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专机制造;外协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1-0001-04

专机制造企业从标准制订、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的排定以及工时考核,一直到生产进度的控制都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机制来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信息系统来辅助,产品设计由BOM和PDM作为支撑,工艺设计由CAPP进行统一管理,产品生产从营销管理处承接合同到生产管理中心计划排产由生产管理系统(PMIS)作为辅助[1]。 由于这几年专机市场需求增大,而随着产品交货期缩短,公司的生产形势日趋紧张,各信息系统发挥出效果日益显著。在对技术准备加以完善的同时,生产能力的提升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除了扩大产能,对如何提高现有的生产准备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实现现代化装配线复杂的自动化生产要求,实现整个装配过程的数据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经过现场的调研和分析,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为后台数据库,用C#编程语言开发基于Web 方式的外协管理信息系统,并应用统一建模语言管理整个系统软件。

1 外协系统设计

1.1系统体系结构

该系统包括数据层、使能资源层、系统功能层、网络层及应用层。

数据层, 即数据库管理支撑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负责系统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共享,数据层包含系统管理数据库、外协厂相关数据、订单管理数据、库存管理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业务流程管理数据等, 是进行业务协作的基础[2]。

使能资源层, 用于构建企业应用系统的资源集合, 包括Web Services组件库、业务流程管理中间件等。

功能层, 即系统的功能实现层,包括系统管理、外协厂管理、外协加工计划管理、外协加工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等。

网络层,负责网络化外协加工支持系统的信息传输与信息安全。

应用层, 由系统使用者构成,借助PC、数据终端等设备并通过Internet访问系统, 实现业务数据的网络化存储与调用。

1.2系统功能结构

外协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系统管理、外协加工计划管理、外协加工订单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下又细分10个子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机构关系如图2所示。

系统管理模块是实现软件系统的基本管理功能。首先系统管理员需要对用户信息进行注册,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权限管理。

外协加工计划管理模块的功能是辅助主机厂制定和审核外协加工计划。外协加工计划来源于主生产计划或者临时加工计划, 分为外协加工收货计划与外协加工发货计划。审核后的外协加工计划为外协加工订单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外协加工订单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外协加工订单的网上、修订与接受。主机厂外协加工管理人员, 根据审核后的外协加工计划, 制定外协加工订单并通过网络出去。外协厂在网上确认该订单的接受、修改或者拒绝等信息。订单确认后外协厂将以此安排取货、生产和发货。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对产品的工艺信息以及产品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以及对零件加工进度查询提供支持。

外协件加工进度查询模块可以对选择的零件进行加工进度的查询,可以实时追溯零件的状态。

2 外协加工流程

外协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厂家用来把计划外协的零件选择合适的厂家分配出去,并制成外协加工任务单即外协合同。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零件、数量、工艺、预算价格、成交价格、材料价格等。具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

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某个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数据的综合。它不仅反映数据本身的内容,而且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3]。本系统采用的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SQL Server 2008系统具有在关键领域方面的显著的优势,SQL Server 2008是一个可信任的、高效的、智能的数据平台。SQL Server 2008是微软数据平台愿景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旨在满足目前和将来管理和使用数据的需求[4]。

本系统的数据库是ERPTOOL。然后,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这个数据库展开。每一个SQL Server数据库都包含用于数据存储和组织的其他对象。SQL Server数据库对象包括:表、列、索引、视图、约束、规则、存储过程等。外协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被采集到数据库中后,通过存储过程及其他数据表,对数据进行拆分归类。以下是部分数据库设计关系图。

4 具体实现功能

4.1外协任务单

外协任务单内容的滚动条可以拖动数量后的列,如下图所示,将滚动条拉到右侧,可以看到,加工价格里预算价格系统自动生成,类别、计划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自动生成,外协计划员需要填写成交价格、材料价格以及其他价格,点击刷新价格,系统自动算出所需费用。

4.2外协厂家维护

外协厂家维护页面用来对外协加工的零件加工的厂家信息进行维护,对外协厂家信息进行增加、修改与查询。首先页面显示出所有外协厂家信息,选择一个外协厂家,其信息将自动显示在上边,可以修改里面的信息,点击修改,然后确定,外协厂家的信息便修改完成。选择增加,将信息填写好后点击确定按钮,表中将增加一条外协厂家信息。点击作废按钮,外协厂家信息将不显示在下表,但是外协厂家没有被删除掉。

4.3外协付款计划

该页面用来外协员把外协的零件交检入库后制定外协的付款计划,主要的价格(成交价、材料价、运费、总价等)来源于外协加工任务单即外协合同,需要维护的是回货后扣款金额,包括出现质量问题的扣款金额、是否如期交货的扣款金额、其他扣款金额。

5 结束语

专机制造企业外协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外协工作情况,准确地记录外协数据和厂家信息,有效地对加工零件加工进度监控。同时,机制造企业外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质量管理系统采用Web方式, 能够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可以相互交流, 使得企业更加便于管理,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5]。目前该系统已在现场调试完毕,系统运行稳定。

参考文献:

[1] 梁志辉.基于统一过程的外协管理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2] 吕海涛,尹超,刘飞,李靓.ASP模式的中小企业网络化外协加工支持系统[J].现代制造工程, 2008(9).

[3] 俞峰.面向外协的工艺信息管理系统探讨[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0(4).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协同;管理;平台;信息化;集成

引言

电力设计行业作为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中信息化工作开展较早、取得成果较多、应用效果较好的行业之一,经过20多年不懈地努力、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电力规划研究,优化计算、CAD绘图、三维模型设计、办公自动化、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个以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勘察设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己成为勘察设计最活跃的生产力,是勘察设计单位能否在同行业中占领制高点的关键;是提升勘察设计单位核心竞争能力和创造财富效益的所在。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信息技术,才能最终达到勘察设计工作现代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设计院和行业软件供应商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探索行业IT应用发展方向和行业解决方案。实现工厂设计、运营和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实现工厂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建立集成应用系统,建立协同工作平台等IT应用新理念或目标,已经被行业广泛接受,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浙江省电力设计院从2007年开始开展协同工作平台构建,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协同工作平台构建目标

1.1 设计院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1.2 协同工作平台构建目标

在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下,在当前已建成以网络为支撑,专业CAD技术应用为基础,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企业信息门户,整合完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等,集成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基本实现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平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和三维设计技术,实现设计和管理的一体化集成应用的发展目标。

2.协同工作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2.1 企业信息门户

基于MS SharePoint建立设计院统一的企业信息门户平台,依托门户集成主要的生产、管理等应用系统,统一应用系统界面,形成统一的信息和协同工作平台,提供有效的检索功能,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形成知识管理。

门户分企业、部门、项目、个人四类,主要功能包括:

内容集成展现:通过目录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支持内容管理。

个性化: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支持。

内容管理:对内容更新的自动管理,依赖通用业务件的内容管理服务。

权限控制:统一的门户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搜索:门户内的信息搜索,依赖通用业务件的搜索服务。

统一认证:保证用户单一登录即可访问授权的整个系统资源。

2.2 综合办公管理系统

建立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企业资源数据库与管理知识库。基于目前的各种管理系统,进一步整合和提高系统功能与性能,建立以财务管理、成本控制、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经营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综合信息系统。整合经营决策信息,优化企业资源,优化工作程序,建立企业资源数据库(人力资源库、客户资源库、市场信息库、合同数据库等),充分利用知识流管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技术,建立企业管理知识库,以支撑辅助决策。使管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

(1)日常办公管理

包括公文管理、签报管理、设备管理、车辆管理、会议室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分别建立相应的申请、审批流程,便于查询资源信息,了解使用成本。

(2)人力资源管理

在组织机构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机构、岗位、人员,实现人事基本信息管理、人员薪金管理、考核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工程人员设计任职资格管理等。

(3)财务管理接口:通过专业财务管理软件接口,提供职工财务工资、公共资源查询、项目信息查询及财务数据分析,建立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应用接口工具,可以从财务软件将需要的各种报表数据导入到系统中。财务信息可按照设定的权限由相关岗位人员查询、统计。

(4)经营管理:为院领导和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提供任务信息、合同和收费信息,做好工程勘测设计合同的管理以及掌握收费情况,同时能掌握合同中包含外委合同的执行和付款情况,能随时查询某工程的合同基本信息、业主信息、到款情况、外委合同基本信息、付款情况等。市场信息和关联的客户信息可以及时的提供给决策部门,使决策层实时了解到最新的市场情况,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具体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收付费管理等。

2.3 设计项目管理系统

设计项目管理涵盖设计院生产流程的全过程管理,也是协同工作平台构建中的重点。其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策划、项目范围、项目计划、项目文档、项目资源、项目质量等;实现互提资料、四级校审、成品出版、归档等流程;实现项目信息、项目计划等台帐展示以及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展现等。将设计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在系统中管理起来,达到项目协作和项目过程控制的目的。

(1)项目策划管理:包括项目立项信息、项目任务通知单、 项目启动、项目经理任命、项目组成员配置、 项目设计计划编制、开工会会议纪要、专业设计计划编制、 搜资调研等;

(2)项目范围管理:包括设计工作分解及工作包编码、项目模板(计划模板、卷册模板、任务书模板、外部资料模板、互提资料模板、计算书模板、校审要点模板)等;

(3)计划任务管理:包括WBS任务分解、项目计划制定(月度计划制定、科室计划制定)、设计成品计划、顾客资料验证计划、提出资料计划、规范书编制计划、 设备及主要材料招评标计划等;

(4)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设计质量信息采集反馈、设计质量分析、施工图卷册质量计划管理、施工图设计质量复查、数据分析控制、不合格控制、顾客投诉管理、工程回访及工程总结管理、工程项目创优和报优管理等;

(5)项目资源:包括部门人力资源、项目人力资源、工作任务人员配备、人力资源负荷统计、勘测设备资源调度等;

(6)项目监控:项目进度监控、项目质量监控、项目成本监控、项目管理月报、全院管理月报、项目任务执行情况汇总、项目任务交付文档监控等;主管院领导等各角色人员可方便进行生产统计分析。

(7)项目文档及协同管理:在该协同设计环境下,与项目有关的所有信息均可得到共享,同一项目中各专业的设计、校核、审核人员可随时或者根据权限看到其他相关专业的最新设计文件版本。

项目文档管理覆盖整个设计过程所涉及的设计输入资料、数据,厂家提供的设备资料等。专业互提资料经过审批可发送到相关设计人员手中,便于生产人员利用,对处于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文件等动态的设计资料进行管理。设计校审流程在系统中进行,完成时可将设计成品及其他信息、资料、表单自动归档到图档管理系统。

2.4 工程设计集成系统

作为设计院目前核心业务的是电源和电网设计,逐步提升以工艺设计系统、工程设计系统、三维工厂设计系统等为主的智能化设计平台,重点研究与应用智能化与可视化、数据库、模型设计等技术,适当时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质量。

特别的针对电源设计,逐步建立设计数据库(包括工艺、工程、三维模型数据库)和设计知识库(包括专有技术专家库、用于支撑智能设计系统的各种知识库,如设计规范和规则、自动工作流管理、设计专家知识等)。研究基于智能化P&ID(工艺系统流程图设计)的自动建模技术,加大使用三维设计系统进行配管研究和方案研究的工作,为项目前期的快速报价和估算提供较准确的设备和材料信息,提高报价水平。同时,逐步提升三维工厂设计系统应用水平,提升三维模型数据库和材料数据库,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设计水平和促进企业国际化。

针对电网设计,建立典型设计标准知识库,研究参数化、智能设计技术,适时引进设计平台,整合各应用系统,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迎接市场竞争。

2.5 文档管理系统

主要实现包括成品文档管理、原始资料管理、档案整编管理、文档协同管理、竣工图草图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和文档智能搜索等。通过文档数据库管理企业大量的知识财富,变个体知识资源为企业资源。

