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实践思考

一、引言

稳定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基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基层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在基层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工作全局,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基层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和发展,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和发展。

我国的基层党建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构建了覆盖广泛、严密完善的基层组织体系,为党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9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和巩固,截止2011年底全国有党的基层组织402.7万个,覆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无论是在平时工作中还是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战胜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党的基层组织都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二、某镇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现状

1、某镇党建基本情况

重庆市巴南区某镇是2001年建制调整时由原接龙、小观、和平桥、双新、凉水、南沱6个乡镇合并而成,全镇幅员面积188.15平方公里,是巴南区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镇。镇党委下辖30个基层党组织,党员2334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某镇党委在调整产业结构中争先进,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中当优秀,把后进党组织整改作为第一任务来抓,将后进化为“后劲”,全面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是党的十的开局之年,某镇党委、政府以“重规划、谋发展、强经济、惠民生”为工作思路,按照区委、区府对我镇“都市农业型示范镇、商贸示范镇、民俗文化特色镇”的城市发展定位,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某镇加大了制度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了党员登记制度、村支部日常工作考核制度、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制度等制度;并对换届后的村组干部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党务知识等的培训;坚持开展“走村入户下基层,民情月报解民困”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坚持开设干部、市民和家长三个素质学校,进一步创新了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平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积极抓好“六大文化工程”的系列工作,通过设计镇徽标、推进机关文化有形化建设,使全镇机关干部职工增强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服务意识。

2、某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人,大多打工、经商、办企业,远走他乡,在家务农的极少,无法入党。与此同时,有些村子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这其中也有一些流动党员,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农村,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组织内部党员、干部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组织及其党员对其外部非党员同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某镇农村党建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近些年来,面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某镇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众多的经验。以荷花村为例,荷花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力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第一,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保证村级工作有效运转。一是完善干部选任机制。进一步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促进农村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完善干部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农村党员目标管理体系,做到党员职责岗位化、党员活动定期化、党员管理经常化。三是建立科学的帮扶机制。始终坚持把推进帮扶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通过建立帮扶制度、整合帮扶资源,从而凝聚党员力量。四是完善服务机制,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二,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委建设的首位,切实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使党员努力做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党能力,进一步拓宽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村。坚持不懈地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提高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三,进一步理顺支部工作思路,确保支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一是突出正面典型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用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鼓舞、教育机关党员,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并及时挖掘身边涌现的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用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教育机关党员,使机关党员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二是经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适时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参观、观看革命传统电教片、请英雄人物讲传统、请专家讲党课等形式,教育党员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振奋革命精神,永葆先进性;三是党委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体交心谈心活动,形成一个“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团结活泼的氛围,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四,引导党员、干部在人们普遍重视物质利益的环境下,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谈心制度,支部委员多与党员同志交换思想,多听取党员同志的意见,每年至少要与分工联系的党员谈心一次,调动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提高个人修养的角度,教育引导党员努力做到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勇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不以关系代替党性,不以感情代替原则,真正做到“自我批评真心真意,开展批评实心实意,接受批评诚心诚意”,使党员同志增强学习意识和表率意识,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由此反映出在全面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更需要在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实践的同时,深入地进行实践总结,从而更好地把握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以下是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立足科学发展,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一是发展区域经济,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着力开发农产品,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二是推广多种经营,面向市场,立足优势,大力发展猪、牛、羊、兔、鸡、鱼、果、药、菜等多种经营骨干品种,形成规模,提高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广开销路,组建农民运销队伍,扩大粮食、畜禽、林果、药材等大宗农产品的贩运,促进产品销售,提高经济收入;四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农村大力扶持和培植各种致富典型,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样,我们的农村基层党员们才能更加安心地在家乡搞经济建设,村级集体经济才能逐渐丰厚,党组织运转才能逐渐步上正轨,才能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学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承担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到农村基层的重任。在农村,一是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建的首位,组织党员切实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使党员努力做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二是要组织党员积极参加村举办形势报告会、理论讲座等,帮助党员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让基层党员有主人公意识,适时召开学习交流会,要真的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经典表述。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要树立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走访群众,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家庭,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二是要让人们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民富农的政策,要及时有效地传递到每家每户,结合农民的家庭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技术和人员上的支持,让群众得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三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问题,为人民办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四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参与到党组织建设中,为党组织建设献计献策,用他们不断创新的思维为党组织建设添砖加瓦。(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魏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

[2]韩强,基层党的建设重在创新―对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探索.2007

[3]周杏芳,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拓宽发展思路,让党员“敢”富。思路决定出路。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穿于试点工作始终,广泛宣传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让广大党员明白上级组织在想什么,基层党员该干什么,经济社会在怎么发展,农村党员该怎么办,从而激发农村党员加快发展,增收致富,富而思进的信心和活力,增强农村党员的带动力。同时,通过乡村两级引导、组织参观学习、讲解政策项目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党员转脑筋、把方向、谋出路、快致富,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让党员“敢”富。

二、依托教育培训,让党员“会”富。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有没有提高。对此,两个试点村在全面摸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状况,因人施教,“照单下菜”,为广大党员“量身定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中青年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对于流动党员采取预约培训、上门指导、寄送学习资料等方式进行培训;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支部成立送学小组或结对送学的形式,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至目前,试点村分别开展党员集中学习21场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1900人次。同时,结合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将培训关口前移,建立“实践课堂”,利用制种玉米培训基地、畜牧养殖培训基地、农机机械化培训基地等,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使每一个受培训的党员掌握了1项实用技能。通过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集中播放10场次,个别点播12个节目,上网查询30余次,信息4次,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党员群众400多人次。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培训,让党员“会”富。

三、立足产业项目,让党员“快”富。试点村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确定了“做强制种业、做大养牛业、发展洋芋业、提升劳务业”的工作思路,由村干部、党员带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村落实制种玉米30亩以上的党员达到22人,养牛10头以上的党员达到35人,带领本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经纪人5人;*村落实制种面积30亩以上的党员16人,养牛10头以上的党员达到25人,外出务工年收入上万元的党员20人,党员在特色优势产业的致富能力得到体现。同时,把项目建设做为提高党员致富能力的重要措施,开展以小康住宅改造、乡村道路、造林绿化为重点的项目建设,让党员在项目建设中致富。*村新修村级主干道5.3公里,配套完成二社、四社小康住宅道路硬化、渠道建设、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及四旁绿化、庭院美化等工作。*村完成人畜安全饮水管线8.7公里,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50座,促使农村党员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排头兵,让党员“快”富。

四、培养典型带动,让党员“先”富。结合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实施,不断深化拓展“先锋工程”,试点村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培育了一批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涌现出了*村*(农资经销)、*(养牛)、*村*(蔬菜种植)等一大批创业先锋,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党员群众致富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激励了广大党员带头致富的积极性,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学有先进、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让党员“先”富,促进了试点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围绕帮扶帮带,让党员“能”富。针对个别党员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生活困难,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和部分党员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发展水平,不思进一步致富,甚至落后于部分非党员群众发展步伐的现象,乡党委确定在试点村实行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致富制度,乡机关党员在试点村每人结对帮扶1-2名60岁以下群众党员,互相建立致富帮扶卡,根据试点村群众党员发展现状和经济条件,确定致富方向,制定致富措施,落实致富目标。乡机关28名党员已结成致富帮扶对子42对。试点村党支部建立支委、党员致富能人联系贫困党员制度,试点村11名支委结成联系对子11对,20名党员致富能人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党员结成帮扶对子20对,通过开展“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帮资金”的“三送一帮”活动,实现了党员人人*有人帮,个个能致富的目标,让党员“能”富。

六、创新工作方式,让党员“巧”富。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探索党员增强致富能力的有效途径。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党员按照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现实条件进行分类,60岁以上的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主要做好引导子女致富,带好孙子,做好家务等工作;村干部中的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主要做好引领产业发展,带头致富,帮助贫困党员脱贫等工作;其他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根据年龄分为60岁至45岁、45岁至30岁、30岁以下三个年龄段,按照每个党员的现实状况,确定致富的目标和方向,并定期进行监督评比,让党员“巧”富,确保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取得实效。

七、探索长效机制,让党员“长”富。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为了促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乡党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工作制度、农村党员培训制度、干部及党员帮扶制度、督查落实及考核制度等各项机制,统筹安排、依靠制度抓好落实,探索建立增强党员致富能力的长效机制。乡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开展情况随时进行督查指导,逐村、逐党小组、逐党员户开展工作成效评价,准确把握取得的成效,将检查结果形成通报下发各支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针对的问题及时做好“补课”,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宣传推介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乡党委结合年初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主要指标,用党建整体工作带动工程实施,促进培养任务的落实。试点村通过对每名党员进行月考核,实行积分制,按照致富方向、落实情况,帮扶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量化,做为年底党员评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建立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长效机制,让党员“长”富。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相台办事处是随着安阳市区划调整,于XX年4月份在原铁西区农工委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相台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截止 XX年底,共有党员397名,其中农民党员203名,企业职工党员24人,机关党员14人,离退休党员156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学本科生4人,大专生15人,中专生29人,高中学历的76人,初中及以下的27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党员数为44人,36至45岁的63人,46至54岁的108人,55岁至59岁的70人,60岁以上的112人。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村党支部 新农村建设 核心作用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的总要求,村党支部是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党员及群众的民主权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开展、党员群众管理的最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如何发挥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对我们当前解决农村改革和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村的稳定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组织建设,落实组织制度,选好“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级党的组织建设不健全,有的村支书根本就不懂组织建设;有的村有组织,但没有组织生活等等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我们党在基层的政治、思想、经济工作落实。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是当前村支部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体制的转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渐渐失去了对农村各种资源的控制权。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更是大为减少,功能和作用的萎缩必然带来组织虚化,组织的虚化必然影响党员的意识,组织作用的虚化和党员意识的弱化,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使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当完善支部组织建设,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丰富组织生活。对外出务工的党员,应当建立与组织及时汇报思想的制度。村民务工大多结伴而行,应视情况设立党小组,同时可以发展一批新党员。村支部还应领导建立健全村级妇女、儿童组织。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村与村、村与企、村与上级帮带机关部门等各种支部设立形式。

村支部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的班子建设,首要的是选配好支部书记。选取村支部书记要本着选准一个人,带好一班人,发展一个村的目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支部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带头人;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带头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

