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制约因素措施研究

一、影响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方面的制约因素。

在新时期,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不断深化发展,但同时也受到思想认识方面的制约,我国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在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方面并没有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面对新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变化带来的高速公路经济发展理念创新,部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领导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深刻认识到区域经济高速公路产业带结构调整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模式的变化,拘泥于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观念,对于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和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在工作过程中,思想观念的制约导致了在管理工作模式上的滞后,难以保障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在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效益,更谈不上区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实现。

2.传统思想观念守旧。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公路效益发展的制约表现在拘泥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对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带来的产业带的变化,以及大量的人流物流的集聚没有进一步深化到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发展规划中。在工作观念和管理理念中,始终受到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实现高速公路在经济效益的上的回报率,在高速公路经济带发展上,始终考虑经济效益回收期较长,开发调整周边高速公路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等原因,不肯进一步深化发展。高速公路产业带的经济效益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受到传统的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观念理念的制约,过分考虑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投资发展带来的风险,制约了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3.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高速管理体制方面的制约,也进一步限制了区域高速公路经济产业带的发展创新。在行政管理体制中,高速公路部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效益存在阶级差的问题认识不深刻,有些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为了实现所谓的经济效益,对于高速公路一些收费站乱收费、超载现象治理不严格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大大制约了高速公路区域经济的发展。管理体制的漏洞进而影响到经济投资主体对于该区域高速公路的投资信心。高速公路的管理主要是依靠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在管理体制中的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做法进一步影响到对国家财政部门投入资金的调动,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建设之中,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和高速公路产业带发展缓慢。

4.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最大化、最优化原因还在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受到传统的思想观念制约,在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中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固步自封,在接受新观念、新理念方面的适应期较长。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大力资金投入建设的国民经济项目,是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由政府部门管理进行高速公路的运营。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来自于面对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产生的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变化加大了经济管理投资的风险,不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为了保住高速公路这个“铁饭碗”,在高速公路管理改革中不肯突破创新,导致了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始终得不到最优化发展。

5.投入资金的制约。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才能够保证高速公路经济网直接的产业集聚和功能辐射。但是,我国在高速公路管理中,每年的财政资金投入是有限的,财政资金运用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工资发放、高速公路的运营养护、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以及相关行政治理中,所剩下的资金很难应用于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建设中,制约了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高速公路是国家管理控制的国有经济部门,在资金投资主体方面主要还是来源于国家,对于非国有经济投资主体以及投资控股方面管理严格,也大大制约了相关民间投资方对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带的投资。

6.养护管理成本提高。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效益缓慢,还受到了高速公路本身发展条件的制约。高速公路相比于普通公路,具有线路长、道路平稳、运输速度效率高以及能源消耗低的优势。但是,由于在高速公路运营中,汽车、货车等交通运输工具行驶速度的加快,导致了高速公路运营中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而大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区域内高速公路的封闭,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平稳,汽车在进入高速公路运输效率的提升,需要对高速公路定期进行养护以及面对大型交通事故造成的路面破环处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资源进行管理维护,也成为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发展制约的因素之一。

7.人员管理的制约。

人员管理也成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和区域高速公路产业带之间的建设,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管理运营中。高速公路部门管理人员过多,造成了管理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一岗多工的局面被打破,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力过剩增加了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管理运营的成本。同时大量劳动力过剩增加了部门管理的成本,人员冗多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工作岗位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区域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升。

8.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才能保证实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快速发展。而目前一些管理部门和工作部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工作管理方式和工作理念创新上较为滞后,在认识新理念,创新工作新方法方面有待提升。同时,大部分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在岗位操守、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不能与时俱进,拘泥于传统的、陈旧的职业职能认知和工作思路模式。因此,在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区域高速公路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速公路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提高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公路经济效益的措施

1.突破思想观念的制约。

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制约,积极创新改革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加快出台并实施国家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规划政策,形成我国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实现工作方式理念的创新突破,从而保障我国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建设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区域高速公路管理理念上不断与时俱进,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发展区域高速公路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模式,从思想观念上摒弃传统的、守旧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学习先进思想,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渗透到广大员工中,提高广大员工在新时期对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快速发展的认识。

2.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高速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区域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的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和建立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管理体制,根据制度做事、管人。同时,根据本部门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工作管理方式上不断创新调整。在高速公路不断提升工作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在人员设置、资金投入方面实现科学合理调度,不断规范各区域经济带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将新型的工作管理模式和方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另外,根据部门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提升经济效益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发展效益。

3.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线形好,起伏小,路面平整的发展特点,加大对高速公路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输率,促进高速公路在经济运营模式中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投资经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国家政府部门投资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鼓励多元投资化建设发展,积极引进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入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运营中,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主体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增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领域,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4.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发展的新工作宣传讲座,统筹兼顾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案,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开展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从科学技术、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模式上进一步加深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员工之间的认同感,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员工的职业学习情况和职业能力提升情况。对于在工作领域有重大突破、有创新型的员工要给予奖励,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构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管理方式的创新为道路运输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合理、科学地调整配置区域高速公路资源,加快构建高速公路产业带,有利于促进整个高速公路系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徐晓清.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5(5)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认识右脑对人的作用

读营销类杂志,谈到台弯品牌时有一作者这么说:人的左脑右脑是有分工的。做代工制造的人,左脑发达;而做品牌的,要右脑发达。他认为台湾大多数企业是代工出身,对成本控制、流程管理非常精通,但大家都不愿意脱离大跨国公司的供应链自创品牌。“用左脑思考和用右脑思考,完全是两类不同的人!”

按照这一理论,人的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也就是说,左脑进行的是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与此不同,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右脑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

左右脑的分工,使左脑抽象思维的功能较发达,而右脑形象思维功能较发达,右脑在大脑思维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二、发挥右脑的营销功能

作为厂家驻外区域要员,区域经理人并无实权,也无实际的资源可以调配,再好的想法,再好的促销方案,再高的积极性,得不到经销商的落实,一切归于零。所以相对于目前企业把与经销商的日常沟通,企业的思路通常是通过区域掌门人转述给经销商,以品牌的战略支撑为起点来进行区域市场的日掌销售工作,把思路转给固步自封的经销商是何等困难,可能大多数的区域经理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当中,更多是体会是“难”,经销商有自己的发展思路,甚至很清析自身的需求,如果现有的厂家思路与经销商的发展相左,遇到经销商的拒绝,怎么办?不进行吗?公司不会答应,大区经理更不会答应,可能自己都不会答应,要说服经销商按厂家的指示来操作。又没有太好的想法,怎么办?

1、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实经销商看战略与思路,无谓就是想法的清析与模糊,区域经理人要做的只是要转变经销现有的思路。

2、赞扬:高度赞扬经销商与公司的默契配合。高度赞扬经销商的经营思路与操作方式,并指出一些具体的做法。从而和经销商就区域发展推心置腹的沟通。

3、寻求厂方与经销商区域拓展方面的共同点,以共同点的优势来弥补经销商发展的不足。

4、制定相应的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区域拓展思路。并在方案中淡化厂方的战略意图,使经销商的发展按厂方战略本士化,并具体可操作。

三、通过右脑来提高经销商的经营意识

经营意识一旦形成,受唯心主义的影响,经销商一时很难改变,在加上以前有成功的案例。那就更加坚定了经销商的思路,但这种思路会促使经销商想尽办法,只为自身的品牌来发展。除了获得利润回报,同时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目前经销商对品牌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

1、做品牌影响力较小、而利润相对较高的的产品。

2、做品牌、以低利润品牌的畅销品,来带动高利润品牌的滞销品,没有主要品牌,只做组合品牌。

3、做强势品牌、以强势来带动商业的发展,着力发展自己的品牌。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铁路系统为和谐社会作贡献,就要充分把握“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铁路”建设之间、“和谐铁路”建设与全路提速调图之间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以铁路发展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把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所形成的运力优势,转化为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动力,形成铁路办事处以及各站段领导班子新的工作思路。

第六次大提速重点工作的部署,对京沪、陇海、京九三大干线具体工作目标的要求,反映了全路第六次提速目标与具体工作目标的关系。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大目标与具体指标的关系,线路提速与干部职工“提素质”的关系,装备设施技术改造与管理技术改进的关系,行车交路“调图”与行车人员力量“调强”的关系,自觉主动地把“和谐铁路、和谐安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注入到自身工作中去,把技术指标转化为素质指标,把物的目标转化为人的目标,把工作指标转化为思想指标,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向运输安全生产的更深层次转化,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确保期到必成、安全必成。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的保障。我们必须及时掌握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过程中采用的现代网络技术、预测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新的技术革命激发的活力,引入到铁路政治工作机制创新中来,细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一、准确把握组织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制定一个适应发展需求的政治工作战略。铁路连续六次提速调图,以技术升级的形式,带动了铁路内部的深化改革。因而,每一次提速调图,都是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提出建立区域性政治工作格局的战略目标。针对安全管理跨度大、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的新特点,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与各单位的工作特点结合起来,制定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政治工作战略目标,形成新的政治工作组织网络,逐步抓落实,这样才能推进各项具体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才能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改革发展势头。

二、准确把握文化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搭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第六次提速调图带来铁路管理文化的新变化,必须运用新的政治工作机制进行文化整合,达到新的文化和谐。我们要围绕第六次大提速健全各站段和各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制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平台,严格规范执行,做到在政治工作上领先于当前的提速准备工作;在思想上超前与各项改革决策的实施接轨;在组织架构上先行于安全稳定的举措;在工作落实上抢先一步于重点工作的实施,把思想工作体现在细微之处,融化于无形之中。

三、准确把握管理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形成一个新的工作评估体系。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作为铁路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必然引发铁路管理体制的变革。我们要围绕新的安全检查监督体系和新管理关系,改进政治工作格局,形成的新的政治工作评估体系。针对政治工作综合考核过程中发生的新变化、新形式、新办法,构建适应于以安全运输生产为重心的政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尤其是要改变原先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方式,将安全、稳定、效益作为考核评估的关键,促进政治工作融入其中,发挥作用。

四、准确把握区域和谐与机制创新的关系,践行一种区域性工作协调运作模式。铁路每进行一次技术产业的升级,都是对管理区域、生产布局的重新构造。要针对全路第六次提速新设施、新装备、新的运输管理技术的大量运用,针对生产布局范围不断增大、管理跨度加大、协调难度加大等新问题,建立健全区域性政治工作协调运作模式。运用管理技术创新的方法,对传统干部考核模式、安全考核模式进行突破,延伸政治工作协调机制,与路局联网、与安全检查监督联考、与绩效考核挂钩,形成大的区域性、局域性政治工作协调运作机制。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领导者;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作用分析

当今社会,生态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工业领域,提倡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等;在农业领域,提倡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等;在消费领域,提倡推行生态产品、享用绿色食品等;在文化制度方面,提倡建设生态文化、制定生态制度等;在行政区域方面,提倡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甚至生态村;此外,还有生态旅游、生态思维、生态办公、生态文明、生态社会等,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在工业领域,建设生态工业园成为传统工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园把经济总量的增长放在首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生态工业园追求的是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它将工业生产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实现园区内各种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物质的梯级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进而促使园区内环境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当前,国内外大中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生态工业园。但在县域发展生态工业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反映了有关领导者在思维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笔者基于领导者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视角探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期望借助思维科学理论为解决园区建设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带来崭新的收获。

一、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生态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县域工业园正朝着生态工业园方向变革。建设县域生态工业园是扩大县域工业规模、提升工业水平、发展块状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生态工业园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基础设施问题。与城市级生态工业园相比,县域生态工业园往往土地规模偏小、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如在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物流等方面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或相关单位支持力度不够而导致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生态工业园发展。

2.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大多数县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县份)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之间结构分散,关联度差,共生关系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不长,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导,缺乏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龙头企业,而且企业单一、资源利用单一,无“园区”的概念,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生产方式多以单线性开放式物质流动过程为主,这与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差距甚远。

3.招商融资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多数园区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氛围尚未形成。例如在招商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招商的数量和引进的资金量,忽视产业链接,补链项目引进困难,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此外,园区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品牌信用等因素制约,常常导致融资困难,大型企业、国外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生态工业的情况也相当少见,这极大地减缓了县域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速度。

4.人才技术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区缺乏真正能够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相关技术,如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在县域生态工业园中几乎没有,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显得缺失和薄弱,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要求。另外,由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人才匮乏而形成的技术瓶颈,也使得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举步维艰。

5.政策体制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政府由于财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生产管理要素方面供给不足,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行政调控能力,与园区建设有关的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程。

上述突出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反映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例如许多领导者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体制与机制的完善;重视招商引资而忽视后续服务的提供;重视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园区之间的竞争而又忽视了园区之间的合作等,这些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又如不少领导者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困扰,在制定园区规章制度时因循守旧,缺乏人性化,在对待关键人物和特殊事务时一味的强调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在对待国内外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经验时,不加思索、生搬硬套、全盘吸收,结果陷入“外来经验,水土不服”的困境等,这些都是缺乏创新思维的表现。笔者认为:要想在发展县域生态工业园的过程中克服主观认识上的缺陷,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领导者们自身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从思维角度思考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笔者认为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则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以系统论为基本思维模式,对事物作全面思考和系统研究,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作为推动园区建设的关键力量,其系统思维的运用程度将给园区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需要协调工业的生态、经济和技术关系,只有从系统角度去思考、充分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才能促进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和系统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