3.实施步骤和策略

3.1 实施步骤

协同平台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按“有限目标、渐进滚动”进行。根据企业当前的业务状况和管理水平,按先急后缓,由易到难来分阶段实施,确定当前的有限目标,重点解决设计项目的管理和信息共享。使建成的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技术上尽可能要有先进性和可扩充性、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建设协同平台分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建成以网络为支撑,专业CAD技术应用为基础,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设计项目管理为主线,使勘测设计咨询与管理初步实现一体化的集成应用系统。重点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的工程设计集成系统、文档管理系统。同时探讨基于EPC的工程项目管理,为建设满足工程公司应用的集成系统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完善第一阶段工作成果,扩大集成协同设计的程度。在工程设计方面,人员以工程项目为中心进行组织,依托参数化设计集成系统和信息资源,以二维工艺系统设计为先导,以三维模型设计/二维原理图设计为核心,按新构筑的适合的业务流程和项目角色,高质、高效、高技术经济性的进行项目的咨询、勘测设计和服务。在综合管理方面,人员以业务功能/职能为中心进行组织,依托综合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和信息资源,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优化的管理流程,采用程序化方式录入数据并日积月累,围绕项目业务的开展对院的资源进行高效控制,对院的发展进行科学决策。扩大信息集成面,重点开展覆盖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开车服务、项目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设,促进企业向工程公司方向发展,提高我院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3.2 构建策略

在工程设计集成方面采用以引进国内外适用的、开发思想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支持得到保证的商业化软件和相应接口(包括自行开发部分软件接口)为主、以自行开发少数专用软件/接口为辅的集成策略。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创新服务管理体制为突破,以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均等化、规范化为目标,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服务管理新体系(即强化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落实流动人口房屋租赁合同、劳动用工合同;流动人口所在社区与有关单位和个人签订《公民文明守法承诺书》、《房屋租赁社会责任承诺书》、《劳动用工社会责任承诺书》)、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两项制度”(即流出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流入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四项机制”(即清理清查机制、以房管人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区域协作机制)、推行“五项均等服务”(即宣传技术服务、避孕节育服务、健康检查服务、便民维权服务、奖励优待服务)的服务管理模式,形成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模式,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按照“创新发展,突出特色、强基提质,全面提升”的原则和“齐创、示范、分验”的工作思路,用两年时间在全区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区创建活动,逐步建立完善“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2011年9月底前,各镇办分别有1至2个村(社区)达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标准;2012年8月底前,全区以镇办事处为单位全部达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区标准。确保全区成年育龄妇女办证登记率、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查证建档率、流出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流动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全部达到95%以上,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国家规定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达到90%以上,流动育龄妇女“三查”率达到90%以上。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完善“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服务管理新体系

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员服务管理,建立以流动人口居住证件为基本依据,以加强房屋租赁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为重要手段,落实居住证管理制度、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和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制度,明确居住证持有人、房屋出租人、用工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形成“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的“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系。综治、公安、人社、民政、经贸、住建等部门要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镇(办)和村(社区)的职能分工,坚持“以人为中心”,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努力形成“以房(业)办证、以证服务、共担责任、协同运转”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体系。

(二)落实“两项”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大力推行流出人口“四个一”管理制度。强化源头管理,在户籍地流出人口管理中实行“四个一”管理制度。即已婚育龄妇女在外出前办理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落实一项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留下一个有效的通讯联系方式。并将育龄妇女信息一人一档整理归档管理。以村民自治为抓手,将流出人口纳入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实现群众自律自管。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协作,积极主动与流动人口聚集地市、县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服务管理协议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对需要协查的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坚持发送协查通知单,请求有关市、县政府工作部门给予协查配合。落实流出人口档案管理,对于流出重点管理对象通过PADIS信息平台进行核查,及时掌握流出重点管理对象婚育变化情况。依据村民自治章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村民自治范畴,依靠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打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区人社局要与区人口计生局紧密配合,在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外省市建立劳务办事机构,并加挂“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也可成立流动人口党支部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履行流动人口便民服务、计划生育维权等综合管理协调职责,解决流动人口“管不着、无法管”的问题。对流出人口坚持做到“六清”,即:流出时间清、居住地址清、从事职业清、婚育现状清、节育措施清、奖罚情况清,努力提高流出人口办证率和《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回寄率。

2、建立完善流入人口“七项”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流动人口基本信息登记制度。对每个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情况进行登记入库,及时掌握每个流动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是建立清理清查制度。计生部门要以提高婚育证明办证率、持证率、查验证率为突破口,定期会同公安、工商、房管等部门对本辖区的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清查。三是建立《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制度。及时掌握流入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并与常住人口一样纳入服务管理。四是建立计划生育合同制度。由有关部门、企业、雇主、房主、房客、社区、育龄妇女等方面互签计划生育合同,落实各自责任。五是建立“以房管人”制度。对租赁房屋的流动人口,计生和公安部门要相互配合,实行“旅店式入住”,落实房主责任。六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通过电话、信函、网络平台等形式和渠道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交流流动人口有关情况。七是建立工作考核评估和奖惩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三线”考核内容,并进行单项考核,综合评估。

(三)强化“四项”机制,构建流动人口“一盘棋”服务管理格局

1、实施跟踪服务,建立清理清查机制。各镇办事处要紧紧抓住“双节”、农忙季节农民工返乡较多等关键时段,深入开展以流动人口重点对象清理清查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月活动。每月组织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查,并形成经常性的工作制度。流动人口聚居地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计生服务专(兼)职工作人员,流动人口集聚100人以上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应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实施“内清外查”措施,定期组织专门技术服务工作组到流出人口聚集地开展跟踪服务,实现流动人口跟踪服务管理目标。

2、创建先进社区,推行以房管人机制。各级有关部门要依托社区管理,建立“逐户建卡、以房管人、共同管理、优质服务”的现居住地服务管理机制。即逐楼、逐户、逐人登记,摸清各类育龄人员底数,建立《已婚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已婚流动育龄人员入住所在社区要督促租户与房主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与辖区居民一同纳入服务管理范围。要实行社区计生干部、楼院长周巡访、月排查制度,及时掌握动态信息,落实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享受同等计生宣传和生殖保健等服务措施。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社区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均等化”目标。

3、构建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统计、公安、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管理资源,构建和完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开展流动人口变动趋势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跨部门、跨系统共享。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三级信息平台作用,加大流动人口PADIS信息平台的监测应用力度,坚持“日登陆、旬报告、月通报、季考核”制度,落实专人专机,加强更新维护,随时上网监测、提交、回复、反馈流入流出人口协查信息,实现区内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确保国家流动人口PADIS信息平台区、镇两级应用率达到100%,网络化协作信息接收率100%,重点服务管理对象信息反馈率100%;省级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个案录入率达到95%,全年维护和更新网络平台不少于四次;以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流动人口信息平台(PADIS系统)、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出生实名登记通报制度、二胎引产报告制度、婚姻登记定期报告制度和领抱养通报制度,实现部门间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目标。

4、强化一体化管理,建立区域协作服务管理机制。按照“区域联动、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原则,强力推进区域协作。按照中、省、市区域协作服务管理要求,积极参与跨省和省内区域协作,做到现居住地、户籍地为群众办理相关证件时高效准确;群众来电、来函和投诉案件及时处理;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孕环检报告单全部由人口计生部门通过信息网络或邮政信件向户籍地通报;认真做好《婚育证明》管理、一孩生育服务登记与计划生育证件办理、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项工作的协调协作。切实加强统筹管理,计生、财政、公安、统计、教育。民政、人社、住建、卫生、工商等部门要不断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形成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合力,努力形成工作措施到位,信息畅通共享,协调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实现区域计生工作和部门协作管理一体化、规范化目标。

(四)落实“五项”均等服务,夯实流动人口“一盘棋”基础

1、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充分利用镇办计生服务站、村(社区)计生服务室、流动服务车等技术服务资源,落实辖区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项目,主动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孕情、环情和健康检查,并通过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向户籍地通报,做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确保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技术服务和孕情、环情、健康检查免费服务率达到90%以上。

2、落实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创新发放模式,通过“多点分布,送领结合,卡网结合,委托发放,社区服务,自助服务”等模式,拓宽发放渠道;利用节假日开展送宣传、送知识、送服务、送药具活动,丰富发放手段;在辖区所有的社区、流动人口集聚企业、工地、集贸市场等处设立标识明显的药具免费发放点,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自动发放机,扩大药具发放面、提高可及性,实现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全覆盖。

3、落实流动人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拓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内容,将流动人口纳入免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等项目中,使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婚前、孕前检查和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治疗等服务。

4、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服务。认真落实国家流动人口便民维权十项措施,免费办理计划生育相关手续,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送温暖活动,实行政府多个部门、多种服务行业联合办公,窗口式受理、敞开式审核、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平台。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服务。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流动育龄夫妻,按规定给予奖励;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

三、工作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各级有关部门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创建宣传、发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二)规范创建阶段。各镇办对照创建工作内容,结合镇办实际,集中精力开展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区活动,确保创建达标;区人口计生局按年度进行检查验收。

(三)总结完善阶段。各镇办组织自查自验,区人口计生局牵头对各镇办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查漏补缺,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创建质量,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区创建活动是省、市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各级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推进。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区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另发)。各镇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保障,扎实做好创建各项工作。特别是镇办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情况汇报,分管领导要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目标按期完成。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在为流动人口办理工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积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区人口计生局要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及时召集部门联席会议,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联合巡检活动,督促、指导相关部门、镇办抓好创建任务落实。

(二)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区、镇(办)、村(社区)三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配齐配好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提升计生干部素质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能力。区计生、人社等部门要加强衔接,强化城市社区计生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或招聘大学生村官等办法,为每个社区(含新型社区)配备1-2名计划生育协管员(凡5000人以上的社区配备人数不少于2名),全面夯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网络,为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筑牢基础。

(三)强化基础保障。认真落实中省市有关规定,将流动人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落实本级计划生育经费的基础上,按人均1元标准追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各级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同时,要积极规划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项目,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移民搬迁安置和社区建设等工作,把人口计生工作与社区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着力构建“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新机制,切实提高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要结合计生信息化达标创建工作,及时更新、升级流动人口PADIS信息平台设备,村(社区)要配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用微机,为实现网络化协作提供保证。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服务内容,完善管理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流动人口守法经营、依法生育、合法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菜市场和综合市场:管理单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流动人口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准确掌握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分会),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街道和市场管理单位共同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2、大型商业街区:管理单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流动人口日常服务管理工作,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派出所应利用当地社区警务室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准确掌握商业街区流动人口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街道和商业街区管理单位共同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3、大型物流综合市场:市场管理单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流动人口日常服务管理工作,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派出所应利用市场警务室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准确掌握市场流动人口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街道和市场管理单位共同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摸底清查阶段(9月上旬)。开发区、各街道对本辖区内集贸市场(包括批发零售市场、物流市场及菜场等)开展清查工作,摸清集贸市场内流动人口数(育龄和已婚育龄妇女数、生育和性别比),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和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情况。认真总结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理清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打算。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中旬至11月)。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贯彻落实。大力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省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市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和计生协会(分会)组织建设,实现流动人口协会覆盖面达85%,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建立和完善集贸市场流动人口台帐,更新维护集贸市场宣传阵地。

(三)监督检查阶段(12月)。区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成立联合督查组,依照本意见和目标管理考核相关要求对各地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开展考核评估,推出典型,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全面提升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成立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问题。

(二)明确工作职责。综治部门要加强对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解决。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负责制定市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案;指导和协助各市场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和服务阵地建设;组织对市场专(兼)职计生工作人员计生政策、业务能力等培训;组织协调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工作。公安部门要督促市场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按照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要求,借助市场管理部门力量,共同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和上传工作。商务、工商等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和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工商部门要向同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18-49周岁外来人口中成年育龄妇女的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协同商务(cc);关系优化原理;关系优化模型

一、引言

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与it技术的应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信息能在瞬间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全球的脉搏可以按同样的频率跳动;而企业则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突破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在这种新的业务模式中,协同是无处不在的。这里有跨地域的协同,有跨部门的协同,有技术层面异构系统之间的协同……正是这些不同层面的协同构造了一个以资源优化和系统整合为核心的协同商务世界。

