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涂鸦发展特点心理基础

儿童大约从14个月开始就会自发性的乱涂乱画,这种行为一般要维持到3-4岁。由于儿童此时的“绘画”行为表现得不系统、无秩序,我们把它称为涂鸦。有研究表明,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具有跨种族与跨文化的普遍性。正如苏联教育家德廖莫夫所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做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儿童的绘画反映出儿童的肌肉协调性、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内容与行为方式的深入观察,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儿童。因此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儿童涂鸦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心理基础,从而引导儿童在涂鸦过程中获得绘画的基本兴趣与技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儿童涂鸦的发展特点

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涂鸦行为是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研究几百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张儿童画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这些理论详细说明了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年龄、涂鸦的主要内容以及涂鸦的动作方式。

1.儿童涂鸦的年龄差异

儿童开始涂鸦的年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研究者观察视角的不同,也有儿童自身条件的不同。柯思修泰纳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此时的儿童只会画事物的局部,整幅画面无系统、无秩序。白特认为,2-3岁儿童处于涂鸦期,3岁时为涂鸦期的巅峰。赫伯特?里德认为,4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阶段是错画期,即乱涂乱画的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杜玫认为,1-2岁的儿童就开始会画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的儿童,会出现无目的的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还有人基于更为细致的自然观察后认为,儿童在15-20个月时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的乱涂乱画。贝利量表测量的结果显示,有90%的儿童会在10-21个月期间出现了乱涂乱画的现象。

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儿童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论国别、性别,儿童涂鸦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绘画的刺激因素不尽相同,如儿童接触绘画工具的机会不同、家长引导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时间自然具有差异性。当代绘画治疗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出现涂鸦的时间过晚或者4-5岁以后仍然处于完全无控制的涂鸦水平,那是值得家长引起注意的。

2.儿童涂鸦的主要内容

根据儿童绘画内容的不同以及动作的灵活程度,研究者们对儿童从一开始有涂鸦行为到基本有能力绘图之间划分了更为细致的若干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将涂鸦期细分为几个子阶段:未分化涂鸦,即无控制的涂抹;经线涂鸦,重复性地上下方向涂直线;圆形涂鸦,即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命名涂鸦,即认识到绘画内容与外界物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启发而命名绘画内容。陈鹤琴认为涂鸦期可以分为波形图、乱丝图和圆形图三个阶段。波形图是一种从左到右的连续弧形线条,而且这些线条总是略微向上的;乱丝图是由于儿童无法表现不同方向的直线和曲线而画出的类似于乱丝状的涂鸦;圆形图是在儿童执笔作画有了相当经验以后出现的,儿童画圈的方向一般是顺时针的。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儿童,无目的的用笔乱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在涂鸦后期,已有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的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一种颜色笔涂画。杜玫认为涂鸦的儿童开始画出的线有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认为儿童涂鸦内容也存在差异,但儿童涂鸦内容一般都会经历从线(直线、弧线)到形(有缺口的圆、封闭的圆)的发展,从单一形(圆或连续的线)到形的组合(圆表示太阳、两条交叉的弧线代表鱼或圆上添加线条表示蝌蚪人)的发展。

3.儿童涂鸦的动作方式

儿童涂鸦动作的进行依赖于儿童握笔与运笔的过程。所以从握笔与运笔两方面可以了解儿童涂鸦的特点。

从儿童握笔的手姿势的发展来看,最早握笔的动作包括整个手和手臂的运动,表现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动作”,即儿童在握笔的时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动来抓握笔。用这种笨拙的握笔动作形式,儿童很难进行有目的的绘画动作。随着在绘画活动中偶然的尝试以及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调整握笔动作,儿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笔动作逐渐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动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开始在绘画技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儿童运笔姿势所调整的部位来看,刚开始学会握笔的儿童一般会通过手臂和肘部的运动来调整笔的位置。在手指的协调运动能力发展后,儿童逐渐习惯于用手指来调整握笔姿势和笔的位置,手臂和肘部的运动频率下降。赫伯特•里德分析4岁以前儿童绘画时运笔的情况:一是无目的的笔画,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赖肩部的肌肉动作。二是有目的的笔画,依赖肘部与手臂的运动,能说出所画线的名称。三是模仿的笔画,手腕的动作代替了手臂的动作,手指的活动代替手腕的动作,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画的动作。杜玫也认为1-2岁的儿童作画时大部分由肘部、腕部用力,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进行。

儿童涂鸦时,无论是握笔还是运笔,都遵循从大肌肉到精细肌肉的过渡,从躯干中心运动到远离躯干的肢体运动,遵循“经济性原则”。研究表明,2-3岁儿童就可以握住靠近笔尖的部位,主要运用肩关节的活动来进行绘画,然后逐渐发展为用肘部来控制笔的运动,最后发展为用手指的活动来控制笔的运动。

二、儿童涂鸦的心理基础

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生物遗传的因素,也有文化教育的影响;既有儿童个体动作发展的原因,也有儿童认知水平的状况所决定。我们试从心理学对婴儿早期的研究结果中寻找儿童涂鸦的心理学基础。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人类这一物种生来就对新奇刺激感兴趣。在研究婴儿知觉过程中,研究者就发现婴儿对新奇刺激具有天生的偏爱,这是人们所称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学习。当出现一个新奇刺激时,婴儿最初是一个强烈的反应,然后刺激重复出现时,婴儿就逐渐减少对它反应的强度,也就是不再引起他的注意。这表现为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等,即为习惯化。习惯化发生后,当刺激发生了改变,再次变得新奇时,婴儿兴趣重新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即为去习惯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表现了婴儿惊人的学习能力,婴儿不是被动的听从成人的摆布,而是非常敏感的注意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立即做出反应,他在不断地习惯新刺激,并把注意力不断地转向更新的刺激,这就保证了他不断地汲取环境中的新信息,从而扩展他对环境的知识,提高了认知的能力。与麦独孤的观点一致,一般认为这种学习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儿童大概在1岁的时候第一次握起了笔。笔,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刺激。儿童握笔乱涂乱画的时候会被涂画出来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线条、图形所吸引,对儿童来说这是非常新奇、好玩的。儿童在乱涂乱画之前确实没有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但儿童对绘画的运动会感觉兴奋,对纸上出现的线条从视觉上感到愉悦。由于涂画在不同材质上的绘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儿童在墙壁上、床单上、家具上乐此不疲地涂画的兴趣所在,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到了笔带给他的快乐。

2.模仿与强化

人们发现,新生儿对成人的面部表情有惊人的模仿能力。国外研究表明,出生2-3周的新生儿对人类面部表情就具有模仿能力,如成人伸舌头,婴儿也跟着伸舌头,成人张嘴,他也跟着张嘴,成人笑了,他也表现出高兴的表情,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婴儿模仿的精确性并不高,但世界上许多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婴儿都具有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及头部姿势的能力。婴儿在1岁半左右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的能力。皮亚杰对他女儿学会发脾气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学步儿已经学会了延迟模仿。学步儿已经能够记住和再现过去看到过的原型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一定是记住了过去经验过的事件,并产生和保持了有关的心理表象。

人们不难发现,儿童在1岁半左右就会很频繁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当一个成年人在扫地、搬椅子、写字……的时候,儿童就会模仿成人的动作,甚至会与成人抢夺有关的用具。与此同理,当儿童看到别人绘画或写字时,他也会从事与此相仿的动作,握起笔开始乱涂乱画,甚至能够画出类似他曾经见过的事物。由于动作技能较差,所画的“原生态”的作品往往非常抽象,但也总能引起家长的兴趣。家长此时表现出来的兴奋、喜悦与鼓励,恰恰强化了儿童的这种涂鸦行为。所以模仿是儿童的又一种强有力的学习手段,而家长的强化促使儿童更投入的从事涂鸦活动。

3.动作与认知建构

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石,个体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主体为认知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从而使得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改组与重建。他指出,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最初动作——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个体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以及协调阶段。在1岁到1岁半的时间里,儿童已经能够通过尝试错误发现新的动作方式。此时的儿童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已经出现象征符号机能,可以凭借符号对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进行象征性表达,儿童绘画——涂鸦就是象征性表达的一种具体方式。

儿童最初的无目的的涂抹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增加了动作经验。当儿童手与眼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的时候,就有能力画出类似于经线的线条,随后又以连环弧线的方式画出了半封闭或封闭式的圆。儿童会画圆形的时候并会用圆来指代具体的事物,这说明儿童已经进入命名涂鸦阶段,其象征符号的机能得到了发展。但是儿童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以圆形来指代一切事物,这也说明儿童绘画的符号象征机能相对比较弱,这种绘画活动还是属于涂鸦行为。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9.

[2]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7.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能否理解他人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情绪,并应用这种认识去推断他人的行为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视角,探讨“心理理论”在儿童社会性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怎样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与儿童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并列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就已经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社会认知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是认知研究和社会化研究的交叉领域。

儿童是怎样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同,怎样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怎样获得别人关于自己的想法和这些想法是如何发展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有关儿童的心理知识是怎样的。有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了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皮亚杰通过临床法对于儿童“观点采择”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儿童“元认知”的研究;第三个阶段[1]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1三大心理理论以及儿童心理知识的发展变化

1.1三大心理理论的主要概述

1.1.1理论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就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其主要假设是: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而是通过建构起心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关于心理知识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发展存在着一系列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依靠儿童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持理论论的研究者认为儿童获得的是某种形式的表征性的心理理论,但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向成人的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几个阶段。例如,Bartsch和Wellman[2]提出心理理论三阶段发展序列:2岁左右,儿童获得了愿望心理学(desirepaychology),3岁左右愿望——看法心理学(desire---believepsychology),4岁左右获得了成人的看法——愿望心理学(believe----desirepsychology)。

1.1.2模拟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所谓激活过程,就是指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从而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主张儿童通过模仿而获得关于他人的心理知识。

1.1.3模块论

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因而此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

Bartsch&Wellman(1995)[2]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时间起点是没有差异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论。ClaireHoghes&JudyDunn(1998)[3]的研究发现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转移,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来表示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转折很难用理论论解释,但却可以从模仿理论得到解释。

1.2儿童心理知识的发展变化

一般认为,4岁是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一个关键年龄,或是一个分水岭。因此我们从两个部分来进行探讨。

1.2.1儿童4岁以前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区分

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认知的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发展起来,这些能力的出现与发展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发展: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沙茨等人收集了儿童自发使用的一些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发现3岁儿童已自发地把现实和对显示的信念进行对比,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Wellman[4]等人的研究发现3岁儿童能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做出区分。2岁的儿童能够使用“想”、“理解”和“知道”等词语,3岁甚至2岁半的儿童对某些心理状态(尤其是知觉和愿望)作出惊人的广泛而准确的预测。

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儿童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了解;到3岁时对看见一个物体和知道这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已经理解:如果人们看到什么东西,他们就会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反之亦然,不同的人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例如给儿童看一幅画有大象的画,它知道它看到的是一个正象,那么对面的人看到的就是反象。

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弗拉维尔等人设计了一块用海绵做的岩石,让儿童观察和触摸,询问儿童它象什么和是什么,3岁儿童的回答都是“海绵”。这个设计说明儿童还不能理解外表和真实的区别,不懂得一个物体的两种表征形式。在给儿童呈现的假设性事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表现。如给假想的儿童呈示实际上装有铅笔的“糖盒”,要求被试儿童预测:假想儿童将在哪里找?他想到什么?他的情绪如何?结果发现,3岁儿童预测:糖盒里有铅笔,根据真实情况而不是他们的“误信念”作出行动。而到了4岁,儿童基本能够作出正确预测,掌握“误信念”。

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2岁儿童根据对他人欲望的了解预测行为,3岁儿童则根据对他人信念的了解预测行为。欲望是指需要的实现,实现了获得情绪的满足,否则产生消极情绪;信念则是关于某种事实或事件的表征,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错误的。3岁的儿童虽然对信念有所了解,但在预测他人行为时仍以愿望为准。4岁儿童开始理解误信念,以他人的信念为标准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并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受他人目标的指引,即使他人对世界的表征是错误的,也只会按照这个表征去行动。

1.2.2儿童4岁以后关于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

在“信念”的发展方面,稍晚于“愿望”方面的发展,儿童能够很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所想的事情,并按照愿望说明行动。在“信念”的理解方面,需要一个从“真信念”向“误信念”的过渡过程,一般将“误信念”的掌握看作是心理理论能力获得的标志,一般认为个体在4岁时获得“误信念”。

4岁儿童能够认识到,他人关于客观世界的信念有可能是不准确或者错误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征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把心理表征和客观事实区分开来。他们能够较好地完成“误信念”任务,往往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别人和预测别人的行为。理解同一个客体的两种表征方式,把用海绵做的“岩石”既看作是“海绵”的实体,又看作是“岩石”的似体。此外,还提出了两级信念,“一级信念”只涉及我关于他人信念的认识,“二级信念”是对他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推断或认识。儿童在“一级信念”的水平上还发展了“二级信念”水平,一般儿童要6岁才能正确回答“二级信念”。

2心理理论研究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心理理论是儿童社会认知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心理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假设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关于心理活动知识,儿童才可以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为社会交往行为。

2.1心理理论协调儿童间社会信息的沟通

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例如在儿童的两大行为合作与竞争的形成过程中,个体心理理论中的各种要素如愿望、意图、信念、动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竞争中,尤其是在各种直接的对抗性游戏或比赛中,儿童必须了解对方的意图、策略等。合作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亲社会行为,达到合作的重要条件是要求儿童不仅能了解其他人的愿望、想法,能与其他人共享某种情感、信念、态度,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在儿童的生活中,学会通过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来判别其态度和行为的性质,再作出恰当反应。研究表明,一些儿童的攻击行为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儿童不能准确判断对方言行的动机和意图,将别人的善意的玩笑、非敌意行为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因而进行攻击。2.2心理理论有助于调整儿童自身的评价与反应

在社会互动中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对于儿童作出评价与反应是很重要的。儿童如果能理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多样性,那么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也会更加客观全面。如对于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也许出于惯性,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是某种偶发事件,儿童如能全面掌握这些就会更适当地评价这个学生。另外在元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将更好地调整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水平的提高,使个体从外表状态的一些评价转为从心理品质方面的评价,更好地对一些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进行表征。

2.3心理理论对儿童理解人际关系的帮助作用

人际关系好坏与否,个体是否能融入到社会群体中,首先取决于个体对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相应的行为。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特定情景中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地位,对他人观点进行推理。以亲子关系和友谊为例,对于亲子关系,儿童最初只是将父母看作提供贴切需要的人,如“谁给我做饭”;后来理解了父母的所做所为是对自己的爱,亲子关系不仅仅是来自于父母,也包括自己的相应义务和责任。对于友谊,儿童最初认为“谁和自己一起玩谁就是好朋友”,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使其认识到友谊是有深层含义的,它需要态度、价值观的一致,还需要彼此信任,更重要的是彼此期待: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可能别人也会希望你怎么样。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个体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和保持:Slaughter[5]等人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2.4心理理论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一个儿童道德的发展,首先是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增强,然后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认识提高的标志是道德判断与推理的完善。随着心理知识的发展,儿童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道德问题,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称为移情,而移情的产生需要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替代性体验。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是儿童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2.5心理理论发展儿童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观念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个体自我观念的获得是把自己置于互动双方的位置上,把自我视为被评价的客体形成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定型就形成稳定的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一个儿童如果总受到赞许和其他积极的评价,久而久之该儿童会形成比较积极的自我观念;如果一个儿童遭到更多的轻视或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那么儿童的自我观念就相对的消极。同样,如果儿童能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体验从而进行自我控制。自控型的儿童会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不断修正对自我行为的理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积极自我观念的形成。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许多理论可以解释儿童发展中的一些方面,并且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心理理论的发生机制、与其它心理过程的联系以及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桂琴,方格,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2).

