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已调整到位。2014年11月5日,XX县委、县政府印发了《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行政区划调整后镇、街道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各镇、街道统一设立条管事业单位畜牧兽医站,隶属XX县农业委员会(县林业局具体管理),为正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为:负责镇(街道)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畜禽的疫病防治和检疫,提供繁育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目前,我县共有9个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分别为高良涧街道畜牧兽医站、东双沟镇畜牧兽医站、朱坝街道畜牧兽医站、三河镇畜牧兽医站、岔河镇畜牧兽医站、蒋坝镇畜牧兽医站、西顺河镇畜牧兽医站、老子山镇畜牧兽医站、黄集街道畜牧兽医站。另据洪编发〔2015〕7号“关于规范镇(街道)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的通知”精神,同意在各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增挂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XX分所牌子,同时将原来在农技中心的22名动物防疫员编制调整到相应的各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各镇(街道)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全部调整到位,全县共46人。

2.组建工作有序开展。今年以来,我们把组建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加以推进。一是加强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局成立专门班子负责组建工作的协调管理、人员落实、班子配备、场所落实等工作,二是班子和人员配备已到位。通过考察、考核,由组织部和我局下文明确了各站的负责人,人员编制的划转和定人定岗已落实。三是统一办理了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四是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各项制度上墙,防疫、检疫等业务工作正常推进。

二、XX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建设规划

1.建设方案

对照XX省农业委员会“关于报送‘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建设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XX县“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计划分两批进行,第一批重点建设无自有固定服务场所乡镇畜牧兽医站2个,分别为高良涧街道和东双沟镇畜牧兽医站。第二批重点改扩建乡镇畜牧兽医站7个,分别为朱坝街道、三河镇、岔河镇、蒋坝镇、西顺河镇、老子山镇和黄集街道畜牧兽医站。

2.建设内容

(1)各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办公场所达到或超过200平方米,设立功能室,包括办公室、诊疗检测室、防疫物资室、报检(报免)室、档案资料室、应急值班室、会议室等,功能室布局合理,标牌统一,相应制度上墙。

(2)配置仪器设备按照《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设备目录》填平补齐的原则,采购采样、检测、检疫、办公、应急处置、检疫监管等工作所需仪器设备。

3.建设进度:第一批无自有固定服务场所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于2015年12月底前完成。第二批“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按XX省农业委员会相关文件执行。

三、组织保障措施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自2003年以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以深化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有效地保障了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如期实现了畜牧业倍增目标,为实施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一)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成。(二)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明显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种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肉牛、绒山羊新品种、新品系培育取得较大进展。辽育夏洛来牛新品种培育工作已进入审定阶段,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选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四)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省累计建成畜禽养殖小区8698个,规模饲养场(户)发展到4J4万个,肉蛋奶总量的70%来自规模饲养,标准化规模生产已成为拉动畜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累计建成投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63家,年加工能力近400万吨,畜产品加工率近50%,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五)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药残控制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全省饲料总产量800万吨,产值180亿元,饲料产量、产值在全国饲料行业排名分别由五年前的第11位、第10位,跃居到第5位。到2007年全省已认定无公害畜产品产地335个,认证无公害畜产品80个,认证产品产量40万吨,年销售额36亿元。(六)畜牧兽医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依法行政理念不断加强。五年来,国家出台了《畜牧法》和《农产品安全法》,修订了《草原法》和《动物防疫法》。省政府加大了地方配套立法力度,2005年制定了《辽宁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实施办法》,2006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辽宁省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管理办法》,2007年制定了《辽宁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七)全面完成倍增计划目标,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据省统计局统计公报,2007年全省肉、蛋和牛奶产量分别为395万吨、252.2万吨和99.6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46.2%、57.8%和2.2倍;肉、蛋、奶产量在全国分别排在第7位、第4位、第8位,分别比2002年前移3位、1位、5位。2007年全省畜牧业产值为730亿元,增加值为360.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102%、141‰2007年全省外销生猪850万头,牛羊410万头(只),禽9500万只,分别比2002年增加1.5倍、3.5倍、1.2倍;外销猪肉30万吨,牛羊肉11.5万吨,禽肉87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12倍、6倍、5.4倍;外销禽蛋66.5万吨,比2002年增加3.4倍。

几年来,全国畜牧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畜产品需求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部分畜产品出现供给不足,“区域性生产、全国性消费”的趋势日益明显:重大动物疫情日趋复杂;落后的生产方式、薄弱的监管力量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

今后五年,是辽宁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以实施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统领全局,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以实施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为主线,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全省动物卫生组织体系的作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今后五年,要通过实施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把辽宁省建成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大省。具体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27万吨、267万吨、172万吨,年均分别增长6%、1%、10%,畜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饲料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全省畜牧业初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保证重大动物疫病处于可控状态。无疫区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猪、鸡、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5%、13%和1%以下。规模化畜禽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80%的规模养殖场和饲养小区全部达到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标准,规模养殖场和饲养小区生产的畜产品要全部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兽药生产企业全部按照GMP标准组织生产,兽药经营企业全部达到GSP标准;畜产品中“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检出率在百分之一以下。

实施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动物卫生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构建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

――完善现代畜牧业保障体系。

――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健全现代畜牧业预警预报体系。

――探索建立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

――推进现代畜牧业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目前,国家和省两级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畜牧业政策支持体系。实施良种补贴、母畜补贴、强制性免疫疫苗补贴、疫病扑杀补助和政策性保险制度,扶持标准化、规模化和健康养殖,奖励畜产品调出大县。我们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扶持的同时,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扶持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争取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尤其是要探索建立畜牧业风险补偿机制,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制度。

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辽宁省针对目前产业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拟采取七项主要措施。

(一)实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计划。

(二)实施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计划。

(三)实施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推进计划。

(四)实施畜产品安全推进计划。

(五)实施现代草业发展推进计划。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畜牧生产 生产统计工作 智能化监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地发展。就畜牧生产而言,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高科技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畜牧生产要想与时俱进,也需要注入一定的科学技术,才能从本质上提高生产效率。在现代畜牧生产统计工作中,注入一定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可以进一步推动统计方法与制度的改革,畜牧业产销的形势也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进行掌握,从而为饲养场(户)经营决策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畜牧生产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符合畜牧业宏观调控的需要

在建设新农村、调整农业与农村的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突破口就是畜牧业的发展。而要将畜牧业发展好,政府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要把统计信息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符合市场机制的需要

就市场经济的本质而言,其就是一种信息经济。在日益变化着经济关系中市场交换活动都是从信息形式中反馈出来的。要对市场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与判断,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量。在畜牧业中,在调查行业风险、畜产品价格以及市场前景时,必须以统计数据作为依据,从而做出较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三)符合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

要想发展好现代畜牧业,那么所得的信息来源就必须要广泛,眼界也必须要开阔。搜集信息时,不能只粗浅地看国内信息,还要有意识地对国际信息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这样,畜牧业发展才能与时俱进,从而有效地促进畜牧业向现代化发展方向发展。

二、建立现代智能化监测系统

(一)建立现代智能化监测系统所需的基本功能

在畜牧生产统计工作中,要建立现代智能化监测系统,就必须根据畜牧生产统计工作的性质,满足其基本工作需求,也就是要提供出一些基本功能。首先要有数据查询功能。有了数据查询功能,用户便可以按照权限,在查询各个地区社会自然状况以及当地的畜牧业经济概况信息时便有了多种查询的方式。而且有了数据查询功能,生产兽药的企业、加工饲料的企业以及加工畜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分布情况,还有区域所、疫情指挥机构、省界示范区检查站以及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机构等基本信息都能查询。其次要有分布定位功能。有了基本的数据查询功能,查询到了各种信息的状况,还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分布定位功能。这样用户便可以通过监测系统中的经纬度定位对饲料加工企业、规模化饲养场、规模化畜产品加工企业、兽药生产企业、畜牧业生产小区以及定点屠宰场等进行准确地定位。比如某用户想要查询某地区规模化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分布状况,便可在地图上对该地区进行定位,地图上就会将该地区所有的规模化畜产品加工企业都显示出来,然后用户就可以点地图中任一企业的图表,对该企业的属性以及基本信息进行查看。最后还要有数据分析功能。有了数据分析功能,就可以比较录入进来的各种畜禽数据,还可以以数据直观图以及表格等形式,将各种抽象的数据变得直观,有利于领导决策。

(二)建立现代智能化监测系统所需的系统运行机制

要让现代智能化监测系统中具备数据查询功能、分布定位功能以及数据分析功能,便要有一定的运行机制。要想顺利地运行这一系统机制,首先要对数据进行采集,要结合春防、秋防、购入卖出畜禽的产地检疫、每月的补针等工作,每个月都要对责任区内的规模饲养场畜禽数量以及农户进行统计,并在畜禽登记表中反映出来;其次要对数据进行录入,市县统计员应该根据村防疫员以及各乡镇区域所录入的畜禽饲养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定,录入到系统之中;再次要对数据进行传输,省级数据库接收到各区域、县、市录入的各项数据后,需要及时对数据进行传输,为了排除人为对统计数据的干扰因素,不需要征求其他同级政府的同意;最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当省级数据库接收到数据后,系统要能自动对所有接收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疫病防制分析与生产发展畜牧业中,统计工作是其指定计划、措施、政策的依据,统计数据上报的正确性、全面性等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生产效益以及政府与业务部门规划畜牧业的发展与制定动物防疫计划的准确性以及措施落实的有效性。因此,做好现代畜牧生产统计工作,在现代畜牧生产统计工作中注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菊英.做好畜牧生产统计工作之我见[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

[2]常国庆,毕家闹.畜牧生产统计也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从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落实引发对畜牧统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畜牧通讯,2008

[3]李国宝,洪增华.现代畜牧生产统计监测的智能化[J].中国牧业通讯,2008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稳定生猪等主要畜禽产品生产

1、完善和落实生猪等扶持政策。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继续实施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总结生猪调出大县发展经验,宣传各地典型。推动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奖代补扶持政策落实,稳定蛋鸡生产。

2、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畜牧业监测预警体系部省共建工作,生猪主产省份全面启动本省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蛋鸡生产特别是种鸡生产信息监测,试运行生鲜乳收购站的奶业生产月度监测,调整完善470个农贸市场价格监测体系。

3、搞好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坚持“月会商、季沙龙”的形势分析机制,认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6月份和11月份分别召开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加强与国家统计局的合作,每季度末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对吉林、河南等重点省份的联合调研。根据主要畜产品的价格变化,及时研判生产形势。

4、强化监测数据采集。严格考评制度,定期汇集监测县数据报送情况,集中安排2次监测点数据核查,通报考核结果。表彰畜牧业监测预警工作先进省份和优秀人员。

5、指导和规范养蜂业发展。制定《全国养蜂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出台关于加强蜜蜂授粉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技术规范。

6、加强畜牧业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建设。组织制定畜牧业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预案,明确工作程序、省级联络员和责任分工,协调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害救助工作。

二、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7、大力开展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组织制定和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标准和规范,启动实施生猪、奶牛、蛋鸡、肉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增强示范带动能力。

8、总结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模式。召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推介标准化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

9、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力度。依托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和国家生猪、蛋鸡、肉鸡等产业技术体系的力量,推广适用先进技术,加快标准化生产发展,推进乡镇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10、加强奶牛养殖技术指导与培训。继续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和生鲜乳收购站挤奶机械设备购置补贴项目,开展奶牛场良好生产规范培训。

11、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会同环保部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出台工作,并做好宣传贯彻工作准备。

三、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2、加快推进畜禽品种改良。组织召开畜牧良种补贴工作会议,落实生猪、奶牛、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政策。

13、组织实施全国生猪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确定联合育种核心种猪场,大力开展生猪、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推进生猪和奶牛年度改良工作。

14、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编制畜禽良种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实施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增强制种供种能力。

15、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定“十二五”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写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16、强化畜牧业执法能力建设。出台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意见和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实施种畜禽质量监测计划,强化种畜禽市场监管。

四、继续强化奶业的扶持引导和规范整顿

17、继续开展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工作。督促指导未完成清理整顿的省(区)加快对个体收购站主体合法化改造,坚决取缔流动收奶点。组织召开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工作总结会议,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18、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开展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对举报和抽检中发现问题的重点地区开展飞行抽检,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开展《生鲜乳》国家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工作。

19、加强奶业发展的行业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并组织贯彻落实。组织开展中澳自贸区谈判对奶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策略的研究。

20、规范生鲜乳收购秩序。协调并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开展《生鲜乳收购合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社会监督。

