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国企档案管理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我国国企的档案归置情况出现很多弊端,大多数企业缺乏重视和有效管理。大多数国企在档案留存和整理中,往往只重视会计档案,因为它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对其他方面例如党政文书类和企业科研技术类档案关注程度不够,不利于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历史的全貌进行分析,也不利于促进企业持续性科技创新。国企对现存的档案缺乏统一和集中的管理,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档案各自为政,有的上交、有的自己保管、有的无人管理。部分国企内部档案管理沟通协商机制不健全,档案部门收集信息能力差,致使档案信息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有的国企管理者将档案工作视为内勤工作,因此人员配置大多是没有经过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教育和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差,法律意识不强,对档案的处置往往比较随意,加大了档案的规范性管理难度,不利于档案的合理利用。

2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首先,要提升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意识到档案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重要的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中的无形资产,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要具有责任思想。国有企业的相关领导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并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承担起档案收集、整理、存档等一系列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实现档案的价值。

2.2规范和创新管理模式

首先,应该健全国企档案管理的接受和征集制度。国企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不能坐等其他部门自觉上交档案文件,而应该增强主动意识和宣传力度,创新管理方式,进行事前监控收发文件、上门收集等,将不断扩充和更新的档案文件及时归档。其次,应该扩展档案收集的范围,在收集传统纸质档案的同时,还要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视频、影像、奖杯等有记载价值的载体记录和收集上来。再次,应该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打造系统的电子档案管理数据库,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功能的辐射,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内部共享。信息化能提高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档案管理者脱离复杂的手工操作,让他们能不断探究档案管理的经验和规律,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创新方式,能为档案利用者搭建便捷、快速服务的平台,有利于他们查询和利用档案资料,提高档案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3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国企管理者要把好用人关,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入门标准,选择高学历、有耐心、敬业意识强的现代化人才,档案管理人员要经过公正、严格的考试和竞争,经过培训再上岗就业。给档案管理者高度的重视和待遇上的公平,避免人才的不断流失,保证在岗人员的稳定性。其次,国企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健全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例如与高校或者网络大学建立联系,让档案管理者进行实体或网络远程培训,不断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主动钻研业务,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技术进行学习和应用,增强职业道德感,提高档案管理的责任心,使工作更加科学、细致。

2.4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档案,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可以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而要想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就需要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各类档案的性质,熟悉企业的发展动态和档案利用需求,通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事后服务为超前服务的方式来合理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5促进档案管理一体化

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的应用,需要企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树立一体化意识。实现企业文档一体化的实质,主要是融合现代的文秘制度和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企业的文档管理控制,保证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历史记录,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文档一体化,需要企业的文书工作人员保持较强的档案意识,在文书流转的过程中及时做好不同文本的保存和上缴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应该经常的指导文书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文书工作人员对归档范围有明确的了解。

2.6充分发挥档案运用功能

新时期,必须加强领导的决策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实现其价值和作用。工作人员应提供档案资料,不断挖掘档案资源,让档案价值从静止状态转变为动态,使其滞后性转变为超前性,从而实现档案工作价值。档案管理还可依托信息网络来充分发挥档案的运用功能,强化档案设施建设,让档案资源得以共享,特别是在办公自动化实现后,档案部门就可从后台向前台转变,档案管理部门可成为电子文件档案收集、管理与存储基地,以及配送、整合及利用基地,让信息资源实现全时段与全区域共享,并发挥档案运用效能。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随着网络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完善,但,在完善的过程中,却把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抛到了九霄云外,忽视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信息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流。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由于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更需要注重内部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变革,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的水平,努力把自身打造成国际竞争力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有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单位领导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充分完善档案资源和信息的建设。首先;通过开展相关会议、讲座和展览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宣传,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及时普及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其次,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培训班,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最后,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参加进修学习课程,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增强责任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做好管理活动,创新管理方式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接收、征集制度。国企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变革过去等其他部门上门移交文件资料的模式,而要运用事前监控收发文件、登门寻求等形式,做到档案适时收集。其次,还要丰富档案收集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而应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照片、影像等其他载体以及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纳入其中。最后,要加强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的使用,构筑庞大、便捷的档案管理信息网,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辐射作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首先,选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拓宽视野,注重从企业各个部门挖掘人才,尤其是那些学历高、知识广、细心勤快、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并通过建立严格的考试、竞争上岗和审批等程序,从源头上保证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其次,国有企业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再教育机制。如可将档案管理人员送去高校或档案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的档案管理理论学习或业务培训,使他们在充分拓展现有知识的同时,也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根本上满足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求;最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请档案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业务专家上门指导;另一方面,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到一些模范企业参观学习档案管理先进经验和业务流程。

4.引进新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人工职能的发展,国有企业要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将网络技术引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去,从而不断改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与工作形式,使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现代国有企业和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观念,建立新的体制,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不同,不也只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活动,也不仅仅是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所有部门中所有趁成员工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的一项事业,国有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和希望,档案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亦应创新思路,开拓档案管理的各项功能,并积极探索和体现观念、机制、管理的创新。

1 观念创新,使档案在服务中发挥经济效益。

要管好档案,用好档案,首先要熟悉档案。随着水业的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整体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档案人员应转变观念,不要在办公室坐等,要主动请教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生产车间,熟悉了解生产进经营工艺流程,弄懂技术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使档案人员对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做到“胸中有数”。

1.1要确立档案是资产的观念。在国有企业无论是科技,还是文书、声像、会计档案,都是全体员工从事经营生产实践活动的劳动结果和智慧积累,是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以产品为例,档案财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它除了具有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属性外,还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公共属性。企业法人认识到档案是资产以后,就会千方百计去管理、保护、利用好这些资产,就会下决心做好档案工作。

1.2要确立档案是国有企业独有的信息和知识观念。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中,国有企业各自的档案是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术,如各种设计资料、图纸数据等。占有这方面的档案就是占有国有企业的技术秘密和独有知识。如果企业的档案材料不收集、整理、保管好,在市场竞争和信息流通的今天,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3要确立档案具有实用效益的观念。档案资产是固定资产和一些无形资产的伴生物,它是在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下生产、共存并发展完善。档案资产的实用效益是在档案利用中发挥出来的。

2 体制创新,使档案工作适应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机构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2.1机构创新的核心是精简。无论哪个企业,精干是一个必然趋势。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也要顺应企业的需要,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也必须创新,其内容就是要扩大档案工作的外延,深化档案工作的内涵,把过去只是单一的管理档案的档案室扩大为集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统计等为一体的“企业档案信息中心”。这个中心机构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负责集团总部及所属各子公司,以及各级各类档案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佛山水业的分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行联网,从而达到各种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和资源共享,真正新形成一个集团化的信息联合体,这样符合现代企业精干、高效的原则,有利于增加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2机构创新的关键是高效。国有企业进行整合改进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转换机制,高效运行,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有企业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也要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的转换而创新,要激活机体,坚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最基本管理观念,敢于否定自己,善于完善自己。从单纯的档案资料管理机制向档案、情报、信息、科技一体化管理机制转换,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让档案资源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该改造的动力源之一。

