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

高职文化论文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作者:郑欣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

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形成过程来看,有从中专升格而成的,有从成人高校转型而成的,有从普通高校分离出来的,还有私人或企业建立的。这些学校特点明显:首先,文化建设普遍比较滞后。由于生源基础和学校层次的限制,中专学校文化建设很难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由于管理的松散、教育教学模式的制约,成人高校很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高等院校分离出来的高职院校,在各个方面都与原学校有很大的差距;私立职业院校更关注学校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其次,高职院校缺乏文化意识。高职院校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对人文教育忽视较多。在大学生就业难、学校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更是无暇顾及文化建设。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学校的文化底蕴明显不足,在文化建设上形式主义严重,普遍存在机械模仿、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现象。具体而言: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关注招生规模飞学生就业等;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师资培训、教育教研、校园文化娱乐等方面投入较少;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偏差,将精神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政治教育与道德教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产生诸多问题固然有建校时间短、学校经费紧张、政府对高职院校投人不足等客观因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高职院校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其内涵把握存在偏差等主观原因。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走体现高职特色的强校之路,成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及当前存在的间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第一,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人文教育。高职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还包含着人文教育,而学校文化建设则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对技术进行人文视野的处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古人云:“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缺少了人文教育是不完整的学校教育。只有从社会、文化甚至哲学的层面探讨技术的作用与价值,深人思考使用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才能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的学习犹如高职教育的两翼,要展翅高飞,缺一不可。在高职教育中,应正确地认识文化建设,既要抓好职业技能教育,又要抓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应将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文教育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次,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各方面与企业衔接。这种衔接不仅仅是岗位技能的适应,更包含着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技能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加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到企业文化建设较好的大企业去实习,在实习中感受企业文化,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感受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目标、领导管理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企业文化引人校园,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请企业家、专家给学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讲座,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再次,要因势利导,利用好娱乐性文化资源。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和消费主义盛行,娱乐文化逐步占据了大众文化的主流。娱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为不同层次的人群一92一所接受,可以引发人们的兴趣。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娱乐性文化的这一优势,深人浅出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第二,应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制度就是生产力,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促使事业健康发展。然而,由于建校时间比较短,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这无疑制约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成了各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中,首先要对制度的内涵、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制度不仅包括规章、条例等硬约束内容,还包括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社会舆论等软约束;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还可以使人在认识、理解、落实制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将制度内化为人的内心准则。通过制度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途径、目标等进行规范,并通过制度的执行对文化建设进行固化。

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第三,应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建设。但是,许多教师有知识没文化,缺少一种开阔的文化视野,只是将教学当成一种僵死的知识传输。因此,必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准人的门槛,还要对在校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真正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好各类人文课程。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以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开设各类人文课程。理工类专业应侧重人文培养,可以可开设中国文学、世界历史等课程,而文科类专业应加强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逻辑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文化的整体推进。第四,应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学校的建筑风格、各种场所的安排以及学校的标语警示牌的设置等硬性的文化氛围,还体现在教师文化修养、教育教学制度等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只有做到硬件与软件的统一,才能使校园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从制度建设、师资建设、硬软件建设、人文精神培养等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最主要特点集

中于“民办”“职业性”与“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在民办高职院校特定环境下,以高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建设为主要空间,涵盖高职院校领导和教职员工,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也是民办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民办高职院校应市场需求而生,学生高考分数较低,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且学校需自筹办学经费,其生存与发展和生源密切相关,受就业市场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公办高职院校,但同样也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承担大学的育人职责。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有公办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优势,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特点都集中于“民办”“职业性”与“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二)新媒体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可以发挥独特功能

新媒体所提供的海量的资源、开放的环境、即时多样化的互动方式,都深受高校师生喜爱与追捧,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多样性、自主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等新的特点。在民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新媒体可以发挥独特功能。第一,新媒体可以在不花钱的基础上拓展校园文化载体。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形式,可以增加更新潮实用的沟通方式,例如微博、微信、QQ、校园贴吧、论坛、校长信箱等,实现师生之间更为平等、广泛、深入、实时的交流。第二,新媒体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内容的创新。高校师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同时承担信息的者与接受者的双重角色,尤其是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没有歧视的空间,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并通过别人的评价与交流,刺激自己的创作灵感,有利于形成原创的、创新的校园文化内容。第三,新媒体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它把课堂上的枯燥理论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内容,把课堂授课转化为平等的互动交流,把团体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育,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第四,新媒体有助于更快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尤其是在民办高职院校当中,新媒体是最便捷的传播工具,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助推校企合作、形象宣传、专业建设等的品牌成效显著。

二、新媒体在民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为深入了解新媒体在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我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共发出问卷169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调查对象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在校的教职工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范围涉及全校各个学院与部门。

(一)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新媒体在民办高职当中使用者众多,但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利用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在校师生达1万余人,目前,学校、学院、各级学生组织共开通新浪官方认证微博50多个,比较有名气的主要有“@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每日一拍”和“@青春商贸”,再加上学校大部分师生开通的个人微博,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多级别、多层次的“微博矩阵”已经基本成型。随后,“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微信平台正式开通,由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网络中心负责运营,直接与学校10多个官方网站链接推送,自动更新。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依次是QQ、微博、微信、百度贴吧,使用者主要为35岁以下的师生群体,大部分为女性,使用时间集中于下午和晚上,平时上网最主要在于朋友联络和获取或工作或学习事务通知,其次是获取时事类新闻,以及体育娱乐信息。从信息获取来源调查,校园内最新资讯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及学院各大网站、微博、身边人的口头描述、贴吧、学校新闻网等渠道,其中除人际传播外,其他都可以由学校控制信息源。主流信息与文化可以由学校引导。73.37%的被访者认为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72.19%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可以很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25.44%的受访者也同意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85.8%的受访者同意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媒体的运用上,86.39%的受访者会关注学校、学院等下属组织开通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等。59.76%的受访者表示,运用新媒体参与一些群体性的讨论或是关注新媒体为载体的活动,更多的还是看信息群体是否能吸引他,36.09%的受访者很愿意参加这种新媒体活动,53.25%的受访者很乐意在新媒体平台上但当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只有4.73%的受访者不太愿意,而42.01%的受访者愿意视情况而定,至少对使用新媒体传播校园文化并不抗拒。

(二)经过调查采访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在新媒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内容更新不及时。在民办高职中,新媒体平台都已经基本建成,但是更新情况不容乐观。已建好的网站与官方微博的内容更新具有随意性,不能形成固定时间与固定人员,有时大量更新,有时却一个星期也不见动静,内容更新也缺乏新意,既不能体现本单位特色,又不能吸引更多关注,并未达到宣传效果。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缺失。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LED屏幕、各种宣传橱窗和校园电视,但是校报更新时间慢,广播内容与宣传橱窗内容不能及时与新媒体内容保持一致基调,各自为政,不能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作用,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缺乏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引导。59.76%的受访者表示,运用新媒体参与一些群体性的讨论或是关注新媒体为载体的活动,更多的还是看信息群体是否能吸引他。从其他学校的情况来看,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有人人网、新浪微博的官方认证账号,并固定时间与访客互动,因而形成了固定的粉丝群与访问量,并由于校友效应在不断扩大影响力。而在我校,目前还没有开通固定的校领导直接和师生对话的新媒体平台。四是线上线下活动的联动不及时。据调查显示,只有15.98%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下,大多数都是2-4小时,每天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占27.22%。很多在线上活跃的学生更多时间泡在网上,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积极主动。而很多线上很热门的文化活动都并没有转化为线下的实体活动,因此影响力大打折扣,文化品牌的塑造效应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品格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风靡在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具有文化软实力、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校才能吸引到更多更优质的学生加入。如何利用新媒体来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是热门课题。我主要结合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几条有效途径。

(一)开发建设各种新媒体平台,整合校园新媒体资源

2012年以来,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微信融合了手机与QQ通讯的双重优势,呈爆发式增长,微博成为表达民意、反映舆情的重要渠道,3G网络和智能手机使移动化发展态势突出,“人随网走”已经发展成为“网随人走”。各学院、各部门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再自建校园社区与交流平台,建立属于自己校园的即时通信工具,开发相关APP,如此,所有的官方微博、微信、网站齐聚校园社区与交流平台,师生可以用最少流量、最少时间获得最多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也最快地展现了自己的文化。

(二)内容建设必须以学生为本,突出体现时代特色

根据调查结果,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新媒体的使用者以大专学生为主,不管是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角度来说,还是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来说,或者是新媒体特点来说,利用新媒体来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传播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家境较为宽松、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自制力较差、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等特点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都要弘扬主流文化,更注重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树立榜样典型,及时沟通与发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官方微博可及时公布校史馆、图书馆等建设状况和使用方式,生动展现学校建筑风貌、校园美景,传递办学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师生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开展推荐经典书目等学习栏目,提倡健康心理、励志向上的和谐校园生活。共青团微博客通过校园活动、晚会现场直播等,注重内容深度,传递出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加强师生与学校的存在感、参与感和亲近感。

(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建设

目前,校园网上已经可以链接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但也只局限于一个微博和微信,而联动的方式不能仅仅是微博和微信单纯地复制校园网的链接,微博、微信平台应该将报纸、校园网、人文讲坛、主题活动等内容进行凝练与集纳。各种媒体产品可以灵活组合,各媒体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与联动。

(四)促进线上与线下联动的渠道联动

一方面,以微博等新媒体为线上支持,对魅力人文讲座、各种专业竞赛、各类艺术节、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线下活动进行直播,并在现场建立“微博墙”,实现时时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将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论文征集、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专业介绍等进行微博、微信宣传,将内容转化成微博、微信语言,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提升知名度,也是促进线上线下活动的有力举措。

(五)塑造校园意见领袖,实现无障碍沟通

要积极参与新媒体建设,除了构建学校官方、共青团体系、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平台,如微博、微信、QQ空间、虚拟工作室等体系之外,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些天然意见领袖也应该成立自己的媒体平台,如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党总支书记、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知名教授、辅导员、班主任等,学校应该设计一个自己的平台,整合这些意见领袖的媒体平台,集中管理,形成宣传合力,才能构建全方位、立体型的文化渲染平台。

(六)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组建新媒体文化建设工作的专门队伍

人才是利用新媒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新媒体的建设既需要管理与技术人才,又需要写作人才。首先必须组建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网络文化建设的专门队伍,辅之以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与先进性,能够加强各部门和学院间的协调有序的工作。同时,必须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及时开展业务工作培训,根据新情况新任务随时召开专题研讨,以提高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一改以往的单一被动形象,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受教育者,同时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建设者。因此,要不断吸收有能力、肯奉献的学生加入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思想理论与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保证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快速成长成才。

四、总结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论语》、《尔雅》等儒家经典著作中,护生以往学习经历中接触得很少。绝大多数护生仅在中学时期学习过几篇古文,且护生中理科生居多,文理分科后她们再次接触儒家文化的机会少之又少。进入大学后,由于医学护理课程种类多,课时量大,而专科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护生中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接触儒家文化的更少。

2儒家文化的传承方式较为单一

调查发现护生对阅读儒家文化的原著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仅对大众传媒所传达的儒家思想比较关注。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应从娃娃抓起,潜移默化,从孩童儿时耳濡目染接触的环境、事物中,点点滴滴,不断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讨论

儒家经典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精华[3],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教育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就调查研究现状而言,目前高职护理学生对儒家文化认知程度较低,与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及学习背景是相关的。首先,21世纪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交流日渐频繁。西方文化的侵入使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以往地位,而退居历史的舞台。在青少年义务教育中,中文的比例在慢慢缩小,外文的比例在逐渐扩大。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淡化。其次,调查的高职护理学生中82.7%均为理科生,其对儒家文化的兴趣与了解程度是有限的,因此导致对人文课•程的不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在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3.1加强“仁爱”教育

