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特性分析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并且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因此在许多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土区域,在这一区域施工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众所周知软土地基通常是由淤泥、沙质土、亚粘土、亚砂土层、淤泥质粘土等物质组成,这种地基通常具有含水量大、抗剪能力差、可压缩性强、强度不稳定等等特点。因此这意味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则由于其自身的承载力和抗剪性能无法达到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往往会导致水利工程上部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不足,这会进步一产生很大的工程危害,甚至有可能导致工程出现空洞、坍塌等严重的工程事故。

1.2软土地基存在的危害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危害也往往受到水利工程的重视。通常来说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软土地基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则会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正常功能的发挥和使用,与此同时往往还会缩短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工程施工单位没有能够严格的执行工程施工质量和检测标准,从而导致了在对软土地基进行简单的处理之后就立刻进入到下一工序的施工中,这一现象会导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和建设初期软土地基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当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并且在后期正式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由于软土地基本身的原因导致了地基失稳和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是不均匀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正常使用。

2水利施工中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水利施工中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砂砾土垫层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置换填土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抛石挤淤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加固土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高压旋喷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等处理方法,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水利施工中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2.1砂砾土垫层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砂砾土垫层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目前我国许多水龙工程施工时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遇到软土区域时施工单位通过使用砂砾土垫层来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时可以在软土层的上部进行排水砂层的铺设,这一铺设的有效进行可以增加水利工程的排水量并且能够使软土地基在砂砾土填入同时也就增加了其自身整体的荷载能力。除此之外,砂砾土垫层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加速其内部的排水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自身的强度和硬度,并且还能有效提高其稳定性能。

2.2置换填土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置换填土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水利工程遇到一些如沼泽地带的比较难以施工的软土地域时采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常来说在泥沼地带以及当软土地基的软土厚度小于一点四米并且路堤的高度较低时,置换填土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优先度是较高的。在置换填土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处理过程中,水龙工程施工单位应当首先将地基中的淤泥和亚粘土以及软土根据情况进行全部的挖出或是是部分的挖出,并且在挖出后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例如可以加入一些粉煤灰和水泥或者是石灰等材料并且进行分层填筑。除此之外,在每一层的填筑工作完成之后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当进行夯实碾压,从而能好的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3抛石挤淤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抛石挤淤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一些软土区域很难使用常见的处理技术而选择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常来说在软土地基的淤泥厚度小于四米并且软土区域没有硬壳与此同时呈现流动状态并且排水较为困难时则会优先选择抛石挤淤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软土施工处理。在这一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当保证用料的高质量,并且采用一些不容易被风化和侵蚀的石料,与此同时对于片石的大小应当视淤泥的粘稠程度来决定,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优先保证片石的直径不大于三十五公分,并且淤泥含量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2.4加固土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加固土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常是在一些软土地基施工的改良施工中得到有效应用。一般而言加固土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需要使用专门的施工机械设备来将软土地质局部范围内的软土加入加固材料进行改良,在这之后形成桩体并且使得桩体和桩之间软土形成复合地基。除此之外,加固土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还需要使用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等作为其桩身的填充加固材料,因此较为适用于含沙量较大的软土层中,。就桩身的用料比例来说,其水泥用量和软土的天然重量之间的比例不应当过大,一般控制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六之间是较为理想的情况,因此最好使用普通水泥或是矿渣等来进行加固土桩软土地基处理。

2.5高压旋喷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高压旋喷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常分为单管和双管的处理方法,这一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旋喷钻机,将旋喷注浆装置放入预定的软土层深处,并通过旋转钻杆的转动和徐徐上升,把事先配置好的浆液,从喷嘴喷出,并且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人工地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高压旋喷技术时,最大有效深度不超过二十米。在片石高出原有的软土地基表层高度之后,就要使用较小的片石进行填筑,并且,使用重型碾压设备进行反复碾压,使得填石密实,然后再之后,铺上反滤层,进行填土,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结束语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先将软土地基中的水排出,缩小软土地基的空隙,使孔隙水压降低,促进软体地基土体固结,有效的提升土体的抗剪力强度,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排水固结处理技术具体可以分为砂井法、排水电渗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等。其中堆载预压处理技术花费时间较长,具体做法是对填土材料、砂石等进行预压,促使地基沉降,快速固结地基土块,最后在将荷载撤除后进行房建工程施工;如果地基透水性较低,可以选用砂井法,具体做法是在地基空隙中灌以砂土,采用专用的排水固结管道进行排水,保证地基稳定,这一处理技术具有施工材料少、连续性强、排水速度快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真空预压法主要应用在不含透水层的地基上,具体措施包括:首先设立砂井,并用隔绝层封闭砂层,将砂层中的气体排出,是地基土快速固结;如果地基粘性小、地下水位低,则需要选用电渗法,其主要是将地基中的水集中到阴极,形成电渗,促使土体固结,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2胶结处理技术

胶结处理技术要在软土土质中加入别的水泥材料,例如水泥砂浆、石灰,依靠软土地基的固结,构成复合地基,使软土地基强度变大,软土地基承载力变大。胶结处理技术可以选用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注浆法、灌浆法等实施。灌浆法先把泥浆灌入土体内,在土体内进行固结,这样一来地基承载力变大、地基沉陷度减少。水泥土搅拌法先是把原来的基土搅拌进水泥内,使两者发生反应,构成固体,这样就提升了软土地基的强度。实施水泥土搅拌前,要进行配比强度试验,确定最佳水泥掺和量。水泥土搅拌法用在抗剪性大、含水量高的地基中。高压注浆法借助于高速、高能量的液流冲坏土体,使土体同浆液混合,发生固结。

3强夯置换法处理技术

强夯法就是用重物对地面猛力拍打,保证地面的牢固与平整,利用强夯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能避免公路路基在重物的压力下发生坍塌。利用这种软基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对地面产生良好的效果,是软土地基满足房建工程施工的沉降要求,并且施工迅速,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条件。这种方法由于实施方式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以及噪声,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所以在居民聚集区不易使用。如果采用这种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逐层夯实,并且在最后的一层夯实完成后,将夯实机压实的坑填平。置换法就是将房建工程软土地基中的小碎石、石灰石置换出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小的地基,这种处理技术首先将上层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作为支撑结构,对下层土层的承载力实施验算,如果下层承载力不能满足具体设计要求,这需要进行浅埋处理,提升持力层,加大持力层厚度,使其满足房建施工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粉煤灰吹填法。该种技术也是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一种,粉煤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粉煤灰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可以加速地基的固结,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施工人员可以按照一定比重进行淤泥和粉煤灰的吹填,逐步的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质。

4总结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1强夯地基处理技术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最为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是针对土质较为酥松的土壤中进行的操作。通过木桩、铁桩等施工器材,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壤的紧密程度,这样以夯实的土地作为地基,可以用来进行房屋建设。但是以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的地基有较大的局限性,只适合土壤中含有水分较少的土地。否则会发生渗透现象腐蚀地基,进而降低地基的使用寿命。

1.2碎石夯击地基处理技术

碎石夯击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运用时一般会在地基的土壤中增加碎石,该类技术的实施要点是在填土层处理好碎石的桩体,后用冲击力将碎石桩击破,使碎石进入护土层,使地基形成硬壳层,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以碎石夯击处理的地基可以有效的保证地基的硬度,同时对于水的侵袭也可以部分抵御。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水冲刷之后,地基也会造成不稳定现象。

2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

2.1地基基础工程的复杂性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南北方的地质差异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很是复杂,例如淤泥质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冻土、季节性冻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在进行房屋建造时要进行预先的勘探,对于一些土质难以处理的地点,可以换取其他施工用地进行房屋建造。同时,地震也是造成我国地基基础工程复杂的一方面原因之一,地震对地基基础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复杂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和工程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提出了大量的而且复杂的技术难题。

