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篇

小型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小型企业由于人员较少,在内部控制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上容易产生重叠交叉现象,企业的经营和,因此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内部控制要求设计制度就十分必要。

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与建设存在着一些片面认识,这些片面认识对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如有人认为大中型单位有必要也有可能实行完善的内部控制,而小型单位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也有人认为小型单位组织简单,员工人数少,工作无法细分,一个人往往要做多种工作,故不易有健全的内部控制;还有人认为小型单位内部关系复杂,往往以主要领导人为核心,因此不仅不需要控制实际也无法控制。这些认识带来的后果是使小型企业不重视会计制度建设,表现为:一是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上从未认真执行过。二是许多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不严密,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从经济发展趋势和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现状可以看出,重视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二、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会计制度设计和管理制度设计一样,必须依据政府法令、会计法规和统一会计制度,根据单位所处的经济背景、单位管理的需要,以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处理等进行设计。会计制度设计的直接依据是《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设计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会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理财目标。

1、适应企业特点和财务管理要求的原则。会计制度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自主权,应在其会计制度中得到具体体现。凡是可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财务活动涉及面广,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大,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财务关系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体现这一原则首先应落实承担财务指标的单位和个人,然后赋予财务管理责任人相应的管理权限,并按照履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

3、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并为每个企业不断发展创造良好、公开的竞争环境,必然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法规。企业财务管理是在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微观管理,因此企业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企业运转特点,即企业人、财、物、信息各因素,供、产、销各过程,筹资、投资、用资、收回与分配资金各环节,交错形成多个变量,综合发挥作用。因此,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不仅要有原则性,而且还应根据其目标、任务、理财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有灵活性。

4、效益性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会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应在满足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使会计制度设计更简洁明了,更具有操作性。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

三、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

1、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包括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与工作规则、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等。

2、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制度和要求。包括企业财务、会计岗位责任和职责范围的规定、资金使用和出纳报销方面的规定、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形式及企业内外财务关系协调基本程序规定等。

3、信息确认、归类、收集、记录和报告以及运用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设计、会计科目、账簿和报表的选择与设计、会计核算形式的选择等。

4、内部控制和内部核算制度的选择与设计。包括现金内部控制制度、材料收发及保管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成本核算办法和管理规程等。

5、按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条件,设计企业电算化制度。

上述会计制度中,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收支权限控制是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因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组织控制。权责控制是重心。下面拟就这两个问题作重点阐述。

(一)会计机构设置:组织控制手段

针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上述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如图所示)。

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会计工作处理方面不由管理部领导),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由于岗位设置较少,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型企业;会计;制度

小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存和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会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型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因此,探讨如何规范小型企业会计制度问题、建立符合小型企业特点的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和准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适应企业变化需要

小型企业在我国的作用不言而喻,具体可以表现为:一是丰富市场活动、繁荣市场经济,是推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二是保证整体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持社会安定、造就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三是促进生产和技术的创新发展。小型企业的会计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税务部门对纳税资料的监管,建立与小型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和体系,从而使小型企业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及企业自身变化的需要。

(二)符合企业实际操作

我国的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着机构人员简单、核算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特征,需要结合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来考虑如何制定适合小型企业的会计制度。因此,根据中国小型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建立与小型企业相符合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会计制度非常有必要。

(三)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小型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对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和相关数据的分析统计能够比较清晰地显示出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及相关信息,可以衡量和监控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政策依据。

(四)保证企业会计质量

通过建立会计制度及其制度化,小型企业在会计核算、监管和程序上更加规范,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这就让使用小型企业会计信息的主体,即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和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监督和管理会计信息,从而保证企业会计质量。

二、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范围混淆

会计核算的主体主要指的是与会计信息相对应的特定单位和机构,它是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准绳,其功能在于划分不同的会计主体在各自会计核算上的界限和范围。小型企业在产权及个人财产等方面上存在着界限不清晰、管办不分(经营者既是管理者也是经营者)的问题,但对会计核算主体有主要的控制权,导致小型民营经常发生企业财产与私人财产相互挪用和替代的问题,增加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和不便。

(二)会计相关制度的缺失

理论上讲,每个企业的内部都会设立稽查、验收、核算、定额管理、收支审批等一系列与会计相关的的基本制度,小型企业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小型企业在人员、财力和物力上的局限性,很多小型企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会计体系,很多小型企业没有科学规范的会计管理决策和监管机制,内外监管体制缺失和脱节,很难达到财政部相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即使一些小型企业有比较完整的制度,但在现实中并不能彻底的贯彻和很好的执行。

(三)会计建账核算违规

建账对于规范企业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小型企业不建帐或以票代账,也有部分小型企业设账,但是账目无序混乱,甚至有的小型企业为了躲避责任设两套账。这些现实说明,中国诸多的小型企业会计信息真实程度不高,存在会计建账违法违规核算问题,严重损害了企业自身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会计分工设置模糊

小型企业由于自身企业规模等原因,会计机构规模小而且设置也较为简单,甚至一些小型企业没有常规的会计机构。对于已经设置了会计机构的小型企业来说,首先会计专业人员较少,分工不细致,经常会看到出纳和会计由家庭内部人员或聘用人员担任。这样的后果导致很多优秀的会计人才大量流失,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内部设置模糊。

三、完善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路径探析

(一)重构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流程

目前中国的小型企业的会计制度的流程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在程序上还不够科学和规范,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透明、不公开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小型企业的发展。因此,应该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流程进行重构。首先,在会计核算程序上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合理的核算范围和步骤,对小型企业进行合理合法的核算。其次,在核算过程中要实现信息公开,保证整个核算过程的透明性和合法化。最后,制定合理的企业会计标准,建立一整套小型企业会计核算的标准指标体系。

(二)强化外部监管

当前中国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监管的问题是企业内部监管的自反性和外部监管的缺失与形式化,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加强内部监管的基础上健全企业外部监管机制。一是强化财政和审计等相关部门对小型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二是建立健全税务机关和部门对小型企业的税务检查体制和流程;三是严格问责制,对违规操作的会计从业人员要严格追究其相关责任,根据严重程度处以吊销资格证书、取消其任职资格、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

(三)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

要解决小型企业会计规范性问题,必须从大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希望通过个别企业自我完善和自我宣传来达到规范性是不可能实现的。透过对小型企业自身特质及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和缺陷的分析,可得出小型会计规范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科学化和法制化管理。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小型会计制度有法可依,依法从业。同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从政策和资金各个方面开始向小型企业倾斜,确保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是长久之计、发展之要。现在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呈现老、中、青断层现象,而且由于知识陈旧、技术落后、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相脱节,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这要求从两个方面提升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一方面是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是提升小型企业领导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加强会计业务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思想的业务素质,使会计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去完成各项会计核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樊秀云.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05).

[2]刘莹,张崴.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3]李祖财.浅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4]李茂春.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4).

[5]林小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研究[J].财经界,2010(11).

[6]赵琳.当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S1).

[7]赵运通.浅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1(21).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型国有企业 会计制度设计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体系具有结构性、功能性以及开放性等性质。现行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在会计法律体系、会计理论及规范下设计的含有中小型国有企业特色的会计实务准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框架等部分。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对稳定社会、解决就业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规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后危机时代中小型国有企业必须设计规范的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服务。

一、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现状

(一)内部会计制度体系不健全

中小型国有企业大多数没有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负责人习惯把整个企业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甚至喜欢事必躬亲。认为规范的会计制度没有必要,只有好好把握钱财不被外人占用,所以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也是任人唯亲,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用的发挥。控制程序不规范,在内部管理体制的设计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运用上不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中小型国有企业一般以家庭制模式经营,其内部的现金管理制度、稽核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会计制度残缺不全,企业不重视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会计制度的建设,更没有把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致使大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未能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目前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按照企业自身情况的差异设置适合会计科目,但从会计准则施行情况看更适合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适合中小型国企的会计制度还未确立,这也就导致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随意性大。最主要的是,很多中小型国企负责人对设计的内部会计控制视而不见,认为是对其他人的约束而不是对自己的约束,一把手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合理保证本单位经营效率效果实现、财产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真实性的作用,导致整个会计控制环境薄弱,控制环境差,也会导致中小型国企会计程序失效,会计核算不真实、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等现象。

(二)内部会计制度意识淡薄

中小型国有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润同时尽可能逃税, 企业主不愿对自己进行控制,决策和经营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内部会计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人的控制意识和行为, 管理者对自我控制的排斥使得内部会计控制无法有完善的控制环境。财务管理的控制权在经营者的手上,这样也不利于权责分开的实施。税负重、费用多,中小型国有企业故意不完善会计制度的设计。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对企业管理着力不够,使内部会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得不到应有发挥,有的中小型国有企业虽然有财会规章制度,但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切实的贯彻执行。会计制度也只是很多中小企业挂在墙上的摆设,中小企业基本按老板的意思做事,会计科目设置要么随意,要么照抄大企业的会计科目,很少注重会计科目的统一性与合理性,报表也是种类不全,制作简单,手工记账在中下企业屡见不鲜,确实要有的会计科目只是为了检查,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只是在老板的心里,基本不会再财务报表中披露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更何况真正需要中小企业所披露真实公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人数并不多。

(三)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中小企业由于受经营规模、财力、人力、经验等因素的限制,组织体系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内部会计控制机构、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会计核算不健全,会计核算的主题界限不清, 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明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尚未建立起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机构简单,使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中小型国企会计岗位没有设置好或者过于简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中小型国企 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和发展预期都比不上大企业,很难吸引到更多的人才,甚至原有的人才也会被大企业挖走,而这些企业管理者又忽视对已有本企业人员队伍的培养,这样造成企业高素质人才断代,导致企业无法采用先进的会计制度,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所以中小型国企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账目混乱是普遍现象。会计人员的互相牵制工作没有做好,虽然有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失效原因分析