[2]Bartsch.k&Wellman.H.M,Childrentalkaboutthemind.Oxfor,UK:OxfordUnicercityPress[M],1995:143~145.

[3]ClaireHughes&JudyDunn.UnderstandingMindandEmotion:LongitudinalAssociationsWithMental-StatetalkBetweenYoungFriends:DevelopmentalPsychology[M],1998:1026~1037.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而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有助于了解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本质。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既有文化普遍性,又表现出文化特异性,但我们仍需更多的研究揭示文化的具体影响。本文以亲子交流作为切入口,阐述中西文化下主要抚养者亲子谈话和儿童情景记忆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影响,为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文化普遍性和文化特异性提供了进一步解释,并初步构建了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文化模型,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既有文化普遍性,又表现出文化特异性。为了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交流的作用。亲子交流是儿童早期社会交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儿童心理论的获得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分别比较了抚养者的亲子谈话和儿童情景记忆的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它们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来理解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特异性,最后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亲子交流;心理理论;文化特异性;亲子谈话;情景记忆

分类号B844

Premack和Woodruff(1978)研究黑猩猩的社会认知能力时首次提出了心理理论(theory ofmind)的概念(王茜,苏彦捷,刘立慧,2000)。儿童4岁左右开始发展的错误信念理解是心理理论的核心成分,常常是衡量儿童是否具备心理理论的标志性任务(例如Wimmer&Perner,1983)。然而心理理论包含不同的成分,这些成分在不同的年龄相继发展出来(王彦,苏彦捷,2008)。Wellman和Liu(2004)在总结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心理理论量表,用于测量儿童在发展上依次出现的概念理解。随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研究者从最初主要关注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Wellman,Cross,&Watson,2001),到目前越来越多关注心理。对这些发现的理解不能不涉及个体的社会化环境,而教养实践中的亲子交流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化进程(Keller et al,2007)。亲子交流作为一个亲子双方相互作用的整体,应该包括抚养者的亲子谈话和儿童对自己经验的组织。因此系统分析和总结主要抚养者亲子谈话与儿童情景记忆的文化普遍性与特异性会有助于我们对心理理论发展规律的认识。

1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文化普遍性与特异性

Wellman等(2001)通过元分析比较了不同年龄、不同国家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尽管典型发展儿童通过错误信念的时间点并不相同,但大部分在4岁左右时能够理解错误信念,表明心理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普遍性。但该元分析中涉及到的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欧美儿童错误信念的理解上。这些研究者随后的一项元分析则比较了196名中国儿童(其中69名来自香港)与155名北美儿童(其中,83名儿童来自美国,72名儿童来自加拿大)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结果发现,不同文化下儿童心理理论具有相似的发展轨迹,但某些特定心理理论能力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而且部分心理理论任务通过的顺序也存在文化差异。具体来说,中国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时间晚于西方儿童,加拿大儿童38个月时就能顺利地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而香港地区的儿童在64个月时,错误信念任务的正确率才超过机遇水平;国内大部分研究也发现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平均年龄为5岁(隋晓爽,苏彦捷,2003;文,张文新,2002;方富熹,Wellman,刘玉娟,刘国雄,亢蓉,2009)。另一方面,西方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先后顺序是:意图理解、信念理解、知与不知理解、错误信念理解、伪装情绪的理解,而中国儿童较早理解知与不知,较晚地理解信念,这种心理理论获得顺序上的文化特异性同样表现在澳大利亚和伊朗的儿童身上(shahaeian,Peterson,Slaughter,&Wellman,2011)。可见,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不仅具有文化普遍性,也存在文化特异性。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心理理论的获得机制。Leslie.Friedman和German(2004)认为领域特殊的、先天的模块或成熟的神经机制导致了心理理论的获得;Wellman等人(2008)则强调儿童早期与心理状态有关的概念的发展对获得心理理论的作用。但是,这些观点更多地关注了心理理论发展的普遍性,对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特异性解释甚少。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社会交流的角度来解释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个体差异(Carpendale&Lewis,2004;Symons,2004),其中亲子交流成了关注的焦点。早期的亲子交流既包括以亲代为主体指向子代的亲子谈话。也包括以子代为主体指向亲代的情景记忆,因为儿童和他人谈论的主要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中西方文化下的亲子谈话(苏彦捷,覃婷立,2010;Keller et al.,2007)和儿童的情景记忆具有不同的特点(Wang,2003,2004;Wang&Fivush,2005;陆慧菁,苏彦捷,2007)。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下亲子交流的差异来解释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文化特异性。

2 抚养者亲子谈话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

由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差异,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认知加工过程以及注意、知觉的重点都不同(NisbeR&Masuda,2003)。西方文化强调自主与独立,个体更关注内部心理状态,这就鼓励个体表达他们的想法、观点和情绪;相反,中国文化注重与他人的联系和群体内部的和谐,更多关注个体外部行为与规范,并不重视个人的想法与情绪等内部心理因素(Greenfield,Keller,Fulizni.&Maynard,2003;Kagitcibasi,2005;Markus&Kitayama,2003;Wang&su,2005)。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使得中西方文化下亲子谈话的内容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1谈论心理状态与谈论行为

比较中美母亲亲子谈话内容与风格的跨文化研究发现,西方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时更多地谈论儿童的个人偏好和观点,愿望和知觉:中国母亲更多地谈论道德习俗和行为准则(Wang,Leichtman,&Davies,2000;Wang,2001)。Keller等人(2007)的研究也发现,西方父母更加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强调自我和情绪,认为情绪等心理状态是个体对自我的直接表达,也是对自我重要性的肯定,因此与孩子谈话时更多地谈论心理状

态;中国家长更加强调他人和行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因此谈话时更多地谈论行为。最近一项研究比较了欧美与中国母亲的亲子谈话内容发现,讲故事时欧美的母亲比中国母亲更多地提及想法和情绪,而中国母亲更多地谈论行为(Doan&Wang,2010)。这些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西方母亲的亲子谈话中更多地谈及心理状态,而中国母亲更多地谈论外部行为。

2.1.1心理状态的谈论与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

亲子谈话作为儿童早期言语的输入,影响了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Brown,Donelan―Mc Call,&Dunn,1996;Meins et al.,2002;Ruffman,Slade,&Crowe,2002;Peterson&Slaughter,2003;Slaughter,Pearson,&Mackintosh,2007;Tamnoepeau&Ruffman,2008)。大量西方文化下亲子谈话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表明,母亲在亲子谈话中对心理状态的描述与儿童心理理解能力有关(Dunn,Brown,Slomkowski,Tesla,&Youngblade,1991;Dtmn,Brown,&Beardsall,1991),母亲谈论的心理状态越多,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越强。有的研究甚至没有直接记录母亲和孩子的谈话,而只是要求母亲对孩子进行自由描述(Meins et al.,2002)或自我报告和孩子谈论心理状态的情况(Ruffman,Perner,&Parkin,1999),结果发现母亲谈论心理状态或自我报告谈论心理状态越多,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越好。Ruffman等人(2002)的纵向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证据。他们分别在儿童3岁、3-4岁和4岁时收集了母子的谈话内容、儿童的心理理论、儿童的语言能力以及儿童早期自发使用的心理状态词语等数据。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儿童自发使用的心理状态词语、早期的心理理论理解、语言能力、年龄、母亲的教育水平之后,母亲早期关于心理状态的描述,和儿童随后的心理理论发展相关。通过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儿童3岁和3.4岁时母亲关于心理状态的描述,分别和儿童3.4岁和4岁时的心理理论能力呈正相关,但儿童3岁和3.4岁时的心理理论能力分别和母亲在儿童3.4岁和4岁时使用心理状态的语词无关。可见,母亲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话影响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Ruffman et al.,2002;Ruffman,Slade,Devitt,&Crowe,2006)。Ensor和Hughes(2008)的研究直接记录了亲子互动过程中母亲心理状态词汇的使用情况,同样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另外,一些训练研究也证明谈论心理状态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例如,Guajardo和Watson(2002)训练儿童谈论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后,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明显提高。可见,用不同方法考察亲子谈话中母亲谈论心理状态的研究都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随着研究的不断细化与深入,一些研究者区分了亲子谈话中对心理状态的简单谈论与详细谈论(Peterson&Slaughter,2003;Slaughter et al.,2007;Symons,Peterson,Slaughter,Roche,&Doyle,2005)。Slaughter等人(2007)的研究发现对于3岁的典型发展儿童来说,其心理理论任务的表现和母亲在亲子谈话中对认知状态的解释性的、因果归因和对比式的详细谈话风格显著相关;对于4岁孤独症儿童来说,其心理理论任务的表现和母亲对情绪详细解释的谈话显著相关。亲子谈话的内容和风格往往共同起作用,但它们之间关系的系统说明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苏彦捷,覃婷立,2010)。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在儿童不同的年龄段,母亲对不同心理状态的谈论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婴儿初期母亲对意图的谈论显著多于思维和知识,而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母亲对意图的谈论减少,而对思维和知识的谈论增多。婴儿两岁前母亲对意图的谈论能显著预测婴儿之后使用心理状态词汇的情况和情绪理解能力,婴儿24个月大时母亲对想法与知识的谈论可以预测儿童33个月大时心理状态词汇的使用情况(Taumoepeau&Ruffman.2006.2008)。Symons等人(2006)的研究也发现,5岁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与母亲在儿童两岁时恰当地谈论意图正相关,而与母亲在儿童两岁时对信念的谈论不存在显著相关。可见,婴儿早期母亲对意图的谈论影响了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母亲对信念的谈论更能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

总之,西方文化下的横断和纵向研究都表明,母亲谈及心理状态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亲子谈话中对心理状态的谈论之所以能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可能是因为谈论心理状态的语言使得抽象的心理状态能够被语言的外显线索表达出来,从而引起儿童的注意,并激发了儿童去思考这些心理状态。

2.1.2行为的谈论与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

尽管国内研究者同样发现母子游戏过程中,母亲心理状态术语使用、儿童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与3―5岁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桑标,李燕燕,2006,),然而大量数据表明我们的亲子谈话中很少提及心理状态,更多地谈论行为,这既体现在讲故事中,也体现在记忆分享过程中(Wang&Fivush,2005;Wang,2007;Wang,Dean,&Song,2010;陆慧菁,苏彦捷,2007;Lu,su,&Wang,2008)。西方文化下,母亲谈论心理状态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那么,中国抚养者亲子谈话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中国抚养者的谈论行为是否同样可以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覃婷立(2008)的研究以19名2~3岁儿童及其主要照顾者为被试,采用图画书任务、心理理论量表等任务考察了亲子谈话的特点及其与2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文化下主要照顾者更多地谈论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对其行为的描述和复杂描述(运用对比和因果描述的方法描述除行为以外的非心理状态)占据亲子谈话的大部分内容,很少出现心理状态词汇。在控制儿童的语言能力,主要照顾者的教育程度以及句子总数后,主要照顾者对行为的描述和复杂描述与儿童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正相关,而对心理状态词汇的描述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得分不存在相关。主要照顾者对行为的描述能显著预测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但是,该项研究中对行为的编码未考虑到父母的谈话风格,即对行为的编码并未分出简单描述行为和详细描述行为。罗如帆(2010)的研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研究考察了主要照顾者对儿童心理的信念、亲子谈话

与儿童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控制主要照顾者的句子总数、儿童语言能力后,主要照顾者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详述能够显著地预测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以上的两个研究一致表明:中国文化下亲子谈话中谈论行为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存在相关,但还不能就此得出是亲子谈话中行为的谈论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王呋洁(2009)通过训练的方法来探讨谈话中谈论行为与儿童心理理论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谈论行为和谈论心理状态都能够提高儿童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这两种谈话方式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异。之所以谈论行为也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可能是因为照顾者在谈论涉及心理活动的情境时,对行为做出解释性、因果性和对比性的详细描述帮助儿童对整体情境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易化了儿童对涉及心理状态情境的理解,但是比起直接理解外显心理状态,儿童需要通过填充行为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推测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归因和理解以及预测的目的。这个过程更间接,也更难,这也可能是中国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年龄晚于西方儿童的一个原因(Su,2010;Hao et al.,2010)。

综上所述,西方文化下母亲对心理状态的谈论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而中国文化下抚养者对行为的详述同样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2.2谈论自我与谈论他人

