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这6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公认辉煌成就的60年,也是人才工作蓬勃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60年。

60年来,党和国家爱才、识才、用才、聚才,造就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谱写出“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三峡工程、载人航天等一曲曲恢弘乐章。

党的人才观在实践中逐步成熟,人才政策紧扣时展日趋丰富――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才工作不断创新发展1949年9月19日,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前,邀请起义将领程潜、民主人士张元济等一同游览天坛,谈笑风生的共产党领袖,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

初生的新中国政权,欢迎愿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各类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培养和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投身祖国建设,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广泛的人才支持。

当年年底,中共中央下发《关于保护与争取技术人员的指示》,中央政府对旧有的200多万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和职位。为了适应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国家还制定从工人、农民骨干中培养亟需人才和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留学生回国和派遣留学人员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

党的人才政策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工人、农民比学成才,神州大地迅速涌现出王崇伦、孟泰等22.3万余名劳动模范,成为新中国建设骨干人才。从1949年到1966年,共有近87万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大批转业干部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上的管理者。

上世纪50年代,国家派出1.6万名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苏联和东欧国家留学、进修、培训实习,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成为我国党政军领导干部、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科学技术领域领军人物。从1950年开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筹分配,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围绕“一五”计划和其他重大工程,全国的专门技术人才不断被统一调配到建设一线,第一汽车制造厂、大庆油田、人民大会堂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成功,成为新中国的骄傲;“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更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60年的风雨砥砺,新中国无法忘却那一个令人难忘的“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先声。

从1978年到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这11年,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冤假错案,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引导广大知识分子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恢复和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人才。

中组部牵头成立“中央知识分子工作联系小组”,建立了专家库,代中央直接联系数千名各领域高级专家,建立了联系服务专家制度;

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国家把教育方针、地位和作用等内容写入《宪法》,首次建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恢复活动,实施了著名的“863”计划;

……

一系列举措,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教育科技事业重现生机,广大知识分子心情舒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更使人才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全面发展。

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围绕这一战略,国家先后启动“211”工程、“985”工程;有关部门实施了“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团队国际合作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培养、集聚计划和项目,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力度。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党和国家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进一步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章强调要“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科学人才观,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蓬勃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02年,中央提出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和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紧密结合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2004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中央把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2003年,中央召开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表彰大会,推动了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开展。在中央关怀下,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和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采取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组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探索了新的人才引进模式。全国各地出现了新一轮海外人才“回国潮”。

6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才工作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从基础起步,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人才队伍快速发展,人才体系逐步完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60年来,人才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推进人才理论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初步建立,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人才思想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同志提出了“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的人才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先后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能成才”、“党管人才”、“四个不唯”、“四个尊重”、“德才兼备、国际一流”,以及人才优先发展、使用为本等一系列人才思想和人才工作新理念,初步确立了以科学人才观为核心的人才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被逐步打破,人才活力得以释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从禁锢到多元价值观并存,独立思考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各类人才在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寻求自身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人才的内在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把培养建设人才纳入“一五”计划。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确立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制定了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2007年,党中央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和新中强调人才强国战略,深刻揭示了人才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才工作目标、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完善。60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区域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完善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以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各地各部门围绕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人才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各类人才队伍快速发展,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60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以及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得到高度重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60年来,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工作运行模式。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成立知识分子工作联系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以各级组织部门“知工办”为主要架构的工作体系。随着知识分子工作职能的转变,人才工作的主要职责和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了人才工作体系。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近85%的地(市)组织部门建立了专门人才工作机构,近80%的县(市、区)组织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生动实践凝结六大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才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怎么发现人才,如何凝聚人才,用什么造就人才、用好人才……新中国人才工作60年的生动实践,书写一张张灿烂画卷,更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好蓝图,这其中也凝结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人才工作坚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之初,人才工作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广大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进入新世纪,人才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队伍建设蓬勃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各类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

必须坚持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工作。纵观新中国成立60年,人才工作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行谋划部署,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重大建设工程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才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适应经济建设总体要求,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科学配置人才资源,努力使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人才工作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必须坚持科学人才观,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科学人才观是党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才这一概念的总体认识,是人才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念。60年的历史证明,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发展,我们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放在人才工作的首要位置。我们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还要更好地为人才发展服务。要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推动人才工作由注重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转向注重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由注重对人才的管理,转向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服务;由注重整体概念上的人,转向注重每一个具体的人,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实践。我们党多次开展解放思想活动,通过体制机制的根本变革,把各类生产要素解放出来,特别是解放人这个最重要的要素,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解放思想,解放人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没有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深化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研究,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广大人才在创新创业创优实践中不断释放活力,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员结构;党员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22-03

1 新形势下优化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结构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迄今已有92年,从最初仅有数十人的组织发展到今天八千多万党员、几百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庞大政党,并在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执政64年,根本上改变了国家面貌,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早在1945年,同志就明确指出,要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党的重要战斗堡垒之一,其结构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党组织结构。

1.1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是回应时代要求的必要手段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剧,导致了各级党组织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出现了决策弱化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国有企业单位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其原因在于党组织自身的适应调整滞后于社会转型速度。具体来说,主要是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社会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和多元社会体制发展的过程中,原来所建构的社会模式及其所凭借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原本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政治生活为先的社会共同价值理念逐渐解体;原先以权力主导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体制被以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这些变化导致了党组织与社会大群体之间利益结合度出现了松动,传统社会模式发挥功用的机制也相应减弱。因此,如何处理好历史变迁下党组织与社会群体各方面关系的转化成为当前我党需要解决的一个新命题。

因此,不断优化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和壮大党员队伍,使加强党的队伍建设这一课题站在实践和理论的最前头。这些都要求我们尽快推进组织设置方式、运行方式、队伍建设方式、干部配备方式,使国有企业能够积极回应时代要求,走在时展的最前沿。

1.2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对强化国有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推动作用

同志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点的党员队伍结构优化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各项竞争力和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同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能够把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国企的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

1.3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有利于激励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企业凝聚力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人才充分竞争的时代。因此从一定意义说,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党员的行动来反映的,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政党的层次与发展水平。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党政齐抓共管的经营实体,只有持续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将党员队伍引入知识化、年轻化、多元化的良性循环,坚持把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的队伍当中,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够使企业员工心向一处去、劲往一处使。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建立通道、正面宣传的方式,积极引导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骨干员工向党靠拢,发展他们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另一方面我们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重点考察骨干员工,优先发展他们成为党员,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因此,要积极充分发挥党聚人才的“虹吸效应”,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的优秀员工和经营管理骨干上,从而真正建立企业人才优先发展长效

机制。

2 当前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结构存在的现实困境

作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还影响着广大国企职工对党的看法和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优化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党员队伍结构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相比以前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削弱了。当然,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想重返“党领导一切便意味着党管理一切”的语境中去纠缠,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在现实层面所遭遇的诸多问题及其对策,才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话题。

2.1 部分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

当前,由于社会体制的剧烈变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中党员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新变化,部分国有单位由于党员管理不到位,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挂号”党员现象严重。当前,由于部分职工党员长期不与组织联系,不过组织生活,不参加组织学习,不按时交纳党费甚至长期不缴纳党费,从而变成了企业的“挂号”党员,并且根据部分调研情况来看,这部分党员数量不在少数;二是“流动”党员数量过于庞大,由于党员组织关系正常接转渠道不畅。流动党员认为自己工作流动性强,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转进新的工作单位。而部分企业党组织因为这些党员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不愿再继续进行管理。三是清理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力度不够,按照规定,长期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不交纳党费的党员应属于自动退党一列,但目前各级党组织并没有对这部分党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2.2 部分国有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合理性有待提升

