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3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病程1.6~12.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使其适量运动、均衡饮食,降糖药、洛丁新治疗,观察组同时再给予黄芪和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3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达63.3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的餐后2小时及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检测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结果比较,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病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较理想的疗效,延缓或逆转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肾病;肾小球

肾病在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常见,其也是促使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糖尿病早期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延缓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提升其生存质量非常重要。笔者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对7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疗效不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3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59例,年龄40~72岁,平均(59.1+5.9)岁,病程1.6~12.5年,平均(6.1+3.1)岁;患者合并高血压11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2例、脂代谢紊乱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3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7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确诊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Mon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法[1],所有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处于20~200/ug/min,并将引发蛋白尿增加的其他因素排除。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使其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降糖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照组采用洛丁新每日一次,每次10mg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再给予每日一次的黄芪30ml和丹参10ml分别加250ml生理盐水分别静脉点滴,半个月为一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

1.5 疗效评定: 显效:尿白蛋白排泄率小于20/ug/min,体征、症状消失;有效: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一半以上,体征和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尿白蛋白排泄率未下降或下降未达一半,体征和症状没有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6例(占37.14%)、有效37例(占52.86%)、无效7例(占10%),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显效10例(占16.67%)、有效28例(占46.67%)、无效22例(占36.67%),总有效率达63.3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糖、尿白蛋白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的餐后2小时及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检测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变引起的肾小球硬化[2],其病情发展具有进行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功能慢性衰竭,其发病机制和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肾小球出现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生化代谢发生紊乱。中医学则认为主要是因为气阴两虚[3]、瘀血而致,气虚主要表现在脾、肾,而阴虚则集中在肺、肾。糖尿病早期肾病时期,患者脾虚已久,并产生了生化功能障碍,血流缓慢并进一步使脉道淤阻,所以该病症的治疗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现代药理研究[4]表明,丹参可以对血液凝固进行抑制,使血液黏度降低、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肾脏血液循环改善,进而提高肾脏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率;黄芪具有加强机体代谢、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提升机体适应性的功能,减少蛋白尿排泄,有效改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状态,并使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栓形成几率减少,进而使血液高凝状态改善。两种药物的搭配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血糖及尿蛋白的排泄率。本组治疗中观察组生化指标和血流度学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性下降;两组治疗前后的餐后2小时及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检测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中药的益气、活血、化瘀功效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具有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糖尿病早期肾病可以通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较理想的疗效,减少或消除肾脏的进一步,延缓或逆转病情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 邱晓堂, 张永杰, 吴中虎, 等. 滋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观察[J]. 2007, 25(6):1169-1171.

[2] 冉颖卓. 虫草菌制剂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30例的干预治疗[J]. 陕西中医, 2006, 27(3):309-310.

[3] 张惠. 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5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 24(4):58.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21-03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很高,约占糖尿病患者的30%;同时,危害也很大,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美国肾脏病资料库统计数据表明,糖尿病肾病(DN)目前已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6%左右。糖尿病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国内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本文就近几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糖尿病肾病是以肾小球血管受损、硬化为主的病变,蛋白尿是其进展的标志。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微量蛋白尿期,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排出率UAER 达(20~200)μg/min或(30~300)mg/24h),经过有效的治疗,肾脏病理改变可以逆转。一旦发展到临床蛋白尿期(尿蛋白排出率UAER>200μg/min或>500mg/24h),患者即持续出现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呈进行性下降,病理损害将不可逆转,最终发展到肾功能衰竭。近年来研究发现,尽管糖尿病肾病治疗比较困难,但综合治疗对各期糖尿病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可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饮食治疗

目前,低蛋白饮食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0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对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病人,饮食蛋白摄入量以[(0.8~1.0g)/(kg・d)]为宜,当GFR下降后,饮食中蛋白的摄入量进一步降至[(0.6~1.0)g/(kg・d)]。限制蛋白摄入可以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蛋白质代谢,同时改善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有助于延缓肾损害的进展。余良珍等[1]认为低蛋白饮食能有效降低肾小球后血管阻力,减少蛋白尿,长期稳定肾功能,但易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建议限制蛋白饮食的同时,增加α2酮酸及必需氨基酸,则长期疗效更好。近年来研究[2]发现不仅低蛋白饮食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也发现低碳水化合物、低铁、强化多酚饮食(CR-LIPE)也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有研究[3]对191例不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8~3.8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为限制碳水化合物、低铁、强化多酚饮食,对照组为标准低蛋白饮食(0.8g/kg・d)。结果显示在随访期内,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酐翻倍者为39%,试验组为21%;39%的对照组患者在随访期行肾移植或死亡,试验组为20%。结论为CR-LIPE饮食比标准低蛋白饮食疗效提高40%~50%。CR-LIPE组也没有出现缺铁性贫血。但对于同时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替代治疗的患者,由于铁的生理需求增大,铁的缺乏可能会影响贫血的治疗,故此疗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碳水化合物平均摄入量应减少50%;饮料选择茶、红酒及水;鼓励患者多饮茶,在午餐和晚餐时可饮用红酒,但每次不能超过150mL,选用纯的橄榄油食用。

2血糖的控制

血糖控制不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993年由美国和加拿大29个医学中心对1441例1型糖尿病患者所进行的DCCT研究,首次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了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长期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减慢其进展速度,并以令人信服的临床研究资料肯定了高血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作用。研究表明[4],严格控制血糖能使1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下降39%,临床蛋白尿的发生率下降54%;对于2型糖尿病也能使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下降33%。DN患者血糖控制要求空腹血糖

3血压的控制

高血压是加速DN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证据提示DN患者血压增高肾功能恶化加快,系统高血压传递到肾小球毛细血管床使球内压增高,这可能是肾小球硬化的始动因素。舒张压>90mmHg的患者,其肾脏病进展速度是血压正常者的2倍。GFR的下降速度与血压有关,控制血压低于130/85mmHg,GFR的下降大约每年2mL/min。血压控制的靶点应根据CKD分期,CKD 1~4期,蛋白尿1g/24h,则控制血压低于125/75mmHg。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控制DN患者高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地认可,并成为首选药物。大量研究证明,应用ACEI抑制Ang 的合成或应用ARB 阻断Ang 受体介导的生物效应,都能够抑制Ang 的致病作用,两种药物合用更有协同的作用,对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具有更大的意义。但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ACEI要特别小心,因为这些药物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如果血肌酐进一步增加,甚至出现高钾血症,则必须停药改用其他降压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降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的效应和ACEI相似,但保护作用相对弱一点,可能与它们降低入球小动脉张力有关;β受体阻滞剂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不如ACEI,但如果血压未达标且心率>85次/min,可以加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在1型糖尿病肾病中,如果把患者MAP控制在93mmHg,则约有40%~60%的患者其受损的肾功能有所恢复,在这一研究中,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所带来的益处与所用降压药的类型无关。