(一)中小型国有企业自身治理结构不健全

中小型国有企业自身体系设置的缺陷,大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领导人因为成本因素不愿意建立严格的控制,或不遵守业自己设立的控制,经营者也没有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自我控制。为了节约人力资本支出,中小型国有企业可能会雇佣素质偏低的会计人员,这种做法的后果会使会计账目混乱,会计系统准确性降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系统没有合理的账务处理程序,会计信息披露滞后,有些往来账户长期挂账,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会计处理,没有准确进行会计核算,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应的缺乏相关性、可靠性。目前在很多中小型国企中,管理者与会计人员之间,纯粹是一种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不依法对中小型国企进行会计监管,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国企主要是为了应付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需要,才不得不设置账目;另一方面,还有些中小型国企的会计人员多为兼职,对企业深入了解的机会不多,不经常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所报送的各种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无从核实,导致会计核算与生产经营活动脱节,难以进行与实际相符的会计核算。部分中小型国企随意堆放会计档案,需要这些信息时搜寻成本非常高,没有形成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可靠性的良性循环。而且很多中小型国企还和企业管理者及家庭发生大量的经济往来业务,这种业务不象上市公司那样可以定性为关联方交易进行资产负债表后披露。这些企业业务和管理者自身的财产、权益混淆在一起,更加剧了中小型国企会计核算的不规范性。

(二)中小国有企业缺乏规范内部会计制度的动力

中小型国有企业在人事政策上重忠诚、轻才能,经营管理不规范。政府约束对这些中小型国企鞭长莫及,没有各级政府部门对中小型国企的约束导致这些企业缺乏设置规范的会计制度动力。有一些中小型国企干预会计工作,而有些会计人员为了自身的岗位,听命于管理者的权威,无法按照规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规定办事,造成会计监督空白,缺乏真实、公允披露会计信息的动力,必然造成中小型国企经营管理混乱,同时也给外部监管造成重重困难。目前我国的《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审计有权力对大中型国企、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岗位设置进行检查监督,而没有硬性规定对中小型国企进行检查,审计资源有限,就算是这些中小型国企内部会计控制失效也不会被发现。而且很多中小型国企民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经营活动中违规违纪现象较为普遍,对其进行审计,事务所要承担很高的审计风险,所以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都不愿意对其进行审计;同时,中小型国企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大多也不愿接受社会审计。此外,由于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的短期经济效益和扩大客户源等因素,就算是对这些=中小型国企进行审计,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审计质量,没能有效发挥社会审计对中小型国企的监督作用。所以对国有总小型企业来说,外无压力,内无近忧,没有规范的会计制度设计也无所谓,更何况设计规范的会计制度还要花费成本。由于人力成本的限制,中小型国有企业很少设置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有时候不但不能为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议,相反可能会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制度形成障碍。中小型国有企业中少部分管理者大权独揽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会使内部控制不能很好的得到监督,会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失效。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没有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处理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例如中小型国企都是小规模纳税人,基本上不存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的会计科目,但是很多中小型国企按照大企业的规定也设置了这个会计科目,导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会计科目核算的信息缺乏重要性,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利用这个信息时得不到需要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在国有中小企业内部屡见不鲜。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无法再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中得到公允的反应。

三、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本规范,体现国家对中小型国企设定的财政经济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要求。会计制度是中小型国企处理会计事务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体现本企业作为合法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与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因此中小型国企在设置规范的会计制度时必须符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时规范的内部会计制度一定要靠制度进行规范,保证会计人员及相关的人员遵守这一要求。

(二)有效性原则

规范的中小型国企会计制度应该约束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制度规定的权力。而这需要有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同时单位负责人应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对本单位规范的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单位负责人也应当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氛围,注重单位从上到下形成统一意识,重视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内部会计制度应当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以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重视会计制度的核算功能的同时重视会计核算的监督效果。形成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合力的监督局面,共同为本单位服务。中小型国企规范的会计制度设计虽具有稳定性,但必要时也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型国企的适当情况变化而变化。所以在设计会计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有效性原则,同时也要留有余地,保持弹性,不断进行修正与完善,减少因规模扩大和业务发展而带来的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大幅度修改。

(三)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会计制度应当具有经济性,即产生的收益要大于消耗的成本,以合理的监督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这里的收益是指规范的会计制度运行后产生的收益,包括减少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信息的损失,成本是指设计规范的会计制度所耗费的成本。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制度应该能够为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提供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但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多,权衡利用规范会计制度产生的收益和消耗的成本,尽量做到在消耗少量成本基础上做到会计制度设计的客观、科学、有用。在设计规范的会计制度时,一定包括规范的会计制度满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合理保证中小型国企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会计岗位的设置即满足需要,也符合经济性原则,使会计部门真正成为中小型国企发挥核算监督作用的职能部门而不是附属部门。

四、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一)建立健全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任何一家中小型国有企业都包含资金运动,所以必须设置规范的会计制度藉以核算和披露资金运行状况。包括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机构责任机制、会计岗位责任制等,并且在设置会计岗位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明确财务会计岗位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经过授权,尽可能地减少不合法或不合规、不合理的经济业务的发生,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执行。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要在内控制度建设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把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的枢纽,通过财务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小型国企现金支出的随意性比较大,收入审核制度不规范,所以中小型国企的会计制度设计时必须严格进行现金支出、收入的监督核算制度,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销售、采购、投资、筹资活动都是与现金收入、支出联系的很紧,只有建立健全现金收入、支出制度才能进行其他的经济业务核算。中小型国企的总业务活动包括销售与收款活动、购货与付款活动、投资与筹资活动,在这些活动注意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种互相牵制的局面能够确保会计实际核算过程中,少犯错误,诚信做账。经过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尽可能地减少不合法或不合规、不合理的经济业务的发生,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执行。规范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例如在采购环节,中小型国企要做好对材料采购的市场发展做好前期预测工作,对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情况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也可以寻找更好更新颖的材料代替价格增长太大的原材料。通过招标的方法确定最佳供应商,签订合同的人和询价的人不能为同一人,付款、记账、保管实务的人要分离,通过数据采集可以采取经济订货量,确保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最低,企业内部要明确采购业务涉及到的各个职能部门权限。

(二)强化外部管理,引入审计监督机制

社会审计监督机制是外部监管的重要手段。中小型国有企业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外部会计监督可能会出现“真空”现象,从而使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游离于外部审计监督之外。引入社会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作用,发现和纠正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各种不规范会计行为,保证其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合法具有重要的鉴证作用。也让中小型国企会计人员有压力,如果会计核算的不真实、不合法将会曝光,而这将损害本企业的声誉。任何理性的活动都有其目标,因目标而起,至目标而终。事物的发展也是内外因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正是这种曲折性要求中小型国企在设立会计监管目标时,既要有最终的规范的会计制度对中小型国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又要考虑到外部会计监管、审计监督对中小型国企的约束力。在完善中小型国有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的同时,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外部会计监管工作也不能忽视,从目前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制度实现规范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政府部门直接进行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其监督成本相对较高,监督的有效性也比较差,易引发腐败等社会问题。而且政府审计资源有限,除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外,再加上对中小型国企的审计监督,根本无暇顾及,所以中小型国企必须强化自身的内部监督工作。但是政府监督虽然有限,但也不是对中小型国企放任自流,政府转变监督方式,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去监管那些监督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通过对事务所的监控对中小型国企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不断加强社会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型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当然,外部监督是促进中小型国有企业的会计规范化工作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努力,会计规范化工作只有在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实现。

(三)加强法律约束力,完善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对促进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可知,会计制度设计的规范化的问题不是孤立的一个问题,要从促进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小型国有企业科学化管理的角度实现会计制度设计的规范化。政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促进中小型国企的全面发展。从中小型国企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可知,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要彻底解决中小型国企会计规范化问题,必须强力推进中小型国企的健康稳定发展,解决中小型国企的发展瓶颈,帮助中小型国企实现科学化管理,克服自身的弱点,只有自身发展强大了,才能不吝发生的会计规范化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所以要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型国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中小型国企提供优惠政策。改善中小型国企经营环境,促进中小型国企健康发展,发挥中小型国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彻底解决中小型国企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为推进中小型国企的持续会计发展,税务部门改进查核方式,侧重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建立税务人制度,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负担,以便为中小型国企创造健康稳定的纳税环境。

参考文献: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4篇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得到了春风雨露的滋润,但是,其快速的发展优势并不能掩盖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管理问题,其中会计内控体制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地暴露了出来。会计内控体制发展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好的会计内控体制对中小型企业的整体发展有强有力的敦促作用。接下来文章将对会计内控制度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中小型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1 我国中小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1.1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我国企业运营过程中时刻伴随着企业管理的工作,而企业管理工作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成果,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影响着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破坏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诱使企业决策人做出错误的运营策略,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经济发展。追溯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部门工作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完善是罪魁祸首之一,内控制度如若长期缺乏科学性,将导致会计工作走向失控的状态。具体分析我国会计内控制度可以发现,这种影响公司整体内控工作的制度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接受的是传统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地接收新兴方法,不能使会计内部控制职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伴随着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同时出现会计基础不够殷实、制度规范不够完善、会计工作人员思想道德高度不够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会计行业的发展在各大企业发展中不能做到与时代接轨。如果任其发展,在制度上得不到规范,使得会计行为不受制约,将会导致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越来越猖獗。权衡其中的利弊,国家政府以及现行企业应及时将会计制度问题重视起来,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内控制度,严格执法、加强制度实施力度、提高监督能效,从根本上杜绝错误的会计行为发生,使得监督控制双向发展,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让企业经营过程更加顺利。

1.2 有利于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双管齐下

通过对企业内部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部门管理行为并不合理可靠,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松懈的现状已然成为屡见不鲜的状况,出现很大的会计工作漏洞,很多企业人员挪用企业资金,利用公款实施个人商业利益行为,代表公司发展公共业务时甚至中饱私囊、私自捞取回扣,更有甚者竟然携款而逃。纵观这些违法乱纪行为出现的现实背景,从而分析其深层原因,大都是由于会计部门监督力度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会计单位的人员行为控制也没有一个科学严格的制度依据,就连会计业务中最重要的印章、票据都只是有一个会计人员统一保管,这些制度事务的不成熟性最终致使一宗宗会计案件发生。通过以上的综合分析,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引导下,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发展也应不甘落后,紧跟时展步伐,强调会计工作人员以及各项会计业务的各项要求,加强对会计工作岗位的监督职能,建立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并且对其进行严格执行,将会计部门内部工作划分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将社会、企业、个人三方面的监督效应相互结合,保障会计工作的安全可靠,避免内部工作行为风险。[1]

