已经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大学语文、英美概况等课程开始率先尝试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①,而关于文学史课程教学这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有意呼吁则较为鲜见。之所以形成这一现状,是文学史课程多年的教学习惯以及文学史教材编写理念的多年沉淀之间互相牵制、互相成就所决定的。如果想在教学习惯上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意味着相应地也要对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一些调整。

首先,课内外相结合,组织进行团队化学习,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学形式与教材形式是紧密相关的。在针对具体教学对象自主编写出较为成熟的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教材之前,教学者应以自编教学大纲(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到处套用的大纲,所以很明显要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和专业培养目标等重新制定)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的综合利用,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主要提供相关作品完整的电子文本、作家传记性影像、作品影视剧精彩片段、名家讲座视频、最新研究进展报道以及复习题库、学生有关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论文、师生分别制作的相关多媒体课件等,通过学生课外、课内两方面的积极参与,无疑增加了教学形式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多媒体课件内容也应紧密结合时代语境,力求形象、生动、精美。比如,在讲解20世纪中国“人的文学”主题时,可以适当采用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宫廷题材电视剧《甄嬛传》中有关女性服饰、日常起居的图片等,揭示其中蕴含的女性悲剧性生命内涵,并将其与20世纪文学中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主义作品内涵予以对比化解读,从而使学生从直观到理性形成对“人的文学”的深入理解。此外,还应围绕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展开对话式教学,将知识传达与能力培养结合,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应组织学生采取团队化学习方式,鼓励他们自愿组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小组,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其次,应紧密配合专题化教学内容及其形式,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除设置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相关思索、布置专题性学术小论文以外,团体协作完成专题展示也是较能唤起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形式之一。笔者曾经先后针对两届中文系师范生和三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在班级内分出分别由五六个成员组成的若干学习小组,各组成员需共同完成与任一专题内容相呼应的延伸阐释,即在集体协商确定专题内容和基本思路后,各有分工———或寻找文字、多媒体材料,或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最后由一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进行主讲。尽管大多数学生在最初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惑而产生了些许抵触情绪,但经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以及各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事实证明这一作业形式对学生的多方面成长都具有益处,使得学生发生了一种重要的转变,即从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研究者,从而不仅加深了对某一专题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增进了深入钻研的科学精神,还提高了团结协作精神和师范专业技能、素养。

三、结语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所有专题课,均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选修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都要求在之前修过中国文学专业课,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轮廓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作品等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课程开设之后进一步开设与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不同、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主要体式进行的,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明清文学史专业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又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明清文学史的基本格局与研究现状基本上是非主流文体的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位置;而主流文体的诗文词,则居于边缘地带。以目前高校通用教材、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五章,戏曲三章),诗文占三章,散曲与民歌合占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占四章半,戏曲占一章半),诗文占二章。以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用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九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六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七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四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可见,明清文学史叙述已经完全背离了明清时期的文学真实,但从学术研究和文学演进的角度,又具有一定合理性。名家名著的评析乃小说戏曲章节之主要内容,然精英文学史观与学术研究资源分布不合理。仍以袁行霈教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小说戏曲占八章,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汤显祖各占一章,另有两章分别讲述“明代杂剧”与“明代传奇”。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小说戏曲占六章,其中《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各占一章,《长生殿》与《桃花扇》合占一章,另有两章分别讲述“清初白话小说”(主要是《醒世姻缘传》和李渔)、“清中叶小说戏曲”(主要是《镜花缘》和蒋士铨)。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文学无论是从教学角度还是从研究角度,主要方向均为明清小说、戏曲,而其中又以小说为主。这样就出现了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交叉应该怎样解决的问题,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程讲述什么内容,而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程又应该讲述什么内容?对这两部分重合部分又该如何处理?如果都以小说为主,那应该怎样侧重?

基础课和专题课教材的性质与范围:“基础课教材有述有论,以述为主;专题课教材有论有述,以论为主。”就是说,专题课虽然也有传授知识的内容,但比基础课有所拓展和深化;专题课论析的成分居多,尤其是有争议的内容和人物形象塑造、细节描写方面。明清小说研究课开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展学生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内容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设计:一种是全面综合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带有宏观的史的规模和性质,涉及到的作品比较多,包容面广,力求提炼和概括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比如我们既要讲述明代“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等明代短篇小说,又要讲述主流小说史之外的其他小说,比如“剪灯三话”系列、《石点头》、“才子佳人”小说系列、《阅微草堂笔记》等;另一种是突出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即以在历史上和群众中影深广的文学名著为重点,明代小说重点讲述“四大奇书”、“三言二拍”,清代小说重点讲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通过对具体作品及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同时也兼及某些相关的文学规律阐释。学生不可能在短期内阅读很多作品,一些在文学史上属于二三流的作品,也没有必要硬性要求阅读,涉及面过宽就容易流于空泛,反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名著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研究一些比较复杂、具有典型意义、在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作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目的。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吸收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体现着教师多年在明清小说方面的研究心得。有一些问题,有些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有些则存在着分歧和争论,在具体课程讲述中,我们应该既介绍共识,也不回避分歧,在摆出各家观点之后,任课教师一般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由于资料的缺乏或者问题本身比较复杂,一时难以得出结论,也只好实事求是地存疑,以待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艺术方面的欣赏,教师也只是提供一种角度、一种感悟、一种体认,重要的还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索,在审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

为了整合教学内容,经过文学院专家论证,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明清小说部分拟讲授内容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明清文学专业课中关于小说部分一共38学时。总课时工54学时,留下部分课时讲授明清戏曲、明清诗文,其中关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最多也只能安排6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几乎无法深入探讨这些作品的深层次意义,只能放到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中去讲解。因而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主要讲授内容设计如下:

两表对照可以看出,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尽量避免与明清文学专业课重复。专业课已经讲过的,专题课尽量不再讲述,专题课是专业课的深化。以第十二讲《红楼梦》与《甄执》为例,一部是屡创收视历史记录,网络播放量已突破20亿,独占鳌头、红遍全国的电视剧,一个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文学作品。只要是细心的受众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无论是在语言运用还是情节设置、人物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定相似之处。本课要结合《红楼梦》与《甄执》具体内容展开讨论,组织学生搜寻《甄执》对《红楼梦》的模仿与借鉴,以期通过时下流行元素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明史观;二轮复习;体系

从近几年的高考看,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因此,二轮历史复习应重视史学理论,注意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本文借鉴文明史观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高三历史教学及学生复习的实际情况,尝试二轮专题复习体系的构建。

一、史论阐释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无论哪一个阶段都不能以某个国家的发展代表全球发展的整体趋势。今天形成的整体世界,即全球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不同社会之间的竞争、碰撞、交流、融汇以及力量对比关系变化造成的。

以文明史的角度,可把人类社会的历史按照纵向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阶段;横向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等相关专题。

