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根据大渡河流域沿线定位为“康养加休闲,成渝后花园”定位,姑咱镇作为大渡河流域重要乡镇,按市“一核七园”乡村振兴规划,姑咱镇作为乡村振兴核心区域,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建设、生活水平提高、乡风文明善治”的总要求创新扎实开展工作。

一、基本情况

姑咱镇位于康定市东部,辖15个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3858户9467人,农村人口2626 户 8262 人,全镇常住人口2.5万人,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川藏贸易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康定折东地区的经济、交通、物流、文化的中心,S211线康丹公路贯通全境,还与国道318相连。2014年来姑咱镇先后获得四川省卫生乡镇、康定市文明乡镇称号,辖区内共8个村获得省级卫生村的称号、11个村获得“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聚焦不断推进产业,打造“有保障”的新乡村

姑咱镇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发展苹果、枇杷、樱桃、仙桃“四个千亩”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规划”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化种(养)殖,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作用,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搞活农村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电商培训,借助电商等方式扩大销售、增加收益,延伸产业链条,确保农民增收。预计2020底,姑咱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以上。

(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1.垃圾革命全面落实。一是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统筹318线及211线5个村垃圾清运,新建临时垃圾中转点1处、农业废弃物回收点20个,完成集镇区150个垃圾桶的更换,街面新摆垃圾箱体16个,新增流动垃圾收集车1辆,在排污排水、绿化亮化、主干道硬化等工程也加快建设,不断完善了集镇功能。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环卫保洁组织构架,在各村(居)配备保洁员31名,规范保洁员管理制度,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为100%。

2.污水革命全面升级。我镇共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个:分别是集镇区1个大型集中处理厂,若吉村2个中型污水处理厂、1个深蓄池,羊厂村全村覆盖化粪池;章古村全村覆盖化粪池。到目前为止,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 1780吨,新建配套管网 8公里,完成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自2013年先后投产营运以来,累计处理污水124万吨,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为100%。

3.厕所革命全面加速。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民生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建设有独立干净的公共厕所;加大农村户用厕所改(新)建力度,着力解决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管理缺失等问题,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如厕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姑咱镇农村常住户数1613户,使用卫生厕所户数1395户,普及率达86%。

4.乡村绿化全面推进。按照市上“四片花海、五个十里”总体布局,我镇在公路沿线、乡村小道、小区绿化带等区域大力开展义务种花活动,现已完成种植三角梅10000株左右,玛格丽特小菊花20000株左右,推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聚焦推进乡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新乡村

一是切实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员民主推荐和群众信任推进选出村(社区)党组织候选人123名,先后召开党员大会18场次,走访群众1600余人次,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的农村干部队伍。二是坚持“5+2+1”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党员发展计划,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群体里发展和培养党员,今年转正11人,发展预备党员20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人。

(四)聚焦突出人才振兴,打造“有技术”的新乡村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办“农民夜校”300余次,党员干部群众覆盖率达90%以上,组织群众文艺活动15次,各村(社区)共开展自主集中学习50余次,参与人数达280余人,二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的邀请农业、林业、畜牧专家就作物栽培、林果管理、果树栽植及管护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在市就业局的组织下组织开展了林下养殖、生猪养殖、经济林木种植、家政服务、传统刺绣等培训班8期,共培训技能人员近300余人。

(五)聚焦繁荣乡村文化,打造“有底蕴”的新乡村

一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全镇共注册志愿者169人。二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关爱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镇范围内覆盖综合文化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开展文明村、五星文明户、星际文明户评选活动,创建州(市)级以上文明村13个,州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五星文明户”19户,其中州级文明村5个,市级文明村12个,文明村占比为72%.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村基本情况。全村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有187户8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32人,目前已脱贫6户19人,剩余贫困户8户13人。耕地面积545亩,林坡面积106亩。村三委班子健全,有党员41人。

近年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农村社会治理,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狠抓扶贫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镇**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浴盐生产车间和防尘设备及配件车间,两个企业发展趋势良好,产值达一千万余元。可持续吸纳村内群众就近务工,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加群众劳动技能。二是因势利导,规模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村有养殖传统,目前全村养羊500余只,养牛20余头,养猪100余头。下步计划统筹整合,集中养殖,规模发展养殖产业。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坡地种植花椒300余亩,预计每亩可为群众增收3500元;现正申报蔬菜大棚集体经济项目。计划流转土地35亩,新建蔬菜大棚30余座。可吸纳务工群众150余人,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扩宽群众增收渠道。

二、软硬件齐配套,环境提升实现新跨越。

一是强化农村净污水分离基础设施建设。**村多年来一直使用自备浅井的地表水,每逢大旱用水就特别困难,平时水的质量也很差。2019年,**村利用上级资金138.5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全村所有农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用水难的局面,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投资220万元新建三级污水处理设施4处,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部排入污水管网,改变了**村污水横流的局面,方便群众出行,获得群众交口称赞,有群众开玩笑“抱怨”说:“新买的胶鞋也派不上用场了,出门全是水泥路,雨水直接排走,没了泥泞土路,胶鞋也无用武之地了”;同时**村利用上级资金,积极推广户厕改造项目,目前改造农厕172户,改造率达到91.9%,

二是积极推进村庄绿化项目。栽植雪松、樱花、白皮松、法桐、大叶女贞等4000余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宜居环境;2019年初,**村购买回收老式家用水缸300余个,栽植小叶女贞造型树,形成特色绿化,是远近闻名的靓丽风景。