党员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建设一支超强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保证。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方面的大力改革为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在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特别是当前有企业党员发展工作出现了滞后,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发展数量上看,各企业间数量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进度缓慢,有的则存在冒进的现象,这些对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存在消极影响。从发展程序上来看,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当前部分企业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过于陈旧;有的企业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和政治表现缺乏实际深入的考察,这一类不符合程序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从发展标准来看,部分基层党组织追求政绩思想严重,存在牺牲质量去追求数量,人为划定党员发展比例的情况发生,导致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中,为达到指定的百分比而出现放宽标准、在培养教育考察环节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3 积极探索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路径

党员队伍结构与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有着直接的关联。按照党的十最新要求,调整党员队伍结构并使之优化,是未来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美国奥尔逊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大团体的组织成本逐渐呈递增趋势,因此要注重保持党员队伍结构适度的规模。

党的十对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如何在十精神的指导下,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永葆党的先进性,是摆在党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通过思考和实践,我们认为,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3.1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要与发展党员工作结合起来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注意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注意在青年、妇女、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注意在高知识群体和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注意在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发展党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着力改善新党员的成分结构。一是把发展党员工作向一线的重要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关键岗位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侧重发展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入党,侧重发展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技能的员工入党,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及时把青年、妇女和高知识队伍中的优秀人员吸收为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从而使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分布和职业构成更科学合理。

3.2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必须与强化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结合起来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多渠道、全方位地教育培养和考察,是改善党员后备军队伍结构的关键。一是要拓宽渠道,积极分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党员队伍后备军的质量,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对提高未来党员队伍素质的意义重大。因此,在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挖掘和教育引导。二是要强化教育,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素质上下工夫。我们应结合各方面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广大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自觉以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三是要健全制度,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上下工夫。严格坚持培养写实,定期进行分析评议,实行动态管理,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有进有出,充满生机和活力。

3.3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应将正确处理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结合起来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要严格把关,从程序上、制度上和组织上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首先,要强化调控,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指导有计划地进行。党员发展要从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着眼,制定发展党员的宏观调控计划,并按照“计划服从实际、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执行。其次,要坚持总体稳定与个别微调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不能抛开计划随意发展,也不能机械执行计划死卡比例,更不能盲目追求数量降低标准,努力确保发展计划的结构比例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当然,我们不难发现在去年召开的十党员代表中,与以往过去相比,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代表比例已经出现了一个较大幅度地提高,这些改变无疑说明了党中央一直在努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我们坚信,这些改变将使广大党员队伍具备更广泛的代表性、更强的先进性和更具代表的公信力。

4 结语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井安全 高素质

锻造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企业增盈创效水平。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创造经营效益,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企业效益高低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人才队伍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因素。要围绕产量增效、经营创效、降本控效、管理提效等重点,强化生产组织,推进对标、预算、风险管理,严控各类成本,大力推进“三减三提”等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鼓励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经济、会计业务和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有计划地组织选送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性培训,每年组织经营管理类人员考试、评选活动;定期组织经营工作分析,在经营工作分析活动中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人才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企业责任感的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锻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高创新研发成果转化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是服务企业安全发展的核心技术力量,是破解现场技术难题、实施技术创新和推先的攻坚力量。要树立健康正确的用人导向,根据不同人员的实际,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帮助他们设计好成才之路。要强化培训措施,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用事业吸引人才;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用制度激励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优化舆论和政策环境。要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提高选贤任能的公信度。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培训进修,参加高层次研修班,促进矿井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技术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

锻造区队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建设人才队伍能力。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天字号大事,区队班组是煤矿生产组织的中心。党政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团队”,其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高效跨越发展。随着矿井管理标准的提高、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我们务必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管理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境界低、作风不实、责任心和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与矿井科学发展和集团公司高效跨越发展的新要求极不相符。在选拔使用区队管理者时,要坚持把一些公认度高,能用好人、管住人、干成事、解决复杂问题,有吃苦精神,现场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选拔上来,担任基层区队党政管理者。对区队行政主要负责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培训;对党支部书记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和有效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培训,以保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基层区队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开展争创“四好”领导班子、“四强”党组织、争做“四同”好搭档和“四有”好助手、争夺“堡垒杯”、“务实杯”活动。要积极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科学用人体系,增强管理人员主动作为的思考力、务实高效的执行力。

锻造政工人才队伍,提高服务矿井改革发展保障能力。煤矿不但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而且也呼唤高素质的政工人才,政工人才队伍是矿井宝贵的人力资源。积极注重对政工岗位管理人员的关怀培养,有计划有目标地选送人员参加学术交流、理论研讨,参加经营管理知识和岗位适应性培训,适应新形势下矿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合理设置专职政工部门和岗位,实行总量控制,做到少而精。根据不同工作层次的需要,保持专职政工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试行设置兼职政工人员,实行一岗双责。把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过硬的经营管理人员吸收为兼职政工人员,努力改善党群工作者队伍的素质结构。根据“三同步”原则,合理设置党群工作机构与人员,逐步形成重视党群工作、尊重党群工作者的机制和环境。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 要:师资队伍建设是党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十二五期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将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师资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人才建设,形成依靠人才支撑发展,通过发展孕育人才的良性运转格局。

关键词:师资队伍;人才强校;战略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8/09-0175-03

加快党校事业的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十一五”期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龙头,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党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

党校事业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则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一基本定位是由党校肩负的使命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

党校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担负神圣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各级党校的性质和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这一特性决定了各级党校应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的事业为根本出发点,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根本着力点,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为基本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需要各级党校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新形势新任务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十七大以来,中央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要求党校不断调整干部教育培训的传统布局,努力构建“一个中心、四个方面”和“三基本”、“五当代”教学新格局,按照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党校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服务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大培训格局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在继承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实现从党校、行政学院主导地位向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校和具备干部教育培训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等多元培训主体参与的转变,以改革促动力释放、以创新促活力增强、以竞争促资源盘活、以择优促质量提升,一个开放竞争、充满活力的大培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大培训格局在为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机遇的同时,更提出了现实的、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应在更新理念、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而这项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支撑。

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以创建一流党校为目标,以大力引进人才资源和优化人才结构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培养和激励机制为手段,紧紧围绕引才、用才和育才三大关键环节,积极推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整合各类人才资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始终确立人才强校的战略思想,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的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不断加大专业人才引进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学校围绕省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校重点学科等三级学科的建设,制订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成立由校领导挂帅、人事部门牵头、各教研部门参与的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引智工程”,取得了明显的工作实效。近年来,在盘活存量资源的基础上,共引进学科带头人3名,急需的成熟型人才5名,博士研究生22名,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学校提出“开门办学”,不断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建立了由党政机关领导、各类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才组成的高水准的师资库,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适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以推进“精品课程”带动教学队伍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党校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党校应将干部教育培训放在工作的首位。为此,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提出“教学立校”,强调以教学为中心,通过推进“精品课程”,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多年来,学校推行讲题招标制,通过立项讲题,引导教师关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研究当今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行专题预审制,通过专题把关,促使教师做到精心选题、慎重设计;推行试讲制,通过组织教研部门、教辅部门相关人员听取试讲,引导教师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推行导师制,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特别是听取老教师的讲课示范,以老带新,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推行AB角,通过同一讲题配备两个角色教师,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弥补单个教师在教学上的种种不足;推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研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形式,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总之,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理念,主题、内容和方法,逐步形成了一批精品课程,同时也加快了教师队伍的成长速度。目前,全校涌现出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品牌教师,有多达60余名的成熟型教师站稳主体班次教学的讲台,一批青年教师也在教学岗位上崭露头角。