1.3 对科学管理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都使用科学管理这一管理理念,科学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将领导、组织、内控三个方面的企业发展要素结合起来共同发挥管理效用,结合一部较完善的决策和监督体系,严格执行企业制度,让内控体制的作用在管理方式上得到彰显。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清楚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企业发展与企业会计部门发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绝对重视会计内控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稳固进行。

1.4 有利于保障法律制度的执行效力

我国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会计行业制定了较为严密的行为规范依据,其中《会计法》就是一部典型的会计法律,其中的法律条文严格规定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应该针对会计行为建立完善的会计行为内控与监督制度,要求企业所发生的有关会计行为的经济业务要有理有据、清清楚楚,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监督部门的工作都要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监督、提高会计部门工作效率,避免会计风险的提高。与此同时,要着眼于长远的企业发展效益,定期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资料进行审核,查漏补缺。要做到以上几点,不仅是要求法律法规逐渐健全,更要求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跟得上法律的具体要求,并且真正严格地执行法律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制度的执行效力得到保障。

2 我国中小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如今中小型的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中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但是考虑到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会计内控制度问题,不得不说,虽然它的魅力不言而喻,但其发展的制度问题却是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角色,呈现出来的问题数量也是与日俱增的。如何将会计内控制度问题的风险降低,平衡其为企业带来的风险与收益间的天平,让会计工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中小型企业经营模式中充分展现自身的能效,这考验着企业领导人和会计管理人员的水平,不论是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是思想道德建设都有严格要求。如果不积极认识和正视这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将不能和内部会计控制部门形成合作,失去对市场经济宏观信息的全面掌控;并使得市场监督职能失效、内部审计工作丧失功效,进而令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误导企业进行重大决策,诱使企业发展走向末路。[2]

3 造成我国中小型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出现问题的成因

合理分析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环境的内外状况,可以发现许多有关会计行业内控问题出现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管理工作者不注重内控制度的完善和风险防范

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结合企业内控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然而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管理人员往往不能清楚认识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也不能结合企业现在和长远的发展统筹兼顾的开展管理工作,使得内控体制得不到企业整体的关注,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另外,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对各种风险作全面宏观的了解和平衡,而当今的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潜在风险的危险性其中就包括财务会计风险,使得种种风险逐渐发展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现实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内控风险分析制度。

3.2 会计内控制度工作发展基础薄弱、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我国现在中小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大都是组织形式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的,组织上要求建立拥有健全的企业章程和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制公司,而现实情况却大都以家族式企业发展模式为主体,真正的董事会成员几乎都是“自家人”,这种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企业监督职能的发展,其最大弊端就是权责不清、制度规范难以进行,这将使得会计内控制度发展不断走下坡路。

3.3 监督考核机制缺乏有效性

企业在重视会计内控制度的同时要清楚明白这项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企业必须在发展经营过程中不断反思与启发,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内控制度与企业发展一同进步。为了实现这项长效工作,企业需要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加以监督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将其完善。然而,对此,我国现行中小型企业发展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且不说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即使有专门的监督部门,管理工作者也没有进行客观的监督和考核,内控制度失去了应该展现出来的约束力。

4 完善我国中小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纵观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清楚看到,中小型企业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发展范围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产业,并不断表现出旺盛的发展生命力和创新品质。渐渐地,中小型企业已然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由此可见,重视中小型的企业发展,大力推动其全面改革和创新是必要的举措。具体分析其经济发展市场环境,结合其内部控制发展方向,重视企业会计部门控制工作,全面实施改革工作令其得到长足发展是现在市场经济环境应该提供的发展平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点着手:

4.1 管理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

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更要加紧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管理者自身应在业务决策和资金分配上保证专业性,不随意跟风;会计部门应进行良好的监督和风险评估,时刻紧跟市场发展动向和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对面临的风险做到良好的防范。

4.2 利用多种融资方式保持资金流动顺畅

中小型企业发展由于自身规模问题一直以来都面临融资难的状态,这也是其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之一。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型的企业不应保持单一融资方式,应该多种融资方式并进,从自发融资向其他融资渠道改革,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资金流动的顺畅。同样对内部资源设备的采纳应采取租赁的方式使用设备,防止成本过高的资产占用大量资金。

4.3 优化会计内控制度和考核机制运行环境

一切理论都要由实践来检验其可靠性,会计内控制度也是一样,企业在合理应用内控系统的时候同样要注意权责分明,让会计内控制度的发展向良性循环道路发展;同时外部监督考核工作要全面进行起来,保证制度规范的有力实施。这就要求企业针对资金、成本、费用投资安全等企业的发展业务全面制定制度规范和监督机构,让每笔业务的行为规范都有据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细节不影响业务整体,才能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保障企业利益。

【参考文献】

[1]杜建峰.浅析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2010(05)

[2]张笑浪.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构建的研究[J],2013(10)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5篇

一、我国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小型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力军,占我国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如此,我国的小型企业却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理想的难题,并由此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甚至出现倒闭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认识薄弱

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缺陷是由小型企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首先,小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因而经营权和所有权有着高度集中的特性,企业内部领导者的指令可以快速地得到相应的落实,导致管理者认为企业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其次,小型企业规模有限,资金也有限,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小型企业也会倾向于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最后,有些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或者内部资产安全控制,还有很多管理者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堆文件、手册或者制度,具体问题的处理还是领导说了算,没法按照程序办理,因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从而导致企业会计控制残缺不全。

(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

虽然有些小型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控制制度,但是总的来说依然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导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比如,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会计控制制度,却仍然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没有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偏重事后控制而忽视事前防范,导致内部控制成本高而效果却不显著。

(三)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责不明确

为了节约成本,小型企业往往存在用人不足的问题,从而出现分工不明确,一人分担多种工作的现象。因此,对于这种小型企业而言,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确立权责从而实现相互制衡的管理办法比较难以实施,导致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另外,相对于横向的协调而言,小型企业更加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导致统计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以会计机构为例,一方面,有的小型企业甚至不设置会计机构,一人兼任会计、出纳,或者将企业的会计工作全权委托给会计事务所;另一方面,有的小型企业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也是层次不清,权责不明,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四)会计信息和资产方面的控制缺乏有效性

1.会计信息失真。对于小型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的普遍。比如,常规性的印单分管制度或者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和使用制度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有效的原始凭证;捏造成本或者虚报利润,甚至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等。

2.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资金不足。有的小型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没有资金使用计划或预算,对外投资均由一人作决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陷入财务困境。有的小企业管理者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资金闲置。(2)应收账款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小型企业一般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又缺少有力的催款措施。造成应收账款无法回收或形成坏账,导致企业形成资金损失或应收账款周转缓慢。(3)重钱不重物,对实物资产管理不严。小型企业管理者一般很重视现金管理,收支严格,但对存货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长期不盘点,造成财产损失。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制度的监管向来都非常重要,除了企业内部监管以外,还有以政府社会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但是尽管如此,不管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对于我国小型企业而言,其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以内部监督为例,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小型企业一般很少涉及内部审计部门。对于处于创业期的企业,一般都不设有特定的监控部门,也没有专门行使监控智能的工作人员;随着企业的发展,即使有了内审机构,也存在独立性较差、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低等问题,导致内部监管效力低下。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1.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对货币资金的收支和报关业务建立一个比较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准确反映货币资金的变动情况和结存情况。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要严格分离,而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也要相互制约。具体而言,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单位现金、银行存款、票据、印章和备用金制度等。

2.实物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实物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内部会计控制内容,是指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物资领用、发出、盘点以及保管和处置等实物资产流动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主要的方法是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目的在于防止实物资产的毁损和流失,其内容包括单位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3.采购与付款的内部会计控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会计控制要求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窥觊控制程序,其目的在于规范包括请购、审批、订立合同、采购、验收和付款等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4.筹资的内部会计控制。预测资金需求,综合研究筹资渠道、方式和成本,以按需定筹、收支平衡为原则,实现筹资结构的最优配置,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这主要包括执行筹资计划、收取款项和还本付息等。

5.销售和收款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组织和实施符合本单位业务特点的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会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规范销售与收款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防范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差错与风险。

6.成本和费用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和指标,做好各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费用差异,严格落实奖惩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要内容包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授权审批与监督检查、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以及会计记录与财

产保管等。企业要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析的原则。设计相关工作岗位时要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2.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有明确的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审批权限、范围、程序和责任等内容。单位在办理各项会计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系统,一方面对内向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信息,另一方面对外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信息。因此,会计系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管理预算的贬值、执行、分析和考核等环节,对于预算内的资金,要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度,同时,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的支出。

5.财产保全控制。财产保全控制主要是限制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直接接触。可以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以及账实核对等措施来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6.风险控制。对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而言,树立风险意识非常重要。企业要针对不同的风险点建立相应的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并通过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措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全面防范和控制。

7.内部报告控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要求企业及时提供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从而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最终增强内部控制的时效性。

8.电子信息系统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建立,可以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更好地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以上八种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并不是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在同一单位或者同一控制环节可以交叉使用多种控制方法。

三、小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

小型企业应本着合法性、一贯性、整体性、针对性、适应性、发展性等原则,根据本企业自身性质和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所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一定面面倶到,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一定要建立:

(一)货币资金控制要点及流程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金中最活跃的部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循环一般包括对银行存款、借款和租赁以及处理公司股本和债务等交易事项进行授权、执行和记录的程序,与其他业务循环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体而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包括对预算审核、付款和收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备用金等要点和环节的控制。为简单起见,也可以将其分为收款、付款和备用金三个环节的内部控制。