4血脂的控制和抗凝药物的治疗

动物实验发现高脂血症能加重肾损害,纠正脂代谢异常尤其是控制高胆固醇血症,可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在DM早期即已伴随脂代谢异常,关于脂代谢异常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有实验发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单核巨噬细胞系起着关键作用[5],DM血脂异常尤其Ox-LDL增高能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促进肾小球内过氧化物阴离子的生成,加速DN的进展。已有研究发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对DN的发展能起到积极防治作用[6],可能与减少TGF-β1来源、抑制Ras-MAPK途径等方面有关。已知TGF-β1在DN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单核巨噬细胞在肾脏局部的侵润和增生是TGF-β1的主要来源。DM患者脂代谢异常治疗的目标值:总胆固醇

5中西医结合治疗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显著降低尿蛋白含量,减轻肾功能损害,从而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黄芪可减少DN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及降低血内皮素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增加肾血流,抑制氧化糖基化,抑制肾脏一氧化氮合成从而减轻肾损害;水蛭可以降低DN患者的血糖、血肌酐、尿素氮,降低尿蛋白排出率;大黄能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和增生,改变DN早期肾脏高滤过、高灌注状态,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值;丹参和葛根素可使早期DN患者24h尿微量蛋白明显下降;冬虫夏草可减少早期DN患者的尿蛋白漏出,延缓DN进展;川芎(主要成分川芎嗪)通过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以减轻肾小球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抗纤维化以延缓肾小球硬化,治疗肾功能减退;银杏叶[7](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通过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等使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减少,降低早期DN 患者高水平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减轻内皮功能紊乱,对早期DN 的防治有一定作用。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制剂大多含有以上成分,常见的有百令胶囊(主要成分是人工冬虫夏草)、肾康Ⅰ、肾康Ⅱ、六味地黄软胶囊、银杏叶提取制剂天宝宁等,通过临床证实,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6逆转IR

IR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基础,也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与IR相伴的高胰岛素血症通过导致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高凝状态引发或加重肾脏损害。此外,在IR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淀素(Amylin)水平异常升高,Amylin可以沉积在肾脏组织,通过诱导系膜细胞凋亡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导致组织损伤。目前推崇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一方面罗格列酮能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显著抑制系膜扩张诱导的NF-kappaB活化,降低MCP-1的表达水平和趋化活性,减轻巨噬细胞侵润及炎症反应,发挥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8]。糖尿病初期,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肾脏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出现尿微量白蛋白。Pistrosch等[9]报导:在首次诊断为糖尿病并且已经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中,服用罗格列酮12周后,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比服药前显著下降;同时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肾内NO生物利用度。因此认为罗格列酮能通过改善2型糖尿病早期的高滤过状态,改善肾内NO生物利用度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7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DN患者蛋白尿的形成除血流动力学因素外,肾小球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损伤,肾小球基膜病变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在DN蛋白尿的形成及其加重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DN早期肾小球出现的高滤过、高灌注和高压力与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有关;因此,ACEI和ARB除了具有降压作用外,被广泛用以降低DN患者的蛋白尿。近年的研究表明,ATⅡ可以通过增加TGF-β1和PAF1的表达,使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加。另外,ATⅡ还可以通过活化淋巴细胞,介导肾脏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加重肾脏病变和组织纤维化的进程。因此,ACEI和ARB的应用不仅能减少DN患者的蛋白尿,而且还具有减轻肾组织病变,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的作用。雷公藤具有抑制细胞因子-kB(NF-kB)活性,抑制内皮细胞VEGF产生,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释放炎症趋化因子的作用。根据DN患者蛋白尿形成的机制,对伴大量蛋白尿的DN患者加用雷公藤治疗,发现雷公藤能明显减少患者蛋白尿,其确切的临床疗效目前正在研究中。

8积极治疗并发症

感染是糖尿病患者一个常见的并发症。DN患者不仅易发生尿路感染,如果植物神经病变累及膀胱发生尿潴留,其结果不仅可以引起梗阻性肾病,同时也使原已易感染的DN患者发生上行性肾盂肾炎及缺血性肾坏死,这些都将进一步加速肾功能损害的速度。因此,DN患者应强调预防和积极治疗尿路感染的重要性。需要指出的是,DN患者在接受一些影像学检查时,容易出现因造影剂引起的肾脏损害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在患者已有肾功能不全和大量蛋白尿的情况下。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现DN时,常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及周围神经血管病变,这些肾外并发症的处理对于保护肾功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9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疗法

对DN肾衰竭的治疗目前倾向于早期透析,主要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如有较严重的水钠潴留、高血压或左心功能不全,经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或出现恶心、呕吐及乏力,或出现精神症状如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或昏迷,或有高分解代谢,GFR降至15mL/min时均为开始透析的指征。有条件者应考虑肾移植。

DN的防治应强调一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严格控制高血糖,控制高血压,纠正脂质代谢异常,逆转IR和控制其他并发症是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不全发生的基础。在DN的不同阶段应结合临床具体病情,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侧重,同时还需兼顾心脑血管和其他并发症。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治疗是提高DN防治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余良珍,王亦萍,陈锦怡.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J]. 实用老年医学,2002,16(1):49-50.

[2] Facchini FS,Saylor KL. A Low-Iron-Available,Polyphenol-Enriched,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 to Slow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Diabetes,2003,52(5):1204-1209.

[3] Rigat B, Hubert C, Alhenc-Gelas F, et al. An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the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gene accounting for half the variance of serumenzyme levels[J]. Chin Invest,1990,86(4):1343-1346.

[4]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DCCT) Research Group. Effect of intensive therapyon the 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J]. Kidney Int,1995,47(8):1703-1720.

[5] Karin JD,Zemin C,Alison J. Role of hyperlipidemia in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 focus on diabetic nephropathy[J]. Kidney Int, 1999,56(Suppl 71):31.

[6] Park YS, Gudarro C, Kim Y, et al. Lovasatin reduces gomerular maerophage influs and expression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RNA in nephritic rats[J]. Am J Kidney Dis,1998,31(8):190.

[7] 李旭升,傅晓骏,郎旭军,等. 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 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5):412-414.