2.3制度的创新的实质是要从国有企业各自的实际出发,领导支持固然非常重要,但具体活动的开展却要靠各项制度的规范和档案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看来,适合各类制度、各类机制的档案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重要的档案分散在各部门、各子公司,不够规范,降低了利用率,制度创新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制定较为详尽的制度,不断创新集团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以及兼职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评价档案活动效果的方式和方法,按月考核,年终进行总结品评比,职则责明确,奖罚分明,从而调动全体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制度来规范档案工作。

3 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档案工作。

3.1国有企业发展了,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亦应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形成和广泛参与,要求提高企业全员的档案意识和档案业务知识,坚持依法治档,确保“集中统一管理”就是统一领导、统一机制、统一制度、统一监督和指导,为了提高集团本部及各子公司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水平,今年3月,集团办公室特邀专业老师前来举办档案管理的培训,对集团各部门及各子公司近50名兼职档案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轮流培训。这次的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操作,到集团档案室培训,培训内容对各兼职档案员所在部门形成的档案进行详细讲解,授课内容分别为:文书、科技、会计档案等基本知识。

3.2办公自动化后,将出现无纸办公,企业每个岗位都能形成

电子文档,这就要求每个员工懂得文书处理和归档的一整套程序,了解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归档的关系,明确各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归档在各个管理岗位上应负的责任,档案利用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企业内部联网后,企业各个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的共享,档案部门要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对信息的利用和保密问题,通过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解决。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第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由于企业特性、管理规章等原因会有所差异化,但是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点:将企业接收和使用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妥善保存,及时记录企业工作实施进程并进行总结以便推进企业管理,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并建立人员考核激励制度,档案分类保存后建立高效率的档案检索系统,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进步。以上就是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大致内容,这种工作方式容易受到国企内部管理情况约束,在当前我国进入经济中高速发展的经济新常态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也应该及时转变管理观念进行机制创新。第二,目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信息量剧增以及经济形势变化等情况的出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中的弊病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只有深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寻找问题解决途径。首先,部分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员工队伍不专业。传统国有企业在公司管理方面侧重于经济效益,对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敷衍了事,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外聘人员或者退休人员,这些人缺乏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进行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心,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又进一步加重了这种现象。其次,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制度规范与硬性约束。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没有强制、科学的工作规范进行工作指导,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对工作质量影响严重,导致一些重要档案资料没有记录下来甚至遗失。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没有统一档案管理、保存标准,档案检索是内容与目录不符、检索效率低下等问题频频出现,国企档案管理缺乏强制性规范与连续性规划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最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技术水平落后。很多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往往采用简单计算机软件辅助工作,这种信息管理手段虽然操作简单但管理效率低下,随着国有企业资料信息量逐渐加大已经不能适应国有企业发展,当出现较为复杂的档案信息时往往不能及时记录在档,导致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开始落伍。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简陋、操作简单,出现经济形势新变化时工作弊端会阻碍国有企业创新改革,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改革步伐。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措施研究

进行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改革要求国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档案管理的工作宗旨、工作技术、工作队伍三个方面都要跟随时展进行创新。第一,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与管理。国企领导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帮助改善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简陋的工作环境,投入更多专项资金与先进技术支持档案管理工作进步与创新。国有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首先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知识全面的复合型并且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对工作人员实行考核制度与奖惩激励制度,对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惩罚措施,并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参观先进企业档案管理流程,学习目前流行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并积极推广,让公司员工能够在学习中养成档案管理规范意识。第二,提升国企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国有企业倡导建立合理、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约束管理行为,在档案收录、检索等工作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实行“三位一体”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要求管理方法与管理流程进行对应,信息收集严格符合档案管理流程要求,各个环节相互牵制、相互辅助、相互呼应,能够合理化国企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国企档案管理信息实用度,对国企进行企业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也应该注意收录档案的质量与信息的完整性,在进行档案收集后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挑选,将不符合收录要求的档案信息重新修改,将繁杂、冗长的档案信息进行删减后收录。真正能够收入国企档案的应该是能够反映国企人事状况、经济发展状态的真实信息,能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经验与参考信息,有效帮助提高国有企业档案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档案信息防止信息遗漏,保证及时、准确将企业信息计入档案,不能贪图数据美观就迫于压力私自修改信息,要保证国有企业档案信息的真实客观性。第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普通电脑软件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国企档案管理需求,档案管理应该及时进行信息技术革新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国企可以将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进入档案管理系统,让公司报表、文字档案能够高效转化为可视化电脑数据,能够减少人工数据抄录可能出现的纰漏。大型国有企业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自身档案管理操作系统,在软件设计时充分考虑本企业档案特点实行个性化设计,保证档案系统能够为企业其他系统提供稳定、高效的档案信息,公司还应该做好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工作,防止外部人员钻空子盗取企业内部信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经营决策系统协同互动,提升企业管理经营科学性与正确性,实现国有企业现代化创新管理。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与支持,档案管理队伍水平与技术运用能力都较为低下,为使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的改革重组中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国有企业自我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加快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改革与队伍建设,让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为国企创新改革更好服务。

作者:宋玉芬 单位: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聂洁.新时期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决策论坛,2015(09).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企 档案管理 对策

1.国企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影响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伴随着现代化的企业的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企业都取消了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而且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成员的自身情况不一样,档案管理的环境也就不相同,这就导致企业的各成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进行。随着产权的不断变动,致使国企的档案管理进入到一个真空的状态。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的产权,国企自检的重组工作还没有涉及到产权的变动,。随着我国国家企业的不断改制,绝大多数的企业的档案管理机构已经被撤销,这就造成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档案无人管理,企业内部形成档案工作无人管理的局面。

1.2国企内部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国企内部对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还完善,企业内部没有把工作直接放入到业务部门的职责范围之内,而且在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中已经形成了档案分散保存的形式,这就使得企业对员工档案的管理费用大大提高。

1.3国企内部对企业档案的管理手段还不够先进。国企内部对档案的管理手段还是不够先进,我国对档案的管理方式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还没有完全跟上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由于相对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造成一些企业投机取巧,利用企业内部对档案管理的薄弱行,进行一些违规经营,比如说,披露一些假信息,还有存在抽单、埋单的现象。1

根据上面我们总结的国企对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三个方面,对于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首先应该规范好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规范好企业的经营行为的有效手段就是应该维护好档案的严肃性。从根本上防范并化解好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前提就是应该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而且对企业来说企业的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内部控制。国企的内部控制的水平的高低不仅可以体现企业对档案管理的好坏,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对档案的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完善企业对风险事前的防范、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监督管理制度,也可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真实得反映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

2.国企对档案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国企内部应该提高对档案的管理意识。首先国企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重新做宣传、重新造势,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的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对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而且还要加大企业对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广大的新闻媒体,不断的宣传并推介企业对档案的规范管理,还有让企业的领导对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通过行动进一步赢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在社会媒体的监督下,委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2.2国企内部应该不断收集并完善企业的档案信息资源。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的开展对企业员工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更新工作,对企业的档案信息的资源的扩充工作应该积极的咨询,论证,保证企业内部员工档案信息的正确无误。国企的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为企业发展而服务的,并不断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以此同时还要让企业的高层领导对企业的档案管理改变原有的看法,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国企的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企业的档案进行整理编研工作,不断的开展“以档养档,有偿服务”的新思路,企业还要注重培养、任用具有经营头脑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对于企业档案部门的管理人员自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超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企业要不断扩充档案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组织一批先进的高级的档案管理人才。

