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加快财政核心业务系统的软件改造,按照大平台数据规范开发整合核心业务系统,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与大平台系统同步。完成基于平台生长工资统发系统、指标结转系统、及综合查询系统的开发工作,并于下半年实现生长系统的试运行。完成未接入核心业务系统接入财政平台的调研工作,制定接入方案,确保财政数据不游离于财政平台之外,实现数据一体化。

二、完善财政业务系统功能,适应财政业务发展需要

(一)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增加查询非税收入入库及结余情况等功能。

(二)完善财银数据平台系统功能,实现银行通过财银数据平台系统获取国库支付系统的单位额度支出信息,在数据平台中打印单位额度支出对账单的功能。

(三)完善公务卡系统和银行业务系统的接口功能,实现实时获取公务卡相关信息功能,完善公务卡系统的综合分析查询统计功能。

(四)配合国库科开发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国库监控预警功能,做到对财政资金活动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控。

(五)完成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优化工作,根据政府采购监督办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完善,优化用户操作界面,提高系统适用性和友好性。

(六)配合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完成对非税收入收缴系统的改版升级工作。根据市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实际需要,做好新版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的分析调研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新版非税收入收缴系统顺利试运行。

三、完善我局OA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优化OA系统财政收发文模块,实现财政收发文模块向外单位发文时,增加自动套红头的功能。根据财政厅邮件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增加邮件管理模块,实现财政系统内邮件收发功能。将办公自动化系统纳入CA身份认证管理,与大平台统一登录入口,实现单点登录。

四、完成财政专网网络改造方案

财政专网组建于2006年,目前各单位的接入线路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运行速度较慢,处理业务时间偏长等问题。为提高各单位通过财政专网接入我局网络的速度,研究制定财政专网网络改造方案,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财政专网的稳定性。

五、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确保财政系统数据安全

(一)完善我局数据灾备系统,提高各系统安全性。根据我局报送发改委的2012年信息化建设项目方案,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年底前完成市财政局灾备系统建设,加强系统数据的安全防护。

(二)组织壮族自治区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对我局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提高我局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六、继续推进市县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完善系统建设方案,组织进行设备采购及安装,并做好固定资产的移交工作。

七、做好财政门户网站的升级工作

协助办公室做好市财政门户网站的改版及维护工作。根据网站改版方案,与开发公司进行联系沟通,协助开发公司做好新旧网站数据迁移工作,确保网站开发工作顺利完成。

八、指导各县、区“金财工程”建设

计划于下半年召开年度“金财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研究解决县区在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遇到问题。组织县、区负责信息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财政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县区财政信息技术队伍的服务水平。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加强学习

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做好本职工作,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更好的、更全面的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在本职岗位上做得最优秀,最出色!那么,我中心的全体教师准备在本学期内,进一步的探究、完善工作方法,使自己的工作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尽全力达到全校教职工的满意。同时,从当前“民生”的大环境下,我要求全体信息中心教师都要站在其他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微机坏了,不要抱怨是如何坏的,而要在第一时间内来解决,回过头来再想今后怎样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故障;而且做工作要有信心,有诚心,有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我想,能做到这“五心”,老师们的工作就会顺心了!

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上学期我中心的赵梅和张建鹏老师被评为校骨干教师,本学期我校对骨干教师都有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根据我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听课制度。每周由两位骨干教师各准备一节示范课,要求其他教师听课、评课,在听与评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达到骨干教师的标准,早日成为骨干教师。另外,两位骨干教师还要带领全体任课教师,完成校本题库的建设,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明确分工,紧密协作

在工作分配上,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是自己本职工作,就责无旁贷的应该尽全力做好;不是自己的工作,应从学校的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协同其他老师做好。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再有谁我行我素,没有全局观念,那么下次聘任时将不会再聘。

当然,紧密协作绝不仅局限于中心内部的工作,还要与学校中各个部门更加密切配合。比如:本学期我中心就要初步与教务处配合建立起阳光网室,对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在综合活动课时开放等。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今年以来,在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以信息服务“三农”为核心,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年主要工作成效总结为“两大喜事”、“一大亮点”、“七个完善和促进”。

一、__年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中心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加快推动农业信息服务,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目标。

(一)强化网络平台建设,农业信息网络服务日臻完善。一是中心自主研发并建立了__农产品交易网,网站集农产品价格采集、市场动态信息、农产品趋势分析于一体,网站实现会员注册、优秀会员网上开店、订单处理、价格分析及预警等功能。现采集了100多家农业企业和经合组织的基本情况和产品信息,其中龙头企业96家,经合组织88家。二是__农业信息网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创新推出手机__农业信息网,作为__农业信息网的延伸,让广大农民手机用户能方便快捷及时地获取最新农业资讯和供求信息,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年网站访问量达到939万人次,日平均点击率高达2.6万人次,总点击量超过3200万人次。网站再次被中国农业网站发展论坛组委会评为“__年市级卓越农业政府网站”,连续三年获此殊荣。三是建立并开通__第三届农博会专题网站,实现线上、线下共同参观、体验农博会,在农博会召开期间,还开通微博播报,以每15分钟的频率通过微博新媒体实时播报展会现场和参展农企及琳琅满目的农产品。

(二)强化应用平台开发与维护,电子政务上新台阶。今年来,我中心强化农业应用平台的开发工作,相继开发了__市农业专项资金与项目监管、__市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与预警和__农业现代化远程教育等应用平台,积极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发展。在做好平台开发工作同时,加大农业应用平台的维护力度,加强对__市农资监管信息服务平台、__市农产品信用监管平台、__市农业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和__市农业灾害预报预警决策综合服务平台等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完善了平台功能和栏目,及时更新信息内容,应用平台全年累计更新信息2000多条。

(三)强化机制建设,信息采集机制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机制,我中心会同局科教科起草了《__农业信息采集报送管理办法(试行)》,以形成从制度上健全信息采集机制。为加强信息采集工作,中心成立了信息采编工作小组,积极主动深入农业农村基层第一线,全年共下乡采集信息150多人次,走访了我市三县四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采集各类农业信息30000多条。其中,在__农业信息网20000多条,__农业官方微博260多条,报送全省信息联播信息803条(其中被省采用786条,被农业部采用的772条),__市农产品交易网、农博会专题网站、各农业平台近10000条。

(四)服务多元化,信息“进村入户”进一步推进。我中心通过“12316”三农热线、《__农业信息》杂志、“百事易”手机短信服务、科技下乡等方式为农企和农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步伐。今年来,“12316”三农热线服务总量超过12万多人次,来电受理完结率100%。《__农业信息》杂志刊稿近600篇,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6期的出版发行工作任务,发行数量由每期4800册增加到5000册,年发行量达3万册。编印了《__农业龙头企业及名特优农产品名录》、《__航天农作物宣传画册》等一批农业宣传资料,积极宣传推介我市农业、农企及名特优农产品,在第三届__农博会上获得领导、企业及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二、__年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年来,我中心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在巩固完善原有信息服务渠道,着力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手段,拓宽农业信息服务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充分肯定。

(一)“两大喜事”

1、__农业信息网又添荣誉,彰显网站竞争力。

__农业信息网凭借自身强大的综合性和服务性特点,今年又喜获中国农业网站发展论坛组委会评为“__年市级卓越农业政府网站”,连续三年获此殊荣。__农业信息网已成为我省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系统政府类网站,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熟知。

