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危险行为;吸烟;饮酒;;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 (2007)09-0829-03

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健康危险行为不但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而且也将影响到他们 成年时期的健康和工作。为了解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根据《中国城市青少 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于2004年10-12月统一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市区初 中、高中、中专和大学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择20所乡村中学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 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2月在南京、徐州、苏州、盐城市区随机抽取68所学校( 24所初中、24所高中、12所中专、8所大学),农村20所中学(宜兴市10所,射阳县10所) ,每所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中专一~三年级各抽取1~2个班,大学一 ~四年级各抽2~3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19 532名,不同地区、不同学段调 查学生数见表1。

1.2 方法 统一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分中心提供的“中国青 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吸烟、饮酒、吸毒和等 危害青少年健康行为的相关问题。其中初中问卷有64个调查项目,高中(中专)问卷有67个 调查项目,大学问卷有65个调查项目。

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培训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员,在学校班主任的配合下 ,统一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8.0软件进行统计,并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地 区、年级、性别、学习阶段、城乡、父母学历、是否住校、不同学校类型的差异。

2 结果

2.1 吸烟 见表1。

2.1.1 尝试吸烟情况 4 407名学生曾尝试吸烟,曾尝试吸烟率为22.7%。 曾尝试吸烟率男生为34.4%,女生为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 生为22.6%,乡村学生为22.5%,城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曾尝试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尝试吸烟率为38.0%,优秀学生为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住校生为28.6%,走读生为18.6%,住校生与走读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父母学历越高,子女尝试吸烟率越低,其中父亲小学以下为28.9%, 大学以上为15.3%;母亲小学以下为28.5%,大学以上为14.3%。

2.1.2 吸烟年龄 曾尝试吸烟学生中,有2 146名学生开始吸烟年龄≤13岁 ,报告率为11.1%。其中男生为16.2%,女生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城市学生为10.2%,乡村学生为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 成绩差的学生为17.6%,优秀学生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校生 为12.2%,走读生为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父母学历的升高, 其子女13岁前的吸烟率逐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父亲学历小学 以下为15.2%,大学以上为7.7%;母亲学历小学以下为14.6%,大学以上为8.1%。同时, 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在校学生13岁前尝试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3 目前吸烟情况 在调查的近30 d中,有1 d和1 d以上吸烟的在校生有 1 865名,吸烟率为9.5%。其中男生为16.2%,女生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城市学生为9.6%,乡村学生为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目前吸烟率为19.0%,优秀学生为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住校生为12.7%,走读生为7.7%,住校生与走读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着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尝试吸烟率逐步下降,其中父亲学历小学以下为11.1 %,大学以上为6.5%;母亲学历小学以下为11.8%,大学以上为7.0%。在校生近期吸烟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年级的上升而呈上升的趋势,即不同年龄在校生近期吸烟率从13岁的2.4 %上升到23~24岁的45.2%,从初一年级的2.3%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37.6%。

2.2 饮酒 见表2。

2.2.1 曾尝试饮酒情况 被调查学生中,8 343名学生曾尝试饮酒,曾尝试 饮酒率为43.1%。其中男生为50.3%,女生为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城市学生为44.3%,乡村学生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 区、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 习成绩差的学生曾尝试饮酒率为52.9%,优秀学生为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住校生为50.6%,走读生为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 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曾尝试饮酒率逐步下降,其中父亲学历小学以下为43.9%,大学以 上为40.7%;母亲学历小学以下的为43.7%,大学以上为38.2%。

2.2.2 饮酒年龄 曾尝试饮酒学生中,有4 523名学生在13岁前曾尝试饮酒 ,饮酒率为23.4%。其中,不同地区学生13岁前尝试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男生为29.1%,女生为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为23.9 %,乡村学生为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型、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校生学习成绩越好,1 3岁前饮酒率越低,其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为32.4%,优秀学生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住校生为20.9%,走读生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13岁前的饮酒率逐步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其中父亲学历小学以下为21.3%,大学以上为26.1%;母亲学历小学以下为21.5% ,大学以上为28.0%。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在校学生13岁前尝试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3 近期饮酒情况 在调查的近30 d中,有1 d和1 d以上饮酒的在校生有 4 140名,饮酒率为21.4%。其中男生为26.4%,女生为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城市学生为21.5%,乡村学生为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 均<0.01);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近期饮酒率越低(P<0.01),其中成绩差的学生近 期饮酒率为26.5%,优秀学生为19.1%。住校生为26.4%,走读生为18.3%,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近期饮酒率逐步上升,其中父亲学历小学 以下的为20.7%,大学以上的为21.7%;母亲学历小学以下的为20.8%,大学以上为22.7% 。在校生近期饮酒率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即不同年龄在校生近期饮酒 率从13岁的12.3%上升到23~24岁的61.4%,从初一年级的10.8%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58.2 %。

2.3 吸毒情况 被调查学生中,有182名在校生曾使用过,吸毒率为0.9 3%。不同地区学生吸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其中男生为1.43% ,女生为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为1.05%,乡村学生为0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曾尝试吸毒率为1.93%, 优秀生为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生曾尝试吸毒率从13岁的0.42 %上升到23~24岁的3.01%,从初一年级的0.50%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2.12%。

2.4 情况 在被调查学生中,有3 234名在校生曾经,报告率 为16.6%。不同地区学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其中男生为 21 .7%,女生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为16.1%,乡村学生为 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曾尝试率为21.9%,优秀生为16.3%,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在校生曾经从13岁的7.1%上升到23~24岁的25.3%,从初一年 级的6.4%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28.6%。

3 讨论

江苏省青少年吸烟率、饮酒率和率均明显低于1999年中国5省市调查结果[2], 也明显低于2003年北京市[3]和合肥市[4]的调查结果,高于国外报道结果 [1]。

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危险行为存在“六高现象”,即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 发达地区,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普通学校高于重点学校,住校生高于走读生,大 学生高于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学段的上升,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危险行 为呈上升趋势,且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危险行为与学习成绩、父母亲文化水平 有密切关系,即学生学习成绩越好或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其健康危险行为越低;反之,学生 学习成绩越差或父母文化水平越低,其健康危险行为越高。

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是干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学校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 少、见效快的卫生防病措施,也是以学校为基地预防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的一个 重要环节和场所。据WHO预测,我国0~29岁3亿男性中将有2亿烟民,其中有1亿人最终会死 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根据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 在城乡学生中开展戒烟、控酒、禁毒、禁赌的健康教育,给予他们健康行为指导,不断提高 全省青少年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此外,青少年吸毒率为0.93%,报告率 为15.0%,特别是大学生吸毒率高达1.77%,明显高于中专生、高中生、初中生。为此,针 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禁毒和禁赌教育刻不容缓,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公 安、文化、广电、卫生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画廊、讲 座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吸毒和是违法行为,提高他们对吸毒和对健康、工作、家 庭危害的认识。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就 业、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坚定信心,去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国外交往的增多,江苏省青少年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 势。因此,全社会必须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法律法规文件 ,为在青少年中开展戒烟、控酒、禁毒和禁赌提供依据。同时,学校要抓好健康教育,通过 学校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吸烟、酗酒、吸毒、对健康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认知 水平。此外,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为此,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也要 参与到戒烟、控酒、禁毒、禁赌的教育中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榜样作用。

(致谢:参加课题调查的还有史祖民、潘晓群、戴月、刘辉、孔庆兰、沈蕙、吴小群 等医师,在此表示感谢!)

4 参考文献

[1] CANDACE C,CHRIS R,ANTONY M,et al.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Health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 study: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 01/2002 survey.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4:63-72.

[2] 孙江平,宋逸,马迎华,等.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报告(三).中国学校卫 生,2001,22(5):396-398.

[3] 陈晶琦.北京与沈阳部分初中生危险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74- 576.

[4] 高茗,张金霞,马尔健,等.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5年变化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4,25(2):143-144.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方法 以广州市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点校学生为样本,随机整群抽取中小学生4 320名,采用询问法进行调查,用半数年龄概率单位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 广州市汉族男生首次遗精的半数年龄为14岁,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2.39岁;城市学生的性发育年龄早于乡村学生;与2000年比较,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无明显变化,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提前了0.11岁,乡村女生提前了0.54岁。

结论 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趋于稳定,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呈提前趋势,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建议青春期性教育的学龄段应前移。

【关键词】 性发育;月经初潮;遗精;学生;汉族

【中图分类号】 R 339.35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24-02

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广州市于2005年9-11月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在体调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性发育状况进行了询问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沿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点校,由广州市城区3所中学、3所小学组成城市学生样本,由从化市的3所中学和3所小学组成乡村学生样本。再以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测试样本。调查询问对象分别为9~18岁女生和11~18岁男生。分城男、城女、乡男、乡女4类,每岁为1组,每组样本量为120人,总样本量为36个年龄组,共4 320人。

1.2 方法 采用询问法询问学生的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情况。由女性医师询问月经初潮,男性医师询问首次遗精。只询问“已”或“未”,不询问具体日期。“已”记录为1,“未”记录为0,不能回答时填“9”。

1.3 统计分析 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查验收细则》要求,调查结果采用全国统一的数据录入软件,录入时采取双录入法,并计算各年龄组的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的已发生人数和发生率,采用半数年龄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半数年龄和月经初潮半数年龄,并计算出95%允许区间和95%可信限。

2 结果

2.1 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 2005年广州市汉族男生首次遗精的半数年龄为14.00岁,城市男生为13.88岁,乡村男生为13.99岁,总体上城市男生的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比乡村男生早0.11岁(P

2.2 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 2005年广州市汉族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2.39岁,城市女生为12.22岁,乡村女生为12.51岁,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比乡村女生早0.29岁(P

2.3 男生首次遗精与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差异 城市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比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晚1.66岁;乡村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比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晚1.48岁。

2.4 与往年资料的比较 见图3,4。与1985年资料比较,2005年广州市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的半数年龄比1985年提前了0.29岁,乡村女生提前了1.29岁[1]。乡村女生的变化比较明显。

与2000年资料比较,2005年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发生的半数年龄均推迟了0.05岁;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的半数年龄比2000年提早了0.11岁,乡村女生提早了0.54岁[2]。男生的性发育趋于稳定,女生的性发育年龄仍在继续提前,乡村女生变化的幅度比较大。

另外,1985年城乡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的半数年龄之差为1.35岁,2000年相差0.72岁,2005年城乡差别缩小至0.29岁。1991年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有较大的差异,到2000年以及本次调查城乡差异已经不明显。可见广州本市城乡学生性发育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3 讨论

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均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对青少年的性发育状况进行监测,对研究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制定健康教育政策,适时适度地开展青春期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尚无出现提前的倾向,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则出现明显的提前趋势,这方面国内外均有类似的研究报告,一般认为这种现象与社会环境和营养有密切关系[3]。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汉族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出现提前趋势,其中乡村女生提前的幅度比较大,而14岁以上的乡村男生首次遗精发生率高于城市学生。这些现象均反映广州市农村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都市化进程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合对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的分析,农村学生性发育的提前与其身体形态发育的生长加速现象是相吻合的。

针对广州市青少年学生性发育提前的状况,有必要对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学龄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建议将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龄段提前至小学四年级(9~10岁)开始为宜。

4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成果报告.1986.