其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能源、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综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充分发挥领导者的系统思维能力,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从管理层面来分析,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设施购置、招商引资、制度建设、投资融资、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产品销售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业务内容,并非单一组件的建设,必须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方式,将这些具体的业务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梳理,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优化组合,才能保证各方的经济利益得以顺利实现,特别是园区企业更加关心自身的投资收益,关注整个园区的硬件、软件以及园区内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所有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重大的或者致命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部分甚至全部的投入资产成为沉没成本。因此,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具有极大地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三、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创新思维是与常规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它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站在与他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钱学森把创新思维理解为“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同时,创新思维也是人类社会取得繁荣进步的强有力的智力武器。笔者认为:民族的振兴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则在于领导。因为领导者的工作过程也是不断作出决策的过程,任何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所以领导者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衡量领导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更加需要灵活运用有关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以实现园区的顺利建设。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诠释。在物质层面,领导者可以通过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废物污染物排放、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物质流与资金流、生态技术与循环技术等诸多方面实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或保护。例如在园区内外环境的保护方面创造性地引入“生态补偿”的概念,可以实现污染的有效防治;又如采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重大项目资金倾斜园区捆绑使用等新措施,可以更好的促进园区发展等。在制度层面,通过发挥领导者创新思维的作用,可以在园区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路子、新措施、新办法。例如建立园区绿色核算制度、创新招商引资制度、创建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等。在精神层面,运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可以建立起崭新的园区生态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支撑体系。如营造生态文化舆论氛围、创新园区服务意识和理念、培育园区民众生态世界观、创建生态制度文化等。总而言之,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当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园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由于生态工业园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因而发展县域“园区经济”应以生态工业园为标杆。为促进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健康良性发展,杜绝急功近利、粗放发展的落后思想和行为,作为领导者应灵活运用自身的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事物,以实现园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运.思维科学的应用和思维训练[J].淮南师专学报.2000(3)

[2]卢明森.钱学森与思维科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4(2)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而往往大区市场的业绩并不是靠一个人产生的,自然涉及团队管理。因而大区团队管理的水平或绩效如何就直接影响到大区销售业绩的好坏。笔者就大区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大区经理团队管理的关键之处作如下剖析,供现职大区经理和曾经的大区经理、企业老板探讨。

第一阶段:大区市场启动阶段

大区市场启动阶段一般有如下状态:省区/地区经销商部分或个别已开始合作,市场刚处于前期铺市阶段,下属人员暂时没有或刚招聘到位。一般三个月时间。

这时招聘的下属人员主要是区域经理,主要专职负责指导、督促某个区域经销商的铺市、分销工作,营销讲究“四度空间”,该阶段主要是做“宽度”,快消品行业的通路建设“宽度”是市场成败的重中之重,这时,大区经理对直属区域经理选择与管理工作要偏重以下方面:

重点领悟总部政策的精髓,摸透总部关注的核心问题。成熟企业新品上市更看重各市场的布局和基础建设,等总部媒体和推广方案一旦启动,各大区就形成相互呼应,全面开花之势;而中小企业新品牌上市,由于经验、资源所限,其实更重短期直接利益,希望经销商开发出来后,第二个月起或多或少要有回款,有了回款就说明市场在正常推动,这时能超出总部预期的大区市场,往往容易获得总部支持,营养会更足些。这时大区经理能不能吃透总部政策和关注点,是大区市场能否健康成长的第一步。

身教重于言传。有句老古话“上梁不正下梁歪”讲的很在理,很实用。有些大区经理喜欢玩“小九九”——经常欺下瞒上,包括对经销商,对下属一套要求,对自己又是另做一套,其实做销售的人都是“猴精”,对上司的心理是最喜欢研究的,所以往往“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个别看不惯大区经理作风的人往往选择离开。所以,大区经理希望下属是什么样的,对自己也要一样要求,而且必须是带头做好。所以大区经理工作风格可以有差异,但要做好市场,人品和职业道德必须要好,工作思路必须要清晰,团队管理要有手段。

选择比培训更重要。区域市场通路建设要想尽快上路,首先必须找熟悉本行业、本区域(有熟悉的分销渠道、终端客情)、有思路的区域经理;其次,看重该人选的职业素质、工作作风。

往往大区经理选人过程中总喜欢找“自己人”——自己原来的老同事、老下属,因为好管理,“听话”,做市场放心。那又为什么“自己人”到了市场三五个月、甚至大半年,并没有理想的市场业绩?除了公司政策、市场对产品与品牌的认知度等因素外,其实主要问题在区域经理,区域经理对当地市场的熟悉程度、工作思路、与经销商的配合程度、工作责任心、投入市场的精力等都很关键,那么最关键的启动市场因素在哪?有经验的大区经理都知道——经销商配合不配合、配合的程度多大,才是最关键的,因为厂家人手少的情况下,往往前期必须借重经销商的网络、人力、车辆、库房等,那新产品上市为什么经销商跟你签合同,又并不是全力投入呢?经销商接个新品往往是慎之又慎的,因为他吃不透这产品到底有多大市场,能不能推得出去,厂家政策到底力度多大,而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唯一让他有直接信心的人就是厂家驻地的人——“区域经理”,因为他知道大区经理往往签好合同,就会“拍屁股走人”,不会常呆着,所以区域经理熟不熟当地市场,有没有思路,工作务实不务实等,就会直接影响到经销商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力度,一旦前期经销商投入“打折”太厉害,就会直接影响铺市,产品都没铺到位,终端形象(包括流通市场的档口)都没有体现出来,消费者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产品在卖,又哪来的二次分销?哪来的经销商回款?

过程管理不可忽视。经常有大区经理将一个市场交给区域经理后,就急急忙忙到另一个市场去开发了,或者去“悠哉乐哉”了,或者认为“我既然选择他负责这市场了,就应该相信他,放手让他做”,甚至更有人认为“我的上司对我管的太严了,烦都烦死了,所以要让下属认可我,就应该放给他做”,公司规定的什么“月报、周报、报岗等过过场忽悠过去就行了”。往往,在新品上市阶段,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前期见效慢,当过程管理不到位,你会发现,一个市场也许大半年了都还没几个分销点,谈何业绩?这时再换人,再加强管理来得及吗?也许你已经没有机会了,要么经销商要么厂家抛弃了你。。。。。。

根据笔者经验,这时的大区经理一定要学会统筹管理,白天可以忙你的新市场开发,晚

上就可以每天排出时间跟踪进度,解决问题的,或者下属或者经销商的问题;考核一个大区经理专不专业、优不优秀其实就看他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有没有计划性、有没有轻重缓急、有没有合理分工、会不会管人。

管理重在把握一个“度”。经常发现很多大区经理走入两个极端。动不动就发火,动不动就对下属破口大骂,或者给“穿小鞋”,象仇家一样,搞得整个队伍怨声载道或者大家一团和气,却没有业绩。其实,“严制度,重人心”是大区经理管理团队的一付“良方”,公司管理制度如果用得好,甚至当公司管理制度有缺漏时,你在区域市场完善起来,你会发现,一开始团队就不会走偏,新人入职开始,就要很明确告诉每一个直接下属,公司管理制度是“法网”,不能触犯,而且都是为了市场做得更好提供保障;同时,当发现下属职业发展、个人生活、家庭等方面面临困难或困惑时,应积极帮助,做好人心工作。

市场思路和进度一定要牢牢把握。经常听到一些区域经理说“我的上司没思路”,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下属本身思路清晰,有责任心,那区域市场是能够起色的,但如果下属没思路,而大区经理也没思路或不给方向、方法指导,那市场非死不可,尤其是新品牌新市场。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一)“十三五”整体完成情况(对照计划,多列数据)

华东区域中心在“十三五”期间,按照“优化内部资源,联合外部力量”、“深耕传统主业,拓展新兴市场”、“以苏皖沿江为轴、向南北拓展”的经营策略开发区域市场,起到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7年区域中心成立以来,在属地化策略下,区域市场合同额逐年上涨,2020年区域内勘察设计咨询合同额近2.5亿元,其中自营勘察设计合同额约九千万。

(二)“十三五”工作亮点介绍

“优化内部资源,联合外部力量”

结合华东区域经济体量大,区域经营人员少的特点,华东区域中心成立后逐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达到区域市场分片负责且能互相补位,重点项目集中经营的良好局面,同时充分调动南京分公司的经营积极性,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开发部成立以后,理顺了南京分公司和国内市场开发部的关系,提高了区域中心及分公司人员的主管能动性。

在联合外部力量上,华东区域中心紧跟集团长三角区域总部,借助其统筹经营优势参与了多个区域总部筹划的片区开发等项目的经营工作;其次联合集团内相关工程局,参与了阜阳水环境综合治理、扬州空港新城光线传媒影视产业基地项目、徐宿淮盐高速铁路睢宁站、观音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PPP项目、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高邮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在新兴业务市场积累了非常多的业绩,拓宽了市场面。

“深耕传统主业,拓展新兴市场”

“十三五”期间,区域中心经营人员直面传统主业项目锐减、经营转型的压力,深耕传统水运市场,承接了扬子石化洗舱站EPC项目、滨州港管廊支架工程设计、滨州港6、7号码头EPC工程、泰州港泰兴港区七圩作业区公用码头工程设计、东营万通1、2号码头工程设计等水运工程,在部分水运市场上不降反升。在新兴市场上主要采取PPP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苏皖为轴、南北拓展”

江苏安徽沿江省份是我公司主要经营市场,也是公司主要贡献市场。“十三五”之前,我公司在浙江和山东省的市场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十三五”期间,通过高端对接与杭州交投合资成立杭州交投二航院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为杭州乃至浙江市场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山东省采取地区差异化经营策略,“十三五”期间在东营滨州潍坊等地累计自营勘察设计合同额超六千万元,并且与新成立的渤海湾港口集团建立密切联系。于此同时,凭借公司在LNG码头业绩及服务意识,与河北省港口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国内市场开发部成立以来,华东区域中心坚持“稳长江、返内河、进沿海、攻城市”的经营思路,重新梳理对接长江内河沿线的老业主老客户、重新对接行业主管部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2020年工作总体情况

根据公司年初下达的经营目标,2020年应完成新签自营合同额5500万,实际完成约5900万;区域内新签总承包合同额6亿元,实际完成4.3亿元。

2020年5月,公司进行了适应性组织机构改革,成立了国内市场开发部。华东区域中心按照公司部署,快速的调整区域经营工作思路,完成组织机构建设,迅速进入经营工作状态。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仍然较好的完成全年目标。

(二)2020年工作突出亮点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年经营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国内市场开发部成立以后,区域内部多次召开座谈会,确定重点经营区域,统一经营思路,内部分工合作,围绕全年任务分析区域市场情况确定“稳长江、返内河、进沿海、攻城市”的经营思路,对沿江、沿海、内河沿线的老业主老客户重新梳理对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2021年甚至十四五积累了多个项目。

(三)主要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1. 问题

人力资源短缺,生产单位配合始终是区域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区域内应有选择的区分主要市场和其他市场。将主要力量放在主要市场、主要项目上。其次要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建设,在常规项目上应具有基本设计能力和策划能力。同时加强内部沟通,学习其他区域中心好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形势研判分析

(一)2020年及“十四五”本部门/单位业务的困难分析

“十三五”期间,华东区域中心在深耕传统主业和拓展新兴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先后自营了多个大型市政、水环境治理项目,在非传统区域(如山东、河北)落地多个水运项目。华东区域经济发达,江苏省也在积极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区”和“示范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如火如荼进行,华东区域市场广阔。但竞争也非常激烈,不止中交集团内的各航务设计院,中建、中铁等基建国家队均在华东地区密集布点,抢抓市场机遇。我公司在华东区域的转型、新兴市场的拓展压力巨大,在传统主业的经营上面临着兄弟单位的不断挤压。

(二)2020年及“十四五”本部门/单位业务的机遇分析

“十四五”期间华东区域发展面临多个机遇。

首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12月,在公路、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方面都进行了布局。

其次,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仅是沿江化工产业的搬迁转移以及配套码头的搬迁改造升级,更多的是对沿江城市的发展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外,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9月19日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完善、立体互联、智慧交通、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提出较高要求。各地也相继针对纲要提出各地方案。

四、“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华东区域中心将以实体分公司建设作为发展的总体目标,成为二航院在华东地区主要服务窗口和平台。

“十四五”期间,我公司应在江苏省沿江市场占据80%以上份额,江苏沿海地区应占到30%以上份额。城乡、水环境等新兴市场业务应占总合同额的50%以上。安徽、浙江、山东等地每年应至少有1个大型项目落地。

(二)“十四五”期间工作思路

“十四五”期间,应始终坚持“稳长江、返内河、进沿海、攻城市”,把长江、内河作为主要战场,同时传统主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同时深刻认识到未来项目大型化、综合化、金融化的特点,广泛联合社会资源共同经营。

(四)“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

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大保护战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围绕“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大力提升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

五、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主要工作思路和目标

2021年继续坚持目前的“稳长江”工作,完成沿江、沿海、内河沿线的老业主老客户以及重要新客户的梳理对接工作。2021年勘察设计合同目标6000万,总承包合同目标6亿。

(二)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1,完成区域内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业主单位的“十四五”建设计划清单收集和对接工作。

2,大力提升华东区域中心(包括南京分公司)内部技术策划能力,为技术经营实施打下基础。

3,完成江苏沿江各市港航部门及港口集团的对接工作。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和重要共识

党的*以来,局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提升”为主题,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抓手,通过引导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高级化和都市工业发展趋势日益增强,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现代流通业加快发展,拥有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与产业集聚配套优势,工业商贸经济快速高效运行,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构建商贸*新格局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局领导带队先后深入基层、企业、商店开展工作调研,对我区的工业布局、都市工业、都市旅游、食品安全、品牌建设、高端服务业、楼宇经济、服务业外包、连锁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现代物流业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试论加快我区工业布局调整对策与思考》、《中山路改造的思考》、《试论清洁生产在宾馆服务业的应用》、《*区楼宇经济战略研究》、《*区服务外包现状分析》、《*市现代物流业结构分析和对策研究》和《试论*站前商贸区发展与思考》等调研报告,对20*年至2010年我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企业进行排队摸底工作,为领导决策我区工业、都市旅游业、物流业、楼宇经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翔实的决策依据。

