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提高认识,真正把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则是省委为尽快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村矛盾,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步伐而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五大连池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则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并决定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契机,全面实施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训5万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和骨干农民5000人,重点培养乡村大学生500人。为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和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根据我市农业县市特点和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干部群众承受能力较低的实际情况,决定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市委责成组织部专程赴东北农大进行协商、洽谈,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今年9月,全省县市首家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落户五大连池市,省政协、民盟黑龙江省委、省教育厅、东北农大及黑河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亲自出席签字和揭牌仪式。远程教育中心的建立,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可以直接在家里、在村上、在乡镇、在市内接受当前最为先进的科技培训,节省了大量经费投入,为深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领导力度,确保“村村大学生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省委提出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有关领导为组长,市委组织部、教育局、人事局、农委等各涉农部门和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中的组织、协调、宣传等各项工作,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在实施这一计划过程的具体职责。同时在市委组织部成立了农民培训部,专门负责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受全省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承办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的委托,按照东农确定的模式、内容和要求,市委组织部派出3个调查组,随机抽样调查了我市6个乡镇12个村及北安、孙吴、嫩江等附近市县各2个村,搜集了大量关于农户收入、种植、养殖和加工项目、家庭成员学历情况及是否有参加学习培训意愿等基础资料和数据,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为东北农业大学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提供了准确依据。市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户特别是在外地打工的农村高中毕业都及时了解了“村村大学生计划”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为了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真正能够达到使毕业生回村创业,回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我们一方面严把政审关,严格履行各项程序,保证生源质量;同时为鼓励农村高中毕业生参加学习,市委专门制定了5条具体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是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每个参加“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农村大学生给予4000元补助。二是对农村无高中或中专学历,但确有一技之长和自学成才的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干部,本人积极要求上进的,由市职业教育中心组织培训,经考试及格后获得农业技术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报考参加“村村大学生计划”。三是对毕业后回村参加工作的,乡村基层党组织要将他们列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四是对毕业后回村创业的,根据其所从事的行业和项目特点,由有关部门和乡村负责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协调和扶持。五是对毕业后在本村工作5年的,可根据工作情况调入到市、乡事业单位,或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各乡镇、村及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了有关扶持政策,有效地激发了乡村干部群众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今年已落实乡村大学生培养计划157人,其中参加全省“村村大学生计划”学习的30人,我市自行培养的127人。

三、整合教育资源,为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打好基础

为了将乡村大学生培养计划和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落到实处,我们整合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切实加强了教育培训过程的管理。一是将远程教育中心设在市职业教育中心,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已拥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和多功能餐厅等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微机室、农学标本室等实验实习室14个;计算机200余台(套)及鑫诺卫星和亚洲3号卫星接收设备,开通adsl宽带局域网;校内实习基地5处,校外实习基地12处。二是依托远程教育中心这一教育平台,通过调整农村党员电教点和“三个代表”责任区设置,从中确定220多个乡村教学点,配备微机、电视、vcd等设备,并逐步在朝阳乡等偏远乡镇新上卫星接收设备,成立教学分部,形成市、乡、村、教学点四级教育培训网络。三是根据农村特点,以远程教育为龙头,结合开展“科普之冬”、“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三下乡”等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演讲、参观、交流等方式,并辅之以电视讲座等形式,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有效地开展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构建了新形势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符合农民致富需求的教育培训格局。四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切实增强了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选择了我市急需的农村管理与发展、法律和金融会计等专业,其中“农村管理与发展”是东北农业大学最新开设的专业,该专业包含了农村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设置了较多农村实用技术选修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学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既能培养自身管理能力,又能掌握较多的致富项目,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我们主要选择了农村政策法规、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技术、畜牧养殖知识、劳动力转移有关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十大类培训内容,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注意加强组织管理,为学员和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保证了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东北农大领导、专家多次检查和评估,对中心招收学员、组织培训考试及日常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十分满意,认定我市远程教育中心各项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为东北农大组织承办我省北部地区学历班和短期班学员的培训。目前我们已利用远程教育形式培训农民1927人,乡村干部745人,招收学历班学员127人,其中“农村管理与发展”专业专科班学员73人,全部是农村干部群众;本科班农林管理专业23人,法律专业15人,金融会计专业16人,共计54人,农村学员比例占70%。

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根据我市前期的运作情况,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增强机遇意识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前提。农村人才匮乏,干部群众整体素质较低是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虽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进行培训,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省委提出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省政府拿出资金,组织各大学免费为农村培养大学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全面的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

2、加强组织领导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保证。受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和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落实难度较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健全考察考核机制,把其作为履行各级党委“第一责任人责任”的主要依据进行考核,切实加大推进力度,才能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3、制定扶持政策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基础。农村干部群众生产、工作较为繁忙,经济条件较差,必须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保证他们安心学习。

4、全面进行管理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关键。要使“村村大学生计划”真正达到培养农村发展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必须把好“三关”,全面加强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一是要把好“选拔关”。加强对报名者的考核,严格进行政审,使真正想提高自身素质,热爱农村发展事业,愿意到农村进行创业,并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参加到“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来;二是要把好“学习关”。要注意配合学校,实施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其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学好知识,提高本领,增强素质。三是要把好“使用关”。要根据农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帮助扶持他们选项目,谋发展,对其中能力突出、业绩明显、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要注意提拔重用,努力使他们尽快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面对基层党建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内蒙古工委在总结近年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三到村三到户”活动,通过实施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机关党员干部为农牧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团结得到巩固。实施精准扶贫,做到了规划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干部跟着项目走,实现了帮扶规划、帮扶项目、帮扶干部与帮扶对象无缝对接。通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一系列帮扶项目的实施,贫困嘎查村(即行政村)的农牧民群众实现了发展梦、增收梦、安居梦、乐业梦。

扎实推进规划和计划到村到户。2014年,内蒙古工委以“三到村三到户”活动为重点,依照自治区出台的《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要求各帮扶厅局单位进一步完善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针对还未脱贫的2834个重点嘎查村建档立卡,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在制定到嘎查村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中,要求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等六项重点任务;在制定到户的规划和实施计划中,要求突出增收产业、危房改造、劳动力素质提高三个重点。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各帮扶单位以工期倒排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驻村蹲点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各厅局单位大力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嘎查村党组织结对联系活动,不断增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嘎查村“两委”班子和嘎查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使“两委”班子成为“永不撤走的帮扶工作队”。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项目到村到户。各厅局单位紧密结合帮扶嘎查村和贫困农牧户的实际,坚持因嘎查村制宜、因贫困农牧户制宜,确定具体的帮扶项目,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到村到户。近年来,各厅局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6亿元,帮助贫困嘎查村和农牧民发展主导产业。内蒙古人大办公厅、国土资源厅、文联、党校、武警消防总队、电力公司、石油公司、集通公司等单位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整理、打井、建井房并购置安装变压器、机泵管带等配套设施,夯实了农牧业的生产基础,提高了农牧业的产出效益;内蒙古党委组织部、政府办公厅、民委、北方电力公司等单位以发展养殖业为重点,积极筹措资金为贫困农牧户建设蛋鸡养殖小区、牲畜棚圈、饲料加工厂、青贮饲料窖和购置育肥羊、育肥牛,大力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内蒙古工商局、总工会、蒙东电力公司等单位积极筹集资金帮助贫困农牧户建设蔬菜大棚,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扶贫办等单位帮助贫困嘎查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挥农机具在现代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帮助贫困嘎查村建设砖厂,安排剩余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并发展壮大了嘎查村的集体经济。

落实干部到村到户的责任机制。在2013年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干部驻村蹲点活动的基础上,2014年,内蒙古工委要求认真落实厅局单位帮扶工作的领导责任、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责任、干部到户的帮扶责任,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通过建立帮扶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厅局党组(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班子成员结合分工配合抓,机关党组织具体抓,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105个厅局单位已经分别组建帮扶工作队,每个帮扶队由2至3人组成,并确定由厅局单位的分管领导直接抓贫困嘎查村的帮扶工作,选派机关干部驻村蹲点、抓项目到村到户。厅局机关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定期轮换机关干部到嘎查村驻村蹲点,推进帮扶项目和工作任务的落实。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1.强化领导抓帮扶

省农委党组高度重视“三帮扶”和“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帮扶工作“一年打基础、二年迈大步、三年变面貌”的总体要求,明确下派干部要做到:围绕实际需求抓帮扶,突破重点问题抓帮扶,坚持统筹兼顾抓帮扶,增强内生动力抓帮扶,用好强农惠农政策促帮扶,坚持在求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帮扶任务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委党组会议要求,成立了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副主任为副组长,帮扶干部所在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从组织上保障了活动顺利开展。委党组考虑“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政治性强、任务重、标准高、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决定从全委机关、事业单位选派政治素质好、组织领导能力强、熟悉业务的处级干部,每批1年时间,实行接力帮扶,一帮三年不变,集中全委力a量做好帮扶工作。在下派前,举办了帮扶干部专题培训班,委党组书记、主任任克军同志亲自到会并讲课。同时举行了“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欢送仪式及时把下派干部送到位,第一时间与帮扶地搞好对接。为深入推进“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委领导结合帮扶工作实际,建立了帮扶联系点,带头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模范行动引领和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广泛参与“三帮扶”工作。同时建立了委领导包保责任制,落实每位领导的帮扶工作联系点,9位委领导分别帮扶1个薄弱村、1户困难党员和1户困难群众,作为帮扶工作示范点,较好地发挥了领导在帮扶工作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委里定期对“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进展情况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全面掌握和了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勤沟通、常调度、解难题,确保整个工作抓得紧、落得实、见成效。

2.突出发展抓帮扶

围绕“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的目标任务,把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放在被帮扶村的发展上,做到真帮真扶,动真情办实事。

2.1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省农委下派干部深入帮扶村调研200多人次,平均每名下派干部到基层都在5次以上。在调研的基础上,全委每名选派干部都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提出了三年发展规划的意见和总体想法。目前,所帮扶的20村,已经有9个村制定完成了发展规划,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其余11个村的发展规划正在着手编制。帮助协调解决发展规划资金20多万元。

2.2真抓实干,破解发展难点 与群众和基层息息相关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委下派干部从被帮扶村实际需要出发,都把被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到三年规划中,共需资金3000多万元。目前,已帮助修建公路10多公里,经管站帮助东辽县建安镇营场村修建农道桥1座,农垦处帮助安恕镇关门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万元。