[2] 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组,编.2000年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成果.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2002.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怀化市;城乡中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对比

0 前言

中学生是未来栋梁,其生理、心理等健康问题应值得我们广泛关注。这一阶段,中学生极易出现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及易导致各种伤害行为等危害健康行为,健康危险行为的出现,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目前的生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的生活及健康均造成不良后果。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不健康减肥行为的比较

为减肥或控制体重而控制某类食物的摄入量有21.76%的学生在过去30天里曾有该减肥行为,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分别为24.49%和19.19%;男生随着年级增长,报告率小幅下降;女生则相反,高中阶段显著高于初中。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城乡存在差异性。为减肥或控制体重而故意把食物吐出来有3.98%的学生曾有该减肥行为,学生节食减肥行为的报告率2.81%;未经医生的指导并擅自吃减肥药的报告率1.56%。

从怀化市城乡中学生减肥行为的比较分析,可得知:在不健康减肥行为中,城市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对怀化市中学生对自身体重是否满意时,81.5%的学生满意自己的体重,此次的调查结果重要是由于怀化市地处南方并在洞庭湖水域附近,人的身理特征本身就比较小巧加之中学生存在不健康饮食行为中,造成肥胖的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较小,中学生因肥胖问题减肥的行为的发生率较低,导致城乡之间的中学生在各种不健康的减肥行为中不存在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怀化市中学在不健康的减肥方式的报告率与全国[1]、福建[2]调查的结果相比均要高。因此,对中学生的不健康减肥行为应引起家长及老师的高度重视,不健康的减肥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严重影响学生生长发育,学校和家长应教导学生切勿盲目减肥,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因自身肥胖问题采取的利于身心健康的减肥方式。

1.2 缺乏睡眠情况的比较

大量资料表明,中学生平均每天最佳的睡眠时长为8-10小时[3],据调查显示,怀化市大部分城乡中学生睡眠时间存在不足。时间在6小时以下的占15.61%其中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分别为14.28%和11.88,属于严重的睡眠不足;在高于6小时低于8小时睡眠时间的报告率中,6-7小时和7-8小时的报告率分别为21.40%和21.96%,此时间段的睡眠属于睡眠不足,会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拥有良好睡眠时间所占比例的学生是32.37%,即睡眠时间在8-9小时左右,12.48%的学生的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在怀化市55.57%的中学生存在睡眠不足,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均低于8小时;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报告率在城乡、性别和学段之间存在差异:农村学生低于城市学生、男生低于女生、初中生低于高中生。由此可知,总体上城市学生的睡眠活动少于农村学生、女生的睡眠时间要少于男生、高中生少于初中生。造成城乡之间的差异主要由于城市学生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班,学习压力大过农村的学生,他们只须做好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通过对怀化市城市和农村中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并比较表明:城乡之间存在性别差异、学段差异;睡眠时间7-8小时的报告率城市的男生要高于农村的男生,农村男生拥有良好的睡眠时间及作息习惯,城市的男生在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以上的报告率要高于农村的男生,女生之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的报告率城市女生均高于农村女生,具体而言,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或超过9小时的女生报告率城市要高于农村;不同学段而言,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要低于高中生,城乡之间初中生在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的报告率城市要明显高于农村,而高中生在睡眠时间是否充足或者过多的报告率中均不存在差异性。

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通过对怀化市中学生睡眠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地中学生在不同学段的睡眠时间与杭州市调查的结果[4]类似,缺乏睡眠时间的报告率高中生要高于初中生,高中生因高考学习压力过大,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没有充足的睡眠。对于中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家长和学校应当引起重视,因为睡眠不充足极易造成学生精神恍惚,不利于学习及日常生活,即使学习压力过大,也要适当的休息,应当合理的分配学习之间和休息时间,对于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和家长应当高度注意起来,促进中学生良好的健康成长,并为以后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应科学化的合理安排。

2 结束语

怀化市城乡中学生在不良生活习惯行为的比较中,在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发生率比较中,城乡存在差异性且城市中学生高于农村中学生;在缺乏睡眠危险行为中,岳阳市城乡中学生55.97%每天少于8小时的睡眠时间。城乡之间存在差异性,城市高于农村。在不同学段之间,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学校应针对主要不良生活习惯行为的种类、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主编.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苏玲.福建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08,11.

[3]中国健康网[OL]/cn.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回报率;家庭背景;户籍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152-01

引言

目前,中国存在着明显的收入不平等,而且有扩大趋势,又有着极其注重人情关系的文化传统,在我国,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和新就业者择业过程中,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发挥着重要。CHIP(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ieot)数据估计了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在城镇地区大概为3.29%,农村地区大概4.02%。他们认为,城乡的教育回报率没有显著的差别,或者说,户口等因素对其工资所得没有显著的影响,甚至农村的教育回报率要高于城镇。关于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的影响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尽管有很多,但由于数据缺乏以及更新不及时,没有办法考虑能力和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的影响,因而对教育回报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差。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这种偏差对教育回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许多社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对收入和教育回报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关于这种影响的实证研究却很少,特别是在不同户籍下的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就更少。从现有文献来看,中国城镇的教育回报率都明显较低,本文大胆提出以下假设:户籍屏障假设,即户籍制度严重限制着出身于农村的人们的社会流动,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不同户籍下的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差异。

根据上述家庭背景影响收入的特点和途径以及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本文试图运用CGSS(2008)调查数据,利用Mincer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0LS估计。在控制了教育水平和父辈有关特征等变量时,根据不同户籍人群中收入差异的特点,讨论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和教育回报的不同影响。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私人教育收益率主要是明瑟收益率,即教育边际收益率,反应了教育者由于多受一年教育而增加的收入。我们用如下明瑟方程作为我们的计量模型

LnWage-α+β1×Educ+β2×Exper+β3×Exper2+u

其中,lnWage为收入的对数形式,Educ为受教育年限,Exper为难以观测并对收入有影响的变量(能力),我们用工作经验表示(即受教育者的年龄一受教育年数-6),u表示均值为零的随机误差项,α、β1、β2、β3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β1为教育回报率)。我们用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家庭背景的变量。

(二)数据说明

本调查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CGSS(2008)。CGSS(2008)的问卷调查涵盖了丰富的个体特征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教育及工作、性格与态度、社会交往与求职五大部分,基本满足本调查对微观数据的要求。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全国125个县(区),500个街道(乡、镇),1000+居(村)委会、10000户家庭,共6000人。

二、实证分析

本文用OIS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一报告了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中可看出,在城市户口下,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的教育回报率反而略低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表明了家庭背景在城市户口居民的教育回报率所起作用不大。然而在农村户口下,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教育回报率,前者比后者高45.45%,可见,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起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于出生在农村的人们,如果家庭背景好,子女将会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三、结语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CGSS2008的数据,利用Mincer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OLS回归。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和教育回报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城镇居民,父亲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教育回报率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于农村居民,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教育回报率为17.6%,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教育回报率为12.11%,后者比前者提高45.45%。通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的个人收入和教育回报影响更大。对于出生在农村的人们,如果家庭背景好,子女会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而家庭背景差的,高昂的学费已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使得贫困家庭没有动力在子女身上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让农村的孩子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起到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

参考文献: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de an in-depth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on rural adolescents' physiqu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conclusion i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physique of rural youth has also been improved, bu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dolescents. However, rural adolescents have advantages in some index. Regional economy,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the launching of the rural school sport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rural youth sports development.

关键词: 农村;青少年;体育

Key words: rural area;adolescents;sports

中图分类号:Q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009-03

0 引言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在我国仍占50.32%以上。因此农村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青少年高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青少年的体育开展现状以及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制约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瓶颈所在,针砭时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对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反映我国农村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指标。

2 研究内容

2.1 当前农村青少年体质现状与特点

2.1.1 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在身体机能和素质方面的差异

孟欢欢(2011)对城乡青少年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方面的研究中显示,我国城市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普遍“高、重、宽”于农村学生,部分农村女生在1985-1995年的平均体重和胸围的数值高于城市女生,但到了2000年,城市女生的体重、胸围数值超越了农村女生。城乡学生身高差距逐渐缩小,而体重、胸围的城乡差异有加大趋势。1985-2005年城市学生的身体机能优于农村学生,且大部分年龄段学生的身体机能差异呈缩小趋势。由表1可以看出,城市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肺活量都要优于农村学生,体能方面农村学生只有在耐力和男生上肢爆发力及女生腰腹肌力上优于城市学生。

2.1.2 2005与2010两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城乡学生对比分析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对城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第一,农村学生的耐力素质(男生7~12岁为50m×8往返跑,13~18岁为1000m跑;女生7~12岁为50m×8往返跑,13~18岁为800m跑)均高于城市学生,并且13~18岁城乡学生的耐力素质差值在整体上呈逐渐加大趋势,男生之间的最高差值达到9.21s,女生之间的最高差值达到11.79s;第二,城乡学生的速度素质(50m跑)在7~11岁基本上相差不大,而12~18岁的城市男、女生的速度素质明显要优于农村学生;第三,在爆发力素质方面,2005年只有部分年龄段农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城市学生,其他年龄段均为城市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农村学生,而且城市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优于农村男生,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大部分年龄段农村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城市女生,城乡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但是城市男生的上肢爆发力(7~12岁为斜身引体,13~18岁为引体向上)和女生的腰腹肌力量(1min仰卧起坐)均差于农村学生。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2010)表明:①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仍然“高、重、宽”于农村学生,但农村学生各项指标的增长值要大于城市学生,差距逐渐在缩小。②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在城乡学生肺活量提高程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城市学生的水平仍然优于农村学生。③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1)与2005年相比,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所提高,城市学生爆发力的增长值明显高于农村学生,部分年龄段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优势将不复存在,甚至被超越。2)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城市女生、农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了0.05、0.20秒,该年龄段农村学生耐力素质与城市学生相比仍具有优势。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了3.03、3.58秒,农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该年龄段的农村男生已经没有优势,而农村女生的优势也逐渐在降低。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农村男生、农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了0.48、0.46、0.34、0.91秒,该年龄段的农村学生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2.1.3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13~18岁农村学生的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刘健(2005)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13~18岁农村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对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宁波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内陆城市——陕西汉中市的广大农村学生的体质进行了测试调查,目的是为改善广大农村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决策依据。调查显示:①经济发达的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普遍“高、重、宽”于汉中市农村学生。②肺活量指标,经检验,男生14岁、15岁、16岁年龄组差异不显著(P>0.05),男生13岁和女生18岁年龄组差异显著(P