2.2地基施工不当的严重性

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者施工方案不当而导致房裂屋倒,导致非常严重损失的实例时常有发生,所造成工程建设中恶性的巨额浪费确实惊人。在进行房屋建造时,一旦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地基产生质量等问题一般无法弥补,这样的损失与建造工程相比其产生的损失要大得多。由于地基所承受的是来自房屋的全部承载力,所以有局部的损坏就会使全部的建筑变成危楼,同时由于身处地下,地基的损坏只有到影响建筑的程度才会被人发现,那是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十分严重的。

3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探究

3.1水泥混凝土搅拌技术

水泥混凝土搅拌技术是当前房屋建筑中对地基处理的基本方式之一,该方法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在对地基进行建造时,选用泥土和水泥等原料,运用搅拌机进行搅拌,使水泥和泥土得以充分的混合,在水泥等固化剂的作用下,地基当中的一些软土能够结合成一块,成为一个大的整体,再加入水泥使其形成一个在底下的连续的坚硬墙体或者是一个个的水泥坚硬土桩,这些坚硬的土桩就可以成为坚实的地基基础,这些物体都有很大的水稳定性,能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载体。这种方式需要水作为基础,但是水的含量又不能过低或者过高,同时对于酸性的水质不能参与搅拌,会造成地基松软,这也是水泥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局限之一。

3.2煤渣灰充填技术

煤渣灰这种便宜易得的原材料因其透水性十分好被广泛用于房屋地基的建筑领域,煤渣灰充填地基处理技术在进行地基建筑时,要将将煤渣灰和淤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根据需要选择0.1~0.5)混合后进行吹填。在将煤渣灰与淤泥进行吹填的过程中,经过煤渣灰吹填的土壤能够迅速的板结,结成硬块,能够有效的节省建筑成本,缩短建筑时间。在运用煤渣灰吹填时要保持吹填的均匀性,这样所建造的地基才能够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同时因其透水性能好一般在地下水量较小时对房屋的地基腐蚀程度较小,就这点性质煤渣灰可以被用于降水或者地质环境较为湿润的地区。煤渣灰充填技术能够对这种地形的土地加以最大化的利用。

3.3CFG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通过施工机械的击打,将CFG桩置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侧向挤压缩松土壤,再进行夯实处理,从而与周边土体形成一个复合地基,以此提高强度。和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被击打进入土壤中的CFG桩因为其硬度较大,可以作为房屋建筑的主要支撑点,进而增加了房屋建筑的稳定性,现阶段CFG桩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的房屋建筑中,是当前建筑地基的重要方法之一。

3.4旋喷地基注浆技术

旋喷地基注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其加固、防水、堵水性能较强,施工工艺简便,从而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旋喷地基注浆技术其具体的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大型的建筑施工设备,只需要相关的配套设备就可实现操作,在操作时选取最佳的作业深度,运用电钻等钻孔工具对土壤进行开孔,选用特别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入用电钻钻孔的底部,以快速提升。缓慢旋转的方式注入高压浆液,利用长时间持续旋转,将浆液高速喷射流,充填原有的地基土壤层,改变原有的土壤层结构,使其碎块与浆液混合形成桩体,以此提高地基的强度与防渗能力。

4结束语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中,地基作为各个重大工程建设的基础,对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工程的造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地基的作用是不容小觑、需要引起人们极大重视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地基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要因时因地而异,这就要求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当前,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运用,对促进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的建设进度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探究地基处理的常见技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就地基处理的常见技术展开论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技术。

地基处理的常见技术一般包括换土垫层地基处理、预压地基处理技术、振冲地基处理、桩基础地基处理等,以下就这几种技术进行讲解分析。

一、 换土垫层地基处理

该地基处理方式主要是将地基层面的软土进行去除,然后用承载能力较强且压缩性较低的材料进行置换。换土垫层地基处理这种方法对换土的要求比较高,替代的换土材料必须没有腐蚀性。因此,换土垫层经常采用砂石、石屑、碎砖及常见的灰土等没有腐蚀性的材料进行替换。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换土垫层地基处理不仅能够一次性的提高土层的承载能力,还具有能够有效的防止地基出现沉降的优势。

换土垫层地基处理技术大多应用于浅层比较软及不均匀的地面上。在温度较低的地区,置换地基可以选用砂垫,主要是为了防止浅层地基土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出现冷冻。另外,对于膨胀性地基土处理过程中,解决地基土涨缩的问题上,换土垫层的地基处理技术也是适用的。

二、预压地基处理技术

预压地基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这一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建成后对地基土的压力造成地基土下沉。具体的技术实施是提前将建筑物的地基上施加压力和静负荷,在通过压力后,将附带的压力去除。预压地基的处理技术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具有许多优点,它能够有效的将地基空隙中的水分排出,增大地基土的密度,使得土壤抗压能力强,进而防止地基的下沉,增强地基的抗压能力。此外,预压处理造价低,处理周期较短。正是基于此,该技术才在地基技术中被广泛的应用。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预压时间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他需要根据地基土的厚度、地基的渗透性及预压的符合度等方面进行确定的。而当下,在理论技术的支撑下,可以采用地基固结理论进行核算。

三、 振冲地基处理

振冲技术借助一定的水冲力去夯实地基,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利用吊重机将振动器吊起,在吊起的同时启动水泵和电机,使得振动器能产生高频率的震动。用水泵将水抽出,用振动和水冲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但是这一技术在使用时,必须将振动器摆放到预定的地基位置,处理完孔后将碎石填入。振动器挤压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震动速度。这一重复的操作,会形成复合型的地基结构。依据相应的加固机理,可以将振冲法分为两类,这两类分别为振冲密实法和置换法。振冲密实法采用的是将压力水和砂层进行融合,使得砂粒之间紧密的结合,减少缝隙,促进砂层抵抗液化能力和承载能力。

置换法这一方法采用振冲器地基进行打孔,将一定的材料进行填入,最终形成砾碎石等材料组成的桩体。这种以砾碎石为材料组成的桩体能够与原来的地基土构成复合型地基,它不仅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而减少地基沉降。这类地基方法与其他几类地基相比较而言,处理的技术成本较低,并且经济耐用,此外,还能够提高地基密度,增强地基的抗压能力。这类地基在处理的过程中采用了砂土地基和砂石地基。

四、 桩基础地基处理

桩基础地基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古达,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采取该技术进行地基处理的。当前,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兴起,我国的桩基础地基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一) 灰土和土桩地基处理

灰土和土桩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地区比较广泛,主要应用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灰土和土桩地基利用基础地基面打入桩孔,在孔内注入土和灰土,灰土的处理范围在5―15m的地下水位的人工填土地基,土桩的应用范围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适用于湿陷型黄土地基湿陷性。

(二) 砂桩地基处理

砂桩地基处理是在软土地基中打孔灌注砂的一种技术,它在运用的过程中分别采取了冲击、振动及水冲。中打孔灌注砂能够与原来的地基相结合,最终形成密度较高的砂柱体,从而能够承载较强的负载能力。其适用的地基主要为挤密松散砂土、粉土。

(三)煤灰水泥桩基处理

这类桩基有高度的凝合力,它是采用砂石、水泥、粉煤灰等一些材料进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与褥垫层和桩间土结合形成的复合型地基结构。这类桩基处理技术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方便操作,且工期较短。

(四)混凝土桩地基处理

混凝土桩基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或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的处理技术。采用混凝土桩基最突出的优点是坚固,并且造价成本较低,对技术要求较低。

