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各类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创造活力,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直接选拔管理一批高级专家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以下简称市拔尖人才),是市委、市政府授予在我市工作的各类优秀人才的最高荣誉称号,是由市委、市政府直接联系和管理,在我市从事科研、教育、医疗、生产、经营、流通、建设、农业、文化、体育、艺术等工作,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人才中拔尖者。

第三条选拔市拔尖人才要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并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进行。在同等条件下,向为我市支柱产业及重大项目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倾斜。

第四条市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当选的市拔尖人才报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备案。

第五条市拔尖人才每3年选拔一次,3年管理期满后可参加下批市拔尖人才的评选。市拔尖人才的常数一般控制在120名左右。

第六条市拔尖人才从在我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职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中评选。

已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省高级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的,不再作为选拔对象。目前在党政机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及法院、检察院机关工作,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不纳入参评对象。

第二章选拔条件

第七条市拔尖人才人选,必须是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甘于奉献,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人员;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学技术进步类一、二等奖或两项以上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获得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或两项以上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2、获得国家科技成果推广奖、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的人员;获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市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中任何两项的主要完成人。

3、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或两项以上三等奖的第一位完成人;获得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或两项以上二等奖的第一位完成人。

4、在完成国家、省(部)、市重点工程设计方面,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银奖、优质工程奖或两项以上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5、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两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完成人。

6、在国家、省(部)、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宏观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建设项目和对外经济技术交往中,提出具有重大价值的可行性建议或解决关键性问题,并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员;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国家和省、市“十五”重点工程建设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7、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或者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中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使设备或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主要人员。

8、长期工作在农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在农村脱贫致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或实用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得到省内同行认可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

9、长期在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医德高尚,在医疗技术和临床效果、预防保健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应对突发重大疫情和诊治疑难、危重病症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社会影响大,业绩被省内同行所公认的医务工作者。

10、长期工作在教学和教育管理第一线,学术造诣高,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教书育人成绩显著,为同行公认的教育工作者。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的任何两项的前两位人员;获得全国、省优秀教师(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

11、从事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工作,成绩卓著,在省、市享有较高声誉,对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全国性或省级综合类、文艺类、新闻类、出版类主奖项目的人员。

12、在重点体育项目中,培养出3人次以上获得国家及全省重大体育比赛冠军,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

13、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进行科学管理,有重大改革创新的管理措施,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生产力发展贡献突出,所在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达到省内、市内同行业前列,3年内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级管理人员。

14、在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关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总结出一整套独特的操作技术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在本职业(工种)中具备某种绝招绝技,并在带徒传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同等资格,技术技能水平在省内本职业(工种)中较有影响的高技能人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或全省“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在全国一、二类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前五名、前三名,在全省一、二类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前二名、第一名,在全市一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员。

15、在其他方面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并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的人员。

上述同一项目或集体项目获奖,只评选项目的主要完成者一人。重复申报并获奖的成果,以最高级别、最高奖项计算一次。被选拔为第六批市拔尖人才的,以近三年内完成的业务实绩为主要依据,其他人员以近五年内完成的业务实绩为主要依据。

第三章选拔程序

第八条选拔市拔尖人才,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申报推荐。市拔尖人才人选,采取个人申报、组织推荐的办法进行。在本人申请的基础上,所在单位应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下发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或同行专家、学术团体的意见,经党组织讨论研究确定推荐人选。确定的推荐人选,填写《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推荐表》,连同被推荐人选主要业绩资料及证明材料(有关奖励和成果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报所在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或市直主管部门组织(人事)处;非公有制企业(单位)可报所在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也可报吉林市中小企业发展局;驻吉林市中央和省属企事业单位,直接报市委组织部。

各县(市)区、市直主管部门对被推荐人选要进行严格审查,经党委(党组)集体讨论通过后,向市委组织部推荐。

市科协、市社科联、市文联等也可组织各学会进行推荐,所推荐人选送被推荐者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二)考核筛选。市委组织部对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和分类,并对推荐人选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筛选,提出初步候选人名单,将考核结果和初步候选人名单提交市拔尖人才专家评审组。

(三)专家评审。分类别成立市拔尖人才专家评审组,根据市委组织部考核情况和初选结果,采取差额评审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专家评审组由行业(专业)专家、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四)审议公示。市委组织部对专家评审组评定的市拔尖人才名单和评审意见进行汇总,提交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审议确定的市拔尖人才人选名单通过《江城日报》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五)批准公布。经公示无异议者,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公布,并颁发《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荣誉证书,予以表彰。

第四章管理

第九条市委组织部负责市拔尖人才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和修改有关市拔尖人才的管理规定,定期组织市拔尖人才的推荐、考核、选拔和报批工作,检查、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市拔尖人才的相关待遇。市拔尖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条加强市拔尖人才的思想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管理期内,市委组织部要通过组织市拔尖人才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形势任务等方面的教育,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

第十一条关心和支持市拔尖人才的知识更新。有关部门和市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积极为他们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条件,保证他们每年达到上级规定的业务进修时间,并努力为市拔尖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业务进修、对口专业考察等提供条件。

第十二条引导、激励市拔尖人才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跟踪抓好他们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组织他们开展技术与经济对接、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推广等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建立市拔尖人才联系青年技术(管理)骨干制度,每名市拔尖人才要从所在单位选择确定1至2名35周岁左右的青年专业技术(管理)骨干作为培养对象,确立培养目标,帮助、指导他们尽快成长为本专业领域内的学科带头人;吸收和聘请市拔尖人才参加政府(单位)的顾问团、咨询团等组织,发挥他们在重大政治、经济决策中的参谋智囊作用。

第十三条对市拔尖人才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市拔尖人才要根据本人专业特长和岗位工作性质以及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市拔尖人才,要将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主要经济、技术(管理)指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市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根据他们完成3年目标任务的需要和现有条件,制定服务保障措施。有关部门每年要对市拔尖人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单位保证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情况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市委组织部要建立市拔尖人才业绩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考察。

第十四条对市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在三年管理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所在单位书面提出意见,经所在县(市)区或单位主管部门同意,市委组织部核实,报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不再享受市拔尖人才待遇:

1、丧失基本政治条件的;

2、弄虚作假,谎报成果,骗取荣誉的;

3、未经组织同意,出国(境)逾期不归的;

4、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5、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因个人过失给国家、集体、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

6、调往外地工作的;

7、其他原因不宜再作为市拔尖人才的。

第十五条建立联系服务制度。市级领导每人联系1至2名市拔尖人才,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科研、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市委组织部对市拔尖人才每年走访1—2次;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也要建立与本地、本部门(单位)市拔尖人才联系制度,同他们保持经常性联系,协助市委组织部做好市拔尖人才的联系服务工作。

第十六条大力营造有利于市拔尖人才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1、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市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德和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2、注意对市拔尖人才的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专长。对市拔尖人才使用不当的,市委组织部应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调整;要注意保护市拔尖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正当权益,对压制、刁难、打击、迫害市拔尖人才的,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3、对市拔尖人才的党内及行政纪律处分,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处理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第五章待遇

第十七条市拔尖人才在三年管理期内,每人每月享受市政府津贴200元,所需经费从市财政预算内单独列支(按年度由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一次性发放)。市拔尖人才每年可按500元标准征订专业技术资料,征订费由所在单位予以报销。

第十八条市拔尖人才在评定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报评审或聘任。

第十九条市拔尖人才在申报科研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科研开发资金时,在同等条件下,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优先给予安排。

第二十条市委组织部每年组织市拔尖人才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所需费用从市人才开发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一条所在单位每年要为市拔尖人才安排不少于15天的休养(有寒暑假和休假制度的单位,在假期内安排,假期不够的予以补足)。休养期间所发生的国内往返交通费、住宿费由所在单位依据现行财务管理制度按因公出差报销(金额在3000元内)。

市委组织部每年定期组织部分市拔尖人才休假疗养。

第二十二条推荐和确定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高级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以及推荐科技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人选时,原则上应在符合条件的市拔尖人才中优先考虑。

第二十三条在管理期内,市拔尖人才除享受市政府津贴外,有关部门和单位可视其工作业绩,按年度给予一次性奖励,所需经费由所在单位自行解决。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中省直和非公有制单位的市拔尖人才,本办法规定享受的待遇,市里统一解决之外的,由其所在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管理期内获得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高级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称号并享受待遇的,不重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待遇。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前沿计划,中科院高度重视,而且寄予厚望。”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研究员向记者透露。

