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

思想道德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中华民族这样浓厚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少年一代。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一、运用教材,深挖内涵,产生想象性的道德情感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使之进入情境,从而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

1.找准激情点。激情点就是教材中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引起情感共鸣的关键点。在选取激情点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教学重点选定,二是激情点本身要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江西省编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九课《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中有一个小故事:雷锋得知小周父亲得了重病,悄悄地以小周的名义给小周家写信、寄钱,小周得知后,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一事例充分表现了雷锋不为名,不为利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这是课文的重点。同时,小周非常感动,不知说什么好,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关键点,激发学生情感。

2.积极引导,充分想象,进入情境。确定激情点后,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进入情境,要抓住故事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原理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如上例,老师就要抓住小周由“乐——愁——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感情变化的线索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去想象小周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分析:①小周是个乐观的小伙子,接到家信后,笑话不说了,家乡小调不唱了,为什么?因为无钱给身患重病的父亲治病,心里非常焦急难受。②雷锋是怎样知道小周的父亲生病的呢?雷锋发现小周情绪发生了变化,就主动询问,小周不说,雷锋就设法打听。这说明雷锋主动关心同志。③雷锋为什么悄悄给小周家寄钱、写信?雷锋把同志的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帮助他人不图名、不图利。④小周“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小周内心对雷锋深深地敬佩和由衷地感谢。经过上述分析,雷锋的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获得了小周的情感体验,崇敬雷锋,热爱雷锋,学习雷锋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起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情感效应。

二、设置情景,情绪感染,激发直觉情感

直觉道德情感是由某种情景、某种氛围直接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教学、情绪感染,激发学生的直觉情感。

(一)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通过故事、图画、实物、表演等手段设置道德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喧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喧染气氛,造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悲痛的感觉。如:在一年级《我爱爸爸、妈妈》这课书教学时,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孩子对父母无比的依恋,这种体验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的。教师根据这一实情,在引入新课时,请一个小朋友独唱《我的好妈妈》,歌声使同学们沉浸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之中,父、母疼爱照顾自己的许多场面在同学们脑海里浮现。此时爱父母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油然而生了。紧接着老师组织同学讨论:“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为什么?”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激动地叙述着父母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非常的爱父母,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直觉情感。

2.理解观点,产生体验,达到情理交融。有些道德观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必须借助于情境教学,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书《要有民族自尊心》时,什么是“民族自尊心”?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老师通过图片,介绍亚运村规模宏大,结构新颖,设备先进,这一切受到国际友人的交口称赞。通过这一情景教学使学生产生国家强盛,受人尊重而感到自豪的体验,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民族自尊心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形象时,儿童才能理解它。”通过情境教学达到了既明理,又激情,情理交融的目的。

(二)情绪感染。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1.以言激情。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教师以生动、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去进行教学,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建设祖国,人人有责》的教学中,教师满怀豪情、热情奔放地介绍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大讲前辈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动人事例。教师的情感通过语言转移给了学生,学生倍受鼓舞,情绪激昂。又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老师首先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录音机里以低沉、悲痛的语调描述了十里长街的悲壮场面以及首都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哀悼。此时,教室里寂静肃穆,学生眼含热泪,沉浸在极其悲伤的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无比崇敬的情感体验,的伟大形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

2.以情激情。对于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和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要以真情与爱心去关心、亲近、了解和激励他们,使他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三、开展道德评价,深入明理,产生伦理性道德情感

判断是非,辨析明理是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道德观点对人们言行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分析的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分清是非,深入明理,还能与自己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伦理性道德情感。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从历史上看,虽然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有其时代的局限,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服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美德,如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是鲜明的写照。从现实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确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坚持着集体主义的原则,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主张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历史和文化传统来看,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都是我们的主导价值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公民为目标,既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现实的需要。然而,当前在经济市场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下,有一些青少年在多元文化中过于张扬个性,提倡自我的解放,有的青少年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理想,社会责任感缺失。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存在忽视个体利益诉求、用集体压抑个性的倾向。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而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是极其有害的,突出表现就是当前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人对政治的冷漠、对社会的疏远,如“宅男”、“宅女”就是其生动的体现。有的青少年成天沉迷于网络世界,甚至还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不当需要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些表现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忽视思想品德的修养;重视自我的功利,忽视服务他人的奉献精神。青少年中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呼唤着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把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少年作为后备军,在当前的形势下,把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教育内容上顺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要求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有着强烈的时代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以及历史和时代任务的新变化,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着力加强的方面,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凸显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动态性。

1.加强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崭新课题,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在多个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阐释,突出了“中国梦”为中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国梦”本质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国梦”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梦”不是虚幻的,而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在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的十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对“中国梦”平实而富于意蕴的阐释表明“中国梦”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它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理想信念的具体化。对“中国梦”的阐释和一系列的观点,根据时代条件变化对青少年的要求,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彰显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教育,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精神动力,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成长和成才之路,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报告创造性的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规范和价值追求。一个社会要凝聚社会共识就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3]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从立体的层面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指出:“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3]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核心价值观关涉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共识,在多元文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融入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日常生活及校园建设之中。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非常重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放在文化发展的战略位置,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起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强调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4]。的阐述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托,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新鲜内容。不仅如此,本人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总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学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4.重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表征着人们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而改造和利用自然所形成的文明成果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生态文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和谐的一种文明指向。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能力强,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因此,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生态和谐等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育实现路径上注重实践育人和榜样人物的作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就是采取何种方式向青少年传达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内容,从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课堂理论讲授、理论探讨、案例教学等路径。在一系列的讲话和论述中倡导青少年到基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注重榜样和道德模范常态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等方面思想,开拓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的新思维和新视野。

1.实践育人,强调知行合一。

通过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德育思想,社会实践对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列宁曾指出:“实践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7]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源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活动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社会客观规律、内化社会规范、强化思想道德观念并促进思想道德的提升。这种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进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活动过程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思想观念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在实践得到检验、强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在谈到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时,除了勤学增加知识外,强调要注重道德实践:“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因此,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线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坚持实践育人就必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将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切实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实践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一本“无字之书”。理论学习脱离了社会实践,脱离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关于实践育人、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指明了思想道德的最终落脚点体现在实践中,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典型示范,发挥榜样人物的作用。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内适性”,是指个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需求性和个体享用性,即个体通过思想道德修养满足自身道德完善与人格修塑的需求,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获得道德审美感和享受感。时至今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仍未脱离“灌输”的窠臼。我们一直在单方面强调通过灌输式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把思想政治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着眼点主要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外适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教育追求与教育效果实际上背道而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悉尼•乔拉德认为“人类对自我完善的追求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人类有能力在善行和德性方面超越现存的状态”。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从人性的角度看,人只要活着就总是在追求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超越物质与精神的历史局限性,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地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个体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道德发展、人格完善,实现道德境界升华及汲取道德智慧的内在需求,具有获得道德审美感及精神享受的心理需求。人是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人一生的活动,就个体而言,可以认为主要是在追求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努力创生“超生命的生命”,追求一种超越生命存在的不朽的、崇高的、无限的生活。同时,“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道德发展的这种“内适性”要求,紧扣时代脉搏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以新鲜、生动、切合实际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心灵,解除困惑,最终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和精神的超越。

二、激发受教育者追求个人发展、创造生命价值的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他还说:“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更高的能力,积极唤起他们的主动行为,以便使他们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用形式教育的观点来说这就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一个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性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育的主人”。现实中,中学阶段的教育围绕高考进行,哪个学生有望升学就重视哪个学生,哪个教师能提高升学率就选派哪个教师。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得不到培养和开发,内蕴于青少年身上的发现、探索和批判精神也受到严重压抑。“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可能,但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与风险。这就需要人能够主动设计和反思自我的发展过程,具有释放生命潜能的发展能力,具有追求自我发展、把握自我命运的意志。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生命的生命体,是要求不断发展、不断超越的生命存在。应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总结前人先进思想的精华,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其拓展心灵的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走出小我,走进视域宽广的大世界。激发他们树雄心,立大志,在人生实践中磨炼意志,敢于挑战陈规陋习;敢于同自己的惰性、脆弱、怯懦斗争;热忱追求为人类谋福祉的目标,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越。“生命在自然的范围以内生存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维持和延续‘生命’自身的存在…人也属于生命存在,人作为生命最高形式的意义就在于,人是生命却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人走出动物家族,也就超脱了单纯生命自身的循环…跳出生命的循环圈,这是人的解放,也是生命的解放”。同样为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界,有真正的人,也有“人形动物”的人———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提升做人的标尺,主动追求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哲学家认为,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生命体,人除自身的肉体生命外,还有一个“第二生命”,表现为具有个性人格特征的“自我”。“第二生命”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具有自由本性的“类生命”,譬如人的社会生命、事业生命、文化生命等。对于人来说,“第二生命”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体现了人生存的意义。因此,人更看重这一无形的存在。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第二生命的价值,努力掌握科学理论和投身社会实践,深刻认识自然界、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拨开名利、金钱、享乐的迷雾,自觉地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事业中去,使自己的第二生命日益蓬勃兴盛。

三、以诗化语言运用于教学,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作为知识传授的一部分被纳入教学体系,强调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甚至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德育的计划性、目的性取代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否定了道德的动态生成性,把教化之道变成了传授之学。在语言的运用上,大多使用概念化、学术式的理性语言。这种言说方式使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弱化了感染力,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由是观之,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应抛弃那些僵化、刻板的理性语言,代之以生动活泼、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诗化语言。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诗化语言,至少有下述积极意义。可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艺术本于真,诗化语言强化了教育的理论力量。有学者曾这样诠释“理想”:“理想是人对未来生活的赤诚寄托和对生命价值的超现实追求,是行动着的肉体生命之精神支柱与向导。崇高的理想,能使人在艰辛的求学生活和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一种高昂伟岸、永不气馁的精神状态,使之于平淡的生活中呈现出恢宏,于坎坷的磨难中展示出豪迈”。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解释了理想的涵义,铿锵的话语,澎湃的激情,使人深受感染,也更深刻的领悟到理想的精神实质。再如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可引仁人志士的诗句。秋瑾有诗:“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诗句令我们感怀当年仁人志士报效国家、抛洒热血的壮举,以及他们救国救民、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以此能够激励学生萌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诗化语言不落窠臼,富于创新色彩。艺术源于创新,诗化语言一改往日思想道德教育中冗长、套话连篇的语言风格,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并以清新、浪漫的语言加以表述和展现。如明代吕坤《语》:“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再如南宋文天祥诗“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南宋郑思肖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愿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些诗句让学生看到多姿多彩的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似春风细雨浸润心灵,启迪他们去追求善的人格、美的人生。诗化语言展现了德育的超越。诗化语言以其澎湃的激情,唯美的韵律,浪漫的色彩,为我们展示着美好的新生活,这种言说方式更能激发学生改变现状、改变自身的热望。《省心短语》:“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陶渊明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些诗言辞优美,含义深刻,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成为道德楷模

有学者认为,在探索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下,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大学里存在着商业化、官僚化和技术化倾向的现实面前,教师自身素质又如何呢?“教师有何资格使学生成为理想中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是道德规范的传播者,更应是道德准则的践行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应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他应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人格魅力,在人生追寻中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唯有如此,方能在教育实践中进入理想境界———“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笔者认为,德育教师应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首先,注重加强对德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德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富有美德的人,而非让他们背诵一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此,应加强教育的现实针对性,熟悉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理解他们的追求。要发挥拓展学生心灵的作用,教师必须躬下身来,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解决求学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灌输理想的实践活动,引导追求超越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只有那种关注实现人类的最佳状态,蕴涵着对生活和生命美好追求的,不与现实相妥协的德育才能解除魔咒,使人获得心灵的自由”。一部人类发展史铭刻着人类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足迹。德育教师应把引导学生获得建设幸福生活的手段,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理想,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再次,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德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追求科学的导行者,探索真理的引路人。因此,应当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准则,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境界。同时,做到爱国敬业,率先垂范;诚信友善,以身作则;对待学生满腔热忱,把职业信仰置于崇高的位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追求教育的最佳境界。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空间/仪式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除了教育内容上现实性与针对性不强之外,还在于方法与手段上的落后。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国民道德教育,都带有战争年代思想动员与思想改造的痕迹。在今天市场经济与全球化时代,依靠这些传统的模式与方法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预期目的,是不大现实的,应该引入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道德教化空间,构建新的道德教化仪式。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以引起同行专家们的关注与讨论。

一、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意义与特征

这里所说的空间就是人们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场所与范围,仪式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空间中进行的具有象征与表达意义的活动。①文化人类学者认为,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具有社会整合与社会动员的功能。道德教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未成年人掌握和运用既定的道德观念与规范;二是巩固成年人已经形成的道德观念与规范。这两个目的不能随便和轻易就能达到,它要经过反复地引导、教化与心理暗示。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定程序与环节必须在特定的空间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才能完成。如果不在特定的空间中,不经过特定的象征仪式,就无法达到教化的目标。在一个嘻嘻哈哈、极不严肃的场合,宣讲道德信条,不仅没有正面意义,反而会有负面效果。

