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1篇

1.教学模式僵化

目前,教师对于高中物理实验的讲解,大都是按照课本原有的内容进行,学生不能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去理解实验内容,只能在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对实验内容进行机械化背诵。为了掌握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的了解情况,教师会设计一些与实验相关的试卷让学生作答,以此掌握学生对实验的学习情况,这就形成了“听实验―背实验―纸上做实验”的固定教学模式。

2.经费不足,实验器材不完善

大家的关注点都聚焦在试卷上,很少关注实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关教育部门对物理实验的资金投入减少。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器材,并未改善实验设备,教师和学生自然无法顺利地进行物理力学实验。

二、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改进措施

1.更新教学模式

新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一套完善的教学模式要将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整个流程都收纳其中,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掌握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具体教学内容。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如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研究问题),猜想与假设(组织学生讨论),制订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与交流(寻找实验误差),改进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报告。

2.增加高中物理实验的资金投入

有关部门应适当增加学校实验的经费投入,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物理实验室,配备齐全的实验器材,为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操作物理力?W实验提供完备的硬件条件。

三、案例――结合全国卷要求对弹簧弹力进行探究

在2016年高考全国卷物理卷中25题是一道18分的力学实验大题,但是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可知,这道物理力学大题的平均得分是2.45分,这是一个非常低的分数。由试卷题目可知,这道物理力学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不同过程作用下,弹力做功、重力做功和动能之间的变化关系。本题并不难,但是由于题目中物体受力非常多,而且大多数考生不会处理弹簧部分,这就导致了这道物理力学题的得分很低。针对这道高考题,笔者结合高中物理的实际力学实验内容,对高中物理弹簧弹力进行了探究,设计了新的弹簧弹力物理实验。

1.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在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再对实验步骤进行设计。弹簧弹力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弹簧弹力的探究,理解形变量与弹簧弹力的关系,对不同规格的弹簧弹力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高中物理弹簧力学的知识,更好地应对高考。同时,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2.准备实验器材

在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都需要用到相关的器材,所以在进行弹簧弹力实验研究时,要先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在弹簧弹力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两个不同规格的弹簧和一盒钩码,一个铁架台和一个专用的毫米刻度尺,两根橡皮筋和一些线,两张坐标纸。

3.具体的实验教学步骤

(1)情境提问。教师可以使用准备好的橡皮筋对学生进行提问,如“现在教师拿起一根橡皮筋,两只手同时用力将橡皮筋拉长,然后再放开一只手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弹簧弹力与形变关系的思考,还能够很生动地引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原理,通过情境提问引入实验之后,教师就要对实验的器材进行一一讲解,告诉学生钩码的作用就是作为重力影响弹簧的形变,而毫米刻度尺就是用来测量弹簧的形变量。通过以上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器材的作用,同时对实验的原理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

(3)通过实验确定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引导学生使用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引导学生测量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首先将弹簧拿出,然后在弹簧下端适当地增加钩码的数量,再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弹簧的形变,并要求学生做好数据记录。

(4)把实验获得的数据导入坐标纸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最后大家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弹簧弹力越大形变量也越大。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惯性;质量; 惯性质量;引力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08-3

惯性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最容易在惯性这里陷入抽象思考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惯性的概念曾经引起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最终使物理学产生重大进展,其研究过程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素材。学生在学习惯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老师意料不到的奇思妙想,教师如果引导得好,会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观察和实验表明,对于任何物体,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它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它们的质量。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1 学生设计“假想实验”,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发起“挑战”

学生在学习惯性的时候效仿伽利略设计了下面的假想实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把两个相同的弹簧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同的物体上,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并把它们放在相同的地面上。然后,用相同的外力F分别作用在图1弹簧的左端与图2物体的左端。实验表明,在最开始的较短的相同时间内物体乙的加速度比物体甲的大。这个例子一方面是两个物体的总质量(包括弹簧)是相等的,说明两个物体的惯性是相同的;另一方面,作用了相同的外力F后在最开始较短的时间内两物体的加速度却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的惯性是不相同的。

上面的实验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对“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尺度”发起了挑战。

2 教师顺水推舟,点燃学生追寻“真理”的决心

学生利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此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激发对物理的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问题:(1)研究对象是什么?

(2)能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吗?

(3)惯性与物体的质量关系中的“物体”指的是“质点”吗?

学生自己非常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找到答案后显得很兴奋,因为他发现他找到的问题答案都是支持他的。针对教师的问题,学生回答:(1)研究对象是弹簧与物体这个整体;(2)能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3)惯性与物体的质量关系中的“物体”指的是“任何物体”。教材中从来没有说过此物体是指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且其强调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则此物体是指生活中的“任何物体”。

3 教师再次设问,引导学生自己“”自己

如果学生经历“”自己的过程,那其对惯性的理解将会非常深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问题(4):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整体只是质量一样,能说这两个整体一样吗?

学生结合问题(4),寻找到了“”自己的原因。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但这两个整体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物体”。因此,把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没有办法比较物体的惯性大小。

教师继续利用问题(5)引导学生:衡量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有没有要求是“相同的物体”才成立?

学生结合问题(5),寻找到了支持自己的原因,即“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衡量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并没有要求是“相同的物体”才成立。

4 教师再次设问,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自己

问题(6):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后(自学质心的相关知识点),整体的加速度怎么计算?

学生结合问题(6),寻找到了真正“”自己的原因:物体甲(包括弹簧)的加速度计算有问题。由于弹簧与物体甲(不包括弹簧)不是相对静止,所以加速度不应该这样求,此时求加速度应该用质心加速度。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所以,当作用在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的外力不为零且是相同的外力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对应的应该是质心加速度。

5 教师提出终极问题,引起学生再次思考

问题(7):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整体只是质量一样,这个质量指的是什么质量?是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

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了问题(7)的答案,对质量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质量分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之间的唯一差别是测量方法。将未知质量的物体与已知质量的物体分别受到的引力进行测量比较,就可以得到未知物体的引力质量。通常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只要在有引力的地方,都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引力场都一样。只要引力场不改变,天平会测量出可信的引力质量。但是,在超质量星体附近(例如,黑洞或中子星),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在这区域里,引力场的梯度太过陡峭,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位置的引力场差异量太大,超过误差允许的范围。在失重环境,也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天平在这一环境下不能做比较。施加已知作用力于未知质量的物体,测量产生的加速度,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就可以得到惯性质量,其误差只限制于测量的准确度。