2.3国企内部控制的不严谨导致企业档案的流失。企业应该创建档案资产的评估机构,这样不仅可以把企业的档案资产作为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资产价值放到评估中的原始凭证中,还可以对企业的档案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评估,尽可能的做到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权益不受到影响,严格杜绝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2.4国有企业内部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力度监督对档案的管理,这就需要:首先行政部门在对企业的档案进行监督管理时,应该明确监督管理的范畴,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位置,其次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控制制度,不断提高企业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后是企业的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改革。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核心就是要明确企业的产权。加强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而且企业对档案管理的水平的高低完全可以体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水平,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国有企业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要不断的消除上面我们所说到的问题,还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看法,不断的完善档案管理的工作,为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填写有力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朱玉媛.现代人事档案管理[M]背景:中国档案出版,2002

[2]鲁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J].档案学通讯,2006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6篇

一、更新理念,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仍保持传统模式,如何能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以最小代价为企业换取最大收益,需要更新理念。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理念会使他们的行为及决策过程受到直接的影响。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业务工作主要是由其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与此同时,受到档案保密原则的制约,国有企业的档案部门一般不会请外部机构、外部人员参与到档案业务中来。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就会在管理理念方面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势。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外包模式离不开外部力量的介入,需要让外部力量参与到外包的档案业务工作中来。受到已经形成的工作理念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档案管理外包存在着误解或者曲解,甚至会不接受档案管理外包模式,这是非常不利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外包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切实更新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努力促进档案信息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更新理念,才能够切实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业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限度地加快国有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的进程,推动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二、以科技创新助力档案业务拓展,对外包方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档案数字化工作外包为档案业务整体外包带来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以科技创新助力档案业务拓展,对外包方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外包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来对外包方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评估主要涵盖了外包前的评估和外包后的评估两个部分。其中,外包前的评估就是指对于外包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对外包公司的信誉、资质、业绩、实力等所进行的综合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准确地掌握外包公司的综合实力,从而避免在外包的过程中遇到风险。对于外包之后的评估,就是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对外包公司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果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估,验收档案管理外包的合格情况,并且对于外包公司的外包工作质量的高低给予一个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在评估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一套较为健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结合这些评估体系来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估,防止出现随意评估以及根据个人情感进行评估的问题。

三、在档案管理外包的过程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档案管理外包需要考虑档案、拥有知识产权等类型档案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管理外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切实避免档案信息的泄露,最大限度地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尤其是对于档案中所存储的重要的信息,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坚决杜绝档案信息的泄露。因此,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外包的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做好保密工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要求相关人员尤其是外包方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在有关信息的泄密事件中,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的信息泄密行为时有发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尽量使外包方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尽量让外包公司的业务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以此作为对工作人员烙守保密性的一个规范措施。

第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区分档案和非档案,使外包方对两者分别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处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的很多档案材料都有保密性,有的保密性弱、有的保密强。因此,外包方在进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时,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区分档案和非档案、使外包方对两者分别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处理。对于档案,尤其是记载着关于人事任免、处罚、升迁及党务等档案信息的档案材料,应该与其他档案材料分开并被单独数字化加工处理,其工作场所应是经过周密布置的、保密性强的房间并且安排专人负责处理。对于非性的档案材料,则可以统一在指定的一般工作场所内完成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的处理转换工作。

第三,做好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等的保密管理工作。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离不开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对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等来说,应做好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等的保密管理工作,保证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等的安全。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外包的标准

档案管理外包的基础是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只有完善、明晰的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方可使档案业务外包范围明确,管理责任清晰。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档案管理外包的过程中,会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档案管理外包的目标,并且获取最多的收益,为了真正达到目标,就要求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外包的标准,有效地应对档案管理外包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例如,因为在外包过程中的一时疏漏而造成的档案材料被损坏的问题等等。具体来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个具备较强操作性的档案管理外包工作应急方案,切实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事先详细、认真地分析和策划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并且给出切实科学的应对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档案被损坏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也有必要建立健全责任问责制,真正明确责任范围,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小问题出现的概率,也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及时有效地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境外企业 档案 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在境外开展业务、设立驻外机构、建立海外子公司,从而产生了大量境外企业档案。这些境外企业档案是我国企业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企业境外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对1992年至2012年我国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评述。

一、文献统计分析

笔者于2012年7月22日,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4大数据库为基础,用“境外档案”、“跨国档案”、“境外企业档案”、“海外企业档案”、“跨国企业档案”5个关键词,分别进行题名检索,检索精度为模糊,共检索出有效的相关文献33篇。

从文献发表时间来看,1992年首次有人提出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问题,2001年之前有关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少,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相关文献数量开始增加(2002年为3篇),尤其是2010年以来增幅明显(2011年为8篇)。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推进,有关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文献数量将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二、主要研究成果

(一)境外企业档案的价值

学者们都认识到,境外企业档案作为一种原始凭证,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尤其在是赢得法律诉讼、规避合同风险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还认为:

第一,境外企业档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王强、唐振华指出:“境外档案工作也是加强境外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基础,是检验境外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抓手”。[1]罗亚利提出,跨国企业参考总部和境外子公司的档案材料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促进企业内部的文化融合,还能为企业总部管理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

第二,境外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张斌指出,境外企业档案“不仅记录了境外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过程,同时也沉淀了境外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知识资源和财富”。[3]王强、唐振华认为,境外档案是境外单位的重要知识资产和核心信息资源,为境外单位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在服务国际化经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4]

第三,境外企业档案对促进我国境外企业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李向群认为,“加强境外企业档案管理是加强境外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档案工作对境外中央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意义重大。”[5]吴广平认为,管理好国有境外企业档案,不仅是国有境外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政策研究及经济战略发展的需要。[6]

(二)境外企业档案的特点

境外企业在资产属性、经营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与境内企业相比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相应地作为境外企业活动伴生物的档案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第一,形成与保管的分散性。许多学者提到,跨国企业的境外企业或驻外机构点多面广,涉及多个国家、地区,档案的形成地域很分散,档案保管也是分散的,基本上是谁经办谁保管,甚至留存在个人手中。

第二,来源及内容的单一性。高衍[7]、郭润华[8]、林阿娜[9]等认为:境外企业在文件来源上,基本上是本公司形成的,境内主管机关的文件一般不发至境外企业,文件来源比较单一;在文件内容上,主要以商贸往来文件为主,党群类的文件较少。

第三,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档案记录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一直是困扰跨国企业档案管理的一大难题。郭润华指出,中石化公司的驻外机构档案材料语种复杂多样,不仅仅有中文,还有相当一部分涉及驻在国的语种,如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10]王强、唐振华也指出:“石油企业境外单位较多分布在非母语英语国家,文件档案记录的文字往往涉及多语种问题,如果这些外文文档得不到及时翻译,就容易造成利用上的困难”。[11]

