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息生态链 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

分类号 G250.252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Chen Minmin, Shao Bo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over the past decade. This paper classifies related articles by the statistics and induction, reveal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and points out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study.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re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combi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creating core research groups to promote the core influence.

Keywords E-commerc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Information ecosystem. Information ecology.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可谓是不负众望,硕果累累。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仅11月11日淘宝就创造了191亿的交易业绩,远超美国2012年“网购星期一”15亿美元交易额水平。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增长27.9%[1]。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电商企业抓住了商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上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与转化也持续地发生创新与更迭。从信息生态的视角研究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模式演进和信息流转显得尤为重要,而将处于竞争与协作关系中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独立出来研究必将成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研究中的关键。

信息生态链(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的概念是伴随着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概念的提出相继产生的。目前,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专门诠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文献较少,虽然国内对于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起步晚于国外,但在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却慧眼识金抢占先机。早在1998年,我国李美娣就在其信息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2]。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3]。2002年之后,国内对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逐步开始,大致集中在从概念、本质分析、类型划分、构成及流动方向及其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方面的描述,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本文尝试在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文献的分析统计与主要内容的归纳,了解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现状,掌握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文献检索情况与分析

笔者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外文文献的检索,输入(“E-commerce”OR“E-business”)and(“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等类似的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3年4月23日,得到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的外文文献3篇,Xiong GJ[4]在介绍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提到了信息生态链概念,Phan DD[5]分析了因特尔公司成功的信息生态系统案例,可见国外在具体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相对匮乏。对于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理论研究现状,笔者通过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个主要的中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输入“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作为“主题词”“关键词”和“篇名”等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4月21日,得到相关文献89篇,笔者经过仔细地阅读所得文献,考虑到主题相关度、文献被引频次、时间等相关因素,对检出文献进行精心筛选和去重,最终确定了30篇中文文献,以这些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内容的统计分析和研究。

1.1 文献数量随时间分布情况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自2002年之后成为国内的研究新课题,笔者将文献按照发表期刊类型大致分为四类并绘制了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通过对样本文献发表时间走势的描绘,可以大致了解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随时间分布的情况,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

由图1可见,2009年至2012是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的高峰时期,其中2009年的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2011年,而最早将电子商务与信息生态链明确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出现在2003年的经济类文章中,图书情报类的文献出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最早是在2009年,相对经济类文献较晚。总体来说,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文献呈增长趋势,未来的文献数增长指日可待。

1.2 文献期刊来源分析

对文献的来源期刊情况的分析,可以探究不同领域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情况,明确研究主题文献的空间分布,揭示研究主题的主要刊载期刊。笔者将30篇样本文献根据其来源期刊学科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类,分别是:经济类、图书情报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与信息类。其中来源于经济类期刊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0%,主要刊载的期刊有:《经济实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商场现代化》《中国商贸》《现代商贸工业》《商业时代》《中国经济信息》;其次是图书情报类的文章,占总数的26.67%,核心的期刊主要有:《情报科学》《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研究》,其中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发表了3篇;另外还有一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分别发表在《软科学》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上的3篇计算机与信息类文章。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研究阵营还是聚集在经济和图书情报领域的。

1.3 文献关键词分析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6]。笔者基于文献题录信息的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中文检索的三大数据库导出文献题录信息,利用SATI①软件进行关键词共词矩阵的构建,然后运用SATI软件的Netdraw②功能实现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的构建,进一步揭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文献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

由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之间的关联还不够密切,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三者之间形成交互圈,电子商务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理论、生长模型、企业价值等方面,企业生态圈和信息管理之间也进行了研究的交流,而在企业经营、战略资源分配、信息生态因子方面的研究略显独立,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研究分散核心研究优势尚未突显。

2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却有很多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如: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等。

胡岗岚[7]认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张向先[8]、周璇[9]等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人之间以及信息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王晰巍[10]、汪景粱[11]等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晰巍等人认为信息生态因子是指信息生态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包括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灵魂”,脱离了信息生态链,任何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都无从谈起。

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及构成

2.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

实现同一链条和相关链条之间的信息流转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功能实现的本质,而其本身必须具备一些特点。国内学者对其特征的归纳比较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是:徐绪堪[12]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一般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张向先[8]在认同他们的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协同性。

2.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以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为基础,张向先[13]、郑金帆[14]认为信息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体系有四个组成成分: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信息传递渠道以及信息环境;张向先[15]提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由主干链和支撑链组成,主干链由信息生态环境的四个组成成分相互寄生、共生和转化而来,而支撑链由内外部的信息环境所组成,主干链和支撑链共同组成了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链。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中各节点发挥效用离不开以基础网络为支撑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支持。

2.3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与模型构建

2.3.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和演化形式

信息在不同信息人之间主要表现为信息流动,而在信息生态链的节点上主要是信息的转化[16]。郑金帆[14]借用生态链的原理,描述了信息生态链的三个构成:信息企业、信息机构、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流动方向;张向先[15]强调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电子商务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用“供应商―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顾客”这样一条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来表示以互联网条件下虚拟交易为本质的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转方向。信息链的动态演化可以从信息链节点间的关系变化及其对信息链功能、结构的影响来考虑。张军[17]等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动态演化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特别的描述。

2.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构建

关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构建,各学者研究的侧重不同,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电子商务系统生态链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生长模型的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信息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技术框架、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模型设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等相互联系的方面。

王晰巍[10]等结合中国电子商务特点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为主体构建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图;马捷[18]在知识流程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的技术框架图;徐绪堪[12]结合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特征,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长模型,构建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生态循环模型;王俊[19]应用序参量理论对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设计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的价值协同机制框架,构建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的基础上,郑絮[20]、刘鲁川[21]、张海涛[22]等结合系统理论,构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王娜[23]在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网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模型图。

由上可见,各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构建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核心内容却一致地采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生态系统模型内外部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终端消费者在新时代下的新需求。

2.4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具体应用的实例分析

纵观文献样本,笔者发现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尤其以阿里巴巴的商业系统为典型案例的研究居多,其次是以淘宝网为例,以及近期分别以奇虎360和大学C2C商城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信息生态理论为主的分析研究。

谈进[24]、胡岗岚[7]结合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目前最成功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关系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协调机制、运作协调机制在整个生态系统起到的作用。乐天舒[25]将阿里巴巴的五大业务比喻成“达摩五指”,考究马云的商业逻辑、绘制阿里巴巴的商业梦想,将其商业模式归纳成一个CBBS的生态链。王晰巍[10]、张向先[8]都以淘宝网为研究对象,分析淘宝网中的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诠释淘宝网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情况。与前面学者分析应用的主体不同,汪景粱[11]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生态模型,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影响因子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因素,并结合“大学生C2C商城”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其成功运营的信息生态因子和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任翔[26]基于云安全技术的防毒软件商业模式的研究,对我们熟知的奇虎360公司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模式进行了分析。

众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实例研究丰富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当今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3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3.1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已经产生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成果,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1.1 概念的重复研究,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明显

我们在肯定学者们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所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目前研究的关键词仍然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两个概念之间,对一些名词的界定尚不明显,出现相同概念的重复研究的现象,譬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环境和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这些概念的定义不明确,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清晰,容易出现换个主题名词的重复研究。

3.1.2 理论研究居多,实证分析较少

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界定、特点和构成、形成演进和运行机理、模型构建这样的理论层面,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案例较少,虽然已经结合了著名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实例分析,但是模式的构建和信息影响因子的分析略显重复,总体来讲,定性分析较多,实证分析偏少,所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3.1.3 研究重点分散,核心研究尚未形成

由绘制的关于文献关键词的网络关系图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分散,各学者研究重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甚至有学者为了标新立异另辟疆土,研究的中心内容相对独立,尚未形成研究的理论核心区和研究的核心人物群,此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概念整合和拓展别人研究成果的表面,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值得深究。

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改进策略

3.2.1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避免信息孤岛

学术交流和合作是研究保持新颖性和创新性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专研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支持,各学者的研究除了要有个人独特的创新点之外,也要加强与各领域优秀学者的交流和合作,取其精华,把握相关联学科的最新脉搏,避免闭门造车式的低效率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研究的深入,带动相关学科的学术进步,在协作与竞争中求发展。

3.2.2 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理论运用于实践,再完美的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实际应用的检验都只是空中楼阁,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尤为明显,加强理论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在电子商务实例中具体应用的分析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这类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例如慧聪网、物友网、中国制造交易网这类以B2B为主体的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生态链发展模式也是可以考虑的,从整体来把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生态链模式现状,追求定性研究与实例应用研究的相结合。