三是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桶40个,聘用3名专职保洁员,1名兼职保洁员。2019年初,结合**镇“红红火火过大年”行动要求,对常年堆积的垃圾进行彻底清除,持续保持,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三、志智双扶,家家户户树立新风尚。

一是重先进评选,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等系列评选活动,除物质奖励外,大力进行公开宣传,将“**”证书敲锣打鼓送往娘家,发挥榜样力量,助力文明乡风;二是举办文化盛宴,弘扬优良传统。举行新春趣味运动会,通过赛跑、拔河、猜灯谜、下棋等活动,营造节日气氛,凝聚人心;举办敬老孝心饺子宴+文化宴,让村内60岁以上老人共同欢聚,吃饺子、看文化大戏,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四、党建引领,自治能力得到新提升。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村基本情况。全村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有187户8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32人,目前已脱贫6户19人,剩余贫困户8户13人。耕地面积545亩,林坡面积106亩。村三委班子健全,有党员41人。

近年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农村社会治理,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狠抓扶贫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镇**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浴盐生产车间和防尘设备及配件车间,两个企业发展趋势良好,产值达一千万余元。可持续吸纳村内群众就近务工,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加群众劳动技能。二是因势利导,规模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村有养殖传统,目前全村养羊500余只,养牛20余头,养猪100余头。下步计划统筹整合,集中养殖,规模发展养殖产业。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坡地种植花椒300余亩,预计每亩可为群众增收3500元;现正申报蔬菜大棚集体经济项目。计划流转土地35亩,新建蔬菜大棚30余座。可吸纳务工群众150余人,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扩宽群众增收渠道。

二、软硬件齐配套,环境提升实现新跨越。

一是强化农村净污水分离基础设施建设。**村多年来一直使用自备浅井的地表水,每逢大旱用水就特别困难,平时水的质量也很差。2019年,**村利用上级资金138.5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全村所有农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用水难的局面,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投资220万元新建三级污水处理设施4处,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部排入污水管网,改变了**村污水横流的局面,方便群众出行,获得群众交口称赞,有群众开玩笑“抱怨”说:“新买的胶鞋也派不上用场了,出门全是水泥路,雨水直接排走,没了泥泞土路,胶鞋也无用武之地了”;同时**村利用上级资金,积极推广户厕改造项目,目前改造农厕172户,改造率达到91.9%,

二是积极推进村庄绿化项目。栽植雪松、樱花、白皮松、法桐、大叶女贞等4000余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宜居环境;2019年初,**村购买回收老式家用水缸300余个,栽植小叶女贞造型树,形成特色绿化,是远近闻名的靓丽风景。

三是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桶40个,聘用3名专职保洁员,1名兼职保洁员。2019年初,结合**镇“红红火火过大年”行动要求,对常年堆积的垃圾进行彻底清除,持续保持,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三、志智双扶,家家户户树立新风尚。

一是重先进评选,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等系列评选活动,除物质奖励外,大力进行公开宣传,将“**”证书敲锣打鼓送往娘家,发挥榜样力量,助力文明乡风;二是举办文化盛宴,弘扬优良传统。举行新春趣味运动会,通过赛跑、拔河、猜灯谜、下棋等活动,营造节日气氛,凝聚人心;举办敬老孝心饺子宴+文化宴,让村内60岁以上老人共同欢聚,吃饺子、看文化大戏,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四、党建引领,自治能力得到新提升。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地属**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核心区和**万亩高原夏菜基地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X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X万元以上。2019年12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治理”为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切实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以“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工作指南,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支部建设的用力点,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7个方面42项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党建计划,新培育党员创业先锋7名,建成党员创业基地4个,党员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3个,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二是依托“4+12”党员精准量化管理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逢“8”党员学习议事制度,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持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施策”,引导党员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确保党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作为。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坚持法治为本,增强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平安建设。坚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三区”(玉米制种机械化工作区、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培育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发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支撑体系。采取村“两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群众自愿入股、集体经营的模式,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市**润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130亩的高效智能化日光温室115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小拱棚350多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60多亩,培育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种植业引领,多产业融合”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全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土地整理,建成4300亩制种玉米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套滴管等灌溉设施,玉米亩产达2450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把农户增收的意愿和闲散资金凝聚在一起,有效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连心,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搭台、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新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厚植潜力,走出了“科技支撑有力、链条配套完善、群众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谋福路”的产业振兴新模式。至目前,已建成**市**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家庭农场3个。三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抓培训、促输转、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自身条件达标、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参加全镇党员冬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班11批次,累计培训X人次,完成实用技术认证X人,评定技术职称X人,与**市**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劳务输转劳力X人次,实现劳务收入X万元。

