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资源;种类;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资源也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三件(硬件、软件、潜件)资源中的软件资源即CAI课件资源、网络资源、积件资源、数据通信等发展更快,在现代教育中它们的优越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技术资源的种类

(一)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指有形的、具体的信息转换的各种教学机器或设备。硬件资源在传播活动中本身不会改变受播者的认知结构,但却能促进传播活动的发生,加速或延缓受播者的认知结构的改变,实现促进功能。硬件资源通常是以实物的形态存在。硬件资源是开展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上存储的教育信息不能呈现,或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磁带、磁盘、光盘上的信息,学生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上的信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观察。

(二)潜件资源

潜件资源主要是指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等。潜件资源与硬件资源相似,它也是一种外部性的支持条件,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构建一系列理论体系,从而帮助受播者快速接受信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育技术有它的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专门理论。潜件资源是无形的,潜在的教育、教学的心理、信息、传播、控制等的理论构想、研究成果和实施策略。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在教师自身学习、师生的教学活动或认知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在师生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可以使部分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被迁移到另一部分学习者身上,减少重复性的摸索活动。因此说潜件资源主要体现了资源的迁移功能。潜件资源是进行教育技术的关键,潜件资源决定着硬件资源的选择、软件资源的编制、媒体的优化组合、恰当运用、控制教育的进程、信息的反馈、协调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三)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是指由硬件实施而设计的教材,是教育信息及其载体。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真正能够引起受播者的认知结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发生变化的就是软件资源,在资源中实现了改变功能。通常我们把软件资源看成是与硬件资源相应的供其使用的教材。软件资源蕴含着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实施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没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传递任何教育信息。软件资源包括常规软件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网络资源等。

1、常规软件资源

常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记录有教育信息的“三片两带”,即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主要是指校园网、地区网、国家网、国际网等多层次远距离网上资源库。

3、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主要是指CAI课件资源、积件资源和智能学件资源。下面只讨论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

(1)课件资源

课件(Courseware)资源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资源。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无论那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即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中,人(教师、学生)是核心。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是编制者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不能由教师和学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适用于事先确定的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情境。有的课件完全与教科书配套,紧扣教学大纲,紧扣某版本中小学教材,按教科书章节安排课件内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闭性。课件的运用能够按照某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课件是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范围,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受到很大的局限。

(2)积件资源

积件(Integradleware)资源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的有机结合。积件组合平台具有无需程序设计、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中的各类教学资源,面向普通教师易学易用。积件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网上微教学单元库、网上资料呈现方式库、网上教与学策略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五个部分。又可分五个层次:核心层、平台层、实库层(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库层(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环境库。由此可见,“积件”资源是一个大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从它的素材库中调用自己所需的素材,然后利用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加以组合,也可以随时增加和完善素材库。积件资源只求问题解决,不象课件资源要做好一堂课。积件资源为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因材施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就海岛而言,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下面嬉戏着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大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密林中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等,总之你所想象到的素材都尽在其中。教师可以调用教学单元库中的习题,还可以通过联网调用网上信息。这样,教师对信息的利用简直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就能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如果制作出这样的积件,一定会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积件单元是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单位,而不是以整堂课或整章内容为单位,这样,不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可以通用一个系统,就这一个单元也可以说明多个问题。如一段下雨的素质(图片、动画、电视)这一单元,不但可用在语文课中讲散文、古诗或作文意境,同样也可用在物理课中讲物态变化和落体运动,还可用在生物课中讲生态和地理课中讲气候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积件的通用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二、教育技术资源的关系

教育技术资源是由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等构成,它们都是学习资源。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互相依赖,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通常是一起运用的。优秀的软件资源,通过优质的硬件资源,正确的操作,适当的环境,科学、清晰、完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有实体形态,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硬件、软件、潜件三件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潜件资源建设,使潜件资源建设有一套理论,有一个系统,有一个体系,要使潜件资源建设上水平、正常化、系统化。在潜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关系中,潜件资源是占主导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提高、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潜件素质,进行教师的电教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都属软件系统。课件资源是一个封闭的软件系统,课件资源的个性化特点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它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由课件设计者固定下来,一个人自制自用而效果良好的课件,别人用起来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他搞不清制作者的用意。要从别人的课件中摘取自己感到有用的部分,集合成一个新课件,往往技术手段不够,因此教师自己不能加以重组改造。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高水平教师设计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因此,课件资源的通用性不强,更难以产业化。积件资源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资源系统,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积件资源是我国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思维,它改变了教学软件资源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相互割裂的局面,使教师自己能方便地制作适合教学情境的CAI软件资源。积件资源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资源——课件资源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资源,它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著作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教学工作平台。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是积件资源的“两翼”。积件库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与学策略库为师生利用积件组合平台制作教学软件资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灵活易用开放实用的积件组合平台则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能动性的有力工具。

三、结束语

加快实现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真正发挥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正如1994年教育技术的定义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教育技术的丰富实践,资源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现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促进教育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有了教育技术这样的教育资源的武装,就能胜利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可以满足自身的粮食问题,因此,很大一部分粮食用于出口,这就需要提升农业产品的竞争力。为了切实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只有这样才能革新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业成本,为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市场。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提升我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对策

2.1国家制定并颁布相应的鼓励政策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需要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姿态。为了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注重颁布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各级各地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对农业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对于已有的创新技术要进行系统的推广,不断应用农业生产实践来检验相应的技术,在不断的推广之中获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

2.2注重资金支持,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科研体系

在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之中,政府应该注重资金的支持,只有划拨了专项资金,相关的科研人员才能一心一意进行科研,促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革命带来全新的力量。此外,国家也应该鼓励和引导建立一个稳定并且科学的科研创新体系,这是保证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2.3制定行之有效的推广方式与推广途径

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实际工作之中,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推广方式与推广途径。例如,可以组织相关科研人员下乡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让农民亲眼看到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相信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推广的目标,达到农业科技应用的目的。

2.4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

人才一是壮大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人才队伍。当前,我国乡镇农技人员人均服务耕地面积过大,已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国家需出台相关政策,增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编制,增加农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配各村级农技员。二是依托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三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一批能够快速转化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队伍,培养一批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服务的基层科技人才。

3结语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推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风险,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事农业劳动的素质比较低

目前在我国的总人口中,农民占到了9亿多,有一大部分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基本上都是文盲和半文盲。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对农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农民的素质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从上表对农业大省河南省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农业人口中的老龄化非常严重,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因为到城市打工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集中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文化程度。老龄化和文化程度较低都对我国推行农业现代化非常不利。

(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推广存在较大风险

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目前采取的仍然是粗放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致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自然灾害加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成果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研究成果的转化上发展缓慢,许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无法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基础从事工作的科研人员较少,没有健全的机构组织,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研队伍。因此在农村推广新技术存在很大困难与风险。

(三)农业现代化的投入较高,存在着金融风险

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含量大都已经达到了80%以上,基本上已经全面实现了良种化,喷灌和滴灌技术已经全面推广,在一些大型农场里,遥测、遥感和计算机控制拖拉机技术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在农民中的普及率也很高。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采取了“剪刀差”经济政策,农民的原始积累比较少,而且由于我国的农民福利制度相对落后,农民要在教育、儿女婚姻和养老问题上花费大部分资金,因此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短缺。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原有的设施陈旧。由于长时期无人维护和修理,以农田水利为代表的许多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陈旧老化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二是管理混乱。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分散,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存在只用不修,缺乏管理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现象急需规范。三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靠天吃饭的意识仍然比较强,不愿意对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农业设施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四是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农资和农机具的装备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政策性科技保险市场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一)政策性科技保险保险的“需求不足”

农业现代化可以解决我们国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农业发展好了,整个社会都会受益;同样如果农业发展遇到了问题,受损的不仅仅是农民,整个社会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农民购买政策性科技保险这种“产品”、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从而保证整个农业经济的良好运转,这样就可以使全体社会成员向受其好处。因而政策性科技保险属于一种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这种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农民对政策性科技保险需求的正外部性。城市轨道交通“消费”的正外部性,表现为市民购买城市轨道交通的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而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出现了差异,从而导致正外部性产生。农民购买政策性科技保险进行“消费”的边际私人收益为MPR,整个社会从全国人民“消费”政策性科技保险中可以得到收益,我们把它称为边际社会收益,记为MSR,MSR大于MPR.。农民“消费”政策性科技保险的边际私人成本为MPC,而整个社会的边际成本为MSC,从图中可以看出MPC大于MSC。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农民和社会分别确定出了自己的最佳均衡量Q1和Q0,结果农民的的最佳“消费量”Q1小于整个社会确定的最佳“消费量”Q0,政策性科技保险出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

