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2-13页例1、例2、例3。

[教材简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共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第二课时主要是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本设计是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例1从比较方格纸上每组中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入手,引导学生把少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相对简单的熟悉的图形,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方法在图形面积计算中的作用,并为进一步的探索活动提供基本思路。例2引导学生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教材一方面突出了平移在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实现转化的目的。例3的重点则放在探索平行四边形与转化成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上。

[教学目标]

1、懂得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理解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操作、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面积是多少》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你们还记得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吗?(学生回顾并交流了上节课学习的“四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插图。判断每组中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

(1)观察每组的两个图形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生1:我是通过数方格的方法知道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的。

生2:我是通过平移的方法知道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方法一:数方格法。

方法二:平移法。

(2)师问:比较上面两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学生经过比较和交流,一致认为方法二比较简便。

(3)师小结:把每组左边的图形经过分割平移,就转化成了和右边一样的图形。转化法是我们以后经常要用到的方法。教师利用课件演示。

2、课件出示例2插图。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1)师问: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方格纸、直尺和剪刀动手操作)。

(2)组织学生汇报。

①从平行四边形左边(或右边)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向右(或向左)平移,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②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然后向右平移,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想出很多方法,分割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让学生体验各种方法的合理性,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掌握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并且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3、课件出示例3。

(1) 要求学生从教材第127页上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

(2)组织学生把它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完成例3中的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填表)。

(3)指导讨论:(课件出示讨论提纲)

① 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4)、教师启发性小结:我们用割拼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从什么变成了什么?,什么没有变?。再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板书:(略)。

如果用S.a.b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

(5)教学“试一试”(先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指名说一说所应用的面积公式。)

设计说明:学生经过动手操作、转化、计算、填表、比较等一系列实验活动,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究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巩固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右图的面积是( )

①15m ②15m2 ③15cm2

2、操作练习:(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测量出有关数据,再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说明:练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资料链接]《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学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知识有:

1、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3、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2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P64-65

例1、例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感悟“化归”的数学思想,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活动兴趣;学习习惯:操作习惯

;学业成果:简单应用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平行四边形纸片、平行四边形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一、复习导入

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说一说下面各是哪些图形?

2.我们最近研究的是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4.

揭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能有针对性、清晰有效地运用相关的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

二、探究新知

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经历面积的推导过程,具有一定的猜想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感悟“化归”的数学思想,并获得成功体验。

(一)猜测

1、首先我们通过数格子来看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并在课堂练习本上记录。

2、还是通过数格子来看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也做好记录。

3、比较两次记录结果,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4、比较这两个图形,你还发现了什么?(长和底,宽和高相等)

4、根据这个发现,你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二)推导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用平行四边形的底乘以对应边上的高求面积的方法是正确的,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呢?现在做个实验: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刀,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不想试一试?

1.(学生操作后)提问:

①你是沿着哪条线把平行四边形剪开的?

②剪开后,你是怎样拼成长方形的?(边回答边演示)

2.学生操作后教师提问: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形成完整的板书)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

(三)应用

1.根据公式,说说要想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填表

2.判断题

(1)

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

(2)

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

(

)

3.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正确明白操作要求,能够主动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并且边操作边认真记录。

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等活动,亲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经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解决问题有充足信心,能主动思考、积极作答。

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并且正确率高。

三、巩固练习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感悟“化归”的数学思想,并获得成功体验。

1、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地,面积是24平方米,底是6米,求这块地底边上的高是多少米?

2、选择合适的条件计算面积。

合作学习的意愿强烈,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在学习过程遇到困难,能积极寻求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我们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何推导,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S=ah

=5×2.5

=12.5(㎡)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是12.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S

=

a

h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转化

书面作业设计

校本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P65

试一试

课型

练习课

教学

目标

1、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初步学会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有关数据。

3、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高),正确地求高(底)。会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经历观察图形、分析数据的学习过程,寻找必要条件计算相应数据。

5、初步形成仔细观察图形、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灵活仔细地整理数据计算面积以及对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分析理解。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活动兴趣;学习习惯:操作习惯

;学业成果:简单应用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平行四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一、基本练习

能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高),正确地求高(底)。会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CM)

(1)

(2)

(3)

师:逐题统计做对的人数,第(3)题,你为什么要用20×10来计算?

生:平行四边形的形外高是10CM,对应的边是20厘米,所以我用20×10求情形四边形的面积(两三人说)

2、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0厘米,比底长10厘米,求他的面积

(3)

第65页的第3题

师:第(1)题要注意什么,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生:第(1)要注意把8厘米化为0.8分米,他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

师:第(2)题的底是几厘米,他的面积是多少?