人类社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和主动创设了丰富多样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从结构上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这种形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由社会权威组织(主要是政党和政府)构建的,有着较为规范边界和固定程序的道德教化仪式与空间。由于其组织者的权威性,这一空间的建构与仪式的创设有着比较丰厚的资源保证。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目标明确,程序严格而有计划,标准统一,集中实施,在评价上既准确又具体。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在整个公民道德教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类型的空间与仪式所不能代替的。比如说学校的道德教化场所与仪式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是由政府主导的,有着严格规范与标准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2.生活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所谓生活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就是指日常生活中,形成与构建的一些不同形式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这种道德空间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空间构建的低成本性和它与日常生活的不可分离性。如果说我们前面所说的制度型道德空间与日常生活有一定程度分离,而呈现出规范与固定性的话,日常生活型的道德空间则刚好相反,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充满着临时性与流动性。正是这种临时性与流动性,将每个人都网罗到这个空间中来。在制度型的道德空间与仪式中,还可能有部分社会成员没有进入,但在生活型的道德空间与仪式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进来。只要他生活在社会之中,他就必须进入到这些生活型的道德空间中。生活型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是每个社会成员无法逃离的道德生存方式。

举个例子来说,最常见的生活过程——吃饭,就构筑起了一个道德空间,进行着一种道德教化的仪式。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合,吃饭都带有某种程度的道德色彩。这是一个让所有参与吃饭的人进行道德学习与体验的重要场所。首先从落座的方位来看,就是社会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的一次演习,让人们再次强化对各种等级关系的记忆与认识。餐桌上的座次非常的讲究,每个人都必须按与其身份相应的座位入座。

3.宗教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宗教产生在生产力低下、物质极度短缺的年代,它适应了控制生理欲望、强化自我约束、减少人与人之间为了少量的物质而互相残杀的人类道德要求。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同程度的禁欲色彩。而实现禁欲的目标,就要克服人的生理欲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必须通过特定的空间和仪式来实现这种道德教化的目的,每一个宗教都不约而同地构建了自己的道德空间,开展自己的道德教化仪式。宗教的道德空间都是经过精心设置的建筑物——寺、庙、堂、观、庵。在这些空间中创设了一系列特定的仪式——朝拜、布道(讲经)、倾诉、忏悔等等。这样就把每个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观念与要求灌输到社会成员之中。事实证明,在这种庄严肃穆,表面上远离尘世物欲的空间中,通过一些对心灵收敛、精神提升的仪式,道德教化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当然,宗教的这种特性也往往被统治阶级用来麻醉处在物质被剥夺和精神被压制状态中的穷苦人民的工具。

4.娱乐型道德教化空间

一个健康社会的娱乐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审美,而且还担负着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任务。中国传统社会特别强调“寓教于乐”,就是这个道理。各种娱乐活动中,也构筑起了一个又一个道德教化空间。相对于其它几种形式的道德空间来说,娱乐型道德教化空间结构更为松散,而且进入空间的社会民众带有很强的动态性与随意性。在这个临时的空间中,没有进出空间的强制约束性,所以它在道德教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比前几种形式的空间更为弱化一些,只是在实践仪式给人们提供娱乐产品的同时,构筑了一个乡村社会道德教化的空间,强化了社会民众对社会道德秩序与规范的认同与遵守意识。

举个例子来说,传统乡村社会的重要娱乐方式——唱大戏,就是一个典型的娱乐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在这个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场合,乡村社会的全体成员集中在一起,年长的或权威人物,端坐在这个空间的中央,年轻人和妇女坐在,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则在这个空间的边缘打闹喧嚣,同时伴随着这些孩子家长爱护性的呵斥,呈现出一幅动人的乡村社会守望相助、长幼有序、和谐共处的画面②。这就强化了人们对这种秩序与规范的认同与维护,增强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巩固了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道德联系。不管娱乐活动的内容如何,这一空间本身的构建就已经实现了乡村社会道德教化的很大一部分功能。

二、当前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困境与原因

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什么没有能够很好地承担起消除人们道德困惑与精神焦虑的责任呢?我认为,除了道德的内容(观念与规范)没有及时转换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陈旧落后,特别是与道德教化空间单一、道德教化仪式疲软有着直接的关系。

1.家庭道德空间功能退化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道德教化最原始的空间也是最有效的空间,中华民族向来以严格的家庭教养而着称于世。“子不教,父之过”。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下,与其家庭这一道德空间的教化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对一个人的道德批评话语中,最常见的就是没有“家教”,可见家庭作为道德教化空间的重要性。然而,自从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对家庭的批判与控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社会对家庭的道德教化功能提出了质疑。再加之近三十年来推行

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小皇帝、小太阳)之后,家庭作为严格的道德教化空间的功能大大弱化,家庭道德教化的一些仪式与过程已不复存在。

2.会议与学习型空间功能老化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构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教化空间就是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把全体民众纳入到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会议之中去,会议就是学习、就是教化,一个长期不开会、不学习的人,其道德水平肯定是不高的。现在有些腐败分子,在总结堕落的原因时,其中一条就是长期不参加集体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社会成员游离于体制之外,他们不可能参加学习型会议,他们参加的会议是业务型会议,是一个如何赚钱、如何分钱的会议,基本上没有道德教化型的会议。

3.学校道德教化空间功能弱化

学校道德教化空间是目前中国惟一正式存在的道德教化空间,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是我国最为规范的道德教化仪式。从实际情况看,越低年级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空间与仪式越规范和严格,效果也相对较好一些,如小学道德教育就要比中学、更要比大学的道德教育规范与严格一些。然而,无论是哪一级学校,它都背负了太重的道德责任,因为它是目前制度化与规范化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当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学校必须承担重要的责任。然而,当前学校的道德教化形式与内容,空间与仪式都与这种责任存在差距。学校这一重要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空间的松散、仪式的淡化上。如道德课堂教学的构建不符合道德教化空间构建的规律与原则,大课堂、单向度是当前学校道德教化空间存在的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仪式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平淡与松散两个最主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作为一个重要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作为社会教化最重要的制度化场所,历来被视为社会道德的源泉,源头活水被污染,其后果可想而知。在学校教育日趋功利化、工具化的变异之中,学校道德教化的功能正在可怕地退化。

三、重构道德空间与再造道德仪式的路径

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要尽快构建多种道德教化空间,创设有效的道德教化仪式。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1.强化传统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功能

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教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道德教育上的丰富经验,是我们当前重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宝贵资源,必须加以改造、完善与利用。

(1)要保持家庭的这一道德教化空间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家庭的价值,让每个人都在家庭这个空间中接受道德教育,履行道德义务,优化道德关系。要提升家庭的空间价值,要提倡回家,除了工作与学习之外,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应该主要是家庭。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相当部分家庭成员特别是家庭主要成员有时游离于家庭这个空间之外,缺乏家庭这个道德空间的教育与制约,容易出现道德失范。从当前道德高危人群的分布情况来看,有两种类型最为突出:一是外出务工人员,二是所谓的一些成功人士(老板、官员、明星)。这两种人长期被动或主动地脱离家庭这个道德空间,造成了他们长期脱离家庭道德教化空间的控制与束缚,在外界条件的诱发下,容易出现各种道德问题。

(2)要强化会议与学习型空间的功能。会议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道德教育与阶级认同的重要仪式。如前所述,这种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曾经在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从道德教化空间的结构上,还是道德教化的仪式过程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因为集会是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升社会成员的集体认同与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社会对于非功利意义的集会产生了一种拒斥现象。现在要开会特别是开“务虚”性质的会议很难,一些成员往往是一些特别应该参加的成员不愿参加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道德教育上最有效空间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反思和重视的问题。现在要逆势而上,虽然一些人不喜欢、不愿意开“务虚”的学习型会议,但还是必须开,要强制性地构建这种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道德教化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艰难过程,如果顺其自然、放任自流会造成更大的恶果。因为道德教化就是克服人的自然的一面,而提升其社会的一面,肯定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但这是必要的,否则,人性就会堕落、退化。

(3)要利用与改良民间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中国民间有着大量的道德教化的空间与仪式。这些空间与仪式有着其两面性,虽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色彩与因素,但其形式生活化与世俗化,深得其社区成员的欢迎与喜爱,因而在这一空间与仪式中进行道德教化的效果较好。在新时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避免其落后的一面,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并赋予新的内容。如民间一些庙会,在一些地区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空间,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也承担了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庙会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脱节。这就给新时期道德教化新空间的开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通过这种大规模的人员聚集空间,与传播一些反映时展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能起到较好的教化效果。

2.创设新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作为一个道德治理性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完整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过程。这些是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这些毕竟是一种传统的资源,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可能指望这些传统的道德资源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道德困境,也不可能指望这些传统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来培养出一代道德新人,因而必须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结构,创设富有时代特征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这当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搭建几个场所,举行几个仪式就能解决问题的。从当前我国道德教化的形势与发展特点来看,在创设新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应该给予关注的。

(1)高度关注“生人”道德教化空间的建构。所谓“生人”道德空间是相对于“熟人”空间而言的,就是指互不相识的人在共享一个道德空间。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流动性空前增强,活动空间范围扩展,且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切割。这就造成了在这些不断切割的空间中活动的成员随时都在变动,成员之间互不相识。这与传统静止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社会成员的活动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起码是相互认识的。也就是说传统的道德空间是一个“熟人社会”③。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生人社会,生人社会的道德空间中,人们的道德行为与熟人社会道德空间中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必须高度关注“生人道德空间”的构建。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公共场合的道德教化问题。如商场、公共交通工具就是一个公共空间,就可以履行道德教化的功能,使社会成员在这些公共空间中,得到道德的教化与引导。这就要求对这些公共空间进行认真研究,在空间结构与空间的内容上,精心布置,保证进入这一空间的社会成员受到明显的道德影响与感化。如一个安静整洁的空间,就会让进入这些空间的成员养成遵守秩序的道德习惯,反之亦然,一个混乱的空间,会诱发进入这些空间中社会成员的道德陋习。

(2)注重虚拟道德教化空间的控制。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网络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越来越大。而这一虚拟的道德空间,无论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是一个全新的东西,目前还只是处于自发状态。其道德教化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要尽量减少虚拟空间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内容。网络中的“黄、赌、毒”现象泛滥,对于进入这些空间的社会成员产生极其严重的道德负面影响。虚拟空间中的“坑、蒙、拐、骗”的内容,对社会成员的非道德和反道德行为,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在尽量减少虚拟空间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内容的同时,要向虚拟空间提供更好的道德内容,并与传统道德空间中的内容有所区别。应该充分结合虚拟道德空间的特点,提供给虚拟道德空间的成员以明确而具体、形式上生动活泼的道德内容④。

(3)注重道德教化仪式过程的设计。空间只是道德教化的场所,道德观念与秩序还需通过一定的仪式才能完成。如前所述,中国有着优秀的道德教化仪式,这是我们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财富与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新的道德观念与秩序的形成,不能够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教化仪式来实现,还必须创设新的仪式。尽管这方面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与程序,但起码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是注重经济活动中的道德教化仪式。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化仪式必须体现经济利益的原则,创设一些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与秩序相关的仪式,如契约观念与诚信意识的养成仪式,可以通过经济交往中的签约仪式中的道德教化内容来完成。二是要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与主体性的特点。那些冗长、拖拉而效率低下的道德教化仪式是不符合现代社会成员接受习惯的,因而达不到教化的目的与效果。那些“我讲你听”的灌输式的道德教化仪式,同样也不会为文化水平与选择能力较强的现代社会成员所接受,也就达不到教化的效果。应该创设一些参与性、互动式的道德教化仪式,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参与这些仪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与选择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与秩序。

注释:

①参见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版,第34-36页。

②鲁迅:《社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6篇

课堂讨论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讨论结束后推选若干代表发言、交流,教师结合同学们的发言作出提高性点评和启发性总结,以达到帮助同学们提高思想觉悟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请同学们讨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你认为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请同学们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一谈大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权威?”等等。

二、专题讲座教学法

适时开办讲座,对社会焦点或者有必要深刻剖析探讨的问题开展专题辅导与教学。例如邀请出自本校的成功校友举办主题为“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的讲座,并与同学们开展互动,交流心得。通过专题讲座,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珍惜大学生活,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走与人民群众、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以上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较为普遍,最终是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当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开拓创新是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艺术教育的建议和举措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7篇

中国主要思想家对全人教育的认识其实并非全人教育在西方的历史长河中产生深远影响,遥远的东方,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教育的界定在某些方面和西方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一些教育思想家的观点中也渗透着全人教育的理念。例如《论语·宪问》中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为己”就是说学习是为了彰显人的自身价值,而“为人”则是说要迎合他人或外物而学习,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中所说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孟子“大丈夫”的道德人才思想等,都可以看出先秦哲学家的教育观都重在培养完整的人格,这与古希腊的教育十分相似,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也正因如此,学术界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论。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2民办高校实施全人教育的原因

2.1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陷入困境

近两年,公办高校连续扩招,民办高校发展迅速,这使得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日益突出。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生源就是生命,所以很多高校把每年6月份招生工作看作是重中之重。进入6月份,各高校进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校师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投入到这场紧张的生源大战之中。其次就是就业问题。在民办高校学生中有这样一种理论“,毕业等于失业,读书无用,随便念念”。这更加剧了民办高校教师授课的困难,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2.2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充斥着民办高校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但提起素质教育落实难,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有专家形象地用“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困惑、社会迷茫”,来形容人们的纠结与无奈。如此这般,就陷入一个素质教育人人期待、却人人无力,应试教育人人声讨、却人人助推的“僵局”。民办高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大浪淘金之后被筛掉的”、“过百万人的独木桥时被摔下来”的学生,成绩不是他们的优势,但除成绩之外的能力和才华是不可否认的。所以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在素质教育推行困难的当下,要将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相互融通与借鉴,走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发展与前进的道路。