五、强夯地基处理

强夯地基经常采用具有一定重力的重锤从高空自由下落。其中重锤的重量控制在10kg左右,高度控制在20m左右。重锤从高空下落因自身的重量会产生夯力作用,在重力挤压下回提高浅层地基土的密度,进而增强地基土的抗压性能,减少压缩性。该技术适用于没有饱和的粘性土地基和沙性地基。这一技术施工比较简单,不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并且工作时间较短,可以用于路面夯实。但是其缺点也较明显,震动较大,产生噪音,不能在居民区使用。

以上主要分析了当下比较流行的几类技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地基技术层出不穷,也开始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如:电渗地基和爆破技术。

参考文献:

[1]冯小平,周显川.关于地基处理常见技术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

[2]张旭,刘志杰.地基处理技术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智能交通系统 (ITS) 是集成于信息技术、传输技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多种类电子工程技术,而建立起的实时、高效、准确的综合运输和管理体系。其中,数据压缩和数据融合技术使得ITS技术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的特征,探讨了数据压缩和数据融合技术涉及的关键技术及要求,分析了技术应用及现实突破。

1 ITS信息及特征分析

1.1 智能交通信息(ITS)

交通系统由包括4个基本要素:人(交通出行者、驾驶员和管理者)、物(货物)、各类交通工具和相应的交通设施构成。交通信息是指所有与交通系统的四大要素相关联的信息,是ATMS的关键基础。面向ATMS的基础交通信息主要是指与交通运行状态和交通管理有关的交通信息,是交通信息中最直接、最基础的信息。基础交通信息包括基础交通地理信息、交通实时状态信息、交通控制和管理信息、交通政策法规信息、公共交通信息。

1.2 基础交通信息的属性特征

基础交通信息是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其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特征:1)准确性;2)及时性;3)共享性;4)信息的采集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5)具有海量信息特征;6)增值性。

2 数据压缩处理技术

交通信息一方面时采集到的信息烦杂多样,要想利用这些不同类别的信息,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交通信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空间性和随机性,因此对它的研究分析需要建立在广泛统计的基础上,应用各类信息处理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来探索它的规律性。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体)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媒质)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和交互性。交通信息是属于多媒体信息范畴。若要实时的综合处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其数据量是非常大的。要传输或存储这样大的数据量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要传输或存储的数据量。

数据压缩主要依靠信源编码技术。一般的,图像压缩技术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技术。在多媒体应用中常用的压缩方法有PCM(脉冲编码调制)、预测编码、变换编码、插值和外推法、统计编码、矢量量化和子带编码等;混合编码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方法。新一代的数据压缩方法,如基于模型的压缩方法、分形压缩和小波变换方法等也已经接近实用化水平。

3 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在单纯数据采集融合(即一次融合)阶段称为数据融合,是研究多种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方法、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的表示、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门技术。融合是指采集并集成各种信息源、多媒体和多格式信息,从而生成完整、准确、及时和有效的综合信息,它比直接从各信息源得到的信息更简洁、更少冗余、更有用途。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是一个典型的多传感器系统,信息融合技术给交通信息加工和处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信息融合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合理协调多源数据,充分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

在信息融合领域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或方法有概率论、推理网络、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概率论、模糊理论、推理网络。当然,除了这几种常用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解决途径。

3.1 概率论

在融合技术中最早应用的就是概率论。在一个公共空间根据概率或似然函数对输入数据建模,在一定的先验概率情况下,根据贝叶斯规则合并这些概率以获得每个输出假设的概率,这样可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贝叶斯方法的主要难点在于对概率分布的描述,特别是当数据是由低档传感器给出时,就显得更为困难。另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常常简单地假定信息源是独立的,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受限制。卡尔曼滤波方法则根据早先估计和最新观测,递推地提供对观测特性的估计。另外,概率论和模糊集理论的综合应用给解决多源数据的融合问题提供了工具。

3.2 模糊理论

模糊集理论是基于分类的局部理论,因此,从产生起就有许多模糊分类技术得以发展。隶属函数可以表达词语的意思,这在数字表达和符号表达之间建立了一个便利的交互接口。在信息融合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与特征相连的规则对专家知识进行建模。另外,可以采用模糊理论来对数字化信息进行严格地、折衷或是宽松地建模。模糊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可以处理非精确描述问题,还能够自适应地归并信息。对估计过程的模糊拓展可以解决信息或决策冲突问题,应用于传感器融合、专家意见综合以及数据库融合,特别是在信息很少,又只是定性信息的情况下效果较好。

3.3 推理网络

推理网络的构建和应用有着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由一位名叫John H W ig-more的美国学者所做的研究工作。近来,许多对于分析复杂推理网络的理论往往基于贝叶斯规则的推论,并且都被归类于贝叶斯网络。目前,大多数贝叶斯网络的研究都包括了对于概率有效传播的算法拓展,同时它在整个网络中也充当了新证据的角色。同时贝叶斯网络在许多A1任务里都己作为对于不确定推理的标准化有效方法。贝叶斯网络的优点是简洁、易于处理相关事件。缺点是不能区分不知道和不确定事件,并且要求处理的对象具有相关性。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不知道先验概率,当假定的先验概率与实际相矛盾时,推理结果很差,特别是在处理多假设和多条件问题时显得相当复杂。

参考文献

[1]杨兆升.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史其信,陆化普.中国 ITS 发展战略构想[J].公路交通科技,1998,3.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 智能交通系统 (ITS) 是集成于信息技术、传输技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多种类电子工程技术,而建立起的实时、高效、准确的综合运输和管理体系。其中,数据压缩和数据融合技术使得ITS技术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的特征,探讨了数据压缩和数据融合技术涉及的关键技术及要求,分析了技术应用及现实突破。

1 ITS信息及特征分析

1.1 智能交通信息(ITS)

交通系统由包括4个基本要素:人(交通出行者、驾驶员和管理者)、物(货物)、各类交通工具和相应的交通设施构成。交通信息是指所有与交通系统的四大要素相关联的信息,是ATMS的关键基础。面向ATMS的基础交通信息主要是指与交通运行状态和交通管理有关的交通信息,是交通信息中最直接、最基础的信息。基础交通信息包括基础交通地理信息、交通实时状态信息、交通控制和管理信息、交通政策法规信息、公共交通信息。

1.2 基础交通信息的属性特征

基础交通信息是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其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特征:1)准确性;2)及时性;3)共享性;4)信息的采集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5)具有海量信息特征;6)增值性。

2 数据压缩处理技术

交通信息一方面时采集到的信息烦杂多样,要想利用这些不同类别的信息,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交通信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空间性和随机性,因此对它的研究分析需要建立在广泛统计的基础上,应用各类信息处理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来探索它的规律性。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体)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媒质)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和交互性。交通信息是属于多媒体信息范畴。若要实时的综合处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其数据量是非常大的。要传输或存储这样大的数据量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要传输或存储的数据量。

数据压缩主要依靠信源编码技术。一般的,图像压缩技术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技术。在多媒体应用中常用的压缩方法有PCM(脉冲编码调制)、预测编码、变换编码、插值和外推法、统计编码、矢量量化和子带编码等;混合编码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方法。新一代的数据压缩方法,如基于模型的压缩方法、分形压缩和小波变换方法等也已经接近实用化水平。

3 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在单纯数据采集融合(即一次融合)阶段称为数据融合,是研究多种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方法、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的表示、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门技术。融合是指采集并集成各种信息源、多媒体和多格式信息,从而生成完整、准确、及时和有效的综合信息,它比直接从各信息源得到的信息更简洁、更少冗余、更有用途。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是一个典型的多传感器系统,信息融合技术给交通信息加工和处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信息融合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合理协调多源数据,充分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

在信息融合领域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或方法有概率论、推理网络、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概率论、模糊理论、推理网络。当然,除了这几种常用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解决途径。