“医乃仁术”是千百年来我国医学界所崇尚的行医信念[4],也是医者通过行医施药实现仁者爱人、济世救人的高尚理想。“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其中最突出一个内容就是“爱人”的思想。高职护理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即是‘仁爱’,护士如果缺乏爱心,就不会全心全意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更加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当今社会中因为重疾病、轻情感;重科技、轻沟通;重效益、轻人文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这些都足以说明,爱心教育在医学教育中何等重要[5]。目前,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大力加强“仁爱”教育,把“仁者爱人”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3.2深化“礼仪”教育

礼仪是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美德,是一种敬人、律己的行为规范。孔子提出“不学礼,无以立”的观点,礼仪教育的重点是意识和品格的培养,具体体现在儒家的“内仁外礼”和“仁者爱人”的观点上。“礼”在医德规范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尊重病人、尊重同行上。医学教育中,应努力构造医院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实际感受医疗环境的严谨氛围,自觉运用适宜的言语行为来为患者服务。护患沟通时我们应认真倾听,充分了解患者需求,让患者有被接纳、被理解、被关怀的感觉,从而自觉接受医护帮助,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护士礼仪的学习不仅要使高职护生具有独立完善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又须具有气质优雅、仪表得体的外在表现。

3.3强化“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品德要求,是一切美德的来源。作为医护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特殊使命,诚信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护生应借鉴优秀的儒家德育思想,积极摄取营养,切实提高诚信意识,争取为每位患者提供纯净的医疗空间。

3.4活跃“文明”课堂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作为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实践性应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是实际中,多数院校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如前所述,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模式,进行课程压缩与删减,而真正需要实践操作锻炼的课程大多上成了理论课。以艺术设计为例,像人体工学、材料与工艺、印刷技术等原本需要实景学习、实际案例参与和操作的课程,课堂上经过理论讲解、经典案例赏析就结束了,好一点的也只是模拟性质的案例学习,根本谈不上深入掌握实践操作要领。实际上,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在课程上应当注重实践的比例,增加实景实战的训练与经验累积,处理好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明确“必需”与“够用”的标准,让学生做到既对专业背景知识了解,又能精于实际创意构思、设计应用。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创意、技能类课程并不能紧跟行业、市场的变化和流行趋势。如,广告行业的CI系统早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平面、静态传播方式,因此在应用中也频繁出现了卡通吉祥物、立体标识、交互动态、视频媒体等,但是绝大多数院校的CI课程仍然是平面化作业,老旧案例学习、模板套用,结果学生拿出的作品与企业、行业的差距可想而知。

2.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课程体系上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协调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比例、时间、位置、关系,评估它们各自的效果、相互的衔接与影响。然而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随意变化,课程门类想改就改,甚至同一门课程,每一届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些院校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之间相互套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室内设计原理》《家居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与主干课的内容重叠,范围互相包含,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还有些院校偏重软件、工艺一类的操作,为了尽早让学生掌握而急功近利,那些引领学生入行业门的课程居然放在了软件课之后,学生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了以后用来做什么,或者简单地认为学习创意、设计仅仅是熟练软件就够了,形成了所谓的“唯技术化”心态。其实,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创意才是核心,只有操作,没有创意,充其量是个工匠,不是设计师和创意人员。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造成的。

3.课程缺少总结与反馈。虽然许多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课程上有联系企业、政府等实际项目,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往往是以完成项目、成果汇报展为结束,忽略了对这些经历的总结反思及企业、用人单位、受众的反馈,经常是重复同样的模式,缺乏变通与改进,使得课程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实际上,对课程的总结与反馈既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也便于我们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是服务型的行业,这就需要对结合实践项目的教学进行受众反馈,可以是企业的意见、消费对象的意见,也可以是参与课程的师生的感受。它既可以帮助师生思考创意、设计有无继续提升的空间,也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进行提供经验。

二、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统分结合,要针对细分方向与新兴方向。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大的专业方向,也要有细的小方向、特定方向的课程内容,做到统分结合。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海报招贴、企业形象C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都是主干课程,但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广告企业,有的专注于样本、宣传册等平面设计,有的专注于动态和视频广告,有的侧重于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的企业侧重做家装,有的则专注于景观设计。所以,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既涉及大的专业面,同时必须有专攻。可以先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然后部分专业课根据教师的不同专长,进行师生互选。另外,文化创意设计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横向性和交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流行趋势、新兴方向、新需求等。如,广告专业及时开设网络广告的设计课,品牌策划设计及时增添卡通形象、品牌吉祥物设计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会展类课程和方向等。

2.课程体系要强调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整合精炼。现在大多数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即按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递进。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各门课程追求各自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间缺乏沟通与连贯性;二是如上文提及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叠、浪费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深入和提升。因此,有必要以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为标准,整合相关课程,按照难度将它们有序地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一学年自成体系。可以在“大的专业课”中以多个课题的形式整合原来零散和容易重叠的课程内容,力争做到“少而精”,同时,让文化课、选修课在合适的位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仅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混学分”的课程,要真正起到对专业素养底蕴的熏陶。如,可以将传统文化赏析、地方人文历史一类的文化课、选修课置于涉及这些内容的专业课之前,以便学生明确目的,产生兴趣,更好地完成专业课中与此有关的创意设计课题。

3.专业课程三个主要方面要合理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课要注重三个主要方面:创意类课程、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它们是构成学生文化创意设计核心技能与思维的关键,需要统筹协调,不可偏废,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往很多院校都比较重视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如软件课、材料课、模型制作课等,认为操作熟练、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多是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创意与文化、总结与理论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毕竟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创造的是知识经济,行业的特性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是高职教育就简单地把应用人才划归到操作工的地位。这里,创意类课程要着重训练学生挖掘文化元素、人文资源的敏锐目光以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和设计概念的思维能力;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着重进行理论教学、创意设计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实践与操作类课程主要强调将创意与概念等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作品并能适应市场推广的能力;另外,三方面课程需要贯通、融合与衔接。可以对创意、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以同一专题项目或课题范围进行联系与衔接,将课题深入、完善、做好做精,避免课题内容的低层次重复、浅尝辄止。

4.课程与课题要多引入企业实践项目、内外结合。实践性、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竞争优势。第一,在课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积极与当地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的龙头企业、知名大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像二、三年级一些文化创意、设计综合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喜好,以市场调研组、创意组、设计组、制作组等与相关企业进行项目对接,让学生真正在大企业中领略全面的、不同层次的职业岗位点,找准自身定位和将来发展意向;另外,大企业有行业最为成熟的案例和实战机会,能为学生带来课堂中没有的宝贵经验。第二,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实践积极性,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承接、参与一些企业、政府的文化、设计类项目,并将它们带入课堂作为课题,让教师与学生组成课题组,在课堂或者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相关,也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去校外实地进行文化设计项目服务,“校外课堂”可以是相关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同时,要配套相应的灵活的辅助政策,在调研资金、课时计算、教学管理上给予扶持。第三,展开全校范围内课程的共享和课题组合作。如,作为产业化中十分重要的市场营销知识,同样可以作为选修课给艺术、设计、文化系部开设,《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策划与实施》这样的课题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可以让艺术设计、广告系与旅游系在同一时段的课程内、以同一课程主题组成联合课题组来共同完成。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其中的精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气势恢弘。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不同时期人们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不断总结以及人们哲理化的思考和认识,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人类文明精粹的代表,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她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尚和持中”的和谐之本,“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仁爱孝悌,礼谦恭让”的处世态度,“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之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伦理价值,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激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完善大学生的品格道德、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建立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宏观主导下,通过内隐的教育性因素、活动和载体,间接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渗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目的实现于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使被教育者于无形中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指导个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事态度。隐性教育能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隐性教育着眼于人的情感、意志、无意识,使受教育者在非教育认知的情况下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内隐的育人效果。具体说来,隐性教育立足于无意识感知,重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接触、存在的环境的建设,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渗透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中,熏陶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情感需求,在校园休闲娱乐中强化高尚情感的渲染,在知识技能传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在日常教育中进行思想疏导,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蕴含发展建议,服务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意志强化,隐性教育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来替代传统说教,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行动育人;隐性教育还立足于态度平衡,“消除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强调、肯定正面因素,增加、发展正面因素”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舆论导向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常有利于教育内容在教育对象心中的内化,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艺术,而德育内涵本身的广泛性也为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隐性教育作用机理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一)德高身正者———教师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敬业精神、道德品质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内化于自身而外显于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将产生积极正面的熏陶和影响。从教育的本质来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将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给学生。在思想上,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心灵的成长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来说,自己就要将满腔的爱投入在学生身上,在行为上,要将自己所传递的德育理论用行动表现出来,言传不如身教。从人格层面上讲,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切实落实教师人格对学生优秀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渗透力。

(二)专攻于术业———专业课程

这里所指的课程是学生的专业课程,专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因学校类别、专业类别不同等原因并不是全面普及的,但它可以内隐于任何专业课程中。专业课程教师应树立起育人的观念,自觉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系,如自然学科教师可挖掘中国古代领先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执着精神,人文学科教师可阐发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水平,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活动的课程学习就为传统文化的德育提供了有效的隐性教育平台。授课过程中方法上避免一言堂,追求互动的、指引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要求教师能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前沿对话,不仅在专业上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想领域、在精神文化层面也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先进的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大脑,使得文化既是先进的,又是系统发展的,让学生在道德层面上也能够接受到连贯的、先进的、又源自于传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和感染。

(三)墙面会说话———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既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传承精神。“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建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美而不露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身心陶冶功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除了校园里的建筑、布局等硬件设施以外,校园内师生的仪表等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效果。学校的制度建设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崇尚积极、公正、公平的制度文化也会给学生们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学校纪律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一种难以复制的工具。”好的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学生缺乏自觉检查和评价的习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而传承许久、不断优化的校风校训则更加彰显出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魅力,这种校风校训很多时候恰恰积淀着地域和时间所带来的传统精粹,他对学生的感染力、渗透力,可以起到群的人。

(四)知行应合一———实践活动

当代高职院校德育越来越重视实践,不论是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还是产学合作、社会调查,这些都为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提供了平台。活动或实习中,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深藏于社会中的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行动的舞台,他们可以在企业实习中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在志愿活动中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产学合作中体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所谓知行结合,其实主要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是隐性教育中的行为导引,德育的隐性教育本身就具有体验性和分享性的特征,细化来说一般包括角色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在实践平台搭建和隐性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注重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转换,而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极具人文价值的文化精粹适存于社会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内化,在公共生活中逐步转化,是最好的隐性教育的途径。

(五)时代的先锋———网络传媒

网络作为当今越来越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是传统文化必须占领的教育阵地。校园网络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隐性教育载体理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如富有内蕴的网络版面设计、彰显文化的网站栏目代替教师的生硬说教会更具有实效。上海高职院校中逐渐普及的“易班”就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一个自我追求、自行挖掘传统文化的载体,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内化水平。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也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新喜好,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成为了优秀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各大高职院校经常会在相应平台上分享学校的人文景观、校训历史、文化传统、文艺争鸣等内容,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范例。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隐性教育的手段,是一个可以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新的平台。

四、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每一位教师和教职员工都应树立育人的理念,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专注于专业学科的教学,还应承担起关注和传播人类优秀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任,一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职员工也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生活服务,更应对学生彰显传统美德。2013毕业季复旦大学宿舍阿姨给学生们的“从此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确曾忆安家,勿忘阿姨情”的毕业寄语就给广大学子上了感恩的一课。可以说全员育人理念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切实推行的基础和前提。育人先做人,教师要树立言传身教的观念,重视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而教师的表率作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元素。除了教师以外的所有高职院校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是学生都是德育的隐性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感染到学生、影响到学生。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多为他们提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将“见利思义”内隐于他们的工作思维中,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化于他们的工作行动中,将“温良恭俭、仁义礼信”内融于他们的日常服务与管理之中,才能更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高雅的气质、超然的情操。