三、“环境”为要,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是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通过 “向上争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的方式,新建建筑面积在160—220平米的特色民居51栋102院。建筑风格为上下两层,前后两院,一楼供老年人居住,配套厨房、餐厅、洗手间等设施,二楼供年轻人居住,配套书房、观景台等设施,后院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和绿色蔬菜,营造了一家三代共同居住、舒心悦目、其乐融融的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统一规划,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X万元,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娱乐、卫生、购物、垃圾分类储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全村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三是开展农村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厕所无害化、垃圾减量化、污水管网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全民动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一箱一点一站”的标准,严格落实“户分类、社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管理模式,配备1个生活垃圾地埋式集中收集站,1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6个垃圾箱,配备固定保洁员13人、社队轮值保洁员230人。建立环境卫生区域划片责任制和每月四次集中整治及每月一次集中检查的长效机制。目前,在比较集中的**村住宅中完成150户水冲厕所改造,剩余的304户分散社平房完成生物厕所改造,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赋能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坚决按照市委和区委的部署要求,聚焦党建引领、产业示范、生态美丽、乡风文明四大着力点,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一件事情接着一件办,一个年头接着一年干,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地。

一、聚焦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街道村组三级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锻造“狮子型”干部队伍的主战场,带头勇攻坚,靠前抓落实。一是建强“作战部”。街道党工委坚持一周一调度、不定期督查,在乡村振兴一线发现研究问题、上手解决问题。既注重把辖区东尾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点,又注意动态纳整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抓两头促中间”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以村民小组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科学调整配齐30个小网格,织密乡村振兴网格治理“前哨站”。街道村组三级联动,把乡村振兴前线“作战部”做大做强。二是配强“领头雁”。大力实施“头雁工程”,物色培养思想开阔、敢于担当、年轻有为的党员任支部书记,其中水龟寮村党总支书记29周岁,是今年新进且“三个一肩挑”、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辖区60周岁以上村“两委”干部共20人,于6月底全部出清并选拔配强新进人选,条件成熟的已提前安排“亮相”跟班锻炼,“头雁”领航“群雁”高飞自成一景。三是做强“主力军”。以镇街干部“驻村连心”、村社干部“入网知心”等为抓手,街道党员干部纷纷沉入基层、脚板“沾泥”,在乡村振兴“三清三拆”、土地收储等火热实践一线,亮身份见行动发挥主力作用。目前,街道完成土地收储6769亩,收回国有土地21宗362亩,收回工厂化鲍鱼养殖场27个690亩,有力破解“地从哪里来”的问题,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二、聚焦产业示范,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

瞄准“产业兴旺”,因地制宜施策,在红海湾实现“小湾区、大作为”中找方位、找定位、找地位。一是红色村有看点。对东尾红色村,邀请华南理工大学专业团队高起点规划,近期引进有实力企业合作成立景区运营市场主体,签订投资1.5亿元的框架协议,高规格打造3A旅游景区,“日时赏花、夜时赏景,红色基地、东尾必行”在网络走红走心。二是示范带有特点。借助区管委会首期投入80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撬动社会资金5亿元,打造以红色传承为灵魂、渔耕文化为本底、滨海休闲运动为特色、海鲜美食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覆盖9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串珠成链特点鲜明。预计到明年底新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50多人,带动旅游相关行业从业人员2700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00万元。三是休闲渔业有亮点。实行“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发展休闲渔船观光旅游项目,比如宫前村先行先试,成立航安渔业专业合作社,对42艘分散自主经营的休闲渔船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短短4个月项目运营收入达到120多万元。遮浪休闲渔业的运营模式作为全省首创,吸引了省内汕头、阳江、惠州以及省外广西,纷纷主动过来学习取经,亮点产业“次第开”,墙内墙外分外香。

三、聚焦生态美丽,刷新乡村振兴“高颜值”

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好清理、修复、整治“组合拳”,让人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人的乡愁。一是以清开路。全域强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获得市考核评比优秀等次。落实“四位一体”卫生保洁机制,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全力推进街道36公里海岸线生态修复,海岸沿线划入禁养区,建立养殖场三年分期分批退出机制,现已退出74家,完成76%。二是以修铺路。投资500万元上马五澳町砂质海岸线生态修复3公里,持续保持遮浪海水质量良好,每年超过200天可供游泳,被评为“广东十大美丽海岛”。重点抓好“厕所革命”,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硬件建设,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三是以整引路。着力对田寮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占湖挖地35户养殖户1200多亩养殖池进行拆除整治,完成迁移坟墓等工作,恢复了田寮湖片区及旅游核心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过去“坟墓比树多、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状况一去不复返,美丽乡村有了“高颜值”。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2021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

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X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X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

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大家好!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乡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重要论述,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决策部署,结合全县发展实际,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全乡X种植面积达X万余亩、猕猴桃X亩,户均产业达到X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万元,比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高出近X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三个重点,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一是突出因地制宜谋产业。我们深知产业发展,必须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和论证基础上,因地制宜谋划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为此,我们邀请川农专家组经过多次实地调研,科学规划了X产业发展蓝图,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思路、方向重点、目标任务、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才形成了今天X村等村以X为主,X村以猕猴桃、折耳根为主的产业布局。

二是突出示范带动强引领。

采取组织引书记、书记引能人、党员带头示范、能人带动发展的“双引双带”工作措施,带动村民发展产业。我们集中精力、把握优势,打造了部级专业示范合作社—X水果专业合作社,通过“X”利润分成模式,积极引导村民发展X产业,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产品销售,打消村民后顾之忧。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X省质量·信誉·服务AAA合作社”、“X省绿色健康放心产品单位”,并被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带动群众种植X面积达X万余亩。

