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区科技经信局为2019年机构改革新组建的政府组成部门,由原区经信委和区科技局合并组建为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是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十大工程部门之一,主要承担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职责。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情况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文件精神,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任务:

1、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五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聚焦科技项目、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科技扶贫工作落实。一是制定有关政策。先后制定了《区“十三五”科技扶贫规划》、《区“十三五”信息扶贫规划》、《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二是全面落实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科技扶贫项目49项,扶持资金224万元,项目涉及植物新品种开发、茶叶质量安全、高效种植技术示范、“五个一”主导产业技术提升等。项目实施有的以贫困村承担实施,以此壮大集体经济,大部分以企业、合作社牵头,通过“企业(合作社)+科技+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以劳务用工、园地入股、产品销售等形式,带动贫困户456户,户均增收2900余元。三是开展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行动。自2017年起,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38名,共向48个村选派了科技特派员,其中19个省级贫困村全覆盖,组建了皖南山区、太平猴魁茶和全江腌腊肉制品精深加工三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达到聚集人才、开展培训服务、指导村级产业发展,引进推广新技术32项、示范新品种40个、新建示范基地5800余亩。

2、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电信公司:五年来,一是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和4G覆盖。光网能力大幅提升,行政村光纤到达率为100%,自然村光纤到达率为99.5%,出口带宽翻番,带宽总量达到400G;无线能力快速增强,建成800M4G网络,4G信号100%覆盖了全区集镇、行政村,高速、全部3A以上景点100%覆盖,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4G覆盖人口数达93%。尤其重视贫困村的网络建设工作,累计在基站建设、FTTH补盲方面累计投资368.87万,助力贫困村脱贫攻坚。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及村委会WIFI。全力支持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道路拓宽改道任务,协助提升我区乡村面貌,充分发挥和利用电信行业网络优势,实现区村级79个行政村无线WIFI全覆盖。为村委及办事村民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助力村委会信息扶贫攻坚。对19个贫困村,每个村赠送1条百兆宽带和iTV,免收安装和使用费。三是精准扶贫-信息入户。自2017年起,为配合市政府开展“精准扶贫-信息入户”行动,加强贫困户信息化建设,实现宣传渠道畅通,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产业扶持清单、生产技术实现点对点传播,市扶贫办与中国电信分公司联合实施“精准扶贫-信息入户”工程。截止今年10月,共完成1098户在册贫困户iTV的安装调试工作,并全部通过验收。在电信普遍服务的基础上给扶贫户带来真实惠,让扶贫户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四是赠送“致富包”。贫困人口手机用户免费赠送“致富包”,手机每月免费享受1G国内流量和100分钟国内通话,截止今年10月,共计赠送1377户。移动公司:强力推进信息化扶贫工作,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光网络和移动网络建设,共投入19个贫困村基站建设资金363万,投入宽带建设231万(不含主干电路建设投资),改善了贫困村通话、上网质量,为贫困地区产业信息化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信息化基础。投入60万建成703个点的云监控,其中直接投入贫困村11.4万建成133个点,织密了平安乡村安全防空网。投入5G基站建设投资2150万,为今后信息化运用和社会综合治理打下良好基础。联通公司:累计投资1500万元,建设4G基站135座,累计完成架设各类光缆1950皮长公里、宽带覆盖1.8万户。实现行政村信号覆盖率97.6%,自然村信号覆盖率91.6%,区境内的各景点、高速公路实现全线中国联通信号的无缝覆盖。2019年,积极按照国务院要求开展提速降费工作,宽带提速至100M,通信费下降约30%。

(二)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任务落实情况

三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圆满完成交办的扶贫工作任务:一是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实施科技扶贫,实施科技扶贫项目27项,资金127万元,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7场次、培训贫困人群506人。二是全面落实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会同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农水局、区扶贫开发局共同选派19名科技特派员,与19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实现全区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主要目标任务是:开展技术培训、推广一批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帮扶带动一批贫困户,通过全面落实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共引进新技术新品种30项(个),帮扶贫困户124户,增加收入49.2万元。三是持续推进信息化扶贫工作。积极推进光纤网络和4G网络普遍覆盖,督促通信三大运营商认真抓好“双基”建设方面网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对全区贫困村中移动信号覆盖较弱的自然村,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在实现行政村光纤、4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网络深度覆盖,优化网络服务质量,贯彻落实提速降费政策,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

(三)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

对照《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黄扶贫〔2020〕4号)文件精神,本单位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任务:一是科技项目助力扶贫工作。组织实施2020年区本级科技扶贫项目9项,安排项目资金50万元,占本年度科技项目经费63.29%。项目涉及植物新品种引种示范、高效种植技术示范、农旅结合、农村电商、林下经济等。通过项目实施可带动63户贫困户增收。二是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行动。加强对19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管理,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引导每位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6户贫困户,并按照“一村一产业”的要求,开展精准扶贫。积极筹集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22万元,年初对19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进行考核,表彰了2019年度优秀科技特派员7名,并按考核等次下拨结对服务的贫困村专项资金补助11万元。目前正有序推进2020年度科技特派员考核工作,将依据考核结果,给予科技特派员所服务的村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全面落实信息化扶贫年度目标。组织三大通信运营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强力推进信息化扶贫工作,重点加快贫困地区光纤网络和移动网络建设,截至10月底,共计投入资金995万元(其中:移动425万元,电信310万元,联通260万元),农村偏远地区FTTH补盲35个点位共计新增宽带端口280多个,改善贫困村通话、手机上网质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成iTV信息入户1098户,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继续推出扶贫致富视频应用、赠送“致富包”、示范应用钉钉管理平台等特色服务。降低信息资费门槛,让贫困群众共享信息生活。四是为乡村疫情防控提供信息化支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把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知识等信息及时地、不间断地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中国电信在区主城区、太平湖镇、新明乡等多地开通55处天翼大喇叭,乡镇、村领导可通过手机一键喊话,实时指挥调度防疫工作,打通防控疫情信息传达的最后一公里,传递防疫强音。五是做好光纤和4G网络的汛期维护工作。今年7月6日洪灾,通信设施受损严重,所有乡镇通信设施均不同程度受损,据不完全统计:光缆中断16处,约21.7皮长公里;杆路损毁112根,杆程7.1公里;设备退服32处,影响用户3000户;预估总体损失约260万元。洪灾发生后,三大通信运营商秉承“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所有对外服务单位全部坚守岗位,全力保障线上线下服务畅通。本着“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仅用2天时间,完成了所有的中断线路的接续工作,所有退服设备正常运转,信号恢复正常。六是在问题整改上求实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成效考核方面,虽无具体整改任务,但举一反三,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三、“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情况

根据全市“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部署,原区科技局定点联系帮扶谭家桥镇长罗村(贫困村)和甘棠镇凤凰村(非贫困村),12名党员和干部联系帮扶16户贫困户。原区经信委定点联系帮扶新丰乡安居村,10名党员和干部联系帮扶新丰乡盛洪村24户贫困户。2019年3月,新组建的区科技经信局调整为联系新丰乡安居村(贫困村)和甘棠镇凤凰村(非贫困村),截止目前,现有9干部联系帮扶16户贫困户。

(一)单位包村帮扶情况。五年来,每年不少于4次到新丰乡安居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调研。局主要领导带队赴安居村和凤凰村,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共同商讨帮扶计划、制定帮扶措施,制定了《区科技经信局“双包”工作计划》。通过摸排,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单位包村要求,切实强化帮扶工作,一是解决长罗村产业发展、新丰乡安居村、村道路户户通、油茶产业发展等资金缺口30余万元;二是聘请林业、果树、养蜂专家,对安居村油茶管护、雷竹高效栽培、板栗病虫害防治、中蜂新法饲养和渔业养殖等产业项目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并为他们建立长期服务关系提供支持;三是协调区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分别投资7万元、9.4万元,解决偏远地区通信不畅问题。四是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帮助解决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价值1万元。

(二)干部包户帮扶情况。五年来,坚持每月一次全员上门走访,认真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核实建档是否符合要求、家庭人口是否精准、程序是否规范、“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是否达标、十大工程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基础信息是否准确,同时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制定帮扶措施、宣传相关政策,力所能及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共落实产业扶贫18户、就业扶贫13户、教育资助2户、小额信贷扶贫15户,帮助销售农产品1.78万元,捐赠棉衣6件、棉被1床折款0.56万元,捐赠食品0.3万元。