(二)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是在德育工作中传递和承载传统文化内容、信息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德育载体的彰显更有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关于德育载体,相关学者都有了深入的研究,如校园环境、广播、网络、校园刊物、活动等方面,这些载体在今天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也应继承运用这些教育载体,同时还要根据时代和工作的新的要求不断拓展新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特别要增强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载体融合的深入性。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德育的元素,如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科学家们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人文课程中的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二要拓展校园物质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彰显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内蕴校统、外显人文”的优美环境,如肃立与学校有关的名人雕像或以有关的名人命名路牌,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三要强化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带着“仁爱孝悌”感恩家人,让学生怀着“忧国之心”服务社会,让学生以“朋友有信”的原则与人交往,让学生以“锲而不舍”造“金石可镂”之功;四要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网络的深度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内隐于丰富多彩的网络板块与网络活动之中,如上海易班中的“文化寻根”活动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感悟传统文化、熏陶自我的平台。

(三)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与选择让许多有益的德育思想被忽略或掩埋,大家更多地都集中在世人皆知的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国粹精神,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摒弃了很多儒家思想以外的优秀的可借鉴可传承的思想。所以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外,还可以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人格典范的节操修养,礼仪文化中的细节风貌,诗词歌赋中的处世哲学,戏曲艺术中的至美至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如“天人合一”与“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爱国”,如“足食、足兵、民信”与“富强”、“诚信”,“民贵君轻”与“民主”,这些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的彰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思想、“民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也为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提供了精神源泉。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1.寝室时间利用率低

每天在寝室里6小时以下学生占5.28%,6小时~8小时学生占22.64%,8小时~10小时学生占43.40%,10小时以上学生占28.68%。累计有72.08%的学生每天在寝室时间超过8小时,寝室已成为学生课余休息、生活、学习、娱乐的最重要场所。但是学生在寝室除睡觉外,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上网、聊天、看电影,占43.58%,玩电脑游戏,占36.23%,两项累计占79.81%。另外,看小说杂志的学生占10.75%,做其它事情的学生占9.43%。

2.寝室人际关系存在不和谐现象

当问及“寝室成员关系如何”时,27.36%的学生选择“非常好,有很强的整体意识”,65.66%的学生选择“较好,有自己的圈子”,6.23%的学生选择“冷淡,自己管自己”,0.75%的学生选择“很差,常发生不和”。可见,不少寝室人际关系不够和谐,虽然寝室里只有几个人,但还有小圈子,甚至较为冷淡或有矛盾。寝室交流情况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有较多的交流占54.53%,一直有很多话要交流占33.77%,偶尔有交流占9.62%,极少有交流占2.08%。

3.部分高职学生生活习惯较差

从早晨起床时间看,72.26%的学生早晨7点以前起床,14.91%的学生7点至8点起床,9.25%的学生8点至9点起床,3.58%的学生9:00以后起床。从晚上关灯睡觉时间看,22点以前占17.55%,22点至23点占50.19%,23点至24点占27.92%,24点以后占4.34%。这说明不少学生的作息时间没有规律,这必然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身体健康不利,对于熄灯晚睡觉迟的学生要加强教育管理。从寝室卫生打扫看,每天大家一起打扫占20.75%,每人每天轮流打扫占50.19%,不定期,脏了就扫占16.79%,有老师来检查的话就打扫占12.26%。说明部分学生卫生习惯较差,卫生意识不强。

4.部分高职学生基础文明较差

如有的学生在寝室里乱扔垃圾,10.38%的学生经常乱扔,16.42%的学生偶尔乱扔;有的学生在寝室里抽烟,1.13%的学生抽烟严重,27.55%的学生偶尔抽烟;有的学生在寝室里使用大功率电器,2.08%的学生经常使用,9.62%的学生偶尔会使用。抽烟和使用大功率电器易引起火灾,这是所有高校严格禁止的,但少数学生置他人和自己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不仅基础文明较差而且安全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值得一提的是,调查中发现,抽烟的不仅有男生,还有女生。

5.高职学生寝室文化格调较为低俗

学生在寝室内谈论最多的是异性、情感类话题,占31.13%;其次是游戏娱乐类话题,占20.75%;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占17.17%;时尚、明星和八卦类话题及时政新闻类话题分别占14.15%和13.02%;其它话题占3.7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寝室里身心放松,展示了较为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也说明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层次不高。寝室攀比现象也较为严重,39.62%的学生有攀比心理和攀比行为。学生电脑使用情况是:QQ聊天占26.42%,看电视、电影占22.64%,打游戏占22.26%,学习占15.66%,看小说占13.02%。这些情况都说明高职学生寝室文化格调趋于低俗。

6.学生参与寝室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学校举办的寝室文化活动(文明宿舍评比、公寓文化节等),认为“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的占5.85%,“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占21.51%,“还过得去,可以看情况参加”的占50.00%,“很有意义,积极参与”占22.64%。可见,寝室文化活动参与意识普遍不强。这就要求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公寓管理人员在组织寝室文化活动时要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成为寝室文化活动的主体,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寝室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二、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原则

当前从总体上讲,高职学生寝室文化较为健康积极,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对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解决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需做到“六个统一”。

1.物质与精神相统一

通常认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但说到底,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首先要保证物质和精神相统一。各高职院校要继续加大投入,对于老的公寓楼要进行改造升级,寝室内部基础设施和生活学习设备要配置到位,过于陈旧的家具要及时更新,对公寓楼周围环境要进行绿化和美化。新建的公寓楼可参照家庭式公寓标准进行设计建造,电视、空调、热水器等安装到位。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引领、激励功能,提升寝室文化品位,实现寝室文化育人功能最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个性与共性相统一

当今的高职学生成长于经济市场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再加上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家庭,他们的价值取向多元,个性鲜明,兴趣爱好各异。调查显示,对寝室内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因素排前三位的是:个人性格差异、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分别占35.47%、19.81%和17.74%。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加强引导,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主动沟通,相互理解,彼此包容,相互适应。只有实现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3.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首先,单个寝室文化氛围要与整个公寓区文化氛围相协调,要服从整个公寓区的统一管理和要求,模范遵守公寓管理、寝室检查、水电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寝室布置要积极融入整个公寓区的规划,积极参加公寓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将公寓文化建设目标变为自觉的追求。其次,寝室文化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统一,要自觉体现学校文化的理念和核心追求,体现校风、学风,将校园精神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寝室文化的构建当中。只有实现局部和整体相统一,才能建成和谐高雅、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

4.管理与服务相统一

学生寝室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高职院校在寝室管理上往往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90后”大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突出,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很强,不愿意接受一刀切式的管理,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因缺乏自信,没有目标而变得放任散漫。再加上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现在住校生每年都要缴纳1000多元的住宿费,学生已成为消费者,他们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享受到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因此,高职院校在寝室文化创建中要突出服务育人的功能,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提倡人性化的管理,这样效果会更好。

5.高教与职教相统一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高职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育人使命。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既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要求,又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要求,强调应用性和职业特色。

6.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统一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寝室文化建设中也要围绕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统一的原则,在寝室布置、寝室管理制度、寝室文化活动等方面都要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和印迹,让学生在寝室生活和学习中了解和逐步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学分制的加快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公寓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把让学生满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创新学生公寓管理和寝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

1.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从注重规模扩张转为加强内涵建设,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在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只是将寝室定位为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在公寓管理中重视卫生检查和安全稳定工作,没有对寝室文化进行系统的规划,更没有得力的建设措施,没有将寝室文化建设上升到育人的高度。其实,小宿舍却是大窗口、大舞台。学生寝室是展示学生精神状态、品德修养和基础文明的窗口,是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窗口。寝室也是学生工作者和全体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舞台。寝室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构建健康向上、和谐高雅的寝室文化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办学使命。

2.加强学生寝室硬件建设

首先,对老化的电线进行及时更换,安装智能控电系统,保障用电安全,在寝室里配置书桌和床铺一体化木质家具,安装空调和热水器,改善学生学习和休息条件。其次,学生公寓区配套设施也要跟上,在公寓区成立学生活动室和学生干部工作站,学生活动室里配备必要的娱乐实施,方便学生集会和休闲。在物管值班室配备电吹风、微波炉等生活设施,在公寓楼内安装开水器和洗衣机,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再次,要加大公寓绿化和美化的力度,在公寓楼周围栽种树木花草。最后,在公寓楼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墙壁上安装宣传橱窗,增强公寓区宣传教育功能。通过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学生寝室服务育人水平。

3.健全规章制度

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是寝室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可以有力推动健康高雅寝室文化的形成。通过制定文明寝室评比办法、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公寓报修规定、学生公寓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学生公寓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公寓保洁员岗位职责、学生公寓楼管理委员会章程和大学生公寓文明公约等系统配套的制度,为公寓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将寝室卫生守纪情况和学生在寝室内的各种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评奖评优,充分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

4.组建系统的管理队伍

一是成立专职公寓辅导员队伍。公寓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教育和疏导。二是建立班主任进宿舍制度。要明确班主任进学生宿舍的次数要求。三是物管人员主动联系班级。分学期选出若干名业务精、素质高的物管人员联系班级,通过联系班级,物管人员可以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四是成立学生楼委会。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五是加强寝室长队伍建设,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寝室长,加大对寝室长的培训力度,将寝室长纳入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统一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为强化寝室管理和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5.积极开展寝室文化活动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文化;内涵;构建原则;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36-06

高职科研文化作为高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短板。文化具有引领性、传递性和自觉性,构建具有高职特征的科研文化,对激发高职教师科研潜力和积极性,提高高职科研与经济社会的适切性,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有序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明确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背景和内涵构成的基础上,遵循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策略,对于充分发挥高职科研文化的作用,促使高职科研文化不断成熟,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跨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的背景

(一)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建设

1999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高职教育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其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0年以来,高职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年招生数在320万人、在校生数在980万人、校均规模在6000人左右窄幅震荡。高职教育发展从之前注重规模扩张转为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探索提升办学质量的道路。

在加强内涵建设中,高职院校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如生源越来越多样化,生源质量却不高;办学自逐渐扩大,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管理手段;校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高职院校陷入同质化发展的怪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加强人才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加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高职科研文化氛围,是搞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经路径。

(二)科研水平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教育一样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科研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社会服务水平,加强职教师资建设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搞好高职科研是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然而,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还不高,推动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实现我国从高职教育大国向高职教育强国转变,树立高职院校品牌,开辟特色化发展道路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良好的高职科研文化无疑能够推动其发展进程。

(三)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

就现实情况而言,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通本科院校的翻版。就科研工作而言,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没有形成与现实要求相适应的科研文化环境。首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常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学校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科研对于学校内涵建设的促进意义。其次,在科研选题上,高职院校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选题,或简单拷贝其他学校的科研选题,或盲目跟风普通本科院校,造成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性。再次,在科研管理方面,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措施,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教师科研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最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已有科研成果大多数还停留在书面阶段。大多数教师的科研成果仍是为了职称评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推动教学和生产。如此种种,亟需我们加以扭转,打造强有力的科研文化环境,以文化的引领性与导向性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1]。

二、高职科研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一)高职科研文化的内涵

高职科研文化是高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高职文化剥离出来的一种文化类型。它是在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研究氛围、风气和制度,它体现了人们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等[2]。从高职科研文化的组成要素来看,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高职科研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它是具体可感的具有物质实体的科研文化事物。从其包括的内容来看,高职院校所设立的科研管理机构、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部门,以及高职教师和高职科研工作者所创造的科研成果等都是高职科研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

2.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是保障高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推动高职科研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导向性,因此,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中,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制度文化,用以规范教师的科研活动,激励教师的科研行为,引导教师的科研方向,推动高职科研工作的开展。