(三)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学者们认为,目前我国境外企业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境外工作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档案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档案法规对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缺乏有效制约,境外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文件形成和保管分散,档案收集困难;缺乏有力的档案业务指导,档案专业人才不足。境外企业档案的知识产权归属、价值鉴定,电子文件的收集、保管与利用等也是困扰档案部门的难题。究其原因,学者们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有关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已颁布的有关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关于加强境外投资、承包工程、设计咨询科技合作和劳务合作项目档案工作的通知》(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部1993年)、《关于加强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国家档案局2005年颁布)、《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2009年证监会、国家保密局和国家档案局颁布)。此外,一些地方了一些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如《广州市境外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广州市政府1994年颁布)、《广东省驻境外及港澳地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2002年颁布)等。但总体而言,国内有关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法规不够健全,使得境外企业档案工作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邓达宏认为:“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后,境外国有企业档案的监管仍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我国的档案法规中涉及到关于境外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条款太少,且规定不甚明确。”[12]

二是受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限制。境外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对于企业档案有着不同于国内的法律规定,从而增加了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复杂性。例如,郭润华论及,英国规定,与企业税务有关的档案材料最少要保存6年以上,以备税务部门检查;也门、沙特等国不允许将地质档案材料带出国境。[13]任凤仙指出:对于企业财会档案,日本的民法、商法、税法中明确规定,在规定的保管期限内,企业有保管这些档案材料的义务,而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材料如何处置由企业自己决定;有的国家或地区规定企业形成的财会文件材料须交由当地律师楼保管;香港地区的法律对有装订痕迹的证据材料是不承认其法律效力的。[14]孟秀丽提到,中原油田对境外项目产生的会计档案要按当地国家税务审计的要求而存放在境外,接受当地国家定期或不定期的税务审计和稽查。[15]

三是受分散式管理体制的制约。张斌指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实行企业档案综合管理。而一些国家的企业档案大多处于分散管理状态,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加以约束,我国一些境外企业的管理模式或组织设计基本上模仿所在国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样往往会带来文件档案流向不清、管理缺失的问题,而一些境外企业却没有认识到这种管理上的漏洞,极有可能造成企业知识的流失以及国有资产的流失。”[16]

四是跨区域、远距离的障碍。王勤[17]、孟秀丽[18]认为,由于距离遥远、境外企业驻地分散,母公司档案部门对境外档案的业务指导难以开展。张斌指出,跨区域是企业境外档案管理的两大难题之一,跨国企业的境外企业往往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使文件档案具有明显的分散性。[19]

五是档案人员多为兼职且流动频繁。中石油档案室指出:“针对资源国对外籍员工劳务签证的严格限制,以及严峻的政治、安全风险,同时为提高海外业务国际化程度,境外基层档案队伍一般都是兼职人员。”[20]

(四)加强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策略

第一,强化档案意识培养。邓达宏指出,要树立“大档案”的理念,提高境外国有企业档案意识,把大档案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的始终,贯彻到企业的档案工作中。[21]任凤仙认为,要将档案工作列入境外企业国内主管单位举办的境外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培训工作应重点提高境外企业专兼职档案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语言素质。[22]中石油档案室认为,针对公司人员轮换频繁和基层档案队伍兼职的特点,加强培训工作成为培养员工档案意识、规范公司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23]潘艳敏等提出应有计划地实施档案培训,对海外项目员工采取“普及”培训的方式,侧重档案宣传教育;对海外兼职档案员采取“一对一”培训的方式,侧重档案工作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24]

第二,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吴广平认为,要加强对国有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立法,以法律的规范约束国有境外企业档案工作行为。[25]邓达宏认为,要分阶段进行立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搞好规划、现行试点,制定地方关于境外国有企业档案方面的规章制度。[26]

第三,理顺档案管理体制。郭润华指出: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管理体制,形成档案管理部门、外事管理部门、驻外机构主管单位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应确立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档案工作由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指导和监督的原则。[27]许多学者提出,境外企业档案管理应制定专人负责并与领导责任及经济利益挂钩。中石油明确了各级领导的档案业务管理职责,公司建立了以国内总部档案室、海外单位档案机构为业务管理主线,以各专业系统和海外项目兼职档案员为基层工作队伍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28]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规定由驻外办事处总经理、项目负责人负责档案工作,档案部门提供的各驻外机构工程项目归档情况作为年终奖金发放的依据之一。[29]中原油田对外经济贸易总公司规定,项目经理为境外项目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实行档案“一票否决”权,将档案归档情况与项目经理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挂钩。[30]

第四,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王勤建议,将“实施档案检查”的内容加入到对下属境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31]宋莹认为:对于境外项目档案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是最好的办法,以项目经理为主,如何操作则由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就可加强境外档案管理。”[32]许多企业针对境外企业档案的特点与管理要求,制定了因地制宜、针对性强的规章制度。例如,中原油田对外经济贸易总公司修订了《关于加强境外项目档案的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了境外企业(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和办法。[33]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制定了《关于加强海外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海外档案工作的通知》《境外档案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和《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境外档案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34]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制定了《驻外机构工程项目科技文件资料归档办法》。[35]

第五,创新档案管理机构。一者建立信息中心。邓达宏认为:“境外国有企业应建立起档案信息资料中心,统一、动态地管理本企业的文件信息,并定期地传送给境内企业总部,以便总部的监督。”[36]任凤仙认为,要以企业档案工作为依托,成立海外市场信息服务中心,建立网上档案管理系统,为企业搜集情报,提供咨询服务。[37]二者建立寄存中心。张斌指出:“可以将非核心机密的文件档案交由当地信誉度较高的文件中心,文件档案寄存或保管机构代为保存。”[38]任凤仙[39]、吴广平[40]认为,可以尝试采用托管方式,在境外成立服务性的档案托管机构保管企业档案资源。

第六,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境外机构与境内机构相距遥远,使得境内母公司对境外子公司的指导和监督比较困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克服这一难题。例如,2010年国资委对驻港澳台地区的中央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调研后,认为要“确立中央企业档案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关系,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通过技术手段推动境外中央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41]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 IT 部的支持下,通过全集团的局域网,在 NOTES 平台上建立了“档案专栏”,使境内外机构的档案人员可以了解到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档案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并与集团公司档案部门进行业务交流。[42]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总部机关搭建了档案资源管理远程检索信息平台,建立了档案管理系统,各境外单位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实现了档案信息的网络管理。[43]中原油田外经贸总公司的档案人员用内部管理系统登录公司网站,在“业务往来”中对境外公司进行业务指导。[44]

第七,多种收集方法相结合。田巧玲认为,境外项目档案不方便带回时,可以按照年度向国内主管部门移交当年的归档目录,如所在国不同意带回的,应将复印件或备份件报国内主管部门统一备案后归档移交。[45]宋莹认为,可以采取定期收集、随时收集与重点收集、跟踪收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资料收集工作,采用光盘或电子文件的形式是境外项目档案接收最有效的方式,针对其中重要的、最有法律效力的纸质文件进行接收。[46]杨琦认为,对于境外企业档案的管理,要有适当的灵活性,重点要求境外企业做到重要文件,如企业注册登记、业务档案、法律文书、合同协议、资产权属证明、业务经营权的批准文件等重要文件予以归档。[47]

三、总体评价

(一)研究不足

总体上,国内在本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视野高度不够。多数学者仅从企业档案部门的自身业务或者从本行业,如档案收集、项目档案、会计档案等出发,着眼于确保境外档案完整齐全开展研究,未能从服务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亦未能顺应全球化趋势,从国家推进“走出去”的战略高度出发,立足于维护国家与企业权益和安全进行审视。