二、更新观念,群策群力,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观念的更新在于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永恒的。我们应当从发展中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者也应当注意到这一点。

当前,村党支部在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全面管理,对农村社会具有全面控制的功能。当前,村党支部应当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变以往的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服务,工作方式上变强压为督查,变放任为支持,变埋怨为关心。对于各种重大活动、工程应当发挥群众智慧,广泛征求意见,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例如以往,农村兴修水利、道路等重大工程,采取的是由政府出资,农户出劳动力的方式解决,而当前由于农村现有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同时,由于现代化器械的运用,采取了农户分摊劳力花费的方式,雇用大型机械解决了相同的问题。

党员干部应当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的群众路线,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不断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紧密联系农村工作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破除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是村党支部的中心工作

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如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摆在我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经济搞不搞得好,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村党支部应当紧紧围绕党中央工作部署,本着“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服从和服务于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的调整与变革,适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村党支部工作思路,开展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村党支部应当主动配合上级部门搞好三个经济工程:招商引资工程、资源开发工程、科技兴农工程。

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支部在经济抓好的同时,也应当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放松。要在农闲时期多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具有风土特色的歌舞戏曲表演等,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要积极宣传,抵制等不良习俗,构建和谐新农村。

四、发扬民主,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是党的基层民主制度的集中体现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党内讲民主,党外更要讲民主,要将民主烙入民众骨子里,就必须从基层开始。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党基层民主制度最集中的体现,其的主要形式就是实施村民自治,村支部应敢于接受监督,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村务公开;二是财务透明;三是民主评议;四是及时上报。广大农村党组织在民主建设上,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的相统一,摸索以程序保证制度执行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巩固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强村级组织的工作合力,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参考文献: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村党支部 新农村建设 核心作用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的总要求,村党支部是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党员及群众的民主权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开展、党员群众管理的最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如何发挥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对我们当前解决农村改革和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村的稳定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组织建设,落实组织制度,选好“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级党的组织建设不健全,有的村支书根本就不懂组织建设;有的村有组织,但没有组织生活等等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我们党在基层的政治、思想、经济工作落实。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是当前村支部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体制的转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渐渐失去了对农村各种资源的控制权。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更是大为减少,功能和作用的萎缩必然带来组织虚化,组织的虚化必然影响党员的意识,组织作用的虚化和党员意识的弱化,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使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WWw.133229.COM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当完善支部组织建设,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丰富组织生活。对外出务工的党员,应当建立与组织及时汇报思想的制度。村民务工大多结伴而行,应视情况设立党小组,同时可以发展一批新党员。村支部还应领导建立健全村级妇女、儿童组织。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村与村、村与企、村与上级帮带机关部门等各种支部设立形式。

村支部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的班子建设,首要的是选配好支部书记。选取村支部书记要本着选准一个人,带好一班人,发展一个村的目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支部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带头人;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带头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

二、更新观念,群策群力,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观念的更新在于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永恒的。我们应当从发展中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者也应当注意到这一点。

当前,村党支部在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全面管理,对农村社会具有全面控制的功能。当前,村党支部应当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变以往的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服务,工作方式上变强压为督查,变放任为支持,变埋怨为关心。对于各种重大活动、工程应当发挥群众智慧,广泛征求意见,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例如以往,农村兴修水利、道路等重大工程,采取的是由政府出资,农户出劳动力的方式解决,而当前由于农村现有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同时,由于现代化器械的运用,采取了农户分摊劳力花费的方式,雇用大型机械解决了相同的问题。

党员干部应当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的群众路线,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不断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紧密联系农村工作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破除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是村党支部的中心工作

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如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摆在我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经济搞不搞得好,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村党支部应当紧紧围绕党中央工作部署,本着“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服从和服务于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的调整与变革,适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村党支部工作思路,开展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村党支部应当主动配合上级部门搞好三个经济工程:招商引资工程、资源开发工程、科技兴农工程。

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支部在经济抓好的同时,也应当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放松。要在农闲时期多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具有风土特色的歌舞戏曲表演等,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要积极宣传,抵制等不良习俗,构建和谐新农村。

四、发扬民主,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是党的基层民主制度的集中体现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党内讲民主,党外更要讲民主,要将民主烙入民众骨子里,就必须从基层开始。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党基层民主制度最集中的体现,其的主要形式就是实施村民自治,村支部应敢于接受监督,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村务公开;二是财务透明;三是民主评议;四是及时上报。广大农村党组织在民主建设上,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的相统一,摸索以程序保证制度执行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巩固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强村级组织的工作合力,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参考文献: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农村党支部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能否实现全面领导,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能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总体上看,*县各级党委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建设好村级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村级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新时期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与落实提供有力保证,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为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急剧转变,不少农村党支部一时无法适应,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软弱涣散、束手无策等现象。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将丧失,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就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农村的改革就无法继续深入,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也得不到保证。本文拟就*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作些探析,仅供参考。

一、*县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县村级党支部出现软弱涣散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自然、历史、文化等客现因素制约造成的,也有体制、机制、管理上存在弊端造成的;既有党员、干部自身思想认识偏差或思想作风的原因,也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群众思想认识偏差的原因。就目前的状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支部成员素质差,没有创新意识,缺乏战斗力。

1、支部书记素质差,不能“带好头”。*县142个农村党支部中,支部书记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的仅有52人(其中乡镇下派挂职的干部占19人),占支书总数的37.2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0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76人,小学文化程度14人),占62.77%。支部书记文化水平低,不可能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大部分村支书知识结构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党的农村政策一知半解或是不理解,不具备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势必应付了事,缺乏创新与改革精神,无法成为农村改革开放的“领路人”。

2、农村党支部成员素质低,不能“团结协作”。*县有农村党支部委员54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20名,占支部委员总数的22%。农村党支部委员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工作态度消极被动,工作中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成员间民主讨论解决问题意识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3、农村党员队伍没有朝气,缺乏“战斗力”。山区农村党员队伍“老年化、低文化”现象严重。*县现有农村党员3046人,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党员中56岁以上的1185人,占35.62%,35岁以下的仅有629人,仅占20.3%,越是后进的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就越突出,有的村支部50岁以上的党员高达9O%,而35岁以下的党员却一个也没有。从文化结构看,农村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291人,占总数的9.5%,初中文化程度1037人,占34%,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1682人,占56.4%。队伍中“老年化、低文化”现象造成相当一部分党员生产技能差,家庭经济收入偏低,许多党员家庭本身是贫困户,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号召力还不如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群众。

*县农村党支部的干部与党员的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党支部丧失应有的战斗力,严重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这是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干部、党员与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党组织纯洁受染,村支部凝聚力减弱。

1、党支部成员思想认识有偏差,发展党员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私心杂念严重,嫉贤妒能,怕发展青年党员会取而代之,抢自已的“位子”,对入党积极分子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支部党内生活不正常,宗族、姓氏和村落的观念重,大自然村排挤小自然村、大姓排挤小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受封建思想和世俗偏见影响,重男轻女、排资论辈,致使妇女、青年入党难;有的片面理解入党自愿原则,对发展党员工作采取“坐等上门”的消极办法,对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关心培养不够,让其“自然成熟”,挫伤了青年人入党的积极性,除有的党支部负责人思想涣散,对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质量不重视,怕麻烦,认为支部大会研究通过就行了,具体手续、考核过程没能严格把关,以致青年人认为“入党太容易了”、“不值钱”;有的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2、农村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偏差,发展党员出现“找对象”难。计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少,发展党员找对象难的原因是许多山区青年已不安于在家种田,有文化、有头脑、有经商做生意头脑的纷纷走出家门,出外务工经商,同村里断线脱节,党组织无法对他们施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考察,因此,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极大;同时,由于山区许多农村党支部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大部分农村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政治热情降低,认为“有钱就有一切”、“入党无用”、“入党吃亏”、“入党不自由”、“入党不入党无所谓”。

3、村干待遇低,工作积极性差。村党支部主要干部最多只拿上百元的补助,一般成员无补助,村财收入低,拿不出钱来给村干补贴,干部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党支部制度只挂在墙上,得不到落实;搞突击活动过多,日常工作抓不扎实;市场经济反差大,许多干部和党员存在腐败现象,没有得到及时查处,组织内部有疏通,干部、党员进得来,出不去。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形成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复杂环境,不仅有许多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也有许多干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样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建设的纯洁性,也是一些农村党支部瘫痪的原因。

(三)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民生活水平增幅缓慢,村级党支部吸引力削弱。

1、农村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县14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不及10%,9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收入只在5千元以下,有的村甚至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村财收入低,与*县地理条件恶劣,辖区内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等密切相关。但是*县也同样存在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适合于发展茶叶和林业,高海拔地带适合栽培花菇,低海拔地带适合栽种果树等优越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的茶叶已打出“紫云毛针”、“紫云大红袍”、“紫云高山雾茶”和“官思茶”等著名品牌;花菇质地优良、味道鲜美,走销*、*、*、*等国内外市场。然而目前还没有村支部把这些项目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开发,也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开发生产,农民的生产完全属于自发的。集体要办公益事业只知道向上级“要”,却没有“自我发展,自我创业”的意识。

2、农村市场导向机制薄弱,市场经营机制不合理,农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提高。2001年,*县人均年收入262O元,但若仅计算在家务农人口的年均收入不及1500元,2O00年*县出口茶叶达1O200担,占全省同类出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按理说,有这么大出口量,市场销售乐观,茶农的收益亦可观,但是,*县市场上的“茶青”每斤价格仅0.3至0.5元,不及采摘茶叶的工资。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花菇销售市场上,*县的花菇,98年就走销*,并被*客商称为全中国质量最好,然而,迄今为止,*的花菇却始终是由小商贩零星收购后,再售往政和、屏南等地,菇价仅1至4元,菇农获利极小。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农业还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产品市场占有量小,对客商尚无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经营机制不合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向合理方向发展;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农村党支部尚未具备完善经营体制的领导能力。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当前,农村党支部存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得不到合理调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农民生活水平始终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完全可以说这是村党支部建设不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突出表现。

二、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原则,建设好干部队伍,解决核心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

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领导、组织农村经济建设与各项工作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落在村党支部的肩上,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通过支部成员的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创新意识直接表现出来,因此,要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的软弱涣散问题,首先应选好村支部书记,建设好支部班子,解决好核心问题。