3.1 概率论

在融合技术中最早应用的就是概率论。在一个公共空间根据概率或似然函数对输入数据建模,在一定的先验概率情况下,根据贝叶斯规则合并这些概率以获得每个输出假设的概率,这样可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贝叶斯方法的主要难点在于对概率分布的描述,特别是当数据是由低档传感器给出时,就显得更为困难。另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常常简单地假定信息源是独立的,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受限制。卡尔曼滤波方法则根据早先估计和最新观测,递推地提供对观测特性的估计。另外,概率论和模糊集理论的综合应用给解决多源数据的融合问题提供了工具。

3.2 模糊理论

模糊集理论是基于分类的局部理论,因此,从产生起就有许多模糊分类技术得以发展。隶属函数可以表达词语的意思,这在数字表达和符号表达之间建立了一个便利的交互接口。在信息融合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与特征相连的规则对专家知识进行建模。另外,可以采用模糊理论来对数字化信息进行严格地、折衷或是宽松地建模。模糊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可以处理非精确描述问题,还能够自适应地归并信息。对估计过程的模糊拓展可以解决信息或决策冲突问题,应用于传感器融合、专家意见综合以及数据库融合,特别是在信息很少,又只是定性信息的情况下效果较好。

3.3 推理网络

推理网络的构建和应用有着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由一位名叫John H W ig-more的美国学者所做的研究工作。近来,许多对于分析复杂推理网络的理论往往基于贝叶斯规则的推论,并且都被归类于贝叶斯网络。目前,大多数贝叶斯网络的研究都包括了对于概率有效传播的算法拓展,同时它在整个网络中也充当了新证据的角色。同时贝叶斯网络在许多A1任务里都己作为对于不确定推理的标准化有效方法。贝叶斯网络的优点是简洁、易于处理相关事件。缺点是不能区分不知道和不确定事件,并且要求处理的对象具有相关性。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不知道先验概率,当假定的先验概率与实际相矛盾时,推理结果很差,特别是在处理多假设和多条件问题时显得相当复杂。

参考文献

[1]杨兆升.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史其信,陆化普.中国 ITS 发展战略构想[J].公路交通科技,1998,3.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 专业融合 应用型人材 教学改革

1.现状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是二本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新生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高年级能使用计算机为专业学习服务。当前《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是内容多,学时少,约32学时;入学时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同学能使用计算机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上网、收发邮件等操作,但有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多数学生听课时没有兴趣,但具体操作时很多细节却不清楚,而少数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觉得讲得太快,操作起来很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全校各专业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案例,相同的讲授方法,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

2.教学改革方案与实施

2.1 更新课堂教学观和质量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社会更需要高校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有实用操作技能,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应用型人材。新的教学质量观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材,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2 教材建设

在本次教改中,我们首先组织多年工作在一线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团队重新编写了教材。教材改革的宗旨是精讲理论,注重教材案例与专业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材。本门课虽然知识结构相对固定,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知识,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及PPT的制作五大部份的内容,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在软硬件上的迅速发展,在具体的知识点上旧的教材已经滞后于当前的技术。新编教材《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于2012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的特色之处在于在兼顾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压缩了部份理论知识,如略讲进制的转换,同时增加了一些重要的实践操作技能如信息检索,特别是专业文献的检索方法。此外,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针对不同专业精选案例,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2.3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实用技能的培养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系统讲授,又要精讲理论,突出实用性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本次教改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体现在保留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的基础上,精讲基础理论,网络知识部份增加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文字处理部份安排了论文排版实例操作。在各部份知识的实验案例设计上,体现了专业特色,有一定的针对性。

2.3.1 精讲基础理论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份,安排学生自学如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这类简单知识,深入浅出地略讲进制转换,演示XP操作系统中常用的系统管理功能并让学生练习,如屏幕属性设置,任务栏的设置,快捷方式的设置,输入法的设置,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这些常识性的基本技能;网络的分类和体系结构建议略讲,重点讲解IP地址的分类,IE的使用,文件的上传下载等;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软件的讲解则注重使用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关键细节。

2.3.2 提高检索能力

信息检索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除了利用搜索引擎Google 、Baidu等在Internet上对海量信息进行检索外,学会在专业数据库中查找专业文献对各个专业大四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及将来从事专业工作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教学中我们专门介绍了国内常用的中文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如CNKI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万方数据库等,此外,还介绍了国外一些著名的西文数据库,如SpringerLink,IEEE Xplore。对我校学生,可以从学校图书馆的网站上获取中文资料全文,英文论文的题名的摘要;学校提供了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获取西文论文全文的解决方案。

2.3.3 加强排版能力的训练

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中,除基本功能的讲解演示外,在实验案例别安排了如何进行论文排版。在历年的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中,由于学生缺乏写作专业论文的基本常识,如摘要、分级标题、参考文献、英文摘要的写法以及目录如何生成等,致使指导老师总是要花很多时间来反复修改学生的论文排版格式。这些在word教学中看似简单的问题,当学生综合应用时,总是会出现许多问题。安排学生练习毕业论文的排版,对他们大四时写毕业论文以及将来工作以后撰写科技论文,都是一次针对性很强的训练。

2.3.4 与专业融合制作ppt案例

制作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是信息技术基础课中的一个重要软件。但由于总课时少,一般这部份内容只能安排6学时左右,主要是课堂讲解和演示此软件的主要功能,并布置学生制作一两个简单的PPT案例。教改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制作与专业相关的PPT课件。比方中文专业学生,要求他们制作一个漂亮的自我介绍或是中学语文课件;对旅经系学生,安排他们制作地方旅游或是中学地理课课件。在制作时PPT时,如何选择素材,如何准备和处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素材,都有很多细节值得探讨。音视频软件的使用,建议作为课后扩展的知识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指导。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法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课时分配是上机和上课各一半。将理论和演示集中的教室里上,由于不能及时动手操作,上课时学生感到很枯燥,上机时很多操作细节又忘光了。现在,课堂教学全程改在机房进行,边讲边练,教师注重引导,给学生更多操作的时间,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此外,为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更适合于他们特点的教学案例和实验案例,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来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服务。

3.小结

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材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些方法。本文就教学观念的转变,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在教改中能让本门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融合,培养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材。

参考文献:

[1]沈奇.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信息科学;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16-03

Basic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Wang Ronglia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past 100 years, and analyz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disciplin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is composed of Theoretical Informatics and Applied Informatics. We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o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Fiel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Applied Informatics. We described three-level frame about tools, information and people, and explained the cor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curriculum.

Key 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basic education

在基础教育信息类课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从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的年轻课程,仅10余年历史;上溯到计算机课程,也只有近30年历史。作为一门年轻课程,学什么、教什么,一直在探索与实践。本文从信息科学发展视角讨论信息科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

1 信息科学发展历史考察

信息科学就是研究信息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阐明信息过程的机制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1]。

在信息科学的发展史中,香农(C.E.Shannon)于1948年发表《关于通信的数学理论》是现代信息科学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尽管“信息”一词早已有之,但人们开展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为实现讯号通信而发现效益与可靠性之间存在一种理论上的极限,电讯通信的实践促使相关数学理论的发展。1928年,哈特莱(R.V.L.Hartley)提出有可能用信号数的对数来作为信息的度量,信息是可测的,可以用数学方法对信息从数量上加以测度。香农以“信源—信道—信宿”为模型,提出信息传输和度量的数学描述,也有力地支持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当然,香农的信息论是狭义的信息论,只考虑了信息的形式与消除不确定性的范围;只涉及统计信息与信息传递,不考虑信息的含义与价值;不分析模糊现象与非统计信息;未揭示更广泛更重要的其他信息过程的原理和规律[2]。信息论有待进一步发展。