2、精心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推进优化发展,构建商贸*发展总体思路》、《*区关于服务业品牌发展奖励有关实施意见》、《*区食品安全明查暗访工作制度》、《*区食品安全督查制度》、《*区食品安全工作作息报送的制度》、《关于在*区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区关于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我区都市工业、都市旅游发展远景,申报并创建了*寺国家4a级景区。

3、强化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区委、区政府构建“商贸*”工作目标,围绕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明确责任部门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每月专题经贸工作会议,在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帮助指导工作中,强化工作措施,抓实工作任务目标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经贸工作责任机制。

(二)突出优化发展主题,开创经贸发展新局面

1、品牌创建有所突破。通过制定《*区关于服务业品牌发展奖励有关实施意见》,创建了:省名牌产品“三凤图牌熟食制品”,省著名商标“东方百业”,国家免检产品“徐家木业的木地板”。江苏徐家木业有限公司、*市三凤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被我市推荐参评“首届长三角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

2、结构调整加快转型。一是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演进。全区一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支柱产业中,主导产业商贸流通业稳健发展。二是落后产业加快淘汰。13家小化工、1家小电镀企业关闭工作圆满结束并全面通过验收,8家重点搬迁调整企业中已有6家完成了整体收购签约。

3、楼宇经济发展迅速。到20*年,楼宇经济贡献不断提高,理顺了较大规模异地经营企业税收征管关系20余家,楼宇税收属地率上升到70%。20*年,重点商用楼宇完成税收超过6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二者同比均大幅增长。从企业数看,楼宇内现代服务业占总量比重已达54%。从税收贡献度看,楼宇内现代服务业占总量比重已达84%。我区楼宇内集中了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产业结构已逐步产生裂变。沿中山路地段商用楼宇已经形成产业集聚区,楼宇经济越发凸显出对我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城中高端商贸商务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国家4a级景区*寺二期改造工程如期进行;红豆国际广场主体基本建成;“三创”载体建设加速推进;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广瑞路分园一期入驻率已达80%,2万平方米的区留学生创业创意园奠基开工;5000平方米的上马墩街道“三创”载体主体封顶;3.5万平方米的广益家居设计园完成年计划工程量的三分之二;*新城建设积极推进。*广场主体完工,*广场完成河东部分建设,*、*广场完成前期手续,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哥伦布商务商贸广场一期启动建设。

(三)强化服务工作理念,提升经贸全新形象

按照构建“党建工作先进区”目标定位,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经贸工作优化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一是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二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加强机关效能作风建设为要求,深入开展"六观一信"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注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增强宗旨观念、公仆意识、依法行政和履行职责的自觉性。积极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工作的落脚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经贸形象不断提升。四是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典型示范作用,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当好人民公仆。

回顾总结党的*以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主要形成以下重要共识:

1、解放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的前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发展要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解放思想中增强责任意识,在强化服务中探索新路径,在转危为机中谋求新发展。

2、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是坚持实践特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抢抓发展机遇,在“支撑和引领”上取得新突破,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积极营造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3、以人为本是

践行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必须以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工作机制,以服务促发展,积极探索推动经贸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区域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节能降耗、现代流通业、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等重大工作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发展规模型服务企业,加快打造和引进国际业、国内著名服务业、总部型和连锁型企业,提升占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能级。

4、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要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牢固树立构建大经贸工作格局的工作理念,围绕“商贸*”建设目标,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在统筹宏观工作的基础上,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高起点引领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5、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牢固树立率先发展的工作理念,完善经贸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增强协调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良性互动。进一步将自身发展与服务区域经济结合起来;进一步将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局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针对各方面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分析,进一步梳理了存在制约经贸科学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解放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受长期固有的思维定式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针对经贸工作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思想观念中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束缚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打破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缺乏有效地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缺少灵活应变的方法和及时研究解决的措施,在区域经济的宏观发展战略上,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手脚,践行科学发展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解放还没有真正到位,推进经贸工作发展的理念还不新,思路不够宽,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2、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围绕构建“商贸*”建设目标定位,特别是在全区经贸工作发展上,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情况掌握的比较清楚,但是针对区域经济在宏观上遇到的发展瓶颈问题,以及企业在复杂而又多变的经济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成效还不明显。一是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超前谋划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路还不够全面;二是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的方式比较单一,作风还不扎实,特别是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力度还不够。三是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和思考问题的工作思路还不宽,工作领域还不全面,服务和指导企业的工作举措还不多。

3、发展的定位还不够高。主要表现在针对传统商贸载体多、功能单一、发展空间小、能级不强的情况,在统筹经贸工作的宏观发展上,对经贸发展长远规划和发展的大层面上考虑不足,对区域经济在发展上遇到的宏观瓶颈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对企业在发展上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科学发展的宏观决策上,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工作中预见性探索与研究还不够,经贸工作落实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定位还不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路还不够多。

4、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主要是深入基层和主动服务基层的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一是由于经贸职能多、人手少、任务重,加上区职能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某些职能界定不清,管理不到位,单打一工作方式仍比较突出。二是在工作上常常是被动应付而且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较多,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强。三是深入基层工作的作风还不够,真正深层次深入到基层,工作做得还不深不细。四是统筹全区经贸工作的机制还不完善,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工作中对基层单位的工作布置要求和工作检查多,对基层遇到的宏观瓶颈问题指导还不够,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应对办法。

(二)问题分析主要原因

1、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还不全面。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存在对科学发展的深刻理解不够深刻,按规定动作做的较多,创新自选动作还不多。一是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来指导经贸工作,解决经贸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上遇到的瓶颈问题还存在一定差距,坚持实践特色成效还不够明显。二是对制约和影响经贸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原本有限的调研工作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不明显。三是缺少对经贸发展长远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导致在工作中有时缺乏前瞻性,工作陷入事务性圈子和疲于应付,科学发展的理念还需进一步强化。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还不多。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升领导发展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上,立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不够强。一是面对新问题、新矛盾,一定程度上存在求稳思想,没能完全摆脱旧的思维定势和思想束缚,习惯于沿用既有的工作模式,思路不够开拓,工作方式比较单一。二是落实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存在沿用传统的思路和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比较稳妥,对没有政策规定和以前没有做过的,不敢突破工作模式和框架,怕没有依据,造成不良影响,担心用新的方法,会有风险,带来麻烦。三是站在全区宏观高度深层次思考问题和谋划经贸工作的遇见性还不够。

3、实践科学发展的举措不够有力。工作上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是工作上循规蹈矩,不敢突破条条框框,对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认识不够,改革创新的魄力不足,突破不够。二是某些政策、措施和办法对基层的服务指导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还不强,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处理具体问题上没有真正做到沉下身子,在如何突破经济发展瓶颈上,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三是在统筹区域经贸发展上,视野不够开阔,目光不够长远,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分析不够深入,应对措施准备不够充分,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与当好区委、区政府参谋助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推进科学发展的机制不够完善。一是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在管理制度、效能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经贸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二是在经贸运行机制上还有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方面,特别是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工作合力不足,推进力度还不够。三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导致经贸执法队伍的缺位、执法手段的缺失,行业监管不够落实,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影响条线主管部门、职能科室的积极性,统筹协调不够,落实效果不理想。四是现代市场体系不完备,商品市场发展不够充分,公平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客观上制约了商贸流通的全面发展。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

面对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克服狭隘视野开拓思路,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面实现经贸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落实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构建*服务业核心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差别化发展、高端化发展、品质化发展和效益型发展之路,强化区域发展特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突出一个主题

围绕“深入推进优化发展,切实增强主体功能”主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正处于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拥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新挑战,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公共载体缺失、服务能力不强等新瓶颈,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以人为本和服务工作理念,超前谋划和统筹全局工作。坚持科学发展的实践特色,突出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在探索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中,积极破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问题,着力解决发展难题,为区域经济的优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注重两个着力点

(1)保增长。*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作为职能部门必须认真把握宏观形势,分析发展困难,研究发展机遇,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良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确保*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8%。

(2)促转型。围绕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实施“575”计划,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90%以上,五大产业占比要达到72%以上。推动和拓展经济集约发展,年内税收超千万元楼宇达到12幢、超亿元楼宇达到3幢。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建立规划指导机制,加快结构调整,落实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设。积极引进文化传媒、软件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总部,引进国际服务业地区总部,引进本地先进制造业营销总部、研发总部和财务总部,推动优势产业向*集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级。

3、提升三种能力

(1)提升规划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在转危为机中,着力开展品牌经济、连锁经济、都市旅游的调查研究;着力开展商业大厦、三阳百盛、新世界百货、东方广场、八佰伴、保利广场等已经提升档次的商贸载体,调查世界品牌500强、世界奢侈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高端品牌的引进情况和经营状况;开展辖区内连锁企业的调研,掌握连锁企业的区域分布、产业和发展现状。与旅游部门密切合作,调查研究*都市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困难和机遇,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2)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构建经贸工作平台,落实重点企业三级服务体系,形成工作机制。一是通过不定期走访、人员对接等基础服务,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高依据。二是加强对企业指导,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投资融资对接、人才交流引进、政策信息、政产学研合作、对外宣传推介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营造“服务企业关爱有加、支持企业克难求进”的良好氛围。

(3)提升调控能力。加强宏观经济研究,关注国内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密切关注省、市新政策的出台,向企业宣传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支持。重点关注市场变化和资金运行,协调组织经营要素。强化预警监测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的主要措施

1、继续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推进思想解放。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领导班子带头解放思想,促进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在工作中找准主要矛盾和问题,抓住关键环节,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内容,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振兴

高端服务业、流通商贸业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投资结构和布局;加快实现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行政推动力度,确保完成节能目标。推进节能

降耗问责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坚持源头控制与淘汰落后设备相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4、加快实施“双轮驱动”,努力促进协调发展。通过部

门协作、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等手段,培育一批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现代商务楼宇,加快引进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企业,推进功能体建设。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5、全面落实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牢牢把握

银企授信的主动权,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五有一缺”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创新银企合作,加大银企授信力度,努力协调解决银行“惜贷”问题。加快构建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优化升级;扩大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交流。

6、切实加强运行调节,努力保障要素供给。加强流通

服务业、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保证生产要素的稳定供应;扎实做好市场保供工作。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研究,了解国内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密切关注省、市政策的出台,加强向企业宣传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建立重点企业服务体系,健全重点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台帐,通过对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和预警分析,把握全区经济发展的脉搏。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一、搜集现实和史料素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建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直观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心生“疑”问、逐步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读黄土高原区位图,以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聆听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资料2: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表明,古代黄土高原的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既生长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附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资料3:搜集一些黄土高原生态问题治理成果的图文素材,体会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思考:(1)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搜集部分治理成果的图文数字基础上,讨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水土流失;耕地变薄、生态恶化、河床抬升。 (2)自然因素(位置、土壤、气候和地质);人为因素(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施工、破坏植被);人为因素。(3)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

【思路点拨】教学中,第一步先通过现实素材的探究,引导学生心生“疑”问,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明确水土流失能带来哪些危害。第二步再通过史实素材,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农耕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所以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原因才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决定因素。

最后,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洞庭湖湿地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案例型情境设置方法。

【注意要点】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或做到认知结构“顺应”新知。

二、虚拟故事情节,创设诱思情境,引导学生行“动”,逐步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施教三功贵在诱导,进学三功贵在领悟。以诱导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题。

设疑诱思的实质就是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需要,为满足需要才会有内驱力以至于行动。而学生的需要是靠诱因激发的,教师创设冲突或矛盾的情境是诱因,当教师能激发学生想舒缓矛盾的需要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并产生想解决矛盾的内驱力。因此,扣住课标要求,虚拟一些故事情节,制造一些悬念,作为案例型情境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产生适度学习动机,从而逐步建立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9世纪后半期,保罗・罗伯特是一家小企业管理者,他的企业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畔的杜伊斯堡,经过他和他的工友们几十年的拼搏与努力,他的机械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迅速成为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老罗伯特因此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退休在家的百岁老人老罗伯特每月领到的薪水越来越少,企业区住房、生活空间的生存环境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后来他因患肺部疾病(肺气肿)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提出治理措施,老罗伯特的孙子――怀特・罗伯特,从企业技师的岗位走上了企业家的管理岗位,小罗伯特带领他的工友们,利用政府政策,努力工作,不断改造企业,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企业东山再起,成为蒸蒸日上的现代大企业。

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结合教材内容,从图文中找到鲁尔区的区域特征有哪些?并探寻鲁尔区发展前后期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2)联系提供素材和教材内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如果你是鲁尔区政府决策者,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治理策略?

【答案要点】(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较近;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2)发展前期,区位优势条件明显;发展后期,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不协调。 (3)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整治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思路点拨】第一步,让学生回顾区域特征的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而结合素材第一段文字和教材第一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等。

第二步,结合素材第二段文字和教材第二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产业衰落和生态恶化等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危害,认识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人地不协调。

第三步,结合素材第三段文字和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产业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和营造绿色空间等。

最后,经过以上逐步行“动”,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进行教学。

【注意要点】案例素材设计要关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创意要新颖,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

三、迁移同类案例素材,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善“议”,逐步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及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M. S. James就将迁移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1] 。可见,课堂教学中同类案例素材迁移的情境创设,能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一举反三的教学效果。

当然,近年来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也提出,抽象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常常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因为知识与认知技能双方均高度地依赖于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时的情境[2] 。只有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比一般知识更容易迁移。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创设同类案例素材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西电东送可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江河治理,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路线图。

思考:(1)我国的水能资源、坑口电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东西部供需矛盾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送?)

(2)西电东送的3条通道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用彩笔描绘下来。(怎么送?)