五、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1、加强饲料行业法制建设。推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案)》尽快颁布实施。制(修)定《条例》的配套规章、规范、标准,及时开展《条例》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

22、规范饲料生产企业行为。修改完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条件,继续组织开展100家蛋白质原料获证生产企业、100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获证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强化对基层饲料管理部门监督执法的培训和指导。 (1)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23、加大饲料监测和执法力度。组织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以饲料原料、商品饲料和养殖场户为重点,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质例行监测和拉网式监测。加大对高铜、高锌等超量添加和潜在非法添加行为打击力度。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24、开展饲料基础性研究工作。组织饲料中潜在安全风险因素和重要饲料添加剂的检测方法研究、安全评价试验和风险预警。

六、切实做好草原保护建设这篇大文章

25、扩大草原承包经营规范化试点范围。依托退牧还草工程,在30个重点牧区县开展草原承包经营规范化示范,建立健全草原承包与流转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26、总结和推进草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指导西藏深入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保证顺利推进,及时总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扩大试点范围。

27、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和科学利用试点示范。修改细化《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大纲》,研究完善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政策措施。依托工程项目和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推进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的实施,建立种草养畜、鼠虫害防治等草原保护建设和科学利用典型示范点。

28、做好草原防灾减灾工作。制定草原防火条例配套制度和技术规程,加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火物资储备。表彰XX年-2011年全国草原防火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召开全国草原防火工作暨应急队伍建设现场会。制定雪灾应急预案,加强人工种草,建设防灾救灾基地(草原处牵头,草原监理中心承办)做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争取增加投入,扩大生物防治比例。

29、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组织起草《农业部关于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强化监测,积极做好重点地区和关键时期监测。依托工程项目,加强草原监理监测设施建设,加强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建立完善草原执法联动机制,坚决打击破坏草原的各种违法行为,并跟踪查处、曝光大案要案。编制草原资源保护名录

30、营造支持草原保护建设良好氛围。参与全国人大开展草原生态建设情况调研和政协委员视察活动,促进出台支持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草原承包经营进程。

七、大力推进科技兴牧工作

31、加快畜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召开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交流会,开展产业技术体系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调研,研究提出加强“十二五”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政策和规划建议,积极推动畜牧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推广对接。

32、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项目。做好“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4个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中期检查和课题验收工作,组织完成各项目的执行情况总结和验收;组织实施3个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及“948”项目,强化过程跟踪和监督;组织好2011年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948”项目的筛选、论证和申报工作。

33、加强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组织召开畜牧、饲料、草原相关标准审定会,审定报批国家和行业标准70项;《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34、开展畜牧科技推广。组织做好畜牧业科技入户服务工作,开展畜禽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服务。

八、加强规划调研等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35、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编制“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饲料工业发展规划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编制“十二五”畜牧业科技发展规划、秸秆养畜项目规划、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与防治规划、草原监理监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草原防火规划。

36、开展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组织开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模式、畜禽种业科技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减排与利用、羊毛绒产业发展、饲草饲料资源供给状况、饲料安全保障工程等战略课题调研,研究提出相关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37、强化计划和财务监督管理。组织举办全国畜牧系统计划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组织开展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重点项目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督促各有关单位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和加强过程监管。

(2)

『相关阅读

社会科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教育局德育科工作计划

纪检监察工作计划

2011年计生办计划生育工作计划2篇

人口社会科统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0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县的畜牧产业发展,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实施扶持百户畜禽养殖大户、县级良种猪扩繁群场、畜牧扶贫、生猪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建设,产品总量不断增加,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末,全县生猪存栏244969头,出栏163157头,同比增加38460头,出栏率66.6%;大牲畜存栏75109头,其中牛存栏68074头,出栏8896头,同比增加2453头,出栏率13%;存栏山羊32179只,出栏16075只,同比增加3380只,出栏率50%;禽存栏576870羽,出栏778388羽,同比增加74043羽,出栏率135%。全年完成肉类总产12906吨,同比增加2081吨,增长19.22%;农业人均占有肉类82.13千克;禽蛋产量196.6吨,同比增加57.8吨,农业人均占有禽蛋1.25千克;实现畜牧业产值26536万元(现价),同比增加3168万元,增长13.6%,占农业总产值的34.97%。农民人均家庭经济收入约40%来自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畜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和市委、市政府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抓“三子”促“三化”、“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巩固和提升已建成的项目成果,积极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打造畜牧业生产基地的目标,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品种改良为突破,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品种改良,生产基地建设,整合项目资金,科技服务,市场营销”五位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提高质量,增加总量,择优发展,突出特色”方针,努力实现提质增量的目标,尽快把畜牧产业建设成为我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二)目标任务

县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行动项目实施主体为涉及项目的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畜牧兽医站。通过实施养殖场(小区)、专业村、循环农业示范点、扶持示范户等项目建设,使畜牧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有显著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比重不断提高,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短平快的长效项目。

建设内容:一是巩固和提升已建成的项目成果,重点是进一步强化技术跟踪服务和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饲养管理水平;二是新建5个育肥猪养殖专业村;三是建设勐捧村象牙沟“草+畜+沼”循环农业示范点;四是扶持养殖示范户100户。

计划,全县生猪存栏267120头,出栏189655头,出栏率71%,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大牲畜存栏75960头,其中,牛存栏68754头,出栏8985头,出栏率13.1%,马属7205匹;山羊存栏35678只,出栏19622只,出栏率55%;禽存栏623585羽,出栏886171羽,出栏率142%;禽蛋产量217吨。肉类总产16132吨,同比增3226吨,增长25%;实现畜牧业生产总值31843万元(现价),同比增5307万元,增长20%。全县年种植优质牧草5000亩;开展科技培训50期,受训人数5000人次以上。

三、生产布局和工作重点

(一)生产布局

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生产布局:山区、半山区重点发展牛、羊、禽业,坝区重点发展生猪业。

(二)工作重点

在生产上,突出发展生猪业,兼顾牛、羊、禽业生产。重点扶持养猪专业村、循环农业、养殖大户(场),通过扶持重点村、大户(场)来带动和辐射全县养殖业发展,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实行养殖基地和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畜牧部门服务”两种模式同时进行,同步推进。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巩固和提升已建成的项目建设成果

重点巩固扶持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凤尾大坝循环农业示范点、育肥猪养殖专业村([,!]5个)、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具体是:

1.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新建标准化公猪舍20平方米、隔离间20平方米、小区道路100米、饲料加工房和仓库50平方米,购置加工设备1套,改造标准化母猪舍100平方米,优质饲草种植50亩。

2.凤尾大坝循环(来源:文秘站 )农业示范点,巩固“林+草+畜+沼”循环农业养猪示范户2户,改扩建标准化圈舍100平方米,引进原项目区的商品仔猪60头以上。

3.养猪专业村(5个),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圈舍平方米,配齐圈内功能设施;引进二元杂种母猪100头;种植优质牧草500亩。

4.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完善场内基础设施建设,配齐场内动物防疫、消毒等功能设施,引进种鸡3000羽。

5.养殖大户24户,改造标准化圈舍1000平方米,配齐圈内功能设施;引进二元杂种母猪48头;种植优质牧草100亩。

(二)育肥猪养殖专业村建设内容及规模

依托已建成的项目建设成果,扶持新建5个育肥猪养殖专业村(即:南伞镇白岩村硝厂沟自然村和邦小底自然村,勐堆乡勐堆村大寨自然村,勐捧镇勐捧村忙勒自然村、木场乡勐撒村旧街自然村);扶持养猪示范户100户,建设标准化圈舍50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实施方式采取各乡(镇)先摸底,报县农业(畜牧兽医)局审定。年户均引进原项目区三元杂商品猪100头以上,种植优质牧草饲料3亩以上,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

(三)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勐捧镇勐捧村象牙沟自然村“草+畜+沼”循环农业示范点。其中,规模化毛驴 综合养殖场1个,建设厂房和圈舍500平方米,购买种公驴10匹,饲养种母驴100匹,种植优质牧草50亩,年出栏毛驴50匹。扶持毛驴养殖示范户10户,户均建设圈舍50平方米,饲养毛驴10匹,年出栏毛驴5匹;种植优质牧草5亩以上。

(四)养殖示范户建设内容及规模

养殖示范户建设100户(其中,扶持养殖大户20户,示范户80户)。

1.扶持养殖大户20户(养猪10户,养牛3户,养羊4户,养鸡3户)。

(1)养猪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引进二元种母猪10头,种植优质牧草5亩以上,年出栏生猪150头以上。养殖技术上严格要求,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路线,实行dly技术路线,引进原项目区或自产三元杂商品仔猪进行育肥或销售。

(2)养牛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选育本地优良种母牛10头,种植优质牧草5亩,年出栏肉牛20头。

(3)养羊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选育本地优良种母羊30只,种植优质牧草5亩,年出栏山羊50只。

(4)养鸡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饲养商品鸡3000只,种植优质牧草5亩,年出栏商品鸡10000只。

2.扶持养猪示范户80户,新建标准化圈舍24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如:自动饮水器、保育箱、保温灯等,引进二元杂种母猪160头,户均饲养2头,种植优质牧草饲料2亩,年出栏生猪100头。

(五)建设畜产品加工厂1个。

(六)加强动物防疫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功能

1.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完善71个村级兽医室建设;项目实施区动物防疫费用,由县农业(畜牧兽医)局统一安排。

2.完善品种改良体系

修缮县级猪统一供精站(凤尾点)基础设施建设,淘汰当前全县范围内饲养的品质差、生产性能低,不宜于种用的部分种公猪,新建7个猪人工授精网点,配置优良种公猪7头;巩固南伞、忙丙、军赛3个肉牛冻精改良点。

3.科技培训

全县开展科技培训50期,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

五、资金来源和管理使用

项目资金以整合县级各部门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和政策性补贴贷款。为使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贷款扶持覆盖全县范围,示范户实行重点扶持;能繁母猪保险参保和理赔覆盖全县范围。

(一)计划总投资572.6万元,其中,项目资金272.6万元,贴息贷款扶持300万元,投资预算如下:

1.巩固和发展的建设成果(重点巩固扶持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凤尾大坝循环农业示范点、5个养猪专业村、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计划投资66.6万元。

(1)巩固和提升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计划投资6万元。

(2)巩固和提升凤尾大坝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林+草+畜+沼”循环农业养猪示范户2户,计划投资3万元。

(3)巩固和提升5个养猪专业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40万元。

(4)巩固和提升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建设,计划投资3万元。

(5)巩固全县养殖大户24户,计划投资14.6万元。

2.新建设育肥猪养殖专业村5个,计划投资50万元。

(1)南伞镇白岩村硝厂沟和邦小底2个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4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20万元。

(2)勐堆乡勐堆村大寨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2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0万元。

(3)勐捧镇勐捧村忙勒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2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0万元。

(4)木场乡勐撒村旧街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2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0万元。

3.建设勐捧镇勐捧村象牙沟自然村“草+畜+沼”循环农业示范点。新建勐捧镇勐捧村象牙沟毛驴综合养殖场1个,建设圈舍500平方米,计划投资2.5万元;购买种公驴10匹,每头补助资金元,计划投资2万元;扶持养驴示范户10户,建设圈舍500平方米,户均圈舍建设50平方米,户均补助2500元,计划投资2.5万元;户均种植饲草5亩,每亩投资200元,户均补助1000元,计划投资1万元。两项合计计划投资8万元。

4.扶持养殖示范户100户(其中,养殖大户20户,示范户80户),计划投资74万元。

(1)养猪大户10户:户均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5万元;户均购买二元种母猪5头,每头补助元,户均补助1万元,计划投资10万元。

(2)养牛大户3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5万元;户均购买本地优良种母牛10头,每头补助1000元,户均补助1万元,计划投资3万元。

(3)养羊大户4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2万元;户均饲养种母羊20只,每头补助500元,户均补助1万元,计划投资4万元。

(4)养鸡大户3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5万元;户均补助养鸡周转金1万元,计划投资3万元。

(5)扶持养猪示范户8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30平方米,户均补助1500元,计划投资12万元;户均饲养二元种母猪2头,每头补助元,户均补助4000元,计划投资32万元。

6.建设畜产品加工厂1个,计划投资50万元。

7.动物防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科技培训,计划投资24万元。

(1)项目区动物防疫费用,计划投资5万元。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计划投资8万元。其中:修缮县级猪统一供精站,计划投资3万元;新建7个猪人工授精网点,每个点投资5000元,计划投资3.5万元;巩固3个肉牛冻精改良点(南伞、忙丙、军赛)建设,每个点投资5000元,计划投资1.5万元。