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只是引力质量相同。当把相同的外力作用在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不同,所以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的惯性质量不同。

教师可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答案,那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经历了真正的科学探究。这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互动才是现在的教育需要大力发扬和提倡的。

参考文献:

[1]贺小光.关于惯性几种错误说法的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10):24-26.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3篇

A.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与连接它的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

B.物块A受到的合力总大于弹簧对B的弹力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

D.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这是高三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道习题,是2014年湖北八校联考题,被不少高三复习资料选为了例题或者练习题,命题人的命题立意是在题设条件下,对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则撤去这个力后,A、B一起产生向左的加速度,故弹簧的弹力用于产生加速度了,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就更不会发生相对向左的滑动,故有原题解答如下:

A、B释放后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则有(kA+kB)x=2ma,a与x成正比,A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A受到的合力为ma,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A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Ff,则B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f,物块B受到的合力为kBx-Ff=ma,B受到的弹力大于ma,即弹力大于A物体的合外力,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B受到A向右的摩擦力Ff,物块B受到的合力为kBx+Ff=ma,B受到弹簧的弹力小于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B错误;弹簧拉伸时,B对A摩擦力向左,当弹簧压缩时,B对A摩擦力向右,始终与弹力方向相同,C正确,D错误.[LL]

拓展分析 根据原题的立意,按照原题解答跟学生讲解,大多学生也能够接受和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分析,则可以发现题目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原题只给定两根弹簧原长相同,劲度系数kA

变式研究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顺势提出了试题的变式改编,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改编方案,收集如下:

方案一:维持题目原来的命题立意不变,只是把“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这一条件改为“A、B间一直无相[JP3]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且放在“撤去这个力后”的后面;

方案二:把题目中A、B物体的质量,弹簧的原长和劲度系数,拉力的大小全部赋值具体的数据,四个选项全部改为物体A、B的加速度的可能值;

方案三:原题的全部结构不变,只把弹簧的劲度系数改为kA>kB;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4篇

力;演示实验;设计;多

样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34—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准确、科学地理解物理概念,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讨论辨析疑难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应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呢?

一、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有意识地根据教师的演示积极思考,是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所以,物理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通过讨论,理解物理概念,并进一步推理、延伸,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在讲“动量定理”这节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引进了演示实验。实验教学中,先做了一个图形,再将弹簧、木块连接在一起放在水

平的试验台上,用试验枪打出一颗子弹,让其射在木块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弹簧、木块的运动状态。此时,我提醒学生思考:弹簧、木块的速度是如何获得的;这个速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由弹簧、木块的速度受到影响的因素,你发现子弹的有什么作用;子弹入射弹簧、木块时,弹簧、木块的表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一系列的引导加上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二、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符合要求且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在实验中锻炼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方案作出具体的指导,这也是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学习了电路的连接后,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设计一个电路,测定各电阻的阻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并从实验中归纳出R=R1+R2的结论。接着,教师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从理论上进行推导,也得出同样的结果。这样在研究关于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自己设计电路,这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关键步骤。

三、在多样化物理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多样化的物理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它是指一种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开放性思维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中应尽可能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多寻求设计方案。

①根据同一实验目的,进行多样化的实验设计。如,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课中,教师先用条形磁铁演示了磁生电的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观察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接着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案并验证,其中不乏新颖的设计,如将磁铁绕闭合线圈做圆周运动,有的学生用导线在条形磁铁外自行绕线圈,通过改变线圈周围条形磁铁的面积来产生感应电流。教师进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个性方案中归纳出共同的规律,总结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共同条件,从而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②用有限的实验器材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方案。如,利用打点计时器可设计多种实验:判定运动性质;测量一些物理量,如时间、平均速度等;研究自由落体运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演示振动和波的干涉现象等。但是除了尽可能多地设计多种方案外,还要遵循正确、可靠、简捷、精确的原则,优化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5篇

两种实验方案

首先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明确一下上述两个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器材规格。为了便于比较,在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中,所有实验器材都选择同类器材中分度值最小、误差最小的器材。为了便于将被测物体的密度与标准密度值比较,实验中选取纯铜块作为测量对象。

方案一: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物体的密度。器材:天平(最大称量值200g、分度值0.2g,如图a)、量筒(最大测量值50ml、分度值1ml,如图b)。

方案二: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适量的水测出物体的密度。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5N、分度值0.1N,如图c)、适量的水(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用蒸馏水且水温控制在4℃)。为了便于分析计算,g取10N/kg。

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时,在方案一中所用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测量精度达0.2g。在方案二中所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后算出的质量,将其分度值转化为质量值来表示,相当于m===0.01kg=10g,测量精度为10g,此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相当于是一个分度值为10g的“天平”。这样,方案一中测出的质量m的精度是方案二的,在同等测量条件下,可以粗略认为,方案二所得出的质量的基本误差是方案一基本误差的50倍。

测量物体体积的过程中,在方案一中所用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测量精度达1ml。在方案二中所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后算出的物体体积,将其分度值转化为体积值来表示,相当于V物=V排水====1×10-5m3=10ml,测量精度为10ml,此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相当于是一个分度值为10ml的“量筒”。这样,方案一中测出的体积V的精度是方案二的,在同等测量条件下,可以粗略认为,方案二所得出的体积的基本误差是方案一基本误差的10倍。

由于方案二中得出的质量值m和体积值V的误差都远远大于方案一中测出的质量值和体积值,所以根据密度公式ρ=m/V算出的密度值中,方案二的密度值误差会远远大于方案一的误差。

不同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为了检验以上分析是否正确,笔者与同学科组的3位物理老师按照方案一和方案二对同一块纯铜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纯铜密度的标准值(8.92g/cm3)比较。以下是实验中的测量数据。

从四位实验者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来看,方案一中的密度为8.675g/cm3,密度值与标准值的差为0.245,密度值与标准值的差占标准值的百分比为2.75%;方案二中的密度为7.158g/cm3,密度值与标准值的差为1.762,密度值与标准值的差占标准值的百分比为19.75%。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的实验测量数据都说明,在使用现有初中物理实验室常用的学生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方案二的测量结果的误差要远远大于方案一的误差,采用方案二测量出的密度与标准值的差占标准值的百分比,四次实验平均值达到了19.75%,所以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适量的水测物体的密度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因误差太大,并不具有太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6篇

