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

现代语文论文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论文主题词】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一、要立足整体设计语文教学目标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从属于社会大系统,这就决定了学校的各科教学必须受社会大系统的制约,即在学科教育目标上必须服务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这种理性认识,我们必须从教“语”教“文”的狭小天地里走出来,从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特点出发,以教育方针为依据,以21世纪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制定语文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必须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包括理想、道德、学习习惯、心理品质等),学生知识素质培养方面(包括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与教材外的语文知识等)和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包括语文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加以考虑,立足于整体设计,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

二、要立足整体优化,对教学各因素进行全方位改革语文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人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以人的发展来说,语文教育无疑是居于首位的,不但出于参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还因为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人的整个文化素质提高的基础。开放性语文教学,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时展的信息与实践应用三者相结合,构成完美的教学内容体系,加上它强调整体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育人优势。因此,要进行全方位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整体优化教学各因素:

①切实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素质,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③教材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优化教材因素,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如增加一些古诗、科学小品文和举办文学讲座等。同时,要开展大量的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

④由于开放性教学的灵活可动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注重创造性和艺术性,做到因地、因人而异,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⑤要倡导家庭文化活动,鼓励家庭文化建设,用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家风和家庭教育熏陶孩子,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4篇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实施建议中也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新课标将语法修辞知识独立于五大板块之外做出说明,可见语法修辞知识不可不教,而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语感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属对的综合性、趣味性、多样性使其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将属对教学作为语法教学的一种具体形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学生通过属对教学明晰词类系统。传统属对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词的“虚实死活”,属对教学中所谓的“实字”、“虚字(活)”、“虚字(死)”、“助字”等字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助词,其划分与我们现代语法的分类基本上吻合。属对讲究对仗工整,从形式的角度来看就要相同的形式相对。而进行训练时,从“一字对”开始训练学生对词类的概念,将相同词性的词进行主动的归类,对词类有了系统和理性的划分。其次学生通过属对教学培养造句能力。在练习“一字对”的基础上学生能初步明晰此类系统,那进一步行文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二字对”、“三字对”等多字对进行,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如主谓、动宾、偏正等基本造句格式。虽然我们如今的语文教学不要求学生们进行严格的属对创造,但就多数语文课堂不涉及属对,或只把属对停留在鉴赏层面而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属对训练,对其语法观念的形成和其他综合语文能力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语法教学不可不进行,属对教学对于语法教学的启示在于语法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完整的语法体系、记忆艰涩的语法术语,而是在于培养语感、合理表达、力求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从而进行表达与创作。

二、传统属对教学对怎样进行语法教学的启示

那么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应该怎样进行属对教学,怎样通过属对教学对学生进行语法修辞知识方面的指导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和思考。首先,是否应该将属对设计为独立的教学板块?早在宋代,属对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了,并编有相应的教材如《对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今日的教学基本上是以阅读、写作为中心的五大板块的教学模式,教材的编写也多遵照这种方式进行单元的编排。属对教学应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的学习中都有所涉及。但分散在五大板块之中进行教学可能会部分教师忽视属对的教学或仅仅将其作为课外延伸或是形式化的点缀,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语法修辞知识学习的作用。特别是在初中学段是可以在属对方面进行多一些系统深入学习的阶段,教师若是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属对教学,将是对学生语法知识乃至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教材的编写也会起到一个提醒作用,将属对中的一些语法知识巧妙地编入教材,更是对属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其次,怎样通过属对教学对语法知识进行学习?传统的属对教学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根据张志公先生的论述,进行属对训练时依次进行“一字对”、“二字对”、“多字对”的练习,从少到多,从明确词性到掌握句法规律再到掌握各种格式的变化,这种从字到词再到句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从流行较广的属对教材《笠翁对韵》中可以发现书中按三十个平声韵编排,每组韵都从一字对开始依次字数增加,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那么在现代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属对教学。由于针对语法学习的属对教学面对的是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基础,在明确语法修辞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属对的创作指导。属对教学可以渗透在古诗文的之中,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中的对偶、对仗句进行属对方面的教学。此外,可以也进行一些属对教材的学习,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练习。

三、结语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5篇

1.1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将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认知实现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协调起来,实现均衡发展。可以借助于一般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课堂目标加以实现,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及有进步。具体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表现在学生认知上、情感上及技能上。学生认知上主要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少知到多知、不会到会;情感上主要表现在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不热爱到热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技能上主要体现在学生从生疏到熟练及灵活运用。这些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最基本的就是提升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实现学生主观能性,同时最根本的是一种体现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同时,做好后期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工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此外,教师还应该做好自己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师过程中来,最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1.2贯彻“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分组讨论”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贯彻“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分组讨论”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首先需要树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的意识,切实提高阅读审美能力。教师不能够停留在高中语文现代文分析、试题讲解层面,还要充分考虑到应该给予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怎样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实现最有效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而不是牢牢锁住学生的考试分数。其次,教师需要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对于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需要深入到文章中,设身处地的了解当时作者写作的环境、情感情况,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也结合自身的感悟与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有传递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强化课堂有效引导。通过前期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征的全面了解,制定出一个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

1.3坚持教学反思,强化自我评价

坚持教学反思,强化自我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及创新意识,进而实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文大都具有思想深邃、笔法灵活等特点,仅仅是泛读是不可能形成自身独特认识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定期反思教学,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和质疑教学构想,及时找出教学过程中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原因,进而深入总结,找出改进和修改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正确有效的评价,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形式进行检验、校正,例如让学生写读后感、随笔片段、经典模仿等等,形成对现代文的直观感悟,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双赢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

2结语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6篇

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除了要考虑到本身的知识性,要加强与教学内容的关联,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充分考虑到本身的趣味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以图文声像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的冲击,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进而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与情绪占主导,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更能出现更多创新的火花,展现学生的个性,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辅

现代信息技术的确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如特殊的图画处理功能,强大的综合呈现功能,动态模拟现实场景等,但它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也不可能成为教学的全部。说到底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技术,从它本身来说,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优势但也有不足。其他教学手段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每一种教学手段,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只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而全面肯定,也不要因传统教学的不足而全面否定,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与其他教学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有机的结合体,其最终目标都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我们要坚持其辅,不要因此而盲目地排斥其他教学手段,不管什么内容均用现代信息技术,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不知道如何上课。我们要对每一种教学手段全面掌握,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科学选择教学手段,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发挥每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而高效的英语课堂。

三、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但是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将重点放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上,而忽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整节课下来就是教师在讲课件,学生在欣赏课件,完全以课件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无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视教学的具体发展,只是在就课件本身来讲解课件。这样的教学虽然是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可是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做好课前预设,要为学生的自主参与预留充足的空间。在具体的教学中也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随堂反映情况来对教学预设进行灵活调整,甚至可以放弃课件来另外寻找教学新形式。例如,一次我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来复习所学过的语法、句型。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语法、句型的掌握并不像我所预想的那般好,许多学生对此存在困惑。基于这种情况,我放弃了提前所预设的教学,而是以这些基本的语法、句型为重点来进行相关的讲解,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来一起进行。这样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举出了许多例句,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节课并不是按照预设的内容展开的,但是却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了旧知,从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交际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需要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领会的,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不是间接的,而是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不断的交流与交际,逐渐领会、感悟与体验的结果。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向学生以图文声像来展现相关的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激起学生说的激情,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也就是所说的交际性与实践性原则。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安排好材料展示与学生对话的时间安排。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交际情景之中,让学生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英语来进行思维,在不断的交际中积累词汇、增强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结语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字起源 社会语言 词典规范 言语活动 语言理论