(3)全县种植优质牧草3000亩,计划投资6万元。

(4)全县开展科技培训50期,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计划投资5万元。

全县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扶持养殖示范户300户,户均扶持贴息贷款1万元,计划投资贴息贷款300万元。养殖大户可享受贷款5万元;仔猪育肥示范户可享受贷款2万元。

(二)项目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经县畜牧产业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初验后拨付。

六、主要措施

(一)政策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部门协作,狠抓落实

畜牧业是我县的重要产业,也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县直各部门要积极支持畜牧业生产,按照“多部门合作,各记其功”方式促进畜牧业发展。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切实把畜牧业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首要工作来抓,加强生产动态监测和形势分析,准确掌握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引导小规模散养户适时补栏,加强对饲养户的技术指导,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推广和动物防疫工作力度,积极扶持和发展生产,增加市场供应。各乡(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从讲政治、顾大局,心系民生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及时解决畜牧业生 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强化防堵、疫情排查、宣传、监测、强制免疫等预防措施,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各村委会要真正理解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意义,增强抓好畜牧业的责任心;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

2.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为主抓的领导小组,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组织机构,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实行“县级领导+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两委班子+养殖协会(理事会)+村民小组长(村民互助组联长)”挂钩制度,以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

3.稳定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为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实施,调动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县、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固定71个村级动物防疫员,稳定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队伍,有效推进动物防疫队伍专业化建设。

4.加大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养殖场(小区)建设、专业村、循环农业建设和培育壮大重点养殖大户作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来抓,扶持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畜牧产业化专业村和养殖大户。

5.建立稳定的畜牧业发展投入机制

要建立稳定的畜牧业发展投入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畜牧业发展。整合县发改局、农业、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科技、民宗等部门涉及畜牧业发展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各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市项目,努力增加项目投入,支持畜牧业发展。扶贫和农村信用社、农行、农发行等金融部门要把扶持畜牧业作为贷款重点,创新贷款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每户养殖大户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贷款。财政局、农业(畜牧兽医)局、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制度;加大生猪品种改良、扑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工作所需经费投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做好肉食品供应工作,保持市场稳定。

(二)技术措施

1.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落实引种双向检疫制度

将品种改良作为畜牧业提质增效、增强行业竞争力的突破口。生猪推行坝区以“dly、pic”为主,山区、半山区以“杜+本”杂交为主的技术路线,项目有关乡(镇)的生猪养殖场(小区)、专业村、循环农业、大户(场)必须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路线;牛冻精改良重点建设南伞、忙丙、军赛3乡(镇),品种改良以提高纯度和加快速度为目的。加快良种特别是县、乡(镇)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养殖生产的需求。严格实行部门引种双向检疫制度,逐步规范饲料和兽药经营,确保动物防疫、产品检疫、饲料和兽药监测、产业协调等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强化加工营销

高度重视产品营销,通过积极营销推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主要从三方面做好营销:一是推进畜禽肉产品加工。从多方面扶优扶强加工企业,使他们成为带动畜牧业发展的龙头,通过冷冻肉、火腿、腌制品、熟肉食品加工,大幅度提高畜禽产品加工转化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整体效益,夯实规模发展基础。二是培育、扶持营销中介组织。鼓励各类企业参与营销;充分发挥现有贩运户的积极作用,并给予必要支持和引导,规范、壮大、支持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构建畜牧业营销协会。三是加强市场载体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落实投资主体和经营实体,加快生猪(仔、肥猪)和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步伐。

3.加强科技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采取“业务部门领导+科技人员+动物防疫员”挂钩制度,狠抓措施落实。从畜禽品种优选、饲料配比、圈舍改造、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强技术总结、创新和指导培训,尽快转变农民养殖理念,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走出一条以科技增效益,以效益促规模的畜牧业良性发展道路。享受能繁母猪补贴、保险制度、信贷支持的养殖户必须无条件接受和服从畜牧兽医部门的动物防疫、监督、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

4.切实抓好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动物疫病防治不仅对畜牧业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而且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认真抓好。要落实“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党委保组织,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责任制。当前,疫病种类繁多,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生产发展,也增大了养殖产业的效益风险。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加强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疫病的有效控制。建立县区、乡(镇)、行政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或村民互助组联长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动物疫情监测报告机制和防控机制,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率、定点屠宰检疫率、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善畜禽贩运户管理、动物及产品交易市场监管和重点养殖大户、养殖场(小区)、种畜禽场管理机制,以制度保证动物免疫和动物疫病防治措施到位,将强制免疫和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落实到领导、落实到人,确保春秋两季以强制免疫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到畜禽不漏针、不留死角,确保动物强制免疫率达到应免动物的100%,保护率达到70%以上;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强基层动物疫病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以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确保全县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5.加大饲草、饲料种植力度

要充分发挥土地、光热资源,加大对饲草、饲料的开发力度,扩大人工种草面积,积极开展冬闲田地种草;恢复和保护天然草山;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蔗稍等进行加工、粉碎,积极推广氨化、青贮饲料。

七、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

(一)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为一年,即:。

(二)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3月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确定养殖项目实施地点和示范户,成立乡(镇)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6月16日,夏日炎炎,刚刚收割完小麦的河南濮阳田野里,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正在利用无人直升机对汇源(濮阳)羊业有限公司的羊场进行航拍,这是河南畜牧划设计研究院无数个规划设计场景中的一幕。无人直升机对整个羊场的布局、粪污处理、畜舍布距、生活区和粪污区布距等进行详细拍摄记录,为养殖企业改扩建提供规划设计原始资料。

6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这个现代畜牧业的“引路人”进行了专访。

应运而生的“引路人”

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早在2010年之前,河南有40%的猪、2/3的牛羊处于散养状态,很多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选址不科学,场区内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不能节约使用,防疫、环保设施不健全;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过程组织管理不规范,生产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饲料、兽药生产没有专门的设计机构。这都阻碍着河南畜牧业科学、持续发展。

为转变河南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畜牧业标准化水平,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2011年5月,河南省畜牧局决定成立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成立的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有三项职能。”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赖登明说。接着他详细解释道,“一是规划咨询职能,主要是把农牧园区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牧企业发展规划、畜牧工程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评估咨询;二是工程设计职能,主要是为各种畜禽养殖场、实验动物房、生物制品厂、生物实验室、草场、饲料厂、屠宰场等进行工程设计;三是技术研究和推广职能,主要是研究与推广畜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

经过6年多的发展,在河南各级畜牧部门和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安全化、环保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5.5%、98%、78%和87%。“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小散养殖场户减少272万户,万头以上猪场、5万只以上蛋鸡场、10万只以上肉鸡场、千头以上牛羊养殖场总数达2548家,较2010年增加624家。

发展畜牧业,规划设计先行

河南省栾川县,古称鸾州,因远古时期有形似凤凰的鸾鸟在此栖息而得名。栾川境内高峰深谷、气象万千,形成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象。旅游业是栾川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面是畜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如何在不影响栾川县“绿水青山”的情况下发展生态畜牧业?为此,2015年,栾川县委、县政府委托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

“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总要求,在全面掌握栾川县及周边地区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综合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栾川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总体定位和发展路径,规划了产业空间布局与重点建设项目,创新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和生态休闲观光畜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科学可行的保障措施。”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学君说。

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和征求多方意见,历时两个月编制了《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了栾川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

《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通过构建生态循环、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使养殖业与种植业深度融合,使栾川县畜牧业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该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栾川县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栾川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完善疫病防控体系、保障生态养殖环境、推广健康养殖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畜产品,最终做强现代畜牧业。

该规划分析了栾川县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评估了各乡镇土地可承载猪单位数量,并对可新增猪单位定额进行了分配,确保农牧生态有效循环。规划以创新、绿色、高效、健康为发展理念,对全县畜牧业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废弃物治理、支撑体系、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其实,很多地方的畜牧业都缺少一种战略规划,在这一方面,栾川县已经走在了河南前列。”赖登明笑着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规划院就相当于这个‘谋全局者’。要想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规划设计先行。”

发扬工匠精神,树工程设计样板

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系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4755.1695万元,是全国同行业中投资早、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养殖企业之一。该公司拥有浠水牧业、泰美畜牧、龙王畜牧、金旭爵士、英德畜牧等多个大型生猪养殖基地,生猪产能每年近30万头。

2016年年底,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将钟祥分场年出栏1.5万头商品猪场改扩建为存栏1万头的母猪场,将设计工作委托给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因为该场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马场,仍然实行落后的人工喂料、人工清粪、人工环控等生产工艺,改造难度很大。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们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结合现有条件,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设计理念,对老场进行改造提升。

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后的猪场,平面规划设计上将原有场区划分为功能明确的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净污不交叉,雨污不混流。生产工艺上将原有落后的人工喂料、人工清粪、人工环控等生产工艺升级改造为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清粪、喂料、环控方式。猪舍设计方面:在原厂址扩建用地上新建联栋式猪舍,节约建筑用地和建筑成本,并实现节省猪场后期的运行成本。通过此次改扩建,提高了自动化水平、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猪场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在,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我院的设计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十分认可,这个项目也成为我院在省外的一个宣传窗口,起到了样板工程的作用。”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春花说。

钟祥猪场改建设计项目只是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众多设计项目之一。据了解,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截至目前,河南畜牧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近1000个农牧业规划设计项目,为河南农牧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发挥了“引路人”的作用。

“通过对项目单位进行科学的引导,疏导项目投资者把资金投向不同的产业,使市场资金向产业优势不强的方向流动,促进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引导企业完善畜牧业服务支撑体系,创新企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推动河南乃至全国畜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赖登明说。

走出国门,力争成为“行业标杆”

安哥拉共和国(以下简称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是2014年国务院总理访问安哥拉时提供的贷款建设项目。

2015年1月,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设计项目,负责现代化蛋鸡、肉鸡产业一体化园区设计工作。库茵巴农场的现代化蛋鸡、肉鸡产业一体化园区包括种蛋的孵化、育雏、蛋鸡养殖、肉鸡养殖、配套饲料厂、肉鸡屠宰场、冷库、发电站、办公区等建设内容。该项目占地面积130亩,项目建成后,达到存栏5万只蛋鸡、年出栏并屠宰15万只肉鸡的规模。

经过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大量的调研、论证,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设计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受到了安哥拉农业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

“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活跃地区经济,传播先进的养殖技术,增加畜产品供给,提高安哥拉人民生活水平,以项目带动农牧开发,为安哥拉农牧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赖登明说。

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的成功规划设计是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快速发展的见证。经过6年多的发展,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已形成了“院长1名,副院长2名,总师2名”的领导核心和“一室五部”的技术核心团队,管理与技术构架日趋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现在的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已拥有了农业工程咨询乙级资质和农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设计院畜牧业工程规划设计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农业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和现代创意农业、土地治理、农业园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可再生能源等工程,规划设计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以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策划、规划和顶层设计。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1.兵团第一师四团农业科,新疆 乌什 843407;2.兵团第一师四团畜牧兽医工作站)

摘要:兵团第一师四团“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全团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规划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操作性强,是四团畜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为5年来四团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是四团实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第4年,回顾发展历程,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重点介绍了该规划的主要内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第一师四团;畜牧业;发展规划

1 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及工作思路

1.1 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壮大四团、致富职工群众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强管理为突破口,以深化农业内部改革为动力,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为最终目标,立足区域优势,农、林、牧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形成“特色种植业、林果园艺业、畜牧业、草业”四业发展的新格局。

1.2 基本方针

坚持牧区、农区畜牧业并举,大力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壮大做强私有养畜,充分发挥农业、酒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草食性家畜和特色经济动物养殖。通过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力度,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工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力争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单产与总产上下功夫,在提高产品加工转化水平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结构体系。

1.3 工作思路

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科学引导、依法管理”的要求,从良种、防疫、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大力推进种草养畜,培植各具特色的养殖园区和养殖大户。健全和完善畜牧兽医、草原执法体系,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依法治牧、依法治疫、依法治草,确保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实施畜牧业十大主体组装配套技术,积极引进一批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科学养殖,示范引导,形成一批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养殖基地(重点奶牛)和养殖小区,带动私营养畜业不断发展。

