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

交通银行论文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交易成本理论回归分析

据美国银行联盟的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作为信息技术的密集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IT服务,而选取合适的IT服务来源已经成为银行业管理IT资源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IT外包(IToutsourcing),是指外部服务商提供实物和(或)人力资源承担用户组织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服务方式。

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

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使得银行业不断在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以此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位。但是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银行需要更优良的信息系统来满足竞争和业务的需要,这就对银行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电子化水平作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普遍成为银行在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和量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直接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和共识。一些银行已经外包出其所有的信息服务职能,而外包部分及全部信息技术活动的趋势也在加剧。其它跨国企业以9%的速度增加其IT外包业务,该速度和银行业十分相似。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银行纷纷采用外包这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新策略。摩根大通银行于2002年与IBM达成的为期7年、合同总额为50亿美元的IT外包服务协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银行IT外包项目。IT外包使摩根大通银行全面提升了业务处理能力,具备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同时,摩根大通银行通过IT外包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的金融服务。同年,美洲银行又以45亿美元的价格与EDS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银行IT外包服务协议。2002年,全球5家较有影响力的银行分别签订了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上的IT外包服务合同,金融业务正逐步转化为信息管理服务业务。竞争的巨大压力、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都使得银行不断增加对IT系统的投入。

(二)我国IT外包发展现状

在我国,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与GDC公司签订的灾难恢复外包合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份IT大单。2003年11月,中国光大银行与联想IT服务正式签约,联想IT服务将成为其核心业务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及咨询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合同金额达数千万元;IBM也获得了招商银行的IT外包大单。

与国外相比,我国由于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制约及信用体系制度的不健全等,银行业IT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包程度普遍偏低。然而,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迅速发展要求的不断加剧,外包业务的广泛运用已成必然,处于市场体制转轨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IT外包业务决策时,同样受到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IT外包影响因素理论综述及假设

(一)相关研究

IT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帮助企业更科学地进行外包决策,众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众多的IT外包决策理论。

Loh&Venkatraman(1992)指出,IT外包决策依赖于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层面、行业层面、公司层面和公司内部管理因素。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perspective)和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Theory)分别从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入手,对IT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成本理论(AgencyCostTheory)下的IT外包主要是研究怎样用最有效的合约来管理委托者和者之间的关系,成本是委托者的监督成本、者的束缚成本和委托者的残余成本三者之和。

我国学者王欣荣和樊治平(2002)基于管理、战略、技术、经济和质量5个影响外包决策的因素,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王建业和简兆权(2006)提出了闭环动态外包决策模型,认为外包决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外包策略。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Theory)在IT外包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易成本理论由Coase(1937)提出,认为组织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平衡生产经济性,自行完成相关业务还是选择外包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自行完成相关业务存在较高的生产费用,而外包可以带来较低的生产费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交易费用。虽然外部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时,由于规模收益的存在能够使生产费用降低,但基于业务外包而产生的相关谈判、监督、实施合约等交易费用却相应增加了。

Williamson(1975,1979,1985)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决定交易成本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与交易特殊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人的机会主义和在追求效率极大化时受身心、智能、情绪等制约的有限理性;而交易特殊因素包括资产特性、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大方面(如图1所示)。

信息系统外包下的资产特性是指公司硬件软件结构与IT人员技术能力,若资产专用性高,则交易成本因信息全程交换和投资成本难于回收转换使用而费用高昂;若资产专用程度低,则供应商可以通过共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不确定性主要指交易过程中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技术经济趋势的模糊性及相关合同的复杂性等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交易频率则是指初次合作关系建立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和议价成本也就越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会使得企业将交易的经济活动内部化,以此来节省企业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图1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其决定因素与外包的关系。外包决策可以用以下函数关系来表示(其中,不确定因素在问卷设计中兼顾市场不确定性与人为不确定性):

外包=f(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f(资产特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因此,外包选择可以从评估影响交易成本规模的因素来进行。SoonAng和DetmarW.Straub曾在1998年通过对美国243个银行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美国银行业的IT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之间的关系。内容摘要:在银行IT外包决策研究中有众多理论,本文选取其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来研究IT外包,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据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IT外部供应商提供的生产费用强烈影响银行的IT外包决策,而交易费用对其影响程度小于生产费用因素。与此同时,受国内IT外包市场规范程度较低的制约,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也显著影响着银行的IT外包决策。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交易成本理论回归分析

据美国银行联盟的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作为信息技术的密集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IT服务,而选取合适的IT服务来源已经成为银行业管理IT资源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IT外包(IToutsourcing),是指外部服务商提供实物和(或)人力资源承担用户组织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服务方式。

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

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使得银行业不断在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以此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位。但是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银行需要更优良的信息系统来满足竞争和业务的需要,这就对银行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电子化水平作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普遍成为银行在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和量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直接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和共识。一些银行已经外包出其所有的信息服务职能,而外包部分及全部信息技术活动的趋势也在加剧。其它跨国企业以9%的速度增加其IT外包业务,该速度和银行业十分相似。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银行纷纷采用外包这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新策略。摩根大通银行于2002年与IBM达成的为期7年、合同总额为50亿美元的IT外包服务协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银行IT外包项目。IT外包使摩根大通银行全面提升了业务处理能力,具备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同时,摩根大通银行通过IT外包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的金融服务。同年,美洲银行又以45亿美元的价格与EDS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银行IT外包服务协议。2002年,全球5家较有影响力的银行分别签订了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上的IT外包服务合同,金融业务正逐步转化为信息管理服务业务。竞争的巨大压力、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都使得银行不断增加对IT系统的投入。

(二)我国IT外包发展现状

在我国,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与GDC公司签订的灾难恢复外包合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份IT大单。2003年11月,中国光大银行与联想IT服务正式签约,联想IT服务将成为其核心业务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及咨询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合同金额达数千万元;IBM也获得了招商银行的IT外包大单。

与国外相比,我国由于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制约及信用体系制度的不健全等,银行业IT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包程度普遍偏低。然而,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迅速发展要求的不断加剧,外包业务的广泛运用已成必然,处于市场体制转轨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IT外包业务决策时,同样受到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IT外包影响因素理论综述及假设

(一)相关研究

IT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帮助企业更科学地进行外包决策,众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众多的IT外包决策理论。

Loh&Venkatraman(1992)指出,IT外包决策依赖于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层面、行业层面、公司层面和公司内部管理因素。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perspective)和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Theory)分别从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入手,对IT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成本理论(AgencyCostTheory)下的IT外包主要是研究怎样用最有效的合约来管理委托者和者之间的关系,成本是委托者的监督成本、者的束缚成本和委托者的残余成本三者之和。

我国学者王欣荣和樊治平(2002)基于管理、战略、技术、经济和质量5个影响外包决策的因素,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王建业和简兆权(2006)提出了闭环动态外包决策模型,认为外包决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外包策略。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Theory)在IT外包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易成本理论由Coase(1937)提出,认为组织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平衡生产经济性,自行完成相关业务还是选择外包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自行完成相关业务存在较高的生产费用,而外包可以带来较低的生产费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交易费用。虽然外部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时,由于规模收益的存在能够使生产费用降低,但基于业务外包而产生的相关谈判、监督、实施合约等交易费用却相应增加了。

Williamson(1975,1979,1985)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决定交易成本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与交易特殊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人的机会主义和在追求效率极大化时受身心、智能、情绪等制约的有限理性;而交易特殊因素包括资产特性、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大方面(如图1所示)。

信息系统外包下的资产特性是指公司硬件软件结构与IT人员技术能力,若资产专用性高,则交易成本因信息全程交换和投资成本难于回收转换使用而费用高昂;若资产专用程度低,则供应商可以通过共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不确定性主要指交易过程中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技术经济趋势的模糊性及相关合同的复杂性等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交易频率则是指初次合作关系建立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和议价成本也就越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会使得企业将交易的经济活动内部化,以此来节省企业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图1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其决定因素与外包的关系。外包决策可以用以下函数关系来表示(其中,不确定因素在问卷设计中兼顾市场不确定性与人为不确定性):

外包=f(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f(资产特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因此,外包选择可以从评估影响交易成本规模的因素来进行。SoonAng和DetmarW.Straub曾在1998年通过对美国243个银行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美国银行业的IT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二)假设与分析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现实情况来进行相关变量的设置与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本出如下假设:

假设1:IT外包得到的相对生产费用优势越高,IT外包度也越高。

假设2:IT外包所需要的交易费用越高,IT外包的程度越低。虽然我国的IT外包发展迅速,但是关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仍然需要提高。GartnerIT服务首席分析师RolfJester曾经在亚太IT服务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的IT服务市场仍不够成熟,大约50%的IT服务合同是以不能让用户满意的方式提交的。因此,考虑到我国IT外部市场的影响,本文将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也作为一项影响因素。

假设3: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越高,IT外包的程度也越高。

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然而考虑到我国的银行规模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各银行的IT外包程度有较大差距,而银行规模势必将影响到组织界限的决定(例如外包)。因此本文调查的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在设计问卷时,对问题的维度进行简单的概括,问题采用“克特”七点量表进行度量,如表1所示。

问卷调研了我国所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4.7%。在检验变量维度的信度上,本文采用Cronbach’salpha系数来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变量的Cronbach’salpha系数都大于0.7,表明问卷问题可信度足以得到保证。

调查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我国目前银行IT外包整体较弱,银行多借助自身的开发能力进行IT建设,如表2所示。除了“信息系统实施”的均值为3.33外,其余的五项功能均值都小于1.63,表明目前银行在进行决策和管理时,单独决策依然普遍盛行。

对于“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等日常维护,均值1.264与1.472表明基本上都是由银行内部IT人员进行管理;后者的标准差0.964大于前者标准差0.531,表明对于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各银行之间的决策差异大于对与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的决策差异。在“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上,均值1.347也表明银行普遍倾向于自行决策。“灾难恢复与网络管理”的外包功能程度略高于日常维护等项目,但均值也仅为1.625,其标准差1.041可能是由于各银行内部IT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而产生的。而在“信息系统实施”上,均值3.33表明银行与IT外部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多集中于共同进行系统管理和开发。

在研究银行IT外包应用程度问题方面,根据银行业标准功能来进行分类统计,如表3所示。通过分析,发现在银行的信息系统中,ATM系统和信用卡系统外包的程度比较高,其均值接近于4,且标准差比较低,仅为0.64与0.61,这些表明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银行对这两部分系统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外包。而对于银行核心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会计系统方面,企业外包的程度相对较低,并且标准差较大,这也就是说不同银行在这几个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和开发上采取的方式各有所不同。

同时在对IT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统计中,发现对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均值不到4,这说明银行对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不是很满意,且方差非常低,说明即使是外包程度相对比较高的银行,对其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也不是特别满意。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IT外包服务质量未能与银行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其需求,仍有待提高。

(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将每个维度的变量旋转后得到少数的几个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IT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问卷问题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

对变量旋转后的KMO球形检验值均0.805>0.5,且P值为0,拒绝球形,适合用因子分析进行解释。通过极大似然旋转出四个因子。其中“IT外包程度”作为因变量,“生产费用”、“交易费用”和“IT外部供应商信誉”作为自变量,通过PLS(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结果,显示出R2为0.772,并且调整的R2为0.546,排除自变量因子的增加所带来的R2的提高,回归模型仍然可以解释因变量总方差的56%。而F检验值为43.730,这就能够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好地解释了变量间的关系。

在0.05的置信度下,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优势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IT外包程度与交易成本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IT外包程度与IT外部供应商信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2,3个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同时能够发现IT外包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与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也就是说在制定IT外包决策时,生产费用的影响更大一些。虽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考虑到描述性分析得到的银行对IT供应商信誉均值比较低,那么IT外部供应商信誉仍然在企业IT外包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IT外部供应商取得长远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时的正确性。IT外部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成本优势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与SoonAng、DetmarW.Straub(1998)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显示,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为IT外包程度与交易费用相关系数的3倍,而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中,交易费用所占的比重更大,这与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发展得不够成熟有关系,银行在进行IT外包业务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这成为影响商业银行IT外包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调查还显示,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IT外包,但对于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及外包质量的满意度均较低,也能够说明对于IT外包而言,除了成本因素的影响外,IT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也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IT服务供应商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来取得客户信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促进双方的共赢。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银行在进行IT外包决策时可以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来进行决策,以此决定是银行单独进行管理开发还是依靠IT外部供应商来进行合作。除此之外,IT外部供应商信誉和服务质量也是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Loh,L.andN.Venkatraman.Determinantsof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ACross-SectionalAnalysi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1992.9(1)

2.Ang,S.andD.W.Straub.ProductionandTransactionEconomiesandISOutsourcing:AStudyoftheU.S.BankingIndustry.MISQuarterly,1998.22(4)

3.杨晓勤.探讨银行IT外包之路.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33)

4.Paisittanand,S.andD.L.Olson.AsimulationstudyofIToutsourcinginthecreditcardbusines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6.175(2)

5.郭英见.银行IT外包及其风险管理策路.中国金融电脑,2006(1)

6.Grant,R.M.TheResource-Based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ImplicationsforStrategyFormulation.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1.33(3)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双边市场;银行卡;交换费

一、引言

自2004年5月起,我国各地不同行业的商户因POS机刷卡手续费问题先后与银联和银行方面发生争执,甚至撤下POS机、拒绝持卡消费者使用银行卡进行消费支付。我国的银行卡产业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无论是持卡人观念的转变,还是政府政策的支持,都在促使着银行卡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罢刷风波的背后是银商之争,商户若接受消费者刷卡支付,则需要向银行卡组织缴纳一定的费用,在我国,其费率大约占交易额的1-2%,行业不同,费率会有所差异,但消费者是不需要为刷卡而额外付费的,并且有时还会因刷卡而获得额外的奖励,这些奖励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商户,商户不堪高费率之负而怨声四起,以至于罢刷抗议。其实银商之争并不是我国不成熟的银行卡市场才有的产物,在西方成熟的银行卡市场,其商户费率为2-3%,银商之争同样剧烈。由于刷卡手续费费率问题实质上是银行卡服务的定价机制,因此,银行卡服务的定价机制是解释银商纠纷产生的根源,也是解决纠纷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交换费的合理性及最优交换费的确定,以其对于银商之间的刷卡纠纷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关于银行卡的运行机制及定价机制的理论综述

(一)银行卡运作机制

银行卡产业属于典型的双边市场。Rochet&Tirole(2003)首先展开对双边市场的研究,认为双边市场是指该市场中存在一个或者数个网络平台的运营者,他们同时向具有截然不同诉求的终端用户提品或服务,并试图通过向每一边市场合理收费来促使截然不同的终端用户都采用其平台进行交易,从而获得利润或者至少保持盈亏平衡的一类市场。

银行卡产业的核心产品是银行卡提供给消费者和商户的服务,这种服务是由发卡银行和收单银行在银行卡组织提供的平台上共同向消费者和商户提供的服务。因此,银行卡产业市场涉及的市场参与者包括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发卡银行、商户、为商户提供服务的收单银行以及银行卡组织,它们共同构成了银行卡产业市场的复杂网络(Gan and King,2001)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发卡机构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参与发行市场的竞争,在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决定银行卡发行数量以及发行对象,并激励持卡人使用银行卡服务。当平台有交易发生时,持卡人从商户那里购买到商品后向发卡机构支付商品价格和卡费p+f。发卡机构和持卡人共同构成了银行卡服务的发卡市场。发卡银行收到这笔资金后,将扣除交换费后的资金p-a支付给收单机构。收单机构和商户通过POS电子收款协议形成战略关系。收单机构向特约商户提供终端设备,并进行资金清算,承担一定的资金清算风险;商户基于收款方式的便捷与准确等特点选择银行卡服务,向收单机构支付一定的银行卡服务使用费m。收单机构将收到的资金扣除商户扣率之后,将剩余资金p-m支付给商户。收单机构和特约商户共同构成了银行卡服务的收单市场。以上过程中,卡费f是由发卡市场中的发卡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决定,商户扣率m是由收单市场中的收单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来决定的,并且它们也不是固定的(如我国自2004年3月开始实施中国人民银行126号文批复的《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它将过去跨行交易手续费收益在银行间的分配标准由发卡行、转接中心、收单行按照8∶1∶1的分配模式改变为7∶1∶X,使收单收益通过市场定价完成)。商户扣率由“交换费+银行卡组织网络服务费+收单服务费”这三部分费用组成。

发卡市场和收单市场的同时存在表明,银行卡产业具有显著的双边市场特征。只有当消费者和商户对银行卡的需求得到平衡时,银行卡组织网络平台才能正常运转,银行卡的价值才能体现。银行卡组织共同一致的目标就是使成员银行的总利润最大化,因此它必须采取一定的平衡措施来平衡两方的利益和银行卡组织的网络运营成本。为了得到一个最优的价格结构来平衡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行为,银行卡组织一般采用交换费(interchange fee)来间接地达到影响消费者价格和商户价格的目的(Rochet and Tirole,2002;Schmalensee,2002)。

(二)交换费的理论研究

交换费是指由收单银行向发卡银行支付的一笔费用,以弥补发卡银行为吸引和维持持卡消费者而花费的成本(Schmalensee,2002)。交换费的变化会影响到卡费和商户扣率的变化,即间接地对消费者和商户的价格结构产生影响。交换费是银行卡组织用来平衡双方需求和取得最优价格结构的惟一手段。

有关银行卡消费的定价水平,在国际成熟市场上也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尚需不断探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认为交换费是平衡银行卡市场双边利益的关键,对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以Baxter(1983)为代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确定最优交换费率的理论和模型,包括Schmalensee(2002),Rochet & Tirole(2002,2003a),Wright(2003)等考虑商户策略行为的最优交换费确定模型;第二,认为交换费率对银行卡最终交易价格并没有多大影响,因此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以Carlton & Frankel(1995)最具代表性,而Katz(2001)等基于澳大利亚信用卡体系改革的研究,倾向于基于成本的定价模式,也基本否定了市场化的最优交换费机制的存在。

从国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基于上述两类观点,理论界对于交换费的确定有三种代表性的意见:零交换费;基于成本确定交换费;交换费由市场决定或由银行卡组织确定。零交换费意味着政府补贴,在现实中的可行性较低。随着反垄断机构的干预,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趋向基于成本定价或者政府定价的定价方式。但到目前为止,在多数情形下交换费仍实行市场定价,由银行卡组织确定,而定价方式已由统一定价向差别定价方式转变。

2003年Rochet和Tirole(2003,2004a,b)提出了双边市场理论,人们关于银行卡产业市场特征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经济学家们开始从对垄断平台的研究转向对多个平台竞争下的银行卡定价问题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达成了部分共识。银行卡产业的理论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定价机制的模型分析

根据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卡市场的发展情况,本文的理论模型将以发卡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研究交换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最优交换费的偏离。

假设1:刷卡消费给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带来的收益分别为了bB、bS,bB、bS反映了相对于现金等其他支付方式,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对银行卡支付方式的偏好。所有商户对银行卡付方式具有相同的偏好,并且对持卡消费者不征收额外的费用。持卡人具有不同的偏好,bB在区间[bB,bB]服从h(bB),分布函数H(bB)。