二、体系构建

三、专题整合

(一)从纵向看,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1.农耕文明时代

政治上,中国建立和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雅典建立了公民民主政治;罗马建立了君主专制下的法制统治。

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日趋繁荣,一直到清朝前期,经济总量处在世界前列;古希腊除了农耕经济外,工商业经济和殖民经济也迅速发展。

文化上,中国儒家学术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传统科技处在世界前列。古代希腊具有人文精神的思想萌发。罗马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制思想影响深远。

2.工业文明时代

(1)进入15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即开始了现代化历程,欧美地区走在前列。

经济上,由于工业(手工业、机器工业)文明的发展,通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商品倾销、资本输出,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财富无止境的追求是内在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其技术动力。

政治上,欧美国家通过革命和改革,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代议制政治,民主制度不断得以巩固和完善。

文化上,近代科技发展,各种流派的文学艺术形式发展起来。

(2)到19世纪中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直接在西方先进武器的进攻下,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动地适应工业文明的成长。

政治上,经过近20年的痛苦挣扎,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同时,不断进一步地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改造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创造了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经济上,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文化上,形成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19世纪中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由理想变成现实,这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方案仍有强劲的生命力。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即是证明。

新中国成立后,落后的中国开始追赶世界潮流,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虽然经历挫折,各方面成就依然巨大。

随着各地各类型文明的发展,世界逐渐区域集团化和一体化,政治上多极化,文化上表现出鲜明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二)从横向看,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根据文明史的划分来确定二轮复习主干知识,培养整理、归纳史料的能力,提升史学意识和人文素养。

1.政治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可以概括为以下专题(涉及选修的内容,可根据考试说明删减,下同):

专题1.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专题2.世界近现代史上民主政治的创建和完善

专题3.世界进步潮流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进程

专题4.国际关系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专题5.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6.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2.物质文明: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时代,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

可以概括为以下专题:

专题1.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特点及影响

专题2.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及其影响

专题3.世界市场的发展及其影响

专题4.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及影响

专题5.建国后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及影响

专题6.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3.精神文明:从愚昧迷信到科学民主,从文化高压到思想自由 可以概括为以下专题:

专题1.中国古代思想及其演变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专题2.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及影响

专题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或发现

专题5.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对中外历史的影响

专题6.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原因

总之,用文明史观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整合,要关注主干知识和时事热点的联系、注重必修和选修的知识联系,突破重要的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加强专题练习,以提高应试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王玮.全球史观和世界史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4(01).

[3]冯一下.现代化范式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近年来,随着国际范围内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汉教)。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简称古代文学)则作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被诸多高校的汉教专业写入培养方案。然而,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仍有待加强,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真正切合汉教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古代文学适用教材。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该课程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现用教材存在哪些问题、探究问题成因,并进一步思考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编写方面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一、汉教专业古代文学教材选用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259所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材选用方面,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成为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的首选,章培恒、骆玉明两位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也受到很多高校的青睐。可见,汉教专业古代文学教材使用情况与中文专业并无二致。

毋庸置疑,上述两部文学史都是当今学科领域内的优质、权威之作。然而,优质、权威并不代表适用。汉教专业有着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忽略这些因素,直接借用相近专业教材,必然导致水土不服的结果,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水土不服已经在诸多院校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容量与教学时数不匹配。

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时安排各学校略有出入,但一般都在100至140学时之间,分两个学期完成。而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则至少安排200学时,分三至四个学期授课。两者学时相差近一半。反观两个专业的共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共四卷,总字数约179万,内容丰富全面,资料翔实;另一部广为汉教专业选用的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三卷本,共110万字。可见二者皆为卷帙浩繁之作。这样的教材篇幅与信息容量与中文专业课时安排非常匹配,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为师生学术视野的拓宽提供了丰富信息。然而,对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师而言,要通过仅一百多个学时来完成授课任务,前文所及两部教材就只能“仅供参考”了。老师们的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线索明晰,就需要首先在教材提供的大量信息中淘金,更多教材内容只能无奈舍弃或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二)未体现该门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和专业特色,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汉教专业和中文专业虽属同一个一级学科,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却有着明显区别。汉教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外语基础,具备较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教学技能,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汉教专业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尤为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与中文专业的要求截然不同。

基于此,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汉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有别于中文专业。笔者认为,文学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显性符号。对于汉教专业而言,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更能由此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精髓,而某些内容上适当设计中西文学比较环节,更能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体认,同时增强跨文化认知及交际能力。这项任务的完成,又需要有教材为最基本的依托,而现在高校通用的教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教学需要。

综上可知,目前国内高校汉教专业在教材选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我们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汉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定位不清,对该课程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让课程发挥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正因为认识不清,造成汉教专业和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教材选用的同质性。这不仅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编写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下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一)内容精当,与教学时数相符。内容集中在一流作家、作品、重要流派及文学现象的介绍与讲解。

(二)点面结合,主干内容与辅助信息相互结合。在主干内容之外,将相应文化信息以注释等辅助信息方式加以注明,提升教材有效信息量。

(三)编写体例方面可以尝试将文学史内容与文选结合,按照文学史发展线索,以章节总论为纲,以作品为轮辐。每章节后附相应选文,选文宜精不宜多。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汉教专业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如果给学生订配套文选,现在通用文选经常卷帙繁浩,课时有限、培养要求也有别于中文专业,教师只能选有限的篇目来讲解或布置课外阅读,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订文选,学生又缺乏相应的阅读文本。因此建议采取文学史和文选结合的方式来编写教材。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8篇

大学生群体是建设发展的后备军,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需要。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学语文课程。目前专题化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专题化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建设发展的战略背景,更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推进专题化教学的深化。

关键词:

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天然地带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这三个特性,因其授课内容是以汉语言(古今汉语)为载体的优秀言语作品及历史上具有深厚人格魅力的“人”为对象,不管是读言语作品本身还是读“人”都是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因为言语作品和“人”是历史上的,而读者的“读”这一行为又是当下的。大学语文绝不仅仅是语言学、文学、文字学或文化学,而是兼具这些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可能造成偏颇,但面面俱到也不现实,所以选取的专题内容最好是某几个方面兼佳的精品。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1]语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相通才能谈及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就如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讲的——“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和投资,但无语言沟通障碍的企业少之又少。开展“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和语言人才培养工程,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但是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发动各大高校开设所有语言专业,一是培养的成本和时间跨度太大,二是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实力摆在这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多扮演着走出去的角色,为此,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对全球一体化的语言文化的认同态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更有理由将汉语言文化作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贡献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因此当代大学生绝不能忽视本民族的语言修养。我们应该从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性及本民族精神特殊的、最内在、最核心的存在样式来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应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相结合,即在一门课程内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的语言文字是系统化的,且有蓬勃的生命力,将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展现给受教育者。同时,我们对他民族的文化、新时代的新文化现象又是开放的、包容的。