1、坚持标准,解放思想,选好干部。邓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选贤任能也是一场革命”。邓小平之所以把选贤任能作为一场革命来看待是因为要培养选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这项工作,对于以往党的干部标准、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都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农村党支部选拔干部必须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①坚持标准就是在选拔将军,要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标准进行。这四条标准既有政治、作风上的要求,又有能力、水平上要求,是一个整体。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能带领群众致富,没有了这一条,不能算是合格的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一定要坚持四条标准,否则将失去核心,起不了应有的带头作用。②引进竞争机制,拓宽选人渠道。要破除从个人或本位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模式,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破除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偏见,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陋习,树立正确看待干部的能力和资历,用人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要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迁就照顾等陋习,树立干部能上能下,注重实践,竞争择优机制观念;破除封闭式、神秘化的选拔干部的陈规,树立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选拔人才观念。当前村支部实行“两推一选对选拔村支书的措施,就是一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偿试。除此,还可以实行“村干见习期制”,对见习期间不合格的村党支部成员予以及时调整,而对见习期合格的、能胜任的予以任命,并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水平,在实践中帮带,在实践中考察,做到选用村干部“渠道广泛,群众满意”。

2、强化教育,激励热情,造就好干部。①村干部队伍建设,选人是基础,育人是保证。首先要加强在职村干的教育培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下大力,加强村干部培训与教育,特别要加强村支部书记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防止思想认识偏差。其次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可以从现有党员中确定年纪轻、思想境界高、有发展经济能力的进行重点培养,也可以从有培养前途的村民(特别是回乡大中专生、退伍军人)中挑选尖子,逐步培养其进入村干队伍,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并在政治上、理论上加强教育,使其迅速成长,解决好村干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②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村干待遇,激发热情。首先在政治上加以关心。凡是工作成绩突出的,符合条件的村干,应想办法及时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对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想办法解决。其次生活上予以关心。要落实好村干部的报酬,积极推行养老保险、安全保险制度。可以采取村干部以劳动技术入股、村集体以资金入股的股份制形式,开办个人与集体联营企业,一方面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干部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村干部的政治、工作、生活的关心,让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劲头。

3、落实好规章制度,完成好日常工作,督促干部成长。新时期搞好农村的支部建设,关键是要立足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做到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又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可以使农村党支部明确前进的目标与要求,使党支部工作不因人、因事而异,例如围绕“五个好”目标,制定各支部任期工作目标。然后围绕长远目标,各阶段提出明确的、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实现和完成长期规划具体步骤,也是促进和保证长期规划实施的有效工作措施。这样把长期规划与解决好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持之以恒同集中一段时间与力量结合起来,使支部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支部建设就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路子。

(二)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建设好党员队伍,解决基础问题,提高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因此,经常不断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有目的地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建设好村级党支部的基础工作。

1、加强党性教育,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力量根源,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不断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党员,增强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建设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的有力保证。①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广大党员进行教育,增强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性,就能够使每一个党员在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开拓进取,行动上吃苦耐劳,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带头人。②加强党员的理想宗旨教育。必须让广大党员通过党史、的学习,树立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使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保先进分子的本色。③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教育。农村共产党员要掌握一定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努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文化、法律知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才能在农村改革中发辉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都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工作中,必须坚持“在改进管理中加强教育,在加强教育中搞好管理的原则。①建立健全激励和奖惩机制,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当前农村党支部实行一些融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有效方式,如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制管理、党员活动日、创先争优、严格执纪等等,既有创新的,也有传统的,实践证明均行之有效,农村党支部就该因地制宜的抓紧抓好。当然,不完善之处是难免,要建立起一套主体式、多层面的管理党员的有效机制,还需继续努力和提高,需不断地探索和总结。②要灵活机动、形式多样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农村流动党员均属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可以采取回归管理、跟踪管理、双向结合管理等形式,通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作为落实流动党员异地活动登记和参加党组织的证据,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③健全发展党员、淘汰党员的机制,把好入口关,疏通出口关,形成党员有进有出,自然流动,党员肌体充满活力。首先,贯彻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即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定的党员标准,既要防止关门主义的倾向,又要防止降低标准突出发展的做法;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为使党员队伍的结构、年龄、文化分布状况能适应四化建设需要,必须注重吸收农村有知识的优秀青年,加强在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处理好组织发展与培养教育关系,把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上、对新党员的继续教育与考察上,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其次,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是疏通正常出口,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对那些不合格的党员,应采取“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做到既能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又能划清政策年限,建立起正常有序的“出口机制”,防止问题成堆才动大手术的突击式解决方法。党员队伍只有按照新阵代谢的规律,形成良好循环的淘汰补充机制,才富有朝气。

(三)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根本问题,增强吸引力。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一、*县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县村级党支部出现软弱涣散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自然、历史、文化等客现因素制约造成的,也有体制、机制、管理上存在弊端造成的;既有党员、干部自身思想认识偏差或思想作风的原因,也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群众思想认识偏差的原因。就目前的状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支部成员素质差,没有创新意识,缺乏战斗力。

1、支部书记素质差,不能“带好头”。*县142个农村党支部中,支部书记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的仅有52人(其中乡镇下派挂职的干部占19人),占支书总数的37.2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0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76人,小学文化程度14人),占62.77%。支部书记文化水平低,不可能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大部分村支书知识结构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党的农村政策一知半解或是不理解,不具备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势必应付了事,缺乏创新与改革精神,无法成为农村改革开放的“领路人”。

2、农村党支部成员素质低,不能“团结协作”。*县有农村党支部委员54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20名,占支部委员总数的22%。农村党支部委员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工作态度消极被动,工作中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成员间民主讨论解决问题意识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3、农村党员队伍没有朝气,缺乏“战斗力”。山区农村党员队伍“老年化、低文化”现象严重。*县现有农村党员3046人,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党员中56岁以上的1185人,占35.62%,35岁以下的仅有629人,仅占20.3%,越是后进的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就越突出,有的村支部50岁以上的党员高达9O%,而35岁以下的党员却一个也没有。从文化结构看,农村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291人,占总数的9.5%,初中文化程度1037人,占34%,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1682人,占56.4%。队伍中“老年化、低文化”现象造成相当一部分党员生产技能差,家庭经济收入偏低,许多党员家庭本身是贫困户,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号召力还不如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群众。

*县农村党支部的干部与党员的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党支部丧失应有的战斗力,严重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这是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干部、党员与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党组织纯洁受染,村支部凝聚力减弱。

1、党支部成员思想认识有偏差,发展党员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私心杂念严重,嫉贤妒能,怕发展青年党员会取而代之,抢自已的“位子”,对入党积极分子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支部党内生活不正常,宗族、姓氏和村落的观念重,大自然村排挤小自然村、大姓排挤小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受封建思想和世俗偏见影响,重男轻女、排资论辈,致使妇女、青年入党难;有的片面理解入党自愿原则,对发展党员工作采取“坐等上门”的消极办法,对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关心培养不够,让其“自然成熟”,挫伤了青年人入党的积极性,除有的党支部负责人思想涣散,对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质量不重视,怕麻烦,认为支部大会研究通过就行了,具体手续、考核过程没能严格把关,以致青年人认为“入党太容易了”、“不值钱”;有的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2、农村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偏差,发展党员出现“找对象”难。计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少,发展党员找对象难的原因是许多山区青年已不安于在家种田,有文化、有头脑、有经商做生意头脑的纷纷走出家门,出外务工经商,同村里断线脱节,党组织无法对他们施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考察,因此,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极大;同时,由于山区许多农村党支部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大部分农村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政治热情降低,认为“有钱就有一切”、“入党无用”、“入党吃亏”、“入党不自由”、“入党不入党无所谓”。

3、村干待遇低,工作积极性差。村党支部主要干部最多只拿上百元的补助,一般成员无补助,村财收入低,拿不出钱来给村干补贴,干部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党支部制度只挂在墙上,得不到落实;搞突击活动过多,日常工作抓不扎实;市场经济反差大,许多干部和党员存在腐败现象,没有得到及时查处,组织内部有疏通,干部、党员进得来,出不去。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形成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复杂环境,不仅有许多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也有许多干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样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建设的纯洁性,也是一些农村党支部瘫痪的原因。

(三)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民生活水平增幅缓慢,村级党支部吸引力削弱。

1、农村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县14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不及10%,9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收入只在5千元以下,有的村甚至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村财收入低,与*县地理条件恶劣,辖区内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等密切相关。但是*县也同样存在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适合于发展茶叶和林业,高海拔地带适合栽培花菇,低海拔地带适合栽种果树等优越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的茶叶已打出“紫云毛针”、“紫云大红袍”、“紫云高山雾茶”和“官思茶”等著名品牌;花菇质地优良、味道鲜美,走销*、*、*、*等国内外市场。然而目前还没有村支部把这些项目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开发,也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开发生产,农民的生产完全属于自发的。集体要办公益事业只知道向上级“要”,却没有“自我发展,自我创业”的意识。

2、农村市场导向机制薄弱,市场经营机制不合理,农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提高。2001年,*县人均年收入262O元,但若仅计算在家务农人口的年均收入不及1500元,2O00年*县出口茶叶达1O200担,占全省同类出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按理说,有这么大出口量,市场销售乐观,茶农的收益亦可观,但是,*县市场上的“茶青”每斤价格仅0.3至0.5元,不及采摘茶叶的工资。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花菇销售市场上,*县的花菇,98年就走销*,并被*客商称为全中国质量最好,然而,迄今为止,*的花菇却始终是由小商贩零星收购后,再售往政和、屏南等地,菇价仅1至4元,菇农获利极小。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农业还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产品市场占有量小,对客商尚无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经营机制不合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向合理方向发展;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农村党支部尚未具备完善经营体制的领导能力。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当前,农村党支部存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得不到合理调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农民生活水平始终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完全可以说这是村党支部建设不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突出表现。

二、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原则,建设好干部队伍,解决核心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

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领导、组织农村经济建设与各项工作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落在村党支部的肩上,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通过支部成员的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创新意识直接表现出来,因此,要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的软弱涣散问题,首先应选好村支部书记,建设好支部班子,解决好核心问题。