2、加强支部建设,基层党建示范点顺利通过验收。

12月10日,市直机关工委基层党建考核验收工作小组到我中心考核验收支部创建党建示范点工作。考核小组在通过现场检查和查阅资料后,认为中心党支部能充分结合党建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成绩好,亮点多;支部队伍年轻活跃,团结和谐、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反映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达到了党建促进业务工作的目的。中心支部基层党建软硬件已符合创建示范点标准,顺利通过基层党建示范点考核验收。

(二)“一大亮点”

为加快我市农产品市场流通,扩大农产品市场销路,为农企和农民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解决农产品由于市场信息不畅带来的问题,推进我市农业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中心充分发挥研发团队优势,建立起了__农产品交易网,并于今年农博会期间上线成功试运行。该平台为涉农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大容量和迅捷的网上网下商贸服务,是一个专业化农产品交易商务平台。该平台可供求价格信息,帮助用户快速捕获商机;同时可开设网上展厅和网上店铺,提供人工撮合服务;为用户开通更便捷的宣传推介和营销服务,实现农产品销售途径多元化。__农产品交易网在第三届__农博会演示倍

受青睐,获得市领导、参展企业和广大市民的好评。(三)“七个完善和促进”

1、完善网站建设,促进网站竞争力提升。

为确保网站安全高效运行,我中心进一步强化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畅通。一是强化日常维护和巡查,定期汇总和上报网站运行情况。二是强化查漏补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栏目责任科室或单位。三是完善优化栏目,整合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新增农情农事、农家乐等内容,价格行情在原来只有批发价的基础上增加了无公害及农贸市场的价格以及特色农产品的收购价,更加突出了供求、价格、农事等服务功能,为“三农”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今年以来,__农业信息网信息共计20000多条。同时,还根据时节推出春耕春种、航天育种、H7N9禽流感专题、夏种专题、第三届__现代农业成果博览暨农业招商会和“我最喜爱的__十大农产品”评选投票等专题网站。

2、完善平台建设,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今年来,我中心加快农业应用平台开发的推进力度,相继开发了__市农业专项资金与项目监管平台、__市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与预警平台和__市农业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__市农业专项资金与项目监管平台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规范了专项资金申报流程、评审流程和资金拨付流程,实现了整个过程的网络化运行,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提高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确保农业专项资金规范、有序、高效运行。__市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与预警平台采集了我市农批市场的30多种蔬菜的批发价,首批采集龙丰、南坛、麦地等3家农贸市场60多种蔬菜的零售价和荔枝、龙眼、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田间地头的收购价,为广大农民及时提供市场价格信息参考。__市农资监管信息服务平台、__市农产品信用监管平台的数据已实现与信用__平台实时对接,进一步加强我市农资产品和农产品的信用监管的力度。__市农业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网络手段,创新农业培训方式。

在加快应用平台开发同时,我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已投入使用的应用平台的维护管理。一是强化信息责任制度,制定管理制度将责任到分解部门,落实到人,确保信息安全。二是加强日常设备巡检维护,做好记录,确保设备运行保持最佳状态。三是做好日常信息维护,查漏补缺,不断丰富和完善平台内容。充分发挥平台功能,确保平台正常运行。目前,该批平台信息总量达15000多条,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

3、完善信息采集体系建设,促进信息转化率提升。

为加快农业信息采集机制建设,提高农业领域各环节、各层次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信息服务的整体功能,我中心狠抓机制建设。一是会同局科教科起草了《__农业信息采集报送管理办法(试行)》。二是整合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信息采集机制。我中心成立了信息采编小组,一方面主动向部门、领导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掌握农业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并第一时间将信息及时上报,真正使信息工作做到了思路能超前,决策会追踪,经验会总结,问题会分析。三是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走基层”活动,延伸信息采集范围,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按照我市十二大特色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的季节性,我中心紧贴农时,制定了信息采编计划,密切联系农业企业负责人、一线农业工作者、农业专家、农民。全年共出动工作人员150多人次,走访了我市三县四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重点调研了十二大特色农产品产、供、销的产业情况,种植、畜禽、加工、水产、园林、综合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经合组织、种植大户。同时,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密切联系各级信息员、优秀一线农业工作者、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建立渠道畅通、反应灵敏、层次多样的信息网络。信息采编工作小组人员坚持做到对信息认真负责、严格审核,多渠道、全方位搜集和挖掘信息资源,确保信息公布及时、准确。

积极做好“__农业”微博新媒体和管理工作。我中心受市农业局委托,承担“__农业”微博管理工作。为进一步优化信息机制,发挥微博“高时效、精内容、良互动、高覆盖”的功能,展现__农业新形象,信息采编人员深入基层采集到第一手农业资讯,及时上传。为更好地发挥微博的快速传播功能,在第三届__农博会期间,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现场办公,将采集到的图文资料通过微博实时。今年来,“__农业”在新浪和腾讯两个微博平台分别信息超过260多条。“__农业”微博的关注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新浪微博粉丝增加到1300多人;腾讯微博听众增加到1200多人。

我中心还积极配合由省农业厅组织实施的全省农业信息联播工作,收集了有关__农业的最新动态和惠农政策,今年共报送全省信息联播信息803条,其中被省采用有786条,被农业部采用的有772条。

4、完善编辑出版工作,促进农业宣传推介力度提升。

今年以来,《__农业信息》杂志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密切结合市农业局中心工作和当月农时、农业热点,不断拓宽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和专业的眼光开展编辑工作,为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构筑良好的宣传平台。__年《__农业信息》杂志内容更加丰富,稿件质量进一步提高,以系列报道的形式,连载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和优秀一线农业工作者。同时更加注重__特色,增加了__年__农业主导品种及__农业协会和经营组织的报道。全年杂志刊稿近600篇,保质保量完成杂志出版发行6期,每期发行数量从4800册增加到5000册。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名特优农产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心广泛采集各类涉农信息,编印了《__农业龙头企业及名特优农产品名录》,《名录》内容丰富,涵盖各类农业技术及我市名优特农产品、农业龙头企业、认证农产品等信息,被誉为“__农业一览通”。在第三届__现代农业成果博览暨农业招商会上广受青睐,在农博会期间派发近3000份,并将《名录》发送到我市1041个村委会,深受广大市民和各界客商好评。

为了让市民更全面了解我市航天农业发展和宣传推介航天农作物新品种,中心编印了《__航天农作物宣传画册》,画册内容涵盖我市航天农业发展、航天农作物、航天育种知识等。

5、完善三农热线建设,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12316”三农热线平台建设,提高热线服务质量,中心在“12316”电话咨询基础上,推出“网上专家在线”咨询,以完善咨询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热线服务渠道,提高热线服务效率。同时,中心还不断完善农业专家库建设,挑选各县区优秀一线基层农业工作者作为专家,提供最新最实用的农业种养技术,目前新的农业专家库已基本建成,即将要投入使用。农业专家库的投入使用将为农民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农业服务。全年热线总服务量超过12万人次,人工及系统自动回复来电超过2000人次,来电咨询和投诉受理完结率100%,热线专题网站信息总量达7000条。