生:第(2)题的底是40厘米,他的面积是2000平方厘米。

生:我先算草坪的面积,再算铺平共需多少元,算式是24×31×47(两三人说)

师:逐题统计做对的人数

小结: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经历观察图形、分析数据的学习过程,寻找必要条件计算相应数据。

二、变式练习

初步学会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有关数据。

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高)正确地求高(底)

经历观察图形、分析数据的学习过程,寻找必要条件计算相应数据。

师:大家把书翻到65页,做第2题

1、师:展示学生练习,全对的举手,在平行四边形中,怎样求高,怎样求底的长度

生:底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两三人说)

小结:在平行四边形中:S=ah

h=S÷a

a=S÷h大家要熟记三个数量关系。

2、用平行四边形的是指解决下面的问题,

(1)S平50CM2

求C平

(2)C平=70CM,求S

师:第(1)题要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

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相等的

师:已经知道了一条边是25厘米,要先求什么,才能求他的周长?

生:先求他的另一条边长才能求他的周长

师:大家做这两题

解:500÷20=30CM(底)

解:70÷2-25=10CM(底)

(30+25)×2=110CM(周长)

10×20=200CM2(面积)

师:第(1)题做对的举手,第(2)题做对的举手

小结:我们要运用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既发展了我们的思维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独立练习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他的底是2.5分米,高是几分米?

(2)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分米,是高的2.5倍,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

平行四边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30米和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5米种1棵树,共要种几棵树

(4)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底是20厘米,另一条边上的高是15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第(1)题做多的举手,第(2)题做对的举手用10÷2.5=4,先求出高,

师:第(3)题先求周长,再求种几棵树,做对的举手

师:第(4)看图,先要用60÷2-20=10求出另一条边的长度,再用20×10求出他的面积

做对的举手。

对解决问题有充足信心,能主动思考、积极作答。

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并且正确率高。

合作学习的意愿强烈,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在学习过程遇到困难,能积极寻求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三、总结

初步形成仔细观察图形、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拓展:

比较平行线间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我们知道了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对解决问题有充足信心,能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积极作答。

平行四边形面积

S=ah,

a=S÷h

h=S÷a

周长=邻边长度的和×2

边长=周长÷2-另一条边长

书面作业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在探究和尝试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

2、问:如果我想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想知道哪些数据?

二、探究

(一)、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1、学生猜测

2、各自表述理由

3、二次修正猜想

(二)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1、小组借助工具验证猜想

2、交流汇报

3、三次修正猜想

4、借助课件进一步理解

(三)自主验证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底×高求面积

(四)得出结论

结:如果用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用a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

用h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ah

三、巩固练习

1、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

2、3、你能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机动)

四、总结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猜想:

拉动(面积变化)

转化(面积不变)

验证: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4篇

1. 探索浮于表面现象

案例: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师A:

(1)动手操作:学生拉一拉不易变形的三角形学具,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2)设问: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说说为什么。

教师B:

(1)观察情境图片: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指出自行车上、篮球架上的三角形,用来固定新栽的树木的三角形支架。三角形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2)动手操作,学生拉不易变形的三角形学具,引导学生体验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深入探索。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只用这三根小棒你能摆成不同的三角形吗?(学生尝试摆三角形,感悟只要3根小棒一定,只能摆出唯一的三角形。)

[思考]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之一,是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的内容。如何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A用让学生拉一拉学具的方法进行了简单处理,接着就是举例说明了,显然这样的探索是浮于表面现象的,学生没有深入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只能得到一个初浅的认识。而教师B的安排分三个层面,思路清晰,层层深入,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学生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教师B就抓住了这个起点,通过情境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揣测三角形的作用;接着通过拉三角形学具进行体验,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深刻;更别出心裁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引导学生从数学思考的角度来深入理解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感受深刻。

2. 探索结果成为摆设

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A:

(1)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反馈初步想法,出现两种想法:邻边×邻边=面积;底×高=面积。

(2)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得出“邻边×邻边=面积”的方法是错误的。

(3)用剪拼法证明“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正确的。

教师B: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底和高的相关知识。

(2)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反馈:出现两种猜法:邻边×邻边=面积,底×高=面积,两种答案产生矛盾冲突。

(3)验证:提供格子图、剪刀等辅助工具,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反馈不同验证方法:⑴数格子;⑵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重点演示两种割补方法,引导学生提炼学习方法:转化。进一步验证“邻边×邻边=面积”和“底×高=面积”,哪种方法合理。

(4)让学生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再一次验证明确“邻边×邻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不科学性。

[思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转化的思想是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地位。如果掌握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活动、体验、探索、建构”是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思路,在学生已有认识基础上加以引导。但是,教师A将不正确的探索结果仅作为摆设,只用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就轻易地把“邻边×邻边=面积”的方法否定了,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B的数学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从不轻易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探索发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出来后,首先通过数格子初步验证两种方法是否都合理;接着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验证两种方法是否合理。此刻,学生虽然已基本确认“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正确的,但教师还是不忙于下结论,又让学生通过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进行验证,使学生心服口服,不仅知道了“邻边×邻边=面积”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系,使学生的认识提升了一个高度,一箭双雕。

3. 探索缺乏思考性

案例: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师A:

(1)问题引入。对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们知道些什么?