(二)道德风险导致的市场萎缩

委托人和人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在推行政策性科技保险的过程中,由于作为投保人的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当保险合同签订完之后,取得保险合同保障的农户可能投资于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或者是在经营中不再像签订合同前那样精心管理自己的项目。所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保险公司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情况,如果参加投保的农户投资的项目成功,他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而保险公司只是获得固定的保险费收入。但是如果投保农户的投资如果失败,保险公司就要支付很大的赔款,而投保农户可能仅仅承担很小的损失(在下图分析中,为了方便我们假定损失为0)。因此从参加投保政策性科技保险农户的角度来讲,如果不遵守合同,投资于那些风险大的项目获得的收益的期望值要高于投资于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那些风险小的项目获得的期望收益。所以道德风险产生,保险公司的风险变大。农户获得保险合同后,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可以获得5个单位的收益,大于投资于合同中规定的低风险项目获得的4个单位的收益,收益大的原因就是上面分析的:违反保险合同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一旦成功获得高收益,失败的损失却很小。因为现代化农业的风险和资金的需求都很大,所以我们假定如果得不到保险的保障,收益为0。因此,对于经营高科技农业项目的农户来说,占优策略是选择投资高风险的项目。那么对应于农户的高风险项目的策略,保险公司的占优策略是不承保。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博弈最后的均衡结果为:(投资高风险项目,不承保)。由于道德风险导致了政策性科技保险市场的萎缩。

三、政策性科技保险产品的设计

(一)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设计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例如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研究等,这个过程一般耗时非常长,而且投入非常大,如果成功,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如果失败,所带来的损失也同样非常巨大。正是由于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包括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贷款,这样就会使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因为资金的短缺而无法开展。如果保险公司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上提供一定的保险服务,就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1)由科技创新项目的贷款申请者支付一定保险费,如果项目失败则保险公司负责归还银行的部分或者全部贷款。(2)保险公司作为担保人,直接给高风险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信贷担保。保险公司可以收取担保费作为保费收入。(3)保险公司与科技创新项目的信贷申请者共同分担风险,最后共同分配项目的利润。

(二)针对农户经营农业新品种或采用新技术时的风险进行产品设计

目前我国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的推广率都很低,因为我国多年来的传统小规模的农业耕作模式制约了农民的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在进行良种推广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这些问题的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害怕打破传统的这些创新会带来损失,而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又太低。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保险产品设计:(1)针对某种农作物新品种或新技术在某地区推广实验阶段的风险进行保险。保险公司可以联合种子公司或者科研单位与农户共同签订合同,如果出现风险,则保险公司和种子公司或科研单位共同支付农民损失。具体损失支付比例,保险公司和科研单位可以共同商定,可以采取损失与将来利润挂钩的形式。(2)保险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农民支付保费,如果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也可与农户签订与利润相联系的保险合同。

(三)对农民购买农资及大型农机具的贷款进行保险

在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购置一些昂贵的农资及大型的农机具,通常农民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道德风险的原因银行通常不愿意进行贷款,保险公司可以对此进行保险产品的开发。农民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作为担保人对农民的贷款进行担保,如果农民发生还款困难,则保险公司进行还款。这种方式要由政府的优惠政策或者直接的资金补贴。

四、开发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性科技保险应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应当对政策性科技保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好坏对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正如前面的分析,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农业现代化展好了,受益者不只农民,而是整个社会,如果我国的农业发展不好,受损的也不只是农民自己,会涉及到全社会。由于政策性科技保险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所以如果科技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其攻击和需求完全由市场决定,则必然导致供给不足或者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实行政策性的科技保险,必须由政府主导,由国家政府进行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上的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法律手段、税收杠杆、行政措施等来搭建保险体系,使科技保险真正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证明,在农村推行的保险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的意识问题。农民对保险的认可度直接决定着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要想在农村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保险必须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在农村开展科技保险,农业当然也是主体。为了改善当前农民参保意识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海报、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

(三)培养专门的科技保险人才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

中图分类号:K02;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29-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05BKS013)的中间成果。

作者简介:黄亚玲(1977- ),女,安徽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字面而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新生产力的发展理论,另一种则是新的生产力发展理论。本文的主旨倾向于后者,是针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而言的。因区别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而取之于“新”;因“发展”是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且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侧重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方面面,而称之为“生产力发展理论”。笔者对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概念的界定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传统生产力理论及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着眼于解决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这一课题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构成。

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历史考察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形成,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为起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这一理论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体系化时期,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酝酿和萌芽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到十四届四中全会,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渡顺利完成,第三代领导集体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重任。在此期间,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上主要是延续前人的做法,在维护社会稳定、抓紧党的自身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利完成治理整顿任务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萌芽的标志,主要是在坚持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动力论的相关内容。

从1992年10月的十四大到1997年9月的十五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基本轮廓初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重要时期。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认识,提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在实践中落实了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折射出可持续发展论的形成,而这正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从1997年9月的十五大到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体系化时期,其标志是先进生产力论与跨越式发展论的提出。在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在坚持科技动力论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跨越式发展论及先进生产力论,进一步完善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二、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既吸收了传统生产力发展理论的精彩篇章,又有着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内容。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要素理论,落脚于新生产力三系统理论。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其核心内容,它既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突出之处,也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主线;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则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先进生产力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一)先进生产力论:生产力内涵的新拓展

在马克思之前,生产力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创立科学世界观时提出:一切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生产力。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他们提出了更趋理性和具体化的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认为,生产力并不是每个人身上所蕴藏的生产能力的抽象,因为“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128。这些交往和相互联系集中地体现为生产方式,而“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80。后来,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作了更具体的阐述:“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2]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直接同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联系起来。他还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力理论的内涵。

在全球生产力发生由工业化生产力向信息化生产力和与此相联系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平台跃升的背景下,提出了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先进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显示出在生产力的发展形态和发展水平上与以往的质的区别。其二,先进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体现社会生产发展新要求的生产力。其三,先进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其四,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内涵的拓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先进生产力”的提出本身就是概念上的更新。每一个符合实际的理论新概念的产生,都标志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新的飞跃,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晶。先进生产力正是基于对我国生产力状况的科学认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挑战而提出来的。 “先进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突破了过去我们讲生产力的发展只关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要求,而对生产力构成要素优化发展的要求关注不够的局限,实际上是对生产力的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概括。

第二,先进生产力论体现了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拓展。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认识更趋丰富,尤其突出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以及信息等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在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党的本质直接同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相联系,提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第四,提出生产力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生产力性质和决定作用从理论上的发展,更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

(二)科技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认识的新飞跃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考察并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邓小平结合20世纪下半叶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1975年,他在领导科技工作整顿时,针对“”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阐述和分析了二战以来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88年,在总结了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一命题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发挥。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对它作了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实现了理论认识和领导实践上的新飞跃。这主要体现在:其一,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3]42的论断,从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动力的层次,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重要地位,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一飞跃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告别了以“生产-技术-科学”为主导的时代,而与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生产”的格局相一致;也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它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主导着劳动对象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动力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其二,突出了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联系。今天,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根本标志与集中体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力,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生产力诸要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生产力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志。

科技动力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中,主要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不仅是新时期全党全社会对科技和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对邓小平关于依靠科技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拓展。首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目标任务的确立、规划计划的制定、政策措施的实施等多方面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52,更要从体制和机制方面促进这种结合。其次,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两者的协调发展。科教兴国必须先兴科教,必须真正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战略发展重点,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从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来看,科技是先导,教育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在坚持科技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才能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坚持自主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强大动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3]147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对我国来说,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我们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位置。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可见,科教兴国战略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它更加突出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更加注重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加重视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加强调科技人员作为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的地位和作用。[4]