(二)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论述,福外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是应充分考虑当前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共同努力建构文化强国,因为青年强,国才强。大学语文不应是一枝温室的花朵,或空谷幽兰,与世隔绝,作为人文类课程,如果不关注当下,不联系现实实际,那就是对人的最大的漠视,因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生活在当下的,都需要面临现实的各种问题。而当前的最大现实就是经济全球化,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大学语文的专题化教学就是一种可以很好地体现与时俱进这一特点的形式,从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并采用这种教学形式的趋势上来看,它是可行的。面对各大高校提倡的众多的专题形式,可以说各有所长,其实什么样的专题形式不那么重要,关键是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想传递给学生什么,能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什么问题,想传递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其次,专题内容除文学作品外还可以包括涉及政治、哲学、历史等内容的优秀文章,人文素养本就是多面的。最后,专题内容可依据学生专业特点进行适当组合和改变。福外目前所选取的几个专题从名称上看是比较基础的,是选取了最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家,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福外的生源质量和专业特色,同时在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给任课老师更多的可操作空间。比如在中国现当代诗歌专题,笔者在课程的开始设置了一个环节——听歌说诗词,先后播放了庞龙的《两只蝴蝶》、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屠洪纲的《精忠报国》,听完一首就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由听到的这首歌想到的古代诗歌,学生对这种形式颇为惊喜,反应非常热烈,所能联想到的古代诗歌一句又一句地冒出来,(当然不同专业和班级的反应还是有区别的,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古代诗歌积累上的差距。)然后选取学生联想到的最多的诗句,总结出诗歌常用的几个意象。比如播放完庞龙的《两只蝴蝶》,同学们讲到的有关蝴蝶的诗句最多,点出蝴蝶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意象,再引出胡适的新诗《蝴蝶》,再回到当代的很多歌曲里也有蝴蝶这个意象,说明从古至今,蝴蝶是诗歌常用的一个意象,接着就问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蝴蝶的生活习性,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这四个阶段,雄性雌性成虫后一个月左右就都死去,可以自由飞翔等方面去思考,最后总结出在诗歌中蝴蝶这一意象有美丽、香、自由、对爱情的坚贞、执着等内涵。这样一方面对上一次课程的中国古代诗歌专题有所回顾补充和拓展,又引出现当代诗歌对古代诗歌的继承与打破。福外2014级本科生已经按照新的专题开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将持续关注教学实际效果,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到期末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与反思

(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经历了些波折,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函,建议各地教委、部属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此后,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但到了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此前后,陆续有高校将大学语文改成选修课。2013年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高校参与的调查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课时也在逐渐减少,超过八成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至今,大学语文在学科设置上还未单独设科,2007年南开大学有了首个“语文高等教育”博士点,但两年后即停止招生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围绕教材框架研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等做了很多探索。如教材编写方面,专家们尝试了很多思路,呈现出文学史、体裁、主题编写方法更替与并存的现象,其中“主题”“专题”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教学设计思路上专题化教学也逐渐成了一种主流,教学方法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时下新鲜的“翻转课堂”也走入了大学语文课堂[2]。大学语文在福外自建校伊始(2004年)就以校级公共选修课形式开设,而自2013年9月起将大学语文课程由校级公共选修课转为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全校各本科专业学生均需修读一个学期,32个学时。福外自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故2013年9月开始对2011级本科专业学生补上大学语文,因这个历史问题,目前福外本科生都是到大三才修读大学语文。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是给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变则立,不变则废”也已成为福外大学语文课程一线教师的共识。在福外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文体分类教学模式、经典范文选讲模式、文学加应用写作模式等,直到2015年9月前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也一直在更换[3]。从2015年开始,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专题化模块教学模式。在陈庆元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根据课时选取了16个专题:1、先秦文学之《论语•宪问》(节选);2、先秦文学之《左传•隐公元年》(节选);3、秦汉文学专题;4、魏晋南北朝文学之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专题(王粲《登楼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5、隋唐文学之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专题;6、隋唐文学之李白专题;7、隋唐文学之杜甫专题;8、隋唐文学之李贺、李商隐、李煜专题(李贺《金桐仙人辞汉歌》(并序)、李煜《破阵子》);9、宋代文学之柳永与词的发展专题(《望海潮》);10、宋代文学之苏轼专题;11、宋代文学之李清照专题;12、宋代文学之辛弃疾专题;13、宋代文学之陆游专题;14、元、明、清文学之戏剧专题(孔尚任《桃花扇•却奁》);15、元、明、清文学之小说专题(杜光庭《虬髯客传》);16、近、现、当代文学概述(海子《亚洲铜》)。尝试以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题教学模式。

(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还是发现了较多问题:一是内容过多,课时不足,尤其有些专业因节假日放假等原因,实际上课课时只有26学时,16个专题没有办法全部完成;二是在讲述作家专题时,学生的兴趣会比较高,而在进行概述类专题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就降低了;三是因为限定了讲述的篇目,主讲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等等。虽然说第一次的专题化教学尝试总体上来说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但此次教学改革实践也为接下去的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经验。福外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选择、未来的人生方向会比大一时有更多的思考,不再是大一时的新鲜、好奇,大学语文课程天然具有的人文性是他们所喜欢的,很多同学课后反馈对这个课程很有亲切感。专题化授课可以较好地解决授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先天矛盾,避免单篇讲授的零散性与单调感,减少上课的套路感,增加课程的新鲜度与现场生成性。当然要实现这些教学效果,对所选专题及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的专题数量不宜过多,以32课时为例,9个专题为上限。若实际上课课时少于32课时,在专题数量上也应适当减少。至于专题内容,目前实行的专题式授课有以人文为专题,如湖北经济学院,该校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专题分别是“课程导学——大学•人文•语文”、“《道德经》与道家思想”、“《论语》与儒家文化”、“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现代进程与乡土情结”、“艺术精神与美的历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感悟生命与敬畏生命”、“青春意识与爱情赞歌”、“博襟与理想情怀”和“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学”。[4]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选取的为“大学之魂”、“青春之歌”、“仁爱之美”、“爱是难的”、“寻找良知”、“向往自由”、“星空让人敬畏”、“审视自我”、“回归自然”等九个专题。[5]有以作家为中心设置专题化教学的,如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大学语文专题选取为“李白与盛唐诗”,“诗圣杜甫”,“苏轼与《前赤壁赋》”,司马迁与《史记》”等[6]。滨州学院则以问题为导向,将大学语文专题设计为讲读专题、创意写作专题、课堂实训专题三大模块。可以说,专题化教学给了一线教师更多的可操作空间,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和组织作用比传统的篇章式讲解方式更为突出。也正是因为这样,专题化教学是可以给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注入新鲜血液,让该课程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得以凸显。因此,福外在此后仍坚持专题化教学,对原有的专题进行了整合和优化,目前选取的专题为:1中国古代诗歌专题,2中国现当代诗歌专题,3中国词专题,4中国古代文赋专题,5中国戏曲文化专题6.中国小说专题7.李白专题8.杜甫专题9.苏轼专题。专题底下各任课老师可以加小标题,结合任课教师的专长、兴趣点及所教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化教学。