假设2: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的单位交易成本分别为c1、cA,主要包括发卡和收单机构承担的技术成本、资金成本以及风险损失。发卡机构向持卡人收取卡费f,收单机构向特约商户按交易金额收取的商户扣率为m。

假设3:银行卡组织与发卡机构共同制定的交换费a,rI=cI-a,f是rI的增函数,并且0≤ <1。在不完全竞争的发卡市场上,发卡机构的利润为正,即f(γI)-γI>0。

假设4:考虑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策略性效应,有 θ(θ∈[0,1])比例的消费者拥有商户是否受理银行卡的信息,可以将θ视为策略性效应参数。

博弈规则为:银行卡组织与发卡机构共同制定交换费a,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发卡机构、完全竞争市场的收单机构确定卡费f和商户扣率m;商户考虑商户扣率和受理银行卡的收益及策略性效应后,选择是否受理银行卡;消费者在刷卡消费收益bB和卡费f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采用银行卡支付方式进行消费或采用现金方式消费。

依据以上假设和博弈规则可以推测,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条件为bs+θvB(f)≥m。其中,vB(f)=E[(bB-f)|bB≥f]为消费者刷卡消费的平均净收益。根据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商户和持卡人进行银行卡交易的条件为:bS+θvB(f)≥m且bB≥f。由于收单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则m=cA+a。0≤ <1表示f增加或降低的幅度要小于γI增加或降低的幅度,由此可以推测,交换费a增加使γI降低,f也相应降低,但f降低的幅度较小,从而导致发卡机构的利润增加。因此,在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约束条件下,拥有一定市场势力的发卡机构,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制定的交换费 满足:

bS+θvB[f(cI- )]=cA+

=θvB[f(cI- )]+bS-cA

若交换费a≤ ,商户将接受银行卡交易,否则商户将拒绝受理银行卡。进一步分析根据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制定的交换费a*:

w(f)= (bB+bS-cI-cA)h(bB)dbB

=-(f+bS-cI-cA)h(f)=0

cI+cA-bS=f(cI-a*)

由于f(cI-a*)>cI-a*,则cI+cA-bs>cI-a*,因此,a*>bS-cA。

比较 、a*,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交换费的确定将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取决于商户和消费者的需求、支付系统的成本和竞争态势等因素;第二,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发卡机构与银行卡组织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制定的交换费并不必然比社会最优的交换费高。当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收益较大,并且策略性效应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商户的支付意愿将比较高,利润最大化的交换费将高于社会最优的交换费。当商户的支付意愿比较低时,利润最大化的交换费和社会最优的交换费可能是一致的。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作为特殊的双边网络市场,银行卡产业中参与主体众多,市场运作机制和价格结构特殊而复杂。银行卡价格是众多参与主体间成本、竞争、需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通过分析银行卡交易的运作机制,笔者认为银行卡交易中存在复杂的网络外部性,为促进发卡和收单双边市场的共同发展,交换费是校正外部性带来的市场缺陷,将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机制,在银行卡交易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理论上而言,通过对Baxter模型假设条件拓展,研究表明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发卡机构和银行卡组织制定的交换费与社会最优的交换费难以比较,两者之间存在契合的可能,政府对交换费进行规制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

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卡市场增长迅速,但收单市场发展缓慢,双边市场的不平衡发展不仅制约了交易规模的扩大,也造成了银行卡支付系统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与国外交换费相比较,我国目前的商户扣率是偏低的(我国商户扣率一般在0.6-0.9%之间,而国外商户扣率一般维持在2-3%之间)。因此,通过大幅度调整价格水平来促进产业发展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对交换费、特约商户扣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对不同类型的商户依据其利润、风险水平、受理银行卡的收益以及银行卡交易金额和增长速度等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定价,才可能有效地解决银商纠纷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程贵孙,孙武军.银行卡产业运作机制及其产业规制问题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6(1).

2、田华,安玉兴,白云飞.银行卡产业的交换费理论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北洋时期;银行合并联合;挤兑风潮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3)01-0081-08

一、引言

近代银行产生于15世纪,但其引入中国的时间却并不长。1846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首次提到英国银行。之后,国人纷纷介绍西方现代银行理论,如洪仁玕、郑观应、容闳等。1897年,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铁路督办盛宣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其用人办事,悉以汇丰为准”。可见,自新式银行扎根中国大地始,西方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就影响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19世纪中叶,英国银行合并联合的浪潮,不仅席卷了欧美各国,同样也冲击着近代中国的银行界。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银行界对合并联合理论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议,此次争议持续数年之久,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对于探索新的银行发展模式、规避金融风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学界对此专题的研究略显薄弱,程霖教授在《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一书中概述了于树德等人的观点,但限于论著主旨及篇幅,未提及欧美银行合并联合浪潮与此次争议的关系,对于此次争议的过程及对中国银行界的影响,作者也是一笔带过。旭教授在《近代中国银行联合兼并活动探析》一文中,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官办、商办银行的联合兼并活动,认为行业竞争、政府非理性和政局动荡是其主要成因,全文却并未探讨欧美及中国银行界关于合并联合的争议。何一鸣等《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修正》一文也未提及此次争议活动。因此,笔者欲就此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银行合并联合主张产生的背景

1914年8月,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德、美等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此时正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羁绊,奋发图强的大好时机。但热衷予做皇帝的袁世凯,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大举借债、耗尽国库,甚至还挪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发行准备金,进而不断引起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在1913年4月国会通过了《中国银行则例》,《则例》规定:“中国银行系国家中央银行”,额定资本6000万元(“元”,指“银元”,下文同),主要业务为国库、承汇公款、发行钞票等。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1914年国会修改章程,改股本为1000万元,并规定为国家银行,继续经理轮船、铁路、邮政、电讯“四政”的收支,同时承担发行钞票,分理国家金库,国内外汇兑等业务。既然中交两行为国家银行,当然免不了受政府行政命令的支配。据统计,1913年底中国银行发行额仅502万元,交通银行1914年底也只有893万元。但到了1915年底,中、交两行的发行额分别增至3844万元和3729万元。此时,中国银行为政府垫款1204万元,交通银行垫款4750万元,尤其是交通银行,其垫款额占其全部放款的94%,占全部存款的72%,此举为1916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挤兑风潮埋下了祸根。

到了1916年初,社会上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纸币的信心已开始动摇。3、4月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现金库存枯竭的消息传到民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交通银行,和广东、浙江等地的中国银行,纷纷出现挤兑。4月8日、11日,政府两次密电各地中交两行,将现银运京集中,由于交通阻塞及各分行的抵制,未能如愿。5月11日晚,政府下令封存北京中交两行现金71万两。12日,政府公布停兑令,宣布“自奉令之日起”,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纸币,“一律不准兑现、付现”,所有库存现款“一律封存”,“各省地方,应由各将军、都统、巡按使……严行弹压、禁止滋扰”。

停兑令颁布后,北京市场顿起恐慌,中交两行的纸币跌至六折。粮、盐、油、炭、日用品及洋货奢侈品价提高三四成,米价比原价增加了百分之五,金价每两50元增至80元,当铺则止当侯赎,商号则停止贸易,生意萧条,市况惨淡,最终酿成震撼全国的1916年“京钞风潮”。中国银行北京、天津、济南、热河、广东等分行,有些迫于政治压力(如京津),有些则是现金早被抽空(如济粤),不得不停兑,但上海、江苏、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河南等分行则继续兑现,维护了中国银行的信誉。而作为袁世凯政府“内库”的交通银行,迫于政治压力和现金短缺,不得不遵令“停兑保交行”。此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停兑,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起了各地官民的强烈反对。后北洋政府时断时续地加以整理,直至五年后的1921年,“京钞”问题才得以解决。可见,此次中交“京钞”风潮影响之深远。

1921年11月12日,恰逢华盛顿会议召开之际,天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又发生挤兑风潮。日,北京的中交两行也随之发生挤兑。此次挤兑的起因,有三种说法:金融界人士投机行为说;新下野某系政客造谣说;某国阴谋造谣说。11月6日,中交两行挤兑规模扩大,“人山人海,拥挤异常”。18日,北京中行挤兑者有4000余人,交行有2000余人。与此同时,汉口、上海等地也发生了挤兑风潮。14日,汉口海关向中交两行提取存款20万两,改存汇丰银行。15日,汉口外商银行拒收中交两行钞票,汉口中交两行挤兑风潮由此扩大。16日,汉口“钱市陡落,商场尤为恐慌,京津鲁豫各帮均停止运货,一切交易亦盖形停止”,“以致金融界异常枯竭”。可见,此次挤兑风潮的规模绝不亚于1916年的“京钞风潮”。

挤兑风潮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上至北洋政府,下至普通商民,都卷入到扑灭谣言、拯救中交两行的金融大战中。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中交两行的领导层,如素有中行“三驾马车”之称的王克敏(董事长)、冯耿光(总裁)、张嘉璈(副总裁),交行曹汝霖(总理)、任振采(协理)等人,立即拜见政府总理靳云鹏、大总统徐世昌,积极争取“政府救援”。其次,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银钱两公会及各地商联会都积极辟谣,如上海全国商联会电请“全国朝野人士将外国银行存款,一律提出,以资抵制”,此电一出,北京商民“群向汇丰银行提款”,导致汇丰资金紧张,不得不急电天津分行汇现洋接济。旧再次,社会名人及报刊也纷纷辟谣,如“舆论领袖”梁启超、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寅初、顾盂余等人也发表演说,《申报》、《大公报》、《时报》、《新闻报》、《民国日报》、《中华日报》、《时事新报》等也纷纷辟谣,呼吁商民勿信谣言,不要挤兑。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终于度过此劫,但1916年和1921年的两次挤兑风潮,尤其是1921年的挤兑风潮,强力震撼了中国的金融界。挤兑风潮过后,中交两行一方面着力摆脱政府控制,不断扩充商股,尤其是中国银行,1923年借北洋政府财政吃紧之际,将官股500万元撤出,只象征性保留了5万元,此时商股计1976万元,占股本总额的比例为99.75%;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界人士将视野转向欧美,宣传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理论,引入新的银行发展模式,借此规避不断高涨的金融风潮。

三、银行合并联合思想的提出及其争议

1916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京钞风潮”后,部分银行界人士即将目光投向欧美,此时欧美各国正处于银行合并联合的高潮。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对尚未完全摆脱“京钞风潮”影响的中国银行界,无疑产生了极大的诱惑,部分银行学界人士,如于树德、徐沧水、郑维钧、羲农、士浩、姚仲拔、远钦等人,他们针对当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积极提倡银行合并联合理论,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中交“京钞风潮”时期(1916年5月至1921年初),于树德等人著文宣传欧美银行合并联合之理论,与反对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议。

1919年12月,于树德在《银行周报》上发表《银行合并与联合》一文,该文开篇就指出:“我国所以有今日之贫弱者,因经济不能自给独立也;经济不能自给独立,因产业不发达也;产业不发达,因无充足供给之资金也;无充足供给之资金,因无巨大之金融机关也;而所以无此机关者,则以无完备进步之组织故也”。中国的银行缺点很多,如资本微小,信用薄弱,经营方法笨拙,从而“不能吸收社会各级之死藏金”,“不能以巨额资本供给我产业界”,要改变这些弱点,亟宜实行银行合并与联合。

他认为,所谓合并是指数个或数十个银行、银号合并为一个银行,总行另立,而以合并之银行为分行,或以合并银行中资力最强的银行为总行,其余各行为分行。联合是指数个或数十个银行、银号“相约为共同行动之结合也”。联合之后,各银行仍各自独立,对于“联合之契约上,负共同行动之责任”。如共同投资,“各银行银号平均分摊出资”,“共同享受其利益”。如此,“自可集巨额之资金,而供给振兴大事业”,各银行银号亦“可享分立时代不可享有之利益,而产业界亦可赖此振兴,国民经济亦可赖此活动也。”总之,无论是合并还是联合,“皆集多数小资本而为大资本,集多数小信用而为大信用,集多数小势力而为大势力”,然而“银行之合并较联合,其基础尤为坚固,其利益亦较优渥。”

于树德还指出,合并是欧美银行业发展之大势,英、法、德、日等国皆实行银行之合并,“所谓银行合并热者是也”。“自今日以后,不但国内的合并联合盛行,而国际的合并联合亦渐渐发生,如各国银行界联合为一银行团,合力对我国投资……是其最著者也”,“英美烟草公司及美俄之煤油联合等,皆国际之联合也。”并指出,欧美银行合并“在于发展经济势力于海外”,而中国各银行合并乃是大势所趋。

于树德等人所倡导的银行合并联合主张,遭到了中国部分银行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双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恐再不能以其分立时代援助工商业者援助工商业”;支持者认为,“倡银行合并者,皆知国家大义及社会公益”,银行从自身利益计,“只要获利,则无有不贷出者”;(2)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资金有独占倾向,妨害自由竞争;支持者认为,“旧者合并,新者增设”,“大小银行互有维系,各竟其利,以利社会,是资金无独占之虞”;(3)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其拥有大笔资金和存款“恐其误用”;支持者认为,银行资金愈大,“其运用之途愈多,则损益愈易调和”;(4)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会“减杀资金之流通力”;支持者认为,各地金融缓急各异,银行合并后可遍设分行,“收缓急流通相济之妙用”;(5)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其放款“专营巨额”,工商业者“不敢望其救济”;支持者认为,银行放款“以抵押借款或贴现为原则,果合条件,则一切宜贷与之”。

总之,支持者认为“银行合并之于我国,有百利而无一弊”。对于社会公众,既可“安心储蓄于银行而生利息”,亦可以“吸收之资金,转贷于工商业者,发达助长我国之产业界”。对银行而言,合并后不但利益不失,亦“更得享有素不能希冀之奇利”。且需要品自足,才能“排斥日货于永久”。

2.第二个阶段,中交第二次挤兑风潮时期(1921年11月至1922年初),徐沧水、郑维钧、羲农、士浩、姚仲拔、远钦等人,著文探讨了银行组织的集中与扩张问题,将银行合并联合理论与近代中国国情相结合,反对银行合并联合的声浪渐减。

1921年11月,距“京钞”问题平息不到一年,中交两行又爆发了第二次挤兑风潮,此次挤兑风潮因谣言而起——上海英文《字林西报》蓄意制造“北京中交两行停闭”谣言,停兑风潮发生后半个月,中国银行于12月1日恢复兑现,交通银行向东三省官银号和奉天兴业银行借款400万元,于1922年1月恢复兑现。与此同时,上海又发生了继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后,规模更为宏大的“信交风潮”。

1920年7月1日,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开业,是年年底盈利达50万元。在巨利的诱惑下,截至1921年11月底,上海开设的交易所达到112家,以经营信托业为主的信托公司也达到12家。据估计,这100多家交易所共有资金2亿元,而实收资本额不过5000万元。12月,因经济不景气,市场上银根紧张,银钱业收缩信用,投资者借贷无门,交易所、信托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纷纷宣告倒闭。经此风潮,幸存者仅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等6家,信托公司也只残存2家,因此次风潮大受打击的是交易所和信托公司,故被称为“信交风潮”,1921年被称为中国商业上“最为痛心的一年”。

1921年中交第二次挤兑风潮和“信交风潮”,给中国金融界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但也促使部分银行人士从制度层面去思考和探讨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想再次引起银行家们的关注。

1921年1月,徐沧水著有《银行组织上集中与扩张》一文,他认为“近世各国银行,即因经济社会之进步,几无不努力于增加资本,合并其他之小银行,遍设分行于各地。同时,复与其他之大银行,结营业上之关系契约”,即银行组织上之集中与扩张,“以期适应时代之要求,俾得在经济界占有势力范围也。”该文还详细介绍了欧美各国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英国银行合并联合始于19世纪中叶,1880-1890年达到全盛。“1890年以前,为有力之银行与中小银行相合并者居多”,1890年后尤其是一战期间,“联合之趋势,尤为显明”。股份银行行数“虽说骤减但资本及公积金,则较有增加,至于存款增加率颇为迅速。而尤以欧战以还,增加最猛,即1917年实达136,529万镑之巨。”英国银行合并联合之结果,使得“伦敦著名之十一大银行,则联合而为五行,此五大银行之存款总额,计为115,000余万镑”,“英国全国存款之八成,实为五大银行所占有也。”德国银行合并联合始于1897年,“其合并总额,较诸英国,尚觉逊色耳”。但德国银行业“有渐次集中于伯林之趋势,论资本及势力则有渐次集中于大银行之趋势也。”一战期间及其战后几年,法美等国亦出现银行合并联合高潮,但法国大银行“在全国要地,遍设分行,与同地固有之小银行立于竞争地位,以期渐次压迫而驱逐之势也”;至于“地方较大之银行对小银行,亦采赎买政策”。美国银行多“采用联合形式,不过多仍维持其独立精神”。

1921年11月,郑维钧就小银行联合组织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银行之经营事业,首推信用,信用未固,则事业上固难有发展”,“资力雄厚之银行,势力日趋扩大,小银行终难免于天然淘汰”,因而主张小银行应建立联合组织。所谓联合组织者,即集合多数银行而为一个银行之谓,即“聚集多数银行之资力,而同谋发展其经济实力也”。陶m他以汇兑为例,阐述建立联合组织的必要性。资本较厚银行既可遍设分行,亦可“与他银行订立契约以为”。而资本薄弱银行,遍设分行“非力所能及也”,其他银行因“嫌我根基之未固,而不屑与我往来”。银行不论规模大小,事业巨细,“必赖他银行之援助,相互为用,而各谋其发展”。对于建立联合组织目的,郑维均认为有三点,即“集小资本而为大资本,集小信用而为大信用”;“业务藉之以发展,经济赖之以活动”;“营业稳当,利益亦得以增加”。至于联合方式,郑维均提出“联合各地薄弱之银行,结成一团体”;“公推一总行,统理一切”;“联合各银行间,订明条约,互相遵守”;“各银行虽各自分立,可相约为共同之行动”;“有亏分担,有利均沾”等五项内容。总之,通过银行联合,“事易举”,“利易得”,而无“颠蹶之虑”。

同年11月底,羲农就北洋时期小银行滥设的状况提出疑虑,“小银行之增多,绝非金融界之幸福”,“多数小银行果有变动,则其影响之波及,又非吾人所忍言矣。”因而,他积极主张银行合并,并列举银行合并的四大好处:预防恐慌或以适当措施减轻其损害;统一调节金融,增大资金之效用;集多数有为之人才;便利商工之顾客。

1922年9月至12月,《银行周报》连续十期刊登士浩《银行集中之研究》一文,该文对欧美银行集中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并将英法两国与德国的银行制度作了对比,指出:英法偏重分行制,而德国则偏重协同联合制。该文认为,英国偏重分行制动机在于“银行业惯以丰厚之资本,牢守其所谓规则的业务,以行短期贷放,为顾客之忠实决算所。”而“法国银行制为兼营的”,其业务在消极方面“为存款之收受”;在积极方面“为票据贴现”。营业上“盖无巨资,而对于各地之顾客,则当谋存放上之便利。”德国偏重于协同联合制原因在于“参与者并未失其独立之地位,又能举大经营之效,深合德人之性情也。”