“前沿计划的目标很明确:探索科研管理的新路径、为顶尖科学家创造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支持他们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冲击国际一流甚至国际顶尖的重大科学问题,从实现更多原创发现、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开辟更多新的I域方向,产出更多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汪克强介绍。

他进一步解释,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管理是围着项目转,经费以竞争性经费为主,稳定支持经费相对偏少。这一直是我国科研人员反映比较集中的现象,也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特别是基础前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科研人员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申请各类科技项目,并承受随之而来的大量评审、考核、验收等工作,使他们难以持续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同时,申请竞争性经费通常要求科研人员在短期内产出成果,这使得他们不敢选择基础性强、周期长、风险大、产出不确定的研究方向,坐不了冷板凳、啃不起硬骨头,影响了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长期专注和坚持,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将科学家从四处找钱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为他们提供相对稳定的支持,才能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使他们集中精力、安心致研。”汪克强坦诚道,“中科院希望通过实施前沿计划,创新基础前沿研究支持方式,创新科研管理和服务方式,使科研人员有更多精力潜心科研,提升我国基础前沿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中科院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为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408名科学家的项目入选首批计划

前沿计划与以往的科技计划有何不同?“我国在科研资助上是以支持项目为主,是以项目定人。前沿计划则是把支持人与支持项目结合起来,是以人定项目。”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介绍说,“换句话说,我们首先是看人,其次才是看项目。”

据介绍,前沿计划主要支持三类科学家所开展的研究项目:院士级人才,即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院士和国际公认的顶尖科学家;杰青后人才,即曾经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已结题的中年拔尖科学家;具有突破性创新思想和优秀科研潜质的40岁以下的拔尖青年科学家。

“这三类人才涵盖了老中青三个层次的拔尖人才,他们在不同的学术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科研资助需求。”高鸿钧表示,青年拔尖科学家思维活跃、热情高、活力强,是创新的生力军,应鼓励和支持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挑战世界科学难题、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在科学前沿研究实践中磨练成长;中年拔尖科学家已经具备良好的科研实力,年富力强,需要在他们学术发展的关键阶段,支持其在前期科研工作基础上厚积薄发,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而对于有长期学术积累和很强学术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应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把握学术方向准、解决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能力强、善于组织团队协同攻关的优势,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产出重大原创成果。

理论、实验项目分类支持

据介绍,首批前沿计划项目的总经费超过10亿元――这笔大钱如何分配?与以往科技计划支持有何不同?

“首先是以人为本。”汪克强说,前沿计划根据不同类型拔尖人才的学术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确定支持项目的类型、方式和额度,充分体现了对基础前沿研究骨干人才的重视。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教育与职业》: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计划?

孙学玉:这项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重点培养支持国内优秀青年人才。

科学的未来在青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37岁。我国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这项计划就是对那些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的专门计划。从实际情况看,青年科技人才是最需要稳定经费支持的群体。制定实施这项计划,就是要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教育与职业》: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孙学玉:这项计划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到2020年,计划培养支持200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这项计划在遴选支持优秀青年人才的同时,致力探索人才遴选、考评、培养等各方面的新机制、新方法,催生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计划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适当调适。

《教育与职业》:计划主要支持哪些领域的人才?

孙学玉:计划的支持范围涵盖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急需紧缺领域的科研人才,以增强国家未来人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项计划侧重于支持从事研究工作的创新人才,技能类、表演类、体育竞技类等应用型人才在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另有支持。

《教育与职业》:申报计划应具备什么条件?

孙学玉:申报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申报者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全职工作1年以上。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国内青年人才的特色计划,对于超过35周岁的人才、拟从国外引进的青年人才等,均有其他重大人才工程给予支持。对于在国际学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特殊人才可破格申报。二是“软件”条件,申报者应在同龄人中具有突出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但不对论文、职称等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主要是遵循科学人才观,不简单以论文、职称等外在条件论“英雄”,而是强调发展潜力。至于具体标准的把握,交由评审专家组去评判。

《教育与职业》:为什么要控制申报名额?

孙学玉:由于全国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人选非常多,适当控制申报名额,有利于各级单位做好选拔工作,好中选优,确保推荐人选的质量。

申报工作按照人事关系隶属,由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归口推荐上报。申报名额是按照控制总量、突出重点、兼顾全国的原则,同各地、各部门确定的。这项计划坚持人选质量第一,原则上不考虑平衡照顾。因此,部属高校、央企、科研院所等人才比较密集的单位申报名额相对较多,地方则相对少些。

《教育与职业》:这项计划与其他计划有何关系?

孙学玉:这项计划是国内顶尖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定位较高,支持力度较大,支持人数相对较少。计划的支持范围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计划有一定交叉,但不排斥与上述计划的重复支持,关键是看人才质量和培养支持的客观需要。计划以培养支持国内人才为重点,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一年以上,即可申报计划。已入选“”并且正在支持周期内的青年人才不在本计划的支持范围。

《教育与职业》:如何确保计划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

孙学玉: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具有公信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借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计划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了设计。一是信息公开。申报通知面向社会公开,评审结果面向社会公开,入选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规范程序。计划入选者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通讯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示等程序产生。在申报推荐的第一环节,我们要求推荐单位严格把关,一般要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提出推荐名单、签署推荐意见。目前,各省区市以及申报人选较为集中的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等部门,都开展了比较严格的初评工作。三是完善制度。通过多项制度设计,确保评选工作公正进行,如:通讯评审专家从评委专家库中根据学科匹配原则随机产生,如因故未能评审,由电脑自动分配新的评委来评审;专家意见和评判分数作为入选的决定性因素,避免外界干预专家评审工作或影响评审结果。

《教育与职业》:这项计划的评委专家是怎么产生的?

孙学玉:评委全部从评委专家库中产生。评委专家库是在各地各部门推荐基础上建立的,主要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计划的评审专家组成。目前,评委专家库已有数千人的规模,根据需要随时扩充、调整。所有的专家均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不能透露评审工作的有关信息。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答:这项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重点培养支持国内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

科学的未来在青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37岁。我国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这项计划就是对那些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的专门计划。从实际情况看,青年科技人才是最需要稳定经费支持的群体。制定实施这项计划,就是要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问: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这项计划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到2020年,计划培养支持200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这项计划在遴选支持优秀青年人才的同时,致力探索人才遴选、考评、培养等各方面的新机制、新方法,催生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计划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适当调适。

问:计划主要支持哪些领域的人才?

答:计划的支持范围涵盖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急需紧缺领域的科研人才,以增强国家未来人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项计划侧重于支持从事研究工作的创新人才,技能类、表演类、体育竞技类等应用型人才在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另有支持。

问:申报计划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申报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申报者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全职工作1年以上。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国内青年人才的特色计划,对于超过35周岁的人才、拟从国外引进的青年人才等,均有其他重大人才工程给予支持。对于在国际学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特殊人才可破格申报。二是“软件”条件,申报者应在同龄人中具有突出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但不对论文、职称等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主要是遵循科学人才观,不简单以论文、职称等外在条件论“英雄”,而是强调发展潜力。至于具体标准的把握,交由评审专家组去评判。

问:为什么要控制申报名额?

答:由于全国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人选非常多,适当控制申报名额,有利于各级单位做好选拔工作,好中选优,确保推荐人选的质量。

申报工作按照人事关系隶属,由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归口推荐上报。申报名额是按照控制总量、突出重点、兼顾全国的原则,商各地、各部门确定的。这项计划坚持人选质量第一,原则上不考虑平衡照顾。因此,部属高校、央企、科研院所等人才比较密集的单位申报名额相对较多,地方则相对少些。

问:这项计划与其他计划有何关系?

答:这项计划是国内顶尖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定位较高,支持力度较大,支持人数相对较少。计划的支持范围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计划有一定交叉,但不排斥与上述计划的重复支持,关键是看人才质量和培养支持的客观需要。计划以培养支持国内人才为重点,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一年以上,即可申报计划。已入选“”并且正在支持周期内的青年人才不在本计划的支持范围。

问:如何确保计划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

答: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具有公信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借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计划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了设计。一是信息公开。申报通知面向社会公开,评审结果面向社会公开,入选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规范程序。计划入选者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通讯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示等程序产生。在申报推荐的第一环节,我们要求推荐单位严格把关,一般要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提出推荐名单、签署推荐意见。目前,各省区市以及申报人选较为集中的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等部门,都开展了比较严格的初评工作。三是完善制度。通过多项制度设计,确保评选工作公正进行,如:通讯评审专家从评委专家库中根据学科匹配原则随机产生,如因故未能评审,由电脑自动分配新的评委来评审;专家意见和评判分数作为入选的决定性因素,避免外界干预专家评审工作或影响评审结果。

问:这项计划的评委专家是怎么产生的?