1、坚持标准,解放思想,选好干部。邓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选贤任能也是一场革命”。邓小平之所以把选贤任能作为一场革命来看待是因为要培养选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这项工作,对于以往党的干部标准、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都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农村党支部选拔干部必须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①坚持标准就是在选拔将军,要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标准进行。这四条标准既有政治、作风上的要求,又有能力、水平上要求,是一个整体。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能带领群众致富,没有了这一条,不能算是合格的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一定要坚持四条标准,否则将失去核心,起不了应有的带头作用。②引进竞争机制,拓宽选人渠道。要破除从个人或本位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模式,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破除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偏见,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陋习,树立正确看待干部的能力和资历,用人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要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迁就照顾等陋习,树立干部能上能下,注重实践,竞争择优机制观念;破除封闭式、神秘化的选拔干部的陈规,树立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选拔人才观念。当前村支部实行“两推一选对选拔村支书的措施,就是一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偿试。除此,还可以实行“村干见习期制”,对见习期间不合格的村党支部成员予以及时调整,而对见习期合格的、能胜任的予以任命,并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水平,在实践中帮带,在实践中考察,做到选用村干部“渠道广泛,群众满意”。

2、强化教育,激励热情,造就好干部。①村干部队伍建设,选人是基础,育人是保证。首先要加强在职村干的教育培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下大力,加强村干部培训与教育,特别要加强村支部书记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防止思想认识偏差。其次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可以从现有党员中确定年纪轻、思想境界高、有发展经济能力的进行重点培养,也可以从有培养前途的村民(特别是回乡大中专生、退伍军人)中挑选尖子,逐步培养其进入村干队伍,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并在政治上、理论上加强教育,使其迅速成长,解决好村干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②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村干待遇,激发热情。首先在政治上加以关心。凡是工作成绩突出的,符合条件的村干,应想办法及时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对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想办法解决。其次生活上予以关心。要落实好村干部的报酬,积极推行养老保险、安全保险制度。可以采取村干部以劳动技术入股、村集体以资金入股的股份制形式,开办个人与集体联营企业,一方面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干部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村干部的政治、工作、生活的关心,让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劲头。

3、落实好规章制度,完成好日常工作,督促干部成长。新时期搞好农村的支部建设,关键是要立足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做到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又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可以使农村党支部明确前进的目标与要求,使党支部工作不因人、因事而异,例如围绕“五个好”目标,制定各支部任期工作目标。然后围绕长远目标,各阶段提出明确的、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实现和完成长期规划具体步骤,也是促进和保证长期规划实施的有效工作措施。这样把长期规划与解决好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持之以恒同集中一段时间与力量结合起来,使支部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支部建设就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路子。

(二)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建设好党员队伍,解决基础问题,提高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因此,经常不断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有目的地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建设好村级党支部的基础工作。

1、加强党性教育,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力量根源,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不断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党员,增强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建设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的有力保证。①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广大党员进行教育,增强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性,就能够使每一个党员在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开拓进取,行动上吃苦耐劳,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带头人。②加强党员的理想宗旨教育。必须让广大党员通过党史、的学习,树立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使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保先进分子的本色。③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教育。农村共产党员要掌握一定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努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文化、法律知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才能在农村改革中发辉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都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工作中,必须坚持“在改进管理中加强教育,在加强教育中搞好管理的原则。①建立健全激励和奖惩机制,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当前农村党支部实行一些融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有效方式,如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制管理、党员活动日、创先争优、严格执纪等等,既有创新的,也有传统的,实践证明均行之有效,农村党支部就该因地制宜的抓紧抓好。当然,不完善之处是难免,要建立起一套主体式、多层面的管理党员的有效机制,还需继续努力和提高,需不断地探索和总结。②要灵活机动、形式多样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农村流动党员均属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可以采取回归管理、跟踪管理、双向结合管理等形式,通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作为落实流动党员异地活动登记和参加党组织的证据,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③健全发展党员、淘汰党员的机制,把好入口关,疏通出口关,形成党员有进有出,自然流动,党员肌体充满活力。首先,贯彻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即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定的党员标准,既要防止关门主义的倾向,又要防止降低标准突出发展的做法;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为使党员队伍的结构、年龄、文化分布状况能适应四化建设需要,必须注重吸收农村有知识的优秀青年,加强在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处理好组织发展与培养教育关系,把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上、对新党员的继续教育与考察上,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其次,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是疏通正常出口,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对那些不合格的党员,应采取“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做到既能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又能划清政策年限,建立起正常有序的“出口机制”,防止问题成堆才动大手术的突击式解决方法。党员队伍只有按照新阵代谢的规律,形成良好循环的淘汰补充机制,才富有朝气。

(三)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根本问题,增强吸引力。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一、**县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县村级党支部出现软弱涣散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自然、历史、文化等客现因素制约造成的,也有体制、机制、管理上存在弊端造成的;既有党员、干部自身思想认识偏差或思想作风的原因,也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群众思想认识偏差的原因。就目前的状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支部成员素质差,没有创新意识,缺乏战斗力。

1、支部书记素质差,不能“带好头”。**县142个农村党支部中,支部书记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的仅有52人(其中乡镇下派挂职的干部占19人),占支书总数的37.2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0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76人,小学文化程度14人),占62.77%。支部书记文化水平低,不可能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大部分村支书知识结构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党的农村政策一知半解或是不理解,不具备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势必应付了事,缺乏创新与改革精神,无法成为农村改革开放的“领路人”。

2、农村党支部成员素质低,不能“团结协作”。**县有农村党支部委员54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20名,占支部委员总数的22%。农村党支部委员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工作态度消极被动,工作中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成员间民主讨论解决问题意识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3、农村党员队伍没有朝气,缺乏“战斗力”。山区农村党员队伍“老年化、低文化”现象严重。**县现有农村党员3046人,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党员中56岁以上的1185人,占35.62%,35岁以下的仅有629人,仅占20.3%,越是后进的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就越突出,有的村支部50岁以上的党员高达9O%,而35岁以下的党员却一个也没有。从文化结构看,农村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291人,占总数的9.5%,初中文化程度1037人,占34%,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1682人,占56.4%。队伍中“老年化、低文化”现象造成相当一部分党员生产技能差,家庭经济收入偏低,许多党员家庭本身是贫困户,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号召力还不如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群众。

**县农村党支部的干部与党员的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党支部丧失应有的战斗力,严重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这是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干部、党员与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党组织纯洁受染,村支部凝聚力减弱。

1、党支部成员思想认识有偏差,发展党员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私心杂念严重,嫉贤妒能,怕发展青年党员会取而代之,抢自已的“位子”,对入党积极分子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支部党内生活不正常,宗族、姓氏和村落的观念重,大自然村排挤小自然村、大姓排挤小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受封建思想和世俗偏见影响,重男轻女、排资论辈,致使妇女、青年入党难;有的片面理解入党自愿原则,对发展党员工作采取“坐等上门”的消极办法,对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关心培养不够,让其“自然成熟”,挫伤了青年人入党的积极性,除有的党支部负责人思想涣散,对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质量不重视,怕麻烦,认为支部大会研究通过就行了,具体手续、考核过程没能严格把关,以致青年人认为“入党太容易了”、“不值钱”;有的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2、农村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偏差,发展党员出现“找对象”难。计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少,发展党员找对象难的原因是许多山区青年已不安于在家种田,有文化、有头脑、有经商做生意头脑的纷纷走出家门,出外务工经商,同村里断线脱节,党组织无法对他们施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考察,因此,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极大;同时,由于山区许多农村党支部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大部分农村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政治热情降低,认为“有钱就有一切”、“入党无用”、“入党吃亏”、“入党不自由”、“入党不入党无所谓”。

3、村干待遇低,工作积极性差。村党支部主要干部最多只拿上百元的补助,一般成员无补助,村财收入低,拿不出钱来给村干补贴,干部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党支部制度只挂在墙上,得不到落实;搞突击活动过多,日常工作抓不扎实;市场经济反差大,许多干部和党员存在腐败现象,没有得到及时查处,组织内部有疏通,干部、党员进得来,出不去。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形成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复杂环境,不仅有许多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也有许多干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样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建设的纯洁性,也是一些农村党支部瘫痪的原因。

(三)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民生活水平增幅缓慢,村级党支部吸引力削弱。

1、农村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县14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不及10%,9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收入只在5千元以下,有的村甚至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村财收入低,与**县地理条件恶劣,辖区内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等密切相关。但是**县也同样存在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适合于发展茶叶和林业,高海拔地带适合栽培花菇,低海拔地带适合栽种果树等优越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的茶叶已打出“紫云毛针”、“紫云大红袍”、“紫云高山雾茶”和“官思茶”等著名品牌;花菇质地优良、味道鲜美,走销日本、香港、广州、上海等国内外市场。然而目前还没有村支部把这些项目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开发,也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开发生产,农民的生产完全属于自发的。集体要办公益事业只知道向上级“要”,却没有“自我发展,自我创业”的意识。

2、农村市场导向机制薄弱,市场经营机制不合理,农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提高。2001年,**县人均年收入262O元,但若仅计算在家务农人口的年均收入不及1500元,2O00年**县出口茶叶达1O200担,占全省同类出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按理说,有这么大出口量,市场销售乐观,茶农的收益亦可观,但是,**县市场上的“茶青”每斤价格仅0.3至0.5元,不及采摘茶叶的工资。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花菇销售市场上,**县的花菇,98年就走销日本,并被日本客商称为全中国质量最好,然而,迄今为止,**的花菇却始终是由小商贩零星收购后,再售往政和、屏南等地,菇价仅1至4元,菇农获利极小。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农业还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产品市场占有量小,对客商尚无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经营机制不合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向合理方向发展;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农村党支部尚未具备完善经营体制的领导能力。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当前,农村党支部存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得不到合理调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农民生活水平始终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完全可以说这是村党支部建设不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突出表现。

二、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原则,建设好干部队伍,解决核心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

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领导、组织农村经济建设与各项工作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落在村党支部的肩上,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通过支部成员的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创新意识直接表现出来,因此,要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的软弱涣散问题,首先应选好村支部书记,建设好支部班子,解决好核心问题。