三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实际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实际操作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专题式教学任务,实际上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在上该专题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如文本、课件、影音资料等,并至少在一个星期前传递到每个学生手里,在福外,这一点可以通过空中课堂平台实现。其次,要求教师对该专题相关内容要吃透,了然于胸,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过程中的各种突况。第三,教师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课堂上能围绕所讲专题抛出3个左右的学生感兴趣,且可以经由思考解决部分的问题,由问题串起课堂,教师要努力构建一个积极活跃、轻松开放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深入思考,相互质疑,将教学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转变成现代意义的认知互动,最好能设置一些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不断抛出来,就像故事中一个个小高潮一样,既串联了不同内容,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听课的兴趣,最后再由教师做提升性总结。这样课堂可以打破教师一言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更多地起到主持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应形成评价体系,尤其重视过程性评价

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提出的若干问题的引导下,在课前阅读多元化的文学范本,并通过图书馆、网络为学习平台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献,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以备在课堂上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课后要把讨论交流的心得或想法以言语作品的形式,如练笔习作、论文、专题报告、学结等书面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又可以把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学生基本功训练,同时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无裨益。不过,这样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在课外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学语文的过程性学习过程中,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发言和习作等作及时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的同时,课程综合成绩中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比例要占至少50%以上,将课堂表现、课外实践与课程考试成绩实现有效的对接,让学生“学有所思”和“学有所用”,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和成就感,而不是觉得做的都是无用功,做不做,做得好做不好没什么两样的无所谓感。因此专题化教学评价要形成一个体系,要有持续性和时效性,除了考勤情况外,课前的预习准备,课堂进行中的表现,课后的习作、练笔等都应纳入进来,成绩公开、透明,做到有案可查,这无疑会增加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同时若安排的不妥,也可能反而会引起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满,觉得是额外给他们增加学习负担,一线教师如何权衡处理其中的利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关于这一点,笔者的处理方法是比较多元化的,有些习作是全部批改,有些是抽改,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由同学来点评,老师来总结。但不管怎么样,不要让学生有应付心态,觉得我写完拉倒,或者直接上网复制粘贴一份。

作者:游容华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西方语言学著作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9.

[2]陈世杰.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课堂翻转探索——以《屈原》专题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9-112.

[3]游容华.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5):104-109.

[4]李艳.大学语文主题式专题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文学教育(上旬刊),2010,(8):44-46.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天然地带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这三个特性,因其授课内容是以汉语言(古今汉语)为载体的优秀言语作品及历史上具有深厚人格魅力的“人”为对象,不管是读言语作品本身还是读“人”都是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因为言语作品和“人”是历史上的,而读者的“读”这一行为又是当下的。大学语文绝不仅仅是语言学、文学、文字学或文化学,而是兼具这些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可能造成偏颇,但面面俱到也不现实,所以选取的专题内容最好是某几个方面兼佳的精品。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1]语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相通才能谈及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就如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讲的——“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和投资,但无语言沟通障碍的企业少之又少。开展“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和语言人才培养工程,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但是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发动各大高校开设所有语言专业,一是培养的成本和时间跨度太大,二是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实力摆在这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多扮演着走出去的角色,为此,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对全球一体化的语言文化的认同态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更有理由将汉语言文化作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贡献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因此当代大学生绝不能忽视本民族的语言修养。我们应该从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性及本民族精神特殊的、最内在、最核心的存在样式来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应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相结合,即在一门课程内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的语言文字是系统化的,且有蓬勃的生命力,将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展现给受教育者。同时,我们对他民族的文化、新时代的新文化现象又是开放的、包容的。

(二)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可行性基于以上论述,福外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是应充分考虑当前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共同努力建构文化强国,因为青年强,国才强。大学语文不应是一枝温室的花朵,或空谷幽兰,与世隔绝,作为人文类课程,如果不关注当下,不联系现实实际,那就是对人的最大的漠视,因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生活在当下的,都需要面临现实的各种问题。而当前的最大现实就是经济全球化,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大学语文的专题化教学就是一种可以很好地体现与时俱进这一特点的形式,从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并采用这种教学形式的趋势上来看,它是可行的。面对各大高校提倡的众多的专题形式,可以说各有所长,其实什么样的专题形式不那么重要,关键是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想传递给学生什么,能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什么问题,想传递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其次,专题内容除文学作品外还可以包括涉及政治、哲学、历史等内容的优秀文章,人文素养本就是多面的。最后,专题内容可依据学生专业特点进行适当组合和改变。福外目前所选取的几个专题从名称上看是比较基础的,是选取了最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家,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福外的生源质量和专业特色,同时在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给任课老师更多的可操作空间。比如在中国现当代诗歌专题,笔者在课程的开始设置了一个环节——听歌说诗词,先后播放了庞龙的《两只蝴蝶》、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屠洪纲的《精忠报国》,听完一首就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由听到的这首歌想到的古代诗歌,学生对这种形式颇为惊喜,反应非常热烈,所能联想到的古代诗歌一句又一句地冒出来,(当然不同专业和班级的反应还是有区别的,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古代诗歌积累上的差距。)然后选取学生联想到的最多的诗句,总结出诗歌常用的几个意象。比如播放完庞龙的《两只蝴蝶》,同学们讲到的有关蝴蝶的诗句最多,点出蝴蝶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意象,再引出胡适的新诗《蝴蝶》,再回到当代的很多歌曲里也有蝴蝶这个意象,说明从古至今,蝴蝶是诗歌常用的一个意象,接着就问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蝴蝶的生活习性,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这四个阶段,雄性雌性成虫后一个月左右就都死去,可以自由飞翔等方面去思考,最后总结出在诗歌中蝴蝶这一意象有美丽、香、自由、对爱情的坚贞、执着等内涵。这样一方面对上一次课程的中国古代诗歌专题有所回顾补充和拓展,又引出现当代诗歌对古代诗歌的继承与打破。福外2014级本科生已经按照新的专题开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将持续关注教学实际效果,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到期末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与反思