以推进“精品工程”带动科研队伍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党校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具体到省委党校而言,要成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干部训练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和思想创新中心,成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就必须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为此,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提出“科研兴校”,强调以科研为基础,不断加大激励力度,推进科研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近年来,继续激励“高立项”,对国家和省级规划课题给予配套资助,对课题组成员和组织申报部门给予立项、结项奖励;继续激励“高发表”,以校定重点核心期刊目录为依据,对在权威核心期刊、重点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部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予以奖励;继续激励“高获奖”,根据新情况,调整奖种和评奖条件,重点奖励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的科研成果;继续激励“高合作”,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教研人员与著名高校、知名科研院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以及市厅级以上实际部门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继续激励“高参与”,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各个层次的学术会议,并对各层次会议入选论文予以相应的的科研量化计分。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推动了科研队伍的成长。目前,全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6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1人,7人被《新华日报》作为“江海学人”作专门介绍。

当然,与新形势新任务、大教育大培训对党校工作的新要求相比,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教学科研拔尖人才缺乏、中青年教研骨干总量不够、教学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相对突出。这就需要从新的人才战略的高度予以谋划、解决。

三、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向与主要措施

“十二五”期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将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规划工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人才建设,努力形成依靠人才支撑发展,通过发展孕育人才的良性运转格局。

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文件精神,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牢固树立“人才高地”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建设一流省级党校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引才、用才和育才三大环节,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全面落实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十二五”期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将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和造就拔尖人才”的工作思路,着力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总结既往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党校专业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党校师资队伍人才战略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二是客观、准确地分析师资队伍的基本现状,特别是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年龄梯次结构以及人才岗位分布结构,为人才强校战略规划提供数据信息;三是结合党校工作新任务、新特点和干部教研培训的新形势、新要求,确定师资队伍人才战略的总体目标、基本定位和主要方向;四是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一级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角度,确定人才配备的类型和人才引进的规模;五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用科学的制度和激励的方法,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效能。

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在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校将做到立足实际,开拓创新,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稳步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一,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建立和完善人才遴选和评价机制,在加强教学研究和推广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和精品课程,下大气力重点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成效显著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把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每年选派3-5名中青年教师到党政机关挂职锻炼;选送5-8中青年教师到著名高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科研机构进修;根据《2010-2020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三三三工程”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培养拔尖人才,通过“以点带面”,努力形成与新的教学格局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发展格局。

第二,加大优秀人才、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在盘活存量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优秀人才、急需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量力而为的原则,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创造条件,进一步规范引人程序,不拘一格地引进一批学校需要的、有真才实学、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立志党校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不断为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共享的柔性流动和使用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外聘著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贤达担任兼职教授的工作,缓解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着力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以三个一级学科和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为龙头,依托1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教研部自身队伍建设,科学设置教学科研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各学科教研人员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综合使用的格局,从而实现专业优化、结构合理以及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第四,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机制,建立以业绩考核为核心,品德、素质、能力为核心要素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分类、分层的人才评价序列,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评价手段。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重视和强调考评结果的应用,将教师的实际能力、工作业绩与教师的岗位聘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向拔尖人才、优秀人才适度倾斜政策,充分调动教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努力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五,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大力推进培训者培训工程,在继续开设青年教师培训班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培训形式,通过挂职锻炼、实地调研、跟班学习等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研人员赴国(境)外学习进修,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专家,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培训者的培训,努力实现教研人员的观念更新和方法创新。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备受关注,社会转型下学生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全员、全方位育人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学院整体效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全员、全方位育人这一核心价值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嘉兴学院生化学院以“抓好常规、突出重点、凝练特色、建构品牌”为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依托学院现有资源,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的学生工作体系,即建构出“四支精干队伍”,凝练出“四大文化品牌”,提炼出“四条工作设想”。

一、育人之基:四支精干队伍

学生工作的关键在于建构精干的学生管理队伍。高校学生工作中与学生最密切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引领和标杆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实现育人之基石,生化学院逐步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党员、学生干部四支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机制,四支队伍相辅相成、相互配合,逐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1.辅导员队伍:顶层设计有突破

以2013年生化学院聘岗为契机,大胆创新,实现顶层设计有突破,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工作内容模块化,人员齐备,分工明确。在队伍建设上,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在工作理念上,注重以工作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

2.班主任队伍:建构品牌促和谐

生化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不断提高班主任服务学生能力,班主任队伍进行择优选聘,学历层次高;制定了独具特色的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将班级管理和班团建设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增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开展班主任年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打造班主任品牌活动――“班主任,生日快乐”,由班级学生为班主任过生日,建设更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3.党员队伍:“四个一”培养工程

党员队伍建设基本建构起“四个一”培养工程,即“一个组织,一项制度,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个组织”即成立党员队伍管理机构――党办,负责对党员队伍的发展、培养、监管和考核,实现“阳光入党”;“一项制度”即党员发展工作细则,依据生化学院专业实际,引入量化评分,重新厘定党员发展细则,从学业成绩、科研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党员发展的各项标准进行量化,使其更趋合理化;“一个载体”即“我为党旗争光辉”活动载体,强化红色营养滋润,使党员坚定理想自信、道路自信、成人成才自信;“一个平台”即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由党员队伍承担起建设和维护1818公益服务平台的责任,强化党员服务观念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作用。

4.学生干部队伍: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紧跟党建”,强化学生组织建设。重点抓好“一团两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工作理念,完善团总支、学生会、社团干部培养机制及部长问责制,建立“一对一”干事培养模式;加强对班委和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和指导,班团考核“一级一星”常态化,开通“手机版点名系统”,取消班团干部每天签到制度,自行设计学院信息平台,实行网上“手机签到制”,提高工作效能。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生化学院进行针对性整改,不断优化、完善队伍建设,夯实育人基石。

二、育人之器:四大文化品牌

1.以“忘年交”结对子为载体,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化学院“忘年交”结对子思政教育文化品牌活动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以育人为根本,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方向,为推进学院学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经过多年培育,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并呈现多样化格局,形势报告、清明扫墓、社会实践、座谈恳谈、主题班会、红色寻访、毕业生欢送会等活动,使学子们在“忘年交往”中树立理想,磨练青春,规范行为,成长成才。20年的“忘年交”,20年的积淀,形成了“忘年交往,文明修身”的品牌文化和学院特色。

文化在传承中进阶升级,生化学院以“忘年交”特色文化品牌为载体,坚持红色教育为主线、校本教育为支撑延展,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实现学生“精神成人”目的。

2.以考研和学生科研为抓手,打造学风文化品牌

为更好地推进生化学院考研和学生科研工作,学院在顶层设计、制度保障、管理举措上不断完善和拓展。生化学院坚持抓考研工作来“促学风、创特色、扬声誉、树品牌”,从新生入学抓始业教育,到考研经验总结交流,已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管理办法。同时,储备了一批非常有经验的考研指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导师辅导、氛围营造等,提升学生继续深造的自信心。

在顶层设计上,生化学院成立了学科竞赛学术委员会。在制度上,《生化学院考研就业奖励制度》调动全院师生积极性,来推动考研工作。《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修订)》强调学院科研团队必须带学生,以此来推进“学生进团队计划”,充分发挥学院自身优势资源,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本,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成才。同时,借助学科性社团建设,以社团带动学生考研和科研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

3.以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为载体,建构德育文化品牌

我们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生化1818服务平台即是依托网络载体,实现德育建设的新路径。

生化1818服务热线开通之后,该服务项目得到了相当多学生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实现了全面升级,分“线上”和“线下”两条路径,“线上”以学生服务热线1818、网络在线、QQ、微信平台为载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和德育新阵地。“线下”依托党办和1818服务办公室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专业解惑等项目。把生化公益服务平台打造成一个依托学生技术服务者、青年志愿者、党员队伍等青年学生群体,致力于服务学生信息咨询、人生规划、就业服务等,覆盖全院的公益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志在调动学生服务于人的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自我服务和服务学生,开展德育文化建设,实现道德养成。