三是突出多元保障优环境。

产业发展绝非一朝一夕,尤其是农业产业,需要长期、逐步、大量的投入才能见到效益。为此,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强硬件保障,为产业发展打造优质环境。目前,X—X、X—X等X条通乡公路全面油化,各村生产便道、便民路、微水池全面覆盖,电网、基站基本配齐,特别是X产业中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机械化装备水平达到X%以上,各项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二)打好三张王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一是打好质量牌。始终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编制推广X苗木选育、水肥管理、理沟排湿等X个技术规范,《XX生产技术规程》成为全市第一项地方标准,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覆盖率达100%。同时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体系建设,为我县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全乡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X万余亩,X脆红李、青X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

二是打好科技牌。

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依托院社合作平台,千方百计培育新品种、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2015年以来,先后与X大学、省农科院、省食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技术交流,成功培育了“X牌”脆红李,研发了干红李子酒、李子醋等系列产品,集成X“一冷二熏三包四恒五回”适用贮藏保鲜技术一套,解决了X储藏保鲜的技术难题。

三是打好名气牌。

大力实施品牌培育计划,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成功注册“X”牌商标,X乡于2017年6月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三)把好三大方向,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一是推动X加工。争取对口帮扶资金X万元,再自筹部分资金建立起X深加工企业,该公司可年产年发酵型李子酒X吨,且实行X利益分成模式。目前生产的李子酒已上市开售,其散酒市场价约X元/斤、瓶装将达X元左右/瓶。接下来,我们将在X市区、县城区开设专卖点,同步在京东等线上平台进行售卖。

二是推动产品营销。

建成水果冷链集配中心1个,实现错峰销售,拉长销售周期。组建经营团队,通过网络+微商、电商、众筹、认养(订单农业)等途径全方位销售X等农特产品。2019年,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外销X600万斤、实现产值36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000元。

三是推动农旅融合。

依托X产业优势,围绕环X产业园,修建骑游步道、露营基地、观光亭台,打造户外运动、婚纱摄影等产业基地;赴X、X等地考察学习农旅融合工作,充分学习借鉴农旅深度融合成功经验,深度挖掘X文化,打造脆X,修建XX,提升XX文化内涵;整体规划提升改造X村古村落,打造特色餐饮、农耕文化体验经营类项目,让游客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带来的“乡愁记忆。定期举办李花节、采摘节、美食节、摄影展等活动,全力宣传X、推介X,吸引更多游客游览X。2019年全乡农家乐仅餐饮休闲一项的户均收入就达X万元。

三、经验启示。

一是把握好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我们根据辖区内实际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区位交通等因素,以跳出X看X的站位、跳出农业看农业的思维,按照全域统筹、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的理念和市场主导的原则,谋划好产业布局,切实做到发展思路清晰、视野开阔。

二是把握好基础配套与人文内涵的关系。

我们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着力加强硬件设施配套、增强服务功能。同时积极挖掘历史、赋予文化内涵,推进产业“接二连三”,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猪场乡水箐村督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猪场乡水箐村位于纳雍县西部,距离距县城6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1亩,退耕还林2273亩,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487户2387人。属贫困村,2019出列村,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9户988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6人,脱贫易致贫户2户9人,该两类人员已全部解除致贫、返贫风险。

水箐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政策方针,结合xx村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以城镇化助推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村“三治”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实现和谐美丽新村。

二、主要做法

猪场乡水箐村根据猪场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安排,始终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规划同实施,全面加强动态走访排查监测帮扶,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实现问题动态清零。通过落实“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实现了水箐村脱贫对象无返贫风险,重点关注对象消除致贫风险,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全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1.“不摘责任方面”。

一是组织学、省、市、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并贯彻落实。

二是由驻村领导牵头,负责全盘工作,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将全村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名正式干部和一名村干负责,同时将各块工作分工到人,落实到人,压实责任的,出现问题直接追责到人。

三是村支两委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全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每周五开展坏境卫生大整治,每个周重点突破一个自然村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其次是积极申报项目,发展集体经济。

四是我村省、市、县、督查中未发现问题。虽然未发现问题但是我村也不丝毫不敢放松,通过走访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立查立改,有效防止返贫、致贫问题出现。

2. “不摘政策方面”。一是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就业、人居环境等内容,组织帮扶干部29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8人,对全村辖区内487户农户开展2次一户不漏全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按照“因户施策”“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行整改,村级不能整改的上报乡党委政府,排查现问题2个,分别为:阿尼箐组饮水工程不通水,现在已整改结束;上棚子组王伟杰户熊贵英生病,自费费用超过2000,现已帮助申请两次临时救助,现已整改结束。目前所有问题是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聚焦“农民增收稳定脱贫”。结合我村地理条件发展种养殖业,全村种植皂角3000亩,种植土地1300亩,玉米800亩,养牛254头,养猪320头,养羊260只。三是聚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促发展。我村村有扶贫项目1个,恒大帮扶养牛场一个,400头规模,项目建设完工并已全部完工报账,项目实施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有效的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也让群众学到了先进的养殖经验,带动群众养殖的激情。

3.“不摘帮扶方面”。

一是分清责任强化帮扶。将水箐村209户脱贫户和3户边缘户分给市、县、乡29名正式干部进行包保,每个季度走访帮扶一次。

二是强化激活内生动力。帮扶干部走访前通过学习《纳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导服务手册》后强化业务知识,开展走访工作。对农户通过“十联户”和“党建+积分”的乡村治理方式开展“智志”双扶提升农户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将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为村级换届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支部领办合作社一个,100%贫困人口参加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2020年底实现分红9万余元,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4.“不摘监管方面”。