2.2 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农村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村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农村家庭状况和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状况是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下文献具体地说明了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曲宗湖(1999)调查表明,制约西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第一位是师资缺乏,第二位是器材缺乏,第三位是场地缺乏,第四位是观念和管理不到位。

樊临虎(2001)调查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村中学正常进行体育教学的因素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教师地位待遇低”和“领导不重视”(表2)。当前,农村学校部分领导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对农村学校体育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的待遇普遍低于主课教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

待……”一方面,在农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可有可无,可开可不开,使得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与经济收入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差距很大,这是造成体育师资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体育课程中器材的消耗和场地的要求是学校支出中重要的一部分,决策者的观念起着决定性作用。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摆正学校体育工作的位置,是提高农村中学办学育人整体效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前,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占全国少年儿童总数的21%,平均每5个少年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张敏(2011)对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①地域和家庭原因。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匮乏限制了农村留守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另外家庭消费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将产生正面影响,如果家庭收入不高,对孩子日常生活的投入就会减少,仅仅是吃饱就好,不会考虑营养全面的问题。农村中学生对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严重低于全国标准,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或严重不足,将直接导致青少年钙缺乏,影响骨骼的发育,使青少年儿童身高发育不完全,从而导致了身高偏低。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留守青少年的营养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②学校教育和体育参与性。农村中学受到经济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差、学校硬件设备不达标等问题。体育锻炼常用器材十分匮乏,好多学校连一块标准的田径场都没有,平时学校很少开展和组织大型的体育活动。③社会关注和监管。各地政府对文体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间接影响了农村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齐抓共管,共同促进。

3 结论

3.1 近些年农村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各年龄段学生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农村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城市青少年,但这种差距逐年在缩小;农村青少年的耐力素质、上肢爆发力、女生腰腹肌力量优于城市青少年,而速度素质和下肢爆发力处于劣势;沿海发达地区农村青少年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要优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青少年,而不发达地区青少年只有在耐力素质上存在着优势。

3.2 地域经济和家庭状况的差异,包括家庭中父母的收入、文化程度、营养知识和卫生条件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体育运动的开展;经济条件的限制,包括师资力量薄弱,器材、场地缺乏,领导者的观念和管理不到位,是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最大阻力,也是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

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178.

[2]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

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

[3]孟欢欢,成聪聪.我国城市与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25-1527.

[4]刘健,蒋贤俊,何少钧.发达与欠发达地区13~18岁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54-1656.

[5]黄铎.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98-100.

[6]徐叶彤,张巧兰,朱杰.甘肃省农村学生2000年与2002年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62-64.

[7]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4,24(5):58-59.

[8]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9):32-33.

[9]曲宗湖,尚大光.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和卫生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3):17-21.

[10]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12.

[11]张敏,何启安.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97-99.

[12]蒋建强,柴国荣.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95-98.

[13]董静梅,陈佩杰.1985~2008年甘肃省东乡族7~18岁青少年体质状况分析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6):682-685.

[14]许良.全国农村青少儿生长发育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9):38-40.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作压力;差异比较

教师工作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以及教师的发展潜力。心理学上认为适当的压力能激发人的潜能,但是一个人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就会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不利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新课程的实施,诸如撤点并校、教师聘任、绩效工资考评等等,更加大了教师压力。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县域内城乡教师的工作量以及工作的环境很不一样,所以探讨城乡教师之间的工作压力差异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新平县概况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玉溪市,全县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全县辖12个乡镇(街道),123个村(社区)委员会,户籍人口27.4万人,其中彝族和傣族占全县总人口64.7%。从2013年10月份新平县教育局的统计资料可知,完全小学107所,初级中学12所。在园幼儿6116人,小学在校学生21732人,初中在校学生10741人,全县2013年共有小学教师1469人,初中教师780人。小学的师生比是1:15,初中的师生比是1:14。

二、新平县城乡教师工作压力现状比较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云南省新平县抽取了4所学校,其中一所县城初中、一所农村初中,一所县城小学、一所农村小学。共发放问卷 220份,实际收回205份,有效问卷 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91 %。

经过对“您觉得现在工作压力:A非常大 B适中 C不大”这一题的问卷数据分析可知,在中学阶段,城乡教师的工作压力差异不明显,初中教师普遍感觉工作压力较大。在小学阶段,城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接近75%的农村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而县城小学只有大约30%的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约有35%的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适中。笔者紧接着就教师工作压力进行归因调查。

三、新平县城乡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比较分析

笔者接下来对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进行调查,设置了“如果您觉得工作压力大的话,您认为主要原因是:A新课改的压力 B工作量大 C评价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D学校要求严格 E其他”这一题目。经过问卷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城乡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是工作量大以及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如前文所述,在新平县初中阶段教师的工作压力差异不明显,普遍感觉压力较大,从上图可知,农村初中教师在“您觉得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中,选择“工作量大”的人数是最多的,约占调查样本的37%,其次选择“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约有30%的教师,仅次于选择“工作量大”的人数;而在县城初中的调查发现,此题选择“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的教师人数是最多的,约占县城初中调查样本的33%,而选择“工作量大”约有27%。而在小学阶段的调查也发现同样的情况,不管是县城和农村,教师们感觉压力大的主要原因都是工作量大与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选择这两个选项的教师人数是最多的,但是农村小学教师选择“工作量”的人数比选择“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的多一些,县城小学教师则是选择“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比选择“工作量的更多一些”。

另外,在调研过程中,有些学校领导反映教师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社会舆论给教师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最近几年媒体连续报道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较多,带给一线教师较多的心理阴影。下面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对此问题的阐述。

JS中学H校长:我觉得最反感就是那个电视媒体那种对老师的一些片面的报道,比如说体罚学生啊,或者说老师打了学生啊,我觉得那个电视报道太片面了,对老师是最不公平的,他不把前因后果报道,他只报道其中的一个小环节,我为什么要给你一巴掌呢,你要把这个说清楚嘛,但是他专门片面的报道,无形之中给我们老师施加太多的压力了,我们老师私下吹牛的时候,有些老师直接是不敢管学生,为什么?管了学生之后,还来告你一状,说不好,现在手机也多,那里网上搞个什么传一传,你很麻烦了噶,所以我觉得这个对我们老师,不是我们的工作压力大,是心理压力太大。最好的话,能够跟我们老师多讲讲心理方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怎么来减小这个压力。

因此,新平县初中阶段教师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差异不明显。农村小学教师普遍比县城教师工作压力大,差异比较明显。不管是初中,还是小学,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量大,县城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另外,由于现在社会舆论对教师身份以及期望过高,把教师当作圣人去要求,所以,当教师犯了错误之后,媒体就夸大其词批评教师,或者是只报道片面,而不是根据事情的前因后果去进行客观播报教师体罚学生之类的事情,引起社会上对教师的不公正的评价以及看法,这无形之中给教师(包括没犯错的教师)增添了压力。

四、缩小城乡教师工作压力差异的对策与建议

缩小城乡教师的工作压力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个人,二是学校,三是社会。

(一)对教师个人而言,不管是农村教师,还是县城教师,首先要正视工作压力的存在,积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在社会发展中有意识地把职业压力转化为职业动力;其次,可学习适当的调整情绪的方法。通过适当途径宣泄消极情绪,主动选择一些无害甚至有益的宣泄方式来改善情绪,比如说运动。最后,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前了解在教师职业生涯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准备与积极应对。

(二)在学校方面来说,农村学校的教师对于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主要反映是工作量大,那么农村学校的领导更需要做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根据教师的特长安排其担任具体的工作,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县城学校的教师对于工作压力来源一题,选择“评价考核和奖惩挂钩”的人最多,所以县城学校领导要注意转换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规范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教师的全面、充分发展。最后,不管是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都要致力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通过创建教师健身房、教师娱乐活动室、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鼓励、支持、帮助教师积极面对工作压力,提高教师群体心理动力的需求档次。

(三)在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应增强对教师职业的尊重,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倡导民众增强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支持,关于媒体对某些教师不理智的行为的片面报道要持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不能只听信媒体的报道,要寻求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要认识到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导致部分孩子蛮不讲理,也是导致教师体罚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对教师的客观评价有利于改善教师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概念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广中.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2,(12).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乡家庭环境;“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6-02

家庭环境是一个系统、特定、相对稳定的内在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极大。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经济社会虽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城乡不同家庭环境中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

“90后”大学生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衣食无忧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这个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群体具有以下个性特点:

1.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行为自主,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具有较强叛逆意识,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

2.功利务实、理智参与各类活动,观察问题、处理事务时,出现观念和行为的错位。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受市场价值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活动的参与方式上由原来的空泛理想化的热情,转入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关注。他们在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时,总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来衡量。他们指责社会的不公,却回避自己的责任。

3.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造成了“90后”大学生情感上躁动不安、荣誉感强、虚荣心强。他们对喜爱的对象表示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的程度强烈。

4.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上趋向于追求时尚,凸显个人爱好。“90后”大学生出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更为丰富,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性。他们既认同传统的价值观,也欣赏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

5.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实用和前卫方式,人生目标相对模糊。他们青春激情与文化理性并存,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总是追求浪漫与新奇,接受变化与挑战,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和认识很模糊。

二、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事物理解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情况,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工专等6所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660份问卷,收回646份,回收率为97.88%,其中有效问卷为640份,有效率为96.97%。在我们的调研中,来自大中城市的占21.24%,中小城镇的占18.63%,来自农村的占60.13%。通过分析,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表现在