4.以就业创业教育为核心,培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品牌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生化学子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近几年,生化学院基于学科和专业特点,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创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以“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教育中心为平台;以“大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项目”为试点,探索实施“一年级导航工程”,强化新生专业和理想教育;以大类招生试点为契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规划理念,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以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俱乐部为活动载体,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规划,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性和主动性。

四大文化品牌分别从思政教育、学风建设、德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个方面阐释了生化学院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四大品牌相辅相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辅以学风建设、德育、创新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育人之策:四条工作设想

1.以学科竞赛为核心,培植学科性精品社团文化

为组织做好各类学科竞赛,生化学院加强了学科性社团建设,培植精品专业社团。在社团建设上,以学院专业为导向,增设化工、生物、环境、KAB创业和职业规划5大俱乐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首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明晰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分别进入各专业俱乐部,凝聚并带动一批热爱专研的学生,投入如化工设计、生命科学、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的探索,并将有创业前景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以KAB创业俱乐部为中心,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培植。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在外部支持上,我院学科竞赛学术委员会整合学院五大研究所和校外企业、研究所资源,提供校内外导师、课题项目、经费和实践基地支持,建构学院、企业、社团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依托原有心绿环协、优普科研社,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和专业实际应用能力,打造各种社会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通过重组学科性社团,以学科性竞赛为核心,导入学分制评估体系,实现全院学生全员参与科研的局面,全面实现“专业成才”目的。

2.以“一年级导航工程”为中心,创新新生始业教育途径

充分利用我院大类招生试点契机,打造“一年级导航工程”,为新生配备人生导航师。大类招生,必然带来各专业对优质生源的竞争,适时导入导航工程,也必然带动各专业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导师配备上,人生导航师由学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每位教师指导3~4名学生,实现精细化指导,改变以往粗放式培养模式,坚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导航内容上,重点体现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兴趣培养、学业指导、考研就业、情感引导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学生培养模式和学生工作的转变。

3.以文明修身工程为主线,推动大学生文明室风建设

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明确专人专项负责制,整合并建构起楼长、层长、寝室长和学生会生活部的“三长一部”学生队伍,实现文明室风,自我创建。修订文明寝室建设与管理制度,完善“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实施进位升级计划,制定并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寝室制度和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下寝室制度,开展“文明寝室”“红色寝室”“学习型寝室”创建评比,完善长效机制。以特色寝室文化为主题,开展“一期一特色”寝室文化节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并推进团的活动进公寓、社团活动进公寓,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学院文明室风创建活动。

4.开发毕业生跟踪调查系统,实现育人环境的优化

与学院教务办合作,协同开发毕业生跟踪调查系统。一是信息反馈,通过该系统让已毕业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对学院团学工作、教学及课程开设等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毕业生深入社会对所学进行检验,根据社会需求,对我院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制度设置等给予的评价和建议,对指导我院整合育人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做好校友工作,开展特色校友活动。校友作为高校重要的发展性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友资源的育人价值也日益凸显。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整合校友资源,开辟校友沟通渠道,实现全方位育人理念。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业务建设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高校也逐步进行改革,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因此,高校应当明确当前在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推动高校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强大党务政工工作者队伍,增强教职工的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与使命

1.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当前,在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队伍建设是落实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任务的关键,而队伍建设的关键则是专业化建设。作为一个在管理学范畴常被提及和运用的概念,所谓的“专业化”,是指个人或团体或组织逐步契合专业规范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是一个需求经历成长、成熟直至经历挫折而走向胜利的检验过程。基于对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所面临的时期背景的剖析,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内涵可归结为: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具有优秀的道德质量、扎实的理论素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等范畴,具备良好的学问积聚和完善的学问构造,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理论、专业锻炼、技艺培育,具备独自开展和处置日常性、基础性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具有高度的协同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可以结合校党务工作理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理论研讨和创新。

2.时代赋予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新的职业内涵

首先,高校党务工作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学职能。高校是广大青年学生训练意识、丰富知识的首要园地,也是帮助青年学子放飞愿望、培养愿望、点燃愿望和成就愿望的地方。因而,承担高校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责任的党务工作队伍,有必要牢牢掌握立德树人这一高等教学的根本使命。在平时工作中,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不但要利用好入党启蒙教学、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和党员再教育等“第一课堂”教学阵地,还要合理安排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展开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等“第二讲堂”教学,逐渐培养和建立高校党建育人文化,并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全部融入高校的“育人”环节中。在推动高校党建文明育人的实践中,应经过推动中国梦的宣扬教学工作,真正把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向大学生讲清、讲透,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其次,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是高校展开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屡次着重指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党建的根本性使命。为此,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否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在广大师生中具有感召力、号召力,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阵地在面临各种错误思潮侵袭时表现出的免疫力、战斗力怎么样等等,关键就在于能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二、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还满足不了党务工作人员成长的需求

目前,有关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尚不健全,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有效激发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要有效解决党务工作人员后继乏人的问题,关键要达到源头优质、输出优秀,从根本上解决党务工作人员“不好找”和“没出路”的问题。

2.党务政工人员素质低

党务政工人员在工作中,文化素养不高,积极性差,甚至产生自我放纵的情绪,最主要的还是内因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思想理论。长此以往,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注重自身改造,导致思想意识严重出现滑坡,在主观上忽视了党务政工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因此,党务政工人员自身素质低也是高校建设党务政工工作者队伍的绊脚石。

三、如何加强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1.科学设置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

一是要有顶层设计。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必须从高校党建科学化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为核心指针开展系统设计,即“站得高”。二是要具备前瞻性。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超前谋划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方案和路线图,达到既能够指导当前工作,又能引领未来的规划目标。

2.加强党务政工队伍的业务素质

建立党务工作队伍培养与培训的长效机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有科学的指导,这就对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党务工作队伍的培养,提供足额的培训经费,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工作“经常化、定期化、长效化”,努力提高党务工作队伍做好基层党建党务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与基本功。同时,要不断拓展实践锻炼的深度,组织党务工作者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和海外研修等活动,以开阔眼界、锤炼意志、充实头脑,避免“坐井观天”。最后,还要高度重视党务工作者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用制度和政策引导他们敢于直面新问题、新挑战,注意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探索和把握工作规律,主动开展党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自觉提升专业化素质。

3.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

为解决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有业务、无专业”的职业发展困境,同时缓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普遍不足的状况,可以通过增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间的双向交流、互动,实现两支队伍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切实将党建实务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同时,从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整体质量的角度考虑,随着“五维一体”式的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成长,这就为实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

总之,经济发展时期高校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改革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高校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比较复杂且时间长,不仅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化改革,创建完善管理原则和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和自身政治素养的储备,确保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展,促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

各党支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遵循十六字方针,在2009年发展党员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党员队伍现状和党员发展情况调查摸底,召开支委会或支部大会研究制定2012年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要经过集体研究,召开党支委会确定,把工作着力多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努力把社会各方面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目标,科学制定2012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各党支部在制定2012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实际,围绕“四个目标”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相当文化程度的要达到发展党员总数的70%,有“双带”能力的要达到新发展党员总数的80%,35岁以下的青年,要达到新发展党员总数的70%,女党员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5%,突出“四个重点”,破解“四大难题”,即突出在高中以上文化,35岁以下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这个重点,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突出从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行业协会负责人和外出务工能人中发展党员这个重点,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双带”能力偏弱的问题;突出非党村组干部、后备干部、退伍军人和农村妇女中发展党员这个重点,着力解决村党组织班子后继乏人和农村党员性别化失衡的问题。