一是严格落实乡政府要求,加强对扶贫资产进行管理。二是加强摸底排查,每季度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三是建立预警台账,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无返贫致贫对象。(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1.产业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入股异地产业2020年实现分红9万余元,覆盖全2096户贫困户和3户边缘户,村集体目前积累4万余元。

2.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召开群众会14次和开展组织集中培训2次,培训566人次,全面提高人员群众素质,积极动员引导外出务工633人次,增加群众收入。

3.组织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引导动员发展,从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和致富带头人中选取5名优秀年轻同志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实现了全脱产上班,全身心投入到村工作中来。同时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生态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全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通过退耕还林和国储林建设工作,发展皂角种植3000余亩,发放补助资金400余万元,招募护林员22人进行管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文化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建成法治广场1个,村图书室1个和老年活动中心1个,通过群众会、讲习所等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从精神上转变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我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受生活习惯的影响,环境卫生方面有待加强。二是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作社发展有待加强。

2.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抓好“党建+积分”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善村庄环境。二是抓好村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特此汇报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猪场乡水箐村督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猪场乡水箐村位于纳雍县西部,距离距县城6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1亩,退耕还林2273亩,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487户2387人。属贫困村,2019出列村,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9户988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6人,脱贫易致贫户2户9人,该两类人员已全部解除致贫、返贫风险。

水箐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政策方针,结合xx村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以城镇化助推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村“三治”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实现和谐美丽新村。

二、主要做法

猪场乡水箐村根据猪场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安排,始终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规划同实施,全面加强动态走访排查监测帮扶,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实现问题动态清零。通过落实“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实现了水箐村脱贫对象无返贫风险,重点关注对象消除致贫风险,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全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1.“不摘责任方面”。

一是组织学、省、市、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并贯彻落实。

二是由驻村领导牵头,负责全盘工作,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将全村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名正式干部和一名村干负责,同时将各块工作分工到人,落实到人,压实责任的,出现问题直接追责到人。

三是村支两委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全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每周五开展坏境卫生大整治,每个周重点突破一个自然村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其次是积极申报项目,发展集体经济。

四是我村省、市、县、督查中未发现问题。虽然未发现问题但是我村也不丝毫不敢放松,通过走访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立查立改,有效防止返贫、致贫问题出现。

2. “不摘政策方面”。一是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就业、人居环境等内容,组织帮扶干部29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8人,对全村辖区内487户农户开展2次一户不漏全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按照“因户施策”“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行整改,村级不能整改的上报乡党委政府,排查现问题2个,分别为:阿尼箐组饮水工程不通水,现在已整改结束;上棚子组王伟杰户熊贵英生病,自费费用超过2000,现已帮助申请两次临时救助,现已整改结束。目前所有问题是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聚焦“农民增收稳定脱贫”。结合我村地理条件发展种养殖业,全村种植皂角3000亩,种植土地1300亩,玉米800亩,养牛254头,养猪320头,养羊260只。三是聚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促发展。我村村有扶贫项目1个,恒大帮扶养牛场一个,400头规模,项目建设完工并已全部完工报账,项目实施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有效的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也让群众学到了先进的养殖经验,带动群众养殖的激情。

3.“不摘帮扶方面”。

一是分清责任强化帮扶。将水箐村209户脱贫户和3户边缘户分给市、县、乡29名正式干部进行包保,每个季度走访帮扶一次。

二是强化激活内生动力。帮扶干部走访前通过学习《纳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导服务手册》后强化业务知识,开展走访工作。对农户通过“十联户”和“党建+积分”的乡村治理方式开展“智志”双扶提升农户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将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为村级换届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支部领办合作社一个,100%贫困人口参加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2020年底实现分红9万余元,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4.“不摘监管方面”。

一是严格落实乡政府要求,加强对扶贫资产进行管理。二是加强摸底排查,每季度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三是建立预警台账,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无返贫致贫对象。(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1.产业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入股异地产业2020年实现分红9万余元,覆盖全2096户贫困户和3户边缘户,村集体目前积累4万余元。

2.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召开群众会14次和开展组织集中培训2次,培训566人次,全面提高人员群众素质,积极动员引导外出务工633人次,增加群众收入。

3.组织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引导动员发展,从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和致富带头人中选取5名优秀年轻同志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实现了全脱产上班,全身心投入到村工作中来。同时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生态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全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通过退耕还林和国储林建设工作,发展皂角种植3000余亩,发放补助资金400余万元,招募护林员22人进行管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文化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建成法治广场1个,村图书室1个和老年活动中心1个,通过群众会、讲习所等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从精神上转变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我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受生活习惯的影响,环境卫生方面有待加强。二是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作社发展有待加强。