(3)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黄河上游和晋、内蒙古煤产地;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黔、滇煤产地。东部电力不足,需求量大;中西部电力富余,需求量小。 (2)在图上描绘。(3)促进中西部电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东部电力紧缺和交通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思路点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议”区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供需矛盾,引出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第二步,运用地图描绘三条通道,加深学生对西电东送怎么送的认识。第三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讨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步,形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学习思路:为什么送?(该资源有什么特点、供需矛盾是什么)怎么送?(线路方案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第五步,迁移在该案例型情境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思路,开始分析教材中的“南水北调”案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案例型情境的迁移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思路来进行。如长江、田纳西河、珠江、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注意要点】迁移同类案例情境素材的设计,要有详、有略、有对比性,才能突出课标要求的重心。

四、提供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情境,引导学生巧“辩”,逐步厘定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利用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常用技巧。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3] 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部分直观内容多,但抽象内容也不少。教师要善于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理性的内容,巧选中间案例素材,设置“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素材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思维模型,以带动课文两端内容的学习。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资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地区已有城市25座,建制镇420个,城镇密度为108个/万平方千米,城市密度为6座/万平方千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01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近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答案要点】(1)从资料1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是什么?

(2)从资料2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是什么?

(3)从资料1和资料2可以看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答案:(1)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快。(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互促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思路点拨】第一步,阅读资料1和2,搜集一些图表文字素材,分析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以及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初步厘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关系。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预设好“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型情境。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珠三角工业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结合珠三角区位图,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利弊影响。

第三步,提供巧辩方式,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分组梳理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巧设“要科学发展规划,还是要单纯发展速度”等辩题,以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问题和措施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先预设探讨“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这个中间案例,再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最终讨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注意要点】“中间开花”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开放性,以引导学生产生多方面联想,生成相关思维,体现“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妙境。

当前,案例型情境设计与运用依然存在诸多操作误区。诸如“讲”案例,而不是“用”案例教学;脱离教材,精典案例不选,另选其他案例;新选案例素材设计不当,没有扣住课标要求教学,等等。

另外,根据教学业务差异,案例型情境设计的层次性应不同:一个是浅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教师采用有意义接受式的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新教师;另一个是深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学生采用有意义发现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有经验教师。两个层次的案例型情境设计,教师均应把握。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胡谊. 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4-263.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应用篇,主要是把区域发展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这就离不开案例型情境的有效设计。所谓案例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入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一、搜集现实和史料素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建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直观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心生“疑”问、逐步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读黄土高原区位图,以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聆听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资料2: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表明,古代黄土高原的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既生长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附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资料3:搜集一些黄土高原生态问题治理成果的图文素材,体会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思考:(1)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搜集部分治理成果的图文数字基础上,讨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水土流失;耕地变薄、生态恶化、河床抬升。 (2)自然因素(位置、土壤、气候和地质);人为因素(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施工、破坏植被);人为因素。(3)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

 

【思路点拨】教学中,第一步先通过现实素材的探究,引导学生心生“疑”问,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明确水土流失能带来哪些危害。第二步再通过史实素材,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农耕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所以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原因才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决定因素。

 

最后,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洞庭湖湿地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案例型情境设置方法。

【注意要点】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或做到认知结构“顺应”新知。

二、虚拟故事情节,创设诱思情境,引导学生行“动”,逐步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施教三功贵在诱导,进学三功贵在领悟。以诱导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题。

设疑诱思的实质就是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需要,为满足需要才会有内驱力以至于行动。而学生的需要是靠诱因激发的,教师创设冲突或矛盾的情境是诱因,当教师能激发学生想舒缓矛盾的需要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并产生想解决矛盾的内驱力。因此,扣住课标要求,虚拟一些故事情节,制造一些悬念,作为案例型情境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产生适度学习动机,从而逐步建立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9世纪后半期,保罗·罗伯特是一家小企业管理者,他的企业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畔的杜伊斯堡,经过他和他的工友们几十年的拼搏与努力,他的机械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迅速成为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老罗伯特因此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退休在家的百岁老人老罗伯特每月领到的薪水越来越少,企业区住房、生活空间的生存环境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后来他因患肺部疾病(肺气肿)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提出治理措施,老罗伯特的孙子——怀特·罗伯特,从企业技师的岗位走上了企业家的管理岗位,小罗伯特带领他的工友们,利用政府政策,努力工作,不断改造企业,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企业东山再起,成为蒸蒸日上的现代大企业。

 

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结合教材内容,从图文中找到鲁尔区的区域特征有哪些?并探寻鲁尔区发展前后期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2)联系提供素材和教材内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如果你是鲁尔区政府决策者,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治理策略?

【答案要点】(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较近;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2)发展前期,区位优势条件明显;发展后期,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不协调。 (3)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整治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思路点拨】第一步,让学生回顾区域特征的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而结合素材第一段文字和教材第一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等。

第二步,结合素材第二段文字和教材第二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产业衰落和生态恶化等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危害,认识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人地不协调。

第三步,结合素材第三段文字和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产业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和营造绿色空间等。

最后,经过以上逐步行“动”,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

进行教学。

【注意要点】案例素材设计要关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创意要新颖,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

三、迁移同类案例素材,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善“议”,逐步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及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m. s. james就将迁移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1] 。可见,课堂教学中同类案例素材迁移的情境创设,能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一举反三的教学效果。

 

当然,近年来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也提出,抽象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常常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因为知识与认知技能双方均高度地依赖于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时的情境[2] 。只有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比一般知识更容易迁移。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创设同类案例素材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西电东送可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江河治理,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路线图。

思考:(1)我国的水能资源、坑口电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东西部供需矛盾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送?)

(2)西电东送的3条通道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用彩笔描绘下来。(怎么送?)

(3)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黄河上游和晋、内蒙古煤产地;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黔、滇煤产地。东部电力不足,需求量大;中西部电力富余,需求量小。 (2)在图上描绘。(3)促进中西部电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东部电力紧缺和交通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思路点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议”区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供需矛盾,引出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第二步,运用地图描绘三条通道,加深学生对西电东送怎么送的认识。第三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讨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步,形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学习思路:为什么送?(该资源有什么特点、供需矛盾是什么)怎么送?(线路方案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第五步,迁移在该案例型情境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思路,开始分析教材中的“南水北调”案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案例型情境的迁移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思路来进行。如长江、田纳西河、珠江、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注意要点】迁移同类案例情境素材的设计,要有详、有略、有对比性,才能突出课标要求的重心。

四、提供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情境,引导学生巧“辩”,逐步厘定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利用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常用技巧。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3] 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部分直观内容多,但抽象内容也不少。教师要善于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理性的内容,巧选中间案例素材,设置“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素材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思维模型,以带动课文两端内容的学习。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资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地区已有城市25座,建制镇420个,城镇密度为108个/万平方千米,城市密度为6座/万平方千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01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近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答案要点】(1)从资料1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是什么?

(2)从资料2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是什么?

(3)从资料1和资料2可以看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答案:(1)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快。(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互促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思路点拨】第一步,阅读资料1和2,搜集一些图表文字素材,分析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以及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初步厘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关系。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预设好“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型情境。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珠三角工业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结合珠三角区位图,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利弊影响。

 

第三步,提供巧辩方式,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分组梳理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巧设“要科学发展规划,还是要单纯发展速度”等辩题,以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问题和措施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先预设探讨“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这个中间

案例,再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最终讨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注意要点】“中间开花”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开放性,以引导学生产生多方面联想,生成相关思维,体现“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妙境。

当前,案例型情境设计与运用依然存在诸多操作误区。诸如“讲”案例,而不是“用”案例教学;脱离教材,精典案例不选,另选其他案例;新选案例素材设计不当,没有扣住课标要求教学,等等。

 

另外,根据教学业务差异,案例型情境设计的层次性应不同:一个是浅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教师采用有意义接受式的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新教师;另一个是深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学生采用有意义发现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有经验教师。两个层次的案例型情境设计,教师均应把握。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胡谊. 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4-263.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一直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该地区先后开展了多措施大规模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土保持由单一治理措施发展为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并进一步突出沟道坝系建设的综合治理,由分散治理发展为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在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立了具有黄河特色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在减少入黄泥沙,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河水土保持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不同时期创造和积累了与时俱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示范样板和成功经验,对不同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符合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规律的成功治理道路。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后期,是水土流失治理从初期的单项措施逐渐过渡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阶段。70年代,为了解决水土流失区群众的吃饭问题,主要采取了兴修梯田、坝地、小片水地等工程措施,同时积极推广了水坠法筑坝、机械修梯田、飞播造林种草等新技术。自80年代以来,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显加快,突出的特点是试点小流域、“四大片”综合治理、治沟骨干工程等中央专款项目深入发展,为大规模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至80年代末,以小流域为单元,沟、坡、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植物和保土耕作三大措施优化配置,“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兼顾、统筹协调发展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初步确立,并在实践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标志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为满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集中连片、大规模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的思路,在黄河流域地区启动实施了大型水土保持项目区建设,实现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和规模治理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黄河流域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56万平方千米。其中,建设基本农田555.47万公顷,造林1558.55万公顷,种草367.02万公顷,封禁治理141.99万公顷,建设骨干坝5399座,中小型淤地坝8.5万座,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3.5~4.5亿吨,对防治水土流失、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河之患,源于泥沙,泥沙之害,首在粗沙。针对黄河泥沙的特点,黄河水土保持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布局,工作重点逐步由43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区。转向19.1万平方千米的多沙区,进而集中到7.86万平方千米的多沙粗沙区,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特别是2004年以来。基于几代治黄科技人员对黄河粗泥沙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化,黄委党组明确提出了“树立强烈的粗泥沙意识,构筑控制黄河粗泥沙三道防线”的战略构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粒径大于0.1毫米、粗沙输沙模数每平方公里每年1400吨的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范围为1.88万平方公里)的研究界定工作,确立了黄河水土保持“先粗后细”、构筑黄河粗泥沙“第一道防线”的治理新思路,为新时期黄河水土保持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上述思路,黄河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调整了主攻方向和布局,实现了战略转变,以1.88万平方公里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突出沟道坝系建设,集中力量,集中投资,对该区所涉及的皇甫川、窟野河、孤山川、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清水川等9条支流进行重点治理。进一步突出了治理重点,提高了治理精度,快速减少了入黄泥沙。目前,正在加紧开展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前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进入黄河的粗泥沙,辐射、带动全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快速、持续发展。

“先粗后细”治理思路的确立,是新时期黄河水土保持工作思路的升华,对于构筑黄河粗泥沙“第一道防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黄河水土保持工作从单项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不同类型区分类指导的综合、规模治理;从小流域治理到大示范区、大项目区建设;从单坝建设到以流域为单元突出沟道坝系建设:从防护性治理到治理开发相结合;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到行政、法律手段并重,依法治理;从人工治理为主到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防治措施日趋完善,走出了一条具有黄河特色的水土保持成功之路。

在治理方略上――以支流为骨架、县域为单位、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

在治理布局上――因地制宜,分区施治,形成了不同类型区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开发,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重点支流治理及大示范区、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发展。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1篇

一、县域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县域物流业发展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和规划都在推动现代物流业向县、乡延伸发展,随着人民生产消费的不断增长,县级城市物流规模和需求不断增大,然而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落后、基础差、底子薄,区位、交通条件差,物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以下严峻问题:

(一)经济规模小、物流量小。我国现有2,861个县级城市(含区、县级市),其中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主城区以外,多数县级城市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物流规模小。

(二)物流主体弱小、发展落后。据隆格瑞斯物流咨询机构调查显示,我国多数县级城市第三方物流主体数量少、规模小,主要是一些传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商贸企业;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普遍落后,多数依然是店铺+车辆的经营模式。

(三)物流人才、资金缺乏。物流业作为新兴先导产业,高级管理、经营性人才目前主要还聚集在大中城市,县级城市现代物流人才和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县域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四)物流发展意识淡薄。物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仅有10年左右时间,在很多县级城市,无论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对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物流等意识和理念淡薄,发展物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企业对发展物流的认识非常局限。

(五)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县级城市现代仓储设施不足,县、乡道路不畅,传统货运场站周边配套差,现代化物流设备设施拥有量少,严重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

尽管县级城市发展物流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瓶颈,但不容忽视的是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增长依然对物流业存在巨大的需求,客观的物流需求是县域物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那么,作为我国一个普通的县级城市主要有哪些物流需求呢?