2.3因此制宜,打牢发展基础 根据调研和当地实际情况,下派干部把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帮扶的主要抓手,增强被帮扶村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东丰县南屯基镇北屯基村等把发展蔬菜棚室建设作为产业发展重点、东丰县白泉镇西柳村把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作为发展重点、东辽县建安镇革新村等把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建设作为重点、东辽县建安镇营场村、安恕镇大道村、白泉镇安全村等把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等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

3.发挥优势抓帮扶

充分利用对农村工作熟悉、对农村政策熟悉的优势,积极发挥职责优势,认真抓帮扶。

3.1充分发挥政策优势 农业处提出在帮扶工作中落实国家补贴政策的程序和对象、投放的资金在合法基础上,对帮扶村进行重点倾斜,把好事办好。乡企处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拉拉河镇增福村帮扶重点,农机推广站把被帮扶村纳入到辽源国能秸秆发电原料基地,可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00元。

3.2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省农委农业总站、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绿办、乡企处、环保站、蚕研院、蔬菜院等帮扶处室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在帮扶村积极开展重大增产技术、农民职业技能、绿色食品、蔬菜种植、蚕业放养等科技培训,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20多期,培训农民1000多人次。

3.3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结合被帮扶村实际,积极组织本系统、本行业农业专家、技术员直接到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家里,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直接帮扶。下派干部根据本身业务,也直接到村入户进行帮扶。半年来,共组织农业专家、技术员到村入户指导、培训1500多人次,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人才和智力的优势。

4.整合资源抓帮扶

4.1整合农委资源 省农委党组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根据帮扶工作实际需要,在认真研究有关政策基础上,为每个村争取国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20万元,全委共争取整合资金400万元。

4.2整合处室资源 1人深入基层帮扶,所在处室单位做后盾、全力支持,是农委工作的突出特点。全委20个下派干部所在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都多次深入到帮扶村进行调研,把帮扶工作作为全处室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集中力量,全力做好。省农机鉴定站为帮扶村引进两台单行玉米收割机,节约资金5万余元;委计划处计划为帮扶村解决项目资金50万元。

4.3整合其他资源 为做好帮扶工作,对上积极与农业部沟通,争取支持,对下积极与市、县两级帮扶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各出其力,各负其责,把帮扶工作做实。乡企处与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积极沟通,把推广新型粮食烘干设备和能够防鼠防潮的新型储粮仓建设列入到2012年农业部科研专项中,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与辽源市检察院一起筹措帮扶资金10多万元。

5.立足长远抓帮扶

“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增强被帮扶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按照建强一个班子、发展一批党员的具体目标任务要求,各下派干部和帮扶处室单位,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以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为核心,以健全和完善村“两委”班子和各项工作规章制度为重点,以改善村委员办公环境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质和致富能力。农机处帮助白泉镇安全村筹措资金10万元,新建(部分维修)村部12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40平方米。蔬菜院计划在杨木林镇兴安村发展一批年轻党员,把能率先致富,又能带领村民致富的党员培养成村领导班子的接班人或入选领导班子。农机鉴定站、土肥站等帮扶单位带领被帮扶村村干部到发展较快的乡、村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技术,积累经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省绿办把发展党员纳入计划,重点发展年轻同志入党,增强村支部的活力,培养新时期带领农民致富的年轻党员。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根据县群教办《关于印发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镇党委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

自确定村党支部为我镇软弱涣散党支部以来,我镇不断加大对村的投入力度,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顿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制约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同时,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气氛。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启动后,镇党委专门指定片区领导和驻点干部帮助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同时,积极与县有关部门联系,到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为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如在5月21日,镇党委邀请县委党校到村委会进行以为内容授课。通过强化学习,提高软弱涣散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发展意识,激发软弱涣散党支部书记履行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专题民主生活会筹备情况

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我镇党委切实增强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会议质量,采取多种方式为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1.学习。针对会议主题,以“反对‘’、服务群众”为重点,确定重点学习内容,精心组织全体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的讲话,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规定》、《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通过学习,让领导干部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

2.广泛征求意见。下发《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向全镇干部群众广泛征求对乡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收集整理,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领导班子成员。

3.开展谈心活动。党委主要负责人与每位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干部之间都开展谈心活动,本着增进了解、互相帮助、化解矛盾、加强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坦诚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做到充分交流思想,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创造有利条件。

4.撰写发言材料。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会议主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党性分析和对照检查,查找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明确今后改善方向,形成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三)远程教育站点服务情况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镇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学习时间灵活、内容生动多样的优势,精心组织,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农村基层扎实有效开展。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引导农村党员干部以“带领群众致富、主动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性播放致富信息、市场信息和实用技术等农村党员干部看得懂、乐意看的涉农节目,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和领富意愿。今年,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播放致富信息20余期,10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积极谋划致富项目。

二、“四联三问”及“联村帮扶”情况

根据按照县委开展2014年“联村帮扶”工作的部署,现将今年来我镇驻点工作队开展“四联三问”和“联村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帮思想,引导村民转变观念,谋划长远发展。

县委政法委领导班子经常到罗坎村委会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结合罗坎村特点,大力帮扶村民发展益智等林下作物及养牛、养羊、养鹅等短期收入产业。

(二)帮稳定,助推平安农村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县委政法委先后4次配合镇委宣传民主法制教育。做到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防范、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维护权益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重点抓好村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及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依法保障农牧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帮民生、帮发展,配合抓好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县委办投入30万元用于镇富美乡村建设,协调民政局、交通运输局整合资金100万元投入共建村基础设施建设;县编委办到目前为止,共投放鹅苗780只,投入资金7020元,发动农户种植各类冬种经济作物288亩,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在全村委会1200多亩橡胶和700多亩槟榔林中种益智增收;县政法委协调水务局落实水利维修资金20多万元帮助修缮罗坎什空小组约400米水稻田灌溉水渠;同时计划单位出资1.5万元帮助修建罗坎村委会主干道115米排水沟。卫生局已邀请省亿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资金为三户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计划在6月份开工建设。县渔业局引进海溢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将在毛西村建立1个10亩左右稻田养殖泥鳅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建设已完成前期工作。

三、农村示范党支部的创建及巩固情况

(一)创建情况

自创建农村示范党支部以来,我镇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农村示范党支部工作领导小组。我镇农村示范党支部是坎茂村党支部,我们结合共建、常模村的特色和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共建村发展养龟、养山鸡,常模村发展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制定实际可行的发展计划,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跟进共建村“富美乡村”建设、常模村“生态文明村”建设;镇、村责任人进一步明确创建示范党支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成绩好、群众反应好”为创建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工作。

(二)巩固工作

目前,什卓村重点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什寒村主要以林下益智和铁皮石斛为主要的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发展目标,并制定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在做好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什卓村党支部和什寒村党支部努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文明户”和“整洁家庭”等活动。并大力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道德观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传统不良观念,树立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四、农村“两委”大专班、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跟踪培养情况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扶贫驻村年度工作计划(一)

按照省委、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及复兴镇的相关要求,结合**村实际情况,就20**年3月至20**年3月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组成员分工安排

为落实好驻村工作,结合**村实际工作需要,工作组与村委按照包组帮扶原则,对工作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同志负责**组、**园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竹原料组织保障工作,统筹安排驻村工作组具体事务;**同志负责**组、**园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竹原料组织保障工作,统筹安排驻村工作组具体事务;**同志负责**组、**园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竹原料组织保障工作,统筹安排驻村工作组具体事务;**同志负责**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同志负责**组、**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日常工作;**同志负责**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同志负责**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办公室工作,负责工作组资料上报。

二、驻村工作进程

(一)20**年3月至5月,通过与村支两委交流及入户走访方式对村情座初步摸底了解,拟定具体工作方案。

(二)20**年6月至20**年

3月,深入调研,了解实情,帮助村民解决政策、法律及一般纠纷问题,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结合**村情况拓宽村民发展思路,改变村民固有的思维模式;协助村做好正在组织实施的项目建设,协助村完成发展规划和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搞好招商引资,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地就业。

(三)一年帮扶5户以上困难户,引进发展2个以上项目,争取资金解决**组12公里公路硬化。

三、帮扶思路及重点

逐户走访群众,重点关注贫困户、伤残户和留守儿童家庭,积极协调政府和社会爱心力量,帮助解决民生问题;积极宣传产业发展新政策、新思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水利实施安全、环境卫生、绿化打造及美丽乡村建设等宣传工作。

四、工作保障机制

1、搞好服务,强化服务意识。身在基层,心系群众,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村村支两委密切配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本村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2、探索长效帮扶机制,使**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开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4、以派出单位为依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争取协调项目到村实施。

扶贫驻村年度工作计划(二)

为做好XX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加大帮扶力度,结合农机工作实际,特制定XXXX年度工作计划。

一、深刻认识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市委市府号召开展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走基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新时期扶贫攻坚行动、推进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帮扶工作中以贫困村、贫困农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着力壮大帮扶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

在阆委办(XXXX)12号文件中确定我局XX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为金子乡后,局领导班子立即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以局长黄安光为组长,分管副局长马新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人员、经费,及时给予工作指导

,并由主要领导坚持深入金子乡麻石垭村开展帮扶工作,充分了解社情民意,跟踪了解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同时选派了工作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青年干部赵会玲同志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干部要扎根基层,切实履职尽责,做好上下沟通联系,及时反映情况,真心真意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认亲戚,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帮助村“两委”规划脱贫致富项目,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三、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在摸清帮扶村基本情况后,局领导迅速明确了帮扶思路,制定了帮扶措施,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优惠政策到位、项目实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帮扶措施到位。积极探索帮扶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路子,不只限于仅对帮扶户投资、规划、追踪、落实的老办法,而是开拓出更广阔的帮扶空间,既帮户又帮片,拓展帮扶层次,提高帮扶质量。经局党组讨论研究后决定在XXXX年度中为帮扶村做好几下几件实事:

1、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从工作经费中挤出5万元用于金子乡麻石垭村建设垃圾处理池,积极协助金子乡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等相关工作,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2、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动机关党组织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有机整合,指导帮助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发展经济,建设新村;化解矛盾,建设和谐村;自我管理,实现村党支部自我发展”的能力。

3、搞好结对帮扶。经与麻石垭村支部沟通联系,已确定了困难农户帮扶名单,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采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农户的方式,用心用力对困难农户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4、加强农业技能培训。通过种养技术讲座、科技下乡、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务农人员的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务农贫困户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对农民进行农业技能培训指导,掌握农业机械操作技能,引进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技术。通过培训促其拓展视野,转变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找到脱贫致富的办法,

5、协助研究谋划发展思路。协助村委会与其他市级部门增强沟通与联系,在引进和培育养殖业专业大户和川明参、生姜种植大户、村社道路的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做好协调联系、配合服务、技术帮扶和资金争取工作。