1.支付申请:企业的有关部门或个人需要用款时,应当首先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的申请,申请中注明所需款项的金额、用途、预算和支付方式等内容,同时要附有效合同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收到支付申请后,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相应程序对其进行审批,并拒绝批准那些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

3.支付复核:经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需要再经复核人复核,复核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和权限、批准的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以及金额计算是否正确等。

4.办理支付:出纳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并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并将原始凭证交会计。

5.凭证编制:会计主管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

6.凭证审核:会计主管审核凭证后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7.银行存款管理:会计主管应在每月末复核出纳员编制的银行余额调节表,实现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的吻合。如不吻合,就需要查明原因。会计主管复核银行余额调节表,对需要进行账务调整的调节项目及时进行处理。

8.票据管理:财务部门设置银行票据登记簿,防止票据遗失或盗用。出纳员登记银行票据的购买、领用、背书转让及注销等事项。空白票据存放在保险柜中。每月末,会计主管对空白票据、未办理收款和承兑的票据进行盘点,编制银行票据盘点表,并与银行票据登记簿进行核对。会计主管复核库存银行票据盘点表,如果存在差异,就需查明原因。

9.印章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会计主管保管,个人名章由出纳员保管。

(二)采购与付款控制要点及流程

采购与付款循环是企业为保证持续生产经营而进行的各种材料等采购并支付货款的过程,其内容包括购买存货、其他资产或劳务费,发出订货单,检查所收货物和开具验收报告,记录应付销货款,核准付款,支付款项和记录现金支出等的程序。具体的控制要点和流程如下:

1.采购申请:生产部门根据需要填写请购单(一式三联),请购单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等

2.采购审批:根据相应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审批人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批。

3.验收入库:采购物资到达之后,仓储保管员要及时进行验收工作。仓储保管员要严格按订购单上要求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到货时间等进行验收。

验收单要连续编号。仓储保管员应填制验收单(一式三联),将存根联以外的其他联交采购员。

4.付款申请和审批:采购员收到发票后填写付款申请单,由会计将发票内容与采购订单和验收单进行核对后,在发票上加盖‘相符”章后,交审批人进行付款审批。

5.办理支付:支付申请复核无误后,出纳人员应当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同时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等印章,并将原始凭证交会计。

6.存货管理:仓库保管员应该对其所保管的物资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定期盘点(至少每季一次),并主动与财务部进行核对,防止物资霉烂变质、毁损丢失。

财务部门应该不定期对仓库保管的物资进行抽查,发现账实不符,应交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销售与收款控制要点及流程

销售与收款循环是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实现销售并取得经济利益的一个流入过程,其涉及的主要业务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编制销货通知单、按销售通知单供货、按销货通知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销售发票(记录销售)、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注销坏账、提取坏账准备等。具体的控制要点和流程如下:

1.销售申请:业务部门根据订货单(一式三联),订货单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等信息。

2.销售审批:根据相应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审批人对订货单进行审批,经过审核后,编制销货通知单。

3.发货:仓库根据运输部门持有的经批准的销货单核发货物。

4.开票:业务部门开票员,根据销货单开具销货发票,并将开具发票转交会计主管。

5.编制凭证:会计根据开票员具销货发票及经批准的有关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6.应收账款的核对:会计定期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主动与客户核对。对于长期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会计部门应催收、清理货款并及时处理坏账。

四、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设计得再完善,如果没有效的手段和称职人员来执行,便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小型企业要想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很好的执行,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企业管理者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

对于小企业而言,企业管理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说是决定着企业整个内部会计控制的方向。同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无法超越这些创造、管理与监督企业制度的相关管理者的操守和价值观。因此,管理层的管理风格和管理哲学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越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就将越有效。因此,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企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血液,其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就要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同时注重提高各级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三)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小型企业依法建账

企业应该对其财务会计岗位进行职责分工,并建立财务机构岗位责任制,分工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的“钱账分管”以及“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同时,还需外部审计机构对财务部门的财会工作进行审计。

(四)加强对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监督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内控制度 应对措施 监督执行

1.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受资金短缺和人力资源匮乏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缺少或者减化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执行力。

2.应对措施

同规模型批量生产企业不同,中小型模具生产企业一般采用单件订单式生产。结合工作实践,针对上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存货、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做简要论述。

2.1内部组织机构的控制制度

内部组织机构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均规定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下面是某中小型模具生产企业材料采购流程:

技术部门根据与甲方会签后设计向生产部门传递模具设计——生产部门根据工艺向部门提出原材料的生产采购计划同时传递财务部门备案——采购部门根据计划采购原材料——原材料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仓库保管员验收后由财务部门审核计划——计划内合格材料入库登记原材料明细账同时财务部门登记原材料总账。

2.2存货的内部控制

存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模具生产企业的存货品种多、流动性高等特点采用如下控制措施:

(1)设置专门的仓库‘专人负责仓库业务和记录’也就是货物进入或支出仓库者要有正式的手续、记录和负责人。

(2)采用永续盘存制度‘由会计部门控制总帐’仓库部门设分类明细账的方法进行内部控制‘在货物收、发、存业务中’所有有关收发业务的手续凭证都应有一联送交会计部门进行记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仓库内部控制。

(3)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查明库存数量和金额‘并将账面同实物盘存的结果相对照以开成一种牵制关系。

(4)对某些长期末用或不用的存货‘因其账面长时间没有变化容易会计人员麻痹’疏于对账及实物的盘点‘为仓管人员贪污、挪用企业资产造成可乘之机。对于这部分资产’会计人员应更加重要强实物的核查。对长期末用并不需用存货及时报企业管理层批准处置。

2.3采购与付款的控制

采购与付款业务是各单位经常发生的业务,其关键控制点包括:

(1)建立采购与付款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建立严格的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同时保证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审批。

(3)对于重要的采购付款业务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并实行单位领导集体决策和审批。

(4)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预算管理制度,实行限量采购管理,节约资金使用。对于可公用设施的采购,应合理确定采购量。

(5)严格按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的程序办理采购付款业务,并及时准确人账。

(6)建立健全验收制度,根据制度验收所购物资或劳务并出具验收单据或验收报告,实行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

(7)应加强对货款支付的控制,严格核对采购发票、验收单、入库单、合同等有关凭证,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对符合付款条件的采购业务及时办理付款手续。

成本费用控制成本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耗费,包括直接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成本费用的控制的核心目标是要尽可能地合理地节约开支,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设立专项部门监督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3.1拟定稽核计划:

查核依据、查核对象、查核目的、查核范围、查核方法、查核日期、查核资料搜集准备、查核通知等计划准备工作。

3.2稽核工作实施执行:

初步查核:系全面性,内容包括受查单位各种业务与内部控制措施;搜集资料后应抽查验证。

深入查核:就初步查核所发掘的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查核,以了解问题的症结点。概分为以下二类:

(1)制度系统查核重点:

例行作业是否已制度系统化?并有明文规定可资遵循?

现行制度系统是否合理?是否与公司政策一致?流程是否明确?执行、记录、检查是否由不同人员执行?现有资源是否有效运用?

随公司内外环境改变,是否需要修定或建立制度系统?

(2)执行作业查核重点:

实际执行作业与制度规定是否相符一致?

各项原始凭证是否有案可循?

执行作业方式是否前后一致?

查核工作底稿记录要点:查核对象、日期、编号、目的、范围、依据数据来源、处理事实、取样范围、种类、数量、凭证、查核经过及事实说明。

3.3查核结果分析研究:

找出发生问题之所有因素;分析各因素彼此间之关系;决定各因素重要性的先后次序;研究所有可能解决方案;将各种可能解决方案与有关人员商讨;选择最适当可行之方案。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7篇

把握小型企业与中型企业的标准界线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按照法律规定,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联合制订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型企业的界限标准: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职工人数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会计科目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 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 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

把握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异同

相同点:1997 年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财政部2000 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制度》。不言而喻,它与《企业会计制度》更为接近,与《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会计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在这两类企业会计制度中转换。两类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都基本相同。

不同点:会计处理简化。主要为适应小企业会计的要求,对某些比较复杂的交易或事项,或者小企业较少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会计处理上可以适度简化。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只要求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三类资产计提坏账准备,减值准备,跌价准备,以减少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时,可用简化的权益法处理;对长期借款,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全部进行资本化处理,而不必按资产的实际支出数依比例确认应予资本化的数额;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时也可采用简化的方法。小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明确规定采用应付税款法,这样就没有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小企业会计制度》还允许小企业只编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张基本报表,可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这些规定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原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可以大大简化小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量。

把握简化会计业务对小企业的负面影响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8篇

(项目编号:142400410365)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变大,在利益的诱惑下,我国在会计环境下的小企业在工作中为了少纳税,多融资进行舞弊的现象已经成为现实,这种现象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善基于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的这种情况,我们基于会计环境中的中小型企业的舞弊现象进行研究并给予解决。

【关键词】会计舞弊现象;中小型企业;形成原因

一、引言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经济发展迅速,虽然我国制定着各种法律法规,各个中小型企业内部也制定着各种工作注意事项和工作原则,可是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朝‘钱’看的现代社会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环境下,为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投资成本小、时间短、风险低并且迅速获得大量资金。以河南的中小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这些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抗击风险的能力弱、资金链脆弱以及各个中小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因此,这些基于会计环境中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严重,以至于他们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有关企业诚信的危机。南此可见,现在加大对河南省的中小型企业会计舞弊的监管力度刻不容缓。因此,我们以河南省为例,基于会计环境中的中小型企业的舞弊现象进行研究并给予解决。改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

1.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合理分开

虽然,我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但是中小型企业在经营方面受传统理念的影响的情况依然很普遍,对于河南省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的相关研究来说,河南省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他们的企业经营权和企业所有权处于高度统一的状态,领导在对一个问题做出决定的时候,往往采用独裁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的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和组织的水平较低,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没有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的相牵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内,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都在企业所有者的一人独裁下,会计人员完全没有独立性,在出现问题时造成决断失误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而且,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来源,都来自自己的投资和亲戚朋友的支援,这样导致企业内个人的消费支出和企业的支出相混淆在一起,导致企业资金的实际支出和正常支出不想符合,加上企业的管理不当,又有大量的企业所有者的亲朋好友在企业内就职,管理制度宽松,导致大量的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不认真,出现失职现象的情况时有发生,以至于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产生。

