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1篇

在我国,除了《立法法》规定的有立法权限的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外,各级行政机关还制定有大量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由于《立法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其不属于“行政立法”范畴。“但由于其在实践中数量远远超出行政立法活动,且在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大量行政行为的直接依据”,[1]与法律、法规、规章一样具有规范性、普遍约束力和反复适用性,所不同的只是制定的主体、效力、内容和程序不同。因此,完全应该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制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责任,视为其“立法责任”。

1.1 行政管理机构立法责任的法理与学理依据。从法理上讲,“立法”一词通常是指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或过程。在我国,“立法”的概念有多种理解。“第一,‘立法’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一切国家机关制定和变动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这是最广义的解释。第二,‘立法’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和变动法律这种特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这是最狭义的解释。第三,‘立法’是指一切有权主体制定和变动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这是介乎广狭两义之间的解释。”[2]广义上的“立法”,与“我国《立法法》中所规定的‘立法’也是一致的、同义的”[3]。

从学理上讲:“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定义众多,代表性的有三种:最广义的解释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之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广义的解释是指各类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除法规、规章之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狭义的解释是指没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而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4]广义的解释适用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1.2 行政管理机构立法责任的体制依据。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5]其中,多级并存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6]。这些不同级别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在效力上有级别差异,但并存于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之中。近年来,国务院、各省级人大、人民政府及一些市级人大、人民政府,制定了大批关于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及备案规定、办法。这一做法本身就是对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立法责任认同,如果没有这个责任,那又有何监督之必要?从另一个意义上讲,经过有立法权的权力机关审查批准的行政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具备了法律法规的性质。

1.3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立法责任的法律依据。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行政管理机构,适用于行政管理机构立法责任的法理与学理依据和体制依据,同样适用于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此外,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立法责任还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国家档案局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一)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具体方针政策;(二)组织协调全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制定发展档案事业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计划,并组织实施……”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这其中,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具体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档案事业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等,就是《档案法实施办法》赋予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法之责,也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依据。

1.4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立法责任的现实依据。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即使是一个省,一个市,情况也不完全相同。而我国的地方行政立法权仅限于省、省会市和较大的市这一级,它们制定的档案法规、规章不可能很具体。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执行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就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档案规范性文件,对档案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细化、具体化,加强可操作性,完成档案法律、法规、规章从制定到落实的“最后100米”,以便使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在本地区得以全面贯彻实施。

“随着我国档案法制建设的强化,市县档案法制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尽管一般市县无权制定地方档案法规与地方档案行政规章,但它们或通过其职能机构――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量的档案规范性文件,切实保证了档案法律、法规和上级档案行政规章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尽管档案规范性文件目前还没有被纳入档案法规体系,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档案规范性文件这一实践活动,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地方档案法规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7]

2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立法责任

档案行政管理是专业管理,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区)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层级不同,所承担的立法责任也有所不同。

2.1 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立法责任。国家档案局在2011年6月14日《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其中有许多都是应该由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档案规章。虽然这个档案法规体系方案比较全面,但是,仍然有一些应该制定的规章,而且是《档案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的需要制定的规章并没有列入。笔者认为,国家档案局急需的立法与重点关注的立法,有以下几方面:

2.1.1 《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的立法。虽然,《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中对《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的立法作了一些规划,如,《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档案鉴定办法》,但是,仍有一些明确规定的急需的立法并未列入规划,应该重点关注。如,《档案销毁程序和办法》(《档案法》第十五条)、《国家所有档案的范围》(《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分级标准》(《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三条)。这些法规应该说是最基本的,必须尽早出台,否则,《档案法》贯彻执行依然会成为空谈。

2.1.2 制定档案馆规章。档案馆是档案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实现档案行政管理目标的主要载体。因而制定档案馆管理中共性的、基本的、普适性的规章制度是重点。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规章制度不是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档案馆的等级标准,而是所有档案馆都必须遵守的共性规章制度,这是档案馆的基本规则。

2.1.3 专业档案管理的立法。国家档案局提出建设“两个体系”的重要方针,并于2011年制发了两批《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而要将其落到实处,就必须依照《档案法》的要求,会同那些产生专业档案的部门制定各个专业档案的管理办法,以利于操作执行。

2.2 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立法责任。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立法之责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履行好档案法规授权,制定具体规章。档案法规明确规定并授权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具体规章,必须尽早出台。如,《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档案法》第二条所称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征得国家档案局同意后确定具体范围。”这一条就具体明确地规定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省非国有档案的范围》。对于这一条的规定除了少数几个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颁布了相关规章外,绝大多数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没有履行这一立法责任。而这个范围不确定,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就不明确,档案行政管理就失去了目标,《档案法》也就很难贯彻执行。

2.2.2 做好地方档案法规规章的立法。省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具有代省级权力机关起草档案专业性地方法规规章的职能,在《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颁布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上都分别制定和颁布了本级的地方性档案管理条例或实施办法,也有部分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或特殊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档案法规规章,如,《广东省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粤府[1990]49号文件)。但是,大部分省在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地方档案法规规章方面还是空白。

2.2.3 国家档案法规规章的细化。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国家档案法规规章大都是宏观的,不可能包罗万象太具体,所以各地要将其细化才能有效落实。一是补充细化。如,《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没有执法档案的整理内容,而执法档案明显有别于文书档案,这就需要制定《档案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作补充细化。二是分类细化。如,《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可以按企业性质、按企业大小、按企业类别等进行细化,制定不同的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三是具体细化。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得就比较粗,可制定《会计档案整理细则》。也可以结合分类细化,制定《行政机关会计档案整理细则》等。

2.2.4 档案技术标准的入规。要使档案技术标准得到落实,就必须做好标准的入规――即将标准的内容与要求融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档案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之中。“从现代行政法体系看,技术规则渗入到行政法规范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8]因此,技术标准的入规是省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立法之责”。档案技术标准的入规,一是制定实施细则,如,各省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目前,标准的入规基本上仅限于《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而且其也只属于行业标准。大部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未入规。二是将技术标准纳入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如,制定《档案馆质量管理办法》、《档案室质量管理办法》等,并将相关的标准纳入其中,如,《全宗卷规范》、《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全宗指南编制规范》,等等。《档案馆质量管理办法》、《档案室质量管理办法》与《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办法》不同,前者是最低要求,后者是最高要求。当然,后者没有将相关标准纳入其中,其最高要求也就有“跑偏”之嫌。

2.2.5 制定推广经验型规范性文件。在档案行政管理许多新领域或某些领域尚无行政法规甚至无行政规章调整时,多数情况下往往需要市县基层先进行探索,待取得经验后,制定档案规范性文件加以推广,等条件成熟时,再将档案规范性文件上升为档案行政规章或档案行政法规。

2.3 县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立法责任。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处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的下层,最接近人民群众,可以直接了解、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对执法的意见和立法要求,不仅对立法工作有直接帮助,而且,通过制定本级的规范性文件,完成法律法规规章从制定到落实的“最后100米”,在这“最后100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立法之责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2.3.1 做好档案法规规章的细化。尽管省市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对国家的档案法规规章进行了细化,但是,由于各个县的情况仍是千差万别的,省市级的细化仍然可能是“粗线条”的,加上就是一个县域内的各个单位各种档案也是千差万别的,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一是分类细化。如,国家档案局制定了《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一些省市也细化制定了《乡镇档案管理细则》,但是,这些《细则》仍然不细,乡与镇有区别,有的还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乡与乡镇与镇之间有的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进一步分类细化。最基本的可以分为《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镇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二是具体细化。还以《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为例,可以具体细化为《乡级机关档案工作细则》、《乡级机关会计档案整理细则》,等等。三是层级细化。层级细化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县级机关与国家、省级机关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县级机关档案人员都是兼职的,县级机关属于执行层的机关,其形成的档案与国家、省级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其档案工作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细化制定诸如《县级机关档案工作细则》、《县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之类的规范性文件予以细化。另一方面,在一个县域内,还有县、乡(镇)、行政村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也有很大的差异,同样需要制定不同的档案工作细则和档案管理办法来管理。