四、2021年工作谋划情况

1、扎实开展科技扶贫。以科技项目和科技特派员为主抓手,继续实施科技项目扶贫行动和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中项目、技术、人才短板,支持其大力实施产业开发、短平快种养项目、新技术应用,深入推进科技扶贫。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为大家提供帮助。

2019年是全省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是打赢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攻坚的关键之年。为切实履行行业扶贫责任和定点帮扶任务,狠抓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根据婺源县委、婺源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婺字[2018]160号)、上饶市工信局党组关于印发《上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的通知(饶工信党字[2019]6号),结合我局职能和所挂点帮扶村实际,特制定以下扶贫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学习,精准掌握政策和常态化扶贫

1、深入学习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使命感,将抓好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及时传达学习上级脱贫攻坚有关会议精神,精准掌握扶贫相关政策,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政治站位,坚定脱贫攻坚目标。(责任领导:吕建新,胡九斤;责任股室:综合股、局扶贫工作队)

2、时时对照中央、省、市、县扶贫要求固强补缺,找差距,补齐认识短板,层层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做到脱贫攻坚常态化,不松懈、不断档,在脱贫攻坚路上不掉队。(责任领导:胡九斤;责任股室:局扶贫工作队)

3、定期召开局班子会,局全体干部职工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安排有关项目和资金支持,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责任领导:吕建新,胡九斤;责任股室:综合股、局扶贫工作队)

4、组织局定点帮扶村学习《扶贫论述摘编》,宣传脱贫攻坚方针政策、精准扶贫及精准脱贫工作方法等,提升帮扶和脱贫能。(责任领导:胡九斤;责任股室:局扶贫工作队)

二、 紧盯目标任务,全力推进行业扶贫

1、 会同县商务局协调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公司、县联通公司等单位推进网络扶贫行动,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促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进一步发展,增强贫困群体网络信息服务的获得感。(责任领导:胡永安;责任股室:信息化推进股)

2、及时了解和跟踪农村电信普遍服务工程项目,协同有关单位协调通信运营企业加大投资,加快光纤网络建设步伐,在确保网络覆盖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网络覆盖质量;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面向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优惠力度,鼓励推出扶贫专属资费优惠,减轻贫困群体宽带网络使用负担。(责任领导:胡永安;责任股室:信息化推进股)

3、协同有关单位统筹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贫困村创办扶贫车间,组织技能培训,就近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提高他们收入。(责任领导:程万里、王卫、叶朝阳;责任股室:企业协调和行业管理股、投资规划股、中小企业股)

4、积极支持乡镇、贫困村所在地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工作,在申报推荐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省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中给予适当倾斜,增强企业产业发展后劲。(责任领导:王卫、叶朝阳;责任股室:投资规划股、中小企业股)

5、积极支持乡镇、贫困村所在地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在推荐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中小企业人员培训中给予一定优先和指标倾斜,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和能力。(责任领导:叶朝阳;责任股室:中小企业股)

6、支持和鼓励乡镇、贫困村所在地中小企业创新、融合发展,做强做优,在融资担保,推荐申报省、 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省级示范专项中给予适当倾斜。(责任领导:程万里、胡永安;责任股室:企业协调和行业管理股、信息化推进股)

三、因人因村施策,扎实做好定点帮扶

1、会同所在乡镇及村委会摸底情况,结合定点帮扶村及贫困户实际,制定2019年定点帮扶村扶贫计划,确保扶贫有序进行。(责任领导:胡九斤;责任股室:局扶贫工作队)

2、结合实际,进村入户宣传有关扶贫政策,加大精神方面扶贫力度,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对口帮扶贫困户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在思想上、精神方面有个潜移默化转变,有效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慢慢改掉一些陈规陋习和不良风俗,扶出他们的自信、志气、能力和内生动力。(责任领导:胡九斤;责任股室:局扶贫工作队以及各帮扶干部)

3、围绕“九大扶贫工程”,结合定点帮扶村及贫困户人员实际,继续协调相关牵头职能部门(单位)做好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安居、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扶贫,做到查漏补缺、固强补弱,把贫困户应享受的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全村所有贫困户和四类人员的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年内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贫困户,及时享受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确保年内争取计划完成脱贫7户15人,脱贫率达100%。(责任领导:胡九斤;责任股室:局扶贫工作队以及各帮扶干部)

4、继续做好社会力量参与定点帮扶村扶贫的宣传、引导,结合我局与企业联系较多的优势 ,积极引导和争取爱心企业对定点帮扶贫困人员捐资捐物、吸纳就业,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责任领导:局班子成员;责任股室:局各业务股室、局扶贫工作队以及各帮扶干部)

5、严格落实定点帮扶制度,局驻村工作队必须坚持驻村开展帮扶、帮扶干部必须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宣传政策,做思想认识工作,了解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贫困户感受到我们帮扶干部的真心、真诚,信任我们、支持我们,自觉配合我们打好脱贫攻坚战。(责任领导:胡九斤;责任股室:局扶贫工作队以及各帮扶干部)

四、完善工作机制,抓好扶贫落实和问题整改

1、坚持学习、报告制度。利用每周一学习工作例会,组织学习上级有关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政策;报告每周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等。以便及时了解掌握上情、下情,不断推进扶贫工作。(责任领导:吕建新、胡九斤;责任股室:综合股、局扶贫工作队)

2、把党日主题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使帮扶对象感受温暖,增强脱贫信心,使帮扶干部不忘初心,牢记党的执政使命和为民宗旨,不断改进作风,增强扶贫意识和责任心,进一步促进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领导:吕建新、胡九斤;责任股室:办公室、局扶贫工作队)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2014年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2.规模。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8249万人为基数(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见附件1)。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数的,可在国家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3.做法。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登记内容。《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见附件2),各省将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后的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

第二步: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办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导下,各县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各县负责制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由各省扶贫办负责,将录入数据在本省内试运行,并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3。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规模。按照“省负总责”的要求,由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本省贫困村规模,并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东部9省(市)贫困村识别规模原则上控制在行政村总数的15%左右;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中部10省原则上控制在20%左右;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12省(区、市)原则上控制在30%左右。

3.做法。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村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乡镇。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各省将该省确定的贫困村规模分解到县,各县将规模分解到乡镇。

第二步:初选对象。乡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导下,各县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方案,落实结对帮扶单位。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各省网络运行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全国网络运行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4。

四、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建档立卡方法

国家已确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不再进行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资金绩效管理考核、片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并为扶贫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一)工作范围。包括832个贫困县(含680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贫困县和省定连片特困地区可结合本省实际,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二)监测内容。《贫困县监测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帮扶情况和扶贫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监测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三)数据监测及录入。县扶贫办每年负责填写《贫困县监测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2013年数据应于2014年10月底前完成录入并试运行,此后每年数据于次年2月底前完成更新。

五、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成立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级扶贫部门可设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抽调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此工作。

(二)强化宣传培训。各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行政村,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

(三)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开发、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负责省级规模分解、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市县两级工作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地市级负责协调服务和对县级相关工作的督促检查。县级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的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四)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

(五)保障工作条件。各级人民政府安排必要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材料印制、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网络系统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开发,提供各省使用,硬件由各省负责。

(六)严格督查考核。各地要按照“省抽查、县核查”的方法,开展专项督查,考核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国务院扶贫办将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组织核查,核查情况特别是准确率将列入2014年扶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励资金分配挂钩。

附件:

1.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2.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以产业增效、贫困对象脱贫致富为目标,科学识别我镇贫困人口,逐户落实扶持措施,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贫困对象的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加快扶贫开发步伐,为我镇更好更快地实现消除贫困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我镇申请贫户进行人均纯收入逐户进行登记调查,并做好测算,为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

2、坚持应保尽保、适进适退原则。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监管机制。让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做到应保尽保、适进适退的良好局面。形成科学的动态识别机制。

3、坚持集中决策、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坚持集体决策,做到识别对象准确无误。任何参与贫困人口识别工作的个人或集体(小组)都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确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让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在公平、公开、公正的氛围下进行。

三、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与范围。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9元(相当于2011年2650元不变价)的省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在全镇农村人口范围内开展贫困人口识别。

2、建档立卡规模。县分配我镇县建档立卡规模为4210人。

3、识别方法。采取规模控制,逐级分解。依据各村经济发展状况,参照统计部门掌握的贫困监测数据,确定各村委会建档立卡规模。贫困户识别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逐户调查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届时组织干部入户调查填写。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按照县里分解到本镇建档立卡规模,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各行政村(见附表1)。此项工作在2014年5月20日前完成。

第二步:宣传发动。各村(居)委会要严格贯彻落实扶贫办、镇委镇政府有关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召开由各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参加的宣传发动会议,并成立本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