[8] Gruden G,Setti G,Hayward A,et al. Mechanical stretch induces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activity via an NF-kappaB-dependent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protein-1-mediated pathway in human mesangial cells:inhibition by rosiglitazone[J]. J Am Soc Nephrol,2005,16(3):688-696.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药;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同时,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2]。有数据表明,约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3]。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重点。文章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11月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为今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5~78岁,平均(66±16.8)岁。糖尿病病程在6~24年不等,平均患病时间(14.5±7.4)年。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2例。本组病例排除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不全者。

1.2  分组情况以及治疗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组方进行治疗,另一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中药组方治疗的基础上注射胰岛素以及西药辛伐他丁。具体治疗方法如下:①中药治疗组:诃子(去核)、红花、豆蔻、余甘子、姜黄、小檗皮等各15 g,蒺藜、金礞石、刺柏、刀豆、熊胆、牛黄各10 g。以上药物除熊胆、牛黄另研细粉外,其余一起研成细粉,过筛,加入熊胆、牛黄细粉,混匀,用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即得。服用方法:3次/d,20 g/次,3个月为1个疗程。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上述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丁(安徽三超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54)每晚顿服,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进行糖尿病饮食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1.3  疗效判定标准[4]:疗效判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标准进行判定。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24 h尿白蛋白定量恢复正常或下降30%以上或者血肌酐恢复正常或下降30%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4 h尿白蛋白定量下降10%~29%或血肌酐下降10%~29%;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24 h尿白蛋白定量或者血肌酐无变化或者下降水平在1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中药治疗组3411(32.35)15(44.12)8(23.53)76.4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421(61.76)①8(23.53)5(14.71)85.29①注:与中药治疗组比较,①P<0.01

两组经3个月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显效例数极显著高于中药治疗组(P<0.01),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中药治疗组(P<0.0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导致严重肾功能衰竭,最后导致死亡。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而我国传统的中医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对此病进行治疗,本组所选中药具有消渴固本、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而辛伐他丁是治疗糖尿病慢性肾病的常用药,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增强肾脏健康的功能,因此,它与中药合用,能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肾病。

本组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可选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4 参考文献

[1] 李  锋,李晓苗,王汉民,等.“泽黄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8(2):233.

[2] 李  青,张国瑛,闫慧明,等.保元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38(1):29.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中西医结合治疗透析前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026-02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1](2)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异常。(3)肾功能可正常或肾功能不全未达透析标准。(4)所有病例均排除其他慢性疾病及原发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尿蛋白增加。(5)排除心力衰竭,感染,发热或药物的影响。

1.2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蛋白化验、血液生化、双肾超声等检查结果,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共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4岁(28~76岁),糖尿病病史平均11.3年(5~17年);糖尿病肾病病程平均3.6年(半年~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23例;对照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6岁(36~72岁),糖尿病病史平均10.6年(6~15年);糖尿病肾病病程平均3.8年(1年~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1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3治疗方法

1.3.1一般治疗 两组病例均严格糖尿病饮食,同时给低蛋白精蛋白饮食(0.6~0.8g/kg-d),纠正酸碱失衡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平稳,继续使用原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肾功能不全的加服尿毒清冲剂(无糖型)排毒,每次一包,每日4次,晚间一次2包。肾功能不全达到氮质血症期的给尿毒清冲剂3包 泡150ML温水灌肠,每日2次。

1.3.2对照组方案 一般治疗基础上, 加服肾炎康复片 3 片 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间隔2周进行第二疗。

13.3治疗组方案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ACEI类药物+中药治疗。其中ACEI药物选伊那普利、贝那普利之一10~20mg 口服 每日一次 长期使用,中药口服益肾化湿颗粒2周为一疗程,间隔2周进行第二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统计疗效。其中治疗组有1例病情加重而行血液透析的不做统计。

1.4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拟定1 临床控制:24h尿蛋白及β2微球蛋白(β2-MG)正常者;2 显效: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40%者,肾功能回复 SCR≥100 µmol/L;3 有效: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比较,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后肾功能将不可逆地进行性下降,[2]尿毒清灌肠治疗对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有明显疗效,肾炎康复片对改善肾有效灌注延缓肾衰进程有一定帮助,但不能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蛋白漏出,ACEI类药结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能有效改善肾有效灌注水平,同时控制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增加,治疗组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糖尿病状态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活跃,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紊乱,尤其是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在糖尿病肾病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入球小动脉阻力降低,而其出球小动脉的阻力相对增加,从而使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出现肾小球高滤过现象。[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低蛋白饮食治疗血压正常的糖尿病大鼠能显著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力及高滤过状态,2型糖尿病蛋白尿发生率高达56%, 2 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以上,因此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DN 占主导地位,由此导致的肾功能衰竭也迅速上升。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早期 DN 的主要指标[4],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即应使用 ACEI 治疗,这样可以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有人对血压正常,白蛋白尿正常(AER

参考文献

[1]许曼音,陆广华,陈明道.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3-425.

[2]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58.

[3]White KE. research into the glomerular podocyte-is it relevant to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 Med,2006,23:715-719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86-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变为特征的总称[1]。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发生率为20%~40%,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2]。它是由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系列代谢紊乱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症[3]。现代医学对DN的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性方法,随着对DN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受到医学界重视,值得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大多数学者认为消渴并发"水肿"、"水病"、"尿浊"、"腰痛"、"关格"等与DN相近。古代医家明确指出消渴病日久可转变为水肿,且病情严重。多数医家认为与"下消"等同,属三消中病情较严重者,属于肾病范畴,即消渴继发水肿、胀满、尿浊、关格等。由此可见,以上论述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在其绵长的病程中出现的尿浊、水肿、消肾等一系列表现均属肾病的范畴。