总之,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虽历经波折,但最终却得到中国银行界的广泛认同,有关学者纷纷撰文阐述银行合并联合的重要性,并与欧美各国的银行制度作了详细对比,这对于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以及指导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如前文所述,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最早产生于欧美,但其传人中国的时间比西方晚了近半个世纪,且这一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1.迫切性。在北洋时期,受行业竞争、政府非理性和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近代中国银行业举步维艰,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新设银行不断,但倒闭、停业的银行不在少数。据资料整理,1916-1920年,华资银行新设8l家,倒闭3l家,停业率38.3%。这一阶段,官办或官商合办银行倒闭、停业的最多,仅江西、湖南两省就倒闭了8家。1921-1925年,华资银行新设124家,倒闭69家,停业率占一半以上,达到55.6%,尤其是商办银行,五年间共倒闭61家之多。新设银行的倒闭,与银行资金运用的财政寄生性、投资性和不平衡性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近代中国银行远离工商产业,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2)新设银行虽多,但资本额不大,以中小型银行为主。据有关资料整理,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小型银行,1915年实存35家,占同期实存银行家数的66.1%;1925年实存94家,占实存银行家数的59,5%;实收资本额,1915年占总资本额的15.7%,1925年降为14%。实收资本在50万至200万元的中型银行,1915年实存15家,占26.3%;1925年实存48家,占30.4%;实收资本,从1915年的34.1%降为31.4%。上述中小型银行合计,家数所占的比重1915年时达到94.4%,1925年占89.9%;实收资本所占的比重,1915年为49.8%,1925年为45.4%。相反,实收资本在200万元以上的大型银行,1915年只有3家,仅占总家数的5.6%,1925年增至16家,占10.1%;但实收资本额,1915年占总资本的50.1%,1925年占54.6%。

可见,近代中国银行资本薄弱,其社会信誉很不牢固,一遇挤兑风潮,停业、倒闭者比比皆是。因此,厚积资本、提高信誉,成为银行家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自救性。“中央银行”一词有两重含义:作为银行名称,是指由政府设立并赋予法律地位的国家银行;作为银行制度,是指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最高、统筹全局的特殊金融机构。其职能一般有三种,即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是指国库,这是国家银行必不可少的一项特权。清末国库由中国通商、户部(大清)、交通三家银行,北洋时期由中国、交通银行分任。但北洋时期税收大宗——关税、盐税,都作为外债抵押担保,财政大权实际由汇丰等外国银行掌控。因此,时人认为“汇丰银行在华之主要业务,实以组织银团,俾贷款与中国政府,为其主要目的……中交两银行,徒有国家银行之名,而实际上之汇丰银行,实属于中国国家之金库。”当然,汇丰银行不可能成为北洋政府的金库,但却控制了政府的财政命脉。

发行的银行,是指央行具有独占发行钞票之特权,这也是央行的重要标志。早年上海流通的纸币多由外国银行发行。晚清,钱铺、帐局、票号等已签发银两票和制钱票。北洋时期,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作为国家银行拥有纸币发行权,不少商业银行和省地方银行也拥有纸币发行权。

银行的银行,是指央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集中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成为最终清算中心。但在20世纪20年代前,银行界没有独立的清算机构,同业收付款项,划头(可取现)委托外商银行办理,汇划(可转账,不可取现)则委托钱庄办理,甚至作为国家银行的中交两行也不例外。

作为国家银行的中交两行于1916年、1921年两次出现挤兑风潮,迫使银行界实行合并联合,以寻求银行资本的安全性。因此,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提出,又是一种规避金融风险的自救行为。

3.民族感。从本质上说,银行合并与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银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与民族感无关。但在近代中国,银行界提出合并联合的主张却与抵制外来金融入侵,发展民族金融业密切相关,这也是近代中国最为显著的特征。正如于树德所言,外国银行“一、扰乱我币制也……各国银行均在我国发行巨额之钞票,其流通力,远驾于我国中央银行之上”;“二、共同投资也……组织银行团相约共同投资,利益均分,以免单独投资竞争之弊,而可对我政府任意提出严酷的要求”;“三、划分经济的势力范围……某国银行所在之地,尽力扩充其势力,以便本国之殖民伺机而发,实具侵略之野心。”银行合并联合后,不仅可以“抵制外货之输入”,亦可“防遏外资之侵入”,“护我国权,维我民命”。

由上文可知,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因此,它不免又具有历史局限性。(1)银行界过多注重理论宣传,忽视社会实践。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很多银行界人士积极响应,纷纷撰文介绍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但鲜有人予以尝试。金城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田少瀛在此舆论的影响下,提出了建立中国联合银行的建议,但最终也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2)银行界在宣传合并联合主张时,又过于笼统,未对银行合并后产权重组及联合后银行的管理等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银行金融资产的重组与整合,涉及到人事、股权等,在中国尚无成功的范例可循,且涉及各方利益。对此,银行界未提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而只是一味地强调合并联合是欧美银行发展的趋势。因此,这一宣传虽在银行界形成共鸣,但缺少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完备的理论体系作指导。

五、结语

虽然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欧美这一银行理论在传人中国后,毕竟结合了近代中国的国情,对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当代中国银行资本的流向也有借鉴意义。

1.从理论上说,它推动了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为近代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处在夹缝中的私营银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近代中国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外资银行、钱庄的挤压,应对挤兑风潮、规避金融风险、维护银行资本的安全性,成为银行家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北洋时期,政局动荡、金融体系不完备,具有国家银行之称的中交两行未能担负起央行的职能,大多数新设银行资本薄弱、信誉不佳,根本无法独立抵御频繁的挤兑风潮。因此,合并联合即成为近代中国银行业,尤其是私营银行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从实践来看,它不仅促进近代中国银行的兼并活动,也推动其业务联营,银行界甚至还出现了实体性的联营机构,如“四行准备库”、“四行储蓄会”等。受银行合并联合思潮的影响,近代中国银行业出现了两种合并联合的方式:一种是兼并,即合并,如川康职业、重庆平民、四川商业银行合并为川康平民商业银行,广东实业、丝业银行合并为广东省银行等。另一种则是联营,即联合,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业务联营,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联合其他银行组建借款银团,帮助和新建了一批新式银行;另一类是组建银行集团,如南三行和北四行。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金融中介理论 银行理财 研究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经过几年的短暂发展,如今理财产品规模已突破数万亿元,成为国内理财市场中的主导力量。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异军突起,市场上有正面的声音,也有负面的议论,争议较多。主要原因是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产生、功能以及发展路径没有在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下分析和探讨。为此,本文结合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最新发展,从这一视角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剖析,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银行脱媒、金融效率间的关系,以求揭开这个“异物”之谜。

一、新金融中介理论:交易成本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为研究金融中介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并促进了新金融中介理论的形成。Benston George(1976)和Fama(1980)认为,由于金融资产交易技术中的不可分性和非凸性,阿罗一德布鲁范式中理想的无摩擦完全信息金融市场已不再存在,因而就需要金融中介参与金融交易,并指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思路,开创了新金融中介理论。新金融中介理论中的模型对于成本的设定比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更加具体化和多样化,目前人们至少已经认识和证明的金融交易成本有货币交易成本(monetary trading cost)、信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参与成本(participation cost)、风险管理成本(risk management cost)、监控成本(monitoring cost)、有限理性成本(irrational cost)等。按照科斯的企业理论,金融中介机构可以使这些交易成本要素内在化,即通过设立金融中介机构节省这些交易成本,但这样也会同时带来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成本。从理上讲,企业的这两个成本要满足以下关系:

企业对交易成本的节省≥企业组织成本

由于金融中介机构是企业的一种类型,同样须满足上述公式,即R(交易成本收益)≥C(组织成本)。其中,交易成本收益一方面来自交易成本的降低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根据新金融中介“补充理论”(amended theory),也可以是来自于金融中介机构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提供金融资产服务等减少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有限理性成本,为人们实现“价值增添”而获得的增值收益,比如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通过为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带来的管理费收入。因此,金融中介机构的交易成本模型可以表示为

Rt+Rv≥C

其中,Rt代表金融中介机构降低交易费用的收益,Rv代表金融中介机构增添价值的收益,C代表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成本。金融中介机构交易成本模型揭示了一个道理:商业银行在面临银行脱媒挑战导致Rt递减时,可以通过新业务提高Rv,使之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另一动力源泉。

二、理财产品:交易成本模型下的银行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当前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脱媒(disinter-mediation)挑战:一方面传统存款资金来源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客户的资金需求渠道发生改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银行存款正以每年平均40%的增速流向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在以每年平均26%以上的增速替代银行贷款。这种挑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受到冲击,削弱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的地位和作用,可能导致“银行成为21世纪的恐龙”。

从金融中介机构成本模型的角度理解这种挑战就是模型中的Rt不断缩小,有可能支持不了银行的组织成本C。因此,要维持成本模型成立,银行可以选择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优化组织结构,降低组织成本;二是增加增值收益Rv。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正是商业银行沿着第二条路径创新的结果。过去10年间,我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深化的引导下,金融市场发生了广泛的创新,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债权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展。但分工深化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的信息成本上升。因此,金融市场的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反而,个人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金融中介。只不过在此过程中,传统中介功能的重要性下降了,而新型金融中介功能(价值增值)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全面参与”金融市场的参与成本太高:一方面,如果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既要承担了解或者学习某一种金融工具所发生的固定成本,还要承担对所投资的金融工具进行经常性(平时)监控所需要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人们的时间价值不断上升,直接参与的时间成本也比以往大大提高(秦国楼,2002)。比如说,处在分工上游的专业,其从业人员的时间价值(时间成本)越高。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职业收入和地位越高的人,其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机会成本越高,时间价值也越高,越不可能直接参与股票等证券市场。因此,这正是股票市场中活跃大量普通股民的原因。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的大部分资产将投资在更为安全的由银行提供的间接金融工具如银行理财产品上,这也是近五年来银行理财发展规模呈几何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商业银行通过理财等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对因为金融市场发展而上升的参与成本、有限理性成本等持续“回应”,给客户增添了“价值”,同时给自身带来了“交易费用收益”,并推动商业银行从传统中介向现代中介发展和延伸。

事实上,根据Scholtens和Wensveen(2000)的金融中介“补充理论”(amen-ded theory),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造的理财产品,通过专业化知识投资金融市场,并利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为客户(包括储蓄者和投资者)增加价值,从而获得增值收益,属于价值增添型金融产品,这种产品的增添价值功能实际上是专业化报酬递增的体现。凭借专业化人才、先进技术和严密组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等。由于普通的企业不具备金融专业技术和知识的优势,为人们提供金融市场增值服务活动几乎没有,也不可能取得业务许可。因此,普通企业的增值收益接近于零。随着我国社会分工深化和交换效率的提高,人们的时间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其他分工中获得财富的人们从经济理性上将不会选择直接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所以,社会越发达,分工越深化,专业壁垒越高,时间价值越高,参与成本越高,从事金融市场交易的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提供价值增值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越发达。因此,随着商业银行对资产服务业务的重视、专业优势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增加价值”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预计理财等增值收益型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地位也随之逐步提高。

此外,从上面文字中也引出了银行理财另外一个特殊功能,即可以有效地提高金融效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制度变迁)以及分工和技术因素变化,专业化壁垒越来越高,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有限理性成本在上升,这样阻碍了金融市场上储蓄向投资转化,金融效率面临下降。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如专业技术、专业人才、庞大客户群体、商誉等),通过提供一系列理财产品可以减少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有限理性成本,为人们实现“价值增添”而获得增值收益(Rv)的同时,间接地参与了储蓄转化投资的过程,有利于加快储蓄转化投资,提升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三、交易成本模型下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政策建议

在从传统中介向现代金融中介转变的过程中,或者在增强现代金融中介功能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向金融资产服务行业转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成为转型的有效尝试,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还没有自成体系,业务开展断断续续,甚至成为营销传统中介业务的附属业务,大多数银行机构里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理财业务中介部门。由于金融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交易要由金融中介机构完成,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将通过实现金融产品的规模效应推动自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此意义上讲,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须成立专门的理财业务管理部门,推动理财业务发展。按照金融中介机构的交易成本模型,当银行理财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的“交易费用收益”满足金融中介机构成本模型R≥C时,相关专业化部门才能成立,否则即使“移植”或“引进”新部门也只是形式而已,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节省相关交易费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因此,从模型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不仅要增加理财产品发行量扩大R,而且要降低理财业务的发展成本C。对于扩大理财产品规模各家银行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主要讨论组织成本C。组织成本既包括内部组织成本,还包括外部组织成本。由于银行内部组织成本差异较大,这里主要讨论外部组织成本,即由于外部法律、监管等政策给理财业务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 银行理财业务立法滞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在金融市场分割、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和监管的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缺少明确的法律地位及适用法律要求,机构准入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和准入标准。在分业监管体系下银行理财业务要实现代客理财资金的多市场运作,必须通过银信合作等方式实现,无法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和取得交易费用收益的经济效应。

2 交易开户困难。由于商业银行理财的市场主体地位缺少法律基础,交易开户困难已成为目前理财业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银行理财在银行间市场只能开设丙类账户,债券交易只能通过传真数据进行,不能通过客户端(电脑)查询债券账户余额、交易记录等信息;不能直接在股票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户、交易(目前只能委托信托公司平台交易),在黄金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商品交易所及境外各交易所开户交易也存在不确定性。在这些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开户及交易障碍制约下,目前只能委托信托平台交易方式间接投资,既加大了操作风险、抬高了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专业化团队的建设和培养。

外部制度的约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中介机构的组织成本突然变得无穷大,不利于满足人们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而且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专业中介机构的形成。因此,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立法,设置理财资格准入门槛,赋予银行理财资金在股权投资、银行间市场开户等方面平等的法律地位成为业务发展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旺、钟正生:《中国金融脱媒度量及国际比较》,载《当代经济科学》,2010(3):26-37页。

[2]王红强、程晓云:《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机遇》,载《经济论坛》,2011(8):122-124页。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银联 电子支付 委托 最优合约模型 激励约束

一、概述

1、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模式分析

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Pay)是中国银联控股的银行卡专业化服务公司,拥有面向全国的统一支付平台,主要从事以互联网等新兴渠道为基础的网上支付、企业B2B账户支付、电话支付、网上跨行转账、网上基金交易、企业公对私资金代付、自助终端支付等银行卡网上支付及增值业务,是中国银联旗下的网络方面军,拥有中国银联的统一支付网关,其专业产品OneLinkPay解决了网上银行卡的支付问题。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的流程

由上图可知,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方面。

(1)消费者浏览商户网站,选购商品,进入收银台。

(2)网上商户根据购物车内容,生成付款单,并调用ChinaPay支付网关商户端接口插件对付款单进行数字签名。

(3)网上商户将付款单和商户对该付款单的数字签名一起交消费者确认。

(4)一旦消费者确认支付,则该付款单和商户对该付款单的数字签名将自动转发至ChinaPay支付网关。

(5)支付网关验证该付款单的商户身份及数据一致性,生成支付页面显示给消费者,同时在消费者浏览器与支付网关之间建立SSL连接。

(6)消费者填写银行卡卡号、密码和有效期(适合信用卡),通过支付页面将支付信息加密后提交支付网关。

(7)支付网关验证交易数据后,按照银行卡交换中心的要求组装消费交易,并通过硬件加密机加密后提交银行卡网络中心。

(8)银行卡交换中心根据支付银行卡信息将交易请求路由到消费者发卡银行,银行系统进行交易处理后将交易结果返回到银行卡交换中心。

(9)银行卡交换中心将支付结果回传到ChinaPay支付网关。

(10)支付网关验证交易应答,并进行数字签名后,发送给商户,同时向消费者显示支付结果。

(11)商户接收交易应答报文,并根据交易状态码进行后续处理。

2、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参与主体的两层委托关系简析

通过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平台流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基于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平台的研究参与主体有:买方、卖方、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

对于各商业银行而言,在接受买卖方跨行电子支付业务后,往往要委托中国银联来完成电子支付业务。这样在电子支付服务的运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两层委托关系。第一层委托关系,即买卖客户(委托方)和各商业银行(方);第二层委托关系,即各商业银行(委托方)和中国银联(方),如图2所示。

图2 参与主体的两层委托关系图

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模式包括一种组织之间的两层委托关系,主要靠相互之间的信任。这种模式下的委托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参与主体成员之间是一种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存关系。由于客户、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其关于合约的谈判过程是一个博弈过程,一方面要保持个体理性,达到个体收益最优;另一方面要体现出集体理性,反映出集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各参与者之间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2)信息是完全和信息对称并存。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是由买卖方财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银行系统等深度融合形成的电子支付模式,它能迅速准确地监控和追踪电子支付的各个交易环节。因此,在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环境下,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参与主体之间的行为是公开透明的,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公平竞争的情况。

(3)存在多阶段的重复博弈。在第一层委托关系中,各合作伙伴强调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商业银行的短期行为必然为自己带来信誉损失,长期的利益远远大于短期的收益。在第二层委托关系中,各商业银行与中国银联进行博弈。如果中国银联采取短期利己行为,各商业银行必然会采取其他方式来进行电子支付业务,例如建立各自的网银支付网关进行电子支付。

本文根据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模式的特点,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模型研究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模式下,买卖方客户、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的两层委托关系。

二、买卖客户方和各商业银行的委托关系

1、模型基本假设

买方卖方客户是委托人,各商业银行为人,且有多个人。在多人的环境中,一般会存在着人之间的竞争。客户可以对比不同人的服务质量来选择银行,这会在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是客户的激励成本下降,二是作为商业银行会选择较大的努力程度。

三、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的委托关系

1、基本模型假设

2、最优合约模型

中国银联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支持跨行电子支付服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设计合约来激励人。中国银联根据委托人设计的合约再进行选择,这是一个两阶段的动态博弈。人选择最大化自己的确定性等价收入,其激励约束( IC)意味着a= k?茁r/b。商业银行的问题是选择(?琢,?茁)解下列最优化: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模式下,买卖方客户、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的两层委托关系的特点,通过建立合适的委托模型来分析各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理清中国银联模式中主要参与者的矛盾利益博弈关系;通过设计最优合约模型为各方参与者提供适当的委托合约机制。为当今电子支付资源的统筹、参与者业务活动的协同以及整个电子支付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借鉴。在第一层委托关系中,客户要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各商业银行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在第二层委托关系中,各商业银行要与中国银联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时沟通和协商,以求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 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银联电子支付平台方案省略/newportal/net/pay_online_flow.jsp[DB/OL].2008-08-05.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 彭本红、王龙锋、孙绍荣: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的两层次委托模型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5).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6篇

Keywords:netbank;microfoundation;competitionstrategy

摘要:互联网和银行业的结合成就了现在的网上银行,这一新银行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必有其原因。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从网上银行业存在的原因入手,结合微观基础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偏好理论、市场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性,进而分析网上银行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发展多样化,传播功能等,根据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战略的角度探讨网上银行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网上银行;微观基础;竞争战略

一、网上银行简介

网上银行就是“网络+银行”吗?