3.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和科研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高职院校领导对科研工作是重视还是忽视?高职教师开展科研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高职科研管理者的科研管理是清晰有条理还是混乱无所适从?这些都是高职科研文化行为层面的表现内容。

4.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它是科研文化中较难感知的层面,也是其核心。相对而言,科研文化的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建立,但科研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的构建却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共同推动。

(二)高职科研文化的特质

1.科研主体的“双师”性。“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所决定的,高职教师一方面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就高职科研主体而言,尤其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不仅能够关注学生和教学,也能够了解生产实际,并且在科研工作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科研对象的职业性。高职院校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原则,因此,高职科研与职业具有天然的联系,科研对象围绕职业而展开,与职业明显相关。高职科研要研究社会职业结构变化,进而对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进行调整;要研究企业岗位情况,对岗位需求情况、岗位职业标准、岗位生产流程等进行全面把握;要研究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要研究不同职业和岗位生产流程中的工艺方法,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

3.科研内容的实践性。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从科研积淀和研究队伍来看,都与历史悠久的普通高校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从事与普通高校相同的科研工作,无疑是以己之短,比彼之长。一般认为,普通高等院校从事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它贴近科技前沿,展现出高尖端的特点,而这种科研内容并不适合高职院校。高职科研的重点应该是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这种科研内容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企业生产一线中找难点、找课题,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工艺和技术难题,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地方服务,促进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4.科研功能的区域性。与普通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普适性不同,高职科研功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区域性特征要求高职科研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因此,高职科研应加强针对性,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区域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三、高职科研文化的作用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它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因此,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文化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转型

高职院校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科研工作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必然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更好地服务区域企业,更好地适应所处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有助于厘清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要搞好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定位问题,只有解决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问题,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因此,构建有高职特色的科研文化,明确高职科研工作独特的品格与价值取向,坚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定位,对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能够起到保障作用。

(三)推动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要解决高职院校生源、培养以及就业等问题,就必须加强产学研结合。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善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规定,致使在现实的校企合作中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积极性很高,而企业却不为所动。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打造强有力的科研文化,加强科研工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主动为企业服务,为他们解决生产中的现实难题,才有可能激发企业的合作意愿,提升校企合作的稳定性,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四)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愿意搞科研,一方面是认为其侵占教学精力,反而会影响教学;另一方面一部分高职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应能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高职院校缺乏科研文化氛围,教师对科学研究狭隘化理解,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选题,没有正确地定位好科研方向,因而觉得科研工作是神秘和高深的事情。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和科研实际上是互榇俳的,教师在教学上发现的问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选题,而科研工作又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知识储备,提高其教学水平。在科研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熏陶、制度文化的建立、精神文化的引领能够为高职院校教师拨开科研工作的层层迷雾,为其提供理论性指导,规范和激励他们的科研行为。

(五)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在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之下,就学生而言,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就教师而言,科研工作的开展与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既要区别于普通高校形成职业教育特色,又要具备一定的层次和高度;既要具备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共性,又要根据各院校自身情况形成校本特色。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校本原则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它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极为紧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是由以前的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有的高职院校有着深厚的行业办学背景,有的是由高等继续教育院校转化而来,有的是由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转型而来,有的是从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剥离出来,有的高职院校是全新独立设置的。因此,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既要传承学校的传统,又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术背景等[3]。

(二)教研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教学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就高职院校而言,其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应打造一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文化,避免为科研而科研的形式主义倾向。这样,既有利于改进和促进教学,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欲望的培养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自觉运用教育规律,努力探索,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教研结合的科研文化,使得高职教师能够摆脱科研的畏难情绪,从切身的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

(三)区域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只有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才会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才能形成一种“活”的科研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是当今大学的几大主要职能,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科研工作的实际价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高职院校形成科研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历史使命。

首先,高职院校科研文化建设应该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科研定位上要以解决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从区域特有资源研究中培育特色科研方向,并以此为导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其次,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打造还要注意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分布地域广泛,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科研文化要立足于地方特有文化,形成鲜明的科研文化特色,并推动和繁荣地方文化。

(四)产学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的科研文化应该是产学结合的文化,就办学体制、人才储备和资金渠道而言,高职院校还不具备进行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纯理论性研究,也不能完全根据教师个人兴趣毫无规划地开展。科研与产学相结合,是高职院校科研文化构建的助推器,能够实现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对于高职管理者和高职教师而言,产学结合的科研文化有助于他们转变科研观念,主动增强科研工作的适切性,加速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对高职院校而言,产学结合的科研文化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急需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增强他们与学校的联系,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

(五)错位发展原则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结构功能、培养目标、学业标准、教学方法、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等方面都存在区别。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应该有自身的构建原则和独立的发展途径,决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文化构建模式,将高职科研文化打造成普通本科院校的翻版。高职科研文化构建应秉持与普通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原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策略

针对目前高职科研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科研文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科研文化构建工作。

(一)从精神文化层面强化科研意识,扫除高职教师科研工作的思想障碍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基本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科学研究职能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科研服务、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理念,从管理层面到教师层面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强化高职教师的科研意识,使科研文化在教师中入脑、入心,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科研在精神文化层面尤其要为高职教师厘清以下三大问题。

首先,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要不要搞科研的问题。总体上来说,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还不高,他们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科研对自身职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校内打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形成积极的科研文化环境,打破高职教师只教学不科研的思维定式。这种积极的科研文化环境一旦形成,文化的自觉性与导向性能够促使高职教师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意义,清晰地规划其发展路径,促使高职科研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次,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搞什么样的科研的问题。高职教师的科研意愿一旦形成,摆在他们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科研方向问题,高职院校要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面对科研工作的困惑与迷茫。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根据W院教师专业结构和优势学科出台科研选题指南,指导教师进行科研选题,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根据自身所长选择优势科研项目;高职院校也要积极争取校外项目与支持,并匹配与之对应的科研力量,让专业对口的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教师扫清科研障碍。

再次,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怎样搞科研的问题。有的高职教师已经具备科研意愿,也选定了科研的方向,但是往往由于缺乏科研理论、科研方法的支撑,导致科研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时高职院校要适时为高职教师提供科研理论与方法支持,在校内经常举办科研讲座、发放研究指南或进行集中培训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升他们的科研素质。

(二)从制度文化层面加强科研导向与管理,建立有高职特色的科研配套制度

面对高职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科研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对科研工作进行引导与管理,打造高效有序的科研制度文化。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比起普通本科院校来说起步较晚,基础也较为薄弱,很多科研管理制度都是照搬或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做法,没有形成符合高职教育本身特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制度的导向、管理、考核、激励等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出台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考虑高职教师的层次、水平和优势,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高职院校应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相比,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自觉性相对较低。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前期引导与过程管理,从学术道德规范到具体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以及经费管理等环节对高职教师进行引导与规范,不仅让高职教师有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也促使他们在相应的制度约束下保证科研项目的有序开展和按期完成。

其次,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高职院校要制定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有效完成科研任务,并对他们的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与奖励。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要考虑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方面的内容,双管齐下,提升实效。物质激励是基础性的激励措施,而精神激钤蚴歉高层次的激励措施,它能使高职教师在精神上获得信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与满足感,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另外,高职院校还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并引入竞争机制,使他们在张弛有道的良好科研文化氛围中产出更为丰富的科研成果。

再次,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科研工作考核制度。要注意考核制度的人性化与弹性空间,针对不同职称的教师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并根据教师具体岗位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考核内容。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将教师的津贴奖金、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年底评优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强化高职教师科研动力。

无论是科研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还是科研工作考核制度都要注意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层次性区分,要根据高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标准,否则能达到条件的高职教师数量太少,容易挫伤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起不到科研导向与管理的初衷。

(三)从行为文化层面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发挥高职教师“双师”优势

高职教师的科研素养还存在许多不足,必须花大力气加以培养,使科研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高职院校在科研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要注意挖掘教师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一是要帮助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找准科研方向,二是要帮助教师努力提升科研能力,三是要强化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高职教师要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除了看到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差距外,更要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努力创造实用的、应用型的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能力,形成“研究―发展―研究”的良性循环。

其次,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为他们扫除科研障碍,使其安下心来搞研究。一是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搭建平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科研信息,为他们申报科研课题提供方便;要整合行业、企业、协会、学校、教师的力量,使其形成科研合力,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解决现实难题,使他们的科研有途径、有平台、有空间、有落实。二是要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实践和服务平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服务平台的搭建也有利于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其产生实际效益,激发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双师”能力建设。三是要进行科研团队建设。对高职教师而言,个体的科研能力、科研资源都相对有限,在科研团队中,教师能够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促进棘手问题的解决。科研团队能够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有利于克服教师个体的科研惰性,营造积极热烈的科研文化氛围,使科研工作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4]。

(四)构建外向型的高职科研文化,提升高职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靠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必须搭建多方联动的合作平台,加大科研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首先,高职院校应为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要在理念上,认识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够成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要在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方向、具体内容、制度等方面进行整体架构,使高职院校科研能够服务于区域企业人力资本提升,服务于区域企业技术开发与应用。其次,高职院校应构建科研成果支持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高职教师的科研立项,并对其成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与应用。再次,高职院校要加强政校企合作,一方面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解决高职院校科研发展上的政策困境,另一方面也为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服务,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区域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充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校企双方取得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德山.科研自觉: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文化诉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8-30.

[2]吴增强.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6(1):36-38.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 高职院校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22-03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今普遍迈入了深入内涵建设、全面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文化追求是大学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应局限于建设有文化的校园氛围,更不能成为已有高校文化的抄袭者,而应该通过逐步实现学校的战略规划,形成各自学校的校内文化自觉,用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文化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一、文化自觉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和相处的能力”。[1]

文化自觉包括了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因为世界上不论哪种文明,无不由多个族群的不同文化融会而成。我们在这些族群的远古神话里,可以看到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强调自己文化的纯正性。一旦失去了固有的文化自觉,将会使人失去方向和目标,甚至会走向愚蛮。总之,能够尊重并汲取优秀的文化,从而建构全新的固有文化环境,即为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二、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和保证。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重视文化建设,其核心就是在其教育研究、教育探索和教育实践中形成文化的自觉。

(一)加强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

回首走过的发展之路,在我们国家单独设置办学的高职院来看,大部分走过了升格、合并的路子。在发展前期,重点建设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而缺乏对文化自觉层面的理性思考和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如对存在的价值、办学的路径、发展的方向等目标的反思与探索。在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系统中,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但是所有的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发展的层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才具有科学性和特色性。反而言之,高职院校在其高层次的高等性和职业性中,如果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高职文化,就很难保证其科学的发展,就更难屹立于高等教育之林。

(二)加强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在任何时候高职院校都不能成为一个技能、技术的训练场,而要努力建设成一个培养人、塑造人、锻炼人、发展人为一体的学习、实践场所。“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既体现在专业技能上,又体现在文化道德修养上。从目前生源来看,高职学生属于应试教育的弱者,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人生目标不明、自卑心理较重、自律意识不强、人文素养薄弱等共性。如果高职教育再一味强调技能教育而忽视文化育人,高职学生的人格养成就会产生不足,学生走入社会时可能难以立足。”[2]所以,以塑造人、培养人为高职院校发展宗旨的“文化自觉”,其客观存在性不可回避的成为了其价值重建的必然选择。不管哪一所高职院校,要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千秋,决定因素就在于该高职院校独特而又深厚的文化氛围和积淀。

(三)加强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引导主流文化的渠道

当前,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影响了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中华文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自信,这部分学生反而对一些西方鼓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顶礼膜拜。长期受到这种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对长知识、学文化的黄金时期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扭曲他们的理想信念、人格品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因此,有步骤的推进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有效的文化自觉培养,在学生的观念中形成一种主流的文化去引领多元文化,能对高职院的学生起到有陶冶情操、净化思想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依旧存在着内涵不足、功能不完备、机制不合理的弊端,对高职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化的自信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文化育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理念不科学