答:评委全部从评委专家库中产生。评委专家库是在各地各部门推荐基础上建立的,主要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计划的评审专家组成。目前,评委专家库已有数千人的规模,根据需要随时扩充、调整。所有的专家均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不能透露评审工作的有关信息。

问:对入选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将如何培养支持?

答:对入选者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科研经费支持,中央财政提供为期3年、最高可达240万元的科研经费,并赋予入选者较为充分的自主支配权,以创造一个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支持经费的具体额度将依据其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来确定。同时,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政策,确保经费使用廉洁高效。二是培养政策支持,制定实施对入选者的后续培养政策,在承担项目、参与课题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利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平台培养人才,探索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

问:对首批评选工作总体上有何考虑?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我们处在一个崇敬人才、渴求人才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家长都渴望自己孩子天资过人。但是,智商超群的孩子都能成为杰出的拔尖人才吗?超常教育这条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谈超常教育,不能不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提到科大少年班,不能不说的一个人当然是宁铂。

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江西赣州八中高二年级的少年天才——13岁的宁铂。当时,中国百废待兴,举贤正是要务。1977年11月3日,方毅副总理批示当时为中科院下属单位的中国科技大学:“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1978年3月8日,中国科大少年班正式创办,21名少年被录取,宁铂便是其中之一。

1985年1月26日,原国家教委作出决定:中科大、北大、清华、北师大、上海交大、复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大、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

面对一群早慧少年,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模式不再适用,少年班不断进行着各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他们在招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其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至今仍在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界,比如自主招生、通识教育、学分制、个性化教育等等。

比起按部就班的普通教育,少年班的成才率和成才度明显较高,涌现出一批诸如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被授予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的卢征天、被誉为“纳米博士”的秦禄昌、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等世界一流的杰出人才。

但并非所有超常少年都能在少年班如鱼得水。当时,天资过人的宁铂被安排攻读理论物理——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但是他根本不喜欢物理学。光阴荏苒,宁铂开始醉心于研究佛学,终于在2003年遁入空门。

宁铂并非个案。由于入学时年龄太小,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只重视成绩、不重视社会化,导致很多高智商少年天才成年后在为人处事上出现了障碍,在专业上也鲜有建树。众所周知的有,干政后来自我封闭,不能见人;谢彦波“有心理问题”,在专业上也泯然众人矣。

自由生长育精英

“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在适宜的土壤中长出来的。”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指出,教育的力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创新人才通常不是原生态环境下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良好教育生态下的主动生长出来的。

自由生长方能培育英才。说到这一点,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世界著名数学家张寿武深有体会。

在国内读研究生期间,张寿武曾师从数学家王元院士。当时,王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经典解析数论已无出路可言,所以鼓励张寿武自由选择方向。结果,张寿武硕士论文答辩时,王元说:“我一个字也听不懂,但考虑到你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这个硕士学位就送给你了。”

至今,这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新科院士常常庆幸,有这样一位老师能对自己充分信任,给予了自己足够自由的空间。

说到自由生长的英才,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赵柏闻。2010年从人大附中高二年级辍学的赵柏闻,目前已经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一名高二学生,如何成为“基因测序世界工厂”华大基因的“带头小弟”?

原来,兴趣广泛的赵柏闻从初中起,就在北京农科院研究所实习,高二暑假他又为自己争取到深圳华大基因总部实习的机会。一天,赵柏闻向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李英睿要活儿干。李英睿随手写了一道题目,让他去解。赵柏闻用一个下午解出答案。李英睿当场震惊,这道题是基因组项目所遇到的难题,本来是想打发他一下的。看到赵柏闻如此有才,李英睿便开始“忽悠”赵柏闻留在华大基因工作,开明的父母也同意儿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从此,赵柏闻过上了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北大人力资源专家萧鸣政指出,赵柏闻之所以能够成为科研领域的一匹“黑马”,不仅在于他有着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而且在于他遇到了知人善任的伯乐和尊重儿子的父母。刘彭芝认为,如果一切按照既有模式来培养,赵柏闻只能还在不停地参加考试,不断地换取毕业证书。

纷纭众说中,或许有人还记得,宁铂曾经说,自己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绝不会再读少年班。

探寻培养新途径

“创新人才的成长,只有在社会环境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时,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正所谓‘为育新才,先培沃土’。”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这样认为。

谈起拔尖人才的培养,很多人会想起上海少年王楠子。数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他的父亲不得已只好把他送到美国继续求学。没想到,到了美国的王楠子再未受到过老师的批评。一次他像在国内一样当众纠正了美国老师的一个错误,意外的是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太受鼓励了。”王楠子感叹。几年后的王楠子脱胎换骨,不仅在费城艺术学院读书期间屡获奖学金,并取得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

近年来,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清华大学从1998年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2006年成立匡亚明学院,复旦大学2006年成立复旦学院等,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样化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了尽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部署,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共同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中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我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掌握当代科学发展前沿知识,代表全县各行业各领域较高专业水平的中青年拔尖人才队伍,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根据中央、省、市人才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激励各类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第三条中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实行总量控制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并重,注重业内评价和社会公认的原则;坚持鼓励自主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科技局、县人事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

第二章选拔对象和条件

第五条中青年拔尖人才从在我县范围内工作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中选拔产生。在同等条件下,注重向工农业生产一线和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倾斜。

第六条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年龄在45岁以下(个别专业特殊或贡献突出者,年龄适当放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近三年来取得以下成绩之一者,均可推荐为县中青年拔尖人才。

(一)获县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奖、新产品奖等奖项的主要完成者。

(二)在省、市、县级以上重点工程或科技攻关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者在研究发明、技术改造、新品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中,解决了重大疑难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取得突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直接负责人。

(三)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首创和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省、市、县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四)在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加工等相关技术研究、应用、推广或引进工作中,获县级以上成果奖,其成果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主要完成者。

(五)在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文艺、体育、新闻、社会科学研究等行业中,专业技术造诣较深、贡献突出,在县内有较高知名度,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者。

(六)专业技能水平高,技术精湛,在本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获得县级一等以上技能竞赛奖项者。

第三章选拔程序

第七条选拔县中青年拔尖人才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选拔的方法。具体程序为:

(一)公布条件。下发通知,公布县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条件、办法和程序。

(二)推荐上报。采取单位推荐、同行专家或学术团体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写《**县中青年拔尖人才推荐登记表》。

(三)资格审查。推荐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所推荐的人选进行初审,认真考察、核实其成果和业绩,提出评价意见,确定推荐名单,连同事迹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一并上报县委组织部。

(四)考核评审。县委组织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初审推荐名单及相关材料,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考核组,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通过评审的人选进行全面考核。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符合条件人选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进行评审。经综合考核评审,提出正式名单,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五)媒体公示。对通过考核评审确定的正式名单,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对公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由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

(六)审核批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经公示的正式名单进行审定后,以文件形式命名表彰,并报县委、县政府备案。

第四章待遇

第八条中青年拔尖人才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县中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和主管部门认真总结人才事迹材料,在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

第九条党代会代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知识界、科技界代表,应优先从拔尖人才中遴选;各部门、各单位对拔尖人才要量才重用,对适合担任领导职务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要大胆提拔;积极组织拔尖人才建言献策,发挥其在规划管理、项目论证等宏观、微观决策中的咨询作用。

第十条积极扶持、帮助拔尖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活动。大胆把他们推上行业技术和有关学科的重要岗位,参与重要科研课题,承担重点攻关项目,为他们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县财政设立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优先考虑资助拔尖人才领衔的重点项目。拔尖人才申报科研项目、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倾斜。

第十一条鼓励和支持拔尖人才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活动,并获得合理报酬。

第十二条拔尖人才在管理服务期内,优先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成绩显著、贡献突出者,破格参加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优先向上级推荐为拔尖人才、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333工程”培养对象、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人选。