扶贫驻村年度工作计划(三)

一、基本情况

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XXX个自然寨,XXX个村民小组,XXX户,3XXX人。其中,享受低保XXX户XXX人,五保户2户2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XX%以上;精准扶贫户XXX户XXX人,贫困发生率为XX.X%;劳动力人数1XXX人,其中外出务工XXX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XXX个党小组,2个寨管委,有正式党员XXX人,其中妇女党员XXX人,预备党员XXX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照1281.4小时,年均温度14.6-17.2摄氏度,无霜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1250mm左右。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700-800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XX%。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800-850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森林覆盖率XX%以上。20**年人均纯收入2XX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现有蓝莓2000亩、金银花250亩、太子参220亩烤烟、220亩、枣子180亩;蛋鸡20000余只,林下养鸡12000余只。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作社2个。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

三、帮扶计划

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户联保、精准扶贫、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同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民办事能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四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打头阵、走前列、作表率。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利建设、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建好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组织开展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常规农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落实好各项涉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早日建成小康。

三、工作要求

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部署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刚才,市电大信息网络工程学校校长杨安季同志就“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形式、开设专业、招生办法、学生性质及待遇、考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明确了“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等下,县委副书记康国雄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如何在我县组织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要求,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富足新衡南的战略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落实十六大精神,县委提出了建设文明富足新衡南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还不够快,要解决这些问题,一靠科技,二靠人才,靠科技帮助农民致富,靠人才带领农民奔小康。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教育援助,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就是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把高等教育,把先进农业技术和先进文化送到农村,立足当地,培养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思想观念的变革、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长远之策。

2、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农村高素质实用人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农村人力资源过剩和人才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实用人才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县35岁以下乡镇党员干部中,未取得专科及以上文凭者还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过培训,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的乡、村干部也不多。因此,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培养一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蓄养农村发展后续力,促使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县委组织部远程教育中心和*电大联合实施的“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可谓“雪中送炭”。顺利实施这一计划,必将为我县农村培养一批后备干部、管理骨干、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3、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是服务“三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目的就是要将农业新技术、先进文化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源源不断地向农民和农村输送,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实际问题,造就一批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传播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直接为“三农”服务。本着这一宗旨,“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无论学员的选拔,专业和课程的开设还是学费标准的确定、教学的组织实施,都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考虑到了农村学习者的实际困难,切实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创新,规范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是服务“三农”的大好事,但要把这一好事做好,真正让农民朋友满意却决非易事。负责这一计划组织协调工作的县委远教办和负责教学工作的*电大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你们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计划实施的成功与否。我们要认识到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手段,采取在职业余学习的方式,直接从农民中招生还是第一次,如何组织好农村学员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还没有经验。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县委远程教育中心和*电大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思想准备,按照“坚持创新,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确保质量”的基本要求,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联系实际,不断创新。要研究农村和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努力适应“三农”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求;在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上,尤须从解决农村学习者工学矛盾出发,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行课程结业证书、岗位资格证书与文凭相结合,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二是要发挥优势,优化服务。要发挥系统办学和远程网络优势,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建设符合农村学习者特点的多种媒体课程学习包,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尽可能的为学习者提供方便;

三是要规范管理,确保质量。要积极探索切合农村成人学习特点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规范,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监控和评估;

四是要完善网络,高效运作。重点是要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按照“建好一站,管好一站,用好一站”的要求,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它不仅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而且成为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成为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成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前的职业技能传授点,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娱乐点。

总之,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不断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开放,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以更加适应农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的需求,逐步形成远程教育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品牌特色。

三、周密部署,积极推进,务求工作实效

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最大程度地发挥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作用,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省委组织部就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结合问题,先后进行了10余次讨论论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建国同志专门与教育部门一起研究,科学论证设计,足见对这一工作的重视,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要求高,为加强领导监督,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市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委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重要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把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建立由乡镇办事处党群副书记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周密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招生有规模。没有量的规模,就难有质的保证。各乡镇办事处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招生氛围,吸引农村优秀青年踊跃报读;要在广泛宣传“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将招生计划、招生程序、招生办法、学费负担、专业与课程、教学方式等各项内容通过会议、电视、广播等多种有效形式,务必尽快传达到所属村、组;同时对于45岁以下未取得大专文凭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村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要严格按县委组织部要求组织他们参加学习,使其提升学历,提高素质,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要动员已拿到大专以上文凭的乡镇干部,踊跃参加课程学习,进一步提高为农民服务、提供指导的能力。要严格标准,把握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采用自愿报名、村委推荐、乡镇考查审定的办法录用;务必要在9月3日前完成招生任务,并将学员名册上报县委组织部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各乡镇办事处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尽快打造一支农村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

二是要主动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支持有力度。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某一个部门或单位是难以胜任的,需要各方支持。领导小组要主动协调各方关系,有效地把各个部门和单位的相关人力、物力资源调动起来,形成纵横贯通、上下协同的工作网,使其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职能部门要真心诚意的为农民办实事,尽可能地在政策、物力、财力、人力上为计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各乡镇办事处要周密谋划,狠抓落实;财政局要按照省委要求出台有关鼓励政策,提供部分扶持资金;农办要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对学员的技术指导;组织人事部门要主动为学员搭建施展所能的舞台,对优秀学员要有激励措施。使广大学员学习时间有保证、学习费用有保障,真正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要主动协助具体负责教学工作的*电大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教学时间、地点、内容、效果的落实。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由乡镇党委、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委托乡镇农经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审计,在维护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提高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效率,建立廉洁高效的村级组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工作中,因受体制、机构、人员分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现农村干部经济责任,也不会象公职人员一样依法处理,不能较好的完成审计的根本任务。在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实过程中,大量项目资金在村里来落实实施。农村干部在资金管理、使用、发放、使用项目资金、征地补偿款和村级收入中,过分的自由,村务公开时间迟缓,甚至于不公开,流于形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极易造成农村干部出现经济违法乱纪现象、造成村级资产的流失,损害农民群众的利益。

(一)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管理体制不健全、农经人员力量薄弱。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切实组织好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和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必须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体系主要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乡镇农经站直接实施,部分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即当裁判员也当运动员,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在实践工作中,部分农经管理人员移岗,审计力量不足,有时只能聘请社会中介审计组织人员参与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管理体制不顺畅、审计力量不适应形势要求是长期困扰这项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客观障碍。

(二)农经部门作为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定位难。经济责任审计是受托审计,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现行的法规中,没有给审计机关明确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一职能,审计机关在对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缺乏主体执法资格,再加上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责任审计专职人员较少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一直较为突出,针对点多面广的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农经部门作为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定位难,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这项工作的实施和开展。

(三)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操作程序、评价体系、结果运用上缺乏统一完善的标准。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的操作程序、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上没有完善统一的标准,无法可依。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由于农村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计划性、稳定性和统一性不够强,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质量不高,审计结果运用不理想,影响了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期效果的实现,很难达到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要求和目标。

(四)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客体缺乏法律意识。农村干部由村民选举产生,部分农村干部并不是因为有能力当选,所以农村干部参差不齐,法制意识淡薄。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随着农村干部换届的进行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它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导致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客观环境不理想。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有些农村干部和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离任村干部、会计拒不交账,更有甚者,家族势力大的村干部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设置障碍,百般阻挠,造成审计工作进展不顺利或不能正常开展。

(五)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配套法规不健全,审计结果运用难。由于对农村干部经济责任追究缺乏法律依据,审计过程中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村干部,以党纪、政纪处理根本达不到对国家公职人员那样的处理效果,向司法机关移交的行政案件,司法机关往往以违法违纪问题界定不清或达不到立案标准而不立案,从而导致问题久拖不决,无相关法律依据追究其责任,也难以采取实质性措施对其处罚并促使其整改,这样,一方面造成审计工作的无奈,难以有效遏制个别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更助长了个别村组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二、完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运行机制的几点建议

针对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有利于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创新思路,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运转机制,确立符合实际的农村财务和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模式。

(一)建议设立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明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执法主体。建议将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职能从农经部门划出,实行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离,设立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配置编制,财政全额供给,隶属国家审计机关或政府直接管理,接受村委会委托独立行使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权。国家未出台与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前,由农村审计专职机构在工作职责、审计权限范围内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农村审计操作程序、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办法;使用独立的农村审计文书;依据委托协议制定农村审计工作计划,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书;负责按照审计工作计划和上级委派,适时借助社会中介审计组织力量组成审计组,实施农村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束后向乡镇党委、政府提交审计报告;负责监督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并向村民公布审计结果及审计成果运用情况

(二)建议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制和经济责任制,解决困扰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律层面的问题。农村干部是民选干部,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仍需进一步探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国家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对村民自治组织成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为了化解这一矛盾,建议实行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和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首先组织力量全面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摸清债权债务状况。此后,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村级财务委托服务决议和委托审计监督决议,并与会计服务中心签订委托村级财务管理协议,与农村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签订委托村级财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协议,从而解决了困扰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律层面的问题

(三)建议推行“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度,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针对农村干部参差不齐,法律意思淡薄等问题,在保证村委会对各项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实行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度。服务中心接受村委会委托村级会计记账并实施财务、资金监管,定期定时定事报账。服务中心制定工作职责、原则、代管内容、账簿设置、凭证传递和财务核算程序、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固定资产、备用金及票据、民主理财、财务公开、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对农村财务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财务制度、统一开设账户、统一票据管理、统一会计档案、统一电算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四)建议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强化农村审计执法手段。为了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法执纪手段,营造良好的农村审计执法氛围,建议纪检、公安、检察、审计、农经等部门协作机制,成立农村经济案件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涉及农村经济案件的立案、侦察和处理,加大农村审计执法力度,树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权威。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加强农村审计队伍建设,注重农村审计人员教育和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使农村审计队伍不断走向专业化、知识化和正规化。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指导和监督,利用成熟的经济责任审计经验,引导带动本地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到有作为、不缺位、尽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尽力保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费,重视审计成果运用,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巩固审计成效,促进这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基层干部“提质”工程