第三步:初评提名。各村民小组要根据本村农户申请情况,召开初评提名会议,确定初评提名名单,上报村委会。

第四步:初选对象。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各行政村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建档规模,在2013年贫困人口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依各村民小组初评提名的名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政府审核。

第五步:公示公告。镇政府组织干部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逐户进行调查审核,确定全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10日前完成。

第六步:结对帮扶。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统一识别、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第七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干部制定对贫困户的帮扶计划。此项工作在2014年7月10日前完成。

第八步:填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干部等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此项工作在2014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政府组织人手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县扶贫办统一印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此项工作在2014年8月10日前完成。

第十步:联网运行。县扶贫办负责将录入数据在本县内试运行,并在2014年10月上旬完成。

第十一步:数据更新。每年年底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干部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四、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

2,规模。按照省政府原则确定给我县2011年一2020年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实施方案的行政村识别规模为4个村。

3、做法。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一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县扶贫办确定给我镇4个贫困村。

第二步:初选对象。各村要向群众宣传好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1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落实结对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干部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10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干部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10日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全县网络运行在2014年10月上旬完成,并于10底前将数据报送到省。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由镇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干部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五、保障措施

坚持扶贫开发到村到户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位、规模控制,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并从个中心办抽调人员,成立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等工作。各村委会要成立领导小组,加强指导协调,确保本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宣传培训。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召开会议,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结对帮扶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数据真实。

(三)明确责任分工。要按照上级要求,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宣传到位、组织到位、程序到位、落实到位,按时完成本级承担的建档立卡工作任务。

(四)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涉贫村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完善产业扶贫新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涉贫村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涉贫村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着力推动涉贫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着力推动涉贫村产品和服务融入市场。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动员社会各界扩大涉贫村产品和服务消费

1.引导州定点帮扶单位、包保责任单位、驻珲国企、宁波市奉化区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购买和协调销售贫困区农副产品,促进涉贫村特色产业输出。将“消费扶贫”纳入到扶贫日系列活动中,指导各乡镇、各部门推介涉贫村农特产品,推进涉贫村农产品与市场对接。注重“扶智扶志、智志双扶”,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技能教育和培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脱贫能力。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和培训,提升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能力,增强贫困人口走进市场、融入市场、利用市场的能力。将消费扶贫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各部门扶贫年度考核指标。开展促销活动解决市扶贫产品滞销问题。

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各乡镇、XX街道

2.组织财政预算单位采购涉贫村农副产品,在省财政厅指导下将本级财政预算单位信息导入“涉贫村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扶贫办

3.鼓励各级工会按照有关规定优先到涉贫村开展工会活动,在向会员发放节日福利、慰问品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各乡镇、XX街道

4.引导统战团体按规定到涉贫村开展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

责任单位:市委统战部,各乡镇、XX街道

5.根据涉贫村实际生产情况和市直机关局局属食堂需求,组织采购涉贫村农产品;局属单位、委托监管企业如需临时用工,优先从涉贫村聘用。

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各乡镇、XX街道

6.引导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优先从涉贫村聘用职工。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乡镇、XX街道

7.引导教育系统教职工通过爱心义买和扶贫募捐方式购买涉贫村优质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宣传、组织学校师生推介等方式,帮助扶贫村销售土特产品。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乡镇、XX街道

8.引导卫生系统机关、局直属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鼓励干部职工自发购买涉贫村产品和到涉贫村旅游。组织开展涉贫村农产品定向直供单位食堂活动,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

责任单位:市卫健局,各乡镇、XX街道

9.引导驻珲各金融机构通过线下对接,直接购买涉贫村农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客户资源优势,帮助涉贫村宣传和推介农产品。发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增强对涉贫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休闲农业等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各乡镇、XX街道

10.积极动员驻珲部队参加涉贫村农产品服务消费。向《国防》等杂志推介贫困村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人武部,各乡镇、XX街道

11.引导人力资源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对符合创业培训条件并且具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对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进行免费技工教育。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下,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乡镇、XX街道

12.推进“民企帮扶脱贫攻坚光彩行动”,引导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涉贫村产品和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各乡镇、XX街道

13.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参与消费扶贫,倡导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专长、优势和活动地域,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等方式,面向涉贫村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指导消费扶贫类社会组织在农产品加工、物流、养老、家电维修、技术培训等领域开展消费扶贫活动。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乡镇、XX街道

14.依托第二届全国百户农业企业进活动、第四届市优质特色农产品(浙江)宣传周活动,推动消费群体需求与涉贫村特色农产品衔接。大力宣传我市优质农产品和农耕文化,吸引城镇居民在节日期间走进农村,开展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景点推介,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指导各乡镇对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加强培训。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乡镇、XX街道

15.利用雪博会扶贫专区,推介、展示、销售特色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XX街道

16.协助上级团委举办市青年电商助力精准脱贫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宣传涉贫村特色产品,助力消费扶贫。

责任单位:团市委,各乡镇、XX街道

17.协助省妇联举办市巾帼特色产品销售活动,依托跨境电商平台,设立特色农产品展区,线上集中推介、展示、销售我市特色农产品,推动消费扶贫。

责任单位:市妇联,各乡镇、XX街道

18.深入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助推第一书记、村书记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开拓市场。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报道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和代言产品。在新时代e支部“第一书记代言”专栏,及时推送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视频和图文,拓展涉贫村农产品销售渠道。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各乡镇、XX街道

19.持续开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题专栏。对接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提供体现我市消费扶贫的新闻素材。组织市直媒体新媒体平台积极向国省州媒体推送我市涉贫村乡村旅游资源、旅游特色产品。利用产品图片、视频、二维码多点发力,广泛宣传涉贫村发展特色农产品,推介农产品品牌。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各乡镇、XX街道

(二)拓宽涉贫村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

20.继续提升乡村信息通信服务能力,为电商扶贫做好网络支撑。

责任单位:中国移动分公司,各乡镇、XX街道

21.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在基地建设、订单收购、新产品研发、低温冷藏库改造、生产工艺升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XX街道

22.通过参加展会展销、电子商务等渠道,推介和展示展销农特产品,扩大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额。

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各乡镇、XX街道

23.在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指导下,出台县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布局规划,形成以县级物流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为框架的三级物流网络。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各乡镇、XX街道

24.牵头协调电商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协助销售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乡镇、XX街道

25.推进邮政企业加大“一市一品”项目培育力度,实施分类管理,发展精品项目。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广“农产品+大同城”寄递服务模式。支持邮政企业培育“电商+寄递”扶贫项目,重点扶持涉贫村培育特色地方农产品品牌。启动“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农村服务网络。推进“邮政在乡”工程,按照稳定已建网点、扩大覆盖范围原则,完善“乡镇自营网点+村级服务站点”管理,持续推进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保障农村通邮、服务农村电商、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多功能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中国邮政市分公司,各乡镇、XX街道

(三)提升涉贫村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

26.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增强农产品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承诺农产品安全合格上市。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XX街道

27.针对我市区域发展特色和需求,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向乡镇转移转化。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乡镇、XX街道

28.2020年底前实现对涉贫村企业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在“质量月”“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配合开展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等品牌展示和推介活动。开展农村食品销售环节规范化建设工作。

责任单位:市市场局,各乡镇、XX街道

(四)促进涉贫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29.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提供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支持。

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各乡镇、XX街道

30.新(改)建乡村道路31.4公里。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各乡镇政府、XX街道办事处

31.计划支持5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纳入扶持范围的行政村每村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其中:中央级资金30万元、省级资金20万元)。积极争取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争取筹措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乡镇、XX街道

32.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支持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合理进行用地布局。强化用地指标保障,优先保障涉贫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挂账实用,统一核销,做好应保尽保。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XX街道

33.制定《残联2020年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残疾人稳定脱贫工作计划》;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掌握1-2门生产增收的技能;开展扶残助学工作,为贫困家庭残疾人子女接受中等教育发放扶残助学金。

责任单位:市残联,各乡镇、XX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担当。各责任部门按照分工要求协调相关部门(单位),落实具体推进措施,加强与涉贫村精准对接,针对消费扶贫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带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二)落实包保单位消费扶贫责任。各贫困村确保没有滞销扶贫产品;市直机关单位帮助指导包保的贫困村促销滞销扶贫产品,市直机关单位促销确有困难的由市政府统筹协调解决。非贫困村滞销农产品由各乡镇协调解决。

(三)建立调度考核机制。市发改局统筹协调市消费扶贫工作,加强推进情况调度,跟踪工作落实情况。各责任部门每月5日前将消费扶贫工作推进情况上报市发改局(上报材料包括《2020年市消费扶贫工作任务清单》、《2020年部门(单位)推销或采购涉贫村农产品情况清单》和相关合同、协议、交易凭证、活动图片、宣传截图等痕迹材料)。市扶贫办强化各乡镇、各部门消费扶贫工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扶贫绩效考评。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的老千生涯3”为你整理了这篇经信局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全市推进十大扶贫重点工程的总体要求,市经信局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扶贫工程建设,以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普及为重点,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联系和配合市有关部门,协调市内通信运营商,扎实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贫困地区通信网络服务能力,全市农村信息网络得到快速健康发展。2016年以来,各电信企业总投入20亿元用于农村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六安铁塔累计在农村地区新建基站411个,共享改造基站3555个,原定十三五末实现的建档立卡贫困村(442个)光纤通达率100%的目标任务,已于2017年底提前完成,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1814个)已达到光纤到村100%和无线网络覆盖100%,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

六安市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情况表

?