3.2.3 建立核心研究群,推动核心影响力

结合样本文献的被引情况、作者的文献发表量、作者单位的分布情况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相对分散,文献质量也是良莠不齐,除了吉林大学的张向先、郑絮发表了三篇文章之外,其他并没有形成核心的研究人物和研究单位,核心影响力尚未形成。笔者建议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以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研究为核心的研究群,形成核心研究影响圈,以核心研究推动整体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实现原始理论与跟踪理论相结合。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 资源共享; 区域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41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69- 03

我国学者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比较具体,涉及管理、技术、法制、文献处理等多个领域,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很好,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所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确实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趋势做出一些分析。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主题分析

1.1 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位、目标、运营理念、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借鉴的经验等方面来进行的研究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编著的《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一书,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成果,从技术角度讲解电子政务及其实现的专著。本书详细地阐述了电子政务工程的先进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和前瞻技术,其中“电子政务”的定义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2007年,刘寅斌在其论文《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中从项目规划、项目立项、项目建设、项目验收、项目运维等方面,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管理体系加以分析和研究[1]。2007年,徐春艳《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对比研究》对比英、美、法、加拿大等国家政府网站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借鉴经验[2]。

1.2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

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 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 G-G、Extra 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 G-G、Extra 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2.1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

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2.2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

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2.3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3篇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G-G、Extra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G-G、Extra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区域性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是世界性潮流,是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政府推行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技能及工作效率,畅通和拓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极大程度地提高政府做出科学性远瞻性的决策,提升政府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能力。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以gov.cn命名)已超过10000个,93%以上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3%以上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13]。网络技术把整个电脑、通信、软件、信息等资源融为一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中国光缆线铺设总长度达458万公里,“八纵八横”格局覆盖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070个县(区)、6115万个行政村,还开通了国际多条陆地及海底光缆[14]。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正在形成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这些经济圈。区域性经济是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优化配置及组合,可以实现区域内资源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如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汇集其他8个城市的丰富资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具有极强的资源及成本优势。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经过努力可以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一强有力的后盾。从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如果想实现城市圈的各城市齐头并进、共同发展,首先必须要打破行政区划之间的屏蔽,探索并建立城市圈内政务协作机制,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畅通,拓宽各城市间的政务信息沟通渠道,高效实施城市圈内的政务管理。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城市圈的政府政务服务。

区域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意义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设计)名称

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宁乡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设计)名称

**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多学科 跨大学科平台 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01-02

在我国研究生规模化教育的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今,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构建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成为解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

1.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和研究生培养的多样化发展,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科研平台是支撑学科建设、布局研究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研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促进合作交流的基础,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科研平台水平是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围绕着创新能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进行科研平台的整体谋划和布局调整,以跨学科大平台的概念进行平台构建成为必要。重庆邮电大学适时进行了科研大平台的谋篇布局和规划发展,其中光电科研大平台是跨学科大平台中的典型实例。

2.工理结合的光电科研大平台

光电科研大平台包括中央与地方共建光电器件及系统科研和能力提升平台、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地共建光信息材料实验室、中地共建射频技术平台,其整体统一在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下,是整合光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科研能力,共同构成的覆盖光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光电科研大平台,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平台支撑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并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形成有力辐射。大平台学科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明显,为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支撑。

3.光电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内容

本跨学科科研平台主要在光电感测材料、光电感测器件与技术、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三个方向彼此关系密切,有机结合,支撑了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①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

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光电感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关于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都十分活跃。本研究方向以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材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和仿真为主要研究方法,为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特别是新型光电传感材料的研发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光电功能转化、光纤放大器、生物荧光探针等技术方面进行探索。本方向的研究能够有力支持理论物理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物理电子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②光电感测技术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对光电感测机理与技术、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研发。在光电感测机理方面,在光电信息材料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位移、振动、角速率、光谱、光热、气体痕量分析、生命体征信息等感测对象,对其感测机理进行探索,对惯性传感、光纤传感、温度传感、光敏传感、气敏传感以及MEMS传感等单元感测技术进行探讨,对感知器件及系统的设计提出新的方案。在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方面,根据光电器件的基础理论及关键工艺技术,结合感测信息对象的需求,开展MOEMS传感器、角速率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器件及系统的设计与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测片上微系统、光电混合微系统集成等工艺,为光电信息的传输与系统设计提供依托。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

③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

光电信息传输的目的是将光电器件感知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上层应用,是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连接纽带,负责总体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提供传输连接服务和数据传输服务。在研究方向一光电材料理论探索和研究方向二光电感测器件设计的支撑下,结合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和技术趋势,本研究方向重点面向智慧医疗应用,主要攻克体征信号处理、信息传输体制与标准、微系统结构与应用集成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形成智慧医疗与健康信息服务领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基于光电感测与传输的共性技术体系,为光电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培养重要依托。

4.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建设

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坚持导师团队的管理方式。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首先必须构建具备多学科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和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光电大平台基础上,所涉学院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团队拥有研究生导师30余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名,拥有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同时集成电路设计团队获得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团队具有指导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研究生的多年经验,为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5.人才培养成效

近5年来,本平台在其他高校挂靠招收博士研究生3人,授予博士学位人数2人。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到6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人数超过400人,有20余名硕士生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上百人次获奖。同时,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健全了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子书包;内容分析;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G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一、引言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1]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德明中学试用了首批163个电子书包,随后,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始推广电子书包。但这种发展势头并未持续,甚至一度搁浅,直到2009年,美国、韩国、日本再次掀起推动电子书包浪潮,电子书包才大规模使用。虽然我国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了《关于在中小学实践“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网络化的终端产品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4个城市付诸使用,主要表现为Pad、笔记本和电子阅读器三类形式,[2]然而,从我国第一批电子书包试点至今,时间过去10多年,电子书包却依然停留在“试点”、“试用”层面。家长与教师对电子书包持怀疑态度,且现有试点的研究都显示电子书包利弊并存,对于电子书包的广泛推广,现在还未定论。但电子书包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电子书包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文献研究,以期了解目前我国电子书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讨论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电子书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1.研究材料

本研究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在中国全文数据库中,检索项选“篇名”,检索词为“电子书包”;时间:2001年―2012年;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匹配方式选择“模糊”,共检索到87篇文章。在硕博论文库,检索项选“题名”,检索词为“电子书包”;时间:2001年―2012年;优秀论文级别为“不限”;匹配方式选择“模糊”,共检索到5篇文章。笔者将这92篇文章全部下载,并逐一查阅,剔除新闻、会议报道等与本研究的内容相关不大的28篇,最后确定64篇文章作为本研究样本。

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从研究内容、研究者的地域分布两个方面来考查我国电子书包的研究现状,力图回答:研究者研究得最多的方向是什么?电子书包应用的教育阶段主要在哪个阶段?研究人群的主要分布情况如何?其中存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教育文献法开展研究。内容分析法是针对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明显、客观、系统、量化(李克东,2003)。[3]它以预先设定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纳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作出叙述性的说明。教育文献法是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对教育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而探索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结合两种方法开展有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内容分析法的基础上辅以文献分析,力求研究的结果真实、准确、全面。

本研究由三位研究者参与完成,对于主观分类,为保证数据的信度,其中一名研究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作为主评判员(A),其余两名评判员作为助理评判员(B、C),算得同意度KAB≈0.859,KAC≈0.844,KBC≈0.828,R=3×K/1+[(3-1) ×K]≈0.94。由于信度大于0.90,则把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 2007。

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电子书包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由图1可知,我国对电子书包的研究从2001年至2009年比较低迷,从2010年起出现上升趋势,且2011年和2012年研究数量大幅增加。分析得知,虽然我国2001年就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试推广电子书包,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还研制开发国产“电子书包”,但由于管理体制、标准不统一、技术不协调等一系列原因,电子书包的使用并没有广泛推广;直到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同年11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与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联合组建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研制专题组。电子书包的研究一时间热闹非凡。总的来说,鉴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从2010年开始专家学者对电子书包的研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电子书包研究的地域分布情况

为了解我国从事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机构及人员地域分布情况,研究者对64篇文章的作者(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作者,以第一作者为准)的工作单位所处地区进行逐一统计,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从事电子书包的研究机构及人员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和河北等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山西、浙江、重庆、湖南等地区的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和薄弱。电子书包教学需要庞大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现在国内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还很不完善,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网络条件根本不能支持电子书包的使用。另外,电子书包的价格在1 000到2 000元之间,有的达到3 0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不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轻松支付的。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电子书包,价位过高是一个最大的壁垒。上海、北京等城市是我国第一批电子书包试点地区,因此对电子书包的研究热情相对较高。另外,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教师进修学院都是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还是“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组长校(2011年11月19日,全国信标委电子书包标准工作组联合教育部信息化标委会成立“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 标准专题组)。上海教师进修学院也参与了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有关工作,也是第一届“电子书包企业联盟”组成单位。