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采用辩证思维方法,以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创建了解构主义哲学。他在《书写与差异》一文中讲道:“在传统的语言学中,哲学的统治导致了对文字的贬斥和排除……传统的语言学是一套哲学化的话语……无论它是否意识到,也无论它是否愿意。”(P47)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从远古走来,全社会进入了血液沸腾性情躁动的英雄时代,文化大繁荣也被作为一个社会话题提出来了。但无论立足于是传承抑或创新,文明绝不应该仅限于捣鼓一些离奇怪诞的词语。当代中国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解决一些早该明了却素未清晰的文化课题。本人在大学任教几十年,深感无论是谦逊问道的学子还是受人崇拜景仰的学究,对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还不甚了了。致使很多谬误在人们当中以讹传讹习以假乱真,最近有专家还苦心孤诣计算出了中华文明的“复兴指数”。长此以往难免为五千年文明留下污垢。评判人类文明只有两项客观指标,那就是人工建筑以及文字应用。关于人工建筑,2012年9月12日,署名汲东野等人在《法制日报》撰文指出,中国5年共垮塌37座桥梁云云,标题赫然醒目。从文化学角度判研此事,就远远不仅是桥梁圮毁而是人类文明的37处坍塌。不过本文无意讨论那种经国济民的大政方针,只是意欲阐发文字的性质作用及其社会意义,以图能对恢宏磅礴的古老文明拾遗纠偏,从而让伟大的东方文明免遭掩质埋光之虞,仅此而已。

汉字是全人类从古至今唯一一种数千年一直沿续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世界上林林总总的各类汉语教材或有关汉语的论著,无论出自何时何地,概莫能外地要论及汉字的起源、性质及其构形原理等基本问题,研究汉语而不谈汉字,将被学术界视为幼稚或被社会认为存在残缺。这就使得有关汉字研究的各种学术场合始终充满迷人的炫目光芒。不过既然讨论研究的是同一对象,按理不论采用何种理论方法,研究结果都该殊途同归。然而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汉字研究的成果并不令人乐观。对汉字的起源、性质、构形原理研究迄今没有形成比较成熟一致的说法。早些时候,用于记录汉语的汉字曾被某些欧美语言学家妄称为象形文字甚至把它说成是图画文字。然而语言学原理告诉我们,文字跟图画的根本界线不在于构形简单或复杂。在文字中一幅复杂的图画甚至雕刻,仅止于表示一个简单明确的音节;而在图画中却可能以一笔简略的笔划表示一起复杂的事件。汉字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民族文字当中毫无参照物和可比性,它既不是记录简单的语言音节,也不是表现复杂的生活事件。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8篇

如果说这场争论还有什么价值,还值得我们把它当作一个话题重新提出来的话,那就是它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性"作为一个问题,既具有历史性,又不乏当下性;既是地域性的问题,更是全球性的难题,特别是对于我们来说,就更非一个毫不关己的外部问题,恰恰相反,而是一个有着纠缠不清的切身性的问题。我们当前所要做的,不是鹦鹉学舌一般地跟着别人,老是嚷嚷什么"后现代","后启蒙","后历史"以及"后理想"等,而是应当塌塌实实地清理"现代性"的具体论域,从社会理论的角度,结合社会思想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的社会思想史,认真地思考颇具历史具体性,然而决不有悖于现代性之普遍有效性要求的中国现代性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性"作为一个问题之提出,从具体历史时间来看,是在十九世纪,尽管此前不乏对"现代性"的朦胧认识和直觉批判,比如德国启蒙思想家哈曼(Hamann)和赫尔德(Herder)等。马克斯·韦伯(MaxWeber)作为一个社会理论家,其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提出了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勾连关系,更在于他那个对同辈以及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概括性命题:所谓"现代性",即是"合理性";所谓"现代化的进程",就是"理性化的过程"。换言之,韦伯透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所发生的特殊辨证关系的研究,加上对世界上各大文明体系及其宗教理念的比较分析,不但揭示了"现代性"问题和"合理性"难题自身的复杂性,更阐明了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暧昧性。这样一来,韦伯就把"现代性"

问题转化成了理性的问题,现代性批判在他那里则变成了理性批判。

韦伯这样认为,固然有着浓重的康德主义的理性批判色彩和形而上学味道,但他毕竟为解剖和诊治"现代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韦伯在东西方探讨"现代性"问题时都成为了一个出发点,轻易绕不过去。

在西方,针对韦伯的"现代性"批判命题,出现了三种相互不同而又相互牵涉的"现代性"模式,分别为:

(1)

社会主义现代性模式(从马克思经卢卡奇,一直延伸到当代的法兰克福学派);该派的最大一个特点是矢志不移地进行工具理性批判,然而他们也正是在这点上走向了极端。

(2)

自由主义现代性模式(从韦伯经帕森斯,一直发展到卢曼);和社会主义现代性模式一样,这条路线也是一以贯之,二者之间并且始终处于紧张关系之中。

(3)

保守主义现代性模式(以托克维尔,舍勒和西美尔为代表);该派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不算顺畅,与上两派的激进相比,显得滞后,但近来又有复兴之势,越来越受到重视。

虽然上述三种现代性模式分别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性批判逻辑和社会改造方案,也形成了迥异其趣的社会理论进路,贯穿着百多年的西方社会思想史,相互之间或争执抵牾,或补充附和;或一枝独秀,或齐头共进。但是,到了当前,三者走向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朗,德国当代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尝试,他有关现代性哲学话语的阐述,把现代性问题的讨论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中国,韦伯同样也被当作了提问的基础,"韦伯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成为汉语世界现代性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另人遗憾的,我们在提问过程中,于不经意之间把韦伯的命题给置换了,普遍关注的是所谓的儒家(乃至道家,佛家等)伦理话语或宗教话语与现代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而把现代性问题又一次还原为中西二元关系问题,现代性问题的实质被基本忽略了。

近期,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刘小枫的力作《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不但在汉语世界重新激发起思考现代性问题的热潮,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把汉语世界的现代性讨论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该书通过全面清理西方的现代性话语体系,把现代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引入社会理论领域加以审理,主张要带着中国的现代性建设经验,参与到西方社会理论的修缮中去,以推进对困扰现代思想的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能够担当协调中西现代性的命运与共和历史差异之间的张力的中国社会理论。

显然,《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并非没有问题可以检讨,比如其中对于西方现代性的理解就有宽泛模糊的地方,把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现代性话语归整为一,是有悖于各自的历史经验的,而且美国作为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其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特殊贡献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其次,社会理论的本土化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行,如果有必要,也很可行,那么,又该如何进行,该书也没有加以深入探讨。

全面评价该书的得失,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我们只是想借用其中的一个基本论点,以便引发出笔者对于现代性问题的一些思考。这个基本论点就是刘小枫对于现代现象的形态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从形态面观之,现代现象是人类有史以来在社会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方位的秩序重排,它体现为一个极富偶在性的历史过程,迄今还不能说这一过程已经终结。1

因此,刘小枫认为,从现代现象的结构层面上来看,现代事件发生于上述三个相互关联,而又有所区别的结构性位置,并相应形成了三个不同的论域,分别为:

(1)现代化论域,主要讨论的是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

(2)现代主义论域,核心问题是知识和感受之理念体系的变调和重建;

(3)现代性论域,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的质态和形态的变化。

刘小枫把现代性问题置于个体--群体的心性结构和文化机制上加以考察,他的这一论点倒是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哲学话语不谋而合,遥相互应。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是想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揭示出社会文化的潜力",也就是说,要为现代社会的重建寻找到必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因此,哈贝马斯更多关心的是发展社会文化的可能性,而不是社会发展对外部自然的依赖性。他就此曾强调指出:

我对文化发展,法律和道德意识以及现代艺术的兴趣,一句话,我对整个价值定向的文化转变的兴趣,不只是消极的。社会一体化的力量从文化发展,宗教,法律和道德意识这个蓄水池中汲取的东西越多,政治和行政管理为了创造群众的忠诚,就越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行政手段难以达到的文化领域上,它们就越加依赖于潜在的学习可能性,和在文化资本中积累起来的具有爆发性的经验。2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作为一项设计在西方尚未结束,在全球更是处于展开状态。而现代性在当代的重建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便在于文化现代性(kulturelleModerne)。

毫无疑问,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解和现代性批判也是把韦伯当作起点的。换言之,哈贝马斯的基本立场也是理性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加以重建。众所周知,哈贝马斯的理性批判是通过所谓的"交往行为理论"而逐步展开并最终完整呈现出现的。按照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有关现代的解剖共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通过对理性概念的分析,提出了交往理性;

(2)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建议把社会分为"生活世界"和"系统"两大相关领域;

(3)通过对理性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分析,指明了现代社会在前进过程中所反应出来的种种病态特征及其根源所在,并努力给出自己的一整套诊断。

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的前言里,哈贝马斯开宗明义地写道:

(交往行为理论)首先涉及交往理性概念,我在对它进行阐述时虽然充满重重疑虑,但交往理性概念还是顶住了认知工具理性的短见行为;接着是两个层次的社会概念,它用一种并非只是修辞学的方法,把生活世界和系统这两个范式联系了起来;最后是现代性理论,它对当今越来越清楚可见的社会病理类型进行解释,认为现代病就病在具有交往结构的的生活领域听任具有形式结构的独立的系统摆布。因此,交往行为理论要尽可能地勾画出现生悖论的社会生活关系。3

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哈贝马斯对其作为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交往行为理论思路的自我概括。虽然他诊断现代性的入手是理性,但他的理性观有些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他批判理性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否定理性,而是为了捍卫理性,他对因理性批判而走向非理性和反理性的做法深恶痛绝。他认为:

理性永远都是可能达成全面谅解的根本。不仅如此,理性早已存在于历史当中,即存在于社会运动所取得的成就当中,例如,存在于民主法治国家的种种制度和原则当中。4

尽管哈贝马斯对理性持捍卫态度,但他并不否认当今世界上存在着数不胜数的非理性现象,诸如军备问题,贫困问题,生态问题,权利问题等等。不过,他同他两位老师阿道尔诺和霍克海默不一样,面对这些问题,他并不感到悲观失望,而是对在理性限度内克服这些问题充满信心,因为,在他看来,理性,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范畴,还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本来无可厚非,也无可指责。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病变,走向"片面化"和"形式化",决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后天性的;更准确地说,不是理性自身的责任,而纯属是人为造成的。

按照哈贝马斯现代性批判的结果,理性在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最大的病变形态,就是走上了片面的认知--工具化道路。理性的工具化和形式化,使现代性面临着重重危机。为了克服现代性危机,哈贝马斯给出的方案是"交往理性"。而所谓"交往理性"(kommunikativeRationalitaet),就是要让理性由"以主体为中心"(subjektivorientiert),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intersubjektivorientiert),以便阻止独断性的"工具行为"继续主宰理性,而尽可能地使话语性的"交往行为"深入理性,最终实现理性的交往化。理性的交往化应当以"普遍语用"(universalePragmatik)为前提,在一个"理想的言语环境"中,从分化到重组。

总之,在面对现代性的时候,科际整合是哈贝马斯的一把钝锤,理性批判和社会批判是他的一双利锥,交往理性是其策略,建设一个以民主和法治为基础,以审美为动力,以超验力量为调节机制的开放的乌托邦式的"交往社会",则是其最高追求。

但这里想再次强调指出的是,在对现代性的理解上,哈贝马斯和他的前辈,特别是和阿道尔诺以及霍克海默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同除了在于明显化悲观主义为乐观主义,以及进一步地与自由主义现代性,特别是以帕森斯--卢曼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现代性调和之外,还表现在悄悄地同二十世纪初以来以舍勒和西美尔为代表的德国保守主义现代性话语达成共识。如果说与自由主义的调和主要集中在哈贝马斯的早期著作的话,那么,同保守主义取得共识则是他在晚近著作中的立场,主要表现在他对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解上,及其有关宗教观念和神学话语的看法上。

至此,我们或许可以把上述两种来自东西方不同语境的现代性理论略加对比:刘小枫的现代性思考立足于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在反对左右两种激进主义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吸取各自的精华,试图建立起一种依靠宗教和法律加以约束的现代自由-民主社会;哈贝马斯则是坚定不移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黑格尔派马克思主义(具体说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主义传统,用自由主义的激进作为对自己的警醒,用保守主义的温和作为缓冲,试图通过继续宏扬启蒙传统,通过对现代社会的不断改良,实现现代自我转换的目标。

我在这里无意也无力提出一套与上述两种现代性理论话语相抗衡的话语体系来,只是想围绕着汉语世界的现代性建设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但需要指出的是,我的思考就是从上述这两种言路不同,语境悬殊,然而兴趣并无太大差别的现代性理论的关联出发的,而这也正是我在上文之所以清理他们的思路的目的所在。说穿了,我是想钻他们的空子,尝试在他们之间找到的一条进入汉语世界现代性问题的路子。

同样是关注汉语世界现代性问题,我和刘小枫有所不同的是,我比较强调中国这个特殊语境的当下现实,并努力结合这个现实来展开我的现代性思考。从《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小枫虽然也关注"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的问题,但由于他的侧重点在于建构一种现代性的社会理论,因而他在牵涉到当代中国问题时不是没有来得及具体发挥开来,就是被理论话语的阐述所淹没。而我不想也不敢建立什么宏观的理论体系,仅仅想从社会理论的角度,对汉语世界的现代性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的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社会主义现代性冲动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我想把我的立场定位在:从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出发(在这点上有别于刘小枫,而认同于哈贝马斯),吸取保守主义现代性话语,特别是德国保守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有关论点,主要是他们关于超验话语在现代性建构中的作用的观点(在这点上我支持刘小枫,而与哈贝马斯保持距离,尽管他后期越来越重视保守主义在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围绕着中国当前个体-群体的心性结构的质态及其文化机制的形态。具体思考如下:

1,工具理性批判问题:

工具理性批判是社会理论关于现代性的一个基本命题。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话语,自由主义的也好,社会主义的也好,保守主义的也罢,在对待工具理性这点上可以说是高度一致的,都认为工具理性独步一时是现代性问题的症结所在,工具理性批判是现代性批判的一条必由之路。当然,三派的工具理性批判在表现形式和激进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差别,比如社会主义现代性理论就显得比较突出,从马克思的"异化学说",到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的"启蒙辩证法",再到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概念,可谓是矢志不愈,步步深入。