2 主要指标

在2010年牲畜存栏4.241万(头)只(其中奶牛4296头,土种牛1003头,猪1708头,羊35403只,鹿285头,其它285头只)的基础上,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2011年存栏48772头(只)(奶牛4940头、土种牛1153头,猪1964头,羊40713只,鹿328头,其它326头只);2012年存栏56087头(只)(奶牛5681头、土种牛1326头,猪2258头,羊46819只,鹿377头,其它374头只);2013年存栏64500头(只)(奶牛6533头、土种牛1525头,猪2597头,羊53842只,鹿433头,其它430头只);2014年存栏74175头(只)(奶牛7512头、土种牛1754头,猪2986头,羊61918只,鹿497头,其它492头只);2015年存栏85300头(只)(奶牛8638头、土种牛2017头,猪3433头,羊71205只,鹿572头,其它565头只)。实施“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力争养畜10万只。

在2010年种草(青贮复播、苜蓿)430hm2的基础上,到2015年实现种草2000hm2。力争“十二五”末山区草场改良面积达到1700hm2,山区网围栏1700hm2。

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由2010年的4641万元增加到5923.22万元,占到大农业总产值的45%。

3 发展重点及产区布局

3.1养羊业

重点突出肉毛兼用的细毛羊生产,坚持生产母羊以细型(超细型)细毛羊为主,坚持人工授精,坚持购进优秀种畜,在未产羔母畜中适当用肉用或土种羊配种,力争使繁育率达到150%以上,细毛羊羊毛单产达5kg/只。

3.2 养牛业

充分提高对养牛业尤其是奶牛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使养牛业上规模、上档次。对家庭养殖实行“分散饲养、集中育肥、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方式,只有这样产业的效益才能够体现出来,才能够形成“新龙头”企业。选择饲养的奶牛品种以荷斯坦奶牛为主,适当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牛的冻精,以改变当地土种牛产肉量、产奶量及饲料报酬低的局面,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二五”期间,每年重点扶持养牛大户25个,一般专业户100个,推动奶牛养殖集约化发展,力争年育肥牛2000头。

3.3 养猪业

抓好良种繁育工作,全面推广“良种、良料、良法”的科学养殖技术,在稳定现有生猪饲养量的基础上,积极对生猪品种进行改良,重点放在提高出栏率、瘦肉率和经济效益上,大力推广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及其“杜×长·大”和“杜×大·长”三元杂交猪,计划用5年时间全团出栏瘦肉型猪由现在的30%提高到60%,达到年新增出栏肥猪3500头以上,重点扶持专业户25户,一般养猪户200个。

3.4 养禽业

维持现有饲养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推广一些新品种,如法国番鸭,同时发展肉用仔鸡生产。实现新增出笼每年在1万只以上,每年培育养禽大户2~5个,力争“十二五”末发展养禽大户25个以上。

3.5 产区布局

根据四团的地理环境和养殖习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区划布局方案宜为:(1)养羊业。在12个农业连队(含18连、畜牧连、民族连)发展肉毛兼用细毛羊和超细毛羊、肉羊。细毛羊以9大农业连队为主;肉羊以民族连、18连为主。(2)养牛业。主要发展奶牛和肉牛生产。奶牛以各奶牛场为重点,突出3连、畜牧基地、7连、12连;肉牛以7连、9连、11连、13连和民族连为主。(3)养猪业。各连队依托家庭养殖为主。(4)养禽业。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5)养鹿。在5连、7连、18连重点发展。

4 重点建设项目

4.1 生猪屠宰场(点)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四团老猪场,建设日期:2011年,建设规模:年屠宰量在1500头左右。项目拟建生猪屠宰线1条,计划投资59万元,主要包括屠宰间、化验室、待宰圈、更衣室、值班室及内部配套设施和水、暖、电、路、环境绿化等相关基础设施。

4.2奶牛良种繁育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四团奶牛场,建设日期:2011年,建设规模:年良种繁育在1500头左右。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预算:(1)冻精贮存室1间,解冻室1间,更衣室1间,各15m2,1200元/m2,计划54000元;(2)精液储存罐2个,每个30L,计划8000元;(3)输精室2间,每间50m2,200元/m2,计划24000元;(4)输精保定架2个,每个1500元,计划3000元;(5)显微镜、试管、瓷盘等仪器1套,计划50000元;(6)液氮运输车1辆,计划85000元;(7)水、电、暖等设施齐全配套,计划50000元;(8)育种人员年薪5万元/人。合计投资37.4万元。

4.3 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

项目实施年份:2011年。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团、连二级防疫体系,改善现有技术装备,增强检疫手段,以达到保证畜牧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要加大技术引进和人才培训力度。

4.4 建设200头母猪生产线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2年。项目投资预算:(1)母猪圈舍,砖混结构1000m2,850元/m2,计85万元;(2)断奶仔猪圈舍500m2,850元/m2,计43万元;(3)购买母猪200头,每头1200元,计24万元;(4)高床及其他设施,计45万元。合计投资197万元。

4.5 民族连发展畜牧业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2年。项目投资预算:(1)委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举办培训班,计划10万元;(2)购买种羊150只,每只1200元,计18万元;(3)黄牛改良,计划10万元;(4)修建青贮、微贮窖设备计160万元。合计投资198万元。

4.6 山区牧场铁丝网围栏及通电通路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2年。项目投资预算:(1)10号铁丝60000m,计6万元;(2)规格为200cm×20cm×20cm的水泥柱子2500根,每根100元,计25万元;(3)架设高压线及电杆,需投资500万元;(4)修硬质柏油路1条,宽6m,长35km,投资1000元/m,计3500万元。合计投资4031万元。

4.7 牲畜活畜交易市场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2年。项目投资预算:(1)基建2000m2,800元/m2,计160万元;(2)其它相关配套设施(含水电路),计划250万元。合计投资410万元。

4.8 山区牧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3年。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预算:(1)10km输水管道:需10000m直径20cm的塑料水管,25元/m,计25万元,管道挖填及安装15万元,合计40万元;(2)减压池4个,规格为高5m,直径2.5m,计15万元;(3)牧场饮水槽50个,规格为长2.5m、宽1m、高0.6m,计13万元;(4)自压喷灌设备1套(50个喷头),计40万元;(5)新建1座标准化的药浴池,计10万元。合计投资118万元。

4.9 万头奶牛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3—2014年。项目在原有基础上扩建,计划投资1000万元。

4.10 戈壁荒滩种草养畜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3—2015年。项目设在步三连至十六公里槽子地,计划投资1000万元。

4.11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项目实施年份:2013—2014年。项目拟建设细毛羊种羊场1个,父母代肉用、蛋用种鸡场各1个。同时,建设团、连、畜群三级冻精站和团场配种点。计划投资500万元。

4.12 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

项目实施年份:2013—2014年。项目拟建年产1万t奶粉厂1座。计划投资1000万元。

4.13 饲草料基地喷灌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4—2015年。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建设规模。项目区通过修建引水和输水管道,对山区草原进行喷灌,人工改良草场3000hm2,种植青(黄)贮苜蓿1000hm2。(2)目标。项目建成以后使3000hm2草场得以改良,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使牧草产草量提高30%,使牧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良好的恢复,同时使农区1000hm2地的饲草料单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3)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000万元,管件管材及安装工程投资2500万元,临时工程投资500万元。

4.14 农牧区十万只羊(其中生产母羊5万只,年出栏肥羔5万只)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年份:2011—2015年。项目投资估算:(1)四团垦区670hm2人工饲草料基地及建设,投资1000元/667m2,计1000万元;(2)新建育肥羊舍120栋,每栋1000m2,每栋10万元,计1200万元;(3)购置牧业机械,包括青贮收割机4台、割草机4台、捆草机3台、颗粒饲料机1台、剪毛机5台、大型粉碎机2台,计400万元;(4)修建青贮窖240个,规格为长30m,底宽3.5m,上宽4.5m,高2.5m,每个10万元,计2400万元;(5)其他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站、小型饲料加工厂、购种畜、人员培训等费用280万元。合计投资5280万元。

5 保障措施与发展对策

(1)着力提高现有饲草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做到“长草短喂,短草槽喂”,实行“三贮一化”的调制加工,提高牛羊的适口性,达到快育肥,早出栏、早上市、早受益的目的;(2)扩大优质饲草的种植面积,树立“好地种好草,好草养好畜,好畜买好价”的理念;(3)积极调整畜种结构,由于四团牛羊存栏比例一度攀升,导致畜种结构极不合理,草食家畜占总牲畜存栏的95.96%,而猪仅占4.04%,“十二五”期间,在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同时,积极调整畜种结构,加快生猪的发展,稳定禽类生产;(4)调整畜群结构,扩大母畜基数,提高生产母畜的比重,优化畜群结构,生产母畜由现有的55%提高到60%左右,生产母羊由现有的68.5%提高到75.0%左右,能繁母猪由7.02%提高到20.00%的水平,同时淘汰生产能力低下的母畜,以更有效地发挥其总体生产性能,多繁、快繁、快育,提高单产与总产,合理地利用现有的饲草(料)资源,在畜群内部不断增加改良种畜,把畜牧业生产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6 存在的问题

“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畜牧业的农业是狭义的农业”。近几年来,四团畜牧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四团贫困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畜牧业发展缺乏资金,有些设想无法实现,主要原因:一是资金缺乏,影响一些项目的实施;二是四团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畜产品销售困难;三是畜产品缺乏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四是高科技人才缺乏,科研经费无保障;五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宁夏泾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举扭转了畜产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并且承担起了新的历史任务。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全面展开,这些均为畜牧业提供了机遇,同时畜牧业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一、泾源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泾源县畜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由过去在生产中占比重较小的副业变为如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泾源县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人均粮食长期徘徊在400kg以下,没有富余的粮食用作饲料。据测算,目前作为饲料用粮的比例不到5%,从长远看,比例有可能增加,但绝对量十分有限,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更为紧缺,只有少量的胡麻饼,大量的蛋白饲料依赖于外购。二是饲草资源并不十分充足,尽管拥有草原2.16万hm2,但90%以上的草原已封育,基本上得不到利用。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随着农作物种类结构的调整也随之减少,饲料作物面积比例更低;1.42万hm2多年生牧草由于管理和收割技术不规范,其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低下,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的数据。据最新统计,目前泾源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6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2.5%,相对较低,牧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率并不是很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性限制。因此,资源制约将是泾源县畜牧业今后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还将大大增加。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需要发展畜牧业来促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畜牧业推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是资源制约,一方面是需要发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系到泾源县畜牧业的前途,对解决泾源县“三农”问题有着重要影响。

二、对策

树立科学发展观,将泾源县畜牧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强调立足科学、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是泾源县畜牧业的根本出路。所谓立足科学、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畜牧业与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甚至国内国际市场,通盘考虑,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走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1正确处理关系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既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要受到内部结构的影响,处理好内外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和谐发展,需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问题。就其外部而言,主要包括畜牧业服务的对象和赖以生存的条件,处理好畜牧业与这些方面的关系,等于改善了畜牧业的外部环境,拓展了生存空间。

(1)处理好与畜产品消费的关系。就目前的畜产品生产数量而言,仍然处在低水平,据最新数据表明,泾源县人均肉类占有量为31.72kg。但必须看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益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仍在增加。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增加,对整个畜产品的需求有很大拉动作用。从品种结构看,也有很大的需求空间,特别是内需空间更大。

(2)处理好与农村经济的关系。目前泾源县畜牧业为农民创造的现金收入虽然已达到20%以上,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时应该看到这个水平还较低,同样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畜牧业主产区,这个比例已超过50%,四川省近10年来,农民现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部分达到65%以上,挑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因此,在农民收入方面,泾源县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农民增收这个难点问题,畜牧业应发挥更大作用,以充分挖掘其增值空间。

(3)处理好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在农业中的比重,对农业现代化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专家指出,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无疑已实现农业现代化,其畜牧业产值比重普遍超过50%,有的达到70%~80%,甚至更高。而我国目前的水平是33.7%,泾源县仅为28.3%,就农业现代化程度来看就更低。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畜牧业比重就必须有较大幅度提高,起码要达到40%以上。根据泾源县生产现状,在以后的12年增加1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是较为合理的规划。可以看出,要使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农业实现现代化,畜牧业应有更快的发展。