3.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为了了解我国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笔者根据教育技术学“94定义”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来设计内容分析类目表,然后三名研究人员对64篇有关电子书包的文章分别进行归类统计,且信度R>0.90,最后以主评判员的统计结果为主,得出如表1所示的统计结果。

由表1可知,我国电子书包的研究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1)“评价”类研究较多。我国电子书包的研究在评价方面较多,共有29篇,占论文总数的45.3%。究其缘由,是因为大多数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很关注电子书包使用的利弊,如电子书包虽具有轻便环保、资源丰富、良好的交互性、自主学习等优点,但也可能导致学生书写能力下降、视力降低,以及对网络过于依赖等问题。还有一部分研究人员则更为关注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以及推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相继出台,也使有关研究人员不得不对电子书包进行全新的思考与认识。

(2)“开发”方面研究不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子书包在“开发”方面的研究不足,只占到文章总数的4.7%。虽说从第一批电子书包试点至今,已有10多年,但对于电子书包在开发方面的有关研究还是相对缺乏。这主要因为电子书包的开发是一项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的研究,一般的研究人员或机构没有条件完成电子书包的开发工作。另外,电子书包的使用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主要为中小学生,所以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推行,很少有机构来进行这种高投资、低推广的开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10年以前我国并未制定全国统一的电子书包研制标准方案,直到2010年11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与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联合组建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研制专题组,对我国电子书包的制定标准达成初步共识,这才使电子书包开发类的文章有所增长。

(3)“设计”、“应用”和“管理”方面研究数量有限。关于电子书包在“设计”、“应用”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比例分别占到论文总数的15.6%、15.6%和18.8%。我国电子书包仅仅只限于试点研究,并未广泛推进,能接触到电子书包的人不多,而且很多一线教师不具备科研素质,所以关于电子书包“设计”、“应用”和“管理”的文章不多。目前试点学校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模拟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等的研究上,如上海北虹中学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探究式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广州佛山市第三中学、金山中学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模拟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教学,使整个课堂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

4.电子书包在不同教育阶段应用的情况

为了解电子书包在我国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情况,我们按照“学前(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 划分五个类别,对相关文章进行判别归类,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由统计数据可知,电子书包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最多,相关文章占总数的80%;其次是初中和高中阶段;而在学前和大学阶段尚未发现相关应用研究。这种现状与教育行政部门主持的电子书包试点有关,同时也与中学教师教学观念有关。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还是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教师已经习惯了旧的纸质的教学模式和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现在突然要他们面对复杂的电子技术,畏难情绪是难以避免的。[4]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1.主要研究结论

经过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电子书包的研究数量经过长时间的低迷,近两年来呈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

(2)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和河北等经济和教育较发达的地区。

(3)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内容在“评价”方面比较多,“开发”方面研究不足,“设计”、“管理”和“应用”方面研究有待提高。

(4)电子书包的应用实践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

2.进一步加快电子书包应用发展的建议

电子书包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使学生不再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5]根据研究所得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大家商榷:第一,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校校通”、“班班通”项目的实施,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采用多种途径筹措资金,搭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为经济贫困地区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平台,促进电子书包的广泛研究。第二,在学校方面,要加速教育改革,加大对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培训,转变其教学观念,提高其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操作水平。第三,尽快建立电子书包行业统一标准,加强市场管理,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专利保护,激发企业生产出高性价比的电子书包。第四,政府要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购买电子书包给予适当的补贴,促进电子书包的推广使用。

从研究者方面,应加强电子书包“设计”、“管理”、“应用”三方面的研究,通过全方位的研究,给予开发和设计电子书包的人员一些建议和意见,使他们能够设计出功能齐全的电子书包,这样就有利于推广普及电子书包这个系统工程的开展。电子书包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因此,我们希望今后的研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偏重。此外,目前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多为学习方法的研究,关于应用策略、应用方法的研究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是信息化教育的新尝试,电子书包近几年的试点应用和研究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题。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电子书包试点的扩大,电子书包会成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71.

[2]郭海霞.电子书包动了谁的奶酪[J].教育,2010(22):23.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8-233.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书包;内容分析;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G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3-0012-04

一、引言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1]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德明中学试用了首批163个电子书包,随后,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始推广电子书包。但这种发展势头并未持续,甚至一度搁浅,直到2009年,美国、韩国、日本再次掀起推动电子书包浪潮,电子书包才大规模使用。虽然我国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了《关于在中小学实践“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网络化的终端产品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4个城市付诸使用,主要表现为Pad、笔记本和电子阅读器三类形式,[2]然而,从我国第一批电子书包试点至今,时间过去10多年,电子书包却依然停留在“试点”、“试用”层面。家长与教师对电子书包持怀疑态度,且现有试点的研究都显示电子书包利弊并存,对于电子书包的广泛推广,现在还未定论。但电子书包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电子书包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文献研究,以期了解目前我国电子书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讨论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电子书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1.研究材料

本研究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在中国全文数据库中,检索项选“篇名”,检索词为“电子书包”;时间:2001年―2012年;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匹配方式选择“模糊”,共检索到87篇文章。在硕博论文库,检索项选“题名”,检索词为“电子书包”;时间:2001年―2012年;优秀论文级别为“不限”;匹配方式选择“模糊”,共检索到5篇文章。笔者将这92篇文章全部下载,并逐一查阅,剔除新闻、会议报道等与本研究的内容相关不大的28篇,最后确定64篇文章作为本研究样本。

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从研究内容、研究者的地域分布两个方面来考查我国电子书包的研究现状,力图回答:研究者研究得最多的方向是什么?电子书包应用的教育阶段主要在哪个阶段?研究人群的主要分布情况如何?其中存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教育文献法开展研究。内容分析法是针对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明显、客观、系统、量化(李克东,2003)。[3]它以预先设定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纳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作出叙述性的说明。教育文献法是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对教育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而探索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结合两种方法开展有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内容分析法的基础上辅以文献分析,力求研究的结果真实、准确、全面。

本研究由三位研究者参与完成,对于主观分类,为保证数据的信度,其中一名研究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作为主评判员(A),其余两名评判员作为助理评判员(B、C),算得同意度KAB≈0.859,KAC≈0.844,KBC≈0.828,R=3×K/1+[(3-1) ×K]≈0.94。由于信度大于0.90,则把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 2007。

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电子书包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由图1可知,我国对电子书包的研究从2001年至2009年比较低迷,从2010年起出现上升趋势,且2011年和2012年研究数量大幅增加。分析得知,虽然我国2001年就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试推广电子书包,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还研制开发国产“电子书包”,但由于管理体制、标准不统一、技术不协调等一系列原因,电子书包的使用并没有广泛推广;直到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同年11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与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联合组建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研制专题组。电子书包的研究一时间热闹非凡。总的来说,鉴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从2010年开始专家学者对电子书包的研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电子书包研究的地域分布情况

为了解我国从事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机构及人员地域分布情况,研究者对64篇文章的作者(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作者,以第一作者为准)的工作单位所处地区进行逐一统计,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从事电子书包的研究机构及人员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和河北等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山西、浙江、重庆、湖南等地区的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和薄弱。电子书包教学需要庞大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现在国内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还很不完善,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网络条件根本不能支持电子书包的使用。另外,电子书包的价格在1 000到2 000元之间,有的达到3 0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不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轻松支付的。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电子书包,价位过高是一个最大的壁垒。上海、北京等城市是我国第一批电子书包试点地区,因此对电子书包的研究热情相对较高。另外,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教师进修学院都是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还是“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组长校(2011年11月19日,全国信标委电子书包标准工作组联合教育部信息化标委会成立“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 标准专题组)。上海教师进修学院也参与了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有关工作,也是第一届“电子书包企业联盟”组成单位。

3.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为了了解我国电子书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笔者根据教育技术学“94定义”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来设计内容分析类目表,然后三名研究人员对64篇有关电子书包的文章分别进行归类统计,且信度R>0.90,最后以主评判员的统计结果为主,得出如表1所示的统计结果。

由表1可知,我国电子书包的研究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1)“评价”类研究较多。我国电子书包的研究在评价方面较多,共有29篇,占论文总数的45.3%。究其缘由,是因为大多数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很关注电子书包使用的利弊,如电子书包虽具有轻便环保、资源丰富、良好的交互性、自主学习等优点,但也可能导致学生书写能力下降、视力降低,以及对网络过于依赖等问题。还有一部分研究人员则更为关注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以及推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相继出台,也使有关研究人员不得不对电子书包进行全新的思考与认识。