消渴病日久伤及脾肾,脾气虚则无以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注膀胱;肾气亏虚,失于封藏,精关不固,固摄无权,致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而见尿浊;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脾阳虚则转输运化水液无权,水湿内停,肾阳虚则不能蒸腾气化,水湿蕴结周身而发为水肿;脾肾衰败,先天之精不足,后天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濡养诸脏,故DN是以肾虚为根本,最终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俱衰的病证。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方面,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治法,祝湛予[4]对DN给予对症治疗,早期病变均以降糖为主(黄芪、生地黄、苍术、玄参、葛根),蛋白尿重用生黄芪;血尿常加生荷叶、生侧柏叶等,水肿者加车前草、墨旱莲;血压高加牛膝、桑寄生、钩藤或杞菊地黄丸;晚期水肿明显常用防己地黄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吕仁和[5]根据西医诊断进行辨证分型,将DN分为3度。Ⅰ度患者以肝肾阴虚,血脉不和为主,药用黄精、生何首乌、生地黄、地骨皮、赤芍药等;Ⅱ度患者以脾肾气血阳虚、浊毒内留为主,方用生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等;Ⅲ度患者以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为主,药用黄芪、当归、太子参、桑白皮、车前子等加减。李小娟[6]将DN分为有水肿和无水肿2型。其中无水肿型是DN早期常见类型,此时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见,方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水肿型以脾肾气虚为主者方用六君子汤合六昧地黄汤加减;以脾肾阳虚为主者方用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加减;水肿肾衰竭期以浊阴上逆为主,方用大黄附子汤加味。亓鲁光[7]将DN分为5期辨证治疗。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期,方选杞菊地黄丸,并佐以活血利水的药物;脾肾两虚,阳气亏虚期方选肾气丸或真武汤加减;湿浊滞留,上逆犯胃期:方选大黄附子汤或温脾汤加减;肾虚血瘀,脉络痹阻期: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水气上逆,凌心射肺期:方选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刘宝厚[8]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期论治DN。①早期:即糖尿病初期和隐匿期,此时以肝肾阴虚的表现为多见,治宜滋养肝肾,清热明目。②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即早期肾病期,证由阴虚发展到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③水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期:即临床肾病期,证属脾肾气(阳)虚,治宜培补脾肾,益气活血。病久阴阳两虚,治当阴阳双补,温肾利水。④晚期DN期:即肾衰竭期,治宜透析治疗。

2.2 专方专药:虞氏等[9]采用鹿茸丸加味治疗本病38例,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24 h尿蛋白总量等观察,结果总有效率89%。张氏[10]自拟糖肾平安汤(黄芪、玉米须、人参、黄柏、山药等)治疗,总有效率达78.57%。魏氏[11]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0%。曹氏等[12]观察了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结果显示金水宝胶囊能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改善异常的脂质代谢。张氏等[13]以健脾益肾、泻浊化瘀为法 (红参、白术、茯苓、枸杞子、菟丝子、陈皮等)治疗糖尿病病34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13例。张氏[14]运用糖肾胶囊治疗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结果显示糖肾胶囊加西药治疗组与单纯用美吡达或糖适平西药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改善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方氏[15]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15例,总有效率93%,中期10例,总有效率80%,晚期5例,总有效率60%。

2.3 实验研究:综合目前本病的中医实验研究,本病治疗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出发点以延缓本病的发生及病后改善肾功能为主;其二,治疗方法是以单味药或复方为主,单味药作用的疗效为精选本病针对性药物提供了可靠资料;复方作用的疗效研究为确立本病的中医治法指明了方向。

2.3.1复方的实验研究: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抑制肾脏高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肾脏肥大及肾小球系膜基质的扩增[16]。苏氏[17]用四氧嘧啶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降糖通脉宁对大鼠血清及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发现该药具有较强的降低肾心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作用,并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恢复体重,降低血清抗坏血酸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2.3.2单体实验研究:近几年来,采用单味中药配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多有报道,其中对大黄、黄芪两味中药的疗效观察报道最多。在对大黄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以大黄代茶饮,治疗4周后治疗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胆固醇均较对照组降低,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1)。表明大黄有明显的降脂祛纤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18]。刘氏等[19]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发现该药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周钰娟等[20]观察了金樱子对STZ糖尿病大鼠的干预疗效。治疗后,金樱子干预组血糖降低,肾脏肥大明显改善,TGF-β1、Ⅳ型胶原表达明显下降,肾脏病理改变较DN模型组有较大改善。钟警等[21]观察了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内皮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葛根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使ET表达显著降低,提示葛根素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林兰等[22]将确诊为早期DN的78例患者,以糖微康胶囊同时给以西药常规,结果糖微康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尿系列微量蛋白、血脂、AI,ATⅡ,ANP,ET-1,Ⅳ胶原蛋白,改善肾功能,调节血栓素-前列环素系统的动态平衡。徐蓉娟等[23]治疗早期DN 62例,中药组给予治糖保肾冲剂,西药组用苯那普利。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组间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

3 结论与展望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西医治疗无特效药,临床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降低蛋白尿等治疗为主,但其价格昂贵,疗程较长,不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而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往往是综合作用的体现,所以有其优势。但中医治疗目前尚未形成较统一的辨证分型和临床疗效标准,难以准确评估治疗方法和衡量疗效水平。我们应该以现代医学的手段更深入、更严谨地阐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和疗效,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期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耀珍,张志利.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58-60.

[2]杨丽,梅长林.糖尿病肾病的防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4):8-10.

[3]钱荣立.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519-526.

[4]董振华,季元.祝湛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经验[ J].中医杂志,1997, 38(1): 12-14.

[5]刘美奇,高菁,尹科美,等.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4期蛋白尿的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 10(4): 26.

[6]韩云平.李小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撷要[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 23(1): 13-14.

[7]林莹宣,张静,曾静.亓鲁光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撷要[ J].山西中医,2009, 25(1): 6-7.

[8]薛国忠,戴恩来.刘宝厚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6):314-315.

[9]虞芳华,张明,丁学屏.鹿茸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38例[J].陕西中医,1997,18(12):541.

[10]张莹雯.复方糖肾平安汤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56例[J].四川中医,1998,16(8):22.

[11]魏玲玲.益气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4,45(1):39-40.

[12]曹永芬,李雪梅,杨娟.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26(5):451.

[13]张传方,安雪梅,滕毅良,等.健脾益肾、泻浊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致慢性肾功不全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1996,(6):18.

[14]张惠珍.糖肾胶囊在改善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变化[J].北京中医,2000,19(2):16-18.

[15]方连顺.真武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J].福建中医药,2000,31(3):34.

[16]王耀献,原爱红,黄哲,等.止消通脉宁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3):30-32.

[17]苏爱峰.降糖通脉宁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4(5):291.

[18]王红纲,赵振霄,刘丽秋,等.大黄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36.

[19]刘宽芝,王燕,王为社.刺五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LPO及SOD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31.

[20]周钰娟,廖前进,张秋菊,等.金樱子对大鼠糖尿病肾脏的实验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5(3): 332-335.