(三)可持续发展论: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取向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992年,中国政府在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21世纪议程》;1994年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初步形成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1995年和1996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四次人大会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其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的两大发展战略。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同年,中国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特别会议提交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不仅如此,还完整地阐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指出其实质就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追求以人为中心的,由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追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上,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这一战略同样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首先,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强调要在发展中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消除贫困,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其次,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的方针。一方面,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只有不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科教兴国战略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粗放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最能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崇高理想。

(四)跨越式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在唯物史观理论中,生产力发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式的发展,另一种便是跨越式的发展。第一种形式的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在继承前代生产力的基础上渐次发展,因而存在着封闭性、自发性和发展缓慢等特点。第二种形式的发展即跨越式发展,其重要特征就是一定民族或国家的开放性和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广泛交往。正是世界往的历史条件,使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转变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动本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突破就表现在:其一,它突破了一定国家或民族的闭关自守,使其进入世界历史,“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114。其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超常规的发展,它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缓慢、渐进、稳步的常规顺序,以快速、突进为主要特征,从而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由较低生产形态向高级生产形态的转变。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清醒地看到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5]这里的“跨越”,是指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发展中不再依循传统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而是力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来推动自己的发展,以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跨越,较快地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水平。

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先进生产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党中央制定的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高新科技的发展,以此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过程;明确提出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走一条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党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跨越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高成本的传统现代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级现代化。[6]

其二,明确了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生产力要素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既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首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有效工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以及良好的对外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而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则是获得这些条件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其三,明确了中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本身就是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思路。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曾经历过一个高资源消耗、重污染排放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对于今天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而言,不可能也不允许重复这条路。我们要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找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即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道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核心理论,是其他理论的基础。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都是围绕先进生产力论展开的。同时,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没有科技的支持,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有前进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又规范、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全部内容,内在地统一于科学发展观中,并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张爱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J].党的文献,2002(4):64-65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科学是讲求一脉相承的,在我看来近代科学的产生主要不在于继承了希腊的文明,而在于继承了希腊的精神,一种乐观、乐于开拓的精神。虽然古希腊的实验理性,逻辑理性和数学理性的解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推动作用,但是却并非必须。而希腊民族的乐于进取的精神才是近代科学产生土壤。哲学和实践相结合使这精神得到了极大发挥,于是文艺复兴不久的欧洲产生了近代科学技术。对于科技哲学而言,它的进程发展是有自己道路的,它的轨迹并不是复制与古希腊文明,而是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科技哲学 古希腊哲学 结合

1 古希腊哲学

1.1 古希腊哲学的概念:对于哲学,我们都知道它最基本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而对于古希腊哲学,我们具有知道它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古希腊哲学(Graeco philosophy)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典希腊哲学,或称早期希腊哲学集中在辩论与质询的任务。在很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

1.2 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地位: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古希腊哲学。在宗教方面,古典希腊哲学对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腊化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最初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根据自己的直观,以人类正常的常识为依据,用自然现象本身来说明世界;他们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中看到它们的统一和联系,看到它们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看到它们的矛盾和对立。这对后现代的科技哲学的影响至深。

2 科技哲学

2.1 科技哲学的概念:科技哲学就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简称。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哲学的社会,我们从事的大量的活动,很多都是可学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科学,与此同时,哲学在日常生活中夜如影随形。

2.2 科技哲学的范围:科学技术哲学以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研究领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和思维方法、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策、管理等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和影响等等,均为其研究的范围。科技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覆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很长,中国古代和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就开始研究自然哲学方面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开始出现,科学技术对科学影响日益明显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科技哲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界的本性,研究科学技术思维、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内容。

3 科技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之间关系

3.1 “根”与“芽”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会讲求一个源。至于科技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我想正是一种“芽”与“根”的关系。首先得承认科技哲学产生于古希腊哲学。不论怎么讲,没有古希腊哲学这个“温床”,近代科技哲学是不会那么轻易的破土而出的。

记得最近看的《中华读书报・文史天地》发表的刘华杰同志的《席先生,我不能同意您》一文,讨论古希腊文化和近代科学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为中外许多学者所关心、并且关系着一系列问题的问题。比如说它的伴随物就有: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而在这两个问题之后,又是传统文化和现实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传统决定着现实的命运呢,还是相反?这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刘华杰和席先生争论的焦点和归宿。席先生认为:“现实的需要和提供的条件才是科学发展的更重要的动力”,而刘华杰则把近代科学的产生归结为文化问题,即古希腊文化中有近代科学得以产生的“种子”。在这两种对立的意见中,我赞同刘华杰先生的观点。一直以来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会伴随着旧事物的灭亡。根据这个观点,既然科技哲学产生了,那么灭亡的旧事物是什么呢?我想,这个旧事物可不可以就是古希腊哲学呢?是可以这么的认为的,文化本身讲求的一种传承,科技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就是这种“芽”与“根”的关系。生物学上的种子说或者基因论,把生物学上的种子说或基因论移植到文化问题上,可称之为“传统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而文化决定论或传统决定论也是文化学上的“血统论”。我想近代科技哲学也可以认为符合这种生物规律。

3.2 近代科技哲学产生的条件:范岱年先生的观点涉及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变革的一般关系问题。现实不可能不继承传统,犹如近代科技哲学不能不继承古希腊哲学一样,就像是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促成了伽利略力学的诞生,而伽利略又促成了牛顿的力学的诞生。

文化因素:深邃的文化底蕴是近代科技哲学产生不可或缺的因素。

政治经济因素: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一种社会活动的结果,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4 小结

近代科技哲学的产生少不了古希腊哲学的铺垫,但决定近代科技哲学产生的不单是古希腊哲学的发达程度,而是那些具有古典哲学的基础又有乐观开拓精神的人。文明进程和精神进程的统一乃是近代科技哲学产生的土壤。这显然和当时欧洲继承了希腊文化,所以古希腊哲学是产生近代科技哲学的一个条件。这里要说明的它不是完全的必要,也不是充分条件。它需要古希腊哲学的铺垫,所以不是充分条件。

近代科技哲学思潮的发展,是离不开一种潜意识哲学思潮的推动的,所以,对于目前的形势而言,我的观点仍然是近代科技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是饮水思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吴国盛编译,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技术哲学兴起发展趋势

技术哲学作为技术领域中的理论思维,很自然地成为当代哲学流派中一支非常活跃的学科。技术哲学在当代迅速崛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世界范围掀起的反战、反核、反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群众运动。反对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促使人们反思战争与技术、人与技术、人与生存环境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现代化,要求发展技术。发达国家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同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这又涉及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技术开发、技术评价和技术选择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必然会推动技术哲学的发展。

一、技术哲学的历史演进

对技术进行哲理性思考,古已有之。我国古代就有人论及"工巧",即工匠的技能、技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亚里土多德已有技术思想的萌芽,他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技艺与自然界的对应关系,认为技艺中有四种东西,即质料、形式、动力、目的,从而自然界也有这四种原因。古代由于条件所限,人们把技术理解成就是技巧、技艺,比较肤浅。

随着欧洲近代产业革命的完成,技术对工业文明的作用日益增强,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认识对象加以研究便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时从工艺学角度考察技术的专门研究开始增多,相继出版了一批技术发明史、工艺学方面的专著。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哲学家卡普出版了《技术哲学纲要》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卡普提出了关于技术本质的"器官投影说",认为技术是人类自身器官结构和功能变换为外部世界工具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卡普被认为是系统的技术哲学奠基者,其《技术哲学纲要》一书的出版,被看作是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卡普《技术哲学纲要》出版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也进行了大量的哲学研究。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因》、《资本论》、《自然辩证法》、《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等著作中,对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应用的目的和结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把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角度考察技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亦被认为是技术哲学的奠基者之一。

二、当代技术哲学的兴起

技术哲学的研究起源于欧洲,主要是德国和法国。本世纪中叶以来,技术哲学有了新的发展并形成了西欧、英美、苏联学派,他们都为技术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世纪30年代,德国弗莱堡大学校长海德格尔以及雅斯贝尔斯等人,以当时正在盛行的胡塞尔现象和尼采的唯意志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技术的本质和技术的社会机能,形成了技术哲学研究中的弗莱堡学派。概括起来,德国的技术哲学大致有四种倾向:工程科学、存在主义、社会人类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法国,技术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的历史发展及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侧重于技术伦理学的讨论。