二、县域物流发展需求分析

我国多数县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产业结构仍然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其中工业产值占比50%左右,农业占比30%~40%左右,服务业比重还较低,工业化程度还不高。根据其产业结构分析,县级城市物流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工业物流。尽管工业产值占比不高,但工业物流量往往占到全县物流总量的70%以上,很多工业企业采购、销售“两头在外”,通常较大比例的物流量都是通过干线城市中转。

(二)农业物流。农业物流包括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资、器具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两个方面。对多数县而言,农业生产性物资物流量大,仅以化肥为例,每一亩耕地每年需求大致为20kg左右,主要从干线城市或物流节点流入县域。对于自产自销为主的县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县域内部或周边小范围地区销售为主,而部分具有特色农产品的县则农产品物流需求旺盛,可能是周边大区域覆盖或全国(全球)性覆盖。

(三)商贸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县级城市商贸物流包括线下传统商贸物流和线上电商物流两部分。传统商贸物流主要以日用工业品、建材、家居、家电、快速消费品、百货等为主,电商物流主要包括快递和电商自营配送两大类。

与大多数大中城市物流发展相比,县域物流需求呈现以下特征:1、周边辐射区域需求相当有限。除极少数有一定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的县级城市以外,大多数县级城市对周边县市的辐射能力较小,辐射区域基本仅限于本县及周边小范围;2、物流配送服务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分散、难度大。对我国多数县而言,农村地区面积较大,居民居住分散,物流配送需要覆盖全县、乡、村,部分地方路途遥远、道路状况差,难度大;3、主要以公路物流为主。很多县级城市并不通火车,远离港口和机场,物流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4、双向流通不对称。西部多数县往往流出较小、多以日用工业品等流入为主,而东部部分县又以工业品流出为主、流入较小。总之,对于多数县而言,物流量流入流出不对称和均衡。

三、县域物流发展基本思路

基于我国大多数县物流业面临的问题、物流需求及特征,笔者认为,县域物流发展应该考虑以下基本思路:

(一)打造“小而美”的县域生态物流体系。切记盲目追求“大而全”,一味做大物流产业规模和上马物流项目,而应该深刻认识本县在周边区域的区位、自身优劣势,主动融入区域物流体系,以区域物流体系为大局,明确自身在区域物流生态链的作用和位置,做好本县域的物流体系规划和引导。

(二)将物流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物流的便捷性,合理布局物流配送网点,将物流网点建设和新农村、城镇建设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同时,在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农村、城镇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做好前瞻性规划。

(三)产业联动发展。充分认识物流业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物流业是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后勤保障”,也是拉动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引擎”产业,根据本县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发展物流业解决关联产业的发展难题,同时同步壮大关联产业,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四)大力发展民生物流。将物流业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部分,着实做好惠民利民工作。推进民生物流发展,建立规范的城市集中、共同配送体系,着实解决老百姓进货难、送货难等民生问题。加大城乡物流投入力度,解决农副产品进城难和生活物资下乡难等民生问题。大力促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程农产品冷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协同解决农产品安全等民生问题。逐步建立电商快递停靠站点和配送网点、规范配送车辆,解决电商物流配送难、停靠难等问题。通过规范化、集约化发展,解决物流车辆乱停放、物流扰民等问题。

四、县域物流发展重点方向

基于以上思路,结合县域物流发展现状和特征,县域物流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发展方向:

(一)粮油供应链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思路。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基本都有粮油仓库,然而仓储设施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仓容偏小,布局分散。现有仓储设施点多面广,分散布局在城区和各乡镇,资源整合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下,缺少集聚功能,导致运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二是设施陈旧、结构简陋。粮食仓储、中转、加工等基础设施基本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上,有的甚至建于更早年代,设施简陋、功能不齐,每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由于设施陈旧,粮食保管安全自然难以保证,储粮期和出仓粮质远远低于标准仓;三是储运落后,流转不畅。粮食运输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上,收购环节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包装,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在中转和销售环节,再次转为包装形态。整个粮食流通过程需经多次灌包拆包,势必导致包装资材耗费大,粮食抛洒损耗多,既降低了粮食企业的经营效益,又增加了杂质掺混的几率;四是运力结构问题。粮食完全依靠公路运输,成本高,效率低,流转不畅;五是业务萎缩,库点闲置。位于各乡镇的粮管所因仓房设施老化,交通不便,大多数已不宜当作粮食储备库点使用,逐渐沦为闲置仓,致使库点萎缩,仓容量减小。

综上,多数县级城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已处于整体落后、捉襟见肘、窘态毕现的堪忧状况,明显滞后于大物流的建设水平,落伍于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进程,与日渐扩大的粮食流通规模不适应。因此,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是县级城市构筑粮食安全体系的关键环节和客观需求,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可考虑以周边铁路站点或公路主干道为依托,强化与周边公铁水联运区域的联动,以打造粮食全供应链物流中心为理念,以粮油电子商务为新一轮发展契机,建设成粮食物流体系的区域次中心;打造集粮深加工、粮仓、油罐,电子商务平台、质量检测、交易市场、散粮接卸设施等,打造集粮食收集、质量检测、仓储、物流配送、精深加工、包装、中转、信息处理、电子商务、交易、结算等粮食全供应链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粮油供应链配送物流中心。

(二)再生资源物流中心发展思路。《国家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将再生资源发展工程作为十二大工程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重点推进包装物、废旧电子产品、报废工程机械、生活性废旧物、生产边角料等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回收物流中心,提高回收物品的收集、分拣、加工、搬运、仓储、包装、维修等管理水平,实现废弃物的妥善处置、循环利用、无害环保。

当前,我国逆向回收物流发展还不够完善,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家电、IT电子产品、包装物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分解、物流存在巨大的、客观的市场需求。县级城市是消费的末端,地区人口众多、消费量大,是家电、电子产品、汽车、出版等商品的重要消费地,淘汰产品、废弃产品随着产品逐步升级换代将逐渐增多,也是再生资源回收物流难度较大的区域,如果不合理规划和引导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县级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电子、汽车、出版等废旧产品流动到中心城市进行拆分回收成本高,当前区域内再生资源物流发展还较为落后、分散的现状客观上需要建立就近消费地的再生资源物流集散地。

因此,县级城市可考虑积极贯彻《国家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和对再生资源物流的发展思路,以周边地区再生资源物流需求为基础,建设区域性集再生资源收集、交易、加工、分类分解、环保处理、仓储、分拨等功能于一体的再生资源物流中心。

(三)农资物流中心发展思路。以化肥为主的农资是粮食的“粮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生产性农资,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我国多数县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农资需求量大,是农资厂商和分销商的重要市场。同时,当前农资流通行业正在发生根本性地变革,2015年3月农业部制定并下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发展思路。新思路下,传统的农资行业将告别粗放式增长,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实现转型升级发展,这将是未来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和县级城市建设农资物流中心面临的重大机遇。

紧抓当前农资流通变革期和现代农业转型期重要发展机遇,依托铁路或公路大宗物资运输条件和周边地区农资需求,打造涵盖化肥、农药、饲料、农机、农具等现代农业资具,集农资交易、分装、分销、仓储、中转、配送、电子商务、信息结算、农业技术输出、先进农资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县域农资物流中心,以农资为纽带、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孵化和服务中心、带动和促进本县及周边现代农业发展。

(四)城乡配送中心发展思路。城乡配送是面向城市、乡镇、农村,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民生工程;是沟通城乡,形成双向合理流通的重要载体。

县级城市及周边人口消费需求大、商贸业发达,对城乡配送既有较大的客观需求,同时也对城乡配送体系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部分地区城乡配送体系日趋完善,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型商贸企业主要以自营配送为主,社会化配送程度低,城市配送协同性不足。小型商业业态和个体多以三轮车等作为主要的配送工具,规模化程度和效率低。由于自营比例高、小型个体的分散、零散配送导致第三方城市配送物流企业发展空间不足。城乡配送分散、独立、量小,配送装载率和效率低,返空率高;其次,农产品进城渠道不畅、效率低、成本高。究其原因,多数县级城市没有规模化、集约化的城乡配送中心是制约当前城乡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合理流通为目标,立足本县及小范围周边地区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县域城乡配送中心,逐步形成集中和共同配送为主、服务区域内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与电商物流、农产品物流协同发展的区域性重要配送节点。

(五)区域性物流创业孵化园区发展思路。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新模式、新思维、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发展阶段,行业创新不断、物流创业如火如荼,创新创业已经成为驱动物流业和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中央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利用闲置厂房等多种场所、孵化基地等多种平台、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开展创业创新,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格局。物流业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正处于落地发展阶段,物流业创业创新需依赖仓储等物流设施和交通等基础条件。目前,在我国多数地区还没有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创业孵化基地,而县级城市物流欠发达,缺乏物流行业资源和人才,实现物流人才和资源聚集将是县域城市物流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宗旨,创造优越创业环境,积极吸纳物流创业企业、物流创新企业、物流创客、全国性物流企业新设立的区域分支机构等入驻园区,聚集物流资源和人气,打造区域物流创业孵化园区。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2篇

一、我市*港保护和利用工作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结合自身实际,从20*年12月起,启动实施了*港保护和利用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是思想认识逐步统一,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港畔,传达上级精神,调查面上情况,研究总体思路,部署相关工作,有效带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港保护和利用工作气氛日益浓厚,沿海各镇保护利用的热情十分高涨,市有关部门的思想逐步统一,工商企业开始关注该区域发展,一些企业已进驻该区域投资,沿港居民对*港保护和利用知晓度逐渐提高,有力地烘托了*港保护和利用的地位和效应。

二是组织保障不断强化,推进力度明显加大。今年1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常务副市长为主的临时协调小组,开展了*港保护和利用总体功能定位、发展思路研定等方面的前期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临时协调小组基础上,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包括市委办、市府办、市发改局等13个部门和沿海三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由各成员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主的联络员网络,从而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构。同时,为加大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把*港保护和利用列入“十一五”规划、06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06年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港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是规划工作积极跟进,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依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市《*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市研究确定了以*港空间发展布局规划为主,海洋功能区划、生态保护、产业布局、旅游发展、城镇建设、重点区域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系列规划作补充的规划体系,并得到初步落实。其中空间发展布局规划、莼湖镇总体发展思路已形成初稿;海洋功能区划、沿港三镇生态镇建设规划已通过论证,正在完善定稿;*港区域农业产业布局已在《*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中作专门阐述。目前,空间发展布局规划与专项规划相互配套的规划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四是坚持项目带动,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按照项目带动、项目促发展思路,年初市委、市政府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安排了若干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推进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逐步落实,总体情况良好:红胜海塘围涂工程于5月初完成了政策处理,项目开工在即;城区至莼湖快速通道项目工程可行性和水土保持方案得到上级批准,完成了初步设计送审稿和地质灾害评估;浙江船厂扩建工程启动前期工作;*湾旅游度假项目正在实施政策处理,目前投资累计1100万元;敏杰物流、世捷物流项目完成土地平整,*森林公园项目取得进展;悬山岛项目正在开展招商引资;莼湖小城镇建设批准实施;沿港区域垃圾收集网络初步建成。

综上所述,我市*港保护和利用工作有了良好的起步。但与沿港区域其他县市相比,与*市*港保护和利用工作总体要求相比,我市在推进力度和工作进度上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两个不足”:一是前期研究工作深度相对不足;二是重点开发区块和重大项目推进力度相对不足。

二、我市*港保护和利用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港保护和利用是一项事关沿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市*港保护和利用有了良好开局,但随着工作的深入,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工作难度和压力正越来越大。

从面临的困难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我市沿*港区域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20*年,沿港三镇的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仅有40.3亿和1.31亿元;区域内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交通、供电、供水、环保等设施相对落后,对整个区域保护和利用支撑能力弱。按照*市《*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的发展要求,搞好我市沿港交通、供电、供水、海塘、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配套,估算总投资达50亿元以上,其中:沿海中线8亿元,城区至莼湖快速通道3亿元,环港公路3亿元,红胜海塘15亿元(包括内塘平整)、小流域治理3亿元、污水处理3亿元、供水设施3亿元。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单由沿港三镇和*市融资解决难度很大。目前建设项目资金不足已经成为主要障碍,影响了工程推进速度。另外,*港保护和利用工作前期研究经费严重不足,也影响了一些区域开发和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

二是建设用地平衡的困难。据调查统计,我市东部沿港区域共有耕地26.5万亩,其中农保田23.8万亩;林地99.1万亩,其中从莼湖双山到松岙湖头渡临港沿岸国家生态公益林3.8万亩。农保田和生态公益林按现行政策严禁用作建设用地,这给我市沿港区域项目推进形成很大制约。目前,我市正在着力建设的*湾、沿海中线、*省级森林公园项目等都实质性面临用地制约,项目推进因此而变得缓慢。如*湾项目总用地1800亩,都涉及农保田和国家生态公益林,还有沿海中线项目总用地约1000亩,一旦动工就碰到农保田和生态公益林限制,*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总用地统计1.12万亩,全部属于生态公益林。据初步匡算,我市近期排定的沿港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总计用地约2万亩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涉及农保田和国家生态公益林,如果不能调整农保田和国家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用地就无法解决,项目实施相当困难。

三是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困难。从前阶段该区域项目申报和管理的情况来看,该区域的项目申报和管理难度要比其他区域大得多。除用地难平衡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专项规划没有到位,行业主管部门从严控制项目。如*市岸线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未完成,涉及用海用岸线的项目无法审批。二是项目审批部门多,缺少主受理协调部门,给项目申报增加难度。如同时涉及到岸陆、岸线、海塘的项目,需要分头向交通、海洋、林业等部门申报,而且各部门意见经常不统一,申报难度很大。三是项目审批权限不太明确。由于*港是特殊区域,*市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审批都很谨慎,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审批办法,审批权限不明确,县级管理部门很难操作,增加了申报难度。同时,由于项目申报难度增大,造成边建边申报、先建后报、多建少报的现象不断增加,给项目管理带来难度。

从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缺乏全市总体保护和利用思路的引导。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有关部门和沿港各镇对*港保护和利用工作都有各自的思路,总的目标方向不太明确,就具体的项目、重点区块的发展各有己见,推进工作力度和进度也不一致,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镇之间协调不够顺畅,难以形成合力。这与全市尚未形成沿港区域保护和利用总体思路、明确发展重点,确定重点区块功能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局直接有关。这种现象存在,既影响沿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快速推进,也不利于沿港区域一体化发展,制约沿港区域整体发展大局。

二是前期研究和项目前期工作有待加强。前期研究和项目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前期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思路;没有项目前期工作就不可能推出好的建设项目。*市《*港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和《*港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是原则指导文件,只有结合*实际,加强深入的前期研究,才能形成适合*实际的贯彻思路;重大项目只有做实做好前期包装设计工作,才有可能获准审批、解决用地、得到实施。从调查情况来看,沿海三镇和有关部门对前期研究和项目前期工作要进一步重视,特别是对重点区块的前期研究、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加大力度,以切实推进重点区块开发、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不平衡。除沿海空间发展布局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已初步完成外,生态控制规划、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区块规划、重大项目规划等编制进度有待加快。同时,规划之间不衔接问题也相当突出,集思广益做得还不够,达不到统一思想、指导行动的效果,规划编制方式方法有待改进,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度有待提高。