“打铁全靠自身硬。”基层干部队伍具备过硬的素质,对维护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至关重要。我镇结合县委组织部2010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干部队伍提质过程的具体工作思路:一是注重提高镇村班子政治素质。今年镇村两级干部将大兴学习之风,集中学习“两会”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及中央、省、市、县文件精神等内容,要求每名干部密切联系自身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应怎么办”为题展开大讨论,计划全年不少于两次邀请县委组织部熟悉业务的同志,为镇机关干部和各村支书、主任解读科学发展观,让行家、专家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切实提高镇村两级班子整体素质。二是加强镇村两级干部相互沟通交流。按照省市县委的要求,我镇两委换届工作已圆满完成。如何调动刚刚上台的两委干部工作积极性,这就要加强镇、村干部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镇党委结合《县组织工作要点》提出的,扎实开展“调研周”,“恳谈日”,“集中攻坚”,“送服务”等活动要求,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要求镇机关干部每周不少于两次与村两委干部共同交流沟通,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沟通,促进两委干部关系的磨合与融洽,增强镇村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将基层干部学习、培训形成制度化。首先党政班子成员继续坚持每周一、五学习日制度,结合分管工作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其次,定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按照县委组织部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建立农村干部轮训制度,我镇计划全年组织全镇46名村干部和516名农村党员集中学习一次,集中培训两次,并要求全镇12个党支部组织党员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集中学习,将学习、培训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以制度约束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学习的自觉性。四是以学习《吕廷祥工作方法论》为载体,突出抓好农村干部培训。紧紧围绕“学习吕廷祥,争当一好双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活动,将《吕廷祥工作方法论》作为农村干部的必读书目,创新学习形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切实做到活学、活用。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后进村“治瘫”工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要义是科学发展。作为基层党委,在抓好培养树立优秀党支部、优秀村干部的同时,应把抓好后进村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工作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结合全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因村制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来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促转化、打基础,谋划了全年后进村转化工作的具体治村方略:“攻难村、抓重点、治瘫防软求发展”。提出“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具体要求,出台《后进村转换实施意见》,明确四个具体的治村方法。一是“调”。对老大难的支部班子进行调整,让有能力的同志担任村主要干部,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二是“换”。把“党性强、素质好、有能力、有基础”的党员,选配到村支部,为后进村配齐了支部主要成员。三是“挂”。对人选有困难的村,党委采取下派镇干部挂职的办法,千方百计配优村支书。四是“包”。要求党委成员分包一个大村、难村,一包到底、直至转化,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帮助后进村迎头赶上,变后进为先进。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党校培训期间,组织部各位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农村及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并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使我们受益匪浅。实际上,农村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农村工作对我们来说还很陌生。刚到村里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感觉茫然而无从下手,之前所有的理想与计划在这里显得是那么地空洞而不切实际,我决定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踏踏实实地做每一天的工作。

两个多月来,在县乡领导的关怀下,村委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正逐步适应农村的工作环境,同时我对这个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曹庄共有1200余人,两委干部五名,两委干部凝聚力强,深得村民的信任,后曹庄村民觉悟高,各项工作能够积极配合,在两委干部的带领下,该村已多次获得“先进集体”和“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两个多月的工作经历使我渐渐明白村委会获得荣誉的原因,深得民心的原因,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后曹庄部分耕地在我县西南开发区的规划之内,到村报到第一天,恰逢两委干部们到开发区处理占地问题,我跟随两委干部们骑着自行车沿着崎岖不平的田间小路来到开发区工地,干部们实地测量,耐心做村民工作,积极与管委会干部协商,最终使占地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各项建设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县里实施“一事一议”惠民政策后,两委干部考虑现在村民用水不便,决定向农工委申请为村里打一眼机井,既方便了村民吃水,又能供村民灌溉用水。两位干部下定决心就是垫钱也要把井打出来。打定主意后,我们开始写申请,准备材料,召集村民表决签字。那些天,我每天跟着干部们忙到很晚。申请被批准后,两委干部们又整天满身你土地忙活在地里。

干部们这种服务于民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影响着我。作为一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我也将“服务于民”牢记于心,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期间,我每天跟随计生委干部到村民家中做工作,为村民耐心讲解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督促村民到卫生院做相关手术,通过参与这项工作,使我渐渐熟悉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方法,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久,新农业合作医疗工作开始进行。我协助本村会计为村民办理合作医,这是一项考验人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既要有条不紊迅速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又要对村民们提出的有关合作医疗的问题耐心地回答。渐渐地,我与更多的村民熟悉起来,有的村民办完了合作医疗还愿意坐下来跟我们聊聊村里和家里的事,这项工作既使我得到了锻炼,又使我更加深入了解了村民。

两个多月的农村工作,我们逐步适应了从学校到农村的环境的转变,逐步实现了从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转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服务于社会。今后,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服从安排,发挥主动性,抓住机遇,多渠道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做好政策的解读者,法律的传播者。提高村民意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注重观察、思考与总结。农村工作对那我们来说大多是从无到有的尝试,日常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湘江之畔,鱼米之洲,这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湖广熟,天下足”。这里,自古便与“农”字结下不解之缘。

这里的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4%,却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6%的粮食……

这便是生机勃勃,正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湖南。

湖南省统计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省农村投资457.08亿元,增长27%;财政支农支出87.4亿元,增长21.5%;建成县到乡镇公路1909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2255公里;千村示范工程全面启动,1211个示范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89.81元,增长8.7%……

这一组组快速刷新的数字,恰似一串串跳跃的音符,谱写出湖南新农村建设的华彩乐章。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已成为这个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强大推动力。

传统的农业大省要转变为经济强省,湖南酝酿了什么?思考着什么?又在探索着什么?

2005年12月,张春贤调任湖南。上任伊始,他跑了大半个湖南,为科学决策做了数百项调查研究。2006年开春,湖南省委、省政府承诺当年要为新农村建设办七件实事,任务具体,责任明确,全省14个市州不约而同把数以万计的干部派往农村;2006年4月,湖南开全国之先河,举办全省县市区负责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2006年,湖南出台省委1号文件,制定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分工方案;2007年1月,时任代省长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扎实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这一系列重要举措,汇集成湖南新农村建设的大合唱。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建设新农村,是湖南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他进一步指出:新农村建设是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础。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对了,路子就宽了。张春贤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贵在一个“新”字,难在一个“新”字。重点要在六个“新”上着力使劲: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明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的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要有新的明显发展;农村体制改革要有新的明显进展;农村现代文明要有新的明显进步;农民素质要有新的明显提高。

六个“新”,朴实无华,一语破的,承载着湖南新农村腾飞的希望。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新一届省委的谋略是――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国际经验表明,促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根本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借着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春风,湖南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牢牢锁定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上。新一届湖南省委的思路很明确,像抓现代工业一样抓现代农业,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会宽裕。

发展现代农业,湖南有基础。近年来,湖南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切入点,实施农产品加工“131”工程,集中培育10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30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100个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006年,湖南部级、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16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10家,过亿元的146家。粮油棉麻、肉奶水产、果蔬茶、竹木林纸、烟草等五条产业链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技术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42个优质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0%,35个生猪基地县出栏肉猪占全省总量的55%。金健米、金浩油、唐人神、临武鸭、君山银针、石门柑桔、新宁脐橙、南山奶粉等一批知名品牌走出湖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发展现代农业,湖南有成功经验可循。“企业(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叫响潇湘。《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的下发,《湖南省2006-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的出台,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1000个示范性合作组织的扶持,财政、信贷、税收、用地、登记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以发展加快,规模扩大,合作领域拓宽,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目前,已发展到15000多个,加入农户数量超过20%,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

发展现代农业,湖南一直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对湖南为国家粮食安全所作贡献的高度评价,既是肯定,更是鼓励与鞭策。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保粮食生产是重要举措。就湖南来说,种粮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无论从国家粮食安全,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都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决不能有丝毫放松。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遗余力地实施四项直补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大力支持超级稻“种三产四”工程,力争2007年全省推广超级稻800万亩以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湖南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民得到了实惠。2006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42千公顷,增长1.5%,粮食总产量2901.18万吨,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65.27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6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412.62万千瓦,增长7%。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099.11元,增长14.3%。

增加农民收入,湖南着力解决的另一道难题,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成立发展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在广州、深圳、珠海、上海、北京等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设立劳务管理机构,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建设农民工廉租房,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入托入学问题……如今的湖南农村,劳务经济已成为“第一经济”。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455.71万人(含在本乡镇内),劳务总收入761.31亿元,增长14.2%。“劳务经济”已成为湖南经济建设“三大经济战略”的“三驾马车”之一,成为湖南省委、省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出行难”、“用电贵”、“环境差”等问题,新一届省委的举措是――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从2004年开始,湖湘大地热潮涌动,以关注民生为主题,湖南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承诺为民办“八件实事”。今年,省政府经专题调研,将集中力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等问题,继续办好八件实事。其中七件关乎农村、关乎农民。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镜头,省长说:“八件实事在湖南,不仅要变为一种制度,更要成为政府行政理念、工作作风、诚信度的一把检验尺。我们将一如既往,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难,我有所助。”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民本湖南”的名片越叫越响……

2007年7月5日,酷暑难当,省委书记张春贤一行顶着烈日,前往常德市和桃源县调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亲切攀谈,反复叮嘱当地干部,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民最关心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要大力加强农村水利、道路、电力、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新一届湖南省委整体谋划,找准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切入点。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实施通畅、通达工程,着力解决部分建制村不通公路的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洞庭湖与“四水”治理项目,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实施“户户通电”工程,让更多的农民用上便宜电;加强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建设,围绕村容整治和环境美化,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继续实施农村通讯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惠农春风吹遍湖湘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先行,湖南经验可圈可点。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制定实施《村庄布点规划设计导则》、《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设计导则》,举办各级专业人员参加的村庄整治培训班,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村庄规划的以奖代补……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奠定了因地制宜抓好村庄整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建设的坚实基础。领导办点、单位帮扶、干部驻村指导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的全面启动,使一批有实效、推得开、学得到的典型崭露头角,人们从这里学到的是经验,看到的是希望。

一件件实事,一片片真情,贴民意,暖民心,三湘大地路变宽了,村变美了,水变甜了……2006年,全省建设饮水解困工程172处,帮助21.33万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15.93万口;新增通电话的行政村909个。今年1至6月,全省建成县到乡镇公路685公里,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9339公里。

农村社会事业的兴衰成败,是衡量农村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新一届省委的共识是――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这些昔日理想社会的目标,如今在湖南农村已一步步变成现实。