2.3.2 做好档案法规规章的地域化。所谓“地域化”,就是由于不同的县所处的地域不同,其产生的档案工作内容和档案的种类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根据其地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以贯彻国家省市的档案法规规章。

2.3.3 制定探索经验型规范性文件。由于县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处在档案实践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那些新的档案工作领域,很自然,探索的任务就由其来担当。在取得经验后,就应先制定档案规范性文件加以调整,而后为国家省市提供案例和典型。

2.4 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立法责任。由于大部分市没有地方行政立法权,而且,市级又没有县级接触基层和群众的面广,因而市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立法责任既没有省级的大也没有县级的广。主要立法责任:一是做好档案法规规章的细化;二是做好档案法规规章的地域化;三是制定推广与探索经验型规范性文件。

3 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2篇

1 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勇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模式陈旧,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化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提高的工作效率与综合水平。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人事档案管理中仍有部分人才中心依然沿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分类归档简单固化、管理操作模式陈旧,难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化节奏,造成了档案信息查找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另外存在的信息分类方式不精细的问题,造成了信息查询繁琐缓慢,难以及时快速的提供信息服务。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具体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例如硬件设备与资金的短缺,相关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及操作培训不足,档案管理人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新形势下一些规划和制度有待改革完善,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当予以重视。

1.2 缺乏监管,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信息资料繁多,工作内容复杂繁琐,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出现操作疏漏、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一旦在工作环节中忽视规章制度,消极对待档案管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造成严重后果。

现有管理制度中,缺乏细致的监管细则,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督系统,影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监查,导致了具体档案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疏漏与懈怠。在管理制度中,应当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审核制度,以具体的规章细则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同时,现有管理制度中对新形式下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新问题,尚缺乏相应的规定和细则,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继续发展。

1.3 思想懈怠,管理人员专业性差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思想觉悟不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热情,不能紧跟形势积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少数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缺乏责任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工作内容枯燥机械,产生了消极懈怠的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就体现为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中待人接物缺乏人性化,对待档案管理敷衍了事。一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不能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怠于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有些管理人员思想保守,不愿意学习新技能、了解新事物,对信息化建设推进中需要掌握的新的操作技能不重视,固守传统老化的手工操作方。这些情况造成了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难以适应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影响档案归纳分类与信息服务的效率,弱化了档案文件和资料的服务功能。

2 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创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切实需要。保障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能够保障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档案信息的准确分类。

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发展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是管理人员的心态转变以及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电子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转变心态,掌握相应的软硬件操作技能,从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做起,推进自动化办公的进程。其次,将档案资料的电子信息录入至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应当制定规范的操作细则,保障电子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强化档案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中存储的档案资源?M行规范化存储备份,保障信息安全性。

2.2 加强管理,鉴定、核查双管齐下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记载着个人经历及政治思想与各项成绩等重要信息,是人才录用和培养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抓好档案管理工作是关系着社会发展,企业进步,个人提升的重中之重。

为解决目前存在的由于档案工作疏失造成的档案丢失、档案损毁等现象,应当在管理中加强档案的定期修复以及定期核查工作。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对档案资料及时核对复查,防止资料窃取问题;对于有变动的相关档案信息要及时进行跟进和修正,保障档案信息的可信性和真实性。通过制度规范和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将政策落实到实处,时时对档案信息的分类管理进行核查,保障相关类别信息的规范化收纳整理,提高信息服务效率。

通过加强档案鉴定工作,促进档案信息的有效归纳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复杂,工作内容繁琐,因此容易出现文件归类不清的疏漏,造成后期的档案调取、信息服务不便。通过档案鉴定对档案进行精细分类归纳,提高档案服务质量,满足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需求。

2.3 规范管理,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队伍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对人事档案的收纳、整理以及归类等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保障了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档案管理应依据实施细则,精细化收集档案资料,时时补充缺少的信息,不断完善档案内容;其次不断更新人事档案资料,对已无效的档案信息及时处理,确保人事档案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是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是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转变为自动化办公操作,其次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新的供求结构形成,过去的被动服务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转变为主动服务。因此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从思想教育入手,帮助管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意识;其次加强技能培训,通过授课学习、互助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料;归档管理;档案管理制度

引言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是东莞市气象局重要的对外服务单位,日常主体业务产生的文书资料、影像资料繁多,为有效管理这些资料,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来规范业务工作,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原则。

1 现行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状况

1.1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主体业务资料

防雷所日常工作所产生的资料繁多,主体业务资料包括建筑物年度检测资料,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建筑物新建、扩建报建资料,风险评估资料,雷灾调查资料,内部评审,外部评审,现行规范,内部文件,实验室资质资料,各项工作细则等。

1.2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机构

现行防雷所内的档案管理机构主要是审核组,有一名资料收集归档人员和一名资料归档审核人员。资料收集归档员并非专职,仅对建筑物年度检测资料,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建筑物新建、扩建报建资料,报建审核资料,风险评估资料进行收集归档。

1.3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专职人员,所内仅对日常主体业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但一些非主流的资料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归档资料的借阅和查阅,资料销毁,仪器报废维修,会议记录,技术讨论结果等等。

2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2.1 档案管理原则

(1)加强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2)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是防雷所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是总和,其中以防雷检测档案为主体,包括:新建防雷设施资料,定期年检资料,化学危险品场所防雷资料,报建资料等等。

(3)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防雷所经济利益、合法权利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

(4)档案工作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5)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按年度立卷,本单位内部机构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要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分别立卷归档。

(6)结案后及时交专职人员归档。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2.2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组织架构

建立四级的管理体制。所长统领整个所内的档案管理工作;归档审核员对各项资料结案确认、编号入室;专职资料收集归档员对各项资料进行收集归档提交归档审核员;报建窗口收集新建、扩建报建资料和发票,审核组收集报建审核资料,检测组收集年度检测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和分段验收资料,风评组收集雷击风险评估资料和雷灾资料,办公室收集上级单位的文件、人事资料、各项工作细则等。

2.3 归档资料范围

2.3.1 东莞市防雷检测所各项工作细则

(1)防雷装置报建审核工作细则;(2)防雷装置年度检测工作细则;(3)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工作细则;(4)雷电风险评估业务操作细则;(5)计费、收费和发票管理工作细则;(6)防雷合格证、副证、报告书发放、更改和销毁工作细则;(7)档案管理工作细则;(8)印章使用操作细则;(9)技术规范使用操作细则;(10)图纸使用操作细则;(11)仪器、设备、办公用品购买使用操作细则;(12)内部管理评审工作细则;(13)实验室资质认定操作细则;(14)文件收发操作细则;(15)保密工作细则;(16)公众网信息操作细则;(17)以上细则修改、作废操作细则。