此外,一些单位在困难面前有畏难情绪、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区域和一些农村无序利用,部门与镇联系不够,市级部门与*市级部门沟通不够,推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值得重视。

三、推进我市*港保护和利用的工作建议

(一)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掀起*港区域建设的强劲声势

*港保护和利用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重点,是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局,也是造福百姓,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民心工程。面对*港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机遇,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广泛动员,深入发动,充分运用舆论引导、会议研讨、政策激励、商业推介、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扩大*港保护和利用的“知晓度”和“参与率”。要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协调行动、凝聚合力,促成*港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强化政府的先入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激发企业和社会的主体意识、共建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走在前列,营造*港建设的良好氛围,赢得区域保护和利用的主动权。

(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推进和激励机制

建立权威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工作机制,是确保*港保护和利用工作得以扎实有效推进的首要前提。在*港保护和利用初期,要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带动作用,强化协调作用,建立领导、协调、激励和督察机制。一是完善市委、市政府对沿海区域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在前期建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抓紧制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工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强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对具体工作的协调。二是建立沿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工作计划实施制度。每年初制订沿海区域保护和利用年度实施计划,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对任务完成过程的督促指导,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三是独立实施沿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工作考核、督查制度。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工作进度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汇总通报工作进度,并将保护利用工作列入市委年度特色工作考核,根据工作需要,对阶段重点工作进行检查,将检查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先进评比等挂钩,以增强考核的有效性和激励作用。

(三)坚持规划先导,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

良好发展源于科学的规划。在遵循区域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立足整体联动和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区域规划体系,科学、有序引导区域发展。一是抓紧修编完善区域空间规划,确定总体保护和利用思路。二是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和莼湖中心镇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城镇主体功能和发展支点。三是编制工业和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构建有较强优势、较大潜力、较高效益的产业体系。四是编制生态控制和区域环境整治规划,着力保护港区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五是编制重点开发区块、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规划,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了规范规划编制工作,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加强市委市政府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领导,研究确定规划体系,布置落实规划任务,审查批准规划,协调规划实施。必须改进规划编制的方式方法,强化规划编制的地方自主性和过程的开放性,充分吸收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必须增强规划实施执行中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依据规划要求,统一配置自然资源、统一落实管理措施、统一审批工程项目,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港保护和利用规划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四)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按照适度超前、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区域交通、供水、供电、水利、土地整理、保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加快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系统。在加快推进已建或在建同三高速和甬台温铁路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沿海中线建设方案,启动环港公路前期研究,开工建设城区到莼湖快速通道、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区域电网建设,推进裘村110千伏变电项目,启动松岙镇变电项目前期研究。三是改善区域供水条件,研究确定沿港区域供水设施的总体布局方案,启动莼湖自来水厂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缓解近期区域供水矛盾的饮用水工程。四是加快推进红胜海塘围涂续建工程和标准海塘加固工程,红胜海塘工程力争在年底前动工建设。五是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工程,重点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村庄整治和区域河道环境整治。

(五)坚持强化产业支持,进一步夯实区域经济基础

发展区域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是*港保护和利用的首要任务。要按照滨海生态型综合经济区的定位,坚持“稳农、强工、兴三产”的思路,努力构建以滨海度假旅游业、港口物流业、海景房产业、清洁制造业和特色农渔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一是依托岸陆生态和海洋资源,优先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业。重点推进松岙*湾滨海商务度假区、悬山岛-双山-红胜海塘综合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休闲区、松岙红色旅游基地、豪华私家游艇基地和海上渔家乐六大旅游项目建设。二是积极开发深水岸线,培育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加快推进*世捷、敏杰物流仓储基地建设,适度培育、引进具有一定规模、核心业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三是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发展。按照“工业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约”的要求,加快推进松岙临港产业区、裘村服装服饰区和莼湖红胜海塘生态型综合经济区三个特色产业区块的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招商选资,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同时,要整合提升现有工业,重点支持船舶修造、服装服饰加工、机械电器、仪表精密制造等优势产业。四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实施,做强特色农业。按照区域化、标准化要求,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调整布局结构,抓好生态滨海旅游农业、生态型海洋渔业、生态型滨海林果业基地建设。五是强化城镇服务业支撑。重点推进莼湖中心镇服务业发展,强化莼湖镇的集聚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保障和支撑整个*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推进松岙、裘村生态居住镇建设,选择三镇宜居宜业宜观光地块,加快建设海景房产和高档住宅,以提高城镇品位。

(六)切实化解各种制约,保障*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工作顺利展开

*港区域保护和利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针对当前各方面制约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构建全面、完善的服务和保障体系,切实化解各种制约。一是要强化前期研究。*港保护和利用尚属起步阶段,工作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具体推进措施,量化细化工作任务,特别是规划编制单位,尤其要重视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下大功夫提高规划成果质量。通过加强前期研究,做好与*各部门的思路、规划衔接工作,争取上级支持,最大限度用好用活上级政策和规划。二是要强化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是*港保护和利用的支撑。在强化规划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规划的定位和各自实际,加强项目前期研究,下大力气催生一批带动作用强、符合区位条件的大项目,并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推进项目落实。当前要特别重视游艇俱乐部等政府规划控制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早与上级审批部门衔接。三是加快制订财政、金融、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配套政策,加大对*港保护和利用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土地、水利、海洋、规划等执法力度,坚决抑制违法利用,维护*港保护和利用秩序。四是要积极破解土地制约。在完成空间发展布局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后,要尽快启动沿港3.8万亩生态公益林布局调整和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及时做好与*市主管部门的衔接,争取上级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剂出建设用地。同时,要加强集约用地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利用土地。五是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机制和渠道,缓解建设资金不足困难。六是要有效开展区域整体包装、宣传和推介。制定全市统一的*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宣传推介方案,运用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大力推介,努力提高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内要加大对*港区域保护和利用的意义、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宣传力度,提高沿港群众法律意识和支持沿港区域建设的自觉性,加强群众与政府在区域建设中的合作。对外要认真研究和排摸目标市场,统一策划宣传形式,通过建网站、编资料、举办投资洽谈会、赴异地大中城市开展宣传等多形式地开展招商推介、旅游推介,扩大知名度。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3篇

形成街域经济产业链

继续围绕“三产活市、城建兴区”两大战略,树立争先进位意识,谋划科学发展道路,以“培植特色街域三产经济,挖掘街域税源增长潜力,宣扬地域历史人文景观,彰显浓郁地域传统文化,打造和美和睦和谐街道”。

具体有:围绕辖区“一江、一湖、一场、两带、两业、五街”,做经济、文化、卫生、旅游服务文章,加大协税护税力度,以繁荣特色支柱三产琏为根本,以扶持新增三产业为重点,以服务旧城改造为契机,拉动街道房地产业回升,增加经济增长总量。

即:精心打造以生生电脑城和太平洋电脑城为主体的it大卖场;建设一流的南湖国际写字楼宇经济带和一流的沿江沿湖人文景观旅游娱乐带;建立以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医院、171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为品牌的医疗卫生服务业,为辖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良好支持;繁荣以远洲国际大酒店、九江宾馆、雅阁泰大酒店、其士大酒店为支柱的酒店服务业,引导提升辖区旅游品味;规范辖区人防地下商业街、服饰一条街、妇婴一条街、体育用品一条街、文化教育一条街五条精品街。

二、主要政治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建立完善街域社区党务政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系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区委的具体要求上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和行动,切实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以“聚人心、争先进、强实力,推动甘棠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主题,努力达到“三个一”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一种符合实际要求的综合操作能力,谋划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便民为民服务措施,保持良好的状态,着力培养一流的作风,创造一流的业绩,树立一流的形象。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完善街道(区域)一体化党建工程,建立健全街道(区域)党工委党建工作部、经济工作部、稳定工作部、社会事务工作部四部职能。

2. 按照“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四大体系”和“党政联手,上下联创,区域联合,居村联建,城乡联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各社区实际,继续完善“一居一品一特色”要求。

3. 继续推行南司社区党总支“三离三不离”党建工作先进模式,加强南司社区大学生党组织建设。

4. 继续完善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两级网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行街道、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制度。

5. 规范街道社区组织机构、服务设施、财务台帐管理等“三有一化”制度。重点打造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品牌社区、特色楼栋:利用南湖国际楼宇中心和华宝香榭丽舍小区的落成解决社区部分用房;打造社区特色楼栋,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楼栋长补贴制度,发挥居民楼栋作用。

6. 打造城市花园社区集党建、廉政文化、综治“天网”、一大四小绿化、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五大亮点工程的综合品牌社区。

7. 建立长效城市管理机制,规范以浔阳路为示范点的百家商铺评比的门前三包制度,启动小区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制度,探索和完善以市容所质检员为试点的环卫责任追究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8. 加大市容设施投入,完成垂直压缩式垃圾中转台改造,解决中心城区垃圾中转台环境污染问题,加大老城区路面硬化、路面破损维修工作。

9. 打造计生品牌社区,以滨江社区为试点,启动街道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协会,关心辖区流动人口生活情况,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8、策应辖区23家(已改制3家)企业改制,成立街道改制企业管理办公室,妥善处理企业改制场所办公设施、人员、经费等相关问题,打造1-2个改制企业人员就业示范社区。

10. 完善协税护税长效机制,建立街道(区域)协税护税联席会制度,定期通报协税护税情况,建立辖区纳税人相关台帐。

11. 建立街道企业家联席会制度,建立街道辖区重大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及时掌握火柴厂片区(浔阳楼、琵琶亭)、东门口片区、北司路(封缸酒厂)片区、塔岭北路东风大楼、肉联厂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信息,进一步培植税源基础。

三、举办第一届“春江花月夜”甘棠之夜文化艺术节。

打造“古浔阳,新甘棠”, “江湖”品牌文化

依托一流的沿江沿湖人文景观旅游娱乐带,

“两场”(和中广场、浔阳江广场)优势, 打造“江湖”(长江、南门湖)一流文化。

美丽的长江一衣带水,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甘棠湖为九江美丽的眸子。

城因江而秀,街亦因湖成名。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4篇

内蒙古经济社会多极化发展之路的选择必须依据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基本区情和战略而定。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据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区情实际,充分发挥自治区地缘、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走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开放式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一)地缘经济文化特点与选择

打仗要看地形特点,经济社会发展要利用地缘优势。内蒙古地处边疆,东西狭长,横跨三北,南连八省,北接俄蒙。有4200公里长的边境线,有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市两个陆路最大口岸和两条欧亚大陆桥,可以满足欧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借道进行国际贸易需求的地利之便;有6000公里的区域界线,东西2400公里,全国省区最长,南北宽度400公里左右,与区外70多个市县毗邻,尤其内蒙古从东到西各地区城市分别与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四平、沈阳、鞍山、锦州、大连、秦皇岛、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大同、太原、银川、兰州、金昌等大城市近距离对应、交通便捷。由于内蒙古受高原山地面积广、东西间交通不便和省级行政区划的历史变更等条件影响,使全区东中西部城镇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联系远不如东部与东北三省城镇、中部与京津唐及华北地区城镇、西部与西北地区城镇的分工与联系密切。跨越内蒙古东中西之间的城镇联系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合作不得不承担着较大的交易费用、信息费用和管理费用。例如以全区统一组织的会议而言,不仅开会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而且开会交通费用较高。因此,从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优势和制约条件出发,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绝对不可能走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独立发展道路,试图在东西狭长的行政区内建立大中小城市合理规模结构、一二三产业协调结构是不现实的,试图依靠重点建设一两个中心大城市来带动全区城乡经济单极化发展的思路是不可能的,内蒙古应选择东西铁路沿线20多个中心城市的多极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路,走开放驱动、北开南联、双向推进、多极发展之路。

(二)行政区与经济区严重不一致的现实与选择

内蒙古是东西狭长的民族自治区域,其面积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内蒙古毗邻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个省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相当于5个英国、2个法国、3个日本的面积。辽阔的行政区既赋予了内蒙古丰富的资源优势,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行政区与经济区严重不一致。内蒙古行政区是以政治中心呼和浩特为首府,经济区是分别隶属于以相邻省市大城市为中心而形成的东北经济区、华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作为区级中心城市的发展显然不能带动数千公里之外的海拉尔、乌兰浩特、巴彦浩特的发展。从区内来说,东西12个盟市的所在地城市为中心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的行政纵向组织机制与经济区的横向市场运行机制显然是不一致的;在当前政企没有分开、政府职能强大的情况下,行政区划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大一统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区域内外市场经济的横向联系和发展,改革28年来,至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尖锐矛盾对改革与发展中财政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的宏观组织、调控和整合提出了挑战,对于内蒙古政府区域管理观念、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挑战。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东中西横跨三北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极不统一的区情实际,内蒙古政府很难用统一的固定模式来指导各地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近年来分权化改革形成的自治区盟市企业个人的多元利益主体使自治区政府主导的全区统一的城市化模式已不合时宜,各地应该按照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整体协调的多极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三)二元经济文化结构规律与选择

二元经济文化结构是内蒙古客观存在的现实区情,包括内蒙古落后地区与相邻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区内城乡之间,东、中、西部经济之间,大、中、小城镇之间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发展上存在显著的发展不平衡状态,即二元结构特点;同时存在城市规模小、密度低、腹地大、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特点。在内蒙古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结构矛盾构成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是推进内蒙古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巨大潜力和根本动力。应遵循二元经济文化结构规律,充分利用内蒙古二元结构的发展梯度势能差和供求互补性,促进内蒙古城市经济与相邻省区城市经济之间、区内大中小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增强内蒙古城镇在国内外经济区域中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尽快提高内蒙古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为此我们只能以发展条件比较好的铁路沿线城市为主,坚持点轴结合、重点突破、整体协调的方针,走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开放式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二、按照多极化发展思路,调整内蒙古发展战略和政策