1.1教材方面的因素

初中教材主要从形象、直观入手,内容少且与实际生活比较接近,而且配有丰富的插图,讲授的多半是简单定性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文字通俗易懂;研究物理问题时,大多数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由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认识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能够掌握。因此学生学习时不仅感觉物理有趣而且学起来很轻松。

高中教材文字叙述比较科学严谨,教材侧重理论上的推导,且物理规律由初中定性关系转化到定量上来;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抽象、复杂,分析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更高。

1.2教师方面的原因

(1)初中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由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简单,且理论层次要求低,仅靠背诵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一味追求高升学率的情况下,为了眼前节省时间多做题目,初中教师经常让学生死背概念、规律、公式,从而忽视了对物理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高中教师忽视学生的经验背景及认知水平

由于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教师循环教学,高三教师循环到高一教学时,往往会过高地估计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造成教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脱节,追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经验背景。虽然初中学习过力,但只要求学生对力有个感性的认识,对于物体的受力分析要求很低,会画重力、简单的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初中学生只接触到物体在水平面上的二力的平衡问题。

2.教学策略

2.1利用实验,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要在难点处铺设好台阶,缓解难度。如弹力概念及产生的原因是难点,可用下面的一些小实验铺设台阶,化难为易。

实验一:用力分别让两个小球向下压缩弹簧和橡皮泥,观察松手后的现象。由学生思考为什么弹簧能把小球弹出去而橡皮泥却不能把小球弹出呢?

实验二:如教材弹力这节,小车与弹簧的一端相连,用手向左拉小车后松手,小车为何能被弹簧拉着向右运动?用手向右推小车并压缩弹簧松手后,小车为何能被弹簧推着向左运动?

实验三:篮球撞到地面上能弹跳起来,而橡皮泥撞到地面上为什么不能弹跳起来呢?

实验四:利用橡皮筋悬挂一个装满水的气球,使之静止在空中。由于橡皮筋和气球形变量比较明显,利用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形变产生的原因。

从课堂效果上看,由以上例子学生经过讨论与交流,可以总结出弹力的概念及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

2.2利用导学案,做好内容衔接

由于初、高中教材内容跨度大,因此在编制导学案时,要从初中生的角度看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简单,能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再者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时,所举例子尽量找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例子或者学生利用身边的东西能模拟的例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这些形象的例子降低难度。如在静摩擦力的导学案设计上对于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可以如下设计:

任务一、静摩擦力有无判断及方向

体验1:如图1所示,用手托住物理课本不动,课本处于水平状态,课本___________受到摩擦力。(填“有”或“没有”)

如图2所示,用手托住物理课本不动,课本___________受到摩擦力。(填“有”或“没有”)

如果有,课本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 。

阅读课本P57,看图3.3-1,思考图甲中箱子受到地面对它施加的静摩擦力吗?___________

如果有,箱子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

体验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受斜面对它施加的静摩擦力吗?___________

如果有,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

由以上例子归纳总结静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

2.3利用学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对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相对”两个字容易遗漏,其原因是常见的例子是一动一静,造成学生对此产生误解。此处可以这样处理,先举一动一静的例子,如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沿斜面下滑、沿竖直墙面下滑等。

学生讨论得出以上各例子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然后让学生找出这几种情况下的共同点是什么?

实验演示:毛刷下压一长木板,扶住毛刷拖动长木板,由学生讨论判断毛刷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想到利用“相对”两字。

如果两个物体都在运动,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又如何确定呢?

实验演示:物块A放在长木板B上,A和B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用水平力突然向右拉木板B,A、B发生相对滑动。由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观察物块A相对地面向哪个方向运动?

(2)什么原因造成物块A运动?

(3)物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哪?

(4)物块A相对于物块B向哪个方向运动?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7篇

一、演示实验,驱动问题生成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运用演示实验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实际的情境,增强“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性”,进而驱动问题生成.

案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肘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上课伊始老师可用木条和弹簧制作一个框架装置进行演示,由于木框架质量不大,当所挂球的质量及弹簧形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框架会在地面上“跳跃”起来,形象地展示对地面压力为零的可能,简单的实验情境,直观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聚集到一个思维点:框架何时对地面压力为零,从而引发探究问题的生成。

二、探究实验,寻找解题入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动手操作过或描述过的能记住90%,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身体验中去领悟物理道理.

案例2如图2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杆不动B端上移到Bi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B.杆不动B端上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本题研究挂钩作用下的细线张力问题,教学过程中可把原题改变成一个实验研究的课题(如图3所示).当细线固定在A、B两端时处于松软状态,现在细线上悬挂砝码,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测量,计算出细线受到的张力;(2)若保持B点不动,移动A的高低时,滑轮如何运动?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是否改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适时地提出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问题:(1)若A、B等高,滑轮停在哪里?若A、B不等高,则滑轮停在哪里?小滑轮停的位置有何规律?(2)细线水平方向夹角如何测量?通过上述实验研究学生找到了答案,也真正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切入口。

案例3(2004年全国高考卷)如图4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A.t1t2>t3

C.t3>t1>t2D.t1=t2=t3

解题前可先让学生在“课外小实验”活动室中完成如下实验:图5中用自行车圈作圆周,用光滑细铁丝作弦,三个小球穿在铁丝上,将三个小球同时从顶点A处由静止释放,发现三个小球同时到达圆周最低点(可听到同时撞击声).学生对观察结果感到惊讶,推动思考:位移大的为什么会和位移小的下滑时间相同呢?加速度大小差别与什么有关?位移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还会自觉将装置倒放,使三球逆向运动,发现三个小球同样同时到达圆周最低点.于是学生便会得到结论: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光滑弦由静止下滑,到达圆周最低点的时间相等(这样的竖直圆简称为“等时圆”)。

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波利亚语),通过探究实验可让学生“从做中学”,感悟物理模型,注重知识的“动态构建”,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设计实验,深化问题认识

案例4(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卷)如图6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本题涉及一个物理学的“相异框架”思维问题,学生对生活中的经验加以推广,导致了对问题理解的偏差.因为在将物体抛出的过程,人只能感受到物体在离手之前的作用,离开手之后的情况,则需要去推测、想象.在课堂上笔者并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课后几个课题小组认真研究与设计,提出了他们的实验方案并成功演示,从而深化了对抛体运动过程中压力不存在的认识,