二、协同商务和涵义和层次

1.协同商务的涵义。所谓协同,广义上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让不同的角色围绕同一个目标努力。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以下简称cc),被誉为下一代的电子商务系统,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gartner group在1999年提出的,gartnergroup对协同商务的定义是:“将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他主要是通过对与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进行共享,实现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企业本身的活动能力。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提供获利能力。”

2.协同商务的层次。就协同商务的涵义而言,其目的不仅是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实行信息和资源的高效共享及业务的一系列链接。

(1)企业内部的协同。在企业内部,有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这主要体现在不同部门计划之间,各层次计划之间,以及不同周期计划之间的协同,如库存、生产、销售、财务部门计划间的协同,公司战略、战术、运作层次计划间的协同,长短期计划间的协同等。

(2)多个企业间的协同。在企业之间,业务间的协同将变得更为重要,也更难实现。在协同商务链上,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通常需要有需求、供应、执行三个层次的计划:通过实施这三个计划来进行协同预测,将企业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定位和最佳配置,完成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在相应执行层次上提供支持功能。例如:需求计划工具、资源匹配工具、执行服务工具、流程交互计划工具、工作流优化工具、战略计划工具等。

(3)构造协同商务链。构造协同商务链,即是按照商品或服务从诞生到交付给客户的过程,将相关的企业连接成一条环环相扣的商务链条,对这链条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进行管理。在这样的协同商务链中,将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纳入系统中,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及知识和智能的积累。作好不同层次、不同业务间的协同,帮助优化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合理调配企业及协同商务链上的资源,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并行运作,提高企业和协同商务链整体的快速响应能力。

三、关系优化原理

协同商务链上,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为了业务合作的需要临时组合,动态联盟急剧增加。如何快速、无缝地与合作伙伴进行资源互补、业务衔接和信息共享便是关系技术所要探讨的问题。

1.关系技术。关系技术系统(relation technologysystem)描述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管理和发展各种关系的重要技术战略方向。关系技术能使企业开创和培育它们与合作伙伴之间更高形式的关系和互动。它通常针对特定的伙伴关联和业务活动设计和展开。

2.关系优化原理。关系技术不断增加的价值,体现在关系优化(relationship optimization,ro)流程中。在事件发现和跨组织的合作伙伴沟通管理的基础上,关系优化可以使企业将各种合作伙伴互动的作用力结合起来,这些力量也许来自“伙伴拉动”(company pull),也许来自企业的“业务推动”(taskpush)等等。如图1所示。

3.关系优化作用。(1)关系技术加强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能够即时分析和评价合作伙伴的动态业务行为,并使企业能够发现最适宜的业务搭档。(2)协同商务时代,企业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将交易转化为关系。关系技术是联接和汇集在信息资源管理全过程中所有交易和互动的基础。关系技术可以通过速度、灵活性、创造性以及信息的互动来扩大和增强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3)关系技术包含各种先进的手持设备(pda)、数据仓库(dw)、分析软件(bi/dss/scm/crm),以及能立即与合作伙伴沟通的基于事件和行动导向的触发器。因此,关系技术能够及时观察和处理合作伙伴之间的行为和相互联系。

四、优化模型

1.优化维度。“信息网状”、“业务关联”和“随需而应”构建了协同商务平台的基本思想,而“信息协同”、“业务协同”和“资源协同”便是基于协同商务优化模型的三个维度:

首先,对信息的高度共享。信息共享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无论是企业管理者、员工、还是外部的合作伙伴,都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相关的信息以支持事务的处理,并利用信息创造新的价值。

其次,对关联业务的整合。这些业务尽管更多的时候从属于不同的企业或企业的不同部门,但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紧密关联的,并形成企业特有的业务体系,企业需要对各个业务过程进行充分的整合以使业务能够协调和平滑运作,消除商务链上的“断折”或业务过程“死角”所产生的影响。

再次,对资源的调配和优化。这些资源包括企业的人、财、物、信息和流程,当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整合后,企业的“神经网络体系”才能够高效和通畅的运转,并使这些资源能够突破各种壁垒和障碍,在企业统一管理和协调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服务。

2.优化模型。信息、业务和资源是构建优化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协同商务链就是在这三个要素扩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协同商务模型中,企业借助于合作伙伴信息、业务和资源的共享和关系扩展逐步形成了的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如图2所示。

可见,协同商务构筑了一条具有价值增值能力的企业链条,为各个成员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业务活动空间和价值增值空间。

五、结语

协同商务链通过信息门户的远程支持以及关系优化的动态更新实现了有效的企业内外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打破合作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向企业提供了与企业员工以及合作伙伴之间协调工作的业务模式,在向商品要效益的同时也努力通过合作伙伴的“协同”关系向业务“创新”要效益:缩短商务链的运行周期、优化制造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等,从而提升成员企业业务创新能力、协同互动和信息沟通的能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信息、业务上的“协同”。

参考文献:

1.刘立.企业信息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召开今天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利用考核年度后两个月的时间,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各项工作,迎接省市检查、考核。刚才,司局长通报了全市、全县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在总结成绩中深化认识,不断增强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紧迫感

今年是“三年三步走”实现“一盘棋”的收官之年。开展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是“一盘棋”战略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各乡镇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作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着眼规范管理,不断推进创新,初步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的管理机制。我感到有这么几点值得肯定:

一是各乡镇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综合治理格局初步形成。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给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带来的新问题越来越引起各乡镇的重视和关注,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在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同时,不断加大了目标考核力度。建立了协查通报制度,及时反馈信息,开展联合行动,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管理服务手段不断强化。各乡镇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从思想认识、工作措施、管理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流出办证、流入验证、双向管理、信息交流、孕情服务等管理服务手段,基本落实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的各项责任指标。特别是5月份开展的城区人口清查清理,各乡镇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按照“底数必须摸清,数据必须真实,力度必须加大,任务必须完成”的目标,全县抽调县直部门各乡镇350人,清查清理出城区流动人口3873人,清查出2006年1月1日以来政策外生育700余人,现正在逐一核对。

三是清理摸底工作进一步深入,全员流动人口入库率有所提高。这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各乡镇(区、处)积极行动,按照要求,认真安排部署,组织人员边清理边录入,全员统计入库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7月31日,全县流动人口入库量为40065条,入库率为105.91%。其中入库率较高的有藏屯乡143%、权村镇137%、平舒镇115%、北魏乡107%。

四是区域协作工作进一步扎实,两地互通、协查协管、信息共享等得到逐步落实。按照国家和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重点突出与周边乡镇和流出、流入人口较多的省市区域协作,严格落实了“两地互通、协查协管、信息共享”工作措施。组织权村、留各庄到霸州市胜芳镇进行了学习,实地参观了胜芳镇金彪玻璃企业流动人口协会的工作情况,并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对照霸州经验,两个镇的现在试点建设正在运行当中。

这些成效的取得,从大的方面讲,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但从实际工作上讲,更是各乡镇计生办人员、在座各位努力和付出的结果。

工作效果应该肯定,但问题相当突出,特别反应在信息化建设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应用方面。

一是在硬件配备上,各乡镇普遍不达标。不少乡镇没有流动人口专用微机,有的虽有专用微机但是其他系统淘汰下来的,基本配置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影响工作进展,无法保证国家、省信息平台顺利运行。

二是入库率达不到标准。按照常住人口10%来推测,我县流动人口应在4.8万左右,目前我们虽然满足了市分配任务,但如果要达到省要求(入库率要90%以上),全县必须完成8845人的纠错任务和8000人的信息入库。截至7月31日,全县按照去年初市分配任务,录入工作不足90%有城区办和广安镇,分别为65.9%和84.4%。四是协查反馈率低。6月21日-7月20日,全市的协查反馈率为56.97%,大城是33.33%,旺村、大尚屯、留各庄、藏屯100%,平舒、里坦没内容,其他乡镇没有反馈。

五是网络化协作功能应用较少。按照省市要求,将6月1日以来的避孕节育报告单等重点信息提交,7月份,全县没有内容,而之前提交量也较少。

这些问题从领导方面讲,尽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领导层面挂上了号,引起了一定重视,但是重视程度不够高,还没有摆到应有的议程。同时也说明我们流动人口队伍建设上还有差距,不能说素质不高,但可以说责任心不强,没有完全做到专人专责。

二、在促进工作中把握重点,切实增强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效性

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三年三步走”目标,到今年底,全国基本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各级都加大了考核和落实力度,当前,还有两个月又面临省市考核,所以要求各乡镇按照省、市工作要求,查漏补缺,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提升水平,扩大工作效果,确保我县流管工作不出问题。2、配齐硬件,提高素质。为提高网络建设水平,确保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入库率和覆盖率达到90%以上、协查反馈率在80%以上、网络化协作信息接收率达到65%以上,各乡镇要调换更新专用计算机。配备标准按照(2011)40号文件执行,要求8月底以前配齐。市9月初将逐乡镇对微机配备情况、人员上岗情况、信息录入、反馈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3、突出重点,跟踪服务。外出已婚育龄妇女较多的乡镇,要大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系统建设,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与本地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主动联系协商,在乡与乡、县与县、本省县与外省县之间落实流出地与流入地的信息共享和协查协管制度,对没有落实节育措施和基本情况还没有核实清楚的已婚育龄妇女,要实行跟踪管理,跟踪服务,减少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个别有外生迹象的,必须跟踪到位,见面到人。对提交协查信息的,三天后要电话提示,督促协查,提高协查反馈率。

要强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要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证、验证工作,提高持证、验证率。对提出办理《婚育证明》且手续齐全的流动人口,要及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办或缓办。在办证和验证工作中,要严格把关,对随意乱开证明的问题,要严肃查处。

4、巩固基础,提升水平。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保证乡、村两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人员配备到位。各乡镇流管员要加强岗位学习和交流,提高业务技能,做到有专用微机、有专人负责,做到每天及时录入信息、及时反馈信息。市将在8月份举办《河北省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以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要建立健全村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1000人以上的村街配备一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职协管员,1000人以下村街配备一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兼职协管员;城区办在各居委会或各住宅小区要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

5、要认真做好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人员的查证上报工作。对发现外来流动人口违法怀孕的,在积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的同时,及时向县人口计生局报告,由县人口计生局和户籍地计生部门进行通报。对流出人口政策外怀孕、生育的,或现居住地通报的,应立即组织核实,主动与现居住地协商、配合,共同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严格控制流动人口异地违法生育行为。对流入人口政策外生育的,各乡镇发现后要立即上报县人口计生局,由人口计生局实施处罚。

三、在推进落实中加大力度,着力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

计划生育的工作重点在农村,重点在流动人口,而流动人口的难在“流动”,特点在“流动”。人口流动的时间、空间难于捕捉,没有定数;人口流动的方式各种各样,没有定式;人口流动的方向变幻无穷,没有定位。因此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必须加强力度,加大力度。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统筹工作安排,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本年度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兑现奖惩措施。

二要奖优罚劣,强化考核。县将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力度,对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创新管理办法并有显著效果的乡镇,加大奖励力度;对工作敷衍塞责、配合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要切实发挥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夯实基层基础,提高业务素质,改进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对出具假证明、假手续的工作人员,一经查实,要公开曝光、严肃处理。

三要做好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考核的准备。廊坊市、河北省、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从8月份开始,对人员、设施配备、流动人口服务示范点建设、“一盘棋”的落实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所以,我们面临的将是国家、省、市的三级评估考核,评估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省、市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这几次评估考核不知道哪次涉及到大城县,一旦被抽中,都关系到我县整体工作在省里、市里的位次。为此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哪个乡镇工作出现纰漏导致在评估考核中不能达标的,不仅要全县通报,造成不良影响的,还要追究责任。所以大家要把工作的相关资料、工作记载进行整理、备案,进行痕迹管理,以保证在三级评估考核时能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要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贯穿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全过程。当前在河北省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加强了对《环渤海协作》模块的应用,将6月1日以后出具的《避孕节育报告单》、《婚育证明》、《第一子女生育登记证》全部录入到系统中。基本取消省内外流动人口的纸介质的《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等相关证明,实现全部相关信息网上流转。