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1.3%。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新一届湖南省委形成了共识。省委书记张春贤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表示:“2007年,湖南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新增财力部分对于‘三农’的投入,仍然将达到60%以上。”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学杂费,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让农民群众有钱看病、有人看病、有地方看病;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稳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务实的政策,惠民的举措,扎实的工作,助推湖南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全省共扩改建乡镇敬老院321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1.23万人。98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5.59亿元(包括现金和实物折价),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434所,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乡镇卫生院611所。今年1至6月,全省全部免除了政策范围内62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开工建设450所乡镇卫生院、200多所乡镇敬老院。99个县(市、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对此,新一届省委的策略是――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回顾农业农村发展的历程,党的惠农政策都源于农村的改革,只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才能为农村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才能最终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2005年7月,湖南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沅江实施。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近80%的县级市,沅江在巨大的压力下,试点工作不但成功“起飞”,而且实现了“软着陆”:在利益调整幅度最大的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共精简乡镇一级政府机构48%,减少乡镇事业站所70%,调整乡镇领导班子干部320名,分流乡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1542名,清退非在编人员990名……

“接受任务是被动的,实施任务则是积极主动的。” “现在看来,沅江早改革是改对了,改得越晚,成本越高。”回顾改革试点的情景,益阳市委常委、原沅江市委书记陈冬贵颇有感触。

新一届湖南省委继往开来,总结沅江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经验,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谋划着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

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精心组织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和小型水利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认真探索化解乡村债务问题……

体制创新迸发活力。到2006年,全省19个试点县共撤并乡镇138个,撤并建制村772个,减少乡镇领导职数1207名,整合事业站所安置分流6732人。19个试点县中8个县市、221个乡镇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建立了村级债务预警机制和制止新债发生的长效机制,开展了村级债务摸底清查工作,继续推进化解村级债务试点。进一步落实了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规范了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行为。2005年,湖南自筹5亿多元,在全省免征农业税,提前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省农民负担比上年减少6000万元,人均减负38元。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民。对此,新一届省委的思路是――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新型农民

“如果没有参加技能培训,我现在可能还是每月拿着600元的工资,对于我们这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工来说,技能培训可以说是致富的捷径。”说起农民工技能培训,怀化市会同县农民李虎感触很深。

而像李虎一样的农民在湖南不在少数。据统计,仅2003年到2005年底,湖南累计培训农民12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1万人,转移就业率为90%。

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强调,要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自2004年开始,湖南全面启动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由省财政补助部分培训经费,对贫困的农民则减免培训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针对湘西地区32个县的农民贫困家庭,实施转移技能培训计划;省农业厅牵头推出了“阳光工程”,面向所有县市16周岁至45周岁的青壮年农民展开培训;省扶贫办则在全省38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扶贫技能培训;团省委启动了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据统计,这些受训的学员92%以上实现了转移就业。日前,“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在湖南正式启动,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农民6万人。

政府为农民技能培训买单,湖南走在了全国前列。面对庞大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湖南在湘西地区试行农民技能培训扶贫工程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实施办法》,计划到2010年,由财政出资每年培训45万名农村劳动力。这意味着今后湖南全省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都可以享受政府出资补贴的待遇。对农民工来说,这既是福音,更是希望。

“订单式”培训是湖南农民培训工作的一个创举。湖南劳动保障部门在全省择优认定了150家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工培训骨干基地,493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定点机构,由培训机构对农民实施“培训、转移、就业”一条龙服务,要求技能培训做到“技能培训一人,转移安置一人,脱贫解困一户”。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农民工及时掌握了所需的职业技能,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湖南想得更深一层的还有,农民获得技术后创业怎么办?因此在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基础上,湖南启动了农民创业培训,通过选拔具有一定创业经济基础、文化水平的青年农民到涉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集中强化培训,着重培养其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及有关经营管理知识,为其开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

转移培训铸辉煌。湖南劳务输出结构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湖南的哥”、“湘菜厨师”、“湘妹子纺织工”、“装卸湘军”、“铸造湘军”等十大劳务品牌叫响全国,一大批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开始回乡创业,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队伍正在三湘大地逐步走向成熟。

基层组织是战斗堡垒。党支部有凝聚力、带动力,才能带领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如何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新一届省委的结论是――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今天,省里的各位领导能够听取我们村干部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村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备受教育和鼓舞!”长沙县黄龙新村党支部书记王再德的激动溢于言表。2007年2月28日,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喜庆氛围之中时,王再德和另外三位来自湖南最基层的干部一起受邀参加湖南省委常委会。这是一次专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省委常委会。

湖南有15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其中村党组织有44500个,农村党员有139万人,占全省的42%。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富民强省的大局,事关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全省都要重视基层,服务基层,加强基层,进一步关心爱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发展能力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执行政策、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

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后,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上了新一届省委的重要议事日程。2007年5月,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通过5年努力,力争每村有1名30岁左右的干部,每村至少有1名女干部,45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学历,逐步实现每村有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村干部队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把靠得住、有文化、有本事、群众公认、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领导班子,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村干部,鼓励乡镇干部按程序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完善村干部误工报酬保障制度,从2007年起,对村干部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200元的误工基本补贴;建立离任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生活困难补助制度,对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正常卸职、离任且现年龄在60周岁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村民平均水平的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按每人每月不少于3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困难补助;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的具体办法和途径;切实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健全定期表彰村干部制度……湖南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有远景目标,更重要的是有了制度保障。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更好地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岗位责任制。一、学习和考勤制度1、各村党(总)支部、村民委员会干部要健全制度。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求每月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市场信息一天以上,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并做好记录。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1)村委会每天要有专人值班,村委干部每月出勤不少于20天,每月考勤表于下月7日前交组织办备案。(2)村委会书记、主任请假必须经驻点领导批准,其他村干部请假2天以内由村书记、主任批准,2天以上经村书记(或主任)同意后,由驻点领导审批。二、工作制度村干部要和镇驻片干部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镇党委的领导和镇政府的指导下,村委会对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工作要求做到: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村委会干部要实行包自然村(组)包户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对各个时期的各项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依法实行村民自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和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村委干部的工作职责(略)三、工作目标和计分办法(一)农业工作(38分)1、做好本村委会工作计划和岗位责任制。(2分)2、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各项农业生产任务。(3分)3、创办一个以上示范场或基地。(3分)4、抓好绿化造林和护林防火。(6分)5、抓好林业管理,没有出现乱滥伐现象。(3分)6、按时上交镇政府的材料和报表。(2分)7、做好新农村规划,农田保护3分;每出现一宗违章建筑扣2分。8、按时按要求完成农村合作医疗任务。(6分)9、完成镇下达的山林权证换发证工作。(7分)(完成100%的7分;95%以上5分;90%以上3分;90%以下不计分)(二)财贸工作(22分)1、按镇要求,按时完成农业税计征工作。(2分)2、按时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计16分。完成当年任务的93%计16分,每超一个百分点加1分。完成当年任务的85%以下不计分,85%-88%计12分,88%以上至93%(不含93%)计14分。3、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做到村务公开、财务公开。(2分)4、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搞好农业开发工作,每引进一宗加5分。(以有关部门核为准)5、配合做好生猪屠宰工作。(2分)(三)社会事务工作(20分)1、没有群众集体上访到镇以上的事件。(2分)2、没有群体性恶性事件发生。(2分)3、没有出现的行为。(3分)4、没有出现各种安全事故。(3分)5、没有非法和违法组织出现。(3分)6、及时处理民间各类纠纷。(3分)7、完成镇武装部下达的征兵、民兵整组、民兵训练。(4分)(四)殡改工作(20分)1、火化率完成镇下达任务的100%(20分);每少一个百分点扣1分。(五)党建工作(10分)1、村党支部坚持“”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并做好会议记录交镇党委组织办。(2分)2、完成镇下达的发展新党员任务。(4分)3、健立、健全工作、学习、廉洁制度、村务和财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等,并报组织办备案。(2分)4、党员、干部中无出现违法违纪现象。(2分)(六)计划生育工作(50分)1、计划生育率达到市下达指标以上。(15分)2、高质量落实计生“三栏”工作。(3分)3、按照“发现一例落实一例”的工作原则,及时有效地完成“四术”任务,重点抓好“纯二女户”的结扎工作。(7分)4、定期“双查”率达95%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扣一分。(6分)5、普查普治率85%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扣一分。(4分)6、计划内生育持证率达100%。(3分)7、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各项统计数字要及时、准确报计生办。(3分)8、组织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实施,对违章者处理率达90%以上。(3分)9、当年发生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85%以上。(6分)四、重点工作的经济奖罚制度1、计生率达不到市下达的各项指标的,村委干部每人罚款200元,没出现多胎,各项计生指标达市要求以上的,每人奖200元。2、殡改工作,火化率达100%的,奖励每人200元,没有完成任务或出现土葬的,每宗村委干部每人罚200元。如果出现土葬,起棺费由村委会负责。3、出现森林火灾的,每宗村委干部每人处罚100元,没有出现火灾的每人奖励200元。4、完成当年农业税95%以上的每人奖励200元,完成95%以下90%以上不奖罚,90%以下(含90%),每位村干部罚100元。五、根据考核计分的分数,确定年终等次前三名给予奖励,如计生、殡葬、综治、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未达到市的考核指标的不列入考评范围。六、此岗位责任制从2004年3月1日起执行。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2004年3月1日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更好地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岗位责任制。一、学习和考勤制度1、各村党(总)支部、村民委员会干部要健全制度。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求每月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市场信息一天以上,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并做好记录。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1)村委会每天要有专人值班,村委干部每月出勤不少于20天,每月考勤表于下月7日前交组织办备案。(2)村委会书记、主任请假必须经驻点领导批准,其他村干部请假2天以内由村书记、主任批准,2天以上经村书记(或主任)同意后,由驻点领导审批。二、工作制度村干部要和镇驻片干部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镇党委的领导和镇政府的指导下,村委会对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工作要求做到: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村委会干部要实行包自然村(组)包户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对各个时期的各项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依法实行村民自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和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村委干部的工作职责(略)三、工作目标和计分办法(一)农业工作(38分)1、做好本村委会工作计划和岗位责任制。(2分)2、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各项农业生产任务。(3分)3、创办一个以上示范场或基地。(3分)4、抓好绿化造林和护林防火。(6分)5、抓好林业管理,没有出现乱滥伐现象。(3分)6、按时上交镇政府的材料和报表。(2分)7、做好新农村规划,农田保护3分;每出现一宗违章建筑扣2分。8、按时按要求完成农村合作医疗任务。(6分)9、完成镇下达的山林权证换发证工作。(7分)(完成100%的7分;95%以上5分;90%以上3分;90%以下不计分)(二)财贸工作(22分)1、按镇要求,按时完成农业税计征工作。(2分)2、按时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计16分。完成当年任务的93%计16分,每超一个百分点加1分。完成当年任务的85%以下不计分,85%-88%计12分,88%以上至93%(不含93%)计14分。3、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做到村务公开、财务公开。(2分)4、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搞好农业开发工作,每引进一宗加5分。(以有关部门核为准)5、配合做好生猪屠宰工作。(2分)(三)社会事务工作(20分)1、没有群众集体上访到镇以上的事件。(2分)2、没有群体性恶性事件发生。(2分)3、没有出现的行为。(3分)4、没有出现各种安全事故。(3分)5、没有非法和违法组织出现。(3分)6、及时处理民间各类纠纷。(3分)7、完成镇武装部下达的征兵、民兵整组、民兵训练。(4分)(四)殡改工作(20分)1、火化率完成镇下达任务的100%(20分);每少一个百分点扣1分。(五)党建工作(10分)1、村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并做好会议记录交镇党委组织办。(2分)2、完成镇下达的发展新党员任务。(4分)3、健立、健全工作、学习、廉洁制度、村务和财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等,并报组织办备案。(2分)4、党员、干部中无出现违法违纪现象。(2分)(六)计划生育工作(50分)1、计划生育率达到市下达指标以上。(15分)2、高质量落实计生“三栏”工作。(3分)3、按照“发现一例落实一例”的工作原则,及时有效地完成“四术”任务,重点抓好“纯二女户”的结扎工作。(7分)4、定期“双查”率达95%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扣一分。(6分)5、普查普治率85%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扣一分。(4分)6、计划内生育持证率达100%。(3分)7、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各项统计数字要及时、准确报计生办。(3分)8、组织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实施,对违章者处理率达90%以上。(3分)9、当年发生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85%以上。(6分)四、重点工作的经济奖罚制度1、计生率达不到市下达的各项指标的,村委干部每人罚款200元,没出现多胎,各项计生指标达市要求以上的,每人奖200元。2、殡改工作,火化率达100%的,奖励每人200元,没有完成任务或出现土葬的,每宗村委干部每人罚200元。如果出现土葬,起棺费由村委会负责。3、出现森林火灾的,每宗村委干部每人处罚100元,没有出现火灾的每人奖励200元。4、完成当年农业税95%以上的每人奖励200元,完成95%以下90%以上不奖罚,90%以下(含90%),每位村干部罚100元。五、根据考核计分的分数,确定年终等次前三名给予奖励,如计生、殡葬、综治、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未达到市的考核指标的不列入考评范围。六、此岗位责任制从2004年3月1日起执行。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2004年3月1日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驻村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3月12日全县创建小康村工作动员大会和县委李文勇书记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县委[2004]14号文《中共平原县委、平原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村的意见》和15号文《关于开展创建小康村工作的实施方案》为目标,在思想认识上首先解决“干部为什么要下去,下去以后干什么,下去以后怎么干”这样三个问题。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统一了思想认识,并确立了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服务一定要到位,帮扶务必要尽力,指导但不能误导”的思路和原则。