第二,研究深度不足。许多论文仅从表面论述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现存问题和应对策略,没有透彻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未能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境外档案管理体系。

第三,思想理念陈旧。多数学者未运用现代档案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或者试图套用旧的档案学理论分析新出现的境外企业档案问题,未能“跳出档案圈看档案”,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开展研究。

(二)研究方向

笔者认为,将来可从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加强境外国家或地区企业档案法律研究。跨国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双重遵从”,即既遵从母公司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档案法律,同时又遵从子公司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档案法律。因此,我国应加强对“走出去”的重点国家或地区档案法律的研究,深入了解这些国家或地区对于其管辖范围内企业的档案管理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从而才可能提出在“双重遵从”原则下境外档案管理的可行解决方案。

第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该突破原有理论框架,“跳出档案圈看档案”,从企业档案作为企业核心信息资源、重要知识资产,作为内部控制、国有资产监管重要工具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

第三,开展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鉴于目前本领域内宏观研究较多、具体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可以选择几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国家或地区的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境外企业作为典型个案,开展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这些境外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而探索我国如何建立境外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有企业境外档案监管体系研究”(批准号:12CTQ03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4][11]王强,唐振华.关于境外档案工作“以人为主”管理策略的思考——以中国石油境外档案工作现实为例[J]. 北京档案, 2012(1):17-18.

[2]罗亚利.跨国企业档案的价值体现[J].浙江档案,2012(2):64.

[3][16][19][38]张斌.企业境外档案的跨区域和跨文化管理[J].档案管理, 2008(3):13-15.

[5][41] 李向群.港澳地区中央企业档案工作调研报告[J].机电兵船档案,2011(4):10-11.

[6][40]吴广平.论国有境外企业档案的管理[J].中国档案,2003(12):24-25.

[7]高衍. 谈境外企业档案工作[J]. 中国档案,1993,(6).

[8][10][13][27]郭润华.企业境外机构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京档案,2011(7):31-33.

[9]林阿娜.浅谈境外企业的档案工作[J].山西档案,1995(5):34-35.

[12][21][26][36]邓达宏.新“走出去”战略下境外国有企业档案监管工作探略[J].兰台世界,2006(1):14-16.

[14][22][37][39]任凤仙.境外投资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档案,2005(7):19-21.

[15][18][44]孟秀丽.中原油田境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0(16):50-51.

[17]王勤.不应忽视境外企业的档案管理[J].上海档案,2010(11):32-33.

[20][23]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档案室.跨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四大支柱”——培训检查 考核通报[J].机电兵船档,2010(6):23-25.

[24][28][34][43]潘艳敏,杨松萍,唐振华.跨国企业档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档案,2011(5):54-55.

[25]吴广平.论国有境外企业档案的管理[J].中国档案,2003(12):24-25.

[29][35]周秀阁.浅谈境外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档案收集归档的难点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7(1):21-22.

[30][33]石立铭.控管结合加强归档标本兼治提升利用——中原油田谈境外企业(项目)档案管理[J].档案管理,2011(3):75-76.

[31]王勤.不应忽视境外企业的档案管理[J].上海档案,2010(11):32-33.

[32][46]宋莹.境外项目档案管理工作[J].北京档案,2004(12):21-23.

[42]何卫东.我国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档案,2004(2):35-37.

[45]田巧玲.如何做好有天境外项目档案工作[J].档案管理,2009(5):80.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创新思维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环境,需要更新自己的管理模式,适应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做好国有企业方案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要结合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以及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所形成的实际情况,更要借鉴信息技术时代信息管理模式的创新之处、先进之处,把档案管理做成既具有国有企业特色又不失当今时代的创新特色,为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类型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有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分部管理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集中统一管理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集中管理模式是指国有企业管理者建立档案室或者其他档案管理机构,配备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本企业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便于企业管理者能够全面把握企业的整体情况,利于管理者做出完善的决策。另外集中管理模式下形成了企业的档案信息中心,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缺档漏档的现象,更大效率的利用的档案信息。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时代下,集中管理模式更新企业信息较慢,造成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很难满足当下经济社会企业对信息的需求。

分散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的档案在各部门或者职工个人手中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分散管理模式管理简单、快捷,只需对档案的类别进行简单份分门别类就可以加以利用,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档案管理工作的权责也更加明确。但是分散管理模式不能从整体上体现一个企业的发展面貌、信息全景。企业管理者不能对企业档案进行高效的控制,造成对企业的整体性缺乏了解。由于各自为政,企业缺乏一个有效的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不能对企业档案进行有效的利用,不能充分体现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分布管理模式又称集中―分散管理、网点式管理、联邦制管理,是指企业的档案由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分别管理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分布管理模式与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相比,档案管理更加便利、高效,更能满足各个办公机构协作办公的需要。但是分布管理模式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由于是档案管理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分别管理企业档案,谁具有企业档案的优先保存权、管理权,及那些档案优先存放在档案管理部门还是业务职能部门,这些都很难进行清晰的划分。长此以往,档案管理部门的作用将会被弱化,造成企业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2 当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有的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独立运行,有的在其他部门的管理之下,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多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或专业调入过来。档案管理人员有的受教育程度低,不具备运用档案、图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能力;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而且往往档案管理工作是其兼职,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这些都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缺少档案管理的体系化、系统化建设,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顺利的应对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2.2 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现象突出

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制度性建设,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分散,职责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没力度等现象,造成国有企业目前档案管理杂乱无章的局面。更甚者,国有企业的某些档案信具有较强的保密性,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缺少必要的保密措施,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保密意识,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使得信息被随意借取、复印,到时企业的保密信息被泄露,这些都会给企业甚至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

2.3 管理方法更新Q代较慢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依旧采用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没有进行管理模式上的转变,造成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信息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能为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甚至出现了档案管理与企业发展相互脱节的现象。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没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在当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摆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造成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有序的开展。

3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应具备的创新思维

3.1 建立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

一支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举办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班,或者选派人员参加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活动,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实践的工作的长期积累,经验不断地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会有质的飞跃,对档案管理的认知将会不断加深,能够吸收不同管理模式的额优点,结合企业发展的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档案管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2 建立档案管理的长远规划

档案管理工作要立足长远,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企业是不断向前的发展的,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适时调整档案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各个时期的发展需求,一是要做到管理合理有序,二是建立弹性机制,保障企业顺利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保证。

3.3 建立服务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社会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化水平。促进档案管理部门向服务机构转变,提高管理效率,建设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多重服务,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价值,促进档案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创新。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国有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服务化水平,真正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字: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完善

1 引言

进入21世纪,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整个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全球一体化时代,人本管理的时代。在社会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知识时代首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有直接的联系。

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体现特征,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主要经济基础。

当前,有人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国企中所起的作用正渐渐的淡化,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与档案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减弱。原因一:因为多数国企对于员工能力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人事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原因二: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人”,注重工资福利的心理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档案作用已经不这么明显。本人认为这种看法有点片面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被国企重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记录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基本资料、社会关系以及业务能力等内容,与员工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证等有直接的关系,此外人事档案是国有企业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内部选聘员工的主要依据。总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受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的影响,做好人事档案管理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如国企人员基数大,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化的同时,找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2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规律,国企积极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国企在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进步最大,但是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2.1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国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很少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不太重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多数管理人员包括高层管理人数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因此,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这种档案管理意识直接制约了我国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日渐凸显,很多国企人事档案管理正处于人工和经验管理阶段,此状况直接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直接阻碍了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研究生学历的,有本科学历的,也有专科以下学历的,很多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知识匮乏,并且缺乏专业管理能力,这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定期参加培训,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也影响了国企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人事档案内容陈旧、简单