(2)“开发”方面研究不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子书包在“开发”方面的研究不足,只占到文章总数的4.7%。虽说从第一批电子书包试点至今,已有10多年,但对于电子书包在开发方面的有关研究还是相对缺乏。这主要因为电子书包的开发是一项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的研究,一般的研究人员或机构没有条件完成电子书包的开发工作。另外,电子书包的使用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主要为中小学生,所以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推行,很少有机构来进行这种高投资、低推广的开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10年以前我国并未制定全国统一的电子书包研制标准方案,直到2010年11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与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联合组建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研制专题组,对我国电子书包的制定标准达成初步共识,这才使电子书包开发类的文章有所增长。

(3)“设计”、“应用”和“管理”方面研究数量有限。关于电子书包在“设计”、“应用”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比例分别占到论文总数的15.6%、15.6%和18.8%。我国电子书包仅仅只限于试点研究,并未广泛推进,能接触到电子书包的人不多,而且很多一线教师不具备科研素质,所以关于电子书包“设计”、“应用”和“管理”的文章不多。目前试点学校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模拟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等的研究上,如上海北虹中学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探究式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广州佛山市第三中学、金山中学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模拟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教学,使整个课堂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

4.电子书包在不同教育阶段应用的情况

为了解电子书包在我国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情况,我们按照“学前(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 划分五个类别,对相关文章进行判别归类,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由统计数据可知,电子书包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最多,相关文章占总数的80%;其次是初中和高中阶段;而在学前和大学阶段尚未发现相关应用研究。这种现状与教育行政部门主持的电子书包试点有关,同时也与中学教师教学观念有关。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还是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教师已经习惯了旧的纸质的教学模式和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现在突然要他们面对复杂的电子技术,畏难情绪是难以避免的。[4]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1.主要研究结论

经过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电子书包的研究数量经过长时间的低迷,近两年来呈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

(2)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和河北等经济和教育较发达的地区。

(3)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内容在“评价”方面比较多,“开发”方面研究不足,“设计”、“管理”和“应用”方面研究有待提高。

(4)电子书包的应用实践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

2.进一步加快电子书包应用发展的建议

电子书包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使学生不再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5]根据研究所得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大家商榷:第一,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校校通”、“班班通”项目的实施,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采用多种途径筹措资金,搭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为经济贫困地区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平台,促进电子书包的广泛研究。第二,在学校方面,要加速教育改革,加大对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培训,转变其教学观念,提高其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操作水平。第三,尽快建立电子书包行业统一标准,加强市场管理,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专利保护,激发企业生产出高性价比的电子书包。第四,政府要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购买电子书包给予适当的补贴,促进电子书包的推广使用。

从研究者方面,应加强电子书包“设计”、“管理”、“应用”三方面的研究,通过全方位的研究,给予开发和设计电子书包的人员一些建议和意见,使他们能够设计出功能齐全的电子书包,这样就有利于推广普及电子书包这个系统工程的开展。电子书包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因此,我们希望今后的研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偏重。此外,目前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多为学习方法的研究,关于应用策略、应用方法的研究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是信息化教育的新尝试,电子书包近几年的试点应用和研究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题。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电子书包试点的扩大,电子书包会成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71.

[2]郭海霞.电子书包动了谁的奶酪[J].教育,2010(22):23.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8-233.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档案安全体系;档案保护;灾害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安全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safety system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archival cause development strategy. Facing the shortage of systematic induce in archival safety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point out the source of archival security system theory from these aspects: the archiv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risk society theory, risk management theory, disaster management theory,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ory and safety culture management theory.

Keywords:Archives safety system; Archives conservation; Disaster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1 引言

2010年以恚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提出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说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反思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的深层次原因,离不开学界多年来对档案安全问题的不断研究。从最初对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安全保护的研究到如今从档案安全体系的层面展开对各类档案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档案界人士充分汲取相关学科的思想源流,并将其融入档案安全问题的研究当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时至今日,我国档案安全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当中缺乏对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系统归纳和科学提炼。因此,厘清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理论源泉,对于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安全理论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

2 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主要理论阐释

2.1 档案保护与档案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及科学保护档案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档案安全的理论最初就体现在档案保护之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档案保护研究逐渐从各个层面展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学界不仅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科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还将目光转移到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当中。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所形成的核心思想和理论方法,是以纸质档案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例如档案修复技术方法、档案馆建筑与设备、档案害虫与微生物的防治等,它们在我国传统档案保护工作以及“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理论角色。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档案保护的范围逐渐拓展到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护、备份与长期保存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同样也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下,档案安全保护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1]。总之,在档案安全体系理论建构当中,档案保护领域的理论方法不可或缺。

档案管理理论是围绕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流程形成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和方法。科学的档案管理对于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看,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构建离不开档案管理理论的指导。首先,要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除了探讨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外,电子文件的归档、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同样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一方面,电子邮件、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新型“文件”的出现,如何确定归档范围,如何鉴定其价值、划定保管期限,如何完整捕获文件内容及其结构和元数据信息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和维护,尤其是新型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策略方法也是需要涉足的重要问题。其次,从文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文件(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周期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对文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既要防止重要文件由于没有归档或归档信息不完整造成的丢失,也要防止保管当中的篡改、泄密,以及注意防火、防盗等,当然,还有利用过程的原件保护、信息保密、隐私保护甚至销毁阶段的安全等。

2.2 风险社会理论。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理论命题。此后,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安东尼・吉登斯、沃特・阿赫特贝格等人对风险的概念、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风险社会进行了完整描述,对如何规避和应对风险作了阐释,是开展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思想源泉。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之后,风险的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维度视角也为关注风险社会问题提供了多种理论分析路径。此外,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社会理论已经对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基于风险社会视角展开的安全问题研究层出不穷。

对于档案界而言,对档案安全问题的认识通常有两种视角:一是从档案的存在形态、固有特性以及档案保管的场所、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力图从内部发现档案安全风险因素;二是从档案安全所面临的外在环境,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着手,力图从外部分析档案安全风险因素。风险社会理论为理解和思考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为档案安全风险的防范、规避与管理提供重要思路。

总之,探索风险社会理论对档案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认识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档案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借鉴。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切入对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进行透视和反思,剖析产生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这对于档案界树立风险意识、培育风险文化有导向作用。此外,有利于档案机构明确风险社会中档案安全的责任担当,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展开,树立“大安全观”,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制定安全应对策略与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机制。

2.3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与客观存在性,它由潜在的损失、损失的大小、潜在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三种因素构成。为了避免事件发生的不良后果,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即降低风险成本,人们引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规避风险,于是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便应运而生。

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常被视为一种保险,一个缓解不确定性的缓冲区,最终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管理主体通常致力于通过风险的识别、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矸治瞿谕獠看嬖诘姆缦找蛩兀并制定一系列方案、措施来应对风险,以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已经在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医疗护理管理等领域得到了极其深入的应用与理论拓展,并逐步运用到政府管理、信息管理、IT项目管理、自然灾害管理等领域中。

2000年,王健等人翻译了戴维・比尔曼的著作《电子证据――当代机构文件管理战略》,比尔曼认为,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应导入风险概念,进行风险管理。之后,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电子政务系统中文件管理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电子文件管理风险及其产生原因[2][3]、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流程与方法等[5][6],并于2008年出版了专著《电子文件风险管理》。

总的来说,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当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7],在数字时代,文件与档案管理活动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这些风险不仅出现在收集阶段,还出现在整理、利用等各个阶段,尤其是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阶段[8]以及档案数字化项目外包当中[9]。在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已成为我国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思想。

2.4 灾害管理理论。灾害是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而形成的、发生于自然界的或突发或缓慢发生的能给人类造成各种损害的事件。灾害与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永恒主题。因此,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逐渐成为应对灾害的重要活动,它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 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档案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国家档案局对自然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视,每年都要专门发文强调汛期档案安全,此外还出台了《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灾难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为各级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制定灾害管理政策和战略过程中提供必要指导,以便进一步增强档案馆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妥善处置,把各种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10]。针对档案以及档案馆所面临的灾害威胁,灾害管理领域的理论方法(诸如灾害恢复、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损失预测与评估、灾害分类与等级划分、防灾减灾对策、灾害应急管理、灾害风险管理、灾害危机管理等)对档案安全管理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因此,近些年来,有学者对档案灾害预警机制[11]、档案部门灾害事件应急准备能力[12]、档案灾害管理体系[13]、档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14]、数字档案灾害[15]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还有学者对“档案灾害学”进行了深入研究[16][17]。