与香农狭义信息论几乎同步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因其对数据处理具有高速、自动等特征,能够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输、存储、加工、控制等功能,成为信息处理工具。至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开始应用于科研、军事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等各领域,信息学研究也涉及多方面的应用领域。典型的应用有:20世纪50年代DNA发现后,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和工具,同时采用数学、统计学的模型、模拟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促进生物信息学高速发展;60年代,计算机在文献检索方面闪露曙光,极大地刺激了图书馆学的发展;70年代出现了以医学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医务工作者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医学信息学。

人们在解决信息处理的“个性”应用时,也开始研究对一切信息现象、对每一门信息学科都适用的公共理论,以通用于解决每一个具体领域的信息理论问题,成为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19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子工程学院首次提出“信息科学”的概念,用来代表一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计算机走进课堂,并用来解决各领域内各种具体的信息处理问题。这一概念既包含了信息理论,也包含了信息技术。

20世纪80年代,在香农信息论的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的雷斯尼科夫(L.H.Resnikoff)和我国北京邮电大学的钟义信教授等学者先后创立了自己的信息科学理论,分别在模糊信息、概率与非概率信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问题被突出,人类尝试用电子装置去完成人脑的某些信息处理、认识和思维过程,人的因素引入到信息理论研究之中,使得信息问题的研究更加普遍化和复杂化。

信息论的另一创始人维纳(N.Wiener)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超越狭义信息论的经典命题:“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第一次将信息论映射在哲学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邬焜教授等学者开展对信息哲学的研究,从而使信息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包含了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两个大的类别。

考察信息科学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现代信息科学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信息通信、信息工具、多领域信息应用、信息理论、信息哲学。其中,各过程也是交替发展。

2 信息科学框架分析

归纳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把信息科学分为两大部门:理论信息学和应用信息学。理论信息学是对一切信息现象、对每一门信息学科都适用的公共理论,它能用于解决每一个具体领域的信息理论问题,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

在应用信息学中,信息科学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应用领域,所以也可以把这些具体领域的应用统称为领域信息学。随着应用的拓展,领域信息学也在不断扩容。同时,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和通信理论地位特殊,因为这些学科是以信息处理为研究目标的,同时又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得到应用,使相应的学科信息化、智能化。因为三个学科具有信息处理工具属性,可归为工具信息学范畴,所以应用信息学可分为领域信息学和工具信息学(图1),工具信息学与领域信息学中每个领域有交叉。

纵观完整的信息科学体系,由信息哲学、理论信息学、应用信息学三部分组成其学科群,按学科抽象程序的高低和发展的先后顺序,形成如图2所示知识体系层。

分析信息科学基本框架,可能得出下面的结论。

结论1:应用信息学是在理论信息学之前发展起来的信息学科,它主要是信息技术及其在特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的知识体系。信息理论学是信息科学的理论核心,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往往是抽象的,而信息技术与相关应用都属于应用领域,是回答“怎么样”或“如何做”的问题,通常是具象的。应用信息学的发展需要理论信息学的指导和支持,并促进了理论信息学的发展。研究信息科学领域的学者非常清楚理论信息学和应用信息学的关系,以及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关系。在高校院系设置中,基于一般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信息学专业并不设立在信息学院,而信息学院下设的计算机系、通信系等都属于应用信息学特别是工具信息学的范畴。在基础教育中,因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演变过程,造成相关人员认为计算机技术就是信息科技的误解。

结论2: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领域中信息的个性特征和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以及贯穿一切信息领域的信息共性和共同规律。工具信息学的发展促进领域信息学的发展,并形成应用信息学。领域信息学涉及生产、生活各方面,并不断拓展。因此,信息科学技术已不再是与数、理、化、天、地、生平行的一门学科,不再是主要以研究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为主的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更加强调与社会、健康、能源、材料等其他领域的紧密联系,它的外延涉及各个学科[3]。

结论3:工具信息学所研究的是信息在机械中的存在、传输、变换、行为及处理规律,工具即处理信息的机械。在工具信息学中,通信只是控制和计算的基础,目的是控制,信息过程的核心是计算。通信机械的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传输和再现,计算机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处理和再生。同时,具备通用性和智能化的计算机,可以依据通信理论和控制理论,实现信息的通信和控制。显而易见,在三个学科中,计算机科学处于核心地位。

3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层次架构

基础教育的信息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自如地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应该在信息科学基本框架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构建相应课程。源于信息科学的信息技术,恰好能够有效地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以及结论1可知,在具体的应用信息学和抽象的理论信息学之间,信息技术课程除了涉及少量的、必须的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以外,应聚焦应用信息学。

根据结论2可知,由于领域信息学种类繁多,且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信息技术课程宜聚焦具有通用属性的工具信息学,并以学生学习生活作为领域应用背景。工具或信息处理机械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重点。

根据结论3,所谓工具是指实施信息通信、计算和控制的电子装置及其相关规则和程序,计算机和网络是典型的、通用的信息通信、计算和控制工具,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象和载体。

由此,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围绕人、信息、工具三者的关系展开(图3),信息是研究的对象,人是主体,可以处理信息,工具位于人与信息之间,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帮助和替代人处理信息。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围绕以下三个层次展开教学: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人是如何运用工具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第一层次,“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反映了人与信息的最基本关系,也是信息技术课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该层次属于人类信息学范畴。人类信息学是研究信息在人类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传播和交流规律,人类信息学所关注的信息是迄今为止所有类型信息中人们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涵盖了信息的一切原始含义[4]。信息技术课程只能涉及其中一小部分,由于人们处于信息社会庞杂的信息包围之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一般方法以后,更主要的是解决第二层次“人是如何运用工具处理信息的”,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层次反映了人用工具高效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以及有效使用工具的意识。目前,国内以信息素养培养为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就是反映了第二层次的学习要求。

站在认识论的视角理解信息,人作为主体处理信息,具有一定智能的工具也能处理信息。第三层次,“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反映了工具信息学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第三层次的教学要求有三方面的好处:其一,其学科思想可以迁移至其他应用;其二,有利于应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三,为将来从事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的学生提供基础。当然,第三层次的深度值得探索。

4 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探索其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有意义的。本文从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构建信息科学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层次结构。从三层次内容结构,可以推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

1)人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由于人们关于信息处理的一般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渐进的、多渠道的,信息技术课程对这部分内容并不具有独占性,也很难像数学、物理课程一样系统论述。

2)常用信息处理工具使用方法。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体学习内容,也是信息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部分学习内容最不稳定,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困惑所在。

3)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原理的追求可以接近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这部分内容学习的价值所在。尽管信息技术操作学习是低门槛的,但原理学习是高起点的,这就要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使其既适合学生学习,又体现学科思想。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探索其相对稳定的教育价值是必须的。例如,算法思维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思维方式,就是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5];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相比算法思维,工程思维有两个特点:其一,更具有普遍性,涉及信息技术课程中更多的学习领域;其二,更关注技术和工具,强调用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解决问题[6]。算法思维和工程思维都是从“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视角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关于从信息技术课程三层次学习内容演绎学科思维和方法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信息科学在当代基础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信息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范式、一套新的研究方法,并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现实逻辑[7]。在信息科学中,无论是为信息建模提供的方法和工具,还是更深层次的虚拟现实方法,都会对传统研究领域的方法论产生影响。从信息科学视角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思维和教育价值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对信息在各学科领域进化过程中,以及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需要一个更完整的了解,但有理由相信,人们对信息科学乃至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更需对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义信.信息科学与信息论[J].通信学报,1990(1):45-51.

[2]黄小寒.从信息本质到信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15-19.

[3]李国杰.信息科学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战略取向[J].中国科学,2010(1):128-138.

[4]闫学杉.关于21世纪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些见解[J].科技导报,1999(8):3-6.