而全县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领会系统功能的初始阶段。目前,各乡镇(区、处)信息应用不平衡,有的信息应用率不高,有的个案信息录入数据库后未能及时修改补充更新,未对协查数据进行接收、协查反馈等处理,有的根本不懂的系统的操作应用。各乡镇(区、处)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手段,必须着手抓好这项工作。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按照国家局提出的“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市场导向、面向消费者、面向客户的营销体系,努力克服非市场因素,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营销水平,促进有序竞争,培育优势品牌。

二、实施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准确把握和适度满足市场真实需求。

2、分工合作原则。工商企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互动协同、发挥合力、清晰完善的营销模式。

3、诚信互动原则。工商双方注重诚信自律,相互沟通,克服非市场因素,实现营销过程的互动与协同。

4、资源共享原则。工商企业统一资源共享规则,实现品牌、客户、信息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共享。

5、效率责任原则。工商企业明确责任,商业企业着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工业企业注重自觉、自律,适度有序竞争。工商共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构建完整、快速、高效的产销供应链。

三、工作内容

(一)预测协同

预测协同是工商双方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引导消费,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确保供应链畅通的关键所在。通过工商预测协同,有利于把握市场真实需求,减少预测中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响应能力。

1、市场调查协同。与工业企业共同开展市场调查,也可以聘请第三方,对区域内的市场容量、市场消费特性、卷烟零售渠道、工业企业品牌表现等进行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反映出真实的市场容量和工业企业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工商双方制定销售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

2、预测协同实施。在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需求预测之前收集工业企业对本地区需求预测意见,并纳入到需求预测体系,根据工业企业需求预测的准确程度及重要程度,可设定相应的预测权重。最终需求预测意见形成后应及时反馈给工业企业。

(二)衔接协同

在预测协同的基础上,要与工业企业按照规划和计划进行货源定位,把销量、库存、价格、份额作为关键营销指标,细化营销目标,建立市场供应目标体系,与工业企业进行周期性的供应衔接协同,通过沟通会议制度和信息交互制度予以保障实现。

1、中长期规划协同。按照省局(公司)总体要求,与工业企业进行磋商,共同确定双方在未来1-3年内为实现双方战略目标的货源供应策略和品牌发展规划。

2、年度、半年度货源衔接协同。参照需求预测,根据省局下达的年度卷烟调、销、存计划,与工业企业产、调、存计划相对接,落实货源,签订协议,核心是确保双方计划目标的实现。

3、月度供应协同。按照产品销售状况、库存水平、订单采集状况及需求预测情况,与工业企业月度生产及发运计划对接,合理分解协议,全面执行合同,制定精确及时的采购计划。

(三)品牌协同

品牌协同是工商双方以“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思路为指导,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确保所引入的产品能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使消费者能择优购买,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1、新品牌引入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及产品结构状况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品牌,工业企业可根据需求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推荐;公司在核定备选品牌时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对两个以上不同企业同时推荐同档次品牌时,坚持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以品牌自身的优劣为衡量标准而不以企业的大小、人情的多少为标准。

2、卷烟品牌市场维护。工商双方共同对市场在销卷烟产品进行市场容量、消费主体、市场分布、市场价格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建立协同监测机制,进一步了解卷烟产品在市场销售真实状况,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进行品牌市场定位以及品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3、卷烟品牌退出机制。对市场滞销或需要整合的卷烟品牌,工商双方共同制定卷烟品牌退出条件及流程,有序退出,对已退出的卷烟品牌,不再进入市场进行销售。

4、卷烟品牌评价体系。建立共同评价的考核体系,一是注重重点品牌培育、维护、跟踪、进货面、上柜率、合理定量、订单满足率、消费群体和生命周期的评价。二是注重对卷烟产品质量、价格、市场宣传促销等相关信息的评价。

(四)服务协同

以构建和谐并进的利益共同体为使命,把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作为服务营销的中心与出发点,通过服务协同贯彻行业共同价值观,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1、公司对工业企业服务。除协同工作中关于市场预测、品牌培育、信息共享、物流管理方面的服务以外,对工业企业还将提供以下服务:

①规范服务。严格执行货源分配管理制度,严禁对工业企业产品进行搭配、分单、倾销、违规降价等不规范行为。

②会议服务。为工业企业在本地召开的品牌、品牌宣传、等方面的会议,提供组织协调服务。

③培训服务。为工业驻马的工作人员提供市公司制度流程、企业文化、营销理论知识与技能、网建业务知识等相关培训。

④保障服务。向工业企业机构及代表,在工作和生活中提供必要的日常。

2、工商双方对零售客户服务。

①定期组织零售客户就产品知识、真假烟鉴别、经营理论知识开展培训,由市公司负责组织,工商企业共同培训。

②定期组织零售客户召开信息会议,由市公司组织并介绍货源供应情况,分析品牌供应矛盾,工业企业介绍本企业区域策略及品牌推广方案。

3、工商双方对消费者服务。

①定期开展消费者意见收集与反馈工作。由公司收集汇总信息并反馈给工业企业,由工商企业共同回复。

②定期开展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评价的抽查。按照双方共同确定的调查范围和方式,由公司负责组织并反馈调查意见,工业企业负责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进行反馈。

(五)信息协同

信息协同是工商双方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提高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市公司向相关工业企业提供地市级各项信息数据,规范信息收集与,维护协同营销信息平台,并收集汇总相应工业企业各项信息数据。通过工商信息化协同,进一步优化信息平台功能,增强工商双方市场分析,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确保卷烟市场货源有序供应。

1、向工业企业提供的信息。

①市场基础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方式,按照年度向相关工业企业提供人口情况、地理环境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市场销售动态等相关数据,方便工业企业进行查询。

②工业企业产品信息。通过工商信息共享平台,按月度向相关工业企业提供该企业产品在本地市场的调拨、销售、库存及品牌的市场异动情况,便于工业企业针对性地调整品牌营销策略。

③市场预测信息。按照需求预测制度规定的周期,分别向工业企业提供年度、半年度、月度的货源预测基本信息。

④零售客户信息。根据与工业企业协同培育产品和服务客户的要求,有条件向工业企业提供部分零售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零售客户业态、经营情况以及该企业产品的销售等相关情况。

⑤卷烟价格信息。定期对卷烟产品市场价格进行市场实时监控,对卷烟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及时向相关工业企业提供卷烟价格变动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卷烟价格市场稳定。

⑥专卖信息。根据专卖检查及案件查处的情况,及时向工业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专卖打假以及暗流卷烟信息。

2、向工业企业收集的信息。

①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定期收集工业企业文化理念、组织结构、重组变化、产销规模、利税指标、产品种类等相关信息,并录入工业企业电子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分析。

②卷烟品牌发展规划。收集相关工业企业卷烟品牌发展思路、品牌定位、品牌规划等信息,并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及时收集工业企业对本地市场的品牌发展策略信息。

③卷烟产品研发信息。收集汇总相关工业企业卷烟新产品研发信息,包括品牌包装、价格,编码,理化指标等。

④工业企业计划信息。收集工业企业在周期内对本地市场供应计划的信息。

⑤卷烟到货信息。及时收集各工业卷烟货源发运信息,包括合同分解、货源在途、到货信息等。

(六)物流协同

物流协同是在保证卷烟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卷烟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成本;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1、库存预警设置。根据制定策略计算模型,系统自动报警提醒配货。同时对库存异常(超低或超高)进行报警。

2、配货修正。工商双方系统根据自身制定策略计算模型自动计算各规格配货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3、工商确认。工业企业获取配货数据后进行确认,对存在异议的,经工商双方磋商后,市公司对磋商结果进行最终确认。

4、合同分解。工商双方根据磋商后确定的配货量进行网上合同分解。

5、配货。工业企业根据确认结果进行配货操作。

6、到货确认。市公司根据收货情况进行到货确认。

四、工作要求

(一)深刻理解,高度重视

工商协同营销是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延伸的关键环节,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将对今后整个烟草行业的产销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深刻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在思想认识上实现统一,在实施过程中达成共识,高度重视协同营销战略计划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二)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成立市局(公司)协同营销领导小组,加强对协同营销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同时成立工商协同营销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营销项目计划,严格按照工商协同营销方案的目标要求,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全力落实好此项工作的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提升各环节的运行水平,取得较好的成效,最终实现工商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

(三)协调合作,建立机制

工商协同营销涉及到工商企业营销业务的各个环节、多个部门,要互相配合,加强协调。建立定期衔接协调会制度,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各单位的相互交流和协调统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实现协同营销各环节的有效对接。通过密切协作,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达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共商协作目标。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为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新机制建设,推动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县政府决定,2011年在全县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乡镇)创建活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创新服务管理机制为突破口,以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均等化、规范化为目标,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服务管理新体系”(即:强化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落实流动人口房屋租赁合同、劳动用工合同;流动人口所在社区与有关单位和个人签订《公民文明守法承诺书》、《房屋租赁社会责任承诺书》、《劳动用工社会责任承诺书》)、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两项制度”(即流出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流入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四项机制”(即:清理清查机制、以房管人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区域协作机制)、推行“五项均等服务”(即:宣传技术均等服务、避孕节育均等服务、健康检查均等服务、便民维权均等服务、奖励优待均等服务)的服务管理模式,确保成年育龄妇女办证登记率、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查证建档率、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流动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95%以上;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国家规定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达到90%以上;流动育龄妇女“三查”率达到90%以上,形成特色明显、服务优质、管理有效、群众满意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新模式,确保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县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实施步骤

我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乡镇)创建活动从2011年3月开始,至2011年9月底,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3月1日—3月30日)宣传动员。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广泛进行宣传。