(2)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否正确。

(3)学生有的测量,有的剪角,有的折角等,虽然方法不同,但结果都是180°。

(4)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B:

(1)了解学情。对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们知道些什么?

(2)设问: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是内角和?(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并不清楚。)教学中首先来理解这两个概念。

(3)设问: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吗?(大多数学生说不上来。)

(4)出示正方形,问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几度。当了解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内角和是360°后,启发学生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那么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积极展开探索。)其他的三角形呢?

[思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5篇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尤为重要,因为猜想可以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引导猜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1】圆柱体的体积导入环节。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形体?

生:一个是圆柱体,一个是长方体。

师:谁来猜一猜,哪一个体积大?

师:如果我要准确比较出它们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办法?

生:求出它们的体积。

师:怎么求?

生4:长方形体积=长×宽×高,或者是底面积×高。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圆柱体的体积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以上的案例中,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新知的学习需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可以通过求体积的方法进行比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对新知的探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二、引导猜想,为学生动手探究助推

【案例2】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出示以下三组数据:

(1)2、4、7 (2)3、5、8 (3)7、8、9

问:上面的三组数据,到底哪一组数据的纸条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的猜想结果不一样,该怎么办?该怎样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呢?

生1:用纸条摆一摆。(学生通过摆纸条发现第三组纸条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而另外两组不可以)

师: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却围不成呢?你能发现可以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2: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

【反思】猜想是学习、研究数学的好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积极创设猜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并让探究的活动指向问题,即三角形三条边长短之间的关系,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有效地提高了探究的深刻性。由此可见,操作前的猜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引导猜想,为突破重难点架桥铺路

【案例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师(用课件出示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它的面积怎么求呢?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如果想让它的一半种上黄瓜,只有一根绳子,你有办法可以把这块地平均分吗?

生2: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通过演示,学生都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一个三角形)

师:你能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猜想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反思】怎样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般学生容易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但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学生理解不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现象,推测图中三角形的大小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并借此深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种直观猜想更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公式,自由自在地徜徉数学世界。

四、引导猜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案例】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教学片段

应用题:有一堆苹果,每次运走30箱,需要36次才能运完,现在准备30次运完,每次要比原来多运多少箱?

(学生经过思考后,列出:30×36÷30-30)

师:还有别的解法吗?

生1:可以列成30×(36-30)÷30的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师: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原来要运36次,现在只运30次,多出了6次,每次为30箱,也就是说多出了30×6箱,把这些多出来的箱数再除以30次,得出的数字就是现在比以前多运的箱数。

【反思】“求异”是数学猜想的灵魂,没有了求异思维也就没有了猜想。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猜想,学生一开始用最常规的算法来列式,经过教师的一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解题方法,对知识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可见,通过数学猜想,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激活学生新的学习状态。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6篇

一、引导猜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1】圆柱体的体积导入环节。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形体?

生:一个是圆柱体,一个是长方体。

师:谁来猜一猜,哪一个体积大?

师:如果我要准确比较出它们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办法?

生:求出它们的体积。

师:怎么求?

生4:长方形体积=长×宽×高,或者是底面积×高。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圆柱体的体积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以上的案例中,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新知的学习需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可以通过求体积的方法进行比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对新知的探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二、引导猜想,为学生动手探究助推

【案例2】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出示以下三组数据:

(1)2、4、7 (2)3、5、8 (3)7、8、9

问:上面的三组数据,到底哪一组数据的纸条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的猜想结果不一样,该怎么办?该怎样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呢?

生1:用纸条摆一摆。(学生通过摆纸条发现第三组纸条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而另外两组不可以)

师: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却围不成呢?你能发现可以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2: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

【反思】猜想是学习、研究数学的好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积极创设猜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并让探究的活动指向问题,即三角形三条边长短之间的关系,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有效地提高了探究的深刻性。由此可见,操作前的猜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引导猜想,为突破重难点架桥铺路

【案例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师(用课件出示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它的面积怎么求呢?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如果想让它的一半种上黄瓜,只有一根绳子,你有办法可以把这块地平均分吗?