2.5 信息安全理论。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永恒的需求。可以说信息安全是信息的影子,哪里有信息哪里就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当前,信息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可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断发生,敌对势力的破坏、恶意软件的入侵、黑客攻击、利用计算机犯罪等,对信息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信息安全的形势是严峻的。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而言,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和行为安全4个层面的内容,而信息安全学科就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领域中如何保障这四个层面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安全理论当中,技术被认为是信息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手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字水印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可信计算技术、RFID技术等安全保护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档案信息安全受到了高度重视。学者们纷纷针对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及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管理以及保障体系等层面阐述应对策略。研究中不难发现,档案信息安全研究不能脱离信息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指导,信息安全领域的诸如网络安全机制、隐私保护、设备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技术、PKI安全认证体系、可信计算技术等理念、技术和方法对档案信息安全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6 安全文化与管理理论。安全问题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防御灾害、事件和保障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与“天灾”和“人祸”相关的安全问题。“天灾”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旱灾等。“人祸”就包括战争、环境破坏、恐怖活动、网络黑客事件、大面积停电、交通事故、公共安全等。安全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安全现象中的安全规律,安全科学原理就是安全规律的核心内容。这些原理当中:安全文化原理、安全伦理原理、安全教育原理、安全法律法规原理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原理对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以及档案安全观的形成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此外,从安全管理的层面来看,安全生产管理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体制机制以及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方法等同样可以作为档案安全管理的参考。

3 结语

2010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并迅速付诸实践。实践工作的快速推进,亟须理论的支撑。因此,有必要梳理已有的相关成果,分析相关的理论思想来源,提炼档案安全体系理论,为指导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系统梳理了档案安全问题研究当中所涉及的档案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灾害学、信息安全学以及安全科学等6个领域的7大主要理论思想,其中“档案保护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是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余5种理论则为档案安全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思想源流。然,在各学科理论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后面5种学术理论当中,也存在部分交叉的情况。如灾害管理理论、安全管理理论当中同样借鉴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档案安全问题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在档案安全体系研究当中各种理论思想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开的,是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其共同目标是应对各类档案安全问题,指导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鹏.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角度看档案保护[J].中国档案,2010(6):27.

[2]冯惠玲,王健.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文件管理风险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05(4):62~66.

[3]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 2005(3):8~11.

[4]徐拥军.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档案学通讯, 2005(6):51~55.

[5]张宁.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识别与应对[J].电子政务, 2010(6):24~30.

[6]张宁.思维的“逆行”――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解析[J].中国档案, 2010(7):59~61.

[7]向立文,欧阳华.论加强档案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档案学通讯, 2015(4):68~71.

[8]陈国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J].北京档案,2008(2):42~43.

[9]黄丽华.引进风险管理方法构建安全管理策略――档案数字化外包潜在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N].中国档案报,2015-11-23(03).

[10]王良城. 自然灾害对档案的侵袭与应对策略[J]. 北京档案,2010(7):72.

[11]于海燕.档案灾害预警机制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1(4):81-84.

[12]吴加琪,周林兴.档案部门灾害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研究[J].浙江档案, 2012(6):16~18.

[13]毛惠芳.预警应急抢救――档案灾害管理体系的构建[D].合肥:安徽大学, 2010.

[14]张新.灾害后的行动与反思――从北川档案抢救看档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J].四川档案,2010(3):21~23.

[15]吴晓红,郭莉珠.数字档案灾害初探[J].档案学通讯,2005(3):80~83.

[16]吴晓红.档案灾害学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服务型管理;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09-03

一、高校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所占比例持续提高,研究生结构和学科结构的不断调整,研究生教育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以后,研究生教育管理主客体之间的责权利更加明确,整个研究生教育活动以及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建立一套有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行政教育管理体制与之相配套,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服务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高等学校作为政府行政单位的一个分支,作为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执行部门,它所构建的服务型管理体系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部分,具有公共性、服务性、有限性、有效性、法治性、责任性、公平性、透明性等特征。

建设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首先,从政策制订的角度,要求所有规章、制度和行为都必须贯彻服务精神和准则。而不是单纯的协调、管理;其次,从管理角色的角度,要从管理的角色改变到服务的角色上来;第三,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角度,为广大导师、教师、研究生服务,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服务,将是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首要职能。服务型研究生管理体系可以界定为,研究生管理部门遵从学生、教师的要求,在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学生、教师、参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其它部门和社会方面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服务型研究生院强调了高校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责,明确教育管理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活动服务,彰显了“以人为本”、“服务中心”的新的教育价值理念。

二、电子政务在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电子政务意味着一种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诞生。电子政务对于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作用。集中表现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中教育管理部门日常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电子政务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广大师生通过电子化的渠道,迅速获取研究生教育相关信息与服务,使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内部、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校其它部门之间、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与广大师生、广大研究生与导师之间,通过电子化渠道进行沟通与互动,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推动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1 电子政务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是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科学管理理论,在行政部门与广大师生的关系上,行政部门始终处于支配、指令地位,而广大师生总是被管理、被支配的对象。以服务为目的,以师生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新的理念,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中心”的管理价值理念,并积极引导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的变革、权力分配的调整,实现管理部门的职能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2 电子政务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服务模式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中,由于技术与体制方面的制约,在行政部门内部、行政部门之间、行政部门与广大师生之间,都缺乏信息互通互享,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孤岛”。由于信息不畅。缺乏公众监督,教育行政部门所采用的是一种规范差、效率低、随意性强的服务模式,广大师生难以获得满意的服务。电子政务技术的运用,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创新服务模式,使公共服务更快捷、更公平、更直接;同时,电子政务的实施为行政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与安全支撑,使得行政管理部门能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行政服务模式。

3 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电子政务提高教育管理部门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是将电子政务引入并构建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电子政务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提高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引入电子政务,通过采用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向全校提供准确、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通过协同政务、一站式服务等,改造管理部门的行政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和培育行政部门与广大师生的交流机制,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化事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减少行政办公成本,为广大导师、研究生提供及时满意的各种服务,大大提高行政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三、构造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电子政务体系,增强电子政务的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

完整的教育管理电子政务体系应由统一的政务信息网站、一个以研究生培养流程为主线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一个实名制的行政事务论坛组成。

网站是整个政务体系的门户,是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向全校乃至全社会进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服务公开的窗口,是广大师生获得信息和服务的主要途径。体系中各个管理部门、各级管理部门包括通过的网站及时统一格式的政务信息,向校内用户、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用户通过访问网站,可以获得各个部门最新的通知、动态,获得相关服务的渠道、链接,了解相关政务的办理流程,获得“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以及其它的公共服务信息。

以研究生培养流程为主线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整个体系的主体,它按在校研究生学习状态的变更设置管理流程,根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角色划分系统功能功能视图,它涵盖了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就业和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完善的信息处理平台,通过它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能获得完整的研究生信息。从考生网上报名录入个人信息开始,通过报考资格审核、录取资格审核、新生入学报道,保证了进校前所有新生初始信息的完整性;随着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延续,系统通过对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在校表现、学位论文、论文答辩等等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和加工处理,到学生毕业离校时整个体系中已经完整地保留了该学生在校的全部过程,并形成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信息轨迹。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和对研究生培养理念理解的不断加深,通过对历年在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经验数据的研究和挖掘,管理部门借助信息管理平台能逐步形成完善、完整的信息采集格式、信息加工模式和在校研究生信息体系,成为权威并且唯一的研究生培养标准信息提供方,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奠定坚实数据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系统。系统管理员通过对不同类型管理员的功能分配,可以更明确地形成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系统功能的划分,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流程控制者。研究生培养过程对研究生导师清晰可见,导师对自己所带研究生的整个培养流程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样,从管理模式上就明确了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充分赋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权力。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流程模版,系统完成任何类型的研究生从招生考试报名到颁发证书离校全过程中的相关处理,它涵盖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任意参与者的任一管理行为。

管理系统是一个合格的服务创建者和提供者。通过信息系统,管理者可以创建信息服务并向广大师生提供,使用者通过点击服务引导链接就能享受实时的、一站式的服务;最后,系统通过实名制登录、实名制操作记录,保证了系统安全和可信任。

实名制的事务论坛是对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最好的完善。论坛按学校行政部门的划分对应设置招生、培养、学位等版块,并由各个部门自行管理并下设不同的频道,用户通过工作证号、学号和身份证号码登录论坛,实名制发帖或是留言,这样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与广大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各个/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双向直接的信息互动成为可能。教育管理者问通过论坛进行交流,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不再存在,管理部门间的信息流动更加通畅和合理。管理者和广大师生通过论坛进行交流,这样管理部门能第一时间地获得广大师生意见和建议,广大师生能更方便地了解最新通知或是相关政策细则,而且能更加公开地对管理部门的政策和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事务论坛的实名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论坛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论坛的建立,使得一个完整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有了技术上的保障。