第二阶段(2011年4月1日—9月20日)目标实施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目标: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服务管理新体系。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员服务管理,建立以流动人口居住证件为基本依据,以加强房屋租赁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为重要手段,落实居住证管理制度、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和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制度,明确居住证件持有人、房屋出租人、用工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形成“一证二合同三承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系。综治、公安、人社、民政、经贸、住建等部门都要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县、乡(镇)和社区(村)三级职能分工,坚持“以人为中心”,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努力形成“以房(业)办证、以证服务、共担责任、协同运转”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体系。二是落实“两项”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源头管理。一要建立流出人口“四个一”管理制度。强化源头管理,在户籍地流出人口管理中实行“四个一”管理制度。即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办理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落实一项有效避孕节育措施、留下一个有效联系方式。以村民自治为抓手,将流出人口纳入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实现群众自律自管。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协作,积极主动与流动人口聚集地县、乡镇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服务管理协议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对需要协查的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坚持发送协查通知单,请求有关县、乡镇政府工作部门给予协查配合。落实流出人口档案管理,对于流出重点管理对象通过PADIS信息平台进行核查,及时掌握流出重点管理对象婚育变化情况。依据村民自治章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村民自治范畴,紧紧依靠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打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与计生部门紧密配合,在本县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外省县建立劳务办事机构,并加挂“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也可成立流动人口党支部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履行流动人口便民服务、计划生育维权等综合管理协调职责,解决流动人口“管不着、无法管”的问题。对流出人口坚持做到“六清”,即:流出时间清、居住地址清、从事职业清、婚育现状清、节育措施清、奖罚情况清,努力提高流出人口的办证率和《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回寄率。二要建立流入人口“七项”管理制度。建立流动人口基本信息登记制度,对每个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节育情况进行登记入库,确保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掌握每个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信息,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建立清理清查制度,以提高婚育证明办证率、持证率、查验率为突破口,每年定期会同公安、工商、房管等部门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清查;建立《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制度,及时掌握流入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并与常住人口一样纳入服务管理;建立计划生育合同制度,落实有关部门、企业、雇主、房主、房客、社区、育龄妇女等方面互签计划生育合同,夯实各自责任;建立“以房管人”制度,对租赁房屋的流动人口,人口计生和公安部门要相互配合,实行“旅店式入住”,落实房主责任;建立信息通报制度,通过电话、信函、网络平台等形式和渠道在流入流出两地之间经常交流流动人口有关情况;建立工作考核评估和奖惩制度。各级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三线”考核内容,并进行单项考核,综合评估。三是强化“四项”机制,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面服务管理。一要实施跟踪服务,建立清理清查机制。各乡镇要紧紧抓住“双节”、农忙季节农民工返乡较多等关键时段,深入开展以流动人口重点对象清理清查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活动。县、乡镇政府坚持每月组织公安、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查,并使之制度化。流动人口聚居地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计生服务专(兼)职工作人员,流动人口集聚100人以上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应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实施“内清外查”措施,组织专门技术服务工作组到流出人口聚集地开展跟踪服务,实现流动人口底子清、情况明的管理目标。二要创建先进社区,推行以房管人机制。按照县人口计划生育局、公安局、住建局《关于认真做好城市社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依托社区管理,建立“逐户建卡、以房管人、共同管理、优质服务”的居住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逐楼、逐户、逐人登记建档,摸清各类育龄人员底数,建立《已婚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已婚育龄人员入住所在社区要督促租户与房主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与辖区居民一同纳入服务管理范围,社区计生干部和楼院长实行周巡访月排查制度,及时掌握动态信息,落实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享受同等计生宣传和生殖保健等服务措施。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社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均等化”目标。三要构建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统计、公安、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管理资源,构建和完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开展流动人口变动趋势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跨部门、跨系统共享。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平台作用,加大全国流动人口PADIS信息平台监测应用力度,坚持“日登陆、旬报告、月通报、季考核”制度,确保国家流动人口PADIS信息平台县区、乡镇两级应用率达到100%,网络化协作信息接收率100%,重点服务管理对象信息反馈率100%;省级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个案录入率达到95%,全年维护和更新网络平台不少于四次;认真落实县人口计生、卫生、民政三部门《关于建立人口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流动人口信息平台(PADIS系统)为基础,建立出生实名登记通报制度、二胎引产报告制度、婚姻登记定期报告制度和领抱养通报制度,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四要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计生服务管理区域协作机制。按照“区域联动、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原则,强力推进区域协作。切实落实西北五省《计划生育区域协作管理工作和保障措施协作办法》明确的相关职责任务和县人口计生局《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的实施意见》、《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和服务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参与跨省和省内区域协作,居住地、户籍地要及时为群众办理相关证件;群众来电、来函和投诉案件要能够及时处理;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孕环检报告单全部由人口计生部门通过信息网络或邮政信件向户籍地通报;认真做好《婚育证明》管理、一孩生育服务登记与计划生育证件办理、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项工作的协作配合。切实加强人口统筹管理,计生、财政、公安、统计、教育、民政、人社、住建、卫生、工商等部门要不断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形成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合力,努力实现工作措施到位,信息畅通共享,协调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实现计生工作区域管理一体化、规范化目标。四是落实“五项”均等服务,夯实流动人口“一盘棋”基础。一要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系统城乡技术服务网点、流动服务车等服务资源,落实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项目,主动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孕情、环情和健康检查,并通过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向户籍地通报有关情况,做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确保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技术服务和孕情、环情、健康检查免费服务率达到90%以上。二要落实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创新发放模式,通过“多点分布,送领结合,卡网结合,委托发放,社区服务,自助服务”等模式,拓宽发放渠道;利用节假日开展送宣传、送知识、送服务、送药具活动,丰富发放手段;在辖区所有社区、流动人口集聚企业、工地、集贸市场等处设立标识明显的药具免费发放点,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自动发放机,提高药具可及性,实现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全覆盖。三要落实流动人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拓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内容,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免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等项目中,实现流动人口在其实际居住地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婚前、孕前检查和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治疗等服务。四要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服务。认真落实国家流动人口便民维权十项措施,免费办理计划生育相关手续,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送温暖活动,实行政府多个部门、多种服务行业联合办公,窗口式受理、敞开式审核、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平台。五要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服务。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流动育龄夫妇,可按规定给予奖励;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实际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

第三阶段(2011年9月21日—9月30日)自查自验阶段。各乡镇将创建情况自查申报县人口计生局,县人口计生局逐乡镇验收后申报市计生局进行验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人口计生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公安、统计、教育、民政、人社、住建、卫生、工商、经贸、综治、发改、扶贫、农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口计生局,由人口计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创建机构,制定出台创建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各成员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全局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管理范畴统一决策,每年至少要听取两次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改、公安、民政、住建、卫生、财政、人社、经贸、计生等成员部门要认真落实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下发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表的通知》,切实履行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组织流动人口联合巡检,在为流动人口办理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应积极主动的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计生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人口计生综合治理机制。

(二)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县、乡、村(社区)三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配齐配好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干部素质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能力。加强城镇社区计生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或招聘大学生村官,力争为每乡镇配备1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管员,城关社区要管好用好已经配备的计划生育管理协管员,全面夯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网络。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据信息;生产调度;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97—02



一、生产调度的定义

生产调度工作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一项工作,是推进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手段。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突发性事件多,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因此,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数据化管理的意义

传统的、没有ERP信息系统的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往往是信息滞后、数据流动慢,常常会影响用户的实际需求。落后的生产调度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要。

随着办公管理现代化,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化信息管理模式已进入现代企业。企业利用ERP系统进行生产管理,从合同订单、生产评审、安排计划、下达生产、采购物料、领用物料,到产品入库、包装运输,财务结算等,已深深感到越来越依赖于ERP信息化系统,充分认识到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作为生产指挥系统的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充分利用ERP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掌握信息、正确指挥、合理调度,超前谋划、提前准备、纠正偏差,势在必行。

三、生产调度的管理

(一)生产调度工作的内容就是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监督、检查、协调、调度并完成生产任务;同时是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即PDCA循环活动的一个管理过程,能协助计划人员提高生产进度计划的编制质量。

(二)生产调度工作的方法

1、每天掌握计划下达情况和车间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协调并挖掘、均衡车间生产能力;协调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于车间生产、协作加工、技术、材料、工模夹具、动力、运输、质量、供货等生产系统方面有关事宜;对于紧急工程,按企业领导要求进行生产计划的重新调整、安排、协调、生产并实施按要求完成等。

2、检查各生产环节的零件、部件、毛坯、半成品的投入和出产进度,及时发现生产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确。所谓快速,是指对各种偏差发现快,采取措施处理快,向上级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反映情况快。所谓准确,是指对情况的判断准确,查找原因准确,采取对策准确。为此,必须掌握一套迅速查明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的调度工作方法。

(三)充分利用ERP进行有效工作和管理

关注企业生产调度管理领域的实践和动态,以及如何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应用、处理并运用于生产,这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来看一鲜活而精彩的企业生产调度管理案例,现有

生产调度人员根据生产计划,迅速做出反应:督促物料部门备料、车间及时领料、摸清模具、设备、班次配备情况,车间生产有无困难,是否需要车间之间相互协作加工,车间按计划时间生产完成有无问题等等,对于已下达生产计划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科学调度。

生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调度工作最基本的任务是预防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脱节现象。根据生产计划,检查计划排产有无偏差时,发现其中的一个品种NY—630/55.1用户需求数量264>库存数量8,因此不能简单“利库”,而是要求车间根据ERP信息数据继续生产(之前有计划安排过900套但当时为备库计划未要求立即生产)NY—630/55.1产品。从图1看出,本批用户需求264套,库存可用量为8套,我们还不能只生产264套,因为加上其他工程未供合同合计402套,本着降低生产成本和批量生产利益最大化,生产调度有权要求车间生产300—400套,车间根据生产计划部总调度要求及车间现有材料及时安排生产。

四、生产调度的管理与对策

(一)传统的生产调度管理,劳动强度较大

营销部门是企业的龙头,生产计划是生产的龙头;而生产调度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生产计划部作为生产调度管理的职能部门,是企业生产的指挥中心。而生产调度工作,狭义上是指生产调度管理方面的技术性工作,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具有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职能,也称之为系统性、综合性职能。

传统的生产调度机构中,代表厂部的调度员可按产品分工,也可按车间、部门分工,还可按产品按车间相结合分工。在没有ERP数据信息年代,手工记录各项数据的工作量很大,各项工作流转时的数据信息都要靠手工登记、记录,包括计划下达情况、材料供应情况、生产完工状况、产品完成情况等,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且信息流转速度慢,因此需要设置的岗位人员就较多。

(二)精简生产调度机构,提升生产调度人员素质

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大力支持下,现代制造车间在生产进度、物料及质量管理等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改善和优化。现代生产调度管理,依据ERP数据信息共享的优势,无需再用手工进行大量的数据记录工作,已完全从过去的强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因此也无需太多人次进行管理。企业生产调度分为二级管理,两级生产调度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应用ERP数据信息系统的各项操作方法,掌握ERP系统中生产方面的工作流程,及时掌握用户需求信息、计划下达信息、产品生产信息、生产完工状况、生产统计报表等等,通过对ERP数据信息、用户需求信息、生产计划下达信息、车间生产实际等,及时调整生产调度方向和管理对策方案,在能及时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也能兼顾车间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五、生产调度会议形式必须多样化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动态产业联盟;产业链;网络协同制造;生产管理系统

引言

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区域经济特点明显,由于企业规模及发展的不平衡,要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建立产业联盟显得非常重要。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动态产业联盟是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经济利益的需要、技术互补的需要、资源共享的需要、产业链衔接的需要、共同市场的需要、企业社会服务的需要而建立的。它使具有先进生产能力及技术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得到其它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帮助,在利益共享的管理机制下,组合成为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网络手段联系,实现企业间人、资源和技术集成的统一联合体,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1、产业联盟实施网络协同制造的需求

基于对产业的认识及管理发展趋势的预测,产业联盟实施“协同制造”的主要需求如下:

(1)集中市场资源,开创优势、强势品牌

目前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市场空间和各自维护的客户资源,但企业的资金有限,品牌创新能力有限,在产业内形成气候的品牌不多。小型企业由于只在低端市场拥有有限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经营风险。从市场的投入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对此,需要由地方政府出面牵头,并和行业中实力较强的企业共同组织,召集同行的实业家共商未来联盟大计,对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风险、发展模式以及虚拟组织模式进行全面探讨,在基于价值一致、利润公平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成立市场联盟。这是未来“协同制造”的第一步。

(2)集中销售客户资源,强化响应和服务能力

企业都依赖自身的资源能力来响应客户的产品需求、服务需求等,对企业来说,资源的有限就决定了其客户服务能力有限,这必然影响到企业对市场的创新开拓。创建集中的销售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必将提升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使客户感受到满意的服务,是加强客户资源维护的有效措施。

相对于单个企业的销售活动来讲,集中营销首先集中了销售资源,实现销售活动受益的最大化,而集中服务响应,提升客户满意度,则可实现客户关系和客户受益的可持续发展。

销售的集中必然涉及到企业之间的销售分配,这个环节主要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销售组织的构成和运作方法;另一个是销售业务的内部分配,即业务的平衡分解和利润分配。销售分配的结果是生产计划分解的开始,在销售分解时要考虑各个实体分配前的生产组织情况。“集中营销”是“协同制造”的起点,因为业务分配的结果就决定了“协同制造”的计划。

(3)组建“集中设计研发”中心,突破产品技术工艺瓶颈

目前,单个企业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低端市场的份额扩充上,而行业的高端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设计、生产作业、工艺能力等要素上。由于企业的聚焦点分散和技术工艺能力弱等原因,高端市场运作成了企业的运营边缘。这就会导致两种结果,其一就是企业无法在产品的高端市场有所创新突破,全部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进行价格比拼,消耗内部资源并相互削减低端产品的利润空间;其二就是企业产品和市场空间的局限成为企业再发展的瓶颈,此外企业运营结构的不合理、资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企业的再发展能力,以及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

技术、高级技工和客户都是企业绝密的独有资源,技术开发设计资源的集中会增强联盟体对高端市场的挑战能力,以支撑“集中门户”品牌战略;同时,也能提高对高端客户个性产品需求的响应能力。

(4)建立高效的生产计划体系,优化“协同制造”