2.企业内会计账务制度的不规范

中小型企业在企业内部会计财务的制度不规范,在河南省中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只是在企业内部以一个形式存在着,其管理制度并不规范,不符合企业的正常管理,面对这些中小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想混淆的问题,这些会计更不会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而且,正因为管理的制度不规范,这些会计人员在工作上的决策全依靠自己的经验和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命令,他们在工作上发生的失误也时常被忽略。加上这些中小企业的公章管理也不规范,企业内的财务章、公章等其他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物品,不注重管理,或疏忽这项管理,就导致这些对企业来说的贵重物品很容易会被一些有非分想法的人窃取,从而危害到企业的利益,公章以及财务章的使用关系着企业的命运,但是这些中小型企业,没有对这些对企业重要的物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加上企业领导的独裁性以及企业和对会计人员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产生,并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3.企业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河南省的好多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都是白于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了企业领导人的位置,但是这些人普遍社会经验丰富,但是只是水平不高,文化素质较低,自身修养不够对企业的管理方面也不够了解,而且,这种中小型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工资待遇、企业福利方面较差,企业的盈利也较少,这些企业招的员工也较少,经常人于不够用,但是招太多新人,又要支付员工一部分工资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因此,选择了使用少量的人于,甚至有些中小型企业,没有设置会计这个职务,只是在企业内设置了记账的职务,一些有关于资金的使用都有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来决定,有些企业设置了会计这个职务,但是在企业分工:上也不明确,企业的管理方面制度也不完善。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差,导致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产生。

4.企业内缺少会计人才

在企业平时的运行中,有许多地方都需要凭借会计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但是河南省的很多中小型企业,他们缺乏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人才,这些中小型企业聘请的会计人员水平较差,没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们的竞争意识也不够强烈,加上企业的管理不规范,这些会计人员在工作上的失误也常常被忽略,导致会计环境下中小型企业舞弊现象的产生。

5.经济利益的诱惑

虽然我国经济现在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并不长,其信息的传递不够及时、信息不透明,虽然将税收作为重要的管理机制,但是偷税、漏税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这些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抗击风险的能力弱、资金链脆弱以及各个中小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因此,这些基于会计环境中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严重,这些中小型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加快企业融资,为了减少投资成本、减短工作时间、降低投资风险并且迅速获得大量资金。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有利地位,于是便产生了会计环境下中小型企业舞弊现象,影响了市场秩序。

三、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的解决措施

1.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在面对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的问题时,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中小型企业的立法,明确权利和义务。并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样,这些中小型企业才能减少对未来预期不确定的压力,从而减少他们的顾虑,缓解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的现象。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注重这些中小型企业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这些中小型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的积极性,可以有效缓解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市场秩序。还应该利用市场的运作,来改善融资的环境,就日前来看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依靠银行,但是这些中小型企业和银行的信贷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对称不完全合理的信贷契约。因此,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应该采取信贷契约对称的公平契约,金融机构和中小型企业一起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的信贷契约。更应该加快税收制度的改革,推进税收制度,增加税收的透明度。加大司法惩戒的力度,对中小型企业内违反规定的行为,明确到对单位以及个人依法追究行政、民事、刑事责任。来有效缓解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的现象。

2.完善企业内部机制

中小型企业应该,建立以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政企分开的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且完善企业内部人员的奖罚制度,个人表现直接与年终奖金挂钩,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来完善企业内部机制还应该对企业内会计环境下舞弊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增加法律意识的培训,促进这些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和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会计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舞弊的现象的处罚程度,使得企业内部会计环境下舞弊获取个人利益的人,付出高昂的成本。以完善企业内部机制来有效缓解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的现象。

3.健全和强化社会监督措施完善企业内部机制

我国应该健全和强化社会监督措施,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真正对发挥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并且,要提高会计在中小企业工作中造假舞弊的风险,加大打击力度,从根本上来防止会计舞弊的存在蔓延,并且在对待做假账以及出现会计环境中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时,企业在处理过程中,要根据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产生的各方面的原因,具体到单位以及个人的责任,进行严厉的处分来有效缓解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的现象,改善市场秩序。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其独立性

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主体人员,中小型企业会计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会计人员的素质以及这些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也直接决定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这些中小型企业,应该对企业内的会计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会计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独立性,将不做假账以及禁止出现会计环境中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作为河南省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素质,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其独立性来有效缓解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的现象,改善市场秩序。

四、总结

在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变大,在利益的诱惑下我国在会计环境下的小企业在工作中出现了舞弊现象,就河南省来说,河南省的好多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环境下舞弊现象严重,这些基于会计环境中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严重,以至于他们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有关企业诚信的危机,南此可见,现在加大对河南省的中小型企业会计舞弊的监管力度刻不容缓,因此,我们以河南省为例,基于会计环境中的中小型企业的舞弊现象进行研究并给予解决。因此,我们调查和研究了河南省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了河南省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的有效解决办法: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机制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其独立性来改善会计环境的中小企业舞弊现象。

参考文献:

[1]《关于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研究》课题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财会月刊,2004年17期

[2]于桦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体系[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3]张蔚文,刘福清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舞弊及防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年011期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会计准则 制定

一、引言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表明,目前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50%,中小企业为我国解决了80%的就业岗位。然而,就在中小型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许多财务会计问题的困扰,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规范等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2005年1月1日,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新的会计制度的颁布,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着不完善、不统一和不规范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探讨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一)统一会计规范的客观需要

会计规范的制定形貌和准则形式曾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话题。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仍然坚持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双轨制,笔者认为,为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做法接轨,我国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打破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局面,采用目前各国通行的会计规范的形式,即会计准则。这样才能建立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

(二)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这些国家在进行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时会根据企业规模的不同制定了差别报告的要求。如今,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制定了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商法中作出了差别财务报告的规定,美国也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了《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参考模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不同的国家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建立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例如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就是在一个大的会计准则框架下处理和考虑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而有的国家则专门建立单独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先前学者的研究和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我们认为中国中小型企业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可以参考以下三种具体形式。

第一种模式,把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个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相并列的单独的体系。第二种模式是把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具体的会计准则。第三种模式是不单独建立会计准则体系,只是在非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下,考虑到中小型企业的实际,简化信息披露,简化计量与确认。即把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看作是具体会计准则的简化,在非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中,增加中小企业的应用要求这一内容。

笔者认为,第一种模式要求独立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另设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第三种模式并未考虑到我国中小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因而,在现行会计准则下作简单的简化并不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第二种模式既在内容结构方面可以避开与现行会计准则的雷同,又能让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具体的会计准则而存在。我国完全可以在参考和借鉴《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目标、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制定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应有独立的理论基础,这包括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目标、会计确定与计量等,有了独立的理论基础,才能规范地指导具体的会计业务。

四、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

(一)决策有用的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1]我国中小型企业本身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权益资本构成单一、规模较小,相应地,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目标更应该体现出决策有用的原则。

(二)简化的原则

不论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采取何种具体形式,简化原则应该是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始终坚持的原则。中小型企业与大企业在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的详细程度、报告方式、报告对象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而,其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确认与计量都应该允许简化。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就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会计科目到会计报表都对小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这很好地体现了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应该坚持的简化原则。我们在制定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时候应该保留这些做法。

(三)与税法相协调的原则

制定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还应该考虑到与税法相互协调的问题。因为决策有用是中小企业的重要会计目标。而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债权人、企业所有者和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是这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中最主要的使用者。因为债权人比较关注的是企业会计信息中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对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并不十分关注。中小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是合一的,经营者和所有者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在中小企业中并不突出。相比之下,最关心中小企业的账簿是否真实、是否足额、及时缴纳各种税款的是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必须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税收检查,因此,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还必须坚持与税法相协调的原则。

参考文献: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小型 企业 财务 会计

自从我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市场开始向国际市场接轨,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放眼全球,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不断深化,放眼国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不光是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在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上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趋势中稳定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的每一项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中小型企业想要稳定发展,就必须解决掉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弊端。

一、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多数中小型企业都是由规模较小的“夫妻店”、“小作坊”、“日杂店”逐步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企业的管理方面,经营者的素质普遍较低,对财务会计知识缺乏认识,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缺乏了解,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是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由于对外人缺乏信任,再受到“肥水不流外人田”思想的影响,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财务经理、出纳等职位都是由亲戚和家属来担任,即使部分企业也吸收了一些外来人员,但是外来人员很难担任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这些外来人员根本无法与企业管理者的亲戚家属公平竞争。由此可见,任人唯亲的思想导致了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差,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差制约了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首先,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会计制度不够重视,企业中没有专项的会计制度,也有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尽管制订了简单的会计制度,但是其中存在着很多漏洞,例如,岗位职责混乱、无证上岗等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由于会计制度中存在的这些漏洞,直接导致了中小型企业对成本核算不准确的现状,同时也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其次,很多中小型企业中,各种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无法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使得企业的财务工作经常出现错误,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说,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也是导致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再次,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控制经营成本都是通过压缩水电费、减少材料消耗等措施来实现,不懂得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缺少现代化管理技术,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适应社会的竞争。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解决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

(四)企业融资能力差

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信用度都普遍不高,所以无法通过银行机构来进行融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赖于自有资金或者资本拆借,值得注意的是,经营者在民间进行的资本拆解,其利于比银行贷款要高很多,这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很重,甚至将企业带入了恶性循环。有关统计结果显示,国内的中小型企业中,向银行机构借款达到200万元的还不到30%,从未向银行机构借款的中小型企业有10%。此外,目前的中小型企业很少引进社会资金来入股,融资方式过分依赖自我积累,导致企业融资困难,成本支出大、资金周转艰难。