6、完善农业手机短信建设,促进个性化农业服务提升。

我中心积极加强与中国移动__分

公司的合作,借助“百事易”平台,实现农业信息网与“百事易”手机短信连动的方案,使得农业信息服务范围更广、更方便,“百事易”己成为广大涉农用户提供的一个方便快捷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今年,“百事易”己发送500多条信息,内容包含农科、政策、新闻、创业、致富等信息,通过短信、彩信方式,根据客户地域、终端能力等属性实现个性化匹配下发,为全网农村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服务。7、完善配合工作,促进服务效能提升。

我中心积极配合市农业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局科教科做好“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重点建议的立案和实施方案工作,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推动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二是积极配合局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宣传推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农业信息化,全年共参与30多场次“送科技下乡”活动,派发各类宣传资料两万多份,为农民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科技服务,成效明显,深受农户欢迎。三是积极配合第三届__农博会的筹备和展览工作,为大力宣传推介农博会,中心认真制作推出农博会专题网站和“我最喜爱的__十大品牌农产品”评选活动网站,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布展和“我最喜爱的__十大品牌农产品”评选活动,开通微博实时播报农博会最新动态。四是积极配合局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对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版,完善了系统功能,实现了与省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功能的对接,优化了信息录入。五是积极配合市农业局开展H7N9防治和强台风、强降雨等灾后复产工作。

三、存在问题

我中心在推进__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上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看,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信息采集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中心虽起草了《__农业信息采集报送管理办法(试行)》,但信息采集渠道还不够畅通,各级农业信息员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较少,对农业信息的优质、高效快速传递存在一定的障碍。

二是资源整合程度有待提高。现阶段,我中心已建立起了一批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有条不紊地投入运行,但是各平台大多是各司其职,互联互通程度不高,信息和服务覆盖面、实用性、有效性有待提升。

三是信息转化利用率有待提高。目前,我中心拥有较多的信息量,但大多数都是以零散的形态或者是初级分类状态存在,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当中,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信息转化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__年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服务“三农”宗旨,围绕信息惠农、助农、促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总体目标︰确保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继续保持走在全省先进行列。

__年开展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1、继续做好现有网站、杂志和农业手机短信等平台的完善和维护服务管理工作。

2、整合现有各个平台资源,以__农业信息网为核心,特色农业服务系统平台为应用,把__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成__农业信息的航母。

3、完善__农产品交易网建设,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4、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开发建设农业基础数据库(二期)和农业短信服务平台。

5、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开发应用试点工作。联系一至二家科研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试点开展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应用示范推广,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的水平。

6、完善我市农业现代远程培训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农业远程培训服务工作。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打算,网络信息中心全体人员紧紧围绕院党委、院委会部署的工作目标,精诚团结、扎实工作。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1、架设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博客或论坛

2、为学院多媒体教室接光缆,布网线。

3、为安全起见,在校园部分区域安装摄像监控系统。

4、更新楼宇外机柜及配件。

5、图书楼地下室健身中心接网线、电话,安装交换机、分配IP地址等。

6、申办“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NTC)“院校测评”基地。

7、“一卡通”二期工程申报。

8、给一校区校医院配备网络设施,安装医务管理系统,并组内部局域网。为学院招待所安装酒店管理系统。

9、开展OA管理的人员培训工作并纳入长效工作机制中。

10、做好两个校区裸光纤迁移工程。

11、为图书馆购买两台服务器,增加9T硬盘(备份学院图书资料)。

12、继续加大力度,搞好网络信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员的技术素质。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打算,网络信息中心全体人员紧紧围绕院党委、院委会部署的工作目标,精诚团结、扎实工作。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1、架设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博客或论坛

2、为学院多媒体教室接光缆,布网线。

3、为安全起见,在校园部分区域安装摄像监控系统。

4、更新楼宇外机柜及配件。

5、图书楼地下室健身中心接网线、电话,安装交换机、分配IP地址等。

6、申办“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NTC)“院校测评”基地。

7、“一卡通”二期工程申报。

8、给一校区校医院配备网络设施,安装医务管理系统,并组内部局域网。为学院招待所安装酒店管理系统。

9、开展OA管理的人员培训工作并纳入长效工作机制中。

10、做好两个校区裸光纤迁移工程。

11、为图书馆购买两台服务器,增加9T硬盘(备份学院图书资料)。

12、继续加大力度,搞好网络信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员的技术素质。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打算,网络信息中心全体人员紧紧围绕院党委、院委会部署的工作目标,精诚团结、扎实工作。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1、架设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博客或论坛

2、为学院多媒体教室接光缆,布网线。

3、为安全起见,在校园部分区域安装摄像监控系统。

4、更新楼宇外机柜及配件。

5、图书楼地下室健身中心接网线、电话,安装交换机、分配IP地址等。

6、申办“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NTC)“院校测评”基地。

7、“一卡通”二期工程申报。

8、给一校区校医院配备网络设施,安装医务管理系统,并组内部局域网。为学院招待所安装酒店管理系统。

9、开展OA管理的人员培训工作并纳入长效工作机制中。

10、做好两个校区裸光纤迁移工程。

11、为图书馆购买两台服务器,增加9T硬盘(备份学院图书资料)。

12、继续加大力度,搞好网络信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员的技术素质。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办学目标和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贯彻市、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要求,继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力争将信息化教学普及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教师应用和学习新技术理念,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二、重点推进工作与举措

1.加强校园网络安全保障,全面打造智慧校园。

(1)按照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校园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2)依托**区校园网站集约化平台和校园网后台系统、珠峰平台系统,全体教师能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在备课、维修、周工作校务等各个方面,为智慧化校园提供全面服务。

2.

扎实有效地开展互联网+教学研讨活动,提升研究水平。

以**区互联网+实验校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升范式研究与语文、数学学科的融合,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联合课程指导中心,本中心负责技术保障与指导,共同参与研究,由点到面,逐步形成师生全员参与、乐于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常规工作与举措

1.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1)经常检查和公布设备的使用情况,专用公室建立专人负责制,建立完善的申请维修制度,确保设备完好。

(2)对专用教室、教师使用的电脑实行维修服务,做到细致、周到。

(3)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展,搞好局域网、计算机房、等硬件建设。

2.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1)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推进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

(2)根据目前疫情,结合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掌握网络条件下所必须的技能。例如:视频制作、同屏软件的使用、各类直播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并制作微视频。

3.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水准。

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正常开展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常青藤社团活动,活动有计划、有内容、重实效。

四、月工作安排

3月:

1.参加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会议。

2.校园无线网维护。

3.骨干教师开展“尚学”平板学习平台培训1次

4.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的筹备、计划制定。

5.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

4月:

1.利用尚学平台等信息手段开展“互联网+

”课堂教学范式校内交流活动。

2.辅助毕业班进行中考信息填报及**省口语听力自动化测试。

5月:

1.利用尚学平台等信息手段开展“互联网+

”课堂教学范式活动研讨。

6月:

1.