然而,我们虽然处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冲动之中,对工具理性批判却是重视不够,甚至是无动于衷。放眼望去,我们周围形形的工具理性现象和局促不安的工具理性冲动随处可见,"蔚然成风"。一种"全能主义"5的理性观和实践观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所不同的是,先前的那种"政治全能主义"(比如"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等),让位给了"经济全能主义"("金钱万能论"等)和"科技全能主义"("技术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等)。这股"全能主义"的趋势目前是愈演愈烈,正在向文化,教育以及生态等理应得到捍卫的生活世界领域蔓延。

因此,在中国的现代性建设过程中,工具理性批判一上来就显得格外突出,我们不应当象西方那样,非要等到工具理性张扬到了极致地地步再来收拾和补救,而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工具理性批判当作中国现代性建设的起点问题和核心问题加以处理。

2,社会主义合法性问题:

进入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一大杰出成就就是认识到了其合法性危机的存在,并有意识地从社会理论和政治实践等多个角度去努力加以克服,从而使资本主义的发展突破了历史学家的预言,非但没有寿终正寝,反而显示出了比先前更大的生存活力和发展潜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无论是在国际共运还是在国内实践方面都遇到了重重的麻烦,处境极为不利。究其原因,大概在于,社会主义作为社会思想,社会制度以及政治意识形态,其合法性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更谈不上有效的解决了。

要想认识清楚并彻底解决社会主义的合法性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的一点是:无论是作为思想体系,还是作为意识形态,或是作为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实际上是一根藤上结的两个苦瓜,相互之间有着相关的合法性背景。因此,澄清资本主义,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的根源,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特别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危机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事实上,哈贝马斯走的就是这一思路。他对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分析,为我们着手分析社会主义合法性问题提供了样式。在《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问题》(LegitimationsproblemeimSpaetkapitalismus)一书中,哈贝马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存在着四种社会危机倾向,分别为:

(1)经济危机;

(2)合理性危机;

(3)合法性危机;

(4)动机危机。

由此类推,社会主义的合法性问题大抵也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危机趋向。如果说,我们对存在于经济,政治和行政等系统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合理性危机以及社会主义合法性危机等已经有所直觉,并有所行动(比如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东欧的"纠补革命")的话,那么,社会主义文化系统中的动机危机问题却被完全忽视了。而当前社会主义动力系统中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问题。3,超验话语在现代性建设中的作用问题:

拙文《论哈贝马斯宗教观的转变》曾经指出,哈贝马斯宗教观在其前后期的思想中有过一个巨大的转变,归纳起来,就是哈贝马斯对宗教由早期的彻底否定发展到了后期的有限肯定。现代性理论中一个普遍的命题是,现代性等于世俗性,由此人们很容易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现代性与作为超验话语的宗教是格格不入的。其实,这是误解,更始错误。

韦伯对现代性与新教伦理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不管如何需要接受检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为世俗性的现代性与超验话语的宗教之间并非是水火不容;宗教对于现代性的发展并不一定构成障碍作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宗教对于现代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它能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也就是说,能够有助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动机危机问题。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现代性建设过程中,政党意识形态与大众信仰体系之间的关系需要摆正和理顺;大众信仰固然不允许凌驾在政党意识形态之上,但政党意识形态恐怕也不能丝毫不给大众信仰以活动空间。

除了能够提供动力支持之外,宗教还有助于我们反思现代性的历史问题。这是保守主义现代性理论告诉我们的。从赫尔德到舍勒,再到施密特(CarlSchmitt),保守主义现代性理论一直关注宗教的社会功能,关注政治的神学化与神学的政治化。

哈贝马斯自身的经历也充分说明,忽略宗教的现代转化及其功能,对于现代性批判会造成无数的麻烦。在早期,哈贝马斯正是由于一股脑地否定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才给他的现代性拯救计划带来许多诟病,神学家对他的批评或许是所有批评当中最有力的。哈贝马斯后期引入神学话语,并改变其对宗教的态度,在很大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他对其现代性设计的一次重整。

宗教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虽然已经明朗,起码是难以否认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把在宗教导入中国的现代性建设过程当中,则还是一个比较复杂,也比较敏感的问题。敏感的原因在于: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对话问题,这在西方其实早就是一个热门话题,至尽依然倍受关注,但在汉语世界未见有建设性的讨论。复杂的原因则在于:汉语世界的超验话语比较杂多,究竟应当优先与何种超验话语发生勾连,需要慎之又慎。

4,中西文化关系问题:

稍谙西方思想史的人,可能都知道,西方在其现代化过程当中,从来就未曾离开过非西方世界,特别是中国。非西方世界(包括中国),作为他者,在西方社会文化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应否认,哈贝马斯原初是一个想抱西方中心主义残缺的人,因为他对待非西方的立场和他一贯主张的交往理性之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但是,经过来自方方面面他者话语的挑战和批判,哈贝马斯在不久前与泰勒就"承认政治"(PolitikDerAnerkennung)所展开的争论中,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并不彻底,并且提出,只有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文化多元主义,才是解决西方与非西方之间关系,特别是文化关系的一条出路。

回过头来,我们不妨反躬自问:中国的现代性建设是否可以离开西方而闭门造车呢?今天,汉语世界似乎在这点上已经达成共识:绝对离不开!只是,上层不断高呼与国际接轨,不惜一切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是最好的说明了;下边则普遍欢迎全球化,跨国公司纷纷涌入,消费主义"深入人心",充分证明了国人对全球化的强烈认同。

既然离不开,那么,我们对西方究竟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呢?把举国上下的态度归结起来,有这么三种:

(1)文化中心主义,这是中央大国的狂妄心态在作崇的结果,显然是要不得的;

(2)文化民族主义,这是"义和团清洁"在当代的变种,光靠说"不"是断然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的;

(3)文化相对主义,这种态度比较隐晦,也比较具有欺骗性,其实只不过是没有立场的表现罢了。

文化中心主义要不得,文化民族主义又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文化相对主义则不过是一种花招而已,那么,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呢?当然有,哈贝马斯后期所钟情并一再加以论证的"文化交往主义"为何不能成为我们尝试的一种选择呢!

注释: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

2,哈贝马斯:《与克吕格谈话录》,请参阅本书的中译文。

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前言,三联书店,2000。

4,哈贝马斯:《与克吕格谈话录》,请参阅本书的中译文。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9篇

    语文教学过程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因素,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还包括了多媒体教学,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发挥主动性,组织协调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讲授法,重视教师教的过程,课堂内容主要是对课文的讲解,一般分为课文内容介绍、作家介绍、作品思想感情分析、艺术手法鉴赏。这种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活动归为“刺激——反映”的过程,沿袭“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对于学生的内部心理接受过程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强调外部教师、教学工具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内部主观的心理学习过程,这种行为主义的教学法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是有益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拓展效果却并不明显。

    随着新课标语文教材理论研究的深入,语文教学的意识观念发生了改变。王荣生针对语文教材内容撰文阐述了“语文教材内容”的概念内涵,提出应弄清它与“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别以建立语文教材研究的正确学理基础;他认为语文教材是指为了有效地传递、显现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为了能够真正落实到语文教材的问题,真正有效地切入到语文教材的编纂策略与技术应将教材内容、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暂时隔离开,锁定在“用什么去教”的层面。