第十三条拔尖人才在管理服务期内,每年安排参加一次政治理论教育及创新能力培训,优先安排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和业务进修等。

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强化业务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考察、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参与国内外科技竞争的素质和能力。

第十四条拔尖人才在管理服务期内,每人每年享受1200元拔尖人才津贴,所需经费从县财政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县人才办对拔尖人才定期组织进行健康体检,并优先安排外出疗休养。

第五章管理

第十五条中青年拔尖人才管理期限为四年,由县委组织部主管,有关部门协管,所在单位具体管。县委组织部牵头主管拔尖人才的选拔、考核、奖励、调整等工作,县科技局、人事局、教育局、卫生局、农林局等部门协助做好拔尖人才的选拔、考核、调整、培训等工作,拔尖人才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由本人所在单位负责管理。

第十六条实行双向目标管理。拔尖人才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际,制定管理期内奋斗目标和年度计划;所在单位根据拔尖人才的奋斗目标制定服务目标和配套保障措施。双方签订目标责任书。该责任书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人才办备案,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十七条实行实绩考核。县委组织部建立拔尖人才档案和信息库,记录拔尖人才的实绩考核结果和调整情况。每年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本人实绩档案。考核合格的发给全额津贴,没有完成的视情况减发津贴,调离本县的从离岗之月起不再发放津贴。

第十八条实行动态管理。在管理期限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县委组织部审查,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取消其拔尖人才称号和本办法规定的待遇:一是因违犯党纪、政纪受到纪律处分或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罚的;二是因个人原因给国家或集体造成重大损失的;三是发生与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不相符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九条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拔尖人才制度。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拔尖人才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领导分别负责联系若干名拔尖人才,开展定期走访、座谈、慰问等活动,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县委组织部定期召开拔尖人才座谈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第二十条拔尖人才调出本县、目标管理考核不合格或脱离专业技术岗位的,不再作为拔尖人才管理培养。拔尖人才发生工作变动或其他重大变故的,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县人才办。

第六章附则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和强调创新,呼唤和凸显创新人才的价值。

高新科技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资讯系统的空前发展,使得信息总量猛增、信息流速加快。信息的及时获取、信息资源的共创和共享、对自然空间阻隔的冲破、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捷等,这一切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面貌,改变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改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和信息的总量、流速和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构建了继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后的第四个空间——数字虚拟的网络空间。而这个空间将是他们今后生活和生存的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空间里,通过人机互动、信息互动、人人互动,正在引发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由此带来的平等与协作的人际交往、自由和多元的沟通交流、自主和互动的存在方式,将激发起学生对自身能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的渴望。

面对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革,如何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为我国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构筑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顶层设计、资源有效整合

顾名思义,“生态圈”一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或拔苗助长,二是各要素无缝衔接,发展模式上协调配合,使“圈”更圆、更大。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就是要整合青少年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要素,力求将学校组织资源、辅导教师资源、参与学生资源、研究参考资源和社会活动资源等无缝融合;就是要科技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校等机构协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建立使优秀学生不断脱颖而出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机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校而言,生态圈的打造,还需要学校形成追求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善于运用资源,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宽松有利的条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各级各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观目前中小学情况,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断地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修订中小学课程计划;编写新教材;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

无需讳言,整个改革推进过程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学校缺乏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资源和条件;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游离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绝大多数教师亟需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处于一种讲得多做得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状态。

归结起来,制约学校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瓶颈”就是观念、资源和教师。如何突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工作部整合国内学术科研机构和各类科技专家力量的优势,以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通过品牌赛事推广、学习环境构筑、资源共享共建、加强有效辅导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培养一批能指导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由该部主办、承办或参与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青少年创新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科学性、普及性的品牌赛事与活动,受到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成为我国青少年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的重要活动,对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

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为了将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还研发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文件通知与新闻报道、品牌活动与赛事服务、工作网络与会员学校建设、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网络创新研究院应用等板块,并围绕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不断拓展和细化各子系统的功能。该平台以学生和教师为两个主要对象,以网络研究院为重点建设目标,提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创新项目孵化、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图书馆、创新论坛、科学报告厅、创新邮局等功能支持,切实推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目前,该平台已然成为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资源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I标识码:A

一、西安理工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知行教改班的发展现状

2011年,我校开始依托理学院启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指导,从当年开始每年在全校新入学本科生中选拔120名学生组成知行教改班。知行教改班作为我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落实对象,对学生的培养分两个阶段进行。

1.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以大一新生的高考成绩作参考,推荐数学、英语和理科综合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知行教改班学习。在理论方面通过制订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力图达到促使学生掌握理科基础知识的目的。主要学习课程有数学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建模、工程物理和大学化学近代实验方法。通过加强理工科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理科基础知识水平。

2. 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阶段

依托各专业学科研究平台,激励教师用科研促进教学,发挥科研和教学成果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将研究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引入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中,保障理论与实验内容随学科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形成让学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的梯度制学习环境。

二、影响西安理工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知行教改班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原因

1.专业特色不明确

近些年,伴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开设的新专业课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很难体现出创新性的要求,某些专业课程内容出现重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

2. 教授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

我校的知行教改班虽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过程中仍以重理论、轻思考的教学内容为主。由于拔尖人才培养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庞杂,所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会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重,使得理论课程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致使发散性思维方式培养无从谈起,使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取得绝对优势[2]。

三、基于西安理工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知行教改班培养质量的提升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教师创新意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拔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支以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为主导,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为主体,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验技能、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科教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数量方面,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储备,形成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保障拔尖人才培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拔尖人才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创新性人才培养而言,选择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我校理学院从事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须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教学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学与创新教学有机融合,调整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青年导师;科研水平;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4-0006-02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青年研究生导师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和科研两者的有效结合,教学和科研水平双向提升是高校青年研究生导师在教育领域不断创新和突破的优势所在,进而将为高校教学名师和学术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青年研究生导师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工作,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现状下,难以做到教学和科研兼顾。教学对于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被忽视。二是青年研究生导师教学水平提升有赖于优秀老教师的传帮带以及教学团队的力量,然而许多青年研究生导师采取了闭门造车的方式,个人摸索成长的道路比较曲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三是因教学工作注重课时的外在量化标准,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对于职称评定又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部分青年研究生导师中间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为了实现青年研究生导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高等院校应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诸多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为青年研究生导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探索一条可兹借鉴的路径。

一 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在高等院校,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使教学得以顺利地实现。同时,科研工作不仅能够充实教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而且科研能力较强的老师,可以自己编写教材,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以呈现。教学工作促进科研工作,使科研得以有计划、有目标地稳步开展,落到实处,形成制度,把科研当成一项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完成。北京的有些高校院系,把科研纳入了教学计划,如首都师范大学的部分院系,对每位青年研究生导师提出了科研要求,把科研工作作为一项具体的教学任务,对于教学工作突出的青年导师可以把教学任务量化以弥补部分科研任务,并对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的青年教师进行奖励,调动青年研究生导师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于指导的研究生获得部级或省部级奖励后,对研究生导师也予以奖励,以提高青年研究生导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积极性。

科研和教学工作都需要青年导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限于各类高校发展的现状,客观上讲,青年研究生导师还在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种种物力和财力上的困难。因此,就青年研究生导师本身而言,应本着科研和教学的内在联系、职能和规律,发挥专业特长,做好科研和教学工作,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就高等院校的管理者而言,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青年研究生导师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提供便利条件。

二 鼓励青年研究生导师参与学校的发展

高等学校普遍重视青年研究生导师的成长和成才,通过多种渠道鼓励青年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发展,并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高等学校工会的领导下,发挥青年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在做好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举办教学基本技能竞赛,帮扶支教活动,积极引导青年研究生导师在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在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和院系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广泛征询青年研究生导师的意见,充分了解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鼓励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作为北京市市属高校的首都师范大学,以青年教师拔尖人才立项、青年教师座谈会、研究生导师培训会等多种形式为青年导师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为青年导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机会。如学校党委组织部根据北京市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鼓励青年研究生导师申报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学校人事处组织实施北京市教委部署的人才强教计划、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和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并组建以知名教授为成员的专家组对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申报者进行评审,确定推荐名单;学校推行校级文科类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和燕京青年学者计划,鼓励青年研究生导师成长和成才。作为市属高校的首都师范大学,先后有多名青年研究生导师获得中组部、北京市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为本人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发展平台,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搭建了人才梯队。