建设类别

2016年

2020年

新建基站

204个

411个

改造基站

628个

3555个

光纤到村

5个行政村未达

2017年已100%覆盖

宽带平均速率

12MB

125MB

宽带平均费用

101.96元/月

71.50元/月

?

?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网络延伸工程,推动农村宽带网络深度覆盖。成立了由市经信局牵头,基础电信企业、六安铁塔为成员单位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扶贫领导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电信企业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电子和信息化科,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举措,出台《六安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扶贫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关于印发2020年农村信息化扶贫工作计划的通知》,把“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水平”作为加快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组织电信企业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开展农村网络弱覆盖区域基站新建及改造工作,2020年电信企业共谋划了182个项目,深入推进网络覆盖向自然村延伸,提升电信普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二)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为广大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的网络。组织电信企业持续推广“信息入户”、“电信电视村”、“网络电视”等信息化应用,采用政府、通信企业费用共担的模式,推出为建档扶贫户提供免费的电信手机、宽带、电视业务等服务,每年为贫困户减免通信费用近2000万元;鼓励电信企业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宣传,建立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领域的网络化运营新模式,大大拓宽了黄大茶、黄芽茶等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渠道,让我市农村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全世界,为农民增收创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实施网络维护工程,确保农村网络平稳运行。围绕基站隐患处理、日常发电维护、基站改造升级等方面,要求电信企业建立农村网络使用和维护投诉受理工作机制,畅通面向农村用户投诉渠道,建立问题清单管理机制,妥善化解用户争议纠纷。加强对运维及代维人员的培训管理,不断提升农村故障处理能力。目前,农村网络故障平均修复时长已从2019年的8.6小时下降至3.4小时。

(四)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提升农村网络保障能力。组织电信企业密切关注各类自然灾害对农村通信设施的影响,对灾害多发地区,采取多重节点、多重路由、备用配置等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地区网络安全保障。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期间,组织各电信企业积极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实现重点区域、重要场所、关键线路通信100%畅通。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所有行政村均实现光纤和4G网络覆盖,但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网络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宽带网络在部分边远的山区、老山背洼仍有盲区。二是农村网络使用率相对不足,平均光网端口使用率48%左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下步打算

(一)加大投资力度。鼓励电信企业加大对贫困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重点向偏远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延伸,逐步提高偏远自然村的网络覆盖率。加大农村网络日常维护投入,提升通信网络运行质量水平,确保农村弱覆盖区域网络运行安全稳定。

(二)强化项目调度。持续开展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梳理全市在建农村信息化项目,制定项目开展情况表,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督促电信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紧盯建设难点、堵点,建立问题台账,定期盘点销号,全力推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自然村通信网络深度覆盖。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按照省、州委网信办要求,我部认真研究中央网信办等4部委印发的《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现提出我县本年度网络扶贫及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重点任务。

2018年10月25日全国网络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召开。在邛海宾馆全国网扶工作推进会上与结对帮扶我县的各大企业正式签订帮扶合作协议。签约项目紧紧围绕我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需求及我县脱贫发展的短板问题,项目涵盖贫困村为村政务平台建设、扶贫邮路、扶贫专区建设、易地移民集中点供销站建设,23个乡镇同镇信息平台建设,农产品包装推广销售,学校援建,捐资助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双师教学,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捐赠流动体检车、提供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将我县特色农副产品引入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网上特产馆、以购代销、培训电商人才、扩大网络销售,开办精准扶贫农民网校,大力宣传并推动开发我县优质的旅游文化资源等。

二、具体实施内容及工作重点任务

截止目前我县共达成网络扶贫结对帮扶合作意向**个,实现签约**个,签约项目资金**余万元。

1.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中国邮政集团2018年11月***邮政分公司分别在***沙马拉达乡甘主村、在冕山镇尔斯村、在两河口镇布曲洛村,共收购苦荞子**斤,价格为每斤2元,以高出市场价0.5元每斤的价格进行收购,为贫困户增收**元。

在苦荞粉销售方面,由***邮政分公司统一加工,搭建“邮乐网”网络信息平台,网上接单、统一配送、网络销售,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和帮扶脱贫的目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特色农特产品进城,助农增收致富,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在双十一期间在邮乐网上共销售**单苦荞粉。

2019年初,四川中邮保险,分别在***光明镇、***红莫镇、***依洛乡,共24个村,为贫困人口购买中邮禄禄通团体定期寿险A款共计3699人,占总人口的11.8%。2019年3月在***光明镇新喜村1名贫困意外死亡,中邮保险四川分公司补偿**元。

***原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从贫困户手中收购花椒在邮乐小店上进行销售,雇佣贫困户包装生产产品等形式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同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让农产品改头换面,打造成邮乐网上的品牌产品,通过邮乐小店销售***大红袍花椒,送到全国各地,从2019年9月2日至9月11日,十天的时间里共销售***单,销售金额达到**万余元,促进特色农特产品进城,助农增收致富。

下一步打算:

2020年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户的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贫困户增收。为贫困人口购买中邮禄禄通团体定期寿险A款。加大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合作,促进特色农产品进城,助农增收致富。

五八集团也于2018年11月20日到我县开展前期帮扶调研,12月20日到我县开展第一批帮扶活动将为我县捐赠38万元的电脑、图书、厨具、暖冬衣服200余套等学校急需物资;2019年5月12日,全县23乡镇58同镇站点全部开通并正式运营,涉及金额600余万元。2019年8月16日,“筑梦工程”公益夏令营,58公益邀请4名***新田小学学生前往北京进行为期5天的游学体验。从城市生活、大学教育、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多维度拓展乡村儿童的城市认知,为孩子们打造神奇的城市探索游学之旅。2019年12月,为我县思源实验学校捐赠图书8000余册,价值10万元。

2020年进一步,加强合作,应用好23个58同镇站点平台,用好本地招聘求职、房产交易、车辆交易、物品交易、求职、顺风车、土特产等重要信息,帮助我县贫困群众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求职、销售、交易等。

2.扎实推进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推动我县学校宽带接入和网络提速降费。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加强数据共享。

尚德机构,2018年12月27日,到我县免费培训第一期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400余人,涉及金额100余万圆,2019年7月底,第二期教师资格证免费培训40余人。

云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宋庆龄基金会于2018年12月10日到我县深化结对帮扶工作为全县69所学校捐赠1035万圆的云校教育设施;2019年7月1日,云校专家到我县培训66所中小学校(园)长、云平台管理员及骨干教师共计166人,全县学校云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全覆盖。截至2019年9月2日,云校通过教育信息化向他们输送了覆盖各个学段学科和版本的精品备授课资源100多万条、精品备课包5000多个、精品试题500多万道、精品微课资源一万多节。截至2019年9月2日,平台数据显示:喜德地区新增班级779个、教师1828人,学生26093人、家长19767人。自7月2日培训之日起,截至7月5日,喜德地区学校统计登录人数755人,浏览量46590。

沪江教育,2018年11月,在我县启动“互联网+教育”项目,采用网络研训模式,通过持续性的教师培训,提升我县教师教育理念及网络素养。助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15000多名学生1000余名教师在优质教育共享中受益。2019年10月,将实施“青椒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计划”和“互+计划”用互联网连接优质教育资源,帮助我县教学点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助力乡村教师持续成长。目前,已在***思源实验学校、李子中心校、李子晨光小学等5所学校实施。

人大附中已开通***红莫中学,***向荣中学,***圆梦学校初一到初三数学双师教学。

阿里巴巴松果公益达成合作意向,松果公益向***辖区内全部69所学校,每所学校投入3万元,捐赠价值200万的松果公益系列兴趣教育课程,***辖区内全部学校可在第二课堂等校内场合使用,2020年5月向***思源实验学校捐赠20台天猫精灵智能一体机。