2.3.2 防雷装置报建材料

(1)防雷装置报建登记表;(2)防雷工程专业资质;(3)焊工证书;(4)相关图纸;(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防雷装置报建受理回执 。

2.3.3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材料

(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2)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3)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4)防雷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5)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6)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手册;(7)防雷装置检测协议书;(8)缴费发票。

2.3.4 防雷装置竣工检测材料

(1)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2)防雷装置检测报告;(3)防雷装置合格证;(4)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5)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手册;(6)图纸(共 张);(7)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2.3.5 防雷装置年度检测材料

(1)防雷装置检测协议书;(2)交费发票;(3)防雷装置检测报告;(4)防雷装置合格证;(5)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2.3.6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材料

(1)建设工程立项批文;(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协议书;(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4)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原始记录单;(5)交费发票。

2.3.7 雷电灾害调查材料

(1)雷电灾害调查原始记录;(2)雷电灾害调查报告。

2.3.8 学习、会议记录资料

(1)学习、会议纪要;(2)技术讨论结论记录。

2.3.9 防雷设施检测所人事档案资料

(1)劳动合同;(2)学历资料;(3)职称资料;(4)培训资料;(5)上岗证资料;(6)奖励证书;(7)社保缴交资料;(8)任命文件。

2.3.10 仪器、设备、办公用品资料

(1)仪器、设备、办公用品购买申请、发票;(2)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3)仪器、设备检定证明;(4)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5)仪器、设备维修登记表。

2.3.11 其他资料

内部评审资料,外部评审资料,实验室资质认定资料,现行使用规范,上级部门发放文件,培训学习资料等。

3总结

通过分析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现在的缺陷,针对防雷所的主体业务和对外服务的特性,依据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和《关于核定防雷设施检测等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复函》粤价函[2004]409号等文件精神建立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制度,架设管理机构和规范归档资料,不仅有效规范所内的日常工作,并将日常工作留下的痕迹进行有效归档管理,为实验室资质认定和风险效能防控提供全面真实的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文件,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文件,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3]《关于核定防雷设施检测等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复函》粤价函[2004]409号,广东省物价局文件,2004年8月1日

作者简介:

朱锦坤(1982—),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防雷减灾工作。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细化 涉密 档案 管理者

精细化管理是细节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实践化,是细节观念在管理领域的升华。它使细节观念充分深刻地融入到管理之中,使细节观念充分、深入地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时代需要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也非常适应当今的需要。在涉密企业里都存有大量不同密级的各类涉密档案,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而不断产生更多不同价值的涉密档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先进的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收集和使用各类档案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敏感的涉密档案管理的难度。使用互联网、电话、手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泄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隐患或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如何加强涉密档案的管理是每个涉密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公司在涉密档案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地维护和利用了涉密信息、档案,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潜在的价值。

一、宣传保密教育,树立涉密档案精细化管理理念

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普法保密教育,宣贯《保密法》。保密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尤其是对涉密档案管理者。因其特殊的工作岗位和身份,了解企业涉密档案内容较多,企业涉密档案有无失泄,跟档案管理者保密责任有着重大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保密工作的好坏。因此,要对涉密档案管理者及承载场所和载体进行精细化规范,统一管理,定期培训保密法律法规,学习《档案法》、《国家秘密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保密防范技术知识,了解各类涉密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各种密级档案及其知悉范围,要懂保密,会保密,善保密,努力提高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介质泄密的识别能力和防范处置能力,可以通过保密知识手册、知识竞赛、宣传栏、组织观看泄密案例教育片等形式对档案管理者进行保密教育和保密提醒,增强保密意识,提高敏感性和责任心,在工作中自觉遵守保密原则,时刻牢记“敌人就在你身边,泄密就在一瞬间”。用高度的保密意识和理念,及时发现泄密隐患,堵塞泄密漏洞。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把守住企业的每个秘密。

二、精细涉密档案管理制度

对制度的行为要求,执行责任,操作程序,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细化完善,以高技术防范手段和严密的监督制约措施对涉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涉密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我们公司根据《保密法》、《档案法》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制定了严密而简明、易于操作的保密管理细则,如《涉密档案保密管理细则》、《涉密档案归档制度》、《涉密档案利用制度》、《涉密档案解密制度》等,使涉密档案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用制度约束管理者在收集、整理、编订、保管、使用、解密、销毁等涉密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出差错,减少泄密事件的发生。对不同涉密载体(光盘、U盘等介质)的档案分门别类的制定规章制度,各类涉密档案根据密级的不同,按照国家密级保管要求(秘密级10年,机密级20年,绝密级30年)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办理相对应的登记审批手续,任何个人都无权私自存放、使用涉密档案,涉密档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经审核后及时归档,不得随便摘抄复印、复制、遗失。如有失泄应及时查明原因,尽快补救,减少损失。这么多年来,我们公司从无发生涉密档案失泄事件,多次被河南省国防科工委评为保密先进单位。

三、精细责任

人是有责人感的,只要环境适当,人们不仅会承担责任,而且还会追求责任,愿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企业建立保密责任制,从公司领导到档案管理人员,层层签订保密责任书。替代压制性管理,推动管理者自觉完成担负的责任。我们公司采取责任双方共同签订的方式,上一层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下一层向上一层负责,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向一级负责”的保密责任网络。可以“按图索骥”进行责任监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做到“层层签订保密责任书,事事明确保密责任人,谁出问题谁负责”。用制度约束、监督,将安全保密责任转化为岗位操作规范,尽量减少知悉者的弹性空间,将对涉密档案人员的管理纳入考核,建立职责考核记录,一方面对考核记录不好的管理者进行保密提醒,扣发保密津贴,对记录好的给予奖励;另一方面注重分析履行职责不力的原因,引以为戒。奖惩分明的实施提高了管理者履行保密职责的能力,增强保密意识。公司对涉密档案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责任到人,进行系统管理,做到未雨绸缪,防范未然,最大限度地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使国家秘密得到有效保护。

四、精细日常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细化 涉密 档案 管理者

精细化管理是细节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实践化,是细节观念在管理领域的升华。它使细节观念充分深刻地融入到管理之中,使细节观念充分、深入地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时代需要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也非常适应当今的需要。在涉密企业里都存有大量不同密级的各类涉密档案,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而不断产生更多不同价值的涉密档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先进的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收集和使用各类档案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敏感的涉密档案管理的难度。使用互联网、电话、手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泄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隐患或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如何加强涉密档案的管理是每个涉密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公司在涉密档案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地维护和利用了涉密信息、档案,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潜在的价值。

一、宣传保密教育,树立涉密档案精细化管理理念

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普法保密教育,宣贯《保密法》。保密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尤其是对涉密档案管理者。因其特殊的工作岗位和身份,了解企业涉密档案内容较多,企业涉密档案有无失泄,跟档案管理者保密责任有着重大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保密工作的好坏。因此,要对涉密档案管理者及承载场所和载体进行精细化规范,统一管理,定期培训保密法律法规,学习《档案法》、《国家秘密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保密防范技术知识,了解各类涉密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各种密级档案及其知悉范围,要懂保密,会保密,善保密,努力提高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介质泄密的识别能力和防范处置能力,可以通过保密知识手册、知识竞赛、宣传栏、组织观看泄密案例教育片等形式对档案管理者进行保密教育和保密提醒,增强保密意识,提高敏感性和责任心,在工作中自觉遵守保密原则,时刻牢记“敌人就在你身边,泄密就在一瞬间”。用高度的保密意识和理念,及时发现泄密隐患,堵塞泄密漏洞。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把守住企业的每个秘密。