三 解决青年研究生导师的后顾之忧

凡能获得高等院校研究生导师资格的青年教师,通常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了一定学术积累,而且是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同时也承担着工作任务和家庭责任的一批青年人。他们在工作之外,较为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子女上学、住房、职称等,如果高等院校在子女入学方面,能够为青年教师提供帮助;在住房方面,能够通过周转房或者青年教师公寓暂时解决青年导师的困难;在职称评定方面,制定更为科学、规范、公平的政策,这不仅解决了青年研究生导师的后顾之忧,而且为高等院校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提供了前提条件。首都师范大学在解决青年研究生导师的后顾之忧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方法,比如有些年轻教师因为配偶具有北京常住户口或者住房不在海淀区,孩子的户口无法落到学校集体户口,无法享受到海淀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部分青年导师向学院和学校反映了自己的实际困难,学校在深入了解了青年教师的困难后也积极解决这些实际困难。另外,对于已经在学术上取得突出贡献的青年研究生导师,如获得中组部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支持的导师、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青年导师,在住房方面以人才用房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职称评定方面,高等院校可以制定破格评教授的条例,让具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导师能脱颖而出;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高等院校应采取聘请重大项目负责人做讲座辅导、由著名教授为青年导师课题申请书把关等方式,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以减轻青年导师在科研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 建立与国内外高校长效学术交流机制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首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北京市市属高校在导师境内外研修方面也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各个高等学校外事部门也通过多种方式扩宽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学术国内外交流的渠道。在国际交流方面,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北京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北京市属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外事部分与国外高等院校签署校际交流协议等方式为青年研究生导师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提升科研水平开辟新的渠道。

在国内学术交流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另辟蹊径,积累了可兹借鉴的丰富的经验。历史学院现有专业教师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2%;研究生导师48人,其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18人,年龄小于40岁的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青年导师占硕士生导师的67%,因此,青年研究生导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对于历史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采取高校青年导师互评未发表学位论文、召开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提升了青年导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历史学院现在已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建立了青年教师学术交流长效机制,每年青年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将个人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集中汇报和交流。历史学院现已经承办了“首届青年考古学者论坛”“宋代社会中的权力网络”青年学术研讨会、两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以全国性或国际性青年论坛、研讨会为契机,促进了历史学院青年研究生导师与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导师的交流,以便取长补短,探求青年研究生导师成长之路。

五 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01-0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质量在教育、学术、政治和社会等场所都被反复论及。不过,如果跳出当下和眼前,就会发现,杰出人才哪个时代都不少,少的只是有时人才得不到重用。20世纪以来,教育质量几乎在世界各国各个时期都备受关注,似乎从来都没有令人满意过。但实际上,教育质量并不像一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忧心和发愁,众多有识之士也曾经为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焦虑和纠结。其原因何在呢?各界人士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本文主要从教育自身来论述,因为高等教育所存在的症结也是部分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的重要原因。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根源

中国高等教育界为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也开展了很多探索,如高水平论文奖励、绩效评价、引进国际一流学者等。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力度明显加大。比如,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清华、北大等十所顶尖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这五个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清华大学则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物理、数学、力学、计算机、生物医学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其他大学也推出类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这些改革措施,无疑体现了教育部和一流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决心与努力。应该说,政府和大学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是应该肯定的,也是值得赞赏的。就目前来看,部分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思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上也有不少误区。

1. 一流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策略有时错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集中在世界一流大学,当今的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都是研究型大学,而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就是研究,即激发新思想、发现新知识、发展新技术。研究型大学的其他职能和所有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组织制度也是以此来建构的。

而当今的高等教育界有时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研究型大学的领导和知名教授在一个劲地反复强调教学,而教学型大学则全力以赴地要搞研究。这种奇怪的现象可能与近年来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和舆论压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原因就是重研究、轻教学。但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质量是否严重下降本身就是值得讨论的,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的说法更是有待商榷。再者,高等教育质量到底是指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科学研究的质量,抑或所有高等教育活动的质量?此外,一些研究型大学真的非常重视研究吗?研究型大学真的比普通本科院校更不重视教学吗?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一些研究型大学即使重研究,也不会降低本科教学的水平,其原因则恰恰在于研究型大学正是因为研究,才有高水平的本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普通院校的教学之间的差别,其实也正在于研究。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离开了研究,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一些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和大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20世纪中期后教学与研究的分离造成高等院校和科学院所各司其职,使得大学教师和学生与国际学术前沿相脱节,缺乏创新的意识、钻研的热忱和学术的情怀。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一流大学刚开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还远未成长为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就遇到重研究、轻教学的质疑,这绝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正确之道。其实,这样的境况在每一所教学型本科学院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斯坦福大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接受企业赞助、建立新的实验室、聘任偏向科研的教师和系主任以及不同教师的薪水待遇等诸多问题上,校长、管理层和传统的教授都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但最终,在英明的校长和有远见的新一代教授的努力下,斯坦福大学成功实现了提升和质变,并且在人才培养上,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后半期所培养的学术精英远远超出20世纪前半期。20世纪初,当美国主要大学向研究型转变时,各界也曾猛烈批评新型大学重研究、轻教学、教育质量下降,但没有一所大学的领导者愿意削弱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而20世纪中期后,美国大学不仅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达到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渊薮。这表明,研究不但不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反而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不二法门。

2. 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实践误区

检视有关教育的报章论著,仔细分析一些大学的办学实践,可以发现很多人、很多大学都把人才培养等同于本科生培养,又把本科生培养等同于本科教学,更把本科教学等同于课堂教学。这显然是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实际上,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包含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而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主要依靠研究生教育。

美国大学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获奖者和杰出的学术大师,但美国的本科教育自20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一天不被美国高等教育界内外所激烈批判。然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却是引以为傲的,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公认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最好,这个“高等教育质量”恐怕不是指美国的本科教育,而是指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博士教育。与此相映照的是,欧洲大学长期以来偏于教学、不重研究,结果20世纪欧洲大学在顶尖学术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在美国大学之后。

从美国自身来看,美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也许要算延续英国学院传统的文理学院。文理学院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上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在职能上又以教学为唯一使命,在师资上挑选具有优秀教育品质和责任感的教师,加上其规模、学院环境、教学模式等优势,其本科教育比研究型大学似乎更胜一筹。然而,美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并不把文理学院作为优先选择,而是涌进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至于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最终也还是出自研究型大学。这说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从学术角度看依然是最好的。

中国现在的一些学术精英大多拥有海外大学的学位,大学校长、新当选的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引进人才等大多是留学归国人员。不过,这些学术精英的本科文凭却几乎都是中国大学的。今天,在世界顶尖大学的研究生院中,随处可见中国学生的身影,清华、北大更已成为美国顶尖大学研究生院最大的生源校之一。这表明中国的本科教育水平并不低,因为中国的优秀本科生可以进入世界上任何一所最好的大学读研究生。这同时也表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世界顶尖大学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的症结何在?答案其实是非常清楚的。

然而,当前部分研究型大学在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却把本科教育置于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实没有抓着痒处。这不是说本科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重要,而是因为在大学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更重要、更直接作用的是研究生教育,而非本科教育。

3. 教学改革和管理存在失当之处

一些研究型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常常将人才培养等同于本科教学,而在如何搞好本科教学问题上却又措置失当。首先,表现为教学的管理主义,即只要一说重视教学,就是教务处等行政部门来抓,于是出台各种制度、措施、方法,从各个方面来管教师。其次,表现为唯改革主义,即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改革方案。而九百多年来,大学的教学能有多少新花样呢?再次,表现为评价主义,即对教师及其教学工作不断进行评价,且对教学效果以即时的评价为定论,评价又以貌似客观的数量指标为标准。

一些过于频繁的教学改革和程式化的教学管理,使一些教师丧失了原本的教学乐趣和积极性,一些评价使教师和大学生疲惫不堪,评价结果又与人事决策相关联,使得有些教师不敢进行教学创新,更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在研究型大学以教学型大学甚至中小学的方式来抓教学,可能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也浪费精力。在这种管理化的教学模式下,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呢?其实,大学的人才培养不只是教师的责任,校园里所有的人也包括学生在内都发挥着教育的作用;教师的教育也绝不仅仅限于上课,课堂仅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环节和场所之一。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权力、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是与普通高校不一样的,不能用教学型大学的方式开展教学管理和改革。