(一)定义和历史

确切地说,网上银行应该是“网络+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网络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有线网络转变到的“三网合一”,提供“3A式”服务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而银行的业务发展主要借鉴西方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国库券外还出现了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与货币市场工具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基金证券等金融市场工具。

回顾国内的网上银行发展历史,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2000年中国银行上网开展业务,2001年工商银行大刀阔斧开拓网上市场,2002年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自己的网站。自此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被“一网打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量达40万,远远超过了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

(二)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2000至2002年期间,理论界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也曾作过许多的分析研究,大部分来自于对国外网上银行的分析以及借鉴。笔者将前期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类:

1.实证类型

此类多来自于银行内部、各大知名咨询公司和网站的分析报告和年报,其中主要包括各类指标,如使用人数、使用频率、最频繁使用的网上银行业务、用户满意度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预测。

2.经验类型

这一类在网上银行的现有研究报告中占去很大一部分比重,主要是借鉴国际上知名的网上银行的经验看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态势。这类分析报告主要从国内网上银行的不足入手,根据国外的成功案例给出的一些启示,谈论国内应该改进的不足之处。

3.功能类型

这一类型主要抓住了银行管理的一些具体细节,例如交易费用理论、金融效率、风险管理等。上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网上银行和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理论结合起来,这样的视角显得更为专业。

4.用户类型

此类文献的作者具有如下特征:一、对管理和计算机技术颇有研究;二、这类人士还是网上银行的用户;三、对生活归档:金融证券论文推荐度:收藏本文日期:2006-2-269:28:00也谈我国网上银行字体大小:小大也谈我国网上银行

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故善于发现问题。这类文献比较通俗,但是很有价值。

5.技术类型

此类文献专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单纯的技术不同,这类文献偏重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例如后台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等概念的挖掘。从计算机公司的角度出发为银行业提供全面解决方面,因此这类文献多来自于如IBM、HP等企业。

(三)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的出发点始于两个问题:一、网上银行的立足点;二、网上银行的存在方式和目的。由这两个基本的问题引出的关于现存网上银行的问题和经营对策。

这两个问题在理论界一直试图给出答案,只是角度的不同。本文从经济基础来看待存在的原因,同时从网上银行的行为特征来看存在方式和目的。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本文走的是“功能类型”路线。

二、网上银行扎根在何处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偏好理论和市场理论出发。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一般都在营业网点进行,这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一是距离的问题,二是时间,三是交易成本。

一般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如果将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预算约束所决定的商品的效用理论应用到劳动力要素市场,我们便得出了一个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随着工资的上升,人们对于闲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只要时间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人们宁愿用货币去换取自由的可支配时间。如果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不能跟上这个趋势,那对于传统银行业将会是一个冲击。

这里的结论再简单不过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可支配时间,人们会将传统银行业的不便作为一项生活中的负担。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将从适应性转向理性消费。

从市场理论来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市场是也就是使交换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市场,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欢迎垄断竞争市场,这样的市场能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证券公司(如集合理财)、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金融功能的完善与强化,中国的商业银行将会成为竞争性行业中的竞争性企业。

此外,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也会降低市场的效率,这在金融业也是同样的情况。依赖于信息不对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只是短期的行为,市场因此变得没有效率,就像“次品市场”的例子,结果使得高效的厂商和客户退出市场。需要改善这样的一个情况,就需要有信息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样的机制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酿成的风险,同时也能培育出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这样的一个机制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技术和银行这两项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走到一起并不是偶然。

信息不对称不仅包括银行对客户的,还包括客户对银行的,以银行的贷款业务为例,银行依赖什么来进行个放贷业务呢,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据专家测算分析和保守的判断,中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至20%。其中信用体系建立的首要难题就是信用信息从哪里来。银行业也希望通过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尝试来降低这方面风险。

结果各大银行之间个体理性的博弈结果使得最终大家都会拥有网上业务,所以正如我们看到的,四大商业银行在短短两、三年内纷纷落网。

二、网上银行现状分析

(一)从成本特点看网上银行

从网上银行的自身出发,采用微观经济学中对厂商的分析方法,由于网上银行的投入主要是固定成本,那么随着提供服务的客户人数增多,单位成本应该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成本较低,据估算,一笔网络交易的成本是0.01元,因此从国外网上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就要明显高于一般实体银行。在银行考虑是否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根据成本和业务定价(网上银行已有收费的趋势),估算出自己的盈亏平衡点,这个点可以是稳定的客户数量,也可以是每天的交易量。

(二)从发展趋势看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既称作银行,那它和商业银行一样,首先应该是利益驱动的,在国内网上银行的形式是以实体银行为支撑的。通过网上业务,银行可以有效整合自己的资源,从整体上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稳定现有的客户。另外由于网上银行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同时还能发掘新的客户。从这几点看,网上银行符合银行的内部需求。但是由于这类数据隐含体现在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因此很难找出营业费用减少了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在此只能做一个定性的分析。

现在我们从下面三幅图可以看一下网上银行的利润前景。

通过经济学原理中的外部经济性来分析,网上银行功能的成熟与完善会拉动社会其他的产业的进一步网络化,成为互补产品,形成范围经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将会使得行业的单位成本呈进一步下降趋势。这个发展态势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是非常关键的。

(三)网络功能分析

根据网络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网上银行本身除了盈利能力以外,还有一个信息传播的功能。就现在已有的传播功能分析,网上银行可以分为网上教育和信息,除此以外有些银行还开出网上论坛,以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加强营销的力度。

但对于银行来说,网上银行的重要作用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播功能这种功能一般的网站都具有,但是在大浪淘沙之后,又有几家剩下来了呢。网上银行真正的核心是要透过精美的页面,基本的交易系统,直达它的数据平台,也就是现在颇为流行的CRM平台。

四、问题的突现

总结前面对微观基础、成本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传播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到网上银行的问题有其特殊性。

(一)关系生存的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不是指银行方面的,这里特指客户的交易成本,银行方面通过网上银行业务降低了自身成本,是否有效传递到了客户方面呢。以个人业务为例,现行的网上银行(一些试点收费分行)交易成本大都是这样制定的,一般网上银行都需要交纳一定的年费以外,其他的业务和传统业务收费标准相同,换句话说在客户交易成本,或是网上银行的价格制定方面,与传统银行相比并没有进行差别化价格战略。

但是这一点合理吗?按照上面的分析,成本函数可以概括如下:

TC——每年总成本

C——网上银行年费

t——每次的交易费用

n——交易的次数

公式比较简单,这里的t代表简化的交易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年所负担的成本就等于网上银行年与交易费用的总和。但是站在风险的角度考虑,就要对以上公式做出补充。其一、由于网络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风险,误码率是不可避免的。其二、划转过程中的时间延误,比如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货款已从一方账户划出,但该对方账户还未能确认你的款项到达,这中间的时延也是一项成本。当然这样的成本是在一定的概率条件下发生的。可以看到修正后的成本函数为:

P——事件发生的概率

X——事件发生所引起的损失

这样一来,即使要根据网上业务等于传统银行的成本原则定价,由于交易风险的存在,那交易费用也应该小于传统银行业的交易费用(或者利率要高于传统银行利率)。

(二)发展需要多样化

首先,由于国内网上银行的服务是建立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原先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不同,因此各自的产品的差异和主要的客户群体差别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商业银行个体来说,他们的网上银行就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提供各类互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用户在本行能享受到需要的产品。

其次,在上面所提到的几家做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中,除了比较全面的金融产品以外,还需要本行的自有特色,如业内所称的招商银行服务比较快速,工商银行接入比较方便等,多样化的一个关键就是针对客户的营销。举例来说,商业银行已经看到了国内的青少年出国留学的热潮,而这对于银行来说一是贷款业务,二是本外币的划转业务,结合网络的地域优势和时间优势,如果银行推出一卡两币的服务,这必将大受消费者欢迎。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针对需求变化的多样性问题。

(三)传播功能意义不大

作为网络功能的一大特点,由于网上银行是一项新鲜事物,对于它的营销不仅仅要停留在广告和促销手段上。就如前面所分析的微观基础中所谈到的信息对称性问题,国内大多数的网上银行仅是对网上银行的业务做出说明,而对收费细则和安全特性等网上银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地说明,而且对于损失赔偿也没有明确的承诺。这上面只有工商银行做得比较好,它在自己的主页上开出了一个论坛,有员工定期值班,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从另一观点来看,银行在没有公布有效的信息之前,客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就会有顾虑,这样一来银行也不便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又会对目标客户群的划分造成困难。

五、关于我国网上银行竞争战略的思考

网上银行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但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并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考虑到我国网络化并没有像欧美那样普及,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在各地区呈现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对网上银行的战略构架就提出了新的问题。笔者结合上面提到的一些微观基础问题,就网上银行的战略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网上银行重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成为了新兴行业一个差异化的重要标志,由于网上银行的产品类型,如各种金融工具和业务易于被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模仿,所以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树立自己在客户和潜在客户中的知名度。

品牌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消费者肯为我们的产品付钱?银行可以通过价格优势树立品牌,例如美国的最大的网上银行NetBank在1999年报上所称,它的品牌形象来自于低廉的交易成本和丰富的产品。当然国内不一定都借鉴它通过价格打响品牌,我们同样可以走高价路线,但要提供的是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是利用互联网的地域优势,成为全球性的支付银行;或是通过服务建立品牌,工商银行做得就不错,因此工行在第一季度的交易额达2.7万亿,居各行之首。

(二)网上银行的安全考虑

网上银行对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性的考虑,这一点绝对有必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而且已经成了判断网上银行优劣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卫报”就在5月6日报道了关于12名跨国网上银行诈骗罪犯的新闻,这就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有些问题是技术问题,需要银行与高科技公司合作来解决,而事实上我国网上银行系统全数是依赖国外公司搭建的系统平台,这样的风险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来自于教育问题,由于客户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这就需要借助网上银行的手段进行教育和宣传。最后还要加强国际间银行业的紧密合作,因为网上银行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国界。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以外,还可以从补救方面着手,就好像美国成立了FDIC就是为了树立银行客户的信心。网上银行也需要一个第三方机制来消除用户的顾虑。

(三)与政府部门联动

这里并不涉及政府公关,重点是通过和政府合作,形成网上银行的社会效益。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需要网上银行这一技术机制的加入,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另一方面,网上银行也迫切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来支撑自己的业务开展。网上银行本身的社会效益要大于个体效益,因此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最近的两则消息来看,政府也有意推行这一信息化建设。

网上银行业务的整条价值链几乎都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如何使利益相关者效用最大化、以及如何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了网上银行发展的目标。

(四)网上银行战略目标定位

网上银行在国内作为传统银行的一个部门,其目的不同于国外一些独立的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目的不是从自身营利的角度出发,而要考虑到商业银行整体的利益,可能产生的现象就是网上银行部门不盈利或亏损,但是整体银行的利润在上升。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业务问题,核心业务并不一定是赚钱的业务,如果商业银行将其网上银行部门定为核心业务,有可能就是利用这一业务为银行吸收客户,为其他的业务提供盈利的可能性。当然国内银行也可以将网上银行定位成盈利业务,但是其业务的划分和客户市场的细分要和本身传统银行业务交错开,以避免银行内部利润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这同样也是对传统银行的一种保护。

(五)业内的竞合态度

竞合指竞争与合作共存,目光短浅往往会造成“以邻为壑”的战略部署,而这样于己于人都不力。从银行个体来看,竞合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各商业银行的特色不用,专攻方向也不同。在竞合的概念中首先强调的是竞争,竞争才能体现效率,其次讲得是合作,因为网上银行是有互联网联通的,即使不合作也已经被连在了一起,随着外资银行的网上业务开办,国内的强强联手会成为一个趋势。从银行的外部来看,过度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重复建设现象的严重,就会存在外部不经济,这与发展网上银行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六)网上银行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网上银行的形式与一般银行不同,对比之下更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当然就如前面所说,网上银行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策划、管理和实施。随需应变的概念在网络时代得到重视,同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网上银行的体系下,需要强调知识性和灵活性,在这里就能体现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整个组织构架应该是由项目所驱动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是项目的核心,依次展开实施,在这里层级观念需要进一步弱化,以适应灵活性的需要。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独立部门,网上银行的管理体系要做好和传统银行的沟通,同时保留自身的独立实施权利,在权责分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六、结语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古代的战略管理思想有韩非子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术”。网上银行是一项新的金融业务,它能够被消费者接受说明是市场对这个产品有需求,这就是“势”的力量,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因素。但是仅有“势”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法”去规范,“术”来实施。对于网上银行的研究在学术界曾经出现过不少有价值的文献,但是近两年却少有关于它的研究,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整篇文章从网上银行的微观基础谈起,结合它和传统银行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性,分析了网上银行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内网上银行发展的意见。

本文与过去其他文献归档:金融证券论文推荐度:收藏本文日期:2006-2-269:28:00也谈我国网上银行字体大小:小大也谈我国网上银行

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有所转变,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看网上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但由于是新鲜事物,很多分析只能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对于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渠道有限直接导致了本文的缺陷,即实证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笔者仍会继续对此加以关注,希望本文能对自己以后的研究,或是对将来其他研究此类业务的学者能有借鉴作用。[NextPage]

参考文献

HalR.Varian.1999.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5THedition.USA:Norton.

MarcoLansiti&RoyLevien.2004.StrategyasEcology.《HarvardBusinessReview》March:68-78.

RobertS.Pindyck&DanielL.Rubinfeld.2001.MICROECONOMICS5THedition(OriginalEnglishLanguageEdition).UpperSaddleRiver,NewJersey07458,PrenticeHall.

戴国强,1999,《商业银行经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戴建兵等,2000,《网络金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刘秀山、陈永民,1995,《现代银行制度200问》,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曼昆,1998,《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振山,2000,《金融效率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月霞,1999,《网络化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谢平、尹龙,2000,网上银行:21世纪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财经科学》第4期,1-5。

徐昕、赵震翔,2000,西方网上银行的发展模式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31-33。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7篇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一个平安通畅的交通环境献给人民群众,我们要通过微笑服务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这是队长魏兵常说的一句话。在她的带领下,一群高素质、高标准的女孩们,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披晨带露,出现在银川市的大街小巷。

银川女子文明交通服务中队主要承担管区内的交通安全宣传、群众咨询求助,以及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劝阻、疏导、纠正等工作职责。

1年多来,银川女子文明交通服务中队战高温、冒严寒,全力开展管区道路秩序整治。在北京路和凤凰街北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下,无论白天黑夜总能看到她们英姿飒爽、一丝不苟地指挥过往行人和车辆的身影。平常巡逻时,女子中队采取滚动式服务,在社区里、在公交车上、在十字路口,随处可见她们搀扶老人、帮助小孩,纠正行人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将文明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2010年7月,魏兵主动联系武警消防总队领导,结合武警“新条例”,对千名消防官兵开展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播放交通事故案例,让官兵们从案例中认识到加强交通法规常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同年9月,魏兵带领女子文明交通服务中队全体队员首次走进了银川市阳光幼儿园,开启了“大手拉小手,共走安全路”的宣传序幕,通过这种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做到文明行车、安全出行。

在2010年的“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交通安保任务中,女子文明交通服务中队在队长魏兵的带领下恪尽职守。在执行任务前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驻地宾馆安保、指挥车辆摆放和警卫任务站位等内容的培训;在中阿论坛期间,文明交通女子服务中队负责凯宾斯基酒店外宾住地、悦海宾馆高峰论坛大会现场的交通安保工作,女子文明交通服务中队坚持对与会车辆严格管理,做到宣传为主、教育为辅,采取合理卡断、及时疏导等工作方法,保证了车场内车辆的停车有序和出入畅通。她们的礼仪执勤得到了外宾和与会单位的高度好评。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公开交易;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国有银行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4-0009-05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米恩斯-贝利命题的提出拉开了理论研究的序幕。受益于Spence (1974)等早期文献启发,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供了理论的标准模型,掀起这一研究的高潮,引起了学者们对冲突问题的普遍关注。实践中,在所有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的菜单中,公开交易向来被各方寄予厚望。中国的国有银行也面临着因道德风险问题,公开交易的意义更加突出。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问题没有给予应有关注。鲜有文献基于道德风险视角提供关于国有银行改制上市的理论依据。因此,基于信息不对称,本文从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出发,结合国有银行具体情况,分析银行公开交易缓解道德风险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功能。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分析银行道德风险问题。第三部分分析公开交易的信息揭示功能。第四部分分析与公开交易相关的经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五部分针对中国国有银行,分析公开交易的相关功能及其缺陷。第六部分是讨论与结论。

二、商业银行风险资产模糊性下的冲突

研究表明,较低透明度是商业银行的特征化事实,其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如,银行间大量的同业贷借款增加了估计银行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的难度(Rochet and Tirole,1996)。银行贷款往往是私下里达成协议的,尽管价格和交易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可获得性有所提高,但银行仍然缺乏透明度。主观上,银行不愿意披露其贷款损失等相关信息。即使像Moody和Standard and Poor这些享誉全球的专业机构也难以准确度量银行信用和风险暴露,从而出现见怪不怪的现象:对同一银行,不同机构产生不同的信用评级。相比之下,学者更为苦恼。Kaminsky(1999)曾抱怨说:银行总是尽可能隐藏不良贷款的相关信息。即使能获得相关数据,但银行的会计报表也难以理解,相关信息晦涩难懂。

较低透明度的副产品之一就是银行风险资产的模糊性。许多学者均发现了这一现象。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他们提出了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the theoryof bank uniqueness)(Kwan,2004)。这一理论表明,银行资产数量尤其是资产质量具有较大的模糊性。Flannery(2001)还从微观市场结构层面证明:与具有相同价格的非金融企业相比,大银行的资产模糊性较大。不仅如此,相对于储户和外部投资者,银行经理作为局内人拥有关于借款人信用等方面的软信息。资产风险的不可观测性和有限责任使商业银行因此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Nier,2002)。

三、公开交易、信息揭示与冲突

基于商业银行较差的透明度,公开交易也是必要的。公开上市使商业银行由私人银行或国有银行成为公众银行。公开交易使许多关于银行的信息能够在股票价格上得以反映。股票市场的控制权和持续信息披露等也构成了对银行经理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约束。

虽然理论模型大都肯定公开交易的信息揭示功能,但实证分析结果模糊不清。Timothy Curry(2003)对美国控股银行的研究显示,市场信息便利了银行的风险评级,股票价值反映了市场对银行财务状况的最近评价。John Krainer(2004)发现,权益资本市场的变量如股票收益,债券息差等在揭示信息方面是有效的:债务市场变量在预测那些濒临破产的银行信用评级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股票市场变量对那些企业未来违约情况提供更多的信息。AmineTarazi(2004)的研究显示,银行股价波动性的非预期增加并不能用理论来解释;但收益剩余能较好地解释股价波动。银团贷款市场上,在季报公报一个月之前,二级市场上债务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尤其对那些收益下降的项目来说,贷款价格能较好反映项目基本信息(Allen,Linda,2004)。