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不仅导致了亲子谈话内容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谈话内容指向对象的差异。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重视自我的重要性,因此谈话的内容更多地指向儿童自身;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因此亲子谈话的内容主要指向他人(Kagitcibasi,2005)。婴儿早期,西方文化下母亲主要谈及婴儿自身的心理状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除了谈论儿童自身的心理状态外,母亲也开始谈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中国文化下,主要照顾者更多地谈及他人的行为。谈话内容指向不同的对象。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区分自我和他人。而自我与他人的区分,是儿童获得和发展心理理论特别是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所必需的一种能力(Aichhorn,PerneL Kronbichler,Staffen,&Ladurner,2006;Slaughter et al.,2007;Abu-Akel&Shamay-Tsoory,2011)。西方文化下的研究表明,儿童15个月时,母亲谈论儿童的意图能够更好地预测儿童心理状态词汇的使用及情绪理解能力,当儿童24个月时。母亲谈论自己和他人的知识和想法能够显著地预测儿童心理状态词汇的使用(Taumoepeau&Ruffman,2006,2008)。这可能是因为在孩子语言能力还未发展出来时,母亲谈论心理状态可能为儿童提供了直接考虑心理状态的机会。当婴儿语言出现后,谈论幼儿的心理状态为幼儿外显地考虑与自己意图或者情绪有关的内部体验提供了机会,也容易帮助婴儿在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状态词汇间建立起联系;婴儿未能在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词汇间建立联系前,谈论他人的心理状态仅仅为婴儿提供了标记他人面部表情或动作的途径,婴儿没有参照点去理解潜在心理状态的途径。只有婴儿在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词汇间建立了联系后,母亲谈论他人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区分自我和他人。可见,谈论儿童自身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理解他人心理状态非常关键的一步(Nichols&Stitch,2003)。中国文化下的研究发现,中国主要照顾者在向儿童讲故事时,谈及最多的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即谈话内容的指向对象是他人,而且亲子谈话中谈及他人的行为和儿童较好的心理理论表现相关(覃婷立,2008;罗如帆,2010)。

谈及自我与谈论他人的这种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主要照顾者给孩子的讲故事中,同样也表现在与孩子的记忆分享过程中。和孩子谈论共同经历的事件时,西方文化下的母亲使用更多的语言来描述和评价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讨论这些心理状态的原因和结果;中国的母亲则使用更多的语言来描述和评价群体的活动、社会互动和他人的行为等(Mullen&Yi,1995)。Wang等人的系列研究也表明,在谈论过去经历时。欧美的母亲和孩子更多提及儿童的感受、偏好和观点,并讨论心理状态的原因,表现出“情绪解释性风格”(Emotion-Explaining Style);相反,中国母亲和孩子经常关注行为和其他人的重要性,重视道德习俗和行为标准,表现出“情绪批判性风格”。不同的价值观使得西方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鼓励儿童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进而满足其自主需求,而中国的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不鼓励孩子表现自我的独特性,而是要求孩子接受习俗、社会规范,并且保持与别人的一致,鼓励孩子更多地谈论他人(Kagitcibasi,2005)。Markus和Kitayama(1991)提出的“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也说明了这一点。欧美文化下的“独立自我”强调个人主义及对自我的自主感,这就鼓励个体通过关注自己的观点和心理状态来寻求和维持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而儒家文化的“互依自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鼓励个体注意与他人的联系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这种特定文化的自我观通过亲子互动尤其是亲子间记忆的共享整合到了儿童的自我知识中(张镇,张建新,2008),也使得他们的情景记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3 儿童情景记忆的特点与其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

3.1亲子谈话与儿童情景记忆

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是对过去或将来特定时间、地点或特定情景下发生的具体事件的模拟,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意义重大(Tulving,2002)。Tulving认为情景记忆的主观时间是指向过去的。后来的很多研究将其扩展到指向将来的时间方向,也包含了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想象、预期与规划(Addis,Wong,&Schacter,2008;Schacter,Addis,&Buckner,2007;Tulving,2002)。由此,可以说情景记忆包括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两个部分。

情景记忆的回忆过去是指与自我相关的个体经历事件的记忆集合,也就是自传体记忆(Wang,Hutt,Kulkofsky,McDermott,&Wei,2006)。进入学前期后,随着自我意识的获得、语言水平的发展、叙述技能的提高、元表征能力(例如心理理论)的增强、神经生物性结构逐渐成熟等(Peterson,Wang,&Hou,2009,),儿童能够记住的关于自己的事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有成人语言的提示和引导,儿童的自传体记忆会表现得更为出色。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在与子女进行交流谈话时,常常会在语言上引导儿童回忆一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这些语言一方面会给予儿童提示,帮助他们回忆过去事件,另一方面也在

指导儿童巩固和建构事件的记忆,例如理清事件中的要点,理解事件因果逻辑关系,了解父母如何看待这些事情,从而加强记忆。因此,儿童在与他们的父母进行回忆过去的对话的同时,也是在积极地参与自己记忆的发展(Farrant&Reese,2000)。情景记忆的想象将来是指将自我投射到将来去预先体验未来事件,是人类特有的高度适应性认知能力之一(Atance&O'Neill,2001)。无论是回忆过去还是想象将来都是谈论心理状态或行为非常重要的背景。

儿童早期的社会互动与情景记忆存在相关,特别是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关于记忆分享的亲子对话,这对于形成早期情景记忆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家长在与儿童分享过去事件时的叙述风格,特别是家长叙述过去事件的精细程度,影响着儿童的早期记忆(Fivush,Haden,&Reese,2006)。在亲子对话中进行高精细程度叙事的母亲会对儿童过去的经历进行丰富而详细的描述,并对儿童的反应做出足够的反馈,这可以帮助儿童较好地形成关于过去经验的记忆;而那些在亲子对话中进行低精细程度叙事的母亲,仅仅是针对儿童的特定问题进行简单的回应,这种母亲养育的儿童所形成的关于过去经历的记忆就会较弱。

不同文化下的家长在与子女谈论过去事件的频率和言语风格存在差异,这也会引起不同文化下的儿童自传体记忆的差异。北美母亲相比于亚洲母亲,她们在与儿童进行关于分享过去记忆的对话时,进行精细叙述的频率更高,而且更倾向于以孩子的角色与偏好为焦点和中心,而亚洲母亲的对话更多的是低精细程度的对话,而且强调的重心是在社会中的活动和与他人的交往。长期体验着精细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记忆分享的北美儿童,不仅能够更好地形成关于自己的早期记忆(Wang,2007),而且其自传体记忆中更多地提及到自己的情绪、叙述的语气也带有更多的情感色彩,长期体验着简洁的、以他人为中心的亲子记忆分享的中国儿童,经常更少地提及心理状态,在回忆自己经历的事件时更多地谈论他人(wang,2003,2004;Wang&Fivush,2005;陆慧菁,苏彦捷,2007;Luet al.,2008)。可见,不同文化风格的亲子谈话对于造就不同文化下情景记忆的差异具有重要贡献。亲子间记忆的分享传递了“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文化自我观,使得儿童的情景记忆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Lu et al.,2008)。在社会化的系统中,孩子的情景记忆延续了抚养者的文化特点。

儿童情景记忆的特点不仅反映了亲子间记忆共享的特点,同时反映了亲子交流文化特点的承继。因此,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通过比较中西方儿童情景记忆与心理理论的关系,从子代为主体的交流的视角来解释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特异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亲子间记忆共享过程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提供间接的证据支持。

3.2回忆过去与想象将来中谈及的内容与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情景记忆中回忆过去的成绩与其心理理论有关(Welch-Ross,1997;K1einknecht&Beike,2004)。这可能是因为在回忆或者分享过去的经历时,儿童必须表征不同的视角――过去的视角和现在的视角,而错误信念任务也需要表征不同视角的心理状态,因此情景记忆与心理理论能力可能存在共同的心理机制。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情景记忆与心理理论有着共同的激活脑区如前额叶和颞顶叶(Buckner&Carroll.2007)。另一部分研究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情景记忆中的什么成分影响了心理理论的发展。如研究表明,儿童情景记忆中谈论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表现相关。总之,记忆共享活动帮助儿童外显地区分他人与自己的心理状态,因此促进了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Pohl,Bender,&Lachmann,2005)。

中国儿童在情景记忆中更多地谈及他人,很少提及自我(陆慧菁,苏彦捷,2007;Lu et al.,2008)的特点,对中国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陆慧菁和苏彦捷(2007)的研究发现,排除了年龄和语言的影响后,自传体记忆中儿童谈及他人的数量与其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呈正相关。Lu等人(2008)的纵向研究分别测查了52名儿童3~4岁及一年后的自传体记忆与心理理论,结果发现,控制儿童的语言能力后,儿童谈论他人的数量与错误信念的理解有关。具体来说,对于一年前未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只有那些一年后的自传体记忆中谈及他人次数明显增多的儿童才能够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而前后两次都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幼儿前后两次的自传体记忆中谈及他人的次数没有变化。此外,该研究采用听故事和复述故事的训练方法训练实验组儿童谈及他人,控制组儿童主要谈论物理环境等,以进一步考察自传体记忆中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训练后,实验组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表现得更好(Lu etal., 2008)。这一系列研究表明,中国儿童情景记忆中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能够促进其心理理论的发展。

把情景记忆放在一个时间轴上来看,它不仅包括回忆过去,也包括想象将来成分。已有研究表明,自传体记忆中表现出的谈及自我和谈论他 人的文化差异同样表现在情景记忆的想象将来部分中(McColgan&McCormack,2008;赵婧,苏彦捷,2009)。那么情景记忆中想象将来时谈及他人是否同样能够影响心理理论呢?情景记忆中谈及他人对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否仅限于学前期儿童呢?苏彦捷和赵婧(2012)的研究考察了学龄阶段4~6年级儿童情景记忆中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控制年龄的影响后,情景记忆回忆过去中谈及他人次数能够显著预测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以及白谎和失言任务上的表现,想象将来中谈及他人能够显著预测儿童在白谎和失言任务上的表现。赵婧和苏彦捷(2009)及赵婧(2011)的研究还考察了青少年情景记忆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智力水平,语言能力和执行功能后,青少年的心理理论与其情景记忆中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时报告的谈及他人次数存在显著正相关,情景记忆中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时谈及他人的次数越多,心理理论的表现也就更好。可见,儿童情景记忆中谈及他人对心理理论的重要作用,持续到了青少年期。总的来说,中国儿童情景记忆中谈及他人促进了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这可能是因为谈及他人引导孩子注意他人的信息,间接地导致孩子从他人的行为来解释和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谈及他人时,儿童需要主动注意到自我的过去状态和他人过去状态,自我将来的状态和他人将来的状态,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区分自我与他人,进而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错误信念。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亲子交流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文化特异性。我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途径可能不同于西方儿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西方母亲谈论心理状态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而中国母亲对行为的详细谈论也可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尽管中国母亲对行为的详细描述易化了儿童对涉及心理状态情境的理解,但儿童还需要自己去推测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心理状态情境。其次,无论是以亲代为主体的亲子谈话还是以子代为主体的情景记忆中,西方亲子交流过程中更多地谈论自我,而中国的亲子交流过程中更多地谈论他人。谈论自我使儿童更容易在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抽象的心理状态词汇间建立联系,更好地理解与自己相关的心理状态,然后再由己及人,逐步区分自我与他人,易化了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过程;中国亲子交流中的谈论他人,特别是谈论他人的行为,不仅需要儿童自己主动地通过行为来推测其背后的心理状态,还需要儿童在不同主人公的行为间转换,表征他人的行为并主动地区分自我与他人。中国文化下亲子交流的这两个特点可能导致了中国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晚于西方儿童。直接谈论心理状态以及自我当然可以促进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桑标,李燕燕,2006;王洁,2009),但处于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谈论他人与行为这些不同的亲予交流特点可以使我们达到同样的发展目标(图1)。而且由于在心理理论的获得过程中,儿童需要经历自己去比较、推理和领悟等艰难过程,之后的迁移性也就更强,因此可能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su,2010)。我们文化下儿童随后的失言理解等更复杂的心理理论发展不再滞后(王彦,苏彦捷,2008;王异芳,苏彦捷,2008),到成人阶段甚至表现得更好(Wu&Keysar,2007)也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亲子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

首先,目前的研究分别考察了中西方文化下各自的亲子交流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也有研究直接比较了中西方亲子谈话内容与风格上的差异,但直接比较两种文化下亲子交流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需要更直接比较的证据。另一方面,本文为了论证的方便,分别从谈论心理状态与谈论行为、谈论自我与谈论他人两方面来探讨了亲子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事实上,谈论对象和谈论的内容这两方面常常同时呈现,既可以是谈论自我或他人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是谈论自我或他人的行为,未来的研究需要更为系统地说明这两方面的交互是如何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的。

其次,目前国内关于抚养者亲子谈话与儿童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都还是横断研究,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来进一步考察中国文化下的亲子谈话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因果关系,也需要考察儿童不同年龄阶段抚养者谈话的内容对儿童心理理论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WwW.133229.COM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王益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王益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杂志上发表了《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一文,文章首次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称TOM)”这一概念,Premack和Woodruff认为“心理理论”是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82年,Bretherton等提出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一个推理系统,拥有“心理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对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Happe等曾对“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做了这样的界定:“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983年开始,国外发展心理学家将“心理理论”应用到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

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对信念与现实的理解上,对象主要是学前期儿童。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研究者们设计编制了众多的实验任务,形式多样、难度不同、适用对象不一,主要实验任务及其范式包括:

1.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研究

儿童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有所不同。“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区分想象与现实”;理解大脑的功能;再认心理词汇;图片故事理解。

2.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研究

儿童能够对物理与心理世界进行正确区分后,“心理理论”能力进一步发展,儿童获得理解知觉信息与心理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力。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联系的主要实验任务有:理解“看见导致知道”;二级视觉观点采择;“区分外表与真实”;预测他人行为。

3.“错误信念”的研究

对“错误信念(False-Belief)”的研究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性研究内容。实验程序一般设计为:安排一种情境,使被试儿童的信念是真实的而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然后询问被试他人将会怎样想或做。如被试能认识到他人将会基于自己的错误信念来行动,表明儿童具有了“心理理论”。Holmes等提出错误信念任务两种标准形式: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Perner等认为获得错误信念认知后,儿童会用更精细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即儿童会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有研究表明4岁儿童具有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其中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属于一级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研究

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儿童“心理理论”做出理论解释,其中经典理论有理论论、模拟论、模块论和匹配论。

1.理论论

理论论是对儿童关于心理生活的认识的一种解释性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理解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理论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一种直觉理论,是一个由信念、愿望—知觉等核心概念相互联系而成的心理知识系统,儿童通过经验不断建构自己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而后人们就根据这个理论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

2.模块论

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是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中主要理论取向之一,代表性人物主要有Leslie和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是一种天赋的、领域特殊的心理结构,个体出生时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神经系统,其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即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是生理成熟,而不是来自经验的修正,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到“触发”的作用。

3.模拟论

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代表是Goldman,认为我们理解他人心理是通过一种“模仿”的方式进行的:个体首先将自己处于目标主体的情境之中,假装具有目标主体的信念和意图,然后判断自身在这个状态下具有的心理状态或会做出的反应,最后将这种反应或心理状态归属给目标主体。

4.匹配论

匹配理论的代表心理学家有Andrew Meltzoff 和Alison Gopnik, Chris Moore等,他们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在与客体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具有等价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这种不断观察和再认识,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

四、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正如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描述”优于“解释”。尽管近年来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取得很多进展,但其实验范式、研究范围、理论模型等还都亟待改进。

首先,在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方面,心理状态与信念认知的关系一直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核心。尽管研究者都认为在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究竟这时的发展是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还是解释性心理理论,或是对人格特质的认知,都有待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整合。第二,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目前多是针对于普通学龄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地转向童年中期、青春期、成人甚至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及他们之间“心理理论”差别的研究。第三,对儿童“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投入。 第四,如何将“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实践,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最后,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影响因素的研究,日后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文,林崇德.“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4,23(3):30-34.