2.3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的影响

90年代中期,台湾以“全人教育、温馨校园、终身学习”定位为教育主轴开始,全人教育理念逐渐为台湾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接受,并日益成为台湾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很荣幸西安培华学院的教师在2014年7月赴台湾中原大学学习考察,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健全人格教育。这一系列的交流与活动已经证明,民办高校实施全人教育势在必行。

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

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由于课程性质主要以原理、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为主,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基本属于“灌输式”教学,以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为主,注重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时基本抱以考试不挂科的心态来课堂学习,完全不理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用意。面对以上问题,西安培华学院针对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这门课的基础上自编了一个教材《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之路》,此书是一本解决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迅速转变学习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做人、做事,正确处理学业、生命、爱情和就业等关系的教科书。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期望值并不高。

4对全人教育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实施中的几点思考

4.1投其所好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个性更加明显,对这个社会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上《思修》时如果一味地去灌输一些和他们性格不符或是让他们感到思想和知识,那么这门课是失败的。必须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知道老师懂我,理解我,这样才能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所以在前几次课堂上笔者会尽可能地让学生说话,让他们谈上大学的感受,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困惑,了解他们的喜好,然后再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去备课,找资料,之后在课堂上以一种互相学习的精神去探讨存在的问题。这样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与教师之间从而建立起一种开放而平等的学习群落。

4.2细心观察

《思修》是每个大学生必修之课,无关乎专业、无关乎文理。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你的授课对象可能是文科生,也可能是工科生,那么你的授课内容也要随对象的改变而做出相应地调整。对于工科生来说,授课中多涉及一些情感、直觉、审美和精神潜能开发的内容;对于文科生来说,多涉及一些开发人的智力、培养数学兴趣和增强逻辑思维的知识、提高其创造力。

4.3重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大致把握授课对象呈现出的特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实验。在授课一个多月后,笔者选择了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给她们一个月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次作业,作业的形式不限,但作业的内容要涉及《思修》课本中所讲的章节,并且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谈你学到的感想,二是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这个作业可以考察学生动手、动脑、知识、创新各个方面,同时还可以考察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学生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在这次作业上的,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多媒体、微电影、书册等等,同时也写出学生对这门课和对老师的感受,这对笔者今后的授课是一份巨大的财富。

4.4变革标准化考试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学生对其期末考试通常会寄托在老师最后一节课划的考试范围上,或是将其他同学整理出来的考试资料倒背如流,所以在考场上小抄、作弊经常可见,分数完全考察不了大学生的学习程度,反倒是一种学识标准的沦丧。因此我们变革这种标准化的考试,以全人教育的理念从其他角度、其他形式去检验学生的知识,考察学生的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全人”,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4.5加速教师成长

全人教育虽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其实真正受益的还有教师。在没有全人教育理念渗透时,教师的备课很局限,方式很统一,知识宽度仅限于某个专业领域。这就需要促进教师全方面的发展自己,拓宽自己的学识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和整合知识,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使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

5小结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8篇

绝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高考的后进者,心理上普遍的特点是自卑心重,自信心不强。同时面临着来自社会的不良诱惑、人际关系的冲突,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学生心理不平稳,容易叛逆形成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等各类心理问题。离开初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远离父母的管教,加之自身的自控能力较弱,没有了纪律约束,对于出现在周遭的不良诱惑难以抵抗,学生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例如抽烟、酗酒、沉迷网络、打架、盗窃、婚前等。不难看出,职业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在其是非观念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若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指引和有力的监督,极易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孔子思想在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要以正确而新颖的方式将孔子思想融合到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主流道德观,纳入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以孔子的“仁”“孝”思想帮助学生学会宽宏感恩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掌握住了"仁”,就是掌握了孔子思想中关于怎样做人的关键。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做到仁,首先要爱人,爱人就包括既爱别人,也爱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何以爱别人?其实这也是自立自强自爱的思想。孝悌是中国文化精神。以孔子之孝悌思想教育职校学生,使其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生你养你,是慈爱,你回过来爱他们是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尽孝道,要无违,当然尽孝不适说完全不违背父母的意思,这里的“无违”以不违背礼仪法制为前提,其次不违背父母之命。同时,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会他们,当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多么的揪心担忧,要像父母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们,这就是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对长辈的态度要好,不能摆脸色,辞色要温婉和顺。这就是“不敬,何以别乎?”以及“色难”。同时,以“仁孝”之思想践行于实践,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并将自己的行为影响扩散到周围。

第二,以孔子之“师道”教育学生尊师重友,求知治学

当今部分青年学生尊敬师长的意识淡薄,有不少不尊重甚至侮辱师长的态度和行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为人师者必有其长处,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向老师学习,培养职校学生的尊师重道之意识。从《论语》也可看到孔子的弟子对孔子都是非常恭敬的,孔子的教导他们都铭记在心,终身诵之、行之,唯恐不能践行老师的教导。并且,学生们即使做了大官,仍会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行为动态,求得老师的指点,一辈子都尊敬自己的老师。在孔子思想中,“学”具有根本性的地位,除了前面提过的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有学习知识、礼乐、从政、生活等。《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说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并不断温习,没什么比这更快乐了。尤其要培养职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爱,只有爱上了学习,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取得成绩,通过学习变得越来越优秀,努力充实自己,齐头并进,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第三,以“忠信”之道培养学生求实务本、诚实守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十分中意的弟子曾子就每日反省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守信用的人,是无法成事的。子曰:“言忠信,行笃敬”、“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在学文知礼之后,就要恪守忠信,对上尽忠,对人守信。培养职校学生的忠信,不只使其在生活学习中保持诚信行为,也是培养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肩负责任,忠于企业公司,信守承诺。

第四,以“君子”之范本教育学生知行合一、正直勇敢

在孔子看来“君子”是一个道德符合礼法的形象,要教育职校学生做君子,做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君子自重好学知错就改。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是说人要自重,不断学习才不会固步自封,冥顽不灵。职校学生虽然是前一阶段学习的后进者,但并不代表他们一直就在一个位置上,要让他们明白总有一些朋友比我们厉害,要善于学习,犯了错也不要害怕,知错就改。君子的高境界有三: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是说像仁德的人一样没有忧烦,很快乐。对国家天下事,相信自有办法解决,遂无忧,纵使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解不开,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第三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第五、学习敬业乐群思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以和为贵的大局意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说做人要庄重矜持,但不相互争执排挤;与人和睦相处,但不勾结私党。要与周围的同事同行相处愉快,做好自己的本分。敬业乐群强调的是职业道德规范。知和而和倡导的是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到高技能之后,站上岗位后要做到“敬业乐群”,既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断提升技术,同时与周边同事相处融洽。

三、孔子思想融入职业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一,改革德育课堂模式

改变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的局面,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做到“专”“通”结合,充分发掘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德育资源,把德育融入到文化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德育课可组织学生到校内或校外孔子学院、儒学院学习,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室的学习,将德育课堂变成灵活应变的可移动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孔子思想的积极性。

第二,孔子思想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系列活动之中

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全面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措施。将孔子思想融入学校精神。如校训可以化用孔子的经典名言。精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将当下发生的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结合孔子思想开展讨论会,或定期开展以孔子思想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组织设立孔子协会等,使广大学生在缅怀孔子高尚仁礼之时,深刻认识到学习孔子思想,提高思想,践行道德重要意义。

第三,孔子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网络化课程中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9篇

学校道德讲堂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目的是把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推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校园风气,营造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社会风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为了进一步明确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存在的新问题、面临的新形势,有助于以后开展讲堂活动时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玉溪师范学院专门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表,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两次一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了826份,回收率80%以上,符合问卷调查相关要求。826人中,女生683人,男生143人;其中独生子女247人,农村家庭的孩子709人,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保姆带大的孩子314人;来自省外的学生301人。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的精神面貌呈现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态势,但由于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各种思潮、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各种矛盾都对他们施加影响,加上他们大都从小受到亲人、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过份宠爱,导致了目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出现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政治信仰模糊。部分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意志不太坚定,对国家、民族、中国共产党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对国家命运、社会前景、民族前途不太关心,对“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存在许多疑惑。问卷调查显示,有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的信仰宗教,有的信自己,有的什么也不相信。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不突出,教育途径单一,实效性差。虽然学校一直在提倡“立德树人”、“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但在现行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专业素质培养和能力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口头重视、书面落实、实际忽视的情况。加上现行的道德教育内容僵化,形式单一,且多口头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参与问卷调查的826个学生,绝大部分都对“两课”学习不太感兴趣。三是传统道德知识缺乏、道德观念淡薄。因为种种原因,多年的学校教育缺失传统道德教育环节,导致现代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对中华传统道德的认知和认同,他们学习传承传统道德的意识淡薄,更缺乏践行传统道德规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826个学生中,能够正确理解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不到一半,将自己人生理想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的更是微乎其微。四是追求物质享受,盲目自信与自卑自闭共同存在。大学生中有许多独生子女,从小条件优越,受家长老师宠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艰苦朴素的品质,缺乏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品性,遇事多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但也有部分来自边远地方农村家庭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出身贫寒,家庭条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连基本生活都要依靠助学金。这部分学生因为贫困而自卑,有人因自卑而自傲,有人因自卑而自闭。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差异和出现不同的心理期待。五是崇尚自我,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受社会现状影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化思想在大学生中也大有市场。许多学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轻爱心奉献。特别是部分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大的学生,从小受到过度的宠爱,或者缺乏有效管教,个性更加鲜明,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有些则由于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显得比较自卑,但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过份的自尊自大,自我膨胀,外强中干。六是网络的负面影响所形成的困扰。由于网络这个“双刃剑”的出现,不少学生特别热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整天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与现实世界的有效交流和交往,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适应。同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迷茫。有部分学生甚至于整天沉溺于网络世界,到了废寝忘食、厌恶学习的地步,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七是诚信缺失。受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考试时作弊抄袭,缴纳学费时恶意拖欠,不履行助学借款的还款责任,甚至在求职择业时也存在弄虚作假。日常学习生活中,打架、斗殴、酗酒、、偷窃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行为粗野、说话庸俗、对师长缺乏起码的礼貌等情况更是多见。八是思想不稳定、不成熟。因为年龄特点,大学生体格已经健壮,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面对五光十色、鱼龙混杂的社会现实,经常会无所适从。大学生道德素养至关重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稳定与否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如何开展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再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二、道德讲堂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道德讲堂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师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调查显示,道德讲堂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内容。现行高校教学体系中,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两课”,肩负着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但其教材样式和内容比较传统,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加上有些教师对材料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思想僵化,教学方法多是采取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反复说教,加上教学时数受到限制,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导致“两课”的教学情况不乐观,教学效果不理想,有时候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讲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宣讲重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2],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具体化、项目化、实践化,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奋发有力、诚信务实、团结友爱等品性具象化,让它们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的道德素养。二是凝聚社会正能量,重塑道德形象。道德讲堂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宣扬好人好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并引导听众在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后,群起而仿效之,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实现了讲台上下、讲堂内外的完美结合,促进人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讲堂讲述凡人善举,讲堂的主持人、主讲人、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这些人的事迹都很平凡很普通,这些形象一反传统道德教育中形象高大、完美、冷硬、遥远的特点,让听众感觉更加可亲可感、可信可学。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我国拥有五千多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开展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3]。近百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以致于社会上出现了老人摔倒不敢扶、弄虚作假盛行、站着借钱跪着要帐等不诚信、不道德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反应,道德讲堂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中华道德形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织部分,它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指引着高校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道德讲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修身律己为主要工作内容,号召大家“修身律己,做一个好人”。四是有效补充第一课堂,提供知行合一的有效平台。开展道德讲堂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宣传、感悟、分享、践行是每次道德讲堂的任务和目的。听众在讲堂中受到感化,将先进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平常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意识,在行动上由他律逐渐转化而为自律,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以先进人物事迹鼓舞自己,激励自己,让大家不断完善自我形象,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看不见的道德升华为可以实践的行动,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形成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

三、道德讲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道德讲堂虽然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别关注并加以改进。一是流于形式,应付的情况较多。现行的道德讲堂大多参照“常州模式”[4],一般分为唱一首歌曲、看一个短片、听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做一番分享、送一份吉祥(简称“六个一”),时长一般在50分钟左右。规范模式、规定环节、限定时间,是为了体现讲堂的规范性和庄重性,同时也便于具体操作。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应付了事、流于形式的现象。二是讲堂活动效果不明显。讲堂开展的时间比较短,一般是50分钟左右;间隔的时间比较长,有些讲堂是一月一讲,甚至一季度一讲,半年一讲。活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出现听的时候激动,听过之后摇动,时间长了不动的现象。三是讲堂教育、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道德讲堂为我们树立了正面的、可亲可学的道德形象,课堂教育教给我们正面的、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可有些家庭教育和许多社会现状却是教育引导孩子从自身利益出发,遇事多考虑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讲堂教育和课堂教育的效果被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四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都大力强调道德讲堂的重要性,可到了许多地方、许多部门仅仅是从事此项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在做具体工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发动全员参与,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仅仅是挂了讲堂的牌子,没有开展实际活动。五是群众参与度不够。问卷调查反映,我校组织了11次全校层面的道德讲堂,除了志愿者每次参与服务外,参加次数最多的学生是5次,许多学生是第一次参加。学校有一万多名学生,每次讲堂最多只能容纳500人。许多单位讲堂开展次数不如我校多,讲堂容纳率也不如我校大,参与度可想而知。