    针对中学语文新课标的阐释魏本亚认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取代《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必将引起语文教学范式的革命。这种革命体现在五个方面:语文教学形式上由“得形忘意”到“得形得意”;阅读教学上由“单一理解”到“多元理解”;写作教学上由“为文造情”到“为情造文”;学科教学上由“学科封闭”到“学科开放”;学科课程上由“单一课程”到“多元课程”。

    在语文教学目的的上也发生了观念的转变,一些专家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热爱语文作为重要目的之一,以热爱为目的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非智力的积极情意境界,这是在语文智力或能力之上的境界,可以超越认识的局限性,拓展教学的教育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观念的深入,有关语文知识到底是什么的讨论将语文教学回归到了最本质的层面:语文知识从对象性质来说分为社会知识、自然知识、人文知识。从学习类型来看,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从时代特征来看具有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建构性。韩少功、南帆、李陀、王晓明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者认为:文学最核心的灵魂是提供了一种精神价值观。在当今高度理性化、技术化的社会中,文学教育的最高理想是成为人的必不可少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范冬梅从文学的审美性、体验性、文化性等特殊品性入手,提出中学阶段的文学教育属于狭义的文学教育范畴,是一种教学行为。因此她认为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立人”文学使人发现自身的“反观”效应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构成。关于文学教育“立人”的本质,有专家在存在主义哲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双重关照下对“立人”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阐述,指出所谓文学教育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审美活动,落实到学校教育中主要指文学鉴赏教育,应遵循优质、优先的“双优”原则,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尽早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构筑他们的精神世界。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出神入化,这是作家用语言确切留住人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受的结果,学生借助作品的语言对自己的情感、精神世界进行反观认识、开拓提升,这样言语和精神的东西才能水乳交融,一起留在学生的灵魂里,若把文学作品简单作为言语表达的成功范例,则无法或很难开拓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空间。

    针对以上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改进,比如: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树立将课堂归还学生的思维,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教师起到的应该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如何将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努力探寻的过程,可以通过诸如分组课堂讨论、学生练习演讲、评论写作指导、文学史论与作家作品评论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进而实现对文学作品、作家的了解,并且将这种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与作品产生的时代氛围以及作家的自身遭遇相联系,纳入一种人文关怀与审美关怀中,从而陶冶学生的人格操守,养成综合高雅的文化修养。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10篇

根据全国高校课程统计数据来看,语文作为我国学科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全国近30%大学的必修科目,且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将语文修订为必修课,但正是这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却处于尴尬境地:认可程度高,但学生普遍忽视其重要性;现代化水平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符。

(一)认可程度高,但学生普遍忽视其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文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接受语文教育,并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得到更加全面的语文教育,所以说,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了全民认可的教育内容。但是,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育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倾向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语文教育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的知识应用和学习体验已经拙荆捉襟见肘,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学与不学都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与其花时间接受语文教育,还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课。

(二)现代化水平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符

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项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可以作用于大学教育工作的设备、工具急剧增加,但是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多涉及语言文字的教学,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颇深,所以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科目,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呈现出低水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策略之一。

二、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发展策略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应当从三个方面来加以体现;第一,大学语文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开始向现代化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清晰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不能再继续沿着传统的教育路线前进,而是应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充分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第二,能够直接表现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次数日益频繁,大学语文现代化要求在教学思路、教学设备等各个方面得以展现。第三,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论文和相关研究人员,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开展的人才基础,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多元化、深层次的指导意见,有效提升了大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二)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以下四点教育教学策略:(1)大学语文教育要加强对现代化教育的认知性,全面、深入的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意义。(2)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重视自身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观念上来明确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为学生带来更加喜爱的语文教育内容。(3)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开展,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部门所制定、颁布的教育政策,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高校语文教育工作的监督作用,保证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顺利开展。(4)大学语文教育要提高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不仅要在运用次数上得以增加,同时要在运用方式上更加契合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效率的提升。