二、精细涉密档案管理制度

对制度的行为要求,执行责任,操作程序,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细化完善,以高技术防范手段和严密的监督制约措施对涉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涉密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我们公司根据《保密法》、《档案法》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制定了严密而简明、易于操作的保密管理细则,如《涉密档案保密管理细则》、《涉密档案归档制度》、《涉密档案利用制度》、《涉密档案解密制度》等,使涉密档案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用制度约束管理者在收集、整理、编订、保管、使用、解密、销毁等涉密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出差错,减少泄密事件的发生。对不同涉密载体(光盘、u盘等介质)的档案分门别类的制定规章制度,各类涉密档案根据密级的不同,按照国家密级保管要求(秘密级10年,机密级20年,绝密级30年)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办理相对应的登记审批手续,任何个人都无权私自存放、使用涉密档案,涉密档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经审核后及时归档,不得随便摘抄复印、复制、遗失。如有失泄应及时查明原因,尽快补救,减少损失。这么多年来,我们公司从无发生涉密档案失泄事件,多次被河南省国防科工委评为保密先进单位。

三、精细责任

人是有责人感的,只要环境适当,人们不仅会承担责任,而且还会追求责任,愿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企业建立保密责任制,从公司领导到档案管理人员,层层签订保密责任书。替代压制性管理,推动管理者自觉完成担负的责任。我们公司采取责任双方共同签订的方式,上一层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下一层向上一层负责,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向一级负责”的保密责任网络。可以“按图索骥”进行责任监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做到“层层签订保密责任书,事事明确保密责任人,谁出问题谁负责”。用制度约束、监督,将安全保密责任转化为岗位操作规范,尽量减少知悉者的弹性空间,将对涉密档案人员的管理纳入考核,建立职责考核记录,一方面对考核记录不好的管理者进行保密提醒,扣发保密津贴,对记录好的给予奖励;另一方面注重分析履行职责不力的原因,引以为戒。奖惩分明的实施提高了管理者履行保密职责的能力,增强保密意识。公司对涉密档案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责任到人,进行系统管理,做到未雨绸缪,防范未然,最大限度地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使国家秘密得到有效保护。

四、精细日常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6篇

教学档案管理作为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实质就是将各类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分散的教学档案,通过管理过程使其实现有序化、标准化要求,从而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利用服务。因此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引入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指准确、准时。“细”是指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是指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三)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高校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细节意识,明确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流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分类、编码、录入、装盒、上柜等一系列环节的整理、加工,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标准作为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标杆。要避免受“模糊文化”的影响,按照“细化、量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适时化”的要求,制定各个环节管理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量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能够量化的环节要尽量科学制定数据标准以供考量,便于检查监督过程中进行“对标”。同时还要细化各个工作流程,加大监督力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预定标准。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档案 管理 作用

1.前言

会计档案为会计核算工作处理的专业资料,其映射出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具体涵盖会计凭证、账目、报表材料、信息化应用存储软件等。其属于国家档案资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与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价值作用。为此,强化会计档案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只有明晰其现实特征,针对管理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激发会计档案优质作用,提升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

2.会计档案特征

会计档案的形成需要应用会计核算手段,其同企事业单位从事的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收支密切关联,因而需体现科学专业性。会计核算主体应用账户的设置、填写与管理凭证、记账、经营成本核算、资产清查管理与会计报表等方式,针对会计对象实施持续全面的详细登记以及管理监督。由此决定会计核算应体现实践的严密性。

3.会计档案核心作用

会计档案为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分析以及审计核查必不可少的依据,因此其体现了优质的依据作用。同时会计档案还体现了一定的凭证作用,可成为单位考察评估会计事项的有效证明材料。会计档案可作为企事业单位探索经济发展、研究财政事务的优质资料,因此,可将会计档案用作某个区域或机构经济发展、财务管理的史料基础。

4.会计档案实践管理中包含的问题

目前,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档案工作中,体现了一定现实问题,即管理制度不全面。一些单位决策领导层忽略了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整体的会计档案建档、归档管理、查阅借还以及销毁体制,进一步令会计档案实践管理体现出一定的无序性。对于档案资料的装订也存在不规范性,一些企事业单位财务机构,主体由管理档案员工进行资料的装订,较易令档案保存一段时间后,形成破损或丢失。再者,一些企事业单位保管会计档案欠缺妥善性,令应用寿命显著下降,没有达到管理的标准期限。

5.强化会计档案管理科学策略

5.1优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体制,完善装订立卷

为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各企事业单位财务机构人员,应正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依据财政部门以及档案管理机构相关精神,就实际发展状况,编制管理会计档案工作机制。应就档案的归档管理、立卷、查借归还、管理期限、销毁以及资料移交等制度进行细化明确,令其有据可依,逐步迈上科学管控的轨道。档案资料的立卷装订为管理工作的起步阶段,可为后续的优化管理夯实基础。为此,工作人员应提升责任感,依据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将会计凭证按册装订。应认真细致的核查原始会计凭证在装订粘贴过程中是否牢固,内容是否完整,每册厚度是否相同,应确保装订的完整、结实,同时体现一定的美观性。

5.2规范会计档案资料查借手续,做好移交管理

规范的会计档案管理可预防信息资料的不良丢失,因此企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应创建细致全面的查借手续。内部会计人员可进行直接的借阅。而他类部门员工与外单位员工在借阅时应履行详细登记手续,填写姓名、借阅的档案信息以及时间,并签字确认。在还回会计档案之时,工作人员则应细致的检验,确认是否完好无损,有否存在涂改以及破坏资料的现象,预防会计档案流通阶段中的缺损、不完整、丢失以及泄露现象。财务部门应依据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定期移交应予以归档的会计资料到管理档案机构,不应随意进行封闭的保管。同时档案部门应定期进行会计档案资料的点收,履行工作职责,做好交接手续的办理。对会计凭证档案应按册以及序号进行逐个清点,并遵循记账要领进行账簿的全面核实。同时应核查备案资料完整性,确保账表一致、信息相符,提升会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充实性。归档处理的各项会计档案,应遵循原卷册封袋的原则,倘若需要进行拆卷,则应联合经办人一同负责整理,明确职责分工。

5.3科学开展会计档案的综合鉴定以及销毁工作

做好会计档案的综合鉴定与销毁工作尤为重要,应依据规范原则标准,对超期档案信息进行再次评估,分析其应用价值。将不具保存效用的会计档案全面剔除销毁。实践工作中应体现良好的科学性,档案管理机构应出具鉴定意见,并联合单位会计部门构建鉴定小组,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资料需要销毁时,应撰写销毁报告,填写审批表格,报告之中应涵盖鉴定评估档案信息的具体时间,资料销毁的总量以及简要的内容信息等,而后经手人以及负责销毁人员应履行必要的签字盖章手续。当销毁报告通过审批后便可实施具体的销毁,同时档案以及财务部门应委派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安全、顺利、高效的操作。

6.结语

总之,会计档案资料信息量丰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此我们应明确其核心作用,针对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激发会计档案优质作用,提升其应用效率水平,为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建设、经济活动管理、创新探索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促进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秀丽.浅谈境外机构会计档案的归档管理[J].北京档案,2011(5)

