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会计教案范文

会计教案范文

会计教案

会计教案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中专学校招收进来学生大多基础知识都比较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差,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进行理论化教学,中专生往往很难理解,也很难运用于实践。因此,为了提高中专学校会计教学水平,必须充分考虑到中专生理论接受能力差的特点,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本文将从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出发,就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深入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会计教学;意义;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理论和相关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枯燥,加上中专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学生基本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利用已有的案例素材让枯燥无味的理论转变成为生动形象的动态情景,一方面,通过具体案例能够将抽象难懂的会计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简单和易懂;另一方面,会计案例与实际生活更加贴近,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并融入其中。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案例教学法往往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学习在具体事件发生时,能够灵活地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会计就业市场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为了响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很多中专学校都已经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会计实际案例教学,弥补学生在会计实践能力上的不足,让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增强,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分为教师准备工作和学生准备工作两个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在准备阶段的工作就是案例材料的选择、收集与整理,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将案例素材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提前熟悉案例,并查找相关资料,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完成讨论提纲的编写,这样在课堂上,就不必花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在准备阶段,拿到教师下发的案例素材,要尽快着手进行阅读和思考。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版块,查阅相关文献,尽可能地对案例素材内容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很多学生已经熟悉了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在开展案例教学法开始时,很可能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向教师反映,了解并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防止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进入状态。

(二)实施阶段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具有层次,这样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互帮互助。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掌握工程完工前后因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的处理,可设置如下案例:A公司2015年度的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所有工程均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是该公司在对工程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进行账务处理时,以工程未完全竣工为由,计入“在建工程”账户,试问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何时将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何时费用化?该公司如此处理的目的是为什么?案例设置完成,让学生提前熟悉案例材料,课堂上,让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很多学生都提出该公司这种账务处理方式不合理,认为既然工程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此时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就应该计入“财务费用”予以费用化,而不应该给予资本化。至于何时资本化和费用化,学生们意见不统一,有的学生可能之前看过教材内容,指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应计入“在建工程”,否则就应对其予以资本化,但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导致工程借款利息应由工程承担,而工程建设完工就是企业的资产,所以就应进行资本化。对于公司账务处理的目的,很少有学生提出进行资本化不会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而费用则作为企业利润的抵减项,对企业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都会产生影响。通过这个案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阶段费用的确认问题,这样能够对今后的会计实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而这个案例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费用核算案例,其内容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总结阶段

考虑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观点存在不足,因此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应进行总结和评价,解答学生在讨论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防止学生因为这个问题而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时存在一定困惑。如果剩余时间不多,教师可以在学生反馈的问题中找出比较典型和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如果时间较为充裕,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适当归类,为学生讲解同类型的题目,帮助学生发现差异,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专学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

作者:张静 单位:云南曲靖财经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守平.案例教学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X)

会计教案范文第2篇

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产业经济的全面进步,实现了产业运营的多元化,进而致使企业结构变得愈发复杂,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愈发具有挑战性,培养更为专业性、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仍旧保持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是制约会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面对以上问题,应将案例教学应用其中,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会计教学;应用

会计是现阶段教育体系中最为热门的专业,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为社会输送专业性、职业性人才,以满足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效果平平,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课堂缺乏趣味性与个性化色彩,致使会计教学受到严重制约。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会计教学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与创新性,将更具趣味性的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会计专业领域,进而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一)构建案例情境

案例教学法是现阶段教育领域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效果显著。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借助真实案例来辅助与诠释教学,让学生深入到案例之中来学习和感知会计知识[1]。真实的案例涉及到专业的会计知识,可让在学生在处理相关会计问题时能从容面对,在案例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能在具体的案例呈现中吸收与见识到会计专业课程的规范性操作,可大大提高会计教学水平。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实践机会,重在课堂参与,及时解决会计教学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在会计领域方面的实践性与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二)锻炼学生技能

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的开展考验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点考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通过相关案例情境的设计,能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全面锻炼,在案例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财务报表制作能力、财务数据核算能力、财务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等,其直接关乎着学生的专业素质,可见,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实效性与规范性。

(三)强调讨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其训练与应用的点不仅仅在于实践参与和程序锻炼方面,还在于案例分析与讨论,只有通过有效的案例分析与讨论才能将案例中所要考查的会计知识点进行提取,是培养与锻炼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案例分析过程中,注重的不是案例的结果,而是案例实际情况的分析过程,在分析时会迸溅出大量的思想和观点,也就不会重视什么是正确答案,重要的是案例分析的过程。在开展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予以激励,重视学生个人的发展[2],对一些个性化的观点应予以鼓励和支持,以激发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会计课教学质量。

二、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案例与课程讲解的融合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中的应用,应注重案例与课程讲解的相互融合,打造更具规范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应用案例时,应融入相应的案情导入元素,教师应给予足够的讲说与授课,及时将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巧妙的融入到案例之中,能在呈现案例的过程中让学生吸收新知识,会计教学不存在刻意性,而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能让学生更为深度而高效的学习到会计专业知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融入相应的问题来牵动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3]。例如,在学习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点时,若运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切入主题,为学生讲述会计核算的方法。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应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做好问题导入,教师应先将案例中的经济类业务告诉学生,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核算,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会计核算应怎样操作与实施呢?此时,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讲授,为学生讲授有关账户的相关知识,在讲授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可引起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

(二)强调案例与合作学习的搭配

新时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在不断的创新与优化,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其中,注重案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法的有效结合和搭配,制定更为合理的会计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法中渗透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展开小组讨论与分析,以实现对会计案例的深度剖析与解读,对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案例教学与合作学习的相互融合,是两种高效教学模式的强强联合,能为会计课堂增添色彩与乐趣[4],对学生会形成有效的吸引力,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是必然结果。例如,在学习“会计恒等式”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提出了相关的案例:“A企业若想要创办其下属的原料生产厂,在前期的资金问题上应如何处理?”然后小组内的学生就该案例展开分析,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企业若想运营,必须具备足够的运营资金,投入的资金来源可由企业自行承担,也可由其他企业进行投资,若向他人借入,会形成债权关系,向债权人借入资金,然后会形成债权人权益,则A企业则处于负债的状态;若招商引资,则会形成所有者权益。通过分析,小组内的学生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答案,也展现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倡案例与多媒体的有效合作