[21]钟警,刘江华,王采云,等.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内皮素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2): 292-294.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糖尿病性肾病;胰激肽原酶;中药;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50-02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Diabeitic MeUitus,DM)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复杂,与遗传因素、血液循环异常、糖化终末产物及蛋白激酶C(PKC)有密切联系,当血糖长期控制不良时,肾脏吸收的糖分增加,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形成尿中蛋白明显升高,最终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采用新透析治疗后心、脑等大血管损害,同样会引起显著的预后不良。本文通过对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分析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 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1]。其中男4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5岁。所有患者均无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发热、运动及近期使用肾病药物病史等引起尿蛋白增多的情况。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种治疗方式组: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和活血化瘀法治疗组各4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基础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稳定于7.0 mmol/L左右,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予口服降压药物,使血压稳定于130/80 mmHg左右。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将40 U胰激肽原酶溶解于2 mL生理盐水中,肌肉注射1次/d;活血化瘀法治疗组:以自拟益肾活血化瘀汤为主,其主要成分为: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枸杞子、葛根、麦冬、黄芪、丹参、怀牛膝、益母草、太子参、人参、沙参、白术;阴阳两虚者加肉桂、制附子、黄连、石膏、红花、赤芍、莪术等,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24h尿蛋白(AER)测定,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肌酐(CRE)、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4h AER含量较治疗前下降2/3以上,CH、TG、UA、CRE、BUN较治疗前下降1/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24hAER含量、CH、TG、UA、CRE、BUN均较治疗前下降1/3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的或症状加重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8%,高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激肽原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约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肾脏并发症,即糖尿病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①糖尿病肾病是因复杂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形成,为多基因与多环境因素疾病;②患者肾入球小动脉扩张,而出球小动脉血管扩张不明显以致形成肾小球高血压,是肾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时引起白蛋白尿的原因之一;③终末糖化产物使蛋白质难以分解,并引起细胞外基质的增加;④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化,引起肾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亢进及肾系膜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产生过多[2]。当血糖长期控制不良时,肾脏吸收的糖分增加,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形成尿中蛋白明显升高,最终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对肾病早期可逆阶段进行治疗,主要是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限制食入蛋白质的量,服用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药物。如已出现肾功能衰竭,就要考虑做透析甚至行肾脏移植手术。目前的观点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仍以保守疗法为根本,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压与低蛋白饮食疗法。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3],糖尿病性肾病可使肾血流速度减慢,压迫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内形成微循环障碍。胰激肽原酶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肾血流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及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从而达到调节血糖、改善心脏功能及消除或减少蛋白尿的目的[4],因此在糖尿病性肾病早期阶段使用胰激肽原酶可逆转病情。有研究表明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可取得一定的效果。本研究表明,在胰激肽原酶治疗后,降低24hAER含量,CH、TG、UA、CRE、BUN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趋势,提示在胰激肽原酶作用下,其肾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与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值呈正相关[5],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糖尿病性肾病有肾组织局部血瘀,血瘀是其基本的病理基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出现蛋白尿。患者可出现以下病理变化:肢体微血管病变,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瘀滞,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入组织间,其渗透压增加;蛋白丢失形成的低蛋白血症;肾小球硬化所致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血管扩张,动静脉分流形成,静脉瘀血。因此,化瘀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有文献报道利用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效果明显。国内多项药理研究证明,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等均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改善肾功能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自拟益肾活血化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现其治疗有效率达85%以上,且高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该汤对患者24hAER含量、CH、TG、UA、CRE、BUN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提示我们:中药活血化瘀法是保守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较佳方法,而且在治疗过短中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789.

[2] 合田,朋仁.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2003,24(9):394-395.

[3]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7篇

【摘要】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根据症状、体征和舌象脉象,属于中医“肾消”、“下消”范畴。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医以滋肾益肺建脾化瘀为法;西药首选胰岛素,其次口服降糖药物(如糖适平、美吡哒),合并高血压的配合降压药物,另外结合抗凝药物,伴浮肿的加用利尿剂;注意饮食控制。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20例,显效9例,占45%;有效8例;占40%;无效3例,占15%;总有效率85%。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从理论上也为也为现代的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分子酶学、分子生物学所阐明,因此西医治疗模式,开辟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途径,显著地提高了疗效,改变了传统的治疗的治疗观念,极大地提高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寿命,充分体现了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势。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西医治疗方法结果

一、 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糖尿病肾病,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及主要死之一。I型糖尿病的3%—4%在5—10年出现肾脏病变,II型患者中的15%在10—20年出现肾脏病变。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根据症状、体征和舌脉,属于中医“肾消”、“下消”范畴,祖国医学早就有“消渴”并发水肿的记载。《圣济总录》即有“消渴病多转变……此病久不愈,能为水肿……”。《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亦有“有消渴后身肿者,有消渴面目足肿小便少者”等记载。

二、 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

笔者近3年临床工作中,运用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深深体会到了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所在。

(一)临床资料

20例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8岁—66岁,平均年龄46.6岁。

诊断依据:有5年以上糖尿病史,持续蛋白尿,连续3次24h尿蛋白总量超过500mg,伴见糖尿病眼底改变,除外高血压、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和其它肾脏疾病影响。 其中胰岛素依赖型3例,非胰岛素依赖17例,尿蛋白排出量在500mg/24h—1mg/24h之间12例,尿蛋白排出量﹥1mg/24h 8例;伴有浮肿11例,伴高血压12例;病程在5—25年,平均16.8年。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饮食控制,适当活动。

2.西药治疗:药物首选胰岛素,其次口服降糖药物(如糖适平、美吡哒),合并高血压的配合降压药物,另外结合抗凝药物,伴浮肿的加用利尿剂。

(三)治疗结果

20例均在治疗前后观察下列实验指标:24h尿蛋白定量、空腹及餐后2h血糖、肾功能、空腹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判定标准:

显效:浮肿消退,尿蛋白定量﹤200mg/24h,肾功能明显改善。

有效:浮肿基本消退,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下,肾功能改善。

无效:浮肿、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均无改善,甚至恶化。

结果:显效9例,占45%;有效8例,占40%;无效3例,占15%,总有效率85%。全血粘度、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粘度、血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及餐后2h血糖总体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

三、 体会

糖尿病肾病以肾阴亏虚为本,血瘀水肿为标,治疗应以补益肺脾肾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尤以肾为关键,《景岳全书·三消干渴》:“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明确指出了治疗肾消(糖尿病肾病)滋阴补肾为之大法。近代医学研究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而血管损害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基础,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替米沙坦;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05-02

糖尿病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疾病,主要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症状,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疾病[1]。微血管病变是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2]。本病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病,该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且其很有可能会留有严重后遗症并有可能诱发肾脏衰竭,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危害。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泌尿内科最常见的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继发性疾病。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应用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已经多次出现在国内大量相关报道上。我们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通过替米沙坦进行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92例患者的年龄在51-73岁之间,平均年龄456岁。其中,在这9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4例。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1-73岁之间,平均年龄555岁;对照组46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51-71岁之间,平均年龄557岁。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和性别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同意参与本研究。92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确诊为糖尿病肾病,且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①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为30-300mg/24h(20-200Lg/min);②患者并未有出现肾脏功能性疾病;③患者近期未使用过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ARB类药物。