[2]孙红雁、邱明东、王樱桦.浅探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J].商业会计,2012(19)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8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人事档案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更是企业遴选人才、政府培养人才、社会发掘人才的重要依据和凭证,它记载着个人的经历与德育水平,涵盖了个人在工作上、思想上、能力上的各种记录,是个人各项重要信息的关键载体。近年来,我国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和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增大改革力度,勇于创新、不懈进取,努力发现并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顺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1 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勇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模式陈旧,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化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提高的工作效率与综合水平。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人事档案管理中仍有部分人才中心依然沿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分类归档简单固化、管理操作模式陈旧,难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化节奏,造成了档案信息查找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另外存在的信息分类方式不精细的问题,造成了信息查询繁琐缓慢,难以及时快速的提供信息服务。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具体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例如硬件设备与资金的短缺,相关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及操作培训不足,档案管理人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新形势下一些规划和制度有待改革完善,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当予以重视。

1.2 缺乏监管,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信息资料繁多,工作内容复杂繁琐,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出现操作疏漏、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一旦在工作环节中忽视规章制度,消极对待档案管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造成严重后果。

现有管理制度中,缺乏细致的监管细则,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督系统,影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监查,导致了具体档案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疏漏与懈怠。在管理制度中,应当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审核制度,以具体的规章细则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同时,现有管理制度中对新形式下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新问题,尚缺乏相应的规定和细则,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继续发展。

1.3 思想懈怠,管理人员专业性差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思想觉悟不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热情,不能紧跟形势积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少数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缺乏责任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工作内容枯燥机械,产生了消极懈怠的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就体现为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中待人接物缺乏人性化,对待档案管理敷衍了事。一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不能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怠于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有些管理人员思想保守,不愿意学习新技能、了解新事物,对信息化建设推进中需要掌握的新的操作技能不重视,固守传统老化的手工操作方。这些情况造成了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难以适应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影响档案归纳分类与信息服务的效率,弱化了档案文件和资料的服务功能。

2 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创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切实需要。保障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能够保障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档案信息的准确分类。

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发展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是管理人员的心态转变以及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电子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转变心态,掌握相应的软硬件操作技能,从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做起,推进自动化办公的进程。其次,将档案资料的电子信息录入至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应当制定规范的操作细则,保障电子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强化档案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中存储的档案资源M行规范化存储备份,保障信息安全性。

2.2 加强管理,鉴定、核查双管齐下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记载着个人经历及政治思想与各项成绩等重要信息,是人才录用和培养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抓好档案管理工作是关系着社会发展,企业进步,个人提升的重中之重。

为解决目前存在的由于档案工作疏失造成的档案丢失、档案损毁等现象,应当在管理中加强档案的定期修复以及定期核查工作。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对档案资料及时核对复查,防止资料窃取问题;对于有变动的相关档案信息要及时进行跟进和修正,保障档案信息的可信性和真实性。通过制度规范和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将政策落实到实处,时时对档案信息的分类管理进行核查,保障相关类别信息的规范化收纳整理,提高信息服务效率。

通过加强档案鉴定工作,促进档案信息的有效归纳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复杂,工作内容繁琐,因此容易出现文件归类不清的疏漏,造成后期的档案调取、信息服务不便。通过档案鉴定对档案进行精细分类归纳,提高档案服务质量,满足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需求。

2.3 规范管理,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队伍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对人事档案的收纳、整理以及归类等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保障了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档案管理应依据实施细则,精细化收集档案资料,时时补充缺少的信息,不断完善档案内容;其次不断更新人事档案资料,对已无效的档案信息及时处理,确保人事档案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是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是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转变为自动化办公操作,其次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新的供求结构形成,过去的被动服务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转变为主动服务。因此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从思想教育入手,帮助管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意识;其次加强技能培训,通过授课学习、互助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3 总结

新形势下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人事档案作为个人信息载体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国家、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遴选和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各人才中心应当顺应新形势需求,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探索不断创新发展的新方法,才能够更好的为新时期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昝莹. 价值工程. 2016(01)

[2]人事档案管理的两个攸关效率的业务问题[J]. 艾银娥. 东方企业文化. 2015(23)

[3]试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何芳兰. 办公室业务. 2016(01)

[4]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J]. 程俊.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6(01)

[5]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邓翠萍. 办公室业务. 2016(03)

[6]提高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体会[J]. 郭攀. 办公室业务. 2016(03)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9篇

提出如下意见,农业部、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12号)以下简称《意见》现转发给你并结合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以下简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实际。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规范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整理工作,统一标准。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对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业务中形成的档案材料,主要集中在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行政村(社区)各地要按照不同档案门类进行准确区分。应该纳入专门档案管理;对各种会议材料、统计汇总等档案工作材料,应当纳入文书档案管理;对电子声像类档案材料,应当纳入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管理。

一)文书档案类文件材料

包括机构成立、意见、方案、指导性通知、计划、总结、简报、会议记录、规划、报告、检查记录、统计汇总等文件材料。1.归档范围。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分为永久和定期,2.保管期限。按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要求。定期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

以“件”为单位,3.整理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整理这部分文件材料时应纳入机关文书档案统一整理归档。按照《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4号)进行整理。

按《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各行政村(社区)整理这部分文件材料时。统一纳入村级文书档案的经济发展类”按照《市文书立卷与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或《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要求,以“卷”或“件”为单位进行整理。

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类文件材料

1.归档范围。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材料包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入户核实(汇总)表、国土“二调”面积核实表、田(土)面积丈量记录表、现场勘界确认材料、承包土地空间位置图、农户委托书、承包土地确认面积公示表、农户签字确认的承包地块及面积分摊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表、新证领取表、原证注销登记表、公告材料;土地承包情况汇总清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台账;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人员花名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讨论形成的承包面积确认落实方案、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会议记录;补充完善的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依法调整承包土地方案、注销(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申请、登记材料;其他方式承包申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申请、登记等材料;其他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材料。

2.保管期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永久保管。

此次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结束后,3.整理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作为自身全宗内一种专门档案保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一式二份。必须移交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一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用作日常登记管理留存一份。

应以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独立全宗单位,乡镇(街道)级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集中统一整理,参照《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4号)要求,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一般以每户形成的且能按户分开的所有文件材料作一件,用线或不锈钢钉装订,同一全宗内以行政村(社区)顺序依次排列,同一行政村(社区)中按村民小组顺序依次排列并从1开始编制顺序号,加盖归档章、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入文书档案盒保管。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形成及整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时,可根据需要一式数套。

村(社区)级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参照上述方法整理。

三)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类文件材料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电子、声像档案的归档整理按照国家和市相关要求执行。其中电子档案按照《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细则》执行;照片档案按照《市照片档案收集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6号)执行;声像档案按照《市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声像档案管理的通知》渝档发〔〕43号)执行。

请按《意见》要求,原缺失二轮承包方案、合同、申请书、台账等补充完善材料。分类归档。

二、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移交和利用工作,强化服务。

要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意见》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充分抓住本次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全面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高校档案 管理工作

一、前言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突飞猛进,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都被人们所熟知,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要想击败对手,必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由此精细化管理应运而生。从管理的概念上来说,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粗狂性管理而言的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方式;从内涵上面说,它具有“精、准、细、严”的特点。所谓“精”,简单的释义就是“精益求精”;“准”就是“准确无误”;“细”就是“细心细致”;“严”就是“严肃严谨”。目前精细化管理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来,对行业的管理效益、效率、能动性有极大的提升,那么针对于高校档案管理来说,精细化管理应该把握哪些要点呢?