2.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抓好“党建+积分”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善村庄环境。二是抓好村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特此汇报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一、“治理”为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切实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以“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工作指南,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支部建设的用力点,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7个方面42项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党建计划,新培育党员创业先锋7名,建成党员创业基地4个,党员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3个,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二是依托“4+12”党员精准量化管理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逢“8”党员学习议事制度,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持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施策”,引导党员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确保党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作为。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坚持法治为本,增强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平安建设。坚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三区”(玉米制种机械化工作区、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培育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发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支撑体系。采取村“两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群众自愿入股、集体经营的模式,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市*****润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130亩的高效智能化日光温室115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小拱棚350多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60多亩,培育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种植业引领,多产业融合”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全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土地整理,建成4300亩制种玉米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套滴管等灌溉设施,玉米亩产达2450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把农户增收的意愿和闲散资金凝聚在一起,有效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连心,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搭台、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新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厚植潜力,走出了“科技支撑有力、链条配套完善、群众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谋福路”的产业振兴新模式。至目前,已建成*****市兴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家庭农场3个。三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抓培训、促输转、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自身条件达标、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参加全镇党员冬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班11批次,累计培训430人次,完成实用技术认证228人,评定技术职称28人,与*****市*****鑫源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劳务输转劳力72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2万元。

三、“环境”为要,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是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通过 “向上争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的方式,新建建筑面积在160—220平米的特色民居51栋102院。建筑风格为上下两层,前后两院,一楼供老年人居住,配套厨房、餐厅、洗手间等设施,二楼供年轻人居住,配套书房、观景台等设施,后院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和绿色蔬菜,营造了一家三代共同居住、舒心悦目、其乐融融的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统一规划,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713万元,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娱乐、卫生、购物、垃圾分类储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全村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三是开展农村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厕所无害化、垃圾减量化、污水管网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全民动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一箱一点一站”的标准,严格落实“户分类、社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管理模式,配备1个生活垃圾地埋式集中收集站,1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6个垃圾箱,配备固定保洁员13人、社队轮值保洁员230人。建立环境卫生区域划片责任制和每月四次集中整治及每月一次集中检查的长效机制。目前,在比较集中的马站新村住宅中完成150户水冲厕所改造,剩余的304户分散社平房完成生物厕所改造,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11篇

一、“治理”为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切实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以“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工作指南,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支部建设的用力点,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7个方面42项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党建计划,新培育党员创业先锋7名,建成党员创业基地4个,党员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3个,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二是依托“4+12”党员精准量化管理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逢“8”党员学习议事制度,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持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施策”,引导党员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确保党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作为。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坚持法治为本,增强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平安建设。坚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三区”(玉米制种机械化工作区、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培育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发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支撑体系。采取村“两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群众自愿入股、集体经营的模式,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市*****润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130亩的高效智能化日光温室115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小拱棚350多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60多亩,培育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种植业引领,多产业融合”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全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土地整理,建成4300亩制种玉米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套滴管等灌溉设施,玉米亩产达2450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把农户增收的意愿和闲散资金凝聚在一起,有效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连心,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搭台、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新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厚植潜力,走出了“科技支撑有力、链条配套完善、群众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谋福路”的产业振兴新模式。至目前,已建成*****市兴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家庭农场3个。三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抓培训、促输转、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自身条件达标、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参加全镇党员冬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班11批次,累计培训430人次,完成实用技术认证228人,评定技术职称28人,与*****市*****鑫源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劳务输转劳力72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2万元。

三、“环境”为要,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是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通过 “向上争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的方式,新建建筑面积在160—220平米的特色民居51栋102院。建筑风格为上下两层,前后两院,一楼供老年人居住,配套厨房、餐厅、洗手间等设施,二楼供年轻人居住,配套书房、观景台等设施,后院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和绿色蔬菜,营造了一家三代共同居住、舒心悦目、其乐融融的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统一规划,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713万元,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娱乐、卫生、购物、垃圾分类储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全村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三是开展农村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厕所无害化、垃圾减量化、污水管网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全民动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一箱一点一站”的标准,严格落实“户分类、社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管理模式,配备1个生活垃圾地埋式集中收集站,1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6个垃圾箱,配备固定保洁员13人、社队轮值保洁员230人。建立环境卫生区域划片责任制和每月四次集中整治及每月一次集中检查的长效机制。目前,在比较集中的马站新村住宅中完成150户水冲厕所改造,剩余的304户分散社平房完成生物厕所改造,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12篇

一、“治理”为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切实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以“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工作指南,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支部建设的用力点,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7个方面42项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党建计划,新培育党员创业先锋7名,建成党员创业基地4个,党员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3个,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二是依托“4+12”党员精准量化管理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逢“8”党员学习议事制度,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持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施策”,引导党员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确保党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作为。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坚持法治为本,增强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平安建设。坚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三区”(玉米制种机械化工作区、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培育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发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支撑体系。采取村“两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群众自愿入股、集体经营的模式,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市*****润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130亩的高效智能化日光温室115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小拱棚350多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60多亩,培育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种植业引领,多产业融合”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全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土地整理,建成4300亩制种玉米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套滴管等灌溉设施,玉米亩产达2450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把农户增收的意愿和闲散资金凝聚在一起,有效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连心,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搭台、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新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厚植潜力,走出了“科技支撑有力、链条配套完善、群众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谋福路”的产业振兴新模式。至目前,已建成*****市兴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家庭农场3个。三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抓培训、促输转、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自身条件达标、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参加全镇党员冬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班11批次,累计培训430人次,完成实用技术认证228人,评定技术职称28人,与*****市*****鑫源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劳务输转劳力72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2万元。