在案例呈现时,可以选择图片、文字和动画等形式来丰富课堂,更具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及时对会计实务的操作课程予以全面的了解,及时总结会计实务的操作要点,提倡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其能自行动手去操作,进而突显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价值。例如,教师可将职场环境下的会计实务操作流程制作成小视频,让学生观察与学习小视频中的案例,对职场环境下的会计操作失误情况予以了解,也可对学生产生警示性。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课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呈现,运用多媒体教学予以辅助,使得案例呈现更为生动、具体,更具趣味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会计课教学现状的有效分析,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导致会计教学质量不高。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会计课专业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应将职场中的案例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锻炼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模式相互结合,进而得到更为高效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实践机会。

作者:徐静 单位: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2:67-68.

[2]俞福明,刘平荣.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8:164.

会计教案范文第3篇

实施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基础是选取恰当的案例,并经适当改编,整理形成案例库;如何将案例与课程内容有效对接至为关键。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组织案例教学,并设计详细的评分规则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自我学习。案例教学还有助于展示财务会计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从而实现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拓展。

关键词: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法在商学院的教学中至关重要。财务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将深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资本市场相结合,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财务会计课程难度较大,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因此,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在理论教学中辅助以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而提高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深刻的财务会计理论置于真实的经济背景中,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才能变得鲜活起来,财务会计的教学才能变得更加生动。

一、如何选择财务会计的教学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就是有好的案例。长远来看,基于资本市场的公开资料由教师来撰写案例,应该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但是,案例是否成熟有待考验。短期来看,基于现有的案例资源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捷径。

1.案例资源的获取与改编

从现有的财务会计案例资源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现成的教材,如东北财经大学刘永泽教授主编的财务会计教学案例,至今已出版至第五辑,均为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反映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二是基于网络资源,如巨潮资讯网、和讯网以及一些门户网站的财经版块,如网易财经、凤凰财经等。相比较而言,教材中的案例都比较成型,就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连续追踪,针对性较强。而基于网络资源获得的案例资料相对比较及时。无论通过那种路径获得的案例资源,都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

2.案例选取的原则

选择适合的案例进入课堂需要有所取舍。杨有红认为,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是实务性、典型性和针对性[2]。我们认为,通常案例选取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上市公司、知名的大公司,应该是首选。其次,案例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3],如在讲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合并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引入优酷合并土豆的案例。只有将案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融合,贴近实际,才能更容易引人入胜。此外,经典案例往往不会时过境迁,在说明某些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证明力。

3.案例的日常搜集与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拥有一个完整的案例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案例,并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整理,分门别类地加以保存,每位教师如果能够将资源整理在一起,便可形成一个庞大的案例库,以备进行案例的集体讨论和切磋。

二、如何实施财务会计的案例教学

1.案例内容与课程知识点的对接

从案例到课程知识点,如何做到有效对接,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现有的案例资源,可能注重案例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所以通过某个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是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需要明确的,因此,教师的角色是如何将案例为我所用,将案例内容顺利过渡到课程知识点,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现某一个或某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或利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2.案例问题的设计与思路的引导

通常在案例资料给出后,需要与课程知识点相衔接来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案例,了解案例中的情境,更要走出案例,理解案例引发的问题。以固定资产折旧这个知识点为例,围绕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案例公司的固定资产有哪些类别,分别采用怎样的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何,折旧的会计政策是否发生变更,若变更,是法定变更还是自愿变更?对变更采取了怎样的会计处理方法?对案例公司的损益或权益是否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一个案例,设计相关联的若干问题,可以将固定资产折旧与会计政策变更这两个主要的知识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

3.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组织过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等环节[4]。因此,各个环节的时间分布与相互衔接,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哪些在课堂上进行,哪些在课前进行、课后进行,都需要教师进行规划。只有有效的设计、良好的规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BB平台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课件、作业等诸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到该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和课后学习。因此,在案例教学前,教师可将背景知识与案例的基本资料到该平台上,学生可提前熟悉案例,此外,教师也可在讨论区几个基本的问题使学生提前进入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前下发案例资料为课堂教学节省了较多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设计评分细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自主学习

案例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才是使学生最为受益的方式,因此教师更需要做的是设计详细的评分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与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而在课堂上可通过PPT汇报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三、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拓展: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财务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既要做到“承前”,也要做到“启后”。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庞大的案例往往涉及很多内容,因此通过一个案例,将财务会计与先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活学活用。以存货为例,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对存货的日常核算与期末计量这一知识点,引入“獐子岛10亿存货消失之谜”这样一则网上流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存货期末计价问题的思考,与此同时,对水产品这类特殊的存货如何进行审计,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等问题也对学生有所启发。因此,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将财务会计与审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相结合,为后续课程能够进行很好的铺垫。

作者:孙志梅 李秀莲 高强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0(8):51-52.

[2]杨有红,胡燕,谢萍.关于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调查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52-58.