在英国和美国,技术哲学产生于对技术所进行的社会学及历史方面的探讨。在美国,未来工业社会的管理问题激起人们对技术的哲学问题的广泛兴趣。讨论的问题包括技术哲学与价值、技术评价、技术发展的政治问题。197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一次关于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的国际性专题讨论会,对技术的概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结构、技术设计方法论和技术发展动力等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

苏联从本世纪60年代下半叶开始对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所提出的现代技术革命的特征是科学和技术融为一体的革命,即科学技术革命论。这是苏联对技术理论研究的突出成果,其重点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范畴、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在西方技术哲学的研究中,始终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自然物-技术物-人的意识之间的关系;另一条是自然发展-技术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将技术作为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对技术本身进行研究,后者则是把技术放到整个自然和社会系统中去考察。这两方面相互交叉使其理论渗透到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样,技术哲学作为技术领域中的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迅速崛起,很自然地成为当代哲流中一支非常活跃的新兴学科。

三、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

技术愈发展,体系愈复杂,哲学就愈应当把技术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现在,哲学家如果轻视对技术规律性的研究,拒绝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哲学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与迅猛发展的技术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尚未建立,而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关于文化规范的概念正遭到猛烈的冲击。面对新形势和新课题,未来的技术哲学应当考虑下列观点:首先、技术是意识的物质化,技术问题是人文科学问题,对它的理解需要揭示文化的深层基础。 其次、必须摆脱旧的"技术"形而上学概念并制订新的范畴模型,因为旧的范畴划分不能捕捉技术的实质。再次、技术比科学更具有基础性质,不能由科学解释技术,也不能把技术归结为科学及它的后果。最后、整个技术哲学,因为它是人文化的,所以不能把它局限于最高的抽象水平、一般哲学范畴水平。为了解决技术进步中出现的大量现实问题,进一步实现人在技术活动中的价值,对技术发展道路的研究已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现实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国家上述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对于发展中国家未来技术的发展道路问题,目前多数欧、美、日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不能盲目模仿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他们认为,技术发展的道路决不是单一化的,人们完全可以在现代西方式的技术发展道路之外寻找到很多更好的"替换技术"道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这就使他们面临着一个如何使自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问题。这个结合决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理论上的问题,而往往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实践问题。鉴于这种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广泛的技术-社会文化研究,对这些国家摸索一条成功的技术发展道路无疑是极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9。

[2]周昌忠:《科学思维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中山秀太郎(日):《技术史入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星野芳郎(日):《未来文明的原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5。

[5]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在哲学发展史上,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分分合合,恰可作为文化与科技互动关系的草蛇灰线,似断似续,形断实续,虽然飘忽,确是提纲挈领。按照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划分,理论哲学的旨归在于求知,实践哲学的旨归在于行动。这种区分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但是,亚里士多德把沉思的理论生活归属为实践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一矛盾的形成反映了古希腊哲学的“伦理—认识平行论”特征。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伦理学和认识论、实践哲学与形而上学、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没有完全分开。亚里士多德对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作了划分,但是他又认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互为基础、互相支配,对二者的区分既斩钉截铁又模棱两可。[1]101-133古希腊哲学的“伦理—认识平行论”反映了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事实与价值、行动与意义的统一。但,哲学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并未坚持这种统一。近代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只是理论哲学的分支学科,理论哲学变成了一种理论的理论即元认识论;实践活动变成了技术活动,实践哲学变成了一种技术性思维。主体与客体对立,目的和手段分离。实践哲学的德与善被解构,消失了。从知识世界向意义世界超拔,这是现代和当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一个重大转折。人,生活在意义的世界、价值的世界。自然科学知识本是排斥人的情感因素和价值因素的,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解释和运用仍然会受到一定价值取向的影响。科学也具有一种文化意义,技术也蕴涵某些精神力量。人们不可避免地回眸探望人类文化的初始记忆,反思寻找生的意义、活的价值。现时当下,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必须融合,必然融合。此文中我们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的历史基础

科学技术属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构成要素。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科技的进步就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科学认识的进步,技术工具的改进,使得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装饰等艺术的原始形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是,在远古和中古时期,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限,文化无法产业化。对近现代科技史、文化史的考察表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科技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其出现、发展、优化,关键因素都在于科技创新!科技与创意,形制与内容,载体与意象,结合得越紧密,融合得越无间,文化的发展越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前,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文化史、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使得文化内容可以凝结固定、便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化内容可以批量复制、突破时空。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不断改进,人类可以尽情书写记录、广泛传播文化内容。1450年,德国古登堡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术,使得图书出版业发展起来。接下来我们考察三次科技革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从全球范围看,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受到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文化相应呈现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领域中机械的广泛应用。造纸业中机械设备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纸张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纸张生产的速度。现代排版设备、印刷设备相继问世、不断改进,极大地提高了排版效率、印刷速度,印刷品的质量显著提高。造纸、排版、印刷的技术和设备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获得极大完善,这就促进了近现代报刊业、图书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而纸媒出版印刷业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大众教育的普及,民众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提高。而教育促进文化的提升必然又继续加大人类对纸媒出版印刷业的需求。相关地,广告业、新闻业等产业也开始萌芽出现。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蒸汽机动力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交通运输的面貌,人们借助动力更强大的交通设备可以走得更远了。与此同时,报刊图书、纸媒印刷等文化产品的运输更为广远快捷,文化传播进一步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说,伴随第一次科技革命而来的,有生产方式的大变化,也有文化样貌的大变革———凭借技术的大改进,文化产品的形制、传播如虎添翼,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开始萌芽。第二次科技革命发明了电力并实现电力的安稳传输,电力作为一种更为强大、更为稳定、更为有效的动力,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头换面的变化。与此同时,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人类在信息传播领域实现大飞跃。留声机、音像唱片业、黑白默片电影、电影业、收音机、广播电台、电视机、电视的无线传播这些伟大的发明创新,都得益于电力和电讯技术。电影、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文化伴侣,生发创制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广泛普及。如果说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化中语言和文字的符号表达,那么电影、广播、电视则是人类文化中声音和影像的形制表达,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眼界和心智,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和意趣。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文化产品的运输数量更大、速度更快。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文化产业门类的新生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面貌再次焕然一新。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主要推动力。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转化大大加快,新型文化产品、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新兴门类不断出现,文化产业与科技因子结合愈发紧密。彩色电视机、宽银幕电影、立体声电影、磁带录像机、盒式录音机、电视卫星、微型计算机、手机、数码录音唱片、随身听、CD媒体格式这些伟大的发明创新,极大地激发了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不可思议地改变了人类生活。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发明、传播、普及,深刻地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和人们的文化接受心理。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融合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因子,现代文化产业因之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攀爬奔跑。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科技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互为支撑的。秦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古代科技文化体系初步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是农学、医学、算术、天文学。隋唐文化,规制恢宏大度,创造力活泛激越,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全盛时代。唐代经济文化的休养发展,为宋元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辉煌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具有世界意义的古代四大发明有三个出现在宋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古代科学门类化整为零分别研究的基础上,还对各门实用科学进行化零为整的综合研究。在科技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宋代的哲学和文学也展大家气派———浓淡相宜,成熟挟敛,体系醇熟,执中望远。明清两代,世界巨变,中国历史即将进入第二次大变革时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了新的样貌。明清开始对古代传统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些领域进行综合总结,这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已近尾声的表现。此尾声衔接彼端始。这个端始就是西方耶稣会传教士给中国带来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成就。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序幕初露的表现。此后,西方近代科学和铁路、冶金、机械制造等主要技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融贯到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历史当中,浩浩汤汤,无可阻挡。中国文化的样貌也因之流变,辗转曲折。

三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的现实基础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技风险;公众认知;跨文化比较;建构主义;公众理解科学

“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1],科技风险成为公共议题。在此背景下,科技风险的跨文化比较成为研究趋势,包括纵向梳理科技风险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横向对比中西方科技风险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发展动态,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风险研究路径。