三、“环境”为要,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是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通过 “向上争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的方式,新建建筑面积在160—220平米的特色民居51栋102院。建筑风格为上下两层,前后两院,一楼供老年人居住,配套厨房、餐厅、洗手间等设施,二楼供年轻人居住,配套书房、观景台等设施,后院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和绿色蔬菜,营造了一家三代共同居住、舒心悦目、其乐融融的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统一规划,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713万元,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娱乐、卫生、购物、垃圾分类储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全村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三是开展农村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厕所无害化、垃圾减量化、污水管网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全民动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一箱一点一站”的标准,严格落实“户分类、社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管理模式,配备1个生活垃圾地埋式集中收集站,1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6个垃圾箱,配备固定保洁员13人、社队轮值保洁员230人。建立环境卫生区域划片责任制和每月四次集中整治及每月一次集中检查的长效机制。目前,在比较集中的马站新村住宅中完成150户水冲厕所改造,剩余的304户分散社平房完成生物厕所改造,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13篇

近年来,大桥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系支持下,以党建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强村富民这一目标,明思路、聚人心、促发展,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齐心协力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建设。

  完善制度求实政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村支书张招生的带领下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积极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日常工作的全面展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村党支部坚持“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动一支好队伍,完善一个好制度,形成一个好氛围”的工作思路。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上班制度,值班制度,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党风廉政建设、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制度,坚持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

在大桥村的工作中,联十线项目、大桥镇统建精补安置区项目、现代银耳工厂化项目作为省市县的重点项目,均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群众认为补偿标准低不愿意征地等情况。大桥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上门入户耐心细致的做好拆迁政策宣传真心实意地帮助拆迁户争取合理诉求,解决实际情况,做到吃闭门羹不喊怨,听冷言不叫苦,受威胁不放弃。通过不懈的努力,有效的保障了项目的实施。

大桥村作为镇区所在村,大桥村党支部自主确立其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中主体地位,主动为全镇36个村92户贫困户脱贫工作积极贡献,党支部带领村两委主动管理造福工程异地搬迁51户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党支部在推进党建中以“分片区,同帮带,促脱贫”的模式,带领党员包片与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结对帮扶。

共同致富建强村

“要想将村经济发展做大做强,肯定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引领带动。”大桥村支部书记张招生如此说。2015年以来,在村两委成员和村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努力奔走游说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村流转土地66亩,并以土地来“引凤筑巢”,招企业建工厂,先后落地天天源银耳工厂化生产基地、旺族食用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1号超市等13家企业,其中500万以上规模企业2家。建成大桥食用菌基地2个,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每年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收益,还解决了当地6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当村级集体经济逐渐由起色后,村党支部又将发展的重心投向了支柱产业——银耳生产,决定计划在宁古线边“八斗里”建设集食用菌辅料交易、储存、食用菌生产及冷藏为一体的大桥食用菌综合市场。建设食用菌综合市场不仅可以解决困扰大桥镇区的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还新增许多就业岗位,促进贫困户就近就业脱贫。大桥村集体经济自2014年17万多、2015年50多万、2016年72万多到2017年的103万,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14篇

xx村支部书记 xxx

xx街xx村位于xx区xx生态文化旅游区东环线重要节点。全村辖x个自然湾,xx户xx人,村域面积xx平方公里,村“两委”成员x人,其中妇女委员x人,党员共x人,其中女党员x人。我村自然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独具特色(传统民俗“走高”入选市级“非遗”项目)。“一村两景,7Axx”,笑迎八方来客。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下,在xx区及街道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村屡创佳绩。2015年被评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6年被评为“xx省文明村”,2017年被评为“xx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xx市十大美丽乡村”、“xx省三乡工程典范村”,2018年被评为“xx市法制建设示范村”、“xx省百佳村民委员会”,2019年被评为“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森林乡村”。目前,我村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积极发动能人回乡,助推乡村振兴

xx村党支部通过党组织力量,运用乡土情怀招商引资,用感情留人,引在外发展的能人xx回村投资,利用原有村湾、农田、山水资源等优势,兴建xx农庄。xx农庄坐落在xx市xx区xx境内,风景秀丽,是xx生态旅游胜景之一,占地面积xx余亩,其中水面xx余亩。农庄员工x%都是当地周边村民,公司的劳务用工、岗位用人都是优先考虑周边村民,切实解决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农庄每年解决就业xx余人,为村民增收xx万元;租赁土地、盘活资源为村民增收xx万元,带动x户x人贫困户脱贫。

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促“旅”

1.抓好特色作物种植。2003年,xx村委会积极招商引资,促成玫瑰花种植项目落户我村,将村集体荒山和农户的土地流转后,由玫瑰园公司提供良种及相关种植技术,雇佣农户负责玫瑰花的种植,并向农户支付工资;玫瑰花成熟后由玫瑰园公司回收,提炼玫瑰精油,制成玫瑰系列化妆品,远销海内外。后来在村“两委”的建议下,探索出了“花卉种植+旅游景区”一体化模式,该项目建成后,既充分利用了我村的闲余劳动力资源,又很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大力打造xx文化旅游业,实现了土地的多重利用,同时业实现了村和企业的双向促进、双向发展,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xx万元。

2.发展农村蔬菜合作社。蔬菜种植作为xx村的一项传统农业项目,一直存在着小规模、不集中、低产出的问题。2015年以来,在村“两委”的倡议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成立了xx村农村蔬菜种植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单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各农户修整种植环境;合作社统一购置种子、肥料等物资,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又保障了蔬菜健康成长;由村聘请蔬菜种植的专家,亲赴现场进行指导授课,统一进行技术指导,让蔬菜种植户学习相关知识要领。合作社发挥联户集体优势,统一销售服务,多方联系客户,并派营销员常年在外联系市场。经过x年的发展,目前xx村蔬菜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x万元。