12 治疗方法 46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即降糖类药物进行口服治疗,1次/d。部分患者同时皮下注射胰岛素,对于合并高血脂患者同时给予降血脂药物治疗,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控制血压,一般用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研究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同时,还要再进行替米沙坦治疗的方法。采用每天口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一般剂量为40mg/d。

13 观察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在用药前检测UAER、尿B2-微球蛋白(B2-M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K+、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进行表示,两组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其差异值,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研究组在UAER、尿B2-微球蛋白(B2-MG)和血肌酐(SCr)治愈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清K+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治疗前后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患有该病的患者,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蛋白尿,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肾功能衰竭等危险性疾病。当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基本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所用药物主要为血管紧张素ò(Angò)受体拮抗剂(ARB)药物为主。

近些年,也有相关学者发现通过替米沙坦治疗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当前,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已经被多次报道。王午喜等人通过对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后发现,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也证实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促进糖尿病肾病的治愈。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组在UAER、尿B2-微球蛋白(B2-MG)和血肌酐(SCr)治愈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压、血尿素氮(Bun)、血清K+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治疗前后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也进一步证明了替米沙坦可以有效的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有效的治疗与控制糖尿病肾病,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糖尿病是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肾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是诊断早期DN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通过对DN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强化降糖治疗,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规生化指标及ACR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DN患者90例,糖尿病肾病诊断均符合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正常:ACR<30μg/mg,微量白蛋白尿30~299μg/mg,大量白蛋白尿>300μg/mg[1]。其中微量白蛋白尿(尿ACR 30~299μg/mg)68例,大量白蛋白尿(尿ACR>300μg/mg)2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58±6岁;病程11±5年。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7±5岁;病程10±4年。两组性别、年龄、并发疾病(如合并高血压、脂肪肝等)情况以及其他指标如吸烟、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血尿素氮(BUN)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方法:每位研究对象均详细询问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和服药史。所有入选者由专人对其进行常规体检,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SBP和DBP),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优质低蛋白摄入,A组强化胰岛素治疗(三餐前诺和灵R,睡前诺和灵N)、B组给予预混诺和灵30R,剂量,方法个体化,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均抽静脉血测定FPG、2hPG、TC、TG。

检测指标:受试者空腹过夜12小时,次晨空腹抽血查血脂,使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毛细血管血糖采用稳豪血糖仪测定;留尿检查白蛋白和肌酐,尿白蛋白使用德灵BNⅡ特定蛋白仪测定,尿肌酐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计算ACR。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两组ACR、FPG、2hPG、TC、TG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而强化治疗组好转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4周后结果。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低血糖1例;治疗组视物模糊2例,但均能耐受至实验结束,治疗组无低血糖。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始于糖尿病发病之初,也就是说,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后,糖尿病肾病也就开始了[2]。DN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和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在美国,约40%的终末期肾病(ESRD)是由DN所致,每年新增ESRD患者中50%以上由DN引发[3],在我国,DN所致ESRD占总ESRD 8%左右,部分地区增至15%[4],早期DN特征是尿液中清蛋白排泄率轻度增加,逐步进展至大量清蛋白尿和血肌酐上升,最终发生肾衰竭,需要透析和肾移植[5]。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大量研究支持该病为多因素所致,但最根本原因仍然还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的微循环改变。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跨膜压升高又是尿白蛋白产生增多的一个因素。引起病理改变因素主要是胰岛素缺乏产生高血糖,它使肾小球基底膜糖蛋白和酶基化蛋白增多,基膜增厚,系膜内基膜样物质增多,促基膜滤过屏障功能减低,通透性增加[6]。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与非强化胰岛素治疗组ACR差异不显著,治疗后ACR差异显著。本实验结果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能降低ACR,DN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得到有效平稳控制,从而减轻组织非酶性糖化,山梨醇旁路激活及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基底膜的静电屏障及分子屏障的损害,纠正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减缓肾脏病变进展速度。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6.

2 向红丁.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3):147-149.

3 Collins AJ,Kasiske B,Herzog C,et al.United States,renal data system 2006 annal data report abstract[J].Am J kidney Dis,2007,49(1):6-7.

4 陈思娇,宋今丹.代谢综合症靶器官肾损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44.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0篇

目的:探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增加服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观察两组治疗有效

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肾病;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93-02

糖尿病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以糖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为主要表现。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因糖代谢紊乱逐渐影响到肾功能,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本病具有难治性的特点,是糖尿病常见的致死原因。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防止其进展恶化,对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1]。我们采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62岁,平均年龄(55.25±3.25)岁;糖尿病病史5.5~10a,平均为(6.15±2.05)a,糖尿病肾病病史为1.5~5a,平均为(3.25±0.35)a;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0~61岁,平均年龄(54.25±2.25)岁;糖尿病病史7.5~10.5a,平均(8.35±2.35)a,糖尿病肾病病史1~4.8a,平均为(3.15±0.25)a。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此项研究治疗,排除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除外,治疗前采用过激素治疗的患者也不在研究范围内。2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依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按Mogen的DN分期属于Ⅲ期(微量蛋白尿期)的患者;②中医诊断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2]。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实施治疗方案,给予饮食控制,适当限制饮水,适量运动以及一般治疗方法等。研究组患者增加服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15g、天花粉10g、丹参15g、芡实10g、川芎12g、当归10g、赤芍10g、益母草15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0g、甘草6g等。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服用,疗程2个月。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尿微量白蛋白(UAER)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1.5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 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正常;有效:上述指标除尿微量白蛋白下降50%外,其他正常;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2.1 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占糖尿病患者的35%~40%[3],对肾脏的损害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而且近年来患病率越来越高[4],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西医主要采用控制饮食、适量限制饮水、适量运动、降糖、控制尿蛋白、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等,对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起到一定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并发 “水肿”、“尿浊”范畴[5],消渴病肾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6]。由于消渴病迁延日久或治不得法, 加之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等多种病因而使病渐进深入脏腑气血,瘀血浊毒内生,而致脏腑功能受损。脾肾两虚为本,瘀血浊毒内阻为标。故补肾益气、滋阴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本方剂中黄芪、天花粉益气养阴利水;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养阴;丹参、当归、益母草解毒祛瘀、疏通肾络。现代药理学研究黄芪、丹参、生地黄都具有降低血糖作用,黄芪还能减少尿蛋白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诸药合用可利于保护肾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促进恢复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与饮食、运动、西医药物等治疗相结合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减轻尿蛋白、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肾功能,治疗效果优于采用一般治疗的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值得临床探讨应用,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宏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 5) : 3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6.