方案1:磁体吸拢实验

如图7所示,把两个圆形磁体套在一根塑料棒上,异名磁极相对并尽量靠近,直至要发生吸拢为止,实验时让塑料棒从约2m的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运动,就会发现两块磁体吸拢,并发生“咔哒”的撞击声,然后在斜向下方运动、竖直向上运动等等实验过程中磁体均发生吸拢现象,原因就是运动过程中磁体与棒间的弹力消失,使静摩擦力不复存在。

方案2:音乐卡片实验

在一个平底吊盘上放一个重物m.把生日音乐卡片A压在重物m和吊盘之间,如图8所示,外露发光二极管.卡上设置的开关处于自然状态时开关闭合,二极管随着音乐节奏发出炫目的光.当有重物放在它上面时开关断开,卡“偃旗息鼓”,这样卡的开关直接受重物m的压力控制.在吊盘C正下方放一块海绵来接收、缓冲.实验时用手提着盘的吊线慢慢下降时“风平浪静”,说明重物m受到支持力.一旦松手释放重物和盘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音乐卡随即热闹起来,有声有色;直到刚一接触海绵立刻“无声无息”,说明重物m又恢复受支持力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扮演“工程师”角色,在教师引导下,自觉投入到实验的设计、分析、验证和改进的研究中,从而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扩散与升华,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并且通过最富创意方案的评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 参与热情。

四、验证实验,求证习题答案

着名物理学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验看一看,”物理习题教学时还可通过实验验证习题答案.

案例5(2010年全国高考卷Ⅱ)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I1ZA>m8.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日上升的最大高度。

选择组合:

分析可知,除了弹性要好以外,下面的球质量要大一些,经多次实验,最终确定的两个组合:乒乓球和弹力球;橡胶球和弹力球。

实验步骤:

(1)把一只乒乓球从10cm处(过高很难实现对心碰撞,因为乒乓球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的高度释放,落到事先放在讲台上的坚硬的玻璃上.发现第一次反弹后可以达到接近释放时的高度,但无论如何不会超过这个高度(在这一高度上平放一板挡着)。

(2)取弹力球,从相同高度释放,反弹后的高度比乒乓球的反弹高度略低。

(3)把乒乓球放在弹力球上面,让它们从原来高度落下,落地反弹以后,令人吃惊的是:乒乓球比单独下落跳的更高(能碰到20cm处的板,甚至更高)。

(4)叁照上述做法,选用橡胶球和弹力球组合,将两者由1m处的释放,会发现弹力球反弹后会跳的更高,最高能碰到3.5m的天花板。

众目睽睽之下学生见证奇迹发生——小球反弹的高度大大超出自由下落的高度!“信其道,亲其师”,笔者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做实验时学生的兴奋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五、拓展实验.质疑习题情景

思考问题时,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实际的物理情境,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即使在高考命题或各地调研试题中,这种情况也会出现.下面这则案例中对于习题情境的质疑物理实验就成为最好的解决利器。

案例6装饰用的彩灯,串成一串串,接在220V电源上,观察灯的结构发现,每个灯的灯丝(Ri)引线上方绕有金属电阻丝(R2),如图10所示,即使R1断了,R2仍能导电.根据工作特性,Rt应该____R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其中一个或几个灯的灯丝断了,其余的灯将____(填“变亮”“变暗”或“完全熄灭”)。

该题是2010年上海市某区高考调研试题,题目提供的答案为:Ri应该小于R2,当其中一个或几个灯的灯丝断了,其余的灯将变暗.果真如此吗?有些学生对题目情境提出了质疑.为此笔者利用如图11所示的节日彩灯引导学生观察闪烁的彩灯熄灭几只后,其余彩灯的亮度及其闪烁频率的变化?

实验表明:其中一个小彩灯的灯丝断裂后,其余的小彩灯还能继续发光并且会比原来更亮,闪烁的更快.显然题目创设的情境是错误的。

笔者寻找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问题的奥妙源自小彩灯的特殊构造.如图12所示是一款规格为“2.5V.0.25A”小彩灯的“解剖图”:在灯丝导电支架上除了有灯丝和起固定作用的小玻璃珠以外,还绕有约4圈细金属丝.灯丝电阻冷时约为2.5Ω,热时约为15Ω,细金属丝的电阻为1Ω,正常(低压)情况下,由于支架表面有一层氧化铜涂层的缘故,它与灯丝支架是不导通的.若加上较高的电压(如220V)时氧化层可被击穿,细金属丝与灯丝支架导通.当某个小彩灯的灯丝烧毁时,其间形成断路,220V电压就直接加到细金属丝与灯丝导电支架之间,瞬间击穿那段细金属丝的氧化铜涂层,细金属丝与灯丝导电支架导通,这样其他小彩灯就能继续工作.但由于细金属丝的电阻较小,剩余灯泡两端各自分担的电压就多了,所以会比原来更亮.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8篇

一、延时评价的概念界定

所谓“延时评价”,就是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以结论和方案呈现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通过对结论总结过程或方案组织过程的延长,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引导,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而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这一理论的提出充分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认知的形成过程.

二、延时评价在高中物理中的功能性认识

1.强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认知构建

物理概念的形成源于对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分析和提炼,它深刻挖掘了事物的本质和共性,也就是说,物理概念其实是经过提纯过的知识点.但是“高纯度”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很难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稀释”处理,将其原本的形成过程呈现给学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看透物理概念的字面含义,对其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强调物理规律的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研究能力

“简洁”是物理美学的一大特质.作为物理概念间相互联系的反映,物理规律在构建时,物理学家就强调以最为精炼而严谨的话语来对其进行表述.因此可以将物理规律说成是经过压缩处理的知识链.在实际教学中,奢望学生只凭短短几行文字的阅读就掌握物理规律是一句空话.爱因斯坦也说过这样的话:“探究真理的过程比直接占用真理更加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总结评价等过程,从而实现对物理规律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还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延时评价在高中物理中的典型做法

综合上述两点延时评价的功能性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放慢课堂教学的节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才能结合教师所提供的素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理解和探究,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延时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这样来处理.教师有意识地酝酿冲突,诱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运用延时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围绕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论,让他们在争论过程中畅所欲言、互相启迪,引发思维的碰撞,进而促进思维向更为深刻的层面进发.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倾听,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这些闪光点发挥辐射作用,启发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思路,让更多的学生产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愿望.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切忌过早表露自己的观点,应该尽量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时间完善自己的方案或结论,让他们在争论和反思中完成评价和认知.