生2: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通过演示,学生都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一个三角形)

师:你能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猜想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反思】怎样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般学生容易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但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学生理解不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现象,推测图中三角形的大小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并借此深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种直观猜想更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公式,自由自在地徜徉数学世界。

四、引导猜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案例】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教学片段

应用题:有一堆苹果,每次运走30箱,需要36次才能运完,现在准备30次运完,每次要比原来多运多少箱?

(学生经过思考后,列出:30×36÷30-30)

师:还有别的解法吗?

生1:可以列成30×(36-30)÷30的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师: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原来要运36次,现在只运30次,多出了6次,每次为30箱,也就是说多出了30×6箱,把这些多出来的箱数再除以30次,得出的数字就是现在比以前多运的箱数。

【反思】“求异”是数学猜想的灵魂,没有了求异思维也就没有了猜想。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猜想,学生一开始用最常规的算法来列式,经过教师的一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解题方法,对知识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可见,通过数学猜想,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激活学生新的学习状态。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7篇

【案例】

听五年级“认识负数”一课,教师这样引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负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德曼在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是假定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教师受这种效应的影响,往往把自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归属到学生身上,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代替学生的知识经验。其实,五年级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是找不到负数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是在认识了“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引进的,教师说“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正数和负数”这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无法达到问题预设的目的。

【重构】

师:老师说几句话,你能把听到的数据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吗?

要求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表示的意思。说出:1.小明家上个月收入3000元,支出2000元;2.王叔叔九月份做生意赚了4000元,十月份亏了2000元;3.公交车在2路站点下车5人,上车12人。

在课的开头设计了一个表示相反意义数据的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动手记录表示相反意义的数据,有助于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生有了这样的“任务驱动”,为最终得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科学方法埋下了有效的伏笔。

二、数学建模的“担心”

【案例】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不少教师总喜欢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来完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以前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说说如何计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来计算?如何转化呢?你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

以上的问题情境,后者为前者作铺垫,学生顺着问题就自然地知道解决的办法,失去了自主探究的动力,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得到开发。而这样的情境设置,恰恰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怕学生不能沿着自己设计的路子走,怕掌握不住课堂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说到底,教师考虑的仍是自己教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学。

【重构】

方格图中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提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受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影响,容易判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继续演示平行四边形的变化,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每次有变化吗?如何变化的?从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相邻边相乘,虽然平行四边形边的长短没变,但平行四边形的高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激问:难道就没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方法。进一步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求出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各自的平行四边形,动手剪剪拼拼,看看行不行。

交流发现:平行四边形最终都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学习,学生难免会受到之前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影响(负迁移),从学生的这一思维实际出发,放手让学生对新问题进行尝试探索,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冲突,这直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避免了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

三、课堂总结的“失真”

【案例】

很多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总会问上一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渐渐的好像成了课堂总结的一种固定模式了。可是学生的回应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就以最近听的“圆锥的体积”一课为例,与大家共同思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生2:我知道了圆锥和圆柱必须等底等高。

生3:我知道了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从学生的这些收获来看,只能说是对教师提问的一种应付使然,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机械地重复课题名称、罗列本节课的印象词,与我们期待的自我归纳、真实回顾相去甚远。

【重构】

师: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师:刚才我们是如何知道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能把过程描述一下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你今后的数学学习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吗?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等方面满意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前预设;课堂教学;课堂生成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生成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教学的精彩生成,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同时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使我们的课堂逐渐充盈着智慧、灵性和由此而萌发的勃勃生机。

如何把握课堂中的灵动资源,打造动态课堂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珍视“意外”,会有不曾预约的精彩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愉悦的课堂精彩,完全可以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然而,教师要及时地根据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善于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意外事件中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动态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二、善待“节外生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常会出现令人感到意外而惊喜的回答。面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要给予密切地关注与亲切地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资源开出灿烂的花朵。

三、把握“变化”,促成美丽的生成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四、利用错误资源,演绎别样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其实,数学课堂中的“精彩”很多时候都是出其不意的,我们备课时很难预料到,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从容地处理每个环节,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使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转变成精彩的“催化剂。”

案例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

(1)导入揭题

(出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我们让你去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制造冲突

请同学们利用作业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测量、计算并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测量时保留整厘米)。学生独立测量他认为自己所需的各条长度并进行面积的计算后集体交流、反馈。

你算得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学生回答:28平方厘米、14平方厘米、35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

汇报并统计人数。

(3)动态生成

谁来说说你的结果是怎么来的?