[3] 冯海灵.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J].河南中医,2011,31(4):389―390.

[4] 潘素芬,武宝玉,陈建文,等.糖尿病肾病与微循环[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4):210―203.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脉康颗粒;卡托普利;疗效

据 WHO 统计,在过去 25 年,中国的 II型糖尿病患者增加了 3 ~ 5 倍,而 30% 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肾损害即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口寿命的延长,生活饮食结构、习惯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糖尿病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DN在糖尿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40% ,目前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疾病[2],也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3]。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 DN 的高发病率,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治疗效果较理想。我们采用糖脉康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49例,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0年1月~2013 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II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42~78岁,平均(58.7±8.4)岁,糖尿病病史4~18年,平均(8.9±3.6)年。糖尿病肾病病程为6个月~8 年,平均病程为 ( 2.9±0.6) 年。体重质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4.6±3.5) kg·m-- 2。凡符合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Ⅳ期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者,年龄在 40 ~ 80 岁,自愿受试,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所有患者均排除I型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炎不明原因发热、过度劳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肝、脑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糖尿病肾病病程、体重指数、治疗前 BUN、SCr及 24 h 尿蛋白定量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完成尿白蛋白、尿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等指标测定后,均给予糖尿病低蛋白饮食、运动、常规口服降糖药,拜糖平和﹙或﹚二甲双胍,调整药物剂量使血糖、血压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对照组给予口服卡托普利 25 mg/次,3 次 /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治疗5 g/次,3 次 /d,两组治疗期均为4 周(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每天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在试验开始到结束后分别检测血糖、BUN、SCr、24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并计算其平均值,对比治疗前后的差异。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糖尿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内容制定疗效标准[4]。显效: 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尿蛋白排泄率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3或恢复正常,24h尿蛋白下降1/2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尿蛋白排泄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所下降,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不到1/2,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有所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实验指标没有改善。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数据采用(x ±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而对照组为8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30%,同时,严重的危害着患者,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5]。在临床上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降低血尿素氮、减少尿蛋白和肌苷,延缓肾功能衰竭发展,成为治疗该病的关键[6]。低蛋白饮食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限制蛋白摄入可以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蛋白质代谢,可延缓肾损害的进展。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患者多为甘肥饮食与嗜好饮酒,不良嗜好太多或为肾虚体质,“久病入络”,肾为络脉聚集之所,病理上表现为阴虚与燥热,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型症瘕。两者互为因果,从而消灼肾和肺胃津液[7]。西医治疗成本高、副作用大,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疗效不明显。中医治疗具有辨证施治、加减灵活、治疗方法多样、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将西医的治疗原发病与中医的标本兼治相结合,具有协同作用可发挥各自的优势,势必可以给 DN 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糖尿病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糖脉康颗粒主要由黄芪、生地黄、赤芍、丹参、牛膝、麦冬、黄精等组成,具有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的作用,是中医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常用方剂。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刺痛,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患者[8]。卡托普利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通过改变动脉受到的阻力和压力提高肾小球的滤过能力,使白蛋白无法随尿液外排。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血压,同时可减少蛋白尿和减轻肾小球或肾间质硬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9]。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92%,而对照组为81.63%;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的尿素氮(BUN)、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以观察组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综上所述,糖脉康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肾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Robert G. Atkins,Paul ZTmmt,王欣.糖尿病肾病: 现在行动还是日后付出代价[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 2) : 77-80.

[2] 杨莉,年秀玲.玉丹参桂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5):722-724.

[3] 张玉梅,康力.糖脉康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251-253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7):7-81

[5] 姜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治疗方法[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21-23

[6] 陈慧芹.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4):350-352

[7] 竺春玲,吴坚,周静等.糖脉康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 2 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6(2):323-326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Ⅳ期 雷公藤多苷 缬沙坦 中西医结合疗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041

有效降低蛋白尿,控制糖尿病肾病,延缓肾功能的减退是糖尿病肾病(DN)治疗中的关键。笔者运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DN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0月住院和门诊DN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52±40岁,病程9±34年;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0±72岁,病程8±26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2组均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Ⅳ期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临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持续大量蛋白尿(VAE>200μg/分或蛋白尿>500mg/24小时)。入选条件:①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②肾功能正常。③排除各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肿瘤、肿瘤相关性肾损害等慢性肾脏疾病。④无继发感染。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低蛋白饮食、适当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笔式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有否高血压均加用缬沙坦,将血压控制在<130/85mmHg,24小时尿蛋白>1g则控制在<125/75mmHg,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可联合CCB类药物[1]。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雷公藤多苷每次20mg,每天3次,治疗1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服药后如出现肝功能异常(谷丙或谷草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者)或外周血细胞降低<30×109/L,暂停服雷公藤多苷,待肝功能好转及白细胞上升2周后再继续使用。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停药>2周者退出观察。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

疗效判断标准:结合临床经验拟定。①显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50%;②有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50%;③无效: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变化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及组间指标变化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症状面足浮肿、乏力、夜尿等症状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见表1。对照组20例中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20例中,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间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雷公藤多苷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低及肝功能异常、女性月经紊乱。但本研究中共有2例服用雷公藤多苷20mg/次,3次/日后,肝酶明显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其中1例退出,1例在经过护肝治疗后完成治疗。无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入选女性患者均已闭经。

讨 论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糖与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血管活性物代谢异常是引起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蛋白尿程度是肾小球疾病的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大量蛋白尿可增加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因此蛋白尿成为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积极干预,减少蛋白尿,可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小球基底膜作用,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美国糖尿病学会将ARB类药物列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肾脏损害的首选药物,还指出该类药物对伴微量清蛋白且血压正常者,也可考虑使用。

雷公藤多苷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多年来用于各种肾脏病的治疗,以减少蛋白尿,抑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改善肾小球基膜的电荷状态,而阻止蛋白滤出,减轻其炎症,阻止肾间质纤维细胞增生,而起到超出ARB类药物降低尿蛋白作用。张庆怡[3]对雷公藤多苷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蛋白尿作了相关报道。肾脏病研究所对伴大量蛋白尿形成的糖尿病患者加用雷公藤治疗,发现雷公藤能明显减少蛋白尿[4]。

从本文结果来看,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可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对肾小球硬化有明显阻止和延缓作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29.