会计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设计;组织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

《会计学》课程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授课对象为非财会专业学生,我校的《会计学》课程定位为: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对会计形成清晰而完整的认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或是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会计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其内容繁杂、会计科目和账户多、学习难度大,尤其是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我们有必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教材为中心,学生忙着记笔记,被动接受各种理论”的授课方法,探索应用案例教学法,将经济生活中企业的财务活动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一、《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即具体事例教学,是MBA授课的一种主要方式,其教学重点从学习知识转向训练技能,强调对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被广泛应用于管理、营销等课程当中,但是在会计学教学中并不普遍。《会计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是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设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案例,解决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学生视野由课本转向复杂的经济世界,课堂由教师的独角戏转为师生的充分互动。

尽管这种教学方法还处在尝试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于2008~200年第二学期,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07级进行了《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经过实践,笔者认识到决定教学效果有两项基本要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和充分设计组织课堂案例教学。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会计活动具有“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会计处理要符合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的规范,处理过程中又有赖于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判断。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握会计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出科学、能力与技巧的结合。

(一)引入型会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每个章节开始时设计引入型案例,引入新的内容。引入型案例可以设计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或情节,但又必须与所学内容相关。如,第一章总论中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教材中列出的是年代和每个阶段会计的形式,文字相对枯燥。要在第一次课就抓住学生的心,案例的设计尤其重要。因此,笔者以“旧管新收几妆镜”的唐诗引入这个问题,刻板的内容立刻变得活泼。再如,开始介绍借贷记账法时,先设计了大学生记流水账的引入型案例,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会计问题,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生动起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新内容。

(二)分析型会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比较确定的理论,可以向学生布置问题,安排学生分析并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例如,讲到发出存货计价和制造费用分配的内容时,介绍了具体方法后,由学生讨论其适用的企业类型以及对期末利润的影响,最后教师以图表做出总结。在学习了专业理论后,通过对此类案例的剖析,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不同存货计价、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区别和具体操作,将所学会计知识熟练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型会计案例。当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学生掌握了相对完备的会计理论知识后,可以设计讨论型会计案例。此类案例通常没有唯一确定的结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集思广益,做出最佳决策。例如,不同的会计核算程序在凭证、账簿和会计组织方面有什么区别,给出一个企业的实际业务案例,要求学生结组讨论,确定最适合的会计核算程序。

(四)操作型会计案例。在教学中,结合各个章节的内容,都可以设计操作型案例。操作型案例包括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和一个完整会计周期的综合案例。在期末结课前,还可以给出一个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和业务资料,要求学生进行全部的日常处理、月末结账和编制财务报告,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收集大量案例,并且筛选、修改和重新组织,使其适应授课要求和学生特点。在课堂上,学生成为主角,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学习和思考,积极参与互动;教师成为串起珍珠的丝线,设计案例、组织讨论、把握课堂气氛、进行点评,做出总结。

在《会计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前期以理论讲述为主,结合案例分析相关理论;后期增大案例的比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理论。前面各章知识点讲授占到近50%,在最后两章,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核算程序中,知识点讲授所占比重不超过20%,以讨论型和操作型案例为主,并适当引入引导型、分析型案例。

四、《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检查

传统的《会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主要以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实质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书本知识,但是无法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为了得到高分,部分学生会在考前突击背诵书上概念,对日常学习和灵活运用重视不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重案例教学过程中加大考核力度,将分析、讨论和实际操作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并且在期末试卷中增加实际操作题目的比重,注重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入了案例教学,2007级同学对《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过对07级信管专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23%的同学考试成绩为优秀、26%为良好、35%为中等、16%为及格,及格率100%。

《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案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还在进一步探索中。笔者将继续深入实践,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实践案例教学法,弥补现有教育手段的单调和不足。

(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研究生院;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维宾.对开发会计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18.

[2]李连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探[J].财会月刊(理论),2006.12.

会计教案范文第5篇

财务会计课程难度较大,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因此,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在理论教学中辅助以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从而提高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深刻的财务会计理论置于真实的经济背景中,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才能变得鲜活起来,财务会计的教学才能变得更加生动。

一、如何选择财务会计的教学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就是有好的案例。长远来看,基于资本市场的公开资料由教师来撰写案例,应该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但是,案例是否成熟有待考验。短期来看,基于现有的案例资源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捷径。

1.案例资源的获取与改编

从现有的财务会计案例资源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现成的教材,如东北财经大学刘永泽 教授主编的财务会计教学案例,至今已出版至第五辑,均为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反映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二是基于网络资源,如巨潮资讯网、和讯网以及一些门户网站的财经版块,如网易财经、凤凰财经等。相比较而言,教材中的案例都比较成型,就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连续追踪,针对性较强。而基于网络资源获得的案例资料相对比较及时。无论通过那种路径获得的案例资源,都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

2.案例选取的原则

选择适合的案例进入课堂需要有所取舍。杨有红认为,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是实务性、典型性和针对性?。我们认为,通常案例选取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上市公司、知名的大公司,应该是首选。其次,案例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W,如在讲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合并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引人优酷合并土豆的案例。只有将案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融合,贴近实际,才能更容易引人人胜。此外,经典案例往往不会时过境迁,在说明某些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证明力。

3.案例的曰常搜集与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拥有一个完整的案例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案例,并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整理,分门别类地加以保存,每位教师如果能够将资源整理在一起,便可形成一个庞大的案例库,以备进行案例的集体讨论和切磋。

二、如何实施财务会计的案例教学

1.案例内容与课程知识点的对接

从案例到课程知识点,如何做到有效对接,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现有的案例资源,可能注重案例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所以通过某个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是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需要明确的,因此,教师的角色是如何将案例为我所用,将案例内容顺利过渡到课程知识点,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现某一个或某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或利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2.案例问题的设计与思路的引导

通常在案例资料给出后,需要与课程知识点相衔接来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进人案例,了解案例中的情境,更要走出案例,理解案例引发的问题。以固定资产折旧这个知识点为例,围绕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案例公司的固定资产有哪些类别,分别采用怎样的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何,折旧的会计政策是否发生变更’若变更,是法定变更还是自愿变更?对变更采取了怎样的会计处理方法?对案例公司的损益或权益是否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一个案例,设计相关联的若干问题,可以将固定资产折旧与会计政策变更这两个主要的知识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