关于公开交易在缓解银行道德风险方面的功能,实证分析结论也并非一致。一般人认为,那些具有较高的增长机会、风险偏好的银行更可能选择公开上市。通过观察市场信息,与这家银行有金融交易的市场参与者和规制者能采取某种措施来影响或迫使银行改变其风险资产组合。然而,Bliss and Flan-nery(2002)的研究没有发现股票影响银行经理行为的确凿证据。甚至,Simon Kwan(2004)发现,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在上市之后承担更多风险。

四、公开交易下的激励、约束机制与商业银行冲突

公开交易的信息披露缓解道德风险。银行公开上市也为金融当局的审慎监管、控制权市场和经理市场的约束功能提供了便利,而这些都可能发挥缓解商业银行的冲突的作用。

(一)商业银行的透明度监管

基于银行破产巨大的负外部性,许多学者主张建立透明度的银行体系,并将透明度看成是改善银行监管和监督的有效工具(Mayes,1998)。许多国际组织如巴赛尔委员会、G7部长峰会、IMF和世界银行也一直不遗余力鼓励各国金融当局改善本国银行的会计制度,加强银行持续信息披露。实践中,各国监管者对股票市场寄予厚望,其理由如下。第一,就像Federal Reserve Staff Study (1999)所言,银行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为应付这种趋势,金融当局开始重视市场纪律的作用。当局希望,银行发行可公开交易股票之后,股票持有者等市场参与者能有效监督银行经理。第二,与成本高企而次数有限的银行检查程序来说,市场信号更容易、更及时获取。体现在银行股票上面的不同时期的信息对兼管者来说是有价值的,它能使监管者及早警惕潜在问题,帮助监管者配置稀缺的监管资源。第三,市场约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它使股票持有者产生监督银行风险的激励机制。

(二)商业银行基于股票的长期激励

股票等长期激励增加了银行经理的随机收益,它使银行经理从单纯的管理者变为管理一所有者(managerial ownership),促进了经理与银行股东利益的一致性。激励兼容机制能缓解冲突,增加银

行价值。尤其是,当会计数据存在噪音或被人操纵时,股票报酬是有效的。公开交易为银行对其经理设计激励兼容的随机收益合约提高了现实条件。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广泛采用股票等长期激励机制:

表1显示,在5家样本银行中,股票期权占总收入的平均比重高达82.9%。相比之下,基本工资显得微不足道,占总收入比例最低的只有0.9%,最高的也只有7.6%。横向比较也为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提供了有利证据。1998年,美国上市公司CEO年收入构成中,基本工资、年度奖金、股票期权和其他等占总收入比重分别是38%、15%、36%和12%;1999年美国大银行OEO的年收入中,基本工资、年度奖金和长期激励三种收入占比分别是5.3:39.85:54.85。相比合约收益,银行经理的随机收益重要许多。

股票等长期激励是否缓解了银行的道德风险?George P.Baker(1988)的综述性文献显示,相对其他领域,银行部门的经理报酬与绩效的关系更为密切:从经理报酬与规模的相关关系即R2看,银行为0.68,虽低于保险部门(0.69)但高于其他部门,如制造业(0.60)、零售和贸易(0.53)、城市公共设施(0.67)等。经理报酬一绩效弹性系数的跨行业对比也得到类似结论:

表2显示,银行部门的经理报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弹性是比较高的:1973年位居第二,在其他年份即1975、1979、198l和1983年均高居第一。

但Joel Houston(1994)的结论有所不同:与非银行部门相比,银行部门的经理报酬一绩效敏感性较低;银行也更少依赖股票期权。Hall and Liebman(1998)也表明,在银行经理的报酬体系中,绩效相关的激励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部分。上述文献所采用的数据是在放松规制之前,其结论并没有否定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银行具有较高财务杠杆,受到政府严格管制。金融规制限制银行投资机会,银行业报酬绩效敏感度指标低于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不足为奇。

然而,规制本身产生规制规律,规制对市场纪律的改变等均具有风险激励效应,使厂商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自由化运动。放松规制为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提供实证分析的机会。银行业务在地域和产品等方面的放松规制扩展了有效风险/收益前沿,增加了银行经理的投资机会,经理行为也更难以观察。Smith(1992)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并没有保障使自利的经理的行为遵守股东的利益。道德风险假说(Houston and James,1995)认为,要使白利的经理外部符合股东的预期,就需要设计基于股票的报酬以鼓励管理层的行为符合股东的预期:具有较高风险的银行,在CEO总支付中应该有一个较高比例的股票报酬;具有较低风险的银行经理,应该获得较高比例的现金支付。Barro and Barro(1990)利用英格兰银行等七家银行1982-1987年的数据研究证明了道德风险假说:银行CEO报酬增加1个百分点,银行绩效提高0.32。

(三)商业银行公开交易与市场约束

银行公开交易使经理的职位成为一个随机变量,其他更优秀的经理可能通过控制权市场而取代他。虽然存在争论,但大部分研究支持控制权的约束功能。银行之间的兼并存在多种功能,如降低成本、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纵向一体化带来的分工经济、提高资本充足度、改善总体效率和行业赢利能力等。Crawford,Ezzelland Miles(1995)认为,放松银行业的规制均会增加银行CEO收入;这个发现与委托一理论的预测相一致,控制权市场对经理确实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虽然对大银行来说,兼并后经理收入的增加并不源于问题的解决,而是源于银行规模的扩大;但那些小额即价值在10亿美元之内的兼并的符合成本理论,即它能够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和增加银行绩效,CEO收入随之增加(Christopher W,2003)。但是,为缓解冲突问题而设计的股票激励似乎降低了经理进行兼并的积极性。兼并会扩大银行规模,经理现金收入增加,但经理的股权和股票收入则会下降。

五、国有银行的公开交易与冲突

相对商业银行,国有银行道德风险问题更为严重。首先,国有银行经理多重目标。银行经理对银行的利润感兴趣,也追求更高的行政级别。它可能为追求职位升迁而使银行承担过度风险,在升迁之前将风险问题留给继任者。其次,国有银行组织结构易于产生过度风险。小银行在提供小额贷款方面有信息优势。中国国有银行几乎在每一个县级行政区都设立分支机构,并有一定贷款权,分支机构成为某种程度相对独立的“小银行”;业务上,因政策需要或其他因素,分支机构往往对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银行信息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信息集中即它能够将所有基层银行的信息收集起来,通过数据集中来缓解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将贷款决策权向由基层银行转移至更高一级的分支机构或总行。二是银行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将基层银行的软信息加工处理为硬知识。当前,国有银行的数据(信息)集中趋势有所加强,而内部信用评级如五级贷款分类法也逐渐开始使用。但在总体上,银行信息集中范围有限,信息加工的能力也较弱。管理幅度过大、具有多层内部关系的科层机构使国有银行的信息漏损现象较为严重。

国有银行道德风险也可能随其业务结构的变化而加剧。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广泛涉及投资理财等诸多新领域。这些新领域的信息生产和收集机制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对外部所有者的信息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对于商业银行衍生信用业务的相关信息,外部投资几乎无法得知。这种情况下,金融当局对国有银行的监督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要减少国有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公开交易被认为是可取的办法。这也是许多国家推进国有银行改制上市的部分用意。中国也是如此,因为公开市场交易可“强化市场约束,提高信息披露,防范道德风险和减少金融犯罪”。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10家银行先后在A股上市;除中国农业银行之外,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均已成功上市。借助股票市场信息揭示功能将会极大缓解国有银行道德风险问题。

要使股票市场功能发挥最佳,一方面要完善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等机制对银行经理的约束功能,同时需要建立银行经理长期激励机制以实现激励兼容。随着银行自由化改革的推进,委托一关系也逐渐清晰,银行经理的报酬也大幅度增加:

上表显示,2005年,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六家银行行长报酬之和是745.14万元,人均124.19万元;最高的为招商银行(267.83万元),最低的是华夏

银行(69万元)。2006年,上述六家银行行长报酬升至1930.9万元,一年之内增长了2.59倍;人均报酬更是高达321.82万元。在六家银行中,增长最快的是深圳发展银行,该银行行长年报酬三年内增加13.5倍之多,从73.3万元增加到995万元;招商银行行长年报酬增加速度也是惊人的,从2004年的8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67万,2006年更是增加到446万,三年内增长5倍之多。增长最慢的是的民生银行,虽然在2004年行长报酬超过120万元,但到2006年也只有174.47万元,增长41.3%,远低于其他上市银行。

但我国上市国有银行经理的报酬结构仍然不甚合理,契约收益仍占主导地位。限于政策原因,迄今为止,所有银行行长均不持有银行股份。当然,少数银行开始试行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如民生银行在2005年通过了《中国民生银行长期激励机制实施细则》,但并没有真正实施。中国银行在2002年对高管人员开始实施认股权计划。截至2005年12月31日,根据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认股权计划,中国银行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授予的尚未行使的认股权共计6142500股,但在2005年之前没有人行使认股权。国有银行的情况尤其突出。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产是78808亿元和56036亿元,分别是招商银行的8倍和5.7倍。但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行长的收入不及招商银行行长的三分之一。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9篇

1923年四月,第四届中国银行公会联合会在汉口举行,社会对于该会亦颇重视,汉口银行公会鉴于本地为扬子江流域中心商埠,上下游金融机关咸聚于此,重要比于沪上。近据于该会仿京、沪公会办法,发行杂志一种,定名为银行杂志,每半月刊行一次,与北京之银行月刊,及上海之银行周报,同为银行业之参考资料[1]。1923年十一月一日正值汉口银行公会三周年纪念日,也是汉口银行公会新屋落成之期,于是而汉口银行杂志乃应运而生[2]。创办之始,由李孤帆为首创,汉口银行公会会员协助以赞其成,以潘君士浩总编辑之务。[3]其他的主要撰稿人有周沉、黄既明、戴铭礼、何雅忱、??鼎模等。银行杂志社设在新建成的汉口银行公会新屋之内的第三层。

《银行杂志》创办之初即有其职责宗旨:“杂志之宗旨与日报不同。日报所重独在报道消息,而评论得失次之,研究学理又次之。杂志则不然,介绍学说,阐明理论乃其固有的职责。”[4]因此从一开始发行《银行杂志》即贯穿这个宗旨,在栏目的编排时就专门设置了论著和译述两个栏目来介绍欧美工商业最新之学识、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由于汉口处于中国之中,有长江湘水之利,四方交通发达,川、黔、湘、鄂、赣、汴、秦、陇诸省进出口货物总汇于此[5],故《银行杂志》在调查内地财政、金融、工商有便利,又设置了本埠商业金融、各地商业金融、经济新闻辑要、调查统计。本埠金融栏目包括本地的芝麻、棉花、杂粮、牛羊皮、猪鬃、桐油等的行情和本地金融机构、银行经营状况。各地商业金融及商况栏目其内容来自于各商埠的调查通信,所涉及的城市除了北京、上海、济南、天津、哈尔滨等大城市外,还包括许昌、驻马店、张家口、运城、洪江、宜昌等小城市。杂志的经济新闻辑要着重介绍反映汉口本地经济,工商业消息以及一些日美国家的经济动态。此外调查统计还包括汉口本地银洋铜元和拆息行市表和汉口国外汇兑行市表。这几个栏目的设置,使得杂志向读者提供的信息量很大,由此来看《银行杂志》无论是对于金融界人士还是经营从事工商业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他们及时了解汉口金融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和经济行情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银行杂志》编辑部在后两年的出版中还对杂志栏目的具体设置作了改进,编版了特别调查报告和公告,这些栏目其内容多余金融业务有关。在短短的四年中,银行杂志还出版了专号和撰述,包括《关税问题专号》、《国外汇兑上之收付问题》、《我国现代造币局厂沿革考》、《票据交换法研究》《银行存款业务述要》,这对金融界人士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银行杂志》对日本、欧美工商学识的介绍

《银行杂志》创办之时,距我国华商创办华资银行尚不过三十来年,距华商银行设立银行公会也只有七八年时间。虽然我国银行业发展呈鼎盛之势,一些银行走上正轨,但对于一大部分银行来说银行来说,都存在着缺乏欧美银行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工商业学识的问题。面对这种境况,《银行杂志》在出版物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以供银行业和工商者借鉴。尤其是对日本金融界情况的介绍更为我国工商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银行杂志》第三卷第四号就着重发表了■廷桢的《劝业银行参观记》,针对吾国虽有劝业银行及农工银行之设立,而其营业则多与商业银行混故农工业者仍未融通资金之效此我国农工业之所以不进步也,介绍日本劝业银行的营业及其债券课之组织及职务给我国以参考。文章介绍了日本劝业银行设立的目的及其沿革,日本劝业银行设立于明治三十年,图以农工业之发达改良与地方公共团体之振兴而供给低利长期之资金为目的而设立之国家特设机关也。[6]故劝业银行一开始专以田烟工厂等不动产为抵押而融通资金。并随着银行的发展和农工业的进步逐次扩大贷款范围,如明治三十六年对于耕地整理组合,明治四十三年对于水产事业及其产业组合都认为是地方公共团体而通融资金。吾人不查所由来,而好从事于伟大企图,不肯循序渐进,依风会而变迁,以故俊巡观望,卒无有成。文章指出应从劝业银行的缓缓发展中获取经验的重要性。此外该文还介绍了劝业银行的营业资金来源,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劝业银行采取了发行劝业债券的做法,文章对发行债券的种类、面额、利息、发行价格、利率等各个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认为这些做法为我国所急宜效仿者。

在介绍日本劝业银行情况的同时,《银行杂志》也重视对欧美金融界的介绍。1923年第一卷十五号开始即以连载的方式发表了戴铭礼撰稿的《美国联合准备银行制度概论》,着重介绍了美国银行的联合准备信用制度,此外,《银行杂志》还刊登了《美国票据交换所之特点》《英国票据交换所之制度》《美国公司债券概论》《德发债票问题》《德国大银行之组织部》等文章对欧美各银行机构和金融制度的一些特点作了介绍。

《银行杂志》对日本、欧美国家银行情况所做的介绍,开阔了国内银行界的眼界,为其进行制度创新和业务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方法,让我国银行界人士看到差距和自己的不足,为他们学习追赶外国作了指引。

三、《银行杂志》对华资银行现代化制度和金融改革所做的努力

近代华资银行创办后,大都形式上模仿和沿用近代西方银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业务。由于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现实环境,传统的金融机构经营方式仍然存在,并具有很大势力,对新式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例如由传统钱庄沿袭而来的信用放贷在各银行放贷业务中占有很大比例即为其表征之一[7]。由于中国还未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处于一种混乱尴尬的中间状态,银行的色彩必然不同于西方银行。此时的资本市场还未发达,信用制度观念尚未完全建立起来[8],在信用贷款一块对于银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尤其是当出现金融风潮时,银行业几乎面临之毁灭性打击。为了完善银行业的信用,《银行杂志》创刊之初就注重对这个问题的宣传,刊登数篇文章来因唤起银行业的注意,对华资银行业进行思想启蒙。杂志先刊登了《信用调查篇》[9]对整个银行业的信用额度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考量,另外又相继发表了《银行信用发展之限制》[10]《信用放款之限度》[11]《信用借贷与市场交易之关系》[12]等文章,对银行完善专门机构开展信用调查进行具体指导。由于《银行杂志》不遗余力的宣传,汉口中央银行分行,汉口交通银行率先设立调查机构,开展信用调查,并逐渐为其他一部分银行接受。

此外,在汉口金融业的现代化过程中,银行业也经历了一系列创新和改革,其中票据交换所的建立和币制改革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两个改革,在这两次改革中,《银行杂志》作为发表金融言论的专业刊物,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近代华资银行建立后,由于同业之间没有自己的票据清算机构,只能依靠钱庄代办,这种清算方法让银行业带来许多不便,使得银行业的命运掌握在钱庄手里,?榇嗽谝?行业强烈要求建立票据交换所。《银行杂志》业参与其中,对票据所的建立呼吁,厉鼎模《上海拟设票据交换所之根本研究》,沉刚的《我国票据法草案述评》等相关文章强调了设置票据交换所的意义,从理论上阐述了建立票据交换所对于金融业发展的作用,这无疑为票据交换所的最终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币制改革方面,《银行杂志》走在舆论的前列,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币制改革的文章。1927年《银行杂志》的第四卷十九号发表了《改革中国币制议》一文,指出:中国币制有待于改革久矣,阐述了币制改革之刻不容缓,并阐述了改革币制之步骤,建议组织改革币制委员会,并阐述了币制委员会的组织原则,人员构成及使命等。在下期二十号时,《改革币制问题》一文介绍了改革币制问题中所发生重要问题之讨论,文章指出只有先做好这四个问题的解决,即货币本位问题、单位问题、收回旧币问题、推行新币问题,中国的币制改革才能产生良果。作者对于改革币制具有一线贯通之计划,先之以改革之步骤,继之以各问题之讨论,而殿之以收回旧币与推行新币之方法,最后则关于新旧二币交替时期,市面通货之供给问题亦略有讨论。由此可见,在改革币制的问题上,《银行杂志》从步骤的制定到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做了详尽的说明和解释,对于扫除一些人心理上的迟疑,乃至推动币制改革的真正实施,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功能;风险管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62-03

“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如下意义:①事功和能力。《汉书·杜钦传》:“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②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③同“结构”相对。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研究物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即可根据已知对象的内部结构,来推测对象的功能;也可根据已知对象的功能,来推测对象的结构。本文所指的“功能”所采用的是第三种含义。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银行的功能演变要从金融功能入手。金融功能是指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层次性和稀缺性等基本特征。它比其他金融要素更具稳定性,更少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与控制,更适于长期观察与整体把握。(白钦先,白炜,2009)

1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对银行功能的看法

对银行功能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以亚当·斯密、李嘉图和约翰穆勒为代表的信用媒介论。他们认为货币只是交换媒介和一种便利的交换工具,同时信用只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资本;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银行必须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放款;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发挥着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亚当·斯密认为,银行信用有两种形式,票据贴现和现金账户的账簿信用。票据贴现中银行通过收购未到期票据向产业部门投放货币的信用形式;而账簿信用则是通过信用比较高的人或机构担保贷款的信用形式。亚当·斯密主张银行提供的信用规模应以银行的存款限额为限,银行信用可以节约资本家的准备金和金银货币,并将他们转化为可以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本。李嘉图认为信用是资本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其作用只在于媒介现存资本。同时,在继承亚当·斯密理论的基础上,他发现信用的另一个重大作用,即通过信用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从而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马克思在其著作提出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它是借和贷的中介人。“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银行的利润一般地说在于:它们借入时的利息率低于贷出时的利息率”。

魏克赛尔在《利息与价格》中主张银行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自觉地进行利息率的调整,以同“资本的自然利率”保持一致。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银行通过信用扩张创造货币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凯恩斯曾讲道:“……在从较低规模活动向较高规模活动的过渡中,银行起着关键的作用……投资市场可以由于现金的匮乏而充满求货者,而永远不会由于储蓄的匮乏而充满求贷者。”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创造货币的能力也是银行的一个基本功能,它使为投资进行融资成为可能。