(五)财务工作的审计控制不严

很多中小型企业中,都存在账目混乱的现象,个别企业中“小金库”、假账、乱摊成本、虚减利润、虚加亏损等现象严重,归根结底,这就是因为企业对财务工作的审计控制不严,导致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失和盗用现象十分严重。

二、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构建措施

(一)革新管理方式

第一,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财务工作符合规章制度,符合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二,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确定企业财务工作的目标,编制企业财务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来履行财务工作,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将财务管理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的个人。第三,要定期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检查,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将财务预算和管理制度作为依据,严格监控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

(二)增强财务人员的素质

1.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要解决财务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就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实施时,可以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会计管理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对会计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对员工进行品质教育,增强企业员工的道德素养,使他们自觉履行企业的财务制度。

2.完善用人机制

要做好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杜绝家族管理模式,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用人机制,做到注重人才,选拔人才、吸引人才,把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吸收到企业中,让人才带动企业的会计工作。另外,企业中还要具备激励机制,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完善会计工作制度

基于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必须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制定符合企业世纪发展的会计工作制度,用制度来规范企业中的各项会计工作,用制度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营的规范性,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带入正确的轨道。

(四)开拓融资渠道

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个企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规模相对较小,融资相对较难,因此,必须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使得企业具有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度,这样一来,企业的融资能力就会大大得到提升。

2.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银行机构要全面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且建立帮助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专项机构,促进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循环。其次,国家应该做好对中小型企业的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采用降低税率和利率、放宽贷款政策等手段鼓励中小型企业创新服务,改革财务制度。

(五)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就必须解决职责混乱的问题,将职责进行划分,合理的设立岗位,让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其次,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持证上岗,严格管理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和凭证。再次,就是要完善会计工作的核实与审计,避免企业中出现“小金库”、假账、乱摊成本、虚减利润、虚加亏损等现象,一旦发现企业内部发生资金流失或者盗用,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结论:

随着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增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中小型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要全面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财务会计工作方面,中小型企业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十分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系统的构建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旨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燕.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构建[J]. 财经界,2010(22).

[2] 陈莉.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规范化研究[J]. 天津财会,2011(03).

[3] 李艳玲. 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构建[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8).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1篇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得到了春风雨露的滋润,但是,我国企业发展仍然以大型企业发展为中心,而且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优势并不能掩盖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管理问题,其中会计内控体制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地暴露了出来。会计内控体制发展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好的会计内控体制对中小型企业的整体发展有强有力的敦促作用。接下来文章将对会计内控制度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

0 引言

纵观中小型企业从发展之初到现在,虽然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但中小型企业已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伴随其快速的发展,各个中小型企业展现出来的发展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中小型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内部管理体制共同促使了问题的出现。其中问题展现最为严重的便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不完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勇于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并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不仅是为了会计工作部门的良好发展,更是为了促进各个中小型企业更好更快地良性发展。

1 我国中小房地产的特征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特征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现今非国有企业不论是投资主体还是发展结构都开始多向发展,响应改革开放与时代的号召,发展才是硬道理。2、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状况是两极化的,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这种情况使得我国中小型企业正走向第二次创业的阶段,这种大量缺乏工作技术水平的劳动力的堆积是很不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因此二次创业的方式有利于中小型企业打破这种僵局。3、正如曾引导全国人民抗战时采用的方针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现今的区域不平衡发展状况同样适用,以点及面,先易后难,同样可以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走向平衡和全面化。4、如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大都是致力于向大企业那样的水平发展,却忽略了自身特点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大都遵循大企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没有丝毫的创新精神,这种情况同样使得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会计部门发展走向大企业同样面临的种种瓶颈问题。

2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合格的会计管理机构,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如今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中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但是考虑到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会计内控制度问题,不得不说,虽然它的魅力不言而喻,但其发展的制度问题却是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角色,呈现出来的问题数量也是与日俱增的。如何将会计内控制度问题的风险降低,平衡其为企业带来的风险与收益间的天平,让会计工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中小型企业经营模式中充分展现自身的能效,这考验着企业领导人和会计管理人员的水平,不论是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是思想道德建设都有严格要求,而且我国会计工作人员大都面临会计职员工作性质不稳定,频加变动,致使会计工作的环境并不乐观。如果不积极认识和正视这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将不能和内部会计控制部门形成合作,失去对市场经济宏观信息的全面掌控;并使得市场监督职能失效、内部审计工作丧失功效,进而令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误导企业进行重大决策,诱使企业发展走向末路。[2]

2.2 会计核算主次不清,核算业务屡现弊病

会计核算这方面的业务处理是需要严格的会计监督制度来约束的,也需要领导人权责分明,对这项业务给予较高的尊重,才能使得会计核算业务趋于合理与科学。然而现实情况却十分堪忧,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都没有清楚的产权确认,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模糊不清,企业财产的问题往往模棱两可,这种模糊的控制权问题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在会计核算方面面临种种困难。另外,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很多企业并不是十分认真谨慎的,通常会使用较为简化的处理手段和方法,经常导致会计核算有误,也常常出现会计漏洞,给不法的企业工作人员以可乘之机,正是这些不谨慎的会计业务处理态度,使得企业会计工作频频出现违规现象。更有甚者连基本的会计账本都不做,仅仅用简单的票据来替代,抑或会计账本凌乱不清,账目模糊不明。这些违规现象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会计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如若继续下去,将对企业、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轻者出现企业利润减少,发展速度减缓,严重的将致使企业走向偷税、漏税、逃税等不法行为的出现,利用虚假会计核算账目来蒙混国家税收,造成严重的国家损失,使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耗。这些情况是国家和人民以及企业都不能接受的,因此,国家和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会计工作制度和会计监督机构,严格实施相关规定,依法处理会计核算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避免以假乱真等不法现象的出现。

2.3 中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有待完善,监督体系有待健全

企业在重视会计内控制度的同时要清楚明白这项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企业必须在发展经营过程中不断反思与启发,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内控制度与企业发展一同进步。为了实现这项长效工作,企业需要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加以监督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将其完善。然而,对此我国现行中小型企业发展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且不说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即使有专门的监督部门,管理工作者也没有进行客观的监督和考核,内控制度失去了应该展现出来的约束力。而且在会计管理人员的任用方面,我国现在的中小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大都是组织形式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的,组织上要求建立拥有健全的企业章程和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制公司,而现实情况却大都以家族式企业发展模式为主体,真正的董事会成员几乎都是“自家人”,这种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企业监督职能的发展,其最大弊端就是权责不清、制度规范难以进行,这将使得会计内控制度发展不断走下坡路。[3]

3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健全会计机构工作规章制度,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个制度的规范,更是为了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现状提出具体的会计人员从业要求,不论从知识储备还是道德水平方面,都做了严格要求,更对企业提出要求,要做到合理激励、公平对待每一个会计人员,以保障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另外,众所周知,会计行为中违法乱纪行为的频频发生并不只是制度问题,这跟会计人员自身的不自觉性有很大关系,而这种个人行为的约束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综合道德素质,建立其健全的责任意识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应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保证其工作水平的专业化和合法化。同时,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心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打好业务基础,熟练掌握各项会计工作方法,对新的突发事物具有临危不惧,有条不紊的处理状态。

3.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外部监管

一切理论都要有实践来检验其可靠性,会计内控制度也是一样,企业在合理应用内控系统的时候同样要注意权责分明,让会计内控制度的发展向良性循环道路发展;同时外部监督考核工作要全面进行起来,保证制度规范的有力实施。这就要求企业针对资金、成本、费用投资安全等企业的发展业务全面制定制度规范和监督机构,让每笔业务的行为规范都有据可依,并且严格遵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不法的会计业务处理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打击,严格要企业的会计工作依法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细节不影响业务整体,才能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保障企业利益。

3.3 对会计档案保管保持认真态度,对档案处理手续严肃办理

会计业务是一项对企业业务信息的过去和未来都有严格要求的工作,因此对会计档案的记录和保管以及处理都应该严肃,不应该以无所谓的态度处理,只有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制度化的整理和保管才能让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情况。每当会计档案的保管到期,企业工作人员同样要按照程序,严格地办理各项处理手续,通过严格审批后进行销毁。

4 总结

我国现在各企业之所以会如此重视会计工作,正是因为在现今企业发展道路上会计工作频频出现问题,这对我国市场经济化水平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危机。只有国家、社会、企业共同将会计核算工作重视起来,我国中小型企业才有可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突出重围,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步伐接轨,从而走向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长远利益。因此,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稳健快速的增长;为了实现国家生产力的不断的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的良性发展是全国人民和各个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映兰.中小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应关注的问题[J].理论月刊,2012(02)

[2]吕孝侠.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2)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082-01

现今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国内小型企业得到了快速成长,数量也持续攀升,目前小型企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由于小型企业本身的不良因素造成了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有着诸多不良现象,这严重制约着国内小型企业的健康成长,对国内的社会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深人探讨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不良现象,并找出有效的应对对策,对国内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一)概念

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要求将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区分开来,并将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环节。要抓好内部控制,首先应当从会计控制入手,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并向其它管理环节延伸,渐渐形成内部控制网络。

(二)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总结出了许多相关经验,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最终取得了一些进展。譬如企业的内控范围不断扩大,侧重提高经济效益,借鉴国外经验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注重内部结构的严谨性,重视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虽然会计内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长期以来,企业的外部控制环境恶化,内部管理严重缺失和松弛,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质性作用缺乏认识与重视的情况,亟待解决。

(三)加强小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内部会计控制能积极有效地审查小微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在正常的财会运作中,通过有组织有策划的手段,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不仅能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还能保证企业会计工作准确无误的进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凡是存在经营经济活动的企业都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此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型企业内部凌驾于监管之上的现象突出

因为小型企业的综合实力弱,工作人员少,所以绝大多数都是采取简约的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是由企业的领导直接监管内部事务,几乎不存在其他的管理人员。另外,大部分小型企业的领导缺乏专业的监管和财政素养。由于专业管理知识的缺乏,小型企业的领导通常会忽略企业制定的规则和制度,而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解决企业运营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会导致凌驾于公司监管之上的问题产生。