[2]庄小满.“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65-67.

[3]丁芳,刘大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2):70-74.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理论研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8-01

一、儿童心理理论的概念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黑猩猩的实验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关于“心理理论”的概念,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83年,winner &pemer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有关心理理论的问题,首创了著名的“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Astington等人认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Happe等人认为,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如信念、需要、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环境,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及家庭语言方式。

兄弟姐妹的数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Perner Ruffman &Leekman(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是影响儿童谬误信念理解的一个重要变量,儿童拥有兄弟姐妹的数量与其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相关。但结果与儿童拥有哥哥姐姐数量多还是弟弟妹妹数量多并没有显著的相关。enkins 和 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在兄弟姐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多的儿童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儿童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

家庭语言方式对心理理论的影响。Jenkins 和Ast- ington(1996)认为,兄弟姐妹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因为兄弟姐妹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儿童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有潜在影响。Slaughter等人对4~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被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Badenes等人研究还表明,心理理论能力与同伴接纳之间的相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两者呈现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

1、理论论

理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H.Wellmam、J.Flavell、A.Copnicko等人,他们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理论的知识,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通过经验不断建构的过程,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但这种知识体系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日常的框架性的或基本的理论。

2、模拟论

模拟论的代表人物是Gordon,该理论认为认为儿童通过模仿(即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模拟论也强调经验的塑造作用。

3、模块论

模块论试图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天赋因素提供说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Alan Leslie和Simon 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通过先天存在的模块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而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即“心理理论”随儿童的内在成熟而显现,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触发作用。

四、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趋势

1、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

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Kuhn明确主张把心理理论研究和认识发生理解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尚需大量实证研究去探讨学龄期或成人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生发展机制。

2、关于心理理论的使用研究

个体获得了心理理论并不一定会使用心理理论去推测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不同的个体心理理论的使用方式也不同。影响个体对心理理论的使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尚且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有关心理理论的使用问题将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

3、发展的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心理理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发面的研究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Premack. D., &Woodruf,f G. (1978). Does chimpanzeehave a theory of mind [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 515-526.

[2] Astington. J.W..&Pelletire. J.. The language ofmind:lts role in Teaming and teaching. In D. learning, teach-ing and schooling.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1996,593-619.

[3] Bjorklund,D.F. (1995 ).Children′s Thinking[M].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心理理论 发展特点 研究范式

1.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心理理论”意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虽然,对于心理理论的概念目前尚存争议,但关于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具有的有关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世界的知识,包括愿望、信念、意图、情绪、虚构表征等”,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1]。

而观点采择与元认知常常与之混淆,在这里对这三个概念予以区分。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做出推断的能力。它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内容或组成部分。但观点采择是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

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它与心理理论都是研究儿童的知识和儿童对心理现象的认知,许多元认知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目标为导向的,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应用“心理理论”。但它与心理理论是对同一认知现象的两种不同研究方式。两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心理理论的研究揭示了儿童关于人的基本的心理状态的早期知识,其研究试图弄明白“关于这些心理状态的行为和存在,不同年龄的儿童知道些什么”;而元认知发展则更注重研究与任务相关的心理活动,经常是关于个体在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或完成任务时,心里想要做的事情。

2.心理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

3~5岁的学前儿童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心理状态作出各种假设进行推断和理解,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国内,自从方富熹、王文忠、陈英和、桑标、邓赐平等学者对儿童心理理论进行引介和研究之后,不少人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也已有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以及与心理理论相关的其他社会性研究。

2.1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普遍认为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已成为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性测验。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均表明正常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年龄在4岁左右[2]。

2.2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这一领域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了不同的关注点,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研究以得出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已扩展了以往对心理理论的狭义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考察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这一年龄阶段。据相关文献的查阅,大致可将研究者们的关注点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2.1 2岁以前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关于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问题一直强烈地吸引研究者。很多研究者对0~2岁婴儿的基本辨别能力、理解能力、对别人的情绪操控能力进行了研究。

Nelson认为,婴儿头两年对脸部表情辨别能力就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他们偏好看人的眼睛,并且已经具有视觉追随他人眼光的能力;婴儿对声音有很高的注意性并能对声音做出区分。Melzoff的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推断出别人将要做什么,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儿童可能开始理解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有目标的。Repacholi和Gopnik的研究发现,18个月的婴儿不仅可以理解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而且可以根据他人的意图做出不同选择。虽然上面的研究表明,2岁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表现出似乎与认知发展相关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年龄阶段的婴儿已经具有心理理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很有争论的。

2.2.2 2~4岁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研究者普遍认可的是个体在4岁左右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获得心理理论。所以一般研究认为,2~4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

Bartsch和Wellman还曾对该年龄段心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在2岁左右的时候,儿童获得的是愿望心理学(A Desire Psychology),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以愿望为准则来评定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第二个阶段被称为愿望—信念心理学(A Desire-belief Psychology),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对信念的一定理解,但是对行为的解释主要还是以愿望为标准的;大约4岁的时候,儿童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信念—愿望心理学(A Belief-desirePsychology)阶段,这时他们开始对信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对行为进行推断时,信念和愿望被综合起来考虑。这为我们进一步划分该年龄段的关注点又提供了依据,可通过进一步对这一阶段的儿童的研究来探讨心理理论的逐步形成及影响因素。

2.2.3 5~8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Perner和Wimmer(1985)认为儿童在6岁左右的学龄期获得对二级错误信念(second-order false belief)的理解。Beck(2001)等的研究也发现,对于模糊信息,6岁左右是儿童形成多元解释的关键时期。Wellman等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表现为从用信念、欲望去解释、预测行为发展到逐渐使用人格特质解释行为。6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中还不包含特质概念,但已出现特质概念的萌芽,七八岁后,儿童开始使用人格特质概念来解释、预测行为。Chandler,Carpendale和Pillow等研究者提出,儿童在学龄后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解释性心理理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体在学龄前所获得的那种复制性心理理论,而是一种主动建构和解释信息的能力,个体逐渐理解由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不同个体对于同样信息也会做出不同解释,他们认为这一能力的获得是个体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又一质的飞跃。张文新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亦表明,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

从上述国内外的研究均能发现,这一阶段研究者都主要关注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的获得,研究结果表明6岁成为这一阶段较为普遍认同的关键期。

2.2.4学龄后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学龄后期,个体已经具备理解各种简单和复杂心理状态的能力,此后心理理论的发展逐步由“获得”心理理论转变为“使用”心理理论。个体心理理论发展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致性趋向,即对于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个体往往表现出相近的看法和认同。如Wainryb等人的研究中,8岁左右的青少年和21岁左右的大学生对于各种信念的接受与否,没有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系统模式,所有被试对于某些观点是一致认同的,而对于某些则都不能认同;另外在对于某些观点的认同与否上则表现出个体偏好上的差异。

虽然在测量年长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但是,研究者们也在尝试着采用一些方法对其进行测试,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仍有待创新。

2.2.5成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Happe等人最早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认为与青年人相比处于老年期的正常人,虽然在非心理理论的任务操作上的得分会随年龄的增强而下降,但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却仍能维持高水平。而Maylor等人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国内对该年龄段的研究甚少。

所以,有关老年人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3与心理理论相关的其他社会性研究

心理理论的研究并非一定要孤立的研究这一概念,它与许多社会心理现象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已有很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去找一些切合点来进行研究,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热门话题,与其中的很多研究点相似之处是它与家庭背景的关系亦被关注着,崔云(2007)对3~5岁城乡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得出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透过种种家庭因素,还是心理发展水平更高个体对儿童的引导性社会交往起着关键作用[3]。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理论与语言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语言对青少年的心理理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表现。甚至认为,没有语言就不能形成心理理论能力,婴儿获得语言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心理理论。但目前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关系:一是心理理论的发展依靠语言,语言的获得是成功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必要条件;二是语言的发展依靠心理理论。这一观点与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先于言语的观点相一致,认为儿童是先获得对错误信念任务的理解,然后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三是心理理论和语言两者均依靠其他因素。这一观点认为语言之所以和儿童心理理论存在相关主要是因为两者共同依靠其他因素,也就是说某种潜在的因素能引起心理理论和语言的发展,如工作记忆、监控机制等。

而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4]。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儿童欺骗行为的研究已成为任务模式改变的一个新的趋势。而这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主要原因:如果儿童成功地欺骗,首先必须推测欺骗对象的心理状态,同时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对方的差距,并具有明确的误导对方的目的。即为了使欺骗成功,儿童至少必须了解听者的某些心理;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则是欺骗行为“成熟”的关键。儿童欺骗的成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进,这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他人信念理解的不断提高有关[5]。

心理理论与儿童欺骗行为这一结合点还可联系文化差异继续进行研究,董泽松(2006)在我国云南就有做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与欺骗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既比较研究了云南省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又考察了民族因素的影响,比较了云南省两个地区的不同民族[6]。

还有研究者(高秀苹[7],李东林[8]等)将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和同伴接纳关系等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其实还有很多的结合点等待我们发现。

3.心理理论的常用研究范式

心理理论最常见的研究范式即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至今仍有很多研究都是用这两个任务的变式进行的。这两种范式已被广泛使用,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所使用的研究范式在这里只介绍发展较为成熟的两种:失言任务和白谎任务。

失言检测任务是Baron-Cohen和Stone(1999)等人提出的一种用来测量小学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任务。失言是指说话者并非故意或者恶意而说的某句话是听话者不想听到的,听话者听后会感到不舒服或者不高兴。每一个失言故事后都有五个问题。例如,第一个问题:“小强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是个理解性问题,主要测验儿童是否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不计分。第二个问题:“这个故事中,是否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如果有,请用笔划出来。”这是失言检测问题,主要测验儿童是否认识到失言的存在,以及是否知道失言在哪里。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完成这两个问题,那么就不再问第三题和第四题,因为第三题和第四题是建立在失言检测任务基础之上的,如果被试没有通过失言检测任务,那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没有意义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他(她)不应该说?”这是考察儿童能否认识到故事中犯了失言错误的人是否认识到另一个人的情感状态的。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他(她)会这么说?”这是考察儿童对故事主人公信念或意图的认识的。第五个问题:“小强是否知道小涛的妈妈是门卫?”这是考察儿童对故事主人公信念的认识。

白谎任务可根据Happé等人的故事改编。每个白谎故事后面都有一个检测问题,主要测验儿童能否理解善意的谎言,或者能否理解故事主人公说善意谎言的意图。比如问:“为什么小强说‘嗯,很好看’?”如果儿童回答不知道或者答案与故事内容没有关系;如果儿童回答因为小强喜欢她的姑姑等类似的与故事内容有关,但又没有涉及故事人物心理状态;如果儿童的回答指出了这是白谎或者正确指出了故事主人公说善意谎言的意图[9]。

4.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引介的文章比较多,实证性的报告相对少[10]。

具体来看,个人经验式思辨性的文章很少;引介的文章居多,且在引介的文章中,流水账式的,重视介绍同一理论的情况较多;实证的报告少,纯理论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很少有学者致力于为中国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和影响因素提出理论高度的假设或理论解释。

但绝大多数学者已经摆脱个人经验式思辨的羁绊,致力于引介国外的研究或自己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检验别人的理论和探讨在中国环境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充分地应用已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才能逐步和国际研究接轨。

参考文献:

[1]郑莉君,利爱娟.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48~52.

[2]宋明霞.2-5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崔云.3~5岁城乡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的对比实验研究[J].心理探索,2007(9):43~45.

[4]李佳,苏彦捷.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37~44.

[5]田慧莉.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考察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

[6]董泽松.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与欺骗关系的跨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7]高秀苹.攻击与非攻击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8):19~21.