3.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组织过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等环节[4]。因此,各个环节的时间分布与相互衔接,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哪些在课堂上进行,哪些在课前进行、课后进行,都需要教师进行规划。只有有效的设计、良好的规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BB平台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课件、作业等诸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到该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和课后学习。因此,在案例教学前,教师可将背景知识与案例的基本资料到该平台上,学生可提前熟悉案例,此外,教师也可在讨论区几个基本的问题使学生提前进入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前下发案例资料为课堂教学节省了较多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设计评分细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自主学习

案例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才是使学生最为受益的方式,因此教师更需要做的是设计详细的评分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与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而在课堂上可通过PPT汇报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三、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拓展: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财务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既要做到“承前”,也要做到“启后”。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庞大的案例往往涉及很多内容,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才能使大学生更容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者和践行者。

因此通过一个案例,将财务会计与先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活学活用。以存货为例,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对存货的日常核算与期末计量这一知识点,引人“獐子岛10亿存货消失之谜”这样一则网上流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存货期末计价问题的思考,与此同时,?水产品这类特殊的存货如何进行审计,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等问题也对学生有所启发。因此,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将财务会计与审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相结合,为后续课程能够进行很好的铺垫。

会计教案范文第6篇

在《金融会计》课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是为了培养和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金融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将已经发生或已经结束的金融经济事件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金融经济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金融会计》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主导因素。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并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应该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具体的金融公司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中学到知识、锻炼才干。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具体的会计操作,引导学生发现会计操作背后隐含的东西,使学生能够用简练通俗的语言总结相应的会计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二)《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布置任务,引导学习积极主动学习

《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金融企业实际的会计处理中去。要求学生真正从一名金融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启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进行金融会计理论讲授。《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把学生发言和表现也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金融会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其提高会计处理能力

《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法要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对金融企业实际的会计案例分析,和会计处理,促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锻炼自己的思想,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会计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运用会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金融企业会计问题的能力等。(四)《金融会计》案例教学立体透视案例,体现因材施教《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金融企业会计处理的能力,培养的学生要符合广州工商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培养的不是金融专业的“知识分子”,但必须是“能力分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工商学院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优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使学生具有在进入金融企业后立即就能动手处理会计业务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金融会计》课程中的优势

会计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案例教学; 学生素质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目前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方式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无法在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社会中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院校都作了积极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中采用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了无数个高级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学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也被我国MBA教学广泛采用。而在管理会计学科则运用较少,尤其在本(专)科教学中的应用更少。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符合管理会计学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一、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必须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一)选取适宜的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适应性。所选案例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教师自己也能够把握。3.启发性。教学案例设计的问题应该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4.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涵盖性,以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5.案例应具有历史的经典性和鲜明的时代性。6.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深入讨论。

(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就要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管理会计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型案例,它用来描述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何时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一种案例是决策型案例,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企业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应对。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讨论可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之间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的评价结论。学生一方面应珍视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非常需要锻炼的。

(四)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五)案例报告的撰写

教师要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重点是评价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写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可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过是对前面已学课程的“炒冷饭”,不需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吗?布置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准备、讨论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学。基于这些错误认识,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学工作量时就曾发生案例教学工作量被“打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利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管理会计模拟试验、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撰写小论文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分析讨论,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在必要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老师的评论要简短,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应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学生继续讨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市场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动,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不断的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概念得到阐述、解释,可使学生在丰富的案例里面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将对管理会计教学的改革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贺颖奇,陈佳俊.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会计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案例教学; 学生素质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目前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方式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无法在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社会中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院校都作了积极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中采用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了无数个高级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学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也被我国mba教学广泛采用。而在管理会计学科则运用较少,尤其在本(专)科教学中的应用更少。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符合管理会计学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一、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必须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一)选取适宜的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适应性。所选案例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教师自己也能够把握。3.启发性。教学案例设计的问题应该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4.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涵盖性,以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5.案例应具有历史的经典性和鲜明的时代性。6.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深入讨论。

(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就要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管理会计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型案例,它用来描述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何时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一种案例是决策型案例,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企业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应对。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讨论可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之间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的评价结论。学生一方面应珍视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非常需要锻炼的。

(四)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五)案例报告的撰写

教师要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重点是评价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写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可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过是对前面已学课程的“炒冷饭”,不需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吗?布置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准备、讨论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学。基于这些错误认识,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学工作量时就曾发生案例教学工作量被“打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利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管理会计模拟试验、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撰写小论文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分析讨论,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在必要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老师的评论要简短,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应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学生继续讨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市场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动,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不断的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概念得到阐述、解释,可使学生在丰富的案例里面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将对管理会计教学的改革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贺颖奇,陈佳俊.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会计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学生素质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目前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方式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无法在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社会中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院校都作了积极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中采用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了无数个高级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学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也被我国MBA教学广泛采用。而在管理会计学科则运用较少,尤其在本(专)科教学中的应用更少。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符合管理会计学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一、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必须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一)选取适宜的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适应性。所选案例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教师自己也能够把握。3.启发性。教学案例设计的问题应该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4.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涵盖性,以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5.案例应具有历史的经典性和鲜明的时代性。6.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深入讨论。

(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就要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管理会计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型案例,它用来描述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何时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一种案例是决策型案例,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企业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应对。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讨论可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之间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的评价结论。学生一方面应珍视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非常需要锻炼的。

(四)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五)案例报告的撰写

教师要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重点是评价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写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可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过是对前面已学课程的“炒冷饭”,不需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吗?布置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准备、讨论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学。基于这些错误认识,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学工作量时就曾发生案例教学工作量被“打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利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管理会计模拟试验、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撰写小论文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分析讨论,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在必要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老师的评论要简短,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应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学生继续讨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市场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动,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不断的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概念得到阐述、解释,可使学生在丰富的案例里面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将对管理会计教学的改革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贺颖奇,陈佳俊.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会计教案范文第10篇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学习的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象直观。案例是通过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来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多元性是案例教学的另一个特点。由于每一个案例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不必局限自己的思维来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认为准确的答案。这种多元化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而是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找出解决方法。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进行的,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