三、总结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隐含着的愚昧、落后等具有文化贬抑性的观念,在中国这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性理论参照系下,基于传统与现代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推论所形成的。这个被现代性话语权制造出来的观念所带有的对农民的歧视和批判,忽略了农民的真实现状和利益。对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关于“农民”一词的观念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并使对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走向深入。关键词:农民;现代性;话语权力;客体化一、“农民”一词在现代性话语中的语义转向在中国,“农民”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词汇,在20世纪以前主要用农夫、农户、农家、农人、农丁、庄户、庄稼汉等词来指称农业劳动者,这一般是职业上的称呼。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度,中国社会阶层大致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划分,而“民”的构成主体一般是以职业为依据划分的“四民”,即《春秋谷粱传》里说的“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工民、有商民”;在等级分层上也不过是贵族和平民、穷人与富人之分(布衣与锦衣玉食、素食者与肉食者等),农民阶层还没有像在现代社会中那样成为普遍受到贬抑和批判的对象,甚至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重农”的政策和意识形态内容。而现代广泛使用的“农民”一词包含了愚昧、落后、狭隘、浅薄、自私等一系列基于文化分层的贬义色彩。现代汉语中“农民”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是从中国古代的词汇直接发展来的,而是一个舶来品。根据美籍华人社会学家孔迈隆(MyronL.Cohen)的考察,关于农民一词的贬抑性理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革新者从中国古典文献中借用不少词汇作为日本汉字来翻译西方著作,正如“封建”对应于feudal、“革命”对应于revolution一样,从中国古代文献中借来的“农民”一词正好对应于西方的peasant,后来被当作一种现代性的语汇传入中国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中。[1]155在西方的语汇里,farmer和peasant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职业称谓,后者则是基于社会阶层身份的轻蔑性用语。因此在我们的现代语汇中,农民一词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混合性,在词源上是本土的,但在含义上却继承了西方现代语境中peasant一词的含义。在现代性的视野里,中国原先的农人(farmer)变成了现代的“农民”(peasant)。在中国知识分子眼里,20世纪初中国社会市民阶层和农村人口之间分化的加剧是一种与传统社会区别的现代化表征,因此采用具有现代新含义的词汇“农民”来指称广大的农村人口符合了他们的现代性期待。直至今天,在极力推进现代化改革方案的知识分子那里,“农民”一词仍然带有文化批判和否定性的色彩。目前的“三农”研究里,关于农民问题占主导的观念依然是改造农民,一如当年鲁迅曾提出要救中国首先得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一样,比如秦晖就说,“''''国民性''''基本上就是农民性”[2]238。他在谈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时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农民文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是个农民社会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要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2]2农民的素质、农民的意识等方面的现代化成为当下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中最为迫切的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现代性话语的参照系下,农民作为不是那么现代化的人群,合乎逻辑地成为了带有落后(相对于“先进”)、愚昧(相对于“文明”)、守旧(相对于“进取”)等传统社会性质的标志。基于中国社会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自卑心理,现代化的要求变得迫切,但传统农业社会的很多事实在现代化的眼光下都显得那么的不可救药,而最大的障碍就是传统的文化积习和非常不现代的民众,他们占多数的是农民。可以说,对“农民”的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一种身份认识,一个多世纪以来对农民的批判和关注显示了我们内心的焦虑和隐痛。现代化是以科学、民主、进步、文明等为特质的,而处于前现代的中国乡土社会里占大多数的未现代化的农人则自然被认为是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这些看法在20世纪上半叶那些致力于民族改革的知识分子那里尤为明显。关于中国农民的特点,诸如孙中山:勤劳、和平、守法,恒守古法、不思通变,尚鬼神、忠孝、不敢为主人、一盘散沙、凝滞不前等;梁启超:缺乏独立之德,乏自由之德,自信与虚心,奴性、愚昧、因袭,缺公德等;陈独秀:安息为本、家族为本、感情本位以及散、贫等;胡适:知足、自欺、安命不争、愚昧等;梁漱溟:尊卑上下、私德、安分知足、缺乏集团生活、伦理本位等;林语堂:保守、忍耐、平和消极、知足常乐、消极避世、因循守旧、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耀感等;潘光旦:省俭撙节、贪小利、自私自利、公私不分、安土重迁、财丁两旺等;费孝通:私德、家观念、小圈子、重人伦、自我主义和缺乏团结道德等。不难看出,以上这些评价,主要是基于一种来自“他者”的眼光,是以西方现代性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看待中国农人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缺点很大程度是与西方现代性观念比照之下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屈从西方现代化立场反观自身所形成的观念。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现代性话语的参照下,反观自身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充满危机感和自卑感,而中国最大的文化传统和最大多数的国民都与“农民”有关,因此,“农民”一词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语汇在中国被大量使用以区别于传统语境中属于中性的“农人”。二、对现代性话语权力的反思:农民是现代化的主体还是被现代“化”的客体?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是在现代性话语中被当作一种观念制造出来的,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迫切心情使得我们形成了对现代化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的从不置疑,因而忽略了对“农民”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成的合法性的追问。在这种话语权力下,对“农民”一种威压式的批判对农业劳动者显得并不公平,也很容易产生一种对农人生活真实性的遮蔽,仿佛我们现在没能像西方那样现代化,完全是因为农民的原因。在我们关于现代化进程或农民现代化的讨论时,往往把农民说成是现代化的主体,但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农民事实上成为被现代“化”的客体。因为这种话语权力,农民在知识分子的言说中往往是地位低下的群体,被改造被教育被训斥似乎是他们的命运。事实上农民们也习惯了对话语权力的屈从,在人格上表现为对“上面”来人、城里来人、领导、干部、有文化的人的谦卑,在生活中要保障能吃上一口饭不仅要靠天,而且还要靠“政策”。现在国内的“三农”问题研究大部分就是研究政策问题,农民的命运似乎是掌握在执政者和政策决策者手里的,知识分子们又一次扮演了农民的代言人、贴心人和拯救者的角色。福科在著名的《疯癫与文明》里借助现代性话语中关于疯癫的界定研究了被迫沉默的“疯人”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在福科看来,由于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把理性和疯癫断然分开,人们“用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动把自己的邻人禁闭起来,用一种非疯癫的冷酷语言相互交流和相互承认”[3]。因此理性获得了话语的权力和现实社会秩序的控制权力。在西方现代化过程当中,由原来不受理性控制的疯人到后来所有一切对现代性社会构成威胁的人群都被归入到疯人的行列并对其进行禁闭。福科说,对疯人的界定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明。同样,在现代性视野里,文明的重要性源于理性的传统,以理性为参照系划出的疯癫人群,及以文明为参照系划出的愚昧人群都是一种现代性的话语权力方式。在现代性的视野里,不开化的民族(如殖民地的土著和中国的农人)都被认为是可耻的。按照福科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说,现代性话语中对于“农民”的观念,也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明。如秦晖在他那部关于农民现代化的著作《田园诗与狂想曲》里论及这个“难对付的阶级”--农民--的种种反现代性的特点时,就着重开辟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了农民的“非理性种种”。

摘要: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隐含着的愚昧、落后等具有文化贬抑性的观念,在中国这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性理论参照系下,基于传统与现代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推论所形成的。这个被现代性话语权制造出来的观念所带有的对农民的歧视和批判,忽略了农民的真实现状和利益。对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关于“农民”一词的观念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并使对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走向深入。关键词:农民;现代性;话语权力;客体化一、“农民”一词在现代性话语中的语义转向在中国,“农民”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词汇,在20世纪以前主要用农夫、农户、农家、农人、农丁、庄户、庄稼汉等词来指称农业劳动者,这一般是职业上的称呼。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度,中国社会阶层大致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划分,而“民”的构成主体一般是以职业为依据划分的“四民”,即《春秋谷粱传》里说的“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工民、有商民”;在等级分层上也不过是贵族和平民、穷人与富人之分(布衣与锦衣玉食、素食者与肉食者等),农民阶层还没有像在现代社会中那样成为普遍受到贬抑和批判的对象,甚至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重农”的政策和意识形态内容。而现代广泛使用的“农民”一词包含了愚昧、落后、狭隘、浅薄、自私等一系列基于文化分层的贬义色彩。现代汉语中“农民”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是从中国古代的词汇直接发展来的,而是一个舶来品。根据美籍华人社会学家孔迈隆(MyronL.Cohen)的考察,关于农民一词的贬抑性理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革新者从中国古典文献中借用不少词汇作为日本汉字来翻译西方著作,正如“封建”对应于feudal、“革命”对应于revolution一样,从中国古代文献中借来的“农民”一词正好对应于西方的peasant,后来被当作一种现代性的语汇传入中国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中。[1]155在西方的语汇里,farmer和peasant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职业称谓,后者则是基于社会阶层身份的轻蔑性用语。因此在我们的现代语汇中,农民一词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混合性,在词源上是本土的,但在含义上却继承了西方现代语境中peasant一词的含义。在现代性的视野里,中国原先的农人(farmer)变成了现代的“农民”(peasant)。在中国知识分子眼里,20世纪初中国社会市民阶层和农村人口之间分化的加剧是一种与传统社会区别的现代化表征,因此采用具有现代新含义的词汇“农民”来指称广大的农村人口符合了他们的现代性期待。直至今天,在极力推进现代化改革方案的知识分子那里,“农民”一词仍然带有文化批判和否定性的色彩。目前的“三农”研究里,关于农民问题占主导的观念依然是改造农民,一如当年鲁迅曾提出要救中国首先得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一样,比如秦晖就说,“''''国民性''''基本上就是农民性”[2]238。他在谈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时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农民文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是个农民社会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要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2]2农民的素质、农民的意识等方面的现代化成为当下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中最为迫切的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现代性话语的参照系下,农民作为不是那么现代化的人群,合乎逻辑地成为了带有落后(相对于“先进”)、愚昧(相对于“文明”)、守旧(相对于“进取”)等传统社会性质的标志。基于中国社会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自卑心理,现代化的要求变得迫切,但传统农业社会的很多事实在现代化的眼光下都显得那么的不可救药,而最大的障碍就是传统的文化积习和非常不现代的民众,他们占多数的是农民。可以说,对“农民”的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一种身份认识,一个多世纪以来对农民的批判和关注显示了我们内心的焦虑和隐痛。现代化是以科学、民主、进步、文明等为特质的,而处于前现代的中国乡土社会里占大多数的未现代化的农人则自然被认为是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这些看法在20世纪上半叶那些致力于民族改革的知识分子那里尤为明显。关于中国农民的特点,诸如孙中山:勤劳、和平、守法,恒守古法、不思通变,尚鬼神、忠孝、不敢为主人、一盘散沙、凝滞不前等;梁启超:缺乏独立之德,乏自由之德,自信与虚心,奴性、愚昧、因袭,缺公德等;陈独秀:安息为本、家族为本、感情本位以及散、贫等;胡适:知足、自欺、安命不争、愚昧等;梁漱溟:尊卑上下、私德、安分知足、缺乏集团生活、伦理本位等;林语堂:保守、忍耐、平和消极、知足常乐、消极避世、因循守旧、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耀感等;潘光旦:省俭撙节、贪小利、自私自利、公私不分、安土重迁、财丁两旺等;费孝通:私德、家观念、小圈子、重人伦、自我主义和缺乏团结道德等。不难看出,以上这些评价,主要是基于一种来自“他者”的眼光,是以西方现代性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看待中国农人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缺点很大程度是与西方现代性观念比照之下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屈从西方现代化立场反观自身所形成的观念。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现代性话语的参照下,反观自身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充满危机感和自卑感,而中国最大的文化传统和最大多数的国民都与“农民”有关,因此,“农民”一词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语汇在中国被大量使用以区别于传统语境中属于中性的“农人”。二、对现代性话语权力的反思:农民是现代化的主体还是被现代“化”的客体?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是在现代性话语中被当作一种观念制造出来的,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迫切心情使得我们形成了对现代化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的从不置疑,因而忽略了对“农民”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成的合法性的追问。在这种话语权力下,对“农民”一种威压式的批判对农业劳动者显得并不公平,也很容易产生一种对农人生活真实性的遮蔽,仿佛我们现在没能像西方那样现代化,完全是因为农民的原因。在我们关于现代化进程或农民现代化的讨论时,往往把农民说成是现代化的主体,但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农民事实上成为被现代“化”的客体。因为这种话语权力,农民在知识分子的言说中往往是地位低下的群体,被改造被教育被训斥似乎是他们的命运。事实上农民们也习惯了对话语权力的屈从,在人格上表现为对“上面”来人、城里来人、领导、干部、有文化的人的谦卑,在生活中要保障能吃上一口饭不仅要靠天,而且还要靠“政策”。现在国内的“三农”问题研究大部分就是研究政策问题,农民的命运似乎是掌握在执政者和政策决策者手里的,知识分子们又一次扮演了农民的代言人、贴心人和拯救者的角色。福科在著名的《疯癫与文明》里借助现代性话语中关于疯癫的界定研究了被迫沉默的“疯人”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在福科看来,由于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把理性和疯癫断然分开,人们“用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动把自己的邻人禁闭起来,用一种非疯癫的冷酷语言相互交流和相互承认”[3]。因此理性获得了话语的权力和现实社会秩序的控制权力。在西方现代化过程当中,由原来不受理性控制的疯人到后来所有一切对现代性社会构成威胁的人群都被归入到疯人的行列并对其进行禁闭。福科说,对疯人的界定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明。同样,在现代性视野里,文明的重要性源于理性的传统,以理性为参照系划出的疯癫人群,及以文明为参照系划出的愚昧人群都是一种现代性的话语权力方式。在现代性的视野里,不开化的民族(如殖民地的土著和中国的农人)都被认为是可耻的。按照福科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说,现代性话语中对于“农民”的观念,也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明。如秦晖在他那部关于农民现代化的著作《田园诗与狂想曲》里论及这个“难对付的阶级”--农民--的种种反现代性的特点时,就着重开辟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了农民的“非理性种种”。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12篇