实施内蒙古开放式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观念变革到资源配置,从改革开放到结构调整,从战略思路到政策措施,从投资分配到工作部署都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和调整。

(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调整现行发展思路

实施内蒙古开放式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内蒙古政府管理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行政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大一统、大包大揽向分级管理、放开搞活观念转变,从重点发展一、两个大城市的一极化经济社会思路向重视全区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转变。近年来在自治区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架马车争先恐后,并肩发展,撑起了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半边天,被喻为中国北方的金三角地区;以乌海为中心的地区成为一个蒸蒸日上发展中的小三角地区。东部五盟市积极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加快双方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对接和合作,内蒙古西部经济率先发展,东部地区的崛起说明了区域经济的多极化发展思路是正确的,是完全符合内蒙古的区域经济特点的。内蒙古各个盟市都要以相邻区域大城市为发展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对外开放环境中确立调整内蒙古城市经济规模、结构、功能和布局的政策。要打破那种在东西狭长的行政区域内追求一二三产业结构和大中小城市规模结构协调发展论的封闭“大而全”观点,那样只会造成大规模重复建设、浪费土地、增加成本等后果。要把经济结构调整放到一个与相邻省区组成的较大的开放的经济区域进行,根据经济区域要素禀赋集中力量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主导产业和城镇化经济,建立合理的横向和纵向分工。

(二)发展区域经济,实施多极化发展战略

东西狭长的特殊地理经济条件决定了内蒙古必须选择符合区情的特殊发展道路。内蒙古应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如中西部发展战略、环渤海经济圈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内蒙古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战略为依据,实施内蒙古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从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以临近发达省区大城市为发展极中心带动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从东到西各地区相邻大城市诸如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大连、秦皇岛、北京、天津、张家口、大同、太原、银川、兰州等都应该成为带动内蒙古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极;另一方面利用内蒙古从东到西海拉尔、乌兰浩特、通辽、赤峰、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临河、乌海等20个大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基础,发展网络型城市经济发展,利用现有496个建制镇和乡村工业化基础发展据点型城市化。建立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众多小城镇为依托,广大农村牧区林区为腹地,以信息、交通、产业网络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区,以增强城镇在区域经济中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优化各类城镇职能结构、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经济发展应分层次布局,这样可以使内蒙古在较短时间内从东到西创造一个区域性“发展极”和地方性增长中心极点,以铁路运输为纽带的“山”字形的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这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格局从总体上体现了循序渐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原则,将大大促进内蒙古经济市场化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三)实施开放驱动战略,推进北开南联进程

按照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要实施内蒙古多极化对外开放战略,全区20个城市都要实施开放驱动、北开南联战略和政策。

在北开方面,要充分利用边境优势和口岸优势,扩大内蒙古各城镇经济区的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与俄罗斯、蒙古、韩国、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金融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和合作,借助满洲里、二连市欧亚大陆桥的交通优势,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大力开辟欧洲尤其是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市场,借他国之力量强我区之城市与区域经济。

在南联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扩大对国内开放和联合。一是加强区内城镇和邻边省区城镇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当前要在环渤海经济区战略和振兴东北经济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要加强区内大中小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技术文化联系和协作;三是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承担保护国家草原森林等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在内蒙古的发展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和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强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补偿和投入,把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资源开发战略一样,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推进北开南联的主要措施:

一要协调各方尽快修通与发达邻区城市之间应接未接的铁路、公路、邮路、电路和信息高速公路;

二要坚决铲除行政区之间人为的关卡和地方保护主义,鼓励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无阻;

三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协商制度,建立对口城市和姊妹城市,开拓多方面的合作领域。

(四)改革条块分割体制,强化城市政府职能

区域经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关中;区域网络型;城市群;构建;战略理念;战略支点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达地区产生的一种城镇化路径模式,定为“区域网络城市群”路径模式,并且认为它在关中地区的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从而从这种视角出发,提出着力打造“关中网络城市群”的变革思路。

一、“区域网络城市群”是一种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

1、“区域网络城市群”模式的定义

这里提出的“区域网络城市群”模式,是依据我国改革过程中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城镇化路径创新,而概括的一种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相融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在一定地域范围中,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建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协调的城市(镇)群,进而通过城市群框架支撑和城市(镇)间的各种网络关系,产生对本区域农村的深度渗透,形成城乡一体、三产融合的整体发展格局,同时创造出具有较强增长优势的区域“经济圈”或“经济带”。

2、“区域网络城市群”在城镇化路径上的重大创新

在“区域网络城市群”模式发展中,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城市带动农村”与“农村转变城市”相互辅助,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新型城镇化变革路径。在这里,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城镇化进程,避免了孤立地就农村抓农村、就城镇建城镇的现象;城镇化以农村和农民为主要变革领域和变革主体,避免了农民在城市化中的被动地位和农村被不断边缘化的现象;农民依托农村实现产业非农化和就业多样化,或进城转变为“市民”,或就地变为“工人”,“进”、“退”有路,逐步地向“离土离乡”过渡,避免了农民失地、无业、无资,盲目涌向城市的现象;一部分农村直接转变为新的“城”或“镇”,原来的小城、小镇上升为新的中、小城市,形成对大城市的支撑和拱卫,避免了城市空间和功能上的不合理现象。即使是没有“进城”的农民,其生产、生活都与城市市场融为一体,生产和生活水准也与城市没有什么差距,有的甚至高过普通的城里人,已经事实上“城镇化”了,成为不在城里居住的城里人。从而,形成城镇化路径和新农村建设双向创新,“离土离乡”式进城转移就业与自我“就地”创业转变为“城里人”的两种途径齐头并进的综合城镇化变革过程。

3、“区域网络城市群”模式的重大战略价值

实践证明,“区域网络城市群”和“经济圈(带)”相统一发展,具有适应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客观要求的进步性。正因为如此,国务院从“十一五”末起,按照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整体要求,集中批复了20多个战略性区域规划,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经济板块。涉及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就是这种区块规划的一个典型代表。由此说明,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自然产生出的“区域网络城市群”模式和“经济圈”战略,现在事实上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规划战略,已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我国经济社会总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而易见,顺应这种战略导向要求,打造“关中网络型城市群”是加快关中乃至陕西全省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关中效仿“网络城市群”模式的支持条件和可取性

应当指出,在关中打造“区域网络型城市群”,同时具有其特定的支持条件和战略可取性。

1、关中具有实施“网络城市群”模式的地理经济条件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中心、以渭河为主轴,聚集几个地级城市和四十多个县级城市。县城之间相距平均不过四、五十公里,并由纵横交错的铁路、高速公路、关中环线相串联。从西安出发,两小时内即可直达各县县城。这里是我国农业发祥地,解放后又是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基地,第三产业以西安为内陆中心枢纽而特具优势。科技实力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在地理经济基本条件上,与几个区域网络城市群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除没有海上码头外(国家批准西安设立内陆港口)基本相似。由此决定在关中具有建设内陆型的区域网络城市群的客观条件。

2、“网络城市群”符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规划要求

按照国家的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在空间布局上,即是要构建一个以西安(包括咸阳)为核心、宝鸡、渭南等数个大中城市为次核心、十多个中小城市为三级城市,同时连结重点镇和大批一般镇,以形成由城市群为基本骨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具有“一高地、四基地”功能。西安将建成规划中的全国第三个国际大都市。可以说,国家所赋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目标要求,即是应效仿创建“区域网络城市群”的发展路子,建成大关中地区城市群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同步推进、具有国内一流经济水平的新型“经济圈”。

3、“网络城市群”模式有利于关中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如前已述,区域网络城镇化以加快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变革和发展为重点,主要通过农民创业和农村经济的自我变革,化解存在于传统城乡对立中的深层矛盾,走的是“城市带动农村”与“农村转变城市”相结合的路子。其不仅走出了传统城市化中“先剥夺、后反哺,先集中、后分散,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过程和“怪圈”,而且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经济现代化变革,与国家倡导的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相统一。这对于解决关中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互动较差、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现实“短板”问题,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4、正确看待“效仿”发展与发展机遇条件的关系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关中丧失了发达地区早先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因而不赞成提出“效仿”的发展思路。其实,我们所谓的“效仿”,即指对“经济圈战略”的适应和城乡一体城镇化路径的吸取。这同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和创业条件,是处于不同层面上的两个问题:作为前者,它反映的是都市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规律特征,所以越是都市化迈进的最新趋势,越具有规律的典型价值,其对于后发地区来说则愈加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作为后者,其相对前者不过是个方式、方法问题,它可以因时、因地、因境发生改变,但是无论何种变化都不能以自身的变化而改变城镇化进程中的规律性。发达地区只不过是利用了当时的“特殊机遇”条件,加快了这种规律性的实践。然而决不能把这种规律特征定格在所谓的“特殊机遇”里,反过来又以这种“特殊机遇”的失去而否定对规律性的应有遵循。

三、构建“关中网络城市群”模式的战略理念创新

创建“关中网络城市群”,首先有个发展理念创新问题。这就是要走出传统的城乡分割理念下,就城市建设城市和各个城市自顾自发展、就农村发展农村和片面强调农民进城的路径模式,按照区域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相统一的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好城乡关系、城城关系、产业布局及城镇化动力机制等战略问题,树立起系统化的城镇化发展崭新理念。

1、树立城市群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相统一的发展理念

(1)坚持核心城市建设与区域城市群建设有机统一。“关中网络城市群”发展,首要的是作为核心城市西安的发展。西安发展的目标是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而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决不是一个城市的孤立的发展,必然是一种其作为区域性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和相关经济圈的共同发展,这同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为此,一定改变西安自个顾自个的发展和作为周边城市“对手”的形象,而把它置于关中经济圈的整体发展中,强化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和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使其真正成为整个大关中发展的引领者和大龙头,形成中心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发展上的良性互动。

(2)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化解城乡对立的根本切入点。“关中网络城市群”发展,最大的难题是破解“二元结构”,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对立的根本是农村小生产和自然经济与城市现代生产力和发达市场经济的矛盾。化解城乡矛盾、实现城乡一体,根本是要形成发展方式的大变革。就是要将传统的小农生产及自然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式;低层次、低水平和传统型的工业化路径及其方式,转变为高端化、高效益和新型工业化路径及其方式;城乡分割、城乡对立和城乡间孤立封闭型体制及其机制,转变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和综合互动的体制及其机制。重点是打造城乡共享的创业、创新、创造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高潮的形成。这就是要在推进发展方式综合变革的基础上,加快整个区域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迈进。

(3)坚持经济一体化与环境设施一体化建设相配套。“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必须坚持产业整体发展与区域设施环网建设同步推进,保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既要重视经济关系上的区域化衔接和有机组合,又要加强硬件设施上的整体配套和共享。以交通的便捷、设施之配套,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深化、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群体升级发展;反过来在产业集群提升和经济规模扩展中,带动区域设施经济内涵升级,在基础设施的“成环”、“成网”中实现经济“成圈”、“成带”,形成经济环网和区域设施环网 “双配套”、“双连接”,深度一体有机融合。

2、树立同构相关多样化为主的区域产业体系发展理念

产业发展是关中区域网络城市群建设的根本所在。对区域产业的选择上,现在人们都比较多地强调“错位”发展,这在抽象意义讲是对的。“错位”了,你发展这个、我发展那个,谁也不影响谁,大家都有市场,都能发展。然而依据现代市场经济的产业规律来说,“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则应走出简单化的 “错位”发展,努力打造一种同构相关多样化为主、兼有广域相对多样化的产业体系。

(1)所谓“错位”发展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产业发展规律。首先,从产业集群的要求上讲,一个大产业一般都是依托一个大区域的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大产业才能创出大市场,没有一定区域和规模就成不了一种产业集群。相反,如果简单地人为强调“错位”,往往会造成 “产业一火车、产品一汽车”,难以成为大的气候。其次,一个大产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只有经历了同类产业之间的竞争,才能促使分工协作深化,才能成为真正有实力和成熟发展的优势产业。在这个意义上讲,害怕有竞争,企图通过人为的方式避免或缓解竞争,实则是自然经济理念和计划经济思路的表现。再次,在经济圈的广域上看,同构产业与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研究表明,经济圈广域的产业互动转化,促使区域产品分类分工深化和区块产品特色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产业规模扩张和分工细化,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区域产业的整体生产成本。

(2)经历市场竞争的考验是关中产业向集群化变革的需要。客观而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关中以及陕西省的产业发展,始终没有经历市场经济的深度变革。远的不说,从8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产业和企业,大都依托短期性的资源条件或市场机遇,采取粗放型的方式发展,其技术创新少、产业链条短、分工协作浅、群体配套差,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比较效益优势、缺乏深厚的发展根基。而且,人们误将合并当“集团”、将拼盘当“集群”,不在改革上做文章,而习惯于搞人为性的拆装。加之投资主体单一、投资环境较差、管理方式落后、体制机制活力不足,一旦市场有所变化,便兴衰无常、骤然垮掉。可见,要打造关中有实力有规模骨干产业,不应是要人为地避免开竞争,而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和企业分工体系的深度创新。

(3)加快构建关中区域同构产业综合立体分工体系。打造关中同构相关多样化的产业体系,根本是应通过市场竞争,在深化产业内部分工上下功夫。一是深化产业层次分工,延长产业纵向链条,形成同一产业的不断深入开发和“错层”、“错品”发展;二是深化产业流程分工,强化生产过程环节细分和产业组配,形成有研发地、有生产地,有主产区、有配套区,有加工企业、有组装企业的区域产业类别基地,强化产业发展横向协作和效率化发展;三是深化产业区域分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形成由点到面、由面到圈、由核心到的相关城市之间分层次、分类别的阶梯性、网络型相关转移发展。从而,真正形成同构产业纵向分层、横向分类、基地分区,技术深度化、关联体系化、集群规模化的发展。