生1:我认为面积应该是35平方厘米,因为底边是7厘米,斜边是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推想得到,5×7=35平方厘米

生2:我认为面积应该是28平方厘米,因为底边是7厘米,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7×4=28平方厘米。

生3:我的24平方厘米用(7+5)×2得到。

验证得出生3说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而不是面积。

生4:我是14平方厘米,7+7=14平方厘米。――算得是两底边的总长。

在35平方厘米、28平方厘米有没有正确的答案在里面?(赞成生1的占大多数)

四人小组共同探讨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学生讨论)

想法一:

想法二:

活动平行四边形:先长方形再平行四边形,并把前后两个图形板画了下来;

同学争执下,多媒体课件演示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1.释放“错误”――显露学生思维过程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让学生计算并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结果,许多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是35平方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想得到。针对错误,让学生四人小组共同探讨“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是28平方厘米”从而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关注“错误”――引导学生辨别理解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认知;冲突;学习意义;小学数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即人文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最终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整个学习建构的过程包括四大要素:情境创设,他人协作,学习资料,意义建构. 那么何谓情境创设?何谓意义建构呢?笔者认为,情境创设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因为冲突的出现导致求知探索欲望的自然生发,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突破和思考,这才是建构主义意义上的情境创设. 何为学习意义的建构呢?不言而喻,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由求知的需求―探索求知的过程―满足求知的欲望―实践运用所求得的知识,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基于自我探索的求知历程,实现了独立的个体思维,这时候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意义. 笔者现根据自己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寓新于旧,诱导认知冲突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相当紧密,教师要紧扣前后知识的关联,认真分析和设计,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找准新知的生长点,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顺应、迁移的方式达到新的平衡.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要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要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拼接为长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由此渗透转化的思想.

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时笔者先从猜想引入,建立学生的思维链接: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认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学生由此认为,长方形两组对边相等并平行,所以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此时,笔者将同一个长方形拉成为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并要求学生求出这个拉出来的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边为9厘米,邻边为5厘米,高为4厘米),学生提出三种方案:方案1,底乘高9×4=36(平方厘米);方案2,底边和邻边相乘9×5=45平方厘米;方案3,(9+5)×2=28(平方厘米),那么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经过讨论,学生发现长边加短边乘以2求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由此,现在剩下两种猜想结果,一个是45平方厘米2(即底边乘邻边),另一个是36平方厘米(即底边乘高),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结果呢?这就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 此时学生用数方格的办法进行验证,把方格纸放在平行四边形上,看看有多少个方格,一个方格为1厘米2,此时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情况,不满一格的按照半格算,拼成了6格,这样就数出总共有36个方格. 由此,学生认为,数格子的方法是很准确的,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说明第一种猜想的长边乘短边是错误的.

以上教学,教师将新知和旧知有机融合,从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入手,诱导学生进行猜想,并由此展开验证实践,让学生通过错误的猜想,有效突破旧知,获得了思维的平衡,完成第一次自主探究.

制造陷阱,暗设认知冲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知识结构中的模糊点、易错点,进行精心设计,制造相应的错误问题,使学生的困惑日益加深,此时教师再插手进行引导,带领学生进行自救.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边乘邻边,即9×5=45平方厘米?说说你的理由.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可以的. 这个问题是学生认知的关键点,也是较为模糊的节点. 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陷阱,引发了学生的困惑:为什么数格子的面积和长边乘邻边相差9平方厘米?面对这一困惑点,我带领学生展开探究:我们将方格纸放在上面,看看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拉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到底面积有没有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如图1)

学生动手操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右边那个三角形剪下来,移到左边,拼成长方形,但还剩下几个方格,发现在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拉动的过程中,左边有个三角形到了右边,同时还多了几个方格. 也就是说,面积增大了,正好大了上面那9个方格,正好就是9平方厘米. 由此,学生发现,底边乘邻边之所以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因为求出来的面积比原来的面积大,而不是相等.

那么如何才能使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呢?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操作,学生继续展开探究,发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将这个图形移动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出示动态过程,如图1),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为什么要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拼接为长方形?

学生认为,长方形的面积是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于长乘宽. 可以通过转化,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由此,学生根据这一转化,认为这里的9是长方形的长,也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边,4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 因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9×4=36厘米2,由此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以上教学,教师巧妙制造陷阱,诱导学生产生困惑,并由此产生了“要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的心理动机,实现了对错误的成功自救,突破了思维误区,拓展了思维空间.