三、创新资源开发模式,以“旅”带“农”

1.盘活闲置资源。原xx小学作为xx村集体的一项重要资源,曾一度被闲置,没有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xx玫瑰园建成后,xx村委会主动作为,积极与玫瑰园公司沟通,将原xx小学租给其重新装修后作为公司办公室,每年收取x万元租金,将闲置资源重新利用,变废为宝,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乡工程”市民下乡活动开展以来,xx村成为xx市“三乡工程”乡村旅游型示范村,为尽快让村民生活好起来,村党支部主动作为,在村民中广泛发动宣传,拉网式清查村里空闲农房,逐家逐户上门做工作,最后有x户村民愿意出租,统一贴上标牌,公布房屋信息、租赁价格及联系人等。

在落实好xx市xx区优惠政策的基础上,xx村还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市民租房入住。村党支部书记xx带头,村里成立市民下乡工作服务队,对前来看房的市民发放联系服务卡,对确定租赁该村民房的市民,给予“荣誉村民”待遇,与村民享有同等权利。可免费进入村域范围内的4A级景区xx农庄、3A级景区xx玫瑰园游玩,还可根据需要免费获得一块菜地来自我供给。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吸引下,xx村共接待到村现场考察x余次,空闲农房现已基本全部出租,年租金收入达xx万元,吸引社会投资近千万。其中,有x户农房出租给了市民,现在有x家已经入住,其余x家还在装修。xx村发挥临近景区优势,开发发展较为成熟的民宿公司资源,将村内xx套空闲房屋分别出租给xx公司和xx国际公司进行民宿开发。

2.盘活土地资源。xx村作为传统农业村,传统种植不但费时费力,产出效益还低,导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抛荒问题严重。为改变现状,xx村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本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山水资源,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柱,毫不动摇地打造生态旅游名村。将原xx林场出租给xx农庄,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建成国家4A级景区。完成了国家3A级景区玫瑰园的土地流转,使村民增收的同时,村委会每年向其收取x万元的管理费,直接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我村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直接推动了全村景区化,景区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四、乡村休闲游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旅游业的大发展,较好的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近从业问题,直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或经营乡村旅馆,在景区务工,出租土地或房屋、出售农副特产等方式,年收入大幅提升。协调安排村民x人在景区打工,人均年收入增加x万元以上;通过开办农家乐和乡村旅馆,投资景区旅游项目入股分红、出租土地或房屋、出售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等方式,发展农家乐x家、合作社x家、农业基地x余亩,帮助村民提高家庭年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村民xx为贫困户,丈夫前几年因病去世,女儿在xx读大学,家庭收入靠自己住在xx城区娘家打些临工还债和供母女俩生活,去年“市民下乡”,委托村委会将自己一栋x间两层楼房招租信息公布后,被xx市民尤先生看中,以年租金x万元价格租下,租期x年,已投资x余万对房屋进行了装修,供自家老人下乡养生养老和全家周末休闲,xx家也因此实现脱贫。

五、农旅结合带动村集体经济高速发展

经过区、街道、村“两委”的努力和上级各工作组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调,xx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举措已经初显成效。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范文第15篇

近年来,大桥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系支持下,以党建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强村富民这一目标,明思路、聚人心、促发展,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齐心协力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建设。

  完善制度求实政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村支书张招生的带领下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积极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日常工作的全面展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村党支部坚持“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动一支好队伍,完善一个好制度,形成一个好氛围”的工作思路。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上班制度,值班制度,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党风廉政建设、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制度,坚持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

在大桥村的工作中,联十线项目、大桥镇统建精补安置区项目、现代银耳工厂化项目作为省市县的重点项目,均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群众认为补偿标准低不愿意征地等情况。大桥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上门入户耐心细致的做好拆迁政策宣传真心实意地帮助拆迁户争取合理诉求,解决实际情况,做到吃闭门羹不喊怨,听冷言不叫苦,受威胁不放弃。通过不懈的努力,有效的保障了项目的实施。

大桥村作为镇区所在村,大桥村党支部自主确立其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中主体地位,主动为全镇36个村92户贫困户脱贫工作积极贡献,党支部带领村两委主动管理造福工程异地搬迁51户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党支部在推进党建中以“分片区,同帮带,促脱贫”的模式,带领党员包片与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结对帮扶。

共同致富建强村

“要想将村经济发展做大做强,肯定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引领带动。”大桥村支部书记张招生如此说。2015年以来,在村两委成员和村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努力奔走游说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村流转土地66亩,并以土地来“引凤筑巢”,招企业建工厂,先后落地天天源银耳工厂化生产基地、旺族食用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1号超市等13家企业,其中500万以上规模企业2家。建成大桥食用菌基地2个,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每年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收益,还解决了当地6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当村级集体经济逐渐由起色后,村党支部又将发展的重心投向了支柱产业——银耳生产,决定计划在宁古线边“八斗里”建设集食用菌辅料交易、储存、食用菌生产及冷藏为一体的大桥食用菌综合市场。建设食用菌综合市场不仅可以解决困扰大桥镇区的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还新增许多就业岗位,促进贫困户就近就业脱贫。大桥村集体经济自2014年17万多、2015年50多万、2016年72万多到2017年的103万,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