当前,很多国企业的人事档案材料里面只记录了员工的姓名、年龄扥基本资料,这样的档案材料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并且档案历史材料很多,现有材料出现缺失现象,这种人事档案无法为用人单位晋升和轮岗提供依据。反映员工工资、职务评聘、工作业绩的材料却没有收集完整,这直接造成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当然,现阶段国企的用人更加的灵活,劳务派遣、短期招聘的现象经常出现,国企常常会忽视这部分员工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

2.5 人事档案管理仍停留在手工的传统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迅速兴起直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了信息化革命时代。信息化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其高低不仅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还影响国家的竞争力,信息化水平高,会促进企业和国家的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手工的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手工的传统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相比,效率低下,并且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极容易损坏。在国企档案转递过程中,纸质版的材料在传递过程中过程复杂,丢失现象时常发生,这种情况都不利于国企人事档案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国企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无纸化管理,效率很高。

3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和发展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的现象出现在很多国有企业,改变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下手,让管理者了解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让其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3.2 国企应实现动态的人事档案管理

国企在人事档案管理应该实现动态性,档案材料应该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此外员工在查阅自己人事档案的时候应该注意查阅流程,不仅仅要为员工查阅档案提供方便,还应该注意保密工作。此外,还应该将一些员工获奖状况加入档案里面,以便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在内部选聘员工时候有依可循。

3.3 加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若实现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鉴于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素质的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需要加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理论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档案学的相关理论,还应该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种业务技能,包括档案管理的方法、管理技巧、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操作等等。

3.4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应实现信息化

手工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的先进的理念。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企应该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加大信息化建设满足企业竞争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国企可以购买开发档案管理的软件,即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此外还应该实现联网,这样企业之间就能够通过网络收集、追踪管理档案信息,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提升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4 总结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付出劳动和耐心,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作出一定调整和变化,这要求国企人事档案人员不断的学习与实现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综述,人事档案涉及每一个人的一生,不仅仅对个人非常重要,还对整个社会非常重要,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走信息化和动态管理的道路,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波.浅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2] 高玉霞.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J].黑龙江史志,2010(05)

[3]黄丹妮.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4

[4]赵亚敏.基于开放和实用的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10篇

内容摘要:我国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情况。企业把精力和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经营、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上,而对档案基础工作的投入不够,甚至片面地认为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人事档案管理上。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利用率低,且仍有很多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停留在经营管理和手工阶段,制约着人事档案功能的发挥,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内容陈旧、简单。目前,有不少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材料仅记录了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档案记载的个人历史材料较多,现实材料不全。这种人事档案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会影响到国企员工的正常晋升与轮换。人事组织部门主要掌握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务评聘、工资等方面的材料,而反映员工工作业绩的材料却没有收集进来,使人事档案在使用中缺少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这方面的相关信息。这种状况不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而且破坏了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统一,使之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完善,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更加灵活,短期招聘、劳务用工的情况纷纷出现,国有企业往往忽视这些人员的档案材料管理。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共享的社会中,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明显落后,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一是手工操作使档案不易于检索利用,易被人为破坏,使档案材料丧失了真实性、严肃性、权威性,导致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缺乏有效依据。二是有的档案转递不及时,操作程序不规范。例如,有的人早已跳槽,但其人事档案还未按规定转递到新单位。有的企业违反规定,把人事档案当成普通邮件寄送,不通过机要交通转递,容易造成档案丢失。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个人工作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一)对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的理念,提供快速、高效、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人事档案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促进档案信息的开发,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工作效率。将国有企业的职工的档案信息输入电脑分类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的电子网络以及优秀人才库,利用计算机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储存,对于正式职工、短期聘用人员、劳务人员等分别进行编号并且管理,从而方便查找。

(二)对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在人事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人事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去伪存真”的原则;人事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人事档案的借阅应注意人事档案的安全;人事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全面,尤其应注意对人事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建立企业的优秀人才库,对于各类具有专业技能证书及资质的职工,分类录入到优秀人才库中,这样使国有企业在选拔和任用员工的时候,更高效便捷,从而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三)电子文件的整理与归档工作

做好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是提供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需要。电子文件的出现,特别是企业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影响不仅仅是信息载体的变化,更是一次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档案信息效用的极好机遇。电子文件的运用,将冲破档案工作与文件处理工作的界限,使文档一体化管理进程加快。文件从形成到归档均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四)加强对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11篇

关键字:科技档案;国企;管理创新

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国企在提高生产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国企的科技档案进行创新管理也成了一项基本的战略,这样对企业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有优势的。当下党和政府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构建创新型的国家,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之下,国企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就需要审时度势,不断的深化创新理念,要求档案管理与技术都要适应企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全面的提高国企的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

1 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对科技档案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是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的,首先要在思想上有对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概念,对档案的管理与手段要有创新性的思维,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新的技术要进行大胆的使用,这样对企业档案的有效管理是非常有作用的。归根到底,对科技档案进行现代化的创新首先还是思想的改变,从人的思想中能够真正的认识到对档案管理带来的巨大的成效,这也是一个企业能够保持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现代化,它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的,现代化是最新的科学技术与创新理念的一种体现。对档案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指的是对档案的归类与开发中使用智能检索与光学扫描以及网络的远程传送、数码技术等,根据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对档案的不同种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与规范。

2 我国当前国企档案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在企业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待国企电子档案的管理运用方面还不是很普遍。在我国某些国企单位中还存在一些比较传统的观念,比如白纸黑字立此为证,在信息化的今天,在档案管理中竟然还存在以纸张作为主要的办公材料。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已经日趋成熟,也变得非常重要。而在我国还存在纸质与电子信息化并存的现象,一些单位对电子档案的体系建设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应该大力进行改进。

其次是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电子档案的体系,但是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小的问题。在一些国企单位中,电子信息对于每个单位的人员的信息、成果与技术信息等当面的记录并不是非常的完整,在一些流转的程序方面也存在不足,对档案管理的创新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改善,很有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与竞争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对国企档案创新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要对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行创新。企业的领导层需要将档案的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将此纳入到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之中,以及员工的工作表现中。而档案部门的主要人员需要对企业中的档案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信息化的改进。对于改善需要的经费也要划入年度的财务预算,依据档案管理的数量进行科学技术与设备以及网络安全等设备的配置。企业需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经费的投入,为档案管理的的现代化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上的支持。

(二)对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创新。对档案管理,需要健全档案管理部门的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办公室以及专门针对档案管理的监督部门。对相关的部门或者单位都要配置专业的人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部门的正常运行。设立相关机构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弊端,从管理上进行分析,设置相关的机构也是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是否能够发展壮大的一个重大的表现,是一个企业能够适应容易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的前提。而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则是保证企业组织与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说,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必须强化监督,保证执行力,对于监督部门,需要有明确的工作责任与工作人员,强化分工,严禁推卸责任的事情发生。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与档案管理的人才的选择需要从其职业的特殊性等方面来考虑,档案管理人才需要有高超的技能与综合素质,还需要具备不断进取与开拓创新的思想。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建造一支不但具备能够通晓各类档案知识,还必须能够熟练的掌握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技术的专业技能。要求人才队伍能够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与自身的能力对档案进行科学的处理土管理,高效的完成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与鉴定,以及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们以及企业提高最好的服务。