四、延时评价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举例

“功能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知某人质量为m,现在他由下蹲姿态向上跳起,经过一段时间,其身体伸直的同时恰好离地而起,其速度为v,该过程中地面弹力对他做功为多少?教师有意识地提供三个备选项:①地面弹力对人所做功等于12mv2;②地面弹力对人所做功大于12mv2;③地面弹力对人所做功为0.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让他们对已有选项进行表决,结果大多数学生认可第一种结论,也有部分学生赞同第二种说法,极少数学生选了第三种答案.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没有立刻评价,而是让他们推选代表阐述进行选择的依据,这就是酝酿冲突,并利用学生意见的不同激化认知矛盾,引起争论.

选择①的学生:“人在跳起的过程中,身体由静而动,结合动能定理得,地面做功为动能增量,即12mv2.”

选择②的学生说:“你的说法肯定错,动能定理的使用要进行完整的受力分析,你遗漏了该过程中重力的负功,有表达式W-mgh=12mv2,因此地面做功大于12mv2.”(此刻,选择①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悔不已,这一负面情绪也刺激他们提升了对动能定理的认识.)

选择③的学生说:“你们的说法都不对,功的两要素是力以及力方向上的位移,人的起跳过程中,脚没有离地,即力的作用点位移为0,所以该过程中地面弹力的功为0.”

对这一说法,选择①和②的同学都感觉得很奇怪,他们中有人开始反驳:“位移怎么可能是0呢?重心不是升高了吗?如果地面弹力不做功,人的动能如何增大?”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由此开始,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结果却大相径庭,哪一种说法才正确呢?在教师有意诱导下,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始加剧,他们急切需要教师揭晓答案.这时教师却仍要继续卖关子,只是进一步地给出提示性的问题.

师: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而言,能量不会凭空产生,那么人体的动能从何而来?

生:这份能量肯定源于人体化学能的转换而来.

师:那么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有哪些力在做功呢?是地面弹力的功吗?

生:不是的,因为地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提供能量.

师:既然如此,那是什么力呢?实践出真知,请你自己来体验下蹲起跳的过程,也许就有答案了.(让学生进行体验)

生:下蹲姿态时,腿部肌肉绷紧,因此人体动能的增大是肌肉发力并做功的效果.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9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现在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从“还”字上入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尝试以学案为引导,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下面以《力和弹力》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案例描述】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扳手腕

话音刚落,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行动起来,迅速完成学案上的“活动1”.

活动1 前后桌的同学扳手腕,体验:扳手腕时,你的肌肉有什么感觉?.

师:扳手腕时,你的肌肉有什么感觉?

生甲:我的肌肉收缩了.

生乙:我的肌肉紧张了.

……

师:你用力了吗?

生(齐答):用力了.

师:什么是力呢?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感觉,小组合作完成“活动2”.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力的存在,同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什么是力呢?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活动2”.)

活动2 用手拉弹簧,手压直尺,手推木块,小组同学共同观察、思考下列问题:

(1)你用力了吗?有什么现象发生了?

(2)要使弹簧、直尺、木块发生相同的现象,用其它物体代替手怎么做?

(3)分析以上力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活动2”后,汇报、交流、展示各自的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归纳出力的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

师:手拉弹簧,弹簧受力时会伸长,那么其它物体受力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在撤去力后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请各小组合作完成“活动3”.

活动3 小组同学分别对橡皮筋、橡皮泥、铁丝、气球、弹簧施力,观察:

(1)物体受力时什么发生了变化?

(2)撤去外力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3)结合课文阅读,说说什么是形变?什么是弹性形变?

……

活动4 两手拉紧橡皮筋保持不动,体验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结合课文阅读,说说什么是弹力?

……

活动5 对橡皮筋、气球、弹簧等施加更大力时,关于它们的弹性形变的大小

(1)你们小组的猜想是什么?

(2)怎样验证你们小组的猜想?

(3)你们小组的猜想是否正确?结论是什么?

……

活动6 阅读课文P46,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及符号分别是什么?

(2)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几部分构成?

(3)课本图8-5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课本图8-7介绍的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

……

活动7 阅读盒中“说明书”,回答问题并测量:

(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测量、读数时,应该怎样做?哪些是关键?你记住了吗?

(2)将木块挂在竖直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测出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多大?

(3)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的拉动木块,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多大?

……

活动8 阅读课文P47,思考、回答:

(1)结合课文阅读,说说什么是弹性势能?

(2)弯曲的跳板、撑杆为什么能把运动员弹起?

……

【案例分析】

这堂课知识点较多,易上成“流水账”式的课.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是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将本课的知识点分解到8个活动中,由学生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活动4、6、8由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完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活动1、2、3、5由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活动7由学生阅读说明书和动手体验学会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我在本堂课中主要是通过情景将“活动”串起来,做到过渡自然,有“诱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想去体验下一个“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使“教”和“学”和谐一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反思】

1.本堂课主要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又称合作性学习,是通过教师有指导性的使用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主体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如“活动5”中先由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接着各小组汇报、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点: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调整,拥有高度的参与性;②促进全体学生能力的提高,开发每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③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必须人人参与,小组成员间必须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取长补短;④有利于学生“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

2.本堂课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课本是学生自学的主要手段,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会学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课本能丰富学生的已有感知,纠正平时形成的错觉;通过阅读还可以促使我们弄清各个知识点的真正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在生活、生产和科技上的应用等.

3.本堂课的教学始终与生活密切联系着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脱离生活的物理必定是枯燥乏味的,让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空间走进学生的生活,走向学生熟悉的环境、走进家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而且能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本堂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特别注重了体态语言,有一份特殊的心境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科学方法教育;学案导学模式;类比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56-2

类比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由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一、学案导学模式下渗透类比方法的教学探索

1.了解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掌握思维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模式则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学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和了解教材内容,然后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明确学案导学模式下渗透类比方法的原则

完成类比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学生经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比较、求同求异的过程。而学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思考和探索空间,便于学生回顾旧知、联系新知、促成类比。同时,渗透类比方法也需要遵循相关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受到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具体可行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设计学案时需要充分准备,对知识点的要求应明确于心,然后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恰到好处的类比条件,尤其要通过配备恰到好处的问题设置,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轻松顺利地通过旧知识体系来接纳新知识,从而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2)主体参与性原则。

渗透类比方法应特别强调暴露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经历在旧知识体系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概念、规律,构建有效类比的过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类比的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和点拨学生去思考和比较,发现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结构类似性,寻找到类比的突破口,从而实现类比。因此物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3)循序渐进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类比方法是一个长期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对于学生中产生的不恰当的类比要及时分析修正,尽量避免负强化和负迁移。