变式问题角度,强化认知冲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练习是进行新知巩固和运用的必要手段,也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通过对问题的变式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新概念和规律,对所学旧知进行巩固,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和发展,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那么,如何在练习中变式问题角度,强化认知冲突,及时巩固新的知识平衡呢?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习题:

(1)如图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厘米,BC是24厘米,求CD是多少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厘米,BC是24厘米,以CD为底边时,它的高是18厘米,求它的面积.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厘米,BC是24厘米,以CD为底边时,它的高是18厘米,BC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针对这些习题,笔者进行层层引导: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题目中已经给出了什么?学生从题目中找到已知条件,而后展开思考,认为要先求出CD的边长,为什么?因为根据面积计算公式底边乘高,已知CD底边的高是18厘米,那就要求出底边CD的长度. 针对习题(3),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出BC底边的高,需要知道什么?你认为要先求什么?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认为已知底边BC的长度,那就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面积计算出BC底边的高. 由此,学生在习题练习中,一步步找到问题解决的步骤,通过层层突破,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有了深刻理解和运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10篇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选择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得以平衡,最终使预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一致。

关键词:教学方法;主动性;学效果

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 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 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注意的问题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前者指的是合理选择已有的教学方法,后者是指 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2、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3、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 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4、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

其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 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学 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较适合于中高年级,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统性较强的内容。

其次,只有实现有关教法的优化组合,才能为提高教法的使用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多种因素、多种方法的综合作用。巴班斯基曾指出:“不存在教学方法上的‘百宝箱’。”美国的富兰克尔也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行之有效的,唯一的‘最佳方法 ’。”因此,简单否定某一种方法或把某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加以夸大,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再次,应注意选择教法和使用效果的有机统一。选择教学方法,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得以平衡,最终使预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一致。为此,就应充分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也就是说,应按照学生学习的一般程序来选择或设 计教学方法,切忌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的做法。教学方法选择的程序,在一般的教学论中很少涉及。巴班斯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值得我们借鉴。按其基本 精神,选择教学方法的程序,大致包括三个步骤:(1)明确选择标准;(2)尽可能广泛地提供有关的考虑方法, 便于教师考虑和选择;(3)对各种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比较。

二、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学纲、分析教材,确定目标。由于教学方法始终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约,因此,要选 择好教学方法,就必须首先了解大纲的精神,理解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

第二步:选择教法、综合比较,确定方案。选择教法既可直接考虑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也可采取将有 关基本的教学方法加以有机组合的办法。特别是后者,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绝大多数教师所采用,应作重点考 虑。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一节课中教材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分阶段来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

下面,以“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说明教法选择的做法和步骤。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关于平行四边形概念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 特征”。这部分教材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由的红领章引入,通过度量引出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 2)解释说明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一特征;(3)通过教具演示和插图等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可变性这 一性质,并举例说明它在实际中的应用;(4)分别介绍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5)用韦恩图说明平行四边形、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及其特征。为此,该课时的教 学目标可确定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及其在实际中的简 单应用,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从属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结合教学进行热爱和端正学习目的的教育。

为了实现平行四边形的教学目标,我们可选择或设计四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当然教学方法的选 择和设计还远远不止这些。从表中四种教法的选择和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方案1主要采用的是阅读辅导法, 另配合练习法和讲授法,体现了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思想。方案2、3、4则是将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加以有 机组合的结果,是一种被人们广泛采用的做法,体现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思想。在假定暂不考虑学生实际 和教学条件的前提下,我们认为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案都是可以的。但若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小学习的难度来看,采用方案4则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完成。?表中,方案2中的“直观演示”是指教师将一些外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实物或教具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方案 3中的“操作演示”是指教师用两两相等的四根木条制成一个可形变的平行四边形教具。方案4中的“幻灯演示 和谈话法”是这样设计的:这两条线是什么线?为什么?这两条线平行吗?这个图形是几边形?上、下两边平行吗?为什么?左、右两条边呢?随即引出平行四边形这一 概念。表中的“练习法”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而安排的一组图形判断题。

综上所述,选择教学方法,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得以平衡,最终使预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一致。为此,就应充分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也就是说,应按照学生学习的一般程序来选择或设 计教学方法,切忌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的做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核心概念;几何教学;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86-01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和重要部分。俗话说得好:“梳理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提纲挈领。”在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核心概念,就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性概念进行同化迁移,从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在小学几何教学中,如何紧扣核心概念,提升教学实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抓住概念本质,选用典型素材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是从本质出发来讲解几何概念,而是采用一些标准图形,将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扩大化,这给学生的思维认知造成了一些误区。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抓住几何核心概念,使用的教学素材缺乏典型性。因此,教师应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核心概念出发,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具有典型性的概念表象。

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在学生基本掌握基本的三角形概念定义之后,笔者出示图1,并提问:“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对比这些图形,请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熟悉了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二、梳理概念结构,建立知识关联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知识与知识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我们可以借助概念的再生功能去构建概念体系。但由于小学生缺乏整体感知,容易对概念本质产生误解,为此,教师要加强核心概念的结构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笔者先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等知识,并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学生经过猜想和动手实践之后,认为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另外,学生还用图示法梳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如图2)。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对概念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明确概念之间的衍生性和关联,促使学生深刻地掌握概念的本质。