    2.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会发现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的差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3.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案例教学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记忆。案例教学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水平。

    三、案例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1.准备案例教学

    案例的准备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通过布置一个案例来展开案例教学。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案例:东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资本总额一亿元,其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7500万,一股50元,银行借贷2500万,年利率为10%。公司准备融资上一个新项目,大约要1000万,新项目投产后每年税前利润为2000万。目前有个两个融资方案,一个是按每股50元的价格增发1000万新股,一个是以12%的年利率发行债券1000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个案例分析出最佳的筹资方案。对学生而言,学生在知道这个案例后,要仔细进行阅读,了解其主要内容,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帮助分析案例。

    2.小组讨论

    针对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展开学习。例如针对上面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当积极的督促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小组讨论结束后,争取组内成员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

    3.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经过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同学来陈述本小组的观点,当然,如果有的同学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单独提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环节中,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表达不同的想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进行适当地引导,保证讨论顺利地进行。

    四、对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1.研究分析案例,建立案例库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就要提前准备好案例。为了便于长久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应当建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在建立教学案例库时,教师应当注重案例的多元化。但是在进行基础会计案例选择时,不管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或是国内的,亦或是国外的。由于不同文化环境和法律背景的不同,就会导致案例解决的方式不同,所以不应随意的选择一些国外的案例。一定要选择一些同我国会计工作相符合的一些案例,这样才能保证对案例分析的准确性。

会计教案范文第11篇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独立学院学生有了深刻的了解,根据这个特殊群体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表现,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仅仅喜欢被动接受。有一次上《财务会计》课时,课前提问“持有至到期投资什么情况下需要转换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个问题是前一次课强调了几遍的重点问题,可是提问了五个同学都摇摇头,接着又提问了五个同学还是没有回答正确。于是就对学生做个全面的调查,请课下看过教材和笔记复习过所学内容的同学举手,出乎意料的是仅仅有3个同学举手,仅占全班同学的2%。由此可见,课后都不复习,更谈不上课前的预习了。2.怠于思考,只喜欢等待现成的标准答案。在上《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中,两次课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作一个案例,第一次将案例资料发下去,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第二次课先由每个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的结果,然后再汇总形成答案。但结果很不理想,从组长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根本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而是组长一个人仓忙之中做出的答案。到最后汇总的环节学生都要求老师给念出标准答案然后大家记下去,当老师说案例分析一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可以灵活多样的,这让学生感觉很无所适从。3.学习缺乏主人翁的态度,学习责任心差。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学的、是为父母学的,不能从心里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产生不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学习不主动,上课老师看着就学点,下课铃一响就把学习丢一边。而大学的学习可以说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事,大部分内容都是自己课下自学的,这样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4.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还缺乏笨鸟先飞的毅力。三本的学生在高考录取中大多是被二本学校甩出来的,招生分数低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二)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这种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应用的角度看比高职的学生要具备更全面、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从理论的角度看比二本的学生应该具备更强的动手意识和操作技能。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应用而教学,我们所教的理论知识应该是为应用而安排的,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更生动、更具活力。

二、适合独立学院案例教学的素材选取

在选取案例教学素材时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实用性。首先,我们的学生懒得自己读书,尤其是对大段大段文字的教材更是头疼,阅读能力比较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把财务会计教材中500字以上的一段内容读下来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选取教材时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也尝试了自己编写教材,本着能用图表表达的内容就尽量不用文字堆砌的原则,实践证明这样的教材确实适合我们的教学。目前市面上的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教材,多数是针对上市公司的长达几页的大案例,学生读起来很吃力,用于在独立学院开展案例教学效果不理想。其次,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教学是为了以后的就业。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到上市公司工作的很少,多数学生都就业于中小型的企业。所以,我们的案例分析课如果仅仅围绕上市公司展开,必然对学生就业的意义不是很直接的。基于这点考虑,当前市面上的教材多数也是不适合的。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应该大部分取材于中小型的公司,甚至一些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的案例也比较简单,是我们的学生能够把握住的。最后,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在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素材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短小精悍,方便阅读;二是取材于中小型企业,就业关联性强。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正在努力尝试编写一套适用于在独立学院开展案例教学的财务会计案例分析教材。

三、如何开展案例教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如何设置案例教学课程;二是案例教学课如何实施。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高等教育以来,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摸索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教学模式。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针对本科生先开设理论课,然后再开设案例分析课。比如先开设财务会计理论课,在接下来的学期再开设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课。实践证明结果是理论课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而到了案例分析课上由于理论基本功不扎实,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就更不理想了,为了案例分析老师往往还需要先给学生补充一下理论知识,结果导致案例分析课成了理论课的复习课。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以及我们开展案例教学所选取的素材,笔者建议将理论课和案例分析课融合在一起,即将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入到理论课的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解决理论课枯燥的问题,又可以趁热打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立刻学以致用,学生也会感到学习理论知识是有用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关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细节,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授课风格和课程设计思路,实践情况是多种多样。根据笔者的了解,比较常见的案例教学形式是上课首先将案例资料发到学生手里,然后再给出讨论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案例资料,最后再要求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发言,发言结束后老师总结给出所谓的答案。根据实践的经验,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研究生还可以,但是对于本身自律性比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也有限的独立学院本科生,其后果是相当一部分同学阅读时间用来玩,讨论时间用来聊天,发言时要么沉默要么应付了事,使案例教学失去了意义。根据理论课与案例分析课融为一体的前提,笔者建议案例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开展:第一步,课前将上课讲义(包括理论部分和案例部分)发到学生手里,相信有一部分同学是会看一看的;第二步,上课先将案例引导学生读一读,让学生觉得要想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需要先学习这节课的理论知识;第三步,理论知识的讲解,讲解中涉及到案例中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用其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第四步,学习完理论知识,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案例中的问题;第五步,通过小组讨论、资源发言和提问等方式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结束语