在高职院校的文化理念形成过程中,大部分是基于学校的工作或管理人员对文化的理解而形成的,师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工作和学习。但是,目前人们常常回避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重要的核心问题,对文化的理解有一种浅显的片面认识,甚至把对文化的理解看作是一些符号、一种形象设计、一种娱乐活动,简单地把校园中的一些建筑、草坪、雕塑视作文化的象征,甚至把一些日常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和常规讲座当成是在建设高职院校文化。

这些对高职院校文化片面而又肤浅的理解,将使高职院校文化丢失其原有的本真意义,而且这些片面的观点和思想还会各自为政,互不相容,影响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缺乏一种主导。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对高职文化的肤浅理念,已经毁坏了文化的真正面目,是一种伪文化。

(二)制度不健全

不少高职院校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却忽视了内涵的建设,导致两者没有并驾齐驱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发展上指导思想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部分高职院校在文化的建设上,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模仿和复制其他高校校园文化的模式,甚至有些高职院校之间照搬照抄,相互模仿。

(三)主体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这四大类。由于工作的差异性,每一类主体对学校的期望、追求是不同的,甚至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上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个主体之间存在的这些观念、利益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某方面的冲突。高职院校文化冲突的主体是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其他主体而展开的,需要明确的是学生是中心,主体是学生。

(四)追求急于求成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不按照发展规律,不遵循市场导向作用的思想依旧存在。不少高职院校急于求成,过度强调学生的职业性,把学校看成培训中心,把高职教育当成“就业”教育,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和培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着相对重视专业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性;相对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道德伦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相对重视企业职场文化的营造而忽视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涵养。长此以往,可能造成高职学生成为有技能没信仰、有知识没智慧、有规范没道德、有欲望没理想的‘单向度人’。”[5]

四、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加强高职院文化建设

(一)在对高职院校文化地位的认识上要形成高度自觉

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灵魂,换言之,高职院校在工作和活动中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无不是在追求一种特定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的文化建设。从战略意义上讲,高职院校要想把文化育人提升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上来,增强文化自觉,必须从高职教育的根本特点谋划、探索和研究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现状和困境,注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培养优秀人才就是文化建设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设计和规划好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

(二)在高职院校文化的育人使命上要形成高度自觉

一所高校的建立,归根到底其根本任务和使命是育人,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高职教育在育人过程中要实现高职教育双重自觉,也就是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懂得技术又要有严谨的工作责任感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把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始终确定为学校坚定不移的使命,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技能和素质都得到全面提升,为走向社会和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每位高职学生都培养成为既有知识、有技能、有智慧,又有责任、有精神、有境界的文化人,使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技高为师’的专业自觉、‘身正为范’的道德自觉、‘关爱学生’的育人自觉,真正成为文化自觉的积极推动者。”[2]

(三)在高职院校文化的科学把握上要形成高度自觉

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建设不能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和激情,更需要的是摸清规律,科学把握,循序渐进的稳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文化的创新和积淀。在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学校的方针、理念、办学特色的凝练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践而形成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思路上,“必须进一步凸显以‘服务为本、职业情怀、经世致用、崇德尚能、创新创业’等为核心价值的精神文化;以‘刚性标准、弹性过程、柔性管理’等为核心架构的制度文化;以‘德高为范、技高为师、爱岗敬业、分工合作’为核心特征的行为文化;以‘和谐型校园环境、互补型“双师”团队、共建型实训基地、共享型教学资源、公共型服务平台’等为核心载体的物质文化”;[6]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措施上,要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不断将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地方区域文化的优秀传统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机的协调融合,形成高职院校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最终实现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自有文化。

[ 参 考 文 献 ]

[1]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2(8).

[2] 沈楚.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职文化建构[J].江苏高教,2013(2).

[3] 许黎英,平静.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职教论坛,2012(28).

[4] 石中英.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

[5] 田建国.现代大学新理念[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4-0030-04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文化,而校园文化则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亚文化,它伴随着学校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由来已久,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作为校园文化一部分的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而言,它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涵义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它所拥有的特定群体、价值认同和物质载体,与其他类型如普通高等学校或中等学校都有一些不同。高职校园人也必然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学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性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校园中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精神、校园环境和师生活动的总和。它涵盖高职主体为实现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是这些活动所创造的物质精神产品的集合。我们认为,高职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在特定价值观念基础上进行的物质与精神创造的结果及其过程。它以高职院校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多专业多职业的广泛交流及特有的交往——教学、科研、生产、实训等的相互作用为基本形态,以各种文化活动为主要运作方式,以积淀、凝聚、内控为优化机制,是一所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它由物质文化(载体层)、行为文化(外显层)、制度文化(中介层)、精神文化(内隐层)四个层次组成,构成表里一致、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二)高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高职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以及校容、校貌、校风的集中体现。既具有与普通高校共同的先进性、创新性、服务性、时代性等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

1.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然要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反映职业教育的精神,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态及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并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

2.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只有依托行业,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针对行业企业的特点和岗位特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个性鲜明和独具魅力的高职校园文化,必然融合行业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化文化特点。也只有不断地选择与吸收企业优秀文化,让学生提早接受企业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要求及价值准则,体验真实或仿真的企业文化环境,才能在将来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

3.实践性特征。普通高校基本上是学科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而高职院校则是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安排教学和学生的实践训练,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的具有一定技能专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职业岗位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能够实现零距离就业。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和企业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现代企业精神,增强社会知识和交往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物质文化偏重硬件建设,忽略人文精神“软文化”的融合

在高职校园基础设施硬件物质文化建设问题上是硬件较强,职业环境及人文精神等软文化过弱。一是多数高职院校往往追求校园面积的扩大、校舍规模和档次的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及实验实训设施的现代化等,忽视了硬件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出现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割裂的现象;二是校园内新建建筑物缺乏历史沉淀,蕴含的人文价值认知度低,并且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尚未充分体现:三是模仿和因袭普通高校的硬件建设模式的多,即体现“高”的多,突出“职”的少。

(二)校园制度文化偏重规章制度的建立,忽略制度落实与文化的渗透

一是重制定轻落实。一些高职院校重视建章立制,但往往出现制度内容没有可操作性,流于形式,无法落到实处;二是重实体轻程序。有些高职院校在制定制度时往往是各级管理者出于管理的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的,缺少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缺乏必要的程序规定:三是重模仿轻创新。高职院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往往是沿袭过去的多,创新的少;照搬别人的多,形成自己特色的少;套用普通高校的多,与高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少。四是重制度轻文化。一些高职院校注重制度条文的出台,而在制度内容中忽略文化的渗透,形成一种“非文化”状态,难以完全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内化。

(三)校园精神文化偏重办学理念的提炼,忽略职业价值导向的“内化”

一是在办学理念上,往往是停留在口号宣传上,还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学院精神和引领方向,短期内难以获得广大师生内心的普遍认同;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多地偏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心理和艺术等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内化;三是精神文化建设格调呈现简单化与低层次化特征,过于强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偏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旨;四是校企文化对接有待进一步深化。亟须进一步引进与借鉴优秀企业精神文化。

(四)校园行为文化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忽略校园行为与职业行为的对接

一是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机淡薄、自我要求偏低、自信心不足等行为问题成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难题;二是有些高职院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脱离了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宗旨,单纯地为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而举办各种活动,偏离了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本质;三是世俗性的大众文化对校园行为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娱乐文化内容多,启迪思考型、技能性较强的内容少,降低了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品味与格调;四是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学院内部活动多,校际

之间以及促进与社会和企业交流的活动少,技能大赛、技能比武、去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相对更少,导致校园行为与职业行为相脱节。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以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为引领,构建多元兼容的校园精神文化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通过全体高职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校园文化形态,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学院精神、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等意识形态以及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校徽、道德规范等。当前积极构建多元兼容、德技双馨的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1.确立办学理念,培育校园精神

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构建特色校园精神文化的前提条件,当前高职院校尤其要重视确立本校的办学理念,立足本校实际与自身的个性特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内涵、类型归属、办学使命及办学价值取向,进行科学办学定位。同时,把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全体师生能在先进理念的激励下得到成长和发展,以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升华办学理念,培育理想的校园精神,并使之内化于师生心灵深处,落实在其行动上,以此促进优良校风的建设,带动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2.凸显职业特色,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特色,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味;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增加职业人文知识,渗透职业人文精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反映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尤其在“两课”教学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增加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以凸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职业特色。

3.实施校企文化对接。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呼唤高职教育必然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路子;注重校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在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和企业文化中塑造校园精神文化,让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强化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尽早了解企业的活动,具有企业的组织群体意识、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到毕业之际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实现高职院校办学与就业市场的零距离对接。

(二)以优美的职业环境建设为基础,打造彰显人文关怀的校园物质文化

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高职校园的载体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内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物化的文化形态,如各种建筑物、道路、校园的绿化美化、雕塑、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实习实训基地以及生活设施等硬件建设。它体现着学校成员一定的价值取向、审美追求、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因此,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结合自身特质,突出“职”的特点,彰显人文关怀,成为具有一定企业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1.突出职业化。彰显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首先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本位”的教育定向,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具备职业的特征;“以专业定行业”的专业培养方向,又要求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兼顾行业特色。所以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必须在营造“职业”氛围上下工夫,让职业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融入校园,渗透到校园内的建筑、道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每一个角落;在校园宣传栏内要集中宣传对学校有贡献的艺术家、优秀校友、优秀合作企业等,并及时企业需求和行业动态:学生路过的每一处主要的墙壁、走廊,都能有适当的格言、画面进行职业宣传,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风采展示。

2.立足区域化。传承地方文化

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也要与地方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人文精神与区域文化紧密结合。校园内的空间规划、建筑布局、景观风格和精神风貌必须因地制宜;同时,校园物质文化也必须凸显区域文化特色。因为地域文化不仅体现了本地域的民情风貌,也反映了本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审美追求等,只有使校园物质文化主动适应并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并将职业方向、地方文明与校园物质文化对接,才能被文化主体所接纳。

(三)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接为导向,完善刚柔并济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系统中最稳定的部分,它既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根本保障,也是学校与外界及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机制,切实保障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为此,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努力做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良好的制度规范体系。

1.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在加强校园规章制度、校训、校风、学风、领导作风等制度文化建设中,始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充分发扬民主,体现民主管理的理念,使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始终保有一种张力关系,从而找到刚性约束与人性关怀的最佳契合点。同时高职院校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依法治校,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把规章制度这种“外在文化”内化为学校集体成员的“内在文化”,以真正形成校园制度文化,并促使学校制度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坚持科学规范,建立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是实现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前提。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时应坚持科学规范,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逐步避免那种你学我仿,制定的制度多,但能够落实和执行的少,有形无实做做样子的那种局面。在高职校园规章制度创设过程中,应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3.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特色管理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切实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确立高职校园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管理者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对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一是在教学管理行为中,体现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二是在学生管理行为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三是应注重校园行为文化与企业行为文化的对接——企业文化进校园已成为高职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企业行为文化理应成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导向与源泉,为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职管理行为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贺继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25.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包括诸如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名胜古迹、人物自传、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等物质文化及其蕴含的精神文化。五溪文化是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之一。如五溪文化离不开五溪独特的地理位置,“五溪”,即沅水上游的五大支流,最早见于《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其范围以怀化为中心地带,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共30多个县市。所谓五溪文化,指的是以汉、苗、侗、瑶、土家族为主的五溪地区多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自始至终适时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感受有如下重要意义:

1.1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已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以历代作家作品为载体,《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基本停留在传统的阅读与分析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封闭式,某些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重复,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受“技能至上”、“专业至上”、“功利主义”等多种影响,对《大学语文》并不感兴趣,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如何使学生对《大学语文》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生所就读的学院所在的地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文化遗迹、民间艺术、风俗文化等。学生长期生活在此地,地域文化会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精神、性格、个性,让他们对地域文化产生亲近感,引起学生好奇心。因此,对生活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可以将五溪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适当地融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

1.2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拘囿于作家常识、文学知识、文学作品、写作知识。以地域文化资源来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由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文化寻根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增加文化的底蕴,从中发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院而言,可以依托五溪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把大量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语文教育资源,比如可以将五溪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人文景观、爱国英雄、名人事迹、风俗由来、民间传说、文化遗址、名胜古迹、节庆文化、五溪文学等内容融入教学,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1.3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对于地处五溪地区的怀化职业技术学院这所高职院校而言,将五溪文化融入《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用五溪人物的历史事迹及其经历故事激励大学生,用五溪文学的经典篇章感染大学生,用五溪的风俗民情陶冶大学生情操,用五溪的人文环境熏陶感染大学生,用五溪文化精神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民族文化的热爱。

2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地域文化要发挥其积极影响,实现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就需按一定原则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2.1“去粗取精”的原则

地域文化,本身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在融入过程中首先应该“披沙拣金、去粗取精”,摒弃迷信的、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选择优秀的文化内容,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以保证教材的质量和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于学院而言,将本地五溪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要遵循“去粗取精”的原则,要引入丰富而优秀的五溪文化资源,比如民俗文化、隆平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和平文化等资源中的优秀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其人文素质。以“隆平文化”为例,让学生动手搜集各种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提炼,理解其丰富内涵,融入到大脑里,落实到行动中,以此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2.2“兼容并蓄”的原则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如同支流和主流,地域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质,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域文化的学习,应该持“兼容并蓄”的原则,既要吸取地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接受和容纳地方文化,更要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置于民族文化背景下展开教学。比如学习五溪文化中的端午等节庆文化、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通道会议转兵旧址、芷江受降纪念坊、或粟裕、滕代远、向警予等人物的自传都可以联系其他民族节庆文化、风俗习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二战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将其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领略五溪文化独特的魅力,又可以更广泛而深入地学习民族文化的知识,防止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地域文化不见民族文化。两者须结合,才能使五溪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相融。

2.3“同一性”原则

地域文化的补充和融入,可以大大拓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好地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但在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遵循“同一性”原则,与大学语文教材的目标与功能要保持同步,具有“同一性”。比如:五溪文化的教学要向《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功能看齐,要进行母语文学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无论是民俗文化、五溪人物、五溪文学的教学,还是纪念场馆、名胜古迹的教学,所有这些内容都紧紧围绕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和功能实现,使五溪文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熏陶感化作用。

2.4“适度”原则

地域文化的融入,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更爱学大学语文。但地域文化只能作为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文学阅读部分处在平等位置,不能一味强调地域文化而忽略了对其它文学作品的学习,应该与其它文学作品更好地融入,共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比如,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融入五溪文化的部分内容外,还以文学史线索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精选了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文、诗词、现代文,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影视文学作品,单元知识讲座中还补充了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使五溪文化和其他经典阅读相结合。因此在地域文化教学中,一定要掌握“适可而止”的原则,切不可因为地域文化的引入而忽视其他内容的学习。

3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举措

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要遵守以上基本原则,而且要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对于我院而言,我们在教材、教学、教研、活动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为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语文》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3.1挖掘优质资源,开发《大学语文》校本教材

从长期的教育实践来看,传统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多层次教育、多元化人才提出的需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自愿、自主、独立或与个人合作的方式,应该在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浓厚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我们可以选择学校所在地区蕴含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即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包括自然景观、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渊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遗址等,以突出学校的地方特色,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对我院来说,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整理、挖掘、研究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并将其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搜集了大量资料,遵循《大学语文》课程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陶冶情操的目标,体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把五溪文化的民俗风情、文化遗址、纪念场馆、人文古迹、五溪文学、五溪人物等内容编入了《大学语文》教材,这些内容的引进使教材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又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更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有助于大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实践,创新《大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述多,学生动手少,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活动空间。我们尝试加强实践教学,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引下,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学习,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觉应用语文能力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学习目标。对于地域文化模块的教学,主要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课外实地观察、调查、收集书面和口头资料、图片、音响资料,课堂中进行讨论、探究、反思,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展播ppt、开展主题演讲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这样,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质疑能力,突出在学生的实地考察学习中主动建构学生的人文知识,锻炼其思维能力和方法能力。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布置调查任务,组织学生参观安江农校纪念园,激发学生对名人的好奇心,让学生分工合作,搜集袁隆平院士的书籍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了解人物艰辛的科研历程,先进的思想理念和隆平精神,分组进行讨论、质疑,最后以调查报告、论文或制作ppt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评出优秀者。在这一实地参观、考察、调研的过程中,在课堂的质疑、讨论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学习袁隆平先进感人的事迹,领会隆平精神的实质,并以隆平精神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

3.3进行地域文化研究,促进《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的特殊功能在于把教育和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传统与地域文化的特点,挖掘、利用、研究地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资源,申报地域文化方面的院级和省级课题,并推广研究成果。既有助于深化地域文化的保护、认识,又有利于地域文化的教学、研究。比如: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文化积淀深厚的怀化,围绕五溪文化老师们开展了“隆平特色人文教育研究、基于高职人文教育目标的地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等省级课题的研究,带着研究课题走访名家,深入了解二酉藏书洞、沅陵洞、大唐龙兴讲寺等文化遗址;了解大小端午习俗、侗族人的传统节日芦笙节等风俗民情;了解黔阳古城、芷江龙津风雨桥等人文胜迹;了解芷江受降纪念坊、陈纳德飞虎队纪念馆、湘西剿匪纪念碑等纪念场馆;了解袁隆平、熊希龄、黄永玉、沈从文等五溪人物;了解《涉江》(屈原)、《五溪深行》(马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竞渡曲》(刘禹锡)、《临江仙》(王庭)、《走近袁隆平》(姚昆仑)等五溪文学,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五溪地域文化理念,并通过举办五溪文化专题讲座之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隆平文化等讲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新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让学生更加理解五溪文化的丰富内涵,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真正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

3.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立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地域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之外,还要搭建课外活动平台。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春风化雨似的熏陶和渗透,因此,围绕“地域文化主题”,在校园里开展各种诸如社团活动、画展活动、专题演讲活动、书法比赛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氛围中潜移默化,感悟地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综合人文素质。对于学院来说,可以围绕五溪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展五溪文化主题的班会活动,举办五溪名诗文的书画展、五溪摄影作品展、五溪文化特色小品比赛、隆平精神主题的演讲比赛、五溪文化手工艺品展、隆平文化艺术节、五溪文化专题讲座。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五溪文化和校园文化水融,使《大学语文》在校园文化平台得以拓展,使大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关注社会、热爱生命和生活、崇尚实践的良好精神风貌,使高职生在地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求知、实践、创新。从而达到以课外活动促进课内内容的学习,以校园文化氛围感化高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对地方五溪文化的热爱和对自身专业学习的热爱,实现以大学语文促进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最终目标。

4结语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无机化学是学生入学后的首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覆盖面较广,且内容的绝大部分与中学化学内容相关,它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学化学与较高级专业化学的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依据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笔者认为其主要培养目标应使学生着重掌握有关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实践技能以及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我校现采用的全国高职“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在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部分,内容主要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氧化和还原反应等知识;二是元素化合物部分,主要介绍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高职专业要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合理的高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在内容上应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着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考虑高职课程要求的有限学时,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

如针对我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我们通过教学研究和大讨论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去掉一些单纯理论推导,保留了最基本的、基础的、原则的内容.对于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这些难度较大,而在工厂、企业等实际应用中用途不大的内容知识,适度减少了其部分教学内容,着重讲授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及其应用.在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会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吸收进来,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启迪性,如在讲解配合物相关知识时,会向学生介绍配合物在光、电、磁学以及吸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在讲解“元素及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会向学生介绍有关重金属污染、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新颖性、趣味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2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难点.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地避免了“满堂灌”,给学生留有一定思维的空间、自学的空间.如在讲解完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时,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在将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完后,以相关习题作为依据,让学生分组讨论两种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二者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们发言后,教师再作总结,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将优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既涉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又涉及琐碎、繁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相应CAI课件,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增加教学容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无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涉及分子和原子模型平面和立体图形等,可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使微观的现象得以生动地描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将抽象的行为形象化,便于学生轻松掌握原本非常抽象的理论.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料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3注重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无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开设实验课,加强实践内容,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实践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强调实验的基本操作,如选择溶解、蒸发、结晶、溶液的配制、试剂的取用等实验,不断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同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制备性、综合性实验.如删减了实验教材中元素锡、铅、锑、铋、银和汞等的性质实验,增加了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等制备性、综合性实验,特别是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实验是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然后再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并进行草酸根离子及铁离子含量测定实验的(该综合性实验含3个实验,共时),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在应用的实验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思维.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4科学设定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评估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做出正确评估.目前我校无机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均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对于无机化学理论课,平时成绩可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撰写小论文、无机化学知识竞赛成绩、章节测试成绩、出勤等几方面的考查给出成绩;对于实验课,则可通过对预习报告、出勤情况、实验纪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考查,综合求出平时成绩.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以笔试为主,内容强调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实验课的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实验课考试前,我们将考试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置于实验台上,由学生随机抽取内容不同的考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考题,运用所学知识在已有的仪器和试剂中选择所需仪器和试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现场操作.监考老师根据实际操作现场打分,这样的考核可更科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5总结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学生在组织活动时,往往把精力放在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上,即使有教师指导,也往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要么忽视主题,要么脱离主题,甚至背离主题。例如,在某系组织的迎新生联欢会上,为了现场效果,学生拿旷课恶搞,节目结束了也没有点明旷课、逃课到底对还是不对。明显这个活动完全背离了主题,新生联欢会应该向新生传递正能量,鼓励新生珍惜大学生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栋梁之才。开学伊始就倡导逃课、旷课,对新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什么样的消极影响可想而知。

二、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1.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使各种社会思潮发生碰撞。高职高专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还有一定差距,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往往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同时,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及兴趣爱好也存在千差万别。非主流成了当代学生的标志性符号,主流文化中积极进取、勤劳朴实往往遭到多数学生的嘲笑,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行为成为部分学生的时尚和追求。

2.教育的功利化

高职高专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使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培训,进入学校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技能和技术的训练与提高,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没有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产生不了兴趣,学习效果很差。学生也把精力完全放到技能、技术的掌握上,往往忽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成了可有可无的教育的附属品。教育的功利化使校园文化活动功利化,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从根本上背离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3.教师引导不够

学生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即使有指导教师,也往往是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干部去策划、组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很少对活动进行把关,很多活动仅仅是热闹甚至就是应付了事。由于缺乏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结果出现很多活动主题不鲜明,甚至背离主题;或者一些关键性节日的活动反映的主题不明确,学生组织活动就是申请场地又唱又跳的狂欢,校园文化活动空有形式、缺乏灵魂、质量不高。

三、结合高职高专学校特色,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模式

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积极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高专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模式,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统一规划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避免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单一和重复现象,应统一规划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其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期初学校团委确定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各系团委根据各个活动主题,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制订和上报本系的活动计划,团委逐一审阅把关,发现形式重复、主题不够鲜明的活动计划,指导其及时修改和修正。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系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计划外增加活动项目,只要不偏离主题,形式新颖,提前上报校团委审议,各系定期上报活动开展情况。这样,使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也体现出活动开展的灵活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教师引导,突出活动主题