古典金融中介理论从货币理论衍生而来,从宏观角度探讨银行相关的利率和信用在经济中的调节功能。

2传统金融中介理论(金融机构观)

金融机构现在既定的金融机构与组织下讨论金融体系调整与改革。这种观点认为金融中介的主要功能是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事实上,经济学对金融中介的关注是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研究中不断引入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因素以后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20世纪50年代Gurley and Shaw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过程》两篇论文中对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以及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在储蓄——投资中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他们看来,金融发展首先表现在金融资产种类和金融资产量的增多;其次还表现为金融手段的发展,包括分配手段和中介手段。分配手段指的是提高金融资产买卖市场的效率和各种技术,如信息披露、通信网络的建立、多种交易形式的采用。有效的分配手段增加了可贷资金的广度,提高了资金分配的效率,向储蓄者提供了资产多样化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既定数量下的金融资产的边际实际报酬。中介手段指的是金融中介机构以间接金融资产代替初级证券,从而使金融资产更为多样化,储蓄向投资转化更为顺利的技术。中介手段发展的结果是“形成更为同质的债务结构、更富竞争性的市场、更大的利率弹性”,从而创造出各种受借贷双方欢迎的新型金融资产。他们还认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还可以通过协调借贷双方的不同金融需求,使资金的供求达到有效衔接。Chant认为金融中介的存在减少了投资者因为风险厌恶而持有多项投资标的的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金融中介被委托的监管借贷活动的三个阶段(选择贷款项目,监督贷款项目和项目完成后收回贷款)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成本。银行与客户通过彼此更充分的披露信息,有效解决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且保持长期的依存关系。Leland和Pyle认为银行发挥“信息共享联盟”的功能,利用其专业优势可以低成本地搜寻和鉴别预期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并且在高收益项目的信息让众多的贷款人共享时具有规模经济。米什金在其著作中也认为银行由于规模效应得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这也是其在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的美国仍然非常重要的原因。

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在古典金融中介理论基础上发现了银行在金融活动中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3现代金融功能理论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观点是分析金融改革问题的逻辑起点应当是金融功能,在金融中介功能给定的条件下探寻实现这些功能的机构安排。

3.1对金融中介功能的重新总结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银行的功能进行了重新梳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金融学家RMerton(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ZBodie于1993年提出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他们认为金融中介的最主要功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便利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这一主要功能又可分解为以下六个基本功能:

①金融体系为商品交换和劳务交换提供清算和支付手段;②金融体系为大规模不可分割的企业投资提供资金集中的内在机制;③金融系统为经济资源在时间、空间及行业之间的转移提供了有效途径;④金融系统为处理不确定性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方法及空间;⑤金融系统为各经济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决策提供信息;⑥金融体系为解决信息非对称和激励非对称问题提供制度选择或技术支持。

瞿强认为RMerton和ZBodie的关于金融功能的分析是平行排列各项功能,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他对金融功能的观点是:“就全部金融体系在整个经济体制中的地位或者说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来看,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始终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这种转化的效率集中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在这种转化过程中,伴随着信息的处理和风险分散与管理问题。在这一基础,他提出金融体系的三个核心功能是“企业治理、信息处理和传递以及风险分担与管理”。

美国金融学家Anthony Saunders和Marcia Millon Cornett(2012)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信息成本、流动性和价格风险、交易成本服务、期限中介、货币供给传导、信贷分配、代际财产转移、支付服务和面值中介等功能。

RMerton和ZBodie认为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间存在一个动态的产品发展互动关系,这个关系被称为“金融创新螺旋”,金融中介更适合做量少的,高度定做的,信息不完全对称的产品,在这些产品中,成功适应了市场,并且克服一些信息不对称的产品就会转为在市场上交易。因此,金融中介实际上提供了创造和检验新产品的专有功能。

DBCrane(1995)等人认为功能观点适用于整个体系层面,机构层面、经营层面和产品层面。从体系层面来看,为了使一国金融体系更好地履行其经济功能,必须具备与这一功能目标相适应的产品形态结构、机构形态结构和市场形态结构;从机构层面看,金融机构形态履行各种功能不应由政府当局人为地划定,而应该由市场和这一机构的核心优势来决定,来执行一项和多项任务,如何将金融功能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匹配是任何国家设计金融体系时必然先解决的问题;从经营层面来看,某一金融活动通常是几种金融功能的组合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某种金融业务出现功能性分化和功能性重新组合应属于合理的正常现象;从产品层面来看,同一金融功能由不同的产品形态来执行。可见,一项金融功能可以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来执行,一种金融机构也可以同时执行几项金融功能。一项金融功能还可以分解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来执行,同样,一种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拆分来行使某一种功能。

3.2风险管理和风险经营被认为是银行功能重要部分

1996年ZBodie在《遵从功能观点:银行业的变革》一文中以功能观点为基础对银行业的改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银行功能需要重新整合。客户对各种新的金融创新工具的需求将推动着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并在更低的成本下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从短期看,银行将会通过削减成本以变得更有效率来进行竞争;但是从长期看,银行需要寻求新的产品和新的机构组织。在新的组织框架下将强调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功能的能力,由客户负责决策并承担风险。这样,银行业就仍然存在着充分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Santomero(1984)基于资产组合模型研究发现,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金融中介机构就需要在投资者之间发挥风险转移的功能,以便使整个社会的平均风险水平下降或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Merton(1989)指出,金融中介的一个功能是具有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风险的能力,金融中介具有对各种金融合约的风险打包和拆分的特权,从而可使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加以分散。Allen 和Santomero(1998)提出,金融中介是风险转移的推进器和处理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及市场难题的推进器。他们在归纳了银行新业务之后指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Allen和Santomero(1998)将金融中介定义为通过金融资产而经营金融风险的机构。依据中介发行、交易或偿付金融资产的实际功能,银行管理和交易风险。Bert Scholtens和Dickvan Wensveen(2001)认为风险是金融中介业的根本,也是中介存在的主要原因。银行业和保险业的产生源于它们的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功能。银行是从事特殊金融服务的机构,它经营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的存款业务和发放贷款。在本顿·E冈普詹姆斯·W克拉里(2009)看来银行有三种基本功能:①它们在支付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它们通过提供贷款和贷款产品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媒介;③它们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包括信托服务、投资银行业务和承担表外风险。有关银行业务范围的争论是应当允许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这些金融服务。吴军、郭敏及何自云(2009)将金融体系的功能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管理货币、管理信息和管理风险。其中管理信息这项功能中的信息是“无风险的信息”,它只是关于资金供求双方主体、资金供求数量、金额、期限等方面的内容,而不包含资金需求方偿还意愿、偿还能力等涉及不确定性的信息。这项功能是金融体系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更进一步的概括。

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在为银行设置全球性的证券资产组合的资本标准时采纳了功能观点。委员会的资本标准取决于各个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巴塞尔委员会承认开展不同类型业务的银行可以按照不同的资本比率进行监管,这意味着监管是根据其业务功能进行的。而且,新的建议方案对于那些风险管理模型较差的银行予以更高的资本要求的惩罚,从而推动银行在开发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方面进行竞争。这也就进一步的得出结论,作为监管方而言,已经给银行的功能再造留出了大量的空间,唯一的前提就是银行的功能再造必须基于风险管理的框架下。

4结论

通过梳理对银行类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的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银行功能的演变与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休戚相关。本文将商业银行的功能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最基本的基础功能是资源配置功能,并且承担资金盈余者让渡的资金使用风险所获得的补偿(风险溢价),第二,从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来看,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转移的平台,承担了资金转移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第三,从商业银行的风险经营功能来看,商业银行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提供相关的避险产品和增值工具,扮演着风险中间人的角色。随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国际活跃银行的实施,银行的功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的信用中介功能向以风险经营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功能转变。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462

[2]周好文,何自云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1

[3]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金融学[M].欧阳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李杨,译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3

[8]本顿·E冈普 詹姆斯·W克拉里商业银行业务——对风险的管理[M].康以同,译第三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6

[9]白钦先,白炜金融功能研究的回顾与总结[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2

[10]张波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2(2)

[11]瞿强金融体系:比较与演变[EB/OL].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http://wwwfrccomcn/sp/finance/9and10/2doc

[12]Bert Scholtens,Dick van Wensveen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An Essay On What It Does(Not)Explain[M].[SL]:The European Money and Finance Forum Vienna,2003

[13]Dwight BCrane,Kenneth AFroot,Scott PMason,etal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A Functional Perspective[M].[SL]:Harvard Bussiness School Press,1995

[14]JG Gurley,ES ShawFinancial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6-538

[15]JG Gurley,ES Shaw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aving-investment Process[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6(11):256-277

[16]Franklin Allen,Anthony MSantomero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1998(21):1461-1485

[17]Franklin Allen,Douglas GaleFinancial Market,Intermediaries and Inter temporal Smooth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3):523-546

[18]Yuk-SheeChanOn the Positiv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Alloc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 a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3,Vol38 Dec1543-1568

[19]DP 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银行效率;产权理论;数据包络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政府控股

1.引言

在瓦尔拉斯均衡体系中,企业的存在被证明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却存在着大大小小规模、组织形式各异的企业,这些企业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科斯(Coase)在193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性质”,引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由于“交易成本”大小的不同,人们倾向于使用交易成本较低的组织方式来完成交易[1]。科斯[2]、诺斯(North)[3]、张五常[4]、格罗斯(Gross)和哈特(Hart)[5]、威廉姆森(Williamson)[6]等人的研究,表明产权制度对交易成本有着直接的关联――通过将产权赋予不同的对象,企业交易成本与效率也会随之变化。斯蒂格利茨将其归纳为“科斯定理”。在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制就是将土地剩余所有权赋予给农民,并引起来显著的效率变化,也是产权理论在中国的重要经验证据。正是由于市场、组织都具有相应的交易成本,所以政府、企业、市场是混合在一起存在的。当今的中国就是从一个巨大的组织(计划经济时代)自然解体成较小的组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各地地方政府的高度自由竞争,与中央政府的主导,导致了中国的高效发展,这是市场的功劳[7]。

金融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业以银行为主导,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通过银行业务完成。而银行的产权归属,一直存在着争论。究其原因,可以认为是金融服务应该被界定为公共品还是私人商品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给定的制度环境,产权制度效率高的银行会逐渐淘汰产权制度效率低的银行,因此可以认为效率高的制度是较优制度。

因此文本运用DEA方法测评银行效率,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产权制度与银行效率的相关性。并通过效率的比较,方面找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较优的产权制度。

2.国内商业银行的DEA生产效率评估

为了实证产权制度对效率的影响以及中中央政府控股银行与地方政府控股银行二种产权结构的优劣,选择了2012、2013年国内A股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对其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方法上选用DEA的CCR模型[8]。

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有效的测度,需要合理恰当的选取指标体系。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总结认为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其生产资料上投入的是1.人力资本2.固定资产3.运营费用,产出的是利息利润、非利息利润。其中人力资本介于数据的不可得,根据前人的经验计算使用总成本的10%代替[9]。

本文运用New England University Coelli编写的 DEAP2.1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结果,数据来源于2011,2012年各上市公司企业财务报表。

3. 数据分析

通过检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可以将16家银行具体分类。其中,将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财政部等一些有中央政府背景的控股单位且控股比例较其他股东具有明显优势的商业银行归属于中央政府所有,这些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一共9家。将由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背景投资工资持股且持股比例占有的商业银行归属于地方政府所有,这些银行分别是:浦发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以及兴业银行一共5家。由集团控股或者没有明显股权特征的银行是平安银行以及民生银行。

根据上文中的数据以及分类,将银行可以根据是否高于银行间的平均效率和产权归属地方/中央政府制得四格表:

利用Fisher的确切概率法计算银行产权结构与其效率的关系。即在四格表周边合计数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计算表内4个实际频数变动时的各种组合之概率Pi;再按检验假设求得双侧的累计概率P,依据所取的检验水准做出推断。其中

Pi=(a+b)!(c+d)!(a+c)!(b+d)!a!b!c!d!n!(3)

组合四格表的交叉积差记为Di,样本四格表中的交叉积差 ad-bc=D*。计算满足|Di|≥|D*|下的累计概率P。检验假设:

H0:π1=π2,即银行产权结构对银行效率无影响。

H1:π1≠π2,即银行产权结构对银行效率有影响。

检验水平:a=0.00001

通过双边检验,计算其累计概率P=1.5232*10-8

计算不同产权结构下,各类型银行的平均效率可得下表:

其中,平均综合效率=各银行综合效率之和银行数,平均技术效率=各银行技术效率之和银行数,平均规模效率=各银行规模效率之和银行数。

由上表可知,由于数据来源于上市企业,其特点在于相对一般银行规模都较大,所以相对规模效率均较高且相差不大。而就技术效率/综合效率而言,两者相差6%,中央政府控股银行明显弱于地方政府控股银行。

4.结论与预言

基于2011、2012年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本文一方面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确定了产权结构在十万分之一数量级(即99.999%的可能性)下对银行效率存在影响,同时得到了地方政府背景与中央政府背景银行的经济效率差异。总体上来说,当产权归属于地方政府时,银行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绩效,即其对中央政府银行具有“挤出效应”,不论总市场如何变化,地方政府银行相对于中央政府银行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有趣的是,根据超产权理论,在长期均衡中制度与经济效率无关[10]。并且国外学者用意大利银行业数据作出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对于成熟经济体,不同产权制度的银行效率相差不大(小于1.5%)[11]。当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中,要达到类似于发达国家的长期均衡尚需时日,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控股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内部委托机制[12],或者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化的改变其效率。

综上所述,可以预见的是,在近期,我国银行依旧处于急速扩张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控股银行都将迅速扩张,二者的效率差将持续存在。到了中期,当国民经济逐步稳定,银行业增速降低,地方政府银行的效率优势将导致其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央控股银行则迫于生存压力通过改善其他治理,逐步缩小与地方政府产权银行的差距。当时间足够长后,由于制度差异产生的效率逐步消失,从而达到了长期均衡。(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Coase R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 1937, 4(16): 386-405.

[2] Coase R H. Problem of Social Cost, The[J]. JL & econ., 1960, 3: 1.

[3] North D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J]. 1981.

[4] 张五常. 佃农理论[M]. 商务印书馆, 2000.

[5] Grossman S J, Hart O 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691-719.

[6] Williamson O E.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9, 22(2): 233-261.

[7] 张五常. 中国的经济制度[M]. 中信出版社, 2009.

[8] 魏权龄, 岳明. DEA 概论与 C^ 2R 模型―数据包络分析 (一)[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89, 9(1): 58-69.

[9] 邹炜.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 DEA 和 DFA 对照研究――以 14 家商业银行 1998~ 2002 年数据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2: 005.

[10] 刘芍佳, 李骥. 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J]. 经济研究, 1998, 8(3.12).

[11] Turati. Different contracts in the Civil Code for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in the market: comparing cooperative and stock banks using a cost frontier approach[ J].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6, pp 543567doi:10.1017/S1744137410000184

[12] Grossman S J, Hart O D. 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J].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83: 7-45.

[13] 胡汉辉, 谢庆红. 数据包络分析: 中国的进展及展望 (1993―1997)[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1998, 7(4): 5-15.

[14] 杨瑞龙, 聂辉华. 不完全契约理论: 一个综述[J]. 经济研究, 2006, 2: 104-115.

[15] 郑录军,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2,12:91~101.

[16] 许晓雯, 时鹏将. 基于 DEA 和 SFA 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6, 1: 68-72.

[17] 聂辉华. 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歧与融合[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1): 81-87.

[18] 张健华.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 DEA 方法及 1997―2001 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 2003 (3): 11-25

[19] Stigler G J. Two notes on the Coase theorem[J]. Yale LJ, 1989, 99: 631.

[20] Modigliani F, Miller M 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48(3): 261-297.

[21] Hart O, Moore J.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1119-1158.

[22] 康芒斯JR, Commons J R, 于树生. 制度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1997.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手机银行 ;客户价值;Wilcoxon符号秩检验;线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Mobile Phone Banking Customer Valu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Study

WEI Xin, HE Chang-zheng,ZHU Bing

(School of Busines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Abstract: Through the real data of a commercial bank, with th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found that the customer has a great change in the mobile phone banking and trading behavior and profit contribution. Theo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customer value, according to the profit increases the established mobile phone bank customer current value theory framework. Impact on the value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do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young, male, trading frequency, high opened multiple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financial and fund products to customers of mobile phone bank current value.

Key Words: mobile phone bank; customer valu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linear regression;

引言

手机银行最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如招商和民生银行的手机银行在2013年底的交易量均已突破万亿。

面对手机银行的蓬勃发展,有两个问题值得银行关注:

一、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交易行为是否发生变化?如会否增加其使用频率?会否增加其资产?会否增强其忠诚度?这意味着手机银行是否存在研究的价值。

二、手机银行只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客户可以方便地使用银行提供的其他业务,如理财、基金、中间业务、转账等。但手机银行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利润。那么银行对于这个渠道,如何评估其价值?什么样的客户此价值比较高?如何建立手机银行客户价值这个理论框架?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某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真实微观数据为实证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前后的交易情况的数据,分析开通手机银行对客户交易行为的影响,并试图在基于该影响的基础上,为银行如何评价手机银行业务的价值,提供相关的理论框架。

1 文献回顾

1.1 手机银行领域国外研究情况

目前学术界关于手机银行还主要

集中于研究影响手机银行接受度的因素,例如文化、性别、地域差异、有用性认知、安全度考虑、银行品牌等等。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都以设计调查问卷为主,如国外学者[1~6]分别对马来西亚、巴西、德国等地区做的相关研究。例如Riquelme[5]发现在新加坡,影响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因素,对性别的影响度并不同。Laukkanen[6]通过调查问卷研究葡萄牙和芬兰的客户分别对于手机银行的使用意愿程度,在利用SEM模型建立评分水平后,发现在影响使用意愿的五项因素中,葡萄牙客户有四项因素的使用意愿得分都较芬兰高。

在其他方面研究比较少,如KC Lee[7]研究了韩国手机银行客户使用满意度的问题,发现系统质量、网络质量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而界面设计影响较小。

1.2 手机银行领域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关于手机银行的研究,跟国外相同,主要集中在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如谢滨等[8]根据技术采纳模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了有用性认知对手机银行的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因素对手机银行采纳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易用性和成本认知对采纳不具有显著影响。白璇[9]借鉴谢滨的研究结果,发现对手机银行使用态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感知安全性。

其他方面,杨丽光[10]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来构建评价手机银行客户忠诚度的指标体系,发现客户满意是手机银行个人客户忠诚度的重要的指标。韩超群[11]研究了客户从同一家银行提供的网银服务转换到手机银行服务的影响因素,发现更优秀的服务是转换的最大因素,成本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周莹和李英[12]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界面设计、质量、品牌、费用和效益维度对八家手机银行做了综合排名。

1.3 客户价值的相关研究

现阶段学术界对客户价值的研究非常多,目前比较主流的有Reichheld[13]的研究,认为客户价值最终体现为客户所贡献的净现金流,也就是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另外Dwyer[14]最早提出了客户终身价值(CLV)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其反映的是客户在整个客户关系生命周期里所提供的利润现值总和。因此基于此,在本研究中,将客户产生的利润,定义为客户价值。

综合现有的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手机银行的研究大多限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对使用后的情况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引言提出的两个问题入手,试图建立手机银行的客户价值理论框架。

2 数据处理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以一家商业银行的真实数据库为基础,首先统计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前后的交易和账户情况,分析开通手机银行对客户的影响。

2.1 数据来源、整理与描述

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为A银行)是一家地方区域银行,以个人业务为重心,于2012年5月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本研究的数据全部来源于A银行的真实数据库。

2.2 数据样本选择

为了对比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在开通前后的变化,将2012年3月到12月作为数据统计期,抽取了两组客户的数据。

数据组A(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选取原则如下:

(1)已开通手机银行;(2)开通前有至少10笔动户交易,即保证开通前有一定交易数据供对比;(3)开通日期在2012年11月1日前,即保证开通手机银行后有两个月交易数据供统计;(4)在对比期间没有开通网上银行等其他服务(不会因为其他业务影响交易行为)。

最后得到的有效样本1384个。

数据组B(未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选取原则如下:

(1)首先随机抽取5000个客户样本;(2)在数据统计期有至少30次交易

(保证在数据统计期有足够交易);(3)在数据统计期没有开通其他新业务;

最后得到的有效样本2503个。

3 开通前后交易资产变化分析

直观上来说,客户签约手机银行后会使客户的消费心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他的消费行为和在银行的资产的变动。然而,这种变动是否真的存在?对银行是正向还是负向?是否值得关注?