二、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内容

(一)精益求精

档案工作追求的是尽善尽美,无论从工作的性质、工作的重要性都要求我们力求完美;从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要重点专注于档案资源在整合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档案工作的实际意义;换而言之,我们要从高校档案工作的目的性上去加以分析,及时扩充档案工作的作用,充分履行档案工作管理的职能,在档案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二)准确无误

现在档案工作有另外一个预测的职能;而档案工作用通俗的话来说,本身就是历史信息的记录;预测职能的发挥,讲求实效性,有利于人才及时的挖掘和培养。预测职能是建立在历史的记录之上,采取论证、推断的手段来进行的,如成绩、技能技巧、特长、信用等等。如果历史信息的记录出现偏差,那么预测的职能就将丧失;从这个方面来说,高校档案工作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所需人才的重任,一旦发生失误,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三)细心细致

高校档案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学生的数量众多而且还涵盖了大量的信息,对信息的及时、正确的处理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每一条信息我们都要进行综合归类,避免出现“张冠李戴”错误,因此,细心细致必不可少。

(四)严肃严谨

高校档案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管理者必须严肃认真;缺乏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必然对档案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事实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每一个高校档案工作管理者必须要遵循的准则,采取弄虚作假必然会触及法律的红线,同时也丧失了自身的伦理道德。

三、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流程、对策

(一)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流程

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步骤,从笔者的经验上来看,首先,高校档案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从档案管理精细化的内容上进行自身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思想意识上重视高校档案工作,时刻警惕轻视、怠慢档案工作消极思想的侵入,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其次,要善于在高校档案工作的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做好高校档案的管理;在自身档案工作管理能力上要加大学习力度,可以借鉴相关的参考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工作能力上的培养和推进。第三,进行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查漏补缺,针对于工作上的短板进行及时的弥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档案工作的能力和效率。第四,培养档案管理工作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换位思考疑难问题有可能带来的后果,细致全面的对问题进行剖析,不遗漏掉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第五,加强高校档案工作之间的交流,与同行进行坦诚的讨论,借鉴他人身上成功的经验,用哲学发展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以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更好地为高校档案工作作出贡献。

(二)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对策

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仍然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也存在着不少管理上的漏洞和方法上的问题。每一个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用“概而全”或者急于求成的思想彻底解决这些不足。作为管理者,首先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与过去粗放式管理的比较研究,首先要意识到两者的差异性,差异的点在什么地方必须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转变依靠的是循序渐进改革方式,而不是急于冒进冲锋式。在明确这个态度的基础上,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自我改善、自我修正、自我检讨、自我批评的方式持续不断的更新观念和管理方法,进而不断地取得进步。同时,要加大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人的思想和水平的教育培训,树立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培养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概念,竞竞业业、扎扎实实从自身岗位做好细心细致的档案工作。高校档案工作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则、突出表率作用,并协同相关人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加大档案的收集力度和分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简化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使得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有效化的管理体系。

四、结语

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在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我们要善于发现高校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并针对矛盾找出可实施的方法,利用精益求精、准确无误、细致细心、严肃严谨精细化理念引导我们的思想,以期更好地为高校档案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端庄.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对策浅议[J]. 城建档案. 2006(10)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11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廉政档案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共中央2014年1月印发)、《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办发〔2009〕26号)和《关于印发<**集团廉政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神华党组〔2015〕106号),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范了公司廉政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明确了廉政档案的组织与职责、内容与收集、审核与归档、查阅与转递,以及档案使用等有关内容。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领导人员是指公司本部部门负责人(正、副经理)、各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本办法所称廉政档案是指对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在加强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反映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遵守党纪政纪及廉洁自律状况的各种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廉政档案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级建立。领导人员要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实填写和提供廉政档案需填报的内容,不得虚报或瞒报。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六条公司纪检监察部是廉政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应指定廉政档案的专门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廉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第七条公司纪检监察部负责指导并监督各所属单位廉政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纪检监察部负责管理以下人员的廉政档案:

(一)公司本部部门负责人(正、副经理);

(二)各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任前须报公司备案的领导人员。

第九条廉政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保管领导人员廉政档案;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领导人员廉政档案材料;

(三)建立廉政档案名册,办理廉政档案的查阅、接收和转递手续;

(四)廉政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变动时,应及时对所管档案进行清点,并履行交接手续;

(五)做好廉政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第十条其他形成廉政档案部门的职责。

(一)形成廉政档案材料的有关单位(部门),应在形成正式材料后的一个月内,按要求将材料送交公司纪检监察部归档。

(二)对在集团公司保管的廉政档案,各形成单位/部门应将所形成的归档材料及时报送公司纪检监察部,由公司纪检监察部报送集团公司归档。

第三章廉政档案内容与收集

第十一条廉政档案是反映和评价领导人员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廉洁从业等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廉政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核查结论,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结论及其他相关奖惩情况。由纪检监察部填写;

(二)按规定填报个人廉政档案信息情况。如领导人员基本情况、领导人员礼品(金)上缴/拒收情况等。由本人如实填报;

(三)年度述职述廉中有关个人民主评议情况;违反人力资源工作纪律和规定情况。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

(四)违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受到惩处情况。由纪检监察部填写;

(五)自觉接受监督的情况;

(六)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由纪检监察部填写;

(七)其他需要记入廉政档案的情况。

第十二条对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内容要根据以上发生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报送、更新、补充。

第四章廉政档案审核与归档

第十三条按照“谁提交、谁负责”的原则,纪检、人事、审计等部门对各自提供的廉政档案内容进行审核、负责。本人填写的廉政档案材料经审核发现与事实不符或不清楚的,要求领导人员本人及相关负责部门对相关内容做出书面说明,并视情况进行调查,书面说明及调查情况一并进入领导人员廉政档案。

第十四条公司纪检监察部负责廉政档案的收集、整理,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程序上报或存档。

第五章廉政档案整理与保管

第十五条廉政档案以书面立卷与计算机录入同步建立,由专人负责录入、管理。

第十六条廉政档案要求一人一卷,做到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详细、格式统一。

第十七条根据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则要求,对廉政档案应严密、科学保管。

(一)配备专门的廉政档案库房或档案柜,库房或档案柜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护条件,并经常进行检查;

(二)廉政档案保管必须建立登记制度,并定期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档案柜的钥匙不得随身携带,档案柜平时要锁好并保管好钥匙;

(四)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复制和销毁廉政档案。

第十八条各单位廉政档案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集中整理,并对廉政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不断规范廉政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廉政档案的作用。

第六章廉政档案查阅与转递

第十九条廉政档案只可查阅,不得外借。查阅地点只限于在公司纪检监察部。

第二十条上级党委和纪检监察组织机构有权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查阅下级领导人员的廉政档案;其他组织机构查询和使用廉政档案,须办理审批、登记手续,填写《查询审批表》(见附件1),经公司纪委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询。查阅廉政档案时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对廉政档案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二十一条廉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建立档案查阅(查询)台账,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以备查验。

第二十二条在**集团系统内的领导人员的人事管理权限发生变更时,随人事管理关系同时办理转递手续,将其廉政档案转递给新的主管单位相应的廉政档案管理部门,转递廉政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廉政档案应通过机要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二)对转出的廉政档案必须认真核对。转出的档案必须齐全完整,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

(三)转出、接收档案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转出档案必须详细填写《廉政档案转递通知/回执单》(见附件2),与档案一道密封,加贴密封条并加盖密封章;