4. 对人才成长规律有时不尊重

一些大学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发点应该说是好的,有的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人才的成长首先在于个人自身,其天赋、秉性、爱好、志向等是成才的决定性要素,学校、家庭等要素则是其次的。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成长。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导。现在一些大学的管理者把人才成长的责任都压在教师身上,给学生填塞无数的课程,学生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来自由地阅读、探索和思考。这种填鸭式、圈养式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呢?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有些所谓教学管理制度最“好”、对教师和学生教学要求最“严”的一流大学,所培养的学术精英反而不如其他普通大学。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学校、教师和学生不越权,不相扰,不折腾,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显其能,教学相长,和谐共进,人才辈出。

1. 发现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优秀人才

我们从来都不缺乏优秀的人才,缺乏的常常是发现人才、尊重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大学中有很多聪明的学生,也有很多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只是有些大学就是不会或说不太会发现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出于预期收入的考虑,许多有学术潜质的学生也不愿从事学术工作。于是,我们看到,清华、北大的金融专业挤满了各省的高考状元。中国大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院系每年的招生数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毕业后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又有多少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千上万攻读基础学科的学生到国外留学,但他们中很多到国外后都改学计算机等好找工作的专业,真正从事学术研究者不太多。这对国家、对个人而言都是人才的巨大浪费。一般来说,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多出身于社会的中下层,即中产阶层或农村子弟。如今,顶尖大学中社会中下层的子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学者一般比较注重精神生活,对物质的要求不高,且性格相对内向,表现为沉潜、孤独、内省、冥想、神游、心斋、纯净等特质。而现在的高校招生,特别是面试环节,强调综合素质,有时招来的常常是英俊潇洒或能说会道、表面功夫十足的人,真正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可能被淘汰。

要发现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一定要先研究这类人才的特性,然后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选拔和招收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大学的本科阶段,学校和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发现具有学术潜质、真正想献身学术事业、立志要过理智和精神生活的学生。只要发现了这样的学生,培养其实并不是难事。

2. 以学生为主体,赋予学生和教师应有的学术权力

任何人才的成长归根结底是个体自身的发展,一切外在的努力都只能是为人才的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条件、给予支持、加以引导。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只能是个体内在的意志驱动、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结果,而不能依靠外界的强制灌输。近些年,教育教学改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管理者按照学校的意愿和目标规划学生的发展,很少考虑学生本人的潜能、意愿、需要和感受。也就是说,纯粹以管理者为中心,让学生和教师跟着自己转,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和管理为学生服务。顶尖大学要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充分放权,把学生和教师应有的学术权力重新还给他们。

3. 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制度

拔尖创新人才是自主成长的,学校和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制度。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来说,最核心、最关键的制度和环境就是自由与竞争。拔尖创新人才不能靠指定,更不能圈养,他们一定要有学的自由、竞争的自由,唯有在自由的竞争中方能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其他的还包括舒适和谐的自然、人文和人际环境,浓郁、宽松的学术氛围,以及学术自治、学术评价、专业伦理等制度和规范等。

在学术环境和制度之外,还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吸引优秀人才以学术研究为业。政府和社会应提高学者的社会地位,这当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要提升学者的声誉和名望。学者和学校自然也当尽力维护学者的社会形象、声誉和清望。学者不应当过奢华的物质生活,但社会和学校也应保障学者不以物质生活为虑,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理性的精神生活。当前,一些青年学者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压力空前。此情此景,如何能吸引在校的大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呢?

青年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最关键的时期。科学家的黄金时代就是青年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大多是在20岁~30岁之间取得一生中最重大的成果的。因此,大学一定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如此、现在尤其突出的过分倚重学术权威的状况。近代德国大学的成功得益于对研究的重视,其后来的衰落则与对青年学者的轻视密切相关。美国大学的成功之道就在于给青年学者创造自由成长的制度和环境。历史一再证明:谁拥有了青年,谁就拥有未来;哪所大学拥有最优秀的青年学者,那所大学就拥有未来。因此,大学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的校长、院系、教授就一定要把眼光盯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身上,让最好的本科生留在本校读研究生,让最好的博士留校做教师。

4. 实行真正的研究性教学

我国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开始大力倡导和探索研究性教学,如新生研讨课、本科生参加科研、学科竞赛等,这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审视这些年一些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可以说大多还仅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是对国外大学一些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模仿,并没有对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性教学的兴起源于大学的研究。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已经与研究融会在一起。只是在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还是小规模的、带有教授私人性质的;而美国大学则大规模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并将之组织化和制度化。具体而言,研究型大学培养大量的博士,博士一边从事研究,一边从事教学或担任助教,博士毕业后则成为从事研究的博士后,然后成为大学教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需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改造本科教育,力图在本科阶段打造基于研究的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际上就是把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全面覆盖到本科生层次,它从表面上看是要解决美国本科教育的问题,但其根本用心在于从本科阶段发现和培养新一代学术拔尖创新人才。

发现知识、追求新知、推进技术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使命,这也就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大学:其他大学侧重于教已有的、成定论的知识,重点是继承、掌握和理解;而研究型大学侧重于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重点是问题、创新、探究、冒险,并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来进行。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应该是博学多才的学者。“非研究者教师常常限于传授其他人生产的知识,而学者教师则基于原创性的探究进行教学。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应该由既发现、创造和应用知识,同时又传授知识的老师来教,教师是专家,具有学科的洞见。”唯其如此,研究型大学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三、结束语

研究型大学要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升研究水平,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把研究过程化为教学过程,把研究成果化为教学成果;通过研究激发大学生的学术兴趣、专业情感和学术素养,从而使大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获得研究素质和能力。而在教学上,最根本的是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学生评价、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上的充分自,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频繁互动与共同探讨。教师在此过程中把自己的学术特长、学术贡献、对学术最新发展的理解迁移给学生,也设法使学生感受和内化自己的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以及学术洞察力。在本科阶段,重点是训练和养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兴趣、志向和气质,培养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计算机等方面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术能力,以及提出问题、批判思维、分析能力等理智上的学术特性。在研究生阶段,重点是规训和养成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研究技能等,并着力通过专业伦理和专业责任的教育、同行交往和专业行为与形象的规训,塑造出专业气质。

参考文献:

[1]丽贝卡・洛温.创建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转型[M].叶赋桂,罗燕.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一、充分认识实施“拔尖人才工程”的重要意义

1.充分认识实施“拔尖人才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技拔尖人才是指在攻克科技重大项目、重大课题中能起到主导作用的领军人物。近年来,我省科技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科技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能够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科技拔尖人才十分短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还比较薄弱,尚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制约我省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我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应更加重视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实施“拔尖人才工程”的目标任务。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培养、凝聚一批在我省优势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凝聚态物理学、作物栽培学等)、支柱产业(食品医药、建材、化工、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环保)方面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学术和工程研发前沿水平的科技拔尖人才。到2010年,力争培养、凝聚50名左右的科技拔尖人才,带动形成50个左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团队,攻克一批科技前沿技术难题和我省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取得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科技成果,促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明确选拔要求,建立竞争择优选拔机制

3.明确选拔原则。围绕解决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按需要选人;拓宽视野,面向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选人;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开放式的选拔机制选人;坚持专家评选、同行认可、组织审核,以严格的程序选人,使尽可能多的科技拔尖人才纳人选拔视野,汇聚我省,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

4.坚持人选条件。“拔尖人才工程”人选应具备以下条件: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风朴实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科学技术领域或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较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在关系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学术技术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从国内选拔的人才,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部级重大项目的主持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近三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的前三名完成人及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项目主持人。

从国外引进的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博士学位,在国外获得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并有连续三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拥有属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核心技术的重大发明(专利)。

5.严格选拔程序。“拔尖人才工程”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形式审查、公示、专业领域专家组初审、选拔委员会评审、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进行选拔。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优秀专家通过网络、通信等方式参与评审,保证评审的开放性、公正性。

三、加大培养力度,为拔尖人才多出成果创造有利条件

6.搭建培养平台。以拔尖人才为核心,有计划地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学科,集中精干科技力量,在我省优势学科、重点领域形成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群体;支持拔尖人才围绕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拔尖人才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承担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和工程、基金项目。