(二)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不规范

如今,国内绝大部分的小型企业在内部会计核算时存在以下三种不良现象:首先,缺乏最基础的会计核算要素,大部分小型企业不按照相应的规则记账、记账时的购物发票存在着数量和价格不相符等诸多不良问题。其次,小公司在内部会计核算时的费用分类不合理。比如许多小型企业为了美化财务报表亦或是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目光而不按照相应的规范去记账等等。最后,我国的很多小型企业在内部会计核算时会乱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小公司内部会计核算的不规范,制约了小型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小型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较低

小型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际效果,因为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有限、知名度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绝大部分的小型企业很难聘任到优秀的会计从业人员,大多数的小型企业只有聘任薪酬要求不高、职业素质一般的会计从业人员。由于会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不高,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导致错误行为的产生,最终导致企业内部会计政策产生缺陷。与此同时,职业素养较低的会计工作者很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差错,比如工作者不细心、对制度判断不准等。这些因素都为小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作用。

三、小型企I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内部会计控制不断完善

小型企业内部要积极制定出正确的会计政策和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励企业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这些政策和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不断健全。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政策是提升企业监管效果的基础,是确保企业监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主要策略。小型公司要不断地对内部从业人员的工作状况做出评估,并依据评估的结果对工作人员做出奖励和惩罚,确保小型公司内部的各项政策尤其是会计控制制度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另外,还要把考核结果和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升迁相联系,以此来促使小型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公司的内部会计制度发挥出积极作用,加快小型公司健康成长的进程。

2、完善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

小型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部会计控制政策的健全程度,公司内部审计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管体制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公司的审计能够对会计制度做出有效的监管,能够有效避免小公司内部会计政策产生失效的不良现象。另外,小型企业也能够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部门,根据独立的审计规范,对企业的财务情况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估和审计,及早意识到公司有失“公允”的不良现象,以便小型公司及早出台相关政策对内部会计进行控制。

3、努力提高小型企业中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小型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确保企业内部制定的会计制度可以得到高效的实施。首先,对内部会计工作者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高素质的会计工作者对本公司内部会计工作者进行专业的辅导,全面提高公司会计综合水平,此外小型公司要定期地对内部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做出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其给予奖励惩罚,提升小型公司内部会计工作者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小型公司的内部会计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会计工作对公司健康成长的积极性作用,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判断自身和企业会计从业者的行为是否合法,增强自身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责任心,保障公司内部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结语

国内小型企业数目的持续增长为国内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其内部会计控制依旧面临着公司内部凌驾于控制之上的现象突出、公司内部会计核算不规范、公司内部会计工作者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等诸多不良问题,公司要积极出善的激励制度促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和积极提升公司会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小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出现的不良现象,推动小型企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3篇

一、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必要性

党的“十五大”以来,为促进包括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总体数量得到显著提高,获利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就工业来看,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中小工业企业27.3万家,全部中小工业企业的资产合计达13.6万亿元。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扩大社会就业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起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计划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目前,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已制定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美国在部分准则中已开始注意差别财务报告问题;欧盟、联合国国际会计准则与报告政府间专家组对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制定了法令或指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小企业的会计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专门设有小企业工作组,已立项研究制定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近日,在伦敦举行的一次会计专业会议上,3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会计团体和区域性会计组织的首席执行官们表达了他们对开发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并且足够简化的会计准则指南的支持。同时,他们也都认同会计业的一项重大挑战,就是使对财务信息和鉴证服务的准则要求同时满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模各异的会计实体的需要。而这些要求也应尽量地直接、清晰并且简明易懂。根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调查,95.77%的欧盟中小企业、97%以上的亚太区企业和美国99.7%的企业主表示,有关的会计准则简化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现在,这些问题不但已被列入了IFAC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实务(SMP)委员会的议事日程,也同样吸引了IFAC下设的商业会计委员会的关注。而前者目前也在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提供定期的建设性意见,以确保在制定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时,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福祉。

随着我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使得小企业实际上已不堪那些强加在它们身上的准则的重负。将目前针对所有企业的一套单一的公认会计原则概念改为两套公认会计原则——大企业会计原则和中小企业会计原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和国际会计组织的重视。加紧对制定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进行研究,可以尽早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适用、高效的会计准则体系。

二、中小企业界定

中小企业的界定对制定财务报告规范具有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尚未对“中小企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他表示不会只考虑企业规模大小的因素。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不仅限于业务规模小的公司,任何没有涉及公众责任的企业都有采用该准则的可能性。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小企业定义为:营业额相对较小,年总收入低于500万美元。典型特征有:(1)所有者经营;(2)少数的其他所有者;(3)可能除某些家庭成员外,所有业主活动都牵涉到企业事务的管理;(4)业主的利益不怎么变化;(5)只有简单的资本结构。

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在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工业中小企业是指从业人员数在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中型工业企业要求同时满足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和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上等条件,否则视为小型企业。

三、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

(一)差别报告原则。差别报告就是将企业按规模大小分为不同类型,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时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采取有所区别的做法。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由于中小企业有着与大型企业不同的特点,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详细程度、报告对象、报告方式等均应有别于大型企业,也就是说应该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别报告。中小企业的结构比较简单,对财务报告的需要与上市公司大不相同,如果采用较简化的会计准则将有助于它们减少遵循成本和负担。遵循成本包括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和报告时,为遵循准则规定而支付的各项成本之和。主要有聘任合格的会计师成本、培训费、审计费、咨询费以及必要的软硬件投资成本等。

(二)重要性原则。对于会计信息而言,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影响依赖该信息的人所做出的判断。与过少的信息一样,过多的信息也会产生误导。呈报的信息太多时,真正相关的项目就可能被掩盖,影响预测和决策。重要性是决定会计信息应否提供的关键。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用户主要是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关注的主要是企业的短期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等。相比之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用户比较广,包括股民、债权人、供应商、银行、潜在投资者等,他们注意的是公司的长远盈利增长潜质。因此,多数人承认中小企业的确没有必要披露一些不实用和没有意义的信息。

(三)紧密结合实际原则。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及规范形式上应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注重简单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国高层次的会计人才短缺,特别是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一些较复杂的会计概念,如合理估价及资产折损等所涉及的估算需要额外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而中小企业既没有足够的资源也没有必要来做到这一点。

(四)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成本包括收集、整理、编制报表、查核鉴证、分析及解释所花费的代价等。至于会计的收益,对公司而言,可能会提高经营效率,获得资金的融通或吸引投资;对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可充分了解投资报酬及风险,使其资金处于最佳运用状态。与此相对应,社会经济资源也得到最优配置。如前所述,中小企业遵循准则所花费的成本必须小于其预期获得的收益。只有当会计信息所能带来的效益高于成本时,才值得提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主席格雷厄姆•沃德指出:“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这样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们的目标,应该是制定出简明扼要、相关性强、容易理解的准则指南,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使他们遵循准则的利益大于支出。这意味着,他们准备、审计和财务报告的各项成本之和应该与其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需求成正比。”

(五)可扩展原则。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快速成长性,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到小企业向中型企业转化、中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化的情况,互相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在不同准则与制度之间的转换。

四、制定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具体措施

从财务核算与报告的角度看,目前的划分标准对小企业的界定过于广泛,不利于实际操作和把握,将企业分为四类似乎更妥,即将目前的小型企业再划分为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主要是个体经营者或者家庭经营企业,因为这类企业规模很小,纳税大多数采用定税制,不需要查账征收,管理人员不需要正式会计资料进行管理,企业也无专职的会计核算人员,没有必要编制财务报告。如果按照目前《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披露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似乎勉为其难。同时,划分微型企业的做法与联合国国际会计准则与报告政府间专家组的《小企业会计指南》的思路相一致。

(一)对于微型企业。若企业采用定税制,则对其财务核算不作具体要求;对于稍具规模者需要查账征收时,只需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简单的财务报告就可以满足其纳税需要。因此,针对该类企业的会计准则应强调实用性和简洁性,没有必要专门制定针对这类企业的会计准则,但需要制定指导性的会计制度以引导和帮助该类企业建立账簿体系,并把这类企业会计核算和报告与纳税结合起来。

(二)对于小型企业。小型企业不能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但对外借款,需要有正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编制财务报告。目前,我国小企业会计报表有4张,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由企业选择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编制。从核算和报告内容上应该比中型企业简单、比微型企业详细一些,可以建立一套单独的会计准则。

美国自1982年起对小企业取消了以下11项信息披露:(1)递延所得税;(2)租赁;(3)利息资本化;(4)内含利息;(5)补偿性存款余额;(6)企业合并;(7)困难债务重组;(8)研发成本;(9)终止经营;(10)经营税收收益;(11)投资税抵负。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报告及公司有关会计信息的披露,只对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的公司有法定的约束力,对其他企业没有约束力。我国小型企业会计准则应简化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长期投资、融资租赁、借款费用、应交税金、或有事项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核算,减少不必要的披露内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豁免一些报告要求。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我国,小型企业具有不可忽的重要地位,占据了国民经济的较大比重。但从目前我国小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受到自身规模小、基础差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小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桎梏,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小型企业实现“华丽变身”,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一、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常见缺陷

在我国,小型企业受传统观念以及现行体制的影响,在企业内部治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者缺乏管理能力、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以及企业缺乏内部的管理制度,从而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欠缺。

(一)内控活动不到位

控制活动就是为了实现管理者的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管理措施和政策,主要包括文件记录控制、授权控制、资产保护控制、职务分离控制、内部稽查核对控制等。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就必须制定可操作性强、全面有效、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在很多小型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存在不同程度的内部控制“死角”、控制程序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流失。相当一部分小型企业存在企业内部控制缺失问题,比如对关键环节的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控制不到位等。

(二)内控执行与监督不力

在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的监督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即企业内部自我检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以及外部对企业进行的审计。但是,从目前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监督的力度还很不够,监督体系也得不到有效监督,监督不到位现象十分突出。