会计教案范文第12篇

学案学案教学学习方式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面对新课程改革,我在长期的生物教学实践中,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钻研反思,总结方法,力求寻求到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其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恰当选择与应用是关键,学案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结合“学案教学”总结规律、摸索方法,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几点体会。

一、学案设计方面

学案是“学案教学”的素材,也是平台,因此学案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案教学的成功与否。我认为要提高学案的“质量”,在学案设计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案要“精”“准”

通过学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在学习之前就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发现自己的疑惑点、难点,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考、探究,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抓“准”核心问题,问题设计要“精”。在设计时教师要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解障碍和思维障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教会学生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基因突变”这部分时,对“随机性”的理解上教材叙述的比较笼统、抽象,不好理解。因此,在学案上把“随机”具体到“点”,即“随机”包括“时间上”和“部位上”,这样把概念的核心问题,精准的体现出来了。

2.学案要注意问题设计“层次性”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活动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以一下子理解、领悟,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来处理。为此,学案编制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和兴趣水平,让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解决大多数的问题,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问题设计上要注意有层次性,有梯度,要先易后难,要有区分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果。问题设计要明确分为A、B、C、D四个层次,即再现、延伸、应用、拓展并在每个题目后面注明,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案在反馈练习上要注意“典型题”与“易错题”的选择

“学案”在选题上要精,要有代表性,不能搞题海,要贴近高考选择易错题和典型题,这样既锻炼思维能力,又节省时间。这就要求在学案设计上教师不但要精通教材、精通考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层次、能力程度,把教材和考纲吃透。

二、学案应用教学方面

学案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案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坚持教师的作用启发、点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我认为应用“学案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不能重“教”轻“学”

学案教学不能把完成学案当成完成教学任务,学案是给学生一个方案,引导学生预习,教师要把学案当成引导学生思维的工具,并不是做完学案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学案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思维和方法,教师还要点拨、引领、反馈。点拨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仍未解决的疑点,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和重点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抓住重点,讲清思路,把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2.学案设计要有“预设”和“生成”

学案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设计学案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要预设到学生的变化,这样才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学案”在思路和问题的设计上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在学案中我特意设定了个区域,名为“我的疑惑”,给学生空间思考、总结。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开篇就是节选的科学发现史,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并没有完全给出,因此在达尔文实验和詹森实验之间学生无法理解“生长素的生长部位”,因此,我在学案设计时,就把这部分给出,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生长素的生长部位,我的思考是画竖线,这样生长的部位就会出现虚线。课堂学生广开思路,提出了很多想法,有的学生还思考是否可以画出“等间距的横线”这样生长后间距会变大,这样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开动脑筋。

3.素质教育要注重学法指导

在学案中要注重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指导,在思维的障碍点、知识的转折点上设置问题,提示资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在《细胞核》这节课,课前有四条资料用于学生分析细胞核的功能,如果平铺给学生,显得资料繁多又有些难度,没有逻辑性,学生读完一点思路都没有,我把这些资料设置成两个实验题,即如何探究细胞的控制遗传的功能?如何探究细胞核的控制代谢的功能?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学生澄清了两个极其相似的问题,通过学案让学生学习掌握分析实验的一般方法,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学案上设置的“问题引导”把规律套入前两个资料,最后再独立分析后边两个资料,这样学生由浅入深,记忆深刻,掌握规律。再来分析资料就很容易,而且也便于记忆。

总之,学案应用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中要坚持教师的作用启发、点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学生学习时依据学案,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学、讨论、检测等有效手段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学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教师的深刻思维的展示。

参考文献:

[1]彭畅.“学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92.

[2]崔金波,赵家琛“学案教学”初探教学与管理[J].1999,(3):66-71.

[3]温廷金.中学生物课启发式学案教学初探[J].重庆师范学院出版社,2000,(2):55-62.

会计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现代会计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景案例为基础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把相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案例。通过案例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并让学生模拟案例中的角色进行讨论。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能够对在案例模拟中运用到的知识进行快速的吸收并消化。此外,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对问题去主动和老师与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会计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案例教学法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发表个人的观点。(2)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变成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作用。(3)互动交流式课堂。案例教学法由老师提出案例,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交流观点。因此,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并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互动交流式课堂。

二、现代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意义

会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所以采用了案例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与以往的“讲授灌输”式会计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多的优势,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现代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意义主要有:

(1)案例教学法,便于学生对会计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案例模拟中,学生根据情境模拟的不同角色可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该会计角色所包含的会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学生通过案例对会计理论知识有了生动具体的理解,使得会计教学中的难点容易理解。

(2)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互动式课堂。

以往的会计教学方法只重视单向灌输,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是一种单项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对案例进行讨论,在进行案例模拟的时候,学生会对案例中扮演的会计角色进行分析、讨论以及争辩。在案例模拟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参案例的探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教学课堂就由以往的单向灌输式转变为互动交流式。

(3)案例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由于案例分析需要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理论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等,因此,与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综合素养。

三、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1)课前准备好合适的会计案例,设计案例问题。

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对会计教学内容有生动具体的认识,并能够熟练的掌握会计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前,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并设计较为贴切的案例问题。

(2)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探讨。

案例讨论是该种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因此,精心准备好会计案例以及案例问题以后,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因为学生是整个会计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去探讨和研究,案例教学法才能够发挥出其实际的作用。

(3)对学生的案例讨论情况发表评价。

在学生讨论完案例以后,老师一定要及时的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出评价,给出评判,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在作出评价以后,老师还要对该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该案例中所涉及的会计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从而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吸收与消化所涉及的会计教学内容。

四、采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取的会计案例要真实客观,具有多样性。

因为会计案例的选择是为会计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选取的会计案例应该联系具体的实际情况,真实可信。同时,选取的会计案例不能够主观想象,而是要客观具体,与实践相联系。此外,为了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案例内容,对案例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选取的案例还要具有生动性、多样性。