信息创造、信息发掘和信息资源共享是体系的突出功能。整个体系,严格地用管理员类别确定管理功能。通过不同类别管理员的设定,清晰地确立“学校-学院(系)-学科”三级管理的总体框架,明确各级的管理范围,最大限度地明确学院(系)、学科的管理细则,明确合理地分配每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充分保障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合理运作。体系最大限度地赋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权力,充分体现导师负责制。通过系统,导师在报名时能查看学生报考信息,在复试时签署对学生的录取意见,在学生报到后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安排所带学生的培养计划,向所带学生群发通知,通过论坛的相关频道和学生交流,接收学生提出的意见,直接修改学生学位论文并通过系统提交论文审查意见,组织答辩并通过系统完成原先必须要填一系列书面表格才能完成答辩手续。更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发放学生的普通助研津贴。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息工程;教学体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52-02

一、引言

信息工程专业主要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等工作,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校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音频、图像、视频以及各种传感器信号如何获取和进行有效处理的基本理论,学习承载各种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电子电路的设计和相应电子系统的开发,具备相关图像领域、音视频领域、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领域的基本技能。

由于当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显著特点是发展异常迅速,学科日趋综合和交叉,同时社会发展需求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电子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学科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实行教学思想的大胆创新,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校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对我校其他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具有借鉴作用。

二、建立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新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转变教学思想,不同时代的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接触到的社会环境是不一样的,造成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的积累程度也大不相同,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沿用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思路,必然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成长和能力培养的新教育模式,制定“一体化、多层面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本科教育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教学水平。

1.建立“一体化、多层面的教育教学体系”。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我校各专业整体发展趋势,本着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的原则,构建和优化信息工程专业的整个核心课程体系[1,2],该体系包括:①一体化、多层次本科电气信息学科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依教学阶段分层次设立了基础板块、提高板块和拓宽板块等三组系列理论课程。②“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依次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2.培养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方法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在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性教学设计,创建了“开放式、研究性”的教学新模式[3,4]。

现在很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学仅局限在幻灯片或者投影的使用,但是投影的内容和黑板教学的内容区别不大,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也失去了传统黑板教学的优点,反而不易为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大知识的信息容量,展示某些很难用文字和语言表达的知识,传统的黑板教学方法有助于演算和推理。如何充分结合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探索有效的融合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是各高校理论教学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校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尝试,形成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①案例教学法:以信息工程的专业教科书中的重点知识作为基础,结合电子信息发展的新技术,设计出典型的案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现场模拟教学法:采用EDA软件辅助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加强相应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力。③师生互动法:课堂教学中不只是教师单向的讲授理论课程,同时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并相应地组织对某专题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将被动学习的课堂变为主动学习的场所。④探索式教学法:对于电子信息的新技术,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的网络和工具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⑤研讨式教学法:提出课堂的知识点和具体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和强化理论知识。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交互功能,采用网上答疑、网上信息等方式,鼓励师生利用电路与电子学网站开展教与学的讨论。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电路电子学网络课程平台也为进一步实现立体化教材奠定了基础。

3.实施“开放式、研究型实验教学”,打造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平台。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或者补充,课程考核时实践或者实验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理论考试。构建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合理培养方案就必须重视实践和实验教学,并制订和建立起完整的实验实践教学方案和教学文件[5-7]。为此,我们考虑在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设立研究型实验。与一般的理论教学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不同,研究型实验内容复杂,有的来自生产一线,有的来自教师的研究项目或者课题。这些实验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实践兴趣[2,8],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我校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办学现状

为了进行这一项目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先后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调研,利用参加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的电气信息学科教学研讨会的机会,进行了广泛地学习和研讨,了解国内这方面的现状和教改动态,获得了国外著名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验内容规划的有关材料,为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我校信息工程系已建设建成两个主要的专业(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每个专业又分为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其中信息工程专业分为数字媒体信息处理和信息处理系统开发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设计开发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具有设计、分析、开发、调试、应用嵌入式电子系统的基本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为信息检测与处理和物联网感知与控制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线路设计与开发以及信息处理与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我校信息工程专业主要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的、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等工作,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过组织相关教研负责人制定了完善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成果考核办法,并对学科发展、特点、学科核心内容、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质量与特色等诸多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探讨,明确了学科发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质量过硬的教育教学体系,为我校电气信息学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通过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积极稳妥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新一轮的电气信息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科技发展的最新应用技术成果引入课堂,构建有效工程实践,同时通过建立激励制度,吸引和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入教师的课题组,发挥各级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将对我校现有的电气信息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天宝,程卫东.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2]孙玉娟,雷鹏,刘鹏.阶段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04-106.

[3]牛庆玮,胡伟,刘臻,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0-73.

[4]李祖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3):76-78.

[5]陈亚男,李慧.电工技能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099.

[6]陈琦,黄定君,王晓东.新形势下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25(1):40-42.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电子文件管理/国际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热点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电子文件的共同挑战,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上的电子文件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模式等更具趋同性。因此,聚焦电子文件管理前沿,借鉴国际同行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推进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进程。

国际上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相关机构的代表性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如下页表所示。

这些电子文件项目研究周期长、涉及问题多、参与机构广,形成的研究报告、相关标准、工作手册往往多达数十页乃至百余页,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电子文件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与技术、管理标准及其应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项目包括: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手册》、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的电子文件档案馆项目(ERA)、澳大利亚的电子文件管理战略及元数据标准(VERS)、欧盟的电子文件管理通用需求(MoReq)、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子信息系统中文件真实性的永久保护国际研究项目(InterPARES)以及ISO关于文件管理的相关标准等。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国际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热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文件管理的顶层设计——国家战略的提出

西方发达国家在多年电子文件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问题,认为战略研究是解决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前提条件。国际档案理事会2005年出版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手册》中明确提出要“从战略角度影响电子文件管理实践”;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于2006年提出了“加拿大数字信息战略”;2005年美国的ERA项目负责人在向国家数字战略咨询部汇报时,指出该项目正是基于“要为联邦机构的电子文件管理提供政策、战略、指导和工具”;澳大利亚、英国、丹麦等国家也先后将电子文件管理作为信息时代政府治理与政府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之中,并开展了电子文件管理战略研究项目。由此可见,国际电子文件管理研究发生了战略转型,开始由机构层面向国家层面转变。以顶层设计带动整体规划,以国家战略带动全面发展,将是今后电子文件管理的趋势。

2006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的冯惠玲教授在“2006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上首次提出“全面制定和实施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走上了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和集中控制的轨道。2006年9月,国信办推广应用组副组长赵小凡在谈到未来15年国家信息化战略时说:“十一五是一个信息化发展的转折点,我们国家的信息化已经从战术转为战略。”可见“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提出与我国信息化战略转型也是完全一致的。实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就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和集中管理,从方针政策、体制、管理制度体系、项目保障措施等各个层次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战略的基本框架,从根本上提高国家对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实际控制力和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调控能力,从而确保这部分国家信息资源的现实安全和长久真实。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提出使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与国际接轨,对于避免现行分散管理状态下潜在的风险,从根本上控制各机构(地区)电子文件管理低水平重复现象,大幅提高研发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电子文件管理理念——集成管理

多年来,在国际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档案界与各方面专家在电子文件的管理理念上已达成了共识:信息时代电子文件的最优化管理就是集成管理。在ISO档案文件管理分技术委员会(ISO/TC46/SC11)2006年5月召开的第十六次年会中,来自15个国家的40多位代表在研究文件管理标准(ISO15489)的修订草案时,特别提及了文件管理要贯穿文件整个生命周期、嵌入机构职能及业务流程之中的集成管理思想。在欧美文档管理软件市场上,一种融合电子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集成的文档管理解决方案崭露头角,势不可挡。可见“集成管理”逐渐成为电子文件管理的最新理念。

“集成管理”是一种将电子文件管理集成于电子文件生命连续体之中的全程管理。它要求利用文件连续体模式设计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采用“从文件形成(包括形成前,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到文件作为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管理全过程中连贯一致的管理方式”,实现一种比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更高的一体化。这种理念在国际电子文件研究项目中已不断得到肯定,正如InterPARES项目的主持人露西娅娜·杜兰蒂教授所言:“随着InterPARES研究的深入,将继续证明这样一种观点:不采取全程管理的眼光,就不可能保管电子文件”。①这种始于电子文件形成源头的全程管理理念,要求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前端控制。它要求文档管理人员了解和熟悉机构的主要职能及业务工作流程,对流程中各个节点产生的电子文件的情况有预期把握,能从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等角度干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从而成为“文件保管政策的制定者、标准的制定者、文件保管系统和执行政策的设计者”②。同时,集成化管理还强调了资源的整合,它要求在电子文件管理全过程中,综合应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将各方资源和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效用共享,最大限度地放大系统功能,提高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整体功效。“集成管理”已成为国际电子文件最优化管理的理念,也将是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必然选择。