好未来投入200万资源,为***学前教育阶段所覆盖幼儿园及教学点提供AI老师普通话教学,通过“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提供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在线课程资源、教学授备课系统。2018年好未来公益基金会联合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事业部,开发“AI老师”普通话“彝汉双语”系统,“AI老师”收集汉语和彝语语料库,融合语音测评、语音识别等AI技术。“AI老师”普通话教学系统适用于学前到小学各年级孩子,具有看、听、跟读、打分、排名等功能,电脑手机均可安装,操作简单方便,随时随地练习普通话,使用场景丰富。以生动的“双语+图片”的形式,实现语言学习从学前的干预到小学的巩固提升,让喜德彝族孩子更早的掌握普通话。目前,在项目正在全县69所中小学校实施。

中国电信对我县5所公立学校助力教育信息化,涉及金额200万圆,现已完成设施设备安装,2019年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凉山电信免费承建“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该项目为***幼教点免费安装106条宽带和为幼教点辅导员提供“流量卡”用于学普平台使用,目前已经发放“流量卡”364张,投入费用为56.4万元/年。该项目在6月2日,国扶办对喜德“学前学会普通话”专项检查,对喜德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2019年12月6日,向李子乡中心校捐赠教学仪器设备,价值伍万元。

下一步打算:充分利用各企业的网络资源,帮助我县教育系统应用互联网连接优质教育资源,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助力乡村教师持续成长。

3.积极开展网络公益扶贫

中国扶贫基金会顶梁柱公益保险于2018年投入105.933万元为我县3531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医保,已理赔73万余元;2019年投入111.42万元为我县369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医保,已进入理赔阶段。2019年8月4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到我县调研,将我县作为“宝护计划”大病救助项目试点县,投入150万资金,救助我县30名大病患者。目前已救助9名大病患者,救助资金共计42.75万元。

2020年进一步完成完成上一年顶梁柱111.42万保险理赔工作,完成剩余21名大病患者的救助。

马云基金会2018年12月投入700万资金,用于支持李子乡晨光小学食堂、宿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目前该项目已完工,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预投入1000万资金,建设我县寄宿制学校宿舍、餐厅。

4.加大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实施力度,扎实推进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项目。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会诊体系建设。

微医,2018年12月,在***政府及县卫计局的支持下,完成***光明镇和冕山镇两个精准扶贫接诊点建设,给偏远地区老百姓建立起一条便捷的就医通道。通过对当地村医的培训及远程指导,基层精准扶贫点可实现光明镇和冕山镇及周边村医与上级医院专家会诊、转诊及培训,精准地满足***基层百姓的就医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9年微医“互联网+健康扶贫”基本医疗保障项目,搭建县乡村三级智能医疗服务网络,市场价值约480万(包括1.县域互联网医院软件+硬件1套---约300万2.乡镇卫生院智能一体机1套、云巡诊车1台---约115万3.村级职能医务室设备10套---约37万4.本地持续运维服务人员2人---约30万.)。截止目前,已完成***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建设,捐赠一辆云巡诊车,完成光明镇卫生院、冕山镇卫生院、两河口卫生院、彝欣社区、斯古觉村、布曲洛村、呷多村、火觉莫村等13个远程会诊点建设,累计发放大屏一体机一台,巡诊包10个,读卡机10台,一体机10台。累计完成15名村医培训、25名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医生均能熟练使用设备设施。微医集团喜德工作组先后赴彝欣社区、马布村、甘祖村、波振村等15个村(社区)对当地贫困群众免费体检,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对我县450名贫困群众免费体检。

北京医院普天公司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免费进行心脑血管病防治筛查,减少贫困群众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提升当地群众健康水平。依托县政府指定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医务医院,完成针对全县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工作,年内完成不少于4000名患者的评估和管理工作;开展全人群健康宣教和医生能力建设,完成不少于100人次的医务人员培训;评估慢病管理模式减少因病返贫和致贫的效应、其他卫生经济学效应以及社会效应。

下一步打算: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为落实《X省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X市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2018-2020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每个脱贫摘帽县建成X个农业科技园区,X家以上“星创天地”。选派“三区”科技特派员X名,本地科技特派员X名以上(其中脱贫摘帽县X名),开展培训X万人次以上,转化或示范X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提升科技在脱贫防贫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的支撑能力,确保完成全市科技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重点任务

(一)因地制宜选派科技特派员。每个县组建至少X个科技服务团队,贫困村所在乡镇至少有X家科技服务站,年初签订服务协议。从市农业局、林业局、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组成2020年度“三区”科技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挥县级科技主管部门主动性,结合本县农业发展和扶贫脱贫任务,从本县农业科技园区、农林部门、职业学校、农技协会中选派本土专家,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选派技术能手,X个脱贫摘帽县共计选派X人以上(含每个县X名网络科技特派员)组成本地科技特派员队伍,保持贫困村全覆盖。积极扩大培训覆盖面和针对性,以对本地扶贫产业、特色产业中的企业、合作社、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培训为主,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和对口帮扶,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同时兼顾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有关贫困人员的培训,每半年开展X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技术培训,实事求是开展贫困人员培训,对培训中包含贫困人口的要做好登记。

(二)开展法人特派员结对帮扶工作。以落实科技部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鼓励从市重点农业科研院所、各县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星创天地等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园区、星创天地或基层组织等结对帮扶,围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产业发展咨询、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指导及培训、贫困地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贫困地区脱贫需求等方面服务。

(三)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对本县特色扶贫产业、工厂、车间等进行重点帮扶,采取主动上门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协助产业扶贫。

(四)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培训。市科技局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培训,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解读和乡村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

(五)大力支持星创天地建设。组织县级科技主管部门宣传政策、讲清条件,预先开展符合申报条件的经营主体摸底工作,由市县两级科技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提前审核把关,协助完善申报材料,并开展上门服务工作。根据省科技厅要求,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提高成功率,全市力争星创天地新增X家,总数达到X家以上。支持返乡农民工、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各类返乡人员到园区进行创新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六)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三农”领域重点任务,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新增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X家,总数达到X家。

(七)促进成熟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对接京津及我省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提升我市玉米、小麦优势种质资源、设施蔬菜、特色果品以及农业智能设备等发展水平为重点,熟化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应用前景好、经济生态效益高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支持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小巨人、科技特派员等,推广、展示一批适合扶贫特色产业应用的易操作、好转化、可复制、见效快的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力争年转化各级各类适用技术或成果X项以上。

(八)实施“互联网+科技扶贫”行动。鼓励市县自媒体、电商、网站等互联网企业、个人等担任“网络科技特派员”,通过互联网途径宣传推广科技政策、生产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科技培训,通过网络电商推广和销售扶贫产业生产产品。

三、有关要求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动力,扎实推进贫困村信息化工作。

二、总体目标

推进贫困地区行政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整合开放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每个村至少确定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培训项目,着力提高其信息获取和服务能力。到2015年,连片特困地区已通电的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到2020年,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

三、责任分工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连片特困地区内农村互联网覆盖和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宽带接入。

教育部负责梳理连片特困地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宽带接入需求,做好校内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农业部会同科技部,负责整合开放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培训贫困村信息员,提高其信息获取和服务能力。

国务院扶贫办负责统筹协调,提供贫困县、贫困村等基础信息数据。

四、阶段任务

(一)2014年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完成连片特困地区内2/3的已通电但不通互联网行政村的互联网覆盖,并实施农村学校宽带接入。教育部加快推进以上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农业部会同科技部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员培训工作;科技部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二)2015年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内已通电的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教育部基本完成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农业部会同科技部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员培训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三)到2020年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基本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内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宽带。教育部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农业部会同科技部基本完成农村信息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引导

结合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将连片特困地区互联网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和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优先目标予以同步推进,确保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信息化实施效果。

(二)做好沟通协调和年度计划

国务院扶贫办提供贫困地区行政村信息,每年2月底前统计通报贫困村变化调整情况。教育部提供连片特困地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基本信息和需求统计,每年2月底,统计通报连片特困地区内学校调整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互联网覆盖年度推进计划和完成情况汇总,通过“通信村村通”工程工作机制,将扶贫目标村任务分解到各相关省通信管理局,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电信企业集团,并督促电信企业集团做好实施工作。

每年10月上旬,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沟通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10月底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总报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实施效果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总体思路