三、强化措施,确保发展党员计划的顺利完成。

在制定本单位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时,要注意党员发展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行政村原则上每年培养5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名党员,100户以上自然村原则上每年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每3年发展1名党员,要进一步强化发展党员工作的措施,并着重开展“每村发展一名党员”活动,推进党员发展计划的顺利完成,努力实现“五个消除”,即消除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重点管理行政村。消除100户以上三年未发展党员的自然村,消除没有党员的自然村,消除三年以上未发展女党员的行政村,消除三年以上未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的行政村。

四、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1、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各村党支部要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本村党员队伍结构现状。掌握18—45周岁青壮年数量、年龄结构和就业布局,重点摸清农村35岁以下青年尤其是优秀青年的数量和去向,对初中以上文化的回乡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

2、拓宽源头,加强培养。解决农村发展党员难、党组织后继乏人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村党支部要重点抓好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的开源拓渠工作,在壮大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村非党员适龄青年的管理,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机构的推优作用,尽可能地把农村优秀分子集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二是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本土人才中带富能力强、辐射群众广人员,加强引导和跟踪培养,多措并举发掘农村人才资源。村党支部书记、委员要将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作为自己的职责,及时向党组织推荐,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五、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捆绑责任制度。各村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目标,并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使这项工作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进一步完善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并将履行职责的情况作为考核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和支委成员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制定发展党员工作年度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建立村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捆绑责任制度,对发展党员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点管理。重点管理单位、驻村领导挂点负责。

村级党组织书记对该村发展党员工作负总责。每个村每三年至少发展1名以上党员。对未完成发展党员计划的村党支部,党委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单位,对村党组织书记予以黄牌警告,责令限期整改,村党组织书记本年度工作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两年未完成发展党员计划的村党支部,乡党委直接将其列入后进党组织,村党组织书记予以组织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当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对三年未完成发展党员计划的村党支部,村党组织书记应进行免职处理,不推荐为村两委换届候选人。

村级党组织成员对发展党员工作负责。每个村党支部委员每年必须负责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一条龙培养模式,不发展成党员不脱钩。支委成员未完成年度培养任务的,本年度工作不得评为优秀等次,连续两年未完成培养任务的,该年度工作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连续三年未完成培养任务的,在换届选举中不考虑列为村两委候选人。

2、建立发展党员工作年审制度,即:年初由各村党支部根据所在村人口基数、现有党员情况制定当年发展党员计划并报乡党委,乡党委将根据实际情况审核该村党支部发展党员计划,对发展党员计划数和发展党员结构不合理的应通知其调整,努力确保发展党员计划的制定科学合理。此外,各村党支部每年要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自查、总结;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完善推荐、培训、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等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全乡发展党员工作水平。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20*年我区人才工作回顾

20*年,是人才工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我区“快发展、大发展”的中心任务,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1、人才工作开局良好,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后,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这三个会议精神,提高了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向前推进。为全面摸清我区现有人才队伍状况,增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成立了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专题调研组,采取调阅工作档案、制发调查表、深入实际调查走访等方式,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区现有的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一次普遍调研,初步摸清了全区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步工作的改进措施,形成了《*区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制定并实施了《20*-20*年*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区人才工作座谈会,对下步人才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加强人才工作的措施。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建立了*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20*年8月14日,在区委组织部正式成立了人才科,具体履行党管人才职责,实施四项人才工作职能,即“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在全区形成了由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着眼区情实际和未来发展,高标准规划了未来五年全区人才工作的发展蓝图。一是实行科学的人才战略,为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为全面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我们坚持从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以全新的理念去思考,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推进和实施了七大人才发展战略。即,实施领军人才开发战略,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实施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实施人才管理创新战略,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实施人才成长激励战略,建立分配多元化的新模式;实施人才素质提升战略,强化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市场导向战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施人才发展环境战略,构建人才创业平台,全面提升*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快实现人才强区的战略目标。二是建立并创新人才机制,为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为确保七大人才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切实建立一支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的宏大人才队伍,我们以创新九大人才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全面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加快人才强区的建设步伐。即,以增强人才凝聚力为目标,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以提升人才素质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突出业绩和能力为标准,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以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为载体,优化人才使用机制;以优化人才配置为目的,创新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以完善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分配方式为手段,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以优化人才工作、生活条件为重点,创新人才保障机制;以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为保证,完善人才组织领导机制,努力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三是实施了“四二二”人才队伍建设升级工程,促进人才强区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四”就是培育党政领导干部、现代职业企业家、专业带头人和高级技能型四支人才队伍。“二”就是构建两个平台,进一步建设人才市场平台、人才信息网络平台。“二”就是20项具体的人才工作任务。即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推进人才资源共享;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才政策;面向海内外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扩大党政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范围;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构建教育培训支持系统;确立教育基础地位,大力发展教育;吸引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到党政机关工作;抓住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机遇,借园引才,借园用才;通过招商引资,用项目聚集人才;通过*区“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以企引才;支持各类人才创业发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人才市场运作;形成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切实安排好各类人才的生活;营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才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明确党管人才工作职责;完善人才领导机制,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在全面实施“四二二”人才队伍建设升级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战线落实相结合,整体目标管理与阶段目标管理相结合,通过各职能部门按照分管战线任务的落实和阶段性任务的完成,不断提升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3、全面落实“十件实事”,人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为保证“空港”、“新榆”和顾乡地区等我区发展规划“654321”工程的起步区开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积极引进、配备高素质、高层次的党政人才、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完成了10名处级干部、20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配备工作,以及相关职能机构的设置工作。二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成功地开展副处级干部公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为兆麟、安和、安静、抚顺、康安、斯大林、新阳路、城乡路8个街道办事处选拔配备了专职武装部长。三是大力开展人才素质升级培训工作,鼓励在职党政干部参加在职学习,努力提高四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区各条战线举办各类培训班达631期,培训各类人才42249人次。四是成立了*区就业培训中心。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投资20余万元进行全面装修,并购置教学设备,建成了一所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新生劳动力就业岗前培训、农民工转岗培训、创业培训等多项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中心,是我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的重要培训基地。五是在区人事局人才中心,建立了涵盖*区各类人才信息的人才资源库,并组织召开了*区人才大集,为*区的各类用人单位、各类人才,提供集中性的供需双方见面洽谈的机会,合理调配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全年累计为近5000家用人单位、10万余个用工岗位进行了招聘服务,约为16万余名求职人员提供了洽谈对接服务。六是充分发挥我区企业家俱乐部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区建设步伐、实现共同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召开了“对俄贸易信息交流会”、“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会”等多项专题研讨活动,为*区的全面振兴献计出力。七是高质量地建设了“群力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大地测量研究中心”、“嘉农食用菌研发中心”、“龙江农业生态研发中心”、“北药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等五个不同类型的孵化器,并建立了一支由150名具有较强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人才组成的科研队伍,确立科研项目27个,在孵企业19户。八是以扶持世亨制药有限公司、益农生化公司、美化生物技术公司等30户民营科技规模企业为重点,以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建设研究所为突破口,建设了一支由60名民营企业经营者组成的民营科技企业家队伍,引育了一支由90名高新技术专家组成的民营高科技专业带头人队伍。九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大力整合各方面高层次人才。与省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了科技110;与省农业科学院结成友好协作对子,把*区的农村作为农科院的农业实践基地。通过协作关系的建立,间接利用各类人才达3000余人,专业研究所30余个,其中部级中心站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农业部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交易市场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高级工程师近400人,博士23人,硕士5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0人,获国务院、省级特殊津贴的108人。十是积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了“村村大学生”计划的进程,现已有19人在校就读,引进7名外地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目前,在培与引进到村发挥作用的达到村总数的61.9%。此外,还建设了养牛、养猪、窖储等规模专业村10个,培育科技大户120户,经纪人553名,“双带双强”的村干部占整个村干部的40%,共计60人;发展农村中介组织120个,专业技术协会20个,包括花卉协会、食用菌协会、蔬菜协会等,促进了农业产业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区人才工作开局不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我区人才工作水平与市委的希望、与发展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整体工作看,发展还不平衡,个别单位、部门进展比较缓慢。从机制创新看,力度还不够大,对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以及人才评价、流动、激励和保障机制建设等,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从队伍建设看,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分布结构不均衡,这些都有待于在下步工作中不断改进。