[5]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中算法学习的价值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8):79-81.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作用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基处理的定义

地基处理一般是指用于改善支承建筑物的地基(土或岩石)的承受能力或抗渗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地基是建筑物的及其重要的部分,地基不坚固耐久,上部结构再牢固也是不安全的。地基是建筑物成败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和寿命。而岩溶水文区的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工程应用中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时,则必须先经人工加固后,才能在其上建造地基,这种地基加固,称为地基处理。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

地基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它的工程性质和土层分布较复杂,且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地基处理的目的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满足建筑的要求。具体可以是广义的以下方面:提高地基力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压缩,减少变形;提高地基动力特性,改善地基抗震性能,降低泄漏或加强渗流稳定和提高一些特殊的不良性质的地基,满足工程地基土的性质要求。提高地基强度和减少变形,是地基处理所要达到的最基本和最常见的目的。

三、地基处理的意义

岩溶地质比较软弱,所以对其进行地基处理在工程应用中十分重要,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物的地基没有打好基础,上层建筑物无论建得多牢固,都会有塌陷的可能。地基的作用是承载和稳固建筑物,但是上部结构材料强度很高,而地基土强度很低,压缩性较大,想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得对地基进行人力加工。地基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地基进行基础设计时,除了需保证基础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外,同时还需选择合理的基础尺寸和布置方案,使地基的强度和沉降保持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地基经过处理,不确保了上部基础和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对工程建筑有着巨大的意义。

四、岩溶软弱地质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经调查发现,一些工程由于技术工人的操作不熟练,在地基处理时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拖延了工期。近几年来,地基处理施工队伍也发展壮大起来,但是很多施工队伍在技术培训方面不过关,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成了工程施工的当务之急。一些地基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强烈的噪音影响到了附近居民从而引起居民阻工;因机器故障而导致的工期延误也很多。我们在处理与施工机械和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仍有很大差距。

2、地基处理时未能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处理方法经调查发现,一些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只是在盲目的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加固原理,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是最为关键的。关于地基处理,最好是对若干个技术上可行方案进行比较,然后采用最好的方法,否则有时工程问题是解决了,但却工期延长、提高了成本。地基处理的内容与方法来自工程实践,来自各种土类中出现的地基问题。因此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先了解被处理土类的基本性质,以便有的放矢。

3、地基处理理论落后于实践。从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角度看,实践先于理论是一般规律,土木工程更是如此。但重视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也是很重要的。目前,由于工程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渐渐忽视了最重要的理论分析与计算部分,而仅仅注重实践。想想看,一个工程不经过理论计算直接进行实践,一旦出了问题,将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在选择地基处理方式时,14.7%的施工方是凭借着该地区有比较成熟的施工经验,24%是由于本公司有较成熟的施工队伍,而仅有61.3%的工程经过原位测试证明此处理方式较为可靠。对地基处理各种办法及一般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成为目前工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4、完善的质量检验手段尤为重要,以保证施工质量。目前许多方法,缺乏完善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调查发现,作为一个隐蔽的地基处理工作,偷工减料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一般表现在:地基深度不够、水泥用量不足、搅拌不均匀、夯实度不够、工人在施工时有偷工的现象、以及边角的质量较差。

5、建议

①提高施工技术和效率,缩短工期。工程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行业之间要加强技术交流。同时施工单位要提高施工机械的质量,做到真正的工业化建筑。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进行机械化作业的时候,要注意噪音对周边居民区、医院、学校、等影响,对于在边远地区施工的要注意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

②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设计者应结合工程的要求,多方面参照对比,选择经济最合理的方案。在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方面对比。地基处理在整个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质量的好坏是上部结构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地基处理必须保证质量,但是由于地基处理在工程整体造价中分量相对比较大,所以如何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价工程造价,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③对于大多数高层建筑由于施工时间长,特别是对于平面结构比较多的工程往往采用分段分期施工,这就必定造成先施工的地基先发生沉降,等所有工程全部完工之后,先后施工的两部分地基必然会因为地基的不均沉降发生破坏,所以就在建筑的基础部分设置后浇带。

④加强岩溶软弱地质的理论研究。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岩溶软弱地质的研究应用也愈来愈频繁。特别是广西地区,它具备岩溶水文地质发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形成了典型的岩溶地貌。虽然这种地貌在可以开发发展旅游业,但也对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岩溶软弱地质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危害。

⑤在对岩溶地质进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时,必须注意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要了解天然地基土层的性质和建筑物的特点;然后要对建筑物的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所需要解决的地基问题;选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最后选择一个最优化的方案。

五、对工程应用的重要作用,

1、对岩溶软弱地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解决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的问题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问题是指地基在建筑物荷载(包括动、静荷载的各种组合)的作用下是否能够支持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并保持稳定。采用地基加固处理后,可以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这样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就不会产生整体或局部剪切破坏,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质量安全。

2、解决水平位移、沉降、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在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动、静荷载的各种组合)作用下,其地基将产生水平位移、沉降、不均匀沉降。采用地基加固处理后,能够使地基变形(水平位移、沉降、不均匀沉降)低于允许值,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质量安全,不会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3、解决渗透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地基中的水力比降高出其允许值时,这时地基土就会因管涌与潜蚀产生破坏,甚至导致建筑物遭到破坏;(2)堤坝蓄水构筑物地基渗流量高出其允许值时,这会造成较大水量损失,严重时可以导致蓄水失败。为此,需要对这样的建筑场地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4、地质质量的好坏,是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地质工程情况,对建筑物所处的基地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经途径。

5、节省投资资金

软地基处理牵扯的技术面广,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不同的软基适用的处理方式各有不同,并将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和处理效果。如果能够针对工程的实际效果提出实际的处理方法,可以大大节约工程投资。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基处理的方法方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人员已经引进并吸收了许多国外的先进地基改良手段与措施,并根据我国地理构造的实际情况开发研制出多种适合于在我国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从而使地基处理的效果不断改善,范围不断扩展,人们也逐渐重视起地基处理在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地基处理在岩溶软弱地质区的建筑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工程后期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地基处理技术方法与措施有很多,而且目前还处在不断发展当中。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大量产生,地基处理技术也必然在不断更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地基处理设计的计算理论、机械、地基处理材料、现场监测技术、施工工艺以及多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等。做好地基处理工作能够使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得到有效保障,只有准确掌握地基构造的施工方法、基本原理与适应土层范围,才能够在具体的应用中灵活使用地基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建东杨云海.对工程地基处理的认识.《惠州学院学报》.2003.6

[2]梁学杰朱新民.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方法及现状分析.工程科技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具有先天性技术优势的媒体信息服务功能,是网络经济与传媒实现有效对接的最佳方式。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模式、方法和手段。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将其优势很好地融入民办高校的管理建设,对《新媒体技术》一书展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由洪文杰、归伟夏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技术》一书主要围绕新媒体中涉及的技术基础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展开,致力于梳理出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技术脉络,促进用户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特征。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的相关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的处理与编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检索技术;新媒体信息管理与安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该书既可以作为大学、中专院校新闻与信息传播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为相关媒体专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新媒体技术》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新媒体技术引论,主要介绍技术与媒体、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业的变革和与新媒体有关的关键技术;第二章为新媒体信息处理及编辑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信息的种类和特点、新媒体文字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新媒体图片的处理与编辑、计算机图形与动画技术、数字音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数字视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新媒体信息的组织;第三章为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主要介绍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第四章为移动新媒体技术基础———移动互联网,这一章节包括四个小节,具体分为移动新媒体技术概述、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新媒体终端设备及系统平台、移动新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为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搜索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体信息显示技术、新媒体信息技术、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及电子纸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可以了解新媒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第六章为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这一章节让读者了解到了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概述、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身份认证技术、PKI安全技术和元数据与数字对象标识码;第七章为应用中的新媒体传播技术,读者可以了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及LBS等新兴概念,从而更有效地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变迁。通读全书,概括了该书的以下几个特点: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尤其是新媒体的基础元素,在文中都有所介绍。新媒体信息的基础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书中对这些元素的处理与编辑逐一进行了阐述。文字作为最基础的元素,在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仍然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基本元素崛起,丰富了新媒体技术的内涵。