总之,关中经济区的发展一定要走出小农经济的意识和计划经济的思路,改变简单化地强调“错位”发展的理念,依托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产业,重点加强同构产业相关多样化发展。同时,有条件地扩展不同的产业类别,进一步加强每种产业的相关多样性,推动更大区域的若干产业的相对多样化发展。最终将其打造为由几个具有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实力的大型产业做支撑,以同构相关多样化为主、兼有广域相对多样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3、树立有定位分工下的“四级城市”体系化发展理念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已明确提出,要构建县城、节点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四级城市框架,但从实践中看人们对四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规划把握上,尚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并未对各级城市的目标职责做出准确定位;二是对各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配套上缺乏认真研究;三是对各级城市特色化发展方面未能形成合理引导。结果在实践中依然是每个城市都独自谋求自个的发展,大小城市功能定位趋同、发展路径单一,缺乏应有的整体配合和体系化分工协作关系。为此,关键是应明确各层级城市的目标功能,形成一种各级城市有定位和彼此间组合体系化的发展。

(1)核心城市:创新高端化发展。包括咸阳在内的西安大都市,无疑是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城市。它承担对整个区域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重点应在高端技术研创、高端服务打造、高端企业引进、高端产品开发上下功夫,走出创新性和高端化、高效化发展的路子。陕西省决定设立西咸新区并赋予省级层次的管理定位,目的在于要更好地打造出核心城市的新龙头,切实做好对关中地区产业的创新先导、群体整合、综合服务,从整体上提升区域产业的群体影响力和广域效益性。切不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立的城市,重蹈自个顾自个的发展。其关键是要从区域的整体上把握自身的发展,不与周边城市争饭吃,不做各城市的新“对手”,而是谋求一种“先人一步、多人一招、高人一层、助人一力”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西咸新区的成功不在于它自身创造了多少GDP,而在于它给整个大西安发展和关中城市群的建设提供了多大贡献。

(2)次核心城市:相对特色化发展。次核心城市是辅助核心城市发挥带动、辐射功能的次区域级中心。考虑行政区划和资源布局的因素,关中城市群大体可分为五个次级经济区域。即:宝鸡及西府经济区、渭南及东府经济区、铜川及渭北经济区、商州及秦岭经济区、兴平及咸西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应成为关中经济区的主要工业集聚地和产业园区。要依据特有的资源条件,在同构相关多样化和广域相对多样化的大框架内,分别打造自身的重点产业,形成分工与协作相统一和特色化的发展。陕西省应进一步明确规划每个次级区域的重点产业和目标定位以及城市发展规模。

(3)节点城市:联接中转化发展。节点城市在关中城市群中发挥作用传导和区域连接功能,一般应处于次区域交通枢纽和边缘扩散区。节点城市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经济实力,真正成为城市群建设中的骨干支点。二要具有一定的周边影响力,尽可能地发挥好在次区域内及次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方面的网联转接作用。节点城市的认定,应依据发展中的实际功能有所调整。初拟的节点城市有:韩城、蒲城、华阴、彬县、蔡家坡、凤翔、杨凌、礼泉、洛南、富平等。

(4)县级城市:基础综合化发展。关中经济区内除西安市区和市辖区、次核心城市,涉及县城40多个。县城作为县级政府所在地,对上承接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的辐射与传导,对下连接城乡、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又是四级城市体系建设的基础。从长远看,必须不断强化对县城发展的支持,突出民生性目标和综合、基础性要求,重视对大村大镇经济和居民集中区的培育,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提升。

通过以上四级城市的定位发展,在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加之各级城市的交叉叠加作用,自然成长为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经济圈,形成“圈”内有“圈”,“大圈”套“小圈”,“圈”与“圈”连环相扣、互动作用的城市网络格局。同时形成不同级別的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以及不同层次间的城乡互动,最终结成一种既有规律而又不很规则的城乡区域经济结构关系,从而构建以西安为核心、五个副中心城市为骨干、一批节点城市作传导、县城为基础支点,各层级有活力、立体分工协调、体系连结合理、城乡互动发展的四级城市群体化网络框架。

4、树立城乡互动的城镇化“双向作用机制”理念

“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一定要改变传统的重城轻乡发展理念,发挥区域网络型城镇化模式路径优势,树立“双向作用机制”理念。既应重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要加快推进农村的自我变革,焕发农村的内生活力,强化农民的创业能力,把城镇化真正地变为城乡互动、城乡一体的变革过程。一方面继续传统路径下的农民“进城型”城镇化,另一方面在“农村转变城市”中形成一部分农民“就地性”城镇化。

关键是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对农村经济内在活力的焕发上,加强农村创业水平和积累能力的提升。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动和支持农民从事非农性创业,大力促进家庭小农经济主体向市场化经济主体转变,发挥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自我创业及发展非农产业的两个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两种城镇化路径模式既互相区别,又可以相辅融合发展。只要发展理念得以转变,尤其是重视农村发展条件的改善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作措施得力到位,这种“双向对接”的城镇化变革是不难做到的,也是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的。

四、创建“关中网络城市群”战略支点的建议

与以上战略理念创新相统一,建议对“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实施“四大战略支点”的打造路线:

1、着力统筹科技资源,强化核心动力支点

(1)焕发科技活力是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动力所在。“关中网络城市群”的核心动力何在?无疑在科技。因为人所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因为关中具有很好的科技资源优势,还因为国家赋予了关天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任务。同时,要使产业的发展真正向高端化、高效化迈进,不借助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不可能的。所以,着力完成国家赋予的职责,做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这篇大文章,是强化“关中城市网络群”核心动力支点的根本所在。

(2)统筹科技资源一定要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具有三个关键词,即:统筹—改革—示范。首先是“统筹”,它是基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统筹的障碍在体制,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改革”是基地建设的主导路径;而西安的问题在全国都有较大代表性,因而这里的改革还带有“示范”性质。显然“改革”可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站在西安市或陕西省职权和视野范围的思路;另一是站在国家层面和全国的视野的思路。应该选用后一种思路,否则便无法完成定位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然后提请国家层面予以支持协调,依靠部级的权力加以推进。

(3)当前重点是应加快塑造出促进“统筹”的市场机制。改革是个长期的任务,在国家整体体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下,“统筹”的重点应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主。市场机制根本上是一种利益机制,即形成一种利益导向性、驱使性和激励性,从而调动利益各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焕发科技创业之生机和不竭的动力。培育市场机制就是要尽可能地促进科技资源恢复作为市场配置的性能,促进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自由流动和商品易,促进科技市场信息畅通和产需、供求间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服务完善、顺畅、规范,使科技资源和产品交易成为一种更加自觉和有效的行为。让科技资源拥有者、科技产品生产者、科技成果使用者、科技中介服务者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觉得有利可图、如愿以偿,乐以接受。在这个意义上说,要害不是你“统筹”它,而是它在“统筹”你,你的“统筹”必须顺着它的“统筹”去做。因此政府一定要改变思维方法,围绕搞活科技市场想问题,在培育市场机制上下功夫,行政手段的作用也应放在对市场机制走向成熟的促进上。

2、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济升级支点

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必须塑造出能够焕发区域内生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型经济支点。这就是要深化发展方式变革,全方位打造经济升级发展的崭新格局。

(1)培育特色骨干产业,打造区域群体新优势。按照同构相关多样化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一定要选择培育几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体。从实际出发,主要应重视发展现代装备工业、高效农业及其精品加工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电子通信和创意创新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及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高端类服务业。要抓好三星集团落户西安的有利机遇,借助几个副中心城市的相互配合,依托不同区块的资源条件,进行全区域总体整合和协作化配置,形成区域总体有特色、区块分级梯度扩散、核心城区与各区块间协作共赢,打造区域经济集群升级发展的新格局。

(2)优化农村产业立体配置,打造农民增收新结构。目前关中农村经济总体上尚且停留在传统生产的水平上,通过变革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立体配置,促其增收增效,意义重大。要坚持种植业和养殖业相配套,实现两种生产良性互动和循环增效;加强农业向产前、产后延伸,在延长产业链中降成本,在加大产品附加值上提收益;重视特色产品的区域组合和规模化扩展,集中打造一批区域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标准化与绿色化组合,靠“标准”和“绿色”抢占市场、提升竞争能力。要按照“设施化装备、科技化创新、市场化引领、绿色化管理、组织化提升、社会化服务”的全方位路线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整体打造全产业链农业。

(3)坚持“三化”互动发展,打造产城融合新格局。从根本上说,“城”和“镇”决非是“建”出来的,而是靠产业成长带动发展起来的。必须按照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互动的思路,融城镇建设于产业培育之中。集中优势资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加快大村大镇建设,推进农村产业非农化、农业发展产业化、农民身份职业化。依托工业园区、依托特色产业、依托集市商贸、依托交通物流、依托旅游景点建镇、建城,形成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在时间上同步、空间上一体、功能上融合,促进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全面配套、综合有效发展。避免出现缺乏经济增长内涵的“空城”、不具有城乡互动功能的“孤城”、因缺少必要财力造成管理混乱的“乱城”。

(4)强化西向开放力度,打造对外经济新态势。现在国家已十分重视西向开放大通道的建设。西安和关中地区一定抓住这个绝好机遇,打造东西结合、以西为主的有特色对外经济格局。西向出口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关中地区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还可以使西安扼守大通道的中心环节,形成东向、西向兼便,“登船”、“上桥”两选,真正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上的“心脏”,重现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局面。预计十年左右的时间,大陆桥干线通道就将形成。届时面向中东和整个欧洲市场,关中地区的对外开放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西安国际都市的“国际性”提升才会形成根本性突破。为此,我们应及早作好应对,形成立足西向开放为主的策略路线和工作思路,抓紧对西向出口路径及相关国家、市场情况的全面系统性调研,主动向国家建议和申报,制定以西安为中心节点的通达西部边境、网络内陆各地、连结欧洲大陆的基础设施体系。

3、着力生态设施一体化,构建整体性环境支点

大关中基础设施环网建设,要在硬件设施、市场关系、生态格局一体化上取得突破,以强化经济区发展整体环境支点。

(1)按照“大关中一体化”的思路,整体全面规划以交通为重点的硬件设施支点。建议在进一步优化“西安城市三环”公路线和地铁体系的同时,建设“大关中快速三环”,即:以西安地铁向东延伸至渭南、向西延伸至杨凌形成城际铁路一环线;在现已建成的关中环线基础上,改造升级为新的快速干道为二环线;新建东起华阴县的桃下镇西潼高速路口,西至凤县与天水方向国道相接(即可称之“华凤线”)开拓贯通秦岭中东西走向高等级公路,相应建设铜川至旬邑、彬县至陇县的高速公路,然后合拢建成新的大关中三环线。与此同时,加快供电、供水、电信、网络等一体化建设。

(2)破解行政撤并误区,打造关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市场支点。区域经济一体化不能等同于行政一体化。陕西理论界有一种误导,就是主张用简单的行政区划撤并达到所谓的“一体化”。这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思维方式扭曲和工作重点的偏离,严重地制约一体化进程的正常推进。因此,要走出靠改变行政隶属实现一体化的误导,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真正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市场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即便是西咸一体化,也应以强化经济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为主,在水到渠成后顺利而为之。政府要顺应市场的规律要求,统一规划建设若干区域中心市场、大型专业市场以及产品集散地,强化城乡市场及其流通渠道的对接,促进市场主体成长和生产要素自由顺畅流动,破解市场机制生成和发育中的障碍,助推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和走向健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市场体系的最终完善和成熟化发展。

(3)在“一河一山”上做文章,打造区域一体生态支点。伴随对健康的关注,生态必将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素质和投资环境的基本标准。现代意义的投资环境,除了通常所说的硬环境、软环境外,还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予以打造。关中城市群环抱秦岭、布局渭河两岸,生态支点建设前景广阔。通过西安城区整体向北推进,“移”渭河于城中,按照防洪、治污、景观三统一的要求建筑河堤和沿河道路,使渭河成为贯穿关中的安澜河、景观河、生态河。通过大关中三环线的开通,“搬”秦岭于都市,成为城市大氧吧、休闲度假地和生态旅游区。从而,使渭河和秦岭真正成为大关中都市圈的生态支点,加上西安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未来的关中将成为一个融绿水青山与城堡为一体,依托产业实现城镇与村庄有机连结,经济、人文、生态全面现代化的田园型城市群经济圈。

4、着力优化政府功能,塑造服务保障支点

加快关中网络城市群建设,一定要发挥好政府的促进功能,这主要应着力服务创新,强化变革的保障支点。

一是做好统一规划。要按照建设大关中区域网络城市群的目标要求和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相统一的发展思路,以及“四级城市体系”战略格局,统一做好区域整体规划。正确把握总体规划与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环境设施建设规划、环境设施建设规划与生态文明发展规划、自我发展规划与对外开放规划、经济产业区规划与城市功能区规划等方面的有机联系,做到彼此衔接、相互配套,目标统一、功能协调。

二是深化政策创新。要瞄准产业升级、民企发展、民生提高、土地利用、园区建设、城市管理、资金筹措等发展难题和重点问题的解决,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性政策体系。同时陕西省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目标任务和功能定位,采取有区别的定向支持政策,推动各区块定位职责的完成和重点产业、事业的发展。

三是重视实践模式推广。要鼓励城乡基层组织,围绕破解建设难题,进行实践模式、发展方式、政策变通的创新和试验,并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形成典型示范。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高度,深入典型地区和典型经验,开展剖析和跟踪研究,形成发展路径的系统化提升及成功模式的进一步突破。

四是改进领导方式。加强调查研究,考察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努力从理性的视角和实践的视野中,深化认识区域网络城市发展的规律,以及推进区域网络城市发展的工作要领,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以及用市场方式和手段管理经济的水平。同时更加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工作的责任感,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