(一)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共存,内容充实丰富,形象生动,这样往往能够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距离学生很远的、他们不熟悉的教学内容拉近和学生现有水平的距离,更好地、简化地使学生来了解相关知识,从而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样不但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这样就能够非常好地来提升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六国论》,作者借六国以赂求和最终灭亡的史实来讽刺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内容涉及较广,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七国之间的复杂局面和北宋与周边列国对峙的形势以及像苏洵一样的中国古代爱国文人们心系国家的胸怀等内容合理地组合起来。如此,学生便可轻松而又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学习过程,除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之外,还有就是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不断提高。从语文教材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发现美、体会美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靠的是一支粉笔、一面黑板、一张嘴,这样抽象的满堂灌的模式很容易使学生疲劳,也难以落实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利用相关的文字、图片、漫画、视频……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需要学习和感知的内容,为学生审美创造条件。如在教学《琵琶行》一课时,可以先播放抑郁忧怨的琵琶曲,用幻灯片推出皎洁的月色、浩淼的江水、瑟瑟的秋风、凋落的枫叶等画面。忧伤的乐曲,凄清的画面顿时将学生引入低沉的氛围中,为理解文本奠定了情感基调。诗中描写音乐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堪称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典范。学生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情境氛围中。

(三)挖掘潜藏情感,把握文本主题现行

中职语文教材中大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且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运用语言、手势来引发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但往往效果欠佳。由于受年龄、文化基础及阅历的限制,中职学生凭借现有的文学欣赏能力难以深刻理解过去的生活或情感。假如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便会顺利解决这一难题。如在学习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先播放散文《荷塘月色》的朗诵带。随着“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周围”等一幅幅直观、形象画面的展示,学生如身临其境,无需教师多讲,学生就可深刻感受文章的索淡朦胧与和谐宁静。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注意点

(一)全面理解,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和技术支持,这些新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现代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发挥作用,它只有在现代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下,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才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简单生硬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嫁接于传统教学中,不仅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强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工具,这就要求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合理运用,提高辅助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是目的。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合理原则:即根据中职学生基础、教学时机及教学内容实际来运用。语文学习是一个反复阅读、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代替不了学生“内化”的过程。部分教师简单地将课件作为“书本和黑板”的搬家,自己成为单纯的电脑操作员,师生间富有情趣的交流变为人和电脑间毫无情感的交流,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阻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正确认识,处理两种关系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13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电声传讯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听、说的领域,迫切要求人们提高听、说的水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能力这一点,已明确写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因而,听、说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广阔的前景。

一、听、说教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听、说教学有利于促进读、写能力,具有综合性特征。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读、写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们通过听和读接受了输入的信息,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聚合,形成了知识的积累,也就是信息贮存,又通过转化、发散表达的过程,再用说和写的形式进行信息输出。从语言信息传递的方式来说,读、写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听、说是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口头语言能力强可以促进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听、说、读、写之间有密切的内容联系,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严重影响知识信息的获得。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第730页)可见,不善于听、说,就不一定善于读、写,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听、说教学。因为,它对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听、说教学有利于开发智力,具有智慧性特征。

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讲话人思维敏捷,针对性强,用语严谨,语脉清晰。同时也要求听话人具有较高的话语品评能力和听话组合力,做到听说的一次准确性。这些不但对人们的听、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对人们智力品质的培养也有较高的要求。

在听、说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说训练,可以使学生修正,完善自己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在交谈时观言察色,从而控制讲话的语脉、重点和语速;可以培养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提高说话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说话时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出一些新的想法,不断丰富讲话的内容。因此,听、说教学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听、说教学有利于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要,具有全球性特征。

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人们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把话说得使人愿听,使人爱听,使人感到动听。所以应培养青少年学会社交语言,提高说话的艺术,以便妥善地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培养与人和睦相处,遇事应付自如的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声音的留传和转换技术日益完善,使得作为一种信息的口头语言,其传递、储存、检索、转换的功能已逐渐进入实用阶段。除了远距离的通讯手段——电话已为人们广泛使用以外,其它的语言机器已陆续问世,如口传打字机,口语翻译机及“机器人大夫”等。目前电脑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人与计算机的对话也越来越普遍。上述会说话的机器,都要求讲话人的语言准确,符合语音规范和口语语法规范。否则机器就“听”不懂,拒绝回答或拒绝为你服务,影响对话的效果。