二、制定规章制度,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打铁先要自身硬”。针对工作组成员长年在机关工作,对“三农”问题不十分熟悉的情况,进村伊始,我们就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驻村工作规章制度,以此约束、规范每个成员的驻村行为,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每周拿出至少一天的时间,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学习,逐步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考勤制度》:坚持真蹲实驻,每天签到,做到“到岗、到位、学习、干事”;《廉洁自律六不准》:突出“一心为民,不准扰民”;《工作守则》:在组长带领下,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制,年底除接受县委组织部考核外,工作组内部进行 工作考评;《党员干部群众联席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工作组成员每人至少联席5—8户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另外,由一名同志负责详细记录《工作日志》。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驻村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了小康村创建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工作组的同志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肯定和赞誉,展现出优良的整体素质,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树立了机关干部良好的形象。

三、召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会议,调查了解“三农”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进村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就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东咸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两个层次的会议,就小康村创建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向村干部和村民传达县委、县政府动员大会精神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就村庄的基层组织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宅基地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状况、村容村貌及绿化美化、村庄卫生环境和卫生室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教育工作、民主法制建设等进行 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实地查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内容细目表》,共十大项43条,确立了“以发展经济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提高村庄幼教、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质量”的工作重点。创建工作做到了思路明确、开局有序、有的放矢。

四、制定《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排出日程表。

为确保小康村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 ,驻村工作组在腰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充分酝酿、磋商,并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在村庄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内容涉及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明确了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工作

共4页,当前第1页1 目标、任务职责以及完成这些任务应采取的措施,排定了工作日程和完成时限。

五、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按照计划和实施方案,件件抓好落实。

工作组本着“服务、帮扶、指导,一切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宗旨,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做到“农民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形成了一支能够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干部队伍。在工作组的指导协调下,配齐配强了以党支部书记咸德军为核心的七人组成的党支部、村委会两套班子,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工作职责》、《学习制度》等,对村级班子进行了4次“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教育整顿,举办了两期党员干部培训班,主要进行了十六大精神、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和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县委中心工作的集中培训。村级班子素质高、能力强、人心齐,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时健全完善了青年、妇女、民兵、计生、治保等组织,各组织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工作扎实主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实施环村林网建设工程,基本建成高标准的绿化风景带。3月20日至4月初,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围村林”建设,在东至中心干渠、南到老水沟、西至西咸村界、北到后槐村地界的环村区域,新植树木24000余株,平均每人植树50余株,总植树面积240多亩,林带宽近百米。同时为提高树木成活率,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清挖沟渠,引水浇灌,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4月8日,在全体村民中开办了一期以“树木管护技术”为主题的培训班,聘请县职业中专的专业教师授课,把农民朋友最需要的农业技术送到他们身边。新植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冬季植树5000余株,超额完成上级的任务,村庄道路及庭院实现了绿化、美化,耕地全部实现林网化,达到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

(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进出道路和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硬化。驻村工作组根据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的《2004年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积极与镇党委、政府配合,在原来村庄道路硬化的基础上,投资近5万元,实施了村庄北大街油面硬化东西联通工程,共硬化路面1400平方米,总长度280米,拆除(搬迁)房屋11间,墙头50米,刨树30多株,于10月26日全部竣工。至此,在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东咸村的进出道路、村内两纵两横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道路两旁修建了盖板沟或管式砖砌沟,达到排水畅通。同时,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助“两委”班子,搞好有线电视入户建设、电话虚拟网建设和农户自来水工程。目前,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90%以上,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

(四)以建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两个协会为契机,帮助指导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驻村工作组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小康村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通过调查了解和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了解到东咸村农民历来就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传统,全村90%的家庭从事养猪、养牛、养鸡等,80%的家庭从事以收运棉花为主的运输流通业。以畜牧养殖和多种经营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格局还处于分散状态,规模小,数量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针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充分酝酿,同时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由村“两委”牵头,面向全体村民于4月上旬建立了“东咸村畜牧养殖协会”和“东咸村运输流通协会”。协会属村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互助组织,在村“两委”统一领导协调下开展工作,由村支部书记任会长,村委会主任任副会长,推选一名养殖大户和一名运输大户任秘书长,吸收所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农民为协会成员。其主要任务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经验交流会,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广开门路,交流技术,沟通信息;

共4页,当前第2页2以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重点和依托,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扩大民营经济户数,增加数量,膨胀规模,培植大户和龙头,变一家一户为规模经营,变分散为集中,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两个协会”的建立,村民自觉参与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达到高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大大加快,更多的农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经济田经营和搞外出打工经商上。到目前,村庄1078亩土地,经济田面积达720多亩,粮食作物面积358亩,粮经比例达到1:1.5。从今年3月份到11月份,全村新增工商注册户达46户,达到30.1%,加上原注册工商业户89户,全村已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个体工商业户达13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8.2%,基本上达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其中养殖大户11家,运输大户15家,建筑队3个,新购大型农业机械5台,基本实现了耕、播、收全程机械化。全村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53万元,税收增长21%。90%的土地实现了管灌。十月份引进的棉花加工厂一期投入60万元,计划投入120万元,明年七月完工。

(五)加大投入,建好文体大院,丰富群众生活。驻村工作组积极帮助指导村“两委”,按照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对村“文体大院”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并予以资金支持。9月中旬,以村幼儿园为主体,集文体大院、成人教育学校、党建工作室为一体的综合设施改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目前130米的围墙建设已全部完成,同时配备了篮球、乒乓球、锣鼓等文体活动器材。整个工程预计在明年春天全部完成。改扩建后的村文体大院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房屋13间,全部按标准教室建设,能够解决两个幼教班、一个小学一年级共近百名学生读书及满足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县教育局通过驻村工作组先期投入资金近万元,购置了11间房屋所需檩条120多根,对村文体大院建设给予有力支持。

(六)以清理“三大堆”为核心,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力度。在村容村貌治理方面,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清理“柴草堆、粪堆、砖土堆”,拆除土坯危房和户厕改造这三个大的方面。目前,“三大堆”已彻底清理完毕,户厕改造已基本完成,粪便全部堆封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拆除土坯危房11间,墙头150多米,村庄的容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必须说明的是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旧的“三大堆”清理完了,新的“三大堆”又会出现,所以整治村容村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这样整治效果才会保持下去。为此,村庄划分了卫生区,实行责任制,包干到户,同时制定了评比细则,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七)完善村卫生室建设,发展卫生事业。东咸村建有一处卫生室,挂牌腰站镇第二卫生院。卫生室建筑面积78平方米,建设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工作人员3人。在“非典”期间,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与卫生室联合,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开办了防治“非典”培训班,向村民发放明白纸近三百份,有效地防治了“非典”疫情,受到群众欢迎。我们还随时随地开展婚育新风进村入户教育宣传活动,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同时建立了计生服务和人口学校,积极筹措农民医疗基金,互助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形成。

(八)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建立健全了“村民大会”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设立了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法制宣传栏,配备了4名兼职普法宣传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村民守法意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个人权益的自觉性增强,村庄社会秩序稳定,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以及触犯刑律的案件。稳定的社会秩序有效地促进了村庄

共4页,当前第3页3经济的发展,群众安居乐业,齐心协力致富奔小康。

(九)以评选“星级文明户”等为契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和素质。在县文明办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支持下,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于10月1日至6日,在全体村民中间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评选“星级文明户”、“青年志愿者”、“巾帼建功模范”、“科技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活动。首先召开了动员大会,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踊跃申请,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考评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评标准,最后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户,“青年志愿者”10人、“巾帼建功模范”5人、“科技带头人”10人、“好婆婆”5人、“好媳妇”5人、“好邻居”5对。10月20日正式挂牌授奖,有效期限3年。同时,对村民进行经常性的“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教育,大力整治村风民风,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制定的《村民公约》,除制成图版上墙外,人手一份。通过这些措施和活动,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强,农民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全村无一人习练“法轮功”。