1、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的纵向发展脉络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潜在威胁。公众认知与科技风险是社会建构的,故对科技与风险问题的探讨离不开对历史发展背景的分析。就社会学而言,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1.1“科技至善”时期

十八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形成拉开了现代科学的序幕,自此科学知识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毋庸置疑的合理性,而科学通过技术的普及被应用于生产实践[2]。科学与技术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马克思对科技的革命性力量做出了高度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3]。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赋予了其绝对真理的权威,过多强调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和科技应用功利价值的“科学主义”应运而生。“科技至善论”“科技决定论”成为当时的主流科技价值观,垄断了学术研究,科技负面效应研究则极其缺乏。

此阶段,技术专家垄断科学知识,具有绝对的决策权威,他们界定“技术风险”,决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科技风险被局限在科学体制内,公众被排除在外,公众的风险认知依靠专家的解释与评价。公众在接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条件相信专家做出的风险判断。专家根据各自领域的惯例方法精确计算技术风险,判断威胁健康和安全的风险能否降低到某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个过程和结果是否被认为可信和安全的,取决于专家是否完美的遵循了技术领域的惯例。

在“科技至善”的年代,科技尚处于自由发展的“小科学”阶段,其复杂性较低,具有较高的确定性,科技风险仅仅与专家系统有关,公众认知主要依赖于专家对科技风险的判断与权威,这造成了公众对科技负面效应忽视的局面。

1.2“科技中性论”时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诸如美国的三厘岛核电站爆炸,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等科技事故的爆发,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效应逐渐显现,学者的关注重心也由自然灾害风险向科技灾害与风险转化[4]。

在传统社会,技术发明虽说是一群业余爱好者的闲暇活动,但这些技术专家严谨的遵循着从实验室到社会应用的研发过程,而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生产开发相结合的一体化“大科学”模式下,整个社会变成了实验室,即科学家将所研究对象先制造出来,再在社会范围内进行相应的研究。而对于复杂性和数据模型的不确定性与社会效益呈“指数式增长”的核能、电子、生物工程、化学技术等高新技术而言,研究、应用和生产逻辑的颠倒将大大增加社会公众暴露在“人造风险”中的概率。在吉登斯看来,后工业现代化的社会风险已经实现从“外部风险”向“人造风险”的转移[5]。不同于传统的以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为代表的“外部风险”,源于高新技术的“人造风险”具有覆盖面广,不确定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以至于即使在科学家群体内部对这类技术风险的估计也常常存在差异,此外,在一体化体制中科学与经济、政治的紧密结合,使其失去了独立性,甚至成为政治经济的附庸,早前技术领域获得的合法性由此受到公众的质疑。在双重打击下,以科技具有双重属性为代表的科技中性论取代了科技至上论对社会的影响。

虽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彰显了正负功能并存的两面性,公众对科学技术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但是这个阶段只能算是一个过渡期,即是公众科技认知论从科学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的阶段。科技中性论的兴起便体现了这种过渡性的特征。

科技中性论认为“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6],即科学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依附科技而来的一切不良后果和其所拥有的显现或潜在的毁灭能力只是源于人类对这种工具的不当使用,以及人类对科技目的的认识不清和有限的理解。科技仍旧是进步的代名词,风险并不是科技的本性。这种观点实质上是通过将科技风险的责任推卸给社会,从而减少公众对新技术的反感,为技术的持续创新进行辩护。故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即使存在质疑的声音,但是对科学技术的积极态度依旧是主流。而风险到底是外在于还是内在于科技活动也成为争议的中心。

1.3“科技建构论”时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进一步凸显。欧美社会学者围绕着技术风险和公众认知问题逐渐形成与以科学主义为核心的技术―经济框架相背离的以建构主义为中心的社会―科技研究路径,其中心议题是科学技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

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现代化阶段后,以一体化大项目形态发展的高新技术决定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挑战并摧毁了现代风险规避制度所依托的理念和概率计算方法,传统技术领域的试错法失去用武之地。据此,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风险源。

George Gaskell等(1999)在考察生物技术的公众接纳态度研究中发现科学技术是风险负荷的,公众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科技接纳态度也是存在差别的 [7]。科技的风险负荷性表明了风险是内在于科技活动而存在的。科技的日益扩展促使人类社会完成了“自然的终结”和“传统的终结”的转型,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对人类社会无限效力的现代社会[8],风险类型发生了巨大改变,由科学化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引起的社会风险取代自然风险跃居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风险。“人造的风险”与科技活动紧密相关,且并非独立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而是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双重属性,是社会建构的过程,故应将现代风险放置在社会背景中分析研究[9][10][11]。在此基础上,西方技术社会学界逐渐探索出建构主义的科技风险研究路径。

建构主义科技风险研究关注的并不是风险是否存在,而是风险是如何可能,是如何以某些特定方式建构起来的,从社会组织、结构、文化等背景因素,研究风险如何被制造、选择和分配。其中,信任受到社会学者的青睐。

John Durant等人的公众理解科学框架是科技风险建构主义研究路径的早期成果。该框架指出社会人口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社会阶级和受教育水平)[12]、信息来源[13]和信任因素[14]形塑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然而其并未对信任影响公众认知的具体运行机制进行深层次的解释。Michael Siegrist(2000)则在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纳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信任影响公众认知的内在机制,即信任通过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间接影响着公众的技术接纳态度[15]。信任影响公众认知的深入探讨成为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科技风险研究主题之一,而社会学则为该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释范式――信任是简化社会复杂性的机制,通过人的主观性吸收或容忍不确定性,提升公众的耐受性。[16]公众通过对制造或管理风险的机构的信任将科技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分为可以相信的和不可以相信的[17][18],从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技风险的认知。

2、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的横向比较研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围绕科技与风险问题中西方学界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但具有差异性的成果。

2.1西方科技风险研究的三大理论范式

经过近四十年的探索研究,西方学术界逐渐形成了科技风险研究的三大理论建构:风险社会理论、文化理论和系统理论。

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从制度主义角度解释现代性风险何以可能,开创了风险社会理论。贝克从风险分配逻辑、个体化法则、科学和政治的衰微这三条路径反思现代化,认为作为现代化动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潜在风险,期许以建立“世界公民社会共同体”来应对现代化的膨胀及其副作用结果的风险。与此同时,吉登斯从宏观层面关注风险产生的制度结构因素,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性文明发展的结果。风险社会理论以“风险”为核心概念,探讨当代社会的转型与变迁,从社会结构和制度层次分析风险、科技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19]。

与风险社会理论不同,以玛丽・道格拉斯和斯科特・拉什为代表的人类学学者从文化视角提出了风险文化理论,从社会规范、政策或者制度层面解释嵌入社会结构的风险现象,并提出了著名的网格/群体(grid/group)模型,该模型依据群体紧密程度以及维持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类型划分出四种文化模式――等级制、个体主义、平等主义和孤立主义,个体通过这四种文化模式去感知风险[20]。文化理论尤为重视探讨社会文化因素与风险感知的关系。如Enoch M. Kikulwe等(2011)根据风险观和世界观的综合,将消费者分为怀疑主义者(怀疑主义)、机构信任者(机构权威主义)、健康安全焦虑者(健康取向)和食品与环境安全焦虑者(生态取向)四类,通过比较其风险感知的差异,发现怀疑主义取向群体对风险评估的批判意识极强,其次是健康取向和生态取向群体,而机构权威主义取向群体对科技机构怀有积极态度,因而其风险的感知偏低[21]。

尼古拉斯・卢曼提出的系统论是风险研究又一重要理论框架。不同于文化理论学派,卢曼的系统论更加接近于风险社会理论。二者虽都从宏观视角探索现代社会风险的内在机制,但区别于风险社会理论对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关注,卢曼的系统理论更侧重从社会意义层面,以系统――功能分化的角度,深入阐释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对信任的关注成为系统论科技风险实证研究的主要特点。

三大理论范式都体现了欧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旨趣,但常常脱离于经验研究,贝克和卢曼等社会学家从社会制度层面解释风险,将其提升至当代社会根本特征的高度。而风险文化视角则秉承了默顿社会学传统,将理论建构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尤为注重适用于经验研究的中层理论框架的构建,致力于在具体的科技环境中发现风险的建构与生成。