1、坚持标准,解放思想,选好干部。邓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选贤任能也是一场革命”。邓小平之所以把选贤任能作为一场革命来看待是因为要培养选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这项工作,对于以往党的干部标准、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都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农村党支部选拔干部必须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①坚持标准就是在选拔将军,要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标准进行。这四条标准既有政治、作风上的要求,又有能力、水平上要求,是一个整体。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能带领群众致富,没有了这一条,不能算是合格的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一定要坚持四条标准,否则将失去核心,起不了应有的带头作用。②引进竞争机制,拓宽选人渠道。要破除从个人或本位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模式,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破除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偏见,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陋习,树立正确看待干部的能力和资历,用人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要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迁就照顾等陋习,树立干部能上能下,注重实践,竞争择优机制观念;破除封闭式、神秘化的选拔干部的陈规,树立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选拔人才观念。当前村支部实行“两推一选对选拔村支书的措施,就是一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偿试。除此,还可以实行“村干见习期制”,对见习期间不合格的村党支部成员予以及时调整,而对见习期合格的、能胜任的予以任命,并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水平,在实践中帮带,在实践中考察,做到选用村干部“渠道广泛,群众满意”。

2、强化教育,激励热情,造就好干部。①村干部队伍建设,选人是基础,育人是保证。首先要加强在职村干的教育培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下大力,加强村干部培训与教育,特别要加强村支部书记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防止思想认识偏差。其次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可以从现有党员中确定年纪轻、思想境界高、有发展经济能力的进行重点培养,也可以从有培养前途的村民(特别是回乡大中专生、退伍军人)中挑选尖子,逐步培养其进入村干队伍,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并在政治上、理论上加强教育,使其迅速成长,解决好村干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②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村干待遇,激发热情。首先在政治上加以关心。凡是工作成绩突出的,符合条件的村干,应想办法及时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对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想办法解决。其次生活上予以关心。要落实好村干部的报酬,积极推行养老保险、安全保险制度。可以采取村干部以劳动技术入股、村集体以资金入股的股份制形式,开办个人与集体联营企业,一方面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干部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村干部的政治、工作、生活的关心,让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劲头。

3、落实好规章制度,完成好日常工作,督促干部成长。新时期搞好农村的支部建设,关键是要立足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做到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又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可以使农村党支部明确前进的目标与要求,使党支部工作不因人、因事而异,例如围绕“五个好”目标,制定各支部任期工作目标。然后围绕长远目标,各阶段提出明确的、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实现和完成长期规划具体步骤,也是促进和保证长期规划实施的有效工作措施。这样把长期规划与解决好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持之以恒同集中一段时间与力量结合起来,使支部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支部建设就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路子。

(二)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建设好党员队伍,解决基础问题,提高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因此,经常不断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有目的地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建设好村级党支部的基础工作。

1、加强党性教育,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力量根源,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不断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党员,增强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建设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的有力保证。①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广大党员进行教育,增强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性,就能够使每一个党员在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开拓进取,行动上吃苦耐劳,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带头人。②加强党员的理想宗旨教育。必须让广大党员通过党史、的学习,树立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使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保先进分子的本色。③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教育。农村共产党员要掌握一定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努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文化、法律知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才能在农村改革中发辉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都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工作中,必须坚持“在改进管理中加强教育,在加强教育中搞好管理的原则。①建立健全激励和奖惩机制,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当前农村党支部实行一些融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有效方式,如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制管理、党员活动日、创先争优、严格执纪等等,既有创新的,也有传统的,实践证明均行之有效,农村党支部就该因地制宜的抓紧抓好。当然,不完善之处是难免,要建立起一套主体式、多层面的管理党员的有效机制,还需继续努力和提高,需不断地探索和总结。②要灵活机动、形式多样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农村流动党员均属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可以采取回归管理、跟踪管理、双向结合管理等形式,通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作为落实流动党员异地活动登记和参加党组织的证据,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③健全发展党员、淘汰党员的机制,把好入口关,疏通出口关,形成党员有进有出,自然流动,党员肌体充满活力。首先,贯彻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即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定的党员标准,既要防止关门主义的倾向,又要防止降低标准突出发展的做法;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为使党员队伍的结构、年龄、文化分布状况能适应四化建设需要,必须注重吸收农村有知识的优秀青年,加强在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处理好组织发展与培养教育关系,把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上、对新党员的继续教育与考察上,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其次,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是疏通正常出口,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对那些不合格的党员,应采取“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做到既能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又能划清政策年限,建立起正常有序的“出口机制”,防止问题成堆才动大手术的突击式解决方法。党员队伍只有按照新阵代谢的规律,形成良好循环的淘汰补充机制,才富有朝气。

(三)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根本问题,增强吸引力。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 薄弱环节 措施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能更广泛地团结凝聚群众形成强大合力,从根本上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但农村基层党建也暴露出了农村基层组织薄弱、党员队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都说明基层是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抓住了基层,就抓住了加强党建工作的关键,就突破了党建工作从谋划到落实的薄弱环节,就夯实了我们党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的基础。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许多薄弱环节

(一)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弱化。有的基层党组开展的活动较少,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平时一盘散沙,关键时刻站不出来,顶不上去;有时成为落后群众的代言人,成为的煽动者和组织者;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战斗力,不敢理直气壮地与歪风邪气作斗争,造成有的农村地区正气不倡,邪气横行,群众不信任党的组织,基层党组织没有了群众基础;有的党组织多年不发展党员,导致后备干部缺乏,选拔基层干部是在“矮子中选高个”,基层干部没有号召力、影响力,说话群众不听,做事群众不信;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党性不强,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公正讲条件,上级安排的工作,合自己意的就执行,不满意的千方百计地软磨硬拖;有的村党支部忽视了乡镇党委的领导和乡政府的指导,使一些农民党员对党支部的依赖度下降,有困难、有问题不请示、不汇报,我行我素,影响了村党支部的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组织建设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组织阵地建设上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实质,致使组织阵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和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有的党员缺乏发展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和处理农村各种复杂的能力,更缺乏创新意识;有些干部不会正确思想政治工作,粗暴简单、强迫命令,甚至违法违纪、欺压群众;有些村级党组织对农村的党建工作很不重视,存在着重经济亲党建的倾向;加之少数党员干部、形式主义严重,引起群众强烈的不满而导致党组织影响力下降。

(三)一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党建经费投入过少。目前,一些地方的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不少村财政收入没有稳定来源,收入渠道狭窄,有的村主要靠土地开发征地款收入,有的村靠计生等违规罚款维持,有的村靠过去的积累支撑,还有一些村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基本上没有收入,成为空壳村。大部分村子的财政收入除了发放村干部的报酬、征订党报党刊外,所剩无几,难于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由于很多行政村经济实力差,党建投入经费缺乏,党建工作很难开展。部分农村的基层干部报酬过低,存在经费短缺,没钱干事,有心无力;报酬过低,后顾有忧,无心亦无力的状况,严重影响基层党建的开展和推进。

(四)农村党员整体文化程度低、结构老化。很多农村党员文化程度低,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很少,较多的还是初中文化。党员年龄结构偏向老化,老党员虽然办事稳妥,但缺乏开拓创新意识,观念陈旧。缺乏致富本领,领头作用乏力,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思路很难领会和接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难适应。从实际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不多,甚至有的还属“扶贫”对象。这些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身能力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普遍不如当地非党群众,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领”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没有发挥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其他群众难以起到带头作用。

(五)部分地方党群关系不协调。一是有的农村党员干部不能有效化解农村中的各种矛盾,不善于协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面对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往往一筹莫展。二是服务宗旨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一些村干部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服务群众的意识差,看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不是以群众利益为重,而是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有利则干,无利则推,对待实际工作推诿、拖拉的多,解决问题的少。尤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时候,不能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时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少数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缺乏耐心,不能够从农民群众工作中缺乏耐心,不能够从农民群众重亲情、倚宗教、文化低的实际出发,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甚至粗暴,常常是通不通三分钟群众稍有异议,就采取强迫命令方式,有时还利用宗教家法等违法过激手段,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案件增多。

二、加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基层党组织是执政党和工作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巩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要加强教育,增强党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思考政治觉悟。上级党组织和党的培训机构要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年度计划,同时要抓好落实。要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党的政策,理解党的纲领和宗旨,坚定党的理想和信念。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入手,围绕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真正为人们掌好权、用好权;二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的教育的新路子,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成为讲学习、重实效、与时俱进的执政力量。要科学设置培训的内容,重点加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三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首要问题是选好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要抓好选好村级党组织的带头人这一关键,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原退伍军人、打工返乡农民中优秀分子中选拔人才并着力培养。认真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的年轻人担任村级组织的带头人。

(二)整合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建新格局。要打破城乡资源分割,按照城乡党建“一盘棋”的要求,充分利用城市党组织的优势资源,开展城乡党员互动式教育和交流,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一要坚持以城带乡这个基本前提。与农村相比,城市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经济条件较好,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力量较强、掌握的资源较为丰富、体制较为健全。要坚持以城带乡、促使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将城市成熟有效的党建经验和措施,因地制宜地引向农村;二要建立以城带乡的培训基地。要优选一批辐射影响大、带富能力强、产业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和产业协会,作为城乡党员培训基地,由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能人大户、民营企业家等担任讲师团,为党员创业服务,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培训格局;三要加强组织落实。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责任考核机制,由县乡两级建立“一把手”抓党建工作,对城乡党建工作纳入考核体系,提高各级各层面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四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阵地的投入,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党建设施落后、配置不齐、功能不全等问题。

(三)拓展思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进步。首先,拓展新思路。抓党建要摆脱“偏离经济建设抓党建,就党建抓党建”等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干部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积极探索创新。其次,办法要多。一是在活动方式上,要改变长期以来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自我体系、自我封闭、上下不沟通,横向不联系的陈旧活动方式,既要拓宽思想,开阔视野,加强上下的纵向联系,做到上下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是在工作手段上,要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管理中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超前性、科学性、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现代科学管理思想、科学方式和生动活泼的基层工作新路子;三是创新督查机制,要将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抽样督查与全面督查、专项督查与重点督查结合起来,强化督查力度,切实改变少数单位把党建工作作为“软任务”,随便应付了事的状况;四是创建多维激励机制,突破单一的物资激励或精神激励的模式,将物资激励与精神激励、近期激励与长远激励、直接激励与间接激励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部门抓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办实事好事的举措来聚民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口碑如何,就要看是否为农民群众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工作是否取得了实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建活动与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赋予党建活动新的内涵,力求解决具体问题,取得看得见的变化,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基层党建活动要求精勿滥,求实避虚,主题鲜明,内容鲜活,贴近群众,让群众在农村基层党建各项活动中得到实惠,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好评,党组织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参考文献:

[1]王乃波著.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1

[2]光华.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J】唯实,2009.8-9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少数经济发展滞后、各项工作落后的行政村,问题沉淀,矛盾重重,成了“集体经济没实力、社会服务没能力、公益事业没财力、干部工作没魄力”的薄弱村,农村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难点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农民收入提高难。时下,部分地区农户增产不增收的现状值得重视,特别是一些纯农户,单靠耕种,收入微薄。一些村在引导农民致富上没路子,少招子,加之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多种经营生产也容易大起大落,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熟“水性”,实际收入有限。

二是公益事业兴办难。少数村由于集体收入匮乏、财务管理不严、非生产性开支失控等原因,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甚至债务累累,导致修桥、铺路、改水等公益事业缺少必要的财力。加之一些村农民经济上并不宽裕,对频繁实施的有线电视村、电话村、自来水村等达标升级活动热情不高,使村干部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三是村政村务公开难。少数地方村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主要问题是村务公开不规范,没有形成正常的工作制度。有的迫于上级检查,应付了事;有的公开栏虽然比较气派,但里面没有多少实质的内容;有的干脆写一张纸,往墙上一贴,日晒雨淋,很快就无影无踪,群众对此有不满情绪。

四是调处民事纠纷难。一些农户因子女抚养、老人赡养、邻里争端、夫妻不和、婆媳反目、界址划分、建房规划等问题,发生了纠纷。这些纠纷如果不妥善钝化处置,有可能激化矛盾。少数村干部思想麻痹,或是得过且过,调处不力,或是随意表态,不秉公办事,结果使本该能够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日趋复杂,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当前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1、道路建设问题。2、饮水问题。3、教育问题。4、水利设施建设问题。5、农村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及收费问题。6、生产资料价格。7、粮食保护价格问题。8、农业科技下乡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9、村级领导班子后备力量建设问题。

对于农村涌现出的这些难点问题,要抓住一个,解决一个,以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理清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致力于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当前,解决农村难点问题,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方面以强班子为主体,形成凝聚力,擦亮干部“正衣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是新形势下解决农村难点问题的保证。一是在支部建设方面,一班人要具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有群众观念;团结一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执行“”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二是在村民自治方面,实行民主选举,将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人选进村委会;实行民主决策,崐遇事多和群众商量,注意听取多方面意见;实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实行民主监督,村干部办事有章法,行为有约束,工作有考核。三是在干部素质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摔打和锻炼干部,向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解决农村各种难点问题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增强工作能力。

二方面以抓热点为关键,增强战斗力,架设干群“连心桥”。必须坚持以狠抓农村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村级班子整体服务功能,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来考虑,把群众的建议和呼声作为工作的关键来对待,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当前,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村务公开。规范公开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建设项目、农民负担项目、宅基地审批和使用、专业承包发包、以资代劳数的安排和使用、公共工程任务、村办经济实体和村办企业运作及资产使用、村干部任期工作目标和报酬等等;规范公开时间,最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规范公开形式,通过公开栏、有线广播、召集有关会议、书面发函等多种形式公开;同时要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狠抓落实。二是农民负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教育农民充分认识必要的上缴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要积极主动地缴纳;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对代收代缴费用及时向群众讲清楚,让农民交得放心,交得明白;教育村干部,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公益事业。要从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出发,在村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地兴办公益事业,让农民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方面以促增收为目标,加大号召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搞好农村的各项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理清工作思路,制订发展规划,牢牢抓住发展经济这根主线,不断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增收,稳步向现代化农村迈进。首先,围绕市场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做到“户户有项目、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业业有龙头”,具体为:围绕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围绕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优化作物布局;围绕增加收入渠道,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围绕产业化经营,调整优化流通结构。其次,抓好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大力招商引资,引凤筑巢,借鸡下蛋,以优惠条件吸引能人到本村经商办企兴业;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三产,搞好小集市贸易。

第四方面以树正气为重点,强化渗透力,构筑稳定“新堡垒”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要从讲正气的高度出发,把“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深入贯彻执行下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尽心尽力地解决好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社会稳定建立在人民群众顺心、满意的基础之上。在抓社会治安方面,围绕依法治村,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强化宣传,通过办培训班、开会等形式以案说法,对村民进行法制教育;强化基层综治网络建设,各各群防群治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在抓工作方面,引导干部群众自觉依法办事,按照正常渠道、程序反映问题;狠抓重点人头、重点时期、重点问题,特别是对集体上访,要把好村级第一道关口;发挥信息的作用,超前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研究定下来要为群众解决的事,必须抓紧办理,对一些过高或无理要求,要耐心说服当事人,使之能够顾全大局,停访息诉。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1、交通条件严重制约山区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

3、农业科技含量低,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

4生产资金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化无经济支撑。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在现有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基础上,积极创新农村生产方式,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逐步提高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业是农村的产业支撑,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江都市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化。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思路,建设农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市场,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工程,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对高效农业的贡献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一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支持和引导农技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合作组织,鼓励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类农业协会利用资金、信息等优势组建合作组织;坚持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不断完善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由简单的“抱团取暖”、节约成本式合作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鼓励农民以资产、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二是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实行联组发展、整村推进的办法,扩大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单体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三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切合实际的原则,使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规划相衔接,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二是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通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措施,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探索发展高效农业和农村“三大合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三、在农村支部书记培训中,应当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主要组织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和谐社会建设、廉政建设、村级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农村新任村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真正在思想、工作、作风上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四、当前情况下,绝大多数党员都能够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发展镇域经济和推动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少数党员思想困惑迷茫。新形势下,少数党员思想困惑,不能正确看待党员队伍的主流,对党内个别违法的领导干部以偏概全,对党的前途产生怀疑,甚至有的失去了信仰,丧失了政治荣誉感。极少数党员自觉不自觉接受了一些低级的、腐朽的、封建的迷信思想,背离了唯物主义,虽然经过镇党委政府的一再说服教育,有好转趋势,但仍有极少部分人不能从思想上根本转化过来,还有待党组织进一步教育感化。

(二)个别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一小部分党员的政治热情下降,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有的责任感不强,有事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为大多数百姓的利益着想,计较个人得失,有的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成为群众的“尾巴”,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三)少数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开展集体活动难。由于农村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各种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党员参与各类组织的活动增多,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形成了多样的社会观念和态度,个别农村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逐步淡化,参加组织生活态度不积极。另一方面,有技术的青年党员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也是开展集体活动难的一个因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地区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在农村基层工作中,需要我们从群众的所思、所盼找到工作结合点、突破口,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党组织建设新路子。

(一)选准突破口,切实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度。

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同时加强日常教育管理,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来抓。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要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工程,以把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训成党员为重点,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通过产业中党员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更多的经营者加入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影响。探索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党员目标管理等制度,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对党员思想意识和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加强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手段。几年来,我镇不断创新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夯实发展基础,用电教来搭台,让经济唱戏,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教育、农村稳定和科技兴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党组织宣传阵地建设

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说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丰富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是我们基层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基层党组织应该依托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优秀党员事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党密切和群众的关系的要求,也是落实“以科学和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项基本任务,全面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

近几年,我镇党委很重视宣传阵地建设,全镇60个行政村,有20余个村建设了文化广场,群众不仅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搭建了平台。

(四)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形成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从源头上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在当前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抓好青年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解决农村党员结构老化和活力不足的问题。在发展中注重优先发展思想素质好,带头能力强,有一定致富能力和影响力的党员。二是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党组织要对党员实施有效监督,建立与党员从业变化、流动状况等相适应的监督体系,使党员能够与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积极参与党内活动,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既鼓励党员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和镇域经济发展差别合理流动,选择自己从业领域,又要建立规范有序、联系紧密的管理格局。确立以流入地为主,流入地流出地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联络机构,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直接参与流入地党组织活动。

五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要制度化,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2.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以基层党支部书记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来贯彻落实。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他是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是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抓住了这个“龙头”,才能带动“全身”。因此,必须下工夫建设好“一把手”队伍。培养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对于有效地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激活村级经济,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培养选拔“双强”村干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办事公道正派,党员和群众拥护为基本条件,同时要体现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把那些有能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3.抓机制,全面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制约机制是一个包括制度规范、监督措施、惩戒手段三个部分的系统工程,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善用惩戒手段,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纠;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第一,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组织和纪委的作用,用党的纪律约束村级党员干部。第二,要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第三,要努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比较齐全的村规民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第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建功立业。要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公布于众,让村民来监督、评判村干部。要制定考核奖罚办法,联绩计酬,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充满活力的机制。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1篇

一、支部组织得力,党员参学积极

村党支部对本次党员春训非常重视,决定把一年一度的党员春训当作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整顿党员队伍的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采取得力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参学对象参加春训活动,确保了参训率。本次应参训对象有33人,其中在外地上班、打工请假的3人,临时请事假的2人,实际参加培训的28人,参训率达84.8%。广大党员克服种种困难,按时参加春训,特别是一些已退休的老党员不畏寒冷,甚至带病坚持参加。如老党员万同新同志已经76高龄,大清早就赶到会议室参加集中培训,自始至终参加各项议程,现已75岁的周亮照同志虽有病在身,但仍带病坚持参加,并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良好的建议,体现了老党员党性,守纪律,顾大局的高尚品格。

二、联系本村实际情况突出主题,成效明显:

(一)实扎稳打抓党建,畅所欲言落实处

会上由支部书记皮青山同志专门组织学习了“三个代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思想和相关政策。联系新时期的形势讲叙了在当前做好支部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学习党的思想理论的同时,皮青山同志紧密联系本村实际,例举学习本村肖立贤、李科生等党员同志发展第三产业利用办个体销售、建渔家乐等形式带头创业致富的实例。与全体党员一道讨论分析村里的经济建设现状和以后发展带活经济的出路问题,号召全体党员同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致富创业。

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李杰同志就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紧密联系当前全国“三农”基本情况以及本村农业生产、就业和经济现状与全体党员共同交流学习,号召大家在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式下要认清形势,把握好中央对与农村的政策契机,迎难而上看准市场形势,带领村民搞好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增收。

(二)村务工作大会审议,发展重点共同商讨,审时度势推进经济建设

皮青山同志还就向南村村支两委2010年的社会经济工作情况、2010年的工作计划和设想向大会做了报告,并提请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审议。