(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经历了些波折,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函,建议各地教委、部属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此后,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但到了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此前后,陆续有高校将大学语文改成选修课。2013年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高校参与的调查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课时也在逐渐减少,超过八成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至今,大学语文在学科设置上还未单独设科,2007年南开大学有了首个“语文高等教育”博士点,但两年后即停止招生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围绕教材框架研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等做了很多探索。如教材编写方面,专家们尝试了很多思路,呈现出文学史、体裁、主题编写方法更替与并存的现象,其中“主题”“专题”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教学设计思路上专题化教学也逐渐成了一种主流,教学方法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时下新鲜的“翻转课堂”也走入了大学语文课堂[2]。大学语文在福外自建校伊始(2004年)就以校级公共选修课形式开设,而自2013年9月起将大学语文课程由校级公共选修课转为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全校各本科专业学生均需修读一个学期,32个学时。福外自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故2013年9月开始对2011级本科专业学生补上大学语文,因这个历史问题,目前福外本科生都是到大三才修读大学语文。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是给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变则立,不变则废”也已成为福外大学语文课程一线教师的共识。在福外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文体分类教学模式、经典范文选讲模式、文学加应用写作模式等,直到2015年9月前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也一直在更换[3]。从2015年开始,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专题化模块教学模式。在陈庆元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根据课时选取了16个专题:1、先秦文学之《论语•宪问》(节选);2、先秦文学之《左传•隐公元年》(节选);3、秦汉文学专题;4、魏晋南北朝文学之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专题(王粲《登楼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5、隋唐文学之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专题;6、隋唐文学之李白专题;7、隋唐文学之杜甫专题;8、隋唐文学之李贺、李商隐、李煜专题(李贺《金桐仙人辞汉歌》(并序)、李煜《破阵子》);9、宋代文学之柳永与词的发展专题(《望海潮》);10、宋代文学之苏轼专题;11、宋代文学之李清照专题;12、宋代文学之辛弃疾专题;13、宋代文学之陆游专题;14、元、明、清文学之戏剧专题(孔尚任《桃花扇•却奁》);15、元、明、清文学之小说专题(杜光庭《虬髯客传》);16、近、现、当代文学概述(海子《亚洲铜》)。尝试以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题教学模式。

(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还是发现了较多问题:一是内容过多,课时不足,尤其有些专业因节假日放假等原因,实际上课课时只有26学时,16个专题没有办法全部完成;二是在讲述作家专题时,学生的兴趣会比较高,而在进行概述类专题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就降低了;三是因为限定了讲述的篇目,主讲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等等。虽然说第一次的专题化教学尝试总体上来说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但此次教学改革实践也为接下去的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经验。福外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选择、未来的人生方向会比大一时有更多的思考,不再是大一时的新鲜、好奇,大学语文课程天然具有的人文性是他们所喜欢的,很多同学课后反馈对这个课程很有亲切感。专题化授课可以较好地解决授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先天矛盾,避免单篇讲授的零散性与单调感,减少上课的套路感,增加课程的新鲜度与现场生成性。当然要实现这些教学效果,对所选专题及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的专题数量不宜过多,以32课时为例,9个专题为上限。若实际上课课时少于32课时,在专题数量上也应适当减少。至于专题内容,目前实行的专题式授课有以人文为专题,如湖北经济学院,该校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专题分别是“课程导学——大学•人文•语文”、“《道德经》与道家思想”、“《论语》与儒家文化”、“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现代进程与乡土情结”、“艺术精神与美的历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感悟生命与敬畏生命”、“青春意识与爱情赞歌”、“博襟与理想情怀”和“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学”。[4]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选取的为“大学之魂”、“青春之歌”、“仁爱之美”、“爱是难的”、“寻找良知”、“向往自由”、“星空让人敬畏”、“审视自我”、“回归自然”等九个专题。[5]有以作家为中心设置专题化教学的,如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大学语文专题选取为“李白与盛唐诗”,“诗圣杜甫”,“苏轼与《前赤壁赋》”,司马迁与《史记》”等[6]。滨州学院则以问题为导向,将大学语文专题设计为讲读专题、创意写作专题、课堂实训专题三大模块。可以说,专题化教学给了一线教师更多的可操作空间,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和组织作用比传统的篇章式讲解方式更为突出。也正是因为这样,专题化教学是可以给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注入新鲜血液,让该课程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得以凸显。因此,福外在此后仍坚持专题化教学,对原有的专题进行了整合和优化,目前选取的专题为:1中国古代诗歌专题,2中国现当代诗歌专题,3中国词专题,4中国古代文赋专题,5中国戏曲文化专题6.中国小说专题7.李白专题8.杜甫专题9.苏轼专题。专题底下各任课老师可以加小标题,结合任课教师的专长、兴趣点及所教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化教学。

三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实际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实际操作教师应注意的问题专题式教学任务,实际上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在上该专题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如文本、课件、影音资料等,并至少在一个星期前传递到每个学生手里,在福外,这一点可以通过空中课堂平台实现。其次,要求教师对该专题相关内容要吃透,了然于胸,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过程中的各种突况。第三,教师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课堂上能围绕所讲专题抛出3个左右的学生感兴趣,且可以经由思考解决部分的问题,由问题串起课堂,教师要努力构建一个积极活跃、轻松开放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深入思考,相互质疑,将教学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转变成现代意义的认知互动,最好能设置一些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不断抛出来,就像故事中一个个小高潮一样,既串联了不同内容,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听课的兴趣,最后再由教师做提升性总结。这样课堂可以打破教师一言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更多地起到主持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二)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应形成评价体系,尤其重视过程性评价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提出的若干问题的引导下,在课前阅读多元化的文学范本,并通过图书馆、网络为学习平台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献,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以备在课堂上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课后要把讨论交流的心得或想法以言语作品的形式,如练笔习作、论文、专题报告、学结等书面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又可以把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学生基本功训练,同时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无裨益。不过,这样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在课外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学语文的过程性学习过程中,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发言和习作等作及时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的同时,课程综合成绩中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比例要占至少50%以上,将课堂表现、课外实践与课程考试成绩实现有效的对接,让学生“学有所思”和“学有所用”,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和成就感,而不是觉得做的都是无用功,做不做,做得好做不好没什么两样的无所谓感。因此专题化教学评价要形成一个体系,要有持续性和时效性,除了考勤情况外,课前的预习准备,课堂进行中的表现,课后的习作、练笔等都应纳入进来,成绩公开、透明,做到有案可查,这无疑会增加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同时若安排的不妥,也可能反而会引起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满,觉得是额外给他们增加学习负担,一线教师如何权衡处理其中的利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关于这一点,笔者的处理方法是比较多元化的,有些习作是全部批改,有些是抽改,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由同学来点评,老师来总结。但不管怎么样,不要让学生有应付心态,觉得我写完拉倒,或者直接上网复制粘贴一份。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西方语言学著作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9.

[2]陈世杰.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课堂翻转探索——以《屈原》专题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9-112.

[3]游容华.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5):104-109.

[4]李艳.大学语文主题式专题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文学教育(上旬刊),2010,(8):44-46.