这些说明,口头语言交际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交流信息的途径,必须认真进行听、说训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才可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流与发展。

二、听、说教学训练的目标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听、说训练应与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以读代听,以写代说。要从学生的听、说实际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项目,有计划地安排训练时间,并有一定措施检查训练效果,使听、说训练得到保证。

(一)听话教学的训练目标。

听话教学是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听话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智力活动,是人对语言信息的认知能力;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听说能力的内涵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语音的辩识能力。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口头语言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每一种语言的语言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法则和组合序列,使它和另一种语言互相区别开来。所以听话人首先要具有对这种语音序列的辨识能力,否则就无法理解含义。

2.对语义的理解能力。

对语词、语句、句群以致整个话语意义的理解是听话能力的核心。它包括:能正确理解口语语汇和常用书面语汇;能正确理解各种句式、句法含义的能力;对语言交际系统的辩识能力;把握话语内在逻辑的能力,即对讲话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概括并迅速归纳出要点,在这过程中,那些重复的模糊的信息被滤掉,抓住了关键性的话语,进而形成了对整个话语系统的认识。

3.对话语的品评能力。

人们在听、说过程中,除正确理解话语的表面含义以外,还经常对话语的内容进行品评。比如体会那些含蓄话语的意义,探求讲话人的弦外之音,以及对话语内容的是与非、讲话效果的好坏、讲话人的风度等进行评价。

以上听话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听话过程中是综合作用的。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对“听”的能力作了这样的规定“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发言,听读深浅适度的文章,能复述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会作听说笔记。养成专心听话的习惯。”这是从总体上对学生听话能力的要求。而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将上述规定分解为以下几种听知能力,即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听知理解力、听知组合力、听知品评力、听知想象力等,从听知能力的深广度、综合性诸方面,进行分步骤、有重点的训练,并同时与说、读、写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说话教学的训练目标。

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不单指说话的技能、技巧,一般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其他智力因素。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说话的展开、表达的恰当,以及说话人的组织语言和控制语言的能力。所以,有人认为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和语言风格,就象一块试金石,能够大体衡量他的文化修养、智力水平和口语表达技巧。就表达能力而言,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都是“说”与“写”能力共同的要素,单就说话能力本身而言,其主要构成部分有以下三个要素:

1.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

人们在说话时,一般都是先想后说,边想边说。想——就是组织内部言语,思考“为什么说?”“说些什么?”负责内部言语生成与组织的是大脑神经中枢。人的大脑就象一个加工厂,当听别人说话时获得的信息,以及通过眼睛看到外界事物获得的印象,就马上传递给这个“加工厂”加工,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或发生想象,或引起联想,生成了内部言语,即产生了压缩的语言信息——“语点”。这些“语点”又逐渐形成一种连续的、线性的意义体系,即说话人讲说的思路。内部言语的组织能力,是构成说话能力的第一要素。如果主管内部言语的脑神经受到损伤,就会产生言语障碍,甚至丧失说话能力。

2.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

人们说话的过程,就是把内部言语经过扩展进行编码的过程。即把“语点”按照语义加以扩展,同时编码为一定的词语句式表达出来。这个复杂的编码过程是非常短暂的,它是大脑自动化的功能。总之,快速言语编码能力是构成说话能力的第二要素。如果这种能力差,那么说话时由于一时想不起词汇而造成的停顿现象就多,或是造成词不达意……可见,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14篇

在以往备课时,教师需要翻阅很多的工具书,查阅相关的知识。现在只要有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字典词典、人物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等。还有专门指导语文教学的网站也很多,比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这些网站上,还链接有许多文学资源,供备课时参考阅读。只要打开好的语文网站,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利用网上资源备课,既省时又省力,内容也丰富。学校教研组,可以实行电子备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形成的教案,将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保存电子文档,为今后备课教学提供一个很好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理解。以其手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简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读课文《送英雄——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记》时,安排一课时,文章中有关于人类航天的知识,对船上天的全过程,如果只是靠老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每一个环节是什么样的?很抽象、难懂并且积极性不高,费时、费功,还不见效。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神州”五号飞船上天的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图片形式,每到一个过程时,配上形象的图片,老师只要做简单讲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很有兴致,很快就能理解文章内容,教学目标落实得很轻松。将原来很繁琐的过程简化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一堂语文的阅读课,过去是依靠读课本这一种单一的形式,学生只能听老师介绍有关的内容,现在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对课文、题解、作者简介、学习目标、写作背景、主要情节、语言品析、景物描写、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练习、小结、学习讨论区、参考资料等设置多个按钮,并链接相应网页,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了解的内容,在网上进行阅读。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且马上可以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利用网络课件中的超文本、超链接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使学生不受课件本身的局限,充分利用因特网丰富的资源库,了解很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当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生的作用,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统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任自流,也是不可取的。学生收集材料,一定要有限制,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运用多媒体,调动感觉器官,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一首优美的诗歌时,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从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习效率将会最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能随文入境,视听并举,全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强化感觉器官,动手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播放相关音乐,配和各种明月的优美图片。在这样的情境下,再跟上优美的课文范读,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充分享受视觉、听觉各方面熏陶。充分地移情入景,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细细品味能很快背诵。

现代语文论文范文第15篇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再现课文情境,促使课文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还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声像俱全、情景融合、生动形象的情境。如此教学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素材,而且能在学习的疑难点处重现场景,引导学生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层分析、加工、概括,促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田忌赛马》一课,在实际教学中,我把整个赛马的过程,使用图形等呈现给学生看,包括每次赛马的顺序等等,还播放了相关的赛马视频,使整个赛马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揭秘哲理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发,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多感官、多角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实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二、选择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可以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展示动静结合的图画和视频,能够直观明了、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恰如其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以上优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借助声、形、色、态等元素感知事物。比如,在教授《2008,北京》一课时,我主要考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申奥成功时天安门广场是怎样的欢腾鼓舞。基于这个目的,我选择了远程教育中原有的课件,给学生播放了申奥成功时的视频。在视频动画、图像、声音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心灵被震撼了,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祖国共同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对文中的一些词语,诸如“四面八方”“潮水一般”等都有了明确的感受,加深了印象。所以,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协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启迪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情感,进而达到求知和愉情的双份收获,优化课堂效果。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图形由静变动、大小转换,也可以实现动态图片或视频的快慢转换。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或视频,置身于所处的课文情境,不仅能够接受知识信息,而且会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依然会有一些内容枯燥、抽象,甚至难以理解。如果用传统的教学策略,教师一味单调地讲解,结果只能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勉强消化部分内容。相反的,教师如果能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文章中抽象的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形象化、生动化、简单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各个感官从几个层面来感受和接受知识,就可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解难答疑找到完美的突破口。比如在《松鼠》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如下改变。教师先请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松鼠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再让学生描述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接着教师再把学生描述的话语展示在多媒体上,全班学生集体谈论,前后左右交换意见;最终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答案,顺便阐述遣词造句的意义。多媒体展示出的形象、直观的画面,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为学生培养出了想象力,进而,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