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要求,为此,建设全面覆盖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贯穿上下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准确、直接掌握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类信息,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

《XX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加快建立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及主要业务应用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形成横向互联、上下贯通的政务管理体系。

二、建设的意义

1、通过建立基于“一张图”管理模式,集国土资源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管理、矿产资源规管理等各类专题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与维护于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2、能实现基于同一体系架构的国土资源日常办公、业务审批、批后监管、卫片执法监察等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的日常管理工作;

3、通过电子政务系统与国土资源数据相结合,构建集国土资源业务办理与综合监管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以图管地”的目的。

三、建设目标

1、构建起一站式办公环境

按照多层架构思想统筹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地籍管理、土地监察、矿业权管理等方面业务统一在一个业务管理系统中实现综合管理,达到从系统界面、用户身份认证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2、提供国土资源管理协同工作环境

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协同督办、信息交换和共享两个方面构建起国土资源管理协同办公环境。分别实现:

(1)部门间的业务协作:提供各部门间基于业务、公文的协作,并监督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的返回。

(2)为领导和监督部门提供管理监督工具,可以对业务和公文的流转过程、审批状况进行监控,对审批时限进行督办。

(3)支持多个部门在同一时间进行并联式审批。

(4)提供基于地图的信息传递和决策环境的再现。

3、实现系统的界面及业务流程的可定制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界面显示风格而不影响其他用户,业务逻辑定制者也可随时根据业务需要随时修改业务流程和工作表单,不用编程即可方便地实现功能定制、系统的搭建和部署。

4、实现图文一体化办公

实现OA、MIS、GIS技术上一体化,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于B/S结构的工作环境;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简单有效的调度方法,用户可以任意切换使用地图、表格、文档管理工具,实现图、文、表一体化的信息互联管理。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在2012年的工作中,我们处室全体人员将一如既往,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及学院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文件的号召要求,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党风廉政为准则来开展本科室的工作,现将2012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坚持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努力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倡导反腐倡廉,抵制不良风气。

二、定期召开科室党风廉洁建设会议。杜绝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

三、2012年将开设“精神文明建设”博客;联网省、市“精神文明创建”网站,同时充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容,将校风、学风、教风落到实处。

四、加强团结和协作,自觉树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形象,增强科室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带领全体科室人员,勤奋工作,确保科室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成效与问题

“*”期间,*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努力工作,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建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专网。建成了省到省辖市,市到县(市、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广域网,所有乡镇(办事处)建立了WIS系统,省市两级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大部分县(市、区)实现了上述目标。

二是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建立和应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既起到指导工作和服务群众的作用,又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用于平时专题调研和年度目标考核,简化了工作程序,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决策质量。全省计划生育系统信息专网的建成,使省、市、县级之间的通讯更加快捷便利。上级的重要文件和工作安排,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输,为各级超前安排工作争得了主动权。各级计生工作人员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政务信息、业务信息和统计信息等基本实现网络传输。随着“三网一库”的建立,各级计生部门用于决策的信息日益丰富,各级领导的决策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利用信息资源指导工作的作用日益增强。

四是拓展了对外宣传的空间,初步实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随着国际互联网、公众信息网的开通,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基本动态,伴随着信息网络传向社会各个领域,为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新的渠道。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已由过去单一的育龄妇女信息管理,逐步发展成为融政务信息、育龄妇女信息、计划统计信息、流动人口信息、财务管理信息、计生协会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资源,能够为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婚姻、生育、节育、就业、老龄化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树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了网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促进了与公安、统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计生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互通互联得到加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是构筑了省级人口数据中心网络应用平台。20*年,我们抓住国家建设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有利时机,主动申请,争取到发改委的支持,成为全国六个项目省之一,并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同时,应当看到,*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计生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滞后于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不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市县人口计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应用深度和应用广度不够。特别是近几年,差距拉大更为明显。三是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偏低,网络应用效率不高。四是信息员队伍知识层次偏低,滞后于工作的发展。全省现有专职计算机技术员、操作员配备比例很高,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少,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线和职能,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核心,以建设应用系统为主导,以开发信息资源为目标,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调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坚持开创性和继承性的有机统一,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和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发挥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专网优势,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管理,分步实施。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归口管理、分步实施、协调推进。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涉及全系统的基础应用项目以及跨地区的项目,要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筹推广应用。

二是突出应用,促进改革。把推进信息化与促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线开展信息化建设,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全面理清各项管理业务,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把信息化建设融入管理与服务,不断增强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的能力。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三是加强协调,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同相关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注重综合协调,提高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四是提高效益,保证安全。把握好速度、效益、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使用成熟、稳定的信息技术,优先采用集中建库的技术路线,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总体目标

依托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依托政府专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业;建成以人口宏观信息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为主体的省级人口数据中心,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幅度提高。“*”末,全省信息化应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国信息化先进行列。

(四)具体目标

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省辖市人口计生委、县级人口计生委设立人口信息中心。省辖市人口信息中心,承担起本市的软件维护任务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

县级人口计生委或信息中心至少配备2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1名网络管理员、1名信息技术员。乡级计生办要配备信息技术员。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市级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县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乡级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各级人口计生系统信息技术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两次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县级及县级以上的网络管理员取得信息产业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证书和“数据库管理员(DBA)证书”。

2、基础建设

2006年,按照《*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范》要求,加强基础建设、网络环境、人员配备、数据库质量整顿,巩固和提高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在基层经常性工作中的应用,增强市、县两级育龄妇女综合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各省辖市建立人口信息网站,各县在本市人口信息网上实现链接;市、县两级机房建设要达到规范化要求;建成设施配套完备及安全稳定的省、市、县、乡四级网络,建立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平台;省辖市和部分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系统在全省得到普及应用。

2007年,全省达到网络通讯方式的统一化管理,结合软件系统的要求对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和网络设备进行整体改造,省、市、县带宽升级;结合省政府对电子政务网的要求,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逐步实现全系统的内网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的内外网隔离;所有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应用系统开展工作。

2008、2009年,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远程双向视频会议室;优化网络环境,拓展服务领域,开发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软件,实现与政府其他部门信息互联共享。

2010年,建成以省级人口数据库为中心,以人才资源为保障,集网络环境安全稳定、软件系统功能完备、信息纵向交流畅通、横向共享便捷为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管理服务平台;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在村级普及推广;信息化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3、软件开发及应用效果

2006年,《*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省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及《*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系统》等软件在全省得到普及,所有县(市、区)数据纳入省级人口数据库集中管理;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初步实现《全国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软件有关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2007年,开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政调评估系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报表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全省人口计生专网作用发挥良好,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2008、2009年,根据业务需要开发新的业务系统,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2010年,实现全省人口预测、统计分析信息和综合决策信息一体化。

4、资金投入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年度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专款专用。按照建设与维护并重的原则,在规划项目建设资金时,要落实项目建成后的维护经费,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机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中,要把信息化工作摆到事关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调度、协调、督办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考核评估的力度,逐步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党政、人口计生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严格奖惩。

(二)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

财政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将人口信息化建设日常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并随着事业费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积极探索开展社会服务,建立投资的社会补偿机制。

(三)抓好各级信息技术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稳定现有技术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信息化人才的稳定和引进。要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把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加强岗位练兵和继续教育,建立分层次、分类别、重实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制度,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信息化专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争取用5年时间,使人人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培养一支掌握信息应用、熟悉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健全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信息安全观念,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体系,做到信息安全与规划、建设和发展“三同步”。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论证和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应急建设等工作。要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规范,统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逐步推广应用网络资源安全证书认证系统工程,保证政府信息网络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同时,切实抓好各级人员的信息网络安全保密教育,增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一、“*”成效与问题