[5]吕雅清,张春颖.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初探[J].大家,2010,(23):145.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逻辑教学;现代化;先进化;逻辑教育体系;现代逻辑;逻辑思维素质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4-0024-07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宪钧教授等学界前辈倡导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有力推动了我国逻辑事业30余年的长足发展。我们认同张家龙研究员关于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现代化已“初步实现”的判断及其“五个一批”的判据,同时也赞同将“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作为我国逻辑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应当清醒地看到,与逻辑教学与研究的先进国家(包括英语世界、西欧和北欧国家等)相比,要达到“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任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对“目标”本身及其实现途径有比较清楚的把握。本文拟结合南京大学和国内相关高校的逻辑教学及相关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对“全面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行学科建制中,“逻辑学”属于“哲学”门类“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就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来说,“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判定是有较充分的根据的。其显著标志是,几乎所有逻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都列入了现代经典(一阶)逻辑和(狭义)模态逻辑为专业必修课程,尽管实际教学水平会有所差异。我们认为,逻辑学专业教学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将这两大经典基础理论学习与训练放在首要地位,并能真正取得实效,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逻辑的理论与方法从事逻辑学各方向上的研究;另一重要标志是使学生能够对逻辑学的历史发展有比较系统深入的把握,对基础逻辑、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有相对全面而又有所侧重的把握;第三个标志是学生能够在特定方向的研究中通过学术史的把握走到当代学科前沿,能够做出真正富有新意、有所建树的工作,特别是对博士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三个“标志”也就是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我国哲学学科招收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单位已达13个,招收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单位达60余个。南京大学哲学学科于198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逻辑学方向博士生,200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成立了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迄今逻辑学专业共授予硕士学位71人(其中上世纪80年代12人,90年代15人),授予博士学位25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6人。我们在逻辑学专业设立之初,即支持并贯彻教学“现代化”的思想,并逐步明确了上述“现代化”理念,将之作为研究生培育的指针。

就当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在前述第一“标志”方面,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首先突出强调现代逻辑基础的严整的学习与训练,这主要通过贯通一年级全年的“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和“哲学逻辑研究”两门课程实现;其中除一阶逻辑与狭义(真势)模态逻辑的基本训练外,也努力使学生了解数理逻辑“四论”特别是集合论和非经典逻辑学科群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现代逻辑功底和相对完整的现代逻辑观念。在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也提出一个基本要求: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都必须继续强化一阶逻辑、模态逻辑及集合论的学习与训练,并根据生源实际落实不同层次的训练计划,其别强调了逻辑语义学的学习与训练,向学生明确这是进入当代逻辑科学研究领域的“通行证”,只有真正学会“走路”才能在研究领域“起跑”。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11篇

一、明确复习内容

1.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把握高考信息。

要在高考的实战中获得较理想的历史成绩,应当认真的学习近几年高考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的增减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专题复习时取舍有度。同时还应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系统的重点练习,亲自体会一下高考的命题趋势。此外还应经常翻阅《历史教学》、《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和《中学历史教学》等全国知名的历史教辅类的刊物,学习借鉴刊物上各种高三历史复习文章的指导性建议,及时了解刊物上的高考信息,以使自己的历史专题复习建立在科学理念指导的基础之上。

2.强调对教材主体知识的把握,注重对知识的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

高考的命题专家指出:“文科综合测试,注重对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测试,这种测试是建立在对学科主体内容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狠抓基础主体知识。例如:“古代史部分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体知识;中国近代史部分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知识;而世界近代史部分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主体知识”(《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考试课题组)。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对主体知识进行整合,重新形成知识专题。以便准确掌握和活化重要的史实;完整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进一步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与发展过程。专题复习阶段对知识不能是单纯的死记硬背。重要的是进行知识的整合、活化、理解。同学们要通过专题复习,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如对古代政治史的专题复习,可以整合成:①古代的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教育制度、军事制度);②国家的分裂与统一;③封建的盛世与治世;④古代的封建帝王;⑤古代的改革;⑥古代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⑦古代的统治思想变化;⑧古代的疆域变化;⑨古代的都城与主要城市等若干的子专题提纲。通过这种形式的主体知识整合,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高考应试能力。

二、应遵循复习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

一个专题必须是由若干相似历史事实,经过提炼综合而成。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因为都是改革可以再造成一个或几个专题。

2.重点性原则

再造专题应选择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作为再创专题的重点。例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又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3.创造原则

再造专题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新组合,而要有创新性,要用新的视角来设计专题体系。如2001年(全国卷)“中国教育有着辉煌的历史,自孔子兴学以来,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此题极具创新性,视角独到,其创新之处就在于把教育和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新的专题体系。

4.灵活性原则

专题体系不受课本教材体系的约束,也不再有各部分历史知识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的约束,专题需要哪部分知识就用哪部分知识。专题体系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中国古代史的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综合,也可以是中国古代、近现代的大综合,更可以是古今中外历史的大综合。专题体系的内容更是不拘一格,可以是专门论述历史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过程,可以是专门论述历史事物的各种因果关系,可以是分析一个历史概念的含义、产生背景及其影响,可以是专门揭示历史事物的实质、对其评价,可以论证各种观点等。

三、掌握复习方法

1.把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文综知识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综合思维能力。

高考命题专家指出:“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之间表现为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是高度交错和紧密的联系,我们所学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知识也是交融在一起的,所以高考综合测试也应较好地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交叉的特点。”(2003《高考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确如此,如高考2002年(全国)第39“开封”题;2003年(全国)第40“二战”题;2004年高考(全国)第39“东北”题等跨学科的综合题,都很好地体现出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测试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时,应当主动加强历史学习的开放性与综合性。扩大学习的范围和视野,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沟通。更加主动地和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相结合,逐步培养运用文综三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综合意识和能力。

2.自觉的关注热点、焦点和人类的重大的问题,提高自己人文素质。

近几年高考文综测试的命题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注正面的东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体现文明的传承性。关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永恒的话题;关注历史进程中对现实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以史为鉴”的作用,从历史的学习中汲取智慧。所以自己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不可“只读圣贤书”,更要“关注天下事”。要打破课本知识狭小圈子的束缚,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及时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得出科学的认识,形成新的问题情景,以拓展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做好知识的储备,只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专题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把专题当成知识罗列和归类

这种复习方法会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没有得到升华,思维没有得到拓展。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12篇

(一)培养目标要明确

在当今众多院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培养的目标通常不够明确。而这种目标是建立在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基础上,目标缺少针对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表面的人才,他们只是单一地适应某一个领域,对各行各业的知识只是略懂一二。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该专业的学生什么都学一点,学得非常宽泛,但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缺乏精深的了解,也就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所以,必须对学生因材施教,明确培养目标,创建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才可以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

纵观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现代文学等内容。不少内容过于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品质,没有结合时代特点做相应的甄选和变动。同时,有的内容和当今时展关联程度不高,无法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无法调动。除此之外,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于该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只是局限在文笔以及读写方面,更加注重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适应信息社会的特点,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此,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下,需要对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创新。裁减与时展关联度不高的课程,增加现代办公技术、应用心理学等课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程的完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精心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