三、电子文件保管模式——集中管理

针对电子文件的保管模式,国际上曾存在着“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模式之争。在近几年的电子文件管理项目研究中,各国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集中管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集中式保管模式是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提出的方案,这一方案的代表人物是InterPARES项目的负责人露西娅娜·杜兰蒂以及美国的戴维·比尔曼。他们认为电子文件的保管与纸质文件相似,也需要经过两个阶段:一是文件生成机构使用文件,并通过一些方法来保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二是文件生成者将失去现行价值的文件移交档案馆,由档案馆集中整理、编目和长期保管。

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北欧等国家原则上赞成这种方案,并已付诸实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电子文件档案馆项目(ERA)。这项由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NARA)组织的、经过6年前期基础研究、耗资3亿美元、并将进行为期6年的系统研发的大型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未来的档案馆”,以“保存联邦政府任何部门产生的任何形式的电子文件并提供利用”③,还将对各州政府电子文件的管理产生全面的示范效应。此外,英国国家档案馆以电子文件从形成机构生成到通过网络接收进馆的全程无缝管理为目标,牵头制定了《基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数字档案在线服务计划》,以促进全国范围电子文件信息的共建共享。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丹麦、新加坡等国家档案馆也都已开始接收或决定接收政府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可见,以国家档案馆为中心形成电子文件管理和服务网络的集中保管模式,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的主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国家档案馆作为集中永久保管政府文件的专门机构,在电子文件管理链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协调全国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方面发挥着核心和枢纽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制管理的优势,注重部级档案馆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国家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利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四、保证电子文件证据价值的关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电子文件的管理势必采用以软件为中心的系统管理方法,软件功能是否科学、完善,直接关系到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用性。近年来的电子文件管理研究项目显示: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将成为保证电子文件证据价值的关键。为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并大力推行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标准。

2006年4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的《信息和文献——描述文件管理需求标准指南》(ISO22310:2005),是应用于开发文件管理需求的任何机构组织的最高层次标准,以满足一致性和互操作性需求。此外,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欧盟于2001年5月推出的《电子文件管理通用需求》(MoReq,将于2007年推出新版),详细规定了电子文件管理的需求及管理元数据,具有鲜明的通用性、开放性和丰富性,被称作第一部ED/RMS(电子文档/文件管理系统)需求报告。之后,“国际信息和影像管理联合会”(AIIM)在2002年5月启动了“电子文档、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系统功能需求”项目,更加全面而透彻地分析了集成系统的功能需求;美国于2002年出台了适用于国防系统或政府机构的《电子文件管理应用软件设计评价需求报告》(DOD5015.2-STD,2007年正在修订);英国颁布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澳大利亚也于2006年2月了《电子文件管理软件功能规范指南》……这些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规范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制定并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规范,是解决电子文件证据作用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各类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的有效举措。为避免低水平重复研发现象,我国也应当尽快出台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规范,尤其是适用于国家机关的系统功能通用需求规范,并通过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质量认证、推介示范产品等措施推动实施,为电子文件管理软件供应商制定规则,为机关文件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标准,从而保证文件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真实性。

五、电子文件管理走向——国际化与标准化

分析电子文件管理几十年来的研究之路,可以发现早期研究项目主要是某一类机构从自身需求出发研究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问题,得出的结论或解决之道往往也因研究主体的局限性而不具有普遍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寻求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共同框架、统一标准和理论依托,使电子文件管理不断地走向国际化与标准化。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档案/文件管理分技术委员会(ISOTC46/SC11)的标准化工作,它反映出国际社会在文件管理领域取得的共识,其关于文件管理的系列标准有助于明确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为各国各领域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提供了基础和框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正是基于《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IS015489)和《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OAIS)》(ISO14721)而形成的。同时,这些国家的电子文件管理项目都以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等为支撑,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际经验,吸纳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如InterPARES、MoReq等项目报告,从而使其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拥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托。

立足于国际标准和基础研究成果的电子文件管理,通过共同框架、统一标准实现文件信息的互联互通,对于实现基于信息共享的公众信息服务有重要意义。美国制定的适用于电子文件的《政府信息资源定位服务系统》(GILS)框架与标准、澳大利亚基于国际元数据标准DublinCore制定的《澳大利亚政府资源定位服务》(AGLS)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文件与档案信息管理的国际标准也为电子文件管理的质量检验与国际认可提供了最优化评估的准则,是机构电子文件管理是否采用国际先进经验、管理是否高效、服务是否满意的重要标志。

六、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联合协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不是档案管理人员、文件工作人员需要独自面对的问题,也绝不是某一国家、某一专业领域的人员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联合协作才是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在为解决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并致力于形成通用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国际规范。ISO信息与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ISO/TC46)与ISO的其他技术委员会(如TC42、TC10、TC171、TC176等)及国际研究机构(如国际档案理事会、国际图联、国际文件管理基金会、世界银行档案馆等)都有紧密的联系,以协调相关标准、采纳相关成果。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NARA)也在不断加强与其他联邦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以及公司企业的合作,其ERA项目的合作伙伴达20个之多。在欧洲,负责起草MoReq需求报告的康维尔管理咨询公司是一个专门提供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管理咨询的公司,它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档案专业的封闭性,使得报告能够用一种更开放、更客观、与相关技术集成、更容易被市场接纳的方式诠释电子文件管理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作为知识管理有机组成的各类信息资源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功能、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及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一切使档案工作者与相关各方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可能,也成为必然。这种联合协作不仅意味着其他机构会优先向我们提供研究技术和成果,还意味着我们反过来也能够影响那些机构的研究进度和发展规划,从而建立起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进展。

注释:

①[加]露西娅娜·杜兰蒂,[美]肯尼斯·迪波多.InterPARES国际研究项目.山西档案,2002年第3期。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3篇

>> 关于档案信息化背景下电子文档管理问题的思考 浅谈文档的信息化管理 论信息化环境下电子证据审计定位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化问题的探析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化研究 在电子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做好工程档案的归档工作 试论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 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分析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关于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数字化、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研究和探索 网络化环境下电子文件的保护对策 对信息化下文档工作的探讨 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 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专业判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田丽.军队档案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建设.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4(19).

[3]朱大立.数字水印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新应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

[4]李雪.ERM:企业机密信息保护新理念.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12).

[5]靳月庆.文档一体化研究.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9.

[6]杨磊,陈琪锋,戴金海.分布式协同建模仿真环境中的文档管理系统.计算机仿真,2009(2).

[7]闫冬.电子文档管理的现状、特点以及建议.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3).

[8]王彦,孙鹏,吕述望.一种企业机密文档分发机制.计算机工程,2004(22).

[9]张哲.P2P网络下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个人隐私及知识产权保护方法,2009.

[10]曾德.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中电子文档的安全存储技术研究.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3.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

0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与运用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结晶。由于商务网络环境大量地充斥着风险、不确定性而又需要相互依赖且愈加复杂,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已成为决定网上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信任问题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与传统商务相比,表现为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这是因为:第一,与传统商务一样,由于经济行为者的决策失误和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使得电子商务易受到交易本身特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影响。第二,电子商务受交易者所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交易所依赖的技术系统平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这种风险是买卖双方即使签定协议或合同都难以避免的。wWw.133229.coM

基于上述原因,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被提了出来,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加以梳理。

1概念

1.1电子商务的内涵由于网络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同时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目前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的定义并未形成共识。由于学界、商界有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因而在理解和定义电子商务时有所差别,大致可以概括为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两种。狭义的电子商务,指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进行的在线销售式电子商务。它是通过在技术上、功能上更加拓展了的网络—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从更严格意义上规范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泛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整个市场为范围的商务活动。在技术手段上不限定于国际互联网,而是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交换、获得数据的技术。在商务范围方面,也不仅限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式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它还包含整个市场一活动相关的若干方面,如产品设计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广告促销、交易双方的磋商契约、产品的运送、货款结算以及售后服务等。

1.2信任的内涵近几年来,信任的含义一直在各种情境之下被思考。由于涉及和研究信任现象的领域较多,因而存在许多有关信任的观点。一类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比如,将信任定义为“从道德上对合理行为的预期,即以道德原则为基础的道德上的正确决策和行动”。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是指“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

总的来说,可以将信任概括为: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且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信任是经济交易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双方相互信任,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国际上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对发展并维护顾客的回头率与忠诚度起决定性的作用。信任被看作是决定交易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交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交易双方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它们之间的信任与相互依赖关系也随之发展[4]-[5]。