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系团委老师必须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活动主题突出,无论是娱乐性、趣味性的活动还是竞技性的活动,都要确保活动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热爱生活、团结合作的精神面貌,包括活动中参与者的服饰和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例如,学生组织的“大学生服装秀”,服装不宜太过暴露,引发学生骚动,造成不良影响。辩论大赛是思维的训练,不能散布消极言论和消极观念,教师应在点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正,同时使辩论主题得到升华。开展娱乐性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语言规范,传递正能量,抵制非理性和庸俗文化的侵蚀,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3.加强社团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学生社团是指在学校团委和各系团委的领导下,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为实现共同的意愿,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团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在学校开展各项主题文化活动中,社团成员都将成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带动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4.校园文化活动实施项目管理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核心内容

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高职院校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新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和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从模拟仿真训练到全真顶岗实习,真正做到手脑并用,理实一体,理论知识学习和生产实践操作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实践育人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高职学生大多来源于高考成绩低分段的高中毕业生或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征。这些特点从表象上看表现为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刻苦精神不强、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等。进一步研究和和分析后则不难发现,这些表象背后其实是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和思维方面的特征。在心理方面,这些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小学阶段文化理论课成绩一直相对落后,由此造成的是他们对纯文化理论课的畏惧心理,自信心不足。在思维方面,这些学生往往不善于抽象思维,对灌输式的教学接受效果不佳,提不起精神。他们更需要感观刺激、行为引导,需要用生动的案例、具体的实践和职场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实践中的“身教”比课堂中的“言传”效果更佳。实践教育更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基本路径。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导向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实践育人导向,就是要将实践育人融入校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之中。

1.校园精神文化蕴涵实践理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是学校的风骨和命脉,其形式主要表现在高度凝练、风格简约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高职院校具有代表性的校训、校风等大多铭刻着实践的理念。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其含义为: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夙夜为公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为“勤、信、实”,简短的三个字集中体现了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勤:天道酬勤,勤奋求知,勤俭建校,勤勉育人;信: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诚信立业,维护信誉;实:实事求是,实用为本,善于实干,注重实效。蕴涵实践理念的高职院校园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鼓励师生摒弃传统观念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唯读书论,激励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自身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艺为学生解惑传道授技;激发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增强动手能力,把技术技能的学习、敬业精神的培养和良好品行的塑造作为自我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2.校园物质文化融汇实践元素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具有直观性。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校园的色调、建筑物、道路、河流、文化广场、园林、景观、道旗、标语、画廊、板报、橱窗、实验实训场所等硬件设施及环境。近十年来,高职院大多经历了迁址建设新校区的过程。新校区的楼宇、亭台、水榭为成千上万的师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同时也彰显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特质。从校园总体布局、建筑群落外部造型、内部功能、结构材质色调,到文化广场、主题展馆、雕塑壁画等处处展示职业文化中的行业印记,体现与学校举办专业密切联系的岗位实践性特征。高职院校的校园雕塑更倾向于具象风格,人物雕塑除了一些著名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往往选择行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和杰出贡献者。悬挂的格言警句也是宣传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居多。此外校内实训基地规划建设更是融汇了大量实践元素。在学校徽标设计中,高职院校偏向于选择与学院办学紧密关联的行业某一代表性的工具加以抽象变形,以此融汇行业实践元素。如航海类高职院选择的多是锚、舵、罗盘等图案,工程机械类高职院选择的多是齿轮、铁锤等图案。物质文化中融汇的实践元素,对师生会产生感观的深刻印象和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增强师生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进而提升师生对专业教与学的浓厚兴趣。

3.校园制度文化强化实践规范

学校制度是对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日常运行规则的规定。学校各项制度设计科学合理,运行有序顺畅,可以为学校高效管理,实现办学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校园制度文化是办学者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比如高职院校的章程一般在总则中都会首先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宗旨;为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要求等。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及具体制度也都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实践评价的特点。一系列的制度使得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在高职院校更加受到重视、更加规范和更加有效。高职学生通过逐层逐级的校内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身心素质拓展实践、社会服务体验实践、专业课程实操实践、综合技能模拟实践、企业全真顶岗实践等体系化训练,不仅能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获得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形成优良的职业素养。

4.校园行为文化体现实践特色

师生员工行为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名片,是校园精神和文化的无声诠释。高职院校师生员工体现实践特色的行为文化,往往成为高职院校校园内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比如航海类高职院校实施的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一日生活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从入学起就全过程实践和体验未来船员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比如实训课程,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求统一着工装上课。如果进校企合作的实训室参加实训课程,其工装与企业员工的工装完全一样。老师和学生体验的完全是一种真实的职场氛围,实践的完全是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或者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外聘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引领学生进入再现的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学生则在手脑并用、学思并进、知行并举中,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学会进行“基于工作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工作”。师生的行为不以坐而论道见长,而以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创新为重。

三、增强实践育人导向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校园不同于面向大众的公园,高职校园也不同于企业集聚的产业园。肩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命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既要美丽和谐,更要有精神和文化的积淀;既要引进和培育一定的职场环境,还要营造读书、求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在实践育人导向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整体设计、形成特色、师生参与和接轨社会等几个方面增强其实效性。

1.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

从内涵而言,高职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从文化建设的目标而言,包括师生精神的修炼、素质的养成、情操的培育等;而从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态的和动态的、形象的和具象的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高职校园文化实践性的特点还决定了其建设的特色性和特殊性。如此复杂、多维的系统工程,整体设计必然是其实效性的基础。而实践育人导向也必然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设计必须遵循的。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凝炼

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的办学要求和办学规律,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富有特色的办学专业既是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既然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育人,那么专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必然要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在“高大全”,而在于不断凝练和积淀的特色和灵魂。这样的校园文化更接地气,更具有实效性。3.师生参与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的主体,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一定的客体发生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对于高职院校,师生既是文化育人的客体,更是文化建设与育人的主体。无论是校园文化精神的讨论和提炼、校园环境等物质文化的营造、校园制度文化的建立,还是日常工作生活、各种活动等行为文化的表现,没有师生的参与都是空泛的、缺乏灵动的、无实际意义的,更谈不上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4.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的互通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效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呢?校园文化是一种朝气蓬勃的青年主流文化,它以学生为对象,以校园为空间,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实践成果。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它能够激发莘莘学子追求高尚、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它关乎到一个学校的和谐稳定和未来的发展走向。校园文化是一种动态的青年主流文化,并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办学类型有不同的校园文化。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由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构成,高职教育相对本科教育而言学制短,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力度有限,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强调技能性操作,因而高职校园文化因其鲜明的办学特点而有别于本科院校、成人教育及中小学校园文化。随着社会转型和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高职校园文化传播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由校园旧媒介文化不断向校园新媒介文化转变,过去借助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旧媒介传播校园文化,现在则主要借助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传播校园文化。在校园媒介传递信息的转变过程中,校园媒介的传播路径由单向转为多向;由直线、平面转为立体;由慢速转向高速;由个体转向群体;由单一方式转向复合方式,在此过程中注重将校园媒介文化与社会媒介文化进行无缝衔接。高职校园文化是社会经济转型的产物,高职大学生是新媒介的受益者和推崇者,当社会转型之下的高职校园文化与新媒介相遇时,新的文化现象出现了。

二、解构:积极与消极并存的二元状态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仍处于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研究高职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高职校园文化呈现出双向建构的局面,一是借助网络媒介的快速成长和迅速普及,高职校园文化已经从小众化的青年亚文化走向“普泛化”的整体青年社会;二是自媒体时代,高职校园文化中的主体都是网络世界的参与者与者,“人人皆记者”成为应然状态。新媒介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同时,又重构新的高职校园文化生态。据了解许多高校学生团体相继在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等国内知名网站开通微博社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介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中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以新媒介为公共空间和交流平台,在新媒介这个公共空间里,大家对校园公共事件都可以去表达、去评论;同时在这一公共交流平台,大家通过传播信息建构具有媒介特色的新型校园文化关系,在解构原有校园师生双向度交流的文化生态时,拓宽了师生的社会视野,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重构新的校园文化生态。首先,新媒介从社会变化的层面上影响了高职校园文化。新媒介平台的海量信息将社会媒介文化与校园媒介文化密切联系起来,在重塑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同时,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高职大学生喜欢在课余时间上网,发帖,追踪热点新闻,关注焦点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社会上一些正能量信息通过新媒介的传播能积极影响高职大学生的成长,而社会上一些负能量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介的出现解构了高职校园文化的旧格局,高职校园媒介文化与社会媒介文化的碰撞使高职校园文化出现了积极与消极并存的二元状态。其次,随着互联网、电脑、手机的普及,新媒介成为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网看八卦新闻、网游,成为很多高职大学生宿舍生活的重头戏,新媒介给高职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1、一些高职大学生不懂得自我约束,通宵达旦上网玩游戏,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世界中,经常旷课、迟到,严重影响学业;2、由于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世界,导致长时间待在宿舍,足不出户,出现了自我封闭,与他人交往、沟通能力减弱的症候群现象;3、新媒介的出现,使过去的读“字”时代向读“图”时代演变,很多高职大学生依赖图像信息,减少阅读兴趣,导致思维单一,平面化,缺乏创造性;4、由于高职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他们缺乏批判思维,网络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令青少年的身心特别容易受到损害,从而降低自身的道德标准与约束;5、面对网络海量的商品信息,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冲击着高职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使其变得缺乏理性。6、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原有的知识信息优势正在被打破,教师知识信息权威受到挑战。因此新媒介的出现使校园文化出现双向建构的局面,解构旧的校园文化生态的同时,重构新的校园文化生态。

三、重构:高职校园文化新生态

如今新媒介通过对信息的传递,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影响高职大学生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同时,解构了他们对传统人伦道德的认知,重构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至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高职大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介。一方面,随着新媒介的广泛普及,无论是高职校园中的学生社团还是个人,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新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新媒介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逐步渗透到学生社团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会化层面上讲,新媒介改变了高职大学生思想和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并为他们开创了新的交流方式,新媒介利用它的影响力改变高职大学生的意见并影响社会变化,例如高职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上“微慈善”、“微公益”、“微志愿”、“微环保”等活动。同时社会化的媒介又在小范围内引导校园公众舆论的形成,在解构原有高职校园文化关系,重构新的高职校园文化生态的同时,对高职校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介成为高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园文化中的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由传统的单向度沟通交往向双向度甚至多向度交往转变

21世纪是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介化的网络信息传播超越了时空限制,以电视、电脑、手机为平成信息无障碍接收。数字化时代的人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人际交往方面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双向度甚至多向度的沟通。例如QQ、MSN、人人网等聊天工具的出现,可以使高职大学生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实现跨时空的、一人同多人的多向度交流。在此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的人际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度、面对面的双向度沟通方式限制,开始向多向度的沟通交往方式转变。

2.虚拟性人际传播出现

网络的出现扩大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高职大学生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将自己的人际传播拓展到了校外、省外,甚至是国外,年轻的学子在拓展自己人际传播的同时,真实和虚假的人际网络也在悄然形成。例如高职大学生在微世界中,将自己的情绪和个性通过网络语言、图片展示真实的自己和虚假的“异己”,例如“萌”与“装”。尽管大家通过网络上的人际传播拓展了资源,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有时难辨真伪,虽然现在政府提倡实行网络实名制,然而大家都不愿意在网络上暴露自己真实的信息,如果全部实现实名制,在网络上“吐槽”的自由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人际交往的双方在新媒介环境下采用匿名方式,增加了交往双方的隐蔽性,从而导致高职校园文化中的人际传播具有虚拟性。