“*”期间,河南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努力工作,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建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专网。建成了省到省辖市,市到县(市、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广域网,所有乡镇(办事处)建立了WIS系统,省市两级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大部分县(市、区)实现了上述目标。

二是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建立和应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既起到指导工作和服务群众的作用,又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用于平时专题调研和年度目标考核,简化了工作程序,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决策质量。全省计划生育系统信息专网的建成,使省、市、县级之间的通讯更加快捷便利。上级的重要文件和工作安排,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输,为各级超前安排工作争得了主动权。各级计生工作人员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政务信息、业务信息和统计信息等基本实现网络传输。随着“三网一库”的建立,各级计生部门用于决策的信息日益丰富,各级领导的决策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利用信息资源指导工作的作用日益增强。

四是拓展了对外宣传的空间,初步实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随着国际互联网、公众信息网的开通,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基本动态,伴随着信息网络传向社会各个领域,为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新的渠道。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已由过去单一的育龄妇女信息管理,逐步发展成为融政务信息、育龄妇女信息、计划统计信息、流动人口信息、财务管理信息、计生协会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资源,能够为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婚姻、生育、节育、就业、老龄化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树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了网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促进了与公安、统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计生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互通互联得到加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是构筑了省级人口数据中心网络应用平台。20*年,我们抓住国家建设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有利时机,主动申请,争取到发改委的支持,成为全国六个项目省之一,并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同时,应当看到,河南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计生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滞后于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不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市县人口计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应用深度和应用广度不够。特别是近几年,差距拉大更为明显。三是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偏低,网络应用效率不高。四是信息员队伍知识层次偏低,滞后于工作的发展。全省现有专职计算机技术员、操作员配备比例很高,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少,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线和职能,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核心,以建设应用系统为主导,以开发信息资源为目标,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调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坚持开创性和继承性的有机统一,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和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发挥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专网优势,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管理,分步实施。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归口管理、分步实施、协调推进。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涉及全系统的基础应用项目以及跨地区的项目,要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筹推广应用。

二是突出应用,促进改革。把推进信息化与促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线开展信息化建设,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全面理清各项管理业务,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把信息化建设融入管理与服务,不断增强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的能力。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三是加强协调,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同相关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注重综合协调,提高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四是提高效益,保证安全。把握好速度、效益、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使用成熟、稳定的信息技术,优先采用集中建库的技术路线,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总体目标

依托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依托政府专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业;建成以人口宏观信息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为主体的省级人口数据中心,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幅度提高。“*”末,全省信息化应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国信息化先进行列。

(四)具体目标

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省辖市人口计生委、县级人口计生委设立人口信息中心。省辖市人口信息中心,承担起本市的软件维护任务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

县级人口计生委或信息中心至少配备2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1名网络管理员、1名信息技术员。乡级计生办要配备信息技术员。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市级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县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乡级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各级人口计生系统信息技术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两次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县级及县级以上的网络管理员取得信息产业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证书和“数据库管理员(DBA)证书”。

2、基础建设

2006年,按照《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范》要求,加强基础建设、网络环境、人员配备、数据库质量整顿,巩固和提高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在基层经常性工作中的应用,增强市、县两级育龄妇女综合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各省辖市建立人口信息网站,各县在本市人口信息网上实现链接;市、县两级机房建设要达到规范化要求;建成设施配套完备及安全稳定的省、市、县、乡四级网络,建立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平台;省辖市和部分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系统在全省得到普及应用。

2007年,全省达到网络通讯方式的统一化管理,结合软件系统的要求对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和网络设备进行整体改造,省、市、县带宽升级;结合省政府对电子政务网的要求,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逐步实现全系统的内网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的内外网隔离;所有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应用系统开展工作。

2008、2009年,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远程双向视频会议室;优化网络环境,拓展服务领域,开发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软件,实现与政府其他部门信息互联共享。

2010年,建成以省级人口数据库为中心,以人才资源为保障,集网络环境安全稳定、软件系统功能完备、信息纵向交流畅通、横向共享便捷为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管理服务平台;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在村级普及推广;信息化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3、软件开发及应用效果

2006年,《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河南省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及《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系统》等软件在全省得到普及,所有县(市、区)数据纳入省级人口数据库集中管理;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初步实现《全国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软件有关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2007年,开发《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政调评估系统》、《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报表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全省人口计生专网作用发挥良好,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2008、2009年,根据业务需要开发新的业务系统,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2010年,实现全省人口预测、统计分析信息和综合决策信息一体化。

4、资金投入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年度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专款专用。按照建设与维护并重的原则,在规划项目建设资金时,要落实项目建成后的维护经费,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机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中,要把信息化工作摆到事关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调度、协调、督办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考核评估的力度,逐步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党政、人口计生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严格奖惩。

(二)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

财政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将人口信息化建设日常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并随着事业费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积极探索开展社会服务,建立投资的社会补偿机制。

(三)抓好各级信息技术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稳定现有技术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信息化人才的稳定和引进。要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把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加强岗位练兵和继续教育,建立分层次、分类别、重实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制度,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信息化专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争取用5年时间,使人人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培养一支掌握信息应用、熟悉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健全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信息安全观念,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体系,做到信息安全与规划、建设和发展“三同步”。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论证和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应急建设等工作。要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规范,统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逐步推广应用网络资源安全证书认证系统工程,保证政府信息网络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同时,切实抓好各级人员的信息网络安全保密教育,增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规划;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 A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信息化率仅为0.027%,与世界平均水平的0.3%信息率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针对全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率的统计调查也表明我国大中型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率相对较低,仅有近40%的企业达到信息化辅助管理应用水平,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应用简单支撑软件或者办公文字处理阶段,总体来说,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结合建筑企业工程对象单体性、产业结构分散性,以及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协同性差的管理特点看,改善提升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也是提升其运营效率和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概述

为切实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必须加强对信息资源规划这一核心环节的管控,在建设工程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其核心问题并不是如何建设计算机通信网络,而是如何加强对各节点分散、孤立资源的有效整合,以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加强对各类辅助支持信息的充分合理使用,国内外的相关运作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在建设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工程领域,信息资源规划工作都涉及具体的项目工程,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提升改善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积极有效共享。因而,对于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无论是开发还是引进都应该以项目信息资源规划为切入点,做好先导性、奠基性的信息资源规划工作,以便更好发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集成功能。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也需对业主、监理、承包商等不同主体的权责关系加以准确定位,站在项目全程管理的角度整合抽象出业务管理模型,满足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需求。

二、工程项目信息资源规划实践探索

就笔者就职单位工程项目信息资源规划管理实践看,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常常需要重点考虑如下几个问题:项目工程与软件系统的管理模式差异,依据软件系统对业务流程加以重构的风险,软件系统应自主开发还是外部引进,如果软件系统是外部引进的,那么需要多少个数据接口,这些接口最终由谁做,这些都是建筑工程企业在项目信息资源规划中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结合具体工作实践看,工程项目信息资源规划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规划总体思路和要求