(4)处理好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关系。目前,泾源县畜牧业市场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和健全,畜产品在贸易经济中比例很低,几乎为零。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竞争是全方位的,既然有充足的农村劳动力、低成本的畜产品,就应该积极参与竞争。积极参与国内或国际竞争,可以拓宽市场,减轻市场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如泰国靠进口粮食发展畜牧业,再出口畜产品。如果能开拓国外市场,泾源县也可以引进这一发展模式,这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5)处理好与畜牧业资源的关系。人多地少,耕地人均占有量少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同时如果粮食总产量没有大的增长,也不可能生产出充足的肉、蛋、奶,饲料粮缺口更大。如何处理好资源制约这一问题,是泾源县畜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必须在饲料资源开发、节约、种植业结构上下功夫,当然,适量利用国内市场的资源也是可行的。畜牧业内部环境包括生产、加工、销售诸多环节,每个环节中还有许多关键因素,如生产结构、动物疫病控制等,对畜牧业影响很大,处理好内部各方面关系,有利于畜牧业自身“肌体”的健壮,更好地去适应外部环境,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6)处理好与动物疫病控制的关系。当今,动物疫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1985年WHO评价畜禽染病而致人发病的达90余种,病源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除传统的疫病外,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现,疯牛病、禽流感对世界造成很大影响,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安全,在经济上也造成巨大损失。英国疯牛病波及10个国家,给肉牛业造成沉重打击。1997年我国台湾暴发家畜口蹄疫,造成1000亿台币损失。我国既受到外来病的威胁,也受传统疫病的影响。据专家统计,近20年从国外引种带入的疫病达15种,传统的结核病、猪瘟、鸡新城疫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因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000亿元,在民间还在流传着“不怕养、怕病、怕死”的说法。如果畜禽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农民遭受经济损失,事实上是在浪费畜牧业资源,更重要的是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畜牧业的正常运行。可以说,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7)处理好畜牧业生产与畜产品加工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部门分割的影响,将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割裂开来,谈畜牧业生产专指畜产品初级生产,计算畜牧业产值也是初级产品产值,将畜牧业生产链条中的各环节人为地分开,出现了加工业滞后的现象。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品产值均大于初级产品产值,有的国家高出几倍,而我国目前加工品产值与初级产品产值的比例不到50%,泾源县就更低,不到5%,加工业对畜牧业的带动作用不足。在推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深思。回顾牛奶生产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加工业对生产的巨大带动力。20世纪80年代末曾出现过倒奶现象,就是因为加工业不配套。而今由于大型加工企业纷纷兴起,结果出现了到处争奶源的局面,拉动了牛奶生产,近几年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发展。东三省之所以成为我国畜产品新的生产基地,由粮仓变为肉仓,与加工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吉林省2005年出栏生猪1500多万头,大型加工企业就能消化1000多万头,黑龙江、辽宁2省同样发展很快。双汇集团加工企业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一家建厂,八方受益。加工业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畜产品加工业可以通过开发品种,拓展消费范围,增加消费,还可以延长产品保存期,缓解初级产品销售压力,更主要的是通过加工增值,企业产生了效益,反过来稳定了与初级产品生产者的购销关系,这在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中体现的最充分。通过延长产业链,通过产品加工增值,盘活了整个畜牧业生产,总体效益增加,农民受益的渠道也增多,既可以通过养殖得到实惠,也可以通过在加工环节就业得到收益,还可以亲自投资办厂,从事加工业,这就是现代畜牧业的模式,也是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因此,畜产品加工业是泾源县畜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火车头”,必须重视和支持加工业的发展。

2.2抓住重要环节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畜牧业的和谐发展,就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整体推进。

(1)调整畜牧业结构。畜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内容包括畜禽生产的比例结构、加工品的比重、优质畜产品的比重等。在畜禽结构方面,泾源县坚持发展草食畜产业的路子是十分正确的,但要尽快改变畜产品加工业滞后的局面,如果在10年内将加工业产值增加到与畜牧业产值同等水平,畜。当前泾源县的畜产品中大宗产品居多,优质产品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产品的不足,今后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这也是畜牧业生产的方向。

(2)推进产业化经营。畜牧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民的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有许多障碍,往往造成产品实现不了价值,收益不稳定,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将初级产品生产、再加工、销售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环节利益统一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更主要的是通过加工拓宽了市场,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效益,企业发展,农民收益稳定,消费者满意,这是畜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实行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促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形成小规模大群体,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3)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动物疫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目前仍然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国内的家庭小规模分散饲养的状况,动物疫病威胁大,控制起来难度大,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也大。因此,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危害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绝不能放松的工作,也是实现畜牧业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按照泾源县2007年的畜禽饲养量计算约60万个羊单位,每年畜禽因病死亡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等于多饲养6000多只羊或者1200头牛,多生产牛肉至少240t,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可增加收入816万元。由此可见减少的损失和节约的资源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研究制定动物疫病防控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传统的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大的疫病,也要列出时间表,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尤其是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

(4)加大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第一是利用好现有的耕地,进行“三元”结构调整,合理划分出饲草料用地,并实施与种粮农民同等的政策优惠。第二是加快草原保护和开发利用步伐,发展人工种草,提高草原生产能力。第三是继续开发利用秸秆等农副产品,变废为宝,增加畜牧业生产中可利用资源量。

2.3做好几项工作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法治、公平、诚信是畜牧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务必要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规范和维护畜牧业经济运行秩序。要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充实人员,完善手段,提高执法水平。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畜牧业的扶持政策,在财政和税收上予以倾斜。原有的优惠政策要稳定,有的还要不断完善,如良种补贴,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补贴范围。要加强草原建设力度,不断增加投入,逐步扭转草原退化的局面。要增加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草原管理服务体系等畜牧业支撑体系的投入,改善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

(2)加强科技推广,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目前泾源县畜牧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到30%,低于国内的50%,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对于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科技水平低下会造成资源和资金更多的浪费。目前泾源县畜牧业科技方面主要存在着畜禽品种生产性能低、饲养管理水平低、饲料报酬低等问题,应该重点解决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针对泾源县饲养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研究推广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特别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接受科学技术的自觉性和能力。科技推广投入少,推广队伍不健全是目前泾源县畜牧业科技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应下大力气改变这种局面。

(3)努力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有几种途径,主要有公司加农户、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目前在泾源县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初步得到认可,但在运行机制上还不够完善。现在缺的是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但形式和内容上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协会有很大差别,协会应有的功能发挥不出来。发达国家的协会分工很细,一般以生产的产品来划分,像欧共体国家仅猪就有若干个协会,每个代次均有协会,还有专门的仔猪协会。专业协会进行专业服务,包括技术、产品购销、信息服务、标准制定实施等。组织化程度高的国家,畜牧业生产基本都是按计划进行的,特殊产品如牛奶实行国家配额,而其他产品如猪肉、仔猪,协会给会员配额,配额范围内协会保销、保收益。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成立畜牧业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并规定要有明确的章程,要以服务生产者为己任,架起生产者与市场的桥梁。

三、参考文献

[1]许林敏,赵杰.壮大畜牧经济,促进畜牧业发展[J].中国畜禽种业,2010(9):35-36.

[2]宋老六.加快河北省保定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8):97-98.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1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银川750021;2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银川750021;3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84)

摘要:为科学管理畜牧业、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研究并建立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实现半干旱半荒漠地区畜牧业高效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从防治草原荒漠化的角度出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3S”技术提出了半干旱半荒漠地区县一级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着重对县一级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目前“3S”技术支持下的草地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畜牧业管理上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至今还没有产生一套完善的系统可以推广使用,本研究对该系统的最终建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3S”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畜牧业;荒漠化

中图分类号:S812.5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974

Preliminary Study on County Level Animal Husbandry MIS in Semi-arid and Semi-desert RegionHan Lei1, Zhan Xiuli2, Zhao Jinxu3

(1Research Center of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Ningxia,China;2School of Recourses and Environment,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Ningxia, China;3Beijing Da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an animal husband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animal husbandry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grassland resources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in achieving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semi-arid and semi-desert region.In view of combating grassland-desertifi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a technical route and a practical way fordeveloping the animal husband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based on 3S technology. The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for establishing the database of this system was elaborated. Meanwhile, the structure,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system function was designed preliminarily. 3S technology developsrapidly, however, currently there was no developed MIS for the area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management,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 final establishment of this animalhusbandry MI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3S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Animal Husbandry; Desertification

0 引言

草畜资源的协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草畜平衡研究的核心,长期以来,由于草畜平衡发展上各因素间的不协调,造成畜牧业的不稳定发展,掠夺式的经营又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升级、载畜能力不断下降[1-2]。为有效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实现草畜资源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系统对草地资源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根据不同类型草场的不同生产潜力,合理调度、配置牲畜的数量和种类[3-4]。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利用GIS 软件,遥感、GPS定位等高新技术手段,同时也吸收传统调查、监测以及管理的长处,将地理、气象、人文、土壤、植被、畜牧、自然灾害等信息,统一到计算机系统之中,通过对信息的分类、加工、评价、分析,得到一系列用来指导畜牧业管理决策的信息或知识[5]。因此开发建立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为半干旱半荒漠地区畜牧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对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维护荒漠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从功能上来讲,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是GIS 与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畜牧业上的综合应用。目前“3S”技术支持下的草地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畜牧业管理上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至今还没有产生一套完善的系统可以推广使用。最早卫亚星等[6]提出了用Visual Basic 语言建立草地畜牧业管理系统的方法;吴全等[7]开发出“中国西部草地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草地分类和载畜量估算2 个主要功能,但是没有考虑到畜牧业管理的需要,而且不适于在小尺度上的应用;张学俭等[8]基于“3S”技术对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开发与设计,为草地畜牧业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随后王庆[9]2008 年利用ArcGis 9.0 Desktop 建立了宁夏盐池县草畜资源基础数据库,并分析和估算了草场载畜量以及草地畜牧业管理需求。畜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升级换代的阶段,畜牧业信息化对促进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根据畜牧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初步设计了半干旱半荒漠地区县一级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今后该系统的最终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给改造传统畜牧业、开拓现代畜牧业提供参考。

1 畜牧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1)以GIS为开发平台,将与畜牧业管理相关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项目区的图形图像数据库、小班(地块)档案数据库以及遥感动态监测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查询、更新、统计分析,科学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实现畜牧业全过程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

(2)最大可能地满足县一级畜牧业综合管理的业务要求,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语言开发,在窗口中实现各种业务的统计分析处理,结果通过图标和专题图的形式表现。

(3)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在确保系统实用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对需求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以适应将来系统数据增加和功能扩展的变化。

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2.1 系统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采用Client/Sever 结构,客户端为基于GIS软件开发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SQL Sever 管理各类数据库,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编辑、数据查询、地形分析、专题图制作、资源评价、管理决策、效益评价及灾害监测8个子系统组成[10-11],其组成结构见图1。2.2 数据库数据组织与加工

根据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各自的特点,通过属性数据管理和GIS 的集成,结合各种评价方法与数学模型,实现对畜牧业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7],如图2所示。

2.2.1 数据组织

(1)基础数据的获取。建立一个能满足研究目标服务的信息数据库最基本的工作首先就是基础数据的选取,一般可分为下列6 个类型:社会经济状况、耕地及农作物播种情况、林业建设情况、草场及其建设情况、畜牧业生产情况及气象气候资料等[12]。

(2)地图及影像资料的收集。地图资料包括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草场类型图、土壤类型图等;利用不同时期的遥感资料可以进行动态比较分析。

2.2.2 资料加工处理

(1)地形图及专题图矢量化。应用GPS进行地理坐标的数据测定,使用扫描仪或数字化仪将纸质地形图扫成栅格图片,利用北京54 坐标系统的文件配准方法对栅格图片进行配准,利用矢量化软件如R2V对地图资料进行矢量化,将结果导入GIS系统。

(2)数据表连接。本系统的空间数据以图层为基本单位,图层数据包括2 种,一种是空间分布的目标(用实体图形表达),一种是目标属性数据(用属性表或属性库表达)。图层目标和目标属性数据是通过目标关键字紧密相联的,这样便于空间查询、管理和分析,这种关联既可以满足从图形到属性的查询,又可以从属性到图形进行查询。

(3)属性编码。对地图属性要素进行编码,是规范管理、利用数据库,减少数据存储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对地图属性要素进行编码,可以为其他单位、系统所接受。与GIS 有关的标准有:GB2260—8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14804—93《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5660—1995《1:5000、1:10000、1:25000、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等[5]。

2.2.3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1)栅格数据库。包括遥感影像类数据库和地图栅格数据库。遥感图像经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后,在GIS 软件中建库;地图栅格数据在扫描配准后同样在GIS中建库。

(2)矢量数据库。包括基本地形图的矢量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图、草场分布图矢量数据库等。

(3)属性数据库。包括地形数据,如数字地面高程数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坡度、坡向数据等;地面测试数据,如不同时期地面植被、土壤、气象、水文等数据;现状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植被类型等。

(4)报表文档数据库。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管理文档、规划设计报告等,另外可以添加各种模型如效益评估模型等。