(二)校园文化中的信息传播

1.信息传播自主性

一方面新媒介网络信息平台上的海量信息丰富了高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介的便捷性和即时性,高职大学生在这一网络媒介信息平台上的自主性增强,高职大学生能随时随地在新媒介世界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新自己的博客、微博、拍客、微信等等。相对于旧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的积极性提高了,比如高职大学生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平台,对校园里发生的公共事件进行曝光、跟帖、发表评论、点赞,依靠新媒介这一公共空间建构人与信息、信息与人的互动传播方式。高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多彩的,一方面,他们喜欢在微博、微信上爆料,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微博、微信进行维权,以捍卫他们在校园生活中的自和话语权。随着高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逐步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微博和微信上的话题都本着为学校负责任的态度,真实性比较高,即使有个别学生在微信中出现对学校的不当言论,经过教育后能够主动撤贴、声明、道歉。

2.信息传播的公共意识

高职大学生虽然在高考中的应试分数低于本科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公共意识弱于本科生,相反高职大学生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群体,例如高职大学生对微博上呼吁解救流浪儿乞讨、免费午餐、春晚、两会、克里米亚公投等国内外热点问题给予了密切关注,他们对此热点话题进行发帖、评论及行动。高职大学生以微博、微信为平台,建构人与信息的互动方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些高职院校在思政实践课中推广校园微公益活动,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增强高职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

(三)校园文化中的群体传播

1.网络里的游牧民族

高职大学生由于高考失利,认为自己在职业学院接受的是三流教育,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前景也没有足够的信心,现实中的失落使得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期望从虚拟中去寻求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觉得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将这一群体称之为“网络里的游牧民族”。“网络里的游牧民族”经常“宅”在宿舍里,给人一种“不与人交往”的印象,他们将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的交流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世界。“在Web2.0环境下,网络已经结成一个个以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和关系为核心的虚拟社区,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到血缘与地缘的限制,而是随‘网缘’进行互动。”高职大学生经常游弋于各种媒介之间,依“趣缘”与同好结成联盟,虚拟社群之间积极互动,网络友谊逐渐发展起来,各个讨论版、聊天群会不定期地在现实世界组织聚会活动,以培养成员对于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这种在网络中结成的友谊会因“趣缘”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组织中的个体成员在兴趣发生变化后会离开组织,转而投入别人的阵营。因此网络虚拟组织成员流动率非常高,高职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组织,就像是网络中的一个游牧民族,时刻处于迁徙流动中。

2.ACG、Cosplay、“御宅”、“拍客”

众所周知,高职校园文化相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而言,内涵建设滞后,高职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那么,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中的什么内容感兴趣呢?我们以ACG为例,日本的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电玩游戏(Game)在内容上相互借鉴,故被合称为ACG。ACG代表的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虚拟世界是平面的、二元的,虚拟世界对一些高职大学生来说比现实世界更精彩、更自由,但是虚拟的世界毕竟是虚拟的,一些高职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难以自拔,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逐步退化,但是他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自己的朋友圈,他们的朋友圈是什么呢?我们仍以ACG中的Cosplay为例,Co-splay是英文costumeplay的简称,是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及化妆来扮演动漫游戏中的角色。Cosplay把网络世界中虚拟的人物搬迁到现实世界中。自控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分清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而对于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则要加强引导,把他们从虚拟的世界中及时带出来。“御宅”是指沉迷于网络动漫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高职院校中存在这种人,但为数不多,多数高职大学生还是开朗阳光,愿意把自己的闲暇时光花在运动场和现实版的人际沟通中。“拍客”是指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各种数码设备拍摄的视频,通过网络编辑处理后,上传、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在新媒介环境下,高职大学生人人都是拍客,甚至高职院校的某些社会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当拍客,记录自己的社会实践过程,并上传到网络上去,例如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微公益大赛”就是一个记录高职大学生人人当拍客的过程。

四、新媒介对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

(一)积极意义

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实现了人类社会沟通与交流方式的伟大变革和创新,建构了一种新的人与信息、信息与人的互动方式。同时,新媒介的出现也影响着高职校园文化中的人们。首先,它变革着高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高职大学生思想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换和更新是新媒介环境下的时代主题,在社会发展层面上影响了其社会价值观的重塑与走向。其次,它为高职院校师生开创了新的交流方式。高职大学生更乐意借助新媒介这一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校园中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的需求,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再次,新媒介的出现,使校园公众舆论的形成对校园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新媒介成为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移动终端网络为标志的电视、电脑、手机建构了一种新的全媒体时代,在新媒介环境中,高职院校师生每天几乎都与媒介接触,借助新媒介这一平台,共享便捷、即时、多样、丰富的校园文化信息。

(二)消极意义

高职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法律文化即法文化,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可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相联系的特殊文化,是人类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它包含法律意识、法律规范、法律技术、法律实施、法制观念、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习惯、模式、规范,并在精神上支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活有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本质表达。人类社会生活与法律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步发展。当旧的经济基础已经衰落时,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法律思想将应运而生,这是必然趋势。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高等教育也同样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缺少法律文化就无法解决各类高校建设和教育存在的问题。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又是社会法治建设的一部分,体现着法治社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精神理念。其主要指建立统一、完备的规章制度、主体行为方式、组织机构、相关设施等。其核心仍然是主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主要包括:信仰法律、遵纪守法、运用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然而高校法律文化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校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特别是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引导和培养,这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备要件。依法治国需要法律文化的支撑,只有建立在先进的法律文化基础之上,方能筑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厦,才能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地运行。因此,培植校园法律文化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指引作用,法律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某种行为模式,引导他们的行为。二是教育作用,学校将法律文化的理念、意识、思维灌输给当代大学生,从而使他们有了法治观念、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最终达到让他们走上社会能自觉地守法、护法,正确运用法律,从而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民办高职院校法律文化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迅猛而又过多,它们要在公办中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夹层之中求生存、求发展,然而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上本身师资力量薄弱,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特别是法律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等,这严重制约了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及健康发展。笔者在此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法律文化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轻视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

由于应届毕业生和家长长期存在的世俗偏见,致使民办高职院校之间为了生存抢生源、竞争更加激烈。这无形中造成了民办高职院校着重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特别是法律文化环境建设,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招生和校园的扩建上,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新校园。民办高职院校表面看似“富丽堂皇”,却只见物不见精神文化特别是法律文化,对于如何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改善教学硬件设备、如何提高师资教育水平缺乏长远思考,乃至忽略包含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理想信念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由此,这些都深层次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法治观念及行为。这样只会严重制约民办高职院校持久健康发展。

2.校园法律文化配套设施不完善,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持续性。

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他们以资金匮乏为由将校园法律文化配套设施和宣传教育当作可有可无之事,甚至将其与教学对立起来,法律宣传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不健全,普法者对此难以落实。经费保障是校园法律文化配套设施和宣传教育的物质基础,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未抽出必要的资金投入购置有关法律文化的书籍、光碟、音像资料以及配套的图书阅览室和影像室等,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板报、宣传栏和宣传资料。法律文化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少民办高职院校的法律文化宣传教育流于形式,多为突击性和临时性开展。有的为了应付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采取集会式形象做法。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法制宣传日等,学校开展一些临时性的、象征性的法律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活动结束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没有起到应有的实际效果。导致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滞后,这不仅谈不上重视大学生的法律文化教育,反而制约了校园法律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法律文化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不完善,缺乏专业化。

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院校不重视“两课”教育教学一线的法律师资队伍建设,无论是师资机构设立、力量配置,还是教师理论素质等都达不到法律文化理论课设置的要求。加之学生对“两课”的消极态度和排斥,以及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低,导致师资队伍严重短缺,甚至原有的都流失。师资队伍的不稳定,资历和水平参差不齐,法律专职教师的缺乏,民办高职院校大量聘请兼职教师,甚至有些学校让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充当“两课”的教学,这样又可以为学校节省开支,无需承担兼职教师的社会保险。兼职教师中确有水平高、职称高又有多年丰富职教经验的好教师,然而兼职教师一般存在着雇佣思想和临时观念,有的往往只教书,不育人,走过场的空谈、单调僵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置若罔闻,导致教而不育、管教分离的窘迫局面。这样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怎么可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4.法律师资队伍的教学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

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因资金问题,致使其增强后勤服务和硬件设施建设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相对而言法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较为滞后。因资金投入不足,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未按教育部规定的课时量要求组织“两课”教育教学,导致“两课”之一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不可能达到预期有效育人的渗透力。在课程的安排上,一些民办高职院校为了节省资金、节省教学资源,采用合班上大课,通常大课人数到百人;有的干脆减少课时量,导致教师不能了解学生哪方面知识还不理解、还有什么疑问等,更不可能针对不懂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辅导,影响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发挥。法律基础理论知识本来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谈,或者“照本宣科”,一支粉笔,一张嘴,连着两节课的满堂灌输,这样呆板的教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模式,使得本来文化素质不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如“坐飞机”,学生或者干脆玩手机,或者昏昏欲睡,致使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五是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轻视法律文化教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这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受到了同步的影响,促使民办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对轻视法律文化的教育。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特别严峻,竞争就业岗位越发激烈,导致当代大学生更加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刻苦钻研掌握职业技能,为今后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却轻视放弃德育和法律文化的学习,甚至误认为德育和法律文化的学习会耽误、影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致使多数学生上课看专业书籍、做专业课作业等现象发生,这严重导致了民办高职院校法律文化教育的滞后性。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法律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法律文化环境

人是社会和文化相结合的存在物,又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环境,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文化素养以及普及法律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从而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

1.正确把握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校园的绿化、景观布局、图书馆、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是学校不可缺少的“硬件”,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然而在“硬件”得到基本解决和完善的前提下,学校就必须要在“质”和“软件”的建设上多投入、多下精力,确保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法律文化环境建设,全面促进隐性因素的法律文化建设功能,竭力建造和谐校园的法律文化氛围。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应立足于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倡导规范、指引、教育和趣味的法律文化活动,达到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提高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软件”,展现一个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和法文化风貌,折射一个高职院校的发展内蕴。“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学校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有完善校园法律文化环境建设的紧迫感。

2.利用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的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建设正需要大量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这给民办高职院校提供了契机,民办高职院校应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财政的扶持,自身抽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大力创建校园精神文化特别是法律文化环境。购置和建立校园网、电子屏幕、阅览室、影像室、法律文化书籍、光碟、音像资料等硬件,设立以校党委领导下的、有法律专业教师人员参加的普法机构。大力开展宪法和法律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网、电子屏幕、简报、宣传栏等方式营造法制宣传的舆论氛围。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净化校内环境和校外周边环境,给大学生一个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自觉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而担负起国家建设的历史重任。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法律教师。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打造一支品德优良、专业知识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我们法学教师不仅要掌握厚实的法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法律实践经验,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涵养。教师的学问和素质有着巨大的正能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教书育人工作得以提升的有力保障,“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想要学生知法、懂法,教师必先学好法。光有好的学生、好的教学设施,而没有好的、专业性强的法学师资力量,一切都是贫乏的、无助的。一位台风呆板、僵化、语言空洞,专业知识肤浅的教师是不可能赢得学生认真听讲和发自内心的掌声。一位理论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真诚之心执教的优秀教师就懂得引入案例教学法,以案说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法学说教的生动性、鲜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并解答有关法律案例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自发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目的。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法学教师队伍,派送教师去深造、进修,到司法部门去实习,打造一批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职院校法学理论课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4.稳定法律教师队伍,赋予教师安稳感、归宿感。

教育教学一线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学质量如何,教师是主要因素。要解决好师资队伍的稳定性,首先,要勇于正视师资队伍的低薪问题,切实提高工资报酬,杜绝拖欠教师员工工资。其次,要关心教师的住房问题、福利问题、收入公平问题。妥当掌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把有限的资金较多投入到解决教师员工的社会保障、福利问题。特别是当前物价飞涨,各行各业工资待遇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与公办教师在不平等制度下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会增强,教师队伍才不会流失,相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进来,使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再次,要杜绝没有资质、专业不对口的行政人员和班主任代课,限制兼职教师临时代课。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方能求得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