1.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存在偏差。在我们的调研中,当问到“在社交场合你是否感到紧张或窘迫”时,来自大中城市的同学认为不会紧张,会很自如,占6.21%;来自中小城镇的同学认为有时候会这样,占71.24%;来自农村的同学认为经常会这样,占23.10%。调研表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见多识广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人际交往比较积极。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2.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在我们的调研中家庭较富裕的占3.6%,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66%,贫困生占25%,特困生占5.4%。调查发现,在“90后”大学生交流方式中,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通过参加各类协会、朋友聚会、社交场合等方式交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局限,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潇洒自如”,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主要通过老乡会、发短信、聊QQ等方式进行交往。

3.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差异。城市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受教育环境良好,接触社会较多,拥有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和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和异往能力都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4.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体现显著差异。城乡家庭在环境背景、文化习惯、价值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在问卷中,农村学生选择“遭受排挤”的占10.15%,选择“自尊心受损”的占58.24%。“自尊心受损伤”这一问题在问卷选项中城乡大学生相差28.11%。在“交际与交友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38.97%,小城镇占39.93%,农村的占45.71%。在“与异往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3.53%,小城镇占28.49%,农村的占34.86%。在“交谈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4.26%,小城镇占29.65%,农村的占33.14%。在“待人接物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11.76%,小城镇占10.47%,农村的占29.71%。由此看见,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三、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的家庭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差异等导致了城乡家庭环境的差异,从而影响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

1.城乡家庭收入的差异。在城市,大多数家庭则是通过就业方式获得家庭的收入,家庭的共同收入决定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密切而相互协作。而农村的农业生产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部分,这种家庭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人收入只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与城市有区别。这种城乡家庭收入的不同,形成了城乡家庭间观念与行为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

2.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农村家庭的收入需要安排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和家庭经营的再生产。城市家庭收入的安排相对较简单,开支也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安排等方面。这种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

3.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异。从消费层面来看,城市居民逐步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享乐消费转化;而农村居民生活则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化。

4.城乡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城市家长偏重于过度关心的教养态度,对子女限制和管束较多;而农村家长则倾向于简单的、惩罚的教育方式。

5.城乡家庭父母教育意识有差距。城市家庭父母大部分都很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农村家庭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比较模糊,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依赖学校和老师。

6.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有差异。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子女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要求都很高,期望子女在大学期间学会很好地为人处事,以便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农村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身的生存现状,但由于他们从自身地位和客观可能性出发,不会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7.城乡家庭父母和子女沟通交流有差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融洽了亲子关系。而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广大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低,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容易受到消极情绪和负面言行的影响。

四、改善城乡家庭“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1.改变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偏差,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家庭而言,要改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误区和偏差,应重视孩子作为独立发展主体的特殊需要,将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做到时时和孩子进行沟通,成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以此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2.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改变,对于城乡家庭环境来讲关键在于改变孩子成长的环境,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生活方式。父母要构建和谐的、积极向上家庭生活,孩子就会受到和谐的、进取心的教育。

3.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人际适应能力。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何,既是德育环境,又是智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贴,和睦民主、平等互动、家庭环境和谐温馨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要积极创造民主、催人奋进的家庭气氛,来培养孩子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4.家长要当好子女的素质导师,引导子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加强自身的交往技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培养子女良好人际关系。在改进家庭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利用其他途径,尤其是学校和社会其他教育机构的替代性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全面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4):111-114.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赵丽芳,陈国锋.90后大学生的特性及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34-136.

[4]黄艾丽,杜学元.关于我国城乡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1):107-110.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饮食习惯;运动;危险行为;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0985-0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和农村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青少年健康模式发生改变。我国青少年死亡率迅速下降。在死因构成比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而机动车交通事故等伤害相关行为,使用烟草、酒精等成瘾性物质,肥胖以及性传播疾病等的发生率在青少年中呈明显上升趋势[1]。这些健康相关行为不但导致青少年早死、伤残和患病,而且这些行为及其影响会一直延伸到成年期,成为导致成人死亡、患病和出现社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了解南京市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状况,为制定相关行为干预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06年10-12月,对南京市县乡15所学校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南京市县乡级学校随机抽取初中6所、高中6所、职业学校3所共15所学校,各学校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二级随机抽样抽取班级,对被抽取班级进行整群调查,共调查4 124名中学生,其中初中生1 640名,高中生2 484名;男生2 121名,女生2 003名。年龄11~21岁,平均(15.59±1.94)岁。

1.2 方法 统一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相关行为问题。其中初中问卷有64个调查项目,高中问卷有67个调查项目。由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培训调查员,调查员在学校班主任的配合下,统一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资料收集后采用EpiData 3.0双份独立录入,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以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学校的差异。

2 结果

2.1 饮食及运动锻炼相关行为 中学生每天吃牛/酸/豆奶报告率为39.2%,每天吃早餐报告率为77.0%,偏食报告率为34.6%,每天锻炼报告率为14.5%。不同年级、性别中学生饮食及锻炼相关行为见表1。初中男生每天锻炼的报告率高于女生;高中男生每天吃牛/酸/豆奶、每天锻炼的报告率高于女生,而每天吃早餐的报告率男生低于女生;总体男生每天吃牛/酸/豆奶、每天锻炼的报告率高于女生。初中男生、女生每天吃牛/酸/豆奶和每天锻炼的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2 不良生活习惯 中学生曾尝试吸烟报告率为22.2%,饮酒报告率为52.8%,吸毒报告率为0.9%,网络成瘾报告率为4.8%,参与报告率为20.0%。初中男生吸烟、饮酒和报告率高于女生;高中男生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和报告率均高于女生;总体男生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及参与行为均高于女生;高中男生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及参与行为均高于初中男生;高中女生吸烟、饮酒、网络成瘾与相关行为亦高于初中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 故意及非故意伤害行为 见表3。

中学生30 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的报告率为51.3%,受到欺侮的报告率为54.7%,12个月里考虑自杀报告率为15.6%,想过离家出走报告率为22.2%。初中和高中生30 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受到欺侮均是男生高于女生;高中女生12个月里考虑自杀高于男生。合计30 d内男生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受到欺侮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过去12个月里考虑自杀高于男生;高中男、女生30 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12个月里考虑自杀、想离家出走均高于初中男、女生;而初中女生30 d内受欺侮高于高中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4 性相关行为 初中生未参与调查。2.9%的高中生报告有过,其中4.9%的男生和1.0%的女生有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P<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南京市县乡中学生不良饮食习惯较高和锻炼普遍不足。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身体健康也是很不利的。有研究表明,早餐吃得好的学生明显比不吃早餐和早餐质量不好的学生精力充沛,考虑问题积极,文化课不及格的比例也明显较低[2]。中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是身体发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和鼓励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应保证学生每天有1 h的体育活动。调查发现,学生中每天锻炼者仅占14.5%,至少85.5%的中学生锻炼不足,尤其是女生每天锻炼者更低,其中初中女生为13.3%,高中女生为8.5%。这可能与女生性格相对男生较文静且学习负担较重,尤其是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有一定的关系。

调查发现,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曾尝试吸烟(22.2%)、饮酒(52.8%)及参与(20.0%)相关行为报告率高于河北省廊坊市中学生曾尝试吸烟(12.3%)、饮酒(48.2%)和参与(15.4%)报告率[3];饮酒亦高于辽宁省中学生(50.7%)[4]。吸烟、饮酒、网络成瘾以及参与等不良行为不仅影响青少年健康及其家庭的经济,还影响学习,甚至还会引发暴力、伤害、自杀或杀人倾向等不良行为及心理问题。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状态上都处于从幼稚转向成熟的阶段,而学校是给予他们正确指导和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青少年健康教育重任,提高学生对危害健康行为的防范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江苏省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5]。因此,需要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文件,为在青少年中开展戒烟、控酒、禁毒和禁赌提供法律依据。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故意及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较高,尤其是30 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受到欺侮超过50%以上,说明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校园环境亟待加强和改善。学校应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建立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以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12个月里中学生考虑自杀、想过离家出走报告率低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学生[6],但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女生考虑自杀(18.8%)和想过离家出走(26.4%)比例较高。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特殊的身心特点,学生有较多的困惑和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高中学生面对的巨大升学压力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对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必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位、多维度的综合干预策略。父母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加强师生间沟通、学生间沟通,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宣泄,为学生创造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调查结果还显示,南京市县乡中学生多个健康相关行为初、高中和性别差异明显。初中生每天喝牛/酸/豆奶和每天锻炼的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及参与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初中生;高中生30 d内骑车经常或总是违规、12个月里考虑自杀、想过离家出走的报告率均高于初中生;高中女生12个月里考虑自杀的报告率高于男生;高中生有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提示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时,应注意到高、初中以及男、女生之间的行为及心理差异,选定其重点不良行为方式为内容,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289-291.

[2] 孙杰,尹俊水.早餐质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1994,15(6):447.

[3] 刘体霞,于静,任蕊,等.廊坊城市3 592名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流行状况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134-135.

[4] 谢学魁,宇广华,范会弟,等.辽宁省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 330-1 331.

[5] 戴寿桂,孙中友,祈朝霞,等.江苏省青少年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829-831.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1.澳门科技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澳门 999078;2.澳门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澳门 999078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新绛县居民的食品安全认知和举报投诉行为差异,为食品安全社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横断面描述性方法开展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是举报投诉表现较差。 结论 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城乡居民的举报投诉意识,并规范食品类相关信息公布机制、健全举报投诉制度,有针对性的提高城乡居民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能力。

[

关键词 ] 食品安全认知;举报投诉;城乡居民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192-02

中国食品市场行业分散,中小企业和小摊贩小作坊过多,难于管理。自2009年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以来,积极推行政府、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等的多元主体监管模式,并鼓励消费者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成为社会监管的主要力量[1]。公共服务和居民素质较高的大城市在食品安全社会监管中先行一步,而基层的中小城市却鲜有改变。因此,本研究以山西新绛县为例调查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认知及举报投诉行为,为中小城市消费者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提供科学依据。

1样本和方法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调查对象为山西新绛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蔬菜基地)城乡居民,抽样方法为按比例随机整群抽取。根据新绛县2012年人口统计数据(以九成有效率估计问卷回收率),确定对城乡居民各发放调查问卷425份,最终回收到的有效问卷数量为:县城居民385份,乡村居民384份。

1.2调查内容

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出生年份、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食品安全现状认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心度、严重度、对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的重视度以及对政府监管工作的满意度认知)和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举报投诉行为(举报投诉的经历、方式以及不举报投诉的原因和希望得到的举报投诉回复)。