常规来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多数是遵循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须要创新,变革陈旧的教学方法,走一条能够将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共融共生、相互结合的辩证发展之路,促进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思考、实践和产生认知,以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成果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坚持这种思路,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如深入研究怎么引导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文学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以及规律性,怎么让学生更好的通过阅读来反观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必须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借助作品的阅读实现品读人生和社会的目的,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层次地理解世间百态和社会变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学生,老师不可以代替学生的一言一行,要精心研究、探索怎么利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法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学作品;怎么让学生在充分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基础上来解决实际问题;怎么让学生将所学和生活相关联,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结语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13篇

国庆正当国人成群结对出游,传来各地交通拥堵之际,我独自一人放弃了与家人度假的机会,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宁波大学,参加了为期十二天的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班,专家教授们的先进教学理念,为我指明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暗自告诫自己,认真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基本的思想方法,掌握主要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争创民主宽容课堂氛围,实现多元课堂评价。“即使是很多小人物 ,在很小的地方做很多小的事情,也会改变世界。”

一、把握学科知识脉络

着眼于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初中课程的总体架构、中学课程的整体格局、两个课标的设计思路、基于实验版积累的试教经验。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有所错位、不够到位”现实,重新修订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调整课程目标:凸显历史教学与地理教学的特有使命,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世界眼光,提高综合能力,认同唯物史观。

明确设计思路:“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

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建立呈现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在这一框架中,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

强调以如何认识生存的条件、生活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如何选择当前的发展道路、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落脚点,这是贯穿整个课程框架的逻辑线索。

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历史、地理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

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

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

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

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以人类社会的历程为框架,以中国历史为主线,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华文明的渊源;

专题二,集中了解秦统一后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专题三,有侧重地了解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凸显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趋势;

专题四,综合前三个专题的内容,提出价值判断的基本要求,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主题三: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为主线。

专题一,了解20世纪前半期世界的时代特点和中国革命的历程,强调中国如何选择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专题二,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时代特点与新中国建设、改革的历程,强调当代中国怎样选择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专题三,认识世界和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专题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如何走向未来的选择。

三年三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具有整合意义,共四个专题。但把握第四个专题的内容目标,需要立足于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可视为从前三个专题中归结出来的“双基目标”(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

二、重视基本思想方法

最近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历史不会自动成为好的教科书。怎样才能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特级教师戴加平强调:历史与社会学科只是教常识,但常识极为重要。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始自中学历史课。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任办公厅主任、现在的芝加哥市长拉姆·伊曼纽尔,2012年跟市教师工会谈判工资时,就说他很尊重教师,中学历史教师教会他如何批判性思考。

历史与社会学科有哪些基本方法?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

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

4.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历史工作的准则在于求真、存真、传真,以为后来人类生活的龟鉴,而史书是据事以载,秉笔直书,记录历史真相的书。

就历史研究而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处于什么条件之下,对真实的追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在运用研究成果时,可以有所选择或取舍,但还是必须以不违背真实性为前提。(葛剑雄语)

历史质疑能力是基本的史学能力之一。质疑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前人已确认的基本史实提出质疑; 二是对前人对史实的解释或评价提出质疑。如《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与当时史实就有出入。

用不同史观解读近代史上通商口岸,我们将会得到不同的理解:

革命史观--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现代化史观--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商业/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起带头作用;

整体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文明史观--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的教育方针已发生重大变化,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变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表明中国共产党已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网络环境 专题设计

1.问题的提出

自从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开课以来,各高校对于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于该课程面临内容丰富、课时少的矛盾,大部分高校采用专题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开展专题教学,科学合理的专题设置是关键。各高校的专题设置缺乏对当前网络环境的清晰认识。不管设置几个专题,都缺少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思想多元化的回应。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环境下《纲要》的专题设计,求教于各位同行。

2.网络环境对《纲要》教学的挑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的调查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大学生几乎全部是网民,特别是手机网民。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对其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2.1对单一历史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成长于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多元化。这既是现实生活中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反映,又是网络传播多元化的反映。网络上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包括历史观念交锋:既有西方价值观的输出,又有国内自由主义的泛滥,还有新左派的兴起,文化保守主义的复兴。这样的复杂环境令人难以驾驭,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对唯物史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2对近现代史教育内容的挑战。

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讲解“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历史信息的和使用没有限制,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历史信息和各种似是而非的历史观念,学生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内容对其历史观念的影响,超出了历史教育的影响,这无疑对近现代史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挑战。

2.3对近现代史教育形式和手段的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历史信息;网络的交互性和隐匿性,使得学生有更自由的空间进行历史信息交流;网络的多媒体性和交互性,使网上的历史信息更加丰富多彩。网络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影响面广,传播速度快,观点多元。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工具互相联系,传播历史信息,这对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手段都是不小的挑战。

2.4对近现代史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挑战。

在传统的近现代史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一种历史信息和观念传播的优势地位,借助这种信息优势,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有利于历史信息的单向传播。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和观念优势部分丧失,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历史信息和多元的历史观念,甚至在课堂上就对教师提出挑战。因此,如果我们不能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历史观念,做到有的放矢,就势必会在近现代史教学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3.《纲要》课专题设计

3.1专题设计思路。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专题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如果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设计专题内容,就会造成学生的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设计专题时以历史观念和历史认识的辩正为主导,以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为依托,向学生充分展示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各种观念和认识,在讨论中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三个选择”。在专题设计上,以中国近代史为主,中国当代史为辅,因为这一部分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进一步讲授。

3.2专题设计内容。

3.2.1革命史,现代化史?——近代中国历史观念的讨论。

在这个专题中,除了介绍本课程的概况和教学安排外,主要介绍社会上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观念的争论,即革命史观与现代化史观之争,实际上是使用什么样观念解释近代中国历史的问题。结合相关内容讨论“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没有必然的联系”等问题。

3.2.2认识中国——近代中国社会的几种面相。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出发点。近代中国社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我们坚持的定论,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探索得出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得出了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观点应该对比讨论,比如近代社会是半资本主义社会或商业资本主义社会,近代中国社会是从中古封闭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开放的工业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等等。讨论这些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的复杂性,避免非黑即白的教条思维模式。

3.2.3苦难历程——列强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的衰落。

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是:曾经“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为什么会走向衰落?鸦片战争中国有胜利的可能吗?为什么一个天朝帝国败于西方列强竟不思改变,直到甲午战争中国才醒悟?同时针对网络上流行的“西方殖民侵略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等观点,讨论西方列强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侵略到底是“有功”还是“有罪”。

3.2.4睡狮渐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是:外来挑战在1840年就开始了,为什么间隔20年,直到1860年代初的洋务运动才开始应对?太平天国是伟大的农民起义还是“”?李鸿章是卖国贼还是中兴肱骨?如何评价慈禧太后?为什么失败?义和团应该被彻底否定吗?