四、启示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儒家认为,人活在这世间,家庭是他最基本的生活场域。从家庭里头开始伸展,人活着,他不是一个“个人”,人活着就是放在家庭的脉络里,自然而然地去理解、诠释与体会,在这过程中参与促成,别人帮助你,你也帮助别人。在整个华人文化传统提这个问题时,一定是不离家庭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就在家庭,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家庭教育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我常提“教育三要素”,好像植物成长三要素“阳光、空气、水”,“阳光”是家庭教育,“空气”是社会教育,“水”是学校教育。没有阳光,没有空气,猛灌水,根就烂了,这里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儒家强调家庭这个脉络,“人”的概念是放在一个网络里面,是放在一个可以yīn@②yūn@③调节生长的脉络下来看待你自己。“自我”的概念不能与外在事物分离开来,不能先把自己孤立起来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人和家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互动的关联,生命的互动关联。我从这样的一个场域来说明自我,可见华人的“自我”概念,与西方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自我”概念有很大不同。

这就牵涉到当我们展开心理辅导的时候,自我如何安顿的问题。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安顿自己,就儒学来讲,有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的脉络,亲情的脉络,跨出去在社会里头,仁跟义,人跟人,社会跟社会之间的互动感通。社会上人跟人之间的一种忠诚与信义的关系,这样形成一种新的朋友群。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儒家认为人跟天地造化亦有一种冥契的关系。所谓“默契道妙”,就是宇宙造化之源,跟我们内在的心性,两者有一种同一性,所以只要我们做深刻的内省活动,就可以企及那个宇宙造化之奥妙。

因此,儒学由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到社会,到宇宙造化之源。当然,儒学还有一个“生命资源”是来自于整个历史记载所形成的典型。所谓“古道照颜色,典型在夙昔”,而这些典型通过一大套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成为一整套文化教养,成为我们这个族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资产。儒家将之落实,而形成一套统系,把宇宙造化之源的那个价值本性跟整个人的传递连在一块,名其为“道统”。

“道统说”对于儒学来讲,是一个历史的根源性力量。至于溯及到宇宙造化之源,谈到天理,谈到天道,谈到天命,那是一个宇宙造化之源的奥秘,是一个神秘的力量。另外回溯到自己内在的良知本心,以良知本心来说,这是内在心灵的力量,从而在心灵的力量,到历史道统的力量,到宇宙造化之源的力量。“天道论”、“道统论”、“良知学”,这三者是儒学所不能或缺的三个面向,它们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整体。认为人活着,是活在世间的实存脉络之中。当他们谈到自己时,一定放在这样三个脉络里面,要问是否对得起天理、良心、古圣先哲;并且把古圣先哲连着自己的列祖列宗说,还有整个历史哲学的一个道统,这种思维向度会促使个体在思考问题时更为深思熟虑,人生在世,就要担当社会责任,如此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当然,如果没处理好,也可能会被层层罗网束缚。

2.道家:尊道贵德、兹俭虚静、自然无为(慈)

道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儒学显然不太一样。儒家将人放在血缘性的纵贯轴里,一谈就谈五伦,后来又在帝王专制时代谈三纲。道家认为儒家太繁文缛节,故认为要回溯到真正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大自然。道家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这个源头。回溯到整个自然的场域里,把人在那里放开,人不必被太多语言文字符合系统所形成的文明所限制,因为文明造成另外新的遮蔽,造成文蔽,所以应该把文蔽解开,放在大自然里。大自然里反而有一个“自然之明”存在。所以人的问题常常是因为人文这个“文”太过而造成的麻烦,所以必须把这个文饰所造成的异化、疏离、遮蔽解开,让人回返到原先自然无为的状态,一个自发的、和谐的秩序。

道家认为,天地人我万物所形成的这个场域本身就拥有一个自发和谐的次序,人不应去破坏这个次序,而应该去参与促成这个自发和谐的次序。我们从《庄子·逍遥游》中许由与尧的对话可以看出,道家强调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在世间建构什么伟大,而应该是放到这个自然里头去求,去跟自然浑而为一,很真实诚恳地活着。

老子强调“尊道而贵德”,这里所强调的“道德”其实就是“自然的生长”。“道生之,德畜之”,“道”就是总体的根源;“德”就是内在的本性。道是总体,而回溯到自然上谈,也就是自然大道、自然的总体。“道德”就是天真的本性回到自然的大道,而且人人都有天真的本性,如果我们的整体根源调理得良好,那么每个人内在的本性就自然获得良好生长。

儒家非常强调“自觉”的重要性,而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谐所隐含的一个调节性力量。举个例子,儒家可能一直强调你必须要反躬自省,你要做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自律人;而道家则言,你如果活在一个场域之中,这个场域是隐含着一个自发的和谐秩序,恰当地面对这个秩序,与之浑而为一,你的生命就在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里得以安顿。道家着重的是人的生命的真实生长,是从整个场域去思考的,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人们经由一个话语系统去制定以后所形成的存在。任何存在都经由人们话语系统的介入,经由一种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之后,使得对象成为决定的一个定象。在这过程之前,对象都应该跟我们的生命浑而为一,都是无分别的,归本于无的状态。道家认为,人间的美丑善恶是非等一切价值判断,都是人们通过一套话语系统去论定,而在还没有论定以前,通通可以把他解开,还归到一种存在的真实。

道家强调把那个名取消掉,回溯到地个真实,而儒家是要审定那个名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经由正名的活动去求那个实,即“正名以求实”;而道家是“去名以就实”,去除名而回溯到实本身。道家认为最真实具体的东西来自于我们生命内在,而不是一种外在符号系统介入的论定,所以道家强调场域的思考。

所以道家思考问题用negative的思考,否定性思考、负面的思考,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道家不一定是vertical,而是horizontal,是平面的,水平性的思考,他很清楚你所给出的问题只是一个向度,而关联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向度,所以道可能不被你给出的问题所限制。这一智慧非常重要,若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是很受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为别人所给的问题限制住了,但道家就不这样,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会被现实既有话语系统所形成的那个价值论断限制住,他跨出去了。道家认为,惟有正视最真实的存在状况,从这里作为整个生命起点,这叫做“认命”的哲学。在道家思考里面,认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认命才能够再造新命”。认命不是消极,认命是比抗命还来得积极。华人几千年来受了许多苦难,但有道家这样的一个思考,就能给人以精神慰藉,保存实力,从自己真实的存在状况出发来处世,才能更好地开启新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道家启示人们不要用一种单线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必须放在一个场域之中,放在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的“圆环性的思考”(circularthinking)里面。这不同于任何一个话语系统最常有的单线性思考的价值论定,而是通过圆环式的思考方法,将这端的A(善)和那端的非A(恶)所形成的矛盾两端拉在一块,发现原来善和恶是同一个点。因此,对于恶,要用善心、慈心去对待,“善不善,是之谓德善”。对于不善,你以善对待之,才是真正的善,因为“善”跟“不善”,只是一个圆环的同一点拉开做成两端。所以他常用这样的思考来把很多问题消解掉。他把人间事情很多的苦乐,把很多的是非、美丑、善恶、相生相待的状态一一讲明解开。

正因如此,他能真正正视存在的真实是什么,所谓存在的真实是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一种真实的,来自于内在的一种彼此感通,这是一种爱,道家称之为“慈”。只要每个人的心不被外在纷扰事物拉走,清虚而宁静,慈心就会长出来。他强调“尊道而贵德”,只是回溯到那个场域,场域源头有一种自发性的力量,自发性的力量会源源滚滚,沛然莫之能御地发挥出来,成为你内在的本性。

相对于儒家谈“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生”;道家强调的是“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儒家强调人跟人之间有一种真实的互动,来自生命最深沉的那种爱与关怀。道家仍然强调这点,但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生的一种慈。道家强调慈,儒家强调孝,强调仁,孝顺父母跟慈爱自己的子女最大不同就是,慈爱子女是自然的,而孝顺父母是自觉的。道家认为要好好护养内在的慈心。将慈心好好地施展开来,真实的爱之生长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儒道有共通之处。只是儒家强调在人伦教化这边,而道家强调要归返自然。如果我们把儒道连在一块说,其实人伦教化就必须归返自然,不然人伦教化就会僵化了;而道家的归返自然也必须要通过人伦教化来实现,要不你的归返自然就变成一种无政府主义或虚无主义。

3.佛家: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缘起性空(悲)

如果我们说,儒家强调“挑起”,道家强调“看明”,而佛教则是强调“放下”。佛教强调放下,是通过非常丰富的哲理,阐明一切存在的事物是空无的。认为任何一个存在之为存在,其实都和我们心灵意识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我们心灵意识的活动,能够及于物,所以才能够使得那个事物能够成为物。如果我们心灵活动回到自己,我们心灵意识和外在事物回到一个浑然为一的状态,这就是“空无”、“自在”的状态,也就是所谓“境识俱泯”的状态。

这个“境识俱泯”的意思是说:外界和心灵意识两者一起浑合而无分别,就是一个“归本于空”的状态。归本于“空”和“真空”连在一起,真空才有妙有。佛教一方面通过了心灵意识的分析,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通过缘起法,用缘起的方法论来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缘起性空”这个词是说明通过缘起法,来说明一切存在事物本质上是空无的。事物成为存在的过程是经过一个从“境识俱泯”,到“境识俱起”到“以识执境”。当人们经由修行方法、体验的功夫,让意识活动回溯到自己本身,这时候意识对于外在事物不起贪念执著,不起一个对象化的执著,让事物回到事物本身,让心灵回到自己本身。如此心灵与事物是一体而不分的状态,一个寂静的状态,一个真实的存在,就是所谓真如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生命就不会被原先的执著所连带而起的欲求、贪婪及种种染污烦恼所控制。

佛教讲求“般若智”。般若智的意思就是“能够观空的智慧”,具有一种把外在事物能够洞察其存在为空无的这样一种智慧。这样的智能你能够达致的话,那么任何一切人间种种烦恼,皆为空无。你与万物之间本无差等,既无差等,应为同体。所以在这种状态之下,人跟人之间,人跟物之间,人跟宇宙万物之间,一切皆为空无,这叫“真空”。就此空无来说,就心灵意识来说,是处在一个透明没有执著的状态,也因此使得山河大地万有一切如其本然,自在自如,这叫“妙有”。在佛教来讲,在这种状态之下,人由于能够把心灵意识的各种执著杂染彻底放下,这时候反而会从内心里头升起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意向出来,因为“心、佛、众生,本无差等”,最后是通同为一的。

佛教的悲心是回溯到源头,重新在那里体现,这点跟儒家有某些类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儒家要去说宇宙造化之源为何,而佛教不说这个东西。简单地说,儒家要谈本体论、宇宙论,佛教不谈。佛教要的是治理人世的创伤,要治理人的病痛,人的烦恼,而不必老去问那烦恼是从何来的,不必老去问那创伤是如何来的。依佛教看来,人们要去了解那创伤、那烦恼,它的特质何在,该如何去解开这个烦恼、这个创伤,根本不必去做一个形而上的历史之源的追溯。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佛教认为一切的烦恼与我们心灵意识的执著有密切关系,跟生命里头隐含着内在的无明,以及自古以来所累积的业力,与这个疑惑、业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通过一个修行的过程,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来克服。

最终的克服就是佛教所说的证得涅pán@①,你的外境跟你的心灵意识回到一个涅pán@①寂静的状态。佛教这套思想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也就是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个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烦恼的特性是什么,这个特性很可能就是因为我的心灵意识的执著,由我这个执著带来了我的贪取、占有、利益等;因此把我团团缚住,故应该把我内在的那个心灵的执著解开。如果把心灵执著解开以后,那才有一个真正复原的可能。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惟有我们真正能够怀有同情跟慈悲之心的时候,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好好地展发出来。

这里所说的“智慧”有两层,一个就是连着我们的慈悲而去想:我们怎么去帮助别人;而这重要的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我怎么样解开我自己内在所执著束缚的痛苦。佛教在这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效果。

我们简单地对儒、道、佛的异同作了一个简单区别。我们说佛教“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而基本的意义则从“缘起性空”说起,如果用一个字去谈佛教的根本义理的话,我们说是慈悲的“悲”字。

二、儒、道、佛与“意义治疗”

1.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并强调了主体的自觉性:“我,就在这里”。

儒、道、佛和意义治疗的关联可以从哪开始?我们刚说了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如何落实,而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儒家的资源强调通过家庭一直扩散出去,我觉得这即使到了21世纪的现在,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在教育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因为惟有在家庭才能够长养出我们真实的爱与同情。家庭最重要是亲情,亲情是最自然的,因此家庭是人伦可以培养出来的地方。除了家庭,没有其他地方更适合培养人伦。从人伦之爱的教养,我们才有办法真正长成主体自觉之爱的能力。