1.3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为面对面填答问卷,调查对象自主匿名填写;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对象,由专门的调查人员以问答形式协助填写。用SPSS 21.0 for Windows软件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对县城和农村居民的举报投诉行为进行χ2检验,统计用双侧检验,以α=0.05为显著水平。

2结果与讨论

2.1个人基本信息

所调查的城乡居民以青壮年为主,已婚者居多;且农村青年多外出务工因此整体上县城居民更年轻。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初中及以下(90.4%),县城居民的分布较平均,呈递减趋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1000~2000元/月(81.0%);县城居民的差距较大。(表1)。

2.2食品安全现状认知

调查结果可知:城乡居民均比较或十分关心食品安全问题,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比较或十分严重,且县城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农村居民认为政府比较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且对政府的监管工作比较满意,而县城居民截然相反。

2.3举报投诉调查

城乡居民中曾举报投诉过食品安全问题的人数比例均约为调查人群的20%。

2.3.1 不愿意举报投诉的原因 超过50%的城乡居民认为报投诉不受重视而不愿举报投诉,其次为不知道如何举报投诉和不清楚可以解决问题的具体部门。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具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太多,机构职能重叠又缺乏有效的协调,相关部门互相推诿使得消费者投诉无门、不知道如何举报投诉[2],即使举报投诉后也无人受理。同时,大部份消费者缺乏举报投诉知识,受理的案件也因缺乏证据而不了了之[3]。另外《食品安全法》中对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处罚过轻导致不安全食品事件层出不穷,最终使得消费者认为举报投诉不受重视,解决不了问题[4]。

由于没有统一的举报投诉电话及网络使得消费者认为举报投诉费时费力,尤其是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只能去县城政府单位举报投诉的农村居民(43.0%)

2.3.2举报投诉后的要求 相比较而言,农村居民大多只希望在举报投诉后获得政府部门的调查回访和结果公布;而县城居民还希望公布调查过程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满意度回访。且农村和县城居民的举报投诉次数、不举报投诉的原因、举报投诉的方式以及希望获得的举报投诉答复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城乡居民食品举报投诉状况调查[n(%)]

注:显著性水平*P<0.05;显著性水平**P<0.01; 显著性水平***P<0.001。

3结语和建议

研究表明:山西新绛县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度较高;且相较于农村居民,县城居民对政府的监管工作更不满意,但其在食品安全维权行为方面没有显著优于农村居民。政府监管部门在严厉执法,严惩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同时也应该为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了解消费者认知上的差距,尤其是通过教育纠正农村居民的错误观念并增加知识、通过实践形成举报投诉的习惯,主要为食品安全风险应对知识和行为,包括食品购买、消费,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和食品标签信息、安全认证信息的认知和实践活动的培训。使消费者认识到自身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社会责任,培养起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习惯。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机制。①建立统一举报投诉平台,由专门机构负责,从而破除消费者不知道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知道向谁投诉的难题。②创新多种方式便利消费者的举报投诉。设立统一的举报投诉电话,网络方面也应该有政府部门管理的微博、邮箱和网站等;另外,也应在各个社区、乡村以及超市设立举报投诉站点,方便消费者对小型食品安全纠纷的现场裁决,同时承担起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咨询和帮助任务,包括维权费用和法律知识的帮助。③规定统一的举报投诉受理办法。在受理举报投诉后,作出受理答覆幷向举报投诉人进行调查回访。④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布平台。这个平台由可信的独立机构进行管理,统一向社会公布事件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信息,以及各个检测、认证机构的食品安全信息,内容要透明、及时,语言要通俗易懂。

[

参考文献]

[1] WHO联合国驻华系统. 不定期报告: 推动中国食品安全[R]. 北京: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办事处,2008:5-9.

[2] 韩俊.中国食品安全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4-236.

[3] 章春英. 475件食品卫生举报投诉案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煤蜕缁岬茸试炊哉庑贫燃右陨福佣苯踊蚣浣拥鼗竦谜庑┤胙Щ幔褰撞阍蛞蛉狈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急燃唇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陕西;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比较研究

一、前言

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是城乡学校体育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通过对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现状差异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对促进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城乡中小学校的体育资源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校园图书馆等网络信息库,以“中学体育”、“体育资源”为检索词,查阅相关期刊、书籍资料信息,为研究提供较为详实的文献资料。(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就陕西省中小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体育教师的配备、体育经费与信息资源等体育资源等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效度为0.88,信度为0.82,满足调查问卷的技术要求。此次调查共涉及学校312所,其中城市中学90所,城市小学74所,农村中学73所,农村小学75所。其中问卷的回收率为98.72%,有效回收率96.79%。(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2003对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情况比较分析

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中小学每300名学生应配备体育教师一名”。调查数据显示,陕西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专职教师与学生比平均数是1:501,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数量严重不足,低于国家标准的一半。但是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的数量要高于农村中小学。师生比例最接近国家标准的是城市中小学,城市中学为1:442,城市小学为1:443;师生比例较低的为农村小学,为1:2195,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极其缺乏。缺额教师人数最高的为城市中学,达到90人,缺额人数最少的是农村小学,缺额人数为37人。但这不能说明农村小学的情况好于其它学校,是由于小学在校人数远少于其他级别学校的在校人数所致。农村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人数只有6名,调查得知在农村中小学存在着大量其他教师兼职体育课的情况,农村小学尤为突出。

2、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配置情况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现状调查,城乡中小学体育场地能满足使用的有33.11%,而较为不足和严重不足的合计为49.34%。场地器材的配备不足制约了城乡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城市中小学配备的体育场地使用状况达到比较充足及其以上的比例是23.33%和38.36%,高于农村中小学的比例5.4%和0.00%。而在能满足学校体育使用状况方面是城乡中学的比例高于城乡小学的场地使用情况。体育场地较为不足和严重不足的是城乡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占到90.77%。

实地考察得知,城市中学体育场地相对比较宽裕,体育场地种类多样,大部分有田径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地等运动场地,比较高级的中学还有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育馆等设施,场地设施比较规范,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的需求。而农村中学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田径场地,有的只是规划出一块空地作为运动场地,有的只有简单的篮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且场地设施不规范,设备陈旧。但是因城市规划、学校的商业开发的行为,城市中小学的运动场地呈现出快速减少的趋势。

调查发现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器材的可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仅有5.96%的中小学校认为现有的体育器材比较充足,有24.5%的中小学校认为仅满足日常体育教学使用,而35.10%的学校认为较为不足,严重不足占28.15%。从整体调查的数据来分析,城乡中小学普遍存在体育器械不足使用的情况。从城乡学校情况来看,在体育器材“比较充足”方面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城市小学、城市中学、农村中学和农村小学。较为不足和严重不足合计比例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农村中学、农村小学、城市小学和城市中学,比例分别为68.92%.、63.25%、52.05%和46.67%。调查得知,由于城市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势,学生的数量快速增加,但学校体育器材的增加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体育器材的不足。最近几年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学校的数量也在减少,器材的增加或者更新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且器械品种单一,设备陈旧,远远落后于学生的需求。

3、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经费投入差异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陕西省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但从对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关于学校体育经费(2012年度)调查得出:城市中小学对体育经费投入比例较大的金额是1万元以上。农村中小学对体育经费投入比例集中在5千~1万和1千~5千元。体育经费投入达到1万元以上时,城市中小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中小学。随着体育经费从1千元到1万元的逐渐增加,城市中小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城市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远远好于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数额和比例。

4、陕西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信息化资源差异

2004年,陕西省“远程教育工程”启动,信息技术设备开始装备农村中小学,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更多的进入陕西城乡中小学和改善陕西省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代化教育设备状况最好的是校园互联网,拥有率为56.73%,互联网的普及使大部分城乡中小学都配备了互联网设备。但农村小学的普及率最低,只有28%。城乡中小学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的学校占到19.43%,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从学校所拥有的现代教学设备数量来看,城乡学校还是存在差异的,在城市中学学校各方面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都较为齐全,所占比例比较高,而在农村小学无现代化设备的学校数量达到41.33%。从这种差距中我们看到一些问题,即国家在推行一些新的教育政策和实施一些新的教育方案时都是先以满足城市学校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去满足农村学校的需要,这样使得原本就有差异的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显著。

5、陕西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比较分析

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课开展和实施状况方面,体育课能够严格执行学校数量比例占到了44.91%,基本可以执行学校比例占到了47.22%,偶尔执行和不能执行的学校比例只占到了6.47%。这说明陕西省城乡中小学在体育课的实施状况良好,有部分农村小学不能执行,占7.88%。《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体育课时做了相关规定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而在调查中城乡中小学校每周体育课的开课率为2节的比例最高,占到70.04%,在开设2节以上的比例占到了21.57%,其中城市中小学占的比例高于农村中小学。只有农村小学存在有每周开课在2节以下的情况,占到33.56%。

在陕西省城乡学校中体育课教学时以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主,城市中小学使用的比例高于农村中小学。其中城市中学达到了80.31%,农村中学达到67.38%,城市小学达到了75.76%,只有农村小学比例较低为37.54%。在这三级教材中,有36.79%的农村小学无教材或者自编教材。可以看出:在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比例要高于学校自编教材的比例,这一方面说明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仍按国家的统一标准来执行的,教学内容缺少本地区特色和灵活性。另一方面说明了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和体育理论知识水平欠缺,没有能力编写出适合自己学校现状的个性化课程教材。在农村中小学,有部分学校是没有体育教材的。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陕西省专职体育教师缺编比例超过国家标准的一半,其中城市中小学好于农村中小学的情况,师生比例最低的为农村小学。(2)50.66%的城乡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地能够满足体育工作需要,城乡中学要好于城乡小学的情况;城乡中小学普遍存在体育器械不足使用的情况。(3)城市中小学对体育经费投入比例较大的金额是1万元以上,高于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经费投入。城市中学各方面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都较为齐全,而农村小学无任何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比例为81%。(4)城市中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比例高于农村中小学,有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没有体育教材;体育课每周2课时以上的学校只占到了21.57%,其中城市中小学好于农村中小学。

2、建议

(1)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农村体育教师权益保障,使农村体育教师不流失,进一步提高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2)根据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要求,配足必配类场地器材,配好选配类器材,达到一定的配备标准,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物质资源得到基本保障,为上好体育课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3)学校要按课标要求满足体育课的课时要求,特别是农村学校,这是“开足上好体育课”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蓉蓉.教育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体育资源差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2] 任姗姗.江苏省扬州地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研究[D].扬州大学学报,2011.5.