2 谌贻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蛋白饮食治疗[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79.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西药;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28-0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与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单纯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疗效,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糖尿病肾病的西药综合治疗疗效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病人80例,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同意入选;按Mogensen分期属临床肾病期。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82±5.21)岁;病程1-15年,平均(8.51±0.65)年。

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采用西药联合治疗,缬沙坦(瑞士诺华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518)口服,每次80 mg,每日1次;格列喹酮(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40258)口服,餐前30分钟服用,每次30 mg,每日1次;氟伐他汀(瑞士诺华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217)口服,每次40 mg,每日1次。

1.3疗效评价:显效: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减少大于++;有效: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减少大于+;无效:尿常规检查尿蛋白较治疗前无变化或者增高[3]。同时在治疗前后对24小时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进行测定。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肾功能指标对比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临床总疗效: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显效6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3%。

2.2肾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后本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BUN、SCr都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人口老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增高,由此发展而来的糖尿病肾病发生比例也将显著提高[4]。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与遗传因素、糖尿病的控制水平、合并高血压与否及吸烟情况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生[5]。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为此需要采用西药综合治疗。

表1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x±s)时间点例数(n)24小时尿蛋白(g/24h)BUN(mmol/L)SCR(μmol/L)治疗前803.36±0.247.25±1.23125.96±28.36治疗后802.45±0.286.41±0.7292.36±13.23*t6.2514.5699.232P

总之,糖尿病肾病的降脂降糖等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临床肾功能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宗江,叶传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3):129-132

[2]李小会,董正华.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探讨[J].陕西中医,2005,26(6):552-553

[3]Krolewski AS.Genetic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evidence for major and minor gene effects[J].Kidney Int,2008,55(10):1582-1596

[4]郑法雷,章有康,陈香美等.肾脏病临床与进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88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能导致患者蛋白尿直至肾衰竭,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涉及到遗传因素、糖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液变化、细胞因子、炎症机制和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1]。前列地尔是一种强扩血管药物,可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临床应用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2-3]。本研究观察了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符合WHO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7~68岁,平均(51.4±8.7)岁;糖尿病病程1.5~11年,平均(6.3±2.6)年;糖尿病肾病III期15例,IV期22例,V期3例。观察组男18例,女性22例;年龄43~66岁,平均(49.7±7.6)岁;糖尿病病程2~10.5年,平均(6.5±2.4)年;糖尿病肾病III期13例,IV期23例,V期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临床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非空腹血糖

1.3疗效标准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24 h尿蛋白总量。参照文献对疗效进行评价[4],显效:尿蛋白总量降低>50%;有效:50%≥尿蛋白总量降低>20%;无效:尿蛋白总量降低小于等于20%,以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χ2检验对不同组别的疗效总有效率进行比较,以P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如下:对照组显效10例(25.0%),有效14例(35.0%),无效16例(40.0%),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显效22例(55.0%),有效16例(40.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9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P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静脉滴注部位疼痛,1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分别降低静脉滴注速度或给予对症治疗后消失,均未影响后续治疗。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I脏微循环,是造成终末期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原则是一方面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应用药物,从而阻止、延缓病情的发展[5]。在本研究中,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高达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P

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1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效改善肾脏血液动力学,缓解肾小球的高灌注、高滤过情况,减少患者尿蛋白含量[6]。此外,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1还能调节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和活性,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改善肾功能[7]。与传统前列腺素E1相比,前列地尔(凯时)是前列腺素E1的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能特异性地聚集于肾小球,持续、高效、靶向地发挥其药理作用。

本研究显示前列地尔治疗组有有2例患者出现静脉滴注部位疼痛,1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分别降低静脉滴注速度或给予对症治疗后消失,均未影响后续治疗。说明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龙,关广聚.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3,29(7):554-558.

[2]陆帅,王娟.前列地尔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5):1388-1390.

[3]黄霞.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8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146-147.

[4]叶海燕,杨昆,周径,等.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75-76.

[5]史明君.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的新方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3):270-273.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依那普利;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c)-0076-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水肿等,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2]。临床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呈现年轻化的发展状态。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升高,近几年已经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较多,且疗效各异,其中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降低血压,不会对心搏量造成影响,增加了肾血流量,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3-5]。本文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5-6]:首次确诊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为尿蛋白、高血压、肾病综合征以及肾功能不全等。排除标准:近期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肝功能严重异常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合并肾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对依那普利过敏的患者。其中,观察组76例患者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37~82岁,平均(54.1±5.0)岁,病史2~11年,平均(4.0±2.6)年。对照组76例患者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35~79岁,平均(52.4±4.5)岁,病史1~9年,平均(4.1±2.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入组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应用诺和灵R进行皮下注射治疗,每天在三餐前进行注射治疗,每天至少测量3次血糖,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运动、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对蛋白质的摄入量进行控制,连续治疗8周。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38)口服治疗,初次使用剂量为5 mg/d,逐渐增加至20 mg/d,之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药物使用剂量,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对患者的随机尿液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采用CRE-N酵素液检测尿肌酐;治疗后第4、8周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5 ml静脉血,离心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浆葡萄糖。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酸、24 h微球蛋白的排泄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酸、24 h微球蛋白排泄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10.50±0.70)mmol/L,餐后2 h血糖(15.50±0.31)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6.91±0.48)mmol/L,餐后2 h血糖(11.00±0.96)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10.31±0.84)mmol/L,餐后2 h血糖(14.17±0.58)mmol/L,治疗后 空腹血糖(6.15±0.66)mmol/L,餐后2 h血糖(10.80±0.5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3.9%),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展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肾血管硬化所导致肾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糖化终产物沉积在肾内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水肿等,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7-8]。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能够降低血压,不会对心搏量造成影响,可增加肾血流量。依那普利能够有效改善由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血流异常症状,有效缓解或者逆转患者病情进展,对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9-12]。

依那普利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3-14]。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4、8周之后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酸、24 h微球蛋白的排泄率等指标均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苏正启.依那普利治疗4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评估[J].海南医学,2008,12(8):242-243.

[2] 杨敏,张爱民.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15(12):258-259.

[3] 赵静瑜,盛伟.缬沙坦、依那普利单用及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MAP、尿蛋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9(8):197-198.

[4] 何明海,袁宁,杨文翔.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9,6(4):218-219.

[5] 徐首航.血塞通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7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9,6(3):165-166.

[6] 李翠华.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08,11(8):231-232.

[7] 刘珊.舒洛地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1):21-22.

[8] 徐首航.血塞通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7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9,5(3):110-111.

[9] 王桂芝,胡海涛,郭宪清,等.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4(2):86-87.

[10] 李天江,仲秉吉,王晓刚.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9,8(5):281-282.

[11] 黄嘉正.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5(12):232-233.

[12] 孙玉凤,陈志强,张江华,等.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胃动力障碍的干预作用[J].中草药,2010,6(2):106-107.

[13] 朱凤辉,曹永芬.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6(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