1、推介一张名片。即推介“兴国品牌”这张名片。充分发挥“兴国油茶”、“兴国灰鹅”、“兴国红鲤鱼”、“兴国红薯干”、“兴国鱼丝”等产业品牌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脱贫致富的长远产业、支柱产业,做靓产业扶贫“兴国品牌”名片。

2、谋划一张网络。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着力谋划精准扶贫“一乡两镇”( 埠头乡、高兴镇、潋江镇)3个产业扶贫整乡推进示范点和“每乡一村”26个整村推进示范点,通过以乡促乡、以村促乡、乡村并进的基地辐射效应,实现扶贫产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3、打造十大产业基地群。即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择业,重点扶持贫困户参与发展农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牵头,相关乡镇具体实施。 大力打造烟叶、蔬菜、油茶、果茶、花卉苗木、红薯、席草、水产、畜禽、旅游等10大主导产业基地群。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再按“10+N”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生姜、百合、金银花、毛竹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群。

二、主要措施

(一)抓实“三项建设”

1、抓好协作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和宣传,引导贫困户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并对新成立的合作社进行跟踪指导,针对不同的产业,协调技术部门实地抓好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提高合作社从良种选择到种(养)植、防疫、采摘、销售整个过程的服务质量。二是对全县原有的342个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和18个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能力进行提升。组织油茶、蔬菜、花卉苗木等主导优势产业合作社社长及致富能人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亲临合作社做深入细致的指导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产品质量保证、产品销售等,力求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农户收入高,扶贫效果好,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该县打造了4个全国示范合作社(山村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益民兔业专业合作社、中兴九山生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红土地油茶专业合作社)和6个省级示范合作社(绿宝优质稻专业合作社、都乐果业专业合作社、安泰生猪专业合作社、明岳种养专业合作社、绿园花卉专业合作社及丰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涌现了东F堡家庭农场、官桥家庭农场、丰源家庭农场和海洋家庭农场等一批规模大、收益好的家庭农场。

2、抓好基地规划建设。一是科学规划设计。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结合现有产业发展情况,抽调专业技术骨干深入山林田地调研测算,科学规划设计产业基地。如油茶产业方面,重点在高兴、茶园、均村、永丰等8个乡镇发展油茶产业,围绕“三个十”发展目标,规划设计可带动15000人以上脱贫的高产茶油基地、低改示范基地和部级示范核心基地,打造“红土地上的特色油库”;烟叶产业方面,规划设计长冈乡塘石村、高兴镇山塘村、良村镇厚村等25个千担村示范种植基地,同时规划设计育苗基地、烟薯配套基地,力争建成烟叶种植年产达1.7万亩,可带动8000人以上脱贫的烟叶产业基地群;蔬菜产业方面,重点在埠头、长冈、龙口等乡镇规划建成合计面积5000亩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土栽培基地和田间超市基地。二是突出示范引领。按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的要求,集中各级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由县精准扶贫办及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协调统筹安排,建设基地田网、路网、水网,夯实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打造好埠头乡官桥百亩食用菌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万亩脐橙观光园;高兴镇高湖庭院经济示范区、老营盘油茶低改示范基地、南方花卉示范基地等一批精品示范基地,大力扶持百丈泉、山村油脂、红土地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带动全县扶贫产业又快又好发展。三是坚持标准生产。修订完善产业生产标准,按照统一产业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流程、统一行业标准、统一品牌注册、统一销售渠道的方式,组织标准生产;以大宗销售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为重要监管品种,严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以螨治螨”、“生物导弹”、黄板诱杀技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生产记录档案,严格按油茶、烟叶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并建立健全生产用肥、用药记录档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覆盖。

3、抓好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和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着力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建立土地流转中心,指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1)因户施策推行返租倒包模式。贫困农户在将土地流转后,基地鼓励有技术、有能力的贫困户再次从中承包部分大棚或地块,基地提供除劳力外的一切设施、设备、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销售,承包农户负责标准化生产管理,产品由基地统一售。贫困户可从中获得以下收益:一是土地流转增收。通过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基地,可获得800元/亩左右的租金收入。二是基地务工增收。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的,每天大约可获60元至80元的工资(或每月1000元)。三是分红增收。贫困户通过劳力入股、资源(土地)入股、返包倒租等形式合作经营,分红增收。如埠头官桥千亩蔬菜基地,共流转50户贫困户的68亩土地,通过每户贫困户反包大棚的形式,将60个大棚反包给10户扶贫户管理。承包农户付出自身劳力资源,基地投入设施等一切生产资料,蔬菜成品由基地统一出售。贫困农户从中获得1000元/月的劳动工资收入外,再按承包大棚实际纯收入的60%分红增收,反包扶贫户年收入约达2.4万元,实现了零风险、高回报投资创业。贫困户杨冬明反包2亩大棚经营,亩产基数为6000斤,实际产量11000斤,超出的5000斤基地以1元每斤收购,除保底工资收入外,每年增收约1万元以上。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农村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池塘水田等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养业、加工业等综合经营,在家门口打造“扶贫钱柜”。如高湖瑶前示范社区制定了“54321”发展模式(即户均50棵花卉苗木、0.4亩菜地、30只家禽、2头良家畜、10棵杨梅),确定了以“闲田荒地种苗木,房前屋后栽杨梅,池塘养鱼池边种,林下立体养家禽”的思路,实现庭院无杂草、村中无荒地。同时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着力打造成集鲜果采摘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吸引县内外游客到社区吃农家饭、采农家果、赏乡村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是因势利导发展田间超市模式。通过 “基地+农户+企业(单位)”的模式,借助网络平台,让基地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一条龙全部在田间完成。如埠头官桥蔬菜基地贫困户产品可以直接放在“官桥蔬菜超市”的“货架”上,利用“蔬菜超市”网络信息平台,与县内部分超市、学校、单位的信息对接,“田间超市”直接在网上接单,并根据订单统一配送,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的同时,既拓宽了销路,又宣传了“官桥基地蔬菜”品牌。目前该基地已经构建起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县、市(区)的销售网络。

(二)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在抓好烟叶、油茶、蔬菜、花卉苗木等10项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生姜、百合、金银花等特色种植产业和以“红色文化”“堪舆文化”为亮点的乡村旅游产业。围绕油茶这个产业扶贫支柱,制订了《兴国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确定了“三个十万”发展目标(即:油茶低改每年完成十万亩,五年全面完成低改任务;新植油茶十万亩;五年培育油茶种植户十万人)。至目前,已调入高产油茶苗400万株,现已全面完成今年十万亩油茶低改任务。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发展意愿量身定制,出台一系列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二是长线产业与短线产业相结合。除山上大力发展油茶、林果为主的长线产业以外,着力发展灰鹅、肉牛、肉兔等短稳快增收产业,实现以短养长,为贫困户打造了“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脱贫致富立体产业。如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栽培和林下养殖,通过在林果、花卉苗木之下套种药材、红薯、花生、西瓜等短期高效经济作物,既增加了收入,又为林果业施肥、松土,促进长线产业的发展。三是农业产业与工业产业相结合。推行公司带农户,农户帮公司,基地助农户,农户进基地等多种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同时,大力推进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一体化经营,形成稳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注重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产品贸易营销、深加工,农家乐、产业技术教育等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多措并举引导贫困户就近务工,以第二、三产业返补增收。如引导贫困户利用自身种养条件,发展摘农家菜、尝农家果、购土鸡蛋、吃农家饭等农家乐,利用自身闲置房屋开办小针织、小制衣厂等家庭式作坊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5年发展农家乐200家,制衣、针织等家庭小作坊和茶油深加工企业共1000家。

(三)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利益联系机制。以破解市场风险为根本,以促成贫困户抱团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贫困户与涉农企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实现市场主体壮大和贫困户增收“双赢”目标。重点推行“涉农企业+基地+贫困户”、“学校食堂+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高校(大型企业)+基地+贫困户”四种产业发展模式。比如,目前兴国县有361所中小学校实现了食堂供餐,供餐学生人数达7.1万人,每天消耗的蔬菜达2.13万公斤、猪肉1.07万公斤,每周需要7万多只鸡蛋和鸡腿。立足这一稳定市场,该县将启动农校对接措施。同时,进一步深化与高校、大型企业的合作,已与江西理工大学、深圳中兴通讯公司等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二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按照每个扶贫产业都有一个方案、一个标准、一套措施的要求,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发展意愿,量身定制特殊政策,出台一系列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如,贫困户种植蔬菜的,补助设施费2000元/亩,肥料和种子等农资补助500元/亩;种植高产油茶5亩以上的,补助600元/亩,进行油茶林低改5亩以上的,补助400元/亩等。三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依托“三送”工作平台,在“三大”工程中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实行县领导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帮户制度,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用好部委对口支援和省“四个一”扶贫机制,着力打造精准扶贫“一乡两镇”、“每乡一村” 产业扶贫精品示范点,带动“一村一品,一户一业” 产业扶贫基地群的发展,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兴国县产业扶贫的大步已经迈开,下一步将努力实现由政府行为转变市场行为,由抓生产转变为抓流通,由抓产量转变为抓质量效益,由抓民品转变为抓名牌,将带领4万人以上贫困户携手脱贫致富。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怡也”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街道扶贫协作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高度重视,确保资金拨款到位