[3] 黄珂.浅析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J].新西部,2010.24.

[4] 冯发金.黔南布依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12.12.

[5] 洪克明.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7.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社会化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Role of Rural Undergraduate in Rural Communication

Cai jingLi Hongy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in the rural undergraduate study wit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Key wordsrural undergraduatesocialization city-rural duality frame

大学生群体在中国城乡社会互动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这也缘于他们独有的群体特征。农村大学生作为流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特殊群体,与城市大学生相比,他们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为频繁,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对立以及城乡社会的文化差异心理感受深刻,生活状况的改变十分明显,毕业之后的就业也会涉及如城乡身份转换,再一次城乡流动等与个人和社会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于以城乡二元结构作为视角进行的有关于乡村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么,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传播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地位如何认识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反思,认为在城乡传播互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农村大学生的作用,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发展思路。

一、对于“农村大学生”概念的界定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有明确界定的仅有两篇论文即《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化解机制初探》。文章中明确提出“农村大学生”这一概念是特指那些在进入大学之前具有农村户口, 就业之前生活主要依赖于有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 大学毕业后其家庭主要成员仍然在农村生活的大学生。①其划分依据以我国仍然存在的户籍制度为标准,以户籍这一社会属性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中农村大学生流动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的划分。因此本文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综述也采取上文中提到的概念,在此做出界定。

二、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的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在传播学方面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只是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中对于某些有关于乡村传播和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有少量论述。

由于研究方向的限制,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为定性研究以及质的研究。比如在《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和《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中明确指出所采用研究方法为“质的研究”,不同于国内目前通常所说的“定性研究”, 它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各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②其具体研究工具是通过电子邮件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另一方面为通过实证研究进行实践调查,从而进行定量数据分析,其中涉及到农村大学生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还使用心理学中的量表进行统计,比如《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城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差异的初步研究》中采用20 世纪80 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过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 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行了调查研究。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为研究论述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论证依据,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更为全面,研究成果较有科学性和说服性。

三、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具体内容分类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现有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1.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从描述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分析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中访谈描述了因城乡文化差异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上,农村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困惑。《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一文则提出了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心理素质不高,价值观念转变,行为方式适应等。③《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以城市视角,将农村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并没有与城市相比较,单方面承认不足,指出农村的在校大学生在经济状况(农村客观环境)、人格完整(心理适应)、自身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④

研究中大部分都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指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使得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本质上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妥协、融合,并在被城市文化的改造过程中,艰难地,痛苦的接受现代城市文化的过程。⑤《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中提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性的消解与现代性的生成之间的冲突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使他们在依据社会规范指导自己行为时容易陷入困境。⑥《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⑦指出农村大学生的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引起的。

《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一文还提出了网络社会化虚拟问题也是原因之一。⑧《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文则提到了作为大众媒介的网络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⑨《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一文中提到校园隐形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应该充分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中的经济援助制度、心理辅导、社团、实践活动、校园网络等来帮助解决农村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在经济、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⑩

2.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社会学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指出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和对于社会学校生活适应的过程中首先是不适应的,确实存在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失衡,出现社交焦虑,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体验,自卑与自负以及逆反的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和谐视角下农村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中指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两极结构的存在以及农村素质教育落后等,会使农村大学生感到巨大的生活反差,加之本身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很容易形成片面的自我认识、消极的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调控的无助感,整个“自我意识”显现不良趋势。11《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心理卫生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心理问题的隐患。12《农村籍大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中指出自卑与自负,逆反,心理调试与焦虑。13合肥工业大学杨娣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4指出我国高校中农村大学生由于城市与乡村的差异造成心理的移位,由于心理适应的原因造成了农村大学生心理偏差,甚至是出现心理问题。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为三个等级:健康型一一自强自立农村大学生,亚健康型― “问题”农村大学生,疾患型― 心理疾病的农村大学生。

大部分研究在分析造成这些心理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15中指出建立必要的心理救援机制,包括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16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是对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关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通过访谈的方式描述了农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校园中的亚文化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9 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适应情况的电子邮件访谈, 全面描述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反差、苦恼、不解、焦灼、愤恨、不安情绪等种种不适应状况,涉及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不适应方面进行描述。《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中对于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发展机遇、物质生活条件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劣势(如经济拮据、心理脆弱等)的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小规模座谈,单独访谈,及小范围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包括生活、学习、心理、人格、人际交往、压力状况和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描述。17

3. 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以及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注之外,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研究者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征做了详细描述,指出农村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理性健康向上的。18就业教育问题也是教育者尤其重视的一方面。首先作为从农村流入城市大学的农村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过程以及适应性生活大部分还是在校园中完成的,而毕业之后的就业就要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甚至拥有城市户口,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或者回归农村,重新熟悉以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所以研究者从就业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中同时存在着消极和积极的因素,如果要保证农村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那么就要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因素。《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对农村大学生即将离校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体视角从学校教育出发,做出与城镇大学生的比较。目的是协调就业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群体与城市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和压力。19《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中也指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在国家和个人方面存在积极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表现出消极心理,比如自卑、功利、怨恨、攀比、听天由命等。消除农村籍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除了外部调适,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20

4.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视角有所转化,不再仅仅专注于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农村大学生的被动适应和社会化,而是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主体,并且把社会背景纯化为农村,研究角度转向了农村大学生流动的源头。《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就以人际关系网络以及社会资本功能理论对农民巴结农村大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由巴结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农村大学生群体具有异质性,成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转化的权利。所以农民试图分享资源,转化资本。农村大学生具有这种吸引力的原因是在城市社会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从乡村流入城市甚至流入上层社会,具有自由流动和改变社会身份的条件。21

当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所以在城市校园中与所处城市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中就指出个人因素诸如个人性格、自信心、社交技能、生活环境差异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城乡环境差异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22《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刍议》中则指出农村大学生缺乏自信,对人际交往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害怕交往挫折。23

六、对于“农村大学生”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在《农业教育传播》一书中有关于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研究。对于不同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分类研究,普通,各类农业培训以及涉农经济组织。提出农业教育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包括政治精英乡村干部,经济精英:经济能人,文化精英。没有进行细分,更没有关注于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作用。24但因为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属性有两点,一为其户籍身份属于农村户口,二为进入城市的原因考取大学,社会身份转变为大学生。相关的著作中对农村大学生的不同属性有所涉猎,比如《农村社会学》和《大学生社会学》分别涉及了农村大学生概念中的两个属性,但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均未发现对于农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农村社会学中的农村社会流动研究中只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大学生社会学中有关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影响,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也未关注农村大学生群体。

综上所述,对作为乡村传播中肩负着主要的传递信息作用的农村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大多情况下,采用的是不平等的视角,始终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适应的特殊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和教育的对象。而农村大学生身上所特有的带有乡土特色的群体特征在研究中没有明显体现,甚至是被忽略。研究中的小部分参与了乡村传播视角的研究,主要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化和原因和农民与回乡农村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研究为主,对于农村大学生在城乡信息流动中所起的作用和位置,以及农村大学生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担负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的相关研究基本缺席。

而事实上乡村大学生在城乡互动的乡村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值得探讨的,作为隐性传播者,在城市大学校园以及城市社会的人际传播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回乡之后的他们处于乡村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地位,又是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传播心理是怎样的?作为文化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大学生群体又是否加强和改变了乡村中现有的传播效果呢?作为双重传授者,农村大学生的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不断转换身份,也许就会产生问题,引起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变化,信息传播过程的异化,他们对于传播途径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城乡互动中乡村传播的过程及效果产生影响。

从事关于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把农村大学生摆在研究的主置,从他们的视角和体验出发,深入到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当中,首先真正的认识这个群体,予以群体客观的特征描述。进而研究他们在城乡互动传播中的作用,这样研究本身才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注释

杨金平,熊辉,毛成耀:《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黑河学刊》,2007年第3 期。

张亿全,杰:《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徐新林:《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刘朝阳,杜彩云:《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周明侠:《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

赖黎明,王增扩:《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中国农业教育》,2002年第6期。

白海燕:《和谐视角下农村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5期

周海谦:《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青年探索》,2004年第5期

刘在学:《农村籍大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杨娣: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合肥工业大学

李耀、余华凌:《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农业考古》,2005年第6期

秦希军:《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韩龙,赵海龙,毛一峰,刘纯明:《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张炜,芦爱江,潘秀山:《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第3期。

雷腾:《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国人才》,2005年第5期

刘礻韦:《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胡巧蓉:《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社会》,2004年第3期。

郑欣:《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山东电大学报》,2002 年第2期。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大学生 肺活量U检验结果统计 分析

常用人体机能测试指标――肺活量(简称FEV)是衡量人体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机能测试指标之一的肺活量可以判断高校学生机能、体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掌握大学生肺活量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不仅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和措施。为此笔者对2010年海南省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并与2010全国国民体质调研资料以及2005年海南省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为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海南省大学生19--22岁4个年龄组采取整群抽样共计1600人,其中城男400人,乡男400人,城女400人,乡女400人(每个年龄组100人)。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了体质研究相关文件和研究成果。由海南省体质监测中心于2010年测量并收集原始数据,应用SPSS18.0和Excel2003统计软件对这1600名学生参加的体质健康测试中的肺活量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的肺活量指标以及2005年海南省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调查结果

我们将测试的学生进行年龄和性别分组,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整理,如下:

城市男生19―22岁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3872.9ml 、4007.7ml 、4357.1ml、 4022.6ml,标准差分别为981.7ml 、1035.6ml 、926ml 、890.1ml;城市女生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2357.8 ml 、2495.3 ml 、2624.3ml 、2501.6 ml,标准差分别为746.9 ml 、669.6 ml 、579.9 ml 、571.9 ml;乡村男生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3813.2 ml 、3560.7 ml、4157.5 ml 、3785.2 ml,标准差分别为986.4 ml 、910.4 ml、956 ml 、781.6 ml;乡村女生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2438.2 ml 、2439.8 ml 、2578.8ml 、2493.6 ml,标准差分别为704.3 ml 、621.3 ml 、585.6 ml 、613.3 ml。

2.2. 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年龄、性别、城乡差异比较分析

2.2.1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城乡差异比较分析

根据结果统计可得:城男、乡男大学生肺活量(ml)两均数之间差异具显著性(U=3.5,P<0.01)且乡村男低于城市男,说明城市男生比乡村男生身体机能强,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关。城市女和乡村女的肺活量(ml)均数间差异不具显著性(U=0.15,P>0.05),即城市女与乡村女大学生的肺活量(ml)基本持平。