1.3电子商务信任的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信任重要性最突出的一面是降低交易费用,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企业的存在是用内部管理组织代替市场节约交易费用,而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内部管理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实现垂直一体化以节约更多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其它企业签订合同而不是依赖内部资源,在同等产出与收入前提下,来缩小企业规模[4]。

2当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几年才出现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论文,笔者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信任”进行检索,从1999到2006年8年期间,仅有58篇相关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间便有213篇,可见最近两三年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当前的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①电子商务信任机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的建立来实现,当其无法在虚拟组织中创造共同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联系来加强大家对虚拟组织环境的信任;②b2b电子商务市场信任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制度信任为基础,具体包括认知的控制信任机制、认知的鉴定信任机制、认知的法律约束信任机制、认知的反馈信任机制、合作规范信任机制;③将不同的风险来源与不同的信任机制相匹配,主要从技术、制度法律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等等。

2.2电子商务的信任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对信任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比较多,分别介绍b2b、b2c、c2c的信任评价模型,或者对具体某种类型的某行业或者是某企业进行信任评价也比较多,而系统地介绍对于整个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应该怎样评价的却不多。

2.3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目前,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对建立电子商务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电子商务中信任缺失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信任体系的想法。

2.4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3种较为典型的信任管理模式,即:中介信任管理模式、交托信任管理模式、担保信任管理模式。在这些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主要通过认证制度、在线信誉系统、信用评级、第三方契约服务、设立安全交易基金、信用炒作惩罚等来实现。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任管理框架的构建方面,这些信任管理模型一般都包括如下组成元素:身份信任管理和在线信誉评估系统。

2.5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因素分析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商家、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和商务环境。

商家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声誉、品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的意愿等;而电子商务网站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可获得性、公布品牌促销信息、愤怒改变的导航和友好的界面等等;消费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倾向、交易经历、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和对网上商店的预期、文化背景等;商务环境因素方面主要研究: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上是否建立有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有无关于电子商务的明确权威的法律规范。

3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中信用问题的研究,也多处于在操作层面上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进行实践研究。从相关的文献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信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多、很深入的,只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研究结果还比较匮乏。具体来说,当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为主,这些观点还没有得到系统实证研究的确认,也没有系统的提出理论供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借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①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方面,都与我国企业和政府开拓电子商务的实践不相符,有滞后的迹象,且急需解决。②总体来说,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分散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也很难对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③从研究结果来看,成果中直接借鉴国外信任研究的方法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与方法的较少。④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了基于制度的信任,但是给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在线企业提供参考的建议方面的研究却不多[3]。⑤虽然目前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较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机制”,并且对其理解也不够深入、全面和系统。⑥信任问题是电子商务的瓶颈己经形成共识,但对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仅仅是道德和法制问题,限制了信任问题的解决思路。

4今后的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出现是新生事物,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位,我们无可厚非,今天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模式正日益完善,而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休系研究正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我们是放任自流,让微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来决定,还是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发挥我国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总的来说,将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4.1在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内外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创新;加大宏观层面的研究力度,重点研究有关政府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缓和深化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体系。

4.2构建起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严谨的、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

4.3从安全的角度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技术方面研究主要是对交易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等安全技术的研究。电子商务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上实现的,因此电子商务的信任也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鲁滨,张巍.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1):73-76.

[2]张睿,陈卫华.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06):117-119

[3]辛明,孙洁.国内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分析[j].光盘技术,2006,(01):4-6

[4]李召敏,宋光兴.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任的制度途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63-66.

[5]李召敏,李涛,宋光兴.网络营销中顾客信任的建立途径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c].见: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桂林,2006:329-338.

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

0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与运用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结晶。由于商务网络环境大量地充斥着风险、不确定性而又需要相互依赖且愈加复杂,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已成为决定网上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信任问题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与传统商务相比,表现为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这是因为:第一,与传统商务一样,由于经济行为者的决策失误和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使得电子商务易受到交易本身特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影响。第二,电子商务受交易者所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交易所依赖的技术系统平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这种风险是买卖双方即使签定协议或合同都难以避免的。

基于上述原因,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被提了出来,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加以梳理。

1概念

1.1电子商务的内涵由于网络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同时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目前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的定义并未形成共识。由于学界、商界有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因而在理解和定义电子商务时有所差别,大致可以概括为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两种。狭义的电子商务,指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进行的在线销售式电子商务。它是通过在技术上、功能上更加拓展了的网络—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从更严格意义上规范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泛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整个市场为范围的商务活动。在技术手段上不限定于国际互联网,而是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交换、获得数据的技术。在商务范围方面,也不仅限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式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它还包含整个市场一活动相关的若干方面,如产品设计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广告促销、交易双方的磋商契约、产品的运送、货款结算以及售后服务等。

1.2信任的内涵近几年来,信任的含义一直在各种情境之下被思考。由于涉及和研究信任现象的领域较多,因而存在许多有关信任的观点。一类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比如,将信任定义为“从道德上对合理行为的预期,即以道德原则为基础的道德上的正确决策和行动”。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是指“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

总的来说,可以将信任概括为: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且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信任是经济交易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双方相互信任,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国际上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对发展并维护顾客的回头率与忠诚度起决定性的作用。信任被看作是决定交易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交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交易双方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它们之间的信任与相互依赖关系也随之发展[4]-[5]。

1.3电子商务信任的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信任重要性最突出的一面是降低交易费用,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企业的存在是用内部管理组织代替市场节约交易费用,而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内部管理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实现垂直一体化以节约更多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其它企业签订合同而不是依赖内部资源,在同等产出与收入前提下,来缩小企业规模[4]。

2当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几年才出现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论文,笔者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信任”进行检索,从1999到2006年8年期间,仅有58篇相关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间便有213篇,可见最近两三年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当前的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①电子商务信任机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的建立来实现,当其无法在虚拟组织中创造共同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联系来加强大家对虚拟组织环境的信任;②B2B电子商务市场信任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制度信任为基础,具体包括认知的控制信任机制、认知的鉴定信任机制、认知的法律约束信任机制、认知的反馈信任机制、合作规范信任机制;③将不同的风险来源与不同的信任机制相匹配,主要从技术、制度法律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等等。

2.2电子商务的信任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对信任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比较多,分别介绍B2B、B2C、C2C的信任评价模型,或者对具体某种类型的某行业或者是某企业进行信任评价也比较多,而系统地介绍对于整个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应该怎样评价的却不多。

2.3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目前,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对建立电子商务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电子商务中信任缺失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信任体系的想法。

2.4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3种较为典型的信任管理模式,即:中介信任管理模式、交托信任管理模式、担保信任管理模式。在这些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主要通过认证制度、在线信誉系统、信用评级、第三方契约服务、设立安全交易基金、信用炒作惩罚等来实现。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任管理框架的构建方面,这些信任管理模型一般都包括如下组成元素:身份信任管理和在线信誉评估系统。2.5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因素分析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商家、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和商务环境。

商家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声誉、品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的意愿等;而电子商务网站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可获得性、公布品牌促销信息、愤怒改变的导航和友好的界面等等;消费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倾向、交易经历、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和对网上商店的预期、文化背景等;商务环境因素方面主要研究: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上是否建立有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有无关于电子商务的明确权威的法律规范。

3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中信用问题的研究,也多处于在操作层面上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进行实践研究。从相关的文献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信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多、很深入的,只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研究结果还比较匮乏。具体来说,当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为主,这些观点还没有得到系统实证研究的确认,也没有系统的提出理论供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借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①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方面,都与我国企业和政府开拓电子商务的实践不相符,有滞后的迹象,且急需解决。②总体来说,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分散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也很难对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③从研究结果来看,成果中直接借鉴国外信任研究的方法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与方法的较少。④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了基于制度的信任,但是给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在线企业提供参考的建议方面的研究却不多[3]。⑤虽然目前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较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机制”,并且对其理解也不够深入、全面和系统。⑥信任问题是电子商务的瓶颈己经形成共识,但对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仅仅是道德和法制问题,限制了信任问题的解决思路。

4今后的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出现是新生事物,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位,我们无可厚非,今天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模式正日益完善,而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休系研究正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我们是放任自流,让微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来决定,还是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发挥我国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总的来说,将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4.1在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内外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创新;加大宏观层面的研究力度,重点研究有关政府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缓和深化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体系。

4.2构建起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严谨的、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

4.3从安全的角度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技术方面研究主要是对交易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等安全技术的研究。电子商务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上实现的,因此电子商务的信任也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鲁滨,张巍.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1):73-76.

[2]张睿,陈卫华.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06):117-119

[3]辛明,孙洁.国内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分析[J].光盘技术,2006,(01):4-6

[4]李召敏,宋光兴.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任的制度途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63-66.

[5]李召敏,李涛,宋光兴.网络营销中顾客信任的建立途径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C].见: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桂林,2006:32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