该书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技术的阐述,为民办高校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该书在介绍新媒体技术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先介绍比较基本的新媒体信息,再介绍基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随后介绍显示技术———电子纸,最后介绍比较高端的加密技术、安全技术、签名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这样的编辑方式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也有利于读者掌握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参考该书,建立一个更加稳固的现代化民办高校管理系统。该书对于民办高校管理最大的借鉴点在于针对性强。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如果不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工作中还容易出现差错。而该书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步骤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应用,如云计算的应用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减少管理工作的失误;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等。传统管理手段使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其管理手段的局限性也使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失误。

发展迅猛的现代媒体技术在高等院校,尤其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微乎其微。《新媒体技术》一书对现代媒体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为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涂装工序中无尘喷漆线的设计运用科园月刊 舒采钢

论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周和海

对我国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探讨张逍遥

对地下室防水的设计与施工探究陈斌盛

浅析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联动控制设计郑发

创建绿化模范城市营造绿色美好家园——打造荔乡之城、文化之城邹双成

TC5613A型塔吊桩基础及承台设计曾峤

电厂改造中对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常见问题的解决技术科园月刊 朴洪利

对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原则性探讨陈国新

浅谈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李文聪

论软土基坑中喷锚支护技术的应用朱发垒

某软土基坑土钉支护险情的分析和处理谭导

对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质量控制的分析与研究刘伟君

探讨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在某深基坑工程中应用徐利健

岩溶地区冲击成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措施科园月刊 石志纯

砖混结构商住楼构造柱的施工技术曾辉群

简述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施工技术钟振庭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砌体裂缝的加固彭显辉

软弱土地基中静压预应力管桩偏位的质量问题及相应处理对策黄永鸿

预应力管桩在广珠顺德制梁场基础处理中的应用刘建明

对广州地铁五号线鱼大区间盾构穿越自来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张俊峰

顶管法施工技术在广州地铁工程的首次选用颜惠

深基坑支护的超前钢管桩中施工技术姚世杰

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龚伟山

对CFG桩在复合地基处理过程技术论述李宛珊

对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工程的探讨梁飞强

大体积混凝土在地基基础中的应用探讨郑仲伟

论述混凝土施工过程裂缝的控制方法邹丽娟

对建筑物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的综述张坚强

对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的探讨梁略

浅谈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肖献忠

高层建筑超长地下室非荷载裂缝的控制秦兴勇

论某办公楼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工艺余忠春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陈经良

锚杆复合土钉墙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林培源

海岸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与思考苏锡文

浅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要点质量控制杨铨

论述混凝土结构碳纤维的加固技术李瑶辉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在软基处理中的运用李霄辉

某工程深基坑围护技术探讨吴阳

有关改建加固工程中植筋技术的应用探讨科园月刊 黎永健

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漏措施韦志勇

论转换层施工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赵禄阳

小议大树移栽成活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张连才

浅谈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方法和途径唐松柏

对西部开发中图书馆工作的思考吴建华

略论企业的创业创新文化邢军

"破窗效应"与企业管理李艳娥

试论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毛艳丽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黄雅卓

构建和谐企业的难点和途径唐风秀

中小企业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周红娟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李小明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团的组织建设探讨李新立

推进人性化管理塑造激情员工乔小勇

丹东市大气降尘污染特征分析及对策吕晓佼

大中城市环境保护王晓敏

试论现代化城市建中的园林绿化作用田守忠HtTp://

农村城市化对乡村环境质量及生态的影响吴百花

关于城市工厂绿化中的生态园林建设问题的探究吴飞

浅谈室内环境污染白晓云

我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措施杨玉杰

浅议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高宏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黄文岳

浅谈农药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张可新

城市径流非点源污染控制及利用沈和庆

浅谈WCDMA无线网络优化胡奕鹏

网络安全中加密方案的初步探讨张珊

浅论光纤技术的应用探讨李红锐

浅析通信网络中光纤光缆技术与应用科园月刊 黄明达

关于光纤传输及其设备的探讨吴艳丽

关于EPON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探讨谭红坤

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沈和庆

关于房屋建筑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周富海

关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生方法探究何亮

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与预防董双新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探索杜光辉

潞安矿区下组煤提质可行性研究李玉云

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魏来

浅谈鲟鱼的养殖盛武军

关于对管道"三穿"顶管旋工有关问题的探讨魏忠林,魏颖,马平

内电解技术处理电镀混排废水的应用尹运基,肖扬海,周洪登

厦门市坂头义务植树基地规划与建设技术探讨郑河树

人工湿地及其研究进展郭宏

杉木无性系雄球花特性研究郑志金

心理咨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园月刊 韩能跃

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道德问题及对策刁文彬,刘文文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李冬宝

谈谈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苦难教育马玉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与实践王庚

亲其师而信其道阮箭舟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 技术预见; 信息化测绘体系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50-01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预见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 无论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酝 酿、开展国家技术预见活动。当前, 技术预见活动不仅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并开始得到诸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 重视和运用, 全球性的技术预见趋势已经形成。 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测绘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测绘现代化已全面完成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正迈进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 开展技术预见活动, 以便调动全局力量,集中有限资源在 重点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本文针对信息化时代测绘发展的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 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的总体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了未来15年影响测绘发展的12项关键技术。

2 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

准确把握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做好信息化测绘 关键技术预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1)数据获取实时化 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手段,包括快速卫星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等, 可以动态和快速地获取测绘定位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其他测 绘需要的数据。 2)数据处理自动化在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应用过 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快 速或实时处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紧迫需求,满足地理信息快速更新、实时更新的需要。3)信息服务网络化地理信息传输交换和服务主要在网络上进行,可以对 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检索、访问、浏览、下载和支付,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权限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是信息化测绘的突出标志。4)信息应用社会化 地理信息服务领域更加广泛,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更加多样化,企业成为服务的主体,地理信息应用无处不在,地理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信息化测绘重大关键技术遴选的基本思路

1) 要与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相衔接 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科技发 展必须与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总体规划紧密衔接。为此,要加强与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2006年- 2020年 )中的相关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的衔接。2) 要符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国内外测绘正朝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实时化、 处理自动化、产品知识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 向发展。未来影响测绘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必须是能够 有力地引领和推动测绘信息化发展的、能够使测绘保障服务手段和方式产生革命性变化的核心技术。3) 要综合考虑各类技术的代表性和前瞻性为使所遴选的技术更具代表性、前瞻性、影响力、全局 性和实用性, 需加以综合分析和统筹考虑。本文研究提出的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极具前瞻性和国 际前沿性的技术。

4 信息化测绘的重大关键技术

1)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护技术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护技术是指构建和维护与现代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现代测绘基准体 系的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精化技术、 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天体参考 框架构建技术、高精度卫星自主定轨技术等。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自的测绘基准体系, 地心坐标 系统取代参心坐标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现全球高程 系统的统一已不是遥远的将来,利用地面跟踪卫星的观测资料发展全球低阶重力场模型和高精度全球大地水准面正方兴未艾。该项技术的实现,将把传统的参心、局域、静态的测绘基准体系改建成具有高精度、全地域、动态、多 功能、三维、地心等特点的新体系,实现对地球形态完整 和精确的认知,带来大地测量领域的历史性进步。 2)卫星精密测高技术卫星精密测高技术是指基于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和广义相对论理论获取高精度海拔高程的技术的总称。3)综合导航定位技术 综合导航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单点快速高精度定位技术、 地下智能探测和定位技术、水下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室内定 位技术等。4)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多传感器集成技术、传感器时 间和空间同步技术、系统检校技术、地理参考技术、道路 几何特征的快速重建和交通标志的自动提取技术等。 5) 主动遥感测图技术 主动遥感测图技术是常规可见光红外遥感的重要补充, 指利用不同载体搭载的传感器向地面发射电磁波,根据地 面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对地面进行成像或建模的技术 的总称,可分为激光遥感成像技术和微波遥感成像技术两大类。6)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 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是构建智能对地观测系统 (IEOS)的重要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小卫星技术、卫星编队与组网技术、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自动处理技术、数据高速传输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等。当前, 智能对地观测系统已经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际,卫星编队与组网技术已从设想发展到试验探索阶段,小卫星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