这主体自觉的爱的能力,在儒学来讲,重点在于“怵惕恻隐”,这是来自生命深层的不可抑制的真情。这并不是如同康德哲学意义下道德的无上命令。康德哲学意义下所说的道德自觉,主体的自觉,道德无上命令,他背后是放在一个“社会契约论”的传统之下说的,儒学却是放在一个亲情伦理下说的,这有很大的不同。儒学的重点在于真情实感的仁,在于“怵惕恻隐”之仁,追溯其源,这不是道德的法则,而是道德的真情,这道德的真情是从家庭中陶养出来的。儒家认为你陶养的这个道德真情,扩而大之,就能展开所谓仁义之教。这个主体的自觉落在我们的教养过程里面,我们可以提醒自身。我们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我,这个我是什么样的我呢?是一个具有可以上通于道,契及于造化之源,而且可以尚友古人,与那历史之源的典型相结契,并直契于自家内在心性之源。这个“我”,“就在这里”。

当我进到这个世界,我就在这里,每个“我”都是具有“古往今来”,通“死生幽冥”能力的我,“我”就从这里开启。当你坐下来反省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想的情境,通古今,溯其本源,而且放在一个家庭脉络、历史架构之下,这个时候你从这里开始,作为我们主体自觉的一个起点,这就是以前宋明理学家常谈到的“一念警策,便觉与天地相似”。“当下一念”,警策之心一起,你就深深地从自身自觉到自己和天地合而为一的。这个时候内在里头会生出一个力量来,这在阳明的哲学里面是很清楚的。他就把它变成这样一个说法:“知行合一”。在阳明的说法里面,“知”是来自于内在的本心良知,这本心良知就是一个内在不可自己的实践动力,推而扩充之,在当下起念时,我那个主体自觉,就会有一个很强的力量,好像来自一个神圣的讯息,在这意念指使下,你觉得该当如此!你应该护养它,马上去实践它。这在儒学里头强调“我,就在这里!”它所生起的力量是来自于宇宙造化之源,那么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内在心性之源。那么内在心性之源其实可以跟你现在生活的场域形成的一个约定,譬如说你跟你的家人约定,你跟你自己约定,这是一个主体自觉下的承担。

2.道家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我,归返天地”。

道家开启一个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所以用一句话说就是“我,归返天地”。道家谈问题时,不是一个主体自觉式的承担。它想到的是放在一个场域里头去思考。所以当它做完一件事之后,它能够彻底地退开。这就是“为而不有”。因为它只是这个场域里头的一渺小分子。所以他开启一个自然的天地奥蕴,它相信自然有一个常理常道,不应该被破坏。我们应该恰当地去顺而成之,顺承它,让它好好地成长。整个场有一个和谐共生的可能,从道家的思考,我还有另外一种提法,就是“归返天地”。

当你想到“我”的进修,这个“我”和其他众多总体形成的我,你要作为一个实践的起点可以,可是你必须把它放在这个场域下去理解它,才不会勉强。道家不强调勉强,儒家强调自觉,在自觉底下该勉强就要勉强。道家认为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或者进到儒家这一层之后,我们都必须回到一个“自然”的状态,方得苏息。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你还没有面临问题以前,你必须“致虚守静”,用谦虚而宁静的心境,去理解诠释这个世界,让你恰当安顿在那里。当你自觉承担去做了什么事之后,你要能够看透、放下,回到原来的你。譬如说,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你的名衔越多,你要能够拿掉名衔,而去正视你自己,这是道家的方式。

儒家强调“承担”,道家则强调“看淡”,就道家来讲,这是可以和儒家放在一起来理解的,也就是当你恰当地理解场域之和谐有其恰当的自然力量,你那主体自觉将会更轻易地开启,而当你主体自觉轻易地开启落实之后,主体可能导致的执著性也会更轻易地放下,所以“儒”和“道”,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而言是两者兼而修之的。

3.佛教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并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我,当下空无”。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明最大的贡献是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佛学强调意识回到意识之本身,对纯粹意识本身是没有任何杂染的,它涉及存在事物,它是没有执著、没有染污的。在这种状态之下,当我们能够透过这样一个诠释解析的活动,这个“我”可以没有任何干扰,这时是一个融入无碍的我、空无的我。“我,当下空无”而到一个真空的境地,让其他的存在事物,烦恼如其烦恼,智能如其智能本身。当烦恼如其烦恼彰显时,佛教讲这里就有一个来去自如,佛教讲如来就是来去自如,来而不来,去而不去,这就是来去自如。由于彻底地放下,生命显得彻底从容,因为没有挂搭与痛苦,而这时候会生出一种非常强的实践勇气。因为任何世俗的荣誉、世俗的名利乃至生死,通通干扰不了你;因为你回溯到自身,“我,当下空无”。做了深层的意识的解析阐释,我们真正看到“意识的透明”、“存在的空无”,进而“实践的如是”,如果而实践之,因此有一种很强的生发力量。

再者,这种力量是可以和儒家、道家连在一起说的,当你经由佛教深化意识层次的阐析诠释而洞察了自己存在的空无,回到当下空无的境地,也因此能归回场域的和谐与自发的@④造化之中,在这过程中,主体因之而自然自发自觉。我们或者可以这么说,当你病得很深的时候,就得经由佛教的“药”来调理,调理之后,让你回到一个“自然的天地”,因之而“主体的自觉”方得诞生。你的身心倘若一向是不错的,其实儒家当下主体的自觉很容易出现。儒、道、佛三者连在一起谈,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道家强调“场域的和谐”,而佛教强调“意识的透明”,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佛教如同“药”,道家如同“空气、水”,儒家如同“饭”一样,健康的人其实有空气、有水、有饭,也就够了,在一个苦闷湮郁的年代里面,病痛难已的年代,就非得需要佛教不可。

结语:迈向本土心理辅导学之可能

儒、道、佛的心性道德思想蕴涵着丰富的意义治疗思想,其诸多语词概念跟现代西方的文化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如何能够接通,如何能够对话,我觉得这实在非常艰难,但必须要去做,我认为,弗洛姆、容格、弗兰克等都值得我们去重视,特别是容格,他的心理学受到中国的《易经》和道家非常深的影响,他怎么样从《易经》和道家的思想里,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文化心理学、集体心理学,他又如何落实作为治疗之用,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路径重新去思考,我期待能够继续思考,促使我们的教育学、辅导学能够跟中国传统学问接通。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般下加木

@②原字为纟加因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儒家认为,人活在这世间,家庭是他最基本的生活场域。从家庭里头开始伸展,人活着,他不是一个“个人”,人活着就是放在家庭的脉络里,自然而然地去理解、诠释与体会,在这过程中参与促成,别人帮助你,你也帮助别人。在整个华人文化传统提这个问题时,一定是不离家庭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就在家庭,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家庭教育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我常提“教育三要素”,好像植物成长三要素“阳光、空气、水”,“阳光”是家庭教育,“空气”是社会教育,“水”是学校教育。没有阳光,没有空气,猛灌水,根就烂了,这里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儒家强调家庭这个脉络,“人”的概念是放在一个网络里面,是放在一个可以yīn@②yūn@③调节生长的脉络下来看待你自己。“自我”的概念不能与外在事物分离开来,不能先把自己孤立起来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人和家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互动的关联,生命的互动关联。我从这样的一个场域来说明自我,可见华人的“自我”概念,与西方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自我”概念有很大不同。

这就牵涉到当我们展开心理辅导的时候,自我如何安顿的问题。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安顿自己,就儒学来讲,有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的脉络,亲情的脉络,跨出去在社会里头,仁跟义,人跟人,社会跟社会之间的互动感通。社会上人跟人之间的一种忠诚与信义的关系,这样形成一种新的朋友群。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儒家认为人跟天地造化亦有一种冥契的关系。所谓“默契道妙”,就是宇宙造化之源,跟我们内在的心性,两者有一种同一性,所以只要我们做深刻的内省活动,就可以企及那个宇宙造化之奥妙。

因此,儒学由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到社会,到宇宙造化之源。当然,儒学还有一个“生命资源”是来自于整个历史记载所形成的典型。所谓“古道照颜色,典型在夙昔”,而这些典型通过一大套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成为一整套文化教养,成为我们这个族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资产。儒家将之落实,而形成一套统系,把宇宙造化之源的那个价值本性跟整个人的传递连在一块,名其为“道统”。

“道统说”对于儒学来讲,是一个历史的根源性力量。至于溯及到宇宙造化之源,谈到天理,谈到天道,谈到天命,那是一个宇宙造化之源的奥秘,是一个神秘的力量。另外回溯到自己内在的良知本心,以良知本心来说,这是内在心灵的力量,从而在心灵的力量,到历史道统的力量,到宇宙造化之源的力量。“天道论”、“道统论”、“良知学”,这三者是儒学所不能或缺的三个面向,它们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整体。认为人活着,是活在世间的实存脉络之中。当他们谈到自己时,一定放在这样三个脉络里面,要问是否对得起天理、良心、古圣先哲;并且把古圣先哲连着自己的列祖列宗说,还有整个历史哲学的一个道统,这种思维向度会促使个体在思考问题时更为深思熟虑,人生在世,就要担当社会责任,如此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当然,如果没处理好,也可能会被层层罗网束缚。

2.道家:尊道贵德、兹俭虚静、自然无为(慈)

道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儒学显然不太一样。儒家将人放在血缘性的纵贯轴里,一谈就谈五伦,后来又在帝王专制时代谈三纲。道家认为儒家太繁文缛节,故认为要回溯到真正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大自然。道家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这个源头。回溯到整个自然的场域里,把人在那里放开,人不必被太多语言文字符合系统所形成的文明所限制,因为文明造成另外新的遮蔽,造成文蔽,所以应该把文蔽解开,放在大自然里。大自然里反而有一个“自然之明”存在。所以人的问题常常是因为人文这个“文”太过而造成的麻烦,所以必须把这个文饰所造成的异化、疏离、遮蔽解开,让人回返到原先自然无为的状态,一个自发的、和谐的秩序。

道家认为,天地人我万物所形成的这个场域本身就拥有一个自发和谐的次序,人不应去破坏这个次序,而应该去参与促成这个自发和谐的次序。我们从《庄子·逍遥游》中许由与尧的对话可以看出,道家强调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在世间建构什么伟大,而应该是放到这个自然里头去求,去跟自然浑而为一,很真实诚恳地活着。

老子强调“尊道而贵德”,这里所强调的“道德”其实就是“自然的生长”。“道生之,德畜之”,“道”就是总体的根源;“德”就是内在的本性。道是总体,而回溯到自然上谈,也就是自然大道、自然的总体。“道德”就是天真的本性回到自然的大道,而且人人都有天真的本性,如果我们的整体根源调理得良好,那么每个人内在的本性就自然获得良好生长。

儒家非常强调“自觉”的重要性,而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谐所隐含的一个调节性力量。举个例子,儒家可能一直强调你必须要反躬自省,你要做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自律人;而道家则言,你如果活在一个场域之中,这个场域是隐含着一个自发的和谐秩序,恰当地面对这个秩序,与之浑而为一,你的生命就在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里得以安顿。道家着重的是人的生命的真实生长,是从整个场域去思考的,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人们经由一个话语系统去制定以后所形成的存在。任何存在都经由人们话语系统的介入,经由一种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之后,使得对象成为决定的一个定象。在这过程之前,对象都应该跟我们的生命浑而为一,都是无分别的,归本于无的状态。道家认为,人间的美丑善恶是非等一切价值判断,都是人们通过一套话语系统去论定,而在还没有论定以前,通通可以把他解开,还归到一种存在的真实。

道家强调把那个名取消掉,回溯到地个真实,而儒家是要审定那个名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经由正名的活动去求那个实,即“正名以求实”;而道家是“去名以就实”,去除名而回溯到实本身。道家认为最真实具体的东西来自于我们生命内在,而不是一种外在符号系统介入的论定,所以道家强调场域的思考。

所以道家思考问题用negative的思考,否定性思考、负面的思考,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道家不一定是vertical,而是horizontal,是平面的,水平性的思考,他很清楚你所给出的问题只是一个向度,而关联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向度,所以道可能不被你给出的问题所限制。这一智慧非常重要,若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是很受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为别人所给的问题限制住了,但道家就不这样,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会被现实既有话语系统所形成的那个价值论断限制住,他跨出去了。道家认为,惟有正视最真实的存在状况,从这里作为整个生命起点,这叫做“认命”的哲学。在道家思考里面,认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认命才能够再造新命”。认命不是消极,认命是比抗命还来得积极。华人几千年来受了许多苦难,但有道家这样的一个思考,就能给人以精神慰藉,保存实力,从自己真实的存在状况出发来处世,才能更好地开启新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道家启示人们不要用一种单线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必须放在一个场域之中,放在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的“圆环性的思考”(circularthinking)里面。这不同于任何一个话语系统最常有的单线性思考的价值论定,而是通过圆环式的思考方法,将这端的A(善)和那端的非A(恶)所形成的矛盾两端拉在一块,发现原来善和恶是同一个点。因此,对于恶,要用善心、慈心去对待,“善不善,是之谓德善”。对于不善,你以善对待之,才是真正的善,因为“善”跟“不善”,只是一个圆环的同一点拉开做成两端。所以他常用这样的思考来把很多问题消解掉。他把人间事情很多的苦乐,把很多的是非、美丑、善恶、相生相待的状态一一讲明解开。