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抓好教育工作。

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的优势和作用,进村开始,我们联合 腰站镇教管会对村庄的幼教、普教、成教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确定了完善幼儿园建设、建立教室解决小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建立成人学校、搞好成人培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杜绝中小学生辍学等三大工作重点。目前,该村有幼儿园一处,设施齐全,配备专职幼儿教师2名,学前一年、学前三年儿童共20人,入园率都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33人,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36人,入学率100%。

文体大院全部建成以后,成为集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成人教育培训基地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将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和成人教育培训问题。

七、村庄的三大变化。

通过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近十个月的时间,东咸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百业兴旺,社会稳定。目前,全村以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主的特色产业专业户达91户,产值200余万元,人均增收达500元,村庄百业兴旺,社会稳定,农民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奔小康。(二)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封建陋习杜绝。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认识到农民不能光姓农,还要姓工、姓商;二是大老粗不能光耍粗,要学文化、学科技、讲文明、讲礼貌、守法律,做现代新型农民。目前在东咸村打架骂人的没了,讲文明礼貌的多了,打牌的没了,学文化学科技的多了。三是农民不能光拼力气,要头脑活、观念新。农民通过学科技,闯市场,懂得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生存与取胜。(三)村庄更干净、更美丽。原来是“泥巴道、三大堆,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是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下雨下雪也不怕,三大堆不见了,代之以碧绿的冬青树,村庄变得更干净、更美了。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动员大会和《意见》及《实施方案》精神上来。

驻村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3月12日全县创建小康村工作动员大会和县委李文勇书记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县委[2003]14号文《中共平原县委、平原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村的意见》和15号文《关于开展创建小康村工作的实施方案》为目标,在思想认识上首先解决“干部为什么要下去,下去以后干什么,下去以后怎么干”这样三个问题。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统一了思想认识,并确立了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服务一定要到位,帮扶务必要尽力,指导但不能误导”的思路和原则。

二、制定规章制度,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打铁先要自身硬”。针对工作组成员长年在机关工作,对“三农”问题不十分熟悉的情况,进村伊始,我们就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驻村工作规章制度,以此约束、规范每个成员的驻村行为,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每周拿出至少一天的时间,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学习,逐步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考勤制度》:坚持真蹲实驻,每天签到,做到“到岗、到位、学习、干事”;《廉洁自律六不准》:突出“一心为民,不准扰民”;《工作守则》:在组长带领下,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制,年底除接受县委组织部考核外,工作组内部进行工作考评;《党员干部群众联席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工作组成员每人至少联席5—8户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另外,由一名同志负责详细记录《工作日志》。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驻村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了小康村创建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工作组的同志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肯定和赞誉,展现出优良的整体素质,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树立了机关干部良好的形象。

三、召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会议,调查了解“三农”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进村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就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东咸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两个层次的会议,就小康村创建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向村干部和村民传达县委、县政府动员大会精神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就村庄的基层组织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宅基地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状况、村容村貌及绿化美化、村庄卫生环境和卫生室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教育工作、民主法制建设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实地查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内容细目表》,共十大项43条,确立了“以发展经济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提高村庄幼教、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质量”的工作重点。创建工作做到了思路明确、开局有序、有的放矢。

四、制定《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排出日程表。

为确保小康村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驻村工作组在腰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充分酝酿、磋商,并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在村庄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内容涉及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明确了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工作目标、任务职责以及完成这些任务应采取的措施,排定了工作日程和完成时限。

五、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按照计划和实施方案,件件抓好落实。

工作组本着“服务、帮扶、指导,一切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宗旨,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做到“农民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形成了一支能够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干部队伍。在工作组的指导协调下,配齐配强了以党支部书记咸德军为核心的七人组成的党支部、村委会两套班子,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工作职责》、《学习制度》等,对村级班子进行了4次“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教育整顿,举办了两期党员干部培训班,主要进行了十六大精神、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和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县委中心工作的集中培训。村级班子素质高、能力强、人心齐,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时健全完善了青年、妇女、民兵、计生、治保等组织,各组织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工作扎实主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实施环村林网建设工程,基本建成高标准的绿化风景带。3月20日至4月初,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围村林”建设,在东至中心干渠、南到老水沟、西至西咸村界、北到后槐村地界的环村区域,新植树木24000余株,平均每人植树50余株,总植树面积240多亩,林带宽近百米。同时为提高树木成活率,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清挖沟渠,引水浇灌,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4月8日,在全体村民中开办了一期以“树木管护技术”为主题的培训班,聘请县职业中专的专业教师授课,把农民朋友最需要的农业技术送到他们身边。新植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冬季植树5000余株,超额完成上级的任务,村庄道路及庭院实现了绿化、美化,耕地全部实现林网化,达到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

(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进出道路和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硬化。驻村工作组根据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的《2003年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积极与镇党委、政府配合,在原来村庄道路硬化的基础上,投资近5万元,实施了村庄北大街油面硬化东西联通工程,共硬化路面1400平方米,总长度280米,拆除(搬迁)房屋11间,墙头50米,刨树30多株,于10月26日全部竣工。至此,在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东咸村的进出道路、村内两纵两横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道路两旁修建了盖板沟或管式砖砌沟,达到排水畅通。同时,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助“两委”班子,搞好有线电视入户建设、电话虚拟网建设和农户自来水工程。目前,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90%以上,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

(四)以建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两个协会为契机,帮助指导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驻村工作组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小康村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通过调查了解和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了解到东咸村农民历来就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传统,全村90%的家庭从事养猪、养牛、养鸡等,80%的家庭从事以收运棉花为主的运输流通业。以畜牧养殖和多种经营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格局还处于分散状态,规模小,数量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针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充分酝酿,同时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由村“两委”牵头,面向全体村民于4月上旬建立了“东咸村畜牧养殖协会”和“东咸村运输流通协会”。协会属村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互助组织,在村“两委”统一领导协调下开展工作,由村支部书记任会长,村委会主任任副会长,推选一名养殖大户和一名运输大户任秘书长,吸收所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农民为协会成员。其主要任务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经验交流会,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广开门路,交流技术,沟通信息;以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重点和依托,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扩大民营经济户数,增加数量,膨胀规模,培植大户和龙头,变一家一户为规模经营,变分散为集中,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两个协会”的建立,村民自觉参与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达到高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大大加快,更多的农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经济田经营和搞外出打工经商上。到目前,村庄1078亩土地,经济田面积达720多亩,粮食作物面积358亩,粮经比例达到1:1.5。从今年3月份到11月份,全村新增工商注册户达46户,达到30.1%,加上原注册工商业户89户,全村已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个体工商业户达13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8.2%,基本上达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其中养殖大户11家,运输大户15家,建筑队3个,新购大型农业机械5台,基本实现了耕、播、收全程机械化。全村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53万元,税收增长21%。90%的土地实现了管灌。十月份引进的棉花加工厂一期投入60万元,计划投入120万元,明年七月完工。

(五)加大投入,建好文体大院,丰富群众生活。驻村工作组积极帮助指导村“两委”,按照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对村“文体大院”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并予以资金支持。9月中旬,以村幼儿园为主体,集文体大院、成人教育学校、党建工作室为一体的综合设施改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目前130米的围墙建设已全部完成,同时配备了篮球、乒乓球、锣鼓等文体活动器材。整个工程预计在明年春天全部完成。改扩建后的村文体大院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房屋13间,全部按标准教室建设,能够解决两个幼教班、一个小学一年级共近百名学生读书及满足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县教育局通过驻村工作组先期投入资金近万元,购置了11间房屋所需檩条120多根,对村文体大院建设给予有力支持。

(六)以清理“三大堆”为核心,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力度。在村容村貌治理方面,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清理“柴草堆、粪堆、砖土堆”,拆除土坯危房和户厕改造这三个大的方面。目前,“三大堆”已彻底清理完毕,户厕改造已基本完成,粪便全部堆封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拆除土坯危房11间,墙头150多米,村庄的容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必须说明的是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旧的“三大堆”清理完了,新的“三大堆”又会出现,所以整治村容村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这样整治效果才会保持下去。为此,村庄划分了卫生区,实行责任制,包干到户,同时制定了评比细则,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七)完善村卫生室建设,发展卫生事业。东咸村建有一处卫生室,挂牌腰站镇第二卫生院。卫生室建筑面积78平方米,建设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工作人员3人。在“非典”期间,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与卫生室联合,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开办了防治“非典”培训班,向村民发放明白纸近三百份,有效地防治了“非典”疫情,受到群众欢迎。我们还随时随地开展婚育新风进村入户教育宣传活动,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同时建立了计生服务和人口学校,积极筹措农民医疗基金,互助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形成。

(八)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建立健全了“村民大会”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设立了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法制宣传栏,配备了4名兼职普法宣传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村民守法意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个人权益的自觉性增强,村庄社会秩序稳定,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以及触犯刑律的案件。稳定的社会秩序有效地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发展,群众安居乐业,齐心协力致富奔小康。

(九)以评选“星级文明户”等为契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和素质。在县文明办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支持下,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于10月1日至6日,在全体村民中间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评选“星级文明户”、“青年志愿者”、“巾帼建功模范”、“科技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活动。首先召开了动员大会,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踊跃申请,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考评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评标准,最后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户,“青年志愿者”10人、“巾帼建功模范”5人、“科技带头人”10人、“好婆婆”5人、“好媳妇”5人、“好邻居”5对。10月20日正式挂牌授奖,有效期限3年。同时,对村民进行经常性的“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教育,大力整治村风民风,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制定的《村民公约》,除制成图版上墙外,人手一份。通过这些措施和活动,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强,农民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全村无一人习练“”。

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抓好教育工作。

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的优势和作用,进村开始,我们联合腰站镇教管会对村庄的幼教、普教、成教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确定了完善幼儿园建设、建立教室解决小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建立成人学校、搞好成人培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杜绝中小学生辍学等三大工作重点。目前,该村有幼儿园一处,设施齐全,配备专职幼儿教师2名,学前一年、学前三年儿童共20人,入园率都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33人,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36人,入学率100%。

文体大院全部建成以后,成为集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成人教育培训基地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将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和成人教育培训问题。

七、村庄的三大变化。

通过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近十个月的时间,东咸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百业兴旺,社会稳定。目前,全村以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主的特色产业专业户达91户,产值200余万元,人均增收达500元,村庄百业兴旺,社会稳定,农民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奔小康。(二)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封建陋习杜绝。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认识到农民不能光姓农,还要姓工、姓商;二是大老粗不能光耍粗,要学文化、学科技、讲文明、讲礼貌、守法律,做现代新型农民。目前在东咸村打架骂人的没了,讲文明礼貌的多了,打牌的没了,学文化学科技的多了。三是农民不能光拼力气,要头脑活、观念新。农民通过学科技,闯市场,懂得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生存与取胜。(三)村庄更干净、更美丽。原来是“泥巴道、三大堆,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是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下雨下雪也不怕,三大堆不见了,代之以碧绿的冬青树,村庄变得更干净、更美了。