7.支持合作交流。实行,“院士导师制”,鼓励拔尖人才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院士作为导师,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及技术攻关。支持拔尖人才到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一流实验室、一流大学进行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和邀请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学大师来豫讲学,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国际科技发展动态。鼓励拔尖人才参与实施国际研发项目、主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团体,提高国际知名度,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8.强化激励机制。对科技拔尖人才完成的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做出重大贡献的给予重奖。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根据其意向,积极面向国内外公开聘用助手和急需的人才,并在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以及住房、保险、家属就业、子女人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9.加大资助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拔尖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从2005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在资金和项目上积极配套支持。

四、精心组织,确保“拔尖人才工程”顺利实施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一、选拔对象和条件

1、选拔对象。我区各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单位、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其它条线中直接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和直接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基本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作风严谨,成绩突出,在同行业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

3、年龄在5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作为区级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对象。有特殊贡献的,经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可以破格推荐。

(1)五年以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或部(省)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以上奖项。

(2)近年来,独立撰写或与他人合作出版学术专著,在该学术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3)近年来,在全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专业论文,或在部省级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专业论文。

(4)近年来,获得一项专利,其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五年以内,在市以上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或重点科研课题中,担任研究、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并作出重大贡献。

(6)近年来,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7)近年来,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中,业务水平拔尖,取得显著成绩,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较大贡献,并荣获部省级奖励,在本系统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二、选拔方法

1、选拔工作采取单位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基层各单位根据选拔条件,在广泛征求本单位科技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党政领导集体研究确定选拔对象,然后填报推荐表、并附业绩材料上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个人自荐者可以到本地、本单位党委组织人事部门领取推荐表,按要求如实填报。

2、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上报情况,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申报对象逐人进行推荐评审,了解其政治、道德表现、工作实绩和业务水平等情况,形成约30名左右推荐名单,经公示后,最后审定。

三、培养措施

1、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

2、加强对拔尖人才的政治思想教育。每年选送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3、鼓励和帮助拔尖人才创造发明、早出多出科研成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1)在管理周期内,享受区委、区政府设立的区级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特殊津贴,每人每年600元。

(2)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择优、定向原则,为拔尖人才主持的国家、省、市重点研究基础上和重点课题争取经费资助;为拔尖人才的专业培训、出国进修争取支持和经费资助。

(3)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对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并在经费、科研设备上予以重点支持。

(4)有计划地组织优秀专技拔尖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优先安排他们出国考察或留学进修。

5、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为拔尖人才选聘导师、配备助手。

6、定期组织拔尖人才进行健康体检和度假休养。

7、协调解决拔尖人才的工作、生活方面有关问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四、管理办法

1、每五年为一个管理周期。在管理周期内,每年进行一次考核,通过考核,对拔尖人才进行适当调整。采取公平竞争、择优选拔的动态管理形式,使拔尖人才队伍保持常数、滚动发展。

2、管理期内,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将择优向**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队伍推荐,进入高层次培养对象的拔尖人才,不再作为区级拔尖人才培养,各培养层次也互不交叉。

3、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实行双向目标管理。

(1)在管理周期内,所在单位和培养对象要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并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拔尖人才每年年初要制订年度科研工作目标、计划、预期成果。

(3)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制定思想教育、项目安排、资金资助、成果申报、职称评定、外出进修、选配导师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4)年度考核按照个人小结、单位考核、综合评审和组织审定等程序进行。

(5)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考评小组对拔尖人才和其所在单位进行年度考核。

4、各单位要专门建立拔尖人才考绩档案。对拔尖人才的考核、奖惩情况,业务进修、项目完成情况和取得的实绩情况材料及时归档。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绩档案的建立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5、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本人或所在单位提出意见,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培养资格:

(1)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品质或其他问题上犯有严重错误。

(2)出国进修逾期不归。

(3)调离岗位,不再直接人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4)科研工作不积极,年初目标任务完不成,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5)由于其他原因不宜作为培养对象的。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高校 团组织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万路路,湖北大学团委书记;郑仲,湖北大学团委副书记;王翠,湖北大学团委干部。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6-0020-03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高校团组织进行的。作为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有效保障,团组织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人才,我们更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高校团组织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务实之举

早在199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中就提出“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国家要保护好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可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也会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既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提法由来已久,我国各大高校也着力于这一方面的实践,为什么我们仍然缺少拔尖创新人才,这显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钱学森之问”更是表达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忧虑。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人才、创新、制度三项基本元素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动,仅仅有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推进经济、科技、文化和综合国力的长远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培养上虽然有所创新与进步,但拔尖创新人才的缺乏仍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在数量上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 出台了各种措施, 来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竞争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国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速度。

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在我们国家中,优秀人才是很多的,但是拔尖创新人才却是不可多得。而我国的高素质人才大多集中在高校里,所以高校必然成为输送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成长成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之所在。而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无非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二者结合起来,国家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渴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高校起到桥梁作用,深入探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结合社会需求来教书育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发挥其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将其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与团组织的关系探讨

1. 团组织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在高校中,团组织起着异常关键的纽带作用,既充当着一个管理者的角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力量,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团组织广泛的群众性,使其易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高校团组织工作对象的固定性,使其与学生始终保持着密切且多样化的联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组织的活动中来,主动向拔尖创新人才靠拢;高校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多元性,给广大大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广阔平台,有利于全方位发现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特质,开展针对性培养工作;高校团组织的权威性,能够形成良好的辐射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良好氛围的形成。

2. 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在政治上,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其在政治上必然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我国领导人历来强调团组织先锋队的作用。自“”以来,青年就在我国的发展进步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着眼于现在,我国置身于世界竞争的潮流之中,这就更需要青年,尤其是高校学生充分发挥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其应有的贡献。而要想青年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团组织在政治上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团组织必须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发展,并且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努力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在组织上,团组织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组织。在高校中,从学校到各个班级,都设有团组织,层层分级,环环相扣,这样保证了团组织的高效运转。而且对于大学生而言,团组织是一个他们十分熟悉,并且信任的组织,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团组织的成员。所以,他们乐于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并且以此为傲。团组织的严密性不仅表现在其构成上,还表现在与学生联系的严密性和开展活动的严密性。密切联系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活动,这些都是团组织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团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储备上,高校团组织拥有很多青年组织和社会团体所无法比拟的人才优势。首先,是教师人才。高校所拥有的教师人才,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是相当可观的。而这一群体,无论是从思想素养上,还是从能力素质上,都是社会的先行者。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上的改革先驱大多出自于这一队伍之中,他们有着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更加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更为渴望。其次,就是大学生人才。高校拥有一大批渴望成长成才,勇于探索的优秀青年学生,这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先天优势。较之于其他群体而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术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普遍拥有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头脑灵活,敢于创新,也有着为祖国贡献自己价值的一腔热血。再者,就是团组织的管理人员。高校团组织的管理人员普遍是知识储备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的年青干部,他们与学生联系紧密,熟悉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发展动向。

在活动优势上,高校团组织所组织的活动往往与社会发展方向和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相一致。团组织所组织的活动贴近大学生生活,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而且这些活动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易于发现个体所具有的特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向拔尖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

三、团组织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对策思路

1. 搭建培养平台,优化培养环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仅靠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外部进行探索,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高校大学生群体学习成才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高校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学术环境,还需要一种创先争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和谐的校园环境。

首先,强化团组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以成绩说话,造成了一种压抑的学术氛围,所以团组织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对他们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入调查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提升整个校园的思想、学术和文化氛围,使其更有活力、更积极去进行创新与探索。

其次,团组织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培养方案设立培养基金。不同人才他们的各项能力也不可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所以团组织应该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予以必要的引导、关心、爱护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奖励,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促其发挥特长。

最后,团组织还应制定一套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相适应的制约机制。团组织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把握着整体发展的方向。虽说我们要为广大高校学子创建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但自由并不代表着毫无约束,特别是在思想的拔尖和创新上,团组织要加强引导,保持正确的方向。

2. 整合团组织资源,营造培养氛围

现实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团组织不可能单独解决所有的问题,现实要求团组织加强资源的整合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创造一个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充分协同高校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归根到底还是对其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团组织最具优势的也是其教师资源。高校可以形成以校团委牵头,学校相关部门、系部配合,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具体运作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这样有利于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从最基础的学术知识上提高能力,并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丰富学习内容,因材施教,从而真正挖掘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内在能力。而且高校教师也比较善于启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是充分协同团组织的人才资源,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即为各高校的青年学生。如果团组织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从本源上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其实,人才的培养借助外部力量是有必要的,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自身的努力,一个有天赋的人,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怎么培养也无济于事。所以团组织要把青年学生协同起来,从青年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竞争氛围。