[8]李东林.5—9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但是,儿童发展理论并不等于学前教育理论。把儿童发展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存在问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诸如“一切为了儿童发展”这一类的口号,作为一个时期的纠偏政策,尚可被人理解,但是作为永久的行动纲领,就有可能会使教育者出现行为上的偏差。从这个意义上讲,诸如“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作为对传统幼儿园课程所存在弊端的反动,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尚有一些价值,但是作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模式,就有可能会走向它的反面。

儿童发展理论不等同于教育理论

在十多年以前,美国学者古芬(Goffin, S. G.,1994) 阐述了将儿童发展理论作为编制课程的唯一理论依据会产生的问题。古芬的论述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古芬认为,把儿童发展理论等同于教育理论,是把“是什么”的问题等同于“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了。儿童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了某年龄阶段的儿童能做些什么。如果把儿童发展作为教育的结果,等于强调了儿童能做什么,而不是儿童应该做什么。事实上,儿童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是最有教育意义的,需要从哲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来阐明,而不是发展理论所能解决的,过分依赖发展理论,就会使教育者将政治倾向和社会价值等问题搁置一边。例如,依赖于儿童发展理论来决定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会模糊教学内容的政治和文化的倾向性,意在指出课程的选择应由发展的适宜性来确定,而非政治的和道德的优先性来确定。又如,依赖于儿童发展理论来决定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会误将“发展目标”作为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而“发展目标”是一个多有歧义的词语。

古芬认为,每一种儿童发展理论都有两个假设,其一是,可以用儿童发展理论来解释和预言的有关儿童发展和行为的部分要多于任何其他理论要解释和预言的部分,其二是,认可那些由系统的理论来解释的行为,而否认那些不可用理论来解释的行为,其结果是:坚持某种发展理论的教师期望将那些理论所认为正常的、典型的东西转变为他们所期望的东西,然后再用这种理想的东西来支持他们的行为,同时否认其他行为,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剥夺儿童创造的权力,以及他们以有意义的方式作用于世界的机会。例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往往被教师认定为是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行动的指南,并以此为标准,判断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管他们的行为在实践中是否行得通。

古芬还认为,儿童发展理论基本上是以白人儿童研究所得的结论为依据而提出的理论,这样的理论被用于世界上所有种族、民族的儿童,将不符合这些理论所提出的结论的儿童都排除在正常儿童之外,这是不公正的;这样的理论被普遍地用于编制课程,往往是难以适合特定背景下的这些儿童的。

简而言之,儿童发展理论不同于教育理论,其理由是:①儿童发展理论关注和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则需解决的是具体的教育问题,两者不是同一的。②儿童发展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③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则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针对美国学前儿童教育有小学化的倾向,全美早期教育协会曾倡导过发展适宜性课程(DAP),提出早期儿童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他们的倡导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产生过相当的影响,以儿童发展为本,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发展,在当时似乎成为了许多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但是,发展适宜性课程一出台就遭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挑战。美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斯波代克等人认为,儿童发展理论不应该是课程设计唯一考虑的理论基础,哲学和社会文化对于课程设计同样重要。柯尔伯格和梅耶(Mayer, R.)则批评发展适宜性课程仅仅根植于有限的儿童发展理论,特别是仅以皮亚杰理论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使全美早期教育协会不得不数次修正其立场,在“发展适宜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适宜性”的概念,在1997年版的指南中,将家庭和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强调,也肯定了教师作为决策者和课程编制者的作用。尽管如此,发展适宜性课程还是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批评。

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发展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学科。发展心理学采用高度实证性、去背景化以及普遍性的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并据此对教育等问题提出意见。发展心理学对“发展”的假设是儿童的成长是一种由生物本能驱动的包含各个发展阶段的线性运动过程。发展心理学运用实证主义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减少复杂性,以使对事物的再现能达成简化和量化,而对哲学和主观性持怀疑乃至拒绝的态度;发展心理学对普遍真理和普遍法则抱有坚定的信念,将个体发展看成是可脱离背景的、由生物学次序所决定的阶段,认为存在一套独立的、不带偏见的策略和技巧可以帮助儿童得到发展;发展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个体,而对个体与他人,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则并不十分关注。发展心理学以一种普遍范式下的再现方式,将儿童发展描绘成单一的、与文化、阶层、性别或历史无关系的过程,个体差异往往被看成是失常、背离以及在一个线性量表中的相对发展程度……。

在美国和世界上不少地方,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许多学前教育研究者是发展心理学专家,发展心理学为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许多成果。多年来,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研究文献很少有对这个主导学科提出质疑的,在不少场合下,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被当作真理或正确理念,并被理所当然地用以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随着人们对社会文化的关注,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对学前教育领域中发展心理学的统治地位和主流话语提出了质疑,发起了挑战。这种质疑和挑战的声音不仅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也来自美国本土。可以说,以实证主义为纲领的发展心理学已面临危机,因为在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哪位哲学家是赞同这一纲领的了,“为人类寻求知识建立永久的标准,揭示明确的基础——这些都已经被证明是无法达到的”。(Schwandt,1996:59) 关注文化的多元性,关注在背景中的教育和教学,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

当然,这种质疑和挑战并不意味着质疑者和挑战者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置之不理或者完全排斥,相反,这意味着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纳入他们研究的视野,认识其特殊性和局限性,明确其特定的研究假设和对研究结果的理解。应该看到,尽管对儿童发展理论成为学前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批评来自方方面面,但是,儿童发展理论又确实在与儿童健康、福利和教育有关的政策和实践方面具有很强的适合性,而且建构一个更为广泛的理论范式也被证明是十分困难的。例如,发展心理学还是继续主导着人们对儿童和学前教育的理解,许多学前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实践人员并不了解发展心理学已经受到挑战,他们继续依赖它,并以此作为决策和实践的基础。此外,依据儿童发展理论,人们还继续把适合儿童发展的学前教育方案、测量质量的工具以及对“正常”儿童发展的解释输出到实证话语系统以外的地方,并将对这些理论的演绎毫不犹豫地应用到其它国家和文化中去。

不要陷入“技术主义”的泥坑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有三个方面,它们是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幼儿园课程与作为其基础的每一种学科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就是说,每一种学科,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不同的幼儿园课程。因此,任何一种学科都不能用来作为编制幼儿园课程的唯一基础。尽管与学校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有许多特殊之处,例如,会更多地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会更多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不是间接知识的传授;会更多注重“整个儿童”的发展,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说幼儿园课程只需心理学一种学科作为其基础。

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必然会涉及到“为什么教”、“教什么”和“如何教”(对幼儿而言,涉及到“为什么学”、“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与这些问题都有关联,但是,一般而言,社会学似乎与“为什么教”的联系更为密切,哲学似乎与“教什么”的联系更为密切,而心理学则与“如何教”的联系更为密切。如若真是如此,以发展心理学为全部基础或主要基础的幼儿园课程的局限性就会明显地呈现,那就是说,这类幼儿园课程会因为强调学龄前儿童的特点,而放弃了哲学思考,放弃了对社会文化的关注;这类幼儿园课程看似理念先进,而失却了编制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中最复杂、最繁难和最易引起误解的事,从课程理念到教育实践,从课程目标、内容到评价,整个系统的统一和协调,远不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儿童发展理论所能涵盖和解决的,否则,很有可能会使我们陷入“技术主义”的泥坑,着眼于解决细小的问题,而忘却了学前教育的根本价值。

参考文献:

1.Goffin, S. G. (1994).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acMillan,,P199-201.

2.Schwandt, T. (1996) Farewell to criteriology, Qualitative Inquiry, 2(1), pp59.

3.Bredekamp, S. & Copple, C. (1997).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rev. ed.)。 Washington, D.C.: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儿童;错误信念;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153-02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理论的概念由Permack和Woodruff首次提出。根据不同学者对心理理论概念理解的不用,可以分为两种:广义的心理理论泛指任何发端于婴儿阶段与心理有关的知识[1]。狭义的定义理解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如愿望、意图、信念、情绪等)的能力。也就是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2]。本研究主要是指狭义的心理理论。一般认为,儿童4岁左右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即4岁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当前大多数研究者较为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3]。在本研究中也使用了两个经典实验任务:意外地点任务[5]和意外内容任务范式结构的任务[6]。本研究通过对儿童错误信念任务的测查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现状。为儿童教育提出更好的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对 象

被试者采用哈尔滨市2所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245名儿童为被试者,最后进过整理,有效被试共计206人。

2.2 研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2.2.1 意外地点任务

故事情节: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红,另一个叫小绿;小红有一个篮子,小绿有一个盒子;小红把一个小球放进篮子里;然后小红出去散步;小绿看见小红走远了,把小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进了自己的盒子里;小红散步回来后,想玩小球,她应该先去哪里找小球呢?①记忆控制问题:“小红出去散步之前,把小球放在哪里?”②事实检测问题:小球现在实际上在哪里?③行为预测问题:小红首先会到哪里去找小球呢?④错误信念问题:小红认为小球在哪里?

2.2.2 意外内容任务

意外内容任务的实验材料包括香皂盒一个,橡皮一块。任务程序:注视香皂盒,试判断里面装什么;然后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橡皮,递给被试者;待被试者辨清是一块橡皮,主试把橡皮装回香皂盒,恢复原状。①表征变化问题:“在我还没打开盒子前,你以为里面是什么?”②错误信念问题:“如果你们班别的小朋友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盒子,如果他进来,让他看这个盒子,不给他看里面的东西,你猜猜看他会以为里面是什么?”③事实检测问题:“现在你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吗?”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性别儿童心理理论各任务及总分差异比较

由表1表明: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心理理论的任务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中差异不显著,在心理理论的总分上差异不显著。

3.2 3~6岁儿童心理理论各任务及总分差异比较

由表2和表3显示:年龄不同的儿童在心理理论的总分以及心理理论中的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中差异显著。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心理理论总分以及心理理论中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上,3岁组、4岁组和5岁组分别差异显著,而5岁和6岁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4个年龄段的得分呈递增的趋势。

4 讨 论

4.1 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性别特征

本研究采用了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测量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心理理论各个任务上及心理理论的总分上没有不同。即不同性别儿童上心理理论的发展总体上是相似的。这个结论与沈悦对儿童的心理理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说明儿童在心理理论的能力发展过程中,性别因素的影响不大。已有的研究也发现年幼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没有性别的差异,在Capage和Watson在对年幼儿童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没有性别的差异[8]。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对于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测量主要使用的是错误信念任务范式。任务侧重于研究儿童信念概念认识能力的发展以及推理能力的发展。没有涉及心理理论的情绪、意图等认知能力。而且3~6岁的儿童受性别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小。随着社会发展,男女性别差异逐渐缩小。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对待不同性别的儿童是公平教育的,所以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没有性别的差异。

4.2 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年龄特征

本研究对3~6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心理理论的总分及心理理论各个任务上是有差异的。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3~6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研究发现,3~6岁儿童在心理理论的总分及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中的差异均显著。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在意外地点还是意外内容的任务中,这4个年龄段的得分呈逐渐递增的趋势。3~5岁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4岁可能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转折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尤其是一级错误信念的获得在4~5岁时是关键期。

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在4岁左右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这和本研究中心理论的得分是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相一致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能力是和年龄的增长保持同步发展的状态。因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39-43.

[2]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31-38.

[3]丁峻,陈巍.心理理论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9,29(1):23-26.

[4]沈悦.3~5岁儿童心理理论与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自然主义在教育中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自然主义教育可以说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它的核心理念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按照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使其身心得到自由发展。这种教育思想真正体现了人自身的自由与解放,使人们重新认识教育,重新认识教育中的对象——儿童,这对“儿童中心”主义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纵观西方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儿童中心”论的发展线索是沿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而发展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萌芽、客观化、主观化、心理化四个时期,并在二十世纪后期深入到各个流派和教育实践中,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儿童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从“小大人”到“宇宙的中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中儿童的独立性和成长性,也认识到违背儿童自然发展规律所带来的后果。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演变与教育中对儿童的认识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就已萌芽。亚里士多德在前人的基础上,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这三种灵魂所包含的质料和形式是不相同的,出现的次序也不一样,因此人的发展和训练必须按照人的灵魂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根据这一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阶段教育,使教育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而,这种朴素的自然教育思想还没有来得及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就被中世纪的神学和封建统治所淹没。中世纪时期的“性恶论”使人们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生来性恶,故需要严格控制儿童邪恶的欲望。“预成说”则主张降生到世界上的儿童已经是上帝预制好的小型成年人,儿童与成人之间不存在根本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而异,儿童即是“小大人”,应该按照对于成人的要求来要求儿童,儿童与成人应该有同样的行为举止。在“原罪说”和“预成论”的双重作用下,对儿童的约束和惩罚成为中世纪教育的重要特征,戒尺、棍棒也成为中世纪学校必备的工具。可以说,与古希腊把儿童看成是国家的公民相比,中世纪的儿童观出现了倒退。

这种状况在文艺复兴后逐渐得到改变,人们在发现人的价值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儿童。例如,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主张一种新的儿童观,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给予儿童更多自由活动的权力,主张儿童身心并行发展,推崇“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准则。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于1423年创办了一所名为“快乐之家”的宫廷学校,实践其儿童在快乐中学习的思想。尽管这些人文主义者承认了儿童的自由与兴趣,但他们并未发现或把儿童本身看作是有个性价值的存在,所以“儿童是成人的‘雏形’、处于附属地位”的观念仍占统治地位。真正发现儿童的独立价值、开始确立儿童主体地位的是一批自然主义教育家。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构建了一个自然主义教育体系,倡导教育对于“自然”的适应。这里的“自然”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夸美纽斯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建立起了教育的秩序。而涉及儿童,夸美纽斯则认为儿童的身上也存在着自然发展规律,因为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种子说”,即儿童身上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教育就是根据种子的自然发展规律,给其浇水,任其发芽,适当修剪。“植物或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虽则它的形象实际上看不出来。所以,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要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夸美纽斯的“种子说”可以说是内发论的原型,强调儿童是由内而外发展的,儿童的教育应当以他的自然素质为起点,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这种“内发论”思想不仅被卢梭和裴斯泰洛齐所继承,而且其中蕴含的“发展论”思想后来也成为儿童心理学上的一大潮流。虽然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具有机械性和附会性,但他为重新认识儿童提供了新思路。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被视为一场“哥白尼式革命”的发动者,这是因为他使儿童成了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人类儿童概念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夸美纽斯主张的对儿童自然的模仿主要是指一种由上帝所创造的客观“自然”,而卢梭则借助于对儿童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观察与研究,将教育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儿童,真正系统地在教育理论上实现了由尊重“人权”向尊重“童权”的过渡,开启了儿童研究的大门。他以自然哲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儿童自然发展的教育思想。

卢梭反对传统的教育,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确立儿童的地位,倡导儿童的自然权利。“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卢梭激烈地批判旧儿童观把儿童当成人看、完全按照成人的标准对待儿童。他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更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是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同时,卢梭也反对儿童期只是成人的准备期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也是真正独立的人,儿童期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儿童时代绝不只是迈向成人的一个台阶,而是具有自身的价值,儿童代表着人的潜力的最完美的形式”。儿童自然发展的权利说明教育中儿童是主体,儿童的“自动”是他发展的内在动因,教育不是通过强制、压迫、命令来实现儿童的发展,而是通过尊重、理解和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儿童的自然特性,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秩序和自然发展进程。卢梭的儿童观从根本上倡导以儿童为本,击中了旧儿童观以成人为本的种种弊病,被视为西方儿童观发展的新旧分化岭,点燃了西方儿童观变革的火炬,人类的历史发展到卢梭这个时代,儿童才真正从成人中彻底地剥离了出来,因此卢梭被誉为“发现儿童之父”。