三、经历概念形成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他们需要经历充分的观察、操作等过程,才能理解概念。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出示了一个长方形的活动框架(如图3),让学生变换这个活动框架,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后,发现可以将长方形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4)。此时,笔者追问:“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变化吗?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和辨析,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以及对应的高有关。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猜想:能否借助长方形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认为可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从而将其转化为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在上述教W案例中,笔者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促使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了深刻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12篇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导学案的要求自学。 

我们的导学方式是把教学内容分成问题与方法两大块。体现在导学案上,就是把导学案分为两栏,一栏是“学”的过程,一栏是相对应的“导”的过程。学的过程以问题串联。问题分层设计,如预习中独立解决的问题,需要合作探究完成的问题,在探究中生成的问题等。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和课堂教学中,始终要用问题引导,着眼于导而非教。 

《梯形的面积》主要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怎样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怎样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整堂课,学生始终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对应的“导”栏则渗透方法指导。如“学”栏里,“请你写出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那么在“导”栏里就有这样的方法指导:“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吗?”“请回顾一下,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 

学生写出梯形的推导过程后,在“学”栏继续提出问题:“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吗?”相应的“导” 栏则提示:“除了‘拼’的方法,你还可以试试分割的方法哟!”这一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了“导”的目的。 

二、交流质疑 

交流质疑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结对合作交流。同组结成对子的两名学生与对方交流分享自学中的收获。在《梯形的面积》中,对子可互相交流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比如,说说自己是如何想到梯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关系的,如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的,等等。 

二是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成员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包括分享学习成果,讨论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等。表达、倾听、思辨是主要学习方式。本节课,小组成员主要采取了借助梯形纸板或画图讲解推导思路、形成共识的交流方式。这个过程对学困生很有帮助,学优生也在讲解中得到了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进行巡视,看看各小组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推导公式,同时观察各个小组在推导时遇到了哪些共性问题,以便在全班展示时适时点拨。 

三、展示释疑 

交流展示环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达到巩固知识、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此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大胆阐述不同的意见。 

教学中,各小组利用组员的特长进行综合展示:会画的上台画面积转化示意图,会说的根据示意图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一个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提出新的方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展示中,教师经过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了如下三种思路。 

一是用拼摆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图1),得出“梯形的面积=平形四边形的面积÷2=(上底+下底)×高÷2”。二是分割图形,连接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图2),得出“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三是用分割法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3),得出“梯形的面积=平形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形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底×2÷2+三角形的底÷2)×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因为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三种方法是师生、生生的思维反复碰撞的结果。其间,学生走过很多弯路,也迸发出很多智慧的火花。这正是展示释疑的精妙所在——在交流、碰撞中生发问题,解决问题。 

四、巩固拓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13篇

通过剪、移、补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创意生动课堂方案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数学创意生动课堂方案一

学情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后面学习梯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及立体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移、补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生:剪刀、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怎么知道?(黑板上写着)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师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二、自学互学,探究新知。

(一)引出数学思想方法,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数学家们动手实验得来的,今天,你们想不想像数学家一样,自已动手实验,找到求平行四边形面

积的方法?(想)研究是要讲究方法的,今天的研究,我们将要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呢?大家能猜到吗?

2、师:下面请大家做一道练习。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谁能勇敢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生答: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9×5=45m2)

师:利用公式计算面积非常地快。(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并贴一个长方形的图)

师:那第二个图形呢,谁能用__捷的方法算出它的面积?(生:把中间的图形移到下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计算面积,10×6=60m2)

师:还有别的移法吗?(师课件演示另一种移法)看一看,这样移,可以吗?3、师:刚才这位同学非常机灵的把原来的组合图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再计算面积。其实这就是数学家们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猜一猜是什么?(转化)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同意)我们数学家呀,就是把这种方法叫做转化。(师板书:转化)

师:转化就是把未知的变成已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研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怎样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铅笔,剪刀,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学生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时间:4分钟)

2、师:老师把你们的作品拍成图片,看,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长方形)你们真会思考,动手能力也强,有数学家的风采。老师不知道怎么剪,我想请同学们来教教老师。其它同学在下面监督,有问题随时提出。

(生: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再沿着高剪,向右平移,变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

师:跟他们的方法一样的,举手。(生举)真棒。同学们成功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3、课件演示强调剪拼要注意的事项。