3. 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培养效率

只专注于学术,无疑培养的是应试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让他们参加到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去发现能力,开发潜能,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首先,在校园活动方面要力求创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校园活动,启迪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次,团组织要大力开展与科技、文化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既可以让大学生紧握时代的脉搏,了解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又可以让大学生切实体会我国目前发展所存在的矛盾,从而去寻求突破口,并着力借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4. 注重培养考核,改善培养质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发人深省。从培养考核着手,对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上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建立人才选拔考核机制。虽然我们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我们至少需要一个标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促进人才的进步。没有考核,就没有评判的依据。只要这套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就有利于完善人才之间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范围。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01-0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回答“钱学森之问”,落实两个规划纲要精神,2009 年岁末,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领域率先组织试点工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此项计划开展之前,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已经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对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及培养特色和措施作了简要回顾与梳理,对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进一步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过程

我国高水平大学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因材施教,摸索尝试阶段――少年班的创建

1978年3月,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1985年1月,原国家教委作出决定: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在那个特定环境下,少年班对唤醒整个社会的人才意识,为国家迅速培养一批基础科学人才起到了一定作用。

2. 强化优势,创新拓展阶段――教改班、实验班的设立

1989年,在原国家教委关于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精神的指导下,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成立,在全国首创大理科、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广强化部的办学模式,南京大学于1998年组建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学院包括贯通文、史、哲的大文科强化班,理科的大理科实验班和物理、天文、化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基地班,学生入学后可以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 的分流方式来确定修读的专业方向。2006年,正值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诞辰100周年,基础教育学院更名为匡亚明学院,进一步探索适合南京大学学科特点的通识教育模式和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1984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以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试点班――混合班,对工科人才进行理科训练。1994年,将混合班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广, 成立了覆盖面更广的工程教育高级班,简称“工高班”。为进一步促进交叉复合培养,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999年浙江大学创办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简称“强化班”,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经营管理才干、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

清华大学在因材施教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继1998年开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开办“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之后,2005年,人文学院开始按“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性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姚期智先生发起并亲自主持了软件科学实验班;2009年,借助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并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力学学科推出的“钱学森力学班”,进一步探索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3. 个性培养,整合提升阶段――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

教育部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11所高水平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领域率先组织试点工作。针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技大学与中科院研究所合作,2009年陆续创办了数学、物理、应用物理、力学、生物、光电工程、材料科学等7个“科技英才班”,旨在通过科教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培养国家未来需要的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2009年,在现行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南京大学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计划在10到20年内为基础学科领域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

2009年,浙江大学在竺可桢学院设立了“求是科学班”,加强学生科学基础培育,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目标。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措施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各大学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招生、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1. 严格选拔,动态管理

各大学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选拔拔尖人才,通常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全面注重科学基础,选拔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科学地看待和选拔“偏”“怪才”及“创新性人才”,其别优秀的学生可通过国际、国内大师面试后入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中学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将大学的一些人才培养方式前移到高中,使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不被高考指挥棒截断,在中学阶段全面追踪和选拔优秀学生,并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为切实选拔出最优秀的拔尖人才,各大学在培养过程中均实行多次选拔、动态进出机制,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计划进行培养,使他们保持“领跑”状态,并将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分流回原录取院系学习。

2. 强化通识教育,自由选择专业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着眼于培养基础科学中的领军人物,强调“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就要求扬弃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强调实施本科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设立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在低年级学习通识课程和宽口径基础课程,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 ( 人文社科) 基础的培养。在第二学年,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阶段。

3. 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各大学均强调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科研上的巨大潜力,造就学生优秀的学术素养。如清华大学考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设置核心课程体系,选用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水平教材,高度重视基础训练、 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培养,通过研讨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鼓励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鼓励学生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向选择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选课计划。

4. 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学习环境

各大学均重视师资配备,均配备最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知名学者和国际一流大学知名教授授课。如清华大学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院士、长江学者等担任首席教授。首席教授负责主持制订培养方案,组织协调项目实施。聘请教学名师、知名教授担任项目主任,配合首席教授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和项目管理,在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按1:3的师生比例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教师和社会杰出人士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研究训练等提供指导,并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参与教学活动。

5. 重视培养国际意识,建立国际化培养体系

现代大学已置身于国际化的办学环境,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人才参与全球竞争成为可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注重拓展学生国际化教育教学模式,深化国际合作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全球的意识、胸怀天下的境界。一是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关学科专业制订培养计划,选用国际一流大学优秀教材。二是通过聘请国际知名学者讲学、授课以及任职,以及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途径营造国际化与多元化文化的校园氛围,从而为学生提供接触国际学术动态、与国际学术大师交流的机会。三是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研习、暑期学校等方式,分期、分批选派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学科领域前沿。鼓励学生利用国外条件开展研究工作,尽快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

6. 注重贯通式长周期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本-硕-博贯通式的长周期培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安排上进行通盘考虑,强调本科―硕士、硕士―博士的培养计划的贯通,减少一些课程的重复性开设。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积极推进贯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三明治”模式,即每年选拔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国外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再回到浙大攻读博士学位,从而完成整个学业。南开大学的伯苓班和省身班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专业教育和本科四年级时开设硕士生课程、以及研究生与本科连通的培养模式,即 2 + 2 + 1 + 3 的培养模式,培养理学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前两年实行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第三年进行分专业学习;部分研究生课程将下移至第四年进行;第五年,实行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习;最后三年,进行课题研究。

三、对我国高水平大学继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品德、知识和能力等基本要素,构成成才的基础;二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目标选择、优势积累和创新业绩三大显著特征,它们是成才的关键;三是强调创新业绩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指出由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兴业精英和工程英才等四类人才构成;四是强调具有国际竞争力。

1. 加强德育、德商与智商并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高素质”,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和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第一位的基本素质, 德才兼备、众望所归是高素质人才得以“拔尖” 的必备条件。德育决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方向性问题,关系教育的成败和人才的优劣。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对祖国和人民、对社会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这不仅是学生未来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2.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既应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应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应对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结构提出的要求,尊重和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结构等方面,努力办出各自的特色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多种类型高级人才的要求。

3.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兼顾

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了宽广而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了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在科学上有所发展,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毕业后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一是要加宽加厚基础理论课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生除了应具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尤其应加强人文、社科以及艺术美学方面的课程。二是要开设大量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综合课程系列和跨学科课程、讲座。打破过去狭窄的专业范围,让学生选修相关的学科课程,增加大量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实际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既需要通才又需要专才,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必须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能因强调通识教育而弱化专业教育,也不能因强调专业教育而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

4. 重视实践培养,在实践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实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更重要的要让他们及早投入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去。尖子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有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促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重要部门的合作。

5. 整合优势资源,营造一流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国内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和培养制度安排上,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针对某些智力超常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在课程选修和培养途径等方面,采取某些特殊的措施,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在学校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冒尖的良好环境;形成倡导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是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人才的健康成长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6.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学奖励和考核制度

要真正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必须依靠名师、大师。“名师出高徒”,这是至理名言,只有让名师带“高徒”, 指导“高徒”,才能出“高徒”。名师游离于培育人才之外,只顾自己搞科研、写论文,是不可能出“高徒”的。为了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改变现有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要从制度上解决名师上讲台问题,对教师的考核要区别对待,如担任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的导师,不要刻意要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数方面与其他教师一样“达标”,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身上。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

[2]超常教育30年:站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前沿[DB/OL]. .

[10]浙江大学2010年“求是科学班”招生简介[DB/OL]..

[11]清华大学出台“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DB/OL]..

[13]上海交大在南模中学设“创新人才基地”[DB/OL].http: /action- viewnews-itemid-35244.

[14]南开大学设立“伯苓班”“省身班”自主招收理科尖子生[DB/OL]. http:/roll/200911/24/10000307-100447038.htm.

[15]周其凤,王战军,郭.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研究提出中小学科学学科素养,更新中小学科技教育内容,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横向配合。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

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修订普通高中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标准,明确对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的要求。修订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鼓励普通高中探索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的跨学科探究活动。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互动衔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列入教学计划,系统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

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组织开展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等课程改革,推进高校科学基础课建设。加强科学史等科学素质类视频公开课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推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和创业就业基地,大力开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为青年提供将科技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渠道、平台。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