但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含有消极、放任自流的因素,且缺少实践性。英国教育家艾吉渥兹是卢梭的信徒,他按照《爱弥儿》中的教育方法教育其第一个孩子,结果“其子理查德竞成了蛮横无理的顽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一方面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教育,认为大自然有它自身发展规律,人的教育应该模仿这种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不能机械模仿和消极遵循自然。因为大自然的发展具有盲目性和偶然性,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一致和本性使自己与物质世界相和谐,“摆脱自然对每个人所持有的偶然的态度,将其置于知识、力量和方法的掌握之中”。这就强调了教育中必须对儿童加以约束和引导。裴斯泰洛齐把人的自然本性分为两种,即低级动物的本性和高级的人特有的天性,人的高级天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心智和有待发展的各种潜能。在婴儿时期,动物性能力得到极大发挥,但人的高级天性会在适当时候通过一系列事件显示出来,因儿童本身具有一种渴望发展的倾向,教育应该对儿童施加积极的影响,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在此基础上,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达到和谐与一致。

卢梭推崇人的天性基于其性善论和感觉论的思想基础,有着天才猜测的成分。而裴斯泰洛齐通过实践强调研究儿童的心理规律,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把自然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克服了前者未能把儿童的心理条件与儿童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局限性,不但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还开启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使“儿童中心”论走向科学之路。

德国民主资产阶级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贡献在于没有停留在自然适应性原则上,他提出了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承认,“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反之,不信任人的天性,就不可能有适应自然的、成功的教育”。他进而说明在教育工作中遵循自然就是“在教学中要遵循成长着的人的自发的发展阶段”,即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但在此基础上,第斯多惠特别提出,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发展其自然本性的,人的发展和教育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状况的制约。只有把教育提高到人类现代文化的要求,才能培养出适应现实生活的人。“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这样,他把儿童的天性和社会性通过合理的教育统一起来,不是培养单一的抽象的儿童,而是培养具体的社会的儿童,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克服了卢梭的自然儿童脱离社会的缺点。第斯多惠也看到“文化适应性原则和自然适应性原则之间可能发生摩擦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适应性原则应当服从自然适应性原则”。但他所说的“服从”,不是消极的听之任之,而是尽量谋求二者之间的一致。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从萌生、发展一直到19世纪,在第斯多惠的教育学中达到了顶峰。

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下,19世纪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对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问题作了顺应自然以及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论述。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扩大了儿童教育研究的范围,在实践中强调儿童的早期教育。他于1840年把设立在勃兰根堡的幼儿园教育机构命名为“德国幼儿园”,幼儿园一词蕴含着福禄贝尔的自然教育思想。他把幼儿园比作花园,把幼儿比做花草树木,把幼儿园教师比做园丁,把幼儿教育过程比做培植花草树木的过程,希望幼儿能够像花草树木一样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他还用自然类比法说明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为进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训,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因此,“教育、教学和训练,其最初的基本标志必然是容忍的、顺应的,而不是指示性的、绝对的、干预的”。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福禄贝尔认为,幼儿与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幼儿园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儿童能从中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帮助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遵循儿童的天赋、兴趣和性情。为此,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模仿设计了玩具——恩物,让儿童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上帝。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和神秘主义色彩,但他在自然思想的影响下,创建了近代学前教育理论,通过恩物、作业、游戏等强调儿童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对现代幼儿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是蒙台梭利和杜威教育思想的直接来源。

二、自然主义的深化与儿童教育的实践

二十世纪被人们称为“儿童的世纪”。在这之前,自然主义教育家虽然重视儿童本位思想,但并没有成为普遍现象。到了19世纪后半期,生理学、心理学和进化论得到了很大发展,教育革新家们抨击旧教育的不切实际,同时主张一种与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教育。对自然适应性原则的考虑转向了对儿童天性的重视和对儿童各个阶段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强调儿童的天性、本能、兴趣、自由、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这种背景下,“儿童中心”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虽然各教育学派都有其各自的主张,但都脱离不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卢梭,他的《爱弥儿》成为20世纪教育激进主义者经常引用的文本。欧洲的新教育,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学者、合作教育,等等,提倡的儿童本性观都与自然主义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理论方面,杜威基于其本能论心理学或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上产生的儿童教育观是20世纪儿童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虽然他批判卢梭的“教育即自然发展”,认为他在强调生长的内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外在条件,人类原始冲动本身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天生的冲动和倾向不可能自生自长,应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使可取的倾向得以发展,使不可取的倾向因不用而废弃。但杜威的教育本质观,特别是“教育即生长”可以说是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深化。他吸取了卢梭自然发展说的积极之处,要求摈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在他的儿童教育论中,他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兴趣,关心儿童的个性差别。他提出儿童生来就潜存着四种本能,分别表现为四种活动:语言和社会的本能及其活动;制作的本能及其活动;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及其活动;艺术的本能及其活动。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即本能及其活动,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为儿童本能的生长和儿童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指出:“我们现在努力追求教育进步,其精彩之点已被卢梭一语道破,它的意思是说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需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从这个观念生出的种种研究,为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所倚重。”

在实践方面,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都受到自然主义教育的影响,它们在实施当中充分尊重儿童的内在能力,把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作为原则。如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一所名为阿博茨霍姆的乡村寄宿学校,为了体现对儿童活动天性的尊重,阿博茨霍姆乡村寄宿学校所设课程为体力和手工活动、艺术和其他激发儿童想象力的课程。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运用新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她受卢梭的影响,主张儿童的内发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节律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强调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必须把天性(遗传)与环境、教育和活动统一起来,为实施新的儿童教育提供了基础。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儿童研究者和幼儿教育家帕克,在自然主义理论基础上,倡议“儿童中心”。他说,“承认儿童自然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是承认自然是中心,更不是说历史与文献是中心,而是说儿童是中心,这个中心是上帝的最高产物,其身体、意识和灵魂的成长规律是最基本的教育参照点。”“教育的一切中心是儿童。人绝对由生长发展的规律所主宰,所有的发展都意味着服从于成长的规律”。

20世纪上半期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实践都大力提倡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学校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儿童,对传统的教育方法、组织管理形式、师生关系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革新,虽然最终在现实中失败了,但一方面说明了不能过高估计儿童的天性,掌握尊重自然的度,另一方面也使“儿童中心”深入人心,教育中教师不能再忽略作为个体存在的学生。

三、自然天性与儿童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家贯穿始终的原则是适应自然。他们的“自然”一般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大自然本身的活动及其规律,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规律。他们一致强调对儿童自然天性的尊重,遵循儿童天性的发展规律。就自然天性的内涵来说,自然主义教育家都认为天性是人所固有的,是处于自然状态的、非人为的。如夸美纽斯把儿童的天性看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卢梭则认为,自然“主要是指一种事物保持其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具有非人为的意思,“涉及教育,自然主要指儿童的天性”。在裴斯泰洛齐的思想中,自然首先指的是大自然本身的活动及其规律,更多的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天性本是完善的,良好的教育教学必须效法、遵循自然事物发展的正确道路,应小心翼翼地追随儿童的本能、天性。

但是,深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天性的性质与构成成分有着不同的看法。例如,卢梭、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天性是至善的、完善的,我们只需跟随儿童的天性、顺应自然的规律进行教育就可以了,儿童天性的“最初的冲动永远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裴斯泰洛齐却认为,人的天性存在着盲目、不完善之处,天性中的低级成分具有恶的倾向,高级天性是以低级天性为基础,并从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卢梭认为,天性包括自由、理性和良心三种成分,三者相互联系与制约;裴斯泰洛齐把智力、精神和身体看作人固有的天性,认为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福禄贝尔则把人的天性分为活动本能、认识本能、艺术本能和宗教本能;而在第斯多惠看来,人的自然本性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特点。他对天性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认为天性是造物主安排的,是一个人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基础,但天性本身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它具有普遍性,每个新生儿都具备人类的普遍天资;另一方面,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天资,而且天资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最重要的方面是第斯多惠不是消极的适应自然天性,他深刻地理解到天性与激发的关系,即激发以天资为基础,但没有激发,天资会停止不前。这里的激发可以看做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促进人更好的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儿童;心理理论;理论模型;研究现状;局限性

一、 儿童心理理论概念

(一) 儿童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展心理学学科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最初,是由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对黑猩猩是否具有心理理论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通过该研究,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其后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能力应该是一种推测系统,可以对不可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行为进行预测。具体来说,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是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同时通过这种构建的理论解释来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

(二) 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儿童心理理论的模型有多种,如理论论、模仿论、模块论、匹配论、社会文化结构理论等多种理论模型。但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前三个理论模型的研究上:

第一,理论论。理论论认为人们对心理知识的认识或理解是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并能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理论论强调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一贯性。其代表人物主要有Wellman和Gopnik Meltzoff等。

第二,模仿论。模仿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得社会认知知识和技能中的重要性。模仿论十分强调儿童自我反思的经验,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括到别人身上。儿童可以利用他们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通过模仿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

第三,模块论。Leslie等人提出模块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个体的神经系统中,并于个体成熟时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儿童个体的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技能逐步展开的过程。模块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和BaronCCohen。Leslie提出了3个模块机制:一个是身体理论机制模块,另两个模块都是心理理论机制模块。

以上三种理论各有侧重点,理论论强调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模仿论关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方式,模块论则强调儿童心理理论的生理机制。虽然它们都得到了一些相应实验的验证,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自身无法解释的问题。一些研究者们认为这几种理论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他们认为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是互补的。

二、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进展

在早期,心理学家大都将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看作是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主要标志。Gopnik&Astington等研究者们发现3岁儿童尚未认识到人们关于世界的表征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并且人们是基于这些表征采取行动,而不是基于世界的实际情形而采取行动。

(二)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差异是早期各种社会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内在因素主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能力密切相关,如社交、语言、记忆、思维等。而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速度差异的外部因素则很多。因素一,家庭因素。因素二,同伴关系。

三、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 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趋势

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前儿童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Kuhn明确主张把心理理论研究和认识发生理解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目前国内仅有极少量研究尝试探索6岁后儿童、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所以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尚需大量实证研究去探讨学龄期或成人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生发展机制。

(二) 发展的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心理理论的神经生理机制。这发面的研究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心理理论的脑机制研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脑功损伤者的研究,二是涉及正常人与心理理论相关的脑区位置研究。研究者通过确定心理理论的脑区位置以及执行功能的区位置来考察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问题。

(三) 研究方法和材料方面的心理理论研究

早期的一些实验任务往往信息量过大、过于杂,导致儿童理解困难。所以在今后实验任务的设计应多些儿童容易理解的简单实验任务。此外,过去的研究一般是使用言语性任务,而研究表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言语技能有关,所以这有可能在测试言语理解有困难的儿童和聋童心理论能力的时低估了他们能力,若能使用言语性任务也许可使研究有所突破。

(四) 心理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心理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结论和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很有帮助,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学校,儿童的社会成熟是在学校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与他们通过指示和合作进行学习的能力之间可能有关联。成人怎样帮助儿童获得和提高心理理论能力,教育理论家和教师如何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形成元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儿童获得认识技能,提高思维、学习和推理能力等,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低幼儿童阅读 早期阅读 幼儿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27-03

【Abstract】Base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Early Reading Research from 2005 to 2011, the paper reveals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status quo on Early Reading Research, uses subject words, abstract and contents to analyze the studies on, figures out different kinds of research topics, and explores various subjects on this study.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Early Reading Research Review Preschool Children Reading

一、引 言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低幼儿童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低幼儿童阅读是低幼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鉴于低幼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低幼儿童阅读起步则要晚很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并且主要集中在幼儿教育领域。[注1]2011年8月8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由国务院公布,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纲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其中包括了儿童教育和阅读。这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该领域近几年的相关文献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低幼儿童阅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二、文献收集与整体分析

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是与CNKI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

笔者选取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幼儿阅读、早期阅读为题名分别进行检索,以期获得比就单个题目进行检索更为全面的数据。将与幼儿阅读、早期阅读无直接相关性的记录剔除,分别得到511条、373条记录(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2005-2011年期间,以“幼儿阅读”和以“早期阅读”为主题的论文数如上表所示,总体上来看,低幼儿童阅读在学术界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但是对该领域的关注越来越多,文献整体呈上升趋势。为了便于分析,将表转化为折线图形式,见图1。

图1 2005-2011年低幼儿童阅读情况

对照以上折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①2005-2009年期间,有关低幼儿童阅读的研究文献增长较为平缓;2009年以后的文献增长速度迅猛;②2009年以前,幼儿阅读和早期阅读的文献增长基本持平;而2009年以后,学术界明显对幼儿阅读的关注上升。

出现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近年来,政府、高校、出版社、民间社会公益组织等都在参与低幼儿童阅读领域,社会各界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关注是文献增长的直接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研究者群体对概念较为清晰的“幼儿阅读”开始加强研究,这说明了0~6岁儿童,甚至是0~3岁儿童的阅读问题开始成为热门话题。

三、研究主题的分类与讨论

文献的研究主题是把握研究文献内容结构特征的重要标准。探讨文献的研究主题有多种指标。本文将引文分析中的被引用次数作为参照,将被引用超过3次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依次归类。在这一梳理的过程中,把握2005-2011年期间低幼儿童阅读主题研究的几个方面。

论文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是体现知识内容的使用与继承,论文的相互利用是由学科领域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活动规律决定的,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吸取他人的经验来进行,论文文献之间的引证分析形成了引文分析的基础。

在引文分析中,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论文被引用是该文献的质量、重要性以及影响力的体现,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衡量论文受同领域研究者关注程度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尽管施引文献的作者在引用某一文献时的引用动机具有复杂性和无法量化衡量的特点,高被引并不等于高质量,但是不管是正面引用还是批判性地引用,都属于科学探索范围。[注2]多次被引,足以说明被引的论文探讨的主题或者内容受到更多的关注,能反映出学科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普莱斯认为在学术论文之间形成的引文网络结构中,只有极少数论文可视为学科的新的生长点,成为热门的科学前沿,为利用引文分析探测科学前沿的可行性奠定了理论基础。[注3]鉴于引文分析有滞后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对一个领域内的相对高频被引用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纵览某一时间段内学科的主要研究主题,结合时间序列分析,能够预测各研究主题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为了分析近几年低幼儿童阅读的热点内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2005-2011年7年间被引用超过3次的论文进行统计,并将论文题目及其发表年份一一在表2中进行标注。