2.2.2 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性别和年龄差异比较分析

调查得知:大学男生肺活量(ml)发展接近正常成年男人3500ml―4500ml水平,大学女生除了21岁都低于正常成年女性2500ml―3500ml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与高校此类女大学生原体质和体育活动量有关,并存在指导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男女大学生都在21岁的时候出现了高峰值,男生最高4357.1ml,女生最高2624.3ml,男女大学生在此阶段都基本处在大二或大三学年,平时的锻炼多以及压力小可能导致他们的心肺功能得到了增强并出现了高峰值。从年龄段来看,19―21岁之间除了乡村男以外,城男和女生都是呈增长趋势,并且城男的增长幅度要大于城女和乡女,其中以20―21岁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不管男女,都是在21―22岁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也是与他们在大四忙于实习或工作导致平时锻炼少以及心理压力大有关。

2.3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与2005年本省体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海南省大学生的肺活量指标要明显高于2005年,其中21岁表现更为突出,说明学生在营养和锻炼方面比2005年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乡村男大学生20岁表现出接近于2005年水平,说明该年龄的乡村男生需要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

2.4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与全国同类指标比较分析

海南城市男大学生肺活量(ml)值与全国大学男生相比,U=4.35,P<0.01,存在高度显著差异性,说明此类学生肺活量(ml)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该类学生自我锻炼多以及生活习惯有关。乡男、乡女和城女与全国同类指标相比,U值分别为0.73、1.52、1.65,且P都大于0.05,说明差异不明显,认为此类学生肺活量(ml)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城市男生肺活量(ml)远远高于乡村男生,而城市女生和乡村女生肺活量(ml)基本相同。

3.1.2从性别来看,大学男生肺活量(ml)发展接近正常成年男人3500ml―4500ml水平,大学女生除了21岁其余都低于正常成年女性2500ml―3500ml水平,因此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3.1.3从年龄来看,大学男女生肺活量(ml)值均在22岁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年龄正好处于大四,因此对于大四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我们应加强指导。

3.1.4 与2005年海南省体质测试结果相比,男女大学生肺活量(ml)值都得到了明显的增长,说明该地区学生在饮食和锻炼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唯独21岁乡村男大学生变化不明显,此类学生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1.5与全国2010体质测试结果相比,除了城男大学生肺活量(ml)值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三类学生都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对此类学生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

3.2 建议

3.2.1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结果尽快反馈于学生,使他们对自己的心肺功能状况有所了解,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

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说的干预措施,从而使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提高。

3.2.2 各学校在安排体育课时,要注意男、女学生运动量的差异,对他们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特别是女生),从而增大其身体机能,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3.2.3重视早锻炼和课余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机能、体质,也能丰富学校文体生活,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体育和学生主管部门要加强早操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工作。

3.2.4各级主管教育的部门,应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使乡村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

3.2.5针对大学生体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建立激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制,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达到提高海南省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14篇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基础教育稳步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全面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要求“起点公平”向要求基于“起点公平”的“过程公平”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广东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充分。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理解不够,数学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教学质量提升。还有一些教师的数学理解不够深刻,限制了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有些教师数学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教学目标达成。

2. 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不到位。(1)对课程目标把握不准确,数学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2)教学中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在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形式,强调情景的创设,弱化了数学内容,在教学评价导向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因此,我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亟待解决。

二、调查方法

(一)样本选取

根据广东省教育信息平台2016学年初报表数据,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12.87万人,占全省小学教师的26.48%。其中男教师4.49万人,占比34.89%,女教师8.38万人,占比65.11%。

本次调查从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选取样本。样本来源于两个途径:一个是正式途径,也是主要途径。采取分层抽样与整体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省22个地区各选择12间学校,包括城市学校、县城学校、农村学校(包括中心乡镇学校和乡村学校)各4间,涵盖教学质量优、中、弱三类学校,其中至少有一间民办学校。另一个是非正式途径。主要在“小学数学教研”微信群中通知,请群内的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填写并转发。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共收到有效问卷5810份。

(二)调查内容

本研究以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界定为五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和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三)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1年研制的《澳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为主要参考,结合自身研究需要,研制了《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从教师自我报告的角度,调查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本研究主要通过专家函询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主要向5位小学数学教研员征求意见,并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修改问卷结构和项目,保证了较好的内容效度。

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10个项目。第二部分是调查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包括47个项目,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本研究采用五等级量表法,考察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五个方面的符合程度(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有些符合、符合、非常符合),正向题的符合程度越高,分值越高(赋值为1-5分),反向题则相反。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研究数据的初步处理与分析由问卷星网站自动生成,研究者根据需要运用SPSS18.0软件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根经验,我们将教师专业发展设定为五个水平:水平I,极弱(2分以下,不含2分);水平II,较弱(2-2.99分);水平III,尚可(3-3.74分);水平IV,良好(3.75-4.49分);水平V,优秀(4.5分以上)。从教师自我报告的情况来看,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发展总体状况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73分,即在“有点符合”与“符合”的程度之间,如果用100分来计算的话,相当于74.6分,接近良好水平。

从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情况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情意(3.91)、专业精神(3.90)、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73)、专业自主发展意识(3.38),这一特征在22个地市(区)的表现较为一致,即五个维度平均分可归列为三个梯次:第一个是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意,得分最高,且两者平均分相当;第二个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分居中,且两者平均分相等;第三个是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得分最低。

从20个观测点的平均得分情况来看,得分情况存在不均衡现象。在教师专业精神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爱生精神(4.48),其次是求真精神(4.23)。说明我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持续钻研,寻求问题的解决。得分偏低的是求进精神(3.25)和服务精神(3.65)。如对于“您觉得教育工作单调繁琐,很少有发挥创造性的空间”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41.86%,近六成的教师认为教育工作单调,难以发挥创造性。对于“您只求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尽量避免有额外的负担”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31.65%,表明近七成的教师不愿意承担额外工作。

在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策略知识(4.02),其次是学生数学理解的知识(3.92)。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自认为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难点、错误,并且了解原因;他们自认为能够准确而清晰易懂地讲授教材内容,可以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得分居中的是学科知识(3.76)和课程知识(3.66)。得分偏低的是实践知识(3.40)和通识知识(3.62)。如对于“您时常感觉教育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脱节”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32.03%,近七成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脱节。

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4.00),其次是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3.98)。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自认为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和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得分偏低的是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3.46)、教学反思能力(3.52)和教学研究能力(3.63)。如关于“您不喜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因为在课堂中比较难于管理和控制”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51.41%,说明近半数的教师不喜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效能感(4.27),其次是职业情感体验(4.05)。说明绝大多数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了乐趣和满足。得分偏低的是职业坚守意向(3.40)。如关于“如有可能,您希望改行从事其他职业”这一题,有两成多的教师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也有两成多的教师选择“有些符合”,只有略高于半数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说明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不够。

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发展现状中,两个观测点的得分都偏低:专业发展规划得分为3.17,自主学习意识得分为3.58。如关于“您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规划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一题,有25.39%的教师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有32.03%的教师选择“有些符合”,只有略高于四成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识整体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对于“您参加教研活动通常是由学校或教研室安排的,您大部分是疲于应付”这一题,仅有略高于四成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近六成教师属于疲于应付状态。

调查中,教师们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较严重问题依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89.88%);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61.46%);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52.22%);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缺乏(28.29%);专业知识水平低(18.62%);教育教学能力低(16.92%)。关于工作任务方面,比较集中的意见是承担太多教学之外的任务,是导致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样本中有城市学校的教师共1708人,占29.40%;县城学校的教师共923人,占15.89%;中心乡镇学校的教师共1656人,占28.50%;乡村学校的教师共1523人,占26.21%。以学校类型为分组依据,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体状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分别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适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教师专业能力不适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因而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非参数检验。

根据教师自我报告的情况,广东省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的平均分为3.73,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学校(3.76)和县城学校(3.76)、中心乡镇学校(3.71)、乡村学校(3.69)。

在专业发展总体状况方面,城市教师与县城教师的平均分相等,两者均高于中心乡镇教师和乡村教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教师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00)。进一步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城市教师与中心乡镇教师、乡村教师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3,p=0.000);县城教师与中心乡镇教师、乡村教师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0,p=0.000)。

(三)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本部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专业背景、教龄和职称的教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1. 男女教师比较

调查对象中,男教师1587人,占比27.31%,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68;女教师4223人,占比72.69%,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4。女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价好于男教师,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0)。

2. 不同专业背景教师比较

调查对象中,具有数学或数学教育背景(简称数学组)教师3325人,占比57.23%,自我评价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4;不具有数学或数学教育背景(简称非数学组)教师2485人,占比42.77%,自我评价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1。从总体状况上看,数学组教师高于非数学组教师,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40)。

3. 不同小学数学教龄教师比较

根据教师生涯发展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将小学数学教师按教龄分为五个组别,其中,“3年及以下”的共1144人,占19.69%;“4-10年”的共1013人,占17.44%;“11-15年”的共788人,占13.56%;“16-20年”的共1149人,占19.78%;“21年及以上”的共1716人,占29.53%。

各教龄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均得分自高到低依次为:“21年及以上”组(3.80)、“16-20年”组(3.74)、“4-10年”组(3.71)、“11-15年”组(3.70)、“3年及以下”组(3.64)。对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39,p=0.000,说明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龄越长,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高。

4. 不同职称教师比较

将小学数学教师按职称分为四个组别,其中,未定职级组共1153人,占19.84%;初级组共1267人,占21.81%;中级组共3283人,占56.51%;高级组共107人,占1.84%。各职称组教师专业发展平均得分自高到低依次为:高级组(3.84)、中级组(3.75)、初级组(3.69)、未定职级组(3.68)。对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085,p=0.000,说明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称越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评价越好。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接近良好水平,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从五个维度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意的自我评价最高,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处于中间,对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自我评价最低。

2. 广东省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学校教师与县城学校教师的水平相当,两者都好于中心乡镇学校教师和乡村学校教师。

3. 广东省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表现各不相同。女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好于男教师。数学组教师好于非数学组教师。不同小学数学教龄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教龄越长,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高。不同职称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之g具有显著差异,职称越高,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好。

(二)对策与建议

1. 找准薄弱环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建立相应的教师学习保障、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学习欲望。(2)加强教学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转化。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以实现知识转化。(3)加强生涯指导,使教师制定适切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策略,促进专业发展。