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工作成效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小康村创建进程也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弥补工作不足,力争按期完成创建目标,为早日实现“小康县”的目标,把我县建成“富强、文明、秀美”的新平原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村村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动员大会和《意见》及《实施方案》精神上来。

   驻村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3月12日全县创建小康村工作动员大会和县委李文勇书记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县委[XX]14号文《中共平原县委、平原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村的意见》和15号文《关于开展创建小康村工作的实施方案》为目标,在思想认识上首先解决“干部为什么要下去,下去以后干什么,下去以后怎么干”这样三个问题。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统一了思想认识,并确立了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服务一定要到位,帮扶务必要尽力,指导但不能误导”的思路和原则。

   二、制定规章制度,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打铁先要自身硬”。针对工作组成员长年在机关工作,对“三农”问题不十分熟悉的情况,进村伊始,我们就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驻村工作规章制度,以此约束、规范每个成员的驻村行为,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每周拿出至少一天的时间,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学习,逐步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考勤制度》:坚持真蹲实驻,每天签到,做到“到岗、到位、学习、干事”;《廉洁自律六不准》:突出“一心为民,不准扰民”;《工作守则》:在组长带领下,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制,年底除接受县委组织部考核外,工作组内部进行工作考评;《党员干部群众联席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工作组成员每人至少联席5—8户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另外,由一名同志负责详细记录《工作日志》。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驻村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了小康村创建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工作组的同志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肯定和赞誉,展现出优良的整体素质,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树立了机关干部良好的形象。

   三、召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会议,调查了解“三农”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进村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就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东咸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两个层次的会议,就小康村创建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向村干部和村民传达县委、县政府动员大会精神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就村庄的基层组织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宅基地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状况、村容村貌及绿化美化、村庄卫生环境和卫生室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教育工作、民主法制建设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实地查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内容细目表》,共十大项43条,确立了“以发展经济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提高村庄幼教、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质量”的工作重点。创建工作做到了思路明确、开局有序、有的放矢。

   四、制定《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排出日程表。

   为确保小康村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驻村工作组在腰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充分酝酿、磋商,并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在村庄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内容涉及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明确了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工作目标、任务职责以及完成这些任务应采取的措施,排定了工作日程和完成时限。

   五、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按照计划和实施方案,件件抓好落实。

   工作组本着“服务、帮扶、指导,一切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宗旨,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做到“农民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形成了一支能够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干部队伍。在工作组的指导协调下,配齐配强了以党支部书记咸德军为核心的七人组成的党支部、村委会两套班子,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工作职责》、《学习制度》等,对村级班子进行了4次“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教育整顿,举办了两期党员干部培训班,主要进行了十六大精神、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和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县委中心工作的集中培训。村级班子素质高、能力强、人心齐,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时健全完善了青年、妇女、民兵、计生、治保等组织,各组织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工作扎实主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实施环村林网建设工程,基本建成高标准的绿化风景带。3月20日至4月初,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围村林”建设,在东至中心干渠、南到老水沟、西至西咸村界、北到后槐村地界的环村区域,新植树木24000余株,平均每人植树50余株,总植树面积240多亩,林带宽近百米。同时为提高树木成活率,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清挖沟渠,引水浇灌,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4月8日,在全体村民中开办了一期以“树木管护技术”为主题的培训班,聘请县职业中专的专业教师授课,把农民朋友最需要的农业技术送到他们身边。新植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冬季植树5000余株,超额完成上级的任务,村庄道路及庭院实现了绿化、美化,耕地全部实现林网化,达到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共3页,当前第1页1

   (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进出道路和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硬化。驻村工作组根据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的《XX年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积极与镇党委、政府配合,在原来村庄道路硬化的基础上,投资近5万元,实施了村庄北大街油面硬化东西联通工程,共硬化路面1400平方米,总长度280米,拆除(搬迁)房屋11间,墙头50米,刨树30多株,于10月26日全部竣工。至此,在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东咸村的进出道路、村内两纵两横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道路两旁修建了盖板沟或管式砖砌沟,达到排水畅通。同时,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助“两委”班子,搞好有线电视入户建设、电话虚拟网建设和农户自来水工程。目前,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90%以上,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

   (四)以建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两个协会为契机,帮助指导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驻村工作组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小康村创

建工作中的重点。通过调查了解和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了解到东咸村农民历来就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传统,全村90%的家庭从事养猪、养牛、养鸡等,80%的家庭从事以收运棉花为主的运输流通业。以畜牧养殖和多种经营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格局还处于分散状态,规模小,数量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针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充分酝酿,同时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由村“两委”牵头,面向全体村民于4月上旬建立了“东咸村畜牧养殖协会”和“东咸村运输流通协会”。协会属村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互助组织,在村“两委”统一领导协调下开展工作,由村支部书记任会长,村委会主任任副会长,推选一名养殖大户和一名运输大户任秘书长,吸收所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农民为协会成员。其主要任务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经验交流会,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广开门路,交流技术,沟通信息;以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重点和依托,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扩大民营经济户数,增加数量,膨胀规模,培植大户和龙头,变一家一户为规模经营,变分散为集中,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两个协会”的建立,村民自觉参与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达到高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大大加快,更多的农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经济田经营和搞外出打工经商上。到目前,村庄1078亩土地,经济田面积达720多亩,粮食作物面积358亩,粮经比例达到1:1.5。从今年3月份到11月份,全村新增工商注册户达46户,达到30.1%,加上原注册工商业户89户,全村已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个体工商业户达13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8.2%,基本上达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其中养殖大户11家,运输大户15家,建筑队3个,新购大型农业机械5台,基本实现了耕、播、收全程机械化。全村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53万元,税收增长21%。90%的土地实现了管灌。十月份引进的棉花加工厂一期投入60万元,计划投入120万元,明年七月完工。

   (五)加大投入,建好文体大院,丰富群众生活。驻村工作组积极帮助指导村“两委”,按照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对村“文体大院”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并予以资金支持。9月中旬,以村幼儿园为主体,集文体大院、成人教育学校、党建工作室为一体的综合设施改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目前130米的围墙建设已全部完成,同时配备了篮球、乒乓球、锣鼓等文体活动器材。整个工程预计在明年春天全部完成。改扩建后的村文体大院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房屋13间,全部按标准教室建设,能够解决两个幼教班、一个小学一年级共近百名学生读书及满足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县教育局通过驻村工作组先期投入资金近万元,购置了11间房屋所需檩条120多根,对村文体大院建设给予有力支持。

   (六)以清理“三大堆”为核心,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力度。在村容村貌治理方面,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清理“柴草堆、粪堆、砖土堆”,拆除土坯危房和户厕改造这三个大的方面。目前,“三大堆”已彻底清理完毕,户厕改造已基本完成,粪便全部堆封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拆除土坯危房11间,墙头150多米,村庄的容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必须说明的是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旧的“三大堆”清理完了,新的“三大堆”又会出现,所以整治村容村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这样整治效果才会保持下去。为此,村庄划分了卫生区,实行责任制,包干到户,同时制定了评比细则,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七)完善村卫生室建设,发展卫生事业。东咸村建有一处卫生室,挂牌腰站镇第二卫生院。卫生室建筑面积78平方米,建设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工作人员3人。在“非典”期间,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与卫生室联合,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开办了防治“非典”培训班,向村民发放明白纸近三百份,有效地防治了“非典”疫情,受到群众欢迎。我们还随时随地开展婚育新风进村入户教育宣传活动,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同时建立了计生服务和人口学校,积极筹措农民医疗基金,互助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形成。共3页,当前第2页2

   (八)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建立健全了“村民大会”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设立了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法制宣传栏,配备了4名兼职普法宣传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村民守法意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个人权益的自觉性增强,村庄社会秩序稳定,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以及触犯刑律的案件。稳定的社会秩序有效地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发展,群众安居乐业,齐心协力致富奔小康。

   (九)以评选“星级文明户”等为契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和素质。在县文明办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支持下,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于10月1日至6日,在全体村民中间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评选“星级文明户”、“青年志愿者”、“巾帼建功模范”、“科技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活动。首先召开了动员大会,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踊跃申请,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考评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评标准,最后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户,“青年志愿者”10人、“巾帼建功模范”5人、“科技带头人”10人、“好婆婆”5人、“好媳妇”5人、“好邻居”5对。10月20日正式挂牌授奖,有效期限3年。同时,对村民进行经常性的“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教育,大力整治村风民风,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制定的《村民公约》,除制成图版上墙外,人手一份。通过这些措施和活动,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强,农民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全村无一人习练“#”。

   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抓好教育工作。

   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的优势和作用,进村开始,我们联合腰站镇教管会对村庄的幼教、普教、成教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确定了完善幼儿园建设、建立教室解决小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建立成人学校、搞好成人培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杜绝中小学生辍学等三大工作重点。目前,该村有幼儿园一处,设施齐全,配

备专职幼儿教师2名,学前一年、学前三年儿童共20人,入园率都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33人,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36人,入学率100%。

   文体大院全部建成以后,成为集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成人教育培训基地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将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和成人教育培训问题。

   七、村庄的三大变化。

   通过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近十个月的时间,东咸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百业兴旺,社会稳定。目前,全村以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主的特色产业专业户达91户,产值200余万元,人均增收达500元,村庄百业兴旺,社会稳定,农民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奔小康。(二)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封建陋习杜绝。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认识到农民不能光姓农,还要姓工、姓商;二是大老粗不能光耍粗,要学文化、学科技、讲文明、讲礼貌、守法律,做现代新型农民。目前在东咸村打架骂人的没了,讲文明礼貌的多了,打牌的没了,学文化学科技的多了。三是农民不能光拼力气,要头脑活、观念新。农民通过学科技,闯市场,懂得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生存与取胜。(三)村庄更干净、更美丽。原来是“泥巴道、三大堆,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是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下雨下雪也不怕,三大堆不见了,代之以碧绿的冬青树,村庄变得更干净、更美了。

   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工作成效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小康村创建进程也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弥补工作不足,力争按期完成创建目标,为早日实现“小康县”的目标,把我县建成“富强、文明、秀美”的新平原做出积极的贡献。

   平原县教育局驻腰站镇东咸村工作组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小康村创建工作情况总结》