2.3 系统功能设计

本研究设计的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具备8 个子系统,图1 中前4 个子系统为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后4 个为系统的拓展功能,需要以GIS 作为开发平台,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编程语言如C++、VBA、Delphi等开发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实现[5]。

(1)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数据输入功能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部分,它主要目的是把经过数据采集整理好的图形属性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在系统中显示出来,为其他功能模块的使用提供数据来源。此外,系统提供项目信息的多方面和多形式输出。输出内容包括项目区的图形、图像、图表、文本等各种信息。输出形式包括屏幕显示、打印图表、绘制地图、数据文件等。

(2)查询检索。本系统在专题数据库与图形数据库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因而可以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信息查询,查询方式可分为图形查询、属性查询和数据库查询3 种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把经过数据采集和变更调查输入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按照各种给定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

(3)数据统计。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检索时,可以将查询到的具有指定专题值的数据记录或者具有指定专题值某一范围的记录进行统计。比如可以对所有地类面积进行统计,可以对2 年数据进行对比统计,也可以就各个乡镇的面积进行统计等。

(4)专题地图制作。专题图包括现状专题图和规划专题图。直接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筛选有关某一专题现状的属性数据,以不同的颜色、图案表示,如土地利用现状图、草场类型图等。还可以根据不同专题的需要,把规划的内容表现在地图上,例如土地利用规划图、畜牧业发展规划图等。

3 系统功能的拓展

3.1 畜牧管理

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要为决策服务,一般流程如下:

(1)确定草场类型。通过系统查询可得到该地块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水分条件、光温条件,由这些因素决定地块利用方向,立地条件好的可以作为人工草场经营,否则作为天然草场。

(2)牧草品种的选择。根据立地条件和牧草的适宜性来选择牧草品种,原则上选择对环境适宜性好、适口性好、产量高的牧草品种,在天然草场更新和人工草场建设中推广。

(3)估测牧草产量。主要依据往年统计资料和环境因子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估产的方法有:根据遥感资料估产;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环境因子(光热、水土等)生产潜力、牧草在此环境下生产能力;样地调查可以作为验证。

(4)放牧方式确定。根据草场条件选择放牧方式,如草场条件较好,可以自由放牧或轮牧,而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草场、已经荒漠化或者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草场,就应该禁牧,对草场进行封育保护。

(5)确定放牧的牲畜品种。为了合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主要依据草场的质量,例如牧草品质、适口性、饮水范围等,确定放牧牲畜品种、搭配比例。

(6)确定载畜量。根据牧草产量和质量,以及饲养标准需要量来确定草场适宜的载畜量。同时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实际载畜量,适当调整,具体方法见农业部《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 635—2002)。

3.2 草场灾害的监测与防治

利用遥感技术与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草地自然灾害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报。根据监测预报信息,及时预防,救灾减灾,减少损失。

(1)依据卫星雪盖资料提取积雪范围、面积、厚度等信息建立雪灾资料库,包括雪灾发生的地区、时间、降雪、积雪、牲畜死亡数、牲畜受灾数、成畜死亡率、受灾牧户数、受灾人数、持续时间、交通中断、仔畜成活率、死亡人数、电力损失等[13],利用遥感资料MODIS数据与GIS 空间分析技术,可准确评估和预报雪灾害程度及时为抗灾保畜提供依据。

(2)遥感监测草地火灾发生位置、过火面积、预测火灾发展动态可起到减灾效果,并且为救灾提供信息支持。草原火灾预警以数理统计和过程模拟为主,分别从火源、地理因素、可燃物类型与特征、气象条件等方面构建草原、森林火险预报指标体系和预报模型,构造火灾危险指数[14]。Brillinger 等[15]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森林野火发生的概率,均得到了理想的预测结果。此外,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和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开发的野火自动气候火险预测模型NWPP,可以对火行为进行动态预测,并为扑火和灭火等提供技术支持[16]。

(3)干旱导致牧草减产,严重时会使牲畜缺少饮用水,遥感影像与气象数据结合,确定草地旱灾的范围及程度,绘制旱情分析图,便于多方面采取措施抗旱保畜保苗。采用MODIS陆地表面温度数据和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干旱指数模型,反演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监测草原旱情的发生、发展和加重过程[17]。

(4)遥感技术对鼠虫害的宏观监测可及时预报鼠虫灾危害面积及迁移方向,可建立早期预警体系。目前,可满足草地鼠害监测要求的有TM 和SPOT、Quick等[18]卫星遥感资料,配合地形地势图、土壤类型图、植被类型图、水系分布图、优势种害鼠区域分布图等建成空间数据库,把鼠害的发生、危害程度、各种气象因子等建成属性数据库,利用GIS 的空间数据库操作和图形处理分析等功能,就可产生关于害鼠暴发、危害等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措施[19]。

3.3 工程规划

工程规划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分析和评价模型,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达到最佳组合。传统的规划,需要做大量的地面调查和基础测量工作,而且资料不容易更新,利用信息系统做工程规划,不仅具有数据库数据容易更新的优势,而且可以结合预测模型、效益评价,给出最佳方案。

3.4 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的方法一般可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列在一个表格上,即投入产出表,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李新文等[20]针对草原建设工程项目构建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 个准则层指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15 个指标层指标和68 个分指标层指标,能够为进行草场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基本参照。张艳荣等[21]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畜牧业效益评价模型,克服了单指标评价、人为等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能较好地结合效益评价中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评价畜牧业效益,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客观性。

4 结论

本研究主要面向县级畜牧管理部门,以防治草原荒漠化的角度出发,基于“3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县一级畜牧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功能设计。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评价、模拟和显示,本研究基于“3S”技术初步设计的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4个特点:

(1)能够及时向用户提供动态的空间地理信息。

(2)根据查询到的全部基础数据和专业数据,可以迅速产生、输出相关的专题图。

(3)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实现草场估产、草场质量等级评价、灾情预报等功能,从而为草场利用规划、畜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和手段。

(4)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产生很多过去只有通过大面积调查才能得到的数据,例如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植被类型及分布状况等。这些数据主要通过3S 技术获得,特别是实时变动的数据,与常规统计数据相比,更为精确,而且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对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的验证。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研究的县一级草地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仅仅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今后该系统功能的拓展内容进行了研究综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其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5 讨论

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将实现草地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可以通过遥感监测反映出草地退化、土地利用变更等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应用该系统,可以根据草地资源的变化、实地调查数据以及气候因素(主要是降水),实时反映出指定草场在一定时期内的合理载畜量,评估草地承载潜力或超载率,以此作为草畜平衡管理的依据。此外,通过遥感、GPS定位等高科技手段获得大面积测量数据,避免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面调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测量精度的提高,会逐渐减少对地面调查的依赖,同时能及时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更新;利用GIS 的信息指导管理MIS 的知识库支持决策,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畜牧业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既吸收了传统管理的长处,又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庞吉林,张克斌,乔娜,等.基于RS 的盐池县近10 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112-115.

[2] 梁天刚,冯琦胜,夏文韬,等.甘南牧区草畜平衡优化方案与管理决策[J].生态学报,2011,31(4):1111-1123.

[3] 李青丰,齐智鑫.草畜平衡管理系列研究(4)——草畜平衡计算软件开发[J].草业科学,2012,29(1):117-120.

[4] 杨博,吴建平,杨联,等.中国北方草原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2):187-195.

[5] 陆守一.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399.

[6] 卫亚星,陈全功,梁天刚.利用VB建立草地畜牧业管理系统[J]. 草业科学,2002,19(1):49-51.

[7] 吴全,杨邦杰,张松岭,等.基于3S技术的中国西部草地资源信息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5):142-145.

[8] 张学俭,张新华.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宁夏农林科技,2005(1):1-4.

[9] 王庆.盐池县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0] 张慧霞,娄全胜.基于GIS的惠州西湖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30-132.

[11] 刘英敏,杨天行.密云水库及上游流域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97-199.

[12] 吴玲敏.基于GIS 草场牧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13] 周秉荣,李凤霞,申双和,等.青海高原雪灾预警模型与GIS 空间分析技术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7,3(18):373-379.

[14] 崔亮,张继权,包玉龙,等.呼伦贝尔草原火灾风险预警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4):282-292.

[15] Brillinger D R, Preisler H K, Benoit J W. Probabilistic riskassessment for wild fires[J].Environmentrics,2006,17: 623-633.

[16] 刘兴朋.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我国北方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7] 贺俊杰,王英舜,李云鹏,等.利用EOS/MODIS 植被供水指数监测锡林郭勒地区土壤湿度[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2):243-248.

[18] 王玮,冯琦胜,于惠,等.“3S”技术在草地鼠虫害监测与预测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10,27(3):31-39.

[19] 王加,亭负旭,江苏红,等.“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原的鼠害监测技术[J].草业科学,2008,25(8):110-112.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召开这次全市现代畜牧业现场会。目的在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表彰年畜禽养殖密集区先进单位,学习县大跨度发展的经验,使大家在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上深化对畜牧工作的认识,既从宏观上把握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又从微观上研究推进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进而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全市畜牧业发展。刚才,史东林副主任宣读了表彰决定,县、市镇、县镇进行了典型发言,在畜牧业发展上一县两镇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创新,县提出了争创“全国秸秆青贮养牛大县”的目标,市提出要争创“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县镇提出要争创“畜牧养殖第一镇”。这么宏伟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决心,反映出市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局面和赶学比超的好形势,希望各县(市、区)认真借鉴和学习。下面,就全市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畜牧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现代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市强力实施“552”现代畜牧业发展计划,全市畜牧业在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和增长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一是畜禽养殖密集区和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发展迅猛。年,全市新建畜禽养殖密集区118个,累计达到414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加工企业77个,累计达到294个。今年以来,全市已新开工建设畜禽养殖密集区32个,新扩建大中型规模养殖加工企业97个,发展势头良好。二是规模养殖水平大幅度提升。目前,全市年存栏2000只以上的蛋鸡场4856个,年出栏在10万只以上的肉鸡场27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猪场404个,万头以上猪场66个,其中10万头以上猪场4个;全市规模养殖场总量达到4498个,带动规模养殖户达到16万户;全市规模养殖水平达到了80%,规模养殖水平及规模质量处于全省前列。三是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年,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302个,吸纳社员3500多户,年交易额3亿多元。今年已新发展71个。四是投入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年,全市共投入畜牧业资金11.2亿元,各级政府投资1278万元。今年已投入资金4.8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全市畜牧业现场推进会,对全市畜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发展畜禽养殖密集区和规模养殖企业。县年制定了畜牧业以奖代补文件,对畜牧业发展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各项奖补资金和配套资金约700万元,畜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不仅新增畜禽养殖密集区22个,而且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大型规模养殖企业10家,带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规模养殖水平的提高。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制定了48项优惠政策,其中18项为奖补政策,奖补资金高达1000万元,其中畜牧业奖补资金300万元。市镇、县镇都设立了乡村干部奖和乡村排队督导目标管理,每个镇投入畜牧业发展的奖励资金达20余万元,使畜牧业得到大跨度发展。二是政策落实到位。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政策,及时落实配套资金,全市共落实扶持发展资金2900万元。在上级补贴资金没有完全到位和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拿出300多万元用于能繁母猪补贴资金,使惠农政策得到了及时落实。三是民间融资到位。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市各方用于畜禽养殖密集区、规模饲养场建设的资金达10亿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场达12个。市年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1.75亿元,招商引资2.73亿元,使该市畜禽养殖密集区和规模饲养场有了新的发展。四是协调用地到位。市人大常委会对畜牧业发展高度重视,通过多次对《省畜牧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进行执法检查,养殖用地的紧张局面得到了初步解决。市政协非常关注畜牧业发展,经常调查、研究和督导畜牧业工作。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使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县土地流转办公室,对符合土地流转政策,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和畜牧业的,每流转土地500亩,奖补1万元,切实有效解决养殖用地问题。五是服务及时到位。市畜牧局实行了县级干部联系县(市、区)制度,畜牧系统还开展了“百名专家进百场”活动。县专门派技术人员采取包场区、定责任、传技术的方式,对养殖场(户)开展跟踪服务。由于措施到位,全市畜牧业在经济危机冲击和畜产品价格下滑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畜牧

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我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相比,全市畜牧业的潜能远未得到发挥,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差。从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我市除市达到60%外,别的县区只有30%左右。同时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畜牧业标准化水平低,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几年,我市范围内虽然没有发生规模性动物疫病,但疫情也时有发生,防治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相当繁重。同时,标准化程度低,名优畜产品数量少。三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大龙头较少,知名品牌不多,畜牧优势品种区域布局未形成,畜牧饲养基地和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低,没有形成产业对接机制。