3.1 客户交易笔数行为变化分析

李妮蔚[15]在其研究中发现,客户的交易次数显著正向影响忠诚度。因此客户在使用手机银行后,是否会因为其使用便捷而增加在银行的交易次数,从而增强对该银行的忠诚度,这是首先被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首先比较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的交易笔数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为了与其他一般客户进行对比,因此,也要计算数据组B的客户在这个期间的交易笔数的差异情况。

由于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的数据组中的平均开通时间是8月3日,因此我们将这个日期作为数据组B中数据前后对比的分界点,同时也计算未开通手机银行的数据组B的客户在8月3日前后的交易对比情况。

计算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和数据组B中客户在8月3日(在后面的表中全部简略为8月)前后的月均交易笔数的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发现数据组A的增幅为28%,均值增幅较大,数据组B增幅仅为1%,差异较小。那数据组A的均值差异情况是否显著呢? 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检验。由于检验的数据未知分布,不符合参数检验的数据要求,因此用非参数方法中的Wilcoxon 符号秩检验,检验成对观测数据之差是否来自均值为0的总体。此检验的原假设是: Mean1-Mean2=0; 备择假设是: Mean1- Mean2≠0(其中Mean1表示开通后/8月后,Mean2表示开通前/8月前)。将数据组A和数据组B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在数据组A中,由Wilcoxon 秩和检验的统计量可知,统计量为正值,P值< 0.0001,则拒绝原假设,即说明存在显著不同,开通手机银行后的交易笔数大于开通前。

而数据组B,由于P值=0.194>0.05(显著水平),即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说明不存在显著不同。

即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未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并没有提高交易频率,数据组A中的交易次数的提高是由于该部分客户办理了手机银行业务所致。

3.2 客户的其他交易行为变化分析

根据上面的方法,我们分别继续计算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和数据组B中客户在8月3日前后的月均交易绝对值金额、柜台交易笔数、网银渠道交易笔数、日均资产额变化的情况。

用上面的方法分别计算均值、wilcoxo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以上数据说明开通手机银行后,客户的交易绝对值金额、资产额均有显著增加,柜台和网银渠道交易的次数显著降低。而同时未开通的客户无显著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开通手机银行会显著影响客户的交易行为,意味着手机银行存在较大的研究价值。

4 定义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

因此,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交易和资产情况都存在比较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为银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商业银行如何评价这种价值呢?我们首先回顾银行客户价值的定义和评价。

4.1 银行客户价值的定义和计算

4.1.1. 本研究采用的客户价值定义

根据Reichheld[13]提出的客户终生价值:客户价值最终体现为客户所贡献的净现金流,也就是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按照这个定义,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终身价值的构成包含已经产生的当前价值和未来的潜在价值。

当前价值是指一个客户从开始使用银行产品或服务到目前为止为银行带来的利润。潜在价值是指客户未来可能购买产品和服务所能给银行带来的利润。

4.1.2. 银行客户利润贡献的计算

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的利润可分为存款利润、贷款利润、中间业务,下面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1)存款利润

存款利润是银行利用存款从事各

种信用活动获取的利润,分为活期与定期利润。根据A银行和IBM合作的多维绩效考核系统,计算模型如下:

活/定期利润=活/定期存款余额*(1-个人存款准备金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率-活/定期存款利率);

(2)贷款利润

贷款利润是指银行运用其资金直接发放贷款获得的收益。

贷款利润=贷款余额*(个人贷款年利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率);

(3)中间业务利润

中间业务利润即客户使用银行的中间业务所付出的费用进而为商业银行创造的利润。例如银行客户买卖基金、保险产品收取的佣金,客户使用银行卡在POS机上消费,银行收取的佣金收入等。

中间业务利润=业务手续费收入-成本。

4.2 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的定义和

计算

手机银行业务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客户可以购买银行提供的理财、基金等其他业务,但其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利润。但上节研究发现,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后,增大了交易频率和资产,因此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利润,也就增大了客户对银行的总体价值。

那么从银行的视角出发,如何只衡量手机银行渠道的客户价值呢?如果发现手机银行可以提高客户利润,那么具体提高的比例,就可以成为银行衡量手机银行业务价值的标准。

4.2.1. 开通手机银行客户的利润贡献

增减情况

首先探寻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

,利润贡献会否增加?

本研究利用客户利润的计算公式,计算每个客户在每天的利润贡献情况。接下来将对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利润贡献的金额进行对比。

计算数据组A中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和数据组B中客户在8月3日前后的利润贡献的情况,仍然是分别计算均值、wilcoxon检验和区间估计,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开通手机银行会显著增加客户的利润贡献,平约每月增加约9.76元。

4.2.2. 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的定

义和计算

因此,在发现开通手机银行的确可以增加利润后,本研究将手机银行的客户价值定义为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提高的利润贡献的增幅,包含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当前价值定义为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短时间内提高利润的增幅。

计算数据组A的全部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前后的每月平均利润,见表6。

从上表可以发现,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利润即开始增长,在第三个月到第六个月的增长稳定在15%左右。由于更长时间的利润增长缺乏相关验证的数据,而且此时客户可能会被其他因素干扰。因此把手机银行的客户当前价值,定义为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半年内的月均利润增幅,因此12.43%就是A银行的手机银行的平均客户当前价值。

5 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影

响因素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入,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影响手

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的因素。

5.1 因变量

上节计算的每个客户的手机银行

的半年内的月均利润增幅,即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作为因变量。

5.2 自变量

主要采用两大类别的数据作为自变量,取数的节点是开通手机银行前一天。第一类是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凭、婚姻、职级、行业性质、年收入等7个指标。第二类是客户的资产和交易信息,包括是否拥有信用卡、是否拥有理财、是否拥有基金、拥有产品的数量、资产等级、卡种等级、开户年限、月均交易次数、是否工资等9个指标。

5.3 样本选择

将开通了手机银行的客户,即数据组A,作为分析的样本。

5.4 数学模型方法和结果

由于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是连续性变量,在对因变量进行标准化后,在SAS软件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了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性检验的过程和结果。其中回归方程整体显著型检验的F统计量是31.90,其对应的P值0.001,非常显著。因此,本论文所构建的线形回归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此外,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判定系数R-Square和修正后的判定系数Adj R-Sq分别为0.673和0.665,拟合程度较高。

在表7中得到方程回归系数的估计和显著型检验结果(限于篇幅,只列出回归方程结果基于0.05水平显著的部分变量)。从结果看,客户的基本信息,跟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影响比较小,只有年龄40岁以下的客户和男性客户体现了显著性,呈正相关。这表明年青和男性的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后会显著增加对银行的贡献。

同时,客户资产信息对手机银行当前客户价值的影响比较显著,持有的产品的数量、是否拥有理财和基金、月均交易的笔数都会显著的正向影响手机银行的当前客户价值。这表明本来就跟银行来往紧密的客户,在拥有手机银行后,会进一步增加对银行的贡献。

5.5 建议的营销策略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果,为了利润最大化,A银行应该对年青、男性、有较高交易频率、开通了多个产品、尤其是理财和基金产品的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主动营销手机银行,提高他们的价值。

6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实证统计了A银行客户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前后的交易、资产和利润贡献情况,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发现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对客户的交易和资产有较大影响,能够提高客户的交易频率、资产金额和利润贡献;②通过计算利润贡献的增加,定义了手机银行的客户价值,为银行如何衡量手机银行的渠道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③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年青、男性、有较高的交易频率、开通了多个产品、尤其是理财和基金产品的客户的手机银行当前价值较高。

但同时,本研究力求科学严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局限和不足。首先,本研究的数据只来自A银行的数据,在样本数量和地域上有局限性。其次,没有统计客户在使用更长的时间后产生的变化。因此,未来待数据更加完善后,可以在下面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①手机银行的潜在客户价值应该如何定义;②在手机银行开通更长的时间后,客户的交易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Norzaidi Mohd Daud.Determin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mobile banking adoption in Malaysia [J].Australian 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 2011,5(9): 252-265.

[2]Julio Puschel. Mobile banking proposition of an integrated adoption intention framewor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 28(5):389-409.

[3]Pedro Cruz. Mobile banking proposition of an integrated adoption intention framewor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 28(5):342-347.

[4]Nicole Koenig Lewis. Predicting young consumers' take up of mobile banking servic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28(5): 410-432.

[5]HE Riquelme.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der in the adoption of mobile banking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0,16(13):1801-1824.

[6]T Laukkanen. Comparing consumer resistance to mobile banking in Finland and Portugal[J].E-Busines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9(48): 89-98.

[7]KC Lee, N Chung. Understanding factors affecting trust in and satisfaction with mobile banking in Korea: A modified DeLone and McLean's model perspective[J].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2009,21(5):385C392

[8]谢滨,林轶君,郭迅华.手机银行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3):2-19.

[9]白璇.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决策,2010,9:14-21.

[10]杨丽光.手机银行个人客户忠诚度评价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1.

[11]韩超群.Value-based adoption of mobile banking service A multi-channel perspectiv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utomation,ICINA,2010:506-510.

[12]周莹,李英.Chinese mobile banking service evaluation based on AHP Method[C].E-Product 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ICEEE,2010:1-5.

[13]Reichheld F. The Loyalty Effect: The Hidden Force Behind Growth, Profits, and Lasting Value[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USA,1996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上市银行 风险管理 外部监管 内部控制

一、中美银行风险实证对比分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巴塞尔协议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的具体特征,按照诱发风险的原因,将其分为八种风险分别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一级战略风险。从重要性程度来看,主要讨论前四种风险。

(一)信用风险

截取交通银行和美国银行2010―2014年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情况,分析中美两国上市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情况。

由图1中可以看出,交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强于美国银行,从2010―2014年,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2%以下,侧面反映了银行上市后经营更加谨慎,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坚守风险的发生。而美国银行虽然不良贷款率始终高于交通银行,但不良贷款率呈逐步递减状态,且在2010―2011、2012―2013两个跨度间降幅显著,说明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银行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流动性风险

选取交通银行和美国银行2010―2014年相关的财务数据并计算其财务数据。

由图2可以看出,国际上对于上市银行的流动性比率一般要求大于25%,交通银行对于流动性比例的控制远远大于国际的要求,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两年趋势放缓也说明交通银行并不一味追求流动性比率的高低,而是寻求最佳安全与盈利的黄金点。

由图3可以看出,交通银行的存贷比大致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而美国银行的存贷比则呈逐年上涨趋势,且从整体趋势来看,美国银行的存贷比显著高于交通银行,从而反映美国银行对于流动性的控制要好于交通银行。

(三)操作风险

依据基本指标法,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金等于其前3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α),α为固定值15%。计算公式如下:

KBIA(交通银行)= 24458.65(百万元)KBIA(美国银行)= 12826.15(百万美元)

除去汇率因素的影响,交通银行所需的操作风险资本规模大约为美国银行的两倍。不过,基本指标采用银行前三年的收入来衡量,银行规模的大小成为制约因素,美国的银行规模整体大于交通银行,因此在具备一定的条件后,可以采用更高级的计量方法,诸如使用收入模型分析两个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不足带来的风险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衡量银行能否正常运营和发展重要的资本比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券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否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巴塞尔新协议中的计算公式为:

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2.5倍的操作风险资本)

截取交通银行和美国银行2010―2014年的财报数据,分析两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

由图4可以看出,交通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达到了新协议要求的8%以上,且相对来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尤其对于美国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显著高于交通银行,加之我国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并不包括操作风险,侧面反映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同西方先进银行存在一定差距,有待加强。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市场风险中重要的风险,首先,利率一直处于不可预见的变化中;其次,利率的小幅调整对于银行的存贷款影响都比较大。

(3)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可能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价值带来损失的风险,它是由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及银行表内外业务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汇率风险源于包括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两大国际货币制度固定汇率风险较浮动汇率风险要小得多,浮动汇率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所产生的汇率风险也难以度量,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将以汇率风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及建议

二、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分析上市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综合上述四种风险的实证分析,在信用风险方面,交通银行的控制要优于美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始终处于一个较优的水平。在流动性风险方面,美国银行的存贷比显著高于交通银行且还有逐年优化的趋势。对于市场风险,两国银行均采用了VaR的在险价值分析。在操作风险方面,美国银行的内控要优我国于交通银行。

(一)对于外部监管

结合我国上市银行并非商业银行主体的具体国情,在借鉴伞形监管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首先,架构以银监会担当主体的主监管模式,同时建立和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其次,要改革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监管标准,解决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不统一的困境。必要时引入相关的事后惩戒制度,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更重要的是引入多方约束机制,强化客户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对于上市银行的监督。

(二)对于内部控制

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简化行政管理机构,缩短管理半径,提高行政效率;其次,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提高内部等级管理水平,完善分别授权和集体议事的制度。同时强化稽核监督作用,推行内部稽核特派员制度。具体而言,又可从市场、信用、流动性、操作等四个风险管理方面加强内部控制。

操作风险: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灵活运用严格系统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工具,更为及时有效地处理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实施一致性管理和集中管理,结合现代化的量化时段处理风险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交叉运用多种限额,确保控制力度和准确性。同时借鉴美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审核方式,将操作风险纳入其衡量范围,进一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信用风险:在强化审慎的信贷审核系统同时,有效放权给相关的部门管理人员,培养人员的高素质以及风险识别能力,在维持不良贷款率低于2%的水平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放贷效率和审核力度,将资金及时有效过渡到社会的光明产业中去。

流动性风险:借鉴美国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模式。在保证银行流动性资产能应付客户需求的同时,更为准确和积极地投放资金到相关领域,防止贷款的期限错配,使流动性比率控制在一个更为稳定适宜的水准。

银行存在的各种风险之间并非互相孤立,银行应当设立组合管理的目标和限定风险的范围以确定风险得到充分发散,加强风险的系统性管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静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和实证分析[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6).

[2] 陈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J].经济与管理,2003.

[3] 王庆华.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银行风险管理[J].管理世界,2000(9).

[4] 熬雪.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5).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跨国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

关于银行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其理论渊源的研究,西方学者大都借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分析。由于跨国银行是以提供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特殊的金融服务性企业,所以对跨国银行发展动因的理论分析,又不同于一般的跨国企业。

1比较利益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延伸

对跨国银行理论的研究是在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1960年,史蒂文·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开创性地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为目标,研究产业内企业规模以及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阿利伯教授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跨国银行对外发展的比较优势。阿利伯得出的结论是:在给定的市场上,银行的效率和银行的数量是反向关系的,即银行在集中率高﹙数量少﹚的国家比集中率低﹙数量多﹚的国家有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说在银行集中率越高的国家,银行的存贷利息差越大,其银行体系的效率越高,未来的成长潜力越大。在银行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的规模往往很大,相对较小的国内市场限制了这些银行的发展,只有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

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格鲁贝尔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银行功能的三分类理论,这个理论回答了跨国银行在与东道国的竞争中如何获取比较优势。格鲁贝尔将跨国银行分为跨国零售型、跨国服务型和跨国批发型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比较优势。跨国银行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实行不同的发展战略,以便发挥优势,避免趋同,寻找自己的利润增长点。格鲁贝尔的三分类理论为跨国银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内部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延伸

1937年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内部化理论是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战略中的一种应用,最初由巴克莱和卡森提出。卡森在《跨国银行演变的理论透视》一书中,用“内部化理论”来解释跨国银行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他认为,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及处于国际财务保密等一些特殊金融服务的需要,有些金融业务很难与别国银行合作展开,而跨国银行通过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的灵活性,可以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

内部化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更为重要的是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在进行知识产品的外部交易时,存在着泄密的危险和定价的困难,企业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所以外部市场对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既是昂贵的,又是低效的。企业不得不以内部交易机制来取代外部市场,将知识产品的配置和使用置于统一的所有权之下,并在对外直投资中加以利用,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使企业的技术投资获得充分的报偿。

跨国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最终产品,而且还进行研究开发、培训员工、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技术和管理技能等,并利用转移价格通过跨国银行网络销售这些中间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中间产品很难定价,因而存在不完全外部市场,因此传统自由贸易的赫克塞尔———俄林模型(以下简称H-O模型)不再适用。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跨国银行通过组织内部市场以降低交易费用,此时H-O模型中的国家特有优势变为企业特有优势,正是这种优势激发了银行服务的跨国界延伸,因而内部化的前提条件是不完全市场。由于市场不完全,银行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其资源,保证银行效益最大化。通过形成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银行可保留对中间产品的控制权,防止中间产品的扩散以免失去这种优势,所以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化尤为重要。中间产品优势是银行的公共产品,通过离岸扩张这种优势可被充分利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发展可以很好地说明内部化理论,60年代初期,欧洲美元市场形成,欧洲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及较高的获利水平吸引了大量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投资,1963年,美国政府实行利息平衡税、自愿对外贷款计划等条例限制美国银行对国外客户贷款以防资本外留。美国银行为了逃避这些管制,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特别是在伦敦从事欧洲市场业务。跨国银行从事欧洲业务的机理有:由于跨国银行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它们能内部化对某种货币的优势;由于跨国银行仅与大客户打交道,它们提供的产品具有优势,因而跨国经营可以在比较低的固定成本下内部化这种比较优势;跨国银行通过跨国界经营以逃避国内监管趋严引起不断增加的经营成本并将其内部化。