二、20*年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

20*年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围绕“聚精会神抓经济,开拓创新谋发展,执政为民建小康”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实施繁荣东部、开发西部、带活中部的“三部”发展战略,推进“654321”工程,在全市充分发挥经济大区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开放城区的窗口作用、文明城区的展示作用这个工作主题,创新机制,引育并举,全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提升*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0*年,我区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有关人才工作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贯彻落实《20*-20*年*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继续积极推进九大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七大人才发展战略和“四二二”人才队伍建设升级工程的深入实施;重点要抓好20*年*区人才工作“十件实事”的落实。

1、调动各方面力量,抓好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工作。编制“十一五”规划,要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着眼于20*-2020年我区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未来15年人才竞争的战略需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充分体现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体现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布局,明确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和措施,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建设提出更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同时,要做好把人才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要按照新的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组织力量,尽快开展人才资源统计工作。要重点解决好按地域统计与按行政隶属关系统计的矛盾,搞清楚人才资源的现状和潜能,摸清底数,掌握实际情况,为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服务。

2、根据“三部”优势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随着全区“振兴规划”和“概念规划”的全面实施及顾乡新区开发改造,“空港”、“新榆”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广开渠道,扩大引进规模,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沟通方便快捷的特点,大力宣传我区吸引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紧缺人才的岗位、条件、待遇等具体情况,大力开展网上招聘。要把引进项目、资金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通过柔性流动政策,组织和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区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投资开办企业或从事其它专业服务,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帮助开发培养紧缺高层次人才。围绕着对俄经贸合作产业园的筹备和启动工作,加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加大对俄人才交流和引进的力度。立足实际,整合力量,建立必要的工作网络和渠道,加大力度吸引、选拔和培养好高层次对俄经贸科技人才。抓紧建立对俄罗斯经贸人才库,包括国内专家、留学生以及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要借助市里在“哈洽会”期间举办招聘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高层次人才招聘专场的契机,及时需求信息和拟合作的项目,力争引进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完善干部工作制度,深入推进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切实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年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动态调整后备干部队伍,强化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乡镇和村屯挂、任职锻炼,加快年轻干部的成长步伐。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到党校系统培训和举办各类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班等办法,对处级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将企业厂长经理、优秀中青年干部、优秀青年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培训班纳入主体班次管理,并逐步将非党干部、社区干部、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培训规划。其他干部的学习培训不少于12天,鼓励干部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业,力争不少于50人。

4、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自主、输送和联合办学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强化校长、教师队伍系统培训工作。根据我区实际,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具有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学历的教育管理人才及一线教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立足我区现有三所省级重点职业高中,努力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在教师专业水平与技能的培养上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在学生专业培养上向“订单式”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全面提高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平。

5、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大力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让经验丰富的名师与素质优良的徒弟结成对子,以传、帮、带的方式,迅速提高技工素质和能力。要通过岗位练兵、技术竞赛、技术能手评比等方式,让那些懂技术、有能力、有水平、实干型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就业培训学校作用,按照用啥学啥、急用先学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积极探索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进就业。进一步推行自主创业培训,加强创业培训的后续支持、指导、服务的力度,广泛开展“创业在龙江”活动,打造*区的创业培训品牌。今年,区委组织部从党费中划拨2万元专项培训经费,举办3期下岗党员实用技能培训班,重点培训150名区属下岗党员,使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6、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围绕农业发展、推进产业化,实现主辅换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和保障措施,积极开发以农村科技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为重点的农村人才资源。进一步落实好村村大学生和科技带头人计划。继续实施“三年素质升级工程”,加大乡村干部的培训力度,今年要培训三分之一左右的农村基层干部。举办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班60期,培训农民12000人次,各类专业村发展到30个。年底前,使50%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付华廷、佘树德式”的致富带头人。

7、加大选拔力度,进一步壮大高层次专家队伍。一要按照市级专家“三年一选拔,五年一调整”的规定,今年,要做好第六批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要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把有本事、能干事、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大、振兴老工业基地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拔尖人才选拔到专家队伍中来。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充实专家队伍的力量,优化结构,提高能力,增强活力和创造力,并发挥他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二要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库建设。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库,是挖掘、掌握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基础工作。去年我们启动了这项工作,今年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要把全区的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以及优秀企业家(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外资企业)和各类高级专家、高技能拔尖人才作为重点,分类制定入库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在我区居住、工作的博士、博士后和省、市级专家以及国家和省政府特贴人员的情况定期进行调查摸底,动态掌握,适时更新信息,提供优质服务,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

8、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步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按照市场化趋向,进一步拓宽和健全人才市场的服务职能,在巩固和完善基本服务功能基础上,积极开发人才评价、人才测评、人事诊断、人才派遣、人才租赁等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型社会中介服务业务,依靠人才市场的有效服务,清除人才流动中的身份、户籍、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人才流动的渠道,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效率。在区人事局现有的人才库的基础上,建立信息网络数据库,开通网上人才市场,形成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有形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人才信息网络,进一步规范基础性人才市场,发展专业性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市场与人力资源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互相整合和贯通。适时组织召开*区人才大集。同时,加大人事工作力度,做好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和合同鉴证工作,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组织 师资队伍建设 关系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又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尤其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以及2010年8月13日修订出台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更加强化了“党管人才”的原则。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实施,以及“”等一系列的人才新政策和新举措,为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动力。因而理顺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辩证关系,对两者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着实际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创新党管人才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内部营造和谐的事业环境。

1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辩证关系

1.1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抓好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利于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强大推动力,目前在学校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有效提高了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了人才作用的发挥;反之,基层党组织工作抓不好,教师队伍建设可能会因人心涣散、各自为政、阻力重重而举步维艰。

1.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标准

人才队伍建设是立校之本,是否建设得好直接反映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成效,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试金石,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师资队伍建设包含了教师培养中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指标的硬件建设,更包含了教师的敬业奉献、团队协作和求真创新精神等软件建设,教师代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未来,各级基层党组织只有结合渗透并服务于师资队伍建设这项工作,才能创造出一支热爱科教事业、学术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精神、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体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实效性,才具有旺盛生命力。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意识模糊;优秀师资引进制度的配套措施不到位;中青年教师淡化政治,对学校发展大局不够关心,缺少奉献精神;基层党组织对教师主动关心和培养力度不够等,影响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究其原因有两点:

(1)社会多元价值观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从而延伸到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为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既培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部分中青年教师受其影响较大,表现在理想、信念上发生迷茫动摇,淡漠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缺少敬业奉献精神;心态浮躁,缺乏刻骨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学术功利化现象严重;真诚协作的团队精神不足等。

(2)组织体制上的不连续性,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较难发挥。《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发挥作用的。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保证、战斗堡垒作用,是通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共产党员在自身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发挥的。由于学校党委的意图在基层贯彻不够顺畅,体制上保证不够,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仅取决于基层党政的协调和谐的程度和党员的自身觉悟。

3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

(1)从工作机制方面,完善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纳入校、院(系)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咨询决策制度,要注意扩大专家和群众参与度,切实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引进重点放在学校弱势学科上,通过引进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等,给予他们特殊物质支持,辅以结构合理的团队,从而受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效果;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克服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建立一套客观、公正、教职工认可的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绩效挂钩、激励进取、体现贡献的激励机制和配套的制度设计,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建立将个人贡献、利益与学校发展协调统一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同时重视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两种手段并行。