正因如此,他能真正正视存在的真实是什么,所谓存在的真实是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一种真实的,来自于内在的一种彼此感通,这是一种爱,道家称之为“慈”。只要每个人的心不被外在纷扰事物拉走,清虚而宁静,慈心就会长出来。他强调“尊道而贵德”,只是回溯到那个场域,场域源头有一种自发性的力量,自发性的力量会源源滚滚,沛然莫之能御地发挥出来,成为你内在的本性。

相对于儒家谈“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生”;道家强调的是“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儒家强调人跟人之间有一种真实的互动,来自生命最深沉的那种爱与关怀。道家仍然强调这点,但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生的一种慈。道家强调慈,儒家强调孝,强调仁,孝顺父母跟慈爱自己的子女最大不同就是,慈爱子女是自然的,而孝顺父母是自觉的。道家认为要好好护养内在的慈心。将慈心好好地施展开来,真实的爱之生长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儒道有共通之处。只是儒家强调在人伦教化这边,而道家强调要归返自然。如果我们把儒道连在一块说,其实人伦教化就必须归返自然,不然人伦教化就会僵化了;而道家的归返自然也必须要通过人伦教化来实现,要不你的归返自然就变成一种无政府主义或虚无主义。

3.佛家: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缘起性空(悲)

如果我们说,儒家强调“挑起”,道家强调“看明”,而佛教则是强调“放下”。佛教强调放下,是通过非常丰富的哲理,阐明一切存在的事物是空无的。认为任何一个存在之为存在,其实都和我们心灵意识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我们心灵意识的活动,能够及于物,所以才能够使得那个事物能够成为物。如果我们心灵活动回到自己,我们心灵意识和外在事物回到一个浑然为一的状态,这就是“空无”、“自在”的状态,也就是所谓“境识俱泯”的状态。

这个“境识俱泯”的意思是说:外界和心灵意识两者一起浑合而无分别,就是一个“归本于空”的状态。归本于“空”和“真空”连在一起,真空才有妙有。佛教一方面通过了心灵意识的分析,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通过缘起法,用缘起的方法论来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缘起性空”这个词是说明通过缘起法,来说明一切存在事物本质上是空无的。事物成为存在的过程是经过一个从“境识俱泯”,到“境识俱起”到“以识执境”。当人们经由修行方法、体验的功夫,让意识活动回溯到自己本身,这时候意识对于外在事物不起贪念执著,不起一个对象化的执著,让事物回到事物本身,让心灵回到自己本身。如此心灵与事物是一体而不分的状态,一个寂静的状态,一个真实的存在,就是所谓真如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生命就不会被原先的执著所连带而起的欲求、贪婪及种种染污烦恼所控制。

佛教讲求“般若智”。般若智的意思就是“能够观空的智慧”,具有一种把外在事物能够洞察其存在为空无的这样一种智慧。这样的智能你能够达致的话,那么任何一切人间种种烦恼,皆为空无。你与万物之间本无差等,既无差等,应为同体。所以在这种状态之下,人跟人之间,人跟物之间,人跟宇宙万物之间,一切皆为空无,这叫“真空”。就此空无来说,就心灵意识来说,是处在一个透明没有执著的状态,也因此使得山河大地万有一切如其本然,自在自如,这叫“妙有”。在佛教来讲,在这种状态之下,人由于能够把心灵意识的各种执著杂染彻底放下,这时候反而会从内心里头升起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意向出来,因为“心、佛、众生,本无差等”,最后是通同为一的。

佛教的悲心是回溯到源头,重新在那里体现,这点跟儒家有某些类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儒家要去说宇宙造化之源为何,而佛教不说这个东西。简单地说,儒家要谈本体论、宇宙论,佛教不谈。佛教要的是治理人世的创伤,要治理人的病痛,人的烦恼,而不必老去问那烦恼是从何来的,不必老去问那创伤是如何来的。依佛教看来,人们要去了解那创伤、那烦恼,它的特质何在,该如何去解开这个烦恼、这个创伤,根本不必去做一个形而上的历史之源的追溯。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佛教认为一切的烦恼与我们心灵意识的执著有密切关系,跟生命里头隐含着内在的无明,以及自古以来所累积的业力,与这个疑惑、业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通过一个修行的过程,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来克服。

最终的克服就是佛教所说的证得涅pán@①,你的外境跟你的心灵意识回到一个涅pán@①寂静的状态。佛教这套思想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也就是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个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烦恼的特性是什么,这个特性很可能就是因为我的心灵意识的执著,由我这个执著带来了我的贪取、占有、利益等;因此把我团团缚住,故应该把我内在的那个心灵的执著解开。如果把心灵执著解开以后,那才有一个真正复原的可能。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惟有我们真正能够怀有同情跟慈悲之心的时候,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好好地展发出来。

这里所说的“智慧”有两层,一个就是连着我们的慈悲而去想:我们怎么去帮助别人;而这重要的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我怎么样解开我自己内在所执著束缚的痛苦。佛教在这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效果。

我们简单地对儒、道、佛的异同作了一个简单区别。我们说佛教“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而基本的意义则从“缘起性空”说起,如果用一个字去谈佛教的根本义理的话,我们说是慈悲的“悲”字。

二、儒、道、佛与“意义治疗”

1.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并强调了主体的自觉性:“我,就在这里”。

儒、道、佛和意义治疗的关联可以从哪开始?我们刚说了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如何落实,而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儒家的资源强调通过家庭一直扩散出去,我觉得这即使到了21世纪的现在,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在教育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因为惟有在家庭才能够长养出我们真实的爱与同情。家庭最重要是亲情,亲情是最自然的,因此家庭是人伦可以培养出来的地方。除了家庭,没有其他地方更适合培养人伦。从人伦之爱的教养,我们才有办法真正长成主体自觉之爱的能力。

这主体自觉的爱的能力,在儒学来讲,重点在于“怵惕恻隐”,这是来自生命深层的不可抑制的真情。这并不是如同康德哲学意义下道德的无上命令。康德哲学意义下所说的道德自觉,主体的自觉,道德无上命令,他背后是放在一个“社会契约论”的传统之下说的,儒学却是放在一个亲情伦理下说的,这有很大的不同。儒学的重点在于真情实感的仁,在于“怵惕恻隐”之仁,追溯其源,这不是道德的法则,而是道德的真情,这道德的真情是从家庭中陶养出来的。儒家认为你陶养的这个道德真情,扩而大之,就能展开所谓仁义之教。这个主体的自觉落在我们的教养过程里面,我们可以提醒自身。我们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我,这个我是什么样的我呢?是一个具有可以上通于道,契及于造化之源,而且可以尚友古人,与那历史之源的典型相结契,并直契于自家内在心性之源。这个“我”,“就在这里”。

当我进到这个世界,我就在这里,每个“我”都是具有“古往今来”,通“死生幽冥”能力的我,“我”就从这里开启。当你坐下来反省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想的情境,通古今,溯其本源,而且放在一个家庭脉络、历史架构之下,这个时候你从这里开始,作为我们主体自觉的一个起点,这就是以前宋明理学家常谈到的“一念警策,便觉与天地相似”。“当下一念”,警策之心一起,你就深深地从自身自觉到自己和天地合而为一的。这个时候内在里头会生出一个力量来,这在阳明的哲学里面是很清楚的。他就把它变成这样一个说法:“知行合一”。在阳明的说法里面,“知”是来自于内在的本心良知,这本心良知就是一个内在不可自己的实践动力,推而扩充之,在当下起念时,我那个主体自觉,就会有一个很强的力量,好像来自一个神圣的讯息,在这意念指使下,你觉得该当如此!你应该护养它,马上去实践它。这在儒学里头强调“我,就在这里!”它所生起的力量是来自于宇宙造化之源,那么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内在心性之源。那么内在心性之源其实可以跟你现在生活的场域形成的一个约定,譬如说你跟你的家人约定,你跟你自己约定,这是一个主体自觉下的承担。

2.道家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我,归返天地”。

道家开启一个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所以用一句话说就是“我,归返天地”。道家谈问题时,不是一个主体自觉式的承担。它想到的是放在一个场域里头去思考。所以当它做完一件事之后,它能够彻底地退开。这就是“为而不有”。因为它只是这个场域里头的一渺小分子。所以他开启一个自然的天地奥蕴,它相信自然有一个常理常道,不应该被破坏。我们应该恰当地去顺而成之,顺承它,让它好好地成长。整个场有一个和谐共生的可能,从道家的思考,我还有另外一种提法,就是“归返天地”。

当你想到“我”的进修,这个“我”和其他众多总体形成的我,你要作为一个实践的起点可以,可是你必须把它放在这个场域下去理解它,才不会勉强。道家不强调勉强,儒家强调自觉,在自觉底下该勉强就要勉强。道家认为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或者进到儒家这一层之后,我们都必须回到一个“自然”的状态,方得苏息。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你还没有面临问题以前,你必须“致虚守静”,用谦虚而宁静的心境,去理解诠释这个世界,让你恰当安顿在那里。当你自觉承担去做了什么事之后,你要能够看透、放下,回到原来的你。譬如说,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你的名衔越多,你要能够拿掉名衔,而去正视你自己,这是道家的方式。

儒家强调“承担”,道家则强调“看淡”,就道家来讲,这是可以和儒家放在一起来理解的,也就是当你恰当地理解场域之和谐有其恰当的自然力量,你那主体自觉将会更轻易地开启,而当你主体自觉轻易地开启落实之后,主体可能导致的执著性也会更轻易地放下,所以“儒”和“道”,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而言是两者兼而修之的。

3.佛教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并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我,当下空无”。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明最大的贡献是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佛学强调意识回到意识之本身,对纯粹意识本身是没有任何杂染的,它涉及存在事物,它是没有执著、没有染污的。在这种状态之下,当我们能够透过这样一个诠释解析的活动,这个“我”可以没有任何干扰,这时是一个融入无碍的我、空无的我。“我,当下空无”而到一个真空的境地,让其他的存在事物,烦恼如其烦恼,智能如其智能本身。当烦恼如其烦恼彰显时,佛教讲这里就有一个来去自如,佛教讲如来就是来去自如,来而不来,去而不去,这就是来去自如。由于彻底地放下,生命显得彻底从容,因为没有挂搭与痛苦,而这时候会生出一种非常强的实践勇气。因为任何世俗的荣誉、世俗的名利乃至生死,通通干扰不了你;因为你回溯到自身,“我,当下空无”。做了深层的意识的解析阐释,我们真正看到“意识的透明”、“存在的空无”,进而“实践的如是”,如果而实践之,因此有一种很强的生发力量。

再者,这种力量是可以和儒家、道家连在一起说的,当你经由佛教深化意识层次的阐析诠释而洞察了自己存在的空无,回到当下空无的境地,也因此能归回场域的和谐与自发的@④造化之中,在这过程中,主体因之而自然自发自觉。我们或者可以这么说,当你病得很深的时候,就得经由佛教的“药”来调理,调理之后,让你回到一个“自然的天地”,因之而“主体的自觉”方得诞生。你的身心倘若一向是不错的,其实儒家当下主体的自觉很容易出现。儒、道、佛三者连在一起谈,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道家强调“场域的和谐”,而佛教强调“意识的透明”,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佛教如同“药”,道家如同“空气、水”,儒家如同“饭”一样,健康的人其实有空气、有水、有饭,也就够了,在一个苦闷湮郁的年代里面,病痛难已的年代,就非得需要佛教不可。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12篇

传统德育中,主体自主参与程度较低,教育方式多采用灌输,而在网络文化环境下,信息的猎取与交流主要依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面前,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取舍,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反思,这种自主参与又潜移默化的交互平台,令教育主体逐渐发生变化,师生间相互影响、平等对话成为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特点。

二、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也受到了一些不健康信息的影响,继而造成网络沉溺甚至网络犯罪。网络文化环境好似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充分重视,才能在利用网络优势的同时避免其不利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环境提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发表的观点与意见,这些均可以通过网络这个新途径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地了解,并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然后有的放矢,加强引导和教育。2.网络文化环境拓展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空间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触角已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校园文化,而是延伸至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在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更便捷沟通的桥梁,使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以社会、学校、家长、媒体“四位一体”为特点的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3.网络文化环境丰富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素材网络文化环境下,信息资源容量巨大且丰富多彩,由于网络的便捷,信息传播跨越了地域和时空,使得更多权威且丰富的信息资源呈现在大学生面前,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量陡然增加,由此丰富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素材。4.网络文化环境增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通过网络模拟各种现实生活的情境,由于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教育的实效和质量都得到提升。

(二)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的道德取向紊乱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多元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网上大行其道。在西方不良思潮的冲击下,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未完全成熟,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受到严重影响,发生紊乱,有些大学生崇尚西方文化,而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则表现出淡漠甚至排斥。2.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淡化由于网络上行为主体的行为缺少有效的约束,使得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道德自律性缺乏。一些自我道德约束力差的大学生,比较容易遗忘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可能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比如在互联网上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浏览甚至传播信息等。3.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扭曲网络文化环境下,人际交往减少,人机交往频繁,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逐渐淡薄。人际交往的缺乏,往往会使个人产生紧张、孤僻等症状。过多地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分不清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容易导致人格分裂,从而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4.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失范一些大学生过度崇拜网络技术,以致在网上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甚至网络犯罪。网络技术异化诱发的大学生高科技犯罪案件在我国已有发生。由于大学生在认识问题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存在局限,道德行为失范就成为可能。

三、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网络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政府、计算机企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严厉惩戒网络犯罪