(2)会计案例的选用要具有针对指导性。

如果选取的会计案例对会计教学来说毫无针对性和指导性,那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选取的会计案例一定要针对会计教学内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会计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选取的案例还要对学生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要能够发挥会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3)合理定位案例教学法下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讲授灌输”式教学方法下,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负责接受和吸纳知识。而案例教学法则是把学生作为主体,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体现。在案例教学法中,老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极为重视学生的主动讨论过程。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一定要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位好。

结语:

目前,社会经济在迅速的发展,企业对会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步的提高。因此,会计教学任务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满足现代企业要求的综合型会计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学采用“讲授灌输”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不能够适应目前会计教学的实际需要,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以往的会计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运用先进的会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学习具有主动积极性以及参与性,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学生的会计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作者单位:南京市下关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会计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基础会计

1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课程是研究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告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它是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1]。通过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使学生理解会计核算原理,系统掌握企业会计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会计处理、分析、判断的能力。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属于核心课程。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而基础会计作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实用性专业课程,承载着培养适应时展要求、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但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的刻板的教学方式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会计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结合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实践,吸收国内外优秀案例教学的经验,推动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值得高校同仁深入讨论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通过重现或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和讨论来开展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用在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如今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教学中既可以采用比较和分析,研究各类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提取出某些普遍性的管理原理或管理结论,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借鉴他人的成果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案例教学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采用,当时是运用一种很特别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来源于商业管理的真实事件或情景,通过这样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主动性,实施之后,教学效果良好[2]。一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案例教学法才被教育界所重视,美国卡内基小组在1986年公开出版的《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著作中,高度称赞了案例教学法在培育课程方面的价值,充分肯定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成效。而国内教育界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关注案例教学法在培训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但推动了教学方式改革,而且帮助教师更加深刻理解教学实践知识,有利于其教学能力提升。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提前准备经典案例教材,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消化吸收案例精华,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推广上受到一定制约。但是,处在教学模式及方法变革的时代,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2.1在观念上对基础会计案例教学存在误区。目前,我国大部分基础会计教学主要采用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方式,对于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规范性与关键点等都缺乏深刻理解[3]。在此现实情况下,虽然是在课堂上实施了案例教学,也缺乏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思考与讨论的能力,容易导致案例教学存在于形式、学生讨论脱离主题、教师难以掌控课堂等问题,案例教学的预期目标很难实现,有时混淆举例教学和案例教学。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阐述某些概念和原理以后,采用举例论证,或把一些例子布置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认为这就是案例教学。个别教师误把案例教学作为轻松教学,认为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减轻教师的任务,只需要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需要站在课堂上辛苦地讲授。实际上,采用案例教学,任课教师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增加了,在课下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及精力准备课堂案例。2.2缺乏应用案例教学的基础条件。就基础会计课程而言,包括大量的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核算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借贷记账方法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基础会计课程的课时有限,按课程的性质分类,一般为72课时或者54课时,因此,进行案例分析的课时就极为有限。这说明实践性教学在培养体系中处于薄弱环节,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课本基础掌握娴熟,但是在实践中不会处理具体会计实务。推广案例教学,对基础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还应兼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经验,显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亟待解决的任务。2.3选取合适的案例存在难度。针对于案例教学法来说,选择恰当的案例非常重要。目前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案例资料:(1)选择国外的经典案例;(2)从国内为数不多基础会计案例教材中选择;(3)在借鉴已有案例教材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自行编写案例。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国外案例占主导地位,由于国外较早开展案例研究,资料较为丰富,具有较强借鉴意义。但国内外的企业基础会计研究的差异,而国内基础会计案例的经典教材比较匮乏,如果自行编写,则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的实践素材,同时教师还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真实数据,对于教师而言,实现难度较大。2.4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中。要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活动主动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案例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案例内容,课堂上参与案例分析、课后进行认真的总结,需要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及精力进行主动学习。然而学生由于习惯了“填鸭式”“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知识传递方式,形成了固有学习模式,不愿意主动发言、主动参与讨论,因此不容易融入案例的探讨中。

3案例教学方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案例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式教学,其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课前准备案例阶段;(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阶段;(3)案例的总结阶段;(4)案例报告的撰写阶段。成功开展案例教学,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整个教学。3.1课前准备案例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针对案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课前应根据基础会计的教学计划,精心地做好教学准备,仔细斟酌挑选案例,充分论证案例所考察的知识点,提前预判在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教师提前发放“学案”给学生,可以采取列条式提问方式,对此案例讨论的问题范围进行界定,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学生的课前准备。实施案例教学,学生在收到教师“学案”以后,按照教师的安排,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仔细研读和思考案例,熟悉案例中的相关信息、数据并搜集与“学案”有关资料,运用已掌握的基础会计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撰写发言提纲,为课堂上发言讨论做好准备。3.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阶段。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根本目的是在以相关理论作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讨论,挖掘出其背后原因。运用现有的经验归纳总结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一般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4]。3.2.1教师有效组织与引导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营造融洽的讨论氛围,鼓励发言。在案例分析与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讲授者,而是组织者与听众,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性,要循序善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教师可以将模拟教学法融入到分析与讨论环节,让学生作为当事人体会案例中的角色。学生以案例主题为中心进行分析讨论[5]。当学生讨论僵持不下时,应适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都能融入角色;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纠正,控制好节奏,以达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引导的方式与技巧,不要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以免误导学生。学生的错误观点,不要直接否定,而是讲清道理,让学生知道自己错误所在,进行自我纠正。第3.2.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融入角色,运用掌握的会计原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做出科学合理决策。因此,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与分析中来,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互相沟通、交流与辩论,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仔细倾听别人的见解,并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提炼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观点。3.3案例的总结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通常情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总结。教师总结的重点是讲清原理,揭示案例的本质,同时充分肯定一些学生好的思路和独特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指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存在哪些不足或理解偏差,以及如何利用基础会计理论,解决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才更加有效、更加科学。进行总结时不一定都要明确地给出标准答案,因为基础会计案例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有时很难给出标准答案,只要能够合理解决问题就有可取之处。重要的是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基础会计理论的理解。3.4案例报告的撰写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讨论分析之后,总结各自的观点,撰写分析报告。在报告内容中,首先应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备选方案,围绕结论逐层展开分析,采用事实与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其次,通过对复杂的基础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师应对学生提交的案例报告做出客观评价,作为评定学生案例成绩的重要依据。