二、严格要求、明确目标,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经济框架

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552”畜牧业发展计划的关键一年。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畜牧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和提高“两大主题”(加快畜牧业发展速度、提高标准化规模水平),以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畜牧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把畜牧业做大做强,为构筑我市现代农村经济新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年,全市畜牧业的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新增畜禽养殖密集区50个,新建大中型规模养殖加工企业50个,畜禽养殖密集区和大中型规模养殖加工企业达到1000个,畜牧专业合作社达到350个,带动规模养殖户累计17万户,使畜牧业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覆盖面最广,经济效益最好,发展速度最快,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

我市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加快推进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要按照《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突出抓好区域化发展;要按照我市“552”畜牧业发展计划,突出抓好标准化规模发展;要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安排部署,突出抓好“十大亮点”工程建设。具体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区域化发展。发展畜牧业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走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按照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化格局,县、县、要以大用集团、永达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肉鸡、蛋鸡生产,同时要兼顾猪、牛、羊的养殖,县、市要围绕降低生猪生产成本,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创造品牌,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文峰区、龙安区、北关区、殷都区要围绕城区做文章,干精品、出亮点,在建成区以外打造畜禽养殖密集区,抓好肉蛋奶等菜篮子工程。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坚持标准化规模发展。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蛋鸡、奶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省政府也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制订了省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奖代补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对进入全省畜牧业综合排序前20名的县(市)区,奖补20万元,进入全省前40名的县(市、区),奖补10万元。对全省综合排序提高10个名次的县(市、区),奖补10万元,提高5个名次的奖补5万元。各县(市、区)每年新建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畜禽生产、加工以及饲料加工项目达8个以上的,市政府奖补5万元。对每建成一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奖励5万元。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持久有力的政策支撑。各县(市、区)要在用足用活上级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调动社会资金,协调金融部门贷款,大力推进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标准化规模发展步伐,努力打造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新亮点,重点扶持德源、嘉禾、新兴、宋村肉鸡、县昌繁、、县、区健贞、威盛、宏旺十大亮点工程建设,提升我市畜牧业发展水平。

(三)创新科技,转变方式,坚持科学化发展。现代畜牧业核心是科学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畜牧业相比,在内涵、功能和定位上均有新的变化。为此,必须加快畜禽饲养方式的转变,坚持走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路子。一要大力组织规模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带动、技术帮扶等综合措施,帮助农户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适度规模养殖水平。要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养殖设施建设、优良品种、饮水质量、饲料兽药投入、生产防疫技术等畜牧生产标准,逐步使畜牧生产形成标准化的格局。二要开展产业化经营,其关键是发展龙头企业,特别要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形成功能强大、产业互动、多方共赢、良性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三要实现环境生态化,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畜禽规模养殖、沼气建设、沼气发电、生态环保零排放技术为重点,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养殖达到粪便处理无害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科学化和产品绿色化。两年内,300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必须建设沼气池,要有三分之一的规模场实行沼气发电,决不能形成二次污染。四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推进畜牧业内部循环、畜牧业与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循环、畜牧业与绿色蔬菜生产的循环,促进畜牧业朝着优质、安全方向发展。

(四)完善机制,强化队伍,加强基层动物防检体系建设。要本着完善县一级、强化乡一级、充实村一级的原则,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要求,结合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设立区域性动物防检中心站,人员、业务和经费纳入县级统一管理,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防检工作。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动物防检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基层动物防检体系建设,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要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防检队伍,建立动物防检工作长效机制,特别要切实解决好基层防检人员劳务报酬问题,保障动物防检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领导,求真务实,保障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快现代畜牧业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政府发展现代畜牧业规划上来,统一到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上来,把发展现代畜牧业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都已明确,关键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各县(市、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畜牧业发展列入年度目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特别是被列入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中的优势产业集聚区的县(市)党委和政府,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科学制订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关键措施,切实担负起加快发展、率先突破的重任,促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养殖水平。要加强信息服务。加大对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价格走向的动态研究,及时市场供求信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市场指导。要加强技术服务。畜牧部门要围绕缩短饲养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辅导,提高养殖户的科技养殖水平。要加强综合服务。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引导、支持、保护畜牧业发展,发改委要向上级多争取畜牧方面的项目资金,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财政部门要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增加贴息数量,扶持畜牧业发展。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密集区的贷款力度,支持畜牧业发展。土地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解决养殖用地,保障畜牧业发展。统计部门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为我市畜牧经济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数据基础。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部署,做好灾区畜牧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畜牧业损失降到最低,加大对受灾养殖户补栏、商品畜圈舍、种猪供精网点和受灾草地饲料的重建、修复支持力度,强化畜禽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年无大疫。

二、恢复重建项目及重建资金安排情况

我县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包括: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种猪恢复生产建设,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加固修复家畜圈舍,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五个项目,重建恢复资金共计63.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60万元,县级配套3.5万元)。

(一)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项目

主要以受灾严重的边远贫困重灾村寨为主,并辐射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和所有受灾村寨。同时,强化对疫情的监测。该项目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主要是以开展“W”病、“D”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牛出败、炭疽等防疫注射工作为主,确保防疫注射密度达100%。该项目计划安排救灾恢复资金15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受灾农户的防疫注射补助及防疫注射工作所需的物资准备等。

(二)种猪恢复生产建设项目

主要用于因低温雨雪冰冻灾损失较严重的村寨恢复种猪人工受精网点建设。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计划新建10个人工受精网点,每个点引进两头优良种公猪,每头5000元,安排救灾恢复资金10万元。

(三)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项目

主要用于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畜禽养殖生产,对因低温雨雪冰冻灾造成畜禽死亡损失严重的养殖户,给予一定的畜禽补栏补助。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计划扶持生猪补栏4087头,每头补助20元,合计8.174万元;补栏牛200头,每头补助150元,合计3万元;补栏羊786只,每只补助30元,合计2.358万元;补栏鸡12340只,每只补助2元,合计2.468万元。共计畜禽补栏生产恢复资金16万元。

(四)加固修复家畜圈舍。

主要用于扶持因灾损失严重的家畜圈舍进行修复重建。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计划在11个乡(镇)500户养殖户中加固修复家畜圈舍1.2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10元,合计12.5万元。

(五)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

一是对受灾的农户进行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计划对每户养牛农户按每头牛供应2块添砖,每5只羊供应1块添砖,计划补饲牛3000头、羊20000只,共提供添砖1万块,每块5元,合计5万元;二是对受灾而缺乏牧草的农户及种植3亩以上的农户及时免费提供优质牧草种子,计划补植补种牧草2500亩,每亩种植补助供应按20元优质牧草种子计,合计5万元。以上两项共需补助资金10万元。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恢复重建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此次重建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3月10日至2008年3月15日)。及时召开全县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工作会议,安排布署恢复重建工作,讲授恢复重建的有关技术方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动员广大养殖户树立生产信心,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组织生产自救。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8年3月16日至2008年5月30日)。组织人员深入养殖户(场)、兑现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资金补助;帮助倒塌圈舍的养殖户重建畜舍,大力动员受灾养殖户兴建标准化圈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养殖户开展防疫、检疫和防病治病工作,确保大灾后无大的疫情发生;统筹协调,积极帮助养殖户调运优质畜禽种苗,优质牧草、饲料等生产物质,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确保畜禽稳步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08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6日)。由县畜牧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镇、各养殖户(场)、小区,对养殖户的畜舍重建、种畜的生产能力、商品畜(禽)的填槽补栏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抓住重点,提高认识

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把当前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入基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抓好恢复重建工作。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砚山县畜牧业灾后恢复生产及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分管畜牧兽医工作的副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畜牧兽医局,由畜牧兽医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灾后恢复生产方案及资金物资使用方案的制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的领导,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兑现到农户手中。

(三)加强管理,认真督查

一是县畜牧兽医局、各乡(镇)、场要制定合理的救灾资金物资分配办法,加强救灾物资资金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救灾物资分配工作;二是县畜牧兽医局要统筹协调,积极帮助养殖户调运优质畜禽种苗,优质牧草、饲料等生产物质,保证灾区所需疫苗、饲料等物资供应;三是县畜牧兽医局要加大技术服务力度,针对不同畜禽饲养品种、不同饲养模式,确定重点推广技术,进行分类指导。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送科技下乡,帮助受灾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五、相关要求

(一)县财政局要加强对恢复生产及重建资金的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目标、重点和效益的跟踪督查,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农业和恢复生产方面,不得用于非农项目、不得用于行政事务开支、不得挤占、挪用、截留、虚报、冒领。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部署,做好灾区畜牧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畜牧业损失降到最低,加大对受灾养殖户补栏、商品畜圈舍、种猪供精网点和受灾草地饲料的重建、修复支持力度,强化畜禽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年无大疫。

二、恢复重建项目及重建资金安排情况

我县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包括: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种猪恢复生产建设,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加固修复家畜圈舍,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五个项目,重建恢复资金共计63.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60万元,县级配套3.5万元)。

(一)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项目

主要以受灾严重的边远贫困重灾村寨为主,并辐射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和所有受灾村寨。同时,强化对疫情的监测。该项目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主要是以开展“W”病、“D”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牛出败、炭疽等防疫注射工作为主,确保防疫注射密度达100%。该项目计划安排救灾恢复资金15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受灾农户的防疫注射补助及防疫注射工作所需的物资准备等。

(二)种猪恢复生产建设项目

主要用于因低温雨雪冰冻灾损失较严重的村寨恢复种猪人工受精网点建设。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计划新建10个人工受精网点,每个点引进两头优良种公猪,每头5000元,安排救灾恢复资金10万元。

(三)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项目

主要用于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畜禽养殖生产,对因低温雨雪冰冻灾造成畜禽死亡损失严重的养殖户,给予一定的畜禽补栏补助。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计划扶持生猪补栏4*7头,每头补助20元,合计8.174万元;补栏牛200头,每头补助150元,合计3万元;补栏羊786只,每只补助30元,合计2.358万元;补栏鸡12340只,每只补助2元,合计2.468万元。共计畜禽补栏生产恢复资金16万元。

(四)加固修复家畜圈舍。

主要用于扶持因灾损失严重的家畜圈舍进行修复重建。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计划在11个乡(镇)500户养殖户中加固修复家畜圈舍1.2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10元,合计12.5万元。

(五)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

一是对受灾的农户进行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计划对每户养牛农户按每头牛供应2块添砖,每5只羊供应1块添砖,计划补饲牛3000头、羊20000只,共提供添砖1万块,每块5元,合计5万元;二是对受灾而缺乏牧草的农户及种植3亩以上的农户及时免费提供优质牧草种子,计划补植补种牧草2500亩,每亩种植补助供应按20元优质牧草种子计,合计5万元。以上两项共需补助资金10万元。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恢复重建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此次重建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年3月10日至20*年3月15日)。及时召开全县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工作会议,安排布署恢复重建工作,讲授恢复重建的有关技术方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动员广大养殖户树立生产信心,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组织生产自救。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年3月16日至20*年5月30日)。组织人员深入养殖户(场)、兑现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资金补助;帮助倒塌圈舍的养殖户重建畜舍,大力动员受灾养殖户兴建标准化圈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养殖户开展防疫、检疫和防病治病工作,确保大灾后无大的疫情发生;统筹协调,积极帮助养殖户调运优质畜禽种苗,优质牧草、饲料等生产物质,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确保畜禽稳步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年6月1日至20*年6月6日)。由县畜牧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镇、各养殖户(场)、小区,对养殖户的畜舍重建、种畜的生产能力、商品畜(禽)的填槽补栏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抓住重点,提高认识

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把当前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入基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抓好恢复重建工作。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砚山县畜牧业灾后恢复生产及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分管畜牧兽医工作的副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畜牧兽医局,由畜牧兽医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灾后恢复生产方案及资金物资使用方案的制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的领导,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兑现到农户手中。

(三)加强管理,认真督查

一是县畜牧兽医局、各乡(镇)、场要制定合理的救灾资金物资分配办法,加强救灾物资资金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救灾物资分配工作;二是县畜牧兽医局要统筹协调,积极帮助养殖户调运优质畜禽种苗,优质牧草、饲料等生产物质,保证灾区所需疫苗、饲料等物资供应;三是县畜牧兽医局要加大技术服务力度,针对不同畜禽饲养品种、不同饲养模式,确定重点推广技术,进行分类指导。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送科技下乡,帮助受灾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五、相关要求