2.2中国科技风险理论研究分析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科技风险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兴起,但呈现出兴起晚,发展不充分的特点,相较于西方三大理论范式的蓬勃发展,中国科技风险理论则相对单一,即主要以验证西方理论为目的,以结构功能主义的本土化为研究范式。

对西方风险理论的解读和相关著作研究的翻译是中国风险研究的重心[22][23]。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三鹿奶粉等,关于科技与风险问题的争议也愈演愈烈,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认识到跨学科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但本土化的风险理论研究却仍相对薄弱。基于功能结构主义的信任理论成为中国社会学风险理论研究中为数不多的较为系统的成果。

郑也夫(2001)基于卢曼的系统论,提出了信任理论,他认为货币系统和专家系统是支撑现代社会有序运行的两大信任系统。证书、同行评议和科学知识结构是专家系统的信任基础。而现代化分工和科学的怀疑论则是瓦解信任的根本原因。怀疑与批评破坏了信任的科学知识基础,使得专家内部的同行评议参差不齐,公众受到多样化的专家意见的困扰,从而传统的专家权威受到了挑战[24]。郑也夫对信任的宏观制度层次的探讨是系统论中国化研究的典型代表。

3、结语

基于跨文化视角,比较分析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中西方学术研究成果,既是学术传承的需要,又是取长补短的良机。当前中国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问题非常复杂,学术界承担着本土化风险理论的培植重任,政府决策部门面临着正确规划科技与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压力。而近几年来,转基因、纳米、核能等高新技术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争议,在此种背景下,深化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的研究将有利于中国科技与风险问题的解决,进而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促进自然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4:15,18.

[2]胡丽.科技风险的现代性反思[J].人民论坛,2011(330):224-225.

[3]卡尔・马克思.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译.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社.1978:67.

[4]Kates R. W. ,C. Hohenemser and J. X. Kasperson,(ed.)Perilous progress Managing the Hazards of Technology[M].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1985.

[5]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夫・皮尔森.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93-194.

[6]赵万里.科学技术与社会风险[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6):50-55.

[7]George Gaskell, Martin W. Bauer , John Durant, Nicholas C. Allum. Worlds Apart? The Recep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Europe and the U.S . [J]. SCIENCE, 1999, 285 (16): 384 -387.

[8]陈璇.风险分析技术框架的后常规科学和社会学批判:朝向一个综合的风险研究框架[J].未来与发展,2008(2):29-34.

[9]Lennart Sjoberg. GENE TECHNOLOGY IN THE EYES OF THE PUBLIC AND EXPERTS [D].Center for Risk Research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2005.

[10]Lennare Sjoberg , Britt-Marie Drottz-Sjoberg.RISK PERCEPTION BY POLITICIANS AND THE PUBLIC [j].Energy &Environment,2008(19):455-484.

[11]Lennart Sjoberg.Attitudes toward technology and risk: Going beyond what is immediately given[J].Policy Sciences, 2002(35):379-400.

[12]John R. Durant, Geoffrey A. Evans, Geoffrey P. Thomas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J].NATURE,1989,340(6):11-14.

[13]John Durant. What is scientic literacy? [J]. European Review,1994,2: 83-89.

[14]Geoffrey Evans, John Dura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in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in Britain[J]. Public Understand. Sci. 1995,4:57-74.

[15]Michael Siegrist. The Influence of Trust and Perceptions of Risks and Benefits on the Acceptance of Gene Technology[J]. Risk Analysis,2000,20(2):195-203.

[16]尼克拉斯・卢曼.信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7]Miguel ?ngel López-Navarro, Jaume Llorens-Monzonís and Vicente Tortosa-Edo.The Effect of Social Trust on Citizens’ Health Risk Percep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Complex[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3, 10:399-416.

[18]Vivianne H.M. Visschers, Carmen Keller, Michael Siegrist. Climate change bene?ts and energy supply bene?ts as determinants of acceptance of nuclear power stations: Investigating an explanatory model[J]. Energy Policy,2011,39:3621C3629.

[19]陈璇.科技与风险问题的社会学经验研究进路[J].学习与实践,2013(9):93-103.

[20]Douglas・Mary. Risk and Blame: Essays in Cultural Theory[M].New York:Routledge,1992.

[21]EnochM.Kikulwe, Justus Wesseler, Jose Falck-Zepeda. Attitudes, perceptions,and trust. Insights from a consumer survey regarding genetically modi?ed banana in Uganda[J]. Appetite ,2011(57) :401C413.

[22]刘玉涛.科技风险冲突中的公众感知与专家评估及其信任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8-199.

[23]王政.国内风险认知研究文献综述[J].济宁学院学报,2011(32):95-99.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中医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就要解决中医理念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强化中医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也是现阶段中医发展的重要方面。完善现代化中医研究理论,重视中医整体与功能性发展,结合西安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中医发展战略,实现中医发展振兴。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 发展战略; 西安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09-01

科技发展水平不能够满足时展的要求,无法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社会将面临着倒退的危险。现代中医发展较为缓慢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够很好的吸收科学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中医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在2003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条例》已经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中医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是政府以及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1 中医现代化发展说明

经过对中医历史的研究发展中医在过去的历史中曾经占据世界医学中的重要位置。中医的发展是在不断吸收同时代先进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只有不断的吸收丰富科学技术才能够实现自身的标准化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自身的缺点进行完善,这也是现代化中医发展的根本性目的。

2 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

2.1 科学技术现代化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众多行业实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中医在诊疗、医药管理、疗效评价等方面也实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中医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有着明确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中医理论方面。中医对天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整体发展观,并且能够根据人的实际情况采取辩证看法对待个体。因此针对现代医学科技领域中医理论处于先进位置,但是就中医技术而言不如西医发展的成熟。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更好的服务中医治疗。因此在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解决好先进中医理论与中医技术之间的矛盾。中医理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1]。因此就目前情况来讲,没有相对成熟的科学技术能够满足中医发展,这就造成了中医理论以及技术都很难突破现有环境。造成了外界面临的中医落后的局面[2]。中医技术现代化发展是中医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首要内容。完善中医技术现代化就要在中医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将先进的中医技术融入到中医诊疗体系中,推动中医技术现代化发展。

2.2 中医基础理论建设发展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中医在原有治疗方法基础上引进现代化治疗设备,但主要还是以中医临床诊断的方式为主,先进的诊断设备虽然引进到中医诊疗体系中,但是还是没有实现中医现代化[3]。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医临床与器械引进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也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缺乏对设备使用的研究。

2.3 国家要重点支持中医现代化发展:

国家应该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对中医现代化发展进行重点投入,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主要针对中医技术现代化发展,只有突破中医理论领域发展才能够提升中医地位。国家要加大对中医现代化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中医现代基础理论研究要高于现代医学理论研究。

2.4 中医现代化研究要与中医临床装备相适应:

我国针对中医现代化研究条件要明显落后现代化医学研究,尤其是中医临床引进的设备研究。基于这种情况,对中医现代化研究不能够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中医诊疗体系发展中,这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加大了对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经费投入,但是这种投入要明显少于现代医学领域研究。因此,我国在中西医发展并重的政策指导下,要逐步的扭转这种局面,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

2.5 中医现代化发展要重视对脑部情况的研究:

人类脑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国际性科学研究计划。作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集合了所有先进科学技术。脑科学主要是对脑部结构的研究,明确脑部发育情况,这都是对脑补实体观察与研究的结果。脑部学科的发展主要是研究方法创新发展的结果[4]。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脑科学的认识正在逐步的提升。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脑是人的元神所在,人的行为听从于脑。中医的症候诊断中也强调对人的心理研究。因此,中医现代化研究要以[6]独特的方式为脑科学进行创新式研究。

目前在中医研究中主要是对中医理论与药物的研究,理论、方法和中药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同时对中医方法的研究还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对中医现代化研究发展采用的方法还不足。因此,中医理论研究不但要从思维方法上进行创新还要采用基本的研究特征。中医现代化研究要由动态平衡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实现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强化人体健康研究。中医对人体疾病细节部分还不能够进行严格考察,中医建立在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基础之上更加具有优势。

3 结束语

中医诊治人体主要是从功能状态方面入手,分析发病原因。因此进行中医现代化研究要明确人体功能状态变化特征,在临床实验中采用高科技研究手段对人体进行功能检测。中医诊断是主治医生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主管感觉结合的结果,这种情况造成对病人实际情况缺乏相应的科学诊断,无法进行标准研究。采用先进医疗设备你能够反映出身体机能代谢变化情况,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可靠地数据作为参考。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医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闪增郁,张智, 彭锦, 等. 对中医现代化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6,28.