结合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分项建设开发需求,在集团信息化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首先应确定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工程总体解决方案,充分集中集团公司的资源优势,协调建设好IT基础设施、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工程,并加以充分有效的规划协调。对于信息资源规划核心工程的项目管理系统而言,其总体设计目标应该以计算机网络和中心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存储共享和查询报告,将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积极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及时有效的提供各种决策辅助信息,协调好各类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结合项目工作管理实践中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及技术要求,建设规划好各生产阶段的数据库,切实保障其在设计、采购、监造及运输等领域的功能发挥,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规划要求。

2、对应模块的功能分析

结合建设工程管理信息资源规划的总体思路要求看,需要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系统规划工作:管理信息系统职能域分析,结合IEM的发展要求,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要么面向全部职能域,要么面向部分重点职能域,这也是在对当前机构部门加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通常关注机构、进度、投资、设计、文档、制造、采购、质量和合同等9大领域的内容,而成本、质量、进度更是关注的重点;各职能领域的业务流程分析,结合IEM要求加强对系统本质的认识并把握好项目的总体结构和业务流程,依据“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的层次结构进行系统全面分析,这也是做好系统功能分析工作的重要前提;各职能领域的数据流分析,透过用户视图强化对主体数据库的研究,弄清职能域内外、之内以及之间的数据信息流,并结合一级数据流程图加以量化分析;与此同时,还应建设信息资源规划标准,这也是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的关键,建立生产经营主系统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机构模型,并做好各子模块信息资源的有效集成。

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规划中的应用软件为例,结合总体规划的功能建模需求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并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加以实施开发。在开发实施环节,可以采用“三维模块定位”分析业务模型,准确定位系统模块的管理层次、应用范围和信息加工深度,划分好各子模块的功能定位和具体职能,结合总体规划阶段的系统开发目标设计对应的系统框架,结合系统各子模块的功能定位识别可重用模块,在建立通用类库的基础上构建对象模型,为各具体模块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积极指引。与此同时,还应提供多层次的安全控制功能,包括对操作日志的监控、用户权限的授予以及联机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等。

结语

企业信息化总体方案的制定应该切实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计划,而其中的核心和关键便是信息资源规划,涵盖涉及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和管理要素。本文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例,结合实践应用需求对其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展开初步探索,然而很多核心开发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也需要广大信息技术人员进一步展开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谢 斌.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规划[J].科技资讯,2010(11):161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军队审计; 信息化; 发展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25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060- 03

1 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1.1 网络建设得到尝试

军队网络审计目前以已建成的全军综合信息网为依托,正在建立军队网络审计系统,并使其满足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方便实用、界面友好、技术先M的总体要求;组建审计内网、审计专网和广域网接入网的网络构成,利用军队保密通信网构建审计内网,利用军事综合信息网络构建审计专网的组网模式。现阶段,军队网络审计系统已初步具备系统管理功能、网络审计功能和综合业务功能。

1.2 软件开发与应用取得成效

目前军队审计软件包括军队审计事业系统、军队审计作业系统和军队审计专业平台等功能模块,具有测试会计软件、业务统计比较、打印、审计预算安排、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经费决算、审计家底经费、工作记录生成、报表汇总生成等功能,既满足了审计工作的需要,又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既规范、合理、符合规定,又适用、高效、易于操作。军队审计软件服务于军队审计目的,体现军队审计条例和各项审计规定的要求,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不仅是“军审工程”应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军审工程”完善发展的关键。

2 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当前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很低,硬件资源无法实现整合。比如,军队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全军联网并没有完全实现,使审计结果仅仅是存储在个人办公电脑里或者局域网中,造成审计信息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目前,军队审计信息化进程中存在单一信息设备终端的 “信息孤岛”现象是我们所时常探讨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各级军队审计机构的纵向和横向之间以及审计系统内外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还很低,甚至是空白。审计信息资源的利用,需要从局部的、区域性的转变到能在全军审计系统总体范围内实现共享。当前的审计工作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不灵、资源不活的状况已经对审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2.2 数据资源规划较为落后

军队审计数据资源规划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家审计相比,军队审计数据资源规划明显落后,已取得的成果也不够科学。目前数据中心仍停留在“军审工程”一期建设水平,硬件性能已经过时,由于软件研发和数据归集滞后,署机关和两个样板单位的数据中心均处于“有硬件、无数据”的状态。而且,当前军队审计数据资源规划还没有形成规划体系,现阶段的规划探索主要是在基本规划领域,缺少全方位全流程规划,对军队审计数据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共享等方面的规划少有探索。这些问题暴露了当前军队审计数据资源规划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不够严密、人才严重缺乏、需求分析不够全面准确、顶层设计不够科学等问题。

2.3 审计信息化人才短缺

多数审计人员不能准确运用技术手段对信息化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缺少信息化条件下应有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控制知识。同时,由于审计信息化系统是―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和程序等有机结合的“智能型”群体,单纯依靠个别审计人员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审计是不能实现的。当前,我军各级审计机构中的绝大部分审计人员并不熟悉计算机如何进行经济活动与会计业务处理;尚未真正掌握和有效运用计算机处理与网络技术;缺乏开发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所需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开展计算机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掌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知识,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知识。但是军队审计系统一直缺乏这样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员。

3 军队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资源共享

(1)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对审计单位现有的审计成果、审计资料、审计证据、审计结果等资源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集成与调配,将现有分散、自成一体、本地化的网络平台转变成为一个由具体网络运行环境、网络服务器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组成的统一的资源共享空间,避免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2)构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归集、处理、存储被审计单位财务、业务电子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的中枢,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军委审计署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各个审计机构在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和电算化审计业务上的交流与宣传,通过实现审计机构的网路联通、建立审计经验库、定期召开计算机审计研讨交流会等活动,实现审计信息化整体推进。也可由各级军队审计机构提供共享信息,共享的信息区分相应的权限管理和配置策略,通过审计机构人员直接访问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分析系统完成,以构建高低搭配、层次分明、互为补充的军队审计信息数据体系。

3.2 推进数据资源规划

加快推进军队审计数据资源规划必须提高对军队审计数据资源规划的重视程度,广泛开展数据资源规划的教育动员;加强军队审计数据资源规划组织领导,在军委审计署的统一领导下,由综合局牵头组建数据资源规划团队,制定数据资源规划工作各阶段的详细实施计划;抓好数据资源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引入经验丰富的数据资源规划团队,提高数据资源规划的效率和效果;全面准确掌握军队审计数据需求,做好军队审计组织结构、各种业务活动以及军队审计信息系统的调查分析工作,并重点做好职能域和业务过程的分析;完善军队审计信息化顶层设计,根据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律和军队现代审计特点,提出具有我军特色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构想和实施路线图,为推进军队审计信息化长远发展和“军审工程“后续建设提供依据。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一、完善县人口信息网站

根据信息共享、为民服务的工作需要,由县人口计生局对全县人口信息网站进行升级,建立完善新的内、外网站。内网网站设于人口计生系统局域网,面向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开放;外网网站设于互联网,面向社会开放。有关全县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文件、会议通知、政务信息、办事程序、保健知识等文件信息,将通过内外网站同时。县人口信息网站采取工作人员拟稿、业务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的机制上网信息,由县人口计生局规统股负责网络管理和技术支持,办公室负责内、外网文章和栏目监管,努力将县人口信息网站打造成为联系政府、机关、公众的纽带,成为实现信息互动的桥梁,成为提供为民服务的窗口。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在县人口信息内、外网站上的文件、新闻、数据、图片、工作动态等信息,要以电子文档方式报县人口计生局,按网站信息运行规则进行。