将以上13篇文献的关键词以及被引次数进行抽取,列于表3,表3如下:

根据关键词统计结果,结合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近7年来我国低幼儿童阅读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①早期阅读教育、教学;②早期阅读内容及形式;③早期阅读策略;④发展心理学。

四、低幼儿童阅读研究现状的分类主题分析

1.显性主题分析

(1)低幼儿童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我国的低幼儿童阅读研究起步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幼儿教育方面。与国外低幼儿童阅读教育相比,我国对早期阅读不是兴趣本位,而是教育本位。相关文献中多次提到“教育”、“教学”、“培养”等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让低幼儿童学到一定的具体内容。事实上,低幼儿童阅读是着力塑造低幼儿童对阅读的热爱,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习惯,不具备任何功利性的潜移默化才是最好的方式。从文献研究方面来看,大部分研究关注阅读教育教学,与我国的社会现实及教育现状有关。

(2)低幼儿童阅读内容及形式。幼儿文学是近几年低幼儿童阅读研究中比较热门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还有幼儿文学的语言特点、幼儿文学类书刊的材料等。就低幼儿童阅读而言,凭借成年人的语言,凭借图画、色彩、线条,凭借把书籍当作玩具,来进行“阅读”的活动过程。低幼儿童拿到书本以后,进行各种探索活动,以对待玩具的方式对待书刊,进行搬动、撕扯、翻转等。这些都有助于后期真正阅读的有益探索。让低幼儿童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简单的图画,增强对阅读的兴趣。近几年的研究中,已经有学者提出阅读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但具体展开详尽阐述的内容并不多。

(3)低幼儿童阅读策略。2005-2011年的低幼儿童阅读文献中,多以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为探讨对象,从被引文献的关键词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关于社区教育的探讨几乎没有。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包括博物馆资源、图书馆资源、美术馆文化馆资源等。在社区,除了这些场所,还有对应的人力资源,比如图书馆工作人员,他们同样有较为丰富的阅读策略指导。《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对于儿童阅读和图书馆服务给予了较多关注,更强调儿童权利、儿童优先和儿童参与原则并指出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可以在为低幼儿童阅读服务方面,加强对社区公共图书馆的研究。

(4)儿童心理学。关注低幼儿童阅读,研究低幼儿童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幼儿与成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成人应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阅读素材和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益及乐趣。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本文发现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在低幼儿童阅读中被多次提及;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语言强化说、信息的识别及选择理论、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是非常重要的低幼儿童阅读心理学理论依据。

2.隐形主题分析

阅读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任何年龄段的阅读,都与图书馆有着紧密的关系。低幼儿童是特殊的人群,比起成年人,他们没有能力自己去图书馆,但这不能成为图书馆忽略的一个群体。《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第四部分内容为“儿童与社会环境”。这部分内容中指出:要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增加社区图书馆和农村流动图书馆数量,公共图书馆设儿童阅览室或图书角,有条件的县(市、区)建儿童图书馆;“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注4]纲要给图书馆人,尤其是负责儿童阅读的图书馆人提出了要求。

在进行完基本的文献分析后,本文再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了2009-2011年间有关图书馆对低幼儿童阅读研究的文献情况。以“图书馆”和“早期阅读”进行检索,获得8篇文献;以“图书馆”和“幼儿阅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4篇文献。去掉重复文献两篇,结果为10篇文献,其中载于CSSCI期刊上的文献为3篇。

从表4文献分析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低幼儿童阅读开始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虽然目前进行研究的还不是超大规模的,但是核心期刊上已经开始刊载有关该主题的论文,并且比例非常可观(从本来的简略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是30%)。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被引论文的分析,得出了近七年来我国低幼儿童阅读关注的四个主要领域:低幼儿童阅读教学、教育;低幼儿童阅读的内容及形式;低幼儿童阅读策略;发展心理学。分析结果与我国目前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实际状况比较符合。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与低幼儿童阅读的关系。低幼儿童阅读是一场读书文化运动,需要图书馆界的积极加入。从情况来看,图书馆界已开始在该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的年份较短,论文数量较少。

注 释

1 张慧丽.中美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1(2):2~6

2 刘俊婉.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社会年龄分析[J].情报学报,2010(1):121~127

3 刘则渊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Abstract 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learn and master the trivium, is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premis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through analysis of preschool psychology textbook content to reflect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to reveal the children'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ore features of "the view, consciousness to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with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epe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practice deepen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children's knowledg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

1 问题提出

在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学前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则成为了认识和了解儿童的着力点,更为核心的是通过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真正面对“儿童是什么”的焦点问题,以何种儿童观去看待儿童、发现儿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儿童,才能对儿童教育进行认识。笔者从理论层面入手,以教材内容分析为载体,间接反映学前心理学教材中所蕴涵的对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挖掘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2 资料收集与方法

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学前教育思想发展脉络,从1979年-2015年的时间段中以主流教材为线索选择了33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教材为分析单位,以此来透视对儿童认识的发展转变。

3 内容分析

3.1 学前心理学的复苏

“十年动乱”彻底歪曲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针和管理体制,学前教育遭受巨大创伤。在失去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起到了积极的复苏作用,但也出现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够、生搬硬套的问题,过分强调集中的知识性学习。学前心理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够用”为基,教材落脚点主要放在陈述儿童基本的心理特点,阐述基本理论知识,着重介绍理论流派、年龄阶段特征,及认知、情感的发展特点,只说明对儿童的已知层面,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以理论讲述呈现,教材的理论性强,旨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作清晰的梳理,明确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3.2 学前心理学的探索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并批判性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关注并收纳世界各国的学前心理研究成果,在教材中补充胎儿的发展,对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做剖析,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强调全面认识儿童。

通过对33本学前心理学教材的分析(图1),发现在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上,知、情、意三部分的知识在教材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教材发展定位在“强基”。33本教材在呈现儿童知、情、意三方面核心知识点时,都以核心概念(含义、基本特征)、儿童在这些核心心理现象上的年龄特点的固定模式进行阐述。理论篇幅所占比例大,在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略以简单一两句话所呈现的案例加以解释,案例在整个章节中出现的比例不超过5%。教学更多关注教师主导作用,过分强调计划性的学习,机械划一、重教轻学。教材使用只满足于快速学习理论知识,短期就能顶岗任教,或符合市场需求,出现学前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儿童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实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在稳固前进的同时又处于盲目发展的阶段。

3.3 学前心理学的立体化发展

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的颁布实行,让我们看到对儿童的理解要与时俱进,要向更多“未知层面”和“完善已知”的方向前进。33本教材充分阐述国内外专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流派,关注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将儿童脑发育、神经系统发展、身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进行整合阐述,确保在认识儿童心理之前对儿童生理和身体有一个总体框架学习,明确身心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客观关系,旨在给予我们一个全面、完整的儿童。

由此,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注重与幼儿园实际结合(图2、图3),强调对儿童认识的发展性和专业性,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因此教材的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3.3.1 儿童社会性、儿童游戏的增加

在2005年后的教材中增加了两项学习内容:(1)社会性发展。独生子女的养育状态导致孩子在社会性能力发展上的欠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增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应社会技能和社会认知内容的了解和学习符合,更好时代需求。(2)游戏。儿童期的活动载体是游戏,补充儿童游戏相关知识能更好地将所学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教育中。

3.3.2 实践、实训增强

教材中儿童案例增多,课后补充练习,每章节增加儿童发展的实训项目,教学形式多元化,丰富更多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鲜活、真实的展现儿童。

3.3.3 新主题板块的增加

根据幼儿在园生活环节和一日常规的观察,增加儿童学习品质、创造力发展、幼儿期问题行为等一系列的主题板块,逐渐打破以前层层深入的理论体系,开始尝试以儿童实际生活游戏为线索进行整合式的知识呈现,关注幼儿实际出现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着眼于幼儿园生活,更好地促进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

3.3.4 立体化资源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大量、及时地搜集到全球范围内儿童研究的前沿信息,采用MOOC等多元形式,整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去探索一个动态发展的儿童,变知识堆积为知识、能力、专业三位一体的优化学习,突破儿童认识的瓶颈。

4 结论

随着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内容的改革和丰富,随着对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的编写暗含了一个在观察认识儿童时应持有的理念,揭示了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4.1 儿童:作为自然性存在

教材的知识内容逐渐从单一理论阐述过渡到理实联系双向融合,从书本经验过渡到游戏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强调对儿童的认识上要注重符合自然成长规律。儿童具有自然属性,儿童的快乐和幸福,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在自然中,儿童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童年是自然的赋予,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

4.2 儿童:作为社会文化性存在

从教材的知识内容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占据了2/3的比例,详细对体系结构进行了完整说明,呈现了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儿童认识观,为实践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其次,教材已经逐渐转变以社会动态背景下的身心发展视角来认识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认识必须以一个有着具体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来看待。儿童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儿童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这些背景经验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甚至是心理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4.3 儿童:作为关系性存在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关系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得以有效发生,儿童的生活得以展开。这种关系其本质就是儿童与家长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一种本真生活的体现。我们的教育不能割裂了家庭和幼儿园、社会来单独看待儿童的发展,而应该在三位一体的架构下更好地去认识儿童、理解儿童。

4.4 儿童:作为权利主体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真正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儿童的教育,即基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应考虑到儿童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认知特点”。倾听儿童的声音,有利于激发儿童主体能动作用,发展他们初步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儿童的自尊感、责任感和权力感等等。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家庭微系统;心理理论;影响机制

分类号 B844

1 前言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当今发展心理学社会认知发展领域里的研究热点。它是指个体具有的关于自己或他人心理世界的知识,包括愿望、信念和情绪等心理状态的理解,以及据此对自我和他人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心理理论的个体发生和发展机制是目前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比如幼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的过程和机制如何,尚有待深入的探讨。Hughes,Jaffee,Happe,liaylor,Caspi和Moffitt(2005)采用行为遗传学的方法研究了1116对60个月大的双胞胎,发现环境因素解释了该样本心理理论成绩个体差异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后天环境对个体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极其重要。从生态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是影响个体发展最重要的来源,发展中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个体发展(Bronfbnbrenner1979)。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家庭微系统,所以研究者的兴趣主要集中于家庭微系统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我们在综述和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把家庭微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和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的、发展着的家庭微系统,从而影响着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其中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属于客观环境,它包括两个变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兄弟姐妹数量类型。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属于主观环境,它包括以下变量:依恋类型、教养方式、母亲情绪表达和亲子游戏。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也属于主观环境,它包括以下变量:兄弟姐妹与儿童间的合作冲突和假装游戏。本文通过分析各因素在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家庭微系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机制,构建家庭微系统影响心理理论的模型。

2 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2.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主要基于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职业阶层和父亲职业阶层(Meins,Fernyhough, & Russell,1998)。有研究者考察了来自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3~4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用父母职业声望的社会经济系数来测量)的幼儿,其错误信念任务成绩显著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幼儿(shatz,Diesendmck, & MartineZ-Beok,2003)。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职业阶层、父亲职业阶层与4岁儿童心理理论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37、0.26),而父亲受教育程度与儿童心理理论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Cutting & Dunn,1999)。然而Lucariello,Durand和Yamell(2007)考察了5岁和6岁儿童推测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包括对自我与他人的信念、情绪和知觉的理解,发现高、低两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其心理理论任务成绩并没有显著差异。他们认为,研究结果与shatz以及cuning和DuⅡn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测量任务的不同和被试年龄的不同导致的,可能3岁和4岁阶段的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5至6岁阶段没有持续下去。我们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Lucariello等人的研究中所用的被试年龄范围较窄,被试的心理理论测量成绩比较平均,所以很难发现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在心理理论发展上的差异。同时还有可能是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是间接的,前者通过其他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后者,因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自变量)由于其他中介变量的影响导致它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稳定。

Lugo―Gil和Tamis-Lemonda(2008)进行了一项纵向研究。在幼儿14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测量其家庭资源(用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自身阅读频率、父亲是否与母子同住来测量)、父母养育质量(用母子游戏、挑战性任务和HoME量表来测量)和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佣MDi分量表来测量),从而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父母养育质量显著相关。在三个不同时间点上幼儿的家庭资源、父母养育质量与其认知发展能力分数相关显著,并且前两者能持续预测后者。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结果也可推测出在测量的三个时间点上,父母养育质量在家庭资源对认知能力水平的影响中可能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家庭资源中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与父母养育质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值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客观环境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影响是通过父母养育质量这一中介变量起作用的。我们推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这一中介系统而起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自变量)通过影响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中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游戏等因素(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因变量)。具体而言,父母与儿童子系统中的依恋类型、教养方式、情绪表达和亲子游戏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过程中的中介变量(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2004)。但儿童认知能力与作为社会认知功能的心理理论能力存在差异,因此该并行多重中介模型(见图1)有待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儿童,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因此她们可能更倾向于采用民主型健康的教养方式;同时会更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创设更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的机会;家庭经济收入偏高则更可能保证抚养者对孩子照顾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更有可能与孩子形成健康的依恋类型,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亲子游戏。而依恋类型、教养方式、情绪表达和亲子游戏这些中介变量会在父母与儿童互动过程中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2.2 兄弟姐妹数量和类型

兄弟姐妹数量和类型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具有某种相关关系。家庭中兄弟姐妹数量越