(一)县财政局要加强对恢复生产及重建资金的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目标、重点和效益的跟踪督查,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农业和恢复生产方面,不得用于非农项目、不得用于行政事务开支、不得挤占、挪用、截留、虚报、冒领。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年4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贯彻《办法》,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促进全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区畜牧兽医体制逐步健全,畜禽产量、加工能力和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畜牧业已经成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控制重大人畜共患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综观我区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仍存在着产业化水平不够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疫病、药残、人为添加违禁物品等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监管难度较大;基层监管体系薄弱,难以适应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工作需要等问题,制约着畜禽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以贯彻落实《办法》为契机,充分认识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切实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努力推动全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全面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工作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并积极与《区畜牧业振兴计划》相结合,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努力实现畜禽养殖管理工作新突破。

(一)规范畜禽养殖生产行为。一是督促畜禽养殖场(小区)建立完善生产管理、防疫制度及生产技术规范,加强规范化管理,为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达标创建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加强疫病监测和免疫工作,各畜禽养殖业户必须严格执行强制免疫计划,凡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畜禽不得随意销售。三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动物制品废弃物等饲喂畜禽。

(二)加强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备案畜禽养殖场档案的管理指导,严格按照《办法》确定的建档内容,统一制式,切实规范养殖档案。要在做好畜禽养殖备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鼓励、支持建设畜禽养殖电子档案系统,提高养殖档案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三)严格畜禽养殖执法监管。一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将畜禽养殖场(小区)规范管理与养殖档案建设列入日常监管范畴,不定期进行督查。二是严格落实联合执法、养殖项目检查、无公害产地认定等工作,推进畜禽养殖场(小区)规范管理,提高建档质量。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对未建立或未按规定管理养殖档案的已备案养殖场(小区)要责令限期整改;在备案中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立即注销该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代码;符合备案标准而未申请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小区),不得发放畜禽养殖代码,不予安排相应扶持项目。

(四)做好安全监测和信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国家和省、市做好对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抽检监测工作,同时发挥当地检测中心职能,有计划地开展养殖场(小区)投入品、常规疫病、药物残留等安全监测工作。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全面掌握当地畜禽养殖信息,加强监测信息的分析评估,监测结果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各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建立并严格落实药物残留检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三、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管理工作责任

各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已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优先享受国家和省、市相关扶持政策。要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要抓紧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监测体系,健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区监测站、镇规模养殖场和农贸市场速测站。要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监管执法服务队伍,设立畜牧执法监管服务机构,配备通讯、交通、办公等保障工作经费;提高各级畜牧部门实验室检验化验水平,确保常规监管服务的正常开展;建立畜禽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健全可追溯制度;设立公开监督服务举报电话,扩大监管服务的覆盖面。

发改部门要将畜牧业列入政府重点扶持计划,并在项目安排上向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方面倾斜。

科技部门要将畜禽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纳入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并支持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单位从事畜牧业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研究。在项目安排、创新奖励等方面,支持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

财政部门要在项目安排、创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面,支持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

农业部门要将畜牧产业化项目纳入全区农业产业化扶持计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将畜禽粪污沼气化处理纳入农业发展规划,为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沼气工程,促进生态环保养殖业发展。

贸易部门要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规划,支持做好养殖区域规划,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畜牧兽医部门要将畜禽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为畜禽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

农机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畜牧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购买国家和省农业机械推广目录范围内畜牧机械产品的,要按照规定优先安排补贴资金,予以重点扶持。

卫生、质监部门要按照职责,为畜禽养殖者提供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

四、切实强化畜禽养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畜禽养殖监管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畜禽养殖管理的指导、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兽医局,负责日常工作。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做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切实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__县党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__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查找当前制约__县畜牧业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__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于4月10日深入我县3个乡镇场开展了为期1天的关于《推进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建设,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调研。通过与乡镇场、村队领导、有关专家、村民代表、养殖大户等进行座谈,实地入户走访牧民等方式进行调研,基本摸清掌握了我县牧民定居、草畜平衡示范点建设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一、牧民定居建设任务落实情况

20__年,县人民政府确定的2个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分别是呼和托哈种畜场牧四队、博格达尔镇孟克牧业队(塔布里哈提)定居点。我局经过多次入户调查,目前均已完成定居户数和建设内容的落实,情况如下:__县呼和托哈种畜场牧四队、博格达尔镇孟克牧业队(塔布里哈提)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2个示范点计划新建牧民定居住房70座(牧四队50户、塔布里哈提20户)、自来水管网4.37公里,架设高压线3公里,修建巷道4.1公里,新建暖圈70座、沼气池70座,新修农田支斗渠12.4公里,配套建设文化室2座,新建乡村道路5.7公里,改良草料地2220亩。计划总投资1185.54万元。

二、规划及建设进度情况

我县对定居点整体布局、院落、住房、暖圈、改水、道路、通电工程等建设制订了实施方案,测量、设计规划图纸和工程投资概算已基本完成。

三、存在问题

(一)组织协调不力、部门间配合不够。从去年和今年的牧民定居基础建设上来看,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配合,都在执行自己的“行业规定”,致使各项建设规划、设计、预算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以至于规划设计延后、资金到位慢且缺口大、建设进度慢等现象。在对去年草畜平衡、牧民定居试点建设总结之时,由于各部门间的配合不到位,如建设资金、工程量、存在问题等诸多资料不能收集齐全,不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实施过程中组织领导不力、管理不完善造成的。虽然我县成立了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制定了实施方案,但没有真正形成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配合上缺乏主动性和密切性,实施方案中的计划进度就形同虚设。

(二)牧民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一是虽然牧民对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建设表示赞同,但部分牧民受自筹资金能力有限,贷款难的制约,对建设的主动性不高,没把定居基本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主观上存在享受国家补助而建住房,一切靠政府来办的心态。二是在思想观念上认为草原是“胡大”给予的,我不去放牧空下的草场别人也一样要去。同时舍饲圈养与天然草原放牧相比成本要大,能多利用天然草原就尽量的多用。这种观念没有认识到当前草原超载过牧严重,草原普遍退化的危机已严重影响到草原的永续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受传统放牧习惯的影响,牧民对实用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在饲草料种植上经验不足、缺乏技术,在科学饲养管理上仍然是粗放的生产方式,良种意识不高,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商品畜产品少,缺乏二、三产业增收途径。因此,畜牧业生产方式还没摆脱“靠天养畜”的生产模式,原来的生产组织形式没有改变,不利于定居后向新的生产方式发展。

(三)牧民定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牧民定居点都分布在边远地区,部分牧业村队基本上没有水利配套设施,就是有一些水利设施的地方,也因渠道老化、年久失修、输水路线长、损耗多等原因,造成水费贵,牧民承受不起。牧民饲草料地上的灌溉机井大部分都在承包者手中,牧民担心灌溉用水不足,影响了种植饲草料的积极性。

(四)资金到位不及时。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建设资金主要靠整合项目资金,而项目在整合上不确定性因素多,造成大部分建设资金还未落实到位,使得部分建设内容目前尚未完全落实,并影响建设进度。

(五)定居点规划设计不完备。一是在户型布局上不完全符合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造成设计图纸一改再改。二是牧民普遍反映新建定居点院落面积小,不利于今后发展壮大,如开展规模化舍饲圈养、育肥等。

(六)草畜平衡工作力度不够。我县编制了草畜平衡方案,对季节草场载畜能力、放牧利用时间,饲草料种植面积、产量,冷季舍饲圈养时间、牲畜数量都做了测算论证。从20__年建设的情况看,通过牧民定居基础建设使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在冷季舍饲圈养方面抓的不够。

四、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牧民定居、草畜平衡工作,建设高标准的饲草料基地,实行“冷季舍饲圈养、暖季适度放牧”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一次革命,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途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县已成立了草畜平衡、牧民定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但关键在于领导有力,组织落实到位。第一,领导小组要切实从工作部署、组织保障、政策措施上全力推动,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第二,领导小组要设立专人对各乡镇、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进一步发挥部门优势,加强专项专业服务指导,畜牧、

交通、电力、农业、农机、水利等涉农部门联合成立技术服务小组,指定专人跟踪指导和全程,确保常规实用技术在定居区的普及和应用;第三,我局成立工作组分别进驻示范村,在开展畜牧业各项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第四,组织好单项工程的验收,平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总结经验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二)抓好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牧民积极性。要引导牧民正确对待草畜平衡牧、牧民定居和饲草料种植,使其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发挥其积极主动性,促进草畜平衡、牧民定居建设的开展。我县财政要适当增加牧民定居的补助,调动牧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牧民定居工程。牧民定居基础设施投入多、难度大,我局和政府积极争取自治区牧民定居住房、棚圈建设的补助资金。

(三)完善牧民定居饲草料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和“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的方针,把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畜牧部门要对牧民定居饲草料地水利配套设施现有状况和配水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积极与水利部门配合,把握好、利用好自治区实施牧区水利示范、牧区水利节水示范县项目,积极主动的去沟通、协调。通过申报水利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采取打机井、新修和维修防渗渠系、实施节水灌溉等多种措施改善牧民定居饲草料地灌溉条件。通过县政府与水管部门协商,改革农牧区用水机制,保证牧区灌溉用水。

(四)加快项目的整合和建设资金落实。根据能整合的资金来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避免由资金缺口造成的“尾巴”工程。同时县、乡(镇场)两级政府要加强对农牧民经合组织或协会的组建和完善,引导各类协会发挥作用,为牧民贷款进行协调,为牧民互相担保贷款或小额贷款创造条件。

畜牧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规划;存在问题

推广畜牧技术和动物防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防止动物疫病传染的重要阵地,在我国动物疫病的长期规划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在乡镇畜牧兽医站中仍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才能发挥畜牧兽医站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1乡镇畜牧兽医站面临的问题

1.1无法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

计划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生产的典型是小农经济,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畜牧兽医站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的体制下,专业、集中的生产方式成了社会主流。从畜牧业来看,专业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同时在农村养猪的个体化越来越少,这样的背景下,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作用越来越小,无法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相适应。

1.2技术水平不高

在新形势下,生产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规模化,因此畜牧业中禽畜发病的规律、病因等越来越多,因此在防治措施上与散养有着很大的不同,乡镇中的很多畜牧兽医都是习惯了一家一户的服务,没有新知识的补充,这样的服务方式无法适应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在乡镇中,技术水平不高是影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现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需要畜牧兽医上门服务的情况,这对于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

1.3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是当前影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较少,国家给予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补贴没有落到实处,自收自支的政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随着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是因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方式较少,在服务模式上还沿用着传统的模式,主要是以一些生猪的出栏为主要服务内容,近几年生猪出栏的数量越来越少,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入也越来越低。

2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思路

2.1面向市场进行改革

面向市场,改变传统思想是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改革建设的首要任务,很多新问题在不断地出现,比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队伍素质较低,服务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与当前畜牧行业生产不相符,无法满足群众对畜牧兽医的要求,人员管理问题较多,经济基础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如若还沿用传统的思想和模式是很难解决当前畜牧兽医站中的问题的,因此需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改革思想,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

2.2明确服务内容和目标

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须明确自己的服务目标和内容,主要为畜牧产业服务,为农民服务,在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适应乡镇的生产需要,服务的手段也是较为落后,在服务的过程中有些人员只对畜牧大户进行服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我国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此外,还有很多畜牧服务没有开发,比如一些家禽疾病的防疫工作,人工授精等业务,如果将这些业务发展起来经济,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在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服务目标和内容,扩大服务方式,全方位的开拓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业务。

2.3严格管理制度

国家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要求是防疫和检疫,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好,保证计划免疫工作,按照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管理制度,管理要禽畜的防疫工作,让规划到位,实现严格管理。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保护生产、发展生产的正常,通过自我发展和积累来壮大乡镇畜牧兽医站,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经济水平,为更好地为广大农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奠定基础。

2.4拓展服务方式和领域

想要在新形势下建设好乡镇畜牧兽医站就必须拓展畜牧兽医服务的方式和领域,通过开设一些新的经营项目来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入。在拓展畜牧服务领域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选择,可以为农户提供一些服务,比如销售一些中草药、兽药器械、中草药等。其次可以利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一些优势来进行经营,对一些禽畜、商品猪的购销活动进行组织。第3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为广大农户提供服务,通过经营饲料加工、经营商品禽畜等活动来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总而言之应该通过更多的方式来为人民服务,拓展服务的方式,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优势和作用。

3结语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在兽医体制改革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在我国农村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促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改变传统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服务和技术水平,才能满足乡镇畜牧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乡镇畜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金安.乡镇畜牧兽医站将何去何从[J].中国畜牧业,2010,(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