4推广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案例教学法表面上看是一种教学方法,本质上它已形成一种教学体系。因此,在高等会计专业教育改革中,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教学体系也随之调整,使之与案例教学法互相兼容、互相促进。4.1明确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关系。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案例教学方法为辅。推广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撇开传统教学方式,关键在于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6]。一些高校对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是课堂教学最理想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讲解基础会计基本理论,配合案例教学法讲解实践技能,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理论掌握与实践能力提高相互促进,学以致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此外,协调好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7]。其他教学方法可以作为案例教学法的有益补充。比如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根据实习经历撰写调查报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企业在会计实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争取建立实训基地,从会计凭证录入、各种账表建立及到财务报表分析,运用电算化系统,让学生进行实战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会计业务能力等。4.2修订教学计划,科学分配课堂时间,为案例教学提供充分保障。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必然是课堂教学时间以讲授为主。将案例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准确掌控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课前精心准备案例教学内容,是实现案例教学目标的关键[8]。因此,有必要压缩基础会计理论内容,将部分理论融入教学案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合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4.3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纳入考试成绩评价体系。考试成绩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综合成果,因此必须涵盖案例教学的内容,针对整个的学习情况进行分项评分,最后汇总。考试成绩由笔试、案例、出勤、作业等项目构成。涵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的改革结果,必将会对传统成绩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在学生期末成绩中基础会计案例分析的成绩应占一定比重,为此需将笔试成绩和案例分析讨论成绩等结合起来综合测评,可根据学校情况制订笔试成绩和案例成绩等所占比重,通常认为,案例分析成绩在总成绩所占比重30%较为合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兴趣,还促使学生重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学习。4.4建立以案例开发为基础的案例教学体系。选取合适的案例材料是成功案例教学的保障,案例教学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案例开发的水平。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大约30%的学生认可教材配套案例,以著名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约40%的学生认同。这表明高水平的案例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意味着案例开发工作在案例教学中重要地位。当前的会计类课程的国内案例,并没有形成像MBA一样经典案例库,因此,任课教师需要重视会计类案例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开发和理论教学配套的案例教学教材。要明确与构建案例教学的反馈机制,通过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交流与反馈,推动案例的开发。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以在学期期初和期末,设立基础会计案例需求与效果的指标体系来捕捉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从而实现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的案例开发。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开发与编写需要建立团队,单靠任课教师一人无法完成案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推动基础会计案例开发的分工及协作,通过基础会计课程任课教师之间的分工及协作,来推动国内高质量教学案例的开发。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与设计给予教师案例编写的奖励机制,鼓励案例开发的自主创新。随着时展及社会进步,传统教学方法弊端已经呈现。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必须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在基础会计课中引入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反复实践,需要与学生讨论,不断修正,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总之,案例教学法是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对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谭爱强.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36):116-117.

[2]齐筱.国际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3):82-83.

[3]彭艳梅.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2015(9):124-126.

[4]赖丹.面向本科层次的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会计之友,2013(1):121-123.

[5]蒋德启,卫慧平.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的撰写及运用[J].财会月刊,2011(3):104-106.

[6]李红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5):147-148.

[7]刘梅娟.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12):60-61.

会计教案范文第15篇

会计专业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实用性较强,然而现阶段面对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相关教育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改变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必然之势。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内容,学生将案例与知识进行结合,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此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会计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

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会计教学时,其前提是要选择合理的会计教学案例,将教学案例与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教师挑选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不仅体现出会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案例能够开拓学生思维。会计教学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不仅可以作为教学案例使用,还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应用于生活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会计教学案例时,要体现出时代性的特点,在教学案例中融入会计最新论点与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案例分析的同时理解会计知识,深化会计理论。教师通过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应用会计理论。

二、合理设计会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

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提高课堂效率,则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分析案例时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全面发挥学生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意识。教师在进行会计课堂教学时一般情况下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其一,教师要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如果会计教学案例中没有涉及到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却能够从案例中分析到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这时如果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会计案例,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案例中蕴含的会计知识理论,实现会计案例分析的高效教学[2]。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会计水平。其二,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分析一则较为复杂的教学案例时,案例中蕴含着十分繁琐的会计知识,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详细探讨案例中关于会计的相关知识,以及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不仅能够实现会计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认知。例如教师在教学企业中的财务会计方面知识时,面对企业中涉及到的多种会计结算方式,教师如果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反,如果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所涉及到的企业会计结算方式全部融入案例中,以“某企业的财务会计结算”的案例呈现于课堂,这是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对会计知识实践运用的能力水平,在小组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对会计的结算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会计课堂教学效率。

三、确定会计课堂教学方向

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希望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够在提高会计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会计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3]。所以,教师在开展会计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确定会计教学的教学方向,还要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会计案例内容进行明确,进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明确会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向,教师要从以下两点着手,其一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水平,其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优化会计知识结构,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归纳知识的能力,进而将学生的会计学习能力、案例分析、会计理论实践运用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在组内对案例进行分析,当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后,可以将自己对于案例的理解陈述,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进行评价与总结。在这期间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点评时,要一步到位,点明关键,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点评了解到自己认知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点评呈现会计专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内容进行点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会计知识理论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将书本理论与实践项目进行了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在日后会计工作中对于事件的处理。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其一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二要对回答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会计案例分析能力,提升会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