多,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越高(Pemer Ruffmanl & Leekam.1994)。哥哥姐姐能促进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而弟弟妹妹以及双胞胎类型的兄弟姐妹却没有促进作用(Ru‰an,Pemer,Naito & Parkin,1998;Cassidy,Fineberg,BrOwn, & Perkins,2005)。但Peterson(2000)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不一致。他发现具有同辈兄弟姐妹(即年龄在12个月到12岁之间的兄弟姐妹)的幼儿心理理论任务成绩优于独生子女。弟弟妹妹和双胞胎类型的兄弟姐妹与哥哥姐姐一样,都有助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而只有小于12个月和大于12岁的兄弟姐妹才不具有促进作用。McAlister和Peterson (2007)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他们经过14个月的纵向研究,发现儿童在3岁初到6岁期间,同辈兄弟姐妹能持续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任务成绩。中国城市儿童缺少兄弟姐妹,但张玉萍和苏彦捷(2007)发现在混龄编班里的4岁儿童,其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都要高于来自非混龄班的同龄儿童。该结论在对4~5岁儿童更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中再次得到验证(wang & Su,2009)。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见兄弟姐妹有助于儿童发展其心理理论能力,但并未发现某种绝对的兄弟姐妹类型具有这种促进作用。也许客观的兄弟姐妹数量和类型并不是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直接因素,而是它们会通过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这一中介系统,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理论。不论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或双胞胎(自变量),只要兄弟姐妹与儿童之间有经常的互动交流(中介变量),时常产生合作冲突,进行假装游戏,在这些动态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儿童能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而促进心理理论(因变量)的发展。而非同辈兄弟姐妹存在一定年龄差距,因此缺乏与儿童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冲突、假装游戏),正是缺乏这些中介变量的作用,因此导致兄弟姐妹数量(自变量)与儿童心理理论(因变量)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兄弟姐妹数量类型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过程的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如图2所示。

3 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3.1 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作为早期个体人际关系质量的主要变量之一,与个体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发现,3~4岁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错误信念测试分数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安全型依恋与心理理论分数呈显著正相关(Arranz,Artamendi,Olabarrieta, & Martin,2002)。依恋类型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呢?倘若是间接的,那么其影响机制如何?Meins,Femyhough,WainwTight,Gupta,Fradley和Tuckey(2002)加入母亲心理状态术语因素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实证研究。他们在婴儿6个月时,

让母子进行20分钟自由游戏,对母亲使用的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和不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进行编码。在婴儿12个月时通过陌生情境法测量其依恋类型。在幼儿45个月和48个月时通过表观一现实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测量其心理理论水平。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自变量)与母亲使用的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中介变量)显著正相关p=0.42);母亲使用的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中介变量)与幼儿心理理论水平(因变量)呈显著正相关(r=0.34),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母亲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中介变量)能单独预测幼儿心理理论(因变量),并且能解释其方差变异的11%:并且在控制了母亲使用的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中介变量)后,安全型依恋(自变量)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因变量)相关关系不显著。由此可见,母亲在与儿童互动交往时所使用的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中介变量)在安全型依恋(自变量)和心理理论能力(因变量)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并且还有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在要求自由描述孩子的特点时更倾向于描述孩子的心理特征,安全型依恋到描述孩子心理特征的路径系数为0.363,路径系数显著(Meins,Femyhough, & Russell,1998)。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更倾向于把孩子当作有心理的个体看待,因此她们在儿童早期养育孩子时,不仅仅只关注他们的生理状态,还注重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在与孩子互动交流时更易使用一些心理状态言语与其交流。这些能恰当反映孩子心理状态的言语(Mind-Mindedness)能促进儿童对自己及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进而提高其心理理论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假设,依恋类型(自变量)是通过母亲使用适当的心理状态言语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因变量)的发展。

3.2 父母教养方式

许多研究者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3~5岁儿童心理理论水平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显著正相关(李燕燕,桑标,2006)。7岁组儿童包含意图的信念理解与过度偏爱的教养方式显著负相关,8岁组儿童包含意图的信念理解与惩罚和严厉显著负相关(杜丹,苏彦捷,2009)。不同的结果可能与使用的教养方式测量方法及心理理论能力测量的不同方面有关。另有研究者考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养方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vinden(2001)研究了3~6岁韩裔美国儿童和英裔美国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与其父母教养态度间的关系。通过父母养育态度问卷测量父母养育风格的三个方面:行为控制、学习自由、自主鼓励度。结果发现英裔美国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与专制型教养方式显著负相关。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相关。与此相反,韩裔美国母亲一般为专制型教养方式,但5岁韩裔美国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高于英裔美国儿童。由此可见,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父母进行教育的行为特征这一中介变量来起作用的。不同社会文化下同一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而正是在这些养育表现中父母与儿童的互动特点才是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

Ruffman,Pemer和Parkin(1999)深入考察了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具体的亲子教育特点对3~4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通过访谈问父母五个最近刚经历的教育孩子的情境,要求父母描述当时真实的反应做法(如,你记得最近一次孩子向你撒谎的情境吗?你当时知道他/她撒谎了,你是怎么说怎么做来教育他/她的?)。把父母的回答按照4种反应类型(包括情感感受探讨、一般性讨论、训斥反应和不明确反应)进行编码。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情感感受探讨的次数与儿童错误信念理解成绩边缘显著正相关,该变量能够独立影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而训斥反

应与儿童错误信念理解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一般性讨论和不明确反应与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相关均不显著。由此可见,具有不同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具体教育孩子的情境中所体现的言语讨论特点影响着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实际情境中,探讨他人的情感感受这类教育策略较之一般性讨论、训斥反应和不明确反应。前者包含更多的与孩子进行心理状态、情感状态的讨论和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通过探讨他人的情感感受,使用更多类型和数量的心理状态术语从而引导儿童正确感受他人的心理,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而一般性讨论、简单的训斥,缺乏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谈论,因而不利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这提示我们,仅仅看教养方式(自变量)与心理理论(因变量)的关系,可能很难解释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而是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父母与儿童的心理状态谈论方式和内容(中介变量)不同,从而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上述研究和分析来看,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并不是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理论,而是父母的教育特点、与儿童互动交流中心理状态言语的使用在影响心理理论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即父母教养方式通过亲子间心理状态言语的使用(中介变量)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3.3 母亲情绪表达

母亲与儿童互动交流中,情绪情感的表达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母子游戏过程中,母亲给予儿童的情绪解释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显著相关(Gamer,Dunsmore & southam-Gerrow,2008),家长分享情感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马伟娜,洪灵敏,桑标,2009),并且母子交流过程中母亲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与儿童情绪理解表达分数显著正相关(r=0.66)(McQuaid,Bigelow,McLaughlin, & MacLean,2008)。Symons和Clark(2000)通过纵向研究考察了学前儿童母亲情绪与其心理理论间的关系。在儿童2岁和5岁时,采用自我报告问卷和量表测量母亲的抑郁症状、情境焦虑和特质焦虑、亲子关系中的具体压力、压力应对风格以及社会支持,从而获得母亲情绪综合分数。在儿童5岁时,通过意外内容任务、意外地点任务和抚养者意外地点任务(类似经典意外地点任务,由找物体替换成找抚养者。其任务难度高于意外内容任务和经典的意外地点任务)测量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结果发现儿童2岁时母亲的抑郁情绪能预测儿童5岁时抚养者意外地点任务成绩,并且这一关系独立于安全型依恋、母亲敏感性和儿童5岁时母亲情绪水平。对此,研究者认为在孩子发展的早期,具有相对较高但并未达到临床水平的抑郁情绪的父母,倾向于关注婴儿的行为线索、夸大思考婴儿的心理状态,从而在亲子互动中善于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进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由此可见,母亲情绪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过程中,亲子心理状态言语的使用有可能是该过程的关键中介变量,即母亲情绪表达通过亲子间心理状态谈论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

3.4 亲子游戏

游戏是幼儿学前期的主要活动,亲子游戏能提供父母与儿童互动交流的环境,大量研究表明亲子游戏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但亲子游戏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产生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symons,Fossum和colIins(2006)通过纵向研究设计考察了母子游戏中心理状态谈论与幼儿后期错误信念理解之间的关系。在幼儿2岁时,对母子游戏过程进行录像,测量母亲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情况。在幼儿5岁时通过一系列错误信念任务测量其心理理论水平。结果发现亲子自由游戏中母亲使用的恰当的愿望状态术语数与幼儿五岁时心理理论能力相关显著(r=0.35),并且这一相关关系独立于其他因素(母亲敏感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幼儿言语能力)的影响。母子自由游戏中幼儿愿望状态术语数与母亲恰当反映儿童心理或行为的愿望状态术语数显著相关,幼儿认知状态术语数与母亲恰当的认知状态术语数呈显著相关。这表明母亲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能影响孩子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并促进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针对研究中母亲认知状态术语不能预测幼儿5岁时的心理理论能力这一结果。研究者认为可能在儿童年龄稍大些的阶段,这种促进作用才能显现出来。symons,Peterson,slauester,Roche和D0yle(2005)也发现母子共同阅读书籍和讲故事任务中使用到的心理状态言语也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显著相关(r=0.54)。这些研究都提示了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在亲子游戏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亲子游戏中,母亲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能为儿童提供思考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机会、环境,进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我们推测亲子游戏部分通过心理状态谈论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4 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4.1 合作与冲突

家庭中儿童与兄弟姐妹之间合作、冲突的互动交往过程可能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Cutting和Dunn(2006)考察了4岁儿童与兄弟姐妹间交往质量和其心理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观察和记录儿童在谈话中所说的每个句子。计算具有合作性假装、冲突、非交流等特征句子出现的频率。结果发现儿童错误信念理解和情绪理解成绩与儿童的合作性假装句子数呈边缘显著相关,与冲突句子数呈显著负相关。这提示我们,儿童在与兄弟姐妹的合作、冲突过程中,包含心理状态言语谈论的互动情境,可能会促进他们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思考、推测和理解,进而促进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Brown,Donelan-Mccall和Dunn(1996)考察了幼儿与兄弟姐妹间合作冲突、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与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与兄弟姐妹间的合作(自变量)与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中介变量)相关显著。幼儿与兄弟姐妹交谈中使用心理状态术语(中介变量)与其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因变量)相关显著。该研究表明在幼儿与兄弟姐妹间合作冲突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可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Foote和Holmes―lonergan (2003)研究了3~5岁儿童和兄弟姐妹间的冲突与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研究者对儿童与哥哥或姐姐的自由游戏过程录像15分钟。测量游戏里冲突过程中所使用的心理状态术语和三种不同类型争论(即他人引发的争论、自己引发的争论和无争论)出现的频率。结果发现儿童心理理论水平与他人引发的争论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己引发的争论不相关、与无争论显著负相关。同时冲突中使用的心理状态术语与他人引发的争论显著正相关(r=0.47,p

显著预测儿童心理理论成绩、而自我引发的争论不能预测儿童错误信念任务分数。从该结果我们可推测他人引发的争论与自我引发的争论不同在于前者会使用更多的心理状态术语,而后者的使用量较少。他人引发的争论对儿童自身的冲突影响更大,从而引发儿童理解、考虑他人心理状态的程度更大,使用心理状态术语的数量更多。而自身引发的争论对儿童自身的冲突感较前者更弱,很难引发心理状态术语使用。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量不同,进而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促进作用也不同。由此可见,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在合作冲突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4.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幼儿与兄弟姐妹间交往的重要内容。在假装游戏中,幼儿将一个物体表征为另外一个物体,从而提高幼儿的心理表征能力,促进其心理理论能力发展。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引发的心理状态谈论。可能也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Hughes,Fujisawa,Ensoe,Lecce和MaTfleet(2006)考察了两岁幼儿和兄弟姐妹之间游戏质量(假装游戏频率、互惠游戏频率)、内部状态谈论与其心理理论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当控制了幼儿年龄、语言能力和总体谈论数量后,幼儿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游戏质量与其内部状态言语显著相关(r=0.46,p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幼儿与兄弟姐妹的假装游戏促进其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状态语言的使用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它也许可以解释一部分以前发现的假装游戏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心理状态术语使用在假装游戏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5 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从以上论述可见,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是家庭微系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核心因素。symons(2004)也认为心理状态谈论是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vygotsky的“内化”角度来解释这一促进作用。实证研究也发现母婴早期互动交往中母亲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能提高儿童后期心理理解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Ereky―stevens,2008)。儿童在2~4岁期间,母亲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具有因果关系,前者能显著正向预测后者。而且母亲对各种类型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都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Ruffblan,slade, & crowe,2002)。Meins,Femyhough,Wainwright,clark-caneL Gupta,Framey和Tuckey(2003)通过纵向研究考察了母亲使用心理状态术语的结构效度,以及它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预测效度。结果发现婴儿6个月时母亲使用的心理状态术语量能独立预测儿童48个月时母亲使用的心理状态术语量和儿童45个月时的心理理论水平。路径分析结果也发现,母亲使用的恰当的心理状态评论与儿童后期心理理解能力具有直接的联系。由此可见,母亲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是母亲自身言语交流的一个稳定性特点,该特点能直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预测儿童后期心理理论水平。国内研究者通过观察母子游戏过程考察了亲子间心理状态术语、非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与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同样发现母亲心理状态术语使用、儿童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桑标,李燕燕,2006)。然而Lu,su和wang(2008)发现儿童的心理状态谈论并不能影响其心理理论发展,而是简单的提及他人能促进其心理理论发展。这两个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心理状态言语的测量方法不同所导致。前者通过观察与母亲的游戏互动测得。而后者通过测量儿童的自传体记忆,从儿童的回忆内容中编码出心理状态谈论。关于心理状态术语使用对儿童心理理论的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存在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这种促进作用归功于特定心理状态术语词汇的作用(Brown,Donelaan-MccaIl, & Dumm,1996;Cheung,chen, & Yeung 2009)。母亲在与儿童交谈中使用到的心理状态术语(如“想”、“认为”)能引起儿童对心理过程的注意,由此能帮助儿童发展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二种解释认为这种促进作用归功于语法。具有心理动词加上补语结构的特定句法结构能促进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deslliers & Pyers,2002;莫书亮,苏彦捷,张亚旭,2007)。在母亲使用心理状态动词的句子中,心理状态动词加上补语的句法结构能帮助儿童对心理状态进行理解和概念化,从而促进着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第三种解释认为这种促进作用归功于语用(de R0gnay,Pons,Harris, & Morreu,2004)。例如,当母亲说“小明认为那是一条狗”这句话时,想要表达某人(“小明”)对某个事件(“那是一条狗”)的特定看法。使用这种心理状态术语有助于人们阐释某人特定的心理状态或对于一个给定事件的个人观点,以及各自拥有着不同的看法(Harris,Rosnay, & Pons,2005)。对于以上三种解释,各有不同的证据支持。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6 小结与展望

家庭微系统包含客观的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主观的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兄弟姐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