(四)接收单位要认真核对档案材料数量,确认无误后,将转入的档案详细登记,在转递通知单回执上盖章,将回执及时退回转出单位,转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将档案回执收回。

第七章廉政档案使用

第二十三条在以下情况时,领导人员廉政档案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一)对领导人员进行考察、推荐、提拔、任用、调动交流;

(二)对领导人员实施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及采取组织措施;

(三)对领导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业绩评定、评优评先、表彰奖励。

第二十四条相关主责部门需要公司纪检监察部提供领导人员廉政档案情况证明时,须事先提出书面申请,由公司纪检监察部根据其廉政档案记录情况出具书面意见(见附件3)。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所属各单位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和细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公司纪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

1.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登记表及填表说明

2.廉政档案查询审批表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12篇

按照市委组织部武组文〔2003〕131号文件的要求,我们迅速行动,组织专班,突出重点,认真细致地逐条逐项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查。

一、成立专班,加强领导。今年全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一是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部长周少甫同志为组长,组织部相关部长和人事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召开各单位人事科长会议,加强了对我区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了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和深入开展。二是组建专班,扎实工作。从教育系统抽借8名工作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二、理顺体制,打牢基础。针对我区管理干部档案的单位较多,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单位不平衡。为规范全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全区档案管理水平,我们下发了《关于对全区干部档案实行集中管理的通知》,对全区干部人事档案实行相对集中管理,从而理顺了管档体制,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为达标升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在全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通知》,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将上级文件精神、要求进行了传达,并明确了达标时间、要求和标准。同时,区委组织部严格按照文件,以《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要求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工作力度,逐份清理干部档案,对所缺材料逐项进行登记、索要,对不能收集的材料要求各单位进行说明。对收集归档的材料,认真细致地进行鉴别,剔除不应归档的材料。整理干部档案,严格按照一级标准,做到“四边齐”,对材料中“三色笔”现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复制加工。

我们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制度、鉴别制度、整理制度、查(借)阅制度、转递制度、保密制度、保管制度、管理人员职责等8项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完善各种登记薄和台帐。

积极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制定了经费预算并得到落实,购置了新式档案盒,配备计算机,更换了密集架,做到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齐全。达到库房、阅档室、微机室和办公室“四室分开”。

与此同时,我区集中管档单位达标工作也进展顺利,目前三个达二级目标的单位已经完成初整,实现了“三室分开”,基本配备了“六防”设施,材料做到分类准确、装订整齐,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人档分离,人事制度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谋职业,造成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及变动频繁,也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而有些学校或用人单位为了图省事,无视档案保密原则,让毕业生将档案自揣于身,档案乱放、涂改、遗失现象屡见不鲜。人事档案摘要是一些领导以权谋私,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政治觉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

(一)整理不规范。

整理人事档案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要求整理工作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一个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练、实用”的目的。把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前提,许多单位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虽己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给档案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博士论文,人事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尽管我们对人的评价标准始终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即从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情况。然而,事实上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人,并且将政治思想与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分离开来,因此是空头政治。在重政治轻业务观念的影响下,人事档案部门没有严格把属于反映个人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实绩贡献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作为收集归档的范围,而是侧重于政治思想表现材

料的收集,能反映个人业务能力的活的材料相对较少,即使有数量也有限或者补充不及时。

(二)人档分离现象日趋严重,“无头档案”增多。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才流动日趋频繁,人档分离现象也日趋增多,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无头档案”的出现。“无头档案”是指查不到当事人下落的人事档案,这种档案主要产生于下述情况:

第一、人员主管机关变动与档案的流动未同步进行。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人事管理部门工作制度不健全,人员调动长期不通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发现时,人员已不知去向;二是工作机构或人员大规模急剧变化,造成一些人员的去向不明。

第二、转递工作不准确。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1、在工作调动时,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少数人以不正当的渠道进入接收单位,手续不规范。不是先调档案后调人,或调档与调人同步进行,而是先调人后调档,人调入后,转档的事就拖下来了,接收单位没有及时索要档案,转出单位也未能及时将档案转出;或是先调档后调人,但档案转出后,调人的事要么遇到人事冻结,要么本人又不愿调出仍留原单位工作,而转出的档案又未及时索回,时间拖久了,就造成人与档案的脱节。

2、有的人事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档案转递时,不按规定的渠道和方式转档,而将档案直接转至基层单位,甚至交由本人自带,因此档案材料的丢失、错递现象时有发生。

3、在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时,有部分学生在就业方案确定后又重新改派,而档案却未能及时改转。

4、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不仔细,转递时对接收单位名称书写不清楚,或书写不准确,接收单位在接收时不仔细核对,误收误存,成了“无头档案”。

三、解决对策

“无头档案”的存在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工作的质量,因此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无头档案”显得十分重要。

(一)防止“无头档案”产生的措施

为了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及时获得人员工作和职务变动的准确信息,包括人员调出的时间、调入单位的名称、主管机关的名称、调动的原因、是否为正式调动等,然后及时将档案转入该人员新的主管部门,使档案与人员流动同步进行。

第一,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传递,认真细致、准确详细地书写转递档案通知单和收文机关名称,杜绝误转现象的发生。第二,建立严格的人事档案收进转出登记制度和定期检查核对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档案的进出登记,是档案流转的真实记录,是检查核对和确定档案来龙去脉的依据。检查核对制度,是验证收进转出档案是否准确无误的手段。要认真进行登记,定期检查核对,就能及时堵死转递和保管工作中的漏洞,从而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人事调动或职务变动时,有关单位应及时将其任免通知告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联系,及时催问或索要档案。转递档案时,必须按照“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详细填写。收到档案的单位经核对无误后,立即做好入库登记,并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回执在一个月内未退回者,转出单位应主动催问,以防档案丢失。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确定后,毕业生所在学校应及时将档案随同就业名册同时转递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县(市)组织人事部门,在交接档案时,应与就业名册逐一对照,登记注册,做到有档无人不签收,有人无档不分配,重新改分或错转的档案要认真核查,及时改转。

(3)转出或接收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档案材料或分批转出。档案接收人员在验收时,如发现材料不齐或丢失,要设法查找或索取必要的组织证明。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4)档案转递时,必须严格密封,以机密件通过机要渠道转送或派专人送取,并要签字注册。严禁公开邮寄或自带,以保证档案在转递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二)对“无头档案”的处理

处置“无头档案”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关系到对人的使用以至人的政治生命问题,必须严肃认真,谨慎对待,其处置的办法是:第一,认真鉴别档案材料的保存价值。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处置“无头档案”时,必须依据有关规定,鉴别判定档案材料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对一般性简历登记表格和作为组织参考性的人事档案,可以登记造册,报领导批准后销毁。对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人事档案,要继续保存,或查清下落,转给有关部门。

第二,仔细分析,认真查阅档案人的下落。可以通过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当事人原来工作单位、甚至爱人、子女或社会关系等线索进行查询,查询时一般由查询机关提供被查人的基本情况,让有关单位查复。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第三,经过多方查询,确实找不到下落的“无头档案”,根据规定可转当事人原籍档案馆保存。当事人人事档案不齐全的部门,可以向当事人原籍档案馆查询。

参考文献

[1]黄霄羽,曹建峰.人事文件中心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我国建立新型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之一[J]北京档案,2002,(07).