企业在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生产能力利用率更多地受到季节性、周期性和需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对利用率的调控水平,决定了企业成本削减或增加的合理程度,这就需要借助综合生产计划排产,将销售分配的结果进行计划分解,考虑企业联盟总的资源拥有能力、资源已占用量、资源可用量,同时结合各个企业内部分别拥有的资源能力、资源已占用量、资源可用数量等,两者结合实现生产资源最终分配方案,完成资源的最优组合,形成面向各个作业实体对应的生产任务单、材料需求计划、外协(包括内部工艺外协)等作业分配信息。

综合生产计划排产系统作为“协同制造”体系的心脏,是联盟体协同作业执行的关键步骤。建立系统化、可视化、可优化的生产计划排产系统,是市场集中、销售集中后的计划集中展现,是决定每个企业价值链增值能力的首要因素。同时,面向整个企业联盟体建立的一种价值目标考核体系,可以应用于计划执行的结果反馈考核,并借助于考核的结果开展价值链的评定和优化。

“协同制造”中的生产计划排产可以实现任务分配的集中管理。对制造的整个执行过程按照分配的结果进行集中监控分析,可以适时了解每个客户业务在联盟体内部执行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非正常(没有完全按照计划)作业信息进行适时调整,强化联盟体的运作灵活性和彼此的协同能力。

(5)集中供应,保证“协同制造”

“门户集中”能实现联盟体共同开创品牌战略新模式;“营销服务集中”建立联盟体的销售策略、销售服务和客户运营新境界,将能寻求客户市场空间的跨越突破。“协同制造”是对“门户集中”和“营销服务集中”建立的市场、品牌、客户等资源向价值实现和利润受益的转换。“集中供应”则是将协同制造中产生的与计划同步的物料资源需求进行同步分配,是“协同制造”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价值链的角度讲,供应一方面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与生产同步的、灵活的物料供应体系也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采购就要产生财务资金的支出,所以,采购策略的制定直接关联企业资金使用计划、流转预测和资金的占用风险。而小企业的小批量运作模式往往导致供应的不稳定性、采购附加成本的提高、材料供应灵活性的降低,这也是建立联盟体“集中供应”的背景。

“集中供应”一方面可响应和保证“制造协同”中计划排产和材料使用的同步执行,另一方面,也可通过“集中供应”架构联盟体的共同材料采购战略,避免单个实体小批量采购的高成本、单体仓储、资金积压的风险。

2、网络协同制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网络协同制造的总体目标是将一个产业联盟体作为对象,构建一个完整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制造管理系统,形成从联盟门户、加盟申请审批、联盟体的资源和技术标准信息设计、客户维护和业务互动下单、计划协同分解、协同作业执行、协同业务的商务结算、配套的预报预警平台等各个环节的系统性整合,实现整个产业联盟在系统平台的支持下提升资源的优化配 置、协同效率,降低总体作业成本,以及协作体系的动态柔性和执行、反馈、变更的时效性。其分阶段的设计目标如下:

(1)第一阶段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性应用架构,包括协同门户建设,客户信息和销售业务的承接,加盟成员的规范性维护(包括后续的成员申请、审批加盟),产品、工艺、资源、业务规范等基础信息维护。协同生产模型包括生产任务分解、任务、过程反馈,以及和协同作业计划相配套的运输配送体系。

(2)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提升,包括提升客户资源和客户业务维护、客户访问、客户设计需求、客户商机管理、客户服务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客户管理体系;按照客户的设计需求和联盟体内部技术及设计资源实现协同设计和设计整合验证;将资源维护和资源人为调配进行提升,按照市场需求和客户业务,构建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分配方案的模拟测试、协同计划的自动化默认分解、任务预分配反馈等的智能计划系统。

(3)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按照客户需求、协同需求等构建专家知识库模型,不断地通过市场验证、业务验证等环节积累和细分专家知识体系,并通过客户服务、业务支撑等来展现知识库价值;最后根据协同业务,构建商务信用认证和电子商务的结算平台,提升平台的完整性。

3、网络协同制造的各种约束

构建一个整合的产业联盟、一套产业联盟协作的管理体系、一个需要不断优化完善的产业模式、一套复杂的支撑系统、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系统工程,必然存在各种约束因素,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分析,主要约束如下:

(1)产品和工艺技术集成约束:技术约束主要体现在多企业组织之间的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规范化、系统化整合,这是实现协同设计和协同作业的基础。

(2)协同的能力差异约束: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联盟的各个成员之间,只有实现以产品结构部件的生产能力均衡,才能建立真正的、毫无能力瓶颈的协同生产计划。

(3)人的因素的约束: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需要对整个产业链协同的管理模型非常熟悉的人来进行维护,并同时要求每个企业的骨干人员能够形成跨企业的业务分析和业务更正反馈的思维模式。

(4)系统工程的必然约束:作为一项复杂的、涉及到多个组织的软件工程,需要软件供应商和产业联盟委员会各个成员的共同参与,要做好长周期、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的投入,保证系统的顺利实施。此为关键约束。

(5)政府行为的约束:产业联盟的形成、资金的投入、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分配的平衡等都需要政府的持续投入和关注,整个执行过程需要政府的全程监控,并在实施过程中协调相关成员。

4、网络协同制造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

网络环境下动态联盟协同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1)建立联盟体动态管理中心,管理加盟申请、成员资格评定,维护产品和服务项目技术标准信息、业务运营的商务标准、作业流程规范、新成员所拥有生产资源能力等,支持协同对象的动态变化。

(2)建立联盟体统一的协同生产规划中心,综合联盟体的销售业务信息、产品工艺信息、联盟体资源能力信息等,依据联盟体的资源能力快速分析,评定任务完成能力及动态平衡,依据产品技术工艺数据和资源的独立归属,进行计划的协同处理和任务的协同分配,实现在Internet互联网模式下任务协同调度和资源的优化分配。

(3)采用流程主动推送管理方法实现网络化远程运营,结合计划作业要求和流程控制要求,搭建基于Internet模式下联盟体内集成化业务流程管理平台,运用工作流管理模式,保证协同任务的快速执行,尤其是计划变更信息的快速调整,保证协同作业和资源调度的同步,同时实现协同任务关联单据的同步复制。

(4)在协同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下与协同任务同步的物资调度和运输路线优化平台,根据物资调度和优化规则,动态完成联盟体之间的物资调度与运输,实现与协同任务执行过程所对应的物资调度、材料收发互动确认,包括多单位之间物资转移所涉及到的三方、甚至多方的物资调拨信息确认。

(5)搭建协同成本控制和质量过程管理平台,建立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体系,根据联盟体的协同商务标准和核算规则,结合当前材料市场价格行情和行业加工费用标准,快速计算协同作业单中各项产品及加工服务的商务费用,通过协同过程进行确认反馈,快速计算并产生配套的成本模拟结果,并根据实际核算成本的结果,进行成本控制评价;建立质量检验体系和评定标准,根据质量检验控制要求与协同作业对象的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质量评定分析和改进。

(6)集中供应管理平台,根据协同计划产生的材料需求信息,结合生产任务的协同分配,一方面对分项材料需求进行汇总、统一下单采购,完成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采购信息快速,保证对应的供应商在加密认证后进行信息的查询和确认反馈,提升采购批量,降低供应成本,提高采购业务执行效率;另一方面,在采购执行后期,根据材料到位情况,结合协同任务分解中每个公司的材料需求,实现采购业务的分项独立执行及付款结算。

5、网络协同制造生产管理系统对信息的要求

根据网络协同制造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整个平台的系统化整合范围比较大,需要从每个细节建立信息规范。只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才能够执行透明化的协同业务,建立动态平衡的协同模型。系统要求建立如下一些信息规范:产品、工艺、计量的信息规范;每个成员主体拥有资源的信息规范;成员、服务对象、能力等的信息规范;成员之间的协同业务信息描述的规范;协同业务规则信息的规范;协同业务和结算标准的信息规范等等。

6、网络协同制造生产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

(1)系统集成化:该系统是对企业联盟体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协同计划、协同制造及业务协同”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企业的多个部门。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过程中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2)流程科学化:这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联盟体“协同制造”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体现。“协同制造”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对联盟体中的各个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和对联盟体的协同流程建设,因此,“协同制造”应用成功也即意味着企业业务处理流程趋于合理化。

(3)平台稳定性:系统面向“协同制造”企业集中管理模式,需要支持大量的并发用户访问,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利用服务器集群技术以及EJB中间件建立具有抗崩溃特性(事务处理机制、资源统一管理)的高可靠系统。同时考虑系统的自检、恢复以及动态监控能力,系统还要利用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和双机热备等技术来保证7×24小时关键任务服务,以满足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应用的需求。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总监;预控;协调;信息;质量;进度;极少数监理人员

预控是总监工作的重中之重。古人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在古代“豫”通“预”,“预”即预见性,预先有准备。所谓预见性,就是能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看清事物发展方向。在监理过程中,许多事情不可失去时机,否则就可能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预见性表现在对事态新特点、新动向的深刻揭示,能预见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情。

监理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预控”在总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①促进“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的发展,从而提高服务质量。②将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预控能给业主和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进步。现就总监工作的“预控”与同行们商讨,共同学习,以推动建设监理制的发展。

1 总监在协调工作的预控

总监在协调管理中,存在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加上每人的学历、知识、文化水平、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差异,其人生观、价值观、事业取向的不同,极易产生各种冲突。

在总监的协调管理中,为了预防冲突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预控措施:①对各单位、各部门加强教育,提倡协作精神,反对本位主义、利己主义。②加强相互交往与意见沟通,以便增进相互了解。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④日常做好各部门、各岗位间的协调工作。⑤在协调中,总监要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⑥在协调中,不能就事论事,要治本,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要杜绝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⑦总监要求监理内部更应该顾全大局,同心同德,精诚团结,争当被监理人员学习的楷模。⑧最重要的是总监办事公正,作风过硬,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产生。

为了保证协调目标的顺利实现,总监应正确处理监理组织系统与业主、承包商的关系:①监理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为了处理好这层关系,需要监理对业主方的服务要满腔热情,以自身的优良品质,以自身的管理水平、专业水平、政策水平,竖立起监理工作的权威性。在监理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业主,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加强与业主的联系,听取他们对监理工作的意见,和业主一起,尽一切努力促进工程按期、保质、尽可能低的造价建成。②监理与承包商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在工作中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规范、规程办事,讲究科学的态度。在涉及到承包商的权益时,应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多向业主反映施工单位的具体困难,维护承包商的正当权益,赢得其信任,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监在协调工作中,应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准则,协调好与建设各方的关系,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2 总监在信息管理中的预控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表征,也是客观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例如:“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满楼”作为“山雨欲来”的信息,正是“山雨欲来”的表征。这一信息揭示了“风”和“雨”这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监理过程中,就可以根据“风满楼”这一信息作出预控,分析“风满楼”可能产生的后果,带来的影响,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监理信息是监理企业的生命,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信息是决定公司、企业、甚至国家上下沉浮的关键所在。在监理工作中,为了充分利用监理信息,加强监理信息的预控,应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化:①树立强烈的监理信息观念。信息就是财富。②应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应在监理企业内部或者监理企业之间建立先进而健全的信息网络系统,对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监理信息进行搜索和筛选,做到“广、新、快、实、精”。③监理信息搜集制度化。按预先规定的时间、内容和搜集的数量、次数去搜集监理信息。④监理信息形式标准化。如监理原始记录、监理台帐,报表等,都要有统一的规定。⑤监理信息传递规范化。对监理信息传递的方式、途径、方向、路线等作出明确的规定。⑥监理信息内容系统化。连续提供的监理信息要具有系统性、有序性、能完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各方面。⑦监理信息存储档案化。为便于检查、查阅、利用这些信息、数据,就必须健全监理信息存储的档案制度。⑧工作秩序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同方面,不同岗位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监理信息工作整体。