银行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场缺陷,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市场的内部化也会增加其它成本,银行此时必须承担分配和定价成本,所以市场内部化也并不是没有成本的。银行市场内部化的进程取决于其对内部化收益与成本比较的结果,内部化最好的结果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各种理论的折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1977年,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发表著名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早期理论都只是对跨国公司行为作了部分的解释,不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他强调,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向国外生产者发放许可证往往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不应将三者割裂开来。应该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以系统说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和条件。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折衷理论,其意图是要集百家之长,熔众说于一炉,建立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

邓宁认为,一国企业﹙包括跨国银行﹚之所以能跨国经营,关键在于拥有: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用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内部化优势。这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这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阻碍出口的因素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区位优势是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当一个企业同时具备前两种优势,并能确认获得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时,对外投资常常是企业不可避免的选择。邓宁对这三种优势的分析见表1。

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框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对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见表2。

4总结

以上各种理论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遵循这样的机理:当银行境外业务比境内业务存在超额利润,即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时,银行境外投资就更有利可图,实现净收益的最大化,从而产生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可以用一个模型来分析此结论。

模型假定:①银行和厂商一样,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②金融市场由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两部分组成。③银行占有有限的生产要素。④金融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包含以下几点:a.要素流动限制,要素报酬国家间差别化;b.金融产业流动限制,金融产品价格国家间差别化。c.各国税负、技术水平、风险系数不一致,且不同市场均存在信息成本。d.有些国家存在金融管制,产品价格(如利率)并非市场出清。

银行在国内、国外要素投入的过程为:

MRi=αIim﹢bi;MRj=βIjn﹢bj;

s.t.m﹤0,n﹤0,TR=Ri﹢Rj,I=Ii﹢Ij

其中,MR为边际收益,I为投资量,TR为总收益,R为收益,i为境内,j为境外,则:

maxTR=dTR∕dIi=0,推出MRi=MRj

由于是非自由竞争市场,m≠n,bi≠bj,α≠β,则:

MRi=MRj推出αIim﹢bi=βIjn﹢bj

当βIjn﹤αIim﹢bi-bj时,Ij>Ii

即此时银行在境外业务的收益比境内业务的收益大(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这时银行境外投资的收益最大,产生跨国经营的动机。无论是用哪一种理论来说明跨国银行的国际投资,最终都是在当境外投资存在超额利润即境外收益比境内收益大进行国际投资的。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杨飞.跨国银行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马之騆.国际银行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吴先明.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0(1)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5篇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网络银行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金融业的影响可想而知,传统银行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耸立的大厦、明亮的办公环境以及着装统一的银行工作人员,而网络银行是虚拟世界里的银行,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直观的印象,但是在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网络银行无疑代表着金融市场尖端科技的前沿阵地,可以肯定的是,假若一家业绩良好的银行现在对网络银行还无动于衷的话,那么未来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四大国有银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先后都研发了自己的网络银行,就连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些中小银行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借助于网络银行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突破地域给自己带来的限制,不断扩展自己的利润空间。当网络银行的发展成为金融业的普遍共识后,给传统银行实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网络银行的规模化发展,加快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化银行改革的进程,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网络银行发展对策这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分析网络银行对我国银行实务的创新及改革的借鉴意义。

网络银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现在的银行产品进行了创新和组合,“搬到”了网络上,其产生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网络银行给银行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传统的商业银行正在利用网络银行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本来己经细分化的市场格局正在面临重新洗牌。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借助于传统的商业银行现有的平台作为基础。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每家银行都在千方百计的利用信息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其中网络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只有将网络银行的发展融合到金融业创新改革的大潮中,我国的银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切实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1)技术推进创新

新技术是网络银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在金融业的渗透和应用,是促成网络银行创新的重大因素。

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作了创见性的探讨,他强调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推广是促成经济发展和商业循环的主要原因。

(2)交易成本创新

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是“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网络银行创新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交易成本的概念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是买卖金融资产的直接费用(其中包括各方面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经纪人的佣金、借入和支出的非利率成本,即机会成本)。另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应考虑以下因素,即投资风险、资产的预期净收益、投资者的收入和财产、货币替代品的供给。总之,他们认为持有货币是低收入经济个体以既定转换成本避免风险的方式。

1.2.2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戴国强教授可谓是国内研究网络银行的领头人,他认为,网络银行是银行业在网络银行时代和信息化浪潮中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实践。它要求银行摒弃过去那种按职能分工,然后组合经营的管理方法;要求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涉及银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集中银行的核心力量,使银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彭湘君在《网络银行的实证经济学分析》一文中通过对网络银行遵循的新经济下特有的经济学原理的实证分析,从成本优势、特殊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风险监控方式三方面揭示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

万琢在《网络银行的经济解释》一文论述中指出银行网络化的发展和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金融领域技术创新的必然阶段。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准确解释经济的运行规律,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该文从制度分析、服务定价的确定和网上交易的价值分析等三个方面网络银行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

高小红,吴恒在《中外网络银行发展基础的差异性分析》一文中通过对中外网络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基础方面与国外网络银行的差距和不足,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论述了促进我国网络银行理性发展的对策。

王羞在《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策略》一文中根据网络银行的特性,提出了适合网络银行发展后期的定价策略,即互动定价策略和客户价值定价策略,使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策略形成一个动态的定价机制。

最具实践意义的典型代表是招商银行,马尉华在《网络银行再造招行》一文中,以实际数据强有力的证明了网络银行的创新对于再造招行的战略意义,这也是我国网络银行创新实现银行再造的最成功的案例,对传统的银行业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4大部分。

第1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写作的依据: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2部分:网络银行的发展与趋势。用数据与图表论证了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银行业自身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也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必然趋势。

第3部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用招商银行的案例证明了我国网络银行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但也必须看到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的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环境、技术支持、人才欠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第4部分: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从政府与银行以及社会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3.2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分析法。本研究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和对理论文献的梳理,为所描述的现象找到相关理论基础。文献法还运用于搭建论文的理论架构上。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将运用到比较分析法,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更有效的教育途径。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着眼于现实,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银行的发展实践理论,构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体系,并贯穿于案例分析中。

第二章  网络银行的发展与趋势

2.1  网络银行的产生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银行业自身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也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必然趋势。美国是网络银行的开山鼻祖,于1995年10月建立了第一家网络银行SFNB(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据《在线银行报告》(Online Banking Report)统计,在1997年5月27日,美国网络银行家数仅为26家,到1999年12月5日,则有512家网络银行提供在线交易,到如今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的银行数量已经增加至3800家。继美国之后,欧洲,法国、德国、芬兰、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纷纷推出网络银行服务抢占商机。至2000年上半年,欧洲有超过1200家金融机构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尤其是比利时和荷兰,九成以上银行都己为客户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同时,网络银行的服务模式也已为大部分民众所接受。据Net Value公司2010年7月的统计数据,英国有36.6%的上网者访问金融网站,这一比例与法国的34%大致相当,而德国为43%.到2010年初,美国网络银行的用户已达2000万户,普及率超过68%.

2.2  网络银行的发展

银行向网络银行的过渡,大致可以分为银行上网、上网银行、网上银行和网银集团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里,银行通过在互联网设立站点,宣传自己的经营理念,介绍银行背景和业务品种,旨在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媒体,树立自己的形象,拓展社会影响力,更广泛地吸引市场资源。

2.第二个阶段,银行往往将已开办的传统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将互联网作为银行业务的网上分销渠道。同时,通过互联网提高传统业务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培育客户的忠诚度。

3.随着网络银行发展到第三个阶段,银行开始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建立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业务品种,摆脱传统业务模式的束缚。同时,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更深入地分析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以提供智能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为依托,建立起面向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使银行的经营管理向着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含量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

4.第四个阶段,银行建立起以网上银行为核心,业务经营范围涉及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以及商贸、工业等其它相关产业的企业集团,在互联网经济市场充分发展的背景下,树立起以网上银行为中枢神经、为核心纽带的虚拟的互联网托拉斯企业,逐步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控制并管理现实的各种社会经济成分。

2.3  网络银行的未来趋势

网络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虚拟化程度加深,业务全球化、开放化

迄今为止,全球己有上千家银行机构进入互联网络开办银行站点、从事多种金融服务、销售各种金融产品,其中有一成以上的银行已经开展了网上交易服务,实现了作为网络银行所应具有的完整功能。随着电子化网络的不断发展,这种银行业务虚拟化程度会不断加深。网络银行的发展使整个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它缩短了国与国之间遥远的距离,并模糊了各种地域界限和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步子的加快,世界各国银行业运用并购重组方式积极向海外扩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扩展业务,占领世界市场。网络银行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并行

在当前的银行服务方面,已经出现了两极化趋势:标准化和个性化,前者是以更低廉的价格大批量提供稳定而标准化的传统金融服务,如批发业务中的公司银行业务和零售业务中的信用卡业务;后者是在深入分析客户信息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化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如批发业务中的金融工程与金融规划,零售业务中的个人银行业务,重点是在理财和咨询业务、由客户参与业务设计等方面。进一步说,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地提供标准化、大批量的产品,而金融中介机构将提供个性化的、量身定做的小批量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给新的高附加值型服务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高附加值型服务难度较大,利润也较丰厚,是以后银行业争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领域。

3.业务多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

传统银行受金融管制的约束,只能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三大块传统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经营原则。随着各国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扩大,金融管制有所放松,现代商业银行都大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作为传统银行的延伸,网络银行业务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网络化长足发展。反过来,这些市场网络化的发展也能提升和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市场的地区整合和行业互动将会带动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银行混业经营的出现,带动整个金融市场深化。网络金融市场和非金融市场之间界限模糊、距离缩短,各类市场将合为一体,并且可能会出现综合性市场。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网络银行改变着单一化、专业化的银行经营模式。

4.安全性能增强,知识含量更高

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和网上支付的可靠性。出于网络银行设置于开放化极强的互联网上,其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也使客户的风险增大。迄今为止,许多国家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都通力合作,投入巨额经费开发能够满足高安全等级金融交易活动的网络银行的安全防卫机制,已有一批拥有可靠加密功能的、面向网络银行业务的软件产品和网络产品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有效保护网络银行运营环境的安全产品的不断开发,是网络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传统粗放型到技术密集型,网络银行将促进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第三章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  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始于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接着中国银行抛出自己的电子钱包。随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也都陆续完成各自的“E”化之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如中信实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也纷纷开通网上支付业务。到2008年底,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中资银行达50多家,占中国现有各类银行的27%.到2009年,网络银行个人客户超过4000万户,企业客户超过6万户。到2010年底,国内网络银行的总交易额接近20万亿元,企业客户总数超过10万户,2011年网上银行交易量超过40万亿元,是2010年的两倍。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选择个人财务产品、账户管理以及支付账单,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上网最频繁的人群中,23%的人可望成为网上银行的用户。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及对公账务查询、企业内部资金转账、银行转账、信用卡申请、代收费业务、网上购物支付及各种信息咨询等。

例如: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等正在或即将推出网上证券交易委托平台,以便其客户可以直接在其网站上从事股票买卖、查询和投资管理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这几年己经有了较快的发展。论文格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

1.我国网上银行案例分析

(1)招商银行的发展

1997年4月,招商银行开通网站CmbChina.Com.1998年4月,率先推出“网上企业银行”.1998年11月开办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推出“一网通”品牌。目前,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已形成了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商城、网上证券和网上支付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网上金融服务体系。1999年9月,招商银行全面启动了网络银行业务,推出网上支付的全国联网。2000年11月,招商银行在个人银行大众版的基础上推出了业务项目更丰富、安全性能更高的专业版,全面使用数字证书确认用户身份,具有查询、转账、大额支付和汇款功能。专业版需客户到银行柜面注册,注册后可自行设定或取消支付限额。到2006年,招行个人银行专业4.5版已经具有查询、转账、贷款、外汇买卖、股票基金、国债买卖、理财、财务分析等11项大功能、67项子功能,.到2005年11月,推出网上企业银行5.0版,同时推出现金管理八大新品:集团通、票据通、E证通、银债通、银基通、网上国际信用证、网上外汇汇款、网上离岸业务。

截至2011年10月末,招商银行网上企业银行用户42000多家, 2009年6月2日,“一网通”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代表,被国际计算机CHP组织授予21世纪贡献大奖决赛提名大奖3,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获得此项荣誉。由此,招商银行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2)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

工商银行不断强化金融创新能力,把发展网络银行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一个包括网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服务终端等在内的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国内金融企业实施“水泥十鼠标”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业务规模上,工行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金额由2001年的3.6万亿元快速发展到2010年的46.8万亿元,业务占比达到25.9%.客户规模上,截至2011年3月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己经超过1700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超过32万户。网站访问量方面,工行门户网站日均浏览量超过300万次,在国际权威的网站浏览量监测统计机构Alexa全球各网站访问流量排名中,工行排第349名,位居全球银行类网站第二名。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网络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工行不断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和市场推广,取得了跨越发展,居同业领先地位。多次获得英国《银行家》、美国《环球金融》杂志授予的“全球最佳银行网站”、“中国最佳企业网上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等荣誉称号。在2011年2月份由和讯网举办的“网上银行评测”中,工商银行又以绝对优势获得了第一名。

2.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特点分析

(1)发展模式是传统与网络混合型。目前,我国网络银行走的是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借助于传统银行的实力,由传统银行来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尚无纯网络银行的出现。

(2)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初期,利用的是非银行专有的域名或网站。至今仍有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放在其他网站之中。

(3)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服务品种迅速增多。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而且主要的商业银行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也很短,很快就进入了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了从一般网站向网络银行的转变。2000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一些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但目前,交易类业务己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账户查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银证转账、网上支付(Bt0B、Bot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筹备或提供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

(4)品牌战略日益突出,开始赢得国际注目。在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中,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出现了“一卡通”、“金融@家”等名牌网站和名牌产品。且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良好势头,银行网站开始赢得国际社会认可,多家网络银行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3.2  存在的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一些特殊问题的制约,网络银行的发展步伐放慢了速度。要顺应潮流发展,夺取竞争优势,推动我国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从根本上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社会环境问题

网络银行的社会环境是指经济社会中是否有适合网络银行生存发展的适宜的气候,这是网络银行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我国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对网络银行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体制的束缚。网络银行的发展导致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延伸、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多元化以及各种新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建立,使得金融业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而中国的金融体制还是一个“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严格金融监管体制,这一体制将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

(2)信用制度尚不完善。互联网交易的虚拟性,对社会信用有较高要求,否则,数字化虚拟化交易难免会对自身利益保障心存顾虑。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易货交易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此外,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有关部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其整体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3)法律框架还不完全。目前对于网上金融服务的交易管辖权、法律适用性、服务和交易合约的合法性问题、境外信息的有效性和法律的认定等问题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给予规范。由于网络银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尚无明确规定。虽然《电子签名法》通过并正式实施,但如何保护电子签名人的个人信息,如何规范认证服务机构的行为等都还没做最后定夺。而且,目前网络银行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这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

2.技术支持问题

网络银行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银行服务方式,与传统银行相比,对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网络建设的现状对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多有延误之处。

(1)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普及率低。我国的网络建设除了省、地级以上的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其他地方普遍存在着网络覆盖面窄、网络速度较慢、容量较小、频带不宽、网络吞吐能力非常有限的现象。虽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在网站的构架和服务内容上,仍然与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网络金融市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覆盖面小,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同时,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使用的软、硬件缺乏统一的标准,更谈不上拥有完整、综合的网上信息系统。

(2)TI技术落后,网络安全没保障。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应用相关的网络交易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软件系统设计上的缺陷,致使系统运行不稳定带来的安全问题,再有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电脑硬件关键部分和系统软件大部分均由国外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用平台开发也非常依赖国外力量,这就给出售产品时保留获取信息的秘密路径留下了可乘之机。另外,国内信息加密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也不能给网络交易安全足够的保障。一方面大多数国内开发的软件没有经过国家安全管理部门审查验证,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另一方面部分银行至今尚未采用恰当的加密手段或加密位数较低,使网上交易留下隐患。

3.人才问题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网络银行亦然。然而目前国内银行人才管理机制存在众多缺陷,给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1)冗员过多,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网络银行发展中的人才问题首先表现为冗员过多,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的利润,同时也导致冗员挤出优秀人才的负面效应。由于“挤出效应”,又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数万人辞职,其中绝大部分流向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人力资源劣势,复合型人才缺乏。网络银行是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这就要求从事网络银行的人才需要既懂得金融方面的知识又要懂网络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可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平均不是很高,加上银行业普遍对员工的再教育和培训的重视不够,严重缺乏适应网络银行业务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金融领域函需一大批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熟练运用我们并不熟悉的新技术、新工具进行利润创造和风险控制。

第四章  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

4.1  加强社会网络环境建设

1.改革专业化金融体制。网络经济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中国在80年代进行金融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分业经营的政策,这对规范金融业的经营和运作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国际上金融巨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在向客户提供全能型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客户全能服务能力较差。为培育我国的超级金融服务,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要尽快采取措施,解除政策的限制。

2.完善金融法规,构建宏观防护体系。为了使网络银行的发展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银监会及立法机关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动态及其对金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规,维护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就目前而言,应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明确界定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力和义务,使安全措施的操作与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它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对此,银监会在对网络银行进行监管时,不能要求网络银行在开展新业务的时候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而要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监控的规则,用制度促进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专门的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4.2  加强技术监督现代化、网络化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不多,检查罚款几乎是基层监管机构的唯一手段,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方式混合使用,职责不明,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为行业监管者和市场规范的维护者、市场秩序的保障者,只有监管者的监管技术及监管手段与作为监管对象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操作技术处于同一技术平台,才能彻底改变监管当局的相对劣势,充分保证监管的有效性。面对网络银行交易的瞬时性及由此引发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监管当局必须完善信息传递手段,利用网络化的快捷优势,加强其与所属分支机构和辖内各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扩大信息源,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另外,从国际金融监管的大趋势看,非现场监管占主导地位。但从国内实际情况看,监管方式正好与国际潮流相反,非现场监管除了比重小外,监管指标体系也不够完善,报表设计不够科学,随意性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非现场监管力度,利用金融工程学,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和自动报警系统,加强对网络银行业务的高效监管。

4.3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经济时代为银行业揭示了美好的前景,知识“爆炸”使银行业面临着跳跃性质变的巨大机遇,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综合化、全能化、国际化将成为贯穿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发展网络银行已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超过40万户。但与经营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拥有高科技优势、高素质人才和丰富成熟金融产品的外资网络银行相比,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银行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管理水平、技术实力、服务质量、金融工具之间的竞争。而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实力的强弱、服务质量的好坏及金融工具的优劣均取决于人的素质,因此网络银行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与人才的竞争。

我国网络银行要想在金融业务创新和发展上领先,要想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迫切需要一大批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的、复合型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研究人才),这些人才的获得主要依靠高等金融院校的培养,这给我国高等金融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经济、又懂金融,既熟悉国内国际银行业务,又擅长管理和网络技术的金融专业人才,既是我国网络银行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我国金融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摆在培养金融人才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金融教育来说,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网络化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多年一贯制的教育体制和方法所形成的深层矛盾,在两重压力与挑战之下,高等金融教育必须从课程体系的整合更新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入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