要预防和遏制各种网络失范行为,就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管网络上出现的不健康内容和违规行为,做到依法治网。要重视利用网络打击遏制各类犯罪,加强对付网络犯罪的警察队伍的建设,对于一些不法分子袭击网站、散布破坏性病毒、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窃取机密、非法交易、传播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二)计算机企业要加大安全技术研发,净化大学生上网环境

对于网络上蔓延的各种不文明的言行,要加强监控和过滤,必须大力研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做到以技术治网。只有抢占技术高点,才有可能威慑罪犯。因而要加强对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的研制,防止国内外黑客的入侵和机密信息的泄露。编制新的软件程序,用于过滤网上的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限制浏览不健康的内容,防止有害信息在网络上流传,以净化大学生的上网环境。总之必须使计算机的防御系统强健起来,这是计算机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三)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

学校要发挥网络文化环境的优势,将校园网络建设成为集思想性、教育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信息及时在网上呈现,并发动教师通过网络在线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有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在线上,将教育与服务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在线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比如,通过团日活动、专题讲座、辩论赛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健康上网。

(四)大学生要提升个人修养,增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13篇

目前,从国内开展培训的情况看,不论是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职称的层次,还是技术工人岗位的不同分工,但从岗位培训的类型看,则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的岗位培训;另一类是非规范性的岗位培训。这两类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因类型不同既有其共同点,又有其相异处。

1.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规范性岗位培训是指在已制定岗位规范的前提下,依据规范要求,对上岗前、转岗和已上岗任职但未达标的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上岗任职资格的培训。由于这种培训具有一次性(或分阶段)进行学习、考核、发证的特征,因此,较其它培训形式而言,其办班时间较长、办学形式较正规、系统。所以规范性岗位培训中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可通过教书育人途径,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采取系统政治课的形式,以系统灌输的方法进行。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前提下,通过正规的面授教育,对受培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由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所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综合我国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鼓动、对话等基本形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领导垂范、环境影响、多渠道教育等基本形式。由于规范性岗位培训是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正规和系统,并且办班时间、办学形式与其它培训形式相比较长,所以,可采取灌输的途径和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多渠道职业道德教育。

②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所决定。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共产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理想教育,职业责任教育,职业纪律教育三方面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此外,还有许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法规、条例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上述内容,都应在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按照岗位培训规范的要求,根据受培人员不同岗位的需要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水平的现状,有侧重、程度不同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③由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所决定。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着总的控制,因此,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人们的世界观。而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又是该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义务。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调节职业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帮助人们树立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并引导人们自觉地运用这种世界观作指导,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现,是彻底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只有掌握了马列主义世界观,人们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最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群众是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列主义、思想的。马列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从实践的意义上看,人民群众是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但,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态,就不是一般群众所能做到的。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只能从外面灌输进行。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无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灌输论”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提出来的。当时,俄国的机会主义者鼓吹工人运动“自发论”,不愿做艰苦的政治宣传工作。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列宁提出了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我们的思想教育中,同样也存在“自发论”的影响。有人认为,“灌输论”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治以前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下是对的。现在工人阶级不仅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文化程度也高了。尤其是企业中的中青年职工,都是从小时候起就开始接受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再对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瞎子戴眼镜———多一层”。所以,不需要坚持“灌输”了。这是“自发论”的变相形式。一个人思想觉悟的根本提高虽然是以文化程度的提高为前提的,而且我们也经常对广大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利用手中的职权而走上贪污、受贿等犯罪道路的职工不是大有人在吗?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正面灌输的原则,对广大职工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政治理论教育。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看,虽然吸收了历史上劳动人民职业道德中许多合理成分和有益的东西,但它在本质上毕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反映,因而不可能因袭历史上已有的职业道德演变而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崭新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组成部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

④由市场经济发展中开展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新形势所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向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会,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就必须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而企业要走向市场,要加速经营机制的转换,就必须打破“三铁”,实行人事、劳资制度等一系列的深入改革,转变各项运行机制。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工作实践中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现状和职业素质不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这种内外环境变化的需求。企业实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必然产生一些富余人员。这些人不仅面临着待岗、转岗和上岗的“三岗”培训,而且在思想上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对立的情绪,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矛盾和震荡。因此,必须采取系统灌输和过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系统灌输中,针对一些职工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些模糊认识,深入进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策的教育;针对部分职工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的“一切向钱看”的问题,系统地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针对富余人员中对立情绪大、“破罐子破摔”,易发生矛盾激化的问题,深入进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教育,开展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促进消极因素的转化。

2.非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非规范性岗位培训,又称之为适应性培训。这类培训是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已上岗任职的人员进行的非系统的、专项(或几项)培训。由于这种培训是滚动的、渐进的、应急的,经过培训和考核一般不需发证。因此,较其它培训形式而言,其办班时间较短,办学形式较为灵活多样。所以,这类培训中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可采取上专题政治课的形式,以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方法进行。因岗而宜、专题教育,就是根据受培人员的岗位特点,针对其岗位思想政治水准要求和职业道德标准的需要,对受培人员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理论的专题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诸方面中的有关专题教育。非规范性岗位培训中采取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除受规范性岗位培训中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些因素影响外,还由以下两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由非规范性岗位培训的性质所决定。非规范性岗位性质是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已上岗任职人员进行的非系统的专项(或几项)培训,且不需发证。这就决定了该类培训具有时间较短,内容较为集中等特点。所以,要以系统政治课的形式对受培训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其内容的容量也不允许。因此,只能采取对受培人员施以针对性强,重点较为突出的专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②由非规范性岗位对象所决定。非规范性岗位培训的对象是部分岗位比较划一的人员。由于他们岗位工作的性质相对比较一致,因此,其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求也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对受培人员只能采取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二、继续工程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继续工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力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工程教育由于是学历教育后的又一教育阶段,而且是贯穿在专业技术人员一生的活动中,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由于继续工程教育没有固定的学制,也没有固定的科、系、专业设置,而是目标集中的课程的短训班或研修班,其专业性又很强。因此,应区别继续工程教育的对象,采取不同途径和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1.大、中专见习生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大、中专毕业生自院校门进入企业门起,企业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见习期培训和实习教育。我们称对他们的这种培训和实习教育为他们的企业继续工程教育的起点教育。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刚从院校毕业进入企业,虽然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且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但由于他们在院校的时间较长,加上这一个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淡化,因此,部分毕业生中存在进取心、事业心不强和贪图舒适工作、贪图享受待遇等不良思想时有发生。所以,必须针对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种种思想反映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空白,通过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途径,采取示范和谈话法等方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育人,就是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听劳动模范成长的报告等,采取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和示范法等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企业和本岗位工作的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环境育人,就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设立一定的管理层次,建立党、团组织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等,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采取走访、谈心、节假日团聚、开展联谊活动,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展优秀见习生评价活动并给予提前转正定级和精神物质奖励等环境熏陶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2.专业技术人员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比较高,且所参加的短训班或研修班专业性和专题性很强。因此,必须根据短训班的专业内容或研修班确定的研修专题,以与短训班或研修班的专业或专题相关的专题思想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采取授课与自我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三、学历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中职工学历教育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高、中级专门人才。专门人才是社会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劳动者,他们应该接受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职工学历教育是企业职工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既具有企业职工教育的重点,又具有正规教育的特点。即,它必须设置政治课,又必须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所以,职工学历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应通过教书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等多种途径,采取上政治课的形式,以比较正规、系统灌输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职工学历教育中,由于大专和中专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区别,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课时不够的问题。所以,我们还可以采取自学加辅导,自学加讨论、实践育人等方式,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就是通过组织学历教育中的大、中专学员开展市场调查,参与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难题攻关、展览、展销等活动,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行动能力。

四、职业技术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企业内各级各类技术工人进行本岗位技术等级应知应会的培训。由于这类培训受企业内部工种繁多和技术等级层次的影响,而且由于各技术等级内工人的年龄、文化、思想政治、职业技术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因工种因人而宜;其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必须依据其技术等级标准中的要求来进行法规教育、工作纪律、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其途径除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外,还可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相结合、企业文化育人的途径,采取自我教育法、文化熏陶法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就是通过开展读书竞赛、专题讨论、知识竞赛、讲学活动和操作技术技能比武大赛等活动,以自我教育法、环境熏陶法等方法,对技术工人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育人,就是通过发挥企业群众组织和各种宣传阵地、文化设施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培养企业精神和审美情趣,以文化熏陶法,对技术工人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五、现场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企业中的现场教育,主要是进行岗位业务技术、操作技术技能及产品的难点、重点项目和环节的应急性培训。由于现场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且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而且办班时间较其它培训时间极短。因此,必须通过活动育人的途径,采取随机性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随机性教育,就是根据现场教育的课题,依据受培人员思维走向的重大变化及现状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变化及现状的需求,安排相应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对受培人员进行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14篇

或许是由于表述方式,或许是语焉不详、神秘难解,康德关于道德价值的论述,历来议论纷纭,误解甚多。人们似乎认为,康德在这里表达了这样的立场:如果行为者在实施一行为时带着“爱好”,那么,该行为就不可能有道德价值;相反,似乎只有如席勒所说“试着去厌恶它们(爱好)”并“带着反感去做义务命令你的事情”,行为才是有道德价值的。然而,康德真正坚持这种明显地违背我们日常道德观念和道德直觉的观点吗?他未曾明确指出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与有道德价值的行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了使一行为具有道德价值,该行为应如何构成?康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的论述其意图到底是什么?

解决上面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回到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语境中,去了解康德实际说了什么,他意图说些什么,还需要基于同情的理解,细致探讨康德道德价值论述的完整意蕴。

如康德在其知识论,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意在解决知识如何能普遍必然为真的问题,在其道德哲学中,康德也着意于如何能普遍必然地为道德的。康德对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分两个层次的分析来完成的:首先,在日常的道德知识的层次,从常识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因行为者的何种心理状态才具有道德价值,以确定使行为普遍必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内容是什么;其次,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层次,通过对作为实践的先天综合命题的定言命令的分析,说明意志的自律的性状,即一方面自给法则,一方面服从道德律,使得行为普遍必然地道德。

由于本文重在考察行为的道德价值,故而文章只涉及康德关于此一问题的常识层次。

在这里,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在何种意义上说“普遍必然地是道德的”。对此,康德区分了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中的“普遍必然”的情况。于前者,普遍必然是指“万物据以发生”的规律所具有的性质,在此意味着其在统计学上对规律涉及的所有个体均必然有效。这是一种对“普遍必然”的常识的理解;于后者,普遍必然是指“万物应该据以发生”的规律所具有的性质,康德在此指出,“然而,仍要考虑那些使它不能发生的条件”,这即意味着我们在道德哲学中来思考“普遍必然性”的时候,不能从常识的角度来理解,而必须按照康德此处的立场来理解。

从前述内容看,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普遍必然”的事情是万物应该据以发生但却未必会发生的事情。据此,可以说此处的“普遍必然”不是从统计学意义上说的,而是从逻辑的意义上说的,它意味着只要一个人拥有健全的理性(或理智),哪怕没有高深的智慧而只有普通的理性,就能理解它,就会承认其有效性。例如,不要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这里,也许人们经常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而“大众的观点”也许认为“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理智健全,并能够利用它来反思我们的行为,我们就会发现,把“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普遍开去将会是自相矛盾的,它将会导致诺言的不可能。康德对此总结说,无需高深的智慧,只需普通人类理性就足以发现这一点。

从而,康德在这里强调了道德视野中“普通理性”与“大众观点”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无需高深的智慧,但其区别也很明显:普通理性的发现带有普遍必然的性质,却未必能得到大众的接受;大众的观点能得到众人的接受却未必是普遍必然地有效的。

因此,康德从日常的道德知识出发,发现“行为普遍必然地道德”的含义,不是依据“大众的观点”,而是“普通的人类理性”。然而,在康德看来,什么样的行为是普遍必然地道德的行为呢?质言之,什么样的行为是无条件善的呢?

在康德看来,普遍必然地道德的行为是这样的:只要我“这样去做”,我的行为就一定会具有道德的内涵或意义,而无论这样做能否带来符合我预期的后果,或大众是否赞同。质言之,它是无条件善的行为。然而,这种无条件善的“这样去做”具体该当如何理解呢?

康德首先指出,它是由“善良意志”规定(determine)的行为。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甚至在这个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之外,不可能设想有其他什么东西是无条件善的。”由它规定或激发的行为,必然是道德的行为。

不过,康德并未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而是转而讨论善良意志之无条件善的根源:这根源不在于它所实现的结果,而只在于它的“意愿”,质言之,即与之相伴随的“善良的”人格或指导它的是正确的基本原则。因为,即使善良意志由于运气不佳或遭遇后娘般苛待的自然,而未能实现其意图,最后仅剩下善良意志本身,这意志也有其价值。因而,善良意志的有用性,或所实现的目的,仅仅提供了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更方便地理解它的背景,或吸引那尚不老练的人们注意它,而不能向行家推荐它或决定它的价值。当然,善良意志的“无条件善”不在于它的有用性或所能实现的意图,这并不意味着善良意志就不能有任何的意图,而只是说决定善良意志之所以善的,不是其他的——例如源自爱好的——目的或意图,而是善良意志自身的目的,或由实践理性设定的目的或意图。

然则,由实践理性所设定的目的或意图又是什么呢?在此,康德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来。不过,他此后接着探讨“尽管处于某些主观的限制和障碍之下、却包含着善良意志概念”的“义务概念”,我们可以设想,实践理性设定的目的或意图就是义务。从而,普遍必然地道德的行为,就是由善良意志规定的行为,就是受实践理性所设定的目的或意图规定的行为,质言之,就是由义务规定的行为。

问题是,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算作是“义务规定的行为”呢?