3.设计合理可行的学案

一个完整的学案首先应该包括:【课题名称】、【学习目标】、【问题聚焦】、【效果自测】。其中,【学习目标】应按照三维目标设置,表述要浅显易懂,除了对知识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要求也要明确;【问题聚焦】应首先明确几个大的问题,再以问题链形式贯穿于每个大问题背景之下,让学生对所学概貌有整体把握,对细节亦可以深入探讨;【效果自测】选题应精简、难易适中,能够做到当堂反馈。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应该辅以一定的学法指导,从阅读范围、难点提示、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为鼓励学生反思所学,可以专门设置【我的收获与疑惑】栏目,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拓展学生视野,可以在学案最后附上【知识链接】,如知识背景简介、物理名人语录、物理思维方法介绍,也可以是高考链接或相关网站等。

4.展示部分教学案例

案例: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理论探究课)

知识背景介绍:弹性势能是继重力势能以后的又一个势能形式,它比重力势能更加复杂。对于抽象的能量概念,可以依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思想,并类比重力势能的探究过程,试着对弹性势能表达式进行理论探究。

【学习目标】 略

【问题聚焦】

问题一 弹性势能的概念

1.卷紧的发条、压缩的弹簧、拉开的弓、弯曲的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结合势能的概念,试给弹性势能下个定义。

问题二 理论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

1.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哪几个物理量有关?有何事实能够验证你的猜想? (提示方法:类比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2.转化:研究能量变化通常从做功的角度着手,那么弹簧的弹性势能与拉力做的功有什么关系?(提示方法:类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3.定量:怎样计算拉力做的功?

问题1:重力是恒力,重力做功等于重力与物体在竖直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容易求。那么,拉伸弹簧时,拉力还是恒力吗?那么做功该怎样计算呢?

问题2:在以前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速度也是变化的,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这里的拉力也是变化的,拉力做功可否采用类似的方法?

问题3:以前求位移时,可以用速度――时间图像下梯形的面积来代替

那么计算拉力做的功是否也可以用Fl图象下一个梯形的面积来代替呢?

4.评估:我们探究得到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与最先的猜想是否吻合?

是否可以从单位制的角度验证其正确性?

【效果自测】、【知识链接】、【我的收获与困惑】(略)

笔者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学生自主阅读、分组讨论探究和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通过类比重力势能探究过程,学生认识到弹性势能的可能表达形式;通过类比匀变速直线运动求位移的方法,借助Fl图像,计算弹力做功,最终确定弹性势能表达式。尽管没有做实验,但是理论探究的过程中用到的类比方法同样富有价值。

二、探索的初步效果与反思

1.探索的初步效果

笔者对所教两个班级学生就类比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类比方法的认识明显加强。学生已经认识到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类比的基础是基于两种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知道类比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变陌生为熟悉,有助于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与问题解决;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感发现和运用类比,甚至创造了不少有价值的类比;学生也对类比结果的可靠性存有一定怀疑,这是符合类比推理或然性特征的;学生认为类比不仅是发现事物间的相同点(求同),有时发现不同点(求异)会更有创造价值,说明学生思维是辨证的、发散的。另外,还有学生提出类比具体应该如何操作,表明他们对类比的思考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也为一线教师们研究类比教学提供了方向。

2.对探索的反思与后续措施

(1)进一步挖掘类比教育素材。在备课中,首先要吃透教材,除了原先比较明显的可类比内容以外,还需要关注平时被忽视的内容,针对教学目标和难点内容,发现可类比点,创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类比,突破难点。

(2)不断编写与修订现有学案。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学案编写的宗旨是要适合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知识背景,不同的知识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同样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的类比方法等等,学案必须与时俱进,因学生而变,要常做常新,必要时要吸纳学生参与到学案编制中来。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再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和再好的教育方式,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合作。教师要在给予学生自主机会的基础之上,营造和谐、理性、智慧的互动氛围。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积极地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并在互动中完善自己,真正提高能力。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11篇

一、挖掘教材中丰富情感因素,让学生在生动情境中精神“提起来”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应用性较为显著的基础科学,物理教材中围绕物理知识点内容,设置和融入了许多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典型事例和生动案例.这对初中生物理学习情感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功效.生本主义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充分展现学习对象的“主人翁”地位,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展示的“舞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初中物理教材已有的生动、丰富、鲜明的现实案例和趣味现象,创造出形象生动、趣味活泼的学习场景,引发初中生情感“共鸣”,提振初中生物理学习情感,成为课堂教学“一份子”,主动与教师同步互动,深入探析物理知识.初中生面对生活常见现象,其内心充满了亲近感,主动探究分析成为内在自觉行动.

二、创设充足实验操作时机,让学生在探究观察中技能“高起来”

教育实践学认为,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经验技能,更能为学习对象留存深刻“印迹”,更有利于学习对象学习技能的提升.物理学科是以实验、观察为主要手段的知识学科,具有较强的能力培养功效,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进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明星提高.生本主义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技能培养与此同出一辙.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生本主义理念内涵,教师就必须让初中生获取充足的活动“时机”,利用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案例、探究课题等载体,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观察研究、分析归纳等实践活动,指导和引导学生有序实验、仔细观察、深入研究、科学归纳,逐步培养他们物理探究观察的技能和素养.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利用该节课中“浮力的大小”实验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要求学生根据此节课教材实验步骤和要求,准确操作实验器材,有序开展实验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如实记录.学生获得较大空间的实验操作“自”,其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对“浮力的大小与体积和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知识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自身的主体特性得到体现,主体探究观察等物理学习技能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技能、提供自主实验时机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和难度系数.

三、注重案例解析过程讲解,让学生在思考分析中能力“升起来”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12篇

评析1:敢于在中考题里,对现行教材旗帜鲜明地提出修改建议,实属难能可贵!而“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等,都是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我们物理教师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在这方面绵阳市的中考物理命题人,更是给我们树立了典范!