(三)内控管理脱离企业经营战略

很多小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员工只能凭经验办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能涵盖内部各个部门、车间和环节,与企业的经营战略脱钩,企业内部的管理不规范。

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解决对策

小型企业解决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可以从完善企业内部框架、优化外部环境、加强公司结构治理、建立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方面:

(一)完善企业内控框架

根据我国小型企业发展的现状,企业内控框架的完善首先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国际内部控制经验,并将其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对接,制定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型企业发展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其次,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当前,我国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只是停留在保证企业业务正常开展的初级阶段,只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的真实等,今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初级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不能适应企业的进步,必然会阻碍小型企业的提档升级,因此,小型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其提高到经营战略的高度,加以强化和完善。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适合小型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小型企业的自身规模有限,与大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小型企业要正视这种差异性,结合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适合小型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框架,逐步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二)优化企业内控环境

控制环境即能够影响到企业控制实施的因素的总和。在小型企业中,管理者的行为和态度能够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因此也可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由管理者来主宰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带头实施的力度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到位。所以,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型企业发展的初期,其内部组织一般比较简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内控结构也会不断增大,人员机构不断复杂化,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复杂性。因此,小型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进行机构重组、优化和改进。对不同的机构进行科学划分,明确规定不同部门的职能,规定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并配备适合岗位的人员。

(三)改进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治理结构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密不可分。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确保内部控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则内部控制就会失去其依附的载体,成为一纸空谈。首先,在小型企业中,各个领导要合理划分权利和义务;其次,各个领导要能够做到相互牵制和约束,共同制定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政策,确定企业能够接受何种程度的风险,实施对下层管理者的任命,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等。

(四)加强内部控制活动

落实贯穿企业各部门和阶层的内部控制活动。一是会计控制。对于小型企业内部控制来讲,加强会计控制是关键。小型企业在进行会计控制时,首先要遵循国家的统一准则和制度,依据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增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要从基础抓起,明确各项规定和处理流程,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再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会计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在小型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会计数据。二是财产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大任务是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因此,内部控制人员必须加强对企业财产的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财产台账,定期开展财产盘点,制定企业财产记录、变动登记制度,掌握财产的实时动态,加强财产管理。三是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建立授权审批制度。通过授权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各项业务增多,因此,必须明确各职能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实现相互监督和制约以及职责分离。对于日常性的业务,可按照授权的范围和权限自行办理,对于一些没有授权的特殊事项,需要依据相关的规定,进行逐级请示,授权批准后,方可办理。

(五)加大内控监督力度

对于内部控制来说,内部审计人员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着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重要作用。为使内部审计发挥作用,一是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审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审计能力,使其胜任审计工作;二是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给予内部审计人员足够的权限,对于发现的重大疑点问题,要进行重点查处,管理层对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要高度重视,全力配合;三是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机构的业务范围要涉及到企业业务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财务等重要环节,审计的范围要囊括财务收支、设备购置等方面,扩大审计范围。

三、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完善内部框架,打造外部环境,强化管理层重视,加强内部监督力量着手,最终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为小型企业健康平稳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跃.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超过900万家工商联将着力帮扶小型企业[N].人民日报,2012-01-12.

[2]刘文锦.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2(29).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5篇

作者简介:知名撰稿人,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畅销财会专著多部。

一、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进展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有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诸多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它的内容含

量只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15%左右,它去掉了许多对中小企业意义不大的会计项目,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需要披露的信息量。其次,在表述上,它采取较为浅白的语言来撰写,更加通俗易懂,这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学习成本。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减少了中小企业花费在财务工作上的资源和时间,让企业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经营和管理上,变相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它也如同一把双刃剑,会导致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下降,所以,如何设法在成本和利益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十分关键。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并已经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2008年将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复杂性为它在中小企业推广带来困难,所以,将现有的新准则一分为二――分为一般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得到专家的重视。我国目前在中小企业实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与其他国家在类似制度的内容上差异较大。所以,制订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作为各国制订相应准则的参照已经成为国际会计界的共识。

根据一项调查,约95%的欧盟中小企业、97% 的亚太区企业和99%的美国企业表示,他们对解决会计准则的简化问题的需要极为迫切,这对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出台的时间表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国际共识推动了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制订进程的加快,包括英国、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等国对制订国际趋同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都非常积极。

许多专家认为,制订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是一个比制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为艰巨的挑战,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中小企业的差距上远远超过在上市公司等大企业上的差距,找到一套同时满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模各异的会计实体的需要,并且要直接、清晰、简明易懂的准则似乎是难以达到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的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但对于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由于在业益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既无法适用小企业会计制度,又无法适用企业会计制度,这类企业会计规范是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的“盲点”。这种执行标准的不统一影响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一些结构性矛盾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二、制订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若干重要原则

首先,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制订要把握“可操作性强”这一点。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可操作性就成为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制订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我国1000余万会计从业人士中,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并不多,会计人员对较为复杂的会计概念存在理解障碍。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着这种先天劣势,所以,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详细程度、报告对象、报告方式等均应有别于大型企业。另外,对于对财务报告的需要,中小企业与上市公司也有着很大相同,这就需要它们把减少成本负担作为另一个重要考虑,成本包括人员成本、培训费、审计费等。

其次,在会计信息方面,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要把握“重要性原则”。过多的信息会产生误导和加大判断的难度,所以,没必要把信息披露得过于具体,而是披露重要的信息,其他信息则可以简化处理。呈报的信息太多时,真正相关的信息就可能被掩盖,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分析和决策,因此,中小企业没有必要披露一些不实用和没有意义的信息。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用户主要是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他们最关注企业的短期现金流量、到期偿债能力等。这不同于受到多方“关注”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用户不仅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包括股民、债权人、供应商、潜在投资者等等,他们不仅关注公司的现实收益,也关注公司的长远盈利和增长潜质。

第三,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要注重成本投入和效益。中小企业遵循准则所花费的成本必须小于其预期获得的收益。只有当会计信息所能带来的效益高于成本时,才值得提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主席格雷厄姆-沃德说:“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的目标,就是要制订出简明扼要、相关性强、容易理解的准则,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使他们遵循准则的利益大于支出,这意味着,他们准备、审计和财务报告的各项成本之和应该与其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需求成正比。”

最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必须要考虑企业的成长问题,应充分考虑到小企业向中型企业转化、中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化的这一情况。有些企业发展很快,几年之内规模就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从一个小型企业变为中型企业,或中型企业变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快速成长性,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在不同准则与制度之间转换。中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大,在财务报告上应比小型企业详细,同时应与大型企业有所区分。中型企业可以对部分非主营业务或者对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影响不大的事项自主选择披露或不披露。对于成长较强的中型企业,其财务核算和报告应尽量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看齐,参照执行一般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所以,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型企业来说,不适用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

三、对中小企业的合理界定是关键

谁有资格采纳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是一个难点,如何清楚地给“中小型”下定义,并且界定中小企业之间的界限,成为制订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问题,它不仅涉及到一个适用范围,也关系到这套准则是否真正能发挥其作用,而不是造成混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尚未对“中小企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原则上来讲,对于完整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该是适用于上市公司或是有公众受托责任的公司。国家的准则制订机构,应该被允许来界定中小企业,而且能够相关的财务报告准则。从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来说,并没有对谁有资格使用这套制度设定一个明确的界限。这套在200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简化版”。

已经达成的共识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界限是“不涉及公众利益”这一个原则,而不是把企业的资产规模作为最主要的界定要素。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并不仅限于业务规模小的公司,任何没有涉及公众责任的企业都有采用该准则的可能性。此外,有些国家还对中小企业制订了一些数量指标界限,如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小企业定义为:营业额相对较小,年总收入低于500万美元。我国在2003年公布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为:从业人员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对小企业的界定标准过于广泛,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十分不利于实际操作和把握。所以,很多专家建议将企业分为四类。即将目前的小型企业再划分为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主要是个体经营者或者家庭经营企业。

对于微型企业,若企业采用定税制,则对其财务核算不作具体要求;对于稍具规模者需要查账征收时,只需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简单的财务报告就可以满足其纳税需要。因此,针对该类企业的会计准则应强调实用性和简洁性,没有必要专门制订针对这类企业的会计准则,但需要制订指导性的会计制度以引导和帮助该类企业建立账簿体系,并把这类企业会计核算和报告与纳税结合起来。

对于小企业,应当考虑税法的要求,减少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出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因税务部门是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在有关会计事项的处理上,应尽量考虑税法的要求,减少小企业在计税过程中涉及的纳税调整事项,同时减少税务部门对该类企业的计征成本。在尽量减少会计与税收之间差异的前提下,小企业按照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小企业的核算和报告在内容上也应比中型企业更简单、比微型企业稍详细。小型企业应简化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长期投资、融资租赁、借款费用、应交税金、或有事项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核算,减少不必要的披露内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豁免一些报告要求。

如果把《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我国的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准则,它已经通过其成功实践被广大小企业所接受。我国目前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只要求编4张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由企业选择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编制。除了这些报表外,不要求披露更多的财务信息。

四、我国会计制度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国际准则日期指日可待,等到它后,我国目前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也会涉及国际趋同问题。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应唯在一次会议上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订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情况,因为中国有着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成熟经验。

应唯副司长建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小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作为规范的对象。她认为,从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来看,某些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要求其执行相对简化的小企业会计标准,不利于该部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真正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困难的应当是规模极小的小型企业。所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议中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应在考虑各国现实经济情况的基础上,制订一个参考性的量化标准,明确中小企业的具体界定,而且拟议中的准则应侧重于没有公共受托责任的小型企业,不把中型企业涵盖在内。

她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订是各国会计标准趋同的过程,小企业会计标准也是一样,对于像中国这样已经制订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小企业会计标准国家的做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订相应准则时应充分考虑,减少小企业会计标准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趋同的成本。在统一的概念框架基础上,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简化,体现小型企业与其他大中型企业会计核算的本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