康德通过行为与义务、爱好的不同关系,探讨了在“什么情形之下行为由义务来规定”的问题。尽管康德在后文中表达了“出于义务就是由义务规定”的态度,但是,对“出于义务”的探讨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通过分析行为的违背义务或合乎义务、无直接爱好或有直接爱好的不同情形,康德展示了它们与“道德价值”的关联。具体而言,这两大类分四种情况,与道德价值各有不同的关联:

(1)对于被认为是“违背义务”的情形,康德认为可以把它排除,因为尽管它对这个或那个意图是有用的,但在其中(由于它本身就与义务相冲突,而)不会发生行为是否“出于义务”的问题。

(2)对于“合乎义务”的行为,康德又根据其与爱好的关系,分为“合乎义务但行为者并无直接爱好的”和“合乎义务且行为者有直接爱好的”两种。

①对于合乎义务而行为者对之无直接爱好的情形。由于行为者同时受其他的(例如追寻自我利益的)爱好所驱动,因而也很容易看出它并非出于义务来做此事。康德在此以“童叟无欺”的商人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商人诚信买卖是合乎义务的,且他对诚信买卖一事无直接爱好,促使他如此行为的是其他的动机(incentives)——自我利益,因而我们很容易看出他并非出于义务来诚信经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行为之合乎义务受制于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因此,自我利益的动机导致的行为没有道德价值。

②对于合乎义务且行为者对之有直接爱好的行为。康德认为,此种情形下,因其同时合乎义务和带有直接爱好,很难看出行为者是否出于义务而行动。例如,保全自己性命、在能力范围之内行善、确保自己的幸福以及爱我们的邻居等行为,尽管它们都是合乎义务的,但是,由于一个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对之有直接的爱好,我们很难确定他到底是受义务规定还是受爱好规定,因而很难确定这些行为是否是“出于义务的”。质言之,由于这些行为的动机都来自行为者内在的心理的因素,因而,它不像那没有直接爱好、纯粹由外在的“利益”来促动的情形,很难辨别到底是义务,还是爱好规定了行为,亦即,由于这两个动机都对行为者产生了促动的作用,故而到底谁主谁从、谁是动因谁是一般的动机,很难辨明。

③对于合乎义务且行为者对之曾有直接爱好但却违背自己的直接爱好的行为。引文有所改动这是显见的“出于义务”的行为。正是由于辨别合乎义务且有直接爱好的行为是否出于义务的极度困难,康德才过激地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说出下面这些话——“正是在这个时候,再没有什么爱好来刺激他,他却自己从这要命的麻木中解脱出来,没有任何爱好而仅仅只是出于义务采取了这一行动,这时他的行动才首次有了价值”、“不是出于爱好、而是出于义务来增进他的幸福,并且正是这样,他的行为才首次有了真正的道德价值”,展示出行为出于义务的显而易见的情形。

康德这种过分强烈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是造成席勒及后来很多人误解的原因:这些表达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必须违背直接的爱好,才是出于义务而行动,它是行为具有道德价值的必要条件,从而只要行为带有任何一点直接的爱好,它就不是出于义务,而哪怕它合乎义务,它也没有道德价值。

于是,问题便是:是否只有当人们完全排除掉爱好之后,行为才由义务来规定、才具有道德价值?当一个行为出于义务时,它能否同时出于爱好?质言之,一个同时出于义务和爱好的行为,有无可能?它意味着行为能否同时把义务和爱好作为其“规定根据”(determiningground),而与“合义务行为的多重规定”相区别,后者指的是合义务行为“出于义务动机做出”、“而这时行为者还具有对该行为的非道德关切”的情况。

同时,也产生了‘出于爱好的行为缺乏道德价值的根据何在”的问题。对此,芭芭拉·赫尔曼是这样来回答这一问题的:“它被描述为仅仅是‘幸运地’碰上了某种对的事情;它所触发的行为准则被说成是缺乏道德内容。”对于后者则有如此解释:行为者缺乏对其行为的道德正当性的恰当关切。因而,“要一个动机是一个道德的动机,它就必须提供行为者对他行为的道德正当性有一种关切”。但是,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样只是回答了“一个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必须具备什么”的问题,尚留下“是什么使得一行为有资格成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康德前述过分强烈的言论似乎支持“只有完全排除掉爱好,行为才由义务规定、才具有道德价值”。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透过字面意思,严肃地而不是随意地理解康德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涵,就会发现,康德过分强烈的表达,其意图实际上是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在何种情形下行为出于义务”,为了凸显“义务”作为道德行为的主观规定根据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强调的首先是一般所认为的“只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的观点,这也是康德前述引文的表层意思;其次,这种排他性也意味着行为具有道德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义务,而不是也没有其他的原因。它并不表示出于义务的行动不能伴随着爱好、不能产生人们期望的结果,而只是认为,爱好、人们期望的结果等,作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的“副产品”,尽管可能对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不构成行为的规定根据。综合起来,这种“排他性”意味着“仅仅出于义务,行为具有道德价值”或“一个行动要有道德价值,当它是出于义务动机而做出的”“的观点,即“出于义务而行动”是行为具有道德价值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因而,我们很难说,要使一个行为具有道德价值,就必须完全排除爱好,甚至必须“带着反感”去做,而是只要一个人在实施一个义务所要求的行为时,他对其行为的道德正当性有着关切,且正是由这种关切才实施了这一行为,该行为就是有道德价值的行为。

为什么说“义务作为道德行为的主观的规定根据”具有排他性?根据康德道德行为的规定根据,指的是决定一个行为普遍必然地有道德价值的原因,它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加以考察:从客观上说,只是“道德法则”;主观方面,则只能是行为者的“自律”。当然,在“普通理性的道德知识”这里,康德并没有探讨道德行为客观的规定根据;而对于“主观的规定根据”的探讨,则显得较为复杂。康德提供了可能成为行为的“主观规定根据”的因素,包括好处或利益、人们期待出现的结果、爱好、对幸福的追求,以及“义务”等。从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观察可知,好处、期待的结果、爱好、幸福等可以和“义务”一起,在主观上促使一个合义务的行动产生。由此产生了“合义务行为的多重规定”的问题。理查德-亨森(RichardHenson)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战斗一嘉奖”和“合格报告”两种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认为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的道德价值的观念并不很重要,它只是提供了一些例子,说明道德价值就好像对一个战胜了巨大困难(比如成功抵制了强有力的偏离义务的欲望的诱惑)的人的赞赏,亦即道德价值仅仅是对战斗胜利的嘉奖。康德对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论述,出现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在那里,康德提出了一个“友好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个合义务的行动要有道德价值,‘只要对义务的尊重是在场的,并且有这一点就已足够[产生合义务的行动],即使(如碰巧发生的那样)其他动机也是在场的,而它们自己也许就已经足以产生合义务的行动’。”赫尔曼指出了亨森的观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替代性意见:“当一个行为具有道德价值时,非道德的动机(incentives)可以是在场的,但是它们不可以是行为者在行动时的动因(motives)。如果行为者的行动是出于义务的动因,他的行动就是因为他把这个行为是道德上所要求的这一事实看作是选择的根据”。不仅如此,赫尔曼还根据康德对行为的分类,强调了“义务所要求的行为”这一限制条件,对一个行为有道德价值的必要性。‘并参考该者洼’赫尔曼对于亨森的修正,强调了非道德的因素如利益、爱好、幸福等,可以作为动机,但不能作为动因,即不能作为道德行为的主观规定根据,而能成为动因的就只有“义务”或“这个行为是道德上所要求的”这一事实。需要指出的是,赫尔曼并未否定亨森把“义务”的动因当作道德价值的充分条件的观点,而只是从动机与动因的区分中,突出了“义务”与其他因素相比,在决定一个行动的道德性时的决定性意义,它排斥了诸如利益好处、爱好、期待的结果和幸福等感性因素作为道德行为的主观规定根据的可能性,而只承认“出于义务动因”作为唯一决定一个(义务所要求的)行为是普遍必然的道德行为的根据。

在此,我们还应该再思考一个问题,即一个行为同时出于义务和出于爱好,它究竟有无道德价值?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以“一个行为同时出于义务和出于爱好是否可能”为前提。这个问题即是说,一个行为能否同时以义务和爱好为动因。这是否意味着一个出于义务的行为伴随有爱好,就可以断言该行为既是出于义务又同时出于爱好?显然不能这样认为。因为“出于……而行动”表达的是促使一个行动产生的规定性根据、决定性的原因。也许,大众的观点能接受“义务”和“爱好”共同为有道德价值行为的主观规定根据。但是,在康德看来,“出于义务而行动”、把义务和善良意志当作行为准则,从而敬重法则,把“所有的质料原则都抛开了”。质言之,在康德看来,义务作为行为的“动因”,具有排他性,它排斥了其他任何质料原则作为行动的动因,但却未排斥诸多质料原则作为行动的动机。甚至可以断言,任何作为动因的实践原则都是排他的,但也同时容纳其他的原则作为动机。从而,对于康德来说,“一个行为同时出于义务和爱好”是不可能的,而问这样的行为有无道德价值,本身就提错了问题。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在普通道德理性知识中,康德对一个行为如何普遍必然地有道德价值的探讨,结穴于“出于义务的动因做义务要求的行动”这一点。他虽未明言、却隐含了“出于义务的动因”是一个义务要求的行为普遍必然地有道德价值的唯一充分的原因。当然,出于义务的动因,即意味着是善良意志规定的。从而,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仅仅由善良意志规定的、仅仅出于义务的动因而做出的义务要求的行为,即是普遍必然地有道德价值的行为。

思想道德论文范文第15篇

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的完成,每一个大学生都面临多种观念的冲击,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思想交流的结果造成道德情感冷漠,心理问题增多;面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样一种新兴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应对其教育方式特殊性引起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弱化,如何解决学生在面对社会用“有色眼光”看待高职教育的时的困惑,并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心理问题;怎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各种思想道德观念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混乱与无序。本文旨在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求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二、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模式和教育主体都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一)新时代的变化给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全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和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正在接收新的冲击。

首先,信息网络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已经给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其特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追求平等的价值取向,其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模式赢得了学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网络信息的混杂性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价值取向多元化。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进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但严峻的就业形势却日益显露。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增加竞争力,高职高专学生大都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对思想道德教育却形成一种偏见,把思想道德教育仅仅看成一种理论说教,忽视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形成一种误区。

再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作为学生学费来源的家庭收入两极分化较严重。这种情况造就了学生两种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

(二)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理论上以“够用”为原则,强化学生的技术操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将理论“够用”原则套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压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与高职高专教育模式相适应,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能做到加大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力度,但却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作为教育主体,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生源类型层次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的学生等。虽然同样是作为计划录取的学生,但从成绩上看仅仅是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次。这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思想认识上的肤浅性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等等。

其次,从学生心理上分析,自卑心理严重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国家教育政策上看,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兴起和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但是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看,高职教育一直在低层次教育中徘徊,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学生考不上“名牌”大学的无奈选择,而且在就业时还要面临单位的“不认同”甚至是“歧视”。这种观念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压力,同时加上学习基础的差异,进而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者过分不冷静,走极端,或者逆反心理较强,形成某些过激行为,从而导致了道德知行分离。

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作为青年大学生,他们同样处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日渐提高、自我意识、人生观日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道德观念日益增强,道德评价能力逐步提高,但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没有独立的社会角色定位及社会风气等诸多原因,又使得他们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导致一些高职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从而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综上所述,从高职教育特殊的教育类型和教育主体出发,积极探求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

教育方式方法成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

三、加强和改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基础性环节: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全部德育的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打破因袭或仿照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性实施教学。比如,在教学内容上,在“理论够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专题性教育:根据社会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市场经济理论教育,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创新教育等等;在教学方法上,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组织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动嘴讲,动手做,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通过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凸现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加大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从教经历发现,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大部分由心理问题引起,比如由于对环境不适引起的孤独、郁闷;由于自我定位不准确引起的忧虑、抑郁;由于其他人的观念等引起的自卑或者自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错位,甚至对社会产生敌视,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便是触目惊心的例子。因此目前只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保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在硬环境方面,学院要重于美化校园,绿化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在软环境方面,学院要重于提倡一定的文化理念,在无形中积淀文化氛围;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倡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文明创建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加强修养、规范言行,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重心,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一个为人师表,具有很强威信的班主任、一个能做到自我管理并能起到火车头作用的班委、良好的班风班貌都能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以社会大课堂为载体,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央教科所的专家也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因此让枯燥、空乏的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并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这种形式已经为大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如通过不定期的专业实习实训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可以以此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参观革命根据地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企业工厂的参观考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让时代的主流精神和社会的进步要求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五)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保障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时间普遍较短,各项制度处于摸索阶段。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做到严格、规范,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正如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周济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高职院校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高职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①邓恩远,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构想与探索.职教论坛,2002(3).

②胡新华,邓小平人才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3).

③网络资源:德育“三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search/eval/9881.shtml.

④网络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special/specia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