各级人口和计生工作人员要遵守信息管理制度,履行信息工作职责,不得利用县人口信息网站复制、发表和传播危害社会安定或不健康的信息。发现危害社会安定和不健康的信息,要及时上报,由网站监管人员、网络管理员及时处理。

二、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㈠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尽可能将可上网的信息登载在网站上,减少纸质打印量。全县人口信息网站工作人员每天上午、下午至少登录省、市、县计生系统网站,查阅本单位的电子信箱,了解国家、省、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动态,及时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国家重大的人口计生工作方针政策。

㈡积极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即时召开视频工作会议,进行各类信息化远程培训。县人口计生局要在今年内建立全县人口计生视频系统,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在2009年6月底前配备视频会议设备(摄像头、耳麦),下载安装视频会议系统软件,为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服务。

㈢尽快安装IP电话系统。目前,全省已建立了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IP电话系统,使用IP电话不产生通话费用,可极大方便工作。县人口计生局要尽快衔接安装,早日开通IP电脑系统。

㈣充分利用已婚育龄妇女管理系统、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小康工程系统、邮件系统、搜索平台、FTP系统等网络资源指导工作,努力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效率。

三、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管理和应用工作,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信息化的管理、应用和网络安全纳入单位内部考核。

在网络应用中,县人口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划生育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规定,强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要安装正版的瑞星杀毒软件(单机版),定期升级病毒库,发现病毒及时清除。要提高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检查,对重要信息要进行双备份异地存放,确保人口计生网络的畅通和安全。为了确保供电系统正常,县人口信息网信息中心机房要配备能延时24小时的大型UPS电源和空气开关,有效保证中心机房各种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各类信息因电源故障造成丢失或电压问题损坏硬件设备。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机构改革中,要配备2名以上的专职微机操作员,不得随意更换,确需变动工作的,必须经县人口计生局同意。要加强对信息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根据《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范》的要求,所在单位对专职微机员每月应给予不少于50元的岗位补助。

四、确保人口信息网络正常有效运转

为有效加强和规范人口信息网站技术服务管理,县人口计生局要建立数字化服务机构,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有条件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配备两台计算机,只有一台计算机的要将内存升级至1G,打印机要更换为小型激光打印机(A4纸张)。在2009年6月底前,各地微机室要配备冷暖空调。

五、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㈠县信息中心工作职责

1、负责全县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好各类应用软件和业务软件的归口管理、推广应用和培训,按时完成网页加载和连接,确保网络正常运行、IP电话正常使用。

2、负责协调建立和管理县乡数据信息,定期组织开展数据库质量整顿工作。制定“旺苍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即:PFPWIS,下称WIS)的具体推广应用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服务规范,利用WIS指导基层开展服务。

3、负责计算机及中心机房各种设备的日常管理、保养、维护和修理,不发生人为损坏设备现象,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加强中心机房安全,做好病毒防治工作,负责督促各地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实施计算机等设备的配置及更新工作,提供相关设备配置技术参数和技术支持。

4、负责制定和落实信息管理好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协调、考核评估基层单位信息化工作,及时组织信息技术员的操作及新技术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

6.负责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收集和各类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工作。

㈡乡镇(街道)信息员工作职责

1、具体实施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各项工作,落实信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村级宣传管理员的培训和指导。

2、应用全省统一开发的各类业务软件,负责本级WIS管理和具体操作,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根据WIS系统打印各类工作预报,下发至村级管理员,并督促村级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3、负责微机室各种设备的日常管理、保养以及简单维护,保证设备安全运转;做好病毒防治工作,维护本级信息网络,保证网络畅通和网络安全。

㈢村宣传管理员工作职责

1、熟悉信息化工作流程和WIS数据采集规范。

2、根据WIS系统反馈信息,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并及时将落实情况反馈到WIS系统。

3、及时收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动态信息,按时上报信息变更单,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保证乡、镇下达的工作任务及时完成。

㈣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1、县网络中心机房是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网络的核心重地,由县信息中心安排网络管理员专门管理。

2、保持机房清洁,网络中心机房设备区域与办公区域必须隔离。严禁寝办合一。

3、任何人员进入中心机房必须登记,非工作必须,不得随意进出中心机房。机房内的设备和办公用品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转借,确因工作需要借用时,须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4、机房内的服务器和网络硬件设备由网络管理员操作管理,严禁其他人员操作使用。未经许可,外来人员不得触碰机房内设备;外来人员欲操作机房设备,需征得现场工作人员的同意,并在专职网络管理员的指导下进行。

5、网络管理员要加强机房设备的保管和维护,不得随意拆卸,日常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应立即登记并处理设备临时出现的故障,及时完成检修。坚持定期清查病毒,每周要对机房内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清除病毒一次。未经允许不得在机房设备上私自使用光盘、软盘、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如需使用应由网络管理员检查确认未携带病毒后方可使用。

6、外来人员参观机房,须有上级部门的公函和领导的陪同,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时,需征得主管领导同意后进行登记,并要详细记录外来人员在机房内的一切操作。

7、机房内不得私接电源,随意迁拉线路,严禁乱动电闸和消防器材,严禁使用明火。下班时对需要关停的设备必须关机、断电,下班时必须关门上锁。

8、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不得泄漏数据信息、档案文件等机密资料和密码口令。凡需要调用机密资料必须经有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在履行相关登记备案手续后,在管理人员的陪护指导下方可进行。上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程序,不准乱设口令和修改机器配置参数,不准随意删除文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9、严格执行上网有关规定和各级公安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

㈤局域网管理工作制度

1、本单位局域网的管理由县人口计生网站信息中心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保证局域网工作正常,用户信息交流畅通。

2、网上各工作站微机的管理工作由县人口计生局有关各科室负责人负责。要做好防盗、防潮、防火、防鼠工作,保证微机安全正常运行,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向信息中心(微机室)通报或向主管领导汇报予以解决。

3、微机的IP地址、工作组、机器名等配置必须符合全省统一IP地址规划。上网微机必须使用指定IP地址,不得随意更改IP地址及微机有关网络配置。

4、内部网段划分、服务器口令、路由器IP地址和口令属内部机密,由网络管理员负责统一设置,不得对外提供和泄露。

5、网络布线及网络交换设备由信息中心负责,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微机的网线按规定设置,不得随意更换。

6、上网微机使用的默认打印机一般为本机打印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别的微机的打印机进行打印。

7、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工作站建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站点,不准利用工作之便在工作站上维护与人口计生局工作无关的网络站点。

8、上班时间任何人不准进行与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无关的操作,不准进入游戏站点玩游戏。不得带亲友上网,未经批准外单位人员不得在“旺苍县人口信息网”上信息和接发电子邮件。

9、工作站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病毒侵袭、黑客攻击以及其它危害设备、网络安全的现象要及时报告,隐瞒不报造成事故和损失的,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和直接领导的管理责任。