(2)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政治优势方面,做好“支部建在学科上”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科工作相结合,党建工作要以学校学院中心工作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中高质量水平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要载体,把党务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项实际工作中去,使基层教学科研工作呈现团结向上的生机与活力,防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的现象;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教工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功能,鼓励中青年教工党员能主动承担科研、教育、社会服务的任务,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体现党员先进性和代表性,引导帮助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入党,扩大党组织在积极分子和普通教师中的影响力。

(3)从人文关怀方面,发挥二级教代会和工会作用,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人翁作用,学院学校党委要广开民主渠道,使学院学校各项决策都能得到广大教职工的真心拥护。关心爱护教师,为基层党组织树立良好形象,激发活力,凝聚人心。学校党委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化人事、分配、住房等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教职工待遇,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校园综合治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优美、文明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逐步形成团结、祥和、奋进的校园人文氛围,为师资队伍建设打下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林龙.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2] 王春华.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0).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员标准,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落实区委“123456”总体发展思路和实现“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宏伟目标,推进全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年全街发展党员的指导性计划是:全年发展党员25名左右。其中,发展妇女党员12名左右,发展35岁以下的党员15名左右,发展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25名左右,发展工作、生产一线的党员20名左右。通过有领导计划地发展党员,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全街党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三、工作重点

针对全街党员队伍青年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相对较少的实际,要在全面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上,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加大在优秀青年、高知识群体、党的工作比较薄弱的领域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

(一)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工作、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特别对那些管理层优秀员工、大学生要重点培养,切实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员工中的优秀业务骨干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继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协助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二)加大在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在高知识层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要注重在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和科技创新创优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创业就业标兵、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拔尖人才中发展党员。对政治素质好、忠诚党的事业、贡献突出、影响较大的高层次人才,要搭建形式多样的培养平台,选择党性强、业务精、在高层次人才中有影响、有权威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培养联系人,有针对性地做好培养工作。

(三)加大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要注意做好在外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其他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坚持不懈地做好流出人员中优秀青年培养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流入我街,长期在同一单位或地点务工、年纪较轻、思想政治素质好的优秀青年,也要纳入培养发展范畴,经常了解掌握流动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主动承担起培养教育的责任。流动人员入党要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进行,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各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各非企党支部要继续把发展党员的基础工作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建设一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源头上保障发展党员质量。要注重拓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源头上保障发展党员质量。要注重拓宽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渠道,继续坚持“推优”制度,切实规范“推优”工作程序,保证“推优”工作质量,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优秀团员青年入党的主渠道。要注重提高入党积极分子中各类人才的比例,把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入党动机好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各社区、各非企党组织要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志,各社区、各非企党组织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教育计划,确定联系人进行培养,分配适当的社会工作经受锻炼,建立健全定期汇报制度,坚持和落实集中培训制度,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入党积极分子整体素质。街道党工委可根据相关程序,充分利用街道市民学校开展对社区居民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学习考核、合格证的颁发等工作。

(二)坚持发展党员工作标准。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否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取得突出成绩。在党员标准的把握上,既要防治求全责备,又要防止降格以求,严格标准,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三)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各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各非企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严把培养教育关、考察关、审批关,做到执行程序不变通,努力使发展党员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接受预备党员必须召开支部大会,不准用支委会、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支部大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党员的有关会议,可报请街道党工委派组织员(党建指导员)进行指导。

(四)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各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各非企党支部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绝不能人为的降低标准、简化程序,使一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全面推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违纪行为,对违反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的党组织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五、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各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各非企党支部要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党员工作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各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党务知识的学习,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今年以来,从政治的高度着眼,从大局的要求着力,从长远的发展着手,创新理念,探索方式,完善机制,努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目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他们的培养、关心和队伍建设,党组一直予以高度重视。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局党组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大重视支持力度,引领工作有效开展。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尤其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形成了“三个同等”的共识,即党内人才、党外人才同等重视,党内干部、党外干部同等重用,党内力量、党外力量同等重要的思想共识。

(二)工作中大力支持。局党组积极鼓励支持党外人士参加各类统战工作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局党外人士先后参加了市“风雨同舟七十载——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70周年”书画展、市统一战线“民族魂”经典诵读、中国民主建国会泛中原区域民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第十五次会议暨民建社会扶贫工作交流会。

(三)培养上严管厚爱。一方面,坚持严格管理。对纳入“名册”的党外代表人士注重抓经常,及时听取各方面意见,准确掌握个人表现情况,按照“优则进、好则留、劣则汰”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坚持关心爱护。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进步,予以重点关注。结合他们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他们的培养计划;对于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帮助解决。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以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一是统战意识还不够强,由于对多党合作历史的了解不深、对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的理解不够,因而,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二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机制尚不够完善,目前尚没有形成结合实际的制度化、长期化的制度,大部分工作还停留在临时性、短期性的程度上。

三、对策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制定发展目标时要明确人才发展,在部署重点任务时要考虑人才保证,在落实工作举措时要确保人才到位,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加强宏观指导。研究提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年—202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具体意见,规划好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工作调研力度,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为县委对人才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县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建设正在筹备中;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各成员单位抓人才工作的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按季度对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实行人才工作督查通报制,确保人才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和信息库建设。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筹备召开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和人才工作联络员会议,对全县人才工作联络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人才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统计和分析工作,各乡镇年底前要向县人才办提供本乡镇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名册和统计报表。县直各部门要向县人才办提供本单位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名册和统计报表,县经贸局增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名册及统计报表。名册和统计报表由县人才办统一制定下发。

(四)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宣传文化系统要不断提高认识,制定宣传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宣传我县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不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出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继续推进“三大人才工程”建设

(一)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1、党政人才。围绕提素质、增能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在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重点办好年全县乡科级正职培训班、乡科级副职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非党干部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强化实践锻炼,继续选派县直部门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到部门锻炼,继续选派领导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龙办发〔〕70号),建立组织、统战、民宗、妇联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全县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座谈会,加强“四种干部”的教育、培养,重点做好市委选派的3名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锻炼及乡镇长(局长)助理配备工作,定向考录我县特少民族公务员2名;继续抓好在职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县广大干部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新所需人才。

2、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推行以竞聘管理岗位为基本内容的用人机制,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培训,开展多形式的网络培训班,把专业技术人才在职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菜单式培训,“缺什么补什么”,切实做好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人才的考核推荐工作,选派有中高级职称医疗卫生人才及英语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实施万名医师下农村工程和县级医师支援农村计划,加强对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选拔推荐工作的指导。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以组织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相结合,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选任和教育培训机制,促进企业管理人才健康发展;继续做好“银河工程”和“蓝色证书”培训工作积极组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专业对口学习;积极做好对青年学生、下岗失业人员的SIYB创业培训(SIYB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帮助微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而专门研究开发的培训小企业家的系列课程)。

(二)继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才振兴工程”。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为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注入活力,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切实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认真落实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等措施,不断提高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乡镇中学入学巩固率;充分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好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相关部门的科技人员进驻村社开展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实施好大学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继续做好选派机关工作人员担任“新农村指导员”的锻炼培养工作。