评析2:2012年新版课本p54给出图2所示的四步探究程序,是符合上述答案要求的,我们认为仍然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我们将图2改画为图3所示、共有6步探究程序:

①将小水杯放在溢水管口下方,向溢水杯里加满水,直到溢水管口不再向外滴水时为止;

②用“校零”的(注:这个步骤决不能遗漏!)弹簧测力计称出空小筒重为G1(注:我们认为,装水量很少的容器,应该采用量筒的“筒”字;前两步可以调换);

③用称完筒重的空小筒替换溢水管口下的小水杯;

④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重为G(注:我们选用图5所示的“沉体”代替金属块);

⑤将称完重力的金属块缓慢地浸没在溢水杯里水中:金属块不得碰触杯壁和杯底;而且要确保排出的水不能外溢!直到溢水管口不再向外滴水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

⑥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排出的水和小筒的总重为G2。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自然会顺利地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上述中考试题答案不是完整的!此外教师还要放飞氢(或热)气球并指出:阿基米德原理亦适用于气体。

两点说明:①我们自制探究器具如图4所示:用八宝粥盒改制溢水杯、杯内上部及溢水槽内均刷上高温熔化的石蜡、能够减少内壁粘水;图中左边是用小饮料瓶改制的小筒、加上镀锌铁丝筒梁调节其总重为0.1N;图中右边是用小饮料瓶改制的小水杯;图中前边是将收集的大塑料药瓶分类:规格相同的内装不等的杂铁或砂子等、总重分别为1.4 N 和1.6N;规格不同的药瓶内装重物总重为1.5N当作“沉体”:瓶盖中心均固定一根有提环的细尼龙丝线、盖内在线结处浇注一点玻璃胶,既能固定线结,又能防止渗漏液体(以上做法便于探究:形状相同、不等重的“沉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是近似相等的;而形状不同、等重的“沉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几乎都是不相等的;进而能够证明:“F浮跟G物无关”!并且能够进一步推理:“F浮跟m物和ρ物无关”!此外还用大饮料瓶改制大水杯等。

②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学生探究F浮跟V排(我们等分了“沉体”下部位)和h浸没(我们等分了线绳并打“绳结”)的关系,更便于学生实验操作,教学效果甚佳!

评析3:该中考试题除此之外,还要将“弹簧秤”改称“弹簧测力计”、和将“F1、F2、F3、F4”(其中,物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表示)规范为“G1、G、F示、G2”。可以拓展的内容是:分析图3中②和③的两个测量数据,还能得出“测量密度的新方案”:

ρ=m V、G=m g、F浮=G-F示=G排=ρ液V排g、V固=V排,

G(gρ固)=(G-F示)(ρ液g)。可知:

当ρ固已知时:ρ液=(G-F示)G ×ρ固;

当ρ液已知时:ρ固=G(G-F示)×ρ液。

该方案常被称为“称重法测密度”。表面上看,此方案既简单又方便。然而,由于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多为0.1N(或为0.05N),这相当于:0.1N9.8Nkg≈0.0102 kg≈10.2g物质≈10ml(或≈5ml)水所受到的重力!由此可知:用此法测量物质密度产生的误差,要比使用量筒测量体积产生的误差大10倍(或5倍)以上!据此,它只是一种“想当然的运用某些物理原理”、纸上谈兵的测量方案!实测表明并没有多大实用价值。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13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本的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这是物理学界普遍的共识,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实验在物理学中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也必然要随之发展和变化,建立新的实验模式。物理学科中的“实验与探究”就是一种新的实验模式,它与传统的实验模式不同,不再仅仅是验证物理规律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提供探索问题的思路,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新的实验模式,教师要如何进行教学呢?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出探究的问题

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惊奇、有趣的物理情境,以便引出所要探究的问题。惊奇有趣的物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所要探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牢牢地吸引注学生的注意力,使实验教学顺利完成。另外,物理情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所探究的问题密切相关,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可以设计如下的物理情境:“2013年3月20日,广东东莞遭受冰雹和暴雨袭击,8人被冰雹砸死,136人被砸伤,多辆汽车被砸坏”。让学生思考:从天而降的冰雹为什么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冰雹在下落过程中做什么运动?从而引入课题“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做每个实验都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但是,物理新课程中“实验与探究”的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空间,并没有写出实验目的。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阅读实验课题,从中找出实验的主要目的。

2.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每个实验都要有实验原理,否则实验就无法进行,但是,物理“实验与探究”中的实验就是没有给出实验原理,需要学生找到实验原理。要如何找出实验原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哪些知识与实验目的有关系,哪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实验目的,从而确定实验原理。例如,做“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老师让学生回顾加速度的有关知识,只要算出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否相同,就可以解决此问题,从而确定此实验的原理可以是:a。

3.让学生选择实验器材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原理确定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中所要测量的物理量来选择适合的实验器材,并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在选择实验器材时,要弄清实验器材的功能、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

4.让学生设计开放性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许多实验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设计开放性实验方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极大的好处。例如,“探究弹簧伸长与簧力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有:方案一,把弹簧挂在铁架台上,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测出相对应的弹簧长度,从而得出弹簧伸长与弹力的关系。方案二,把弹簧固定在水平的桌面上,在弹簧上端放置不同质量的物体,测出相对应的弹簧长度,从而得出弹簧伸长与弹力的关系。

5.让学生写出实验步骤。物理新课程中的“实验与探究”实验,基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学生要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

三、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物理教科“实验与探究”实验,虽然更注重实验的过程,但在实验中也要让学生学会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根据不同的测量仪器,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不同测量仪器的数据记录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分度值为“1”的测量仪器,误差出现在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数据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为“2”或“5”的测量仪器,误差出现在分度值的本位,测量数据记录到分度值本位即可。分析实验数据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千万不能为了实验结论更精确而去拼凑实验数据。另外,要让学生明白,实验中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减小,无法消除。

四、设计失败实验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在“实验与探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失败实验,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再讲述前辈们探究类似问题时的艰难,使学生明白,许多物理规律的建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例如,在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人们在水平地面上推木箱时,用力推木箱就前进,不用力木箱就静止不动,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此时,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此实验结论是错误的。接着告诉学生,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曾经困扰了人们数千年,并由此引发了科学史上一场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思想革命,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引发这场革命的是三个不同时代的人物,他们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加利略(1564~1642)和牛顿(1642~1727)。亚里士多德,从马拉车前进的日常经验出发,他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加利略用理想的斜面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经过20多年观察和理论研究,他认为:一切物体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创立了经典的力学体系,为一个全新的科学发明时代奠定了基础。又如,电磁感应现象也是众多科学家历经10余年的研究才确立的。

五、知识延伸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猜想;动手实验;案例;反思

【案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的第四节,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概念、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等知识,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用到或感知力的相互作用,本节就是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环节。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和摩擦力时,其实就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的作用就是要一语道破。怎么才能把这看似简单却又抽象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猜想出来呢?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说教变成动手做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出结论。

1. 就地取材,边学边做

在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我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准备了铅笔、气球、弹簧等物品。

师:请同学们用手指压铅笔尖,你的手指有什么感觉?用手捏气球试试,气球变扁时,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呢?用手指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你的手指有何感觉?