[2] 王琦.论中医现代化概念、任务与目标[J]. 中国医药学报,2013,5,26.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人文环境

 

1. 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界定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对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科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2)民族文化传统小论文。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动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科学传统的形成,特别是通过影响科学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世界图像的形成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3)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认识,即人们对于事物的好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等的认识。它在人们头脑中起着认识向主观意向、向决策观念转化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人们的实际行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科学家个人的价值观之中。

(4)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创造能力的大小,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激起创造热情和灵感小论文。而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高低。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2. 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美国文化的积极方向是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二战”后至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由此观之,文化环境起着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小论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文化环境创新为科技的发展获得了人道方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找回科学的人性,使科学人文化,必须对它们加以引导和制约。文化环境便为科技发展规范了人道方向。对科学方案进行人道主义鉴定,对新工艺进行道德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调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人道规范,这些都是文化对科技行为调控的准则。

3. 如何改善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1)培植适宜于科学生根和发育的价值观念

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小论文。

(2)强化人文涵养对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科学工作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人文学识等对其科学创造活动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毅力、兴趣、激情和信念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诚实、无私、公正、宽容、协作等品质是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

(3)发挥正确自然观的导向作用

为了持久而广泛地促进科学造福于人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减少和避免科学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必须纠正各种有碍于科学造福于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是要用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的应用促进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协调发展。二是要从对功利与非功利和物质与精神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引导科学的合理应用,既避免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一味追求科学的物质功效的片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又克服当代新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

4. 对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

(1)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培育风险意识。科技的发展随时可能遇到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所以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入虎穴” 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各种风险。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风险意识,应该宣传成功个人的创新事例。

(2)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必须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化以来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萎缩所造成的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失衡,是工业文明的病根之所在小论文。对此,人们提出了两条基本的途径以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统一:一是用人文文化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另一条途径是借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科学从根本上人文化。

(3)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我国国民人文素质不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科技发展的前沿所提出的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崭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新。

(4)构建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原创性与拿来主义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获得知识和成果,但作为科技政策的基点,更要突出原创性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强化原始创新。我们既反对非理性的民族狂热性,也应摒弃低迷沉沦的民族自卑心理。一个国家或科技经济实体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探求原始性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小论文。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作用更大。

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也不排斥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时代欢迎创新方面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宽容态度,呼唤带领团队创新成功的帅才、将才和领导人才。

总之,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高科技发展的主题,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对此,我们都应自觉地担负起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傅正华.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

【2】朱耀垠.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基本途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1)

【3】朱晓刚.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J]. 科学决策,2005(5)

【4】李承宗,邓频声.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J]. 湖湘论坛,2002(3)

【5】陈士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管理,2005(2)

【6】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7】阎树田.创新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源泉[J].开发与创新,2003(4)

【8】茹春亚.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J]. 理论与改革,2003(2)

【9】吴海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作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0】王玲.论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力环境[J]. 理论与实践,2002(11)

【11】刘译.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 社会科学,2003(2)

【1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思想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技术发展中吸取智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列宁和把科技文化的精华融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继承和全面发展了前人的科技文化观,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关于科技文化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科技文化思想。论文百事通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表现在对科技文化的内涵的界定、对科技文化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建设科技文化、如何正确的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等方面。

1关于科技文化的内涵问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严谨的科技知识、理性的科学精神及规范的价值行为准则而形成的文化体系。自近代科学技术诞生、科技文化形成以来,人们一直把科技文化定义为与自然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范畴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范畴的正确理解是界定科技文化内涵的前提,邓小平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刻地解说和阐释了科技文化的内涵。

在马克思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中,科学技术总是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这就是说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首先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对此,邓小平也有很多论述。他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同样将科学技术与劳动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科学技术指的就是能并入生产过程,并且促进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与技术。而且,在这里也只有将“科学技术”界定为“自然科学与技术”,才能解释科学技术如何渗透到生产力的三要素中,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但是,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并没有停留于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正确认识科技文化,需要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邓小平也鲜明地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的这一不容置疑的论断不仅确定了社会科学的属性和范畴定位,更主要的是告诉我们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理应包括社会科学技术,这就拓宽了科技文化认识的思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就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社会科学现代化,社会科学现代化也即从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技术,他提倡社会科学要从研究室走向实践第一线,社会科学家要和组织管理人员一起,要和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协作,他认为这是一门科学技术,可以成为“社会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力量,不仅仅是自然科技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根据当今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可知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融合和统一的趋势是必然的,因此,科技文化不仅是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邓小平正是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了这一点,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科技文化概念。

总之,邓小平从正确阐释科学技术范畴出发界定了科技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做出的正确判断,突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对科技文化内涵的认识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关于科技文化的作用问题

现代科技文化作为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层次组成的社会亚文化体系,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文化主要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日益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敏锐地感觉到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历史功效,充分肯定了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是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进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物质成就中。在现代社会里,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影响之大、之深、之广、之远是前所未有的。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论述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为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科技文化则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和科技生产力,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氛围。科技文化通过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和先导作用。可见,科技文化是有着整体推动力的事业,有着强大的技术功能,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进步发展的革命力量。因此,加快科技文化发展是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进而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二是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的推动作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集中体现在科技文化所内含的科技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通过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而发挥作用。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文化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发展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科技文化倡导的理性规范,有利于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构建尊重事实、重视规范的氛围,抑制对权威的盲从和屈服的现象,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科技文化中的宽容精神有利于良性学术环境的构建、保持全民族的开放心态;科技文化的批判创新精神意味着摈弃蒙昧主义,提倡求知、怀疑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此外,科技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科技革命正加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因此,创建健康的科技文化氛围来加快科技发展,不仅是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是科技文化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深刻地分析了世界形势,指出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发展生产力,新科技革命不仅带动了国内分工而且加深了国际分工,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越来越加强,各国竞争的焦点转变为科技和经济竞争,从而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与此同时,世界并不太平,某些霸权国家依靠其掌握的高科技推行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对不发达国家进行变相的剥夺。事实证明,要壮大和平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抓住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来加快自身建设。

3关于科技文化的建设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明确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于人才,必须构建与科技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机制,这是科技文化顺利发展的社会条件。

首先,建设科技文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推动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但作为科技文化载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必须扎根于丰富的科技文化的土壤中。科学技术作用于科技文化,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带来经济的腾飞,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导致了各国科技文化层次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这种科技文化层次的差异将会带来经济的更大差距。因此,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加快科技文化发展、培育健全的科技文化体系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其次,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人才。邓小平同志说,与“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一样,“科学事业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去创造和应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邓小平最关心人才,正像他指出的那样,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重要的还是人才,他始终把人才战略看作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一直强调机遇难得,人才难得。重视人才就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他一直主张要选贤任能、正确看待人才,发现人才,广开进贤之路。

最后,构建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社会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要推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经济,两者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提出科学技术研究的要求,并为之提供资金、设备等手段及其他条件;科学技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经济离开了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而科学技术离开了经济,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但是传统的科技体制人为地割裂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堵塞了二者之间直接联系的通道。所以邓小平说:“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这里,邓小平指出,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体制,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其二,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关系密切,但科技毕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市场机制和宏观管理都是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手段。国家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政策措施,比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通过宏观指导攻克对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关键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等等,使国家和正骨发挥积极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4关于如何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的问题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也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交流应该超越区域、国界、学科,在开放、充满活力的体系中进行。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由全人类共同创造,也应当由全人类共同享有。“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独揽一切科学技术,建立一种科技文化模式,都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参与创造者还是参与享有者,都要开展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参与科学技术的对外开放。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主要强调了以下观点:

第一,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最根本的特质是求真,它本身不具有阶级属性,正确对待和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有利于本国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说:&ldq……uo;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倡导要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吸收外来科技文化成果中的合理部分,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做到洋为中用;并且要勇于创新,把外来科技文化成果更新改造,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技力量结合起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成功。新晨

第二,利用外国智力,培养一批专家。为了更好到吸收和引进科技文化成果,客观上需要我们培养一批精通世界高技术的专家。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其载体——科学技术专家,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专家是关键,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引进掌握了此类科学技术的人。邓小平说:“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同中国友好的学者中著名的学者多的很,请人家来讲学,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干?”综观历史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诸如美、日、西欧正是重视利用国外智力,充实本国科技队伍,发展经济,才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地位的,所以,中国要发展,必须学习和引进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在内的一切有用成果,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邓小平科技文化思想内容丰富,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这一思想结晶,为党的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突出体现了中国在新世纪里要求发展高科技,实现经济腾飞,和平崛起,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相信,把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应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1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1.1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

    现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门类和亚类,不同的门类和亚类渗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在医学科技发展过程中,吸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乃至人文科学新理念和新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如核磁共振技术的引入无论在临床诊断还是在微观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药剂学研究中引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药质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因此,在医学科技范围内,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众多的医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现代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中心的技术群、知识网。

    1.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化发展的特点,包括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建立、推广和应用。随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医学论文、专利、专着、方法等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随现代网络“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网络的扩大和提速,医学科技、医学知识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共享医学知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专业人士,均能及时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和3G手机的普及使医学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从局域网到有线互联网时代,再到无线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医学科技和知识的普及。医学知识不再专属于专业人士,而成为被普通大众接受的知识。

    1.3 现代医学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的引入。而新技术的发现则依赖于全新理论的指导。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形成新的医学知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催生新的理论,又促进技术发明,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现代医学科技中理论和技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以医学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群落支持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明。

    1.4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合作更加密切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个人的行为独立完成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现代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使来自不同领域、区域和层次的医学专家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由于医学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医学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2.1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思维模式培养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实践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中,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创造性成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主体,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提升未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培养更强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灌输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需要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处理能力预测某一医学现象的发展规律。要求研究者通过发散思维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建立并处理某些命题。

    2.2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包括医学科技革命使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评价的主体由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家联合体。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医学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果没有群体意识,或失去了社会联系,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将一事无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区域间乃至国际合作,反过来,这种合作促进科技革命向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最后,由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形成,未来成千上万的专业论文、专利、评论产品的出现,知识和技术可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尤其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着和专利发明,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前沿。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主体,医学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组成联合体彼此紧密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2.3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基础知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传授中,对新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介绍较少。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带来庞大医学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和理论观点出现,这些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广泛认同的医学理论所替换或更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学教育加强新知识和新理论的传授,为知识更新做好铺垫。如近年来提出的网络药理学(诸如信号网络药理学等)、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理论的提出,使医学工作者重新审视药物作用及机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出观点并发展不同的技术。

    2.4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使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单化和实时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尤其明显。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网络会诊、远程课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解决医学难题和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医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大学校园,而是向实现校际合作、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发展。如远程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学习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就地学习、更新知识。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教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校际合作愈加紧密,诸如医学院校之间互派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的合作。医学教育资源的急速膨胀也为学生学习选择范围扩大、个性化、互动式的终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尤其是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将冲击乃至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3 对现代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2,4]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某一层次的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现代科技和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方法、时间等可选择性增强。来自互联网的医学传播平台,如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各种在线即时通讯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医学网站,均可提供各种医学知识。因此,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应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可选择范围,逐步将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至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工作适应性强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现代医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坚持“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

    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促进全球化发展,医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按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办学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资等办学方式,提倡开放式办学。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社团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即医学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医学高等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不单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普及医学知识。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推进,开放式的医学教育应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承担更大的责任。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关 键 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邓小平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分析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邓小平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邓小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准确、深刻的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大力创新而形成的。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这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这一机理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因此,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后对此的一系列阐述,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很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他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在马克思之后,列宁和斯大林虽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问题也发表过一些不那么准确、起码是容易被人误解的言论。比如列宁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列宁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是纯粹的物质力量,它就不是生产力要素了。斯大林也讲过,用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藉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之助发动着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之生产的人们……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力。斯大林实际上把生产力要素定义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宣传和研究中,一直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如果有所谓争议的话也仅仅局限于劳动对象属不属于生产力要素,即二要素还是三要素之争。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承袭了苏联的理论,包括毛泽东都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这样做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地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即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很明显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其推动作用的实践的发展。在20世纪以前,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即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如16、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实践促成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对此恩格斯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这与当时的实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科学这种关系开始逆转过来了。由于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理论往往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们相互促进的时间越来越短,效果越来越大。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后来哈恩的实验和梅特纳的分析,到最后原子能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都表明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激光和半导体产业也是这样。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地位较之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有新的飞跃,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实践已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对此邓小平作了深刻而准确的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技术和生产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物理学;经济;社会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物理学由于所研究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普遍性,不仅是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各种技术科学的基础,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科学。联合国第58 次大会关于2005 国际物理年的决议中强调:物理学是认识自然界的基础,物理学是当今众多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教育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联合国大会决议的精神体现了物理学在教育、科学、文化领域中的特殊地位,标志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由此引起的科技进步、文化创新,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把人类带进了现代文明社会。

中国古代学者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探究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还导致一系列的技术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包括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术以及冶金术、航海术等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特别是15世纪之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作为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从牛顿时代到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大师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物理学领域中的伟大变革接踵而至。这一切不只是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空前深入,而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时间和物质的认识。

15世纪、16世纪,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不怕打击、迫害,首先向封建神权统治发起挑战,让科学的阳光照亮人们的心灵。17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宣告了天上、地下都服从同—规律,从而给封建神权统治以致命一击。18世纪,物理学家巴本首先根据蒸气可以做功的物理思想,设计出第一个蒸汽机模型。80年后,又是在物理学家的指导下,英国的技师瓦特才完成了蒸汽机的实用化改造,蒸汽机的发明是物理学应用在技术上第一次伟大创新,吹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号角。19世纪伟大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架起了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桥梁,从而为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铺平了道路。尔后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20世纪电子信息技术基础。20 世纪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革命,不仅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划时展,并全面带动科技革命,开创核能技术、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一系列的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划时代飞跃,进入自动化、信息化社会。“物理照耀世界”、“没有物理学发展就没有现代文明”这些口号,既是对物理学在现代人类文明发展中伟大贡献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意味着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物理学仍然承担着重大的使命。几百年来,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物理学是一个强大的原动力,也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几百万年,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已有5000 年,但是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什么直到18 世纪工业革命,尤其是19世纪电力技术革命以后,人类社会才发生如此迅速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性发展。这应该从物理学的创新发展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物理学作用于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催生了一大批分支科学和边缘交叉科学,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科学和技术,甚至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例如,建立在基因研究基础上的生命科学,本身就是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携手共同努力的伟大创举。现代医学的诸多诊治方法,如X 光、B 超、CT、核磁共振、射线、激光刀等,都是直接应用现代物理学的成果。

物理学也是工程技术的基础。没有经典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一代又一代热机的改进和发展,不能创造出汽车、火车、飞机,不能有火箭和人造卫星,以实现飞离地球、奔向太空探索的梦想。没有电磁感应理论,就没有电力技术。

没有量子力学的创立,就没有固体电子理论和半导体物理学,就不能创造出晶体管、集成电路,也就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物理学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没有现代物理学就没有现代化家用电器,没有现代家庭物质文明。

物理学科在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系统地培养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方面、教育方面也有着特殊的地位。物理学的技术成果,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已经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物理学的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它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看到,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和高度文明的同时,也逐渐地滋长了人们技术至上、物欲横流等功利倾向,忽视、远离基础科学研究,忘记了创造现代文明的科学技术之母的物理学,忘记了物理学一直在充当引领科技发展的火车头作用。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商品市场普及到亿万家庭,但是普及和提高精神文明却是一件十分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公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需要进行长期教育培养的,各级物理教育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承担这一重任。

参考文献:

[1]吴东好.物理学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的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