2010年,向南村村支两委本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齐心协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在各方面的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村支两委合全村之力在抗冰救灾工作中有效地挽救了村民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认真组织,严格选举程序,成功地选举产生了向南村新一届以皮青山同志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两委成员;在农业生产设施和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2400米主排沟、3座电排和400米水渠疏洗及18亩土地改造工作,完成村级高标准水泥路1600米,修善村级砂石路2公里;申报了“省级生态村”项目并通过了益阳市环保局审查;基本完成了税改和土地承包面积调整工作;引进了“生物肥料厂”在村投资办厂;荣获“省五个好村党组织”、“综治行进村”、“计生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

2010年,将举全村之力重点做好经济建设工作:完成“生物肥料厂”和“南瓜淀粉加工厂”的进资投产、迅速结束土地面积调整、搞好扶持甘蔗种植工作;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搞好李科生同志“渔家乐”和“农家乐”的开办试点工作;完成五队居民线道路硬化、省道(s202)旁农田主排沟硬化等设施建设;力争省级国有土地平整项目,进行原农场分场一队莲湖改造建设。

听完工作报告,全体党员对村支两委的工作务实精神和取得的成绩纷纷表示赞扬,与会的镇领导也对我村以往在组织建设,村级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的全体同志一致表示,将坚决按照镇党委的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招商引资活经济,聚精会神搞建设,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促进我镇的和谐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贡献力量。

(三)民主评议讲实际,开门见山忌空话

通过民主评议工作,达到了纯洁党员队伍,增强党员先进性的目的。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党支部切实抓好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了深入、广泛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评议中,党员不搞一团和气,不走过场,针对支部成员和支部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意见中肯,批评有理有节,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开门见山。使广大党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领会到在抓好学习的同时,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开拓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创新的精神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党性观念、能力水平得以提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了头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责任感和紧迫感普遍增强,对党在农村的政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习认真,纪律严肃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2篇

一、抓班子,强队伍,拓展党建工作新思路

一方面,村党支部紧抓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不放松。 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充分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建服务民生活动、 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两学一做” “四联两聚”“以案促改”等系列教育活动,强化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了一支团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支部班子。 另一方面,村党支部紧抓制度管理规范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员队伍的发展管理,做到工作有计划、有督促、有检查、有总结,建设了一支执行力强的党员队伍。坚持“三会一课” 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务公开制,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民主选举和党员议事制、党员评议干部制度等,制订和完善了本村党员干部学习管理制度,并在三务公开、三资管理等方面都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程序办理,建设一支政策性强的党员队伍; 强化党员发展工作, 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标准, 注重对返乡大中专学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培养吸收,建设了一支具有活力的创新性党员队伍,实现了全村党员始终保持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作风不散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惠民生,调结构,打通村民增收快车道

一方面,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工作,统筹党建工作与民生工作,建立党员干部值班制度,利用党建服务民生基本平台,开展惠民 助民服务工作,先后办理惠民实事10件,解决矛盾纠纷18件,答复各类政策咨询100件, 并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增强了透明公信力,受到了群众 的广泛好评。同时,村党支部对于妇幼老弱及贫困群体重点关注,开展党员帮扶困难对接工作,对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全面进行帮扶照顾,对于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五保户和贫困户,更是实施党员一对一帮扶。截止目前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95人,其中实现稳定脱贫17户49人,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安排政府公益岗和企业购岗16人,使每户贫困户都有稳定增收渠道,让党组织的温暖不遗漏每一村民,不放弃每一村民。 另一方面,村党支部深刻考虑到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困难。一是引导村民外出经商务工的良好势头, 进一步增强服务工作,架起外出与在家人员连心桥,让外出人员能及时了解家里情况,安心在外创业,全村外出经商务工从业人员超过 860 人,近300户,年带回资金逾 2000万元,户均纯收入达到了7万以上。再者,村党组织在外出人员快速致富的同时,不忘切实考虑在家务农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最基础的农业生产方面,以保证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种植增加科技投入连年丰产高产为基础,通过不断地走访调研考察,拓 展视野,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产业调整的新方向,确定了以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思路,成立了兴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和托管土地1800余亩,实行区域化种植,统一耕种管理,使传统低效益农业向现代高收益农业的转型显现了巨大的经济效果,有力地助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投资8000余万元的卢园扶贫基地为依托,建成了以乡村旅游、采摘、休闲观光为主的现代农业,吸收我村贫困人口去卢园和兴洋农机合作社就近务工,增加收入,达到了稳定增收脱贫。

三、治环境,美精神,构建宜居新农村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3篇

村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一)

尊敬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村官,作为一名员,现在就把我一季度的思想汇报给党组织。担任某村的村官,对于刚走出学校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更给了我学习的好机会。我的首要工作就是熟悉基层情。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就为顺利开展工作做好了准备,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本村,扎根到农村,设身处地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工作已经一年了,让我学到很多工作方法,懂得了为人处事的方式。其中有喜也有乐,值得思考的东西也是很多的,下面就是我的工作感悟。

一、坚定信念,扎根农村

有很多的人曾经问过我一个动机的问题:念了这么多年的书,终于大学毕业为何还要回到农村来工作?这个问题我也曾不止一次问自己,在组织体检、岗前培训的时候也曾经在犹豫,国家一系列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带给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我村现在是市扶贫村的建设试点村,给了我很多学习和实践的经验。与村两委一起参与修水泥路,挖水渠,安装路灯,栽种绿化树木等等,在硬件上我村的环境达到了很大的改善,这让我和村两委有很大的成就感, 体现着村民们对我的认可。在内心的深处,坚定了我为村民办实事,努力工作的信念,更坚定我扎根农村,在农村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

二、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

在农村,对于村民来说无小事,在农村工作就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曾经有村民为说过你刚来能干什么,这我不可否认,工作伊始我的工作内容是学习:了解本村的实际的基本情况,学习农村的处事方式,学习处理农村问题的方法等。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快的优势,尽早的掌握在农村工作的一些技巧,才能服务村民,减少走弯路的可能。

去年年底开始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我每天都是骑着车很早就来到村里准备各项准备工作:登记选民、填写选民证、分发选民证、张贴每一个公告等。这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对农村、农民来说的意见大事村两委成员的换届。它决定着谁会成为村民们的大家长,为民办实事的好村官,我不敢马虎。在投票的过程严格按照《选举法》操作,从早上5点一直到晚上9点这根弦一刻也不敢放松。妇代会换届选举,是我第一次走进那么多的农户家中,不仅接触到了农村的大多数妇女,而且让她们知道了我。

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也并不算短,这是我的村官生涯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快乐笑声,有心酸的泪水,但这是我的选择,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过程,并不后悔!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大学生村官道路上再接再厉,描绘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最近村正在创建和谐新农村的示范村,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准备的。我拟定了本村的具体的创建章程和内容,并达到了村两委的认可。有丰富的娱乐生活。这才是符合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受农民们欢迎的新时代农村生活,在辛苦劳作了一天之后,简单的娱乐生活。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带领进行新农村建设,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改善农村种植结构,引进高产良种,尽可能的与科研单位结对子,帮助农民在土地上增收。

总结一年的工作历程,自己有艰辛,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家人的支持下努力到现在。但是努力的道路是曲折的,中间存在着很多艰难险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方面的学习村官工作方法、尝试适合本地的发展经验,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村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二)

敬爱的党组织:

我在三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中,从一名普通群众转变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青年学生蜕变成了一名基层干部。今天我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已经一年有余了,未来的几年间我将同村干部一道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三农方针政策,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胜利,做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一、明确责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然选择了大学生村官,我就应该为农民服务,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但是我也清楚农业的薄弱、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苦。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相比城镇而言,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因为薄弱,他们需要科学的种植方法,因为落后他们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因为贫苦他们需要脱贫致富的门路。如今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了,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伴随着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作为村官的我更加坚定信心,在全面理解三农政策的同时,合理利用优惠条件,把更好的技术用在农业,把更多的出路引向农村,把更好的实惠带给农民。

二、加强学习,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学习是青年干部生存和成长的需要,是卓有成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深植在新农村建设热土,首先要当一名学习型干部。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习三农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二是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勤劳朴实、诚实守信;三是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方式方法;四是向专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科学技术。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办事能力,进一步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践行,牢记宗旨,加强修养

虽然我是一名新党员,做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一名基层的年青干部,但是我自始至终都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中国7000万党员的形象。而在农村,农民更愿意看到是解民难,办民事的党员形象,所以我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切入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党的阳光照亮农村,把党的温暖洒向农民。

相信我们全体党员团结在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团结协作,锐意改革进取,明天的农村会更加繁荣富强,明天的农民会更加生活宽裕。

请组织批评指导。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村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三)

敬爱的党组织:

以前,我曾片面的理解为只要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多为群众办实事,就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能成为一名党员,但是,通过上一阶段认真学习及党的知识,以及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我才知道,我以前的想法与中国共产党一贯要求是不相符的,离党员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学习,使我对中国共产党从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清晰的认识了党的性质。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清楚了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搞清了我们党80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二是搞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是搞清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四是搞清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思想指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并领导我们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进入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趋势影响下,青年一代积极追求自我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入党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今天有6400多万人的庞大队伍,它是一个有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有牺牲精神和创造精神,是一个有非凡战斗力的坚强整体。党的纪律要求的目的是使党组织更有战斗力,使党员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征程上更有作为,而决不是碌碌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党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最宝贵财富,是党的事业取得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条思想路线得到一再肯定,继续指引我们的工作。它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宣言,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使中国在世界的文明史上创造了更加辉煌灿烂的成就。

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加入中共产党的新时代青年,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主席三个代表思想的有关知识,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党性观念,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我认识到,我们只有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显得充实亮丽而有意义。我们要勇于打破旧的框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我们要在时间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这两方面的结合统一成了我们创新进取的必要素质。我们在新的时代,确立人生目标,探索新的发展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指引我们工作、学习的一个标尺和砝码。