生(纷纷动起手来):手指在压铅笔时,手指也会有被铅笔扎的感觉。

生:捏气球时,感到手指也有被气球挤压的感觉。

生:拉弹簧时也有被压的感觉。

通过这一体验后,学生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并请学生汇报。这时关于为什么的答案就不是瞎扯胡猜了,学生很容易就认识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多动手,通过双手去触摸知识,在体验中猜到: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也许学生的猜想和表达的没有这么准确和精练,但是这时,真实的才是我们需要的。如果我们教学时只是把问题一抛出就想让学生去猜想答案,学生一定是摸不着头脑的。

2. 巧设情境,注重趣味

在教学的第二环节,书中安排了一个奇思妙想的阅读材料,虽然很有趣,但是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在这儿我组织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我给这个游戏起个名字叫“我的神舟号”,并把这个名字板书在黑板上。所用器材就是学生手上的气球。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神舟号飞船,今天我们也来制造一艘。大家把气球吹起来,用手捏住进气口,然后松开手试一试。

学生开始按要求做起来,当学生松手后,气球飞了出去。

师(在学生的惊奇中):谁来解释这一现象。

生:是从气球里喷出的气流对气球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气球飞出去的。

师:实现人类飞天梦想的火箭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火箭喷出高温、高压燃气的同时,气也对火箭施加了推动力。

师:大家猜想一下,气球喷气的力和气体对气球的力大小和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生:方向是相反的,因为我看到气球和气体背道而驰。

生:大小可能是相等的。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我们在教学时不要期望他们可以凭空想象出来。力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的抽象,然而经过动手实验,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到,气球和喷出的气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引导他们想象划船等情境,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动手动脑,自主设计

由于本节内容偏少,所以特别补充了第三环节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两根、空塑料瓶两个、拴有细线的重物一个。

师: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可说明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的实验。

生: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互钩住,向相反方向拉,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都有示数。

生:将两根橡皮筋打好结后向相反方向拉,两根都伸长。

生: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橡皮筋向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有示数橡皮筋伸长。

生: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重物受到拉力,弹簧测力计有示数。

生:重物挂在手指上,手指感到重物的拉力,重物也受到手的拉力等。

师:前面有同学猜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可能相等,通过我们的实验,大家认为呢?

生: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在这一环节,我又安排学生开展了掰手腕比赛,大家通过亲身比赛,发现势均力敌的对手僵持静止着,双方受到了同样的力。

【反思】

科学探究活动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是每节必有的,其中一定少不了猜想。猜想的意义在于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同时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动手做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手段,可见,学生动手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这节课教学的三个环节皆体现了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动手做活动为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完全符合《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按照初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旨在努力解决学生因知识的枯燥而不喜欢学习,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为积极愉快地去探索发现知识。

这虽然是一节课的三个环节,但这三个环节却是不一样,各有侧重的。第一环节以简单易行为特点,在上课的刚开始这样做是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第二环节的动手活动以趣味性为主,把复杂的事物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展现出来,体现了化难为简的理念;第三个环节不仅动手而且动脑,让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的活动不是仅仅用双手去做,物理学家们的实验大多是自己设计出来的,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上升到创造能力上来。

新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小实验,这些小实验作为正常物理教学的延伸与补充,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成功完成,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与实验,培养了实验技能,熟练了知识应用,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新教材的施行,使物理教学打破了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樊篱,开启了“启发、探究式”教学之门。在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用身边的物品可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第三环节给学生提供的器材可以设计的实验有很多,这样宽松的设计条件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可以更加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活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最有意义的,所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自主的创新设计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获取知识,也为学生猜想提供了动力。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范文第15篇

1.关于速度概念的衔接教学

速度的概念在初中和高中教材中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初中教材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高中教材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表示。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头脑中要有“衔接”这根“弦”,要清醒地认识到高中阶段速度是有方向的。笔者建议初中物理教师在速度概念的教学中增加这样一道练习:

小亮家离学校有900米的直线距离,有一天他去上学花了10 分钟时间到达学校,发现忘了带校牌,当即回家去取,同样花了10 分钟时间。问:小亮去学校的速度为多少?小亮从家到学校往返的速度又是多少?

显然,初中学生得到的两个答案,都是1.5m/s,而到了高中阶段两个答案是不一样的,如果初中教师在这里适当引导,完全可以避免给高中教学带来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我们分析物体运动时,往往不考虑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这样大家根据计算得出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希望同学们记住,到高中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考虑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小亮从家到学校与从学校到家的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这种区分到高中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2.关于弹力概念的衔接教学

初中对弹力概念的教学,是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弹力的知识以及实际应用。而在高中教学中,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揭示弹力的本质。因此,弹力内容在初、高中教学中有很大的兼容空间。

在初中教材中,先让学生做一些小实验,感受物体对手有力的作用,再介绍弹性、塑性、弹性限度,然后提出弹力的概念。这是一种表象描述,没有重点分析它的三要素,这样学生对弹力的认识就是模糊的,就不能按课标要求用示意图分析弹力。因此,我们应该在初中物理课标的框架内,突破物理教材的束缚,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深加工,为学生将来学习高中物理的弹力概念做好知识铺垫。

3.关于摩擦力方向的衔接教学

在初中教材中,对摩擦力方向的描述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相应的高中教材的描述是: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初中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教学建议是:可提静摩擦力,也可不提静摩擦力。可见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初中物理教师在摩擦力方向的教学中,虽然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相对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解释上,但是要为“相对”二字做好准备,为衔接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避免初高中知识脱节,让学生能够感到初中的知识对高中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有用”。为此,笔者建议初中物理教师在摩擦力方向的教学中增设这样一个问题:

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当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当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又如何?

显然,学生用“平衡”的知识能顺利解决第一问,而第二问体现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学,必定有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教师在此不必作过度的解释,但可以这样提问:难道在这里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吗?给学生一个悬念。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遇到上面所提到的第二个问题,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滑动的趋势或相对滑动的话,对摩擦力方向的描述要进一步加深,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到高中后还要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