师:昨天,老师也剪几个平行四边形,看一看。行不行?大家一起说?(不行)为什么?(因为这样剪,就变不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了)对,所以,我们一定要沿高剪,这样才能拼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

师:那老师这就去剪拼。这样剪行不行?(不行)为什么?(这样剪,面积就变了)你同意吗?你能再说说吗?转化时,我们不能改变原来面积的大小,面积变了,求出的还是原来图形的面积吗?(不是)

师:我们把刚才操作的过程通过电脑再演示一次。(电脑演示剪的各种方法。)有些同学还有别的方法以,我们一块来看看图片。

4、找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

师:通过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我们能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生汇报。师电脑展示

师:你们找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了吗?(找到了)请你们大声地告诉现场的老师(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为什么是底乘高?(因为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说得真完整,把掌声送给他。

师:用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你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三)总结

1、师:今天,我们五(4)的同学,用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画、剪、拼的等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推导)恭喜你们,个个都是小小数学家了。

赶紧用_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四)数方格,验证公式1、数方格

师: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到了长方形面积,其实,我们同样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着屏幕上的,我们一块来数一数。

师:再一次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同样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也再一次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2、师:通过公式观察,如果我们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谁的底和高?老师的答案中比你的多了两个字,为什么得强调是对应的?比如这一个平行四边形,7cm对应的高是(6cm),5cm对应的高是(8.4cm)。三、练习巩固,大显身手。

师:下面,就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去解决问题。四、总结升华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种方法—转化。通过转化,我们可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新问题。这种数学思想方法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它。希望同学们以后能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难题。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转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h

数学创意生动课堂方案二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的卡片、点子图、小棒;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

1、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仅能够正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认识10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

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介绍你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

(2)数一数:

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一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10来表示。

(3)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点子图。看书上的计数器的图,让学生感受9颗后面再加一颗就是10颗。

看书上的直尺图,你能说出10以内的数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小结:明确9加上1是10,10去掉1是9,10排在9的后面。

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上的数字填完整,再抽象出数轴,明确10以内的数序。填空:书上P67页,第1、2两题。反馈第1题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2题呢。

(4)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9和10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10比哪些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5)区别10和第10

自己画一画表示10的物体:画o,画好后请同桌同学数一数校对。师拿出学生刚才画的圆OOOOOOOOOO,给左起第10个O画上黑色和右起第10个O画上红色。

(6)10的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练习,说说写10与以前写的数有什么特别?

三、10的组成

1、10的组成

(1)同桌合作,学习10的组成,一个分,另一个记录。归纳10的组成。

(2)10的组成有几种?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可用手指强化记忆

2、练习巩固:

(1)击掌组成10

(2)说数组成10

(3)连线:P65做一做

(4)10的组成和分解的运用如套圈活动:练习九第3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增长了什么本领?

五、课后小记:

学生第一次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学写中协调性比较差,写1合0时都是要求略斜,组合后写成了尖尖的。如,问题在于前面写0时要求不够严格。

数学创意生动课堂方案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 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 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14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备课模式】

一人主备―集体研讨―形成个案。

【主备人陈述单元教学预案】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略)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这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圆的面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材中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课时分配:一共分为9课时。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拼摆、割补等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四、单元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难点: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分析转化推导出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五、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难点: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策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优势:这样的设计不但符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更体现了“落实四基,培养四能”的新课标要求。

第二部分:三角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难点: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策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半扶半放的教学策略。

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三部分:梯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策略:动手操作―课件演示。

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利于学生梳理解题思路。

第四部分: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把组合图形分割、添补成所学过的基本图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组合图形分割、添补成所学过的基本图形?

策略:以例题为例为了更好地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式。

采用的策略如下:

联系实际制作答题卡―小组合作填写答题卡―师生总结分割、添补法。

优势:使学生知道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选择、优化。

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 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 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前者指的是合理选择已有的教学方法,后者是指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 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二是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 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四是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

首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较适合于中高年级,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统性较强的内容。

其次,只有实现有关教法的优化组合,才能为提高教法的使用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多种因素、多种方法的综合作用。巴班斯基曾指出:“不存在教学方法上的‘百宝箱’。”因此,简单否定某一种方法或把某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加以夸大,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再次,应注意选择教法和使用效果的有机统一。选择教学方法,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得以平衡,最终使预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一致。为此,就应充分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也就是说,应按照学生学习的一般程序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方法,切忌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的做法。

教学方法选择的程序,在一般的教学论中很少涉及。巴班斯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值得我们借鉴。按其基本精神,选择教学方法的程序,大致包括三个步骤:(1)明确选择标准;(2)尽可能广泛地提供有关的考虑方法, 便于教师考虑和选择;(3)对各种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比较。

下面,以“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说明教法选择的做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