3.2.5帝制终结——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是: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怎样理解“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什么行不通?袁世凯如何发迹和如何赢得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社会上有人鼓吹“告别革命”,宣扬革命只起破坏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对此,在讲授“辛亥革命的得与失”专题时,结合相关内容评析“告别革命”等错误观点,讨论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厘清“没有革命成功、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前提,一个大国的现代化无法实现”的道理。

3.2.6激荡升华——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本专题所讨论的问题有:近代国人对文明的认识如何步步增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的?“五四”运动是过激运动还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如何使中国革命呈现出新面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会出现偶像化、凝固化、官样化、实用化和教条化等“失真”现象?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3.2.7星火燎原——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探索。

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是:国共如何实现合作又为什么残酷分裂?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始武装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是“反叛”还是革命?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迷恋城市革命,又是如何接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遵义会议前后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3.2.8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是:“九一八事变”后究竟是谁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弱日强我们就不应该反抗吗?张学良发动兵谏是民族危亡的转机还是贻误抗日的准备?军队与日军进行大会战22次,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是“七分发展、两分应付、一分抗日”?

3.2.9国运抉择——中国两种前途的决战。

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内战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为什么丢掉了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苏联扶持的结果还是独立完成的?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三条道路为什么行不通?当时“多党轮流执政”能实现吗?

3.2.10再次长征——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是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吗?社会主义改造搞早了搞糟了吗?中国应该“补资本主义课”吗?是“建国有功,建设有错,‘’有罪”吗?“改革开放是倒退”吗?

4.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注意的问题

这样设计专题的思路是:教师精心选择专题,注意宏观把握和多角度分析,用新史料、新观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用比较讨论各种不同历史观点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立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案。

在网络环境下要达到上述目的,有几点需要注意。

4.1科学设计评价体系,综合考核成绩。

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考核无疑是指挥棒,因此要科学设计评价体系。我们设计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50分,包括考勤l0分,课堂讨论10分,课下讨论20分,小论文10分;期末论文50分。其中课下讨论以分组讨论录音形式上交。这里要求每一项都必须完成才有最后的综合成绩。

4.2合理运用网络工具,实现深度接触。

大学生时刻都与网络为伴,教师也必须适应这一现象。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建立QQ群和微博的形式,让学生加入按班级建立的QQ群,由老师和几名骨干学生组织群内讨论,以议程设置影响学生关注的焦点,并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选择一些骨干学生实时维护“用历史照亮现实”的微博,发动学生关注。

4.3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思想真正解放。

教师要跟上网络时代的脚步,不能有所畏惧,能熟练使用网络工具,才能尽量缩小与学生的代沟差距。在历史观念上必须了解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和网络上关于近现代史的最新动态,不要有怕起到反作用的畏惧心态。唯物史观本来就是在攻击和争论中发展的,不必害怕。

参考文献:

[1]杨进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8-132.

[2]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3]张岳伦.“80后”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8,(9):86-87.

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第15篇

一、以四种新史学观指导专题整合,拓展历史视野。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要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文明史观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它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社会史观则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角度去理解历史。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了解这些基本观点后,在进行历史复习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利用这四种史学新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复习。例如,对殖民主义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角度进行:

第一、文明史观:可以看作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外部促进因素。以中国为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进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第二、全球史观:随着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伴随着工业革命推进,列强的殖民扩张更加扩大了范围和规模,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但也使得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日益紧密。

第三、现代化史观:可以看成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出来的是资本的扩张性。相对而言,伴随着殖民扩张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比各国的封建生产方式要先进得多,也更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才会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和普及。

不论用以上哪一种观点来看,都应该肯定殖民主义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殖民主义的负面影响。

又如运用新史观指导评价辛亥革命,有助于拓展视野,全方位地认识辛亥革命的重要地位:

1、从传统的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有力推动者。

(1)政治上,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经济法令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短暂发展的重要原因。

(3)法制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资产阶级《临时约法》,确立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走向法治近代化的里程碑式事件。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属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二、抓住历史发展的主体脉络,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高中历史知识繁多,专题知识也可谓浩如烟海,但高考覆盖的知识面又很小,因此,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分清主次。就历史学科来说,其主体内容就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东西,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例如,中古史可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体内容,这种制度从战国开始形成直到清朝灭亡,历经两千余年,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见证;中近史前期可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内容,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先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观念,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朝着近代化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近史后期可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为主体内容;中现史可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为主体内容;世界近代史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主体内容;世界现代史可将“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为主体内容。

三、优化专题复习,构建知识模块。

(1)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考试说明》的变化和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所呈现出的特点,重点分析考点间的内在联系,把相关的知识点重新归类梳理,形成新的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建构知识专题。该专题应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并能反映新课程改革、特别是课程内容的改革思想。要将复习的重点尽可能放在那些能体现文明演进过程、具有人文价值、贴近时代并能较好地考查出思维品质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即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专题为例,可将其分解为三个小专题: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重新整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知识架构。

(2)以问题为中心,选好关键词,找准切入口,做到小切口,多层次、多视角,把握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中外问题的对比思考、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掌握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阶段特征,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进而概括出一般规律性的历史启示,形成较强的知识重组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以体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践价值和社会功能。

(3)有选择地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要注重挖掘知识综合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章节、跨教材的知识渗透。

四、紧扣时代脉搏,以热点带动专题复习。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一直以来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高考命题就是在专题和热点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因此同学们在历史专题复习时也要关注热点,全方位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了解该热点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问题,尤其要系统地了解问题背景、现状、影响和发展趋势等问题。其次是要及时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全面分析时政热点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历史知识点,要努力找到与时政热点与社会现实相契合的知识点。近年高考文科综合卷中有关时事热点问题的命题达到了40.3%。因此,关心时事,关注现实,跟踪热点,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也成为专题复习应该关注的内容。例如: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与现代费税改革;古代经济重心转移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现代的西部大开发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古代法治思想、儒家传统道德与现代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公共道德建设;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嫦娥奔月与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各阶级救亡图存与现代化历程;世界市场形成与经济全球化;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化与人口的迁移和发展;和平与发展问题;中美关系与;中日历史问题与现实关系;中共思想理论建设与“三个代表”及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关注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欧洲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大国崛起与中国和平崛起、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00周年、冯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等。以这些热点为切入点,带动学科内相关知识的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中部地区历史时,就要抓住中部崛起战略这个热点设置专题,抓住古代中部(河南)是中国政治中心和古代经济中心,近代中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发源地之一和民主革命的发源地来梳理知识,并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相贯通,揭示规律和提升认识。

五、把握好专题复习的跨度与深度,夯实基础,提升历史的思维能力。

第二轮专题复习完全打破了原有教科书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类。所以复习的关键是找准角度,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上例可作如下认识: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只有把握好了专题的跨度和深度,注意知识的点线面的结合,进而形成立体结构,获得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六、转变学习方式,寻找规律;有效训练,提高答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