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将档案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进行提高,以改变社会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认识。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的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用开拓创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对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对待人才队伍资源的配置,必须坚持科学化的配置方案,要考虑企业的整体与企业的发展状况,充分的将服务向企业的生产第一下靠拢,将企业的档案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命运有效的结合起来,打造我国国企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的基石。

(四)促进国企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企业档案最主要的业务是对档案的执行与转存进行记载,对企业中工作的运行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会对企业的合法权益起到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对企业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大量的档案资源充实到信息平台上,这样就可以最大化的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构建制度化与科学化的档案管理体系能够节约企业的资源,保证企业的竞争力,更能够在科技发展与创新方面体现企业的长远目标,以更优质的面貌的对社会与国家提供服务。

结语

我国的经济已经与世界开始接轨,这就要求我国要以一种最新的面貌面对世界,要求我国的各项管理体制与水平都要进行一个大的改变,就是要与世界接轨的一种面貌。而国企档案的管理是国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此需要在管理范围、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更新。这是适应整个经济工作变化,为提高国企的生产力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和梦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因而加强国有企业各个方面管理工作,从而使企业竞争力得以提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并且要积极探索有效方法或途径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1人事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首先,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人事档案管理属于重要保障。对于人事档案而言,其所记录信息主要是职工在企业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如果人事档案记录内容缺乏完整,所记录内容比较片面,则无法使职工实际情况得以真实、全面反映,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所以,科学合理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也就十分必要,可使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得以更好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人事档案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及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信息组成中人事档案信息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人事档案可体现出企业发展历史,通过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可较好发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每个职工所做贡献,并且可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人物以及相关事件加强宣传报道,从而体现精神力量,这一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可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科学合理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较好促进作用。此外,人事档案管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十分有利。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需求,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人才建设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科学合理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可较好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人才更好利用,从而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2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1)建立并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当前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建立科学合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且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权限应当明确,并且应当明确相关业务流程,同时还应当明确规定相关岗位职责及相关管理制度。另外,在建立及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方面,还应当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进行结合,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制定相关考核机制,从而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强考核,并且对于考核结果应当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中,明确考核结果与相关工作人员绩效存在密切联系,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实际管理中投入更多精力。除此之外在构建及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也能够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较好指导,使其能更好开展档案管理工作。(2)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手段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积极开发相关数据库应用软件,如可通过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将纸质档案材料转变为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使档案资料安全性得以增强,可有效避免纸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以破损及丢失情况,从而使人事档案管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提升其管理水平。(3)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在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工作人员素质会直接影响管理工作水平及质量,因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也就十分必要。在人事档案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对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使其能够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方法及手段,以保证其能够更好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另外,还应当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其职业道德水平能够得以提升,使其能够在管理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最终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结语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13篇

根据我国《档案法》规定,档案的所有权可视为财产所有权归所属企业所有,而企业将档案寄存在档案馆的行为只能算是暂时存放,档案馆作为保管方有时不得不接受企业提出的特殊要求,例如要求专柜存放,并将档案柜钥匙交由企业保管等,如果一味的应允这些要求,企业一一效仿,那么档案馆就只能仅仅成为一个仓储机构了。所以档案馆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相应原则,对档案进行编目、整理、加工及是否有权鉴定与销毁档案,从而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体现档案馆的功能,这是眼下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国企在产权变动和资产变动期间,在对国企档案进行整理、鉴定、移交等工作中所用到的费用由接受单位进行支付,需向地方国家档案馆寄存档案的费用则由原企业进行费用支付。破产企业则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的寄存档案费用。但档案相关费用的计算仍然没有确切的方法和标准,这也是我国国企改制后面临困难问题。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事档案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与难题,应积极选择相应的对策实施。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破产、倒闭企业的档案根据产权变化的方式不同,应该进行不用方式的处置,对一些没有去处的档案,必须要按照要求移交到档案馆;一些企业转为私营或者变为合资、出售中外台资的企业档案也应该及时的移交到档案馆保管,防止档案的丢失。严格按照进馆要求,对具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在移交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仔细做好分门别类工作,装订上架后标签清楚。对移交的档案进行认真审核,根据移交清册,逐卷清点,防止企业别有用心地为图永久保存而寄存不重要的闲杂档案,有效的提高档案馆管理档案质量。2.允许连续性的企业档案进寄存对企业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委托经营、租赁经营、出售产权、负资产转让、兼并形式产生的资产与产权变动,企业会有一定的连续性,这时档案应该以保存在改制后企业为主。除非受保管条件的限制,或者由其它一时难以克服的客观因素影响,将可能导致档案损害的,可以移送档案馆暂时寄存。3.对寄存档案要加以选择,充分利用档案馆有限的库容量对企业要求寄存的各类档案,档案馆工作人员必须适当地对其信息内容稍作了解,以判断是否值得和可以入馆保存。改制国有企业必须尊重档案工作,自觉遵守档案转交制度,切勿使档案馆成为一个仅仅用来堆放纸张的场地,从而避免日后出现库满为患的现象。