(三)继续推进人才引进工程。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引进的原则,做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工作;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引进资金、项目相结合,在重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引进柔性人才,特别是结合抓好市级“百项”重大项目建设和40项重大项目中涉及我县的18项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的复合管理型人才;加快和完善人才市场运作体系,健全了各项就业政策、措施和制度,建立了人才供求信息和人才数据库,全力做好大中专生毕业和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三、以提升素质为着力点,着力抓好“五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发〔〕24号)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统计、分析的工作力度,进一步了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函大)、“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为主要载体,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设置培训专业,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种植、养殖和加工能手;以农村产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为依托,不断强化对协会理事长、农业专业大户的集中培训和引导支持,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农产品经纪人,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以实施“阳光工程”为抓手,充分整合各种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订单培训,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技能型人才;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开展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及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引导农民自觉学习运用实用技术,提高生产技能;配合“党员致富先锋”行动计划,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对农村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政策扶持,切实把党员培养成“土专家、田秀才”,不断增强农村党员的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致富能力;加强乡村农技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秋季完成年27人的招生任务。按中央、省、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选聘19名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工作。

(二)抓好中小学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组织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岗招聘计划,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校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制度,积极推行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认真落实《保山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意见》,重点完成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教育、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中小学教师学历教育、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六个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完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选派3名英语骨干教师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制度,积极推进校际间的合作交流。

(三)抓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邀请省、市的著名医学专家、学者,亲临我县做临床指导和理论讲座,提高我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医学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选派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到外地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结合实际积极争取国家卫生部支援西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我县紧缺的医疗卫生人才;认真制定年卫生系统人才需求计划和系统内调配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人才,合理调配人才,提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医疗卫生人才结构;加强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举办妇幼专干、乡村医生等各类培训班;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推荐上报副高级资格评审工作;进一步落实好县级卫生单位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前到基层服务一年的规定;对卫生监督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

(四)抓好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我县《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培训为抓手,以职业中学为培训主阵地,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加快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县职业中学建设工作;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的技师考评工作。

(五)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民政系统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岗位专业培训;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积极推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对分布在司法、社区、残联、妇联、工会等领域的社会工作者状况开展调研。

四、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力度,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创业环境

(一)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和《县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对各乡镇和各成员单位抓人才工作的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年终考核;按照《省人才资源开发促进条例》对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提出的评价标准,积极研究探索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

(二)健全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积极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重点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才市场信息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等人才公共服务工作。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建设,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人才服务行业的有序发展。健全和完善师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教师聘任制,使教师流动进一步合理,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一、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领导、广大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在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提高了人口素质,为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确保人口计划的完成,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人口计生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群众观念、服务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设高效精干的人口计生队伍,对于更好的完成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把人口控制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对人口增长实行了有效的宏观调节调控;稳定和完善了计划生育,建立了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组建并发展了计划生育的行政管理队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队伍,宣传教育与群众工作队伍及其工作和服务网络;形成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做好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1、把控制人口数量作为主要任务。

在生育率水平大幅度下降之后,一些党政领导产生了盲目乐观和松劲情绪,对计划生育重视的力度有所减弱,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还有较大差距,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存在不少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控制人口数量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有效措施,巩固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努力把计划外生育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低生育水平的长期稳定。

2、以依法管理为保障,全面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在落实生育政策、节育技术政策、处罚政策和实施环情孕情检查、出具各种证明等计划生育行政行为中,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规范生育秩序,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进行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的宣传,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

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学好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用通俗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向人民群众做讲解、做宣传。要善于发现、培养、宣传先进个人和集体,通过召开先进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表彰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在广大计生队伍中深入地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在人口计生系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质服务规范;建立由广大群众监督评估人口计生工作的机制;创造文明执法、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人口计生工作者。

4、重点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真落实各种规定的奖励政策,重点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农村独生子女优惠政策以及农村和城市低保户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落实城市无业、失业、下岗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促进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作为一名计划生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使人民群众认清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大担维护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正当权益。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加强人口计生系统党的思想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的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加强人口计生系统党的作风建设。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况,克服脱离群众的现象;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

6、要热爱计划生育事业。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要有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干好的思想,在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爱”字当头,做群众的“贴心人”,以自己的行动把党的关怀化作一颗温暖的心去满足群众心理上对“爱”的需求。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的爱,才能使群众和我们从心眼里相互理解,心连心、心贴心;才能深入地把握思想脉搏,找准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教育。

7、提高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2017年度发展党员计划范文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毕岗社区20xx年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新党章规定,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我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要求

20xx年我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按期转正2名。

三、基本措施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立足点,始终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提高整体水平。

1、巩固基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同时认真调查研究,拓宽选人视野,强化教育培养,加强跟踪管理,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

2、突出重点,积极做好从致富带头,退伍军人,务工回乡优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新党员,逐渐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明显的党员队伍。

3、规范发展程序,确保发展党员质量。要认真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到工作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

4、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新党员综合素质。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和实施预备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促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真正在思想上入党。

2017年度发展党员计划范文2

为了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党委文件精神,结合鼓楼区屏山社区的发展党员工作实际,特制定20xx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为目标,以《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为依据,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为保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正确处理好发展数量与保证质量、突出重点与党员工作程序,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二、主要措施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立足点,始终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提高整体水平。

1、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发展党员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发展党员的质量。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各党支部要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今年要新增入党积极分子1-2人,并建立好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和发展对象名册,落实好联系人,经常对其进行跟踪考察、培养教育。

2、规范发展程序,确保新党员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各项要求,切实做到工作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根据我社区实际,今年计划发展党员1人,支部要根据本支部实情,重点培养,确保把思想、行动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的先进性分子发展成为党员。

3、突出重点,改善党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一是要在社区干部队伍中选拔工作积极、勇于干事的优秀人员。二是要从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的妇女中发展党员。三是要正确把握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激发和唤起其政治进取心。

4、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新党员综合素质。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和实施预备党员教育培训计划。要根据不同行业、岗位、年龄、文化的预备党员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培训措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真正在思想上入党。要坚持预备党员每季度向党支部作一次书面思想汇报,党支部每季度讨论一次预备党员教育考察情况制度。

2017年度发展党员计划范文3

20xx年,为进一步加强我社区发展党员工作,使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按目标考核安排,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等一系列精神,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认真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坚持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把质量第一放在发展的首位,坚持统筹兼顾和数量均衡的原则。

二、统一思想、落实责任

1、为进一步增强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任务,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出成效,以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2、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保证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的落到实处。切实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摆在支部议事日程,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做到思想、措施、责任、行动四到位,形成支部书记亲自抓、负总责,组委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领导,强化发展党员措施

党支部要严格按发展党员程序,始终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发展新党员的气候。

1、重视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及时发现苗子,抓紧培养教育培训,定期对他们进行跟踪考察。

2、抓重点攻难点,认真按照发展党员标准,严格履行入党手续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重点发展35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入党。

3、抓党建、促团建。进一步做好推优工作,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加大团组织、工会等推荐工作,把优秀团干、团员等作为重点推优对象。在广大青年中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启发青年向组织靠拢,激发和唤起社区青年的政治进取心。

党建人才队伍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人才资源开发的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得到切实加强。中组部、人事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十一五”人才规划和人才发展战略,《人才资源状况》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形成普遍共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才工作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加紧培养造就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据统计,从**年至今,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6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约9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约2600万人次。根据中央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有关部门实施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启动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十六大以来,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央和各地各部门把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国内外科技前沿课题、国家战略项目、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产业攻关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相继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和“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通过实施“春晖计划”和“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支持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据统计,到**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106.7万人,学成回国人员近27.5万人。**年至**年引进外国和港澳台专家约134.2万人次。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有关部门开展“三支一扶”活动,实施了“百万中专生计划”、“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带领农民致富的“土专家”、“田秀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人才工作。围绕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央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专项活动”、“东北之春”等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了“院士专家东北行”活动,选派干部到东北三省挂职服务。为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部门每年选派15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地区开展服务,每年又从西部地区选调26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东部地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培训。实践证明,人才资源开发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配合,相互促进,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又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机遇和舞台,促进了人才成长。

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