在总监的工作中,预控信息的搜集方法有:①阅读法。通过阅读报刊、监理杂志等获得监理信息。例如,阅读报刊得知南京电视台10.25事件,意识到监理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全过程、全方位、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地进行安全控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②巡视观察法。即亲自到现场直接观察。例如,南京工程学院文体综合馆屋面桁架的吊装前,总监亲自到现场观察,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和当时施工场地硬化前都是回填土的特性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先对吊机支腿部位的地基进行处理,从而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③会议搜集法。在会议上接触的人多,听到的议论、报告多,可以收集较多的监理信息。④统计分析法。通过对监理活动的实际数据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⑤实验调查法。监理对建筑材料的监理,即先试验,取得合格数据后,再使用。例如进行材料报验及见证取样试验,在合格后方能用到工程上。⑥交换法。即同协作单位、信息咨询机构等交换信息资料。例如,通过公司总监例会同各总监之间相互学习,或者到其他监理部学习,将对方先进的监理方法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总之,要有对监理信息敏捷反应和扩展、引伸的能力,并进一步形成新的概念、新的思想、新的主意及新的决策、方案、计划等监理信息产品,用来指导总监的工作。

3 总监对质量的预控

建筑工程质量预控就是为了消除潜在的不合格而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防止潜在不合格品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不合格品出现后才采取纠正措施。

总监的重要工作就是超前策划,制定预控措施。其实质就是一种主动创造性的行为活动。策划制定预控的主要内容,要集思广益,从管理目标出发,根据内外工作环境的变化,制定出预控措施,以便工程中的问题,预先加以防范。

3.1 总监超前策划,制定质量预控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出质量预控措施:①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监理就应该明确:严格执行有关淘汰产品、限制使用产品的规定。②在建材用到工程之前,进行材料报验及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在工程上使用,这杜绝了不合格品用到工程上,确保了工程质量。③在模板验收之前,必须弄清楚哪些部位有预埋件和预埋插筋,并督促施工单位引起重视,在浇混凝土前的模板验收中,除了验收模板的支撑、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及拼接情况外,还必须重点验收预埋件和插筋。④在砌筑内外墙之前,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哪些部位将来要安装门窗,明确洞口尺寸,避免以后修补洞口。⑤楼板在安装吊筋前应了解管线的走向及屋面板的厚度,盲目打孔,只会损坏管线或造成屋面漏水。

3.2 总监利用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等对工程进行预控

合同管理不仅仅是督促施工单位和业主要按照合同条款履行各自的义务,而且应该充分发挥合同的预控作用。作为总监,不应该把思维局限于合同中的条款,而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看合同定得是否合理、合同中针对施工的条款是否切合实际,合同定得是否全面,在工程中必须做但在合同中是否有遗漏等,都应该加以分析考虑。

例如,有的业主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采用不法手段压低合同价款,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建筑材料或复杂的施工过程含含糊糊,但这种建材或施工过程事关重大,处理不好将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总监应该及时与业主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业主在这个问题上改变初衷。

4 总监对进度的预控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的主要依据是计划,而计划又是对未来的行动所做的安排,故预控工作便成为进度控制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进度控制的方法是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及进度协调。进度规划就是确定项目总迸度计划和分进度计划。进度控制就是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利用进度规划来预控项目进度,保证每个分进度计划按时完成,从而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实现。进度预控中的进度协调是指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为消除潜在的进度拖延现象而采取的协调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原计划进度的顺利实现。

为确保计划进度的实现,应采取以下措施:①确保总进度计划和分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因为一个规划不合理、不科学的进度计划是不可能达到预控效果的。②质量预控有助于进度预控。因前一道工序的正确实施为后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而所有工序的正确实施离不开质量预控。③处理好“界面矛盾”有利于计划进度的实现。因“界面矛盾”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它消耗了物资、资金、时间。④落实监理人员中负责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控制任务和管理智能。⑤分析可能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风险及干扰因素。⑥将实际进度、合同工期、计划进度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协调。⑦为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必要的施工手段。⑧通过对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定期向业主提供进度比较报告。

总监应分别对各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实施控制,对各单位的进度控制要相互联系、合理协调运行,保证项目进度控制总目标的实现。

5 总监对极少数“监理人员”的预控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建筑业BOM、并行工程、建筑业特色资源管理是支持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技术,实现资源计划、模块化施工生产管理、远程协调管理的信息化。

建筑企业在传统的投资、规划设计、科研、施工、运营维护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如大型投资公司不断创新投资模式,提升自身对工程项目的规划、优化设计能力,创新融资方式,依托工程项目开发关联产业;施工企业或者主动投资被动地“垫资”到工程项目中,建筑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渗透形成纵向一体化战略。国内建筑行业相关的设备、材料、资本、工程承包能力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日渐明显,国内建筑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市场。纵向一体化及国际化战略条件下,建筑企业投标计价涉及的工程项目环境更为复杂,资源集中管理难度大,远程协同管理需求更迫切。

建筑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

工程项目的计价牵涉复杂多变的环境。工程项目投标计价不仅仅是调查市场工料机价格、统计工程量清单,还要考虑环境的综合影响。所涉及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任务环境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分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任务环境则分为材料与设备供应、劳动力、技术复杂性、现场施工条件、合同条件、融资、协调与管理七个方面。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更详细的环境,如施工现场条件包含地理位置、地质水文条件、相关配套设施等,环境对投标阶段的计价及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有不同程度影响。市场调查和工程项目投标很容易出现环境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准确,导致投标报价偏差和投标策略的失误,中标后出现难以弥补的损失。如2010年中国铁建沙特轻轨项目巨亏事件,因设计标准出现本质差别、从事轻轨工程建设主要人员必须是穆斯林的劳工政策、合同工期过于紧张、对当地原材料市场缺乏足够调研而被迫数倍于原计划价格购买混凝土、被迫接受政府不合理要求,导致该项目截至2010年10月合同预计总收入为120.51亿元人民币,预计净亏损超过41亿元。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向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转化。投标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包含了施工生产的方法、工艺、计划和资源配置,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深度和准确性在于保证工程项目现场的临时场地、道路、通水、通电等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合理,施工生产方案及相应配置主要设备的数量和进场时间等参数准确,既为投标定价提供可靠依据,也保证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和关键资源尽早进场。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由企业层牵头编制,由于企业层的市场开发、生产、技术、设备、物资等部门之间协同缺乏明晰的流程和有效责任约束,缺乏环境相关信息共享,目前国内很多建筑企业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深度不足、准确性差,一些施工生产的方法和资源配置在实施阶段被中标后组建项目经理部现场论证后否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了较大调整,相关资源配置和进场时间重新调整,计划开工时间被迫延后,诸如此类现象在国内特定环境下的不太复杂的工程项目不至于出现严重后果,如果面对复杂工程项目或者国际工程项目很容易出现工期拖延、大幅度增加成本开支。

建筑企业资源集中管理与工程项目动态资源需求之间矛盾。生产设备、周转材料、办公设备等实物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随着不同的工程项目而迁移,且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是一次性配置到位,而是根据不同阶段所施工生产不同工程部位,配置不同的资源。比如一座特大桥的基础、墩台、上构所需的设备和作业队不一样,基础所需的设备和专业作业队先进场,然后再依次进场墩台、上构的设备和作业队。同时,企业的资源虽然掌控在企业层手里,但资源却分布于各项目,企业的调配依赖于项目。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内部信息共享壁垒高。建筑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体现在;关于工程项目环境、投标定价和投标策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资源流等信息手工记录居多;即使部分实现了信息化却未经过挖掘、整合,管理人员不能通过相关信息真实地了解工程项目环境、施工生产进展和资源配置状况,不足以依据信息系统开展工程项目投标、生产过程控制、资源调配等工作。内部信息共享壁垒体现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协同管理未能流程化和信息化,项目经理部向企业层反馈信息带有倾向性,项目经理部对企业资源流动状态的信息查阅权限低。不能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协同管理工作,无法在信息系统中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建筑企业的管理就只能依靠人的经验积累,对于人员流动太、人才流失多的建筑行业来说,这是管理上的致命短板。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支持技术和策略

建筑业BOM、并行工程、建筑业特色资源管理是支持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技术,实现资源计划、模块化施工生产管理、远程协调管理的信息化。

建筑业BOM。工程项目通过结构分解形成工程分解结构(Project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PBS),结构的末级与工程量清单挂接,形成类似制造业BOM的建筑业BOM,比如说,一座城市高架桥拥有数十个断面相同、高度不相同的桥墩,每个桥墩对应着工程量清单中的钢筋、混凝土等细目,可以形成每个桥墩的工程量清单。如果参照制造业的标准,这数十个桥墩不能作为一个“批次”的零部件,但在建筑业可以归纳为“同类”分部分项工程,成为一个独立结构模块类似制造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桥墩可以由同一个专业作业队配置同一批设备、模板、脚手架承担施工生产,在工程量统计、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计量支付、劳务分包、劳务结算、成本核算等业务管理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这些桥墩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性结构模块类似于制造业的一个“批次”零部件进行模块化管理,这大大简化了生产计划和资源计划的复杂程度。尽管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每个工程项目各不相同,它们某些部位是相同或相似的,通过在不同项目之间找到“同类”模块,可以形成不同工程项目之间关联的生产计划、资源计划,实现建筑企业资源集中管理条件下的资源共享。

并行工程。并行工程主要是对企业相关产品以及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并行,以实现集成化设计的一种系统方法,对建筑企业降低协同管理风险是值得借鉴的。建筑企业在投标报价计算、投标策略制订、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就必须充分调查和考虑施工生产周期内设备供应、劳动力、技术复杂性、现场施工条件、合同条件、融资、协调与管理等环境信息,充分了解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强调管理层各部门之间、企业层与项目经理部之间的协同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制订合理的投标策略和可靠的施工组织设计,缩短筹备周期,确保工程项目所需资源调配、采购、协调关系等得到企业层及时支持,从而在中标后的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开工、过程持续均衡,与顾客及相关方的合作良好,最大限度减少投标策略大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反复、筹备时间过长导致费用增加和工期拖延。

环境信息收集。从信息收集角度看,要在投标阶段比较短的时间内,全面而精确地调查某个工程项目计相关信息是不现实的,需要在投标前针对目标市场展开调查并充分收集相关信息,这个目标市场也许是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或者特定区域的一个行业;利用筹备、施工生产等阶段的有利条件收集该工程项目的环境信息,服务于后续关联工程项目投标。企业层需要对上述环境信息进一步挖掘、筛选、整合,才能形成持续的环境信息收集机制,服务于建筑企业投标和管理。

建筑业的资源计划。制造业erp的作用之一, MRP根据主生产计划能够对物料需求进行详细的计算;其次,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可以保证MRP计算产生的净需求量是准确的,采购部门可以清楚知道某种物料何时需要,库存多少,还要多少,何时订货,从而使该物料在生产需要时出现在仓库中,及时供应生产,同时减少库存积压,这对建筑业具有参考意义。工程项目施工生产计划所需资源范围广,包括临时用地、通水、通电、道路、生活办公设施的配套,生产设备、周转材料、办公器具、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直接消耗材料,资源计划还具有动态特点——分批次进场、用完即退场。建筑业资源计划关键,工程项目当前已有什么资源,需要什么资源,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少;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项目累计拥有资源数量,不同时点施工生产计划所需要增加或退场的其中资源数量,保障各种所需资源按时到位,维持持续均衡施工生产,又避免闲置。

基于流程再造的远程协同管理。工程项目环境、资源计划、资源调配、施工生产等相关信息是企业层与各项目经理部远程协调管理所依赖的核心信息,需要超越现有的建筑企业的组织功能,改造不同管理层级之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协同管理的流程,让管理信息能够持续有效地积累和共享,所积累信息足以描述相关业务的真实运行状况,实现远程协同管理。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准确掌握工程项目环境,减少投标计价、投标策略、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精确计算工程项目资源需求,减少资源调配或采购偏差对施工生产的延误:基于建筑业BOM,实现工程项目模块化管理,既简化项目管理,又能使不同工程项目之间同类模块实现计划相连、资源共享,支持企业资源集中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协同管理。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甲方:

乙方:

一、 保密事项

1、 甲乙双方同意对本协议保密内容进行如下限制性规定:

双方同意在甲方有有效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本保密协议所保密之内容不包括:在乙方向甲方提供时或此前已为公众所掌握或知悉的信息及材料;在乙方向甲方提供之后非因甲方或甲方所邀请及聘请之工作人员之故意或过失引致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及材料;在乙方将计划书提供给甲方之前甲方已掌握或知悉的信息及材料;甲方通过与乙方并无保密责任之第三者处获得的与乙方计划书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信息或材料,但此信息或材料系第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而且甲方明知该信息或材料系第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除外。

2、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秘密,所有权属于______.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具有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使用。收到本计划书后,收到人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1)若收件人不希望涉足本计划书所述项目,请尽快将本计划书退回;2)…………

二、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 乙方的保证

1) 乙方保证其向甲方提供的创业计划书乃是出自其本人之手或是受该计划书合法权利人真实有效的委托。此项保证意味着免除甲方因乙方提供有权利暇疵之计划书而受到权利人追究之责任。

2) 乙方承诺对因其提供的创业计划书而引起的任何可归责于乙方的法律纠纷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但该纠纷是由甲方引起的除外,不管权利主张者是否向甲方提出或向双方共同提出。

2、 甲方的承诺

1) 甲方承诺创业计划书只用于甲乙双方同意的用途,甲方不得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甲乙双方之外的任何第三人提供、泄露乙方创业计划书之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此项承诺不包括甲方为评估计划书内容可行性,有必要向甲方的投资伙伴会员提供乙方创业计划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2) 甲方承诺:甲方只允许其所邀请及聘请之工作人员中与处理乙方创业计划事宜有关的人员接触本协议规定的保密内容;甲方保证采取有效的保密制度,以确保本协议规定的保密内容不会泄露。

3) 甲方承诺:其邀请参与评审工作的顾问成员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甲乙双方之外的任何第三人提供、泄露乙方创业计划书之全部或部分内容;如其邀请参与评审工作的顾问成员泄露本协议规定的保密内容,则甲方向乙方承担本合同项下的全部责任。

4) 甲方应对任何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或以任何方式泄露保密内容的行为或任何因为甲方的故意或过失而致乙方受到损害的行为,向乙方承担责任。

5) 甲方需在乙方网站( )注册,并提供真实的个人资料,包括照片、身份证号、工作经历等;甲方同意因自己泄密,乙方有权将其列为黑牌会员,并相应地将甲方的照片及身份证号公布于乙方网站,以供会员查询。

三、 甲方对因错误投递或其使用的投递方式具有被他人知悉其计划书内容之风险及其他投递过程中的过失行为而引起的计划书内容泄露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除非乙方能证明该泄露行为系甲方所为或系甲方之授意。

四、 协议的生效

1) 本协议于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在本协议签字或盖章之日乙方提交商业计划摘要。

2) 本协议的效力至本协议规定的全部保密内容成为社会公众所知悉的信息后终止。

五、 违约责任

若甲方或甲方所邀请及聘请之工作人员、甲方邀请参与评审工作的顾问成员、甲方的投资伙伴会员及甲方的关联公司违反本协议规定,泄露了本协议规定的保密内容,并因此给乙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甲方应向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六、 争议的解决

双方同意当因本协议引起之纠纷不能通过协商方式解决时,双方指定由______市______区人民法院解决。

甲方: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

签约地点:____________ 签约地点:____________

授权代表:____________ 授权代表:____________

签署日期:____________ 签署日期:____________

盖章:____________ 盖章:____________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一、目的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筹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切实履行双向服务管理责任,完善区域协作制度,提升“一盘棋”协作水平,切实发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于全县人口计生全局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夯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12年底,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切实增强,服务管理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筹管理机制,目标考核体系基本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取得明显进展,免费服务实现全覆盖;2013年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协作区域间的两地责任进一步落实,双向考核制度探索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统筹管理,构建齐抓共管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统筹管理机制。坚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人口计生工作全局和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落实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完善部门之间信息通报等协作工作机制。实行各级“一把手”流动人口工作负责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委、政府每年研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不少于两次,协调处理统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一盘棋”工作健康发展。

2、夯实基层基础,落实管理服务职责。建立健全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村(社区)专(兼)职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基层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流入人口“六项”管理制度(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制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制度、流动人口需求服务问需制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度、流动人口违法孕育举报制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作制度。流出人口“四个一”管理制度(育龄妇女外出前办理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一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议、落实一项避孕节育措施、留下一个有效通讯联系方式)。积极推进模块管理模式:建立农村重点集中式、城市社区模块式、行业单位责任式、集贸市场联合式等管理模式,实现流动人口户籍地、居住地、经营地三方信息互动,分工协作,管理服务到人。

3、健全计生协会组织,推进流动人口群众自治。积极引导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服务管理模式,增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意识。在条件具备的流入人口集中的商场、社区、集贸市场探索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在辖区流出人口集聚地,引导流出人口积极参与现居住地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活动,同时,探索建立辖区流动人口协会分会,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免费服务全覆盖

1、宣传教育政策咨询均等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倡导,增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入户宣传100%,政策知晓率达到90%以上。

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均等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畅通流动人口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渠道,实现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全覆盖。落实好城区流动人口免费定点服务机构,统一服务机构标识,完善免费服务管理、服务工作程序,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环孕情/生殖保健监测服务,出具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将流动人口纳入“优生促进工程”,为流动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优育咨询、生殖健康咨询等服务,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促进性别比平衡。

3、奖励优待政策均等化。全面落实法定和政策规定的人口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待政策,户籍所在地要认真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等政策的兑现。现居住地要落实流动人口晚婚晚育和落实计划生育手术休假等待遇,做好政策衔接。协调相关部门,出台有利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加快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进程。

4、便民维权服务均等化。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畅通流动人口办证、验证,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工作流程,阳光计生,严肃查处侵犯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违法案件。坚持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留守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施救助行动,加强督促检查,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工作水平

1、提高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质量。进一步明确村(社区)信息员职责,坚持月例会工作制度,摸清流动人口家底,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适时采集,畅通户籍地与流动育龄妇女间的服务信息追踪渠道,强化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提高“一盘棋”网络协作水平。明确各级职责,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层级监管,提高协作质量。设专职流动人口信息员,负责scpip平台信息处理。流动人口信息接收率达95%;反馈率达95%以上;提交重点服务管理信息95%以上;避孕节育、一孩生育服务登记信息通报率、接收率均达到95%以上;省级统计监测点流管信息交换率100%。

3、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流动人口信息实行部门通报联系制度,切实推进人口计生、公安、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四)深化部门联动,推动协作纵深发展

继续推进人口计生、卫生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工作,巩固建设成果,辖区具备孕期保健、接生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计生服务机构《实有人口孕育情况登记卡》使用率实现全覆盖。乡镇计生办对《实有人口孕育情况登记卡》要及时收集、处理,建立完备的信息反馈登记制度,及时反馈流动人口户籍地,做到信息准确、痕迹可查。

(五)深化区域协作,强化双向考核

1、建立完善区域协作工作机制。继续推进跨省、省内重点城市市、县之间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建设,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密切双方协作关系,积极拓展查办案件、信息通报反馈、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经验交流、疑难问题处理等协作领域,探索建立跨区域流动人口协作各项工作制度,明确操作规程和双方责任,重点做好跨区域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信息协查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执法工作,加强重点区域服务管理一体化。

2、建立健全双向考核制度。从流出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入地的职责落实情况;从流入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出地的职责落实情况。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区域协作机制、宣传倡导、均等化服务、网络化协作、流动人口政策符合率等内容。将流动人口信息处理、信息平台协查反馈、协商征收社会抚养费、案件处理等作为双向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方法步骤

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服务“一盘棋”,要按照宣传动员、组织实施、评估验收等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制定方案阶段(2013年4月1日-5月15)。根据县人口计生局工作要求,制定下发全乡“一盘棋”工作实施意见。乡要结合工作实际和本意见的要求,研究制定“一盘棋”工作方案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要采取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法律法规,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家喻户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在90%以上。在搞好宣传动员的同时,召开好三个会议(村、社区干部会、辖区部门联系会、计生委主任业务培训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5月16日-10月15日)。

1、认真摸清家底。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登记,建好台账及分类登记表(台账登记册、已婚育龄妇女、成年育龄男性、未婚女性)。登记对象为辖区内18-49周岁流动育龄人员,在清理登记过程中要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按照表中所涉内容登记完整、准确。

2、抓好《婚育证明》办理。在清理过程中,对外出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过期的流动育龄妇女及时补办一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达90%,亮点村达100%。

3、签订好服务协议。与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签订一份计划生育服务协议,已外出的,可以通过信件签约,签约率达98%。

4、狠抓“三查”证明回寄。将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纳入镇乡“三查”服务范围,狠抓“三查”证明回寄工作,“三查”证明回寄率达70%以上。

5、搞好乡、村务公开。乡、村要公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程序,宣传栏要有流动人口相关宣传内容。

6、抓好信息平台建设。将采集到的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全部提交信息平台,并按照信息平台的工作要求搞好信息接收、反馈、交换工作。流动人口信息接收率95%以上;反馈率95%;提交重点服务管理信息95%以上;省级统计监测点流管信息交换率100%。

7、加大社抚费征收协作。按照成都经济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议的工作要求,探索建立跨区域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规定和协商制度。要落实不少于2户流动人口跨区域社会抚养费征收协作,要有痕迹可查。

8、建好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乡要在辖区流出人口较多的村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通过协会组织达到自我服务管理。

9、亮点打造。根据县评估验收的方法及要求,我乡确定打造村为亮点村。

10、规范档案。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的档案资料管理,参照“基层群众自治”活动档案标准进行规范。要求:档案盒正面,侧面粘贴“年度及归档内容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清晰,材料按目录顺序排列整齐,分布清楚。归档内容为行政卷: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小组,②“一盘棋”实施意见,③流动人口各项制度,④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机构,⑤流动人口宣传资料,⑥村、社区协管员名册。业务卷内容:①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协议,③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登记表,流动人口台账登记册,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登记册,⑤流动人口计生统计报表,⑥流动人口计生奖励扶助花名册,⑦流动人口信息受理登记册,⑧流动人口社抚费征收花名册(含委托协议书),⑨流动育龄夫妻一孩生育服务备案登记表及办理生育服务承诺书,⑩流动人口问卷调查。

五、工作要求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为了强化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信息畅通网络,最大限度地提升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现就村级计生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计生信息员配备原则

1、便于开展工作;2、便于掌握和提供计划生育各方面信息;3、覆盖范围、服务人口适中,原则上以自然村为单位,每200人左右配备1人;4、工资报酬与工作量、信息提供挂钩。

二、计生信息员的条件

热爱计划生育工作,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基本掌握计划生育的业务常识,群众基础较好,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计生意识、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龄适中的育龄妇女,原则上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计生信息员配备要严格把关,注重质量,确保在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计生信息员的主要职责

1、按时参加每月一次村级计划生育信息例会;

2、协助村包片干部、村计生专干做好群众的计划生育经常性宣传、服务及宣传品发放工作;

3、协助镇村开展孕环检、生殖健康检查和产后、术后随访服务;

4、协助村包片干部做好政策内孕情跟踪随访和服务工作;

5、协助村包片干部教育已婚育龄妇女及时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6、收集提供育龄妇女恋情、婚姻、妇检、孕情、生育、节育、流动人口、政策外怀孕、奖励扶助等计划生育方面的信息,反馈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7、协助包片干部做好期内对象户应知、应会工作。

四、计生信息员的选配办法和时间要求。

由村包组干部提供人选,镇行政分工、计生分工和村两委共同研究,片长把关,确定人选,并于6月20号之前上报。

五、计生信息员的报酬和管理。

计生信息员的报酬实行务工补贴和信息上报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务工补贴每月30元,每提供一例新婚奖50元,每提供一例政策内外怀孕和出生错漏报奖100元,其信息必须是村级计生台帐和报告单没有及时上报的以前信息,向镇计生信息通道直接提供须经计生办专人调查核实确认。

村级计生信息员由村两委负责管理,根据其工作实效兑现报酬,务工补助由镇财政承担,信息上报奖励由村级承担。

六、其它方面

1、每年镇计划生育大会对优秀计生信息员给予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