[2]纪红卫.对人才引进中“重新建档”的冷思考[J]北京档案,2002,(07).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14篇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档案机构

随着我县大项目落户汶上,我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利用、开发工作成为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局领导把档案综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组织学习《档案法》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并成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为使档案综合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规范化,我局以各股室、下属事业单位为单位,认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实行分工协作,对本局形成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在资金紧缺,用房困难的情况下,专门调整、建立了综合档案室,使综合设备得到保障。

二、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按照档案有关规定和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了本局各类档案立卷归档制度(包括:档案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文书、行政执法、基建、仪器设备、会计、声像分类方案及保管期限表)及档案的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一系列制度,制定综合档案室职责、档案员岗位考核办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和完善了与档案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机制得到了健全。建立了《档案管理实施细则》、《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移交制度》、《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档案资料查阅利用制度》等多项档案工作制度,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走上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加快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进程

根据当前现状,抓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档案归档制度,确保资料齐全完整。二是资料编排有序,要遵循文件的规律,保持文件的自然联系,使文件个体与整体之间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科学性。三是要规范档案载体字迹要求,立卷要规范,分类要科学、准确,归档前要严格把关。四是目录编号、检索系统的建立要科学。五是要尽早地进入网络信息系统,方便快捷。

四、加强档案人员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治档水平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档案专业知识,熟悉相关专业技术。因此,加强档案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保证。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积极参加档案管理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二是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职学习,加强对新知识的补充和吸收。三是开展经验交流,请档案专家来单位指导授课。五是组织档案员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交流工作体会。

五、收集鉴别认真细致,归档整理准确及时

(一)严谨细致收集项目档案材料。为了提高档案利用价值,我们在收集工作中,按照《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收集范围,对投资审批档案、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资审批表、学历材料、党员材料等普通性材料,集中时间进行收集;使档案的内容更加充实、完整。

(二)准确无误鉴别档案材料。为确保档案材料精炼、翔实,我们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本着对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收集的每份材料都进行仔细鉴别。首先是审核材料是否属于归档范围,其次是审核材料是否真实,三是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规定予以解决。

(三)严格标准装订整理项目档案。为便于项目档案的保管使用,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用新式档案盒装订整理档案。按照《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要求,对所管理的项目档案全部进行了整理,档案材料该裱糊的裱糊,尺寸严格按照要求标准,做到了上、左齐或左、下齐,拆除了档案材料上的生锈订书钉,并重新使用不锈钢订书钉,做到了分类准确、排列有序、加工合理、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六、积极开展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范文第15篇

一、人事档案的收集

人事档案的收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起点,只有及时而全面地收集有关个人的全部细节材料,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历史全貌。

1.收集途径。(1)通过学校获取的学习成绩、学历、鉴定、奖励等方面的材料。(2)通过原工作单位收集过去形成的档案材料。(3)有关业务部门收集业务考绩或者其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评价材料。(4)通过人事、劳资部门收集各种履历、考核、任免、调动、晋升行政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工资、离退休、办理出国(境)审批以及个人奖惩材料。(5)有关党组织材料,如入党入团登记表、入党入团申请书、党团鉴定、退党退团等手续材料。(6)通过卫生部门收集新近的体检材料。高质量的人事档案管理,是细节的积累,通过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拓展循序渐进地进行。人事档案的完整,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者经常性地作好细节的收集整理工作,靠每一个形成人事档案的部门及档案管理人员及时依据当事人情况变化而不断补充新材料,提供新信息,增加新内容。

2.收集方法。人事档案收集主要方法有定时收集、定向收集和追踪收集。定时收集就是按照人事档案制度管理有关要求周期性向有关部门进行集中收集。在一年时间里,单位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人事档案材料,如:年末总结、奖惩情况和工资进级等都会有人事档案产生。人事档案的产生具有连续性,不是一次能够形成的,因此,必须以年度、半年度甚至季度为时间单位进行固定收集。定向收集是向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及主管人员进行的收集工作。追踪收集是在发现档案不全时,及时根据现有的档案材料线索,进行追根问底式收集,平时做到口勤、腿勤、手勤,务必做到拾遗补缺、齐全完整。人事档案收集工作的每一个步骤缺一不可且环环相扣,档案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各阶段个人材料的收集积累,缺少某个阶段细节的积累,人事档案就无法完整。3.收集内容。主要包括:其一,政治面貌材料。包括党团组织形成的入团、入党材料以及党内外奖励和党团员的登记表、思想工作汇报或者总结等。其二,个人基本情况材料。人事劳资及其他人员管理部门形成的有关个人的履历表、登记表、自传以及鉴定考核、参加的工作时间、学历、培训、工资调整、专业(技术)及职务晋升调整、调动、退休等方面的材料。其三,业务材料。由其他业务部门和本单位提供的反映个人业务能力、技术成果鉴定方面的材料、考绩等方面的材料。最后,处分材料。关于违纪国法而形成的处分材料、检查材料以及甄别结论等方面的材料。

二、人事档案的鉴别

1.鉴别的原则。人事档案的鉴别工作既是业务性工作,更是一项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依据有关政策规定,作为依据判定材料的价值,确定材料的取舍是鉴别工作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我们既要取之有据,又要舍之有理。有时一份材料会影响一个人的使用,人事档案是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应有强烈的责任心,慎之又慎地决定材料的取舍。同时,鉴别工作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成材料的历史条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及其保存价值,确定材料 是否归入档案。

2.鉴别的方法。人事档案是以人员姓名为特征整理保存的,确定档案材料是否归档,应仔细核对档案材料上的籍贯、性别、年龄、本人成份、工作单位、家庭出身、参加工作时间、职务、工资级别、加入党团组织等基本情况是否一致。鉴别时要核查曾用名及更改姓名的材料,否则,容易把同一个人的材料分散在几处,给档案利用带来困难。对经过处理的手续完备的材料,才能归入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与准确,不能有虚假和模棱两可甚至相互矛盾。对于鉴别中出现的词义含混、内容不实、观点不明确甚至矛盾的材料,必须及时退回原形成单位重新核实撰写。鉴别中应仔细检查材料系列的完整程度。每份材料不得有时间不详、缺页重页、无作者或签章等要素,一经发现应及时补充、完善手续。人事档案要力求精炼,挑出内容重复材料。不管什么类型材料,正、副本只需各保存一份。鉴别工作中,及时处理档案材料的破损、字迹模糊、霉烂变质、伪造或涂改等问题。

3.鉴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判断其是否属于人事档案。(2)确定对象材料是否属于该人的档案材料。中国有很多同名同姓现象,还有一人多名现象。要求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对出生年月、籍贯、性别、工作单位、参加工作时间、职务、工资级别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从而确定一份材料是否为该人的档案材料,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现象。(3)审查材料是否重复。每份材料保存数量一般是一份,最多不超过三份,多者应该剔除。(4)查明材料是否完整齐全。每份材料必须完整成套,有头有尾,不能缺张少页,正在处理或正在发挥现行效应的资料不能算人事档案材料。(5)检查手续是否完备。归入人事档案的材料要严格实行登记、审查和批准手续,需要加盖组织印章的要有组织盖章。档案管理人员遇到手续不完备材料时,要坚持原则,要求材料补齐手续后才能够归档。(6)档案保存价值的判定和真伪的甄别。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尚未定论的材料,暂时不要归入人事档案,待确认后才能存入档案。实践证明,由于工作缺乏细致,导致一些假学历、假学位等伪造材料混入人事档案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值得吸取教训与反思。

参考文献:

[1]翟国栋.高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探讨.兰台世界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