6 结束语

本文在对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技术体系综合评价分 析的基础上,分析了 RS/GIS/GP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基 础图件更新的优越性,提出了一套基于3S集成技术的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技术方法与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县级110 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图件与数据更新。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和图件更新作业特点,构建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 与数据更新软件系统,将整个图件更新作业流程一体化功能集成,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对软件优化和完善,满足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应用需求,实现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快速更新。

参考文献

[1] 曾钰,等县级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方法优化研究 [J] 遥感信息, 2006,(3):22-25.

[2] 张继贤, 杨贵军 单一时相遥感数据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自动检测方法 [J] 遥感学报,2005,(3):294-299.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了已经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处理、三维动画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单一的字符、平面图形的人机界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视听信息,具备良好的交互式可操作性能的信息系统。因此“多媒体信息处理”这门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尤其在榆林学院这样一所普通应用型高等院校中,变的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因此我提出以下改革方式。本文就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效果。

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方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就是一门面向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第三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领域里也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概念,这就使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客和方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内高质最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基础呢?本文就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从总体上叫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大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它们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熟悉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灵活应用。很显然,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提出了以下改革方式,首先将一学期的教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初期学习阶段,对项目所涉及的多媒体技术软件行正常教学,向学生布置正常的个人作业任务,达到初步教学的目的。关键是在后期的第二阶段,通常是由教师设计一个,中型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的开发项目,它将由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积累后,发挥他们个人的特长,团队协作完成,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精专技能并参与团队合作。也正是通过项目对每个学生这种唯一性的要求以及扬长避短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特点,极强地激励了每一个学生参与该项目工程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主要是围绕各个媒体对象的创建、编辑入手。每一种媒体对象都有相关的多种专业性软件可供选择,如文本对象——Office下的Word编辑软件,图像处理——Photoshop,音频处理—GoldWave,视频处理——Premiere,网页动画——Flash/Gifconstr- uctset,变形动画处理—Morpheus,多媒体合成制作——Authorware等。

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也积极响应“抓实验促教学”,在每个独立单元中花相对较少的时间介绍与软件应用相联系的背景理论知识,主要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一个小任务,达到会使用该软件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文字编辑方面:利用截图工具Hypersnap和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的教案。

(2)图像处理方面:让学生利用Photoshop设计一款食品的包装纸盒设计。

(3)音频处理方面:每个人完成个人自我简介的录音,后期再配以音乐背景合成。

(4)动画处理方面:将个人照片输入到电脑中,制作成人物的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过程的浏览。

(5)视频处理方面:制作一份精致的电了相册。

(6)多媒体合成:用Authorware完成拼图游戏及个人求职简介的制作。

为了全面提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该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制定出符合榆林学院实际的改革方案。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制订了以上的改革方式。希望可以起到缓解教学与实践不符合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德才.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01.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了已经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处理、三维动画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单一的字符、平面图形的人机界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视听信息,具备良好的交互式可操作性能的信息系统。因此“多媒体信息处理”这门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尤其在榆林学院这样一所普通应用型高等院校中,变的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因此我提出以下改革方式。本文就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效果。 

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方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就是一门面向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第三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领域里也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概念,这就使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客和方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内高质最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基础呢?本文就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从总体上叫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大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它们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熟悉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灵活应用。很显然,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提出了以下改革方式,首先将一学期的教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初期学习阶段,对项目所涉及的多媒体技术软件行正常教学,向学生布置正常的个人作业任务,达到初步教学的目的。关键是在后期的第二阶段,通常是由教师设计一个,中型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的开发项目,它将由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积累后,发挥他们个人的特长,团队协作完成,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精专技能并参与团队合作。也正是通过项目对每个学生这种唯一性的要求以及扬长避短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特点,极强地激励了每一个学生参与该项目工程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主要是围绕各个媒体对象的创建、编辑入手。每一种媒体对象都有相关的多种专业性软件可供选择,如文本对象——office下的word编辑软件,图像处理——photoshop,音频处理—goldwave,视频处理——premiere,网页动画——flash/gifconstr- uctset,变形动画处理—morpheus,多媒体合成制作——authorware等。 

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也积极响应“抓实验促教学”,在每个独立单元中花相对较少的时间介绍与软件应用相联系的背景理论知识,主要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一个小任务,达到会使用该软件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文字编辑方面:利用截图工具hypersnap和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的教案。 

(2)图像处理方面:让学生利用photoshop设计一款食品的包装纸盒设计。 

(3)音频处理方面:每个人完成个人自我简介的录音,后期再配以音乐背景合成。 

(4)动画处理方面:将个人照片输入到电脑中,制作成人物的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过程的浏览。 

(5)视频处理方面:制作一份精致的电了相册。 

(6)多媒体合成:用authorware完成拼图游戏及个人求职简介的制作。 

为了全面提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该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制定出符合榆林学院实际的改革方案。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制订了以上的改革方式。希望可以起到缓解教学与实践不符合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德才.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01.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了已经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处理、三维动画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单一的字符、平面图形的人机界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视听信息,具备良好的交互式可操作性能的信息系统。因此“多媒体信息处理”这门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尤其在榆林学院这样一所普通应用型高等院校中,变的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因此我提出以下改革方式。本文就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效果。

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方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就是一门面向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第三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领域里也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概念,这就使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客和方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内高质最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基础呢?本文就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从总体上叫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大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它们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熟悉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灵活应用。很显然,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提出了以下改革方式,首先将一学期的教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初期学习阶段,对项目所涉及的多媒体技术软件行正常教学,向学生布置正常的个人作业任务,达到初步教学的目的。关键是在后期的第二阶段,通常是由教师设计一个,中型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的开发项目,它将由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积累后,发挥他们个人的特长,团队协作完成,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精专技能并参与团队合作。也正是通过项目对每个学生这种唯一性的要求以及扬长避短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特点,极强地激励了每一个学生参与该项目工程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主要是围绕各个媒体对象的创建、编辑入手。每一种媒体对象都有相关的多种专业性软件可供选择,如文本对象——office下的word编辑软件,图像处理——photoshop,音频处理—goldwave,视频处理——premiere,网页动画——flash/gifconstr- uctset,变形动画处理—morpheus,多媒体合成制作——authorware等。

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也积极响应“抓实验促教学”,在每个独立单元中花相对较少的时间介绍与软件应用相联系的背景理论知识,主要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一个小任务,达到会使用该软件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文字编辑方面:利用截图工具hypersnap和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的教案。

(2)图像处理方面:让学生利用photoshop设计一款食品的包装纸盒设计。

(3)音频处理方面:每个人完成个人自我简介的录音,后期再配以音乐背景合成。

(4)动画处理方面:将个人照片输入到电脑中,制作成人物的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过程的浏览。

(5)视频处理方面:制作一份精致的电了相册。

(6)多媒体合成:用authorware完成拼图游戏及个人求职简介的制作。

为了全面提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该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制定出符合榆林学院实际的改革方案。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制订了以上的改革方式。希望可以起到缓解教学与实践不符合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德才.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