2. 关注乡村教师,推进队伍整体发展。广东省省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乡村教师的自我评价低于城市和县镇教师,因此需要将乡村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1)把握专业发展现实需求,找准突破的重点。根据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现实需求,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实现重点突破。(2)发挥信息技术功能,突破教师研修的时空限制。(3)提高乡村教师地位与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从教。

3. 加强分类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因此要分类培训和指导。(1)组建多层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针对具有不同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群体实施个性化的指导与培训,提升培训目标、内容与方法策略的针对性。(2)开发系统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块,为不同教师群体“量身打造”培训内容,提升培训内容的实效性。(3)建设主题教研优秀实践案例,以优质教研资源促进各级教研队伍建设,夯实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4)创设多元展示与交流平台,为不同教师群体提供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展示交流机会,提升教学效能感,激发专业精神。(5)评选不同类别的优秀教师典范,为教师树立标杆,让教师看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努力方向。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 形式公平 实质公平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已得到普遍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公平公正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是体现社会公正、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究竟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还是两极分化的助推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在努力践行城乡教育公平的改革中,应在维护形式公平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质公平,实现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辩证统一。

一、信息时代城乡教育隐含的实质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的公共教育资源[1]。信息时代教育的形式公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实践,“以人为本”“自主、合作、研究、创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等新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地区师生可依托基本遍布全国的通信网络建立完备的信息化沟通系统,在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很多地区、学校的教育不公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不公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拥有与发达地区同样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师。教学光盘和网络课程的共享、公开课程的录制以及远程教育的搭建,使得偏远的农村地区也有机会看到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学成果。三是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教学方式不再受校园和地域的束缚,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布置作业以及交流反馈。对于学习者而言,网络上的资源都是免费的、开放的,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但是,在信息时代,城乡教育在形式公平下却隐含着实质上的不公平。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主要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计算机的配置、宽带的接入、生机比、联网率以及软件资源建设,主要关注的是师生有没有计算机、能不能联网、生机比是多少等等。而农村地区的师生有了信息技术后,他们用信息技术做什么,怎么用,如何持续有效地发展,却很少受到关注。长此以往,城市和农村新的“数字鸿沟”将会出现。纵观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过程,信息技术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物理接入”的问题,师生能够接触到信息技术,但这只是教育公平的第一步。除了关注“物理接入”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动机接入”“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但在政策推进中,以上因素不易被察觉,往往隐含在“物理接入”的形式之下,如果不对其进行妥善解决,那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师生有了信息技术以后,他们愿不愿意用、会不会用、怎样用、用的效果如何,同样也值得关注。

实质公平是物理接入公平、动机接入公平、技能接入公平和使用接入公平的集合体。信息时代城乡教育公平要实现四个“接入”的统一。在坚持城乡教育形式公平的同时,逐步推进实质公平,使广大农民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也是进入深水区的城乡教育改革应努力并逐步实现的目标。

二、影响推进实质公平的因素分析

城乡教育的公平为社会所公认,但为什么社会公众关注和追求的往往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实质上的公平?从上文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影响推进城乡教育实质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动机因素、技能因素以及使用因素。

1.动机因素

动机因素指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后,学校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程度。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教师很多都是由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转过来的,由于自身年龄、学历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很多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使用信息技术授课的意愿较弱。

(1)教师的年龄

教师的年龄是制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因素之一。由于互联网到20世纪末才兴起,50岁左右及50岁以上的人接触互联网远比年轻一代人要少,尽管他们当中一部分人了解了一些互联网知识,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他们会感觉对新的互联网技术难以掌握[2]。这就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农村年龄偏大的教师网络信息行为会相对较薄弱。

(2)教师的学历以及教育背景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为农村教师学历偏低、骨干教师严重不足。2007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高级职务教师分别占0.6%、8.8%、21.3%,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0.4%、5.5%、12.7%[3]。同时,城乡初中教师的最高学历差距较大,农村中学有17.6%的教师最高学历为本科,还有5.9%的教师最高学历仅为高中。尽管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进修提高学历,但由于本身起点很低,提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教师。同时,农村地区教师自我提高的动力也小于城市教师,因此,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操作能力也普遍低于城市教师。

2.技能因素

技能因素即指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上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研究专家耶克教授在其文章中将技能接入分为媒体和内容两个层面[4]。

(1)媒体层面

媒体层面的技能主要指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操作和处理。这就需要教师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熟悉常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作用、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的种类与功能、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等等。

(2)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的技能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内容创造能力、交流技能和策略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数字媒体中搜索、选择和评估信息;能够以数字媒体作为手段,实现特定专业发展目标;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进行教育教学;能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网络社交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等进行在线表达和交流等。

3.使用因素

使用因素即指人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产生的差异。师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宽带、使用时间、频率、终端设备、联网方式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具体实施效果。

(1)使用时间、频率的差异

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是数字时代的新鸿沟。有学者曾对甘肃6个县的1364名中小学教师做过有关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工作中会使用计算机的频率很低,使用光盘和上网获取信息的教师极少;从不使用或偶尔使用的教师明显占大多数。这就说明,在国家大力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教师主观上“用不用”成为一个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困扰和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群体中也出现了“时间鸿沟”。2010年10月,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城市中学生上网频率高于乡镇中学生,被调查中学生“一周左右一次”上网的比例最多,其中城市为46.6%,乡镇为49.2%。从具体频数分布来看,乡镇中学生“半月左右一次”“一月左右一次”“数月一次”的总比例(19%)明显低于城市中学生(28%)。国家为了弥合物理接入问题而努力为农村教育提供计算机等设备和上网机会,但现在看来,虽然我国在缩小城乡“物理接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间鸿沟“的出现,使得农村教育仍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

(2)网络运用类型的差异

在推进城乡教育实质公平的进程中,除了人们在使用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外,网络运用的类型也是一个影响因素。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由于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城镇与农村青少年在网络应用类型方面仍具有较大差异(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在信息获取上,城乡青少年运用水平差距较大,城乡青少年高达10个百分点的使用率差距显示出农村地区青少年在网络信息使用上的不足;在网络娱乐上,城乡青少年网络应用的娱乐特点都较为突出,但因为农村地区的宽带建设滞后,因此城乡网络视频使用的差距较大;在交流沟通方面,城乡青少年在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和论坛/BBS上的使用差距较大,特别是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差距达到16.3个百分点。在商务交易上,城乡青少年使用率差距较明显。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相差13.9、12、10.9个百分点。这些差距表明,要缩小城乡青少年信息技术运用上的差距,应帮助农村青少年拓展网络应用,弥补农村地区信息资源的不足。

表1 城乡青少年网民在各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差异[5]

(3)宽带差异

宽带差异也是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一个因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缘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确实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远程教育一般需要使用者的宽带是高速宽带,而由于农村地区基础信息建设不够完善以及宽带安装滞后,使得一些师生能进入网页但无法正常听课,远程教育极大地受到宽带的制约。网络流量公司Akamai在《财富》上报道:全球网速较高的地区依次是韩国(14Mbps)、中国香港(9.2Mbps)、日本(8.5Mbps),全球平均网速为1.9Mbps。而根据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为100.9KB/s,即0.81Mbps[5]。因此,我国互联网使用的突出问题是收费高、网速慢,更别提信息网络滞后的农村地区了,这种宽带上的劣势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师生在网络视频、在线课程上的使用。

4.学校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差异

曾有学者对甘肃省86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员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这86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员大多数没有类似的专业背景,信息管理意识薄弱,管理的资源内容十分单一,缺少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数据的信息。通过问卷得出,在这86个资源中心的信息技术员中,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完全足够的占2.5%,基本够用占28.4%,不太够用占51.9%,很不够占17.3%[3]。可以看出,有69.2%的信息技术员认为他们的知识技术水平不能适应信息管理的需要。这说明,城乡学校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农村学校接入了计算机设备和远程教育,由于信息技术员的操作和处理不当,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推进实质公平的路径选择

在现实条件下,城乡教育推进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国已有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实践通常依赖于建设网络、配置计算机和相关软硬件以及建设资源,但仅仅关注物理接入不足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面对,既保持信息技术在城乡教育的形式公平,又要保证实质公平这一目标变为现实,这需要我们把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着力点从缩小物理接入转向技术接入和使用接入上来,否则实质公平无法提升,也会损害形式公平。

1.加强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调查研究,完善信息政策

我国网络基础建设的城乡差距较大,国家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动机接入、使用接入和技能接入对我国城乡教育公平和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研究团队或者设立招标课题对城乡学校、地区之间的新数字鸿沟进行比较研究,从传统关注生机比、联网率等指标拓展到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技能、使用时间和频率、网络运用类型、学校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等指标统计。加强对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指标评估工作,细化各项测算指标,避免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

同时,加强对城乡地区信息技术使用的理论建构和调查研究,比如信息技术下教育公平的界定、测量、效应、影响因素、实施效果等。要从关注“有没有”转变到“愿不愿意用”“怎么用”“会不会用”,推动动机接入、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2.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的信息素养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有直接影响,只有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要加强农村地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更新教师的信息观念,树立科学信息素养观,加强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提高在职教师信息素养。如上文提到的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操作和处理、信息处理能力、内容创造能力、交流技能和策略技能等。帮助师生会用信息技术,进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引导农村学生拓展网络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与学习、职业等相关的网络资源运用优势。

3.关注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使用状况,净化网络环境

刘次林教授指出,对于那些不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落后者,社会通常在结果上给予补偿,以体现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公平。所以,公平基本上包含了同等对待、区别对待和补偿对待三方面的含义[6]。政府对农村学校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配备了基础信息设施,但还要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使用技能、使用时间、频率、运用类型的差异基础上进行补偿性信息技术运用指导。同时,净化网络环境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也至关重要。现在多数农村学生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娱乐设施较少等因素,上网时间短,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网银、购票、旅游、医疗预定等新鲜事物都很排斥,久而久之与时代脱节。因此,要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城乡教育公平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城乡教育的鸿沟更多地体现在动机、技能和使用的差距上。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明显变小,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拉大。我们要坚持物理接入公平的同时,使动机、技能和使用接入更加契合城乡教育的发展,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才能在深层次上达到和谐。深化城乡教育改革必须坚守公平,在完善基本的形式公平的同时提升实质公平,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 李淼.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王嘉毅.多维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5] Wan Dijk .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The Digital Divide Turns to Inequality of Skills and Usage.[A].Bus,J,Crompton,M.(Eds.).Digital Enlightenment Yearbook 2012 [M].Amsterdam:IOS Press,2012.

[5] 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网络中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