㈥广域网管理工作制度

1、上网信息应严格遵守信息网栏目设置、信息报送、信息加载及管理制度。

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煤制油 煤化工 设备管理 信息化管理 控制要点 实施要点

1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维持高速增长,原油进口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至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石油资源瓶颈已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清洁高效的可替代能源是应对石油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贫油”,煤制油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趋势。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作为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拥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自2008年底首次试车一次成功,通过一系列流程优化及设备国产化改造,克服高温、高压、高磨损等诸多技术难题,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稳定运行。在工艺设备优化过程中发现:复杂的介质工况及固、液、气三相操作环境,给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耐用性带来很大压力,生产操作难度极大,安全隐患多,同样也给设备管理带来难题,常规的设备管理程序已不能解决煤制油设备管理现状中所带来的问题,适用煤制油自身需要的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实际设备管理当中逐步体现出其重要的一面。为此,本文结合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建设及应用过程当中面临及解决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以供学习、交流。

2 设备管理基础信息标准化

通常情况下,煤制油、煤化工设备管理对象涉及面较广、管理事务复杂、涉及数据类型多样,以及保障性质强等显著特点,给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当中,应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和作业能力。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设备管理的基础信息内容包含基本的专业设备台帐信息、装置信息等,基础信息设置又包含设备类别划分、参数分类、参数定义等。煤制油、煤化工设备类别划分、参数分类、参数定义与石油炼化行业均有不同之处,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调研、建设期间,鄂尔多斯煤制油和系统建设单位紧密沟通,充分结合煤制油设备与石油炼化设备的共性与特性,在原石油炼化设备类别编码基础之上更新、完善了很多内容,逐渐形成了一套适用煤制油设备专有特点的基础信息设置体系,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设备管理内容及功能合理划分,为设计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及依据,同时为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提供了保障。基础信息设置的标准化直接关系到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质量。

3 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鄂尔多斯煤制油实施、应用中的控制要点分析

鄂尔多斯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施、应用中控制要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软件层。在控制系统的软件方面,需要确保系统采用的技术先进性,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日常管理,满足煤制油企业生产与管理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技术人员在开发基于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时,应该采用面向技术对象进行开发。同时,还要保证面向技术对象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够支持互联网上的客户/服务器体系架构及与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

业务层。鄂尔多斯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业务包括日常办公、设备档案、运行管理、缺陷故障、计划、检维修、合同管理、综合管理(资源市场管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知识管理等,重点业务在缺陷故障、计划、检维修三个核心模块,并以计划为中心前后连接为一体。如何控制月度及年度检修费用、编制月度及年度检修预算费用,计划的编制、审批、、工单签证等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鄂尔多斯煤制油结合自身设备管理特点,对每一个环节要点都做了相应控制。一、计划编制负责人为各生产中心设备主管,要求设备主管熟知设备检修规程及施工定额。二、依据计划类别及项目专业分别配置了不同审批流程,基本上所有计划都需要生产中心设备经理、机械动力部专业主管、工程造价主管、计划主管、机动部经理审核同意后才能够并进入检维修实施环节,计划明细中包含项目专业、项目名称、计划预算费用、施工工序内容及所需材料、施工分类、施工单位、计划开、完工时间等信息,检修项目不同工序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并链接到待检修设备台帐及所在装置。各审批环节责任人分别从不同管理角度对检维修计划进行审核、审批;三、计划审批通过后由计划主管根据不同计划类型所要求时间节点统一;四、结算工程量以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的实际工程量签证为准,工程签证以检修计划为依据,实际工程量超出计划工程量15%以上时,需要重新补报计划并经审核后才能够给予结算,同时在计划准确性方面给予考核。通过以上环节的针对性控制,鄂尔多斯煤制油以综合计划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通过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得以充分开展并贯彻实施。

在此以月度检维修计划为例,简要介绍如下: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缺陷故障,根据缺陷故障的类别,如一、二、三类缺陷,分别转入抢修工单、转隐患及转计划处理、转保运工单等方式进入下一处理环节。转月度计划并完善相关信息后进入月度计划审批流程,各审批环节顺利通过审核后,统一在月末。待下月具备实施条件后,由计划提报人员提交检修工单并打印任务委托单给施工单位,检修完毕后工单关闭,至此实现了由缺陷故障产生到转月度计划,月度计划经审批后提交检维修工单实施的闭环管理。

4 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鄂尔多斯煤制油应用中的实施要点分析

从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鄂尔多斯煤制油的实施情况来看,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促使鄂尔多斯煤制油的设备管理实现在办公、管理和决策上的转变,实现办公无纸化、管理程序化和决策科学化等。具体分析如下。

4.1 无纸化的办公模式

无纸化的办公模式,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本表现。在实现无纸化的办公模式过程中,企业应该在配置必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强对投资周期的考虑,超前考虑富余量,从而尽可能防止因反复、重复投资等浪费现象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同时,企业应该认真落实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对于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的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专业知识的讲座和培训,让设备管理人员从纸版检修计划、报表审批等书面材料逐步过渡到熟练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流转、审批及报表导出等工作当中,并通过现场演练,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4.2 程序化的管理模式

优化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煤制油、煤化工大大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日常生产与管理当中的应用。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系统及应用管理员,负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技术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信息化管理系统发生故障的时间,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有利于提高系统软件的业务服务能力,降低工作强度,同时负责相关业务模块功能的优化提升,包括设计、改进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鄂尔多斯煤制油依托设备信息化系统研发单位先进的技术平台,逐渐摸索出适合煤制油设备管理的一整套思路,并在原有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设计的基础上,先后完善并实现了纪要、公文模版、设备缺陷管理、技改技措施工计划、小改小革施工计划、隐患治理施工计划、科研项目施工计划、外委垫片加工计划、外委修理机加计划等一系列管理应用;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各部门、生产中心之间的工作流程、界面及职权范围,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程序并贯彻执行。

4.3 科学化的决策模式

煤制油、煤化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于输入的数据台帐、纪要、故障、计划、工单、合同、供应商、报表等数据进行备份,并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计划审批及设备台帐数据新增流程审批,对于关键数据的审核及校验环节应加强重视,以此来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效性。只有在数据准确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制定出符合管理需求的方案。而且,通过调取系统数据,还能够帮助煤制油、煤化工企业真实地了解到设备历次检修档案,便于对设备的高效管理。

4.4 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

目前,煤制油、煤化工企业中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蓬勃发展,包括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LIMS、ERP、状态检测等等,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及业务交织且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果能够把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之相关功能巧妙的搭接集成,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业务领域的全面覆盖及信息共享,将是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新高度。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结合神华煤制油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系统在企业的实施要点,展开分析讨论。可以看出,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加强无纸化办公、程序化管理及科学化决策、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等来进行开发实施和完善,最终实现设备在日常生产与管理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设备档案的系统导入处理及补充完善,尽量避免设备档案保管与维护的难度,以及数据重复填写等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煤制油、煤化工企业还可借助互联网,实现各企业之间的设备信息交流,提高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共同推进煤制油、煤化工行业的良好生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卫巧,邢辉.浅析化工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J].炼油与化工,2007,12,(03):23-25

[2] 聂小光.化工设备安全管理创新思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07):183-184

[3] 付平.化工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J].机械,2010,11,(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