三、结束语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国有企业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从一定层面上体现出了其企业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文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整个企业的人才资源的选拔、使用、开发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构建一套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化、合理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工作较为分散。虽然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并要求从事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统一安排,并由相关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机构进行负责。除此以外任何机构不可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但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多部门管理的现象。其中包括了劳动机构、社会保障机构、退休管理部门等等。在这样的一种管理现状中,许多管理部门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作一种次要工作来开展,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从而让国家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档案收集、审核、管理等多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这些部门中则是由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进行。这样的一种管理形式,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国有企业管理领导层,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收集的相关材料、材料移交以及完整性都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有时会对其所管理的人事档案材料进行随意的变动。这些所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对其当事人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无法正常地发挥出人事档案所具有的功能。2.管理制度不够明确。许多国有企业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导致其工作没有得到明确的分工,而且具体工作流程也呈现出不明晰的问题。从而让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标准不统一,其工作积极性也有所欠缺。比如:工会部门得到的荣誉、培训学习材料、纪检部门处罚材料等都无法得到及时的入档。相对而言只有组织人事部门的人事管理档案能够达到及时归档的效果。3.受历史原因影响较明显。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通存在着原始材料缺失的现象。随着法制意识的不断提升,职工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也有所提高。由于部分职工原始材料的缺失,对于职工的权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与企业之间产生一定的劳动纠纷。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人事档案的缺失,导致某位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无法正常完成,有的因原始材料的缺失,无法对其入职时间进行确认。还有一些职工由于档案材料出现不连续的问题,其工龄则被视为间断,导致其无法享受所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等等。这些诸多问题都会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4.资金投入有限。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想要达到高效的工作效率,则需要加大投入的资金以及精力。这也是一个企业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有的国有企业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相关管理及领导简单地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理解为收集整理,只要达到不丢失、不泄漏,在上级部门开展检查时能够顺利完成查档工作即可。因此,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精力以及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其工作经费出现不足的现象,从根本上影响到了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5.人事档案材料利用效能较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则是对其档案材料合理化、科学化的利用,同时这也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与生存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从传统的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进行分析,许多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收集方法呈现出了相对落后的现状。而且收集的材料也呈现出不完整、不精准的问题,导致其档案的利用效能偏低的问题出现。甚至有的国有企业还在采用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对于人事档案材料没有开展汇总以及分析的步骤,不能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人事档案材料所应该具有的功能。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1.构建专门管理部门,开展一体化管理模式。针对管理分散的问题,国有企业应该成立相对应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由其中心为主管部门,将其企业及下属单位等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采用统一管理的模式。针对在职员工、失业人员、退休员工等人事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并及时进行归档。此外,需要制定相应的兼职档案人员机制,当需要对其工作进行调整时,需要先安排再调整的工作机制。并对所调整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让其具备相应的人事档案管理技能。在相关组织以及中心人事部门的指导下,构建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为纽带,兼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从而可以扩大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网的覆盖面,有效提升了其工作效率。2.制定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而言,其工作重点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发放到各个相关部门中。并在其相关制度中明确指出此项工作的管理权限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同时还需要针对其岗位职责、管理运营程度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人事档案管理考核机制。以此来加强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并将其考核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当中。明确其考核结果与各单位责任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形成挂钩。尽可能到季度考核,年终结算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职能,同时还可以提高管理层对其工作的重视,为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以及利用效能提供有力保障。3.认真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在此环节中,需要针对自身企业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对缺失的人事档案进行核实与补充。充分调动起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热情,为其企业的人事档案查补工作提供便利。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企业领导应该加强对其工作的重视,并通过协调抽调相关人员组建起人事档案核补办公室,认真、严格、全面地开展工作,对于存在人事档案缺失的工作人员,需要以面谈的形式开展核审,并对所有相关项进行核实与补充。对人事档案所需的所有资料都必须要严格进行复印件回收,尽可能地将每一名职工所缺失的档案资料补充齐全。不仅有利于其企业职工的权益,还能够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4.加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投入力度。为了能够满足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需求,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同时采购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所需硬件设施,为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还需要为此项管理工作设置专项管理经费,用于相关管理软件的升级以及维护。充分利用好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5.创新服务意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服务意识偏低的问题。要切实地从规章制度入手,创新服务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想要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服务对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只是针对,还需要为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明确了服务对象才能够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2)明确服务方式。对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并不是一味地丢弃。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通过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提高其服务效率。(3)明确服务观念、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保管、保密层面上,而对于开发利用的观念相对较少。因此,结合信息化技术应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展,让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具有公信力,其档案材料也才能够最大化地被企业所利用,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需要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建立起一套适合于自身企业发展与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才能够确保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材料的利用效能,同时为国有企业人才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付丽萍.浅析如何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功能[J].办公室业务,2016,(18).

[2]韩国伟.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6,(09).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索;提升

一、人事档案材料的主要内容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我国人事制度管理的一个特色,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一个人的各类基本信息、履历、学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思想品德、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业务能力、工作岗位及状况以及奖励惩罚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重要作用。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现阶段计算工龄、工作调动、遗产继承、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升学、退休审批等都离不开个人档案,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没有人事档案是不能接收录用的。

二、国有改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随着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化,企业管理架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大部分国有企业都由过去的工厂制改制成了以国有资产为纽带的母子架构型管理体制,母子架构下的各子公司均为独立的法人治理公司,人事档案也自行管理。由于各子公司大都是从原来工厂制时的分厂、车间或工段改制而来,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缺乏管理经验,绝大部分改制子公司都依托总公司(或集团)的管理优势委托总公司管理员工社会保险关系及人事档案,但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离不开各子公司的配合,因此各子公司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员工本人,又影响到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档案材料失真现象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

部分国有改制企业由于过去没有管理过人事档案,既缺乏管理经验,又对档案管理认识不足,在长期的工作中有意或无意的形成了失真的档案材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档案材料的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基本特性,没有真实性,人事档案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失真现象削弱了人事档案的严肃性。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三龄一历”前后填写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普遍,通常是学历越填越高,工龄越填越长;岗位变更不及时,岗位名称填写不规范;还有的档案材料有明显的涂改痕迹,甚至是多处涂改等现象。这些问题使档案丧失了真实性、权威性、严肃性,从而给人事档案的利用造成很大的影响,使人才的选拔、配置、退休审批等都失去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2.档案材料内容简单雷同现象降低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参考价值

人事档案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的真实写照,本应全面、历史、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使组织在翻阅档案时能够一目了然,如见其人。如今我们翻阅的大部分人事档案材料单一,内容抽象,特别是鉴定、考察材料中套话、空话多,体现不出个性特质,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进而影响到员工选拔,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3.档案材料分散、缺失现象破坏了档案的整体性,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效力

人事档案归档过程应是一个前后衔接、有机统一的整体。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人事管理工作方式的影响,以及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加之企业改革、改制,人才流动性大,人事管理岗位人员调整平凡,致使归档的材料不全,个别档案材料分散,前后不衔接、不完整,弃档、重新建档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统一,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力。如由于工作调动,致使一部分材料滞留在原单位;学生参加工作了,档案确留在学校或由于学生分配后又重新改派造成档案转移过程中遗失;个人取得了学历文凭、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职务等,相应的学籍材料、审批材料未归档;另外,最常见的个人调动介绍信、报到证等未归档等等。由于档案材料不衔接、缺失,就会造成考学、考公务员、调动等事宜中,对方不接收档案;解除劳动合同的,档案转移不出去,养老保险无法接续等等。

4.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现象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要求及时有效地为组织提供各种信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服务。但现阶段绝大部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仍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个别信息化建设也仅以检索查寻目录为主,没有实质的档案内容。管理手段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既无法及时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效的服务也为人事档案的安全性、真实性留下了隐患。

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索

1.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实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国有母子架构管理体制公司应联网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库,并与人事信息库相结合,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这样才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才能便于组织掌握所需的信息资料,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同时也为省直部门阅档、退休审批等提供了方便、可靠的信息。

2.扩大归档材料,完善人事档案信息

我们在工作日常中发现,由于档案材料不完善经常会影响到员工的利益。我认为国有企业应将每年员工签字确认的工资台账装入人事档案中,一是为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核定提供依据;二是如实反映员工在各岗位连续工作的准确时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定是按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来确定的,以往的人事档案归档材料中不记载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核定基数。近年来不少企业为了减少人工成本,有意降低员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使得员工退休后养老金较低,造成员工和企业因养老保险核定基数问题发生劳动纠纷的事例屡见不鲜;另外,由于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的不完善,大部分改制后的企业不及时补充档案材料,造成员工档案材料不完整,岗位工作年限反映不清、不真实等现象经常发生,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特别是女工人岗位及特殊工种岗位,退休审批困难等。因此,本人认为今后人事档案中应将每年员工签字确认的工资台账装入人事档案中。

四、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充实档案材料,完善档案管理,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合理开发利用、适当扩大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改革创新,冲出原有的思路、模式,才能适应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丽:浅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245.

[2]李 熙:加强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J].经营管理者,2011,(2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