按照区发改局关于扶贫协作工作部署,根据高庄镇给我办致函诉求,上半年解放路街道向沂水县高庄镇拨付扶持资金100万元,用于高庄镇王家庄子村病房楼项目建设,目前病房楼项目正在装修中,今年年底有望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的就医条件和就医环境。同时,解放路街道将密切关注项目进展状况,保证扶贫资金使用到位。

二、密切联系,开展互访交流

今年解放路办事处与沂水县高庄镇互访交流两次,其中7月份高庄镇领导到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开展互访交流,8月份解放路办事处领导带队赴沂水县高庄镇,。通过与镇党委、镇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座谈面对面了解帮扶意愿,并在扎实摸清沂水县高庄镇贫困人口就业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履行社会职责贡献力量,为高庄镇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三、提供帮扶,关爱困难学生

在拨付100万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解放路办事处不忘关注高庄镇困难学生。今年8月份,办事处联合辖区爱心企业山东大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捐赠网络教育课程卡1000张,价值28万元,极大缓解了疫情延迟开学带来的教学困难,为贫困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四、扶贫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力度略显不足。解放路辖区内企业多以金融保险、文化传媒、专业技术服务等为主,批发零售、劳务服务等类型企业偏少。因此造成投入到精准扶贫中的批发零售、劳务和教育类型企业偏少,扶贫帮扶的主体略显单薄,解放路辖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巨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帮扶方式还需更加多样化。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参与精准扶贫企业经营范围受限,辖区参与企业的主要贡献也仅限于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教育培训等方面,扶贫项目略显单一。不能够全面针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

五、下一步扶贫工作重点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陕西省扶风县属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近日刚刚被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近年来,扶风县委、县政府将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个人融合”的原则,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电商扶贫方案落实,确保电商脱贫基础牢固

今年年初,扶风县委、县政府抢抓电商发展机遇,提早谋划,把深入创建“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列为电商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按照“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把握精准、助力扶贫,强化服务、聚焦上行”的原则,科学制定《扶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扶风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扶风县2017年电商扶贫工作计划》,着力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成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新引擎。上半年,全县硬化贫困村庄道路228公里,92个贫困村网络、宽带通信覆盖率达到了100%,38个物流公司、40个快递企业、400余个快递代收发网点,实现贫困村全覆盖。1-6月份全县网销农产品交易额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其中苹果、猕猴桃网络销售2万吨,销售额8000多万元,有效增加了果农的经济收入。

精准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确保造血脱贫能力提升

一是开展电商专题讲座,助力观念转变。4月份,邀请陕西省电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省经济学会会长、西安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张鸿教授为全县300余名扶贫干部开展了“互联网+创新思维与扶风县电子商务突破发展”专题讲座。通过培训,进一步转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激发了工作热情,明确了工作思路和举措,为实施电商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展电商知识培训,助力就业脱贫。按照电子商务进农村专题培训安排,逐镇逐村开展电商扶贫培训16期,培训群众1600多人次、贫困户320人次,极大地提升了贫困户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节支增收脱贫的积极性。截至6月底,宝鸡友云电子商贸公司、宝鸡秦花电子商务公司等77户县域电商企业已吸纳受培训贫困户就业168人。

三是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助力创业脱贫。依托人社、妇联、团委等就业创业项目,召集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和有意向开办网店的贫困户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加速电商创客由虚拟走向现实,不断做大扶风电商总量。今年1-4月份,全县新开办电商企业27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其中贫困户开办电商企业5户。

四是开展电商产品培训,助力产业脱贫。去年,因部分果农对电商农产品规格、质量、包装、安全等要求认识不够,存在以次充好、物图不符等现象,导致退货较多。对此,我们组织对天度、召公等苹果生产大镇实施电商农特产品专题培训,指导农民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和农产品追溯生产,通过农产品分等定级、品牌包装、物流配送等专业化运作,确保了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向农民宣传电商订单式种植,引导贫困户由“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转变,最终实现把“农产品卖给最需要它的人”,进而获得最大收益。结合县情实际,大力推行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引导贫困户种植电商热销产品,发展产业脱贫。全县约2600余户贫困户种植苹果9600亩、800余户贫困户种植猕猴桃5000亩、120余户贫困户种植黄桃230亩、50余户贫困户种植布朗李子180亩,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脱贫政策的落实。

精准电商助残扶贫行动,确保残疾人脱贫不掉队

一是摸清底子。县电商办积极与县残联对接,从贫困残疾人信息库中筛选学历高、年龄轻、工作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网络操作特长的11名残疾人,确定为电商助残扶贫对象。

二是上门培训。邀请电商讲师对电商助残扶贫对象进行一对一上门培训,宣讲电商知识政策,培训开网店、办微店的操作技能,鼓励他们实施电商创业,目前已落实有意愿残疾人8人,5人已开办了网店。

三是捐设备。组织电商企业自筹资金,向有开办网店意愿的瘫痪贫困人员程运山、低保人员段志成捐赠电脑、展柜及部分网销产品,免费开通宽带网络,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增收脱贫。

四是助推销售。积极联系将残疾人权宽勋开办的“挂面权大叔”网店与秦花电子商务、“扶风印象”等平台进行资源连接,增加其网店访问量,使其日发货量达到120件,预计年可增收1.5万元。

精准电商扶贫体系建设,确保电商脱贫持续发力

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三有一能”的目标,聚力电商扶贫体系建设。目前投资500万元的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即将建成,投用后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0个;投资500万元的集网络销售、仓储物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扶风服务中心已建成,带动贫困户就业30人;投资300万元的京东集团扶风服务中心已建成,带动贫困户就业20人;在8个镇(街)建成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8个,直接带动贫困人员就业93人;在92个贫困村建成村级电商扶贫点92个,直接带动贫困人员164人就业,辐射带动2000名贫困人员实现就业。未来三年内,计划将再扶持200名贫困人员开办网店、微店200个。

精准凝聚电商扶贫力量,确保电商脱贫取得实效

积极组织成立扶风县电商协会,鼓励协会义务承担脱贫攻坚重任,凝聚电商企业扶贫力量。宝鸡友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各贫困村收购蔬菜、红薯等10万余公斤,帮助贫困户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陕西天使芳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63户贫困户开展苹果、猕猴桃、李子订单种植,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后顾之忧;扶风六盘山果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天度镇晁留村35户贫困户开展绿色无公害苹果种植,并负责产品包销。据统计,目前全县39户电商企业已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130万元。

风正扬帆潮正涌,借得东风好行船。我们将紧抓“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实现电商扶贫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不断强化电商与农业、工业、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电子商务扶贫新动能,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以下是分享科技扶贫方案的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为落实《X省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xx-2020年)》和《X市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20xx-2020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每个脱贫摘帽县建成X个农业科技园区,X家以上“星创天地”。选派“三区”科技特派员X名,本地科技特派员X名以上(其中脱贫摘帽县X名),开展培训X万人次以上,转化或示范X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提升科技在脱贫防贫工作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中的支撑能力,确保完成全市科技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重点任务

(一)因地制宜选派科技特派员。每个县组建至少X个科技服务团队,贫困村所在乡镇至少有X家科技服务站,年初签订服务协议。从市农业局、林业局、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组成2020年度“三区”科技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挥县级科技主管部门主动性,结合本县农业发展和扶贫脱贫任务,从本县农业科技园区、农林部门、职业学校、农技协会中选派本土专家,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选派技术能手,X个脱贫摘帽县共计选派X人以上(含每个县X名网络科技特派员)组成本地科技特派员队伍,保持贫困村全覆盖。积极扩大培训覆盖面和针对性,以对本地扶贫产业、特色产业中的企业、合作社、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培训为主,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和对口帮扶,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同时兼顾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有关贫困人员的培训,每半年开展X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技术培训,实事求是开展贫困人员培训,对培训中包含贫困人口的要做好登记。