小时侯经常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新中国?这些问题全然不知,也不是我们那时候所想到的问题,我们唱着歌词,那是为了好听。但是,在我工作这十多年来,通过不断学习,以及身边党员同志的言传身教,使我更深一层次了解了党的性质、目标、方针政策。从对共产党的认识中可以看到,在党的纪律和组织框架内是适合个人的全面发展的。以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最终奋斗目标,加入共产党,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中去,在党的引导下,积极追求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更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把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同努力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我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清醒的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作贡献,为居民多做好事,当居民群众的贴心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重、自醒、自警、自立,经常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努力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技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工作积极主动,有条理,有办法,有原则,有创新。注重加强和群众的联系,办事让领导放心,让群众信任。

此致

敬礼!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4篇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巩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作深入剖析,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机制,采取适宜对策,使农村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大局相适应,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同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农村党员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党员发展缓慢,老龄化严重。50到70年展起来的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党员发展呈急剧下降趋势,党员形成断层,后继乏人,有些村出现了“5个党员7颗牙”的现象,一些工作的开展全凭“吃老本”。就鱼化地区农村而言,1978年以前发展的农村党员占59.8%,5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占全办农村党员的42%,而35岁以下的仅占11.7%。

农村党员比例偏低,示范作用不明显。农村总人口中党员比例比较低,村干部中党员比例相对较少。鱼化寨街道农村党员占农村总人口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20个村村委会党员干部占村委会干部总数46%,其中,9个村委会主任不是党员。

农村政治资源几近垄断,家族化特性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以及待开发的地区,由于受政治、经济方面利益的驱使,一些村出现发展党员向本家族成员倾斜的现象,要么清一色姓李,要么清一色姓张,要么清一色的亲戚朋友,其实质是以发展党员之名,行政治、经济资源垄断之实,以达到个人利益目的。

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削弱,权力边缘化。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渐行渐进的实施过程中,农村两委会的民意基础、权力来源发生了变化,出现“书记管党务,村长管村务”的片面认识,不仅导致两委会工作两张皮,关系不和谐,党组织核心地位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且,随着群众依靠主体的转移,导致个别支部正常的组织活动得不到支持,领导作用无从发挥,经费得不到保证。

客观剖析根源不容忽视

通过工作实践和认真总结,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评价是体制或工作引发的,而是在时代不断变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必须让我们深思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趋向多元化。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受当时客观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相对比较单一,比较集中。农民群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在当时条件下,人们的信仰追求就是又红又专。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通讯、信息、服务等行业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活力区域更加广泛。受外界因素冲击,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必然,人们较难形成单一的信仰和追求。

二是农村政治资源的相对垄断,是导致党员发展缓慢的根源。之所以一些村党组织不发展党员,怕发展党员,重要原因就是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疑虑重重,危及小集团利益。即便是发展党员,也往往只发展自己家族成员,非家族成员就会受到排斥。由于党员家族垄断,非利益集团的人选在党员大会上很难通过表决。在个别村组织开展工作时,要求上报发展对象,支部书记讲:我看全村只有我老婆最符合条件。有些村青年入党申请书上交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见组织回音,极大地挫伤了青年的积极性。所有这些,使农村党员发展“出必吾家”,以人论事,以人划届,往往会忽视和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极大的削弱了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三是党的宣传阵地、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影响力弱化。我们始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就是因为时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一个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做思想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表现在态度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形式结合也不紧密,入户次数少了,与群众促膝谈心的时间少了,也造成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事业,党的工作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甚至少数党员对党的要求、党的知识一知半解,很少参与组织生活,游离在组织之外。同时,我们看到,社会上一些其它组织为达到利益目的,几十次,成百次的做群众工作,迅速壮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付出高于现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予以强化,不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形势下的新观点、新表现、新做法,扩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提高党的威信。

四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我们党一直以来,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光辉形象,这是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的共同努力铸就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少数党员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出现退坡,作风散漫,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把自己看作一名党员,更没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的党员甚至连一名普通老百姓的素质都不如。党员上访闹事,党员私占宅基地,党员打架骂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免疫力不强,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沦落为腐败分子,成为党员队伍的害群之马。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削弱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威信,使少数群众产生信任危机,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五是经济转轨时期政策衔接转换的不顺畅造成的问题,使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偏见和误解。在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转变没有跟进,缺乏统一的协调,往往会出现管理上的盲区,事无人管。加之,一些制定政策的部门缺乏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导致“政出多门”,甚至有些政策相互矛盾,给群众答疑解惑带来了诸多不变和困难,造成群众的不理解,使群众对党和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偏见和误解,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改变被动局面刻不容缓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地区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在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不仅从群众的所思、所盼初步找到了工作结合点、突破口,而且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党组织建设新路子。

一、通过深化驻村指导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指导员成为农村工作的播种机、宣传队。近几年来,雁塔区委提出“指导员、工作队、办实事、多开会”的十二字工作方法,对农村工作有了很大促进,特别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委会团结,解决村组实际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从机关干部中挑选27名优秀青年和科级干部,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赋予“参与党务、指导村务”的工作职责,制定九项制度,明确驻村指导员下村要干什么,怎么干。指导员每周必须有两个半天在村上工作,入户率要达到100%。在村组研究重大事项时,能按照党工委的要求和统一安排,积极督促落实《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农村干部月例会制度》、《两委会主要干部每月一次碰头会制度》、《一事一议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会主席制度》等,在会前、会中加强指导、监督与协调,会后督促严格按会议决议落实,规范了两委会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我们本着锻炼干部,加强培养的原则,在处理一些急事、难事中,指导员全程参与,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干部能力。这样,驻村指导员长期在村组工作,对各村乃至各户情况吃得准,摸得透,能及时和两委会沟通,化解矛盾。驻村指导员实现了由“机关人”向“村组人”的转变,很多群众有问题、有困难找指导员就能解决,对村组工作不满意,村民之间有矛盾,找指导员就能主持公道,群众对指导员信任了,村干部对指导员也从原来的不支持,转变为相信依靠指导员,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街村两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党和政府各项决策在农村顺利实施,而且有利于教育引导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通过充分发挥街道党校阵地作用,构建由村党支部和街道党校党支部发展党员双平台,提高党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竞争力。优秀人才是党执政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靠的是人才,巩固执政地位也必须靠人才。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中蕴藏着大量的政治资源。一方面是农村存在很大一批有着很高政治热情的有志青年,他们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高,民主意识强,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较为强烈。但是,传统政治体制不能很好的为他们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和机会,政治资源垄断现象客观上又剥夺了他们“公平进步”的机会,使这些青年远离党组织。另一方面,农村还有一批在事业上干出了成绩,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基础,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发挥了主要作用的优秀青年,但这些青年政治热情不高。对此,我们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起初,通过下达任务的方式,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效果不明显。通过进一步思考,试行几个村成立一个党支部进行党员发展试点,仍脱离不了家族势力的影响。在市委党校参加学习班成立临时党支部时,给予了我们很大启发,能否在街道党校也成立党支部,选拔农村青年进行中长期培训,通过街道党校党支部发展党员。对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围绕这个思路,全面展开研究、论证,特别是在招生、组织教学、学员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考虑到党员发展时限要求,最终确定街道党校学制为两年,分为四个学期,并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办公开招考、统一考试,通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综合评定等环节,严格筛选,真正把地区优秀青年吸收到党校中来。第一期从280名农村青年中选拔出79名进入党校学习。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除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外,还增加了科室实习、村组实践、挂职锻炼,开设了各种实用性强的理论课程,从各个方面提高学员素质。在学员学习期间,我们及时将优秀青年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培养,经过一年的锻炼后,对符合条件的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的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在村党支部。这不但改变了原有的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唯一模式,开通了街道党校党支部发展党员的第二通道,而且为我们党在农村培养储备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具有竞争知识和竞争意识的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也为农村干部队伍引入了竞争机制。一期79名学员中已发展党员50名,在去年换届选举中,党校学员有5名进入村级两委会班子,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3名,另有12名进入村级各种组织。通过街道党校不仅仅加强了党员发展,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把农村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聚集在党的周围,提升党员队伍整体形象,进一步拉近地区青年与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农村党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5篇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努力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1)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着眼和落脚于保证广大农村群众为实现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防止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要防止就经济抓经济、忽视基层组织建设的倾向。(3)抓住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的领导核心作用。(3)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配套地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以强化党支部领导班子功能为重点,同时搞好村委会、经济合作社、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建设。(4)要在改革和发展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提高,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不断提高农村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包括乡镇、村两级。*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努力实现“五好”的目标要求:①建设一个好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书记,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②培养一支好队伍,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员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③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④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把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户承包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⑤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体现民主管理原则,保证工作有效运转,使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五好”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建设好领导班子,特别是选配好支部书记是关键;培养造就好队伍是基础;选准一条经济发展的好路子是动力;健全一套好制度是保证。五个方面共同体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年10月,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乡镇党委建设“六好”的目标要求:①选配一个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团结合作、战斗力强的好班子,能力强的乡镇党委书记。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群众拥护的好乡镇干部队伍。③选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好路子。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好制度。⑤保持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好作风。⑥形成一个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好的工作格局。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工作方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决定着农村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顺利完成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在反映情况、安排工作、决定问题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依据本乡镇、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处理问题。决不能搞虚假浮夸,不切合实际的那一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在决定本乡镇村的重大事情时,向群众商量,布置工作任务要向群众讲清道理。要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要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常地、广泛地征求和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实行民主管理。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实施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见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事的做法。要实行村务公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乡镇、村的重大问题,要采取适当方式定期向群众公开。(如村里新上的经济项目、征用土地和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提留统筹方案及其他农民负担、集体土地和经营实体的承包、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和工资奖金功绩过失及其他公共事务等等)通过村务、政务公开,切实加强民主监督。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领导班子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凡属重要问题,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有章理事,依法办事。要依据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各项工作,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在村一级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年终总结报告制度;财务管理、审计制度;村务公开、监督制度等等。各项制度建立以后,要认真抓紧落实,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要通过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帮助和带动农村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农民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自己要首先做好。要发动党员和干部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分析群众的思想状况,掌握群众的思想动向,化解矛盾,把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组织党员和群众学习农村科技知识,应用科技发展经济。要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根据其他基层组织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各项工作要统筹安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抓好落实。

乡镇应当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县镇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一般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有正式党员三名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三名的,可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五十名的村,或党员人数虽不足五十名,但村办企业具备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村,应工作需要,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党员人数一百名以上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村党委由乡党委领导。村党支部、总支部和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县以上有关部门驻乡镇的单位,应当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除中央另有规定的以外,这些党组织由乡镇党委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