(二)开展法人特派员结对帮扶工作。以落实科技部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鼓励从市重点农业科研院所、各县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星创天地等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园区、星创天地或基层组织等结对帮扶,围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产业发展咨询、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指导及培训、贫困地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贫困地区脱贫需求等方面服务。

(三)实施重点人群帮扶工作。要结合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分析掌握贫困户、边缘户等重点贫困群众需求,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对本县特色扶贫产业、工厂、车间等进行重点帮扶,采取主动上门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协助产业扶贫。

(四)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培训。市科技局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培训,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解读和乡村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

(五)大力支持星创天地建设。组织县级科技主管部门宣传政策、讲清条件,预先开展符合申报条件的经营主体摸底工作,由市县两级科技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提前审核把关,协助完善申报材料,并开展上门服务工作。根据省科技厅要求,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提高成功率,全市力争星创天地新增X家,总数达到X家以上。支持返乡农民工、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各类返乡人员到园区进行创新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六)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三农”领域重点任务,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新增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X家,总数达到X家。

(七)促进成熟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对接京津及我省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提升我市玉米、小麦优势种质资源、设施蔬菜、特色果品以及农业智能设备等发展水平为重点,熟化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应用前景好、经济生态效益高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支持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小巨人、科技特派员等,推广、展示一批适合扶贫特色产业应用的易操作、好转化、可复制、见效快的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力争年转化各级各类适用技术或成果X项以上。

(八)实施“互联网+科技扶贫”行动。鼓励市县自媒体、电商、网站等互联网企业、个人等担任“网络科技特派员”,通过互联网途径宣传推广科技政策、生产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科技培训,通过网络电商推广和销售扶贫产业生产产品。

三、有关要求

(一)落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要发挥市县两级科技扶贫协调指导小组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年度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各县(市、区)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及时研究分析脱贫攻坚形势,调度脱贫攻坚工作。非贫困县要根据需要选派一定数量的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发展星创天地、争创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转化或示范科技成果。特派员派出单位要加强派出人员的跟踪督导,落实扶贫政策、做好服务保障。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1、瞄准目标,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年初,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起草制订了《2003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2003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订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今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同时,按照省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临汾市扶贫开发“12345”工作内容,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沼气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种草养畜、经济林果、龙头加工。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12345”扶贫开发工作内容的制订,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2、重点突破,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移民扶贫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年初,根据晋开发办[2003]1号文件《关于在全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移民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十个贫困县所辖的300人以下的村庄进行了调查,重点对100人以下的贫困村进行了摸底。其具体情况是:100人以下的贫困村有1261个、涉及10753户、45135人;人口在101-150人的贫困村有172个、涉及3743户、17395人;人口在151-200人的贫困村有121个、3373户、15428人;人口在201-300人的贫困村有27个、1583户、7162人。根据上级要求,今后重点解决100人以下的贫困村的移民问题。我们将分别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1261个贫困村、10753户、45135人的移民问题。

在扶贫移民中,我们仍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跨县(区)安置”等多种形式。

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移民3300人,重点在汾西和隰县实施。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原计划移民工作八月底前结束,但由于受“非典”影响,整个工程在六月份后才正式上马,预计10月份前可以全面完成任务。

3、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沼气扶贫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200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沼气建设作为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到2002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1000个。今年计划新建沼气池5000个,目前已建成近4000个,正在密封配套。

在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中,我们重点推广汾西县“五个一”扶贫开发模式。即:每个农户在庭院中修建一眼旱井,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座养殖圈,一架日光棚,一个小果园(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为种植和冬季产沼气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养殖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种养业的肥料、饲料和防病治虫的药剂。这样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为条件,以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邀请记者深入沼气建设工地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有关报道 篇,使沼气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扶贫工程的开展。

4、夯实基础,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

有机食品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化劣为优的突破口,是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起步工作,2003年1月7日至8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有机食品培训班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领导组成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农业局、财政局、计委、农行、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副市长常富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向大家讲授了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标准认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结束后,在全市有机食品工作会议上,常市长对全市的16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我局与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订了我市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与基地建设咨询的协议,为我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

今年3月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又来我市,对尧都区和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咨询,为制订临汾市及10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目前咨询报告已经完成,规划正在紧张的制订完善当中,有望于年底完成市、县规划大纲,临汾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报告及GIS图,使我市的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5、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局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市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局领导及时决策,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目前,我市2003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100多项,预计可争取资金2410万元。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6、搞好扶贫系统电脑网络建设,建立扶贫统计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电脑网络,实现扶贫开发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使网站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扶贫信息的与反馈。目前,市、县12个扶贫网站每天24小时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并不断滚动更新,全世界可随时登陆查阅,为我市的扶贫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与临汾胜创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市扶贫项目库的管理程序,目前正在建设测试之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正在筹建扶贫统计监测体系,对扶贫资金的到位和扶贫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促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7、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基本素质。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上半年,市、县扶贫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开发,中药材种植,“通丰”植物营养液推广、特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上半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 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份。二是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上半年,我们在贫困县重点推广使用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共试点推广22万亩,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所喷植物叶片增厚变深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目前,隰县、吉县、大宁、古县等四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象移民搬迁工作,有的县仅做了些基础性工作,群众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

3、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4、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

1、围绕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大力实施扶贫增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集雨浇溉、节水灌溉以及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工程。抓好有机食品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

2、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单位网络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一、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1、瞄准目标,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年初,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起草制订了《200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2004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订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今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同时,按照省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临汾市扶贫开发“12345”工作内容,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沼气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种草养畜、经济林果、龙头加工。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12345”扶贫开发工作内容的制订,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2、重点突破,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移民扶贫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年初,根据晋开发办[2004]1号文件《关于在全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移民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十个贫困县所辖的300人以下的村庄进行了调查,重点对100人以下的贫困村进行了摸底。其具体情况是:100人以下的贫困村有1261个、涉及10753户、45135人;人口在101-150人的贫困村有172个、涉及3743户、17395人;人口在151-200人的贫困村有121个、3373户、15428人;人口在201-300人的贫困村有27个、1583户、7162人。根据上级要求,今后重点解决100人以下的贫困村的移民问题。我们将分别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1261个贫困村、10753户、45135人的移民问题。

在扶贫移民中,我们仍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跨县(区)安置”等多种形式。

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移民3300人,重点在汾西和隰县实施。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原计划移民工作八月底前结束,但由于受“非典”影响,整个工程在六月份后才正式上马,预计10月份前可以全面完成任务。

3、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沼气扶贫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沼气建设作为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到2003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1000个。今年计划新建沼气池5000个,目前已建成近4000个,正在密封配套。

在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中,我们重点推广汾西县“五个一”扶贫开发模式。即:每个农户在庭院中修建一眼旱井,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座养殖圈,一架日光棚,一个小果园(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为种植和冬季产沼气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养殖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种养业的肥料、饲料和防病治虫的药剂。这样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为条件,以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邀请记者深入沼气建设工地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有关报道 篇,使沼气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扶贫工程的开展。

4、夯实基础,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

有机食品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化劣为优的突破口,是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起步工作,2004年1月7日至8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有机食品培训班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领导组成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农业局、财政局、计委、农行、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副市长常富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向大家讲授了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标准认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结束后,在全市有机食品工作会议上,常市长对全市的16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我局与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订了我市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与基地建设咨询的协议,为我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

今年3月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又来我市,对尧都区和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咨询,为制订临汾市及10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目前咨询报告已经完成,规划正在紧张的制订完善当中,有望于年底完成市、县规划大纲,临汾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报告及GIS图,使我市的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5、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局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市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局领导及时决策,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目前,我市2004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100多项,预计可争取资金2410万元。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6、搞好扶贫系统电脑网络建设,建立扶贫统计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电脑网络,实现扶贫开发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使网站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扶贫信息的与反馈。目前,市、县12个扶贫网站每天24小时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并不断滚动更新,全世界可随时登陆查阅,为我市的扶贫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与临汾胜创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市扶贫项目库的管理程序,目前正在建设测试之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正在筹建扶贫统计监测体系,对扶贫资金的到位和扶贫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促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7、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基本素质。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上半年,市、县扶贫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开发,中药材种植,“通丰”植物营养液推广、特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上半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 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份。二是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上半年,我们在贫困县重点推广使用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共试点推广22万亩,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所喷植物叶片增厚变深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目前,隰县、吉县、大宁、古县等四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象移民搬迁工作,有的县仅做了些基础性工作,群众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

3、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4、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

1、围绕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大力实施扶贫增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集雨浇溉、节水灌溉以及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工程。抓好有机食品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

2、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